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办公快报2024年第2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4-02-29
245

办公快报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综合办公室    编印

2024年第02期
总第12期

02

目录

contents

03

企业动态 ▏Enterprise Dynamics

02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中央企业落实“一利五率”的路径探索
一、“一利五率”再被定为2024年中央企业考核指标
二、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的演变
三、中央企业落实“一利五率”的路径探索
国务院批复《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一、事关区域格局,全新规划再明确
二、一圈四极六城,陕西多城被委以重任
重磅规划出炉!西安“重量级”城改项目迎大动作!
一、18个城改项目最新进展
二、2024年,这些城改项目有新动作

01

政策分析 ▏Policy Analysis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
一、适用范围
二、项目建设总体要求
三、主要建设内容
四、项目组织与实施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
一、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和撬动作用
二、统筹运用多种资金渠道
三、发挥商业贷款补充作用
四、新建一批学生宿舍
五、改造提升存量宿舍资源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企业准则》
忠诚使命——忠诚于党 忠诚于企
军魂传承——令行禁止 使命必达
客户至上——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品质为要——经营一流 产品卓越
夯基固本——项目筑基 人才强企
守正创新——持续改良 变革图强
奋斗担当——笃行必至 坚为必成
协作高效——体系联动 主动迅捷
安全合规——慎始敬终 行稳致远
能打胜仗——唯实惟先 善作善成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办公快报办公快报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

2024年第02期
总第12期

02

第二分公司召开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会暨2024年工作会
一、《以一流党建把关定向 以实干担当固本培元 坚决当好企业高质量发展“顶梁柱”》
二、《夯基固本提质效 守正创新谱新篇 坚决打赢第二分公司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三、《固本强基建新功 谋新求变图新志 奋楫扬帆迈出分公司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四、分公司2024年“11365”规划目标

政策分析

办公快报·第2期

办公快报·第2期 ▏政策分析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
项目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

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
建设指南(试行)

1

2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和“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部署,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管理,进一步提升项目谋划、建设、实施和管理水平,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印发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中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涉及保护修缮、风貌修复、人居环境改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消防与防灾减灾设施提升、智慧化管理等。各地在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工作时可参考本指南执行。
 二、项目建设总体要求
     (一)符合国家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要求
      项目建设应按照应保尽保、延续文脉、合理利用、改善民生、经济实用、安全美观的原则。做到“六不”:一是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二是不大规模新增建设规模,不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三是不大规模、强制性搬迁居民,不改变社会结构,不割断人、地和文化的关系;四是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历史建筑不脱管失修、修而不用、长期闲置;五是不破坏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拉直拓宽道路,不修大马路、建大广场;六是不破坏地形地貌,不伐移老树和有乡土特点的现有树木,不挖山填湖,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不随意改建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不随意更改老地名。
     (二)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专项保护规划
      项目建设应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符合项目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的保护规划。其中,属于政府投资的项目,应符合《政府投资条例》等法规要求和相关投向要求。涉及文物保护修缮和利用的,应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执行。
      (三)科学编制项目建设方案和规划设计
      项目建设方案应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和本底条件,确定实施范围,厘清保护家底,明确保护对象,聚焦现状问题,提出保护提升总体目标,明确建设实施的具体内容、类型、对象、规模及区域。
      在项目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和市政工程设计等。建设方案和相关规划设计应符合《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规范》(GB55035-202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GB/T50357-2018)等有关标准规范。
        项目建设方案和保护规划的编制单位应具备城乡规划甲级资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初步设计及投资概算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三、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原则上应包括以下六类或其中几类。
      (一)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
      对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做好全面普查,维护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场地环境、平面布局、立面形式。保持原有高度体量、外观形象、色彩、结构和室内有价值的部件,做好保护修缮、结构加固、适应性改造与利用工作。
        1.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提升历史建筑使用性能,开展符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内部空间改造、配套装修与展陈展示等。对历史建筑的墙体、门窗、结构、装饰等体现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结构进行修缮、维护和加固。对有损价值要素的后期不当遮挡和损害的改动、加建部分,进行拆除并恢复原状。
        2.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保障传统风貌建筑结构安全,保持原有具备保护价值的外观形象,开展科学合理的维护修缮和内部改造利用工作。具体实施内容可参考历史建筑的相关内容。
      (二)历史风貌保护修复与提升
       基于历史风貌特征,保护和延续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修复传统肌理,延续历史文脉,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建筑风貌整治提升。针对建筑体量、高度、立面、色彩、屋顶形式等与整体风貌和环境不协调的建筑,采取改变立面形象与色彩材质、门窗样式、改造空调机架雨篷、添加坡屋顶、替换屋面材料等改造措施,进行外观整治,确保风貌一致协调。对质量较差的临时建筑和与传统风貌明显不协调的建筑,经论证后可以进行拆除,拆除位于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应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对于不符合有关高度控制要求的建筑,视情况开展降层改造措施。
       2.织补新建建筑。对项目范围内的空闲地(非公园、广场等公共开敞空间用地),可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进行肌理织补,修复传统肌理,“镶牙式”新建必要的建筑,延续历史文脉,塑造整体风貌。新建建筑应以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功能为主。
         (三)周边环境配套改善
       改善公共空间、历史水系、街巷广场铺装、标识系统,保护和合理恢复历史水系,优化建设绿化景观与公共空间,完善历史街巷、广场的铺装,提升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等。
       1.公园与活动场地建设优化。更新改造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利用街头拐角、院落间空地等小微空间建设口袋公园、小型广场,增设文化设施、遮阴构筑物、座椅、亭廊等,完善标识设施。

