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学习榜样树典型一一银川市第二中学四中分校“三心三力”家长教育故事(第三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3-12-07
1276

养正习性  求真育美

——家校携手共建  用情铸魂育人——

第3期

    2023.12.7

银川市第二中学四中分校

 卷 / 首 / 语 

家校携手共建  铸就学生美好未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包含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完善,家庭教育在育人方面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银川市第二中学四中分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人数占学生总人数87.88%。由于家长忙于生计导致家庭教育缺位,造成学生学习力普遍较弱。面对这样的客观现状,如何发挥家庭育人作用?如何提升家庭教育的实效?如何实现“让梦想成就学生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
        结合学校基本情况,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养正习性、求真育美”作为学校育人指导方向。“养正”是涵养正道、“习性”指习惯和品行、 “求真”则为追求真理、“育美”即培育美好。“养正习性、求真育美”是指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优良的品质,激发学生奋发上进、助人增智、促人觉醒,追求求真、向善尚美的美好品质。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做好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抓好家校共建工作,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影响孩子成长最多的人,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长责任重大。学校利用电子期刊形式推送优秀家长的故事,提供可借鉴的其他家长的做法,对家长开展注入式培训和体验式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群体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的情感优势和时空优势,以提升家长们的学习力、陪伴力和教育胜任力。通过家长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引导家长用知心发现孩子的优点、用爱心呵护孩子的成长、用慧心引领孩子的未来,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让家长成为“三心三力”家长,让学校成为“三心三力”家长学校,家校携手共建,铸就学生美好未来。

让家长做三心三力家长
让学校成为三心三力家长学校

用知心发现孩子
用爱心呵护孩子
用慧心引领孩子

“三心”

“三力”

学习力
成长力
陪伴力

家校携手共建    用情铸魂育人

三心三力

2023

家长教育故事分享

>>>>>>
>>>>>>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力?怎么样更加有效的陪伴孩子?面对这样的问题可能每个家长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我们的目的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促进孩子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更有效率的学习。
记得刚开始面对一年级的家庭作
业,像大多数孩子一样,磨蹭、
抱怨、甚至哭闹都发生过。我想
这也很正常,从玩闹的年龄到学
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我
认为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用心
陪伴。
       于是在开学那天我便对他说,以后我们玩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学习的时间会越来越多,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提高,并且互相监督。每天从八点开始学习到九点,这个时间段必须全力以赴,做到人到、手到、心到、我始终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考角度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记得刚开始他不太会区分p与q,多遍书写后效果不是太好,何不另辟蹊径?我就对他说。我们大部分人都很擅长用自己的右手,据统计右手的使用频率要远远的高于左手。尤其是我们泼水的时候,这个P水的圈只能在写字的右

成长的瞬间

手。当弟弟去游乐场时,用左手没捏住气球,气球飞走了,弟弟哭了。由于左手不灵活q球这个圈容易从左手上飞走。他大概是真的听懂了,用同样的方法不但区分了ei,ie,iu,ui。而且还正确运用到了数学中的小朋友排序、方位识别等题目。     
        我始终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必须做到。陪伴只是开始,独立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刚开始一学习就要做到他身边到现在他能够独立完成口算、练习姓名、生字书写这几项经常练习的作业。我也是偶尔检查一下书写有没有规范,题目是否正确等。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其实我们做家长的也在学习,作为家长发火很正常,控制不住情绪也很正常。但是这种“正常”后果很快就来了!前段时间孩子在拼读音节时,存在慌忙、发音模糊、一声带过的情况。尤其是多拼音节,瞬间我就是吼道:这是什么态度。他默默地低头说道,他害怕,能不能以后不再大声骂他。我想也没有骂啊?此刻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克制后。针对不熟悉的音节,尤其是一整篇白纸上,确实容易卡壳和出错。于是我指出三点:第一,慢下来。第二:眼睛快速扫一遍音节再读。第三:掌握好节奏。还给他看班级里别的优秀小朋友的读法。实在不行咱模仿别人读也可以,找一个榜样去学习,持之以恒。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短暂的陪伴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总有那么一天你家的孩子会说出去我要做作业了。在我眼中没有笨孩子,只是方法没找到而已,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习没有捷径,方法却多种多样,做一个知心、爱心、慧心的家长,每一个宝宝都很优秀!

