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四川分行2020年回乡见闻集(二)

四  川  分  行

Y o u t h
s t o r y

【回乡见闻】

征文

 2   0   2   0

( 二 )

目·录

平凡,不简单

成都有个枣子巷

“颛顼”腾飞 携手共进

序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转眼我们已离开故乡一载、十载、二十载,亦或更久。许久不见,现如今你眼中的故乡是什么模样?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和金色的麦浪,还是欢声、笑语、鸟叫、鸡鸣和亲人的面庞,是儿时永不褪色的美好记忆,还是如今窗明几净的迷人村庄?
决胜小康之年,疫情影响之下,让我们以2020年“回乡见闻”征文活动为契机,跟随身边小伙伴一起走进梦中的故乡,重温美好的记忆,感受别样的新年。

2020春节
我们在一起

/////////////////////////////////////////////////////////////

平凡,不简单

四川成都滨江支行 杨荟霖

2020年1月24日,除夕。这是小冉在川大华西读研的第三年,往年临近春节,即便再忙碌,大家也会挤出时间在科室里兴致勃勃地聊过年计划。
而今天,小冉本该坐上回家的动车,与思念已久的家人团聚。但春节假期前几天,气氛变得异常。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信息,雪花般铺天盖地传来。
大家开始讲起武汉的情形,纷纷给家里人打电话嘱咐配置口罩和消毒用品。接踵而至的是各方防控呼吁和公共卫生响应,医务工作者们感受到难以承受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责任。

故事一

                      医院派出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读到文件中熟悉的老师及前辈名字,小冉内心受到巨大触动。这场战役终究“打响”,而她也第一次深刻意识到,一名医生,在这样的危急时刻更加被每一个百姓需要,于是她和同学们立即向老师请愿留在学校。作为学生,暂时还没有能力去前线,但如果能帮老师减轻负担,为社会尽绵薄之力,快速战胜“敌人”,自己的存在也会更有价值。
                      小冉一早退了动车票,又将行李箱里的衣物重新放回宿舍。给爸妈打电话说明这个决定,他们声音里充斥着想念和焦虑,但知道她会坚持自己的想法,所以也没说什么劝阻的话,只是不停地念叨:“小心!小心!“年夜饭,小冉在师姐家吃饺子,期间和家里视频,爸妈向她展示一桌子丰盛大餐:清蒸鲈鱼、酒酿米饭、东坡肘子、五谷丰登……没有家人陪伴的春节,这还是第一次,小冉有一些失落感。电视里放着春晚,歌舞和欢笑,一切都是新年本来的模样,但她心里却无法轻松。电视里的欢声笑语仿佛是一种坚强的象征,大家虽处在困难之中,却依然怀有希望,祈祷早日战胜阴霾,迎来新一轮的吉祥安康。

1月23日

1月23日

1月24日

1月24日

                   小冉早早回到科室,听从老师的安排进行培训、分组、排班,穿戴好防护衣、口罩、手套,过年的气氛瞬间消散。此后的每一天也与任何平常工作日无异,忙着接收病人,观察症状,随时关注疫情发展,学习最新信息和指南,对当天接收病人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她心里很平静,但也充满斗志——和千万人一起负重前行,她相信总会迎来这场战役的胜利。

1月25日

1月25日

故事二

“您好,麻烦测一下体温。”看到有业主要进小区,门卫老陈立马放下泡面,一只手拿着体温枪,一只手去提挂在下巴上的口罩,样子有点儿狼狈。疫情期间,大量小区都实施了封闭式管理,门卫的工作量增加不少——不仅要对进出小区的业主进行身份核实和体温检测,对车辆进行消毒,偶尔还会帮着快递小哥放置外卖、整理快递。
老陈来成都多年,话不多,工作认真勤快,会照顾人,大家叫他“暖男”。他平时省吃俭用,对家人却从不吝啬,春节前夕更是备好各种丰富年货,与家人开心迎接新年。今年由于新冠疫情,所有人都居家隔离,老陈便毅然决然坚守岗位,尽职为业主们服务。

疫情最严重的阶段,每天早晨都会看到感染人数成百上千地增加。老陈十分担心大家的安全,从1月26日开始的一个多月,他坚持从早上7点工作到半夜12点,工作内容细致入微。他每天为电梯、垃圾房及其他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帮助返程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物资,挨家挨户核实体温等等,吃泡面、啃面包变成了常态,却从没有一点儿怨言。与他熟络的邻居偶尔关心他的身体状况,他却总是露出一贯腼腆的微笑,摆摆手说自己没问题,甚至反过来提醒大家“多吃水果、多喝热水”、“多买点儿橙子补充维C,增加抵抗力”,还安慰鼓励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每过完充实的一天,老陈都为自己感到高兴,因为他从未因危险而逃离自己的岗位。他说自己只是众多保障工作者中的一员,而正是千万个他的共同努力才为大家带来了安全感。

