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党建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 ——太原市篇

党建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
——太原市篇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Party Building
——Taiyuan chapter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迎接二十大 扬帆向未来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是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的必然要求,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扬帆向未来
迎接二十大

党建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全会及省“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着眼“四个走在前列”,聚焦“四个高地”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他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山西省委将2022年确定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对山西如何突围突破进行战略指导,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精准把脉,为我们续写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太原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太原力量”
太原市举行领导干部春季学期开学典礼
太原市委党校:增强党性修养 提高干部素质
山西太原:“三个一批”为高质量发展集聚动能
山西太原:海纳百川起宏图,招商引资结硕果
太原市: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并力同心”隆晟统战工作站挂牌
战“疫”一线 太原人社在行动
太原:返乡学子隔离点内收到暖心“创业函”
太原市: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太原市: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太原市:“四进四亮”激活力 “暖蜂驿站”助治理
太原市: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
太原市构建立体化城市绿化新格局
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助力“数字太忻”
太原市:以精细化管理建设幸福宜居家园
太原市:厚植沃土铸新魂 赋能温养新组织

党建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
太原市篇

目录

1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14

杏花岭区:“四个延伸”推动网格治理实体化运行
杏花岭区:多措并举保障市民生活所需

2

杏花岭区

54

太原智慧产业园共享科研平台助力小微企业
迎泽区:积极推动零工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迎泽区:全面推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迎泽区:首个海军主题文化园项目启动
迎泽区:揭秘建设“首善之区”的青春力量
迎泽区:疫情防控不放松 经济发展不停步
迎泽区:“暖新驿站”有温度 精准服务暖人心
太原市迎泽区:诚意引才用心留才,展现“城市温度”
迎泽区:为青年人才打造温馨家园
迎泽区:小小“连心卡”架起“连心桥”
不忘初心抓思想 深学细悟见实效

5

迎泽区

80

小店区:全力助企纾困 赋能市场主体
小店区: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区”
小店区:发挥科技力量助力疫情防控
小店区:疫情防控不误农 春耕备耕进行时
小店区:情系交通 携手战“疫”
小店区:防疫不松懈 督导促提升

6

小店区

112

战“疫”主战场上的小店区营盘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
小店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战疫情
小店区:为业主打造好幸福家园
“红色物业”开启社区基层治理“新引擎”
“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中医药产业论坛在山西道地草药国际交易中心举行
小店区:“三维解题”促楼宇党建走“深”入“实”
小店区:为“新业态”就业群体注入新动能
滨东社区:党建引领强阵地 基建打出新节拍
万科城社区:支部驻社区 服务到家门
亲贤社区:“红色党建”暖人心 “多彩服务”系民情
“四个三”工作法助力康馨苑社区“微治理”
“三点”发力跑出基层执法西温庄乡“新速度”
“党员红”奏响常青藤社区基层治理“先锋号”
北格镇:党员争分争优 焕发基层治理活力
实战实训提振小店区基层治理“内功”
“没人管”变“一起管”开启永康北路社区基层治理新篇章
富丽尚悦居趟基层党建新路子
“五个坚持”走出小店基层治理“善治”新路

6

小店区

112

尖草坪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4

尖草坪区

74

晋源区:多措并举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晋源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晋源区:以“三带六园”为载体 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
晋源区:数据引领实现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与大湾区深度合作交流座谈会召开
晋源区:“真金白银”助企纾困解难

7

晋源区

174

万柏林区:红色物业“暖”到居民心底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兴华街道:党建赋能强筑基 老旧小区“新”“心”相印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 近邻共筑幸福万柏林

3

万柏林区

60

晋祠桂花元宵滚起来,产业火起来
晋祠国风文化节荣获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优秀案例
晋源社火闹元宵 喜庆热烈古韵浓
晋源区:同心战“疫”何惧疫情倒春寒
晋源区:让青春绽放在抗疫一线
晋源区:“四动”“四学”推进清廉建设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阳堡村:千年古村的美丽蝶变
旭龙·晋阳集市建成开市
晋源区:“清廉晋源 你我共建”“五个一”活动启动
晋源区城管局开展渣土运输车辆整治行动
晋源区职业技能大赛正式开赛
晋源区:巧手消防员 月饼寄情思
晋源区稻田公园:打造农文旅融合新样本
晋源区罗城街道:“街队合一”打通基层治理“经脉”
晋源区西邵村:“幸福路”修到家门口
晋祠大米喜获丰收
开启项目建设晋源“奔跑”模式
晋源区:内外兼修“两手抓” 老旧小区“逆生长”
“宜居宜业宜游宜商”之晋源实践

7

晋源区

174

晋源春色浓 春耕正当时
晋源区:“鱼菜共养”助推乡村振兴 
晋源区:党员“小积分”激活乡村振兴“大干劲”
晋源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地区供水市场化 促进晋泉复流 
山西最大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晋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月底建成投用
晋源区: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晋源区绿地社区:党员志愿者同心战疫注入红色力量
晋源区:党建引领 用心呵护“救”在身边
太原市晋源区:观摩晾晒促交流 党建引领再提升
晋源区检察院:依法监督 为民讨薪
晋源区多措并举全力保就业惠民生
晋源区:社区招聘会让居民家门口就业
晋源区:“小哥驿站”筑暖心港湾
晋源区:让快递行业跑出“党建加速度”
晋源区:美丽鲜花助农增收
晋源区:山花始盛开 绿化管护忙
晋源区:种出“花样”致富路
晋源区:开展森林防火应急演练
晋源区:为百姓幸福“加码”
晋源区兰亭社区:五联共建暖民心
晋源区新村社区:三张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晋源区新城社区:网聚民心 “陌邻”变“睦邻”
罗城街道棘针社区:党建引领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晋源社区:“菜单式”服务打通治理“微循环”
晋源区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成效显著
晋源区启动“康养融合”养老服务新模式

7

晋源区

174

清徐县: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清徐县:打好“七大仗”“五年进百强”进程
清徐:聚力打造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
清徐:五一人不闲 春耕忙种田
清徐县:入企问需护航发展

8

清徐县

260

清徐县成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
太原清徐县:创评“星级文明户” 共育文明新风尚
清徐: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破茧成蝶”
清徐:聚力“小网格” 发挥“大能量”
【大国基理】感悟“清”“晋”全力同心抗疫的治理温度
清徐:全力以赴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
清徐:隔离点临时党支部筑牢抗击疫情堡垒
清徐:吹响抗击疫情“集结号”
清徐:全力保障“菜篮子”拎得舒心又放心
清徐:行走在尖刀上的防疫兵
酒醋同源酿佳品 汾清抗疫共克艰
清徐:确保防疫与经济“两手硬”
清徐县:念好五字诀 优化社区治理
清徐:用“心”擦亮教育“金字招牌”
清徐:向“新”而生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清徐县:灾后重建按响幸福加速度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清徐范式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清徐实践
中国醋都看清徐,老陈醋香满津门
清徐: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砥砺前行
清徐县:项目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清徐:开展“七+七”重点项目观摩晾晒活动
党建引领 清徐村级集体经济“破茧成蝶”
清徐:“邻里”伸援手企业有担当
清徐县:爱心蔬菜送上门 众志成城战疫情

8

清徐县

260

阳曲县:争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排头兵”
阳曲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阳曲县:“三级网格”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阳曲县:三级联动跑出阳曲加速度
阳曲县:党旗引领 党员先行 筑牢红色“战疫”防线
阳曲县:用“七步七色”实现疫情精准防控
阳曲县:织密“七色网格” 筑牢疫情防控
阳曲县: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握指成拳强治理的凌井店经验

9

阳曲县

358

古交:“四个挂钩”激发“头雁”干事创业
山西省古交市:生态优先 绿色转型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多元联动解民困 精准帮扶暖人心
古交永树曲村:“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古交市:精准施策稳就业 夯实民生“压舱石”
文明吹新风 润物细无声
河口镇:党建引领“抱团”发展 吹响联建共建振兴“号角”
夯基创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之古交实践
古交市:“五星”模式让办税走“新”更暖心

10

古交市

382

清徐县: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奏响党建“四部曲”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千里“屏聚”话使命 开启清徐检察新征程
“红色动能”促清徐经济开发区“链”上发力
全力冲刺决胜收官之清徐新发展

8

清徐县

260

山西娄烦:精准招商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娄烦:税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添活力增动力
娄烦县:红色土地走出发展新路
娄烦县:评选星级文明户 人人争当“追星族”
娄烦县:“五分法”打造“全科网格”治理体系
娄烦县:“星级文明户”助推乡风文明
娄烦县: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娄烦县:重振教育雄风见实效
娄烦县米峪镇乡:文明“星”风蔚然成风
娄烦: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 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赋能
“娄烦模式”背后的“党建密码”
“用心”做教育,“勤志”育人才
深化医改蹄疾步稳守护健康以民为本
山西娄烦:“星”力量引领文明新风尚
创新集团化“n+1”的娄烦教育范式
让党群服务“中心”走进天池店人“心中”
娄烦县:“3+3+3”机制助推集体经济全域发力
娄烦:打造“微网实格”赋能基层治理
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娄烦组织工作新篇章
厚植幸福根基 擦亮娄烦民生福祉“质感”
娄烦县:“三个重点”助力残疾人事业“无障爱”
“四个一”基层治理创新中的“娄烦探索”
新年“开门红” 娄烦招商引资强劲开局

11

娄烦县

414

山西•太原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太原力量”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太原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政策、投入、平台、人才、机制”等关键要素,加速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普惠性后补助项目立项机制,引导企业先投入出成果,政府后补助支持,7400多家企业享受12亿元科技专项资金补助,引导企业研发投入12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900亿元。建立前引导项目立项评估机制,14个绿色低碳技术中试熟化项目加速熟化,11个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建立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揭榜挂帅”机制,太钢手撕钢、笔尖钢等核心技术改造实现重大突破。
      太原作为曾经的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长期承载着高强度的经济社会活动,生态脆弱和承载力不足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太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精心描绘绿水青山底色。 
      曾经的太原西山地区由于产业偏重、超强度开发等原因,形成约112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约10平方公里的山体破坏面,满目疮痍,污染严重。太原市委、市政府创新治理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理念,实施适度开发和绿化的“二八政策”(企业完成80%的生态修复面积,可获得不高于20%的开发用地面积),吸引17家国有民营企业参与西山生态修复,累计完成投资150亿元,建成17个各具特色的城郊森林公园,治理破坏面约6平方公里,造林绿化约5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35.6%,建成投用全长230公里的东西山旅游公路暨公路自行车赛道,成为市民休闲度假、体育健身的好去处。太原生态修复的“西山模式”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大会、2021年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平台向国际分享,并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太原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坚持以深厚文化底蕴涵养城市气质,筑造精神家园,为

     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下,我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相关工作在城乡建设领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参考报》联合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推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专访,分享地方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举措和经验。3月10日,该报刊发了《聚焦人居环境建设 共话城市可持续发展——四位代表委员畅谈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文,现将其中对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同志的专访全文摘登如下。
      山西省太原市2018年2月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来,认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要求,紧扣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主题,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121.6亿元,历史性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速9.2%,形成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太原模式”。
       太原市首批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太原市的重大使命。太原市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太原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年—2030年)》《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7年—2020年)》等,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路径选择、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依托541处文物保护单位,结合自然景观禀赋,打造西山、汾河、古城、府城四大旅游板块,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努力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晋祠博物馆、晋祠国风文化节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太原模式,佛首回归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消除贫困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共同富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太原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面向未来,太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主题,在产业转型发展、创新高地建设、生态环境优化、民生福祉改善、文化产业繁荣等方面下功夫,走出具有太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全国、全球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

太原市举行领导干部春季学期开学典礼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8日,山西省太原市管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暨市委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举行。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出席并作大会报告。他强调,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晰思路、狠抓落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伟主持典礼。
      韦韬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具有里程

碑意义的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树立历史眼光、强化政治意识,学深一层、反复体悟,做到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要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在感恩奋进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政治任务,准确把握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党中央及省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在太原落地落实。要深刻认识太原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认真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把握矛盾、直面解决矛盾,不断提高抓总、抓重、抓要的能力水平,以重点突破牵引带动全局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殷殷嘱托,聚焦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四个高地”、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深入思考太原发展的站位方位定位,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实现路径。要创造性落实党中央及省委战略决策部署,全力办好太原的事情。树立大局观念,充分吃透党中央及省委精神,准确把握太原的禀赋条件、发展基础和形势机遇,紧密结合比较优势,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工程,抢占先机、抢抓机遇,倒逼提速、倒逼潜力,聚拢人气、聚集资源,确保强势起步。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三次产业协同融合发展。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持续改善省城生态环境质

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太原。整合文旅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讲好太原故事,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太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抓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韦韬强调,当前要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紧要工作,坚持局部应急处置与常态化疫情防控两手发力,坚决守好守牢太原阵地。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经常学,推动全社会形成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长期坚持下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高标准落实“三晋强基”工程,坚持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强战斗堡垒。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政治生态持久风清气正,在全面建设清廉山西中展现省会担当。要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标对表、解放思想,在发展理念、服务意识、营商环境、项目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对标先进城市,寻找差距不足,补齐短板弱项,切实以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摸透实情、实事求是,深入田间、厂矿、群众和各社会层面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农村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知识,在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在深化改革的最前沿、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加强磨练、增长本领,不断提高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担当作为、真抓实干,遇到矛盾不绕,面对困难不躲,解决问题不拖,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

效,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完善机制、形成闭环,健全层层尽责、环环相扣、行之有效的工作责任制,形成有目标标准、任务措施和政策制度的闭环体系,谋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推动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张新伟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把自身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要自觉强化党员意识、学员意识、纪律意识,全身心投入学习,高质量开展研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太原市委党校:增强党性修养 提高干部素质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17日下午,山西省太原市委党校第50期中青年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举行“严守规矩不逾底线——防止‘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走入歧途’专题党性分析会”。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一科科长邓永辉出席,第50期中青班班主任、全体学员参加。
      分析会分三个组进行。在严肃的氛围中,参训学员逐一发言,相互交流。通过思想碰撞、切磋琢磨,学员们分享理论知识,理解讲话精髓,探讨工作方法,达到了以研讨促学习、助提高的目的。 
      思想更加警惕。全体学员认真学习太原市委书记韦韬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讲话精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靠的是人

民监督政府和党的自我革命。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太原市持续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作为年轻干部,更要时刻保持警惕,强化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紧迫性。
      理论更加清醒。分析会上,学员们一致认为要增强党性就必须强化理论学习,做到理论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才会坚定,行动才会自觉。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政治更加坚定。学员们围绕韦韬书记关于“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在感恩奋进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讲话内容,深入分析了“两个确立”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把握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了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行动更加自觉。围绕韦韬书记关于“创造性落实党中央及省委战略决策部署,全力办好太原的事情”的

论述,学员们分别结合自身工作,探讨如何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创造性,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贡献力量。
      邓永辉科长认真倾听学员讨论并作点评。他指出,韦韬书记亲自在开班式上作专题辅导,显示了对此次培训的高度重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各位学员一定要倍加珍惜,切实做到学有所获、推动工作。(太原市委党校中青班学员 金丹)

山西太原:“三个一批”为高质量发展集聚动能

      6月22日,山西省太原市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太原市85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247.98亿元。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伟出席。
     今年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全省开发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开发区主引擎、主战场作用,强力推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持续抓好“三个一批”活动,努力以项目建设新成效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集中签约一批,积蓄发展动能。太原分会场举行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韦韬、张新伟等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下,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中经国科数字产业园、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航天测试产品研发生产、清徐经济开发区年产10万吨高端电子新材料、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微度假露营、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冻干食品工业小镇等14个代表项目分三批进行现场签约。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对于太原市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集中开工一批,厚植发展优势。“开工一批”活动在太原市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半导体硅材料产业园项目现场举行。该项目投资10亿元,占地225亩,总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拉晶厂房、切磨抛厂房、研发楼等设施,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成后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半导体硅片材料生产基地。活动现场,工程机械一字排开、整装待发。工程车辆齐声鸣笛,标志着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集中投产一批,增添发展活力。“投产一批”代表项目上海喆航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该项目依托自主研发设计团队,建有一条直升机生产线,可年产各类直升机80架。“希望企业加快量产步伐,加紧适航取证,发挥“链主”作用,强化本地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助推太原市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韦韬叮嘱有关负责同志要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本次山西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太原市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123.52亿元;开工项目37个,总投资92.19亿元;投产项目14个,总投资32.27亿元。滚动开展全省开发区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是省委、省政府建强开发区主战场主引擎的重大部署,对培育壮大产业、有效支撑转型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太原日报 殷雪鸢 梁涛)

山西太原:海纳百川起宏图,招商引资结硕果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汾河之畔,到南海之滨,不舍昼夜、分秒必争。6月13日至16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率山西党政代表团赴深圳考察招商。16日上午,“锦绣太原·携手鹏城”招商引资推介会隆重举行。现场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519.8亿元。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推动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所在。此次招商由韦韬亲自部署,推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设立13亿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研究出台9个专项政策,着力构建完善“一链一策”政策体系。深圳之行,就是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的第一步。 
     考察招商期间,韦韬分别拜会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
      6月13日,太原市党政代表团一行来到华侨城集团考察城市公园综合体项目,与企业负责人洽谈休闲旅游、场景商业、精品酒店等产业导入和在并发展前景。 
      6月14日,韦韬及代表团一行赴华为坂田基地,会见公司创始人、CEO任正非,就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在并项目,助推太原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在东莞市的华为松山湖基地,考察企业文化建设,见证煤矿军团全球总部项目落地签约,与华为公司洽谈交流,就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达成一系列共识。走访惠科集团,详细了解显示模组应用场景和液晶面板技术工艺,希望在基础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制造等方面深化合作。 
      6月15日上午,代表团一行在正威国际集团参观考察,希望企业全产业链布局项目。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座谈交流,听取投资案例,展开头脑风暴。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和深圳市城市规划展,重温改革历程,学习先进理念,与中海企业发展集团共话合作前景。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参观企业产品成果展厅,了解科技研发优势,谋划在并项目布局。 
      6月16日,代表团一行来到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进行工作会谈,以搭建市企对接沟通平台,拓宽多领域合作。在中国旅游集团,代表团一行了解企业业务资源、市场经营等情况,希望双方携手努力,整合开发太原旅游文化资源,共同谋划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旅游品牌。
     “一座千年古城、两翼强劲引擎、三重战略机遇、四个独特优势、五大产业集群”,“锦绣太原·携手鹏城”招商引资推介推介会上,韦韬以“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韦韬概括介绍了太原的历史人文、资源禀赋、发展态势。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他动情地说:“我

们将全力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只要到太原投资兴业,我们一定以诚相待、以心相交,提供最便捷、最高效的保姆式服务,让大家宾至如归、如沐春风。”
      韦韬说,太原历史底蕴深厚,产业基础雄厚,交通区位优越,能源保障有力,环境优美宜居,正处于国家、山西省战略布局和政策直接支持最多的时期,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山西省委部署,聚焦稳经济这个第一要务,全力推动三次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强力推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着力打造创新、产业、人才、开放高地,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努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各企业都是行业翘楚,主营业务、战略方向与太原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市企合作具有坚实基础和广阔前景。希望广大企业把太原作为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深度参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加大在并项目布局力度,推动形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同时广泛宣传推介太原,助力太原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太原市将加大政策供给,强化要素保障,提供最优服务,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投资放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的良好环境。
      据悉,此次招商推介会签约的项目涉及涵盖新材料、信息技术、绿色能源、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各企业家纷纷表示,要系统梳理双方契合点,将自身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与太原比较优势、政策优势紧密结合,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为太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太原市融媒体中心)

太原市: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2月17日消息,太原市政府办公室发布的《太原市“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提出,以市域一体化拉大城市框架、打造“双引擎”为着力点,担起省会城市责任,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凸显在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太原市将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发挥清徐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的带动作用,加强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统筹县城建设和园区发展,加强重点镇和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徐沟、姚村、大盂、泥屯等产城融合城镇新组团。推动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向中心城区外围、县城周边和中心镇延伸。 
     在打通市域多向联系通道方面,拉大城市框架,打通太原与忻州、晋中、阳泉、吕梁周边四市交通联系主动脉。打开向北通道,重点推进太忻大道、泥向线北延至阳曲县等干线道路。打开向南通道,重点推进滨河东路南延至清徐等干线道路,推进太榆道路交通互联互通,重点实施化章街、迎宾路至榆次,机场周边对外通道等连接工程。打开向东通道,重点推进迎泽大街至东中环等干线道路建设;结合108国道绕行线,适时推进府东街等连接线建设。打开向西通道,推进漪汾街西延道路建设,结合高铁新客站,完善周边道路网格局。 
      服务保障“双引擎”建设发展方面,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中,打通北部交通主动脉,在既有阳兴大道、钢园路、大运高速的基础上,新增“四纵一横”道路通道。通过实施泥向线北延、太忻大道等工程,加强太原与忻州、太原主城区与阳曲大盂、泥屯与阳曲的快速联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系,配套建设大盂产业新城启动区及周边产业板块区域路网。同时,推动山西综改示范区发展。贯通南部连接通道,在既有太太路的基础上,实施“四通一延”工程,打通人民路、大运路等断头路,实施滨河东路南延,实现市区与综改示范区的彻底连接,构建畅通便捷交通体系。
      太原市还将加强太原都市区城际铁路建设。加快启动编制都市区轨道交通规划,谋划太原至古交至娄烦市域城际铁路,太原至忻州市域城际铁路,太原至寿阳市域城际铁路。重点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推进综改示范区磁浮R1线建设,同步启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同时,构建“一环十二射多连”的市域高速公路网络。重点保障推进太原西北二环、盂县(晋冀界)—阳曲大盂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现有绕城高速公路调整为城市快速路,适时实施城市化道路改造和二环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线建设。(郝连爱)

“并力同心”隆晟统战工作站挂牌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心同德聚合力,砥砺奋进新征程。6月29日,“并力同心”隆晟统战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山西省太原市成立的第二家“并力同心”统战工作站。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薛东晓出席并为工作站授牌。
      今年以来,太原市统战工作把基层统战阵地全域提升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典型带动、规范有序、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从基础工作抓起,从要素保障入手,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力争在各县(市、区)建立一批“有阵地、有队伍、有主题、有品牌”的基层统战工作典型范例,真正把广大统战成员团结起来,发挥作用。 
      隆晟统战工作站是“并力同心”

品牌的实践载体,是广泛凝聚人心、汇聚统战力量的工作阵地。该工作站综合了法律财税、儒学研究、心理健康、商协会、非公企业等多种统战资源和统战元素,汇聚了1000余名民主党派、无党派、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民营企业家,特色鲜明,人才济济,是太原市创新开展基层统战工作的又一张新名片。
       隆晟统战工作站挂牌后将进一步健全机制、创优模式、提升效能,推动同心商务咨询、同心心理健康、同心侨商联谊、同心儒学研学、同心融媒体、同心商(协)会、同心企业合规、同心法税、同心楼宇乡街9大专委会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太原市融媒体中心)

战“疫”一线 太原人社在行动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上,我是党员。”“请给我任务,我是人社局的。”在山西省太原市疫情防控第一线,有这么一群“逆行者”,他们勇敢无畏,他们挺身担当,他们的名字叫——“人社志愿者”。
      最深沉的爱总是风雨兼程,最浓厚的情总是冷暖与共。芳菲四月,本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而疫情的“突袭”,却为初春的城市蒙上了寒意。在太原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人社志愿者”主动请缨,深入一线,为太原各区的防疫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 
      4月6日晚,人社局机关干部张虹彩积极响应所在社区组织号召,作为一名志愿者对杏花岭区博文苑居民进行了抗原检测试剂阳性筛查,入户分发试剂,帮助孤寡老人检测,12点前圆满完成任务,志愿服务得到居民认可; 

      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李峻同志,加入平阳路街道滨东社区志愿者队伍,参加小店防范区第三次春亭小区、内燃机厂宿舍和国瑞苑等小区的居民的集中核酸检测协助工作;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李德彪精心准备爱心餐,分别发放给义井东社区新冠病毒抗原筛查志愿者和把守路口的公安干警,让一线防疫人员暖胃又暖心;
      机关支部吉振飚同志参加千峰北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社区整理防疫物资照片; 
      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刘宏英参加坞城街办山西大学社区(封控区)志愿者工作,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区64栋楼进行配送菜、消毒、登记等工作; 
      机关党委田荟君,动员爱人一起参加迎泽区庙前街道海边街社区志愿者,配合属地全员核酸检测入户信息核对和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疫情不退,老兵不退!太原市

社保中心范飞、太原技师学院张英杰、太原市劳动监察执法队任雪丽,他们召必回、战必胜,奋战抗疫一线,尽显军人本色;
      小店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积极组织抗疫志愿者服务队深入西温庄乡后所营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 
      4月3日上午9点,根据太原市防控办通告,小店区人社局第一时间发出紧急命令,要求全体职工不得离并,随时待命。当天下午,小店区人社局全体职工全员返回工作岗位,迅速成立了由党组书记牵头,各领导干部任组长的疫情防控行动小组。下午4点,根据小店区委、区政府安排,派出干部职工71人分成五个组,开始正式对接西温庄乡开展防疫工作,具体配合西温庄乡后所营、薛店、西攒、西贾、横河等五个村的疫情防控工作。经过连续三天的昼夜奋战,于4月6日圆满完成对接村社区的全民核酸检测工作。 
      太原市本轮输入性疫情发生以

来,晋源区人社局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充分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性,发挥志愿者作用,组织了一支全区政府部门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抗疫先锋队,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坚决守住太原阵地。4月6日晚,对全体在岗干部职工进行动员,85名在岗干部职工无一退缩、尽数出战,组成8个抗疫工作小组投入防疫工作。4月7日凌晨5时,8个小组分赴义井街道8个社区,有序开展人员登记、扫码测温、秩序维护、物资搬运等疫情防控工作。截至4月7日下午16时,人社局干部抗疫队伍配合医务工作者、街道工作人员已累计完成32000余人次的核酸采样任务。
      维持秩序、巡院宣传、准备物资、归档登记……他们是奋战在疫情一线的“人社红”。口罩背后的面孔,他们的一言一行,或许微小,可就是这闪闪的微光,也能聚成星海,温暖人心。 
      无畏逆行,太原人社在行动。太原人社志愿者,他们是温暖的风,他们是寒夜的灯,他们的故事还在延续……

山西太原:返乡学子隔离点内收到暖心“创业函”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着暑假临近,重点疫情地区返(抵)山西省太原市的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们收到了一份来自太原市人社局的“创业邀请函”。
      因疫情防控需要,返乡的大学毕业生需要隔离。在太原各个隔离场所,除了日常温馨的呵护,每一位大学生还会收到一份放在床头的“创业邀请函”,字里行间是家乡求贤纳才的满满诚意。 
       一份“邀请函”,彰显了一座城市“爱才”的温度和“引才”的热度。为大力宣传太原人才政策,吸引优秀大学生尤其是太原籍优秀大学生回乡实习就业、创新创业,太原市人社局抢在毕业生返乡的第一落脚点,将招才引才政策宣传前移,创新落实太原人才政策举措,借助大

学生隔离静养之时,通过“邀请函”形式,宣传太原一系列引才、惠才、优才政策。“邀请函”中列明了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生活补贴、学费补贴、购房租房补贴、能力素质提升补助等各种补贴补助,详解了申请对象和申请条件等,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太原人才优惠政策,坚定回乡创业信心。
     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事业造就人才。山西太原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特殊性,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聚力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着力打造富有太原特色的人才高地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支战略人才力量,不断开创新时代太原人才工作新局面,让各类人才在并州大地大显身手,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太原融媒体中心)

太原市: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座充满时代活力的城市,除了是一座拥有良好人居环境的生活之城,更应该是一座聚合高品质美好生活体验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旅游休闲业态和旅游客群正在快速崛起,并成为各地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引擎之一,由此可见每个城市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重要性。
      1月17日,山西省太原市政府发布《钟楼街片区太原古县城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钟楼街片区、太原古县城将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要尽快完成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创建,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钟楼街片区的创建范围北起府东街,南至开化寺街,西起解放路,东至柳巷北路(桥头街东至五一路),包括通顺巷、柴市巷、规一路、规二路等25条道路。
将让街区在“保”与“用”中实现双赢 
      太原市将按照“政府主导、居民(商户)参与、市场运作、渐进改善”的指导思路,在钟楼街片区、太原古县城分别健全统一有效的管理运营机构,聘请国内一流文物保护、文化旅游等领域专家担任顾问,统筹谋划、综合协调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利用等工作。丰富管理模式,通过先进灵活的管理模式,有效平衡街区的“保”和“用”。 
      建设文明、绿色、卫生街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街区建设与当地社区有机融合,为各类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配备铭牌。合理设置造型美观的分类垃圾箱,建设收集转运设施,组织引导门店、商铺和游人分类投放垃圾,针对饭店、餐饮门店单独设立厨余垃圾桶,做到分类转运,及时清运,做好日常维护,确保垃圾箱完好无损。 
将各类遗产及周边环境串点成面 
      挖掘文化特色,融入休闲体验的各个环节;完善能够展示城市与街区历史文化风貌的各类文化符号。鼓励引入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激光扫描、文物数字化保护等技术,普查和记录钟楼街片区、太原古县城点状传统建筑遗存的空间属性和风貌特征,全面摸底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各类遗产及其周边环境串点成面。 
       鼓励完善诸如标志性景观、景点、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博物馆、文化馆、实体书店及图书馆(分馆)、小剧场等文化景观。鼓励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节事活动、晚间文化娱乐活动以及地方餐饮文化展示体验。
      明确创建空间范围,街区总占地面积不小于5万平方米或主街长度不小于500米;街区为步行街,有不少于2个主要出入口。确保周

边交通便利,公共交通便捷,在街区周边配套一定规模的停车场地。
将全力支持老字号回归焕发新活力
      复原和丰富传统产业业态,加大对太原本土中华老字号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让具备运营实力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太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卖企业全部入驻钟楼街片区、太原古县城。
      设立太原传统戏曲剧院、常态化非遗展示展演场所,划分展示、宣传等功能性空间,打造集“文化旅游综合体、非遗活态展示区、文化互动体验区、传统工艺集聚区、文化旅游目的地”等多功能性为一体的非遗阵地。
      更新、构建文化展示集群,在中心地段建设具有传统特色的城市书房、特色书店、图书馆分馆等,实现总分馆图书资源通借通还、数字服务共享、文化活动联动和人员统一培训;引进影院、小剧场、非遗文创、特色酒店、民宿等业态。(王宝香 郝连爱)

太原市: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业是最大的民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面对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影响,以及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量、增幅的日趋上涨,如何回应好党和人民对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关切,让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紧迫课题。
      为进一步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高质量就业,5月30日,太原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正式启动,太原市2022年“赓续文脉、逐梦前行”云招聘活动在太原理工大学同步开展。 
      活动由太原市人社局、太原市

科技局、太原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及各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承办。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山西招聘网同步进行直播。
       直播中,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分别围绕“省市人才引进政策”“大学生提技能、强创业相关政策”以及“大学生求职补贴政策”等作了详细解读。中国化学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太原南瑞继保电力有限公司、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厚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进行现场宣介,发布招聘岗位,直播观看量达到3万多人。 
      据了解,活动从5月30日至6月6日为期一周,将广泛征集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就业岗位,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以云招聘、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形式一体推进,组织100多家优质企业,提供岗位3081个,涉及工程师、设计师、计算机开发、自动化、建筑工程、运营管理、财务审计、产品经理等职

业行业。在“山西招聘网”搭建网上主会场,搭建企业招聘和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求职交流“云平台”,设置云招聘大厅和人才、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专题页面,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切实满足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
      就业稳、人心安。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还应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等。只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地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答好大学生就业这道“民生考题”才更有把握。(太原市融媒体中心)

太原市:“四进四亮”激活力 “暖蜂驿站”助治理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业群体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到驿站报到,目前,太原市已有500多名新就业群体党员到社区报到。
明服务事项,引导新就业群体亮职责
      坚持“先予后取”工作理念,以全市700多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体,采取“基础服务+帮办代办”机制,整合民政、司法、人社、工会、共青团等部门资源,将服务工作、项目资金等延伸下沉到“暖蜂驿站”,提供包括劳动维权、婚恋交友、特殊关爱、生育保障、法律援助、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等6类30项帮办服务,实现“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增强驿站吸引力。
      引导并建立“新就业群体”基层治理“五员”职责,建立社区网格员与“新就业群体”的“1+N”结对联系机制,开展“安全隐患直接报”“随手拍”,打造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的“流动前哨”。
     目前,“暖蜂驿站”服务人次已达3万余人次,组织政策法律业务知识讲座500余场,“小哥”共发现上报涉及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社区治安等基层治理问题1600余个。
融红色文化,引导新就业群体亮承诺
      坚持红色文化引领,通过“暖蜂驿站”配置的电视、党报党刊、宣传栏等阵地资源,向“小哥”开放阅读、观影等服务,让“小哥”喝水歇脚休息之时,能听到党的最新政策,看到便民服务事项、帮代办服务清单、了解到积分兑换项目、入党流程等,引导新就业群体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鼓励新就业群体亮出承诺,参与基层治理。通过驿站“微心愿墙”,双向认领,组织党员志愿者积极认领“小哥”微心愿、“小哥”党员认领群众微心愿,让“心愿”变成现实,让爱心传递温暖,目前,全市共实现微心愿550余条。
定激励制度,引导新就业群体亮行动
       坚持制度与激励并重,区分快递、外卖、网约车三类群体制定新

     递小哥分散在街头巷尾,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在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目前,山西省太原市快递行业从业人员1.4万余人,外卖配送行业从业人员1万余人,网约车行业从业人员2.4万余人。如何将“流动”的新就业群体吸引过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和价值感,是“两新”党建的重要课题。
     为了做好新就业群体思想引导、凝聚服务、排忧解难工作,太原市印发《太原市创建新就业群体“暖蜂驿站”的实施方案》,通过整合一批、改建一批、共建一批、新建一批的“四个一批”方式,打造1300余个“暖蜂驿站”,形成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服务阵地体系;通过建立“四进四亮”工作机制,创新服务体系、动员体系和融入体系,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注入“红色动能”。
设统一标识,引导新就业群体亮身份
      坚持提升辨识度,线上线下同步启用统一logo标志,按照“有休息座椅、有雨衣雨伞、有应急药箱、有充电设备、有报刊书籍、有空调电视、有免费WiFi、有饮水机、有微波炉、有工具箱,统一驿站标识、统一服务项目、统一制度办法、统一登记备案、统一评价考核”的“十有五统一”标准,实现服务阵地标准化建设,增强“暖蜂驿站”影响力。通过“双找一联”(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联党员)、发放“红色礼包”等方式,吸引新就

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积分奖励办法,“小哥”通过参与基层治理换取积分,积分可享受日常用品兑换、社区食堂就餐打折、行业评优评先等,增强驿站生命力。街道社区和新业态企业党组织按照活动区域、工作性质组建“党员车队”“雷锋车队”“志愿服务队”等服务品牌,以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示范,带动广大
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目前,“小哥”共参与疫情防控、创城创卫、爱心送考等志愿服务1800人次,开展志愿服务1200余次,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在城市基层治理中“流动前哨”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太原市融媒体中心)

太原市: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徉于家门口的特色街区,享受便捷、惬意生活;落日余晖后,结伴出行,观璀璨夜景、赏精彩演艺、品丰富美食;休闲之余,欣赏首店新品,提升生活品质,感受满满国际范儿……
      山西省太原市积极打造一批新业态,让城市更有活力和温度,使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居民及落地商家、观光游客等,体验到舒适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如今,创新太原,欣欣向荣,活力澎湃。
出台硬政策,打造软环境
商户心语:办事更高效
      太原,用政策“硬举措”打造发展“软环境”,厚植投资兴业沃土;追梦者,发展环境海阔天空,创业干事元气满满。在并州大地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蓬勃兴起,一个个市场主体迎春“破土”。

      出台“硬”政策。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把握“三无”“三可”要求,太原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项决策部署,以项目需求为导向,以便民利企为目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营商环境改革工作机制。
       去年11月,印发《太原市“十四五”营商环境建设规划》。制定实施18项营商环境指标便利化改革行动计划。将营商环境改革任务纳入“13710”督办台账,跟踪到底、销号清零,倒逼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效果是市级九大类3373项行政职权全部上网公开,办事群众“一单在手、一目了然”;极限压缩环节、材料、时限和自由裁量空间,市级审批事项压减率21.5%,审批环节压减率51%,申报材料压减率55%;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压减65%。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便利感得到几何级提升。
       提供“软”服务。审批制改为备案制,100多页的资料缩减到5页以内,让企业“省力气”;通过查看电子材料审验,不再要求提供各种原件,让企业“少跑腿”;网络上传备案表后,不再提供其他资料,让企业“不出户”。去年11月,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施工劳务企业资质备案数量创历史新高。以往每月审批量30家至40家,当月备案量激增到200多家,释放市场主体增量超过5倍。
     小店区对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实施“综合受理,一窗通办”新机制,高峰期长队如龙的景象消失了。万柏林区推出“个体营业执照”与“食品小经营店备案”同窗联办模式,个体工商户到一个窗口、填一次申请、做一回承诺,半小时办完开业前全部手续。太原市开创“零障碍”服务模式,“7×24小时自助办+周末不打烊+中午不断档”全天候、全景式政务服务,打通了“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堵点痛点……
      争当“标杆市”。群众好办事,

      去年10月,南海街开始打造以“烟火气、市井味、慢生活”为定位的民俗文化特色餐饮街区,新增设置近60个摊位,可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趁此契机,陈师傅租了个外摆货架做烧烤生意,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听说咱这条街要打造成‘网红打卡地’,网红不网红的咱不懂,但街道是更美了,咱的生活也更舒心了,对咱们住的街道、城市更信任了,这里以后肯定会更好。”看着诸多新变化,78岁的老住户赵启英和居民们欣喜万分。
      南海街市太原市“一区一特色街区”的试点。目前,太原市正因地适宜、有序推进10条以上县(市、区)域特色商业街区(步行街),扮靓如城市“橱窗”的街区,预计布局商品、各种摊位及定时定点的临时售卖点8000个,带动就业2万人,使这座城市更有温度、让市民的幸福更有质感。
首店密集来,提升国际范儿
企业心语:太原更可亲
      周末时分,很多市民会带着孩子,奔赴位于南中环街的山西国际金融中心A座五层,“网红书店”钟书阁太原店就坐落于此。大家来汲取知识,也来感受视觉盛宴,原来,读书这件事也可以如此美妙。
      走进去,镜面天花板倒映着阶梯式书架,重塑层峦叠嶂的山峰,呈现出错落交织的视觉震撼。读者们或围坐在书桌前,或坐在台阶上,手捧一本书,沉浸在书香世界里。众多市民坦言,“魔幻的3D设计,集阅读、咖啡、文创、活动和影音视觉相结合的五维空间,太棒了。”
     “青睐并入驻太原,缘于这里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市场潜力。”该店店长表示,去年2月10日试营业当日来了几万人,自此连续一周日均客流6万人次,掀起了一阵春节“读书热”,由于太火爆,出于防疫需要和人员安全的考虑,一度临时调整营业时间;这一年多来,凭借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他们享受到了不少补贴;还有不少机关单位纷纷

自然想干事。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数据显示,太原市去年实现疫情影响下市场主体逆势增长,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25347户,比2020年增加33814户,增长36.94%,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实现良好开局。
      今年,太原市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标准,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行企业开办极简审批,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一网通、一窗办、半日结、零成本”;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市场准入领域高频事项告知承诺“全覆盖”;提升涉企经营审批效能,供电、供暖等小型市政设施接入实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服务;扩大政务服务“不打烊”覆盖面,实现更多便民利企事项自助办理。
      太原市在推动市场主体倍增上争当全省标杆,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外引内育并举、大中小微齐抓,全力以赴推动市场主体上规模、增活力、提质效,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万户以上。
打造特色街,扮靓城市“橱窗”
居民心语:生活更丰富
      端坐街道南北两端的石狮、依次悬挂的椭圆形大红灯笼、各种民族特色的美食店、增设的颇具特色的新式货架……下午时分,50多岁的陈师傅照旧在南海街上溜达了几圈,嘴角上扬,笑意盈盈。
       居住多年的这条街不仅焕然一新,还助力他的小生意日益向好,他打心眼里高兴。边走边看,陈师傅最后停在中段位置的一个外摆货架张罗起来。作为上世纪70年代末太原市最大的集市之一,市民们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和历史文化的交融积淀,赋予了南海街最袅绕缤纷、至繁至简,也最深入人心、难以割舍的烟火气息。为提质升级,2018年以来,南海街先后实施了违建拆除、立面整饰、亮化照明等综合提升工程,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改善。

来采购书籍。“政策的扶持与市民的厚爱,让我们对发展很有信心。”下一步,他们还将走进学校、社区等,助推全民阅读活动。
     这就是首店经济的“魔力”,其产生的效应可见一斑。首店经济,由上海最先提出,即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此开设首店,产生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的“双赢”,是一座城市消费市场敏锐度、成熟度和开放度的重要体现。
      钟书阁是太原市“首店经济”的一个缩影。随着近几年太原市市场环境的不断成熟和开放,“首店经济”活力更加显著,路易威登、特斯拉、华为政务……一些“大牌新面孔”逐步走进并州、定居并州,使太原市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夜经济丰富,“市井气”鲜活灵动
游客心语:游乐更开心
      “斑斓绚丽,别样之美,不虚此
行。”市民张女士近日接待了几位外地朋友,灯火璀璨、游人如织的场景,有吃头、有玩头、有看头、有文化的夜经济,令他们流连忘返。
      华灯初上,走进钟楼街,青砖缀彩,古风悠然,飞檐翘角处霓虹耀闪,古老与时尚交融,历史与现代“重逢”,美轮美奂。漫步太原古县城,丰富多彩的街头演艺,精彩刺激的民间杂耍,街道两侧极具特色的文创小店、美食铺子、非遗体验馆等不同的夜间消费业态,多姿多彩。食品街上灯影绰绰,琳琅满目的摊位,热气腾腾的美味,热闹非凡。感受了夜幕下的繁华、灯影中的绚丽、人潮涌动的欢乐,他们笑着说:“很有魅力,很喜欢。”
      据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购物中心每天18时至22时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二分之一,预计在2022年,夜经济的规模将达到42万亿元,夜间经济已成为城市消费的“新蓝海”。

      夜经济,是人间烟火,更是城市之光。初步统计,太原市不少地方的夜间游客占到全天游客的三分之二。目前,太原市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夜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超市、大型商场等延长营业时间,延长公共交通夜间营运时间,完善网约车夜间车辆调度,多方面支持夜经济。同时,太原市也正着手推进货郎经济,将会在一些公园和景区安放流动的厢式小货车,为市民提供身边的“流动便利店”。
      夜里的并州城,车如水,人如龙,灯正好,夜正喧;太原之夜,“市井气”鲜活灵动,愈发精彩。(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太原市构建立体化城市绿化新格局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头见蓝、推窗见绿,漫步城中,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有鸟语、有花香。山西省太原市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加快2035年“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步伐。8月16日,山西省太原市政府办公室公布的《太原市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实施方案》显示,太原市将大力推进屋顶、墙体、桥体立体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具有太原地方特色的空间立体绿化风格和丰富的城市新景观。
      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建筑屋顶绿化(含裙房屋顶)、建筑墙面绿化、桥梁绿化等。
      城六区结合实际选定立体绿化重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带动周边街区立体绿化发展,逐步建成一批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示范区。每年

各区至少新增屋顶绿化2万平方米、墙体绿化0.5万延长米、桥体绿化1000米,综改示范区、中北高新区各至少新增屋顶绿化0.5万平方米、墙体绿化0.3万延长米、桥体绿化500米,西山示范区对负责审批的建筑大力推进立体绿化,市区建成区范围五年内基本完成立体绿化建设;新改扩建项目同步实施立体绿化,立体绿化实施率达15%以上。
      屋顶绿化。新建的公共建筑、市政公用设施、住宅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实施屋顶绿化的,在项目审批时将屋顶绿化列入配套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鼓励具备条件的新建公共建筑屋顶绿化面积不少于建筑占地面积的30%,工业建筑屋顶绿化面积不少于建筑占地面积的20%。建筑层数少于12层且高度低于40米的非坡屋顶新建建筑及建筑裙房、竣工时间不超过20年且屋顶坡度小于15度的既有建筑在项目改建时,在符合规范及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实施屋顶绿化。
     墙体绿化。除因文物保护、国家安全、监狱、危险性工厂及仓库、电站、军事区域、电信、学校、医院等对保卫或人身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单位以外,需要设置实体围墙的,鼓励对围墙实施立体绿化;需新建透空栏杆的,鼓励同步实施立体绿化。
       桥梁绿化。新建、改建的桥梁(含跨河桥、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宜将立体绿化列入配套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已建成的桥梁等市政工程在符合规范及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宜逐步实施立体绿化改造。
     太原市设立市级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推广专项资金;城六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相应安排专项资金保障立体绿化实施的工程项目资金和维护经费。(太原市融媒体中心)

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助力“数字太忻”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衍生出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数字经济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现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去年以来,山西提出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在信息时代如何向数字化迈进。8月18日下午,在山西省太原市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数字太忻论坛现场,来自业内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研讨“数字太忻”课题,寻求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之路。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山西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是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未来将是山西全省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开放高地。
      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王建峰介绍了数字太忻的发展构想。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将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太忻数据流量谷,全方位布局数字太忻发展,全面促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现绿色共享、数智赋能。
      中国联通山西分公司副总经理吴彤表示,中国联通将锚定数字经济主航道,助力太忻一体化战略强势起步,做数字太忻的“铺路人、赋能者、护航员”。该公司将构建云网端数一体化安全产品体系和安全运营服务体系,勇担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构筑网络空间攻防兼备、安全可信的第一道防线。

      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教授郭庆来从“数字+能源”的角度助力太忻低碳发展。他表示,当前在“双碳”目标战略背景下,对能源提出了提升能效、降低碳排的新要求,这就需要通过建设能源互联网为能源系统进行数字化、智慧化赋能。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目前存在以制造业为主节能减排压力,碳达峰任务艰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程度较低,实现智慧化能源互联的需求迫切等现实问题。所以,应当加快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能源互联网中心,服务政府、能源企业、能源用户、社会公众等用户;建设能源大数据中心,实现省域综合能源系统的数字化;建设智慧能源大脑,实现省域
综合能源系统的智慧化。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智慧城市处王威博士认为,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城镇化发展,提升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有助于帮助群众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这对太忻一体化发展大有裨益。
      “‘数字太忻’是一次机遇。”山西低碳云账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尉言说,“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的低碳管理,这为我们公司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低碳云账户的切入也将助力区域碳核算、碳足迹管理等,我们有机会以低碳管理的方式赋能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发展。”

太原市:以精细化管理建设幸福宜居家园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新时期城市爱国卫生工作的深化和发展,是促进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2月,山西省全面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将极大地改善城市卫生面貌和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完善和拓展城市的整体功能。
      太原市将在2022年到2024年的创建周期内,开展市县乡三级联动,太原市城乡管理局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所属单位、城管系统各部门各司其职、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为群众打造干净整洁、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千方百计促发展 加强设施管理水平
      做好道桥设施养护。养护道路13条;维修了东缉虎营、坞城路、安宁街等破损便道。加大排水管网养护,共疏通管道715.6公里,清掏检查井、进水井10.1万座次,更换井盖、井箅611套,安装防坠网869个,维修升降井1884座,改造排水管网2856米,清淤管涵工程20项、9137立方米;补充无主井盖733套,全市井盖完好率99%以上。养护桥梁149座,完成南中环桥、龙城大街东延地下通道、东中环坞城东街地下通道等532项施工。
     加强市政设施管理。规范管理施工占道,加大在建工程服务;开展排水口、停车场、架空线缆、道路裸露钢筋等专项排查,保证市政设施平稳运行。上半年,共办结各类问题1.2万项,反馈及时率、交办处理率、服务满意率达95%以

上。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晋阳污水厂二期已于6月29日注水联调;北郊污水厂改扩建工程已完成桩基土方外运;杨家堡污水厂工程可研、初设已批复,工程设计、勘察招标已完成;龙城污水厂计划年底前完成土地、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和设计、监理、施工等招标工作。建成区7座污水厂日处理污水106吨,集中收处率达84.15%。
      推进雨污接点改造。补齐处理设施短板,解决汛期污水溢流直排、积水内涝等问题,强力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已开工41处,完工21处。
      推进照明全覆盖。规范整治漪汾街等5条主干道故障隐患964起,主街道着灯率98.7%,完好率98.5%。制作楼体动画120条,重大活动期间楼体亮化光彩夺目。
全力以赴抓整治 改善市容环境质量
      强化渣土运输管理。出动环卫
执法人员1400人次,车辆520台次,检查工地2700处,查扣违规15台,整改53起,重点整治无证运输、苫盖不严、沿途抛洒等;加强道路扬尘管控,查处问题1268处,停工整改8处,在建项目全部达“六个百分之百”。
       持续进行广告治理。以灯杆、电杆、居民楼院等为重点,集中开展小广告整治。全面清理影响市容市貌的违规广告。5月份以来,累计清理楼院5.8万座、小广告33.7万条。
      扎实推进“门前三包”。制定了《开展爱国卫生季活动的通知》,组织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强化门前卫生保洁,整治乱设摊、乱搭建、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乱吊挂、乱堆放等。环卫中心印制责任牌、责任书5.6万份。区(县)城管环卫部门与临街单位签订责任书,悬挂责任牌,强化责任区制度的落实。
以人文本惠民生 提升清洁美化行动

      扩大机扫范围。凡道路宽20米以上、路面平整、排水设施好的路段,全部机扫冲洗。按照“人歇车不歇、倒班作业”,加大机械作业频次,作业水平明显提高。
      强化洒水抑尘。机扫洒水车在加水时加配抑尘剂,在机扫洒水作业的同时,将抑尘剂溶液喷洒到路面,提高了保湿效果,有效抑制了道路扬尘。
      持续开展序化整治。采取错时执法、延时执法等措施,依托数字化城管,对占道经营、露天烧烤实行精准管控、快速处置,市容环境明显改善。
      有序开展垃圾分类。制定了分类工作方案和计划,从开展源头减量、深化宣传教育、规范分类体系、健全基层治理方面常态化持续推进分类工作。下发了加强餐厨垃圾管理的通知,规范餐厨废弃物治理,回收利用率达35%。
      推进“厕所革命”。严格按照“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标准强化公厕管护。尤其是疫情期间,严格落实防控要求,做到入厕扫码。每日对坐便器、把手、洗手台、纸篓进行消杀。组织对旱厕进行摸底,共登记178座。下发了旱厕改造方案,要求各区围绕“清零”目标抓紧改造,对废弃旱厕及时拆除。截至目前,已改造5座,8区县落实资金4200万元。
      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整治。规范设置67处便民经营点,提供摊位5422个。设置独立便民摊点432处,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太原融媒体中心)

太原市:厚植沃土铸新魂 赋能温养新组织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领域和重要阵地。近日,山西省太原市出台《关

于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积极响应、迅速行动,采取多种形式传达学习、组织培训,1.6万余名两新组织党员通过“随手拍”、向社区报道等方式参与社区治理,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理论铸魂 新心强引领
      太原市六味斋党委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每日一题、每月一考”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栏,每天发布知识点,每月进行网上测试评比,200多名党员职工积极参与。设计制作20余个形式各样、内容丰富的展板、海报,通过“行走课堂”引导党员职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组织开展“手抄党章记使命”主题活动,全体党员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笔一画工整书写党章,一字一句铭记党章内容,着力把党员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
      山西兴业集团党委制定下发学
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方案,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组织党员升国旗、唱红歌、重温入党誓词,引导全体党员职工以坚强的党性武装头脑、塑造品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邀请市委党校专家为学员讲理论、讲政策、讲形势、讲任务,开展“党组织书记讲党课”活动,营造浓厚学习贯彻氛围。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组织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学习强国”APP、党员微信群、微视频等方式随时随地开展“指尖”学习,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兴业集团落地生根。
多元宣传 新悟铸共识
      太原传化公路港党支部采取“支部班子带头学、线上线下全面学、组织测试精准学”的方式,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园区落地落实。支部制定每日“1小时”学习计划,利用晨会时间,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学习资料。线上运用“物流党建指尖微课堂”,支部每日推送学习内容,累计

推送80余条,督促党员定时打卡;线下向货车司机发放“口袋书”100余册,方便利用碎片化时间强化学习。利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型网络知识竞赛小程序线上答题,将竞赛学习积分同支部党员积分兑换激励机制相结合,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
      山西省厦门商会党支部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小店区平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侯丽琳到商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五个故事讲述了参加党的二十大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大家分享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激励引导民营企业家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杏花岭区大东关街道建设北路南社区暖蜂驿站开展“引‘新’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专题宣讲,邀请市委党校宋百成教授全面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21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劳动者面对面谈认识、讲体会,着
力凝聚“新新”力量思想共识。
发挥作用 新法享硕果
      中海企业集团太原公司党支部开展“保交楼、稳交付”承诺践诺活动,公司领导班子带队,各部门包楼包户查验,保证进入每家每户,确保交付到位,并在交付进度、质量、满意度、房屋问题处理等维度全方位跟进,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购房人拿证时间,用实际行动支持并助力“房证同交”发展。深入推进工地开放日活动,邀请业主实地了解施工用材用料,监督施工品质;发起客户体验官行动,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提升工程质量、确保高品质交付的强大动力,不断用行动践行中海企业集团担当。
      太原复兴不锈钢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第一时间向企业干部职工传达学习中北高新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部署会精神,切实将会议精神贯穿到公司5S现场管理法;推进生产与学习相结合,在生产现场陈设宣传展板,让企业领导干部、

技术人员、工人在各个生产要素中进行有效学习,促进企业实现“更高的质量、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服务”生产经营目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太原市多种形式传达学习和积极培训两新组织党组织,在“民之小事”里传递党的温暖,提高了党员的专业化能力和服务水平,拓展了基层新型组织的社会功能,为新型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太原经验。(中共太原市委组织部)

山西•太原

杏花岭区

杏花岭区:“四个延伸”推动网格治理实体化运行

      “花岭区作为老城区、老工业区,老旧小区多,人口密度高,社会属性复杂,居民诉求多元,基层治理难度较大。我们深刻理解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动员暨培训会议指出的‘要建好网格、深化治理’‘小网格能有大作为’等指示要求,全力落细落小,落到实处。”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委书记侯森表示。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杏花岭区按照党建引领、双网覆盖、全科网格、科学治理的工作思路,通过组织架构、队伍力量、活动场所、服务事项“四个延伸”,织密基层小网格,做实治理大文章。 
      组织体系延伸。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在辖区范围内开展网格基础数据大清底,将林田路井、矿产资源、河流沟壑等风险隐患点进行全面摸排,对原来边界交叉、归属不明小区、楼院重新划分为811个网格。在优化网格设置的同时,同步成立网格党支部221个、网格党小组590个,3.31万名党员全部编入网格,以党的组织体系重构优化网格治理体系,形成党建与治理“双网”融合新格局。 
      队伍力量延伸。建立“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的网格团队,通过从社会招聘754名专职网格员,从退出社区“两委”岗位干部中选聘57名兼职网格员,从楼栋长、单元长、国企退休党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等群体中招募7289名网格辅助员的方式,扩充网格治理力量,网格工作团队实现由“1”到“1+1+N”转变,为提升基层精细化、精准化治理水平提供坚强队伍保障。 
      阵地建设延伸。在原有区域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杏花岭区

党群服务微站“三级平台”的基础上,将活动阵地延伸到网格,按照有统一标识、有组织架构、有职责清单、有工作流程的“四有”标准,设立996个网格党群服务微站,真正实现“网格有点、社区连线、街道成面、全区构网”的阵地体系。
       服务事项延伸。在原有常规事项基础上,将基层党建、便民服务、重点人群管理等纳入网格服务范畴,形成6大类37项网格服务事项清单,建立网格员8项职责、网格辅助员6项职责和网格管理相关配套工作制度,把“办事窗口”搬到群众的“家门口”,让群众来一次就知道在网格能干什么。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社保缴纳、社会救助、残疾服务等代办服务,将贴心“微服务”精准投送到千家万户。(中共太原市杏花岭区委宣传部)

杏花岭区:多措并举保障市民生活所需

杏花岭区

      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高度重视防疫和生活物资的储备、管理等工作,优化流程、简化程序,全力以赴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为居民群众基本生活提供充分保障。
      位于杏花岭区的丈子头农产品物流园是全省唯一国家级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太原市应急物资中转站,承担着全市应急储备、民生保障、稳定物价的重要使命。最近几天,物流园一手抓防疫,一手保供应,托稳市民“菜篮子”。 
       太原丈子头农产品物流园目前供应量每天约2000吨,其中蔬菜约800吨,粮油约500吨,水果以及副食约700吨,主要蔬菜来自河北、山东及河南。同时,在杏花岭区政府强有力调控下,物流园还开

通了绿色通道。
      在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保障方面,在做好生产企业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杏花岭区指导企业做实做细员工的日常管理,加强外地员工的健康监测,协助企业做好生活、生产物资调运,及时梳理上报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
      在重要生活物资储备、供应和价格监测方面,该区明确重点,实现粮、油、蔬菜、肉、蛋、奶等重要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做好居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在农户蔬菜生产供销方面,杏花岭区已做好摸底排查,全力帮助辖区农户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引导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信息沟通和产销衔接,并协助周边县区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切实为农户排忧解难。(中共太原市杏花岭区委宣传部)

万柏林区

山西•太原

万柏林区:红色物业“暖”到居民心底

     “了快二十年了,这里的变化我最清楚。真的想不到,这个几乎没人管的脏乱差小区,‘红色物业’一进来,就‘活’了起来,我们大家也有了精气神儿。”对于小区的变化,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走进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玉园翠景小区,车辆停放有序,绿植生机勃勃,地面干净整洁……若不是看到曾经的老照片,很难想象,过去这里是一座脏乱差的“大杂院”。 
      玉园翠景小区的改变,仅是万柏林区推进“红色物业”项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万柏林区逐步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物业企业、业委会、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新格局,让城市基层党建底色更红、城市社会治理更精细、城市环境更优美、群众生活更幸福。 
健全组织体系,引领服务方向 
      物业,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百姓生活。然而,由于其水平参差不齐、管理缺位等原因,导致居民群众投诉率居高不下。 
      如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万柏林区聚焦小区物业管理这一民生痛点、治理难点,推进实施“红色物业”项目,以小区物业服务为突破口,注入“红色基因”,着力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缓解物业和居民日益紧张的对立关系,慢慢消除“阻碍的墙”。 
      滨河花苑小区建于2000年,过去由于物业管理缺位,小区道路破损,绿篱缺失,楼体墙皮斑驳脱落,停车无序,存在各类安全隐患,居民对物业颇有怨言,矛盾时有发生。 
     在万柏林区委组织部的指导和街道、社区的帮助下,滨河花苑小区物业党支部成立。通过发挥党建

万柏林区

引领作用,物业开始转变观念,从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着手,让服务更入情入理。
      “如今物业服务跟上了,小区居民满意了,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压力,现在社区各项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利。”滨河社区党委书记感慨道,一个好的物业能够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成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好帮手、好推手。 
加强社区领导,确保服务质量 
      为全面深化党建引领物业行业发展,万柏林区从顶层设计入手,出台项目化推进“红色物业”的具体举措,并将其纳入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同时,成立物业行业党委,构建“两新工委统筹指导,行业部门齐抓共管,街道社区兜底管理”的工作机制,畅通“红色物业”标准化、规范化“运行轨道”。 
     “我们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派指导员帮建等方式,构建起居民小区党组织、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共建模式。同时,推行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物业服务全面融入城市基层党建。”万柏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此基础上,万柏林区在全区物业企业中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让“口袋党员”亮身份,引导物业企业当好“红色管家”,全面推行物业企业党员“亮牌”上岗。 
     截至目前,万柏林区已在全区667个居民小区、318家物业服务企业中,成立物业党支部59个、红色业委会21个,组建“红色家园党建工作组”137个,党建引领物业行业高质量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强化凝聚力,提升服务水平 
      万柏林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聚焦居民需求和管理难题,优化“红色物业”的“红色服务”,坚持线上线下服务并行,放大“红色效应”,让一个个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世纪柏林小区电动车棚停车位严重不足,新建车棚因为电费问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万柏林区

     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不动摇,区位优势充分释放,城乡融合规划蓝图和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核心城区能级和辐射带动力逐步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万柏林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集聚区、创新活力引领区、绿色生态示范区、品质生活体验区、文明和谐幸福区夯基垒台。
      突出城乡统筹规划,构筑产业布局“新蓝图”。一是改造拓展城市空间。坚持把城中村改造、城边村改造、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西山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作为全区一号工程,通过“撤村建居”和“产业上山”,全面盘活土地资源,为全面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奠定良好基础。二是稳妥进行区划调整。坚持城乡一体,积极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王封乡、化客头街道,设立王化街道,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街道化,将西山广阔空间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最大限度整合公共资源,促进各类要素和资源向街道集聚。三是加大片区综合开发。紧紧抓住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重大历史性机遇,实施以产业布局为核心的片区综合开发,以东社—西铭片区为核心,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依托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生态文旅休闲产业集群;谋划启动高铁西站商务区建设,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四是加快推进组团式发展。以迎泽西大街、太重、大众等重点片区为主战场,推进太重集团退城入园、大众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高品质推进深度城市化,形成

题,遭到部分居民反对。小区物业党支部及时召开物业、党员、居民代表联席议事会议,确定收费标准,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滨河花苑小区居民曹女士通过小区“红色物业”物管帮手机APP,反映下水道经常堵塞一事。接到平台信息后,物业人员及时安排人员上门疏通,得到居民的称赞。
      据介绍,依托“红色物业”,万柏林区妥善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车辆乱停、垃圾乱倒、监控缺失、路灯不亮、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500余件,答复率和居民满意率均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在“红色物业”的组织下,万柏林区各社区还组建成立了“万管家”“拍拍团”等居民自治队伍,参与小区巡管、文明监督、矛盾化解等工作,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山、水、林、人、城、产”和谐共融的新型城市社区。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新品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一是完善路网体系。改造提升西机东路等54条次干道和小街巷,全力配合地铁1号线、3号线建设,高标准开展辖区内东西山旅游公路和1条“四好农村路”建设,“三河”快速路15分钟通达西山。二是提升城市品质。重点开展创城“六大工程”,扎实推进人居环境、交通秩序、市场运营、市民文明等方面“五治五提升”集中行动,稳步推进133条“背街小巷”提档升级,2022年全区计划改造老旧小区32个,涉及居民14566户,截至7月底,已全部开工,开工率达100%。三是加强精细化管理。以智慧城市指挥平台为载体,构建“全时段、全区域、自动化、多途径”的事件预警网络和协同治理体系。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成全市第一家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并投入使用,全区垃圾实现减
量10%以上。
       突出公共服务供给,健全普惠共享“新体系”。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带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全区中心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实施教育强区战略。持续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教育联盟、集团化办学、“名校+新校”“名校+普校”等办学模式,引进山大附中、省实验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2021年以来新建小学5所、公办幼儿园3所,新增优质学位7200个,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二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积极争取省市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与山医大一院合作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市妇幼长风院区建成运营,全力配合市第三、第四人民医院新改扩建项目,初步建立起“15分钟医疗圈”。积极推进31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处置能力切实提升。三是协同推进养老事业产业。全力打造“1+14+N”养老服务模式,加

快推进区老年医养照护中心等项目建设步伐,高品质建设9个省、市级“社区养老幸福工程”,高标准建成65个社区食堂,扎实推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养老服务新格局,万柏林、下元两街道先后被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四是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和三级全覆盖的退役军人保障体系,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推动社会救助改革创新省级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未参保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众实践创新试点,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规范化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五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九院文体中心,完成14个综合文化站、119个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配置,总投资4.9亿元的锦绣山河美术馆开工奠基,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选址工作完成,即将开工建设。六是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全区设置体育健身站点140个、健身路径290套,覆盖全区每个村、社区;全区体育场地设施有41类1591块、场地面积26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
      突出资源优化配置,打造要素保障“新格局”。结合实际,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一是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落实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集体户制度等户籍制度改革,简化下放落户审批手续,加强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流动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二是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份合作制改革、赋码登记、权证颁发等工作,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14000余亩承包地确权到2896名农户手中。全面建成信息一体化、管理规范化、运行透明化的为农服务综合体系,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集体资产出租等交易服务及农村产权交易深入开展。三是加快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制定支持银行类金融机构入驻奖励办法,大力引进股份制银行、

城商行、村镇银行,完善银行业网络布局。高标准打造金融集聚区,引导银行、保险,担保、小额贷款、基金等公司设立网点及分支机构,不断增强金融资源集聚辐射效应。 (作者:李明,系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兴华街道:党建赋能强筑基 老旧小区“新”“心”相印

万柏林区

     市发展得好不好,除了要看高楼、广场这些“面子”,也要看老旧小区这种不起眼的“里子”。
      一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紧抓老旧小区改造的痛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党建+老旧小区治理”工作模式,整合服务资源,有效破解治理难题,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打造群众满意的居住环境,着力构建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勤抓党建筑核心
      街道党工委成立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作总指挥组,执行书记主任双组长负责制,涉及六个老旧小区改造的社区成立分指挥组。在条件成熟的老旧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如在玉园翠景小区建立业委会,在条件不成熟的老旧小区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共同参与小区治理。
多元共建聚合力
      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工作制度,联合社区书记、监管方、施工方、物业经理、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召开协商议事会,集体研究解决雨污管网改造、车位划分、小区绿化带提升等改造各阶段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截至目前,街道、社区党委召开小区改造专题会议26余次,协调解决楼顶漏水、污水管

道堵塞、停车位划分、私自种植等问题31余个。
走访“三问”解民忧
      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意见征集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改造需求及意愿,针对群众多元需求,分类建立需求台账,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原则,不断完善修订改造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紧贴小区实际,改造符合民意;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建议,把居民的意见建议作为改造的努力方向;通过电话回访、入户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居民群众对改造效果的满意程度,确保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办成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
共治共建享服务
      从征求民意到施工监督再到施工验收,居民全程参与,不断优化改造方案、严格施工监管、健全小区功能、完善服务制度,充分发挥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探索老旧小区治理新模式,实现“共建、共管、共享、共治”新格局。今年以来,街道已完成了排污宿舍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社区党委将继续贯彻党建引领作用,切实把基层党建与基层其它民生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兴华街道人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兴华街道党工委 刘晓凤)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 近邻共筑幸福万柏林

万柏林区

     “民群众在哪里,民生需求在哪里,党建就应该覆盖到哪里。”住宅小区不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委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小区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关系居民幸福指数。

润景园著小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长风西街街道地矿社区,属于新建商品住宅小区,共计11幢1900户约3764人,紧邻和平公园,周边共同教育、餐饮、金融、医疗等不同行业70余家商户。现有6个网格,各类党员516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地矿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找准民生需求,积极发挥党组织、物业、物管会和党员群众等主体作用,推行“1+3+N”小区治理模式。
擦亮“红”的底色 ,“三个覆盖”建强小区治理“指挥部”
      党的组织全覆盖。根据小区网格划分情况逐一建立党支部,形成支网合一,组建小区党总支涵盖物业、物管会、普通网格8个党支部和8个党员中心户,把支部建在小区并延伸至网格,健全“社区党委—小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体系,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红色阵地全覆盖。按照“六有”
标准,建设“五化五星”党建阵地,做到阵地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系统化、组织生活规范化、服务保障精细化、发挥作用常态化。吸收商业街商铺、“两新”组织等辖区单位,加入小区党建“红色朋友圈”。推行商铺划分到网格,构建“双向认领、共同行动、相互促进”的联建平台,每个网格支部对接联络各自的共建单位,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区域化党建服务体系。
      党员管理全覆盖。制定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台账,开展“三亮三比”活动;落实“两定三送”服务举措,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以“支部建在小区、党员落户网格”为抓手,紧扣小区网格,引导在职党员“八小时内履职在岗位、八小时外奉献在小区”,确保将各类问题和信息及时有效地收集;退休老党员组建了“银发志愿服务队”,先后开展了政策宣传、公益服务、慰问演出20多场活动,引导老党员发挥余热,助力小区治理。
完善“治”的机制,“三项发力”

点燃小区治理“新引擎”
      小班子带动大队伍。小区党总支赋能,物管会自治,全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下沉各项资源,依托支部书记+网格员+红色楼管的力量推动工作,将居民中“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网格商户等力量,均纳入网格,指派社区党组织成员兼任小区党总支书记、物管会主任,吸收物业支部人员担任小区党总支副书记,“有问题找党员、找书记、找支部”成为业主共识。在党支部引领下,小区还涌现出爱心帮厨队、知情书香服务队、“绿居人”志愿队、“帮帮代”等13支服务队,和谐互助蔚然成风。
      小机制发挥大功能。通过总支建在小区里,着力将党总支打造成核心引领平台、物管会打造成居民自治平台、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日常服务平台,网格“1+N”党员中心户帮办代办平台“四大平台”同向发力,奏响小区治理的“大合唱”。建立小区党组织领导下五项工作机制,明确物管会在小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搭建“邻里议事屋”平台,民主事项党组织先议、重大事项党组织先审,按章履职做到自己的事自己管。将“专业化+店小二”式服务理念融入到工作中去,网格帮办代办管家快速响应,建立便捷、高效、协同的服务机制,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小力量推动大治理。推动多方联动共治,构建“三通五共”区域化党建服务,有序引导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参与,设立“党建共建商户点”,立足诚信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每月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为商户开设政策、法律、工会等专题服务,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动力,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商圈发展的动能优势,实现要事共商、社区共建、社会共治、成果共享、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感受“家”的温暖,“多元联动”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感”
      睦邻润心卡,幸福来加码。邻里结对交换信息,这张卡片包括姓

名、电话、住址,除此之外还有社区民警、楼管、网格员的信息。为居民互帮互助、表达诉求、共建家园,搭建了更简单更便捷的平台,让“陌邻”成为“睦邻”,形成了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生活和美的良好氛围。
      两员帮代办,居民少跑腿。在楼栋会客厅设立帮办代办点,党员+网格员在政务服务体系中互为补充,采用立体式模式为老百姓代办事项53件,为小区特殊群体办理各种事项26件。放置征求意见本,收集社情民意,总结出居民反映最强烈、平时最关心、影响最大的问题,切实提升服务效能,真正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小区歇脚站,文明打卡点。利用小区6个户外居民休息小亭,每月定期开展情暖夕阳红、守护小青苗、红润家风、睦邻友家、文明创建、便民服务等主题志愿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让文化教育变得生动有形,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尽享文明。
      随着一个个掷地有声的为民服务项目落地落实,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与日俱增。下一步,润景园著小区将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逐步走出一条党建引领新建住宅小区治理的新路径。(万柏林区融媒体中心)

尖草坪区

山西•太原

尖草坪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认真贯彻省委及省委专项办部署要求,按照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部署会议”要求,逐一落实,梯次推进,持续推动专项行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持续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向社区下沉、向网格延伸,不断完善城市基层党建体制机制,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头雁担当,运用实例结合实际做好基层治理 
      在全省上下大力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之际,3月28日,尖草坪区举办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书记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尖草坪区委书记刘锦春紧扣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抓”三个方面,运用大量实例,结合当前实际,就新形势下村(社区)干部如何争做基层治理“排头兵”、担当作为“领头雁”,讲授了第一课。 
为什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 
      刘锦春指出,一方面,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是我国制度建设的要求。基层治理的核心和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已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基层民主实践。另一方面,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是现实工作的要求。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社会大局稳定,但还同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以基层党建创新提质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基层治理能力是什么?
      刘锦春强调,一要提升整合资源的能力。有效地配置和利用有限

尖草坪区

资源,强化提升土地、政策、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的整合能力和组织能力。二要提升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基层日常的复杂环境,必须要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反馈、快速化解解决、处理落实到位。三要提升凝聚力。通过组织全体党员,动员全体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四要提升引领力。谋划好全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带领大家向更高层次、更高目标前进。
怎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
      刘锦春要求,一要抓班子。强化班子自身建设,建强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抓好落实,形成以上率下、合力推动的工作态势。二要带队伍。持续抓好基层队伍、网格员队伍、党员队伍、志愿者队伍建设,全面落实非公党建全覆盖,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三要建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和“三资”管理制度,积极做好集体经济“清化收”和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两篇文章”。四要强纪律。时刻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以实际行动保持廉洁自律。五要重考核。落实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以实绩论英雄,激发内生动力,公开公平公正,营造“争星进位”的良好氛围。
红色网格,实际行动汇聚基层治理暖人心
      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近日,尖草坪街道建立“街道搭台、社区牵头、物业协助、志愿接力”多方联动机制,积极推行“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红色网格,精准服务”,团结带领广大居民群众以实际行动汇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网格化治理能否发力,关键在于格中有人,格中有责。为此,尖草坪街道积极动员各方力量,以网格为单位设立党小组81个,将党员全部纳入网格中。开展机关干部包网格、社区干部联网格、网格专干驻网格,组建由包片干部任组长的“1+3”团队,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抓发展。同时把制度建设作为固化工作成效的有力抓手,拟定了网格重点对象走访要

求、网格便民服务互动制度,每个网格中的重点户,主动提供精准服务,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堡垒、社区党支部为枢纽、网格党小组为先锋、党员干部与志愿者为骨干的共治格局,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街道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党员志愿者小分队、文艺志愿者小分队、跑腿小分队和治安巡逻小分队,构建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网格化志愿服务,主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到服务无缝隙,精准全覆盖,真正让“志愿红”成为城市最美、最闪亮、最暖心的“新名片”。   
      此外,街道还通过入户走访、社区登记、电话沟通等方式,全方位了解辖区居民情况,建立了在职党员信息档、老年群体注册档、困难群众帮扶档、退役军人优抚档、常住人口明细档、企业门店管辖档、重点人员维稳档、户籍人员明细档八大信息档案,进行台账式管理,为各类人员提供精准化服务,为推进街道共建共治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四项举措,构建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是省委作出的重要部署,是一项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的民生工程。尖草坪区高度重视、迅速落实,全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近日,尖草坪区委书记刘锦春表示,将通过精准实施四项举措,全面构建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一是搭建“12466”组织架构,穿起基层党建“千条线”。尖草坪区第一时间召开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专项行动安排部署会,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下,成立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工作办公室和专项行动2个办公室,内设4个工作组、6个工作专班、6个督导组,形成“12466”组织架构,并将有关工作要求、工作标准、时间节点等内容,编制成“一册一图三清单”,切实将各项工作抓细抓实。

     二是推进星级化管理,激活基层党建“生产力”。出台尖草坪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相关实施细则,分类规范设置“年度考核星”“创先争优星”“任职年限星”“工作业绩星”“创新贡献星”“无疫创建星”六星争创,通过制定指标、动员培训、季度考评、年度考核、星级评定、备案管理六步法考核评星,将星级评定结果与选拔任用、报酬发放、养老保险、离任待遇、奖励惩戒5项内容挂钩。目前,尖草坪区各乡镇、街道已完成55个村、77个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初次评定。
      三是实施“四个一批”,下好基层党建“一盘棋”。针对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干部借调不规范的问题,以专项行动为契机,摸排梳理、建立台账,精准施策、分类推进,采取“四个一批”措施:集中调动疏导一批、摸底核查清退一批、因事制宜解散一批、充实交流优化一批,在清理借调乡村干部的同时,通过招考、交流、轮岗等途径,引进基层治理专业人才,补齐

补足空编缺员的乡镇、街道,优化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充实强化基层工作力量。
      四是推进党组织全覆盖,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在社区,大力推进“网格党建”全覆盖,加强网格资源配置,建立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包联网格、走访群众制度;在企业,以“双倍增、双增效”为目标,以规上企业、品牌企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抓好两新“双物”党建工作,积极推进小商品、小食品等市场党建,在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中,同步推进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优势倍增。
     刘锦春说:“尖草坪区将继续建立和完善区乡一体、上下贯通、整体推进的基层治理机制,全力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尖草坪样板,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共太原市尖草坪区委宣传部)

