2024年8月20日
乐 思
31期
医者匠心 传递温暖底色
护理事记
温暖护理
医•家护理 温暖同行
护理部
护理文化
放飞心灵 与时舒卷
《乐思》杂志 半年刊
编委会
editorial board
编 委:
通讯员:
巴 黎
陈世强
费世枝
胡雪飞
金 敏
梁 玉
刘敏红
马 悦
孙婵媛
王 茜
希 茜
肖海清
叶 红
张 衡
张秀明
周 霁
鲍 满
陈雅慧
冯 闰
华森鑫
李道新
刘 丹
刘 依
潘 虹
孙茹雪
王 莎
夏冬冬
肖 爽
余 梦
张欢欢
张 雪
朱丽萍
陈 晶
程海艳
韩志富
黄璐丹
李海红
刘 芳
芦 丹
潘 婉
汪 婷
王 珊
夏文恬
徐桂林
余 天
张 婧
张 燕
祝 丹
陈 可
丁珍伶
何云云
黄思余
李 灵
刘 嫚
马 兰
齐 濛
王 婧
王珍妮
肖道金
晏莺莺
喻小红
张 文
郑 璐
陈 静
邓 璐
何 晓
黄泉云
李佳新
刘 欢
罗志华
彭丽清
王 欢
王 婷
肖宝珠
许 婵
余志强
张 峻
郑 莉
特邀编委: 胡雪飞 杨 娟 王婷
2024年8月20日 第31期
编辑出版:《乐思期刊》编辑部
名誉主编:范学朋
主 编:王 莉 张林英
常务副主编:何 晓
孙茹雪 冯 闰 殷 梦 李 成
谌 敏 张 峻 喻小红
杜 沛 万微波 黄 倩
副主编:
陈 蕾
杜 荣
胡文泽
黄子荆
李 琼
刘梦婷
马雯婷
佘方云
王靖宇
魏 云
肖 娟
杨 巧
袁利玲
张心怡
郑露露
图像编辑:喻小红
版面设计:喻小红
地 址: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215号 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
护理事记
医者匠心 传递温暖底色
为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构建医院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医疗服务模式,2024年4月17日,我院在影像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第四批“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评选活动。副院长范学朋,党办、院办、护理部、监察科、组织科、医务处、门诊办公室、工会、宣传科、团委等负责人,党总支及支部书记代表,科护士长,部分科主任,汇报科室护士长等共40余人参加活动。
“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作为“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及医疗服务的子品牌,自2021年起,院领导从大局出发,坚持高站位部署谋划,围绕以成熟一批、推进一批、带动一批的创建模式,打造典型引路、串点成线,以点促面创建局面的指导思想,提出打造“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截止2023年,已打造“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共16个。
本次评选活动,按照“初评--中评--终评”评选程序推进落实。初评,医院召开“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工作推进会,会上纪委书记周秀莉、副院长范学朋强调了评选活动的重要性,各支部按照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原则,根据《“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评选标准》量化评分,民主推荐,由党总支审定后,提出推荐名单,最终遴选出中医综合病区、创面修复及周围血管科病区、胃肠外科二病区、泌尿外科一病区、产科病区、妇科一病区、风湿免疫科病区、肾病内科二病区、全科医学科病区、针灸科一病区、内分泌科病区共11个科室进入中评环节。
中评由纪委书记周秀莉、副院长范学朋带领党办、监察科、宣传科、团委、门诊办公室、护理部等多部门一同深入病区,对照《“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评选标准》,多维度对11个科室开展情况进行评价指导。
终评,11个科室参与现场PPT展示汇报,各科室工作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评选活动最后,范学朋副院长对11个科室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各科室不能为了评选而评选,要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在管理上谋实招,在技术上求突破,在服务上下功夫,将科室做大做强,品牌做响做亮,特色做优做精,工作做细做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经过激烈角逐,经院党委会审议,最终确定胃肠外科二病区、全科医学科病区、中医综合病区、内分泌科病区、产科二病区、针灸科一病区为第四批“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在5月8日举办的护士节表彰活动上,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刘庆香、医院党委书记魏力、院长王岚对6个示范病房进行了授牌。
近年来,随着“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评选活动的纵深推进,院内已形成“对标先进找差距,比学赶超抓落实”的医疗新风,各科室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科室发展根基明显夯实,患者就医体验显著增强。皮肤科成立“皮肤罕见病门诊”,一年来为近干名患者提供了诊疗服务,理念创新迈出新步伐;以泌尿外科为代表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精准微创手术一年内突破300台,血液内科完成全省首例成人范可尼贫血病干细胞移植,技术创新收获新成果;神经内科“红手环”志愿服务队、甲状腺乳腺外科“美丽如我”志愿服务队将服务从院内向院外延伸,服务创新再上新台阶;儿科开设集预防、保健、治疗等为一体的儿童保健中心,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障,管理创新实现新突破。
始于患者需求,终于患者满意,改善医疗服务没有终点,提升患者满意度永远在路上。武汉市第一医院将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一件件暖心实事、一项项便民服务、一个个创新举措,将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文/护理部 喻小红
护理事记
--我院成功举办第四批“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评选活动
医·家守护 温暖新声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致敬护理楷模。2024年5月8日上午,在第113个“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武汉市第一医院“医·家守护 温暖新声”2024年温暖一医·国际护士节表彰暨宣传展示活动圆满举行。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刘庆香、医政医管处副处长龚明洁、中医处副处长刘小敏, 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主任李秀云等受邀参加此次活动。武汉市第一医院院长王岚主持活动开幕式。
武汉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魏力代表医院党委向全院护理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并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护理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今年是医院实现“五年重塑 十年跨越,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目标最关键的一年,希望全院护理工作者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传承和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对标身边典型,落实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对接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的护理服务需求,推动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健康武汉、健康湖北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刘庆香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市第一医院“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和医疗服务品牌和“医·家”护理品牌创建成果。她强调,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优化护理服务”,希望医院持续优化护理资源配置,深化护理内涵,提升患者体验,进一步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护理服务落到实处。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主任李秀云也对医院的护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武汉一医的白衣天使们送上了殷切嘱托。
“我宣誓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履行护士的天职……”誓言铭心,坚如磐石。活动中,市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王莉带领46名新入职护士共同宣誓,她们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承诺着为健康事业奋斗终身的使命与担当。
随后,武汉市一医院纪委书记周秀莉宣读医院表彰决定,对近一年来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技能竞赛中有突出贡献的6个先进集体和16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其中,20名“温暖之星”、10名“精诚之星”、20名“管理之星”、10名“引领之星”和12名“在岗三十年”护士代表上台接受证书和奖杯。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彰显了新时代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工作者的风采。
专业品质,家的温暖。在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中,护理部积极响应,在理念、技术、服务、管理上不断创新,不断拓展护理服务的广度、深度,提高护理服务的温度。活动现场,对第四批“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胃肠外科二病区、全科医学科病区、中医综合病区、内分泌科病区、产科二病区、针灸科一病区予以授牌。
医家守护,温暖新声。手语舞《平凡天使》诠释了每一位武汉一医护理人都是最平凡,却最温暖的天使;舞台剧《新生·心声》发出了90后、95后、00后护理新生代的声音,感受新生的力量;情景歌舞《十八般武艺》以说唱结合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专科护理团队特色;演讲《新声·心声》由“在岗三十年”护士代表熊群与大家分享了她与医院、病患共同成长的动人故事;歌伴舞《健康到到令》向大家送上了最诚挚的健康祝福。
文/护理部 喻小红
护理事记
--2024年温暖一医·国际护士节表彰暨宣传展示活动圆满落幕
向着新目标 奋楫再出发
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紧跟医院职代会锚定目标、勇毅前行的步伐,同时为深入践行《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总体要求,以管理为抓手,以质量为指引,以患者为核心,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2024年2月22日上午,我院护理部在影像中心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医·家杯”2023年度优秀护理质量改善成果评选活动,全院护理管理者及护理骨干代表共200余人参会。
分管院长范学朋出席活动并致辞,他高度肯定护理团队在2023年取得的各项成绩,表扬护理团队是一支能吃苦、敢拼搏、肯奉献的团队。同时,指出质量与安全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的基石,希望大家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科学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护理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同时强调大家要继续在抓管理和促创新上下功夫,在新技术和新业务上动脑筋,在提质量和保安全上出实招,以务实举措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护理部主任王莉在会上就我院2023年护理质量从“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对2024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重点作出安排部署。
成果汇报过程精彩而激烈,静脉治疗组、用药安全管理组、中医特色护理组、特殊科室质量组、压疮风险管理组、重危病人护理组、管道护理安全、专科护理组、护理安全组、跌倒坠床预防组、病房综合质量组、意外伤害预防组、基础护理组、消毒隔离组、门急诊检查组、文件书写组共16组的汇报者,通过图文并茂的PPT演示,总结了各质量组对照评价标准,以数据为依据,以结果为导向,应用科学的护理管理工具,不断改善护理质量,并进行经验分享和成果交流。
汇报结束后,专家评委从PPT制作及汇报、指标完成情况、改善目标及管理工具、创新性及真实性、改善成效等维度进行量化评分。
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静脉治疗组易燕护士长汇报的《应用六西格玛管理降低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斩获一等奖,中医特色护理组张江春护士长汇报的《守中医辨证施护之正 创中西协同护理之新》、门急诊检查组徐桂林护士长汇报的《依托“互联网+医疗”平台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荣获二等奖,病房综合质量组王婧护士长汇报的《质控管理 查学相长》、跌倒坠床预防组黄培护士长汇报的《质量改善躬耕不辍,抗“摔”相伴“医”路不止》、特殊科室质量组叶红护士长汇报的《特殊科室质控管理组工作汇报》、管道护理安全组高媛媛护士长汇报的《敏感指标同质化管理背景下非计划拔管: 督导与培训策略》、消毒隔离组芦丹护士长汇报的《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联合PC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获得三等奖。
接着,杨侠护士长作为我院2023年度PDCA创新实践项目一等奖获得者,分享获奖案例《PDCA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防治中的应用》,参会人员一致表示启迪了思维,拓宽了视野,受益匪浅。
最后,王莉主任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指出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是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的永恒主题。强调护理质量管理要从重视“终末质量”向“过程、环节质量”转变,要严格落实目标导向指标具体化管理,形成“目标-监测-分析--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要以项目管理及实践为抓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我院开展项目评选活动以来,多个优秀案例获得国家级“护理质量改进提灯项目”典型案例奖、中国医院管理奖银奖、铜奖,全国医院擂台赛最具价值案例奖等荣誉,充分展现了医院护理人员在不断追求护理质量改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未来我院护理部将继续着眼于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以覆盖全链条、全要素的护理质量改进模式,精准对接患者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照护需求,持续夯实提升患者安全感的技术链,优化群众幸福感的服务链,增加人民获得感的创新链。
品质始于改善,成于精耕,行动是最好的落实,在这个草木蔓发、春潮涌动的季节,让我们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
文/护理部 喻小红
护理事记
--护理部成功举办“医·家杯”优秀护理质量改善成果评选活动
博学敏思,立志共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要求,围绕“江城最温暖医院”建设主旨和“医·家”护理品牌定位,不断强化护理创新思维,提升护理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2024年3月29日下午,护理部在影像中心学术报告厅举办了“2024年医·家护理品质改善成果评选”活动,经过各片区的遴选与推荐,共有20个优秀护理品质改善项目参加评选,全院护理管理者及护理骨干共100余人现场观摩,本次活动由综合一片区承办。
开幕式由护理部主任王莉主持。首先由分管院长范学朋致辞,他指出,跟随医院高质量发展步伐,护理工作要围绕三个关键词“质量”“高效”“温暖”展开,要从患者的视角出发,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护理服务各环节,建立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医疗模式的更新转变,需要护理管理者与护理骨干持续思考探寻,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转变护理服务模式,探索改进方法举措,从而推动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和贴近社会。
张林英副主任主持了汇报环节。20位汇报者以改善患者健康结局、创新护理模式、优化专项技术等多方面为切入点,运用甘特图、柏拉图、鱼骨图、PDCA循环等质量管理工具,以详实的数据、丰富的印证资料予以呈现,配合图文并茂的PPT演示,对改善项目进行成果展示和汇报,分享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汇报展示精彩纷呈,赢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经过激烈的角逐,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二病区容娟护士长汇报的案例《“5E康复护理”助力神经源膀胱精细管理》荣获一等奖;血液内科黄智红护士长汇报的案例《基于超声引导下行动脉留置针动脉穿刺在缩短血细胞分离单采术采集时间的效果评价》以及骨关节外科病区胡丽娟汇报的案例《基于全程健康教育三步曲的护理模式提高肩关节镜术后活动度达标率》荣获二等奖;消化内科二病区胡乃毅护士长汇报的案例《基于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持提高中医护理技术使用率》、皮肤科一病区宗世琴护士长汇报的案例《PDCA在缓解中毒性表皮松解症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放射介入科辛丹护士长汇报的案例《DSA下介入手术患者俯卧位“一优两规范”管理实践》、盘龙城儿科徐桂林护士长汇报的案例《基于精益管理缩短儿科门诊患儿等候时间》、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余瑶汇报的案例《“四部曲”全流程化营养管理策略在提升危重症患者EN达标率中的应用》、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姜孝颖汇报的案例《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心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与应用》荣获三等奖。
汇报结束后,王莉主任对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此次参选的项目本着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创新护理服务模式,解决临床护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主题,运用多种管理工具,项目改善的数据详实、图表规范、计划周密,清晰明了地讲解了项目实施过程及临床工作成效,充分展示了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体现了我院护理团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协作能力,尤其是一批年轻的专科护士和护理研究生们也成为新生代品质改善的主力军,可见,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希望全体护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群策群力,将护理品质改善项目落到实处,切实解决临床问题,改善患者健康结局,为我院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文/张雪 叶红 胡雪飞
护理事记
--护理部举办2024年“医·家护理品质改善成果评选”活动
识其所在,明其将往,为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2024年3月12日下午,护理部在影像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的《2024年2月护理质量讲评》会议上开展了“护理人文及风险管控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解读专项培训”,全院100余名护士长参会,会议由护理部副主任张林英主持。
护理质量和安全作为医院发展的根基和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基石,国家卫健委出台的《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等系列文件,对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方向指引,我院护理部将政策文件作为行动指南和行为标尺,把文件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科学全面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完善严谨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的管理机制是促进护理学科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底,在护理部王莉主任的带领下围绕质量管理要求,结合护理实际现状,进一步优化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形成了由13个护理质量管理组、5个护理风险管控组、12个护理专业化组组成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点线结合三级垂直管理的质量控制网。
各组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在组长的带领下,纷纷响应、积极行动,按照“清单式”推进和“台账化”管理,梳理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稳步推进落实。
本次会议上护理质量组的护理人文组和5个护理风险管控组就各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解读。前期各组坚持“抓关键、可量化、能落地、好评估”的原则,参考相关权威性团体标准、专家共识等,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制定各专业质量评价标准,以期达到院内护理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
人文关怀作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力举措,护理人文组组长罗志华护士长从人文关怀组织管理、人文素养、护理人员对患者关怀、病区人文关怀质量管理等维度重点强调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阐述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文落实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防范隐患事件发生,跌倒坠床管理组组长黄培护士长、压力性损伤管理组组长陈蔚护士长、用药安全管理组组长宗世琴护士长、管道护理管理组组长张红芬护士长、意外伤害管理组组长王李菲护士长,就各组的质量评价标准,从结构、过程、结果指标三个维度对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
此次标准解读内容充实,实用性、指导性强,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护理质控管理的方向和临床护理实践的重点。
会议最后护理部主任王莉进行了总结,对护理质量管理组、风险管控组、专业化组前期的工作和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强调,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改善护理服务的大背景下,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质控管理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去创新护理管理思路,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作为导航灯塔,是规范护理工作行为的准则和检验护理成效的标尺,是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载体,希望大家充分发挥质量评价标准的“催化剂”作用,有方针、有目标、有计划地控制和提升护理质量,将质控变成赋能护理管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有效方式。
文/护理部 喻小红
护理事记
"
"
学标准 践规范 提质量
---2024年2月护理质量讲评暨系列标准培训会
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要求,为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合力推进护理工作提质增效,不断增强患者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2024年2月22日下午,护理部在影像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多部门工作沟通会,护理部、医院感染办公室、医学检验科、信息中心多部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提升护理管理效能、夯实护理质量基础,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会议由护理部副主任张林英主持,她以月度护理质量问题为导向,指出多部门联动、协调沟通的必要性,提出了护理质量中需要部门协调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并希望对应部门予以支持与帮助。同时也希望通过多部门互动沟通的模式,进一步规范临床操作、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医院感染办公室主任柯于鹤就院内感染防控工作进行了介绍,他强调了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加强感染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指出做好医院感控工作是保证医疗安全、患者安全和自身安全的基础,希望大家进一步强化感控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感控理念,真正有效落实防控措施,共同维护患者安全。
得到医院感染办公室的支持,护理消毒隔离质控组联络员芦丹护士长针对近期质控检查中的突出问题,从院感层面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进行了专项培训,旨在进一步增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院内的传播。柯于鹤主任从专业角度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解除隔离标准及采样方式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补充。
医学检验科喻晶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临床样本采集的操作标准,她以《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及其实施细则要求为背景,提出了规范性操作的重要性,同时针对临床上标本采集、转运等环节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列举分析,提出了下一步将改进和优化的针对性措施和建议。参加培训的护士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同时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借助信息化手段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标本采集合格率;进一步优化转运标本流程管理,确保院内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
我院护理信息化工作一直以来也得到了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在信息中心刘梦琳老师的支持下,为简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护理信息化小组周红护士长就PDA的应用和标准化流程进行了详细讲解,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PDA执行率和使用率,持续优化其功能,规避其风险,以信息化赋能为患者带来安心、安全的就医体验。
会上,各部门就如何加强部门间合作与沟通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积极互动、讨论热烈,护士长们就工作中的问题、困惑以及建议进行了现场交流。
最后,护理部主任王莉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加强合作与沟通是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围绕国家《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和医疗服务品牌目标,希望大家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质量为根本,以部门联动为保障,形成协调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模式。
攥指成拳,众行致远。相信在团队的力量和智慧下,通过群策群力、聚智聚能,必将推动我院医疗护理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文/芦丹 袁利玲 喻小红
护理事记
群策群力 聚智聚能
--2024年护理部与多部门工作沟通会
行而不辍提品质 履践致远促发展
围绕国家卫健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 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高质量发展和临床专科建设要求,为推动护理专业化发展和护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22-2023年,我院选派53名护理骨干参加专科护士培训学习,并顺利结业。
2024年3月22日,护理部举办了“医·家杯”2022-2023年度专科护士学习成果验收汇报评选,本次活动由我院综合三片区承办。
汇报会上,来自急诊、重症、麻醉、手术、康复、营养、助产、新生儿、呼吸、心血管、消化等不同专业领域的53名专科护士以精炼的语言、客观的数据、图文并茂的PPT形式,从培训收获、工作开展、未来计划等方面进行了精彩汇报。
由护理部主任王莉,科护士长胡雪飞、王婷,护士长朱丽萍、孙纯组成的评委团,从PPT制作、专科推动、教育培训、个案管理、科研论文、工作计划等维度进行量化打分,最终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5 名。
汇报结束后,王莉主任进行了总结,对53名专科护士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希望大家将所学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与我院实际工作相融合,运用到具体实践。二是充分发挥专科护士引领作用,以点带面,达到“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共同提高”的效果。三是科室要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护理教育专家、护理研究专家”作用,带动专科护理的内涵式发展。
人才作为医院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下一步,护理部将继续加大专科护理梯队建设,持续提升专科护理能力,为推进医院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和打造“江城最温暖医院”注入动力。
文/陈蕾 王婷
护理事记
--“医·家杯”2024年度专科护士学习成果验收汇报评选
中医护理学位列全国第八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的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和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在具体学科(专科)评价中,我院中医护理学位列第8,是连续两年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开展的创新项目,旨在建立健全中医药学术影响力评价长效机制,客观了解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相关学科(专科)学术发展现状,以突出战略性、实效性、导向性、科学性、准确性、长效性、推动中医专科建设稳步持续发展。