故事三

你能想象失去火锅香味的成都街道吗?空荡荡的春熙路上,悬挂在IFS楼顶的大熊猫无人问津。2020年的春天,新冠疫情把这一切难以置信变成现实。企业停工停产,人们居家隔离,成都被按下暂停键。
我们是银行一线员工,看到平时拥挤忙碌的大厅一下子“没了人气”,突然意识到社会失去了正常运转。平常日子,我们偶尔和客户聊聊天,听听他们讲故事,好像因此自己的生活也增添不少乐趣。但疫情期间,人们不仅被口罩、酒精、消毒液紧紧束缚,还因为没办法找回原本生活的节奏而隐隐恐惧。

随着复工时间不断推迟,我们陆续见到一些想方设法筹钱的人,取积蓄、回购黄金、询问贷款等等。聊天话题开始不再轻松,更多的是重复交换新的疫情及防护信息,猜测社会经济形势,感叹这一年开启得有些困难。每次送走客户,都有个声音在我们心里回荡:要是能帮到每个人该多好。
让自己的城市回归原本的烟火气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作为一线员工,我们心系远方的同胞,积极参与捐款,同时关注近处有需求的人。为了给大家的生活增添一些方便,我们依然每天早早来到网点,对大厅、座椅、现金等进行消毒,随时准备好为新一天战斗;同事们通过网络和电话联系客户,引导客户用手机银行足不出户办理业务;我们力争满足客户的需求,比如特事特办,或帮助客户找寻必要物资等等。

 在社会各方努力下,3月春暖花开之时逐步复工复产。现在的银行大厅,偶尔甚至听到客户抱怨等待时长,我们竟然心里会暗暗开心:“和以前一样,又恢复精神了!”每天见到新旧面孔,大家讲话的语气里也增加了希望和动力。“终于开工了,能赚钱了!”“成都真的恢复快啊,再过一段时间又可以出门晒太阳了!”“看到银行人多,我就晓得好多企业都复工了!”
相信不久后,火锅店门前又会排起长队,大家穿戴时尚地走在太古里街上,拍下美丽的照片。望着来往人群,楼顶上的大熊猫也不再感到孤单。

带着近现代风格的建筑,融合中医药文化的街区风貌,既述说着旧时的情怀,又唤醒了老成都的儿时记忆……成都金牛区的这个地方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留影。这是哪里?这里是金牛新晋网红打卡点——枣子巷。枣子巷是我从小到大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它从一条无名小路、背街小巷历经变迁,如今成为成都首条“医养游”特色街区。春暖花开的季节,漫步880米的街道,感受“春风拂面柳如眉”的惬意,留恋枣巷街道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盛景,萌生出“百米小巷 涅槃诗意境”的自豪!

成都有个枣子巷

四川金融培训学校

陈赛

儿时的我,常常问妈妈:“枣子巷,为什么叫枣子巷呢?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枣子树呢?”
据考,枣子巷原来承载了戴季陶等民国人物的历史渊源。解放前,国民党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家族曾在枣子巷附近置地修建公馆,被当地人称作“戴氏花园”,戴母曾生活在这里,并葬于此。有记载称,枣子巷因戴季陶在戴母墓园内种下两行枣树而得名。1949年戴季陶也葬于“戴氏花园”。原来枣子巷地名缘起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有着如此深切的关联呢!

“百善
孝为先”

地名典故

1957年成立的第三十二中学(后更名为高级职业中学),还有1958年迁入的物探队和水文队。这些单位和职工们组成了枣子巷最基础的社群。

枣巷变迁于无数小家来讲,是老百姓生活和居住环境的不断提升;于社会来讲,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的缩影。

枣子巷位于金牛区西安路街道,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农村、市郊转变成市中心。枣子巷东连著名景区宽窄巷子,南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圣地琴台路,西至一环路西三

段,北接永陵,地处享誉成都美食界的“西安路美食一条街”中段。这条仅有880米的巷子,有1954年修建的成都医士学校(成都中医学院前身),1956年建立的四川省政治学校(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前身),

枣巷变迁

华丽转身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提出“公园城市”的理念;金牛区委、区政府秉承这一理念,2018年10月正式启动了枣子巷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打造工程,以“医养游”文旅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枣子巷迎了前所未有大变革,历时一年改造,枣子巷华丽转身,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成为成都首条“医养游”特色街区。

今非昔比的华丽转变,让生活在枣巷的居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公园城市”的福利和便利。抬眼见绿,脚下有道,花香扑鼻,枣巷居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现在的我发自内心地自豪和骄傲,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欢迎来枣子巷打卡!

改造后的枣子巷实现了“街区风貌由老旧向美丽宜居转变、街区生活场景由散杂向安全温馨转变、街区产业由低端向特色精品转变、街区人文由单调向特色鲜明”的四个转变。这一转变是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落地和实践。整个街区打造呈现如下三个特色,“美立面”——民国风貌改造沿街20栋建筑,个性化设计提升沿街182间商铺店招;“倡慢行”——街区两侧设置1.5米宽隔离带,增设2米宽绿道、1600米人行步道,增加10处慢行过街点位,慢行系统与天府绿道有机融为一体;“多合一”——30根枣花韵味一体化灯杆,实现“多杆合一、多箱合一”。

放飞希望

2020年1月1日,全新打造的枣子巷正式开街啦!