山西•太原

迎泽区

太原智慧产业园共享科研平台助力小微企业

      “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共享科研平台就是消除小微企业创新堵点,推动创新发展的一个好方式。”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的太原智慧产业园,瞄准“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发力,壮大特色鲜明的食药专用装备制造产业链,为迎泽区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区注入强劲动力。 
      4年前,太原市首个共享车间出现在太原智慧产业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不少小微企业解决了难题。近日,太原市首个共享科研平台同样出现在了这里,将为食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小微企业发展助力。 
     太原智慧产业园是以高端医疗器械、食药智能装备为特色的国家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5年投用以来,累计解决4500余人就业,实现营业收入60余亿元。 
       建设共享科研平台是园区瞄准“四个高地”发力的一项具体举措。通过平台,园区企业可以和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精准对接、寻求合作,解决技术难题。高校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合作需求,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进而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共享科研平台建成之前,太原智慧产业园通过搭建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成果转化等创新服务平台,助力园区企业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100余项,形成科技成果5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713件。共享科研平台的建成,将为园区企业的科研攻关、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视野、更广阔的舞台。 
     “园区协助我们制定了产品的省级地方标准,还帮助我们申报了市

迎泽区

级‘双创’示范项目,获得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企业从成立到现在,不到4年,年营收超过1000万元。”山西维克拓里地坪材料有限公司在太原智慧产业园一步步成长起来。
      太原智慧产业园在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给予不同力度的创业创新指导培训、技术制造服务、投融资支持等,建立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全链条成长帮扶体系。 
      “双创”政策的支持、创业机制的培育,再加上龙头企业的带动,太原智慧产业园逐渐形成了食药装备制造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明鼎医药、瑞飞机械、欧菲斯等食药装备智能制造企业充分发挥带动、集聚、孵化作用,先后培育了鼎鑫利杰、钢鑫科技等287家企业。2021年,园区企业总营收达到创记录的15.6亿元,为建设产业高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园区企业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所院校建立了校企联动长效机制,通过柔性引进与合作的方式吸引各类人才216人,孵化项目50个,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研发一个产品,催生一个产业”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疫情之下,园区企业危中寻机,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紧缺物资的研发生产中,山西瑞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极短的时间内研制生产出“智能测温消毒一体机”“人脸识别测温机器人”等国内首创的疫情防控设备,在满足国内防疫需求的基础上,产品出口到47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了中国力量。 
      瑞飞机械的经营模式是园区建设开放高地的一项实践。太原智慧产业园引导园区企业主动融入国家“ 一带一路” 战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方式,先后为园区110家企业与国内外200家企业、100余个专业人才团队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多家企业由此寻得商机。 
       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企业的创新能力、经营能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下一步,园区将借助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机遇,锚定

“四个高地”目标,持续发力,做好承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移的准备。具体来说,年内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立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年内新增创业孵化资金3000万元,助力产业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一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王宝香 郝连爱)

迎泽区:积极推动零工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迎泽区

      年来,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劳动者就业观念日渐转变,零工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形态的助推器,为扩大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距离春节还有几天时间,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屋子为过年做准备,更有人开始为过年的聚会筹划,将租车、找代驾都排上了日程,春节前的零工市场空前活跃。
      然而,全国疫情反弹,给原本活跃的零工市场增加变数。家政等行业的订单不断增加的同时,不少在外务工的人员陆续启程返乡,使年前火爆的零工市场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 
      不久前,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举办了一场“零工市场”直播招聘专场活动,顺丰速运、老兵代驾等7

家企业的负责人和部分求职者先后进入直播间交流互动。从直播效果来看,家政、代驾、保姆等零工关注度高,不少人达成了初步服务意向。
       说到零工市场,大家印象中是劳动者聚集在一起,等待雇主用工,然后按小时计算工资。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零工作为一种时间短、灵活的工作形式,还可以作为副业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成为灵活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迎泽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在微信小程序上开辟“零工市场”,有效改善供需双方的对接环境,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求职者快速匹配。 
      “快过年了,现在通过家政公司预约擦玻璃得排好几天队,没想到我通过微信小程序马上就约到了,真方便。”1月18日,家住迎泽区的赵女士在“迎泽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上的“零工市场”,顺利约到了一位钟点工来家里擦玻璃。 
      通过在线平台,劳务外包或请求者和劳务承包者或供给者之间可以实行点对点的直接交易。零工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必须加强零工市场的建设,为零工经济发展建设一个新的标准化规范化平台,为零工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每天,太原地区都能收到上千条订单,主要集中在擦玻璃和清洗油烟机订单上。”山西红马甲家政公司保洁部负责人说,公司目前有100多名保洁人员,预约单子每天排得满满的,不得不增加一些临时人手。“我们会对所有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也会给员工购买意外险。有些工作如高空擦玻璃具有一定风险,员工会与用户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责任归属,解决了用工的后顾之忧。” 
      技术进步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劳动者职业观念的变化,任务碎片化、工作弹性化的“零工经济”越来越受到招聘企业和求职者的青睐。 
      目前,“迎泽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的线上“零工市场”正常开放,用人单位登记入驻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安全用工责任书等,求职者则需要提交个人身份证、电话号码、技能证书等,用人单位或市民可以根据相关资料选择“零工”。(王宝香 郝连爱)

迎泽区:全面推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全面落实省委、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切实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结合区情实际,进一步推动执法重心下移、优化执法力量配置,在全市率先开展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
      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基层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街道作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站所”,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能够最先发现、最快处理危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而街道执法体制机制不畅、与执法部门权责交叉不仅导致区直部门“看不见”、街道干部“管不了”,还使“九龙治水”、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迎泽区从区情实际出发,把脉问诊、开方抓药,探索建立了街道“1+2+N”大执法模式(“1”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2”指市场监管、城乡管理领域派驻街道的两个执法中队,“N”指纳入街道执法模块的其他领域执法队伍),着力破解基层执法“阻低难缺散”难题,为百姓排忧解难。 
明确“干什么” 
     迎泽区以厘清职责为“着力点”,下沉执法重心,以法律法规授权街道行使的执法事项为基础,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的原则,选择高频多发、易发现易处置、专业要求适宜的行政执法事项,编制形成《迎泽区街道执法事项清单》,明确街道综合执法的职责范围。同时,建立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情况,及时对清单内容进行调整。清单的制定,为街道与各领域执法队伍开展执法划清了“边界线”,提供了具体遵循,有效避免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 

迎泽区

明确“谁来干”
      在迎泽区涉及的执法领域中,市场监管和城乡管理两个领域执法事项最多、与基层联系最紧,在街道专门设有派驻执法中队,其办案量约占街道办案总量的80%。文化市场、农业等其他领域人员有限,执法事项相对较少,与街道联系相对较弱。 
      为解决街道事多人少的难题,迎泽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街道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一班人马和市场监管、城乡管理领域派驻街道的两个执法中队人员共同组成,其他领域执法队伍纳入街道执法模块,听从街道调度指挥。通过重塑街道执法组织构架,初步建立起了街道“1+2+N”大执法模式。 
明确“怎么干” 
      针对街道执法长期存在的上下沟通不畅、“小马拉大车”的问题,迎泽区坚持问题导向,发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平台作用,建立了统一调度指挥、信息共享互通、联席会议协调三项机制。一方面架起了街道与各领域执法部门互联互通的信息桥梁,另一方面将社区网格作为基层执法前沿阵地,由网格员全天巡查,作为发现违法行为和风险隐患的“全景探头”,做到随时发现,随时上报。平台根据上报线索,及时吹哨,统筹指挥街道执法人员及各领域执法队伍按照平台指派完成执法任务,案件办理情况及时反馈平台,形成工作闭环。涉及多个执法领域或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紧急事项时,在平台指挥下,开展联合执法,由“单打独斗”变“组合出拳”。共同构建形成“网格预警、街道吹哨、队伍报到”的基层执法新格局,使街道执法力量大大增强,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确保“能干好” 
     为了增强街道“1+2+N”大执法模式的实操性,保证各领域执法人员听从街道调度指挥,充分发挥街道统筹上下,统一协调的作用,迎泽区主要从两方面开展工作。 
      一方面是着重加强人员管理。市场监管、城乡管理领域派驻街道的两个执法中队实行街道和派驻单

位双重管理,中队长原则上每两年轮岗交流一次,中队人员的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奖惩考核充分听取街道党工委意见。其他领域执法队伍主要负责人的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定、奖惩考核要充分听取街道党工委根据其工作完成情况提出的考评意见。
     另一方面是全力做好各类保障。在空编内通过招录招聘(含人才引进)等方式及时补充一线执法力量;将每年执法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对街道行政执法队伍的经费支持;组织执法人员定期培训,提高“持证率”,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规范执法文书和标识,统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流程,提升街道执法效能。多措并举,为街道吃下“定心丸”,推动街道执法体制改革平稳运行,有效开展。(中共太原市迎泽区委宣传部)

迎泽区:首个海军主题文化园项目启动

迎泽区

      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启动海军文化园建设,在原海军802工厂基础上,打造一座全新的文化园区,融合海军和科技主题,包含电影、文创、演出、创客集市、就餐等多重功能。
      近日,作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迎泽板块)15个重点项目之一的“802工厂·1988海军文化园”已开始进入内部维修场地平整、设备翻新阶段,这标志着一座承载历史但沉寂多年的荒废厂区即将焕发新颜。太原市将增添首个海军主题文化园。 
      海军802旧厂房位于松庄高速口与东中环之间,占地面积约55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房屋大部分建于1988年,主要为砖混结构、排架结构。802厂有着

深厚的海军历史背景,至今仍有一些“老太原”对此津津乐道。而山西省作为内陆省份,大家对海军的了解大多局限于书本和网络。可以说,802工厂·1988海军文化园的建成能更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802工厂·1988海军文化园预计建设9个对外场馆、12个辅助商业点。其中,“太原舰·沉浸式体验展览馆”是一座可融3D打印、沉浸式影像及VR结合的展览中心,通过实物建模,再现山西舰的辉煌形象。“VR军事体验馆”凭借中科院先进的VR技术,带给人们极致的场景体验。“802剧场”,以电影、演出、活动、讲座为主要功能,是文艺中青年的福音。此外,该园还有专为孩子打造的“小海员俱乐部”,以及文创爱好者必去的“创客集市”和“1988模型馆”。“海军食堂”和“舰·主题招待所”则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海军风格体验。 
      802工厂·1988海军文化园项目建成后,将为近百名转业军人提供

就业岗位,并为市民带来丰富且优质的沉浸式体验服务,成为太原人随性即达、轻松拥有的文化创意娱乐圣地,以及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元宇宙科技文化的首选目的地,更可成为山西省未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该项目拟投资1.5亿元,目前,文化园已启动内部维修、场地平整和设备翻新工作。在经过整体区域改造、升级、盘活后,一座承载历史但沉寂多年的荒废厂区即将绽放新的魅力。(中共太原市迎泽区委宣传部)

迎泽区:揭秘建设“首善之区”的青春力量

      3月23日,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直机关工委、区文明办、区委老干部局举办“三原”学习小组读书会暨优秀老干部志愿者颁奖典礼,迎泽区优秀老干部志愿者和“三原”学习小组第四组青年欢聚一堂。“三原”青年们一同学习了这些老干部志愿者的先进事迹,他们当中,有“全国老年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有“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学雷锋标兵”、有“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道德模范”、有“优秀第一书记”……
      这群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身份不同但目标一致,就是尽己所能做实事做好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参会的“三原”青年感悟很深:“作为年轻干部,我们更应该多向这些老同志学习,多向革命先辈学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把我们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建设首善之区的征程中。” 
      2019年7月,迎泽区直机关工委组织300余名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组成了12个“三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小组,坚持常态化举办读书会。全力打造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两年多来,“三原”学习小组共举办读书会80多期、800多场次,1.3万余人次参与,覆盖面从区直机关工委的12个小组推广至全区16个党工委的27个小组,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主动加入其中。 
      “‘三原’学习小组已经成为迎泽区青年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干事创业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区委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也为迎泽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年轻干部在建设“首善之区”的实践中,有了主心骨。
生动实践之志愿服务
      纾困解难有“良药”的“解忧杂货

迎泽区

铺”、内外兼修的“庭院党校”、形式多样的“趣”生活、席卷辖区的“社区欢乐颂”……一粒粒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劲松社区悄悄发芽、开花、结果,居民群众在这里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劲松社区活跃着一支“解忧杂货铺”志愿服务队,专门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线下定期开展心理科普讲座、主题沙龙、沙盘游戏等活动,线上开通“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建立微信群,给居民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答居民疑问,帮助居民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受益人数已达500余人次。这其中,“三原”学习小组年轻干部把志愿服务作为转化学习成果的重要实践载体,将优质的志愿服务项目送到辖区居民身边。 
      迎泽区以“三原”学习小组为抓手,培养了20名理论水平较高、表达能力较强的年轻干部,组建理论宣讲队。两年多来,宣讲队走进学校、社区、公园、居民楼院等地,先后宣讲了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受到居民一致欢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三原”学习小组宣讲队还担当起迎泽区少先队员校外志愿辅导员,为少先队员讲述党史故事,带领他们打卡迎泽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生动实践之飞速成长 
      2021年11月,省委书记林武、市委书记韦韬先后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三原”学习小组进行面对面宣讲,并与年轻干部进行交流。这群理论学习的排头兵,理论传播的践行者正在飞速成长。 
      迎泽区马克思书屋,是“三原”学习小组的活动场所之一,他们坚持常态化举办读书会,便于理论和实践的“源头活水”滋养青年人才。每次活动的规模不大,但两年下来集聚了大量人气。每周由一个小组在机关马克思书屋开展活动,其他小组在本单位同步开展。迎泽区35岁以下的所有青年干部人人参与、人人领读、人人发言、人人主持,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了“三原”学习小组的主角。 
      “三原”学习小组以学习型活动带动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学习型组

织建设营造争先创优的积极氛围,营造有利于青年干部成才的良好环境,为迎泽区培养出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青年队伍。自2019年以来,迎泽区委组织部干部科的工作人员也积极参与活动,从中发现选拔更多优秀人才,有65名优秀“三原”小组青年光荣加入党组织,7名被推荐遴选到省、市部门工作,35名被选拔任用到重要岗位。
       不仅如此,迎泽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其积极对接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学校,共26名大学生深入全区20个机关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大学生们加入“三原”学习小组,接力朗读讲话原文、聆听讲话原音、分享个人感悟;前往钟楼街、晋商博物院和森栖小镇进行观摩学习,利用暑期实践活动沉下心来认识迎泽、了解迎泽,在有限的一个月时间里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迎泽开新局献智献策。 
生动实践之尽职尽责 
      近年来,太原市迎泽区以党建引领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把党组织建设、城市管理、社区建设、服务群众生活等多项工作,全部融合到“全科网格+网络大数据”模式之中,创建出了“党建引领、网格聚能、多元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旨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高效解决群众身边的糟心事、烦心事。 
       迎泽区将城市社区(村)划分为853个普通网格、345个专属网格,统筹网格内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11个部门43项工作,科学设置了基层社会治理重点任务清单,将社区网格打造成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服务人民群众的前沿阵地,努力实现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入户走访,实地排查,及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这是网格员的基本职责。网格员没有固定的办公室,所负责的网格就是他的工作场所。每个专职网格员必须8小时在岗,24小时待命,以便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真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责在格中尽”。

      据了解,2021年,网格员重点部位巡查389416次,采集更新辖区内人房等各类信息277652条,开展政策宣传12661次,有效处置事件83082件。
      作为成长在其中的年轻力量,“三原”青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每一份工作中尽责职责。疫情防控期间,迎泽区200余名青年干部深入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经受考验和锻炼。“三清”“五治”专项行动中,多名青年干部积极参与卫生整治,为共建美丽太原作贡献。无论是钟楼街拆迁改造、文明城市创建、背街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各项中心工作,还是疫情防控、反诈宣传、汛情防范、隐患排查等常规工作,一个个青年干部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心目中信得过的“青春力量”。 
      迎泽区委李慧书记揭晓了该区坚持不懈常抓“三原”学习的初心使命:迎泽区是省会中心城区,也是山西第一个中共地方党组织的诞生地。区委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

重大政治任务,精心安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稳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山西区域融媒 梁童童)

迎泽区:疫情防控不放松 经济发展不停步

      4月23日,山西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迎泽板块)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暨迎泽区首批招商大使授牌仪式隆重举行,总投资额超10亿元的5个重点项目落户太原市迎泽区,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再添新动能,再掀“三个一批”活动热潮。区委书记李慧出席仪式并致贺辞,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学军宣读招商大使授予决定。
       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山西省委站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市委推进“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的“头号工程”。此次集中签约仪式暨招商大使授牌仪式是继3月28日1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后,迎泽区深入贯彻省委、市委滚动开展“三个一批”部署要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本次签约的中行金融科技中心、全生物降解新材料制品、鸿翔中药智慧产业园、易通天下(山西)数字流量产业园、山西金盾鼎迅智慧消防物联产业园等项目,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等领域,具有产业契合度高、产出效益高、辐射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等特点,建成后将为迎泽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源头活水。区委书记李慧,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学军共同为倪日北等8位招商大使进行授牌,这是迎泽区首次聘请招商大使,目的是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拓展招商渠道,广纳招商信息,吸引更多省内外企业关注迎泽、扎根迎泽、投资迎泽。
      李慧代表区委、区政府向项目的签约和受聘的招商大使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关心支持迎泽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举行项目集中签约和招商大使授牌,

迎泽区

不仅是加快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迎泽板块)建设步伐的具体举措,也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落实省委、市委“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部署要求,提振经济社会发展信心的务实之举。迎泽区将始终秉持“重商、富商、安商”的理念,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务,营造“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干事顺心”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在迎泽安心、舒心、放心发展。同时她希望受聘的首批招商大使不辱使命,发挥专长优势,继续在更高层次、更多场合、更大平台上,当好宣传迎泽的“大使”、招商引资的“红娘”和建设迎泽的“参谋”,政企同心、共谋发展,以“奋进之笔”书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中共太原市迎泽区委员会宣传部)

迎泽区:“暖新驿站”有温度 精准服务暖人心

迎泽区

      “往累了我们只能在马路边、树荫下匆忙休息,现在有了暖‘新’驿站,我们不仅能热饭、充电,还可以休息、看书,就像家一样温暖。”中通快递员贾晨晨说。
       为了解决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用餐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桥东街道党工委4月29日正式开放83个“暖‘新’驿站”。 
      走进桥东街道暖“新”驿站,映入眼帘的是1100余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划分为生活区、休息区、阅览区、观影区等。生活区配备了桌椅、微波炉、饮水机、手机充电器、医疗箱、报刊架、雨伞、冰箱等基础设施,充分满足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的充电、饮食、休息等需

求;阅览区配有智慧电子阅读屏,只需手指轻轻滑动,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观影区可以联网观看电影,工作之余,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可以在这里补给“精神食粮”。在桥东街道,共有83个大小不一的“暖‘新’驿站”。
      看着宽敞明亮、设施齐备的驿站,桥东街小环路中通快递站点负责人武荣荣说:“有了暖‘新’驿站,感觉我们有了新‘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 
      桥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宋健表示,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满足了群众多方位的生活需求,但他们却面临用餐、喝水、休息、如厕等难题。为此,桥东街道依托街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物业及辖区内企业楼宇资源、社区食堂、沿街便利店、药店、银行网点等资源,共启动83个暖“新”驿站。形成“有困难找驿站,有需求到驿站,作奉献来驿站”的良好氛围,这也是街道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

太原市迎泽区:诚意引才用心留才,展现“城市温度”

迎泽区

      下,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黄金季”,也是各个城市引才留才的关键时期。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城市发展最深厚的底蕴,是经济社会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更是离不开人才支撑。创新做好人才工作,至关重要,诚意满满,劲头十足,这是近来多地招才工作的真实写照。随着全国多个城市如火如荼地招贤纳才,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以才兴业、以业聚才。太原是一座求贤若渴的城市,太原市迎泽区为进一步做好服务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工作,吸引更多青年人才,以开放包容之心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在全省率先打造高品质人才驿站,不仅提供最短7天的免费住宿,还提供全链条精准服务,将驿

站建成领略太原发展新成就的平台,让青年人才在这里感受到这座城市引才留才的满满诚意和满满归属感。
党委牵头多方筹措资金保运行 
      “人才驿站”是大学毕业生的“最后一个宿舍”,也是初到太原的“第一站”。如何纾解求职学子住宿费用高、求职压力大等问题,打造就业创业的温馨“第一站”,是全省各级组织助力招才引智大局、服务大学生就业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为避免选址难度大、投入资金多、见效时间长,可能发生投入付出和实际收效不成正比的情况。最终决定由党委牵头整合资源,盘活闲置场地,财政投入建设资金,由第三方公益机构负责日常运行。
      在迎泽区寸土寸金的有限区域内,区委综合考虑了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生活配套等方面因素,经过层层筛选、实地考察,最终选定了内部结构符合驿站基本要求,仅需简单的装修、改造就可初具规模并投入运营的紧邻老军营街道新南

升的新探索。
     下一步,迎泽区桥东街道还将不断扩大“暖‘新’驿站”服务站点建设,积极创建“党建+”服务品牌,提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实践效果。同时,鼓励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带头亮身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融入到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文明城市创建等社会治理中,着力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培育成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力军。(中共太原市迎泽区委宣传部)

生,只需提供学信网的学籍页截图即可。
      用考核带动第三方服务的品质提升。区委组织部用一套精细化标准对人才驿站进行量化考核,初步设置两大类十二条指标,包括全年入住人数、活动开展(次数和参与人数)、入住人才满意度、卫生清洁、安全保障、服务响应、费用使用、宣传推广等内容,充分发挥考核“引导棒”的作用,多方面规范提升驿站的管理和服务。
提供全链条服务用心留才
      驿站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将党建内容嵌入活动中,开展“五个一”“人才+”等活动,用温情贴心的服务,使人才减少陌生感、增加归属感。 
      搭建驿站与区人社、行政审批等部门合作的平台,开展人才政策指引、创业政策咨询、就业岗位推荐、人事代理、就业创业培训、线上求职就业等五大类十二条“一站式”服务内容,为入住人才有针对性提供全方位服务;与健身连锁机构、航空公司、滴滴出行等企业合作,为来并人才免费提供健身券、折扣机票、打车红包、免费骑行券等;与招聘机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和法律咨询机构合作,为青年人解决求职就业等方面问题。 
      住宿结束后,及时跟进后续服务。事业上,以“校地合作”为青年人才搭建了干事创业的科研平台和融资平台;补贴上,与人才公寓信息互通,符合《迎泽区人才公寓管理暂行办法》的人才,直接推荐到区人才公寓入住,享受区委区政府每月给予三分之二的房租补贴、每月只出400元就可拎包入住,极大降低生活成本;保障上,协调落实《迎泽区高层次人才子女就读入学暂行办法》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下一步迎泽区还将陆续出台《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服务暂行办法》《关于对有重大贡献人才奖励暂行办法》,为引才留才增加重量级“砝码”。 
       驿站为所有入住的青年人才建立微信群、人员信息库和服务台账。不止在入住期间,离开驿站后,仍然会持续提供服务,定期为人才发送慰问信息、政策解读,帮

三社区的一处闲置场所。通过半个多月的改造升级,便打造出宽敞明亮、时尚简约的人才驿站,驿站实行酒店式管理,所有寝具的配备、清洗和消毒都由专业机构完成,食宿非常便利。
      “花小钱,办大事”,区财政在划拨110万元专项建设经费的同时,根据驿站的社会效益整合社会资源作为运行资金补充。区委组织部每年给予一定的人才建设管理专项经费补贴,保障驿站的正常运行,其余资金则通过引导第三方机构参与省、市民政等部门的公益项目获得活动经费,以及与企业合作冠名活动等方式补充。 
青春活力化设计诚意引才 
      为更贴合青年人的喜好,驿站以青春时尚为设计主题,将太原的人文地理、商业旅游等城市元素融入设计中,突出文创元素,设计了驿站吉祥物和文创产品,增加入住人才对太原人文、地理、交通、旅游、商业等内容的了解,在贴近青年群体的同时增添了温馨感。 
     驿站共有宿舍18套,分2人间、
4人间和6人间,可同时容纳42人入住。书桌、衣柜、无线网络、空调、淋浴等配套设施设备齐全,可实现拎包入住。驿站中还设置了公共活动区、会客室、创业办公区、党员活动室、书吧、自助服务区等功能区域,满足了青年人才的基本生活、学习交流及活动组织需求。 
      通过多渠道宣传,提高太原人才驿站的知晓率和注册人数。依托高校“学子归巢工作站”,与全国42所“双一流”高校建立联系,每日向各高校学子群推送驿站信息和太原最新人才政策等。同时,与省内39所高校合作,在实地开展“最红党课”“最潮团课”中,宣传推荐人才驿站,让更多青年人才知晓驿站,并通过驿站了解太原。 
      将入住流程化繁为简,提升人才入住体验。驿站的服务对象是本科以上、35岁以下来并青年人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年龄扩大为40岁以下。青年人才只需关注公众号,通过“注册信息、提交资料、申请入住”三步,即可预约入住。对于还未拿到毕业证的高校应届毕业

助答疑解惑。此外,7天免费住宿期内未找到工作的学子,驿站还将延长7至15天免费入住服务,用人性化、温情化的方式解决实际困难。对现实存在的不是以找工作为主要目的、而是旅游参观的部分青年人才,仍然为他们提供同样的免费住宿服务。
      涵养人才生态,激荡人才“活水”,人才能否留得下,不仅看待遇,更看有没有让他们舒心舒服的环境,要给人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归属感。人才是城市的未来,太原市迎泽区人才驿站从服务青年人才需求出发,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尊才爱才聚才的举措,帮助青年人才了解太原、融入太原、扎根太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人才驿站持续释放出人才集聚“强磁场”,成为有情怀有温度的青年人才之家。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就一定能够把太原打造成为人才放飞理想、施展抱负、实现价值的“理想城”,不断把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大都市的美好事业推向前进。(中共迎泽区委宣传部)

迎泽区:为青年人才打造温馨家园

迎泽区

      “在这里非常舒心,房间装修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厕所、浴室、家具等一应俱全,拎包就能入住,是我们喜爱的‘家’。”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的青年人才公寓,大家过着“不将就的租房生活”。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随着太原市迎泽区招才引智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选择来此落户、工作、创业、兴业,人才对于住房的需求水涨船高。为了让人才能够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迎泽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造了家具家电齐全、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满足人才的住房需求。 
      初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人才驿站提供免费住宿,还提供最新招聘

信息;初入职场,政府不仅提供便利舒适的公寓,还提供三分之二的住房补贴,为各类人才创造有品质的生活环境。
      在迎泽区,提供生活保障只是服务人才的第一步。迎泽区下大气力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开展人才工作创新探索。贡献奖励政策、就医绿色方案、子女就读办法……一系列政策加速出台,为的就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让人才成长与城市发展相促相融。 
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有温度的生活保障 
      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住在人才驿站,我梦想的实现又进了一步,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安心地学习阅读各种相关资料,还有更多的机会与前辈交流学习,开阔思路。”“这里都是酒店式管理,还有专业的服务人员,很安全,而且住一个月只要400多元,剩下的1000多元由政府补贴。现在,父母对我特别放心。”迎泽区人才公寓设置了人才会客厅、办公区、党员活动室、休闲书吧、水吧等区域,满足了青年人才的基本生活和办公需求。与此同时,还提供城市体验、联谊交友、各类考试培训等特色服务,进一步满足人才对社交娱乐的需求。 
      迎泽区精心打造了人才公寓,用温情的生活保障服务,增强人才归属感。现有的两处人才公寓位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毗邻文瀛公园和迎泽公园,这样的安排出于细致的考量,既关照了上班的便捷,也考虑到了环境和配套。去年7月投运后,已有近300人入住。 
      为简化人才公寓的选房和入住程序,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来晋青年只需在“山西青年人才驿站”微信公众号上认证成功,便可享受7天免费住宿、共享办公、就业窗口服务、创业培训交流、人力信息咨询、情感沟通、思想交流等服务。迎泽区推行“人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与主管部门分级把关”的模式,由主管部门与区委组织部对接,办理“一站式”入住服务,免去人才多处奔波的辛苦。 
      “如何让人才留下来?关键在于有看得见的发展机会,让人才找到适合的事业平台。”迎泽区委组织部

为迎泽区依托双创基地构筑人才高地的典型。
      园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对于人才的各类帮扶政策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园区建立了全链条成长帮扶体系,我们不仅获得了资金资助,还享受到了金融等相关配套政策。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迎泽区注重人才的持续培养,根据太原市“进一步激活用好本土人才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加大引进人才的培养力度,推进各类人才机制,努力打造一批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在迎泽街道,13名新引进的人才轮流参加街道党政联席会,街道党工委书记独创“双笔记、三机制、四分享”工作法,定期在每个人的工作笔记上批注寄语,帮助青年人才更好更快地学习成长。 
      在迎泽区马克思书屋,300余名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组成了12个“三原”学习小组,坚持常态化举办读书会,用理论和实践的“源头活水”滋养青年人才。 
      依托校企联动,迎泽区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建立了常态化对接机制,双方互派人员定期开展活动,为人才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更大的学习舞台。 
      在各项人才机制的推动下,迎泽区很多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工作一两年后便走上了领导岗位。迎泽区行政审批局的青年干部杨慧娟说:“入职两年多来,我参加了30多次业务培训,每周三下班后还会参加集体充电学习,工作能力和理论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干部培养机制让我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 
      人才聚,企业兴,产业旺。近期,迎泽区还将出台《重大贡献人才奖励办法》《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服务实施方案》《人才随迁子女就读中小学特殊优惠办法》等配套措施,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最近我们正在筹建迎泽区人才发展中心,将拿出最大的诚意服务人才,不仅要成为人才安心追梦的‘大后方’,还要为人才搭建大胆

副部长高力说:“今年,我们会更好地延伸驿站服务链,提供更精准的岗位信息、就业咨询、创业帮扶等服务,让驿站成为青年人才认识太原、了解太原、爱上太原的窗口,进而留在这座温暖的城市奋斗打拼。”
     去年1月,迎泽区在全市率先完成111名引进人才的聘用、入编、起薪手续。在区委组织部的协调下,人社局、编办以及各街办通力配合,将办理手续的时间由半年缩短至一个月。全力加速推进这项工作,有着温情的初衷:让新入职的青年人才在春节前领到职业生涯的第一笔工资。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王艳艳选择来到迎泽区工作,她说:“除了每个月的工资外,去年我还领到了近万元的人才补贴。让我特别暖心的是,每逢节日,我总会收到区委发送的‘人才节日寄语’,感受到了组织对我的关心。”
      围绕有温度的生活保障,各类人才连续多年收到资金补贴,并逐年增多,近4年来迎泽区累计发放9500余万元,仅2021年就发放了4178万余元,人均近1.4万元,用于人才的学费补贴、租房补贴和生活补贴。这样实实在在的举措,让青年人才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激励他们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
事业留人、机制留人,有力度的工作支持
      迎泽区是太原市金融、商贸和服务业大区,围绕太忻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建设,迎泽区大力延伸产业链,随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实现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迎泽区智慧产业园有着特色鲜明的食药专用装备制造产业链,几年来,园区企业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与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密不可分。 
      在迎泽区委的大力支持下,智慧产业园与8所知名院校建立了校企联动长效机制,吸引各类人才216人,孵化项目50个,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研发一个产品、催生一个产业”的模式,成

干事创业的‘英雄台’,努力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归属感,让迎泽区成为人才就业生活的理想之地。”高力说道。
       迎泽区打造优质人才公寓,做实“全链条”驿站服务,健全配套制度,让人才拥有更多获得感,体现的是对人才的尊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来自更好的环境,来自更多的收入。有获得感,就有归属感,就有参与感。只有抓住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痛点施策发力,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做文章、下功夫,才能让他们愿意来、愿意留,进而集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优势。(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迎泽区:小小“连心卡”架起“连心桥”

迎泽区

      进一步强化社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自2021年3月份以来,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街道各个社区给辖区居民发放网格员“连心卡”,为居民递上反映问题的“哨子”,网格员则充当起居民身边最亲近的“听哨人”。他们闻哨而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群众诉求,协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烦心事、忧心事。
      别看这小小的一张“连心卡”,上面不仅有社区电话,还有网格员的照片、姓名和手机号码。如果有居民想反映问题或寻求帮助,都可以通过“连心卡”找到网格员,网格员会及时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有效节省了居民跑腿的时间,让服务直通民心。 

     老军营街道有很多老旧小区,居住着许多独居高龄老人。前段时间迎泽区开展全员抗原筛查时,这群老人犯了难,他们不会扫码填写信息,更不会自己做抗原检测。这时,“连心卡”就派上了用场,老军营小区第二社区的李奶奶第一时间通过“连心卡”找到了网格员郑艳丽寻求帮助。
      了解情况后,郑艳丽立马将网格内高龄独居老人的情况汇总起来,带着试剂盒一户户上门为他们做抗原检测。后续的几轮全员核酸检测,她又带领医务人员前往老人们家中进行上门采集。“小郑,谢谢你一直记得我们。我们年纪大了,儿女不在身旁,有些事确实做不来,幸亏有你在。”就是这一张小小的“连心卡”,把居民和网格员的心牵得更近了。 
     “张书记,我给李根送锦旗来了。这孩子认真负责,能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真好。”劲松社区居民郭女士拿着锦旗来到社区书记张丽凤跟前。原来,前几天,郭女士发现在小区33号楼3单元的外墙上,有一个废弃多年的信号接收器,架子已经生锈,很容易掉落,存在安全隐患。郭女士通过网格员李根入户时留下的“连心卡”找到了他,希望能够帮忙联系拆除。经过实地勘察,李根多方联系,最终由街道城建工作人员将废弃的信号架拆除,消除了安全隐患。 
      同样是在劲松社区,居民李女士通过“连心卡”找到了网格员张耀方,向她反应了困扰附近居民已久的垃圾堆放问题。原来,26号楼前常年有杂物堆积,环境较差,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很多,不仅影响美观,还经常会散发难闻的气味,李女士希望社区可以帮忙处理。 
       张耀方立即前往小区,联系物业和保安一同开始大清扫。三个小时,十车垃圾,张耀方和小区保安终于将所有垃圾清理完,还给周边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张小小的“连心卡”,让居民难有所帮、急有所助、病有所救,架起了网格员为民服务的桥梁,凝聚着社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浓浓情意。(中共太原市迎泽区委宣传部)

不忘初心抓思想 深学细悟见实效

      论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党开展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把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作为首要任务且贯穿始终。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指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既注重从总体上系统把握,又分专题分领域深入领会,做到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执着而笃行。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从2019年7月开始,以“三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小组为抓手,积极创新青年干部学习方式,引导青年干部主动参与理论学习,做到学习与交流、思考与实践紧密结合,为迎泽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逐字逐句学原文提高干部理论功底
      “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迎泽区委聚焦当前机关青年干部普遍缺乏系统学习的问题,于2019年7月由区直机关工委、团区委组织35周岁以下的300余名青年干部组成了12个“三原”学习小组。三年来,“三原”学习小组共举办读书会120期、1000多场次,3万余人次参与,覆盖面从区直机关工委的12个小组推广至全区16个党工委的27个小组,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主动加入其中。
       一是领导带头“引导学”。“三

迎泽区

原”学习小组坚持常态化举办读书会,强化青年干部理论武装,提高青年干部理论功底。三年来,区委书记李慧带头,所有区级领导不定期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三原”学习小组的活动。他们带头朗诵原文、交流感悟,带领青年干部同学习同思考,引导广大青年干部深学深悟,提高政治本领,坚守信仰高地。
       二是专家授课“辅导学”。每年举办“三原”学习小组理论提升班、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等,邀请省委、市委党校专家学者为机关青年干部讲授党的创新理论、党史等,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三是全员参与“静心学”。“三原”学习小组每组平均25人左右,设组长和副组长,每年年初机关工委都会重新摸底、编组,及时变更“三原”学习小组的青年和组长。各小组每周三下午固定组织学习,学习内容由区直机关工委统一安排。每期一个小组轮流在机关马克思书屋开展活动,其他小组由组长组织同步开展。每次的读书会都是全员参与,人人领读、人人发言、人人轮流主持,人人都是主角。特别是机关马克思书屋营造出的沉浸式学习氛围,能够使每位小组成员静下心来学习。
      三年来,“三原”学习小组通过领读、齐读和接力朗读,逐字逐句地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著作,用“源头活水”浇灌“青春之花”。在疫情期间,各学习小组还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云学习”“云交流”,及时跟进学习疫情防控、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等方针举措。
入脑入心悟思想锤炼干部政治品格
       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迎泽区“三原”学习小组不停留于照本宣科,通过现场交流感悟、开展理论宣讲、面向群众普及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三原”学习小组的实践与启示

无字之书。“三原”学习小组不仅向书本学习,更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笃学笃信,以学促行,在提升理论素养的同时,激发了广大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一是志愿服务进社区。“三原”学习小组引导鼓励青年干部加入志愿者队伍,把志愿服务作为转化学习成果的重要实践载体。疫情防控期间,140余名“三原”青年主动下沉到社区、居民楼院中开展防控工作,在抗疫一线砥砺初心,淬炼品格。在文明城市创建中,220余名“三原”青年积极参与卫生整治,为建设美丽太原争做贡献。
      二是攻坚一线显身手。“三原”学习小组引导青年干部在实践中学真知、长本领。一批青年干部在钟楼街拆迁改造、文明城市创建、背街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难点工作中奋勇争先,脱颖而出,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三是正向激励促成长。“三原”学习小组引导青年干部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打造高素质青年干部队伍。自2019年以来,有65名优秀“三原”小组青年光荣加入党组织,8名被推荐遴选到省、市部门工作,35名被选拔任用到重要岗位,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经过三年的发展,“三原”学习小组已经成为迎泽区青年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干事创业交流的重要平台,赢得了良好口碑。2019年11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在迎泽区指导工作,充分肯定了“三原”学习小组的做法。2020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迎泽区调研时,实地观摩“三原”学习小组读书会活动后,予以高度评价。2021年11月,省委书记林武、市委书记韦韬先后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三原”学习小组进行面对面宣讲,并与青年干部进行交流。

走往心里走,不断锤炼青年干部的政治品格。
      一是学习交流悟原理。“三原”学习小组打破原有单位、部门的壁垒,为青年干部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在每周读书会均设置“悟原理”环节,这也是每次读书会的高潮,来自不同岗位的青年干部围绕所学内容,立足岗位实际,展开交流研讨,碰撞思想火花,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进一步提高了青年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是理论宣讲悟初心。迎泽区以“三原”学习小组为抓手,选拔了20余名理论水平较高、表达能力较强的青年干部,组建理论宣讲队,并邀请省委讲师团团长为理论宣讲员讲授如何做好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确保宣讲工作取得实效。三年来,宣讲队走进学校、社区、公园、居民楼院等地,先后宣讲了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受众达2.7万人次,受到居民一致欢迎;录制《新思想我来讲》和《百年党史百人讲》,在迎泽发布上公开播放;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三原”学习小组宣讲队还担当起迎泽区少先队员校外志愿辅导员,为少先队员讲述党史故事,带领他们打卡迎泽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迎泽区“三原”学习小组理论宣讲队正在评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三是走出机关悟真谛。“三原”学习小组在学习的基础上,走出机关开展“学习寄语精神、展现青春担当”“青春助力创城”“青春在战疫中绽放”等系列活动10余次。举办“走进钟楼街歌唱祖国”活动,持续扩大“三原”学习小组的影响力,进一步筑牢青年干部对党忠诚的精神支柱,激励青年干部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笃学笃信力践行夯实干部成长根基
      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对广大青年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切期望,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积极创新青年干部学习方式,引导青年干部主动参与理论学习,做到了学习与交流、思考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取得实效,对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具有借鉴意义。

山西•太原

小店区

小店区:全力助企纾困 赋能市场主体

      6月28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工商联召开“为企业纾困赋能 助力市场主体倍增”交流座谈会,会议邀请行政审批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现场答疑解惑。异地商会负责人及民营企业家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在工商联副主席单位太原白鸽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召开。
       据悉,小店区市场主体庞大,民营经济发展活跃。截至2021年底,小店区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达到10.15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6.6万户,民营企业注册资金达7184.2亿元,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超过42.7亿元。为积极发挥工商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市场主体倍增,小店区工商联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倾听企业呼声,并对小店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政策进行宣讲。
      会上,行政审批局史维娜介绍了市场主体注册相关规范、流程及注意事项;省代理记账行业协会会长讲解了企业经营中在税务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知识产权行业专家提示企业应形成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重视海外市场布局等;工商联提出将通过与职能部门及商协会紧密协作,形成合力,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暖心、服务有心、解难舒心、护助可心”系列服务,共同助力市场主体数量、质量双提升。
      此次座谈会,积极响应省市区关于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的要求,着眼于助力市场主体倍增,倍增的不仅是数量的倍增,更是质量的提升。如何让质量提升,小店区工商联从工商、税务、知识产权三个环节着手,邀请专业人士现场“会诊”,为企业理清思路,解决实际问题。与会人员围绕市场主体倍增进

小店区

行了热烈讨论,交流了各自企业面临的经营难题和行业困境,小店区工商联积极帮助会员单位与各异地商会进行市场对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享,将座谈会推向高潮。
      座谈会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太原白鸽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对企业经营情况、党建工作、企业文化、公益事业进行了解。(小店区工商联 张楠)

小店区: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区”

       月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区域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22年4月,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重磅发布了“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上榜,位列第68位。
      赛迪中国创新百强区(2022)构建了“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成果”4个一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等16个二级指标的城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区科技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改革创新等重点领域创新水平进行了全面分析。基于统计数据及赛迪产业大脑对全国906个地级市市辖区创新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形成了2022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榜单。 
      创新百强区评价结果显示,城区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21年,创新百强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8.4%,集聚了9.7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39家,在引领构建全面创新生态、探索突破性创新实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太原市小店区委宣传部)

小店区

小店区:发挥科技力量助力疫情防控

      4月20日上午,载着防护服和居家门磁等防疫物资的卡车先后到达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政府和晋源区与清徐交界卡口,紧急援助刘家堡乡、清徐县抗疫物资,为刘家堡乡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清徐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物资支持。小店区科技局负责人和部分企业代表一行先在刘家堡乡乡政府组织防护服和门磁捐赠,后与清徐县教育科技局进行防护服的交接,以实际行动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号召。
      经过半个多月的封控管理,小店区迎来了初步解封,经济活动逐渐恢复,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慢慢回归正常。但与此同时,小店区南部的清徐县突发重大疫情,当地的干部群众正在全力阻击疫情,与清徐毗邻的小店区刘家堡乡等街乡仍在高度紧张状态,全力外防输入。前线防护服紧缺,关系抗疫人员的安危,影响防控大局。为此,小店区科技局干部职工忘记半个月来连续作战的疲劳,马上着手组织募捐,倡议全区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向刘家堡乡和清徐县教育科技局捐赠防护服,助力两地打赢疫情防控战。全区14家企业踊跃捐款,为两地防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日出席捐赠仪式的企业代表有太原市新创空间企业孵化园服务有限公司、山西慧视智慧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西硕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们代表14家爱心企业见证捐赠现场。捐赠物资包括价值5万多元的防护服,价值5万元的居家隔离门磁。刘家堡乡相关负责人代表乡党委政府接受了防护服和居家隔离门磁等物资;清徐县教育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代表清徐教科局系统接受了防护服的捐赠。他们表示,这次捐赠解了他们当前的燃眉之急,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是对日

小店区

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防疫人员的精神鼓舞,激励了防疫工作人员的热情,更有信心和决心一起携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危难时刻,突显责任担当;艰难险阻,更见“战友”深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社会各界信心坚定,心意相通,勇往直前,互帮互助,凝聚强大合力,共同为太原全面抗疫胜利贡献小店力量。(小店区融媒体中心)

小店区:疫情防控不误农 春耕备耕进行时

小店区

      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统筹做到“疫情管控”“稳产保销”两不误,不误农时推进农业生产,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切实全力以赴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为全区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打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基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掀起春播和春管新的高潮。
     小店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5.07万亩,主要分布在北格镇、刘家堡乡、小店街办、西温庄乡,玉米、高粱为主干作物。2021年小店区全年播种粮食5.07万亩,粮食总产4166.2万斤,粮食生产实现

“双稳”“双超”。截至目前,已播种粮食0.45万亩,春耕的忙碌景象一如往常。与以往不同的是,劳作时人员错开、不扎堆,随处可见农户整地耕土、覆膜保墒的身影,村民在进出村口时,需要在疫情防控监测点扫码登记。
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 
     一是夯实冬小麦稳产丰收基础,指导农户因地因苗做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一喷三防”;
     二是多措并举稳面积、稳产量、提产能,全力稳定粮食生产。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13400亩、探索农业托管服务1000亩、实施探墒沟播有机旱作玉米项目等措施稳定粮食生产;
      三是全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西温庄乡南王名村和小店街办宋环村共实施10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项目,积极扩种大豆,大力扩种油料作物;
       四是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多措并举保障粮食生产 
      一是疫情期间及时掌握农资储供需量,精心服务保输出。与省农科院高新技术市场经营户联系,其作为省、市农资市场集散地,正值农资发货高峰期,对于市外、省外运输需求很大,小店区安排工作专班及时告知办理通行证所需资料,为60余家企业发放通行证;
      二是精准摸底农资储备,凝心聚力供内需。对区内农资需求大摸底,小店宋环志向嘉园种子缺口协助提供农科市场货源,西温庄乡、北格镇同过村玉米种子、尿素等农资缺口分别联系所在乡镇农资商店进行区内调运,及时解决农户种子问题。高效解决了农资供应和销售问题,畅通农资运输渠道,真正做到了解民困、纾民忧,守护好广大市民的“米袋子”;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全面落实惠民惠农补贴。完成2022年实际种粮农户一次性补贴10069户,补贴资金55.1万元;继续实施粮食作物保险全覆盖,将小杂粮纳入保险范围内;对26个确权村落实国家67元

补贴政策外,持续对剩余25个未确权村进行区级财政同样标准补贴,以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四是对下地务农的农户采取分时、错峰、间隔作业,有序、有效地推动了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确保村民稳定增收。五是作为春耕“好助手”,各类农机具也纷纷登场。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春耕生产中的作用,农机中心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机械化家庭农场和农机手做好检修保养农机具的同时,督促农机经销商做好春耕农机具及零配件的储备供应。
因地制宜做好技术支撑
      坚持“进村入企”“三队包联”服务,看天看地、因时因地送技术、送项目、送服务。通过“专家团队+农业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农户”的技术服务模式,疫情期间利用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中国农技推广APP等提供线上服务,重要时节组织农技人员线下指导,增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市场信息、农业政策和新知识、新技术学习和掌握。

小店区:情系交通 携手战“疫”

小店区

      “往企业遇到问题时,你们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积极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现在你们坚守‘疫’线,我们也要参与,尽企业所能,与你们同心抗‘疫’。”
      “疫情面前,咱们区交通运输局一线防控人员冲锋在前,为我们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作为企业,主动捐赠必要物资支持是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真的谢谢你们。”
       “东西虽然不多,但是我们的一片心意,希望你们在保护我们的同时,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
    近段时间,蒙牛乳业、京东快递、贾家寨美团优选、淼盛冷链、太原市海归协会等爱心人士、企业陆续为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的交通工作人员送来防疫物质和生活用品,为疫情防控贡献社会力量。爱心企业的暖心举动,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倍感温暖与鼓舞,大家纷纷表示,爱心企业捐赠的物资是对目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支援,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小店区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小店区交通运输局党委闻令而动,坚决落实各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局干部职工以“疫”为令,战在一线,坚决防范和遏制疫情通过交通运输传播扩散。党员冲锋在前,干部职工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局机关科室和局属各单位干部职工分批轮流奔赴疫情防控高速卡口、重点防控路段、各客、货运企业、物流快递园区,严把输入关口,24小时轮班值守,对入境车辆、人员进行疫情管控。每天安排专人、专车,坚守小店高速卡口进行防控,重点保障生活物资和防护用品车辆的畅通。所有抵达高速口的车辆都需要与接货单位对接,由工作人员登记相关信息并张贴封条后放行。除高速卡口工作,还担负核酸样本的转运和医护等工作人员的转运工作,截至目前,小店区共开展四轮核酸检测,区交通运输局出动380台车辆保障运输,每轮检测每辆车平均要跑5次以上运送核酸样本,四轮共计出动车辆近8000台次,在局党委的号召下,全局上下出动个人私家车,奔赴全区535个检测点,保障了核酸样本运输的及时。同时,每天出动近90台车保障全区医护等工作人员的转运,近两周以来,共计出动车辆2300余趟次。自从清徐发生疫情以来,也加强了对物流园区的防控,对全区物流企业400余留守人员隔天分别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 
      在这场疫情面前,小店交通人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坚守各自岗位,没有一人退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小店区委、区政府将统筹调度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一盘棋”,抗疫不误生产,春耕不负农时。稳字当头、提字发力、保字交卷,落实落细粮食播种任务,守好国家粮食安全小店阵地。(小店区融媒体中心)

缩,没有一人喊累,爆发出空前的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了团结奋战,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位。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每一次的爱心捐赠,都化成为小店交通继续奋斗的强大动力;每一个突然出现、转身离开的背影,与奋战一线的白衣天使和交通卫士一样,成为最可爱的人。(小店区融媒体中心)

补齐短板弱项,全面加强小店区疾控能力建设,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
      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物资保障是关键。在山西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袁尔铭一行听取医疗物资保障专班工作汇报,实地察看物流调度指挥中心和防疫物资储备库,详细了解防护用品、药品等防疫物资的日常存储、保管、配送以及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所需物资准备情况。对政企合作推进防疫物资保供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对疫情发生以来该企业与区医疗集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联合推出“爱心送药到家”活动,积极满足居民群众疫情期间购药需求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医疗物资保障专班深化合作,共同优化流程、精准调度,科学高效有序做好各项防控物资储备、调配工作,确保第一时间精准配送到位,高质量完成防疫物资保障任务。政企双方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打造合作新样板,实现发展新跨越。 
      争分夺秒,高效开展人员转运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在区交通运输局,袁尔铭一行听取人员转运、核酸转运专班工作汇报,详细了解车辆运力、人员配备、工作对接、机制运转情况,现场检查转运车辆消杀等工作。强调工作专班和有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转运工作,严密转运流程,加快转运速度,完善点对点转运及后续跟踪管控。要严格落实消毒消杀制度,做好安全防护,确保转运工作安全及时高效有序。 
      高速卡口是人员物资进入太原市的重要站点。袁尔铭一行来到小店高速卡口实地检查,听取入境交通运输卡口专班工作汇报,亲切慰问卡口值勤工作人员,叮嘱大家注意自我防护,强调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执行省市防疫政策,扎实做好入并车辆人员扫码验码、落地检测检验、加贴封条、全程不下车、点对点转运等措施,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同时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全力保障货运物流特别是防控、保

小店区:防疫不松懈 督导促提升

       4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委书记袁尔铭,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康建斌,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文带队深入区疾控中心、山西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区交通运输局和小店高速卡口等处,就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专班运行进行调研督导。
      流调是摸清病毒来源、感染途径和传播过程的重要手段,也是整个防控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在区疾控中心,袁尔铭一行认真听取流调溯源专班工作汇报,详细了解公安、疾控等部门协同配合开展流调溯源的机制运行、人员配置、工作进展和困难问题,代表区四大班子对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表示慰问,对他们冲锋在前、奋战一线的奉献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勉励大家坚定信心、相互支持,继续努力做好工作,为全区、全市疫情防控大局作出新贡献。强调区委、区政府将从办公场地、人才引进、职工待遇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积极

小店区

供和重要生产物资运输的安全畅通。
       袁尔铭强调,当前太原市疫情防控处置正处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时刻,特别是清徐疫情发生以来,小店区成为六城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前沿阵地。各工作专班要坚定必胜信心,强化使命担当,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再精准、再细化、再落实,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小店区融媒体中心)

战“疫”主战场上的小店区营盘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

小店区

      说平凡的岗位上没有英雄,在与疫情赛跑的日子里,小店区营盘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奋力拼搏,逆行战疫,在平凡的岗位上淡然绽放,诠释最强战疫正能量。
立即返岗共战疫,听从服从组织召唤 
      4月3日上午,沉浸在清明小长假中的营盘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突然接到取消休假的通知,立即返岗。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后,全所26人当天全部返岗。大家都考虑到受疫情的影响,担心一旦小店区封闭,将影响今后到岗和开展执法工作,所长赵宝胜及所里8位家住其他城区的执法人员,克服困难,收拾好行李,告别家人,连夜搬到单位宿舍,将单位作为临时的家。

      “这样咱们工作起来,不用分上下班时间了,全天24小时在岗,可以随时听侯组织召唤。”所有人都做好了战斗准备。在营盘市场监管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同志们以单位为家,团结战疫。有的同志主动把自己家里备好的蔬菜全部拿到单位应急,大家相互鼓劲打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誓言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保供稳价护民生,24小时坚守岗位不言苦和累 
      营盘市场监管所辖区有7家集贸市场和大大小小200多个蔬菜水果店,为了加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加强了保供稳价和疫情防控监督检查,挨家挨户上门检查,与商户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督促营业的商户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三要素”。 
      为了确保辖区生活必需品正常供货,不让“有心人”钻空子,大家研究制定通行证编码,监管人员下沉集贸市场,挨家挨户登记,连续几天工作到凌晨。四月初的太原夜晚,春寒料峭、寒风刺骨,大家夜以继日工作,双眼布满血丝、身体疲惫不堪,但大家一鼓作气,完全顾不上休息和睡觉,保证了通行证第一时间全部发放到商户手中。 
      执法人员李佳垚、王乐等同志受到商户的高度称赞,商户们说:“市场监管所的工作特别有意义,第一时间帮到商户能采购到需要的物资,就是帮到了居民,让大家知道,市场物资充足,不需要抢购蔬菜,不需要恐慌。” 
       “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即使加班到凌晨也不累。”“看到菜市场的商户好几天躺在地上和衣而睡,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我们把通行证连夜给经营户发下去,希望你们都能早点回家,换身衣服,睡个安稳觉,把市场经营好,保证老百姓的供应”。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经营户对营盘所的工作赞不绝口,这更增添了全所人员战疫的信心和决心。 
我是党员我先上,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 
      让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战疫开始,营

盘市场监管所党支部书记张文娟就带领支委及10余名执法人员下沉一线,定点支援营盘街办平阳三社区,并担任志愿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核酸采集任务。他们常常一站就是10个小时左右,从不脱岗,个个发挥主人翁精神,全力维护现场秩序。
       “阿姨,我要上网课,听说可以走绿色通道”“我和妈妈走绿色通道已经做完核酸了,我可以正常上网课了”听到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执法人员的心里美滋滋的。虽然皮肤晒黑了、嗓子喊哑了,但是能够为群众服务,自己无怨无悔。 
“疫”不容辞显担当,巾帼个个化身女战士 
       “你的工作量太大了,我帮忙给片区的器械单位发放通行证”,营盘所女执法队员李晓琳在电话中说。战“疫”面前,营盘市场监管所的10名女同志都化身“女超人”,7名家中都有孩子,把孩子和家务通通托给老公和家人,毫不犹豫投入到工作中,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最近孩子和他爸可亲密了,而且我

老公带孩子更有耐心了”,李佳垚说。
电话成战“疫”最前线,疏导群众情绪解民忧 
     “您好,这里是营盘市场监管所……”电话刚放下,新的电话又打了进来,每天接听上百个电话,这就是办公室后勤人员每天的工作状态。特殊时期,电话成了战“疫”最前线,大家始终用热情和耐心,尽力为群众和商户解决难题,虽然很辛苦,但大家都认为,这是每一名市场监管人根植于心的责任。 
      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疫情面前,营盘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迎难而上,团结一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也会淡然绽放。(小店区融媒体中心)

小店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战疫情

      “4月3日凌晨接到通知起,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全部工作人员迅速集结,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针对核酸检测,实行了分时段、按楼栋、逐人排查等措施,确保检测到位、应检尽检。”近期,山西省太原、晋中、临汾和运城相继发生输入性局部疫情,外防输入压力巨大,内防反弹任务繁重。此次疫情发生后,小店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步实施区域化、网格化、包联制等不同管控措施,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构筑起一张疫情防控网。
吹响抗疫“集结号” 党旗飘扬在一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太原市2300余个基层党组织迅速反应,广大党员干部尽锐出战,与人民群众并肩作战,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市委组织部划拨专项党费300万元用于慰问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以及购买药品、物资;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交通局等启动39个疫情防控检查站,79个封控点;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在入并通道卡口和场站建立临时党支部,同心协力打赢这场硬仗,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主战场。4月3日,小店区发现核酸初筛阳性感染者以来,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迅速集结,周密部署、尽锐出战,奋战在流调溯源、密接排查、核酸检测、物资保障等最前沿,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筑起疫情防控这道线、织密疫情防控这张网,奋力为全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疫情防控任务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根据疫情防控需要,289个临时党支部在交通卡口、核酸检测点、管控单元、封控小区等一线相继成

小店区

立,130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面对党旗铿锵宣誓,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作风,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实际行动为广大群众筑起坚实的防护墙。
       及时发布《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一封信》,全区1063个基层党组织1.2万余名党员闻令而动,火速下沉村(社区)报到,主动参与卡点值守、测温验码、核酸检测、宣传动员等防控工作;116个部门在职党员全部听从调度、逆行返岗,24小时全天候待命,公安、城管、应急、卫体、疾控、教育等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凝聚起小店战“疫”合力。
       接到初筛阳性报告后,小店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马上进入应急状态,27名区级领导划片作战,全覆盖包联11个乡镇(街道)和1个街道筹备组,持续深入一线现场办公,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疫情防控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重大问题,推动各项疫情防控工作闭环落实。

全民争当志愿者 齐心协力筑防线
      “您好!我们是蓝天救援潇河队,现在来小店区报到,随时可以参与场所消杀。”“您好!我想做志愿者,为小店疫情防控做贡献。”“您好!我是司机,可以连车带人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小店区在4月5日再次发出志愿服务招募动员令后,源源不断地接到了各个社会组织和广大热心群众的积极响应,有的居民直接扫码进入就近社区应急志愿服务群报名,申请参与一线防控;有的居民直接联系社区网格员,请缨出战;还有许多社会公益组织、党员群众、医生护士、企业员工、出租车司机、外地务工人员及身处异地的人士纷纷致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请求参与小店疫情防控。一声哨响,全民争当志愿者的热潮在小店这片沃土上激情掀起。截至4月10日,全区已招募社会志愿者2万余名,每日在岗参与志愿服务人员17000余人。 

      成立在社区的先锋车队。“我家有考斯特”“我家是商务车”……不到一个小时,“党员先锋车队”成立,两辆中巴车、五辆商务车随时待命。主要负责接送医护人员、防疫人员,以及重要人群,为社区及街道疫情防控保驾护航。平均一天出车30多次,连日来,车队已接送医护人员、工作人员、重点人群等200余人次。
      抗战一线的退役军人。4月3日以来,面对疫情防控的最新需要,全区各条战线的退役军人挺身而出,成为了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带头人。黑驼社区10余名退伍军人主动请缨,以战斗的姿态,纷纷报名请战,递上了一封封“请战书”。 
      随叫随到的居民志愿者。在社区应急志愿服务群里一声哨响,六十余名社区居民志愿者紧急赶往社区,按照小区楼栋划分任务,领取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分散进入各小区,连夜进行发放。“我们就是汾东南路社区的居民,社区是我们的家,社区防疫,我们随叫随到!”风雨同舟,勇毅前行。社区与志愿者全力以赴同疫情作斗争,共同守护健康家园。 
      保障民生的应急志愿小分队。疫情期间必要的隔离是为了保护生命,为解决恒大社区居民群众购买天然气的困难,恒善志愿者送气小分队应需而生,他们向所需购气居民收集燃气卡,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基础上,集中到科莱天然气营业点充值,再将卡送回居民手中,受到居民的一致点赞。这些居民志愿者在协助做好核酸检测之余的空余时间,骑上电动车,帮大家到电子街口拿东西,将物资送到需要的人手上。辖区广大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疫情防控下的暖心跑腿,成为康馨苑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 
携手抗疫共助力 物资捐赠送关怀 
       疫情当前,没有旁观者。抗击疫情,需要你我同行,就在前几天,一束束包装精美的鲜花被送到了小店区北营街道许西社区刚从采样点结束工作的医护人员手中。原

来,送花人是北营街道许西社区魅儿花坊的店主。她说:“开花店的初衷就是想把爱、美好、幸福带给每一个人。看到许西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连日来奋斗在抗疫一线,我心里既感动也感谢,虽然疫情当前自己帮不上太多忙,但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心意,希望在大家的守望相助下,能够早日战胜疫情。”一位热心居民在自己家小区门口做完核酸检测后,看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走来,主动回小区开车将老人拉过来并等着老人做完核酸检测后送回家。
      像这样的暖心善举时刻都在上演着,有的企业送来了消毒物资,有的居民送来了矿泉水、方便面、煮鸡蛋,有的居民带来了孩子为医护人员作的画。在与新冠病毒展开的一次次搏斗中,人民大众成为了一个有爱的整体。 
     小店区广大政协委员闻令而动,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积极助力做好生产经营、保供稳价、服务保障、宣传引导、维护稳定等相关工作,截止4月9日,已有各界别政协委员捐助防护服780套、一次性

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3400副、口罩65200个、酒精及84消毒液120余箱,生活物资240余箱(件),共计232000余元,切实助力全区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基础。
      4月9日,阳曲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王庆丰带队为小店区防疫一线送上爱心物资,上午11时,满载物资的两辆卡车来到南内环街与平阳路交叉口,与小店区进行交接,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永强代表区委、区政府接受捐赠,并对阳曲县的爱心捐赠表示感谢。 
      据了解,2016至2020年,小店区对口帮扶阳曲县3乡(镇)14村圆满完成脱贫任务;在此次疫情中,阳曲县对小店区感恩回馈,一直在守望中牵挂,在奋战中汇集力量,并送上爱心物资表达对小店人民的祝福。首次捐赠的物资有2000袋、1万斤阳曲小米,1万斤鲜鸡蛋,5000多袋手盘面,总价值近20万元。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此时,龙城春意正浓,等疫情早日结束,我们一起同沐春光。(小店区融媒体中心)

小店区:为业主打造好幸福家园

       “去小区垃圾多,雇人清扫也不及时,小区也没有监控,经常丢东西,现在,我们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脏乱差’再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环境干净整洁,还安装了监控设备、修建了电梯,感觉现在生活得特别舒坦。”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通过开展城中村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的生活‘硬件’显著提升,但物业管理服务等‘软件’水平还没有相应匹配,一定程度影响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近日,太原市小店区委书记袁尔铭表示。 
      无物业小区一直是社区管理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据介绍,小店区常住人口135.7万,流动人口超过75万,共有1157个生活小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小店区牢固树立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在推动无物业服务小区“清零”上做减法,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上做加法,努力打造群众幸福家园“升级版”。 
     “从无到有”,“四个一批”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以社区为单元,小店区按照“公益为主、市场运作,多方联动、多元共治”的原则,在体制上谋创新,机制上求突破,推动无物业服务小区“清零”。红色物业帮建一批,筛选一批“红色物业”入驻小区,提供为期6个月的无偿代管服务。期满后,公开选聘物业企业入驻,实现物业服务长效管理。驻地单位协建一批,广泛动员驻地单位“点对点认领”,以资金帮扶形式市场化公开选聘物业公司开展为期6个月的协建工作。期满后,物业公司向小区居民按服务标准收取相应的服务费。财政补贴过渡一批,区财政按0.5元/平方米/月的补贴标准给予6个月过渡资金补贴,以社

小店区

区党组织为主导,依托小区党小组成立业委会(物管会)自治或聘用物业企业进驻方式,实现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社区兜底承接一批,动员所辖文明单位向社区报到,开展“结对志愿服务”,定期开展楼院清扫、设备维修等服务,安排区环卫中心与社区对接,扎实做好日常垃圾清运、环境美化等兜底服务。
      “从有到优”,“两个覆盖”凝聚物业治理新合力。建立健全社区大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管会)、物业企业、党员群众等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切实凝聚起基层治理磅礴力量。“三建一派”健全组织体系,对满足党组织成立条件的单独组建,对党员人数少于3人的组织物业企业之间以联建方式成立党组织,对无党员的通过与社区党员、网格党员、居民党员等共建,或选派党建指导员、引导企业招聘党员员工的方式成立党组织。“红色赋能”打造贴心管家,依托小区党组织成立业委会或物管会,由“红色管家”下沉一线察民情

解民忧,成为社区大党委、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管会)、小区居民的联动纽带,努力成为居民身边的贴心人。“六有标准”建强红色阵地,按照“有场地、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标准,加强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确保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平台,服务党员群众有载体和窗口,成为发挥党的政治功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以优促融”,“多元融合”促进治理能力大提升。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为总抓手,以建立物业党建联建和协调共治机制为着力点,以强化监督考核为指挥棒,小店区加速构建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积极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网格员队伍、业委会(物管会)、物业企业四方联动“分层协商、分类解决、上下联动”协调议事机制,定期举行社区物业党建联建联席会、民情恳谈会、工作听证会,做到小事企

业议、大事社区议、难事上报街道议,及时解决好居民家门口的事。组织党员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定期开展物业企业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和经理人培训,组建区、街道、社区、企业4级纵向管理和物业行业横向联动的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建立区、街道、社区、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居民五级物业企业考核评价体系,由社区“月晒”、街道“季评”、行业“年考”,切实以考核促进服务提升,实现物业行业发展、基层治理水平“双促进、双提升”。(小店区融媒体中心)

名、流动党员9名、预备党员1名、递交入党申请积极分子5名。以上人员均来自基层岗位,随时可为小区治理献计出力。
推行“红色服务” 搭建为民服务平台
      以物业服务平台为基础,星河湾小区共分为5个园区,设立两个物业服务中心,365天24小时全天候值岗服务业主;此外,各园区建立微信群、楼栋群、单元群、每日均有专人值班,受理业主日常诉求,畅通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反映、解决、反馈等渠道,破解了物业管理中信息不畅等问题。
      星河湾通过推进“5+5,满意+惊喜”工作法,组建“红色物业”骨干队伍,营造“红色物业”活动阵地,设立“红色物业”服务平台。在做好“智慧物业+慈善服务”的同时,与星河湾社区互助共建,全面提升业主幸福指数。
拧紧“红色链条”完善红色队伍建设
      星河湾社区、星河湾物业、星河湾业主。以星河湾社区为小区治理主导力量,以网格“微自治”提升治理新效能,让业主参与小区日常管理工作。针对日常物业服务不到位、业主行为不文明等问题,开展民主调解、协商共识,将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星河湾物业携星河湾社区解决邻里矛盾126余起,开展文明养犬宣传及劝解700余次;使用网格“微治理”再度升温。
      发挥红色物业战斗堡垒作用,开展有针对性、吸引力的社区活动,做好政策宣传、扶弱帮困,为业主排忧解难;广泛开展“自治、法治、德治”活动,融合业主各类资源,推动共建共享、互融互通机制;通过发动业主志愿者、党员以及积极分子,响应垃圾分类、倡导文明养犬、劝导不文明停车等行为,提高群众向心力、凝聚力。通过开展总经理恳谈会、业主开放日等活动,及时了解业主需求,精准分析问题为导向,加速问题解决时效。大力发展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吸纳思

“红色物业”开启社区基层治理“新引擎”

       罗棋布的水系,层次错落的立体景观,丰富的绿色生态系统……走进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星河湾小区,目之所及皆是风景。为进一步提升小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星河湾物业坚持以“红色物业”推动基层党建与物业管理深度融合,将服务业主列为首要任务,用行动兑现承诺,用服务提升品质,用科技赋能创新业务,打通物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物业服务质量关系着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着城市基层治理的成效。自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太原市小店区把城市基层党建与小区物业服务有机融合,以“治理合力聚起来、居民自治转起来、物业服务暖起来”为目标,倾力打造“红色物业”,让物业服务真正“红”起来,小区“活”起来,民心“暖”起来。
筑强“红色堡垒” 健全协同治理机制
       小店区星河湾党群服务中心本着“利于服务、便于活动、发挥作用”的原则,健全小区党组织体系,加大物业党组织力度,以星河湾物业党支部为核心力量,打造“超5星服务,满意+惊喜”创新思路求发展。
      加大红色物业党组织力度,形成“龙城街道党工委——星河湾社区党委——星河湾物业党支部——各园区大网格——各楼栋小网格”的党建新格局。大力实施小区“带头人”培养计划,选任德、才兼备的基层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小区基层治理的中坚和骨干。星河湾物业党支部现在职正式党员3

小店区

想觉悟高、有奉献精神、起到带头作用的员工,延伸党组织手臂,增强党组织感召力、向心力。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细胞”,物业是社区服务的“窗口”。下一步,太原市小店区星河湾社区将继续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实行“党建+红色物业”的模式,从组织构架、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提升小区治理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真正让小区党支部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大作用,体现大服务,实现大作为。(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本次论坛集合了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中国中药协会、山西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山西省民营医院发展协会、山西省甘肃商会、山西省四川商会等多个社会团体,以及省内中药骨干企业、相关科研机构、新闻媒体、行业相关企业等共计二十余个机构,与会人员围绕论坛主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共同展望中药材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次论坛,多家与会企业在研讨过程中达成了合作意向,共同推进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抱团发展,共图大业。其中,山西和仁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山西顺天立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甘肃商会分别与交易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道地药材原料贸易、饮片加工、成品销售等全链条开展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山西道地草药国际交易中心)

“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中医药产业论坛在山西道地草药国际交易中心举行

       8月31日,“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中医药产业论坛在山西道地草药国际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太原市小店区统战部、区工商联主办,旨在构筑山西道地药材“从田地到世界”的完善外贸产业链,保障中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山西省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小店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长梁根会,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雷晓红,区工商联主席郝宏霞及秘书长荣高贵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并致辞。
      主题演讲环节,交易中心执行总裁关晓宇发表了“让中药材走向世界,振兴省域经济”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交易中心的成立初衷及发展规划,并为省内如何拿回国际市场份额建言献策。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分别从产业发展趋势、供应链构筑、产业提升手段、行业合作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小店区

小店区:“三维解题”促楼宇党建走“深”入“实”

     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
      商务楼宇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高度集中、成熟发育、成长更新的活力区域。加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是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是党建引领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壮大的重要驱动。
     为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楼宇党建与楼宇经济互促共进,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坚持把楼宇党建纳入城市基层党建整体规划,组建工作专班,强化党建引领,深入调查研究,紧紧围绕“两个覆盖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等突出问题,从“组织、服务、机制”三个维度入手,紧扣区域特点,创新思路举措,着力推动楼宇党建

小店区

提质增效,为全方位推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组织引领,着力解决“两个覆盖难”的问题
      近年来,小店区商务楼宇迅猛发展,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楼宇发展规模、入驻企业质量、经营状况等本身参差不齐,再加上企业及职工流动性强等特点,楼宇党建还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上下联动不够有力等问题。为此,区委高度重视,坚持“三步走”,努力打开工作新局面。
      压实责任。区级层面,成立区楼宇办,建立由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楼宇办和区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统筹协调、工委委员单位齐抓共管、街道具体负责、社区密切配合的责任体系。建立区领导联系楼宇制度,每季度到所联系楼宇调研,推进解决楼宇运营及入驻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条块联动,20个工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和28名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联1个楼宇,每月至少实地走访1次,加强党建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和作用发挥。全面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
      查实家底。采取“区楼宇办实地勘察、区自然资源局规划筛查、社区网格排查、街道兜底核查”的“四查工作法”,细致摸排、精准掌握全区楼宇底数,对楼宇等级、业权形式、装修类型、管理系统、物业资质等信息全部建立台账。同时,区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牵头集中开展“扫楼”行动,先后摸排企业1939户,摸清党员778名,同步做好政策宣传、党建指导、法律咨询等工作。
      抓实覆盖。积极推行“支部建在楼上”,将楼宇内跨单位、跨行业、跨系统的党员和企业或其他组织联结起来,努力形成“聚沙成塔”的效应。坚持“应建尽建”的原则,依托产权单位、骨干企业和物业公司组建党组织,着力消除党组织覆盖“盲区”和空白点。对不具备组建党组织

条件的单位,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目前全区已建立楼宇党组织33个,覆盖企业320个。先后举办党务工作者和企业出资人培训6期,累计420人次,为加强楼宇党建不断凝聚共识、营造氛围。
服务凝聚,着力解决“活动开展难”的问题
      建设党群服务阵地。商务楼宇寸土寸金,多数企业没有空余办公场地,无力租用其他场地打造活动阵地。针对这一问题,区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区楼宇办试图从楼宇产权单位或物业企业中寻找“带头大哥”,主动拜访、引导协商,综合考量各商务楼宇地标效应、体量大小、辐射能力、入驻企业规模和职工情况等因素,按照“六有”标准(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先行打造同创谷、鸿泰国际大厦、易通天下等3个1000平米以上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出台《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指南》,规范推动其他楼宇党群服务阵地建设。积极拓展妈咪小屋、楼宇书屋、运动健身、医疗保健、午间食堂等服务项目,满足楼宇白领个性化需求。千禧大厦每月固定开展人才就业咨询、公益书法、父母课堂、托管服务、沙龙会、分享会等100余场次公益活动,受到企业职工欢迎。
      建强服务队伍。针对党务力量不足、不专、不强的问题,通过“自愿报名、部门联审、择优选用”的程序,从产权单位、物业公司负责人、管理层中选配33名楼宇党组织书记;其他班子成员从所在社区党员工作人员、入驻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中选配。选派13名在职党员干部和3名退居二线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向社会公开招聘6名优秀大学生担任楼宇专职党务工作者,为推进楼宇党建进一步充实力量。集中开展任前培训,此外,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入楼宇经济第三方专业力

量,协助开展楼宇规划分析、项目招商、业务培训等工作。
     提升服务水平。针对楼宇企业、白领服务需求多元的特点,区行政审批、税务、人社、市场监管、商务等职能部门资源向楼宇下沉倾斜,全力打造集“党务、政务、社务”于一体的党群服务综合平台。千禧大厦联合物业成立楼委会,积极打造楼宇治理共同体,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开辟“暖蜂家园”,提供暖心服务,让他们在楼宇找到了家的感觉。此外,区楼宇办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全程帮办,提供全链条保姆式服务。探索在重点楼宇建设企业服务中心,同区政务大厅实现数据连通,作为手续办理、政策咨询、政企沟通等方面平台,提供精准高效的政务上门服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机制保障,着力解决“作用发挥难”的问题
     楼宇与传统单位和社区不同,是流动性较强的社会空间,更强调经济功能,开展基层党建、实现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并不容易。为此,小店区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拓展延伸城市基层党建机制链条,打好“组合拳”,不断激发楼宇党建活力。
     党建联席会商。依托区、街道、社区党建协委会,将辖区28个有影响力的楼宇单位纳入委员单位,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网络征询、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形成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楼宇党组织与所在社区或街道党组织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引导楼宇及其入驻企业、职工融入基层治理,有序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工作。以宏安世纪大厦为试点,通过召开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开展政策宣传、招商推介等活动,为楼宇新社会阶层人士健康成长提供广阔平台。疫情防控期间,同创谷联合党支部发动楼宇企业捐款捐物,迅速筹集100万只口罩助力抗疫。

     多元投入保障。出台《小店区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重点从商务楼宇经济体量提升、专业特色楼宇打造、硬件改造提升、入驻企业发展奖励等方面进行扶持,引导商务楼宇品质提升。出台《关于加强楼宇党建的七条激励措施》,将楼宇党建工作经费、人员补贴等列入财政预算,并形成长效机制,同时积极争取楼宇产权单位、物业公司、楼宇入驻单位的支持。区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对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给予5万元—20万元支持;区管党费对楼宇党建示范点予以5万元—10万元补助,为楼宇党组织开展活动、激发活力创造条件。
     星级评定激励。区楼宇办、区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运营服务主体以及物业行业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对商务楼宇逐一评定。评定采取“线上预约申报+实地评测”方式开展,实地评定分两个阶段进行,两次评定得分均值为最终分值,从高到低排名确认各级星级楼宇名单,经区培育发展楼宇经济领导组审核并公示无异议后,发放奖励资金,并颁发星级楼宇证书。首次被评定为“四星级楼宇”“五星级楼宇”,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连续三年评定为“五星级楼宇”,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阳光国际商务中心物业总经理徐云云说:“通过评审,我们认识到了自身不足,接下来会不断改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扎实做好楼宇党建和经营管理工作,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近年来,小店区一直将楼宇经济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品质提升。2021年荣获“中国楼宇经济发展特别推动奖”。小店区招商产业园通过“党建引领,三链融合”,积极推动龙芯中科、麒麟软件、山西百信等信创产业项目落地,截至2021年底,累计财政总投入近2亿元,实现营收超20亿元。

     下一步,小店区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在服务“两区”发展战略上、在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上发挥引领带头作用,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作出更多贡献。(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小店区:为“新业态”就业群体注入新动能