政策分析

办公快报·第2期

办公快报·第2期 ▏政策分析

3

4

       2.历史水系环境提升。针对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河湖水系,结合水系设计提升必要的滨水景观,改扩建必要的滨水栈道、慢行步道等,优化提升历史水系滨水公共空间环境品质。
     3.街巷空间环境整治提升。保护修复历史街巷的道路与铺装,调整与空间环境不协调的现代道路铺装形式。改造提升必要的广场、人行道、建筑前区等步行和慢行空间。对关键历史节点进行重点设计和改造,通过铺装、地景、标识等方式展示历史文化。
     (四)必要基础设施与防灾设施提升
     利用既有设施,探索形成安全有效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构建适应性强的防灾应急和自救体系。完善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建消防、防洪、防雨防潮、白蚁防治、防雷等防灾减灾设施,适度加建停车设施等。
     1.微管廊与管线综合建设。建设符合街巷尺度的微型综合管廊,综合布局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等管线。完善与管线布局相适应的站点设施、设备,在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对既有设施进行适度美化改造与提升。
     2.飞线入地与强弱电系统建设。对架空管线开展整治,改造、整理,拆除横跨街道、巷道空中的电源线、电话线、电视信号线、支撑线等各类架空强弱电管线,按照入地、入管、贴墙、捆扎等方式进行集中敷设,消除私接乱拉、影响安全和风貌的现象。完善强电、弱电线路敷设,配备必要的变电箱、分线箱等各类设施设备。
     3.给排水系统与设施建设。建设、更新和完善给水管网和水箱、水表等设施设备,做到供水入户。完善排水系统,新建或改造排水管网及泵站等附属设施,优先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实施合流制向分流制改造,构建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和排水防涝体系。
     4.燃气能源系统与设施建设。敷设燃气管线,实现燃气入户,满足燃气供应需求,配建必要的燃气调压站等相关设施设备。具备条件的可完善供热系统,敷设相关供热管线、支线,保障供热入户。
     5.环卫系统与设施建设。建设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公共厕所、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环卫停车场、环卫作息场所。
     6.消防系统与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消防通道,拆除影响消防通行安全的不协调现代建筑,满足消防通行需求。配备小型、适用的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消火栓、灭火器、消防水池水缸、沙池、消防水泵房等固定消防设施,实现设施全覆盖、消防无死角。针对公共建筑实施消防安全提升,建设火灾报警、自动喷淋、消防水炮等各类智慧消防装置设备。
     7.其他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完善所在地的防洪截洪、防雨防潮、木结构建筑白蚁防治、防雷等各项防灾减灾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建设防洪行洪通道,建设必要的排洪沟、截洪沟;对既有建筑实施防雨防潮改造,对清水砖墙或非木构架类外墙粉刷憎水剂,提升建筑防雨防潮性能;开展木结构建筑白蚁防治;建设防雷设施等。
     8.停车设施建设。建设必要的停车场和停车设施设备,满足居民和游客停车需求。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相关服务设施。
       (五)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
      积极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做好文化宣传推广。充分利用既有建筑或科学选址新建,研究确定公共文化设施的清单、规模和主题。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满足群众基本的文化生活需要,配建或利用既有建筑设置非遗展示馆、小型博物馆、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带动提升片区综合活力和文化魅力,充分激发项目综合效益。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馆建设。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关的、规模适度的展示馆、传承馆、体验馆、档案馆、活动室等,或公共开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记录、保护、传承和展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支持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2.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结合历史文化展示利用需要和群众需求,建设必要的展示、宣教等设施,或博物馆、城市书房等相关文化设施。
     (六)必要动态监测与智慧化管理
      结合智慧化交通、智慧化消防、智慧化工程管线等领域动态监测与管理系统建设,做好数字化采集,开展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智慧化管理历史文化街区,及时发现问题和反馈问题,提升智慧化监测与管理水平。

