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红皖印记——安徽红色故事》上篇

其他分类其他2021-05-24
1395

红皖印记

红皖印记

(上篇)

安徽红色故事

安徽红色故事

2021年5月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宣传群工部

目录

CONTENTS

安徽作为江淮大地上的一方红色沃土和改革热土,有着丰富的党史资源,涌现出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现选编15个安徽红色故事,分上、中、下三个篇章进行专题宣传,旨在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从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大力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汇聚砥砺奋斗新时代、高质量履行央行职责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故事一

邓小平帮助老乡找耕牛

故事二

合肥首任市长郑抱真和他的五份“任命书”

故事三

舒传贤:六霍起义总指挥

故事四

齐进虎的木盆

故事五

彭雪枫:再渴不吃砀山梨

故事一:邓小平帮助老乡找耕牛

故事发生在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时期。一天晚上,邓小平和李达参谋长与漆店区委书记江川同志在一起研究土地改革问题,警卫员来报告说:“有一位姓漆的老人来告状,说他的耕牛被解放军牵走了”。邓小平亲自接见了老人,详细询问了他丢失耕牛情况,并说:“要真是解放军牵了你的牛,一定会还给你的。”邓小平心想这一定是误会,就叫江川和区武装工作队好好查查。第二天中午,江川回来向邓小平同志报告说,前天夜晚,二纵十三团在黑河村和抢劫老百姓财物的土匪打了一仗,耕牛是土匪民团抢去又被十三团同志抢回来的,因当时不知耕牛是谁家的,所以仍在十三团养着,他们准备开个群众会,要群众来认领被土匪抢劫的财物。邓小平听了十分高兴地说:“十三团考虑的很好,要他们在群众会上好好地宣传一下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欢迎人民群众监督人民军队。”
当天晚上,那位丢失耕牛姓漆的老人提了一篮糍巴和一袋红芋来到邓小平住处,一定要见昨天接见他的那位首长。当他见到邓小平同志时连声说:“我是来请罪的,你们军队这么关心老百姓,我却冤枉说你们牵了我的牛,我全家都埋怨我不该冤枉人民军队,非要我来请罪不可。”邓小平说:“一点误会,没关系,你丢了耕牛向我们报告,说明你老人家相信我们。”老人坚持一定要邓小平收下糍巴和红芋。
邓小平说:“我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不准随便收老百姓东西的,望你老人家理解我们。”老人说:“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穷人,你们不是说军民一家吗?”邓小平看一时难以说服他,又见他满脸惭愧之情,便说:“我们收下你的东西,但必须付钱。”他叫警卫员拿一块银元给老人。老人说:“长官,你吓死我了,这点东西最多也只几十文,你给我这些钱我怎么也不能收。”邓小平说:“军民一家,算我们互赠礼物,你的东西我们收下,这一块银元,算我们赠送你的礼物。”老人大概也感到难以推辞,收了一块银元,千恩万谢地走了。

1947年,邓小平在大别山

故事二:合肥首任市长郑抱真和他的五份“任命书”