       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激活市场主体新兴动能、深化行业治理体系建设的政治工作。
     近年来,美团、饿了么、中通、滴滴等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品牌企业迅猛发展,聚集了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大量新就业群体。抓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成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一个全新课题。
     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太原市小店区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覆盖范围广、组建管理难、流动性大等难题,坚持党建赋能,着眼整合体系、条块联动、精细服务、深度融合,着力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责任有落实、阵地有特色、服务有内容、效能有提升,为新业态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创“新”制 夯实责任强基固本
     三级联动明确责任。建立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负主责、主管行业党委负统抓责任、街乡党(工)委负责属地管理责任、社区(网格)兜底负责的五级责任体系。今年以来,工委牵头召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专题会议5次,重点研判解决难点堵点卡点问题16个。
     四个文件亮明标尺。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快递物流等新业态、新

小店区

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暖“新”家园(驿站)服务阵地星级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暖新行动 爱在小店系列品牌创建方案》《小店区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目标方向、实施路径和考量标准。
     六项机制协同推进。探索和完善两新党建工作“四会两示范”协调机制,建立工委委员单位每季例会、工委二级党委月调度会、行业协会月交流会、党建工作指导员周培训(考核)会机制,导师帮带示范亮点工作机制和示范亮点动态交流观摩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盯得紧、管得住、见成效。
聚“新”力 建强组织条块联动
     “两上两下”摸清底数。整合行政审批、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资源,采取“两上两下”方式,工委“下”发指导清单,街乡、社区网格人员“下”沉核实,“上”报党(工)委汇总,区委非公工委进行比对,形成区、街乡、社区三级分总结合的快递物流行业党建台账,以半年为单位动态摸排更新。目前,已摸清全区快递物流末端网点396个、从业人员突破8000人、党员72名。
     分类指导抓好覆盖。按照“总部抓组建、网点抓兜底”的思路,今年以来,美团太原分公司成立全省首个外卖骑手流动党支部,德邦、大成物流园区等分支机构成立9个党支部,与滴滴太原分公司结对共建打造样板工程,在山西中通、滴滴太原分公司、大昌公司成立3个示范线路流动党支部和2个临时党支部。
     深入网格兜底管理。建立党员快递小哥网格化管理机制,针对流动性较强的396个末端网点专设151个社区新就业群体流动党支部强化兜底保障,进行日常联系服务,推动各企业快递小哥坐在一起、干在一起,有效解决“多、散、小、弱”难管理的问题,织密织牢全“新”组织网络。
筑“新”地 暖“新”驿站精准服务 

       设立“新”阵地。按照“新建扩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闲置利用一批”的思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爱心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末端网点(站点)、社区食堂等点位,扩建暖“新”家园8个,改造暖“新”驿站134个、暖“新”窗口80个、“1平米暖‘新’服务角”260个,“新”阵地覆盖面不断拓展。今年3月,区委组织部精心选址打造150平米暖“新”家园总站,由区委出资、具有独立空间、与工会爱心驿站深度融合、专门用于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新”阵地。
       结交“新”朋友。发起“暖新行动 爱在小店”活动、“717骑士节”慰问表彰等活动,为全区50余家餐饮、美发行业商户颁发“志愿共建合作单位”牌匾,为300余名快递小哥、外卖送餐员发放可享受就餐、剪发等优惠服务的“小哥暖心卡”,并为疫情期间50名发挥突出作用的骑手代表颁发“抗疫英雄”荣誉。通过志愿共建、暖“新”服务等有效实践,让每一名新就业群体都享受到“新”朋友的福利。优秀骑手代表申尚珍激动地表示,“身为一名骑手,我越来越感受到一种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将履行好职业职责,将生活所需送到千家万户,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安心的配送服务,加倍努力为城市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完善“新”服务。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区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依托村(社区)网格力量,通过上门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设立意见箱、网络征询等方式,征集并梳理新就业群体普遍关心关注的50多项需求,涉及学历提升、发展空间、子女教育、团建阵地等要素。通过需求清单,反向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真正打通精准服务新就业群体“最后一米”,彻底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操心事和揪心事。“干送餐工作快三年了,经常冒着严寒酷暑奔波在路上,有了暖新驿站,我们就有了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冷了能取暖、热了能乘凉的去处。”外卖小哥白帆对区里暖“新”驿站提供的服务非常满意。

抓创新 提档升级激发活力
       充分发挥快递小哥、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联通万家的职业优势,充分调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热情,引导他们从城市的“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以56名党员先锋骑手为骨干,招募首批210名小哥组成“汾东小哥红心志愿者”“汾东骑手帮帮团”“新行侠”等志愿服务队,争当“疫情防控员”“平安巡查员”“文明引领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宣讲员”等五员先锋。今年4月小店区疫情防控中,面对疫情防控志愿者人手短缺的压力,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团)太原分公司流动党支部迅速集结70名疫情防控志愿者投入疫情防控一线,为基层防疫充实了“新”力量。
       做实点对点联系服务。落实社区网格员与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点对点”联系制度,搭建“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处理问题—反馈评价”的闭环管理机制,引导新就业群体加入社区、网格阵地。6月3日,饿了么外卖员王坤在旭然园小区一期门口见有位酒醉中年男子摔倒在地上,他第一时间联系网格员,不到5分钟,社区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将醉酒的居民安全送回家中。王坤说:“幸亏网格员平时和我们留了微信经常联系,要不然可能就耽误我送外卖的时间啦,这下好了,啥也没误。”
       激励带动树好导向。建立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办法,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递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常态化开展党员示范网点、班组、线路创建,选树“先锋骑手”“跑单王”“两优一先”“最美卡友”“疫情防控模范”等80名,引领建设“服务市民口碑好、热忱友善形象好”的示范队伍,70名表现突出的外卖送餐员获得荣誉。(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滨东社区:党建引领强阵地 基建打出新节拍

      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
       一张“网”,看似无形,却越来越深地融入群众生活,是疏通基层社会治理的“阡陌交通”,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平阳路街道滨东社区以省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以居民小区为切入点,试点推行“支部建在小区”,在滨东花园小区成立小区党支部,在组织引领、深度融合、共同参与上下功夫,着力纾解小区治理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努力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微治理”模式。
拧紧党建“动力轴” 彰显基层服务“红”
     健全“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实行小区党支部成员和物业公司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两长四员”小区治理队伍,楼栋长由本楼内党员担任,单元长、文体员由居民担任,物管员、保洁员、安全员由物业工作人员担任,在单元楼里亮身份、履职责。定期召开“两长四员”工作会议,商讨解决小区内出租房管理、环境治理、疫情防控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关键事”,引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形成“物业跟着支部干,党员围着群众转”的良好局面。
深度融合“携手战” 牵头共建社区“彩”
      布局红色阵地,小区支部与物业联手,共同打造集党员教育、居民议事、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

小店区

“滨东花园小区党群服务站”。服务站共设有6个空间、8个功能室,通过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感恩茶话会、健康大讲堂、初心课堂、“全民共享书香”阅读等社区邻里活动。同时,优化设置红色文化广场、崇德向善亭、文化活动室等服务载体,进一步拓宽服务空间,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搭建协商平台。由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共同牵头,建立起物业公司、物管会、居民“五位一体”的协商议事平台,建立“院落议事会”“小区治理月月谈”“邻里夜话”等自治平台,充分整合沿街门店、片警、环卫人员等资源力量,合力破解飞线充电、垃圾乱扔、遛狗不牵绳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创新设岗“红管家” 特色服务为民“谋”
    由5名物业党员职工担任红色管家,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活动,与楼栋居民建立一对一联系,做到24小时内有呼必应、真情服务。疫情期间,物业党群服务阵地化身为家门口的“满天星”便民超市,以“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辐射范围,全力解决好居民群众生活物资保障的“最后一百米”问题。党员报到助力。积极引导400余名在职党员、退管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到社区报到。吸纳热心党员成立惠民家政服务中心,低偿无偿提供卫生保洁、家电维修等服务。由物业和党员志愿者组成“红色代办”先锋队,为高龄独居老人、腿脚不便的居民上门服务。志愿品牌赋能。创建红袖子、绿点子、蓝本子、微服务、好声音、主旋律、初心学堂七大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实行垃圾分类、划分党员责任田、提供法律援助、点亮微心愿、创设宣传专栏、组建民间艺术团、开展红色教育,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区显露党旗色,聚力发展共创新。滨东社区通过引导社区各方力量、各类资源优势互补,激发全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齐力构建覆盖广泛的党建服务网络。充分彰显“红”的特色,得到“民”的满意。(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万科城社区:支部驻社区 服务到家门

     区内的健身场地热闹了起来,往日空闲着的活动室也向居民敞开了大门,老年人带着乐器演奏红色曲目,孩子们拿着彩笔画出鲜艳飘扬的党旗。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万科城社区以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为着力点,开展了一系列党建促基建的服务活动。
      万科城社区是典型的一小区一社区的万人小区、大型社区。为加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社区党总支坚持以推进小区党支部建设为抓手,着眼壮大党员骨干力量、化解居民物业矛盾,积极探索小区治理新路径。
着力基层治理 社区内建支部
      根据小区建设阶段自然形成的5期园区,依托园区与网格的边界范围,成立5个小区党支部,下设13个网格党小组,形成了“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小区党支部按照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对小区党员进行全面摸底,建立4本台账。根据党员类型,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性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进一步激发小区党员身份意识和引领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的方式,延伸拓展了微网格力量——“两长四员”,让党员能够在小区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联合多方资源 家门口享服务
      坚持因地制宜,通过资源整合、开发商配建、联建共建等方式,在每个园区建立小区党建阵地,同时也是网格工作阵地,承接医疗卫生、民生保障、户口办理等10余项行政事务代办和法律咨询、

小店区

教育辅导等多项公共服务,有效缓解了社区人少事多、居民办事不便的局面。进一步优化网格管理机制,明确网格员八项职责,形成六步闭环工作流程,推行“156”工作法,切实做到“五访、五到、五报、五查、五清”,着力推进小区问题共商、困难互帮、利益协调、共促共建,形成了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物业、驻地单位、居民共同参与的小区治理“服务网”。截至今年三季度,累计代办行政事务23项,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办事找支部”已成为小区居民的普遍共识。
党员主动亮相 争当基建模范
      通过发布“寻找党员”动员令,召集党员向社区报到,并在每个小区党建阵地进行公示。根据党员个人意愿、服务时间、认领岗位等,建立平急转换机制,他们急时是“战斗员”、平时是“服务员”。比如,在今年10月份的11轮全员核酸中,就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立即组织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迅速集结、分工负责,通过党员主动发声,引导群众积极配合全员核酸工作,圆满完成全员核酸各项任务;平时则根据党员个人服务时间及特长在小区中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各项特色党员服务,比如垃圾分类宣传、电信反诈宣传、探访孤寡老人、开展矛盾调解等等。146名在职党员牢牢“钉”在各个小区的“服务版图”上,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小区群众对党组织更加信任。
      民有需,我有应。万科城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基建,努力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骨干队伍进一步建强,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民情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亲贤社区:“红色党建”暖人心 “多彩服务”系民情

      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是我国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基建的服务道路,形成了系统的社区规范管理体系。亲贤社区位于太原市小店区长风商圈的核心区域,辖区总面积0.8平方公里,共有居民4263户19921人。社区股份制企业千禧集团,下设8个物业公司,承接辖区8个小区、11个楼院、3栋写字楼、5个商超卖场等60余万平方米的物业管理。近年来,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打造“红色物业”,探索出了一套能用、管用的治理方式。
上下贯通、执行强效 组织体系
全域联建
     党建引领基建是近年工作的重点,社区物业党组织要建起来。物业企业最初对建立党组织不理解、不支持,为此,社区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拜访,提出建党组织的物业企业在承接事项、参与项目、推荐表彰上“三个优先”。对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采取选派党员联系指导、推荐优秀大学生党员进入物业就业、培养物业骨干入党等方式推动组建。目前,8个“红色物业”党支部已经建立,覆盖全部物业企业。
      社区党委牵头,组织未成立业委会的小区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按照自愿报、群众推、社区选的程序,从6328户中择优选取公道热心、群众认可的56位居民加入进来,物管会主任由社区党委成员兼任。现在8个物管会,党员占比

小店区

80%,“红色物管会”名副其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突击队用起来,引导物业成立14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医疗救助、安全巡查、居家养老等服务,重点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
条块协同、共治共享 服务基层全域联手
      责任管理凝聚力量,变“各管各”为“齐上阵”,联手共同提供更好的基层服务。物业负责人担任社区“两委”兼职委员,社区“两委”成员、骨干党员担任物业管理监督员,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实现管理到个案。每年通过社区评、居民评,平时考、年底考的“双评双考”方式,给物业打分,得分高的优先续聘,得分低的予以劝退。
       严格规范制度办事。社区党委主导,依托“红色物业”,吸收16个驻地单位党组织建起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个成员公平发声,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大家共同制定的亲贤社区“123条”,大到居民公约、环境改造,小到婚丧嫁娶、孝老敬贤都有明确规范,成为社区居民共同的“家规”。
      专聘能人协调难事。社区专程登门邀请辖区内素质高、有威望的居民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和物业党员负责人担任社区“大管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现身说法、带头示范。
服务周到、专情为民 温暖人心全域联动
      物业场地摇身变成服务站点。社区整合办公、服务资源,建起1个党群服务中心和8个党群服务站点,从幼儿教育、社区食堂、文体活动、医疗服务到养老照护样样都有,实现社区贯彻服务人民生产生活的全方面。
      党员群众发挥作用特长。社区依托“红色物业”,开展以党建宣传为主的红色先锋行动、以志愿服务为主的蓝色公益行动、以互帮互助为主的橙色睦邻行动、以创优环境为主的绿色治理行动、以爱老敬老为主的银色助老行动,大家各展其

长,党员服务有了平台,群众参与也有了方向。多彩的社区活动构造了丰富的社区文化,“五色行动工作法”入选全国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
      为居民群众提供特色服务。社区与物业党支部推出课后托管、家长学校、辣妈学院等居民急需的服务,开办剪纸班、模特班、书法班等专业课程,组织写春联、包粽子、品月饼等群众喜欢的活动,形成了“敲得开门、说得上话、帮得上忙”的融洽氛围。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平阳路街道亲贤社区党建引领基建,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链接社区资源,更是通过一系列措施连接居民之间的距离,打破了传统的“楼对楼”管理,实现了新式的“人对人”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为周到的服务,也为社区管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经验。(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四个三”工作法助力康馨苑社区“微治理”

      子们在社区的美学空间画画、唱歌,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居民所面对的问题得以切实解决,归属感日益增强;老人们在社区享受义诊服务,晚年生活舒心安逸……
      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太原市小店区龙城街道康馨苑社区积极响应,在总结运用疫情防控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工作,推动在职党员在社区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受监督,助力社区“微治理”,逐步探索出“四个三”基层治理工作法,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步走”亮身份 网格注入“党建红”
      社区报到建档。康馨苑社区党支部按照要求对报到党员建档立卡,登记基本情况、所在单位、专

小店区

业特长等信息,做到底清数明、精准调度。网格分岗定责,按照就近、方便、自愿原则,将报到党员编入网格,按照党员专长设置社情民意收集、党政思想宣传教育等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建立“掌上社区网格群”,邀请在职党员进群,发挥在职党员“查、报、巡、督”作用。
      用好志愿先锋,组建党员先锋队、应急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应急跑腿小分队等1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将在职党员纳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其中,应急志愿服务队和应急跑腿小分队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排查、宣传、劝导、执勤,有效助力疫情群防群控。
“三件事”带好头 服务体现“核心色”
      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职党员首先要做到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门、办好自家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居民自治方面,在职党员要积极主动响应社区倡议,以身作则模范带头。
      将在职党员划入“红色网格”,明确“楼院责任田”,以“买菜敲敲门,遛弯看看灯,遇喜拱拱手,遇困帮帮忙”等服务为切入,解决居民“小困难”,促进楼院“大和谐”,推动形成楼院居民有事找党员的良好氛围。
      积极推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机制,居民“点单”建立需求台账,社区结合党员特长予以“派单”,在职党员“接单”主动认领,群众“评单”反馈激励,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和在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及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三联系”促融合 集思广益“智多星”
      引领退休党员融入。将退休党员与在职党员划分到同一网格,同管理、同活动、同议事,解决退休党员组织难、服务难的问题,让他们真正融入社区。促进物业业主融合。发挥在职党员“润滑剂”作用,针对居民反映的电梯隐患、地库灯不亮、单元门损坏等问题,第一时

间带头向物业、社区反映,督促物业及时检修,方便居民生活。开展社区、物业、业主党建联建,解决物业、业主矛盾,推动问题解决,推动共驻共建共享。
      发挥社区党支部核心作用,秉承“社企和谐共事、邻里和睦相处、居民和美生活”的“三和”服务理念,吸纳驻地单位负责人为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鼓励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支部工作,打通资源壁垒,实现共驻共建共享,带动多方力量参与社区事务。
“三机制”保长效 跑出治理“加速度”
      抓考核,变“要我来”为“我要来”。建立服务纪实制度,党支部客观记录在职党员服务时间、内容。采取“正向加分激励+反向扣分约束”方式,设置“好、较好、一般、差”的评价等级,年终反馈至在职党员所在单位,作为个人年终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抓奖励,让“党员来”带“群众来”。建立社区服务积分兑换制度,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累计积分,以积分促行动,有效提高居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抓激励,使“偶尔来”变“经常来”。通过举办“最美在职党员”“最美网格党小组长”等评选活动,激励在职党员在社区里作表率,以党员身份常态化参加社区治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开展基层建设活动,康馨苑社区不断发挥党员进基层的积极作用,切实处理好居民的问题,提供更为周到、更加科学、更显便捷的服务。(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三点”发力跑出基层执法西温庄乡“新速度”

      身蓝色制服,一枚醒目的袖章,一个敬礼的动作……敢打且必胜的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并没有因为高温而停下工作脚步,他们是一

小店区

座城市最重要的守护者之一,也是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西温庄乡基层服务的靓丽风景线。
      西温庄乡地处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东部,近年来,西温庄乡立足党建引领、队伍融合、规范执法,在执法扯皮、执法低效、执法缺位的问题上大胆破题,探索实行了“1+3+7+N”大执法模式,逐步形成了“一个机构统筹,一个平台调度,一支队伍执法,一张网协同”的执法运行模式,以高水平基层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融合队伍力量 解决“执法扯皮”
      聚焦党建引领,着力提升队伍凝聚力。成立西温庄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乡长兼任支部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任支部副书记,市场监管、城乡管理、交通运输领域派驻执法中队长兼任党支部委员,其他7名党员党组织关系全部纳入支部管理,实行党员执法承诺制度,定期开展“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究制定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通过实行全员上台、轮流对执法知识进行授课,促进主动思考、深入交流,全面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
      聚焦阵地建设,着力提升队伍组织力。高标准打造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办公场所,建成标识统一、制度完善、功能完备的行政执法阵地,总建筑面积1736㎡,设办事大厅、指挥调度平台、调解室、问询室、档案室、中队办公室等办公场所16处,党建活动室、会议室、罚没库等配套场所6处,全面推进场所规范化建设,市场监督执法中队、城乡管理执法中队、交通运输执法中队、市场监督所、自然资源所等全部入驻,实现集中办公在乡镇。
      聚焦实战培训,着力提升队伍战斗力。编制《乡镇执法体制改革业务知识汇编》,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等15类法律法规。每周五定为业务知识培训日,针对执法事

流程明确执法程序,3项机制做好统筹协调,31项工作制度规范日常执法。编写《乡镇执法体制改革制度汇编》,制定统一执法文书编号,编制执法流程图,推动执法文书、执法流程、执法标准规范“三统一”。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推行“综合查一次”。全面梳理执法对象名录清单、执法事项清单、综合一次查清单,乡综合执法队根据检查任务清单上的事项巡查。根据巡查情况,及时调整执法范围、执法频率,在减少巡查次数的同时,增加执法成效。目前,市场监管执法中队、城乡管理执法中队已顺利完成对西温庄正大街商铺的综合一次查。
     树立“721”执法理念,构建良性执法管理机制。“721”执法理念,即70%的工作用服务的方式来解决,20%的工作用管理方式来解决,10%的工作用执法手段来解决。
     树立“谁执法谁普法”理念,普法宣传关口前移执法一线。梳理常见违法行为清单,并制作成宣传单、小折页,定期开展执法宣传,切实提升执法对象对法律的认知、认同,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积极探索柔性执法实践,对轻微违法行为以劝导和教育为主,全面推行“首违不罚”“首违轻罚”。在综合行政执法队内专设调解室,实现调解和执法无缝对接。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西温庄乡综合执法队构造完整,理论科学,在党建引领基建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自综合执法队成立运行以来未发生一起执法投诉,未形成一件行政争议案件,着力建设和谐宜居家园,为基层执法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项、执法流程等对乡镇执法人员开展执法业务专业培训。邀请有执法经验的老同志讲授案例,强化“传帮带”。
协同指挥统筹 解决“执法低效”
      抓好平台建设,成立乡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配齐配强专职办公人员,构建“1+3+7+N”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模式,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与公安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社区等建立联动处置机制,由综合执法办公室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达到问题线索“1分钟响应,5分钟出动,30分钟到场,1小时内处置”,真正实现集中执法、联合执法、高效执法。
     完善联动执法,建立“网格吹哨、执法报到”的执法联动机制,在行政执法日常巡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网格员“延伸触角”积极作用,收集社情民意、安全隐患,第一时间上报问题线索,由乡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平台指挥调度,明确时间、地点,各领域执法中队第一
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联合执法。实施联动管理。建立执法中队日常工作台账,对执法中队在信息共享、执法协助、业务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实施日常管理。充分利用区委区政府赋予乡镇的针对执法中队队长的人事任免建议权、奖惩考核权,强化执法队伍内部管理,达到协同联动,统筹推进执法工作。
立足闭环管理 解决“执法缺位”
     制定工作机制。全力探索“四级”纵向实时调度机制。由队长牵头抓总,常务副队长总协调、总调度,副队长分管负责,依托“指挥平台调度+队员巡查巡检+社区实时上报+网格触手延伸”,推动巡查力量、执法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到基础网格当中,实时收集、分析、分类、调度执法类问题线索,高效完成问题分流交办。自综合行政执法队成立以来,通过执法队伍巡查发现问题481条、群众举报4条,其中立案2起,行政处罚2起。
     建章立制,规范文书。2项工作

“党员红”奏响常青藤社区基层治理“先锋号”

      区服务水平提升了,治理难题解决了,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了……
      这是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营街道常青藤社区在党员深入基层之后收到的居民评价。
      常青藤社区位于小店区北营街道北部,地处许东路以西、龙堡街以南,与田和社区、许东社区、迎泽区为邻,总面积0.6平方公里,辖区包含3个生活小区,共计3278户,6400余人,属于典型的城市社区。
      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常青藤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在职党员开展“五在网格”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组团式、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切实解决了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推进不畅、党员作用发挥不佳的实际难题,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基层治理和联系服务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畅通报到渠道 汇聚志愿力量
      通过网格党小组组团报到、党员个人线上报到、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摸排引导报到、下发报到函、邀约见面会等6种方式,发动了辖区内232名在职党员前往社区报到,将报到党员逐个明确到9个网格和1个专属网格中。为欢迎在职党员回社区,为其住宅门口配备“党员中心户”标识牌,并准备了“六个一”“见面礼”:发放一封公开信、组织一次选岗、收集一条意见建议、加入一个联系群、发放一枚党员徽章、进行一次活动预告。一套富有仪式感的“见面礼”让报到党员找到了“家”的感觉,更明确了“亮身份、亮作用、亮形象”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了社区党员“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楼,一楼带一片”的辐射带

小店区

动作用,形成了“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奉献”的浓厚氛围。
设岗精准定责 党员组团服务
      建立“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管理体系,采取“居民点单、网格派单、党员接单”的工作模式,真正实现在职党员“回家”,服务群众“到家”。
      依托党员特长优势,提供“组团式”服务:根据网格内党员专业和特长组建了法律咨询、医疗健康、心理疏导等7个志愿小分队,挑选有一定志愿资历、熟悉基层治理、热心公益事业的7名在职党员担任队长,组团式解决了群众急难事件15起,实现了在职党员与居民需求的有效衔接。
      依托网格党组织,提供“精细化”服务:采取“居民点单、网格下单、党员接单”的菜单式服务模式,社区居民线上发布“需求订单”,社区在接到“订单”后,综合比对在职党员职业特点、兴趣爱好、工作实绩后,因事制宜进行“下单”,收到“下单”的在职党员可以在3天内“接单”,党员在完成“订单”后通过拍照纪实、工作简述等步骤申请结单,社区居民给予星级评价打分。
      依托党员先锋队,提供“个性化”服务:利用在职党员“8小时”之外时间摸底建立群众需求台账,每个“红色星期六”通过一对一认领,点对点圆梦“微心愿”12次,满足了辖区居民个体化需求。
健全制度规范 保持长效服务
      目前探索建立了在职党员服务登记、积分管理、考核评价、沟通反馈4项制度。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活动时,通过拍照和文字记录服务内容,同步开展“双管三评”的跟踪管理机制,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
      社区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对党员服务情况进行月考评,年终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设置居民“点赞墙”、评选“服务之星”等活动对在职党员进行群众评价;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将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

区报到工作表现情况纳入党员积分量化管理,进行量化考核或定性评价。“四项制度”有效提高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质量。
      常青藤社区建立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五在网格”工作机制,是密切联系群众、真诚服务居民、增进干群关系的有效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社会效应。下一步,常青藤社区将持续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打通在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把党员服务工作做好、做实、做出品牌。(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北格镇:党员争分争优 焕发基层治理活力

      区大清扫活动在党组织领导安排下有序进行,绿化环境换上“新衣”,防疫宣传活动在民警带领下积极开展,居民的防疫意识大幅度提高,社区文娱活动在党员的宣传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党委紧抓党员这个关键少数,以带动党员参与乡村治理为抓手,按照“分类积分、量化考核;标杆引导、底线管理;奖优罚劣、激励奉献”的原则,探索形成农村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新模式,激励广大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科学分类 直击痛点
      明确“谁参评”。根据党员的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设定A、B、C、D四个积分种类,分别赋予10分、20分、30分的基础分,其中D类党员不参与党员积分制管理,党组织指定党员定期联系走访。明确“评什么”。在多方调研和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学习先

小店区

锋星、服务标兵星、作用发挥星、道德模范星、遵纪守法星”五星评价体系,设立奖励积分、惩戒积分,明确一次性清零年度积分的6种情形,按照“基础+个性”的方式实行清单式管理,发放评分“两清单两手册”,确保管理办法科学可行。
严格程序 规范评分
      明确“谁来评”。成立由支部班子成员任组长,包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村工作人员等群体参与的5-7人评分小组,并签定履职承诺。明确“怎么评”。党员积分评定按照“申报—初评—评定”三个步骤进行。党员积分采取两种渠道进行申报:支部记录积分。参加会议、活动等,党支部根据有关记录直接积分;党员个人申报积分。党支部统一发放党员积分申报表,由党员本人填写,每月“主题党日”,由党员持相关证明材料,向村党组织申报上月积分事项。积分评定小组初评,按照党员个人申报项目,由积分小组对其相关材料进行核实确分,并如实记录。支部大会评定,党组织每季度召开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通报初评的积分情况,由参会党员评议通过,确定季度积分结果。
强化保障 正向激励
      明确“怎么奖”。将党员年度周期累计积分结果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定意见的主要依据;探索形成“月记分、季贴榜、年赋星”评比模式,设立“红、橙、黄、蓝”四色评价榜定期进行张榜晾晒;开设“积分小卖部”,发放不同面值的“积分兑换券”,鼓励村民以“善举换积分”,全面营造比学赶超、争分夺星、甘于奉献、勇当先锋的浓厚氛围。明确“怎么带”。全面开展“先进带后进”专题活动,由支部指定积分排名在前的党员结对帮扶后进党员,制订个性化帮带计划,坚持动态管理、强化跟踪问效。
     针对后进党员,组织开展 “重温入党誓词”“为老党员送学上门”等活动,并按月谈体会、找差距、明方向,以“项目化”的形式帮助后进党员素质提升。

聚焦成长 守护活水
     为破解农村党员发展难题,北格镇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在4类党员划分基础上,按照优秀共产党员标准科学设置红色成长积分,将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同步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范畴。明确“怎么管”。紧扣“优化结构、发挥作用、释放活力”目标,定向培养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复员退役兵等重点人群,建立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动态储备库,梳理人数、摸清底数,用好管理台账,发放成长手册,详细记录其入党流程、思想动态等信息,实现一人一册、跟踪培养、动态管理。
      积分排名在前的入党申请人优先确定为积极分子,排名在前的入党积极分子优先列为支部重点培养对象。明确“管什么”。优化培养方式,摒弃“放任自流、自然成长”发展观念,从参加组织生活、参与志愿服务、为民纾困解难等方面细化积分细则,评分组根据组织考察、党员评议、群众反映情况进行研判赋分,合理解决后续跟进问题。
     “小网格”托起大民生,“小角色”解决大问题。北格镇社区以红色成长积分精准反映“画像”,让思想上要求进步、行动上积极作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打下坚实基础。(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实战实训提振小店区基层治理“内功”

     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
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今年4月,山西省打响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攻坚战”,小店区委组织部紧扣专项行动主题主线,按照“全

小店区

员、精准、有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精准靶向培养干部,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各种短板,依托实训基地对242名基层干部开展现场教学、实战实训,为持续抓好基层治理蓄势赋能。目前,各街乡结合实际同步开展实训24场1400余人次。
抓载体 “四类选三员”
      基层治理主责主业在基层干部,按照分类施教的原则,将参与治理的群体划分为区直有关人员、街乡干部、村(社区)重点人员、网格“微力量”四种类型,通过分级分批“全员漫灌”式培训,分类化储备基层治理后备力量。
      在此基础上,突出基层治理第一线主体地位,对“三员”进行实战实训、“精准滴灌”式培养。“三员”是指,一线指挥员,包括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等;一线战斗员,包括村(社区)“两委”其他干部、专职社工、网格员、到村任职选调生、招聘到村大学生等;一线服务员,包括物业、业委会、快递物流和“两新”党组织等人员。
抓方法 “七种分五步”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基层干部的特点和需求,在以乡村振兴、行政执法、应急管理、平安建设、疫情防控和党建工作等为重点培训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实际,设置了党建实务类、便民服务类、矛盾调解类、物业服务类、安全生产类、应急防控类、征地拆迁类等七种实训课程,提升基层干部专业知识水平。
      此外,围绕基层干部面对专项行动理不清思路、找不准发力点的问题,在实训课程中专门设置“五步法”逻辑思维课程,贯穿于七种业务课程实训之中,切实提升基层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具体工作的能力。“五步法”即,第一步读原文,弄清楚政策文件要求干什么、怎么干;第二步明现状,想清楚自身工作做了没有、做得怎么样;第三步研案例,看案例教学点遇到的情况

是什么、问题在哪里?第四步学方法,学习案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办法是什么;第五步强实践,拿着案例的“矛”,在实际工作中能不能击穿自己的“盾”,面对类似的情况,如何举一反三、因地制宜,有效解决基层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抓模式 “实景加案例”
      实战实训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在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和“行走的课堂”。我们依托实训基地“1”个实体教学阵地,充分用好盘活辖区内省市区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高校等“10”个优势驻地资源,全面摸排梳理全区各级党组织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层层筛选、总结提炼,精心打造出“10”个案例研学平台,初步构建起“1+10+10”的实训矩阵格局。
      首批建成的10个有人讲、有实例、有办法、有经验的案例中,既有亲贤社区“五治融合”推进社区治理、滨东社区“党建引领物业治理”这样系统集成的案例,也有“老王工作室”化解居民矛盾纠纷、“红色物管会”破解无物业小区治理难题这样具体细致的案例。
      通过“课堂搬到一线、教学就在现场”的实训模式,基层干部身临其境地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实现了在环境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转变。
抓成效 “三师配两辅”
      基层治理面对的形势瞬息万变,不可能一套教案解决所有问题,也不可能一支教师队伍就能满足所有需求。为此,组建“三师”导师帮带团,通过“学员点单、导师送单、组织派单”的形式,让导师手把手、面对面帮带,参与学员全周期成长。
      “三师”主要是,成长导师传,从熟人熟地熟悉情况的老干部、老同志、老支书中挖掘出24名导师,跟踪辅导中青年骨干,发挥老带新、传帮带作用;业务导师帮,择优推选区直单位“干过、讲清、说透”的业务骨干18 名,现身说法、

解剖案例,帮助强化学员的理论知识培养和业务能力提高;专业导师带,邀请辖区内高校、专业院校社会治理专业相关方向优秀教师25名,按照“一堂课一教师”的方式,为学员提供专业化帮助指导。“两辅”主要是,按照每50名学员一个班,各配备一位教学专管员和跟班辅导员,负责教学管理、研讨记录、学员考核等工作,确保学员严守培训纪律,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通过开展实战实训,打破以往“教师讲、学员听、满堂灌”的常规培训模式,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的一致好评。
      学府街道中环二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智子谈道:“作为一名新成立社区新当选的书记,通过这种实战培训,对如何做好社区治理有了更加直观感性地理解,真正达到了‘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效果,更加生动、更加鲜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作为社区书记要苦练内功、强筋壮骨,在基层治理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没人管”变“一起管”开启永康北路社区基层治理新篇章

    “近的变化可明显啦,之前反映的问题都没人管,现在都给解决妥当了,再也不像以前那种没人管的时候了。”永康北路社区居民王素琴满意地说道。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街道永康北
路社区以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为发力点,以辖区内馨园小区为试点,创新“双组双建双监督”工作路径,加强小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初步形成“党组织主导、物管会自管、业主参与”的微型无物业小区治理模式。

小店区

无人管理缺物业 物管会来做管家
      馨园小区是小店区国税局职工集资房,现有住房约一半是职工自住、一半出售或出租,属于典型的无物业老旧小区。今年,永康北路社区党委根据辖区网格大、小区小的特点,在馨园小区所在网格成立党支部、设立馨园小区党小组,依托楼栋、单元推选楼栋长、单元长,构建起“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推进小区精细化管理。由社区党委、网格支部牵头,组织小区居民成立了物管会,为小区找到了一个“红色管家”。
      在充分征求全体业主意见基础上,牵头成立物管会筹备组。明确业主代表资格要求、推荐方式、委员产生程序等,广泛动员业主积极参与,注重把党性强、能力高、愿奉献、有威望的党员、楼栋长推荐为物管会人选。在党小组推荐、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的基础上,筹备组按照5人以上单数、党员比例不低于50%等要求,统筹提出物管会初步人选名单,报街道党工委资格审核后,经全体居民投票选举产生物管会,并在小区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后,街道党工委作出成立物管会的决定。在物管会成立的同时,同步建立党支部,物管会支部书记由社区党委书记兼任,物管会党支部隶属于社区党委。跟进完善支部组织生活、党建联席会议、协商共治等制度,引领物管会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教育引导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并支持小区物业管理。
无处议事成过往 党群服务站做平台
      建起硬阵地。统筹小区公共资源,将一处400平米闲置库房打造成党群服务站,作为小区、物管会成员办公和业主办理物业事项的场所,并根据党员、居民需求设置了组织生活室和文体活动室等,实现了党员活动有阵地、业主议事有场所、居民活动有空间。

      强化软实力。制定物管会议事规则、小区管理规约以及财务管理停车管理、保洁、门卫、物业服务承诺等7项制度,确保规范运行。比如,无序停车曾经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居民时常为车位发生争执,物管会成立后对小区车位进行了集中管理,并制定有关制度,使居民停车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财务收支勤监督 居民交钱又管钱。
     过去,小区环境脏乱差,物业费居民没处交也不愿交,即使交了钱也不知道花在哪、感受不到服务。物管会成立后,为彻底打消居民顾虑,实施了“双监督”。物管会成立财务监督小组,由1名专职网格员、1名物管会成员、1名业主代表组成,代表全体业主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同时,每月公布物业费收支情况,大到院落整修、小到购置扫帚,每笔都进行公布。物管会列出基础服务清单,向居民作出服务承诺,居民对物管会承诺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平时可随时向物管会提出意见,也可在每季度单元长扩大会议上,对物管会履职情况进行评议。
      通过“双监督”,让居民对所交物业费的使用和物业服务情况心知肚明,做到了明明白白消费、心甘情愿交费。在物管会的倡导下,小区全体居民一致同意按照每月每平米0.8元缴纳物业费,并自筹资金19.8万元,解决了小区墙皮脱落、楼宇对讲门更换、公共场所改造利用等多年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
     激活基层“造血库”,打造党建“大力士”,馨园小区的“小区党建+物管会”治理模式,获得了居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大家纷纷表示,现在“人人都是管家婆,个个都是掌柜的”,小区管理有了“主心骨”,人心更齐了、环境更美了,要积极投身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为小区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富丽尚悦居趟基层党建新路子

     要管党,从严治党。管党治党,重在基层。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富力尚悦居小区是一个典型的新型城市小区。借省委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专项行动的东风,富力尚悦居小区党支部聚焦政治引领、精准管理、为民服务,积极探索出三个层面的机制模式,蹚出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党员争做“领头羊” 基建注入“党建红”
      聚焦政治引领、监督保障,建立党的领导直达基层领导机制。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物管会主任,推选网格员、楼栋长任物管会委员,物业公司负责人任小区党支部兼职委员,实现小区党组织、物管会、物业企业深度融合。推行小区党支部先议制度。凡小区重大事项、重要支出,先由小区党支部议定方案,再由党员牵头在业主中凝聚共识,再组织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决定。实行监督评价制度。小区党支部每年会同物管会,组织业主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全面客观评价,评价结果通过街道上报住建部门,作为物业企业信用评价和行业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精准管理“亮身份” 推广代办“微服务”
      聚焦分类管理、精准有效,建立党员在生活圈发挥作用机制。实施党员星级积分管理。根据小区实际设立2类8项积分事项,按照“一月一算分、一季一评星、半年一兑换、一年一奖评”分类推进党员、居民星级积分制管理,激励党员、居民积极参与小区治理。开展“三亮三进三听”活动。组织党员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进网格、进

小店区

楼院、进家庭,听民意、听困难、听需求,目前已有18名党员主动认领居民微心愿,义务担任小区律师、书法老师、小区医生。全面推广帮办代办。在物业、小区党群服务站设立帮办代办点,组织党员成立帮办代办队,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代办服务,目前已帮办代办事项17件。
线上线下“并排走” 民生实事“快解决”
      聚焦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民情服务机制。实行小区“小事”快速响应。每个楼栋配备“两长四员”(楼栋长、单元长、物管员、安全员、保洁员、文体员),组建监督与服务微信群,开发“自在社区、凤凰到家”小程序,构建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结果反馈的线上“一键通达”工作闭环。
     管道疏通、设施维修、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小事,“两长四员”随时发现,协调物业随时解决。实行小区“大事”协商共议。对于“两长四员”难以协调解决的事项,由楼栋长逐级提交小区党支部,党支部牵头召开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代表共同参与的“业户议事会”,通过“支部提、三方议、集体决、群众评”四步走,共同商议解决。小区党支部依托“平安太原”网格运行APP逐级上报社区、街道或区里,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实现“小区吹哨、部门报到”,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社区党旗红,聚力万象新。唯实干、苦干,方有为、有位,富力尚悦居小区党建引领基建带动社区展露新风貌,基层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为专项行动积累经验,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中共小店区委组织部)

“五个坚持”走出小店基层治理“善治”新路

      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2022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坚持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压茬推进任务落实,走好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赶考路”,推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坚持书记主抓 夯实政治根基
      从专项行动动员部署,到调度推进,再到观摩晾晒,每一项重点任务、每一个关键环节,小店区都牢牢抓住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通过“抓书记、书记抓”,层层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紧紧把专项行动抓在手上,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推动任务层层落实。严格落实领导包联制度,144名区乡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全覆盖包联街道(乡镇)、社区(村),联系居民(农户)1315户,定期到社区(村)走访调研、现场办公,全程参与专项行动;成立5个工作指导组,聚焦阶段性重点任务,下沉街乡、村(社区)一线进行实地督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安排、有落实。
坚持制度优先 加强阵地建设
      坚持把专项行动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区委专题研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细化分解8个方面70项任务;建立

小店区

物业治理、集体经济、清化收工作、精准培训、干部包联、党员积分等“14+4+5”制度体系;区街两级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03期,覆盖2.1万人次。通过专题培训,提升基层干部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能力;区级层面召开各类工作调度会83次,及时掌握推进情况,动态安排工作任务,推动思路项目化,项目方案化,方案清单化。 
坚持清单交办 强化项目推进
      推行“五类六步四有”工作法,区乡两级确定重点项目143个,项目化推进重点任务落地。
      聚焦社区物业党建联建。通过“三建一派”“四个一批”等措施,推进355个物业服务企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实现296个无物业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成立业委会(物管会)313个,覆盖小区1012个,覆盖率达87.4%,同步组建党组织,党建对物业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聚焦街道(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11个乡镇(街道)配备执法人员105名,各领域派驻执法中队下沉574人,综合行政执法平台运行机制初见成效。
      聚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集中攻坚“清化收”,行政村化解债权债务1307.3万元,新增资产资源收费675.13万元。编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规划,区财政列支1000万元用于项目扶持和发展奖励;落实“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新招聘到村任职研究生16人,实现全区180个村(社区)“一村一名研究生”全覆盖,切实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
      聚焦网格(小区)党建。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网格(小区),精准划分网格1276个,配齐配强专兼职网格员1276名,网格辅助员(微网格员)1.6万名。对全区1157个小区统一编号、分类建档,摸排各类党员31885名,成立小区党组织262个,楼栋党小组752个,构建“社区党委(党总支)—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

      聚焦楼宇党建。采取“四查工作法”,精准掌握全区楼宇底数,共建立楼宇党组织34个,党员174名,覆盖企业320个。按照“六有”标准先行打造同创谷、鸿泰国际大厦、易通天下等3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楼宇党群服务中心。面向社会招聘6名专职党建指导员,出台《小店区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和《关于加强楼宇党建的七条激励措施》,为楼宇党组织开展活动、激发活力创造条件。
坚持示范引领 激发创新活力
      组织开展4次观摩晾晒,1次“社区书记话治理”专题会,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建立区级典型案例库,选树典型案例36个。在全省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上,亲贤社区代表全市进行大会交流;在全省专项行动第六次调度会上,市委专项办以小店街道永康北路社区“三步走”破解无物业小区治理难题为典型案例向省委作了专题汇报;在全省小区党建工作交流会上,龙城街道富力尚悦居小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会议交流。
坚持统筹结合 推进提质增效
      全区上下把开展专项行动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力推动专项行动成果转化为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治理效能。全区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继续领跑全市前列,招商引资综合得分在全市排名第一,连续5年入选赛迪百强区,入围2022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榜单;王吴村、刘家堡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同时,牢牢守住疫情防控阵地和安全生产底线,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区安全事故、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专项行动的扎实开展,让基层基础越来越厚实,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小店区将紧扣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紧盯基层治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系统化、制度化、精细化,为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共小店区委宣传部)

山西•太原

晋源区

晋源区:多措并举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3月28日上午,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召开一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区委书记、区长张农寿主持并讲话。
      会议通报,截至2022年3月27日,全区GDP、服务业、固投指标完成情况及一季度预计完成情况,听取各经济指标及固投项目责任单位汇报当前任务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措施,并作具体安排部署。 
      认清形势、高度重视。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省、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实现首季开门红既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任务,意义十分重大。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振作信心、坚定决心,抢抓有效时间,精细梳理盘点,找准问题症结,精准抓好落实,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不折不扣完成全年既定目标。 
      深入分析,细化举措。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认真分析各项目标任务,把指标体系研究透,把具体支撑研究透,集中精力和干劲,拉出详细清单,深挖问题根源,对症施策,全力攻坚,尽快补齐固投等短板弱项;坚持紧抓存量、应统尽统,加大对承担指标的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的调度力度,做好入库入统工作,确保挖潜增收、颗粒归仓,实现短板指标加快补齐、优势指标持续发力;坚持狠抓增量、拓展税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在谈项目落地,“点对点”做好重点项目企业服务保障,时间倒逼进度、任务倒逼落实,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压实责任,强化服务。各级各单位“一把手”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

晋源区

晋源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晋源区

      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1月13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委六届四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

动权,亲自抓、负总责,认真研究承担的指标,引申拓展“进村入企服务”活动,积极主动地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跟踪调度各项指标的运行情况,询问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问题,用心用力用情为企解难纾困,落细落实惠企政策,助力企业提质扩量增效,全方位推动晋源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强区富民的奋斗目标。(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工作会议召开,释放2022年经济工作信号。
      坚持建设创新转型先行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实现新跨越。
      抢抓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战略机遇,以“三带六园”为主阵地,聚焦“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围绕“网、智、数、器、芯”五大领域延链补链强链,布局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
       …… 
项目建设助腾飞 
      在工业建设方面,2022年晋源区将打造以远东构件为主导的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基地和“构件超市”,助力“太原地铁太原造”。打造中国晋药交易中心,建设服务全省、辐射华北的山西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力争“半年成市、一年成形、两年成链、三年成规模”。 

      2022年,晋源区将着力做大做强传化公路港平台经济,提升万水物贸城运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动现代物流与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融合。
     同时,加快孵化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和“隐形冠军”高成长性企业,全力培育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利用。完善产业园区水、电、路、网、气、暖等设施配套,推动307国道市政化改造,大力扶持“链主”企业,建设标准化厂房,让下游企业实现“拎包入住”。
文旅产业赋新能
      2022年,晋源区将坚持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区,在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中取得新突破。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擦亮“唐风晋韵·山水晋源”金字招牌,建设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同时,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加大对晋阳古城、赤桥村传统古村落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吸引力的文化演艺、研学旅游、文创产品项目。
      让景区景点“连”起来,加快晋祠—天龙山5A级、太山4A级景区创建,组建旅游发展联盟,采取市场化、专业化、公司化运营模式,实现“一个管理机构、一套运行机制、一张任务清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构建“晋祠引领、四山映带、双城联璧、一湖点睛”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让旅游要素“聚”起来,加强旅游大厦数据开发利用,构建全省旅游信息“一张网”,建强旅游总部经济、游客综合服务、智慧旅游指挥“三个平台”;探索学旅、体旅、康旅、商旅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中投文旅古村落、影视文旅康养综合体等文旅项目落地,形成“游在晋源、住在晋源、吃在晋源、乐在晋源、购在晋源”的旅游新局面。
乡村振兴育动能
      作为“城市会客厅”,晋源区坚持建设生态宜居标杆区,在厚植绿

色生态中展示新形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助力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
      在农业发展方面,该区坚持实施“特”“优”战略,在打造乡村振兴样板中培育新优势,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发挥“压舱石”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该区大力发展晋祠大米、晋源花卉、特色果蔬、中药材种植四大特色产业,推动都市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立足3000亩种植规模,实现晋祠大米产量、品质双提升;推进振华园艺玫瑰基地7万平方米温室建设;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先行试种1000亩;推广三家村“鱼混+”综合种养模式;推动“晋源稻花城”项目“稻之城”二期建设,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产加销有效衔接。
      该区将加快“百村景区化”工程剩余村的扫尾工作,持续抓好厕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打造一批市级、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王宝香 郝连爱)

晋源区:以“三带六园”为载体 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

晋源区

      1月27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两会”上传来喜讯,今年晋源区将抢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以“三带六园”为载体,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加快构建特色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赋能晋源高质量发展。
     做强先进制造业。以装备制造、绿色包装、生物医药为支撑,不断壮大先进制造业体系。先进制造产业园区要推进山西万家科技园落地姚村,支持北方重工、大强伟业、华伦机电、申海机械等企业扩规技改。加快远东构件二期项目建设,推动远东天瑞省级众创空间申报和太原理工大学联合研究中心落地,开展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各类专利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绿色包装印刷产业园区要加强与富

      做优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业提质增效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重点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和晋阳湖夜经济向多样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要重点推进天和顺物流贸易园入统达效,打造全省最大的贸易代理产业中转基地;加快传化二期和万国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力争年内投入运营;支持旭日东升做大做强;加快万国汽车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智能旗舰汽贸园区。要全力推动晋阳湖公园低空游览等项目运营,保障晋阳里二期建设和市城市规划博物馆建设,支持王府井奥莱打造高端滨水商业街区,探索开发晋阳湖剧场日间演艺项目,推动太原古县城申报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试点推出太原古县城—晋阳里—长风国贸等区域代驾合作项目,强化夜间和假日交通配套,延长公交运行时间和频次,加快金茂国际商业综合体规划调整,推动“旭龙·晋阳集市”健康运营,启动旧晋祠路南堰段现代步行街建设,推进环晋阳湖高品质商圈建设,打造区域新的消费增长极。
       此外,晋源区将按照太原打造“四个高地”要求,构建创新生态,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完善创新体系,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建设12个校地合作基地,引深“千企联百校”行动,为属地企业建平台揽人才;依托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点产业园区、行业龙头企业靶向培育一批高质量转型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挖掘培养一批本土人才。同时,用好省市人才新政、“三带六园”人才政策和专项资金+扶持基金“双轮驱动”招商政策,为全方位推动晋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政策支撑。(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王惠林)

士康(太原)科技集团、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校企合作,推动旭恒研发中心落地见效和龙山伟业上规升级。推动文化博览园、科研楼和办公楼建设,积极引进餐具包装、无纺布包装项目,加快交易平台上线运营,实现园区整体订单分配。医药产业园区要推动山西康辉医药项目选址落地、太原药业旧厂区规划调整和新厂区选址搬迁,加快国新天江全面生产达效。加快瑞豪生物科技研发中心、立业制药省级药物制备工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组建国家和省市区四级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级中医药改革试验区,一体推进中药产业“产学研销”全链条发展。加快“山西中药材交易中心”规划建设,同步推进中药材冷库、中药大厦及线上交易平台布局,种植1000亩中药材,全力打造山西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做大数字经济产业。加快云时代信创适配基地和云平台、大地紫晶大数据共享平台、远大纵横和蝌蚪生态加快打造环境管理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阿里云入孵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打造全省最大的产业孵化平台。全力引进华为煤矿军团全球总部落地晋阳湖片区。围绕“网、智、数、器、芯”全产业链布局,加强大地紫晶全息光存储技术研究院、大地新亚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梯次培育,打造晋阳湖数字经济研发集群。围绕发展智能工厂、数字车间、5G新基建等加快六新产业布局。完成山西大地紫晶科研用地选址,启动可信存储信创产业园建设,引进“中国电子”“航天科工”等国内一流数字企业入驻,加快打造数字制造产业集群,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做精楼宇总部经济。持续推动阳光、鸿昇、化建、国投和广鑫等楼宇总部提质增效,打造“一楼一品”,形成布局合理、链条完善、特色突出的楼宇经济体系。推进格盟华润、保利国际中心等新型综合楼宇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完善楼宇周边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公共交通等配套设施,实施“一站式”楼宇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楼宇政务服务工作站全覆盖。 

晋源区:数据引领实现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

      6月21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获悉,晋源区审计局积极推进审计数字化改革,主动适应数字化审计发展需求,大力推进“科技强审”建设,通过“全面采集电子数据、多维分析审计数据、实地核查疑点数据”的方式,对区本级175家一级预算单位和二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覆盖审计。
      全面采集电子数据,夯实审计基础。全面采集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数据、部门财务数据、公务卡登记数据等基础数据以及单位基本性质、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等其它辅助数据,并通过验证相关逻辑关系核查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为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 
     多维分析审计数据,建立审计模型。使用基本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进度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所有预算单位的财政数据进行集中分析,构建审计思路,查找共性问题,建立模型台账,形成包括预算执行总体情况分析与年度趋势分析、具体审计问题分析在内的数十个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业务模型,切实提高了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 
      实地核查审计疑点,明确审计问题。通过数据分析,聚焦数字过大、趋势异常、范围不当等异常数据,发现审计疑点,及时送交一线审计人员开展审计核查工作。审计人员从要到现场找疑点变为带着疑点到现场,拓展了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从单项审计成果转变为关联性的全覆盖审计监督模式。(杨润德 王惠林)

晋源区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与大湾区深度合作交流座谈会召开

      7月13日上午,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与大湾区深度合作交流座谈会在山西媒体智慧云平台会议室召开。晋源区委书记张农寿出席并讲话,晋源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建忠主持并致辞。区领导郭忻昕、李全林、程玉中,大湾区20余家企业代表负责人,晋源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6镇街主要负责人和晋源本土企业代表负责人共70余人参加。
      张农寿代表晋源区委、区政府感谢企业家代表应邀而来,如约而至,对他们莅临晋源考察指导、洽谈工作表示诚挚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晋源的区情实际和发展规划。他指出,晋源区人文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独特,生态气候宜人,交通环境便利,营商环境优良,作为太原市的新兴城区,城市建设“留白”多,发展空间大、潜力足,后发优势明显。当前,晋源正处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处于省市产业战略布局和政策直接支持最多的时期,各种优势在集成、资源在集中、动力在集聚,是企业投资兴业的好地方。在座的企业都是来自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领军代表,实力雄厚、技术领先、产业链完整,实施的项目科技含量高、业态模式新、发展前景广阔,与晋源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极度契合。希望各企业将自身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与晋源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紧密结合,深化务实合作,促进产城融合,共谋协同发展。晋源将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坚持“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暖心服务,确保各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晋源区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晋源区宣传片《魅力晋源》,深港产学研基地、深港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黎奇峰,深圳同路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高峰,赛迪集团高级顾问、博士王三义,深圳智慧建设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梁宏伟等企业代表先后介绍业务领域、发展战略以及在晋源合作计划等情况。大家一致认为,晋源转型势头强劲、发展前景广阔,将抢抓战略机遇,加强沟通对接,凝聚共识,提振信心,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大局,立足优势、整合资源,推进双方高水平、深层次、多领域合作,加快推动晋源建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杨建忠表示,今天的晋源,处处彰显着醇厚的历史积淀、悠久的文化传承、优美的自然生态和蓬勃的发展动能。期待与会企业家能以此次来晋考察调研为契机,更多地认识晋源、了解晋源、品鉴晋源、

晋源区:“真金白银”助企纾困解难

晋源区

      7月6日上午,由晋源区商务局主办的“聚力同心谋发展 蓄力扬帆再启航”政策兑现会在阿里云创新中心圆满落幕,近700家企业获得了扶持资金,总金额546万余元。
      活动现场,众多企业代表和媒体齐聚一堂,气氛热烈。阿里云创新中心总经理董明致开场辞,她表示,阿里云中心自投入运营以来,截至2022年3月,入驻企业总量已达到1838家,年销售额 153.07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员13000余人,总计纳税1.94亿元,为众多入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今年以来,晋源区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持续加大政策兑现力度,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不断推动企业主体创新创业。阿里云创新中心贯彻落实晋源区惠企政策,以企业孵化为主旨,培育创业主体为目标,利用孵化基地自身优势孵化技术创新成果、培育创新人才,实现“孵化促创业、创业带就业、共赢求发展”。
      阿里云创新中心优秀入驻企业山西钢旺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获得53万专项扶持奖励要感谢市、区政府给予的政策扶持,和阿里云创新中心平台给予的孵化扶持。自入驻阿里云创新中心以来,借助园区互联网产业平台优势,为项目发展带来新商机、新领域、新业绩。
      据了解,阿里云创新中心作为山西省双创重点项目,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创服务、人才引育、服务平台以及阿里生态体系”等方面引进、培育和服务企业。帮助入驻企业申请政策奖补资金累计达1000万余元,政策申报200余次,一系列孵化扶持赋能服务,让更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加速打造互联网产业、电商直播、5G等相关产业集聚的山西省互联网生态产业园区。(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安慧珠)

投资晋源,推动深化合作结硕果、项目落地见实效、发展蓝图变现实,一道共享绿水青山,共赢合作发展,共创美好未来。(杨润德 王惠林)

晋源春色浓 春耕正当时

       3月27日,春和景明春色浓,晋源区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耕景象。
      在南张村,今年67岁的的杨二清正在大棚里忙着把匍匐在地上越冬的葡萄藤搭上葡萄架,为葡萄生长做好充足准备。杨二清介绍道:“我们这几年新引进了阳光玫瑰、辽锋、早黑宝、黄香蜜等品种,保鲜期长、口感好、好管理、甜度高,每个品种的甜度都能达到13度。”据杨二清介绍,每年八月开始,来这里葡萄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13亩葡萄大棚每年收入十二三万。除了葡萄,杨二清还种植了西梅和美国杏李,眼下,他还要忙着剪枝嫁接,确保今年有个好收成。 
      走进武家寨村,段银德的现代化香菇大棚内,一朵朵香菇破“土”而出,蔚为壮观,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段银德说,自己种植了两个大棚共10万棒夏菇,从2021年秋天开始制棒点菌,经过5个月培养成熟,将于4月大量上市,年产量可达20万斤,效益可观。 
     今年以来,晋源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科学合理谋划特色水果产业布局,推动玉露香梨、葡萄、樱桃、杏李等特色水果种植,着力打造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有建设基础、可以引领当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现代化果园。规划建设锦秀种植园水果加工厂,同时在多个旅游景点设农业产品直销点,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农产品发展体系。并将实行山地高效农业果树与中草药复合种植示范项目,先行启动1000亩林药模式种植园,推动农业稳产增效,农民稳步增收。(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崔莉霞)

晋源区

晋源区:“鱼菜共养”助推乡村振兴

        进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三家村,一排排设施农业大棚很是显眼,进入大棚一看,几个工人正在进行养殖管护,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几个大鱼池里的鱼儿争相进食。这里是晋源区三家村“鱼菜共养”项目基地。
      自2020年10月起,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携手山西省水产研究所,一个负责种菜,一个负责养鱼,共同研究实施“鱼菜共养”农业新模式。 
      目前,中国农村普遍现状是土壤污染和地力下降,农村劳动力匮乏,耕地会被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依赖消耗石油能源的农业机械耕种。然而位于晋源区晋祠镇三家村的山西省渔菜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是山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的重点推广项目,该模式依托资源互补共生技术,将养殖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过滤槽,经过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和紫外杀菌“三道关”,将鱼类排泄物转化成硝酸盐类物质,转换成种菜的“营养液”,为果蔬种植提供优质肥料,实现了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是一种节水、节地、低碳环保,极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与传统大棚相比,鱼菜共养大棚可养殖虹鳟鱼、三文鱼、鲟鱼、加州鲈鱼、南美白对虾、河豚、锦鲤、石斑鱼、大鳞鲃等高档名特优品种,可实现一年两产至三产,真正形成了蔬菜品质高、鱼类品质高、经济效益高、环保效益高的“一水两用、棚双收”模式。 
      目前,三家村鱼菜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种植的叶菜类和挂果类蔬菜单棚年产量可达5000公斤,鱼肥蔬菜亩均利润达3万元。每棚年产水

晋源区

产品达7500公斤,新增产值达15万元,年利润达5万元以上。
      “鱼菜共养”之外,三家村经过一年的“鱼稻混养”模式的推广,产出的稻米大获丰收。晋祠水稻有着3300年的种植历史,因“七蒸不烂、味美而殊”而享誉三晋,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贡品”的美誉。近年来,晋源区出台并推行专项奖励补贴政策,提高村民种稻收入,调动村民的种稻积极性,全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发展“鱼菜共生”项目、打造生态农业产业,走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在晋源区村委会的带动下,以稻米、养鱼、种菜作为三家村的主要发展方向,提高老百姓的经济收入,把三家村打造成高标准生态、高水平生活、高质量生产“三生融合”的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体验种植等产业集聚为一体,宜居宜游的新型美丽乡村。(王宝香 郝连爱)

晋源区:党员“小积分”激活乡村振兴“大干劲”

晋源区

      5月25日,走进山西太原市晋源区北瓦窑村,新修的防渗水渠纵横交错、水流清澈,村前村后绿树成荫,新栽种的玉米苗长势喜人,查苗情、浇灌头道水……田间地头随处能见到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
推行党员积分制,开启管理新模式 
     北瓦窑村坐落于晋阳桥畔滨河西路旁,全村共有887户2815人,党员47名,其中一半以上是老党员,全村总占地5567亩,其中耕地3474亩,是典型的城乡结合村。专项行动开展前,该村党员队伍心不齐、身份意识淡、教育管理难,导致乡村振兴工作进展缓慢,干群矛盾突出。
      针对党组织无抓手、党员无标尺的现状,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

制定实施《党员积分制考核管理办法》,设置基础积分、日常积分、奖惩积分等。并根据党员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分为担当作为类、创先争优类、联系服务类、关怀帮扶类等四类基础分,让所有党员“对号入座、各尽其才”,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建立积分管理台账,通过“群众评、会长评、支部评”的方式,接受各方监督,实现党员考评从“模糊界定”变成“精准评价”。优秀党员不仅给予表彰奖励,还要挂牌“红旗党员户”,并作为评先选优、后备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对于连续两年不合格的党员,通报批评、教育帮助,开展再培训,做到有事尽管说、有事大家议、有事马上办、好坏大家评、结果公开晒。
       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孟祥说:“积分制管理办法让村党组织有了‘硬抓手’,党员个人有了‘硬杠杠’,广大党员的思想凝聚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了,争先创优的干劲显著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提升。” 
      村里每月定期的环境大整治大清扫活动中,党员们纷纷拿上清扫工具,义务清除卫生死角。疫情期间,红旗党员户主动到村里的6个网格报到,上门排查、村口检查,筑起了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网,把党旗插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67岁的老党员牛明生说:“党员积分制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大事小情都要走在前干在先。” 
     党员干部用辛苦指数换来了村民的幸福指数,“村里环境变好了,经济也搞活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我家的温室承包后引种救心菜等新品种,赚的钱更多了,心情也更好了。”村民牛丽刚脸上洋溢着笑容。
支部建在网格上,服务群众零距离 
       村民需要、网格吹哨、分队报到。北瓦窑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创建“一网一队一哨一会”网格化管理新机制,健全完善“网格长、街巷长、党员户”三级服务网络,建立“民情气象哨所”,两委委员、志愿者、退役军人、医务人员等组成基层治理小分队,按照半月

1次的村民代表议事会,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建议。让环境改造、矛盾化解、公共安全等事项进格入网,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大事小情实现网格内解决。
      村委委员李翠仙,把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当作自家的事包办代办,每天马不停蹄奔走在大街小巷。上门入户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代办养老金领取认证;疫情期间为隔离在家的村民理发;带着申请结婚登记的新人做婚检;为新出生的孩子上户口……大大小小的事,群众只要喊一声,她都不等不拖马上办,用情用力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村民笑称她为身边的贴心人、小棉袄。 
党风带动村风变,齐心聚力谋发展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大到铺路修渠,小到针头线脑,北瓦窑村用良好党风涵养了文明村风、淳朴民风、和谐家风,融洽了干群关系。 
      “上坟祭祖要文明,牢记安全和环保,垃圾污水不乱扔,乱砍滥伐要严惩,百善当以孝为先,一辈做给一辈看……”在北瓦窑村的红色宣传栏上,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口诀将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孟祥说:“大家的事大家干,村规民约说了算,在北瓦窑村,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大伙都是参与者、建设者。”该村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作用,让“自治”与“德治”相结合,成为培育文明新风、推动乡村治理的新载体。 
      村里还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垂范邻里、涵育村风的作用,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评选活动,用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目前共评选出星级文明户177户、好媳妇等15名,在全村营造了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广大村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村党支部还引导村民成立了100余人的锣鼓队、秧歌队等8支文艺队伍,闲暇之余排演节目,丰富了文化生活

的同时外出表演又能增加一份收入。如今每到夜晚,在晋阳桥畔,广场舞扭起来,让这个村庄迸发出更多的朝气与活力。
     在当前开展的集体经济“清化收”专项工作中,北瓦窑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清理出问题合同64份、收回集体机动土地近900亩,集体经济增收近100万元。眼下,村党支部正带领村民发展特色水果蔬菜种植,打造食品基地和摄影基地,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走上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田畴沃野上,一幅乡村振兴的动人图景正徐徐展开。(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崔莉霞)

晋源区:在全省率先整体实现农村地区供水市场化 促进晋泉复流

晋源区

      “上市政自来水后,熬的稀饭比以前香多了。”3月21日中午,晋源区赤桥村村民赵翠红忙着做饭,水龙头里流出清澈甘冽的自来水。
      得益于晋祠泉域水源置换工程的实施,晋源区5镇(街)61村21家驻地单位,9.47万农村居民全部接上了“同城、同源、同质、同价”的市政自来水。不仅如此,晋祠周边关井55眼,年压采地下水637万方,使得这里地下水位加快回升,距离难老泉泉口仅剩3.3米。 
      据了解,晋源区地处晋祠泉域保护的核心区,由于过去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原因,晋祠难老泉于1994年断流。2008年之后,晋源区经过煤矿关停、高耗水企业搬迁、

市政管网延伸、关井压采等多措并举,区域地下水位逐渐回升。2019年省水利厅立项的山西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晋祠泉域水源置换工程在晋源区落地实施。该项目通过接通引黄水来置换地下水,助推晋源区在全省率先整体实现农村地区供水市政化,有效改善晋祠泉域地下水环境,促进晋泉复流。
      针对该工程点多、面广、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晋源区制定了“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抓两头、保中间,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党政主要领导现场办公,一线指挥,制定了周例会调度的工作机制,并根据工程特点、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及时解决工程存在问题、积极推动工作落实。截至目前,晋祠泉域水源置换工程市政外网、入村总表安装、3座加压泵站及61村村内管网工程已全部建成并接通市政自来水。
     晋祠泉域水源置换工程的实施,让晋源区农村地区实现了区域

山西最大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晋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月底建成投用

晋源区

      3月14日从晋源区获悉,山西省规模最大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晋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预计3月底完成建设,4月实现通水运行。
      该项目位于晋阳污水处理厂一期北侧,预估投资额4.7亿元,是

省内乃至全国规模大、水质优、经营性强、示范性高的污水资源化利用亮点项目。项目近期日供水规模6万吨,二期升至9万吨,最大日供水量可达11.5万吨。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敷设滨河西路南延道路、开南路再生水管线20公里,建设日供水规模11.5万吨再生水加压泵站1座和再生水深度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厂出水,经再生水深度处理厂双膜法处理,出水水质可提升为高品质的一级除盐水。该高品质水再通过再生水2号晋阳泵站,沿滨河西路南延道路和开南路再生水管线,输送至园区各用水企业。建成后,围绕再生水工业供水、园林绿化供水、水能利用等,除了向清徐经济开发区、交城经济开发区和清徐环卫产业园供水之外,还将向万水物贸园区及水源热泵供热项目,西山万亩生态园南区绿化用水,晋源区环卫及园林绿化供水等领域拓展,提高太原市整体再生水回用率,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污染问题,助力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再生水管线和加压泵站已建设完成,再生水深度处理厂于2021年12月24日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3月底完成建设,4月实现通水运行。(晋源融媒 杨润德 崔莉霞)

集中供水向市政供水转变;供水时间由定时向全天候转变;水质由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向城市供水标准转变;供水计量方式由总表计量向户表计量转变;收费方式由村集体统筹向村民计量交费转变。
      “过去我们喝的水口感不好,还经常停水。”赵翠红说,“现在水质好了,用水也方便多了。”(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崔莉霞)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色资源是最好的基因宝库,它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是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6月17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在充分挖掘利用本土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创新活动载体,打造了以“红色教育”“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四大教育阵地,精心设计推出12条主题党日活动体验线路,不断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确保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据了解,“红色教育”主题以清太徐抗日县政府旧址、晋阳堡惨案纪念馆、太原古县城“四景堂”等本土红色资源为载体,通过丰富的真人真事、实物实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生态文明”主题以晋阳湖公园、太原植物园的历史变迁,生动展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乡村振兴”主题以稻田公园的发展为脉络,通过了解晋祠大米的种植历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传统文化”主题利用晋祠镇赤桥村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浓郁的民风民俗,讲述古晋阳城2500多年的建城历史,从“豫让”文化、“村史”寻根、“千年社树”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农村基层治理的新途径。 
      主题党日活动体验路线有:天龙山柳跖沟窑头村—黄楼沟杏坪村

晋源区

—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太原古县城四景堂—城墙剧场—晋阳堡惨案纪念馆;晋阳桥—太原植物园;稻田公园—稻田艺术馆—稻米陈列馆;豫让纪念馆—刘大鹏故居—古槐社树—赤桥村史馆等。“每个主题我们都精心挑选了相应的活动路线、专题课程,同时还搭配了视频教学、情景剧,既丰富了形式,又增加了趣味性。每一条线路、每一段历史故事、每一座矗立的红色建筑,背后都蕴藏着丰富、鲜活且生动的党史党建学习教育资源。”区委党校副校长程焕金说。
      主题党日活动内容还设置了专题课程,包括:抗日烽火中的清太徐、一封家书、晋绥前哨的武装斗争、清太徐第一支武装力量、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晋阳湖的前世今生、赤桥优秀传统文化概述与启示以及乡村振兴推动全域旅游等25项,视频教学有:英雄太原、晋阳曙色等,并配以情景剧《堡垒娘亲》。
     铭记革命先辈浴血奋斗的历史,努力把红色基因渗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才能聚集历久弥坚的强大力量,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四大主题、12条线路将晋源区众多红色旅游景点、研学基地和旅游景区串点成线,既为全区各级党组织开展红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平台资源,更让广大党员在移步换景间感受晋源红色传统文化、基层治理优秀经验以及绿色生态发展成就,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红色历史、感悟红色事迹的过程中获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不竭动力。(杨润德 梁月仙)

晋源区绿地社区:党员志愿者同心战疫注入红色力量

       “大家有序排好队,保持一米安全距离……”4月7日早8点,晋源区绿地社区核酸检测点的党员志愿者一边做登记一边维持现场秩序。党员志愿者与网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并肩作战,接受社区党组织统一指挥,在核酸检测、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为核酸检测注入“红色”力量,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昨天接到区里通知,商务局的16名党员干部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下沉社区,昨天晚上和社区开会对接到凌晨一点多,今天早上六点,党员志愿者就全部就位,协助社区运送核点检测试剂,防护装备和消杀物资……”商务局党员寇勇胜声音沙哑地说。“昨天开完会就不早了,基本没睡着,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让自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但毕竟身体总有极限,我们好几个同事都累得不行,嗓子说不出话了。” 
      “作为一名有十五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们理应冲在防疫一线,正好社区招募志愿者,我就报名了。虽然我们做的事情比较琐碎,但是能为我们的防疫尽一份力,再苦都是甜的。”正在挨家挨户通知居民的志愿者李宁说。 
      检测现场,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二码联查、戴口罩、测体温、一米线”等疫情防控措施。医务人员严格按照采集程序,规范高效完成扫码、采样、清点、封箱工作。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有序引导下,居民的积极配合下,整个流程规范、科学、快速、有序,每个核酸检测点都在平稳、有序、高效地完成核酸检测采样。 
     “感谢我们的志愿者和工作人

晋源区

员,不厌其烦地讲解和引导,今天天气热,防护服又不透气,真心想跟他们说声谢谢。党员带头,居民配合,相信我们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刚做完核酸检测的居民李阿姨说。
     “针对居家隔离卧床不起、行动不便以及临产孕妇,或者确实因为某种情况不方便下楼的居民,我们已经开通绿色通道,为他们开展上门检测,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户,做到应检尽检。”志愿者马健翔说。
      在绿地社区的每个检测点,都有党员先锋队的身影,他们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为社区居民带去了战疫必胜的坚定信心,他们让党旗飘扬、党性生辉、党徽闪光。他们以主动担当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肯定,给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杨润德 梁月仙)

晋源区:党建引领 用心呵护“救”在身边

晋源区

      “救知识培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是十分必要的技能,希望社区可以多多给我们组织类似的培训。”外卖骑手冯斌说道。
      6月28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义井街道蓝湾社区联合健康教育网、豪群运动中心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商铺从业人员代表、部分居民代表、志愿者代表、辖区物业工作人员代表、蓝湾社区工作人员等60余人开展“党建引领 用心呵护 ‘救’在身边”为主题的职业病防治与急救知识培训。
     “很多心跳骤停的病人在120出车去到现场时,已经错过了心跳呼吸骤停4-6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所以如果能把握住,病人抢救成功的几率非常高。掌握自救互救知

识,及时、正确、有效的抢救,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痛苦、伤残和死亡。”健康教育网特约讲师表示。
      培训采用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网特约讲师分别用深入浅出的实例、风趣幽默的言语讲解职业病防治和急救技能,并进行现场模拟示范。在演练过程中讲师手把手地向大家传授救护技能和操作,让新就业群体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应急救护知识,在意外伤害及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正确地自救、互救,保护自身、帮助他人,无缝对接救护车的到来。
       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蓝湾社区靠前谋划、大胆创新服务方式,通过打造“暖新驿站”着力促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再上新台阶。在蓝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万科幸福驿站设置“暖新驿站”,依托驿站搭建起高效便捷的沟通桥梁,将驿站作为社区治理的延伸,将教育培训、关心温暖、法律维权等服务打包送到新就

业群体身边。驿站内配备饮水机、雨伞、微波炉、急救药箱、防疫物资等便民设施,打造成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临时小家和温馨港湾。并设立“蜂鸣信箱”,让大家积极建言献策,为后续开展精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蓝湾社区还选树新就业群体代表成立“嵘蜂侠”志愿服务队,并建立微信群,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活动,解决难题诉求的同时将新业态群体深度融入社区基层治理大格局,激励广大新业态从业者继续弘扬小蜜蜂精神,为实现美好的生活而加倍努力。
      下一步蓝湾社区将以打造“驿彩蓝湾,新心相融”的党建服务品牌为抓手,进一步统筹整合辖区内各类服务资源,提供更多的贴心服务,将党的号召力、凝聚力不断向新业态领域延伸,全力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组织体系更健全、队伍建设更优化、服务关爱更贴心、作用发挥更有力,切实提高大家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梁月仙)

太原市晋源区:观摩晾晒促交流 党建引领再提升

       6月21日,太原市晋源区义井街道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观摩晾晒活动,通过典型经验介绍、现场实地观摩、座谈交流总结的方式,找差距、补短板、抓落实,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街道党工委组织带领各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共30余人,前往南一巷一社区、南一巷二社区、一巷社区进行观摩。
     南一巷一社区书记围绕专项行动“1556”工作法、与驻地单位化二建医院、实验三小开展的党建联建活动进行了介绍;南一巷二社区书记重点介绍“自治、法治、德治”工作思路的具体实践;一巷社区书记分享了在“网格+引领方向、精细治理、队伍建设、破解难题”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并带领大家实地观摩将老龄事业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打造的“60工作室”。街道现场对三个社区逐个点评,肯定特色亮点,指出问题不足,提出改进创新思路。 
      在随后召开的工作交流会上,义井街道明确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第二季度考核、党员积分制管理、区域党建联建等重点任务,并指出要从社区特点、群众诉求等现实问题出发,找准痛点,切实解决一批民生实事;同时细化网格,加强联建,依托网格“骨架”开展基层治理提升、创建文明城市等工作,将区域党建联建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点的“金钥匙”。 
     各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纷纷表示,本次观摩收获良多,既学到了方法和思路,也找到了差距和不足,今后将继续扎实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杨润德 王俊芳)

晋源区

晋源区检察院:依法监督 为民讨薪

       日,针对农民工讨薪的热点民生问题,晋源检察机关伸出援手,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支持、证据支持以及诉讼支持,及时为19名农民工追讨回久拖未付的巨额工资,探索出一条依法监督,为民讨薪的新路径。
      时间追溯至2020年,清徐县某村的19名农民工在太原市某建筑工地从事劳务工作,辛苦劳动7个月有余,却被雇主赵某克扣劳动报酬,拖欠40余万元的巨额工资,多次讨要无果。无奈之下,他们向太原市晋源区劳动监察大队寻求帮助,但由于分歧太大,双方调解未能成功。随后依法起诉至太原市晋源区人民法院,却因提供的证据不准确,未能立案。眼看工钱毫无着落,正常生活难以为继,他们焦灼万分,四处打问维权的办法。劳动监察部门对相关用人单位及赵某作出行政处罚后,将该线索移送至太原市晋源区检察院,由检察院支持起诉,为他们艰难的维权之路,带来一线曙光。 
       经审查,确认赵某拖欠巨额工资的事实存在,且本案涉及众多农民工欠薪问题。晋源区检察院依法受理,依职权查询、调取相关资料及固定证据,顺利进入诉讼程序,并于同年8月13日,向晋源区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与劳动监察部门、法院多方协作联动,释法说理,引导和解,重点向赵某讲解拖欠农民工工资相关法律政策,使其深刻到其行为可能构成犯罪的严重性与危害性,不断推动案件进程,短短几日就有力促成调解,当庭足额向李某等19名农民工支付了久拖未付的巨额工资。 
      由此,当国家、集体、社会公共利益及弱势群体的民事权利遭受侵害,有诉权的当事人因诉讼能力欠缺等原因未提起诉讼的,检察机关可支持受侵害的单位、集体或个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即支持起诉的职能,从而为弱势群体依法维权探索出一条新路。(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王俊芳)

