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办公快报2024年第6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4-06-29
127

办公快报

2024年第06期/总第12期

抓整改•保增长•促创新•深改革•固基础•防风险•强党建 

守正创新
夯基提质

前言/preface

中建八局“637”战略布局
 三标杆:
要成为中建集团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践行标杆;
要成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企业标杆;
要成为中国“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行业标杆。
两示范:
要成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
要成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示范。
六个一流:
主营业务一流、创新发展一流、国际经营一流、品牌影响一流、价值创造一流、企业治理一流。
三条曲线:
第一曲线:高端房建、基础设施、地产开发、综合投资;
第二曲线:城市更新、文旅博览、城市运营、全过程咨询、智能建造;
第三曲线:绿色低碳、数字产业、新型建材、金融业务。
七大工程:
主业强基工程、产业升级工程、数字化转型工程、创新引领工程、国际化经营工程、人才强企工程、治理提升工程。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企业准则》
忠诚使命——忠诚于党 忠诚于企
军魂传承——令行禁止 使命必达
客户至上——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品质为要——经营一流 产品卓越
夯基固本——项目筑基 人才强企
守正创新——持续改良 变革图强
奋斗担当——笃行必至 坚为必成
协作高效——体系联动 主动迅捷
安全合规——慎始敬终 行稳致远
能打胜仗——唯实惟先 善作善成

目录/contents

政 策 分 析

一、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认定扶风工业园区等7个工业园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
二、4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陕西省3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三、4.24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陕西省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
四、省财政优化支持方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涌现 2020—2023年科技支出年均增长35%
五、 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行 业 动 态

一、住建部:深圳、广州等8个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年度评估综合表现优秀,予以表扬!
二、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建设领域这些科技成果获奖!
三、合并数十家企业,导入“四大工程”!陕西“巨无霸”国企诞生!
四、新信号!湖北多地住建局更名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办公快报—2024年第6期

办公快报—政策分析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认定扶风工业园区等
7个工业园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

宝鸡市、咸阳市、汉中市人民政府,省商务厅:
关于宝鸡市扶风工业园区、陈仓科技工业园区、千阳工业园区、陇县工业园区,咸阳市永寿县工业园区、彬州市工业园区,汉中市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认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宝鸡市扶风工业园区、陈仓科技工业园区、千阳工业园区、陇县工业园区,咸阳市永寿县工业园区、彬州市工业园区,汉中市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认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命名为陕西扶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扶风经开区)、陕西陈仓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陈仓经开区)、陕西千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千阳经开区)、陕西陇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陇县经开区)、陕西永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永寿经开区)、陕西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彬州经开区)、陕西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勉县经开区),享受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政策。
二、扶风经开区批准面积1223.34公顷,由三个地块组成。地块一545.99公顷:东至镇域界限,南至连霍高速,西至绛法高速,北至台塬。地块二213.08公顷:东至杏林路,南至渭河河堤向北一公里,西至绛法高速,北至连霍高速。地块三464.27公顷:东至县城新区东环路,南至宝鸡峡总干渠,西至法门寺纸厂,北至城关街道牛家村。
陈仓经开区批准面积979.14公顷,由三个地块组成。地块一205.13公顷:东至规划212省道,南至金台区,西至金陵河,北至县功镇第一小学。地块二171.11公顷:东至宝鸡格瑞迈无纺布有限公司,南至周原工业园B区公租房,西至亚子村村界,北至油坊村村界。地块三602.90公顷:其中西区东至陆港大桥,南至宝鸡过境高速,西至思贤路,北至陇海铁路;东区东至法士特大桥,南至河堤路,西至东枸村,北至宝鸡过境高速北侧约560米处。
千阳经开区批准面积549.19公顷,由四个地块组成。地块一174.04公顷:东至千阳县344国道,南至水沟千河大桥向北800米处,西至千河河堤,北至秦能锂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侧围墙。地块二41.89公顷:东至陇千南线,南至千阳海螺水泥公司南侧围墙,西至千阳海螺水泥公司西侧围墙,北至千阳海螺水泥公司北侧围墙。地块三276.01公顷:东至千阳县344 国道和宝平路,南至东海路,西至千河河堤,北至段坊小学向北650米处。地块四57.25公顷:东至南寨镇政府东侧围墙,南至苹果期货交割库南侧围墙,西至森宝蜂业西侧道路,北至千阳县344国道及环城东路向北600米处。
陇县经开区批准面积300.07公顷,由三个地块组成。地块一28.80公顷:东至东南路,南至宝中铁路线,西至千邑路,北至344国道。地块二194.06公顷:东至陕西绿能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南至光明路,西至安定路,北至关山

