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吕梁基层治理

党建工作•吕梁

Party Construction • Luliang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是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的必然要求,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扬帆向未来
迎接二十大

    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他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山西省委将2022年确定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决定从今年3月至12月在全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林武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打通城乡治理“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我省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此次“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提升”行动中期调研,吕梁市委组织部秉承“试点先行、尖兵推进”总体思路,安排在七个总体工作靠前的县(市、区)开展,旨在起到“优必先推,后进奋追”之效。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提升”
行动中期调研

目录

吕梁市:“三个一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吕梁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吕梁:“真金白银”20条 助企纾困出“实招”
吕梁:法律援助惠民生助力维权暖民心
吕梁: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黄河安澜
吕梁市:多举措助推市场主体倍增
吕梁市:深化校地合作 推动共同发展
吕梁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吕梁市委宣讲团在交城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厚植沃土聚英才 广纳贤才兴吕梁
打造医疗高地 守护百姓健康
“党建就是生产力”的鹏飞实践
共创吕梁氢能产业发展美好未来
党建引领“融进去” 基层治理“活起来”
挥奋进之笔 书育人新篇
吕梁:执法改革“加速度” 为民服务“零距离”
吕梁:做好“清化收”后半篇文章 强化“三资”管理工作再落实
吕梁市:“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吕梁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吕梁市:招才引智 携手逐梦新征程
战疫一线勇担当 英雄吕梁党旗红
吕梁:打造“桑榆堡垒” 凝聚“银发力量”

1

吕梁市

14

1

吕梁市

14

3

文水县

160

文水县:优化整合强治理 蹄疾步稳促改革
文水县:强化法治责任 力推执法改革
文水县凤城镇:党建领航“清化收” 壮大经济促振兴
文水县凤城镇:打造“村改居”社区新样板
“改”出社区治理精气神
文水县:行至半山不停步 驻村帮扶再奋楫

“吕梁山护工” 擦亮乡村振兴的“金牌名片”
深入“少年心” 激发“少年力”
“十个大力”赋能数字经济澎湃吕梁
“八条措施”呵护吕梁青年人才成长
吕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技能吕梁 成就未来
时尚旅游口袋书《黄河从吕梁流过》出版
多措暖企领跑吕梁复产复工“抢春忙”

4

汾阳市

182

汾阳古浮图村:“妈妈式”托管铺就新型致富路
汾阳西马寨村:党建引领促发展 美丽乡村绽新姿
汾阳东堡村:发挥电商优势壮大集体经济
汾阳田村:党建引领兴旅游 乡村振兴富百姓
汾阳市:联合共建促发展 党建引领抓实效
汾阳市:党员“微积分” 求出“最优解”
汾阳市:“星级文明户”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汾阳市峪道河镇:“六个一”工作法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
汾阳市安泰苑:“红色物业”画好共治共享 “同心圆”
民建汾阳总支力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贾家庄镇“银发先锋”助力乡村基层治理
汾阳市:奋力开创白酒产业发展新局面

2

孝义市

92

崇文街道留义社区(党群服务)“小社区”践行“大治理”
兑镇后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清化收、积分兑换)走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赶考路”德尚小区(小区三业融合)“小区党建”创基层治理新范式
阳泉曲镇(打击私挖乱采综合执法)打击私挖盗采创新招
山西:全干熄焦快改造 减污降碳同增效
孝义:高质量推进“十大行动”打造基层治理新局面
孝义市:党建赋能商圈迸发新活力
孝义市:党建引领税收的创新发展之路
孝义市:柿业发展有甜头 乡村振兴有奔头
孝义市:整治人居环境 推进乡村振兴
高质量党建激活孝义非公经济新活力
磨砻流玉落琼浆 素雪无瑕伴乳香
情系“橄榄绿” 追梦“税务蓝”
孝义:“医”心向党践初心 “医”心为民护健康
“红色物业”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党建引领将“幸福”搬到柱濮“新”社区
“点面相衬”中提交好赶考路上的高阳答卷
孝义市:“六举措”硬核攻坚清化收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的孝义范式

2

孝义市

92

孝义市:“356+”模式优塑守“业”新气候
孝义市:社区物业联建 温暖万家灯火
党员行动 擦亮孝义“一米阳光”党建品牌
“清化收”让驿马乡“家底”更厚实
物业党建联建 “联”解孝义小区治理千千结
孝义:产权交易全公开 护好村集体“钱袋子”

5

吕梁市临县:“五心”工作法打造移民社区治理新格局
临县:以“回头看”强攻“清化收”
临县:“青塘粽子”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在黄河岸边寻找不一样的童年
临县:壮大牛产业 一起向前“犇”
临县:厚植育才新高地 显露人才新光芒
学思践悟助成长 彰显临县新担当
临县到村选调生走出青春征途的永恒序章
临县数智化“耕耘者”

临县

216

6

吕梁:党建引领乡村发展蹚新路 
综治“小中心”释放“大能量”
东村镇: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镇
岚县:8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梁家庄乡: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
岚县:严管厚爱方能有畏有为

岚县

234

6

岚县:党员积分管理“积”发新活力
岚县:全域旅游迎蝶变 满城锦绣入画来
岚县:集体资产“清化收”乡村振兴新动能
岚县:特色劳务品牌打造就业“新名片”
岚县:秀容大地起宏图
岚县:整治人居环境 擦亮乡村颜色
岚县: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岚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岚县

234

8

吕梁离石区:党建引领促发展 红色物业惠民生
吕梁离石区:“说事议事”机制巧解社会治理难题
吕梁离石区:红色物业有新方 有效治愈“小区病”
离石区委党校: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党群“联心”跨村“联建”的离石区乡村振兴范式
离石区:“说事议事”答好基层治理“应用题”
龙腾虎跃庆丰收 石州凯歌遍神州

离石区

282

4

汾阳市

182

汾阳:造中国酒魂 品文化之根 
汾阳市:多彩实践活动 传递文明新风
汾阳市:共建校企低碳能源科研成果转换基地
“汾”才荟萃河东岸 “州”转星移欲曙天
汾阳:“云模式”让发展党员培训“走新”更“走心”
汾阳:“四个聚焦”推进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盛泉”核桃示范基地创省级特色产业

7

柳林县庄上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固本强基促振兴
柳林县金家庄镇:“六聚六提”全面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柳林县贾家垣乡:“小网格”托起“大民生”
柳林县:强化法治责任 力推执法改革
强化乡村党员 成家庄镇创新学习模式
山西汇丰集团:党建聚合力 企业添活力
山西鑫飞集团:党建引领聚合力 坚定护航促发展
强攻“清化收” 柳林镇巧用“五单”法
村村联建强振兴的金家庄之路

柳林县

258

9

兴县

308

吕梁市兴县:“清化收”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兴县:锻造新时代党员先锋队伍
兴县花子村:党建引领 田间地头话振兴
吕梁市兴县:聚焦“建管用”一“网”兜全城
兴县:“五小”建设暖人心关爱基层焕活力
兴县:开展招商引资 打造高端产业
兴县:入企进村服务助力现代农业深化改革
山西兴县:以讲促学求发展
兴县: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兴县:深化合作办学 打造教育高地
吕梁市兴县:攥紧农业“芯片”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兴县:“小菜苗”开拓大市场 
兴县:选育良种 振兴种业
兴县招商引智(北京)推介暨项目签约大会硕果丰
兴县:给技能“充电” 让就业“来电”
兴县:锤炼“硬本领” 锻造“硬脊梁”
强化保障打造兴县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12

交口县

386

11

方山县

352

方山县:“清化收”为村集体经济攒家底增后劲
方山县:强化综合行政执法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方山县孔家庄村:孝德文化引领移风易俗新风
“党建+管理+服务”,绘基层治理新画卷的北武当
党建,引领方山县张家塔古村焕新颜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清廉新风”的方山实践
方山县: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
方山县峪口镇: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
水库移民,“搬”出庄上村人的新生活
把脉“清化收”方山律师在行动
农旅融合打造“韩庄村”向往的生活
厚植人才“沃土” 群英汇聚方山
开足马力续写方山扶贫搬迁“安居篇”

10

中阳县

340

中阳县马家峪村:“清化收”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吕梁中阳:小木耳开出“致富花”
中阳县弓阳村:移民新村蝶变探秘

13

石楼县

394

石楼县永由村:强化党建引领 促振兴暖人心

交口县:党建引领 多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交口县:党建引领 多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交口县石口镇:支部联建按下强村富民“加速键”
吕梁市:打造“吕粮山猪”为乡村振兴产业“王牌”

8

离石区:抓实基层党建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五好支部”聚合力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党建促彩家庄村为民服务“无缝隙”
信义镇小神头村:党建风帆劲 振兴正当时

离石区

282

10

中阳县

340

中阳县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接地气暖民心
吕梁中阳: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的第一线

14

交城县

414

夯基固本 治在基层
交城:党建引领筑牢疫情防控网
交城县:“345”机制助推移风易俗润民心
交城县:“评理说事室”发挥基层治理大作用
交城县:不负农时不负春全力以赴保春耕
交城县:高位推动“清化收” 积蓄村集体经济硬实力
交城县:人大代表联络站 联系群众“直通车”
交城县代家庄村: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交城县东坡底乡:党建引领小产业 乡村振兴大发展
交城县杜家庄村:“清化收”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清水”
交城县洪相镇:强思想 建网格 重担当 打造坚强有力战“疫”堡垒
交城县积极探索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新路径
交城县举行基层宣传文化员培训会
交城县天宁镇:“党建+”助力乡村振兴
交城县西营镇:“金融活水”助力党政银企共赢
山西交城:首家村级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山西交城:送奖到基层致敬最美的“她”
山西交城:抓住“八个全面” 构建“五大体系” 清廉交城建设全面铺开

13

石楼县

394

党建引领下的车家坡村乡村振兴范式
石楼小镇:党建引领下的黄河流域特色小镇
石楼:稳产业促就业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扎实推进基层治理的石楼实践
石楼县:打造科普新高地 奉献教育新力量
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的裴沟实践
吕梁市教育局:岁末寒冬送温暖 倾心促乡村振兴

14

交城县

414

山西交城县:企业开办便利快捷 三级联动服务到家
山西交城:“五分五化五提” 创建农村党建档案管理新模式

吕梁市

山西•吕梁

吕梁市:“三个一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吕梁市

四看”活动,努力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氛围。在全市开发区组织开展的前六次“三个一批”活动,累计签约、开工、达产项目达448个。其中签约项目157个,总投资额722.6亿元;开工项目173个,总投资额435.01亿元;达效项目118个,总投资额322.47亿元。
      持续发力抓项目,奋楫当先促转型。一个个项目的签约、开工、投产,吕梁经济聚势赋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势起航。2022年,吕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总量均翻了一番多,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积极争资争项 精准招商引资
      围绕煤、焦、铁、铝、电五大传统优势产业,聚焦氢能、白酒、新材料、非常规天然气、文化旅游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经济圈发展动向,吕梁放眼长远谋项目、主动招商引项目,开发区招商引资实现由全面起势到全面突破、再到全面提升的重大跨越。
      2021年,吕梁全年签约开工项目138个,转型项目占比近九成,其中创新性、高科技、战略性新型产业项目数量明显增加。
      孝义开发区引进鹏湾氢港氢能源产
业园20万吨焦炉煤气制氢项目、焦炉气制合成氨甲醇联产LNG项目,文水开发区引进年产20万套太阳能电池片包装材料项目、优特钢基地项目1#转炉连铸工程,交口开发区引进2×220t/h循环锅炉烟气脱硝改造工程,交城开发区引进中国日化院表面活性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交城孵化基地项目,兴县开发区引进外资元泰高导材料研究院项目和元泰高强度铝合金项目,构筑起了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围绕大数据产业,连续举办4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大数据产业发展推进会,共签约项目78个、总投资达117.68亿元。
围绕白酒产业,连续举办4届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共签约项目54个、总投资498.22亿元。中汾酒业10万吨白酒项目、总投资200亿元的杏花村酒文旅融合项目等开工建设。
      围绕现代农业,聚焦红枣、核桃、土豆等农特产品,举办了6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累计签约项目257个、总投资382.42亿元。
      在“率先”上抢先机,在“蹚出”上下苦功,在“新路”上勇探索。吕梁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快速增长,平均规模不断提升,平台优势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更加突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成功落地,

      负春光与时行,踔厉奋发向未来。2月26日,山西省吕梁市“两会”召开期间,全市2022年第一次集中签约一批、集中开工一批、集中投产一批的“三个一批”活动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文水经开区如期举行,发出了新一年项目建设的总动员令。
      乘着山西省委、省政府打造开发区升级版的强劲东风,2020年8月以来,吕梁在全市9个省级开发区(示范区)滚动开展了七次“三个一批”活动。招商引资高潮迭起,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开发区作为转型发展主战场、主引擎的地位日益凸显,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推进项目建设 描绘奋跑画卷
     连日来,吕梁市各开发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无论工厂车间,还是建设工地,火热的场景奏响了凝心聚力抓项目的“春之序曲”。
      农历正月刚过,文水经开区已是忙碌一片。投资3.1亿元的吕梁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二期)开工建设,为开发区打造全国一流、行业领先优特钢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元宵佳节之际,近百亿级新兴产业旗舰项目落地兴县开发区。兴县人民政府与美锦集团共同签署兴县氢能产业园项目协议,成为吕梁抢滩布局氢能产业、打造吕梁氢都、建设北方氢能产业基地的重要支撑。
       吕梁经开区破题攻坚谋项目,奋力冲刺“开门红”。吕梁经开区与离石区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就航天科技城青少年航空实训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园以及东城供水、安亭中学等15个项目建设进行集中会商,争取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推动一个个好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这是吕梁市接续推动“三个一批”活动的生动缩影。在2月26日的新一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中,签约项目28个,开工项目23个,投产项目32个,总投资266亿元,预计年产值384亿元,掀起了全市开发区项目建设的又一个新高潮。
       比谋划储备看项目质量、比招商引资看签约落地、比开工建设看工程进度、比服务水平看满意指数。全市开发区依托“三个一批”项目,大力开展“四比

开发区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
      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力争8个工业类开发区工业投资增长2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升级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全代办”服务,办理时限再压减20%以上,办理材料再压缩30%以上……在不久前召开的市“两会”上,吕梁再次吹响了春天的号角。(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聚焦重点产业、依托重点园区、突出重点区域。2022年,吕梁在招商引资上再发力,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三个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出台了招商引资行动方案,编制招商图谱,发布招商信息,力争全年签约省域外产业类项目200个以上,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全年签约项目开工100个以上;全年招商引资项目培育“四上”企业投产达效200户以上。
落实法治保障 护航营商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气候”,企业就是“候鸟”,哪里环境好,企业就向哪里聚集、要素就向哪里流动、人才就向哪里汇集、产业就在哪里配套。
      让“软环境”更软,让“硬条件”更硬。吕梁大力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等改革,铆足干劲、下足功夫,着力打造服务“高地”、引资“洼地”和兴业“福地”。
      强力推进“承诺制”改革。梳理总结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经验,吕梁以“一个窗口”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清单告知、“一次对接”协调办理、“一个平台”并联审批“四个一”为抓手,减材料、减时限、优流程、破难题,40多个项目实行
了承诺制管理。
      全面深化“标准地”改革。吕梁积极推动土地要素向开发区集聚,专门出台改革方案,明确区域节能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文物保护评估、取水许可审批等“7+6”区域评价事项,全部列入政府统一服务事项。2020年,全市8个工业类开发区完成出让“标准地”12宗、1600余亩。2021年,全市各开发区又确定出让“标准地”18宗、约4800亩,实现翻番目标。
      全面推广“全代办”改革。吕梁以交城经济开发区为试点,探索总结经验,扩大集成效应。目前,各开发区都建立了与“承诺制”改革、“标准地”改革有效衔接、高效协同的领办代办工作制度,组建了领办代办队伍,探索实行“开发区+政府包联项目人员双领办、双代办”制度,制定服务流程图,全代办“一张图”“三清单”“两职责”落地到位。
      对标一流,优化服务。吕梁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6个环节、13个工作日、零费用,在全省率先实现4小时办结。综合信用指数位列全省第一,营商环境考核专家评议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吕梁坚定不移加快转型,传统产业“老树新发”,新兴产业“插柳成荫”,第三产业“茁壮成长”,“三个一批”活动激发出

    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近年来,为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山西省吕梁市各项教育改革举措不断深入,有效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择校热”“大班额”“负担重”问题,教育改革发展按下了“快进键”,驶入了“快车道”,跑出了“加速度”,吕梁的美好教育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1年9月,吕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是吕梁在民生领域的重大部署、重大行动。《行动方案》出台以来,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主动作

吕梁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吕梁市

为,努力以实干的行动把吕梁教育办成全市人民想要的样子。
调整学校布局,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追求在于实现“公平、公正”,而其中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吕梁市提出学前教育公办率和普惠率要逐年提高3-5个百分点,公办率到2025年达到70%,普惠率到2025年达到90%。
       2021年,全市完成新改扩建公办园34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园31所,学前教育公办率和普惠率持续增加。整合撤并农村薄弱中小学校145所,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86所,增加城区学位1.2万个,城区“大班额”现象有效缓解。各县市区普遍采取与名校合作、托管、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等形式,积极推行办学模式改革,优质资源全面均衡。各学校体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全面加强。与吕梁学院成立“吕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思政教育实现了新突破。
     离石地处市府驻地,区位优势明显,当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近年来,离石区不断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中小学校布局结构。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应

用,为城乡薄弱学校配备智慧黑板523套,推动城区学校面向边远山区学校的“1+N”专递课堂建设,建成授课、听课教室11个,实现城乡教育互联互通。同时在城区中学建成智慧课堂16个,有力提升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离石区推进校际一体发展。在巩固与江苏省江阴市教育合作成果的基础上,将江阴高中、江阴初中和城镇中学按照“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实行共教共建、捆绑发展;引进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采用托管模式,全面接管袁家庄中学;将离石一中确定为市区共建综合改革示范校,与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建立教育帮扶关系,引入北京紫荆花开专家管理团队,助推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积极推动集团化办学改革,整合全区优势资源,建立了四个教育集团,以强加弱、城带乡的方式扶持薄弱学校,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招生管理方面,2018年,离石区义务教育入学招生信息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全区公、民办学校统一时间、同一平台、同步招生,并将民办学校的摇号比例从2018年的30%提高到现在的100%,尽最大能力满足了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需求,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优化教育资源,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确定“重点建设学校”,打造特色教育新高地。全市确定了19所“重点建设高中”,制定了贺昌中学整体搬迁方案。在吕梁二中、孝义五中、汾阳二中、汾阳四中、临县高级中学等学校开展试点,打造一批艺体类特色高中。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省政府正式批复,今年秋季正式投用。制定吕梁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方案,市直中职教育资源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面铺开“县管校聘”改革,学校管理进入新阶段。离石、汾阳、柳林、兴县、方山、中阳、交口7个县(市、区)取消了校长行政级别,实行了校长聘任制。市直贺昌中学、吕梁一中、吕梁二中、吕梁四中、吕梁五中全部完成“校长职级制”改革,“行政化”“官员化”办学退出历史舞台,全市教育资源得到整体盘活。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教师是关键,队伍是基础,教师教育是工作母机。吕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严格落实师德师风要求。以师德师风正面、负面清单为抓手,运用好举报平台,深化专项整治,坚决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警示一片。

      提升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实施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骨干教师培训工程,3年内实现全覆盖。深入实施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启动高中九科名师培训,今年培养195名名师成长带头人、做好吕梁新高考领军人。统筹抓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等重点项目,持续为全市教师队伍提质赋能。
      用好“走出去”“请进来”两套办法。从今年开始,每年选派30名教师到黄冈顶岗任教。引进40余名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本科以上师范类毕业生来吕梁任教,通过面试直接录用入编,并提供人才公寓、20万元生活补助。目前,黄冈的15位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正在吕梁一中任教,19位名师入驻贺昌中学。离石、方山引进江阴团队,柳林、交口和上海先进学校开展了合作办学,带动全市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加强教研工作。重点围绕教研教改这个核心,建强市县教研室,市级将打造一支百人左右的专兼职教研员队伍,各县市区也将配齐配足专兼职教研员。将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调研、教研和科研,相关的成果将在教育系统内部的教学研究上进行推广交流,全面强化教研工作的支撑作用。
落实“双减”政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21年以来,“双减” 成为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为此“双减”政策是吕梁市2021年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
     “双减”,第一个减是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2021年以来,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出台作业管理、公示制度和考试管理等相关制度,义务教育作业总量和时间得到有效合理压减,岚县作业管理做法被山西电视台2次专题报道。同时,公办非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
     第二个减是有效减轻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吕梁市全面停止审批学科类培训机构,先后取缔无证无照和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702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100%。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双减政策是2021年7月出台的,而吕梁市在2021年3月建成了工商银行“教培云”监管平台,将全市所有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纳入监管,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培训机构卷款跑路事件,有效维护了全市广大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
      今年,吕梁市将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双减”。校内做到“三提高”,也就是全面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切实强化学校

教育主阵地作用,实现校内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真正让学生减负、让家长放心。校外做到“三严”,加强常态化监管和专项执法,严防义务教育学科类机构隐形变异和回潮反弹,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住家家教”“高端家政”“地下补课”等行为;严防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野蛮生长、制造焦虑,推行好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严格规范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体现。吕梁,正在用行动践行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庄严承诺,也用行动践行着“人民教育为人民”的不变初心。(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吕梁:“真金白银”20条 助企纾困出“实招”

吕梁市

消费回暖和潜力释放;充分预留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份额。对未达到公开招标限额的政府采购项目,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对达到公开招标限额以下货物服务工程类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并给予货物服务类6%-10%,工程类3%-5%的价格折扣;免除对小微和“三农”企业的反担保措施,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
      市税务局负责人表示,市县两级税务部门围绕落实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坚持全面排查、突出重点、稳妥推进、提前预判、严格审核、积极引导、严督实考,圆满完成了现阶段的留抵退税任务,努力做到退得好、退得快、退得稳,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让留抵退税和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尽快落到企业的口袋,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商务部门在政府消费券发放、支持商贸企业达限入库、发展电子商务、设立便民市场等方面,从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乡村e镇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和推动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特色餐饮发展、搭建消费促进平台、强化限额以上企业培育等七个方面发力,确保纾困政策取得实效。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在帮扶占到全部市场主体74%的个体工商户政策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出台了《吕梁市个体工商户倍增质升实施方案》,从提高市场准入效率、支持大众创业创新、加强财税金融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感、强化个体工商户培育等5方面明确了19项具体举措,制定了《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24条工作措施》,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引深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等4个方面明确了24项措施,进一步加大个体工商户新登记力度,实行柔性执法,强化金融保障支持,狠抓工作落实,坚决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中共吕梁市委新闻办)

      情期间,物流不畅、供应链不稳定、生产经营成本上涨、融资难融资贵……市场主体普遍面临诸多困难,燃眉之急如何解?5月7日,山西省吕梁市助企纾困新闻发布会现场,市发改、财政、税务、市场监管、商务等相关负责人,围绕不久前出台的“吕梁市助企纾困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20条扶持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政策解读。
      “助企纾困‘20条’,主要包括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强化金融信贷支持、推动消费提质增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和加快行业纾困补短五个方面,是在落实国家、省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吕梁实际,精准纾困、持续惠企的连续性、针对性、普惠性和可行性扶持措施,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可谓是一场助企纾困的‘及时雨’。”吕梁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将加强统筹协调,通过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加强督促指导和评估,深化企业运行监测和分析研判,强化政策调研储备,畅通诉求和反馈渠道,推动政策有效落地落实,不遗余力实现助企纾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市财政局负责人介绍,在全面梳理并列出符合减、免、缓、退政策条件的企业清单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统筹库款、增大调度额等措施,加快退税兑现进度,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应退尽退;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筹集专项资金1.5亿元、应急周转保障资金5000万元、政府消费券1000万元等,助力全市氢能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

吕梁:法律援助惠民生助力维权暖民心

吕梁市

      律援助,关乎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的权益保障,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近日,吕梁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积极为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成功帮助解决中阳县农民工武某某工伤赔偿问题。

      经了解,2021年,山西宁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包热力管网安装工程,后由高某雇佣武某某从事管网安装施工。2021年9月9日,武某某作业时被坠落水管砸伤腰部,辗转多地治疗,仍瘫痪在床,经鉴定为工伤二级。事故发生后,用工单位仅垫付部分医疗费,拒不赔偿,导致武某某一家陷入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困境。无奈之下,武某某通过信访向市委书记孙大军寻求帮助。
      市委书记孙大军收到武某某反映问题的信件后高度重视,当即批示吕梁市司法局“安排法律援助,帮助武某某解困”。吕梁市司法局迅速行动,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专案组,核实案件,询问诉求,提出解决方案。办理过程中,该专案组两次赴中阳县实地调解,详细释法说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次组织双方协商,询求调处对策。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由山西宁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分包商许某某、高某某一次性支付武某某各项赔偿费用共计169万元,除已支付的13万元外,签订协议后再一次性支付156万元,目前赔偿款已全部支付。
      这起援助案件,只是吕梁市司法
局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一个缩影。持续三年开展“百名律师进民企”活动,创新开展法律援助诉前调解,推行“互联网+公证”远程公证,连续两年提前超额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近年来,吕梁市司法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司法为民、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平安吕梁、法治吕梁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文明始于心,创建践于行。下一步,吕梁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将更加全心全意地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高效、便捷、专业的法律援助服务,积极推进应援尽援、速援优援,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吕梁市融媒体中心)

吕梁: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黄河安澜

吕梁市

      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摇篮,蜿蜒5464公里,几千年奔流不息。
      山西省吕梁市是黄河中游重要节点城市,在这里,连绵不绝的吕梁山与奔腾不息的黄河水相伴而行,流经4县19乡110个行政村,流程296公里。曾经,这里生态脆弱和深度贫困相互交织。现在,八百里吕梁山从南到北一片林海,逐渐筑起黄河安澜的生态屏障。
      黄河宁,天下平。吕梁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既是吕梁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千钧重任。为了让“母亲河”成为幸福河,两年多来,吕梁市委、市政府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实施了生态建设、乡村振兴、转型发展等一系列全新实践,“母亲河”畔奏响了一曲曲优美的幸福华章。
     “现在水是越来越清了,环境越来越好了,鸟也越来越多了。确实是不错,家乡美。”
      风吹绿波起,人来鸟不惊。从“乱河
滩”到“鸟天堂”只是近年来吕梁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孝河湿地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汾河的中游,是黄土高原上罕见的次生湿地,总面积达5.47平方公里。近年来,当地加大湿地保护恢复力度,针对性实施各类管护工程,扎实做好湿地保护、湿地修复、科研监测、基础设施和保护管理基础能力等建设,湿地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孝河国家湿地公园累计记录野生动物达26目70科239种。
      “这两年,我们这里的环境确实也变好了。降水量增多了,树也变多了,黄土地也变绿了。”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守住生态红线,才能可持续发展。吕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扎实开展“七个一批”“六大专项行动”。一系列数据,验证了吕梁黄河流域生态变优,市内九条重点河流污染指数由2018年的31.06%降低至17.3%;汾河流域沿线9个重点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2020年市区优良天数达303天;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中,市区PM2.5平均浓度最低、改善幅度最大、优良天数最多;在汾渭平原11个城市中

排名第一。
      “种树二月就开始了,能干到十月份。从开始在大棚里育苗,把那一块弄完了,草上来就铲、锄草,草锄一遍它就又长起来了,再锄草,这两天前面大棚里面还能做营生,起苗子。反正是一年下来就能挣一万三四千元,有的挣一万七八千元,我们村里这两年只要是勤快的,日子都变好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吕梁在一个战场打响打赢了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两场战役。截至2019年底,吕梁市黄河全流域1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4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减贫58.5万人。如今,全市范围内国土绿化、彩化、财化行动如火如荼,造林专业合作社全面提升,由绿生金的故事依然延续。
      “以前这里都是光秃秃的,啥也没有,住在黄河边也过不上好日子。现在林也种起来了,一到夏天绿油油的,环境变好了。核桃和林下经济收入增加了,日子也变得幸福了。”
     “昔日看山愁白头,今天眺望满山金”。据统计,近年来吕梁市累计投入资金78亿元,相继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完成造林任务330万亩,退耕还林237万亩,通道绿化3000多公里,持续实施“3个100万亩”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上升到全省第三。近五年,全市年降水量平均值增加81.8毫米,达到548.5毫米;沿黄四县流入黄河泥沙量每年减少700多万吨。如今,贫瘠的山坡地陆续退耕还林,八百里吕梁山从南到北一片林海。
       2021年,吕梁市委、市政府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全市手续不全、违规建设的39个存量、在建、拟建“两高”项目分类处置,已建成的13个项目全部停产,在建18个项目全部停工,8个拟建项目全部停止推进。与此同时,围绕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积极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深入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发展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推动农村能源革命;积极引进专业公司开展采煤沉陷区集中治理、系统治理;引进和推广ECO环保厕所,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打造没有污水进黄河的美丽乡村。
      山河增秀色,大地涵绿韵。人民治黄事业进入历史新阶段,黄河正在谱写演绎新时代新篇章。吕梁市切实把保护和修复黄河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

吕梁市:多举措助推市场主体倍增

吕梁市

      续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7月5日,在山西省吕梁市有关部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吕梁市在持续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基础上,近期又出台了《吕梁市支持十大平台建设培育发展市场主体10条措施》,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场主体倍增。
      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吕梁市高度重视,按照“稳住现有、开发新增、激励壮大”总要求和“行政推动、政策拉动、市场带动、督导促动”工作思路,在全省率先出台行动方案,提出了41项具体举措,取得明显实效。目前,市场主体总数较年初净增达15%以上。
      此次出台的“10条措施”,统筹省、市、县三级资金1.5亿元,对建设城市“烟火气”、双创平台、楼宇经济、农村电商小镇、链长制、开发区、数字产业、农业龙头企业等“十大平台”进行奖励,激励各县(市、区)及各部门主动作为,为市场主体打造发育沃土。
      提升城市“烟火气”。完善提升商业街、步行街、商品集散地等特色商业街区,打造一批一刻钟便捷生活圈和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各县(市、区)打造不少于4个特色商业街区,每个特色商业街区新增市场主体不少于100户,给予县(市、区)每个特色商业街区50万元奖励。
      加快双创平台建设。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吸引大学生和社会创业,打造一批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创业示范园区,鼓励各县(市、区)打造一个不小于2000平米的双创平台且新增市场主体200个以上,各开发区打造不小于1000平米的双创平台且新增市场主体100个以上,分别给予100万、50万元奖励。
      发展壮大楼宇经济。依托吕梁市煤焦铁铝电等传统产业,重点招引一批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500强企业、

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幸福河的美好画卷正在吕梁大地徐徐展开。(王宝香 郝连爱)

生产性服务业公司在吕梁设立地区总部。各县(市、区)至少打造一个不少于1万平米的楼宇经济平台且新增10户以上“四上”企业,给予县(市、区)100万元奖励。
      建设乡村e镇。各县(市、区)建设1个面积约0.5—5平方公里或建筑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上的乡村e镇,且新增市场主体100户以上,每建一个乡村e镇奖励200万元。
      推行链长制。围绕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链和吕梁市新兴产业链,加快招商一批、建设一批链上项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对链主企业及“四上”企业优先安排技改资金支持,并给予链主企业20万元奖励、给予每户“四上”企业10万元奖励。
      打造开发区升级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园,推动开发区提档升级。每个特色产业园引进并投产“四上”企业不少于10户的,给予开发区100万元奖励。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鼓励各县(市、区)、各开发区打造大数据产业链,每打造一条产业链新增企业不少于20户的,给予各县(市、区)、各开发区30万元奖励。
      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倍增。围绕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各类农业产业园区,打造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每新增1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并带动有密切利益联结机制的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20户家庭农场、个体工商户的,给予农业产业园区20万元奖励。
     发展特色产业镇。各县(市、区)围绕当地的特优农业、特色轻工等优势产业,至少规划打造1个特色产业镇,每个特色产业镇新增各类市场主体不少于100户的,给予县(市、区)100万元奖励。
     打造文旅康养集聚区。各县(市、区)要至少打造2个以上文旅康养产业集聚区,且每个集聚区新增市场主体20户、50户、100户以上的,分别给予县(市、区)20万、30万、50万元奖励。
      为保障10条措施的全面落实,市场主体倍增工作已纳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将十大平台载体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奖补资金将通过“吕梁政企通”等信息化平台直达奖励对象。(中共吕梁市委新闻办)

吕梁市:深化校地合作 推动共同发展

吕梁市

      绘合作蓝图,共创美好未来。5月27日,山西省吕梁市与山西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经过双方前期充分的沟通、对接、调研、洽谈,开启“1项框架协议+10项分协议”全面战略合作模式。
      “我们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渴望,就是得到科技和人才的有力支撑,所以我们把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放在全市改革发展12个重点课题的首位,持续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特别是借助山西省委实施省校合作战略的东风,积极推进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的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表示,山西大学作为百年名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这次签约标志着山西大学和吕梁市开启了全面战略合作的新篇章,必将为吕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山西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优势,与吕梁并肩携手,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按照项目制的形式,扎实推进合作事项,切实把双方的合作打造成校地合作的品牌、携手发展的样板,竭诚为吕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说。
      本次签约采取“1+10”模式,市校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县部分单位与山西大学相关部门签订10个分协议,将围绕干部教育培训、吕梁精神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及农产品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文化旅游业发展、法治吕梁建设、铝产业发展等展开深度合作。
      同时,市校双方共同成立了集组织、管理、协调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山西大学吕梁科学技术研究院,为深度合作、成果转化、决策咨询提供支撑,保障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吕梁市新闻办)

吕梁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吕梁市

着力健全组织体系,在社区建立党委,在居民小区和网格建立党支部,选优配齐社区主干,建强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队伍,持续推动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挖掘资源潜力,盘活闲置资产,深化“清化收”工作,追欠缴、堵漏洞、除积弊、建制度。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重点抓好改善社区面貌、完善物业服务、调处矛盾纠纷、推进移风易俗、配合中心任务这五件大事,真正实现工作在基层扎根、服务在基层拓展、矛盾在基层解决、民心在基层凝聚。
建强组织 强化党建促进乡村善治
      在孝义市西辛庄镇,孙大军实地调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并深入杜西沟村调研,听取镇、村两级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情况汇报,对孝义市推行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十大行动”和镇、村两级抓落实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他强调,孝义市和有关镇、村要深刻吸取去年“12·15”盗采矿产资源案件的沉痛教训,扎实开展打击私挖盗采专项行动,特别要以省委、市委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着力建强基层组织,强化考核监督,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乡村善治。村党组织要重点抓好发展集体经济、整治村容村貌、调处矛盾纠纷、推进移风易俗、守护国土资源、防范违法犯罪这六件大事。激励基层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既要落实报酬待遇,更要强化党性教育,充分发挥县级党校培训乡村干部主阵地作用,持续引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吕梁精神,用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动力,筑牢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孙大军强调,深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是建强基层组织、提升治理能力、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战略举措,也是做好全年基层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坚定扛起责任,全面落实市委部署的14项重点任务,坚决跳出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治理整顿—再软弱涣散的怪圈,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一项一项抓提升,一件一件抓整改,高质量完成有关试点任务,真正使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基层面貌大改观,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调研期间,孙大军还到高速公路汾孝口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和货运物流保畅工作,考察了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吕梁市新闻办)

      一座城区,都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山西省吕梁市在基层组织建设、社会资源统筹和力量下沉服务等领域不断探索,将党建引领的力量“穿透”城市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走出一条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创新之路。
      4月22日至23日,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深入临县、文水县、孝义市,对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和加强基层监督深化治理整治“三个一批”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落实省委、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夯实基层基础,做实基层监督,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以案促治 清廉建设提升基层治理
      临县安家庄乡冯家会村是省纪委监委确定的“三个一批”以案促治重点村。孙大军在冯家会村仔细察看村容村貌、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提升等各项工作,与县、乡、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交流,了解村级党组织建设、信访矛盾化解、产业发展等情况,充分肯定该村通过“以案促治”取得的成效和发生的变化。他强调,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作用,巩固拓展“三个一批”整治成果,持续强化软弱涣散村和矛盾突出村的集中治理,严查快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要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所有涉及村民利益的资金、项目等村级事务必须全部公开、彻底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消除群众猜疑,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着力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对不胜任不称职的坚决调整,加大选派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力度,健全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机制。要着力健全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制度,推行星级管理,强化奖优罚劣,切实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强化作风 提高基层服务群众能力
      在文水县凤城镇文兴社区,孙大军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矛盾纠纷调处、信访积案化解、村务公开、移风易俗等情况,听取县、镇、社区负责人工作汇报。他指出,文水县在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村改居、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等工作中先行先试、创造了经验,要进一步总结提练、深化拓展。围绕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孙大军强调,要

吕梁市委宣讲团在交城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吕梁市

明介绍,交城县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师生将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全会精神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扎实推进“双减”等教育政策的落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笃志前行,虽远必达。谈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交城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王德才说:“作为一名宣传思想战线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靠作品说话、靠典型说话,助力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让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的一年,交城县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强化担当作为,狠抓任务落实,为实施“四创战略”,打造“四张名片”,实现“转型引领蹚出新路、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目标贡献力量。(交城融媒 安豪)

      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吕梁市委宣讲团报告会在交城举行,并在该县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大会邀请吕梁市委宣讲团成员、吕梁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二级巡视员李振华作宣讲报告。交城县委书记刘旋,交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宋志江等交城县四大班子在家领导聆听宣讲。
       报告会上,李振华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大量生动案例,从“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六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会通过的《决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报告内涵丰富,重点突出、生动鲜活,进一步增强了交城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通俗易懂、振奋人心的话语,引起了现场党员干部的强烈共鸣。大家一致表示,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为全县实施“四创战略”,打造“四张名片”,实现“转型引领蹚出新路、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目标努力奋斗。
      “此次宣讲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理论深度、实践厚度,还很接地气,听后受益匪浅。”中共交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乔小儿表示,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激发信仰、启迪智慧、汲取力量,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时,要结合组织部门职能职责及当前正在推进的各项工作,找准着力点、切入点,聚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我们将以这次宣讲为契机,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交城县教育科技局局长闫建

厚植沃土聚英才 广纳贤才兴吕梁

吕梁市

      贤者,政之本也。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近年来,吕梁市抢抓中央支持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革命老区的人才强市战略新路径,秉持“139”(对人才要有一往情深的期待、对招才要有三顾茅庐的谦卑、对引智要有久久为功的执着)工作理念,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推进抢抓人才“第一资源”,奏响了求贤若渴、海纳百川、聚力转型的最强音。
机制革新,多措并举揽“才”
      吕梁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对于人才的渴求,也并非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化为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项具体政策,化为各部门的一次次实际行动。
      围绕人才引育留用优,出台《吕梁市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实施意见》《吕梁市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实施意见》《吕梁市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补助(贴)及科研经费申领办法》《吕梁市开发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措施,以政策叠加优势

增强人才竞争优势,为吕梁精准广聚人才。
      2020年,先后组织了健康吕梁、教育兴市、开发区招才引智和理论教研等专项引才行动,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04名;公开招聘(录)事业人员、公务员、参照公务员3000余人;举办“创新引领智汇吕梁”招才引智对接洽谈会,邀请省内外近30家高校与本地企业对接洽谈,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10名。
       2021年,组织吕梁市企事业单位招才引智,引进硕士研究生104名。秉持“大人才”观,支持驻地高校引才,对吕梁学院引进人才承担符合吕梁产业发展方向的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给予支持经费303.5万元。2021年,吕梁学院引进博士比上年度增加75%。
      充分挖掘吕梁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精心打造了红色教育、乡村振兴、黄河文化、廉政文化、非遗文化、转型发展6条精品研学路线,以伟大精神感召广大优秀人才奔赴红色热土。先后邀请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19所高校的千余名师生来吕梁开展实习实训、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等活动。
省校合作,“12基地”引智
       “吕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
发展,大力推动与高校的战略合作,为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与吕梁市的合作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优势,与吕梁并肩携手,切实把双方的合作打造成校地合作的品牌、携手发展的样板,竭诚为吕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5月27日,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在市政府与山西大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这样说。
      省委、省政府深化省校合作工作部署后,市委、市政府精细谋划制定总体方案,及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组,建立反应迅速、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全面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推进“12大基地”建设。
      围绕重大项目、重点课题、重点产业,精准研判实际需求,积极对接省内外高校的高精尖缺人才、前沿科技和优质项目,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百余所知名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合作项目达528个,“12大基地”建设多点开花,成效显现。
      与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签订区校合作协议,共建“零碳示范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智库合作基地;复旦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在吕梁市分别

建立了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践基地;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吕梁市建立优质生源基地……
提升服务,千方百计留“才”
      引来了“千里马”,如何留得住?一批批创新团队、青年才俊凭什么留在吕梁?凭的是吕梁市政府的爱才诚意,凭的是吕梁的发展环境,凭的是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毕竟,想要真正拴心留人,不能只讲感情和奉献,还需采取务实措施,全力帮助各类人才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这些,吕梁都一一考虑到了。
       经济保障到位,筑牢安身之本。来吕梁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工作津贴、生活补助、安家费、创新创业支持、健康体检、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多重优惠政策。如可安置配偶在吕梁工作,子女入学入托,都可参照本人意愿在市内直接予以安置。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其他院校学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及纳入专项引才行动的紧缺型全日制本科生都可享受多重优惠政策。
      为营造识才爱才敬才重才氛围,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53个“奉献吕梁、服务‘六新’”优秀人才(团队)予以表彰,发放奖励810万元。吕梁每年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承担的符合市域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项目提供不低于1000万元的支持经费。
      关心关爱到位,打造安心环境。建成400余套县(市、区)人才公寓,构筑了全市一体化的人才公共服务网络,家具家电设施齐全,均可“拎包入住”,并设立书吧、健身房、洽谈室、咖啡屋等功能区,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工作生活、智力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在做好硬保障的基础上,也注重强化软服务。为专家人才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包含肝功能、血脂、血糖、CT、彩超、心电图、幽门杆菌检测等多个项目的体检,并为专家人才提供周到贴心服务。
      培养支持到位,铺好安业之路。精心打造了具有学术交流研讨、创新人才引育、政策信息发布、项目对接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商务会展交流、培训食宿接待、休闲联谊互动等功能的吕梁专家港、吕梁人才港、吕梁人才公寓三大人才综合服务体,在这里多次举办专题讲座、学术交流、项目对接、座谈交流等活动。加快推进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保障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海纳百川,汇聚英才。如今的吕梁大地,各类人才逐渐融入城市血脉、扎根城市热土,在这里施展才华,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中共吕梁市委组织部)

打造医疗高地 守护百姓健康

吕梁市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忠担任项目总指挥以来,针对工程进展实际,建立了专题会、周例会工作机制,每周现场办公、集体调度,优化项目设计、制定倒排计划、规范现场秩序,建章立制、严格奖惩、跟踪落实,多次强调要铆足干劲、大干快上,最终以每月实现2亿元实物工作量,全力以赴抢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直各相关单位同心同德、同向发力,超常支持、一路绿灯,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市人民医院、市卫健委分别成立了内部、外部工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部、财务部、工程技术部、设备信息部和纪检监察部。各级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内外指挥部互相配合,监管严格,公开透明,集体决策,高效务实,形成了千人会战、高效作战新局面。
       枕戈待旦,出师必征!医疗卫生园区项目建设指挥部牢记嘱托,把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以“宁愿憋死牛,也不退了车”的恒心、信心和决心,讲站位,抓思想,讲质量,抓考核,讲进度,抓协调,讲安全,抓奖惩。园区上下聚焦目标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克服冬季施工困难,应对倒春寒挑战,降低新冠疫情影响,如期完成了建设任务,创造了“吕梁速度”。
       一座“国内一流、省内领先、行业标杆”的现代化三甲医院、疾控中心、血站、120指挥中心整合拔地而起,以廉洁工程、规范工程、精品工程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科技加持 智造琼楼
      驱车自南向北行驶在吕梁大道,窗外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吕梁大道的东侧正是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所在——依山而建,在弥散着黄土高坡风光气息的园区里,内、外环两通道环绕,绿化带花草树木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门诊大楼前,广场开阔、景观奇特、音乐轻轻、喷泉舞动,步入门诊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吕梁名胜画壁、巨幅电子大屏、参天大树、人工花园、钢琴、阅览等候区等,患者来到这里,紧张焦虑的情绪顿时得到缓解,温馨舒适优雅感油然而生。园区地下一、二层,则设计了智能停车场,总停车位达到2100个,流动车位5000个,5个出入通道实现了人车分流,门诊楼内每层便民14辆电动车随叫随停,室外还配备有健身活动区域。园区毗邻吕梁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东侧规划的城市外环路即将开工建设,西侧吕梁大道直达园区,交通无缝衔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出行。
      “实事求是地说,园区规模在省内是

      砖一瓦筑造,一石一木勾勒,坐落在吕梁山上的医疗卫生园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无时无刻不散发着朝气满盈、优雅庄严的风采。
      医疗卫生园区作为我市重点民生工程,建成后由吕梁市第一人民医院、吕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吕梁市中心血站、吕梁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四家单位入驻,这将成为吕梁山区乃至省内设施最全、信息化水平最高、环境最好的医疗卫生综合服务高地。投入使用后,不仅可为吕梁市区及方山、临县、柳林、中阳等山上9县百姓提供一站式医疗卫生服务,而且为建设晋西区域医疗中心奠定必备条件,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也将成为吕梁新地标。
枕戈待旦 出师必捷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到了医疗基础设施布局的重要性。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项目的建成投用,迫在眉睫,早一天建好,就能为我市公共医疗卫生提供多一分保障。
       2021年以来,市委书记孙大军将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项目作为重要民生实事,多次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快补齐短板,持续提升全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卫生健康需求。在项目建设中,孙大军亲自主导、亲自过问、亲自协调,调动挖掘各方面资源,全方位推动项目建设。2022年大年初一,孙大军深入到工地一线开展慰问活动,为不舍昼夜、加班加点的同志送上新春的祝福,鼓励大家连续作战、大干快上、贡献力量。
      市长张广勇亲自担任市医疗卫生园区项目领导组组长。他带队赴西安考察,高标准、高规格谋划,亲自把关项目设计,确保项目切合吕梁实际、符合现实需求。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动,全面解决遗留问题,及时解决各类困难。果断调整充实领导组,设法保障建设资金,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多次深入现场指导协调,提出150天大会战思路,每周过问进展情况,全力推动建设进程。

——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项目建设纪实

数一数二的。”医疗卫生园区项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占地面积约220亩,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21.8亿元,工程分为两期,一期为地下2层、地上4层的门急诊医技楼和内、外科两栋16层住院大楼;二期为南侧的12层科研教学大楼和北侧的12层妇儿大楼。
      “工”字型综合门诊大厅,赋予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现代科技、活力新颖、绿色生态的特性。患者步入门诊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60度圆形导诊台,在这里,护理人员将为患者提供科学分诊、注册就诊登记、答疑解惑、老乡服务、志愿服务、健康宣教、门诊会诊申请、预约挂号、提供轮椅纸杯、诊断证明盖章等多项便民服务。
      以导诊台为中轴,“工”字形医疗街由西向东将医疗街中厅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综合服务区、人工花园区、音乐茶吧休闲区,让患者和陪侍人在就诊期间,可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放下紧张疲惫的身心,体现着医院以人为本的理念。“工”字形医疗街的北侧为医技区、南侧为标准诊疗区,每个诊区设有12个诊室,诊区呈“回”字型布局,诊区采用白色与木纹色金属板结合,流线通畅,耐污抗菌,温馨明亮。在患者待诊区,自助饮水机、自助挂号、缴费机、书刊报架一应俱全,规范合理、大气实
用的布局给患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全智能信息化的运用,让医疗卫生园区科技感十足。通过智慧病区系统、行为管理系统、数字化手术室系统、排队叫号及信息发布系统等,患者只要轻轻一贴身份证,个人信息、治疗数据可实现全覆盖,极大缩短了患者的就医时间,实现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在各个诊室和病房区域,头顶处一条条轨道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全省先进的轨道物流传输系统。通过护理站终端控制,利用轨道传送,可以将患者的化验标本、治疗所需药物精准地送到每一个病区。患者的床旁,还配置了智能平板电脑,实现查看治疗方案、缴费、点餐、阅读、娱乐等综合功能。通过引进电子健康卡、诊间扫码支付、床旁自助结算、分时段预约等信息化服务,极大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白衣蝶舞 献礼万家
       波澜壮阔、一路高歌。秉着“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为核心内容的吕梁精神,6月21日,这座“国内一流、省内领先、行业标杆”的现代化医疗园区将要破茧而出。俯瞰而下,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宛若白衣天使展翅、翩然蝴蝶正欲起舞,这初具生命的建筑正要迫不及待地造福吕梁人民!

     医疗卫生园区建成后,单医院部分,由原800张床位扩大到1700张,扩大近1.5倍;医疗占地达到近200亩,扩大近5倍;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扩大近3倍;日门诊量可接待4000人次,扩大近3倍;增加病区及亚专业学科10个,重症床位由原100张增加到294张,极大地改善吕梁人民的就医条件。
       医疗卫生园区建成后,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中心血站、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四家医疗卫生单位集中入驻。位于西南角的市疾控中心,由原面积约6900平方米,增加到2万平方米左右,智能化疫苗冷库和华北地区一流的PCR实验室,使新建的疾控中心硬件设施和信息化功能等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卫生检验检测能力、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公共卫生科学研究能力均大幅提升。在会议中心一层,是市120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使用面积达79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兼具急救指挥、院前急救和转运病人为一体的综合急救中心,未来将实现紧急医疗救援指挥调度应急值守、日常监管、视频会商、资源管理、应急评价、在线培训、模拟演练等信息化管理,无论是硬件和软件在全省皆属领先。
      医疗卫生园区建成后,在救治功能的打造上,急诊、发热门诊、健康体检中心分别为三个可独立运行的“院中之院”,全数字数据的互联互通,更有利于资源共享,使患者在就医时再也不用因为采血样、拍片子、取报告进行多次往返穿梭于综合门诊楼与其他部门之间。宽敞明亮的基础设施与现代化高精医疗设备进行事前规划,使医院发展10年甚至20年不落后。
      医疗卫生园区建成后,将建立规范的核医学科,建设全省先进的杂交手术室填补吕梁市的空白,建设全省最大的规范化康复训练室,合理布局和扩大健康体检中心、急诊面积;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按照平战结合设计建设,使用更合理、更放心、更安全、更划算……一个个从无到有、全省最大的项目,守护着吕梁人民的生命健康防线。
      医疗卫生园区建成后,吕梁的医学科研教学水平将得到极大提升。园区二期在建的科研教学大楼,设置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室、专家公寓、学生公寓、篮球场、乒乓球馆、羽毛球场等,建设有图书室、院史展览馆、档案馆、实验室、实训室、标准化电教室、远程会诊中心、会议中心等,对于引进人才、开展医学研究、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医院社会和行业形象,提升职工职业精神,增强自信心自豪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医疗卫生园区建成后,不仅补齐了我市医疗卫生设施设备落后短板,完善了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值得期待的是,市人民医院等四家单位早已蓄势待发,通过招聘人才、引进学科带头

人、加强学科建设、狠抓技术进步、夯实内涵质量、提升服务理念、完善管理机制,努力使全市医疗健康“软实力”与新医院、新设备“并驾齐驱”,提高吕梁老区人民就医获得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
卷。
     风劲潮涌奋楫先,扬帆破浪逐梦行。步入“十四五”,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将以“诚信、敬业、创新、奉献”的精神奋力向前,努力绘就“健康中国”蓝图中的吕梁画卷。(阮兴时)

“党建就是生产力”的鹏飞实践

吕梁市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强化党建铸就企业发展之魂。鹏飞集团成立至今,按照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的原则,目前,拥有2个党委、9个党总支、38个党支部,在册党员600余名,成为山西省十个非公企业和商协会组织党建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为建强组织体系,激发战斗堡垒新能量,鹏飞集团将党组织建在生产一线,在山西世宸贸易有限公司、新禹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等10个子公司分别建立党支部,实现党组织在集团内部全覆盖。
      为加强党员干部职工学习能力,该集团创新学习方式,实现了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包括创建职工夜校、流动图书站、职工书屋、自办报纸《今日鹏飞》;在鹏飞电视台设置党建专栏,鹏飞广播站每日播报集团党建最新动态;通过“鹏飞大家庭”党总支微信群定期向党员推送学习内容、通报“学习强国”得分情况等。
促进党员作用发挥,延展企业管理新成效
      抓人才、严管理,强化队伍建设。鹏飞集团定位“双强六好”目标,坚持多年实行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集团行政领导“双向进入”。去年以来,党总支提出了“一日一题、一周一课、一月一考”的学习要求,实施“小组学、支部考、总支评”办法,各党小组通过“班前学”“班后会”等形式,常态化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做到组织活动和生产建设两不误;各党支部每月开展一次学习实践讨论,会前人人撰写发言材料,会上查摆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履职尽责方面存在问题,会后人人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党总支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员日常表现评比,奖优罚劣,努力使每名党员都能在各自岗位发光发亮。
       双重管理求实效。为加强在企业就业农民党员、引进人才党员的教育管理,着力解决“两头管两头松”的现实问题,党总支按照“一方隶属、双重管理”模式,对75名流动党员实行统一编入支部、统一教育服务、统一监督管理、统一考核评价、统一沟通反馈的“五统一”管理办法,每季度开展一次“十星级”党员评议,每月向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反馈一次情况,确保党员教育管理“无空档”、全覆盖。同步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调解岗”等十大类100余个岗位,引导党员在促进企业发展、抓好安全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推动技术创新、落实节能减排等方面创先争优。
      先后涌现出“廉政监督员”郝鹏飞,“清障专家”贾小璐,“热血安保”魏强,“知音大姐”刘俊萍等一批先进人物。

      “‘日辉煌看鹏飞’这七个大字,是全体鹏飞人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地追求目标,‘党建就是生产力’是引领鹏飞集团辉煌发展的根本保障。”进入集团大厅首先跃入眼帘的就是这十四个字,加强非公党建凝聚发展活力,这里就是地处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的鹏飞集团。
      党要管党,党建要全覆盖。推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既是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孝义市大型民营企业鹏飞集团建企以来,秉承“党建就是生产力”的宗旨,“抓党建、促发展”,稳步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是集煤炭开采、焦炭冶炼、合成氨生产、氢能等为一体的数智化、循环化、协同化发展企业。集团事业肇始于1993年,现拥有员工2万人、资产600亿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2座“绿色工厂”的焦化企业,也是在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具有领航优势的绿色低碳科技企业。
      如今,在党建“红色引擎”驱动下,作为山西省2021年唯一入榜“中国企业500强”名单的民营企业,鹏飞集团蹚出一条“听党话、跟党走,绿色低碳发展”越来越亮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树牢党建引领思维,激发战斗堡垒新能量
     “我们集团的智慧党建中心占地约500平方米,有党总支会议室、党员活动室、风采展示室等。其中,集团总结凝练的‘一二六实践体系’‘八最评选’‘十星级党员评议’‘流动党员双重管理’等特色做法深受大家好评。”鹏飞集团行政副总经理吕晓芳介绍。

转化党建工作成果,蹚出转型发展新路径
       作为全国500强民营企业,鹏飞集团党总支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相融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走出了“126”党建工作模式助推企业发展新路径。
      “一”即“坚持一个核心”,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着眼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做到“大事总支先议、要事党员先知、难事党员先做”,塑造了“忠诚、高尚、凝聚、进取”的企业精神。
      “二”即“发挥两个作用”,一是发挥党总支在企业发展中政治引领作用,在产业技术革新、完善管理机制两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二是发挥党总支在职工群众中政治核心作用,建立了党建引领下的“战略、学习、安全、激励、品牌”企业文化体系。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建立了职工工会、妇女联合会、调解委员会、心理咨询室、信息与客户服务中心等机构,坚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完善了职工福利制度,集团职工及家属人人享受三甲医院VIP服务。
      “六”即聚焦“六新”率先突破,在新基建方面,“5G+智慧煤化工”率先落户鹏飞;在新技术方面,投资2000万元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绿色智慧煤焦化工产业科技研究院”、打造“索升富创新工作室”,代表国内重油加工最高水平的百万吨级超级悬浮床加氢项目奠基开工,鹏湾氢港氢能源产业基地氢能汽车项目进展顺利;在新材料方面,鹏飞利天下新材料40万吨/年费托合成蜡项目,选用国际一流工艺和装备,以焦粉、焦粒为原料制合成气生产合成蜡,并作为助剂应用于乳化炸药、橡胶助剂、文教用品、电子电器绝缘、油墨及涂料、PVC加工助剂等领域,同时积极探索针状焦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材料(UHP)以及人造石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在新装备方面,合成氨针状焦项目部高压柜送电成功,干熄焦项目1#干熄炉顺利投产;在新产品方面,与美国GCES公司成功签约百亿氢能源项目“鹏湾氢港”,集成制氢、储氢、运氢、应用四个产业板块,积极研发新产品,扩大产业化能力,并利用现有甲醇产品生产DMMn(聚甲氧基二甲醚),利用合成氨生产草酰胺缓释肥;在新业态方面,NC系统接入公司线上采购平台,鹏飞大华通物流平台由过去的“人工派单”模式正式转为“线上抢单”模式,大大提高了派车效率。
      2018年、2020年鹏飞集团党总支被孝义市委授予孝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0年鹏飞集团所属山西利天下新

材料有限公司党支部被吕梁市委组织部授予“双强六好”市级示范党组织称号;2020年鹏飞党总支被山西省工商联授予“党建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党建引领效能持续释放,推动鹏飞
集团在创新驱动下高质量发展。鹏飞集团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回报党恩、回报人民、回报社会、回报祖国,争做有党恩情怀、有家国情怀、有民族情怀的高尚企业。

共创吕梁氢能产业发展美好未来

吕梁市

      能作为零排放、可再生的纯绿色能源,被誉为人类社会的终极能源,是解决能源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最佳途径之一。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石化的氢点燃了冬奥“主火炬”氢能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中。
      山西省吕梁市拥有山西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焦化集中发展区,焦炉气和煤化工资源丰富,吕梁正在致力于构建制氢、储氢、运氢、加氢以及氢能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打造北方氢能产业基地。
      9月2日,氢能经济发展论坛暨2022 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举行之际,全球首套单堆25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鲲·运200在山西省吕梁孝义市正式发布,标志着吕梁市氢能产业发展开启新篇章。
      此次鲲华科技发布的鲲·运200是额定功率250kW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单堆)。作为一款为重载商用车全工况行驶正向设计的系统,鲲·运200采用了全新的系统架构,兼顾了各关键零部件的兼容性与可拓展性,具有高集成度、高效率、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智能化的特点,在为客户带去更多可能性的同时,将进一步推动吕梁市“柴改氢”“气改氢”进程。
      近年来,吕梁市抢抓国家、山西省支持氢能发展的战略机遇,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把氢能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吕梁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5)》《吕梁市氢能产业发展2022年行动计划》。依托山西鹏飞集团等氢能产业链主企业,吕梁市着力构建“一体两翼、三港四链”的产业格局和“气—站—运—车”全产业链,产业发展全面起势、创新动能加速集聚,进一步推动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融进去” 基层治理“活起来”

吕梁市

      砖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基层、聚力建强基层。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吕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持续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统筹整合协调乡村治理各方面资源要素力量,切实解决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切实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健全基层治理长效机制,一项一项抓提升,一件一件抓整改,实现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基层面貌大改观。
坚持以上率下
做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

——吕梁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综述

      当日,上海交通大学与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共建燃料电池汽车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将立足于燃料电池商用车和工程机械等高性能、低成本需求,发挥鹏飞集团在整车开发和市场推广方面的行业优势,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在车用燃料电池和汽车轻量化研究方面的人才优势和技术积累,共同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设计及制造工艺研究,形成车用燃料电池及整车的先进制造技术。
      基于氢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积极意义和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孝义市围绕产业链耦合、上下游联动,深化校地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等42所知名高等院校合作共建90多个智库基地,推动总投资780亿元的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建设,初步实现氢能产业“制—储—运—加—用”全链条驱动、全方位布局、全场景应用。
      吕梁现有1.6亿吨煤炭、3800万吨焦化、35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产能,发展氢能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吕梁将积极抢占氢能发展“新赛道”,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后劲。(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