晋源区

晋源区多措并举全力保就业惠民生

       过精准研判驻地企业、辖区群众困难和需求,晋源区人社局从优化服务、搭建平台、落实政策等方面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群众创业就业、创收增收,全力保就业、惠民生。
      在优化服务方面,持续优化常态工作机制,不断拓展新思路、推出新举措、探索新模式、总结新经验。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为辖区各类就业群体提供“不断线”招聘服务,为用人单位搭建就业用工桥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服务农民工 真情促就业之乡村振兴”“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技能圆梦想,就业有位来”等6场线下招聘、2场线上直播招聘活动,发布网络招聘信息100余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2000余份,提供招聘岗位达1000余个,涉及财务、餐饮服务、家政服务、教育、物流、医药等行业多个工种。 
      在搭建平台方面,打造就业见习基地和创业载体。推进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强化联动协调,持续加大就业见习组织力度,鼓励各类用人单位设立见习岗位,积极做好高校就业见习政策宣传工作,向有需要的高校毕业生推荐见习信息,帮助高校毕业生增强岗位实践经验,确保见习岗位扩规模、就业提质量。推进创业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积极作用。推进劳务品牌劳务协作基地建设,以晋源区省级劳务品牌劳务协作基地——贝亲好家政为平台,助力打造有晋源特色的优质企业品牌。截至目前,全区建成23家就业见习基地,拨付各类补贴资金共计45万元,就业见习人数达111人。市双创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已入驻创业实体10家,吸纳就业人数20人;太原

晋源区

企臣商务秘书服务有限公司入驻创业实体355家,吸纳就业人数1020人;区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实体365家,吸纳就业人数1040人。建成4个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5个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招用专科以上(含专科)大学生人数达51人。
      在落实政策方面,夯实筑牢创业带动和项目吸纳“两个基础”,支持创新创业,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创业补贴,小微企业就业补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场地租赁补贴,自主创业社会保险补贴发放等政策。以最大决心、最强力度、最实举措,切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目前有21人以个人身份通过创业担保贷款共计162万元;17家小微企业通过创业担保贷款450万元,带动就业69人。有1家企业领到创业补贴,2家小微企业新吸纳就业人数达4人,拨付就业补助4000元。为2家企业发放场地租赁补贴4000元,为4家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22845.74元。(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安慧珠)

晋源区:社区招聘会让居民家门口就业

晋源区

      “问,咱们便利店招人需要什么条件,有年龄限制吗?”“你好,咱们卫生服务站要不要内勤,给不给上保险?”……6月20日下午,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兰亭御湖城小区湖边小广场上的招聘会人头攒动。
      对接家门口就业需求、助力寻觅理想工作。当天下午6时许,晋源区兰亭御湖城小区湖边小广场上,18家企业和店铺的招聘台一字排开,每家都摆放着统一的蓝色广告牌,写着大大的“聘”字,以及各家的简介和招工要求。这些企业和店铺中有便利店、诊所、蛋糕店、美容店、咨询公司、地产公司等,无一例外都是兰亭御湖城社区辖区内的企业和店铺。 
       此时,暑气未退依然炎热,却挡不住求职者的热情。提前在社区

微信群和业主群得知消息的居民,迫不及待地跑来小广场应聘。“我大专毕业,能不能应聘咱们公司?”“咱们给上保险吗,一天工作几个小时,出不出差?”长长的招聘台上,求职者一边擦汗一边询问着最为关心的问题,而招聘者就岗位薪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问题耐心解答。不少路人看到这一幕后,纷纷前来问询。
      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兰亭御湖城社区党支部着力强化区域党建联建,主动助企纾困,搭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对接通道,联系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和店铺,举行了这次招聘会,并帮其制作了统一的招聘海报。招聘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微信群同步发布招聘信息,动态推送岗位资源。为了保证社区招聘会的顺利进行,社区工作人员积极维持秩序,提醒应聘者和路人做好防护、避免聚集。当天共有36位应聘人员填报基本资料登记表,与用工单位达成意向,其中华筑建设意向人选最多。
       兰亭御湖城社区书记蔚鑫说:“活动开始前,社区将招聘信息发到了社区和小区的居民微信群,方便有求职需求的居民前来应聘。从现场情况看,效果很不错。今后社区将继续开展此类就业服务工作,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社区助居民“家门口”就业,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看到此次招聘会的火热场面,众多用工企业单位纷纷向社区询问,表达用工意愿。目前,第二期招聘通知已发出。(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崔莉霞 张丽霞)

晋源区:“小哥驿站”筑暖心港湾

       网购变成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快递业开始迅猛发展,这其中离不开快递员、外卖小哥的贡献。日前,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启用“小哥驿站”,为快递、外卖小哥提供免费、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
      5月17日,从晋源区获悉,晋祠镇晋祠社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站、志愿活动室及社区食堂等资源,开设全镇首个“小哥驿站”,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提供“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渴了能喝水、累了能休息”的暖心港湾。 
      近年来,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不断涌现,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精准服务这一新就业群体,晋祠社区积极筹建服务驿站,邀请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开展座谈会,了解切实需求,倾听意见建议,让驿站建设更加贴合“小哥”需求。新建的“小哥驿站”内设有休憩区、文娱区、阅读区,还提供充电器、热水等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用品,小哥们走进驿站后能享受到诸多便利。 
      “这里很方便,可以打热水、休息、给手机充电,让人心里感到很温暖。”说起“小哥驿站”,快递小哥任文斌竖起大拇指。 
      “在社区内建立服务驿站,不仅能够更好地为广大新就业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还能让党建工作的‘触角’更深入基层,为他们提供各种‘能量’补给。”社区书记成秀瑞说。 
     据了解,晋祠镇将以“小哥驿站”为重要载体,加强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党建联建,为构建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注入新活力,最大力度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实际需求,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营造新业态领域党建“服务圈”。(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李亚亚)

晋源区

晋源区:让快递行业跑出“党建加速度”

       线上流量动,线下车轮转。快递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义井街道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坚持问题导向,以“党建强、行业强、队伍强”为抓手,在外卖配送和快递物流等新兴行业启动“小哥蓄力工程”,通过建阵地、强技能、送温暖,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新行业新群体,党建引领蓄力赋能,让快递行业跑出“加速度”。
建强配优 党建引领有高度 
       针对快递从业人员结构复杂多样、人员分散、流动性大的特点,通过开展调查摸底,充分掌握辖区内流动党员和“口袋党员”数量,做到底数清明。以党建联建方式在44个快递物流站点成立了9个行业党组织,下派了12名党建指导员,引导规范开展党建活动和帮扶服务,让党员小哥找到组织找到家,干事创业有底气。 
      同时,在行业内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三亮”活动,设立了5个党员先锋岗,评选出8名业务能手、12名服务标兵,呈现出对标先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实现了新兴行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用心打造 “小哥驿站”有温度 
       义井街道采取“集中站点+分散服务”的模式,依托社区及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21个“小哥驿站”,免费提供应急药品、饮水和充电等便利服务,同时广泛发动辖区爱心商户面向小哥开放卫生间,由社区为这些商户发放统一的爱心标识,张贴在显著位置,全方位解决小哥奔波途中的“急难愁盼”。 
       街道还精心制作了手掌大小的“小哥驿站地图”,标明驿站及爱心

晋源区

商户的名称、位置,方便就近小憩,建成小哥专属的“十五分钟服务圈”。小小一张图饱含深沉的爱与牵挂,这些温暖的“家”就分布在义井的大街小巷,热可纳凉、冷可取暖、累可歇脚,真正成为了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环卫工人的“歇脚地”“加油站”和“暖心窝”……
蓄力赋能 教育培训有力度
      义井街道还利用微信群、视频会议、学习强国平台等方式,抓实党员小哥碎片化时间学习。并将安全课堂延伸至小哥家中,定期为小哥家属发放《安全碎碎念——致小哥家属的一封信》,请小哥的亲人充当安全教导员,让小哥时刻带着亲人的叮咛安全骑行,做到以情化人,将组织的关心关爱传递到每个小哥心中。此外,依托兰亭社区安全教育VR体验馆,邀请专家定期面向小哥开展心肺复苏等安全技能培训,让小哥掌握专业急救技能,化身“移动120”,发挥“救”在身边、“援”在眼前的作用。
      据了解,义井街道将快递行业

晋源区:美丽鲜花助农增收

晋源区

      纷五月,鲜花盛放。5月9日,走进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育苗棚内,一个个育苗穴盘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上,各类种苗长势喜人、绿意盎然,自动化灌溉系统正在匀速移动,20多个喷头均匀地将水喷洒到种苗上。一侧自动化育苗机正在流水线运转,基质配料、放置穴盘、打孔、播种、覆盖基质、淋水、送入苗床……静待发芽移栽。
     “机械化育苗只需要3-4人进行空盘放置等简单操作,每小时就能完成约1000盘的播种量,而自动化灌溉系统1次可以覆盖6个苗床

30万株种苗,大大节省人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育苗棚内共有500万株种苗,大概在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换大杯。”园区工作人员介绍道。
     与此同时,玻璃大棚内孔雀草、鼠尾草、紫罗兰、角堇等300余万盆宿根花、草花开得正艳,放眼望去红似火、黄若锦、绿如茵,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工人们拉间距、除草、浇水忙个不停,不远处的塑料大棚内17万盆月季竞相绽放、芳香扑鼻,工人们正娴熟地将一盆盆颜色各异、鲜艳夺目的月季花搬运装车发货。
      作为太原市最大的草花和宿根花卉培育基地,今年,园区主要种植孔雀草、鼠尾草、紫罗兰、角堇、串红、矮牵牛、黑心菊等13个品种,共300余万盆,主要用于本地太原植物园、稻田公园、太原动物园、双塔公园、天龙山以及省内忻州、吕梁、运城等地景观绿化。
     近年来,晋源区坚持实施“特”“优”发展战略,将花卉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以花卉小镇为基础,依托康培、梅芝园艺、振华园艺等龙头企业,积极推动新鑫龙腾、森泰、四季青、中泰等花卉市场发展,建设山西花卉交易中心和4万亩花卉产业园区,打造集“观赏、品尝、休闲、节庆、科教、研发、交易、加工、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花卉小镇,形成花卉产业区域发展中心,打造华北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地。下一步,晋源区将继续扩大花卉种植规模,推进振华园艺玫瑰基地5万平方米温室建设,年产鲜切花达到500万支,持续提高鲜切花市场占有率,搭乘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发展快车,推动“晋源花卉”走向更远。 
      据了解,山西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现有花卉种植大棚40栋,其中联动大棚6个,面积50000平方米,塑料大棚34个、面积30000平方米,年产花苗近2000万株,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现有从事花卉种植、培育、养护工人近200人,解决就业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在解决快递小哥“急难愁盼”的同时,有效破解了快递员群体党建管理难题,盘活了社会资源,以党建引领为快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注入新动能。(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梁月仙)

晋源区:山花始盛开 绿化管护忙

       春三月,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风峪沟太古路沿线王家庄段,山桃花、山杏花竞相开放。桃花红、杏花白,一团团、一簇簇迎风盛开,绚烂缤纷,装点出山河春意。在山峦间绿树的映衬下,300余名工人正忙着补栽、修剪、修盘、浇水,一片繁忙景象。
      据了解,该路段增景增色绿化项目主要分布于晋源街道王家庄村和田家庄及周边,主要栽植油松、国槐、丁香、金枝槐、白皮松、金银木、山杏等。眼下正是春季浇水、补栽等管护的重要时期,2022年度晋源区春季管护作业正在大范围展开,预计管护总面积为11228亩,园林村16个。
      近年来,晋源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实施全域治山、系统治水的基础上,持续推进西山生态修复治理,修复山体数百万平方米,配合太原植物园、天龙山、太山等景区的提档升级改造,对西山沿线造林工程实施扩容提质,使林业生态建设达到“百花迎春、绿荫护夏、红叶衬秋、松柏伴冬”的景象。(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文/杨润德 崔莉霞 图/王恩霖 张亚东)

晋源区

来购买花卉的市民穿梭在花海之间,选择自己喜欢的鲜花。
      “我们公司2021年末开始种植鲜切花,经过几个月的试种植,鲜切花花苗长势非常好,预计在今年4月迎来丰产期,到今年年底,15亩的年产量将达到100万枝,创造经济产值750万元左右。”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带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山西振华园艺花卉有限公司利用晋源区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从传统盆栽花卉种植转向鲜切花花卉种植,提高鲜切花产能与质量,种出了“花样”致富路。
      鲜切花,一般指在花蕾期可切离母体并在一段时间的离水运输到达消费者手中时,枝叶仍能继续吸收水分,使切花恢复良好观赏性并能继续发育的鲜花。相较于传统盆栽花卉,鲜切花具有接近于一次性消费品、市场需求量大、生产周期短、病虫害风险相对较小、利润较高等特点。据调研,2021年,太原市消费鲜切花规模达到3000亩左右,市场规模近15亿元,而本地鲜
切花产量却严重不足。
      在鲜切花种植园区,一朵朵玫瑰花紧密排列。为降低成本,高效利用空间,负责人经常带领团队“泡”在公司,不分昼夜努力解决种植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降低成本,高效利用空间,改进生产环节,精心配套鱼花共生的循环模式,让养鱼不换水、浇花不施肥成为园区常态。此外,振华园艺还将企业利润大幅度投入到高科技作业上,努力实现无人化种植、无人化抛洒,合理规划自动化生产时间,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省会城市,太原市本土鲜切花需求量大,企业常常供不应求。发展鲜切花,晋源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个优势是晋源区委区政府以及晋源街道对企业发展高度关注,在企业选址、土地流转等方面多次调研,解决了很多难题;另一个优势就是产业集聚效应,晋源区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主打生态旅游,在太原市具有相当好的区位优势,符合企业集产、学、研于一

晋源区:种出“花样”致富路

       风送暖,中国大地上,绿色正自南向北不断推移,日渐深浓。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振华园艺花卉产业园内的温室大棚里,早已是春意黯然。一盆盆鲜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格外吸引眼球,前

晋源区

晋源区:开展森林防火应急演练

       切实做好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镇、街专业队伍和应急队员应对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提升森林消防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3月23日下午,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区应急局、自然资源局、消防大队、应急一队及五镇街森林消防队伍在晋祠镇三泉头三泉寺进行森林消防演练。
      本次演练出动水车12辆,运兵车15辆,参与演练人数约100人。队伍到达集结点后,相关工作人员迅速对队伍人数、个人装备及携带的风力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等灭火装备清点登记,随即进行现场模拟,重点对风力灭火机、细水雾机器配合使用进行演练。此外,邀请消防大队现场演示水车、水泵、水带联接使用、个人铺设水带和回收水带两个环节组成的使用。 
      最后,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对此次演练进行评价,指出各镇街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区自然资源局局长王海全表示:“通过本次演练,队员们进一步掌握了森林火灾现场扑救的基本方法、装备使用和紧急避险知识,有效提升了森林防火队员的实战经验,团队协同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今后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太原市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崔莉霞)

晋源区

体的未来规划,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方向也是这里的主旋律。
      为了扩大种植面积,振华园艺花卉产业园引进云南花卉拍卖中心华北分中心在晋源区落地,促进山西花卉产业良性发展。振华园艺花卉产业园一方面正着手扩大园区大棚面积,另一方面正在与附近农户合作,通过提供技术与包销的方式,吸引农户种植鲜切花,并提供更好的待遇,目前已经与古城营村、北河下村等一些农户达成合作,预计今年扩大种植面积20余亩。
      “村里好多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我们年纪大了,在这儿干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守着家,多好。”振华园艺的发展壮大也给周边的百姓带来了就业新机遇。
      小花朵,大产业。未来,晋源区振华园艺将通过产、学、研三轨并行,一二三产高度融合,让振华园艺花卉行业成为标杆,为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晋源区:为百姓幸福“加码”

       1月27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两会”上获悉,今年晋源区将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抓在手上,聚力民生实事,解决民生难题,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加快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山大附中晋源校区建设,年内实现先期办学。推进区实验中学综合楼和姚村中学改扩建项目。实施全区中小学校照明系统改造工程,实现公办中小学教室护眼照明全覆盖和城镇小学校“放心午餐”工程全覆盖。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和课堂教学同步应用。实施“全民艺术普及”“晋阳讲堂”“书香晋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健全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筹备立项区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加快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家医签约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市人民医院二期项目建设和市级游泳训练基地项目落地。巩固拓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健全全民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和基层五级体系建设,构建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加强社会保障环境改善。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工程,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拓展新经济、新业态就业空间,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优化17个社区食堂服务模式,提升居家养老水平。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兜底救助体系。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高标准打造2条花园景观大道,新建5个游园和5处绿地,推进11个小区集中供热改造,高标准打造45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单位和村庄,保障大井峪路等20条市政道路和2座人行天桥建设,推进渔乐苑、省地质局宿舍棚改项目,实现环境卫生管护市场化全覆盖,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和农村危房改造动态清零。

晋源区

       此外,继续抓好今年十件民生实事:
      一是实施教育优质均衡提升工程,全区新增优质学位7200个; 
      二是完成22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改善1.4万名城镇居民生活条件;
      三是实施新城片区综合管网改造工程,解决影响4.7万群众生活的城市内涝顽疾;
      四是启动第五批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改造沿汾12个村的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覆盖;
      五是新改建城乡公厕10座,着力缓解重点区域公厕少、入厕难问题;
      六是建成运营区老年福利院,为全区4.8万名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七是实施健康体检全覆盖工程,为50-64岁户籍居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
      八是为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智能家庭医生全科出诊箱,惠及23.6万名群众;
      九是开诊运营省人民医院晋源门诊部,让全区群众享受省级综合医疗服务;

晋源区兰亭社区:五联共建暖民心

晋源区

      5月29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义井街道兰亭社区的小湖边,夏风轻拂,柳绿花红。一群文艺爱好者在齐声高歌,几位老人悠闲地推着孩子晒太阳……此处环湖绿化带旁设置的60块百年党史红色宣传版面格外醒目,井冈山亭、遵义亭、西柏坡亭等挺阔高雅,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都浸润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中。70岁的退休老党员马建国为社区党建工作竖起了大拇指:“我每天早上绕湖遛弯,边锻炼边学习,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每次看到那些重要会议和重大改革历程,都让我心潮澎湃。”
      兰亭社区是一座沿湖而建的超

     十是为8500名残疾人和15万城乡居民购买意外伤害(补充)保险,用爱心保单为群众幸福生活助力“加码”。(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王惠林)

庭的温暖。微信群内招募社区服务志愿者时,商户们都“一呼百应”,踊跃报名参加。
      5月16日,兰亭社区利用党建联建的方式,联合辖区内9家商户挂牌成立“能量加油站”,免费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提供应急药品、饮水和充电等便利服务,同时广泛发动辖区爱心商户面向小哥开放卫生间,由社区为这些商户发放统一的爱心标识,张贴在显著位置,全方位解决小哥奔波途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此外,兰亭社区在安全教育VR体验馆,定期邀请专家面向小哥开展心肺复苏等安全技能培训,让小哥掌握专业急救技能,化身“移动120”。 
      一位忙碌的顺丰快递小哥看见了老白家族便利店张贴的标识,很开心地进来接了一杯水,并给社区点了个大大的赞。店主吕继强也常和路过的环卫工人推荐:“不管是想喝水还是充电,直接进来就行。”问及初衷,吕继强直言:“社区一直为咱们服务,他们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也可以为他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李婷婷一个月前曾向社区反映门前的草坪被踩坏,尘土飞扬很不美观。社区第一时间联系物业,安装护栏并补种了草坪和冬青。居民点单,社区派单,联建单位接单。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社区联合化二建医院举办居民义诊活动,还实行了家庭医生联系制,每户指定一位家庭医生,一旦有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都可以随时咨询家庭医生。 
       大家的事商量着办,目前,社区反映最强烈的是电动车管理问题。针对电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充电棚内存在充电桩损坏、长期停放僵尸车等问题,社区、物业双向任职,协同联动,迅速摸清电动车底数,建立台账,清理僵尸车,维修充电桩,并多次会议协商规划配建8个充电棚,杜绝把电动车搬回家充电的现象。 
       5月24日是兰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6周年纪念日,社区党委书记蔚鑫和工作人员一同吃蛋糕庆

大型小区,有五个片区、28栋住宅楼,居住着1.5万余居民。8名社区工作人员面对庞大的社区体量和繁杂的各类问题,处于“没人、没钱、没支持”的困境。
      自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兰亭社区树立党建引领“一颗子”, 激活治理“一盘棋”思维,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网格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行“五联共建”互动模式,推动村(社区)、驻地单位、非公企业等各类党组织及所有资源全部进格入网,建立起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区域党建大联盟,实现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队伍联合、工作联动,让居民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推行“五联共建”后,社区管理人员充实到14人,网格下派16人,人员资源沉下去,管理力量强起来。 
      由于兰亭社区地势低洼,汛期常常发生雨水倒灌,社区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储备防汛物资,并联合党员、居民、商户、物业、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了一支60多人的应急突击队,在汛期进行值日值守。5月中旬突发降雨,社区突击队迅速出动,党员冲在前面,干在一线,垒沙袋、清车辆、拉水泵,帮助居民平安度过了险情,大家都笑称:“下雨就到兰亭来看海一去不复返了。” 
      兰亭社区内有兰亭财富广场等两栋写字楼,已入驻50余家非公企业,其中26家成为社区的联建单位。社区帮助企业开展各项党建活动,企业则结合自身资源专业优势帮助社区解决问题。李琛克律师在财富广场开办一家律师事务所,身为党员的他主动为社区居民做法律咨询,帮助物业解决物业费拖欠等问题,共解决各类矛盾和纠纷十余起。 
      支部委员赵杰来兰亭社区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和辖区商户打成一片。商户有招聘需求,他总是第一时间帮忙在网格群里发布信息。商户有用水用电的问题,他就主动联系物业快速解决。疫情期间,他挨家挨户走访186户商户,上门宣讲防控政策,了解他们的需求,用心用情服务,让商户感受到了大家

祝,现场气氛热烈融洽,这无疑是党建工作深入人心的真实写照。“社区与联建单位走进小区、下沉网格,精准服务群众、倾心组织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党建资源优势转化成治理效能,产生1+1>2的功效,让居民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蔚鑫信心满满。(中共晋源区委宣传部 杨润德 韩雪冰)

晋源区新村社区:三张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晋源区

      5月26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新村社区老年公寓内,老人们有的在打乒乓球锻炼身体,有的在下象棋解闷,还有的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欢笑声此起彼伏,成为一道别具特色的“夕阳风景”。
     “社区不但为我们免费提供温馨、整洁的居住环境,方便子女就近照料,还特别关心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专门为我们打造了休闲娱

乐区,你看大家伙都在各忙各的,生活很充实。自从住到这里,婆媳关系好了,心情舒畅了,就连寿命也提高了。现在,我们社区光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5人,周边村民都羡慕的不行……”今年77岁的原双金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新村社区是一个典型的村改居社区,为有效破解“由农民变居民、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的治理难题,社区党总支多措并举打好“党建引擎牌、养老特色牌、民生保障牌”,彻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打好党建引擎牌统全局。社区党总支牵头开展“三访知民情”(社区干部下访、网格人员走访、线上收访)了解民意,梳理细化“两清单”(社区任务清单、社区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压实责任,形成“社区党总支书记牵头—网格党支部分工—全科网格员推进—楼栋党员代表联户落实”四级网络体系,织牢织密社区“服务网”。 
     “我们在党员志愿者的配合下,针对老年人、困难群体开展了各种

跑腿代办服务,低保、社保、盖章……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种业务。自反诈宣传以来,我们每天都要上门进行宣传,居民也特别信任我们,收到短信和链接都会第一时间发给我们进行甄别,截至目前,我们社区保持了电信诈骗‘零发案’记录……”网格员曹艳说。
       打好养老特色牌显关爱。社区探索“集中居住、分散养老”新路径,打造了168套老年公寓,辖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缴纳5000元住房保证金就可免费入住,退居后保证金本息全额返还。社区还对老年公寓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实施“天眼工程”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当前,“与子女分得开、与同龄人住得近”的新模式已吸引社区363位老年人入住。
     “最近,我们还成立了老年协会,鼓励老年群体特别是退休老党员自愿加入,为社区工作出谋划策,帮助网格员调解居民矛盾纠纷,让他们发挥余热的同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原

建英说 
      打好民生保障牌暖民心。社区与金胜镇卫生院共建社区医务室,卫生院医务人员专职坐诊,开设针灸、中药、健康管理等特色诊疗,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有兜底”,当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此外,社区还通过“双提升”培训,授民以技,向周边物业服务企业、晋阳湖公园等输送大量优质劳动力,解决了80余户居民的就业需求。同时,村集体还利用商业用房收入为老百姓争取最大福利,让女儿户、市民户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如今的新村社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尊老爱老敬老蔚然成风。“好党风”带村风促民风,传递着新时代的正能量,凝聚起向上向善的新村力量。(杨润德 梁月仙)

晋源区新城社区:网聚民心 “陌邻”变“睦邻”

      6月7日,走进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新城社区,只见道路宽敞平整、绿化带整齐美丽,养老服务中心传出阵阵笑声……
      新城社区成立于2007年,管辖居民5400余人,居民构成复杂,人心散,管理难。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新城社区积极探索“网格互联、服务先行、多元融合、共享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
网格服务,大事小事有人管
      围绕“零等待”“零投诉”目标,新城社区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组成“网格长—党小组组长—网格员、楼长—楼道长—党员中心户”五级网格架构,针对居民的所需所盼,实施网格化治理、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建立网格服务微信群,78名党员干部撒豆成兵、进格入网,只要居民在群里反映情况,网格第一时间处理,实现“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网格”。
      今年4月,新一波疫情突袭太原。疫情大考中,新城社区成立“党支部+志愿服务队”的疫情防控体系,以“疫”为令,以“楼”为岗,迅速反应,半小时内就将本单元居民出行信息精准上报。三次全员核酸、两次抗原自测,不管多晚,楼道长随叫随到,不厌其烦……该社区先后对2300户居民进行入户摸排20余次,累计摸排90000余户次,筑牢了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当好“调查员”不够,还要做好“服务员”。针对辖区内重症残疾群体、老年群体、孕妇等行动不便人员,新城社区党员干部带领医护人员主动上门提供核酸检测等服务,

晋源区

一趟又一趟地爬上爬下,衣衫一遍又一遍被汗水浸透。他们的辛勤付出居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帮助工作人员减轻压力,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同心抗疫,守望相助,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环境改善,提升居民幸福感
     “打通了社区通往居民的心路,才能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奠定良好基础。”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梁靖雅说。
      在老旧小区改造这项以“新”换“心”的惠民工程中,社区成立调研专班,由党员、楼道长、网格员充分收集居民需求,多方沟通,针对居民反映最多的暖气管道老化、墙面剥落、乱堆乱放等问题,迅速实施外墙保温和粉刷工程,彻底清理单元楼道、地下室等公共区域常年堆放的杂物,陆续加装了电梯,还将一条曾经破烂不堪的步道改造成健康跑道,傍晚跑道上星星造型的夜灯亮起,这里就成为孩子们的乐园。每个单元楼栋内,一幅幅形态鲜活、色彩亮丽的文化彩绘也被
“搬”上了墙,让原本单调的墙体变得灵动起来,变成了传播文明的窗口、学习教育的阵地、美化家园的景观。
      为巩固环境治理成效,进一步美化小区风貌,社区引申“门前三包”制度,反复抓、抓反复,形成常态长效。充分发挥网格长、楼长、单元长的作用,发动居民签订责任书,并设立标杆楼道,颁发流动红旗,调动居民积极性。同时,针对物业与社区治理脱钩的现象,变“社区管理”为“调动管理”,整合网格、社区党员、司法、派出所等多方力量,联合治理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实现多元共治的工作局面。
     如今的新城社区,停车有位置,上楼有电梯,管道不滴漏,孩子可以在小区内愉快玩耍……这些点点滴滴的方便、舒心和美好,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0多岁的社区居民段献娥,精神矍铄,每天早晚都要在小区内遛弯儿。“看到小区内外环境一天天变好,心情格外舒畅,精神自然也

好。”段献娥笑着说。
文化铸魂,留住乡愁余韵
      文化是和谐社区的灵魂。“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意识是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要想让居民团结凝聚,必须要对社区有思想认同、理念认同、文化认同。”梁靖雅说,秉持这样的治理理念,新城社区一直致力于打造乡里乡亲的社区情怀。
      社区每周四下午3点开展以“阅读改变生活”为主题的全民阅读以及“放下手机,带你走进彩色生活”等社区系列活动,让家长和孩子放下手机,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同时,成立萨克斯、葫芦丝、太极拳等17支队伍,开展文艺演出;每周3次瑜伽课堂,2次形体课堂,每个月为老人集体过1次生日……多年来,社区以丰富的、足不出小区的活动为主导,让“陌邻”变“睦邻”,让社区成为充满文艺范、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大家庭。
      宜居宜养的人居环境、孝老爱亲的睦邻文化,让新城社区成为社区治理的先进典型。在晋源区推进“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建设中,将新城社区作为示范点,建设了“幸福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失能、失智的老人提供全天候照料和情感陪护、康复护理、送餐上门、助浴、义诊等服务,让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同时,该中心还创建了长者全艺合作社,以全员参与的互助式养老模式进行,社区更年轻的老人在这里进行志愿服务会折合成积分,积分可兑换社区提供的理发、理疗等服务及洗发水、肥皂等家常用品。
      新城社区居民郑润花和几个好姐妹没事就来这里和老人们唱歌、跳舞、包饺子。“我今年66岁,退休后就经常来这里,基本上是随叫随到,发挥余热服务有情感陪伴需求的老人。”郑润花笑着说。
      不久前,社区养老中心再次为小区65岁以上老人集体过生日,社区志愿者和幸福汇的工作人员齐上阵,表演节目、唱生日歌、分发蛋糕和寿桃。

      “像这样的场景,我经常拍下来发到居民微信群,点赞的特别多。”看着眼前邻里和睦、温情洋溢的情景,梁靖雅略带自豪,“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实现4个社区愿景:打造1条学习长廊、打造1面四季打卡鲜花墙、给楼道长争取资金补贴,还有让志愿者可以通过积分进行实物兑换,相信我们的社区一定会越来越好。”(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崔莉霞)

罗城街道棘针社区:党建引领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夏时节,走进罗城街道棘针社区,一栋栋住宅楼排列整齐,户户门前干净卫生,便民市场人声鼎沸,居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在党建引领下,擘画出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棘针社区是晋源区罗城街道的一个村改社区,位于晋阳湖西南岸,附近有晋阳湖公园、蒙山大佛、太原古县城等热门景区,依山傍水,地理优势明显。近年来,棘针社区两委班子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抢抓发展机遇,找准乡村振兴切口,凝心聚力、守正出新,蹚出了一条支部强、产业旺、群众富、人居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旧貌换新颜,扮靓“新颜值”
      棘针社区原为“棘针村”,又名“圪针窝”,过去村里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居民生活水平较低、生活环境差。这几年,借着晋阳湖公园开发建设的东风,村民全部搬进了小区住宅楼,生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与此同时,社区两委班子积极响应创城号召,把创城“高标准”变为日常工作“新常态”,让小区环境更加优美、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区面貌

晋源区

不愁吃不愁穿,这日子是越来越红火了。”
聚拢新人才,攥成“强拳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棘针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米晓婷大学毕业后毅然返回这片亲切的土地,用自己所学所长,帮助居民们趟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面对社区人才力量薄弱、居民整体素质水平较低的局面,米晓婷带领棘针社区整合资源,重点在大学生、农村务农青年、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动态培养助力社区经济发展新型人才,鼓励居民学习新型技能,通过职业技术学院等涉农教育机构,多渠道、多形式强化实用型人才培养,将精锐力量充实到一线,增强人才聚集效能,做实做强产才融合,以“新农民”带动“大产业”,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棘针社区将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持续打造‘头雁方阵’,提升社区发展韧性,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春水’,有力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以新担当新作为共同绘就产业蓬勃发展、群众稳定增收、社区美丽宜居的新图景,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社区党支部书记米晓婷说。(杨润德 梁月仙)

今非昔比。
培育新动能,守好“菜篮子”
      棘针社区依托化肥厂宿舍居民人口优势,以服务社区居民为立足点,大力打造新型便民市场,盘活固有实体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减员增效,统一管理,保障居民生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截至目前,棘针便民市场已有商户32户,全年为居民增收20万元。
      “以前买点吃的用的还得骑着自行车跑到化肥厂,现在一出门什么都能买到,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不仅方便了大家的生活,还为我们创收,真是造福于民的好工程。”居民张大妈乐呵呵地说道。
服务零距离,画好“同心圆”
      社区按照“党员地图”,将84名党员全部纳入党员地图,让党建根系深植网格土壤,实现“居民有困难,随时随地找党员”,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成立便民服务专班,打造“15分钟服务圈”,构建“党组织综合协调、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就业、养老、医疗、托幼等首问服务,加强对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关爱照顾,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困、送温暖和献爱心活动。针对停车难问题,社区通过新建50个停车场地、重新规划临时停车位、安装隔离桩、更换减速带等举措,让居民停车更加规范有序。
开辟新路子,致富“有盼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棘针社区依托晋阳湖公园的有利地理位置,充分利用社区闲置土地资源,优化部署产业升级,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鼓励各类商业业态进驻,打造休闲娱乐、体育健身、餐饮美食等多个业态街区经济,形成“夜经济+假日经济”双轮驱动,建成开放活跃、业态多元的经济体,有效盘活闲置劳动力,推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让集体经济走上“快车道”,将乡村振兴真正落到实处。
      社区李大爷说:“现在赶上好时候了,以前的水库变成了漂亮的公园,我们住上了楼房,我现在老了干不动了,社区还帮我在晋阳湖公园找了保安的工作补贴家用,我们

晋源社区:“菜单式”服务打通治理“微循环”

     助老人化解家庭矛盾,陪伴老人聊天购物做家务,关爱残障儿童自信面对未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汇聚网格力量,开启“菜单式”服务,打通社区治理“微循环”。
     晋源社区是一个城乡混合社区,户籍居民2146户3354人,常住居民人口1670人,多分散于源西苑、阳光城小区,部分分散于晋源街道23个行政村,社区人口分散,居民成分复杂,85%以上为外来打工人员,60周岁以上老人669人,人口老龄化严重,党群联系不密切。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晋源社区将网格内的所有在职党员与流动党员召集在一起,通过绘制党员地图,打造党群连心平台,以点带面辐射到楼栋,细化到单元,形成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党群服务“菜单化”模式。群众有困难,即可通过党员地图找到最近的党员拔打电话寻求帮助。社区还通过积分制考核对党员进行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聚焦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让每名党员冲锋在前,担当奉献。 
      疫情期间,社区的党员无论是在疫情防控的急难险重关头,还是在社区治理议事协商、维护和谐邻里关系等日常之中,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社区退休老书记王巧珍离岗不离责、离任不离心,拖着病腿通过“传帮带”发挥余热;机关党员、在职党员和居民党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分昼夜战斗在防疫、核酸检测一线,他们聚如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与此同时,社区将电工、医生、教师、律师、心理咨询师、家政等党员、专业技术人员、党员志愿者汇聚在网格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技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借力“志愿晋源”大数据库平台,推进“菜单式”服务,由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为

晋源区

居民办实事、解难事;开通24小时志愿服务热线、社区微信交流群,动态掌握居民需求,开展点对点、零距离、心贴心养老、医疗代办服务,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这几年,多亏了咱们社区的志愿者,我才坚持到现在。我患哮喘好多年了,药不离身,儿子又远在外地,疫情封控期间,哮喘犯了,买不到药,志愿者们千方百计才帮我买到救命药,他们虽不是我们的亲人,却胜似亲人……”家住源西苑的秦奶奶说。
      晋源社区将“一老一少”纳入志愿服务范围,通过开展“心静源”系列志愿服务项目,结对空巢老人,为他们提供上门陪伴、医疗保健等服务。开展“敬老演出”“义诊”“困难慰问”“爱心理发”等志愿服务活动18项;依托“阳光爱心”公益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创办社区托管课堂,为留守儿童进行作业辅导。开展读书会分享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跳绳、手工、乒乓球,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又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今年以来,已先后开展“趣味运动会”“中秋戏曲进校园”“我是新时代好少年”等活动13场。 
    “我家小贠,从小就落下了残疾,性格内向且自卑,咱们的志愿者只要有空就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现在孩子由原来的冷漠、排斥到如今主动参加活动,性格越来越开朗了,我们从心底感谢志愿者。”居民薛女士说。 
      社区的“心静源”系列养老志愿服务项目获山西省大赛一等奖、太原市大赛优秀奖,“阳光爱心”公益行动志愿服务项目也获太原市首届青年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一等奖。 
    “获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将进一步健全智慧党建体系,完善菜单化服务模式,强化网格化管理机制,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社区党支部书记任俊慧说。(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梁月仙)

晋源区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成效显著

       两年,晋源区积极探索社区福利性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全力实施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且成效显著。在近期全省幸福工程通报中,取得“两优一良”的优异成绩(新城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和青运社区养老幸福工程被省民政厅评为优秀等级;阳光汾河湾社区养老幸福工程被评为良好等级),在全省各县区中名列前茅。
      为让全区老年人享受有质量、有尊严的幸福晚年生活,近年来,晋源区坚持把建设养老幸福工程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普惠性养老服务,不断提升建设标准和运营质量,全方位推动该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严把养老幸福工程“入口关”。晋源区将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作为2020年、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始终秉承“高标准、严要求”原则,对申报的项目资料严格把关,对项目逐一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核实项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项目运营的可持续性。同时,加强督导检查,将幸福工程建设任务纳入民政局年度重点工作,对进展情况定期汇报,确保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高质量高效率推进。 
      提升养老幸福工程“服务关”。该区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集老年康复、日间照料、居家服务、社区餐厅、老年助浴、适老化器具于一体。除了为失能、失智的老人提供全天候照料外,还提供精神慰藉、情感陪护、康复护理、送餐服务、助浴、义诊等服务,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更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助推该区养老事业发展迈向新高度。 
       做实养老幸福工程“宣传关”。为切实推动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建设,该区以“精准滴灌、覆盖全民”

晋源区

为目标,以“线上+线下”为形式,以常态化全民宣传、针对性重点宣传为路径,进一步夯实幸福工程宣传阵地,大力推广“嵌入式”养老模式,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新城社区、青运社区和阳光汾河湾社区养老幸福工程自投入运营以来先后多次被中央、省、市相关媒体报道。
      下一步,晋源区将继续秉承服务居民,造福百姓的理念,逐步扩大“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覆盖面,不断满足社区老人养老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捷、更为周全、更为贴心的高质量服务,今年将申报4家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杨润德 梁月仙)

      5月27日上午,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民政局举行区老年福利院“公建民营”项目签约仪式,正式启动“康养融合”养老服务新模式。
      据晋源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签约的成功举行,将助推各类养老资源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运作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晋源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效率。晋源区福利院建成后,将引入晋源区人民医院康养服务中心,打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资源割裂状态,建立康养融合新模式,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有效结合,在保障特困供养人员的基础上,优先满足弱势群体中有意向入住老人的养老入住需求,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极大提升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生活品质。      晋源区老年社会福利院项目是晋源区重点民生工程,也是全市动工最早的区级养老福利院项目。项目于2016年3月选址,位于晋源区

晋源区启动“康养融合”养老服务新模式

晋源区

新城东区,北起龙山大街、南至纬三路、西起小站东路、东至规划新晋祠路,总用地面积为19488㎡,建筑总面积为3.02万㎡,计划投资1.624505万元,总床位数445张。目前,在建的区福利院一期工程(即区福利院1号楼)建筑总面积为24454.4㎡,床位350张,包括居住用房、医疗用房、活动用房及地下车库。  
     福利院一期工程于2019年4月9日开工,截至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和室内装修,正在进行室外园林绿化施工,预计6月底建成投用。(杨润德 崔莉霞)

      2月8日,元宵节即将来临,晋祠桂花元宵又迎来了热销期,走进晋源区长巷村晋祠桂花元宵传承人韩福元的店中买元宵的人络绎不绝。
      “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在太原市晋源区广为流传的晋祠四宝之一“元宵蛋蛋”就是晋祠桂花元宵。晋祠桂花元宵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凭借得天独厚的晋祠大米种植条件和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坚守,晋祠桂花元宵一直是传承至今,被誉为中华元宵的鼻祖和北方元宵的代表。
      在韩福元的磨坊内,3台3米多高的自动石碾机轰隆作响,一遍遍碾压着晾晒好的江米。磨米、炒馅、滚元宵,韩福元一家忙得不亦乐乎。“碾米用的自动石碾机,在提升碾米效率的同时,依然保留了古法制作,最大限度保留了晋祠大米的原汁原味”,提到晋祠桂花元宵的制作,韩福元介绍道,“一泡、二淘、三晾、碾米、炒作、做馅、滚制……”一颗地道的桂花元宵,要经过十几道工序。
      据介绍,炒制馅料是制作晋祠元宵的关键和灵魂。传统晋祠桂花

元宵的馅料需要将核桃、芝麻、花生翻炒去皮后,再把糖稀加热化开,加入白糖、冰糖、纯天然玫瑰花酱和桂花酱翻炒,炒制完成后放入模子压实擀平,晾晒切块。韩福元说,从炒到晾,考验的是师傅们的技术,火候不够馅料不香,炒得过了也不行,晾得太干一切就碎,晾得时间不够切不成型。
      馅制好后,就可以滚元宵了。馅料少蘸水,放到盛有米粉的笸箩里滚,滚一道,过一道水,再滚一道,再过一道水,经过六蘸六滚方可确保元宵成品既瓷实而又软筋,无论煮或者炸,都软糯香甜、口感独特,不少老太原人要的就是这一口“老味道”。 
      凭借着50年元宵制作经验,到韩福元店里买元宵的人越来越多。同时,韩福元也把制作手艺传给了儿子,志在把这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传承下去,把晋祠桂花元宵的品牌叫响。 
      “今年我们供货的线下超市增加到了30多家,而且还开通了线上渠道,元宵卖到了北京、深圳、广州、杭州、西安等地,每天销量7-8万颗,供不应求。”韩福元说。 
      2017年,韩福元与晋源区制作桂花元宵的同仁协商成立了“太原市晋源区晋祠桂花元宵研究会”。韩福元的元宵工坊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在韩福元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当地群众加入到元宵制作中来,每逢节日,街上滚元宵的人一家挨着一家,买元宵的市民来来往往,很是热闹。元宵滚起来、产业火起来,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让这一传统文化不仅成为舌尖上的美味、历久弥新的记忆、永远的乡愁,也带人们走上了共同富裕的路子。 
      同样被韩福元带动制作元宵的还有杜鹏程。在晋祠镇索村东一座现代化标准化元宵加工厂房内,34岁的杜鹏程和工人们一起忙着滚元宵。淋水、添面、抛馅、滚制,工人们在电动滚筒前操作熟练,一气呵成。在制馅车间,刚从模型取出的馅料呈稻田型有序晾置于地板上,不锈钢架上也层层码放,蔚为壮观。配料加工车间内,新蒸制的

晋祠桂花元宵滚起来,产业火起来

晋源区

糖稀透亮欲滴,烤制好的花生、核桃、芝麻碾碎后浓香阵阵,玫瑰酱、桂花酱的清香沁人心脾。
      杜鹏程介绍说,自己打小耳濡目染深受晋祠文化熏陶,从2017年开始,进行市场调查、遍访当地制作元宵的老人专心研制配料配方,装修车间、注册商标、成立公司,联系代卖点、客户……当年底,由于配方独特、真材实料个头大、分量足,其元宵一经推出便受到太原市民青睐,好评如潮,每天销售近10万颗。为解决批量储存难题,杜鹏程随即新建了冷库车间,并定制塑料托盘包装解决元宵长途运输易碎的难题。
      “除了黑芝麻、五仁、豆沙等传统馅料及无糖馅料,我们今年还开发了巧克力、抹茶、香芋等钙奶系列馅料。”连日来,来自各零售市场和周边卖元宵的商户络绎不绝,最高单日销售量达20万颗。(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崔莉霞)

      3月15日从晋源区获悉,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晋祠国风文化节”在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推介活动中荣获“优秀案例”,这也是山西省唯一荣获该荣誉的景区。
      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推介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由文化遗产、考古、旅游、博物馆等领域的15名专家组成终评委员会,通过综合评议、实名投票遴选出“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活动于3月11日在京落幕,评出了“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和“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优秀案例”。
      “晋祠国风文化节”于2020年11

月、2021年6月,在晋祠成功举办了两届。传统文化爱好者、传承者、传播者齐聚千年古祠,在欣赏祠庙园林之美的同时,身临其境感受山西历史文化,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提升了年轻人对国风文化的认同和关注。
      文化节活动内容,凸显出“融、新、精”三大亮点:“融”,以戏曲和歌舞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展现新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风貌;“新”,在国风游园的基础上,200人国风汉服方阵按照甲胄、唐、宋、明四个主题进行打卡游园,营造出穿越千年的古风文化沉浸感;“精”,在国风市集中浓缩山西文化特色的非遗、工美、文创、汉服、老字号等,全新融入国潮元素,尽展历史文化底蕴。
      晋祠博物馆相关人员表示,“晋祠国风文化节”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国风文化体验和国潮游乐享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从而引导大众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今后,将用3年时间,把文化节打造成全国知名文旅品牌,不断用创新、时尚的方式,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潮流色彩。(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崔莉霞)

晋祠国风文化节荣获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优秀案例

晋源区

晋源社火闹元宵 喜庆热烈古韵浓

晋源区

      2月15日,晋源区元宵节系列活动在稻田公园热烈开演,国家级非遗项目风火流星及社家鼓、扭秧歌、背棍等古老社火表演精彩纷呈,把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推向高潮,展现出现代农民的精神风貌,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让游客在稻田里感受了一场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展演和冰雪运动相互交融的精神文化盛宴。
      古老热烈的社家鼓是社火闹元宵的灵魂。活动现场,鼓声阵阵,

两支队伍相互对抗,似两军对垒,遇强则强,双方互不相让,一曲接一曲,一阵接一阵。徐缓时如潺潺流水,急骤时则似大海奔腾,轻敲时婉玲叮当,重击时霹雳轰鸣。高潮时如浪涛滚滚,一阵猛似一阵;平缓时如流水潺潺,悦耳清脆,优美动听。雄浑沧桑的唱腔伴随着鼓点而出,呈现出粗犷、豪放、剽悍的精神底色,仿佛从历史深处走来,让游客感受到来自田间地头的古风古韵。
      作为国家级非遗太原锣鼓的鼻祖,社家鼓起源于远古的社神(即土地神)祭祀。乡村中祭祀百神的酬神娱乐组织,也称为“社”。而酬神时以社为单位表演而兴起的各类歌舞百戏及杂耍技艺,则称为“社火”,伴随着社火表演的伴奏锣鼓则被称为“社家鼓”,之后演变为太原地区民俗活动的主角,这也是社家鼓首次在闹元宵社火表演中亮相。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腿腿跪在石头上呀,小亲圪蛋……”敲起社家鼓,扭起大秧歌,声调婉转悠扬,泥土气息伴随着歌声扑面而来,极具互动性和感染力。社火队伍排成整整齐齐的方阵随着鼓点卖力地扭起来,扭出了现代农民的新面貌,舞出了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扭秧歌是我国北方汉族民间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前身是农民在稻田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后成为闹新春及城乡群众休息娱乐的重要活动,被列入我国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此外,背棍、旱船、刘三推车、傻小子娶亲等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让古老热烈的社火回归田间地头,带游客重拾儿时的记忆。
      人醉火中火映人,火在手中现缤纷。夜间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风火流星表演,火星四溅,惊险刺激,在墨色的夜里画出梦幻的光圈或长龙,舞出的奥运五环图案引来了现场游客此起彼伏的叫好声。风火流星在晋源社火艺术中赫赫有名,其最激动人心、摄人心魄的表演,就是演员做出行、站、坐、卧、翻滚等多种动作,人在火中,火随人转。作为一门融民间杂技与中华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风火流星早已舞向全国,深得民众的喜爱。
       由党员先锋、劳动模范、时代新人、晋源工匠、优秀教师、环卫工人、身边好人、最美志愿者等代表组成的50组家庭展开激烈的滚元

       由党员先锋、劳动模范、时代新人、晋源工匠、优秀教师、环卫工人、身边好人、最美志愿者等代表组成的50组家庭展开激烈的滚元宵大赛,方形的馅料蘸水后在白色的糯米粉中上下翻飞,滚出甜蜜味道和舌尖上的乡愁,致敬各行各业的模范人物,礼赞幸福生活。作为元宵节的主角,晋祠桂花元宵的制作工艺传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元宵的鼻祖和北方元宵的代表。相传,汉文帝刘恒自8岁就来到晋祠一带为代王。西汉初年,汉文帝为了庆祝平定“诸吕之乱”,将这种圆滚滚的宫廷甜点分发给百姓,寓意普天同庆,并称之为“元宵”。恰逢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故将这一天定为“正月十五元宵节”。从此,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便流传至今,凝结成太原人独特的文化记忆。晋祠桂花元宵须历经六蘸六滚,方可确保元宵成品既瓷实而又软筋,无论煮或者炸,都软糯香甜、口感独特,不少老太原人要的就是这一口“老味道”。滚完元宵,现场还有免费品尝元宵的活动。现场支起的两口大锅,热气腾腾地煮起元宵来。一口咬下去,外皮紧实筋道,桂花飘香,馅料清甜。一碗小小的元宵,饱含对来年美好新生 活的祝愿和对劳动者的礼赞,让游客感受到了泥土的芬芳和浓浓的春意。
      社火闹元宵,激情献冬奥。冬奥会点燃了冰雪运动的激情,在稻田公园全省最大的冰雪城堡内,冰雪滑梯、雪地摩托、雪地坦克、动力雪橇等各式游乐项目将这里变成欢乐海洋,游客也通过参与冰雪运动共同为冬奥加油助威。
     稻田公园内还有猜灯谜、做花灯等系列活动,获胜者将获得稻草城堡和冰雪嘉年华的免费门票,参与者也可免费领取热气腾腾的元宵,共庆与众不同的元宵节。
      品元宵,赏民俗,观社火,玩冰雪,在稻田里古老热烈的社火展演,年味儿十足,文化味飘溢,为虎年元宵佳节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杨润德 韩雪冰)

晋源区:同心战“疫”何惧疫情倒春寒

      域全员多轮核酸检测,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织密网络扩大筛查范围……4月的晋源乍暖还寒,一场突发的疫情,让城市“慢下来、静下来”。
      此番要面对的,是更为隐匿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感染症状不典型。 
      “排雷”刻不容缓!为尽快斩断病毒传播链,晋源区自4月3日小店区发现首例核酸检测初筛阳性病例以来,紧紧抓住疫情处置关键窗口期,全力推进重点区域核酸检测,把潜在风险筛出来、管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果断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至4月28日,全区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 
精准施策落实在疫情防控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晋源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响应,全面落实市委、区委工作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当前最紧要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保持战斗状态,严格防控措施,坚决果断阻断疫情传播风险。 
       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进一步落实好封控区、管控区“三级五包”制度,既分工协作、落实责任,又相互补位、形成合力,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墙”。要做好足不出户人员的保障工作,高度重视和及时处理特殊人员的特殊需求,坚决杜绝“一刀切”行为,确保科学严谨管控到位。 
     安全有序,严密有效。各卡口要继续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按照“不漏一车一人”的原则,规范、精准、高效做好出入车辆和人员的管控工作,严格落实“三码一证”等管控措施,做到严防死守、严格管理,确保不走过场,不漏一

晋源区

人,切实将“外防输入”措施落实落细,守牢疫情防控晋源阵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攻坚战。
党员干部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
       “我是党员,我请战!”“我是党员,向社区报到!”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太原市晋源区12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放弃清明假期,火线集结,下沉一线,坚守疫情防控阵地。
      “请出示您的场所码、行程码、健康码。”“请在这个表格里进行信息登记。”“请按照一米线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古城营高速口处,下沉至一线的机关党员干部正在对来往车辆人员逐一进行排查,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严格落实高速口防控措施,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戴好口罩,排好队,来这边测温!”来自晋源区民政局的党员康锦鹏正在金胜镇木厂头社区防疫服务站维护现场秩序。社区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防线。为缓解社区防疫压力,各机关党员干部们与社区工作人员统一分工、统一排班、统一作息,形成疫情防控合力,共同守护居民健康安全。
     为强化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140余名晋源区市场监管局机关党员干部假期分组分片走街入户,到辖区农贸市场、药店、进口冷链食品企业等重点区域,督促各商户严格执行测温、验码、戴口罩、一米线和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居民“菜篮子““药箱子”安全稳定。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机关党员干部冲在前、作表率,与一线同志们并肩作战,共筑疫情防控的“红色屏障”。
社区力量下沉疫情防控一线
       一声令下,连夜摸排;一项新政,上门宣讲;一个措施,迅速落地……面对狡猾、隐匿的新冠病毒,晋源区以网格员为“结点”,织起了一张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网”。 
      “您好,请问您家最近有没有从上海、北京等地回来的人员?” 

     “您好,您今天该做第二次核酸检测了,我已帮您联系好医护人员上门检测,请您开一下门吧?”
     “请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场所码,谢谢您的配合。”
     ……
      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事关疫情防控大局。在这张看不见的疫情防控网里,晋源区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网格员、退役军人闻令而动、挺身而出,披星戴月、默默付出,用汗水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用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用爱心凝聚疫情防控的温暖力量。
     只有社区“稳”,方能人心“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社区人一个个奔跑忙碌的身影,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瞬间,也是千千万万防疫人团结奋进、执着坚守的缩影,勾勒出疫情防控中的温暖底色。
备足物资保供疫情防控一线 
      新冠病毒要防住,生产生活要保住。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畅通货运物流,保障全区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果盘子”,是打赢新一轮疫情防控大仗硬仗的紧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必然要求,不可大意、不容有失。 
      4月7日以来,晋源区充分发挥政府保供主渠道的作用,增加供货渠道,调动区内美特好、诚予心超市、永胜超市、新春超市等大型商超和商贸企业,协调区外大型连锁企业老白家族、农夫子等,全力保障居民的“菜篮子”,新鲜的蔬菜和肉蛋奶等生活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各村、社区。同时,保供超市开通线上下单、线下无接触配送服务,米面粮油、果蔬肉蛋等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购到生活所需,在解决疫情防控下居民生活物资短缺问题的同时,有效减少了人员聚集和线下采购流动,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有效巩固了疫情防控成果。

       截至目前,全区共调运配送粮食18.7吨、食用油15吨、肉类20.2吨、鸡蛋23.18吨、蔬菜127吨、奶制品17.5吨、水果10吨,全力保障了在区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物资有保障,抗“疫”有力量。晋源区在坚决阻断病毒传播的渠道的同时,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筑起晋源区抗击疫情的坚实屏障,在为群众身体健康添上“安全锁”的同时,也为群众日常生活送去“定心丸”。
爱心企业助力疫情防控一线
      疫情防控下的晋源区,全力应对,合力攻坚。
      4月9日,区农业龙头企业牧冠乳业有限公司向抗疫一线捐赠酸奶10000盒。
      4月11日,位于晋祠镇三家村的泷山水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向抗疫一线捐赠晋祠大米5000公斤,还主动上门看望慰问了孤寡老人并向他们进行了爱心捐赠,助力保障疫

情防控下弱势群体的正常生活。
     4月12日,阳曲县万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向我区捐赠“泥屯河”蔬菜黄瓜、白菜等共计7500公斤。 
      ……
      涓涓爱心汇聚战“疫”力量。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爱心企业的捐赠不仅充实了防疫物资的储备,巩固了疫情防控堡垒,也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温暖和力量,让大家更加坚定信心,共克时艰,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从一群人的坚守,到一座城的团结,一道道决策部署、一声声“我请愿”、一个个逆行身影,一次次爱心接力,化成对“见底清零”的期待: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后,让我们一起迎接人间四月天。(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晋源区:让青春绽放在抗疫一线

      有号召,团有行动。3月25日,针对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点状暴发、省外输入风险较高的严峻形势,晋源区义井街道团工委青年志愿者联合华都社区举行“抗疫同心,志愿同行”疫情防控服务活动。
      早八点四十五,志愿者们准时抵达华都社区签到。在明确近期疫情防控措施、中高风险等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后,按照“1+1+1”分组模式(即一个社区工作人员+一个团员志愿者+1个商铺工作人员为一小队),有序开展本次活动。 
      领到内有商铺场所码、疫情防控承诺书、致居民的一封信、反诈宣传页、手套及矿泉水等的防疫宣传袋后,各小队分头展开行动。志愿者们将场所码下发至沿街商铺,便于人员登记的同时,还可通过对确诊者、密接者的场所码记录匹配其他扫描过该场所码的人员,进行时空关联,及时推送地方和有关部门开展精准溯源排查。同时,到辖区内居民楼挨门逐户张贴疫情防控承诺书,并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此外,志愿者们还在社区悬挂防疫条幅,提醒居民谨慎规划外出,返回如实报告行程,积极配合社区筑牢家园防护网。在防疫的同时,志愿者们还倡导居民下载反诈APP,警惕不法分子假借社区摸排名义索要银行卡号等诈骗行为。 
      据了解,此次活动共下发80余张场所码,张贴2000余张疫情防控承诺书,悬挂7条条幅,发放致义井辖区全体居民的一封信200余张。 
      志愿者们表示,将坚守到疫情退却的那天,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疫情防控中贡献青春力量。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青年志愿者的加入,让团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的一线,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彰显了青年责任担当。(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王俊芳)

晋源区

晋源区:“四动”“四学”推进清廉建设

       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全面推进清廉晋源建设以来,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创新工作方法,“四动”齐抓,“四学”引领,全区各单位全力参与、强力推进,落细落实工作任务,奋力推动清廉晋源建设高质量开展。
      “四动”齐抓,推动清廉建设往深里走。注重思想发动:立足高位推进清廉晋源建设,围绕“打造‘清廉晋源样板’”这一目标,突出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干部、清廉作风、清廉文化、清廉单元“六个清廉”,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亮点,高质高效、有声有色完成31项工作任务。专题会议推动: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常委会会议、工作专班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工作专班先后3次组织召开推进会议分析研判清廉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项工作开展有点有面。工作提醒驱动: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及时下发工作提醒函,逐项点明工作重点和完成时限,攻坚克难,重点推进、难点突破,确保工作跟进有始有终。督查检查促动:充分发挥督查督办和业务指导两个工作小组的作用,深入基层一线,层层传导压力,准确及时指导,从严从实审核把关、督促检查,发现和指出各单位在清廉单元创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力有效促进工作提升。 
      “四学”引领,推动清廉晋源往心里走。第一议题学:区委常委会带头,督促全区各级各部门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筑牢清正为官、廉洁从政的思想根基。专题办班学:采取党校专家学者授课辅导、集中自学、研讨交流等形式,将清廉要素融入机关工委“沉浸课堂”暨“赋能大讲堂”和区委党校举办的“清太徐红色教育”实践教育内容,在全区营造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五送五进

晋源区

学:开展形势报告、理论宣讲、政策解读进社区、进村庄、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五进”活动,让党的理论和各类清廉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反向警示学:组织全区党员干部观看相关警示教育片,组织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异化》,对照反面典型,以案明纪、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督促党员干部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清廉自守。(杨润德 崔莉霞)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阳堡村:千年古村的美丽蝶变

晋源区

      阔平整的路面,整齐划一的房舍,古色古香的凉亭,栩栩如生的壁画,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点缀其间,广场上不时有村民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阳堡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村民素质提升工作,这座沉睡千年的古村

落经过打造后,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美丽宜居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过去村里都是土路,再加上冬天烧煤取暖,我们都不敢穿白褂子,因为不到一天时间领口都是灰,裤脚都是泥,现在好了,土路都硬化成柏油马路了,村里还进行了煤改电,家家户户门前屋后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住着甭提有多舒坦了。”
      与此同时,晋阳堡还推进了“厕所革命”,将原有旱厕改造为水冲式厕所,小到厕位、排水管道,大到采光通风、粪便收集处理都统一规范。 
     在环境改善、村庄变美的同时,村民的生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乱扔杂物、随地吐痰不见了,环保意识提高了,文化娱乐活动增多了。 
     “过去村民们农闲的时候不是聚在一起打牌就是闲话家常,现在村

里成立了锣鼓队、舞蹈队、合唱团,没事的时候就去跳跳舞,喊两嗓子,压力舒缓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晋阳堡村党支部书记说。
      此外,村里还依托村文化活动广场、乡村文化墙、乡贤馆等文化阵地,成立各具特色的农民志愿服务队,进行科学理论宣讲,开展多种志愿服务活动,丰富活跃乡村文化;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定期评选表彰“星级文明户”,组织星级文明户代表开展“我的争星历程”故事分享会,用好家庭好家风感染身边人,激发广大家庭争创“十星”(爱党爱国星、诚实守信星、孝老爱亲星、勤劳致富星、卫生健康星、团结友善星、遵规守法星、绿色环保星、优生优育星、科教文体星)的积极性和创评热情;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推进“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特色活动,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在全村形成了比“星”赶超的浓厚氛围。(杨润德 梁月仙)

旭龙·晋阳集市建成开市

晋源区

      1月22日,位于晋源区健康北街的旭龙·晋阳集市盛装启幕,标志着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型轻文旅商业综合体正式投入运营,填补了晋阳湖片区无大型综合商超的空白,成为附近居民新春年节购物量足质优的新选择。
      据了解,作为晋源区重点打造的“三带六园”之一的晋阳湖夜经济和假日经济带的重要项目,旭龙·晋阳集市项目由山西国潮文旅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8000万余元,占地31333㎡,东临西寨公园,西毗晋阳湖,包含新概念超市、美食街、精品门店和儿童游乐区等多种业态,覆盖周边近20个住宅小区,将为附近20万余居民提供便捷实惠、舒适温馨的一站式购物用餐体验。目前,集市已入驻门店120家,入驻率达到95%左右,包括今度烘焙、唐久便利、双合成、九牛牧场等知名品牌。

      集市中稳占C位的是位于北侧的诚予心新超市,寓意诚信诚心对待顾客。超市内宽敞明亮,设计布置新颖明快,占地66000㎡,约有生鲜、食品、百货3大类共27000多个单品。据超市负责人介绍,商品品类供应稳定充足得益于其供应链都是一些成熟、规模化的中大型企业。其中,60%的供应商是厂家而非代理商,包括洗护用品、厨具等百货,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降低了商品的成本和售价。同时,对商品进场的相关费用进行大幅度减免,把实惠让给顾客。物优价实、打造同城最低价是其最大特色。超市内还将开设书屋和亲子活动区,将为附近居民提供便捷实惠、健康美好的一站式购物体验,保证在这里“想要的都有”“想买的都全”。
      集市东侧美食街共有56家商户,囊括了南北方的各色经典小吃,有耳熟能详的黄氏大面皮、义井沾串、串串家园、周黑鸭、爆肚、烤面筋等小吃,也有黑洪堂等奶茶品牌,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集市还设置了600个停车位,市民可凭购物小票免费停车2小时。
      旭龙·晋阳集市将依托晋阳湖片区新型城市商业中心的优势,以独特的环湖健康生活体验为整个区域注入新活力,成为晋阳湖片区发展的新引擎,给市民及游客带来购物新体验、生活新方式,预计可带动周边就业500余人,年营收可达1亿余元,推动晋阳湖周边夜经济和假日经济高质量发展。(杨润德 韩雪冰)

晋源区:“清廉晋源 你我共建”“五个一”活动启动

      6月13日,以“清廉晋源 你我共建”为主题的“五个一”创建活动全面启动,活动旨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绷紧清廉思想之弦,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增强党员干部建设清廉晋源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营造崇廉尚廉浓厚氛围。活动将持续至7月31日。
      “五个一”活动是,讲授一次清廉专题党课: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充分发挥党课的教育引导作用,结合全面推进清廉晋源建设工作方案,讲授一次专题党课,党员干部在听党课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谈体会、谈心得学习交流活动,真正在思想上筑牢清正为官、廉洁从政的思想根基。开展一次清廉主题党日活动:围绕活动主题,通过多形式、多类别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清廉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严守纪法规矩,提高拒腐防变免疫力。开展一次清廉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通过反面典型案例、以案明纪释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开展一次清廉知识集中学习: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等党章党规党纪及党内规范性文件,教育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时刻做到清廉自守。开展一次“廉文诵读”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次“诵廉句、讲廉事、促清廉”经

晋源区

晋源区城管局开展渣土运输车辆整治行动

     3月15日,从晋源区获悉,为进一步规范渣土车辆运输秩序,全力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晋源区城管局聚焦运输审批、巡查监管、法律宣传等环节,多措并举,开展渣土运输车辆整治行动,严控渣土运输车辆违法违规行为。
      严把渣土运输审批关,坚持源头治理,对未采取“全密闭”“全定位”“全监控”和无资质运输渣土、抛洒滴漏的车辆依法依规处罚,确保区域内各渣土运输单位对所属车辆达到“五化”要求(组织化、规范化、信息化、规模化、洁净化)。同时坚持联防联控,坚持固守防控与机动巡查、日间巡查和夜间检查相结合,围绕主要干道、施工工地周边路段,在全区开展常态化专项整治、制度化严格执法、长效化实时监管。此外,坚持问题导向,进企业进工地,开展安全运输知识和建筑渣土运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宣讲。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督促车辆驾驶员在运输过程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通过渣土运输微信群,加大渣土管理与扬尘治理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渣土车辆管控氛围。
     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80余人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8份、行政处罚4起、罚款5800元,有效控制了渣土车辆偷拉、乱倒等违规行为,对违规运输形成强大震慑力,巩固了良好的查纠成果。(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王俊芳)

晋源区

典诵读活动,通过集中诵读《爱莲说》《石灰吟》等清廉文化经典,传承弘扬清廉优良文化,进一步营造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杨润德 崔莉霞)

晋源区职业技能大赛正式开赛

      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等方面的作用,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浓厚氛围,3月15日,晋源区职业技能大赛暨恒顺杯第七届新东方烹饪技能大赛山西赛区选拔赛在山西新东方烹饪职业培训学校正式开赛。太原市晋源区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也于当天揭牌。
      面艺表演尽展工匠风采,厨坛竞赛涵育技能人才。在职业技能大赛中,面点专业的老师为现场观众表演了一根面、高跷花样呼啦圈剪刀面、龙须拉面、关公扯面等绝技。参赛选手以饱满热情与专业态度投入比赛,从原料选取、菜式构思到烹调、摆盘,均展现出了厨坛新秀的深厚功底、技能教育的卓越成效。
     近年来,晋源区扎实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以“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等重点工作为抓手,推进“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打造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平台。同时,推进区校深度合作,以政策推送、人才推荐及职介服务,深入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育工作,并扎实开展人才补贴审核发放工作,在技能人才培育、技能人才库建设、人才激励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通过定期举办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有效助力职业教育宣传,营造了社会关心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辖区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2021年,全区“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培训达948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1.64%,新增技能人才达238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达467人;建成3家“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和“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人才补贴通过审核927人次,同比去年增长了65.4%。(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崔莉霞)

晋源区

      9月2日中午,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景区附近的天泰昌月饼工坊内,晋源区晋祠消防救援站一群年轻消防员欢声笑语包月饼。
      大家各司其职,动作娴熟地将馅料、模具、盘子等一字排开,认认真真和面、印模、烘烤,亲自动手制作月饼。每一份馅料都经过精准称量,充分体现出消防救援人员的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功夫,一盘盘金灿灿的月饼新鲜出炉,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香甜。消防队员们兴奋地围拢在一起,迫不及待品尝自己的手艺。
      “消防救援队伍所承担的任务比较繁重,今天带大家来包月饼一方面希望在紧张的值勤战备和训练之余,丰富业余生活,感受中秋的快乐和温暖,营造节日气氛,同时也可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副站长李伟说,“我们今天准备包800个月饼,给队员尝一尝,也可以给家里寄回去,把自己的这份快乐,寄托在月饼中,分享给家人。”
      天泰昌店主李璐,同时也是晋源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吃炉食人人马马的代表性传承人,她介绍说:“大多数消防员中秋都不能回家,所以我们免费提供场地和月饼用料配方,让消防队员们来这儿体验包月饼,传递温暖和关爱,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
      来自忻州的消防员武赋今年24岁,这是他第一次体验和大家一起亲手制作月饼。“虽然今年不能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但是尝到自己做的月饼,觉得格外香,特别是和大家一起做月饼感觉非常温馨。”武赋笑着说。(杨润德 崔莉霞)

晋源区:巧手消防员 月饼寄情思

晋源区

      进初秋的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稻田公园,只见金黄的黑心菊灿烂盛放,已经抽穗的晋祠水稻青中泛黄,秋风拂过,掀起层层稻浪,4只刚刚在这里安家筑巢的白鹭翩翩飞翔,在蓝天白云和茅草屋的映衬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画面。
      在诗画般的风景中,最新打造的露营基地分外引人注目。坐在帐篷下极目远眺,尽观稻海,尽品稻香,夜晚还可以观赏星空,聆听蛙鸣鸟叫。
     “周末晚上在这里吃着自助烧烤,听着音乐,看着满天繁星璀璨,感受大自然的静谧,感觉一切都很美好。”来露营的游客纷纷笑着说。
      萌宠乐园里同样吸引不少游客。卖萌的羊驼、微笑的矮马、活泼的兔子、乱跑的鸭子,10 余种动物组成了一个科学互动、种类繁多、趣味盎然的萌宠“乐园”,孩子们携带对萌宠们进行投喂互动,又或是“拉着”动物们一起合影留念,萌出天际。
      如今的稻田公园,日益火爆,带上家人孩子或是约上三五好友来到这里,享受一段休闲惬意的时光成了许多人的新时尚。
      “我们以稻田公园为依托,通过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打造集田园文化、农耕文化、稻米文化、休闲文化、生态文化为一体的农文旅产业综合体。”晋源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据了解,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贞观街花塔村南的稻田公园,总占地1200余亩,是集生态农业、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

晋源区稻田公园:打造农文旅融合新样本

晋源区

“农业公园”,也是山西农大与花塔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建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同时是晋源区稻花城项目稻之城板块一期重点建设内容,该项目包括“稻之城”“花之城”“山水之城”三大板块,北起风峪河,南达小牛线,西起天龙山景区,东至汾河,总面积约135平方公里,涉及26个村,总投资约46亿元。率先启动的“稻之城”板块,分3期建设“三区一带”,即稻米文化体验区、稻香美食度假区、智慧稻米休闲区和稻米主题观光带。一期建设项目为稻米文化体验区,重点以花塔村稻田公园为中心,种植有机大米600亩,配套建设项目占地343亩,建设育种中心、仓储加工中心、稻米文化展示中心、稻香文化长廊、泛博物馆、青少年研学中心、跨街天桥、空中木栈道等,同时完成花塔村、三家村等提档升级,培育一批有特色、有韵味、有风情的美丽乡村。预计投资12.1亿元。
      今年1月21日,晋源稻田公园重装升级,全新亮相。稻田公园本次重装改造紧紧围绕“爱稻兴农”理念,以“稻田有梦想,乡村有力量”为主题,依托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晋源民俗,因地制宜引入高新技术,借助时下流行的艺术形式,打造传统与科技结合、农业与研学结合的国家级农业主题公园。全新改造后的稻田公园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包含稻田城堡、稻田市集、稻田艺术体验馆、冰雪城堡、天空之境、晋祠米铺等项目,展现白与夜万千风情,带游客沉浸式体验浪漫与乡愁。春节期间,稻田公园人气指数排名第四,获得游客点赞和好评。从今年1月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90万人次,营收近1500万元,绿水青山有了金山银山的价值。现在的稻田公园已经成为了太原市网红打卡地,靠着稻田公园,花塔村村集体每年可收入100余万元。(杨润德 崔莉霞)

晋源区罗城街道:“街队合一”打通基层治理“经脉”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罗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强化组织保障为基础,以“街队合一”为核心,打通基层治理“经脉”,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
      制度完善强保障,夯实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基石。今年以来,罗城街道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整合应急、城管、市场监督管理、劳保、国土等部门工作职责,在疫情防控、创城创卫等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执法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执法精准性、高效性。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制定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规范执法文书格式,完善工作方案。建立清单动态调整、行政执法、执法培训、执法队伍管理等制度,提高了管理的精准性、时效性和长期性。
      强化队伍提能力,着力打造基
层执法业务精兵。以党建为引领,把支部建在执法队上,成立了“中共太原市晋源区罗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支部书记,4名副书记担任中队长,凸显执法队战斗堡垒作用;整合力量,将“街队合一”,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执法队队长,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整合10个部门下派的16名执法队员,实行统一办公、统一调度,一体管理、全员考核,持续整合提升街道执法队伍的整体效能。截至目前,共计执法800余次,联合法15余次。
      一体联动提效能,打造综合执法新模式。罗城街道创新性地将网格治理和行政执法结合起来,将网格员纳入执法体制中,作为综合执法巡查员,对于日常巡查中发现的违法线索及时上报综合执法办公室,形成“1+4+N+W”的联合执法模式(“1”指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办公

晋源区

室,“4”指市场监管、城乡管理、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四个领域派驻镇街执法中队,“N”指文化市场、农业、卫生健康、劳动保障监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W”指网格员),将属地21个网格、59个微网格全部嵌入综合行政执法中,以一张网格托底、一个平台调度,做好协同巡查作战,破解了执法难题,推进了党务、业务、服务深度融合。(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梁月仙)

晋源区西邵村:“幸福路”修到家门口

      10抓月22日一大早,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西邵村全体村民就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大家兴高采烈地自发聚集在村口,庆祝新修的“幸福路”建成通车。74岁的村民张凤桃激动地说:“这条路原来是土路,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村里老人小孩儿都不敢从这儿走,现在可好了,村党支部带头修路,不到3个月路就修成了,出行方便多了,还安全,真是幸福路修到了家门口,也修到了我们百姓的心坎里。”
      上午10时许,由村民代表、驻村企业代表、党员干部共同为新路开通进行剪彩,新建成通车的道路上,人头攒动,道路两旁树立着鲜艳的拱门,拱门旁悬挂着“齐心共建文明村 增强发展凝聚力”“歌颂祖国万年春 欣望江山千里秀”等巨幅标语,开心的秧歌扭起来,激情的锣鼓敲得震天响,全体村民欢天喜地,共同见证通车仪式。
      据了解,西邵村位于晋源区姚村镇东南,全村共441户,1400余人,村域总面积1100余亩,从事木器加工、机械制造、造纸彩印、商砼等大大小小的驻村企业达22家,居全镇之首,其中3家为规上企业。该村紧邻清徐外环有一条500米长、三四米宽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大车陷进泥里无法通行、小车剐蹭底盘等状况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工人上下班和村民出行,以及企

晋源区

业原材料、产成品等运输,成为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经过几次两委会和村民代表会的讨论,全村一致同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将这条土路硬化,改善出行条件。说干就干,村两委立刻行动,和区农业农村局对接,通过村集体自筹资金50%、企业赞助30%、政府补贴20%的方式,硬化村南这条道路。7月15日,施工单位进入,7月22日正式施工,为了保障进度和质量,确保出行安全,村两委全程驻守在工地上督促检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一条7米宽的双车道柏油马路正式建成通车。
      广东人林汉盛是西邵村驻村企业太原紫鑫纸品包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西邵村办企业已有18年,他说:“这条路以前坑坑洼洼,特别是下雨天,车辆都无法通过,建成通车后便于货物运输,节约了经济成本,会极大促进企业发展。”
      村民薛钢生在西邵村经营机电公司也有十几个年头,他高兴地说:“这条短短几百米的道路的贯通,让我们看到了发展前景,我们对农村发展越来越有盼头,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
      “开通这条道路是我们西邵村建设与完善基础设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西邵村的人居环境建设、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整洁宽敞的道路为村民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条件和宜居的环境,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善。另一方面,这条道路也连通了国道和民心,可以加强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促进村民就业和企业发展,我们村给这条路起名叫‘幸福路’,希望搭上这条路带领村民们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助力魅力西邵梦的实现。”村党总支书记王志忠对西邵村的发展信心满满。
      据介绍,下一步,该村将在道路两旁安装太阳能路灯,并安排专门力量进行常态化保洁养护。同时,村两委还计划把道路两边闲置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真正把这条路打造成造福百姓、惠及企业、带动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幸福之路。(杨润德 崔莉霞)