巷口融合立体壁画与雕塑的新景观秉承成都“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朋友。高大的枣树下,顽皮的孩童提着长长的竹竿争相打落树上的枣子,只为一尝红枣的甜蜜,既述说着旧时的情怀又唤醒了老成都的儿时记忆……“百草园”和“郎中小驿”是我喜欢伫足、停留的景观,面积不大的绿色空间里栽种了各种药材,行路累了可以小憩一下。
枣子巷宣传栏上片区远景规划给了枣巷居民更多的期许:未来将聚焦文化旅游,探索城市更新路径,打造“泛宽窄”——老成都市井文化主题、“枣子巷”——医养主题、“西安路”——美食主题、“永陵”——古乐主题、“王家巷”——工业设计+文创主题,5大主题消费场景。期待未来的新枣巷,新气象,新希望!

全新登场的枣子巷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热忱欢迎您到枣子巷走走看看,我愿为您高歌一曲婉转悠扬的《枣子巷》:“成都,哪个有有个哦,枣 子 巷……枣树林立 枣花香……”

“颛顼”腾飞
         携手共进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当看着街边一排排张灯结彩的红灯笼时,我才意识到2020年的春节就要到了。春节,意味着一家人可以欢聚一堂团团圆圆、意味着可以喜气洋洋的添置年货、意味着可以逛一次热热闹闹的庙会。长大后,忙于生活和工作,总是形色匆匆,当不经意间停下疾驰的脚步,才发现我的家乡米易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米易,古称迷昜,是三皇五帝中第二大帝——颛顼的诞生之地,被认定为中国颛顼文化之乡和中国傈僳族祖居圣地,素有“颛顼故里·阳光米易”的美称,是一座“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居在园中、行在绿中”的山水园林城市,是攀枝花的“迎宾厅”和“后花园”。

近年来,米易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全面决胜小康工作。全县上下齐心,形成合力,通过多方协调帮扶政策、资金、人员等方式进行联动,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准发力、对标补短,确保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一是落实责任到人,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明确的帮扶责任人,专项负责贫困户的帮扶计划制定、材料收集上报、观念转变等工作;二是统筹全面安排,明确时间节点,组织全体帮扶责任人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和帮扶工作,让每一名帮扶责任人全面掌握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家庭组成、入学就医等重要信息,因地制宜的制定帮扶计划;三是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手册、宣讲会等方式集聚全民参与度;四是全力配合交叉检查、国检、省检等迎检工作,做好资料收集和入户检查工作。全面决胜小康,米易在行动。

四川攀枝花分行 刘艳萍

颛顼故里彩灯灿,阳光米易不夜天。米易灯会已经成为米易县享誉攀西乃至四川的一张文化名片。1月20日晚上7点,第十一届米易灯会正式亮灯。“新春快乐”“龙腾盛世”“鼠年大吉”等气势壮观的陆地大型灯组将县城文化广场装扮得格外喜庆、热闹。灯组灯光璀璨辉煌,大红灯笼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樱花盛开欢迎宾客

腊月的米易冬日暖阳包裹着这里的山山水水,县城里的大街小巷鲜花盛开,粉色一片灿烂的暖阳和一路的粉红扑面而来的是春的气息。又是一年春来早,米易冬樱花陆续开放,远远望去,碧绿幽深的绿植和星星点点的粉美到窒息。绚烂非凡的冬樱花在夕阳与溪流的相互映衬下宛若仙境仿佛走进了精心制作的油画,让人舍不得打破那份如诗的美境。

瓜果满挂香满园

果大厚实的米易枇杷,细腻爽口,汁多甜美。纷至沓来的四海宾客既是体验者,又是宣传员,在与这热情的甜蜜亲密相拥的同时,纷纷通过自己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为米易枇杷发声,更为米易在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城市文明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点赞”。

清晨,走进河滨公园里,有练太极的爷爷奶奶们、有奔跑的少年们、有行走匆匆的上班族等。这座小城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紧张,给人的感觉是宁静和美好。阳光照在身上的那一刻,世界是温暖的。这座太阳迷恋的小城常年平均温度在20度左右,是一座没有冬天的城市。这里的早晨没有拥堵的交通、没有嘈杂的喧闹声,很多人会选择步行上班,肆意的呼吸新鲜空气。
夜幕降临,安宁河畔行人络绎不绝,晚饭后,正是一家人出来散步的美好时光。这一刻,有小朋友的吵闹声、有大人们的谈论声、还有老年人的私语声。不经意间,河畔两边的灯光已然亮起,犹如星星坠落凡间,美不胜收。龙爪山一夜成名,成为米易网红打卡地,夜晚在龙爪山上可以将米易的夜景尽收眼底。那一刻,安静和美好都是属于你的。

颛顼亮灯喜迎新春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