        1.动态监测系统建设。搭建涉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相关的数据模块,可以包括保护对象数据、三维倾斜摄影数据、精细化建模数据、保护范围数据、建筑高度控制等保护管理或实时监测数据。开展历史建筑数字化信息采集,完成测绘工作,建立数字档案。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历史建筑数据库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各项数据的动态、在线、实时监测。
      2.智慧化管理。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交通、消防、工程管线等领域的智慧化集成。配备相关设施设备,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消防、安防、智能巡查、数据监测、信息反馈、为民服务等的智慧化管理水平。
 四、项目组织与实施管理
    (一)科学谋划部署,做好组织协调
      项目谋划应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地域特色、影响力和代表性,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以整体保护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为主要目标,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相融合。
      项目所在地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的保护管理主管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明确项目专门管理人员,加强业务指导,组织城乡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设计、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对项目建设方案和相关规划设计进行技术审查,确保项目建设内容科学合理。
     (二)规范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规划、设计、用地、环评、建设等报批工作。项目建设内容不得包括文物本体修缮,涉及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应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并履行相关审批程序。项目建设应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作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等建设管理制度,加强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控制,规范建设行为,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应充分论证资金筹措方案,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衍生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杜绝虚假承诺、随意发债、违规融资等行为,确保项目相关参与单位未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项目建设单位应通过航拍、视频等方式做好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记录,项目完成后能适当展现实施前后对比效果和变化情况。
     (三)加强监督管理,发挥综合效益
      项目所在地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的保护管理主管部门要落实日常巡查保护管理制度,将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档案,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避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发生。
      项目建设内容应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历史文化保护水平和人居环境品质。加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提升片区综合活力和文化魅力,激发项目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政策分析

办公快报·第2期

办公快报·第2期 ▏政策分析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高校学生
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
发改社会〔2024〕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教育局)、财政厅(局)、自然资源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局)、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分行:
        高校学生宿舍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事关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事关高校办学能力提升,事关千万家庭教育获得感。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宿舍建设持续推进,宿舍总量有所增加、条件得到改善,但是仍面临床位供给不足、环境有待提升、功能相对单一等问题。今后一段时期,随着适龄人口规模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继续提高,在校大学生总量将持续增加,高校学生宿舍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为补齐高校学生宿舍短板,推进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渠道补齐高校学生宿舍短板,优化高校学生宿舍功能设置,加强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培养,更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努力把高校学生宿舍打造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规划,经济实用。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生规模变化、存量资源等因素,科学规划布局。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做到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经济实用。
——补齐缺口,优化功能。系统谋划近中远期任务,分清轻重缓急。按照宿舍面积缺口大小,科学安排建设任务和实施时序。推动宿舍功能从“居住”向“育人”转变,更好服务大学生学习成长。
——分类施策,创新模式。引导高校通过新建、改扩建、修缮、装配化改造提升等多种方式,补齐高校学生宿舍短板。探索灵活多样的高校学生宿舍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建设效率和运营活力。
——多元筹资,形成合力。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和撬动作用,统筹运用多种资金渠道。中央部属高校学生宿舍建设以中央投入为主,加大对地方高校学生宿舍建设政府投入。健全成本补偿机制,严格控制债务风险。