据了解,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是在保持以往评价指标体系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对评价方案与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和完善。目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术平台、专家团队、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科技奖励、成果产出等6个一级指标及25个二级指标。所有评价数据均来源于权威数据库或官方机构,真实、准确,且可通过公开途径获取、核查。
下一步护理部将围绕医院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和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的发展目标,推动我院中医护理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创造新辉煌。
文/护理部 喻小红
护理事记
院校联动 协同育人
我院作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理论与实践教学基地,于2024年6月18日在我院影像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承办了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15名2022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工作。
本次中期考核分临床技能和中期汇报环节。作为基地负责人和本次考核小组组长,王莉主任高度重视考核工作,全面统筹考核工作的策划与执行,周密而细致地安排相关工作。在人员配置上,精心遴选一批经验丰富、专业过硬的副主任护师职称及以上的临床护理专家组成考核官队伍;在工作实施上,制定详尽的考核计划和实施方案,考点还配备了专业的考核助手团队,协助考核官保障各项考核任务的顺利完成。
临床技能考核环节由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主任贺惠娟副教授及秘书赵梅村老师和我院考核小组成员共同担任考核小组专家。考核前,王莉主任宣读了考试流程、强调了考试纪律与规范。贺惠娟副教授作为学院代表发表讲话,对我院基地对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教学工作一直以来给予的倾力支持、用心投入和高度重视表示了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就本次中期考核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评价要求。
中期临床技能考核共5个环节:仪表、物品准备;病例分析及报告;护理操作;健康教育;文书书写。考生们依次抽签,根据所抽取的考签上提示的考场(三选一)和病例(五选一)有序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考官们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和流程,对考生们的临床实践技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和考核,根据考生们的表现,给出了公正、客观的评价和建议。
中期汇报环节由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硕教指委主任委员王向荣教授、第二专业教研室主任杨芬教授和我院考核组成员共同参与完成。研究生导师对各自学生培养的经过、取得的成效、下一步的计划进行了汇报。15名研究生以 PPT形式先后对各自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读书报告、科研成果、临床实践出科考核、中期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等情况,以及下一阶段计划等做了详细汇报。汇报结束后,考核专家对护理研究生的表现表示认可,并对存在的不足给予了悉心指导,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杨芬教授就如何培养研究生及推动课题组研究进展结合自身经验进行了分享。
王向荣教授结合实例解读了《客观结构化考核》,对明年技能考核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最后王向荣教授指出,本次15名2022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圆满完成离不开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辛苦付出和积极准备,本次考核工作为研究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平台,展现出基地极高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期望医院能够继续发挥教学基地优势作用,培养出更多观念新、水平高、能力强的复合型护理人才。
考核结束后,基地负责人王莉主任总结发言,指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护理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面临着新的挑战,我院作为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和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理论和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将继续挖掘中医优势,深化专业内涵,加强基地建设,强化教学管理,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而不懈努力。
文/护理部 张心怡 喻小红
护理事记
善之本在教 教之本在师
我院为10余个国家级及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承担十余所省内外高等院校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护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护理团队,2024年3月,我院护理部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了新一届护理教学组长选拔活动。
活动之初,经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与护理教学组开会讨论,制定《2024年临床护理教学组长师资准入方案》,根据方案科室护士通过个人报名、科室推荐、科护士长及护理部审核,经理论、操作、授课能力三轮考核后,依据得分排序,结合专科发展需求,秉承公平、公开、择优的原则,最终认定杨梅等65人为教学组长、余瑶等13人为教学组长储备人员。
理论考核
经过前期报名资料审核,共计150余人参加教学组长选拔理论考核,报名人员涉及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康复护理、中医护理、皮肤护理、五官科护理共9个专业方向,秉承专业对口、体现专科理论水平的原则,随机机选各专科试卷各1套,3月6日,考核者根据申报专业选择相应试卷分两个院区进行线上笔试考核。
操作技能考核
理论考核后,3月8日所有人员进入操作技能考核环节。考核共设置6个考场,由资深护士长以及护理技术操作能手担任考官,护理部王莉主任、张林英副主任以及护理教学组组长朱丽萍护士长进行巡考。考核范围涉及基础护理操作、急救技能操作、中医护理操作等多个维度,选手们随机抽签到指定考场,整个考核过程规范、严谨、有序。
授课能力考核
经过前两轮的激烈角逐,根据综合成绩排序,128名竞聘者进入最终PPT授课能力考核环节。3月15日,由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教学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等担任评委,分两个会场同步进行现场考核。每位竞聘者从疾病相关知识、专科护理要点、康复指导等方面,通过图文、案例式、视频、现场示范等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向大家展示了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授课内容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内容饱满,充分体现了各位带教老师深厚的专科知识以及在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方面的创新思路和方法举措,同时也充分展现出他们对护理教学工作的热爱。
本次选拔活动,旨在遴选出优秀的护理教学人才,健全我院护理人才梯队建设,推动我院护理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护理部在医院内涵式、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深知肩负着培育护理人才的使命,此次选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各科室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为人才的培养和护理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李灵 朱丽萍 袁利玲
护理事记
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2024年6月20日,第十七期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在我院康复医学中心圆满落幕。此次培训于4月22日正式开班,迎来了来自安徽和江苏的4名学员,在我院进行了为期8周的临床实践后,学员们通过各项考核,顺利结业。
本次培训在基地负责人王莉主任,基地护士长及总带教和各病区带教老师的统筹安排下,遵照大纲要求和学员的需求,结合本基地康复亚专科特色,制定了丰富细致的带教计划、科学的带教方案。
本次培训内容广泛,涵盖神经康复、肌骨康复、重症康复、中医康复、儿童康复、心理康复、老年康复、外科快速康复等各亚专科康复护理。包含多种基地特色康复技术,如:Bobath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的配合、FEES、徒手空肠管置入技术、静脉导管穿刺技术、呼吸机的使用等。
基地注重对学员们的论文检索以及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员们精心安排了论文的撰写、PPT的制作等科研内容的专项授课。
学员们还体验了特色护理讲堂:云朵讲堂,吞咽小屋,脊髓损伤生活重建训练营、家庭随访等。
基地培训形式多样,每周组织学员参加1个亚专科Teamwork病案讨论会,护理个案查房,工作坊等,进一步强化了学员们对亚专科疾病的认知,夯实了理论知识基础。
基地还组织学员们到骨科、肿瘤科、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肝胆外科、创面修复与周围血管外科、疼痛科、老年病科、ICU交叉学习相关科室知识及专科康复,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张一弛,其备不忒,在严肃紧张的学习之余,在5·12国际护士节之际,我院康复医学科护士长带领康复医学科护理同仁们与4位学员先后共赴盘龙城遗址公园、武汉大学,她们来了一场“寻找民国风”之旅,拍出了一帧帧美丽的照片,留下了一幅幅美好的印记。虽在异地,但是也让学员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家人的温馨,同仁的热情。
时间飞逝,实践学习很快进入到最后的专业技能强化环节,为了保证每个学员都能高分通过,基地负责人王莉主任,胡雪飞科护士长,杨娟科护士长及各病区护士长看望积极备考的学员老师们,现场参与指导、强调细节,督促大家认真训练,确保过关。
6月22日,迎来了结业前大考的时刻,由中国康复医学会派遣来的两位专家到达医院,进行现场技能考核。学员们一丝不苟、沉稳应对,最终全员顺利通过考核!
终于到了培训班的最后环节,简短而温馨的结业典礼上,杨娟科护士长对各位学员寄予了厚望,勉励各位学员要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在今后的康复护理工作中成为康复护理的一粒种子,将康复护理带回医院并且生根发芽。
学员们给基地老师献上鲜花和精心制作的牌匾,老师们严谨治学又温情待人的态度让学员们感恩相遇,感激付出。
今日的结业不只是结束,更是开始!康复护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学员们做那星星之火,将所学知识技能带回到单位,带动医院甚至区域的工作发展,逐渐形成燎原之势。愿大家不懈努力,在梦想的道路上持续奔跑,执着心肺康复护理的发展,让更多患者受益!
文/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二病区 王莎
护理事记
案例拓思维 分享促进步
为规范临床护理行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4月29日,综合二片区护理安全小组举办了《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不良事件案例分享会,由杨娟科护士长指导,新晋护士长与各科室护理骨干一起进行案例点评,约50余人共同参与交流。
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彭丽清护士长首先介绍了此次分享会的目的,希望通过坦诚的交流,聆听大家对不良事件分析中的困惑,高年资护士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不断完善新晋护士长规范化培训工作。心血管内科潘婉护士长,为大家讲解不良事件的分析与防范,胸外血管神经外科的马兰护士长,分享一例不良事件,现场新晋护士长们针对此事件展开自由发言和充分讨论。朱丽萍护士长针对大家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
最后,杨娟科护士长针对不良事件分析讨论总结点评:通过此次不良事件讨论分析,希望新晋护士长对不良事件有新的认知,任何一件不良事件都不是偶发,要从日常管理工作上来避免,不放过任何细节,追踪各项措施是否落实。此次座谈会护理部将关怀与爱传递给新晋护士长,将为护士搭建更多建言献策的平台,充分激发年轻人的活力与创新性,不断提升护士队伍的战斗力。
文/马兰 潘婉 彭丽清
护理事记
强化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线
为完善消防安全工作,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充分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综合二片区在杨娟科护士长的指导下,于4月底完成了上半年应急预案演练---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
此次演练综合二片区所有护理人员参加,各科室落实到位。演练时间从4月15日至4月30日。演练共分培训、演练、考核及整改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培训时间为4月15日至4月19日。由综合二片区安全组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包括演练内容、流程、角本,消防安全应知应会,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各病区护理人员参照方案进行科内培训。
第二环节演练时间为4月22日至4月26日。由各病区参照方案根据科室环境自行演练,并留存相关演练资料。包括各科室演练方案、考核记录、照片及持续改进等。
第三环节考核及整改时间为4月28日至4月30日。由片区安全组组长彭丽清护士长带队分三组(外科楼:彭丽清 刘丹 门诊楼:潘婉 黄泉云 盘龙院区:黄薇 张忱忱)对各病区进行抽查,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问题反馈清单,各病区立行立改,落实持续改进。
这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得到了片区各科室护士长和护理人员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杨娟科护士长在对大家在辛苦、忙碌的同时,还能认真、高效完成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本次演练进一步提升了片区护理人员消防安全知识水平,强化了火灾应急处理能力,为保障患者的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应急演练始于心,防范未然始于行,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技能水平,切实保障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一直在行动……
文/刘丹 黄泉云
护理事记
以“演”备战,以”练”固防
3月27日11时,在杨娟科护士长的带领下,盘龙城院区各病区护士长齐聚急诊医学科,进行了一场紧张而有序的盘龙城院区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应急预案演练。此次演练旨在检验和提升盘龙城院区护理人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时的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突发事件。
演练模拟了一起发生在汉口北高速路口发生特大车祸,接到通知有约25名伤者被送往急诊医学科。急诊医学科护士长迅速报备科主任、护理部、总值班,同时启动《急诊医学科(盘龙)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和《盘龙院区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迅速开通群伤患者绿色通道。医务处通知二线班,骨科,神经外科医生迅速支援急诊,护理部调配护理人员立即支援急诊投入救援工作,院区总值班到场协调。
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医护人员配合默契,各项救援工作有条不紊。
演练结束后,杨娟科护士长做了会后讨论与总结:指出了此次演练存在的不足,应急预案演练要尽可能在实际场景中进行;指挥者职能清晰、人员分工更加明确,每个区域都能在第一时间接到通知并积极响应;需要关注区域内其他正在救治的患者;进一步梳理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的救治流程。最后总结到,应急预案具有随机性和各种不确定性,所有人都应该随时做好准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通过这次演练,检验了两个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同时也提高了急诊医学科的应急处理能力,增强了各科室之间的协作救治水平,让医护人员更加熟悉了应急预案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增强了大家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能力和信心,希望以后能多多开展此类活动,以不断提高医院整体应急救治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文/急诊医学科 孙茹雪 华森鑫 陈晶
护理事记
规范用药,避免跌倒
2024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降低药物因素引起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通过指导患者及其照护者跌倒后伤情快速判断和正确爬起的姿势,从而减少患者跌倒后的二次伤害,我院护理风险管控组的跌倒组、用药安全组、意外伤害组共同举办了以《“当我是照顾者”,规范用药,避免跌倒》为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各科室护士、住院患者及其照顾者一同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由跌倒组组长黄培护士长主持,她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为在场的人员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药物相关性跌倒的预防。用药安全组的李灵护士长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的科普大揭秘。她从药物评估、药物调整、药物提醒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药物可能带来的跌倒风险。她以常用的药物为案例和贴近生活的语言,向大家展示药物与跌倒之间的微妙关系。她暖心提醒大家,尤其是老年患者和他们的照护者,要高度关注药物特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老年患者安全。
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评估。跌倒组老年专科护士罗娜为参与活动的患者们带来一场生动有趣的评估讲解与现场评估情景模拟。这次,让每位患者都能像侦探一样,精准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跌倒组成员张倩和胡一兰引导大家了解如何科学地评估肌力和平衡能力,让每位患者都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守护着自己的身体宝藏。
现场气氛热烈,患者们纷纷跃跃欲试,其中84岁的熊老更是自告奋勇,主动参与30秒坐位起立试验和行走测试。整个评估环节不仅规范严谨,为各科室护士演示了标准的评估流程,还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患者和照顾者们轻松掌握评估技巧。现场气氛活跃,大家互动频繁。
跌倒后正确爬起。意外伤害组肖宝珠护士长化身科普达人,带来了一个超实用的主题——“跌倒后如何爬起”。她从跌倒的伤情怎么判断,站起来的正确姿势两个方面,给大家带来了满满干货。现场气氛活跃,患者和护士跃跃欲试,尝试通过“挪—盖—翻—俯—跪—撑”这六个要领动作,完美演绎跌倒后正确地爬起来。通过这次活动,老年患者们终于明白,跌倒并不是什么不可预测的意外,而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小插曲”。只要我们注意消除那些潜在的危险,就能避免跌倒带来的伤害。
确保老年人的安全与健康是照护者的首要职责,“预防跌倒,乐享健康生活”是本次科普活动的核心目标。此次科普宣教活动旨在提升患者、家属及临床护理人员对药物相关性跌倒风险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这一活动,我们期望医患之间能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平台,推动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
文/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一病区 陈雅慧 王珍妮
护理事记
循证护理 助力科学实践
循证护理实践已成为全球护理的共识,循证护理以科学的证据为基础,将护理人员的专业实践与患者意愿相结合,对提高临床护理实践专业化水平、促进患者健康、节约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底我院护理部成立了循证护理专业化组,旨在通过发挥团队的引领和帮带作用,提升我院循证护理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4月24日下午,循证护理专业化小组举办了以“培养循证思维,提升循证能力”为主题的“医·家”循证护理学术沙龙活动。护理部张林英副主任、各科护士长、临床护理骨干及护理研究生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由循证护理专业化小组成员张心怡主持。护理部张林英副主任首先介绍了本次沙龙的目的,她指出循证护理是护理实践发展的需求,帮助我们更新观念、科学决策,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希望我院护理人员能够通过循证护理的方法学习,强化循证能力,积极开展循证护理实践。
接下来,循证护理专业化小组两位成员分别进行了TED演讲。循证护理小组组长张红芬护士长以“40+护理价值感”为题,将她来院20余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分享,引出护理价值体现在护理决策,而护理决策依赖于循证思维,临床护士在工作中积极培养发现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局。循证护理小组成员陈怿以“询证 寻证 循证”为主题,由个人经历引导大家积极思考临床问题,培养循证思维。
随后,循证护理小组成员肖宝珠护士长以《如何开展循证护理实践》为题,从循证护理的基本要素、循证问题的构建、循证护理实践的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先从“创证”和“用证”的角度介绍了如何通过PICOS和PIPOST原则构建循证问题,然后通过分析一篇题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最佳证据应用”的文献,向大家具体展示了循证护理实践的全过程。
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夏冬冬以《循证资源检索》为题,从常用的循证证据资源、证据获取的步骤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实操演示了如何在Pubmed及Up To Date数据库进行资源检索。
为我搭建更多循证护理学习平台和资源平台,我院护理部公众号特增设了“循证护理”专栏,医・家循证护理资讯(第一期)已推出。资讯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循证证据分享、循证资源检索常用数据库推荐、循证理论知识介绍、会议培训链接推送、循证实践案例分享等板块。
“循证护理,助力科学实践”,后续循证护理专业化小组将继续开展相关活动,希望能为临床护士提供更多的帮助,促进大家以临床实践中特定的、具体化的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证据、临床知识与经验以及患者需求相结合,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并通过知识转化,改革工作程序和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文/ 刘梦婷 肖宝珠
护理事记
护理前沿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新进展
文/皮肤科二病区 李琼
护理前沿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护理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然而,当前护理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紧张、技术更新迅速、护理人才培养周期长等。因此,了解并掌握国内外护理新进展,对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护理领域在临床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基于循证医学的护理实践逐渐普及,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此外,疼痛管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专科护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
国内护理科研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护理专家参与到临床研究中,推动了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同时,国内还加强与国际护理界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促进了国内护理事业的进步。
国外在护理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包括远程护理、智能护理等。远程护理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医患之间的远程交流和护理指导,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护理服务。智能护理则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护理工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
国外护理新进展为国内护理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首先,应加强与国际护理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其次,应注重科技创新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推动护理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最后,应关注患者的全面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国内外护理领域在人文关怀方面均有所发展。国内护理行业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国外护理行业则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福祉,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在技能培训方面,国外护理行业普遍采用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手段,如模拟训练、在线学习等,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对能力。国内护理行业在技能培训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国外护理行业普遍实现了护理工作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国内护理行业也在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信息孤岛、数据安全等。
为了将国内外先进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大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进和应用力度,推动护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护理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政府在推动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广应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企业也应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符合患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的护理产品和服务。
在全球化背景下,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促进护士行业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素质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更新迅速、护理人才短缺等。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护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护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关注和学习。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等措施,我们可以推动整个护士群体核心能力的提升及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我们也需要正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断探索和创新解决方案为护理事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护理人员同情心及其相关干预策略研究的新进展
文/皮肤科二病区 余天
护理前沿
护理职业具有高风险、高压力等特征,需要每天暴露于患者的疼痛,甚至死亡中,护理人员容易形成同情心压力,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会导致临床护理人员从业恐惧、同情心疲乏,甚至同情心丧失,这不仅危害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还会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对护理人员同情心及其相关干预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外学者对同情心的研究较为深入,先后提出了同情思维模式、同情力量模型等,而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同情心的相关概念、测评工具及干预策略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提高护理人员同情心的相关措施,以期为护理管理者制定适合我国护理人员同情心的干预方案,应对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提 。
随着对同情心研究的逐渐深入,护理人员同情心的测评工具包括了护理人员自我报告的测评量表及由患者评价的测评量表两类。前者有护士同情能力量表(Compassion Competence Scale for the Nurses,CCSN)[10]、博尔顿同情力量指标(Bolton Compassion Strengths Indicators,BCSIs)等,可以评估护理人员自我感知的同情能力;后者有12项施瓦茨中心同情心护理量表(12-item Schwartz Center Compassionate Care Scale,12-SCCCS)、辛克莱同情心问卷(Sinclair Compassion Que […]