大道。地块三77.21公顷:东至344国道,南至千河河堤,西至银昆高速以东约50米处,北至344国道。
永寿经开区批准面积488.08公顷,由三个地块组成。地块一188.84公顷:东至永兴路以东约370米处,南至新永路,西至G312(旧),北至火车站大街以北约1300米处。地块二56.58公顷:东至万寿路以东约250米处,南至迎宾大道以南约550米处,西至西平铁路,北至永寿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地块三242.66公顷:东至西平铁路,南至永寿县金狮化工有限公司,西至永扶路,北至永店公路。
彬州经开区批准面积 770.57公顷,由三个地块组成。地块一604.39公顷:东至新民镇屯庄村,南至赵寨村,西至小章镇香花村和赵寨村,北至小章镇卧龙村。地块二133.90公顷:东至朱家湾村,南至创业路,西至红岩河水厂西侧,北至西平铁路。地块三32.28公顷:东至白土街,南至滨河小区、新兴街,西至凌云路,北至滨河路。
勉县经开区批准面积478.34公顷,由三个地块组成。地块一327.81公顷:东至肖寨村,南至诸葛大道,西至阳安铁路,北至定军中路以南约300米。地块二75.45公顷:东至北弥路(规划路),南至堰河河堤以北约100米,西至堰河河堤以东约100米,北至黄龙北路(规划路)。地块三75.08公顷:东至新国道108,南至汉江河堤以北约100米,西至黄岗三路(规划路),北至京昆线以南约290米。
三、扶风经开区主导产业为汽车零部件、农副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陈仓经开区主导产业为新材料和智能制造;千阳经开区主导产业为绿色建材、农副食品加工和新能源;陇县经开区主导产业为绿色食品、新材料和新能源;永寿经开区主导产业为新型合成材料、绿色食品加工和高端装备制造;彬州经开区主导产业为高端能源化工和新材料;勉县经开区主导产业为现代材料、大宗固废循环利用和绿色食药加工。
四、各经济技术开发区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合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准入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和基础配套,切实提高专业化运营服务能力。要聚焦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辐射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安全投入,切实提升园区安全管理水平,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五、宝鸡市、咸阳市、汉中市政府要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平台作用,以高水平开放推进深层次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精简高效、激发活力为导向,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理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行政区关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焕发体制机制活力,激发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生动力。
六、省商务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服务和评估考核,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为助力我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24年5月16日

守正创新
夯基提质

1

2

办公快报—政策分析

4.24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
陕西省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

6月17日,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达陕西省2024年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4.24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陕西省的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连续3年增长,今年创新高。
据介绍,今年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全省16个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其中,3.03亿元支持延长县刘家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11个黄河重要支流治理项目,1.21亿元支持丹凤县老君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5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治理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提升全省重要河流水质、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持续改善流域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尽快下达投资计划,强化项目调度,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加快投资计划执行进度,推动项目尽早建成发挥作用,同时切实做好流域治理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严格把控项目审核筛选流程,有效推动全省重要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和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6月27日,据省财政厅消息:陕西财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优化支持方式,深化科技奖励改革,推动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陕西有32项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主持完成的项目总数和通用项目数居全国第二位,取得历史性突破。
优化政策,催生原创成果。省财政厅牵头出台《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若干财税措施》,涵盖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领军企业等10个方面36项具体政策措施,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全要素一站式政策服务,催生了一大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西安交通大学“弱观测成像反问题的L(1/2)理论与自适应正则化方法”项目实现陕西国家自然科学奖数学领域零的突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单晶硅片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是自2011年以来,陕西首个由民营科技企业牵头完成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
发力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省财政厅以改革陕西科技奖励政策体系为抓手,参与修订《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持续优化科技奖励结构,新设立创新驱动秦创原奖,扩大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三大奖”奖励规模,充分发挥省科学技术奖在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培育国家项目等方面的导向作用。2023年陕西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18位第一完成人中,有15人在2018年至2023年间获得过陕西科学技术奖励。
加大投入,提供坚实保障。省财政厅严格落实科技投入“只增不减”要求,对科技创新予以重点保障,推动全省财政科技支出从2020年的56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34亿元,年均增长35%,超过同期一般公共预算近30个百分点。同时,省财政厅充分发挥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作用,引入多元化资本,高效整合资源,创新合作模式,累计设立子基金30只、参股国家级基金1只,总规模达363亿元,初步形成全生态链股权投资体系,加快赋能科技强省建设。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立足我省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更好推动陕西科教优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守正创新
夯基提质