6

5

二、健全多元筹资机制
(一)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和撬动作用。修订《“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把高校学生宿舍作为专项建设内容单列,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力度,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重点支持高校学生宿舍建设,带动地方政府加大高校建设投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时,优先考虑新建学生宿舍项目,优先考虑宿舍面积缺口大的高校。
(二)统筹运用多种资金渠道。允许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学生宿舍建设,指导地方做好高校学生宿舍专项债券项目准备和发行安排工作。优化财政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加大对现有学生宿舍维修改造支持力度。压实高校主体责任,引导高校统筹现有财力,区分轻重缓急,优先保障学生宿舍项目建设投资。
(三)发挥商业贷款补充作用。中央部属高校新建学生宿舍项目,如涉及新增银行贷款需求,要按“一校一策”原则制定整体建设方案,明确宿舍缺口、建设规划、经费来源,以及还款来源和还款计划等内容,整体建设方案需经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报审。在未来五年建设期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规律和法治原则,自主评估中央部属高校偿还能力和债务风险,面向符合条件的中央部属高校开展商业贷款,适量、适度、合理满足学生宿舍建设刚性资金需求,并加强贷后管理,确保资金不挪作他用。五年建设期后,高校学生宿舍项目贷款政策结合当时实际另行研究。地方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中央部属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有关机制安排,明确地方高校合规还款资金来源,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地方高校阶段性利用商业贷款支持学生宿舍建设政策,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
三、多渠道扩大学生宿舍资源
(四)新建一批学生宿舍。支持宿舍面积缺口大、具备新建条件的高校,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建标191-2018)新建一批学生宿舍。鼓励新建宿舍参照本科生四人间、硕士研究生两人间、博士研究生单人间的标准规划建设。对于建设标准低、设施陈旧、土地利用率低的现有宿舍,应区分保护价值,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优化“拆旧建新”和“拆旧修旧”相关政策和程序,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学生宿舍拆除后原址新建。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鼓励适当提高高校建筑容积率,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五)改造提升存量宿舍资源。在确保安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处理好相邻关系的前提下,支持高校优化现有校区空间结构,对现有宿舍实施更新改造,适当增加建筑规模。鼓励对老旧学生宿舍进行装配化改造提升,提高改造翻新和二次提升效率,提升消防安全能力。引导地方政府优化利用闲置资源,为高校学生宿舍“拆旧建新”、改造翻新提供周转住房。指导资源缺口大且新建难度较大的高校,对校内招待所、培训中心等具备住宿功能的用房进行改造利用。鼓励高校通过购买、租赁学校周边的人才公寓、商住楼等社会用房,补充宿舍资源,并按照校内同等标准,加强配套服务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存量用房安全鉴定、改造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四、健全配套政策体系
(六)合理调整宿舍收费标准。按照公益性原则及规定程序,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生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和高校学生宿舍维护运行成本等因素,稳妥推进高校住宿费标准动态调整,建立合理成本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规定落实好资助政策,保障基本学习生活需求。
(七)优化学生宿舍建设流程。优化建设审批流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高校学生宿舍项目多部门联合审批“绿色通道”,提升项目建设效率。对于规模较小、设计内容单一的学生宿舍项目,可以将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批复。推出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宿舍设计示范图纸,打造一批“样板间”和标准间。
(八)推动招生计划与宿舍面积挂钩。引导高校健全基本办学条件与发展规模相适应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招生计划安排与宿舍面积达标挂钩,将高校学生宿舍达标情况作为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参考因素。对学生宿舍面积总量缺口大、学生反映强烈的高校,原则上不得新增安排招生指标,问题突出的要压缩招生指标。
五、加强宿舍管理和服务
(九)加强育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宿舍育人阵地作用,在社区党建、环境卫生、心理健康、共享空间等方面开展整体建设,大力营造环境育人氛围,把学生宿舍建设成环境育人的高地,全面提升“三全育人”质量。
(十)布局多元服务场景。优化学生宿舍功能设置,加强空间共享和复合利用,将党建、学习、休闲、娱乐、健身、社团活动等空间与学生宿舍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科学配置消防设施设备。推广“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模式。依托学生宿舍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宿舍品位,满足居住和育人多种需求。
(十一)强化日常管理。高校要加强学生宿舍日常卫生管理,以干净舒适整洁为目标,建立定期检查及随机抽查机制,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卫生行为习惯,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培养健康生活情趣。适时开展“最美高校学生宿舍”风采展示活动。对达到一定使用年限的学生宿舍建筑要加强房屋安全管理,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定期体检,消除安全隐患。

行业资讯

办公快报·第2期

办公快报·第2期 ▏行业资讯

中央企业落实“一利五率”的路径探索

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为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总体保持“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不变,具体要求是“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即中央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协同增长,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同比改善,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产出效率持续提高,整体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
“一利稳定增长”说明增长仍然是2024年中央企业的主要目标,将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五率持续优化”说明考核要更加注重提升增加值,注重投资质量、收入质量、利润质量,引导中央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质量。会议对于2024年中央企业考核指标的具体安排,是以培育壮大增量来调整优化存量,这与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紧密关联,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整体要求。会议保持“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不变,有利于中央企业管理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有利于中央企业锚定既定发展方向开展工作。

 2023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将“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并提出了“一增一稳四提升”要求,通过规模类指标和效益类指标的结构性调整,统筹推动中央企业的经营业绩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3年底 ,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在保持“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不变的同时实现“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以此推进中央企业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升级。