目前国外已对护理人员同情心的干预进行研究,包括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巴林特小组培训、基于正念的干预、创造富有同情心的护理学习环境(creating learing environments for compassionate care,CLECC)等方法。不同形式教育包括面对面教学,短信激励教学,互联网教学,虚拟现实教学等。而巴林特小组培训最初由迈克尔·巴林特提出,其将精神分析和团体治疗等元素进行综合整理,同时结合叙事医学理念、情感支持和自我反思等内容,由高年资组长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定期会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及同情心。基于正念的干预定义为:通过有意识地觉察当下,并对每时每刻所觉察的体验不加评判,从而产生的一种觉察力。基于正念的干预项目可缓解压力和焦虑水平,提高正念和自我同情能力。
同情心是护理人员必须拥有的专业价值观之一,同情心作为护理工作中需具备的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测评工具可用于同情心的评估,采用合适的同情心干预策略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有助于增加其富有同情心的护理行为。未来应借鉴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巴林特小组培训、基于正念的干预、开展CLECC项目等方法,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医疗环境和护理人员特征的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进而有利于护理管理者培养护理人员的同情心、指导其实践富有同情心的护理行为,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解决鼻肠管堵管的“小妙招”
文/眼科 马雯婷
护理前沿
护理职业具有高风险、高压力等特征,需要每天暴露于患者的疼痛,甚至死亡中,护理人员容易形成同情心压力,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会导致临床护理人员从业恐惧、同情心疲乏,甚至同情心丧失,这不仅危害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还会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对护理人员同情心及其相关干预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外学者对同情心的研究较为深入,先后提出了同情思维模式、同情力量模型等,而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同情心的相关概念、测评工具及干预策略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提高护理人员同情心的相关措施,以期为护理管理者制定适合我国护理人员同情心的干预方案,应对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提 。
随着对同情心研究的逐渐深入,护理人员同情心的测评工具包括了护理人员自我报告的测评量表及由患者评价的测评量表两类。前者有护士同情能力量表(Compassion Competence Scale for the Nurses,CCSN)[10]、博尔顿同情力量指标(Bolton Compassion Strengths Indicators,BCSIs)等,可以评估护理人员自我感知的同情能力;后者有12项施瓦茨中心同情心护理量表(12-item Schwartz Center Compassionate Care Scale,12-SCCCS)、辛克莱同情心问卷(Sinclair Compassion Que […]
目前国外已对护理人员同情心的干预进行研究,包括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巴林特小组培训、基于正念的干预、创造富有同情心的护理学习环境(creating learing environments for compassionate care,CLECC)等方法。不同形式教育包括面对面教学,短信激励教学,互联网教学,虚拟现实教学等。而巴林特小组培训最初由迈克尔·巴林特提出,其将精神分析和团体治疗等元素进行综合整理,同时结合叙事医学理念、情感支持和自我反思等内容,由高年资组长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定期会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及同情心。基于正念的干预定义为:通过有意识地觉察当下,并对每时每刻所觉察的体验不加评判,从而产生的一种觉察力。基于正念的干预项目可缓解压力和焦虑水平,提高正念和自我同情能力。
同情心是护理人员必须拥有的专业价值观之一,同情心作为护理工作中需具备的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测评工具可用于同情心的评估,采用合适的同情心干预策略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有助于增加其富有同情心的护理行为。未来应借鉴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巴林特小组培训、基于正念的干预、开展CLECC项目等方法,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医疗环境和护理人员特征的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进而有利于护理管理者培养护理人员的同情心、指导其实践富有同情心的护理行为,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国内外护理管理新进展
文/肾病内科二病区 鲍满
护理前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人类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新纪元。在这一关键时刻,护理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管理在不断飞速发展,无论是管理服务理念、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创新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因此如何立足当前,瞄准前沿,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品,是摆在每一位护理管理者面前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一重要课题。
1.护理管理服务创新
传统的护理管理基本上属于行政事务的管理,注重对事控制,而现代护理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与事相宜,以达到人、事、职能效益最大化,在护理实践中用护理理念引导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凝练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构筑提高质量的内在素质,规范护士工作的行为标准。护理管理者已从命令、决定、决议、通知、条例、章程来实行的管理,发展到依靠物质刺激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以经济为杠杆去调控各自的经济利益来实施管理。因此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化医院要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适应和满足人群健康要求。在国际上,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护理事业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将品牌意识导入医院护理管理中,通过倡导护理服务理念在、注重服务意识、规范护理行为、追求护理质量、提高知名度等方法塑造出护理品牌,为医院赢得医疗市场竞争胜利而发挥作用。
2.护理管理技术创新
与过去相比, 现在我们有大量高精尖一起设备和高新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使医学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护理管理者必须狠抓护理人员专科技术水平的提高,要求各级人员在熟练常规技术的同时,注重学习和掌握本学科高新技术,配合好专科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确保医疗质量。我们结合临床需要,学习国际先进知识,研究现代化医院护理装备和技术革新项目,特别是适应信息网络化发展,在完成好电子病电子医嘱工作的同时,不断开发高质量、搞效能的护理管理系统和临床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使医院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
3. 护理管理人力资源创新
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普遍存在缺编,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是护理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适宜护理管理的理论体系和考证的指标体系,使护理管理人才站在学科发展的船头,把正航向,引导护理专业不断前进。我们对各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制定护理管理人员的聘任标准和岗位职数,明确护理岗位的内涵,合理分流和考核转岗人员,科学排班,各项护理服务指标达到优良水平。建立医院支援护理人力库,可以促进科室间重症护理技术的优势互补,护理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要从建立规范入手,逐步实现从行业规范管理为主到依法管理的转变。国外各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录用都有十分严格的招聘程序以保证质量,对病房护理管理者实行公开招聘,对其所做的工作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估,不合格者将解聘,为确保病房护理管理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护理管理体制创新
我国护理管理体制在组织结构上与国外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在日本,医院的护理管理体系是完全独立的,业务及行政管理完全由护士自己管理,不接受医生的指示。在美国,护理管理系统在医院的管理体系中是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有职责、权辖及沟通途径高度明确而具体的组织结构,强调下级只对一个上级负责,使得上下级关系简单且只接受一个上级领导。而我国则是推行科主任负责制、护理部附属于医务处管理的体制。因此,我们在结合医院实际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出新的医学模式,新的护理观念以及新时期医院现代化建设相配套的护理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我们树立了整体性、系统化、分层次、按程序管理的思想,时刻关注影响和制约全局发展的关键环节,努力追求整个系统的综合效益。做到权、利对等,使护理人、物得管理合理到位,责、财充分发挥管理的效能,形成高技术的服务格局,从而全面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使护理管理真正国际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及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如何适应医院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诸要素的最优整合,使之保持竞争优势,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护理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护理管理者应及时掌握国内外护理管理的信息和发展动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发展护理学科,以促进我国护理管理与国际接轨。
国内外延续护理研究现状
文/NCU 刘芳
护理前沿
延续护理是指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社区的连续性护理,包括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多个方面。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延续护理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和研究。
一、 国内延续护理研究现状
我国延续护理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延续护理模式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模式主要针对住院患者、出院患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不同群体,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病情反复、降低医疗成本。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续护理模式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远程监控、家庭护理、社群护理等。远程监控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家庭护理是指医护人员到患者家中进行护理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顾、疾病监测、康复训练等。社群护理则是指将具有相同或类似疾病的患者聚集在一起,进行疾病知识普及、心理支持、经验分享等活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方面,且多以医院为单位开展。一些大型医院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延续护理服务体系。
二、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护理主要涉及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包括急性期患者的院内护理和出院后的家庭护理。
2、预防保健主要涉及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等方面,旨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3、康复护理主要涉及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心理疗法等。
三、 国外延续护理研究现状:
延续护理在国外起步较早,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学科合作延续护理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医生等。国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跨学科合作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2、标准化管理 国外已经制定了一些延续护理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和规范,能够保证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信息化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国外延续护理的重要支撑,包括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移动健康应用等。这些技术能够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4、评估与质量控制 国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评估和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对服务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和持续改进。
四、总结与展望:
国内外延续护理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延续护理服务体系,包括医院、社区、家庭等多个层面,实现患者从住院到家庭的全过程服务。
2、加强跨学科合作加强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医生等多个学科。
3、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积极推广信息化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4、加强评估与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评估和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对服务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和持续改进。
国内外新进展
文/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四病区 王欢
护理前沿
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老年人和长期卧床患者中更为普遍。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和临床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压疮护理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压疮风险评估与预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压疮风险评估与预防。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估工具,如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帮助护理人员识别高风险患者,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此外,针对卧床患者,开展定时翻身、垫高肢体等护理措施,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2.新型敷料的应用
新型敷料在压疮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抗菌性能,有助于减轻压疮症状,促进创面愈合。此外,生物活性敷料如生长因子、胶原蛋白等也逐渐应用于压疮治疗,为压疮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3.负压伤口治疗技术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压疮治疗方法。该技术通过持续负压吸引,促进创面血液循环和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压疮愈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压疮治疗中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4.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
压疮患者常伴有疼痛和心理压力。因此,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在压疮护理中同样重要。通过合理的疼痛评估和治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压疮护理新进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手段。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新型敷料的应用、负压伤口治疗技术以及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压疮护理效果,降低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压疮护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患者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均可能影响压疮护理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在不断学习和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优化压疮护理措施,以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护理需求。
未来,压疮护理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将继续关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的应用。通过进一步深入探索压疮发病机制、评估方法以及治疗手段,为压疮患者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总之,压疮护理新进展为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变革和进步。我们应积极关注和应用这些新进展,不断提高压疮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妇产科护理专业国内外新进展
文/ 妇产科 肖爽
护理前沿
从医学技能与培训探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国内外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外先进的模拟训练技术和在线教育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培训中,确保护理人员在处理各种妇产科急症时能够更加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处理。而在国内,各级医疗机构也开始重视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从教师角色转变与学生参与来看,在教育模式上,国内外的妇产科护理教育都正经历着由传统的“教师为中心”想“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积极参与。此外,国内外的高校还通过开展课外实践、科研项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精神。
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精选和优化。国内外教育机构都在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妇产科护理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精选和优化。国内外教育机构都在努力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同时,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改和改革,以适应现代与医学发展的需要。
从临床护理风险评估探讨,在护理工作中,风险评估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国内外都在加强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通过制定严格的护理操作规范和风险防控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针对评估出的风险,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和应用各种风险防范策略。例如,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通过改进护理工作流程和设备,减少操作失误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通过加强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增强他们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患者安全和满意度是衡量妇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内外通过改进护理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等措施,努力提升患者安全感和满意度。用时,还通过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建立投诉处理机制等方式,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护理服务。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跨学科合作与创新实践在妇产科护理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国内外都在积极引入和借鉴国际标准和经验。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护理组织交流和合作活动,推动中国妇产科护理事业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专业在国内外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满足患者和社会的需求。
乐思 NURSE
温暖护理
“医家”护患俱乐部 延伸护理温度
温暖护理
文/何晓 梁玉 芦丹 冯闰
推动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促进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提升,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第113个“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继5月9日开展护理联合线上、线下义诊后,于5月11日,选派了一批资深的护理专家走进六角亭街社区开展“医家护患俱乐部 延伸护理的温度”社区义诊活动。
近年来,我院护理部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围绕医院打造“江城最温暖医院”建设,持续深化和巩固“医家”护理品牌创建成果,着力为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门诊-住院-社区-家庭”的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全链条的健康服务。
为推进院后、社区、家庭延伸护理服务工作的落实落地,见行见效,我院护理部进一步明确了科普/宣传护理专业化组工作职能,完善了人员组织架构。
本次义诊,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芦丹护士长、皮肤科何晓护士长担任组长两位组长的的统筹策划和精心组织下,由护理部副主任张林英亲自带队,依托我院前期成立的16个专病护患俱乐部,选派皮肤科“舒肤家园 俱乐部”的陆璇护士长、内分泌科“一路有你甜蜜蜜”护患俱乐部的陈蔚护士长,肾病内科“生命之光”肾友俱乐部的田洪丹、肿瘤科“一米阳光”俱乐部的曹翠琴护士长、疼痛科“无痛人生”俱乐部的钟亚春护士长、神经内科“康乐之家”俱乐部的谌敏护士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芦丹护士长、心血管内科黄薇护士长、全科医学科的刘婷护士长等组成的专家团队,走进社区,就常见病、高发病和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围绕血糖管理、皮肤病预防、肺功能锻炼、慢病管理要点,癌症筛查、血压控制、中风预防、颈椎疾病的防护等开展科普宣传和健康指导。
同时为充分发挥我院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了耳穴贴压、刮痧、穴位贴敷中医适宜技术的体验活动。
为更好地普及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提高人民群众对心肺复苏的认知并且能够对意外情况作出正确处理,增强应急救护能力,心血管内科黄薇护士长向大家讲解和普及了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
天空下着雨,我们的工作人员为市民撑起了爱心的雨伞。本次义诊惠及人群80余人,参与中医体验活动20余人,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响应和好评。许多居民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大家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更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一医护理人的温度。
未来,武汉市第一医院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努力为患者持续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力争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人”。
乐思 NURSE
延续护理 医在“爱”里
文/陈可
温暖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高治疗效果,节约医疗资源,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我院护理部于2024年初在原有护理专业化组基础上新增了延续护理组,2024年3月7日,延续护理组举行了第一次线下会议,会议由组长陈可护士长主持。
会上护理部副主任张林英讲话,指出延续护理服务需要采取线上线下双模式发展,线上以七个线上护理门诊为切入点,对出院患者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线下为出院患者做好随访工作,由专业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性、连续性的个性化居家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得到专业指导和帮助。
陈可护士长介绍了延续护理的重要性、工作内容、保障措施、实施计划等,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了细化分工,明确了成员职责和工作要求,同时制定了工作目标及计划。
最后,各小组成员就延续护理的形式、内容、细节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交流。
通过本次会议,小组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开展延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同时也使大家意识到延续护理不仅是对患者身体上的照顾,更是对患者心灵的关爱,让患者在家中也能受到如同医院般的专业关怀,让温暖医院“医•家”品牌延伸到居家护理。
文/何晓 梁玉 芦丹
医•家护理 温暖同行
为进一步拓展护理服务内涵和外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在第113个“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5月9日,武汉市第一医院举办了“互联网+护理”线上和“科普促健康 携手向未来”的线下联合义诊活动。
线上义诊由心胸血管外科刘丹护士长、心血管内科代智烈护士长、康复医学科梁玉护士长、儿科徐桂林护士长、皮肤科张峻护士长、肾病内科田洪丹护士长组成的专家团队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术后护理、营养护理、疼痛护理、精准防晒,腹膜透析并发症预防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和规范化建议。
线下义诊在门诊大厅同步进行。皮肤科、甲状腺乳腺外科、妇科、神经内科、疼痛科、产科 、心血管内科在各专科护士长的带领下进行了相关知识的答疑解惑和科普活动。专家们不仅解答了市民相关疑问,还分享了健康知识和护理技巧。
活动中,还开展了扶阳温灸技术,舒经通络,温补阳气,改善循环,缓解疼痛;耳穴埋豆疗法,缓解慢性疾病症状,如失眠,高血压,颈椎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虎符铜砭疗法,治疗痹症,缓解颈椎疼痛的系列中医护理技术体验坊活动。30余人积极参与体验,并给予了一致好评。
本次义诊线上服务患者百余人次;线下义诊共惠及群众近300人。活动结束后,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团队对活动进行了后续跟进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媒体反馈监测等方式,收集了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对活动效果进行了评估。医院将根据评估结果和参与者反馈,制定后续活动计划,持续推动健康教育和护理知识的普及。
国家、省、市出台的《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大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要大力开展延续性护理,积极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便捷、专业、高效、全程、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本次义诊是对国家政策的深入实践,也是对我院“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中提出的将优质护理服务从院内向院外广泛延伸的有力践行。
未来,武汉市第一医院将围绕政策所向、民心所盼,坚持医院公益性属性,为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积极探索实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果!
