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步履闪耀时代光辉
如磐初心彰显民族嵴梁
抗疫纪念专刊
乐思护理
2020年因为疫情,江城武汉,折戟沉沙,背水一战,这一“战”,一医护理工作者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用我心壮志,向疫情挑战,托起了生命的高度。
这场战“疫”,注定因白衣天使而壮美。一份份请战书,一枚枚红指印,抗疫的战场上,一医人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在变化的数字中,和时间赛跑;在坚韧的行动中,与病魔较量。大家面对考验的抉择、挺身而出的担当,连成奋斗的轨迹,镌刻成永恒。一医护理人无怨无悔的“青春逆行”,彰显着南丁格尔的初心使命;你们无惧生死的“逆流而上”,谱写着气壮河山的抗疫赞歌。
这场战“疫”,注定因苦难而蔓生伟大。一声声祝福的话语,一句句铿锵的誓言,防控阻击战中,你们扛鼎逆行、奋勇鏖战。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你们用温柔手臂擎起苍宇,用血肉之躯筑成城墙。厚重的防护服中,包裹着的是你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勇气;铮铮的誓言里,折射出的是你们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责任担当。你们用力的坚守、无悔的付出挺起了一座城市的脊梁,绘就了最壮丽的华美篇章。
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淬炼出一医护理人的精神,绽放出英雄的光芒,在一医的精神谱系上再次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我们要愈发坚定信念与力量,撑开我们共同的硬核年代,抵达梦想。
给一医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党委书记:
院长:
目录
驰援篇
表彰篇
坚守篇
战友篇
心语篇
家书篇
逆行篇
2020年6月 第22期
主办单位: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
编辑出版:《乐思护理》编辑部
主 编:王 莉
副主编:万 媛 王 婷
编 委:
刘丽华 袁 红 胡雪飞 杨 娟 宗世琴 张林英 杜 沛 辛 欢 张秋婷 徐桂林 熊 琦 李 敏 版面设计:喻小红
校 对:王 莉 万 媛 王 婷
地 址:武汉市中山大道 215号利济北路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
闻令而动,逆行出征
文/喻小红
2月11日,我院正式被确定为新冠肺炎重症定点收治医院,全院护理工作者应势而动,他们放下所有的儿女情长,剪断如云的长发,穿上白色的战袍,昂首奔赴抗疫的战场。他们珍藏了孩子奶声奶气的呼唤,收起了父母牵肠挂肚的担忧,搁置了爱人望眼欲穿的等待,为了心中那最初的信念。
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医天使用温柔手臂擎起苍宇,用血肉之躯筑成城墙。厚重的防护服中,包裹着的是迎难而上、坚毅果敢的无畏勇气;铮铮的誓言里,折射出的是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责任担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院1200余名护理人员毅然执甲,尽锐出征;267名护士星火驰援,使命必达。武汉雷神山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五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方舱医院、各隔离点……,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秉初心显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崇高与伟大!
星火驰援,使命必达
3月10日下午,为无数病患托举起生命方舟的16家方舱医院,所有患者全部清零,正式休舱,13467张病床全部空床。在抗疫迎来阶段性胜利后,武汉市各定点医院随着新冠患者的康复出院,收治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武汉市第一医院也按下了复工复产的“快进键”,展开常态化医疗工作。
道不出也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奋斗,多少汗水与泪水的拼搏,才换来了今天的曙光将至,春山可望。
曙光将至,春山可望
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一医天使他们默默无闻,但英勇非凡;微光点点,却聚成明炬。在这场战役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美逆行者,是南丁格尔誓言的忠实践行者!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
历史会铭记这个初春,一座千年古城,为顾全大局,付出的泣血牺牲!
人心会镌刻这段历史,一医护理人,为抗击疫情,铸就的钢铁长城!
在抗疫的最前沿,中国人民精诚团结、共克时艰。“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最响亮的口号、最坚决的行动。
在征战的主战场,武汉一医人“为护理事业奋斗终生“化作最庄重的誓言、最生动的实践。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一医护理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硬核”答卷。
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唯有坚持才能迎来希望。你们是赴汤蹈火的战士,何惧血雨腥风,疆场狂沙。
馳援篇
驰援篇
庚子鼠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一种我们从未认识的2019-nCoV病毒的发现,一场保卫武汉,保卫群众健康的人民战争正式打响。随着确诊人数的增加,武汉当地医院床位爆满,武汉市成立了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及对口帮扶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作为五医院的帮扶医院,于1月22日委派院领导一行五人前往五医院,完成对接,制定患者转运方案及病区改造。1月23日顺利转运第一批患者后,医院组织由27名医生、26名护士组成的医疗护理团队,于1月24日奔赴武汉市第五医院。医疗护理团队到达五医院后立即投入到一线工作,我们将53名医护人员分成了三组,全面接管发热门急诊两个诊位、发热六病区、发热七病区。
独一无二年三十
大年三十,本是中国人合家团聚的日子,但2020年的这一天是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这是武汉市第一医院协助五医院接待转运第二批患者的日子。为确保转运患者的安全,陈国华副院长、柯于鹤副主任、杨娟科护士长率先来到五医院,做着最后的协调和准备。10点正在家里为年饭做准备的孙莹护士长接到电话通知,需要前往五医院支援,她立马洗洗手,跟老爸老妈儿子交代了一声后立即赶往医院。12点协助接收转运患者的医生护士,提前全副武装来到五医院的发热病区。下午1点多患者陆续转来,其中一名重症患者出现心跳骤停,陈曦、宋奇、肖旭轩、文芸医生及护士们立即抢救,患者转危为安,救护车上的医生临走前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危险重重门急诊
自五医院被定为定点就诊医院以来,每日的门诊量出现井喷样增长,在设立了5个发热门诊和2个急诊诊位的情况下,仍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甚至有些患者需排队4-5个小时才能看到接诊医生。发热门急诊医疗小组由神经内科杨洁博士带队并兼任组长,9位临床医生负责,他们都是来自各个科室的精兵强将,增设的两个诊位,24小时有医生值守。在医院向全体职工发出支援对口医院倡议书的短短数小时内,各党支部奋勇争先,纷纷请战。他们是第一批到达一线的临床医生。大家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新年,义无反顾的奔赴一线,毫无怨言。张麟医生年前就把妻儿父母送回老家,自己一个人留守武汉,他说:作为一个医生这个时候怎么能临阵脱逃呢?我没有妻儿在身边,我能更好的隔离,就先派我去吧!杨洁医生正在一医院值守24小时班,接到医务处的通知,立即安排科内其他同志顶班,饭都没吃就自行前往五医院。她给丈夫打电话只说:帮我收拾几件衣服,我要在外隔离几天,另外,不要告诉我父母!石晨医生个子太高,防护服不合适,他只能每天套着垃圾袋当脚套去上班,但仍没有一句怨言。在完成一期的任务后,有部分同志撤离。这时,陈晓斌、夏振雄、张麟、万小林、杨洁五位同志主动提出要留下来,他们说:我们都经过培训,也熟悉这里的情况,再派人来也增加其他同事交叉感染的机会,我们愿意留下来并肩作战!
有条不紊住院部
我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范学鹏带领熊伟、陈曦、肖旭轩、戴榕、宋奇、刘剑华等医生接管发热六病区,范主任每天带领团队医生查房,认真查看每一位患者的CT片子,仔细询问患者症状,合理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还记得2月1日查房后他开心的说:“患者都好多了……”。“侠客”,这是五医院老师给范主任起的外号,说他就像侠客一样,在隔离病区中自由穿梭,毫不畏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罗光伟带队万军、邓巍、张超、文芸、吴勇宏、万莹、邱文慧等医生接管发热七病区,罗主任每天安排2名呼吸科高年资医师进行查房,对每一位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指导和调整,彰显专科特色。罗主任还经常亲自为大家在防护服上写名字,画上大拇指、小花,特别有才。陈曦、肖旭轩等医生在转运患者当天为保障患者安全,连续工作长达20多小时,用特别的方式完成了跨年。作为转换专业到整形外科的前重症医学科医生邓巍,主动请缨来到一线,大家笑称他是整形外科中抢救经验最多的,也是重症医生中整形做的最好的医生。
毫不畏惧美小护
虽然是作为一个新的团队来到五医院,但是在三位护士长带领下,美小护们没有打乱仗。杨娟科护士长负责院方协调及物资调配,孙莹护士长负责两个病区的护理工作及与五医院病区护士长的沟通协调,陈琳护士长负责防护物资的管理和准备,三人共同负责全部支援人员的后勤,在她们的不断努力下,这里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井然有序。在这短短的十余天中,杨娟护士长做为“后勤部长”,关心每个人,每天都会问问大家需要什么,总说她从家里来,要什么就说,她好带来。转运当天由于护士人手不够,孙莹护士长主动留下来护理病人,在没有护目镜的情况下为患者静脉穿刺、协助患者小便……直到新年到来。整整十二个小时,没有喝水、没有上厕所,其后帮助护士梳理工作流程,确保了护理安全。陈琳护士长更是不容易,得知自己公公因新型肺炎突然去世的消息后,当护理部王莉主任打来电话,要把她换回去时,一口回绝说:“主任,这边的工作更需要我,如果我回去了,再派另一个又多了一个人感染的风险,我会坚强的站好我的岗位,请主任放心,家里有我老公,我不回去!”陈琳护士长这种坚强和无私奉献,不禁让我们留下了眼泪。在支援期间三位护士长每天早上7点半开始帮我们安排早餐,到晚上10点安排好晚餐并做好消毒卫生工作后,才一起踩单车回酒店,每天的工作长达14个小时,一天都没有休息过。难怪听到五医院老师几天后碰到护士长说:“你还在,扎实!”。还有我们95后的护士高文琪一直咳嗽,瞒着家人和科室护士长主动请缨上前线,她说她是普通的感冒,怕大家知道后误会不让她来,她说她想为国家尽一点自己的心意。这里面有护士宝妈汤洋、胡丽娟等等,她们最放不下的是孩子,孩子最想的也是妈妈。只有下班后通过视频看看自己的孩子。何云云来之前本来在备孕,月经推迟了一周,但当接到通知时毅然来到这里,当上第三天班“大姨妈”来时格外开心。我们不是英雄,我们只是在尽最大的努力履行我们的职责!
2月3日我们对口支援的任务即将结束,发热门急诊小分队在疫情最严重的几天帮助五医院接诊三百余人次的门诊病人,大大缓解了发热门诊的压力。发热六病区、七病区,在我们的帮助下慢慢的走上了正轨,患者的病情也慢慢平稳。我们的到来缓解了五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信心。忘不了那些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忘不了患者经过我们精心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的激动,忘不了坚守岗位的日日夜夜,忘不了防护服里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的衣服。我们相信:只要万众一心,英勇向前,坚持到底,我们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迎来樱花满天的春天!
加油,一医!加油,武汉!
英勇向前,奔赴抗“新冠”第一线
文/神经内科二病区 杨洁、中医综合病区 何云云
---支援武汉市第五医院
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疫情发生时,医务人员就是最美丽的逆行者。
2020年2月5日武汉市第一医院接到紧急通知:需要支援武展(江汉)方舱医院。在陈国华副院长的召集下,各部门迅速展开行动,护理部王莉主任调配综合片区科护士长王婷、皮肤科门诊护士长周霁及护理精兵强将,风雨无阻,奔赴疫情一线。
当护士雷莹接到任务通知时内心早已做好准备:“干我们这一行不就是哪里需要去哪里?”雷莹在赴前线当晚就剪短了长发,毅然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
聂畅把2个娃托付给父母,拖着行李箱,出发!小小的身躯扛起重重的物资,人到中年的我们,也还有一腔热血,战胜疫情,再归家!
当晚我院负责的区域将收治近四百名患者。我们迅速展开工作,为患者分配床位、测量体温、监测氧饱和度、询问病情、进行评估、观察病情。不知不觉东方已发白,才发现我们已在舱内连续工作了13个小时,忙碌了整个通宵。
接下来王婷科护士长和周霁护士长身先士卒,与大家一道参与24小时轮流值守,了解每班近1600名病人的动态,负责整个方舱病人分诊,信息联络,物资发放等工作。
陈薇和张璇在方舱内认真仔细的清点和发放全舱病人近1600份饭,她们说:“我们速度快一点,一定能保证每一个病人吃上热乎的饭!”
由于方舱内需要穿戴防护服、隔离衣、眼罩和口罩,而大家为了节省宝贵的防护物资,往往七、八个小时不方便喝水吃饭,尽量不上洗手间。
每当脱下被汗水浸透的防护服时,护士长就会安慰大家:“我们会尽快打赢这场战斗,这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我们都是最棒的!”
褚文君戴着满是雾气的护目镜仍忙前忙后说:“病人太可怜了,我们要耐心对待每一个病人”。
当胡丽丹和李海红脱下防护服后,看到的是发白的手臂;当90后护士张愉揭下口罩露出满是勒痕的面庞时,她说:“我们都是普通的医疗战士,但我们从事的是不平凡的事业,我就希望和同样辛苦的男友能早日相见”。
是啊,我们是战士,但是我们脱下防护服也是弱女子,家人等着我们平安归来,所以我们保证完成任务,一个都不能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院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医护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当人民群众生命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时,武汉市第一医院的白衣战士们没有犹豫,日以继夜地战斗在抗击疫情的前线,谱写着一曲曲充满爱的动人赞歌。
一医天使,守护方舱
文/皮肤科门诊 张愉 周霁
驰援篇
--支援武展方舱
“我们在这里获得了新生!”
雷神山医院A16病区首批出院患者喜极而泣
2月20日,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疗团队入驻雷神山医院A16病区的第15天,送走了病区的首批出院患者。
听到出院的消息,3位患者喜极而泣。从疑似到确诊、住院、再到转院至雷神山,他们经历了无助、恐惧、担忧……庆幸的是终于要康复出院了。他们不约而同的说出同一句话:“我们今天在这里获得了新生!谢谢你们!”
病区代理主任,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黄小龙将他们一一送至医院大门口,仔细叮嘱出院注意事项,护士送上鲜花和祝福,已康复的病人们激动地握着黄医生的手说:“感谢你们的精心治疗和贴心护理,你们辛苦了,你们也受苦了,相信要不了多久你们也能回去和亲人团聚!”看到他们脸上荡漾的幸福,回想起雷神山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2月6日,我们是入驻雷神山医院的第一支医疗团队,当时医院工地上还在施工,地上全是泥浆。我们放下行李就开始领取物资设备布置病区。”武汉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告诉记者,没有配送人员,徐凌总会计师到工地上借卡车帮我们运送物资;没有路就用木板塔桥,用人力接龙将物资一箱箱搬进病房里。柯于鹤主任一间间病房与工人交接水、电、氧气、负压等设施。范学朋主任带领医护分组铺床,摆放药品设备用物等。孙纯和易燕护士长制定隔离病房工作流程、各班职责、注意事项等,其他医生则是拟定新冠肺炎的科普知识,安排值班方案等……
2月8日晚,终于迎来第一批患者29人。截至目前,共收治了46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症患者6名。入院的47床患者说,因为这次疫情,他们一家四口被迫在不同的医院隔离救治;病重的2床是一位有冠心病的83岁婆婆,也是全家感染,老伴在数日前因“病毒性肺炎”去世,一家人还来不及悲痛就发现自己和女儿相继出现发热,于市九医院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月20日出院的49床帅气奶爸,也是老婆先出现发热,他和小孩赶紧搬到别处,想保护自己和孩子,可惜事与愿违,次日他自己就开始高烧,且持续十余天……
出院病人告诉记者,温柔耐心的陈熙、宋奇、王巍、肖旭轩、范鸿儒、陈晓光等医生认真查房、询问病情、制定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方案;贴心的护士们悄悄地把自己的生活物资送给病人,不厌其烦地普及健康教育知识;一日三餐都是医护们亲力亲为送到手上……
“我们在这里获得了新生!”
文/佚名
驰援篇
--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
在我院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一个特别而又重要的岗位---硚口区同普/宜尚隔离点,康复医学科护士长梁玉已经和她的团队在此坚守了四十余天。2020年1月28日正在病区忙碌的她接到硚口区卫健局及医院的命令,参与筹建硚口区第一家疑似、密接人员隔离点。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安排好科室的工作,匆匆告别家人,她拎着拉杆箱第一个到达指定地点。在区卫健局协调下,和古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蓝天医院、同普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共同组建了联合医疗组。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一个临时组建的医护团队、一个从没经历过的工作模式、一个需要直面多种病人复杂状况的局面一下子摆在了她的面前。疫情来临,酒店和同普医院早就关门了,没有服务人员,缺少后勤及工作人员,全部房间都是空荡荡、冷冰冰的。面对艰苦的环境和困难,她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带领大家一起整理病房及酒店设施和用物、设计并完善收治患者信息登记表、完成防护及生活物资入库整理和登记、医务人员的专业防护培训等等,并在院感专家的指导下,很快完成了三区两通道的改造,为隔离点的快速启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疫情前期隔离点作为医院的临时补充,早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重任。很快,同普/宜尚隔离点就收治了100多个疑似及密接人员。各种不同身体状况的人员聚集过来,有年轻的、年老的、一家都来的、甚至还有不能自理的老人,病人们来到隔离点好像找到了依靠,把他们这段时间在医疗上、生活上、精神上的压力及困难一下子释放出来,源源不断的问题及要求应运而生。梁护士长没有慌张,带领隔离点的11名护士及7名医生沉着应对,详细问询及登记,把所有人分组、分病情入住各楼层,很快梳理出一套隔离点的工作流程。
八十余个房间,十几层楼,每天数次的往返,量体温、测血压、测血氧、发中药、做记录、分发一日三餐……沉重又不透气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忙的顾不上喝水、吃饭,早期防护物资的紧缺,甚至连上厕所也成为一种奢侈。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挡她认真工作的脚步。克服重重困难,她带头做好每一位隔离人员的病情记录及定性汇报,不放过每一个可疑病例,并及时为他们联系转院、转方舱等事宜;每日还要和大家一起打扫房间的卫生,清理医用及生活垃圾,管理着各种会随时随地冒出来的琐碎的事情,常常不知不觉忙至凌晨。更要不断为远离家人的隔离病人做心理疏导工作,她深知一句安慰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更能给人们带去心灵上的抚慰。
她默默地承担着隔离点一个“大管家”的责任,面对危险冲锋在前,每天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疑似患者咽拭采样,为年轻的医护带教操作,为后勤、保安、司机等培训防护措施,带领着大家奋战在疫情的初级战场上。至今,隔离点的所有工作人员保持着 “零感染”。她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让彼此间的配合从陌生到熟悉直至默契,组建了一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团队。用她们的专业、她们的温暖、她们的爱心感染着每一个远离家人的人,圆满的完成了隔离点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接下来,同普/宜尚隔离点将转型成为出院患者康复驿站,更大的挑战在等候着她和她的团队!
众志成城,携手前行!
致敬最美的白衣天使!每天站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默默无闻,勇于奉献,把每一个平凡演绎出无数个精彩!期待春暖花开的时节,期盼白衣战友们早日凯旋!
