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乐思第24期

温暖护理

集思广益  精细管理

2021年2月9日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获奖表彰

会议掠影

专业 智慧  安全

乐 思

NURSE

24

护理大事件     

智慧引领 共谋发展

《乐思》杂志   季刊

编委会

editorial board

主           编:  王   莉

                       万    媛

常务副主编:  王   婷

副    主   编:  宗世琴 

                       杜    沛

                       张林英

                       

编       委: 张秋婷     赵筱雯     辛    欢
                   熊   琦      李    敏    徐桂林
                  喻小红
特邀编委: 刘丽华     袁    红    胡雪飞
                   杨   娟     袁利玲     张   萧
                       

特邀通讯员: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程  莉       陈  可      陈  爽       陈  杨 
段心怡      郭  婷      胡  荟       胡一兰 
黄  鹂       李  佳      梁前芳      彭倩倩 
涂  欣       万秀菁     王  婧       王文文 
夏文恬      许  曼      杨  婧       杨  侠 
喻  靖       喻小红     袁利玲      张林英 
周  洁       朱丽婉 

 目

contents

护理大事件

护理文化

温暖护理

会议掠影

国内外新进展

开心一刻

博采众长

心语心愿

英语角

获奖表彰

学术竞技场

护理大事件

护理大事件

携手并进   共创未来

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2020年12月11日,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在梅园宾馆举办了“2020年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年终总结会暨常态化疫情防控培训班”。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赵亮,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瑶,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长梁建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刘义兰,市质控中心付阿丹副主任、刘新文副主任、裴胜利副主任、冯静副主任及其他医疗机构护理部主任、护理骨干近200余人参加。会议由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王莉主持。
武汉市第一医院张瑶副院长致开幕词。她代表医院对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对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的关心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护理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护理质控中心的各项工作给予了肯定,指出医院将全力支持护理质控中心的各项工作,希望市质控中心在医政医管处的指导下,在王莉主任的带领下,在各级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得越来越好。
随后,王莉主任宣布了优秀区级分中心名单并举行授牌仪式,希望各区级分中心再接再厉,争优创优,凝心聚力、携手共进,使全市护理事业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授牌仪式后,王莉主任就质控中心2020年完成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对2021年的目标计划从管理提升、学科建设、科研学术、专科发展、互联网+护理、健康惠民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希望携手各区级质控中心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赵亮副处长发表重要讲话。他对所有参与抗疫的护理工作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同时充分肯定了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的各项工作,希望在疫情后的新形势下,在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的带领下,在各位护理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将护理事业开拓出更加光明的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大会邀请了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梁建生所长作《应对新冠肺炎医护人员的防护指引》专题讲座,梁所长从各种防护用品的种类、行业标准和规范穿戴、暴露人员的防护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希望各位护理同仁能在守护他人生命健康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随后,会场多名护理专家从护目镜的防雾、正压头套的清洁消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梁所长对参与人员的提问都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常态化疫情下如何做好发热门诊的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刘义兰主任就此作了《应对新冠疫情发热门诊的护理规范》专题讲座,刘主任介绍了协和医院发热门诊的管理及工作,强调发热门诊作为疫情前哨的重要性。为统一规范发热门诊的管理标准,刘主任详细解读了《发热门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从发热门诊护理概述、通道分区管理、消毒隔离护理规范等方面进行细致解读,并以沉默性低氧血症患者的救治案例提示我们要重视这种沉默型的“杀手”,对待疫情防控工作毫不松懈。
王莉主任就《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作了专题讲座,对于我院在疫情督导期间发现的问题,从人员培训、门诊管理、住院管理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持续督导改进。
会议总结了今年的工作完成情况,理清了市质控中心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下一年度工作方向和重点。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将按照市卫健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市质控中心在全市护理工作中的指导作用,以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建设,为我市护理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文/护理部  喻小红

为进一步加强武汉市护理质量管理,有序推进全市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同质化发展,提高全市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学科水平。2020年11月24日,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召开“2020年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优秀区级分中心评选”。来自市质控中心隶属的8个区级质控中心护理部主任及质控骨干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王莉主持。
此次评选由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顾问辛玲芳、鲁桂铭,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王莉主任,武汉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付阿丹主任,武汉市第三医院护理部裴胜利主任,武汉市第四医院护理部冯静主任担任专家评委。
各区级质控中心从中心组织建设、质量控制、区级网络、人才培养、创新管理等方面进行汇报。与会专家评委依据《武汉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区级分中心考核评分标准》现场打分。最后评选出江汉区分中心、江夏区分中心、黄陂区分中心、武昌区分中心为“优秀区级分中心”。
会议最后王莉主任对各区级质控中心前期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指出各区级质控中心要加大优质资源下沉力度,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继续带动基层单位的同质化发展。同时紧紧围绕医改大局和人民健康需求,转变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护理模式,构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格局。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护理事业任重而道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将继续发挥紧密对接,上下协同的作用,以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为落脚点,以顺应护理变革为出发点,以优化护理架构为着力点,深化护理内涵建设,科学管理护理质量,将武汉市护理队伍向“护理质量大提升、护理内涵更深刻”迈进。

上下联动 协同发展 

文 /护理部 喻小红

护理大事件

护理大事件

专业传承   强化康复

为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湖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市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科护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按照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和《武汉市专科护士培训实施方案》要求,武汉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于2020年10月14日至2020年12月8日成功举办了武汉市第一期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从丹桂飘香的十月到傲梅始放的十二月,来自武汉市各医疗机构的65名学员经过为期2个月的专科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顺利通过考核取得结业证书。
经过前期筹备,培训班于10月14日在贵天乙商务酒店正式开班,开班仪式由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王莉主持,王主任表达了对各位学员的欢迎,简要介绍了武汉市康复护理的发展及现状,希望各位学员通过此次培训,能学有所获,更好的为广大患者的健康及康复保驾护航。简短的开班仪式后正式进入理论授课环节,此次培训特邀请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李秀云主任、各医院学科带头人、护理专家以及资深老师进行理论授课,内容涵盖了康复护理相关理论和常见操作技术、各系统疾病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相关知识,涵盖内容全面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学员们与老师积极互动。
经过为期两周的理论课程后,在充分尊重学员意愿的基础上,65名学员被分为4个小组分配到市一医院、中心医院、市三医院和市四医院四个康复基地进行6周的临床实践。各康复培训基地根据学员的专科特色及培训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康复科专科操作,如清洁间歇导尿、抗痉挛体位摆放、助行器应用指导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吞咽障碍的评估与训练等操作技术,还包含了重症康复护理、各系统疾病的康复护理等内容,既要掌握专科康复知识还需掌握常见康复设备的使用及其管理。各康复专科基地的老师们始终秉承严谨、科学的教学理念,通过图文与视频相结合的理论授课、实操模拟训练、一对一临床带教,悉心指导各位学员掌握每项康复操作技术,每周检查、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实时调整培训计划。
历经两个月的培训与学习,2020年12月8日武汉市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和结业典礼。此次考核除了理论考核外,学员以抽签的形式进行操作技能考核,为了检验临床实践效果,以案例的形式由学员来分析、判断促进患者康复的方式并演示操作技术,全方位考核了学员们的综合应用能力。技能考核特邀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心医院、市三医院、市四医院共8位康复专业的护理专家作为监考老师,各位专家针对每位学员的考核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结业典礼由武汉市第四医院护理部主任冯静主持,她对65名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能让各位学员学以致用,以此次培训为基点,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科梁玉护士长对培训班进行了总结,她表示2个月短暂培训学习只是对康复护理这个领域有个初步认识,后期需要各位学员继续深入学习,不断开拓创新,将康复专业发展壮大。随后,四个实习基地的学员代表分别上台进行分享交流,介绍他们在各自基地的学习、生活情况,总结在近2个月的理论培训、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学习中的收获,他们深切领略到各位专家、老师的风采,深刻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意义,而各位老师们或鼓励、或批评的言语,都使学员们受益匪浅。
最后,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王莉主任致结业词,首先她代表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感谢各培训基地的大力支持及各位专家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并对此次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的成功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学海无涯,希望学员们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要利用所学知识更好地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临床工作中结合患者的需求,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开拓新思路,不断积累、不断传承,推动康复护理学科的发展。
此次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培养了更多的专科护理人才,壮大了康复护理队伍,同时也为患者带去了更专业、更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推动了康复护理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文 /护理部  胡一兰 袁利玲