温暖护理
文/陈静 徐桂林 梁玉
云端义诊 温暖传递
为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精神,在护理部的统筹安排下,我院延续护理专业化组于3月29日开展了由多团队护理专家组成的“延续护理插上翅膀 互联网+助力医·家温暖”云端义诊活动,让患者足不出户享受便利的延续性护理服务。
《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医疗机构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为有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在线护理咨询、护理随访、居家护理指导等延续性护理服务,解决患者出院后的常规护理、专科护理及专病护理问题;要加强信息化技术支撑,积极创新护理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将院内护理延伸至院外。
我院护理部聚焦任务重点,积极响应,于2024年1月成立护理专业化延续护理组,力争推动我院延续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在延续护理组组长陈可护士长的组织安排下,拟定年度工作计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本次义诊由胃肠外科、产科、康复医学科、内分泌科和皮肤科护士长组成专家团队,依托我院“互联网医院”和“智慧医院”建设,为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孕产一体化管理、卒中康复患者居家照护、糖尿病患者提供线上自我行为管理指导及皮肤美容激光护理咨询指导服务。
上午9时,已有多名患者等待在候诊间。护理团队通过视频、图文等方式,详细询问患者症状体征、用药情况、既往病史等,经过科学评估,专业分析,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居家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药物调整、病情监测和健康指导,有效地解决患者的疑问和焦虑。
在护理团队接诊的患者中,还有一位特殊的高龄老人,老人在孙子的帮助下,进入了线上糖尿病团队咨询室。最近孙子给他买了一个扫描式动态血糖仪,在动态血糖监测过程中,发现夜间血糖偏低,但晨间血糖正常。针对患者血糖水平、治疗情况,陈蔚护士长分析了血糖波动原因,给出了指导意见:睡前适当进食,如睡前喝一杯200 ml无糖低脂牛奶或者吃半个苹果,监测血糖一到两天,如果仍出现血糖偏低的情况,可酌情减少日间胰岛素用量,并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作息,确保治疗安全。义诊过程中,护理团队耐心的询问、细致的解答,让患者感受到了来自我院护理人员的专业、细致和关爱。
我院“互联网+线上护理门诊”于2020年11月试运行,2021年初互联网医院“护理”号在周一至周五实行全面开放,包括糖尿病、产科孕妈咪、造口伤口、乳腺、美容激光、睡眠与心理、肿瘤、脑心健康、皮肤外科伤口、腹膜透析、消化、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等12个领域,线上专家由科室护士长或国家、省市级资深专科护士组成,充分发挥专科人才和专业优势作用。
近年来,我院护理部以满足患者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品质 家的温暖”为理念,不断深化“医·家护理”品牌内涵,构建形成院内外协同联动模式。院内以创建“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为抓手,为住院患者营造“舒适、安全、温暖、专业”的家,院外以“医·家”护患俱乐部为载体,延伸护理服务,为出院患者当好“健康管家”。该品牌于2023年获“武汉市特色护理品牌”。
未来我院护理部将继续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为目标,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打造“江城最温暖医院”注入新动力。
温暖护理
文/耳鼻咽喉科病区 张秀明
我能为患者做什么
“很多病人在走的时候都舍不得护士。为什么?是护士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他们安慰。其暖心的安慰、美丽的微笑、轻柔的话语,使病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阳光、看到了未来,这就是我们护理人员默默地为医疗所做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这样评价护理工作。钟南山院士这暖心的话语,激励着广大的护理工作者“医”路前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我们耳鼻咽喉科美小护们在何文护士长的带领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推出了一系列人文关怀服务举措,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暖心、方便、安全的护理服务,把“我能为患者做什么”作为科室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任务之一。
“小小耳朵”手腕带,连接着患者对我们的信任
我们耳鼻喉科有这样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有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耳鸣,年长的患者居多,他们时常会面临这样的窘境,因为听力不好,别人对他说话,他常常分辨不清,更容易自卑,抗拒交流。为了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能够让我们护理快速识别这类患者,我们在患者入院时的手腕带及床头卡上盖上“小耳朵”专属印章,在患者面对检查及治疗时,不管是病房的护士还是门诊的护士都能高效并及时的响应患者的需求,让交流及治疗变得不再困难。
用心用情服务:病人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真心的帮助和照顾
大数据时代,网络讯息更新迭代迅速,我科将科室疾病的科普健康宣教等知识制作成二维码,病人入院后,可以扫一扫墙上的二维码了解自己的病情护理,同时我们还整理出文字版,内容丰富有趣,字体放大,适应老年患者的需求。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满足了科室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需求。文字版,病人随时查阅,方便快捷;二维码扫码,内容一览无余,动画清晰。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患者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外地的患者时常要面临出入院如何医保报销,我们将医保如何备案,报销流程等等整理成册,用文字及图片的形式指导患者方便快捷的办理,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外地患者的后顾之忧。同时我们还将出院办理流程制作成二维码,如何快速结账,扫一扫全知道。
《论语》云“吾日三省吾身”,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每日面对的是病情随时变化的病人?当有问题存在时,先静下心来,从自身找找原因,或许,是流程需要改进?
我们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耐心反思病人,不断提高我们的服务标准,工作会因此而改进,服务水平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温暖护理
文/风湿免疫科病区 黄子荆
感动你我
风湿免疫科最近来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经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医生和家属的商量下,要进行血浆置换的治疗,医生为她穿了中心静脉导管。从治疗开始小女孩就很乖、很少哭闹。血浆置换很顺利的结束后,小女孩需要打单抗,可能是年龄和身体的原因导致她的血管很细,不能打一次性静脉使用留置针,因单抗的特殊性,要进行十几个小时的静脉输液,在面临长时间输液的情况下,需要保持手部不能移动。护士讲解时,小女孩的情绪开始崩溃和哭闹,表达她长时间扎针和多次扎针的伤心,我们安慰她但是情况并不是很佳,于是我们向女孩的父亲说可以和她妈妈打个电话,让妈妈来安慰一下她的情绪,并且拿来了玩具,一直陪在小女孩的身边直至她的情绪平复,小女孩说:姐姐,我现在不哭了,我可以打针了。输液很顺利的进行,现在小女孩已经好转出院啦!
在风湿免疫科病房的每个角落,都可能发生着温暖人心的小故事,有可能是一瞬间或者是一个小举动,但是可以促进护患友好相处,增加沟通,小女孩第一次的哭闹,护士的耐心等待和安抚,可以保证整个治疗顺利。
温暖护理
文/骨关节外科病区 刘敏红
真心助行
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是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在我们骨科来住院的人都会有些许焦虑,感觉外科进来都是要手术,就会害怕。从他们入院时对病房环境的了解和疾病的认知到手术前的不安与焦虑,再到手术后的饮食、功能锻炼带来的疼痛都需要护理人员极大的耐心和专业的指导。
暑假期间病区来了一位高中生小吴同学,因运动导致膝关节损伤,接受了右侧膝关节镜手术。从没有经受过挫折的小吴同学,难以忍受术后的疼痛,也十分抗拒术后的膝关节功能锻炼。而骨科的功能康复,三分靠手术,七分靠康复,康复锻炼至关重要,再难也得去突破。我们需要从头做起,一开始协助进行翻身这一简单的动作,都足足耗时半小时,让他左侧腿自然弯曲,双手扶着床栏,护士托着背部一起用力让整个人侧睡,让人不那么僵硬。简单的侧身对于第一次做手术加上惧怕疼痛的他来说都及其艰难,然后教他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练习为后面下床行走做准备。最开始让他自己慢慢移动坐在床边,原本轻盈的身躯都显得格外笨重,我们把习步架推到床边让他双手紧握,左腿进行单脚站立,护士两人左右扶持协助进行站立,站起来的那一刻,“哇哦”,这么多天也看到他露出了笑意。带着他先迈右腿,重心不能全放在右腿,双手承担一部分力量,身体直立,看向前方,就这样一小步一小步的从床边走到病房门口,已经把他累的满头大汗。但是他也从此开始成功下床行走,克服内心的恐惧。根据他的情况我们也制定了计划,每天围绕病区走一圈增加一圈,膝关节屈曲角度从30°开始每天增加6°。每天我们就像检查作业一样看他功能锻炼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就这样笨拙的脚步逐渐变得轻盈,膝关节屈曲角度达到90度以上,也能自己独立下床行走了。整个过程护士们就像在教一个小孩从不会走路到会走路,也让我们的工作有了莫大的成就感。
正是一句句温馨真诚的话语,一次次耐心专业的指导,将温暖护理落在实处,助力病患回归健康生活,如阳光雨露滋养着生命。
温暖护理
文/汉西血透中心 李道新 张衡
暖心守护,使命担当
家住东西湖区的彭先生是一名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我院汉西血透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近三个年头。血液透析早已成为他生活中的日常,他常常戏称自己来院治疗和医护人员上下班一样,每周三次,风雨无阻。
2024年7月8日,原本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却成了彭先生刻在脑中难以忘怀的一天,充满了惊险与温暖。那日午后,彭先生如往常一样于治疗结束后驱车回到家中,在固定的时间松绑压脉带,观察动静脉内瘘局部穿刺点,却发现以往均正常的穿刺部位出现渗血,且渗血的速度越来越快,慌乱中加之处理不当,导致穿刺点渗血不断加重,而此时家属均不在家中,手足无措的彭先生只能拨打汉西血透中心电话求援。由于彭先生精神高度紧张又独自一人难以配合,当班医护通过电话及视频指导均未能帮助其有效止血,危急中科室迅速组织紧急调配,由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李道新、叶辛组成应急小组,在电话指导压迫和安抚彭先生的同时,携带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第一时间驾车十余公里赶往彭先生家中。
应急小组到达后,李道新对彭先生的病情迅速进行评估,发现渗血情况较为严重,患者高度紧张瘫坐在沙发上,叶辛测量患者血压已达190/110。两人紧密配合,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止血措施,清理伤口,更换止血纱布,同时不断安慰彭先生。在整个处置过程中,护理人员高度的专注和耐心终于让彭先生紧张的心情得以平复,生命体征也逐渐平稳。李道新在确认彭先生脱离危险后,建议彭先生至我院急诊进一步检查留观,同时又反复详细交待了动静脉内瘘的按压、压脉带松解步骤、观察要点以及发生特殊情况的处置方法等注意事项,并留下了个人联系方式,以便随时提供帮助。
经过此次事件,彭先生不仅大大提高了专科自护能力,同时对我中心医护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表达了崇高的敬意,他表示在危难时刻才真正体会到护理工作是多么温暖而坚定的存在,一医医护急患者之所急,用实际行动诠释“救死扶伤,关爱生命”的神圣使命,不愧为“江城最温暖医院”。
温暖护理,不仅是精湛的技艺,暖心的问候,耐心的倾听,更是坚定的守护,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爱的传递。它让我们用真心去关爱每一位患者,用行动去诠释护理的真谛。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守这份温暖,挑起使命的重担,用爱点亮更多生命之光。
温暖护理
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 金敏 许婵
用心用情 精心暖心
近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收到了一封来自患者家属的表扬信,看似平凡却见证了这十几个日日夜夜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细心治疗,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感谢之情,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9床白玉平爹爹是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白爹爹肺功能差,生活自理能力低,这次发病诊断Ⅱ型呼吸衰竭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需要经常抽动脉血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其实白爹爹很怕疼,每次打针抽血他都很紧张,我们也尽自己所能每次都一针见血减少给穿刺的痛苦。在十几天的治疗中,输液、发药、上下呼吸机、日常护理,我们每天进出白爹爹病房不下二三十次,“谢谢”,“不客气”这简短的对白每日无数次的发生在我们工作时与白爹爹及其家属的对话中,良言一句三冬暖,爱语结善缘。
呼吸科的日常工作一向很注重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建立信任关系。在疾病面前,患者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恐惧等,我们医护人员要用同情心和耐心去倾听他们的病情和感受,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行动上的关爱,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呼吸科始终秉持着在对患者全面细致的照顾中体现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关注他们的营养、休息、安全等方面,确保他们在治疗期间得到充分的关怀和照顾。此外,我们还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调整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实现全面康复。
白爹爹的病情反复,病程长,经过我们20天的悉心治疗白爹爹今天计划出院,家属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与感激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在这段治疗过程中,我们医护人员不仅付出了精力和时间,更感受到了来自患者家属深深的信任与期待。这份信任如同璀璨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在医疗道路上的每一步,让我们坚定不移地履行救死扶伤的使命。每一天,每一个细节,我们都竭尽全力去做好,无论是在医疗技术的运用上,还是在人文关怀的体现上,都力求做到极致。
我们深知,每一次的赞誉都是新的起点,每一次的肯定都预示着更重的责任。我们将这份认可化作前行的动力,以更加专注的态度、更加精湛的技艺,去迎接每一个挑战、去守护每一个生命。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治愈疾病,更是要为患者带去身心康复的全面希望,为他们的人生旅程保驾护航。
温暖护理
文/急诊医学科 潘虹
百岁星光映医心
2024年4月25日,武汉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病房异常热闹和温馨,科室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一起同唱生日歌为陈秀英奶奶庆祝她100岁生日。科室主任王智超,刘霖副主任医师,和朱梦莉护士长带领医护人员给百岁奶奶送上精美的蛋糕和真挚的祝福。
一百岁,是岁月的奇迹,是生命的华章。陈奶奶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本次因感染新冠病毒波及肺部后,出现发热、咳嗽、气促伴呼吸困难,一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氧合下降、急性呼吸衰竭,在急诊病房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下,奶奶逐渐转危为安,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百岁诞辰,陈奶奶的小女儿在收到蛋糕后也是非常意外和惊喜,她激动的连声说:“谢谢,谢谢,没想到陈奶奶100岁生日过得这么有意义,你们医生护士实在太暖心了。”她还拿出了一早替奶奶准备的大红色新衣服给老人换上,开心的为奶奶拍照,和我们一起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美好时刻。
管床刘霖副主任医师说:“急诊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始终秉持着医者仁心的宗旨,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精心制定治疗方案的同时也注重他们生活需求和情感支持,时常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
这场简单的生日会充满了仪式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温暖,还增加了他们对抗疾病的信心。寿星奶奶虽然此次在住院期间面临了健康问题,但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她成功地克服了这些挑战,她的康复过程不仅是对急诊医护团队专业能力的肯定,也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的体现。
温暖护理
文/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五病区 肖海清
营养之旅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儿童康复病区逐渐增加收治需要重症康复治疗的患儿,如气管切开拔管困难的患儿存在意识障碍的患儿;重度吞咽功能障碍的患儿等,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营养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还有一些正常需要增加辅食的小宝宝们,在医院有限的条件下,怎么制作这些辅食保证宝宝的饮食健康和营养?怎么满足小可爱们的味蕾?让宝宝们有更好的体力进行康复训练,对于家长都是一直困扰的难题。
4月16日在武汉市一医院的儿科康复病房里就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课堂,教会各位家长们仅用微波炉制作各种美味又营养的辅食,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主讲老师许民老师是一位主管护师,有30年从业经验,也是一位资深的美食爱好者,平时在家中就喜欢研究制作各种美食,课堂里先讲授了小宝宝们禁止食用的几种食物,新手爸妈们一定要牢记,继而推荐了各种对婴幼儿有益的食物,并指导用微波炉来制作的方法。
课堂上讲解了食物的营养成分,宝宝辅食的选择;如何清洗绿叶蔬菜;如何去除草酸和亚硝酸钠;肉类如何去腥;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证食物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如何将家常辅食菜谱灵活转换成微波炉菜谱。大家针对不同月龄的宝宝辅食量和辅食油的增减,以及制作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踊跃的提问和热烈的讨论,气氛十分活跃,可见各位家长们对今天这个话题是非常感兴趣的。
课后,许老师将推荐的微波炉辅食进行了归纳总结,打印成资料发给大家,家长们一个个低着头认真的学习,劲头可真不小呢。小课堂圆满结束后,宝妈们还意犹未尽,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方便随时沟通交流,医护人员也会提供更多营养知识,辅食制作的资料和指导。能为家长们排忧解难,在儿康得到如家般的温暖,让小宝贝们尽快康复,一直是我们全体医生、护士和治疗师致力达成的目标,后续会开展更多大家喜闻乐见的小课堂,大家一起加油吧!
温暖护理
文/急诊医学科(盘龙) 陈晶
关爱生命,温暖人心
在中药茶饮日益爆火之际,我院与时俱进,特别推出了适合各类人群饮用的中药代茶饮。同时,急诊医学科针对这炎热天气,为患者免费提供制作好的茶饮。
夏天,人体容易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中药代茶饮不仅能为患者补充水分,还能通过中药的药性调节体内环境。通过这份清凉汤剂,传递出对患者的深切关怀,让他们在酷热夏日里感受到医者的温情与责任,为患者带去自然的清凉与健康的关怀。
在急诊医学科,我们始终坚信,医术与人文关怀缺一不可。中药代茶饮的推出,正是我们践行“以人为本,关爱患者”理念的生动体现。急诊医学科提供免费中药代茶饮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了医患沟通和医疗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同时,中药代茶饮的提供也展现了我们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展现了我院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我们鼓励患者尝试这份源自中医智慧的药膳,体验其带来的舒适与健康,进一步增强对中医文化的认同与信任。
急诊医学科虽然承担着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任,但在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仍然可以为患者提供免费中药代茶饮,让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关怀,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医护人员可以借此机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这种沟通有助于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提高医疗质量,更是体现了医院对患者健康的关爱和尊重,急诊医学科同时兼顾了人性化服务和专业水平。
温暖护理
文/神经内科一病区 王婧
圆梦天使 “卫”爱同行
“圆梦天使志愿者服务团”荣获“武汉市最佳志愿者服务组织”称号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圆梦天使”志愿服务团是由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睡眠与神经心理专科医护团队组成的,以普及心理睡眠公众健康教育,提供心理睡眠健康服务,维护社会大众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宗旨的公益性服务团队。在院团委的领导下,团队在2024年武汉市“四个一批”先进典型评选中,被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明办评为“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队员被评为“武汉市最美志愿者”。
立足岗位,服务基层,热爱公益,传递爱心是团队一直以来的志向和目标。圆梦天使志愿者,在院区、下社区、进校园等开展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住院患者、一线医护及社会大众提供规范专业的线上线下身心健康干预服务,提升大众对心身疾病及睡眠障碍疾病认知,传递专业温暖,维护大众身心健康。在服务群众需求中,圆梦天使与百姓心心相映,与社区层层相扣,在弘扬互助风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团队成立7年来,先后举办心理睡眠系列义诊、健教科普活动200余场,发放健康科普资料3万余册,通过各类自媒体平台推出科普微信及视频号直播等方式传播,服务覆盖人群逾10万人次,前往社区及高校开展心理测评及心理睡眠干预2000余人次。
圆梦天使志愿服务团持续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主题公益活动,通过多维度举措,维护大众身心健康。2021年在医院职工心灵加油站的平台上,与院工会联合打造了“关爱职工、情暖一医”系列温暖活动,编写了《心理健康维护手册》,陆续开展了线下、线上健康讲座;职工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关爱公益心理咨询、职工心理团辅互动等服务。帮助职工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致力打造解决职工心理困扰、锻造缓解职工心理压力的连心桥。在医院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团队努力开创志愿者服务新局面,为关爱大众身心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力引擎。团队的付出与坚守,得到了患者及大众的信赖,也得到了人民日报、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推介;团队先后荣获“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医院擂台赛“抗疫特别案例” 、“卓越案例”、“湖北省医务社工与志愿者服务案例二等奖 ”、“武汉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武汉市巾帼文明岗”、“武汉市工人先锋号”;团队成员荣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等。
心若向阳,必生温暖。在江城最温暖医院的平台上,多年参与志愿服务,圆梦天使团队深切体会到什么是“志愿付出,快乐奉献”,同时也收获了无尽的感动与快乐!