      取势者可为人先,谋势者必有所成。
      作为党执政大厦的稳固地基,基层党组织必须抓实抓好。市委高位统筹、改革创新,创建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统一领导体制,部署14项重大任务,出台行动方案和一系列工作措施,成立专项行动办公室,组建5个工作专班和8个督导组,构建起“大党建”格局,对基层社会治理“谁来抓”“抓不实”等问题进行靶向突破,实现了党建“一子落”,治理“满盘活”。
      坚持党建引领,必须突出主线、纲举目张,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市委书记孙大军亲自挂帅,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结合吕梁实际,就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明确提出建强乡镇领导班子、充实乡镇(街道)工作力量、加强乡镇(街道)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强化农村(社区)网格治理、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着力推进乡村阵地提升、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县委党校建设、健全村级民主议事和监督机制、逐步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严格村(社区)干部的绩效考核、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等十四项重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推动责任再压实。一个月来,市委专项办召开8次调度会及时分析研判、推动落实,抓基层治理的主体更为明确、责任更加清晰。13个县(市、区)委书记自觉扛起政治责任,把专项行动牢牢抓在手上、落到实处,结合辖区实际,亲自部署、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发挥了“一线总指挥”作用。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事务繁多,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专项工作聚力攻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专项办主任张欣宁带头深入乡镇,围绕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与县、乡干部点对点问、实打实答,在一线调研中掌握实情、解剖“麻雀”、指导问效。市级8个督导组先后深入30余个乡镇(街道)、70余个村(社区)督导推动工作。市委组织部聚焦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认真总结吸收经验做法,编制《吕梁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系列指导手册》,创新“范例式、解答式、交流式”教学理念,让基层党组织跟着学、照着做、比着干,在规范化、标准化、实效化中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些县(市、区)加大党建基础设施投入,交城县投资9000余万元建设县委党校,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今年7月开工;离石区投资900余万元对现有党校扩建升级;文水县投资350万元

对28个薄弱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基础设施、乡村阵地缺项短板正在加力补齐。与此同时,我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摆上重要位置,资金、项目开始在乡村集结。各县(市、区)普遍设置村集体经济专项扶持基金9500万元,实施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
      在统一的领导体制下,真金白银投放至基层,精兵强将派往基层,政策项目向基层倾斜,真正做到有人员管事、有场所议事、有心气干事。各项任务按照任务书、路线图全速推进,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网格、乡村。
坚持制度创新 
组织力量穿透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群众需求各不相同,如何使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在离石区交通路社区,“80后”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梦霞给出自己的答案——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党的领导,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
      交通路社区是一个城市社区,常住
人口达10100人。以往,社区里的环境、卫生、交通等都不太让人满意,这些问题也考验着基层管理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交通路社区党支部将打造“全科网格”作为破题关键,把支部建在格上,把一切工作落在支部,实行“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在网格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把优秀党员选派为网格长、网格员,33名网格员活跃在大街小巷,巡查走访、收集民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排查安全隐患……推动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疑难“哨源”向上级报告,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
      如今,全科网格治理正在全市逐步形成。针对网格种类多、职能交叉等现状,市委专项办制定了《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试行)》,优化网格设置,健全组织体系,配强网格队伍,明确党组织负责人为网格长,从村(社区)“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普通党员等人员中选聘网格员,网格全部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推进“多网合一、一网统管,多元合一、一员多职”的网格治理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发挥小网格的大作用。同时,全面打造共治共建共享格局,总投资1.8亿元,高标准打造区、乡两级综治中心,搭建“全科网格”信息平台,加快推进4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50个“爱心驿站”建设,在社区嵌入“微法庭”、便民餐厅和养老服务中

心,不断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身处基层的乡镇,如何打破条块关系、隶属关系等制约,有效调动各部门单位力量,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积极开展乡镇机构改革,推动乡镇赋权扩能,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对症施治。
      推动乡镇赋权扩能,就是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事情有人办。目前,我市5办1站2中心都已挂牌运行,县直派驻乡镇站所人员的组织关系、绩效考核等纳入属地乡镇统一管理、考核,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基层,构建权力优化、条块联动的责任链条和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让乡镇(街道)手中“有哨”、“吹哨”有据、“吹哨”有力。目前,文水县印发了《关于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工作方案》《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项目书》,构建起“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清单管权责、一套机制管运行”的乡镇执法工作机制。12个乡镇都已完成“一支队伍管执法”要求,完成挂牌工作,专项经费已列支,全县乡镇考取执法证人数236人。
      机制好则治理好,基层治理离不开群策群力,基层党组织要善于“搭台”。我市积极构建党员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参与工作平台,开展机关党组织、党员社区双报到活动,推动党员常态化参与网格志愿服务和基层矛盾化解事务等,提升网格中“红色细胞”活力,为社区治理提供党建引领的全方位要素保障。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委组织部坚决落实市委的部署要求,第一时间发出“我是党员我帮您”动员令,全市各个乡村和社区,都可以看到一批身穿红马甲,胸配“我是党员我帮您”标牌的身影,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回家”亮身份,从“幕后”走向“台前”,下沉防疫一线,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树立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进形象。
      “以前党员除了选举就是开会、交党费,感觉和普通群众没两样。现在实行党员积分管理,才觉得自己像个党员了。”提起积分管理工作,文水县刘胡兰镇的党员们啧啧称赞。党员积分管理是激活党支部作为“神经末梢”作用的有力举措,我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用“小积分”管好“大队伍”,促使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行为有尺、考核有据。为了有效改进党员工作作风,文水县采用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制办法,在刘胡兰镇先行先试,将积分结果作为进行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必要依据;交城县根据不同类型的党员特点,合理分类积分,将党员积分与考核管理、评优树先结合起来,增强党员“挣积分、争先锋”意识。

      交城县西社镇相关负责人说,开展党员积分管理,对党员来说是亮明身份。现在全镇的支部党建有了很多新变化,党员积极参加村级公益建设、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和理论学习等活动,在工作中挣积分、看积分、争积分,树立了党组织的正面形象,集聚了正能量。
高位推动“清化收”
让资产更透明家底更厚实
      乡村振兴,主战场在农村,难点焦点也在农村。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服务力。然而长时间以来,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混乱,而且随着时间、关系和利益等多种因素叠加,此类问题在一些农村变得更加复杂。
      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正是破解这一矛盾的“良药”。为壮大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扫清障碍,为农村长远发展攒厚家底,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农村集体经营合同清理、村级债务化解、新增资源收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全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市委书记孙大军强调,要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盘活用好闲置资源资产,积极探索新型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清化收”,清的是资产和合同,化的是风险和矛盾,收的是公正和民心,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加积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我市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工作专班,健全工作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符合吕梁实际的“清化收”工作推进体系。收集整理了32篇与“清化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节选、政策文件、规章制度,形成了《吕梁市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法律法规汇编(一)》,发放到领导组成员单位和县、乡、村三级,为“清化收”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制定了《吕梁市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摸底调查表》《吕梁市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进度统计表》以及重点指标统计口径说明,使“清化收”工作底清账明,准确掌握工作进度;制定了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编号规则、合同清理台账、合同实事认定书、调查报告等规范性模板,规范了清理程序,充实佐证材料,减轻了基层负担。市委组织部充分总结提炼文水县试点经验做法,结合各县(市、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编印《百症百方——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案例选编》,为全市“清化收”实现应查尽查、应收尽收提供了一本多角度全视野的“百科书”。各县(市、区)深刻领

会、迅速行动,动员部署、现场观摩、督导调度……迅速掀起了全面推进的工作热潮。截至目前,全市摸查出各类合同73010份,清收拖欠承包租赁费2979万元,抵顶和化解债务1796万元,收回村集体土地8.5万亩、集体经营性资产130个、集体物业64个,村集体经济增收1.8亿元,全面托清了村级资产资源资金底子,拓宽了村集体经济“扩源增收”路径。
      清家底、化债务、增收入,柳林县穆村镇堡上村抓住了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有利时机,纠正了不合理合同和未履行合同,将到期的村集体所有的7.8亩机动地重新纳入集体经营,这也是“清化收”会战中柳林县首例收回的村集体资源。“清化收”工作开展以来,穆村镇村干部自创看台账、查合同、察地类、访背景、谈思路“五步走”工作法。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党员群众共同甄别合同真伪,逐地逐户核实,确保调查充分、证据充足、处理有理有据有节。通过动员宣传,村民杨海兵主动上交拖欠资金2000元。“过去,一些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清,不但未能惠及村民,还造成资源浪费、闲置贬值。清理后,村集体摸清了‘家底’,增加了收入,我们为村民干实事心里也有了底气。”柳林县穆村镇堡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贾永明谈起“清化收”带来的福利,颇有感触。
      “清化收”工作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和关键一步。如果把集体资产比喻成“蛋糕”,改革不仅是要切好“蛋糕”,还要把“蛋糕”做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持续受益,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东关社区是离石区的商贸中心,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作为离石区核心位置社区,东关社区2019年由村改为社区。在管理集体资产上,社区“花钱”的事情由经济合作社自己“做主”,通过盘活集体房产资产,发展房屋租赁型经济,同时利用集体土地建造“商业门市租赁”,全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可达160余万元。“通过对货币、固定资产、资源性资产这三样家底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逐笔梳理、逐项审核,使各类财产清晰可查。现在,社区的家当有9200多万元,群众心里跟明镜似的。”东关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建忠说。通过反复摸底,合作社决定股权设置“按集体资产净额的总值折股量化,按比例量化到人”的股权量化办法。最终,2740个股东握着16185个股份,每个股份价格不同,完全取决于当年的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春节前,东关经济合作社进行了第一轮分红,集体经济收入结余74万元,每个股份就是45元。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加快了城乡技术、资金、人力资本等要素流动,拓宽了群众致富门

路,提升了居民“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群众的幸福感来自扎实的基层社会治理。一条条扎实的举措,一项项可喜的成就,离不开上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党旗招展,筑梦新时代。新的征程,整装再出发。在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的路上,吕梁正在劈波斩浪驶向新的胜利。

办学的吕梁一中高起点开局,经过一个学期的合作实践,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管理水平、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吕梁三中、五中和黄冈中学的合作也在积极推进,吕梁二中校长团队选聘工作已经启动,贺昌中学正式引进北京紫荆花开教育集团管理团队……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学、对外交流等办学模式正成为吕梁全方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确定“重点建设学校”,打造特色教育新高地。全市确定了19所“重点建设高中”,制定了贺昌中学整体搬迁方案。在吕梁二中、孝义五中、汾阳二中、汾阳四中、临县高级中学等学校开展试点,打造一批艺体类特色高中。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省政府正式批复,今年秋季正式投用。制定吕梁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方案,市直中职教育资源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面铺开“县管校聘”改革,学校管理进入新阶段。离石、汾阳、柳林、兴县、方山、中阳、交口7个县(市、区)取消了校长行政级别,实行了校长聘任制。市直贺昌中学、吕梁一中、吕梁二中、吕梁四中、吕梁五中全部完成“校长职级制”改革,“行政化”“官员化”办学退出历史舞台,全市教育资源得到整体盘活。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一系列大刀阔斧改革的背后,既是吕梁市委、市政府为吕梁教育事业发展设定的改革路线图,也是对老区人民热切期盼的积极回应。
优化环境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大气的建筑、雅致的环境,春日的吕梁一中校园,到处一派生机盎然。这所占地165亩、总投资6亿余的新学校,去年秋季招收了第一批学生508人,有效缓解了优质公办高中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教育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彰显百姓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吕梁通过加大投入,大力改变办学面貌,整体提升办学水平。
      2021年全市建成普惠性幼儿园65所,“幼有所育”得到持续巩固;整合撤并农村薄弱中小学校145所,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86所,12000多名孩子的上学得到有效保障;全市确定19所“重点建设高中”,吕梁二中、孝义五中、汾阳二中、汾阳四中、临县高级中学等学校确定为艺体类特色高中试点,停招6所小规模民办高中,高中教育质量整体得到

挥奋进之笔 书育人新篇

吕梁市

      梁一中在2022年全国中学生第三十一届生物学联赛(山西赛区)中荣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再创佳绩。
      贺昌中学二本线以上人数345人,达线率46.68%,达一本线36人,最高分610分,高考达线人数再创新高。
      吕梁二中千人报名180人的体育特长生招生,招生计划突破记录。
      ……
      一组组数字浓缩着教育系统接力攻坚的艰辛历程,一个个成果更是山西省吕梁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家门口的好学校”。吕梁市始终把抓教育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基础性、牵引性工作,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关切”和“关键目标”,全方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 教育体制不断完善
      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是改革的方向。吕梁的很多家长都记得,多年前,当地的教育移民现象曾极为风行,每年中考之后,很多家庭都会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太原、太谷等外地学校去读书。
      如何有效推进教育改革,成为了吕梁市委、市政府一直精心谋划、积极探索的命题。为此,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为教育的发展铸根基、引活水。
     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借他山之石,办好办强公办学校。去年9月,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基础上,与黄冈中学合作

——吕梁市全方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提升;筹建10年之久的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获批,今年秋季如期招生;吕梁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全面启动,职业教育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也是关乎吕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推动吕梁不断向现代化教育强市迈进。”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掷地有声。
完善机制 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班主任每月不低于500元的津贴全部落实;
      市政府将“每年为教师免费体检”纳入民生实事,坚持推动落实;
      从今年开始,各级财政每年投入5亿多元用来完善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使全市4.82万名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提高20%;
      ……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是发展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难度最大的提高教师待遇问题,吕梁通过建立工作台账、细化任务、精准统计、定期通报情况等举措,狠抓教师待遇的落实。重点建设高中的教师绩效工资按总量的2.5倍列入财政预算,目前该市确定的19所重点建设高中的教师绩效工资已照此要求纳入2022年财政预算;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所需费用全部由市县两级财政负担。
      在提高教师待遇的同时,吕梁市还采取多种举措增加教师福利,包括广泛吸收社会资本,设立教育发展基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帮扶生活困难教师;在全市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设立教师门诊挂号窗口;全市城乡公交和旅游景点向市内中小学(含中职)、幼儿园教师免费开放。
      优良的教师队伍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人”的基础,而深化教学改革则在“教”的层面上更上一层楼,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吕梁将刺激外在潜力和内生自发动力两者结合,促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吕梁,正在用行动践行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庄严承诺,也用行动践行着“人民教育为人民”的不变初心。(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吕梁:执法改革“加速度” 为民服务“零距离”

吕梁市

      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自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吕梁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全面承接下放执法事项,积极探索工作方法,结合实际开展执法行动,全力打出队伍、阵地、制度、成效“组合拳”,实现执法力量下沉在乡村“接得住”“管得好”,全乡基层治理打开了新局面。
      为进一步建强执法队伍、优化执法机制、统筹执法力量、规范执法行为,吕梁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委编办、市司法局联合指导市、县、乡分层分级于9月份集中开展“大培训、大排查、大演练、大比武”专项行动。
业务培训+实地观摩,一心为民聚合力
      9月5日至9月8日,吕梁市举办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培训班,省、市司法局业务骨干对规范执法实操程序进行专题讲授,邀请专家教授对《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解读。各县(市、区)分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副县长、编办主任、司法局长、各乡镇(街道)执法队长、副队长、综合执法办公室主任共400余人,分两期参加培训。
      选取目前推进较为有力的汾阳市峪道河镇、文水县凤城镇、刘胡兰镇作为观摩点,组织参加市级培训班的学员实地观摩。各观摩点执法队副队长对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讲解汇报,分享自身实际执法经验,提供参考借鉴。推动各地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开阔眼界、比学赶超。
线索排查+专项执法,一体推进赋新能
      各县(市、区)组织开展乡镇(街道)执法线索排查,通过公示执法线索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开展巡查检查等方式充分获取线索,梳理汇总,建立台账。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及时排查线索,上报结论,确保及时、有效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各乡镇(街道)根据排查的线索选定执法事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执法流程,高标准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实现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活动“破零”。

      各县(市、区)组织各乡镇(街道)结合本地执法活动,设置执法模拟场景,由乡镇(街道)执法人员按照日常独立执法程序进行现场处置,并邀请专业执法人员、律师现场观摩点评,针对模拟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在消防类、事故灾害类、疫情防控处置类、交通类、安全生产类等类别中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应急演练,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参加演练的单位、人员、规模、地点等。组织演练时,要贴近实战,从严从难设置科目。练指挥、练协同、练处置、练保障,对演练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案件评查+知识竞答,一套机制保长安
      吕梁市各县(市、区)组织乡镇(街道)对2020年8月以来以乡镇(街道)名义办结的行政处罚案件卷宗进行自查自纠。抽调试点乡镇(街道)执法业务骨干及律师,组成集中评查组,采取集中评查的方式进行评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梳理汇总并反馈整改。
      以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执法行为等的法律规章、政策文件为主要内容,各县(市、区)组织预赛,市专项办组织各县(市、区)代表开展知识竞答决赛。以比促学、以赛验学、以学促知,进一步检验学习成效、深化认知,营造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浓厚氛围。
      在“大培训”中深化认识,在“大排查”中健全机制,在“大演练”中锤炼能力,在“大比武”中互促提升。下一步,吕梁市各市、县、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将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精准把握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关键环节,确保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有序运行,要压实工作责任,加强交流借鉴,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奋力推动全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吕梁市召开做好“清化收”后半篇文章,加强“三资”管理工作交流推进会。
      今年以来,吕梁市委坚持把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市委书记孙大军一线调研、靠前指挥,各级党组织书记扛责在肩、带头落实,组织、纪检、农经等部门主动参与、发挥作用,各乡镇专班和基层党组织认责领责、冲锋在前,全市2121个行政村,每村招聘1名本科以上大学生担任村办主任兼报账员,持续推动“清化收”专项工作走深走实,成效经验被中央和省级媒体深度报道,营造了浓厚氛围。
      9月19日,在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交流推进会上,吕梁市文水县凤城镇冀周村代表吕梁市作了典型交流发言,为全市做好“清化收”后半篇文章,加强“三资”管理进一步激发了动力、鼓舞了干劲。
加强执纪监督 ,推进专项整治
      会上,吕梁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徐德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合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重点围绕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贪腐问题专项整治作了部署强调。
      提高政治站位 ,切实增强基层监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基层监督是加强党的领导、推动“两个维护”落实落地的重要保障,是维护群众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清廉吕梁的必然要求。要聚焦监督什么、怎么监督、谁来监督、监督成效,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提级监督情况复杂的重点村(社区),创新组织形式,深化巡察监督,提高巡察质效,用好农村集体资产网络监管系统,推动“三资”管理运行实时查询、实时分析、实时监管。
      加大办案力度,始终保持正风肃纪反腐高压态势。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贪腐问题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全市各级要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力度,选取典型案件适时通报,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效应。严把案件质量关,以尊重历史、兼顾现实、解决问题、维护稳定的原则,既解决好老问题又防止出现新问题,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坚持系统施治,持续做好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深入剖析工作过程中暴露出的监督缺失、管理松懈、职能缺位等问题,发现挖掘查办案件背后深层次矛盾,督促县乡党委、政府以及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强化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要督促严格落实村级三务公开制度,规范小微权力运行。要将廉政教育纳入党

吕梁:做好“清化收”后半篇文章 强化“三资”管理工作再落实

吕梁市

      了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交流推进会精神和吕梁市委部署要求,聚焦疑难复杂问题,找切口、抓落实,着眼健全长效机制,明路径、抓统筹,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9月26日,

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阅读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反思录忏悔录、观看警示教育片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加强清廉村居建设。
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全面发力
      吕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欣宁回顾了全市“清化收”专项工作进展成效,深入分析当前的形势任务,梳理了“三资”管理短板和不足的具体表现,并就做好“清化收”后半篇文章、加强“三资”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
      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三资”管理的组织优势。市级层面,强化考核。把“清化收”、农村“三资”管理作为专项行动和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和工作指导,督导组、工作专班要及时发现突出问题,协调解决并抓好督促整改。县级层面,强化联动。保持“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勇气定力,强化与纪检、司法等部门的联动配合,提级办理查处,加大警示教育,防止虎头蛇尾。乡村两级,强化落实。乡村党组织书记要扛牢主体责任,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一切聚焦实效”的原则,一份一份找合同、一条一条审内容,一块地一块地核实比对,一份资产一份资产详细调查,高质量清理规范集体合同。
      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三资”管理的制度优势。各级党组织要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完善“三资”管理“2+N”制度体系,用制度管人、管事、管“三资”。
      “2”即落实好“四议两公开”“村财乡管”两项制度。严格落实这两项基层党组织领导“三资”管理的基础制度和法定程序,做好拓展、深化。乡镇党委要扛起“村财乡管”责任,履行好村重大事项审批职责。凡涉及“三资”管理的重要事项,村党组织都要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决策,并报乡镇党委批准。
      “N”即执行好《吕梁市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指导意见》,县乡村各级党组织及职能部门要针对性建立预决算、评审评估、动态调价、公开公示等一系列“三资”管理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工作机制规范化、制度化。
      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三资”管理的政策优势。推广党建引领下的“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各县(市、区)要积极发动村党组织牵头领办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参与生产托管服务,实现农户和村集体“双增收”。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指数,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活力和风险管控的“晴雨表”。建立村集体经济风险防控机制,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立足实际,开展资源发包、资产使用权入股等收益稳定的经营活动,有效管控经营

风险,管好村民的“钱袋子”。做好“联村共建”文章,充分运用集体经济联村发展、产业联盟发展、要素联合发展等方式,推动村与村组织共建、优势互补、产业互助、抱团发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吕梁市政府副市长油晓峰主持会议并指出,要深刻认识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工作的重要意义,摆正思想站位、认清形势任务、定准方向目标。要全面开展问题排查整治,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落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要抓好示范引领工作,进一步挖掘好、提炼好、推广好鲜活做法,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市专项行动整体提升。
注重基层首创,推进示范引领
      “清化收”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吕梁市各级基层党组织注重发挥首创精神,在管好用好、“三资”保值增值等方面探索出了“说事议事”“民主议事日”等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和制度路径。
      会上,交城县纪委监委、文水县委组织部、孝义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柳林县穆村镇、汾阳市栗家庄镇牧庄村分别从农村“三资”管理监督、民主决策机制、产权交易平台、“村财乡管”、“三资”管理制度化等方面作了经验交流,通过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主体的经验介绍,范例式推广、解答式释疑、交流式启发,示范带动县乡村三级跟着学、照着做、比着干,推动在融合、统筹、探索上狠下功夫,着力形成市级层面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中共吕梁市委组织部)

吕梁市:“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吕梁市

      目为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去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强化“项目为王”鲜明导向,突出开发区主引擎作用,积极滚动推进“三个一批”活动,以项目建设促进全市开发区高质量转型发展。
      截至3月底,全市开发区“签约一批”共141个,总投资630.53亿元,预计年产值1132.17亿元,已开工105个,开工率74.47%;“开工一批”项目共150个,总投资364.73亿元,已完成投资115.08亿元,预计年产值591.9亿元;“投产一批”项目共128个,总投资306.9亿元,预计年产值452.88亿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制胜法宝。去年以来,吕梁市各开发区始终认真落实“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努力破解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强力推进“承诺制”改革。成立承诺制改革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围绕服务项目建设、助力市场主体倍增,持续推动承诺制改革。以“一个窗口”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清单告知、“一次对接”协调办理、“一各平台”并联审批“四个一”为抓手,减材料、减时限、优流程、破难题,去年,9个开发区共备案项目209个,全部实行承诺制。1—3月,全市7个开发区备案项目33个,全部实行承诺制。
       深入推进“标准地”改革。建立了“标准地”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时掌握工作进度,派出市级督导组深入各个开发区,督促指导“标准地”出让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推动“标准地”出让制度向“标准化”厂房延伸。目前,全市8个工业类开发区共出让标准地24宗、2810.97亩;其中,弹性出让“标准地”4宗,其中吕梁经开区2宗,面积423.23亩,全部为“标准化”厂房建设。
      全面推广“全代办”改革。以交城经济开发区为试点,探索总结经验,扩大集成效应。目前,各开发区都建立了与“承诺制”改革、“标准地”改革有效衔接、高效协同的领办代办工作制度,组建了领办代办队伍,制定服务流程图,确保将“全代办”服务延伸到项目建设全过程。
      吕梁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和攻坚突破首要任务,紧扣本地产业实际和五大战略新兴产业,量身定制招商项目,明确支持优惠政策,全力加强项目服务,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去年全年,全市开发区(示范区)共签约省域外项目74个,总投资额460亿元;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省域外项目62个,总投额280亿元,占全市的48.9%;固投到位资金64.3亿元,占全市的49%,各开发区全部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全省开发区2022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中,吕梁市现场集中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106亿元;全市开发区新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131亿元,项目涵盖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等行业领域,呈现出结构优、体量大、带动强的特点。
      为了在落地建设更多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上有更大突破,下一步,吕梁市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21条,集成化推进“三项改革”,实施开发区市场主体倍增行动,提升考核质量水平,推动开发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吕梁市新闻办)

吕梁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吕梁市

      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作为欠发达地区,一段时期以来,全市教育事业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成为民生短板。为了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不少家长将子女送到太原、晋中、运城等地求学,稚气未脱的孩子与疲于奔走的家长在家庭所在地与孩子求学地之间来来回回,过着候鸟迁徙般的生活,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切实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让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成了老区人民最为迫切的期盼和需求。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深度改革,有效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择校热”“大班额”“负担重”问题,教育改革发展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驶入了“快车道”,吕梁的美好教育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1年9月24日,吕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作为吕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标志性举措,《行动方案》着眼于吕梁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等13个方面,明确了35项改革举措,涉及13个县(市、区)和18个责任单位。每一条改革举措都精准务实,含金量高,极具可操作性,为吕梁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遵循。
破解难题,按下教育发展“快进键”
      “入公办园难、进民办园贵”“义务教育择校热、大班额”“家门口没有好学校”……面对这些难啃的硬骨头,破解教育难题,走出育人困境成为吕梁教育的主旋律。
      让幼儿教育成长的摇篮更温馨。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方案》出台之前,吕梁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2.7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69.36%。然而,山西省2019年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公办

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5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
      公办园数量少,幼儿上园需求大,成为入公办园难的根本原因。为化解这一难题,吕梁市一方面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在老旧小区改造、新区开发中,将配建幼儿园纳入规划建设。另一方面对已建成小区未规划配套幼儿园的或规划不足、建设不到位的,通过补建、改建或就近新建、置换、购置等方式予以解决。同时,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依据其提供的普惠性学位数量和质量,同级财政按人均不低于600元标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补助。
      2021年吕梁市完成新改扩建公办园30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园30所,全市公办率达55%以上、普惠率达80%以上。学前教育公办率和普惠率逐年提高3—5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公办率达到70%以上、普惠率达到90%以上。
      把好学校办在孩子的家门口。让孩子在家门口上一所好学校,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吕梁市通过一揽子措施的落地,扭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落后的局面,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期盼。2021年,吕梁市整合撤并农村薄弱中小学校145所,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86所,增加城区学位1.2万个,城区“大班额”现象有效缓解。各县市区普遍采取与名校合作、托管、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等形式,积极推行办学模式改革,优质资源全面均衡。各学校体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全面加强。与吕梁学院成立“吕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思政教育实现了新突破。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标准,每个县至少建好办强一所公办普通高中。
      2021年6月,吕梁市教育局与湖北省黄冈市教育局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举办吕梁一中,结束了吕梁没有一中的历史。吕梁一中作为市直新建公办高中,办学伊始就坚持“分层分班、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施分层教学,让临界学生能够发力,学困生得到提升,学优生学足学好。在教学管理上,狠抓学生学习管理,给学生装上自我成长的发动机。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吕梁一中与其他高中相比,高分段学生人数显著增多,且呈现出全体学生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吕梁一中已成为吕梁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除吕梁一中外,作为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的贺昌中学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积极打造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使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老牌名校重现勃

勃生机。吕梁二中、孝义五中、汾阳二中、汾阳四中、临县高级中学等学校坚持“特色化兴校,差异化发展”,纷纷开展试点,打造了一批艺体类特色高中,吕梁市正昂首阔步迈向特色兴校的新征程。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一系列大刀阔斧改革的背后,既是吕梁市委、市政府为吕梁教育事业发展设定的改革路线图,也是对老区人民热切期盼的积极回应。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吕、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举措。吕梁市推动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尽快投入使用,加快吕梁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打造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专业。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各县市区建好职教中心,为推动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外引内培,跑出教育改革“加速度”
      直面难题涉水深,敢为人先立志远。如何有效推进教育改革,是吕梁市委、市政府一直精心谋划、积极探索的命题。为此,相关部门结合国家“双减”政策,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为教育的发展铸根基、引
活水。
      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为引进和扩大优质公办教育资源供给,吕梁市将眼光瞄准了黄冈教育。2021年9月,与黄冈中学合作办学的吕梁一中高起点开局,经过一个学期的合作实践,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管理水平、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吕梁三中、五中和黄冈中学的合作也在积极推进,吕梁二中校长团队选聘工作已经启动,贺昌中学正式引进北京紫荆花开教育集团管理团队……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学、对外交流等办学模式正成为吕梁全方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积极探索教改之路。教育驶入改革深水区,既需要劈波斩浪的勇气,也需要行稳致远的耐心。除了借鉴学习外部教育成功经验,吕梁市也在积极探索教改之路。2022年6月11日,全市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召开,总结交流教学改革成果经验;6月25日,全市高中九科名师培养工程启动,来自全市普通高中学校九科195名教师参加为期两天的首期集中培训;7月10日,举行全市高中学科专任教师全员培训开班仪式,进一步调整教学思维、丰富教学方式、开阔专业视野,有效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优良的教师队伍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人”的基础,而深化教

学改革则在“教”的层面上更上一层楼,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双减”政策是2021年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这一年吕梁市631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出台作业管理、公示制度和考试管理等相关制度。13个县(市、区)375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助推每一位教师在反思中成长,让教育教学更精准、作业设计更合理、课后服务更优质。同时取缔无证无照和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702所,停止审批学科类培训机构,积极推行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双减,“减”去的是孩子们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家长们的焦虑,增“加”的是教育理念的正本清源和教育工作的提质增效。“双减”政策在“一增一减”赢得民心。
      全面启动中高考改革。吕梁市出台中考改革方案,建设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形成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考试管理机制。从今年秋季入学开始,全面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推动各县市区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改善高中阶段办学条件,统筹推进软硬件配备、综合素质评价、生涯指导和走班模式等工作。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政策解读,合理引导预期,确保改革平稳实施,有序推进。
加强管理,驶入教育建设“快车道”
      改善教育条件,优化教师队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资源。吕梁市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提高教师薪资福利待遇。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是发展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难度最大的提高教师待遇问题,《行动方案》明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0%增量绩效、重点建设高中2.5倍绩效和班主任津贴列入财政预算。中小学课后服务所需经费全部由本级财政负担。保证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班主任津贴每月不低于500元。普通高中教师早晚自习和双休日校内服务报酬不低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报酬标准。在提高教师待遇的同时,吕梁市还采取多种举措增加教师福利,包括教师率先在全市免费乘坐公交,免费参观旅游景点,医院开通教师专用窗口等,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活力,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
      严格落实师德师风要求。针对近年来违反师德师风事件频发,吕梁市坚持正面引导、反面警示的工作思路,奖惩并举、双向发力,面向全社会公布师德师风正负面清单和14部监督举报电话。为此,吕梁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校长讲党史故事、教师讲党史思政课等十多项活动;开设师德师风大讲堂,让铸魂者先有魂,让施教者先受教;命名151名市级师德标兵,通过典型引领,激励广大教师提升师德修养。同时,吕梁市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2021年共查处违反师德师风教师49名。吕梁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专责,将近年来全市51例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印制2000本,下发到全市各个学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推进教师管理机制改革。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校长实行职级管理,设立特级、高级、中级、初级四个职级,每个职级设三个等级,职级每3年由同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一次,等级每年考核一次,确定校长职级和薪酬标准。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对年龄偏大、身体条件不适应教学工作的教师,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5年且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经同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可提前退养。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体现。吕梁,正在用行动践行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庄严承诺,也用行动践行着“人民教育为人民”的不变初心。
      吕梁市教育局局长赵雪宏表示:“当前《行动方案》35条改革举措已全面铺开,改革进入攻坚期。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细化工作措施,一个难点一个难点突破、一项任务一项任务攻坚,一抓到底、跟踪问效,努力以实干的行动把吕梁教育办成全市人民想要的样子。”(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校长讲党史故事、教师讲党史思政课等十多项活动;开设师德师风大讲堂,让铸魂者先有魂,让施教者先受教;命名151名市级师德标兵,通过典型引领,激励广大教师提升师德修养。同时,吕梁市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2021年共查处违反师德师风教师49名。吕梁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专责,将近年来全市51例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印制2000本,下发到全市各个学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推进教师管理机制改革。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校长实行职级管理,设立特级、高级、中级、初级四个职级,每个职级设三个等级,职级每3年由同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一次,等级每年考核一次,确定校长职级和薪酬标准。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对年龄偏大、身体条件不适应教学工作的教师,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5年且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经同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可提前退养。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体现。吕梁,正在用行动践行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庄严承诺,也用行动践行着“人民教育为人民”的不变初心。
      吕梁市教育局局长赵雪宏表示:“当前《行动方案》35条改革举措已全面铺开,改革进入攻坚期。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细化工作措施,一个难点一个难点突破、一项任务一项任务攻坚,一抓到底、跟踪问效,努力以实干的行动把吕梁教育办成全市人民想要的样子。”(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吕梁市:招才引智 携手逐梦新征程

吕梁市

      "梁市将择优拿出3391个岗位计划,组织开展基层治理、健康吕梁、教育兴市和优秀青年人才储备四个专项行动。”4月1日,山西省吕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2022年度该市招才引智工作计划。
     按照“以人才引领人事”的工作思路,吕梁市加大力度推进招才引智工作,今年该市将择优拿出3391个岗位计划,统筹组织开展四大专项行动。
基层治理专项行动

      贯彻落实省委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决策部署,持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使用乡镇事业编制,不限专业,招聘1096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今年,要实现社区全覆盖、村覆盖三分之二的目标。
健康吕梁专项行动
      聚焦吕梁市医疗卫生人才结构性短板,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优质人才资源缺口,今年将为市、县、乡三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招聘742名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294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438名,博士研究生10名。
教育兴市专项行动
      贯彻落实吕梁市委、市政府《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为市、县、乡三级公立学校招聘983名优秀教师,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51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822名,博士研究生10名。
优秀青年人才储备专项行动
      为优化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结构,今年将招录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定向选调生75名、普通选调生80名,为市直机关和乡镇储备高素质青年干部;招聘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405名,博士研究生10名,为市县两级事业单位储备高素质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相较以往,吕梁市2022年招才引智计划呈现“由各自为战向系统作战转变,由引进来向抢优才迈进,由突出专业性向兼顾开放性转变”三大转变。其中,市县两级加大了研究生招聘比例,乡镇和村(社区)加大了本科生招聘比例。同时,精细化设置岗位条件,专业性较强的教育、卫健、农业等部门,一般按大类设置专业条件,尽量把相关专业都纳进来。
      此次招才引智计划充分体现了对人才的优厚待遇。来吕优秀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工作津贴、生活补助、安家费、创新创业支持、健康体检、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引进博士研究生最高可享受各类津补贴59.6万元,硕士研究生最高可享受各类津补贴9.5万元,本科生可享受4.5万元津补贴。
      人才兴,则吕梁兴。为做好新时代吕梁人才工作,该市牢固树立“139”工作理念,即:对人才要有一往情深的期待,对招才要有三顾茅庐的谦卑,对引智要有久久为功的执着。据介绍,2022年招才引智行动,将以公开招录(聘)、专项引才、校园招聘相结合的方式,从4月中旬开始,分批次、高密度启动引才程序。(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战疫一线勇担当 英雄吕梁党旗红

吕梁市

      9月29日晚突如其来的确诊,打破了吕梁市市区百姓原有的生活工作秩序,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让人猝不及防。
      新一轮疫情来势汹汹,吕梁市委市政府、离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果断决策经医学专家组研判离石区9月29日晚21时起全区迅速进入静默状态。
      闻“疫”而动,守好疫情防控的“吕梁阵地”。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迅速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密接排查、环境消杀、医疗救治等疫情处置工作。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实行分类管控,确保不漏一人,全部管控到位。迅速启动全区所有核酸采样点,开展统筹设立核酸检测采样点24小时全民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第一时间发布疫情相关信息和健康提示,强化公众防控意识,市民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广大市民主动积极配合前往就近核酸点采样检测。对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交通路口,实行交通管控,限制人员流动。全区除保供外,一切处于静默状态。确诊封闭的小区,社区工作人员送免费爱心菜上门。不仅温馨、更人性化,不仅温暖更深得人心!核酸检测有条不紊进行着,井然有序。让广大老百姓对突如其来的不习惯产生了更多的安全感与归宿感。
      迎“疫”而上,筑牢疫情防控的“吕梁屏障”。警察不辞辛劳24小时各个路口设卡、巡防、维持现场以及指挥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进行着。志愿者、医护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更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坚守在“疫线”前沿阵地。
      因“疫”而为,汇聚疫情防控的“吕梁力量”。中华志愿者协会应急救援志愿者委员会吕梁服务队积极配合吕梁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工作,认真履行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倾力救助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不容辞、勇敢担当。
      从9月29日疫情暴发到10月5日,共收到离石区城北街道、滨河街道交通路社区、凤山底街道生态园社区、吕梁学院附中等单位等多份邀请函,出动150

台次车辆,300人次连日奋战在一线,共使用消杀设备100台次,使用消毒药水500余升,使用配水50000余升,有效有力保障离石城区10万居民的健康安全。
      守土战疫,人人有责。从三天三检
到五天五检,再到0增长,10月4日动态清零,5日低风险区解封。吕梁人民将继续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擂响 “战鼓”,战“疫”必胜。(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以来,各县(市、区)全面贯彻省委工作要求,聚焦市委部署的14项重点工作,靶向发力、扎实推进、积极探索、成效明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持续提升,“清化收”成效持续扩大,基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试点成果不断显现,形成了一批党建引领好做法,涌现出一批基层治理好典型。
      孙大军强调,当前专项行动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各县(市、区)党委要进一步扛牢主体责任,聚焦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举措,铆足力气攻坚,逐项检点推进,全力推动市委部署的14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更大成效。
      从严履责抓落实。各县(市、区)委书记须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高度重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不足,把突出问题作为攻坚靶点,有的放矢补齐短板。县(市、区)长和分管县级领导须亲自检点职责范围内或分管领域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强化问题导向,加大工作力度,按时达标交账。乡、村两级须扛牢直接责任,聚焦重点工作,逐项抓好落实。市县工作专班须主动领题、深入破题。市、县组织部门须对换届以来县乡村三级班子成员履职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对不胜任的须及时向党委提出调整撤换意见。
      聚焦重点强质量。高质量做好农村
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把推进“清化收”工作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贪腐问题专项整治结合起来,与公安部“百日攻坚行动”结合起来,与“扫黑除恶”常态化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凝聚工作合力,切实提升“清化收”整体质量。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持续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强化执法人员资质、硬件配备和专题培训,有效承接上级赋权、规范开展执法活动,扎实抓好改革落地。大力推进物业党建联建,推动小区物业和小区党支部深度融合,探索物业和小区党支部组成人员交叉任职,通过物业企业接管、街道集中托管、社区兜底托管、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等模式加快无物业小区清零,不断规范物业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下大力气提升基层基础设施水平,全面铺开乡镇基础设施规范提升工程,着力提升一批、补齐一批、建设一批,明确时序进度,确保按期达标投入使用。持续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认真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规范基层网格治理的意见》,强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扎实做好当下疫情防控、安全度汛等工作,及时把矛盾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抓引领 添动力

吕梁市

      义市充分发挥社区小区党组织作用、积极探索社区小区治理新路径,推动党建融入社区治理,高质量推进美好家园建设;
      离石区“说事议事”及时有效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烦心事,推动民事民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汾阳市农业生产托管成为农民种地的好帮手,不仅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粗放经营的问题,还提升了农业经营效率;
      文水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着力破解乡镇“看得见管不着”难题以及各职能部门“多头管、重复管、无人管”的困境,坚持力量下沉,整合执法力量,强化执法队伍建设……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今年以来,山西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吕梁市广大基层干部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扎下身子、迈开步子,走出基层治理矫健步伐。
      行至半山见脚力,船到中流当奋楫。在专项行动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关键时期,8月30日,吕梁市委召开专项行动第二次推进会,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落实,盘点进度、梳理成果、分析问题、压实责任,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咬定目标、全力攻坚、扎实推动专项行动取得更大成效。
明确方向再推进
      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充分肯定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他说,专项行动开展5个多月来特别是上次推进会

——基层治理提升的吕梁“硬实力”

      总结推广提成色。把“抓典型”作为推进专项行动的重要工作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为目标,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实践,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清化收”、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等重点工作,科学总结典型做法,深度挖掘优秀案例,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吕梁经验。对各县(市、区)专项行动工作中开展的试点工作进行再总结、再提升,加快试点推广,提高专项行动的整体效能和工作成色。
      强化指导聚合力。市专项办须加强统筹协调,及时掌握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县(市、区)抓好突出问题整改。各工作专班须全面把握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经常性深入基层一线指导,确保基层贯彻落实不走样。市委各督导组须坚持督导增效和基层减负并举,“四不两直”真督实导,既聚力发现问题,又着力推动解决,以问题解决推动专项行动提质增效。
专项工作再部署
      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对农业生产托管、物业党建联建和乡镇执法体制改革三项重点任务作出安排。
      农业生产托管工作。各县(市、区)须成立农业生产托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发挥村党组织牵头主导作用,动员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做好政策宣传、合同签订、审核验收以及沟通联络。
      物业党建联建工作。各县(市、区)须成立工作专班,尽快摸清底数,加快推进基层党组织小区、党员分类管理、物管会(业委会)、物业服务、物业服务企业和物管会(业委会)党建工作、小区党群服务站“六个全覆盖”。围绕物业管理痛点、难点开展专项行动,切实解决公共服务用房不足、物业服务不到位、代收费问题严重、住房维修资金缴存不到位等问题。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持续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政策,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省市改革试点文水县、柳林县须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
      张广勇强调,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盯节点、抓重点、攻难点,高质高效推动专项行动取得实效。要紧盯发现的各类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落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确保高标

准完成各项任务。要坚持边推进、边总结、边推广,进一步挖掘好、提炼好、推广好鲜活做法,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市专项行动整体提升。
阶段通报再加压
      吕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欣宁回顾总结了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效:充实乡镇工作力量、招聘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分级开展培训等一批工作基本完成;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清化收”专项工作等一批工作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物业党建联建、村(社区)“说事议事”等一批工作砥砺创新。
      张欣宁以项目化推进思维,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充实乡村工作力量、完善乡镇(街道)管理运行机制、推进乡村规范化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落实乡村干部报酬待遇、物业党建联建等当前应取得阶段性成效的6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通报。通报在具体数字中、工作成效上直击问题、点明短板,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各县(市、区)以更强担当、更硬举措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
      张欣宁强调,各县(市、区)须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抢抓机遇、强化落实,切实抓好抓实各项工作任务。
      登高望远,方知前路长;矢志不渝,还须再出发。站在专项行动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关键时期,吕梁市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打通“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驾驭吕梁号巨轮继续破浪前行,行稳致远。(中共吕梁市委组织部)

“吕梁山护工” 擦亮乡村振兴的“金牌名片”

吕梁市

      "现在特别有干劲,我付出我的劳动挣钱,感觉特别光荣。”穿着红马甲的薛秋平大姐满脸骄傲地说。
       “跟我一起参加培训的同乡妇女都在感叹,‘还能挣到钱呢?真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啊。’”高建琴大姐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我今年58周岁了,现在在北京房山中心医院做护工,一个月6000元工资管吃管住。”宋爱玲阿姨笑着说,“现在都不想回老家了。”
      “我这边登记的长期护工有7000人,稳定人员在500-800人,今年2月份就输出咱们吕梁山护工300多人,大概一年稳定有2000人输出。”文水红霞家政公司经理席红霞介绍,“开家政公司就是想让更多的家乡人民走出去,生活富起来。”
       ……
       她们都是来自山西省吕梁市的“吕梁山护工”。
       既鼓了口袋也富了脑袋。许多外出护工纷纷回到家乡,创办了自己的家政公司,积极踊跃投身到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吕梁山护工”中出过全国劳模、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许连红,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三八红旗手获得者马金莲,山西省人大代表、家政公司老板许艳平、文水县红霞家政公司总经理席红霞等很多先进典型。一个个个体变化,反映出脱贫攻坚给吕梁人民带来的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状态的全方位、深层次巨变。
       2016年4月,吕梁山护工项目正式启动,吕梁市委、市政府落实党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决策,在实践中成功打造了以“诚信、勤劳、专业”为文化内涵的“吕梁山护工”特色劳务品牌,并迅速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宣传吕梁,推介吕梁的一张靓丽名片。今年9月,吕梁山护工立足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民生实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一头托起成千上万贫困家庭的致富梦想,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希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入“十四五”以来,吕梁市委、市政府贯彻

新发展理念,加快走出一条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把这个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劳务品牌打得更响,这张靓丽的吕梁山名片擦得更亮,奋力蹚出一条吕梁山护工高质量发展之路。
做强护工品牌
      “十四五”以来,吕梁市委、市政府继续高度重视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就进一步做好吕梁山培训就业工作提出新的思路和举措。要求领导组及其成员单位要清醒认识工作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定期听取吕梁山培训就业工作汇报,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做好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市护工领导组办公室也闻令而动,立说立行,就如何解决好“十三五”期间培训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奋力开创“十四五”工作新局面,多次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全力补齐工作短板,为进一步做好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加强顶层设计
       2021年以来,为了更好推动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在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充分调研、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建议意见的基础上,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五年规划(2021-2025)》(吕政发〔2021〕8号)《吕梁山护工“三转五化”实施方案》(吕政办发〔2022〕30号),并力争通过“三转五化”(三转:从贫困人口向已脱贫人口转变,从农村人群向城市低收入人群转变,从低学历人群向未就业高学历人群转变。五化:组织规模化、教学专业化、培训精准化、就业保障化和管理职业化),确保“十四五”期间完成护工培训6万人,每年培训12500人(包括赴日介护、技能提升培训、管理班等)。确保到“十四五”末,实现3.6万名吕梁山护工就业目标任务,就业率力争达到60%以上,年劳务收入达到25亿元以上。
      着力打造一支技艺精湛、敬业奉献、服务社会、回报家乡,助力乡村振兴的高素质吕梁山护工人才队伍,为吕梁市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坚持精准施策
      2021年以来,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科学分析工作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精准找出了诸如工作仍靠政府推动,群众自主培训意识差、服务保障不能及时跟进、培训质量亟待提高、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发挥不够、机制体制亟待升级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并出台了相应工作

措施和专项行动,奋力打造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升级版。
深化校企合作
      进入“十四五”以来,吕梁市紧紧抓住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快,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市场越来越大和三孩政策全面放开,全国家政市场用工需求越来越大的重大机遇,聚焦当前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堵点痛点,着力补齐短板弱项。
      目前,在精准分析研判各定点培训学校专业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将现有吕梁山护工母婴护理、养老陪护、病患陪护、居家保洁四个专业,分别委托有各自专业优势的定点学校培训,着力打造“一校一专业、一校一特色、一校一亮点”,并通过政策倾斜、引进高端人才等举措,将其打造成“全省一流、国内领先”的知名劳务品牌。
      同时,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为全国各地合作家政公司开展了订单式培训,多渠道开辟吕梁山护工就业渠道。
强化就业服务
      去年以来,吕梁市全力把保就业、促就业、稳就业作为吕梁山护工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积极巩固北方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同时,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组建工作专班,积极赴上海、浙江等地,与当地知名家政公司对接联系,并拟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吕梁山护工服务部、服务站,为吕梁山护工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
      为了充分调动全国家政公司招聘吕梁山护工积极性,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促进吕梁山护工就业奖补办法、吕梁山护工外出就业车船费补贴政策,并通过“政府买单”的办法,为外出就业吕梁山护工购买家政服务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有效解决了外出就业护工的后顾之忧。
打造高端品牌
      吕梁市将在规范提升现有吕梁山护工各定点培训学校培训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抢抓全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重大契机,积极向省直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的护工参加培训。同时,为培养更多的中高端护工人才,正在抓紧吕梁山护工技师学院建设步伐,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护理护工人才,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幸福吕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截至2022年9月底,吕梁市累计培训护工43期,培训人数82804人,实现就业 45160人,就业率54.53%。其中,“十三五”时期,培训34期,培训人数63517人,其中贫困人口26153人,实现就业34579人,其中贫困人口就业13158人。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实践证明,“吕梁山护工”这一品牌之路走得蹄疾步稳、走得深得民心,趟出了一条富有吕梁特色、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劳务输出新路子,并正在成为助力吕梁市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深入“少年心” 激发“少年力”

吕梁市

      以筑心,德以筑魂,时代的洪流奔涌向前,道德准则的标杆依旧需要树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家庭幸福、事关城市文明。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动以来,山西省吕梁市有关部门针对全市未成年人思维特点和实际需求,严格落实未成年人测评体系各项标准,拓展形式载体,着眼常态长效,推进完善机制建设,强化协同作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中,贯穿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各个阶段,营造出了浓厚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上做文章
      只有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才能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吕梁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议事日程,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积极发挥社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家庭学校”的社会协同育人体系,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教育、民政、体育、团委、妇联、科协、残联、关工委等部门在开展常态化工作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品牌。与此同时,有关部门明确目标责任分工,定期对责任单位开展一次测评,对测评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召开会议点评反馈,督促解决落实。
在扎实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上下功夫

——吕梁市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四步走”

以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内涵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市区中小学校每年3月都会开展一系列学雷锋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24次,参与学生志愿者达到8万人次,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敬老院、广场、公园等,参与关爱老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志愿服务活动;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充分利用资源,搭建传承红色基因平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市区各中小学利用清明节、“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等主题活动197次,系列红色微视频上传到各校公众号,共青团吕梁市委共上传视频1024条;各学校以文明校园创建为平台,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138次,戏曲进校园35次、书法活动109次、中华传统体育活动29次,用丰富多彩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兴趣;市区各学校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班团队会,8万学生参与校内卫生清洁、校外植树造林、耕地采种等集体劳动212次;市区各学校运用心理绘画法、沙盘分析法等方式认真有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排查活动,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达177次。
      今年,组织青年团员、少先队员等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各学校创新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全市积极推选发布宣传“新时代好少年”,全市中小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参与学校、社区和公共文化设施等各类志愿服务,这些活动的开展,真正做到了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践新课改理念,使得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发展。
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上找出路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决定,又相互补充。近年来,吕梁市教育行政部门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的认知、在思想上的认同、在学习生活中践行,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全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思政课的安排科学有序,落实及取得成效明显。据统计,全市中小学共有思政课教师5835名,占全市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3.25%;其中专职教师1784名,占全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30.57%,兼职教师4091名,占全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70.11%。
      近年来,全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师

德师风建设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建立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顿,查处违反师德师风事件,选树宣传师德先进典型,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情况做到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全市控辍保学率达100%,全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和劳动实践扎实推进,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成效突显。全市各中小学校通过确立“家校沟通”机制,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提醒每位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同时,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讲文明、讲卫生、防疾病的意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全市各中小学校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在社区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服务,让广大家庭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吕梁市积极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和开设未成年人专场的工作精神,通过面询、授课、电话、网络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并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及活动管理真正营造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上想办法
      吕梁市目前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93所,全国贫县已经实现100%全覆盖;现有覆盖全市范围的“吕梁青少年党史研学基地”33处,线上线下吸引青少年关注、参与活动超过18万人次,并依托党史研学基地,与中国青年报、中国发展基金会附近,将吕梁纳入为“强国少年红色阅读”主题行动的全国10个重点承办城市之一,覆盖13个县市区、80所小学校、4.79万少先队员参与线上红色阅读竞赛,形成课堂内外相互呼应、同向发力的好局面;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吕梁市通过吕梁发布等市级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绿书签行动致全市中小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做新时代中国好网民”,连续两年邀请省级专家现场授课,组织讲师在全市中小学开讲“护苗”网络安全课32期,受众达6000人次,并在市县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让“护苗”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积极开展

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促进互联网络市场健康发展。这些工作方法和工作举措,让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与此同时,吕梁市积极制定出台了吕梁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立100个“留守儿童之家”,并重点关注“三类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做好组织入学工作,连续4年为174名流浪儿童解决上学、生活的等问题;多措并举刊播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全面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一系列举措,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市委、市政府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送到每一个需要的家庭和个人,使老百姓深切感受到了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温暖。(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十个大力”赋能数字经济澎湃吕梁

吕梁市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近10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取得重大成就和进展:新基建发展越来越快;数字经济对中国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数字经济创造新模式、新场景、新动能的能力越来越强,数字经济的融合水平越来越高;发展数字经济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越来越好。
      山西省吕梁市大数据应用局同步推进“两个转型”,聚焦“十个大力”,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推动吕梁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和助力吕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努力打造“数谷吕梁”大数据产业基地,做强做优做大吕梁市数字经济。
      大力实施大数据产业市场主体培育行动。紧紧瞄定“大数据产业主场主体倍增”目标,将大数据产业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作为全局1号工程,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举全局之力、汇全局之智,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到2022年底,全市大数据产业市场主体增加20%以上,由2021年的36户增加到44户。

      大力推动全域发展数字经济。逐步构建全市域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吕梁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孝义大数据产业园、交城大数据产业园、中阳创业创新示范园,力争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并力争将吕梁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数谷吕梁”产业核心区。
      大力开展招商引企活动。推动各县(市、区)、各经开区(示范区)通过积极走出去参加高端大会、论坛、峰会、博览会等,以企招企、以商招商、展会招商,不断提升吕梁市大数据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在产业数字化方面,重点发展5G+应用产业;在数字产业化方面,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标注产业和信创产业,以及重点发展与数据存储、数据灾备、云计算服务和超算服务相关产业,加快释放华为山西(吕梁)大数据中心数据存储和云服务能力与天河二号强大的超算能力。
      大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抓5G建设和应用机遇,拓展大数据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融合应用场景,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全市煤矿和非煤矿山开展智能化改造,推动煤焦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代表性企业开展工业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全域智慧文旅建设,推动大数据与物流行业深度融合,促进物流行业全面实现线上服务和大数据应用。
      大力抓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5G基站建设力度,大力推动5G网络进小区、进校园、进景区,逐步实现全域5G网络全覆盖,启动省级超算中心提升改造,推动山西中交高速中西部数据中心一期建成投运,推动华为山西(吕梁)大数据中心实施扩建,推动吕梁国栋充电桩智慧平台应用项目建设。
      大力加强组织保障和政策扶持。逐年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对列入“十四五”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加大大数据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发挥“一委四院”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作用,支持吕梁学院、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培养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
      大力提升发展数字经济的能力。广泛开展大数据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和各行业企业家的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大力提高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逐步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
      大力提高数据安全保障水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大力加强数据安全风险信息的获取、分

析、研判、预警工作,全面实施数据分类管控,努力探索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深入开展数据安全培训,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全社会对数据安全的认识和防范数据安全风险的能力。
      大力实行强有力的督查考核。对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和各省级经开区(示范区)大数据发展应用推进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加大年度目标责任赋分考核力度,推动全市大数据发展应用形成浓厚工作氛围。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吕梁市大数据应用局将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努力走出一条大数据发展的“吕梁路径”。(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八条措施”呵护吕梁青年人才成长

吕梁市

      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党的二十大报告寄语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虽然每个年轻人所处的地域,来自的家庭环境不同,但都有无穷的潜力和机会。
      青年人才工作,关乎全局、关乎长远。2020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坚持真心爱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配套出台住房安居、人才津补贴、科研支持等待遇保障政策,500余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通过招才引智专项行动投身吕梁。为更好地帮助他们逐梦吕梁、圆梦吕梁,近期,吕梁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吕梁市助力机关事业单位青年人才成长成才八条措施》,积极构建“全链条”培养体系,激活青年人才成长“一池春水”。
      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各级党委重要研究事项。组织人事部门动态掌握青年人才信息,跟进做好沟通联系、日常管理、服务保障、政治引领、关心关怀等各项工作。
      提升能力素质。每年分批次选派青年人才参加国情研修、“铁肩计划”培训,到党校主体班次跟班学习。常态化抽调青年人才参与疫情防控、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巡察督查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活动,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参加各级人才培养计划。用人单位为青年人才制定培养计划,建立成长档案,

选派成才导师,积极提供考察调研等学习交流的机会。
      推动人岗相适。各级党委在研究公务员调任人选时重点考虑青年人才。组织人事部门经常性、近距离了解青年人才,就履职情况、工作表现和个人意愿进行调研。实施“专业归队”计划,对具有二次选岗意向的青年人才,经同级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优先调整到专业对口单位工作。
      拓展发展空间。对具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公务员,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表现突出的优先转任科级领导职务。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优秀青年人才,可不受学历、任职年限等条件限制,破格晋升、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对具有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事业人员,满足晋升条件后,在岗位限额内,优先聘为八级或七级管理岗位。探索建立专业技术岗位周转池制度,优先满足优秀青年人才晋升、聘用职称职务需求。对担任正科级职务(含二级主任科员)或聘任中级职称二年以上的优秀青年人才,可作为市管优秀年轻干部重点培养使用。
      激励创新创造。支持青年人才围绕吕梁市发展重点、难点课题,牵头实施科研项目。对具有较大经济社会价值的项目,通过吕梁市科技计划、开发区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专项、校地合作产业科技引导专项等予以支持,并在各专项资金中提高由青年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项目支持比例。支持事业单位青年人才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兼职创新等取得合理收入。选树“吕梁青年英才”,加强典型宣传。
      加强政治吸纳。市、县两级邀请部分优秀青年人才代表列席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增加青年人才群体在“两代表一委员”的比例。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制定年度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时,对青年人才实行计划单列。各级党组织注重在青年人才中发展党员。
      搭建交流平台。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会同团委等部门分级组建青年人才协会,依托吕梁专家港、吕梁人才港、人才公寓、党建主题公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打造人才驿站、人才之家、人才会客厅等功能区,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沙龙、专题研讨、联谊联欢等活动,增进青年人才之间的交流互动。
      优化服务保障。用人单位引进青年人才,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及时办理入职入编手续,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薪资保险、住房补贴、生活补助、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待遇保障。安排领导干部直接联系青年人才,了解掌握青年人才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状况,协调相关部门为其解决困难、提

供帮助、创造条件。
      青年强,则国家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人才是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后备军,吕梁市将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阻碍青年人才成长发展的诸多困境,不断为青年人才成长注动力、事业添活力、未来增定力。(中共吕梁市委组织部)

吕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吕梁市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基础和持久动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兴则百业兴。山西省吕梁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保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教育事业步履铿锵,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离石区东关小学学生高晨蕊完成了早读课。经过昨天的预习,她已经对今天的课程有了充分了解,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在课堂
上掌握哪些知识。
      如何提升课堂效率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离石区东关小学高度重视课堂质量的提升,老师们通过大单元整体设计研讨活动,对每一单元的课程以及教师的授课形式进行不断优化,同时利用集体教研时间,对课程标准实施课标分解、教材分解、学情分析,设计了课前预习单、课中助学单、课后延学单,让教材内容更有趣、有用、有意义,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课后服务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在离石区龙凤小学,学校就从课堂的实效性、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以及作业设计等方面着手,探索基础性、拓展性和实践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科学创意作业,为学生搭配知识丰富的“营养大餐”。
      在离石区龙凤小学小牛顿科学实验的教室里,学生李宇涛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搭建地球与月球的位置模

型。按照要求,今天,他们要在课后服务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通过对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运动过程进行详细地观察与讨论,最终他们认识了月相变化及其规律。
      这样的实验,只是离石区龙凤小学今年课后作业很小的一部分。事实上,学校给孩子们布置的探究类和实践类作业可谓是五花八门。打开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眼花缭乱的图片和视频记录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课后生活。今年开学以来,龙凤小学高度重视作业设计、作业管理,开展了“作业设计大赛”活动,通过评比的形式,让最好的设计方案惠及到每一个学生,真正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在加强作业设计与研讨的同时,学校还高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特别强调作业分层设计、重点设计、拓展设计,让学生在不同类型作业中,激发兴趣,拓展思维,促进全面成长。
      社团活动是学校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吕梁市各学校还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一校一特色、校校有亮点,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全力打响吕梁优质教育新品牌。在社团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成长。
      吕梁市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打通制约教育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补短板、破难题,促公平、惠民生,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推动吕梁教育向前、向上、向好发展,努力把教育办成老百姓想要的样子。(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技能吕梁 成就未来

吕梁市

      12月9日,山西省吕梁市举行第三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颁奖大会,对大赛获奖选手、团体和单位进行隆重表彰。
    “高技能人才是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吕梁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就更加激励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办好吕梁职业技能大赛。”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在吕梁职业技能大赛颁奖典礼上深刻阐述了职业技能竞赛对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话语感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第三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吕梁职业技能大赛以“技能吕梁、成就未来”为主题,坚持创新引领、公平公正、高效节俭、绿色安全理念,通过县市区初赛、部门(行业)联动、市级决赛的形式,为全市各行业技能人才提供了一个同台竞技、提升技能、以赛促训、以练促学的大平台,为推进技能吕梁建设,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吕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大赛,以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打造高素质、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任忠为组长的大赛组委会,制定大赛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出台选手奖励机制,强力推动第三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有序进行。各县市区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工作机构,分别开展了第三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初赛,组织报名人数创下新高,投入经费也较往年翻了一番。
      第三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各县市区和行业(部门)初赛人数达3572人,较上届翻了一番;全市参加市级决赛人数达1026人,较上届增加64%。大赛30个项目赛题达到国赛水平标准,10个项目达到省赛水平标准,较往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参加第三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吕梁代表团获得团体第6名的好成绩。
      本次大赛紧紧围绕吕梁五大传统产业和五大战略新型产业,以及乡村振兴所需技术人才,县级初赛项目20个以上;部门(行业)初赛项目5个以上,市级决赛项目40个,分运输物流、结构与建筑、信息与通信、制造与工程技术、餐饮服务、消防安全、社会与个人服务、吕梁山护工等8大类。
      通过决赛,目前共产生“吕梁技术状元”42名、“吕梁技术能手”81名;中阳县、交城县、临县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一、二、三名,汾阳市、离石区、孝义市、兴县、文水县获优秀组织奖,柳林县、岚县、石楼县、交口县、方山县获组织奖;人民网山西频道、吕梁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汾阳市餐饮旅游饭店行业协会、吕梁东义天然气有限公司、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获得“特殊贡献奖”;吕梁市城管局、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吕梁市高级技工学校获得“分赛区优秀组织奖”。
      为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动“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提质增效,吕梁市人社