组织策划刺杀蒋介石、宋子文、汪精卫;参与策划轰炸日军旗舰出云号、炸死侵华日军最高司令长官白川义则;成功破获国民党潜伏特务组织;五份不同时期的任命书分别由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他就是被称为足智多谋“郑三爷”的合肥市首任市长郑抱真。
1897年3月6日,郑抱真出生于安徽寿县 (今长丰县)吴山镇一个农民家庭,因排行老三、辈分高,被称作“郑三爷”。1929年春,愤然退出国民党军队的郑抱真与大哥郑绍成加入王亚樵领导的,以锄杀日特、卖国汉奸为己任的“铁血抗日锄奸团”,很快便以惊人的智慧和才干成为核心智囊人物,“四大金刚”之一。
一、足智多谋“后勤王”
“九一八”事变后,郑抱真接到任务,把上海各界支持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捐款护送到东北。为了顺利躲过日本人的严密搜查,机智的郑抱真把捐献的珠宝首饰等全部换成金条和金锭,找来可靠的银匠,让他们把金条金锭敲打成皮箱的八只箱角,镶嵌在皮箱上,再把这八只箱角用结实的牛皮从外面牢牢地缝上,一支手枪拆开后,连同10发子弹也藏在皮箱的夹层里。从外观上看不出丝毫破绽的皮箱,被顺利送到了抗日义勇军手中,为支持抗战发挥了巨大作用。郑抱真也因此赢得了“后勤王”的称号。
1931年6月,郑抱真与王亚樵策划在庐山刺杀蒋介石。可国民党防备森严,“一只蚊子都飞不进去”,更何况将枪械带到庐山上。郑抱真利用金华火腿“暗度陈仓”。他把四只火腿掏空,将两支德国造的左轮手枪拆开,分别将枪的零件和子弹用油纸包好塞进火腿里,再用肉末和盐泥密封,由王亚樵的妻子等扮成阔夫人,将这几只装有手枪的火腿巧妙地送上了庐山。可惜,枪手陈成过于大意,刺杀蒋介石不成,反被蒋的卫士击倒。
郑抱真策划组织的几次重大的锄奸行动极大地推动了民众反蒋抗日的热情,蒋介石命令戴笠尽快捉拿或暗杀王亚樵、郑抱真等锄奸行动成员,并下达“悬赏缉拿”名单,王亚樵的赏格为100万大洋,郑抱真赏格为50万大洋。
二、抓获敌特有绝招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郑抱真出任合肥市首任市长。3月,即成功破获一个隐藏很深的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
那天,郑抱真得到情报,合肥地区有不明电台活动,使用者十分警觉,军管会采取几次行动都没有抓获。晚饭后,郑抱真对着合肥地图看了很久,第二天一早,他带着卫士由洪家花园出来,在四牌楼附近转了几圈,继续往西南方向前行。来到德胜门城墙处,他命令卫士,在德胜门外南园附近找找,是否有外地人居住。
三天后卫士汇报,果然在南园发现一户人家,像上下级。郑抱真立即下令组织人员进行抓捕,当场缴获美制袖珍电台一部,干电池一大箱,密码一本,成功抓获国民党军统特务少将组长、上尉报务员等多名特务。抓捕行动使国民党失去了重要情报来源,为大军渡江提供了保障。时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兼省政府主席的宋任穷得知后赞许:“这是郑抱真同志的绝招,是大军渡江的喜讯,抱真同志功不可没!”
解放初的合肥,百业凋零。作为合肥首任市长,郑抱真一方面领导群众生产自救、发放救济粮,一方面整顿社会治安、安定民心,同时还以很大的精力组织民工支援大军渡江。为了解决金融困难,他发行了地区性的信用公债。为了解决物资流通问题,他办起了合作社,城里设立了农民招待所。一时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大有增长,在老百姓中传为佳话。
三、不多见的五份任命书
1949年4月,中央任命郑抱真为皖北行署副主任;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同时撤销皖南、皖北行署,郑抱真被任命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秘书长;1953年9月,郑抱真调任安徽省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由省长黄岩兼任),主持日常工作。
在郑抱真的一生中,有五份不同时期的任命书,分别是由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的,这是不多见的。
他从不向人谈论自己过去的传奇人生和功劳,他常说:“我不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吗!”
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中,郑抱真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1954年12月12日,积劳成疾的郑抱真在上海逝世,享年57岁,他给后辈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郑抱真 (1897—1954)