晋祠大米喜获丰收

      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
      金秋丰收季,收获正当时。连日来,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垄垄稻田金黄成片,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阵阵稻香沁人心脾,农户正抢抓农时收割水稻。
      轰鸣的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截断后的桔梗整齐地铺在地上,脱粒后的稻粒被收割机哗哗地吐出,不一会儿运粮车翻斗里就堆成了小山,笑容挂在每人脸上。
      “王郭村是晋祠大米种植的主产区,今年我们种了1500亩,比去年增加了两三百亩。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村民种大米的积极性提高了,可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王郭村副主任王秋生笑着说:“明年我们要继续优选优种,提升产量,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不远处的晋祠农场加工车间,金黄的稻粒经过脱壳、筛选、色选、封装等一系列工序,颗粒分明、米色微褐的晋祠大米加工而成,即将打包装运,走入寻常百姓家。
      山西晋祠大米集团主要负责晋祠大米的种植和深加工,在承包500亩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选种晋稻17号和稻花香2号,大米品质逐年提升。“下一步,我们计划投入1600万元建设35亩的晋祠大米深加工基地,以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大米和米醋、米酒、元宵、糍粑、糯米等衍生产品,用好集团的10多个电商团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晋祠大米的品牌推广,全方位展示碾米、酿醋、酿酒等流程,实现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集聚产学研的目标,建强产业链、完善供应链、配置要素链,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让农业兴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强起来。”晋祠大米集团负责人郭志文说道。

晋源区

      据了解,晋祠水稻有着3300年的种植历史,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肥沃黑土地的滋润和优质水源的灌溉,凭“七蒸不烂、味美而殊”而享誉三晋,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贡品”的美誉。近年来,晋源区围绕晋祠大米品牌创建,大力实施晋祠大米提质振兴计划,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品牌化打造”的思路,通过选育良种、培育良田、施用良肥、推行良法,重塑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再现“禾稻之美,甲于通省”的壮美景象。
      晋源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利花介绍,晋源区在累计下拨各类补贴资金5696万元同时,采取引进“晋稻17”品种、推广有机种植、强化品牌打造和宣传推介等一系列提质增效举措,在资金、政策、技术等全方位扶持引导下,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增长。目前,晋祠大米种植主要集中在晋祠镇赤桥村、花塔村、北大寺、南大寺、王郭村等10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3300亩,种植品种主要以晋稻17号为主,优种覆盖率达95%,亩产量突破1000斤。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200余万公斤,比去年高出50余万公斤。
      远处,收割机继续在金黄的稻田上轰鸣前行,金色的粉末在后面升腾而起,将丰收的喜悦撒播四方……(晋源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韩雪冰)

开启项目建设晋源“奔跑”模式

      业是发展的根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有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坚持将项目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压舱石,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立足资源基础、区

晋源区

域特色、优势产业,聚焦项目落地见效“全生命周期”,推动形成项目集聚、要素集聚、企业集聚的良性发展态势。
全域赋能 抓项目谋划积蓄发展动能
      在项目规划上,晋源区坚持建章立制,高位推动。成立区重点工程项目总指挥部,下设7个分指挥部,构建区重点工程项目总指挥部牵头抓总、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协调、分指挥部板块化推进的三级管理架构,形成区直部门和各镇(街)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区四大班子领导“领头雁”作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下沉入企、积极服务,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优化布局 战略性推动产业高地建设
      在项目布局上,晋源区坚持整体布局,科学谋划。着眼于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提高项目含金量,强龙头优配套,不断提高项目竞争力。
      推动旭恒纸制品现有研发中心提档升级,强化智创基地建设,以远东集团为龙头谋划引进一批能够发挥集聚效应的优质企业和具有活力的小微企业,搭建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着力做大做强传化公路港平台经济,提升万水物贸城运营管理水平,探索推广“鱼混+”综合种养模式,加快推动“稻花城”项目“稻之城”二期建设,借助阿里云平台引领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培育创新型制造企业,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多措并举 促进区域服务业新发展
      在项目发展上,晋源区坚持盘活特色,打造亮点。充分挖掘资源禀赋,用活特色资源,擦亮晋源招牌。在特色优质农业上下足功夫,推进设施农业和花卉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振华园艺玫瑰基地二期项目温室建设和鲜切花生产基地运营,

做强做优“晋祠大米”区域公用品牌。
      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上做足文章,以晋祠天龙山创建5A级景区为契机,积极推进太山、太原植物园、太原古县城创建4A级景区,积极开展省级、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打造城市烟火气。
      为促进项目建设加速提质,晋源区加快项目建设手续办理和建设程序履行,积极争取用地、用能、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2022全区谋划重点工程120项,总投资约1860亿元,当年计划投资约128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7项、续建项目57项、储备项目36项。
      目前,稻花城、再生水处理两个项目已转入建设阶段,华为煤矿军团山西总部、华润晋源等12个项目基本落地,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其他项目基本处在框架协议签订、前期接洽、资金筹措等工作阶段。同时,对项目建设进行动态管理,按月跟进项目开复工、完成投资、手续办理等情况,对于未能开工建设或进展较慢的项目认真研判,及时督促,确保更多项目尽早开工,力争实现过程可控,预期可稳,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同时,晋源区坚持政策服务双驱动,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结合晋源区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梳理上报专项债券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国开行专项贷款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计划投资“盘子”。
      上报2022年专项债项目共31项,拟申报专项债项目资金13.39亿元,目前13个项目已获批。优化服务,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好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深入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做到“小事现场解决、大事梳理反馈”,通过事项分割、流程再造、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打造“5点”靠前服务、“7堵”精准疏通、“3线”高效审批的“573”企业落地服务新模式,提高企业办事效率。(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安慧珠)

晋源区:内外兼修“两手抓” 老旧小区“逆生长”

     旧小区改造,既是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
       走进改造后的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义井街道南一条社区建行小区,顿觉眼前一亮,硬化的水泥路面平展干净、新施划的停车线整齐醒目、青砖灰瓦的院墙古色古香,展现出一幅优美的城市生活画卷。
       南一条社区建行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初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基础设施缺失,配套设施不齐,环境面貌老旧,违搭乱放严重,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经过一系列老旧小区“旧貌新颜”的改造活动,处处清幽雅致的小区与以前大相径庭,居民们的幸福指数也直线攀升。
勤办民生事 幸福指数“节节高”
       时值冬日,谈起本次改造,居
民们最大的感受是家里暖和了。据了解,往年这个时候室内温度最多15℃,自从今年给外墙和屋面加装保温层、更换中空塑钢窗户后,室内的温度达到了22℃,有效缓解了供暖不足给居民带来的生活不便。“不用回家还穿着厚衣服了,政府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心坎上。”
       在抓住改造机会的同时,新选举的建行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峰以自身熟悉工程活动为基础,3个多月来一直早出晚归、风雨无阻蹲守在施工现场,实时跟进项目,认真查验材料质量、紧盯改造方案、反映群众意见,主动参与到改造项目中,具体实施到雨污分流管道改造、强弱电入地区分、砖瓦的择优选、墙面漆刷等,都按照最优配置进行实施,确保不存在以次充好、设计不合理,重新返工窝

晋源区

工等现象,让项目能早点竣工,居民早日享受新生活。
       今年8月,项目开始进驻现场改造,在刘锋带领下小区居民提供了很好的施工环境,积极配合进场改造时间、主动拆掉了违搭乱建、克服改造期间出行不便等难题。同时主动告知小区原有地下管网铺设等基本情况,避免了挖断管线,让工程可以高效推进,经过3个多月紧张施工,高质量完成了改造任务。
       除了对社区基础设施和建筑物进行改造外,建行小区还增设了安防设施,小区进出有了门禁人脸识别系统和监控系统,大大保障了住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打造新面貌 小区外景“美如画” 
       “小区院墙和楼栋外立面粉刷一新,院子干净了、污水通了、路面平了、楼道亮堂了,一点看不出是老旧小区。”看着眼前的变化,居民高利娜由衷为参与这次改造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建行宿舍楼建筑面积约2000平米,涉及户数30户。其中建筑物外立面增加石墨板保温层1605平米,屋面防水改造650平米、增加保温层508平米,更换中空塑钢窗650平米,楼梯间翻新改造630平米,地下雨污分流管道和强弱电管线增改1007米,增设检查井46座,加装路灯10台,室外道路硬化绿化面积1040余平方米。
       居民生活环境变好了,精神环境也要“更上一层楼”,南一条社区建行小区把凉亭作为小区党建服务站,用来议事、学习、娱乐。同时在院墙上精心绘制一些展现文明新风尚的墙画和标语,打造特色文化墙,进一步营造浓厚文化氛围,让文明新风浸润居民心田。
       建行小区本次的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实现从“颜值”到“内涵”大变样,变“忧居”为“优居”,把老旧小区改造中群众最迫切、最急需的一桩桩“小事”解决到位,用“真情”换“新颜”,提升了城市发展中的温度,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宜居宜业宜游宜商”之晋源实践

     1月16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经济工作会上获悉,该区今年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支撑,强化政策供给和要素保障,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城区。
     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持续增加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数量,启动山大附中晋源校区建设,推进成成中学晋源校区、十八中晋源校区提档升级;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总数达到1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家;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开展“区校合作”,用好管好人才公寓,让各类人才心无旁骛创新创业。
      强化政策供给和要素保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顶格执行各类优惠政策,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完善“政府+企业+园区”招商机制,开展靶向招商、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外引内育并举、增量提质并重、大中小微齐抓,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推进市场主体倍增;以开展“清化收”为契机,加大土地整备和利益统筹力度,持续释放产业空间。
      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城区。
      加强龙山、天龙山等景区和环城旅游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让西部山区再现“水上西山如挂屏,郁

晋源区

郁苍苍三十里”的壮阔景象;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强晋祠泉域水资源保护,加强冶峪河、风峪河、南部退水渠等入汾河渠综合治理,做好晋阳湖开发保护工作,服务保障好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坚持铁腕治污,加强联合执法,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深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功能品质、释放发展活力。
      近年来,晋源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全过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力度;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生活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晋源院区二期、三期建设,谋划建设区中医院,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着力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晋源区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梁月仙)

山西•太原

清徐县

清徐县: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歌、锣鼓,欢歌盛世;舞龙、舞狮,喜迎新春;背棍、铁棍,代代传承……壬寅虎年正月十六,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城鼓乐喧天、人声鼎沸,浩浩荡荡的红火队伍,把喜庆的气氛传遍大街小巷。清徐的繁华路段变成了一片欢庆的海洋,现场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引得围观群众喜笑颜开、喝彩不断。
     快乐写在脸上,热闹充满新年。清徐儿女欢歌劲舞,感同美好生活的欣欣向荣,情寄新时代征程路上的波澜壮阔。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时代所需、人民所盼,更是使命所在。 
    “我们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谈及如何做好今年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清徐县委书记王剑峰的回答掷地有声。 
      2022年,清徐县委县政府将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群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瞄准“五年进百强”战略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1234”发展思路,保持发展态势,鼓起昂扬斗志,加快建设“健康活力新城、美丽幸福清徐”。 
转型发展的压舱石 
      今年,清徐县将坚持以三次产业协同融合发展为目标,提一产、优二产、强三产,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进一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2021年11月2日、2022年1月30日、2022年2月16日,省委常

清徐县

委、太原市市委书记韦韬先后三次深入清徐调研,韦韬书记在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勉励企业要在练好内功、努力做强做优上下功夫,坚持市场导向和效益原则,强化成本管控,将精细化理念贯穿到生产运营管理全过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要在提高能效、加快低碳转型上下功夫,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提高煤炭转化效率、热能利用效率以及清洁工艺水平,推动焦炉综合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要在技术突破、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技术产业化问题,加快构建从基本化工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要在协同发展、实现联动循环上下功夫,深入挖掘产业共生潜力,释放集约集成效应,全力打造安全、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典范。
      该园区内配套建设了清徐泓博污水处理厂,目前园区污水处理系统已经在行业内率先实现零排放,为园区实现节能降耗,从传统煤焦化向现代煤化工的转变作出贡献。近日,清徐焦化废水结晶分盐进入稳定运营阶段。清徐泓博污水处理项目设计总处理能力为3.0万m³/d,一期、二期设计处理能力分别为15000m³/d,主要处理工艺为“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中水处理(膜预处理+膜处理)+蒸发提盐组合工艺。
     焦化行业作为煤炭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提升资源化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行业内所有企业要攻克的难题。位于园区内的山西美锦华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亚鑫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梗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经率先探索出一条节能减碳、绿色发展之路。 
      上述,只是清徐县高质量发展的场景之一。近年来,清徐县坚持双向发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传统优势产业要以内涵集约发展为方向率先转型;煤炭产业要积极推进煤矿产能核增,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确保原煤年产量稳定在850万吨左右,力争达到900万吨;食醋产业要以强龙头、扩规模、调结

构、树品牌为重点,着力打造现代化食醋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水平,进一步擦亮“中国醋都”金字招牌。
乡村振兴的基本盘
      腊月二十七,张孝娥急急忙忙领着几位村民来到自家的大棚里忙着采摘蔬菜。蔬菜大棚在村子东边300米处,穿过宽阔的马路,再从桥上越过河道,就是她家的大棚。“蔬菜大棚过年前都很忙碌,所以得赶紧摘菜。”张孝娥说完又继续埋头把刚刚摘下来的菜整理到筐中。
      柳杜乡成子村位于清徐县城往南10余公里处,这里北依太原市、东傍晋中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比较便利。全村共1500多人,村民大多数从事设施蔬菜种植。张孝娥说,成子村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一直是清徐的种菜大村。她家原来只有一个老式大棚,墙厚达几米,浪费土地比较多。
     近几年,清徐县着手改造旧蔬菜大棚,帮助村民申请贷款,每个大棚还进行了补贴。“这个大棚好,墙薄,种植面积大,浇水、光照、保温保湿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张孝娥说:“党的政策好,只要肯下功夫,愿意流汗,年年都是丰收年,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现在张孝娥家共有7个蔬菜大棚,家里人手不够,平时还雇着十几个村民帮忙干活。
      据了解,清徐县成子村目前已发展设施蔬菜2000多亩,种植品种以西红柿、生菜、油菜、茼蒿等为主,设施蔬菜成为成子村主导产业。大棚南边紧挨着村子,平时村民在大棚里劳作,离家也不算远,干完活就能回家。村里紧挨着县道,蔬菜运输特别方便。
      近两年来,清徐县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打造了一批产业兴旺、生活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范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稳步提升。清徐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蔬菜的面积、产量、效益突飞猛进,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清徐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2021年,清徐县建成高标准

农田2.3万亩,新增设施蔬菜1879亩,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产值达25亿元。
      成子村是清徐聚焦整体打造乡村建设示范县工作要求,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不断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一个典范。
      今年,清徐稳定农业基本盘,将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5.66万亩,确保产量达到8万吨以上。坚持因地制宜、集约节约的原则,统筹推进整治提升、优化提质、示范标杆三类乡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路,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开展直播带货、订单农业等线上线下活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完善乡村人才振兴激励机制,全方位提升基层人才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推动各类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集聚流动、建功立业。
为民服务的轴心站 
      寒冬时节,屋外寒气逼人,而“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内温馨无比。在这里,沙发、饮水机、微波炉、空调、电视机、报刊图书、应急药品等一应俱全,几名忙碌了一上午的环卫工正在休息、喝水。 
      “以前,不论刮风下雨,我们都只能在外面站着,没有地方歇脚;现在,有了‘爱心驿站’,随时可以进来歇歇脚,喝杯热水。前几天,工会在‘爱心驿站’还给我们发放了羊绒衫、口罩、手套等,真是温暖了我们的心。”正喝着热水的环卫工王大姐说。 
      2021年,清徐县新建3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并被山西省总工会评为“省级工会爱心驿站”。建立“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是清徐县总拓展工会服务阵地、打造服务职工新平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清徐县以“职工所需”为重点、以“普遍受惠”为基础、以“工会所能”为条件、以“立足长远”为目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为职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实事项目机制。

      2021年,为春节期间坚守生产一线的外来务工人员送去价值27万余元的慰问物资;慰问省级以上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60岁以上市级劳模123人;慰问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及工匠、工会工作者,发放慰问金59500元;“夏送清凉”活动为一线公安民警、新冠疫苗接种医务人员、环卫工人、重点企业及工地送去物资,价值共计214230元……一串串数字、一次次行动,将党和政府的大爱、工会“职工之家”的温度传导到职工群众之中。
      暖心服务是增进福祉的一个小环节。今年,清徐将着力促进充分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建好就业供需对接平台,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教育质量。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方向,加快推进清徐中学建设、县城中学迁建、紫林路小学苹果园校区和清源幼儿园新建等项目。全面落实“双减”政

策,推动金河、梗阳两所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加快推进职教大学城建设,实现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文体繁荣。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百馆兴体”工程,新建一个标准体育场、2个社会足球场和2个全民健身便民服务中心,年内清泉湖西岸体育馆主体完工。加强社区活动场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县图书馆、文化馆,再建成一处免费开放的公共城市书房和少儿图书馆,年内戏曲博物馆开放运营,群众文体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梁童童)

清徐县:打好“七大仗”“五年进百强”进程

      2021年到2022年,时间再次刻印下前行的坐标。2021年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集中做好了政策支撑夯基垒台、城市建设拉开框架、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经济发展扬帆启航、商业升级方兴未艾、生态环境脱胎换骨、民生保障同步提升、社会稳定持续向好、政治生态历史最好、综合形象全面改观等十件大事,在顺利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形成特色、三年大变样”基础上,推动“五年进百强”强势开局,经济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十四五”开局良好,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清徐将持续深入实施“五大治县方略”,明确“1234”发展思路,用三年时间完成三大战役,在巩固和扩大第一场战役“七大仗”战果的基础上,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题,举全县之力,开打第二场战役“七大仗”,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立柱架梁、积厚成势。 
美锦“两园一校一城”联动战 
      在开发区新建占地约2000亩、总投资约150亿元的“哈工美锦智能产业园、山西未来世界国际产业园(两园),高端职业学院(一校)和文旅文创新型社区(一城)”。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梯次推进的思路,聚合多方力量、加强会商研判、列出任务清单、制定行动计划、抓好机制创新、优化服务保障,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产达效,为开发区强弱项、补短板、增后劲。 
基层组织建设堡垒战 
       以“三晋强基”工程为总抓手,以创建“书记项目”“党性教育十分钟”“对标巡诊”“集体经济翻一番”等党建品牌为着力点,以“六抓两整治”即抓基本组织、抓基本队伍、抓基本功能、抓基本制度、抓基本保

清徐县

障、抓基本责任,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村霸”为重点,盯着问题抓、对着问题改,在持续查摆问题、解决问题中增强基层组织功能,切实把“一肩挑”的制度设计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组织优势,带动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
职教园区建设阵地战
      职教园区就是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的清徐职业教育大学城。目前,拟投资30亿元,占地1366亩,总建筑面积42.6万平方米的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已开工建设。将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例会制度,全方位支持、全过程服务、全领域推进,统筹做好规划设计、配套设施及校区新建等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交钥匙”工程,2023年6月底前建成并交付使用,全力打造县校合作新模式、校企融合发展新样板,争做全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排头兵。 
信访维稳歼灭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源头、强基础、抓规范、创品牌,依法、及时、高效、果断做好预警、研判、处置、包保等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反恐怖、反暴力、反邪教、反渗透等各项工作,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进行处理,做到中央和省市交办重点问题、赴省进京非访越级访问题和“骨头案”“钉子案”信访问题“三个清零”,确保党的二十大、冬奥会、残奥会等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和谐稳定。 
乡村振兴示范战 
      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抓手,用好用足乡村建设示范县政策,围绕“三链同步、十区示范、百村共建”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链同步”“十区示范”,即以十万亩“特”“优”高梁种植示范区、万吨杂粮加工示范区、百万吨醋产业示范区、电商物流数

字示范区和醋都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加强醋全产业链,打造“中国醋都”集群;以葡萄种植标准化示范区、葡萄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巩固葡萄文化融合链,打响“中国葡乡”品牌;以“园区+基地”设施农业示范区、“轮作+间种”高效农业示范区、“加工+平台”链条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补齐蔬菜生产供应链,做大省城“菜篮子”。“百村共建”即通过政府统筹、“村+银”合作、“村+企”共建等模式,开展“百企兴百村”活动,在乡村振兴中为全省作样板、出经验、树标杆。
疫情防控持久战
      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已经成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全县上下站在讲政治和顾大局的高度,时刻做好迎战准备,切实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超前做好疫情防范,精准做好人员排查,严格做好入口管控,务实做足防控保障,坚决杜绝思想麻痹、工作松劲、防控疏漏,严防死守“清徐阵地”,持续巩固防控成果。
风神轮胎退城入园动迁战
      抽调精干力量尽快组建工作专班,形成日研判、周例会、月调度工作制度。加快与风神轮胎、社会资本会商沟通,达成合作意向。迅速推进规划设计、项目选址、建设施工等工作,确保风神轮胎退城入园年内取得实质进展。 
      2021年,清徐在集中精力打响打胜第二场战役“七大仗”的同时,将聚焦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五年进百强”战略目标,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推进项目建设。对67项储备库项目、90项前期库项目特别是173项建设库项目精心筛选,科学确定年度项目计划盘子。把“一马当先抢抓项目、一鼓作气建设项目、一以贯之推进项目、一腔热忱服务项目”的理念,有效转化为推进项目建设的具体行动,切实把精力用到项目落地开工上,把心思放到投产达效上。提速办结一批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加速解决一批重点项目水电气暖等需求难题,快速推进一批拟定

经济升级版。集中精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结构农业、品牌农业、景观农业和优势农业,着力培育壮大农业“+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新模式新业态。继续一手抓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明确把清徐打造成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文商旅理想目的地和消费新领地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倾力打造大学城、南部新城、清源水城、卫星城“四座城”。
      推进城市建设。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按照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强弱项的建设思路,进一步完善“四环”路网。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工作。
      推进生态保护。严把环境准入“门槛”,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推动运输结构绿色化,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提升扬尘污染、禁烧秸秆垃圾管控水平,强力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推进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成果。纵深推进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力争创出“清徐经验”。继续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工程。深入践行“企业至上”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民生保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持续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政策兜底,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基本医疗等保障水平,办好办实民生实事,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底线,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迎接党的二十大,是做好今年一切工作的主线。清徐县将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核心要义,坚持把“两个确立”作为最深刻

开工项目涉及的征地拆迁工作,为首季“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园区经济。助力“北引擎”融入“南引擎”。助力“北引擎”方面,全力支持美锦和亚鑫分别占地1000亩的阳曲旧厂加快转型发展,引导美锦重点谋划落地智慧物流、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及环保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全力打造现代绿色产业集群。引导亚鑫重点谋划高端装备和半导体新材料、绿色装配式建筑和智慧物流园项目落地,全力打造高端材料与装备装配产业集群。融入“南引擎”方面,启动建设2000亩以上的潇河产业园清徐中小企业“园中园”。在徐沟镇,结合棚户区改造,新建占地500亩的轻工业园区。清徐经济开发区将尽快完成标准化广房建设,建立现代运行管理机制,促进企业入园、市业集聚;全方位支持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建设发展,围绕三年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推动园区集炉综合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力争年内实现产值680亿元,加快建设全省“低碳零碳负碳标杆示范园区”。清徐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将加快基础设施配套,用好用足“中国醋都”品牌效应,加快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发挥高粱全产业链全国典型县优势,壮大水塔、紫林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醋产业。重点抓好中华醋博园、标准化厂房、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姚锦坊50万吨食醋生产项目建成投产,食醋检测中心、研发中心实现运营,招引3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5家现代食品企业入驻发展,年底基本成型、初见成效。通航产业园区成型成势。依托尧城飞行大会,大力发展航空物流、航空培训、研发制造等相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结构调整。围绕市委提出的“一产接二连三、二产延链建群、三产做大总量”的具体要求,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创新、融合进步和跨越发展,打造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高地。持续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重点实施种养殖、农机种子、精深加工等16项重点项目,致力打造农业

的政治领悟、最牢固的政治信念、最重要的实践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扛起“四个走在前列”、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清徐担当。(王宝香 郝连爱)

清徐:聚力打造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

清徐县

      5月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王答乡北尹村,智能化耕作机器在一条条深垄间来回穿梭,旋耕、起垄、培土、放种……在田野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在今年春耕生产中,清徐县携手神农科技集团打造万亩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引进新机制,创新新模式,助力清徐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村里原本利用率不高的耕地实现了高效利用,村民们又多了一条致富路。

      近年来,清徐县针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始终注重抢抓政策机遇、把握发展先机,多措并举推动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实效。
      政府引导,部门跟进。清徐县携手神农科技集团,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乡镇、村积极配合,高效促成了清徐万亩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项目落地,成功流转王答、西谷、孟封、徐沟4个乡镇11个村耕地33000余亩,2520万元土地流转租金已全部足额交付到位,同时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为清徐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和土地保障。
      创新模式,智慧生产。园区集规模化、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为一体,高效推广有机旱作玉米与冬闲田小黑麦一年两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模式,建成后将成为山西省乃至华北最大的以数字农业为引领,集科研、新技术、新装备、新品种试验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清徐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力抓防控,不误春耕。为全力保障春耕生产不受疫情影响,在严格按照“三区”管理保证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基础上,清徐县成立了“农耕服务队”“农机突击队”“农资服务队”三支队伍,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河东、河西两支春耕生产服务队,确保了疫情期间防控和春耕“两不误”。特别是神农集团也派遣了技术专家组驻地开展服务,从品种、施肥、机具调试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全方位服务春耕生产。示范区每天投入各类农机装备近60台,服务人员100多人,全力推进春耕生产,确保完成清徐县粮食生产任务。(清徐县融媒)

清徐:五一人不闲 春耕忙种田

清徐县

      一小长假期间,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南尹村神农万亩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耕地上大型拖拉机穿梭往来,轰鸣声连绵不断,一派繁忙的春耕生产景象。然而就在十天前,这里还是一片寂静景象。“民以食为天,食以耕为先”,清徐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出台“防范区—管控区—封控区”分类开展春耕方案,成立“农机突击队”“农业服务队”和“农资服务队”开展春耕抢种,一个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春耕生产场景走进大家的视野里。
      清徐县王答乡黑城营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由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任、省玉米体系副首席专家王曦带领的专家团队,从4月27日起,他们就带着行李进入了清徐,从机具引进到安装调

试,再到种植模式的制定,他们全程参与指导,在播种机走过的地方,用手刨种子,测量种子落点的深度和株距、行距,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研判数据是否合适,经过反复测试和调整机具参数,最终确定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作业标准。
      清徐县徐沟镇南尹村,随时随地农机服务。清徐四季农业服务中心总经理、清徐县农机协会会长郭建新这几天奔波在田间地头。需要什么机具、机具哪里不对头、缺什么零配件、哪里有空闲机手,大家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总能迎刃而解。与郭建新相似的,还有山西现代农机推广展示服务中心副总经理、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冠军获得者闫晋林,正值农忙时节,他不是在为机手们修理机具,就是在解答机手们的技术难题,平时不爱说话的他,一到农忙,硬是让机手们逼成了“话痨”。 
      清徐县王答乡常家庄村,农机手郭卫新旋耕作业现场。为解决封控区不能出门作业的问题,清徐县农机中心主任杨芝蕊组建了“清徐县农机突击队”,郭卫新第一个报名。他白天在地里耕作,中午在地头吃饭,夜里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休息。 
      清徐县王答乡常家庄村,土地深松作业现场。作业机具为德国克拉斯2504拖拉机配套丹麦深松机,是目前清徐县最大马力拖拉机,可谓集高性能与高颜值于一身,并且安装了智能监测终端,作业质量和面积实时可见。说到驾驶感受,两位“90后”小伙赞不绝口:“宽阔的视野、舒适的座驾、实时收音机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无级变速技术和智能化操作,开拖拉机比开小车还享受。” 
      这样的画面今年比往年更多,农业技术专家、政府工作人员、农业企业家、农机带头人,运送农资油料的、地头检测核酸的大白们都放弃休息,忙碌在地头。大家虽来自不同岗位,但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清徐县融媒)

清徐县:入企问需护航发展

      解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发展。2022年,山西省工信系统把“一月一入企、全年大服务”活动作为落实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的应有之义,作为推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1+2+8”工作矩阵落地见效的重要抓手,运用好“三个三”的工作方法,坚持做到“五看五见一清单三到位”,当好“调查员”“宣讲员”“指导员”“服务员”,切实搞清楚企业基本情况,搞透彻企业存在问题,搞精准解决问题对策,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送政策、送资源、送服务,全力以赴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和难点堵点问题。
      3月8日上午,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清徐县委书记王剑峰带队深入美锦集团开展入企服务,就美锦“两园一校一城”联动战进行专题研究。他强调,要按照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部署,特别是深刻领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韦韬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三次调研清徐提出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统筹谋划,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开发区强弱项、补短板、增后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两园一校一城”是指山西美锦能源集团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香港)未来世界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上市公司,其第一大股东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进行合作,发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科研、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在清徐经济开发区共建“哈工美锦智能产业园、山西未来世界国际产业园(两园),高端职业学院(一校)和以文旅文创为特色的新型社区(一城)”,项目占地面积约2000亩,总投资约150亿元。 
      王剑峰实地踏勘哈工美锦“两园一校一城”项目规划范围内地块现状,详细了解了土地性质、权属、周边路网等情况,听取了哈工美锦

清徐县

“两园一校一城”项目产业布局调整方案汇报,并与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对项目涉及的土地供应、征拆安置、手续办理、行政审批、配套基建等工作进行了研究。
      王剑峰指出,项目是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哈工美锦“两园一校一城”项目是清徐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对全方位推动清徐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把思想、行动和精力统一到项目建设上来,以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决心,抢抓发展机遇,强化服务保障、认真履职尽责,全力确保项目建设实效。 
      王剑峰强调,要组建专班,挂图作战,实行周例会制度,建立工作群,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各项工作。要摸清底数,尤其是要摸清项目规划区域内现有企业的情况,积

极展开沟通,达成目标认同。要科学规划,在统筹考虑清徐县实际情况和下一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突出前瞻性、可持续性和合理性,优化产业布局。要分步实施,坚持项目与产业挂钩,兼顾目标性与灵活性,列出基建计划和项目推进计划,抓住有利时机,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王剑峰强调,要潜心研究政策和具体事务,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仔细谋划争取现有企业的参与、合作、转型、调整等具体工作,紧扣时间节点,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力促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清徐县成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

清徐县

4月2日上午,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清徐县人民检察院“亲商护企联络点”揭牌仪式举行。太原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晓燕,清徐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牛建忠,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智慧,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献国,县政协副主席郝新瑞,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天虹,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韩永红,清徐县工商联、财政、税务、市场监督管理、司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局等相关单位同志应邀参会。
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

评估机制和亲商护企联络点是检察机关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帮扶民营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和提供法律帮助的有益探索,也是清徐县检察院落实市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办好群众身边‘小案’”专项行动和清徐县委“企业强县”治县方略的具体举措。
     县检察院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利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温度帮助涉案民营企业合规经营,对市场主体做到“真严管,真厚爱”,积极利用检察履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打通检察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郭昱娴 张利娜)

太原清徐县:创评“星级文明户” 共育文明新风尚

     6月23日上午,清徐县徐沟镇西怀远村党支部书记梁莺川手拿两颗金色的五角星来到村民乔甲喜家。上了台阶,梁莺川把两颗金色的五角星分别填到“星级文明户牌”上的绿色环保星、科教文体星的空白处。“这下就十全十美了。”看着自家从八星级文明户升级到十星级文明户,老乔高兴极了。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清徐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走深走实,形成了家家参与创建、户户争创“十星”的浓厚氛围,给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科学创评有规范 
      为保证“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的顺利进行,清徐县标准化工作流程,具体流程为:农户自评,评审定星,张榜公示,嘉许授牌,资料存档,让创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县文明办先后深入10个乡镇进行创评工作督导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压力传导到位、问题解决到位,确保创评工作高质量推进。
      高瑞华是孟封镇杨房村的十星级文明户,她说,村“两委”先是发放自评表,她感觉自己经营诚实守信,与邻里团结友善,“我就试着报了十星级。经过网格员初筛,村‘两委’中审,最后公示定级。没想到还真评上了。”高瑞华说,杨房村首批十星级文明户就3户,自己是其中之一,感觉很自豪。 
      据了解,“星级文明户”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评、全程管理、能上能下。年终,各村“两委”会按照星级文明户标准严格把关审查,达

清徐县

到标准的由村“两委”给予加星,不符合星级标准的及时摘星,并给予教育、指导和帮扶。
      乡镇结合各村实际增设“三不评”原则,即:家庭人口无劳动力的不评、家庭仅有孤寡老人的不评、家庭长期在外的不评。村里对评选出的“十星级文明户”,以村为单位建立星级文明户创评申报审批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结果汇总表、“十星级文明户”星级榜,归入村级精神文明建设档案。 
      同时,各乡镇将“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积分奖励机制”或并入“党员积分制”中,通过“积分”换实物,让广大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同时将“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与创建文明城市和创建最美庭院有机结合,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鼓励创评树典型 
      为探索星级文明户评定经验,清徐县确定柳杜乡为“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示范乡,率先开展创评活动,围绕创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总结做法,推广至全县各乡镇。各村打造示范一条街,形成符合各村的典型经验,推进“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全面有效开展。 
      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入户开展宣传活动,同时利用各类宣传栏、村内广播及新媒体平台线上宣传等方式,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做到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学先比先,以良好家风汇聚文明乡风,在发挥“星级文明户”引领作用的同时,不断提升“星级文明户”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让广大“星级文明户”在文明创建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齐心建设美丽清徐。 
     “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自2020年开展以来,清徐县农户参评率达到100%,评出十星级1733户,九星级5569户,八星级11156户,七星级12791户,六星级11668户,五星级以下26228户。“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乡风文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蔚

然成风,让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讲道德、重教育、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
      乡风淳,乡村兴。“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自开展以来,农村精神文明、村居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清徐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大踏步地前进……(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破茧成蝶”

清徐县

      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坚持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摆在重要位置,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全县上下一起干,一办六专班十二组全力推进,呈现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良好局面。
靶向施策 破题解困开新局

      把“清化收”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工作一体推进。
      底“清”。开展查决策程序、查合同文本、查资金收缴、查公开情况、查档案管理的“五查行动”,对所有合同进行村级初定、乡镇核定、仲裁裁定、司法认定的“四步研判”,采取“撤、改、增”三种措施集中攻坚。 
      巧“化”。严格区分违法账与合法账,账内账外互相印证,理清债权债务,通过“八个一批”严格清缴。 
     快“收”。严格落实发包资源资产摸排评估、县乡农村产权市场交易和农村财务管理三项制度,通过资源发包型保底、资产经营型提质、项目造血型增收三种方式,同步为村民提供良种、农资、信息等服务,推动全方位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县60个村已全面完成“清化收”,占比41.7%;摸排合同5040份,涉及金额2.35亿元;化解债务金额473万元,收回承包费434万元。 
双轮驱动 产业发展拓新路 

      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刚性任务,通过“产业带动”和“三资盘活”双轮驱动,全面提速村级集体经济。
      科学规划引领。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全县乡村振兴五年规划,今年投资5亿元,重点打造第一批44个村,“一村一策”理清发展思路。 
      重点项目发力。主要围绕4类项目重点推进。产业园区项目,采取“村集体+农户”模式,村集体流转土地,连片建设设施农业、特色种养园区,农户承包经营,村集体通过管理经营增加收入。西怀远村366个大棚每年可增收近80万元,杨房村132个温室每年可增收66万元。产业扶持项目,在争取中央、省市扶持资金1250万元的基础上,采取村企合作、“合作社+农户”等形式,自筹资金1033万元,启动实施农业托管、种植养殖等8大类25个项目。土地资源入股项目,与山西神农集团合作,集中流转土地3.3万亩,年利润的10%将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宅基地改革创新项目,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选取33处闲置房屋作为试点,先行打造一批民宿经济。 
     奖励机制提标。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奖励资金,增设“产业奖”,对经营性收入稳居30万以上、示范带动性较强的集体经济项目,一次性奖励50万元,支持扩大经营规模。把集体收入与村“两委”主干报酬挂钩,集体经济达标的村,奖励“两委”主干每人5000元。 
多元聚力 先锋引领谱新篇 
      紧紧抓住村(社区)干部、党员、群众、优秀人才等群体,集群智、纳群策,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动作为、争先创优,汇聚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大力量。 
      星级化管理立标杆。加大重点任务考核比重,将星级评定结果与村“两委”主干岗位奖励报酬相挂钩,每年每星奖励2000元,离任补贴每月每星增加15元,通过星级化管理,激发村(社区)主干争先进位、争创佳绩。

      积分制管理激活力。采取基础积分和日常积分双分累计的形式,对8803名农村党员分四类建立台账,通过“一人一卡、一月一评、年终总评”的方式,督促党员从评分中找差距、添动力,不断向先锋看齐、向组织靠拢。
      文明户创建优民风。采取“农户自评、两委定星、张榜公示、嘉许授牌、资料存档”五步法,建立“十星级文明户”星级榜,引导群众以良好家风促文明乡风。 
      万人计划固根本。认真落实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坚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增加总量和提高质量“两促进”。今年继续招录17名研究生,实现“一村一名研究生”全覆盖,134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储备35岁以下农村年轻后备干部466名。 
      强化保障鼓干劲。今年县财政追增2700余万元,用于提高村干部、兼职网格员报酬待遇和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为基层干部安心干、用心干、真心干提供坚强保障。(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聚力“小网格” 发挥“大能量”

清徐县

      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东湖街道下辖21个社区,共有楼院254个、24000余户、7万余人,驻地单位134个,商业网点2379个,党工委下辖25个党组织,包括1个机关党总支、21个社区党组织、3个非公党支部,现有党员1254名。
       近年来,东湖街道着力破解精细化治理难题,寻找网格精细化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衔接新路径,探索形成“三维坐标”工作法,即在纵向维度搭建“大小微密”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在横向维度整合“吹哨报到”资源回应多元需求,在竖向维度激发“主角意识”凝聚共治硬核力量,实现了网格化治理横到边、纵到底、无死角、无缝隙、全覆盖,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难在格中解、情在网中结,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纵向搭建“大小微密”网格管理服务体系 
      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自上而下搭建四级组织链条,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以“大网格”为治理堡垒。依托21个社区党组织建立“大网格”,由街道党工委统一管理,绘制详细明晰的“网格图”,标注网格编号、管辖区域、负责人和网格员信息。以“小网格”为全科阵地。细分61个社区“小网格”,社区“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建立健全事项受理、交办处理、办结销号、结果反馈等制度,实现各类事项处理无缝覆盖。以“微网格”为神经末梢。以楼院(片区)为单位划分110个“微网格”,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推行楼院(片区)党支部、物业、业主三方联建新模式。以“密网格”为服务触角。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建立891个“密网格”,推选楼院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和党员志愿者担任网格员,在入户开展疫情动员、政策宣讲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一线,“密网格”精心服务居家隔离人员,为其提供买菜、取快递、扔垃圾等生活服务,同时加强监督管控,做到了疫情防控效果和居民满意度“双提升”。
横向整合“吹哨报到”资源回应多元需求 
       街道党工委聚焦增强网格化管理的服务属性,按照“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要求,持续推进辖区内公安、执法、市场监管、环保、城管等多个职能部门进网格报到,形成网格触发、部门联动、问题联处的工作机制,事件处置更高效、信息反馈更快速,大大提升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今年开始,东湖街道还联合派出所选派8位民警兼任社区支部委员,与社区党组织并肩开展社区党建、平安建设、便民服务等工作,在化解邻里矛盾纠纷上成效十分显著。
竖向激发“主角意识”凝聚共治硬核力量 

而,纵使疫情再如何肆虐,终究挡不住力量的汇集和爱意的传递。在这场正在进行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看到了家乡清徐工农商学兵冲锋陷阵,男女老少幼群情激昂,感受到了上下同心、全民战疫的清徐力量。
      党政同戮力,日日精研判。疫情发生后,省市高度重视,清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坐阵一线、不眠不休、指挥调度。为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清徐县进一步明确了“严管控、防扩散、防外溢”的工作总思路,及时划分河东河西两个片区,调整完善14个工作专班,重新组建以四大班子和开发区主要领导牵头的11个攻坚落实小组,全县域动员精干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遭遇战、阻击战”之中。 
      流调、协查、摸排、统计、转运、保障……清徐县委县政府在疫发初期果断决策,迅速出击,以快制快,与疫情传播抢跑道,为疫情防控赢时间。领导干部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快速集中物品,全力保障物资。党员干群深入基层,入户排查,严谨管控,精准隔离,聚如一团火,给人温暖,散若满天星,指引方向。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举从容而进退,应缓急以张翕。壮哉清徐,何惧流毒之狂? 
      困厄识英杰,危难见担当。“紧急!目前抗疫物资转运工作需要紧急支援。”14日凌晨,一条紧急信息打破了清徐暗夜的宁静。本以为人们睡意正酣少有回应,然而市民群众一呼百应,一夜集结,通宵搬运物资。这样感人至深的画面,近日在清徐时常出现。 
      你看,白衣天使主动请缨,化身铠甲勇士毅然奔赴前线;公安干警心系百姓,哪里的人民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志愿者们月夜归乡,不知疲倦地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企业家们慷慨有加,毫不吝啬地赠物捐钱助力疫情防控…… 
      你瞧,抗疫最美“准妈妈”,用实际行动给未出世的宝宝们上了一

【大国基理】感悟“清”“晋”全力同心抗疫的治理温度

      寅之春,并州大地上阳光明媚,发展正忙。然而,就在人们安然享受这来之不易的美好春光时,疫情又猛然来袭。4月13日,生我养我的地方——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在对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中发现7例初筛阳性感染者。这意味着,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拼杀,一场没有枪炮声的战争,一场与瘟毒较量的搏斗,在梗阳大地上开始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清徐县立即拉起警戒防线,而我的乡愁也吊在那警戒线上晃啊晃。清徐,我日思夜想的家乡啊,那里30多万父老乡亲的安危,时刻牵动着我的心弦。然

清徐县

      街道党工委努力寻求社会管理服务的最大公约数,依托四级网格搭建“党建联盟”平台,开展民主协商议事,打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站点等平台,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融合激活有效资源,与辖区驻地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形成两代表一委员、小区物业、其他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联动模式,充分发挥共建单位自身优势开展社会服务。2021年以来,东湖街道以“三维坐标”工作法为引领,共解决疫情防控、环境、道路、社保等居民诉求119件,真正做到以网格“治”来推动整体“安”,以党建引领“百米冲刺”的加速度领跑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清徐县融媒)

——写在家乡清徐抗疫时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题记

堂优质的胎教课;稚气未脱的“00”后,让青春在抗疫中闪光;七旬老人壮志长存,在抗疫前线发挥余热;乡、村干部尽显公仆初心,自掏腰包为村民购买物资;全城人民爱心接力,为“断粮”的宝宝及时“供粮”……
      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阑珊,从年富力强到雪鬓霜鬟,从一片寂静到人潮涌动,清徐人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告诉世人: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民有义而天多助,利无私而道更宽。舍小家方成大家,是那些心中充满大爱的逆行之医、无畏之警、大义之民,扛起了清徐的大义,挺起了清徐的脊梁! 
      瘟毒虽无情,八方齐解难。在清徐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刻,“邻里守望”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吕梁市交城县捐赠价值370余万元的医疗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太原市晋源区第一时间集结200余人的施工队伍开展工作;娄烦县组建了一支57人的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硬朗的娄烦县医疗援助队…… 
      手足情长,携手并肩;守望相助,共渡难关。感谢每一位支援清徐抗疫的勇士,有了你们的鼎力相助,清徐抗疫力量更足,信心更强。相信疫情过后,如约而至的不仅是春暖花开,还有久别重逢的欢欣喜悦。 
     人无难跨之坎,世无不解之难。国有贫富,唯厚德而聚基;邦分大小,以集智而图强。同舟共济方能凝心聚力,一往无前必定安然无恙!愿我们的清徐,山河重现本色,犹自山青水碧;社会复归安定,依然祥和繁荣。愿我们,都能在疫情散尽的世界里,再一起听听春夏的告白。 
     尽管去意迟迟,寒冬定将离去;有时步履姗姗,阳春必然到来!(作者:王宝香)

清徐:全力以赴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

       4月13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在对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中发现7例初筛阳性,均为韵达快递物流园工作人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省市高度重视,市委韦韬书记、张新伟市长和相关省市领导亲自坐阵、指挥调度,协调省级部门、组织动员市相关部门全力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清徐县委书记王剑峰连夜主持召开会议,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疫情发生后,清徐县正视不足差距,积极强弱补短,凝聚工作合力。进一步明确了“严管控、防扩散、防外溢”的工作总思路,划分河东河西两个片区,调整完善14个工作专班,重新组建以四大班子和开发区主要领导牵头的11个攻坚落实小组,全县域动员精干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遭遇战、阻击战”之中。清徐县快速划定“三区”,及时跟进指导疫情防控、流调溯源工作,精准制定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目前,全县已完成第一轮全员抗原筛查和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15日上午8时,开始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截至目前,全县初筛阳性人员已全部转运至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救治。核实韵达物流工作人员共909人,分别建档立卡,做到应隔尽隔,尽控尽隔。 
      下一步,清徐县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
      坚定信心,牢固树立“疫情处置压倒一切”的工作理念,积极应战、主动作为,动员和组织全县上下,统筹人财物全部力量,坚定信心打赢这场决战决胜的人民战争,不达目标、誓不收兵。
     强弱补短,严格按照韦韬书记安排部署和张新伟市长工作要求,

清徐县

清徐:隔离点临时党支部筑牢抗击疫情堡垒

清徐县

      部建在“阵地”上,党员冲在“火线”上,疫情严防控,党旗在飘扬。4月13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在对全域人群进行新冠病毒抗原主动检测筛查时,排查出7例新冠肺炎初筛阳性人员,均为韵达快递物流园工作人员。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清徐县太原幼师集中隔离点第一时间成立隔离点临时党支部,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筑起“红色堡垒”。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

根据市里调度情况,逐步调整完善14个工作专班和11个攻坚小组力量配置,坚持“日报告”“日调度例会”等工作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和差距,第一时间整改提高,务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和收效双到位。
      加强管控,抓住重点人、重点事,全力开展流调溯源管控,尽快完成涉疫全链条流调筛查工作,在扎实做好密接、次密接和同时空重点人员隔离、管控的基础上,把物流配送员、接受邮件的网购群众划为重点人员,进行全面筛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隔离管控,力保社会面动态清零。
       抓好落实,严格落实省市工作安排部署,特别是韦韬书记在清徐调度工作会议要求,提振信心、积极应对,把抓落实放在首位,将求实效作为标准,围绕工作任务,逐条逐项列出清单,狠抓落实,确保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清徐县将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全力以赴落实好疫情防控工

作,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真抓实干,坚决打赢打胜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清徐县融媒)

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我承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冲锋在前、奋斗在前。”一句句铿锵有力、整齐洪亮的誓词,回响在清徐县太原幼师隔离点。
      太原幼师集中隔离点是清徐接收人数最多、风险系数最高的隔离点,共接收了500余名隔离人员。为强化管控,60名党员迅速亮明身份,第一时间成立隔离点临时党支部,组建4支党员突击队,设立8个党员先锋岗,探索出严管“两扇门”、画好“三张图”、办好“四件事”的“二三四”工作法,有力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落细落实。截至目前,隔离点未发生一起交叉感染、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未发生一起工作人员感染,4月23日全体核酸检测首次全部阴性,在集中隔离第十天迎来战“疫”拐点、清零曙光。 
严管“两扇门”,筑牢红色防疫墙
      “我已经隔离半个月了,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我很担心,已经好多天睡不着了……”“您先不要急,我们已经联系村里去您家里看看,有什么需要村干部也会及时帮助的,您放心。”经过党员王钢宝的安抚,隔离人员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为凝聚众志成城的抗疫合力,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从防止病毒突破物理防线和心理防线双向发力,全面织密“防控网”。守好“隔离门”。坚持“人防、物防、环境防”三防协同。对隔离人员实行单人单间隔离,党员轮流巡逻,有效降低交叉接触风险;对物品实行“点对点”供应配送,组建专业化消杀队伍,对隔离区域全面消杀不留死角。解除“心理门”。开设2部电话专线,4名党员轮流坐岗,及时心理疏导、缓解消除隔离人员不良情绪;7名党员组建临时广播站,精心编排广播节目单、开放点歌台,帮助舒缓紧张情绪,体验家的温情。
画好“三张图”,履职尽责作表率
      “这三张图可以说既是任务图、又是落实图,做到了责任明确、底

数清楚,有了这些‘作战宝典’和行动指南,防控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清徐县公安局副局长、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书记王德海介绍说。
     为进一步明确职责、压实责任,临时党支部全程挂图作战,工作质效有效提升。画好一张“指挥组织架构图”。划分医疗保障、物资供应、安全保卫、综合协调等8个工作组,明确各组负责人、任务分工、联系方式,确保沟通畅通,及时解决问题。画好一张“功能分区示意图”。隔离区、生活区、保障区区分开来,准确定位人员空间位置,便于锁定事件、人员地点,提升处突能力。画好一张“每日管控规程图”。将送餐、送水、核酸检测、垃圾清理、消杀等工作环环相扣、有效衔接,使各项工作安排流程化、时序可视化、责任明确化,实行每日调度研判,执行“早部署”“晚总结”一天两会商制度,找准工作中的薄弱点,优化流程、提升标准。 
办好“四件事”,服务群众当先锋 
      随着广播站《生日快乐歌》的响起,19名隔离人员收到了精心制作的生日蛋糕,一连串的生日祝福在微信群中闪动,500余名“新邻居”的线上祝福为隔离点带来别样温馨。 
       隔离不隔爱,临时党支部全面抓好“四件事”,进一步增强隔离人员幸福感和安全感。办好防疫大事。党员干部分栋带队,坚持早晚两消杀、定时体温检测,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实施“一日一清”,高效完成隔离点10轮6700余人次的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办妥民生急事。实行党员包联,每名党员对接7至10名隔离人员,建立“一室一册、一人一档”工作台账,对发生重大疾病隔离人员迅速送医就诊,点对点、全方位跟踪服务。办实关怀小事。建立微信群,2名党员24小时“不打烊”收集处理反映问题和开展心理疏导;开展“党员干部跑腿”服务,代接代传隔离人员必需物品;为“一孕一妇一老一小”等群体送上惊喜大礼包,配套送上营养包、卫生用品、唱戏机、玩具等礼

物。办细安全要事。对楼道、出口、房间等进行常态化环境采样分析,消除潜在风险;制定紧急疏散工作预案,绘制规划消防路线图、制定消防逃生知识和紧急避险流程。
     “大姐,开门做核酸了。”“大爷,您今天身体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您别急,有什么需要就告诉我,我帮您上报协调。”这是护士武小艺在隔离点说得最多的话。这名来自忻州市静乐县人民医院的“95后”护士表示:“来到隔离点工作10天了,在党支部引领下所有工作有条不紊,隔离人员也非常配合我的工作,工作也越干越顺畅,我坚信,只要我们上下继续拧成一股绳,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 
      齐聚党旗下,抗疫我先行。近日,清徐县太原幼师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以“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为主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主题党日活动。他们通过现场捐款和微信群发红包的形式,捐助

特殊款项10200元,切实为抗疫助力;他们集中学习抗疫决策部署,以自身的模范行动认真做好隔离点各项工作,凝聚抗疫战疫的强大力量;他们分享心得共克时艰,立志在抗疫一线践初心、勇担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他们用执着坚守,真挚情怀诠释责任担当,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中共清徐县委组织部 翟林栋 清徐政府办公室 苏端阳) 

清徐:吹响抗击疫情“集结号”

清徐县

      4月13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在对全域人群进行新冠病毒抗原主动检测筛查中,排查出7例新冠肺炎初筛阳性人员,均为韵达快递物流园工作人员。
      疫情发生后,清徐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14个工作专班,开展流调溯源,第一时间派出市、县

二级流调队伍,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深入核查,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隔离管控,用最短的时间把潜在风险排查管控到位。同时,精准实施分区管控,初步划定西谷乡长头村、王答乡韵达物流园、集义乡小王村为封控区,清徐县河东地区为管控区,清徐县全域为防范区,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并进行赋码管理。
      从清徐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该县生活物资和粮食储备基本充足,原粮储备1600万斤,基本满足该县人民(按35万人口计算)应急状态下45天的粮食需求。 
      该县应急成品粮油510万斤,基本满足人民应急状态下15天的粮油需求,肉、蛋、菜、奶等鲜活农产品货源充足,本地蔬菜陆续上市,基本能够保障该县市场的正常供给。该县已拨付2000余万元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第1至6轮物资储备和其他医药物资储备,分为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资三大类,目前1、2、3轮已调拨配送到位,4、5、6轮正在积极争取上级协调支持储备调拨。 
      国道208、太太路、马峪高速口、南高速口等处设置了9处疫情卡口,全天24小时人员值守,维护卡口交通秩序,每日出动警力100余次;对涉及生产、生活、医疗、能源等重点物资运输车辆开辟绿色通道,保障道路畅通;加强值班备勤,备勤警力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目前,整体交通形势基本稳定畅通。 
      “紧急!目前抗疫物资转运工作需要紧急支援。”“清徐文体中心羽毛球场后门30车核酸物资缺人卸车,附近的来支援啊。”14日凌晨,这条紧急信息传遍朋友圈。13日深夜约30车抗疫物资运抵清徐,为保证清徐市民群众一夜集结,通宵搬运抗疫物资,展现了清徐凝聚力。 
      当前,清徐疫情牵动着很多人的心。13日,清徐河东地区连夜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尽锐出战,闪电出击,誓与病毒血战到底,直至取得最后胜利。(清徐县融媒)

清徐:全力保障“菜篮子”拎得舒心又放心

       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封控管理,村居民日常生活物资供应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封控期间吃什么?有没有绿叶菜?蔬菜安全有没有保障?……为确保村居民“菜篮子”不脱销、不断档,保障物资供应“最后一百米”,4月13日上午10时许,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27辆平价直通车满载着12万余公斤绿叶蔬菜,缓缓驶入万柏林区河西农副产品市场。平价直通车的开通,解决清徐菜农蔬菜滞销问题的同时,丰富了疫情期间市民的“菜篮子”。
连夜打包 
      新鲜嫩绿的生菜、香气浓郁的芹菜、翠绿可口的油麦菜……13日上午,车刚停稳,清徐县大北村菜农李秉权就开始忙着卸货。 
     “为保证蔬菜的新鲜度,我们从13日凌晨开始采摘,天不亮开始装车,我这辆车拉了约2000公斤油麦菜。”李秉权说。 
      眼下,清徐县大棚绿叶菜已到了大量上市的季节,每天平均有80万公斤的产量。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销路成了菜农们头疼的问题。对此,清徐县积极与市农业部门对接,委托县农产品协会和德利丰综合农贸市场,采取点对点运输的方式,打开销路。 
     “此次我们集中组织了27辆货车,共运来50余种、12万余公斤绿叶菜,以后每日会根据产量及时调配人手和车辆。”德利丰综合农贸市场负责人牛巍巍说。 
集中收购 
      卸车、称重、转运……在河西农副产品市场交易区,市场工作人员详细记录着送来的菜品、重量、金额。负责转运的三轮车有序排队等候。 
     “这次我拉来1035公斤生菜,卖了4554元,全部现金结算。”清徐

清徐县

菜农王俊文卸完车后,顾不上连夜的疲惫,认真地清点钱数。
      “前些日子,看着满地即将成熟的蔬菜,急得嘴都起泡了。”菜农刘志龙说,清徐主产绿叶菜,但这些绿叶菜保鲜期短,万一卖不出去,全都得烂在地里,“幸亏有党和政府的帮忙,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据介绍,在市农业部门的牵线下,由河西农副产品市场集中收购,并当场结算菜钱,不让菜农受损失。“作为本土企业,我们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力配合解决疫情期间菜农蔬菜滞销的问题。”该市场相关负责人李安虎说。
无偿支援
      “今天清徐运来的这批蔬菜,我们将无偿支援给小店区和晋源区封控隔离区的居民,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李安虎说。 
       在河西农副产品市场配货区,工作人员娴熟地将菜品一一分类打包,每个打包袋里装着油菜、生菜、芹菜等11种菜品,还有苹果、菠萝、橙子等5种水果。9辆悬挂着“抗击疫情、保障供应”条幅的货车,正在等待装车后,开往小店区、晋源区的部分居民小区。 
     “今天我们计划打包4000余份蔬菜水果,基本能满足每户居民一周的生活需求。”李安虎说,“希望这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能更好地帮助隔离居民。” 
      当天下午1时许,河西农副产品市场首批配送车顺利到达晋源区、小店区指定点位。在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上门送至隔离居民的手中。“太感谢了,这真是雪中送炭啊,你们辛苦了。”收到这份意外的惊喜,晋源区隔离居民李女士在电话中感慨道,“虽然因为疫情被隔离在家,但在疫情背后,人情味更浓了,我们将全力配合安心隔离,争取早日战胜病毒。”(清徐融媒)

清徐:行走在尖刀上的防疫兵

      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就像敏锐的侦察兵,巡察在抗疫的最前沿,用精准的检验技术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仔细地辩认着一份份核酸检测样本;他们又像行走在尖刀上的防疫兵,不畏风险,与病毒勇敢对恃,用快速准确的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可靠依据。他们就是疫情期间检验科的工作人员。
     “不用担心,一般人是不允许进入检验科的。一旦能够进来,我们首先会保证人员的安全,因为我们的消毒工作做得很到位,你看,我连防护服都没穿。”走进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这个神秘的科室,尤其在清徐县疫情还在持续的当下,这方神秘的小天地在检验科主任王丽芳的介绍下充满了轻松地气息。 
     清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共有医护人员22人,清徐疫情发生后,检验科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检验工作,还要承担起该县河东地区所有医务人员、病人及家属、13个隔离酒店、返清人员、卡口执勤民警、居家隔离人员、团体等人群的核酸检测工作。4月13日凌晨,县医院初筛检测出第一例阳性人员,检验科接到医院通知:马上有290份标本送达。得到消息的王丽芳第一时间在工作群通知大家到岗,10分钟后,所有人都一路小跑从各地汇集起来,并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出现疫情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检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即PCR实验室,是检验科大本营中重要的“侦察室”,也是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病毒的DNA片段,通过扩增产生的信号来检测人体内病毒含量,能够早期发现病毒携带者,这对于疫情防控意义重大。

清徐县

      在很短的时间内,检验科就组建了由PCR检测组、后勤保障组、标本接收及信息反馈组等小组组成的小团队,12名核酸检测组人员很快分批次进入PCR实验室开始战斗。
      实验室分为三个区,一区是试剂准备区,二区是标本制备区,三区是产物分析区。当检验科接收到各采集点送来的核酸检测样本时,要先通过接收窗口对标本外包装严格消毒并进行分门别类,然后,由专业人员将样本通过传递窗送到待检区。一区的检验人员要先对所测标本进行试剂配置的准备工作。二区标本制备区是PCR实验室核心区,也是感染风险最大的区域,检验人员进入前必须进行三级防护装备来保护个人安全:穿上防护服、隔离衣,戴上N95口罩、护目镜、二层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等。工作开始后,他们不能与外界有任何接触,也不能带手机和喝水、上厕所等。 
      仅几平方米的操作间内,标本接收、验收、拆袋、核收、编号、排管、核酸提取、基因扩增、结果研判……工作人员几乎背靠背站着完成所有工作。如果遇到标本不合格、编号不正确等情况,他们就第一时间利用对讲机与外面交流核实。 
      一袋一袋花花绿绿的标本堆放在桌上,他们熟练地操作着、默契地配合着,工作流程快速有序。“病毒核酸检测时间长压力大,操作环节多且复杂,对体力、脑力和精力都是严峻考验。操作人员常常是上午8点,中午1点,晚上7点分三组进入实验室,如遇紧急情况凌晨5点安排应急班,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尤其到了天热的时候,从实验室出来,整个人几近虚脱。”王丽芳介绍道。 
      “在生物安全二级负压实验室,且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好多同事体力不支。”王丽芳说,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出具准确结果,检验科开启24小时轮班的工作模式,三级防护和超负荷的工作让人全身憋闷、呼吸不畅、头痛头晕等缺氧症状。还有的同事由于长时间的缺

水、憋尿,出现了尿结石等疾病。“太不容易了!”王丽芳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她说,自己的泪水不是因病毒出现的软弱,而是对同事拼命付出的感动。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检验结果,检验科全体人员精诚团结、克服困难、不计得失,他们轮流进入检验室,星夜加班加点,为全县疫情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准确提供第一手数据。 
      “4月13日以来,共检测核酸样本12000余管,检测正确率100%。”刚说到这里,又有待检样本送达,王丽芳从PCR实验室的缓冲走廊匆匆出去,亲自到外面取样本去了。 
      时下很多人喜欢说这么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王丽芳和她的同事,这个疫情中逆行而上的团队,正像一群铠甲勇士,用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紧紧地护佑着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无欲无求,无怨无悔。(清徐融媒)

酒醋同源酿佳品 汾清抗疫共克艰

清徐县

     "晚,电脑经过消毒之后,送到了隔离学生的手中,孩子已开始正常上课。”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集中隔离点,一名高中生顺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线上期中考试,驻点负责人终于松了口气,孩子家长对隔离点工作人员能如此迅速的解决问题连连称谢。
坚强堡垒
       4月13日,太原市清徐县在对全域人群抗原主动检测筛查时,发现韵达物流园区内有核酸初筛阳性感染者。该县连夜组织摸排,当机立断,决定当晚将韵达物流园区的357名密接人员全部转运至汾阳隔离点,实现园区人员清零,封控管理。 

——清徐居民在汾阳隔离点感受到爱的关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吕梁市委市政府以及汾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医护人员、党员志愿者、公安干警挺身而出、火速集结,为异地隔离的人们提供周全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服务。
     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做好隔离点各项工作。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亲临汾阳现场办公、指导工作。吕梁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徐德峰多次电话了解隔离点工作,并赴隔离点慰问工作人员。吕梁市副市长郭红波亲自坐镇指挥,对隔离场所管理、核酸检测、信息衔接、物资保障、人员配备、后勤服务等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一一排查解决。汾阳市委书记李正奎不顾风险,多次进入隔离区域,逐个楼层了解硬件设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500余人的服务队伍是此次隔离工作的核心保障。
温情守护
      汾阳市非常重视隔离点的物资保障工作,安排专人24小时在岗在位,实现需求和供应无缝对接。“隔离点暖水壶、被褥、洗漱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此外还为我们准备了充电宝等常用物品。”一名隔离人员说:“最让我们感到暖心的是,床头的一个温馨提示卡,上面有联系人、电话和微信群的二维码,我们随时都能联系到工作人员。” 
     隔离点工作人员的热情、耐心和爱心,潜移默化地温暖着每一个人,让大家深处异地的不安和对疫情的恐慌逐步得到缓解。 
     除基本生活物资保障外,每餐的饭菜,汾阳隔离点也非常用心准备。一名被隔离的清徐韵达员工把每餐的饭菜拍成抖音,发到网上,引来不少人点赞。“银耳雪梨汤、杏鲍菇炒肉、红烧排骨、清炒菠菜、沙棘山药汤,还有每天都送来的新鲜水果。”该员工通过抖音说道:“非常感谢汾阳市委市政府和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你们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帮助,你们这里的饭

菜特别香、环境也很美,我们也逐渐敢于面对疫情,谢谢。”
      隔离点有不少特殊人群,工作人员都一一排查做了统计。有的人员患有慢性病,因走的急,没有带足药品,工作人员及时将大家需要的药品的名称、生产厂家等耐心记录,并第一时间点对点送到隔离房间。有4名10岁以下儿童随父母一起被隔离。为了让孩子们能尽快适应隔离生活,工作人员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和性别,每人购买600余元的玩具。“这个娃娃太好玩了,比我家里的还大。”3岁半女孩收到了芭比娃娃,爱不释手,每天抱着玩;10岁男孩收到一块支架式的画画黑板,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画,左上角大大的写着“感恩”两个字;5岁女孩和另一名6岁女孩用收到的马克笔,画了许多“心”送给工作人员。 
      “在这里,每次打开房间门,都能第一时间听到工作人员的那句‘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们说’,心里总是暖暖的。”一位被隔离的人员说。 
胜利曙光 
      在隔离点的“大白”来自山西省汾阳医院和汾阳市人民医院两支医疗队伍,他们认真落实落细隔离人员管控、核酸采样、值班值守、定期消毒、垃圾处置等各项工作,严防交叉感染,确保隔离点安全、规范、有序运行。由政府、公安、医护、志愿者组成的工作专班,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 
      汾阳隔离点接收人员绝大多数为清徐韵达分拨中心员工,属于公司内已确诊病例的密接人员,从隔离前两天的集中爆发期(第一天的30例、第二天的19例),到连续三天的平缓下降期(第三天2例、第四天的4例、第五天的5例),最后到第六天的零新增报告,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疫情得到有效管控,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酒醋同源,汾清共济。”汾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省委统一领导下,大家戮力同心,共克时艰,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清徐融媒)

清徐:确保防疫与经济“两手硬”

      4月22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经济开发区获悉,今年一季度,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43.49亿元,同比增长65.9%;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41.05亿元,同比增长33.7%,为全县首季“开门红”提供强力支撑。
      清徐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20个“十四五”时期重点支持的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之一。在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经开区强化“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首要任务”的清醒认识和站位,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抓紧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坚决守好疫情防控开发区阵地,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硬,两战赢。 
      抓责任压实。经开区坚持“领导带头、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严格排查、精细保障”的思路,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细化制定工作方案,逐级压实责任。领导班子带领机关干部深入各自包联企业一线作战,制定《入企上门帮扶服务机制》等相关办法,组建服务专班,明确服务内容、包联责任,细化落实“三必三化”工作举措(即“每天必跟踪动态”“每周必上门服务”“每月必集中会商”和“清单化”“进度化”“责任化”),随时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帮助协调解决,用“辛苦指数”换来企业的“幸福指数”和项目的“效益指数”。同时依托入企服务,督促园区企业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全部建立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增强工作力量,强化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企业积极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在一轮抗原一轮核酸全部阴性后果断封厂,全体领导职工全部驻厂,工作期间必须佩戴口罩,同时对接触韵达快

清徐县

递的红码人员按照要求单独进行隔离。运输采用点对点全封闭管理,下高速贴封条,仔细核对司机的“三码”和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做好台账登记。进出厂时对运输车辆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杀,切断传染风险。疫情期间实行错峰就餐,生产一线职工优先,就餐座位用小隔板进行分割,并保持一米间隔距离,办公楼人员尽量自备餐具回岗位就餐,减少食堂人员聚集。
      抓举措落实。坚持提前摸排,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特别是分批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各项部署要求,每日组织园区企业全员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共计9轮110293人次,实现动态清零;坚持物资储备,在组织各企业自行购置防护服、口罩、测温枪、消毒水等常态化疫情防控物资的基础上,同步储备了核酸检测所需物资26种15000余件,确保疫防物资充足保障。坚持宣教结合,利用公众号、微信群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及时转发疫情防控的各种通知、通告、提示等信息,传播弘扬正能量,实现疫情告知全覆盖。坚持群防群控,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县文化和旅游局的39名志愿者共同引导企业职工强化自我防范意识,落实“三件套”“三要素”,倡导不聚集、不扎堆、非必要不外出;充分发挥第11支流动哨监督作用,对照《企(事)业疫情防控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排查存在问题,逐一帮助完善防控举措,筑牢疫情“防火墙”。同时,设立疫情防控值班电话,指派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遇到突发情况能够迅速处置。 
      抓成效务实。进一步强化“两个统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保障经济发展。针对疫情期间园区企业原料和产品运输不畅的问题,组织召开应对疫情助企纾困座谈会,协调县公安交警部门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清徐县发生疫情后,根据企业需求积极对接,与交城县、榆次区、介休市、临县等跨市区县联动,疫情期间“一企一策”,为企业发放262张通行证,高效保障企业货运物流,打通企业供销通

道。严把输入关口,扎实做好高速口入境人员车辆“两点一线”闭环转运工作,对外来运输车辆实现全程监控、全程防护、全程消杀,确保货物运输畅通。
       抓帮扶靠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行结对帮扶,组建两个突击队分别进驻徐沟镇张楚王村和汾阳贾家庄集中隔离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成立临时党支部,筑牢党组织坚强堡垒;发动区内企业为全县疫情防控进行捐款捐物,与全县人民一道共克时艰,目前共接收美锦、梗阳、亚鑫等11家企业捐款捐物共计850余万元,彰显了企业的大爱情怀和责任担当。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开发区统筹强化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节能降碳和项目推进等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以及大气污染防治,坚决守牢底线红线。 
     下一步,开发区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树牢“清清

楚楚抓好疫情防控、明明白白守好清徐阵地”的理念,创新举措、高效行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阵地战阻击战持久战。(清徐县融媒)

清徐县:念好五字诀 优化社区治理

清徐县

      今年3月到12月,山西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3月21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召开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部署会。会议指出,全县上下要撸起袖子、甩开膀子,以“三晋强基”工程为总抓手,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扎实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
       清徐县东湖街道贯中社区位于县城北部,成立于2010年10月。辖区面积约0.69平方公里。管辖五个楼院,1022户2889人。近年来,贯中社区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把群众满意作为首要工作,

坚持念好“人、议、丽、治、幸”五字诀,不断探索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推进建设“魅力生态社区”特色品牌。
      以“人”为基础,整合共建资源。形成以社区“联合党委”为中心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实行“现有专职委员+兼职委员”的模式配备。兼职委员由人大代表、驻地单位、包片民警、退休党员、物业、司法调解员等组成,主要参与政策宣讲、商议社区重要事务、跟办共建项目、收集社情民意,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以“议”为纽带,畅通议事渠道。推行“1+X模式”,开设“社区议事厅”,由兼职委员与社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化解突出矛盾,处置突发事件,办理群众诉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丽”为标准,擦亮社区新名片。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矛盾排查和反诈骗宣传等行动,对楼群院落、背街小巷、重点区域加强巡查,找准薄弱环节,将发现的问题订单式输送至楼院长、保洁员、环卫工人、物业公司等,限期整改。实行星级管理制度,定期推荐优秀楼院长、保洁员等,给星级奖励,形成积极氛围。 
      以“治”为途径,推出三色管家。“三色管家”是指红色管家、绿色管家和蓝色管家。“红色管家”——红表示党建,体现党的领导,“红色管家”以党员为主体,密切关注小区的热点、难点问题,参与小区建设发展、财务监督、业委会选举、矛盾纠纷调处等,协助推进小区治理;“绿色管家”——绿代表环境,“绿色管家”以楼院保洁员为主体,在清洁小区卫生的同时,监督居民维护公共环境,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和曝光;“蓝色管家”——蓝体现的是安全,“蓝色管家”以社区民警和小区保安为主体,社区与派出所联合探索物业保安与社区民警联防巡逻模式,实现了区域防控全覆盖,居民安全感大大提升。
       以“幸”为目标,加减乘除服务居民。一是文化惠民做“加法”。为

丰富百姓业余生活,贯中社区依托城北体育公园这一有利资源,邀请专业老师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公益活动,让居民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二是办公面积做“减法”。社区场所本着办公区域最小化,便民服务最大化原则进行规划布局。从服务社区居民规范化出发,在强化服务功能上求突破,让基层设施更“硬”,让社区服务更“软”。三是网格管理做“乘法”。进一步优化网格管理,由原来的5个大网格,细化到85个微网格,高效掌握居民动态信息,服务居民更加全面细致。四是拉近距离做“除法”。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极大地缩短了社区居民的办事时间,赢得群众的认可。
      下一步,清徐县东湖街道贯中社区将认真贯彻省市县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会议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将服务群众的初心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清徐:用“心”擦亮教育“金字招牌”

清徐县

      2月16日,太原市清徐县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议程包括审议《山西省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建设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会议拟定了清徐2022年重点工作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方向,加快推进清徐中学建设、县城中学迁建、紫林路小学苹果园校区和清源幼儿园新建等项目;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推动金河、梗阳两所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加快推进职教大学城建设,实现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
     “千秋基业从头越,任重道远教先行”。围绕“科教兴县”方略,加快“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改善和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逐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教育事关国计民生,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弱项、

补短板,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
     “全县教育工作者要持续发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三干精神,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动全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奉献。”谈及全县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王剑峰娓娓而谈,一切战略旨在让清徐县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迈进,将清徐教育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金字招牌”之——基础建设 
      2022年1月1日,清徐职业教育大学城开工奠基。新年开工意味着筹建“山西省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更进一步,这对于提升清徐县招才引智质量规模,优化职教大学城布局结构和功能定位,加快职教大学城成型成势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教育厅召开专题会议拟将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金融职业学院、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四所学校迁入清徐职业教育大学城,并列入省“十四五”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由清徐县委、县政府主导统筹,采取与社会资本合作“交钥匙”工程模式,拟投资30亿元,占地1366亩,总建筑面积42.6万平方米,2023年6月底前建成并交付使用,届时,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将成为可容纳师生2万多人的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本科职业院校。这标志着清徐职业教育大学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也意味着2022年将成为全面落地清徐职业教育大学城,推进清徐教育事业发展提速的关键年份。 
      大型项目正在持续推进,改善办学条件、培育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也正在火速“上线”中。由梗阳集团捐建紫林路小学苹果园校区和谦诚地产捐建清源幼儿园苹果园区在2月18日成功签约,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两所学校项目建设,优化管理服务,打造标杆样板。 

      紫林路小学校苹果园校区规划建设6轨制小学,建成后可容纳约1680名学生。项目总占地面积22328.25㎡(合33.48亩),总建筑面积14428.44㎡。清源幼儿园苹果园区,计划设置21个教学班,建成后可容纳幼儿630人。项目总占地面积8038.47㎡(合12.05亩),总建筑面积7322.69㎡,其中地下199.45㎡,地上7123.24㎡,室外游戏场地1846㎡,容积率0.93,建筑密度29%,绿地率41%,绿地面积3295.77㎡。
“金字招牌”之——理念创新 
       2021年6月,娄烦中学引进清徐高中教育集团合作办学。这旨在加强县际间区域教育合作,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教育扶贫”“乡村振兴”,构建“双赢共建”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2020年成立的清徐县高中教育集团,由徐沟中学、金河中学、清徐中学、梗阳中学、华阳双语学校、娄烦中学组建而成,目前在校生共计8624余人,教职工946人。 
      其发挥县域内高中学校几十年累积的品牌优势,实现清徐高中教育集团“一套班子、各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办学新体制,激发高中办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发展目标为引领,以落实成效为标准,不断提升清徐高中教育集团的办学水平,努力让思路变成行动,让蓝图变成现实,着力破解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难题,蹄疾步稳推动清徐县高中教育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高中教育思路清晰,小学教育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变化显著。文源中学小学部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融合,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给学业负担做减法,给健康成长做加法。“旱地冰壶”走进文源中学小学部,用一种趣味横生的方式给“双减”下的校园生活,悉心标上绚丽的注解。 
      这样的特色教育并非孤例,代李青小学的《高跷舞蹈韵律操》第一次把高跷这种非遗文化以广播操

形式进行普及和推广,把地方原汁原味的非遗文化引入学生校园生活。这套操以晋剧、秧歌、山西民歌为背景音乐素材,把民间舞蹈、秧歌小调、韵律健美操揉合到高跷技艺中来,动作舒展大气,凸显了清徐高跷的特色,丰富了代李青小学高跷文化的内涵,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的空间,也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
“金字招牌”之——特殊教育 
       2月1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名单,清徐县惠爱花园·体验式幼儿园榜上有名。其把足球游戏和教育融合一体,把足球游戏和晨间活动融合一体,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足球活动内容和活动区域,使幼儿学会自己控制活动。 
     幼儿园也会时常举行足球比赛,幼儿的兴趣极高。足球运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运动兴趣和综合运动能力,还提高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了幼儿体质。在足球活动中,幼儿时常有一些新奇的玩法,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不仅如此,幼儿足球发展还是中国足球的“基因工程”、是中国足球的“基础工程”。按照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将完善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的示范带动机制,为带动学校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挥示范作用。 
       除了榜上有名的足球幼特色儿园,清徐还设有全县唯一的特殊学校。清徐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2014年9月,是县唯一的一所以招收智障儿童少年为主的公立学校,学制为全日制九年一贯制,享受国家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资金支持。学校占地面积5806㎡,总建筑面积2883㎡,总投资560余万元。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家政训练室、康复训练室等并购置了与各种功能室配套的设备设施。 
      学校现有教师10人,全部取得特殊教育学校岗前培训合格证。现

