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乐思第28期

2023年2月27日

乐 思

28

实践中提升  专业中突破

护理事记

博采众长

以学促思 以思促行

护理部

护理文化

接续奋斗路 启航新征程

《乐思》杂志   半年刊

编委会

editorial board

编       委: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通讯员: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蔡微娜
黄    薇
刘玉娥
潘    婉
王    婧
徐桂林
杨    娟
张红芬
张    萧
朱丽婉

段心怡
姬    静
芦    丹
齐    濛
王李菲
许    婷
杨    侠
张    虹
张    欣
曾艳妮

付秀娟
李    佳
梅    婷
舒玉媛
王    珊
晏莺莺
易    燕
张    婧
郑    莉
宗世琴

胡小萍
李    甜
欧阳钒
童    菁
希    茜
杨    岛
袁利玲
张先靓
朱    迪

胡丽娟
李    敏
明阳灿
宋丽良
吴    桐
杨春雪
喻小红
张林英
郑    蓉

特邀编委: 胡雪飞   杨 娟
 
                       

2023年2月28日第28期

主      办: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

编辑出版:《乐思期刊》编辑部

名誉主编:陈国华

主       编:王   莉

常务副主编:王   婷

版面设计:喻小红   

图像编辑:喻小红   

地       址: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215号 
                  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   

电子邮箱:   whsyyyhlb@163.com 

李    敏     辛   欢     熊    琦    徐桂林     喻小红     张秋婷
赵筱雯

  杜  沛   张林英   宗世琴

副主编

护理事记

“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工作动员会

9月15日下午,武汉市第一医院“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工作动员会在影像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召开。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全院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会上,副院长陈国华回顾了过去三年我院“最温暖医院”工作成效,指出了“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出台背景和重要意义,并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实施步骤、有关要求五个方面对《武汉市第一医院“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4年)》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最温暖医院”提升行动是医院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市关于做好卫生健康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和战略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也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必然要求。希望全院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为抓手,不断激发医院内生动力和发展动能,使医院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患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更有保障。
一直以来,医院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反映最突出的医疗卫生服务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健康服务。党委书记、院长魏力通盘考虑、超前谋划,于2019年提出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并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促提升、三年出成效”的目标计划,历经三年,医院聚焦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医院高质量发展内涵不断深化,“最温暖医院”品牌服务逐步深入人心,患者的就医体验显著改善。

文/护理部 喻小红

护理事记

为巩固拓展“最温暖医院”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管理保障效能、营造舒适就医环境,进一步提升广大患者对医院的认可度、信任度、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最温暖医院”服务品牌的含金量、知名度、影响力,党委书记、院长魏力于2022年再次提出“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未来三年,针对人民群众就医过程中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通过理念创新引领、技术创新赋能、服务创新驱动、管理创新增效,聚焦4大工作目标,全面实施20项重点任务,全力推进70条温暖举措,力争形成医疗技术顶尖、医疗质量过硬、医疗服务高效、医院管理精细、医院满意度高的诊疗格局,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动能,为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提供强劲支撑。

近日,中国康复医学会发布了《关于批准四川省人民医院等34家单位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基地的通知》,公布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基地名单,武汉市第一医院位列其中。

   获批中国康复医学会
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基地

文 /护理部  喻小红

护理事记

2021年12月,中国康复医学会启动了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基地遴选、评审工作。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康复医学中心马艳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护理部王莉主任亲自统筹协调,科护士长杨娟积极参与指导,护理部与康复护理团队认真对标准备,依据基地评审标准,整合医院资源,从综合管理、教学能力、专科能力、保障能力等方面对标梳理。大家凝心聚力,按照各自分工,查阅资料、加班加点、认真准备,形成申报资料,经过初审,取得在线答辩资格。王莉主任高度重视基地创建工作,严格对照评审标准,全程督导把关,精心指导PPT的制作、汇报及重点注意事项等。
2022年6月22日,分管副院长陈国华、康复医学科主任马艳、护理部主任王莉出席答辩现场。康复医学中心护士长李艳芳表进行了PPT汇报,王莉主任就专家提出的问题,从我院康复亚专科护理特色、师资教学力量,八大教学方法,医护技一体化线上线下双门诊的成效等方面进行了回答,向专家充分展示了我院的综合实力及学科能力,得到了专家评审团的一致认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基地自评、中国康复医学会的初审、在线答辩、专家评议等环节,作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康复医学中心成功获批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基地!
中国康复医学会为国家一级学会,国家级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基地的获批,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对我院近年来在康复领域工作的肯定,也将进一步激励和促进我院在康复护理方面整体能力的提升,标志着我院康复护理工作将踏上一个新的起点。
康复医学中心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将基地建设工作纳入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为培养更多优质康复护理专科人才,推动康复护理事业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获批湖北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为加快推进打造安宁疗护“湖北模式”,在安宁疗护政策保障、服务内容、工作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所突破,不断推进“十四五”期间安宁疗护事业发展,2022年7月,我省启动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申报评审工作。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护理部高度重视,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委托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印发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基地申报条件和基地评审标准,整合资源,指导肿瘤科团队认真准备,逐条梳理,经过材料审核、线上答辩、实地评审环节,成功获批“湖北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根据评审程序,在顺利通过材料审核、线上答辩后,8月24日,基地接受了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组织的实地评审工作。评审专家针对基地进行了全方面、多维度、深入细致的现场考察,查看了基地建设资料,访谈了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管理人员,考核了专科技能、教学能力、基地环境设施等,评审专家对我院专科基地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直以来,为不断提高患者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在2019年医院提出打造“江城最温暖医院”建设,为进一步巩固阶段性成效,2022年医院提出《“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服务行动方案》。本次基地的成功创建既是对“最温暖医院”建设深入推进的有力实践,又是医院对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高度重视的集中体现,更是医院将人文护理理念贯穿于患者全面、全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深入践行。
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团队将以此次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评审为契机,不断深耕专业内涵,持续促进学科发展,将人文护理融入安宁疗护中,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做好生命“最后一公里”的护理服务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文/护理部 宋丽良

护理事记

笃学善思 力行致远

文/麻醉科 陈治军 欧阳钒 朱迪

2022年7月8日,武汉市第一医院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首批接收的来自湖北省肿瘤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等9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均以优异成绩通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并通过由省手术室护理专家组织的线上案例答辩考核,圆满结业。

护理事记

6月1日,我院首届湖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正式开班。开班仪式上基地负责人、护理部主任王莉对学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重点介绍了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并希望大家勤学深思、脚踏实地,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专业的思维和专业的能力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基地主任陈治军就大家对基地的信任表示感谢,并针对科研论文的撰写及文献检索进行了精彩授课。手术麻醉科欧阳钒老师详细讲解了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
有朋自远方来,必倾囊相授。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以双带教模式——理论授课结合临床实践的形式开展,上午学员们被分配到各手术间跟随手术专科小组带教老师进行临床实践。下午理论学习,由一位专科组长及一位临床主任医师分别就各自专科手术进行专业授课。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员们既能够熟练掌握手术护理的常规操作、了解各外科手术的操作流程,同时也将我院特色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带教老师通过理论授课、操作演练、情景演练等教学互动,使学员们对专业知识、实践操作的印象更加深刻,学员们互相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与带教老师互动频繁。
学习期间,基地举办了多次学员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分享了诸多手术护理的工作经验,并对基地在护理教学特色、护理质控、人文关怀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表示:“能够接触到这么优秀、温暖的大家庭我们都感到很荣幸,感谢各位老师在学习以及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帮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姿态,将所学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带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科室也虚心听取了学员们的合理化建议并持续改进。
经历五周的学习培训之后,由手术室总带教老师朱晓敏对学员实践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估总结,全体学员完成了结业考试操作考核和临床实践PPT汇报。
7月8日,基地举行了临床实践结业典礼,负责人、护理部主任王莉,基地主任陈治军,手术片区科护士长胡雪飞参加活动。典礼上,陈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对手术室10位专科组长辛勤的带教工作表示肯定,对学员们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感到欣慰,祝愿每一位学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挖掘、总结、提炼、推广好的经验,持续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最后,基地带教老师们为学员们献上鲜花,衷心祝愿各位学员能够学以致用,为实现手术室专科护理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湖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武汉市第一医院手术麻醉科将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吸收新知识、探索新思路、提出新举措,提高专业水平,进一步加强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为全省乃至全国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专科护理人才!
我院首届湖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广大同仁们积极关注并参与后期培训,让我们的护理事业蓬勃发展,更上一层楼,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精湛的技术带来的一流服务。

实践中提升 专业中突破

文/护理部 喻小红

护理事记

2022年7月12日,武汉市第一医院省级康复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接受的来自襄阳、枣阳等地的18名学员均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圆满结业。
6月8日,我院为学员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基地负责人、护理部主任王莉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对医院和护理部的整体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学员们的学习表达了衷心的“期待”,希望大家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康复护理人的使命和责任,珍惜机会,认真学习,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做到学有所获,也有所精,以更精湛的专科护理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基地护士长梁玉向大家介绍了科室特色、培训安排、课程设置及管理规定等。
基地教学模式一体化。培训期间,基地严格按照《湖北省专科护士培训大纲》要求,制定详细具体的带教计划,同时结合专业发展需要,采用“医、护、技”三位一体协同教学模式对学员进行带教,提供康复全过程、服务全流程的临床专业实践培训,让学员全方位、多视角了解神经康复、重症康复、骨科康复、儿童康复等康复专科知识,保证教学质量高质高效。
基地教学形式多样化。基地采用小组教学、互联网家访、Teamwork讨论、翻转课堂、临床实践答疑、案例分享、教学查房等形式对学员进行理论及临床实践操作学习,将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为让学员们切实体会到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整体康复的积极作用,组织学员跟进患者的康复治疗,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基地教学内容广泛化。注重学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科研教学、护理人文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带教。为了培养学员主观学习能动性,基地组织了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教学查房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专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让学员从生理解剖出发,理解性地掌握吞咽障碍相关康复护理知识。
基地教学手段综合化。基地对学员实施基于“ASK”模型的岗位胜任力的带教模式,对学员的知识、态度、技能进行全方位培训,同时每周召开学员座谈会,及时了解掌握学员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适时调整、精准培训,不断提升培训实效。护理部教学质控组定期对带教老师进行考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培训期间各位学员认真学习、潜心钻研,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六周完毕,基地学员均圆满完成了教学计划并顺利通过考核。7月12日,湖北省康复专科护士培训班毕业典礼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康复医学中心会议室召开,基地主任马艳勉励各位学员以此次专科护士培训为契机,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优势,潜心钻研康复专业发展,在今后的岗位上发挥引领先锋作用,加深交流与合作,继续努力提升康复专科护理工作质量。
周小娟代表所有学员进行发言,表示六周来受益匪浅、不虚此行。学员们也纷纷表示,临床实践学习时间短暂但收获颇丰,培训基地不仅将各项职责完美地展现在整个临床教学过程中,而且充分体现了基地的人文素养,护理部对教学的周密安排、授课老师对课程的精心准备、教学模式的新颖多样以及对每一位学员各方面需求的悉心照顾,使学员们都深深感受到基地的专业与用心。
作为临床实践基地,学员的认可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教学相长,唯进步,不止步,目前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已成功获批“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基地”,这是对医院的鞭策与鼓励,基地将不断加强专科建设,完善教学工作,争取为康复护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精进不休 笃定前行

文/静脉治疗组 杨春雪 易燕 杨侠

护理事记

8月4日,武汉市第一医院省级PICC专科护士培训班顺利结业。来自天门、阳新、黄石、罗田、宜城等周边地区的8名学员,经过为期6周的专科实践,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6月22日,开班仪式上护理部王莉主任对学员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由衷期待学员们学有所获、学有所精。基地组长杨侠护士长向大家介绍了培训安排、课程设置及管理规定等。
为期一个半月的培训以双带教模式——理论授课结合临床实践的形式开展,上午学员们被分配到肿瘤科、神经外科、甲乳外科、血液内科跟随专科带教老师进行临床实践。下午集中理论学习,由经验丰富的专科老师分别就PICC的操作流程、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辅助检查、护患沟通、健康教育、文件书写和静脉治疗团队建设等进行专业授课。教学采用理论授课、实操练习、情景演练、病案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员们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印象更加深刻。杨侠护士长还带领学员们参观静配中心(PIVAZ)和重症医学科(ICU),使学员们深入了解静脉药物的配置流程和重症患者的静脉通路管理;组织学员们参加全院静脉治疗水平横断面调研,使学员掌握临床数据收集的方法;在PICC案例分享会中,学员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进一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深化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结业考核结束,基地举办了结业典礼,8名学员一一分享了各自培训期间的实践经历和心灵感悟。大家难掩激动,几度哽咽,大家一致表示,能够接触到这么优秀、温暖的大家庭我们都感到既荣幸又不舍,感谢各位老师在学习以及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帮助,希望今后能有平台继续学习交流。王莉主任对大家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同时也希望大家将静脉治疗的新理念新技术带回医院和科室,共同致力于静脉治疗的专科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别之际,彼此寄语厚望,期待在未来的专科道路上继续精进不休,笃定前行。

研精覃思  悟知践行

文/护理部 姬静

护理事记

2022年8月12日,来自武汉市各医疗机构的48名护理人员经过为期2个月的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均顺利完成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和论文考评,顺利结业。
在武汉市卫健委的指导下,由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主办的“武汉市第二期康复专科护士培训班”于6月20日顺利开班,开班典礼上,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王莉对康复专科护士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对学员的学习提出了要求,寄予了期望。
市护理质控中心秘书潘亚兰向学员们介绍了培训班的教学模式、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学员须知等。
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科长刘亚雄在开班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促进人类生理、心理、职业、社会等整体康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学员们能够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将所学所得充分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康复护理服务。
此次培训班分为2周的理论培训和6周的临床实践。理论培训由市质控中心统一计划安排,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涵盖康复护理评定、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危重症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查房、护理科研设计及论文撰写、康复专科护士发展趋势与展望、中医适宜技术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等。临床实践由各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根据《武汉市康复护理临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要求,制定周密完善的临床实践培训计划,运用小组讨论、集体授课、多媒体教学、实践参与等复合型教学方式开展培训,学员们学风端正、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康复理念、理论知识、业务技能、教学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有效提升。
结业典礼上,武汉市中心医院综合科总护士长韩永红作为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代表,从医院概况、教学能力、临床实践、评价改进等方面作了基地工作汇报,对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和学员们对基地的认可表示了感谢,同时表示基地将不断夯实基础建设、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体系,为培养出更多的专科护理骨干不断贡献力量。
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4家培训基地推荐的学员代表在结业典礼上进行了发言。他们首先对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搭建的学习交流平台表示了感谢,对授课及基地带教老师的辛勤付出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大家一致认为,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习不单单是专科理论知识的增长和专科操作技能的提升,也是教学科研一体的学习路程,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两月,但受益颇丰。表示作为康复护理人,他们将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康复护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王莉作结业致辞。她指出,全体学员经过为期2个月的培训,拓展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完成了职业生涯里程碑式的转变,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对康复护理事业的热情和信心,唯进步不止步,树立终身学习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行为能力,进一步推动康复护理事业向优质、标准、专业深入发展。
稇载而归,善善从长;秣马厉兵,砥砺前行。今天的结业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希望学员们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优势,勇于探索,学以致用,以更精湛的专科护理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推动武汉市康复护理专科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 笃行致远

文/急诊医学科病区 张婧

护理事记

2022年9月3日,武汉市第一医院省级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接收首批来自湖北省各医院的11名专科护士学员,经过为期8周的临床实践,均以优异成绩通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顺利结业。
7月6日,基地举行了开班仪式,仪式上护理部王莉主任对11位学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她从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品牌、未来发展四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让大家初步了解了我院概况及护理专科建设,指出专科护士培训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过程,希望大家将所见、所闻、所获灵活运用且紧密联系实际工作。急诊医学科护士长朱梦莉就培训计划、培训目标、管理规定等做了详细讲解。
培训期间,基地始终以学员为中心,紧扣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大纲,结合学员培训需求,严格制定临床培训计划,培训紧密结合学科前沿,突出专业特色。同时充分发挥基地急诊经验技术的沉淀和积累,为学员提供高标准、高平台、高质量的专科实践培训,加强了对学员临床实践中的急救文化及人文关怀的培养。
本次培训授课内容丰富,包含预检分诊信息化、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管理、血液净化、气管插管、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创伤救护、中毒规范化救治、护理超声技术等。授课形式多样,涵盖临床实践见习、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坊、疑难病例讨论、护理查房、知识竞赛、科研、健康科普、拓展活动、救援演练等,并将思政元素与人文关怀贯穿培训全过程。
培训期满,按照《湖北省专科护士培训大纲》相关要求,组织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学员们均顺利通过考核。
9月2日,省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班结业典礼在影像中心2楼会议室如期举行。结业典礼上,学员代表纷纷发言,对基地带教老师们的尽职尽责,耐心指导表达了谢意。同时一致认为,此次短暂而宝贵的实践学习,大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学习了精湛的急诊急救护理技术,知识、思想的碰撞和改变,让大家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广度和深度有更直观而全面的认识。急诊作为超强涵盖、综合深厚的大专科,内涵丰富、挑战性强,大家表示未来将努力用自己的专业,展现急诊护理人的优秀精神面貌和卓越专业素养。
护理部主任王莉对学员们的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希望学员们通过临床培训基地这个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积极作用,将专业规范标准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共同推动急诊专科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发展。
我院作为湖北省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在今后的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师资能力培养上不断精益求精,致力于推动急诊临床实践教学创新发展。