3

4

4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
陕西省3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6月12日,据省发展改革委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达陕西省2024年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4亿元,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此次下达陕西省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支持3个项目建设。其中,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二病区建设项目2亿元,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满足群众需求;支持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大楼项目1亿元,改善医院业务用房,强化中医特色诊疗设备配置,发挥中西医协同发展“旗舰”医院引领作用;支持商洛市中医医院项目建设1亿元,持续推动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推动中药制剂开发应用和中药新药创制,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传承创新发展。
目前,省发展改革委已将投资计划分解下达,并督促相关单位协同发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加强对各市(区)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坚持按月进行调度,不断推动陕西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省财政优化支持方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涌现 2020—2023年科技支出年均增长35%

陕西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
为抢抓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历史机遇,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场景应用为牵引,聚焦重点工业场景需求和智能产品供给,布局人工智能通用和行业大模型,实施“强基、创智、赋智、聚智”四大行动,夯实技术底座,加强主体培育,优化产业生态,将陕西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地。
(二)工作目标
到2024年,建设2-3个人工智能产业园,新增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新增100家制造业企业通过DCMM贯标,加快行业大模型落地应用。
到2025年,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3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应用场景数量达到50个以上。
到2026年,建成3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打造智能算力、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软硬件等5个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链规模突破千亿元。人工智能重点技术产品在工业领域普及应用,创新应用场景数量达到100个以上,赋能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强基”行动
(三)强化算力供给。整合省内算力资源,建设省级算力统筹调度平台,实现“算力一网化、统筹一体化、调度一站式”,2026年建设运营智能算力达到3000P以上,可统筹的公共智能算力达到西部领先水平。建设一批工业领域智能算力调度平台和企业级智能算力平台,提升面向制造业的算力供给、运营、管理能力。定期发布智能算力供应商清单,推广算力券、智能算力车等,鼓励采购智能算力服务。2024年建设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陕西电信算力中心、安康智算中心(一期)等项目,新增30户以 上企业应用智能算力。
(四)扩大数据供给。加强公共数据的整合开放,探索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加强制造业数据的采集、利用、开发,探索建立企业数据“标注+训练”闭环机制,储备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陕西丝路数据交易平台,引导企业发掘数据资产、开放数据资源、参与数据交易,打造一批企业数据品牌。继续推广《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国家标

准,帮助企业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管理体系。2024年,推动20户以上工业企业数据资产入表,DCMM贯标覆盖重点产业链。
(五)布局大模型。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智算中心为承载,积极吸引落地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在垂直行业领域主动布局,采用通用大模型泛化能力+行业标注数据集微调方式,加快行业大模型的持续突破和优化,不断提升适配性和精度。2024年,推动组建陕西省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中心,加快行业大模型在工业场景中落地应用。 
三、“创智”行动 
(六)加强大模型/算法攻关。加快建设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等国家工程实验室,加强语言、视觉、多模态等底层算法研究,开发适应工业领域特点的高性能算法。依托陕西省无人机系统、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床等省级创新中心,实施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扶持计划,支持重点企业持续研发和迭代遥感影像解译、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无人系统等商用行业大模型。
(七)支持创新产品研发。采取“揭榜挂帅”方式鼓励人工智能共性通用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立“通用大模型+工业APP” 的新范式。发展适应通用智能趋势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工业终端产品。2024年,发布第一批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和优秀解决方案(产品),促进大模型产业化应用。
(八)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建设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算法模型的可信化、模块化、系统化和平台化服务。发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广目录,遴选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产品纳入软件首版次、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目录,对纳入目录的产品给予支持。
四、“赋智”行动
(九)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利用大模型、知识图谱分析归纳能力,整合跨领域文献、数据和知识,支撑制造业基础理论和实验创新,提升研发效率。利用大模型内容生成能力,输出高质量技术文档、三维模型等,自动编写软件代码,打造个性化、低成本、高效能的新型设计模式。推动大模型在机器人协助制造、设备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基于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智能分拣、生产管理智能决策、需求预测及供应链优化等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推广智能客服、数字人、商品三维模型等,加强实时咨询与即时回应,辅助客户决策,改善售中服务体验。2024年,先行开展陕西能源化工交易所大模型+工业电商等5个应用试点,新增认定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产线)20家以上,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累计达15家以上,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累计达30家以上。
(十)“AI+重点行业”。针对原材料行业工业流程复杂、工序协同难等特点,推动大模型畅联产线数据赋能在线监测调控和工艺改进等,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服装家纺、食品等消费品行业,推动产品需求预测和个性化定制,实现快速相应和高速交付。强化大模型在药物智能筛选、分子结构预测、临床试验设计与智能分析、药物合成工艺优化等方面应用能力,提升药品研

