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刊名称:胡泰平:温暖的人与温暖的城
发布作者:长沙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0-12-01
阅读次数:1053
书刊简介:(全国第98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其他信息:《胡泰平:温暖的人与温暖的城》电子宣传画册作品由长沙市红十字会于2020-12-01制作并发布于FLBOOK电子杂志制作平台。FLBOOK是一款HTML5电子杂志、电子书刊、电子画册制作平台,使用FLBOOK可以快速制作和发布电子书刊作品。
阅读3D版
成长有很多定义,在胡泰平心中,也许走出“舒适区”就是他的成长。
2009年,为了逃离家里对自己的“安排”,刚刚从部队转业的胡泰平选择来到长沙,那一天是正月十五,胡泰平记忆里的长沙有湖南卫视的《元宵喜乐会》,有刘谦“见证奇迹的时刻”,有湘江畔的烟火,还有兜里仅够维持七天生活的零花钱。
坐在603的公交车上,胡泰平的长沙生活开始了。
“我这个人有时候是很轴的,我就是不想去接受家里的安排,所以我选择来到长沙,这样距离老家衡阳也不是很远,也方便照顾父母,走的时候有点跟家里置气,所以身上的钱也不多。”成长需要代价,匆匆“离家”的胡泰平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七天内找到工作,这样才可能在长沙慢慢立足,第四天的时候,他被一家蛋糕店录取了,做销售,没想到几天后胡泰平选择了去无偿献血。
“那个时候来长沙,就是有点把自己抛到长沙这个汪洋中,但心中是没有锚点的,也是想得到这个城市的认同吧,希望与长沙有更多的互动和联络。”
成长之路,胡泰平选择在长沙停靠,然而初来乍到,陌生的城市里也有着现实的酸甜苦辣。“当时就是死扛,还记得那个夏天,我住在小阁楼里面,很热,下了夜班以后回到睡的地方,一觉下来,全身是汗,就这样熬过了那个夏天。”
我在捐献前有过一点犹豫,因为我不只是一个人了,我有家庭,我有责任,不过我还是愿意捐献,不仅仅是因为荣耀,更是我对这座城市的一个承诺。
从2011年起,胡泰平开始在博物馆做志愿者,从简牍博物馆到湖南省博物馆都有他解说的身影,闲暇之余,他还成为了“多背一公斤”活动的志愿者,还去看望福利院的老人。2019年9月,加入中华骨髓库十年后,故泰平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今年6月,他完成了高配,7月7日,胡泰平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帮助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回顾起十年的等待,33岁的胡泰平褪去稚嫩更加成熟稳重,“我在捐献前有过一点犹豫,因为我不只是一个人了,我有家庭,我有责任,不过我还是愿意捐献,不仅仅是因为荣耀,更是我对这座城市的一个承诺,捐献以后我轻松了,我帮助一个小女孩活了过来,我很自豪!”胡泰平欣慰地说道。
现在的胡泰平正在创业,帮助长沙社区里的居民进行居家的定制服务,胡泰平说,自己喜欢长沙,更喜欢长沙的生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可以给更多长沙市民送去温暖,温暖的人撑起了温暖的城,希望这份温暖会一直传递下去!
在胡泰平的印象里,2009年的夏天是他经历过的最热的夏天,没有钱买电风扇,也不肯低头和家里求援,孤独的年轻人在长沙这座城市品味着甘苦,可就在那个炎热的夏季,胡泰平做了一个温暖的决定——胡泰平第二次去献血的时候,按照计划询问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信息,并填写申请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以前看电视对捐献骨髓就有点了解,就有这个计划,本来以为是抽骨髓,第一次献血的时候我刚刚来长沙,自己还没有稳定生活,很担心填了申请表,第二天、第三天有人需要我捐献,我还没有准备好,但是六个月后,我有了工作,有了固定的住处,如果需要我,我就可以捐。”
年轻的伢子内心朴实而柔软,温暖的一席话感动着我们。可是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机率实在太低、太低,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胡泰平始终没有接到那个期盼已久的电话,但他却在长沙扎了根。“11年了,我就像打怪练级一样,做过很多工作,对长沙的感觉也不一样,比如以前从长沙火车站出来是陌生又不安的,现在每次出差回来是熟悉和踏实的,有了回家的感觉,有了安全感。”胡泰平感慨长沙的发展日新月异,自己在这里重新去高校深造,娶了妻也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长沙给了他温暖,虽然一直没有接到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电话,可是胡泰平也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长沙。
我在捐献前有过一点犹豫,因为我不只是一个人了,我有家庭,我有责任,不过我还是愿意捐献,不仅仅是因为荣耀,更是我对这座城市的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