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皖印记
红皖印记
安徽红色故事
安徽红色故事
2021年8月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宣传群工部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江淮大地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舞台,涌现出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现从建党以来100位重要英雄模范中,选编安徽籍或长期在安徽战斗、工作过的非安徽籍重要英雄模范进行专题宣传,旨在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大力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进一步汇聚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奋斗新时代、高质量履职的磅礴力量!
目录
CONTENTS
故事一
彭雪枫:南征北战以身殉国
故事二
陈延年:光明磊落 视死如归
故事三
邓稼先:“两弹一星”元勋
故事四
小岗村18户村民:“大包干”带头人
故事一 彭雪枫:南征北战以身殉国
彭雪枫(1907-1944)
彭雪枫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彭雪枫,1907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大革命时期,彭雪枫在党的影响教育下,接受了马列主义,开始了“出生入死,致力革命二十年”的光辉斗争历程。
1932年9月,红三军团师长郭炳生企图挟所属第五团叛变投敌。时任师政委的彭雪枫仅带随行武装追了5天,将全体指战员带回来与主力会合,因此荣获“红星奖章”。
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进行战略转移的危难形势下,他调任中革军委第一局(作战局)局长,协助朱德、周恩来等进行军事指挥。
彭雪枫英勇善战,一次次深入敌后险境,圆满完成党交给的特殊任务,堪称虎胆英雄。
1936年9月,毛泽东亲点彭雪枫担任“特使”,辗转半个中国,力促国共合作,“逼蒋抗日”。1936年11月,他第二次接受毛泽东的重托,与阎锡山进行谈判,表达了联合抗日的真诚愿望。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彭雪枫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少将参谋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这个办事处为八路军后来开赴抗日最前线铺平了道路。
1938年1月下旬,彭雪枫再次肩负毛泽东赋予的“开展豫西敌后游击战”的新使命,走上了运筹中原抗战的第一线。1939年2月,在开辟豫皖苏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下,彭雪枫率领部队挺进敌后,取得了一次次胜利。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指挥河南夏邑八里庄战役时,被流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
故事二 陈延年:光明磊落 视死如归
陈延年(1898-1927)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一群青年来到陈延年烈士墓碑前,献上鲜花,静静伫立。烈士的精神穿越时间,仍激励着现在的年轻人。
陈延年,安徽怀宁人,生于1898年,陈独秀长子。1915年,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同弟弟陈乔年一起来到上海读书。1919年12月,陈延年与陈乔年一起赴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期间,陈延年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2年6月,陈延年与赵世炎、周恩来等一起创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并担任宣传部长。1923年春,陈延年受党派遣,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24年夏,党中央决定抽调旅俄旅法的同志回国工作。同年10月,陈延年回国后被党中央派赴广州。不久,陈延年被任命为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在广东区委领导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广东地区的党员从几百人猛增到5000多人,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1/3左右。
1925年6月,由中共广东区委陈延年等领导的省港大罢工开始了。省港大罢工共坚持了16个月,于1926年10月胜利结束。
1927年4月,陈延年赴武汉参加党的五大时,中央任命他接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他当即转赴上海,途中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陈延年虽未能出席党的五大,仍被大会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7年6月,党中央决定任命陈延年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在极为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陈延年和赵世炎等不顾危险,坚持斗争。6月26日,陈延年遭国民党军警逮捕。敌人用尽酷刑,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妄图逼迫他供出上海党的组织。但陈延年始终保持钢铁般的意志,宁死不屈。
1927年7月4日,敌人将陈延年秘密押赴刑场。刽子手们喝令陈延年跪下,他却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最后,他竟被凶手们按在地上以乱刀残忍地杀害。
陈延年牺牲时,年仅29岁。他的一生虽短暂,却极其壮丽。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视频:陈延年—革命的“苦行僧”
故事三 邓稼先:“两弹一星”元勋
邓稼先(1924-1986)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和奠基者,“两弹一星”元勋。1986年7月29日,因受到核辐射罹患直肠癌的邓稼先在北京逝世,终年62岁。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0年8月29日,邓稼先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毅然回国。1958年8月,邓稼先被召到第二机械工业部,负责同志交给他一项秘密任务,要他负责造一个“大炮仗”。不言而喻,就是要制造中国的原子弹。邓稼先心情激动,领导把这副担子交给自己,肩负的是祖国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警卫严格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被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刚刚成立的核武器研究所,领导着3个小组进行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和状态方程的深入研究,一道道难题逐渐被攻克。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叩开了原子弹理论设计的大门。1962年9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诞生。1963年,原子弹总体设计完成,39岁的邓稼先在这份历史性的文件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姓名。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此时的邓稼先激动得热泪盈眶。此后不久,邓稼先又带着他的“人马”,一头钻进了制造氢弹的研制中。
氢弹与原子弹相比,技术更为复杂,工程更为浩大。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在全世界引起了更加巨大的反响。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而当时经济上仍处于比较落后的中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在这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邓稼先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为祖国再一次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邓稼先长年累月地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研制核武器除了连续作战的疲劳和过度用脑外,还有就是钚239和铀235的放射性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由于邓稼先长期从事原子弹、氢弹研究,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接触放射性物质,受到辐射的伤害。
邓稼先在原子弹实验(左一)
有一次,由于军工事业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在飞机空投时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指挥部立即派出100多名防化兵到出事地点寻找核弹。他们来回奔跑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始终没有发现核弹的痕迹。但这是一件不能不了了之的事情。人们都记得日本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后留下的惨景。邓稼先决定亲自去找。许多同志都反对他去,基地司令员陈彬阻挡他说:“老邓,你不能去,你的命比我的值钱。”邓稼先没有听从多方劝阻,还是去了。车子在大戈壁上到处寻找,终于发现了核弹的着落地点。到了发生事故地区的边缘,邓稼先要汽车停下来。一下车,他立即感到了此地对身体的危险性。他坚决阻拦别人与他同行。他说:“你们没有必要去白白地作出牺牲。”邓稼先勇敢地朝着危险地区跑了过去,找到了碎弹片。高度的责任感使邓稼先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个傻子,他竟用双手捧起了含有剧毒放射物的碎弹片。这时,邓稼先的心情骤然松弛了许多,他最担心的后果没有出现。他拖着疲惫不堪的步子向远方的吉普车走去,当他见到同行的赵副部长时,第一句话就是“平安无事”。但是,邓稼先的身体却再一次受到了伤害。
邓稼先坚持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故事四 小岗村18户村民:“大包干”带头人
小岗村大包干部分带头人合影
1978年,安徽发生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那时的凤阳县小岗村,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条件十分艰苦。
1978年冬的一个夜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凑在一起,讨论并形成统一意见:“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接着,18位小岗村村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轰轰烈烈的“大包干”由此开启。
小岗村带头人所签契约
宛如平地一声惊雷,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拉开,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次年,小岗村便迎来丰收,粮食总产量达13.3万斤。18枚红手印催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新时期,小岗人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十三五”以来,小岗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169元跃升至27600元,增幅达70.7%;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80万元增长至1160万元,增幅达70.6%。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村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近年来新建的农民新居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图文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安徽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