守正创新
夯基提质

办公快报—政策分析

6

5

 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发、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聚焦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能源集约管控,优化工业流程,推动工业体系节能降耗,持续提升工业能效水平。
(十一)“AI+产业链”。综合集成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开展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应用试点,建成15个以上行业“产业大脑”,形成“一行业一大脑”发展格局。加快大模型与智能软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等深度融合,提升感知、交互、控制、协作和自主决策能力,降低操作门槛,促进智能产品和装备从感知向认知跃升。推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经营管理类、服务保障类等工业软件,提升设计和生产效率,变革管理运行模式。2024 年,积极申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地区, “数字工信”一期项目投入运行,率先建成政府侧“产业大脑”。
五、“聚智”行动
(十二)建设产业集聚区。以西安雁塔区、宝鸡金台区、安康高新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载体,构建以“智能算力+”为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以西安高新区为载体,加快发展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音理解等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打造智能软硬件产业集群;以西咸新区等开发区为载体,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大数据产业基地、人工智能产业园、自动驾驶产业园、AI智造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业态丰富融合应用产业园区。
(十三)培育优势企业。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和制造业龙头企业共研技术、共建平台、共探应用、共享成果,集聚资源要素,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算力、数据、场景等支持力度,培育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赋能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数据服务商以及数据要素型企业,强化赋能支撑力量。2024年建立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达到300 户。
六、保障措施
(十四)强化统筹协调。建立“链长统筹、链主带动、专班服务、市(区)协同”的工作机制。加强省市联动,发挥地方优势,引导形成区域集聚、特色发展的产业格局。统筹推进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融合应用。省工信厅组建工作专班,编制产业链提升方案,研究制定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
(十五)加强试点示范。加快建设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支持西安等地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高新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先行先试,创建产业发展先导区。聚焦重点行业,遴选一批企业联合体进行试点,开展供需对接、标准宣贯和推广应用。2024年,开展3场“人工智能+”行动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地市行活动。

(十六)完善支撑体系。建设大模型试验验证平台,开展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在工业领域应用效果验证,推动迭代升级。成立陕西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支持市场力量举办人工智能“赛展会”,搭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建设人工智能人才实训基地,举办系列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培训班。
(十七)强化安全保障。围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科技伦理等领域建立风险防范和应对机制,引导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和组织健康发展。强化人工智能产品和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坚持安全可信和创新发展并重。加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行业自律,积累大模型安全应用经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