隔离点中的奋战
文/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 李洁
驰援篇
--支援硚口区同普/宜尚隔离点
2月8日元宵节接到通知,武汉市第一医院迅速组织一支43人的医疗冲锋队前往江汉大学隔离点支援。这里没有所需的医疗设备和工作环境,要把江汉大学南苑5栋学生宿舍改造为一所医疗隔离点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为了能尽快的安置疑似患者,简化入院流程,使疑似患者能安心隔离治疗,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吴文莉带领心内科副主任李佐民、骨脊柱外科护士长周鹃立即进行紧急任务分配,从物资申请及搬运,药物的收集,"病房"的布置,到整理病人收治流程及医护排班;从制作入院登记表,贴"房号"、"床号",调试电脑及打印机完成"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完善"抢救室",检查水电及门窗,培训安保及环卫人员隔离点相关知识等,在不到一天时间,众人齐心协力因地制宜的改造出污染区、半污染区、缓冲区及清洁区,"一针一线"的就地建起了隔离病房。
截至28日,江汉大学隔离点的医护们已不分昼夜、全力收治近500名疑似患者。
随着病人的陆续增多,为了提高诊治效率,李佐民和杨林,黄从刚,周志上商量过后,创新性的将排班制度改为“栋长制”,栋长主要负责本楼栋病人的查房、开医嘱、转诊、出仓等,他们就如同大学里的宿管,是最了解疑似患者,他们最亲近的人,在查房时,栋长对于病人的病情变化及诊治过程,甚至心理及生活需求都能有一个准确迅速的把握,将对应楼栋病人的病情详细准确的交班给当班医生及护士,加快交班进度。
对隔离点的医护人员来说,另一个考验就是疑似患者的情绪波动。张欣是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的青年党员,疫情初期,她主动请缨成为最早一批支援医院急诊科的医生,此次转换战场来到隔离点,这里年纪最小的患者11岁,年纪最大的90岁,她发现隔离者大多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大学时就是学校广播台的记者的张欣立即想到了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台,不仅可以直接向患者宣传就医规则、通报疫情防控情况和最新治疗进展,也可以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患者克服畏惧、有效为隔离者舒缓压力。学校宣传部了解需求后立即响应支持,"亲爱的朋友们,早上好!"从2月17日起,每天上午8:30广播如约响起,每天播报四次,从"武汉伢"到"热干面挺住",内容从新冠肺炎知识普及、音乐疗愈、文艺广播剧和诗歌励志故事等有益有趣。张欣每天从休息时间中挤出几个小时在学习强国和各种媒体搜集筛选正能量的素材,声音甜美的她还把自己对患者鼓励的话语录制出来给广播台播出。“边玩手机边听音乐”,患者张先生连声赞道“这个广播很可以,非常治愈!”收到越来越多患者的积极反馈,张欣感到很温暖,她说:“查房时看到患者脸上逐渐洋溢出笑容,心态越来越积极乐观,自己也感到安逸快乐。
在隔离点,周鹃和她的护士们需要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及各种装备来回往返6层楼,在完成查房,测量体温,采集咽拭子等大量常规工作的同时,还要协助给疑似患者发放每日三餐饮食和生活用品,及时收集疑似患者的生活需求。一个班下来,来不及吃喝,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尽管这样,已经连续工作20多天的周鹃没有喊累,最让她惦念的是女儿的鼓励,每晚和闺女视频,女儿的第一句话总是"妈妈加油!",她也努力提着嘶哑的嗓子告诉女儿“妈妈在前方打怪兽呢!"简短朴实的对话总能让疲惫的周鹃重拾战劲儿。她说,希望一直能够坚持到疫情结束,看到最后一位患者解除隔离,心中才算没有遗憾。强将手下无弱兵,在她的带领下,护士们也一样跟随她一起投入到每天繁杂的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她们在抗疫之战中常说的那句"护士长我能行!"
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吴文莉说:"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初成规模,每一个点、每一个细节,无一不凝聚着每一位医护的心血及努力,把希望带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投入到战斗中,就能提前一分一秒救治病人。"
“栋长”“心灵氧吧”
文/消化内科二病区 张欣
驰援篇
--支援江汉大学隔离点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国范围内打响。汉西院区(易家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7号)》有关要求,发热病人分级分类就诊的流程,我们战斗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我们全体医务人员取消了年休假,全部住到了医院,开始紧张而繁忙的工作。
中心虽小,细细切割,却也是五脏俱全。整个中心划分为污染区、清洁区和消毒区。每日专业的护理人员会为即将开始工作的医务人员为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
依据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对辖区发热病人进行分诊分类,轻症指导其居家隔离、疑似病例转至发热门诊及定点医院救治。
对于需要到发热门诊就诊的住院患者,统一上报,由各区医疗救治组派车在中心一医一护的陪同下送往指定发热门诊、指定的医院及隔离点。对于需要居家观察的密接人员,每天派两名医务人员上门为其量体温,并实时了解密接者每日情况,为期14天,同时完成确诊患者家的消杀工作,每天往返于地处东西湖区域的竹叶海嘉园、华生城市广场四期。
处于整个工作环节中心的就是负责每天接打电话、上报疫情的医务人员,不管在什么时间,都会迅速的拿起手机,为患者排忧解难,毫无怨言。在疫情爆发的高峰时期,甚至每隔几秒都会有电话打来。
接线员也会立即将患者的病情编辑成精练的病史,短消息上报给“综合协调员”易丹护士和“疫情报送员”和刘青护士,尽可能多的为临床医生提供关键线,不可漏报,也不容错报!
对于不需要到发热门诊就诊的病人建议居家隔离观察,并24小时通过打电话的形式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学指导意见;对于确诊、病情严重的通过分析病史短消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按照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遗体转运和处置工作的文件精神,辖区内居家老人去世后的遗体转运和处置工作,这一艰巨的任务同样落在了我们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身上,即使是发生在深夜、凌晨我们也要上门进行此项工作。中心还承担居家存量发热患者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
在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易家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体员工,是真正处在人民中心的前线战士和慰问者,是病患艰难求医路上的保护神。大家都希望这场疫灾早日结束,大家早日与家人完成新年未完成的团聚,早日可以自由而满心欢喜的呼吸新鲜空气!
立足基层,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文/汉西院区 刘琴
驰援篇
--易家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疫纪实
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书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家是一次危机,是一次大考。我想对处于震中的武汉来说更是如此吧!有关医务人员在此次疫情中工作情况的报道,相信大家已经看过很多了,那关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血透室护士支援定点医院的故事,您是否听过呢?
普爱医院是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定的接收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透析治疗的定点医院之一,由于血液透析治疗、操作的专科性极强,病人增多必然导致护理人员不足。作为武汉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的挂靠单位,我院血透室在第一时间派遣四名护士分两批次前去支援。
对于一个工作了十多年的护理人员来说,大小事肯定见过不少,早就“曾经沧海难为水”了。但支援首日的所见所闻还是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前来治疗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是一个星期没有接受透析治疗了,且都是老年患者,时间最长的有十天未治疗。这对于平时一周接受三次治疗的透析患者来说是如此艰难,以至于平稳的站立对他们都成了奢望。看着患者在家属的帮助下艰难地向前走着,让我们深刻的理解了自身所做工作的意义。
如果以上所述是对我们心灵的洗涤,那下面要讲的则是对心理及专业技能的考验。
在透析界,有这样一句话,说内瘘就是患者的生命线,因为血液透析治疗需要穿刺内瘘来提供透析所需的血流量,因此一旦穿刺失败,直接后果就是本次治疗无法完成,增加并发症风险。所以透析患者的内瘘穿刺是十分重要的。但戴上双层手套及沾满水珠的护目镜,会使穿刺变得极其困难。首先就是观察血管变得困难,由于水珠的遮挡,两只眼睛无法同时聚焦在一点上,只得靠一只眼睛穿过某一狭小区域的光线来观察,这无疑给选择穿刺点增加了难度;其次就是评估血管变得困难,双层橡胶手套让你无法感知血管的粗细深浅。这些因素迫使你在评估时必需更加细心,穿刺时更加谨慎。
由于患者来自不同的医院,医护与患者之间都是陌生的,对患者病情缺乏了解,因此透析治疗中对患者的观察就变得十分重要。有一位患者因为担心无法透析,因此在家中严格限制了饮食,而家属也没有将这一情况告知我们,导致透析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由于发现及时,大家相互配合,采取措施,很快帮助患者恢复了意识。虽然血透室不是负压病房,且人员密集,但为了保证患者顺利的完成治疗,我们是全程守护在他们身旁。
支援只有短暂的半个月,但在这场战疫中,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些许光明,同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礼物,或友谊,或知识,或信念。
防控疫情血透室在行动
文/血液透析室 吴磊
驰援篇
--支援武汉市第四医院
你们用双脚丈量医者大道,你们用双手托起生命高度。仁不在别处,就在你光明的初心;义不在别处,就在你坚守的当下。
堅守篇
你若安好,我便无恙!这是疫情期间最温暖的话语吧!
2020年2月26日武汉市第一医院发热门诊接诊了一位86岁的爹爹,因膝关节滑膜炎卧床多时,来院时老人表情痛苦,疼痛难忍,家属情绪非常激动。医生查体,完善检查后发现:这是一位尿潴留的病人。CT报告显示:高度疑似病毒肺,合并肾功能衰竭等。这位老人卧床时间久,全身多处形成大面积三度压疮,同时也因为膝关节疼痛难忍,不能配合翻身、换药等护理操作。我们的护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黄爹爹70多公斤,骶尾部、足踝部压疮尤为严重,皮损面积大,因疼痛老人家不愿意配合翻身,家属见老人呻吟,也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质疑,护士长了解情况后,立即到床边查看了患者的压疮情况,指导我们每两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就患者压疮换药护理,与家属和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沟通,最终取得了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护士黎雪婷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蹲在床旁,仔细为患者清理创面,涂药,覆盖敷料,由于压疮部位多、创面深、换药复杂,耗时长,当护士起身时,双腿发麻,头晕目眩,后背已被汗水浸湿,一片冰凉。但是看到老人全身的创面清理得干干净净时,心里热乎乎的。
护士长临走时,见到床头柜上未吃完的面包,心下了然,说道:“生活上有什么不便也可以和我们说,爹爹目前的状况需要加强营养,我们来给爹爹送饭吧!”家属听完,感动不已:“好好好,你们真是太好了,太感谢你们了……”
由于发热门诊没有中心供氧,但爹爹的治疗需要持续吸氧,护士二话不说合力将几十公斤的氧气瓶运到爹爹的床旁,有时候遇到瘦弱的护士值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都难以挪动,爹爹的家属将这些都默默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全方位照护病人,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让病人感受到温暖”这是护士长对我们的嘱咐。我们平凡,但工作神圣,我们工作繁琐忙碌,但我们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当患者带着痛苦来,带着希望走,我们虽然一身疲惫,但内心却倍感欣喜。
春天是一切美的融合,我们期待万物复苏,挽手相聚樱花树下,暖人心脾的春风像护士的手温暖了经历“寒冬”的人们,更温暖了爱。
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众者竭力,守望春天
乐思 NURSE
文/急诊医学科 黎雪婷
坚守篇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连飞鸟都知道回家了,您却迟迟不能回家……亲爱的妈妈,我想你!”2月21日晚上,接到儿子发来的短信,彭丽清护士长眼眶湿润了……
冬天的余寒交织着暖春,随着风裹挟着大地上的万物,鼠年的钟声敲响,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开始。疫情是命令,十万火急;防控是责任,刻不容缓!
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负压病房自2019年12月31日收治第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起,彭丽清护士长就带领全科护士奋战在一线,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此类患者,姐妹们多少会担忧、会害怕,护士长冲在最前面打消大家的顾虑。防护不到位,不许进病房;消毒不落实,更不能出病房!每天医护人员进入病房,护士长手把手指导大家穿戴防护用品,严格把关,大家十分安心。科室实行6小时轮班制,当护士下班时,护士长总会守在隔离区门口,亲自指导护士脱防护用品,防止交叉感染。疫情发生以来,各种防护用品、防护物资短缺,护士长在确保符合院感要求的前提下,总是精打细算,把有限的防护物资用在刀刃上,科室库存多少套防护服、多少个N95口罩、多少瓶消毒液等,她每天一清二楚。
1月11日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医院要求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成立隔离病房,做好收治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的准备。疫情就是命令,彭护士长放下电话立即赶往医院着手准备开科工作,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利用一天时间成功改造布置ICU病房,于第二天开始收治新冠重症患者!每天上午8时,彭护士长身着隔离衣、戴着护目镜,准时进入病房细心查看危重患者,给予护理指导,并叮嘱护士除了查看病情,更重要的是安抚患者的情绪,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彭护士长是最早加入抗“疫”一线的那批人,“刚开始没想到会这么严重,看到新闻上疫情通报,形势越来越严峻,心里就有了预感,必须要上‘前线’了”,护士长说,护士长认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这种时候就应该带头冲锋陷阵。而后来大家才得知这段时间彭护士长的父亲在本院针灸科门诊进行康复理疗,公公在消化内科三病区住院,虽然近在咫尺,却因为开科工作繁忙,没有办法抽出时间去探望老人,只能每天电话询问病情,在得知老人们病情稳定后,她又继续投入工作!
坚守阵地一个月之后,疫情防控进入胶着对垒状态,医务人员的鏖战也在持续,2月11日,接上级通知武汉市第一医院成为定点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初步估计床位数将达1000张!医院进行了连夜改造,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重新组建了新的护理团队,成立感染三、四两个病区,床位数76张,这意味着又要重新开荒收治危重患者。2月15日,护士长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深夜带领护士迅速将两个病区收满,疫情的紧迫使柔弱女子变成了钢铁战士,声音嘶哑了、衣服湿透了、体力透支了……,但是意志没有垮、精神没有垮、信念没有垮……,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大家豪情满怀、壮志犹存。这一天,彭护士长一直不断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解决问题,一天下来接听、拨打了200多个电话,微信步数显示达25000步以上。当晚,护士长辗转难眠,目前防护物资紧缺,如何做到既要保证医护人员安全,又要做到节约物资不浪费?如何排班?这些问题在她的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
由于收治患者危重,有患者使用无创及有创呼吸机,一部分患者偏瘫,生活无法自理,护士的工作量更大了,这一切都牵动着护士长的心,每天上午护士长准时进入隔离区,亲自查房指导护理操作,出隔离区后还要安排外围工作,查看护士的生活区,替大家去食堂领三餐,到处帮同事谋生活物资,她说我的兄弟姐妹们都在一线奋战,我要努力当好她们的后勤,让她们下班洗个热水澡,吃到热的饭菜,能够睡得温暖。晚上,护士长会询问并记录护士们一天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帮助他们梳理与解决。她认为疫情初期,没有规范的诊疗指南,大家只能摸索疾病的治疗护理常规,为此她不断向上级医院专家请教,主动学习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护理指南,同时结合医院现有条件,做好院感防控。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而大家正处在尘土飞扬的时代,内心也是害怕与胆怯的,但彭护士长始终与大家同荣辱、共进退,她成为每一个人最坚实的臂膀与最安全的依靠,她用她的坚强给每一个护士修筑了最安心的防线,让大家在与疫魔决战的路上,风雪并肩、坚定前行!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但总有人用平凡的付出成就伟大。在这场没有军号硝烟、没有刀枪利剑的战役里,彭丽清护士长始终行走在危险的边缘,她用坚如磐石的双肩践行着最铿锵有力的初心誓言,用坚定有力的步伐淬炼着最崇高伟大的历史使命。她是这个时代伟大而又美丽的逆行者,有了像她一样的白衣天使,我们坚信:冬将尽、春可期,天地间尘尽光生、山河无恙……
疾风知劲草 烈火炼真金
乐思 NURSE
文/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夏文恬
坚守篇
乐思 NURSE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月份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急速发展,武汉市第一医院作为重点救治单位,在疫情发生的早期就参与到病患救治中来。由于呼吸科人手不足,急需扩大救治规模。考虑到疼痛科地理位置的优势,于2020年1月16日,院领导决定紧急将疼痛科改建,成立呼吸三病区,参与救治工作。同时留下来的,还有疼痛科的八位护理姐妹。在出征之际,疼痛科主任冯丹对每一位战士说下这样一句话:“我们一定要给党和国家交一个满意的答卷!你们一个都不能少!”。
在这场与凶猛疫情的艰苦斗争中,疼痛科以严白莉护士为代表,带领八位护士姐妹率先上阵,严护士像大姐姐一样照顾着几位妹妹,姐妹们不管遇到什么难处,严老师都看在眼里,不仅给予工作上的帮助,还给予了心理上的安慰,她说:“我们穿上这一袭白衣,便背负起神圣的使命,我们要迎难而上,一起对抗病毒!”,经过院感科培训的八位支援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流程作业,并做到零感染。八姐妹中1996年出生的徐丽君是疼痛科党龄最小的护士妹妹,为了方便工作,她毫不犹豫剪去了快要齐腰的长发,每次脱下防护服,走出缓冲区时,徐丽君的衣服上都挂满了汗水,甚至析出盐晶,那是因为汗水在她的身上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留下的印迹。不论是摘下防护口罩时留下的勒痕,还是那双在橡胶手套下泡的发白的手,她都从未抱怨过一个字,只有那个招牌笑容和月芽似的眼睛回应着所有人,用实际行动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随着疫情的发展,疼痛科余下11位医护成员也相继投身一线。面对复杂的疫情,他们用专业的知识,认真的态度站在一线与死神搏斗。疼痛科主任冯丹和护理部副主任原疼痛科护士长万媛作为疼痛科的“家长”更是日夜无休的与大家并肩作战,鼓励着大家,并保障大家生活上的各种需求。而那句“你们一个都不能少!”也成了雪白防护衣里最坚硬的盔甲陪伴着每一个人。
文/疼痛科病区 张虹 刘晶
你们一个都不能少
坚守篇
致敬最美战“疫”护士
乐思 NURSE
有这样一个美少女天团,颜值不输当红明星,然而当疫情来临时,她们毫不犹豫的剪短了披肩的长发,穿上防护服请战一线,她们就是武汉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的护士姐妹花。早在1月中旬,老年病科就接诊了发热患者,由于老年人属于易感人群,随着疫情的发展,老年病科陆续出现疑似、确诊病例,一方面应对病房内的疫情,另一方面,积极响应护理部的统一号召多方支援。一个多月来,她们的足迹已经遍布多个抗击新冠肺炎战场:呼吸内科病区、感染病区、发热门诊、武汉市第五医院、江汉方舱……3月2日,当雷神山医院发出护理人员轮换时,老年病科护理团队立即集结14人整装齐发,组团接力雷神山。
这14人美少女天团,基本都是90后,正值青春年华,跟所有女生一样喜欢自拍臭美、喜欢喝奶茶、追偶像、看肥皂剧,在家里都是父母眼里的大宝宝、爱人眼里的娇公主,然而换上白色战袍后,她们瞬间化身美少女战士,推得动病床、翻得了病人的身、熬得了通宵夜。虽然白色战袍遮挡了她们的美丽,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她们每一个灵动的面孔,我们要将她们一一记录下来,让她们大放光彩。
白雪、鲁婕、蒋欣、张倩是美少女天团里的年轻妈妈,孩子都在1-4岁之间,鲁婕的宝宝甚至还未断奶,因为抗疫的需要,给孩子在没有任何过渡的情况下强行断奶了。从抗疫到现在已经近两个月没见到孩子了,她们刚开始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跟孩子视频,视频那头幼小的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要妈妈,可以瞬间击垮她们所有的坚强,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慢慢接受每天视频里才能见到妈妈。张倩说1岁多的宝贝在镜头前把最喜爱的的棒棒糖送给她吃,给妈妈点赞加油,这像一支强心剂,让她顿时忘掉了身体的疲惫和心里的恐惧。白雪4岁的大女儿在婆婆的指导下学会了写人生的第一封信: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妈妈 你。懵懂的孩子似乎也知道妈妈在干一件很伟大的事,用自己的方式给妈妈加油。此次转战雷神山也是她们给年幼的孩子上的一次最好的启蒙课。
黄佳佳和张墨涵都是年前新婚不久。黄佳佳和爱人是双医护家庭,爱人任职于武汉同济医院,在疫情初期夫妻俩就商量着一起报名去一线,爱人在雷神山奋战了一个多月于3月1日刚轮岗回家隔离,第二天就远远目送妻子离家登上去雷神山的大巴,夫妻俩你方唱罢我登台。张默涵带着对爱人的不舍和愧疚踏上征程,使命感驱使着她们舍小家为大家,爱人也从开始的担心转变为支持,默默的守候在大后方,照顾好双方的老人,让她没有后顾之忧。此次转战雷神山,爱人给予了她莫大的支持。
杜佳玲、王靖宇、熊秋婉、朱丽婉、张雅琪、陶宇琴、杨桂云、王莹这八位都是单身小妹妹,她们笑称自己最无牵无挂了,可是她们还是父母眼中的宝宝啊。杜佳玲和王靖宇在前期抗疫过程中,感染了新冠肺炎,因为心态很好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就痊愈了,在度过了出院后的14天隔离期,她们再次请战雷神山。问她们感染过再出征难道不害怕吗,她们笑称体内已经有抗体了,应该比其他人更安全。其实哪有不害怕,只是内心的信念战胜了恐惧。我想说她们就是武汉最靓的妞,疫情过后给她们分别发一位男神来保护她们吧。
护士们永远是跟病人距离最近的群体,从患者身体的护理到心理的安慰,她们付出的并不比医生少,甚至感染风险更大,她们却一直默默的用柔弱的肩膀扛起患者生的希望。她们说,是一医院,是老年病科给予了坚强的后盾和坚定的信心,定当不辱使命,接力好雷神山工作,战胜疫情!
