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林鸣放: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其他分类其他2020-12-10
1209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全国第1036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林鸣放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020年的10月23日,是林鸣放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日子,那一天,她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心和问候,长沙理工大学校内媒体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原本作为校园里的“小透明”,一下子收到了来自全校领导和师生们的点赞,成为了大家的“小红人”,这让原本性格内向又文静的林鸣放,感到既害羞又自豪,因为她终于有机会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我爸爸妈妈带我从农村来到县城,学校老师也照顾我们,补助金都会照顾我们,所以自己一直想什么时候能够报答社会,今天做到了。”
林鸣放出生在邵阳的一户农村家庭,一家四口一直生活得比较清苦,但林鸣放却觉得自己一直被身边的人关爱着,不管是上小学、念中学中还是读大学,在学校里林鸣放总会得到老师们的照顾,为她提供助学的帮扶。如果说爱是三月淅沥的春雨,那小草吐露的新绿是对爱的报答。虽然林鸣放从小性格内向,很少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她心里却早早埋下了感恩的种子。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01

02

(全国第1036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从小学、初中到读大学,我得到了很多帮助,感觉一路走来身边都是帮助我的人。所以自己也想什么时候,能够报答社会。

——林鸣放

面对家里人的不理解,林鸣放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解释,9月底体检顺利通过后,林鸣放给父母找了大量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资料,一边继续劝说父母,一边开始为捐献做准备,直到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前一天,打完动员剂,林鸣放再次拨通了父亲的电话,争取父母的支持,这一次,质朴善良的老人同意了。
2020年10月23日,林鸣放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过程并不顺利,因为林鸣放的血管太细导致采集时间比较长,捐献过程有点小辛苦,不过林鸣放却没放在心上,能够取得父母的支持和同意,能够顺利进行捐献,这一切已经是最好的安排,她终于如愿完成了捐献,成为了全国第1036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捐献完感触最多的还是关心,来自四面八方,红十字会、辅导员、导师、宿舍的朋友都来了,那段时间寝室的水果特别多。”林鸣放总觉得和付出比起来,自己的收获太多太多,虽然物质并不富足,可是精神上她一直十分富有。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林鸣放一直心怀感恩,“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事情。”捐献造血干细胞也许仅仅是林鸣放感恩路上的一次停靠,因为这条路在她心里还有很长很长。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03

04

进入大学,林鸣放已从小女孩成长为一名独立、有主见的年轻人。2017年3月,林鸣放走上献血车,参与无偿献血。“我那个时候看了很多报道,有的志愿者在十年时间里,捐献了几万毫升鲜血,当时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觉得他们很伟大。”抱着对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敬仰,林鸣放成为了其中之一,不仅如此,她还填写了申请书,加入中华骨髓库,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我当时也不太了解造血干细胞,但是知道这是救人的事情,医生问我有没有意向,我就填了表。”
一晃三年过去了,今年三月,疫情当下,林鸣放正在老家邵阳准备研究生复试。突然她收到了一通来电,被告知与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我知道概率也挺小的,如果高分子匹配成功,能救助小孩子也是很值得。所以工作人员在开始和我确认捐献意愿的时候,我说可以。”对于救人,林鸣放一直认为自己义不容辞,即便父母不了解造血干细胞采集的科学原理,一再反对,林鸣放仍然按照计划完成了高分子检测和体检。
“我帮助的是一名患了地中海贫血的孩子,他出生就遭受了很多折磨,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孩子的出生本应该带来快乐,但是这个家庭却要承受这些,太不容易了,所以如果用我的一点点付出可以救助小孩,给家庭带来点希望,对我也是宝贵的回忆。”林鸣放说自己非常理解孩子父母的心情,自己家里也有长辈患病,作为家属所承受的身体上的、心理上的、财力物力上的压力并不轻松,如果真的可以救人一命,帮助一个家庭,那何乐而不为呢?

从小学、初中到读大学,我得到了很多帮助,感觉一路走来身边都是帮助我的人。所以自己也想什么时候,能够报答社会。

——林鸣放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