守正创新
夯基提质

办公快报—政策分析

7

8

6月1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智能建造试点城市2023年度工作情况的通报》( 建办市函〔2024〕209号)发布,经试点城市自评、试点城市互评、专家组会评,综合运用数据统计、成果分析、专家评议等方法,对24个试点城市2023年度工作情况的评估:深圳、苏州、武汉、合肥、广州、长沙、温州、台州8个试点城市组织推进力度较大,各项试点任务进展明显,工作成效突出,综合表现优秀,予以表扬。
其中,深圳市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促进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跨界融合,不断拓展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初步形成模块化建筑、建筑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等6项创新产业布局,着力打造智能建造“技术策源地”。
一、试点工作总体进展
试点开展以来,各试点城市紧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各项试点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一)建立工作机制。24个试点城市均建立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协调机制,其中17个城市由市政府负责同志牵头。出台了土地、规划、财政、科技、人才、招标投标、评优评奖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将506家企业纳入智能建造骨干企业培育名单,其中214家企业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8家企业获批国家级或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公布了758个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住宅类项目209个、城市更新类项目17个。
  (二)取得工作成果。24个试点城市支持有关单位启动建设39个智能建造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平台19个。立项智能建造相关科研项目105个,7项技术研发成果获得省级以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10项技术研发成果获得省级以上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颁布实施47项智能建造相关标准、定额和导则,内容涉及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机器人、智能建造项目评价等方面,其中建筑机器人补充定额已在6个城市落地实施。有99所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或方向,2022年招生3562人,2023年招生5539人。
  (三)形成经验做法。通过试点,形成42方面130条可复制经验做法,为全国提供了示范样板。各试点城市共组织百余场技术交流和项目观摩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推广,在行业内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认知度。

二、试点城市评估结果
经试点城市自评、试点城市互评、专家组会评,综合运用数据统计、成果分析、专家评议等方法,对24个试点城市2023年度工作情况的评估意见如下。
  深圳、苏州、武汉、合肥、广州、长沙、温州、台州8个试点城市组织推进力度较大,各项试点任务进展明显,工作成效突出,综合表现优秀,予以表扬。其中,深圳市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促进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跨界融合,不断拓展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初步形成模块化建筑、建筑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等6项创新产业布局,着力打造智能建造“技术策源地”。苏州市提出主推智能装备“硬件”、催生配套技术“软件”的路径规划,聚焦建筑机器人、智能升降机等施工装备投资建设产业实体,并在技术研发、工程应用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完善配套措施,率先推进智能建造产业化发展进程。武汉市发挥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集聚优势,研发应用造楼机、架桥机、筑塔机等一批标志性智能建造技术产品,部署构建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全流程审批管理体系,努力探索“一模到底、数字建造、智慧监管”的工程建设新模式。合肥市对建筑企业投资智能建造相关软件研发、设备采购、信息技术服务给予资金奖励,通过开展建筑产业互联网片区试点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培育形成一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新样板。广州市立法明确BIM可用于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审批,围绕工业化、数字化建造流程出台地方标准规范,建成使用“一屏管工地”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加快完善与智能建造相适应的建筑业法规制度体系。长沙市组织专家团队加强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研究,对试点示范工程项目给予“点对点”技术咨询服务,积极推进新型建造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温州市积极探索“智能建造装备+产业工人”新型劳务模式,通过统筹推进智能建造装备库、劳务班组库和试点项目库“三库”协同发展,着力培育熟练掌握施工现场人机协作技能的专业劳务班组,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强化人才支撑。台州市支持本地企业推进建筑施工领域设备更新,聚焦起重机械、钢筋绑扎、楼板打孔等“危繁脏重”场景研发应用智能化施工机具,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质量安全管控,由点及面推动施工现场作业方式和监管方式转型。

守正创新
夯基提质

办公快报—行业动态

10

9

住建部:深圳、广州等8个全国智能建造
试点城市年度评估综合表现优秀,予以表扬!

北京、佛山、西安、南京、重庆、青岛、嘉兴、天津、保定、郑州、厦门、雄安新区、成都、沈阳、乌鲁木齐、哈尔滨16个试点城市均顺利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并结合地方特色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智能建造发展模式,工作表现总体良好。
  同时,试点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些试点城市的工作推进力度有待加强,工作成效不够显著,需要按照试点实施方案尽快拿出有效的工作举措,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在试点期间完成预期任务。一些试点城市的工作重点不够聚焦,出台政策措施的针对性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工作思路的研究和谋划,确保下一步工作方向符合试点任务框架要求。