祝我们美少女天团健康快乐,希望你们平安归来!
文/ 老年病科三病区 张林英
坚守篇
最美逆行者抗疫手记
2020年伊始,武汉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病毒来势汹汹,严重威胁着武汉市民的生命健康。我们的城市在哭泣,我们的人民在哭泣。2020年1月20日武汉市公布了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和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名单,而我所在的武汉市第一医院赫然在列,事实上一线防控和救治工作早已在这里紧锣密鼓的展开。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确诊患者人数不断增加防控形势不容乐观,面对突如其来的这场战斗,我们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不计生死挺身而出,守护我们最爱的人和我们最爱的城。作为党员的我早已做好思想准备,随时准备投入到战斗中。1月20日下午我将8岁的儿子送到鄂州的外公外婆身边,不出所料,1月21日下午在返回武汉的途中接到护士长的电话,通知我22日8点到我院发热门诊报到,没有迟疑,我回答说“好”,虽然对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太了解,但心里还是有一点担心,但更多的是庆幸,庆幸我将孩子送到了外婆身边,让他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而我也不再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1月22日我和同科室的金源老师8点准时到发热门诊报到。经过相关培训后,我们换好防护服进入发热门诊污染区。发热门诊分为3个工作区,1区护理人员主要负责预检分诊以及打印医嘱单;2区负责10位留观病人的治疗及护理;3区负责5位留观病人及发热门诊患者的静脉采血、输液及鼻咽拭子的采集。虽然分工不同,但我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尽全部能力救治每一位患者”。身穿密不透气又厚重的防护服,我们的身上常常一整天都挂着汗珠。因为护目镜内侧容易聚集水雾,平时很容易的抽血和输液穿刺都成了很困难的操作,所以几乎每一次操作都要凭感觉和用手摸。1月23日夜班,一个男性患者晚上11点来发热门诊输液,我将输液药物配置好后就准备给他打针,当我拿起他的手时,戴着2层橡胶手套的我依然能感觉到他的手是异常冰冷,经询问后得知他一天都没有进食,我将他的手背搓揉了一会后依然冰冷,于是我只得小心翼翼地缓慢进针,终于回血了但很快就漏针了,休息了一会再进行第二次穿刺,同样的结果让我有一种挫败感,那一刻觉得自己真的很无能。我诚恳地向患者道歉,并让他休息一会儿,当我静下心来把其他患者的输液都完成后,我将他带到候诊走廊里的小太阳取暖器旁边,让他把手背对着小太阳取暖。大约过了一刻钟后,我们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这位患者的输液穿刺。这时患者突然对我们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辛苦啦!”虽然凌晨的武汉极度寒冷,但是因为患者多了一份谅解与感恩,所以那一刻的我觉得无比温暖。
1月24日早上下夜班后我看到自己有很多个未接电话,拨打次数最多的就是儿子的电话号码,老公告诉我说,“儿子一直打不通你的电话,他很担心,请我转告你一定要给他回个电话”。我赶紧给孩子回电话,孩子告诉我说他看到新闻说武汉一家医院有15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懵懵懂懂地以为那些医护人员都已经失去了生命,他很害怕,因为联系不上我,担心我的安全。这时候我才知道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啊,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疫情,不能与家人在一起,还要为妈妈担惊受怕,我很自责。今年的除夕夜虽然我们一家3口分别在不同的地方看春节晚会,但我相信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繁忙的工作结束后,回到酒店住处要花很多的时间消毒和清洗,真正能休息的时间所剩不多。自此以后,我告诉孩子我的上班时间,白班的话我就晚上和他视频,夜班的话白天和他联系,我要告诉他妈妈每天都很安全,吃得好睡得好。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待到春暖花开之日,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团聚了。
刘丰采同志是我们科室第二批支援发热门诊的5名代表之一,于2月4日开始支援发热门诊。在我们科室里是有名的活泼可爱、古灵精怪的“美少女”。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保卫战中,她向科主任主动请缨,她说“让我上吧,我比年轻护士更有优势,因为我有临床经验”。她是我们的战友,同时也是科室热心的小管家。科室很多姐妹们上班需要在科室住宿,而科室原有的设施是没有洗澡的地方的,但是因为这可怕的冠状病毒,我们每天要至少冲热水澡半小时以上才可以稍微安心地睡上一觉以便恢复体力。于是刘丰采同志联系上爱心人士为科室资助了一台热水器,解决了我们洗澡的大难题。她同时也是孩子的妈妈,也是别人的妻子。从上一线的第一天起,她就将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照顾,自己独自居住在另一套房子,因为怕回家将病毒传染给家人。谁会不想家?谁不想念自己的孩子?想孩子的时候,抽空回家也只能远远的隔着窗子看上几眼,说上一些互相鼓励的话语。
2月5日我科室又派出姚璐、蔡婉玉2名护士支援定点隔离酒店巡查工作,在封城的武汉,每天要巡视好几个酒店,了解每一个酒店的最新疫情情况。因为身穿防护服不能乘坐志愿者的交通工具,经常要步行几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每当巡视完最后一个隔离点人已经累得精疲力尽。
2月9日科室又安排了10名年轻护士前往医务人员“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通道里支援,负责发放物资以及监督指导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降低因穿脱防护服疏忽导致的感染率。
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保卫战中,本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却挡在疫情之前,放弃休假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护佑人民健康的坚固长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逆行者们虽逆风而行,却向阳而生、绽放光彩。愿凛冬离去,雪融草青,当明媚的阳光再次照亮这片土地,我们能摘下口罩,去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
乐思 NURSE
文/体检中心 周娟
坚守篇
乐思 NURSE
已亥末,康子春。当全国各地的中国人都还开心地准备着过年的时候,一场疫情席卷武汉。
1月23日武汉封城,咱们正式打响抗疫的第一枪。而早在封城前一天,我们支助中心全体人员就收到了紧急通知取消休假,返汉待命,时刻准备进入作战状态。战役打响,苦与难,进与退,伤与痛,我们共在其中。
随着疫情的愈演愈烈,2月11日我院被征用为定点新冠肺炎救治医院,这意味着大家必须站在救治的第一线,直面病毒这个凶狠而又变化莫测的敌人。随着国家医疗团队驰援我院,新冠科室的开科,我们支助中心全体人员在熊群老师的带领下,迅速进舱,承担了全院900多名新冠患者转运、陪检、送药、收取标本、送餐到病区等许多医疗保障的繁琐工作。由于地域的差异,有些医疗队员听不懂武汉方言,支助中心队员又给外援队员充当翻译和帮手。科室缺物品,大到电源开关,小到一把剪刀,我们都能迅速地帮忙协调和解决。因为熊群老师在开科的第一天就给我们说过:“我们要竭尽所能满足患者的一切需求”。
自从进入外科楼,我们就一刻也没停歇过。每天按照标准流程,换上防护服,就准备开始投入战斗,日常的工作虽细碎但又无可或缺,取常规药、急拿药、取标本、全程陪同住院患者做CT检查,每天来来回回无数遍,为的是高质高效保证住院患者安全。由于外科楼属于隔离区,无论是从家属送给患者的生活物品,还是为全外科楼所有患者送餐饮,再到所有科室需要的医疗器械设备等,所有的物资都是经过支助中心的护士分发到每个科室。为减少穿脱防护服的机会,我们尽量控制食物、水的摄入,一天下来,汗水一遍遍的湿透我们的衣衫。除了身体上的负荷外,最艰难的还是心理所承受的压力。因为我们都是95后、00后的乖乖女,第一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心理难免会有些担忧和害怕,但是我们是光荣的共青团员,是医院最年轻的一支队伍,在疫情面前、在患者面前,在困难面前,我们懂得肩上的担子,懂得白衣天使的职责,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始终抱着执著的信念,竭尽所能做好一切工作。当我们看到患者健康的出院的那一刻,方知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仁不在别处,就在你光明的初心;义不在别处,就在你该走的大道。在疫情面前,我们一直坚守着南丁格尔的初心使命,书写着刚毅勇士的奋斗情怀。我们相信噩梦寒冬终将过去,云开雾散阳光洒满环宇。愿春回大地时,万物更新、硝烟皆逝。
坚守初心使命 书写奋斗情怀
文/服务中心 段洁
坚守篇
乐思 NURSE
四十多个日日夜夜,一次次出入病房,记不清的废寝忘食。与新冠肺炎疫情拼搏抗争,有人累,有人闷,有人愁。而且,作为武汉本地患者和一线医护,体会了更艰苦的经历和更长时间的战斗。
我叫陈蕾,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精神专科护士。工作7年,从没想过我们有一天也会奔赴前线。身处疫情中心湖北武汉,我经历了迷茫、恐惧、焦灼、悲伤、接受面对、感动、迷惘。
作为新冠肺炎重症定点医院,2月18日,武汉市第一医院联合前来支援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等支援医疗队在全市成立首家“阳光医院”,组建了“圆梦心理睡眠联合干预工作组”。作为一名精神专科护士的我,终于知道我能做得更多!我与王婧护士长加入了工作组,开始参与到为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疏导和睡眠障碍干预的工作。
实时了解情况,全面联络汇总。我是心理干预组总联络员,每天与28个感染病区联络员沟通,各病区联络员将本病区当天需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和一线医务人员的信息上报,我负责汇总,上报给心理干预组的专家。随后,各位专家以电话、视频或面对面查房的形式,对患者或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联合查房中我发现,病人普遍存在失眠、焦虑、抑郁情绪,因为创伤和孤独,部分人甚至出现了过激行为。我被深深的触动,想如何能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呢?答案就是:身心同治,阳光康复啊!
积极干预辅导,打开患者的心门。我们开通了线上心理测评,完成心理测评一千余人,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状况,化解危机。3月6日,武汉晴空万里,我一如往常穿好防护服走进了隔离病房,随同心理干预组专家床边查房。此前,我从病区护士站了解到,病房一位50多岁的大叔,抗拒使用无创呼吸机,不配合医生治疗。因为他病情较重,使用呼吸机影响睡眠,非常焦虑。作为神经内科睡眠医学中心的精神专科护士,这可是我的强项。我来到大叔床前,耐心地询问、分析,指导大叔正确佩戴面罩、正确调整呼吸节律,并告诉他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同时,我还与大叔谈心,理解他的心态,帮助他打开心结,让他相信,现在各方面的医护条件非常优良,鼓励他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随着理解加深,他紧张恐惧的情绪缓解了,我又帮助他扫码加入身心辅导线上平台,个案化推送心理放松训练及呼吸机使用相关知识。我们还互留了联系方式、加了微信好友,嘱咐大叔在有困扰的时候随时联系。指导他顺利的带上呼吸机,看到他脸上露出安稳的笑容,我放心地离开了病房。其实,有时候所谓的心理安慰就像一根拐杖,在患者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扶一把,也许就能帮他度过最艰难的时期。
团队原创身心健康科普读本,为患者送去希望的阳光。我参与专家团队们编写了《大爱暖心 向光前行》全民抗疫身心健康读本。与圆梦天使团队的小伙伴们,将科普手册送到每位患者的手中,他们惊喜地说:“谢谢你们!你们的一个电话,一个问候,一本册子都让我们感到很温暖,有这麽多人的关心支持,也让我们有信心去战胜疾病”。期望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出面对困难及危机的心理正能量,能为疫情中的大众提供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念,能给众多灾难中的患者和压力下的医护人员带来阳光和希望!
创建减压放松工作室,让战友们释放压力。特殊时期,圆梦天使们尽自己所能,一起将心理放松减压室布置温馨舒适,我们准备了小茶点及治愈人心的小玩偶,让前线的医务人员有一个减压放松和倾诉的场所。表达是梳理自身情绪的过程,除了适时、适当的心理辅导,最主要的是倾听。我们会根据来访者的需求进行心理测评,根据结果,有的放矢地为战友们提供体感放松或身心健康指导。同时,我们还会组织巴林特小组活动,让他们谈谈抗疫的所做所闻,分享让他们所悟所感,倾听自己的声音。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到来至战友的温暖支持。当看着他们疲惫而来,露出久违的笑容,愉悦地再次投入战斗的身影,我们都感觉莫名的欣慰!
习总书记要求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工作,让我们信心百信。我深知,在浩浩荡荡的抗疫大军中,每个人的能量其实有限,但是,一个一个小小的能量汇聚在一起,就会生成无比巨大的正能量。早樱已开,雾尽风暖,让我们戴上心灵的口罩,穿上心灵的防护服,春暖花开时都能遇见温暖的彼此!
圆梦天使 用“心”抗疫
文/ 神经内科一病区 王婧 陈蕾
坚守篇
我们一起经历,一起奋战,一起感动,只为大地安宁、灯火安心、满目芳华。挨过至暗时刻,扛住血泪坚守,凯旋路上,你我唱起那首胜利的歌谣。
戰友篇
战友篇
2020年伊始,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下,我院已经圆满完成全部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出院、转院等工作。在对全院病区进行消杀后,开始逐步恢复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
为更好防治疫情,切实保障我院普通住院患者安全。医院严格按照就诊流程要求成立住院缓冲病房,实行“两分诊、两缓冲”就诊方案,守住医院收治患者的最后一道关口。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护理部快速响应。护理部主任王莉亲自上阵指挥,组织了一支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综合护理队伍。她们,是疫情防控的“站岗人”。
我不带头谁带头,微力量汇聚大能量——缓冲病房一病区徐翠玲护士长
已经57岁的资深骨干护士长徐翠玲,3月23日接到关于筹建缓冲病房的任务后,立即投入到筹建缓冲病房一病区的工作中。3月24日,从早上到医院,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脱下的防护服都被汗水浸透。
缓冲病房筹建过程中,许多在平时都能轻松应对的事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都成为难题,如会诊、外送检查、借药等,徐翠玲护士长都耐心解释与协调。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她带领着团队进行全面消杀工作和各项搬迁、接收工作。在持续高强度工作后,她的嗓子嘶哑了。同事们在看到这个情况后,都让她休息,但她不肯,一如既往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她知道筹建工作不能等,患者病情更不能等。
徐翠玲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冲在前面谁冲前面?身为护士长,我不带头,谁带头?我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抗各种困难,为我的护士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缓冲病房二病区胡小平护士长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护士长胡小平,一直战斗在抗疫前线的“堡垒科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月23日封城,疫情爆发,呼吸科发热患者骤增。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她带领全科护理人员,克服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全力开展救治工作。2月9日指导参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七病区开科工作。2月11号,我院被征收为新冠肺炎重症收治定点医院,她冲锋在新冠患者护理一线。一直与医院同战斗,共进退。
3月23日在得知医院筹建缓冲病区的任务后,她不顾抗击疫情的劳累,主动请缨,她说:“我在新冠病房时间长,经验积累多一点,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和这些孩子们,确保零感染。”前期筹建工作繁杂,责任重大,收治的都是门诊尚未排除新冠感染的患者。她严格把关病房消杀工作,监督科室护理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疏导护理人员不良情绪,鼓舞护士战斗士气,想方设法做好科室医护人员的各类生活和工作后勤保障,仅2天时间就改造成了井然有序、规范独立的“缓冲二病区”。
缓冲病房运行以来,每天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胡小平总是抢着上。现在缓冲病房运行顺畅,许多患者已经由缓冲病房,顺利转入普通专科病房。她强调,下一步将在医院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把好关口,细化从缓冲到住院的流程,加快周转,为各专科收治患者创造有利条件。
身着白衣,心有萤火,汇聚人间星河——呼吸与危重症重症三病区张江春护士长
初春的武汉迎来寒风料峭的“倒春寒”,以前灯火通明的住院大楼每层只亮着几盏零散的灯光。有多少患者急盼着手术,等待着化疗……,张江春护士长说:“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行动的导向”。
张江春护士长是消化内科三病区护士长,共产党员。1月27日,医院决定新增呼吸与危重症缓冲病房三病区。她临危受命,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筹建工作中。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从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那一刻起,张江春护士长就没有闲下来过。作为科室的大管家,她深感责任重大。此时,她的老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资深的护士长胡小平给予她指导与帮助,这更加坚定了张江春战斗的信心。她加班加点地坚守岗位,成立护理团队以及协调设备、物资管理,划定病房分区,同时规划防护流程,制定职责,组织培训等。实时监督提醒大家做好防护……短短2天时间,呼吸与危重症缓冲病房三病区就正式运行了。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身着白衣的医务人员,虽有苦有累,但是我们心中更有信念和责任”。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白衣天使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初心和使命,为守卫健康贡献巾帼力量。致敬!英勇向前的战友们!感动!奋力拼搏的天使们!加油!一医人!加油!武汉!
速度与激情
文/消化内科一病区 郭婷
乐思 NURSE
乐思 NURSE
武汉市第一医院,有3位1997年出生的护士。面对重症患者,他们常怀医者仁心,全力护理,“我是党员,肯定不能往后退”;说起疫情结束后的愿望,又显出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最想好好谈个恋爱”。在战“疫”一线,他们时刻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我是党员,肯定不能往后退”
26日早上8点,结束从凌晨2点开始的工作,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3岁的男护士陈耀中将迎来2天的休息。
四班倒,6小时一班,上4天休2天,是他自2月12日以来的工作节奏。
2018年7月,陈耀中毕业进入武汉市第一医院,成为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科里有8名男护士,大家平常都喊他“小兄弟”,他也是科室里最年轻的党员。
2月11日,市一医院被紧急征用为新冠肺炎重症定点医院,医院连夜腾空整栋外科楼改建成隔离病房。除了配药、换药、打针、抽血,还要完成心电监测、核酸试纸检测等辅助检查,没有护工和保洁,他还要承担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处理大小便、喂水、喂饭、洗口等。身为男护士,还要承担搬病人、为患者翻身、戴呼吸机等体力活。
陈耀中护理过一位70多岁的老伯,病情很重,上了呼吸机,不愿意吃东西。他和同事一起跟家属电话沟通,请他们写些鼓励的话送进来。一天上夜班,他看到了三张A4的纸,上面分别写着很大的字,“爸爸要多喝营养剂”“我们其实一直都在你身边”“用老家的橙子打的橙汁”。老人不能说话,看着这些字,努力把那份橙汁全喝了。
“爹爹加油!奶奶加油!”陈耀中在自己的白色防护服前胸处写上两行字,护理时让每一位老人都能看见,鼓励他们。
他说,自己的党员同事们参与组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对口支援外院、支援方舱、挺进雷神山,无条件服从安排,去最需要他们的地方。“我是科室最年轻的党员,这个时候肯定不能往后退,必须站出来。”
“疫情结束了,最想谈个恋爱”
23岁的武汉姑娘刘紫荆是武汉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年龄最小的护士,也是科室最小的党员。
1月18日接到通知,19日前往发热门诊,白班10小时,夜班14小时,一白班一夜班后休息2天。
刘紫荆说,一个夜班14个小时,打针抽血、护理留观的病人,一晚上感觉并不漫长。只是穿着防护服容易出汗,里面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护目镜上全是雾,视力模糊,帽子盖住耳朵后,患者声音小了听不清;戴着两层手套,手感不好,起初摸不到血管,扎几针扎不进去,刘紫荆觉得很不好意思,患者却反过来安慰她。
门诊留观室,最多的时候22张床,后来撤了两张床改成一个输液室。给患者输氧,用的都是老式的氧气钢瓶,刘紫荆学到了另一个新技能:用扳手开氧气阀门,用手背感受氧气的大小来给患者调氧气。
发热门诊护士长宋丽良,是医院肿瘤科的护士长,也是一名党员。“我上班时她在,我下班了她还在。”刘紫荆说,宋丽良护士长为她树立了护理职业和党员的榜样。
提起疫情结束之后最大的愿望,她笑着说:“疫情结束了,最想谈个恋爱!”
