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办公快报2024年第1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4-02-01
168

办公快报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综合办公室    编印

2024年第01期
总第12期

01

目录

contents

03

企业动态 ▏Enterprise Dynamics

02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2024年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研判
一、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研判依据
二. 2024年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研判
建筑业细分市场研究与建筑企业经营策略——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二、 建筑业市场机遇分析
三、 建筑企业市场经营策略
“三大工程”,会是新的增长点吗?
一、为何需要加快建设“三大工程”?
        房企投资受高库存等压制,基建资金落地需“有的放矢”
二、“三大工程”可能的空间及掣肘?
         年均投资或在1.2万亿元,或取决配套政策、资金到位情况
三、“三大工程”哪里推进较快?
         深圳配售型保障房首批已开工,广州等城中村改造推进较快
近期,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西安科技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01

政策分析 ▏Policy Analysis

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
一、强化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二、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三、推进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
四、推进数据要素配置改革
五、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
六、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中方愿同乌方开展光伏、风电、水电等重大项目合作!
一、首批光伏并网!市场潜力巨大!
二、超63.4GW!“一带一路”光储项目大爆发!
三、附:“一带一路”光伏项目盘点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企业准则》
忠诚使命——忠诚于党 忠诚于企
军魂传承——令行禁止 使命必达
客户至上——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品质为要——经营一流 产品卓越
夯基固本——项目筑基 人才强企
守正创新——持续改良 变革图强
奋斗担当——笃行必至 坚为必成
协作高效——体系联动 主动迅捷
安全合规——慎始敬终 行稳致远
能打胜仗——唯实惟先 善作善成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办公快报办公快报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

2024年第01期
总第12期

01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召开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会、二届四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
一、《强基铸魂 擎旗奋进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夯基提质 守正创新 奋力担当中建八局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政策分析

办公快报·第1期

办公快报·第1期 ▏政策分析

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

 陕发〔2023〕15号

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加快全省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营造良好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强化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1.加快5G网络高质量覆盖。推进5G网络建设,力争建成开通5G基站数量超过11万座,基本形成全省5G网络热点地区多网并存、边远地区一网托底格局。对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设施、公共机构所属建筑物,向5G基站、机房免费开放,禁止收取进场费、分摊费等费用。
2.推进全省千兆光网建设。加快超低延时网络建设,力争建成10个“千兆城市”,基本实现乡镇以上区域及重点行政村“双千兆”网络覆盖。通信光缆长度超过210万公里,互联网省级出口带宽达到80Tbps。加快IPv6规模化应用,争取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2500万户。
3.统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将陕西纳入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推动算网融合协同发展,全面融入国家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全省数据中心登记管理,对高能耗数据中心纳入重大用能单位管理,支持电网企业为数据中心提供能效优化服务,促进算力中心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支持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建设新型算力基础设施,鼓励符合条件的通信基站、计算中心、数据中心等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4.完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陕西)分中心和行业分中心建设。推进先进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力争建设3个省级行业类促进中心、6个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对相关行业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进行新工艺、新产线技术改造与升级的,最高给予500万元支持。
5.优化智能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加强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争取城市区形成半径不大于2公里的充电服务圈,乡镇以上重点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居住社区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推进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应用,充电桩接入率达到100%。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建设。
6.加大数字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路长大桥隧、高陡边坡智能监测预警、动态巡查和运行状态数字化管控能力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全省江河水系、水资源监管基础大平台。加强空间地理数字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推动北斗导航技术与测绘技术深度融合。创新数字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数字融合基础设施,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融合基础设施项目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建设。争取数字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二、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7.加强能源化工产业数字化示范应用。推动能源化工龙头骨干企业深化数字化转型示范,在生产全流程场景推广数字化技术,培育2—3家国内一流的转型服务机构。探索开展节约能耗指标交易。丰富能效服务数字化产品,提升电网数字化模拟运行能力和智慧化决策能力,支持虚拟电厂建设运营。打造10个能源化工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工程。
8.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100个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典型案例。实施数字化产业链贯通工程,支持链主企业搭建数字化协同开放平台,打通关键环节,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对中小企业购置关键设备,按照不超过购置额的10%、最高给予500万元奖补。
9.建设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鼓励专业园区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发展产业链数字化专业服务平台,提供多样化服务,提升入园企业数字化水平。对新认定的省级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给予300万元奖励。
10.提升数字商贸能级。加大龙头电商引育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公共网络扩大商品销售,支持新建网络交易平台,省级财政予以奖励,力争全省年网络销售额增长10%以上。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强化应用场景建设,推广中欧班列数字金融服务应用试点。支持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鼓励各类政府补贴、惠民消费券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
11.推进智慧物流发展。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开展物流无人仓、无人车等规模化应用,鼓励传统物流企业数字化升级。大力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运力优化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智慧供应链、网络货运发展。对智慧物流重点项目依法优先予以土地等要素保障,对设备投资按照不超过购置额10%、最高给予300万元奖补。
12.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西北区域中心和陕西省域中心,搭建数字服务平台,赋能产业发展。实施数字文化创意扶持行动,推动博物馆等机构与文创企业合作,加强数字文物、文旅IP及产品开发,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多渠道推广文化产品,加强陕西文化产品在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成效突出的给予奖励。鼓励智慧场馆建设,发展电子竞技、新媒体赛事直播等新业态,激活数字体育新动能。