初心如磐  踔厉前行

文/急诊医学科病区 张婧

护理事记

2022年10月21日,作为武汉市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急诊医学科接收的来自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指派的14名学员,经过为期8周的临床实践,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顺利结业。
8月29日,我院为学员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开班典礼上,护理部王莉主任对学员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对学员的学习提出了要求,希望学员们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急诊医学科朱梦莉护士长向学员们介绍了培训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学员须知等。
本次培训,理论课程安排丰富、内容涵盖全面,包括:基地概况介绍、急诊预检分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急诊绿色通道建立与运行、急诊科医院院感预防与控制、各类中毒的识别与救治、护理教学方法及论文撰写、安全文化视角下的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内涵建设与发展等内容。课程采用思维导图、翻转课堂,教学查房等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员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授课现场气氛活跃。  
临床实践阶段,严格筛选临床带教导师资质,制定专业化、特色化的实践带教计划,开展丰富的急诊技能工作坊:创伤的评估与处理、包扎技术、双人CPR技术、简易呼吸器技术、除颤技术、电动洗胃机洗胃技术、呼吸机吸痰技术、有创呼吸机参数调节及应用、俯卧位通气技术等常规护理技术。采用现场传授、示范、模拟、讨论的模式,使学员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培训期满,基地参照《武汉市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相关要求,结合培训内容安排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学员们均取得了优秀成绩。
结业仪式上,护理部主任王莉对学员们顺利毕业表示祝贺,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对急诊护理事业的热情和信心,树立学习目标,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学员们纷纷表示,“两个月的学习、生活非常充实,培训内容安排丰富妥当,带教老师带教经验丰富、教学方法新颖、考核方式多样,我们在学习到技术和知识的同时,最受感染的是急诊人在抢救时默契配合的团队精神。在这里我们学到了抢救团队是如何合理分工、高效配合的,理解了娴熟的技术在抢救时是多么的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时刻谨记一名专科护士的职责,努力工作,刻苦学习,充分发挥急诊专科护士作用,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初心如磐,踔厉前行,唯进步不止步。我们将不断精益求精,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秉承保证培训质量的理念,强化专科基地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推动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基地向科学化、规范化、同质化方向发展,培养更多急诊专科护理优质人才,为护理事业蓬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

文/护理部 刘玉娥 

护理事记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2022年10月23日,来自武汉市各医疗机构的57名护理学员经过为期3个月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均完成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及论文考评,顺利结业。
在武汉市卫健委的指导下,由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主办的“武汉市第二期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班”于8月2日顺利开班,开班典礼上,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王莉发表了讲话,强调了举办本次培训班的重要意义,指出急诊专科护士作为前沿科室的“领头雁”,在危急重症患者的识别、抢救与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学员提出了新要求、寄予了新期望。
市质控中心秘书潘亚兰向学员们介绍了培训班的教学模式与内容、考核评价与方法、学习须知及要求等。
此次培训分为4周的理论培训和8周的临床实践。理论培训由市质控中心统一计划安排,紧密结合学科前沿、突出专业特色,涵盖急诊专科发展、人文、管理、教学、科研、急危疑难重专科护理与管理、感染控制与职业病防护等,同时补充了儿童、妇产、康复等相关知识,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实用性。临床实践由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各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根据《武汉市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要求,制定周密完善的临床实践培训计划,运用小组讨论、床边教学、实操工作坊、情景教学等复合型教学方式进行带教,使学员深入理解专业理论,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真正实现知识与技术的“双提升”。
因疫情防控等原因,操作考核及结业典礼在各培训基地有序进行、严格落实。基地总带教老师进行了教学工作总结及汇报,充分肯定了学员们实践期间的努力与成长;各学员代表发表了实践感言,他们首先对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搭建的学习交流平台表示了感谢,对基地老师的倾囊相授和认真教学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大家一致认为,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习不仅仅是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操作技能的进步与提升,更是教学科研管理一体化的深化与蜕变,表示作为急诊护理人,未来将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将所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带回工作岗位,积极投身急诊护理工作,努力为急诊急救护理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送走盛夏,迎来秋收。本期培训班,承载着各级领导的殷切希望,凝聚着各基地带教老师的谆谆教诲,也汇聚着各位学员的辛勤汗水。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有时,本次市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必将为进一步强化急诊专科护理内涵奠定坚实基础,为进一步优化全市急诊护理队伍建设提供动力支撑,为全面推动全市急诊专科护理事业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护理前沿

护理前沿

文/妇科二病区 舒玉媛

精准高效 “人机”配合

2018年,中国护理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8.4亿美元,2019年有望达到2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3.1%,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随着婴儿潮一代人走向衰老,扩展后的家庭人口越来越少,机器人热潮即将到来。以下对护理机器人行业概况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护理机器人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效果良好。2014年我国开始引入外科手术机器人,目前主要是一些中心城市的三甲医院才引进。护理机器人行业分析指出,在我国服务机器人中,护理机器人占的比重约为28%,2018年护理机器人的市场规模约为5.1亿美元。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护理机器人处于初步阶段,体量还较小。不过从应用效果来看,规模化使用机器人将是未来医疗领域的一个趋势。
2016-2018年中国护理机器人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护理机器人主要包括医疗问诊、医院物流、影像定位等类型,在医疗领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运送药品机器人可代替护士送饭、送病例和化验单等,移动病人机器人帮助护士移动或运送瘫痪、和行动不便的病人等。现从三大方向来分析护理机器人行业概况。
机器人将给医疗护理带来解决方案
在中国,二胎政策的出台让我们意识到中国老龄化的趋势即将到来。如果说这些都是远的,那我们知道中国长期存在空巢现象,有多少人是在外工作的,有多少人是和父母住的,我们能分配出多少时间陪父母。护理机器人行业概况分析,护理机器人或许就是的解决方案了。比如日本政府意识到,机器人在老年护理方面可能会尤其有用,因而向企业增加了相关的研发补助金,用于开发低廉成本的机器人,供医院和疗养院使用。特别是护理机器人,它们在老年护理方面的作用正日益重要。在谁来看护老迈的一代人这一问题上,传统在新趋势面前开始让位。
护理机器人已成行业领域前沿性学术方向
现在护理机器人已经在脑神经外科、心脏修复、胆囊摘除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整形外科、泌尿科手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提高手术效果和精度的同时,也不断开创新的手术。现在的护理机器人能进行基本手术,新开发的产品配备了专业的检查功能,在3D检查领域内拥有技术的医疗机器人,能正确找出肿瘤及患处并进行治疗。护理机器人行业概况分析,护理机器人已经发展成为先进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性学术方向,大大促进医疗,尤其是外科手术的微创化和智能化发展,护理机器人能够全面扩展人类能力极限,提高医生的手术及诊疗技能,辅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仿真、操作等过程。
护理机器人安全标准被制定
随着护理机器人的政策扶持和研发推进,护理机器人标准建设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从国际护理机器人标准来看,已经出现了手术和康复机器人标准,但关于安全的标准还处于起草和研究阶段,中国也在积极谋求参与并筹建了护理机器人研究工作组。护理机器人行业概况分析,国内的情况是,该研究所已经参与了一些研发、临床的相关工作,将结合国内研究的不同阶段和标准需求,开展标准制定研究工作,并希望起草一些国家标准、主导立项一些国际标准。
护理机器人行业概况分析,护理机器人发展前景也较为乐观,但结合我国家庭收入和消费结构现状,与国外市场相比,我国护理机器人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但长远来看,随着对高难度手术需求的增多、医疗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以及医疗保健费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医院科室及诊所开始逐渐增加对可辅助手术的护理机器人的支持程度,护理机器人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未来前景可期。

乐思 NURSE

温暖护理

“专属”护理服务还您一个坚实的臂膀

温暖护理

文/骨关节外科病区 胡丽娟 李敏 

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2019年医院提出利用3年时间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服务品牌,护理部积极响应,聚焦患者就医需求,持续打造“医˙家”护理品牌,骨关节外科围绕护理部的发展规划,结合专业特色定位,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推出一系列温暖服务举措,现取得一定成效。
肩关节镜手术是骨关节科开展较多的微创手术,术后患者很快就能出院,在家自行锻炼逐步康复。但部分患者复诊时反馈夜间疼痛,活动受限,骨关节科护理人员针对此种情况,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发现主要由于患者在家锻炼时依从性差,积极主动性不够,训练动作不规范,运动量不足所导致的。于是今年骨关节科正式成立了肩关节康复小组,对所有肩关节镜出院患者进行建档管理,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康复进度进行全程跟踪,实现闭环管理。
肩关节运动的复杂性,导致每一位术后患者的康复方式存在极大的差异,科室为每一位患者建立了肩关节回访档案,档案包括患者的基本病情,手术方式,根据手术中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患者的需求制定的康复计划等。同时科室为每一位患者建立一个由管床医生、责任护士、康复师,形成“3+1”的MDT团队“专属”康复群,MDT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给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负责全程功能锻炼的督导与落实。专属护士定期进行电话回访,询问康复进度,测评锻炼效果,针对问题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同时我科还开设了肩关节镜手术复诊门诊,每周二下午由肩痛专家和“专属”护士坐诊,进一步检验患者居家康复锻炼的效果,强化康复锻炼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肩关节镜手术出院患者,达到完全康复的占81%,同比增加了30%,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也显著提升。作为助力医院“最温暖医院”建设的一员,在“温暖护理服务”的路上,我们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未来,我们将一直努力于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在治愈的同时,让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打造一个坚实的臂膀,让患者切实感受到武汉市第一医院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的温暖。

乐思 NURSE

标准化呼吸康复流程,提高患者社会融合度

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 胡小萍 芦丹 齐濛

温暖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常见、多发重大疾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长期居城乡居民各系统疾病前列,疾病负担严重。基于目前日趋严峻的发病形势,加强防治体系与能力建设,创新防治模式顺势而生。对于慢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康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之一。护理部积极响应医院打造“最温暖医院”服务品牌号召,推出“温暖在医院,天使在身边”系列活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康复护理团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的、可延续的标准化流程,采取个性化综合干预措施,实施“住院-门诊-家庭-社会康复科学”的链条管理,提高患者社会融合度。
为制定个性化的呼吸康复方案,科室根据入院时患者主观表述和客观情况,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活动耐力,入院后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检验、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等,选择床边呼吸康复评估、心肺功能步行检查、运动心肺检查的阶梯式、多元化的评估手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合患者在院内的短期康复目标和出院后的长期康复目标,确定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重返社会。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遵循呼吸康复简单、医患满意、安全、省钱的“4S”原则,以运动康复为基础,制定个性化肺康复方案,实施精准化呼吸康复护理内容。在加速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康复前评估、康复中监测、康复后再评估、循序渐进、动态调整原则。
科室呼吸康复团队还自创了呼吸肌保健操,伴随音乐,每周带领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引进国外呼吸肌功能测定相关设备,使训练科学化、数据化、规范化,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训练效果。
患者出院后跟踪随访,通过门诊复诊、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线上问诊、居家视频指导等多种方式,建立完整呼吸康复闭环,实现有效的链条化管理,保障不中断、有延续、更高效、更持久的呼吸康复动态方案顺利实施。
匠心护理铸品质,暖心服务护健康。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温度。作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呼吸康复护理团队持续优化呼吸康复护理流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不断践行医者初心,用专业、科学的方法造福于慢性肺病患者。对于患者来说,呼吸康复是他们一次健康的选择;对于呼吸康复护理团队而言,希望能给患者带去健康的坚实保障,最终提高患者与家庭、与社会的融合度,减轻患者“会呼吸的痛”!

文/甲状腺乳腺外科病区 郑莉

“精进、精准、精细、精心”,给予患者多维度温暖

甲状腺乳腺外科作为我院第一批“最温暖医院”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秉承着“生命因爱而伟大”的服务理念,从环境美化、疾病护理、术后康复,再到人文关怀等,强抓服务、细抓管理、深抓内涵,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件小事,为患者提供多维度的就医温暖。
精进护理,解疾忧 为减少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肢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科室护士长带头学习淋巴水肿防治新技术,并成立乳腺癌淋巴水肿防治专科护理小组。淋巴水肿新技术实施仅半年时间,已帮助21位乳腺癌患者解除了难以治愈的淋巴水肿顽疾,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重拾生活信心。同时,专科护士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改善乳腺癌患者肢体疼痛、僵硬、麻木等症状,深受乳腺癌患者的一致好评。
精准护理,扫病痛 为满足不同人群的治疗需求,减轻患者就医痛苦,甲状腺乳腺外科持续精进护理技术,提升专业水平。张女士是一位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来武汉市第一医院治疗已是找的第4家医院了,张女士血管既细又深,加上在其他医院已经多次输液穿刺,血管严重受损,输液困难成为就医最大难题之一,刚入医院张女士便告诉科室输液的恐慌与担忧。科室人员了解情况后,由科室“医、护”共同参与讨论,结合治疗方案,综合评估患者自身状况,为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有效保护上肢血管网,降低外周血管损伤,决定选择中线导管作为输液通道。但患者血管损伤严重,中长导管的穿刺面临很大的挑战,然而科室人员凭借高超的技术、过硬的专业为患者一针便顺利置入了中线导管。科室在张女士中线导管留置期间每日从穿刺侧肢体有无疼痛、感觉异常、红肿、渗液和患者的不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适时落实针对性的管道护理,在大家的精心护理下,张女士从此“医路通畅”,治疗非常顺利,出院时患者对科室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精细护理,保舒畅 便秘是甲状腺乳腺外科全麻术后患者及化疗患者最容易出现的症状之一,排便困难极大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口服泻药或开塞露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且大多数人对此存在抗拒心理。为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科室引进中医经典外治方法---扶阳罐,利用热能、红外线、磁疗的同步导入,有效促进肠蠕动,大大改善患者的便秘问题,患者口中的小事,被心细的护士放在心上,及时给予解决方案,极大地提升了患者就医的“温暖度”。
精心护理,调情志 “疼痛时治身,低落时治心”,后疫情时代下特殊的无陪护病房管理模式,常常让患者不得不面对独自住院的孤独。为有效缓解住院患者的焦虑、恐惧,甲状腺乳腺外科积极组织“阳光平台”活动,例如:读书会、绘画展、信手涂鸦、书法练习、折千纸鹤、灯笼制作等等娱乐活动;为加速患者康复,每天医护人员带领患者进行乳腺康复操、八段锦、太极拳等康复锻炼,实现动静结合,丰富患者住院生活,减少患者独自住院的情绪问题,让患者更舒心,让家属更放心。
甲状腺乳腺外科护理团队时刻以做“有深度、有温度”的护理团队为目标,用专业的技术、真诚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致力打造专业而有温度的高水平现代化护理团队,不忘初心,行在路上。

温暖护理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级

温暖护理

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芦丹

乐思 NURSE

随着我院两批“最温暖医院”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看到示范病区在创建过程中的努力和成绩,他们坚持将温暖服务始终贯穿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并不断发现问题,加以优化,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和触动,让我们思考如何创新管理模式,使护理服务提质提效,助力我院“最温暖医院”服务品牌打造,用医者仁心传递医院“最温暖”底色。
护士站是接待患者的第一站,不仅承担病患接待、问询、分流等功能,还是护理人员主要的工作空间。“人员多、物品乱、环境杂”是护士站给人的第一印象,为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同时给患者及医务人员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我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将护士站作为“6S”管理打造的第一站。
“6S”管理作为一种全方位管理理念,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简称6S现场管理,有利于改变现状、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为医院创造更大价值。
我们首先利用线上、线下会议,进行头脑风暴,查阅资料,各大网站进行浏览,从科室现有布局入手,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空间,在资源紧张情况下,用最经济的方法取得最大的成效。物品区分需要与不需要,一留一清,腾出空间,把整理后留下的物品分门别类,按规定放置、科学布局、取用快捷,有效解决了以往工作场所凌乱无序的状况,营造出一个温馨、整洁、有序、便捷的工作环境,提升了科室形象,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同时,我们在科内进行规范化服务礼仪培训,不断提高护士职业素养,落实站立服务、微笑服务、普通话服务,科室将微笑与普通话服务完美融合,作为一个规范,一种习惯,给予患者同质化、高品质的护理服务。细节体现关爱,护理实现价值,相信一个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一条条暖心的举措,一定会为我们的服务注入更新更强的源动力。
温暖服务无止境,我们将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为榜样,不断地学习和改进,用科学的管理模式,让护理服务标准化、同质化、规范化,让江城“最温暖医院”的服务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优质护理暖心暖意,无痛病房舒缓人心