“一线需要我,我还要上”
“期待疫情结束,我想第一时间和家人团聚,陪陪父母还有弟弟。”疫情来临时,23岁的湖南妹子成小慧将回家的车票退掉,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坚守岗位。
2月12日下午,成小慧接到通知,要求尽快赶至外科楼十三楼感染病区收治患者。她收拾好东西,从出租房一路小跑至医院。“进到感染病区时,我心里很复杂。”她说,自己是党员,肯定应该上一线,但心里特别忐忑。毕竟是第一次参加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怕自己做不好。
14日,首批患者入院。成小慧接到的任务是护理22床和24床的患者,分别是两位五六十岁的的阿姨。成小慧进到病房,听到22床的阿姨在哭,24床的阿姨在一旁安慰着。她轻轻地给22床的阿姨上氧气、戴手带,安慰:“阿姨,没关系,有我们在呢,心情一定要好,我们一起战胜病魔。”阿姨不再哭泣,反过来提醒她:“姑娘,你看着蛮小,莫慌莫慌,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不想传染给你。”
当晚,成小慧工作至凌晨1点多,离开病区回到住地。第二天,前来援助的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接管了该病区,医院暂时没再安排成小慧上一线,让她随时待命。“只要一线需要我,我还要上!”
战时不后退,“疫”后想谈恋爱
文/ 皮肤科一病区 李琼
战友篇
2020的春天,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华夏,而以武汉市的疫情最为严重。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武汉市第一医院在第一时间收治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并尽最大可能安排了医护工作者站在疫情一线。护士曾红玲在前期收治病人过程中,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接受隔离治疗。即使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她也是尽可能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打扫病房。在两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以后,她成功战胜了疫情。居家隔离中再次请缨加入疫情战斗,并第一时间捐献了自己的血浆,成为武汉市第一医院首位捐献血浆的医护康复者。她用她弱小的身躯去帮助其他新冠肺炎患者病人。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世界,来聆听她的故事。
(一)疫情来临的前夜
2020年3月,春风骀荡,天气渐暖,但祖国各地的新冠疫情仍然严峻,疫区一线的医护前辈和病患,也仍在日以继夜地同病毒斗争。2020年1月22日的早上,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东北风呜呜地吼叫,肆虐地在马路上奔跑,曾红玲护士如往常一样天未透亮就提着打包好的中餐坐上了武汉地铁六号线唐家墩站准备去往医院上班。列车经过一个站台又一个站台,旅客换了一批又一批。自1988年7月1日起工作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至今,她在这条必经之路上来来回回了一万多遍。“列车已到站——汉正街站”列车发出到站提醒后,曾红玲护士习惯性地看了下手机,7点整,便匆匆地拿着手提袋出站去往医院食堂,由于工作性质原因,她患上了慢性胃炎,所以早餐往往去食堂买份粥和包子吃。一到科室护士值班室,首先就会把开水壶倒满水加热,然后脱下便装换上护士服,静静地坐着吃着早餐,等待着其他姐妹们的到来。陆陆续续,科室姐妹们到达了医院,“曾老师,水烧开了,谢谢啊,生理期造访,就是想喝点热水”“曾老师,哇塞,昨天说想喝白粥,今天你就给我带了一碗,太暖心啦”。在大家看来,曾红玲护士不仅资历深,能力强,更对同事们如同姐姐般照拂,所以大家都喜欢亲切地称她为“曾大姐”。
(二)战胜疫情的过程
吃完早饭后,大家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由于最近武汉新型新型冠状病毒新闻报道,大家都带了两层口罩做相关治疗护理,中午休息期间,由于疫情逐渐严重,接到院里通知,每个人都要进行CT检测。很不幸,检测报告单显示双肺有片状磨玻璃样影,后续核酸检测也呈阳性,曾红玲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医院立即对曾红玲采取了隔离治疗,而此时曾红玲却还想着在院病人情况。17床的张奶奶的病情是否控制好了,18床的李爷爷的今天的进食状况是否良好。
在接受隔离治疗期间,曾红玲一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她还主动负责打扫病房的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曾大姐远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强大,她的小家也需要她的呵护。她的丈夫年底刚查出身体有异样,父母年迈,也需要她的照顾。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她的小家非常需要她的陪伴。
胃肠外科二病区吴彪主任、张红芬护士长积极为她联系住院相关事项,并与其他同仁在得知曾红玲已顺利入住呼吸内科五病区时,在物资及其匮乏时,为她带去牛奶、鸡蛋等慰问品,嘱咐她好好养身体。就是这样的一种良好的科室氛围,陪伴着曾大姐的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工作了三十多年。
(三)疫情战斗出份力
病魔并没有打败曾大姐,反而激起她强大的战斗热血。在两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以后,她成功战胜了疫情。在接受隔离期间,她利用微信平台在各种群里为大家宣传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并再次请缨加入疫情战斗,独自居家隔离的曾红玲看到了各方呼吁新冠肺炎治愈患者捐献血浆的消息,又坐不住了。曾红玲积极联系武汉血液中心进行预约,经过一系列详细的询问及核实,于2月16日前往省人民医院捐献了300毫升血浆。她说:“我患过新型冠状病,因此再次被感染的风险就很低。我的体内有抗体,有更多的人需要我的血浆,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
(四)疫情终将结束,曙光终会到来
当纯净的白色化为生命的底色,当平凡的身躯冲锋陷阵,当心与心在四面八方相连,所有人再一次见证了医学的力量和医学的精神。无数像曾红玲这样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他们用弱小的身躯形成一堵墙,隔离了病毒对我们的伤害,但他们对我们的爱在传递着。相信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以血为媒,让爱传递
文/胃肠外科一病区 涂欣
战友篇
乐思 NURSE
庚子鼠年伊始,新冠病毒肆虐,家园处处狼籍。武汉告危,华夏告急,铁流滚滚战车隆隆,白衣天使负重逆行成为最亮丽的风景……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重温神圣的医学誓言,南丁格尔信念激荡胸襟,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投身抗疫大决战。
主动请战,抗疫战火炼真金
2019年12月31日,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治疗危重疾病,我们更有经验”,一医重症人向医院主动请战。顷刻间,两间负压病房当日即开始运转,1月11日ICU病区腾空开始收治危重感染患者;1月15日医院建立首个轻重症感染病区;1月24日接管武汉市第五医院的两个感染病区和三个发热门诊诊位;2月6日进驻武汉雷神山医院成立并负责该院首个感染病区;2月11日成为收治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并接管感染22、23病区……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能见到重症护理团队的身影,作为抗战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先行者,一医护理团队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开辟新病区、专科护士感染防控培训、核酸采集、气道护理、俯卧位通气、组建肺康复护航队、首次成功开展ECMO治疗等等。疫情的紧迫将柔弱的女子变成了钢铁战士,声音嘶哑了用手势替代、衣服湿了体温会烘干、体力透支歇口气只要能站起来再接着干……历历在目,两个多月来,重症护理团队就是我院抗疫的“排头兵”、“移动的抗疫堡垒”,守卫着大家的健康。
“中国虽大,我们决不后退一步,我们要像钉子一样钉在这里,扼住病魔的咽喉!”这是我们一医重症人的心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一医重症护理团队以爱为笔,以热血化墨,谱写着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符……
心有大爱,不灭疫灾誓不归
“山气日夕佳,飞鸟与相还”,连飞鸟倦了都知返,您却迟迟不能回家,亲爱的妈妈,我想您了……”2月21日晚,近二个月未回家的重症医学科彭丽清护士长接到儿子发来的短信,深深的愧疚湿润了她的双眼,满负荷的工作让她无暇顾及住院的父亲和公公,无暇陪伴独自在家上网课的儿子。
“我已经熟悉了这里的工作流程,我清楚每个危重病人的情况,我还可以继续坚持!”被派出支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危重病区的肖雅君护士已经在支援阵地上坚守了一个多月,忙碌陌生的工作环境、持续身负厚重防护服的艰辛,在科室准备将她轮换回来的时候如是说。肖雅君心谙“生命至上、分秒必争”,危重病人的病情瞬息即变,新来的同事是需要时间重新适应工作环境的,由此可能产生的“时间差” 对危重病人而言是致命的。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肆虐的病魔,敢于正视死神的亲吻。刘思雨是一个乐观、爱美的“90后”,也是危重抢救小分队队员,持续超负荷的危重抢救工作让她不慎“中枪”。或许她内心深处也曾有过些许怕,但她选择了勇敢坚强,选择了相信她的战友。经过积极主动的治疗和顽强的心态,她最终战胜了病魔:“我要多吃点,哪怕会吃胖、会变丑,我也要争取早点康复重返战场”。2月3日,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为她送上祝福视频“party”,她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同赴国难携手抗疫的夫妻档高晨和陈烈、李建红和李继勇、狠心断奶的双胞胎妈妈朱娅婷、挥别尚在月子里妻儿的桂鸣浩、老骥伏枥初心不改的王丽、梁前芳......还有更多的一医重症人奋战在第一线!
“国有召,召必回!”白衣战袍加身,岂容病魔肆虐!大家始终心持舍小家为大家,舍小爱汇大爱。朴素的语言,铿锵的行动,诠释着一医重症护理团队“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理念。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更是一个坚强的大战队,置身其中,内心必将时时激荡着茵茵的温情和必胜的信念。
或许她们只是抗疫大潮里的小小浪花朵朵,但无数的浪花终将汇集成疫病狙击战的磅礴力量,终将点亮战胜疫病的希望之光。她们就是这个时代伟大而又美丽的负重逆行者,有了这样的白衣天使,我们坚信:冬将尽、春可期,天地间尘尽光生、山河无恙……
文/ 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李成 彭丽清
小草自芬芳
战友篇
乐思 NURSE
2020年一场突如急来新冠疫情肆虐江城,繁华的商业街空空如也,昔日人海茫茫的世界骤然安静下来。面对病魔肆虐,她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毅然决然的冲到了防控的第一线,书写了抗疫时光的感人篇章。
“护士长,如果需要,我愿意去前线”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党员护士吉岳萍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主动请缨。自1月19日起支援呼吸与急危重症三病区,理论上医务人员半个月一轮换,但是由于医务人员的缺乏,她不愿意“下岗”休息,向医院领导申请继续上班,一直持续到2月8日,医院增派了其他科室人手支援,她才愿意退下休息。在病区的21天时间里,每次结束工作后拿下护目镜,额头上、鼻梁上虽然贴了透明贴但是也压红了深深地几道印子。从隔离病房出来后她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水,为了挤出时间救治更多的患者,经常几个小时没有喝过一滴水。由于防护服不透气,穿着很闷热,出来之后浑身都已经湿透,嘴唇干裂。所以她每天穿上防护服之前选择吃压缩饼干,上班前半小时也只能少量饮水。有时候问她累不累,她的回答是不在乎,为了让患者们都好起来,这点苦她能抗住,她相信这场战役的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我们。
葛静是心血管内科的一名90后护士,一眼看去很难将这个文文静静、非常瘦弱的小姑娘和前线顽强不屈不挠的抗疫天使联系在一起。疫情发生后,她第一个主动请缨申请调入隔离病房,刚去隔离病房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紧张。但是她想如果自己都乱了阵脚,那病人而言,无疑会加重心理上的负担,所以她对每个进来的病人,用肯定的语气安抚,获得病人的理解,特别是老年合并基础疾病的病人,她会给予重点关注。她经历了呼吸与急危重症三病区从无到有的过程,前期感染病人猛增,一天收治几十个病人是常事,基本上都是急危重症,准时下班成为了奢望,去的第一个中班甚至上到了凌晨三点半。自1月17日支援呼吸与急危重症三病区一直到2月8日她一直在和病魔抗争,和死神说不。她说等到武汉的天空拨开乌云见天日,等到江汉路的生活展开新的画卷,我一定脱去口罩,画上美丽的妆容,穿上漂亮的裙子,再去重新逛一遍武汉。为了武汉的春暖花开,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在呼吸与急危重症三病区有一个给病人印象特殊的护士,她就心血管内科最年轻的护士雷荣浩。她是去年初春加入心血管内科大家庭的,大家都把她当做自己的小妹妹。疫情来临后,看着那些平日里脸上常挂笑容的姐姐们一个个穿上白色战袍奔赴前线,她也在1月26日去支援了隔离病房。刚刚加入的时候由于自己临床经验不够充分,时常手忙脚乱的。但是病区的那些病人也给予了足够的理解,对于她的一些小紧张总是说着没关系,没关系,不要紧张来安慰她。那些一起支援的护士也格外照顾这个小姑娘,对那些她不懂的悉心教导。虽然每天都很忙很累,但是时常能看到她的嘴上挂着笑容,眼睛里闪耀着光芒。原本压抑的病区也似乎被这个小姑娘正能量的情绪感染了,病人们也开始乐观的面对病情,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希望。2月22日她从前线撤下来后,很多病人都舍不得这个一眼看上去让人愉悦的小姑娘。在隔离病房的这些日子里,她也由一个临床“小白”也变成了一个有丰富经验的抗疫天使。在那阴沉灰暗的日子里,她就是那驱散阴霾带来希望的光。
我们的城市生病了,但是它会好的。因为我们有无数个邹莲芳护士那样的天使,温柔与勇敢并存,柔美和执着并行。也有无数个袁慕洁护士那样的天使,激扬巾帼之志,彰显巾帼之美。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此时此刻,她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当山河有染,当疫情蔓延。无论性别,无论身份,无论生死,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她们书写了抗疫时光的别样风华。也许我们不能记住她们的名字,但她们美丽的身影必将照亮胜利的每一个微笑,必铭记于每一天的曙光。
文/ 心血管内科三病区 潘婉
豪杰何惧征途险,直挂旌旗济众生
战友篇
乐思 NURSE
这几天的武汉,历经大雪纷飞后,迎来了阳光灿烂!2020的开头,注定了这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成为了义不容辞的逆行者,在数以万计的逆行者中,有着这样一朵“兰花”低调的绽放着,她就是我们科室的护师-兰美娟!
疫情开始,1月10日上午,我们医院开始筹建第一个隔离病房“呼吸科三病区”,下夜班在家休息的兰美娟是我科第一个接到支援通知的护士,接到通知后,她马上跟老公交代了家里的事情就直奔医院了!到了医院才发现,因为刚开科,所有医用器材、物品都需要大家快速准备,大家齐心协力准备好了后立即穿上一次性隔离衣,带上医用外科口罩就开始工作了!当时的病人几乎全部是急诊转过来的,病情较重,所有的病人都需上心电监护和氧气,但是由于病房是临床筹建的,没有吸氧装置,都是原始的氧气瓶,每一位病人吸氧都超过20个小时,一瓶氧气很快就用完,用完后她们就需要自己去更换沉重的氧气瓶!在呼吸科三病区的第一个星期尽管条件有限,她依然坚持细致耐心的护理每一位病人,几乎每天都是晚上七、八点才下班,每天走出病房的时候几乎每一层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
1月17日,兰美娟再次接到调令,支援CCU重症监护病房,比起呼吸科三病区的病人,CCU病人的病情更重,每一位病人身上都插着好几种管道,护理难度更大,除了基础护理外,还要完成生活护理,但是她不怕辛苦,护理好每一位病人的同时还要做到保护自己。
1月23日,呼吸科五隔离病区开科,作为有经验的护士,兰美娟再一次义不容辞逆行而上了!由于对病毒的未知和恐惧,导致每一位新冠肺炎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兰美娟都耐心的去疏导病人,防护装备挡住了兰美娟的面容,但无法遮挡她温暖的心,病毒无情,人有情,她对病人说,要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
在我的眼里她永远都是那个充满力量、开心可爱“兰花花”,但是有谁知道她无论是白班8点下班,中班凌晨一点下班,还是夜班早上8点下班,在其他同事入住值班室或酒店的时候,尽管从医院回家需要1个多小时,她依然选择下班回家。因为她婆婆去年中风致行动不便,日常起居都需要照顾;儿子6岁,也需要妈妈的照顾,完全依靠老公一个人是不行的,虽然累,但是她说:“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她是护士,是媳妇,是女儿也是一位母亲,孔子说过:“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她在平凡的岗位做着不平凡的事情,她就一朵美丽的“兰花”,她就是兰美娟!
文/ 针灸科三病区 张晶
抗疫一线的一朵美丽“兰花”
战友篇
乐思 NURSE
“妈妈我可以开火箭来接你回家吗?”电话中传来了孩子奶声奶气的话语,妈妈的叮嘱声,妮子潸然泪下,强忍着眼泪对孩子说妈妈一切都好,会尽快来接你回家。当时接到立即召回成立呼吸危重病房的命令时,土家族护士妮子正在恩施市建始县老家休息,匆匆告别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连夜赶回了武汉,从接到命令到现在已经2个多月了,偶尔抽出时间和孩子视频一下,妮子并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已经到隔离病房上班,父母从电视上了解到武汉的疫情非常严重,全国各地得到医疗队都在驰援武汉,父母已经知道女儿已经上一线了,但是他们都心照不宣,只是每次挂电话的时候,说一句:保护好自己,我们跟孩子都挺好的,放心!
雯雯有一个乖巧的4岁女儿,丈夫也是医疗战线的一员,她与丈夫同时接到通知,夫妻两人马上把女儿送到了安陆老家,让父母照顾,母亲去年曾经脑出血,到中南医院抢救过,为了不让夫妻两人担心,母亲强忍着悲伤,笑着对两人说“孩子交给我,你们放心”。在夫妻两人开车离开时,孩子冲出来了,一直在汽车后面追着,雯雯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幕,她说我不敢回头看,只能流着泪离开。雯雯赶到了医院,丈夫赶到了隔离点,一直到现在一家三口分在三处,偶尔通过视频聊一下。一到病房就投入了繁忙的工作,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面对危重患者不停的工作。大年三十抢救一个心跳骤停的新冠肺炎患者,雯雯的手被针头扎了,当时患者情况危急,根本没有时间处理,直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才赶快在同事们的帮助下进行了简单处理,下班后她坐在值班室放声痛哭了起来,感到一阵阵后怕,第二天那名患者就去世了。这时候的整个城市都笼罩在恐惧中,雯雯心情沉重,这时女儿打来了电话,告诉“妈妈我给你写了一封信,妈妈你看看写的好吗”? 看着女儿的信,仿佛一道光照进来,一下子就充满了斗志,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为了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一定会继续战斗,直到胜利!