1

2

政策分析

办公快报·第1期

办公快报·第1期 ▏政策分析

13.提升智慧旅游服务能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基于VR的历史文化数字化展示、数字化营销。加大文旅行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构建文旅行业数字底座,发展数字文旅新生态。加强新媒体平台陕西旅游目的地宣传推广,成效突出的给予奖励。支持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实施高A级旅游景区智慧化改造提升工程,争取全省高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G信号全覆盖,完善景区监测和大数据平台建设。重点场馆实现智慧导览、智能导流、线上预订等功能全覆盖。
14.推进智慧农业农村发展。推进陕西省智慧农业农村工程建设,加快涉农数据全面整合和共享开放,推进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深化应用。聚焦“果畜菜茶菌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大数字园区建设力度,提升产业链全过程数字化水平。建设一批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争取建设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50个、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100个。
三、推进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
15.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挥西安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和科教资源优势,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技术产业化。依托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开展专业化服务。对集成电路制造重大产业项目,在用地预审、能耗、融资、上市等方面,依法优先予以支持。

16.加快发展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以头部企业为核心,发展智能终端产业链,争取智能终端年产能达到1亿部。支持链主企业引进和培育配套企业,对年度配套率大幅增加的企业,给予链主企业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企业每净增1户当年实际配套额不低于500万元的本地或招引的非关联企业,给予链主企业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17.发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集群。建设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传统信息服务向云平台模式全面转型。支持相关单位基于国家超算西安中心等新型算力中心技术框架,开发适配软件,根据使用量与频次综合排名,给予排名靠前单位最高100万元、年度累计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打造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应用场景,对形成解决方案和商用案例、评定为省级示范应用场景的,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联合新型算力中心,承担国家和省级人工智能“揭榜挂帅”、“卡脖子”技术攻关等科技计划的项目单位,给予科研经费奖励支持。
18.培育光子产业集群。完善光子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功能,支持光子产业先导创新中心和光子产业创新联合体发展,建设光子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做强做大光子补链强链延链基金,推进光子传感聚集区建设,构建光子产业生态体系。
19.推动卫星产业集群发展。加大北斗卫星应用创新,对纳入国家应用示范项目的,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推进卫星互联网示范应用。用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奖励支持政策,加大新产品开发应用,打造卫星产业创新融合应用样板场景。
四、推进数据要素配置改革
20.深化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加强公共数据归集和共享,提升公共数据资源质量,完成基础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全省统一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建设,强化数据资源资金保障,有序推进公共数据开放授权使用。

21.强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探索建立数据产权、信息共享、价值释放、安全保障等要素制度和政策体系。有序开展标准数据产品集中交易,探索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新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引导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提升。
22.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和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能力。支持企业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开展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隐私信息管理体系等认证。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发展数据安全相关产业,争取创建国家网络安全与商用密码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
五、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
23.加快高效数字机关建设。加强“秦政通”协同办公普及应用,实现全省公职人员全覆盖。推动电子公文等协同应用互联互通,行业应用“应接尽接”,深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助推各级数字机关和效能政府建设。
24.提高惠民便企服务水平。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启动新一批办事需求量大的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优化“秦务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强化平台服务总窗口作用,实现省级与各地各部门业务系统和移动办事APP规范对接。切实提高“陕企通”服务效能,加快各级各部门涉企服务政策的全量化整合,实现普惠政策的精准匹配和主动推送。
25.增强经济态势监测精准性。加快构建全省经济态势感知“政数e览”平台。建立常态化经济运行数据共享和报送机制,构建省域一体化的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基于数据分析打造一批区域经济、重点产业链集群化创新发展、重点投资项目监控等场景应用。