温暖护理

文/疼痛科病区 张虹 吴桐

乐思 NURSE

近年来,武汉市第一医院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落脚点,持续打造“江城最温暖医院”,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效。疼痛科围绕“最温暖医院”建设主旨,推出一系列温暖举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疼痛科被评为首批“最温暖医院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护理团队始终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到一点一滴的护理工作中,深入践行。
规范化管理模式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椎管内植入式药物输注系统”即“吗啡泵”已成为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以及癌性疼痛的终极治疗手段,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加强毒麻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与使用,疼痛科与药剂科多次沟通,在湖北省内率先推出闭环式全流程摄像管理模式。同时在科内制定规范流程和操作细则,改善配药环境、降低药物污染,在源头上阻断药物外泄风险,且对用药安全进行全程监控,为临床诊疗和患者安全提供保障,助力医院“无痛医院”建设。
科学化护理流程
针对一些复杂的顽固性神经痛,疼痛科开展的前沿技术----脊髓电刺激,通过植入电极传递的电刺激,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从而达到镇痛效果,为患者开启了智能程控新体验。护理团队紧随其后,针对刺激器的使用、术后镇痛效果等进行资料收集和临床观察,制定脊髓电刺激术后评分及术后患者睡眠监测表等,为该项技术的顺利开展和疗效反馈提供了真实详尽的客观依据。通过团队协作力量,优化护理服务方案,使治疗与护理紧密相扣,让患者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无痛效果。
标准化中医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有着渊源的历史根基,在临床上效果显著且患者接受程度高,拔罐、火针、中药烫熨、中药封包等作为传统中医技术,结合疼痛科西医系统治疗方案,充分彰显了医院中西医结合优势。疼痛科针对传统中医技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优化了操作流程,缩短了患者治疗等待时间,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为体现护理人员专业性,疼痛科选派优秀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省级中医中药荆楚行中医适宜技术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赛后积极开展科内规范化培训,与时俱进,力求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标准的、同质化中医护理技术服务。
精细化人文关怀
科室护理团队关注患者的病痛折磨、焦虑压力问题,加强精细化人文关怀,不断挖掘减轻疼痛、释放压力方式方法,经过反复研究及实践总结后发现硅胶握力球除了具有康复训练功能,还可以释放压力、减轻痛苦,后在科室广泛应用,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为持续打造“医·家”护理品牌,科室一直坚持于细微处和点滴间将优质服务、真情服务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科室收治一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住院期间恰逢80岁高寿,因科室封闭式管理,不能回家过生日,科室立即为老人送上了生日蛋糕,全体医护人员一起陪老人家度过了一个难忘而又温馨的生日。
创优无止境,服务无穷期,疼痛科希望通过真心、爱心鼓舞每一位患者,让他们以乐观、坚强的心态来战胜病痛,科室也将继续坚持以温暖护理、专业护理为初心让疼痛远离,健康回归。

重塑新环境 提升新内涵

温暖护理

文/妇科二病区 王李菲

乐思 NURSE

为深入践行“江城最温暖医院”服务理念,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2022年7月,在陈国华副院长的指导下,妇产科门诊全体医护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服务宗旨贯穿于服务流程,开展“6S”管理活动。在推行“6S”管理后,妇产科门诊营造出干净、整洁、高效、安全、有序的诊疗环境。新环境、新风貌既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粘合度。
别门类 腾笼换鸟,“换”出新活力
妇产科门诊设施老旧,场地有限,导致工作生活区域无法完全区分。工作中各类物品标识不清,物品未定位放置,寻找困难,不仅耽误时间,降低工作效率,还影响了科室形象。科室在前期改进的基础上,紧紧围绕“6S”管理中的6要素(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全面开展规划设计及实施工作。将妇产科门诊各诊室按专业分区,按功能分类,从诊室的空间布局、办公桌物品到治疗车上的无菌器材,均进行定位摆放。备用及办公用品按使用方式、频次, 全部放入柜中,并全部更新标识标牌。从此,妇产科门诊“脱胎换骨焕新颜”,既满足无菌及极简原则,又满足医务人员工作需求,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效率。
定标准 精益管理,“定”出新气象
在妇产科门诊改造中,本着优化服务流程、规范医疗秩序、提高就诊效率等原则,为患者打造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全体医护经过进一步探讨,严格按照“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整改完善,找出物品陈设混乱原因,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制定优化整改方案。经过精益管理后,促进相关标准的完善,严格按要求执行,并定期检查考核。通过精益化管理,彻底改善了工作环境,更新了工作理念,改变了工作习惯,使医护人员的品质意识和工作效率呈螺旋式上升。
重素养 优质服务,“行”出新高度
为更好地向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结合患者群体、病种情况,于7月推行门诊、病房“一条龙”管理模式。
实施“一站式”就诊流程。患者可以在就诊前针对自己的疾病表现,选择相应的亚专业首诊医生,做到专病专看。就诊后妇检、产检、抽血、宣教、入院指导在同一楼层完成,同时帮助患者运送标本至病理科,发放报告单,减少患者往返其他科室频次。“一站式”举措不仅让医护人员对专业知识掌握、亚专业细化、专业病患积累等工作投入更多精力,同时减少了患者就诊时间,缩短了患者就诊活动半径。
试运行自助报到机二次分诊。借助先进的信息化设施,做到更精准分时段诊疗。试运行自助报到机二次分诊,患者来院挂号后,需在分诊台旁的自助报到机签到取号,再等候叫号就诊。复诊的患者须在自助报到机签到,才能进入排队叫号系统。二次分诊报到叫号系统形成实时信息联动,通过优化诊疗流程,让患者看病就医更便捷,借助智慧医疗的深化,我们为患者提供了更智能的就诊服务,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大幅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
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妇产科门诊开辟绿色通道,负责应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协调工作,急诊患者由当班医生和分诊护士一起护送进病房,急危重症患者根据病情以在场的妇产科最高年资者为抢救指挥人,相关人员迅速到位并及时作好相应抢救物品及设备准备,参与抢救者听从指挥,妇产科门诊、产房、病房、手术室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妇产科门诊“绿色通道” 的开辟,提高了救治效率,保障了就医安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坚实而牢固的“生命护航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深知温暖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唯有坚持才能走得更远,行得更久。重塑新环境,提升新内涵,奔赴新高度,我们将以“江城最温暖医院”建设为契机,将医者匠心不断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用心解难题的具体行动,打造有高度、有温度、有情怀的暖心医院。

共享“医·家”护理  圆梦身心健康

温暖护理

文/神经内科一病区 李佳 王婧

乐思 NURSE

融科学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为一体,医学是一门神奇而伟大的学科。当精湛技术融入温暖举措时,是专业与抚慰,更是治愈和希望,神经内科一病区,是我院首批“最温暖医院”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科室紧跟医院发展步伐,秉承“诚信做人  严谨做事”的科训,将“最温暖”服务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融入临床工作实践,并贯穿整个诊疗护理全过程。
“暖色系”病区  拉近医患距离
神经内科涵盖九个亚专科,形成“一科一景一特色”的格局,神经内科一病区主要收治神经心理及睡眠认知障碍疾病等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常常是躯体疾病伴有情绪障碍。为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情绪,病区实施“6S+”管理,着力打造温馨的住院环境,不论是墙上、门上的贴花、标识,还是护士站的前台、走廊,随处可见绿色的植物、怡人的鲜花和灵动的小鱼,给患者营造出四季如春的感觉,让患者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旺盛生命力。
入院温馨驿站接诊护士的“六个一”服务,患者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观看病区实景视频,了解病区环境设施,知晓住院规章制度及诊疗生活注意事项,拉近了医护患之间的距离,建立起彼此间相互信任的关系。
关爱“老小孩”,安心常相伴
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是神经内科一病区收治的专科病种,在专业诊疗的同时,科室还给予患者安全的治疗环境。入院时通过客观的认知测评、风险预判,告知患者家属相关风险防范措施;为患者佩戴“电子定位防走失手环”,穿自制的防走失“平安服”。只要患者外出检查,护士都能通过定位系统明确患者的去向,实时追踪,并提示安全返回;“平安服”上印有病区地址及联系方式,醒目的颜色及求助标语,能有效预防患者走失。
病区开辟了“圆梦--微光驿站”,圆梦天使们不定期组织老年患者开展“益智游戏大比拼”活动,专科护士设计寓教于乐的智力游戏,健脑减压,“老小孩”们积极参与,“巧夹豆子”、“计时辨色”、“画钟辨时间”等,大家在游戏中积极互动、相互熟悉、收获快乐、放松减压。
呵护“失眠派”,圆梦助健康
失眠已经成为一种当代病,除躯体不适症状,常常伴有情绪共病,入院时患者焦躁不安,科室在入院驿站利用移动LED屏,播放各种原创健身操,舒缓音乐,让患者放松身心。
睡眠医学中心提档升级,每间睡眠监测室温馨氛围感拉满,有“粉红公主房”、“绿野仙踪房”、“卡通儿童房”等,能够满足不同患者就医需求,“酒店式”服务模式,配备各种必备的生活物品,让患者享受专业、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服务。
为保证睡眠监测的精准性,科内定期组织专业复训,评选“睡眠技术达人”,同时为提高科室专科护士综合素养,选派睡眠呼吸专科护士代表参加“全国睡眠执业技能大赛”并荣获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为提升患者睡眠监测感受,科室还制定了贴心版“睡眠监测预约单”及“监测中温馨告知单”,打破上线半小时的严肃气氛,护士统一语速,按照告知单内容,寓谈于教,有效沟通。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作为一剂非药物治疗良方,深受患者追捧。科室精神心理专科护士联合睡眠呼吸专科护士,采取“线上线下”双模式护理模式,院中实时查找患者失眠维持因素,私人定制方案指导调整,帮助建立良好睡眠习惯;院后通过线上睡眠治疗平台,每日查看患者睡眠日记,发送治疗方案及放松训练音视频等,延续治疗关爱,帮助失眠患者走出困境,通过身心同治,实现阳光康复。
患者理解并信任医生,可使医学殿堂更加神圣;医生理解并关爱患者,可让生命之花更加灿烂!温暖在医院,天使在身边,在“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的开局之年,神经内科一病区将持续巩固拓展“最温暖医院”的建设成果,进一步打造“医·家护理”品牌的含金量、知名度、影响力,在细节中描绘高尚,在平凡中铸就辉煌!

老有所依·医  温暖同行

温暖护理

文/ 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三病区  张林英

乐思 NURSE

持续发力不松劲,集聚动能不停步。在医院总结三年工作成效并提出“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之际,作为“最温暖医院”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紧跟医院步伐,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水平,为“江城最温暖医院”的品牌建设驰而不息。
创新6S+管理模式,打造温暖环境。病区推行“6S+”管理,经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6个方面的实施。打造安静、安全、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在疫情常态化管理下,加强门禁管理,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同时,将“6S+”管理与湖北省老年友善医院的标准相结合,规范病区环境布局,各类标识清楚醒目,安全设施设备齐全。“6S+”管理也体现在工作区域,治疗室、库房、理疗室均进行可视化管理,标识清楚,取用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医务人员创造了良好工作环境。
抓牢护理质量改善,深化温暖内涵。在护理部的带领下,以深化“医·家”护理品牌为指引,以专科护士为主导,成立老年专科综合评估筛查、营养不良预防、认知障碍预防、跌倒预防、VTE预防、老年低血糖预防六大护理质量改善小组,各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培训相关知识,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估工具,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一年来,已有近400人次进入到各质量改善组,以实际的护理干预举措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其中,“营”接老龄化,“养乐多”营养护理团队,根据营养不良患者营养干预的五个阶梯,制定个性化的阶梯式干预措施,从营养健康宣教,到口服营养补充,到肠内外营养,根据其相应特点,制定营养配置专区,健教单,执行单,标识卡,融合营养通路“六度”管理,从温度、速度、浓度、角度、清洁度、适应度各个方面不断规范完善,不断探索实施临床干预有效措施。同时,在全国第四个“老年健康宣传周”,营养小组成员重点参与完成“改善老年营养、促进老年健康”系列活动,为普及老年营养健康知识贡献力量。“爱,不会遗忘”,“脑又记”认知障碍预防小组,从早期识别、预防及康复训练三个方面为患者制定专属方案,协助老年患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改善老年患者认知,达到延缓疾病进程的目的,在9月21日“世界老年痴呆日”,护理小组成员为病区的老年人举行了“听科普、看视频、忆青春、动手指”的主题活动,现场温馨而又和谐,极大地提升了温暖力度。
紧扣细节强化规范,提升温暖服务。由于病房收治的多为高龄患者,面对陌生的病房环境,长期疾病的折磨,子女无法陪伴左右,老年患者对于细节的服务更加关注,也更能感受到服务的温度。所以,病房以紧扣细节促规范为出发点,在服务细节上开动脑筋。考虑到老年人输液后急于上厕所,按压不到位产生皮下淤青的情况,自制按压止血带;考虑老年人视力减退,看不清输液,设置输液报警器,解除老年人后顾之忧;针对听力下降的患者,使用手写板进行沟通;针对长期卧床患者,提供柔软的手抓玩偶预防手关节挛缩,运用斜口水杯协助卧床患者饮水;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手摇铃铛;甚至在为做肠镜检查的患者准备清肠剂时,通过查阅文献,了解37℃的温度时对患者的胃肠刺激最小,遵循循证依据,实行同质化管理,于是,统一规范配置清肠剂温度;为预防胃肠镜治疗后禁食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准备爱心棒棒糖,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通过各种规范的细节措施,让服务的温度与甜度延伸到病房的每个角落。
在医院总体部署下,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将始终围绕医院“最温暖医院建设”目标和巩固深化老年友善医院建设成果,把“最温暖”服务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形成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务、老年友善环境,构建“适老化”的良好就医环境和进一步提升“最温暖医院”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含金量、知名度、美誉度而不懈努力。

护你所愿 行之所归

温暖护理

文/产房 李甜 

乐思 NURSE

“叮叮叮叮……”急诊科打来的电话铃声在10月15日凌晨两点响起:“一位羊水破了的孕妇即将由急诊科送至产房,请做好接诊准备。”两分钟后,平车送来一位身材瘦小,因宫缩阵痛而蜷曲着身体的孕妇,值班助产士李甜立即将其安置于检查床上,有条不紊地进行胎心监护、宫口探查等,孕妇一边向李甜述说着自己的情况,一边从待产包中拿出一封信交到李甜手里。
翻开信纸,李甜发现这是一封分娩心愿单,信中道出了孕妇熊萍及丈夫俩人对即将到来新生命的期待,同时也道出她(他)们对分娩的想法和期望:“希望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医疗干预,遵循自然,以呼吸减痛法及家属陪产等方法减轻分娩疼痛,多采用自由体位,进行会阴无保护接生,婴儿娩出后实行晚断脐及早吸吮早接触。”
看到这样一份意愿明确且专业的分娩意愿书,李甜会心的笑了,其实这份分娩意愿正是我们产房一直在探索并不断努力践行的助产理念和服务举措。在整个自然分娩产程中,指导孕妇采取自由体位,下床活动,借助重力帮助胎儿下降更利于产程的进展;在宫缩阵痛时,指导孕妇采用呼吸减痛法,并给与舒缓的音乐及导乐按摩,以帮助减轻疼痛;分娩过程中与产妇充分有效的沟通,告知分娩前后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会采取的措施,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经过3个多小时的精心陪伴,李甜以专业助产知识和熟练的服务技能帮助熊女士实现心愿,顺利分娩一个3.57kg的女宝,母女平安。熊女士表示整个生产体验医疗干预少,拒绝无痛分娩,正是自己和家人的心愿。而一直陪伴妻子分娩,见证女儿诞生的熊女士的丈夫立也在产后第一时间自拍下第一张全家福。
在无痛分娩大力普及以及助产技术成熟的当下,这位特殊的孕妈却要求分娩更加自然,减少医疗干预,让宝宝在安全的前提下以最自然的方式娩出,既是个性化的需求,也是回归分娩的本质,更是对我们的助产理念和助产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助产士的我们唯有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全心全意服务好每一位孕妈的个体需求,做到贴近需求,满足需求,才能始终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

博采众长

乐思 NURSE

以学促思 以思促行

文/心血管内科病区 黄薇 郑蓉

博采众长

为提高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护士业务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2022年8月31日,护理部教研室在心血管内科组织开展了2022年第7次护理专病查房。综合二片区部分护士长、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及护理人员、新职工及实习生共30余人参加活动,综合二片区科护士长杨娟担任主持,此次查房是一位急性心衰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查房前,科室综合考量病例的针对性、广泛性、价值性,选择疑难、复杂、跨专科、护理难度大,有临床意义和特殊疾病的患者。查房者的专业技能和评判力对查房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鉴于此,科室按照医院分层级护士培养原则,由各层级护士准备对应授课课件,大家广泛阅读专业书籍、请教科内医生、上网查询检索,不断充实课件内容,依靠其专业知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确定查房重点,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确定护理问题和重点措施,将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充分收集整理。
科室也高度重视对新职工和实习生的培育培养,除要求科室人员参与外,还邀请新职工和实习生参加学习。同时,为提高查房的效率和质量,所有参加人员需提前熟悉病历资料,了解护理相关知识,同时充分运用护理知识、查阅和评价文献的能力,不断反思和总结,从不同层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困惑和疑虑,旨在提高护士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敏于行动的能力。
查房过程中,首先由N1级护士罗莹雯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再由N2级护士吉月萍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根据患者目前情况提出现存的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最后,黄薇护士长与大家分享了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护理新进展。
分享过程中,针对前期收集的问题和困惑,结合个人查阅的相关资料,大家踊跃发言、积极互动。就查房重点和大家热点讨论的问题,护士长们利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从多方面、多维度分享前沿相关知识,提出建设性指导建议:潘婉护士长强调了难治性心衰救治链中各层级护士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彭丽清护士长分享了重症监护室超滤技术的管道管理技术;胡小萍护士长为大家阐述了难治性心衰患者护理与心肺康复融合的理念;心内科郑蓉护士长强调,心内科近年来医疗和护理稳步发展,各种新业务、新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科室在难治性心衰超滤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科室护理团队开展CRRT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成效显著。心内科护理团队将积极运用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干预,构建心血管疾病三级预防体系,打造“双心”智慧病房,让患者从优质护理服务中真正受益。
最后杨娟科护士长就本次查房进行总结:指出本次专病查房融合PBL教学、启发式提问、现场演示、互动答疑等多元形式,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推广了成功的专科护理经验,又拓宽了专科疾病的知识面。强调在临床工作和带教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理论知识与患者病情相结合,挖掘深层次的护理问题,将循证护理充分应用到护理查房和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将温暖服务举措贯穿于护理全过程,为深入推进医院打造“江城最温暖医院”建设助力。

乐思 NURSE

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游学体会

文/张林英 宗世琴

博采众长

2022年下半年,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下,排除万难,综合医疗科张林英和皮肤科宗世琴完成了2022年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
本次游学,两人分别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三个临床基地的学习,收获颇丰。南京中医药大学为期七天的理论学习,课程安排紧凑全面,授课老师学识渊博,将中医基础理论、一般护理、临床护理、护理科研等各方面内容细致全面的进行讲授,为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实施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经过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浙江省中医院临床培训,各培训基地均采取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学习理论之后,将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加深了印象,在中医护理技术、疾病康复护理、疾病综合干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学习内容丰富。
回到医院,在中医护理组的推动下,将在全院范围推广耳穴技术、脐灸、督灸、中药热熨、罐法等技术,更会把中医护理技术的规范精髓、疾病康复护理的全周期中医干预、中医护理方案的循证方法带回医院,促进本专业中医护理的发展。此次学习,更加坚定了两人在中医道路上深耕笃行的信心和决心!