郑抱真家庭合影

故事三:舒传贤:六霍起义总指挥

六霍起义纪念塔

1950年1月

1952年8月

1952年12月

1954年1月

1954年3月

任命书

舒传贤,1899年生,安徽霍山人。 1921年10月,舒传贤在安庆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留学日本。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1月,舒传贤任中共霍山县委书记,8月任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书记,先后指挥领导了独山、西镇、桃源河暴动,参与组建了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建立了南北100多公里、东西50多公里、40余万人口的皖西革命根据地。
1916年,舒传贤在族人资助下,入霍山县高等小学读书。小学毕业,舒传贤考入安庆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舒传贤投身这场爱国学生运动中。随后,他被甲种工业学校推选为学生代表,参加安徽省学生团工作。舒传贤组织出版《安徽学生周刊》,宣传新思想,宣扬救国主张。由于思想活跃,才能出众,很快成长为学生运动骨干。
1921年,舒传贤在安庆参加了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工作。 1922年,他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很快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留日学生东京特支书记。 1926年,日本军舰炮轰中国大沽口,舒传贤被选为讨张(张作霖)反日归国代表团总团书记。回国后,他与北京示威学生并肩战斗。 1927年2月,大革命浪潮席卷长江流域。舒传贤回到安庆,组织工人运动,迎接北伐军。6月,全国第四次劳动大会在武汉召开,舒传贤当选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后又被任命为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工委书记。
八七会议后,舒传贤被派回家乡霍山开展农民运动。他在舒家庙办起霍山县第一所农民义务学校,自任校长兼教员,对农民进行革命思想教育,启发农民觉悟。很快,这种形式推广到全县。
1927年冬,舒家庙党支部成立,舒传贤任支部书记,这是霍山县成立最早的党支部之一。1929年1月,中共霍山县委成立,舒传贤当选为书记。 7月,中共六安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他以省临委巡视员身份主持召开霍山、霍邱、英山、寿县、合肥、六安6县党组织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六霍暴动”总指挥部。不久,舒传贤任六霍军事委员会书记,兼暴动总指挥。 8月,舒传贤担任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书记。
11月8日,六安县独山首先爆发起义,起义队伍占领独山镇。中共六安中心县委要求,立即采取行动,进一步扩大起义。19日,舒传贤等领导霍山县西镇起义,攻入漫水河,消灭了伪西镇事务所敌人。在红三十二师策应下,起义军攻占燕子河等地。此后,随着各地暴动相继获胜,纵100多公里、横50多公里、40余万人口的皖西革命根据地逐渐形成。
1931年4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舒传贤任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因对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的一系列错误做法提出批评,他被以“改组派元老”罪名,秘密杀害于皖西山中。建国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皖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舒传贤

皖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舒传贤

舒传贤传记

故事四:齐进虎的木盆

齐进虎渡江所用木盆

在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有一只长1.7米,宽1.15米,高0.38米的木盆,虽然看上去没有丝毫的特别之处。但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时,就曾仔细询问了木盆的历史,当他得知就是这只木盆帮助解放军成功送回侦查情报时,发出了连连的感叹,这是木盆是中国共产党艰辛岁月的真实见证。
在八百里皖江中段,铜陵与芜湖之间,千里长江被两片绿地剪成三股,东流而下,不在海边,却有万亩沙滩。这里就是——黑沙洲,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是国民党长江防线的前哨,也是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必经之路。岛上有国民党一个营的兵力部署。因此,摸清敌军的火力、工事配置和防御体系,是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关键所在。
1949年3月,人民解放军为了做好渡江准备,把侦察敌人兵力布防的任务交给了七十九师侦察队副排长齐进虎。3月15日,齐进虎带领5名侦察员乘着一只小木船,冒雨偷渡黑沙洲。经过几天的侦察,敌人的兵力布防情况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他们还顺着电线找到了敌人的指挥部,通过窃听敌人的电话,获取了大量的情报。情报是有了,但怎样送回去呢?
一天夜里,齐进虎在一间茅草房里偶然发现了一只当地老百姓采菱用的木盆,这让苦于无法送回情报的侦查员们喜出望外,齐进虎决定:就用它渡江!晚上他们带着木盆在池塘里一遍遍地练习,白天回到麦地里隐蔽,连续练习了3个晚上,终于可以控制住木盆,接下来就是等待时机。
在齐进虎他们来到黑沙洲的第8个夜晚,机会来了,江面上刮起了东南风。他们带着木盆来到江边。刚要跨进木盆,岛上突然响起了枪声,好在敌人胡乱打了一阵枪之后,调头回村里去了。他们赶忙跨进木盆划动起来。直朝江北驶去。这只小小的木盆在恶浪翻滚的江面上,犹如一片树叶,随着浪头忽上忽下。他们三个人折腾了大半夜,在天快亮的时候,才隐约看到了北岸。终于,在大军渡江的前5天,珍贵的江防情报送到了总前委的手中,为渡江战役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当我们再看到这只木盆的时候,仿佛看到了齐进虎潜伏时的身影;看到了侦察兵不畏艰险,在翻滚的江水当中奋勇前进的身姿;看到了江北部队接到情报时那激动的神情!
当我们回想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求独立、自由的艰辛岁月,更应珍惜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们向渡江侦察英雄们致敬,向所有为正义而战的勇士们致敬,向那些为了革命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无名英雄们致敬。
回首百年!回首渡江战役,我们更应当铭记历史,不忘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不忘渡江精神!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合肥市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故事五:彭雪枫:再渴不吃砀山梨