护理大事件

文/护理部 喻小红

智慧引领 共谋发展

2020年10月14日,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举办了“老年护理新进展暨规范化管理培训班”。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赵亮副处长、刘亚雄科长、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李秀云主任、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专家王红主任、隶属市质控中心各级医疗机构护理部主任、护理骨干、康复专科护士220余人参加培训。开幕式由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王莉主任主持。
首先,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赵亮副处长发表讲话,他指出,为加快推进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必须大力发展专科护士队伍,培养专科型、高层次护理人才投身护理实践,发挥专业领域带头人作用。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将康复及老年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带回工作岗位,在新时代“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指引下,专注专业、蓄势待发,共同推动我市老年护理事业蓬勃发展!
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李秀云主任作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促进老年护理发展”的专题报告。从医养结合的概念、我国老龄化现状、推进医养结合的策略及加强康复护理内涵建设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李主任指出在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下,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模式、培养康复专科护士势在必行。
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专家王红主任以“护理质量管理与康复专科护士培养”为题,从专科质量建设的指标确定、体系建立,再到临床质量控制措施手段、专科护理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享。强调了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核心能力、强化专科建设,对建立全链条老年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需求的重要性。
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王莉主任进行了“医家护患俱乐部 延伸护理的温度”的专题报告,该案例是以护患俱乐部为载体,以多学科团队为技术支撑,构建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体医融合、中西医结合、非医疗干预,实现门诊-住院-社区-居家延续性慢病护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闭环式成效追踪、构建了科学质控体系、带动了医联体社区同质化发展。该授课为应对老年化服务需求,提升慢病管理成效,明晰了方向、拓宽了思路。
武汉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付阿丹主任对《关于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背景、主要相关内容、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出文件的出台,标志老年化工作迈入新的进程,为老年护理发展方向作重要指引。同时就武汉市中心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管理制度、服务模式、服务规范以及运行机制等进行了分享。强调只有创新护理模式,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率,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武汉市第三医院护理部裴胜利主任对《关于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规范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进行了解读,就文件的主体内涵、老年护理需求评估标准进行剖析,同时对三医院在老年综合评估中开展情况进行分享。通过内容阐述,进行了专业性强、实用性大的解读,为护理人员实施老年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武汉市第四医院护理部冯静主任对《关于印发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大纲(试行)》从培训目标及对象、培训方式及时间、培训内容、考核方式及内容进行介绍,同时就《老年护理实践指南(试行)的通知》文件进行了解读。结合文件及实践指南,为大家提供科学指引,明晰了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重点与方向。
武汉市儿童医院护理部刘新文主任对《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从文件产生的背景、开展医疗护理员培训的范围及条件,如何加强医疗护理员的规范管理等进行解读。指出我们要不懈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同时要把人民健康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专题报告结束后,王莉主任作会议总结。指出在老龄化现状下、在政策支撑下、在纲领指引下,广大护理同仁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主体,必须紧跟医改步伐,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支持护理新产业,发展护理新业态,创新护理新模式,共同推动我市老年及康复护理事业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护理大事件

整合多元教学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我院护理部作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承担了《慢病健康管理》和《老年护理研究进展》两门课程教学及实践工作。护理部根据院系教学要求及研究生们的专业方向制定了详尽的课程安排,并遴选相关专业副高或研究生学历的护士长参与教学,2020年11月23日,两项课程举办了开班典礼。
开班典礼由基地负责人王莉主任主持,她向16名护理研究生做了《依托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内涵》的报告,介绍我院护理专科的发展历程以及专业特色,旨在为同学们的研究方向提供支撑和思路。
两项课程采取PBL教学模式,即理论授课、临床实践、专病查房、教学互动四个环节。护理部高度重视,理论授课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及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出发,将积极应对健康老龄化,针对要素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干预政策这一方向指引设置课程。重点阐述了慢病管理模式、研究思路、快速康复理念、安宁疗护、老年护理研究热点及分析方向、老龄化社会护理应对策略、老年综合评估、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等内容。老师们认真查阅资料、精心准备课件,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了各自专业领域的最新护理研究进展,开拓了研究生们的学术视野。
临床实践部分分别参观了我院神经内科、盘龙康复中心、针灸科、皮肤科。让同学们实地体验我院收治脑卒中病人全流程无缝对接的护理模式,了解盘龙康复基地的发展现状及最新康复护理操作技术和相关仪器的操作规范,认识老年人长期制动的不良生理效应及康复训练方案,见习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专病查房环节以银屑病以及老年人房颤为主题进行了两场中西医结合的专病查房。通过PPT讲述与床边护理查房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从疾病相关知识、床边护理查体、疾病新进展三个方面对疾病进行了全面介绍,其中疾病的综合管理方案中充分体现了中西结合的专科特色,为同学们对疾病的专项研究提供借鉴。
历时四周充实而紧张的学习于12月10日圆满结束。结业典礼上,研究生代表们纷纷表示此次两门课程她们受益匪浅,特别是将理论和现场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式使她们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维,对专科疾病护理模式、护理前沿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院校联合培养模式,是护理研究生培养的有利探索,我们将通过强化护理专业内涵建设,全方位展现我院护理专业的风采!

文/陈可、张林英、袁利玲

国内外新进展

国内外新进展

智能消毒机器人医院院内感染控制

2020即将过去,这一年,我们的生活、工作都与抗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们即将进入崭新的2021时,疫情工作虽然卓有成效,但是内蒙古、四川、北京等部分地区出现零星案例,新冠病毒在英变异后传播力高出70%……疫情的阴云依旧笼罩着我们。
针对新冠肺炎研发的疫苗还在实验阶段,尚未全面普及,所以保持良好的环境消杀工作仍是重中之重。
医院作为抗疫的主要战场,医院里的消毒工作非常关键,必须24小时不间断做好消毒工作。由于更多医生和后勤保障工作人员都投入到抗疫前线,消毒工作存在人手紧张的状况,而且在消毒过程中存在着留死角、消杀不彻底等问题,亟需专业的消毒机器人代替人工来完成消毒工作,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
医院院内感染控制是以机器人为载体,集成紫外线、气化过氧化氢、空气过滤三种消毒方式于一体,拥有有自主导航技术且自主移动。根据不同场景按需求设置消毒模式,全智能化操作,人机分离,保证人员安全。满足房间多,或者布局复杂的室内环境下自动、定时、高效、准确的消毒防疫需求。
方案优势:
1、智能多功能消毒
智能消毒机器人集成多种消毒方式,做到消毒过程量化管理,提高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水平,降低医疗纠纷,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2、保障医疗安全
智能消毒机器人可自动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围绕待消毒目标进行360°无死角消毒,全智能化操作,人机分离,保障人员安全,确保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水平。
3、操作便捷可追溯
针对日常消毒任务,可通过后台进行操作,设置消毒模式,时间,地点,机器人接到任务后,自主规划路径到达指定地点,根据设定模式进行消毒工作,待消毒任务完成后,机器人自主回到充电点;
智能测温消毒机器人与传统消毒相比,能够针对环境物表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多点消毒,自动升降喷头多角度立体化喷射,1000m³的空间,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消毒,充分弥补了传统固定式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管、及化学熏蒸法的不足,并且对多种耐药菌起到99.9999%的杀灭效果。
同时,为了减少医院医护工作人员与其他人员过多的接触,智能测温消毒机器人配备消毒管理系统,可使用任务配置工具配置任务时间、路线、内容、走动频率、任务规划等,并且能够自动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并自主围绕消毒目标进行360无死角消毒,消杀结束后,自主回桩充电,实现消毒工作全程智能操作,人机分离,保障人员的安全。
手术室内部存有层流设备,能够保证环境的洁净,而物体表面也存在大量的污染物需要通过表面消毒来达到表面物的洁净,钛米智能消毒机器人则能在术后自动开启消毒灭菌模式,加快手术室内消毒速度,提高手术翻台率,为手术室消毒环境提供保障,营造安全健康得就医环境。