办公快报—行业动态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2024年是试点工作落地见效的关键一年,各试点城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工作安排,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有效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不断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确保如期完成2024年工作任务,力争取得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的工作成效。
  (一)政策要落地。充分发挥跨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引导科研、金融、人才等政策资源投向智能建造领域,支持建筑企业的转型发展需求。加快落实已出台支持政策,确保相关优惠政策直达企业和项目,形成有效激励。研究推进有关标准定额的编制和实施,探索新的工程建设模式和计价规则。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建筑市场和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二)技术要实用。扎实推进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工程建设,跟踪评估项目实施效益,提炼一批在提品质、降成本等方面成效显著的实用技术。用好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融合,巩固和提升智能建造领域领先技术。依托科研项目和试点工程,培养一批智能建造领域的科研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新型劳务班组。
  (三)产业要成型。鼓励有条件的试点城市研究绘制智能建造产业链图谱,明确产业发展重点,稳步培育骨干企业。鼓励开展智能建造产值测算研究,探索以产业园区为重点对象开展产值统计工作。结合地方实际筹划举办技术交流和产业推介活动,宣传推广可复制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支持优秀建筑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我部将持续跟踪调研各试点城市的政策实施进展、科技创新成果、经济社会效益等,择优遴选可复制经验做法、先进实用技术和典型工程案例在行业内予以推广。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24年6月11日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经本报梳理,建设领域获奖情况如下:
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建设领域)

守正创新
夯基提质

11

12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建设领域这些科技成果获奖!

守正创新
夯基提质

办公快报—行业动态

13

14

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建设领域)
特等奖

一等奖

守正创新
夯基提质

办公快报—行业动态

15

16

二等奖

二等奖

合并数十家企业,导入“四大工程”!陕西“巨无霸”国企诞生!

水资源开发关乎根本。当前,在国家水网建设大布局之下,继四川、湖南、河南等多个省份整合重组新设水发、水投集团后,陕西也迎来巨无霸“水龙头”。
导入“四大工程”、合并数十家企业
陕西巨头国企成立!
5月27日,陕西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水务”)发布《关于陕西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新设合并事项的公告》,披露陕西水务将整体合并至新设的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水发”),陕西水务将被注销。

被注销的陕西水务:作为陕西省水务行业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的重要主体,成立于2011年3月,注册资本50亿元,资产总额超500亿元,拥有各类水库54座,净水厂153座,所属企业240多家,在职员工9000多人。主要承担全省水利(水务)国有资产和大中型水利(水务)工程的投资、建设、运营,以城乡供水为主体、污水处理和水力发电为两翼、水生态、水饮品和新能源为辅助,类金融和水科技为支撑的大型民生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企业。供水、污水处理两项主业服务全省80多个县(市、区),服务人口1000多万人。并于2023年5月接手了陕西水利厅下属陕西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和15家主营设计咨询等业务的企业。计划至2025 年服务人口达到2000万人以上,总资产达600亿元以上,年营业收入达100亿元以上,实现利润总额5亿元以上,拥有3家上市公司。

守正创新
夯基提质

办公快报—行业动态

18

17

新诞生的陕西水发:于2023年11月30日正式揭牌成立,注册资本达200亿元,由省国资委全资持股。核心资产包括陕西省水务集团以及引汉济渭、东庄水利、渭河生态、古贤水利四大工程,同时合并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宝鸡峡水利水电设计院等其他部分企业。覆盖陕西水资源利用从规划开发到建设运营全链条。
本次公告进一步披露,明确此次合并,新设陕西水发集体的组建资产,主要以陕西水务净资产,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陕西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渭河生态集团有限公司股权(以净资产计) 和陕西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净资产,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以净资产计)几家省属国企为主。
尤其“四大工程”的注入最为关注,引汉济渭是国家“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也是陕西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民生水利工程,总投资约516亿元,惠及1411万人,支撑起受水区1.1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堪称“陕西版南水北调”;东庄水利作为国家级水利枢纽项目,是陕西省目前单体项目投资额最大的水利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陕西库容最大、坝高最高的水利工程;渭河生态项目投资215亿元,涉及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目的改善渭河干流与支流水质;古贤水利项目总投资达531亿元,不仅是黄河干流治理开发规划中的战略性和基础性骨干工程,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加快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目的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发电、供水和灌溉等。

同时,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宝鸡峡水利水电设计院、陕西秦东水利水电设计院、陕西省泾惠水利水电设计院、陕西咸阳万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陕西咸阳郑国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6户企业股权无偿划转至陕西水发集团。
目前,陕西水发集团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资本200亿元,标志着陕西“水龙头”正式成立。