温暖护理
文/神经内科一病区 王婧
患教会的神秘嘉宾
悠扬的琴声飘荡在神经内科一病区,如同一股清流淌入每位患者心中。周二下午别样的“圆梦~失眠认知行为课堂”在舒缓的乐声中拉开帷幕。
今天的圆梦课堂,我们特邀请了一位“音乐才子”,他也是我科睡眠与神经心理专科梅主任的“忠粉”, 他用天籁之音让我们欣赏了音乐的意境,畅游古韵之风,意在远方。
音乐疗愈的三重境界:
于身,音乐能让人手舞足蹈,活血提神;
于心,音乐能让人舒心悦目,减压助眠;
于灵,音乐能让人凝神入定,内观环宇的体验。
患教活动融入疗愈音乐,赏心悦耳,温暖彼此!大家渐入佳境,仿佛此刻抚平了心理和身体的创伤,烦闷也一扫而空!
随后,王婧护士长带领圆梦天使志愿者,传授大家助眠小技巧“312经络锻炼助眠法”。教给大家三个助眠穴位:“印堂、神门、三阴交”,穴位按摩,安神养生;一种“腹式呼吸”,减压凝神;“两条腿的放松训练”,疏通经络;与大家互动学习,相互疗愈,轻松愉悦!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中国高级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武汉医学会睡眠障碍分会的主委单位”,睡眠与神经心理专科医护团队,一直致力于为大众普及心理睡眠健康教育,提供心理睡眠健康服务,维护社会大众身心健康。我们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予人温暖,在最温暖医院“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平台上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让住院不再孤单无趣,享受美好的科普时刻,令您每天都其乐融融!
温暖护理
文/神经外科一病区 夏冬冬
气道专业团队助力患者呼吸
李爹爹和李婆婆退休十来年,有一位儿子,因儿子工作的原因,两位老人家一直都是自己住。李爹爹和李婆婆平时比较注意形象,不管出门还是在家一定都穿得帅气、漂亮,俩人没事喜欢跳广场、旅游等,生活质量是非常不错的。
幸福生活,突遭变故,疾病缠身。3月17日清晨,年近70岁的李爹爹发现“自己说话不清,且走路不稳”,李婆婆立即拨打120并随李爹爹就诊于我院,急诊以“颅内出血”收入我科。
因病情危重、出血量较多,病程进展迅速,入院当天李爹爹急诊行开颅手术,术后予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次日行气管切开术并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查看病历了解到爹爹既往有10年以上吸烟史,实验室检查痰培养阳性、白细胞明显增高。入院三天时间,爹爹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但是面对连呼吸都需要仪器帮助的爹爹,回想曾经的幸福生活,婆婆无法接受现状,整日以泪洗面,平日习惯了爹爹照顾的婆婆,现在爹爹需要的照护,婆婆也无从下手。
助力呼吸通道,重建生命通道。面对气管切开脑出血合并重症肺炎,既往有10年以上吸烟史的李爹爹,气道康复之路是非常困难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了解婆婆的担忧和困难,神经外科气道组护理团队根据专业的护理评估及医生的诊疗措施,为李爹爹制定并实施个性化气道护理措施。首先,患者气管插管期间,我们指导家属摇高床头30°;纤支镜治疗后我们加强气道管理,指导并协助患者翻身、扣背,加强痰液引流及祛痰治疗;气管切开后每班评估气道并指导气道湿化频率,启动机械排痰促进痰液排出;为了能让患者患者尽早顺利脱机,气管切开术后48小时便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请康复科会诊联合肢体康复和神经康复。呼吸支持方面,我们未直接从呼吸机辅助呼吸切换到切面罩吸氧,而是应用HFNC治疗进行过渡,给予爹爹身体足够时间来适应,期间我们注意观察患者血气情况并指导患者进行自主咳痰训练;后期逐步过渡到气切面罩及鼻导管吸氧。患者于4月6日顺利拔除气管套管并出院回家。
出院时看到爹爹能自由散步,回到在意自己形象的“老头子”,婆婆非常感慨:刚住进来的10天,感觉就像过山车一样,从天塌下来到重建生命的信心,到现在获得胜利,是你们专业护理团队给了我支持,任何问题你们都是耐心解决和解释,给予我们家人般温暖的护理,非常感谢!!!
神经外科气道护理团队是基于科室对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氧疗相关知识、肺保护及气道康复相关知识、技术的需求,在罗志华护士长的领导下,成立由呼吸转科护士主导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团队。该团队不仅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临床执行力强的临床护士,更由专业知识过硬的高学历呼吸专科护士,为患者气道康复保驾护航。
呼吸的质量决定患者生命的质量,希望每一位患者都一呼百应,畅享呼吸自有。
温暖护理
香囊传情谊,端午送安康
温暖护理
文/神经外科一病区 马悦 罗志华
乐思 NURSE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安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神经外科举办了“香囊传情谊,端午送安康”为主题的叙事护理分享会。让每一位参与的患者及家属感受到护士对患者的用心呵护,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节日的快乐!
清晨,神经外科的病房里弥漫着淡淡的艾草香,护士们早早地忙碌起来,为患者及家属们准备端午节的特别礼物:她们精心挑选出一个个香甜可口的粽子和绿豆糕,同时,还准备了五彩斑斓的香囊,为病房增添了一份节日的氛围。
在病友们享用粽子的同时,护士长讲述了神经外科患者端午节期间的护理要点,分享了叙事护理的典型案例。让患者及家属走进叙事护理,敞开心扉,讲述他们在疾病面前的担忧和困惑。护理人员运用专业的知识和叙事护理技能,为患者及家属们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建议,平稳度过焦虑悲伤期。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及家属们感受到了护士的共情,更愿意配合护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护理环境。
接下来,科室高年资护士周雪琴针对神经外科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等情况,为其详细讲解降压药的种类、使用及注意事项,指导神经外科患者如何更好的控制血压,赢得在场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神经外科“绿萝”专科护理团队与患者间这份深厚的情谊不仅仅是在端午节期间传递,它还始终贯穿于神经外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神经外科“绿萝”专科护理团队将继续推广叙事护理的理念与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贴心的护理服务,人文关怀,践行“最温暖医院”示范病区的使命。
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与需求
温暖护理
文/血液透析室(盘龙) 肖道金
乐思 NURSE
4月9日,我院盘龙血透室李红波主任和费世枝护士长带领医护团队开展了一项温馨而富有创新性的活动——深入血透患者家庭,详细了解患者家庭生活和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专业的居家护理指导,旨在提升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活质量
血透治疗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短短的4小时治疗并不能解决患者长期存在的健康问题和潜在的并发症。为了更好地关心患者,助力其更好地适应透析生活,把居家护理作为医院治疗的延续,血透室医护团队决定走出医院,走进患者家庭。
本次我们要家访的对象张秋莲阿姨——一位维持性透析近十年的老患者,透析中易发低血糖低血压,肾性贫血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顽疾,医护团队带着关爱和专业知识,走进了该患者的家庭。通过一个多小时的拉家常,我们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家属的照顾经验和困惑。针对这些问题,李红波主任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详细指导,确保患者正确服用药物;费世枝护士长也提出针对性的饮食建议,帮助他们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科学的控制水分和盐分摄入;付丽娜主管护师和肖道金护理组长现场解答了患者及家属在居家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还对患者家属进行了手把手的护理培训和指导,并演示了血管通路正确的评估方法,动静脉内瘘居家如何护理,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者,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
通过这次活动,血透室医护团队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贴心的服务,还加强了医院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患者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增强了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医生也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患者和家属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医院的温暖和关怀,也让他们对治疗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李红波主任表示,此次血透室医护团队深入患者家庭的活动,是一次富有创新性和人文关怀的尝试,也是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就医体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费世枝护士长也强调,未来将继续深化家庭与医院的联动,不断完善居家护理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样的走访活动,只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细致的医疗护理服务,身体力行的践行我院打造“江城最温暖医院”的服务宗旨。
阳光五月行 营养好健康
温暖护理
文/综合医疗科三病区 王靖宇 祝丹
乐思 NURSE
2024年全民营养周在阳光和煦的5月拉开了帷幕,为了践行“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的理念,在围绕“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的主题下,武汉市第一医院综合医疗科联合前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营养周相关活动,采取健康讲座、义诊、科普等活动方式对前来求诊的老年病友们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肌肉力量的评估。大家有条不紊地示范运动方式、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宣教视频,通过多种途径向广大老年市民科普营养与运动的相关知识,现场反响十分热烈。
在本次活动中,综合医疗科张炜琦护士长以《“肌”要择食 随“肌”应变》为主题,为社区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老年人肌少症的危害,相关危险因素和如何进行肌少症的自评,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高效干预肌少症。通过向社区医务人员介绍综合医疗科目前使用的营养和肌少症筛查评估量表,科学的运动干预方案以及结果的反馈等,促进大家互相学习,共同优化,一起为老年人的健康贡献力量。
铺上整洁的桌布、摆上专业的测量用具以及相关健康宣传手册,营养义诊小分队的“阵仗”还没完全摆开,病友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排队等候了。测血糖、量血压、称体重、测握力……“养乐多”营养小组的成员立即开始行动,用专业的评估量表和筛查工具,筛查出有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及肌少症的患者,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饮食宣教及科学的运动锻炼指导。下肢肌力训练、柔韧训练、平衡训练、拉伸训练……当组长祝丹带领组员曾艳妮、王靖宇一起为病人示范讲解后,病友们连连点头,才了解每组简单动作后面都有严密的科学原理作为支撑,赶忙认真学习.
这次营养周活动的义诊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综合医疗科的全体医务人员在响应积极传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核心信息的号召下,通过多种形式传播合理膳食知识,增进了群众对合理选择膳食、健康烹饪、健康运动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对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创建健康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武汉市第一医院“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为提高全民营养健康素养作出积极贡献!
博采众长
乐思 NURSE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学习交流
文/ 妇科二病区 郑璐
博采众长
随着生活因素,个人因素以及地域因素等等,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居首位。为了能够更好地护理患者,所以我们科室开展学习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方式。通过化疗药物的作用,使肿瘤体积缩小,降低手术难度,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减少术中肿瘤细胞播散的风险。通过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通过学习,确保更好地服务患者。最后由王李菲护士长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不足,肯定了成果,以及对未来提出了展望。
乐思 NURSE
香港资深护师自制伤口练习模型
文/皮肤科门诊一 希茜
博采众长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医院管理局港岛东外科伤口护理团队用硅胶自创“压疮”伤口的人体模型,接近真人皮肤质感,并会有流血、流脓等并发症,让护士受训时如同真实地为病人护理。该模型过去2年已训练60人,受训护士称处理同类伤口更得心应手。
据报道,香港以往训练护士处理伤口是用硬塑料造的人体模型,香港医院管理局港岛东外科伤口护理团队形容传统模型犹如“死物”,并无临床实际操作感,受训护士不知道是否做错护理程序。
团队所自创的3D仿真伤口模型可让受训护士如为真人处理伤口,包括增加处理不当导致流血、流脓等互动因素。团队顾问护师何志伟称,护士从教科书学习护理知识及技巧,用传统模型实习,效果不佳,所以需要如真人般效果,训练护士如何处理伤口并发症。
他举例压疮有两三处伤口,仅清洁表面,或忽略伤口之间贯通,里面有大面积脓液,若不及时处理,会加剧压疮恶化,有些压疮伤口表面有一层浮动的坏死组织,若护士不熟悉解剖结构,处理不当,或会令伤口流血、流脓,3D模型可训练护士学习处理这类复杂情况。此外,肉眼不能判断压疮内情况,护士可用新模型学习超声波、内视镜检查伤口。
3D模型由资深护师陈蔚茵利用业余时间设计,经反复制作,才有现在6件压疮模型成品。外科部部门运作经理刘琼艳称,模型已应用于伤口证书课程,过去2年共60名年资达2年的护士受训,均反映可提升个人护理能力,有助日后处理同类伤口。
乐思 NURSE
安宁疗护,以爱相守,温暖您生命的终章
文/肿瘤科二病区 杜荣
博采众长
为进一步促进湖北省安宁疗护事业的蓬勃发展,彰显其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2024年6月27日,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精心组织了《来日皆方长》安宁疗护公益观影活动,意在通过本次活动引领护理人员领悟生命的微妙与坚韧,深思如何更温柔地陪伴和慰藉临终的灵魂;愿此能点燃护理人员对安宁疗护事业的热爱与信心,期盼更多的同仁加入这神圣的使命,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用满溢的爱心,为生命的余晖增添尊严,为灵魂的安宁保驾护航。
在我院护理部的大力支持和安排下,作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有幸与潘亚兰老师带队的医院同仁们一同参加,共同感受这一庄严而富有意义的时刻。
在观影前,湖北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精心安排了五位重量级嘉宾进行访谈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安宁疗护领域,聆听业内专家心声和经验分享的机会。这五位嘉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背景出发,围绕安宁疗护这一主题,分享了她们各自在工作岗位上为推动我省安宁疗护发展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于世英教授从医学专业的角度,阐述了安宁疗护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李秀云主任则从护理质控的角度,介绍了如何保障安宁疗护服务的质量;董巍主任则从国际视角,分享了国外安宁疗护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吴新老师结合临床实践,讲述了她对终末期患者照护的深刻体验和感悟;高娟护士长则分享了她在肿瘤医院工作中,如何与患者建立深厚情感,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照护和支持。通过访谈分享,我对嘉宾们所展示的为推动我省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坚持不懈,与付出了大量心血和努力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感敬佩。
本次观看影片《来日皆方长》活动汇集了来自省内外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等在内的70余家医疗机构的200余名安宁疗护相关护理人员。影片深情而独特地探讨了安宁疗护的理念,它不仅仅关注生命的衰老和死亡,更是以一种细腻的笔触去描绘这个过程中爱与生命的力量。影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纪实与剧情巧妙地融合,用生动的故事向观众展现了生命末期的另一种可能——它不必是仓促、痛苦、遗憾与割裂的交织,而可以是在温暖、平静和安详中缓缓落幕。这种展现方式震撼了我,使我对安宁疗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坚定的支持。
总的来说,《来日皆方长》公益观影活动给予我深刻的启示和感悟。它让我对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坚定了我投身于安宁疗护事业的决心。安宁疗护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运用,更是一种对生命尊严的深切关怀和尊重。
作为安宁疗护的专科护士,我深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日常工作中,将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探索更多适宜、有效的实践经验,延伸护理的温度和长度,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积极倾听患者的需求,关注其身心社灵变化,从饮食起居到心理慰藉,关注每一个细节,确保为患者提供身心社灵并重的照护,让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在生命终末期,紧密携手其他医护人员、照护人、社工、志愿者等,共同为患者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个体化的疗护体系,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最为贴切和温暖的关怀;坚定地担当患者的“守护人”,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确保生命尊严,提升死亡质量。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这次活动中,我与医院同仁们共同观影、交流,分享着对生命和护理工作的看法和感受。这种团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深化了对安宁疗护的理解,也坚定了服务患者的信念。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满怀的爱心与热情,为患者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感受到尊严与安宁。我期盼更多同道加入,关注安宁疗护事业,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位患者都得到有尊严、有质量的陪伴与关怀。这既是对患者的尊重,也是医护人员的使命所在。
乐思 NURSE
会议掠影
乐思 NURSE
会议掠影
文/风湿免疫科病区 黄子荆
会议掠影
最近风湿免疫科开展了和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的会议,由科室医生、护士、护士长和实习生参加,一同探讨和学习。
强直性脊柱炎会累及脊柱、骶髂等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早期症状表现为腰骶部出现钝痛和晨僵,活动后可能减轻。病情的进展可能出现多个器官的不同程度的病变。
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会对他的生活造成影响,不断影响其心情,情绪低落,也会降低生活质量,当患者来我们科室就医时,我们会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了解日常生活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面发表了相关的文章进行宣传,帮助相关患者学习强直性脊柱炎的知识;我们也在不断的吸取新知识,结合本身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优化他们的活动锻炼,提高日常生活管理,让患者积极治疗,认真用药,根据不同个体交代特殊注意事项。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也会出现晨僵的情况,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用药,时刻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我们可以告知患者平时多注意活动、多运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会议掠影
文/妇科二病区 李海红
会议掠影
会议掠影是指护理组织在特定的护理环境下,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自身形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制度总和。服务是医院的职能,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护理服务文化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服务文化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
护理服务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和服务群众的喜爱。它要求护士首先要尊重病人,爱护病人,要对病人生命和健康关心,要对病人人格和尊严关心,要对病人权利和要求关心,实实在在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待的“亲情文化”。护理服务工作面对的就是病人和家属,我们护理人员要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病人”使之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成为约束护理人员行为的规范。只有这样,病人才能看的放心、安心与舒心,更有利于病人病情的康复。
我们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所谓的“人性服务”,就是护理服务人员注意从细微处来关心和贴近就医患者,精确的了解和提供每个服务对象希望得到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病人的多元文化需求,使护理服务关系进入更深的层次。如我们科室提倡“四心:爱心、细心、关心、热心”服务,对于刚入院的新患者,做到“五个一: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把椅子、一张连心卡、一杯水”服务,使病人对于一个刚到的陌生环境有一种家的温馨与亲切感,这样我们在和病人沟通交流上就会更方便,病人也更乐于配合我们的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健康观已深入人心,新的护理观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也许我们护理人员在为他人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有的人会不满、不配合,甚至恶意中伤,但那又有什么要紧的呢?毕竟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只要你用合理、合情的方式方法,都还是很愿意积极配合我们的。
会议掠影
文/甲状腺乳腺外科病区 郑莉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2024年7月4日-7日,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学术会议在四川成都顺利召开,大会以“数智融合.创新提质”为主题,来自全国2千名护理同仁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宴。我院甲乳外科护士郑莉投递的《基于大数据下的护理健康科普内容个性化推送》论文入选本次大会发言。
郑莉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参会代表介绍了我科在当前大数据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剖析患者对科普知识的需求及关注点,通过信息平台智能算法加以识别,做到向需求人群精准科普,本次汇报受到入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甲乳外科护理团队自2021年在科内成立专科护理小组以来,鼓励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科特长学习,有效提高护士专科能力。在此过程中,锻炼了护士的科普输出能力,产出了多篇内容丰富、形势新颖的科普内容和科普视频;此外,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总结,培养了护士的科研思维能力。本次会议我科护士积极投稿,共入选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4篇,其中壁报交流1篇,大会发言1篇。
在未来的日子,我科将继续注重护士专科护理能力培养,不断提升护士的专科技能和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可靠、更温暖的优质护理服务。
会议掠影
文/皮肤科门诊 周霁
会议掠影
护士长周霁于2024年5月23日到湖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参观学习。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又名湖南省中医院,是国家重点建设中医院。院区所在地为历代祭祀医圣张仲景的祠堂旧址。是一所历史悠久,综合功能齐全、专科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鲜明的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
这次是以该院皮肤科专业的治疗开展情况为主要参观学习对象。