六、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30.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组织实施数字经济领域重大科技研发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支持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数字技术标准研究,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服务。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数字技术成果转化,对促进数字成果在陕转化的优秀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给予后补助支持。
31.强化人才引育。支持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单位采取特岗特聘等方式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在职称评定、子女入学、购房、就医等领域按有关规定给予保障。鼓励高校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优先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博士点、硕士点申报。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实训基地,着力培育高水平研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32.加强试点示范项目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各类试点示范项目,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开展省级数字经济典型案例和示范项目评选,对入选项目予以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示范项目予以不超过投资额15%、最高100万元奖补。
33.加强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工程,推进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培育数字经济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完善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金融支撑体系,做大做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创新资金扶持方式。鼓励上市后备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数字经济项目的扶持力度,支持数字经济企业上市。对数字技术企业首次入选的瞪羚企业,给予不超过30万元的研发经费补贴。对通过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的企业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对企业在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补。
34.建设数字经济特色园区。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在政府投资建设的数字经济示范园区,设立区域总部或子公司,所在园区可以根据企业需求,给予标准厂房和办公场地租金补贴。其中,300平方米(含)以内免租金,3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含)租金减半。支持数字经济特色园区企业租用互联网(数据)专线开展数字化业务,所在园区可以按照使用情况予以互联网(数据)专线年度费补助。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重点项目,纳入省级数字经济示范项目库,每个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奖补。

3

4

政策分析

办公快报·第1期

办公快报·第1期 ▏政策分析

中方愿同乌方开展光伏、风电、水电
等重大项目合作!

据新华社消息,1月2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中乌决定发展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构建中乌命运共同体。
在会谈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乌发展目标相似、理念契合,双方可积极对接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深挖传统合作潜能,落实好经贸和投资中长期合作规划,出台更多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举措。此外,中方愿同乌方扩大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合作,开展光伏、风电、水电等重大项目合作,助力乌方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可持续发展。

首批光伏并网!市场潜力巨大!

项目建设期可为乌兹别克斯坦解决800人的就业,在运营期间可为当地解决400人就业。项目投产后,将极大提升当地绿色电力供应能力,助力乌兹绿色经济发展,振兴地方经济,对加快推动中国能建海外“三新”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一个拥有着丰富太阳能资源的国家,占可再生能源总量的97%左右,由于自身传统能源相对匮乏,使用需求又在不断增加,近年来也在逐步开发自身潜在的光伏市场。目前乌兹别克斯坦也正在积极寻求能源转型,计划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随着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的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整体光伏发电容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去年9月,乌兹别克斯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400兆瓦,大部分项目集中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的阿默尔卡斯、布哈拉、纳曼干、塔什干等地。
过去的六年中,乌国首都塔什干的电力需求增长了30%,年用电量达到80亿千瓦时,为满足用电量,乌国计划在塔什干州新建四座光伏发电站,其中一座正在建设之中,其余三座正在规划及招投标中,因此,按项目的落地周期来看,未来乌兹别克斯坦对光伏、施工以及电网基础设施的需求还会继续放大。

就在前不久,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光伏项目首批200兆瓦顺利并网。
据了解,去年12月27日,由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总承包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光伏项目首批200兆瓦顺利并网。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办公厅和能源部举行新能源投资项目并网启动仪式。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理阿卜杜拉·阿里波夫出席。
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是今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后中资企业在中亚地区投资的首个大型新能源项目,也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资企业在当地投资的最大光伏项目。项目包括布州500兆瓦和卡州500兆瓦光伏项目。项目运营后年发电量可达约24亿度,预计每年实现减排二氧化碳240万吨,等效节约5.2亿立方米天然气。

超63.4GW!“一带一路”光储项目大爆发!

去年10月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期间,习主席特别提到要促进绿色发展。表示中方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到2030年为伙伴国开展10万人次培训。
在此期间,各大光伏企业也同一带一路诸多国家签订了“光伏大单”,同时也侧面反映了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光伏等新能源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天合光能

1

签约对象:印尼电力公司、印尼金光集团
相关项目:为印度尼西亚建设第一个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基地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天合光能越南35MW光伏电站项目还成功入选了UNGC《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高质量“一带一路”合作、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案例研究报告》。
签署文件:天合光能阿联酋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
签约对象:江苏省海外合作投资有限公司、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口公司
相关内容:推动天合光能在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和哈利法经济区投资建设天合光能海外零碳新能源产业园
该规划中的产能包括约5万吨高纯硅料,30GW的晶体硅片和5GW的电池组件,分三期建设。

6

5

政策分析

办公快报·第1期

办公快报·第1期 ▏行业资讯

签约金额:约34亿美元
相关项目:
迪拜DEWA VI光伏项目
乌兹别克斯坦Guzar 350MW光伏、62MWh储能项目
乌兹别克斯坦锡尔达亚、木巴热克、塔克拉托什、图拉戈贡合计183MW系列光伏项目
乌兹别克斯坦努库斯273MW光伏项目