1940 年夏秋之交,新四军第六支队在皖北浴血奋战、连战皆捷。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远近城乡,群众闻讯,欢欣鼓舞,不少村民纷纷议论要慰问一下子弟兵。在靠近砀山县的一个村里,人们也在商量用什么方法慰问彭雪枫司令员和新四军。经过商量,大家认为,战士们冒着酷暑,奋勇杀敌,一定口干舌燥,咱们送点砀山梨给亲人们解解渴,是最好不过的了。这砀山梨是安徽砀山一带的特产,有数百年的历史,个大皮薄,香甜多汁,果肉酥脆,故名砀山酥梨,为梨中上品,驰名中外。用砀山梨慰问子弟兵,既经济,又实惠,确实是个好办法。于是,乡亲们在自己心爱的梨树上摘下刚刚成熟的大梨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挎着一篮篮酥梨向新四军第六支队的驻地走去。他们来到部队驻地,凡有战士们的地方,不容分说地就把梨子倒在那里,桌上、床上处处皆是,一个劲地要战士们吃。
看着这清香诱人的砀山梨,有几个战士忍不住了,心想,反正是群众慰劳的,又不是咱伸手要的,便拿吃了起来。正在时,听说群众来慰问,彭雪枫司令员赶来了。他一再感谢乡亲们的盛情好意,但表示梨不能要。当他得知有几个战士吃了梨时,就让把队伍集合起来。他非常严肃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为人民而战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不能因为打了胜仗就让人民感谢我们,吃个梨算不了什么大事,问题是我们常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热爱自已的部队,我们应当感谢,可他们现在还很困难,收获一点梨很不容易,还指望用这梨换钱买油买盐,解决生活问题,我们再渴也不能吃这砀山梨。”
彭雪枫司令员的语调虽然很严厉,但情感却很真挚,很有说服力,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一致表示要把梨送还给群众。他们说干就干,立即动手把梨送到群众手中。乡亲们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说:“新四军流血牺牲打了胜仗,保卫了咱们,连咱们的一个梨都舍不得吃,这可叫我们咋感谢啊!”

彭雪枫铜像

纪念馆内景

彭雪枫殉国处

彭雪枫故居

事情或者过于突然,但敌后两年我们是在相互了解着的,所以又不见得如何突然。由于子久(注:即刘子久同志,时任淮北区党委副书记)、瑞龙(注:即刘瑞龙同志,时任淮北区行政公署主任)两同志的美意,使我们得有通信的机会。
我想,你对我也许比我对你了解的更多一些,因为那是党的生活使然,然也许双方了解得一样,那也是党的生活使然。既然是“终身大事”,必然要格外慎重,正因为如此,我已经慎重了十年了。我心中的同志,她的党性,品格和才能,应当是纯洁,忠诚,坚定而又豪爽,军人究竟还是军人,我的军衣已经穿了十八年了。
我是一个十分平凡的共产党员,有许多缺点,很需要一位超过同志关系的同志,更多的了解我,才能更多的帮助我。也才能更多的相互帮助。
有时间,我们需要长谈,但为了先使我了解得更多一些,盼望你能抽暇写信给我。
要写的话很多,会晤时详谈吧。
此致
      
                                                                        
 

林颖同志:(注:这是彭雪枫写给林颖同志的第一封信)

                彭雪枫                
1941年9月4日

敬礼!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图文资料来源:安徽省党史研究院、安徽发布等

编辑:黄团结
策划:张翠霞
终稿:徐金伟

王博涵 武曌
王进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