乐思 NURSE

“管”尽其用  “脉”向安全

文/静脉治疗组 潘婉 王珊 易燕

博采众长

为促进我院静脉治疗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发展,在护理部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下,静脉治疗专业组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2021版INS操作指南为依据,于9月完成了我院本年度的静脉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横断面调研工作。
调研前,静脉治疗专业组制定了本次调研的内容、方法、人员分组等,制定了静脉治疗相关数据问卷星调研内容。调研工作2人一组,分工合作,重点围绕住院患者输液工具的选择、穿刺部位的选择、输液连接、导管固定、导管维护及并发症等关键点展开。全院共完成问卷星1041份,采集59个科室输液患者496例,包含留置针、中线导管、CVC、PICC、PORT和钢针6种输液方式。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我院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特别是在合理选用静脉治疗工具方面,较2021年提高20%,同时也存在导管固定不妥和并发症未及时处理等问题。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静脉治疗,保证患者“生命线”最大化发挥作用,静脉治疗专业组将制定下一步培训和质控要点,做好静脉治疗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静脉治疗质量与安全。
为健全预防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规章制度,规范合理应用输液工具,进一步提升静脉输液安全,加强静疗队伍人才建设,提高中线导管临床应用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专业组开展了迷你/中线导管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并于9月19日进行资质认定考核,18名置管员顺利通过考核获得迷你/中线导管置管资格证书,同时新晋3名置管员获得PICC置管员资格证书,扩大了我院静脉治疗专业组覆盖面,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初心如罄,才能行稳致远;使命在肩,方可奋力前行。静脉治疗专业组将以静脉治疗横断面调研数据为基础,以导管操作同质化培训考核为重点,持续深入地规范我院静脉治疗工作,最大程度上确保患者的静脉治疗安全,用专业的态度,行专业的事,做温暖的专业人!

乐思 NURSE

“小身躯,大能量”

文/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一病区 张先靓

博采众长

 大便失禁和腹泻是长期住院病人的一个常见问题,而皮肤长期暴露或反复受到大小便刺激,容易引起失禁性皮炎 ,其主要表现为红斑、红疹、浸渍、糜烂,甚至皮肤剥脱,伴或不伴有感染,还会导致病人压疮、尿路感染发生率增加,住院日延长,护理成本增加。神经外科患者引起腹泻的危险因素较多,如应用抗生素、质子泵折制剂及鼻饲不当等,已成为神经外科常见的并发症,而腹泻患者粪便频繁刺激肛门黏膜及肛周、会阴皮肤,易使肛门括约肌水肿、肛周皮肤破溃、糜烂,因此,此类患者的肛周皮肤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经常使用一些外用膏剂,但如果根本原因(便液刺激) 没有去除,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徒劳。所以,找到一种能减少肛周皮肤刺激的方法尤为重要。  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我们会选择一次性吸收产品,如一次性护理垫或成人纸尿裤,该产品可直接垫在病人臀部,能够有效防止粪便污染床单,同时因为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成为目前临床上处理失禁问题的基本方法。虽然一次性吸收产品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无法避免IAD的发生,分析原因:①为了增强吸收能力,该产品内含有特级吸收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该材料可能会引起红斑和发炎,加剧皮肤损伤。②该类型产品在吸收液体时,仍然会反复接触皮肤,使接触面压力增高。③护理垫或纸尿裤属于不透气产品,其会降低皮肤的通气效果,使皮肤出汗,加重局部环境的潮湿度,增加病人皮肤损伤的风险。④病人家属及护理人员不正确的放置导致大便泄漏或者频繁更换都有可能引起皮肤损伤。因此,该产品不适用于粪便量多、大便次数频繁的长期失禁病人。     
那么针对大便失禁的患者,我们应该如何护理呢?有没有一种方便有效的工具呢?卫生棉条应该有姓名。       
通常卫生棉条用于女性月经期,它的材质主要是由棉、人造纤维这两种材质混合而成,有直径 1cm到1.9 cm等尺寸,尾端附有棉线(拉绳) 。卫生棉条的本体上常有直线型或斜纹型的压痕,可增加卫生棉条导流的能力,在吸收大便液时能充分与直肠壁贴合,对肛周皮肤、肛肠组织及黏膜损伤小,不易产生异物感,体内保留时间长。我科于于 2019年初使用女性卫生棉条治疗大便失禁患者18例,方便、清洁且无外漏现象,IAD发生率明显降低,肛周皮肤护理工作量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现将操作方法介绍如下:1洗手、戴手套,用手掌顺时针按摩患者腹部5—10分钟,再用食指插入肛门刺激患者尽可能的排出大便,用湿纸巾或毛巾沾温水轻柔擦洗肛周、会阴皮肤,擦洗干净后更换手套。2打开卫生棉条包装,确保安全卫生。将棉条末端的棉线拉出,在棉条上涂抹石蜡油,左手尽量暴露肛门,右手将棉条塞进肛门 4 ~ 6 cm,最后将拉线留在肛门口外即可。3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棉条的浸润及污染情况,可以根据卫生棉条的颜色判更换次数,一般每 4 ~ 6h 更换1次,尤其在给患者翻身时要及时更换,同时要注意肛周皮肤的护理。若肛周皮肤出现潮红,可使用造口粉加3M液体辅料,保护肛周皮肤。经过18例患者的实践,我们发现大便失禁的患者使用卫生棉条有一系列的优点:1简单方便: 免去了繁琐的用物准备。2棉条一次性包装,无菌无污染。3填塞紧密: 尾部的伞状部分密闭性好。4节约成本: 棉条的价格远远低于频繁更换护理垫的价格。5护士的工作量得到减轻:不用再频繁的更换床单。6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患者皮肤完整性是护理质量评价的关键。7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减轻了家属照护患者的工作量,患者的床单位更加清洁、舒适。当然也有一些缺点:1病人耐受不足,卫生棉条属于异物,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因而在置入过程中动作应尽量轻柔,减轻病人不适感。2肛肠感染率增加,对肛肠肌肉组织及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3不适用于肛门括约肌过度松弛的病人[9]。4OB卫生棉条与直肠、肛管的生理结构不符,且直径不能随意调节,因此容易脱出,从而导致粪便溢出。     
因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病情、耐受程度、大便次数及性状来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当然,本实验也有相应的局限性,如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评价指标不是很具体,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来支持。

乐思 NURSE

会议掠影

乐思 NURSE

会议掠影

文/护理部   喻小红

2022年湖北省肿瘤护理人才专项培训
(武汉站)顺利召开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卫健委《2022年全面加强肿瘤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推动全省肿瘤护理人员积极参与“323”攻坚行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肿瘤护理水平,由省护理质控中心主办、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承办的第五场湖北省肿瘤护理人才专项培训(武汉站)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成功举办。本次培训以线下培训交流与线上同步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举行,培训班在线点击量达1.3万余次,线下培训人员达100余名。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汤慧芹、湖北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李秀云及办公室主任王霞、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龚明洁、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国华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王莉主持。
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国华为开幕式发表致辞,对各位领导、授课专家、护理同仁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指出肿瘤就医需求的快速释放和防治资源的相对匮乏,导致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希望市护理质控中心以护理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以健全全市肿瘤护理人才培训联动协作机制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市肿瘤护理防治工作能力,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更强动力,为落实健康湖北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龚明洁视频致辞,指出2021年省卫健委聚焦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全力实施“323”攻坚行动,努力打造健康中国的“湖北样板”,这是省卫健委通盘考虑、整体谋划,解决当前健康领域突出问题的战略指引,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人民健康重要指示的有力举措。希望全市医疗机构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全面对标对表找差距,通过补齐短板、拓展优长,加快构建强大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扎实推动健康湖北建设和健康武汉建设走向深入。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汤慧芹在开幕式上对本次培训班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发表视频致辞。汤处长在讲话中强调组织策划此次系列培训班的初衷和重要意义,指出高水平的肿瘤护理人才是肿瘤规范化诊疗工作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希望各位学员精确领会核心要义、精准把握目标重点、精心落实细化举措,真正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锐利武器”,转化为推动护理实践的强大动力。
授课环节由武汉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付阿丹、武汉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刘新文担任主持。
培训课上,湖北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贺彬彬作了题为《肿瘤预防与筛查》的报告,重点阐述了肿瘤早筛的意义、肿瘤的预防、肿瘤筛查的手段等,指出肿瘤早筛对推动肿瘤早诊早治与规范化诊疗覆盖面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王惠芬以《安宁疗护病房模式构建》为题,从医院、社区、居家安宁疗护、安宁疗护患者转介、安宁疗护病房设计等全方位入手,以国内外实践指南为依据,以安宁疗护病房的构建为切入点,分享了部分医院积极探索安宁疗护病房建设的有益经验,对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胡德英作了题为《肿瘤患者“零自杀”探索之路》的精彩讲座,围绕自杀基础知识的概述、生命末期的自杀风险评估、生命末期的自杀风险管理等,从基础知识到理论实践,从心理评估到危机干预,从政策建议到组织管理,深入阐述了预防肿瘤患者自杀风险的有效管理路径。
南京鼓楼医院护理部主任陈雁的《护士主导的安宁疗护MDT在综合性医院的实践》专题授课,向大家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该院在肿瘤中心安宁疗护体系、院级MDT服务模式、三元联动安宁疗护体系、“互联网+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等方面构建的宝贵经验和有益做法。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科护士长万永慧以《肿瘤患者的营养管理》为题,以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营养诊断、营养治疗、营养管理等为切入点,强调要进一步完善营养支持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扩大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覆盖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肿瘤科护士长刘美以《肿瘤靶向和免疫治疗的护理》为题,围绕常用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免疫治疗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免疫相关毒性副反应的识别与管理等展开精彩授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次授课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既有理论上的丰富引领,又有实践上的深入指导,培训班的顺利举办,为提高全市肿瘤规范化诊疗护理能力提供动力加持,为推动肿瘤护理学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机遇承载使命,考验挑战担当,我们将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群策群力,锐意进取,为推动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会议掠影

文/护理部   喻小红

武汉市护理学会脑血管护理专委会2022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为促进武汉地区脑血管病护理水平的精进与发展,由武汉市护理学会主办、武汉市第一医院承办的“武汉市护理学会脑血管护理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脑卒中绿色通道护理管理新进展研讨班”于2022年10月14日在线上成功举办,线上点击量达5000余人次,开幕式由武汉市护理学会脑血管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莉主持。
武汉市护理学会理事长付阿丹为会议致开幕辞,付理事长指出了我国脑卒中目前面临的现状及趋势,强调了绿色通道的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对降低脑卒中致死、致残率的重要意义。
学术报告环节,由学术成果丰硕、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围绕脑卒中绿色通道护理管理热点问题,就最新科研成果、临床经验和实践探索展开充分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国华作了题为《卒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的专题授课,从卒中中心的建设背景,国内外的建设经验等分析了我国卒中救治现状,阐述了卒中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内容丰富、指导性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王雪芬以《融会贯通 无师自通》为题,围绕护理培训管理、护理教学管理、管理思维模式、护士长角色、团队建设等,强调只有将科学的方法融入护士规范化培训,才能全方位提高护士综合素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长金环作了题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新理念》的报告,金护士长将《中国卒中协会脑血管疾病临床管理指南》与临床实际深度结合,强调康复作为降低卒中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和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必须规范卒中康复的治疗行为,按照循证医学支持的方案实施护理操作,提高康复疗效。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王莉以《挥管理效能 塑造护理品牌》为题,就护理管理策略、护理质量把控、护理品牌塑造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交流。《护理学杂志》编辑部编辑李春华以《护理论文基本结构及内容解析》为题,从审稿人的专业角度,详细阐述了护理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稿件编辑流程及审稿流程,为大家开展护理科研课题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王婧以《脑卒中绿色通道的精益化管理》为题,分享和展示了医院卒中中心不断健全危急重症救治与管理流程,将精益化管理运用到卒中急诊绿色通道实践中方法和经验,科学的管理方法及实践具有推广意义。
一天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的讲授将理论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深入浅出,干货满满,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提高了全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了全市护理人员的学术交流,为进一步推动全市脑卒中护理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武汉市脑血管护理专委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为提升武汉市脑血管护理水平创建有利条件,以高品质的护理服务贡献社会,造福百姓。

会议掠影

文/护理部 姬静

“中医适宜技术在慢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研讨班”圆满落幕

2022年10月18日,由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的202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中医适宜技术在慢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研讨班”在线上成功举办,在线点击量达3000余人次。
武汉市护理学会疼痛护理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万媛主持开幕式并致辞,此次“中医适宜技术在慢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研讨班”,不仅契合了2022年世界镇痛日“提高疼痛的综合疗护能力”的主题,更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具体体现。
学术报告环节,来自省市的知名专家,围绕中医适宜技术在慢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多维度、广视角的授课。由综合一片科护士长胡雪飞、综合二片科护士长杨娟、泌尿外科一病区护士长朱金燕、疼痛科病区护士长钟亚春主持。
湖北省中医院疼痛科主任施震作了题为《银质针导热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报告,重点阐述了银质针导热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机理及在非特异性腰痛中的治疗效果等;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胡慧以《黄帝内针指法处理疼痛》为题,围绕黄帝内针概述、理法方针、阴阳之道、黄帝内针指法处理疼痛等展开精彩授课;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喻姣花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误吸防控实践》,从研究背景、证据综合、证据解读、护理实践等方面入手,分享了该院神经外科在如何预防重症患者误吸的有益经验及护理实践;武汉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付阿丹以《健康科普教育新模式的建立与实践》为题,围绕背景介绍、组织管理、科普建设、工作成效、思考展望等,深入阐述了健康科普教育新模式的建立路径;武汉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刘新文围绕《新生儿疼痛综合评估与管理实践》,详细阐述了新生儿疼痛评估、新生儿疼痛管理、新生儿疼痛综合评估与管理实践等,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主任冯丹作了题为《疼痛科诊疗特色及进展》的专题报告,就疼痛科的技术特色、疼痛科的发展展望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交流;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主任王莉以《基于中医护理方案  提升中医护理内涵》为题,围绕医院简介、实施背景、实施难点、优化策略、案例分析等内容,从医院实践角度出发,致力推动中医护理的内涵式发展;武汉市护理学会疼痛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万媛围绕《中医外治技术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护理实践》,介绍了带状疱疹概念、症状、危险因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机制、预防、中西医治疗及常用中医外治技术等内容,分享了中医外治技术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护理实践经验。
本次继续教育项目,聚焦中医适宜技术在慢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开展难点及实践效果,为护理同仁在疼痛管理、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了交流的平台。2022年是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锐意进取,笃行致远,为疼痛护理事业的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掠影

文/胃肠外科二病区 张红芬

互联网+居家肠造口群体人文关怀研讨班顺利召开

为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探讨“互联网+居家肠造口群体”人文关怀护理发展,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伤口造口护理水平,由武汉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举办的“互联网+居家”肠造口群体人文关怀研讨班于2022年10月21日在线上成功举办,在线点击量达500余人次。开幕式由武汉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护士长张红芬主持。
开幕式上,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王莉为大会致辞,她代表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对本次研讨班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参会的护理专家和同仁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通过此次研讨班,参会学员们学以致用,为深化护理内涵、拓展护理外延、推动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全国肠造口护理联盟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肠病区护士长王玲燕在致辞中表示,感谢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邀请,此次学术交流会议旨在倡导科技创新,为学员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相信本次会议一定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护理思维、新的知识见解、新的专科技术,从而为伤口造口患者提供全面的、全程的、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学术报告环节,由学术成果丰硕、经验丰富的省内外知名专家,围绕人文关怀、造口人的社会支持、“互联网+”等热点问题,就最新科研成果、临床经验和实践探索进行多维度、广视角的授课。
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王莉作了题为《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品质改善》的报告,介绍了人文关怀的理论、实践及护理品牌的塑造等内容,通过多个临床案例,展现人文关怀在护理领域的成效,从医院实践角度出发,致力推动人文护理的内涵式发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肠病区护士长王玲燕以《造口人的社会支持》为题,介绍了造口人的各种支持,包括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各种造口资讯、指导相应的造口用品、协助加入造口人团体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护士长张华围绕《互联网+人文关怀在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实践探索》,描述了该院人文关怀在肠造口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出院过程中的实施效果,为肠造口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提供了思路借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肛肠外科护士长吕桂芬作了题为《互联网+助力肠造口患者的全程化管理》的专题报告,通过“互联网+”在肠造口全程管理中的实施,展现了肠造口患者院内外自我护理中互联网多方式的干预,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起到的重要作用。武汉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护士长张红芬围绕《互联网+背景下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介绍了“互联网+”国内外现状、我院互联网医院肠造口护理情况、肠造口患者的居家护理等内容,分享了“互联网+”在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实践经验。
本次授课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既有理论上的丰富引领,又有实践上的深入指导,研讨班的顺利举办,加强了护理同仁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拓宽了思路,为促进护理人员肠造口护理能力的提高和推动伤口造口护理专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砥砺深耕,臻于至善;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在医院总结三年工作成效并提出“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之际,我们将紧跟医院发展步伐,以造口人健康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为“江城最温暖医院”品牌建设添砖加瓦,为助力伤口造口护理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掠影