大年三十下午,护士长在更衣室看见琼护士,琼护士突然抱着护士长大哭,不停的说,“护士长,护士长我会被感染吗?我好害怕。”当时琼护士听见到有熟悉的同事被感染要收到病房的消息,心里一阵恐惧。就在1个多月以前,琼护士成为了一个单亲妈妈,孩子仅仅才两岁,因为到感染科上班,孩子只能让父母亲带着,父母亲都已经70岁高龄了,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身体一直不好。琼护士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因为到感染科上班,不敢回家,她说我只有不停的工作我才能忘记这些,我不敢想,也害怕想,我只知道现在我的工作需要我。
初一的城市,夜晚寒冷无比,晚上六点把病房终末消毒工作做完,任护士接到回家隔离的通知,家在武昌,离单位还很远,平时坐公共汽车都要1个小时,大年三十的武汉就已经封城了,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已经停了,任护士从单位走出来淋着雨一直走到了江汉一桥下面才看见一辆共享单车,淋着雨骑着自行车一个人在空旷的城市中穿行,回家的路变得无比漫长,回到家已经晚上22点30分了,衣服和靴子全部湿透。年前家里的丈夫带着孩子去襄阳过年,本想着在襄阳等她一起团聚。结果封城消息传来,丈夫和孩子被留在了他乡直到现在。在隔离期间任护士每天看着病例数在增加,心急如焚,不停的给领导请战,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护士,这是我的职责,同时是我的使命!2月13日任护士如愿的再次到感染病房接受新任务。
在平时她们只是最不起眼的一群护士中的一员,她们既是母亲,也是女儿。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父母,为了身后许许多多的百姓,在疫情到来时,用自己柔弱的身体站在最前沿,挡住了一次次肆虐的病毒。她们说“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我们一定会挺住。请大家放心,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文/ 肿瘤科一病区 曹翠琴
逆行中的天使妈妈
战友篇
乐思 NURSE
这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团队;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奋勇争先的团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丝毫的退缩,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积极请战,用圣洁的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书写着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
康复医学科护理团队有47名护士,目前有33名奋战在感染科病区一线,有6名支援硚口区同普/宜尚隔离点。这其中既有工龄长达30余年的护理前辈,更有95后出生的护理新兵;既有从事神经康复护理的精英,也有从事骨科护理、重症康复护理的骨干;疫情来临,尽管需要的是熟练的呼吸科、重症科护士;尽管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可能会带来很多的困难;尽管每个人或多或少也有身体上的不适或家庭中的压力;但是疫情当前,所有人都纷纷表态,“只要医院需要,我就上!”此时此刻,没有华丽的词藻,也不需要刻意的要求,朴实直白的一句就道出了她们坚定付出、勇于担当的决心。
泼辣麻利的护士长---梁玉
2020.1.28正在病区忙碌的她接到硚口区卫健局及医院的命令,参与筹建硚口区第一家疑似、密接人员隔离点。她马上安排好科室的工作,匆匆告别家人,拎着拉杆箱第一个到达指定地点。和古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蓝天医院、同普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共同组建了联合医疗组。面对着从没经历过的环境和各种不同身体状况的疑似人员,她和她的团队已经整整坚守了四十余天。每天八十余个房间,十几层楼,数次的往返,为100多位疑似人员量体温、测血压、测血氧、发中药、做记录、分发一日三餐;沉重又不透气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忙的顾不上喝水、吃饭,甚至连上厕所也成为一种奢侈。她带头做好每一位隔离人员的病情记录及定性汇报,不放过每一个可疑病例,并及时为他们联系转院、转方舱等事宜;每日还要和大家一起打扫房间的卫生,清理医用及生活垃圾,管理着各种会随时随地冒出来的琐碎的事情,常常不知不觉忙至凌晨。更要不断为远离家人的隔离病人做心理疏导工作,她深知一句安慰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更能给他们带去心灵上的抚慰。面对危险冲锋在前,每天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疑似患者咽拭采样,为年轻的医护带教操作,为后勤、保安、司机等培训防护措施,带领着大家奋战在疫情的初级战场上。至今,隔离点的所有工作人员保持着 “零感染”。
脆弱而又坚强的主管护师---许民
2020.2.13在盘龙病区上完最后一个班的她还来不及休息,就接到支援总院的通知。2.14一大早简单的收拾了几件衣物就从远在关山的家中匆匆出发。一路上,开车送她的老公默默无语,她知道这是担心更是不舍! 她的妈妈因为多次中风身体一直不好,此次因为她上了一线更是担心地整晚不能入睡,有一次竟在家中昏倒了,老公怕她分心没敢告诉她,所幸经过简单的处理没有大碍;她的女儿刚上初二,每天的网课学习也很紧张;老公在单位也要负责分发防疫物资;既要照顾老的、小的,又要兼顾工作,这些老公都一个人默默地承担下来,年幼的女儿也为她加油鼓劲,这就是我们亲爱的家属,“舍小家,顾大家”在他们身上完美的体现着! 她穿着沉重的防护服,戴着双层手套和护目镜,平时得心应手的操作感觉格外困难,头晕目眩、透不过气的憋闷也时时困扰着她,但她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 “加油! 坚持就是胜利!”
90后的美小护---汪萃平
抽调在硚口区同普/宜尚隔离点的她是个“多面手”护士,隔离点的人员来源及身体状况很复杂。她工作样样都冲锋在前,护理病患时不仅能为病人刷牙、洗脸、翻身、喂食、喂水;又能在保持环境整洁时清理垃圾、更换被服、病房消杀;病人需要透析时她更是看护和搬运。她精心照顾着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偏瘫病人,发挥康复科专业优势,为病人制定饮食饮水计划,耐心与病人交流,指导护工工作,保障病人正常进食进水,杜绝肺部感染的风险。测量生命体征、采集核酸标本、配合医生查房、陪检转运病人、吸氧给药、送饭喂食,每天重复着平凡而普通的工作,看着病人满意的笑脸和发自肺腑的感谢,觉得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困难都是值得的!
为爱而战的护士---王莹
作为曾经有过ICU经验的护士,她第一批就抽调支援重症感染病区。穿着厚重的“铠甲”全副武装站在病区里,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平时很容易的操作变得困难重重,往往要花上几倍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她没有畏惧,继续认真、仔细、努力、默默为自己鼓劲。临时被任命为小组组长,她主动接管了病区里病情最重、上呼吸机最多的一组。27床呼吸机报警了,33床SPO2降到75了,29床说心慌胸闷了,16床痰咳不出来了;十几个病人,上呼吸机、输血、抢救、输液、记录、喂饭,一套班六个小时往往拖了又拖,等到全部医嘱执行完毕,时钟常常已到凌晨。一切忙完才想起一天未吃饭、喝水、上厕所,才感到来自厚厚防护服里面的冰凉,卸下“铠甲”,脸上留下了口罩、防护镜压着的深深的印记,手也泡白了。她毫不在意,她为爱而战的坚定信念就是“救死扶伤、恪尽职守!”
后方保障的大管家—容娟护士长
疫情来临,她除了努力做好盘龙院区的日常工作外,更是时时牵挂着抽调去总院感染科病区一线的护士们。每天在群里关心着护理姐妹们的身体健康,牵挂着她们的衣食住行,关心着她们家里的困难,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在一线上班的护士都需要隔离,不能回家,住在病房里生活上有很多不便。她事无俱细、耐心周到,大到臭氧消毒机、电热器,小到吹风机、拖把、水果刀、卫生用品、药品等等都能想方设法送到她们手中,为她们解决各种生活上的各种难题。还到处募集各种物质,积极支援一线。亲切地鼓励、耐心地开导,有如涓涓细流温暖着大家的心!护士们发自内心地称她“容妈妈”!有她在后面做坚强的后盾,大家克服了恐惧,每天都斗志昂扬,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加油! 我们一定行!
康复护理的践行者---李艳芳护士长
她虽在医院发热门诊支援,但作为一名从事康复护理专业的行家,她很早就意识到新冠肺炎对于患者呼吸及身体状况的影响。在科主任马艳的指导下,护理部王莉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她率先成立康复护理组,将我科在各感染病区工作的护士召集起来,培训、示范,亲自带队将康复护理延伸至感染科各病区,对卧床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良肢位摆放、肢体功能锻炼、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等指导;对轻症患者进行八段锦训练、饮食心理调护等指导,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执行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指导。系统的康复指导大大提升了患者生理机能和心肺功能,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看着患者们慢慢脱机、慢慢停氧、从卧到坐、从坐到站,一天天好转,执行康复护理的姐妹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们不光从事着日常的护理工作,更将自己的专业所学融入其中,再多的艰辛汗水也在患者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谢谢、你们辛苦了”中融化,深感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康复医学科护理团队的剪影! 她们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承担起维系健康的重任! 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是姐妹,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白衣天使! 她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可敬的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很艰难,但每一步迈出都是那么坚强! 尽管目前我们科的护理团队分散在医院感染病区的各个角落,但是大家的心始终团结在一起,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平凡而又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从戴上燕尾帽的那一刻起,她们就把自己与患者的疾苦联系在一起,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专业专注专心专情!医路漫漫,任重道远,行则将至,做则必成!期待春暖花开,期待阴霾散尽,期待每个人会心的微笑,相信希望就在前方!
文/ 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 李洁
为爱而生的康复医学科护理团队
战友篇
乐思 NURSE
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有一位普通的护士,她叫江丽薇,来自皮肤科三病区,疫情之初,她就主动请缨奋战在一线,她坚信这场硬仗能打赢。
医院的发热门诊轮换了好几批队员,而她却选择继续留岗,一是因为自己是第一批,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流程清晰;二是让更少的护士进入发热门诊,尽量减少其他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三是因为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内心的责任感驱使着她继续留在岗位。
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依据之一,检测的操作会直接接触到病人的分泌物,面对这样的高风险工作,她不畏险阻。在一线持续奋战了两个多月的她,早该被轮换下来,可她毅然选择了坚守。本该是过年团圆的时刻,而她依然守在疫情的最前沿。她说,自己还没成家,家里没有太多牵挂,发热门诊的病人更需要她,她得留在这。因为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因为一刻都不能停歇的工作,好几次家里打来的电话都没接到。工作量最大的时候,一天要采五十多个标本,一天下来,汗水湿透了衣背,防护面罩压得头昏目眩,口罩的印记在她青春洋溢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很多病人根本不知道她的名字,她就这样默默无闻的在这个岗位上付出着。
江丽薇这位90后的白衣天使,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是她最大的骄傲,她说,救死扶伤本就是医护人员的职责,病人需要我们,现在是疫情最严重的的时候,我们作为医护人员当然不能退缩。伟大来自于选择,医护人员很伟大,是因为她选择迎难而上,不畏风险,但是她又很平凡,她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她外表美丽,穿上防护服时是一心为了病人的白衣天使,脱下防护服时是90后的青春洋溢,一个极具活力的靓丽都市女性。
现在的她和许许多多白衣天使一样还奋斗在最前线,看到患者们平安出院,是他们最大的慰藉。
文/ 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 李艳芳
“平凡”的选择
战友篇
每个人都拼尽全力,将平凡的自己活出英雄的模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刻骨铭心的瞬间,英雄礼赞的人物……感受战疫真情,书写人间大爱,放歌新时代。
心語篇
乐思 NURSE
2020年的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像是蓄谋已久的战争,对我们发起了猝不及防的闪电战!
疫情当前,为更好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政府借鉴北京“小汤山医院”的模式修建了武汉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1月31日雷神山即将投入使用,我接到护士长在工作群里发布征集支援雷神山的消息,立即报名参加前往雷神山支援。怕父母担心,就没告诉他们我即将到雷神山的工作的事情,准备等到自己安全回来的时候再告知他们吧!
在出征之前护士长都是手把手地指导我们进行防护服的穿脱及一些其他操作,反复叮嘱我们“做好防护是保护好自己也是救治患者的重要保障”这也是护士长对护士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2月6日上午各科室组成的医疗队在经过医院严格培训后,45名医护人员在雨中出征雷神山。在踏上出征路的那一刻,从他们每个人眼中我看到了义无反顾逆行而上的决心。
我们到达雷神山后,看到的景象是工地还在施工,地上是厚厚的泥浆,即将接手管理的感染A16区还是一间间空荡荡的板房。大家放下行李挽起袖子开始了工作。没有物流配送人员,大家自己想办法借车帮忙托运物资;没有路,大家就用木板搭桥,人力接龙,冒着大雨将物资一箱一箱搬进病房,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在短短不到48小时内空荡荡的板房就变成了一间间温馨的病房。
2月8日元宵佳节,我们在雷神山迎来首批患者,大家有条不紊的进行收治,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和护理。在这里,医护患的关系非常融洽,大家相互理解、支持,彼此依靠。
在雷神山,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做保洁的女孩。她是从山西过来的志愿者,她的老公是名军人也在武汉奋战。当她在网上看到雷神山医院急招志愿者时,就第一时间报名。于是瞒着家里人以探望老公为由来到了武汉。在大多数人想要逃离这座城市的时候,她却逆行来到武汉。她说自己刚开始还是很怕的,毕竟自己什么都不会,但是这里的老师都很好,手把手教她怎么穿脱隔离衣、教她哪些方面要注意,慢慢的自己就适应了。她说:“虽然做的是保洁工作,听起来不好听,但是我为自己能成为抗疫中的一份子还是很骄傲的。我能为武汉做点事,能为大家解决困难很是欣慰啊!”听完她的一席话,我被她深深感动。曾经,我认为现代的年轻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当真遇到困难时还是有很多人是大而无畏的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现在我会利用业余时间教她一些防护知识并告诉她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我。我们不仅是同事、战友还是朋友。
面对湖北疫情,全国成千上万的白衣战士背起行囊,奔赴湖北、奔赴武汉。还有许许多多的像山西女孩一样逆行的志愿者在付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人间大爱。她们是平凡的,但他们就是用这平凡而微弱的光为我们点亮光明。这次疫情终将过去,而最后留下的是感动,是温暖,是这些最美的平凡铺就的满满的爱。
致敬在这场战疫中无私奉献的人们。我们坚定期待胜利的那一天。我们一定不负中国人的重托打赢这场仗。等待战胜这场疫情后,去想去的地方,去看想看的风景,去见很久没见的亲朋好友,去感受繁花似锦,去感受春意盎然。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文/神经外科一病区 胡佩
坚定期待,不负重托
心语篇
乐思 NURSE
我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已有20余载,对生活的理解就是每天上班挣钱,下班柴米油盐。然而,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了神州大地,周围的一切事物瞬间变得如此渺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场悄无声息的疫情防控战已经打响。作为一名身穿白大褂,头戴燕尾帽的医务工作者,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深知自己理应成为这场战役的主角,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020年1月下旬,我们主动向科室递交了抗疫一线请战书。递交请战书的第二天,我们集体去了本院呼吸3病区报到。呼吸3病区是重症新冠患者病区,相比其他病区,患者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病情较重,这也导致病区护理工作量大,需要对患者更加细心、耐心。当时,作为缺乏传染病防控经验的“新兵”,在病区隔离条件不完善情况下,心理有些许恐惧,担心。但是,当我们穿好防护服,带上护目镜,进入病房,看见病人们渴望的目光时,突然觉得这就是使命,就是责任,就是我们在南丁格尔画像前所说的誓言,我们要去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职责。面对闷不透气的防护服,我们权当是每天做着数次“汗蒸”;面对因呼气而模糊不清的护目镜,只要有一小块镜片没有起雾,我们就尽全力给病人百分之百的照顾;面对因安全带了数层手套而不方便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时,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我们仔细耐心地找找,找找,再找找,确保找到一个合适穿刺的穿刺部位再行操作,也许这个时候的你腿蹲麻了,腰弯疼了,脖子够酸了,只要想到能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我们也会欣慰至极。
记得2月19日,天气风和日丽,艳阳高照,而病区却“乌云盖顶,山雨欲来风满楼”,空气中充满着紧张气氛,我们科室有位患者病情十分严重,虽然上了高流量呼吸机,但血氧饱和度依然较低,无法达到正常水平,科室主任果断决定插管,并坚定地说“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一句看似简单平常的话,却道出了我们医护人员沉重的责任,勇敢地担当精神。当时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清楚,这里不是层流病房,若进行插管,在场的所有医生和护士,都可能被感染。因为在吸痰过程中,若病人受到刺激咳嗽,气溶胶会喷出,整个房间的空气将会被污染。然而,作为坚定的逆行者,我们义无反顾的坚守22天,没有惊心动魄,只有我们最坚定的守候。
在这场战斗中,我们从来就不是孤军作战,全国支援我们武汉的战友来了。2月11日,我们倾全院之力,一夜之间腾空了整栋外科楼,成功转为新冠肺炎重症定点医院,开放了一千余张病床。第二天,我们的战友从徐州,扬州,南京,哈尔滨、重庆等地纷沓而至,我们在心中更多的是感动、鼓舞、振奋。 古语云,“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中国从来不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高光时刻,这种力量与精神让我们经受住了一次次考验。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始终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在22天一线工作期间,我们科室的天使姐妹们一直吃住在医院,未曾回家,这也算我们默默守护家人的一种方式。在晚上,每个房间传来的不是电视声,而是姐妹们和家人的之间问候。离家的日子里,女儿每天视频都会哭着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你快点回来!”儿子接着说“妈妈你明天必须回来!”,可我何尝不想呢,我想他们,想他们每天缠着我讲故事,想他们在我的笔记本上乱涂乱画的日子,可现在我是一名护士,更是一名战士,深知“大家”好,“小家”才会更好。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中,我不能胆怯,不能退缩,这是对国家,对人民以及对他们——我可爱的孩子们的保护。过了几天,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电视里,新闻里耳濡目染,孩子们变坚强了,不再像前几天那样哭泣了,他们会关心的问候,“妈妈,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好不好?累不累?”,最后的结束语都会是“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哟,比心,爱你!”,每当此时心里都无比温暖,每天的视频时刻也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后来,姥姥发来照片告诉我,姐姐现在每天起床给弟弟穿衣服,中午会哄弟弟睡觉,晚上还给弟弟洗脸洗脚,讲故事。这时,我突然发现我女儿长大了,在妈妈不在的时候,她悄悄长大了。
22天太多的感悟,用胡秉言的一首《医者仁心》里的几句,来表达我的心情“怀揣白衣天使的理想,责任用于肩扛,心似莲花开放,只为救死扶伤”。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能走上街头,共赏繁花!
文/神经内科五病区 王晓琦
心似莲花开放,只为救死扶伤
心语篇
乐思 NURSE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我是其中的一员。
我,孙梦妮,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护士。当早上8点卸下防护盔甲,走出武展方舱医院,就收到了好消息——方舱下午就要关门大吉了,剩下的34名病人将分别转入医院和隔离点。同事们在群里调侃我:“关门小公主果然名不虚传,把武展方舱也关上门了”。
其实,从疫情开始之初,我就一直向医院报名上前线,把3岁的孩子送回乡下,给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老公买好了速冻食品和方便面。2个月时间,我做了4次CT,3次核酸检测,但因为是皮肤科护士,也因为家里的孩子太小,老是排不上第一梯队。
终于,2月29日,接到武展方舱的支援通知,我兴高采烈地去体检,当时还自我调侃,3月5日才开始上班,如果这次我还没去就又关舱了,那么我请求领导把我派去金银潭医院,我来让他们“关门大吉”!
到了上班的日子,终于把我练习了无数遍的防护服穿脱流程认认真真地做了。方舱最高人数达到1600多人时,护理姐妹们那时该多么繁忙啊。
在这个关门的日子里,方舱中的患者从我身边走过,虽然我们都戴着口罩,但我能感受他们脸上的笑容。
文/ 皮肤科门诊 孙梦妮
方舱医院休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心语篇
乐思 NURSE
我叫夏文恬,是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一名护士,。今天,我们护士长给我特意排了一天休息,让我回家看望一下我中风的父亲,在此之前,我已经在一线工作了35天。
2月12日,我下班后掏出手机,发现有15个未接电话,急忙打电话给我家里才得知,早上九点的时候,我的爸爸就已经因中风住院。
今天休息,给我的父母采购了最近所需要的生活物品以及药品,然后去药店买了轮椅助步器以及能够进行功能锻炼的一些仪器,在家里帮助我的父亲度过这个难关。
我们ICU所有的医护,从上了一线以后,一天假都没有请,其实有很多小伙伴的家里,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困难。虽然这个事情在我心里也会有愧疚、遗憾,但是我想在疫情面前,还有那么多的病人等着我们去救护,那是很多家庭的牵挂。所以我觉得所有的困难,在这个疫情面前都不算什么。病人唯一的希望就是我们,我们必须要坚强。
文/ 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夏文恬
病人唯一的希望就是我们
心语篇
乐思 NURSE
一月十七日,由于疫情需要,我被调到了新成立的呼吸三病区隔离病房支援。去到隔离病房的第二天,就把家里四岁不到的小丫头送回老家了,返回武汉的时候,她追着我们的车问:“爸爸妈妈,你们不会把我忘在这里了吧?”当时不知道形势会怎样发展,以为可以很快就会回去与她团圆,可是她的这句话,还是把我惹得热泪盈眶。
今天休息,跟小丫头视频的时候,识不了几个字的她拿着一张她瞎画的纸,对着视频镜头一本正经的跟我说:“妈妈,你看,我给你和爸爸写了一封信,我读给你们听,你们好好听着啊。亲爱的爸爸妈妈,武汉的病毒消灭完了吗?虽然我很想你们,但是你们不能来接我,我知道我是你们的心肝宝贝,我在老家会乖乖的,会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听家家的话,你们要加油,早点打败病毒来接我!”我在视频的这边,听到她这稚嫩又毫无毛病的话,我凝噎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一个多月没见,这病毒不仅催熟了很多大人的心智,也让这垂髫孩童瞬间成长为小大人,可是我的心中却没有半点的惊喜,更多的是心酸,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这样的成长是不是缺了点什么?