一年级(1)班 闫科(闫锦治爸爸)

家校携手共建    用情铸魂育人

三心三力

2023

家长教育故事分享

>>>>>>
>>>>>>

       孩子的教育,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一个大孩子怎么带一个小孩子成长的过程。首先马天宇的进步,与他爸爸和我日常点滴的言传身教也有一定的关系。
       我和他爸都在上班,平时时间挺紧张
不过孩子的作业,和去上课的时间,我
俩每次都会去督促他提前做好准备,以防
临时手忙脚乱。所以在我看来,家长所起
到的最大作用,就是想方设法的去树立孩
子正确的三观。
       其次,孩子的成长,除了家庭环境,和他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成长环境——学校,是分不开的。今年国庆8天假期,我和他爸爸就给他布置了5篇作文,也是为了锻炼他写作文的水平。在放假最后一天,我一检查发现他就写了一篇,当时我就很生气,最终是没有忍住动手打了他,没让他睡觉就熬夜补写作文,当然他也是一边哭一边委屈的写着。

小事不“小”

       第二天早晨我起来看到桌子上的作文有一篇写的是关于昨晚我收拾他一幕。字里行间充满了委屈和我对他的不理解,还有他那不满的情绪,后面也有写他的错。认真反思后,发现其实他虽然上初中了,可仍旧是个孩子,包括我自己,也只是个大孩子,我们得共同学习,互相尊重,毕竟我说的,并不一定都会是对的。
        在他上初中以来,每次最高兴的,便是回家和我兴奋的讲学校的同学,谁考了第一,谁和他又坐了同桌,谁做错事被老师批评了,老师说了哪个名句,让他感觉特牛等等,神采飞扬!这让我清晰的感受到孩子因环境的变化,从而让自身也往好的方向发展。以前他回家只会去讲和谁玩了哪个游戏,不会去关注谁的学习好与坏。说到这,就要感谢老师和对孩子日常给予帮助的同学们,是你们创造了一个让孩子进步的必要环境,他的进步,才变得理所当然。

七(4)班  余娜(马天宇母亲)

家校携手共建    用情铸魂育人

三心三力

2023

教师风采

>>>>>>
>>>>>>

(兴庆区骨干教师)
个人简介:
       黄呈祥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兴庆区数学骨干教师,2005年参加工作,从教18年;在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有自己的教学方法,能熟练的掌握各种白板软件的应用,比较熟悉几何画板软件。
教学理念:
       秉承:教书育人责任在心,待人办事诚信于胸。
所获荣誉:
     2016年获银川市优秀教师;2017年银川市推变课一等奖
     2017年银川市课例一等奖;2017年论文全国三等奖
     2018年一师一优课部优;2019年获银川市优秀教师
     2019年银川市推变课二等奖;2020年获银川市微课一等奖

黄呈祥

教师教育故事:
        我参加西部计划来到宁夏已经十年了,曾经很多人问我来到宁夏到底为了什么?我都笑着说:来宁夏是学习来了,在这十年的教师生涯中,使我快速的成长,收获很多,感触很深;有真真的同事情,更有深深的师生情。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农村学校,很多都是家庭离异的学生,在心里上受到很大的创伤,行为异常,容易敏感受到刺激,这部分学生特别需要我们关怀。在我上一届班里就有这么一位学生,上课喜欢捣乱,跟老师唱反调,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平时遇到问题不会正确的处理,有时候甚至会作出极端的举动,如用头撞墙,用手去打玻璃,曾经将班里的玻璃打坏两次,对于这个同学我在学生面前多说优点与进步,少说缺点,为此经常在班会上表扬他的进步和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通过小事培养他的自信,搞好同学关系;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找他谈心,并且和其他老师一起开导,为他排忧解难;最后还经常联系他的家长反映动向,这个同学父亲跑大车经常不在家,和老奶奶住一起,因此每次都是和他的奶奶沟通,每次他奶奶见到我都是泪流满面,这样也深深的刺激我的心灵,暗暗发誓:在这三年要尽我最大的努力转化这位同学,不放弃,不抛弃。经过我三年的不懈努力,这个同学毕业后去当了兵并且是特种兵,在部队期间还不时给我打电话,退役后在成为一名消防战士,有一天他专门利用假期来学校给我深深的鞠了一躬。这也让我深深的感动着,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是值得的,是骄傲的。

◆校训:厚德 励志 笃学
◆校风:自强 奋进 和谐
◆学风:勤学 善思 好问
◆教风:敬业 爱生 规范
◆办学理念:梦想引领人生  奋斗成就未来
◆办学思想:养正习性  求真育美

银川市第二中学四中分校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