晶科能源

2

签约对象:ACWA Power(沙特国际电力及水务公司)
相关项目:3.8GW PIF 3项目组件
该项目包括两部分:1581MWp Al KAHFAH以及2257MWp AR RASS 2。晶科能源此次提供的产品为高效N型TOPCon Tiger Neo组件。
据沙特“2030愿景”可再生能源计划(NREP)规划,截至2023年底,沙特将实现58.7GW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其中包括40GW的光伏发电。

晶澳科技

3

签约对象:津巴布韦
相关项目:塞卢斯光伏电站1期40.5MW项目组件供货
晶澳科技将为该项目供货全部高效组件。项目全部并网后,预计可实现年发电量1.03亿度,每年可为津巴布韦减少碳排放7.3万吨。

TCL中环

4

签约对象:Vision Industries
相关项目:携手沙特合建光伏晶片工厂
打造一座全球技术领先、制造柔性、规模化的光伏晶体晶片工厂。本次签署的《联合开发协议》明确项目一期目标产能为20GW。

正泰新能源

5

签约对象:INTEC Energy Solutions
相关项目:罗马尼亚拉特什蒂154MW
                    波兰雷斯科51MW等国际光伏总包项目

中国能建

6

相关项目: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200MW光伏、500MW储能项目
沙特麦地那省阿丽亚住宅区项目
菲律宾拉布拉多&博洛304MW光伏总承包项目
菲律宾三描礼士省75.2MW光伏总承包项目

中国建材

7

相关项目:
波兰EPC总承包建设400MW光伏发电站项目
马来西亚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10WM余热发电工程

国机集团

8

其他项目

9

阿曼Manah Ⅱ 光伏发电项目
阿布扎比1.5GW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融资
在伊拉克建设750MW光伏项目
签署布基纳法索卡亚25MW太阳能光伏及5MW储能电站项目贷款协议。
在厄立特里亚投资库鲁里钾盐矿项目
在阿根廷投资3Q锂盐湖项目、Cauchari-olaroz锂盐湖开发项目
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年产5万吨氢氧化锂和1万吨碳酸锂项目

2024年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研判

1.2. 基建投资维护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
当前,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动力不足,经济金融领域风险累积,我国经济虽然存在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矛盾,但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根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9%,低于上次预测的3.0%;而中国经济预计将增长5.2%,高于上次预测的5.1%。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中国经济2023年预计将增长5.4%,2024年将增长4.6%,相比10月的预测值均上调了0.4个百分点。
1.3. 2024年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研判
2023年4季度,工业生产、居民消费、投资、社融等指标出现了触底迹象。随着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更多“逆周期”政策出台,财政、货币、民生、开放等政策都会继续加码,2024将是中国经济的触底、回暖之年,经济增长目标大概率会定在5%左右。
房地产、城镇化的拐点带来了地方财政收入的拐点。全年中小城市的土地出让难度加大,为了保障低能级城市以及乡镇的运转,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预计会进一步加大。2023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预估为5.5万亿元,历史最高点是2021年的8.7万亿元。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将全面提速。拆除重建的城中村将全面推行“净地出让”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纠纷,但也会提升大城市中心区的地价。房地产市场将基本企稳,一线城市会继续放松楼市,部分中心城市核心片区的房价有望在2024年末出现反弹。还可能会有个别大型房企“出问题”,个别经营不善的国有房企可能会被整合,但整个行业风险可控。

时下,中国经济处于上下半场切换之际。中国正从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拉动的高质量增长模式,此次结构性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政策支持将有助于平缓过渡。
上半场中的建筑业企业,其营收主要依靠投资增长;下半场中的建筑业企业,其营收来源将更加多元化。“商场如战场”,无论对手“调整或不调整”竞争策略,继续恋战下半场的建筑企业都要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精准研判细分市场环境。如若此着不慎,可能整场赛后被淘汰,甚至在下半场直接被对手KO出局。
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
2023年12月11-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2024年经济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会议指出,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会议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
2023年1-3季度,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0.99万亿元,同比增长1.79%。部分建筑企业遇到生存问题与发展困境,建筑业已进入本局“下半场”,迫切需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基调和大局,以求生存,“进”是方向和目标,以求发展。“稳中求进”要求建筑企业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过分追求规模指标,在长期稳定发展前提下进取;“以进促稳”要求建筑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转变粗放生产方式,调整优化业务组合与业务结构,全方位、全要素提升发展质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持续增加,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先立后破”要求建筑企业统筹生存与发展,不能为了生存过多承接“先天缺陷”项目,也不能为了发展不顾短期生存需求,要在“稳”与“进”、“生存”与“发展”的平衡中稳扎稳打,久久为功,逐步提升发展质量。