文/手术室 黄鹂

国内外新进展

让护理贴临床更近一些

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最高境界。经历新冠肺炎患者护理考验,无论是一线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者、医院管理者,还是专家、政府部门等都在积极谋求护理服务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做“80分”以上的护士
“上学时,我从书本上习得的护理方法、技术,在工作中发现不少都过时了。”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队员、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房护士长李尊柱说,临床护理不断衍生新方法、新技术,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编制出相应的工作流程,建立起成熟的理论体系,而后再传授给护理专业学生,造成了教学总滞后于临床的现实。“这就需要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实践中进行能力再造,以适应临床需要。”
透过此次疫情,护士今后应该更加注重基础护理,并强化多方面能力。“首先,要有自我防护能力。只有保护好自己,才有机会保护患者。其次,得有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克服或陌生、或简陋的环境,尽快投入救治工作。疫情之初,由于医疗资源短缺,需在临时改造的重症监护病房开展救治,某些病房甚至未配有输液瓶签。适应能力较强的护士便发挥主观能动性,剪裁硬纸箱自制输液瓶签,突破了外部条件限制。此外,要有心理调适能力。要在危机中看到转机,以正面期待驱散负性情绪。”李尊柱说,关键的是护士要具备整体护理能力,“这是对抗疾病的底气”。
事实上,整体护理并非新鲜事物。它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医疗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服务。
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所言,“平常,虽然一直强调优质护理,却总感觉还差一点。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护士们都是自发地关心、照顾每一位患者。”今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护士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做实”二字体现出决心,更体现出整体护理的迫切性。
具体怎么做?李尊柱以心理护理为例,重症病区总有患者紧紧攥住呼叫铃不放,而护士要做的就是让患者确信,只要一按铃,自己会立即出现,解他所需。如何识别并排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获其认可和信任,从而促其病情恢复,均是护士应思考的问题。
除心理护理之外,医疗护理最考验护士的基本功。“同样是患者尿量减少,‘30分’的护士,能够把这一病情录入护理记录单;‘40分’的护士,能够将其汇报给医生;而‘八九十分’的护士,则会有意识地去寻找尿量减少的真正原因,是尿管堵塞还是患者出现肾功能障碍。”李尊柱说,要贴近临床,护士就不仅是医嘱的执行者,更要做病情的观察者、汇报者和分析者。
李葆华就曾是优秀的分析者。她年轻时,照护脑血栓患者吃饭前,总习惯端盆温水为患者洗手。“过程中,我会观察患者患侧手臂能否抬起、抬起后能否举起重物,以此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指导患者如何以健侧手臂辅助患侧手臂进行康复训练。”
如今已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部主任的李葆华说,哪怕是基础护理,像简单的喂饭,护士都与家属有所区别,护士要评估患者是否有吞咽困难、饭菜是否营养均衡等。
给予舞台和保障
过去,很多患者甚至医务人员认为,护士的主要功能就是打针发药,工作缺乏独立性。而此次4.26万名援鄂医疗队员中,护士有2.86万名,占比近七成。继2003年抗击非典后再次证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护士是用得上、派得出、挺得住的中坚力量。
无论是基础护理,还是更细分的专科护理,护理服务在全方位谋求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王平说,护理服务向高质量发展,第一,要有医院的强有力支持。医院要高度重视护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保障护士福利待遇、改善护士工作条件,让护士回归临床。第二,要有专科护理内涵。立足护理学科发展趋势,依托医院的优势临床学科及优势护理专科,丰富专科护理内涵,建立护理学科亚专科,实现专科护士的门诊出诊、专科会诊、社区诊疗、网络预约咨询等临床实践。第三,要有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护士的多方向多层次培养,在专业、教学、科研、管理等不同方向,均建立相应晋升机制。逐步建立护士执业管理制度,设置专科护理岗位,拓宽护士执业空间,探讨专科护士的分层使用及临床护理专家的独立执业模式,合理应用专科护理人才,做到人尽其才。
其实早在2010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已将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建立起护理工作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王平介绍,依托该机制,医院逐步给临床科室配置智能药柜、护理信息平台,同时配备300名护理员协助落实生活护理,以减少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同时,该院每年配套优质护理奖励基金1200万元,用于激励临床护士积极投入到优质护理工作中,并支持护理部开展科学的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对各护理单元进行护理人力测算,科学配比岗位。
现阶段,不少医院已开设针对常见病、慢性病的护理门诊。对此,李葆华表示,绝不是昙花一现。“护理门诊以患者的需求为驱动,患者需要康复、营养等方面的专业护理指导;同时,护理门诊也是源于医生的认可,院内很多医生都很鼓励护理门诊,医疗与护理本就是良性互补的关系,护理领域的专业服务,还是应由护士来提供,这也是护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但目前,护理门诊尚属于医院用以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增值服务,医事服务费并不涵盖护理门诊费用。多位专家表示,希望未来护理门诊能够在收费体系上予以体现,这也是对护理工作价值的肯定。
“既往研究显示,护士月收入水平低于所在城市人均月收入,48.8%的离职护士其离职原因是收入低。”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李明子教授认为,疫情后,医疗机构乃至全社会都应提高对于护士的认可和尊重,在薪酬待遇方面也应做出调整。“护理工作虽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之分,但其收入水平应与工作强度、专业程度成正比。越不可替代,其薪酬也应越高。这是稳定护理人才队伍,降低护士群体流失率,实现护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文/针灸科二病区 万秀菁

国内外新进展

导尿管置入新要求

文/老年病科二病区 朱丽婉

目前各类护理教材中采用的尿管插入长度为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1~2 cm 即可。 而临床中采用的双腔(三腔)气囊导尿管,气囊的长度为2.0 cm,气囊的顶端距导尿管的顶端为2.5~3.0 cm,两者相加总长度为4.5~5.0 cm。如见尿后再插入1~2 cm,气囊膨起的位置恰好在后尿道处,当向气囊注入灭菌注射用水时, 气囊膨起很容易损伤后尿道。 因此,为避免尿道损伤,应根据成人男、女性尿道的生理特点,尿管经尿道外口、尿道、尿道内口到达膀胱,当导尿管进入膀胱内6 cm 以上后, 再向气囊内注入灭菌注射用水,才不至于损伤后尿道。 因此,安置留置尿管时,插入导尿管见尿后还应插入5~7 cm;如患者膀胱无尿,应该尽量插深一些以避免尿道损伤。
导尿管气囊注入成分有气体和液体两种,研究认为气囊内注入灭菌注射用水为佳, 因生理盐水易结晶,影响固定和拔管。 关于气囊固定液量的多少,目前尚无统一规定。 一般男性气囊腔内最佳注入水量为7~10 ml,女性则为10~15 ml,注入时速度不宜过快、容量不宜过多。 为防止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尿管者,乳胶尿管每2 w 更换,硅胶尿管每2~4 w 更换。经多个临床观察,以3 d 更换1 次集尿袋最佳,同时要给予尿管末端接口内面碘伏消毒,防止逆行性感染。 普通集尿袋每周须更换。 如果有条件,一次性使用抗反流集尿袋每2 w 更换。对尿液有浑浊者,无论何种缘由,集尿袋都每日更换。
拔出导尿管时机及方式
近年研究提示,拔管前1~2 d 应进行膀胱训练,以减少患者拔管后再次尿潴留。 当患者膀胱充盈并自感有尿意时,备好便器,用20 ml 注射器将气囊内的水抽出,协助患者自行排尿,并将尿管排出。多项临床研究报道,拔管前,将0.5 ml 生理盐水注入完全抽空的气囊内,促使气囊皱壁消失,可减轻拔管时的疼痛及不适感。