有学生50人,其中送教上门学生16人。学生多属于中重度残疾,有脑瘫、智障、唐氏综合征、苯丙酮尿症、自闭症及多重障碍孩子。根据学生智力程度和年龄相结合,分为三个教学班,全部实行义务免费教育。
      “平凡坚守,静待花开。”这个信念写在了每一个送教上门的老师心里。为了让更多因各种原因未能进入学校学习的残疾孩子接受到专业的教育,学校在教师资源紧、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坚持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涉及清徐6个乡镇,17个村庄。把特殊教育送到农村残疾孩子身边,解决特殊家庭的教育困难,努力保障每一个残疾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切实提高了他们享受生活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山西区域融媒 梁童童)

清徐:向“新”而生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清徐县

      “到县城,原来在白石河桥头的迎宪焦化厂的烟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盛满特色水果和鲜花的巨大花篮。”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返乡的孙颖看到家乡清徐县重现“城外青山城内湖,荷花万朵柳千株,太汾风景少颜色,唯有清源入画图”的场景连连称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被一笔一画勾勒成了现实。
      “自古酿醋在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 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清徐是传统焦化产业大县,也是省城太原市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当前的清徐城市面貌更新,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一步步书写着清徐的奋进史、蝶变史、创新史。 
立足改革创新,全面深化转型发展 

      清徐县是传统工业大县,也是太原市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焦炭、暖气片、洗煤等传统产业是县里的产业支柱,其中,焦化产业比重居前。2019年清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89.80亿元,其中炼焦行业居首位,总产值为111.65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钢压延加工业72.25亿元,同比增长23.68%。
      焦化产业是钢铁工业的重要辅助产业,为当地带来了最多的财政收入,但因其高耗能、高污染的特质,也为人们所诟病。老一辈的清徐人还记得,早些年,各种洗煤厂、小化工厂遍地开花,污染物飘在空气中,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这股刺鼻气味,俨然使人忘记,这个位于山西中部的县城是全国葡萄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 
      转型发展蹚新路。近年来,清徐县积极致力于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痛下决心关停重污染企业,加强监管焦化厂去产能,强抓可能到来的撤县设区机遇,实施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坚持项目为王,改善营商环境,积蓄转型发展新动能,逐步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 
      为尽早摆脱对“煤焦电”产业发展路径的依赖,清徐县着力构建以新型煤化工为一大主导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一大重点培育产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功能性生活服务业为两大配套支撑性产业的产业结构体系。按照“产城融合、集聚发展、工业入园”原则,坚持“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产业布局,主导设立了装备上游配套产业区、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区、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区、新型化工新材料产业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区、绿色物流功能区、科研创新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八大功能(园)区,形成“6+2”的产业布局体系,致力建设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智造产业基地。 
      清徐县坚持“国际休闲慢城、中华醋都葡乡、三晋文化水镇、太原花园客厅”发展定位。确立并实施

“党建立县、企业强县、科教兴县、产业富县、环境靓县”的五大治县方略,进一步强基固本搞建设、全面提升抓发展,为实现“三年大变样、五年进百强”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转型发展清徐新篇章。
强化宗旨办事,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 
      清徐县深化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把提高能效作为强化能耗“双控”的主攻方向,作为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的重要着力点,通过节能和提高能效腾出用能空间,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健康活力新城,美丽幸福清徐。近年来,清徐县按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坚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拉大路网框架、实现内联外通”的工作思路,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强弱项的战略工程。围绕框架道路建设、城市美化、城市功能配套等重点,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持续在建,农村垃圾中转站、运动主题公园、污水处理厂扩建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相继实施。逐步消除“断头路”“丁字路”,加速搭建县城“四环”路网框架。还引入新业态,发展夜市经济等。 
      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项目建设。清徐县坚持实行政府搭台、民营企业唱戏、开发区做大做强的发展模式。在项目建设上,强化项目为王的理念,牢固树立“一马当先抢抓项目、一鼓作气建设项目、一以贯之推进项目、一腔热忱服务项目”的理念,坚持县级领导包联推进、调度例会集体推进、巡查观摩督导推进等常态化工作机制,促进项目建设。极力推进以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区为重点的项目建设,推动太原晟旭炭素有限公司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高端炭材料、山西晋煤铁路物流有限公司专用铁路改扩建等项目。加大规下中小企业转规上培育力度,对符合“四上”条件的企业全面摸排、派专人走访;加强对企业入库的指导、审核,切实做到“四

上”企业应统尽统。构建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全社会尊商重商良好氛围,促进民营经济提升效益、健康发展。
     推进民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清徐县在全市率先实行县域公交车免费乘坐。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建成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集中精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城郊农业、现代农业、品牌农业、效益农业。深入开展“一拆三清一改”行动。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行业。实施省针灸医院项目,置身“一群两区三圈”发展新布局,立足打造“太原卫星城”的发展定位。新建清徐中学推进高中教育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公益普惠教育及多元化高品质教育。
     改善生态环境,壮大文旅产业。清徐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将大宗物料全部实现绿色转运,天然气气源自给自足稳定供应,能源生产和消费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绿色能源、绿色焦化、绿色煤炭、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基本实现,力争在全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中趟出新路、创出亮点。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环保突出问题整改攻坚战,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299家,转型退出铸造企业29家,淘汰独立洗煤企业42家。实现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总目标。清徐县将酿造文化、非遗文化等统筹起来,发展文旅产业。目前,清徐县正全力打造省城“一小时”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圈,擦亮“中国葡乡”金字招牌。打造特色水系文化,加快建设步行水街、梗阳水城,实现莲花池水系连通。全面启动市民广场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区域的“会客厅”、新地标。
步履坚定实干,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经历了极不寻常的发展历程。从一度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经济遭遇断崖式下滑,到政治生态由“乱”转“治”、发展由“疲”转“兴”,到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转型发展态势良好,再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蔚然成势,山西各项事业稳步向上、持续向好。山西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六个领域”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清徐位于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战略中心位置,是太原的南大门,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清徐发展送来了春风、提供重大发展机遇。 
      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的发展,清徐县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实施“五大治县方略”,以坚如磐石的信念信心、敢闯敢干的拼搏劲头、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奋力推动清徐向“五年进百强”的目标阔步前行,努力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清徐县增强政治自觉,校准理想信念的“定盘星”。做到“两个维护”是做好全部工作最重要的要求、最根本的保证。思想上更坚信,政治上更坚定,行动上更坚决。 
       清徐县抢抓历史机遇,打造转型发展的“新引擎”。胸怀远大格局,用“新视野”开创“新未来”;攻坚重大项目,用“上规模”支撑“上位次”;培育领军企业,用“大产业”引领“大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用“好风尚”谋求“好成绩”。 
      清徐县树牢宗旨意识,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摸实情、出实招、解民忧,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坚持为民发声,坚持为民谋利,坚持为民解忧。 
      清徐县勇于担当实干,唱响争先进位的“主旋律”。动而行之,百业俱兴;坐而论道,一事无成。清

徐县将点燃攻坚克难的奋斗激情,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坚定“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心决心,打好主动仗、开好逆风船,创造更多的实效实绩。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
      行走在冬日里的清徐县,处处是只争朝夕抓发展的热潮。太原市人大副主任、清徐县委书记王剑峰指出,扬帆风正劲,奋楫再争先。实现产业兴旺、经济发达。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沿着转型发展“四条路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项目建设是做好经济工作的第一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清徐县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保障重点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为太原市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清徐贡献。(王宝香 郝连爱)

清徐县:灾后重建按响幸福加速度

清徐县

     "们共产党真好,不然我们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70岁的苏大娘红着眼眶表达着心中的感激。
     “谢谢你们,真是对我们太好了。党的政策好,党的干部更好。”受灾群众握着来访干部的手一直感谢。 
      凛冬虽至,暖阳未迟。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孟封村、闫家营村,机器轰鸣,人声熙攘,冬日的低温也掩不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尽管街巷里积水的痕迹还未完全褪去,但灾后重建工地上却是热闹非凡。不少村民守在自家院子前,看着新房建起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今年10月初,持续一周多时间的强降雨,导致位于清徐县河东地

区十年九旱的乌马河、象峪河像脱缰的野马在即将丰收的大地上肆虐——从上游晋中市太谷区庞庄水库、郭堡水库下泄的洪水,以超出乌马河、象峪河承载流量六七倍的水流冲垮堤坝,淹没农田,进入村庄,威胁村民安全。清徐县孟封村、小武村、闫家营3个村庄村内过洪,周边8个村庄也遭受了严重的洪灾影响。粮食歉收、房屋倒塌,当地百姓的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全镇受灾人口达6291户14552人,粮食受灾面积48032亩,蔬菜受灾4396.6亩,葡果树受灾806亩,造成猪牛羊畜禽等死亡4006头(只),19800米路基路面受损,27家企业不同程度受损,2071户房屋出现不同程度受损……
      危急关头,清徐县迅速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17名县领导,29个部门和10个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清徐县乌马河决堤抢险救援领导组”,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援救灾工作。清徐县8000余名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接受党性锻炼洗礼,在大灾大考面前淬炼初心使命。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近5万受灾村民,无一人伤亡。汛情过后,清徐县全体党员干部争分夺秒、迅速行动,从紧张的防汛抢险战场转移到灾后重建战场,带领群众全力以赴开展恢复交通、防疫消杀、疏浚排涝等灾后重建工作,力争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恢复全镇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洪水面前我们经受住了考验,灾后重建更是对我们党性的锤炼,我们时刻不能放松,尽快协调水利、交通,各村党组织迅速行动,全力以赴重建家园。有啥困难及时说,组织都在。”这是10月11日,清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孟封镇党委书记王瑞清在全镇防汛救灾例会上的发出的动员令。 
     据统计,孟封村因灾受损农房D级户共19户,小武村D级户共15户,闫家营村D级户27户,全部拆除,全部动工。按照清徐县委、县政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部署,清徐

县对全县因洪涝灾害受损的住房,进行全面摸排和科学鉴定,包联领导及部门分类施策,全力推进重建修缮工作。聘请专业团队为受损农房修缮重建工作提供免费监理服务和全程技术指导,确保施工队重建房屋时,质量必须过关,房屋的强度、抗震性和耐久性大大增强。
     “受灾房屋达到一定标准,政府就给我们提供7万块的修建费用。而且在房子修好之前,在外面租房子,政府还给我们发放过渡安置费、取暖费,还有米面粮油,包括日用杂日都用货币量化给了我们。”谈到灾后重建的速度与力度,村民激动得眼眶发红。 
     “确保每个受灾群众安全、舒心,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职责和使命,宁可我们累,绝不能让百姓苦。”看着闫家营村委会墙上挂的受损房屋修缮进度表王瑞清说。 
      闫家营灾后重建总指挥、清徐县委宣传部赵四顺部长表示:灾情发生以来,清徐县灾后重建指挥部上下一盘棋,各小组更是挂图作

战,微信时时报进度……截至12月10日,重建房屋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封顶。再过40天,受灾群众便可以全部住进安全、温暖的新房。(王宝香 郝连爱)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清徐范式

清徐县

      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021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全面阐述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为山西省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发展遵循,也赋予了太原市清徐县高质量发展之重大机遇。

      清徐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是省城太原的南大门。全县国土总面积6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68万亩;常住人口36万,其中农业人口25万;辖4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39个行政村和31个社区委员会。是闻名全国的葡乡、醋乡、鱼米之乡。
       近年来,清徐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走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县咬定“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形成特色、三年大变样、五年进百强”战略目标,和“党建立县、企业强县、科教兴县、产业富县、环境靓县”五大治县方略,顶住压力、克服困难,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批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深化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全县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2020年,清徐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6%,增速均列全市第一。全年谋划储备重点项目216个,开复工82个,建成投产23个,全年招商引资综合考核位列全市第一。 
      2021年1—10月份,清徐经济开发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09.31亿元。开发区负责人表示,他们园区内的化产部分是今年下半年才部分陆续投产,因此产量、产值还未充分释放出来,明年将实现达产达效,其产值在整体占比中会有大幅提升,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83.9亿元。到2023年,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91亿元,预计实现利税120亿元。 
      清徐县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砥砺前行,构建了县域转型发展的“新高地”。
党建立县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清徐县牢牢把握“围绕发展抓党建”工作原则,大力实施“党建立县”方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履行执政兴国“一线指挥部”职责。清徐县始终把改革创新推动发展作为重大课题。通过机构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先后开展商事制度、“354590”专项改革以及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等改革;实施“新时代堡垒工程”,县财政每年投入8000余万元强化“三基”建设,在转化提升28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选派52名事业单位干部,带着经费、项目到46个村(社区)担任支部书记或班子成员,选派69名机关干部担任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创新教育载体,开办“时政大讲堂”,开通“智慧清徐”APP,党员教育线下线上全覆盖;强化重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在基层一线和艰难险重任务中考验、发现和使用干部,唱响“听党指挥讲政治、协调配合顾大局、改革创新重实干”的主旋律;出台党建责任落实、创新激励、经费保障、考核评比等系列政策措施,以制度明责、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风清气正、干事创业。
      坚持互融共促,持续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全省非公经济大县,清徐县以党建为统领、以融合为路径、以发展为目的,引导企业家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推动企业把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企业治理、人才培养,发挥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把企业党组织建设成团结动员职工、推动转型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持续引领全县煤焦领域、食品行业、新兴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蹚出了一条率先转型发展的新路。
产业富县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产业转型。当前,清徐县正处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转型期,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窗口期。清徐县聚焦“1234”发展思路,一手抓传统产业

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奋力实现“六个突破”,开创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控煤增绿 提档升级传统产业 
       清徐县是传统工业大县,也是太原市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焦炭、暖气片、洗煤等传统产业是县里的产业支柱,其中,焦化产业比重居前。焦化产业是钢铁工业的重要辅助产业,为当地带来了最多的财政收入,但因其高耗能、高污染的特质,也为人们所诟病。 
      近年来,清徐县积极致力于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痛下决心关停重污染企业,加强监管焦化厂去产能,强抓可能到来的撤县设区机遇,实施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积蓄转型发展新动能,逐步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 
      为尽早摆脱对“煤焦电”产业发展路径的依赖,清徐县着力构建以新型煤化工为一大主导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一大重点培育产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功能性生活服务业为两大配套支撑性产业的产业结构体系。按照“产城融合、集聚发展、工业入园”原则,坚持“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产业布局,主导设立了装备上游配套产业区、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区、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区、新型化工新材料产业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区、绿色物流功能区、科研创新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八大功能(园)区,形成“6+2”的产业布局体系,致力建设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智造产业基地。 
      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是清徐县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务实举措,规划面积7674亩,总投资450亿元。园区秉承“相互循环、吃干榨净”的循环发展理念,按照“横向联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原则,推动企业产品、物料交换和循环发展,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从源头削减了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了传统煤焦化向现代煤化工提供“优质

碳源”、低价“氢源”、多种“油源”和“煤基新材料”的转变,形成了“链条化、绿色化、高端化”的千万吨级世界一流绿色化工产业基地,努力打造低碳零碳负碳标杆示范园区。目前,辖区共有各类企业2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家,初步形成了以阳煤太化新材料、美锦、梗阳、亚鑫等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二)多点开花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近年来,清徐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等产业,逐步将第三产业打造成县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当前,清徐县服务业发展的两个方面,生产性服务业正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万科、保利、金科等知名房企投资落地,建筑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本年度销售收入突破26亿元。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多弗南部新城、北城康养小镇等项目为牵引的现代服务业发展。 
      在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清徐县围绕特色转型,强化示范引领,积极谋划特色产业。建成高标准农田9500亩,发展设施蔬菜2123亩、葡果2000亩,新增粮食种植面积4600亩,华北地区最大的叶菜农业项目“万亩供港蔬菜种植观光基地”落户投产。用好“葡萄之乡”“中国醋都”等金字招牌,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农业品牌,成功摘得“省级特色农产品(清徐葡萄)优势区”荣誉称号和中国食醋行业最高荣誉“中国醋都·清徐”称号,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在打造文旅产业方面。清徐县拥有徐沟背铁棍、清徐砖雕、六味斋酱肉工艺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晋商的重要发祥地。该县依托文旅资源,将着力建设“清源水城”,集中建设中华老字号一条街、民族文化一条街、非遗手工一条街、清徐文化片区等特色街区,打造全国一流的文旅标杆。
      

企业强县 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 
       企业兴则经济兴,企业强则清徐强。清徐是工业大县和民营经济强县,拥有企业14370家,其中工业企业500余家,规上企业86家,基本形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集群。近年来,清徐县围绕“五年进百强”战略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以等不及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一)政企联动 深入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发展靠的是优良的发展环境,清徐县充分认识企业和企业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企业至上”,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理解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一是营造步调一致的党务环境,旗帜鲜明讲政治,一以贯之守规矩,持之以恒树形象;
     二是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开展“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实行“首问负责制”“首接负责制”,打造全程代办服务,继续倡导“为企业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全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三是营造“三无三可”的营商环境,聚焦项目堵点、痛点、难点,持续推出“硬核举措”,形成“服务第一”建项目、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工作格局;
     四是营造创新务实的金融环境,完善政银企对接合作机制,及时解决企业融资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五是营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对妨碍、破坏企业经营的违法犯罪活动露头就打、依法严惩,维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提质增效 全力以赴抓好项目
      项目建设是做好经济工作的第一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清徐县坚持实行政府搭台、民营企业唱戏、开发区做大做强的发展模式。在项目建设上,牢固树立“一马当先抢抓项目、一鼓作气建设项目、一以贯之推进项目、一腔热忱服务项目”的理念,坚持县级领导包联推进、调度例会集体推进、巡查观摩督导推进等常态化工作机制,促进项目建设。鼎力推进以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区为重点的项目建设,推动太原晟旭炭素有限公司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高端炭材料、山西晋煤铁路物流有限公司专用铁路改扩建等项目。加大规下中小企业转规上培育力度,对符合“四上”条件的企业全面摸排、派专人走访;加强对企业入库的指导、审核,切实做到“四上”企业应统尽统。构建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全社会尊商重商良好氛围,促进民营经济提升效益、健康发展。 
科教兴县 挖掘高质量发展潜力
      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惠民之举,事关县域经济转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清徐县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 
      清徐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学前教育和县管校聘省级改革试点工作,民办教育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加快迁建,中高考成绩不断创造和刷新历史记录,在教育上先行一步。在全省率先进行改革,成立了教育集团,及时整合教育资源,推动了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加快迈进。 
      强抓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格局。上线健康清徐APP,“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卒中中心”获评国家级示范中心,建立北京专家诊疗“直通车”,组建213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团队,签约医

生316名惠及居民17.69万人。群众就医检查费下降10%,卫生材料费下降13%,患者满意度达到99.66%。
      清徐县还建立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台账,对全县所有确定的办实事项目,全部实行台账动态管理,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干部、责任时限和具体举措,所有清单纳入“13710”督办事项。目前,全县办实事清单已完成342项。
环境靓县 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好的生态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近年来,清徐围绕“环境靓县”方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把“四治”作为现代化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持续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大美清徐。
(一)“四治”一体全面推进
       清徐县始终保持攻坚定力,持续推进生态改善,造林绿化2.4万亩,实施改线307国道、清东路等10条95.5公里通道景观绿化整治工程,率先启动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清徐段)项目,新(改、扩)建人工湿地1002亩,治理水土流失4000亩。靶向攻坚精准治污,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2个,对15个村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汾河出境断面水质如期退出劣V类。全面关停淘汰4.3米以下焦炉及清洁型热回收焦炉,淘汰落后焦化产能542万吨,关停社会独立型煤炭洗选企业13家。全年Ⅱ级以上优良天数229天,同比增加18天。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加快推进,育青路等29条新(改)建道路启动实施,文源路、开西路等22条道路建成通车,首座人行天桥竣工亮相,城北体育公园、清泉湖北岸公园、东湖公园建成开园,白石河景观桥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启动实施44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全面完成27252座改厕任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
(二)争当碳达峰山西行动排头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清徐县自觉扛起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

任和使命担当,把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建设发展,作为推进能源革命、蹚出发展新路的清徐实践,作为争当碳达峰山西行动排头兵的重要举措,深入挖掘园区内部和园区间的产业共生潜力,通过产业布局优化、污染物倍量削减、排放标准提高、过程清洁生产,在优势产业领域精耕细作,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支持美锦集团、梗阳集团、亚鑫集团产业链建设,全力以赴把产业园建设成为省级“低碳零碳负碳标杆示范园区”,力争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为太原市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清徐贡献!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站在新的起点上,清徐县如何续写新华章?“动而行之,百业俱兴;坐而论道,一事无成。我们要从此点燃攻坚克难的奋斗激情,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坚定‘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心决心,打好主动仗、开好逆风船,创造更多的实效实绩。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太原市人大副主任、清徐县委书记王剑峰如是说。(王宝香 马柳婷)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清徐实践

      11月19日,天空很蓝。307国道旁的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叉车在厂区内来回穿梭。“现在跑的全都是电力新能源车,为此我们一次性淘汰了15辆燃油叉车。”公司安环部负责人介绍道。
       叉车之变,是运输工具之变,更是观念之变——只有让企业更低碳,才能谋得更大发展空间。即使在炭黑这样一个典型的“黑”“粗”行业,也正注入越来越多的“绿色基因”。 
      “绿色基因”不只注入在了这个企业,也注入到整个清徐经济开发区中,并深深地影响着整个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产业转型升级。 
      清徐位于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战略中心位置,是太原的南大门。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2020年度评估结果及下一步重点工作的通知》,山西清徐经济开发区获“十四五”时期中央部委重点支持。 
     “作为工业大县和经济强县,我们要加快工业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同步提速,争当碳达峰山西行动排头兵。”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清徐县委书记王剑峰表示,清徐县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使命责任扛在肩头,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深化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把提高能效作为强化能耗“双控”的主攻方向,作为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的重要着力点,通过节能和提高能效腾出用能空间,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以灾后重建工作的实效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作出清徐新贡献。

清徐县

校准理想信念的“定盘星”
      6月至今,清徐已经迎来省委书记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蓝佛安,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韦韬的先后考察调研督导。 
      这对清徐县的产业转型、安全生产、安居乐业是重视也是挑战。 
      今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关键节点,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关键之年。清徐县正处于“五期叠加”,即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转型期,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窗口期,干部思想观念更新的实践期,干部责任担当和工作能力的考验期,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发展的机遇期,在“政治生态、发展势头、经济实力、环境改善、城乡建设、发展愿景、发展信心、对外形象、动力活力以及风险挑战”十个方面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点。 
      清徐坚持把“五年进百强”作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奋斗目标的重要抓手,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纵深实施“党建立县、企业强县、科教兴县、产业富县、环境靓县”五大治县方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具体而言,是要打好食品工业集聚区突击战、生态环境攻城拔寨攻坚战等“七个大仗”,为“十四五”时期实现“五个五”奠定坚实基础,即县域人口达到50万人,建成区面积突破50平方公里,税收迈上50亿元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跨过500亿元大关,美锦、梗阳、亚鑫三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打造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在太原晟宏炭材料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技术总工程师王贵宝正在对煤焦油进行提纯,在他带领下,公司经过多年研究,创新延迟焦化工艺,成功实现了煤焦油到针状焦再到高端碳材料的“蝶变”,价值提升近20倍。 
      太原晟宏炭材料有限公司是梗阳投资集团子公司,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针状焦为主,延伸规划建

设超高功率电极、特种石墨、锂电池负极材料和碳纤维等高端炭材料项目的高新技术企业。针状焦项目是梗阳投资集团布局高端碳材料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投产标志着梗阳集团实现由传统制造型企业向科技研发型企业转型。针状焦具有热膨胀系数低、杂质含量低、导电率高及易石墨化等一系列优点,主要用于生产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以及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还可以应用于核电、航天等领域。
      不仅如此,美锦、梗阳、亚鑫三家民营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完成投资170亿元,部分生产设施实现试生产,开发区总体评价在省级工业类开发区中位列第一。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内,物料输送管道随处可见。晟宏公司生产针状焦所使用的煤焦油通过管道从园区内的潞安、美锦、亚鑫3家企业输送而来,而这些输送管道如同人体的血管一样,串接起了园区内的4家企业,实现物料互联互通。 
      清徐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说:“我们采用循环理念,利用现代煤化工技术,由园区内1家企业集中对原料和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在消耗相同或相近能耗的基础上,实现了副产品和后续产品价值的最大提升,同时也实现了碳减排目标。” 
      上述,只是转型发展中清徐经济开发区的一个缩影。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9.99平方公里,以新型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业为主导发展产业,辖区共有各类企业241家,其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化”和“装备一流、环保一流、能耗一流、效益一流”的标准建设,以化领焦,按照“首尾相连、吃干榨尽、循环利用”的原则,着力打造“氢都碳谷溶剂之城”。
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漫步县城的大街小巷、楼院广场,到处可见东湖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在入户宣讲、发放“门前三包”责任书、清垃圾除杂物;市政重点工程施工现场,大型挖掘机轰鸣不停,装载机挥舞铁臂,运输

车来回穿梭……这是在推进项目建设、整治环境。
      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场景,在灾后重建的冬日也并不鲜见。 
      寒风瑟瑟,大范围的冷空气席卷而来。而在孟封镇重建现场,铲车、挖机轰隆作响,随处可见工人们热火朝天繁忙施工的景象。11月16日,8时刚过,太阳露出了头。“师傅们,抓紧时间,今天争取把房基垒好。”清徐县孟封镇闫家营村,县交运局工作人员已经来到受灾村民的院子里,招呼施工人员。 
      “工期能缩短一天,村民就能早入住一天。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是灾后恢复重建中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我们进村后了解到部分居民生活困难,赶忙联系村委会,开展重建,确保受灾群众能在年底前住上安全温暖的新住房。”帮扶干部对此十分上心。 
      无论是推进项目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还是灾后重建,恢复民生基础建设,一系列的执行都演绎着清徐高质量发展“先行军”的“速度与激情”。 
      桩桩件件的“急难愁盼”在惠民政策的支持下,逐渐消融。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仍在凸显。 
      7月1日,清徐县在全市率先实行县域公交车免费乘坐。25条县乡公交线路,每天2万多人次的群众受益。 
    11月25日,为孟封镇、王答乡、集义乡受灾最重的11个村和其他相关受灾乡镇的受灾群众,共发放2000万元的清徐县专用消费券,用于兑换灾后重建所需的农用物资和日常用品。 
…… 
      清徐县委坚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的标准,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利用县乡换届时机,选优配强乡镇党委班子,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清单跟踪督办,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台账,对可以马上解决落实的形成“即办清单”;对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积极做好沟通解释工作,纳入“项目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干部、责任时限和具体举措,所有清单纳入“13710”督办事项。(王宝香 梁童童)

中国醋都看清徐,老陈醋香满津门

清徐县

      “风徐来,无醋不在。”10月20日上午,清徐老陈醋天津行启动仪式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清徐县副县长刘紫霞以“中国醋都•清徐”的名义,诚挚地邀请全国各地醋业的朋友来清徐、品陈醋。
      “自古酿醋数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作为“中国醋都”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清徐醋以“蒸、酵、熏、淋、陈”的传统酿制技艺

夏“伏晒”、冬“捞冰”及熏醅的秘制工艺,造就口感绝佳、久存不坏的优良品质。2006年,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老陈醋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天津行”是山西清徐醋企成立醋产业协会以来第六次走出山西,此次借助第105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这一平台,进一步向全国客商推介清徐老陈醋,推介“清风徐来无醋不在”区域公用品牌,擦亮“中国醋都·清徐”金字招牌,同时,以醋为媒、共叙友情、共谈合作、共谋发展。
       近年来,山西省清徐县始终把做大做强醋产业作为实现城乡融合、三产融合、农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全方位政策支持、全覆盖服务保障,有力地促进了醋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拥有注册醋商标266件,中华老字号1个。醋年产规模70万吨,占全省80%、全国20%,是全国最大的醋生产基地,已形成六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海外,2020年12月30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

联合授予“中国醋都·清徐”称号。山西省委书记林武实地调研,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罗清宇亲自部署、一线指导,清徐县委、县政府积极整合资源、完善政策措施,醋行业协会和生产企业众志成城、创新发展,凝聚了空前的发展合力、激发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启动仪式上,刘紫霞指出,今年,清徐县按照“一条龙”发展的思路全面“强龙头、壮龙身、活龙尾”,启动实施“1816”食醋发展战略,瞄准“醋产能达到100万吨,年产值达到100亿元”这1个目标,全面实施产业集聚、品牌宣介等8大工程,深入推进16项重点工作,以“搞好规划、提高能力、提升品质、扩大影响、拓展市场”的有力举措,全面构建食醋发展新格局。成立了陈坚院士为组长的专家团队,汇聚近30位国内外权威专家,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引领企业创新发展;亮相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全国消费者展示“中国醋都·清徐”的醋文化;同时,与各地的山西商会共同打造山西老陈醋的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清单跟踪督办,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台账,对可以马上解决落实的形成“即办清单”;对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积极做好沟通解释工作,纳入“项目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干部、责任时限和具体举措,所有清单纳入“13710”督办事项。(王宝香 梁童童)

清徐县

      “风徐来,无醋不在。”10月20日上午,清徐老陈醋天津行启动仪式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清徐县副县长刘紫霞以“中国醋都•清徐”的名义,诚挚地邀请全国各地醋业的朋友来清徐、品陈醋。
      “自古酿醋数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作为“中国醋都”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清徐醋以“蒸、酵、熏、淋、陈”的传统酿制技艺

专属通道,为国内外的山西商会直供山西老陈醋,进一步凝聚山西人做好山西老陈醋的力量,让更多的山西人将山西老陈醋带向全国,走向世界。
      活动现场,清徐县醋协会和山西阿里云创新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中国醋都清徐”线上“醋城”,全县100%的醋企业入驻淘宝天猫商城,实现线上销售正规化、品牌化。紫林醋业、水塔醋业还分别与经销商签署了合作协议。(杜俊 张凯凌 丁野)

清徐: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砥砺前行

清徐县

      史总是在继往开来中谱写,事业总是在接续奋斗中成就。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认真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五大治县方略”,按照县委“1234”

工作思路,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清徐担当。
      在今年4月15日召开的清徐县人大十七届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太原市人大副主任、清徐县委书记王剑峰响亮地提出了“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形成特色,三年大变样,五年进百强”的奋斗目标。于是,在梗阳大地上拉开了一场蝶变演绎战。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首次将“城乡融合发展”写入党的文献,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农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近年来,清徐县多措并举,实施“大县城战略”。抢抓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太原主城区,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城市发展、产业发展、互联网、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修复保护规划,以及徐沟、孟封片区发展规划。
     兴民之事,路网为要。清徐县从2017年至今,先后投资129亿元,实施了路网建设、立面改造、公园绿地、管线管网配套、城乡综合治理等97项普惠式民生工程。其中,投资6.9亿元完成40余条286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73.67亿元,实施45条179.83公里的市政道路新改扩建工程。县城“四环”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有效解决“断头路”“蜘蛛网”“牛皮癣”等突出问题。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清徐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学前教育和县管校聘省级改革试点工作,民办教育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加快迁建,中高考成绩不断创造和刷新历史记录,在教育上先行一步。在全省率先进行改革,成立了教育集团,及时整合教育资源,推动了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加快迈进。强抓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格局。上线健康清徐APP,“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卒中中心”获评国家级示范中

心,建立北京专家诊疗“直通车”,组建213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团队,签约医生316名惠及居民17.69万人。群众就医检查费下降10%,卫生材料费下降13%,患者满意度达到99.66%。
      民生之幸,政策先行。民生支出逐年加大,落实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特困供养等惠民政策,提升城乡低保标准,县内公交实现免费乘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6%。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养老朝阳产业,大幅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三零”创建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狠抓安全生产,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坚守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底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项目建设是做好经济工作的第一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促进县域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五年进百强”奋斗目标,2021年度,清徐县共梳理出总库项目362项,计划总投资2705.16亿元,其中,建设库项目178项,计划总投资1417.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6.64亿元;前期库项目112项,计划总投资869.04亿元;储备库项目72项,计划总投资418.29亿元。 
      按照“县级领导包联制”要求,由县四大班子领导“一对一”包联重点项目,按照“谁包联、谁负责”的原则和“一个项目、一名县领导、一抓到底”的项目工作要求,全程管理,高位助推。近日,清徐县将县四大领导班子领导包联建设库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梳理,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建设库项目按项目类型分,产业类项目61项,占建设库项目的34.27%,计划总投资563.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5.45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51项,占建设库项目的28.65%,计划总投资96.34亿

元,年度计划投资38.27亿元;社会民生及其他类项目66项,占建设库项目的37.08%,计划总投资758.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75亿元。按建设性质分,续建项目82项,计划总投资730.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0.65亿元;新建项目96项,计划总投资730.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5.99亿元。
      1—10月份,全县建设库项目已开复工139项,开复工率78.08%,年度计划投资266.57亿元,本年完成投资134.47亿元。已完工项目共25项,其中,产业类项目10项,基础设施类项目12项,社会民生及其他类项目3项。 
      近年来,在清徐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关怀关爱下,全县民营经济总量和实力不断提升,新培育规上企业56家,美锦、梗阳、亚鑫入选山西省民营企业20强。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县(市区)位列第一,开发区总体评价全省第一,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招商引资、“三零”单位创建、安全生产以及全县年度考核总体评价等各项工作荣获太原市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相继荣获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全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搬迁安置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双拥模范县、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示范县、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县、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等称号,县域发展硬环境和竞争软实力不断增强。
党建基础不断夯实,改革创新提质增效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清徐县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履行执政兴国“一线指挥部”职责,为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清徐县始终把改革创新推动发展作为重大课题。通过机构改革,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先后开展商事制度、“354590”专项改革以及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等改革;实施的“新时代堡垒工程”,县财政每年投入8000余万元强化“三基”建设,在转化提升28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选派52名事业单位干部,带着经费、项目到46个村(社区)担任支部书记或班子成员,选派69名机关干部担任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创新教育载体,开办“时政大讲堂”,开通“智慧清徐”APP,党员教育线下线上全覆盖;强化重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在基层一线和艰难险重任务中考验、发现和使用干部,唱响“听党指挥讲政治、协调配合顾大局、改革创新重实干”的主旋律;出台党建责任落实、创新激励、经费保障、考核评比等系列政策措施,以制度明责、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风清气正、干事创业。
      近期,山西省委书记林武,省长蓝佛安,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等上级领导在清徐县调研考

察时,对清徐的党的建设、产业结构配置、招商引资力度、项目建设速度和成效等均给予了充分肯定。
      站在新的起点上,清徐县如何续写新华章? “动而行之,百业俱兴;坐而论道,一事无成。我们要从此点燃攻坚克难的奋斗激情,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坚定‘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心决心,打好主动仗、开好逆风船,创造更多的实效实绩。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太原市人大副主任、清徐县委书记王剑峰如是说。(杜俊 马银岗)

清徐县:项目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外青山城内湖,荷花万朵柳千株。东湖承载了许多代清徐人的记忆,是清徐发展浓墨重彩的一笔,清源水城是清徐县东湖四周统一战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15日上午,山西省清徐县成功举行了清源水城酒吧街项目签约仪式,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清徐县委书记王剑峰出席并讲话。清徐国际酒吧街街区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步行街长度660米,宽度20米。酒吧街集商业、餐饮、购物、文化等功能为一体,吸引了更多的年轻群体,为打造清徐旅游消费型城市提供有利的支柱。
      清徐位于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战略中心位置,是太原的南大门,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清徐发展送来春风、提供重大发展机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的发展,清徐要走在前列,全力以赴、齐心协力,提高工作效率,创优营商环境,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实现“五年进百强”战略目标。 
      全力以赴抢抓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开发区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紧跟全省“三个一批”活动步调,用大项目好项目支撑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推动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 
       精准开展招商引资,2121年5月21日至23日,清徐县立足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实际,结合县域产业特色优势,组织参加了中部六省投资环境推介暨项目对接会、2021产城中国市长企业家论坛、中国(山西)韩国企业家交流会、海内外晋商晋才助力山西转型发展大会、2021跨国公司中国投资发展前景报告会、太原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等重大活动,并举办了“老陈醋”系列产品专项订货会,现场项目签约金额54.9亿元,取得丰硕成果。

清徐县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政府搭台、民营企业唱戏、开发区做大做强的发展模式,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在项目建设上,强化项目为王的理念,牢固树立“一马当先抢抓项目、一鼓作气建设项目、一以贯之推进项目、一腔热忱服务项目”的理念,坚持领导包联推进、调度例会集体推进、巡查观摩督导推进等常态化工作机制,促进项目建设。
      近日,山西梗阳新能源公司针状焦的核心技术攻关有了新进展。前三季度,园区的三家企业,美锦产值增速达到60%、梗阳达到186%、亚鑫达到297%。随着不断地推进建设,美锦产业链年产值将达到495亿元,梗阳产业链达到437亿元,亚鑫产业链达到150亿元,园区年产值可达1082亿元。按照这样的速度,不出三年,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千亿级产业园。 
      在全力打造氢都碳谷的同时,中国醋都也是清徐县的金招牌,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食醋年产能70万吨,占全省的80%,清徐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是省发改委批复的12个特色产业集聚区之一,力争在“十四五”时期构建食醋产能100万吨、产值100亿元的龙头产业集群。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民生福祉稳步提升,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全面保障重点项目。发展重心转到培育发展现代商业、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明确“1234”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精准布局、倒排工期,全力以赴,打破常规,加快推进,确保南部新城闪电战取得实效。坚持多弗优先、奥莱优先、南部优先的理念。南部新城项目要科学统筹,聚焦品质高、景观美、产业兴,按照先做景、后建房,先产业、后住宅,先基础、后片区的思路加快推进,把奥特莱斯、南湖建设作为首要建设任务和基础性工程,加快建设。 

      项目建设是做好经济工作的第一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清徐县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保障重点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为太原市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清徐贡献。(王宝香 杜俊)

清徐:开展“七+七”重点项目观摩晾晒活动

清徐县

      7月30日、31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开展全县重点工程、重点工作两大战役“七+七”观摩行动,并同步召开座谈会,相互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共同分析研判当前形势,集体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困难,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坚定信心、锚定目标,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程、重点工作落细落实、取得实效。清徐县

四大班子领导,开发区负责同志,法检两长,县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项目单位负责人参加。
      清徐县此次活动是落实 “从6月份开始每月一观摩、一座谈、一调度”规定动作的第一次集中观摩。
     30日上午,太原市人大副主任、县委书记王剑峰、县长李福贵等先后赴基层组织建设堡垒战北营村党支部观摩点、北部康养小镇运动战清华中路建设工地、“一心、两院、三校”阵地战清徐中学工地、东湖四周统一战莲花池治理、中山公园(城隍庙)项目工地、美锦“两园一校一城”联动战美锦氢能零碳总部基地工地、生态环境攻城拔寨攻坚战梗阳焦化旧厂区工地、南部新城闪电战南部新城展示中心工地、风神轮胎退城入园动迁战风神轮胎硫化车间进行观摩;31日上午,赴食品工业集聚区突击战晋粮酒业工地、“中国醋都”保卫战集聚区检测检验和研发中心、乡村振兴提速战杨房城郊农业示范区和“三街五院”、信访维稳歼灭战杨房村

清徐县

村委会观摩点、疫情防控持久战清徐县第二人民医院急诊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项目部、职教园区建设阵地战大寨村工地进行现场观摩;31日下午,召开座谈会,两大战役“七+七”牵头县领导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进行座谈,该县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作表态发言。
      王剑峰认为,此次观摩,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认真负责、作风扎实,牵头领导指挥得当、统筹有方、有点有面,各观摩点汇报得好、安排得好、展现得好,总体呈现出高度重视、推动有力、成效明显的特点,但同时存在整体推进不平衡、总体把握不充分、工作机制不匹配等问题。
      王剑峰就全县重点工程、重点工作两大战役“七+七”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要坚定信心。当前清徐县发展势态非常好,发展潜力非常大,上级关注度非常高,外界评价非常高,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以两场战役“十四仗”全

方位推动清徐高质量发展。
     二要精准施策。基层组织堡垒战要与乡村振兴提速战、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专项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北部康养小镇运动战要确定牵头单位,促进多部门联动,妥善解决土地收储、湖泊治理等问题;“一心、两院、三校”阵地战要统筹考虑清徐中学和农村干部孵化学院的建设,合理优化两校公共资源配置,实现两校融合发展;东湖四周统一战要加大拆迁、加强规划、加紧落地;美锦“两园一校一城”联动战涉及的乡镇要继续坚持企业至上的服务理念,为企业发展搞好配套服务;生态环境攻城拔寨攻坚战要加强交叉施工部分的沟通,加大牛家寨、柴家寨的拆迁力度;南部新城闪电战要做到高端化、生态化、品牌化;风神轮胎退城入园动迁战要边拆边建,边规划、边督促,树立法治观念,依法推进;食品工业集聚区突击战要加快相关手续的办理;“中国醋都”保卫战要以水塔、美锦、紫林三家企业为龙头,带动清徐醋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速战

要聚焦“产业是什么”“增收靠什么”“重点干什么”;信访维稳歼灭战要推广清阳法治服务点成功做法,扩大影响面,做到乡乡有示范、村村有改观;疫情防控持久战要抓好六十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工作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职教园区建设阵地战要组建司法服务团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三要全面推进。各重点项目要列出任务清单,抓紧手续办理,抓住发展的黄金期和8、9、10月份“黄金一百天”,争分夺秒、只争朝夕,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四要提质增效。要谋划到位、抓实落地,全面打造以精品工程、精细化管理、精美风貌为主要内容的“精致清徐”。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座谈会上,还就观摩情况进行了评比打分,以促进“七+七”两大战役扎实推进,早日达效。(清徐融媒体中心)

党建引领 清徐村级集体经济“破茧成蝶”

     国安邦,重在基层。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今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抓实基层”的鲜明工作导向,坚持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摆在重要位置,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全县上下一起干,把“清化收”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工作一体推进,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破茧成蝶”。
破题解困开新局
      清徐县开展查决策程序、查合同文本、查资金收缴、查公开情况、查档案管理的“五查行动”,对所有合同实行村级初定、乡镇核定、仲裁裁定、司法认定的“四步研判”,采取“撤、改、增”三种措施集中攻坚。严格区分违法账与合法账,账内账外互相印证,理清债权债务,通过“八个一批”严格清缴。
      依托严格落实发包资源资产摸排评估、县乡农村产权市场交易和农村财务管理三项制度,通过资源发包型保底、资产经营型提质、项目造血型增收三种方式,同步为村民提供良种、农资、信息等服务,推动全方位提质增效。目前,全县128个村已全面完成“清化收”,占比88.8%;摸排合同5053份,涉及金额2.36亿元;化解债务金额3993万元,收回承包费1062万元。
产业发展拓新路
      清徐县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刚性任务,通过“产业带动”和“三资盘活”双轮驱动,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全县乡村振兴五年规划,今年投资5亿元,重点打造第一批44个村,“一村一策”厘清发展思路。
      壮大集体经济主要围绕四类项目重点推进。产业园区项目,采取

清徐县

“村集体+农户”模式,村集体流转土地,连片建设设施农业、特色种养园区,农户承包经营,村集体通过管理经营增加收入。产业扶持项目,在争取中央、省市扶持资金1250万元的基础上,采取村企合作、“合作社+农户”等形式,自筹资金1033万元,启动实施农业托管、种植养殖等8大类25个项目。土地资源入股项目,与山西神农集团合作,集中流转土地3.3万亩,年利润的10%将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宅基地改革创新项目,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选取33处闲置房屋作为试点,先行打造一批民宿经济。
     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奖励资金,增设“产业奖”,对经营性收入稳居30万元以上、示范带动性较强的集体经济项目,一次性奖励50万元,支持扩大经营规模。
先锋引领谱新篇
      清徐县紧紧抓住村(社区)干部、党员、群众、优秀人才等群体,集群智、纳群策,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动作为、争先创优,汇聚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大力量。加大重点任务考核比重,将星级评定结果与村“两委”主干岗位奖励报酬相挂钩,通过星级化管理,激发村(社区)主干争先进位、争创佳绩。
      清徐县组织部门对8803名农村党员分四类建立台账,通过“一人一卡、一月一评、年终总评”的方式,督促党员从评分中找差距、添动力。采取“农户自评、‘两委’定星、张榜公示、嘉许授牌、资料存档”五步法,建立“十星级文明户”星级榜,引导群众以良好家风促文明乡风。坚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增加总量和提高质量“两促进”。今年继续招录17名研究生,实现“一村一名研究生”全覆盖,134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储备35岁以下农村年轻后备干部466名。
      今年县财政追加2700余万元,用于提高村干部、兼职网格员报酬待遇和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为基层干部安心干、用心干、真心干提供坚强保障。(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邻里”伸援手企业有担当

     毒无情,人间有爱。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清徐县各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纷纷捐款捐物,兄弟县市迅速集结,火速驰援,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强力支撑。
爱心企业捐赠物资 传递抗“疫”正能量
      4月15日,紫林醋业向清徐县委、县政府捐赠紫林醋爽、蔬菜、猪肉等生活物资,清徐农商银行捐赠50万元,山西综改示范区潇河新兴产业园捐赠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传递抗“疫”正能量。
      4月16日,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捐赠200万元,山西梗阳投资集团捐赠200万元,山西亚鑫集团有限公司捐赠200万元,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捐赠鸡蛋10000斤、醋1000份、蔬菜10000斤,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阵地战阻击
战。
      4月17日,山西创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捐赠50万元,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捐赠50万元,清徐县晋鼎混凝土有限公司捐赠10万元,清徐县晋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捐赠10万元,共同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邻里”相助克时艰 兄弟区温情来驰援
      4月16日,吕梁市交城县向清徐县捐赠价值370余万元的医疗防控物资和水果、粮油、熟食、饮料以及交城特色食品等生活物资。
      为助力清徐县疫情防控工作,缓解防疫物资供给压力,太原市晋源区区委、政府紧急购买了防护服1000套、隔离衣2000套、N95口罩10000个、外科口罩30000个、手套10000副,手消1000瓶等价值35万元的防疫医用物资,于4月16日晚抵达清徐县,为助力该县抗疫送来晋源人民的关怀和温暖。同时,晋源区第一时间集结200余人的施工队伍,携带1万米彩钢板和1500套防护用具,火速赶往清徐开展网格化隔离围挡工作。(清徐融媒)

清徐县

清徐县:爱心蔬菜送上门 众志成城战疫情

     “菜都是今天下午3点刚摘的,特别新鲜。我们想通过爱心捐赠的方式,尽一份力,也坚定全市人民共同开展疫情防控的信心和决心。”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相关负责人和志愿们共同搬运蔬菜。
      4月5日下午,三辆来自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满载着“爱心蔬菜”的汽车驶入太原市迎泽区,缓缓停在了双塔西街水产宿舍66号院门前。车上这满满的物资,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兄弟县区背后的温暖和力量。
      4月6日一大早,来自清徐县的新鲜蔬菜由迎泽区双塔西街三社区的工作人员,送到了水产宿舍居民家中。
       沉沉“蔬菜包”,深深一片情。当前,太原市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在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买菜成为了居民的头等大事。这些日子以来,大家守望相助、齐心协力、同心抗疫,积极配合核酸筛查和封控管理。防疫抗疫、居家隔离的日子让新鲜蔬菜变成了“奢侈品”,青菜和萝卜的稀有程度快赶上“爱马仕”“LV”,为了让能够吃到居民吃到新鲜的蔬菜,清徐县委、县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进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的同时,发动村民提供蔬菜。
      西红柿、西葫芦、西兰花、黄瓜……这些新鲜可口的蔬菜当天下午从清徐县田间地头采摘,用来支援迎泽区居民的生活所需。
      “疫情无情,关爱不止。正是因为有无数无私奉献、充满爱心的人们,才给了我们不辞辛劳、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泽区双塔西街三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说。(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清徐县

清徐县: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7月26日,山西省太原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并州大地上,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嘹亮响起。来自综改示范区、省直部门、市直部门、县(市、区)以及重点企业的负责人在大会上讲话发言,交流发展思路对策,为再造太原工业辉煌开阔视野、凝聚共识,为支撑太原工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力量、汇聚动能。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强则经济强。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太原顺应发展大势的客观要求,是太原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太原突破发展瓶颈、形成强劲态势的现实路径。肩负着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艰巨任务和崇高使命的太原市清徐县,实现了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近年来,清徐按照省、市总体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企业强县”治县方略,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在促进工业经济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取得实效。
       目前,清徐县已基本形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冶金、煤炭、食品加工等多个重点工业门类,现代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下一步,清徐县将在六个方面全力推进、精准施策。一是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围绕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加快推进年度投资45.95亿元的14个重点产业项目,力争年内产值达到680亿元,明年产值破千亿元。二是高标准建设省级特色食品集聚区。利用省级试点县先行先试优惠政策,重点建设集特色食品生产、农特产品加工、食醋文旅经济等为一体的现代食品全产业链集群,持续实施老陈

清徐县

醋产业“双百”战略,擦亮“中国醋都”金字招牌。三是积极发展壮大优势传统产业现代化。大力引导美锦对标太钢,加大研发投入和能源转换,持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年内全面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四是全方位推进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推动三高能源“高端汽车零部件”、昌盛达“不锈钢深加工”、高强“电机零部件制造”以及帝旺“铝单板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尽快达产达效。五是高位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成化。重点推进美锦“两园一校一城”建设项目,促进大数据中心、精密光学电子镀膜等4个项目落地开工。六是围绕打造“精致清徐”持续实施项目高端化牵引战略,全力抓好71个年度重点工业项目的高标准建设。
      稳舵奋楫势昂扬。太原市人大副主任、清徐县委书记王剑峰说,清徐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干群思想,牢牢把握大局大势,抓住并用好机遇期和窗口期,用“人一我十”的超常之力,把基础优势打造成领跑优势,以工业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打造“精致清徐”持续实施项目高端化牵引战略,努力再造太原工业辉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奏响党建“四部曲”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战略、明思路、扎实做、效果明。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开展以来,太原市清徐县王答乡红城村坚持党建引领,抢抓机遇、迅速行动,通过土地流转打破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民增收的瓶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村容村貌,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蓄”能,逐步走上了“强”组织、“兴”产业、“活”经济、“富”群众的乡村振兴路子,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党建引领 凝聚党群同心力
      红城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施完善,结合村民需求,优化功能室设置,总面积270平方米,设有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民兵之家等,“三个一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对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其中可直接办理服务12项、帮办代办事项32项,充分发挥了学习、活动、培训、服务四大功能,使党员群众议事有了好去处,党建工作有了好阵地,党群活动有了好场地,真正发挥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通过下派乡年轻干部、吸引外出优秀人才回村任职,“两委”成员学历和年龄结构“一升一降”,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党支部战斗力大幅提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红城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采取“党建引领+网格防疫”模式织密网格,为村民上门做核酸、免费发放蔬菜,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代耕代种,以实际行动保证了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肯定,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清徐县

——清徐县红城村乡亲们开启幸福新生活

把舵领航 激活发展新引擎
     县领导高度重视红城村的发展,下沉一线,多次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与乡村两级干部就红城村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判,确立了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产业振兴和村容村貌改善为突破口,着力在抓班子、带队伍、抓产业、带致富、抓制度、带提升方面下功夫,把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党建引领作用贯穿始终。王答乡先后组织红城村“两委”干部赴清源镇西范庄村、徐沟镇西怀远村、孟封镇杨房村、山西农业大学功能食品研究院参观学习设施农业温室天桥大棚建设和蔬菜种植技术,就土地流转、大棚建造、配套设施、种植技术、销售前景等方面与村民菜农深入交谈,确定了在红城村发展集中连片设施农业的方向。
     红城村借鉴兄弟村庄发展经验,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的发展模式,与山西华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共流转土地1600亩,申请千亩设施蔬菜瓜果产业园项目,计划建设全钢架连栋大棚约135栋,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滴管系统及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等。项目建成后,年产1000万斤蔬菜瓜果,辐射带动350人家门口就业,产值预计达5000万元。
       在红城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两委”统一思想,深化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整治,扎实开展“清化收”工作,澄清各地类合同、数量及亩数,按照市场价格,规范村内南砖窑出租合同和电信塔服务承包费;成立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保障小区居民安全、公共区域卫生保洁;修建了停车场,方便大车司机停车有序。通过一系列“增收套餐”使村集体收入显著增加。
破题开局 敢叫旧貌焕新颜
     “三个一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尤其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以来,红城村“两委”干部主动作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县直部门帮扶项目,齐心协力在示范村打造过程中,充分发动村民参与,因

地制宜地修复村庄肌理,改善村容村貌。更换全村自来水管网,共计铺设管道7200余米,惠及农户470户;翻修进村主干道及井字形路网体系;曾经的臭水塘如今的缓洪池;村委会为核心的小游园,将阵地建设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把生态宜居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乡村特色优势。
      64岁的村民乔福云激动地说:“太感谢党和政府了,现如今道儿修好了,干净水喝上了,夏天也有小公园玩儿了。”
      为推动党建引领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红城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树立村标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点带面加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党支部积极带领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对街头巷角的堆积物、废旧杂物、柴草杂物等进行全面清理。同时,村干部、网格员入户向村民发放防疫宣传单,提高村民对疫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引导村民积极做好房前屋后清扫,自觉做好家庭消杀,形成人人爱护环
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移风易俗 文明乡村蔚然成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之“魂”。近年来,红城村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以“多面手”整治脏乱差,将洁净美融入清廉村居建设,调动村民参与文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巧妙将宜居之美与清廉之风有机结合,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清正廉洁文化阵地,深入挖掘村史、风土人情、村规民约中的清廉元素,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级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办法、村级代办服务制度等机制。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村务监督月例会等开展廉政学习,不断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廉洁建设,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廉动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群众满意度。
      红城村天主教堂始建于1870年,经政府批准后1998年翻修完成,2019年对圣殿进行重新彩绘,

建筑充分融入了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红城村积极推进“四进”宗教场所,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和宗教活动场所积极作用,多途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做实基层阵地。党员干部深入宗教活动场所向信教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引导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作为推动宗教中国化的着力点,积极引导信教群众将教义教规中崇德向善等理念与传统的美德文化紧密结合。
      曾经软弱涣散的红城村,如今组织强、人心齐、面貌新。“我们将做强特色产业,提升村容村貌,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和重托,成为带领村民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抱着刚采摘的麒麟西瓜,村党支部书记赵建红信心满满。(清徐融媒体中心)

千里“屏聚”话使命 开启清徐检察新征程

     的二十大全面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近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县委宣传部精心安排、周密实施,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反响强烈。
      连日来,清徐县检察院引导广
大干警坚定信仰、胸怀天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依法能动履职,在奋斗、奋进中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深、领悟透、践行好。
      11月8日下午,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核心要义,找准贯彻落实的着力点,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各项部署转化为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清徐检察落地生根、见行见效,清徐县

清徐县

检察院邀请到党的二十大代表施净岚同志,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为全体干警作专场专题辅导报告,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孙寅平主持会议。
      “在近两个小时的报告过程中,掌声一次次回荡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是掌声,更是民声和心声……”清徐县检察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施净岚同志满怀激情,与全县检察干警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心得体会。
      施净岚同志是全国检察系统七位党的二十大代表之一,曾作为检察系统唯一代表登上国庆70周年“民主法治”彩车,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三级高级检察官。从检28年以来,她主动请战基层一线,勇立改革潮头,扎实办好每一起大要案件,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诠释检察担当,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百名新时代政法英模”“全国模范检察官”等荣誉。
      施净岚同志从自身从检的经历
谈起,分享了她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和作为上海代表团其中一员的“履职日记”。以“燃”“团结”“中国式”“自我革命”为关键词,穿插其亲身经历的“参会小故事”,饱含激情地概括和分享了她的现场感悟,谈到印象深刻处,她仍然激动不已。
      随后,聚焦“五个牢牢把握”,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和重点部分,她又逐章讲解了报告的核心要义和主要精神,并强调,要坚持原原本本学,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努力把报告精神融入检察履职,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坚持全面从严治检,坚持秉公用权,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位。
      会上,施净岚同志还听取了清徐县检察院近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本情况,并就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孙寅平对施净岚同志所作的精彩宣讲和对其在宣讲任务繁重的情

况下给予清徐检察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她强调,全院干警一定要进一步消化、领会、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推动新征程上检察履职。要稳思想之舵,在学思践悟中筑牢检察发展之基。要定担当之锚,在履职尽责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要扬实干之帆,在踔厉奋发中谱写清徐检察新篇章。
      通过此次宣讲辅导,有力营造出清徐检察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干警们一致表示,一定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向施净岚同志学习,坚持在学深悟透做实上下功夫,牢记党的性质宗旨,不忘检察初心使命,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转化为推进检察工作的源源动力,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服务大局、为民司法,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砥砺奋进新征程,奋楫扬帆再出发。如今,清徐县各单位、乡(镇、街道)党员干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大家一致认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谱写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争先晋位新篇章,努力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中共清徐县委宣传部)

“红色动能”促清徐经济开发区“链”上发力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经济开发区是该县非

清徐县

公企业发展集聚区,开发区党工委将基层非公党建与产业链培育紧密结合,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非公党建工作贯穿到产业链发展全过程,着力把党组织建到“链”上,把先锋力量汇到“链”上,把服务保障抓在“链”上,构建“党建链+招商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模式,引领非公经济组织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发展优势,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强龙头,组建“党建链”
      清徐经济开发区作为该县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党工委始终秉承“抓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依托美锦、梗阳、亚鑫等龙头企业非公党组织,本着“生产经营拓展到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延伸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原则,围绕“煤-焦-气-油-新能源新材料”等10条煤化工产业链,全产业链条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园区“党建链”,为企业转型升级
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开发区层面,成立由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兼任非公党委书记的组织体系,统筹开展园区非公党建和经济发展工作。
      在企业层面,按照应建尽建要求,灵活采取头部带建、单独组建、区域联建等方式,龙头企业成立党委1个、党总支2个,大中型企业单独成立党支部17个,小微企业成立联合党支部7个,244名党员(含预备党员25名)带动园区全产业链1.64万名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立足本职岗位,保证产品质量,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效益。
      在项目层面,坚持“有党员抓组建,无党员抓发展;有组织抓规范,无组织抓指导”,有序推进新建项目党建工作,将390名流动党员纳入园区内非公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实现党的组织建设常态化,推动党建工作的整体联动、合力推进。
延链条,拓展“招商链”

      招商引资是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招商链”是“产业链”的重要支撑,园区依托“党建链”,大力开展“以企招企”“产业链招商”,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和产业集聚。
      党建招商补链强链。成立由非公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将企业非公党组织相关负责同志纳入组织体系,并成立综合协调、宣传推介、招商引资、法务论证、项目推进等5个专项工作组,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全力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演进,实现规模集聚发展。
      非公组织互联互动。依托各行业和各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优势,聚焦园区内企业“要什么”“缺什么”问题,按照招商图谱,选定目标企业,接洽项目先从党组织对接入手,主动“走出去”,热情“请进来”,将“党建+招商”融入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链条”,通过双方党组织协调联动,推进项目签约落地,先后接洽项目50余次,签约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62亿元。
      链上服务解忧解难。非公党委建立助企纾困联动机制和常态化入企帮扶制度,构建链上企业反映、非公党组织吹哨、职能部门报到工作流程,细化落实“三必三化”工作举措,即“每天必跟踪动态、每周必上门服务、每月必集中会商”和“清单化、进度化、责任化”,仅今年三季度已集中解决28件疑难杂症和堵点难点问题,用“辛苦指数”换来企业的“幸福指数”和项目的“效益指数”。
建集群,赋能“产业链”
      牢固树立党建是第一要务,发挥党建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切实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引领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
      从思想上转型升级。加强产业

链政治建设,通过领导宣讲、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方法,引导链上单位的党员和职工群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比如,高标准打造开发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亚鑫“初心长廊”等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非公党建特色品牌,组织链内企业共同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和行业业务知识,集中研究产业发展趋势、供销信息、行业商机、政策导向等关键要素,全力构建合作共建、循环联动、共享共赢的“氢都、碳谷、溶剂之城”。
      从组织上凝心聚力。“党建链”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政企协同、产业协同、企企协同作用。园区非公党组织指导链上企业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按期换届、党员发展等基础工作;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中小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人才双向培养等机制,把企业骨干人才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骨干人才;党员领导干部定期深入生产一线参加劳动,通过开展“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共产党员在行动”“我是闪光螺丝钉”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守初心担使命践行到具体行动中,为社会多作贡献,为企业多增效益。
      从行动上换挡提速。在“党建链”的强力保障和“招商链”的大力支撑下,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协调作为内生特点、绿色作为普遍形态、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共享作为根本目的,持续不断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园区产业延链建群,园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1-10月份,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4.5亿元,同比增长19.4%;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62.14亿元,同比增长36.2%,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0.7%,在践行省委林武书记对园区提出的“打造低碳零碳负碳标杆示范园区”路径上昂扬奋进。(清徐融媒)

全力冲刺决胜收官之清徐新发展

     冬不打烊,生产建设忙。
     12月8日,总投资2.5亿元、年产3万吨、锚定具有国际化竞争优势的相变储能材料研发及生产基地目标的美锦“两园一校一城”中国化学赛鼎相变储能材料生产项目开工;
     12月9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与美锦氢能、紫林醋业、六味斋签署框架协议,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为加快推进清徐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12月11日,人民广场工地,项目施工单位采取搭建帐篷、铺设岩棉被、暖风机等保温措施,保障施工质量,确保年底前中区主体工程完工;
     12月14日,清徐首座超高层地标性建筑——东湖国际酒店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向全面竣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东湖之滨的清源水城、人民广场,到汾河之畔的文源大桥,从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梗阳针状焦、碳纤维,美锦华盛淀粉基电容炭等项目推进,到食品工业集聚区醋产业集群发展“清徐老陈醋”专业镇培育,从开足马力生产的“中华老字号”六味斋,到刚刚投产的美锦醋业、检测检验和研发中心和新近上线的醋都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冬日的清徐,到处是大干快上、争分夺秒的施工场景,到处是热火朝天、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进入12月以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全县上下精准把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第一时间贯彻落实防疫“新十条”要求,全面落实山西省加快复工复产和服务业复苏若干措施,进一

清徐县

步细化清徐县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硬措施,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积极有效应对各方面困难挑战,“大干一个月、冲刺四季度”,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争高质量收官。
     近年来,清徐县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实施“企业强县、产业富县”治县方略,立足交通区位和产业比较优势,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逐步构建了清徐经济开发区、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教育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通航产业园、环卫产业园等五大特色园区集群集聚发展格局,培育形成了“煤-焦-气-化-新材料”“原镁-镁合金-压铸件-型材”“高粱基地-食醋-醋糟-生物质发电”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今年以来,清徐坚持“疫情要防控、工地不能停;疫情控制好、企业照常干”,采取县区融合建机制、助企纾困解难题、闭环管理保畅通、共抓共管共担当等措施,细划微网格2084个,高效统筹防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等各项工作,努力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1-11月份,全县GDP预计完成320.3亿元,煤炭产量完成786.85万吨,94个在建项目不停工,美锦、梗阳、亚鑫等重点企业不停产,肉蛋奶果蔬等民生保供不停歇。
     民营经济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全县共有民营企业1.5万余户,工业企业505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6户,呈现行业门类齐全、产业优势突出和科技创新能力强“三大特点”,可直接安排就业3万余人,辐射带动就业6万余人,纳税留县部分约9.93亿元。1-11月份,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03.07亿元,占全县GDP的63.4%;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709.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5.1%。
     清徐经济开发区是推动清徐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全县经济的稳定器和硬支撑。今年以

来,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韦韬调研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时“在四个方面下功夫”的指示要求,以基础设施硬提升,优化园区营商环境,集聚企业入园抱团发展,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目前,园区共有各类企业372家,其中四上企业预计达86家,年均增长20%以上。特别是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内,梗阳、亚鑫、美锦三家民营企业全力组织建设生产,今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同比增长35%左右。1-11月份,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16.5亿元,占全县的86.9%;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1.4亿元,同比增长20.7%,占全县的79.5%。
     在今年的疫情大战大考中,清徐县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果。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清徐县精准落实优化“新十条”及省市加快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科学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硬措施,全力打好四季度收官战,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调整优化防疫措施。第一时间取消临时封控、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核酸检测频次,建立“白名单”管理制度。
     坚持党建引领全局。充分发挥152个非公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属地乡镇”复工复产专班34个,建立“企业点单、政府接单、部门清单”县区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应复尽复、应开尽开。
     组织观摩提振信心。12月7、8、9日,组织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开发区负责同志,县级老领导,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全县重点工程、重点工作两大战役观摩晾晒评比活动。
     顶格落实惠企政策。累计为企业办理留抵退税19.04亿元,缓税

缓费1.23亿元,新增减税降费9057万元,奖励重点企业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2100余万元、技改资金1450万元。
     用心用情稳岗就业。通过以工代训、共享员工、发布招聘信息等举措,助力企业减轻用工成本、员工稳定就业,全县企业到岗率已基本达到100%。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除了9户企业因政策关停和季节性停产外,全县496户工业企业和商贸、文旅以及物流企业目前已全部复产。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越是吃劲关头,越要咬紧牙关。扎实做好年度收官工作,既是定全年、保全局,也是谋明年、开新局。下一步,清徐县委、县政府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清徐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举措,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在建设美好清徐、实现清徐工作总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清徐融媒体中心)

山西•太原

阳曲县

阳曲县:争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排头兵”

     “快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是省委赋予太原的重大使命,是阳曲实现跨越发展,走向振兴的重大机遇。今天的阳曲,正处于脱贫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提升期、资源要素的整合优化期、区域竞争的实力赶超期。阳曲生态环境优越,文旅资源丰富,门户地位突出,交通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发展腹地广阔,有条件更有责任喊响‘排头兵’的口号,体现更大阳曲担当,作出更多阳曲贡献。”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委书记李京京提到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时,信心十足地说。
阳曲有条件、更有优势 
      区位方面,阳曲占太原市国土面积的近三分之一,是太原与忻州合作共赢的“纽带”,是连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的“走廊”。 
      产业方面,阳曲农业产业几乎占到全市的“半壁江山”,太原唯一的省级农业开发区坐落在阳曲;以山西合成生物工业园、太钢碳纤维和全国最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蓝顿旭美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龙头坐落在阳曲。全省最大的户外教育营地、全省最大的游乐园方特东方神画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坐落在阳曲。 
     生产要素方面,阳曲路网发达,境内四条高速,一条国道,两条高铁,同浦铁路纵贯阳曲南北,天然气、高压变电站管线分布比较广,各类生产要素比较齐全。 
阳曲有信心、更有决心 
     按照市委提出的坚持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的总体要求,大盂产业新城将重点建设七大产业集群中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和物流枢纽、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引擎新城;着力践行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

阳曲县

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构建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尊重自然格局,传承历史文脉,体现时代特色,打造“锦绣太原”的窗口新城。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片区建设启动大会后,阳曲倍感振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起跑就冲刺、开局就会战的奋斗姿态,率先拉开建设大幕。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抓好“三个举措”
      阳曲县把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指挥组,下设7个工作专班,确保统一调度、高效运转。调整充实了5个乡镇的干部班子,涵盖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阳曲片区的重点区域,把最强的干部配备到太忻区建设上来,确保了尽锐出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大讨论,理思路、求实招,力求早日把美好蓝图转化为阳曲方案、阳曲行动、阳曲举措,人人争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主人翁。 
规划先行,要素集约聚焦“三个重点” 
      阳曲规划了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主的大盂和高村组团,以新材料产业集群为主的东黄水组团,以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为主的泥屯组团,全面打造面向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的“产业飞地”。60天完成启动区33017.67亩的收储任务,展现了珍惜机遇、只争朝夕的“阳曲速度”。坚持基础先行,太忻大道、泥向线北延、能源岛工程已启动,陆续还将积极配合市城管部门组织实施供水、供气、供暖等保障规划,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产业,服务项目落实“三个保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去年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全省第九、全市第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面推行招商

引资制度改革,建立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全链条服务项目制度,从洽谈直到项目达产达效,实行责任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省级文明县城的基础上,主动加压,创建国家级文明县城,同步启动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和全国园林县城,为产业集聚打好人文基础。
      “下一步,阳曲将深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咬定‘站稳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全市第一方阵、争当区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不动摇,以‘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为总抓手,沿着‘一年见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势、十年成城’的目标,撸袖实干、奋勇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李京京说。 (阳曲县融媒体中心)

阳曲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阳曲县

      眼大江南北,全国正值春耕忙碌时节。为确保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4月19日上午,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委书记李京京来到泥屯镇万向农业田园综合体、戴庄村、泥屯村等地,实地调研农业项目建设情况和春耕备耕工作并举行座谈会。他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万向农业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文旅休闲、生态康养于一体的省级农业标杆项目。李京京一行首先走进“早黑宝”葡萄基地,查看“早黑宝”葡萄的生长情况,并和企业负责人、技术员促膝长谈,了解产品产量、销售、市场等情况,帮助企业分析市场。在穹顶智能温

室,李京京一行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后强调,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提高收入,努力打造全市现代农业的示范点。
     数字蕃茄农业产业基地是在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智能化+传统化”相结合的模式,保证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力提供安全、新鲜、绿色的果蔬产品。李京京一行在详细了解基地建设运行情况后要求,基地建设要有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有集约化、科技化、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有统一化、组织化、品牌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为全县蔬菜产业提档升级作出泥屯贡献。
      在泥屯村田间地头,李京京一行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关于春耕备耕工作的情况汇报,详细了解春耕备耕、农资供应等方面的情况,针对当前春耕备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现场协调解决,并就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李京京强调,春耕备耕工作直接关系到全年的农业生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春耕备耕工作摆在当前工作突出位置,切实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打好今年农业生产第一仗。各镇、村党员干部要大力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加强耕地抛荒治理,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好粮食生产;各镇、各涉农部门要组织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储备、调配、供应,为春季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农业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发挥好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乡土专家的作用,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推广农业机械作业,提高粮田经济效益;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 
      座谈会上,李京京详细了解了泥屯镇未来发展规划,并就泥屯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李京京指出,泥屯村是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也是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小城镇的核心区。要在严格守好相关政策要求这个底线前提下,结合泥向

线和车管所片区,设计上突出泥屯特色,具有独特格调和亮点;要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作用,始终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泥屯镇要把泥屯村的建设作为镇区的重中之重,以打造阳曲中心城镇为目标,引领阳曲未来发展的方向。各部门和泥屯镇要统揽全局,相互协调,兼顾周边村庄改造,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断增加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要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凸显集体和党建两个元素,分管干部要沉下身子,扎扎实实地做,踏踏实实地干,着力提升村级组织“造血”功能与质量,做精做细各项工作,努力蹚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阳曲县融媒体中心)

阳曲县:“三级网格”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阳曲县

      国安邦,重在基层。自3月份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凌井店乡众志成城打赢了又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清明时节护林防火特险周的圆满胜利,工作经验被当做榜样典型宣传推广。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些成绩,凌井店依靠的最有力武器,就是“三级网格体系”。
竖立“三级架构” 
      遵循“地域不留空隙、管理不留空白”原则,以“农户划区分级为核心、连带相关要素入网”为思路,在每个行政村组织建立“大-中-微三级网格”体系。 
     一个行政村即一个“大网格”,村支部书记担任大网格长,全科网格长担任网格助理员,统筹全村全

部事务、要素。按照连片同网、每网不少于3名党员的原则,在大网格中确定“中网格”数量和边界,在每个中网格上设立党小组,党小组组长担任中网格长,实现“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总体要求,搭建起党员先锋模范平台。在每个中网格中,以5-10户为一组划分“微网格”,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村民代表或有威望的村民担任微网格长,全部农户纳入微网格中,实现细致入“微”、无“微”不治。
      在此基础上,把林田路井、矿产资源、河流沟壑等要素和防火、防疫等事务按照农户相关和就近原则纳入同一级网格,由同一网格长统筹管理,实现基层治理所有要素、事务入网。
明确“34567职责” 
      为明确各级网格长任务、切实干事成事,凌井店穷举日常事务,制定“34567”职责清单,对网格长履职尽责提出要求。 
     “三清楚”,即网格员对网格区域的基本情况清楚、家庭户数清楚、人员底数清楚;“四熟悉”,即熟悉辖区内困难家庭人员基本情况、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底数及孤寡老人家庭情况、辖区内矛盾风险隐患点情况、辖区内特殊人群类别及具体情况;“五掌握”,即掌握网格内矛盾隐患情况、重点人员情况、流动人口、社会组织团体以及驻村单位名称规模;“六必访”,即孤寡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每日必访,残疾人员家庭每周必访,困难群众、精神障碍患者和刑释人员每月必访;“六必到”,即邻里矛盾纠纷必到、邻里守望互助必到、片区突发事件必到,村民困难病重必到、村内服务事项落实必到、社情民意调查必到;“七必报”,即矛盾纠纷必报、安全隐患必报、外来人员流入(流出)必报、困难弱势群体必报、片区环境卫生不洁必报、村民群众需求服务必报。 
运行“三项机制” 

      双向交互机制。完成县乡交办任务,在网格实行自上而下网格长分派制度;处理涉及全村的群众反映事项,实行自下而上的研讨汇报制度,双向畅通,交互共进。以湾里村为例,“三级网格”运行以来,各级网格长即刻上岗,主动作为,从困难群众入手,自下而上摸排报告各类突出问题,截止目前全乡微网格长共上报群众“心愿清单”36件,乡政府各职能部门接受清单后,根据自身职责自上而下积极协调解决,做到了群众“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分级办理机制。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覆盖面大小、办理难度等特征,确定哪一层级的网格长负直接责任、哪一级的网格长有处置决定权,到哪一层级办结完毕,实事求是地放权赋能,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以湾里村为例,在疫情防控中,微网格长紧扣自身职责,积极开展重点人员摸排工作,严格执行居家隔离、健康监测等要求。4月以来,将全乡红码、黄码、外省返乡、涉疫快递等100余名重点人员紧盯在微网格阵地上进行严格管控;大网格长则每日统筹协调,负责解决被管控人员防疫、生活物资需求。 
      分类处理机制。把所有工作按照基础信息类、事件处理类、工作动态类等进行划分,对同一类事务统一办理流程。以湾里村为例,事件处理类中,“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平铺到党建、环保、防火防疫、民生服务等各项工作,网格长将摸排收集到的突出问题按事件类型分类,安排专人跟进解决,达成整理造册、办结归档、上报处置等结果,形成规范的闭环模式。 
实施“两类奖励”
      基于中网格、微网格长无固定报酬的事实和激励干事的目标,按照网格员身份、参照对应考核标准,以工作表现为基础给予奖励。 
      中网格长均为党员,就在党员中广泛推行的“红黄榜”积分管理中落实奖励。对于非党员微网格长,奖励就在全乡推行的“户积分”制度中落实,并作为入党考核评价的参

考。在3月底安排部署网格奖励办法后,将于4月底进行第一次评分。在此基础上,强化结果运用,在党员评优评先、“星级文明户”评选、积分兑换商品过程中参考得分情况排名先后,6月底根据评分结果将首次把激励措施落实到位。多项制度贯通运用,在网格员群体中真正创造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阳曲县融媒体中心)

阳曲县:三级联动跑出阳曲加速度

阳曲县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作为争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排头兵和跑好脱贫巩固与乡村振兴‘接力赛’的‘及时雨’,鼓足干劲、尽锐出战,三级联动跑出阳曲加速度。”近日,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委书记李京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

项行动开展以来,阳曲县坚持“书记主抓、领导包联、专班推进、项目管理”,组建13个专项工作专班,确定壮大集体经济、网格化治理等13项重点项目,建立“一周一调度、半月擂台赛、每月一观摩”的工作机制,通过“单月打分、双月晾晒、季度评比”,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见行见效。
      优化顶层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阳曲县为破解集体经济薄弱难题,打好“组合拳”,推动村集体经济“提档加速”。按照“党建+市场化”的总体框架,制定出台《阳曲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制定了产业带动、资产盘活、物业经营等8条措施,形成了“党支部+大企业+村集体+农户”发展路径。
       强化科学布局,推进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该县严格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要求,按照区域相近、力量互补、任务均衡的原则,组建“四支中心镇队、四个执法片区”,科学布局把人用到位。差异

