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周滨瑶:为了生命中的“向日葵”

其他分类其他2020-11-22
1623

为了生命中的“向日葵”

(全国第3864、648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周滨瑶

为了生命中的“向日葵”

“我喜欢向日葵,喜欢向阳,喜欢向上。希望你也要像向日葵一样,永远不服输,积极向上,努力生长……”
2013年12月3日,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周滨瑶的造血干细胞被采集送往台湾,输入身患白血病的婷婷体内。一同送去的还有周滨瑶写的一封鼓励信,在信里周滨瑶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向日葵”,而这朵小小的向阳花也拉近了周滨瑶与婷婷彼此之间的距离。
周滨瑶毕业于长沙大学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说起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她神采奕奕,仿佛有无尽的活力与热血。
“2012年9月,我还在读大学,有一次参加无偿献血,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没想到2013年,就有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周滨瑶被告知自己与一位台湾患者配型相合,询问是否同意捐献,对此,周滨瑶自己没有异议,说服了母亲,两人一起坐上前往北京的列车。回忆起当年的北京之旅,周滨瑶用了一个词来形容——“破冰”。
“我和我母亲都是性子比较急的人,又都很独立,我们待在一个屋檐下,总是容易吵架,特别是高中和大一,我们的沟通出现了问题,不过捐献的时候在北京那段时间,我们的心一下子就拉近了。”

为了生命中的“向日葵”

为了生命中的“向日葵”

01

02

(全国第3864、648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喜欢向日葵,喜欢向阳,喜欢向上。希望你也要像向日葵一样,永远不服输,积极向上,努力生长……
                                   

 ——周滨瑶

每次看到白血病患者,周滨瑶就会想起婷婷,不知道这个远方的妹妹是否康复了呢?直到2017年,她再次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他们告诉我婷婷在复检的时候出现免疫力下降等复发征兆,有需要再次捐献的可能,我想对方需要,那就去做吧。”
2017年5月9日,周滨瑶再次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前来取干细胞的台湾医生送来了一封信,在信的开头,婷婷写道:“姐姐,我有像你说的那样积极向上地生活,姐姐你爱吃辣椒,和你配型后,我现在也喜欢辣椒。”
“我一看就知道是她写的,我给她的信,她有看到,有记在心里,觉得特别感动,我又给她回了一封信。”一来一往,“向日葵”成了姐妹俩的暗号,而婷婷也把移植的那一天当成了自己的生日。周滨瑶说两次捐献感觉特别奇妙,感觉到另外的一个地方,有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和你有千丝万缕的挂念,觉得很神奇。现在婷婷读大学了,而周滨瑶也早已步入社会,不过向日葵仍然是两个人最喜欢的花。
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给同一个人,几率并不高,不过周滨瑶一直说,自己在两次捐献中收获得更多,不仅拉近了和母亲的距离,对生命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初入职场后再次捐献,让她内心变得强大,“我刚开始工作时特别害怕,怕被欺负什么的,不过后面想想,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我都做到了,还有什么不能面对,我是很厉害的!”周滨瑶说要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深藏在心里,成为内驱力,也许在某一个时刻,就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力量,打破困难险阻,感谢捐献,感谢有你!

为了生命中的“向日葵”

为了生命中的“向日葵”

03

04

因为捐献的是台湾的患者,周滨瑶打动员剂和采集造血干细胞都是在北京完成的,母女俩都是第一次去北京,休息的时候,周滨瑶就陪着母亲逛北京城,“我妈妈特别开心,拉着我照相,我那时候打动员剂不是特别舒服,但是觉得依靠自己让母亲能出来走走,就觉得特别值得。”周滨瑶是个要强的女孩,当母女俩挤在一个床铺上,母亲抱着她突然对她说:“我没有照顾好你。”那一瞬间,周滨瑶觉得心都化了,体会到了母亲的爱意,沟通多了,彼此理解了,母女俩多年的隔阂也瞬间消失了。
采集完造血干细胞,周滨瑶突然有个念头,想写一封信,四处找了纸,用圆珠笔写了起来,信的第一句就是:“我喜欢向日葵,喜欢向阳,喜欢向上……”
“我觉得这是一个奇妙的缘分,婷婷比我小几岁,就像我的妹妹,所以我觉得我应该鼓励她,让她坚强,要怀抱希望。
“怀抱希望”是周滨瑶最常说的一件事,回到学校后,她加入了长沙大学造血干细胞宣传小分队,定期和队员们到各个献血站服务,在学校进行造血干细胞的相关宣传和调查,号召和服务了8000多名同学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我喜欢向日葵,喜欢向阳,喜欢向上。希望你也要像向日葵一样,永远不服输,积极向上,努力生长……                     

 ——周滨瑶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