局在第三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期间举办了摄影展,共收到全市摄影爱好者作品480余幅,通过评选产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20名。作品充分展示了各行业(部门)技能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吕梁市技能大赛、技能建设的各个精美瞬间,通过镜头进一步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带动更多劳动者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之路。
      举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旨在进一步引深职业技能培训成果,激励和带动更多劳动者学技能、比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技能增收之路。下一步,吕梁将进一步规范比赛程序、提高比赛质量、增加比赛项目、强化竞技水平,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市级技能大赛,培养更多的“吕梁技术状元”“吕梁技术能手”以及各行业技能技术人才,为乡村振兴和美丽幸福吕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吕梁:打造“桑榆堡垒” 凝聚“银发力量”

吕梁市

      缘熟、情况明、政策通是离退休干部的独特优势,他们政治强、觉悟高、党性好,有着丰富的经验智慧和人生阅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中共中央办公厅〔2022〕31号、省委办公厅〔2022〕17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以党建引领全市离退休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吕梁市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具体要求。
     《实施意见》坚持与吕梁实际相结
合,多层面、多维度体现了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新要求,从五个方面对做好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进行系统安排。一是强化政治引领。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抓好教育培训,永葆离退休干部党员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二是强化组织建设。通过规范组织设置、扩大有效覆盖、选优配强班子、严肃组织生活、注重示范带动,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三是强化管理监督。通过抓好日常管理、建立共管机制、严明纪律规矩,增强离退休干部党员党性观念和党纪意识。四是强化激励关怀。通过引导发挥作用、深化关怀服务、加大表彰激励,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继续贡献智慧

和力量。五是强化组织领导。通过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加强阵地建设、落实经费补助、严格督导考核、积极探索创新,完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支持保障体系。
     《实施意见》充分吸纳了近年来全市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成果,既贯彻中央、省委精神,又体现吕梁特色。将近年来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广大老干部普遍赞誉的“一人一策”精准服务离休干部“2468”工作机制、“一仪式两手册一机制”干部荣誉退休制度、四种模式7种类型灵活设置党组织和扎实推进示范党支部创建等方面工作,固化为长期坚持的制度机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具体要求,努力推动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始终走在前、开新局。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一步,吕梁市委、市政府将努力挖掘、培育“银龄头雁”,鼓励、支持和引导更多的离退休干部党员把身份亮出来、形象树起来、作用发挥出来,为建设美好吕梁贡献力量。 (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时尚旅游口袋书《黄河从吕梁流过》出版

吕梁市

      黄河发声,为吕梁作传。近日,山西省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的吕梁市首部时尚旅游口袋书——《黄河从吕梁流过》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广泛关注和赞誉。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黄河水一路蜿蜒,从造化神奇的吕梁山下缓缓流过,妙笔天成一道靓丽风景线——“黄河从吕梁流过”书名由此而来。该书邀请全国知名文学艺术家采风、创作,以纪行的方式讲述了吕梁市黄河流域一带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风土人情、乡愁记忆、人文故事和烟火味道,以及黄河沿岸普通百姓的独特生活方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全景呈现了不一样的吕梁黄河文化。
      该书由知名书刊策划团队担纲设计,版式新颖选图精美。版画、摄影、剪纸、手绘插图……表现形式多样纷呈,别具一格。扉页附有二维码,手机一扫便可进入有声阅读视听模式,艺术地展现了黄河流经吕梁所形成的地域性人文、地理、历史等相关元素,以实现

其对黄河文化独有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探索性展示。书中另附一幅吕梁剪纸代表名作《枣山娃》,赋予图书文创与收藏的双重价值。
      《黄河从吕梁流过》在主创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成为一部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学作品集,也是一本拥有丰富实用资讯的旅游攻略,更是一套感知吕梁、感知黄河的珍贵文学资料。全书简洁大方、图文并茂,以灵动活泼的语言构架、至真至美的图片排版、新锐大气的文学笔触、文艺知性的写作手法、优雅明快的艺术风格,引导读者一同行走,领略吕梁境内黄河沿岸静谧的悠悠时光,提炼确立黄河的文化精髓与精神标识,感受这里的新面貌、新变化和新前景。
      该书不仅具有“口袋书”新颖时尚的便携阅读特点,也展示了吕梁景区、民俗、小吃、古村落、风土人情等方便查阅的游玩内容。同时以清新、俏皮的文风和老少皆宜的音频传播方式,将“口袋书”中的内容做同步朗诵,更有利于文学作品的传播,有利于读者较为立体地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气息。吸引读者回归阅读、回归初心、回归文化,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翻看或倾听,培养“见缝插针”的阅读习惯,必将成为一款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文化消费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周瑟瑟、葛水平、蒋殊等全国知名诗人和作家们怀着对吕梁深厚人文底蕴的热爱,倾情参与了该书的创作。天地间一阕“黄钟大吕”、一座碛口哗啦啦被黄河托起、山的事情都藏在吕梁的云里……一群省内外的文学大咖蜂拥来到吕梁,细述这一方水土,写下这一笔诗情。央视主持人张仲鲁等十几名艺术家为该书作品做了配音支持,使这本书的文学性与艺术性都上升了一个高度。
      “吕梁是黄河文化的一个标志。黄河以特有的魅力,改变了吕梁的色泽、质地和气韵。”主编蒲苇表示,为吕梁黄河文化发声立传也成为他多年的心愿。让我们随身携带这本精致、多彩的散文集,在波涛汹涌的黄河文化中,来一次闲适、优雅、诗意的沿黄之旅,更加直观地认识黄河畔的吕梁,读懂吕梁段的黄河。(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多措暖企领跑吕梁复产复工“抢春忙”

吕梁市

      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工业企业的影响,山西省吕梁市政府从政策、资金、环境等生产要素、市场要素、保障要素等方面制定了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十五条工作措施,多举措暖企帮企,助力吕梁工业企业复产复工。
多措并举稳步伐 巧解“千千结”
      政策方面出台了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简化企业复工复产验收程序、顶格落实政策、全力稳岗扩岗、保障运输“快捷通道”畅通5条措施;资金方面出台了减轻企业负担、开展融资服务、高效支持开发区企业、大力支持“白名单”企业、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作用、落实各类扶持资金6条措施,市政府有关部门、经济开发区、国有企业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市场要素、组织保障方面支持“吕材吕用”。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召开洗煤、焦化、白酒、钢材、水泥、肥料等订货会、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会。
      全面落实防疫情、稳经济总体政策。即“顶格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助企纾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三减两补一支持’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已出台各项政策举措用足用好”。
      强化金融政策支撑。主要包括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减轻企业融资压力、加强融资担保支持等3条措施。提出实施普惠性贷款政策,落实物流专项再贷款;推广“大象贷”“再贷款+保单+活体抵押”“惠农贷”等小额信贷产品;保持2亿元规模的市级应急转贷资金,支持企业转贷续贷;担保机构见贷即保,进一步降低担保费率。
      纾解企业困难。主要包括培育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强化“降缓返补”政策助力企业纾解困难等两条措施。
      促进消费提质增效。主要包括开展暖冬促消费活动、加大零售业奖补资金扶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推进电商产业有序发展等4条措施。
      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主要包括灵活预售资金使用、优化预售办理流程、加强物业企业扶持等3条措施。提出在确保房地产开发项目交付必需费用的前提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对商品房预售资金专用账户内剩余资金申请跨节点拨付或提前提取;对已取得施工许可证、因疫情影响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其预售部分投入开发建设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即可申请预售许可;帮助物业服务企业,争取按生活服务类标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助力企业减负增能激活提效。主要包括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组建入企帮扶小分队开展入企服务等两条措施。

      接下来,市发改委将会同市服务业发展8个专班牵头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从入企帮扶入手,强化政策宣传、强化问题解决、强化督导检查,共同推动促进服务业复苏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应享尽享,切实把政策的“白纸黑字”化为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为全市服务业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做出新贡献。
因地制宜强融合 入企“搭把手”
      进入11月以来,全省疫情多点散发、多链传播,个别能源企业出现了受疫情影响停产的状况。全市重点能源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全部进入闭环管理状态,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不断扩散,全面保障了能源企业的正常运行。全市能源系统深刻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成立了全市能源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了落实举措,精准调度能源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成立了入企帮扶小分队,逐户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困难。
      煤炭企业在本轮疫情受一定程度的影响。11月1日、18日、21日和29日,因疫情传播造成离石神州、晋邦德、文水赤峪、临县庞庞塔和孝义正旺5座煤矿企业先后停产。为此,第一时间掌握了煤矿企业疫情防控进展,不断强化部门间的统筹协调,于12月7日前全部复工复产。
      煤电企业受此轮疫情的影响较小。疫情期间未发生电力企业停产情况。为确保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可靠,我们多措并举,一方面安排专人密切监测电煤库存,狠抓电煤库存预警工作;另一方面开展电力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发电机组及输变电设施运维管理,切实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煤层气企业方面的工作重心是持续推动现有生产抽采井的高产稳产,加快建设抽采井的投产,不断释放有效产能,确保天然气充足供应。
      新能源企业基本没有受影响。重点调度已投产的光伏、风电等项目运行情况,督促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强化巡查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严守安全勤排查 搭建“防护栏”
      对于企业自行停产不超过10天的煤矿,由煤矿主体企业进行复产验收。对于因发生事故被责令停产停建的煤矿,按照《山西省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整顿恢复机制实施办法》,将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合力推动复产验收。对于在各级检查中因重大隐患、违法违规行为等被责令停产停建的矿井,由应急部门落实相关安全生产管理法规,简化工作流程组织复产验收。
      根据省、市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紧盯煤

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等18个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并派出四个综合督导组,督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树牢安全理念、压实安全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夯实安全基础,精准发现和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岁末年初安全稳定,为全市人民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抽调部分业务骨干组成两个工作组,分别深入交城县和文水县重点企业,积极开展入企帮扶活动。通过宣讲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解读惠企政策等方式方法,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度过难关,实现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监管减负促发展 营造“新环境”
      全力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充分发挥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的职能作用,实施精准帮扶。尽快推进市、县两级财政对本年度新申办个体户创业补助资金落地。
      持续加强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聚焦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中介机构收费、交通物流收费、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收费、金融领域收费等7个重点领域,加大各类涉企违规收费监管力度,坚决杜绝乱收费。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继续实施包容免罚措施,坚决执行山西省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免罚81条和吕梁市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免罚46条;降低检验检测费用,引导企业最大限度享受检验检测费用减免政策;实施信用修复,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市场主体尽快实施信用修复,解除信用约束,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加大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力度。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鼓励企业用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扶持措施缓解因疫情带来的资金压力,帮助企业充分挖掘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内在价值,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落地开花,让企业专利变红利,让知产变资产。持续高压打击侵害知识产权行为,推动跨部门、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联合执法保护,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
人力保障稳基底 助力“人才港”
      确保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5.5%,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以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大型企业按照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中小微企业按照上年度实际缴费的90%进行返还。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申领方式采用后台数据

比对“免申即享”的经办模式。直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返还。截至目前全市为930户企业发放5996.8万元,惠及职工133946人。
      企业招用2020年、2021年、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失业保险的。按照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与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不重复享受。通过人社厅比对下发的数据,对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在信息系统中进行统一标识。符合条件的参保企业采用“免申即享”的方式,主动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截至目前全市为378户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66.1万元。
商务建设开新路 打造“多面体”
      深入开展入企服务,按照省市加快推进服务业复工复产工作要求,制定了推动商务领域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组建了工作专班,成立了推进商贸流通业复商复市工作小组,深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重点商贸服务企业开展入企服务,通过了解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宣传并指导企业兑现省、市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经营。
      持续发放政府消费券,截至目前,市县财政已累计投入政府促消费活动资金2.12亿元,拉动消费14.52亿元,极大减轻了疫情对商贸服务业的影响。下一步,将抓住消费旺季,围绕重点消费领域,持续开展消费券发放等促消费活动,大力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复苏。
      支持骨干商贸主体发展,指导骨干商贸企业全面有序恢复经营,加快繁荣商贸市场、激发发展活力。在争取省级奖励的基础上,将对全年零售额同比增速超过当年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的限上商贸企业,分档次给予10-15万元奖励。
      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加快电商产业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争取省级对重点电商企业的政策资金支持,组织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
      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是消费的重要集聚区,也是商贸服务企业的集聚区,对商贸服务业发展有较大的引领作用。下一步,将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 
文旅发展促复产 描绘“新画卷”
      为积极推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采取了国有A 级景区首道门票免费,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全额暂退,旅游团队大宗奖励,发放600万元文旅消费券,引导碛口古镇、土豆花景区、千年景区等有条件的景区创建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等多项措施。
      积极鼓励各景区恢复运营,积极开展人员复工、防疫培训、安全检查,指导全市A级景区在元旦前开放。鼓励景区推出优惠举措,提供增值服务、开展特色活动,促进文旅消费。目前北武当山、汾阳贾家庄等景区已陆续开放。
      指导帮助各旅行社复工复产,在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100%的基础上,在做好导游员防疫培训基础上,顺利复工复产。
      加强宣传营销,提高吕梁旅游知名度。围绕山西省“晋迎新春 团圆山西”主题,联合各旅游景区,举办“欢乐中国年 地道山西味”系列活动,积极开展灯展、滑雪、温泉等冬季旅游活动,开展网路直播、非遗体验等活动,传播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加强安全检查,守牢红线底线。指导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文旅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深化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做好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安全保障。
      只要君行早,春色倍还人。吕梁市多措并举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促进工业产业复工复产,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为吕梁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日渐回暖的工业产业铆足了一冬的干劲,合力打造复工复产的“吕梁模式”。(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

孝义市

山西•吕梁

崇文街道留义社区(党群服务)“小社区”践行“大治理”

孝义市

区”“山西省文明和谐村”“山西省最美旅游村”“山西省敬老文明村”等70余项荣誉,见证了留义村实现中国梦的历程。
     21世纪初的留义村,可谓“穷得掉渣”,村民生活拮据、村中学校破败,村中矛盾众多。2000年3月,先富起来的村民宋金锋挑起了留义村党总支书记的担子。在“领头雁”表率示范下,能拼善战的留义两委一班人应运而生,他们以促进民生发展为己任,以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为宗旨,筚路蓝缕,引领着留义村民向幸福出发。
     “但愿苍生俱 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留义村两委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引领父老乡亲和谐发展的“定海神针”,提出并实施了“1382”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民主与法治并进,物质与文明共富”治理之路。
      此后的20年间,留义村实施“村改

      黄的太阳,带点睡意地躲下山了。然而,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崇文街道留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却一如既往地欢声不断、笑语四溢。走进一看,社区服务大厅内热闹非凡,老人们说说笑笑、孩子们欢快穿梭,一幅“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美好画卷呈现在眼前。
      孝义市崇文街道留义社区地处孝义城区西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由留义村改组而来的典型“城中村”。今年以来,吕梁市按照山西省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总体安排,集中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孝义市领题探索,留义社区“试点先行”实施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全力建设新时代“文明社区”典范,基层治理局面发生重大改观。
党建引领“村改居”蹚出脱贫致富篇
    “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科普示范社

中学在留义村投入使用,留义村城中村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亟需解决的水、电、路等问题也迎刃而解,陆续建成了当时城区一流的住宅区富丽康城一期、二期,新建小区、铝矿小区、崇文学府,崇文街小学分校也相继拔地而起,留义村经济从此走上了快车道。
      2017年6月,成立留义“人大代表联络点”,且不断升级完善,成长为化解群众矛盾的“防洪坝”、社情民意的“信息台”、凝心聚力的“连心桥”。成立留义社区大党委,发挥三个辖区内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作用,集中7个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建资源,共同服务辖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实行每名党员帮扶1-2名“空巢老人”,定期帮助清理卫生、整理内务;每人认领1-2栋小区楼宇,成立楼宇党小组22个,联系住户,宣传政策,带头承担公益服务。结合每位党员的特长优势,设岗定责组建治安服务队、医疗服务队、教育服务队、法律服务队、环境卫生服务队、敬老服务队、文明宣传服务队等10余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围绕全市和社区两委重点工作发挥作用。
     改革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千年嬗变,廿年已成过往。如今,留义“碧桂园”项目初具规模;“崇文学府”盛大开盘;与中科院合作的“千亩葡萄园”已挂果,“葡萄深加工项目”正在

      居”工程,率先在全市修建了集卫生医疗、健身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留义新苑;全体村民按照新旧比例1.5:1的比例进行置换,村民不花一分钱就住上了装饰一新、配套齐全的新楼房;在全市第一家进行了最彻底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村集体所有经营性资产量化折股到736名成员名下,村民人均持股4000股,如今每人持有的股权价值46万元,人均年分红及福利达10000余元,村集体年收入达137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共同富裕在留义从蓝图变为现实。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留义村,感受着被村民、社会所认证的“赫赫战功”:留义村继续高标准建设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民俗文化展览室、党员志愿农场、健身广场。村党总支书记宋金锋牵头成立“金锋工作室”,“每周一接待群众和居民的来信来访制度”雷打不动,倾听、记录、解决问题。截至目前,累计接待党员群众1200余人次,解决困难问题430件。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为了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2000年后半年,留义村两委一班人多方奔走、想方设法招商引资,陆续引进了钢材市场、家具城、三佳汽贸。三年时间,村集体经济、村民收入翻了几番。为了加强教育资源,荫育时代新人,孝义市第五

全村200余户,700余人集体出资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为全村村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
      2012年7月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党支部的37名党员、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零距离”接触,各个办事窗口均有工作人员在岗在位,各项办事流程,一目了然。留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图书室坐满了放学后来做作业的学生、健身室是社区年轻人的天地、活动室里老人们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在代为照看放学后小孩的“六点半课堂”内,志愿者正在陪同孩子做作业、“义养小镇”里老人正在用护颈仪做疗养……这个党群服务中心里处处充满着“家”的味道。活动区内设多个功能厅,包含了棋牌、书画、健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职党员服务站等功能板块,面向群众不受限,最大限度地为周边群众提供了活动、咨询、政策宣讲的场所。前来休闲娱乐的既有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也有牙牙学语的稚儿。现在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群众之家”。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2022年留义物业党支部正式成立,正在发展成为爱心奉献居民、细心服务社会的“红色物业”。激活“神经末梢”发挥带头作用,一个崇尚重德文明新风、人人热心参与治理的文明社区已日趋成熟。(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员会、治保会、巡逻队、心理疏导室等全套机构。投资300余万元推进辖区智慧安防系统,建立集综治、维稳、司法、信访、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治理工作平台,构建起广覆盖、高融合、深应用的平安智能化建设新模式。
      2018年,成立了留义社区读书协会分会和留义村社区联合工会,坚持每月28日举办留义读书日活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留义社区及时建立微信“综合服务平台”让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送粮、送菜上门、消费品代购等服务。扎实开展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探索形成了“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
倾心谱写“爱之光”凸显人文关怀篇
     “多亏了‘雷锋’一样的好干部,‘小康’才能在留义村提前实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留义村在发展过程中,从未忘记回馈村民。
     为让贫苦村民感受到24小时温暖,2011年,留义村两委班子一班人力排众议下定决心建敬老院,而且设计之初就定位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先后投资 4000余万元,兴建了总建筑面积10270平方米,分生活区、娱乐区、康复区等功能区,拥有标间100套,可接纳185位老人入住的专业化村级养老院,年满70周岁的社区老人免费集体养老。留义村还为

调委会、巡逻队、联防队,投资200余万元对辖区内监控平台和摄像头进行升级换代,实行“一天一排查”“一案一办结”治安隐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从党员干部、退休教师、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出“法律明白人”“群众知心人”组建起56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参与社会治理,推动法治建设。
      坚持重德崇文育民风,始终做到弘扬传统美德不懈息。“民主与法治并进,物质与文明共富”,多年来,留义持续对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和谐家庭进行了评选表彰工作。
      2004年开始建立“一户一档”的全村档案,到目前实行的“千分制度”,都是将个人行为习惯和平时表现与家庭荣誉和股份分红相结合,细化分值、互相监督、按分结算,让全体村民、居民共同建设“文明留义”品牌,共享“文明留义”发展成果,共同感受“文明留义”的幸福生活。
     2012年,留义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提倡村民在婚丧嫁娶活动中,破除陈规陋习,建立移风易俗、文明理事、节俭理事的新风尚。在小区大院里制作彰显孝义道德文明的“孝义好人”宣传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版面,留义的社会治理之路始终与时代接轨。从留义村到留义社区,随着基层治理职能的不断完善,相继设立了社区警务室、调解委

立项洽谈中;老年公寓升级成智慧化康养中心;家俬城改造为新能源汽车城;“留义物业”品牌越打越亮;艾乐幼儿园及蒙特梭利儿童之家投入使用,崇文西校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启招生;矿泉水厂、面粉厂、食醋厂、酱油厂、食用油厂等“一村一品”项目也在筹划之中,留义社区用奋斗续写着美丽、幸福、动人的辉煌篇章。
服务群众“零距离”凝聚社会治理篇
     20世纪初的留义,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民矛盾不断,进而导致了留义长期的无制度、无规定、无监管状态。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留义村两委多方考察借鉴,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基层治理工作部署要求,持续探索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全力维护村集体和谐稳定,做到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       坚持民主自治集民智,始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动摇。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推选村级纪检员,总结实行了4种办法、5项权利、6大内容的“456”工作法。通过村级纪检监察监督员的设立,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不仅使村委在村务、财务等事务办理上更能“放开手脚”,而且让村民群众对村委的决策部署也更“放心踏实”。
      坚持群防群治保民安,始终做到维护稳定不停歇。村改居完成后,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适应城市社区和网格化管理新要求,留义依托社区警务室组建30人的

兑镇后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清化收、积分兑换)走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赶考路”

孝义市

       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是建强基层组织、提升治理能力、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兑镇后庄村探索村(社区)规范化建设,着力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后庄村地处兑镇政府所在地,从20世纪70年代兑镇人民公社、兑镇镇政府均在此建党政办公大楼。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1126户2535人。340国道和介西铁路穿村而过,由于地域面积大,人口数量多,综合体量大,对后庄村而言,基层治理兼具复杂性和挑战性,而抓党建始终是推进基层治理的核心引擎。

      今年以来,后庄村党支部认真贯彻山西省委、吕梁市委和孝义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暨培训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三抓五着力”的工作思路,强化推进措施,完善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后庄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全力抓好三支队伍
      抓好干部队伍。支部每周例会按照职责分工,分管干部领学上级财务管理、政策扶持、乡村振兴的最新要求,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认真落实支委会和党员大会讨论的事项,较好地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兑镇后庄村党群服务中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好党员队伍。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6名,为进一步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后庄建立了党建积分超市,村党支部成立了村级党员、“十星级文明户”积分超市管理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包片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组成,负责爱心积分、考核、打分、发放以及积分兑换等工作。按照“日常积分、正向加分、反向扣分、一票否决”四个方面,采取积分制量化考核管理。日常积分一般为40分,正向加分不设上限,反向扣分扣完为止,一季度进行一次积分兑换,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 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抓好网格员队伍。根据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要求,后庄村建立了全科网格体系,分为三级:200-300户为一大网格,由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50-100户为一小网格,由村民小组长担任兼职网格长,30户为一微网格,由党员担任网格辅助员,建立起同步网格体系。依托微信群每日及时掌握和分级推送村民情况,进一步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

梢”,以“小网格”撬动了“大治理”。
着力做好五项工作
      着力做好党建示范提升工作。今年后庄村投资40余万元将原教学楼改为党群服务中心,对村级办公场所进行维修改造和形象提升,使基层党建活动场所焕然一新,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后庄村进一步落实村务公开、干部坐班等制度,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保证村级党建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着力做好汾石高速连接线拆迁工作。汾石高速公路是山西省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最后两个项目其中之一。为保证建筑单位顺利施工,支、村两委干部共同努力,利用1个月左右时间共迁坟31座,建筑物(包括民房)41处,拆迁面积为3000平方米,圆满完成后庄村区域内的房屋以及地面附着物的征收、拆迁任务。
     着力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坚持谋定而动,1月11日,镇党委带队赴文水县北张乡东宜享村、凤城镇私

良好成效。
     “一”建强“一个核心”。借鉴村(社区)换届模式,建强小区党组织,党组织委员由在职党员、退休党员、农村党员、物业党员组成。
     “二”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行小区党组织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一肩挑”,支部委员与业委会成员交叉任职。
      “三”推动“三方融合”。在小区党组织引领下,实现业委会、物业企业、网格体系三方融合。
      “五”建立“五项制度”。建立党群工作日制度、问题征集制度、恳谈会制度、收支公示制度、半年评议制度。
      “七”开展“七项服务”。开展法律援助、义警服务、24小时维修热线、爱心代办、关爱老幼、便民寄存、“10分钟响应”等七项服务。
     德尚小区党支部成立于2019年2月,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居委会和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支部推荐、政治过硬、群众认可的党员通过公开竞选进入小区业委会。

       境整洁优美,居民和睦友善,管理规范有序。这是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德尚小区的真情实景。 小区内映入眼帘的“党员上墙”信息牌和“物业公示”宣传栏向人们展示着小区居民“精致和谐”的温馨画面。
      走进德尚小区,道路干净整洁,居民电动车停放整齐有序,垃圾箱分类摆放规范到位,社区配套设施完善。“以前这里杂草丛生,路面坑坑洼洼,今年整治后,路面硬化提升,路灯变亮了,卫生死角也清理干净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是典型的以‘旧’换‘新’。”德尚小区党支部主任说。
      德尚小区位于孝义市城区中心位置,建设于2007年,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是商住混合型小区,住户339户,商铺23户,划分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5个,三级网格19个。小区共有党员99名,设党支部一个,设5个党小组,党员中心户19个。为了破解该小区长久以来的治理难题,新义街道党工委、新乐社区党委以省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积极探索“一二三五七”模式,推动小区治理实现同频共振,收到了

改造后庄村主街道下水道,铺设沥青路面;清理孝石线、后原线、林带杂草, 生活垃圾80余方,将原队部窑洞、窑背彻底维修加固,整治残垣断壁100余米,拆除遗留废弃的广告牌7处,清理河道滩地种植的农作物1.5亩。
     着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切实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科学精准防控疫情。接种疫苗人数达95%以上,常住人口核酸检测503人,共同筑牢免疫屏障,管控韵达快递人员、本省和省外回村人员24人,全部按规定采取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后庄村全体党员干部将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激情,奋发作为,力争在短时间内,全力推进后庄村实现高质量振兴大提升,在新征程上实现新发展,夺取新胜利,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交一份满意答卷。(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评村考察学习,做到“走出去”实地学习,“带回来”宝贵经验后的后庄村党支部,坚持一体化推进,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党内监督,民主决策更加科学化,积极推进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分类排查,按照以地找人、以人找地的思路,集中精力利用15天时间,摸清底数,做实图斑确认,确保人、地、合同三匹配,底清数明,如实填写图斑认定书,调查报告和事实认定书一户一档,规范建立工作台账;坚持精准处置,因地制宜确定土地发包价格,分类制定合同,续签重迁,签订流程示意图,同时,成立村级五人竞标小组,确保村集体收益最大化;坚持多元收缴,党员干部带头缴纳应交款项,消除了部分村民存在等待、拖拉、观望现象,对在收缴过程中存在难缠户,由镇、村干部包联做其思想工作劝其清缴,对拒不执行的债务人依法提及办理,确保“清化收”工作高效推进。截至目前,全村摸底建设用地图斑33块,面积为311.9842亩,应签合同32份已签25份;机动地图斑104块,面积为330.57亩,应签合同41份,已签35份。经营性资产应签合同3份,已签合同3份,与2021年持平,全部合同签完之后,预计可增收35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壮大注入了新动能。
     着力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利用 “一事一议”奖补政策资金投资43万余元,

德尚小区(小区三业融合)“小区党建”创基层治理新范式

孝义市

目前,德尚小区7名业委会成员中有5名推荐党员,引领业委会、物业企业、网格体系三方融合。网格体系分为三级,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下分五个小组,由社区专职网格员担任网格小组长、网格助理员,小区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和无职党员积极配合做好网格工作,三级网格联络员是小区内在职党员,他们利用八小时之外时间协助小区治理。在职党员不拿报酬,不占编制,主动靠前工作。业委会通过自有的商业模块“造血”,带领物业人员成为社区工作人员,打破了条块分割,整合了社会资源。
      在孝义市,像德尚小区这样坚持党建引领治理不动摇,牢牢抓住服务群众这个核心,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团结带领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核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的小区为数不少,且正在孝义市迸发式涌现。(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阳泉曲镇(打击私挖乱采综合执法)打击私挖盗采创新招

孝义市

将镇域范围内所有监控视频全部接入,打通镇域内各隐患点之间的信息“孤岛”,全方位监控重点区域,24小时专人值守,确保做到及时调度指挥、有效组织处置。
      健全机制,让责任传导更“联通”。镇级层面,实行“2、5、10”巡查制度,自然资源所、矿山稽查队人员每2日进行一次全覆盖巡查,所(队)长每5日进行一次全覆盖巡查,分管领导每10日进行一次全覆盖巡查。村级层面,建立了党员24小时包联长效监管机制,组织50周岁以下、具备履职能力的农村党员干部,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和监管信息日报告制度,确保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
      强化监控,让人防技防更“融通”。针对区域交界地形复杂、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阳泉曲镇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投资18万余元将视频监控扩充至58个,并购置了2台无人机,进一步扩大监控范围,完善监控布局,不断织密人防技防巡防体系,努力做到精准化、全覆盖。
    建强队伍,让处置能力得到“提升”。新招聘6名工作人员,进一步充实

      序的“私挖盗采”不仅使国家资源被非法掠夺、浪费,还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环境、毁坏了土地性质,导致水土流失,极易造成塌方,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矿产资源和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有效打击非法违法盗采资源行为,保持对打击私挖盗采的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开展“探索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及线索举报奖励机制”基层治理行动,扎实做好私挖盗采防治工作。      自山西孝义“2021.12.15”盗采煤炭资源案件发生以来,属于典型工矿型、资源型乡镇的孝义市阳泉曲镇,严格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全面开展严厉打击私挖盗采矿产资源专项行动,成立了乡村两级排查整治组33支160余人,聚焦有证关闭矿山、已取缔及老旧私开矿、裸露断面及露天开采矿山等重点区域,累计出动排查640余次,排查重点部位380余处,整治发现问题10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巩固拓展专项行动成果,着力实现“三通一提升一消除”。      搭建平台,让指挥调度更“畅通”。投资20余万元,建成镇级调度指挥中心,

督作用,形成全社会排查打击非法违法采矿的高压态势和严打氛围。同时,对举报做到“有举必查,查实必奖”,经查属实的,根据违法事实的严重性,给予举报人相应的经济奖励,让全民参与,做到网格全覆盖。对全镇区域内巡排查采取地毯式、拉网式、逐山、逐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的方式进行,让私挖盗采分子无机可乘。
      阳泉曲镇始终保持打击私挖盗采的高压态势,对巡排查发现的各类私挖盗采行为坚决做到露头就打,彻底刹禁,一经发现,一律上报上级从严从重从快查处。该镇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坚决守好不发生私挖盗采底线,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监管机制,持续开展网格化巡查,彻底杜绝本辖区各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镇矿山稽查队队伍,有效缓解人手不足问题。将工资待遇提高至每月3000元,并落实夜间值班补贴,全部缴纳养老、医疗、意外保险,消除后顾之忧。邀请自然资源部门专业人员组织开展业务培训,配齐配强设施设备,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
      堵塞漏洞,让风险隐患彻底“消除”。针对历年来参与过私挖盗采行为的相关人员,制定《私挖盗采重点人群管理办法》,对16名重点人群,采取专人管控、定期会面、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掌握思想动态、经济状况,并定期分析研判,做到及时、准确、有效监管处置。针对农用地内土窑洞多发易发问题,开展了农用地内土窑洞整治取缔专项行动,对旧私开矿和取缔矿周围地带等重点区域范围内依靠山体开挖的8孔土窑洞全部捣毁取缔,对非重点区域范围内依靠山体开挖的35孔土窑洞全部拆除遮挡。针对部分企业内部监控视频安装管理混乱、违规设置路卡等行为,制定《关于规范各企业视频监控并取缔各类路卡的通知》,对各类企业视频监控安装进行了规范,做到厂区范围全覆盖无死角,并对各类路卡进行了取缔拆除,确保巡排查畅通无阻。
      为严厉打击私挖盗采,阳泉曲镇通过微信群、宣传车车载广播逐村宣传、粘贴公告、发放传单、安装固定警示牌等多种渠道公开举报电话,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监督举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

      6月21日,山西省焦化行业全干熄焦改造提升现场推进会在孝义举行。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加快焦化行业全干熄焦改造

山西:全干熄焦快改造 减污降碳同增效

孝义市

提升,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期间,与会人员前往山西金达煤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鹏飞实业有限公司干熄焦项目、盛世富源甲醇制造有限公司甲醇联产LNG合成氨项目、山西郑旺氢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20万吨焦炉煤气制氢一期2万吨在建项目现场观摩。
      山西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武宏文指出,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焦炭生产供应基地,焦化行业是山西省传统支柱产业。干熄焦较湿熄焦相比,对降低焦化行业能耗总量、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效果显著。全省焦化企业一要加快干法熄焦技术升级改造,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安排部署,厚植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紧盯行业先进水平和技术,加快实施干法熄焦技术提升改造,尽快上马干熄焦项目,逐步淘汰湿熄焦。二要立足资源优势,强化资源循环利用,优化延伸焦化产业链条,加快发展焦炉煤气制氢,积极构建钢-焦-化-氢等产业链,开拓生产更多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下游焦化产品,实现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三要坚持创新驱动,增加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加大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力度,深挖行业优势潜力,“吃干榨尽”,做焦化行业领跑者,助力焦化行业迈过生存线、达到发展线,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努力为山西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指出,在吕梁市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关键时刻,山西省工信厅在吕梁孝义召开全省焦化行业全干熄焦改造提升现场推进会,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具体行动,更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美丽山西决策部署、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遵循“减煤增气、控量提效、补链强链”的思路,吕梁市、县两级瞄定焦化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全力做好项目建设、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决淘汰落后焦化产能,加快推进全干熄焦改造,进一步加大焦炉煤气转化利用力度,不断建链、延链、强链、补链,把焦化产业做优做绿,把氢能产业做大做强。下一步,吕梁市将以现场推进会为契机,加快推动焦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内涵集约发展,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吕梁模式、努力贡献吕梁力量。
      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孝义市委书记刘世庆指出,作为全国、全省重

要的现代煤焦化工基地,孝义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在全省率先全面淘汰4.3米以下焦炉,全力推动所有焦化企业实施干熄焦改造,有力促进了减污降碳,提升了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厚植了焦化行业发展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将抓住国家实施能源革命、推进“双碳”行动的重大战略机遇,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也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广大企业提供最优的政策、最好的服务、最佳的环境,在互利共赢中书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启动仪式上,与会人员通过5G视频远程观看了鹏飞集团新禹焦化湿熄焦塔拆除、晋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干熄焦改造项目投产、鹏飞实业有限公司干熄焦运行及并网发电现场情况。(孝义市融媒体中心)

高,普遍实现进位升级。
     干部队伍建强行动。建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是重点,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乡村振兴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今年以来,孝义市不断围绕人才振兴做文章:调整乡镇(街道)党政正职11人,提拔使用乡镇(街道)“一站两中心”干部20人。将政治素质过硬、原则性强、敢担当、善作为、基层经历丰富的干部,调整充实到关键岗位,对履职不到位的坚决调整。
      党员管理提升行动。基层党员干部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直接行动者。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作用,密切党群关系,孝义市委组织部主动谋划、积极行动,于2022年2月20日出台《孝义市关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年”的实施意见》,以农村、社区为重点,利用一年时间开展专项活动,统筹实施党员素质提升、源头培养提质、主题党日提效、日常管理提级、先锋作用提能、监督考评提档“六大工程”及二十二项具体措施。
      社区建设规范行动。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幸福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就是要把服务群众、帮困解难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将增进群众福祉作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党的工作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突出将社区建设工作贴近基层实际,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
      网格管理增效行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要善于抓住关键处、找准突破口,孝义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全域网络模式,建好网格团队,健全运行机制,让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实现各类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提升社会自治能力,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解、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今年3月份,全市网格员有效事件上报11888件,办结率100%,位列全省前列。
      风险隐患清零行动。实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要聚焦“两个根本”,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清单管理”和事故隐患“清零行动”常态化工作,精准管控安全风险,精准排查消除事故隐患,做到风险动态管理、问题隐患动态清零,通过大排查、大整治,积极防范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集体资产“清化收”行动。“清化收”专项工作是民心工程、良心工程,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抓手,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要坚持依法依规、有序推进,集体增收、成员受益,尊重历史、规范管理,分级分类、逐步推进的原则加以推进。同时,严格落实国家及省、市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明确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为目的,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通过“清

孝义市

      层牢则政权稳,基层治则天下安。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层治理,必须旗帜鲜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孝义市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牢牢将专项行动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截至目前,孝义市委成立了3个工作组、8个督导组和16个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一系列具体细化的方案措施,先后举行4次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同时,结合孝义实际高质量推进“十大行动”不断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组织建设强基行动。树高先得根基深,孝义市委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针对村(社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采取乡镇(街道)自查、包联干部走访调查、市委组织部工作组调研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排查摸底、分类定级,研究制定《达标巩固清单》《问题整改清单》“两清单”,对存在问题逐一整改落实,推动每个村(社区)党组织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提

孝义:高质量推进“十大行动”打造基层治理新局面

化收”专项行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加积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物业管理攻坚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物业服务从重管理、抓事务向优机制、人性化转变。把物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阵地,坚持“民忧所呼、我有所应”,着力优化物业服务机制,加强物业行业党建,真正将小区物业服务力量打造成党的基层工作队。
      疫情防控阻击行动。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检验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以打持久战的恒心和韧劲,坚决守牢外防输入防线。要持续强化交通场站、道路卡口管理,严格落实属地“第一时间、第一落点”管控责任,进一步健全“落地核酸+点对点转运+精准赋码”工作机制,确保所有来返孝义风险人员全部得到闭环管理。要严格落实聚集性场所防控措施,抓好农村、学校、养老院、医院、监所等重点场所的防控,针对性做好集贸市场、大型超市等相关从业人员的检测筛查和日常健康监测,严防发生聚集性疫情。
      私挖盗采严打行动。今年以来,全国发生多起重大矿山事故,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当前煤炭需求量大,各地全力保供,在量价齐升、共同拉动下,之前几乎绝迹的非法盗采窝点又死灰复燃。要充分认清打击私挖盗采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工作站位,迅速推进打击盗采矿产资源专项行动,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主动出击,加大对私挖盗采行为的排查力度。加强与自然资源、矿管和相关乡镇的协作配合,建立民警包村排查工作机制,立即开展私挖盗采矿产资源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发现各类私挖盗采行为。要严厉打击,形成从重从快惩处私挖盗采的高压震慑。对自然资源等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要坚持快侦、快查、快办,全部依法顶格处理,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时,要全部倒查保护伞线索,及时移送相关部门查处,坚决维护全市矿业秩序稳定。要统筹结合,全力做好其他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坚持统筹结合,扎实做好民爆、交通等领域的安全管理,严格对各类活动的监管审批,坚决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夙夜勤勉踏实干,明朝春色倍还人。下一步,孝义市将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不断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全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打造基层治理新局面。(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孝义市

      贸活则经济活,实体兴则产业兴。全国百强县——山西省吕梁孝义市以党建引领,把商圈区域内的各类实体联合起来,充分整合区域内资源,不断提升商圈治理水平,有效促进商圈经济持续繁荣发展,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人员集中难、信息交流难、活动开展难等制约着商圈发展的难题。
      特别是孝义市西关世纪购物广场,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为商圈党建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孝义市西关世纪购物广场是在原村办焦化厂、洗煤厂、砖厂旧址上“腾笼换鸟”而来。商场占地面积350余亩,总投资4.5亿余元,现有商铺986套,工作人员2300人,带动就业5000余人,其中有共产党员37人。
     商圈党支部自2019年9月成立以来,综合集成党建引领“六大功能”,创新“一九九”工作规程,推动党建圈、营商圈、服务圈“三圈”融合,有效促进商圈繁荣、经济发展。
“一九九”工作规程贯穿始终
      聚焦“三大集成”,建强红色堡垒。
西关世纪购物广场积极推动党建机构区域化、党商联动常态化、党员管理智慧化、党群服务多样化。在组织覆盖上,积极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共治共建共享的“一核多元”的组织体系,强化党建带群建、促社建,凝聚商圈治理能力。在思想锤炼上,通过开设大讲坛、读书班、主题班等的课堂教育,采取实训教育、网络教育、访谈教育等不断强化思想共识,陶冶思想情操。在先锋带动上,组织党员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三亮”活动。每年开展“商圈先锋”评议活动,挂牌“共产党员诚信经营户”。
      创新“三大功能”,激发红色动能。西关世纪购物广场秉持“招商、安商、富商”理念,依托市场党群服务中心,投资150余万元科学设置划分区块,拓展延伸“党务服务、商户服务、居民服务、创业服务”四大板块,最大效能发挥党组织服务的职能。在团结凝聚上,梳理柜台窗口、预约代办、创业培训等九大服务项目,在商企服务台窗口提供一站式的招商引资、记账服务、政策咨询等8大类服务。在集聚权益维护上,建立包括教

孝义市:党建赋能商圈迸发新活力

育管理、协调沟通、联合议事、监督考核等九项机制。设置法律咨询室、矛盾调解室,定期邀请前广律师事务所律师坐班,及时解决商户诉求,调解矛盾纠纷,有效维护合法权益,促进商圈和谐稳定。在文化建设上,各级各类群团社会组织一周一次的主题沙龙成为常态,与商圈内红色记忆、戏曲文化收藏馆相结合,凝聚了商户力量,宣传了商户产品,提升了商圈品味。
      开展“三大服务”,夯实红色根基。推动商圈党组织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上做实做精做细。在“精准服务”上,邀请专家开展“西关商学院”专题学习,积极组织商圈内商家免费入学。组建“西关世纪购物广场商户交流群”及时发布各类奖补政策,惠商措施,商户诉求等信息;在“志愿服务”上,商圈党支部组建物业党员志愿者队伍,依托商圈特色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定制服务”,商圈党组织对党员或群众的诉求、意见建议等实行“订单式”管理,通过商圈微信服务群,收集企业、党员服务需求,通过“主动认领”“组织分解”等两种方式,实现订单统一办理。
党建圈、营商圈、服务圈“三圈”有机融合
      西关购物广场党群企服务中心以“党建圈”为圆心,坚持政治引领与示范带动相结合,拧紧思想教育的“螺丝钉”,让“红色堡垒”强起来。以“营商圈”为半径,坚持阵地延展与服务优化相结合,当好商企发展的“店小二”,让“红色动能”活起来。以“服务圈”为外延,坚持党建联动与社会公益相结合,争做社会担当的“开路人”,让“红色根基”实起来。
      党建圈的引领力凸显。通过依托“同心圆驿站”“工青妇之家”“党群连心港”等载体,开展有深度、有辣味的组织生活和接地气、有实效的党建活动,推动工青妇共建商圈大联盟把商户“聚”起来,各项事务“统”起来,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向心力作用不断增强。在今年疫情防控中,商圈党员带头排查、值守,带动商户捐款捐物30余万元。涌现出李恩奎、张涛、辛启贵等一批“共产党员诚信经营户”和抗洪抢险英雄原鹏帅等优秀共产党员。
      营商圈的吸引力活跃。通过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新方法、新途径,持续开展“党建围着招商引资、组织引领招商引资、书记带头招商引资、党员参与招商引资”为主题的“商圈党建以商招商”行动,商圈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不断提升。2019年引入投资1300万建成孝义目前最大的万卉花卉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商城内各商企复工率达到100%,新增商户57户,美团外卖平台等一大批用工量大、个体商户低门槛

创业等小个专群体大量入驻,商圈经济实现了“逆势飞扬”。
      服务圈的普惠性强化。通过推动各类资源下沉企业、服务平台拓展升级,形成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一大批商企享受到了免物业、免租金等“政策普惠”。其中,2017年进入市场的杨永照开办的星斗文化传媒公司,不仅得到了免3年租金、物业费的优惠,而且通过商圈的“定制服务”,解决了制约公司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经过不到三年的发展,杨永照的文化传媒公司已从创业初的四、五个人发展到近百人,年创利润500多万元。
      俯身沉心,服务群众实起来。孝义市西关购物广场通过打造线下线上两个服务平台,建立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建带动优势,统筹各类优质资源,打破了商圈内单位、行业和资源限制,形成了“安商、稳商、兴商”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商圈经济社会良性健康发展,实现了党的建设和“两新”组织发展“同频共振”,完成了西关村集体经济与城市商业市场同步发展,为全市率先蹚出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贡献了智慧。
     在孝义市,类似西关购物广场这样,致力党建资源与经济资源、社会治理资源、文化资源融合共促的商圈党建已成为促进孝义市商贸高质量繁荣发展的“红色引擎”。(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孝义市

      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既是机关党建工作职责定位所在,也是检验机关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
      党旗鲜红,誓言如钟,初心不改,砥砺前行。为落实党建工作,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中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税务局党委围绕“新时代新税务新担当”的工作理念,开展系列党建活动,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于税收事业的全过程,积极创建模范机关,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税收的创新发展之路。
以“支部建设”为核心,倾力打造党建工作新阵地

孝义市:党建引领税收的创新发展之路

      党徽照耀,党旗指引。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的党建文化长廊,通过文字、图片等表现形式,展现新时代党建文化内涵,构筑了一道独特的“红色风景线”。
      孝义市税务局党委倾力打造了以党员活动室为主的“四室一廊”党建文化长廊,规范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积极创建标准化党员活动室,打造党建工作新阵地,持续做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模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起了属于党员自己的“家”,党员的归属感切实增强,持续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蓬勃动力,为税收工作提质增效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思想根基。
以“四轮联动”为重点,全力创新党建工作新方法
      孝义市税务局党委在工作中倾力打造了党建工作“1234”工作法,“一个阵地、两个抓手、三个融入、四轮驱动”,走出了一条强基固本、标本兼治、创新驱动、服务群众的全新党建之路。将党建融入税收工作实际,融入税务文化建设,融入考核工作,通过“抓支委、强队伍、建制度、铸文化”四轮联动,不断推进党建工作。让税源管理实现了“三个打破”:打破了税收管理员固定管护模式,形成团队化管理,逐步实现了“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打破了事前审批模式,形成事中事后监管,逐步实现了由无差别管理向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的转变;打破了“重税轻费”的管理模式,形成税费并重,逐步实现由单一管理向同征同管的转变。
以“群团建设”为抓手,奋力凝聚党建工作新力量
     孝义市税务局党委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精心打造“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和“妇女之家”,提升队伍凝聚力,为税收中心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力量。组建了“青年先锋突击队”和“巾帼先锋突击队”,青年干部、税务女干部战斗在减税降费的第一线、最前沿,激励青年成长、展现妇女形象。
以“优化服务”为基础,协力提升党建工作新高度
      2021年孝义市税务局以“优化执法服务·办好惠民实事”为主题连续第8年开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积极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税务机关。
      孝义市税务局积极打造税务“集中处理中心”,满足了纳税人多层次、高质量的涉税需求,全面提升了纳税人缴费人

的办税缴费体验度和获得感。
      孝义市税务局党委将党建工作与税收业务相结合,以党支部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全面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组建了“党员先锋突击队”,在减税降费工作中担当奉献,带头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结合“税源团队化管理模式”,组织党员干部佩戴党徽,亮出身份,深入企业,搞好服务,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政策落实;在办税大厅开设“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以实际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纳税人和缴费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创新载体”为突破,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格局
      “廉贪一念间,荣辱两世界”。在孝义市税务局廉政教育活动室,“权、贪、色”三个大字被重重的铁链压着,在“廉”字灯光的照耀下告诫为官要廉政为民,洁身自好,为民办实事。
      孝义市税务局党委在党建工作中注重在创新形式、搞活方法、做实载体上下功夫,积极进行党建税企交流,支部联建,与扶贫点共建,将党建工作与红色精神、身边榜样、税收工作相结合,以创新形式讲好党建故事。开展形式多样的革命教育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从红色基地汲取源头活水,追寻党的光辉足迹,不忘从税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以“制度建设”为导向,助力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
      孝义市税务局党委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坚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序开展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学党史办实事主题教育,进一步健全组织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制度等,用标准化手段提升党建规范化程度。各党支部坚持在每月25日左右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动员党员干部依托“三晋先锋”“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定期对党员干部的“一岗双责”履职情况进行检查,为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提供强有力制度保障,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为民聚财,为民收税。多年来,孝义市税务局党委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督促服务升级,逐步打造了“整体谋划、支部落实、全员参与、群众满意”的党建工作新局面,减税降费有力度、纳税服务有温度,获得了纳税人的普遍赞誉,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纳税人满意度稳步提升,汇聚起了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的优势支柱产业来发展,以吕梁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为抓手,通过举办“柿子文化节”等各类活动,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新途径,并计划由合作社牵头,引进技术设备,以牛心柿子为原材料开发柿子酱、柿子酒、柿子醋、柿叶茶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提高柿子的附属价值,增加群众收入。
       “原来靠自然风,吊饼制作需要一个月,今年我们准备上马一个加工厂,将制作工期缩短到10天左右。同时,尝试推出柿子饮料、柿子醋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争取带动蔬菜、高粱等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不断夯实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介绍道。(孝义市委办)

孝义市

      “年总共生产了五六千斤吊饼,现在已经全部卖完了,行情还不赖。开春后,柿子树也不用怎么管护,我就在村子附近打一些临工挣点零花钱。”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兑镇镇新民村村民满脸笑意。
       新民村位于孝义市兑镇镇东南之南垣上,距市区9.5公里,西与梁家原相连,东与寺家庄相邻。2021年,附近的产树原村并入新民村,全村共有470户1221人,耕地面积2210亩,其中柿子树面积1100余亩,全村75%的村民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柿子树。与周边村庄不同,由于缺乏自然资源,新民村没能搭乘上煤炭经济的“高速列车”,只能靠传统农业的“小平车”低速前行。幸运的是,2008年,村子里的“牛心柿子”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这让新民村找到了乡村振兴、村民增收的发力点。2018年,在村“两委”的牵头下,新民村成立南原新民柿业合作社,注册“新民牛心柿子”品牌,并组织人员前往“柿子之乡”陕西富平县学习机器剥皮、吊饼制作等柿子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2019年开始还组织起“柿子文化旅游节”。
      在村集体的积极引领下,村民们更加坚定了发展“柿业”的信心,纷纷加入到这一特色产业中来。
      “原来我家只有四五十棵柿子树,看到有合作社引导,我又租了七八十棵,现在总共已经有了一百多棵树了,大部分按照吊饼的标准生产,我在线下销售,女儿负责线上,每年保守计算也有个五六万的收入。”说起几年前自己的正确决定,村民笑得合不拢嘴。
       比起玉米、高粱、小麦,每年“阴晴不定”的收成,柿子树让村民看到了丰收的希望,虽然也发生冻芽,但因为这几年有新技术的引进,吊饼行情也比较稳定,他们的收入反而增长了不少。“去年产了大概五千斤柿子,雇了三个人帮助制作吊饼,质量好的可以卖到十三四块钱,所以总体收入还是凑合。”
      随着“柿业”的不断兴旺,新民村又谋划着扩大规模,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去年,不仅又新发展了200亩柿子树,还在乡镇领导的带领下又一次前往陕西富平考察学习,确定了“多经富民、兴企富村”的发展思路,将牛心柿子作为村里

孝义市:柿业发展有甜头 乡村振兴有奔头

孝义市

      回大地,万象更新。走进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胜溪湖街道六壁头村,笔直的水泥路平坦干净,整洁的房屋错落有致,崭新的垃圾箱和环卫标语随处可见。这是该街道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孝义市胜溪湖街道办事处积极行动,两级党组织冲锋在前,让党旗飘扬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一线。
      同步调,促推进。胜溪湖街道办第一时间研究制定整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把全部区域划分为5片21区进行作战,383名55周岁以下党员全部参与整治提升工作,并细化15项整治提升行动具体工作任务。下辖11个行政村7个村改居1个社区拉出“问题清单”,锁定好“时间表”,按照“作战图”进行整治,借助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文明城市建设、撂荒地专项整治等工作政策优势,围绕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河道边坡、田间地头、企业周边等13个重点区域扎实开展整治提升行动,实现了上下同步调,区域全覆盖。
      明责任,促落实。为保证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稳步推进,胜溪湖街道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文明城市创建复牌验收紧密结合,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为民办事”为着力点,成立20支党员先锋队,进一步夯实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基础。街道包村领导当好“一线总指挥”,亲自督导;党支部书记当好“一线施工队

孝义市:整治人居环境 推进乡村振兴

长”,带头实干,一线落实;党员干部包户包街巷包地段抓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落实机制,全力保障工作得到贯彻落实。
      广宣传,促参与。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中,胜溪湖街道办充分利用农村广播、悬挂横幅、书写固定标语、电子屏滚动等加强宣传,以党员进户宣讲的方式,逐户逐人引导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规范和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进一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率,号召群众优美环境从我做起,人人行动。通过宣传,发动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5620余户,清理整治乱堆乱放乱扔105处,清理垃圾360吨,拆除遗留、废弃的广告牌18处,实现了全民参与、全域整治、共建共享。
      强举措,促成效。胜溪湖街道办重点对村庄街巷、农庭院等13个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整治,划分责任区、组建突击队,彻底改变“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落后状况;继续推进厕所改造,坚持建管结合,设立专项管护补助资金,将粪污无害化处理;通过“拆、清、整、绿、建”五措并举,对各村范围内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背街小巷、田间地头、河道边坡的乱扔乱倒等影响村容村貌的现象进行整改恢复;充分发动企业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义务为周边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提供装载机及运输车辆服务。截至目前,出动装载机8台,清运车辆23车次,人力80余人,清理农村垃圾75吨,拆除违章建筑、乱搭乱建、废弃建筑和残垣断壁3处,整治沿街门市进行乱堆乱放5处,修剪、涂白树木8000余棵,林带除草3000㎡,整理路沿4000余米,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如今走在胜溪湖街道办事处的乡间小道,村子变美了,生活舒适了,幸福洋溢在百姓脸上。胜溪湖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刘廷文充满信心地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整治提升整体部署,逢乱必治、不留死角、标本兼治,突出“净”起来目标、谋划好“绿”起来方向,全力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孝义融媒体中心)

孝义市

      公企业活力的释放、动能的凝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党建引领。
      如今在山西省吕梁孝义市非公企业,遇到研发攻关,党员率先上;组织开展活动,党员率先上;苦累繁重任务,党员率先上……在孝义市的非公企业中,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率先上”已成为一股潮流。
      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坐落在孝义市的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有限公司是集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物流贸易、职业教育为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有限公司始终注重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2000年成立公司时即同步组建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灵活设置23个党小组。
      近年来,集团党委秉持“党建引领 绿色东义”发展理念,逐步探索形成“三五三”(第一个“三”指用好党建、人才、服务“三大抓手”,“五”指发展矿业、镁业、焦电、建材、物流“五大板块”,第二个“三”指实现生产力、驱动力、凝聚力“三力提升”)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党建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含金量和贡献额。
加强组织建设,打造战斗堡垒和先锋队伍
      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按照“双强六好”标准,探索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
      班子引路,把准企业生产经营方向。集团党委与管理层交叉任职、高度融合。注重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真正将党员技术骨干纳入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纪检组织在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中的职能作用,党委层面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聘请2名纪检顾问,各党支部设党风廉政监督员,探索形成“2349”纪委监督制约模式。
      党员带头,锻造素质过硬先锋队伍。坚持教育、管理、监督并重,采取“1685”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形成党员发挥作用的良性循环。“一个作用”抓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六学模式”抓教育。自主领悟学、集中培训学、专家辅导学、外出观摩学、典型引领学、交流研讨学。“八项制度”抓管理。建立并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设岗定责、志愿服务、“三亮三创”、党费收缴、关系接转等8项制度,

高质量党建激活孝义非公经济新活力

引导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工作,促进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五种方式”抓监督。每周心得分享,每月思想汇报,每季工作小结,半年民主评议,年终目标考核。
     群团共建,凝聚创新发展强大合力。坚持党建带群建工作思路,通过发挥集团工会、团委、妇联、民兵组织作用,增强广大职工群众“主人翁”意识,确保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东义工会、团委、妇联、民兵每年组织多种活动,倡导青年职工积极响应党委号召,激励他们在风采展示中敢为人先,在捐资助学中踊跃带头,在紧急任务前加班加点,展现青年人的敢打敢拼和朝气蓬勃。专门为女性职工建立“妈咪小屋”,激励她们以女性特有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投身企业改革建设。东义民兵每年组织应急演练、军事化训练等活动,积极配合全市维稳安保、防汛救灾等活动,展现出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神面貌。
深化引育用留,转化智力成果和人才红利
      集团党委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来抓,不断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着力在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服务上下功夫、出实招,锻造出一支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优质人才队伍。
      引进高精尖优秀人才,打造拓展企业发展前景的人才高地。引进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230余人。在镁业领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及美国、加拿大等3名外籍镁行业专家为技术顾问,与太原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7所院校达成产学研多方合作。煤化工领域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等8家院所达成产学研多方合作。搭建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个吕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吴稀勇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创业平台,产生人才集聚效应,带动形成高端人才工作团队,形成“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东义效应”。
      培育各级各类实用人才,打造支撑企业运行运转的人才基地。对渗透在生产经营管理各个岗位的人才提质提效,不断夯实企业运行运转的人才基础。在高级研修、专家讲座、观摩实训、校企办学等方面,通过全方位的培训体系,有效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知识共享,使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传授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排头兵。
      转化人才科技智力成果,打造引领企业创新的人才宝地。在企业转型发展进程中,不断推动优秀人才成果转化和潜能发挥,将人才资源的科技智力优势逐渐转化为企业在行业发展的领先优

势。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方面,迄今共研究申报29项专利技术。东义特种水泥有限公司依托水泥工艺高级工程师王小平5人专业团队,研发的“利用镁渣、钢渣生产硅酸盐熟料及其制备的水泥”项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并实现工艺定型、成果转化,东义水泥品牌和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镁业公司党支部还原渣处理项目改造,实现了环境改善、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良好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10余年以来集团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的业绩。
      提高人才保障服务水平,打造维护企业生态的人才洼地。牢牢把握人才激励、人才评价、人才服务的关键要素,多措并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千方百计留住人才。使分配向优秀人才倾斜,拓宽技术骨干薪资增长通道,确保年工资增幅5%以上。确保有真才实学的员工晋升通道畅通,通过对表现优秀的人才进行考核给予物资奖励。对各条战线涌现出的优秀人才进行荣誉和物质奖励,大力宣传。高投入高标准建设生活休闲和娱乐设施,对员工办公、居住、餐饮等设施条件进行改善,生活上给予购房、油补、子女教育金补助等各项优惠政策。
优化发展环境,保障服务深度和服务半径
      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拓宽服务面、延展服务圈,把服务生产经营、服务职工群众、服务社会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通过服务凝聚人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服务生产经营,促进健康发展。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积极性,建立常态长效工作机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生产经营。组织开展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小”竞赛活动。发挥集团纪委作用,对各分厂生产经营管理指标完成情况全程监督,为企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广大党员职工积极主动为企业献出“金点子”,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
      服务职工群众,维护合法权益。注重关心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大力开展四类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设100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对患有疾病和健康隐患的职工提出治疗和预防医嘱,组建包含法律顾问和心理咨询师团队,目前共调解劳动纠纷3起,近年来累计慰问困难职工357人次,发放爱心款15万元;对每年考入大学的职工子女进行资助,累计捐助664人次112.2万元,进一步增强职工群众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服务社会民生,彰显责任担当。在带领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极回馈反哺社会,投身于政府和社会各类公益活动,投资捐助累计已逾6.63亿元,彰显着属于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投资2.54亿元完成孝义市300万平米供热改造民生工程,投资约9000万元完成孝义高教园区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系列工程建设,投资近1亿元与吕梁高级技工学校联合办学建立吕梁高级技工学校东义分校。2020年疫情防控中,捐款150万元;2008年汶川地震中,捐款10万元。2011年以来,每年金秋开学季,都组织深入部分农村为考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发放1000—3000元助学金,截至目前共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本、硕、博”三级学业累计224人次,捐助资金达到26.5万元。实施精准扶贫9个乡镇652户1955人,资助新农村建设等公益资金约495万元。尤其是大力推进就业扶贫,与孝义市梧桐镇、下栅乡等积极联络,开展专场招聘,对一些年龄偏大、技能不高的贫困群众,放宽招聘要求,安排力所能及的岗位,先后吸纳8名特贫人员就业,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品牌就是一处阵地,一座堡垒就是一个后盾。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只是孝义市非公企业党建引领的一个缩影,孝义市正聚焦服务主责主业、助推经济发展主题主线,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域提升、全面过硬、走在前列,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双招双引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服务发展深度融合。(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肴的主要原料,历来受到人们的欢迎,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孝义市梧桐镇南曹村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在南曹村党总支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郭守云筹资1600余万元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成立了一家集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孝义市南曹村九州香豆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九州香”牌豆制品通过了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认证,产品远销省内外,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认可。
     南曹村九州香豆制品公司供55名村民就业,带动40余座豆腐小作坊改造,彻底改变了传统加工豆腐作坊的脏、乱、差的恶劣环境,使豆腐小作坊逐步走向产业化。不仅如此,公司在2012年成立了党支部,郭守云同志担任了党支部书记。这些年来,郭书记带领公司党员干部坚持走科技创新的路子,聘请人才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内酯豆腐、豆腐皮两个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绿色食品A级产品。公司连续十年被孝义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先后荣获吕梁市政府“粮食产业化先进企业”、山西省质量信誉AA级企业、山西著名商标、农业农村部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产品”等荣誉。党支部也被推荐为吕梁市“双强六好”党组织。
      为了保护、弘扬、传承南曹村历史悠久的“豆腐文化”,郭书记筹建了“乡愁馆”“福黎馆”和豆腐体验园,收集了500余件老、旧用具和物件做道具,利用硅胶人物、牲畜标本组合还原旧貌,展示了农耕文化和豆腐文化的全流程,成为孝义市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被孝义市文化和旅游局授予“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017年被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公司拥有的“南曹村豆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于2017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公司董事长郭守云同志于2019年10月被山西省文化厅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公司在孝义市人民政府开展的农业龙头企业帮扶临县贫困村活动统一安排下,承担了临县石白头乡井道坡村等五个贫困村285户的结对帮扶任务,每年帮扶解决滞销黄豆480吨,小米、红枣、粉条等农产品销售320余万元。公司董事长郭守云在做强做大企业的同时,热衷于公益和爱心事业,先后为公