1. 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研判依据

7

8

行业资讯

办公快报·第1期

办公快报·第1期 ▏行业资讯

2024年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研判

2.1. 房地产投资降幅较大,住房“双轨制”有望推动保障房需求提升
2023年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为8.73万亿元,同比下滑9.10%。分季度来看,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分别完成投资额2.6万亿元、3.26万亿元、2.87万亿元,同比分别变动-5.8%、-19.66%、-18.51%。2022年以来,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展望2024年,预计房地产总体投资仍将维持下滑趋势,近期随着《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国发【2023】14号文)下发,我国有望推动商品房+保障房的住房双轨制改革,保障房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2.2. 基建投资增速总体维持相对高位,但呈放缓趋势
2023年前三季度基建投资完成额(不含电力)12.62万亿元,同比增长6.20%,还原的全口径基建投资额为16.2万亿元,同比增长8.64%。分季度来看,前三季度基建投资分别完成投资额3.44万亿元、6.77万亿元、5.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2%、9.81%、6.16%,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展望2024年,预计我国宏观经济仍有一定下行压力,基建投资仍将发挥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基建投资有望保持一定增长,但总体增速或进一步放缓。新能源、生态环保、高标准农田等新兴领域及国家骨干水网、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县域补短板基础设施等细分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2.3. 专项债发行平衡投资放缓,但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仍明显降档
2023年1-10月,全国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8万亿元,完成年度预算限额的96.8%,但对建筑业总产值的带动作用不明显。2023年前三季度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0.99万亿元,同比增长5.8%。分季度来看,前三季度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6.0%、0.2%、0.4%。2023年10月,国家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将拉动5万亿~6.7万亿元的基建投资总额。预计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在5.5%-6.5%之间。

2.4. 中央加速部署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政策持续加码
202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改造模式,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实现可持续运营。央企、国企有望将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投资主体之一,银行信贷将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假设本轮改造周期为10年,通过对全国19个超大/特大城市存量城中村改造的潜在建安市场规模测算,在保守情况和灵活情况下每年可以拉动的建安投资分别为4700亿元、7700亿元。
2.5. 海外建筑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3年是“一带一路”十周年,中亚五国峰会召开、多国领导人访华促进形成“一带一路”新循环。2023年1-10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856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完成营业额占比82.0%;新签合同额1083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签合同占比83.3%。对建筑央企而言,“一带一路”的主要市场有望从非洲转向中亚、东南亚等经济实力更好的国家。展望2024年,预计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增速将高于国内业务增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发展空间广阔。
2.6.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国进民退”“马太效应”态势愈发明显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头部八大建筑央企的市场份额由2022年的42.1%进一步增长至2023年上半年的51.4%,持续挤压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的市场空间。地方建筑国企作为地方政府国资委控股的区域型建筑企业,受制于地方投资平台资金紧张,本地发展和跨区域发展均面临一定压力。随着部分民营地产企业出清,导致部分民营建筑企业业务规模明显收缩,同时计提大额坏账损失,已经失去了规模扩张的弹性。

2. 2024年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研判

建筑业细分市场研究与建筑企业经营策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2025年)

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 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们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建设“数字中国”的手段。其主要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2017年到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从5.5万亿元增长至10.8万亿元,增速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2022年利润总额达1.2万亿元,较2017年翻一番;2023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5170亿元,同比增长14.2%。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广电、智慧水利、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市政等成为深化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新型基础设施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建设重点,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出台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而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基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未来新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将助推智慧城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地区看,当前,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四大产业集聚区。珠三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以深圳为研发中心,东莞、惠州等市为生产基地的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在智能终端、信息通信、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具有良好产业基础。长三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以电子器件、信息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产业主要集聚在上海、杭州、南京、无锡、苏州、合肥等地。环渤海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集聚在北京、天津、石家庄、青岛、济南等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中西部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集聚在重庆、成都、武汉、长沙、西安等地,重点发展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高端软件等领域。
二、 建筑业市场机遇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正成为新的发展热点。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建筑、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环境监测等。这些系统需要与城市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整合或升级。建筑企业可以凭借其丰富的城市建设经验,为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专业服务,如智能交通信号系统的安装、智能路灯的部署、环境监测站的建设等。
2.2.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设施建设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因此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设施的建设需求大幅增加。