文/皮肤科 希茜 蔡微娜 宗世琴

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11月17日至18日,武汉市护理学会皮肤美容护理专业委员会联合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省皮肤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举办了第4届长江中游城市群皮肤科黄鹤高峰论坛系列学术活动之护理专场——国家继教项目“皮肤外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与武汉市护理学会皮肤美容专业学术年会。
国家继教项目“皮肤外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圆满落幕
17日下午2点,国家继教项目“皮肤外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拉开序幕。
湖北省皮肤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陈柳青致辞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王莉主任为皮肤外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致辞,皮肤科美容专委主委王婷担任主持。
来自武汉市第三医院护理部罗蔓主任、武汉市第一医院李东升教授、项目负责人王婷主委、武汉市第一医院陆璇、周霁、蔡微娜护士长为学习班进行授课。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程文泉护士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彭晓艳护士长、中部战区总医院范琳琳护士长、武汉市儿童医院张琴护士长、华润武钢总医院何玲护士长、武汉市第四医院黄芹护士长为本次授课做精彩点评。
武汉市护理学会皮肤美容专业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18日上午八点,武汉市护理学会理事长付阿丹、皮肤美容专委会主委王婷为第四届长江中游城市群皮肤科黄鹤高峰论坛暨2022年武汉市皮肤美容护理专委会学术年会致辞。皮肤美容专业委员会秘书,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的宗世琴主持本次年会。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袁勇勇护士长、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王莉主任、武汉市中心医院朱聚科护士长、武汉八大处整形外科医院护理部蒋婷主任、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宗世琴护士长为本次年会进行授课。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曾玲玲护士长、湖北省第三人们医院护理部林双宏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孙耀辉护士长、湖北省中医院胡志玲护士长、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魏虹护士长为我们本次授课做精彩点评。
受疫情影响,本次培训以网络授课形式在云端展开,与会人员通过“武汉市护理学会”app、腾讯会议app、医会宝、优麦医生APP全程同步直播,累计学习互动达到15000余人次。
在闭幕式上,皮肤美容护理专委会主委、武汉市第一医院科护士长王婷代表参会人员做总结发言,再次对专家讲师们的倾囊授课表示感谢,并号召大家牢记皮肤护理人的“初心使命”,响应二十大报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提升皮肤护理学科服务人民的能力。最后,在线上线下掌声中,第四届长江中游城市群皮肤科黄鹤高峰论坛之护理专场圆满落幕

江城暖冬百花齐放  皮肤护理荟萃群英

乐思 NURSE

护理文化

接续奋斗路 启航新征程

为提高新入职护士职业素养,尽快适应角色转变,2022年8月1日至8月14日,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对76位新入职护士进行了为期2周的新入职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规范化培训。
8月3日,护理部举办了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开班仪式。会上,王莉主任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就我院护理品牌、中医内涵、人文关怀、医院护理“十四五”远景规划等作了详细讲解,引导大家做好未来职业规划,为护理及医院的建设添砖加瓦。
本次理论知识培训,护理部选派资深老师进行集中授课,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课程具有实用性与针对性,包括护理学科建设、护理品牌、人文关怀、核心制度、护理质量、中医护理、文件书写、加速康复、护理信息化、风险防范、护理科研、文献检索、法律知识、护士礼仪等。本次理论知识培训,大大提升了大家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对护理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要求护士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本次岗前操作培训由护理部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再经各个教学组分组轮流培训,各个教学组由带教护士长牵头、示教老师主讲,内容包括无菌技术、肌肉注射、灌肠、拔火罐、口腔护理、中心给氧、穿脱防护服、导尿、穴位按摩等,进一步提升了新入职护士操作技能的同质化与规范性。
历经2周的集中理论授课、技能培训、综合考核后,2022年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圆满结束,8月12日,护理部举办了结业典礼,由叶红护士长担任活动主持。暖心欢快的视频短片拉开了结业典礼的帷幕,大家一同重温了新入职护士在两周的培训历程中的点点滴滴。
接下来,新职工代表杨端、游卓航分享了入职培训的感受与心得,对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各位带教老师给予的关心、指导与帮助表达了深深的感谢和崇高敬意,表示会时刻牢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用一颗温暖、负责任的心为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健康而努力;用一颗不断奋斗、进取的心,努力朝着“五年重塑、十年跨越”的总目标和奋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中西医结合医院不断奋斗。
为了让新入职护士更快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规划方向,护理部特别邀请了优秀护士代表陈满满、李佳、徐翠玲3位老师进行了“五年·十年·四十年”的护理经验分享。3名代表把个人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成长经历和深刻感悟向大家娓娓道来,特别是我们的退休前辈徐翠玲护士长,身处外地,通过云端以一封“温暖家书”的形式,声情并茂地分享了她在医院的这40年及对医院、对护理这份职业所倾注的感情,这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引起了在座的护理同仁深深的共鸣。在管理上追求卓越、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岗位上躬耕不辍,这样的前辈才是我们的精神坐标和人生的楷模,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她们的分享,让在座的新职工充分认识到只有以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前辈的经验作为借鉴,创新的精神作为指引,坚定的信仰作为路标,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护理人,才能无愧于“南丁格尔”这一光荣称号。
分享结束后,叶红护士长对此次规范化培训进行了总结,指出新职工培训与考核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制定下一阶段新职工规范化培训轮转计划及要求,希望大家能严格要求自己,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医院的护理工作中。
最后,护理部王莉主任在结业典礼上对76位新职工寄予了殷切期望,提出要做好“三类人”。一是做有目标、有追求的人:目标即标杆,远景规划,目标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动力,在动力的驱动下,一步一个脚印,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结果。二是有学识、有厚度的人:行动从观念来,观念从学习来,学习是改变自己的根本,我们要保持终生学习的态度,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不断增加人生的厚度、提高业务的精度、拓宽职业的宽度。三是做有胸怀、有格局的人: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我们要始终将它同民族未来、人民幸福紧密结合起来,把岗位当成职业,把职业当作事业,对病人认真负责,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才能充分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希望大家在一医院这个大舞台上,将干事创业、实干兴院的理念深植于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把自己的前途和医院的命运紧密相连,积极为医院的建设发展献策献力。

文/护理部  袁利玲 梅婷 喻小红

护理文化

为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核酸采样质量管理,提高核酸采样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根据硚口区卫生健康局《关于核酸检测采样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护理部于9月20日对全院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骨干共200余人进行了现场培训,培训由护理部主任王莉主持。
王莉主任表示,核酸采样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重要环节,在疫情防控期间,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穿脱防护服与核酸采集操作,是做好自我防护的必备技能,是落实疫情防控的核心关键,是做好应急处置的重要保障,希望全院护理人员通过此次专项培训,进一步加强知识储备、提升实操能力,为应对疫情严峻形势、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足准备。
此次培训采取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突出实操训练,培训内容包括《武汉市第一医院新冠病毒核酸采集流程及送检要求》文件、防护用品穿脱流程、标本采集、收集及转运流程等。培训现场,神经外科一病区护士许雅文通过PPT讲授、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视频、现场操作演示三种方式对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方法、个人防护、样本收集、转运等内容进行了讲解,现场演示咽拭子样本采集的操作方法、标本的收集、转运以及穿脱防护服等,使参训人员充分掌握重点操作要领,确保每项操作流程实施到位。
为检验培训效果,参加培训人员现场操作,现场考核,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同时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后续在科室对科内护理人员进行理论、操作的培训及考核,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达到核酸采集标准化流程人人过关、人人掌握的目的。
通过本次培训,再次温习巩固了规范化核酸采样工作流程,进一步扩大和充实了核酸采样队伍,进一步夯实了医院疫情防控基础,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组织号召,高效完成各项核酸采样任务。

以训强技  以练筑防

文/护理部 姬静 喻小红

护理文化

静脉治疗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维持患者有效治疗通道的重要途径。随着静脉治疗药物的复杂化,静脉输液工具的多样化以及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广泛化,静脉治疗给临床护士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收集临床工作中静脉治疗领域疑难问题,进一步提升我院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水平,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静脉治疗小组于2022年7月22日下午在甲状腺乳腺外科会议室成功举办了“2022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案例分享会”。杨娟科护士长、杨侠护士长、彭丽清护士长、罗志华护士长、芦丹护士长、易燕护士长、静脉治疗PICC置管员及湖北省静脉治疗基地学员参加了分享会。
会上4位老师就代表性的PICC相关案例进行了现场分享。肿瘤科二病区魏崇霞老师,分享了1例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淋巴液渗漏的案例,针对本案例,参会的PICC置管员老师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置管前的评估以及操作中的扩皮技巧需要引起重视,同时总结了淋巴液渗漏的处理技巧;甲状腺乳腺外科黄倩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她的个人发明专利-----“颈部血管压迫神器”,该专利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PICC置管中遇到的导管异位问题,既能减轻术中操作引起的患者疼痛,同时也缩短了置管员的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李建红老师分享了1例急性心梗联合ECMO+IABP及临时起搏器患者置入PICC导管的个案护理,面对患者全身大动脉、静脉被各种通道占据的情况下,到底选择哪种静脉治疗工具来保障患者抢救的及时性以及治疗的有效性?这个既矛盾又纠结的焦点,在医、护和静脉治疗小组的深入沟通后三方共同决定为患者置入PICC。在我院为应用ECMO患者置入PICC尚属首例,截至目前,国内仅有1篇应用ECMO患者置入PICC的文献报道供参考,为我院静脉治疗水平的提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神经外科的倪云老师分享了1例继发性PICC导管异位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深入探讨了发生异位的原因,优化重组了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流程。
整场案例分享中,各位参会代表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嘉宾们的点评精辟专业。彭丽清护士长提出希望充分利用HIS系统的会诊流程体现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罗志华护士长指出案例分享会有分享、有交流、有收获,为碰撞思想、探寻思路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芦丹护士长希望今后静脉治疗小组多举办不同形式的交流会,帮助临床护士答疑解惑;易燕护士长体会到透过一个个案例感受到PICC置管员的思维和技术都在不断的提升与精进;杨侠护士长认为预防重于治疗,将大家的经验总结融入静脉治疗流程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杨娟护士长总结指出,PICC案例分享内容紧贴临床实践及日常静脉治疗管理工作,既开拓了静脉治疗领域新视野,又优化了静脉治疗管理新流程,同时也提升了静脉治疗实践新技能。
本次会议通过发挥静脉治疗专科学组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护士的专业价值,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静脉治疗小组将会在专科护理领域结出累累硕果。

2022年静脉治疗案例分享会

文/静脉治疗组 杨娟 杨侠 易燕

护理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忽视。2022年7月25日至7月31日,是全国第四个“老年健康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改善老年营养,促进老年健康”。作为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的武汉市第一医院,响应省市卫健委的号召,由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主办,推出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宣传普及老年健康科普知识和相关政策,切实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营造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会环境,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题活动一:义诊惠健康 7.26日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负责人刘菊主任带领老年营养组的高年资专科医师,国家级,省市级老年专科护士在医院门诊一楼共同开展线下义诊。活动现场,知识丰富的宣传展板吸引了不少病员驻足观看,义诊开始不久就有不少群众和患者坐在看诊台前,专科医师和专科护士为前来咨询的病人答疑解惑,同时提供量血压,测血糖,营养状况评估,健康饮食咨询等服务,张林英护士长为广大病友发放营养宣传手册,普及健康知识,义诊活动共惠及百余名群众。
主题活动二:互联网+助力老年健康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为了更好的推广老年健康知识,以及满足城郊外埠患者的就诊需要,有效的分流人群,通过“云”问诊的方式,协同线上专科医师在互联网上开展为期一周的线上义诊,一周以来每天网上挂号看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以一问一答互动形式为不便来医院看诊的患者答疑解惑,家住新洲区的陈女士在问诊中解开了困扰已久的营养问题,表达了对医生的感谢,互联网医院共接待近百名患者的咨询就诊。
主题活动三:营养促进与中医养生相结合 老年健康宣传周正逢冬病夏治的中伏,借助“三伏贴”的时机,老年病科的中医医师当仁不让,为患者把脉辨证,制定符合患者自身的药食同源治疗方案,考虑老年人营养不良与脾胃虚弱有关,选取关元、气海等穴位,为患者进行穴位贴敷,将内调,外治相结合,更加全面的改善患者营养健康状况,慕名前来贴敷的患者达到200多人次。
主题活动四:“老年营养健康”科普课堂 随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上升,老年营养不良发生率也逐年上涨,因此对膳食营养的管理需要更加专业,精细,个体化的指导。7月28日下午15:00,刘菊主任在腾讯课堂上开展“老年人膳食营养指南解读”的科普讲座,从中国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老年人膳食指导原则、老年人食物选择、老年人常见与营养相关疾病饮食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重点宣传老年营养健康科普知识,提高了参与者的老年营养专业素养,参加学习的人数近百人。
作为湖北省首批老年友善医院,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此次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着力宣传营养健康理念,提高老年人对食物营养,平衡膳食基本原则的认识,也加强了广大老年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通过此次宣传也吸引了更多人关注老年人健康,从维护老年人健康出发,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而努力奋斗!

“营”接老龄化,健康宣传我们在行动

文/ 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三病区    段心怡 张林英

护理文化

偷走记忆的可能不是岁月,有可能是一种破坏性的疾病。截⾄⽬前为止,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有1500 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该疾病不仅给老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更是让其家庭背上沉重的负担。
为了使更多人参与到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干预中来,使老年人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关爱,综合医疗科认知障碍预防护理小组于9⽉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在综合楼六楼示教室开展“爱,不会遗忘”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活动首先由张炜琦护士长进行致辞,强调阿尔茨海默病科普知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此次“脑又记”预防小组主题活动帮助大家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平共处,丢掉脑袋里的“橡皮擦”。主题活动共有四个环节,环节一——听科普:由“脑又记”护理组长李丹借助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小视频、PPT小讲堂向大家介绍这么一群“老小孩”,慢慢忘记家人甚至自己的姓名和长相,变得易怒、执拗......逐渐生活不能自理。这个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显著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环节二——看视频: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列举阿尔茨海默症的十个早期症状,指导⽼年患者在平时⽣活中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 ,积极到医院就诊;环节三——忆青春:由护士王莹带领大家一起通过照片追忆逝去的芳华,每位老人看着年轻时的自己,很多往事如电影胶片般在眼前浮现,打开了他们尘封的记忆,高涨的情绪将活动掀至高潮;环节四——动手指:由护士杨桂云、 朱丽婉 、张墨涵带领全体⽼人释放自己的双手进行⼿指操,起到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老人们专心致志的跟着操练着,偶尔的手指锻炼失误让岁月雕刻过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活动接近尾声时,小组提前将活动中展示的珍贵照片制作成专属摆件,将摆件送给每位老人,代表着综合医疗科对每位老人的祝福。
通过此次“爱,不会遗忘”的宣传活动,不仅让⽼⼈对阿尔茨海默病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学习有效预防疾病知识,也让⽼年⼈明⽩身体健康对于一个家庭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院对⽼年群体的关爱,提升老年人对我院的认可度、信任度、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最温暖医院”示范病房的含金量、知名度、美誉度。

爱,不会遗忘

文/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三病区 朱丽婉

护理文化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每年全球有约1500万早产儿出生,而中国早产儿约占10%。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出生后需要给予更多的医疗护理帮助,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保健帮助,绝大多数早产儿都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学习,拥有美好的未来。11月新生儿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开展早产儿系列义诊活动。
11月7日上午王娜主任带领儿童保健团队依托我院互联网医院平台进行线上义诊活动,短短半天义诊共接待患儿家属100余人次。就早产儿喂养、体格发育和神经行为评估及居家护理等为早产儿家庭进行了一对一诊疗及指导。整场义诊“一号难求”,线上氛围  热烈,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为满足广大患儿家属要求,11月11日晚上7时王娜主任带领科室团队再次推出第二轮世界早产儿日义诊福利——科普直播“辅食喂养新观念”。通过直播互动,家长充分了解了早产儿的成长特点,纷纷表示在呵护早产儿健康及育儿方面有了更大的信心。
11月17日,王娜主任带领新生儿及儿童保健团队继续开启世界早产日“有爱,有未来”主题义诊。为宝爸宝妈们解答在宝宝养育过程中碰到的各类问题。
新生儿开科至今我们用精湛的医术、精心的护理救治了多例早产儿,近期恰逢在我科住了一个多月的“小早产”迎来出院,我科医护特地为患儿准备了出院礼,庆祝患儿出院。患儿家属见到宝贝那一刻激动万分并为我们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在呵护新生命的道路上,我们用爱来守护。

有爱,有未来

文/新生儿科病区   许婷  杨春雪

护理文化

新年伊始福临门,万象更新人精神。2023年1月17日下午全体儿科医护人员,在影像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线下+线上同步举行了“儿童心肺复苏培训”活动。旨在加强科室急救应急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配合抢救急危重症患儿的能力。王娜主任致开幕词,提出了此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要求培训不能流于形式,要全员掌握,更要重在实践。
首先,杜恒副主任医师分享了最新版儿童复苏指南,全面讲解了儿童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着重强调了指南中“新”和“动”的知识要点,使大家对新版儿童心肺复苏要点理解更为透彻。理论授课结束后,线上、线下人员扫码完成问卷星理论考试。
接着,杨翠医师和王慧晴护师组成搭档,结合理论授课内容进行现场操作演示。他们配合默契,沉着冷静,操作娴熟,动作利落,紧张有序地完成了儿童基础生命支持、除颤、给药等技术操作。此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形式,将培训的范围辐射至相关医护人员,包括非儿科专业人员。
然后是操作考试。操作考试分为四个场地,采取抽签形式,随机抽取考场、案例、考试序号,现场医护人员两两配合、轮番完成儿童心肺复苏考核。现场氛围紧张而又热烈,大家如火如荼,相互配合默契。
本次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家受益匪浅,王娜主任表示以后这种培训需要加强练习需要“刻在心里”。儿童心肺复苏将常态化开展,夯实内功,勤练基础,守护好每一位天使!