皮肤科门诊设置在扁鹊楼内, 开展治疗有中药药浴、各种小治疗、脱发治疗、美容激光治疗等。亮点是该科开展的脱发治疗,综合了手术、激光、和富血小板注射等多种手段和方法,疗效也获得患者的认可,值得我们学习。
病房设置在仲景楼内,治疗项目主要是药浴和封包,药浴室空间相当宽敞,设施设置合理,患者可以在全身药浴后直接进行重点部位的药物封包治疗,再回自己的病房,非常方便。
附属二院的楼栋名都很有中医特色,如扁鹊楼、仲景楼、华佗楼、时针楼,这中医氛围感营造的非常和谐。
会议掠影
文/皮肤科三病区 杨巧
在五月柔和的阳光中,2024年上半年的皮肤科进修生座谈会在5.16日如期举行。在这个充满智慧与激情的日子里,来自各个护理联盟的医院的医疗、护理团队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皮肤科护理的未来。
宗护士长主持了会议,她首先肯定了进修团队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积极团结,特别是在5.12科室活动中所展现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并再次重申了进修班的相关制度。
紧接着各位进修生依次介绍了自己所在的科室,并分享了在科室进修过程中的心得和收获。
郑州市第六医院的瞿春燕老师表示,在进修期间见了很多之前没见过的病种、治疗方法和仪器。她对科室各位老师对患者的细致耐心表示赞赏,并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十堰泰合医院的孙芳老师谈到,在皮肤外科基本上见到了所有书上的病例,并对手术流程的完善表示惊叹。
荆门皮肤防治院的刘书琴护士说,在皮肤科学到了疱病创面的护理以及很多护理管理流程,也见识到科室管理的严谨细致。
黄冈市妇幼的老师惊讶于中医外治的神奇效果。她提到,一个不能自行走路的老人通过治疗就能活动自如。她还表示,科室的许多治疗方法都很新颖,也对科室老师不做完治疗不下班的敬业精神表示感动。
麻城市人民医院的老师分享了五一回科室开展了点阵激光治疗的经验。患者出现渗液时,他不放心向殷俏老师请教了处理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到了很多知识,并且皮肤外科的团队氛围很好。
宜城市中医院的老师谈到了皮肤护理团队的优秀表现。作为联盟单位参与这次学习,她表示受益良多。
陆护士长发言说,尽管时间很短,但进修老师也能很快融入环境。她希望以后能继续沟通交流。不仅为了个人成长,更为了皮肤科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福祉。
最后,王护士长总结会议并对各位老师来进修表示欢迎。她希望更多的护理老师能加入他们的联盟,共同促进皮肤科的发展。她强调,皮肤科的进步需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我们医院不仅要成为湖北省专科皮肤护士培训基地,还要成为全国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组的更高平台。除了工作安排,她也提醒大家注意身心健康和生活平衡。
凝聚共识,共筑皮肤科护理未来
乐思 NURSE
护理文化
普及急救知识,共筑生命救治链
2024年3月21日下午,保健科宋峥主任带领急诊医学科刘霖副主任医师及“第一急救课堂”志愿队走进了武汉市政协,为政协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场生动而实用的急救技能培训。
刘霖医师以其深厚的急救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向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肺复苏术(CPR)的紧迫性和实施步骤。她结合真实案例,用平易近人的语言阐述了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迅速准确地实施心肺复苏,以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紧接着,李劲松护士利用模拟人进行了现场演示,精准地展示了心肺复苏术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正确的按压位置、恰当的按压频率和深度等。演示结束后,李劲松护士还邀请了几位政协工作人员上台进行实际操作。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大家逐渐掌握了心肺复苏的基本要领,并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急救技能的理解。在互动环节中,政协工作人员积极提问,刘霖医师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氛围热烈而活跃。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实际操作和互动学习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并增强了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信心和能力。
此外,刘霖医师还重点介绍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急救中的关键作用。她详细阐述了AED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现场演示,让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深刻感受到了AED的便捷和高效。
此次培训活动得到了武汉市政协领导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武汉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急救培训活动,致力于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共筑生命救治链,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贡献更大的力量。
文/急诊医学科 张燕
护理文化
为提升社区户外工作者急救技能,1月16日下午,在院团委、急诊医学科青年文明号和学堂社区的联合组织下,急诊医学科第一急救课堂走进了学堂社区,开展了一场针对外卖小哥、保安、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的专场医疗培训。
活动现场,张宁医生首先围绕《心肺复苏》和《气道异物急救方法》两大主题,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讲解。张医生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实际案例,向大家阐述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以及气道异物急救的紧急处理措施。他强调,在户外工作中,掌握这些急救技能对于保障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随后,王志伟医生为大家带来了《骨折的急救处理》课程。王医生从骨折的类型、识别到急救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并特别强调了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固定、搬运方法。他的讲解内容丰富、实用,深受大家好评。
在培训活动的最后环节,李劲松护士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心肺复苏演练。他亲自示范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并邀请部分听众上台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在李劲松护士的指导下,大家纷纷表示对心肺复苏术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次培训活动得到了学堂社区居民和社区保卫人员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活动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更为他们在户外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急诊医学科第一急救课堂此次走进学堂社区,旨在通过专业的医疗培训,为社区居民和户外工作者提供更加全面、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未来,该课堂还将继续深入更多社区、企业和学校,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专业、及时的急救服务,为构建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专业医疗培训为社区户外工作者保驾护航
文/ 急诊医学科 张婧
护理文化
2月21日上午,武汉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受邀前往武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为员工们带来了一场生动而实用的“第一急救课堂”。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员工们在紧急状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急救措施。
活动中,急诊医学科的苏清医生作为主讲嘉宾,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详细阐述了如何在黄金时间完成自救。她首先着重强调了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术(CPR)的至关重要性,苏医生特别提醒大家,在面临心脏骤停的紧急状况下,及时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对于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决定性作用。
紧接着,苏医生详细讲解了急性脑卒中的识别和初步处理措施。她强调了快速识别脑卒中症状的重要性,如面部下垂、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并介绍了在发现这些症状时应如何迅速就医。此外苏医生还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这是一种用于异物卡喉窒息的紧急处理方法。随后苏医生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救问题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解答和指导。员工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第一急救课堂”,他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急救技能,还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和能力。
在模拟演示环节中,护士陈莹专业地进行了心肺复苏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演示。她详细展示了心肺复苏术中正确的按压位置、恰当的按压频率和深度,并深入指导了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同时,她还仔细演示了在异物卡喉窒息的紧急情况下,如何准确、迅速地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以迅速解除患者的窒息危险。整个演示过程清晰明了,使在场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些关键的急救技能。
武汉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表示,将继续开展此类急救知识普及活动,为提升社会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贡献力量。
急诊医学科“第一急救课堂”走进武汉建工
文/急诊医学科 张燕
护理文化
2024年7月10日下午三点,在外科楼15楼甲乳外科示教室来自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季副主任医师与我科50余名淋巴水肿患者齐聚一堂,开展了一场公益义诊活动。
首先,甲乳外科杨侠护士长向患者介绍了王季教授并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淋巴水肿治疗的科普知识。
紧接着,王主任为在场的50余位患者进行了一对一公益义诊活动。王主任从事淋巴水肿、肿瘤康复工作15年,拥有丰富的淋巴水肿综合消肿经验,在淋巴水肿专业领域内享有盛誉。此次邀请要王季教授,旨在为困难型淋巴水肿患者提供治疗思路并对我科现有治疗技术进行技术指导。
刘阿姨是一名乳腺癌术后8年患者,一年前剁排骨十几分钟后,左侧整条手臂开始肿胀,在我科积极进行淋巴水肿治疗后整个胳膊消肿明显,已恢复正常生活,只是在刘阿姨心里还是有一块心病,她的左手背一直发硬、发紧并伴有轻微肿胀,无法完全消肿。听闻王主任义诊,刘阿姨顶着酷暑从外地赶到现场,王教授详细询问其病史及治疗经过后,对我科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针对患者左手臂顽固性肿胀给出了新的治疗建议,刘阿姨开心的表示这块心病终于可以落地了。
还有,三年前在我科接受过综合治疗的原发性水肿小患者橙橙,妇科肿瘤手术后引发下肢淋巴水肿的邱阿姨...大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有序等候就诊,王教授耐心、热情的接诊每一位患者,一直到下午五点四十,五十几名患者都接受了来自王教授专业的治疗建议和科学的健康指导。
此次针对淋巴水肿患者的义诊活动,减少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困惑和顾虑,同时,促进了我科和国内顶级专家在综合消肿技术方面的深入交流,进一步提高了我科在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领域的认知水平,提升了水肿患者对我科诊疗技术的信心。
专家引领明方向,启思践行促发展
文/甲状腺乳腺外科病区 郑莉
护理文化
4月21日,我院迎来了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七期康复护理专科护士4人,她们分别来自安徽、江苏省份,接下来他们将在我院康复基地进行为期8周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培训和临床实践学习。
4月22日,在我院利济路院区影像中心学术报告厅举办了隆重的开班仪式。分管院长范学朋,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马艳,护理部主任王莉、副主任张林英,科护士长胡雪飞、王婷,康复医学科五位护士长及相关科室护士长出席了会议,开班仪式由王莉主任主持。
马艳主任致欢迎辞,代表基地向新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康复专科护士在康复团队中承担着评估者、实施者、教育督导者、协调者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希望各位学员珍惜本次学习的机会,把所学所获带回医院,造福患者。
会上,分管院长范学朋致开幕辞,他代表医院向来自中国康复医学会的学员们表示诚挚的欢迎,重点介绍了医院及康复专科的发展历程和专科特色,让大家对医院文化、发展前景、康复基地的优势特色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强调大家要结合康复护理面临的新形式、新机遇、新挑战,持续夯实基础、精进技术、创新理念,共同为推动康复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增进患者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开班仪式上,分管院长范学朋、马艳主任、王莉主任、张林英副主任向学员们赠送了我院文创伴手礼,并集体合影留念。
王莉主任以“教学互促共发展,提效增质促成长”为主题,指出我院高度重视中国康复医学会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用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培训模式提升专科护士培训质量。希望各位学员在本次培训过程中,多学、多想、多问、多实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康复医学中心肌骨康复病区容娟护士长为新学员们详细讲解了我院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基地基本情况、学科规模及教学计划。按照中国康复医学会要求,为学员精心设计培训计划和内容,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各位学员能够学而知其用,乐而品其珍。
会后,学员们来到康复医学中心,康复中心肌骨康复病区熊键副主任对康复医学中心从学科发展、中心布局、亚转科建设等方面向学员们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带教组长王莎老师则从此次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进行了讲解。
四名学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对院领导、科主任和基地老师们热情周到的安排表示由衷的感谢,一致希望通过本次临床实践,提升康复护理专业能力,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康复专科护士,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最后,康复医学中心马艳主任作总结陈词,感谢学员的信任,选择来我们康复中心学习,同时也对学员提出要求及寄语,希望能通过本次学习,学员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将康复护理理念广泛传播和深入践行,共同推动康复事业的稳步发展
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将继续秉承中国康复医学会的教学理念,履行培养康复专科护理人才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忘初心,勇挑重担,精益求精,创新发展,为推进康复专科护理发展贡献力量。
学以笃志 行以致远
文/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二病区 佘方云
护理文化
2024年6月1日是孩子们的专属节日——“国际儿童节”,为庆祝六一,促进和谐友爱的医患关系,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康复医学中心儿康病区、康复医学中心党支部和团委,携小朋友们前往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以“开时光之门,探历史之美”为主题的游园活动。
在确保安全和准备工作就绪的情况下,大家开心地坐上大巴车,共同前往博物馆,路途中,孩子和家长们脸上都洋溢着六一的喜悦,内心充满了对游园的期待,一路上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此次参观活动在康复治疗师郑甜甜的讲解下正式展开,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盘龙城遗址的发现、盘龙城遗址的发掘以及它的历史文化与居民生活的发展和变迁。小朋友们对博物馆里的设施和文物充满了好奇,大家都在认真参观文物,探索历史;耐心倾听讲解,了解文化。
这次活动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小志愿者们的用心讲解环节,绿松石镶金饰件、长94cm的“玉戈之王”和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青铜大圆鼎等,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盘龙城“武汉城市之根”名字的由来,感受到了盘龙城是名副其实的“江汉泱泱,商邑煌煌”。
参观完博物馆后,大家齐聚户外,开始了精彩的游戏环节,小朋友们积极参加游戏互动,获取精美的小礼品,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并留影纪念。最后,在医务人员的带领下,小天使们安全回家。
本次活动的举办,是一次成功的情景教育,盘龙康复医学中心旨在携手共筑健康的同时保护孩子们的童心与童趣。让孩子们体会到了节日的喜悦,吸收新鲜空气,探索历史文化,医护人员与患者一起多了一段美好的记忆。祝小天使们六一快乐!愿早日康复,健康成长!让康复与你同行,共绘健康蓝图。
开时光之门,探历史之美
文/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五病区 郑露露
护理文化
春风拂面,暖阳如丝。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普及急救知识,展现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3月15日上午盘龙院区急诊医学科在社会服务部的组织下走进盘龙城华益路桥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健康科普讲座活动。
急诊医学科陈烈医生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术》教给大家如何判断救助者属于需要心肺复苏患者,包括意识、呼吸、心跳的判断,心肺复苏术流程,并具体讲解了救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经常出现的错误,判断心肺复苏有效的有效指征。还为大家讲解了除颤仪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流程,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结合工作中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讲解。
讲座结束后,韩志富护师现场演示了徒手心肺复苏,利用模型人给大家做了标准示范,并且在示教过程中认真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使之较为系统的掌握心肺复苏现场急救和处置方法,为应对紧急情况赢得“黄金”救援时间奠定了良好的急救基础,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职工急救能力。整场培训内容详实,气氛轻松,大家热情高涨。
此次讲座全面致力于提高企业职工的急救水平,遇到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处理能力。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院区急诊医学科在心肺复苏、胸痛、中毒、创伤等急危重症的救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让许多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今后我科将继续利用自身优势,普及急救知识开展技术辐射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
医在盘龙、救在急诊(一)
文/急诊医学科(盘龙)韩志富
护理文化
在现代社会,急救知识技能的普及对于提高公众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对能力至关重要 ,2024年4月12日上午,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院区急诊科在社会服务部的组织下,受邀前往中铁十一局武汉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进行健康科普讲座,旨在提高员工的自救及互救能力,减少应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导致的死亡和伤残。
急诊医学科李倩医生作为主讲嘉宾,在讲座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急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以及黄金四分钟在心跳骤停急救中的关键作用,结合课件内容详细的讲解心肺复苏流程,包括如何检查呼吸、胸外按压姿势,人工呼吸要点等。
李倩医生用一段错误示范的心肺复苏视频,告知大家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的重要性,及时、有效的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使在场的每一位都能深刻理解和掌握。
急救科普之后,急诊科护士黄璐丹利用模型人给大家进行了完整的模拟演练,充分展示了心肺复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操作后邀请员工上台亲身体验,并指导正确的按压位置、深度、频率等,整个过程大家非常积极。
随着我科普活动的继续举办,不仅是提升了公众的急救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大家对急救知识的学习热情, 希望能为提高公众的健康安全水平贡献力量,减少院外心跳骤停死亡发生数,每一位在座听课的人能够将知识传递给朋友及家人,共建和谐健康安全社会。
医在盘龙、救在急诊(二)
文/急诊医学科(盘龙)黄璐丹
护理文化
2024年4月18日上午,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院区急诊科在社会服务部的组下和盘龙城管委会的支持下,联合建行黄陂支行在天汇社区进行健康科普讲座40多位辖区居民和银行职工参加讲座,旨在进一步丰富居民应急救护知识,增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自救互就的意识和能力。
本次活动由我科负责人张继龙主任医师主讲,张主任通过 ppt演示,详细生动讲解了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的相关理论知识,如何识别心脏骤停、cpr的关键步骤(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强调了高质量的cpr要点,张主任还分享了急诊科近些年的抢救实例和自身经历,表明了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如何在生活中进行有效心肺复苏,示范正确按压手法,位置,深度等等。
除了理论知识,讲座后急诊科护士黄璐丹用模型人为大家演示了心肺复苏现场操作,与讲课内容相呼应,心肺复苏注意事项通过操作一一展示了出来。期间更是邀请居民现场参与,指导、纠正错误动作,让大家掌握心肺复苏要领,现场参与者能有最直观、真实的感受。
希望通过我科的一场场科普讲座,慢慢提高周围居民的健康意识,让他们明白心肺复苏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增加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因为
医在盘龙、救在急诊(三)
文/急诊医学科(盘龙)黄璐丹
护理文化
我院伤口小组于2024年6月22日下午在皮肤科二病区示教室召开医院伤口组第二季度会。本次会议由伤口组组长、皮肤科二病区护士长蔡微娜主持,伤口专科护士及各病区联络员参加本次学习交流。
首先,由蔡微娜护士长与大家分享了全院伤口会诊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会根据情况调整季度伤口组活动安排,以满足临床工作和大家学习需求为根本。
其次,由不同伤口专科老师分别进行专科分享,分别是皮肤科二病区程芳莉“感染伤口处理”、胃肠一病区的赵菡洁“一例浅二度烧伤烧伤的个案护理”、周围血管王丽“慢性溃疡治疗及PRF应用”、重症二病区李苗“失禁性皮炎的个案护理”。重症三病区张婷带来“一例骶尾部压力性损伤”患者伤口案例,描述进展情况并提出对伤口换药的疑问,伤口小组成员展开讨论,提出先重点针对细菌感染问题,选择合适换药方式与合理选择新型敷料。
根据各专科汇报内容,伤口小组成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分别是:伤口(压力性损伤)清创的方法与时机,伤口分泌物留取的正确方式及重要性,失禁性皮炎的处理、感染性伤口外用药选择。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探讨学习,大家感觉受益匪浅,提高了对伤口处理的认知水平,为后续给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用心护理,用爱疗“伤”
文/皮肤二病区 胡文泽
护理文化
在繁花似锦的五月,我们即将迎来第113个国际护士节,为庆祝这一神圣而伟大的节日,5月6日18:30在影像中心二楼大会议室,皮肤科护理团队精心策划了一场“放飞心灵,与时舒卷”为主题的护士节活动,旨在关爱护士身心健康,提升护士的心理韧性,更好服务于临床。此次活动由周霁护士长和新职工胡文泽主持,皮肤科全体中层干部、全体护士及来自全国各地正在皮肤科进修的护理同仁,近百人共同参与。
首先,王婷科护士长为护理兄弟姐妹送上节日祝福,希望大家能愉快工作,为皮肤科建设发展添砖加瓦。并代表皮肤科全体护理人员向主任们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肯定表示感谢!
