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刊名称:王军:初心不改,虽远不怠
发布作者:长沙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1-02-05
阅读次数:1220
书刊简介:(全国第1009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其他信息:《王军:初心不改,虽远不怠》电子宣传画册作品由长沙市红十字会于2021-02-05制作并发布于FLBOOK电子杂志制作平台。FLBOOK是一款HTML5电子杂志、电子书刊、电子画册制作平台,使用FLBOOK可以快速制作和发布电子书刊作品。
阅读3D版
2020年对于王军一家有些特殊,年初疫情袭来,打乱了所有人生活的节奏,王军的爱人凌佳仙是长沙市第一医院的护士,医院作为集中收治新冠病人的定点医院,凌佳仙主动请缨担当“逆行者”,对于妻子的工作,王军给予了百分之百的理解和支持,他只是温柔地对妻子说:“你做任何决定我都支持,家里的事情交给我。”
“她是一名党员,而且我也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挺身而出,我们就应该要担起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王军今年40岁了,是退伍军人,是党员,也是一名公务员,多重的身份,让他多年来一直感到责任的沉重。执守初心,不仅是口头上说说,更体现在生活和工作中,疫情期间,才大年初三,王军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直到四五月份疫情缓解,期间从未放松。
“那么多医生舍生忘死,都投入到了一线,何况我们呢?我们作为交通行业,排查外来人员的责任也很重要。”王军说,作为长沙市芙蓉区供需交通局的公职人员,大事面前更应该看到众志成城的决心。今年的疫情让他找回了当兵时奋勇争先的感觉,冲在前方,守在一线,践行着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使命。
四月疫情缓解,王军接到了一通电话,再次考验了他的初心和担当。
现在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主要来源是大学生,我觉得更应该面向国家公职人员宣传,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也有我们的初心,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二万例、三万例,上十万例。
“我后来才知道我的捐献对象是个年轻的母亲,我觉得特别幸运,拯救了一个母亲,也拯救了一个家庭。”
王军成为了长沙市芙蓉区第一个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公务员,捐献后的他更感觉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我捐献了以后才知道我们国家目前仅有一万多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库容也只有两百多万,捐献的主力军都是大学生,我觉得我们公务员也应该扛起这个责任,快点突破两万例、三万例,让更多的白血病患者都能得到救治的希望,我会尽我所能来支持这个事情。”
今年芙蓉区与血液中心再次在机关单位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王军作为志愿者分享了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看到很多人都填写了申请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为此,王军由衷地开心,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他,一个普通党员,一个公务员,一个退伍老兵的初心,虽远不怠,初心不改。
“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说我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如果我同意的话,一个星期后进行高配,我非常高兴啊,我本来以为没有机会了。”
王军介绍,自己每年都会参加芙蓉区政府和血液中心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2017年的时候,他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对身体没有影响,就填写了申请书,没想到第二年就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当时说配上了还是要看患者的身体情况,我就一直等着回信,一直等,但是一直也没有回信。”
回忆起2018年,王军说最遗憾的就是始终没有等到那个回信,他也曾心情复杂地询问过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可是对于患者的情况,他们也无从知晓。等待的日子里,王军查阅了很多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资料,还看了很多宣传片,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民政厅的干部,和他一样是公务员,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挽救了另一个人,王军十分羡慕。随着年龄的增长,错过了之前的那次捐献,自己再次配型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今年4月再次得知配型成功的消息,王军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他马上把消息分享给了凌佳仙,他相信妻子一定也是支持的。
“她很支持我,捐献那天我们一家三口都去了,她把我照顾得很好。”
2020年8月26日,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在妻子和孩子的陪伴下,王军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全国第1009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采集结束后,他收到了患者写来的感谢信,在信里受捐者郑重地写道:“感谢你,让我在绝望中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你的无私捐献带给了我生的希望。”
现在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主要来源是大学生,我觉得更应该面向国家公职人员宣传,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也有我们的初心,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二万例、三万例,上十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