一、“一利五率”再被定为2024年中央企业考核指标

聚力提升企业品牌管理能力,进一步把品牌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自身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企业品牌附加值和品牌引领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以发展战略为牵引
中央企业应围绕主责主业,通过内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劣势的分析,明确本单位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设置与“一利五率”紧密联系的发展目标,并在制定发展举措时保持与战略方向的一致性。在战略导向上,应关注提高质量效益,扎实推动高质量的稳增长,切实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持续加强精益化运营管理等;在业务结构上,应关注优化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产业新赛道,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强化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引领,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等;在业务战略上,应关注经济发达区域、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完善产业链条、承接高质量项目、推进战略性新业务突破等;在职能战略上,应深化组织机构改革、完善企业管理体系、推进人员素质提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针对发展目标与发展举措,应自上而下逐层分解落实,自下而上逐级承接支撑,最终形成由目标体系、举措体系为基础的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各级企业规划构成的完整战略体系,有效引领企业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3.以科技创新核心
中央企业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应以高站位认识在科技创新方面被赋予的新使命,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全方位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大力提升创新整体效能,系统性优化创新生态,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在总部层面建立科技创新领导机构,整合科技资源与要素,解决子企业单打独斗、协同性差的问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有针对性确定研发方向,加强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增强核心技术与能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高校联合培养、定向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真正融合,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加快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探索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汇聚高端科技要素和海外科技人才,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探索构建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抓紧重塑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不断升级价值链。
4.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中央企业应着力深化改革,围绕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制度保障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新国企;着力增强战略支撑托底能力,坚决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全力维护国家安全,扎实做好民生服务和基础保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立以正向激励为主、激励约束并重的多层次激励机制,全面持续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优化企业管控体系,分层分类授权放权,强化子企业经营自主权。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有效落实各级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责任。推进市场化用工机制建设,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市场化招聘制度,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按业绩贡献、价值创造决定薪酬的市场化分配机制。积极探索员工持股、股权激励、岗位分红、超额利润分享、虚拟股权、骨干员工跟投等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国有资本回报率。
5.以绩效管理为抓手
中央企业应按照“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总体要求,设置与战略规划目标相衔接的绩效考核指标,并与“一利五率”各指标之间呈现高度相关性。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往往更关注降本增效,应加强利润类指标、效率类指标的设置。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更关注开源节流,应加强收益类、风险类指标的设置。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集团,推行“一企一策”的绩效管理方式,根据不同经营性质、不同业务特点、不同生产要素、不同功能定位、不同发展阶段,科学合理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及权重,实施分类差异化考核,引导子企业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在战略执行和绩效考核过程中应加强上下沟通和协同,确保企业战略意志的统一和战略规划全方位的落实。
6.以风险防范为保障
中央企业应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有力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加快健全合规管理长效机制,从严从细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充分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尤其对国际化经营风险、现金流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成本风险、安全质量风险、应收账款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等各自评估认定的重大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从制度流程上、事先预防上、技术手段上下功夫,加强对重大风险项目的风险识别、研判、防范和化解。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降低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后的影响程度两个角度出发,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7

8

二、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的演变

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迈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产能过剩、供需脱节、无序扩张、资产负债过高、投资结构不合理、重规模而不重质量、科技领域“卡脖子”等问题开始凸显。自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国务院国资委通过对中央企业考核指标的动态调整,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在不同阶段的新要求,引导中央企业逐渐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自2019年至今,国务院国资委针对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考核指标经历了三次变化。
2019年底,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两利三率”将营收利润率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纳入考核指标,在指标的设计上突出了对利润指标和科技创新指标的考核,是引导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0年底提出的“两利四率”围绕效率变革这条主线,增设了反映生产效率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体现了国务院国资委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发展质量、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视和强调。

1.以“五个价值”为统领
中央企业应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更加注重提升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价值。进一步树牢正确发展观、政绩观,承担经济、政治、社会三重责任,在落实重大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稳住经济大盘等方面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继续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强化战略意识、功能导向,更好地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优化资本投向和布局,注重“先算再投”,关注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在内的“完全成本”,优化资本投向和布局,减少低效无效资本占用,产生真正的经济利润,提升长期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危机感紧迫感,加快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新的产业支柱,加大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中央企业落实“一利五率”的路径探索

行业资讯

办公快报·第2期

办公快报·第2期 ▏行业资讯

陕西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承载着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2024年02月09日国务院批复《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陕西省被赋予了构建“一圈四极六城”格局的任务,旨在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张蓝图将在未来对区域诸多领域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事关区域格局,全新规划再明确
简要梳理批复内容,它从总要求、基础指标、空间体系、开发保护格局等六大方面展开,与此前已批复20多个省份的国土空间规划行文结构一致。
首先是对陕西省的定位表述,即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地区。
公开信息显示,规划范围涉及陕西省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期限为2021-2035年。其次着眼于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等国家战略,陕西国土总空间格局表述为“一群两屏三轴四区五带”
一群丨关中平原城市群;
两屏丨秦巴山区生态屏障与黄土高原生态屏障;
三轴丨包茂高速发展轴、陕北长城沿线发展轴、陕南十天高速发展轴;
四区丨陕北长城沿线旱作区、渭北台塬旱作区、关中灌区、陕南低山平坝区;
五带丨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带、黄土高原果畜产业带、关中现代农业产业带、陇海铁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陕南绿色循环产业带。
批复中还明确要加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及长江中游、中原、山西中部、兰州-西宁等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重要对外开放通道,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一圈四极六城,陕西多城被委以重任
围绕新型城镇化战略,陕西省级层面将积极培育西安都市圈,提升宝鸡、渭南、汉中、榆林等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促进陕北、关中、陕南区域协调发展,分类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这都与规划提及构建的“一圈四极六城多镇”城镇发展格局相呼应。