童中胜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词。他高度赞扬了护士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并强调了关注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他的话语温暖人心,为整个活动奠定了基调。
活动伊始,知名心理咨询师雷云霞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心理健康讲座。她通过现场小游戏和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大家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家正确面对压力,积极调整心态。全场欢声笑语,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随后,王婷科护士长携手“七仙女”护士长团队,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的三句半表演。她们用幽默的语言,呈现护士们工作中的点滴趣事,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全体护士长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为护理姐妹送去欢乐和祝福。
紧接着,宗世琴护士长带领皮肤科护士姐妹们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一起操练养生气功——八段锦。台上台下齐互动,大家一起调心、调气、调身,在三调合一中,舒展身心,释放压力。表演结束后,科室主任、护士长为她们送上鲜花及节日的祝福,并合影留念。
最后,陈柳青主任发表了总结致词。她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广大护士能够珍惜身心健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素养,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她的话语充满了期许和鼓励,为护士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放飞心灵 与时舒卷
文//张峻
护理文化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引领和激励青年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擦亮青年文明号青春奋斗的靓丽底色,4月29日下午4点,我院省级青年文明号皮肤科一病区、皮肤科“舒肤家园·护患俱乐部”联合承办了一场主题为“科学护肤,青春飞扬”的健康科普活动及“节前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现场由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
本次活动邀请了皮肤科团支部优秀团员、青年医生蒋芮理为患者讲解了常见皮肤病特异性皮炎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日常预防和护理措施。活动中,患者们就皮肤问题进行了现场咨询,医生对患者们的问题给出了解答与专业建议。另外,现场还给每一位参加的患者准备了爱心护肤品。
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皮肤科一病区认真贯彻医院节假日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宗世琴护士长带领医务人员,与患者互动,从病房用电、微波炉使用、患者安全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节前安全教育,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意识。随后,医务人员进行消防及心脏呼吸骤停应急预案演练。
青年奋发图强,聚力青春担当。皮肤科一病区青年文明号携手“舒肤家园·护患俱乐部”,坚持人文关怀与安全生产为根本,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温暖的就医环境。
传承五四精神,点亮青春风采
文/皮肤科一病区 邓璐 晏莺莺
护理文化
三千职工系,温暖医院兴,为响应“最温暖医院”的号召,推动医院“五年重塑,十年跨越”目标的实现,在第113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武汉市第一医院手术麻醉科在外科楼四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了“五一二国际护士节”科室文化活动,盛邀护理部张林英主任和全科一百多名医护共度护士节。
首先,护理部张林英主任发表了节日祝福。她从感恩、感谢、祝福三个方面,表达了对护理工作的肯定和热爱。首先感恩院领导给予的支持和肯定,感恩陈主任和冯护士长的领导和努力,感恩大家护理工作的不懈努力;其次感谢麻醉科手术室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努力,正是大家的辛苦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来之不易;最后是祝福,祝福麻醉科手术室越来越好,蒸蒸日上,祝福大家节日快乐!
接着,陈治军主任高度赞扬了全体护理同仁在日常工作中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麻醉科手术室一路走来不容易,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尤其是最近五年来成绩突出,临床、科研、教学齐头并进,护理服务不断创新和优化,护理质量
不断提高,为“最温暖医院”的品牌贡献力量,值此向大家给予最真诚的节日祝福。
随后,冯闰护士长为兄弟姐妹们送上节日祝福,感谢大家在护理岗位的坚守和付出。近一年里,手术室不断改进工作,优化护理服务,统筹工作安排,从弹性排班、绩效改革、成本控制、人才培养、耗材信息化、院感严格化、规章制度完善化、和谐家文化等入手,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为“最温暖医院”的建设提供富有内涵的篇章。值此高兴的时刻,冯护士长为大家倾情献唱医护版《成都》,获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最后,科室的手语团队为大家带来一支手语舞——《平凡天使》,她们用温柔且有力量的手语,展现了护理同仁们在平凡岗位的坚守与不易,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喝彩。
相信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在护理部的指导下,在陈主任和冯护士长的带领下,在我们手术麻醉科全体医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出色,我们的团队会越来越卓越,我们的服务会越来越专业,我们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为江城最温暖医院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温暖一医院,团结大家庭
文/手术麻醉科 冯闰 汪婷
护理文化
3 月 14 日是第 19 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促进医疗平等,优化用药实践”。为关爱肾脏病中的特殊群体——维持性透析患者,盘龙城院区血液透析室精心策划了一堂健康讲座和免费的血管通路筛查活动。
活动期间,血透室的健康教育护理责任组举办了控水专题讲座。夏遥护师和李诗漪护师通过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片、使用精心制作的道具,并采用幽默风趣的问答方式,为患者详细讲解干体重的概念、体重改变的意义、控水的小技巧、透析患者饮水量的计算及相关的生理心理问题的应对方法。本次活动使得患者深刻认识到控水的重要性,为更好地进行医患协作、提高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
同时,血管通路团队程力主治医生带领血管通路护士傅丽娜主管护师等开展了免费的血管通路筛查活动。为30余名患者提供了专业细致的血管通路检查。他们运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全面评估了患者的血管通路情况,并针对血管通路存在的问题和远期穿刺规划,提供了个体化的解决方案和针对性的建议。团队还耐心解答了患者的疑问,强调了血管通路维护的重要性和定期筛查的意义。
此次活动得到了患者们的积极参与和高度赞誉。许多患者表示,通过活动不仅获得了实用的健康知识,增强了治疗信心,更感受到了科室的关怀与支持。他们希望科室今后能多举办类似活动。
血液透析室李红波主任表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肾脏病患者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长期的治疗挑战,长年累月的透析治疗,良好的透析质量需要专业化指导,高质量生活感受更加需要细致化的护理,科室将继续关注维持性透析患者的需求。费世枝护士长强调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每位患者要做好自己血管通路的主人,每位护士也要切实做到血管通路使用者和管理者。盘龙城院区血液透析室后期将开展更多的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活动,助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肾”生不息,春暖花开
文/血液透析室(盘龙) 肖道金
护理文化
在春意渐浓的三月,在胡作为主任的倡导下,武汉市第一医院肿瘤科一米阳光俱乐部为其患者及家属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读书会。该活动由孙婵媛护师主讲,以《整理情绪》为主题,旨在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管理和调整自身情绪,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互动分享,启迪心灵
《整理情绪》作为此次读书会的主题书籍,该书不仅解析了情绪产生的机制,还提供了多种实用的管理情绪的技巧。孙护士以其亲和的风格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复杂的心理学理论变得生动易懂,她还鼓励患者和家属勇敢面对自己的情绪,强调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引用了多个感人的案例来说明如何通过调整情绪来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此次读书会最为动人的部分莫过于患者的分享环节。在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环境中,许多患者和家属首次打开了心扉,讲述了自己与疾病抗争的故事,以及自己如何摆脱消极情绪的经验。这些真实而深刻的分享不仅让参与者们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共鸣,也使得大家在心灵上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和鼓舞。
除此之外,肿瘤科的其他护士和医生也积极参与到读书会中,他们不仅在专业上给予了患者指导,也在情感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增强了患者对医疗团队的信任,同时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爱的传递,温暖人心
作为对国际妇女节的特别致敬,以及对女性患者在疾病面前所展现出来的坚韧和勇气的认可,肿瘤科二病区王珊护士长为每位女士送上了象征爱与希望的鲜花。这个细致入微的举动不仅为活动增添了温馨的氛围,更是传递了医院对患者的深切关怀和尊重。
回声与好评
活动结束后,许多参与者表达了对此次读书会的高度评价。一位参与的患者表示:“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体验,不仅学到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大家的关爱和支持。孙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的专业与热情,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多了一份信心和希望。我非常感谢科室举办了这个活动。”
肿瘤科一米阳光俱乐部此次举办的《整理情绪》读书会,不仅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传递了爱与希望,搭建了一个共同成长和心灵慰藉的桥梁。充分展现了肿瘤科医护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对患者全面关怀的理念,为患者和家属带来了难以言喻的温暖和力量。
共寻心灵慰藉,关怀温暖人心
文/肿瘤科二病区 孙婵媛 王珊
护理文化
为不断强化我院重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加快对重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满足护理工作需求,危重症团队进行了重症监护室人员的准入考核及2024年度第一季度团体标准学习。
本次准入考核分为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两部分,护士长监考并现场对操作进行指导。操作考核采用病案情景模拟形式,核心项目主要为心肺复苏+电除颤技术+简易呼吸气囊的运用及CRRT操作技术,注重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危重症护士的专业素养及操作水平,更将标准提升到了临床思维力、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力、应急应变的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层面。
团体标准学习由盘龙城重症医学科三病区的杨婷婷主管护师为大家分享了最新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护理”标准,为大家梳理、总结、分享了新标准的重点内容,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激烈的线上讨论,多病区达成共识,规范气道护理操作流程,将团标要求转化为日常护理工作常态,确保团标落实落细。
本着对标学习、对标看齐、对标找差距的原则,团标学习及准入考核提高了危重症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危重症整体实践水平,为推动医院危重症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同质化发展提供助力。
深耕细作 笃行致远
文/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夏文恬
护理文化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危重症科室中医适宜技术和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操作技能,促进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5月30日危重症专业化小组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形式,开展了穴位敷贴、耳穴贴压及血培养规范化采集专项培训。
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中医护理专业化小组张江春护士长、贺英护士长、邓薇护士长和胡乃毅护士长参加,为大家进行了穴位敷贴及耳穴埋豆的理论讲解以及操作演示。大家一致强调,以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为指导,结合现代危重护理的需求,充分发挥中医技术在重症疾病中的优势,应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预防为主”等原则采用相应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改善症状、减少患者痛苦,加快危重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在精彩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之后,来自检验科的贾珉老师从基本概念、操作流程、标本类型和采集量、采集注意事项四个方面为大家详细梳理了血培养采集的重要临床指导意义、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同时指导临床科室如何规范采样及送检,强调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通过培训临床医务人员掌握了规范采集的细节,对于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质量重要性也有进一步的认识。大家充分认识到,标本采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微生物标本培养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效指导,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干货满满的两小时在不知不觉中溜走,大家收获颇丰,意犹未尽。危重症小组担负着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责任,我们将不断优化细节,为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而不断努力。
规范操作技能 提高服务质量
文/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夏文恬
护理文化
心语心愿
心语心愿
我家宝贝
文/中医综合病房 何云云
人们常说护士是白衣天使,可是做了妈妈后发现孩子更像天使。我家宝贝四岁了,随着他一天天的成长和变化,带给我很多惊喜和感动。可能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工作繁忙,加上三班倒,作息不规律。小小年纪的他,懂得心疼妈妈,经常会跟爷爷奶奶说:“妈妈上班好辛苦,可不可以只要爸爸去上班!”每次听到心里很是欣慰,一种幸福被紧紧的包裹。下班回到家,也会抱着我,小嘴巴不停的喊道:妈妈.妈妈.....,可能对于母亲,这估计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因为妈妈是护士,你经常会跟你的朋友说,我妈妈是护士,给病人打针,可以把病毒赶走,可厉害了。在你眼里,可能妈妈是最厉害的人。在生活中孩子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要努力上进,要做一个坚强乐观温暖的妈妈,希望能给他做一个好的榜样。
在我温馨和谐的家庭里,有慈祥和蔼的公婆,有心胸宽旷老公,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很幸福也很知足。心怀感恩,未来的日子更加热爱工作和热爱生活。
我是一名护士
文/皮肤科门诊二 巴黎
有人说:“护士的胸怀像大海,能容纳千百万被病痛折磨的兄弟姐妹;护士的品格像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护士的举止像春风,给人带来温暖驱散了病痛;护士的心灵像清泉,爱的透明,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是的,我是一名护士,假如我是一名病人,我对医生和护士的希望有很多很多…… “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医务人员能以亲切的笑容温暖病人,以体贴的话语安慰病人,以精湛的医技拯救病人,以高尚的医德感动病人”、“假如我是病人,当我被病魔缠身,身心痛苦的走入医院的时候,我多么希望迎接我的是一张张亲切、和蔼的面容以及循循善诱、耐心解答、细心检查的医务人员。能让我放心、安心,有信心将自己托付”、“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医院如家一样温馨”……因为我们是护士。是护士,就该为我们的病人营造生命的绿色;是护士,就该承担起点燃生命,重塑生命的职责。
在我的心中,病人就好比生了疾患的树,但愿我们的帮助如阳光雨露,能给他们一个顶顶茂盛的郁郁葱葱,愿他们茁壮,愿他们健康;在我的心中,病人的愁苦如乌云漫天,愿我们的关怀如同和煦春风,吹走愁云,展现阳光灿烂一片晴空。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过,“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这一句话,成了我们护士永远的座右铭。“天使是传说中神仙的使者,是幸福和温暖的象征。护士被誉为“白衣天使”,是人们对护士的深情赞誉。”是啊,我们是圣洁的白衣天使,是生命的守望者,是健康的护航者。我们只有把爱化为动力,才能为天使插上奋飞的翅膀。我们只有把奉献付诸行动,才能用爱心和真情为患者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心语心愿
心语心愿
文/NCU 程海艳
选择了护理,也就选择了忙碌,选择了奔跑的人生。
青春和力量,像一枚夏的叶,渴望生动,渴望燃烧,渴望世界应接不暇的目光,像梦幻挖掘的河床潺潺东流,在激烈的斗争中乘风破浪。
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责任就是团队精神的核心。虽然有时候在工作中会因病人的不理解或急噪,遭到无端的责骂,但是想一想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包括屈辱和责骂,而不仅仅是享受工作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只有认真履行职责才能让能力得到最大的释放。我们做服务行业的,面对或者的指责,不能一味的只为自己申屈,我们应该抱以感恩之心去感谢他们指出我们的不足之处。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项工作,就可以让自己有无穷的能量,推动自己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会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用心做事,没有哪一件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个过程都成就了一个过程,护理工作是需要协作精神的,只有环环相扣,相互合作,整体才会和谐美好。让我们每一个人各就各位,努力尽责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保证我们可以顺利地完成一份共同的责任。
天使是生命和爱的象征,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不惧感染的风险,呵护健康、挽救生命,时刻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天职。如此,长期上夜班颠倒了我们的生物钟,超负荷的工作连着疲惫的心身,才没能磨灭我们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当成功抢救病人,挽回生命时,我的心感到安慰,感到高兴,我庆幸自己是一名护士;当忙碌时听到病人一句称赞:做护士真不容易。我的心为之震动,我的泪水悄然而落,谁说护士不被理解?当病人痊愈出院时,用医生的话说,除了有我们的医疗,更离不开的是这些勤劳的护士们。
心语心愿
心语心愿
文/风湿免疫科病区 黄子荆
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节目和这十个人是在万能的抖音上,当时只能感叹他们好苦,现在只能说要相信土地的力量——《种地吧》。
第一次了解他们的时候,他们在和天气斗争、在和土地磨合,在开沟。其实开始并不能认全他们十个人,只能看到他们满身泥土,永远在田间。暴雪天挖排水渠、抢收水稻、雨夜搬运三十吨化肥、给142亩地手撒化肥、搬运4000盆玫瑰花、翻新房子、修大棚、创立自己公司……这都是他们一点点走出来的路,刚开始他们也并不熟悉,不熟悉田里的所有,也会犯错,可是就向他们说的:人生需要一些错误来提醒你。我在他们身上看见了少年蓬勃的生命力,看到群像的感染力,想做的事情要马上去做,太阳下山是不等人的。
愿每粒种子,都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尾。他们在这200天里面完成目标,这片土地将自己所有回馈给少年,百亩麦田盎然便是土地的答案。它体现新时代新农人的坚持,当代社会新农人的发展艰难,而他们把这个带到了观众面前,让更多人看见他们、看见新农人,带动农民经济的发展,第二季甚至可以开展助农活动。他们说:相信努力,运气不会太坏;相信土地,新芽终会繁茂。
说了这么多,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我们肩上,他会带上我们想法去向远方。当你有了那一个目标,那么你就要向着它奋力前行,有想法就要去行动,对或者错那都是你要走的路,但是不能害怕,害怕永远不会成功。工作当中,有医院和科室规定的制度和目标,而我要努力,终有一天会看见太阳。规划自己,奋力前行,为科室贡献一份力量。
心语心愿
5月刚度过第113个国际护士节,为进一步拓展护理服务内涵和外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我院举办了“互联网+护理”线上和“科普促健康 携手向未来”的线下联合义诊活动。活动得到了参与者的一致好评。可见,现代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很多人都需要医疗护理方面的健康指导和服务。
护理,是一项神圣而辛苦的工作,需要我们用十分的耐心,真心,和细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以及需要健康指导的人。护理涉及到人类生命的各个阶段,从婴儿到老年人,从健康到疾病,甚至现在要做到未病先防,未病先治。所以现代社会对于护理方面的需求十分强烈,因而加强健康教育,深入社区护理服务,实行温暖护理和持续性护理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
每一份护理都融入了我们的心血与汗水,每一个微笑都彰显着我们的真诚与善意,护士的脚步永不停歇,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次的坚守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每个微小的护理细节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护士不仅是职业,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护士的温暖陪伴,是病人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健康和幸福努力前行。
每一位护士都是生命的守护者,患者的希望,我们以此为荣。
文/妇科二病区 陈晶
心语心愿
医•家护理 温暖同行
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王茜
心语心愿
我的别样时光
身为一名护士,我的生活大多被医院的消毒水味和忙碌的工作节奏填满。但在工作之余,我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广阔心灵世界,向往着远方的风景与自由的时光。
在一个难得的休假时光里,我背上行囊,踏上了一段向往已久的旅程。这一次,我的目的地是广袤无垠的草原。
当我踏入草原的那一刻,清新的草香扑面而来,仿佛将我心中的疲惫一扫而空。天空湛蓝如宝石,洁白的云朵像棉花糖一样飘浮着。我骑着马,驰骋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远处,成群的牛羊像散落在绿毯上的珍珠,悠然自得地吃着草。夜晚,我躺在帐篷外,仰望着璀璨的星空,繁星闪烁,如同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钻石。在这一刻,我忘却了所有工作的压力,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好之中。
告别草原之后,我来到了一座宁静的古镇。古老的青石板路、斑驳的白墙黑瓦、悠悠的小桥流水,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我穿梭在古巷中,探访着一家家充满古朴气息的小店,品尝着当地特色的美食,感受着古镇独有的烟火气息。在古镇的日子里,时光仿佛慢了下来,我的心灵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放松。
然而,就在我刚准备继续出发,去探索下一个目的地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从美梦中惊醒。电话那头,是医院紧急的召唤,需要我立刻回去上班。虽然心中满是对旅行的不舍,但我深知作为一名护士的责任。
我迅速整理好行囊,踏上了返程之路。虽然旅行暂时中断,但我知道,那些美好的风景和自由的时光,会一直存在于我的心中,成为我在忙碌工作中的慰藉和动力。而我,也将带着这份对生活的热爱,重新投入到我的护理工作中,为患者们带去温暖与希望。
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张欢欢
心语心愿
宝贝,妈妈想对你说
亲爱的宝贝,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你已经快两岁了。两年来,妈妈带着初为人母的喜悦与新奇努力着、收获着。时而回首那种期待你来临前的疼痛和那疼痛后的幸福,仿佛如从昨天发生的事情。
亲爱的宝贝,我知道没有妈妈的陪伴你也同样会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因为幼小的你或许还不懂得什么是思念。你跟随奶奶出去挖沙、看鱼、和小朋友们玩滑滑梯,认识了很多大、小朋友。然而妈妈也知道,你也想要爸爸妈妈的陪伴,所以每次我们在家的时候,你总是格外的粘人加调皮。亲爱的宝贝,妈妈明白自己错过了太多你成长的点点滴滴,突然会爬了,突然会走路了,突然会说话了等等。可是妈妈也希望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圈,能给你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我也充分利用下班以及休息的时间来陪伴你,每天下班回来你手舞足蹈、张开手臂扑入妈妈怀抱时那种兴奋而又愉快的欢呼;每每有时间陪伴着你,看着你粉嫩的小脸、甜甜的微笑、……了无杂念,感觉着你温润柔滑的小手在妈妈的脸上轻轻的抚摸,对妈妈的嘴巴、鼻孔、耳洞充满好奇,妈妈真的是好幸福,工作、生活中的不顺心也会随之消退。
亲爱的宝贝,愿你就这样平平淡淡的长大,当你惹妈妈生气的时候,我就想时间过得快点,可是当你在妈妈怀里安静入睡的时候,我又多希望让时间停留在这一刻。也谢谢你“治好”了妈妈的暴脾气。
亲爱的宝贝,妈妈知道,亲子关系不是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妈妈爱你,如日落潮汐,不求你有多完美,却仍希望你的生命有厚度,有深度,亦不乏温度。爱人若爱己,爱己亦爱人!妈妈将与你一路同行,共同成长。
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齐濛
心语心愿
一颗糖果的力量
最近,孩子总是问我:“妈妈,你怎么不笑呢?”