以前老觉得小丫头太小,没有关于工作或职业之类的概念,所以我基本上不在她面前提我的工作是干什么的,所以她只知道妈妈是在医院里面上班,不知道妈妈上班是干嘛。可能是现在跟着家里的父亲看新闻,从电视和父亲及身边人的口中知道了我是一名护士,每次跟她视频,只要她身边有小朋友,她都会仰起头,一脸骄傲的对旁边的小朋友说:“看,这是我的妈妈,她是一名护士,她在武汉打病毒。”听了她这话,我在想,在这样疫情需要的时刻,我挺身而出,不是觉得自己多么高尚,而是能在多年以后,在自己的女儿面前回顾自己经历的时候,可以自豪的说,你的妈妈在当年病毒横行的时候没有当缩头乌龟,勇往直前的冲在抗击病毒第一线,所做的一切没有别的目的,只为能成为你心目中的英雄。
樱花开,草儿绿,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疫情也一天天的好转。不禁回想去年此时我们在干嘛?踏青、赏春、露营……那种平淡、美好、欣欣向荣的生活似乎都过去了一个世纪,或许今年这些都将错过,但不要紧,我相信等到春寒消病毒灭,我们一定能像以前一样,其乐融融共享美好时光!
文/消化内科三病区 程晶晶
涂鸦的信
心语篇
乐思 NURSE
2020年的庚子春,武汉的街道上,看不见往日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车流。这个城市就这样突然静了下来,却静的让人们害怕。取而代之的是,对新冠病毒带来的恐慌。但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却有着这一群人,逆行前进。而我也是逆行者之一,成为了这座城市一名小小的守护者。
由于此次疫情的爆发,不仅让原本的工作越发忙碌,同时也多了因病毒而带来的恐慌害怕。当我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及护目镜,笨拙的穿梭在病房之中,忙碌着病人们的治疗时,我切身的感受到,有那么多的同事与我并肩作战,有那么多的患者给我信任和信赖,此刻的我好像遗忘了刚开始进舱时的不安和害怕,而是充满了“此战必胜”的热血和信念。但是,当我看到病人们戴着口罩,看着电视上播放的春晚和家人通着电话保平安时,心里不由得空落落的。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日子。可今年春节,却是我23年来首次离开家,离开亲人,和奋战在病房一线的战友们一起度过的春节。我深知,“白衣天使”这样的一个特殊的职业,不能和家人一起度过佳节早该习以为常,可想到家人对我的担忧,鼻子忍不住的暗暗发酸,眼里多少透出了落寞。
除夕夜晚上九点,我整理好心情给病人进行夜晚的输液治疗,病人正在和家中的小女儿视频聊天。看到我过来时,病人笑着对着屏幕前的女儿介绍着我:“现在要给爸爸打针的护士姐姐可是赶走病毒的白衣天使哦!“姐姐,那给爸爸打针的时候可以轻一点吗?”女孩甜甜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好的。”我郑重其事的回答她。
病人又给女儿介绍到疫情期间护士的日常工作,他说道护士们每天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虽然闷热又行动不便可这是为了保护他们而穿上铠甲。“那你长大后愿意当医生或者护士吗?”他问女儿。“当然想!”孩子一口答应。或许小女孩还小,不知道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和职责,不知道他们需要付出什么。但她知道此刻在手机屏幕里低头给爸爸打针的,穿的像“大白”的姐姐是来帮助爸爸恢复健康的。
输上液体后,准备离开的我,被患者叫住,他由衷说了声谢谢,并拿起手机,让女儿也对姐姐道谢。“谢谢你,白衣姐姐!”听到女孩声音的那一刻,感动与难过两种复杂的心情杂糅在一起涌上心头,红着眼眶的我,感谢还好有起雾的护目镜遮住了我的情绪。我心里暗想如果不是这场病毒,此刻的你们都应该在家里团圆,一家人吃着香喷喷的年饭,饭后围着客厅热热闹闹的看着晚会吧。
身为医护人员,尽心尽力救治病人是我们该做的,可每一声真诚的感谢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前进的强大动力,女孩甜美的声音暖在耳畔,暖在心头。从走廊回到治疗室的几步路,我也陷入了沉思,身为儿女此刻父母也一样为我深深担忧。奋战在一线,面对无情的病毒我的心里还是害怕的,毕竟世间的美好太多,我还未一一寻找实现。但若是问我后悔从事这个职业吗?我必能第一时间回答:我不后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到交班的那一刻,脱下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时,感觉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开始放松呼吸。看着镜子里上了8小时班的自己,口罩留在脸上的压痕,额头上护目镜对我的“亲吻”,不禁笑了起来,却又觉得鼻头一酸,这样的自己又好笑又好丑。在这一刻,这场病毒带来的战役里,我不仅仅是一个护士我也是一名战士,我的责任开始随着这场疫情的开始到蔓延,也越来越重,要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要让父母对我放心,同样也要给患者带来安心。
简单洗漱完毕,刷到微博上白岩松的演讲文稿“爱的桥梁”上了热搜,点开后我泪目了。大屏幕上播放出的是,奋战在一线的护士们被口罩压出痕迹的脸。那一句“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此刻暖到了心里。那一刻感觉自从事这个职业开始所受到委屈难过,好像在这个除夕夜全部都一笔勾销了。此时身为医务人员的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来自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
疫情开始到现在,数月时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我们想象的持久,比想像的惨烈,一个接着一个的战友向前冲。在这场逆行战争里,我只是其中一个参与者,还有其他千千万万逆行者参与,有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仍连夜赶坐高铁,挂帅出征武汉。解放军战士奔赴武汉,立下生死状,还有在新闻里看到的那些全国各地前来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病毒虽无情,在前线这般危难时刻,明明知道这是一场生和死的较量,但大家还是毅然地赶来了,毕竟祖国能有几次真正需要我们的时候,而现在就是祖国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
当大家一同把力量积聚,把爱心蔓延,用行动告诉正在被病毒包围的武汉人,不要害怕,前路有光有希望。我终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疫情先锋者们必将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程方琳
疫情先锋的白衣战士
心语篇
从医院出来走在路上,此刻武汉的风已经少了几分锐利。隐约嗅到一丝淡淡的花香似乎在提醒着我已经从寒冬走向了复苏的季节。
寂寥的街道安静而幽长,坚挺的路面泛着泪光等待着昔日喧闹的车流,就像等待着远行待归的亲人!
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脑海里不时闪过这段时间发生在武汉的各种片断,一点一滴的汇聚让
我对武汉的爱变得更加深沉。今天是封城的第多少天,我已不再计算,从开始的无力、恐惧、焦虑到现在的感动、期待、坚定,我和大多数一线医护工作人员一样,度过了一个漫长而焦灼的时期。很庆幸,我们一同挺过来了!
回到家躺在床上,翻看着手机里科室同仁的照片,读着姐妹们一篇篇的日记,随着微信群不断闪出的姐妹们相互加油打气信息的弹出,我的眼泪开始止不住的流。这一刻,我为你们骄傲!
从卸下精致的妆容,剪去飘逸的长发,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起,我就知道,你们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是的,是战士!因为我们打的是一场没有销烟的战争,我们的岗位就是我们的战场,而在这场战役里只有赢没有输!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从发生疫情到现在有多少天了,但是我却忘不了你们在疫情一线的付出和努力。第一时间请愿去一线,将家中幼小的孩子托付给年迈的公婆照顾的你!怕家人担心瞒着家人上一线的你!二十多天在一线,与孩子视频对话,一回头就偷偷抹眼泪的你!脱下防护衣,取下护目镜,汗湿衣衫,在脸颊留下深深印痕的你!夜班因抢救病人累瘫在沙发上的你!因为病人病情危重抢救无效逝去流下眼泪的你!在家是骄傲的公主,而此刻却为病患清理排泄物无怨无悔的你!和老公约定疫散花开再相见,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你!作为新入医院的一员,新婚燕尔,更是推迟蜜月行程义无反顾加入一线抗疫的你!“请你们放心,非典时期你们守护了我,现在轮到我来守护你们了!”这不是豪言,不是壮语,而是一种宣言!我从里面读到了担当,读到了坚定和勇敢!
你们不知道,这一刻的你们有多么美!你们说救人是职责所在,可是你们知道吗?在病患轻问:“护士,你说我能好吗?”的一刻,他们已经将把你们当成天使,你们用细心、耐心帮助他们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你们挽救的不仅是一条生命,还挽救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担负着各自的家庭,或为人夫,或为人妻,为人母,或为子,或为女……唯一不同的是,面对危险,你们的选择是迎难而上,与病毒决一死战!我知道你们也有过担心,有过恐惧,因为这是离死亡最近的战场,但是没有人退缩,我看到了眼泪后的坚毅和笃定!这一刻,我流泪了,是骄傲,是心疼,是欣慰!
随着国家和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新冠”已经败下阵来,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也会慢慢恢复往日的繁华。这座英雄的城市和为之牺牲的英雄人民必将被载入史册!而我们,光环终将会散去!抛却生死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我们无悔今日的一切!我们无愧于护士这个职业!
而我也坚信,这次的经历也将成为我们终身的财富,让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学会勇敢,坚强和担当!
救人是职责所在,保护自己是天性使然!我命你们天性为先,定要安全回家!祖国需要我们,我们义不容辞,而家人需要我们,我们更是不可推卸,国与家与我们同在!我等你们一起凯旋!
待到燕雀飞来,春暖花开,疫情散尽将指日可待,珞珈湖畔,龟蛇山巅,山花遍野,不待樱雨飘落,我们可三五成行,我悦你略施粉黛,笑脸嫣然,你笑我抛却口罩束缚大口呼吸的畅快!
乐思 NURSE
抗疫路上最美的你
文/消化内科二病区 胡乃毅
心语篇
家書篇
纸短情长,一封封书信承载着父母的挂念、爱人的思念、子女的期盼……一字一句,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诉说着真情与厚意。
家书篇
亲爱的爸爸妈妈:
现在的我正怀着无比想念你们的心情写下这封信,虽然你们可能不会看到。这应该是我长这么大给你们写的第二封信,上一封信还是高二的时候,叛逆期的我因为跟你们吵架写了一封道歉信,我已经不记得为什么争吵,也不记得信上写了什么内容,唯一记得的是当时愧疚的心情。
转眼我已经大学都毕业近三年了,也顺利成为了一名护士。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从来都没有像此时一样庆幸自己是个护士。庆幸自己有资格和能力站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和同事并肩作战。庆幸自己能够较早的接触疫情,提醒你们严重性。幸好,一切都幸好,虽然孝感是第二大灾区,家里却没有一个人被感染,让我在工作之余没有后顾之忧。
1月13日晚上,院里突然通知要召集一批志愿者,去往临时成立的呼吸三病区。我想报名。我对你们从来没有秘密,所以我在第一时间给你们打了电话,你们当时的反应比我想象的更抗拒。但后来你们却又妥协了,只是叮嘱我,保护好自己。之后我问你们妥协的原因,你们开玩笑的说,“你根本就不是跟我们商量,你就是来通知我们的,我们还不了解你?即使我们不同意,你肯定还是会报名去。” 我忘了,我是你们的女儿,你们自然对我了如指掌。
2月14号一早,我下夜班去隔离病房报道。之后的每天,你们都找准机会跟我视频通话,虽然我有时接不到。你们仍会每天每天的给我打电话问我情况怎么样,我每次都回答你们说医院给的防护很好,后勤保障很好,一切都好,不用担心。你们依旧特地在网上找了一些防护知识发给我。我总笑着“怼”你们,我才是医护人员,你们说的这些我可比你们了解多了,但其实内心早已经被你们的爱填满。
妈妈,有一次你跟我打电话说,外面的消息铺天盖地,还有医护人员感染。爸爸从我去了隔离病房就在家哭了好几次。一旁偷听的老爸觉得不好意思,大声反驳道,我哪是因为她,我是觉得医护人员都很不容易。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在电话的这边笑开了花。知父莫若女,我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担心。最近我总是跟你们开玩笑,看!你们二胎还是有用的吧。有个哥哥我就比别人都多了一份保障。我有好多同事都是独生子女,可不能像我这么安心在一线。爸爸妈妈,真的很感谢你们,让我的人生可以收获三份爱……
转眼我到了交男朋友的年纪,在爸爸对我的细细盘问之后,终于应允了登门拜访。提前几个月他们家就在打听我们的风俗习惯,着手准备。 一切就绪,大家一起等着年初四到来。我知道对于你们那辈人来说,这是“人生大事”。因为是一名护士,现在是一名隔离病房的抗疫护士,亲眼目睹着疫情的发展和病人的情况,我更加知道,除了生命,都是小事。
未过年三十,我便自作主张的跟他说了取消,并打电话给他父母道了歉。长辈们都很理解,他有点生气。之后,我打电话回家跟你们说了这件事,你们却并没有问原因,也没有责备,只是问我对方父母那边怎么说,我回答沟通好了,你们才安心。
跟你们约定好的归期一拖再拖,到最后遥遥无期。你们没有一句埋怨,一如往常地叮嘱我加强营养,注意防护。还嘚瑟地跟我说,一家人很多天没有出门了,踏踏实实地在家为祖国做贡献。我笑着说,对,你们为祖国作出了不少贡献呢,我们一起继续努力。
终于等到了我换岗下来,居家隔离。你们又开始担心,我从姑姑家搬出来了之后住哪里,吃什么,住的地方有没有锅碗瓢盆,我不会做饭怎么办?亲爱的爸爸妈妈,其实,我真的很想告诉你们,我能照顾好自己。
在写下这封信的时候,我突然体会到杜甫先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心情。这种祖国危难时刻,我知道你们有诸多的担忧,但没有大家何来小家,只要患者需要,我仍然会选择主动奔赴战场和大家一起战胜病毒。
纸短情长。幸运的是,我们现在已不复古时交通闭塞的光景。能每天线上看到彼此,就已足够安心。愿阴霾早散,健康平安。
没有春天不会来临
文/ 创面修复与周围血管科病区 彭夏丽
若菡、若萱:
我的宝贝儿,看到你们专门为我录制的视频,还有你们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为我朗读的来信,是在妈妈从江汉大学方舱医院下班回到驻地的路上。回到驻地,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所以没有及时给你们反馈。妈妈梳洗完毕,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完一遍,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疫情突如其来,妈妈来不及与你们道别,就匆匆投入抗疫一线,这一别就是两个多月......这两个多月里,妈妈从医院本部辗转到江汉大学方舱医院。作为护士长,妈妈需要照顾整个病区的病人,还要安排好各项护理工作,每次脱下厚厚的防护服,下班回到驻地,你们都已经睡了......偶尔能够视频,心里要说的话似乎太多,却不知如何开口,只好隔着屏幕互道珍重。为了避免你们担心,医院的事情,妈妈尽量不提,所以一直没有时间与你们好好聊聊。其实,你们比妈妈想象的要懂事多了。宝贝儿,妈妈深切的感到,你们长大了!你们能够说出“现在您保护我们,将来长大了我们保护您”,妈妈感到十分欣慰。
以前妈妈总说,希望和你们一起成长,经过这次艰苦卓绝的抗疫工作,妈妈也经历了很多,成熟了很多,有很多心得想跟你们一起分享:
一定要健康成长。从业以来,妈妈照顾过的患者已经数不胜数,也看到过太多生死离别。这次的疫情尤为特殊,由于是一种新型病毒,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打败病毒根本上还要靠自己的免疫力。因此,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就没有一切。
一定要有爱心。在这次疫情中,妈妈所在病区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位老母亲带着患病的智障儿子不离不弃......一位妈妈感染了,还不忘照顾7岁的孩子.....还有爸妈感染住进方舱医院,哥哥也后续住进方舱的11岁小男孩,他的坚强让我们动容......哪有什么“战士”和“最美逆行者”。人们,包括我们医护人员在内,不都是这样相互感动着、相互扶助着才能走完自己的一生吗?
一定要学好科学知识。这次的疫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可能通过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如果我们肆意捕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链条,人类自身终究也难以幸免。因此,你们以后一定要学好科学知识,长大了成为钟南山、李兰娟院士那样有学问、有担当的国之栋梁。
一定要有家国情怀。这次疫情,无数的叔叔阿姨同妈妈一样义无反顾地冲向战场,他们有很多来自祖国各地,他们勇敢地同病魔作斗争,有的还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我们家一样,在他们身后也都有一个个小家庭,但是我们深知,没有国家哪有小家。因此无论你们将来长大了从事什么工作,身在何方,都一定要有家国情怀。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传家宝。
孩子,无论何时,无论遇到什么不幸都不要抱怨!没有人应该受到疾病的侵染,但却总有人在你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要多想想你为别人做了些什么,而不是自己得到了什么。
相信,我们的小别离,以及千万个医护人员的小别离一定能够凑成我们整个武汉,乃至整个国家的大团圆!“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也没有一个春天是不会到来的。”你们看,迎春花、桃花,还有早樱都已经绽放!虽然目前的疫情尚未结束,但春天已然来到!
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战胜疫情,到时候,妈妈一定带你们去一个你们想去的地方,你们就等着妈妈的好消息吧!
文/ 骨脊柱外科病区 周鹃
给双胞胎女儿的回信
家书篇
段爸爸、段妈妈:您们好!
我和段振晖已经收到了您的信,见字如面,怀着感动的心情写下这封回信。
2020年的春节本应是安静祥和的一个新年,我们已经计划好今年回家过年,因为护士长体恤我新婚第一年要回婆家探亲,特意为我安排了假期,当时我还在电话里跟您说这是我在重症上班六年来拥有的最好的年假。所以我们提前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给您和我爸妈的新年礼物,一切按计划在进行着。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武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身边悄然打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把这美好祥和的一切都打破了,往日里热闹的武汉城瞬间乌云密布。疫情出现后,大量的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诉的患者突然出现,直觉让我们警惕起来,我们对它一无所知,不知道起病形式,也不了解传播途径,一切都是那么的突然。疫情就是命令,响应党中央和医院抗击新冠肺炎指挥部的号召,我们医护人员勇敢地站在了病魔的对立面,穿上了厚重的防护服,我们义无反顾地冲上了抗击疫情的一线。武汉市第一医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治的定点医院,被赋予了收治重症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重任,一声令下,全院所有工作人员一齐努力,一夜之间腾空了20层的外科楼,集中了全部的力量全力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打响了抗击疫情的反击战。
从来没有参加过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我们,内心里对未知的疾病是有恐惧感的,害怕一不留神自己也会感染上病魔,害怕自己的身体能不能胜任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工作,也害怕会拖累到家人。但是,院领导为所有医护人员都进行了紧急培训,提供了充足的防护设备和后勤保障,护士长一遍一遍地叮嘱我们一定要注意休息和防护,医院也设立了“天使避风港-心理减压放松团队,让我和姐妹们更有了信心,互相检查互相安慰互相鼓励,突然有了一种既是家人又是战友的感情,突然就不再害怕了。正如钟南山院士说的那样,武汉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武汉一定会挺过来的,正是一个这样坚定的信念,国家和政府从全国各地抽调派遣了数万医疗精英,分多批组成了数十支医疗队支援武汉,宛如锋利的刺刀直击新冠肺炎的心脏,也如一针肾上腺素让我们斗志昂扬。远方到来的战友们脸上都写满了坚毅和信念,虽然窗外空无一人的马路上只有穿梭的货运车和救护车,但是有了战友的支持,我们的心里是充实而有力的。
随着社区和方舱医院不断地将重症肺炎患者送来就诊,我们马上展开了紧张的救治工作。每次进舱和出舱都必须经过感控科老师重重检查,保证防护措施的严密性的同时,也保证不能把任何危险带出污染区。虽然我的口鼻都被浓郁的酒精味道刺激地不能呼吸,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压出了深深的压痕,衣服也早已经被汗水浸透,但我心里清楚,只要一刻在一线工作,我就必须把护理工作做好,把病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我试着去调整自己的呼吸频率,把每一个动作做准确保证不出错,声音通过口罩传出时虽然小但是我会咬字清晰,让信息准确地传达,确保把每一条医嘱都执行到位。肺炎患者虽然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我看得出来,每一个患者都是尽量地去配合我们的工作,在病魔面前,所有人都站在了一边,于我,于战友,于患者,都是一个必胜的念头。今年情人节,虽然我和振晖不在一个病区,却机缘巧合地在我们病区相遇,隔着厚重的防护服,虽然看不清脸,但还是非常开心和幸福的。
爸爸,您也在娄底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也在另一个战场战斗,您们也很辛苦,我们知道,在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希望您也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我们虽然在武汉一线,但是一定会安全地凯旋,希望您和妈妈都放心,待到胜利之时,再补拍婚纱照,摆酒办婚宴也不迟,我相信,只有经历过风雨的鲜花才更加鲜艳,经历过磨难我们,才更能体会幸福的意义。
文/ NCU 李荔
致公婆的一封回信
家书篇
我最亲爱的家人们: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抗疫一线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其实一直都想报名上前线,在家里也提过好几次,但因为我有两个可爱的宝贝,特别是二宝还在哺乳期,医院照顾我刚结束产假,便一直没有安排我前去支援,可我心里一直放心不下,恨不得立刻到前线去支援。
回想十几年的护理工作历程,2003年非典爆发时,我是刚刚上班的新人;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刚结婚,便自告奋勇的支援前线;因为工作的原因,见惯生死时速,病痛离别,我好像从来没有害怕过什么。可这一次的肺炎疫情,我却害怕了,因为我不再是孑然一身,我害怕家人感染,害怕年迈的父母无人照拂,更害怕永远见不到活泼可爱的儿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女儿⋯⋯
但是当看到科室领导一次又一次召集紧急会议,当看到每天的确诊数据不断上涨,看到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大力驰援武汉,看到84岁的钟老院土也亲临一线指导工作,我的心难以平静,疫情面前,谁不是别人的父母儿女,谁没有孩子爱人,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到一线,不和他们站在一起!