磨砻流玉落琼浆 素雪无瑕伴乳香

孝义市

      “国的豆腐在清寡中暗含了某种精神层面的气质,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的一段独白。在山西省吕梁孝
义市梧桐镇南曹村,在市、镇、村三级党组织的引领下,不仅把传统的豆腐做出了名,更是不断转型升级,把小作坊办成了大产业。
      豆腐,古称“福黎”,是我国素食菜

——南曹村小豆腐闯出了大市场

司职工子女考大学以及南曹村小学、东义幼儿园、金达幼儿园、金晖小学等捐资10万余元。
       一颗豆子圆又圆,做成豆腐卖成钱,你莫嫌我生意小,小本生意挣大钱。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在孝义市南曹村走出的这条发展新路上,全村人民正拧成一股绳,抱团齐心谋发展,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也越发地坚定了,共同见证着“九州香”产业的发展壮大。(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览室通过宣传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切实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国防观念。
       三是开辟绿色通道,用足政策红利“办实事”,增强责任感。局党委始终坚持双拥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将双拥工作紧抓不放,常抓不松。全面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税费优惠政策,积极开辟退役军人办税“绿色通道”,开设“军人优先”窗口,为转业退伍军人、军人军属优先办理涉税业务,设立“军人服务站”,提供“一窗式”“一站式”服务。结合普法宣传、税收宣传月等活动,大力宣传双拥和优抚安置的政策法规以及拥军优属的各项优惠服务措施等,全力支持相关企业投身军民融合发展。
      党旗鲜红,誓言如钟,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局将继续发扬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优良传统,在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服务军人军属中贡献税务力量,持续巩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推动双拥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孝义市税务局 吕艳星)

情系“橄榄绿” 追梦“税务蓝”

孝义市

      庆祝好第95个建军节,积极打造军税融合“硬核力量”,让“爱国双拥”蔚然成风,国家税务总局孝义市税务局将8月定为“双拥工作月”,以“三个增强”举措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国防意识,激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提升和丰富全局“双拥”工作内涵,扎实推进“双拥”工作。
       一是开展慰问活动,形成上下联动“一盘棋”,增强凝聚力。孝义市税务局党委召开“双拥工作月”退役军人座谈会,对在职军转干部进行慰问。孝义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小军同志发表致辞,对军转干部立足税务岗位作出的贡献表达了感激之情,并希望大家继续发扬传统、永葆本色。军转干部代表纷纷发言表示,将会继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做好税收工作,真正做到“强税有我,请党放心”。会上,各位局领导还为大家发放了特别定制的“不忘军装绿,更惜税务蓝”纪念奖牌。
       二是注重宣传引导,奏响双拥共建“最强音”,增强荣誉感。局党委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组,设立双拥工作办公室,积极开展国防教育专题讲座,还将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列入党员干部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双拥工作办公室特别设立了一面“军人荣誉墙”,为在职军转干部的军旅生涯留下了回忆,也为从税生涯填上了生动注脚。“双拥工作月”退役军人座谈会结束后,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军转干部参观了双拥工作办公室,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爱国拥军的政治热情。双拥工作展

——孝义市税务局扎实推进双拥工作

孝义市

      公情之火屡次被点燃,我们一次次被逆行的“白衣天使”所感动。
      “我是共产党员,我上!”“我随时接受派遣,不论生死,只为同胞”……疫情发生后,山西省吕梁孝义市人民医院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将公立医院党建优势转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政治优势。
      党建强,则医院兴。孝义市人民医院党总支成立于1992年,下设5个支部,共有党员88名。近年来,孝义市人民医院党总支坚持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抓严抓实每月25日主题党日活动为突破口,不断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倡导主题党日活动互帮互鉴互学互助,五年来坚持不懈、深化推进、创新提升,逐步将主题党日活动打造成推动党建工作的高效载体,助力党的建设全方位融入医院各项工作。先后荣获吕梁市“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山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
突出思想引领,做好主题党日学习教育
      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按照“双强六好”标准,探索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
      班子引路,把准企业生产经营方向。集团党委与管理层交叉任职、高度融合。注重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真正将党员技术骨干纳入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纪检组织在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中的职能作用,党委层面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聘请2名纪检顾问,各党支部设党风廉政监督员,探索形成“2349”纪委监督制约模式。
      党员带头,锻造素质过硬先锋队伍。坚持教育、管理、监督并重,采取“1685”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形成党员发挥作用的良性循环。“一个作用”抓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六学模式”抓教育。自主领悟学、集中培训学、专家辅导学、外出观摩学、典型引领学、交流研讨学。“八项制度”抓管理。建立并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设岗定责、志愿服务、“三亮三创”、党费收缴、关系接转等8项制度,

孝义:“医”心向党践初心 “医”心为民护健康

      不断强化党员思想教育,将主题党日学习教育作为进一步统一思想的主阵地、主渠道。为确保学习效果,党总支牵头制定学习计划,由各支部书记领课、备课,用高质量的PPT课件解读党的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党的知识、时政要闻等内容,使党课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逐步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党课教师队伍,把支部书记与优秀党员讲党课打造成为医院党员学习教育品牌。近年来,共制作了50余个高质量PPT党课课件并定期开展集中党课学习,而且走出去为机关单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学校、结对帮扶村等送教送学20余次。在抓好主题党日学习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习范围,坚持每周二五集中学习、每季度开展交流研讨、定期邀请上级领导或党校教师进行党课辅导,确保全体党员真学深学。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分别开展红色教育和警示教育,充分运用新媒体载体,拓宽学习渠道,开设“党史上的今天”“学习微课堂”等主题系列“云”学习80余次。在七一之际,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喜迎百年华诞 歌颂伟大祖国”主题合唱音乐会及摄影、书画、征文和院史展览,展示了医院发展成果,激发了干部职工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突出党性锻炼,推动主题党日服务奉献
      各支部以主题党日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作用,组织广大党员走进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常态化开展免费义诊、巡回医疗、服务咨询等实践活动,主动服务患者、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在服务奉献过程中,党员干部结合自身业务详细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耐心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注意事项,将健康送到百姓身边。无论在疫情防控前沿阵地,还是在医院门诊大厅、急诊室等岗位,均活跃着党员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主动为患者提供核酸采集、导诊导医等服务,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党性修养。
突出能力提升,拓展主题党日服务外延
      将主题党日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开展各具业务特色的技能大赛或实训演练,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在专业技能提升与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上做表率,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升。近年以来,先后组织30余名党员与专业技术人才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等省内外三甲医院轮训与学习,成功开展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床旁血滤等130余项医疗新技术项目,带动了孝义市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突出专业发挥,检验主题党日活动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院总支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义不容辞肩负起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阵地”的任务,以实践来检验主题党日活动成果。2020年,5名党员干部两批次逆行武汉,与武汉人民并肩作战;隔离病区19名医务人员三批次接力奋战,圆满完成了3名确诊、1名疑似、107名发热患者的诊疗救治任务,实现了疫情零扩散、本土零病例、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2022年,广大党员干部尽锐出战,不辱使命,冲锋在前,21名护士支援上海、13名医护人员支援太原、2名院感专家支援汾阳,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务,载誉而归;全院党员干部职工严把“外防输入”关,加班加点奋战在核酸采集、PCR实验室、医疗救治、预检分诊、隔离场所、交通卡口、疫苗接种等岗位,高效率、零失误核酸采样、检验108余万人次,守住了孝义阵地,守护了孝义平安,向党和政府、向全市人民交上了“大疫大战大考”满意的答卷。
      孝义市人民医院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体现了主题教育活动的宗旨,不断提高了党支部的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活力。始终不渝走群众路线,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抓好工作落实,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推动健康中国落地生根。(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创新“制度+物业”模式,健全“红色机制”
确保物业管理形式不“空”
      秉承“用心服务,力求更好”的服务理念,制定出台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员工行为规范标准,建立人事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办法等10余项制度。借鉴基层治理经验,不断探索“大专班、扁平化”的工作机制,根据每个项目业主的需求不同,分门别类设立工作专班,实行“业主吹哨、专班报到”模式,做到“接诉即办”,累计解决业主诉求1400余件。通过以制度推进工作落实、破解瓶颈制约、明确工作导向,将党建与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园林绿化、文明创建等业务工作相结合,组建“物业党员突击队”,引导党员在工作中带党徽“亮身份”,职责承诺上墙“亮职责”“亮承诺”,带头坚守一线,不断涌现出“卫生保洁标准楼层”“树木草坪保养精品地块”等党员示范岗,切实做到党员服务承诺的“急事马上办、小事不过夜、难事不过周、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反馈”,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创新“志愿+物业”模式,激发“红色效能”
确保物业服务品质不“空”
      组建留义物业“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公益事项。在疫情防控期间,公司党支部13名党员、28名入党积极分子闻令而动,积极奔赴一线,与街道办事处、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同心同向、共战“疫”线,有效推进近邻党建引领“无疫小区”创建。动员社会力量创办“邻舍食堂”,利用自身场所阵地设立了“户外劳动者驿站”,常态化开展各类走访慰问活动,及时解决群众生活后顾之忧。在全市率先试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索“六助”服务模式——助餐、助洁、助医、助购、助乐、助急,切实解决小区老年人特别是特殊困难老人的生活问题。在公司党支部的不断引领下,以“党建暖心、业主安心”的举措,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信赖。
创新“自治+物业”模式,集聚“红色合力”
确保物业服务工作不“虚”
      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鼓励业主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建立“提、汇、审、议、督、示、评”工作机制,积极配合社区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严格落实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三方每月一次的联系会议,及时讨论研究小区重大事项和小区治理等问题。近年来,留义物业党支部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加深与社区的联系沟通,坚持“堵、疏、管”相结合,联合开展小区环境卫生大整治、高层地下通道乱堆乱放大清理、小

孝义市

       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居住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围绕城市居民小区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的物业管理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随着城市人口剧增,社区治理呈现小区矛盾多、协调解决难的困境,特别是小区居民、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
      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孝义市留义物业紧紧抓住省委、吕梁市委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有利契机,紧盯社区治理痛点难点问题,围绕“创建党建品牌,打造红色物业”的目标,强“核心”、促“暖心”、系“连心”、赢“民心”的工作方法,不断强化“红色引擎”,健全“红色机制”,激发“红色效能”,集聚“红色合力”,形成了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推动物业管理有效融入新时代的基层治理。
创新“党建+物业”模式,强化“红色引擎”
确保物业管理方向不“偏”
      将“红色力量”延伸到所服务的小区内部和机关单位,成立13个党小组,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挂职物业项目负责人,将不是党员的项目负责人发展为党员,做到项目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各党小组主动与服务对象的机关单位、居民小区党组织对接融合,积极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党员服务标兵”评选等活动,倾听业主心声,解决业主诉求,以“站好一个门岗、锤炼一个队伍、亮化一个窗口”为抓手,推动“红色物业”示范亮点全覆盖。针对所服务的小区大多为老旧小区,将小区按栋楼划分网格,投资搭建“留义物业智慧云服务平台”,精心做好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异常预警、陌生人出入管理,车辆违停管理等各项工作,同时联合小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等不定期地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消防安全和急救避险宣传活动,提升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实现物业管理和为民服务双向融合、相互促进。

“红色物业”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孝义市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易地搬迁群众来自不同的村,由过去的分散居住变为集中居住。要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确保群众既能住上新居所,又能过上新生活。山西省吕梁市积极探索搬迁安置模式,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孝义市柱濮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以“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为理念,大力推进柱濮新区社区、物业融合联建,初步探索出一条搬迁进城社区治理新路径,夯实了党在基层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提升了基层的社会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新型社区治理的“蓝图”正在逐步呈现。

党建引领将“幸福”搬到柱濮“新”社区

区“飞线”专项整治、小区消防通道车辆清理专项整治等活动,为小区群众营造更加舒适美丽的宜居环境,进一步推动了社区、物业和居民的活动联抓、服务联动、矛盾联调,实现了民主自治和考核评价的有机结合,服务需求与服务资源的紧密对接,真正达到“小事居民治、大事物业办、难事社区商”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联合社区党组织,探索试行“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引导小区居民主动参与小区环境卫生整治、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消防通道整治等赚取活动积分,并根据居民积分积累情况给予物业费冲抵优惠,充分调动业主“大家共同来出力,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热情。
      物业服务质量关系着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着城市基层治理的成效。下一步,留义物业将继续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社区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实行“党建+红色物业”的模式,从组织构架、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提升小区治理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真正让物业党支部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大作用,体现大服务,实现大作为。(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党建引领 建强战斗堡垒
      搬迁进城之后,由村民变居民、由农村到社区的转变给群众带来了一系列不适应,柱濮镇党委积极组建柱濮新区社区,同步成立社区党委,规范设置11个网格党支部、33个楼栋党小组、110个党员中心户,实现了社区治理在社区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一盘棋”运行。
      同时,按照“党委主导、集体运营、自办物业、共享分红”的思路,组织搬迁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映山川工贸有限公司,具体承办物业管理。实行社区“两委”成员与物业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通过“自己人办自己事、身边人办身边事”,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和居民负担。
聚力转型 破解治理难题
      建立“组织联动+党员带动+多方参与”工作机制,由社区党委统筹调度,网格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解决新区各项事务尤其是重大、紧急任务,实现新区平安和谐“一家亲”。
      建立“三单”工作制度,实行“网格集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模式,解决社区治理、物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居民诉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并根据需要由社区党委协调有关部门参加。建立物业监督机制,推动成立“红管家”队伍,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督工作,力求实现公益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
创新载体 提升治理效能
      开通“智慧社区”居民服务直通车,推行社区、物业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重点针对一老一小和就业劳动力,提供社区超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食堂、周末吧、心灵驿站等服务,引领居民在享受服务中融入城市生活。
      搭建社区“智慧综治”平台,将综治中心、警务室、监控中心功能整合为一体,实现“24小时安保”。组建网格员排查化解、“老李说事室”、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三大平台,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人有地方找”。
      在做好就业推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解决居民就近就业。今年以来,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比如,梁上庄村党支部领办核桃粗加工项目,预计年底集体增收20万元。在柱濮新区谋划了集体经济产业园(农贸市场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充分盘活新区批发、零售、物流、仓储、电商等市场业态,持续增加入股各村集体收入,促进新区居民持续稳定就业增收。
      不断探索物业管理的新模式,以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以党组织引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以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为着力点,有效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提升居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开340省道通道绿化及管护、林带保护、商铺门前硬化、门头牌匾整治、标语墙画美化、乡村公路平交道口硬化、白仁线绿化等八大工程,共修筑林带保护墙5781米,栽植各类树木50218株,刷写标语彩绘6900平米,粉刷美化墙体14200平米,沿街门店硬化6500平米,平交道口硬化6600平米,修筑排水渠1196米,埋设排水管1560米,修砌石坝182平米。
       基层治理效果怎么样,最突出体现在基层战斗堡垒是不是建设得坚强有力。高阳县坚持典型引领,开展积极创新、富有特色的探索实践,以点带面,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高阳经验,交出一份优异的高阳答卷。 (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孝义市

    “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
      今年以来,吕梁市孝义市高阳镇党委在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不减速、不降温,运用“尖兵推进、先行先试”思路在各项重点任务中显现成效形成以点带面、由线成片的工作格局。
“临水模式”驻阵地 党群服务便捷多
      针对农村党群服务中心位置偏僻、房屋老旧、功能不全的问题,以临水村党支部整合服务功能、提升治理效能,将党群服务中心和群众文化大院一体化提升,投资50余万元,打造了“群众一眼能看得到”的综合型服务阵地。“临水模式”在全镇范围内一经推广,仁义、白璧关、神安等村迅速跟进,目前已完成提档升级,累计投资280余万元,建成了一个个群众“想来爱来盼来还来”的崭新阵地。
“仁义模式”享红利 集体经济发展强
      针对部分农村党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思路不宽、路子不广的问题,以仁义村党支部“支部书记领办、多种产业并进、村民享受红利”,因地制宜发展起红色旅游、芦笋种植、教育培训等产业,村民通过土地入股或参与劳动两种方式均可获得收益。在“仁义模式”带动下,下吐京村探索搭建起集种、产、销于一体的鲜食玉米产业链,开发特色鲜食玉米产品;贤者村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通过调整株行距,实现一田多种、一田多收,起到稳粮增豆的效果;东辛壁村主动对接汾青酒厂,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加强酿酒高粱种植合作,打造320亩高粱种植基地,全部实现了集体与农户“双赢”。
“辛壁模式”创乡风 人居环境面貌新
      针对部分村人居环境较差、乡风不文明的问题,以东辛壁村党支部率先建立起全科网格新平台,用好五级微信矩阵,吸收党员、志愿者等成立巡逻队,开展星级文明户和美丽庭院“双优”户评选活动,让好的家风民风蔚然成风。全镇14个行政村3个社区闻风而动,主动认领任务,累计投入资金969万元,铺

“点面相衬”中提交好赶考路上的高阳答卷

孝义市

     础不牢,地动山摇。2022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孝义市兑镇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吕梁市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坚持把“清化收”专项工作作为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谋定而动、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六举措”硬核攻坚清化收,取得了积极成效。
采取“两种模式”摸索破题路径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深钻细研,探索工作路径。
      一方面,外出观摩学经验、学做法、拓思路。赴文水县实地观看学习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政策文件、合同模板、告知公示等资料,详细了解重新核实集体资产、增收资金高效管理使用、
提升服务村民水平的亮点做法,现场向观摩点镇村干部请教纠纷案件的办理方式、“三角债”等疑难案件的化解处置办法,把疑难问题、困难困惑当场消化、当场解决。
      另一方面,镇村集中齐讨论、齐谋化、定方向。镇村“两委”主干围绕各村管理实际,聚焦如何重新核实村集体资产、如何解决占地价格偏低以及如何规范管理合同清理后新增地源收费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研究谋划开展方式和推进模式,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方向。
注重“四维联动”一体攻坚推进

孝义市:“六举措”硬核攻坚清化收

      镇党委坚决扛起主导责任,举全镇之力攻坚推进。
      高位部署推动,3月19日召开专题推进会议,研究出台全镇工作方案,配套制定18个工作表、5个流程图等模板;迅速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策咨询、法律服务、资产核查、纪律检查、依法打击5个工作专班;全面实行党委书记、包片领导、包村干部“3包1”工作机制。各村成立由村党组织书记为组长,支村“两委”、报账员和部分党员、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清化收”工作专班,形成镇村两级合力攻坚态势。
      专题培训推动,邀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业务骨干开展专题业务培训;镇农经站同步组建5个指导小组全程提供业务咨询,确保工作人员政策清、思路清、业务清。
      调度研判推动,全面实行“白天进村核实、晚上会议研究”的工作模式,党委书记先后主持召开21次专题会议,逐片逐村调度工作进展,对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分析研判,及时厘清工作思路。
      督导检查推动,市级包联领导进村必问工作进展,党委书记、镇长不定时随机进村抽查,片长、包村干部每日检点;镇纪委及时约谈工作进展缓慢、开展不力的“两委”主干,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清化收”专项工作顺利推进。
着手“三轮梳理”精准掌握底数
      始终把吃清家底作为推进“清化收”工作的关键抓手,按照以地找人、以人找地的思路,集中精力利用45天时间摸清底数。
       第一轮着手图斑梳理。采取“先从图斑上核实机动地图斑号、图斑面积,再进地块核实承包人实际占用面积”的方法,第一时间对接市自然资源局率先获取地块图斑,组织片长、包村干部、农经站负责人、自然资源所负责人、村“两委”主干、承包人逐地块现场核实,弄清吃透每一份合同、每一块土地、每一名承包人等详细情况,确保人地合同匹配、底数清楚明白。
       第二轮着手台账梳理,创新编制《“清化收”表间填报关系图》《“清化收”建设用地图斑认定书》等9个“清化收”工作表,综合分析土地现状、占用情况及合同履行情况,严格对照已签合同内容,如实填写图斑认定书、调查报告和事实认定书,一户一档规范建立工作台账。经核实确认,清理前建设用地

1908.79亩,清理后新增建设用地1309.67亩,土地面积核对率100%;清理前机动地2210.06亩,清理后新增机动地面积5590.47亩,土地面积核对率100%;四荒地3180.99亩;清理前收取租赁费的经营性资产44处,清理后新增经营性资产51处。
      第三轮着手分类梳理。组织片长、包村干部、“两委”主干逐村梳理、按件过筛,按照正常、一般、重点、难点四个类别,对现有合同科学进行分类。经汇总分类,规范可直接续签的149份,其中建设用地5份,机动地33份,四荒地76份,经营性资产35 份;经协商规范后可直接续签的366份,其中建设用地96份,机动地244份,四荒地9份,经营性资产17 份;经研判,规范后可签的255份,其中建设用地70份,机动地178份,四荒地1份,经营性资产6份;需提级办理,规范后可续签的15份,其中建设用地9份,机动地4份,经营性资产2份。
突出“三个统一”全面规范合同
     按照“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镇”的原则,推动合同清理工作高效开展。
      统一指导定价,针对不同地理位置,镇党委分批组织沿河八村、三沟十二村、南垣五村“两委”主干,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反复研究制定《关于土地发包价格及债务清理的指导意见》,因地制宜确定土地发包价格,明确合同分类制定重新发包流程。
      统一发包流程,分类制定《农村集体资源型资产发包(租赁)合同续签流程示意图》《农村集体资源型资产发包(租赁)合同重签流程示意图》《农村集体资源型资产发包(租赁)合同签订流程示意图》,明确将两议会定价、“四议两公开”讨论、公示合同要素、签订上报备案、委托中心鉴证、建立合同台账等作为必要环节,创新引入无合同竞价机制,通过排查清理、重新发包,机动地最高每亩达480元,煤矿企业建设用地每亩最低3000元,实现了村集体收益最大化。
      统一合同文本,及时对接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规范执行《农村集体机动地发包合同》《农村集体土地租赁合同》《农村集体房屋建筑物租赁合同》等合同文本。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规范签订合同,截至目前,全镇摸底合同752份,不规范合同660份,已清理规范合同658份,合同规范率达99.69%,涉及面积15295.76亩。
运用“六种方式”攻坚清收欠款

孝义市

     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亦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发展基础。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取决于营商环境的竞争力。
      根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山西省吕梁孝义市主动作为,积极发挥牵头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有序发展。
打造比学赶超“硬支撑”
      加强组织保障,政府高位推动。孝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倍增工作,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参与政策制定、亲自调度协调、亲自督促落实。一是市政府主要领导持续关注,按周检点,按月研究,重点推进,先后五次召开了全市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行动部署会、工作调度会和两次企业座谈会,全面压实责任,明确进度时限,及时调度解决,坚决落实吕梁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要求;二是制定出台《孝义市2022年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行动方案》《孝义市无证无照经营清零行动方案》《孝义市助企纾困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扶持22条措施》《孝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24条工作措施》等方案措施,初步形成孝义市的市场主体倍增“1+N”政策体系。
      加强措施落实,政策高效拉动。强化政策落实,建立完善孝义市政策落实和要素保障两清单。加强财政支持,新开办企业注册登记办理全部免费。解决孝义市企业融资难问题,认真落实省财政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和使用奖补资金,尤其对产业链“链主”企业给予进档奖励。落实降税政策,严格落实“六税两费”政策,加大小微企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并一次性退还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强化金融支持,全面落实普惠金融政策,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房租减免方面共有5个行政事业单位涉及房产出租出借业务,对外出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企业有7户,其中6户承租者为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文化旅游方面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用足用好财政资金,鼓励企业走进资本市场。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的孝义范式

     坚持“新辟来源、清收旧账”两手抓,全力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党员干部带头缴,“两委”干部先查自身,带头缴纳应缴款项,做好表率作用。
     动员群众自主缴,对于合同无异议的承包户,逐家上门、逐户宣传,动员群众自觉履行合同义务,缴纳拖欠款项。
     包联入户引导缴,对等待观望的承包户,镇村两级联动,镇包村,村包户,采取上门解读政策、思想动员,引导实现认账交费。
     会议责令限期缴,对存在时间跨度,租赁变更难以界定的土地承包合同,支部召集党员群众代表、驻村干部、利害相关人,集体讨论,达成共识,限期缴纳。
     司法介入强制缴,对“赖账户”,及时司法介入,拒不配合的依法依规强制收回资源、重新竞价发包。
     市级领导协商缴。对于大型矿企,邀请市级包乡镇领导主持,组织相关占地煤矿主要负责人召开镇矿协调会,逐村说明企业欠款金额,敲定缴纳时限。预计全部清收后,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将达2500万元,较2021年实现三倍增长。
探索“四大路径”促进集体增收
      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带动,巩固拓展“清化收”工作成果,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抱团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发掘打造地域品牌。新民村党支部依托新民南原柿业合作社种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牛心柿子4000亩,杏野村党支部依托吕梁杏野陶业有限公司,打造杏野砂锅名优产品。
      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实施桑湾、新民、梁家原、原家庄等7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累计整治农田1.1万亩,到2022年底基本实现全镇耕地应治尽治。
      盘活开发集体资源。整理开发村集体各类资源,整合荒山荒坡,机动地等土地资源,合作共建、资源入股、土地流转、承包租赁给农业经营大户或开发公司,扩大集体经济收入。
      研究文旅产业融合。深入挖掘兑镇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历史资源,推动石像村乡村振兴红色文旅基地、杏野砂器博物馆、梁家原农耕体验馆各项建设,打好文旅组合牌,全面提升兑镇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截至目前,清收欠款1222.69万元,清理前年发包租赁收入526.04万元,清理后总收入1928.45万元(其中:清收欠款1222.69万元,清理后年发包租赁收入685.6万元,抵顶和化解债务20.16万元),村均增收66.78万元。 (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加强平台建设,市场活力带动。打造开发区升级版。坚持“4+4”工作机制,强力推动,促进市场主体扩量提质。打造城市便民经济圈。大力发展“地摊经济、夜间经济”,推动消费提质增效。双创平台建设成果显著,招商引资做强开放平台。紧盯产业前沿,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财税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新项目。布局建设一批文旅康养小镇。突出区域内人文、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旅游资源的梳理发掘和创造性转化应用。打造高质量楼宇经济。发展楼宇经济是加速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引进民间资本盘活了一批“烂尾楼”、“僵尸房”(原荣民房地产等),有效盘活了存量资产,按照产业特色,促进相同或相关行业在一栋或几栋楼宇内聚集,努力形成一批电子信息楼宇、餐饮楼宇、商务休闲楼宇。
      加强考核评估,强力督导促动。目前,专班已对定量指标、重点任务进行全面梳理、细化分解,给部门和乡镇定目标、定任务、定指标、定进度、定责任,压实责任,逐部门落实,逐问题攻克,逐月推进。
培育多措并举“强基地”
      大力推进“掌上办”。积极协调开通孝义市新版政务服务微信办事渠道,积极配合省“三晋通”、市“吕梁政企通”等手机APP办事宣传和使用。
全面深化“一网通办”。依照“四级四同”事项清单梳理并规范实施清单,进一步对事项“六减一优”;智慧政务就近办系统同期开设了“跨省通办”“全省通办”服务专区,首批实现共1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78项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实现“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事项“一站入、一站办、一站评”;继续夯实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打通数字壁垒,完成了与吕梁市、山西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完善了线上、线下联动办理的机制。
      全面推行“一窗受理”服务。针对企业开办环节多、材料多、时间长的难点、堵点、痛点,全面实现全市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张表单、一次采集、一套材料”集成服务模式,将涉及企业开办的六个环节合并在市行政审批局“企业开办一窗受理窗口”办理,统一收件,统一出证,一站式服务。
      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 改革。细化梳理审批事项,对20个职能部门划转的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236项进行再细化、再梳理、再归类。对常办事项再细化,制作了《行政审批高频事项办事指南》,一手一册供审批人员参照执行。
      打造7x24小时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大

厅。在市民服务中心大厅一层规划建设“7x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自助区,于年底投入使用,集成审批业务办理、自助查询、税务办理、金融等服务功能。
      建设基层便民服务点。先期试点建设13个基层便民服务点,并配设了就近办自助机。利用视频帮办支撑、吕梁市12345热线服务支撑,基于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果,为实现省市县事项就近可办、异地可办、一站办结提供了有效载体。创新在商圈设立基层便民服务网点,上线“商圈一件事”,打造改革实施亮点,实现企业群众最快20分钟完成企业开办、随时随地查看电子证照。
      全面强化“互联网+监管”改革能力。采取督办、通报、召开专题会的方式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召开工作推进会2次,通报9次,制定《孝义市“互联网+监管”工作考核方案》,引导各职能部门及时归集完成各项数据填报。
瞄定市场发展“新方位”
      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大力扶持新兴服务业发展,发展壮大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队伍,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个体经营向独立企业法人的转变,促进小规模服务业企业转型壮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畅通企业参与政策制定、反映问题渠道。旗帜鲜明支持老一代企业家二次创业、中青年企业家脱颖而出。常态化入企帮扶,做好立项审批、土地、环评、政策兑现等要素保障,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让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
      鼓励培育新业态,对回归企业、本地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新项目,完全享受招商引资各类优惠政策。发挥侨联、商会优势,吸引各类市场主体投资。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用事业、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引导企业通过产能置换、股权多元化等形式整合资源、壮大规模、提升实力。持续抓好标准地、标准厂房、行业标准“三标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推行多种灵活用才方式,打好激励和服务保障组合拳。
      加强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全面落实吕梁市平台建设10条措施,把开发区作为优化营商环境主战场,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程式优质服务,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便利度。以新增市场主体对GDP增长贡献率为风向标,加强高质量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推动孝义市市场主体量质齐升,不断增强孝义市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深入开展入企和项目服务,落实孝义市助企纾困22条政策,使企业能加快项目投产达效。以开发区为主战场促进活力再提升。深化管运分离改革,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等改革,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程式优质服务。纵深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提升能级做强开发区平台。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以市场主体建设年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政银企对接,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纾困惠企政策,推行多种灵活用才方式,打好政策激励和服务保障组合拳,让企业取得执照即可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全方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2023年,孝义市将持续推动链条优化审批、过程公正监管、周期提升服务,助企纾困,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为经济行稳致远、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孝义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

孝义市

     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走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之路。
      2022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省、市关于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高质量营商环境建设,获得显著成效。
“三个强化”跑出高标规划“加速度”
      高位推进,强化组织保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靠前指挥,调整并成立政府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和开发区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29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推进落实各项改革事宜,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形成政府牵头、行政审批部门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推进新模式。
      高度重视,强化工作意识。持续关注营商环境工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

孝义市:“356+”模式优塑守“业”新气候

议,研究部署全市营商环境指标提升、市场主体倍增、“证照分离”改革、依职权注销企业、“互联网+监管”等重点工作,专题研究,集中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强化提升党员干部服务企业、优化环境的工作意识。
      高效落实,强化政策引导。成立孝义市服务企业办公室,四大班子领导包联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出台《孝义市助企纾困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扶持22条措施》,将一揽子真金白银的惠企政策举措落地落实,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同时以融媒体、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多渠道,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及成效。
“五大亮点”打造优质营商“入场券
      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成立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制定《孝义市2022年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行动方案》等配套方案措施,出台42项具体举措,统筹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开展常态化入企服务。建立领导干部包联企业机制,常态化入企帮扶,做好立项审批、土地、环评、政策兑现等要素保障落实,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程式优质服务。
      创新中介服务新模式。在吕梁县级市率先开通网上中介服务超市,集信息发布、网上中选等功能于一体,重点解决以往中介服务分散难寻、信息不对称、服务不规范等堵点、难点问题,提供从项目报批到建设完成过程中所需的各类咨询、指导等服务。
      升级政务网络新平台。在吕梁县级市率先启动孝义市政务云迁移、孝义市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工作。
      优化线上审批新流程。转变服务理念,优化审勘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开展“零接触”线上审批新方式。通过现场视频连线,以视频审验、专家提问、企业讲解等方式,严格对照审批要点和勘验标准,对企业位置、现场环境、人员管理、设施设备、规章制度、申报材料等进行逐一比对,逐项查看,实现了审批“零接触”。
      落实“五有套餐”配套制度。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五有套餐”目标要求,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标准,配套相关制度政策和服务措施。
“六个行动”打通环境优化“大动脉”
      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行动。持续开展“五减一优”专项行动,企业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持续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编制孝义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逐项明确事项名称、业务指导部门、实施机关、设定和实施依据等基本要素,将245项依法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对清单内事项逐

项制定实施规范,推动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改革行动。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出台《孝义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9份配套文件。设立工程建设领域“一窗受理”服务专区,推出“4个一”服务模式(“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一个窗口办理”),缩减申报材料17项,推行项目承诺制审批,新办工程类建设审批项目全部实现在“吕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审批。
      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行动。着力在流程优化、材料精简、机制重塑上下功夫,有序推进承诺制改革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政策、项目实施落地。创新开展项目全程电子化申报行动,2022年7月率先推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使用电子印章”服务新举措,实现项目备案 “零跑动”。
      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行动。对“证照分离”改革中涉及的73项事项,严格按照“四扇门”工作办法,全面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探索“一业一证”改革行动。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一业一证”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孝义市探索并开展“一业一证”改革,推动审批服务从政府部门供给向市场主体需求有序转变。目前,按照改革要求,已将行业综合许可证录入一体化平台的电子证照系统,具备证照制发条件。下一步,孝义市将梳理行业综合许可证覆盖范围,开展宣传工作,提升知晓度和认可度。
      强化“互联网+监管”改革行动。2022年,孝义市“互联网+监管”工作纳入政府13710督办系统,召开“互联网+监管”数据归集推进会2次,向全市监管单位共发文9份。截至目前,全市监管事项认领989项,编制检查实施清单996项。监管动态发布240条。全市监管行为录入数113997条,监管行为覆盖度69.09%,排名吕梁市第一名。
“六项服务”培育营商环境“墩苗田”
      持续提升市场主体开办服务。实行企业开办“1110”改革(1张表单、1个环节、1天办结,0成本),将涉及企业开办的4个部门整合在1个窗口,6个环节精简为1个流程,实现统一收件,统一出证,一站式服务,确保开办企业1小时内领取营业执照,2小时内完成印章刻制,4小时内全流程办理完毕。为新开办个体工商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提供“三免服务”(免费印章刻制、免费帮办代办、免费证照邮寄),切实降低市场主体开办成本。创新开展极简审批行动,深入推进减环节、减材料、

减跑动,最大限度地缩短时限,降低成本,着力提升审批时效。
      12345热线畅通服务。充实更新热线知识库,编写便民手册,制定了1条工作要求、6项工作标准(转办、转派、办结、回退、延期、退受)、3个分类办法(工单职能、交叉办理、联动办理),10项热线转办环节工作标准,提高12345热线工单处办效率。
      “7×24”小时自助服务。在市民服务中心大厅开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设置15台各类型自助服务机,提供税务、不动产、银行等相关服务业务,延伸政务服务覆盖面,推进基层便民服务建设,在11个试点各放置1台就近办自助机,实现企业群众最快20分钟完成企业开办、随时随地查看电子证照,同时上线“视频帮办服务”,配设3人负责视频帮办接待,有效提升了设备接受度和可用度。
      “好差评”政务服务。通过6种评价渠道——PC端、二维码、政务大厅平板电脑、自助机、电话和短信,积极推行政务服务事项“一事一评议”全覆盖。
     “稳就业保民生”服务。聚焦优化政策服务、就业服务、创业服务三个环境,组织入企服务,深入东义集团、兴安化工、万达广场等重点企业、小微企业和创业园,宣传推荐各类就业创业政策,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服务。强化“四个一”举措,即:“一个窗口”综合服务。设立承诺制综合服务窗口,并调派专门人员,履行统一受理、分发、督办、协调、办结、送达等职责,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业务办理模式。“一张表单”清单告知。制定“全代办”一次性告知清单,由综合服务窗口一次性告知企业,避免企业“来回跑”“重复跑”“多次跑”的情形发生。“全代办”工作落实情况。建立完善领办代办机构及人员,完善了项目服务中心首问首办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投诉处理制度、AB岗工作制度以及文明服务制度等5项相关配套制度,并加强全代办人员业务培训,确保所有事项领办代办全覆盖。
       培育营商沃野,引得凤栖孝义。孝义市将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指标提升工程,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做优做强平台载体,落实落细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措施,让更多市场主体立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孝义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组)

孝义市

     业管理作为城市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治理的难点。
      山西省吕梁孝义市柱濮镇是煤炭资源大镇,长期煤炭资源开采带来一系列房屋裂缝、土地塌陷等采煤沉陷问题,2014年被列为全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2017年首批11村搬迁入住。面对搬迁安置后从山沟到城市、从农村到社区、从农民向居民的三大转变,搬迁进城社区治理“治什么、谁来治、怎么治”三大难题,柱濮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以“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为理念,大力推进社区物业融合联建,初步探索出一条搬迁进城社区治理新路径。
把脉问诊,着力解决“治什么”的问题
      组织机构不适应。在首批11村搬迁入住后,面对搬迁社区治理这一崭新课题,原有行政村管理治理机制不相适应、各自为战,导致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弱化、虚化。
      生活习惯不适应。搬迁户从独门独院搬到楼房居住,但旧有的生活习惯却没有改变,随意抛洒垃圾,破坏绿化和公用设施种菜,楼道、楼前、楼后堆放杂物,飞线充电、电动车进楼道等现象十分普遍,搬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观念中也没有物业服务、缴纳物业费的概念。
      就业方式不适应。搬迁安置后,村民由务农转向务工,虽然还能够回旧村种地,但是增加了交通费和运输成本,还存在农具、粮食等生产资料无处存放的问题。而在务工过程中,存在习惯传统农业劳作、不适应工厂务工方式、难以实现稳定就业增收等问题。
党建引领,着力解决“谁来治”的问题
      组建社区党委。党委领导“一盘棋”。镇党委组建柱濮新区社区,同步成立社区党委,选派镇机关有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干部担任书记,熟悉搬迁村工作的干部担任支委委员,实现社区治理在社区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一盘棋”运行,保证社区治理有人管、管得了。社区治理“一张网”。按照网格化治理要求,社区党委依托原村级组织架构,优

孝义市:社区物业联建 温暖万家灯火

化设置11个网格党支部、33个楼栋党小组、110个党员中心户,把420名党员全部纳入,构建起社区治理“一张网”,保证社区治理管得细、管得好。
      成立自办物业。根据搬迁村原先地土相连、民心相亲、感情相融的特点,按照“党委主导、集体运营、自办物业、共享分红”的原则,组织首批入住新区1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成立映山川工贸有限公司,具体承办新区物业管理。把准红色属性。成立物业公司党支部,隶属于社区党委,实行社区“两委”成员与物业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熟悉镇村两级工作的社区党委副书记担任物业公司董事长,社区11个网格党支部书记全部担任物业公司董事,3名在物业任职的干部担任社区居委委员,建设党领导下的红色物业。突出自管自治。物业公司下设11个物业小组,优先招聘各村有能力、有威望的干部、党员、代表等,60名物业工作人员全部为柱濮籍,通过“自己人办自己事、身边人办身边事”,努力实现“以最优惠价格提供最优质服务”的目标,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和居民负担,物业费按0.5元/㎡收取,下一步公司盈利后还将为集体经济组织股东分红。
多元共治,着力解决“怎么治”的问题
      充实多元力量。建立“组织联动+党员带动+多方参与”工作机制,新区各项事务尤其是重大、紧急任务,均由社区党委统筹调度,网格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党员、干部、群众“一家人”齐上阵,实现新区平安和谐“一家亲”。在疫情静默管理期间,针对小区值守、核酸检测、生活保供、特需关爱等事项,各网格党支部分片负责、统一调度,实现组织有力、运行有序、人员充足。
      健全运行机制。建立“三单”工作制度,实行“网格集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由网格员收集社区治理、物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居民诉求,社区党委整理汇总后反馈到物业公司。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社区、物业定期研究解决社区治理、物业服务中的重大问题,并根据需要由社区党委协调镇职能站所、市直有关部门等参加,推动物业安装电梯电动车禁入系统26个,协调新区11个村修建车棚20个。建立物业监督机制,推动成立由92名党员组成的“红管家”队伍,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督工作,力求实现公益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
      提供优质服务。开通“智慧社区”居民服务直通车,推行社区、物业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社区每天安排1名居

委、物业公司每天安排3名物业小组长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坐班,居民只需“跑一次”。重点针对一老一小、就业劳动力等,提供社区超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食堂、票友汇、信用社、周末吧、心灵驿站等服务,引领居民在享受服务中融入城市生活。
      强化综合治理。搭建社区“智慧综治”平台,将综治中心、警务室、监控中心功能整合为一体,实现“24小时安保”。组建网格员排查化解、“老李说事室”、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三大平台,特别是“老李说事室”的设置,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人有地方找”,成为接受群众诉求的好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的好平台、宣传法律法规的好课堂、维护社会稳定的好阵地,运行5年来,累计接待群众20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次。
      突出就业增收。做好就业推介,累计组织新区居民培训1000余人次,每半年举办一次就业招聘会,先后与30多家企业对接,推动新区搬迁居民新就业500余人次。推行支部领办。利用搬迁后的闲置地和复垦地,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土地、生产经营、服务型合作社,牛郎岭通过支部领办光伏发电产业集体年增收约11万元、人均增收近2000元,梁上庄村支部领办核桃粗加工项目集体增收20万元、人均增收近5000元,实现了新区生活、镇区生产的良性互动。强化产业支撑。在柱濮新区谋划了集体经济产业园(农贸市场综合体)项目,概算投资约9000万元,占地面积约40亩、30000㎡,分3期建设,建成后将充分盘活新区批发、零售、物流、仓储、电商等市场业态,持续增加入股各村集体收入,促进新区居民持续稳定就业增收。
      下一步,柱濮镇新区社区将不断探索物业管理的新模式,以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以党组织引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以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为着力点,有效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提升居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孝义市

     米阳光,照亮孝义。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山西省吕梁孝义市凝练提出“一米阳光”党建品牌。一米,人与人之间最健康的
距离,也是服务群众最近的距离。“一米阳光”让进入社区报到服务的党员更加有了归属感和使命感。
      孝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

党员行动 擦亮孝义“一米阳光”党建品牌

吕梁市委关于城市基层党建有关部署,以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为“小切口”,全局谋划、靶向发力、积极探索、务求实效,大力推广“一米阳光”,着力推动党员报到服务常态长效,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有效推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一米阳光”运行至今,共有8750名党员报到,党员在社区参与服务近2万余人次,在宣传落实政策、维护环境卫生、开展文明创建、助力疫情防控、消除安全隐患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孝义市静默管理期间,报到党员迅速集结、就地服务,凝聚起战“疫”强大合力,党员报到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效性不断增强。通过“一米阳光”运行,取得6方面显著成效。
       一键马上报到,实现方便快捷、全域覆盖。全面简化过程管理、优化报到流程,党员通过关注“孝义党建”公众号,或者手机扫码实现“线上”报到。静默管理期间,按照“不进不出”“不聚集、不扎堆”要求,各社区依托“五级微信矩阵”发布“动员令”、进行“大点名”,广大在职党员以及农村党员、离退休党员、两新党员等纷纷响应,仅3天内34个城市社区新报到党员864名,实现全范围各领域快速动员、迅速报到。
      信息精准掌握,实现全面了解、多方互动。党员报到时详细填写个人信息,社区进行审核,并同步建立台账,做到党员所在单位清、家庭住址清、联系方式清、特长爱好清、服务志愿清“五清”。留义社区建立《党员性格特长档案》,对报到党员实现“知根知底”。社区发布社区简介、组织架构、社区活动、网格设置等,动态更新,党员实现足不出户知晓社区大小事。另外,各单位党组织积极动员党员注册报到,依托“一米阳光”实现对党员报到服务情况“一目了然”,推动广大党员从之前的组织找党员,变成了现在的党员找组织,变“要我报到”为“我要报到”。截至目前,“一米阳光”共录入4个街道、34个社区,33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404个小区有关情况,各社区发布风采366条。
      力量有效统筹,实现有序集结、平战结合。坚持统一调度。社区将报到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建立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纵向延伸的组织体系。在社区党委统筹下,将报到党员全部编入610个网格(小区)党支部,推动93名党员担任网格(小区)党支部书记,1000余名党员担任党员中心户、楼栋(单元)长。坚持服务大局。社区结合文明创建、疫情防控、隐患排查等任务,确定每项任务的“固定力量+机动力量”,实现平时管用、急时顶用,以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有效带动面上各项工作整体推进。比如,结合静默管理,

各社区引导报到党员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和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各小区成立由报到党员组成的应急值守、核酸检测、生活保供、特需关爱等各类队伍1000余支,并吸收3000余名社区入党积极分子、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物业人员、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等参与,有效充实工作力量。坚持自愿为主,社区引导党员根据个人意愿,自主加入服务团队和兴趣小组。目前,34个社区成立志愿服务、舞蹈瑜伽、票友戏剧、卫生环保、国学诵读等10余类、81支队伍,2000余名报到党员参与,积极开展各类服务。迎宾北社区成立“夕阳红志愿服务队”“蒲公英志愿服务队”“瑜伽兴趣小组”“读书协会”等队伍,20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其中,在全员核酸检测、环境卫生整治、走访慰问、文体活动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坚持专业赋能,立足报到党员工作性质、专业技能,各社区结合实际引导组建“专业队伍”,在心理咨询、健康医疗、家庭教育、消防安全、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崇北社区吸收学校、人民检察院、医保局等报到党员,组建邻里健、邻里享、邻里情等队伍,开展家庭教育、医保政策宣传、法律救助等活动。永安社区吸收学校、消防大队、应急局等报到党员,组建心理咨询、安全服务等队伍,开展心理疏导、消防演练等活动,推动党员各尽其能。
       诉求及时收集,实现渠道多元、分类研判。畅通反映渠道,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以及党员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在“一米阳光”为群众、网格员、报到党员开通3个不同渠道,可随时随地发布“微心愿”,目前已收集到244条,解决210条。同时,结合“五级微信矩阵”“心愿树”、意见箱等,多渠道、多途径收集各类诉求,有效畅通诉求收集发现机制。今年以来,34个社区先后征集法律法规宣传、基础设施改善、疫情防控、家庭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娱乐等各类诉求2600余件。精细分类研判,各社区按照易、中、难对各类诉求进行分类梳理,制定需求清单,确保党员有事可做、有事能做,对于无法解决的诉求,及时向街道反馈。新义街道辖区有三分之一是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配套不全等问题相对突出,群众通过“微心愿”反映小区内电线杂乱、监控设施损坏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社区党组织及时梳理登记,并协调报到党员、维修工等解决,获得了居民群众“点赞”。
      任务具体明确,实现力所能及、精准对接。明确党员报到后完成岗位任务和志愿服务。岗位任务方面,党员在网格内围绕发现风险隐患、提出意见建议等,每季度至少上传一次服务情况,社区进行审核。“一米阳光”运行以来,1030名党员发布岗位任务1390条,涉

及政策宣传、小区绿化、疫情值守、物资运送、线路维修等方面,推动报到服务的“硬任务”变为“软要求”。志愿服务方面,社区结合需求清单制定情况,梳理任务清单,在“一米阳光”进行发布,明确任务内容、完成时限、任务地点、联系人、所需人数等信息,工作任务人人可见、人人可领,推动报到服务由“要党员做什么”向“党员能做什么”转变。社区发布任务后,进一步通过微信矩阵或“点对点”联系的方式,引导党员精准接单、认真践单。截至目前,社区发布服务数量1736条,党员领办完成1318条。市四套班子全部带头进社区、领任务、践承诺,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孝义市委书记刘世庆在崇北社区颐泰苑小区,协调推进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市委副书记、政府市长郭清智在祥和社区丽华苑小区,协调解决小区楼栋外立面修缮,其他市级领导在报到社区先后帮助协调解决小区路面硬化、垃圾桶周围污水外溢、小区居民停车难、小区树木修剪等民生实事32件。在静默管理期间,广大党员积极线上领单,就地转化为志愿者、网格员、宣传员,力所能及参与到政策解答、人流引导、健康码查询、秩序维护、运送物资等工作中,重点封控的园丁小区党支部组织小区内报到党员为居家隔离人员“一对一”配送物资,让“党员红”闪耀疫情防控一线。
       作用可见可评,实现量化考评、争
先创优。依托“一米阳光”推行积分管理,配套实行“月检查、季评星、年定级”,确保党员作用“看得见”“能评价”。实行积分管理,党员领办任务完成后,上传图片及说明,社区进行审核,后台自动生成相应积分。社区每月对党员服务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对连续三个月积分未增长的党员及时提醒。根据积分情况,每季度进行评星,每年进行考评定级。强化激励引导,社区定期组织积分兑换活动,党员使用积分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兑换相应分值奖品,通过“劳有所得”,党员报到服务主动性有效增强。街道、社区每年对“优秀”等次报到党员进行表彰,市委结合“七一”系列活动,设置“最美报到党员”“最优服务团队”等奖项。同时,依托“孝义党建”微信号,广泛宣传有关党组织和党员典型经验、先进事迹,持续激励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对标对表、服务奉献。工作中,涌现出翠峰苑社区“乐帮”志愿服务队、府东社区“乐龄”志愿服务队等党组织品牌和“社区里的检察官”郭志萍等党员典型。强化结果运用,市委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征求干部所在社区党组织意见,对是党员的评价为“优秀”等次的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对被评为“一般”等次的,由所在单位党组织采取措施督促提升。
     工作中孝义市实行“12233”模式(“1”即1个目标统抓统领,坚持以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为载体,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

水平。第一个“2”即双线管理明职责,构建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和“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上级党委—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双线管理的职责体系,协同配合抓好推进。第二个“2”即两类服务优载体,引导报到党员在网格领岗认责,在社区认领服务。第一个“3”即三步程序强服务,推行“多方点单、社区派单、党员践单”闭环服务模式,形成畅通的信息收集、发布、解决机制。第二个“3”即三项举措严考核,实行积分管理、评星定级、色卡反馈),坚持“五个到位”,全力推进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落地落细落实。
      组织部署到位。市委高度重视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市委常委会多次研究,刘世庆书记率先到崇北社区报到服务,带动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全部下沉报到,通过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广大党员全面参与、自觉报到。市、街道、社区以及市直机关工委分别成立工作专班、领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定期召开会议,不断细化部署推进。
      顶层设计到位。市委组织部工作专班吸收业务骨干、乡镇(街道)组织委员、社区书记、软件公司有关同志参加,下设材料撰写组、软件开发组、资料收集组等,研究设计品牌LOGO、吉祥物,为便于基层操作,进一步研究制定《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指南》,先后召开30余次会议进行研究,并多次向吕梁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请示汇报,反复修改完善。在“一米阳光”发布前,选择12个社区试运行,经两个月的试运行,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00余条,“一米阳光”功能不断完善提升。
      宣传动员到位。发布《倡议书》、制作操作视频教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的实施方案》,发至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党组织以及非公经济组织党委、社会组织党委,确保各领域全覆盖。举办“一米阳光”点亮仪式,通过孝义融媒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全程直播,累计10余万人次关注。发布“一米阳光”《先导篇》《指导篇》《回顾篇》《经验篇》等系列专题信息,阅读量累计达9.38万,学习强国、今日头条、中国青年网等媒体平台刊发孝义市相关做法。评选表彰报到服务“先进社区党组织”“最优服务团队”“最美报到党员”22个,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调研指导到位。每个街道、社区明确一名操作员,市级、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层面分别组织召开专题培训会,帮助操作员、在职党员熟悉操作流程、掌握工作要求,专门建立操作员微信群,

及时发布工作要点、注意事项,并进行答疑解惑。市委组织部工作专班不定期深入社区、小区一线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一米阳光”运行推进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市级层面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在每个街道确定2—3个试点,实行专人包联推进。比如,围绕“一米阳光”有效落地,迎宾北社区推行“12345”工作模式;崇北社区创新开展“党员责任田”活动,推动党员在“自留地”“承包地”“口粮地”发挥作用;新建社区推行咨询单、众筹单、精准单“三单”工作法,强化精准派单。
      督促考核到位。加强工作督促,一方面市委组织部对各社区党员报到情况定期通报,推动动态更新、摸清情况;另一方面,由市直机关工委统筹,对市直各单位党组织党员报到情况进行日检点、周通报,尤其紧盯科级干部这个关键,通过抓重点,有效推动在职党员下沉服务。强化工作考核,市委组织部制定《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考核方案》,市委对各乡镇(街道)、市直单位,各街道对社区工作推进情况,按月进行“一条龙”考核排队,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党建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切实压紧压实工作职责。市直单位结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听取党员报到服务情况作为“固定议程”,推动持续抓、深入抓。通过系列举措,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明显实现“两个转变”,社区工作任务由过去的“鲜被关注”转变为“被人紧盯”,党员领办任务由过去的“看安排、等通知”转变为“抢不上、不够做”。
      下一步,孝义市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吕梁市委和孝义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有关部署要求,继续抓细抓实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不断完善“一米阳光”,积极探索创新,在丰富载体、建章立制、典型培育、强化引导上下功夫,为高质量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孝义市

“清化收”让驿马乡“家底”更厚实

式、地毯式排查摸底登记工作,依据机动地、建设用地图斑,明确各类土地存量及类型,做到以地找人、以人寻地,以账找人,以人核账,对每一份合同、每一笔债务、每一项新增资源全盘清查,确保村集体资产无遗漏。
      联动调查“实”,摸排结果由乡村两级专班全部签字确认,保证应清尽清、应摸尽摸、底清数明,确保摸排合同清仓见底。
      结果承诺“全”,即承诺对象全:承诺主体为农户向村里承诺、企业向村里承诺、村里向乡里承诺,全乡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企;承诺范围全:在全乡范围内对图斑圈定机动地情况、图斑圈定建设用地情况、四荒地情况、其他占地情况(包括种植、养殖合作社、复垦地、小流域治理地、加油站、拍矸石、排渣土等各类占地情况)、经营资产情况以及其他类型集体资产清查情况进行逐一造表作册;承诺内容全:在既定的范围上通过将面积、款项、责任进行合理的规范与承诺,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截至目前,全乡共组织签订“三查”结果承诺书38份,并装订成册。
抓住存档备案这个重点,确保跟踪管理到位
      驿马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做好承诺制排查的同时,同步建立健全乡级农经中心档案库,对“清化收”专项工作、土地确权等进行全流程管理,所有档案资料全部统一编号整理归档,实行专人、专柜保存,做到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同时,重新编订合同查阅制度流程,凡因土地纠纷引起的村企矛盾,全部调档重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
      开展“清化收”工作以来,驿马乡经过半年多的积极探索,“清”出了发展底气,“化”出了发展活力,“收”获了群众满意。特别是在东南片区四村搬迁过程中,驿马乡积极发挥市、乡、村、矿四级联动作用,完善了小区配套基础设施,解决了水、电、电梯运行等问题;坚持科学施策、合理分配,帮助四村758户村民分房入住,全过程公开透明;分配商品门市6000余平米,村均1500余平米,为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协调所涉煤矿支付压煤村庄搬迁费用3800万元,为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下一步,驿马乡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扎实做好“清化收”后半篇文章,为农民实现可持续增收、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努力向组织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着硬招,激活全盘。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吕梁孝义市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清”出了秩序规范,“化”出了发展活力,“收”获了群众满意,提振了集体经济,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清化收”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结合实际,孝义市驿马乡积极探索出了“以承诺制带动规范化”的集体资产管理办法,推动专项工作走深走实、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乡共查找各类合同577份,已规范合同573份,规范率达99.3%;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总面积从5494.2亩增长到1.28万亩,净增长7383.55亩;集体经济共增收5589.71万元(集体机动地增收43万元,建设用地增收1625.71万元,压煤村庄搬迁增收3941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全部超过10万元(增收100万元以上的村共有3个,50—100万元的村共有9个,10—50万元的村共有16个)。
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核心,做到组织领导到位
      成立了由书记、乡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办6专班”,全部由班子成员负责,对比任务逐项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构建起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工作机制。全面实行党政正职包联、班子成员包片、片长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五级包联”机制,压力逐级传导、责任层层压实。组建乡级督导组,采取全程跟踪、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形成责任、考核、奖惩相统一的闭环工作体系。
抓住承诺制度这个关键,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根据上级各部门“清化收”专项行动“三查”工作安排部署,驿马乡在“细、精、实”三方面上下功夫,并创新思路制定了“三查”结果承诺书,回答了承诺什么,向谁承诺,怎么承诺这些问题,切实做到了内容全面、底数清楚、往来明了,提升了专班整体的工作效率。
      村级自查“细”,各村成立专班开展自查,实施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把村集体资产全部以表格、条例、清单等形式呈现。
      乡镇普查“精”,各专班进村上门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全方位、清单

孝义市

物业党建联建 “联”解孝义小区治理千千结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物业服务作为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保障,需聚焦破解物业规范化管理难题、增强群众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问题。
      今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孝义市委按照省委、吕梁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有关部署,以破解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难题为切入点,把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根本目标,创新“四化四双”工作理念推动物业党建联建,蹚出了一条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坚持系统化思维,做到组织体系与物业网格“双向融合”
      确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总思路,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高标准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提出实施“十大行动”、深化“五项改革”的“10+5”工作思路,将物业党建联建作为“十大行动”的重要内容。
      四级联动,构建纵向延伸的组织体系。按照“市级层面统筹抓、职能部门联动抓、街道社区直接抓、网格小区兜底抓”的工作思路,形成四级联动、一贯到底的工作格局。市委常委会、书记专题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组织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等同志赴太原、长治、晋城等地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成立事业正科级建制单位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市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谋划,新招聘10名物业专业本科毕业生,打造集物业培训、咨询洽谈、招标管理、矛盾调处等功能于一体的“物业港”。8月12日成立物业管理协会,10月8日成立物业行业党委,吸纳住建、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街道及优秀物业企业负责人加入,有效加强党对物业企业的全面领导。街道社区将物业企业党组织纳入区域化党建范畴,打破条块分割壁垒,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即社区“两委”成员兼任物业企业管理员,对企业运行、服务群众等进行监督;物业企业党员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参与社区议事协调、综合治理等工作。网格、小区党组织具体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日常与物业企业做好沟通联系。