把握黄金时刻,点亮儿童“心”希望

文/儿科门诊  明阳灿 徐桂林

护理文化

心语心愿

时针指向了午夜12点。你伏在我肩头,温软的脑袋来回磨蹭着我的头发,双臂紧紧地抱着我,手掌轻轻地拍着我的后背,用只有我才听得见的弱弱声音,“嗯,我知道错了!下次再不这样了!”你平复着我盛怒的情绪,就像我安抚炸毛儿的你一般。你似乎忘了,刚才明明是我暴跳如雷,是我疾言厉色,是我声嘶力竭地批评你。我一直以为我爱你,比你爱我,多很多。恕不知,你对我的爱,要包容、宽厚得多得多。
冬日的午夜,总是漫长而萧瑟的。墙上的秒针,拖着疲惫不堪的步伐,“嚓嚓嚓”地慢腾腾挪动着。平日里,我总是把最好的状态交给了工作,把全身的爱心送给了患儿,把所有的耐心给予了同事,却把全部的倦怠、暴躁伸向了你。而你,总是低垂着头,眼睛盯着脚尖,不言不语,哪怕被冤枉,也不分辩一句。是不是我的言行、情绪更加剧了你的沉默、退让、逃避、怯懦甚至自卑?!意识到这一点,我不仅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心像被揉碎了一般,疼痛不已。史蒂芬·柯维说,爱是一个动词,不是一种简单状态。要学会去爱,并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让爱成为一种身体力行的外化行为和内在动力。我开始摄取大量知识,学习非暴力沟通语言;开始“学”着和善而坚定, “学”着去“爱”你;开始主动了解自我,洞悉、管理情绪。慢慢地与自己和解,与岁月言欢,陪你一起成长。
人世间,爱的表达有很多种。譬如:奉献无私的爱,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不求回报;单向偏执的爱,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双向奔赴的爱,如云帆高挂,东风恰至。希望你我之间是第三种,爱是双向奔赴!
在没有你的日子,我是个半残废之人。腰椎退行性病变,一直困扰着我。无数个不能站、不能坐、不能躺的日日夜夜,是封闭疗法助我走出困境。自从有了你,幸福如花香,沁入心田,再难舍弃。我开始锻炼身体,追逐健康。起初一步三喘,慢慢地跑出三公里、四公里……你笑我,还没有你走的快。我微笑不语。从迈开腿后,一切都悄悄地发生变化:肌肉力量不断增强,腰椎病得到了较好控制;动不离身的腰带已束之高阁;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也有了大幅提高;当然,更重要的是,能陪你看四季更替、斗转星移。这是锻炼带来的红利。亲爱的,看着日渐圆润的脸庞,不断厚实的胸背,你是否也开始重拾球拍呢?
受家族性遗传基因影响,我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因微胖也曾误入减肥歧路,健康每况愈下。自从有了你,我逐渐意识到要“爱”自己。像金惟纯先生说的,做好自己。我开始远离甜点、零食、饮料,用正念的方式吃饭,享受食物的美味,同食物和解,与健康握手。如今体重稳定,马甲线初见雏形。间或实施轻断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一度频发的低血糖也久未找上门。亲爱的,自律对你来说有点苛刻,但是,看到你晚餐后“决然”拒绝甜食,我颇感欣慰。
在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常常流连于各种社交平台,刷爆各种短视频,身处其中的你、我都无法幸免。远离手机,不是单凭自控力能解决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转移注意力,寻找可替代的乐趣。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读书。但是,我假装读书的模样,怎能逃过你聪慧的双眼。樊登老师说过,你自己得真正地爱读书,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曾几何时,我专注、认真地做批注,沉浸式地阅读书籍,似乎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你,你也跟着啃了一本又一本。最令人欣喜的是,你开始向我推荐书籍、分享心得了。我不禁泪目。因为爱你,唤醒了我的认知:不要简单粗暴地试图改变孩子,相反,改变始于父母自身的觉醒。因为爱,是本能。如何爱,是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
亲爱的,看到你因“是否有自控力”而质疑,我忍不住想对你说:你拥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人人品尝美食,你抵制住诱惑,是自控力;人人刷手机,你专注于书本,从中摄取营养,是自控力;打卡后自觉归还手机,压制住看“原神”的冲动,更是自控力!你努力自我控制,努力提升的过程,真的很美,很迷人!
时光慢慢地往前走。在爱的孕育与孵化中,你心向阳光,开朗、快乐、茁壮地长大;在爱的熏陶与反思中,我回炉重造,遇见和善、自信、悦纳的自我。这些都是爱的力量。谢谢你,让你今生来爱我!也谢谢你,让我今生来“爱”你!让我们彼此促进,相互成长吧!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你追寻远方,我们奔赴你,只为你!有你,就有了爱,更有了期待,不只是现在……

文/儿科门诊 徐桂林

心语心愿

“爱”是一场终生的修行

文/消化内科三病区 张萧

心语心愿

铲屎官

曾有网友说养猫的意义大概就是:“物质上我养它,精神上它养我”,它能治愈我所有的不开心,是生活给与我扑面而来的善意。从小喜欢猫的我看到这句话蠢蠢欲动了。
于是在去年我养猫了,两个月的小奶猫。
第一次见到它是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布领养的信息,在照片中第一眼就看到了圆圆脸的它,便立刻联系了猫主人去把两个月大的它带回家了。刚到家的时候,它很贪玩也很调皮,抱在怀里的时候就安稳地呼呼大睡,挨骂地时候满脸无辜,但一分钟后就抛之脑后了。它从来没有人身上的沉重感,就像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
猫咪和人一样,都有与生俱来的灵性,能够感知到你的情绪,并通过自己可爱的表情、动作、声音去感染你。
转眼它已经陪伴了我一年,这一年里,它无数次的治愈我。伤心难过的时候它在旁边静静的陪伴着我;每天回家一开门它便向我狂奔而来,看到它的小脸,便扫去了一天工作的疲惫。
我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铲屎官,我在治愈病人的同时,也在被我的小猫治愈着。它的出现,让我的生活有了光。

文/产房 杨岛

心语心愿

期 待

人生,总有一种期待…
生命很美,美在可以期待;期待很美,美在不知道结果。离别后期待重逢,失败后期待成功,悲伤时期待快乐,失去时期待拥有。期待就像是一根桅杆,支起了生命的帆。
在产房里,所有的孕妈妈都在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期待着听到那第一声啼哭,期待着第一次的相见,既紧张又兴奋,既害怕有充满力量,既无助又满怀憧憬,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充满希望与美好,正是因为心中有期待,所以期望着,等待着,就算每一次的宫缩都难以忍受,就算生产过程中充满痛苦,但是心中总有一股强大的能量一次又一次支撑着她们坚持下去,谁能不说这就是最美的期待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也是属于母亲的期待。小的时候,母亲期待我们能够健康成长;长大后,又期待我们能够快乐幸福。因为母亲的期待,我们积极地面对生活,勇敢地走向社会,从懵懂走向成熟,从失败走向成功,一步又一步自信地走向未来。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吟唱感动着我们,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鼓舞着我们,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陶冶着我们,陶渊明“不为五斗 米折腰”的节操熏染着我们……我们不甘平庸,立志走向未来,去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未来,是我们的期待,创造辉煌,是我们的追求……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还有期待,生命的光辉就将永远闪耀。半百之龄的姜子牙心怀期待,垂钓渭水,等来周文王;躬耕陇亩的诸葛亮好为《梁父吟》,甘当“卧龙”终于在期待中得遇知音,成就一番宏业……有期待,才会有辉煌,总有一种期待,让理想之树开花;总有一种期待,让人生之路常新;总有一种期待,让生命之树常青;总有一种期待,让我们的人生精彩;总有一种期待,让我们的心灵为之感动
是的,只要明天还在,不管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作为助产士的我们都会永远期待,用热情去拥抱每一个黎明,去帮助每一位初为人母的孕产妇平安顺利的分娩,让我们一起期待新生,见证生命的到来!

文/ 耳鼻咽喉科病区 童菁

心语心愿

我们的新时代,不负韶华

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100年的光辉历史,回望这走过的建党百年路,记载着多少的风雨沧桑。时至今日,已然踏入了新时代,但他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砥砺前行。临冬十月,梅花破寒,在新时代的青年,正是奋斗的时光。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不负韶华,为自己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新时代之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每当这些诗句浮现在眼前时,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献身的先烈们,心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一个个耀眼的名字,犹如繁星照耀了新中国的天空。过去,我们要铭记历史;现在,我们要积极进取,脚踏实地;未来,我们要逐梦前行。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这庄严的誓词中,我们走进神圣的医学殿堂。理想信念是推动人生前进的动力,它犹如灯塔,指引人们朝着奋斗的目标前进。从此,我们打开了悬壶济世的大门,踏上了救死扶伤的征途,开始与病魔斗争,与生死赛跑,为肩上沉甸甸的生命而努力。如今我们正在实现我们的诺言,一场没有销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有那么一群身披白衣的战士,逆风而行,离开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走向战场,救助那些被病毒感染的人群。人们都喜欢亲切称呼她们为“大白”,但有什么“大白”,不过是一群换了一身白衣,为疫情救治工作奋力前行的人。逆行的人并非生而强大,他们是都是平凡的人,都有着一颗凡夫俗子的心,只是不愿违背当初的誓言,只是炙热的心中有着深深的责任。在最美的年华,做无悔的事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风雨同舟,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为人民服务,是医者的初心,也是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本质,是我们正在坚持做的事情。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我们应该随着时代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用责任和敬业之心做好本职工作。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会对你笑。我们的镜子就患者,每一个患者都是弱势群体,在他们痛苦时,我们哪怕是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淡淡的微笑,对他们来说也许就是整个春天。不管任何情况下,只要患者需要,病情需要,工作永远在第一位,我们付出的是一份热情,收获的确实患者的信任。
回眸昨日,祖国成就辉煌,展望明天,我们豪情满怀。作为一位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作为一名90后青年党员,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青春朝气永在;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追梦无止境,我们正青春,努力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成绩。

文/消化内科二病区 张欣

心语心愿

我与疫情这三年

有一种职业,上班不知几时下班,经常充满着变数;有一种职业,中午没有午休,饥饿是经常事;有一种职业,女孩没有机会做精致的妆容;有一种职业,即时我们天天喊着下辈子一定不做,但我们谁也没有放弃。这个职业就是——护士。
时光像流水一样漫过,转眼间我已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第一次戴上燕尾帽时的兴奋,我是如此美丽,我成了一名白衣天使.带着最初的向往投入到在护理工作中,可是日复一日的繁忙、琐碎的工作,还有病人的不理解,内心里那最初的美好也变成了一地鸡毛。这份心酸和无奈渐渐的让自己变的消极和沮丧,变成了一名不那么积极、没有激情的“老护士”的一员。
一直以为可以这样平静的走到退休,可突然而来的一场疫情,让我重新点燃了生命中的光.和疫情抗争的三年里,我们有难过和焦虑,也收获了温暖和感动,凡事过往都教我们成长。回顾这场疫情中的人和事,总能给我们一些人生的启迪。当我第一次新冠感染,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接近死亡,头一天同病房的阿姨还在跟我说,“我们一起加油”第二天晚上她就离开了,所以当新冠治愈后,觉得“活着真好”。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因为与病人密切接触,感染上了新冠病毒,最害怕的是家人也被自己感染,万幸的是他们平安,而我心存感恩,对自己说“以后要认真工作,用心生活,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几年的疫情反反复复,多少家庭的支离破碎,让我终于明白,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在这场灾难⾥,每个⼈都是洪流中的⼀滴⽔,没有⼈可以⾃全。⼤到城市之间的互助,⼩到邻⾥之间的帮助,疫情早已把我们紧密链接在⼀起。三年来,每当疫情出现的时候,总有医务人员逆⾏施救⼈于危难,给⼈以希望。我们深知团结的力量,陌生⼈的温暖,集体的智慧,永远可以战胜⼀切困难。⼈和⼈之间已经组成⼀张⽹,互相托底,彼此⽀持,才容易挺过⼈⽣的苦难。疫情反反复复,也让人产生了急躁的情绪。但是护士长常常会引导我们:学会站在病人的立场,为他们着想,做到关心、体贴病人,同时要学会用熟练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去为病人减轻病痛,战胜病魔。
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一生只能做平凡的事,但我们在这平凡中也可以享受到平凡的快乐。在这条路上也许没有感谢与回报,没有鲜花与掌声,没有理解与支持,但是当我看到自己护理过的患者能够康复时,看到一张张陌生到熟悉的面孔,由入院的痛不欲生到如今的神采飞扬,我感到了欣慰。因此,我为自己是一名医护工作者而骄傲,这也将激励我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感动你我

感动你我

医教携手,助力金榜题名

文/NCU 罗旭雯

壬寅年末,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江城武汉,为应对新一轮挑战,接上级指令,我院盘龙院区改造为新冠亚定点医院,全力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从一个病区五十张床位到四个病区两百张床位,医院雷厉风行地克服了医疗资源不足、医护人员分布不均及跨区转运病人等困难,完成了应收尽收、竭力救治患者的任务。我院收治的新冠感染者里,月龄最小的八个月,年龄最大的九十五岁;这其中,包括两名即将参加艺术高考的高三学生。
11月28日,武汉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发布公告,武汉市2023年普通高考美术统考将于2022年12月3日举行,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姜同学和邓同学寻求当班医护的帮助——再过五天就要参加艺术高考,但由于感染新冠病毒,不能回到学校安排的考场参加考试,询问医院能否为她们安排单独的病房作为考场,以顺利参加高考。与此同时,两名学生所在高中的校领导联系呼吸科罗光伟主任,表示希望我院能协助两位学生参加高考,得到肯定答复后,校领导表达谢意。罗光伟主任,张忱忱、喻彬护士长立刻告知值班护士,协调病人,为两名高考生腾出单独的病房。值班护士与其他住院患者协商转床时,被病人拒绝,但当他们知道是为了高考的孩子准备考场后,很快就在护士的陪同下完成了转床。我们安排好两位同学到新病房,再次告诉她们,有任何事情、任何困难都要告诉医生护士。考试前夕,校领导再次联系了医护人员:两位老师将于明天清晨到达。
校方人员由于没有学习过防护服的穿脱,不能出入医务人员通道,于是当日监考老师在我们为其准备的场地做好防护措施后进入病区,值班护士带路监考老师到达“考场”,一场特殊的高考在学校和医院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展,考试结束后,校方人员和两名考生都向医护人员一路的协同配合表达了感谢。
教育、医疗都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优秀公平的教育给了所有受教育者上升的希望与方向;仁心仁术的医疗让每个人的生命健康都有所保障。在新冠疫情逐步离我们远去的今天,医疗卫生依然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始终是国民关注的重点。作为医疗卫生单位,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强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追求。

感动你我

争分夺秒护新生,永不停歇爱心接力

文/新生儿科病区  许婷  杨春雪

“患儿宫内窒息,请求协助抢救…”6月10日19时46分,接到急救电话后,新生儿科宋文奇医生第一时间赶赴武汉都市妇产医院产科参与抢救。患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心率54次/分,肌张力差,立即给心肺复苏后,在气管插管配合人工正压通气下,患儿氧合仍不稳定,情况危急, “要与时间赛跑,快快快!”,请示王娜主任后,果断启用新生儿科应急转运系统,为患儿开启绿色通道,在持续正压通气下转至我院新生儿科。  
转运至科室后马上连接高频呼吸机,患儿对呼吸机参数要求极高,结合患儿母亲有胎膜早破、糖尿病及羊水三度病史及胸片、心脏超声表现,考虑患儿存在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在王娜主任指导下,快速给予一氧化氮持续吸入联合高频呼吸机缓解呼吸困难及肺动脉高压。患儿病情极其危重,存在窒息后多功能器官损伤,陆续出现抽搐、心力衰竭、少尿,发热等症状及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根据患儿病情给予了强心、降肺压、升体循环压、提高胶体渗透压,抗感染及改善缺氧后血管内皮糖萼功能等系列抢救措施。
在新生儿全体医护人员的连续奋力抢救下,36小时后患儿心功能逐渐改善,3天后停止一氧化氮吸入。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儿生命体征渐趋平稳,病情好转,1周后撤离有创呼吸机。
如今,患儿即将康复出院,小家伙的体重也已长至8.5斤,看到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心怀感激“是你们争分夺秒的抢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啊!”。   
目前,我院新生儿科NICU已转运外院危重症新生儿数十例,完善的转运系统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危重症患儿的救治率,同时也体现了新生儿科在急危重患儿救治中 “争分夺秒 护佑新生” 的宗旨。我们将永不停歇地做好爱心接力,为急危重症新生儿保驾护航。