9

10

行业资讯

办公快报·第1期

办公快报·第1期 ▏行业资讯

数据中心的建设不仅涉及土地、能源、环境等资源的合理配置,还需要考虑其高效运行、安全保障和节能环保等多方面因素。建筑企业可以参与数据中心的选址、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运维服务,提供高效、绿色、安全的数据中心建设解决方案。
2.3. 数字化工厂与工业建筑
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推进使得数字化工厂成为新的趋势。建筑企业可以为数字化工厂提供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服务。这包括工厂布局优化、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智能物流系统建设等。同时,随着新能源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工业建筑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升级。建筑企业可以利用其在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方面的经验,为工业建筑提供环保和能效优化的解决方案。
2.4. 跨界合作与综合解决方案提供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建筑企业可以与信息技术企业、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针对特定行业或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拓展其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智能家居和智能办公的需求日益增长。建筑企业可以与智能家居和智能办公设备提供商合作,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家居和办公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环境控制等方面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服务。
5G网络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5G基站、传输网络、数据中心等。建筑企业可以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参与5G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从站点选址、土建施工到设备安装调试等一站式服务。随着5G网络的不断普及,这个市场的潜力巨大。
2.5.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物联网(IoT)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市场。建筑企业可以整合各种智能系统(如楼宇自动化系统、安防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提供一站式的智能建筑解决方案。这不仅包括硬件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还涉及软件平台的定制和优化,确保各个系统能够协同工作,实现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IoT)技术在建筑工地上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智能家居到智能建筑,再到智能工地,都为建筑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等,可以实现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筑企业可以与物联网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发适用于建筑行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以及智能工地管理系统,提高建筑施工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管理。
2.6. 建筑信息模型(BIM)、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等技术应用
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所采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的效率。建筑企业可以提供BIM建模、碰撞检测、施工进度模拟、成本估算等BIM咨询服务,帮助业主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建筑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BIM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普及,为建筑企业提供了更高效、更精确的设计和施工工具,同时也为建筑企业提供了BIM咨询、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新的服务市场。同时,建筑企业还可以开发基于BIM的协同工作平台,促进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
VR和AR技术为建筑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建筑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技术,为客户提供更直观、更逼真的设计方案预览。设计师可以通过VR眼镜或AR设备,在虚拟环境中实时修改和优化设计方案,与客户进行更高效的沟通。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还能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设计方案。
2.7.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都可以为绿色建筑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支持。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太阳能光伏板、地源热泵、雨水收集系统等技术,提升其在绿色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建筑企业还可以提供绿色建筑认证咨询和节能改造服务,帮助业主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3.4. 打造品牌特色,提升市场影响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建筑企业应明确品牌定位,突出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专业性和创新性。通过成功案例展示、专业论坛发言、行业媒体报道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加强市场推广,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型营销手段,扩大市场份额。
3.5. 培养和引进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建筑企业的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应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进修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引进具有信息技术和建筑行业复合背景的高素质人才,优化企业人才结构。通过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培训体系,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热情,打造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

2.8. 人工智能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正逐渐普及。例如,利用AI算法进行施工进度优化、施工质量控制等。建筑企业可以与AI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发适用于建筑施工场景的AI解决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建筑企业还可以培训自己的员工掌握AI技术,以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
三、 建筑企业市场经营策略
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与为建筑业带来的市场机遇,以下是对计划拓展相关业务的建筑企业提出的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3.1. 精准捕捉市场需求,聚焦细分领域
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调研,精准捕捉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物联网等细分领域的建设需求。建筑企业应选择一两个与自身核心能力和资源相匹配的细分领域作为主攻方向,深入研究客户需求。如,专注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建设、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等某一或某几个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3.2. 强化技术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建筑企业应成立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专注于BIM、IoT、AI等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发投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地位。鼓励员工参与技术创新,建立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形成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
3.3. 深化跨界合作,拓展业务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建筑企业应积极与信息技术企业、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针对特定行业或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探索与房地产、制造业等行业的跨界合作,将智能建筑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建筑业细分市场研究与建筑企业经营策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2025年)

11

12

“三大工程”,会是新的增长点吗?

行业资讯

办公快报·第1期

办公快报·第1期 ▏行业资讯

近期,多部门协同发力支持“三大工程”,各地相关项目亦动态频频,“三大工程”会是新的增长点吗?
为何需要加快建设“三大工程”?房企投资受高库存等压制,基建资金落地需“有的放矢”
2023年,地产投资继续下探,持续低迷的地产销售和高库存对新开工修复形成压制。截至2023年11月,地产投资增速仍处低位、累计同比-9.4%,新开工拖累较大、累计同比-21.2%。且随着地产销售延续下滑态势,住宅广义库销比总体被动上升、2023年11月已达27.9;高库存或抑制房企拿地和新开工意愿,2024年房企投资或仍处较低水平。
制造业投资或受企业利润及出口掣肘,而基建投资虽维持较高增速,但落地存在“堵点”。2023年工业企业盈利仍待修复,同时地产和出口链等终端需求承压等,可能干扰制造业投资意愿。而基建投资虽增速较高,但宏微观数据屡现背离,或指向资金落地存在“堵点”,优质项目欠缺、前期准备不足、财政资本金缺位等是可能的影响因素。
在此情况下,“三大工程”由中央规划、多部委协同,或是稳投资的重要抓手。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被称为“三大工程”。与全国推广的棚改项目不同,保障性住房建设率先在城区常住人口超300万的城市试点,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基建项目重点在城区常住人口超500万的超大特大城市推进。
“三大工程”可能的空间及掣肘?年均投资或在1.2万亿元,或取决配套政策、资金到位情况
“三大工程”年均投资或在1.2万亿元左右;其中,城中村改造年均投资规模或在5000亿元左右;配售型保障房建设年均投资或在3000亿元左右,租赁型保障住房年均投资或在2000亿元左右;“平急两用”基建项目年均投资规模在2500亿元左右。