      党建引领,建立横向联动的物业网格。深入摸排物业企业党建工作覆盖情况,区分能建尽建、能建未建、暂无条件组建三种类型,建立难易程度“三色表”,制定“一企一策”70个。截至目前,采取单建、联建、挂靠组建、选派党建指导员“三建一派”方式,推动5个物业企业建立党组织,向65个物业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将物业企业纳入网格管理,建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共建机制,明确三方职责、融合三方力量。对涉及物业服务收费、小区建设、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三方协商,实行事前问计、事中谋策、事后反馈的服务内容“三步走”,提升居民群众满意度。
坚持规范化标准,做到日常监管与能力提升“双向发力”
      出台《社区物业党建联建重点工作清单》《孝义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运行的指导意见》《孝义市住宅小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组建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全市物业行业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日常监管与能力提升“双向发力”,推动物业企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以五项制度抓细监督管理。以“党建工作实、服务能力强、社会评价好”为基本标准,出台5项制度,抓实监督管理。
星级评定制度。从组织建设、内部管理、参与治理、服务标准、社会形象5个方面,明确28项评价指标,每半年开展一次星级评定。采取物业企业自评申报、业主满意度测评(占权重40%)、街道社区考评(占权重30%)、部门联合评审(占权重30%)“四评”方式,按照分数高低一条龙排队,从高到低按1:3:3:2:1的比例,分别给予五星至一星。对连续3次获得“五星”的物业企业,由物业管理服务中心授予“金牌物业”称号,并优先推荐承接更多的小区物业服务业务;对连续2次获得“一星”的,由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约谈物业企业负责人,督促限期整改提升;对拒不整改的,由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向街道社区党组织、业委会派发物业退出建议书,列入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业主大会选聘物业企业、政府采购等重要参考信息名录。
      “物业超市”制度。在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建立“物业超市”,搭建业委会(物管会)和物业企业供需选择平台,筛选服务好、信誉度高、有社会责任的物业企业进入“超市”,为有专业化物业管理需求的住宅小区进行推介。
      联席会议制度。市、街道、社区分别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级层面每季度召开1次,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街道、社区、运营企业、物业企

业、业主代表等参与,协调解决街道社区接不住、管不了、抓不起的难题;街道层面每两月召开1次,街道分管领导牵头,所涉事项职能部门、社区、物业企业、业主代表等参与,统筹推进物业党建联建工作;社区层面每月召开1次,社区负责人牵头,物业企业、业主代表等参与,处理日常事务。
      协调运行制度。在小区广泛推行“居民说事”“党群议事”“小区圆桌会”“墙角会”等协商议事办法,建立“1+3+X”议事机制,即社区党委牵头,社区居民委员会、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报到登记制度。推行物业企业负责人到社区报到制度,市域范围内所有已实施市场化、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的住宅小区,物业企业负责人按程序到项目所属社区进行报到,积极参与社区议事,接受社区和业主监督。
      以多维培训抓实能力提升。大力实施物业行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依托“物业港”打造全省唯一的政府搭台筹建的公益性物业实训基地。
      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发力。分区设置礼仪服务、登高作业、保洁操作、弱电、焊接与热切割操作、消防给排水操作、电工操作、应急消防操作、室内维修操作实训区,科学配置各种器材、设备、工具等200余件套,模拟物业管理现场氛围,开展电气、给排水、消防、智能化、保洁等现代化实训教学。积极筹建人工智能应用、家政服务、社区商务、养老服务等模块,持续不断开展物业行业公益性免费培训。
      在实现分类提升上发力。根据不同群体培训需求,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制定印发《2022年度孝义市“党建+物业”研学工作方案》,9月7日至8日,组织各职能部门、街道分管领导,各社区党委书记、网格长等300余人,围绕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编印《物业管理知识问答121》《物业管理30问》《党建+物业+居民自治知识问答》等培训资料。
       在创新方式方法上发力。依托实训基地,采取课堂辅导、现场教学、互动交流、情景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与太原物业管理协会达成合作协议,通过构建交流互学平台,引进经验丰富的师资、技术力量,助力提升孝义市物业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理论水平。积极探索物业企业结对指导等模式,对物业管理人员“富脑提能”,培育全能型“管家”。
坚持精细化理念,做到靠前服务与兜底保障“双向提质”

       孝义市现有81个城市社区、410个小区,城区常住人口达33万人。孝义市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物业服务质量的唯一标准,通过引导物业企业开展精细化服务,业主与物业企业形成了由“对立面”到“一家人”的蝶变效应,极大地增强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靠前服务暖民心。结合孝义实际,区分不同类型小区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物业管理方式。针对成熟商品房小区,注重提升生活品质,强化示范引领,分批分类打造,形成了德尚“12357”、汾青佳苑“1431”、留义党建引领全要素网格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针对城中村、搬迁进城小区,由村集体创办物业企业,直接负责小区日常管理和物业服务,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打造了“党建+物业+集体经济”新模式。针对自治组织不健全的小区,由社区党委牵头成立党支部、组建物管会,推选讲政治、热心肠、有担当的居民担任支部书记,定期集中研判,协调解决问题,实现了党领导下的居民自治管理。针对无物业小区,从24个机关单位选派252名党员干部,包联30个老旧小区,通过“党建+物业+居民自治”,试点开展结对帮建工作,采用市场化方式帮助X个小区引进物业企业,有效解决了失管、缺管问题。此外,针对未列入改造范围但群众反响强烈的小区,结合城市体检,精准查找短板与不足,由市政府每年列入财政预算1000—2000万元,进行“微改造”,兜底改善住宅小区居民的居住和出行条件,为物业企业接管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兜底保障解民忧。聚焦“为居民提供高品质服务”目标,以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为牵引,推动物业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切实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搭建接洽平台。用足用活“物业超市”,强化物业企业形象展示,为物业行业的发展树立榜样并提供借鉴经验,让业主全方位了解认可,实现业主与物业企业“双赢”。受理办结诉求。制定物业管理服务中心指导、街道日常接诉、社区具体承办、重大问题会诊等多种形式的受理解决办法,对“12345”热线、信访件、网络、上门投诉等多种情况立说立行、迅速整改;建立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牵头,住建、自然资源、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司法、公安、环保、消防、街道等单位为成员的物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收费不合理、私搭乱建、消防隐患等部门跨界问题,联合执法、消除疑难杂症。调处矛盾纠纷。对群众来信来访提出的与物业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登记造册、分类转办。社区可解决的,由社区认领解决;社区无法解决的,上报街道党工委协调办理;街道党工委无法解决的,由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牵头职能部门协商办理。同时,在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设立法律咨询台,向业

主、物业企业等提供普惠式的法律咨询服务。
坚持智慧化管理,做到网站端口与手机平台“双向突破”
      坚持“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以大数据管理手段为支撑,引入智慧治理系统,搭建电脑端与手机端两个平台,为居民群众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物业服务。
      建设市级物业管理平台网站。在孝义市人民政府网设置物业管理专栏,实时更新物业行业党委、物业管理协会及“物业港”信息动态、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及与业主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热点。结合“数字政府”建设,建立涵盖社区、企业、住户等多维度、全方位、通用、开放的物业管理服务平台,给物业企业办理企业备案、合同备案、数据上报等业务提供便捷。后期将重点结合“数字政府”建设,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实现物业问题由“全响应”变为“前响应”,平台前端对全市各物业企业及各小区相关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中端依托大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末端在物业综合服务中心大屏幕进行综合展示。
      用好“一米阳光”小程序。研发开通集政策学习、信息登记、服务认领、督促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米阳光”党员报到服务小程序,构建民情收集、后台分派、线下办理、结果反馈、效能评价服务闭环,就近就便为楼栋居民提供组团式、专业化服务,让物业服务与网格治理同步共赢。具体工作中,由小区党组织负责督促物业企业将服务承诺、收费标准、财务支出等事项进行公示公开,报到党员、网格员通过小程序监督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情况,参与物业服务评价,着力构建共建共享、暖心为民的物业服务。试行推广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引导小区居民主动参与小区环境卫生整治、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消防通道整治等赚取活动积分,并根据居民积分积累情况给予物业费冲抵优惠。
      下一步,孝义市将继续大胆探索物业党建联建模式,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把物业打造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打造成为传递党的温暖、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阵地,不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孝义篇章。(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孝义市

孝义:产权交易全公开 护好村集体“钱袋子”

     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人地钱”的问题,其中关键的是要理顺农村产权交易。落稳这枚棋子,乡村振兴才能全盘皆活。
      今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孝义市抢抓省委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有利契机,把开展“清化收”工作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三资”管理规范运行的基础工程,高标准完成规定动作,高统筹推进“后半篇”文章,积极探索开展农村产权公开交易,三级合力强平台,五定闭环促交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党委主导建平台
      抓统筹谋划。孝义市委高度重视,超前谋划,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制定出台了《孝义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孝义市农村集体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构筑起产权交易的四梁八柱。市委刘世庆书记带头,深入一线调研指导,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发现亮点,有力保障了农村产权公开交易工作有序开展。
      抓平台建设。率先建设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先进做法,结合孝义市实际,制定了农村产权交易流程,配套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交易等7项行业交易规则,实现了全流程、规范化运行。
      抓推广宣传。制定《制度汇编》《操作手册》《交易流程》等5000余册,乡村两级人手一套,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活动60余场,推动产权交易知识走进基层、深入人心,营造了按章办事、规范运行的良好氛围。
      抓工作落实。严格执行“清化收”三查、两处、提级办理要求,全面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为进一步规范提升交易水平打牢了基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各类交易205宗,交易金额9749万元,同比增长138%。其中:集体资产类交易92宗,交易金额2326万元;工程招投标类交易109宗,交易金额7322万元;社会中介服务类交易4宗,交易金额101万元。共涉及交易村组186个,占总村数的61%,节约村集体资金98.7万元。

规范操作促交易
      定责任,明确交易程序。根据《办法》规定,市农业农村、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责任,进行政策性、业务性指导把关。乡镇(街道)经济发展办履行属地监管责任,对交易事项进行审核把关。村党组织落实“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履行“三资”产权交易主体责任,筹划产权交易事项。
      定类别,明确交易内容。孝义市在认真细致逐条研究国家、省关于农村产权交易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外出考察学习并结合孝义市农村实际情况,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明确了“流转类、资产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类、社会中介服务类、试运行抵押登记类”等五大类交易内容。
      定标准,明确交易层级。孝义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分级原则,明确提出:流转类面积50亩以上、资产类金额10万元以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类投资50万元以上,社会中介服务类、试运行抵押登记类,全部进入市级平台,平台以外的交易,原则上在乡镇(街道)产权交易站组织实施。
      定流程,明确交易环节。进入平台的交易,依次通过咨询受理、备案登记、信息发布、组织洽谈、组织交易、中标公示、中标通知、合同备案、交易鉴证共9个环节完成。比如:今年9月初,崇文街道留义社区计划给村民发放8种中秋福利,经村民代表走访市场,询问价格行情,大约需开支48.2万元。该村经“四议两公开”决议后,村会计前来挂牌交易,窗口受理以后,通过网络及公开栏公示,征集到一家供货单位,经审核资质许可和各类福利品检验合格报告后,召集村干部、监委会主任和供货商,采用协议交易方式,现场经多轮讨价还价,最终以46.76万元价格成交。此次福利采购交易,节约集体资金14400元。真正做到了“干部发了清白面、群众吃了放心面”。
      定文书,明确交易档案。交易活动实行全程留痕,九个环节形成的表、册、文字、音像等文书资料,统一标准,做到“一宗一卷”,专人整理,专档存放。
      通过今年以来的不断探索,孝义市农村集体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壮大,农村“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有力保障了农村集体和群众利益,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干部清白,群众明白。交易全程干部和群众代表充分参与,减少了以往少数干部个人说了算、一言堂等现象,消除了群众顾虑,还了干部清白。

      公平合理,公开透明。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广泛参与,阳光透明,无形中化解了农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
      权益维护,保值增值。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百姓权益得到维护,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
      增收节支,市场配置。村集体收入
增长了,老百姓收入也增加了,相信集体,拥护集体,发展生产生活的信心更足了。
      下一步,孝义将进一步健全平台管理体系,强化规范运行监管,努力蹚出一条规范出效益、监督促发展、服务为振兴的“三资”管理新路子,着力打造“省内标杆、国内领先”交易市场。(中共孝义市委组织部)

文水县

山西•吕梁

文水县:优化整合强治理 蹄疾步稳促改革

文水县

伍、提能力、建网格、促发展、强阵地、树新风6项重点任务,建立定期分析研判、领导干部包联、清单报告公示、监督举报、考核评比、落实乡村干部待遇报酬6项制度。将省定的70项指标已经分解到29个县直部门,对照乡镇层面的39项、村级30项、社区14项指标,分别列出了乡村(社区)任务清单。乡村两级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查找问题,梳理了达标巩固清单和问题整改清单。截至6月底,县乡、党组织共查找问题1209个,已整改313个。
      专项行动开展近4个月以来,文水县委强化统筹,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调度推进会、任务分析会,深入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压实责任, 创新举措,持续稳步推进各项重点

迎接二十大  扬帆向未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各乡镇书记、组织委员、县直重点部门负责人和重点村党组织书记等70余人观摩了12个乡镇机关和12个村的创新举措、实践做法、典型经验,对照清单展示基层党建资料档案。每个观摩点都在破题攻坚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特色做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呈现出整体推进见实效、重点突破有亮点的良好态势。中期观摩评比活动以现场打分的形式,分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并兑现奖励,将评比结果及时通报,进一步激发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顽强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评促干”,进一步将专项行动落深落细落实。
      构建包联体系,展示党员先锋模范风采。县级领导干部包联乡镇,延伸包联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社会治理重点村等,每人联系不少于5户群众,每月至少2次到村入户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乡镇干部包联村,延伸包联网格,每人联系不少于10户群众,每周到村工作不少于2天,每月至少入户1次。

     “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吕梁市按照山西省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总体安排,集中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坚持“试点先行、尖兵推进”思路,确定10项重点任务,推动14项重点任务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落地落实。 文水县领题“探索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和“探索村改居工作”后,坚持边推进、边总结、边推广,全面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管理水平。
夯实基层治理基石 优化能力建强队伍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3月31日,文水县召开动员暨培训会,严格落实省市任务要求,形成“6+6”工作体系,即聚焦抓队

任务。
      积极跟进调度,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工作。建立分级分层调度机制,4月份以来,组织专项办和各工作专班在县级层面开展调度20余次。通过调度,动态把握工作进度,一周一报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主动“把脉问诊”“对症开方”,定期形成对策报告。分层调度的同时,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把上级政策宣讲到一线,把基层情况掌握在一线,把不足问题解决在一线,为高质量推进专项行动把好方向、补齐弱项、提升质量。
      采用“1+4”模式,推行“五字决”进行巡回指导。“1+4”,即县直部门1个指导组、乡镇4个指导组。“五字决”,即“讲”“听”“看”“报”“研”。6月,4个巡回指导组深入12个乡镇,通过调研座谈、现场调度等方式,聚焦查找和梳理问题方式相对单一和乡村两级干部查找问题不深入、不具体,质量不高等问题,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
     现场观摩激励,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作为庆祝“七一”系列活动之一,组织

企事业单位、林田路井、矿产资源、森林河流、山川沟壑等风险隐患点全部纳入网格治理事项,特别是结合文水实际,把打击整治私屠滥宰、制假售假、违法占地等问题乱象纳入治理事项,实现了全要素“一网通管”。
     建立“五级微信矩阵”。目前,已建立6411个微信群,基本形成了“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网格化党建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小网格”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大排查“敲门行动”等工作中发挥了“大作用”。如,私评社区充分发挥五级微信矩阵作用,举行“说事议事”大会,就富康小区楼道楼体美化、水电暖的使用问题进行了沟通,听取了各单元住户代表意见。会议最终商定了富康小区水电暖改造升级方案,并在保证安全、保证质量、保证不从中取得利润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安装。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治,百姓安。乡村治理在整个基层治理体系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头戏。
     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从2021年6月开始,文水县在吕梁率先启动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以清合同、化债务、增收入为目标,建立了

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包联困难大、任务重的村,发挥领导示范带头作用。按照“应整尽整”原则,确定了5个软弱涣散村,明确县级领导包联和县直单位帮扶帮助整顿。此外,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2000多名县直单位党员根据居住地等因素就近便利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参与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敲门行动等,搭建有效平台,促进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投身“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中,展示党员先锋模范风采。
推进网格队伍建设 凝聚基层共治力量
     “好多树木结成团,一下心中太觉甜。若见人间如此样,真无烦恼度来欢。”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文水县在网格体系建设上下了“硬功夫”。
      建立三级网格体系。目前,全县划分358个网格:第一级大网格,设专职网格员358名;第二级小网格,设兼职网格员1225名;第三级微网格,设网格辅助员6411名。各村已经制作网格实景图上墙公示。推动各级网格员变身“移动探头”,发挥“吹哨”作用,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报告乡镇综合执法队进行处置。今年以来,“三级网格”受理各类有效事件15595余件,全部妥善处置,“小网格”展现了“大作为”。
      推进全科网格建设。把区域内机关、

政府赋权下放行政执法事项》。加强制度建设。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并编制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法律法规汇编》和《指导手册》。强化科技赋能。依托“雪亮工程”“天眼工程”和自然资源动态监测执法一体化平台、行政执法信息数字平台,安装监控探头2652个。加大保障力度。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明确了办公场所。配备执法记录仪13部。乡镇原有1辆执法用车,决定再调配1辆。这项改革初步实现了“五个一”,即一个主体总统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清单管权责、一套机制管运行、一个平台抓监管,成效初显。文水县已于6月底被省专项办确定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县。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打击了私屠滥宰制假售假行为,立案73件,逮捕16人,取保4人,网上追逃4人;拆除没收私屠滥宰设施设备131处,查封黑作坊41个,取缔无证无照冷库155个;拆除养殖违法占地477亩;查获成品假冒白酒及包材涉案价值2000余万元。建立肉牛落地报检、出栏检疫申报、定点屠宰、病死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实行定期强制免疫,完善县乡村防疫网络。统筹整治食品小作坊、印刷包装、快递物流等相关行业,全部纳入日常监管体系,从关键

“县主抓、乡主导、村主体”的工作机制,提出了“三查两处,提级办理”的清理办法,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范式模板,在全市做了经验交流,省委专项行动办公室(省委组织部)向全省推广。截至目前,全县清查不规范合同15705份,规范率99.9%,还有12分合同正在规范;承包租赁土地由清理前的1.5万亩增加到7.6万亩,增加6.1万亩,村均增加386亩;化解农村债务1215万,村均7.8万元;集体资产收入由清理前1233万元增加到6205.83万元,村均收入39.3万元,是清理前的5倍。通过开展“清化收”,摸清了农村集体家底、增加了农村集体收入、奠定了共同富裕基础,增强了基层党建活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锻造了基层党员干部,实现了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效果相统一。
     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组建机构队伍。乡镇设立综合执法办公室(挂综合行政执法队牌子),明确2-4名专职人员。乡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队长),武装部长和派出所所长兼任副主任(副队长)。已配备236名执法人员和43名行政辅助人员,县直单位派驻执法人员178名。建立权责清单。梳理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法定事项清单》,明确法律赋予乡镇的138项执法事项;梳理出6条《县直部门可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执法事项》和44条《县直部门拟向乡镇人民

处罚6项)。联合执法事项数量多,乡镇主要是做好“吹哨”工作,通过解读法律法规、分析典型案例、邀请相关专家现场讲授等方式,对日常联合执法中涉及的私屠滥辛、制假售假、违规占地、环境污染等执法事项进行专题培训,弄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各项要求,持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专业能力、执法水平,实现无缝衔接,确保乡镇会“吹哨”。另外,目前拟委托的执法事项6项)正在进行评估,确保能“接得住、用得好”。
      南安镇梳理了共22项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事项,作为南安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开展执法工作,其余行政给付、行政奖励等法定职能事项仍由各办公室作为日常工作事项。
一张网格连百姓 高效治理
    刘胡兰镇统筹包村领导、村“两委”干部、党员、网格员、治保员、调解员、防疫员等多种力量,建立了一套涵盖基层全部治理任务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网通管、一员多责的综合行政执法责任网格,进行每日巡逻、重点巡查、突击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在“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基础上,延伸实现“网格吹哨、乡镇报到”,全力打通执法工作

派出所、交警中队、司法所、市场所、国土所、环保所6人(2人持有行政执法证,2人持有警察证)。
      同时,抓好党建引领聚合力,成立刘胡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通过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示范作用等途径,进一步提升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南安镇一个主体总统筹,以镇人民政府为执法主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挂综合行政执法队牌子,明确镇长任执法队队长,武装部长、派出所所长任副队长,人大主席全过程监督参与。配齐配强执法队伍,根据五办设置,对照任务分工,组建了四个工作小组,由四办主任任小组组长,由熟悉业务的机关人员或站所人员任小组成员。实现派驻乡镇执法机构由乡镇统一领导、执法工作统一组织。另由执法办公室人员组建机动工作小组,针对性缓解执法专业人员不足情况。目前,共有执法证持证人员23人,执法车辆1辆,执法记录仪2台,对讲机3部,基本保障日常工作开展。5月24日,按照“查处分离”和“柔性执法”制度,开出了第一张南安镇行政处罚决定书。
一张清单管权责 深化权责
      刘胡兰镇共分为法定执法事项、委托执法事项和联合执法事项三种。法定执法事项138项,其中13项由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依法执行(其中行政强制7项、行政

    “百姓占道经营、违法建筑、扰民等身边小事造成很多矛盾,老百姓不懂法,我们以前没有执法权,现在我们可以帮老百姓解读法律,可以独立、委托、联合执法了。”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势在必行。山西省将2022年确定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吕梁按照省委要求,在全市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文水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市指示精神,积极探索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创新性开展各项执法行动,特别是该县刘胡兰镇、南安镇先行先示、领航前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基层治理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一支队伍管执法 提档加速
       刘胡兰镇积极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将党组织建设与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一体布局、同步推进,科学建立管理体系,成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队长,镇武装部长、派出所所长为副队长,共31人的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其中镇机关25人(16人持有行政执法证)

环节上斩断了制假售假的“产业链条”。今年5月以来,乡镇陆续开出“罚单”,已下达处罚决定书12件,行政强制执行1件。规范了行业管理改善了营商环境。推动职能部门和乡镇摒弃了过去“备案登记的就管、没有备案的就不管”的做法,日常监管体系覆盖了各行业各领域。在规范行业管理的同时,促进营商环境改善,助力市场主体倍增行动。截至6月底,全县市场主体净增4244户,净增率16.57%。
      依法有序推进“村改居”工作。撤销原11个社区党支部,筹备委员会正组织与原14个行政村成立社区党委,已确定人选。推动11个行政村与11个社区合署办公,14个村依法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5月份均已召开村民大会,并通过相关程序。开展清产核资量化股权工作,13个村已发放股权证,11个社区财务合并到村委,5月底完成清产核资和财务移交。坚持党建引领,城区154个小区建立网格党组织,正在筹备成立业委会(物管会)。
      旗帜火红,于今更艳;高山景行,于斯更盛。文水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继续发挥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主动找定位、理思路、强举措,向好的学、与强的比、往高处攀,在知责作为中增强底气,在担责尽责中激发锐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拼劲,托起人民幸福,点燃城市品质。(中共文水县委组织部 马智勇)

文水县:强化法治责任 力推执法改革

文水县

等攀件20余件坚决开展卫片执法,坚持消除存量、遏制增量,对下发的图斑逐处比对,坚决拆除,同时,由包村干部、土地所、村两委干部开展巡查排查,一旦发现、立马制止并恢复原貌。截至目前,已整改到位46宗,占地面积 132.7亩。
      下一步,这两个镇将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提升工作实效,坚持示范引领,定期开展与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引导执法队员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并全面完善、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等制度,确保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在法治轨道内运行全面完善档案卷宗。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坚持“一案一卷”,高标准完善包括执法文书当事人笔录、影像资料在内的纸质档案卷宗,确保所有执法工作有据可查。无缝衔接下放事项。对拟赋权下放和县直部门法定委托的行政执法事项进行梳理分类,明确责任科室、责任人,做好承接工作,扎实推进文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为文水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中共文水县委组织部)

的“最后一公里”。
一套机制管运行 成效显现
     刘胡兰镇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明确1辆公务用车为执法专用车辆,并将执法队工作经费1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努力做到执法过程亮身份示证件、讲违法依据、出执法文书,并购置执法记录仪、可移动摄像头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对暂扣物品详细登记,初步实现全程留痕、可追溯、可追责,依法执法、文明执法。通过持续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活动,刘胡兰镇的执法范围逐步扩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今年1月22日在获得省政府授权以来,执法队累计自行开展土地执法行动72次,共拆除违建90余亩。针对私屠滥宰、制假售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3次。开展行政强制执法1起,6户烧烤油烟问题予以解决,开展“敲门”行动执法3起,取缔“散乱污”企业3户。同时,开展动物强制免疫,对101509头肉牛接种炭疽疫苗,并全面启动病死动物收集处理工作,截至目前,已收集处理病死肉牛423头。
     南安镇以“首违不罚”“综合一次查”等柔性执法政策的落实避免了粗放执法等情况。今年以来,南安镇深入开展双打行动,实施打击私居滥宰和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共移交违规调运、制假售假

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找准了切入点、牵住了牛鼻子。
高位推动“开好方”
     “清化收关乎农村利益关系,问题盘根错节交织得很厉害,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矛盾问题,刚开始时,我们出了很大劲,才推动百分之十四,后来在县委书记的鼓励下找到了问题抓手。县委书记说,县委就是你坚强的后盾,努力解决问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必须全部完成。”凤城镇党委书记如是说。
       落实县委决策跟着走。凤城镇在县委领导组的领导下,由县公安局包联负责,将全镇划分为5个战区,26个战斗小组,各战区每日总结,党委每日研判,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推动,形成党委牵头抓总、战区前沿指挥、支部冲锋在前的工作局面。各村成立合同清理办公室,“三图”(机动地图斑、建设用地图斑、卫星航拍图)上墙挂图作战。村级党组织书记亲自抓,“两委”干部齐上阵,全体党员带头干,压实了责任、形成了合力。 

       作虽忙,但是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凤城镇党委书记武永强最近心情不错,干劲十足,“家底摸清了,债权债务理顺了,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村集体发展有了方向,村民越来越拥护咱。”“清化收”专项工作的圆满完成,让他干起工作来游刃有余。
      2022年3月,为壮大吕梁市农村集体经济扫清障碍,为农村长远发展攒厚家底,吕梁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清理合同、化解债务、新增地源收费为主要内容的“清化收”工作,全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而文水县在前期的2021年7月以来先行先试,率先开展农村合同清理规范工作。其中,文水县凤城镇深刻领会、迅速行动,动员部署、现场观摩、督导调度……迅速掀起了全面推进的工作热潮。
      凤城镇既有商业经济活跃的城中村和城郊村,又有矿产资源丰富、耕地条件优越的山区村和平川村,情况复杂、问题多元,过去一段时期,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利益关系叠加交织,基层治理乱象丛生,严重制约农村高质量发展。为此,凤城镇把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作为壮大集

文水县凤城镇:党建领航“清化收” 壮大经济促振兴

文水县

众的财产保护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清化收”工作,有效治理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乱象,明晰了集体资产产权归属,化解了历史债务,增加了集体收入,盘活了农村资产,维护了公平正义和群众切身利益。凤城镇全镇收回集体土地4093.93亩、67个物业管理权、青石山一座、门市及建筑18处,2021年全镇村集体资产发包上交收入4080.6万元,剔除抵顶化解债务777.6万元后,以后全镇每年村均至少可达127万元。
      完善村级管理制度。把每年的11月份定为“合同兑现月”,签订事项纳入“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增加乡镇党委、政府把关发包价格的环节,规定一年一收、动态调整,坚持“先买票再上车”,有效规避了拖欠风险。为进一步做好“清化收”后半篇文章,针对资金“如何花”的问题,按村财乡管制度,探索建立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和重大项目评审办法,积极打造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实现农村“三资”的科学高效管理,把成效落在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上。
     “乡村队伍也是革命化的队伍,经过革命斗争的洗礼之后,老百姓对党的信心倍增,坚决维护党,紧跟中央的步伐。” 
     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清化

求改变经营方式、消除环境影响的5种合同,立即终止,由发包(租赁)方无条件收回集体资源经营权。二是重新签订一批。对存在合同内容显失公平,发包主体不符,发包程序不规范,未经发包方同意私自转租给第三方以及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等5种情形的合同,通过“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程序商定修改完善后,重新签订发包(租赁)合同。三是完善补签一批。对承包地块权属尚存争议,发包价格明显低于市场行情,合同未明确承包地块、未注明地块面积或合同面积与实际面积严重不符,仅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以及合同中其他有失规范条款等5种情形的合同,依法依规补签完善。四是取消撤销一批。对存在机动地承包期限超过3年,租赁期限超过20年的2种合同,依法取消超出期限的合同约定;对发包期限未满又续订的合同,撤销续订合同。五是依法待处一批。对存在未经批准将承包(租)地块用于非农建设,未按合同约定使用承包(租)资源,损坏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或破坏土壤地力2种情形的合同,发包(租赁)方按国家2020年7月3日相关政策口径,责令限期整改、恢复原状。
健全机制“固本元”
    “开展‘清化收’工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自觉把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把群

参与,通过张贴告知书、农村“大喇叭”广播、微信电话、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组织全民议事,通过广泛调研、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对全村土地亩数、实际占有人进行公开,对规范后的合同价格进行议定并公示。把合同签订纳入“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科学民主确定合同价格和双方权利义务,同时引入竞标机制。接受群众监督,公开工作组联系方式,为26个行政村制作200余张公示牌,对村集体家底、承包(租赁)行为、合同约定事项(期限、价格、收益额)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等全部进行公示,保证合同清理公开透明,全过程展示在阳光下。
分类施策“解难题”
     “之后,我们镇没有再出现村民上诉的事件,老百姓拍手称好。”
      工作中,通过逐份审查合同,界定存在问题,针对不同情形,分类建账管理,并依据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采取五条路径全面清理“旧账”。一是终止执行一批。对存在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集体利益,恶意串通损害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不按期缴纳承包款、抢占强占集体资源,承包方不具备农业生产能力、低价取得集体资源后高价转包谋取利益,承包(租)资源经营严重污染环境且未按发包(租赁)方要

“宜儿村马某签订长期合同,并一次性低价支付承包费,本人对重新签订合同有抵触情绪,工作拒不配合,对此,我镇组织相关工作人员集中调解,讲政策、讲法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解决问题。”
      结合乡镇实际创新干。凤城镇根据办理合同的难易程度,创新提出“小事现场办理,大事集中解决,难事司法兜底”的工作思路。“小事”现场办理,针对当事人积极配合且矛盾纠纷小的合同,在村委会现场办理,与合同当事人见面,签订合同事实认定书,最后直接进入重新签订合同阶段。“大事”集中解决,针对当事人不配合、合同内容复杂、牵扯面广的,带回镇里组织律师、法官、农经、纪委工作人员集中研判、集中解决,开展面对面的调解处置。“难事”司法兜底,针对一些存在法律纠纷的合同,开展诉前调解,通过法律途径协调解决。对确实存在纠纷的合同,由村委会依法起诉至法院,通过法律程序依法解决。 
      “冀周村合同清理中收回建设用地1.8亩,通过决策程序决定对该土地租赁权进行竞拍,以每亩5000元起拍,最终以29000元成交,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了村集体收益‘最大化’。”
      发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工作中全过程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动全民

       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村改居后,坚持“一室多用”“因地制宜”原则,各村(社区)合并之后,办公场所地点在原村委会,目前已对各社区阵地进行升级改造。加大了公共服务投入,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谋、事业共兴”的新发展格局。
      目前11个社区和“村改居”的14个行政村已对涉及的集体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推进股权量化工作。并对各村的经济合作社股民认定和发放股民证工作开展了“回头看”,目前已初步形成系统性的工作指南,股权量化和审计移交工作已全部结束,股民证已发放到位。
     凤城镇合同清理过程中收回了67个物业,已成立凤城镇物业管理委员会,实行书记、镇长双组长制。各社区已成立社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社区党委书记任管委会主任,目前各小区正在积极筹备组建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 
      下一步,凤城镇将尽快督促社区与派出所户籍处对接,派出所设置专门的“村改居”户籍、身份证办理绿色通道,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村民”变“居民”身份的转变。将提高紧迫意识,尽快推动社区居民户口和身份证的办理工作,同时完善社区居民管理,待挂牌完成后强化凤城镇的社区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村的全面工作,逐步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转改衔接。将村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合二为一,重新根据社区职能进行分工。东街、南街等14个行政村也已按照依法有序、群众最大利益化、公开公平推进的原则,广泛宣传,充分酝酿讨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经各村村民代表会议表决一致同意村改居。
      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责任分工。人员统一调配,将村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合二为一,重新根据社区职能进行分工,由村支部书记兼任社区党委书记统筹管理辖区事务,原社区书记担任社区党委副书记,村支部副书记和社区副书记任党委委员,原社区班子成员和农村“两委”重新分工,全面参与村(社区)工作,建立大社区服务格局。
      重网格化管理,实现全域覆盖。按照“全域覆盖、界定清晰、便于管理、利于长远”原则,全服务区进行网格化分区管理。及时跟进建立网格党组织,选优配强网格管理员队伍。在此基础上,14个社区基本完成五级微信矩阵群建设,成立589个党小组,2626个党员中心户,做到村(社区)不漏户、每户不漏人,初步形成“村(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微网格)—党员中心户—群众”党建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微信矩阵的“全科”作用,实现网格无缝隙、全覆盖。          

    年以来,吕梁市按照山西省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总体安排,集中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文水县领题探索,凤城镇“试点先行”探索村改居工作,积极部署、合理安排,不断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和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凤城镇下辖的是农村,也属于城区,管理方面也比较有难度,村里有资产、资金、人员,管理2000余人,但是社区没有资产,没有人,管理2万余人,反差和漏洞特别大。去年开始,管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暴露了基层的治理问题,体现了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干部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基层治理工作得到逐步完善,找到了问题抓手,把村和社区的资金、人力、物力综合集中在一块。”面对当下的“村改居”工作,文水县凤城镇“改”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新路。
     稳步扎实推进,成立社区党委。按照“先改制、后改居”原则,已完成11个社区、14个城中村整合,成立了11个社区党委,党委书记负责社区和对应行政

收”工作历史跨度长,情况复杂,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树牢“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突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文水县凤城镇通过开展“清化收”工作,有效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锻炼了基层干部的执行能力,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统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筑牢了坚实基础。(中共文水县委组织部)

文水县凤城镇:打造“村改居”社区新样板

文水县

“改”出社区治理精气神

文水县

      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022年3月,借助山西省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东风,文水县铺开了“村改居”工作,并被列入吕梁市专项行动试点任务和领题名单。仅用4个月时间,便平稳有序依法完成了任务,“改”出了社区基层治理精气神。8月30日,全市推进会通报肯定了文水的试点工作。
      8月26日,凤城镇举行了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启动仪式,这是城区14个社区15万居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喜事,标志着试点任务迈出可喜步伐。至此,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居民,吹响了全面推进社区治理的冲锋号。
      凤城镇“村改居”的成功实践,背后是科学严密的组织部署和扎实可行的工作举措。
上下“一条心” 客观做决定
      万丈高楼平地起。2017年,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水平,文水县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考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和人口规模、地域性、认同感等社会构成因素,在凤城镇城区人口集中居住的韩村等14个行政村辖区内设置了文安社区等11个城市社区,探索“村居合一”和“村居分开”办公模式运行。
      社区运行4年来,居民思想稳定,全面融入城市生活,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居民群众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2019年底,根据“撤小并大、撤弱并强”的撤村并村思路,又把把靛头、马家庄等9个山区自然村并入冀周村和章多村,把桑村营并入堡子村,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公共服务能力,也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加码助了力。
      但是,凤城镇城区范围有14个行政村、11个社区,常住人口达15.1万人,

——文水县推进“村改居”试点工作纪实

区域面积2552.84公顷,党员2133人,居民小区163个,单元楼739栋2713个,商铺2511个,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社区人口大量集中,居民构成越来越复杂,原先11个社区管理范围过大,力量明显不足,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治理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不少村和社区之间边界不明、职责不清,村内既有农民,又有市民,与农村交叉管理,既容易脱管漏管,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极大地影响了社区服务质量。
      为此,2022年3月初,县领导深入这14个村、11个社区就党建引领社区工作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与镇村(社区)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居民代表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社区建设、人员分工、社会治理难题等,客观分析村、社区运行情况。最终,上下“一条心”,科学做出决定:“村改居”势在必行!推进村社合并,实现资源和服务二者优势共享。
下好“一盘棋” 组织强根基
      3月31日,文水县召开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动员暨培训会议,“村改居”正式推上工作日程。不久,这项工作被吕梁市列入试点任务。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县委、县政府决定扛起责任,聚焦“1个核心”、构建“2个体系”,啃下这块“硬骨头”。
      “1个核心”,即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村改居”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构建起县委统一领导、专班具体运行,组织、民政、住建、公安、现代农业发展、凤城镇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集中攻坚领导架构,形成多方发力、互促共进的工作格局。
      “2个体系”,即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
      首先,建起强有力的“村改居”组织体系。
      ——依照“先改制、后改居”原则,由凤城镇党委担当“村改居”主体责任,完成11个社区和对应11个城区村的整合工作,实现“组织合、办公合、人员合”。成立11个社区党委,党委书记负责社区和对应行政村的全面工作,逐渐实现农村到城市的转改衔接,将剩余的3个城区村纳入村改居计划。村社合并后,坚持“一室多用”“因地制宜”原则,原社区与村委合署办公,办公地点在原村委会。人员统一调配,将村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合二为一,重新根据社区职能进行分工,转变传统观念,由村支部书记兼任社区党委书记统筹管理辖区事务,原社区书记担任社区党委副书记,村支部副书记和社区副书记任党委委

员,原社区班子成员和农村“两委”重新分工,全面参与村、社区工作,建立社区“大党委”组织运行体系。
      ——按照“全域覆盖、界定清晰、便于管理、利于长远”原则,及时跟进建立网格党组织。选优配强网格管理员队伍,14个社区党委下设83个小区党支部,591个单元党小组。新整合后的社区共计58702户,按照常住350户为单位划分,共划分179个网格,选优配足网格员,打破了“村委管平房、社区管楼房”的不成文规定。
      ——健全完善“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五级微信矩阵组织体系。把党员、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社区治理等纳入网格管理机制,推进“一网统管”,强化社区党组织力量。做到村(社区)不漏户、每户不漏人,形成上下齐心、齐抓共管的网格化党建服务模式,突出社区和网格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微信矩阵的“全科”作用,初步实现服务群众全域覆盖,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实现网格无缝隙、全覆盖。
      其次,构建政策等要素向“村改居”汇聚的制度体系。专班担当负责、以上率下,组织部牵头,民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及凤城镇组成指导调研组,白天深入村庄走访调研,晚上加班加点研究政策,在政策制度上寻“路径”。梳理出中央、省、市的10多个顶层设计的政策文件,完善并出台了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文水县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实施方案》和《文水县“村改居”工作实施方案》等23个文件,确定了“村改居”项目书和“流程图”,制定统一的操作流程,每项工作留痕,确保“不漏环节、不减程序、不落步骤”,为推进“村改居”提供了强大政策和制度支撑,一些文件还填补了“村改居”在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等制度上的空白。
拧成“一股劲” “稳”字贯始终
      “村改居”试点专班按照“稳字当头、依法依规、尊重民意”总要求,建立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会同组织部、凤城镇、民政局、住建局、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农经)等部门定期统筹调度,深入村、社区实地查看,传导责任加压加力。通过全面排摸,掌握群众意愿、历史人文、组织队伍、风险隐患等。凤城镇制定“一村一策”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建立问题清单,实行挂图作战、挂牌销号,确保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村改居”工作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4月27日,凤城镇召开“村改居”筹备工作会议,14个村(社区)包村干部和“两委”班子成员参与。统一思想和行动,为“村改居”工作再发力。随后,14

个行政村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一时间,放眼城区的14个涉改村,处处都是“主战场”。
      凤城镇党委设立指挥部,班子成员和包村干部是“先头军”,人人分工,各司其职,一日一碰头,现场办公,直击“村改居”第一线;一周一调度,第一时间研究全局工作,在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社区党委和网格党组织是“桥头堡”,利用每月的“两日(民主议事日和组织生活日)”活动,强化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压紧压实党组织书记责任,号召全体党员紧锣密鼓参与“村改居”,网格化作战、区域化推进,拧成一股绳,挨家挨户解读政策,介绍改居带来的实惠,打消村民的“疑点”。
      依法依规、公开公平、尊重民意、稳步推进处处体现在“村改居”全过程。如在社区的命名上,原户籍村民提出“新社区还是原来的村名合适,好用好记,有归属感。”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后,14个新社区的名字还是对应14个村,管理范围还是原行政村的区域,不去搞大拆大合,更没有“截弯取直”划分。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和凤城镇等相关部门对涉改村的集体“三资”认真审核审计,对股民身份界定、折股量化、股权证发放等都进行了严格指导,切实保障村民利益不受损害。“村改居”后,原村集体所有的房屋、土地、设施设备、存款等资产,由原14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继续负责管理;原村民权益保持不变,并将享受更大范围的居家养老、社会保障、安全防范等优质社区公共服务。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到6月初,清产核资、审核审计各项工作全部完成。
社区“一家亲” 治理增效应
      7月27日,“村改居”经县政府常务会通过,随后14个社区全部挂牌。8月26日,凤城镇为社区颁发了印章,“村改居”试点任务取得实质性成果。14个新社区成立筹备委员会代行居委会职责,条件成熟后依法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阵地,也是拉近居民关系的纽带。抓住“村改居”试点任务契机,县委提出,要把活动场所建起来,把为群众办事的服务中心建起来,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主阵地。于是,专班延续原有决策,坚持边改边树典型,打造社区“示范点”。如私评村通过“清化收”走出了一条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助力集体经济增收的新路子,为社区居民谋福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社区建设了 500㎡的党群便民服务中心,包括健身广场、党史馆、村史馆、图书阅览室、休闲娱乐室等活动场所等,结合传统节日定时开展系列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积

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温馨家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韩村社区党群便民服务中心内设2厅7站13室,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舒适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社区合唱团、乒乓球队、象棋协会、太极拳协会、锣鼓队、戏曲协会等百花齐放,日均活动人数达300人,让居民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温暖。
      前不久,私评社区和韩村社区作为参选对象,被列入吕梁市“最美社区”推荐名单,抓住这些亮点向其他社区推广经验,打造党领导城市治理的坚强阵地。在示范引领下,西街社区、南关社区、岳村社区等党群便民服务中心相继改造升级,北街社区和北关社区还利用地域相连等联手打造党群便民服务中心共同使用。各社区全部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群众办事不出社区,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村改居”还在改善物业管理上注入了党建活力。落实《文水县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了《文水县示范物业企业创建标准》,出台了《文水县示范物业企业创建标准的评选办法》,成立了物业行业协会。凤城镇成立了物业管理领导小组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所属14个社区也同步成立物管会并全部建立了党组织,14个社区党委已成立83个小区党支部,号召社区居民委员会(筹备小组)、监督委员会、物业管委会、小区管委会联合行动,构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群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新社区带来新面貌,孕育新机遇。专班副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小强说:“‘村改居’后,如何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条件成熟下依法选举社区居委会班子?如何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为居民群众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精细化服务?在社区治理新模式上探索的路还很长……”
      百年梦想重擘画,伟略宏图任笔挥。“村改居”推动着城市发展进程,文水县政府计划撤销凤城镇设立凤城街道和文峪河街道,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乘着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在党建引领下,城区14个新社区和即将成立的街道正以更加年轻的姿态向未来招手……(中共文水县委组织部 马智勇) 

文水县:行至半山不停步 驻村帮扶再奋楫

文水县

      展干部驻村帮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经验,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有效制度安排。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干部驻村帮扶推进会议精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各项工作,提升驻村帮扶工作的实践能力,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多措并举、靶向施策,切实将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推动驻村帮扶工作稳步进行。
精密部署 稳抓落实
      12月8日,文水县召开全县驻村帮扶工作安排会,与会人员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干部驻村帮扶推进会议精神并强调,各乡镇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拼搏意识和争先意识,拿出勇争一流的干劲和拼劲,对各项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精准精细补齐各类工作短板,确保在考核评估中取得好成绩。对收入测算等25项重点工作逐项集中研判查漏补缺,优化工作举措,不折不扣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各项工作。
精细测评 稳步增能
      12月9日,文水县举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知识测评。全县驻村干部、村主干500余人参加测评。本次测评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关政策和应知应会知识等内容,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并特别根据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职责将测评卷分为A、B两卷。测评内容全面广泛,既是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知识学习的有效检验,更是一次集中学习的有效实践,进一步达到以考促学、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深入推进文水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此次测评分数将按照比例转换并作为第四季度考核的主要依据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
精准调度 稳促提升
      结合省市大点名工作,县驻村办每日按照一定比例抽取部分驻村干部作为样本。对他们每日在岗和工作情况开展视频或实地调度,同时在调度中了解他们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并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截至目前,已视频调度3次,实地调度2次,共调度驻村干部75人

次。通过调度进一步促进了驻村干部的工作干劲和工作自觉性,切实做到底数清、业务精、帮扶强,以赶考的心态高质量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
之深。文水县开展驻村帮扶推进的相关工作,筑牢村级工作开展的思想基础,提升了作风能力,全面激发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出宝贵经验与强大力量。(中共文水县委组织部)

汾阳市

不会种、不想种,产量跟不上的现状,我们下定决心对当时流转的500亩地进行种植。”
      “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当时只想好好做成这件事。通过合理投入、不断学习种植,2018年村集体收入20多万,那一年,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村集体有了收入之后,村两委帮助村民修自来水水管,清理长久积累的几百吨垃圾,清理债务,改变村容村貌,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2019年,古浮图村开始探索农业生产托管,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当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0多万。2020年,因为已有两年的经验,深受村民信任,该村对全村4000多亩地进行托管。由村两委牵头成立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玉米生产资料供应、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销售、秸秆还田全过程都由合作社来完成,为村民提供集“耕、种、管、收、加、贮、销”一条龙的“保姆式”全托管服务,真正实现了节本增效。
      “以前老百姓是不听集体的,因为不相信。现在进入农业生产托管,老百姓

      有三五亩地,在外打工,没时间耕种;智能农机作业效率高,小户经营,购置一整套设备划不来……当前,小农户依然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却不得不面对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托管应运而生。山西省吕梁汾阳市贾家庄镇古浮图村“田妈妈”服务田间,成为农民种地的好帮手,不仅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粗放经营的问题,还提升了农业经营效率,对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
      近年来,古浮图村80后村书记王虎成带领村两委成员掀起了“农业托管”热潮。“我们村是从2018年考虑替村民种地的,我们是纯农业农村,没有企业,没有资源,招商引资没有优势,大家都知道村集体没有收入是不行的。”
      “刚开始替老百姓种地时,两委班子成员是犹豫的,我们对地里面的事一窍不通,针对老年人身体素质不行,年轻人不

汾阳古浮图村:“妈妈式”托管铺就新型致富路

汾阳市

管后集体大量采购,买一袋种子只需要花费35元,一袋种子实际能够播撒一亩二分地,费用低,效果好。
      “除此以外,科学施肥、防虫害、无人机打药都有类似的效果,农业托管不仅能摊低种地成本,还可实现规模化的科学种地。”
      实施农业托管头一年,便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据了解,通过集中采购、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管护等措施,2021年古浮图村土地每公顷增产15%-20%;通过与粮食加工企业合作,粮食售价提高7%-10%,最终实现节本增收8000元/公顷左右。 
补齐短板,提供多元化社会化服务
     目前,全村农业托管服务面积扩展到4000多亩,涉及农户628户。过去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30万元到65万元,再到102万元逐年大幅递增,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2万元。
     依托古浮图村示范引领的带动效应,汾阳市将一块名为“汾阳市富民农业生产服务镇股份经济联合总社”的牌子,挂在了古浮图村,理事长正是王虎成。这意味着,今年他不仅要办好村里的事,全市14个乡镇(街道)的农业生产发展,也是他的工作内容。
     今年,古浮图村将种植500亩大豆

收入增加了,劳动力解放出来,年轻人都可以放心去周围酒厂上班,收入更多了。”
     汾阳本是中国传统名酒“汾酒”的产地,加之当地政府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关政策,鼓励扶持建设汾酒优质酿酒高粱基地。2020年,结合实际情况,村里最终决定搞有机酿酒高粱和玉米种植,连片种植形成订单式销售。
专业服务,推动生产经营效率提升
      古浮图村全链条开展农业生产全托管服务,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争取实现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双增长。
     “由‘田妈妈’代管耕作,每亩地只需付200多元种子、化肥、耕种的托管费用,收获后我们为农户收割并运输到家中,土地年收入由农民自己拿。土地能保证收成,人还能外出打工挣钱。” 
      古浮图村第一批“田妈妈”是村两委的全体干部,“由当时7名村干部来承担合作社全部工作,下地种田。”大伙各显其能,会种地的管种地,会开拖拉机的一开就是一个半月。与管理模式相比,更重要的是生产理念的转变,“耕种防收”整个过程,村里都采用全程机械化耕作和科学精细化管理。以种子采购为例,一般农户买一袋玉米种子4400粒,花60元,而一亩地实际播撒3800粒种子即可,散户地少,种子往往用不完,容易造成浪费;托

玉米复合种植,该模式通过创新粮食种植模式,变夏播净作玉米种植为大豆玉米间作种植,通过调整农作物的行距、株距,不减少玉米亩株数情况下,在玉米大行间加种一茬大豆,能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和不同科类、不同高度的禾本科豆科作物田间协同互补生长的优势,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稳粮增豆增产增收目标。
      随着古浮图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容村貌也有了大变化:村集体办起了幼儿园,建起了5个小广场1个大广场,村中老人时常到村民广场上健身、跳广场舞。村委会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着近年来该村旧貌换新颜的照片,村里最宽的“富民路”也正在进行高标准的平整、绿化。给村卫生室提供了氧气罐、急需和常备药品。更重要的是,村里的农业托管服务事业也在进一步做大,专业的人才、机械正在不断充实进来。
      “党员带好头,群众有奔头。选好一个人,带动一个村。”古浮图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的重要抓手,支持引导、充分调动乡、村党组织因地制宜发挥政治、组织、特色等优势,探索了特色产业、盘活资产、激发土地活力等不同发展路径,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多种模式,起到了示范引领的带动效应。(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年来,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肖家庄镇西马寨村坚持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扎实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之路。
      肖家庄镇西马寨村地处肖家庄镇西北侧,全村总面积3113亩,耕地面积2250亩,村庄占地面积356亩。设党总支1个,下设2个党支部。多年来,西马寨村始终以“经济强村”为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之路。在肖家庄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马寨村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提出以提升战斗力为导向,全面实施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选优配强班子,走“组织优强”之路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西马寨村属行政合并村,共有村民2016人。换届是事关基层治理的大事,西马寨村统一设立秘密写票处、委托投票处,要求选民当场领票、当场写票、当场投票。流动票箱7个,各流动小组均分派两名镇机关工作人员负责引导、监督投票工作公平、公正开展。各

汾阳西马寨村:党建引领促发展 美丽乡村绽新姿

汾阳市

1500吨高粱,总计储存量达6000吨。该项目目前还在前期筹备与土地申报审批阶段。
      做好“实现产业链延伸”文章。西马寨村依托山西杏花利民酒业有限公司,就地取材利用酒糟为原料,投资建设有机醋厂项目,占地20余亩,预计总投资500万元,该项目由西马寨村集体经营,通过邀请有专业技术、经验丰富的酿醋专家现场教学、实地指导,村内专人负责、统一管理、统一服务,采用纯手工酿造,无公害无添加纯天然生产,满足市场“绿色”需求。
     事非经过不知难,路须蹚出方为新。西马寨村将继续抓实工作举措,积极探索突破,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昂扬的斗志,形成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环境整治强势推进、民生共享成效明显、村内环境和谐稳定的发展态势,实现“经济强村”的发展目标。(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增加村集体收益。
      做好“发展设施农业”文章。肖家庄镇西马寨村西靠307国道连接线,交通便利,地下水资源丰富。2022年,西马寨村着手蔬菜大棚项目,新建标准化全钢架大棚100亩,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蔬菜生产。该项目由利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吸收近年来连续种植蔬菜、技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效益较好的农户入股,统一管理、统一服务。项目实施后每亩标准化全钢架大棚年产新鲜蔬菜5吨,效益达到2万元以上,比裸地增收1倍以上。此项目不仅可为城乡居民蔬菜消费提供重要保障,也提高了蔬菜产品的优质安全水平,带动了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促进了汾阳市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具有促进作用。
      做好“种、销一条龙”文章。粮食的晾晒工艺是粮食贮藏和种子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粮食储存的现状,西马寨村结合村情实际,准备建设粮食晾晒场,以西马寨村2000亩高粱示范园为依托,通过将一二三产融合和汾酒厂及山西杏花利民酒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形成从种植到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村集体可通过统一种植、统一收割、统一晾晒、统一销售的环节寻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路径。西马寨村晾晒场占地40亩,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准备建设筒仓4个,每个筒仓可存储

场。”
       摸清家底,夯实基础。西马寨村积极开展实施村级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梳理涉及土地364.5亩,摸底查找不规范合同58份,现已全部规范。
      提升环境,筑巢引凤。2021年西马寨村结合人居环境“六乱”整治,进行了全村道路提质改造、整村绿化及墙体粉刷,建立了垃圾分类收集中转站,为每户村民分发垃圾分类型垃圾桶,村“两委”成员积极入户宣传,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工作提供了环境基础,使村集体各类存量资产得到充分利用,推进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通过“清化收”,西马寨村“两委”用真招“清”出了秩序规范,“化”出了发展活力,“收”获了群众满意。 
       西马寨村积极响应国家生产托管政策的号召,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宣传工作,深入发动群众,使村内的2000多亩土地能够集中连片种植,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管理。增加了集体收入,用真心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点亮了该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瞄定市场需求,走“服务创收”之路
    西马寨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精准选择集体经济产业,创办

投票点完成投票后,密封投票箱,送到主会场投票站,公开集中清点、统计、封存。
      选好班长,能够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人才保证。西马寨村积极从致富能人、科技能手、返乡创业人员中选拔思想解放、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来实现强村富民,2021年11月西马寨村完成了“两委”换届工作,新一届村“两委”实现了年龄、学历双优化。
      2022年,西马寨村召开了第二届股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以村换届为契机,推行村党总支书记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由“两委”成员组成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组成监事会,村民变成股民,共同投身到村集体建设中。 
      当前,新班子干劲足,党员群众心气高,干群想在一起、干在一处,奋战在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一线,满怀豪情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
盘活闲置资产,走“资产经营”之路
      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乎农村的振兴发展。“西马寨村通过‘清化收’专项工作,即清理农村集体经营合同、化解村级债务风险、新增资源收入,村里的经济负担大为减轻,正谋划着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上大干一

汾阳东堡村:发挥电商优势壮大集体经济

汾阳市

态,让手机加速成为新农具、直播加速成为新农活、农民加速成为新网红、农品加速成为新网货、数据加速成为新农资,鼓励支持村内电商抱团发展,化内部竞争为村总体竞争力,一致向外拓展市场,增强销售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组织,构建赋能“新格局”
      东堡村充分发挥“中国淘宝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比较优势,深入实施“红色电商”引领乡村振兴行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电商发展作用,筹建“电商支部”,成立电商协会,不断扩大电商党组织覆盖,着力加强农村电商品牌建设,加快推进电商产业集聚,持续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推行“党建+电商”“集体+骨干”的工作模式,让东堡村党组织发展电商、党员骨干实践电商、专门场所服务电商。同时增强东堡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充分调动电商发展的积极性,有效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定向培育,建强电商“新队伍”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针对村内电商资源分散、人才紧缺、管理落后

      山西省吕梁汾阳市,很多村庄都以生产清香型白酒为主,为了缓解疫情导致的销售难题,汾阳市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弯道超车、提速增效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引领农村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如今,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已带动汾阳市的众多小微企业渐渐走出困境,逆势发展。该市杏花村镇东堡村依托白酒产业,探寻产业发展新路径,利用集体闲置房屋、土地,通过入股合作电商企业共同发展产业的有效实现形式,探索出“支部+产业+电商”模式。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7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跑出了“加速度”。
党建引领,确立产业发展“新路径”
     以酒文旅融合战略以契机,东堡村“两委”多次举行会议谋划,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以酒类销售为基础,以包装、物流等配套产业为辅助的发展路径,用集体闲置房屋为电商集中提供场所保障,建成乡村“e”站与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开设专业直播间,进一步借助汾酒品牌势能,扩容市场主体。同时,该村加快普及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兴业

的问题,东堡村将年龄以18-40周岁为主体的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等列为重点培养发展对象,选入乡村“e”站进行培训。由电商致富带头人团队进行经验分享,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围绕电商基础知识、微商购物实操、实用技能等内容,通过理论学习、操作演示和现场教学等方式讲授相关知识,定向选育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正能量“网红”主播和技术团队,努力打造一支本地电商人才队伍。
     “利用村集体100多亩的建设用地,我们将打造新的‘酒都大道’,为集体增加收入。”东堡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下一阶段,该村党支部将以全力推动农村电商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目标,大力培育农村电商“新农人”和相关企业,继续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加强规范与引导,实现农村电商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光赏花、露营野炊、郊游踏青……已成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栗家庄镇田村旅游游客的“标配”,每到节假日,田村的田间地头便呈现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昔日的小农村,正“蜕变”成游客休闲旅游的首选地。
      田村位于汾阳市西外环和青银高速沿线,距离县城1公里,幅原面积1.1平方公里。有耕地7000余亩、经济林地3400亩(大部分为汾州优质纸皮核桃)。辖区由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1100户,3170余人。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村集体收入20万元。 
      栗家庄镇田村坚持“党建引领、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通过系统谋划,建强组织等措施,解锁乡村振兴“金钥匙”。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网格体系
     近年来,田村始终坚持把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放在首位,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打造了一批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组织“带头人”。

汾阳田村:党建引领兴旅游 乡村振兴富百姓

汾阳市

总支牵头成立的汾阳市兴田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公司+集体经济+个体”入股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田村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修建古民居民宿,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现已改建3处古建风格的民居民宿,新建美食广场,带动特色餐饮服务;利用协和核桃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0余亩,提供优质接穗,全面高接改良本地核桃树,使全体果农提高经济效益。引进汾阳市忠民养殖场,流转闲置荒地24亩,发展西门塔尔种牛养殖。通过出租村内4处闲置厂房,校舍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20万元。
      田村紧邻禹门河,有发展水上乐园的优势,现已完成景区的道路基础建设2公里,引水管道1000米,太阳能路灯30余盏,沿河建成文化广场,美食广场和具有特色的村门一处,田村旅游业2年规划,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80余人,增加集体收5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
      下一步,田村将继续大胆探索、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继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开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切实带领村民共发展、谋幸福。(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济发展的模式。 
      政策引导、注入活力。今年以来,田村按照“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田村实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建设优势旅游点,已经申请立项山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政策投资1000万元,采取村级牵头开展亲子农场建设、水上乐园建设、特色美食、“黄河人家民俗”等旅游项目,并开发禹门河网红打卡地,增加集体经济10万元,进一步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
      亲子农场是村两委班子集体牵头流转土地40余亩,建设大棚,鼓励村民发展甜瓜、西红柿、蔬菜、葡萄、莓等特色种植,利用设施大棚项目实现采摘农业,创新模式,开发特色旅游资源项目,通过土地认领宠物认领等模式发展认领农场,并通过第三方运营机构,采用分红的方式,拓展客源,与教辅机构联系,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该旅游项目预计可增加集体收入 30万元。
      分类推进、增强活力。通过对各自然村的摸底调研,因地制宜,分类发展,协和堡村组有1700余亩纸皮核桃,郭家庄组连片种植晋谷21号300余亩,刘家庄组利用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红薯种植,北垣底村组、田村组发展蔬菜、露天甜瓜种植,实现了农产品的品牌化运作。
      以点带面、壮大实力。2022年,党

作触角延伸到村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街巷吹哨,部门报到”,高效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聚焦“清、化、收”,盘活集体经济
   “两委换届以后,从今年1月份以来,汾阳市委、市政府开展集体资产‘清化收’行动,针对清合同、化债务、增收入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将集体资产收回来,让集体自己‘造血’。”
      借着“清、化、收”的东风,统筹各村组力量扎实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逐户摸排、细化台账,针对排查出的问题,依法依规、分类化解、规范处置。目前,共规范清理集体机动地合同143份,涉及面积600余亩,集体建设用地180余亩,规范合同27份,盘活集体经济148万元,通过“清、化、收”,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运行,为田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壮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产业
     田村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切实抓发展、兴产业,以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不断整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项目和资金,与村集体经济项目相结合,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托区位条件、资源优势,最大程度整合资源,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探索适合本村集体经

      以“小网格”激活“大党建”。田村建立了以5个自然村的党支部书记任网格长的5个网格体系,覆盖了1100户3170人。网格员通过建立微信群、走访入户、调查访问等方式,将网格内的村民串联起来,在做好“人、地、事、物”信息采集管理的同时,宣传各项惠民政策,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整治、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坚决贯彻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定不移做实做细网格化管理工作。全面查漏补缺、落细落实,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由网格员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日常巡查工作。在各项环保工作中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管,轻微隐患现场责令整改,并在后续检查中进行复查;较大的隐患,上报相关上级部门,争取第一时间妥善解决。通过发挥好基层网格员的“耳目”作用,进一步实化环保网格监管,助力生态环境部门,合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在社会综合治理方面,网格员积极发挥“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社会综合治理效能,最大限度把矛盾防范化解在网格,化解在基层。从“六乱”整治到农用车信息登记、从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再到矛盾纠纷排查上报,网格员进一步将工