守正创新
夯基提质

办公快报—行业动态

19

20

根据《陕西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2025年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6%,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5%,全省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70万亩等,总投资1490亿元。
而陕西省水利厅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则提出:将加快完善陕西水网建设规划,谋划储备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水利智慧化、水利体制机制建设5类项目共计105项,规划到2035年总投资6030亿元。
可见,组建陕西水发集团是陕西着眼提升全省水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优化省属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的重大举措。

作为国有企业和公用服务类企业,陕西水发的成立将有力盘活全省水利资源、持续提升水资源统一配置能力、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围绕做强水利设计及建设、供水、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水资源回收利用全产业链,努力建设国内一流水务公司,对于“陕西水网”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守正创新
夯基提质

办公快报—行业动态

21

22

近日,湖北多地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亮相的消息引发关注。截至6月24日,湖北省13个地级市住建局: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均更名为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此外,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和神农架林区等地也完成更名。
据悉,这些新挂牌的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均由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更名而来。那么,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的主要职能有哪些?此次“更名”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
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指出,今年,城市更新将聚焦“三大任务”——民生工程、市政基础和城市安全等重点领域。倪虹透露,2023年全国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有6.6万个,完成投资2.6万亿元。其中,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惠及2200多万居民;加装电梯3.6万部,增设停车位85万个,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2.1万个;改造燃气等各类管道约10万公里;建设口袋公园4100多个、绿道5300多公里,拓展了草坪开放空间1.1万公顷。
“今年将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建设一批完整的社区;继续加大城市的燃气、供水、污水、供热等老旧管网的改造力度,今年再改造10万公里以上。”倪虹表示。
据悉,从城市更新在2021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三年间,仅城市更新领域撬动的投资额就达到13.7万亿元,城市更新项目达到15.4万个。

新信号!
湖北多地住建局更名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主要职责是什么?

以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为例,此前,武汉人大发布《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情况的报告》,其中写到,“组建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负责做好房屋建设管理和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城市更新实施工作。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划入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职责;划入市城乡建设局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职责。不再保留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市城乡建设局。”
其中,该局前期策划和规划管理处负责组织编制全市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等专项规划和年度安排并监督实施。组织研究全市城市更新重大问题,拟订城市更新重大政策以及有关标准、技术规定。
城市更新管理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处)负责牵头建立城市更新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全市城市更新的组织实施,督促指导各区编制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评估和实施方案。此外,还负责全市房屋征收的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报批,管理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工作,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此外,改革发展处负责统筹推进全市住房制度改革。负责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管理等领域的改革发展和科技进步工作等。
原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蔡松早前在供职报告中提到,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是本轮机构改革新组建的部门,承担着住房保障、市政建设、城市更新等重要职责,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

此次“更名”释放了什么信号?

从“城乡建设”到“城市更新”不仅仅是一个机构名称的更改,更是对未来城市发展路径的重新规划。当前,我国已由过去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城市更新重要时期。

万亿投资,建筑业“新蓝海”

据中指研究院预计,从总体投资规模来看,预计未来3年,城中村改造直接投资或维持在万亿元水平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则预计,到2029年,城市更新的投资规模将超过9万亿元。
2024年1月份以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为2024年工作定下基调。全国多地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作为今年工作重点任务,并提出了2024年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更新等的具体建设目标。
2024年5月,财政部发布《城市更新行动评审公示》,中央财政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批拟支持15个城市(石家庄、太原、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青岛、武汉、东莞、重庆、成都、西安),本次15个城市基建重在更新: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老旧片区更新改造。
近年来城镇化持续推进,城市更新的时代到来。随着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城市更新、存量改造将成为城市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据相关专家表示,城市更新领域将是我国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蓝海区域,但相较传统住宅项目,建筑企业进入城市更新项目的门槛更高,考验建筑企业协调能力。城市更新所涉及政、企、民等主体,产权结构复杂,要求参与主体具备成熟的经验与优秀的协调能力,创建多元合作伙伴关系。

编辑 / 综合办公室

夯基提质
项目筑基
提质增效
人才强企

守正创新
  巩固竞争优势
  洞悉行业变革
  推动经营创新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第二分公司
电话:029-85702817
地址:西安市二环南路西段395号亚美伟博广场18F
网址:https://8bur.cscec.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