过往经验显示,项目落地情况可能取决于配套政策落地节奏及资金到位情况。根据棚改项目经验,项目由规划、前期准备,到正式开工等仍需一定时间,2014年棚改相关政策效果在2015年及以后集中体现。同理,“三大工程”及配套政策落地见效或也需一定时间。且棚改具备地方财政资金、专项债,和PSL、政策行信贷等支撑,资金可快速到位。
当前,多部门加强协同为“三大工程”领域提供土地、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2023年12月PSL重启放量等或均指向“三大工程”是2024新的投资增长点。2023年12月PSL新增3500亿元,同时三大政策行自2023年12月以来频繁为地方“三大工程”项目授信,或意味着PSL放量主要用于支持“三大工程”项目。
“三大工程”哪里推进较快?深圳配售型保障房首批已开工,广州等城中村改造推进较快
配售型保障房建设方面,2023年底深圳首批13 个配售型保障房项目率先开工。项目总用地面积17.7万平方米,住房建设面积75.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5亿元,房源合计1万余套。推算可知,深圳首批配售型保障房容积率约4.3,套均面积约75平方米,每平米成本约1.65 万。从项目分布来看,配售型保障房项目分布较为均匀,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等均有分布;从项目用地来看,首批保障房建设用地中有至少46%的土地为盘活闲置低效土地。
城中村改造方面,广州、深圳、上海等由于经验丰富,项目推进较快。广州市城中村改造配套政策接连落地,《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及《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计划》等对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资金、流程、意愿和补偿等做出明确规定。《专项规划》提出实施房票安置,有利于降低回迁用地安置需求,缩短项目改造周期,帮助新房去库存。且《改造条例》明确本轮城中村改造项目由区政府负责开展前期相关工作,或亦有利于缩短项目前期准备周期。

“平急两用”项目方面,杭州市率先开工、北京平谷区为先行示范。2023年11月底,杭州市储备116个项目并已开工,项目总投资770.35亿元,具体涉及医疗服务设施、城郊大仓、旅游居住设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四大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升级。北京市平谷区在政府支持下,将率先探索打造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样板。

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成功落地西安

来源: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月30日,西安市高新区、浐灞生态区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5亿元。
西安市作为特大城市,积极抢抓国家新城中村改造政策机遇,借势借力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在专项借款申报过程中,提前布局谋划、加强顶层设计,迅速出台多项配套政策。同时积极对接中省争取支持,多层级协同配合、上下联动,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应报尽报。通过认真吃透政策、迅速摸清底数、积极申报项目,西安市顺利完成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落地。
此次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5亿元专项借款的发放,标志着西安市新城中村改造工作实现良好开局。接下来,西安市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专项借款等政策性资金导向作用,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转变发展模式、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发展迈向高质量新阶段。

13

14

行业资讯

办公快报·第1期

办公快报·第1期 ▏行业咨询

近期,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

西安科技大学:

省政府2024年1月17日决定,免去王贵荣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职务。

中陕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省政府2024年1月10日研究,同意范明为中陕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

省民政厅:

省政府2024年1月10日决定,任命李平为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试用期一年)。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王有民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省政府2024年1月18日决定,免去李建峰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副院长职务。

省科技厅:

省政府2024年1月18日决定,任命冀峰为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试用期一年)。

安康学院: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
屈险峰为安康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崔晓明为安康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李明军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宝鸡文理学院: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
于建伟为宝鸡文理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凡明锦为宝鸡文理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榆林学院: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
康伟为榆林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马亚军为榆林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免去许云华榆林学院院长职务。

陕西开放大学: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
任命吴宏梅为陕西开放大学校长试用期一年);
免去龙治刚陕西开放大学校长职务。

西安音乐学院: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
王刚为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郭强为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免去王真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职务,退休。

15

16

行业资讯

办公快报·第1期

办公快报·第1期 ▏行业资讯

西安工业大学: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闫莉为西安工业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西安石油大学: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
王进富为西安石油大学校长(试用期一年);
张骁勇为西安石油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西安工程大学: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
任命杨建为西安工程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免去王进富西安工程大学副校长职务。