同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文化健身广场、文化园地等公益服务,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共育新风,共筑和谐。通过文化设施共享、文体队伍联建、文化活动联欢等形式,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近期,西门安上联合党委健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网格内的人、事、物、组织的基础信息和社情民意、代办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范围,形成以两家党组织为主体,党员为服务骨干,一起联动,全面覆盖党建服务管理。推进商圈市场党建覆盖。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健全完善舆情收集反馈、干部入户走访等机制。搭建公益服务平台,为空巢老人、低保、残困、军烈家属等提供细致服务。
      “联合党委强化党建工作,紧跟群众需求,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让群众最大限度满意,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联合党委的成立,使社区党建工作条块结合、资源共享、共筑共建,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设区域化党建新格局,达到共同富裕目标。

    “们来了,我们很开心,先富起来可以带动我们少走弯路,让老百姓和村集体富裕起来。以前,我们村是矛盾村、重点村、上访村,是软弱涣散组织村,我们意识到村党建缺失、党组织缺位,国家信访中心几乎排满了我们村的人。”山西省吕梁汾阳杏花村镇安上村新来的“第一书记”张书记面对村现状很是心痛地说道,多年来该村集体经济薄弱,谁来发展、怎么发展、如何激活等问题亟待破解。
      “来了,机会来了,人家给我们‘输血’,但我们要学会自己源源不断地‘造血’,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的乡村振兴。”2022年3月,汾阳市委制定出台试点方案,批准授权杏花村镇党委成立西门安上联合党委(试点),探索集体经济强村(组)带弱村、抱团式发展新路径。
      西河街道西门社区是村改居社区,通过承揽绿化工程、开发房地产等方式,集体资产累积超10亿元,具有实力强、经验足、底子厚的优势。杏花村镇安上村人口1509人,村域面积4396.7亩,其中耕地4026.7亩,建设用地370亩。2021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约11000

汾阳市:联合共建促发展 党建引领抓实效

汾阳市

余元,村集体经济较薄弱,但该村区位、土地和劳力优势明显,是杏花酒文旅项目的重点开发区之一。西门安上联合党委通过组织联合、队伍联育、资源联用、发展联促、文化联结、服务联享、治理联管、文明联创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进乡村振兴各类人才,立足打造酒文旅示范点,走好“酒文旅兴村”新型发展道路。
      党建联动,资源共享。西门-安上定期交流党建工作,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共同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产业帮扶,共谋发展。西门在杏花村镇安上村征地255亩,投资5.7亿元新建杏花汾河酒厂。在西门-安上联合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双方达成了村企共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今年10月杏花汾河酒厂投产后,年产值预计3亿元,西门集体经济年可增收4000万元;同时带动安上村发展酒糟加工、红色物业项目,可帮助安上村集体增收超200万元,解决劳动力380人。 
      兴办实事,惠及民生。西门-安上共

汾阳市:党员“微积分” 求出“最优解”

汾阳市

调度、督促指导,由组织部门牵头抓落实;镇(街道)党委负责细化完善本地积分内容,审核所属党组织评定情况,村(社区)党组织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按照“实事求是、注重业绩、群众公认、激励先进、巩固中间、提升后进”的标准,分类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台账,用制度来约束、用制度来建设、用制度来推进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
织密“微”程序,严格评审把关
      积分制考核管理以一年为一个考核周期,采取“三评两审一公开”方式进行,“三评”即党员自评、组织考评、年度民主评议;“两审”即党员每季度的日常行为积分和年度积分都须经党支部审议后,再报市直单位、镇(街道)党(工)委审定;“一公开”,即党支部要将党员每季度的日常行为得分和年度积分情况在党员大会上进行公布,并及时在公开栏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

      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吕梁汾阳市积极推行党员教育管理“微积分”,细化“微”标尺、建起“微”机制、织密“微”程序、实施“微”考核,求出基层治理“最优解”,持续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细化“微”标尺,精准有效管理
      党员积分制管理是一项持之以恒的系统性工程,为打造积分量化标准,使党员积分管理发挥实效,制定《汾阳市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将党员分为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三种类别,实行分类积分管理,强化日常教育管理,提升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水平,促进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使党员成了“主角”,党组织有了“标尺”,组织生活有了“准则”。
建起“微”机制,保障规范运行
      市委负责积分管理顶层设计、统筹

个工作日。
实施“微”考核,强化结果运用
      结合年度中心任务,将疫情防控、党员报到、红色物业等工作纳入党员积分量化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实施党员“微积分”管理,挣的是“积分”,比的是“先进”,通过动态积分展示,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定期梳理出“不合格”党员,对受到“警示”的党员准确分析定性,帮教转化,分类妥善处置,让党员与新时代党的建设“同频共振”。(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汾阳市:“星级文明户”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汾阳市

     “高兴被评为星级文明户,我们全家都感到非常光荣,这对我们来说,不只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一定会好好保持下去,同时还要努力带动身边的群众争创星级文明户,为基层治理加油添力,让文明之花遍地开……”山西省吕梁汾阳市栗家庄镇栗家庄村党员王力高兴地说。
      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汾阳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为抓手,采取“创星、评星、授星、用星”闭环工作法,着力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好转,不断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突出创星,压紧压实责任
      汾阳市举行专题会议研究,第一时

迎接二十大  扬帆向未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导、项目支持、小额贷款等方面,优先考虑星级文明户。定期组织进行慰问,对“星级文明户”中符合条件的困难户实施社会救助,树立良好导向,以文明家庭创建助推乡村振兴,全面提升全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据悉,今年汾阳市预计将评选七星级以上文明户63518户,占全市总户数的50%左右,其中十星级文明户12700户,占全市总户数的10%左右。(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间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关于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的通知》《汾阳市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管理细则(暂行)》等文件。压紧压实镇(街道)、村(社区)责任,对照标准细化任务清单,集中力量抓好各项创建任务落实,形成齐抓共管、一体推进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
突出评星,精准量化指标
      采取试点引领、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贯穿创评始终,农村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创评,村(居)民以户为单位参与创评。村级每年创评一次,镇党委、政府和街道党工委、政府定期组织创评。同时明确各镇(街道)可结合自身实际,量化细化“星级文明户”创建标准,在保证内涵的前提下,力求简单明了,突出特色。
突出授星,营造浓厚氛围
       镇(街道)、村(社区)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展板、善行义举榜、广场文化活动等形式,对授星文明户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发挥“星级文明户”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凝聚乡风文明建设强大合力。
突出用星,提升治理能力
      充分发挥星级文明户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制定激励机制,在参军入伍、技能培训、创业指

    “诉回应变快了,广场舞噪声、工地扬尘、乱倒垃圾等现象越来越少了!”在汾阳市峪道河镇居民刘琳看来,镇里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后,不文明现象减少了,道路更加干净了,综合行政执法队员的“执法蓝”成为镇上一抹亮色,让她更安心也更放心。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汾阳市峪道河镇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

汾阳市峪道河镇:“六个一”工作法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

汾阳市

一个方案管培训 
      将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业务培训纳入全镇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重点围绕执法事项讲解《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搜集相关执法文书、规范标准等作为日常学习参考资料。目前已经组织开展3次培训,有效提高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一套制度管运行
      坚持严要求抓规范,承接细化制定执法监督、举报、保密、巡查、公示、审核、会议、记录、借阅等9项工作制度;统一制作《行政检查记录表》《责令停止(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询问笔录》等48样文书,规范执法全过程文书记录,进一步提高综合行政执法效率。
一张网格管治理
      构建“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治理格局,整合21名网格长,67名网格员,746名网格联络员积极发挥信息“触角”、安全“前哨”和服务“先锋”作用,准确掌握网格基础数据,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吹哨乡镇执法。 
      截至目前,全镇开展各类执法检查200余次,联合执法22次,累计出动

严格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要求,探索“六个一”工作法,强化党建引领,统筹执法力量,优化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推动全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地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提档升级。
一支队伍管执法 
      强化党建引领,完善综合行政执法组织机构,按照“站所集合、力量集聚、管理集成、数据集中”,统筹派出所、市场监管等派驻机构组建了一支69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其中持证执法人员19人,辅助执法人员50人。领导组下设执法办公室、法制室、档案室和“7+1”执法中队。 
一个场所管阵地 
     通过充分整合办公资源,着力打造160余平方米的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科学设置执法大厅、档案室、询问室、调解室等功能室,配齐桌椅、电脑、打印机、视频监控等设施设备,高标准打造一体化执法办公场所。
一张清单管权责
     制定《峪道河镇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精准划分设定依据,全面推行清单化作业,明确每项权限名称、依据、市级指导部门等,让乡镇执法看得见、管得着、用得了,共列明执法事项104项,并在汾阳市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公开,明确权责主体。

的管理与服务机制,专人专岗,按时上班值班,为小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项目,涵盖公共设施检修及维护、公共秩序的维护、环境卫生的服务、绿化养护、临时代为保管小件物品、代收发快递、电动车充电、钥匙托管、代收牛奶、卫生服务、缴纳水电费、维护小区环境、治安服务等方方面面,切实解决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已协调解决住户反馈问题37件。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我们将持续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加快构建规范有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红色物业’点亮万家灯火,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王冠楠这样说。(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安泰苑小区实行“1+3+6+N”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群服务、志愿服务、物业服务3类服务功能,执行6项基本制度,包括专人代班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定期征询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阳光办公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同时为居民提供N项符合居民需求的品质服务,合力提升党群服务质量,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建设视频研判室,按照“严密监管、高效运作”的监管原则,对重要场所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重点部位实施全方位监控,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情况,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小区治安秩序。服务站内设有活动党支部工作室、物业办公室、志愿服务站、红色影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等功能区域,面积虽然不大,但同样是集办公议事、党群谈心、便民服务等内容于一体的多元共治的红色阵地。
治理升级,画好“圆周长”,优化“红色服务”
      “小区安装了新路灯,进出有了智能路闸,休闲椅凳焕然一新,公共停车位增加……闹心小区成了舒心小区。”谈起安泰苑小区的变化,居民小刘说:“在红色物业的推动下,许多‘急难愁盼’的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物业公司经理范志豪说:“这种方式让居民坚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能找红色物业帮助解决,打心底信任我们。”
     “红色物业”办公室建立起了相对完善

      “小范,3号楼一单元2楼过道的灯不亮了,你找人去看看。”“行,我这就安排人过去,今后有啥事尽管联系我。”安泰苑小区里,正出门倒垃圾的老党员李吉年跟安泰苑物业公司经理范志豪打了个照面,几句闲聊,党组织领办物业的特色显露了出来。
      文峰街道在市委组织部、住建局的帮助下,在安泰苑小区创新实施“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红色物业”服务模式,构建“党支部+业委会+红色物业+监事会”四位一体的治理格局,引进安泰物业有限公司,全面落实“交叉任职”“双向交流”机制,让“红色物业”成为社区管理、服务群众工作的“臂膀”,同时实现了社区管理和监督物业,保证物业各项服务落到实处,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阵地提档,拓展“圆半径” , 搭建“红色平台”
      为让红色力量更贴近居民,结合党员社区报到,将小区内党性强、有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组织起来,组建起“管得宽”志愿服务队,他们成为了小区环境巡查员、邻里关系员、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不断完善了“红色物业”多方参与联动分析处置机制,使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让“红色物业”覆盖每个楼栋,真正实现社区建设居民做主。

700余人次,200余车次,检查企业、学校、单位、商店等90余家,整改隐患42处,依法出具责令整改通知书36份、行政罚款2单2500元、治安处罚罚款1单200元、行政拘留6人、写出书面检查22份,扎实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取得明显成效。
      “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饱含着浓浓的执法为民情怀,这是改革的最大动力,也是改革的最大意义。下一步,峪道河镇“一支队伍”将全新启程,以塑造整体政府为理念,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用执法手段破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推动属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吕梁汾阳市文峰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红色物业”,通过聚焦“圆中心”、拓展“圆半径”、画好“圆周长”,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党建领航,聚焦“圆中心”,筑强“红色堡垒” 

汾阳市安泰苑:“红色物业”画好共治共享 “同心圆”

汾阳市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新冠肺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当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压力较大。7月24日,山西省吕梁市民建汾阳总支部就助力会员企业爬坡过坎,从立足当下和着眼长远角度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举行了分析座谈会。

民建汾阳总支力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汾阳市

      “我们的汾杏品牌以‘做好杏花村第二瓶美酒’为目标,希望开启全国化运营之路,赢得业界高度关注,取得积极的市场反馈。”山西新晋商酒庄集团销售总经理探思目前的营销体系,希望做强做大企业品牌。
     参会企业家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实际,围绕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消除疫情带来的影响、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加快科技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交流发言。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民建汾阳总支部主委对会员企业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问诊把脉,提出了意见建议,为会员企业的升级发展拓宽了思路。 
      当日,民建汾阳总支部还实地参观了会员企业经营情况。山西新晋商酒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传承融汇晋商文化与杏花村清香型白酒品牌资源,形成集白酒酿造、储藏、成装、销售、私人储酒、个性化产品定制、酒文化交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2018年,伴随着杏花村的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新晋商酒庄投资新建了新晋商(国际)酒庄项目,预计明年全部投产运营。贝优家月子会所位于贾家庄裕和花园酒店,是为母婴量身打造的休养圣地。以月子护理为核心,集孕前调理、产后修复、婴儿游泳、母婴用品销售于一体,打造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民建汾阳总支部前身为民建汾阳县支部,成立于1987年8月20日,目前民建汾阳总支共下设四个支部,会员143名,是吕梁市最大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民建汾阳总支在民建吕梁市委和中共汾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共汾阳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会员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汾阳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获得民建山西省委“杰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获得民建中央“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根据民建的特点和优势,此次座谈会邀请十余家会员企业共商民营经济和民企新发展,希望通过与会员企业面对面的交流,充分了解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 
      现场讨论中,民建会员企业针对经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踊跃发言,并提出合理建议。“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全科民营医院资金短缺,民营医院的处境更为艰难,需尽快找到抓手,突破难关。”汾阳市政协委员、汾阳市安康医院院长提出。 
     “我是做农副产品的,销售以原料为主,整体来看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价格体系,流程不足,没有团队。”刚刚起步的小作坊,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把装备补齐。 

      民建汾阳总支部始终关心会员企业的发展状况,通过此次活动,将收集汇总有关意见建议,认真梳理,根据民营经济发展需要与企业诉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研讨解决方案,进一步推进支持政策的落实,促进汾阳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民建汾阳总支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推动贾家庄镇高质量发展,统筹整合协调基层治理各方面资源要素力量,切实解决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治理长效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发挥“银发网格员”的力量,山西省吕梁汾阳市贾家庄镇于8月4日举行了“银发网格员”聘任仪式。
一颗红心,不忘初心跟党走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鲜红党旗育使命,庄严誓词铸党性。全体镇村干部及聘任的“银发网格员”面对党旗,庄重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再一次对党作出了庄严的承诺,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深情表达着党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共

贾家庄镇“银发先锋”助力乡村基层治理

汾阳市

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仰。
一次讲话,牢记使命显担当
      贾家庄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静代表贾家庄镇党委、政府向各位“银发网格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并提出三点希望和建议。
      一是带头做永葆初心的践行者。发挥“政治强、觉悟高、党性好”的政治优势,教育引导和感染影响年轻干部奋发有为,积极开展监督,为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氛围贡献力量,积极参与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来,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就在身边。 
      二是带头做网格治理的示范者。发挥“资历深、阅历多、见识广”的经验优势,担当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直接力量,帮助镇党委、政府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采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做好各项工作,赢得群众信任,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在网格治理中带来的幸福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认可度。 
       三是带头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发挥“威望高、影响广、受尊敬”的威望优势,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和文明乡村创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贾家庄镇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幸福贾家庄再作新贡献。
一次聘任,凝心聚力汇人心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各包村干部为“银发网格员”颁发聘书,并代表镇党委、政府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做好老干部工作,始终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满腔热情地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同时通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建好“银发网格员”阵地,为其发挥作用提供新的平台,把“银发网格员”打造成为贾家庄镇基层治理的新标杆。(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近日,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举行签约仪式,成功签约包括酒类酿造、包装、仓储、配套设施建设在内的7个白酒产业重点项目,并开工建设了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2#立体库成品物流中心项目。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近年来,汾阳市瞄准打造中国清香白酒核心产区目标,紧跟中央、省、吕梁市的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白酒全产业链发展,全方位推动汾阳高质量发展。

汾阳市:奋力开创白酒产业发展新局面

汾阳市

2021年,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吕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此次签约仪式上,该市又成功签约年产5万吨白酒技改、酿酒及包装车间改造、年产6000万件包装彩印、晋裕白酒文化园、陶缸生产等7个重点项目,对汾阳市延伸白酒产业链、推动酒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开工的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2#立体库成品物流中心项目位于汾酒保健酒园区,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投资约1亿元,设有18000余个仓位,建成后可增加100万箱成品酒的仓储能力。
      白酒是汾阳的支柱产业,贡献了全市50%的GDP、70%的税收、40%的就业岗位。汾阳转型发展态势强劲,综合实力稳步增强,特别是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能耗“双控”约束趋紧、限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的背景下,做优做强白酒产业是汾阳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
据悉,下一步,汾阳市将严格执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模式,确保将签约项目打造成为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同时,进一步抢抓机遇,打通思想通道,找准发展出路,积极谋“出圈”,主动抢“C位”,持续做强产业特色,放大产业优势,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汾阳:造中国酒魂 品文化之根

汾阳市

      捧美酒邀四海,初秋时节又逢君。8月19日,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在山西省吕梁汾阳市中国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开幕。各类酒行业协会代表、名酒企业、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云集山西汾阳,共话酒业发展。
      近年来,汾阳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汾阳市先后被评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最佳酒文化和美食文化旅游城市、中国厨师之乡、中国焊接空心钢球网架生产加工基地、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全国健康促进市、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省级平安县等。
     吕梁借助“杏花村酒博会”这一舞台,按照“以酒为基、以旅为纲、酒旅融合、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做大酒产业,力争到“十四五”末,白酒产能达到60万吨,产量达到50万千升,产值突破5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实现酒融合,全方位推动酒文旅产业形态融合、业态协同,打造世界知名的酒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再现“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意画卷;深化酒合作,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交流,把“杏花村酒博会”办成思想碰撞、文化狂欢、产业共赢的盛会,进一步扩大吕梁清香白酒的国际影响力。
      汾阳是中国清香白酒的故乡,为了推动中国清香白酒走向世界,让世界酒业融入中国,促进世界酒业相互合作交流,2017-2020年,汾阳成功承办四届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第20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和中博会吕梁分会场“中国·杏花村白酒产业博览会”,荣获“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吕梁产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汾阳产区”等荣誉称号。历届酒博会,累计1990家企业参展,室内外展览面积116620平米,设立国际标准展位585个,展出酒品种类6600余种,参观人数69.5万人,现场零售额2.5亿元。
      从今年起,“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提档升级为“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以“遥指杏花·醉美吕梁”为主题,是集经济、科技、收藏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博览会,以酒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展会。本届“杏花村酒博会”由A馆名酒馆、B馆国际馆、C馆山西特色白酒、装备、包装包材馆、D馆中

国菜艺术节特色展区4大展馆组成,将开展酒类展览展示、汾酒之夜、产业对话、白酒评选、云上酒博会、老酒回家、时间的味道、酒旅互动、招商引资等系列活动,展示中国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的优势和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吕
梁作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的影响力。
      中国酒业从来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保守的,而是先进的。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的举办,正是中国酒业全球观、未来观、合作观的体现。

汾阳市:多彩实践活动 传递文明新风

汾阳市

      播新思想 引领新风尚。6月27日,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月活动启动,进一步拓展汾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不断提质扩面、提档升级。
     为进一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汾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于7月份在全市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月”活动,此次活动从6月27日起到7月底,为期一个月,活动截止后转入常态化工作。活动形式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建设为出发点,以能够承载文明实践各项工作任务为目标,因地制宜拓展各项工作内容,进一步查缺补漏,实现阵地建设全覆盖。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合作、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性活动,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基层落地生根。活动内容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提升文明创建水准等6项内容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以“1+20+N”志愿服务队模式运行,进一步实现志愿服务高效化、精准化,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
      汾阳市委书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李正奎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站位、深入推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统筹做好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提升文明创建水准等工作,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思想宣传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真抓实做、注重实效。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月活动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农村整体精神面貌;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引导志愿者有序参与基层治理;与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这一主线结合起来,多层次、多角度宣传阐释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以人们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理论学习、文明培育更接地气;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组织专业志愿服务队伍,面对面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让更多的人从志愿服务活动中受益,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成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要强化保障、创新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各级各部门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志愿者要弘扬志愿者精神,构建“党政领导带头、职能部门示范、社会力量参与、服务项目带动”的志愿服务网络,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们北关社区27年来,积极开展各项志愿活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社区将发挥全国文明村镇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精准化常态化品牌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实践更具人气、更接地气、更有底气。”
      “2014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资助贫困高中学生的助学活动,同时我们也在做敬老服务,以后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把爱心传递下去,争做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践行者、倡导者、弘扬者,继续贡献我们正能量志愿服务(队)的一份力量。”
      启动仪式上,李正奎为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的杏花村镇、南关村、北关村和复查合格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的贾家庄村、中寨村进行授牌;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市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贾永祥为20支常备志愿服务队和14个镇、街道志愿服务队授旗。杏花村镇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蓝天救援志愿服务队进行了表态发言。(汾阳市融媒体中心)

    6月30日,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校企低碳能源科研成果转换基地暨合作签约仪式在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行。现场签约汾阳市校企低碳能源科研成果转换基地合作

汾阳市:共建校企低碳能源科研成果转换基地

汾阳市

作,发挥山西省作为能源革命的排头兵的作用。
       中城乡山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强表示,将继续发挥央企政策资金、技术、平台等优势,携手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以碳中和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精准对接汾阳发展需求,积极融入当地“新能源”建设,统筹好优势资源配置,深化以低碳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抓手的全方位合作,为汾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实现央地多方共赢。(汾阳市融媒体中心)

协议,为低碳能源科研成果转换基地、校友招商引才基地揭牌,并为相关人员颁发“汾州顾问”聘书和“汾州人才”聘书。
      汾阳市校企低碳能源科研成果转换基地由汾阳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中城乡山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是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支持汾阳市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汾阳市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径图、时间表而共同建设的。通过该低碳能源科技成果转换基地建设,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协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组织低碳能源科研领域专家智库资源及专业人才,进一步推动低碳能源技术的科研成果转换工作,为汾阳市推动绿色低碳转化、清洁高效利用注入新活力,为汾阳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争当省、吕梁市能源革命排头兵再添新动能。
      汾阳市市长贾永祥指出,此次同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中城乡山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合作是推动汾阳低碳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务实之举,必将按下汾阳低碳能源产业发展“加速键”,为发展高品质清香型白酒产业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
      汾阳市市委书记李正奎指出,此次签订合作协议,不仅是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的具体行动,也是市校企三方精诚合作、实现共赢的良好开端,更是全方位推动汾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汾阳市将进一步加强对人才一往情深的期待,对招才三顾茅庐的谦卑,对引智久久为功的执着,不断完善政策支撑、加强硬件配套、创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市校企合作取得实效。李正奎表示,汾阳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将竭尽所能,为专家学者在汾阳市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在人才引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全面的要素保障;创新市校企三方人才共享模式,用好用活此次合作的挂职干部和顾问人才,加强交流合作、强化优势互补,全面拓展合作的厚度和深度。聚焦“双碳”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发展低碳产业,在“六新”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地生根,全方位推动汾阳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姜培学指出,将根据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特点、用能需求,基于充分开发利用本地可再生资源,构建绿色、低碳、安全、经济的经开区低碳能源体系,将清华大学及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先进、成熟的科研成果在汾阳市及杏花村经济开发区实现落地、转化,推进汾阳市乃至山西省的碳达峰碳中和工

“汾”才荟萃河东岸 “州”转星移欲曙天

汾阳市

      且听,唐代诗人宋之间的诗句在山间吟诵、面涅将军狄青骁勇沙场以一当千;您且看,检校太尉王嗣宗为政严明的卓绝政绩、算学大师王文素等历代先贤名震古今,油画先驱卫天霖、红色传奇“冀氏三杰”、工程院院士赵国藩、著名导演贾樟柯等业内精英驰誉中外。
      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人文气息,赋予了山西省吕梁汾阳市山川大地非凡的魅力。而对文化的渴求,对人才的尊崇,是流淌在每个汾阳儿女身上的精神血液。汾阳,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千年的文化沉淀下,尽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追随党心立自强紧跟发展摘硕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汾阳市委把“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引,取得了交口称赞的成就。
      实施人才振兴发展战略以来,市委市政府不断更新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省委、吕梁市委的人才部署要求,汇集多方智慧,将人才发展战略多方落实,在工业、农业、经济和民生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经济发展显成效联动共赢谋长远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专项行动促汾阳各业齐发展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基本的是生命健康。“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方向。汾阳市紧密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持续深化市校合作,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受疫情影响,暨南大学与汾阳开展市校合作一直只能在线上推进,重点在研究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建设贾家庄健康小镇等方面深化合作。
      汾阳市委人才办协调一线参加疫情防控,既积累了经验,又提升了实践本领。通过省校合作,全方位提升了疫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了省委安排清徐县异地隔离357名人员和吕梁市6名确诊患者救治的政治任务。同时,在出现本土病例后,综合施策、精准防控,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一系列组合拳,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省校联动合作不断进步。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汾阳全力打造全新的人才集聚“强磁场”,让人才战略引得进、育得出、留得住、用得好成为主旋律,促使更多“千里马”在汾州大地奔腾,合力打造更上一层楼的汾阳新面貌。(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长街恰副登瀛数,处处街头揭翠帘。杏花村酒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名扬华夏,汾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华名酒第一村”——杏花村,是集白酒生产、储存营销、包装彩印、饲料加工、基地种植、仓储物流、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为一体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近年来,汾阳深化校地企联动,与中交、同衡两家企业,联合清华大学共建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碳综合利用示范园区,努力打造山西乃至全国绿色低碳示范样板。汾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启动总投资25亿元的重点能源工程项目。园区建成后,将为汾阳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2021年7月,汾阳市与清华大学、中交集团提出合作开展“双碳”目标能源综合利用产学研融合发展项目的意向;同年10月签订了《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双碳”目标能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年6月,三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全面推动低碳零碳示范园区建设,联动合作下推动低碳综合利用示范园区不断发展。
工农行业促更新校企双创达共赢
      从业多年的本地商户表示,汾阳网架在全国大放异彩,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事,一晃30多年过去了,种种原因导致汾阳网架的竞争力在市场大潮中逐渐弱化。近年来,丰源网架钢结构有限公司在太原理工大学、吕梁学院等高校专家的指导下,自主研发的空心球自动化焊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弥补了国内行业领域的空白。此次合作必将掀开校市合作的崭新一页,要发挥学科优势,集中资源力量,聚焦电机驱动软件升级改造,推动网架空心球智能化焊接实现“一键操作”、由“国内领先”走向“国际领先”。汾阳网架人秉承工匠精神,带着精湛技艺、雄厚实力再次向世人宣示网架之乡的风采,为“中国制造”贡献了汾阳智慧和汾阳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山西汾都香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汾阳市委人才办的牵线搭桥,与山西农大经作所联合成立了山西汾都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科研人员,承担起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双方合作的谷子、核桃和油料作物等4个科研项目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近日,双方又签署了科研项目深化合作的协议,进一步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关系着我国粮食安全。汾阳市和山西农大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大研发力度,拓展合作领域,破解发展瓶颈,激活种业创新,打赢种业翻身仗。
民生保障强建设美好生活增福祉

汾阳:“云模式”让发展党员培训“走新”更“走心”

汾阳市

      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战士。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欲事立,须是心立。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11月24日,山西省吕梁汾阳市市直机关发展对象集中培训班开班,66名市直机关发展对象采用“自学+网训”模式,开启3天“云培训”确保疫情期间理论学习“不断线”,培训标准“不降低”,教育培训“不断档”。
从“有限资源”到“无限学习”的延伸
      紧密结合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思变应变、创新举措,将发展对象理论学习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推动疫情防控和理论学习“两手抓、两不误”。通过组建学习培训群、推送学习内容、督促学员打卡等方式,督促参训学员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有效增强培训工作的灵活性和实效性。部分参训学员在疫情防控一线在线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与思想觉悟,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从“组织入党”到“思想入党”的升华
      着眼培训目标,立足培训标准,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学习资源,按照“高质量、严标准”的要求,全面系统甄选教学视频课程。精心设计了三大专题16节课程,紧扣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光辉历程、伟大建党精神等学习内容,进一步教育引导参训学员端正入党动机、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党性修养,为发展对象顺利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奠定思想基础。
从“懵懂认识”到“干货满满”的收获
      为进一步检验学习成效,确保发展党员政治过硬、理论过硬、素质过硬,在培训课程完成之后,市直工委将进行发展对象结业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纳入发展对象党员档案,作为了解、掌握发展对象发展过程的重要依据。同时在上级党组织派人谈话环节考察了解发展对象对党的理论知识、党的百年历史经验等内容掌握程度,全面检验参训学员培训效果,达到以考带学、以学促进的目的,促进发展对象在思想觉悟、理论修养等方面进一步向共产党员的标准靠拢。
      着力解决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就要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最末端,不留空白和死角,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分散灵活的各项学习教育,为一线青年党员营造“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汾阳:“四个聚焦”推进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汾阳市

      西省汾阳市委及时安排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全市工作大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强基础,持续推动组织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汾阳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聚焦铸魂补钙,筑牢“两个维护”思想根基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网络专题学习,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讨班、读书班,培训干部700余人次。统筹开展乡村振兴、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等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班13期,培训干部2600余人次。举办核酸采样后备人员培训班,培训人员1300余人。举办汾阳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专题培训班,市、镇两级举办32期,培训党员干部12000余人次。各级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8980余次,讲党课2990余次,教育党员6.2万人次。全市共举办“党课开讲啦”641堂课程,展播优秀党课25堂。汾阳市共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11次,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干部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培育专业精神,激励广大党员群众踔厉奋发、勇毅笃行。
聚焦强基固本,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牵引,一体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清化收”,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大力上马集体经济项目,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目前,全市193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过3亿元,每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平均155万元,为去年全年的3.3倍。围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乡村振兴、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工作,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和引领能力。全市大学生村官走访联系基层群众800多人次,帮办实事好事150余件,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起,提出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意见建议50余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20余份。选派111名党建指导员到“尚未组建党组织的、新建党组织的、联合组建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基础薄弱的、被评为示范党组织的”五类“两新组织”开展党建指导工作。
聚焦事业需要,持续建强高素质干部队伍
      事业发展关键在干部。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多渠道了解,全方位掌握识别干部。坚持政治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落实政治素质考察考核办法,推进政治建设考察常态化、全覆盖。探索建立《关于进一步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对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通过建立选调生学习小组、明确联系培养,安排到疫情防控专班、乡村振兴等吃劲岗位锻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考核重点设置考核指标,研究制定全市《年度

目标责任考核方案》。大力营造以结果论英雄的考核氛围,对40名2019-2021年度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干部记三等功、331名2021年度考核优秀干部进行嘉奖。
聚焦第一资源,全力打造近悦远来人才高地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市委统一领导,市委书记带头抓,组织部门统筹抓,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全市“一盘棋”工作格局。建立市委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和优秀人才机制,结对联系服务专家学者48名,组织座谈会、建议征询会、上门慰问等活动,解决人才创新创业困难问题13个。
      开展教育兴市、健康吕梁、青年人才储备和乡村人才振兴四大专项引才行动,柔性引进中科院院士姜培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旭东等48名“汾州顾问”和中城乡山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白炎秀、闫冠龙等2名“汾州人才”。
      围绕酒文旅融合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等领域,主动对接、快速推进,全口径推进深化省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目前已与省内外高校签订协议35项,建成基地58个。人民网、新华网、山西日报、吕梁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人才先进事迹20余人次,发布人才信息26篇,营造爱才惜才、引才聚才的浓厚氛围。(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新盛泉”核桃示范基地创省级特色产业

汾阳市

      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新盛泉村党总支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抢抓发展机遇,用足用好政策,积极开展“礼品二号”核桃示范基地建设,努力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不断增强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持续引领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峪道河镇新盛泉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西北8公里处,全村397户1037人,全村耕地、林地面积共5200余亩,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核桃和谷子是两大主要种植作物。新盛泉村设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2个,党员59人。2022年,先后获得“汾阳市五好文明村”“五好关工委”“五个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村集体经济达到60万元。
党建引领,脚踏实地做好前期工作

      为了确保党建统筹引领,充分发挥党员专班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组织的影响号召力延伸至建设一线,新盛泉村“两委”班子成员联合村民代表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专班,由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组织能力突出的党总支书记武治国担任项目推进总负责人,“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分区负责项目宣传引导、答疑解惑、进度推进、统计数据等工作,确保程序有人抓、问题有人管、工作有人促,为项目平稳落地打下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礼品二号”核桃示范基地,切实起到增产、增质、增收的目的,村“两委”积极组织村民代表开展广泛讨论,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形成示范基地建设初稿,同时深入各家各户走访、核实真实种植亩数,统计各方数据,最终在2022年初提交了《汾阳市峪道河镇新盛泉村“礼品二号”核桃示范基地项目实施方案》,经过评审,该方案成为示范基地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深入基层,全面开展建设工作
      新盛泉村位于汾阳市西北边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总土地面积9617亩,其中核桃经济林面积4000亩,村民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其中核桃产业和谷子产业为两大主导产业,产业优势明显;本村村民一般都是在省内务工,主要以修剪核桃树及各种果树为主,技术优势明显;在沟通示范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村民热情高涨,群众基础优势明显。总体来说,在新盛泉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
      为深入推进“礼品二号”核桃示范基地项目落地,新盛泉村一方面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公示、微信群交流等多种手段积极宣传关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文件、会议精神;另一方面,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工作,组织“四议两公开”,依法对项目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程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保障村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组织林业局有关专家和“乡土专家”为项目和相关工作人员及村民进行技术培训,保障后续种植、养护工作顺利进行。
      目前。新盛泉村已对3100亩“礼品二号”核桃树采用无人机技术喷打农药、夏剪、秋剪、涂白等工作全部完成。针对15-20年生的结果树,因其已形成牢固而又稳定的骨架,修剪以调节光照和培养结果枝组为主,针对4-15年的核桃树则以培养树形、平衡树势为主。同时,对30亩品质较差的核桃树进行嫁接换优工作,优化品种以带动产量增加。
扎实推进,扩大产业优势
      新盛泉村党总支积极与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将“礼品二

号”核桃示范项目列入“筒易肥水一体化施肥科研推广示范”范畴,选取了新盛泉村具有代表性的六块(共五十余亩)“礼品二号”地块进行科研探索,主要是针对种植地区无灌溉条件,水肥管理条件差,无法完全满足品种栽培要求,导致树体衰弱、青果果个无法达到市场要求的实际问题,依托研究所核桃课题组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的“应用于旱垣地核桃园的栽培方法”技术,通过施肥枪夏季水肥深施技术缓解夏季缺水、缺肥对核桃生长的影响。5月27日至6月1日已进行了果实彭大期的施肥试验。七月份进行果仁生长的施肥试验,进入伏期进行补水试验等。
       同时,改变以往由农户大面积采摘青果送至销售商处由其挑选收购的方式,通过驻村工作队、村主干与客商积极联系,采取了客商在村中设置收购点+指定采摘的方式,既方便了村民售卖,也避免了因采摘的青果质量不同而造成价格偏低和浪费的情况。据统计,全村核桃经济林每亩由原来的50公斤增产到150公斤,由单纯卖干果变为以销售鲜果为主,亩均收入提高3倍以上。截至目前,全村累计销售直径50以上青皮核桃564吨,每斤收购价2元,销售额200余万元,人均收入2100余元,项目预期效果全部实现。(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

临   县

山西•吕梁

吕梁市临县:“五心”工作法打造移民社区治理新格局

临县

施党建引领、弘扬正气、贴心服务、社区治理、拓展就业“五大举措”,实现了聚人心、鼓人心、暖人心、安人心、稳人心“五心工程”,消除了可能发生的不安定因素,解决了群众期盼的难题,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子,构建了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幸福园。
党建引领聚人心
      党建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湫水柏林苑社区是临县易地扶贫搬迁最大的集中安置社区之一,针对社区居住人口杂、困难群体多、居民诉求多、无业居民多、环境脏乱、管理混乱、人心散乱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柏林苑社区党支部问计于民,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建立社区党组织“五抓”、乡镇党委“四管”共管工作机制和党员“五色”动态管理积分制度。通过深入走访调研,科学研判决策,提出了“113”党建工作思路:即突出建强社区党组织一个“引领”,围绕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后续发展一个“主题”,聚焦“精准服务居民,创建平

      地扶贫搬迁群众是一个新的特殊群体,能否“水土相服”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在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以湫水柏林苑社区区作为试点,革命老区吕梁市临县走出了一条“抓基层党,建促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区治理能力提升”的新路径,使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爆棚。
      湫水柏林苑社区是临县易地扶贫搬迁中最大的集中安置社区之一。社区建成于2019年11月,位于临县城庄镇东柏村,共建有32栋6层式1335套安置房,一次性集中安置了来自全县10个乡(镇)86个自然村的1360户4729人。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将党建引领融入基层治理各领域和全过程。湫水柏林苑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聚人心、后续扶持求发展”为宗旨,以“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为抓手,以“精准服务居民,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牢牢聚焦安居乐业、增收致富破解难题,通过实

服务摸排风险机制。协调处理家庭邻里矛盾纠纷,潜在的风险及时得到化解。
      自搬迁户入住以来,社区党支部书记带头上门排查问题,组织党员定期或不定期摸排200余人次,积极与物业公司、工队协调,妥善解决了漏水、供暖不畅、门锁不灵等大小问题150个。例如,2019年底,移民搬迁入住的第二天就遇到停水、停电,社区群众情绪极不稳定,出现聚众到县政府上访的苗头,社区党支部于凌晨发现后,积极疏导,果断处置,及时调用灶具,搭建临时食堂,免费为搬迁群众解决了吃饭问题,避免了事态恶化。党支部用贴心服务温暖了每一户居民的心,把矛盾有效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居民切身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加强综治安人心
      针对社区楼栋及人员分布状况,湫水柏林苑社区党支部积极构建社区居委会、网格长、楼长、单元长、住户“五位一体”共建共治格局,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一张大网、网中划格、按格设岗、人在岗中行、事在岗中办”模式;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加大巡逻防范的力度和密度,组织专职巡逻队伍、社区网格员、治安志愿者、楼栋长等人员开展安全、稳定、平安守护行动,构筑全覆盖、无缝隙排查整治防控网络;新建社区警务室1个,“雪亮工

安和谐社区,提升群众满意度”三个“目标”。“党建+”治理模式在诸多模式中脱颖而出,并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党风廉政建设等领域以及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逐步赢得社区居民“人心”。
弘扬正气鼓人心
      湫水柏林苑社区党支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宣传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政策,组织社区文艺爱好者成立了文艺宣传队,通过三弦书、三句半、临县伞头秧歌等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形式,不断开展党的惠民惠农政策宣传、法治德治教育,引导居民摒弃不良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意识。特别是通过开展“爱在重阳情暖社区”为主题的重阳节聚餐活动、“移民新区颂党恩,美好生活再起航”为主题的国庆文艺晚会、文明户表彰、“艺术点亮你我家园·书画摄影作品”捐赠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坚定了搬迁群众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信心,“处处讲文明,时时讲文明”蔚然成风。
贴心服务暖人心
      针对移民户来自不同乡镇、恋乡情结重、生活习惯不同、矛盾纠纷突出等情况,湫水柏林苑社区党支部全面实行“敞开式一站式服务”,推行“窗口式”办公,打好“责任感情组合牌”,全力推动群众合理诉求“最多访一次”,落实党员主动上门

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合县人社局举办了“人社政策进社区”活动和惠民生、促就业、进社区就业招聘活动,20余家用工单位和60余人初步达成用工意向;分类建立社区劳动力就业台账,全面掌握每个家庭就业需求和就业情况,有序输出劳动力150余人。设置公益岗位增加就业。用足用活光伏收益资金,合理设置公益服务岗位280个,足额提供给社区60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居民。社区还建立了就业服务动态跟踪机制,初步实现了搬迁户就业全覆盖,为群众稳得住提供了可靠保障。
      移民社区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其实,湫水柏林苑社区党支部只是临县16个移民社区党支部的一个缩影。 
      吕梁市人大副主任、中共临县县委李双会书记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临县将继续坚持以“探索完善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解决及时问题、践行亲民为民”宗旨,把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奋力在“抓党建促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能力提升”中探出一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临县路径”。(中共临县县委组织部)

程”视频监控全覆盖;深入开展社区“六乱”治理,人居环境得到大力改善;以创建“三零”社区为抓手,围绕“三治五和”一条主线,推进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实现“人人和善、家家和睦、事事和顺、乡村和美、社会和谐”五和目标。据统计,两年来社区共接待居民来电来访182起,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2件,解决群众诉求46条,协商议定社区重大事项5件,化解重大疑难问题2件。截至目前,该社区未发生一例到镇赴省市上访案件,未出现一例事故,未发生一例案件,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拓展就业稳人心
      发展后续产业增加就业。围绕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增收的目标,湫水柏林苑社区党支部规划建设了4500平方米的注塑、马达、口罩扶贫车间,引进山西宝珠山食品有限公司、山西闲味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粽子包装车间、临县鲁临同富工艺品有限公司柳条编织车间、湫水柏林苑服装加工车间,建设了50亩香菇、130亩的蔬菜大棚园区,可满足500余人就近就业。搞好技能培训鼓励务工就业。主动联系镇域企业、合作社,先后两次举办就业对接和职业技能创业培训会,培训贫困劳动力260余人次,向周边企业和合作社输出劳动力60余人。
      湫水柏林苑社区党支部深化“我为群

自查,形成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精准全面分类处理。
      行动上动真碰硬。积极协调沟通,善于化解矛盾,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妥善解决乡村两级“清化收”专项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保质保量完成好“清化收”专项工作目标任务。
      工作上压实责任。各乡镇扛牢主体责任,各包联单位在联动发力上下功夫,明确措施,合力攻坚;“清化收”专项工作指导组深入各乡镇按照“十方面”问题对各村存在的问题“过筛子”,一方面发现各类问题督促整改,另一方面了解“清化收”专项工作中干部作风情况,做好相关安排,确保“清化收”专项工作稳步提升。
     会上,临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业务骨干分别就“清化收”专项工作中清什么?怎么清?如何处理合同?兄弟县市相关优秀经验及报表的填报规范及表间逻辑进行专项培训;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就“清化收”专项工作“回头看”进行系统说明,对工作重点、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及时间节点进行强调说明。(中共临县县委组织部) 

      有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是山西省委、吕梁市委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今年以来,革命老区临县抓住有利契机,扎实有序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8月12日,临县举行“清化收”专项工作“回头看”培训推进会,运用主会场+23个乡镇分会场的方式聚焦问题、突出重点。围绕“清化收”专项工作,临县下一步的目标任务是进行系统解读和精准培训。
      思想上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清化收”专项工作,深刻理解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清化收”专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管好用好村集体资源资产,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基固本。
       措施上聚焦问题。通过“清化收”专项工作“回头看”,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对照“十方面”问题,逐村逐专班进行

临县:以“回头看”强攻“清化收”

临县

临县:“青塘粽子”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临县

张新勤介绍说,“产业园投产没几天,我们就接了北京、上海、天津、内蒙等地客户的300万只粽子订单,今年计划加工600万只粽子,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现在距端午节还有两个月时间,尽管每天加工的粽子达到6万只,但还是供不应求,通过天猫旗舰店等网络平台销售的粽子达到加工总量的30%。”
       醉美前青塘,村里“宝藏”多,魅力前青塘,发生的故事多,发展的变化多。青塘粽子吸引了中央、省市多家媒体先后以《青塘粽子名气大整村脱贫步子快》《青塘粽子的故事》《小小粽子厂脱贫大产业》为题,报道了前青塘村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粽子绿色产业,端稳了金饭碗,脱贫奔小康的事迹,让青塘粽子香飘天下,名扬四海……“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前青塘村打造成‘南有嘉兴、北有青塘’的中国北方粽子生产基地、中国特色古村落旅游胜地、山西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吕梁山上美丽宜居第一村!”说起前青塘村的发展,张新文信心满满地说。(临县新闻办)

      "子,粽子,青塘粽子……”近日,气温回暖,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安业乡前青塘村村民们包粽子、卖粽子的热情与渐热的天气一道升温。青塘粽子,香飘天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青塘粽子早已成为临县乃至吕梁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前青塘村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粽子产业,全村有粽子加工作坊102个,去年粽子年销售收入达到了5000万元,小小粽子带动一、二、三产的全面发展,村里的百亩鱼塘、水上乐园、农家乐、红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释放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前青塘村也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粽子)、山西乡村旅游示范村。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达到128万元,旅游收入达到6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10000元大关。
      今年2月,青塘粽子产业园建成投产更给发展中的青塘粽子产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个占地20000平方米、年产1000万只、产值达1亿元,集原料种植、加工、包制、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园产,标志着青塘粽子产业的发展迈向了更高阶段,让家家户户发展粽子产业的劲头更足了。“做大做强青塘粽子产业,打造青塘粽子产业园,不仅仅是前青塘村人的期盼,更是全安业人的期盼,没想到的是这个梦想和愿望这么快就实现了!”安业乡党委书记曹双龙说。
      “这个产业园把我们的粽子产业提升了一大档次,现在日加工粽子规模能达到15万只,就地解决了村里的170多名男女劳动力就业。今年全村预计可加工销售3000万只粽子,产值可突破8000万元,预计比去年可增加3000万元。”前青塘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文欣喜地说。
      “青塘粽子产业园全部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生产要求SC标准设计建造,采用传统手工包制工艺,辅以现代化先进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生产的江米、黄米、两米、无糖、杂粮八宝、山楂等6个系列粽子产品广受消费者喜爱。”青塘粽子的第八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入住青塘粽子产业园的山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在黄河岸边寻找不一样的童年

临县

      9月9日,黄河东岸的山西吕梁碛口古镇花果飘香,明星荟聚。由山西吕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电影《小小的少年》开机仪式,在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举行。吕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奇英出席仪式并宣布电影开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县县委书记李双会,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郭本敏以及电影剧组团队出席仪式。
      电影《小小的少年》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初期山西吕梁山区农村的影片,讲述了1982年夏末,生活在吕梁山里的陈小潞,直面碰到的第一件“人生大事”。生活的烦恼已不只是甜与咸的得失,还有责任与担当的矛盾。陈小潞最后以一个小小少年的机智与勇敢,解决了自己与盲人陈老九心路历程中的最大障碍。
      “吕梁是革命老区,也是一块艺术创作的宝地,家喻户晓的《吕梁英雄传》标注了吕梁文学创作新的历史高度,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传唱至今。”吕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奇英说,电影《小小的少年》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厚植家国情怀,是开展爱国主义题材主旋律电影制作的有益尝试。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人民养兵十万、牺牲一万,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吕梁精神。
     《小小的少年》凝聚了人民群众爱护国歌、捍卫国歌的思想共识,大力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该片导向正确、主题鲜明、故事生动,艺术构思成熟,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该片充分体现出在那个年代黄土高原上的农村孩子们,对于国歌的懵懂理解,对于信念的萌芽阶段的真实表达,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影片。
     《小小的少年》由吕梁市委宣传部、兴县县委宣传部、临县县委宣传部、柳林县委宣传部联合摄制。(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电影《小小的少年》开机仪式在临县碛口举行

临县:壮大牛产业 一起向前“犇”

临县

      冬时节,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郝家湾村发展的养牛场一派繁忙的景象。30多亩的开阔场地上,标准化牛棚里的牛儿正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草料,“哞哞哞”的叫声此起彼伏。
      “想致富,养牛是条好出路。”从原来的“养牛糊口”到现在的“养牛致富”,郝家湾村群众的养牛观念也发生着的变化。
      郝家湾村是临县城庄镇最为偏远的行政村,辖7个自然村,全村747户2130人,常住人口427人,总面积73平方公里,占全镇面积近四分之一。郝家湾村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全村多半面积为林区,境内有多处山泉水,常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由于自然村分散,多年来形成不少村民分散养牛的养殖产业结构。郝家湾村养出的牛不仅健康,而且品质好,有人形象地说:“郝家湾的牛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呼吸的是负氧空气。”多年来,由于偏远、人才外流、缺资金等因素,郝家湾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目前尚有监测户25户,44人。
党建引领确立发展思路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为了探索郝家湾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郝家湾片组工作人员、支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多次研究讨论,外出考察学习,探索如何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党建工作和发展产业双融合双丰收,既要发挥党建引领优势,让集体经济的家底“厚”起来,也要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最终结合村庄生态优势,确立养殖“生态牛”主导产业思路,探索出“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今年以来,城庄镇在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中,把郝家湾村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清化收”,提高治理能力水平,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改变落后局面,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因地制宜拓宽发展途径
      在临县县委组织部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郝家湾村争取到50万元壮大村集体资金后,成立了郝家湾村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在生态条件最好的刘家村组选址规划,建成占地面积30亩,可容纳300头牛的养牛场,把

农户分散养牛变为集中养牛,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防疫,统一销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该项目可带动全村80余户200余人养牛,人均增收8000多元,村集体每年可增收2万元,实现了“小资金发展了大产业”,让壮大集体经济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
打造品牌巩固发展成果
      今年,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中,郝家湾村通过实行网格员和护林员“两员”合一的做法,打造了“强化护林防火,守护绿水青山”党建品牌。针对郝家湾村林区面积大,护林防火压力大的实际情况,村党支部动员养牛户消化农田秸秆,减少群众因焚烧秸秆而带来的火情隐患。郝家湾村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群众增收有效衔接,增强了党支部“主心骨”作用,充分利用壮大村集体资金,办成了民心实事,一个养牛产业带来了多方利益联结。(中共临县县委组织部)

临县:厚植育才新高地 显露人才新光芒

临县

      的二十大报告寄语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人才工作,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擦亮“筑巢引凤”招牌,善筑“引得来”人才的“心家园”。今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秉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人才就是抓未来”理念,大力开展招才引智专项行动,共招录人才361名,积极推动“一线人才工作法”,不断筑牢人才工作“蓄水池”。
引培动态聚人才 集结“向心力”
      临县通过招才引智专项工作,招录人才361人,其中招聘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327人,教育系统引进人才16人,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引进人才18人。为推进青年人才国情研修,依托临县志愿者协会平台,动态吸纳高校人才志愿者500余名,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时间,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吸引高校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县情国情、增强政治站位。
筑巢搭台强人才 打造“聚合力”
      聚焦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富集的各大高校,积极联络、主动对接,和高校共建基地17个,深化合作,进一步推进项目落实。

      积极搭建沟通桥梁。邀请太原理工大学调研组深入临县煤矿和电力开展调研,与胜利煤焦深度洽谈,推进合作。红枣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学者和红枣产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合作开展红枣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着手编写《临县红枣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在县委常委、副县长吕鹏的牵线下,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展青柠商学院“乡村人才振兴项目”,成立晋商继创者联合会、建立创业园,发布“乡村智兴”小程序,并举办培训班。
      坚持科技成果转化。临县驻地农业企业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签订了科研项目合作协议书,就食用菌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加强实习实训。邀请临县籍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双博士刘超在留守儿童全托管爱心学校和临泉镇柏树沟九年制学校开展“山里娃的奋斗进行时”励志讲座,进一步拓宽学生眼界、增长见识、激发热情。
深化保障留人才 保证“续航力”
      组织保障,人才工作有高度。根据工作实际,临县及时调整充实县委人才工作领导组,党委抓总、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构建起人才工作“一盘棋”格局。先后制定了《2022年校地合作“12大基地”建设工作要点》《临县科技研发人员倍增计划行动方案》《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举措、压实责任、推动工作。
      投入保障,人才工作有力度。加大人才公寓投入力度,综合考虑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交通便利等问题,确定了人才公寓96套,预计2023年前半年完工。并确定了24套廉租房作为过渡用房,解决后顾之忧;加大财政投入,向县委县政府申请专项人才经费,为开展各项人才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情感保障,人才工作有温度。在春节、端午等重要假期、疫情反复的关键节点,对人才进行慰问,发放疫情防控春风包及慰问金。为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县政务服务大厅、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人才服务专门窗口,集中受理人才业务,推动人才政策落地见效。依托太原市临县商会,在商会所在地太原市迎泽西大街千峰南路建设了人才驿站,为临县人才提供家的服务。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吕梁市临县将始终秉承一往情深的期待,三顾茅庐的谦卑,久久为功的执着,坚定的识才、爱才、敬才之心,走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之路。(中共临县县委组织部)

学思践悟助成长 彰显临县新担当

临县

      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学习培训是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好的培训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水平、增强业务能力,促进干部队伍提升工作效能。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以“务实、管用”为原则,制定出台《2022年度党员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包含8个专题96期培训,覆盖了各级各类干部。通过明确培训任务、规范培训程序、压实培训责任,统筹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5步走,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绘出“线路图”,着力解决部分人员政策不了解、业务不精通、工作不会干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的基层治理能力,全方位助推乡村振兴。
      临县县委、县政府坚持问题导向、
实践导向,为基层干部量身打造2个培训专题即基层治理实战能力提升培训专题和乡村振兴能力素质铸造培训专题,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分期次分类别地开展,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纵向贯通,组织、人事、财政、业务等部门横向联动。
市级示范训
      临县积极参加市委组织部联合市乡村振兴局举办的全市乡村振兴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共参训2229人。
县级集中训
      县委组织部牵头举办5个培训班,从村(社区)“两委”主干、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基层干部、中青年干部等乡村振兴一线工作人员入手,分层分类掌握学员培训需求,分期分批开设专题培训,使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治理能力得到提升,有效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部门行业训
      县委组织部及乡村振兴政策培训重点单位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召开的专题工

作视频调度会后,明确要求各单位结合职能抓好本系统本行业的业务培训,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乡镇兜底训
      各乡镇全部建立周二例会制度,既是工作部署会、也是业务培训班,灵活运用同步课堂、视频课程、网络平台等资源,开展规模小、形式活的“微培训”;发放“口袋书”及“应知应会”等资料,让学员随时看、随时训,进一步促进教育培训精准化、常态化、实用化。
      干部培训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基础性工作,下一步,临县在全面开展干部培训中,将主动研究谋划,加强引导指导,努力为干部培训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造就一批优秀干部,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共临县县委组织部)

临县到村选调生走出青春征途的永恒序章

临县

      政之要,首在用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党的二十大强调,“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
      强化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充分激发青年人才活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要求。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县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组织部关于选调生培养管理相关要求,不断加强选调生队伍建设,精心培育、精准历练、精细管理,为选调生成长成才搭台引路、蓄力赋能。临县2020年选调生自到村任职以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积极作为,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
刘家会镇 郝婧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回望从前,刚到村委时,村里基本情况我都不了解,面对村民上门咨询办事听不懂、问不会,学会方言是我需要掌握的第一课,多听、多学、多说,多寻找能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多用笔记本记下不明白的话、多一字一句模仿发音,熟能生巧,渐渐让身上沾满“泥土味”。

     积极参与村内工作,了解当地习俗,熟悉村与村民之间的关系,身体力行参加疫情防控,与村干部一起,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掌握了与群众打交道的技巧。
曲峪镇 白毅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两年多来,我始终铭记选调生初任培训会上“从严自律、自我加压,充分发挥新时代青年优秀品质,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提升能力”的工作要求。深入农村参与换届选举、入户走访、危房排查、疫情防控、现场调解等工作,两年的经历如同发生在昨天让我难忘。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我的足迹、汗水和泪水,也让我变得更加坚毅、成熟和稳重。这里对我来说已经不仅是一个村庄,更是我奋斗两年的战场,是期盼它发展的另一片故乡。
湍水头镇 吕二涛
      经历基层百炼方知百姓实情,两年的基层打磨,让我系好了工作的第一粒扣子。从在“拉家常、问冷暖”中走进群众心里,在群众的吐槽中发现他们的“所忧所盼”,到“心贴心,面对面”切实解决群众问题,一帧帧亦苦亦甜,都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光景。抗疫情、清化收、换届选举、保安全、问民需、振兴乡村、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让我从迷茫到坚定,从陌生到熟悉,从问号到前进。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我将在实践锻炼中“蹲苗壮骨”,力求“不虚此行”,用踏实付出和辛勤汗水书写选调生的忠诚信仰。
兔坂镇 王雅枝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驻村生活已接近尾声,乔家坪村既是我的战场,也是我的学堂,两年来,我学农村话,叩开村民的心门,向“老乡镇”学习乡村治理经验;坚持以做为实,入户走访,深入调研,做实移风易俗、做优两委换届、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做细新冠疫情等重点工作,协助做好党费收缴、打扫环境卫生、组织开展活动、整理和完善资料等日常村务工作,基层工作虽偶有艰难,但我脚踏着乡村的黄土地笃定前行,用坚定诠释青春担当,以实干展现新时代“选调生”的风采。
玉坪乡 霍思彤
      两年的时间,我从一名稚嫩的大学生转变为一名“泼辣”的基层干部。犹记得村两委换届时,正值寒冬,因身体原因,也为了取暖,我背了一个大大的水壶保证每天饮水量,忙碌奔波的换届工

作圆满完成后,我也被村民亲切称为“背着大水壶的姑娘”。我学会了在入户走访中倾听群众的真实感想,了解群众的需求。在一次次走访中,我深切体会到困难群众生活的不易,为患癌老人的病痛与境遇垂泪,也感动于群众得知我们没吃饭而递上的饼干……凡此种种,都让我感受到驻村的意义,脚沾泥土,服务群众,驻村绝不只是“到此一游”,干群联系永不会断。
安家庄乡 王华慧
      两年的驻村生活已接近尾声,付出的是一滴滴汗水,收获的是老百姓一颗颗的真心。这两年工作中,我积极依靠基层组织,充分发动群众,把党建工作重心下移,把上级党委安排的任务落到实处,尽力争取项目,配合上级职能部门,为村民修河坝,修广场,发展林下经济种药材,红枣、核桃提质增效,修补乡村路,硬化田间路,修建日间照料中心,绿化村庄,种植花椒树经济林,修广播等以党建引领为群众服务。我始终秉持初心,审慎笃行,在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
      从繁华都市仰望星空,到田间地头脚踏实地,临县到村任职选调生上接政策,下懂方言,他们在基层挥洒青春与汗水,收获成长、实现蜕变、践行初心,用实际行动为临县乡村振兴发展注入青春力量。(中共临县县委组织部)

临县数智化“耕耘者”

临县

      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等要求,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乡村治理骨干专题培训班“耕耘者振兴计划”开班,来自临县县直部门、乡镇和村的60名学员干部参加了培训。
      农业农村部与腾讯合作组织实施“耕耘者振兴计划”,提升乡村治理骨干人才

——山西省首个“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治理骨干专题培训班在临县开讲

的治理能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能力。临县县委以党建引领、治理有效为主线串联,把理论学习与案例深度剖析相结合,通过授课老师、教练的引导,促使学员通过沉浸式参与,思考得出结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精准施策 确保培训有高度
      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临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健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本次培训水平高、模式新、师资强、方式先进,要认真学习思考,学懂弄通、学深学透,切实把这次培训所学,用到实际工作中;要端正学习态度。从严要求自己,以工作水平是否提高,工作方法是否得到改进为目的,提升自身素养,推进临县乡村治理;要严守培训纪律。要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培训班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培训老师们的安排,塑造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临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吕鹏指出,此次培训强调实战性,与之前参加的大多数培训都不一样,要求六人一组,坐在一起,因此有很多互动的环节。通过培训掌握数字化的治理工具——“为村耕耘者”小程序。此次培训具有竞争性、淘汰性和奖励性,60名学员要参加层层的淘汰,学员总学分结合小组路演得分进行排名,选拔优秀学员进入下一阶段。
精准讲解 确保培训有深度
      腾讯“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治理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山西省首次开班,临县将采用“视频网课+专题讲座+主题讨论+路演展示”的方式,使培训“施之有序、行之有效”。开班“第一课”播放了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走乡村善治之路”为题的授课视频,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解读了政策、拓展了思维。
精准服务 确保培训有温度
      为参训学员准备了“学习大礼包”,设立小组化教学,常态化设置问答互动环节,让老师走下讲台,让学员登上讲台,提升培训的开放性和亲和力。通过此次培训和考核,学员们将对乡村治理工作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掌握,助力临县乡村振兴工作扎实开展。(中共临县县委组织部)

岚   县

山西•吕梁

岚县:党员积分管理“积”发新活力

岚县

管理,推行“445”工作法,即:4类党员、4项赋分、5步评定,实行一月一申报,一季度一评定,一年一周期,让党员“靠行动积分,凭积分说话”,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为民服务的热情。
      村党组织管理的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依据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将党员划分为 A、B、C、D 四个类别进行积分制管理。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村民小组长等党员为A 类;在本村辖区内生活,有履职能力的无职党员为B类;长期外出流动党员为C类;因年老体弱、身体残疾、丧失部分能力且能表达本人意愿的党员为D类。
     “网格化管理将党员都纳入积分管理制度中,按我们的标准,给老百姓做实事,每月做1件小事就能得到2分,评一个县级优秀可以得4分。”石桥村党支部李志彪书记介绍道。党员积分由基础积分、民主评议积分、贡献加分、违规扣分四部分构成。基础积分是根据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分类设定基础分,出现违反基础分扣分项的,按分值进行扣除,扣完为止,四类党员的基础积分分别为88分、80分、72分、64