化确定每个乡镇执法事项清单,首批下放派驻执法队217项。实施“一乡一清单”,以1年为一个周期,对下放乡镇的执法事项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实施网格建设,打通村居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阳曲县形成了覆盖全面、配置合理、服务高效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新模式。按照扁平化管理思路,构建起三级网格、五级管理的村(社区)网格化治理组织架构。坚持“网格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到哪里”,全县621个小网格全部建立党小组,全力把网格打造成基层治理最前端的哨岗、群众工作最坚实的阵地。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主战场,设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把管人和事覆盖到驻地企业,推动网格党组织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中建功立业。此外,该县还积极打造“红色物业”,确保物业党组织覆盖率达100%。通过优化农村党员“红黄榜”积分管理制度,破解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点。 

阳曲县:党旗引领 党员先行 筑牢红色“战疫”防线

阳曲县

     “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4月8日,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北白村党支部在村口防火检查站举行“抗疫有我、主动担当”主题党日活动,15名老党员面向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声音的空中回响。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战斗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我感到非常荣幸,还能干得动就多干点。”今年74岁的王杰,已有36年党龄,

曾是同煤集团的高级工程师,村口增设党员先锋岗,他第一个主动请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发生以来,阳曲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向险而行,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战“疫”前线高高飘扬。
发挥优势,党员干部在集结 
      县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印发《致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连夜吹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的“集结号”。下拨20余万元党费,用于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从县直机关抽调45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12个社区,组建全员核酸应急小分队,组织高标准实战演练。在全县17条主要交通干道和128个重点交通卡口、村(社区)卡口设置417个党员先锋岗,组建17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戴口罩“三要素”,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验。 
敲门行动,精准管控在覆盖 
      全县128个村(社区)党组织把疫情防控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充分运用党建网格优势,建立党组织书记、全科网格员、机关事业单位下沉干部、社区志愿者四级防护队伍,对全县227个网格开展“敲门行动”,逐户登记常住人员和返县人员信息,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对居家隔离户安装门磁卡、张贴隔离卡,及时安排医疗人员上门采样,并提供物品采购、快递取送、送医救治等“跑腿”服务。 
     “哪里需要就奔赴哪里,能为家乡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觉得累,感到能量满满”,山西威圣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祥因疫情原因,无法返回工作岗位,主动请缨,就地加入商贸街社区志愿者队伍,连续坚守卡口多日,仍精力充沛,情绪饱满。 
外防输入,转运专班在坚守 

      “下一步,阳曲县将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持续在抓学习上做实功,在抓推进上出实招,在促发展上见实效,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李京京说。(阳曲县融媒体中心)

      从机关企事业单位抽调480余名党员干部组建转运工作专班,24小时坚守在武宿机场、太原站、太原南站等重要交通场站,对从省外经民航、铁路入晋返晋风险人员,全部实行专人对接、专车转运,确保全链条无缝隙管控到位。做到“接返+转运+隔离+管控+赋码+解除”全程闭环管理,确保风险人员“来源清、人数清、位置清、管控清”,做到凡接必管、一管到底、不漏一人。
就地报到,并肩战“疫”在一起
      县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号召家住管控区和防范区的阳曲干部主动出列,向所在社区报到,与小店区、晋源区、万柏林区干部群众共同战“疫”。25名阳曲民警成立应急增援大队,设立临时党支部。122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编成三个志愿服务工作队,由县级领导和单位部门一把手任队长,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和大家能力特长,合理分配任务事项,做到帮忙不添乱、服务高效、安全有序。5日,10名医务人员紧急驰援小店,9日,首批物资(一万斤小米、一万斤鸡蛋、5千斤手擀面)送往小店。 
关爱激励,考察考核在“疫”线
      县委组织部发出《致全县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部的慰问信》,制定《关于激励全县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的十项举措》,成立由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任组成的5个督导检查组,深入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大战大考中准确识别全县干部政治素质、能力作风,看望慰问重点岗位干部,鼓舞士气、激励担当。
      “作为一名党员,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李京京书记的点赞,我感到很温暖,也很受鼓舞,我们坚决做到不落一辆车、不漏一个人,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北洛阴村进村卡口的值守人员梁双鹏激动地说。(中共阳曲县委组织部 王保华)

阳曲县:用“七步七色”实现疫情精准防控

阳曲县

      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首邑南路社区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积极探索“七步七色”工作法,以“七个必要步骤、七色网格法”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实施联防联控,从空间上全方位,时间上全天候,对象上全覆盖三个维度,不断织密疫情防控网,守护居民群众健康。
      实施“党建+楼栋议事”,强化工作力量。按照社区工委疫情应急力量增减弹性机制,阳曲县首邑南路社区充分发动辖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党员、居民、选树126名单元长、48名楼栋长,采用“三员”联动机制。科学划分人、地、事、物等全部要素,将党员、单元长、楼栋长“三员”定点、定位到网格,建立“及时办理、源头化解、

结果反馈”机制,确保网格覆盖“全人群、全过程、全方位”。实施“党建+楼栋议事”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最大化凝聚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扎实做好摸底排查、重点管控、信息上报等基础工作,高效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
     严守“责任田”,压实各方责任。严格按照“四方责任”,阳曲县首邑南路社区管辖片区属于城乡结合部,居住人员性质复杂、人员结构复杂。社区组织驻地单位党支部和片区村委会召开会议明确了辖区居民、商家、小区物业和业委会、驻地单位和企业等4类群体疫情防控责任清单并通过公众号、视频号、业主群、商铺群等方式大力宣传;制定包联责任制,划分责任区域,坚决做到谁的“责任田”谁负责到底。
     构建标准体系,努力推动宣传。利用社区工委疫情防控一、二、三级宣传标准体系,发挥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对上述4类群体防疫

下)、肾透析病人、肿瘤放化疗病人、心脑血管病人、行动不便人员等六类特殊人群共计665人,做好关心帮扶、心理安慰,并且及时了解他们的健康情况和生活状况;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物品采购、快递取送、送医救治、家政服务等贴心服务;对小区街巷进行常规性消杀作业,利用商铺歇业时间段对商铺进行针对消杀作业。
     开展下沉督导,确保防疫效果。建立时时提示、层层督促、日日反馈整改的督导体系,着力解决疫情防控时间长易倦怠的隐患。一是社区网格员按照各自责任区域,对辖区居民小区、商家等落实疫情防控“三要素”执行情况进行“一日八巡查”;二是社区两委主干对上述“一日八巡查”的人员再进行“一日四督促两暗访”,查看其巡查效果并每日上报汇总反馈整改;三是发动了72名居民党员、群众,均为其配发防疫监督员红袖章,实行疫情防控群防群治,确保防疫效果。
      “七步七色工作法”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各方联动,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数据化、便捷化、智慧化水平,不仅提升了常态化疫情防控水平,释放了社区服务“便民、利民、为民”的成效,更形成了干群同心、资源整合、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新格局,营造了平安和谐、文明温馨的美好家园。(阳曲县融媒体中心)

职责进行广泛宣传。将小区、楼栋、单元建立不同的联络群及时高效、快速便捷的将最新政策传到每家每户,达到政策居民知、措施居民清、防控居民守的效果。
      画好“七色”网格,全面摸排管控。对社区各类群体大梳理“闹清家底”,落实外来人员进门执行要素,做到若有情况及时掌握。为确保重点人摸排精准到位和管控清舱见底,创立“七色网格法”,即在对辖区所有居民信息进行大摸排,建立“一户一档”主要信息,以居民小区、楼栋为单位,在一张表格中以七种颜色标识人群类别,对七类人员实施日必访、致电访制度。将检疫系统“大数据”和走街入户“铁脚板”得来的海量基础信息数据,通过“致电访”“每日敲门行动”和发动网格党小组、居民党员及志愿者“包打听”等方式,使一线人员快速高效、筛选摸排出外省市和红黄码等重点人员,切实及时掌握小区疫情隐患;对重点地区外返人员采取每日通过微信对其体温、行程码、健康码进行监控,按要求监测核酸检验报告,建立专门档案,形成“一人一档”,坚决做到摸排管控小区、楼栋、家庭全覆盖、不遗漏、不反弹。
     强化防疫战线,夯实应急能力。全员核酸检测做为疫情防控中重要一环,发挥的是兜底过滤作用,必须快而又准,首邑南路社区严格按6至8小时标准提升应急能力。从实战出发一是将原来5个核酸采样点增加到19个,同时优化点位位置,均按照就近采样的原则设在小区内;二是向所有居民发放了《全员核酸检测明白卡》,配齐了应急物资,并在物资箱标明物品名称、送达点位及“箱主人”姓名,做到“对号拎箱、即走即测”;三是抽调全县机关党员干部72名,全部下沉充实编组到全员核酸检测各采样点一线,并实现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全覆盖,确保如有需要、随时应战。首邑南路社区针对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先后组织进行了60余次培训,30余次实战演练。
     做好贴心服务,关爱特殊群体。成立社区服务队,对辖区内摸排到的孕产妇、婴幼儿(3岁以

阳曲县:织密“七色网格” 筑牢疫情防控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会议精神,进一步夯实城市党建基层基础工作,扎实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社区建设工委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积极探索创新“七色网格”防疫法,以“三员”联动、“七色”管理、“零距离”服务,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实施联防联控,从空间上全方位、时间上全天候、对象上全覆盖三个维度,不断织密疫情防控网,守护居民群众健康。
“三员”联动,提升资源统筹加速度 
      科学划分人、地、事、物等全部要素,将党员、单元长、楼栋长“三员”定点、定位到网格。支部建立在网格。按照居民党员分布,成立网格党小组,保证一名党员一栋楼、户户都有“红管家”,并在各单元、各网格担负起数据摸排、防疫咨询、消杀服务等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延伸至末梢。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实时采集上传基础信息、事件动态,定期更新台账、底簿,开展代买生活物资、药品、维修管网等若干精细化、个性化“微服务”,赢得居民满意。协调动员更高效。实施“党建+楼栋议事”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协调各方、广泛动员能力,最大化凝聚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高效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确保重点工作不“断层”,应急处置不“断线”。 
“七色”管理,提升重点人员摸排精准度 
      社区建设工委首创“七色网格”防疫法,即对辖区所有居民信息进行大摸排的基础上,以居民小区、楼栋为单位,在一张表格中以颜色

阳曲县

标识人群类别,将居民户分成红(特殊关注人群)、橙(行业服务人群)、黄(外来流动人群)、绿(商铺)、蓝(必返县人群)、紫(公共服务类人群)、白(空房)七类,“一目了然”掌握人群分布动态,并标注“一户一档”主要信息,比对检疫系统“大数据”和走街入户“铁脚板”得来的海量基础数据,通过“致电访”“日必访”等方式,使一线人员快速高效整合筛选摸排外省市和红黄码等重点人员,切实及时掌握小区疫情隐患,提升防控能力。
“零距离”服务,提升居民群众满意度
      实施日必访、致电访制度,单元长、网格员采取“日必访”方式,对空房户、商铺、流动人口等群体常态化告知防疫规定;网格员采取“致电访”方式,对行业服务人员、大车货运司机每日致电咨询,详细了解出车时间、途径地等信息,提醒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就近核检不出小区。全员核酸检测设置94个采

样点。目前12个社区开展全员核酸应急演练均在5次以上,确保如有需要、随时应战。物资准备贴近需求。除常规防疫物资外,精心准备了手机袋、触屏笔、充电宝、身份证支架、水雾、烟雾两种消杀设备、独立包装消毒纸巾等人性化设施设备,并根据核检分工,以颜色标识各类工作人员,优化核检流程,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七色网格”防疫法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各方联动,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数据化、便捷化、智慧化水平,不仅提升了常态化疫情防控水平,释放了社区服务“便民、利民、为民”的成效,更形成了干群同心、资源整合、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新格局,确保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阳曲县: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快从咱们村实行精细网格化管理后,信息员们都特别负责,三天两头就来家里转转,土地确权、化肥供应等政策也能随时为我们答疑解惑,我们老百姓很支持很满意。”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北白村村民为信息员的工作竖起大拇指。
      阳曲县高村乡北白村党支部聚焦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通过“听、访、汇、立、办、评”六步闭环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好“急难愁盼”事,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基层治理的探索之路上走出北白特色。
激活网格管理,“听”民声“访”民情 
       线上线下同发力,开展好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三问”活动。北白村党支部主动畅通村民议事会、网格群、意见箱等5种沟通渠道,明确党员大会、网格管理员月工作例会等4种交流方式,引导村民通过正规途径表达合理诉求,积极献言献策。
       北白村全村划分为四个全科网格,各网格设有网格管理员1名,助理员3-4名,督导员1名,信息员8-9名不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信息员每天巡查所辖农户一次,管理员每周巡查所辖农户两次,在日常工作中发放政策宣传册、答疑解惑,摸排矛盾纠纷、信访诉求、社会治安等信息,上报问题,将网格治理“神经末梢”持续向下延伸,进一步增加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优势,北白村将党小组建立在网格上,并配备一名网格党小组组长。党小组组长发挥“人熟、地熟、基础信息熟”的优势和作用,深入村子走访多户受灾群众、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并与10户困难家庭结成

阳曲县

帮扶对子,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党员同志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率先垂范,进一步压实“党建组织网”,激活网格化管理“红色细胞”。 
聚焦民生实事,“汇”难题“立”项目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查实痛点难点。前期党支部从各渠道收集到共56条民情民意,统一进行梳理汇总,从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等方面建立分类台账。
      3月初,召开北白村“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恳谈会,邀请到县有关部门领导,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北白村两委干部、致富能手等,为助力北白村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并在会上申请到两个项目,为北白村发展提动能、添实效。
      定期召开北白村“两委”重点工作研讨会,包村干部牵头负责,靠前指挥,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和征求意见等方式,做到边调研边办事,针对56条社情民意,推动形成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着力化解难题,把难点痛点变成亮点拐点。
推进社会治理,“办”实事“评”成效
       为进一步延伸“六乱整治”成果,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从去年十一月起,北白村每月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模范户、先进户、上进户评选工作。先由网格管理员在网格内进行一轮初选,再由书记、村长率队打分、挂牌示范,为获得荣誉的户子奖励米、面、油、豆腐等生活必需品,对应的网格员也在当月考核中获得加分。月月评先进,户户争上游,截至目前,全村已评选出模范户3户,先进户3户,上进户190户。“家门口的卫生打扫干净了,看着整整齐齐的院子,大家把日子过好的心劲儿更足了,也更有奔头了。”刚评上上进户的村民说。

      变“等群众上门”为“送服务上门”,党支部动员党员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成立“北白村扬帆志愿服务队”,开展从摇篮到摇椅全年龄段服务,共开展助老助困、义务理发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1次,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在今年2月太原市尖草坪区出现新冠疫情阳性病例后,北白村迅速响应,在进村处设置卡口,党员、志愿者纷纷主动请缨,在卡口处进行24小时轮班值守,对外来人员严格执行测温、验码、登记三道程序,牢牢守住脚下的一方土地,在抗疫实践中书写北白担当。
      为加强网格管理员、信息员队伍建设,激发工作动力,阳曲县北白村党支部对其进行量化考核。相继出台《北白村网格管理员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北白村网格信息员工作绩效考核办法》,从基础业务、工作积极性和群众反馈三个方面进行测评,单月打分,季度晾晒,确保“六步闭环”法形成长效机制。(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握指成拳强治理的凌井店经验

     “执法队吗,有人在路边随意摆摊卖凉粉,随意倾倒废水,看上去非常邋遢。”日前,阳曲县凌井店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站接到举报电话,执法队员立即赶到现场,拍照、取证,对当事人进行了行政处罚。
      如此高效执法,在以前是很难
的。因为乡镇没有执法权,有事只能找环保、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这样的转变,主要得益于凌井店乡实行了“一支队伍管执法”。
      赋予执法权,推动乡镇由“不能管”向“管得好”转变。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阳曲县凌井店乡把严格落实“一

阳曲县

支队伍管执法”要求作为抓基层强保障促提升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聚焦“执法力度不强”问题,不断创新思路,强化统筹协调,细化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出“‘双组长’联合推动,‘双保障’精准发力”的综合执法凌井店模式,真正破解乡镇有责无权、看得见管不着的困境。
抓党建 促提升
      今年以来,西凌井乡完成了乡行政执法领导小组、综合行政执法队机构组建等工作。行政执法文书全部制定完毕,制度、流程全部上墙公示,办公用房、办公设施、任务用车等软硬件保障全部到位,切实提升了乡行政执法队联动执法能力。
      西凌井乡行政执法队在多次观摩学习的基础上,还邀请国土、环保、安全等职能单位有经验的老同志到乡组织业务培训,有效解决了“不懂执法”的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执法队坚持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有效解决了“不会执法”的问题。在确定培训的人员时,乡党委负责人要求所有符合考取执法资格证的人员全部参加执法培训,为当下和今后解决了“无人执法”的难题。
      为消除执法盲区,该乡执法队还将“发现问题、报告问题”的责任下放到网格员身上,做到“一张网格管治理”,让小事解决在村内、大事控制在乡内,全面消除监管执法盲点,“管得了看不见、看得见管不了”的难题也得到有效破解。
建阵地 搭平台
      凌井店乡首创将综合执法工作站建在乡派出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确保交流沟通“零距离”、服务群众“零延迟”、公正执法“零失误”。实行乡长和派出所所长“双组长”负责制,同时,纳入司法、市监、应急等部门配合,并根据执法内容和要求进行调配和充实。
组队伍 强制法

      在综合执法队伍的基础上,将护林员、计生信息员、文化专管员、全科网格员、三级网格员等多员合一网,充分发挥人熟、地熟、基础信息熟的优势,将日常执法与综合执法相结合,协同作战,加强日常监管,还在私挖滥采等违法行为多发地接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网,形成“场地统一、人员集中、信息互通、处置联动”的保障机制。特别是7月7日晚,接到群众关于私挖滥采举报后,乡综合执法队、村主干与乡派出所等联合出动,查获铲车一辆及相关人员,目前案件正在查办中。
      截至目前,凌井店乡2022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检查40余个,完成简易案件6件,一般程序案件2件,罚没款5000元,并完成了加油站、化肥地膜销售店抽查任务。做好了市场主体疫情防控工作和对流动饭店、小作坊、小摊贩等业态监督检查。(阳曲县凌井乡党委)

山西•太原

古交市

古交:“四个挂钩”激发“头雁”干事创业

      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始终把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农村治理能力的破题之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如何有效激发村干部动力、充分发挥出“头雁”作用等问题,通过“四个挂钩”,调动起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让村干部干有动力、干有方向、干有回报,夯实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村主干待遇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 
      村“两委”主干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如何解决?古交市把村“两委”主干待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以提升待遇激励村干部主动作为。 
      合理核定报酬标准。依据工作实绩,按照不低于古交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标准核定村“两委”主干报酬,“一肩挑”的按不低于3倍标准核定报酬,并每年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常增长。古交市2022年度“一肩挑”的主干岗位报酬达到60060元,较去年增长5160元。科学优化报酬比例。对村“两委”主干实行“岗位基本报酬+岗位绩效报酬”的报酬发放结构,将村“两委”主干岗位基本报酬由1200元/月提高到3000元/月,并递进式调整两项报酬比例,将比例从目前的6:4逐年过渡到4:6,进一步强化绩效报酬的激励作用,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时,制定“6+7”负面清单,明确停止发放基本报酬、不予发放绩效报酬的情形,引导主干勇攀高线、坚守底线,持续激发履职动能。 
村主干待遇与星级化管理挂钩 
       实行星级化管理后,如何让村“两委”主干主动“争星争先”?古交市把村“两委”主干待遇与星级化管理挂钩,充分发挥出星级化管理的激励约束作用。 
      争星争先奖励先进。将村“两委”主干岗位绩效报酬与星级评定结

古交市

果挂钩,确定基础星级以后,按照星级评定结果,每年度每增加2个考核星,发放2000元;每增加1个其他星,发放1000元,并按星级评定结果增缴养老保险1-2百元,按离任时星级差异化提高离任待遇每月1-2百元,正向激励“先进干部”。分级分档激励后进。岗位绩效报酬按照星级评定结果,分级分档按年度发放:考核合格及以上的,绩效报酬全额发放;考核基本合格的,按不高于绩效报酬总额的70%发放;考核不合格的,绩效报酬不予发放,且每减少1个星级从绩效报酬中扣除1000元,“逆向激励”鞭策“后进干部”。同时,鼓励村干部连选连任及长期任职,对业绩突出、星级较高的,通过专项招聘考录公务员、纳入事业编制或享受同等待遇;对符合条件的每人每年发放100元工龄补助;鼓励村干部进行学历提升,对任职期间取得大专、大学、研究生学历的分梯次一次性奖励1-3千元。
其他成员报酬与主干报酬挂钩
      此前,主干外“两委”其他干部的待遇较低,与主干待遇差距越拉越大,往往产生“主干忙着转、委员闲着看”的现象。如何调动其他干部的积极性、凝聚班子合力?古交市把其他“两委”成员报酬与主干报酬相挂钩,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与主干报酬捆绑聚合力,按照本年度村“两委”主干实际发放岗位报酬的25%核定其他“两委”成员报酬,由此一来,其他“两委”成员报酬平均涨幅约80%,由8000元提高到平均1.5万元,较之前有了显著提升。一方面,调动了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凝聚了“一班人、一条船、共进退”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由于实行“一肩挑”的主干报酬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倍核定,班子成员待遇“水涨船高”,明显高于实行主干分设的2.5倍,进一步树立了“一肩挑”的导向。按考核发放报酬增动力,按照“以贡献定报酬,凭能力定待遇”的原则,由各

乡镇(街道)党(工)委参照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实施细则,因地制宜制定“两委”主干以外班子成员岗位报酬的具体考核、发放办法,让“能者多得、庸者少得”,推动班子成员由“推着干”向“抢着干”转变。
村干部报酬与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
      当前,古交市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发展较为缓慢,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经营性收入占比较少,村“两委”干部作为发展本村集体经济的“领路人”,如何推动其主动破题,因地制宜挖掘本地潜力?古交市把村干部报酬与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健全完善奖励机制,以“多得”激励村干部“多劳”。
      设立“成效显著奖”。在太原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奖励资金的基础上,古交市级配套100万元财政资金,划分4类14档,对获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突破奖”“增幅奖”“质量奖”“贡献奖”之一的村奖励2-50万元不等,树立起大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鲜明导向。设立“突出贡

献奖”。在本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有结余、本年度有承担能力且不影响公共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拿出当年度村级集体生产经营类收益中不超过10%的部分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村“两委”干部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员,持续激励农村“头雁”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骨干有力民富村强。随着《古交市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管理暂行办法》的全面实施,在古交乡村大地上,一颗颗种子在希望的田野上奋力生长,一个个拼搏的身影奋力谱写着乡村振兴新篇章。(中共古交市委组织部)

山西省古交市:生态优先 绿色转型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托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对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着环境污染、资金缺乏、缺少人才和转型意识不足等诸多困境。如何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并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与主题。作为全国主焦煤基地之一的山西省古交市,“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 近年来,古交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不断破除对资源型经济的路径依赖,以创新驱动和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谱就了我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山西省古交位于省城太原市西北部23公里处,市域总面积1551平方公里,21.07万人口,其中城镇人口15.9万人。境内山岭连绵,沟壑纵横,地貌特征为“一河三川”,是全国焦煤生产基地,也是吕梁山东麓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连接省城太原和晋西北的现代化工矿城市。1958年,设立太原市古交工矿区,1988年撤区设市。 
      古交,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资源型经济转型,是摆在古交市委、市政府领导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近年来,古交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奋力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传统煤炭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生态环境持续变好,逐步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变、由变到好、由好到美”的全面蜕变。 
夯实基础 新环境中扎实“改革的根” 
     能源产业是古交市的传统产业、基础产业。在对待煤炭产业上,古交市做到了“两点论”,既清醒地认识到化石能源终将枯竭这一现实趋势,不断增强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又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巩固煤

古交市

一、古交市沙棘产业研发中心成立
       2019年6月13日,中北大学与山西饮领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校企联合成立“古交市沙棘产业研发中心”。充分利用中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在科学研究、科技人员等资源以及生物材料与发酵研究所在沙棘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方面的技术成果,利用引领生物科技公司生产、试制及装备产业化优势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高沙棘生产与质量控制水平。研发中心围绕山西省特色植物沙棘精深加工和功能成分利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开展系统研究与产业化示范,为提升山西省沙棘资源利用深度、利润空间提供产业化技术支撑,对古交市沙棘产业发展及经济转型起到示范促进作用。 
二、古交生态国防城启动 
      2021年7月27日,古交生态国防城项目奠基仪式在古交市河口镇紫金沟口隆重举行。古交生态国防城项目是古交市政府和中科盛联集团开展政企合作,以国家生态环境部倡导的“EOD”模式为指引,以PPP模式为实施路径,打造“生态环境修复+国防特色产业融合+文旅持续引爆”的联合开发模式项目。项目一期总体规划区域约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0亿元,预计拉动外来投资约150亿元。项目坚持边治理、边开发、边运营,有利于全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统筹生态治理和产业植入,推进绿色转型进程,标志着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将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古交市转型发展蹚新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秦晋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全力推进
      2021年8月13日,古交市秦晋煤矸石循环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2亿元,分为两期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消除煤矸石、建筑垃圾乱堆、乱倒、重污染等现象,还可每年向社会提供两亿标块优质、节能、环保、绿色的新型墙体材料,安置新增就业150

炭优势、做强能源产业,打造省城“综合能源输出基地”,无论是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还是对古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2020年以来,古交市深刻把握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部署要求,把大力推进煤电化清洁高效转化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改革和转型的先着棋,统筹把握煤矿行业清洁、高效、绿色、智能化发展趋势,延伸煤炭产业链,实现煤电产业清洁化、清洁产业规模化。
      古交举全市之力,积极推动煤炭产业高效绿色智能发展,支持矿井加快应用5G技术、实施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利用率,积极引导煤炭精深加工产业向环保型、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全面深化与西山煤电(集团)的合作,积极争取“十四五”期间上马建设年产500万吨的杨庄煤矿和兴能电厂四期。加强加大对煤炭洗选加工业的整合和改造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高洗选煤企业的自动化、高效化、标准化水平。 2020年,古交市压减煤炭产能159万吨、退出焦化产能160万吨、淘汰落后洗选煤产能5396万吨。 
      古交市全力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持续在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开发上做文章,推动了能源供给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由“煤—焦—冶—电”向“煤—电—热—材”产业格局转变,由主焦煤生产基地向综合能源输出基地扩展,构建了清洁高效合理的能源体系。 
开拓产业 矸石山上开出“转型的花” 
       在古交市,不仅传统煤炭产业延长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探索新兴产业的步伐也在加速推进。近年来,古交市全面落实省委、太原市委关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结合古交的产业基础、发展优势,精心谋划布局,加快转型蹚新路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能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一区多园”布局,积极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着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余人,真正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为古交市推进传统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循环经济增添了强大助力。秦晋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经过前期对接,从选址立项到开工建设不到两个月时间,充分体现了古交速度,印证了营商环境,树立了标杆示范,对古交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四、古交市“大交通”发展格局形成
     2021年8月27日,古交市东部新城火山片区滨河北路与火山二桥工程提前9个月完成建设任务,正式竣工通车。古交市东部新城火山片区建设项目是古交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城镇扩容提质,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提高路网承载能力,‌‌拉大城市框架,进一步加强汾河两岸城区的‌‌交流沟通,带动火山新城周边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山地康养、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不断丰富转型发展内涵,为古交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古交未来的发展方向,古交市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积极谋划,全力推动,把单链条的小项目培育成多链条的大项目,把大项目做成技术领先、规模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奋力推动形成“小项目铺天盖地、大项目顶天立地”的生动局面。
生态筑基 发展路上长出“绿色的林”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古交市委政府领导站在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改善生态,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古交。
一、坚持全域治山,厚植绿色根基

      古交市坚持高标准保护,健全林长制分级责任体系,完善运行机制,推动森林资源保护、灾害防控、国土绿化等重点举措落实落细,促进绿化彩化财化同步推进,增绿增景增收有机统一。把实施“三环生态圈”战略作为长期性战略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生态林业向彩化财化林业转变,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目标。
      以合理利用为目标,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分级分类实施山体破坏面生态修复、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矸石山恢复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动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扎实做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后半篇文章”,强化森林防火与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大力提升山体环境品质,在保护基础上实现利用最大化。
二、坚持系统治水,打造水美家园
      作为汾河流经的29个县(市、区)之一和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古交市不仅是全省“治汾一盘棋”中的一份子,而且作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补水区,是省城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
      古交市秉承“五水同治”理念,实现以水润城、以水养城、以水美城。大力实施河流生态治理计划,稳步推进汾河及狮子河、大川河、原平河、屯兰河河道综合治理,提升河道行洪标准,改善河道环境,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实施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在强渗漏带实施钢坝蓄水、生态补水工程。全面推进汾河古交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生态、涵养水源。提升污水综合治理标准,加快推进城市污水截流、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现雨污合流排水管网全面清零。以河长制为抓手,推动入河排污口全面整治由市区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提高工业废水、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及处理率。同时,积极推进中水利用,鼓励工业企业优先使用再生水

山林休闲游憩廊道、河流廊道、道路廊道,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积极推进交通网络建设。服务保障太原市西北二环高速古交段工程的顺利推进,如期完成屯村—太克线、古交—岔口公路等改建工程,进一步构建畅达的交通路网。
五、坚持防治灾害,保障群众安全
      古交市95.8%为山地丘陵,域内海拔高差1454米,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呈蝴蝶状,地形地貌一河三川,河流总长514公里,山水经由三川最终汇入汾河。近年来,古交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突出重点、综合施策、防洪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一是组建了以抗旱服务队和水务山洪、河道、水保等技术骨干为主的30人水旱灾害防御专业队伍以及乡村两级200余人组成的兼职队伍,初步建成了覆盖市乡村三级的水旱灾防御队伍体系。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实现了雨情水情监测预警全覆盖和信息及时准确传送,为防汛工作决策处置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改善防洪基础设施,通过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建成较为完备的防汛减灾设施。四是完善城市排水功能,确保城市排水畅通。五是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聚力振兴 乡村大地结出“丰硕的果”
      古交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工矿城市,农业产业转型、提质、发展实属不易,品牌创建更是困难。但是,古交市委市政府领导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围绕向山中取宝的思路,对自身资源、地理优势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农业优质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是古交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要求上迈出的坚实步伐,是推动古交“蹚出一条转型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
       古交市牢牢把握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发展新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建设岔口、邢家

提高用水效率,推动建设节水型城市。
三、坚持强力治气,守护蓝天白云
       古交市坚持空气质量改善优先原则,“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多措并举,深入推进重污染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散乱污”综合治理,全面实施散煤清洁化替代,继续开展清洁供暖改造,巩固“禁煤区”成果,强化应急减排措施,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有效整治道路扬尘污染,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四、坚持综合治城,完善城市功能
      古交市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理念,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 
       坚持规划引领,着眼于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承载能力,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统领下,精心做好市政、住房、人防和教育、体育、卫生、养老等领域专项规划,切实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 
      加快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东部新城火山片区12个PPP项目和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扎实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维修改造工程,加快天然气置换工程进度,建设完善智慧水务平台,逐步实现换热站智能节能运行,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规范城市管理,以推进智慧城管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扎实开展“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扬尘、占道经营、违规广告、燃气、渣土、夜市“六个严治”行动。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完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市场化、社会化运行机制。高标准抓好城市游园建设,加强城市建设与公园绿地的融合,建设山体公园、街头公园、滨河公园,构建

社、河口3个乡镇的9300亩农田,复耕复种撂荒地2万亩;完成10.51万亩粮食播种任务,实现粮食总产量1470万公斤目标;推广设施蔬菜建设,全力抓好7110亩蔬菜种植;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扶持欣农、新牧源等开展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启动规范化生猪屠宰场建设和浩瀚农产品冷链仓储项目,形成集养殖、屠宰、仓储为一体的生猪产业链。全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依托大果榛子、沙棘、中药材(药茶)等特色产业,鼓励成立种植联合体,推进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重点抓好农业新能源产业园建设,推进以蓖麻种植为基础的三产融合发展项目落地。继续支持和谐源林麝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福山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园区建设,培育多产融合的规模农业。实施品牌化战略,打响“金牛良品,一见如故”公共区域品牌,打造一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等新型农产品销售业态,实现“古交产品”向“古交品牌”的跃升。
      持续推进榛子、沙棘、中药材3个万亩产业园建设,新增榛子种植面积4400余亩、中药材2800余亩,种植优种沙棘5400余亩,逸香茶叶公司被评为全省药茶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谐源建成全省最大的林麝特色繁殖基地。 
      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试点任务,145个村(居)挂牌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高标准打造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岔口乡关头村入围全省第二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积极创建28个“美丽村庄”和108个“清洁村庄”,改造提升农村户厕5425座,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古交市委书记李卫平指出:古交市将继续保持“归零”心态、“冲刺”姿态、“赶考”状态,跑出加速度,干出新力度,创出新高度,真抓实干、精抓细干、埋头苦干、精抓巧干,继续在做优做强基础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中担使命谋发展、抓改革强转型,统筹推

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古交实际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王宝香 马柳婷)

多元联动解民困 精准帮扶暖人心

古交市

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奋力开启古交市全面振兴崛起的新征程。
      行程万里,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一座城市开启新征程的首要前提。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古交市深刻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项部署和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回应人民期待,在全市广泛开展“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了一系列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在疫情的严峻考验下用点滴行动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温度。
干群联袂齐发力 
——“古交的发展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主人翁。” 
      2019年11月27日,古交市已是冰雪寒冬,市委书记翟永清来到屯兰街道康乐苑社区困难户陈小儿家中,详细询问了解他的家庭情

      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时节,山西省古交市已是花红柳绿,芳草连片,在历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后,各行各业也逐步按下了“重启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重新唤醒了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古交市位于太原市西部,是太原市唯一的县级市,也是全国焦煤生产基地、连接省城太原和晋西北的现代化工矿城市。近年来,古交市紧紧围绕省委“三大目标”和“富强古交、绿色古交、宜居古交、平安古交”的发展思路,全力抓好改革

——山西省古交市全面开展“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

员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体察百姓疾苦,细辨贫困症结,“一对一”“面对面”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除此之外,古交市也十分重视信访工作。据古交市政法委书记李宏刚介绍,古交市市级四大班子领导组建了六个联合接访组,周一至周三专题接访,并形成了“接访—处理—化解”闭环管理模式。古交市把强化信访工作与“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相结合,摸排出446个重点信访问题,并采取措施积极化解,把信访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力推动了两项工作相辅相成,持续深化。 
      据了解,古交市自开展“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以来,全市累计筹集投入帮扶资金90余万元,举办帮扶技能培训10余次,帮扶衣物棉被250余件,米、面、油1260余件,安排就业12人,企业为村级办实事3件,10位民营企业家每人捐赠10万元,共计100万元用于帮扶全市困难群众。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数字,背后承载的是古交市广大党员干部体察民情、扶危济难的拳拳之心,也进一步满足了贫困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
带着感情去帮扶 ——“党员干部要真正了解群众真实情况、感受群众真实疾苦。” 
       2020年5月12日,“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成员来到了岔口乡关头村困难户李平娥家中。李平娥今年72岁,双耳失聪,其丈夫惠保玉77岁,一只眼睛先天性失明,由于长子单腿残疾、次子常年在外流浪、女儿出嫁无暇顾及父母,将至耄耋之年的两位老人缺衣少食,生活十分艰辛。 
      在了解情况后,古交市环保局和西山华通水泥厂共同承担起了对李平娥一家的帮扶任务,为他们带去米、面、油、床单、棉被、棉衣、慰问金等,并捐赠了一头小牛,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让这头“扶贫牛”变成“致富牛”。帮扶同志还为李平娥购买了一副助听器,帮扶组成员去走访时她还没来得及佩

况、健康状况、经济来源、孙儿上学等问题。在听完陈小儿诉说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后,翟书记认真帮他分析了致贫原因,并为他出谋划策,寻找解决办法。临走之前,翟书记握着陈小儿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难及时告诉我,咱人穷志不能短,一定要想办法把日子红红火火地过起来。” 短短数语,如春风化雨温暖了陈小儿和老伴的心,对他家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冬天。
      今年66岁的陈小儿体弱多病,儿子在十几年前因意外去世,儿媳改嫁,把年幼的孙子陈伟丢给他和老伴抚养,从此一家人开始了入不敷出、穷困潦倒的生活,近两年孙子上大学的费用更是让两位老人一筹莫展。2019年11月初,古交市开始开展“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通过拉网式精准摸排对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摸底,当了解到陈小儿一家的特殊情况后,翟书记在短短几天内就为他们安排了新住处,多次走访送去生活用品,并承担起了陈伟的学费。每当谈及这些,陈小儿都难掩内心的感激而热泪盈眶。 
      “古交的发展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主人翁。”翟永清书记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为民情怀,要访疾苦、察民生,摸清吃透困难群众情况,不断将“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引向深入、提质增效,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古交市虽然不是贫困市,但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户一人掉队”的谆谆教诲,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用众人之力,方能无往不胜。在四大班子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下,古交市85个市直部门、条管单位,120个驻地企业,分14个工作小组深入全市14个乡镇(街道)、116个行政村、53个社区开展进村入户“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为了让“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更好地开展,古交市还实行了周一到周三“无会日”制度,让党

戴,在交流中虽听不太清人们在说什么,但她却一直紧握扶贫同志的手念叨着“好人”“谢谢”……
       不用过多的言语,也不用赞美之词,有时候仅是困难群众那一个面带微笑却又眼含泪花的表情,就足以说明“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是真正做到了百姓的心坎里,而这都是帮扶同志们用真心和真情换来的。在帮扶同志看来,“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不是与困难群众谈判,更不是简单的捐款,而是为自己提供了一个找回共产党员初心的机会。他们在做这项工作的同时,也在被困难群众身上坚韧、乐观、淳朴的品质感染着。正如古交市直机关干部赵小伍所言:“通过走访入户,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有了全新的理解,这让我在实践中重温了初心,明白了使命,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企业同行勇担职责,政企联动共克时艰。对古交市贫困群众倾注满腔心血的,除了政府工作人员,还有当地众多企业。在此次“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初期阶段,古交市政府只将80家企业列入名单之中,但令人欣喜和感动的是,目前已有120家企业自愿参与其中,带着感情和责任去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虽然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经济效益全面下滑,但它们并没有因此停下帮扶的脚步,而是彰显出了一种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坐落于古交市的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自“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在11个村确定帮扶对象29户92人,投入20万元为白岸村安装太阳能路灯,投入20万元为原相村完成了自来水改造工程。疫情发生后,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献爱心先锋社团成员自发组织捐款217万元驰援武汉,不顾个人安危主动参与到驻地乡村的疫情防控点,及时为因疫情无法出行、没有收入的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以实际行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领导下红色央企的温暖。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以太原华润煤业有

限公司为代表的古交市企业于风雨之中勇担使命,千方百计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体现了它们对人民的情感和对国家的情怀。翟永清书记多次强调,要真正了解群众情况、感受群众真实疾苦,带着感情去帮扶。在古交市,无论领导干部、党员个人,还是企业团体,都在践行着“用真情换取信任,用真心捂热民心”的实际行动。
精准帮扶求长远 ——“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在物质上帮助,更要在精神上鼓励。” 
      “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开展半年多来,古交市始终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卫计局为71岁困难群众赵润亲承担治疗肺气肿期间的全部住院费用;常安乡帮助困难群众张爱奎家吊顶、刷墙、油漆窗户,改善生活条件;检察院为5户因病致贫家庭办理了慢性病医疗救助;共青团为100个困境青少年圆梦微心愿……但无论何种帮扶,古交市在改善群众物质条件的同时,更力求为他们带去精神上的鼓舞,激发扶贫内生动力,其中以就业扶贫和教育扶贫为重中之重。
      扶贫先扶志,就业是民生之本。2019年12月16日,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对于原相乡原相村张平只一家来说,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张平只28岁的儿子张学彬被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招收为机运队焊工,月薪3800元并享受“五险两金”。几年前,张平只因意外事故致4级伤残,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治疗医药费高昂,儿子高中毕业后一直无业,生活入不敷出,如今儿子工作问题解决了,使这个极度困难的家庭又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终于也能靠自己的努力让爸妈过上好日子了!”这份工作,给了张学彬向前的动力,也给了一家人生活的底气。
      扶贫要扶智,技能为立身之要。对困难群众来说,学一技之长,拥有一份工作,比给钱给物更

重要。2020年5月11日,古交市举行了劳务品牌创建签约仪式,与2家培训机构负责人签订劳务品牌技能培训项目合同书,合作打造古交市汽车线束工、物业、康护三大劳务品牌,展开“订单式”培训,共计开发4000余个工作岗位。为了帮助像张平只一样的困难家庭,这些岗位优先向全市“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服务对象和采煤沉陷区居民推荐,以求达到“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治贫必治愚,教育是脱贫之基。走访组最后来到了常安乡郭家梁村李美旺家,李美旺患有脑出血、肝硬化等疾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说起当年女儿李树宏大学学业难以为继、读高中的儿子李慧东为姐姐想要辍学打工的伤心往事,李美旺的妻子依然会泣不成声。随着“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的逐步开展,古交市教科局在了解李美旺一家情况之后,经研究决定每年资助李慧东3000元生活补助,直至其大学毕业;推荐李树宏到古交市实验中学从事临时代教工作,并鼓励其参加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想到家里即将飞出两只“金凤凰”,李美旺的妻子频频向教科局负责帮扶的同志们鞠躬道谢。 
       让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事,也是古交市“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的必答题。为了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古交市教科局充分利用于2018年成立的教育基金会,进行了帮扶再延伸、服务再扩大行动,针对全市建档立卡、残疾、低保、特困学生推出了系列帮扶措施,向排查出的889名全市“四类”困难学生每人资助500元,共计资助金额44.45万元。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防止了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现象,在教育战线上为民解难题。 
      真正脱贫,既要有志气,更要有智慧。无论就业脱贫还是教育脱贫,其本质都是变被动的“输血扶贫”为积极的“造血脱贫”,这是古交市“大帮扶、大走访、大服务”活动

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反贫困斗争的必胜法宝。
      实干有为,奋斗终成。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还会有更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发生在古交市这片热土上。坚守初心使命,做好疫情“加试题”,助力脱贫攻坚战,转型发展蹚新路,古交一直在冲锋。

古交永树曲村:“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古交市

章,将基层治理做密、做细、做贴心。
建好两级党组织,强化红色“小网格 
      永树曲村积极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村党支部下设三个微网格党小组,每一名党小组成员都纳入网格党组织管理,担任微网格员,推动党建工作力量全覆盖。通过对村全域划片包联,全域监测,风险隐患点专人管理、定期巡查,着力把网格阵地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党员教育的主场所,做到“党员进网格,服务心贴心”。
编好三张服务网,推动民生“大服务”
     织网定格织密“责任网”,党员、护林防火员等为兼任微网格员,发动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企业参与网格化治理;激活基层治理“民心网”,建立重点关注人群档案,开展微网格内党员企业共同包联困难群众“双包联”活动,做到重点人群、弱势群体实时监测,适时

      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太原古交市永树曲村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围绕网格化精细管理,探索形成了“二三六”工作法,即建好两级党组织、编好三张服务网、当好六种工作员,同时在用好“一老一少一委员”上下功夫、做文

帮扶;强化管理绘制“便民网”,将党建综治、社会保障、信访矛盾、疫情防控、医疗服务等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事项纳入网格管理,实现统一布网、网中有格、格内定人、人尽其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当好六种工作员,身入心入村街巷
      永树曲村积极发挥网格化管理“六员”作用。当好信息员,精心采集村民信息,对所管片区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当好宣传员,开展各类政策法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熟悉并受益于党的惠民政策;当好服务员,村内开展好帮办代办业务,帮助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当好联络员,在实际工作中,耐心听取村民的心声,了解群众的需求,服务好村民;当好调解员,化解网格内不稳定因素,积极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矛盾调处工作;当好排查员,坚持常态化排查,及时发现村内潜在隐患,早解决、早上报。永树曲村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用好“一老一少一委员”,提升村民幸福感
      每个微网格配备“一老一少一委员”,“一老”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德高望重者,“一少”即青年志愿者和年轻入党积极分子,“一委员”即村委委员。“一老”说话有份量、热心肠,专门协调解决矛盾纠纷,“一少”勤快有活力、信息技术能力强,平时线上宣传、需要跑腿的事由他们来干,“一委员”心怀责任,身体力行,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对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在基层。发动村里护林员、地质灾害监察员、食品药品监督员、妇联工作指导员、驻村企业联络员等人群兼任微网格辅助员,多位一体,将永树曲村人、事、物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围,实时监测、适时帮扶,让村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永

树曲村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以“全员网格”疏通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小事一格办理,大事全面联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小网格撬动大治理,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古交注入了强大动能。(古交融媒体中心)

古交市:精准施策稳就业 夯实民生“压舱石”

      业稳,人心安,信心足。无论“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都排在首位。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今年以来,古交市坚定不移稳就业、增收入、提技能、聚人才、促和谐、优服务,加大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力度,多措并举保持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截至目前,新增城镇就业2942人、完成目标91.9%,失业人员再就业1587人、完成目标61%,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9人、完成目标55.2%,转移农村劳动力498人、完成目标49.8%,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2%以内。
      实施招聘用工服务行动。开展现场招聘会6次,吸引优质企业155家,提供岗位5600余个;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线上招聘活动45次,提供岗位3500余个;直播带岗2场,提供岗位1万余个。
      开展技能提升行动。发放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3673张,累计培训327人(其中企业职工培训298人、创业培训2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500人的13%,正按政府采购流程,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确定相关培训机构。
      利好政策兜底保障行动。提供创业担保贷款54人、831万元,把

古交市

创业者“扶上马、送一程”;兑现灵活就业人员补贴74人、34.82万元,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614.58余万元、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补贴23.53万元,帮助80余户企业稳定就业岗位19000余个;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5.5万元,失业保险金54.17万元,失业补助金12.27万元,有效发挥扶持效应。
      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行动。把农民务工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印发《古交市推动农民务工就业稳规模强技能提质量的实施方案》,协同推进省际输出就业755人、省内转移就业3426人、在乡就业创业5655人;持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征集机关企事业单位见习岗位234个,发放见习补贴193人、95.89万元;完成50名卫生系统人员、81名研究生到村(社区)任职、20名综合行政执法队人员、27名“三支一扶”公开招聘(招募)公告发布、网上报名、资格初审、笔试考务工作。
      “端稳饭碗,才能安心。”这是很多劳动者最朴素的愿望。下一步,古交市将坚决扛起保就业、稳就业政治责任,积极落实省委市委进一步扩大和稳定就业相关政策,创新工作举措,积极助推校企合作,做好企业用工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稳住就业基本盘,筑牢民生压舱石。(古交融媒体中心)

文明吹新风 润物细无声

     疫前线,志愿者们贴心服务、耐心讲解、暖心关怀,构建起一条“红色”防线;十字街头,一群“红马甲”弯腰拾垃圾当起“护城使者”;宽敞教室,一场场音乐党课的文明活动将党群紧密结合……行走

古交市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古交作为”

在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的大街小巷,环境干净整洁,交通畅通有序,志愿服务随处见,文明新风扑面来。
      文明,作为评判一座城市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准,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与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太原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试点,古交市委、市政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聚焦“三抓”,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古交走深走实。
抓阵地建设,传播新思想有魅力
      全力打造“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古交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场所于2021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750平米,按照功能划分为科学理论实践区、志愿服务工作区等7个功能区域。其中,“文明实践工作室”区域设置,不仅解决了古交市民间艺术、书法、美术和摄影4个艺术协会长期没有固定活动场所的问题,而且4个艺术协会的多位知名艺术家自愿长期担任文化传承志愿者,义务服务古交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让中心文明实践阵地有载体,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在“志愿服务”区域,帮助群众实现微小心愿的“微心愿”树枝繁叶茂,已是硕果累累。为激励更多人参与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来,“志愿之星”评比墙按月、季、年定期评比优秀志愿者,“爱心加油站”既是志愿者积分兑换场所,又兼具古交本土文创产品及古交特色产品的宣传窗口,助力古交高质量转型发展。同时,整合利用文化宫城市书房、益农信息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更好地搭建服务群众的桥梁。
      线上平台与古交市融媒体中心协同运行,在“智慧古交”手机APP内和“古交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平台开发“文明实践”模块,实现文明实践网络化管理,所辖13个乡镇(街道)实践所、162个村(社区)级实践站实现三级联动。

抓队伍建设,开展新服务有活力
      构建“1+13+x+10”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全市组建“1个总队、13个中队、Χ个小队+10个特色大队”的覆盖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网络。
      中心所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87支,同时广泛吸纳更多志愿服务队伍加入到文明实践工作中,目前,在文明实践平台共有384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11000名,建设志愿服务站43个,志愿服务岗50余个,组织志愿者培训10次。搭建理论政策服务、教育服务等六大平台服务群众需求,努力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抓活动载体,创新新生活有动力
      “网络课+”让文明实践入心田。聚焦首要政治任务,为系统全面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等内容,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三晋先锋、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等网络学习平台,组建宣讲队伍走进社区(村)宣讲党史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微党课+”让文明实践接地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开展“微党课+”入基层润物细无声志愿服务项目。活动通过“微党课+艺术课”的形式,将文明实践工作与服务群众文化需求有效结合,使文明实践活起来,使党的科学理论宣传更接地气。其中音乐党课采用“微党课+音乐课”的形式,通过宣讲志愿者和音乐教师志愿者面向群众授课,让群众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养料,从革命歌曲中获得能量。文明实践系列课,采用“微党课+剪纸(书法、国画、摄影)课”的形式,由文明实践工作室古交市民间艺术、书法、绘画、摄影4个艺术协会的艺术家,作为文化传承志愿者,分别开设相应的艺术课程,通过艺术形式讴歌党的光辉历史,展现新时代古交发展美景,提

升群众幸福感。自2021年4月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共计开办81期,受众约800人。
      “志愿红+”让文明实践见实效。志愿服务项目化。围绕文明实践工作要求,针对不同群体,组织开展了“关爱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计划”“大山里艺术的创想”“微党课+”入基层润物细无声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品牌化。努力打造具有古交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音乐党课”以创新更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方法为突破口,已成为古交新时代文明实践一个靓丽的品牌项目。以“爱心加油站”为平台,邀请太原电视台新闻快车记者化身为品牌宣传志愿者,开展“品牌推荐,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视频直播。20余款特色好物、18轮抽奖、360余份礼品、近4个小时的直播,在线观看量达1.7万人,有效提升了本土企业形象、带火了本土特色产品,拓展了销售渠道。“大山里艺术的创想”曾荣获2020年山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暨“扶志扶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微党课+”入基层润物细无声等4个志愿服务项目入选2021年太原市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赛复赛。志愿服务常态化。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把文明实践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中。融入文明创建工作,持续开展“靓丽星期五”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文明交通劝导等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融入基层服务,10支特色志愿服务大队紧密结合服务内容积极开展义诊、助农、疫情防控等活动。同时还融入文化传承、融入践行主流价值等多个方面。
      奋斗答卷鼓舞人心,壮阔征程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古交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吸引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红色阵地作用,广泛发动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古交市将努力打造更多更好的具有古交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在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为古交从“二次创业”到“二次腾飞”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贡献力量。(中共古交市委宣传部)

河口镇:党建引领“抱团”发展 吹响联建共建振兴“号角”

      知名的野果挂在枝头,随风摇摆。在霜露洗礼下,灌木丛显出一片浓红。无论是山地阳坡,还是沟沟坎坎,并不起眼的荆条,一棵棵、一丛丛,倔强地疯长着。过了寒露和霜降,山西省古交市河口镇漫山草木的色彩变得愈加丰富。
      河口镇的栲栳村、耿家庄村和后沟村,山林交错,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不仅有好风景,而且还有“好钱景”。河口镇栲栳村党支部书记张平则坚持党建引领,带着“两委”成员及相关农企人员,跑山头,探边沟,整合三个村子资源,擦出了“抱团”发展的火花,通过产业“抱团”链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宜居宜业,带动农民持续增产增收。
夯实政治根基 增强农村“主心骨”
       红崖头村是栲栳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村民出村或到相邻的耿家庄村,都要走个大土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变了样,土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平直大马路,村民出行甭提多方便了。”村民老弓对今年新修的这条路赞不绝口,而这也是栲栳村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的具体举措之一。
       “路修好了,村民出行方便了,与周边村庄联系也紧密了。”张平则说,栲栳村、耿家庄村、后沟村三村实行“片区联建发展”,将改变单个村庄受到的资产、资源限制。与此同时,三村共同打造片区党建共同体,推进支部共建、振兴互促,从而推动区域整体蝶变,为乡村联片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抱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

古交市

济,就要牢牢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耿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说,耿家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将发挥党组织阵地优势,设立三村共同发展的联络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抓班子、带队伍、促增收、推发展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打造企业文化与村级文化融合的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整合多种资源 下好产业“一盘棋” 
       河口镇地形多为黄土丘陵和山地,山上长满了荆条。进入深秋,荆条叶子开始风干、脱落,荆丛露出了筋骨分明的枝条。
       荆条适应性强,生长快,不仅便于荒山绿化,而且荆条中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等,经加工后可以用做牲畜养殖的饲料。河口镇后沟村党支部书记介绍,目前,后沟村立足实际,发挥荒山荒坡上已种植有荆条的优势,引进荆条加工企业,在荆条饲料加工上展开积极探索。
       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成春。当下,面对荆条饲料加工的产业新路径,栲栳村、耿家庄村联合后沟村,共同“抱团”发展荆条饲料产业。“目前,市场上荆条收购价每吨150余元,三个村的荆条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一笔可观收入。”张平则说,三个村联合起来发展荆条饲料产业,可提高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而且通过引进加工企业,开展村企合作,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条,还可带动整个古交市荆条饲料产业发展。
推进互联互通 携手开创“新图景”
       天然的水源、充足的光照,在栲栳村的阳坡上,村民张二毛利用天然地理优势,开始了自己的养蜂事业,而以此为起点,栲栳村的养蜂产业随之发展起来。
       而后沟村的温家山,每到收获季节,这里香甜可口的华阴杏挂满枝头,呈现硕果累累的金色世界,成为古交及太原周边游人的采摘打卡地。“在已有的华阴杏产业园的基

础上,我们将积极发展杏脯、杏罐头等深加工产品,当然还得积极寻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帮助解决杏花春天受冻问题。”后沟村党支部书记说。
       “结合各村产业优势,我们提出了带领片区共同发展的‘2+3+5+x’的模式,其中,耿家庄村打造党建阵地、艾草种植产业园;后沟村建设蛋白桑种植产业园、高蛋白(荆条)饲料加工产业园、华阴杏产业园;栲栳村发展土地托管示范区、林麝养殖园、日光温室产业园、水产养殖园、传统乡村文旅体验园,以及养蜂产业、林下养殖、农产品加工集散等。”张平则说,“三村同牵手”共同在党建引领下,全面推进“党建引领、支部领办、企业出资、群众参与、联建共建”的工作机制,“抱团前进”推动各项工作快速发展。
       一根筷子容易断,成把的筷子折不断。栲栳村、耿家庄村、后沟村在河口镇党委领导下,乘势扬帆起航,携手开创合作、发展、共赢的崭新局面,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乡村振兴跨步向前,扮靓“美丽家园”,绘就“共同美景”。(中共古交市委宣传部) 

夯基创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之古交实践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
保障。
      11月11日,山西省古交市宣传系统党委组织所有党委委员、各支部委员赴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坝陵南街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开展了一场以“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党员研学活

古交市

动。
      今年以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在古交市宣传系统党委深入展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该党委蔚然成风。
健全制度 高位推动
       近年来,古交市宣传系统党委把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学习机制作为增强学习实效的关键来抓。
     首先,建立支部互鉴互学机制,采取中心组学习暨支部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互动,将党委中心组学习开到各支部,支部间相互参观学习、交流经验,达到了取长补短、共促共建的目的。其次,建立领导机制,明确党委、支部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既要抓业务,也要抓学习,做到责任一体。三是建立督查机制,对党委部署的学习任务都落实到各支部,定期检查通报,促进学习任务的落实。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把考学、评学、述学列为年度考评内容,作为考核领导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五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议,督促各支部加强阵地建设,确保宣传文化意识阵地安全。
搭建载体 拓展阵地
      搭建学习载体,创新丰富多彩的多种学习教育活动,让古交市宣传系统党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沉下心教育培训。邀请太原市委讲师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科员王琪为系统全体党员作了“新思想在山西”专题辅导;集中观看了市委书记李卫平在古交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轮训班开班式上的报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在资源型地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上勇蹚新路》专题视频。
      走出去观摩学习。组织党员赴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等地进行参观学习,观看红色专题

片,重温入党誓词,激励和引导党员牢记初心使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
      高质量主题党日。开展了10次主题党日活动,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
 创新方式 激发活力
      “大家记得打卡。”11月14日是星期一,又到了古交市宣传系统各支部的每周打卡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支部的组宣委员王婧早早地就在单位工作群里提醒大家,把上周学习强国每日积分明细截图打卡。一直以来,古交市宣传系统创新学习方式,坚持“每日一提醒、每周一打卡、每月一抽查、每季一通报、每年一总结”的“五个一学习法”,不断推动“学习强国”学习常态化,有效提高了系统干部群众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古交市宣传系统党委通过健全学习制度、搭建学习载体、创新学习方式,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今年前三季度在全市“学习强国”积分中排名前三;责成专人负责信息采编并及时报送市委组织部,1至6月在市直党(工)委信息报送及采用工作中排名第二。古交市宣传系统党委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中共古交市委宣传部 弓忠义)

古交市:“五星”模式让办税走“新”更暖心

     “智能了,申报表可通过触控显示屏自助打印,这可比以前在柜台排队领取报表方便多了,办税服务厅的功能分区划分明显,让我们纳税人进入大厅后能够一目了然,根据业务需求自取所需,办税效率也比以前快了太多。”在山西省古交市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内,刚刚

古交市

办完业务某公司办税员张会计高兴地说。
      2022年国家税务总局古交市税务局被确定为太原市税务系统税费业务集中处理中心、智控中心“双中心”运行模式的试点单位之一。围绕“以数治税”打造智慧税务新模式,古交市税务局对原有办税服务厅进行了升级改造,集中全局力量组建了智控中心,并将智控中心前置到办税服务厅,与办税服务厅税费业务集中处理中心肩并肩服务,确保“双中心”运行实现五个特点的星级服务。
     在服务智能化上,将涉税信息“电子化”,并通过高清宣传屏和触控显示屏,对税费政策宣传、办税缴费操作流程、涉税报表线上自助打印等信息进行滚动播放。
      在服务精简化上,新升级的办税服务厅设有导税台、简事快办工作组、自助办税区、窗口办税区、复杂业务处理组、疑难业务处理组、税费争议调解室、税费咨询辅导组、电子税务局后台处理组九个功能区域,将办税缴费事项划分为简单事项、一般事项和复杂事项,并通过导税台枢纽分转到8个相应
的功能区进行办理。
      在服务个性化上,税费争议调解室对有争议的涉税信息点对点进行个性化解决;税费咨询辅导组通过远程帮办,精准解决税费咨询等个性化需求;电子税务局后台处理组集中处理线上申请,跟踪提醒限时流转类业务。
      在服务高效化上,新升级的办税服务厅不用挂号排队等候,纳税人缴费人由导税员分转到相应功能区,实现简单事项、一般事项、复杂事项分别在1分钟、5分钟、20分钟内即可办理。
      在服务温馨化上,工作人员着装规范、仪态端庄,服务言行文明、耐心细致、业务熟练,让纳税人缴费人仿佛置身于温馨的港湾,有了更多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较高的满意度。
      “纳税人缴费人办理古交地区的税费事项,能够享受到智能化、精简化、个性化、高效化、温馨化的办税缴费星级服务。”这是广大纳税人缴费人对国家税务总局古交市税务局升级改造的星级办税服务厅试运行的综合评价。(中共古交市委宣传部)

山西•太原

娄烦县

山西娄烦:精准招商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不断完善创新宽松的政策体系、“三无三可”的营商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以“四大战略”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坚持精准招商,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6月13日至16日,太原市党政代表团赴深圳考察招商,为太原市各级政府部门作出了表率,更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娄烦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扩大有效投资的首要渠道,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娄烦县招商引资工作管理办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双招双引”、以商招商等活动,以突出抓好行业领军企业和“国”字号、“央”字头大集团、大企业尽快签约落地为目标,梳理出以华为山西公司等头部企业为主的重点跟踪服务企业信息表,对标对表推进投资引资工作。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娄烦县委县政府始终树立“促企业发展为项目服务创共赢局面”的“乙方”思维,从企业的需求发展等问题出发,从项目推进的难点、堵点着手,提前做好研究谋划,以最大的热情和诚意欢迎企业在土地税收等基础性优惠政策上全面普惠,在项目的选址、个性化配套服务等各个环节为企业量身打造出“一揽子”方案,持续推进“保姆式”“全流程”的服务,更有“一事一议”的倾斜政策加持,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积极构建党政领导包联企业“直通车”服务体系,坚定企业投资的信心,同时打造“全代办”“一站式”的全流程政务服务环境,努力形成“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

娄烦县

期可信可持续发展”的营商环境,真正地让企业看到投资娄烦、振兴娄烦的美好前景。
      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娄烦县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融合深度突破”,精准发力,全面攻坚,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旅游开发带全局战略、太原市新能源重点县建设战略的“四大战略”,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娄烦县已累计对接42个项目,签订投资协议项目12个,共计12.96亿元,已落地建设2个,投资5.66亿元,多项指标位列全市前列,为该市招商引资工作添注了新活力。 
       为了让合作之路走得更稳、更宽、更远,让项目招得来、留得下、稳得住,娄烦县在搭建完备宽松的政策体系和打造“三无三可”的营商环境上,更是下足了功夫,全力确保让来娄烦投资建设的项目“落地生根”,让在娄烦投资发展的企业“全程无忧”。 

      下一步,娄烦县将把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积极融入省市发展的大局,以更开拓的思路策划项目,更开放的姿态招引项目,更高效的服务保障项目,力争把娄烦早日建成生态更优发展更快生活更幸福的省城后花园,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娄烦力量。(娄烦县融媒体中心)

娄烦:税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添活力增动力

娄烦县

      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地处吕梁山腹地、汾河中上游,曾经是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常年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全年有效日照1460小时,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条件优越。作为太原最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不少工业产业发展受限,光伏作为一项清洁能源产业,适应了娄

烦生态环保建设和产业转型发展需求。
      据了解,娄烦现已建成68个村级电站,1个联村电站,1个集中电站,总规模89.447兆瓦,每年发电量约1.1亿度,预计可持续获益25年以上,电站收益覆盖全县脱贫人口和未解除风险的监测户。国家税务总局娄烦县税务局积极融入地方转型发展大局,以税收政策助力光伏企业“轻装上阵”,让税收成为巩固脱贫攻坚的基石,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专项辅导,跟踪问效
      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初始,娄烦县税务局就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光伏项目小分队”,为企业提供减税降费政策推送解读、涉税业务辅导、诉求收集反馈等工作,确保纳税人懂操作、能申报。项目建设过程中,小分队成员及时跟进,实时掌握建设进度,提供“随叫随到”“就近就便”的常态化服务;并网发电后,持续落实光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增值税即征即退、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并且建立跟踪服务台账,加强申报辅导。 
      作为最早在娄烦成立的光伏公司之一,娄烦县国电中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对税惠的力度感受颇深。“公司成立至今,税务部门给了我们持续发展的底气和动力。光伏项目资金投入大,运维成本高。税务部门的同志多次上门辅导,让我们及时享受到了税收优惠,今年已经是我们第五年享受“三免三减半”政策了,累计减免1140多万元,减少的税款都是‘真金白银’的支持。”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优化服务,提质增效
      沿着蜿蜒的县道罗马线走进娄烦杜交曲镇,一面是碧波荡漾的汾河水库,一面是连绵起伏的山脊,157800块光伏板就分布在这里。这座51.98兆瓦村级联村光伏扶贫电站由娄烦县云顶光伏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建,该项目于2018年6月29日成功实现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7500万度左右,年均纯收益6100余万元,电站收益全部用于扶

贫。
      “现在办税越来越方便,速度越来越快了!”谈起税收营商环境的变化,娄烦县云顶光伏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以前去大厅领发票、办业务,来回需要很长时间,现在只需网上轻轻一点,就可以办理。” 
     近年来,娄烦县税务局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方式,力求打通纳税人办税成本高的堵点。一方面广泛宣传“非接触式”办税的办理途径和办税指南,引导纳税人和缴费人采取线上办理、远程方式办理业务;另一方面畅通纳税人预约服务、咨询、沟通渠道,不断为纳税人和缴费人提供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全面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 
纵横联动,助力发展 
       近日,娄烦县税务局干部走访娄烦县国电中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辅导财务人员填写并提交《退(抵)税申请表》,利用“申请受理—流转审批—退库处理”的闭环办理流程,将增量留抵退税800余万元、存量留抵退税1600余万元快速退至企业账户。 
      “我们要用好国家退税红利,将退税税款购置光伏太阳能板,增能扩容,为娄烦百姓稳定增收添一把力。”该企业负责人说道。 
      自4月1日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娄烦县税务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筛选出符合退税条件的企业,第一时间入企进行政策宣传,让纳税人了解留抵退税的申请流程,确保宣传精准到户。同时加快“内转外不转”的内部传递和审批速度,并且与财政、人行积极协商,开辟退税绿色通道,让纳税人不折不扣地享受退税红利。 
     “光伏、风电等新型清洁能源产业在娄烦遍地开花,娄烦税务将持续落实落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断提升纳税缴费服务质效,为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和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税务力量。”娄烦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临生表示。(娄烦县融媒体中心)

娄烦县:红色土地走出发展新路

     川河畔,新雨过后,薄雾轻笼。出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城,沿南川河向西而行约15公里便来到国练村。在潘南公路西侧的米峪镇战斗纪念广场上,一座大型抗日群英雕像无声地讲述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抗战故事。
    米峪,一方英雄辈出之地。1940年夏天,米峪镇战斗在这里打响,作为驰名晋绥边区的一场漂亮歼灭战,米峪镇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陷,成为晋西北军民抗日战争中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弹指一挥间,八十余载转瞬即逝。当年那场战争的硝烟已随风散去,而那段可歌可泣的战斗历史也早已铭刻在人们心中。 
      如今,国练村走上了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之路,这片曾经被革命热血浇铸的红色土地,正在迸发出新的活力。 
基础设施更完善 
      一大早,娄烦县米峪镇国练村村民就络绎不绝地经过南湾桥,到南川河对岸的蔬菜大棚里干活。有的村民骑着自行车带着农具,有的村民挎着篓子、拿着小铲,准备采摘蔬菜。 
      以前,村民过河并不容易。国练村村民大都住在南川河西岸,而村里的耕地大部分在东岸。要过河,只有两个办法:或者踩着石头过河,不过遇到水位上涨就只能绕道了;或者沿河往东北方向走,经过兴旺庄桥,绕到河对岸,一趟就要多走3公里。 
      前两年,南湾河桥建成,桥的两头是平展展的水泥路,从村里的大道直通对岸,村民再也不用绕道了。村民李栓全说:“现在农机能直

娄烦县

接开到地里,耕种起来方便多了。”
      改善基础设施,建桥修路只是第一步。在市委办公室的对口帮扶下,村里先后实施了“节水灌溉工程”和“国练村后梁提水工程”,有效解决了5500多亩耕地的灌溉问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村里还依托独有的红色旅游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村边到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墓的2.3公里旅游道路进行了重新硬化。这两年,村里先后更换了所有的自来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并对蓄水池进行改造,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基础设施一天天完善起来,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 
幸福指数节节高 
      从米峪镇战斗纪念广场出发,沿着村路向西,路面平整干净,农家院落围墙整饬一新,统一粉刷成深黄色,看上去整洁清爽。 
      走进一户农家小院,小院内,生菜、水萝卜、玉米等长势正旺,绿油油一片。“这两年,家里陆续把整个房屋、院子都翻新了一遍,还种上了蔬菜、水果,住着舒服得很。”村民程师傅乐呵呵地说。 
      走出农家小院,很快就来到了村里的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中心于2019年修建,设有文艺排演舞台、电脑室、棋牌健身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有了漂亮的舞台,这两年,村里连续举办了多场村民喜爱的戏曲演出,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国练村还利用县里拨付的专项资金,对村文化广场进行了全面整修,在市委办公室协调下,文化广场还安装了全套健身器材。小广场已经成了村民休闲健身、放松娱乐的好地方。 
     村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政策的兜底保障。村里对所有学生实施“一生一案”台账化精准管理,确保所有孩子有学上、上得起、不辍学,村里的学生享受了每人2000元的资助,53名学生享受的其他各类教育补助超过12万元。 
     教育医疗事关村民的切身利益,除了教育保障外,村民全部参

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累积报销医疗资金约23.9万元,让村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此外,全村73户85人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正是有了这样的政策兜底和保障,村民的日子过得更有底气。
小康路上大步走 
       一个多月前,娄烦县开展了以“打造省城后花园,建设美丽新娄烦”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周活动,主会场就设在国练村的米峪镇战斗遗址义务植树基地。 
      国练村周边,峰峦叠嶂,河溪交错。“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于这句话,村民王代生有着更为质朴的理解:“谁砍村里的树,就是村里的罪人。” 
       王代生是国练村绿满山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几年前,合作社流转了1000多亩荒山荒坡,持续不懈绿化种树,不仅带动了村里18人增收,也让国练村成为绿树环绕的美丽村庄。 
       老区干群用心呵护一方山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由于紧邻南川河,国练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村里利用市委办公室干部驻村的帮扶资金20万元,实施了“国练村无公害蔬菜种植推进项目”,带动81户村民开展无公害蔬菜种植,经过几年发展,村里5户农户成了蔬菜种植大户。 
      2021年,蔬菜种植大户程俊拴自己掏钱买了大型农机设备,他说:“这几年,在万柏林区对口精准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我家的蔬菜种植规模越来越大,蔬菜直接销售到了万柏林区的河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销路很好,年收入也很可观。” 
      国练村除了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还利用市、县相关资金,投资75万元建设了100千瓦光伏发电站,年光伏收益超过13万元,可稳定受益25年,稳定提高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在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的基础上,国练村借助全市就业服务月活

动,积极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外出务工就业。村党支部书记程建秀及时把最新的就业信息发送到村民微信群中。他说:“村里有70多人在外务工,每人都拿到了2000元的务工奖补资金。剩余的部分半劳动力或弱劳动力60人,村里安排了公益岗位,保障家家有门路、人人有事干、户户有收入。”
       如今,国练村西山的松柏已郁郁葱葱。多年来,人们到这里凭吊、扫墓,陆续种下了大量的树木,人们用这样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那段峥嵘岁月,致敬英雄,汲取奋进的力量,让老区持续焕发出勃勃生机。(娄烦县融媒体中心)

娄烦县:评选星级文明户 人人争当“追星族”

娄烦县

      星高高挂,荣誉带回家。“你家有几颗星?都是什么星?”最近,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的很多乡亲见面时,总会相互问上这么一句。不过,大家口中的“星”,既不是天上的星星,也不是电视里的明星,而是“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中的十颗星。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2021年以来,娄烦县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宗旨,以“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为载体,通过定星、追星、评星、挂星、管星的“五星”工作法,让乡风文明有“镜子”可照、有“标尺”可量,努力营造人人以“星”为荣、创“星”争“星”的浓厚氛围。
     “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以来,

娄烦县杜交曲镇共有1539户参评。经观摩晾晒以及提升行动后,共确定了8户“十星级文明户”。截至目前,各村两委已对全镇772户7星级以上文明户挂上了一块红彤彤的牌子。
      高位推动,建章立制。杜交曲镇结合实际制定了《杜交曲镇“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实施方案》,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抓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孙亚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村迅速落实,建档立册,挨家挨户动员,为全镇“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细化标准,试点引领。细化每颗“星”的创评标准,增强操作性。以羊圈庄村为试点,召集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举办现场座谈会,通过强化典型引路——评选星级标杆——讲述星级故事——现场村民自评,从“十星”中分别选树1名标杆,制作标杆挂历,分发到户,让群众看有标准、学有榜样、行有方向。
      多措并举,广泛宣传。将“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分队入户发放宣传页,在农村、院墙、宣传栏里张贴海报,广泛宣传文明新风,在“娄烦组工”“娄烦宣传”积极宣传创评活动中“星级文明户”典型事迹,积极报道创评进展和创新做法。
      严格程序,优化流程。“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一听、一看、一评议”,形成“争在明处、干在实处”的良好风气。
      评优评先,表彰激励。对评选结果采取“一本存折、一条绶带、一个门牌”“三个一”表彰激励,即按照“一人一折、一事一记、量化积分、动态管理”的原则为每户制定一本积分存折,从“十星”中分别选树1名标杆授予荣誉绶带,为8星级以上文明户统一颁发“星级文明示范户”门牌。
      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对“星级文明户”不搞终身制,每颗星都有相

应的积分标准。18个行政村组织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和相关人员成立了“星级文明户”评审管理中心,进行评审管理,初评完成后,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和公示,确保星级创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每年按照累计分高低排序对农户星级重新评定,对积分高的积极纳入星级户,对不符合星级标准的及时摘除星级。存折积分可在爱心超市兑换物品,“十星级文明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产业扶持、公益性岗位就业、小额信贷、就业创业、优先入党等优惠政策。
      “乡里乡亲,知根知底,你家有七颗星,我家也不能太落后。”
     “我家九颗星了,但要拿满十
星,还得再加把劲!”
      做得好不好,邻居最知晓。“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开始后,迅速在村民中掀起“争星”热潮。
       结果推进,激励引导,鼓励追“星”。实行“星级文明户”创评激励机制,坚持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目标,依靠活动这个载体,借助组织这个平台,使创评过程成为弘扬真善美、激发正能量、凝心抓发展的过程。娄烦县目前已评定“十星级文明户”237户,县里为其中表现突出的50户示范户集中授牌,制成典型视频,大力宣传引导,全县上下“人人动起来、个个忙起来、处处活起来、整体快起来”氛围日益浓厚。(中共娄烦县委组织部)

娄烦县:“五分法”打造“全科网格”治理体系

       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针对县域实际,创造性地采取“五类网格划分法”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全科网格”治理体系,更好地服务山区、老区、库区、生态功能区建设。
      建好普通网格。派驻党建指导员50名,149个城乡网格全部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形成了党建引领网格工作的良好态势。开展“送法上门”服务,网格员上门发放普法宣传手册和开展普法宣传率均达到100%。积极构建“网格员+警员+司法助理员”的治理格局。广大网格员走进百姓家中,加微信、留电话,建立“连心卡”,打破村级治理的“障碍”、激活村民自治的“细胞”,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
感、幸福感。
      用好红色网格。结合党员先锋岗,进一步细化“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骨干党员户”的“红色网格”组织体系,全面整合单元网格内的各种资源,选任有威望、有担当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担任网格长,政治素质强的机关在职党员和村第一书记担任网格指导员,不断挖掘当地红色资源,鼓励网格内住户因地制宜创办“红色旅游农家乐”。全县已经在静游镇峰岭底村、米峪镇乡米峪镇村、娄烦镇城北村、盖家庄乡南峪村、天池店乡孔河沟等村创办红色网格35个。
      拓展库区网格。娄烦镇、静游镇、杜交曲镇地处汾河水库周边,肩负着守护“一泓清水入黄河”的光荣使命。该县在给这三个乡镇划分

娄烦县

网格时,适当扩大地域范围,做到无缝衔接。在网格长和网格员选用上,注重吸纳热心环保事业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志愿者,3个乡镇17个行政村共选用网格员和辅助员62名。对所有网格长和网格员开展了生态环保专题培训。
      强化矿区网格。在尖山矿区和太原煤气化公司龙泉分公司分别建立了专属网格,同时设立小微网格15个,聘用分管安全生产的矿长为网格长,15名矿区安全管理员和离退休干部为网格员,向职工及家属不断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尖山矿区网格成立了党支部,建立10个辅助网格,分别组建1个党小组和1支志愿服务队,构建起了“支部书记联系委员—委员联系党小组长—网格党小组长联系骨干党员—党员联系居民户”的金字塔式网格党建体系,提升服务功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厘清易地搬迁网格。针对易地搬迁村原村落留守人员少、搬迁户居住分散的特点,娄烦县将253名留守人员并入附近行政村网格管理;搬迁到县城居住的8520人,划入居住地网格管理。同时按照原村落建制建立了易地搬迁移民数据库,详细登记每一户易地搬迁移民家庭信息和个人信息,实现了迁出地清、迁入地清、现住址清。(娄烦县融媒体中心)

娄烦县:“星级文明户”助推乡风文明

       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如何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是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面临的新课题。娄烦县以“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为载体,通过设定“十项定星标准、三项评星程序、三个争星