9

10

国务院批复陕西省:建设“1圈4极6城”

咸阳起飞,汉中委以重任

西安——都市圈的核心
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一直是区域发展的引擎。2023年,西安的GDP达到了12010.76亿元,显示出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西安都市圈的构想,旨在通过加强西安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也有利于提升西安的辐射能力,进而带动整个都市圈的经济增长。
咸阳——起飞的关键城市
咸阳作为“1圈”中的重要一环,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它成为了连接西安与其他地区的桥梁。据2023年数据显示,咸阳的经济增长势头强劲,GDP增速稳定。咸阳的崛起,不仅对于促进西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推动西安都市圈整体发展的关键力量。
汉中——承担重任的增长极
汉中,这个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的城市,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被赋予了促进省内西南部经济发展的重任。汉中是连接西北与西南、东部与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汉中市政府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重点发展了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
“4极”和“6城”——均衡发展的布局
“4极”包括宝鸡、渭南、汉中和榆林四个城市,它们各自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承担着推动陕西省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而“6城”则包括铜川、延安、安康、杨凌示范区、韩城以及已经提及的汉中,这些城市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各自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也将为整个陕西省的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宝鸡,作为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其在新材料、高端制造业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宝鸡的工业发展,为陕西省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渭南,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正在加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渭南的发展策略,体现了陕西省对于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榆林,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正积极探索经济转型升级,力求实现绿色发展。榆林的转型,是陕西省适应新经济形势、推进产业升级的典型例子。
铜川、延安、安康等城市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比如旅游、文化、生态保护等,也在为陕西省的经济多元化做出贡献。
《批复》提到,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及长江中游、中原、山西中部、兰州—西宁等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重要对外开放通道,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批复》中提到,以陕北长城沿线旱作区和黄土高原旱作区、关中灌区、汉中盆地为重点,拓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空间,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健全秦岭常态化长效化保护机制,筑牢秦岭—大巴山、陕北黄土高原—长城沿线生态屏障,实施江河源头、森林、河湖、湿地系统保护修复,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推进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治理,守护好黄河母亲河。严格河湖水域空间管控,实施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
积极培育西安都市圈,提升宝鸡、渭南、汉中、榆林等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促进陕北、关中、陕南区域协调发展,分类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发挥区位、科教和能源资源优势,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区域布局,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

行业资讯

办公快报·第2期

办公快报·第2期 ▏行业资讯

其中,红旗街道最大的自然村神鹿坊村,位于西安东站南侧,属于高铁东站核心区,去年底拆迁工作已正式开启。
据了解,西安东站计划2025年年底基本建成,片区规划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包含住宅、商业、学校、医疗等,未来待这些项目落成,将助力城东发展蝶变。
3、雁塔区:1500亩土地供应。
1月17日,雁塔区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征收计划土地800亩、供应土地1500亩。
城改项目方面,将加快东小寨片区、潘家庄、青龙寺组团等10个项目安置楼建设,加快尾留户协议签订,完成东八里、双桥头等5个城改安置项目不动产初始登记。

11

12

重磅规划出炉!西安“重量级”城改项目
迎大动作!