感动你我

精心护理让“透明宝宝”皮肤重生

文/新生儿科病区  杨春雪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6月1日儿童节23时27分,黄陂妇幼一产妇刚诞下一名新生儿,医护人员就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小六一”(化名)的四肢皮肤大面积缺失,就像剥了皮一样,只有一层薄薄的皮下组织覆盖。血红色的肌肉暴露在外,血管脉络清晰可见,一碰就会破裂流血,随时面临感染等风险。情况紧急,立即联系到我院新生儿科王娜主任,王娜主任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派出专用救护车将患儿转入新生儿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小六一”是足月生产的孩子,怀孕期间宝妈的各项检查指标都很正常,经过各项检查及皮肤科会诊 ,考虑为“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左手右手及双足皮肤表皮真皮缺损,缺损部分约占体表面积的8%。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是一种罕见的出生时皮肤局限或广泛缺损的疾病,以一定部位的皮肤缺损为特征。是国内外极其罕见的遗传病例,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文献显示其死亡率约为17.8%,通常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患儿出生四肢即出现不同规则的皮肤缺损、为无菌性炎症、似溃疡面,表面覆盖一层菲薄、透明、脆弱的膜样结构,缺损深度从皮肤至骨质结构,深浅不一。目前国内外对于病因尚不明确,常规产检也无法排查。
“我们是NICU开科后首次收治这类患儿,该罕见病例护理的难度很大,因为表皮缺损处是极易容易引起感染的,一旦造成感染,极易并发感染导致败血症危及生命,该患儿治疗关键是创面处理,要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王娜主任表示。杨春雪护士长对各类伤口创面护理有一定的经验,为了更好地护理患儿,护士长带领许婷等护理骨干对患儿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了创面治疗个体化护理方案。
“传统观念认为伤口要保持干燥,这样能促进伤口结痂,但这种干性环境对一些特殊的皮肤问题并不适用。实际上湿性环境有助于多种生长因子发挥活性,从而加速伤口愈合。”新生儿科护理团队对患儿的创面采用湿性换药技术治疗方法,采取包扎换药治疗,能减少更换药物次数、缓解创面疼痛、杜绝细菌从缺损的皮肤入侵,促进皮肤生长,加快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并减少愈合后瘢痕增生,减轻瘢痕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对于皮肤缺损的新生患儿,细致入微的护理无疑是场持久战。患儿因创面疼痛每天都会哭闹不安,医护人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日常护理操作中谨小慎微、悉心处理创面。每次换药前都给宝宝备好安慰奶嘴,口服葡萄糖,换药过程专人安抚;换药中要一点点揭开敷料,一个个指/趾关节用生理盐水慢慢冲洗待干,再外涂药物、覆盖,最后用专用敷料将一个个指/趾关节及部位包扎吸收渗液及固定,等待新生皮肤爬行生长。每次换药都要花上近2小时。
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20天的治疗和精心护理下,“小六一”治疗全程无感染,从裸露的皮下组织,再到逐步结实的淡粉色皮肤,患儿目前双足及右手皮肤已全部恢复正常,左手皮肤缺损伤口已大面积爬出新皮,家长也是满怀感激,反复表示来对了医院。
我院新生儿科依托强大的兄弟科室皮肤科的技术优势,开展新生儿皮肤性病亚专科,目前已收治数例先天性疑难罕见皮肤病新生儿及梅毒感染新生儿,逐渐积累专科经验,打造学科影响力。

感动你我

历经三月护理保脚趾 中秋佳节九旬老太展欢颜

文/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三病区 贺艳 张林英

大家都知道,人到老年,身体的修复能力就会变差,一般的伤口愈合都较年轻人缓慢。那么,要是合并糖尿病呢?还合并下肢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呢?更胜者,还是一位91岁高龄的患者呢?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收治的高龄患者越来越多,多病共存为老年人的护理带来挑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护理问题时,需要制定个性化、细致而全面的计划,分步骤实施。
三个月前,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三病区收治了一位高龄患者周奶奶,在家不小心擦伤右脚小足趾,由于不痛不痒周老也没在意,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小足趾伤口开始化脓溃疡,小足趾尖端皮肤溃烂,并且发黑,夜间尤为疼痛,甚至疼痛难忍影响睡眠。不得已,来到医院就诊。收治入院后,护士查看患者足部发现右足小跖趾溃疡,干性坏疽,虽然黑痂面积只有2cm×2cm,但红肿已经延伸到小足趾根部。周奶奶91岁高龄,基础疾病多,患糖尿病30年,合并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冠心病、阵发性房颤、高血压、陈旧性脑梗死,疾病诊断不下于10项。面对多病共存的周奶奶,足部的溃疡无疑是雪上加霜。经过血管科及伤口护理小组的会诊,一致考虑,由于周奶奶受多种疾病的制约,有下肢血管与周围神经的损伤,暂没有进行清创的条件,首要任务就是控制感染,如果感染不能控制,甚至还会截肢。听闻要“截肢”,周奶奶惊慌失措,这个消息带来的痛苦远远甚过当年获悉自己被诊断为糖尿病。周奶奶的情绪极度低落,极力希望能通过我们的治疗护理,让她的右足趾可以恢复,不用面临截肢的风险。
护士长张林英看到一向乐观的老太太,变得郁郁寡欢,把防止糖尿病足进一步恶化、控制感染、降低截肢概率作为第一阶段的目标。她组织科室护理团队进行讨论分析,特别强调在针对高龄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上,需要采取的是科学全面的干预措施,控制伤口的感染,调控患者的血糖,强化营养,改善下肢循环,多管齐下,才能达到保足趾的目标。计划制定后,护士们就积极行动起来,每天监测患者的血糖,细致观察记录患者足部的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给予伤口局部换药,并根据伤口情况,随时调整换药方案,配合抗感染治疗,在进行多种换药方法、多次换药后,周奶奶的足趾感染得到控制,足趾的红肿消退。
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换药后,患者足部创面情况得到改善,但进入了瓶颈期。感染虽然得到控制,但1cm厚的黑痂纹丝不动,清创还是不清创?如果清创,患者的周围血管及神经病变如此严重,很可能会导致伤口无法愈合,甚至发生感染。但如果不清创,周奶奶的疼痛还得忍受多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通过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营养干预,周奶奶的血糖、血清蛋白、凝血等各项指标已经达到较好的水平。我们根据患者目前情况,再次进行评估、讨论,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张护士长决定“动刀”,制定了消除黑痂、减轻疼痛、促进愈合的第二阶段目标。
责任护士朱厚莉、贺艳、梁胜波、李丹接力换药,对坏疽的黑痂进行分步清创、刮除,梁胜波护士更是查找文献,发现局部氧疗有助于糖尿病足的愈合。于是,在对黑痂进行清除的同时,配合氧疗。由于周奶奶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对疼痛特别敏感,每次换药都是一种折磨,护士们尽力用最轻的动作做出最有效果的处理,所以,每次换药需要30分钟,护士们或蹲,或弯着腰坚持,只希望周奶奶的伤口能早日愈合。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护理团队精心的换药护理,历时三个月,终于在中秋假期将最后一点黑痂全部清除,当班护士将黑痂清除的照片发到护士群里,整个护理团队都激动不已,让大家班班牵挂的足趾终于迎来了新生。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次护理成功的喜悦,但对于周奶奶,心理的煎熬是长久的,脚趾的黑痂不仅是疼在脚上,更是压在心头的石块。至此,小小的黑痂终于从脚上和心理都去除了,周奶奶久违的笑容再次重现,感动的说:谢谢你们给了我最好的中秋礼物!

感动你我

感动你我

文/皮肤科门诊 付秀娟

原以为2020年的武汉战“疫”已成为了过往,尘封在了昨天,谁曾想到2022年它又卷土重来,甚至是在武汉全面解除封控管控后,他的感染传播速度之快,快到都来不及做好万全准备,大家都纷纷中招感染,而这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些从一开始就在抗疫一线,奋战到最后自己感染了却仍然坚守在一线的同仁们……
如果把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比喻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那么医院发热门诊、急诊、呼吸科就是组织战火蔓延的重要防线,它们是疫情防控的“前哨”,是最容易接触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地方。在面对人人畏惧的病毒时,我们皮肤科人也没忘记我们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接到医院的号召后,大家纷纷报名参加了各个地方的支援工作。
作为皮肤科的一员,我们深知皮肤科人更熟悉的肯定是皮肤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但大家都不畏艰辛,也不惧学习,大家组建了各种支援小队,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关心、相互学习,大家一起加油打气!我们皮肤科的同伴们陆陆续续进入到方舱医院、金银滩医院、核酸采集点、发热门诊、急诊、甚至是120急救中心,哪里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还曾记得12月的某天夜班,在发热门诊与我对班的也是位皮肤科人,她在接班时发烧到38.6,为了不影响上班,她吃了发烧药和止疼药后接的班,因为穿着严实的防护服,期间她一直流鼻涕都没办法清理,就那么一直坚持到下班,我问她怎么不告诉领导,她却告诉我领导都发烧咳嗽好几天了,症状轻的能上班的就那么几个人,不想让大家再临时又来顶班,当时我就感叹大家心心相惜和勇敢又坚韧的精神!当然上班的过程中曾碰到过很多类似的事,各个科室都有,而作为皮肤科一员,在面对我们不那么熟悉的领域,依然能积极的去参与去学习,勇敢而又坚定的投身到抗疫这件事件中本身就是令我所感动的!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感谢所有参与抗疫的白衣天使们,不惧感染,负重前行,你们就是生命的守护神!

感动你我

抗击奥密克戎 一医重症在行动

文/重症医学科 汪超阳 万微波

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对当前疫情防控新态势,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数量极速增加。而作为疫情防护的最后一道防守线,重症医学科的床位很快呈现饱和状态,出现一床难求甚至于加床的局面。
按照医院最新的工作部署,要将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重症,防死亡”,着力保护重点人群、降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科室紧急扩充重症医疗资源,包括床位、设备以及人员培训,及时优化调整收治流程。在原有重症床位的基础上,增设加床,科室精锐医护力量,组成多支重症治疗队伍,如ECMO小组、气管插管小组、俯卧位通气小组、肠内营养小组等,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开足马力,使救治能力最大化,全力接诊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为了保证危重患者的救治,防止轻症患者拖成重症,医务处主任范学朋将重症抢救治疗的关口前移,建立全院巡诊机制。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的胡述立副主任医师及其他医师则穿梭在全院各个病区,关注每一名位危重症患者的动态,每日查房和随时会诊,并及时汇总,保证在院危重症患者及时得到重症救治。
重症医学科作为保障危重患者最后一道防线,全体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的冲锋陷阵,保障每一名重症患者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救治。ECMO治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俯卧位通气、PICCO监测、中心静脉穿刺、胸水穿刺、血液净化治疗、床旁超声、体位引流等一个个高危风险而又复杂的操作在重症人的手中显得得心应手。
正所谓“三分治七分养”,重症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除感染新冠病毒以外,本身都有较为严重的基础性疾病,甚至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在重症医学科病区,所有患者均无法自理,需要医护团队24小时不间断的悉心照料。不仅要给予器官功能支持治疗,还要提供生活护理。有很多老年患者体重超过二百斤,无法自主翻身,护士们不分昼夜的为患者翻身、喂水喂饭、清理大小便,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在医护力量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每名医护顶住巨大的身体压力和精神压力,超负荷工作。而他们每天在重患身边不停的忙碌着,为的就是重症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重症医学科成立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十五年来,科室不断提升重患抢救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在多轮疫情大考中,出色的完成重患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任务,一次次的将危在旦夕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救回,并积累了丰富的重症救治经验。只讲奉献、不怕困难,是每一名重症人的无畏精神,全力保障重症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症医学科人的使命与担当。

获奖表彰

奋斗不止 精进不怠

文/护理部 喻小红

获奖表彰

2022年8月12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指导、“健康界”举办的第七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城市类)总决赛圆满落下帷幕,我院护理部报送的3个案例斩获佳绩。神经内科王婧护士长团队的“健全绿道管理流程,提升卒中急救品质”荣获“百强案例”“卓越案例”奖;肝胆外科朱丽萍护士长团队的“创新营养管理,助力肝癌术后康复”荣获“百强案例”奖;神经外科罗志华护士长团队的“依托医联体构建远城区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荣获“十大人气案例”奖。
神经内科王婧护士长团队的“健全绿道管理流程,提升卒中急救品质”案例与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605家医院报送的2058个案例同台角逐,通过案例申报、网络投票、专家初评、主题决赛、全国总决赛环节,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国家总决赛。
“健全绿道管理流程,提升卒中急救品质”主要分享和展示了卒中中心不断健全危急重症救治与管理流程,将精益化管理运用到卒中急诊绿色通道实践中方法和经验。我院卒中中心急诊绿色通道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建设,严格把控各环节,做到精准施策、关口前移。医院卒中团队通过高效率救治、高质量奔跑、高标准服务,以流程促精,质量促益,有效做到卒中救治“三缩短”,打造“卒中快速垂直救治链”,有效提升了救治成功率,切实解决了急诊患者就医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汇报环节由王婧护士长代表我院对该案例进行8分钟线上汇报。前期,医院高度重视,护理部亲自督导、把关审核。该案例选题独具特色,立论鲜明严密,论证有理有据,评审专家从案例的综合评估、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影响力、推广性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分,最终斩获决赛环节“卓越案例”奖。
肝胆外科朱丽萍护士长团队的“创新营养管理,助力肝癌术后康复”,以肝胆外科医护团队为主导,手术室、药剂科、肿瘤科等相关科室开展一体化协作,构建肝癌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全程管理模式,形成肝癌患者临床营养护理病历体系,规范统一肝癌患者营养护理病历格式,全面实现临床营养信息共享,保证了营养干预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获得“百强案例”奖。
神经外科罗志华护士长团队的“依托医联体构建远城区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在医院“一科一策”精准帮扶的政策下,组建医联体专科团队,将制度规范化、同质化,积极培养专科护士,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双模式,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实时追踪,有效提升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十大人气案例”奖。
本次擂台赛,是对武汉市第一医院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检验,荣誉的背后,是医院对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高度重视,是医院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切实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为推动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走深走实,本着“用心服务、传递温暖”的服务宗旨,2019年魏力院长提出打造“江城最温暖医院”,经过三年阶段性努力,医院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得到广泛提升。今年,医院将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作为工作重点,谋篇布局,提出《“最温暖医院”三年行动提升行动方案》。一直以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护理部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围绕“最温暖医院”建设,不断深化“医·家”护理品牌,持续推出相关务实举措,取得一定成果和良好口碑效应。
改善医疗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医疗是核心,服务是内涵,未来护理部将围绕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创新模式、不断强化管理、不断改进举措,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奋斗不止,精进不怠。

开心一刻

乐思 NURSE

开心一刻

文/皮肤科二病区 晏莺莺
                                                   

1 你是在问我为什么选择学医吗?我选择学医是因为高中的时候,经常看到女生在QQ空间写:“我好喜欢医生啊!怎么办啊!”。如今两年半过去,我发现情况不对劲,才明白她们说的是陈奕迅。
2 苦是苦了点,还是很有权威性的。一教授带学生去查房,进病房前,对学生说:一会你们去看里面那位病人,如果你会治,就点一下头,不会就摇一下头。学生甲看了看,摇了摇头,学生乙看了看,摇了摇头,学生丙看了看,还是摇了摇头。教授失望的叹了口气。这时病人急了:大夫,求求你们救救我,我还不想死啊!