娄烦县

行动”,让乡风文明有“镜子”可照、有“标尺”可量,努力营造人人以“星”为荣,创“星”争“星”的良好氛围。
      “十星”设置定标准。聚焦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梳理形成“星级文明户”十项创评标准:爱党爱国、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孝老爱亲、遵规守法、绿色环保、移风易俗、卫生健康、科教文体。每一方面用一颗星来代表,全部达标为“十星级文明户”。每颗星都有相应的评定标准,“移风易俗”侧重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全县7个乡镇涌现出50多个“嫁女零彩礼”户,带头践行了新时代婚嫁新风尚。
      “三步”评定挂牌子。农户自评。村党支部对照创评标准,发动党员带头示范,带动农户积极开展创建自评,激发农户内生动力,涌现出一批事迹感人、反响强烈的文明户典型。如:静游镇上静游村王爱芬,24年如一日照顾丈夫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抚养丈夫年幼的弟弟妹妹,不离不弃,任劳任怨,始终如一,被评为“太原好人”,感人事迹广为流传。村级初评。各村成立评审组,对照标准逐户逐项进行评定,提出初步的星级评定等级,各村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和公示。乡(镇)复评。乡(镇)党委对初评的“十星级文明户”进行审核验收,并征求同级纪检、公安、信访等方面意见,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形成明确意见后报县文明委认定。在“三步”评定的基础上分层挂牌,对获得“十星级文明户”的家庭由县文明委集中授牌,对“六星级文明户”至“九星级文明户”由乡镇授牌。
      “三策”并举激活力。宣传发动。印发“新娄烦星家庭”“家家争当星级户”“人人争做追星族”等“创评海报”,开设“红色大喇叭”,利用“两微一端”等方式,广泛宣传创评标准、活动内容,提升群众知晓度。抽样调查1.42万余户农户,其中十星级2%,九星级5%,八星级13%,七星级18%,六星级36%。

鼓励调动。将创星活动与乡风文明进万家、陈规陋习大起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工作紧密结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组织交流学习、上门指导、党组织引导、党员示范等方式,鼓励农户向上向善、提升星级,争当“十星级文明户”。奖励联动。创评结果与光伏收益分配、“爱心超市”爱心置换、节日慰问、创业贷款、评优评先等活动挂钩,让群众在参与“十星”创建中培养成为有文化、讲道德、守法纪、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娄烦县将十星评定作为“荣耀品牌”,交友嫁娶看十星、合作创业看十星、经商贷款看十星、评先表模看十星,正在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中共娄烦县委宣传部)

娄烦县: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底,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达到30万人次,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占比提升,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月2日,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消息,该县举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会,并出台《娄烦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2年行动计划》,将按照“两年上台阶”的具体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基础建设,开展景区景点大提升行动,实现娄烦全景化,形成“景区景点+美丽乡村+魅力县城”的全域旅游布局。
      根据这一行动计划的部署,娄烦县将实现景区布局集群化,持续推进高君宇故居纪念馆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强峰岭底村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巩固汾河水库3A级旅游景区建设,启动4A级景区创建;美丽乡村景区化,支持峰岭底村、下石家庄村、罗家曲村、水峪村、河北村、顺道村、孔河沟村、蔡家庄村、东六度村、南峪村等积

娄烦县

极性高、基础好的一批村庄发展旅游,提升省级3A旅游示范村的服务水平;旅游设施全域化,完成1个县级旅游集散中心、启动南出口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北出口农副产品展销服务中心建设,完善4个景区景点游客服务中心(汾河水库旅游景区、孔河沟村、南峪村、东六度村),完善3个旅游驿站(龙尾头村、罗家曲村、康家沟村)建设,重点景区景点停车场、休闲步道、自行车道等项目建设要力争完成并投入使用,支持河北村等村打造特色乡村民宿。
       娄烦县委李树忠书记强调,要强化思想认识,坚定信心抓创建。对娄烦来讲,无论是县情实际还是特色优势,无论是区域定位还是发展方向,推进全域旅游势在必行,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以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切实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事关转型发展、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以全域旅游的大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要聚焦任务目标,狠抓落实强创建。坚持“产业围绕旅游转、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形象围绕旅游塑”,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加大项目建设、打造旅游品牌、促进文旅融合、提升要素供给、强化人才支撑、优化旅游环境,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娄烦县经济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为全面建设生态更优、发展更快、生活更幸福的现代化新娄烦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要压紧压实责任,提速见效促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系统工程,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严格履职,凝聚工作合力;要加强统筹,强化政策落实;要宣传引导,全民共建共享;要严格督导,务求工作实效,确保创建工作落地落实,为全面建成生态更优、发展更快、生活更幸福的现代化新娄烦做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娄烦县:重振教育雄风见实效

       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第四实验小学,全校师生人手一本《国学》特色校本教材,读书交流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读书笔记展览……阅读成了关键词。朗朗读书声,影响了孩子父母,让书香家庭的氛围蔚然成风。
      2021年6月17日,娄烦中学引进清徐高中教育集团合作办学揭牌仪式在娄烦中学隆重举行。当天,娄烦人民像过年一样,锣鼓喧天、彩旗飘扬,老百姓面带喜色、欢欣鼓舞,拥到学校门口,把学校围得水泄不通,充满期待。
      2020年分离成立的娄烦县中等职业学校,校舍崭新,太原开放大学娄烦工作站矗立其中。得益于几所高校的对口帮扶,其不断提高职教中心承担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积极落实“幸福娄烦”建设中“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全民技能提升工程。
     ……
      上述场景,在曾经的娄烦县,是想都不敢想的梦。
      历史上,娄烦县是充满神秘色彩的“楼烦国”,亦是大唐李氏家族的龙兴之地,底蕴相当深厚。都说娄烦的特色名片是“一山一水一伟人”:天然氧吧——云顶山;山西母亲河——汾河;中共第一批党员、党的早期领导者、山西党团组织创始人高君宇。如今娄烦的特色名片可再添加一项了,那就是——教育!
      娄烦县委、县政府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引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力抓手,放在县域发展的制高点,打出了一组漂亮的教育扶贫“组合拳”。

娄烦县

启动:重塑娄烦教育
      娄烦县有12.6万人口,优质教育资源长期不足,交通需要耗费的时间放大了娄烦与太原的地理距离,也让“给孩子上个好学校”的梦想变得难以实现。据2019年统计,娄烦籍学生跑去外面上学的有1000多,主要集中在太原市区、清徐县、晋中市太谷区、怀仁市等。也就是说,但凡家里有点办法的都走了。以前娄烦教育也有比较辉煌的时候,近些年,由于诸多因素,难以满足老百姓的教育需求。
     教育影响的是一代人、一个家庭,改变刻不容缓。
     很多娄烦人都对县委李树忠书记在2021年9月9日、庆祝第37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记忆犹新:“娄烦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我们有信心打赢一场重拾发展自信的教育翻身仗;有恒心破除教育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有决心让教育突破困境、逆袭而上、焕发新生,让教育回归本源,让教师回归本位,让学生回归本真。”
     这可不是空口白话。2021年初,娄烦县委、县政府发出《致全县广大教师的一封信》,拉开了教师队伍整顿的序幕。娄烦县教科局相继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工作的通知》《娄烦县校长队伍管理考核办法》《娄烦县教师队伍管理考核办法》《娄烦县教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建立教科系统校长人才库,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示等程序,共吸纳109名校长储备人才。2021年暑期,县委对教科局领导班子、机关股室负责人和学校领导班子、会计等关键岗位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调整,共计调整146人。其中,局领导班子调整1人,校长调整21人,副校长调整43人,会计调整21人,机关股室调整19人,副书记调整11人,督学调整30人。教科系统轮岗交流基本全覆盖,实现了新老平稳交替,有效破解了“能上不能下”“不挪窝”的现象,教科系统干部队伍活力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提升,专家型、管理型、楷模型、公认型

名校长队伍形成。之后,又分流教师75人,考核检查学校4次,校长队伍工作作风日渐硬实,“甩手掌柜”的管校模式已经消失,全体教师队伍风清气正、积极上进、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正在形成。
      “我们不怕被揭短,就是要让娄烦人都来关注,来说实话、讲痛点,才能激发大家对全县教育改革的关切和决心。”
落地:重振教育队伍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教育是身教,千方百计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娄烦县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一环。
      有的老师的心思不在教学上,热衷于讲人情、拉关系;有的教师把精力放在校外有偿办班补课上;机关臃肿,而一线教师紧缺……这些都是调研中得到的真实反馈。
     重振教育队伍,必须猛药去疴。
      为清理游离岗位的在职教师,狠刹懒教怠教、违规从教等不正之风,娄烦县委、县政府发出了《告全体教职工书》。这封书信围绕三个主题展开,一是明确什么是红线,教师坚决不能触碰什么;二是嘱托教师应该干什么;三是警示老师们,如果干了不应该干的事情,后果是什么。这封书信拉开了教师队伍整顿和教育改革的序幕,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化。同时,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校长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项目,进一步压实校长的主体责任。
      为进一步配强配齐管理队伍,县教科局以能干事、肯干事为导向,出台《娄烦县教科系统校长人才库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教科系统校长人才库,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示等程序,共吸纳109名校长储备人才。2021年暑期,教科系统轮岗交流基本全覆盖,实现了新老平稳交替,有效破解了“能上不能下”“不挪窝”的现象。

      为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政府于2021年一次性投入2042.18万元,在太原市“三县一市”率先落实班主任津贴1000元/月和提高教师奖励绩效增长“两个20%”。同年10月份,出台《娄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娄烦县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了保障义务教育教师收入的长效机制和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联动机制。持续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让教师竞争上岗、岗 上竞争。县教科局坚持奖励性绩效向一线教师、工作量大的教师、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师倾斜,拉大一线教师与非一线教师的奖励绩效分配差距,实行差异化发放,杜绝平均分配或按职称情况进行分配。
       2021年秋季,县教科局解放思想,出真招、出实招,精心研究,层层选拔,组建了一支善教、懂研的优质教科研队伍,共计18人。组织教研室18名教研员去小店区交流学习,邀请省市30名骨干教师、一线名师给全县老师作专题讲座和示范课42场,参加教师近1900多人次。教研室举办了第一届中学、幼儿园青年教师“成长杯”新课堂教学竞赛,全方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名师引领作用凸显。
提升:创造更好的“现在”
      2021年秋季,娄烦县首次出现学生回流现象,单是义务教育阶段就有206名,206名回流学生代表着206个家庭甚至是全社会对娄烦县办学质量的认可,206名学生的回流也节省了家长们每年1000余万元的教育支出。2021年6月,县委、县政府引进清徐县教育集团(徐沟中学),与娄烦中学实行集团化整合办学。通过专业特色共建、教学成绩共创、教学骨干共育的合作模式,娄烦中学的校园氛围、教学质量、社会声誉都有了明显提升。
      一直以来,学校设施设备和场地建设是娄烦县办学条件的短板。2021年,县委、县政府在幼儿园扩容工程项目建设中总投入300余万元。着力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坚持

“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原则,在守牢“控辍保学”底线的基础上,撤销和整合了3所中心校、4所乡镇初中学校,撤并个别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保姆型”教学点,促进农村中小学由“量多点散”向“优化集中”转变。2019年,县政府投资1.3亿元高标准新建娄烦县君宇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为满足高考制度改革和实行走班制教学模式的需求,投入2014万元新建了2座教学实验综合楼。投入320万余元,对师生宿舍、餐厅等进行了改造,为娄烦中学的提质增效提供坚强保障。近5年,累计投资3711余万元,为全县26所学校装备网络硬件设施;完成了14所较大规模中小学校“学乐云人人通”工程和“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硬件建设,基本实现了“三通两平台”。
      从低矮平房到漂亮楼宇,从全面“改薄”到破解大班额,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手指轻轻一点就能联通世界等等,持续的教育投入,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让群众感受到了娄烦教育事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名校+”合作办学模式是娄烦县教育提升开好局、起好步的首选切口,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抓手。合作共赢、互促提升的模式为娄烦教育事业注入新动力。2021年秋季,县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娄烦县君宇实验学校(太原市实验小学娄烦分校)为试点,在七年级设立了2个“航天班”,全县1100名小升初学生中有900余名报名参加了选拔测试,结合班容量要求,最终招录学生100人。
      2022年,娄烦县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教育内涵,以夯实常规教学为重点,以教科研活动为抓手,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根本,构建高效课堂,实施争先进位,实现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抓好“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开展书法、艺术、体育等多种课外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墙,标语入耳,面面宣传营造气氛。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主动作为创造气氛。
      培训指导到户。充分利用在全乡率先推开的网格化治理体系,由网格长召集辅助网格员、网格党小组长、村民代表逐条讲解“星级文明户”创评表评分细则,现场指导填写。再由各辅助网格员负责各网格农户,由点到面,逐层推开。
      星级授牌到户。授牌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提醒。让文明家庭“晒星”示范,充分调动群众,形成见贤思齐、争先争上的良好氛围。
“三上墙”——
      评审中心上墙。推选村内有威望的、公平公正的人,组成评审中心,并将名单公示上墙,征求全体村民的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创评标准上墙。通过“扫一扫”墙上海报标语二维码,即可打开创评标准,简单快捷;考虑到村内老人较多,将创评表评分细则张贴上墙,一目了然。
      创评结果上墙。经村专题会议研究初步定星后,在村内进行公示7天,接受村民监督。
      截至目前,村内大喇叭累计播放宣传音频100余次,宣传条幅3条,海报标语6张,开展志愿服务13次。组织网格员入户186次,上门发放评审表130份,“一对一”培训指导219人次。全村长期居住的家庭130户,“星级文明户”创评覆盖率达到100%,农户参评率达到100%。
“三优”“三奖”,人人努力争星
“三优”——
     小额信贷优先。小额信贷审批,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优先批给高星级文明户。
     集体务工优先。星级高的,优先安排在村集体公益岗位、以工代赈项目务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子女入党优先。村内发展党员,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优先考虑高星级文明户家庭子女。
“三奖”——

发展的时代新人。抓好科研兴教工作,制定教科研工作管理办法、激励机制,鼓励一线教师研究教材、学生、教情、学情,从实际案例当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提供借鉴,争取三年内完成太原市教师个人课题100项,太原市一般规划课题30项,省级课题6项。探索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办园模式。引进太原市优质示范高中,推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
     娄烦教育改革的东风已经吹起,彰显出了一种精神、一种气魄、一种融合、一种态势、一种创新。在国家脱贫攻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娄烦县摆脱了千年贫困。娄烦县委、县政府心系百姓,把“教育”作为新时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乘势而上,打开思路,寻求多方合作,正在凤凰涅槃的征程中执着奋进,兑现着“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的庄严承诺。(娄烦县委办 刘志杰)

娄烦县米峪镇乡:文明“星”风蔚然成风

       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日,太原市娄烦县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推行“星级文明户”创评,通过“定星、追星、评星、挂星、管星”,让乡风文明有“镜子”可照、有“标尺”可量,进一步发挥家风、家貌、家庭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对此,米峪镇乡兴旺庄村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创评工作真正成为乡村善治、文明乡风的有力抓手。
“三到户”“三上墙”,户户参与创星
“三到户”——
     宣传发动到户。举办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动员部署,通过先进带动气氛。充分利用海报、条幅、大喇叭、微信群等,海报上

娄烦县

       标杆奖:由村集体为“十星级文明户”一名家庭成员代缴医疗保险(每户一个名额)。
      进步奖:通过平时“一事一记录”的事项、群众举荐、网格长、网格员的发现等方式,为农户积分挂星。每进一星,以积分兑换“爱心超市”奖品,激励挂星进星。
      专项奖:在以下3项中,任意一项有突出表现的,授予专项奖励,每项奖励100元。助人为乐,积极参加扶贫济困、助弱助残等学雷锋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和各种村民互助组织;倡导文明新风,坚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打造“最美庭院”,讲究卫生,室内外整洁干净,房前屋后绿化美化,自觉维护饮用水卫生安全,积极参加改水改厕。
“三创”“三评”家家争先达星
“三创”——
      创户户六星以上村。根据评星结果,汇总分析6星以下具体未得分项目,针对存在的问题,专项制定整改措施,补齐短板,争创户户6星以上村。
      创文明乡风示范村。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坚持价值引领,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移风易俗、丰富文化生活、改善乡村面貌、加强乡村自治。对“十星级文明户”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设立专项奖励,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创造文明乡风示范村。
      创田园休闲旅游村。结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成立兴旺庄村、国练村、曹家掌村联合党支部,以“党支部+农户+第三方”方式,创新实践“农业+文化+旅游”,打造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建设环境优美的休闲农园。
“三评”——
     自我初评。按照创评标准,综合家庭成员日常情况,自评星级并填写自评表。按千分制计算,每个星100分,达到80分即可获得该星。村民按户进行星级的初步自我

认定,每季度末向本网格评审小组提出挂星申请。
      网格审评。各网格成立评审小组,受理网格内农户的挂星申请,对网格内农户的自评星级进行审核。通过平时“一事一记录”的事项、群众的举荐、网格长、网格员的发现等方式,为农户提出挂星申请。
      中心定评。村成立“星级文明户”评审管理中心,每季度末根据申请,召集各网格评审小组,网格之间互评,交叉核实。按照“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党组织把关”的评定程序,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评审中心审定网格评星意见,上报乡政府。
      一星闪光带来群星争辉,通过“三创”“三评”,从“两委”干部到党员、村民代表、网格员,再到一般农户,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程序规范,过程公开,结果公正,获得大家一致好评。目前该村共村级初评“十星级文明户”2户,九星7户,八星22户,七星25户,六星42户,五星31户,四星1户。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一项主要内容。米峪镇乡兴旺庄村“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开展以来,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被调动起来,一点一滴的平凡善举正在汇聚成乡村善治的大能量。(中共娄烦县委宣传部)

娄烦: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 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赋能

      3月10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来娄烦县调研,在他的包联帮扶村——杜交曲镇罗家曲村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情况。
      该村位于汾河水库下游,这里

娄烦县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天然谷物的绝佳产地,通过与娄烦县旺鑫种植专业合作社深化合作,引进种植高品质富锌小米,带动100多户村民实现稳定增收。“这种小米不仅色泽金黄,口感绵滑软糯,而且锌含量比普通小米高35%,在同类产品中更是独具特色。”将这种优质小米注册为“晋谷芝”后,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双“丰收”,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赢得了客户的一致赞誉。
      做优本土品牌是娄烦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县委立足娄烦发展的历史方位和特殊的功能定位,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引领、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主目标,以及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一主三翼”战略目标,全力保水、尽力富民、努力强县,义不容辞扛起生态建设硬责任,坚定不移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千方百计实现转型发展新突破,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生态更优、发展更快、生活更幸福的“省城后花园、避暑清凉地、绿色大氧吧”,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贡献娄烦力量。
      县委书记李树忠表示:“娄烦是太原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战场,要找准定位、主动作为,抢抓机遇、用好优势,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
做优家乡品牌
      1月13日,娄烦县人民政府与山西百草之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年加工5000吨火麻籽项目投资协议签约仪式。项目达产后,将年产火麻仁油1250吨、麻仁球蛋白625吨、麻仁球蛋白肽500吨,年销售收入可达2.37亿元,利润9851万元。
      火麻籽是有名的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娄烦县传统种植项目。娄烦气候适合种植火麻籽,而且当地百姓的种植技术娴熟。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有火麻原料库、生产车间、研发测试

中心等,建成后可带动种植面积3.85万亩,带动种植户1280户、户均增收3.9万元,带动直接就业120余人,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规模化农业企业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一。除了发展火麻种植,娄烦严守耕地红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1万亩,保障全县粮食产能稳定在14万亩以上。深入实施“特”“优”战略,推广有机旱作马铃薯种植5万亩,建成5个小杂粮等有机旱作千亩片区。实施产业转型战略,大力发展马铃薯主导产业,高标准建设种薯繁育园区,加速晋西北种薯繁育区创建出雏形。完成设施蔬菜“万亩千片百园”项目建设。稳定生猪产能年出栏3万头。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年内完成农业生产和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0个。多形式组织“土豆宴”等特色活动,持续扩大“山水娄烦”“娄烦山药蛋”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深耕旅游资源
      娄烦县官庄村党支部依托生态
优势、红色历史,结合距县城近、耕地少的村情,探索“党建+文化+旅游”模式,推出了“小村庄大年俗”首届娄烦县官庄村非遗过大年活动,非遗讲座、产品展销、年俗传承等活动红红火火持续了近一个月。特别是在党支部积极协调下,恢复了停滞20多年的传统文化活动——转九曲,活动因特色浓郁、群众参与度高,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此外,还引进木版年画项目和手工拉花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展培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这两个非遗项目给村民带来不少收益,订单逐渐增加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增收。
      2021年,娄烦县举办了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暨第三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采取一“点”启动、“多点开花”的方式,各村党组织立足资源优势推出了潘家庄村蟠桃园摄影节,河北村“山水娄烦、春暖花开”文化旅游节,孔河沟村体育活动暨山西省山地自行车冠军赛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开启了一场乡村旅游“嘉年华”。

     2022年,娄烦县将在A级旅游景区创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文旅产业项目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推进云顶山至高君宇故居自行车赛道建设,同步规划建设一批游客集散中心、房车营地、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满足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推进汾河水库风景名胜区、高君宇故居纪念馆两个景区向4A级提升,加快实施“南北”出口片区建设,大力提升河北村、下石村、峰岭底村3A级旅游示范村品质,进一步做优做精孔雀小镇、汾河湾等乡村旅游景点。
     “全域旅游·全景娄烦”避暑旅游线路,“娄烦特色休闲之旅”“红色革命传承之旅”等6条旅游线路持续发力,深度挖掘“高君宇红色文化、楼烦古国文化、西游记大圣文化”等资源禀赋,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讲好娄烦故事,不断提高娄烦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做强生态支撑
     清洁取暖,一头连着蓝天白云,一头连着百姓冷暖。娄烦县继拆除县城2300多台燃煤锅炉,完成3台80蒸吨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承接起娄烦县城6万余人的集中供暖任务后,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日益迫切。娄烦县“煤改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空气源热泵,政府补贴比例为94%;一种是蓄热式电暖器,政府补贴比例为89%。据介绍,2021年娄烦县共完成“煤改电”2076户,采暖季年可减少燃煤5.7万吨。许多村民欣慰地表示:“生活在农村,这辈子真没想到能告别生火取暖的历史,现在清洁取暖带来了更多的蓝天,这是政府给老百姓办的实实在在的好事。”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娄烦县优良天数达326天,优良率达89.3%,在太原市排名第一。成绩背后,离不来娄烦突出“增绿、增景、增收”结合,扎实开展“创森”行动,实施“娄岚、娄古”两大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完成造林15万亩、通道绿化34公里、美化村庄57个,努力在“修山增绿”中巩固脱贫成果,打造绿色景观。

      不仅如此,娄烦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大力实施汾河上游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荒山造林15万亩,建设生态廊道34公里。
      2022年,娄烦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持续推进“创森”工程,实施荒山造林3万亩、提档升级造林工程6万亩、通道绿化166公里、义务植树4万株。加强汾河水库出口断面监测,坚决保障境内汾河水库入库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出境断面水质长期保持地表水二类标准以上,确保省城人民饮用安全。(山西区域融媒 梁童童)

“娄烦模式”背后的“党建密码”

      “党建就是抓全局,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党建就是抓落实。”如今,这句话在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基层干部的心中深深扎根,开出了花,结出了果。
      “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是各级党组织对抓党建的基本要求。
      今年3月,山西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娄烦县抢抓机遇、迅速行动,聚焦“四个方面”发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和执行自觉,创造性地结合娄烦实际,推动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高站位认识,增强政治自觉
      娄烦县委深刻认识到,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要历史时刻,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对于娄烦这样一个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如何推进发展?如何快速

娄烦县

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开展给娄烦送来了“及时雨”、提供了“总抓手”、形成了“组合拳”。
      此次专项行动的开展,是娄烦县提升新一届农村(社区)“两委”基层治理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健康平稳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的“及时雨”;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总抓手”;更是娄烦县委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强化“抓党建就是抓全局,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党建就是抓落实”理念,推进基层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组合拳”。
      娄烦县委紧紧抓住此次专项行动的难得机遇,立足当下任务,紧盯时间节点,采取有力举措,坚决交出优异答卷;着眼长远基础,做深做细做实,全面固本培元、夯基规范;最终锚定发展,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体系高效运行。
多层次发动,增强思想自觉
      娄烦县委深刻认识到,此次专项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须多方发力,形成共识,聚力推进,才能完成。该县委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头脑风暴”,“三管齐下”强化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县级层面,在全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动员部署会后,娄烦县委第一时间作出全面安排,向全县发出动员令。多次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集中学习、交流心得,不断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组织包乡牵头县级领导、包乡市管干部召开调研座谈会,汇报交流做法、相互借鉴提升,进一步凝聚共识、齐抓共推。
      乡级层面,组织乡镇书记召开专项行动交流汇报会,谈思想认识、晒成绩成效、讲创新探索;利用每月一期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大讲堂,聘请省、市专家教授专题培训2期6讲,培训3800余人次,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村级层面,党组织书记带头,分期分批开展专题辅导,从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延伸到村一级;举行全县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行动“擂台比武”,覆盖到包括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在内的县乡村干部800余人,通过树标杆、赛成绩、展成果、比实效,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活力和激情。
      总之,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县乡村齐动、多层面发力,全县干部进一步树牢“抓党建就是抓全局、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党建就是抓落实”的理念,凝聚起了党员带头干、群众齐响应的共建共治共享合力。
强力度推进,增强行动自觉
      娄烦县委深刻认识到,开展好此次专项行动,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尤其是党组织书记,只有这样才能带动“绝大多数”,娄烦县“五抓”齐发力,层层压实责任,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坚持书记挂帅出征抓,县委书记主动当好“施工队长”,强化“书记抓、抓书记”,靠前指挥,深入全县7个乡镇完成两轮全覆盖调研,督促各级书记发挥头雁效应,主动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全面推动专项行动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实行县级领导整体联动抓,深化“四大班子领导包乡督导、乡镇书记一抓到底、县直单位结对助推、成员单位协同作战”整体联动推进机制,实现全县116个村(社区)包联推进专项行动全覆盖。
      压实包村责任捆绑推进抓,建立“乡镇班子成员包村捆绑”抓党建负责制,纳入干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通过责任主体向抓党建捆绑、工作力量向抓党建聚集、任务重心向抓党建倾斜,促进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加强工作专班指导培训抓,围绕领办事项、交办任务,组建工作

专班8个、指导组3个,会诊问题不足,总结深化提高,全面推进落实。
     强化政治监督督促落实抓,建立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联系乡镇监督检查机制,实行一月一监督一通报,做到任务项目化、责任具体化、跟踪问效常态化。
创造性落实,增强执行自觉
      娄烦县委深刻认识到,要把此次专项行动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娄烦历经脱贫攻坚,各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兄弟城区、发达县(市)相比,还面临基层基础较弱、管理漏洞不少、人才支撑不足、发展动力不强等短板弱项,娄烦县以专项行动为契机,结合县情、突出特色,聚焦“四项重点”、全面系统推进,使专项行动更接地气、更见实效。
      补短板夯基。长期以来,娄烦因地处偏远、基础条件较差、农村“三治”滞后,致使基层治理体制不畅、管理出现虚化弱化。在专项行动开展之初,娄烦县就把补齐这一短板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着力在强化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健全完善制度14项,编制乡村两级职责清单、任务清单等9个,构建起可执行、可操作、可评价的履职体系。尤其是围绕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实施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程,构建“党组织书记+网格员+微网格员”的网格体系,建立“帮办代办”党群服务点,实现网格治理和服务全覆盖,真正让网格成为连家入户的“毛细血管”、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强人才支撑。人才支撑不足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尤其是像娄烦这样一个刚刚脱贫摘帽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显得尤为紧迫。为此,娄烦县结合实际,着力从“三方面”抓起。
      一是立足当下,破解村级组织运行“难留人”的问题。针对村里能人外流、“头雁”难选的状况,去年结合“两委”换届,积极回引一批优

秀年轻人才到村任职,全力优化村干部结构,实现了“一升一降一肩挑”。人是回来了,能否留得下、稳得住,这是关键,否则将空欢喜一场。因此,结合此次专项行动开展,围绕解决村(社区)“两委”干部能长期沉下身做、安下心干的问题,从提升待遇、解决后顾之忧入手,投入640万元率先实行村(社区)“两委”干部报酬激励机制,主干报酬提高10%,“一肩挑”达3.96万元、非“一肩挑”达2.86万元,其他“两委”成员提高125%,达1.8万元。
      二是着眼长远,破解推动发展“人才断档”的问题。抓住此次专项行动有利的政策机遇,积极落实“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在2020年引进36名高层次人才到村(社区)任职基础上,今年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80名本科及以上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并落实480万元用于工资薪酬、福利待遇等保障,为接续推进基层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储备人才力量。
      三是聚焦乡村振兴,破解新型职业农民“育引难”的问题。新型职业农民的回归,是推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的重要一环。为此,娄烦县成立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搭建农村青年党员培养平台,目前已储备35岁以下青年人才107人,发展党员16名,为基层注入了新鲜血液;成立青年产业发展协会,给政策、给支持、给荣誉、给待遇,千方百计把在外优秀的人士引进来,真正让新型职业农民回归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比如娄烦县静游镇在专项行动中,积极招引31名优秀青年回乡创业,结合当地实际发展了小杂粮加工、蔬菜基地、肉猪养殖等产业,有效带动150余名村民就业。
      激活力培元。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调动,但如何持续保持,特别是面对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怎样更好地持久激发各级的主观能动性,坚定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重点。

      为此,娄烦县在专项行动中采取“四项措施”,系统施治,从党内到党外、从干部到群众,全方位激发基层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是实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建立“以岗定星、模块评星、动态减星、奖惩依星”四位一体考核体系,持续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
      二是实行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千分制考核机制,以绩评分,以分定档,以档定奖惩,对763名村“两委”干部按季考核排序,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励他们争当推动发展的“领路人”、服务群众的“好保姆”、各项事务的“勤管家”。
      三是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破解农村党员活动难组织、作用难发挥、表现难考评等难题,以积分赋能“微治理”,不断释放党员“大能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实行“星级文明户”创评激励机制,坚持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目标,依靠活动这个载体,借助组织这个平台,使创评过程成为弘扬真善美、激发正能量、凝心抓发展的过程。
     目前已评定“十星级文明户”237户,县里为其中表现突出的50户示范户集中授牌,制成典型视频,大力宣传引导,全县上下“人人动起来、个个忙起来、处处活起来、整体快起来”氛围日益浓厚。
     抓发展保障。历经五年脱贫攻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虽有较大改观,但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依然存在基础不牢、支撑不足、管理不规范、可持续发展不强等问题。
     为此,娄烦县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把破解长期以来农村“三资”管理混乱、债权债务不清、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等老旧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抓住“清化收”有利契机,实施“五个一批”行动,通过“清理一批有失公平公正的“霸王条款”或合同,打击一批违法占地侵害集体利益的行为,解决一批农村集体经济资产底数不清、村财乡管制度不落实等

问题,盘活一批集体长期闲置、不经营的资源资产,培育一批能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产业项目”,捋清底子、分类施策、规范提升,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赋能增效,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强有力支撑。
      “认识到位了,整体发动了,责任压实了,最后就是创造性的办法。抓住重点,攻难克坚,解剖当地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短板弱项。夯基垒台,强化支撑,补齐短板,突破发展。”对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娄烦县委书记李树忠有独到的见解。
      专项行动有时间,能力提升无止境。李树忠书记说,娄烦县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坚定目标方向不动摇,汇众力凝众智,抢抓机遇实推、压实责任强推、持续发动深推、创新思路快推、学习借鉴巧推、统筹督导助推,不断促进专项行动提质增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娄烦特色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中共娄烦县委组织部)

“用心”做教育,“勤志”育人才

     年大计,教育为本。走进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最亮眼的是一所所设施齐全的学校,最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是一个个躬耕不辍的园丁,最让老百姓开心的是终于
不用为了孩子的学业四处求人求校、抛家舍业走他乡了……
      从昔日农村学校的破败不堪,到今天的窗明几净、功能健全;从昔日农村学生舍近求远,到现在学

娄烦县

——娄烦:倾力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样态

生的不断“回流”;从昔日农村老师的“留不住”“沉不下”,到如今奔走乡间、甘为人梯……
     这两年来,教育振兴的道路上,娄烦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教育先行理念,把教育振兴摆在优先发展极端重要位置,在政策、财力、人力等方面精准施策、定向发力,扎实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步伐。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下好教育振兴先手棋
     “社会关切在哪里,主攻方向就在哪里。是教育,教育。”这是娄烦县委书记李树忠上任后一直心心念念的重大课题。但是,对于一个从戴着“贫困帽子”到刚刚摘掉“贫困帽子”集山区、库区、老区为一体的小县,教育腾飞,怎一个“难”字了得?
      从2020年君宇实验学校引进新的办学模式起步,到2021年2月8日晚,全县教科系统队伍整顿专题会的召开,2月9日《致全县广大教师的一封信》的发出,再到家校互动的全面推进、人大代表的倾心视察、娄中与徐沟中学联盟办学模式的创新……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大动作”背后,是娄烦聚焦“上好学”“好上学”,谋求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按下的“快进键”。
     2021年6月17日,娄烦中学引进清徐高中教育集团合作办学揭牌仪式在娄烦中学隆重举行。当天,娄烦人民像过年一样,锣鼓喧天、彩旗飘扬,老百姓面带喜色、欢欣鼓舞,拥到学校门口,把学校围得水泄不通。
     2020年秋,分离成立的娄烦县中等职业学校,校舍崭新,太原开放大学娄烦工作站矗立其中。得益于几所高校的对口帮扶,其不断提高职教中心承担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积极落实“幸福娄烦”建设中“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全民技能提升工程。
     “给孩子上个好学校。”这是老百姓期盼优质教育最朴素、最真挚的表达。在今日的娄烦,“给孩子上个好学校”有了更厚重的含义,它代表了以振兴区域教育为抓手阻断贫困代际传播途径的乡村振兴的宏大叙

事。教育改变命运,不仅改变学生的命运,更能改变一个县区的整体面貌。
改善办学教育硬件,走稳教育振兴前进路
      娄烦是国贫县,财力不宽裕。但2018年至2021年,全县公共财政教育经费逐年递增,优先保障教育投人。财政的保驾护航,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明显优化,部分学校硬件设施走在了太原市全市前列。
      2021年,县委、县政府在幼儿园扩容工程项目建设中总投人300余万元。2022年,将持续推进幼儿园专项布局规划建设和幼儿园扩容工程,估算投资1600万元。数量充足的幼儿园,可使学龄前儿童实现就近人园。
      每年的政府为民办实事中,教育从未缺席。为满足高考制度改革和实行走班制教学模式的需求,在娄烦中学现有的办学条件下,投入2014万元新建了2座教学实验综合楼。投人320万余元,对师生宿舍、餐厅等进行了改造,为娄烦中学的提质增效提供坚强保障。
      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手指轻轻一点就能联通世界;从全面“改薄”到破解大班额,持续的教育投人,推动了教育的稳步发展,让群众感受到了娄烦教育事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数据显示,娄烦近5年累计投资3711余万元,为全县26所学校装备网络硬件设施;完成了14所较大规模中小学校“学乐云人人通”工程和“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硬件建设,基本实现了“三通两平台”。
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化“名校+”合作办学是娄烦县创新人才引进,深化合作办学的创新性举措。君宇实验学校是娄烦县于2020年举全县之力打造的一所和太原市实验小学按照“名校+新校”办学模式进行深度合作办学的公办学校,按照一流的硬件设施配备了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优秀的教师队伍。这一模式下,太原市实验小学派管

县老师作专题讲座和示范课42场,参加教师近1900多人次。
      为全面推动“以赛促训 德能双升”教师培训系列活动的开展,教研室举办了首届中学、幼儿园青年教师“成长杯”新课堂教学竞赛。各中学、幼儿园共计121人参加了初赛,其中66名优胜教师参加了县级决赛。在太原市第七届基础教育“三优工程”评选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该教师荣获佳绩。
     在新征程上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必须牢牢把握“人民满意”这个根本标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从群众感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站在群众立场上制定政策,以是否维护群众利益来衡量改革成效,把教育这一最大民生实事办得更有质量、更富实效。
      为留住本县中考优生,县教科局在多次修订制度办法基础上,制定《2021年秋季学期就读娄烦中学娄烦籍优秀学生资助实施办法》,对2021年中考成绩全县排名前100名且入读娄烦中学的娄烦籍高一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对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实施“滋蕙计划”,资金投人9.65万元,受益学生达167人。
      群策之为则无不成,群力之举则无不胜。娄烦全县上下和衷共济、综合施策、整体发力,建设教育现代化改革试验区,倾力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打造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县域样本提供更多鲜活的实践经验。(娄烦县委办 刘志杰)

理团队直接负责学校各方面工作,实现深度合作,打造娄烦教育的“希望工程”。发挥君宇实验学校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县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双提升。积极与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对接,接轨太原市优秀学校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将君宇实验学校打造成为航天特色示范校。
      师资的强弱是教育优质发展的关键。娄烦县紧紧扣住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这个关键,通过外引内培、释放人事改革红利等举措,积极推进强师工程,不断升级教育发展的内驱力。在2021年3月,县财政投入73万元,引进第三方北京未来菁英京师教育,组织全省知名专家、一线名师,采用名师讲坛、同步互动、现场教学、专题培训等形式,对全县初中中考学科教师及200多名初三学生开展共8期56场的中考培训。2021年中考整体成绩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配强配齐管理队伍,
县教科局以能干事、肯干事为导向,出台《娄烦县教科系统校长人才库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教科系统校长人才库,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示等程序,共吸纳109名校长储备人才。2021年暑期,县委对教科局领导班子、机关股室负责人和学校领导班子、会计等关键岗位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调整,共计调整146人。教科系统轮岗交流基本全覆盖,实现了新老平稳交替,有效破解了“能上不能下”“不挪窝”的现象。
       2021年秋季,县教科局解放思想,出真招、出实招,精心研究,层层选拔,组建了一支善教、懂研的优质教科研队伍,共计18人。其中,初中教研员本科以上学历占比100%;小学教研员本科学历占比88.9%;中小学高级教师占比44.4%;中小学一级教师占比33.3%,为该县开展高质量教科研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组织教研室18名教研员去小店区交流学习,邀请省市30名骨干教师、一线名师给全

深化医改蹄疾步稳守护健康以民为本

       省市大力支持下,娄烦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建设健康娄烦”为主线,深刻把握县委“一主三翼”战略目标和“三位一体”总体思路和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抓紧每一天,盯住每一项,干好每一件,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深化医改蹄疾步稳守护健康以民为本,用实际行动回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聚力攻坚,三步走战略卓有成效。面对乡、村两级的医务队伍人员混乱,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落实不到位,致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够强的问题,2019年以来,娄烦县在医疗改革方面秉持“以能聘岗、能上能下”的竞聘标准,统一考试、以绩选用,完成院长竞聘上岗、职工定编定岗、村医择优录用的县乡村医改三步走战略,进一步加快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激发了乡村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破釜沉舟,县医院启动全面振兴。“十四五”开局之年,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在娄烦大地上掀起了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热潮。全面振兴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民生领域的重头戏,被县委县政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按照县委书记李树忠创造一切条件,提供一切便利,不添一丝麻烦,不拖一点后腿的“四个一”要求,娄烦县设计了“一套组合拳”,推动县医院全面振兴。通过乡贤回归,聘请山西省人民医院原主任医师、娄烦籍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冯变

娄烦县

喜教授为娄烦县人民医院名誉院长,领衔组建了普外、呼吸、泌尿等60余名专家为主的18个省医专家团队进驻娄烦,开启“组团式帮扶”,为娄烦医疗把脉问诊,精准施策,首日门诊量达到500余人,其中有不少患者都来自周边县区。同时,围绕“文化建设聚人心,学科建设促发展”两条主线,在各科室选拔青年骨干,由省医专家手把手带教,培养学科带头人;召开全面振兴县人民医院誓师大会,唤醒全院员工内心对医院发展的激情和梦想,重新点燃干事创业之心;举办医师节表彰大会,全县优秀医务人员齐聚县政府大礼堂,共同享受属于自己的职业荣誉;承办“山西省外科大查房”和“泌尿U医行”学术会议,邀请省内外专家来娄烦进行高质量学术交流,帮助县域医务人员提升眼界,增长见识;举办退休职工座谈会,感谢他们对医院发展作出的贡献,并听取大家对医院未来发展的建议;出台退休专家返聘制度,号召老专家发挥余热,为医院振兴继续添砖加瓦;召开三年战略目标规划部署会,与各科室主任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举行建院50周年摄影展院庆活动;启动娄烦县人民医院精英教育大讲堂,每周邀请知名专家授课,从管理上、技术上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新建专业健康体检中心,集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管理于一体,利用核磁共振仪、派特云图扫描仪等先进设备,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体检“一站式”服务,设计多种体检套餐,满足患者就近就医需求,减轻费用负担,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省医专家团队的引进,让娄烦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高水平、高技术、高质量的专家医疗服务。截至目前,省医专家共实施大规模坐诊13次,门诊量2224人次,完成胃肠镜检查及治疗148例,实施手术102台,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其中不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囊癌根治术、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等高难高危手术。假如1位娄烦患者到省城太原手

      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娄烦县将在抓落实上下真功、求实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真抓实干、久久为功,赶上前进步伐、勇立时代潮头,全方位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娄烦县卫健局 冯克俭)

术,按2位家属陪同来算,3人从门诊挂号、初诊、检查、复诊、预约床位等等手续办理完毕,其间吃饭、交通、住宿等费用至少需要5000元;由于医院级别、治疗方式等差异,每例手术的总费用在省城比在娄烦至少要多花5000元;综上所述,到省城手术,每个家庭至少多花1万元。现在,通过引进省医专家团队,患者免于奔波劳碌,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省内顶级专家的服务,直接节省各类费用100余万元,极大地满足了娄烦及周边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减轻了群众负担,社会效益十分明显,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创新举措,惠民便民兜牢底线。加强农村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为解决农村医疗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人员缺乏、现代化和信息化医疗手段需加强、医疗药品储备不足等突出问题。娄烦县打造“一院一品一特色”,每所乡镇卫生院打造一个特色亮点,投资300万元为乡镇卫生院购置DR,新建5个村卫生室,维修94个村卫生室,按照“四室分离”要求完成了村卫生室建设,基本药物配备全部大于50种,标准化建设率达到100%,满足了群众就医需求。
      为进一步做好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纵深推进乡村医疗服务全覆盖,深入贯彻县委书记李树忠同志的指示要求,娄烦县采取“集中与分散、固定与流动、常规与应急”三结合方式,组建由县、乡、村医务人员联合的流动服务队,为偏远山村老年人、贫困慢病患者等群体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健教宣传等服务,累计送医送药上门服务15600余人次,完成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2600余份,彻底解决偏远山村缺医少药的实际困难,兜住特殊群体特别是偏远村庄老年群众的医疗保障最底线,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水平,为娄烦县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

山西娄烦:“星”力量引领文明新风尚

      下,山西娄烦县“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户成了热议话题。示范户的先进事迹被拍摄成视频进行展播,点击量持续攀升,大家相互转发,将正能量传播开来。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娄烦县以“星级文明户”创评为重要抓手,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涵养文明乡风。县委书记遍访“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户50户,就是发出一个信号、形成一种导向,激发真善美,促进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专项行动开展后,娄烦县深层发动、强力推进,娄烦县委书记第一时间领题研究、推动部署,将“星级文明户”创评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建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星级文明户”创评专项工作组,实行“县级领导包乡督导、乡镇书记一抓到底、乡镇班子成员包村捆绑、县直单位结对助推、专班部门具体抓总、成员单位协同作战”的推进机制,实现116个村(社区)包联全覆盖。
      娄烦县结合乡村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勤劳致富、团结友善等10大类48条创星标准,采取“农户自评、村级初评、乡镇复评、县级授牌”的四级评定模式,实行“认星、评星、定星、亮星、挂星”五步推进法,让乡风文明有了“标尺”可量。

娄烦县

      娄烦县还出台了《“星级文明户”激励办法》,将方案的实施效果和农户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通过量化考评、动态管理、奖励激励“三项机制”,将星级数与“爱心超市”置换、文明家庭建设等挂钩,激励群众参与。同时,为做得好的农户送去实实在在的“大礼包”,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参与评选的积极性。
      娄烦县把“星级文明户”创评作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密结合,实现星级创评与群众增收、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建设等相互促进。盖家庄乡榆树掌村,将争创勤劳致富星与发展集体产业皇姑山松针花肥土项目挂钩,鼓励村民主动参与,实现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提升。杜家庄村以养殖业为主,在创评过程中增设“卫生健康星”,促进了村庄环境有效改善。
      在全县广泛动员、大力推动之下,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六星级文明户”至“九星级文明户”12519户;50名“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户……创评活动的影响力越来大,全县15543户常住农户100%完成自评。“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户的榜样带头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通过“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先进事迹的影响面正在扩大,持续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中共娄烦县委组织部)

创新集团化“n+1”的娄烦教育范式

      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你家孩子准备去哪儿上学”“私立学校的学费又涨了”“今年高考二本达线又没几个吧”……近两年,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家长们的这种顾虑明显减少了,甚至耳旁听到的更

娄烦县

多是家长们对娄烦教育的肯定。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主要得归功于娄烦县集团化“n+1”对口帮扶县中振兴新机制的实施。
      娄烦县原本是太原市唯一的国贫县,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摘帽,目前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年来,由于教育教学质量低迷,优质生源外流非常严重,作为娄烦县唯一的普通高中——娄烦中学,在降低统招分数线的情况下依然缺少生源,农村孩子的“大学梦”越来越“远”。据统计,2019年娄烦县在县域外就读的小学生有380人,初中生有609人,高中生有694人,学生外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人口的流失以及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潜在风险。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娄烦人口已经由原来的12.95万下降至9.12万。
      面对严峻形势,娄烦县委、县政府主动思变、积极谋划,将发展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将发展县域中学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引强入校”工程,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2021年6月,娄烦县引进清徐县高中教育集团(徐沟中学)与娄烦中学进行帮扶式合作办学。2021年秋季学期,清徐县高中教育集团(徐沟中学)向娄烦中学派驻管理团队和优秀师资,娄烦县外派教师去徐沟中学跟岗学习,合作办学正式拉开帷幕。为保障合作办学有效实施,娄烦县政府每年拨付623万元合作办学经费,用于学校水、电、暖等基础支出及教师考核绩效等。
      一年多来,通过设施资源共享、专业特色共建、师资共培互聘、集团信息互通、教学成绩共创、后勤服务共推、教学骨干共育等方式,娄烦中学的校园氛围、教学质量、社会声誉都有了明显提升。
      2020年秋季招生时,按录取分数线(396分)仅招录398名学生,后降30分才勉强招录497名学生;2021年全部按录取分数线

(483分)招生,在没有降分的情况下就招录525人(其中包括非本县籍学生296名),超出原定招生计划25人;2022年招生人数500人(500分以上的学生有191人),其中本县籍303人,非本县籍197人,娄烦中学由原来的无人问津发展成了周边地区学生眼中的“香饽饽”。
      一年多的合作办学让娄烦中学创下了“四个新高”,即“高考达线率新高、优质生源录取新高,外地学生就读新高,本籍学生回读新高”。集团化办学模式让娄烦教育重拾希望,从根本上扭转了“县中塌陷”的困境,更满足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好学上”的强烈愿望。
      在集团化办学帮扶模式的推动下,娄烦县在2020年8月就引入太原市实验小学与娄烦县君宇实验学校进行合作办学,学校管理团队全面由太原市实验小学委派,管理机制全面向太原市实验小学看齐,对标对表,精准发力。
      2020年秋季学期共计招生467
人,其中小学一年级171人,初中七年级296人。2021年,君宇实验学校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支持娄烦县君宇实验学校(太原市实验小学娄烦分校)在七年级设立2个航天特色班。2022年秋季招生时,君宇实验学校已经成为全县家长、学生就学的首选。短短两年的时间,君宇实验学校在校学生已达1500余人。
      合作办学不仅改变了娄烦县高中教育的窘境,也为义务教育阶段提质增效提供了新思路。2021年秋季,娄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选择县外就读人数大幅度减少,更喜人的是出现了学生回流现象,单是义务教育阶段就回流学生206名。
      据悉,娄烦县将持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始终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扩大集团化办学规模,全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速,为努力办好娄烦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中共娄烦县委宣传部)

让党群服务“中心”走进天池店人“心中”

     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夯实基层基础,持续扩大党组织有效覆盖,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党群服务中心是面向党员、基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周边群众开展党务政策咨询、办理党内业务、传播党建理论知识、提供党员政治生活的场所。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有了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坚定自信和强大底气。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天池店乡聚焦政治引领、便民服务、红色议事等重点任务,建设完成一批集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服务群众、党员联系群众等功能为一体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真正让党群服务“中心”走进人民群众“心中”。
政治引领 凝聚党群同心力
     恰逢娄烦县天池店乡孔河沟村的“主题党日+”活动。一大早,该村新提档升级的党群服务中心就热闹起来……
     全体党员先是庄严重温入党誓词,紧接着来到党员活动室进行集中学习。学习的内容很丰富,包括贴近群众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政策讲解等。学习结束后,大家步入新建的廉政教育展馆接受党性教育。
     孔河沟村党支部书记高亮国介绍道:“我们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主要突出政治功能、党建主题和红色韵味,依托红军东征纪念地红色资源开设红色讲堂,利用廉政教育基地定期组织讲授廉政党课等方式,集中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孔河沟村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全村乃至全乡党员守初心、践使命

娄烦县

的“红色驿站”。今年以来,该中心先后开办8期“党性教育小课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1次,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便民服务 民生温度暖人心
      “武大伯,您稍等一下,这边理好马上给您理。”……从今年5月份开始,每月18、19日,娄烦县天池店乡大树村党群服务中心里的“爱心理发室”就人头攒动,村里脱贫户李晓丽忙着为前来的老人、小孩洗头、理发,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村民都是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理发本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但因村内没有理发店,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居多,便成了村民的一件难事。
      大树村党支部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了解到村内老人期盼时,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立即决定新建爱心理发室,为全村的老百姓,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提供免费理发服务。村党支部积极与帮扶单位沟通,获赠全套理发设备,并利用光伏资金设立公益性岗位,选派有理发基础的脱贫户李晓丽赴帮扶单位太原市慈善学校进行免费学习培训。村里每月定期开展免费理发,同时针对生活行动不便的老人,专程进行上门服务,以实际行动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不出村,就能在爱心理发室免费理发”,赢得了村里老人的交口称赞。“爱心理发室真正解决了我们老人的‘头等大事’,小李很热情,手艺也不错。”刚刚理完发的80多岁高龄老人武拴元显得特别精神,他乐呵呵地说道。以前还要子女花大半天时间陪他去县城理发,现在到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就可以理上发了,他俨然已经成了爱心理发室的忠实客户。
红色议事 用心用情解民忧
       娄烦县天池店乡河北村党支部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乡村治理驿

成员、老干部、党员骨干组成村民议事会,凡是涉及村里发展的大事小事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都由村民自主参与、决策与监督。采取“一月一议”的方式,通过全覆盖收集民意、面对面协商议事,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河北村“村民议事会”不仅在村情村务上发挥着“智囊团”的作用,还在村级管理运行上发挥监督的作用,促使村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真真做到“民站,全面启动“红色议事厅”协商机制。由河北村党支部组织村“两委”事民议、民权民定”。
      重点项目省道241改线工程中,河北村村民冯安定对征地补偿协议不满意,影响到工程进度,村党支部通过“红色议事厅”,向其讲政策、摆事实,对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最后村民冯安定心服口服,241改线工程顺利开展。短短2天,原本坑洼的路段就修补完成了。村民褚存刚开着三轮车在平整的路面经过,乐得合不拢嘴地说道:“没想到这么快就修好了,不用每次经过都小心翼翼,担心翻车了,反映的难事进了‘红色议事厅’就能尽快解
决,真是把事办到村民心坎里了。”
      一月一次的“红色议事厅”除了要商议当前的难事,还要对之前办理的难事进行“回头看”。“作为村干部,我们就是要紧盯村民急难愁盼问题,进行解决,真正做到群众有所求,党支部有所应,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河北村党支部书记冯铁柱说。
      “红色议事厅”突出“服务+”功能,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实现服务村民“零距离”;同时也是党员活动、学习教育、组织生活、党务公开等的党建阵地,让广大党员活动学习有氛围、心中有组织、行动有方向,凝聚起广大党员的战斗意志,切实增强了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中共娄烦县委宣传部)

娄烦县:“3+3+3”机制助推集体经济全域发力

     畴迎丰收,乡村气象新。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自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太原市娄烦县委高度重视、精心谋划、高位推动,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壮大专项工作任务,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做精做细“清化收”,谋深谋实“村项目”,尽心尽力“强保障”,以“3+3+3”机制蹚出一条符合娄烦实际的发展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三促并举”在精准管理上用力
     坚持高位推动、统筹协调,组建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工作专班、“清化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主动认领任务,成立工作小组专班,形成“县级抓决策、乡镇党委抓统筹、分管领导抓指导、包村干部抓推进、村支部书记抓落实”的五级工作制度。坚持专项办“出题”、乡镇“答题”、村“两委”“解题”的工作模式,构建“每周一调度、半月一报告”工作机制,上下联动,稳步推进。
     重点围绕“查决策程序、查合同文本、查资金收缴、查公开情况、查档案管理”等5个方面,对每份合同的效力、主体、标的、期限、价款、条款、订立程序、履行、归档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县级召开专题例会8次,下发工作提醒9期,乡镇采用“车轮战术”,召开村级研判会450余次,乡(镇)级法律研判会78次,逐村对每一份合同的签订时间、年限及土地的范围、亩数、金额进行登记,对存在的问题,列清单、建台账、抓整改,“清化收”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县

娄烦县

105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清化收”工作,共摸排清理合同1517份,涉及金额1.45114亿元;整改规范问题合同1141份,整改金额2051.9万元。摸排债权3262.5万元,化解510.87万元,债务1892.2万元,化解112.8万元。新增资源面积29915.9亩,农村集体资产合理收费,资源性收费328项,增加集体收入326.02万元;资产性收费11项,增加集体收入35.16万元,助力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各乡镇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对合同当事人(债务人)死亡的、无协议占用村集体土地、资产等情况进行精准指导,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同时每村确定一名专职联系人,对清理摸排的合同进行专人对接,全流程闭环管理,对账销号处理,确保每一份合同佐证资料合法合规,根本解决“清化收”工作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难题,有力保障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化驱动”在精准施策上着力
     以“产业化”带动发展。娄烦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以扶贫资产与农业产业为主,今年全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值增效。科学谋划实施,马家庄乡大圣堂村以谋划项目、减轻负担、稳扎稳打、除去阻碍“四则运算”工作法,实现了闲置大棚的盘活利用。静游镇通过坚持党建引领、龙头产业带动、发挥人才作用、创新经营模式,以“大带小,强带弱”发展模式盘活闲置大棚搞蔬菜种植。
     以“市场化”盘活资产。通过村企联建、村社融合、村集体入股等“市场化”方式,建立“集体土地入股”“村集体+村民入股分红+企业+企业反哺村集体”“村社一体”经营联结等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农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互利共赢强引擎。例如,在静游镇上静游村,通过“清化收”收回废旧建设用地100余亩,以村集体经济入股谷雨公司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孵化园)项目,获得村集体经济固定收益。同时,该村盘

活村集体旧砖厂建设用地20亩,着手投资新建豆制品加工厂一座,带动村民入股分红。
     以“类型化”精准发力。为进一步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效益弱、带富人才少、体制机制旧等困境,娄烦县探索实施“1+3+10”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即创建1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规范农村财务、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壮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管理等3项管理制度,在摸清“好、中、差”三类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试点推动财政资金撬动型(马家庄乡西会村千亩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项目)、特色农业发力型(静游镇步斗村黑木耳种植基地项目)、脱贫产业增效型(村级光伏扶贫产业项目)、社会资本导入型(盖家庄乡南峪村鑫惠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香菇生产基地项目)、返乡入乡创业型(静游镇步斗村黑木耳种植基地项目)、盘活土地资源型(静游镇西六度村神农种业马铃薯育种基地项目)、盘活经营资产型(米峪镇乡兴旺庄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天池店乡孔河沟村红色旅游接待中心项目)、领办土地合作社型(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续管理项目)、推动农旅融合型(杜交曲镇罗家曲村美美生态农场项目)、对接新型城镇化型(娄烦镇三元村、娄家庄村物业社区融合建设项目)等10种模式路径的多元化发展,切实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鼓起村民的“钱袋子”,增厚集体的“家底子”,挺直基层党组织的“腰杆子”。截至目前,全县10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5万元,其中,30-50万元37个,50-100万元41个,100万以上15个。
“三个突出”在精准扶持上聚力
     突出队伍建设,选好“领头羊”。娄烦县以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积极选拔学历高、懂科技、会经营的返乡能人、致富带头人、年轻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76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21人,占比42.1%。同时,选派324名驻村干部、18名公务员、5名选调生到村开展工作,

帮助建强村党组织、谋划发展思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突出制度机制,把好“方向盘”。以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为重点,以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基础,制定《娄烦县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娄烦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奖励实施办法》和《娄烦县农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把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把农村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将农村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群众致富增收愿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乡村振兴娄烦模式。
     突出考核激励,增强“新动力”。一是村干部激励。娄烦县探索建立村“两委”干部报酬激励机制,新增投入640万元,采取“基本报酬+绩效报酬”方式,实行绩效报酬浮动模式,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设立“集体经济增收奖”,将20%的经营性增收部分作为“两委”干部奖励金,激励村干部放开手脚、多干多得。二是村集体奖励。县级投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奖励资金,设立“达线奖”“超线奖”“贡献奖”,分级分档核算奖励数额,对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成效显著的村给予奖励。三是建机制考核。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列入党建考核、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年度先进党支部、优秀村评选的重要依据,出台村“两委”干部“星级化”管理“千分制”考核、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着力增强村“两委”干部主动担当、主动落实、主动发展的意识。(中共娄烦县委宣传部)

娄烦:打造“微网实格”赋能基层治理

     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

娄烦县

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网格化管理在优化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微网格员队伍流动性大、岗位职责不明晰、管理机制不完善。为扎实做好党建引领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把网格化服务管理打造成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平台和办好民生实事的服务性舞台,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聚焦问题导向,扎实有序推进微网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构建了“社区(村)选聘、乡镇审定、县级备案”的“三级选聘”机制,选优、选强、选好微网格员。
增强网格“前哨兵”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党员干部、退役军人、物业人员、村民代表、热心群众担任微网格员。明确每名微网格员每月500元全年6000元待遇保障,列入县财政预算。在“两优一先”“五一奖章”“三八红旗手”“五四青年奖章”“最美退役军人”等各类表彰奖励上,优先考虑微网格员;综合条件优秀的,可纳入社区(村)“两委”干部后备库。
延伸网格微末梢
      娄烦县委组织部会同政法、卫健、民政、乡镇等单位,先后2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出《娄烦县“无疫社区(村)”创建微网格员工作任务清单》。这张任务清单,平战结合,规定了微网格员2方面32项职责,其中明确做好两天一入户常态化“敲门行动”工作、动态建好9本台账工作、牵头做好“五包一”重点盯防及“二对一”特殊人员跟踪管理3类重点工作。
提升网格强治理
      此外,娄烦县还制定了《娄烦县社区(村)微网格员考核细则》,对微网格员实行百分制考评制度,明确5方面100分考核内容,6种辞退情形,以乡镇为单位逐季考评、年终大评。根据日常工作实绩、年终考核结果、群众评价等,

对微网格员队伍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在大战大考中,能够充分发挥微网格员的最大力量。
      娄烦县始终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多措并举推动网格化工作,聚焦“微网格”这个“最小作战单元”,推进微网格员队伍专职化,强化待遇保障,建立1327名微网格员专职队伍,不断夯实平安建设基础、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中共娄烦县委组织部)

娄烦县:优化帮办代办服务 “帮”出温度“代”出速度

     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目前,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今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命线的意识,积极探索推进工程项目全程代办改革,持续提升“帮办代办”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重大投资项目提速提效,促进投资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截至目前,已为多个重点项目完成“帮办代办”工作,为企业提供了更精准、更
高效的服务。
帮办代办“零距离”
     组织组建全县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建立健全科级领导包联和包办机制,全面做好重点投资项目帮办代办工作。按照“一个重大项目、一名科级领导、一个服务团队”的“三个一”全流程跟进服务,及时解决重点投资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求,助力重点项目加快落地落实。
精准服务“零障碍”
     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容缺受理

娄烦县

制度,为全县重点投资项目提供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开展帮办代办、协办和跟踪服务,推行容缺受理审批;推进并联审批,在环评、能评、稳评、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消防设计审核、施工许可、节能审查等十多个环节开展并联审批,通过联办预审、并联审批等机制,打通“梗阻”环节,加快报批进度。
     强化措施保障。突出一个“快”字,全力以赴确保项目快速审批,做到县级审批不过夜;突出一个“准”字,精准发力、精准服务、精准保障,做到一企一人、一企一档,挂图作战,真正地把服务送到企业的心坎上;突出一个“细”字,体现细节,无微不至,让企业充分感受到政府的诚意和温暖,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上门与企业对接座谈,长期组织专人入企帮办代办,以真心暖心、高质高效、精准精细的服务赢得企业的信赖,全局上下努力当好企业的“引路人”“推车手”和“店小二”。
项目办理“零死角”
     为全县企业投资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对重点项目提供全流程、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对审批部门实行全天候、闭环式问询监督管理,努力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实现部门审批窗口联动。发挥领导入企帮扶现场办公作用,先后深入项目企业10余次,走访企业20余家,参加县企业现场协调会议10余次,在项目推进中真正实现了上下协作、工作统筹和部门联动作用。建立日协调、周调度机制,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协调会20余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手续办理、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30余件次,真正实现部门之间的全县联动。
企业办事“零门槛”
      夯实政务服务“帮您办”事项,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不断深入推进“跨省通办”改革举措与“帮办代办”工作牢牢结合、协同运作、一体推进。紧盯重要环节、重点领域,强化责任落

实、制度建设、监督考核,着力提升执行能力建设,不断优化帮办代办功能。通过秉持自愿申请、无偿服务、协同联动的原则,实行全程免费的代办帮办服务,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企业心无旁骛干事业、舒心安心谋发展。打好科级领导包联项目、全过程咨询和代办帮办组合拳,积极开展“进现场、送政策、跑审批、促开工”工作,为企业提供精准代办、贴心帮办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快审批、早落地、早投产。(娄烦融媒体中心)

娄烦县:“1+1+3”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国安邦,重在基层。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为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山西省把加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作为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的牵引性工作来抓,落实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属地管理要求,推动组建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配齐配强专门执法人员,调整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在乡镇(街道)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今年以来,太原市娄烦县认真
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委编办、县司法局多部门协同联动,按照“县乡联动,整体推进抓落实;整合力量,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工作思路,创新采取“1+1+3”工作法,统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探索出一条为乡镇放权赋能的新路径,打造出一支法治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乡镇执法队伍。
重塑组织架构,打造专业执法“一支队伍”
     过去,乡镇执法力量分散,执

娄烦县

法队伍,主管部门“各管一摊”“各自为战”,导致许多处罚事项权责混乱、问责不清。为从源头上解决执法缺位、多层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娄烦县着眼优化执法资源,配强执法力量,整合市场监管、卫生健康、交通运输、城乡管理、自然资源等领域条块执法力量和资源,按照“编随事走”的原则,采取“3+3”模式(即3名公务员+3名事业人员)配备执法人员,同时鼓励乡镇统筹公务员和乡镇事业人员从事执法工作,进一步锁定执法人员编制,实行“专编专用”,确保执法力量“下沉到底”。改革后,各乡镇共配备执法人员63人,县级执法部门下沉7支执法中队派驻至各乡镇。
推动协同高效,搭建执法调度“一个平台”
     基层是执法工作的落脚点,也是改革工作的着力点,为全力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娄烦县依托乡镇这一基层执法主战场,整合县城执法部门执法资源,建立行政执法统筹协调指挥体系,县乡联手共同打造执法调度“一个平台”。结合人口小县机构改革,整合县城9大执法部门行政执法队伍,成立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统筹管理全县执法人员,同时在7个乡镇统一组建综合执法办公室,成立综合行政执法指挥中心,负责乡镇执法工作,统一指挥乡镇执法人员。形成了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统筹调度县乡两级执法队伍开展联合执法工作,各乡镇长担任执法队队长统筹领导辖区内执法事项,执法专职副队长具体负责各自乡镇执法工作落实的县乡一体化执法工作新格局。
统筹资源配备,落实基层执法“三项保障”
     落实机制保障。制定出台了《娄烦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制度》《娄烦县乡镇、村(社区)级组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等制度,严格按照乡镇执法事项清单,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落实场所保障。根据各乡镇执法案件量、人口数量、经济社会发

展状况等情况,高标准打造不小于100平米的执法场所,乡镇执法人员和县级派驻执法人员实行统一办公。
     落实经费保障。在经费预算方面,为每个乡镇落实执法专项经费16.82万元,用于购置执法车辆、执法服装、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设备。
规范管理机制,做到执法过程“三个到位”
     娄烦县聚焦执法全流程,实现执法过程“一步到位”。
     做到培训到位。按照“谁下放、谁培训”的原则,由组织部、编办、司法局联合举办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班,邀请省内法学专家、律师对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县169名执法人员参加。组织各乡镇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大讲堂”“太原市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培训课程”等线上培训16次。同时选树静游镇为试点,开展“以干代训”现场模拟执法培训3期。
     做到监管到位。各乡镇将执法事项、执法管理制度、执法人员名单、照片等相关信息上墙公示。制定出台《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制度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
     做到考核到位。各乡镇统揽执法人员考核责任,采取年度考核+平时考核的方式,力求考准、考实、考细。平时考核由乡镇党委组织实施,结果报县级执法部门备案;年度考核以乡镇党委为主,乡镇党委对派驻人员的年度考核评分占到60%以上。
全面提档升级,实现执法质效“三个提升”
     娄烦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效果显著。
     实现党建引领提升。坚持党建引领这条主线,创新党建工作,以“党建+执法”的方式,各乡镇分别成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统

一组织开展业务理论培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实现安全环境提升。探索推行“专项执法+联合执法模式”,根据各乡镇实际,乡镇执法人员携手县城执法人员,共同开展专项执法工作,今年已开展“私搭乱建整治”“疫情防控安全隐患排查”“安全生产监督”等专项执法行动30余次,为广大群众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实现部门配合提升。县级执法部门与乡镇之间建立综合行政执法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聚焦权责明晰、队伍规范、执法联动等内容开展常态化交流研讨,有效汇聚起县乡两级执法“向心力”,共绘基层执法“同心圆”,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以来,乡镇累计执法1082次,出具执法文书807条,处理风险隐患161项,执法数量较原来减少了近一半,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生产、违规占地、出行安全隐患等问题,实现了执法部门由过去的“九龙治水”变“一龙治水”,乡镇执法力量“五个指头”攥紧为“一个拳头”,执法机构“分块管理”变“县乡一体”,切实打通了乡镇执法“最后一公里”。(中共娄烦县委组织部)

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娄烦组织工作新篇章

     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站在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高度,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任务,为进一步做好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委组织部将以

娄烦县

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高度自觉,在全面学习把握和落实上下功夫,不断推动组织工作提质增效。
掌握方法,全面学习把握
     学习贵在掌握方法。全面把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是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娄烦县委组织部将持续组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深学细悟、“关键少数”带头及多元培育三项行动,切实将“六个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牢牢掌握这一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扎扎实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聚焦本业,全面贯彻落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奋进号角,作为党委重要政治机关、独特职能部门,娄烦县委组织部将紧紧围绕组织、干部、人才本业,真抓实干,推动组织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创新思路,大抓基层。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目标要求,娄烦县委组织部将以“133”工作思路为突破口,即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统筹推进农村、社区、机关三大领域建设,抓好集体经济品牌化、“星级文明户”创评机制化和农村治理数字化三大方向,扎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整体跃升。
     选育用管,建强队伍。锚定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重大任务,以“四个导向”选人用人,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实施年轻干部“薪火相传”、理论提升、跟踪培养三大工程,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和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以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为抓手,着力打造评判有标准,决策有底气,处理有规范,操作有程序,常态

化、制度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四有两化”娄烦品牌。
      五大工程,强势赋能。“治国兴邦,人才为急”,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科技、教育、人才单独成章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寓意深远。娄烦县委组织部将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深入实施招才引智、本土人才培育、青年人才“双创”、人才素质提升及人才规模壮大“五大工程”,做实做细重点人才工作,持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立足自身,全面提质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娄烦县委组织部将以“三个建设”“三个表率”为抓手,建设最硬政治机关,做对党绝对忠诚的表率;建设最强组工干部队伍,做干事创业的表率;建设最优作风体系,做纪律严明的表率,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推动组织工作提质增效,以组织工作新篇章在全县高质量发展中彰显“组织担当”、贡献“组工力量”、提供“组织保证”。(中共娄烦县委组织部 秦晓东)

厚植幸福根基 擦亮娄烦民生福祉“质感”

     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地擘画了民生保障事业的新蓝图——“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
      改善人居环境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2022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紧紧围绕“三位一体”总体思路和要求,紧扣“一主三翼”战略目标,以精益求精的踏实作风,全面推进公园绿化亮化、县城美化提质等系列工程,为建设生态

娄烦县

更优、发展更快、生活更幸福的现代化新娄烦作出了贡献。
出门进园 提质改造添风景
     涧河湿地公园提质改造项目是2022年县政府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改造总面积3.4万平方米,绿化景观1.4万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1.2万平方米,配套太阳能灯饰110盏,完成上水喷灌系统2100米。改造后的湿地公园美化了周边环境,有效填补了移民东区、瑞泽苑居民无休闲娱乐场所的空白,同时也为娄烦县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线。
处处见绿管护特许提质量
      针对园林管护难题,创新思路举措,采用市场化手段,引入竞争机制,与河北中城云电有限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第三方在融资、专业、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提高了娄烦县园林绿化服务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园林管理水平低和管护技术弱的状况,彻底改变“重建设,轻管护”现象。娄烦县园林管护更加专一,更加精细,向科学管理迈出坚实步伐。
推窗见景增色添彩迎盛事
     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主线,在市民文化广场、政府小公园、涧河3号桥、涧河公园东、西广场等多处摆放鲜花6万余盆。特别是市民文化广场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用花卉摆放长15米宽10米国旗图案,寓意全县人民一心向党;涧河公园西广场以“祝福祖国”为主题,大红灯笼、花坛、立体花柱立体群塑为造型,设计安装直径7.3米大灯笼,寓意全县人民生活红红火火,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坚持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惠民答卷更有厚度,让娄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中共娄烦县委宣传部)

娄烦县:“三个重点”助力残疾人事业“无障爱”

     国有常,利民为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弱有所扶,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更好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助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和谐绿色生态娄烦。
抓质量 重点开展无障碍设施改造
     成立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
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娄烦县2022年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救助项目实施方案》。经过入户调查,严格筛选,确定改造对象,组织专业人士对项目进行审核,最终确定57户改造对象。坚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的原则,根据不同残疾程度、不同居家条件为入选户量身定制、贴身打造一户一策设计方案,重点配置和改造残疾人多功能床、太阳能热水器、卫生间改造、轮椅坡道、沐浴椅等无障碍设施,确保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质量效果,尽最大可能满足残疾人日常生活需要,真正使无障碍设施落到实处,截止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
抓就业 重点开展帮扶养蜂创业
     为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县域自然禀赋,根据林业面积大、蜜源植物丰

娄烦县

富的特点和本地残疾人劳作习惯,采取直接帮扶、自立自养相结合的方式,对贫困残疾人提供种蜂,帮助其独立创业,在2021年每户3箱的基础上为22户残疾养蜂人补发2箱优良种蜂,聘请养蜂能手挨村挨户为残疾人指导,现场演示解决难题,对贫困残疾人养蜂户“补血”,使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截止目前,22家养蜂户养殖效益初见成效,其中2名贫困残疾人仅仅一年就靠摇出的蜂蜜获利,年产蜂蜜达300公斤、繁殖蜂群15箱,全年收入达到了1.8万元。
抓服务 重点开展免费助听器发放
     为深化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提升贫困残疾人生活和发展能力,为全县100名听障人士免费发放助听器,并邀请山西馨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现场为残疾人进行助听器验配调试,同时就如何佩戴、保养和维护助听器等知识进行了仔细讲解,现场发放了服务卡,解决听障人士的后顾之忧,切实减轻残疾人的家庭负担,进一步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信心,让残疾群体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积极开展残疾预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印发《听力语言康复知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证办证流程》等科普、惠残政策资料共计1000余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下一步,娄烦县将全面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中共娄烦县委宣传部)

“四个一”基层治理创新中的“娄烦探索”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通过系列切实举措,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通过不断延伸党建触角,打通服务基层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向下扎根实现服务“零距离”。
深化认识明责任,“一张派单”管到底
     充分认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热线办理工作要求,不断增强热线办理的紧迫感责任感,将便民热线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形成“承办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处室专人办”的办理机制,扛实责任,强化力度,切实做到“小热线、大民生”。
优化流程提效率,“一条热线”听民声
     专人负责接收热线工单,按照公文批转流程办理,统一受理、登记、派发、回复;实行全过程流转单运行制度,形成“转办-促办-回复-回访”闭环式工作链条;坚持办理程序性与灵活性紧密结合,严格办理流程、灵活办理形式,充分利用微信、电话、邮箱等渠道转办工单、汇总答复,极大提高热线办理实效。
强化沟通增质效,“一盘好棋”聚合力
     主动搭建“沟通”桥梁,既注重对上联系,积极与市级沟通汇报,寻求业务指导;又注重对下沟通,与各承办单位密切协作,共商热线办理技巧,共解热线办理难题,全力将便民事项办好;同时注重横向联动,强化主办单位与配合单位的统

娄烦县

筹联动,形成运行顺畅、有力有序的热线工作体系。
实化制度保长效,“一套机制”促提升
     全面创新工作举措,对于紧急难办事件和群体性工单,实行热线直报制度,第一时间报送主要领导批示转办,形成自上而下的热线督办机制,力求根源性解决、机制性完善;建立重点问题工作台账,突出一体化推进,实行挂销号管理,做到重点工单“深调研、联合办、跟进督、早回复”,持续提升办理实效;落实办理时限预警机制,通过电话、微信、“13710”督办平台等方式,及时提醒,抓紧办理,确保工单按时回复。2022年,共受理上级12345热线3514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党建兴则事业兴。下一步,娄烦县将持续推动形成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全域治理模式,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全域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让党的执政基础全面过硬,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共娄烦县委组织部)

新年“开门红” 娄烦招商引资强劲开局

     仁沟100MW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约6.8亿元、乡村振兴分散式风力发电整县推进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云顶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新年伊始,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全面吹响招商引资号角,一批大项目、优质项目相继签约。
      据了解,娄烦县1月10日召开的2023年开年第一场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现场共签约11个项目,计划投资金额达80.46亿元。太原市副市长李永强,太原市政府副秘书长师中军,太原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师旭东,太原市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宏亮、娄烦县委书记李树忠,县委副书记、县长景博

娄烦县

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推介会在以《娄烦未来 迎你而来》为主题的招商引资宣传片中拉开序幕。推介会上,详细推介了娄烦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高君宇故居红色旅游景区开发项目、杜交曲镇黄金水带九点一线旅游开发服务项目、皇姑山七彩石小镇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凤岛孔雀小镇项目等5个重点项目。与山西中经国科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山西省房车协会、山西省安徽商会、山西省江苏商会等签订合作协议;现场签约项目11个,计划投资金额达80.46亿元,涵盖新能源、固废利用、生态综合治理等领域,对促进娄烦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娄烦县始终强化“抓招
商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牢树“乙方”思维,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为企业量身打造“一揽子”方案,持续推进“保姆式”“全流程”的服务,并实行“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全力做实“全代办”“一站式”的全流程政务服务,全县招商引资势头强劲,为娄烦转型发展增添活力。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强化招商引资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增强发展活力,夯实发展后劲,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娄烦县将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引领、融合发展“三位一体”总体思路和要求,紧扣“一主三翼”战略目标,以更开放的姿态招引项目、更高效的服务保障项目,力争把娄烦早日建成生态更优、发展更快、生活更幸福的省城后花园、避暑清凉地、绿色大氧吧。(中共娄烦县委宣传部)

党建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
——太原市篇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Party Building ——Taiyuan chapter

Copyright © 2025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