起初,我并没在意。直到前两天,一个多年的老病人,她的爱人来科室住院,我给她们做了入院宣教,去病房的时候,她说:“小齐,你不爱笑了。”我惊讶隔了4年阿姨能第一时间认出我,便跟她开玩笑:“隔着口罩也能看到我的笑容吗?”她说:“可以啊,能感受到的。”这句话让我晃了神,因为家里最近发生了些比较难搞的事,不知不觉中将不良情绪带给了身边的人。意识到了这个以后,我开始调整自己。
第二天中午下班的时候,饥肠辘辘的我又碰到了她(那位老病人),对我说:“小齐,饿了吧,吃颗糖果会开心的”,她掏出一颗非常漂亮的粉色糖果递给我。我正犹豫着,阿姨却说:“4年前我住院,夜里低血糖发了,身边没人,是你第一时间发现并给我吃了一颗糖,现在我还给你啦!”接过糖果,我拆开包装塞到嘴里,酸酸甜甜的味道从舌尖蔓延到整个味蕾,那一刻,仿佛是多巴胺都释放出来,整个人都开心的像在粉色的泡泡里随风飘摇,不自觉的就笑了,嘴里对阿姨不停地说着谢谢,是为了这颗“魔法糖果”, 更是为了她给我上了这生动的一课。
也许就是这么奇妙,我们这个被喻为白衣天使的职业,常常去治愈患者,却总能在疲惫的时候,被患者治愈。这些瞬间可能是你工作的常态,这些感动拉近了护患关系,让我们在一个充满温暖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在我们疲劳的时候、在失落的时候、迷惑伤心的时候,不停的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重整旗鼓,满心感恩的继续上路,让我们始终坚信,心若向阳,必会温暖人间.......
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李佳新
心语心愿
在细腻笔触中感悟人生的温暖
《活着》这部作品,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余华老师以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将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与悲欢细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画卷,每一笔一划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人性的探索。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随着福贵的脚步,经历了他一生的苦与乐、悲与欢,感受到了人生的真实面貌。书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转折,都让我深深地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福贵的一生,虽然充满了苦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对亲人的爱。在失去儿子、妻子和女儿之后,他依然坚强地活着,照顾着瘫痪的老人。他的这种坚强和爱,让我感动不已。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一无论生活多么艰难,爱和希望始终存在。即使是在最绝望的时刻,福贵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这种坚持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亲情的执着,更是对自己承诺的坚守。
余华老师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他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普通农民的故事,更是在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脆弱性。福贵的故事就像是--面镜子,映射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渴望。通过这个故事,我开始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它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境。在福贵的生活中,尽管遭遇了无数的不幸,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热爱和坚持是如此的动人和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活着》让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活着”本身。生命中每一次的起伏、每一个瞬间的选择,都构成了我们独特的人生经历。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不仅是福贵的故事,也是关于每个人如何面对生活、珍惜生命的故事。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活着”。这种活着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存在,更是心灵上的坚持和精神上的追求。
文/皮肤科二病区 张文
心语心愿
小护士的业余生活
瑜伽,一种身体与心灵的享受。
由于护士每天工作繁忙,每天走路多,下班后腰酸背疼各种职业小毛病。于是想着业余去学下瑜伽,舒展身体,缓解疲劳,顺便塑形的心态开启了瑜伽之旅。一个学期的时间慢慢培养了我对瑜伽的兴趣。本以为练习瑜伽只是为了让身材更修长,提高柔韧性,消耗热量,跟一般的减肥方法差不多。但后来我发现,瑜伽带给我的更多是心境的平和。每次进入状态,我真的可以把生活中的事情统统放下,脑子里一片空白,感觉到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安静下来。虽然拉退、压腿很痛,但是忍过去了,会感到全身舒服,好像把一切烦恼都释放出来。当然,大部分动作都是锻炼我们意志力的。
瑜伽,可以让大家更具“曲线美”, 但更重要的是,它很好地培养了我们良好的心理状态。让我体会到坚持、集中、平和,这种状况让我可以更积极地融入生活中。一开始听到老师的声音,很平和、舒服我就想,这就是瑜伽的魅力,它可以更内在地塑造一个人。
在优美的音乐中,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 一边跟着做动作。或挺直腰身盘坐,闭上双眼,随着节奏一呼吸,体会身心的宁静;或睁开双眼凝视前方,似乎要穿透前方的墙壁,用目光触及远处的田野;或挺直腰身站立,伸展手臂,垫脚,感觉体内有股拉伸的力量;或弯腰折叠,用额头寻找双膝,感受头部血液的冲击....就像在音乐的引领下,把自己的心灵送出去,让它跟随意境去旅行,能走多远走得远。这时, 如果说的夸张一点的话 ,会对生命充满敬仰,尽自己最大所能给自己的身体一个舒适的伸展,让它随着心灵去飞翔;同时,也给自己的心灵一次最深的休憩,会感觉忽而到自己的轻盈和飘逸,而脑中、心中,”我”越来越空,纯净的空,提拔的空,轻盈的空……
我特别喜欢瑜伽冥想部分,它让人排除杂念,放松释放紧张情绪,以达到平静安宁。放弃外界,垂下眼帘,往内心深处探寻,发现所有的喜悦、快乐、满足、永恒、平安、美丽、优雅.... 都在我内心的深处!练习瑜伽,身体在伸展时,完全专注于自己的心意于身体,好让我能以整体去感受、觉知身体想告诉我什么,让经常被分离的身体和心意连接起来。
我认为瑜伽并不是一套练习,它更是一种难得可贵,平静自逸的生活方式。有追求却不强求,在自然中达到内心和身体的统一。同时有助于缓解每天上班的疲劳,身体的疼痛得到了部分缓解,身心舒适。
文/皮肤科三病区 余梦
心语心愿
心语心愿
我的小煤气罐子来人间整整一周年啦!
这一年很慢又很短,2023年7月7日这天,我带上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手腕带,准备迎接你的到来,你出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不知不觉中,我怀里的小小只就这样悄悄的长大了,初为人母,既兴奋又觉得不可思议,我居然生了一个小人,谢谢你选择我做你的妈妈,让我感受生命的奇妙与美好。
有了你,老母亲再也没有睡过一个整夜觉,熟知凌晨一二三四五点的星光,很累也很辛苦,月子里的我哭过、焦虑过、崩溃过,但这些都被小小的可爱的你给治愈,把你轻轻捧在手心,你不经意间对着我微笑,看着你努力的学习抬头、翻身,一点一点的长胖,每天一个新技能,不断的给我带来惊喜,以前不爱拍照的我,现在手机全是你成长的美好瞬间,以至于老母亲的手机时常弹出内存不足。
年幼的成长转瞬即逝,尽管你以后什么都不记得,但是没关系啊,老母亲会尽可能的多拍照,多记录,等你长大了,讲给你听,拿给你看,你有一个非常非常爱你的妈妈,愿我的宝贝一生健康平安顺遂。
文/皮肤科一病区 刘欢
心语心愿
心语心愿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医疗领域里,我作为一名护士,时刻怀揣着一颗敬畏生命、关爱患者的心。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我的心中便充满了无尽的喜悦和自豪。
我的心语心愿,首先是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战胜病魔,重拾健康的笑容。我会用我所学、所能,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让他们在病痛中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医疗体系能够更加完善,为护士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我相信,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我们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此外,我还希望我们的护士团队能够更加团结、和谐。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医疗奇迹。
最后,我想对所有的护士姐妹们说:让我们一起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用我们的爱心和专业技能,为患者的健康和幸福保驾护航!
文/肾病内科二病区 黄思余
心语心愿
心语心愿
自己在护理岗位上已经工作了有10个年头,自踏入护理岗位的那一刻起,忙碌的工作就让我明白了护理工作的繁重和劳累,理解了护士华彩外衣的背后有更多的辛苦与困惑,也让我深知燕尾帽的分量。我们日常工作除了认真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外,还要做好生活照顾、病情观察、心理抚慰、健康知识宣教、康复指导等工作 ,更要不断地进修、学习,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减轻病人的痛苦,让病人在住院期间能感到家的温暖。每次感觉体力有些不支时,常常是没有饥饿感,也没有疲劳感,只有当下班走出病区的那一霎那才感到疲惫忽然汹涌而来。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扑倒在床上,把身体深深地嵌进被窝里,家人喊吃饭都累得爬不起来。
虽然很辛苦,但只要我的身体还能支撑一天,我依然会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患者面前。
文/血液透析室(盘龙) 陈世强
心语心愿
我当爸爸啦
今天,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我迎来了生命中的两个小天使,我亲爱的两个女儿呱呱坠地。
当产房的门缓缓打开,护士抱着两个小小的襁褓向我走来,轻声说道:“恭喜你,是两个可爱的女孩。”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瞬间被点亮,喜悦与感动如汹涌的洪流,让我的心几乎要满溢出来。
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产房,看到妻子略显疲惫但满是幸福的面容,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怜爱。而躺在她身旁的两个小家伙,小小的脸蛋红扑扑的,紧闭着双眼,小手无意识地挥舞着,仿佛在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
我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她们娇嫩的肌肤,感受着那微弱却充满活力的心跳,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从这一刻起,我成为了一名父亲,而且是两个小公主的父亲。
我深知,未来的路或许充满挑战,但我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为她们遮风挡雨,陪伴她们走过每一个成长的阶段。我要教会她们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也要让她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与温暖。
我期待着看着她们学会走路、学会说话,期待着她们用稚嫩的声音喊出“爸爸”。我会给她们讲睡前故事,陪她们一起玩耍,见证她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大大的梦想。
这两个宝贝,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是我未来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我将倾尽所有的爱,守护她们,让她们在爱与关怀中快乐成长。
文/新生儿科病区 丁珍伶
心语心愿
我的宝贝
当婴儿的稚嫩感逐渐淡去,时光彷佛轻轻拂过指尖,匆匆逝去,令人不禁感慨万分。回首间,仿佛昨日还是那个在襁褓中咿呀啼哭的小婴儿,如今已是会跑会跳,有着自己无限想法的小淘气。
两岁多的你,开始有了自己的小脾气,会为了心爱的玩具而努力伸手,会在开心的时候手舞足蹈,也会在得不到满足时委屈地瘪嘴甚至大哭。你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像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刻在我的心间。
你是我生命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的女儿,宛如春天里绽放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你的笑容就像阳光一样,能驱散所有的阴霾。小小的手,肉肉的脸蛋,纯真无邪的眼神,每一个小动作都能让人的心融化。你的眼睛,恰似明亮的星星,闪烁着天真和好奇的光芒。那清澈的眼神里,装满了对世界的探索欲望,每一次望向你的眼睛,我都能看到无尽的美好和希望。看着你一天天长大,我心中满是自豪与幸福。你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让我为你感到骄傲。
你就像上天赐予的小天使,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温暖,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且有意义。在你的陪伴下,我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去关怀,如何去珍惜。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前段时间我不顾长辈的反对,依旧带着小小的你去看了蓝色的大海,都说宝宝3岁前的记忆容易遗忘,对出去旅游没概念,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玩水玩沙子,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照片和妈妈会帮你记住。虽然宝宝可能长大以后会忘记自己去过哪些地方,叫不出来地名,说不出做过哪些事情。但是让他感到快乐、温暖、新奇、震撼的情绪感受,一定会潜伏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在某一瞬间被激发出来。特别是与家人们在旅途中温馨的情绪感受,在未来他遭受困境磨难时,一定会是治愈他的良药。或许他会记得,浪花拍打在脚肚子时,全家一起哈哈大笑的感觉。记得遇到美丽的景色时,爸爸妈妈一起赞叹、出神凝望的感觉。记得爬到半山腰,和爸爸妈妈一起坐着看着远处群山绵延、大海奔流的感觉。当然,即使没有这些所谓的“意义”,只要和孩子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都是快乐的、幸福的,只要我们乐在其中,享受这段旅行,这些一起陪伴的时刻就已经是意义所在了。“孩提时代看过的风景,会长留脑海之中,直至成人后面对人生分岔路时,给予我们鼓励与勇气的,可能不是谁曾说过的话,而是那曾见过的风景。”
人生的旷野不是轨道,纵使未来有万千不同,愿你拥有调整自己情绪的能力,愿你成为落落大方的姑娘,愿你成为不被定义的宝藏女孩,愿你永远生活在自己的热爱里。
文/肾病内科一病区 刘依
心语心愿
做一名有温度的护士
南丁格尔有这样一段名言: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我们想当一名有温度的护士,她是37 度的,37度最合适,这近乎人体的温度,是生命的温度.护理三分是技术,七分是服务,我们要当一名37度的暖护。做一名有温度的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和娴熟的操作,更需要我们有一张
面带微笑的脸、一颗慈悲仁爱的心、一双温暖有力的手。
常常有人问我:“你们护士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是不是对什么都没感觉?”大家都是人,怎么会没有感觉呢?看见患者与病魔斗争心疼,看见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病人,一样会落泪,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将这些情绪压在心底,调整好状态,因为还有很多的下一个患者需要我们去帮助。
有温度,需要我们有一张面带微笑的脸,自古以来,笑有很多种样子,或不羁洒脱、或轻狂傲慢、或腼腆害羞……而作为护士的我们,需要的只是浅浅地一笑,温暖真诚,让患者感受到我们是能体会他的痛楚、他的绝望的足以。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我要做有温度的护士,让人心温暖如初,这样即使不耀眼,也会成为这曼妙如花的青葱岁月里,某份独一无二的回忆!
开心一刻
乐思 NURSE
开心一刻
文/皮肤科一病区 刘嫚
老张身体不适去看医生,医生诊断后,只在处方单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让他交给护士.老张很不安,心想:“我以为是小毛病,怎么医生打了惊叹号,难道我病得很重吗?是不是我快要死了!”
便请教护士. 护士淡淡地答道:"没什么,要打点滴!"
无字天书
文/产房 魏云
一天夜里暴雨倾盆,一位产妇羊水破了,她老公和她婆婆赶紧出来拦车,产妇站在后面,她老公说了一句:你回去吧,雨太大了,我和妈去就行了。
医生让即将分娩的产妇老公签授权委托书,与患者关系这一栏时,他填了个“时好时坏”。
助产士让产妇家属买“尖叫”上来给孕妇补充能量,结果家属买了两大碗“煎饺”。
开心一刻
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余志强
护士半夜叫醒一个呼呼大睡的病人:“醒醒!醒醒!该吃药了!”
病人迷迷糊糊:“什么药?”
护士:“安眠药!”
无字天书
文/血液透析室(盘龙)费世枝
透析时一个病友问我,你哪里人?
我不耐烦的说,美籍华人。
那家伙不一会给我来一句:
美籍华人算什么!我还是华籍美人呢!
刚透析的时候问一个肾友水涨多了怎么办?
前辈说扣下喉咙吐掉点就可以了,
今天试了一下,
扣了一下吐了一点,
一秤少了1kg,真厉害!
NURSE
乐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