      “忘昨天创业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发展的使命与担当,不负明天崛起的厚望与梦想。”三行大字赫然醒目的挂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东阳涧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文字下方昂首挺胸的党员干部大步向前。这正是当下岚县对“党员冲锋在前”的谆谆嘱托,也是岚县推动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走深走实的殷殷期盼。
     今年以来,按照吕梁市委“先行先试、尖兵推进”工作要求,岚县找准突破口,积极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新模式,在全县9个乡镇26个村中先行铺开,把党员作用成效通过具体指标量化,以激发农村党员立足实际,凝聚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和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细化分值设定,“量体裁衣”让管理由“虚”转“实”
      农村党员活动难组织、带头作用难发挥、表现难评价、服务群众难量化……这些问题是村党组织在党员管理中面临的难事。
      岚县围绕强党性、提素质、严纪律、树形象,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群众公认、务求简便易行,全面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

厕、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使党员良好形象得到全面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用数据说话,评议结果一目了然。各村委为每名共产党员发《党员证》、挂“共产党员户”牌,发放《党员积分管理服务卡》,一人一档、一事一记,及时、准确记录党员服务情况,并作为量化考评的重要依据。村党组织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兑诺、主题实践活动等,积极搭建平台,设计积分项目,引导党员认领服务、展示形象,推动党员主动作为、发挥作用。村党组织对党员申报事项以及群众反映情况及时进行了解核实,认真做好记录,并在《党员积分管理服务卡》中加注意见。
强化示范引领,“比学赶超”让管理由“软”变“硬”
     践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通过推行党员积分考核管理,改变了年终评议凭人情票、凭印象考评等现象。在推行过程中,预备党员积分为90分以上的按期转正;积分70-90分的,继续培养并延期转正;积分70分以下的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挣积分,争先锋”。以乡镇为单位设立红色基金,基金主要从党建工作经

分。村党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对每名党员的季度积分情况逐一审核确认,吸收部分村民代表或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参加,乡镇包村干部到会指导并审核签字。为确保党员积分制管理科学透明,党支部通过公开栏、党员大会通报、微信群等途径进行了公开公示。
量化过程管控,“动态跟进”让管理由“静”化“动”
     “在我们石桥村,昨天下雨后马路上雨水多,党员主动清理河道。”
    “马铃薯新品种试种,党员带头去种。” 
      “在东阳涧村,女党员发现下水井盖破损,第一时间进行修缮,经研究给以加分奖励。” 
      …… 
     石桥村和东阳涧村是岚县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的试点村,现在党员带头积极推进移风易俗,主动参与制止和化解各类矛盾,积极主动对本村“三资管理”、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惠民惠农政策落实、遵纪守法情况等进行监督,积极举报破坏资源、私挖盗采、违法生产、违法占地、破坏生态、制假售假、防火风险等风险隐患,积极主动联系帮扶身边生活困难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经常走访农户倾听群众呼声,积极防控疫情,积极主动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六乱”整治、农村改

费、下拨专项党费中统筹,主要用于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奖励特别优秀、额外付出及重大立功表现党员等。各乡镇结合实际探索其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对“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党员进行奖励。“优秀”等次党员作为选拔后备干部、评先评优、组织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的优先对象。对评定为“基本合格”等次党员,开展谈心谈话给予鼓励引导。对评定为“不合格党员”的,分别给予限期改正、劝退或除名。党员违法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积分制’模式把以往只有自己知道的或者容易被遗忘的付出量化了出来,让做好事有记录有累计,激励了大家更热衷于参加志愿服务。”连续16年被评为“五好村”的东阳涧村书记笑着说。 
     在岚县,共产党员“积分制”的推行,让“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抓手,产生了显著效果。通过积分管理,激发广大党员投身美丽家园建设之中,不但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的需要,还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使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账户”更加充盈,不断为乡村振兴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中共岚县县委组织部)

联合公安、应急、市场、消防等部门开展常态化监管,构建以游览为线、服务项目为点、服务保障为面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为营造旅游沿线优美景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工作,大力实施大气、水污染防治举措,空气优良天数连年持续保持在280天以上,岚河曲立断面水质稳定达地表水三类水质。并出台了《岚县购买式造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岚县购买式造林实施方案的通知》《岚县新造林区管理管护实行购买服务实施办法》等,累计造林39万亩,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将绿化与富民深入融合,持续优化全域环境,让绿色成为岚县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同时,加强品牌宣传,利用国家级权威媒体的权威性和受众广泛的特点进行宣传推介,提高岚县形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在传统纸媒进行营销推广,不断扩大宣传辐射范围。立足优势农业资源,精心打造了“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面塑文化节和白龙山文化旅游节三大活动品牌,积极参与“二青会”圣火传递,充分运用宣传片直观形象的特点,拍摄多种体裁、不同时长和风格的宣传片,展示岚县旅游形象。此外,拍摄《土豆花开了》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并邀请阎维文老师录制歌曲《土豆花开》,全面提升岚县旅游形象。

范区创建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政府年度责任考核指标,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形成了党委统筹、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督办、部门联动、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创建格局。
      将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来抓,编制了《岚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相继印发出台《岚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岚县全域旅游发展重点建设计划(2019-2021年)》,全面构建“一环联动,两带集聚,一心为核,五区并行”旅游发展格局。同时,整合住建、交通、林业、乡村振兴等部门资金,采取校地合作、专家把脉、公开招聘、专业培训等方式,全方位挖掘旅游人才,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全域旅游品牌。
完善服务 助推全域旅游再升级
      旅游是体验经济,全域旅游引领的是旅游全过程的体验升级。该县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加大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完善旅游标识导览系统,在国道干线、城区道路、景区沿线设置旅游导引标识。开展“厕所革命”,对土豆花、白龙山等核心景区提升改造旅游厕所38座。搭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实现景区Wi-Fi全覆盖,在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岚县旅游大数据指挥中心。同时,加大对大型活动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特种装备维护保养、食品安全等安全检查,

    “里是避暑仙境养生天堂,这里有土豆花海水碧天蓝,这里是面塑之乡如梦如幻,这里有高原广袤天上云间……”一首《春和景明新岚县》,唱出了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的新风貌。岚县,这座久负盛名的革命老区、清新秀美的旅游胜地,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吸引着八方游客慕名而来,逐渐成为人气飙升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自2016年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创建县后,岚县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统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县域旅游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创建,今年6月28日通过省级初审验收,正式成为省级国家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县。
高瞻远瞩 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岚县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于2017年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旅办公室,建立了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国家全域旅游示

岚县:全域旅游迎蝶变 满城锦绣入画来

岚县

向,实现非遗保护、文化传承、就业增收的多赢,用小小面团鼓了百姓“钱袋子”。
      中国·岚县第八届“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于7月20日盛装启幕,推出游岚阳八景、品土豆美食、住民俗客栈、展特优产品、览非遗风采、观地方小戏、享激情盛夏七大活动,供游客尽情畅游玩赏……作为全域旅游典型示范,岚县延伸土豆产业链,紧紧抓住国家马铃薯主粮化重大战略机遇,连续在王家村举办中国·岚县“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开发土豆花旅游项目,打开了岚县旅游业的新局面,形成了赏、游、吃、住、购一条龙旅游服务的模式。岚县逐步把土豆花开打造成了旅游品牌,进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通过深加工,将土豆制成土豆粉、土豆粉丝、土豆醋等产品,并形成独有的土豆文化。借土豆花开旅游项目之机,从观赏土豆花到品尝土豆宴,从游览山川美景到餐饮、酒店,再到婚纱摄影、影视剧拍摄,绘就出土豆富民的新蓝图。
       如今,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岚县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产业融合更深入了。“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围绕‘一二三’战略目标,乘势而上,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步伐,打造生态建设与全域振兴的岚县样板。”该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共岚县县委宣传部)

延伸服务 做深文旅融合大文章
      全域旅游的落脚点,最终还是体现在老百姓真真切切的获得感上。岚县紧紧围绕“融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战略目标,不断挖掘特色自然景观、厚重人文历史、红色革命遗迹和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整合土豆花海、饮马池、白龙山、面塑民俗、特色美食和八路军120师部等旅游资源,集中打造“中国土豆花风景名胜区”全域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互联网+观光农业+扶贫产业+传统文化+生态旅游”的创新融合发展之路。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赏土豆花、品土豆宴、住土豆村、买土豆醋,逛面塑街、赏面塑技艺、体验面塑制作,游红色革命遗址,学红色革命精神”的多样化旅游体验。以旅游业引领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农业+旅游”“非遗+旅游”“教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村,成为全县旅游富民的新亮点。 
     “只有把面塑这一特色产业做精了、文化沉淀做深了,才能真正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岚县面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袁建华如是说。该县充分利用面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就业促增收,借助“面塑文化艺术节”进行大力推广和传承,建成面塑一条街,以产业化和市场化为导

岚县

      订责任状,挂出作战图,吹响冲锋号。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递交了各自的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吹响了以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冲锋号。
      岚县在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有关要求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提前安排部署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工作的方案起草、资料汇编、土地图斑、媒体宣传等工作,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组织、纪检、政法、宣传、农业农村、信访、林业、水利、财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等部门参与的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7个“清化收”工作组。紧盯9项突出问题20种情形,全面排查摸清底数,采用“三查、两处、提级办理”方式,对账销号,妥善推进“清化收”工作有序开展。
      县领导率部分县直机关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及分管副职干部共35人赴文水县观摩学习,实地了解文水县开展“清化收”工作不同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就“清化收”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进行了深入交流学习,全面准确了解文水县“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工作专班+部门协同、集中调度+个案分析、专项清理+长效机制”等工作方法。在文水下曲镇北辛店村,集中观看了文水县合同清理专题片《守护好“一亩三分地”》。依据大比例图斑,详细了解“以人找地”“以地找人”的具体操作模式,并现场查看了村级档案资料,学习“两步三表”工作法,特别是针对管理机制、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等具体疑难问题,与文水县乡村干部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职责,统一了思想。
      岚县县领导深入包联乡镇,深入基层一线,指导推动“清化收”工作有效开展。县领导组统筹督导,各成员单位细化措施,合力攻坚,形成了“乡村一吹哨、部门必报到”的工作机制。引导群众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理清和盘活乡村两级资源,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推动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县委、县政府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解决,进一步

岚县:集体资产“清化收”乡村振兴新动能

完善了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工作机制,推动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督促引导各村迅速投入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分类推进、严格考核、强化督导、跟踪问效,推动盘活用好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岚县融媒体中心)

岚县

      就业就是稳民生。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以劳务品牌建设带动就业,取得良好成效。岚县土豆宴厨师被省人社厅批准为省级劳务品牌,岚县面塑制作技师被市人社局批准为市级劳务品牌,不仅在全省范围内带动了岚县土豆加工产品的营销,同时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有力地拉动了岚县经济的发展。
      依托县域特色创品牌。岚县加强土豆宴厨师、面塑技师基地建设,深入挖掘整理土豆宴烹饪、面塑制作技艺传统优势,通过就业、创业等孵化模式,构建岚县土豆宴厨师、面塑制作技师人才培养体系,助推岚县特色品牌创建。目前,岚县土豆宴全国推广总部已在太原创建1个土豆宴旗舰店、7个土豆宴连锁店,注册“土豆宴”商标,研发出108道马铃薯美食,全方位创建土豆宴品牌。面塑制作通过技术创新,已由原来特殊场合贡品使用,现推广到婚丧嫁娶、老人祝寿、孩子生日、旅游纪念品等普遍使用,全县面塑作坊12家,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
      提升培训能力强品牌。岚县依靠县职教中心、乡镇设立培训就业工作站、村内办校、社会补充的培训体系,积极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采取田间地头培训、“农户+企业”(农民合作社)培训、居家手工技能培训、课时积分制培训等灵活多样方式,让贫困劳动力足不出户就能掌握一技之长。各培训学校以“理论+实习+实训”方式,开展岚县土豆宴厨师、面塑制作技师培训,让学员更全面、更高效地掌握土豆宴菜品、各类面塑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开展培训、推介就业、跟踪服务,让“土豆宴厨师”“面塑技师”劳务品牌走出山西、推向全国,成为岚县脱贫致富的新产业、“金招牌”。

岚县:特色劳务品牌打造就业“新名片”

      发展全产业链铸品牌。结合岚县“土豆种—土豆花—土豆—土豆宴”全产业链经济,参照“沙县小吃”成功经验,精心打造岚县土豆宴旗舰店和连锁店,将土豆宴制作标准化、包装规范化、营销信息化推向市场。目前,岚县土豆宴全国推广总部具备了土豆宴研发推广、中央厨房、厨师培训、土豆宴文化展厅、土豆宴电商培训、土豆宴接待中心等八大功能。在面塑制作方面,通过整体规划、全面投入,现已成功打造“岚县面塑一条街”,形成一个文化交流中心、一个主题公园、十大面塑作坊的非遗推广格
局。
      牵动就业增收亮品牌。岚县积极探索一体化项目制培训就业模式,将就业培训与劳务品牌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打造“岚县土豆宴厨师”“岚县面塑制作技师”两个省、市级劳务品牌同时,抓就业名片建设,以岚县土豆宴职业培训学校为试点,将培训合格学员选送到岚县土豆宴全国推广总部以及省城各连锁店上岗就业,优秀学员选送到省城宾馆、酒店的土豆宴档口就业270人,实现品牌打造助就业。(岚县县委政府新闻办公室)

岚县

      县历史悠久,古称秀容。岚县作为革命老区,曾是晋西北区党委、八路军120师司令部所在地。近年来,岚县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的嘱托,以党建为统领,激发干部群众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奋斗的精气神,实现了生态造林改天换地、产业发展惊天动地、民生改善翻天覆地、文明新风开天辟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荣获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山西省文明县城等美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幸福岚县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优化产业促进强县富民
      “聚焦转型发展,我们围绕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马铃薯全产业链、文化旅游融合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主动承接京津冀地区及东南沿海产业转移项目,集聚县域发展新动能。”该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说。岚县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

岚县:秀容大地起宏图

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体系带动强县富民。以发展马铃薯全产业链带动做优一产,依托开发区延伸产业链做强二产,提质创新做活三产,形成一批具有岚县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全面对接融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着力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开发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面塑文化、生态旅游、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方兴未艾,产业体系成为强县富民的坚实基础。
       岚县紧紧抓住国家种业振兴行动和全省“土豆革命”行动,持续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全力打造“三晋种薯第一县”,带动全县小杂粮、沙棘、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河口乡王家村积极推动“土豆种+土豆+土豆花+土豆宴”全产业链发展,与山西康农薯业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建成了3000余亩的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繁育基地,培育优良的马铃薯种薯,引导农民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大幅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在范家口村建设了马铃薯分级分选中心,实现马铃薯精准销售;“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活动,带动土豆宴、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土豆全产业链带动群众收入稳定增长。
       开发区产业集群优势初步凸显,成
为岚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截至2020年10月底,开发区生产精密铸件4.88万吨、生铁21.13万吨、水泥40.48万吨、球团矿187.93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52.25亿元,销售收入51.97亿元,税收收入4.17亿元。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25亿元,同比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29亿元,同比增长63.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436元,同比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509元,同比增长9.6%,县域经济实现壮大提质。
合作造林推动乡村振兴
      岚城河内,碧波荡漾。两岸青山,水光掩映。夏日清爽宜人,冬日阳光明媚,折射着岚县探索生态优先发展之路的成效。
     亿万愚公齐破力,满目青山夕照明。岚县从2016年开始,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全县推广合作社造林模式,在全市率先打响生态造林攻坚战。界河口镇会里村74岁的马兰柱是活生生的现代版愚公,他把村里同自己情况差不多的贫困户组织起来,成立了林得财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第一年,造林合作社47户社员中最少的能挣4000多元,多的能挣6000多元,媒体称他们为“绿林好汉”。

      界河口镇东口子村是岚县生态造林的排头兵,该村坚持党建引领,采取“党支部+村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了森生财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先行先试探索实施了购买式造林、林业资产收益造林、购买式管护、沙棘产业培育、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规范联合提升等一系列生态扶贫造林营林新模式,探索沙棘等特色经济林种植和深加工,社员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村内参与造林的贫困户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造林给东口子村带来了“三变”:党支部变强了、群众的腰包变鼓了、村容村貌变美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东口子村党支部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县138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面积达到128万亩,带动5155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三年内全县造林总收益达6亿元,带动1.2万名贫困群众增收脱贫。2017年全国生态造林扶贫现场会连线岚县进行观摩,岚县作了大会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岚县生态扶贫模式成为《人民日报》《山西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宣传的热点,合作社造林生态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选定在全国推广,成为世界银行指定录入的“国际减贫十大典型案例”。
      生态造林使岚县县域生态红利不断显现。2021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0天,县域林草覆盖率达43.62%,带动岚县土豆花风景区、白龙山风景区通过3A级景区评定验收。岚县入选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继续享受105项优惠政策。“六乱”整治使全县12个乡镇的136个行政村实现了生活垃圾收集全覆盖,重点打造的1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初见成效。
文明新风助推民生改善
      “红白喜事要简办,陈规陋习靠边站,旧的风俗要打烂,养成节俭好习惯,争当楷模!”在普明镇普明村文化活动中心,当地文艺宣传队利用闲暇时光排练节目,宣传移风易俗,欢快的音乐声吸引了附近村民围观。
      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岚县通过“倡导一种新理念、组建一个理事会、限定一万彩礼金、种下一片公益林、购买一份养老险、举办一场追思会、规划一块公墓地、摆上一席乡土宴、举办一天婚丧事”的“九个一”具体举措,引导群众废除了大操大办红白事宴等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塑造群众的精神家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动民生事业发生开天辟地的变化。
      全县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3亿元建成了30轨制岚县新中学;投资2亿元建成

了集教学实训为一体的岚县职业中学;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国率先推行医保协管员制度,实现服务网点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新建了490张床位的岚县人民医院。岚县荣获了“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还投资3038万元建成了岚县老年公寓。农村改厕不仅改善了农村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如厕习惯,带来了人居环境大改善。持续推进的网格化管理,推动基层治理有力有效。“自从有了垃圾分类,苍蝇蚊虫少了不少,村里干干净净的,住着也舒坦多了。”岚县东村镇东阳涧村张大爷发出肺腑之言。
      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让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激发着奋进的力量。岚县县委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正在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坚持党建统领,积极融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和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创新强县三大战略,在建设美丽幸福岚县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岚县

      净整洁的街道、粉饰一新的墙面、生机勃勃的绿植……走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普明镇普明村的小路上,目之所及,一派美景。这离不开普明镇乡村建设行动的有力实施,努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
      今年以来,普明镇围绕“到2023年底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覆盖”的总目标,确定了“示范引领、分类整治、分步推进、分年实施”的总思路,出台了《普明镇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列出农村人居环境分批整治名单,分4批次对所辖范围内的行政村进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并在人口集聚的中心村、产业集聚区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普明村就是该镇全力打造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之一。
       普明村有1460户4234余人,庭院近1450个,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该村坚持以“规划先行、居民主体”为原则,结合村庄实际地形,从道路硬化、水网铺设、污水处理等方面入手,高效协调村民需求,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乡村振兴赋能。目前,全村完成道路硬化1万余平方米,墙面喷涂3.5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新增绿化

岚县:整治人居环境 擦亮乡村颜色

面积2亩,同时铺设污水管网1.5万米,给水管网全村全覆盖,建设小游园2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成效初显。
      “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工程之前,村里的路面不平整、路灯没有实现全覆盖,村民们晚上想出门遛弯都不太方便。”普明村村民张补明说,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实施后,村里的老年人出门更加方便、安全。村里的路面干净了,自家的院子也不能“拖后腿”,村民们都自发整修自家小院,种植各种花卉,提升整体“颜值”。
      同时,该村还创新执行“1+2+N”工作机制,“1”即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工作专班;“2”即执行双监理制,由村内懂施工的人员与项目指挥部人员监督工程施工全过程;“N”是指机关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争当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
      “在施工过程中,普明村实行‘项目化管理’,梳理清单、细化工期,专班工作人员每日开展现场跟踪服务。”普明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峰介绍道。发现问题后,村里及时举行研判会研究解决方案,同时每周围绕工程进度、质量、施工困境等内容作汇总梳理,项目化推进整治工作。
      截至目前,普明村两处游园已经投入使用,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公园内有500米橡胶跑道、游乐场所、观景亭以及太阳能园林灯、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乡村颜值逐渐“靓”起来。(岚县县委政府新闻办公室)

岚县

      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也是转型发展的有效抓手。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率先集中启动了总投资140亿元的81个重点项目建设,按下了新一年抓项目,促转型发展的“快进键”。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占地5万
平方米的5个厂房已进入最后的平整浇筑阶段,这也是岚县经开区去年以来铺开的投资最大的重点项目,为开发区铸造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铸造产业园提升项目是岚县经开区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上,为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绿色智能铸造基地,给入

岚县: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园企业能够提供完备的生产经营场所而铺开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5.5亿元,占地25万平方米,新建10座全封闭钢结构标准厂房,并配套生产、生活、科研等区域,到目前,已建成5座标准化厂房。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30万吨的铸造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岚县经开区智能化装备水平,在铸造装备、铸造材质、铸造工艺等方面将得到全面提升。
      “项目建成后,可作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第一阵地,为引进铸造龙头企业创造优质便利的生产、生活平台,为打造开发区升级版,全方位推动岚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岚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规划部副部长说。
      年产200万吨碱性球团生产线项目是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从去年以来铺开的铁矿绿色开采、资源综合利用的升级改造重点项目。从今年2月份复工以来,200多名施工人员克服疫情影响,加班加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到目前,已完成总投资1.3亿元。碱性球团生产线建成投运后,不仅可将企业生产的高硫磁矿粉实现综合高效利用,而且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企业清洁高效生产。
      年产200万吨的碱性球团可全部替代进口块矿,高炉每年可减少烧结矿90万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年能为企业增效2.61亿元。同时,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每年减少颗粒物24吨、二氧化硫84吨、氮氧化合物120吨,为岚县的高端铸造业集群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今年,岚县牢牢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率先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日前,总投资140亿元的8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53个为新建项目、28个为续建项目,涵盖了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生态环保、农业产业、新能源产业、工业企业、文化旅游七大板块。为推动项目早日落地见效,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岚县对落地开工项目实行“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四个一”考核办法,全力推动项目顺利建设。
       岚县重点项目推进中心对落地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同时,实行“四个一”督办调度考核办法,采取一月一督办、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观摩、一年一考核的方式,对项目全程跟踪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能够早日投产、早日见效。(中共岚县委员会宣传部)

岚县

      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近日,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界河口镇小蛇头村党群服务中心,20余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围坐一堂,聚精会神地聆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志宏的公开承诺:“作为一名年轻选派干部,今年我承诺结合咱村实际情况和我的特长,积极争取建设10亩大果榛子试验田、维修改造深水井1处,维修路灯15盏……”一句句暖心话,让全村的党员群众看到了希望。
      连日来,该县144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纷纷走上发言台,晒出今年的公开承诺事项。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承诺,如同宣言书、如同责任状,拉开了该县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奋力投身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序幕。
      摸准实情,理清思路。该县以村(社区)换届回头看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上年度工作的不足,精准谋划2022年工作,全面盘点梳理当前乡村发展需要、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的难点和堵点。为做好承诺事项计划,列出承诺事项清单,该县828名村(社区)干部结合护林防火、疫情防控、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广泛征集到村(居)民意见350余条,为做好承诺事项摸清了情况、理清了思路。
      科学研判,规范制定。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乡镇包村干部组织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成员,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从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出发,科学制定了各村符合本村实际的公开承诺事项;组建了32个专班对公开承诺事项进行审核,确保承诺事项任务明确、内容规范、措施具体。
      全面公开,强力督导。该县各村支书承诺事项经乡镇党委审核同意后,由村(社区)组织举办党员、村(居)民代表大会;同时利用“线上党员之家”、公开栏、广播喇叭等在全村亮出公开承诺事项,接受党员群众监督。该县委组织部抽调专人组建3个督导组,深入到村(社区)全面开展督导,并随机参与12个村(社区)的公开承诺事项大会。目前,该县136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党支部书记已全面进行了公开承诺。
       党组织书记们纷纷表示要落实好“三诺三评议”,以身作则,年中实现好承诺,年底兑现好承诺,主动接受乡镇党委、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评议,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中全面提升能力素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岚县融媒体中心)

岚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岚县

      “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上明乡上明村的群众对此深有体会。
      在337国道岚县上明段路西整齐划一的地垄上,肉嘟嘟的羊肚菌撑着褐色的“小伞”破土而出,长势喜人……一朵朵簇拥而生的羊肚菌蕴藏着上明村在党建引领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幸福密码”。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该村坚持“党委统领、支部引领、科技带领”的发展思路,推动“党支部+羊肚菌种植”产业模式落地见效。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等方式参与羊肚菌种植,实现稳步增收。经过集中技术攻坚,每个棚年产羊肚菌鲜菇约15000斤,每个大棚年收入约在10-15万元。
      近年来,吕梁市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四级书记一起抓、挂图作战,全市累计选派农村第一书记8851人、驻村工作队员38064人,组织66798名干部结对帮扶。通过在产业链、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党组织等方式,把党组织建到脱贫攻坚最前沿,确保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吕梁市委坚持一手抓正向引导,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村“两委”换届工作全过程,强化“系统思维、干部思维、底线思维”。2021年12月9日,全市2434个村(社区)“两委”全部顺利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16615名,其中主干2828名。一大批有志于乡村振兴的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班子结构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实现整体优化,每个村(社区)“两委”班子至少有1名35周岁以下成员、1名女性成员、1名大专及以上学历成员。除了在村工作不满一年的394名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外,100%实现了“两委”主干“一肩挑”,为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软肩膀挑不起重担子。各县(市、区)在换届选举结束后第一时间举办村(社区)“领头雁”培训班,推动新任村(社区)“两委”主干上好履职“第一课”、走好履职“第一步”。5月14日至15日,该市组织5200余名党员干部以视频课堂方式参加乡村振兴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聚焦换届后村“两委”主干和

吕梁:党建引领乡村发展蹚新路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业务不精通、工作不会干的问题,就相关政策的理解把握、执行标准等进行针对性辅导答疑,不断提升基层干部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全市掀起“上任即奔跑”的干事热潮。
      为盘活长期“躺”在账上的资金、闲置废弃的资源资产,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该市在全面总结试点县文水“三查两处、提级办理”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制、纵深推进,开展了以农村集体经营合同清理、村级债务化解、新增资源收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制定了一图(工作流程图)、两书(《百症百方》《法律法规汇编》)、“七表两账”(“4+1”进度统计表、2张综合评分表、规范合同和不规范合同台账)、七份模板(实事认定书、调查报告、“4+1”规范合同模板),指导县乡村三级规范统计工作,从不规范合同中挖潜力,在陈年旧账中淘金子,向新增地源要效益,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保质增值,带动农民稳定增收。截至5月25日,全市共摸查出各类合同150430份,清收拖欠承包租赁费5158.33万元,抵顶和化解债务1846.98万元,收回村集体土地22.33万亩,新增发包租赁收入2.36亿元,摸清了村级资产资源资金底子,拓宽了村集体经济“扩源增收”路径。(中共吕梁市委组织部)

综治“小中心”释放“大能量”

岚县

      日,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出台《县、乡、村(社区)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计划利用一年时间,整合基层综治力量,深入推动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提质增效,逐步构建起实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行、高效化服务的基层综治新格局。
      筑牢实体化运行之“基”。按照有工
作机构、有固定场所、有人员力量的“三有”标准,全面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基层设施建设,建立群众接待大厅和网格管理室、矛盾纠纷调处室、调度指挥室、心理服务室的“一厅四室”,全县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已全部挂牌完毕并投入使用。落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所需各项经费,合理确定专职网格员劳动报酬和兼职网格员工作补贴,确保

——岚县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城市专职网格员待遇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农村网格员待遇每月不低于500元,工资和补贴按季考核、按月兑现。
        以制度促治理,激活实体化运行之“魂”。完善首问责任制度,县乡综治中心办公人员、值班人员均为首问负责人,对群众反映的社会治理问题和民生诉求,第一时间登记,按照程序引导解决。完善分流指派制度,协调辖区各级部门逐一厘清职权,分布权责清单。完善协调催办制度,严格执行整理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六步闭环”工作流程,对分流指派事项进行协调催办、跟踪管理。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重大事件。完善告知回访制度,处置结果及时上报综治中心,由综治中心集中反馈告知。完善巡查分析制度,严格落实日巡查、周分析、月研判、双月通报制度。完善分级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完善奖惩激励制度,切实加强对网格员的考核,建立以解决问题、群众满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完善情况报告制度,对网格员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村(社区)综治中心,村(社区)综治中心处理不了的逐级上报。
      同时,充分发挥实体化运行之“效”、提升县综治中心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业务管理、分析研判、调度指挥“五项功能”,对辖区内的治安问题、矛盾纠纷进行联动受理、分析研判、分流指派、协调督办。对于乡镇(社区治理办)综治中心,重点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整合有关基层力量,提升网格管理、工作联动、协调处置、夯实基础、信息互通“五项功能”,抓好源头管控、源头化解,受理、处理辖区内群众有关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方面的求助、投诉,实现对重大事项的上报分流和联动处置。同时,发挥村(社区)综治中心作用,及时处理网格员上报的各类事件、组织开展宣传和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及时上报信息、开展群防群控、实施治安防控“五项职责”。
      如今,岚县通过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全面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岚县、法治岚县提供了有力保障。(岚县融媒体中心)

岚县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随着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两会”的胜利召开,为东村镇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力量,吹响了全镇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站在新的起点上,东村镇全力实施“一统一打造、二融二服务、三抓三提升”发展战略,即坚持党建统领,打造一个市级党建示范村;主动融入县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做好大项目配合服务和民生保障服务;抓好产业发展、脱贫成效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治理工作,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水平、乡村文明治理水平,实现生态立镇、创新活镇、产业强镇、文化兴镇的总体目标,以实际行动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东村,全力打造岚县高质量发展样板镇。
      坚持党建统领,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为契机,夯实基层党建引领能力,在东阳涧村党建品牌示范点基础上,全新打造东土峪“吕梁市100强”集体经济示范村,同时实施东村、赵朝舍村、天窊村党建基层治理示范村建设,开创全镇党建工作新局面。同时,做好两个融入,充分发挥城关镇区位和职能优势,融入县政府主城区和城南片区“南扩西延”战略实施、城区路网改造、岚河桥拓宽改造、迎宾大道和西环公路为主体的“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岚河南路建设及西延工作、静兴高速连接线拓宽改造、209国道与337国道岚县城区段绕城改线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做好大项目配合服务。融入天窊村、高崖湾村集中供热全覆盖二期工程、东阳涧村体育馆和艺术中心规划建设工程、城区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做好协调保障服务。
      此外,狠抓产业发展谋划,新建东土峪水肥一体化集中连片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2000亩,继续支持以天窊生猪、肉鸡蛋鸡养殖、东土峪生猪养殖、胡琴舍肉牛养殖、西村年产2000万棒食用菌培育基地为主的一批传统特色高效农业壮大发展。支持陈家庄饲草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规划建设东村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东阳涧康馨仓储物流二期、北村北盛小商品批发市场等产业布局,带动城中、城郊商贸、服务餐饮、文化

东村镇: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镇

旅游等服务产业全面发展,着力提升东村镇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狠抓脱贫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做好“两不愁三保障”政策举措,实施打造东阳涧村、东土峪村、天窊村乡村振兴示范村,接续保持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厕所改造、危房改造等政策稳定,着力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水平。狠抓乡村治理,在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广泛开展文明户、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年内打造东土峪、东阳涧两个移风易俗示范村,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奋力谱写东村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岚县融媒体中心)

岚县

      负春光乘势上,项目建设勇争先。4月15日,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举行2022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140亿元的8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奠基,按下了新一年抓项目、促发展的“快进键”。
      此次集中开工仪式采取“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的形式同步进行,主会场设在岚县西环公路建设项目现场,分会场分别设在岚县三桥建设项目、簸箕庄100MW林(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残疾人康复中心及服务设施项目、利民小区公租房12—17号楼建设项目现场。
      岚县集中开工的81个重点项目中,有53个为新建项目,28个为续建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0.98亿元,涵盖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生态环保、农业产业、新能源产业、工业企业、文化旅游七大板块。各单位、企业在克服诸多困难、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目前已有4个新建项目、10个续建项目陆续开工,其他项目也正积极准备开复工。
      为推动项目早日落地见效,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岚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四大班子领导包联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四个一”督办制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投产达效。
      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小明要求,全县上下要以此次集中开工为契机,紧盯

岚县:8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全年投资任务不放松,迅速掀起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新高潮;要发挥开发区牵头抓总作用,全面提升开发区承载力;要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全面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确保项目快速推进;要在严守项目安全、质量、环保、廉洁底线的基础上,创新方法、加快建设,确保重点项目早日竣工投产达效。(中共岚县委员会宣传部)

岚县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就是要推动产业振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梁家庄乡围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锚准产业发展新方向,立足区域发展优势,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本土企业“老磨坊”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探索出“政府+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发展特优功能性食品产业,开辟强村富民新路径。
      梁家庄乡作为岚县的工矿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土地大多数是坡地,利用率低,产业发展不均衡的影响逐步凸显,“农业发展没有产业、收入低”成为制约乡村经济的新问题,也成为乡党委班子解决农村发展难题的“头等大事”。
      梁家庄党委坚持党建引路促发展,利用今年山西省开展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把发展壮大小杂粮产业列入规范中,推动产业新布局,多方走访研判后,确定了“以老磨坊为标杆打造绿色功能性全营养食品品牌,带动小杂粮规模化种植,推动产业布局”的工作思路,通过“集群式生产,订单式收购”的模式,让梁家庄小杂粮走出岚县,让岚县老磨坊品牌从山西迈向全国。
      老磨坊作为一家主打生产特优功能
性食品的民营企业,它的发展理念契合了乡党委“发展产业助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目标。梁家庄乡引导企业建立了“政府+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党建引导、农民入股、吸纳闲置劳动力、订单式采购等方式,助力推动企业发展,有效带动农户致富,实现了农户和企业的互利共赢,使得种植农户人均收入增加500余元,间接帮助213户322人增产增收。
      梁家庄乡的小杂粮加工产业的发展实践,以及“政府+公司+基地+农户”的创新经营模式,不仅打开了百姓的致富大门,也带领梁家庄乡蹚出了产业振兴乡村的发展新路。梁家庄乡党委书记袁春林说:下一步,梁家庄乡将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继续以老磨坊为标杆打造绿色功能性全营养食品品牌,推动乡域内2000亩小杂粮种植基地产业化发展,打造“梁家庄乡老磨坊为生产基地,周边乡镇为原料基地”的小杂粮加工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梁家庄乡矿区工业基础,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加快布局建设工业

梁家庄乡: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

岚县

      "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干部。”选调生作为组织部门从高等院校选调到基层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和党政领导干部的优质后备人选,其是否能做好领头雁关系国家乡村振兴和进一步战略的实现。今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县委组织部按照省市有关要求,不断强化省直定向选调生培养管理,为定向选调生“压担子”“搭台子”“架梯子”,有力促进了省直定向选调生的健康成长。
方案落地 统筹规划
      制定出台《省直机关定向选调生培养工作方案》,明确“六个一”标准化基地建设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明确开展自身锻炼“六个一”活动工作要求;成立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冯丽任组长,各相关乡镇和对口县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组,明确职责和具体任务,确保工作开展有抓手。
制度落地 规范运行
      制定出台《省直机关定向选调生到村任职“4+1”帮带工作制度》,选派1名县级领导、1名对口县直单位负责人、1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1名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省直机关定向选调生基层锻炼帮带人,明确各级帮带人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领导组不定期对帮带工作开展督导,确保制度规范运行。
办法落地 实效管理
      制定出台《省直机关定向选调生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压实主体责任,细化指标体系,明确赋分标准,明确由乡镇党委按年度对到村任职的定向选调生进行赋分和积分评定,通过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抓细定向选调生日常管理,推动选调生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严管与厚爱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严管理出战斗力,真诚关爱出凝聚力。下一步,岚县将以更严格的管理为保障,以实践锻炼为关键,有效促进选调生成长成才,为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内在活力、储备后备力量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中共岚县县委组织部)

岚县:严管厚爱方能有畏有为

化、现代化、科技化产业园区,建立规模化生产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营造经济发展“新生态”,走出产业振兴“新道路”,递交乡村振兴“新答卷”。(岚县梁家庄乡人民政府)

柳林县

山西•吕梁

柳林县庄上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固本强基促振兴

柳林县

规民约,通过印制“口袋书”,借助微信群宣传方式,群众的知晓率得到明显提高,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新风尚”逐步被群众接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效明显。
      全镇共成立16支志愿服务队,组织广大志愿者协助农户完成覆膜200余亩、悬挂菌棒3000余株、栽植樱桃树300余棵,参与核酸采集检测、防疫知识进万家、小区防疫值班等各类活动53次,新时代文明实践作用得到持续发挥。
创新模式,执法改革先行先试
      机制好则治理好,基层治理离不开群策群力。庄上镇以打造风险隐患排查处置示范镇为目标,在成立工作专班有同时,建立健全定期调度机制,对九大类重大风险及时分析研判,全面指挥调度,组织领导坚决到位;利用全科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优势,动员14名网格长和185名专职网格员拉网式排查,全镇共排查九大类风险隐患58条,全部制定处理工作台账;抽调3名

      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吕梁市柳林县庄上镇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目标引领下,把乡村党建置于首要工作,强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谋创新时期农村建设新局面。
铸魂强基,社会治理稳步向好
     柳林县庄上镇是一个历史久、传承长、创新强、重发扬的党组织建设工作模范镇。近年来,庄上镇党委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理念,以乡村振兴为方向,以转型发展为要求,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强化责任、激发动力,真抓实干、务实笃行,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树起了勤劳务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良好形象。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乡镇赋权扩能,就是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事情有人办。庄上镇14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一约四会”,制定移风易俗村

      今年以来,率先完成了800亩朝天椒栽种任务。付家焉村、前元庄村、安峪村将实施3个湖羊养殖项目,在柳溪村发展1个肉牛养殖项目,拓宽木耳种植规模,增加木耳大棚52个。同时将在前元庄村打造集住、养、疗、医于一体的乡村旅游 康养项目,今年10月将建成投用。在柳溪片区打造以柳溪寺为带动的集文旅、采摘、餐饮于一体的新型产业,规划蓝图已绘就。
示范带动,乡镇机构改革圆满告竣
      精准工作切入,稳步推进落实。积极探索实施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全镇所有行政村均制定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出台《庄上镇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从宣传法律政策、采集登记信息、排查突发事项等12个方面,对网格服务事项进行初步明确,正在制定完善网格员职能事项“一清单”。张家湾、前元庄村作为全科网格化管理试点村,组织机构和网格图版已全部上墙,所有网格员和包联党员全部进村入户走访,累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450条,研究解决340条,解决15起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庄上镇统一综合设置“五办一站两中心”8个机构,新推选3名副科级事业人员,

专人负责风险隐患处置管理,依据风险等级分类派单并进行跟踪监督。目前共下单45份,督促办结30份;建立健全隐患处置排查制度、集体研判制度、问责制度等15项,促进了风险隐患处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健全乡镇执法队伍运行机制,在明确人员场所的基础上,结合乡镇权责清单,提前研究执法清单,重新调整机构设置,建立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执法公示等一批工作制度,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专题培训;以案带训,同县农业执法大队进行了一次联合执法、五次自主执法,执法力度大、效果佳。
把脉开方,经济增长多点开花
     立足发展形势,坚持稳中求进,不断夯实经济发展基石。庄上镇通过开展分层宣传,认真做实测量比对,逐村进行研判分析,结合张家湾、杨家峪2个试点村的先行先试,扎实做好“清化收”工作。目前,全镇集体经济合同摸底工作全部完成,合同总数1267份。清欠了张家湾村集体资产住房10套,价值近200万元;杨家峪村集体土地已分发承包,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1.2万元;庄上村拆除违建2000平米,村集体经济可增加60万元以上。重点实施以木耳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以玉露香梨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主的养殖业,以酿酒、酿醋产业为主的酿造业。

对相关负责人、成员、工作职责重新明确到位。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在“五办一站两中心”上设立党小组,由各机构主任担任党小组组长,健全乡镇党委—机关党支部—办站中心党小组—党员—非党工作人员的微体系,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微循环,解决机关党建“大而全”和“没抓手”问题。
强基础、谋发展、干实事。下一步,柳林县庄上镇将一如既往坚定抓党建促发展宗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发展特色乡村产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局面的巨大能动性,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柳林县委组织部)

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组建了网格微信矩阵,把全镇下乡干部下沉到最基层的网格中。全镇共设立专职网格员10名,兼职网格员33名,网格辅助员104名,并在全镇33个网格内建立党小组,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科网格体系,围绕全科网格员八大职责,建立了网格报告的信息平台,绘制全镇网格地图,并配备附有网格简介的二维码,将全科网格落到实处。
聚焦综合执法,提升问题处置能力
      金家庄镇直面乡村治理“看得见的管不着”的弱点,于2022年5月13日正式揭牌成立综合执法队,按照“网格上报,群众举报”的运行模式,将党建引领“网格吹哨,执法队报到;乡镇吹哨、部门报到”作为长效机制,按照流程,主动认领法律法规赋予以及部门委托的执法事项清单进行规范执法。目前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以及侵占集体资源进行了综合执法,收到了明显效果,确保群众的诉求有人管、群众的需求有人办、群众的呼声有人应。 
聚焦三资管理,提升集体保障能力 
      资金、资源、资产的管理一直是乡村治理的难点,金家庄镇坚持党建引领,绘制全镇网格地图,并配备附有网格简介的二维码,将全科网格做到了全过程追踪溯源。以“清化收”专项行动为

案,健全干部蹲村帮扶机制,完善村干部管理考核机制,形成了乡镇工作的新局面,各村形成了“一村一特色”的品牌:金家庄村的“党建+五治融合”,前庄上村“党建+十户联体”,下嵋芝村的“党建+文明新风”,苏家庄村的“党建+高效农业”,北辛安村的“党建+产业振兴”,王家岭村“党建+小微管理”,畈底村、曹家崖底村、中嵋芝村的“党建+村企共建”,为打造乡镇示范点构建了良好氛围。
聚焦机构改革,提升乡镇运转能力
      回答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个重大课题,根本在于创新和完善机制。金家庄镇从运行机制上疏通堵点。主动建立上下顺畅的“五办一站两中心”运转机制,实现上下贯通、人岗匹配、协同联动,统筹发力,彻底打破原七所八站各行其是的旧体制思维,明确岗位职责清单,以“五办一站两中心”的新机制新模式规范运行,切实提升乡镇机构的运行质效。通过对镇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党性教育基地、镇史展览窗口、工作联络阵地、政策法律驿站、农特推广平台”五个创新性定位,使乡镇机构改革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步入稳健发展的轨道。
聚焦网格管理,提升基层自治能力
     乡村振兴,主战场在农村,难点焦点也在农村。金家庄镇积极探索建立五级梯队网格组织体系和三级网格治理机制(专

    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今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金家庄镇按照市、县深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直面短板,聚焦“六项重点”,推进“六大提升”,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加强乡村治理体系的新模式新机制,为建设吕梁基层党建示范镇、乡村建设行动先行镇、法治乡村建设标杆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队伍建设,提高干部履职能力
      取势者可为人先,谋势者必有所成。金家庄镇党委班子成员坚持政治站位,轮流讲党课,提高认识、激发动力,树立以项目抓党建的思维意识,针对39项指标体系,归类制定项目计划,对各项职能任务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进行清单式聚焦,项目化推进;同时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廉政档

柳林县金家庄镇:“六聚六提”  全面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柳林县

突破口,扎实推进此项工作。全镇摸排合同总数1247份,进行合同认定书及调查报告1123份,共有不规范合同931份,预计增收约300万元。同时鼓励、扶持、助推一批产业领军人物创办和壮大经济实体,构建金家庄“金字”招牌的农特产品,建成关则沟大棚等产业项目,紧密推进乡村文旅发展区、工矿移民建设区、现代农牧循环区、生态田园休养区、中心集镇商贸区、规模养殖示范区的“六大产业区”建设。
聚焦文明实践,提升乡村善治能力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擦亮金家庄镇的文明底蕴。该镇围绕创办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推动移风易俗、扩大览虫模式影响等重点,继续引深“五在系列”活动,开展丰富独特的乡村文化活动,以一座书屋塑乡魂,提升乡村善治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将览虫书屋同时挂名农民夜校,制定积分制管理办法,提升村民技能素质和文化水平,推动览虫文化综合体向新时代文化实践综合体提升嬗变,增强其功能,打造出融文化生态于一体的文明实践品牌。
       群众的幸福感来自扎实的基层社会治理。一条条扎实的举措,一项项可喜的成就,离不开上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党旗招展,筑梦新时代。新的征程,整装再出发。柳林县金家庄镇将持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工作,着力打造新亮点、塑造新形象,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再出新成效、再上新台阶。(中共柳林县委组织部)

    格不大,但需要步步丈量;网格虽小,却事关家家户户。柳林县贾家垣乡龙沟村位于贾家垣乡西南,离县城约3公里,全村共312户1023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龙沟村党支部以网格治理为抓手,通过合理划分网格,将现群众集中居住点和原村庄范围全部纳入网格管理。集中居住点网格侧重于“管人管事管服务”,原村庄网格侧重于“管物管事管资源”。通过配置1名专职网格员和18名网格联络员(最多联系户数19户、最少联系户数14户),发挥网格(联络)员“五员”作用,实现了“物事人同防,人事物尽用”,有效提升了治理能力。
      发挥“信息员”作用。网格联络员高永斌对所辖网格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风险隐患等基本信息了然于胸,持续做好群众日常走访、排查风险隐患、社情民意收集等基础性工作,做到了网格情况全了解、特殊人群全关注、工作台账全记录、重要信息全上报。
      发挥“宣传员”作用。网格联络员高小冬通过网格微信群、“一对一”讲解等方式宣传惠农政策、扶贫小额信贷、

柳林县金家庄镇:“六聚六提”全面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柳林县

众聊聊天,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动态,遇事都会思考如何才能将它处理得更好。”就是这些平凡而普通的网格(联络)员,把群众的“难心事”作为自己的“心上事”,用点滴爱心温暖民心,让龙沟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向前。(柳林县委组织部)

疫情防控措施、安全生产、森林防火、反诈骗常识等知识,打通了乡村政策宣传的“最后一米”,让群众听得明白、记得牢实,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发挥“调解员”作用。网格联络员高永廷在入户走访时对掌握了解到的矛盾纠纷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处理纠纷时坚持能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龙沟村在网格联络员协助下累计排查处理各类纠纷36起,办结率100%。
      发挥“服务员”作用。网格联络员高永平在走访过程中,对网格内群众反映的各类共性诉求及时向村党支部上报研究解决。今年以来,村支部通过积极与周边煤企对接,实现闲散劳动力20余人稳定就业;通过代办服务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累计160余次。 
      发挥“助理员”作用。网格联络员高守荣在疫情防控、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工作中积极发挥“网点”核心作用,协助村“两委”干部开展工作,让村级事务管理更加高效快捷。
      小网格彰显大格局,精细的网格化管理,真正“兜”起了龙沟村内大大小小的事务。
      支部书记高小彦说道:“我们的网格(联络)员每天都会到辖区转一转,与群

    “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吕梁市按照山西省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总体安排,坚持“试点先行、尖兵推进”思路,确定10项重点任务,推动14项重点任务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落地落实。柳林县领题“探索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坚持边推进、边总结、边推广,全面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管理水平。
       试点开展以来,柳林县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水平落实,紧盯解决基层执法“看得见的管不了”的难

柳林县:强化法治责任 力推执法改革

柳林县

题,主要围绕“如何推动改革”“如何开展执法”“如何保障执法见效”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全面构建起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清单管权责、一套保障管基础、一套制度管长效”的“四个一”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制,全面推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五化”“五实现”,全力以执法效能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质量双提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执法办、队关系明晰化,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建强执法办。每个乡镇充实3至5名具有执法资格证的人员作为专职人员进入乡镇综合执法办公室,设立综合执法办党支部或党小组,明确乡镇长任综合执法办主任兼执法队队长,分管执法工作的副乡镇长兼任综合执法办副主任兼执法队副队长,执法办下设综合组、政策法规组和执法组,赋予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办统一指挥协调县直行政执法部门派驻机构、统筹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职权。
       组建执法队。组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分设若干执法小分队包片或分领域开展执法,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由分管执法工作副乡镇长和派出所所长兼任,队员由乡镇具有执法资格的在编在岗的公务员、参公人员和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事业编人员组成执法队员,以乡镇名义开展执法工作。
       强化派驻机构的属地管理。出台四部门派驻乡镇行政执法机构的管理考核办法,主要从派驻机构的范围、管理考核权限的界定、管理考核的主要措施及形式、考核的主要内容及程序、考核结果的计算方式及结果运用等八个方面,对派驻行政执法机构的属地管理职能职责进行全面规定,为强化派驻机构与执法队协作运行提供了制度依据。
       统筹用好乡镇法治资源。全县及时组织乡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全省公共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考试,尽可能储备行政执法人才,努力解决执法人员持证率不高、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为“一支队伍管执法”打下坚实基础。
执法清单调整动态化,实现“一张清单管职权”
      按照柳林县相关执法部门梳理上报,县行政审批局整合、初审,县司法局对清单进行法律审核,县委编办终审、政府公示的程序,根据省市关于乡镇权责清单等最新政策精神,动态调整形成《柳林县乡镇行政执法事项清单(2022 版)》,编制并分布乡镇执法清单25 项(不含委托执法事项清单),其中行政处罚5项、行政强制6项、行政检查9项。

上下左右协作联动化,实现县乡村执法同频共振
      村(社区)网格一线排查,解决“谁发现”问题。按照吕梁市规范网格建设相关意见,在柳林县6个社区划分一级网格72个,二级网格280个,三级网格1097个,配套设置网格党小组72个;在197个行政村、579个自然村划分一级网格566个,二级网格4505 个,配套设置农村网格党小组566个。网格设置好后,各乡镇依托三级网格建立了乡—村—居民三级网格微信群,将林田路井、矿产资源、河流沟壑管理事项等全部纳入网格范围,村干部与农村党员全部包联到户,每日定时开展各类违法违规和风险隐患线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并逐级上报到乡镇执法队或相关站(中心),这就解决了农村一线执法线索无人发现、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为开展“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奠定工作基础。
      混岗专干执法,解决“谁执法”问题。按照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编制下沉情况,各乡镇根据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的工作需要,对行政和事业人员统一调配,混岗使用,吸收法律素养较好的原乡镇安监、水利、林业、畜牧、环卫等人员为执法队员,通过强化法律知识培训、统一组织参加全省公共法律知识考试等,实现执法人员专业化、执法工作骨干化,解决好执法人员不足、无人执法的问题。
       内外纵横联动,解决“怎么执法”的问题。建立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对内部联动、横向联动与纵向联动等进行了规定。在内部联动上,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与其他党政综合办事机构职能衔接互补,涉法涉案信息共享,重大执法事项经乡镇党委政府研究后下达,明确分工职责。在横向联动上,出台派驻行政执法机构管理考核办法,强化公安、司法、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派出机构的属地管理与考核,形成“统一指挥、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在纵向联动上,《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从全县层面建立由县司法局牵头,各乡镇执法队与县行政审批、市场监督管理、自然资源、县交通运输、县文化和旅游、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卫生健康和体育、住房和城乡建设、人社等相关部门形成的执法协调衔接机制,并通过完善相互告知、案件移送、联合执法以及信息共享等工作制度,解决好县乡执法脱节、联动不够的问题。
重点环节运行制度化,实现“一套制度管长效”
      柳林县紧盯内部管理和执法流程运转两个环节,从执法公示、排查报告、执法记录、集体审核与法制审核等四个

方面,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流程图、执法公示办法、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等制度。正在根据市委组织部和市司法局印发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指引》,完善相关的指挥调度、内部管理等制度。另外,试点乡镇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了综合执法学习考勤、执法规范用语、执法案卷管理、执法责任追究等制度,力求达到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运行。
后勤基础保障规范化,实现规范执法与维护法威相统一
     在办公场所保障上,柳林县要求各乡镇至少配备3间办公场所,即询问室、案件办理室、办公室,完善配齐电脑、监控等相关硬件设施。
      在经费保障上,县财政参照相关标准预算工作经费,先期配套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经费140万元。
     在设备保障上,县委办统一调配执法车辆编制;在各乡镇现有执法车10辆的基础上,正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统一为乡镇购置配备四驱皮卡执法车15辆,预计一个半月后车辆到位。
      在文书规范上,柳林县已将山西省司法厅制作的《山西省行政执法(监督)文书格式范本(试行)》统一下发到各乡镇,由乡镇自行印制,并在执法工作中严格使用,进一步维护执法工作规范性和权威性。
      截至8月4日,全县各乡镇执法队已开展执法检查433次,行政处罚3件,下达整改建议书 121份,及时有效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中共柳林县委组织部)

柳林县

      村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是基层党员队伍管理的一大难题。为此,结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专项行动契机,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成家庄镇把脉问诊、积极探索,解决新村合并党员教育难题,通过实行“专门支部管学教”模式,使农村党员干部群体的“思想病”“能力病”“纪律病”得到有效解决。

强化乡村党员 成家庄镇创新学习模式

      一是建“专科医院”。成立了“成家庄镇党委学习教育支部”,由专门队伍集中精力统筹全镇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工作。
      二是“按病开药”。分类对全镇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即对普通党员按要求进行常规性集中培训;对甄别出来的后进党员因人而异地进行针对性教育;对因受纪律处分期内的镇村两级党员进行矫正性教育。
      三是“住院留观”。针对后进党员和受到处分期的党员在学习培训期间,将个人组织关系由原支部转接到“学教支部”,在完成学习任务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转回,用柔性约束力促进学员“真学习、有收获”。
      四是“全程建档”。所有学员从入学谈话、参学考勤、阶段测试、结业总考等均进行全环节记录并建立个人档案,作为镇党委评先评优、推荐提拔的重要依据。
     在培训过程中,因地制宜采取一些做法:
     课程“私人订制”。比如,受到党纪处分的党员,会根据违纪违规的情况个别定制课程,违反财经纪律的,课程以财经政策学习为主,涉及赌毒的,课程以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相关危害教育为主等。
     课时“灵活安排”。每个人规定相应的课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比如,后进党员的培训,一月内4个课时,培训期为一年。每月的培训时间不固定,可根据培训对象的工作时间灵活安排。平时工作忙的,可周末上课,上日班的,可以安排晚上学习。
      考评“随堂检验”。每个学员对学习内容由授课教师随堂测试,不合格者,对当堂课程重复学习,直至测试合格,课时按1个课时计。
     自从7月份学教支部成立以来,该镇党校坚持实施“三学两考一促”(学理论、学专业、学先进、课堂考、一线考,促能力提升)常态化提升能力素质行动,已开展党员教育培训2期40余人。通过灵活、精准、分类、有效开展党员宗旨教育、岗位职责和履职能力培训,实现了全镇党员思想大进步、能力大提升、工作大改观。
      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基础性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下一步,成家庄镇将继续拓宽思路、探索创新,从管

好、管活乡村党员上多下功夫,加强对党员权利义务规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性修养、党纪观念的教育指导,进一步引导农村党员参与党建、村务,助力乡村振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柳林县委组织部)

柳林县

      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非公经济领域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党的组织和工作实现全面覆盖,党组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的引领作用有效发挥,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不断得以厚植。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山西汇丰兴业集团在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创新“党建+”新模式,打造特色非公企业党建品牌,走出一条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互进、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党建+理论学习 夯实党建稳基础
      山西汇丰兴业集团于2008年组建集团公司,现已发展成以煤炭、燃气、文旅、地产为主要产业的山西省百强民营企业,产业遍及柳林、临县、石楼、永和、文水、清徐、太原、三亚、成都等地。集团总资产160余亿元,现有员工4000余人。集团党委成立于2006年11月6日,共有党员157名。曾先后荣获“双强六好”省级示范党组织、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集团加强党委、纪委、支部班子的配置,通过选举使一批政治坚定、有奉献精神、有工作能力、有群众威信的优秀党员成为基层党员的领头雁。集团党委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利用“三会一课”、专题报告会和党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通过下发学习资料、制定方案措施、观看影像图片展、邀请专家宣讲、组织党员参观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举办专题座谈会,谈心得、写体会;组织考试,强化知识记忆;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评比学习效果等一系列活动,多渠道、多层

山西汇丰集团:党建聚合力 企业添活力

次、全方位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根据上级要求,注册“学习强国”2000余人,注册志愿者200余人,下载了“三晋先锋”APP、全员点击关注“山西非公企业党建”“柳林共产党员”公众号。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从业环境,集团纪委组织干部职工收听收看廉政、警示教育片,筑牢防腐拒变防线;下发《山西汇丰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廉洁从业暂行规定及处理办法》《举办管理制度》《制止餐饮浪费厉行节约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烟酒接待费用申报、车辆开支及婚丧喜庆事前申报制度;全程参与招标采购会;重点工程项目派专人进行督查。近年来先后处理违纪违规行为5人,为集团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通过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优化了从业环境。
       在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中,集团党委以“强作用、树形象、做贡献”为主题,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柳林非公党建新标杆。由集团党委牵头,对党、纪、工、青、妇、武装民兵成立以来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完善了党建基础资料。投资新建了面积约500㎡党建展厅,采用最新设计风格,配备了自动翻书台、数字电视、LED屏等设备,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打造成对党员干部进行形象化教育培训的一方阵地。
党建+形式创新 增强组织凝聚力
      集团党委积极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出台了《各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年初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每月抓问题、抓项目、抓落实,年底做互查、做考核、做评比。制定了《党支部考核细则》,从班子建设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党员形象好、群众反映好5个方面,对各支部工作进行任务细分、责任细分、标准细分、考核细分。每年“七一”前夕,党委组织各支部进行互学、互查、互评、互比,并以此作为“七一”表彰评优的依据。
      隶属山西汇丰兴业焦煤集团的同德焦煤有限公司积极鼓励员工科技创新工作,对新发明、新理念予以最大程度的奖励,特别是机电部门在党员同志的带领下,近年取得了折板机、卧式液压拉马、电动套扣机、主扇风机风电闭锁装置、自动供水装置、锚杆调直机、万向扳手7项发明技术成果。这些安全设施设备上的创新突破,先后为同德焦煤创造经济价值约50余万元,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开了技术创新的大门,同时也为其余部门树立了优秀榜样,对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党建+业务发展 抓好党建促经营

       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突出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业务保障作用的发挥。
       从2012年开始,集团党委就根据各支部工作实际,挂牌成立了10支“党员先锋队”、9个“巾帼文明示范岗”、8个“青年文明号”,作为党群工作在基层一线开展活动的抓手,支部书记担任三支队伍的指导员,党员先锋队队长由党员担任。这三支队伍为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提升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德煤矿党员先锋队综采队,实现了建队12年安全无事故,在煤矿技改、煤矿等级验收等关键之年,在完成生产任务和保证工作质量中,创造了煤矿安全生产多个第一。自来水公司党员应急抢险队,在处理爆管、施工断管等紧急突发事件中,每次都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尽可能保证正常安全供水,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昌盛农场党员抗洪抢险队,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中做到了快速反应、组织得力、能打硬仗,多次受到集团领导的表彰奖励。曹家山煤矿“巾帼文明示范岗”,由后勤保洁人员组成,她们以服务煤矿职工的后勤岗位为荣,以做平凡小事、保安全大事为乐,兢兢业业为职工缝洗衣服、打扫宿舍,被矿工们称为“贴心娘子军”。信息中心青年文明号,除了保证集团网络、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还经常加班加点为集团和员工们义务服务。
党建+文明建设 担好新时代责任
      集团党委坚持“内外兼修”,对内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建设,对外树立文明诚信的企业形象。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集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以集团党委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和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各支部书记为组员的疫情防控应急领导组。领导组每天亲临一线,巡回督促检查各支部、各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情况。疫情期间,山西汇丰兴业集团通过市县红十字会捐款200万元、捐助手套500双、军大衣50件;向县人民医院捐赠救护车1辆;向县发改委捐赠口罩5万个;代表集团积极联系县疫情防控办,资助核酸检测站30个,对疫情防控点进行慰问,组织党员职工赴柳林高速东口开展疫情防控值班。向文水县民政局捐助资金50万元;合计捐资326.5万元。党员带头捐款16800元,非党员职工捐款110624.4元。
      集团党委在做好日常党建工作的同时,指导工、青、妇、民兵组织积极开展相应工作,保证月月有活动,月月有创新。组织开展评选表彰“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好女儿”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文明礼仪、管理培训、健康讲座、家庭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引导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创美好未来。