2023年以来,城中村改造被多次提及,备受市场关注。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7月2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不难看出,2024年,新一轮全国城中村改造序幕正在拉开。
一、18个城改项目最新进展
拥有千万人口的西安,位列特大城市行列,城中村改造率先实行。去年12月,一份来自西安市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事务中心的采购信息显示,西安市城镇开发边界内现存城中村445个。近期,根据西安各区官网以及地方领导留言板的最新回复(2024年至今),汇总了一批城改、棚改项目进展情况。整体来看,西安多个区域均有涉及,主要以莲湖、新城、雁塔等老城区改造为主,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改项目拆迁超十年之久,至今仍未妥善安置。比如莲湖区中堡子村城改项目,2009年启动拆迁,共建设11栋安置楼,其中D区的8栋安置楼已经交付入住,A区三栋楼尚未交付,据官方今年2月最新回复,计划2024年6月回迁安置。新城区韩南、韩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作为2011年西安市重点项目,2011年8月拆迁工作启动,之后因个别剩余户拒绝配合征迁工作,造成拆除工作进展缓慢,安置地块无法落实,直至2020年7月底才完成所有剩余户拆除工作,目前项目正在主体建设阶段。据西安市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事务中心去年12月底回复:韩北项目预计第一批交付4栋楼,具体日期暂未确定,剩余安置房屋计划将分两批,在25年底前完工。2021年以来,雁塔区先后对沙滹沱片区、西等驾坡片区、漳浒片区、延兴门南村、潘家庄等9个村进行拆迁改造,其中,漳浒片区闵旗寨安置项目实现全面封顶,西等驾坡片区(西等村)预计2024年上半年回迁。
二、2024年,这些城改项目有新动作
新的一年开启,紧跟全国城改大潮,西安城中村改造进程明显加快。先是1月底,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落地,西安高新、浐灞生态区两大城中村改造项目获批5亿元,强有力的资金注入加快项目建设进展。其次,去年底以来,西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陆续发布城改项目用地规划,涉及浐灞国际港(浐灞)赵村、灞桥区方家村棚改、未央区王家堡城改、雁塔区大寨村城改等,意味着接下来这些地块将陆续迎来挂牌出让。
其中,浐灞生态区在2024年第一批次拟出让住宅地块中,赵村5宗约297亩、广大门村3宗约143亩城改项目用地计划供应。
另外,长安、雁塔等区在2024年的工作计划中,对今年的城改项目做出明确安排。
1、长安区:约700亩土地计划出让。
在确保安置楼建设稳步推进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上塔坡村等6个项目约700亩开发用地出让手续办理。
2、灞桥区:拟征收土地1888亩。
1月23日,灞桥区官网发布210国道西安过境下大寨至后官寨公路(灞桥段)项目建设土地征收补充预公告。此次拟征收土地范围:灞桥区红旗街道、狄寨街道、纺织城街道、席王街道、洪庆街道、灞桥街道6个街道22个行政村和灞桥区秦岭保护执法局(1个国有单位),拟征收土地总面积125.8541公顷(含安置用地4.9749公顷),折合约1888亩。

西安市部分城/棚改项目进展
区域
项目
进展情况
莲湖区
顺城巷拆迁安置
目前A区安置楼已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室外装修,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末交A3号楼,第二季度末交A1和A2号安置楼。
土门“四村”国有土地安置
土门“四村”国有土地安置楼项目专班正积极督促协调项目建设单位,全力解决项目建设问题,计划近期恢复施工,2024年年底完成安置楼建设。
中堡子村城改项目 2009年启动拆迁,11栋安置楼,其中D区8栋已交付入住,A区三栋A1、A2、A3,计划2024年6月回迁。
土门新华市场拆迁 新华蔬莱批发市场位于西安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土地范围内,目前,管委会与该公司己签订了《土地收购储备协议》,正按协议约定逐步开展土地移交工作。
港务区
上双寨村拆迁十年未回迁 目前新筑街办及村组正在制定上双寨村回迁安置办法和图纸分房方案,安置社区为双寨尚苑,目前回迁时间暂未确定。
雾庄东村拆迁3年何时回迁 项目土方外运工作已接近尾声,正在进行桩基及地下车库主体施工。
长安区
新和村拆迁征收 截止目前,已完成协议签订并兑现补偿款85%,11院房屋未拆除,其余房屋全部拆除完毕,建筑垃圾已清运,安置楼建设己启动。
灞桥区
西渠村回迁 暂未确定安置地块,故还未开工,灞桥街办等正在同金泰积极协商具体方案区资规正在联同住建等部门筹措安置所需用地规划。
电厂西路草滩村和官厅村 电厂西路规划宽度40米,现状北段为单幅路,其中车行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为1-6米不等。因道路两侧涉及官厅村、草滩村、电厂等,按规划红线实施拆迁量巨大,计划同片区的综合改造同步实施。若有相关拆迁计划,请以政府公告为准。
未央区
未央大学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 (郑家寺、湖北庄、草店、新光4村) 55栋安置楼,45栋已主体结构封顶,10栋进行主体施工,计划2024年4月起陆续交付回迁。
高新区
小烟庄村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 已举行开工仪式,建设年限2024-2025年。
新城区
韩南韩北村城中村项目 韩北村项目预计第一批交付4栋楼,具体日期暂未确定,剩余安置房屋计划将分两批,在25年底前完工。
西农社区拆迁问题 由于西农社区征收补偿款来源渠道不一样,对于置换外土地(二期),征收补偿款由市政府统一配套,指挥部已将整体实施方案上报市政府,编制论证规划方案正在测算项目资金需求。资金足额到位后将及时发布征收决定。
沣东
红光路简家村 沣东新城征地拆迁及村庄搬迁安置工作根据各区域开发建设进度分期实施,前期,因阿房路延伸段项目用地需要对简家村部分宅基地实施了搬迁。三桥街道简家村搬迁工作启动时间请以具体发布的通告中载明的时间为准。
沣西
马王街办新庄村 马王街办新庄村局部拆迁项目己列入管委会工作计划,将于2024年2月中旬后按照相关法律及规定启动实施。
雁塔区
西等驾坡片区(西等村) 预计回迁时间为2024年上半年。
漳浒片区闵旗寨安置项目 安置楼全面封顶。
高陵
榆楚村剩余部分拆迁 目前耿镇街办没有收到上级下发的拆迁通知,如下步有拆迁的文件下发,将会尽快通知辖区居民。