乐思 NURSE

温暖护理

集思广益 精细管理

温暖护理

文/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夏文恬

乐思 NURSE

医护人员往往重视ICU室间空气的清洁度、温湿度,却忽视了对ICU内噪音的控制。因此在秋高气爽的11月,科室展开了分组讨论会--“如何给ICU降噪”,在彭丽清护士长的带领一下,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的兄弟姐妹们在工作中寻找噪音来源的蛛丝马迹,集思广益,探讨如何有效将其一一击破。
ICU的噪音从哪儿来?刘思雨组分析道:ICU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如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透析机等,而在所有医疗设备噪音中,仪器报警声占所有噪音来源的67.5%。当一个病人同时使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注射泵等多种仪器时,就可能会有多重报警参数,这还不排除隔壁床病友所用仪器的报警声。陈耀中组补充道:除报警器声音,医务人员交接班时产生的声音也是噪音一大来源。通常,这些人为噪音集中在一天的9点到11点,因为这也正是ICU最忙碌的时候。医务人员取放物品、移动、使用设备,交接工作时,难免会发出声响。此外,噪音还可能来源于一部分急于探望的家属,不仅把病人叫醒,还要说上两句话,严重干扰了病人的休息。这是一种隐性噪音,只满足了探望者的心理,而影响了病人的康复。
噪音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呢?高婷组查阅了大量资料,讲述道噪音不仅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还会让疼痛病人的痛感加剧,严重影响睡眠。有调查显示,86.7%的患者对抢救时工作人员的脚步声、仪器移动的声音、各种仪器发出的报警声等不良听觉刺激感到不安、紧张和恐惧。噪音刺激对于ICU患者在心理上可导致烦躁、惊恐、焦虑等负性情绪,生理上可导致失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易疲劳等,甚至会导致ICU谵妄,影响患者预后。这类噪音反复刺激会使患者渐渐失去时间概念,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病人可能会入睡困难,甚至昼夜颠倒。
那么面对这些无处不在的噪音,我们该怎么办呢?晏登峰组建议通过提高医务人员噪音的关注和服务水平来有效降低ICU噪音水平。在 ICU,医务人员的谈话应限定在有关患者护理的必需内容,病房内应力求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动作轻。探视时间段一定要控制好探视家属的人数,安抚家属情绪,避免家属大声哭诉。治疗操作应尽量集中在白天,夜间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另外,要定期检查和维修发出噪声的设备,通过放置橡皮缓冲器或橡皮垫来减少振动产生的噪声。在ICU中使用塑料器皿、托盘时,尽量动作轻柔,减少金属的撞击和摩擦声。
彭丽清护士长听完四个组的分享后肯定了大家的工作,大家都能够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从自身寻找问题。指出随着优质护理的展开,要求护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ICU作为急危重症病房,对噪音管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未来将以改善ICU医疗环境、提升医护人员认识、强化仪器运行管理、优化临床护理操作为抓手,既着眼于病人,又着眼工作人员自身,针对来源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增强病人的安全感、舒适感,为病人及医务人员营造一个舒适、优良的ICU整体环境。

医院暖情患者心

温暖护理

文/针灸科二病区 喻靖

乐思 NURSE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今天下午,在针灸科二病区27床的病房里,响起了一阵温馨的歌声,原来是病区的医护人员在为龙婆婆庆祝90岁生日。
    龙婆婆的名字叫龙化瑄,是我们针灸科的一位腰痛病患者。婆婆平时话比较少,性格非常温和,就是反应有点慢,所以每次为她治疗时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科室的医护人员都没有不耐烦的情绪。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曾经是我们医院儿科病区的一名优秀医生,也曾为医学事业奉献过她的一生,是我们非常尊敬的老前辈。
    

因为医院相关规定,必须严格做好防控工作,住院患者是不能外出的,所以龙婆婆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生日了。过生日没有众多家人的陪伴,龙婆婆显得非常失落。后来在龙婆婆女儿的求助下,我们决定在病区为老人一起过这个生日。祝福歌曲唱完之后,我们打开蛋糕,点燃蜡烛,静静的等待着老人许愿……被家人和医护人员环绕的龙婆婆很是高兴,脸上带着笑容,一直看着桌子上的蛋糕。她女儿也高兴的问:“妈妈,您看我们这么多人来为你庆祝生日,高兴吗?”龙婆婆缓慢的点点头并轻声的说了一句“高兴”!看得出来老人肯定还有很多感激的心里话,却无法一一说出来,只是不住地点头,拉着医护人员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大家也都争先为老人送上生日祝福。
小小的病房,大大的关爱。为病患庆祝生日,看似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却体现了我们医护人员“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医护人员让患者感受到安全、尊重和关爱的同时,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作为医务工作者,给病人的不仅是对身体的治疗,还有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

风景很美,路很长

温暖护理

文/神经内科三病区 陈爽
 

乐思 NURSE

人们常说,世间百态,人各不一。在一个需要互相沟通融合的社会里,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医院这个“小社会”,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或许,在这个“小社会”里,每个人都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而我们在其中,担任的身份,不仅仅是一名医务人员,更是家人,朋友,倾听者…
自从去年四月份从一线回到医院,感觉恍若隔世,去年那两三个月的抗疫情景,时而午夜梦回,我仿佛看到那些穿着防护服大汗淋漓的同事,看到了那些身患疾病惶恐无助的患者。我常常问自己,我的责任是什么?是头上的这顶燕尾帽?身上的白大褂?还是心底的那份爱…我不怕吃苦,更不怕流血流汗,或许在现在这个社会,没有人会让你“扛枪上战场”,但是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一次次小的“随堂考试”。可能你人微言轻,但是却能发挥出巨大的“蝴蝶效应”。
 疫情防控期间的神经内科三病区,虽然门禁严格管控,但是却没有压抑的死气沉沉的气氛。为了让患者及家属有更多的空间放松,大家集思广益,建立“温馨驿站”。虽然空间不大,却给了大家更多放松休闲的地方。坐在沙发,透过落地窗,眺望远方看到的,可能是马路上车水马龙的热闹;可能是街边商贩热闹嘈杂的叫卖;可能是远处那心底迫切想回的家…那一刻,没有病痛,没有烦心,求得一方宁静,心里得到了一丝舒适与惬意。
 为了让大家身体锻炼不落下,每天下午,我们都会组织患者及家属打拳练操,从汉代流传下来的《八段锦》,虽然动作简单,但是却能舒经活骨,学习吐纳之法,在短短的20分钟里,让大家在这寒冬里,能痛痛快快的出一场汗。虽然是在住院,但是却不自怨自艾,反而更要有一颗向上的心态,去积极的锻炼,积极的康复。真正的护理,从来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而是要兼顾身体与心灵。从心出发,温暖护理。
中岛敦的《山月记》中曾写到:“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发光发亮,变得与众不同。医疗这个行业,荣誉与风险并存,虽然目前的自己还只是一名小小的护理人员,但是仍然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与生活,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多想多做,或许很多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毕竟未来的道路那么长,何不在路边多种些花,风景会更美不是吗?

圆梦天使 予人温暖

温暖护理

文/神经内科一病区 王婧
 

乐思 NURSE

诗与远方是我们所向往的美好,或许它还能衍生出其他的意味,甚至还将催化着我们不断前进。
那它离我们远吗?
好像挺远。因为有“生活的一地鸡毛”。
近吗?
也挺近的,这不就在我们身边吗!
                                    

“宅院+放松疗法”,可真是住院生活的新门道、新节奏。疫情后时代,病区严管严控,封闭式管理。患者住院期间,几乎每天宅在病房。做完治疗不是坐着躺着,就是病房走廊连轴转,或者各种姿势玩手机。能不能丰富患者的生活、增添住院的乐趣,既让患者精准治疗、又让他们快乐康复呢?
神经内科一病区医护集思广益,忙前忙后。看,圆梦-微光驿站运应而生了!占尽阳光,清新温暖。在这里,病房的各位亲们可以体验各种特色治疗、聆听医护专家定期讲座、美小护每日教授健康操,还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各种手工呢!
冬日暖阳,微光驿站。予人温暖,自己更阳光!圆梦天使们笑容可掬,邀您展开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宅院不再孤单无趣,令每天都其乐融融!
                                    