3某患者慢阻肺,医生交代要减少吸烟,最多每餐饭后吸一根。过俩月复诊,患者像吹气球一样发胖了。护士问:是不是戒烟搞的?患者说:不是,你说每餐后吸1根,我现在每天吃10餐。

开心一刻

文/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一病区 曾艳妮
                                                   

 前几天,在医院输液,快输完时,护士走到我身边贴心地提醒:“自拍了吗?没拍赶紧拍,拍完我要拔针了。”

老张去打针,好多人等在医院里。
  老张等了好久,有点着急,就到输液室门口,听里面说:“今天是你们实习最后一天,大家来个考核!”
  老张一听,吓了一跳,实习护士手上可没准,我躲一下吧!
  他出去遛了一圈,回来发现医院里已经没人了,走近了输液室他听到“这些孩子呀,把病人搞得好痛苦呀!”
   老张乐了,走进去说:“打针!”
  一位老护士见他后,一笑,向里一喊:“刚才没及格的护士,出来补考。”

英语一隅

英语一隅

医学英语对话

1.Good day.How can I help you?你好,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2.I need a prescription filled.我需要处方上的药。
3.Do you have a insurance or you paying out-of-pocket?
  你是想用医疗保险还是现金支付。
4.I am paying out-of-pocket.我用现金支付。
5.Prescription, please.Have a seat and wait a moment.
  处方给我,请坐一下,稍等。
6.Okay. Thank you.好的,谢谢、。
7.Sir. Take this to the cashier on the third floor and bring the receipt back to me.
先生,请把这个拿到三楼的收银处,然后把收据拿回来给我

8.Do I have to join the line again?我还要再排队吗?
9.No , come straight to the counter.不用,直接来柜台就可以。
10.Ok!好的。
11.Sir,the receipt please.先生,请给我收据。
12.Here you are.给你。
13.This is your medication. Please follow the doctor’s instructions carefully.
这是你的药,请仔细遵医嘱服用。
14.Yes. Thank you and have a nice day.
   好的。谢谢你,祝你愉快。   

学术秀场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肝胆外科一病区 杨叶 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 Analysis of EBN Intervention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Intrahepatic and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护理部轮转 王芬 EXPERIMENTAL AGING RESEARCH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Duration and Depression among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
护理部轮转 王禄 Behavioral medicine Association of Midday Napping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in Chinese Adults: A 8-Year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护理部轮转 王禄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ssociations of Daytime Napping with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Hypertension in Chinese Adult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学术秀场

学术秀场

2022年,护理科研及学术水平不断彰显:在护理课题上实现新突破,年度市级以上课题立项5项;在护理文章上实现新提升,发表论文122篇,其中SCI 18篇;在成果利用上实现新进展,再添护理专利30项;在护理著作上实现新成效,编写护理专著35部。

文  章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泌尿外科二病区 江娟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DERIVED mir-200c Regulates Wingless-Related Integration Site (Wnt)/beta-Catenin Signaling in Prostate Cancer by Targeting Cortactin(CTTN)
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周晶晶H2899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linical Efficacy of Huangkui Capsule plus Methylpredniso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Nephropathy and the Effect on Urinary Protein and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Patients
肝胆外科二病区 邱晶晶 Support Care Cancer Effect of 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 enteral nutrition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hepatectomy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妇科二病区 王李菲 Frontiers in Genetics ( www.frontiersin.org )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and Trends of Down Syndrome From 1990 to 2019
血液透析室 吴爱纯 Hemodialysis International In-plane guided upper arm arteriovenous fistula cannulation with color ultrasound
甲状腺乳腺外科二病区 杨侠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vicofacial Edema and Paresthesia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学术秀场

学术秀场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泌尿外科二病区 孙莹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 Nursing Research o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ased on Continuous Nursing Care
眼科病区 黄雅文 International Urology and Nephrology Reminiscence therapy-based care program serves as an optional nursing modality in alleviat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in surgical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介入放射科 朱小敏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influence of integrated nursing of operating room and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combined with 6Sigma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roominstruments
肝胆外科二病区 杨珺、卢黎 Comnutational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 The Effect of MDT CollaborativeNursing CombinedwithHierarchical NursingManagement Model on theQuality of Life andComfort of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Stones Combined with Acute CholecystityafterSurgery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血液内科病区 黄智红 ACTA MEDICA MEDITERRANEA THE EFFECT OF STANDARD PATHWAY CARE FOR HEALTH PROMO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WYELOID LEUKEMIA
介入放射科 辛丹、叶红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 the nursing effect of PRECEDE Management 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surgical smoke:based 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CCU) 潘婉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Mobile Computing The Role of Medical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Diagnosis of Knee Osteoarthriti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妇科二病区 王李菲 Cytotechnology The roles of HOXB8 through activating Wnt/b-catenin and STAT3 signaling pathways in the growth,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ovarian cancer cells

学术秀场

学术秀场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全科医学科病区 刘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及与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心室重购的相关性
肝胆外科二病区 秦玲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九龙虫对不同生长期自然衰老小鼠睾丸凋亡因子及血清相关激素的影响
神经外科一病区 罗志华 天津医药 高血压性脑叶出血微创外科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生殖医学科门诊 陈娅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产后6—8周女性阴道炎与阴道微生态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肿瘤科三病区 张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MBL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诱导化疗期间感染的关联
妇科一病区 易彬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LncRHA HOTAIR基因多态性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宫颈癌易感性的关联
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三病区 王映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k点刺激、多点负压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急诊医学科(门诊) 潘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动脉头臂血管转流技术与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比较
护理部轮转 宋秉娜 护理研究 膝骨关节炎病人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血管外科病区 窦婷 陕西中医 五参除痹方在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的应用价值
胃肠外科二病区 张红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微米大黄炭白芨胶对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
护理部轮转 孙婵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团体辅导对减少失独老人孤独感的效果
神经内科三病区 孙纯 中华护理杂志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鼻肠管肠内盲插置管综合护理方案的构建
护理部轮转 章薇 护理学杂志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护理研究进展
急诊医学科(门诊) 韩瑞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脑电双频指数联合血清 Ghrelin 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学术秀场

学术秀场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胃肠外科二病区 施敏H2542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手术术后瞻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皮肤科综合治疗室 陈诚 中国美容医学 强脉冲光联合超脉冲点阵CO2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消化内科三病区 林洁 粘接 消化检查用的超声耦合剂制备及对超声传播的影响
消化内科三病区 熊雪丽 四川中医 消痞养胃汤结合耳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餐后不适症状和胃肠功能的影响
消化内科三病区 刘晶 化学与粘合 一种消化科组织胶的制备及性能试验
消化内科一病区 何金品 陕西中医 益气活血消痞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影响研究
消化内科一病区 石含峰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针刺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内分泌科病区 彭婷 粘接 汉麻基纤维素水凝胶复合功能伤口敷料制备及性能
皮肤科门诊 付秀娟 中国美容医学 红蓝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胃肠外科一病区 舒玉珍 护理学杂志 混合痔患者术后的中医综合护理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肝胆外科一病区 朱丽萍 中国数字医学 2011年-2021年护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皮肤科门诊 肖洁银 中国美容医学 755nm皮秒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影像因素分析
骨运动医学科病区 贺英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胃肠外科二病区 施敏H2542 陕西中医 补血升白联合针刺三阴交对直肠癌术后化疗药物所致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
消化内科三病区 喻翩 四川中医 柴胡清胰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急性胰腺炎(湿热内蕴型)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儿科门诊 徐桂林 中南药学 地西泮胶束溶液的制备及其释放性能评价
神经内科一病区 王婧 疑难病杂志 多模态监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颈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预后的评估
妇产科门诊 张培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改良式聚丙烯网片全盆底悬吊术修复老年妇女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效果
骨关节外科病区 李敏H2248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关节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比较

学术秀场

学术秀场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CCU) 吉岳萍 哈尔滨医药 延续性护理干预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研究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CCU) 刘瑾 黑龙江中医药 循证护理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对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胃肠外科二病区 张红芬 湖北中医杂志 芒硝敷脐联合通腑活血方治疗老年直肠癌术后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皮肤科一病区 杨蒙H3042 湖北中医杂志 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疗效观察
皮肤科一病区 邓璐 H3315 湖北中医杂志 清营汤联合紫草油治疗重症药疹患者疗效观察
皮肤科一病区 希茜H2883 临床医学工程 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心理干预对荨麻疹患者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耳鼻咽喉科病区 陈璐璐 上海针灸杂志 耳穴揿针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影响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CCU) 周红 中国数字医学 基于HIS的护理文书质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神经内科一病区 陈蕾 现代科学仪器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导睡眠监测仪运行异常状态监测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CCU) 吉岳萍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皮肤科二病区 李琼H3217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神经内科三病区 孙纯 四川中医 通肠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肠梗阻患者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皮肤科门诊一 万清清 现代科学仪器 远红外温热治疗仪法联合他扎罗汀在多发性跖疣中的应用
手术室 朱迪 现代科学仪器 基于SOM的心电监护仪数据可视化集成方法
皮肤科一病区 陈娟H2919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焦点解决模式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心理因素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神经内科三病区 孙纯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HMGB-1对短期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

学术秀场

学术秀场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肝胆外科二病区 张春苗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应用品管圈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规范率分析
神经介入围手术期及重症监护病区(NCU) 王瑾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卫生学术交流会议 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干预措施分析
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一病区 黄培 内蒙古中医药 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儿科门诊 周晓燕 医学研究 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产科二病区 李文慧 医师在线 询证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针灸科一病区 方芳 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穴位按摩配合赛肤润在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疗效观察
肝胆外科一病区 宋丽君 中华护理学会 全国智慧化护理高峰论坛 信息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慢性病分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徐欢 健康护理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汉阳门诊 刘雪莲H2199 医药卫生 综合皮肤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 刘晶晶 医师在线 综合护理预防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病区 丁珍伶 健康护理 综合护理用于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中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肝胆外科二病区 张春苗 全国智慧化护理高峰论坛 智慧医疗信息平台的结石患者健康管理新模式构建与实践分析
肿瘤科二病区 骆湘黎 大众医学 整体护理在肿瘤化疗致恶心呕吐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罗雨佳 中西医结合护理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肝胆外科二病区 涂梦双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医院感染新进展研讨会 优质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三病区 张雅琪 中国医学药品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
针灸科一病区 方芳 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 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放射科 朱小敏 中外医药研究 肠内营养护理在胃癌术后早期的应用研究

学术秀场

学术秀场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神经介入围手术期及重症监护病区 王瑾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康复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神经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肿瘤科二病区 黄燕芳 护理前沿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急诊医学科(门诊) 孙茹雪 中西医结合护理 全面护理干预对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尊医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
肝胆外科一病区 高芸 中华护理学会 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 浅谈如何推动护理人员参与度,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疼痛科病区 刘思蜜 专著 内科系统疾病诊治与护理
针灸科三病区 辛欢 中国临床护理 梅花针叩刺辅助中医辨证用于神经性皮炎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
儿科门诊 孙蒙蒙 医药卫生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新生儿病区 杨春雪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家庭参与联合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睡眠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肝胆外科二病区 涂梦双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治疗质量控制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消化内科一病区 何金品 健康护理 细嚼慢咽 才能保“胃”健康
针灸科一病区 方芳 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温通刮痧法治疗项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儿科门诊 王冉然 医学研究 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胃肠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血液内科病区 李玲H2345 护理前沿 探讨医用降温贴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粘膜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二病区 许曼 中国医学药品 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相关并发症和应对措施
消化内科三病区 刘晶 湖北中医杂志 四君子汤加味联合枯草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症状和炎性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
消化内科三病区 叶茂H3288 罕少疾病杂志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肝胆外科一病区 高芸 中华护理学会 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 试论减少癌症病患耻辱感的护理实践
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三病区 张林英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加用白英清脉合剂治疗糖尿病下肢微循环病变临床观察

学术秀场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护理部轮转 柯婷 全科护理 湖北省农村人群脑卒中认知与体检行为的质性研究
儿科门诊 李亚楠 湖北中医杂志 葛根芩连汤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神经内科一病区 陈蕾 长寿 腹式呼吸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失眠患者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新生儿病区 杨露 中国医学人文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
新生儿病区 孙文 医药卫生 抚触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消化内科三病区 刘菲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 耳穴贴压加穴位贴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疗效观察和护理
消化内科三病区 刘菲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电针镇痛止吐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应用中的安全性评价
肝胆外科一病区 宋丽君 中华护理学会 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安全输液示范病房在提升全院静脉治疗质量中的效果评价
全科医学科病区 刘梦琴 中国药学药品 PICC相关性血栓性静脉炎形成的相关原因和预防措施

科室 作者 杂志名称 文章名称
肝胆外科二病区 杨珺 健康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在肝癌围术期护理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三病区 岳阳 湖北省医学会2022年会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肝胆外科一病区 高芸 中华护理学会 全国门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急诊护士睡眠质量与精神障碍探究
神经介入围手术期及重症监护病区 郑敏 中外医药研究 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三病区 张林英 中国临床护理 基于体质辨识的综合干预在老年消渴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肿瘤科二病区 姚昌琼 大众医学 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部轮转 周颖 鄂州大学学报 护士职业认同的研究进展
神经内科五病区 李陈芳 继续医学教育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效果观察
介入放射科 朱小敏 中外医药研究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学术秀场

科室 姓名 课题主持人姓名 课题来源 课题级别 完成情况
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三病区 张林英 合抗阻训练在老年消渴伴痿证患者中的应用药棒穴位按摩联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市级 在研
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彭丽清 耳穴埋豆联合目标导向早期康复对ICU获得性衰弱的影响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市级 在研
中医部 刘华英 循经刮痧联合电针辩证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应用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市级 在研
胃肠外科二病区 张红芬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居家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武汉市护理学会 市级 在研
疼痛科病区 钟亚春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低频治疗联合改良火针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应用研究 武汉市护理学会 市级 在研

科室 姓名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发证单位
妇科二病区 王李菲 患者卧床用接尿装置 发明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三病区 李艳芳 老年康复用手指锻炼器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护理部轮转 柯婷 伸缩鼻胃管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护理部轮转 马悦 输液袋加温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消化内科三病区 熊雪丽 消化内科用接呕吐物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神经内科三病区 孙纯 一种称重转移架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护理部 胡雪飞 一种垂肩侧卧位安全固定带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护理部 胡雪飞 一种腹内压力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神经内科三病区 孙纯 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章露 一种呼吸科护理用辅助呼吸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学术秀场

专  利

课  题

科室 姓名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发证单位
介入放射科 辛丹 一种介入护理废液处理装置 发明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妇科一病区 陈香香 一种浸泡式扩阴器润滑液涂抹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四病区 王玲 一种康复科护理用助行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血液内科病区 张雪梅 一种口腔冷疗的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三病区 李艳芳 一种老年骨质疏松防摔倒设备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CCU) 刘晶晶 一种手部约束带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代玲 一种危重症病人护理用呼吸道清洁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消化内科三病区 张娴 一种消化科用器具清洗消毒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消化内科三病区 喻翩 一种消化内科用护理取样器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消化内科三病区 程晶晶 一种消化内科专用涂管器1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科室 姓名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发证单位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CCU) 吉岳萍 一种心内科止血装置 发明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CCU) 潘婉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听诊器放置柜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胸外科病区 祁雯 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护理部轮转 周颖 一种遥控式红外线烤灯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一病区 黄培 一种用于防静脉曲张的腿枕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护理部轮转 周颖 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手术室 朱菲 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用具的清理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创面修复与周围血管科病区 王丽H3072 一种中医内科用艾灸治疗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李霄霄 一种重症病人用气道通畅器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护理部轮转 柯婷 针头组件、针帽以及注射器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学术秀场

专  利

专  利

科室 姓名 职称 专著名称 出版社名称 著者
胃肠外科一病区 舒玉珍 主管护师 临床常见疾病规范化护理方案 吉林大学出版社 主编
胃肠外科一病区 杨琳 护师 实用护理技术与专科实践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副主编
胃肠外科一病区 钱程 护师 现代临床护理理论与护理管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副主编
肝胆外科一病区 高芸 护师 常见疾病临床诊疗与护理技术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主编
肿瘤科二病区 喻燕岚 护师 护理学临床思维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主编

学术秀场

科室 姓名 职称 专著名称 出版社名称 著者
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三病区 段心怡 护师 临床常见病护理理论与实践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主编
骨脊柱外科病区 李小倩 护师 临床骨科手术学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主编
肝胆外科一病区 卢雨晴 护师 临床护理新进展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主编
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姚慧 护师 临床护理学技术与操作规范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主编
胃肠外科一病区 谢文 护师 实用护理技术与护理管理 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 副主编

专  著

专  著

科室 姓名 职称 专著名称 出版社名称 著者
肝胆外科一病区 程畅 护师 实用护理学临床应用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副主编
胸外科病区 汤小莉 主管护师 实用临床护理技术 中国人口出版社 副主编
神经外科一病区 胡佩 护师 实用神经外科护理思维实践 吉林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
护理部 胡雪飞 副主任护师 手术体位护理学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副主编
神经内科一病区 王婧 主管护师 现代临床护理要点与操作实践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副主编

科室 姓名 职称 专著名称 出版社名称 著者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CCU) 杜小玉 护师 现代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 吉林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
儿科门诊 徐桂林 主管护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副主编
全科医学科病区 刘梦琴 护师 中医内科学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主编
胃肠外科一病区 张丽娟 主管护师 实用护理基础与临床 汕頭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
胃肠外科一病区 黄泉云 护师 现代临床护理理论与实践 汕头大学出版社 编委

学术秀场

专  著

专  著

专  著

科室 姓名 职称 专著名称 出版社名称 著者
肾病内科二病区 鲍满 护师 常见疾病护理与 重症护理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编委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CCU) 刘晶晶 护师 当代全科护理技术 中国人口出版社 编委
皮肤科三病区 杨巧 护师 护理学临床实践 吉林大学出版社 编委
针灸科二病区 黄蓉 护师 临床护理规范与技术精要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编委
神经内科一病区 王婧 主管护师 临床护理技能与应用实践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编委
神经外科一病区 朱颖婷 护师 现代临床实用护理 汕头大学出版社 编委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周青 护师 现代全科护理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编委

科室 姓名 职称 专著名称 出版社名称 著者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张薇H2488 护师 临床护理技术新进展 吉林大学出版社 编委
肾病内科二病区 姜丽萍 护师 临床护理技术与应用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编委
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舒昊 护士 临床疾病护理技能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编委
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二病区 许曼 护师 临床内科诊疗与康复 汕頭大学出版社 编委
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三病区 张雅琪 护师 临床医学检验与内科诊疗 汕头大学出版社 编委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程欢 护师 现代实用临床护理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编委
中医综合病房 柯丹慧 护师 综合临床护理实践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编委

专  著

学术秀场

NURSE

乐 思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