虽然我已是年近中年,但身上仍然残存着少年的血性,当初宣读的南丁格尔誓言犹在耳边,生命之托,重于泰山,余谨以至诚,忠贞职守。
所以当医院通知我前往重症病房时,我第一时间告诉了你们,我知道你们放心不下我,但请原谅我此时只能以一名医护人员的身份为先,而后才是你们的至亲爱人。
谢谢你们对我的牵挂和关心,你们从未抱怨过我的决定,相反一直坚定的支持我,鼓励我,让我彻底没了后顾之忧,如此我又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感谢我亲爱的老公、公婆和爸爸妈妈的默默支持,这一次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可能一个月,也可能两个月……但是我相信我一定能平安回家,请你们放心。
重症病房的工作紧张而繁重,厚重的防护服和护目镜给护理工作带来不小的考验,每天下班我内里的衣服已经完全湿透,看着脸上被护目镜和口罩压出的斑驳红痕,我却并不感到辛苦,反而觉得欣慰和满足,因为作为医护人员最怕的就是病魔不给我们时间,只要能看到重症病人好转,只要能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只要能对抵抗疫情贡献一点儿力量,这就是我和所有一线同事们最大的安慰和幸福。
武汉是我家,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读过它的历史,了解它的伤痛,也见证过它的辉煌美丽,如今我更决心守护它,医治它。因为我深知有大家才有小家,无论遭受怎样的困难,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终将迎来胜利开怀,春暖花开的一天。
我最亲爱的宝贝,疫情不退,我就不退,妈妈想成为你们的骄傲,希望能守护着你们,守护着这座城,也希望早日打败怪兽,能早日回来抱抱你们,看看你们活泼可爱的笑容。
文/ 妇科二病区 李凤
写给我家人的一封信
家书篇
王立飞
宝贝:
18天以来,你总是问:为什么妈妈每天不回家?为什么妈妈没有时间陪你做游戏?为什么妈妈没有时间辅导你的作业?
像你知道的一样,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病毒”。它很恐怖,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为它,所有小朋友都不能正常上学;因为它,所有人都不能正常生活。妈妈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当仁不让抗战在第一线。
每天,妈妈穿着你图画里的“太空服”,护理特殊的病患。每次脱下口罩后,妈妈的脸就像一只“大花猫”,你见了一定觉得我比咱家的“帅帅”(猫咪)更可爱。
18天以来,妈妈天天想你,想你熟睡的样子,想你的微笑,想你充满童真的小脸。收到你送我的画,视频里你声情并茂的为我朗诵诗歌,你弹给我听的钢琴曲,让我无比的欣慰和温暖。
最后,我想说“宝贝,谢谢你!谢谢你对妈妈的支持和鼓励!妈妈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很快恢复热闹与美好!”
(这封信来自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14与15病区一线护士王立飞写给自己8岁儿子的信,自疫情发生以来,她就自愿奔赴战疫第一线。她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她带上燕尾帽时庄重的宣誓,这时候舍小家为大家,是每个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给孩子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他做了一个榜样。)
韩 杨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看到这些懂事的孩子,相信祖国的未来会更好!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14病区的韩杨,在疫情发生以来,也是一直奋战在一线,没有时间和家人相聚,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每天只能通过视频和孩子进行简单的互动,作为父母,感觉对孩子有很大亏欠。但是,她的孩子非常懂事,不仅没有给她添麻烦,更是写了一篇作文给自己的妈妈加油打气:加油!我的国!
我来自沈阳路小学三年级(6)班的李卓玮,我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我妈妈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在这次疫情爆发以后,他们一直都在工作岗位上战斗,没有回家,我每天都很想他们。他们有时间才能跟我发微信、视频,爸爸说,只有我们坚守,才能保一方平安。妈妈说,我们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要我们迎难而上,就会克服困难,最后得到胜利。
我很爱我的爸爸妈妈,也很爱武汉这座城市,我想对所有人说:爸爸妈妈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看着孩子纯真的笑脸和稚嫩的笔迹,背后体现出的却是所有人为了这次战疫付出的努力和坚持。)
宋 倩
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15病区的宋倩护士,在疫情发生之前,就身体抱恙,
但是还是坚守在工作岗位,为科室的后勤提供坚实的保障。疫情情况加重之后,一线抗疫医务人员告急,她第一时间义无反顾的入舱工作,临近新年了家里的事情也是完全顾不上,女儿也只能交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照应。孩子倒是很懂事,在爷爷奶奶家,不仅主动完成自己的作业,自己在家上网课,还能帮助家里做家务。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她非常能理解妈妈的工作,她说把自己和爷爷奶奶照顾好,就是对妈妈工作最大的支持!孩子也通过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妈妈送去了支持和鼓励!
杨 英
疫情开始以来,13楼创伤外科护士长杨英一直在一线坚守,接到医院成为
肺炎定点医院的命令后,她即刻组织人员进行病患的转运和病房的消毒以及相关处理工作,任劳任怨,并且发挥优秀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率先捐款,为抗疫尽心尽力。在年前,杨护士长家人全部回仙桃老家过春节,她一个人在武汉,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工作热情。在休息期间,还为科内方舱支援人员送去生活用品及药品,每天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除此以外,她还负责对接外来支援医疗队人员的工作及生活安排,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作为一位母亲,心里也牵挂着自己的家人,特别是自己的儿子,这个春节,没能和孩子待过一天,心里觉得对他很歉疚。但是,孩子反过来在不断的安慰她,给她做心理辅导,为她在一线能全心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心里护盾。
“疫”封家书,体现了一线医务人员的艰辛和付出,正是你们的坚持,换来了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明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逆行者的守护,也让宅家抗疫的我们,更加有信心,早日结束这场战疫!他们平凡如你我,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都是子女依靠的肩膀,是另一半的牵挂,更是全家的顶梁柱。这一封封的家书,表达出了他们的思念、牵挂、愧疚和希望,病毒阻碍团圆,抗疫分隔爱人,但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愿春暖花开,山河无恙,我们等你团圆!
文/骨创伤外科病区 乐咪
“疫”封家书
家书篇
这是写给战疫一线护士的一封迟到情书:
亲爱的:
结婚之前,我就答应要给你写一封情书。却因为各种原因,只到婚礼时,我才写出了一段短短的告白词。因此,我想借着这次机会,给你写一封情书。
说起来,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我们就结婚两年了,我们可爱的女儿“草莓”也已经十个月了。我想这封情书就从草莓的诞生开始写起。
2019年5月3日18:20分,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我们的女儿“草莓”出生了,健康漂亮还带一点黑。不过我却没有太多的心思观察她,我亲爱的勇敢的你却因为“草莓”出生脐带扭转大出血。等医生处理完你的伤口,筋疲力尽的你要我把“草莓”抱到你怀里,看看皱巴巴的她,再看看嘴角带笑的你我有一点心疼又感到十分幸福。你们是上天赐予我最好的礼物。
2019年的夏天是我度过最难忘的夏天。每天我们一起照顾“草莓”,看着她从那么一点点慢慢的成长;看着她从吃力的学抬头,再到缓慢的翻身;看着她从只会哇哇哇的哭泣到慢慢会妈妈妈妈的嘤嘤学语。每天上午我们带着“草莓”在小区散步,和小区的其他妈妈交流育娃心得,下午我们带她去湖边吹吹风,呼吸新鲜空气,最难忘的是带她去游泳馆,她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在水里像一条小鱼,游来游去。天气不好的时候我们带她去商场遛弯,采购物资。“草莓”是那么天真可爱,带给我们无限欢乐。
九月份,你休完产假,开始上班。每天不到六点就要起床赶地铁,出门时“草莓”还没睡醒,常常又因为加班,晚上八九点回到家时,“草莓”就已经睡着了。可是繁忙的工作丝毫没有减少你对“草莓”的爱。休息时,你研究最多的不是如何放松,而是“草莓”吃哪一种辅食营养又健康,用哪一款尿不湿干爽又不红屁屁,穿哪一件衣服不冷不热刚刚好。我常常笑你是操心的命,我知道这是因为你的责任感。因为责任感,所以你工作时,不把手中的事忙完,便放不下心。记得一天你在家休息时,因为记起了有一项工作没有做完,晚上八点多还要我陪你去医院,等到工作结束,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我有点不高兴,说:“休息是休息,有什么重要的工作不能明天上班的时候完成呢?”你却说:“强迫症犯了,不把事情处理好,我睡不着觉。”看着你认真的眼神,我有点好气,又有点好笑,但更多的是对你的认同。
这个春节应该是中国人度过最难忘的一次春节,大部分人都过上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但这种普通人的生活对于医护人员确是一种奢望。一月二十三日,我们终于踏上了返乡的归途,一路上我们归心似箭,因为马上就要见到分别一月的“小草莓”了。只享受了三天亲子相逢,我们就要踏上返汉的行程,“武汉更需要我”你擦干眼泪,这样说到。我们带着除夕夜里岳父岳母准备干粮饺子,带着一车瓜果蔬菜,鸡鸭鱼肉,带着亲人们的关怀,带着对草莓的不舍,走上返汉的高速。
今天是三月五日,又一个月没见到小宝贝,“草莓”已经十个月大了,只有每天的视频缓解你对她的思念,不提这一个月来从最开始的连口罩都缺你却毅然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全服武装,穿上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服奋战在一线;也不提你放弃医院对哺乳期医护的照顾,依然坚持在一线,“他们的孩子还小,他们更需要休息。”你总是这样说。我只想说你在零下几度冬天累的全身湿透,却在回家路上兴奋的告诉我:“今天又有好几个病人好转了;今天我们科室一位九十七岁的老太太出院了,今天又有几位病人出院,我们一起合唱了一首歌《风雨彩虹》!”你知道吗,你眉飞色舞的样子,真的好像天使降落在凡间。
亲爱的,这是我写给你的第一封情书,胡言乱语了许多,却只想表达一个意思,我爱你,从与你相遇开始。
爱你的老公程奇辉
文/ 骨创伤外科病区 彭娜
战“疫”情书
家书篇
亲爱的女儿:
这是你长那么大,妈妈给你写的第一封信。再过几天便是你5岁生日。距离2020年1月15日爸爸送你回老家到现在已经整整50天。这次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妈妈不能同你们一起过年,深感抱歉。
现在的妈妈不仅是一名护士还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妈妈要和千千万万的医护叔叔阿姨一起抗击新冠病毒这个可恶的“小怪兽”。
武汉有难,妈妈不能当逃兵,妈妈选择迎难而上!妈妈是首批支援雷神山的医疗队员之一。这次来支援新冠疫情救治工作,我没有跟外公外婆说,怕他们担心。但是爸爸很支持我,他反复交代我一定要加强防护。
记得有一次爷爷在看新闻,正好是和雷神山有关,那个时候你本来在玩耍,一听到“雷神山”三个字,立马坐在沙发上专注地看起新闻。很难想象,一个5岁不到的小孩竟然会对新闻感兴趣。那天晚上,爸爸跟我视频,聊到你看新闻时,“爷爷,这是我妈妈去支援的医院吗?我看见医生和护士们都好辛苦呀!可是,我找了半天,怎么没有找到我妈妈?”听爸爸说出这些有关你的事,妈妈鼻子酸酸的,眼泪不住往外流。女儿,妈妈真的好想你。妈妈想陪你捏黏土人,想陪你画城堡,想拥抱小小的你入怀,想轻拍你的背,亲吻你肉嘟嘟的小脸,想跟你讲好听的故事哄你安然入睡……
这段日子,我们每天都化身为威猛的“奥特曼”跟“小怪兽”进行搏斗。2020年2月6日,我们首批武汉市第一医院组成的医疗队来到雷神山,当时风雨交加,道路泥泞不堪,我们知道时间不等人,放下行李就开始请领物质设备并布置病区。没有配送人员,就借卡车帮忙运;没有路,就用木板搭桥走,人力接龙将物资一箱箱搬进病房里。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终于在2月8日晚上迎来第一批患者29人。那天所有的医护都在加班,为的就是尽快将患者安顿下来,随着病人的增加,我们医护的工作量也是与日俱增。但是考虑到入院患者普遍比较焦虑、恐慌,我们医护们开始教轻症患者做“护肺操”,同时给每一位住院患者都写了鼓励话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疫情当前,我们唯有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设身处地想患者之所想,忧患者之所忧。一方面做好医疗护理工作同时另一方面也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安慰工作。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不到两周的治疗,咱们A16病区每天都开始有患者出院,看到他们离开病区时脸上荡漾的幸福,我们真是的无比满足。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我们的初心,践行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截止到现在武汉每天新增确诊患者终于只有一百多例了,而且祖国好多地方已经持续新增为零。我们的日夜奋战,终于快要迎来胜利的曙光。
妈妈跟你说咱们中国是一个无比团结的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很多辽宁医疗队来支援咱们武汉雷神山医院,为了表达对武汉的支持,他们不仅带来了防护物资,而且还在雷神山办起了“画展”——有“大连海蛎子”对“武汉热干面”的鼓励;有钟南山爷爷热泪盈眶地诉说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有医护蹲着身体,温柔地鼓励小女孩,让她一定要加油;有医护与“小怪兽”的握拳较量……
还要跟你讲一件比较感人的事,我所在的科室是A16病区,科室刚成立时,我们请不到保洁员,很多人都担心被感染,不愿进传染病房做清洁。后来,来了两个志愿者阿姨,她们勤劳朴实、勇敢无私,做好自己分内事的基础上还经常帮助我们。我们所有医护都十分感谢她们。妈妈想跟你说,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既善良又平凡的陌生人,他们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希望你长大了能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对生老病死有恻隐之心!希望你可以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希望疫情过后我们一家三口可以早日团聚!提前祝宝贝生日快乐!