乐思 NURSE

博采众长

甜蜜睡眠助力健康  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文/神经内科一病区 李佳 王婧

博采众长

“健康共同体,科技创未来”,11月11日,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健博会设置12个各具特色的场馆,各场馆相应开展精彩纷呈的体验活动。最前沿的健康科技、最时尚的健身运动、最“真实”的抗疫记录......
医疗科技馆参展单位以医院为主,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医疗单位纷纷亮出“绝活”。在抗疫战场屡建奇功的武汉市第一医院,携多种医疗“黑科技”亮丽登场。他们为广大市民提供一站式体验,在六大主题展区争奇斗艳,可以说,是“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的一道靓丽风景。
这不,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睡眠医学中心的展台,就聚集了一批批前来参观体验的市民们。他们中有的体验经颅磁刺激仪,做着做着就睡着了;有的在专业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下,体验身心交互智能心理减压放松系统(VR);通过虚拟现实产生不同的虚拟场景及音效,结合软件的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正念冥想、催眠音乐疗法等,缓解压力下的失眠、焦虑、抑郁、以及其他躯体不适症状;失眠治疗仪通过调节睡眠/觉醒节律来改善睡眠状况,受到了许多倒班市民朋友的青睐;脑状态测定仪前更是人头攒动,大家都想真实了解大脑活动状态、有没有休息好、心态怎么样,真是一测见分晓,好不热闹呢!大家纷纷咋舌称赞,这个睡眠医学中心好有门道!
几天来,我院神经内科睡眠障碍及神经心理亚专科医护团队接待了数百观众。共议睡眠及心理健康话题,测试先进实用的医疗仪器设备,与体验同行及市民相互分享交流。一番番有效沟通,万千般亲切关怀。通过这一大健康平台,广大市民朋友认识到,衡量一个人幸福的指标,重要的一项是睡眠质量。
四天的盛会丰富多彩,四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健博会让公众了解了武汉市第一医院,见识了不一般的睡眠医学中心。我院也荣获了市民心目中的“网红”医院。
全国各地的业界人士齐聚武汉,是对湖北武汉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有力支持。这必将推动大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必将增进人民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武汉市第一医院乘风破浪、勇立潮头,愿与大家携手领航大健康产业新蓝海,共同把武汉建成一座健康之城、幸福之城!

乐思 NURSE

武汉市第一医院加入全国
肠造口康复护理联盟

文/胃肠外科二病区 涂欣

博采众长

2020年12月5日,全国肠造口康复护理联盟在广州正式成立,武汉市第一医院成为全国肠造口康复护理联盟单位。
据悉,全国肠造口康复护理联盟由全国26个省市的100家医院组成,由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担任盟主单位、来自全国各地的20家三级甲等医院担任副盟主单位。联盟旨在整合资源、加强合作,推动全国肠造口康复护理水平的提升。
此次加入全国肠造口康复护理联盟单位,代表武汉市第一医院肠造口康复护理水平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和肯定。
武汉市第一医院于2011年成立了造口护理小组,2013年张红芬护士长到广州中山大学造口治疗师学校学成归来,开设市属医院第一个造口护理门诊;2016年陈红护师到湖南造口治疗师学校学习,获得胃肠外科第二位国际造口治疗师证,同年护理门诊更名为“造口伤口失禁护理门诊”,年门诊量达800人次;2019年龚依露护师参加湖北省护理学会举办的省级造口伤口专科护士的学习,回院后进行了线上平台的维护及造口质量的管理。2011年,医院成立造口俱乐部,每月定期举办俱乐部活动,每年举办大型造口人联谊会活动,累计举办了9届,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多年来,在造口护理小组及造口俱乐部的积极推动下,无数造口病人获得了专业化、规范化、延续性的护理服务及专业优质的康复指导。

乐思 NURSE

会议掠影

乐思 NURSE

会议掠影

为促进静脉输液治疗技术的发展,推广静疗护理新理念、新规范、新技术,探索医院静脉通路安全管理模式,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于2020年11月27日在2号楼6楼学术报告厅举办“静脉治疗血管通路技术新进展”研讨会。本次学习班特邀知名护理专家进行授课,来自市内各级医院的200余名护理同仁参加。项目负责人王莉主任主持开幕式,学会会议交流环节由护理部副主任万媛主持。
会议开始由陈国华副院长致开幕辞,他首先对出席的各位专家和前来参会的护理同仁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在新冠疫情抗疫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护理人员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同时指出,护理人员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我素养,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希望大家珍惜这次规格高、专家多、内容丰富的学习机会,将新知识、新理念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护理满意度。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冯毕龙带大家一起解读了《静脉导管维护专家共识》,就共识要点做了详尽讲解。通过如何预防、评估、处理相关并发症等解读了治疗的新观念、新标准展开分析,指出护理工作中要践标准、强实践、重安全,提升输液品质,保障护理安全。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护理部主任胡柳以《TOUCH CARE工作模式的导入与实践》为题,对工作模式实施背景、实施过程、实施效果进行成果分享,通过全新视角充分展现了该模式的精细化、超前化、系统化,让与会人员拓展了视野、启迪了智慧。
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王莉以《远离针刺伤,从无针输液开始》为题,从无针输液的必要性、输液工具的选择、现存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指出基于标准管理,需践行行业标准、规范护理行为、提升静疗质量。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喻娇花,通过视频连接,线上以《基于循证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为题,分享了以循证为基础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以数据为依据,通过结构—过程—结果指标来构建我们的质控标准,并加以应用实施,从而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喻姣花主任将循证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深入阐述,在座学员表示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最后王莉主任作会议总结,指出随着临床护理学科的发展,静脉治疗护理正走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本次会议意义深远,经过此次研讨班的交流,以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为原则,通过多学科融合专家授课,搭建专业同仁交流、分享、共进的平台,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精深专业、务实笃行,推动静脉治疗护理专业高质量发展。

专业 智慧 安全

文/ 护理部  喻小红

乐思 NURSE

会议掠影

近年来,我国失能、高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使得很多带病生存的老年人对上门护理服务的需求激增,而早在上世纪50年代,英国就已经开始实施威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国外护理互联网服务已趋近于成熟,我国在2015年3月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人们难以外出就医,对网上就医、线上买药、邮寄药品等需求更盛,此时互联网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我院以继续教育培训班的形式组织大家共同学习互联网+在成人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研讨班,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共同进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此次大会中,荣幸地邀请到了杨璐(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高级工程师)、滕莉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护士长 国际造口师) 、杨章玲(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护士长 副主任护师)、以及张红芬(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 副主任护师)等各位专家莅临指导,参加本次学习的学员168人。
在本次学习交流中,我院高级工程师杨璐展示了我院互联网医院的开展情况,从新冠咨询到后期语音、视频问诊,从一号难求到随时随地网上就医,从排队取药到配送至家,全新的医疗服务对患者来说是惊奇的,对我们医护人员更是一项挑战,合理利用科技带来的便利,成功实现患者、医生、医院“三赢”。学习到了如何将延续护理与互联网结合,成功实现了患者线上申请,获得线下服务,让“网约护士”真真实实的存在,为失能、高龄、癌症晚期等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凸面造口底盘在国际上达到的共识,以及为什么要推动凸面底盘的运用,如何更好的为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底盘,从而让提升造口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玫瑰花肠造口俱乐部的延伸护理,通过线下俱乐部活动,造口联谊会,线上微课教学、视频家访、微信回访等相结合,共同促进造口人的康复,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在专家的指导下学员进行现场分组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以及共同探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开阔思维,各抒己见。

互联网+在成人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研讨班如期举行

文/胃肠外科二病区 涂欣

乐思 NURSE

乐思 NURSE

护理文化

护理文化

为进一步规范PICC置管维护的提升理水平及技术操作,推动置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在静脉治疗小组组长杨侠护士长及小组成员的精心组织下,于2020年10月28日在外科楼15楼示教室对PICC置管员进行了资质认证考核。
本次参与的学员前期接受了为期两周的理论学习及10例以上的PICC置管实战操作,方可进入资格认证考核环节。经过选拔,在17名学员中,NCU、血液内科及肿瘤科的7名学员获得考核权限,最终6名学员取得PICC置管员资质,护理部王莉主任为学员颁发资格证书。
王主任表示静脉治疗涉及到临床工作的多个环节,对专业素质要求高,希望大家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秉承科学、循证、从实际出发的态度,积极推进我院静脉输液治疗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静脉治疗品质,促进质量安全文化构建。
静脉治疗小组是我院成立最早,开设专科护理门诊最早的专业小组,在解决输液难题、提升静疗质量、培养静疗人才和改进输液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未来我院将进一步规范静脉治疗管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静脉治疗水平,为患者输液安全保驾护航。

文/甲状腺乳腺外科病区  杨侠

励志笃行 静疗团队再添新翼

乐思 NURSE

护理文化

为了有效防范和积极应对秋冬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发挥我院综合医院预检分诊“哨点”作用,根据我院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在护理部统一部署下,门诊片护理团队于10月20日在门诊楼四楼会议室,开展了“预检分诊深入化,应急预案牢牢抓”的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急诊医学科、儿科门诊、支助中心的护理团队协同完成。