企业动态

办公快报·第2期

办公快报·第2期 ▏企业动态

第二分公司召开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会暨2024年工作会

●聚势立新 拓局谋远●
夯基提质 守正创新
奋力担当中建八局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第二分公司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会暨2024年工作会

2月21日,第二分公司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会暨2024年工作会顺利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局、公司工作会各项工作部署,全面总结2023年工作成绩,分析存在不足与面临的挑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优管理、抓创新、促改革、防风险、强党建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巩固分公司排头兵的地位,彰显高质量发展“顶梁柱”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分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执行总经理轩超作题为《固本强基建新功 谋新求变图新志 奋楫扬帆迈出分公司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的行政报告。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决胜“十四五”规划、“千亿西北”的攻坚之年。分公司要认真落实局及公司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着力做好“抓整改、保增长、促创新、深改革、固基础、防风险、强党建”七大任务,着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实现分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固本谋远,推动营销提级进阶 五、践行标本兼治,稳健提升本质安全
二、强化资金统筹,夯实安稳运行基础 六、专注数智赋能,同心协力集智攻坚
三、深化精益管控,全速推进价值创造 七、深挖资源潜能,人才引擎释放动力
四、落实挂图作战,全面筑牢建造品质 八、坚持党建引领,全力塑强根魂优势

分公司2024年“11365”规划目标

“1”:坚定一个总体目标,即“争创局三级单位前二强”,具体可分解为以下指标:
中标额确保300亿元,力争320亿元;
产值确保180亿元,力争200亿元;
确权值确保200亿元,力争215亿元;
结算额确保148亿元;
收款确保120亿元,力争145亿元。
“1”:坚持一个发展理念
即“强作风 夯基础 提品质 促创新”
“3”:聚焦三个方面
质量“一次成优”安全“双零目标”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6”:强化六个方面
坚持高端营销,全面拓展市场空间
坚持履约攻坚,全面提高建造品质
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激活发展动能
坚持精益管控,全面推动价值创造
坚持合规管理,全面筑牢风控防线
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塑强根魂优势
“5”: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具体为:
发展规模与管理品质相结合
发展品质与管理创新相结合
完美履约与企业效益相结合
作风建设与企业作风相结合
党建引领与员工幸福相结合

《以一流党建把关定向 以实干担当固本培元 坚决当好企业高质量发展“顶梁柱”》

第二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王雷刚作题为《以一流党建把关定向 以实干担当固本培元 坚决当好企业高质量发展“顶梁柱”》的党建工作报告。
2024年将围绕“155”行动,即围绕1个党建品牌-心动力、提升5种价值、实施5大工程。
“灯塔”工程——支撑“领航”价值
“融合”工程——驱动“赋能”价值
“筑廉”工程——加固“夯基”价值
“蝶变”工程——践行“聚智”价值
“文化”工程——托举“品牌”价值

《固本强基建新功 谋新求变图新志 奋楫扬帆迈出分公司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13

14

在题为《夯基固本提质效 守正创新谱新篇 坚决打赢第二分公司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的讲话中,王雷刚指出,2024年第二分公司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和底气,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整改落实真正到位,继续保持“陕西排头、区域著名、客户认可”的地位,坚决当好西北公司高质量发展“顶梁柱”。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凝心聚力筑堡垒、攻城池
二、坚信创新是内生动力,实干笃行提品质、谋发展
三、坚守创效是首要宗旨,刀刃向内抓关键、提效能
四、坚定党建是绝对优势,坚定不移强党建、固根魂

《夯基固本提质效 守正创新谱新篇 坚决打赢第二分公司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编辑 / 综合办公室

夯基提质
项目筑基
提质增效
人才强企

守正创新
  巩固竞争优势
  洞悉行业变革
  推动经营创新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第二分公司
电话:029-85702817
地址:西安市二环南路西段395号亚美伟博广场18F
网址:https://8bur.cscec.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