文/ 妇科二病区 陈香香
致女儿的一封信
家书篇
脚步铿锵如铁,誓言掷地有声,信念坚硬如磐。在武汉战疫史上一医护理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你们是当之无愧的最美逆行者。
表彰篇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 彭丽清 |
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 | 孙 纯 |
武汉青年五四奖章 | 芦 丹 |
表彰篇
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杰出护理管理者 | 杨 娟 |
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杰出护士 | 郑 蓉 |
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杰出护士 | 梁 玉 |
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杰出护士 | 肖雅君 |
中国康复医学会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 李艳芳 |
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 | 血液透析室护理团队 |
肝胆外科护理团队 | 急诊医学科护理团队 |
易家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团队 | 疼痛科护理团队 |
心血管内科护理团队 | 骨科护理团队 |
圆梦心理睡眠联合干预工作组护理团队 | 皮肤科护理团队 |
团队天使
表彰篇
梁玉、易燕、谭赟、陈香香、蔡婉玉、龙玲、李钰莹、李甜、吴若君、封琴、陈婷、陈闾琦、余倩、蔡秀杰、杨娟、周鹃、肖雅君、刘菲、李方艳、宗紫叶、代智烈、周晓香、龙媛熙、熊秋婉、刘梦琴、王婷、罗梦丽、张秋婷、胡奕
驰援天使
表彰篇
华森鑫、李亚楠、鲍青、王莹、李梦、董志景、汪鹏、吴谢、程方琳、罗琴、舒昊、梅莹、王璐璐、吴莹、何姣、王俊、唐小琪、项倩、刘莹、杨洁、李佳、李敏、吴磊、肖道金、程莉、余瑶、江露、高晴、林艺苑、吴琼、杨叶、柳姗、杨清雅、龙涓、王雪丽、王艳子、云华、王诗露、张宇琼、邓敏
征战天使
表彰篇
王媛媛、李劲松、周晓燕、刘晓玲、李云、许敏、吴菲、陶怡、熊珍、葛雅、沈萌、兰美娟、胡小萍、皮建刚、杨柳清、彭夏丽、芦丹、曹翠琴、万小唯、张倩
坚守天使
表彰篇
黄璐丹、张燕、张虹、谌晓雪、简慧、严静、郑蓉、黄雅文、刘雨婷、王质、黄璐、程晶晶、王玉、乔娅、钟亚春、彭丽清、全黎莉、瞿雪琴、江丽薇、宋丽良
先锋天使
表彰篇
夏冰、夏赟、熊雯、张明霞、余琳、叶红、冯丽、周颖、陈文雯、张紫菱、孙洁、孙秋、陈琳、曹萍、朱维芳、喻红玲、熊群、段洁、辛丹、陶映、王李菲、杜沛、孙莹、罗志华、舒玉珍、孙纯、熊琦、杨英、杨侠、张忱忱
桥梁天使
表彰篇
梁玉、易燕、陈香香、陈婷、周鹃、杨娟、肖雅君、代智烈、龙媛熙、王婷
驰援之星
舒昊、汪鹏、何姣、吴磊、程莉、唐小琪、
高晴、杨叶、云华、邓敏
征战之星
表彰篇
吴菲、周晓燕、彭夏丽、兰美娟、胡小萍、
皮建刚、芦丹、陶怡、曹翠琴、万小唯
坚守之星
张燕、张虹、王玉、刘雨婷、彭丽清、严静、钟亚春、宋丽良、郑蓉、江丽薇
先锋之星
表彰篇
喻红玲、熊琦、罗志华、杨英、孙纯、孙莹、陈琳、熊群、叶红、夏冰
桥梁之星
表彰篇
全院护理人员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勇敢逆行,积极投身医疗救治、组织协调、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大医精诚的医者情怀。
逆行篇
逆行篇
心血管内科三病区
潘婉
、王璐璐、罗婷、雷荣浩、袁慕洁、王萌、葛静、汤诗卉、卫月、邹莲芳、周艳、卢晓、王玉、何欢、张洁、吉岳萍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夏雯
、肖丽 、王芳 、王露 、李方艳 、丁梦玲 、王丽 、罗雨佳 、阮婧佳 、程欢 、张蓓 、陈杨 、夏燕芳 、郑苗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郑蓉
、梅莹 、刘瑾 、周红 、许海芹 、吴绮
、田星、林红、范爽爽、陈艳梅、陈琳、刘华丽、罗莹雯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胡小萍
、章露 、黄芳 、万莉莉 、龙姣 、张欢欢 、齐濛 、沈萌 、彭惠兰 、黄黎黎 、魏玲玲 、代梦霞 、熊佳丽 、王思思 、周盼 、谢利霞 、刘梦琳 、杨柳清 、黄雅琴 、夏宇 、曹艳 、陈书涯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芦丹 、方敏
、肖莎莎 、王瑶 、罗慧文 、胡婵君 、 明贝
、邹紫君 、向曦 、程方琳 、金敏 、郭婷婷
、周玫 、杨艳 、陈露 、雷晓霞 、张薇 、王欣 、陈雪音 、聂红 、鄢宇杰 、肖亦婷 、汪巧丽
血液内科病区
黄智红 、陈默
、张荻 、吴娜 、胡敏 、易超 、余晶露 、赵婕
、肖娟 、何旭霞 、邓丽 、李佳 、杨洁 、王力 、童玲 、施琪 、张雪梅 、曾晨 、李玲 、吴娟 、王丹 、晋文瑾
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彭丽清
、王丽 、梁前芳 、杨婷婷 、李建红
、王旒玲
、李成 、夏文恬 、高晨 、匡品品 、张文歆 、朱娅婷 、郑旭旺 、高婷 、罗莉 、赵璐璐 、刘思雨 、王吉莉 、王琦 、肖雅君 、金小琴 、杨柳 、桂鸣浩 、汪文倩 、舒昊 、樊帆、陈耀中、晏登峰、左甜子
血液透析室
李红兵 、吴爱纯 、刘琪
、张小曼 、陈臻 、陈媛 、黄慧
、陈海波 、王晓 、费世枝
、许慧
、叶清 、雷虹 、桂芬 、祝中元 、苏姗娜 、陶玮 、严婷 、黄明珍 、刘彩 、牛煜
、李栓
、吴磊 、张璜 、傅丽娜 、李雪莹 、彭蔓 、万君兰 、王菁 、杨文英 、曾彤 、阮妮 、赵琳 、李道新 、何平 、肖道金 、刘霄
、何琛
、谢晶 、陈婷 、杨欢欢 、吴赛飞 、殷梦 、邱敏 、黄曼琳 、戢太鲸 、李玮 、刘燕菲 、闲鄂 、李秀 、常露 、严密 、唐娜 、陈世强 、周挺 、陈疏影 、方园 、夏遥
中医综合病区
徐翠玲
、刘慧 、孙璞 、张雪 、周群芳 、何云云 、朱佩珊 、柯丹慧 、蔡儒 、刘雨婷 、李萍
逆行篇
内分泌科病区
陈蔚 、刘伶俐
、胡乔玲 、尚聪颖 、文俊 、黄敏 、鲍细霞 、高腾 、张薇 、何旭梅 、吴秋莲 、李军 、陈红 、刘要红 、刘佳维 、金佩文 、唐小琪 、彭婷 、李巧兰 、王婧 、沈晓燕 、余晶晶 、汪字红 、陶琼 、韩艳
风湿免疫科病区
杨薇
、张婉 、张函 、姚小玲 、熊晶晶 、吴思 、宋婷 、罗艳黎 、刘陈仙 、李静 、李春林 、宗紫叶 、刘婷婷 、袁利玲
消化内镜中心
王俊、徐婷、余世龙、周苏、关莉萍、黄茵
、余琼、刘怡
消化内科一病区
朱虹 、吴迪
、唐玉娟 、石含峰 、何金品 、祝良莹 、尹奔
、龚晶予 、孙庆 、普利华 、吴莹 、陈星星
、王斌 、郭婷 、蔡文娟
消化内科二病区
胡乃毅
、汪洁 、刘妍 、余园 、马香香 、黄美娴 、何姣 、郑泉 、张紫涵 、黄悦
消化内科三病区
张江春、 喻翩
、郑诗琪 、吴晓静 、程晶晶 、叶茂 、董雪阳
、刘 飘 、刘 晶 、张 娴 、刘菲 、杜红霞 、林洁
逆行篇
针灸科三病区
辛欢、徐浩 、方芳 、许婵 、周丽娜 、柳柯
、石小榕
、范娇 、陈晓旭 、江泓 、颜婷 、张晶 、兰美娟
针灸科一病区
邓薇、李敏、包芳、周婷婷、曾文霞、巫媛媛、何露、李娜、容幸、姜美云、刘文萍
针灸科二病区
陈可
、陈玲 、王莉 、郑俊 、张玲 、喻靖 、黄璐 、王质 、黄蓉 、鄢桂竹 、范贵宝 、万秀菁 、殷秋月
肾病内科一病区
田洪丹
、项倩 、王利元 、谭伏珍 、罗庆 、刘芳 、李晶 、江英 、丁艳琼 、郑菲 、余黎明 、吴悠 、李思宇 、白梦婷 、刘依
肾病内科二病区
沈婷
、张先芹 、谢莎 、李飞 、姜丽萍 、范苑 、童钰
、文银 、张素琴 、袁惠敏 、夏悦 、吴悠 、刘莹 、姜小翠 、黄思余 、鲍满 、张涵柳
CCU
刘丽华、黄薇、李莹、吴浩、代智烈、胡琼、吴迪、杨倩、胡娅琦、李静、徐欢、叶晓、徐敬芝、徐婷
逆行篇
泌尿外科一病区
商翠清
、余燕 、朱莹莹 、吴琼 、何静 、汪晶 、周华 、夏凡茜 、刘思雨 、张愉 、姚娟
泌尿外科二病区
杨娟
、孙莹
、李欣 、刘冰雯 、余婷 、张俊媛 、夏婉莹 、王钰 、熊珍 、雷莹 、郑婧 、江娟 、杨伟 、陈欣
胃肠外科一病区
舒玉珍
、黄莉 、杨琳 、钱程 、赵菡洁 、张丽娟 、陈婷 、谢文 、王艳子 、刘兆婷 、朱红 、孙芯 、黄泉云
胃肠外科二病区
张红芬
、高蔚 、龚依露 、李芳 、王慧敏 、涂欣 、王锦 、王思琪 、陈红
骨关节外科病区
李敏
、黄莉 、曾静 、胡定美 、范祎 、高文琪 、高晴 、胡丽娟 、李泽宇 、陈桂萍、 朱彩霞
骨运动外科病区
贺英
、曹岚 、张昕 、胡方元 、黄晶 、陈倩
、吴斯斯
、褚文君 、宋京 、乔娅 、张敏 、林艺苑 、陈敏
逆行篇
骨创伤外科病区
杨英 、王立飞
、何李娜 、郭小双 、李钰莹 、彭娜 、乐咪 、宋倩 、韩杨 、定光晶 、王杰 、罗利芳
骨脊柱外科病区
周鹃、艾红玲、鄂梦迪、朱婉怡、王甜、胡敏、吴贝、徐云帆、汤洋、胡丽丹、马西玲
甲状腺乳腺外科病区
杨侠
、钟亚春 、徐曼 、彭文茜 、童娟 、王珊 、龚爱云 、刘乔 、熊静 、王雪丽 、吴菲 、刘雪莲 、苏黎 、李杏、刘巍 、李佳 、郑莉 、王卿青 、邓文静 、张静 、徐会 、胡浩丽 、丛明双 、李思 、陆冰洁 、蔡秀杰 、姜曼
普胸血管外科病区
刘丹 、汤小莉
、窦婷 、祁雯 、付莉 、黄丹 、何华梅 、程晶
、郭慧 、褚艳丽 、吕柳 、万菲 、葛雅 、王玉 、陈丽 、付利红
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高媛媛
、张文婷 、刘蕊 、夏宜 、祝旷云 、吕辉
、余瑶 、代玲 、李云霞 、周晶晶 、何文
、林婷 、李苗 、徐莉 、杨璃琦 、张婷 、张璐 、徐雅新 、李妮 、刘秀川 、曾贝 、程诗雨
、吴若君 、彭洋 、李晨 、万微波 、汤明梦 、王思 、江露 、汪超阳 、李佩 、肖平 、陈思思 、程莉 、杨郑翾 、程欣欣 、杨天浩 、陈想 、鄢玲丽
逆行篇
肝胆外科一病区
朱丽萍
、明璟 、宋芬 、张春苗 、卢黎 、严欢 、封琴 、邱晶晶 、杨叶 、程畅 、刘聪 、宋丽君
肝胆外科二病区
张忱忱
、黄薇 、王芳 、秦琴 、柳姗 、王欢 、王雅婷 、涂梦双 、袁格一郎 、付静 、赵邦艳 、高芸 、杨珺
神经外科一病区
罗志华
、周雪琴 、邵婷 、王春燕 、彭韩菲
、朱颖婷
、马兰 、陈进 、陈闾琦 、李颖 、徐燕 、胡佩 、王兴弯 、陈盼 、陈洁 、刘媛媛 、龚婷 、张凤 、徐芳成琳
神经外科二病区
吴 婷
、汪倩 、倪云 、许雅文 、张思 、王丽芬 、余倩 、陶怡 、朱敏 、冷培 、汪亚琦 、章晓
整形外科病区
喻红玲
、王洁琼 、李俊 、姚颖
逆行篇
神经内科一病区
王婧、黄文莉、章金玉、李佳、 胡嬿、张堃钰、刘翩、后思帆、刘云燕、陈蕾、杨娟、张杨、周晓香、朱凌子、陈雪琴
神经内科二病区
李陈芳
、姜静 、黎娜 、饶琴文 、梁君 、杨兴 、陶文娟 、王琳 、万小唯 、李盼 、何蕲珠 、刘敏 、何素芬 、艾菲菲
神经内科三病区
苏曼莉
、高爱华 、乔婷 、谌敏 、余泽婷 、朱琴琴 、王颂琴 、杨秋萍 、张梦 、陈爽 、张倩 、郭愿如 、秦秀娟 、王瑾 、王缘媛 、李嘉思 、孔令霞
神经内科五病区
余萍
、刘丹 、范婕 、周晶 、向贻接 、柳静 、胡婧 、陈雯 、王迪 、张宇琼 、王晓琦 、杜欢 、兰亚成 、代玲
NCU
孙纯 、李荔
、黄美琼 、叶莹 、彭宇瑶 、石利娟 、范雅洁
、刘晶晶 、孙爽 、程海艳 、范李霞 、胡元媛 、童玲 、刘洁 、胡荟 、鞠萌 、卢丽君 、方琴 、陈丽 、郑敏 、张兰 、桂玲 、杨蕾
、刘诚 、刘芳 、龙媛熙 、张礼梅 、曾旨墨 、曹晶
赵筱雯
、魏丹 、况迎接 、杨丽媛 、王思思
、吴亚婷
、周佳丽 、付莎 、彭夏丽 、陈院琴
创面修复与周围血管科病区
逆行篇
皮肤科一病区
宗世琴
、彭晶 、希茜 、杨蒙 、李琼 、刘嫚
、曾蓉
、杨慧 、王诗露 、邓璐 、杜佳穗 、李蓉 、代一璨 、陈娟
皮肤科二病区
王婷
、蔡微娜 、朱慧敏 、程芳莉 、李婷 、任红霞 、姜鑫春 、黄晶 、彭莉华 、邓敏 、邓爽 、晏莺莺 、陈娟 、代宇 、刘欢 、余莎
、龙涓
皮肤科三病区
陆璇
、陈婷 、董诗琪 、贺瑛 、江丽薇 、李奡斓 、帅丽娜 、王玉娥 、杨梅 、杨巧 、余梦 、张月琪 、张敬、 朱彩莉 、庄艺
皮肤科综合治疗室
张秋婷
、陈欢 、陈文雯 、杨婧 、巴黎 、王宝吟 、欧阳慎岚
皮肤科门诊一
刘晓峥、谌秀娟
、陈诚 、陈慧芳 、段晶晶 、范莉、付秀娟、黄茹茜、李莹、罗惠芳、任敏、苏慧、孙洁、童晶、万清清、肖韦、肖洁银、叶静、叶茂、殷俏、张琼、张冬芳、张敏、张佩玉、张峻、陈丹
皮肤科门诊二
周霁
、梁育 、周文静 、刘燕 、胡婷 、李琳
、刘琛
、杨芹 、丁玲 、孙梦妮 、姚婷
逆行篇
肿瘤科一病区
曹翠琴
、任琴 、熊楠 、肖迪 、邵云 、李琴
、刘雯雯
、刘婧婷 、王庆华 、李倩 、杨小梅 、杨清雅 、彭景 、熊妮 、喻小红
老年病科一病区
王汉春
、黄文静 、栾苏妮 、罗娜 、彭玉婷 、张先靚 、段心怡 、罗梦丽 、曾艳妮 、吕苗 、张墨涵、王靖宇
老年病科二病区
张炜琦
、熊华玲 、祝丹 、孙文艳 、茅璐
、兰冰贝
、蒋欣 、白雪 、杜佳玲 、黄佳佳
、熊秋婉
、张雅琪 、朱丽婉 、许曼
老年病科三病区
张林英
、朱厚莉 、李丹 、贺艳 、梁胜波
、鲁婕
、张倩 、陶宇琴 、王莹 、董芳芳 、杨桂云 、刘梦琴 、刘紫荆
肿瘤科二病区
王珊
、骆春林 、高岚 、魏崇霞 、胡奕 、詹炜 、瞿雪琴 、王雅欣 、曾媛 、王萍 、姚昌琼 、骆湘黎
肿瘤科三病区
宋丽良
、秦菁 、张珩 、鲁婷 、全黎莉 、王映云 、云华 、尹瑶 、罗肖
逆行篇
疼痛科病区
李璐萍
、严白莉 、张虹 、李梦 、吴桐
、李嵘嵘
、潘梦婷 、李胤淼 、崔元芬 、刘思蜜
、徐丽君
妇科一病区
李灵
、张璇
、曾繁 、李海红 、陈香香 、周燕 、谌晓雪 、王小庆
、潘婷 、李凤 、陈柳青 、郑璐
妇科二病区
王李菲、陈薇、董志景、饶丹凤、舒玉媛、聂畅、胡云云、李丽平、李慧、段霞、蔡晶、李桂文、易彬彬
眼科病区
杜沛
、陆慧 、余丹 、刘媛媛 、高璐 、叶紫 、严静 、周璇 、宋芳玲 、黄雅文 、张扣 、徐咏芯 、刘姿倩 、虞峰 、陈丹 、陈思敏
耳鼻咽喉科病区
熊琦 、夏雪
、汪伟晨 、程曼 、邓艾 、张秀明 、谭诗艳 、方媛 、童菁 、罗琴 、吕艳辉 、刘英、余琳 、杨玲莉 、明霞 、吴璐
介入放射科
辛丹
、欧阳银娥 、孙秋 、周洁 、兰剑 、陈梁
、董鑫鑫
、高维浩 、辛琳
逆行篇
产科一病区
黄格
、简慧 、周晨 、江珊 、邓佩 、王秀其
、曹晴
、王琰君 、潘利霞 、袁春
手术室
胡雪飞
、叶红 、陈治敏 、周凌 、邓琳 、李世艳 、刘春兰 、柳敏 、刘伏嫦 、夏赟 、赵丽玲 、何迎 、马晓静 、朱小敏 、杨丹 、汪玉君 、熊雯 、徐莹 、周婵媛 、朱菲 、胡艳丽、阮晓燕 、刘佩 、欧阳钒 、路艳 、黄鹂 、田丽霞 、杨帆 、段婧 、朱迪 、夏冰 、祁纯 、程思怡 、孟志坚 、吴倩 、朱雪莹 、魏梦 、魏茜 、张明霞 、周颖 、陶柳哲 、秦慧 、王腊腊 、何濛 、皮建刚 、李静 、匡源 、李进静 、姚雨丝 、龙玲 、何振峰 、张蕤 、王昭彦 、潘倩 、柴丝雨 、邓颖 、高琳 、文万白 、邹杨瑾 、华敏 、孔萌 、冉青青
产科二病区
喻彬 、曹梦琪
、张茹婷 、汪鹏 、李珏 、王露 、何佩 、肖爽 、罗贤 、叶婷 、彭宇宽 、张冰莹 、余思思
、李文慧 、王碧云 、魏云
产房
许敏
、黄慧 、赵雪 、郑爽 、夏玲洁 、吴谢
、曹书霞
、刘欢 、朱雨诗 、李甜 、乔姣
逆行篇
急诊医学科
袁红、朱梦莉、
张衡、 白麒麟、 李良霄、 李劲松、 华森鑫、 韩志富、 蔡邺、 黄冰洁、 李莹、
唐蜜、 王媛媛、 彭莹、 吴君、 黎雪婷、 杜冉冉、 袁琪、 徐丽、 张婧、 姚佩、 张华、 胡玉芬、 孙茹雪、 韩瑞萍、 李婷、 张燕、 陈云、 陈晶、 赵杏子、 刘莉捷、 袁婷、 徐娜、 何苗、 陈雪、 柯美玲、 周婷、 黄璐丹、 黄艳、 肖文、 张佩琦、 林月、 吴婷婷、 曾琼莉、 李论、 范玉华、 李帆、 沈潇、 彭昱婕、 陈莹、 章欢、 吴伊、 向璐、 尤春莲、 龚琪、 窦春丽、 李艳、 王彬、 王艳
汉西院区
刘琴、
陈琼、 张敏、 韩霞、 肖静、 王佳、
吴晶晶、
江玲、 罗晶、 刘青、 易丹
儿科门诊
徐桂林、
王虹、 郭红艳、 翁莉、 李亚楠、
王冉然、
周晓燕、 李东丽、 吴晶、 孙蒙蒙、 张爽、 彭倩倩、 姚佳、 王慧晴、 成小慧
儿科病区
易燕、
许婷、 王聪、 周金平、 刘金凤、 刘芳、 周晨、 汪永妍、 李云、 孙文、 王艳、
邹璇璇、
秦玲、 肖宝珠、 高莹、 谭赟、 孟扬琴
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一病区
李艳芳、
李青、 秦丽、 许民、 黄丹、 陈自群、 彭清、 鲍青、 肖海清、 周文琴、 陈欣
逆行篇
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二病区
梁玉、
毛莉、 李玲、 罗芳、 丁宁、 胡蕊、 万雅丽、 胡柳
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三病区
容娟、王莹、
张丹、 王玲、 王雪姣、 叶菲、 岳阳、 田玉全、 王莎、 戴婵、 蔡星、
王佩、
马倩、 程潇、 王世红
盘龙院区康复医学科四病区
居琪暄、
汪萃平、 韩方、 王玉莹、 卢艳、 洪双、 郑露露、 章艾嘉、 林晨曦、 张满
支助中心
熊群、
段洁、 叶娟、 朱诗琪、 韩黎、 王莉、 宋会萍、 袁梦、 覃小芳、 杨姣、 叶婷、 高涵、 伍金娇、 熊秋琪、 程路、 张梦颖、 胡莺、 万雅美紫、 祝菲、 周念、 周艳红、 梁爽、 任佳、 罗杨叶、 王文慧、 陈孟君、 向维斯、 李欣羽、 易帆、 王玉洁、 杨洁、 刘馨、 周鹏、 余家慧、 徐萌萌、 周婷、 涂枝枝、 陈飞、 张晓燕、 张翠云、 杨翠凤、 周佩芳、 杨恒、 王雅娴、 向莹、 李子薇、 邓思敏、 黄琪、 董晓蕾、 杜杨、 朱美玲、 柳如烟、 高玲、 罗啟晶、 胡丹、 魏桂华、 吴林林、 魏俊杰、 胡仙赐、 彭聪、 罗婷、 秦谊艳、 冯小贵
逆行篇
护理部轮转
王琪
、陈思忆 、姚小月 、陈薇薇 、李钰 、高蕊 、章雨婷 、桂欣
护理部
王莉、 万媛、 潘亚兰、 沈晶、 陈满满、 姬静、 胡一兰、 张萧、 金秋霞
生殖医学科
陈娅莉
、张培
逆行篇
体检中心
刘婷、曾晨
、蔡婉玉、
刘娜、 金源、 谢少华、 周娟、 刘丰采、 姚璐、 任丹、 张紫菱、 冯樱、 晏波尔、 李晓玲、 黄艳娟、 王石慧、 李芸、 王诗钧、 柳林娟、 刘洋、 敖节
龙燕、
张琳、 彭耘、 刘明蓉
放射科
麻醉科
曾智威
、李雪琼 、张雪亭 、周昕宇 、曹曼 、黄超红
、窦法丽 、肖晓琴
检验科
胡宏娟、
李黎黎、 吴林、 程岚、 郑妍、 陈艳
逆行篇
汉阳及武昌门诊
陈琳
、何晓、
刘雪莲 、冯丽 、程婷 、陈卿 、钟佩 、肖畅
杨芳
、曾丽娜 、罗菁
妇产科门诊
输血科
熊晶、
陈岚、 皮偲、 高慧、 卢婷
门诊换药室
杨玉环
、张庆荣 、高玲 、姜婷
口腔科门诊
李汉莉
、柳静 、肖玲
120
马俊、
朱娜、 曹静、 邓灵
极目楚天,千万颗心众志成城;放眼神州,14亿颗心风雨同舟。
如今冬寒已逝,还神州山河无恙;春风有信,报赤子家国情深。
一场百年未有之大疫,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本色,见证了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也见证了一医护理人的使命担当。
2020年的春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那些在春天里挥洒汗水、忘我付出的人们,注定将为历史所铭记。
结束语
乐 思
NURSE
向逆行的白衣天使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