文/儿科门诊  彭倩倩

预检分诊深入化,应急预案牢牢抓

乐思 NURSE

首先,门诊片科护士长袁红强调了预检分诊工作的重要性。她指出预检分诊看似简单,实则繁杂。严格落实预检工作,是医院有效控制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关键环节。她指出近期国内部分城市出现确诊病例,给大家敲响警钟,工作中切不可出现懈怠、麻痹思想,要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建立严密、规范、完整的预检工作流程。特殊科室要不断强化专项、专科技术培训,提升团队整体工作水平。
接着,急诊医学科张衡护士长及其团队进行了“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快速有效处置”的操作演示,从“三区两通道”的标准化防控角度,分享了急诊应急处置的丰富经验;儿科门诊徐桂林护士长及其团队演示了“婴幼儿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技术,介绍了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及不同年龄段按压手法和处置特点;支助中心熊群老师及其团队进行了“发热患者就诊流程”的预案演练,介绍了发热患者就诊的规范化流程。
三个护理团队精彩的展示,让参会者受益匪浅,她们深感规范化培训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意义。现场互动踊跃,氛围浓烈。
最后,袁红护士长对此次活动作了总结,她全面、详细地点评了三个团队在临床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各个团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强调大家防控思想不松懈,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建立健全紧密、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我院预检分诊的“哨点”作用。

心语心愿

今天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21年,回首过去一年,感慨颇多。2020年给了所有人一个出乎意料的开局,在人们满怀希望迎接新年到来时,却意外的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新冠病毒。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和闹市变得空空荡荡,沿街店铺门窗紧闭,平日里客流稀少的药店里倒是人来人往,口罩消毒水成了人们争相购买的紧俏物品。平日里总是盼望春节能多在家里陪伴家人的夙愿成真。世界仿佛突然安静了下来,家,成为了温暖安全的避风港。
但是身为医护人员的我们这时候当然要挺身而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这个时候,守护大众的健康和安宁成为了全国所有医护人员的义务与责任,医护人员成为了抗疫一线最美的逆行者。此时此刻,他们是这个时期真正的英雄,是守护世界的天使。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这个小家也迎来了我们爱情的结晶,看着我院先后派出的多批医护人员义无反顾的奔赴抗疫最前线,驰援雷神山,火神山,我是多么想加入你们,与你们共肩作战。在家的日子里我能做的最好的支援就是遵守防疫要求,不给你们增加额外的负担,在后方的每一天里我都通过电视时刻关注你们这群最美丽的天使们,为你们默默加油鼓劲,看着你们每天疲惫的身影我真的想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拥抱,道一句你们辛苦了!
奔赴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为了2020年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们无畏的精神,崇高的职业道德。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已经持续了一年,虽然不能站在同一战场上,我们也一样要站好我们的岗,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努力下,我们已经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新的一年已经现在到来,衷心希望这次疫情在今年的早些日子尽快结束,人们能够早日摘掉口罩,自由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重新步入往日没有疫情的幸福生活轨道。

 文/产科二病区  王文文

心语心愿

再见2020 你好2021

文/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梁前芳

心语心愿

看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有感

“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
“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
“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寒冷的冬夜,聆听着2021年走来的脚步声,感受着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传递的温暖——视频中,除夕夜白衣天使们义无反顾地逆行出征;工地上建筑工作者们不分昼夜地施工;冷清的城市街头,快递小哥骑着小小的摩托运送着大大的抗疫物资包裹;小区里,武汉市民在自家阳台举着“武汉加油”,“武汉必胜”的标语相互鼓励……一声声暖心的问候、一句句真挚的“点赞”,让我们笑中带泪却又满怀豪情。
看着他们,也仿佛看到了自己一年来全力奋斗的身影。

去年年初的新冠疫情来得隐秘而猛烈,打了我们武汉人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在党中央的紧密部署下,援鄂的医疗队在赶来了,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繁重的工作压力!支援的物资也陆续运来了,解决了我们防护、治疗物资溃乏的难题!全体武汉市民也行动起来了,自觉的宅在家里,或在社区工作者的指引下有序外出!志愿者们免费接送我们上下班!父母们接走了我们的孩子,让我们在抗疫一线无后顾之忧!于是,历经两个多月的抗疫之战,我们终于迎来了武汉的春天!回望自己走过的这一年,觉得真是了不起!
艰难方显勇义,磨砺始得玉成。经历了疫情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切体会到万众一心汇聚的涓流之力,形成团结奋进,和舟共济的磅礴伟力!我们每个人真是了不起!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
心怀美好梦想,每一位了不起的中华儿女,以奋斗的姿态风雨兼程、笃定前行。

文/介入科  周洁

心语心愿

温暖的守护

武汉的深冬格外的寒冷,在这么寒冷的深夜里当世人都熟睡 ,医院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医院的首诊担当-急诊科 滴都滴都滴都~一阵笛声划破夜的宁静………面对一个个不明确的情况,急诊科的兄弟姐妹总是勇往直前,在这里,醉酒、车祸、心悸、呼吸困难、失眠、发热......这里有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各种情况,外出接诊也是最常规的工作……
儿科—全国范围内人手都十分紧张的科室。就算在深夜,各大医院的儿科都人满为患。紧张的家人带着哭闹的宝宝候诊,都不容易。
外科—急诊手术接收急诊转诊的病人。通常由于交通及人为意外,亦有心脑血管意外需急诊介入手术。完成一台基本的急诊手术,需要5位医护人员。需要行急诊的手术危急度高,难度大,耗时较长,手术完成通常已是第二天日出后。一夜过去,可以一起吃个早餐了 。
内科—病人情况不稳定时,观察病人、开医嘱、再观察、安抚等待好转......亦或需要抢救、急会诊的......基本也就忙一夜了。
影像科—诊治的得力小伙伴,通常即开单即做即出临时结果。
检验科—同为诊治必不可少的小伙伴,各种急查的血、尿,各种检验项目根本停不下来。
铁打的医院,流水的患者,患者来了又走,一直循环,最想让你活下去并且康复的一定是医务工作者,而永远守在第一线的也是我们可爱可敬的医务人员。
这就是深夜的医院,这里有通宵不眠的医务人员忙碌的穿梭在黑沉沉的夜里惊心动魄的跟死神赛跑,这里还有,陪伴我们漫漫长夜,守护我们健康的安保人员,后勤人员及当值药师,对于恐惧焦虑的病患来说,他们的存在就是最直接的安全感。感激每一位在岗敬业,默默付出的人员,守护我们迎来每一个明天!

都说护士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护士是提灯女郎,照亮患者走向康复之路,给人光明;是白衣天使,给人快乐与希望,传递微笑与幸福。
当我要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到了刚来神经内科NCU的我,这是我工作的第一年,对刚出社会的我简直是人生的一个大转变,来到了这个陌生且工作压力比较大的科室,刚开始的我每天满是焦虑惆怅,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好像一开始的热情也被这繁琐的工作慢慢磨灭,但是我们科室的氛围和学习环境又让我一天天的飞速进步,当一次次的困难过去以后,回头看看那些经历过的日子,心里会想着哇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强大。人不就是这样吗,再艰难的工作再艰难的日子都会过去,时间在流逝,你所受的苦一定会成为你往后的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在比较高压的工作环境中,在科室老师的带领和学习下我也开始慢慢进步,一开始我很羡慕她们,对重症病人管理的游刃有余,想着我要是能这样该多好,慢慢的我开始单独上班,慢慢摸索学习,在她们的带领下我也可以慢慢上路。
工作中,每天看到病人从重病室迁出,看着她们日益康复,这时是我最欣慰的时刻。渐渐地也在工作中建立了一种使命感,用理想和责任去点燃激情,不懈坚持下去,就能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会感到快乐。始终抱着一颗激情的心,在积极的氛围中,自然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就会提高,自我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工作中,我们感病人之所感,痛病人之所痛,新冠疫情我们也毫不退缩,想当当时我们整个科室一下午转运病人,真的第一次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我们一起面对可怕的疫情,每个人都毫不退缩,不论是否有人理解,我们仍然愿意站在第一线,为了别人的健康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不是伟大,因为我们身穿白衣,这是职责所在,生命相托,重于泰山。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正是这句话指引着我守护在生命两旁,不离不弃,无怨无悔!