延安大学: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
奚家米为延安大学校长(试用期一年);
王延峰为延安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陕西中医药大学: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
唐于平为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孙静为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西安邮电大学: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
巩红为西安邮电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荆昊为西安邮电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西安财经大学: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免去李萍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职务。

西安外国语大学: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免去:
赵国华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职务;
李雪茹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职务。

陕西省会展中心集团有限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
任命雷永泉为陕西省会展中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同意雷永泉为陕西省会展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

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同意雷永泉不再担任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职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
任命刘晓武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免去牛荻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职务。

西北大学: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李振海为西北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曹蓉为西北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免去:奚家米西北大学副校长职务;赖绍聪西北大学副校长职务。

17

18

行业资讯

办公快报·第1期

办公快报·第1期 ▏行业资讯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同意罗林涛为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同意杨柯为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
任命黄会奇为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同意黄会奇为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

陕西省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
王天雄为陕西省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同意:
王天雄为陕西省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人选;
李锋贵为陕西省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研究,同意:
申林为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人选;
孙若鹏不再担任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职务。

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同意荆平为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任命:
莫勇为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同意:
莫勇为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人选;
苏旭盛为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王天雄不再担任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
任命王作全为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
免去刘红旗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退休。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同意:
杜平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宋召军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同意:
贺东为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王彦雄为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人选。

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省政府2023年12月26日决定,同意张海林为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19

20

企业动态

办公快报·第1期

办公快报·第1期 ▏企业动态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召开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会、
二届四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

●强基铸魂 擎旗奋进●
夯基提质 守正创新
奋力担当中建八局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会二届四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

1月26日,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召开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会、二届四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集团、局工作会各项工作部署,全面总结2023年工作成绩,分析存在不足与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坚定信心、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夯实举措,确保圆满完成公司年度目标,持之以恒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强优高大”新八局贡献更大力量。

在题为《夯基提质 守正创新 奋力担当中建八局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讲话中,梁伟奇指出,2023年,公司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不懈稳增长、谋创新、促治理、防风险、强党建,全体干部职工崇质尚俭、实干善成,用极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他从“市场营销高位突破、履约攻坚夯基提质、改革创新支撑有力、价值创造纵深推进、铁军担当彰显风采”五个方面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取得的工作成绩,并从“坚持高端营销,全面拓展市场空间;坚持履约攻坚,全面提高建造品质;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激活发展动能;坚持精益管控,全面推动价值创造;坚持合规管理,全面筑牢风控防线;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塑强根魂优势”7方面,对2024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2024年重点工作

01坚持高端营销,全面拓展市场空间
一是矢志攻坚第一季度
二是全面塑强规模支撑
三是持续巩固主营业务
四是全面推进创新业务
五是坚决扛起营销重任

《强基铸魂 擎旗奋进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党政负责人梁伟奇作题为《强基铸魂 擎旗奋进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党建工作报告。他表示,2023年,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集团党组、局党委各项工作安排,围绕“七个坚持”,党的建设持续加强,管党治党全面从严,基础管理愈加稳固,企业发展成色更足,公司上下凝心聚力、勇攀高峰,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梁伟奇强调,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公司“2+5”规划的开局之年,公司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抓整改、保增长、促创新、深改革、固基础、防风险、强党建”七大任务,重点聚焦七个方面,深入贯彻局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为坚定当好中建集团高质量发展“顶梁柱”,着力打造“强优高大”新八局,加快建设“三标杆、两示范”的世界一流投资建设集团贡献西北力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夯基提质 守正创新 奋力担当中建八局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02坚持履约攻坚,全面提高建造品质
一是推进支撑中心建设
二是加强资源配置管控
三是持续夯实基础管理
四是推进全面质量管理

03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激活发展动能
一是大力攻关科技创新
二是加快进军战新产业
三是坚决推进数字转型
四是持续塑强EPC能力

04坚持精益管控,全面推动价值创造
一是深化“大商务”管理
二是深推成本管控
三是深挖供应链降本

05坚持合规管理,全面筑牢风控防线
一是深化合规风险管理
二是加强财务风险管控
三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四是做实“大监督”体系运行

06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纵深推进国企改革
二是持续深化六专行动
三是统筹推动战略落实
四是充分释放人均效能
五是全面提升总部能力

07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塑强根魂优势
一是从严抓好巡视整改
二是深度巩固主题教育
三是全面加强文化建设
四是充分凝聚群团合力
五是积极践行央企责任

21

22

编辑 / 综合办公室

夯基提质
项目筑基
提质增效
人才强企

守正创新
  巩固竞争优势
  洞悉行业变革
  推动经营创新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第二分公司
电话:029-85702817
地址:西安市二环南路西段395号亚美伟博广场18F
网址:https://8bur.cscec.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