文/NCU 胡荟

心语心愿

因为我们身穿白衣

心语心愿

一、想脱帽
看着这个或那个医院的护士相继脱帽,让我们眼馋神往,我们也想、也想、也想脱帽哦。
二、配置孕装护士服
希望能配有怀孕护士工作服,我们也不贪多,一个科室配有1-2件就行,谁怀孕了谁就穿,这样怀孕护士就再也不用为四处借不到合体的工作衣而发愁了。
三、孩子能放心安置
医院不分周六、周日、节假日,24小时在岗值班,轮夜班的护士周六、周日很少在家休息,而幼儿园却不上班,常常面临周末孩子无处安置的苦恼。大胆一次向新年提个愿望,未来能不能有个周六日不休息的幼儿园呢?!
四、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假日总是很短,半年产假很快休完,孩子还那么小,年轻的护士妈妈们又重返工作岗位,无法在照看孩子,很多情况下,孩子会被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回老家照顾。母子分离是无奈的,也是心疼的,更是相思的,护士妈妈更清楚陪伴的意义,渴望在新的一年能多攒几天休回家看看孩子。
五、值好每一个班,保障护理安全
生命所系,性命所托,护士肩负着责任和风险,每一个医疗纠纷或不良事件对医护来说都是一种魔鬼般的精神折磨,我们期望值班在岗时能够明察秋毫,确保患者的安全,这样我们就可以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心心回家来。
六、护患关系和谐,工作顺心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护士和患者在一起的时间最多最长,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也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的工作更顺心,生活更开心。
七、爱情甜蜜,身体健康,如期晋级,同事亲,领导仁,工资涨,该实现的愿望都能在今年实现!
要求不高,2021年,会更好!                                            

文/皮肤科综合治疗室 杨婧

2021,听护士有哪些心语心愿

心语心愿

医院本身就是一面照妖镜,生死面前,多少脆弱的感情无处遁形;医院也是一面平面镜,多少坚贞不渝的感情,只是还原成它本来就温馨的模样。医院,也是一个最能看清人生百态的地方。权力、金钱、亲情、友情、爱情,纷纷登场;善良、丑陋、坚强、软弱、真实、欺骗,汇聚一堂。
人们都说缠绵病榻更能考验亲情,没错,也许只有经历了病痛才能知道谁的手最暖,谁的心最真。若老父老母猝然而逝,没有一个子女不是大放悲声,捶胸顿足大呼“子欲养而亲不待”,可是,若老父老母缠绵病榻数月甚至数年,又几乎是所有的人都在痛哭之余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终于熬到头了,亲情,可能被日夜琐碎的服侍操劳和大量的金钱花费消磨殆尽。这样也应证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可是不竟然,也有那些因为爱和责任而一直日夜守护不离不弃的子女,为了给老人最好的照顾,放弃原本更好的工作,只为有更多的时间守在床前,只为在老人生命的最后一点时光中不留下任何遗憾,为了等到父母入土为安的那一刻,又尽可以一身轻松的或写文或诉说当年父母的种种好处甚而落泪。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不知付出了多少的精力和爱,待到我们长大成人,父母已白发满头。不要等你有钱了才孝敬父母;不要等你有时间了才陪伴父母。有时候钱,可以慢慢去赚,但孝顺父母能等,因为你不知道父母还有多少时间。尤其是当父母患病卧在病床上的时候,其孤独无助可想而知,这时亲情是一副最好的抚慰剂。作为子女,不管你有多忙,请停下手头的工作,第一时间回到父母的身边。哪怕是安安静静地坐在旁边不说话,父母就觉很好。
在病房里,偶尔也会有无亲人陪伴的患者,他们的眼神涣散,黯然神伤,目光空洞,静蜷于床角,孤苦零仃,且饱受疾病的煎熬。看得出他们有多么的孤独和寂寞。
作为医生护士的我们看到这样的患者,心在隐隐作痛。我们会更多地关注这一类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怀,与患者聊天,拐弯抹角地了解到患者的家庭人员状况,而后电话联系家属进一步沟通交流,说服患者子女抽空陪伴父母,不要因为工作或应酬忙而丢下父母在病房独自承受孤寂和病痛。父母其实要的很少,身体有恙时只希望子女在身边陪伴,陪他们说说话,就已足矣!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人呼!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存时应多尽孝,莫留遗憾悔一生!

 文/老年病科一病区 段心怡

人情冷暖

获奖表彰

11月25至26日,在湖北武汉,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指导,健康界传媒主办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20年全国医院擂台赛(第六季)总决赛在武汉汉口泛海喜来登酒店华丽落幕。
来自全国各地的248家医疗机构,1193个案例参加比赛,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选、区域决赛等环节,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的3个项目在全国医院擂台赛中南赛区中成果丰硕、斩获佳绩。其中护理部王莉主任申报的“医·家护患俱乐部 延伸护理的温度”获主题六延续护理服务“价值案例奖”“最佳表现奖”“人气案例奖”,神经内科王婧护士长申报的“疫情下--基于阳光医院模式探寻健康之路”获得主题十“抗疫特别案例奖”,神经外科罗志华护士长申报的“医养结合背景下神经外科在延伸护理中的应用与创新” 获得主题六“人气案例奖”。通过本次比赛,充分展示了我院护理部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的成果,也向全国医务人员传播了改善医疗服务的创新经验及优秀做法。
总决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发表讲话。她指出改善医疗行动计划目的是创新行动、改善体验,我们要关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根据实践提炼经验,将闪光点最大化。要以与时俱进的理念作引擎,推动创新变革、激励探索实践、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同时指出我们肩负着建设健康中国的历史使命,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升级理念,助力医疗服务质量向高质量、精细化轨道发展。焦雅辉的话为我们今后的改善行动指明了方向。
新形势下,我国医疗服务需求正发生着变化,新时代医疗服务格局正在形成。服务永无止境,唯有用心付出。我院护理部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学习和借鉴全国医院擂台赛经典案例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以发展为根本、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驱动,不断精实管理、精细服务、精深专业,为最温暖医院建设、为医疗体制改革和全民健康贡献力量。

载誉而归 再创辉煌

文/护理部  喻小红

获奖表彰

扬中医之国粹  展护理之风采

文/护理部  喻小红

获奖表彰

为加强中医药特色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医药服务可行性和可得性,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中医专业技术队伍,11月23日在2号楼6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由护理部主办、中医护理组承办的“2020年度中医药荆楚行中医适宜技术决赛”。
本次比赛分拔罐、刮痧、艾灸(悬灸)三组操作,选手前期经过科室初筛,片区选拔,每组择优推荐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初赛。初赛环节,每组评选出前三名进入专项强化训练及护理部组织的决赛。各组由中医护理组专家及曾在技能操作大赛中获奖的护士长各2名担任指导老师。拔罐组为张秋婷护士长、李陈芳护士长,刮痧组为张林英护士长、沈婷护士长,艾灸(悬灸)组为贺英护士长、宋丽良护士长。朱丽萍护士长及张江春护士长担任组长,护理部、组长、指导老师对各组选手进行为期4天的现场指导及强化训练。
决赛环节,参赛选手现场抽签,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操作演示,护理部、组长、指导老师担任本次比赛评委,依据各操作评分标准进行量化打分。
经过激烈角逐,各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拔罐组:一等奖消化内科三病区郑诗琪,二等奖疼痛科病区严白莉,三等奖神经内科一病区陈蕾;刮痧组:一等奖针灸科三病区许婵,二等奖老年病科三病区陶宇琴,三等奖儿科病区习婷婷;艾灸(悬灸)组:一等奖神经内科三病区谌敏,二等奖脊柱外科病区朱婉怡,三等奖肾内二病区刘莹。
此次比赛既是中医适宜技术的一次大比武,也是我院护理中医适宜技术建设成果的一次大展示。中医适宜技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医药传承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部将一如既往优化、丰富中医适宜技术项目,为推动我院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为全面提升院内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推进护理高质量发展,护理部于11月27日下午在六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2020年护理质量改善项目评选”活动,来自各质量管理组、风险管控组的组长及成员共50余人观摩了本次比赛。王莉主任、万媛副主任、罗志华护士长、陈可护士长、王婧护士长担任评委。
本次护理质量改善项目评选活动共有安全管理,跌倒坠床预防,管道护理安全,意外伤害预防,压疮管理,基础护理,重危病人护理、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专科护理,专科护理,重症监护质量,手术质量,门急诊检查,中医特色护理,静脉治疗,院感指标共15个小组,每组对1个改善项目进行现场汇报。在座评委从汇报PPT制作、背景分析、改善方法和路径、改善成效及推广性、明年计划五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院感指标小组改善项目荣获一等奖,中医特色护理小组、门急诊检查小组改善项目荣获二等奖,跌倒坠床预防小组、静脉治疗小组、压疮管理小组改善项目荣获三等奖。 
评选结束后评委结合项目选题、计划安排、目标设定、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评价方面肯定成效,提出不足并给予建设性建议。最后王莉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护理质量的改进一直是我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高质量发展是护理发展的方向标,护理队伍要做“精”护理质量,做“优”护理服务,就必须加大力度加强质量环节管理。希望大家以此次评选为契机,认真检视问题、互相学习借鉴,重视结果影响因素监控与跟踪,形成闭环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我院护理部举办此次护理质量改善项目评选活动,对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改善群众的就医获得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质量管理 促进持续改进

文/护理部   喻小红

获奖表彰

获奖表彰

11月27日,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首届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班毕业典礼在北京线上线下同步直播举行。本次专科护士培训班是中华护理学会在全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克服重重困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举办的首届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省市级的三甲医院经过前期推荐报名,学会审核,最终322名中医护理骨干获批进入该培训班学习。这次培训班在中华护理学会组织下,进行了临床中医护理个案汇报比赛,由全国32家实训基地在培训班322名学员中组织初赛,再由每家实训基地推举一名优秀学员参加决赛,最后由中华护理学会综合评出优秀个案汇报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我院消化内科主管护师郭婷经过我院护理部的层层选拔,推选进入中华护理学会首届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班学习,在这次比赛中郭婷的个案汇报《砭石熨摩中药导入治疗胃痞证个案汇报》经过选拔,得到实训基地的推荐,最终在中华护理学会专家评委的评审中,得到肯定,获得了中华护理学会颁发的优秀个案汇报三等奖。
据悉,此次为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首届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班,对于中医治疗护理专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我院护理部高度重视中医护理骨干的培养,紧紧围绕我院发展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培养中医护理专科人才的工作,举办各项中医护理操作比赛、推荐选拔优秀护理人员参加国家、省市级的中医护理培训班学习,为我院护理人员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营造了全院护理人员立足岗位,拼搏进取的良好氛围。

重培养 敢拼搏 获佳绩

文/消化内科一病区   郭婷

乐思 NURSE

开心一刻

开心一刻

文/ 老年病科二病区 许曼

开心一刻
【6542】
晚上,值班医生给二线医生打电话:“xx床病人肚子痛,怎么处理?”
二线:“打6542!” 然后挂断电话。
5分钟后二线电话再次响起,是值班大夫打来的。
“给6542打了,他说他们不管!”(6542指药,山莨菪碱)
【慢阻肺】
某患者慢阻肺,医生交代要减少吸烟,最多每餐饭后吸一根。
过两月复诊,患者像吹气球一样发胖了。
医生问:是不是戒烟搞的?
患者说:不是,你说每餐后吸1根,我现在每天吃10餐。
【嗜铬细胞瘤】
病人:医生,我得的是什么病啊?
医生:嗜铬(gè)细胞瘤。
病人:是个细胞瘤?
医生:对。
病人:是个什么细胞瘤啊?
医生:不是“是个细胞瘤”!是“嗜铬细胞瘤”!
病人:那到底是什么啊!?
【学医后遗症】
①白大褂的口袋就像机器猫的口袋一样,要什么有什么。
②喜欢看恐怖片, 理由之一是有助于复习解剖。
③看书不是一目十行就是十目一行。
④系鞋带的时候忍不住打了一个外科结。
⑤洗手洗到肘关节以上十公分。
⑥被迫读一些质量和体积都相当可观的书,扔在地上可以一砸一个坑。
⑦听到新闻里念GDP, 第一反应是“二磷酸鸟苷”。
⑧发现一间教室全部日光灯都由一个开关来控制,于是感叹“全或无现象”。
⑨切了猪肉以后忍不住缝起来。

某外科术后病人回病房,麻醉复苏,病人醒了
病人:医生,我真的好渴,可以喝水麽?
医生:你还没有肛门排气,术后也没有到达六小时,还不能喝
病人放弃挣扎,术后刚刚六小时
病人:医生,我真的太渴太渴了,可以喝水麽?
医生:无奈之下[叹气]就喝一点点
病人:兴奋带着秒懂的表情,点了一杯一点点奶茶[裂开]
                                              

文/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程莉

开心一刻

1
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治疗时,医生跟我说:“给我拿把慢手机!”说时迟那时快,正在被治疗的病人一把抓住我,掏出了自己的iphone7塞我手里说:“用我的,用我的,我的快!”
其实,慢手机长这样……
2
精神病院的医生值班房有两道门,一道门通往办公室,还有一道门外面加了个铁栅栏,通往男病区。一天晚上一个病人焦急地敲着值班室的门,急促地叫着:“医生,医生”。
那天晚上值班的医生是个一米八的山东汉子,他把门打开,隔着铁栅栏很警觉的问:“怎么了?”
病人说:“医生,我要跟你睡,我床底下有脑电波,我不敢睡。医生你开开门,我把被子放进去”。
医生淡定地回答:“十点钟都到了,脑电波回家了,赶紧回房间去睡”。
病人说:“哦”。

文/心血管内科病区一病区  陈杨

3
患者是一位大叔,血管条件特别好,同事过去扎针,大叔问:“你是实习生吗?”同事说不是,大叔说快去换个实习生过来,好不容易碰到我这么好条件的病人,赶紧练练手。
4
在医院总是被热心阿姨介绍对象。一个阿姨,都已经要出院了,上午就已经办完了出院手续可以走了,我中午吃完饭回来接班发现她还在,见到我之后开始说:“我是想着出院前把这事儿定下来,你俩先加上微信聊聊,万一觉得挺好呢……”。一直到走出病区前一分钟还不停说的阿姨。
5
给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抽血,一动就哭,宝宝还一直在喊:“阿姨,等会,让我哭会”。就这样………哭了半个小时。

开心一刻

英语角

1.Good day.How can I help you?你好,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2.I need a prescription filled.我需要处方上的药。
3.Do you have a insurance or you paying out-of-pocket?
  你是想用医疗保险还是现金支付。
4.I am paying out-of-pocket.我用现金支付。
5.Prescription, please.Have a seat and     wait  a moment.
  处方给我,请坐一下,稍等。
6.Okay. Thank you.好的,谢谢。
7.Sir. Take this to the cashier on the third floor and bring the receipt back to me.

Pharmacy药房

英语角

先生,请把这个拿到三楼的收银处,然后把收据拿回来给我
8.Do I have to join the line again?我还要再排队吗?
9.No , come straight to the counter.不用,直接来柜台就可以。
10.Ok!好的。
11.Sir,the receipt please.先生,请给我收据。
12.Here you are.给你。
13.This is your medication. Please follow the doctor’s instructions carefully.
这是你的药,请仔细遵医嘱服用。
14.Yes. Thank you and have a nice day.
   好的。谢谢你,祝你愉快。   

学术竞技场

学术竞技场

        2020年经历疫情洗礼后的武汉市第一医院,在科研方面收获累累,尤其是高水准论文数量增多。 
       2020年发表文章总数232篇,其中SCI8篇,北大核心13篇,统计源89篇。主持科研课题一项, 为神经介入围手术重症监护病区孙纯护士长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内盲插置管综合护理模式构建及其效果评价”,来源于武汉市科学技术局的科研项目。2020年发明专利共85项,其中外观设计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

学术竞技场

学术竞技场--文章

学术竞技场

学术竞技场

学术竞技场

学术竞技场

学术竞技场

学术竞技场

学术竞技场--专利

学术竞技场

学术竞技场

学术竞技场

乐 思

NURSE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