      多年来,集团在助学建校、扶贫济困、脱贫攻坚、灾区救助、新农村建设、生态绿化等方面捐资近10亿元,其中出资2.4亿元修建的20规制高标准、现代化的汇丰中学,可供4000余名学生学习;捐资2000万元,援助柳林县锄沟村新修建教学大楼,完善教学基础设施;给柳林县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累计捐资100万余元,资助当地贫困家庭和集团员工子女新入学的大学生,圆了百余名寒门学子的大学梦。出资4亿余元兴建五个新农村,惠及3000余人;出资1.6亿余元新建了柳林县曹家山新农村。捐赠1000万元分别用于吕梁文水县、孝义市的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为促进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捐助5000万元用于临县三交镇4个乡村易地扶贫搬迁,可惠及1200余人。通过就业、产业、消费、易地等多种扶贫方式投资700余万元,用于柳林、临县、兴县、石楼等地的脱贫攻坚。以上种种,充分展现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
       山西汇丰兴业集团坚持“立志兴百年业,铭记业精于勤”的企业精神,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创新和加强党建工作,锤炼铸就了一支高效精干的党员队伍,把山西汇丰兴业集团党支部建设成为富有特色、充满活力、卓有成效的非公党建品牌。(中共柳林县委组织部)

展成果,抓好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职工切身利益,为员工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建设新农村,确保企业的和谐稳定。
坚持廉洁建设,守住非公党建“不越线”
       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政治建设,引导和监督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踩红线、不越底线。
      山西鑫飞集团纪委在柳林县非公党委、纪委和集团公司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上级纪委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部署,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纪检监察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廉洁建设、廉洁文化建设和效能监察等重点工作,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狠抓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严格考核、重在落实,充分发挥堵塞漏洞、规范管理、惩治违规、保驾护航的作用,确保员工队伍的稳定,纪检监察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两手齐抓”,教育员工忠于鑫飞、热爱鑫飞、奉献鑫飞,严格遵守鑫飞的规章制度,对严重违反鑫飞规章制度的行为“零容忍”。
      清廉就是生产力、清廉就是竞争力、清廉就是生命力。山西鑫飞集团深化清廉文化建设,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清廉合规体系,形成可听、可看、可学的清廉建设标杆。
坚持服务导向 打造党建工作“升级版”
      山西鑫飞集团工会委员会为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职工代表大会按照民主程序有关规定,广泛征求职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重要事项经职工代表表决通过。坚持经常性、阶段性民主协商工资标准。组织员工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每年评比表彰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山西临县特大洪涝灾害发生时通过有关慈善机构直接捐赠灾区。春节、中秋向员工发放白面、大米、油、肉、月饼等福利。对特困员工、工伤员工在年节期间逐情予以必要的经济救济和上门人文关怀慰问,开展金秋助学,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
      山西鑫飞集团团委成立以来,确立和坚持“服务青年需求、服务鑫飞发展”的宗旨,把“党政所急、青年所需、共青团所能”作为开展共青团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团结动员广大青年团员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鑫飞的事业中,在实现和谐发

柳林县

      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党建在非公有制经济萌芽起步中探索前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中加快推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持续加强。在山西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之际,吕梁市“试点先行,尖兵推进”,位于柳林县以煤炭生产、煤炭加工为主业,兼营房地产开发、网络运营、酒店服务等业务的多元化发展的山西鑫飞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西鑫飞集团)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非公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助推柳林县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非公党建“基本盘”
      山西鑫飞集团党委成立于2009年9月,下设山西鑫飞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柳林煤矿有限公司、山西柳林鑫飞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柳林鑫飞贺昌煤业有限公司等四个党支部,共有中共党员123名。
      公司党委成立以来,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统揽全局,引领企业跨越发展。以科学、开放、创新、统筹、人本的理念,聚焦和破解影响制约企业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健全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体制机制,把集团公司建成主业突出、结构合理、极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能源集团和绿色、和谐、富强矿区。
       坚持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开展“当先锋、作表率、创业绩”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坚持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运行机制,使党委的每一项工作部署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深化和创新“六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坚持在强化理论武装过程中提高素质,在提升经营业绩实践中增强能力,在塑造良好形象过程中锤炼作风,在动态考评机制运行中检验成果,有效提高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融入职工、服务企业、服务职工”,在“融入”中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服务”中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抓好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职工切身利益,为员工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建设新农村,确保企业的和谐稳定。

山西鑫飞集团:党建引领聚合力 坚定护航促发展

展,打造百年鑫飞中建功立业。公司团委在组织建设中,注重优秀团员的推优入党工作,有意识地培养人才,形成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
      山西鑫飞集团妇委会自成立以来,求真务实,维护妇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妇工委鼓励公司全体女职工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坚持改革创新,永葆妇女的生机与活力,发挥半边天作用,为鑫飞集团的长足发展发光发热。
      山西鑫飞集团民兵连成立以来,参加了交城关帝山大火、柳林县梁家山大火、南山公园火灾的救援和吴城高速除雪破冰、道路清扫、国庆安保、双三七高炮实弹射击以及集团公司新聘员工、煤矿职工、穆村二中、鑫飞小学、鑫飞中学、汇丰中学三千人次左右的军训等任务,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出色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先后被吕梁市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评为“吕梁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被吕梁市委、市政府、吕梁军分区评为“忠诚国防、建功吕梁标杆单位”;连续五年被柳林县委、县政府、县人民武装部评为“武装工作先进单位”等
荣誉。
     近年来,山西鑫飞集团投入10多亿,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公路建设、捐资助教、造林绿化、扶贫下乡抗灾救灾、扶危助困等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捐资2.63亿元,建成鑫飞中学;捐资1.157亿元,建成鑫飞小学和幼儿园。结合北大街开发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投资4.1亿元完成了毛家庄新农村及配套设施建设。以PPP模式投资4.9亿元建设柳林县新医院。积极投身精准扶贫事业,投资249万元结对帮扶柳林县4个乡镇所涉五个村的136户贫困户排就业155人;向吕梁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用于深度贫困群体救助;投资400万元,结对帮扶了石楼县曹家垣乡王家垣村和兴县两个贫困村。目前,正在捐资3亿余元,建设鑫飞初中和柳林县体育馆。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山西鑫飞集团深入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找准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发展“共振区”“融合点”,构建多元化作用发挥途径,致力于把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两新组织发展优势,转化为助推柳林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势。(中共柳林县委组织部)

柳林县

      着硬招,激活全盘。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吕梁市这片红色热土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清”出了秩序规范,“化”出了发展活力,“收”获了群众满意,提振了集体经济,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吕梁山上欢快地唱响乡村振兴“新开花”。
      自“清化收”工作开展以来,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创新运用“五单”工作法,精密部署,精心组织,精准谋划,截至8月28日,共清理合同1642份,新增土地面积11029.5亩,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取得扎实成效,工作排名位居全县第一。
“发放宣传单”,全方位动员培训
      立足于“及早谋划,全盘部署”,柳林镇采取“培训+实践”“宣传+宣讲”“座谈+访谈”等方式,针对政策解读、法律法规等薄弱环节,邀请市县相关部门人员、法律专业人员,实地或集中开展专项培训。同时各村成立专项宣传队,通过发放“一封公开信”“一张宣传单”“一条横幅标语”的办法,深入村户走访讲政策、讲措施、讲要求,打消部分村民对“清化收”工作存在的疑虑和抵触情绪,并充分利用“大喇叭”、依托各村微信群,通过“线上+线下”滚动循环的方式,对政策细节、合同要求、法律条款等进行详细解读,引导村民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切实营造出“清化收人人参与,村发展户户受益”的良好工作氛围。
“下派任务单”,全覆盖部署谋划
      柳林镇紧跟部署抓落实、紧扣实际抓推进、紧盯问题抓突破,成立以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村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并组建乡村两级工作专班。镇村两级“清化收”领导小组按照“三查两处”的时间步骤,坚持采取定任务、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的方式,完善实施方案,分村制定“时效责任清单”,从动员部署到组织实施,再到总结提高,以时间为主线,对各项工作逐项列明,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到重点任务“一览无余”“一单到底”。
“开出督办单”,全过程跟踪问效
      柳林镇党委采用“一月一排名、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的推进方式,全面

强攻“清化收” 柳林镇巧用“五单”法

掌握清化收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镇纪委配套成立“清化收”专项工作督察组,运用“政策指导+末位督导+压力传导”三位一体的工作办法,通过查看资料、实地核实、召开座谈等方式,对各村的宣传动员情况、方案出台情况、合同摸底情况、清理规范情况、发包增收情况等内容进行巡回督导,并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工作组现场反馈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意见清单,开出督办清单,要求相关人员坚持即知即改原则,全面完成交办问题整改各项工作,以“清单式”管理强化工作落实,坚决杜绝数字交账问题。
“张贴公示单”,全环节公开透明
      柳林镇围绕“自查、普查、调查”三阶段,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做到了“六环节全公示”即:实施方案公示—围绕政策要求、方法步骤、组织领导、目标任务详细部署,做到“任务清、措施清、目标清”;摸底台账公示—以图找地、以地找人、实地测量,做到“主体清、位置清、亩数清”;合同清理公示—对“口头合同”“单据合同”“隐形合同”按类登记、分类规范,做到“数量清、内容清、事实清”;议价定价公示—遵循不同区域、不同性质、不同年限的分类发包、合理定价的原则,由各村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对资源资产发包价进行协商议定,做到“标准清、价格清、收费清”;发包承包公示—对承包发包资源资产相关的年限、费用收取、欠款收缴、债务抵扣等进行公示,做到“干部清、群众清、集体清”;问题处置公示—针对群众监督举报问题、上级督查反馈问题、纪委专项查办问题,做到调查清、事实清、结果清。
“五批催缴单”,全领域保障到位
      目前清化收工作进入最重要、最困难、最复杂的费用收缴阶段,柳林镇开出“五批催缴单”,确保赖账不缴、欠账补缴、承包新缴的费用如数收回、按期到账。对新承包户,开出“结算催缴单”;对村级合同规范合理没有争议的,按照合同议价,结算承包费用,并积极通知承包方主动上缴费用;对观望户,开出“认账催缴单”,通过党员包保、政策解读、思想动员,实现认账交费;对赖账户,开出“司法催缴单”,对有还款能力,但收缴无效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司法打击、依法上诉的方式强缴;对陈欠户,开出“限期催缴单”,对确实偿还能力有限,由“四议两公开”研究确定后,可采用债务抵消、分期偿还、债权入股方式,责令限期清缴;对村霸户,开出“打击催缴单”,针对抢占强占、损害集体利益等村霸恶霸、违法乱纪行为,将会同政法、纪委部门采用打击处置的方式,强制收回集体资源资产。

      截至目前,柳林镇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清理后总收入7927.83万元,村均收入344.69万元,收回村集体土地面积5635.75亩,清化收工作取得扎实、明显、突出的长效;下一步,柳林镇将始终把“清化收”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规范村集体经济运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扫清障碍,为乡村振兴战略夯实根基。(中共柳林县委组织部)

柳林县

      村党委是创新基层党建方式的有益探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吕梁市柳林县金家庄镇党委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按照“区域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建设理念,形成以“组织联建”为引擎、以“产业联兴”为依托、以“人才联育”为支撑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模式——联村党委。
      金家庄镇打破固有地理位置格局,根据两村的村情、民情、实情,将地域相邻,产业结构互补的下嵋芝村与前庄

村村联建强振兴的金家庄之路

上村组建联村党委,优化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了推行“联村党建”工作模式,引领了各村融合发展、抱团振兴,开辟了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组织联建,筑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金家庄镇始终将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围绕“一堡垒”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突破行政村党组织管理界限,积极构建“大党建”格局,将具有连片抱团发展现实需要的下嵋芝、前庄上村组建成联村党委,下派镇党委班子成员担任联村党委书记,推行党建工作同研究、组织生活同开展、各类资源同分享、党建经验同交流的“四同”工作法,建设过硬队伍,有效提升了联建村党组织组织力,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产业联兴,激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金家庄镇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在下嵋芝村产业发展链上跨村组建生态园产业联合党组织,将关则沟果蔬大棚、辣椒种植基地、廉政文化长廊、九龙口欢乐谷等产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配置,以规模化产业带动联村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做优、做强、做大现有产业,进一步实现“农+文+旅”产业一体化,推进南部区域中心镇建设;实施木耳大棚改造提升,重点建设特色种植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促共进,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
人才联育,优乡村振兴人才环境
      坚持“人才共育、共用、共管”的原则,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农村优秀青年、退伍军人到村任职,同步开展联建村村干部轮流到联建组织任职、跨村交流锻炼、轮岗交流锻炼等模式,多渠道聚才汇能,助力村干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破解部分村后备干部缺乏、人才分布不均等现实问题。引导年轻干部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实现联防联治联享,为基层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基层治理是篇大文章,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使命。金家庄镇不断创新方式、激发活力、提升能力,攻坚克难、久久为功,通过打造下嵋芝村、前庄上村联村建设,在破解矛盾中找到新思路新模式,在解决问题中积累新办法新经验,让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打造坚实的政治基础,进而推动乡村抱团发展、联合振兴。(中共柳林县委组织部)

离石区

吕梁离石区:党建引领促发展 红色物业惠民生

离石区

起来,让组织活动在小区活起来,让老百 姓的幸福感升起来”的目标,高标准打造了“新城壹号小区党群服务站”,开启了集“党、群、物业”三位于一体的“红色物业”小区治理模式,健全完善党建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
     小区党支部遴选了一批政治强、威望高、善管理、有热心的党员担任楼宇党小组长与支部委员,同时引领小区物业公司着力打造素质高、业务精、人品好的骨干队伍,特别是将楼宇管家定位为“引领温馨体验”的管理服务角色,并匹配了充分的内部服务资源、缴纳了社会保险,成为积极、主动为业主排忧解难的“红色管家”。此外,“红氧吧”“红色影院”引导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的教育,不断提升小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邻里矛盾议事解决,拉直“工作纽带”
      “红色物业”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为统领,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社区物业服务有机融合,新城壹号小区党群服务站以

      业服务联系着千家万户,跟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吕梁市离石区北部的新城壹号小区物业在城北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从2018年开始按照“一年打基础、抓示范,两年补短板、扩覆盖,三年抓规范、促提升”的总体安排,通过3年努力,于2021年8月18日正式成立“新城壹号小区党群服务站”,以“红色物业”创建活动为抓手,激活基层“红色细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物业服务。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构建“红色纽带”
    “小区建起来之后,我们发现大家买了房之后没有归属感,小区群发性矛盾较多,社区和物业之间对接繁琐,经过多方探索后,我们以物业党员牵头,组成了为民服务的红色纽带。”
      2021年8月,新城壹号小区党支部与物业公司党支部同时成立,依托在职党员报到机制,构建形成了1个小区党支部、12个单元党小组、65个党员中心户,辐射1260户3800余名群众的工作格局。推行党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和协调共治机制。按照“让党旗在楼栋飘起来,让物业服务在小区红

到了大事不出小区,使得物业管理更深层次融入基层,更好地开展工作。 
铸就安居幸福生活,牢系“精神纽带”      
     “馨生活,从这里开始……”一进大门就能看到的温暖语言,字里行间都在透露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舒缓之感。让每天经过的居民不经意间感受到“家”的温馨,不断激活他们的归属感。
     “最让我感动的是物业经常结合我们的传统节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中秋节做月饼,端午节包粽子,不仅增强了邻里关系,也让业主深深感受到了家人的关怀和温暖。”业主说。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每隔2至3个月的时间,该小区会举行一次大型基层交流活动,包粽子、打月饼、植树、写对联……让每一位居民都参与进来的同时,也让小区氛围更加温暖融洽。此外,红氧吧、邻里帮帮团这些鼓励居民学习党政文化、促进居民之间互帮互助的项目也在这一小区里显得格外暖心。 
     关心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5月9日至11日,横泉水库维修小区停水期间,为广大小区居民免费提供了

“党建引领、创新服务”为宗旨,组织成立心语空间、红色议事厅、党员活动室、红色历史长廊等特色服务平台,把社区物业服务打造成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纽带,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工程质量、天然气、装修垃圾、物业费等问题我们现在已经都理顺了,通过议事厅,我们跟居民解决问题更高效了,居民对我们更信任了。”
      同众多其他小区一样,新城壹号物业公司同样面临沟通不到位、服务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在离石区非公党委、城北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的关怀指导下,新城壹号以网格化为基础,秉承“红色物业为民,党建引领运作”的服务理念,通过整合资源,改进服务方式,组织社区党员、网格员、志愿者、共建企业和物业服务企业,持续为居民提供卫生清理、关心孤寡老人、走访留守儿童、公共基础设施更换、代送物品服务、家政服务等细致入微的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探索出一条红色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社区志愿服务新路径,从而搭建起人人共建、人人共治、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 
      新城壹号小区党群服务站的红色议事厅,共进行了6次议事,帮助小区居民解决13件问题纠纷。小区院内的“心语空间”凉亭也解决了60多件小区居民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小区居民拥戴和认可,真正做

水源,并组织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住户上门送水;组织小区员工及党员承担施 工中的学院路环境清洁和秩序维护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对单元大堂、电梯、进出车辆等可能的传播源进行定期消杀。该小区以居民体验为导向,产品功能价值转为体验价值,先后推出了20余项让业主“看着舒心、听着暖心、住着省心”的“馨点服务”。2021年年底,小区业主用100%的物业费缴纳率为红色物业打分。
      下一步,新城壹号小区将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改善社区环境,聚焦居民关心关注的小事,让“红色物业”点亮社区多彩的幸福生活。(中共离石区委组织部)

      2022年以来,离石区在全区91个农村搭建公共浴室、洗衣间、理发室,以这 三件小事为切入口,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但公共浴室、洗衣间、理发室搭建好后,如何运行、管理成为困扰西属巴街道盛地沟村的难题。
     “理发室一个月开放一次可不可以?”“老人年纪大不安全,洗澡的时候能不能有人陪同?”“洗衣粉需要自己带吗?”在村民们的提议下,“说事议事”梳理出理发室一个月开放一次,洗衣服、洗澡每周六、日开放等大家一致认同的办法。全村干部群众随即进入热火朝天的实施、解决阶段。
      57岁的村民李俊林还主动请缨,成了公共浴室、洗衣间、理发室的管理员。“看着大家通过‘说事议事’商量办法,很多麻烦事都解决了,心里别提多舒畅了。” 
     随着“说事议事”会一次次开,会后问题一个个解决,干部和群众不约而同地发现,大伙参会、干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原先在老百姓看来该是“干部的事”,逐渐变为他们主动想参与的“大伙的事”。仅5月份,全区190个村(社区)组织说事议事活动165场次,解决群众诉求110件,还有154件正在办理当中。 
      群众的幸福感来自扎实的基层社会治理。吕梁市离石区把“说事议事”作为

施,为群众搭建集中商议生产生活中急难愁盼事情的平台。
      走进交通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面设有便民服务大厅、爱心驿站、退役军人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休闲茶台区、红色影院区、儿童活动区、金融自助区、农产品展销区、说事议事室、档案室等功能场所。交通路社区的“说事议事室”从今年4月起共举办了三次说事议事会。此“三次”说事议事会分别围绕“群众反映的散户区垃圾桶投放的问题、高速护坡塌陷导致雨水进入居民区的问题、散户区安装天然气问题”进行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的事群众定、群众的事群众办。
      基层治理得越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越高。交通路社区一方面积极引导群众在“说、审、议、办、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一方面明确责任人、办理时限,通过组织协调,及时反馈办理情况,确保了各项事项落实到位,也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的融合。
      在村(居)民们说说议议下,破解难题、解决麻烦的不止茂塔坪社区。滨河街道交通路社区重新修建了高速公路排水渠,解决了多年来雨水倒灌居民家中的问题,居民们还主动帮助清扫垃圾、淤泥;在居民们的提议下,莲花池街道昌宁社区幸福家园小区的智能快递柜安装在了篮球场旁边……

    “百姓笑了、村庄美了、党支部说话灵了。”居住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吆驴沟散户区居民、龙山路散户区居民逢人就夸。“今天的议题是关于交通路辖区龙山路散户区、吆驴沟宝吉佳苑生活垃圾没有固定地方倾倒导致环境脏、乱、差,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离石区滨河街道交通路社区在2022年4月25日开展的第一次“说事议事”会。“25日组织会议,26日现场查看核实,27日垃圾桶已全部到位。”交通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兴奋地说。
     “说事议事”是吕梁市离石区坚持党建引领、结合群众办实事活动、创新推行的一项基层群众自治新模式,旨在通过说事议事,集中群众智慧,解决大家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办,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说事议事”每月20日左右召开,一般采取“一月一议”的方式,也可根据村(社区)实际需要随时召开,按照“说、审、议、办、评”五项流程组织实

吕梁离石区:“说事议事”  机制巧解社会治理难题

离石区

吕梁离石区:红色物业有新方 有效治愈“小区病”

有力抓手,建立党建引领、群众参与、议题确定、走访调研、会前小议、部门
      联动、建章立制、四大班子督战的八大工作机制,按照“说、审、议、办、评”五项流程,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打造出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离石样板”。
      下一步,吕梁市离石区将始终树牢群众观念,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解决好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中共离石区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泛华盛世小区党群服务站在空间达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高效利用空间,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听取居民意见,为实现小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聚焦小区党群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短板问题,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和规范化管理力度,为小区居民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环境。 
      “如今,居民诉求有回应、小区服务有人做、遇到困难有人帮……小区在党员的带领下,整体素质都提升了,居民越来越和谐。比如,前几天下暴雨,下面的水管走不通,我们小区全部党员出动帮小区、帮居民,让居民住得更舒心。” 
      该小区建立的11个党小组,140多名党员,为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党建引领贯穿始终,激活蕴藏在小区的 “党员力量”,通过居民党员“直接管”、在职党员“双重管”、流动党员“跟进管”等分类机制,引导居住在小区的党员积极分子参与小区治理。
加强红色阵地建设
      党建有温度,邻里更和睦。泛华盛世小区既能健身娱乐、排练节目,又可以学习党史知识、聆听党史故事……党旗红,邻里亲,全小区洋溢着欢声笑语。这都得益于泛华盛世小区党群服务站构建了党员活动板块、党建文化宣传板块、惠民设施板块。
      党员活动板块由党员活动室和说事议事厅组成。党员活动室大概100平方米,设施齐全,是小区党建教育、三会一课,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说事议事厅大概40平方米,沙发茶几一应俱全,是小区倾听居民群众心声,收集居民意见建议,调解居民矛盾纠纷,解决居民实际困难的理想场所。
     党建文化宣传板块由两部分组成,除了“平语近人”文化长廊,还有党建文化长廊,主要介绍了党的历届代表大会召开情况、重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反映了党的发展历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艰难探索到开拓创新的奋斗历程。激励全体党员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惠民设施板块分为便民设施、健身设备、休闲场所、文体中心、美化工程。
     “中间照壁这幅孝道图,是我们小区业主自己画的,积极主动参与到我们小区红色阵地的建设中来,下一步,旁边的两个版面会以尊老爱幼为主题让大家自发涂鸦。”  

    期,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泛华盛世小区的居民朋友们多了一处休闲学习打卡点,这就是小区新建的十几米的“平‘语’近人”文化长廊。它既是精神文明的宣传窗口,也是社区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更是居民休闲交流的重要场所。
      居民小区是社会治理的末梢区域,因为各个小区建成年代不同、规模不同,普遍存在物业效率低、业委会弱化、居民怨气大等各种各样的“小区病”。泛华盛世小区党群服务站自2022年年初筹建以来,构建起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党建领航·红色物业”新格局,破解了“小区病”,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坚持党建核心引领
      泛华盛世小区共有1325户,入住居民4000余人。在离石区委组织部、凤山街道党工委、乔家沟社区的领导和支持下,“泛华物业公司党支部”和“泛华盛世小区党群服务站”于7月1日揭牌成立,全面启动集“党、群、物业”三位一体的“红色物业”小区治理模式,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让党旗在小区楼栋飘起来,让物业服务在小区红起来,让党组织活动在小区活起来,让业主的幸福感升起来。
     “经过疫情的考验,直接体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积极性。不仅帮助物业的工作顺利开展,也使整个小区居民的素质逐步提升,让我们的小区更加和谐了,所以必须跟着党走才有出路。”泛华盛世物业刘经理告诉大家。

离石区

区委党校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伟大工作中,汇聚党校力量,贡献党校智慧,体现党校担当,发挥党校作用,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再立新功。
发挥阵地作用 为乡村振兴“育人才”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基础支撑。作为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为了更好培养专业人才,离石区委党校深刻认识到,“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是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撑。
      为了顺应这一形势和要求,吕梁市委市政府、离石区委区政府积极谋划、全力推动与山西农业大学的全方位合作,坚持 以离石区委党校为依托,成立了山西农业大学乡村人才振兴学院吕梁分院,构建起“一院六基地”总体格局,这是山西农业大学在地市级设立的首家分院,掀开校地合作、携手发展新篇章。
      山西农业大学乡村人才振兴学院吕梁分院重点打造“一懂两爱”干部教育实训基地、农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农业科研成果转换基地和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展示基地等六个基地,实现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基层党政干部培训、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农技人员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中小学生研学教育以及大学生实习实训等六方面内容。在师资队伍上,通过开门办学、拓宽视野,建立拥有90余名专家学者、干部人才的“师资库”。在强化功能上,实施区委党校提质工作,建成可容纳300人食宿的正心苑、思源餐厅,分别可容纳150人、100人、50人学习的4个教室及14个讨论室,建成图书馆、体育馆、初心广场、实训基地等配套功能区,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打造实践基地 为乡村振兴“树样板”
      乡村振兴战略蓝图宏伟,举世瞩目,但并无太多现成经验可循,必然要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离石区委党校利用打造现场教学基地的成熟模式,在该校所在地上王营庄村打造了一个有亮点、有特色的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为推广典型经验提供鲜活样板。
      同时,2022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立足于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提档升级,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以吴城镇王营庄村片区为主体,信义农文旅康研综合体和交口街道杜家山、高家沟片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三大片区示范点,以点带面,引领全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该小区充分利用小区微信群和物业管家公众号等平台服务业主,进而化解居民矛盾、满足业主需求。加强联动,让业主建言献策,共建共享,提升物业服务品质,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物业服务和业主幸福感共同提升。
细化党建服务设施
       小区党群服务站是近距离服务业主的重要渠道,围绕业主长期关注的服务问题,着力解决小区治理和物业服务的难点痛点、堵点,进一步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效能。由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带头,小区居民共同参与,细化服 
务,打造了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去年以来,为了防止电动车上楼,给业主带来安全隐患,该小区重新修建了三个智能充电棚,可同时为500辆电动车充电,基本满足了居民的充电需求。小区26部电梯内安装了红外监控摄像头,只要有电动车进入就会自动识别,电梯门无法关闭并自动报警。智能充电棚被评为离石区标志性工程。
      充电设施升级换代、亮化美化地下车库、改良园林树种、增加绿化面积、建设文体广场、铺平路面、改造烟道,为业主创造一个和谐、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泛华盛世小区党群服务站成立不是终点,而是党建工作新的起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担当作为。致力于打造功能齐全的小区党群服务站,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红色阵地”,不断提升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效能,实现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中共离石区委组织部) 

      校是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为党分忧、为国尽力、为民尽责是党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计划的收官之年,山西省吕梁市离石

离石区委党校: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离石区

     在规划布局上,王营庄村规划“一轴、两街、四巷、双广场”,即产业发展带动轴,振兴街、产业街,食里巷、食坊巷、食友巷、酒肆巷和优品购物广场、民俗文化广场。同时实施河道景观提升、桃缘结杏园、龙尾沟古民居院落改造休闲空间工程。该项目预计于2022年8月建成投用。 
      在功能定位上,上王营庄村着力打造“消费助农的集散地”,通过设立农副产品会展中心、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等,吸引群众开展集中消费;着力打造“乡村治理的总引擎”,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行“说事议事”、实行星级积分管理和加强网格化治理,推进乡村治理精细化;着力打造 “产业发展的孵化器”,鼓励农民发展“前店后厂”的加工销售模式,生产特色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1200余人的劳动力就业,全区68个收入不足10万元村集体村均增收2万元以上。
加强智库建设 为乡村振兴“谋对策”
      作为党委、政府“智囊团”,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是党校的天职。乡村振兴目前主要面临城乡二元结构、要素市场壁垒、乡村人口外流、土地制度不完善、配套条件落后等方面问题,党校发挥平台优势、理论优势、学员优势和系统优势,充分调动专家、学员和社会各界积极性,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为乡村振兴开拓新思路、探索新路径。这种新路径,在吕梁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得到了很好体现。
      吕梁市第五次党代会,擘画了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的新蓝图,明确了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路径。
       离石区作为市府驻地,秉持市区一体、共建共享发展理念,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为要求,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明城市创建”三篇文章,按照“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突出特色、全面打造”的工作思路,以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突破口,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城乡统筹、协同发展,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共享共赢,重点打造吴城、交口、信义三个先行示范片区,推动产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挥党校功能重在“党建引领”,离石区委党校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努力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为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贡献更多智慧。

党群“联心”跨村“联建”的离石区乡村振兴范式

    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群众致富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增强村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今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交口街道以杜家山为核心,以省、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念好集体经济“联字诀”。逐步探索出“跨村‘联’建、党群‘联’心、产业‘联’动”的经济发展新模式,辐射带动辖区内六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党建引领、旅游“带动”、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连片发展之路。
跨村“联”建,强化政治引领
      交口街道统筹将全国文明社区、市区级五好党组织交口社区与杜家山村联姻建立联合党委,2020年7月选派全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交口社区主任)蔡月旺同志担任杜家山村支部书记,2021年10月村两委换届时选派一名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杜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蔡月旺同志

离石区

由于年龄原因退出两委干部序列,但继续担任杜家山村的“帮带导师”。交口、杜家山的两委干部不间断交叉在对方村居挂职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居)委会主任助理至少一个月,参与班子分工,并全程参加所挂职村居的日常工作,实现两委干部全部交叉挂职轮训,通过老中青传帮带、岗位实训,有效带动了杜家山村两委班子的活力和干事创业的激情。
党群“联”心,凝聚共建合力
      杜家山村以“说事议事”为抓手,牢牢抓住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揪心事这个“初心”。先后斥资20余万元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原本的二层小楼改造为集合党群服务中心、于氏族规家训、廉政文化展示、清风书画院、游客接待中心的功能综合体。多次接待专家学者把脉研判旅游发展会议、省市区领导调研指导工作。努力争取到160余万元的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投资30万元建成了杜家山村文化广场,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提升,自筹资金80余万元将多年以来泥泞不堪的道路进行了平整,2022年被列入四好农村路重点打造。高质量完成洗澡、洗衣、理发这“三件实度、支持力不断提升。
产业“联”动,注入发展“活水”
      交口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承办的二手车交易中心,吸纳杜家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享受分红资金。由交口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牵头,葫芦把、芦则峁、杜家山、王家塔等周边村居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资金入股的方式,共谋产业发展。通过旅游公路的修建将周边的村村通道路打通,将葫芦把村千佛寺、葫芦种植、葫芦博物馆、杜家山村安国寺、杜家山初心研学社、古村落传统民宿、农家乐餐饮、廉政文化培训基地、徒步胜地乌崖山、石盘花果山采摘、面塑柳编传统文化研学等集中打包成系列的旅游产品。交口、杜家山辐射带动六村,形成产业“联动”、旅游“领路”、片区抱团发展、乡村连片振兴的局面。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村级集体经济是否发展壮大。离石区交口社区与杜家山村联合党委因村施策,精准发力,打造村集体经济新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通过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起来,村级党组织有了更多收入,同时也带动村民增加收入,让想办的事情有钱办,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好地得到满足。(中共离石区委组织部)

离石区:“说事议事”答好基层治理“应用题”

    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积极探索村级议事协商机制,搭建说事议事平台,组建议事协商队伍,畅通干群交流渠道,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不断推进基层议事协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形成了“有序参与、汇集民智、平等议事、凝聚共识”的协商氛围,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务实重干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山西省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离石区莲花池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创新推行的“说事议事”工作机制,围绕七个环节,机制巧解社会治理难题。
      拓宽渠道收集议“题”。目前,初步形成入户走访、微信群收集、网格员日常巡查收集、电话访谈、12345热线反馈等议题收集渠道,全街道目前通过各种渠道共收集议题1200余条(件),整理归纳后360余条(件)。其中,入户走访3万6千余人,微信群收集居民意见845条,网格员日常巡查发现问题356条,12345热线反馈19条,力争最大程度收集居民意见,让议题具有典型性和
普遍性。在此基础上,要求各社区每月5日前把初步拟定的议题报回街道党工委。
      逐项审核严肃交“题”。针对各社区报回的议题,街道党工委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对所有议题逐项逐事进行审核,筛选掉不切实际、内容重复等议题,经区包联领导把关后上报区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引导社区把说事议事工作同当前区委的重点工作相结合,用说事议事这把“金钥匙”破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比如,昌宁、兴南等社区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议题,昌茂、圪垯上等社区把疫情防控作为议题,收到了说事议事与重点工作互促共进的效果。
      调研走访务求破“题”。议题确定后,各社区围绕议题,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居民、召开小型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对存在问题逐条梳理、对意见建议逐项吸纳、对所涉居民充分发动。街道制作了专门的调研走访模板,用来记录走访对象的意见建议。目前,全街道围绕议题实地调研80余次,召开座谈会40场,累计走访商户、居民3万余人。
      会前小议精要点“题”。结合调研走

离石区

访,要求各社区提前召开专题会议,充分研究群众反馈意见,对所涉议题初步形成拟办意见,同时筹备说事议事大会,对大会的议题、流程、发言内容、发言顺序等进行研讨。各社区做到了每次说事议事前必先进行会前小议,有的为了充分研究多次召开。目前,共累计召开会前小议40余场次。
      说事议事合力解“题”。不拘形式、不拘地点,邀请区级包联领导和第一书记、驻社区民警参加,组织居民群众、所涉商户、相关部门等成员畅所欲言,逐项梳理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群策群力形成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同时发动群众在居民自治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基层事务中来。目前,莲花池街道16个社区第四次“说事议事”全部召开。
      交办落实限期答“题”。对说事议事会议形成的决议,要求社区“说事议事”小组第一时间提交社区“两委”办理,社区两委召开专门的事项交办会议,明确议定事项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社区一级能够及时解决的,一周内予以解决;对社区无法解决的,提交街道党工委配合区直单位共同解决。截至目前,莲花池街道4月份议题16个,已办结15个,剩余1个正在推进,办结率93.7%;5月份议题32个,已办结29个,剩余3正在推进,办结率90.6%;6月份议题32个,已办结29个,剩余3件正在推进,办结率90.6%;7月份议题31个,已办结31个,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100%。
      督导评价圆满结“题”。议题办理完成后,莲花池街道及时组织社区党支部对议题办理情况在醒目位置和居民微信群进行公示。同时,街道层面组织专门的督导组,每月对各社区议题办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目前,已经对第一次议题办理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提出整改意见23条。
      下一步,莲花池街道将结合地处城市核心区,辖区人口较多,小区也较多的特点,引导社区以小区为单位深入收集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力求议题切口更小、更接地气,能够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问题,力求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引导群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说事议事”中来,把说事议事真正办成居民自治的新平台,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新载体。

龙腾虎跃庆丰收 石州凯歌遍神州

离石区

      "来稻菽千重浪,最喜人间丰收季。”秋分时节,石州大地谷穗满满,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味道。9月28日,离石区吴城镇王营庄乡村振兴示范区,锣鼓喧天、彩带飘扬,热闹的场景拉开了吕梁市2022年农民丰收节离石主会场的大幕。
      此次丰收节活动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以农民为主体,以庆丰收为主线,线上线下结合,设置“1个主会场”+“6个分会场”,全面展示离石区产业兴旺、生态优美、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丰收场景,全方位、多角度向大众呈现离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果和“三农”新画卷。
      主会场王营庄乡村振兴示范区是离石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本年度重点工程之一。工程占地40.91亩27273平米,建筑面积约8300平米,共有建筑100余栋,总投资5324.28万元。今年以来,以“两路四巷双广场”为载体,依托“一校六基地”以及人流多、距离近、车程短等优势,高标准打造成为集文化展示、观光体验、特色餐饮、产业研学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乡村会客厅,以此助推消费助农、就业稳岗、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共同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如期实现。
      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山西农大副校长王娟玲,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秘书长田安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奇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孝义市委书记刘世庆,区委书记廉海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海文等领导与广大农民朋友欢聚一堂,共享丰收喜悦、共庆五谷丰登,共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委书记孙大军讲话并宣布活动正式启动。他动情地说:“今年的吕梁风调雨顺,眼下的大地五谷丰登。我们欢聚在美丽的王营庄村,向丰收礼赞、向耕耘致敬,分享农民兄弟的伟大创造,庆祝农民群众的重大节日。道法自然,农业是我们的基础产业,农村是我们的美丽乡愁,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树高千尺不能忘根,人生在世不能忘本。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五

——吕梁市2022年度农民丰收节盛大启幕

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创设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对亿万农民的深情厚谊、巨大关怀,激励着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离石区委书记廉海平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离石区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抓好三农工作,整合项目资金和生产要素,规划建设王营庄等5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推动乡村产业集中布局特色发展,切实让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助力美丽幸福新吕梁跑出加速度。坚持平台创新、科技赋农,建立山西农大乡村人才振兴学院吕梁分院,打造“一懂两爱”等六大基地,推动产学研和农文旅深度融合,形成消费助农集散地、产业发展孵化器、乡村治理总引擎。坚持培育龙头企业,孵化离石优品,建立利益联结,开拓了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空间,交出了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离石答卷”。
      作为承办方,离石区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机遇,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认真筹划、周密部署,设置1个主会场、6个分会场,筹划20余场系列竞赛展演等活动,时间跨度半个月,将为全市人民呈现出别样精彩的丰收盛宴。特别是通过农副产品线上线下展销推介、300万元消费券投放等方式,促进社会消费,助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节日农民乐、农民节日惠农民。
      丰收的喜悦绽放在幸福的笑脸上,希望的翅膀在载歌载舞中飞向美好的明天。主会场上,充满节日欢庆氛围的大舞台被红火的灯笼、鲜艳的花朵装点得红红火火。伴随着音乐,丰收祈福仪式正式开始,满盛着丰收作物的两个竹篮从孩子手中交给农民代表,竹篮分别篮传递到与会领导手中,最终进入粮仓。随着福谷归仓,祈福丰收仪式圆满结束。
      活动期间,主会场分别与六个分会场进行现场连线,全面展示离石农业农村发展的喜人成就、乡村振兴的光明前景、广大农民朋友的时代风采。活动现场还开展了2022年“齐赛丰收”知识竞答,以回答问题换取消费券的方式吸引广大农民的参与,激发广大农民朋友们的学习热情,传达节日的喜庆和劳动的快乐,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在“庆丰收”环节,精彩的节目表演中穿插着表彰颁发仪式,与会领导分别对“十佳农机操作手”“十佳示范合作社”“十佳联农带农示范龙头企业”“十佳种粮大户”的获得者进行颁奖,以此激励更多的新农人、农业企业积极投身吕梁“三农”工作,汇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此外,现场还开展了“离石优品”文创和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布会,进一步扩大提升离石文创产品和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离石区融媒体中心)

离石区:抓实基层党建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群众致富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增强村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交口街道以杜家山为核心,坚持党建引领,念好集体经济“联字诀”。逐步探索出“跨村‘联’建、党群‘联’心、产业‘联’动”的经济发展新模式,辐射带动辖区内六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党建引领,旅游“带动”,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连片发展之路。
跨村“联”建,强化政治引领
      交口街道统筹将全国文明社区、市区级五好党组织交口社区与杜家山村联姻建立联合党委,2020年7月选派全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交口社区主任)蔡月旺同志担任杜家山村支部书记,2021年10月村两委换届时选派一名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杜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蔡月旺同志由于年龄原因退出两委干部序列,但继续担任杜家山村的“帮带导师”。交口、杜家山的两委干部不间断交叉在对方村居挂职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居)委会主任助理至少一个月,参与班子分工,并全程参加所挂职村居的日常工作,实现两委干部全部交叉挂职轮训,通过老中青传帮带、岗位实训,有效带动了杜家山村两委班子的活力和干事创业的激情。
党群“联”心,凝聚共建合力
      杜家山村以“说事议事”为抓手,牢牢抓住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揪心事这个“初心”。先后斥资20余万元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原本的二层小楼改造为集合党群服务中心、于氏族规家训、廉政文化展示、清风书画院、游客接待中心的功能综合体。多次接待专家学者把脉研判旅游发展会议、省市区领导调研指导工作。努力争取到160余万元的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投资30万元建成了杜家山村文化广场,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提升,自筹资金80余万元将多年以来泥泞不堪的道路进行了平整,2022年被列入四好农村路重点打造。高质量打造完成洗澡、洗衣、理发这“三件实事”的开展,为村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

离石区

方便。群众对党支部的信任度、满意度、支持力不断提升。
产业“联”动,注入发展“活水”
      交口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承办的二手车交易中心,吸纳杜家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享受分红资金。由交口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将葫芦把、芦则峁、杜家山、王家塔等周边村居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资金入股的方式,共谋产业发展。通过旅游公路的修建将周边的村村通道路打通,将葫芦把村千佛寺、葫芦种植、葫芦博物馆、杜家山村安国寺、杜家山初心研学社、古村落传统民宿、农家乐餐饮、廉政文化培训基地、徒步胜地乌崖山、石盘花果山采摘、面塑柳编传统文化研学等集中打包成系列的旅游产品。交口、杜家山辐射带动六村,形成产业“联动”,旅游“领路”,片区抱团发展、乡村连片振兴的局面。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村级集体经济是否发展壮大。离石区交口社区与杜家山村联合党委因村施策,精准发力,打造村集体经济新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通过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起来,村级党组织有了更多收入,同时也带动村民增加收入,让想办的事情有钱办,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好得到满足。(中共离石区委组织部)

“五好支部”聚合力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青蒿焉村党支部在城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以党建工作为统领,真抓实干,创新工作,着力提升农村党支部引领新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和全方位服务群众的核心地位,农村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基础实施更加完善,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社会安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

离石区

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青蒿焉村党支部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党员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区的各项决议,常态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全体党员干部党性强、讲奉献,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夯实经济建设基础,助推乡村发展振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青蒿焉村党支部针对村民年龄、文化程度、特长爱好等分别建立劳动力信息登记台账,并按照村民就业意愿组织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有计划地为驻地企业输送劳动力,变农民为工人,实现农民当地就业,目前,已实现150名村民在企业就业,就此一项即可增加群众年收入3-6万元。实施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富民工程,按照办区林业部门的部署要求,积极配合专业队实施了核桃树的修剪、施肥、管护1236亩。施肥总量30.9 吨,整坑刷白33504余珠,为核桃经济林增产达效、村民致富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驻村企业永聚煤业优势,实施了填沟造地工程。在门沟坝地新垫土地100余亩,在焉背后垫地50余亩。
精心组织办实事,开启村民新生活
      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新修田间水泥路500米,新修泥结石路1500米,解决了全村人田间出行困难问题。持续开展“六乱”整治,弘扬文明新风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带头、干部先行、群众响应”的方式,聚焦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清理乱搭乱建10余处,拆除残垣断壁3处,清扫村内道路15处,清理污水沟、沿路杂草500余米,清理乱堆乱放17余处,清理陈年垃圾10余吨,粉刷道路两旁水沟板墙12150平米,粉刷道路两旁水泥墩3490平米,粉刷墙壁13420平米。确保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好,让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破除迷信之风。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响应上级领导及街道安排指示,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扎实落实各项防控工作任务,确保村民生命健康安全,筑牢基层战“疫”安全防线。
      有序推进“清化收”专项工作。充分发挥专班队伍作用,对青蒿焉村2021年之前所涉及的资源资产合同协议进行摸底调查,共计清理出建设用地合同3份;四荒合同12份,其中改变用途的四荒合同9份;机动地合同43份,其中改变用途合同4份,未改变用途合同39份。目前已完成调查报告和事实认定书25份。
      几年来,在青蒿焉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村风民风根本好转,群众安居乐业,各项事业顺利推进。下一步,青蒿焉村将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创造性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以更加出色的成绩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推进产业兴旺发展。核桃产业是青蒿焉村的支柱产业,全村现有核桃林1236亩,实现人均2亩核桃林,树龄大部分为4-30年,但因核桃树品质不高,产值较低,农民收入不高。为切实发挥支柱产业优势,以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为目标,采取生物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我村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使农村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着力实施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高接换优项目。
      着力改善基础条件。实施青蒿焉村通道路扩建项目,改变线路等级低、线形差、路面窄的现状,大大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等级,改善人居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利用老路扩建水泥路长6公里,路基宽5.5米,路面宽4.5米,混凝土面层厚20厘米,砼标号C30。实施青蒿焉村储水池建设项目,利用旧村委院子,新建设400立方的储水池,保障村民生产和生活用水,提高生产力。储水池建设不仅能带动村民生产和生活的改善,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村民经济效益的增长,而且有助于改善村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为建设绿色村庄奠定良好的基础。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切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传播健康文明思想,培植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利用村委外面的土滩,进行水泥硬化,并增设体育锻炼器材,增设文化宣传栏、三务公开栏、信息公告栏等设施设备,建成集文艺演出、体育健身、文化宣传等为一体的村级文化活动广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学习教育。让乡邻互帮互

学、互敬互爱、和谐共处,增强人民群众的活力氛围。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实施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凝聚党员、凝聚民心的主要阵地。
      加强民主管理。健全以村两委联席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及相关规定,实现民主治村。
      加强新农村建设。为解决村民住房
困难问题,村两委实施搬山填沟造地工程,新造土地150余亩,利用新造土地,邀请规划部门编制完善符合本村实际的建设规划,按照“适度超前,科学布局,配套安排,注重质量,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统一绿化,统一供水、供暖、供气,集中排污,充分体现生态文明村特色。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下一步,青蒿焉村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多措并举,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着力探索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子,打造一个产业充满实力、生态宜居宜业、文化特色鲜明、社会和谐稳定的青蒿焉村。 (中共离石区委组织部)

党建促彩家庄村为民服务“无缝隙”

    建引领促发展,基层治理开新篇。网格化治理激活了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点,更是社会治理的难点。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否真正落实落地的关键也要看基层。
      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吕梁市离石区彩家庄村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建制度、重治理,大力提升本村党员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团结协力,通过提升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强基础 精细规划“康庄路”
      坚持“举旗帜”,修炼“基本功”,持续巩固扩大基层“五个好”党支部示范点辐射效应。村“两委”班子换届完成后,新一届班子成员全体率先与村内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进行座谈,谈学习、谈发展、谈治理。从被动实施网格化管理到主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在粗放的网格框架上,逐步细化、优化网格设置,用更快捷、更有效的网格结构来发动村民、联系村民、服务村民,努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走出了一条属于彩家庄村的特色党建引领新路子。
      根据村实际情况,重新划分为三个一级网格,十二个二级网格,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由党员干部、“两委”成员组成网格长队伍,将村级治理和为民服务延伸至“户”、服务到“人”,20名党员带头包联对应网格,对网格内环境卫生、人民调解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负总责,不断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覆盖率和精准度。
网格办实事 自治巧解“鸡毛事”
      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网格化管理的推行,在疫情防控、“清化收”工作、人居环境整治、厕所改造、创建文明城市、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村里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通过网格管理对村民进行充分的走访调研,征集到老百姓最关心、最重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搬到了村民大会上,借助“说事议事”金钥匙和“一事一议”好办法,让群众的事情自己说、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办,经过热烈讨

离石区

论后,用村民自己的巧办法巧解了村民自己的烦心事。
      一次次的动议,一次次的说事,村集体两眼旱井很快得到改造,解决了群众用水不便的老大难问题;125户的厕所改造大大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环境;“清化收”工作找人、找地齐上手,涉及的34份合同全部完成规范整理,村集体收入提高了;维修5处古院落迫在眉睫,11户产权人的院落托管事项妥善处理等,一个个身边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党员干事、村民参会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原先在老百姓们看来是“干部该干的事”,逐渐变成了他们主动想掺和的“大伙的事”。矛盾纠纷化解在了网格内,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的稳定局面。
      古村招彩凤,党旗映民心。彩家庄村坚持用“红色”渲染基层治理底色,让党的根基深埋于群众之中引领治理工作,构建村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网格积极协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书写出基层治理新答卷,真正促进乡村振兴。(刘灿)

信义镇小神头村:党建风帆劲 振兴正当时

    村振兴是一盘大棋,下好这盘棋,需要目标精准、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只有下好先手棋,乡村振兴才能拥有夯实的基础。
     吕梁市离石区小神头村聚焦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这一首要任务,精心谋划、全面部署、扎实推进,以党建为中心,以创建市级“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坚持“抓党建促引领、抓产业促增收、抓文化促塑魂、抓生态促宜居、抓议事促治理”来夯实基层党建,发力全面振兴。
党建引领聚合力 打造“强引擎”
      大力开展“五个好”党支部创建、争先创优等活动,扎实推进“积分制”的党员管理机制、“网格化”的统筹工作机制、“红黑榜”的通报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绘就了一幅幅“以党建带振兴、以党建促治理、以党建树形象”的美丽画卷。
     强化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聘请能人返乡进入支部,进一步优化支部班子结构,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离石区

通过2021年底的换届,村两委班子成员有 4人,平均年龄45周岁,向心力和战斗力都显著增强;开展联村共建,共谋发展。按照“以村带村、共建共促”的原则,小神头村与康家岭村联合发展,由原来的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联合创建了农机合作社、肉牛养殖厂等集体产业,联出发展新活力,建出做大做强特色经济新方向;精心编制规划,统筹发展。立足全村实际,精心谋划,勾勒发展蓝图,编制了《小神头村多规合一规划》,为全村经济发展“破障引路”;多项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走正道、傍大户、创一流”的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径。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等模式,积极发展了小神头温室种植园区、小神头食品加工厂和小神头农产品展销平台。其中小神头村与康家岭村联合创建的农机合作社、肉牛养殖厂等集体产业,使今年小神头村的集体经济达到24余万元,同比增长100%;扎实推进村“清化收”工作。清理不规范合同72份,收回集体土地1191.72亩,收回资金15800元。
产业发展促增收 擦亮“新底色”
      小神头村因地制宜,坚持“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实现“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等措施,积极搞活农村集体经济,与村民共享产业红利。
      筹备成立了吕梁市神头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采用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式,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带动村内加工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该公司主打品牌月饼、面包上市,已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应;以创品牌、抓特色为主,建立了小神头村乡村产品展示馆,将村内农副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致力于打造“小神头”牌区域性农特优产品品牌,引深农产品加工、扩大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副产品价值;依托千年景区、西华镇景区等旅游资源,锚定建设“美丽乡村”和市民休闲度假基地目标,全力打造以小神头村为核心的集旅游观景、赏花采摘等农旅融合为一体的休闲农庄。建设农家小院及茅草厅、烧烤旅游打卡地、灯光夜景等休闲设施,同时进一步发展产品加工、电商推介销售、品牌建设等一体化产业,有效促进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塑魂显精神 吹响“新乐章”
      正如村民自创歌词写道:“老天爷爷威风抖/小神山昂起小神头/高高的梁,深深的沟/清清的河水绕村流/四山环抱怀怀里搂/八方降福美了眼眼饱口口……”小神头村是个历史底蕴深厚的美丽富饶乡村。
      大力挖掘后汉皇帝刘渊在村屯兵的历史古迹与历史故事,将村教场坪还古

加以开发旅游产业;传承非物质文化,支持、鼓励豆腐世家张泽林、面食巧手吴改兰等发展传统制作家庭小作坊,建成研学、沉浸式的体验室;健全村“一约四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移风易俗,开展了“清明节”集中文明祭祀活动、“红马甲”志愿活动等,进一步营造乡风文明。
生态优化增颜值 描绘“美居图”
      在保持原村庄风貌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容美化的“五化”建设,农户厕所都进行了卫生厕所改造、村内在2021年就率先倡导实行了垃圾分类,实行了农户“积分”制管理,“红黑榜”通报,“爱心超市”兑奖,“文明户”评比奖励等长效管护机制,现如今整个村庄有了“面子”、增了“颜值”,是远近闻名,人人羡慕的“世外桃源”。
民主议事显治理 打好“定星盘”
      坚持“群众的事、群众办;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的民主公开的原则,积极践行吕梁市离石区区委推行的“说事议事”机制,深度融入区政协驻村开设的“有事来商量”议事平台,进一步规范运行村级“说事议事”,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健全“自治、德治、法治”的“三治”融合的村级治理体系。目前,村内实施了“一网四联”的“说事议事”机制,即全村实行网格化管理总统筹,实现了干部联网、党员联户、村民联积分、积分联奖惩的“说事议事”机制。“说事议事”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已成为小神头村稳定的“压舵石”,发展的“金钥匙”。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信义镇小神头村持续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创新,通过系列举措,补齐加强基层党建突出短板,进而推动实现党建质量整体跃升、全面过硬,实现了村美民富人和谐,生动描绘了宜居美丽的“小神头画卷”。(刘灿)

兴   县

专项工作试点县——文水县考察学习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工作。该县在前期调研取“经”的基础上,确定魏家滩镇和康宁镇为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试点乡镇。魏家滩镇面对工矿企业占地严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等问题,通过“分级+联动化”“分层+立体化”“分段+项目化”“分类+精准化”工作法,助推该镇“清化收”工作持续走深走实。康宁镇在总结试点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该镇花子村召开了现场观摩会,通过采取“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工作专班+部门协同”“专项清理+长效机制”三种模式,全面铺开了专项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抓实一线动员,全面宣传入户入心。
     召开了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动员会,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亲自作了动员讲话,并就“清化收”专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兴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彦文深入解读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并围绕“什么是清化收、清化收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如何开展专项工作”等内容作了专题培训。印发《兴县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

      “就盼着能对全村家底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给老百姓一本‘明白账’,通过这次‘清化收’行动,村民们心里都明明白白,大家对乡村振兴也更有信心了……”今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抢抓省、市部署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专项行动”良机,按照“试点先行,尖兵推进”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清化收”专项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已查找出各类合同17561份,清理规范12405份,收回村集体土地32358.32亩,村集体经济收入由101.68万元增加到1319.34万元,村均增收近5万元。
      乡村振兴,主战场在农村,难点焦点也在农村。“清化收”工作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和关键一步。自“清化收”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兴县县委、县政府紧盯目标、聚焦薄弱、动真碰硬,着力破解承包租赁合同不规范、债权债务化解不彻底等突出问题,实行“县主抓、乡主导、村主体”的工作体制,抓实“五项举措”推动“清化收”专项工作走深走实。
用好他山之石,确定试点先行先试。
      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农业、司法、公安、法院等部门和部分乡镇党委书记组成考察团,赴吕梁市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

吕梁市兴县:“清化收”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兴县

班,网格化划分工作专班“责任田”,村级专班组长均为乡镇级专班组成员,乡镇、村联动化管理,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两级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1+1>2”的工作合力。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农村集体机动地、建设用地、集体林地图纸676幅,乡村两级工作专班对照土地确权图斑、建设用地图斑、集体林地图斑、村委自查登记台账详细比对,以地找人、以人找地,确保人地合同匹配,底清数明。各村配备了专业测量仪器,乡村两级干部共同对照合同逐地块实地测量、实地走访。
紧盯节点任务,提级清理督察督办。
     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组成3个督查组,紧盯动员部署、调查摸底、集中处理、总结提高“回头看”4个阶段,不定期分赴各乡镇进行全面督查指导,并随机抽查了60余个行政村,就专项工作的宣传动员、工作成效等进行了深入督查,对推进较慢的部分乡镇进行了通报批评。对全县已摸排出的各类合同进行了分类整理,筛查出需提级到乡一级办理的合同3000余份,需提级到县一级办理的100余份,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着手对提级办理的合同进行调查,同时在自然资源、农经等部门清理出各类合同6000

专项工作告知书》1500余份,由各乡镇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张贴宣传,并悬挂标语横幅300余条。通过兴县新闻网、兴县电视台、兴县组工微信公众号、广场LED大屏幕等新闻载体持续宣传报道,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作出承诺、主动配合清理、妥善化解纠纷。
明晰责任划分,工作任务到人到点。
     该县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兴县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了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政策指导组、法律服务组、纪检监察组、依法打击组和督导调度组等5个工作组,专门抽调业务骨干负责处理办公室日常工作。将政策指导组工作人员分为3个组,每组工作人员由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司法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每个组包联5个乡镇,由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3名副主任带队,深入全县15个乡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动员暨培训会。同时,领导组15个成员单位各自包联1个乡镇,明确工作要求和职责,确保专项工作责任到人、稳步推进。
抽调专人专班,合同用地测全测准。
     全县15个乡镇全部组建了乡镇级工作专班,244个行政村组建了村级工作专

余份,分类整理下发到各乡镇以供各村参考,确保做到应清尽清。
      下一步,兴县将始终把“清化收”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原则,规范村集体经济运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扫清障碍,为乡村振兴蓄好粮仓。(中共兴县县委组织部)

    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战士。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各级党组织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持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锻造更加强大的先锋力量。 
      山西省吕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兴县按照市委“先行先试、尖兵推进”试点工作要求,总结运用排查整顿工作经验,强化制度建设、强化源头把控、强化过程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夯实乡镇党委

兴县:锻造新时代党员先锋队伍

兴县

在农村党员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化”运行
     兴县坚持把《中国共产党章程》作为发展党员的根本遵循,在市委组织部精心指导下,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深入交流论证,制定了《乡镇党委主导发展党员实施办法(试行)》,主要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严格程序、发挥作用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组织机构、预警机制、信息库建设、计划制定、教育管理等制度,并配套制定了附件、模板、流程图,形成了党委主导、上下联动、共同培养、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
强化源头把控 “下深水”找人
      为了切实解决农村发展党员难、后备力量匮乏等突出问题,优化乡村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该县明确由乡镇党委建立发展党员源头管理机制,变农村党支部单向输送为党委多点发现,通过乡镇党委每季度“下深水”找人,重点摸排9类青年人才,纳入乡村青年人才信息库分级分类动态管理,采取不同联系培养策略,“一类一策”“一带多”分类开展联系培养活动,发现存在影响入党条件的负面情形,经教育指

导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乡镇党委备案同意后及时剔除出库,乡镇党委每季度动态调整1次,县委组织部每年1月份和7月份分别调整1次。
强化过程管理 “全流程”把关
      由乡镇党委制定发展党员计划,组织优秀党员骨干与入库青年结对,负责全过程联系培养考察。将培育青年人才入党的过程分为入库联系、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转正等5个阶段进行管理,具体发展入党程序严格按照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关键环节的规定执行。乡镇党委主导,体现在乡镇党委特派联络员全程参与培育、考察、会议研究,包片包村(社区)干部全程列席5个关键阶段会议,乡镇党委强化了对入党各个关键环节的把关,特别是政审、入党前资料预审、档案管理等环节,各阶段培养考察情况及时记入《入库青年登记表》。
强化责任落实,“高标准”发展 
      该县在试点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压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将乡镇党委书记作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由乡镇党委全过程主导村(社区)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将乡镇党委主导发展党员工作纳入乡镇年度考核的“硬指标”,作为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纳入乡镇、村居巡察工作范围,对2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约谈乡镇党委书记,并

由包联乡镇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挂号督办,进一步强化乡镇党委计划、选育、审批、管理的主体责任,压实村(社区)党组联系、培养、教育、考察的具体责任。建立完善了责任追究机制,坚持谁培养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每个环节都要数据留痕,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倒查哪个环节,对责任事实清楚的,一律追究责任。上半年试行以来,已纳入青年人才库管理的有215人,其中2022年重点考察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43人。按照计划,预计上半年农村发展58名,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党员38名,占比6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结构,犹如储蓄“活水”。新鲜血液不断加入,使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兴县把一线锻炼作为党员教育培养的重要途径,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队伍,为乡村振兴、文旅振兴贡献党员力量。(中共兴县县委组织部)

      近年以来,“两委”班子全力高标准打造基层组织阵地,规范建设了党员活动室、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村级卫生所、公共法律服务室、人民调解室、图书阅览室、红白理事厅(多功能厅)、爱心洗衣房等,设施完备、功能健全,有效提升了基层组织组织力和便民服务能力。
      花子村党支部深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活动,细化网格管理、划片区治理,成立了24个网格,由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在家党员、致富带头人担任网格长,形成“党支部+网格+党员联系户”的管理体系,做到山川河域、田间地头、街道巷尾全覆盖。网格化管理在防返贫检测、疫情防控、森林防火、抗旱防汛等工作中发挥显著作用。 
      两委干部、全体党员无私奉献、片片争先、彰显党员先进性;组织评选表彰文明户、文明个人,为全村百姓树立标杆,形成一种党员示范、模范引领、民众追随、齐头奋进的发展势头。 
发展产业 助农增收致富 
     花子村在兴产业、谋发展上下苦功

      间地头的大西瓜甘甜可口、簇拥茂盛的菜辣椒葱葱笼笼、虽未成熟玉露香咬一口,已酸甜甘冽……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镇花子村以基层党建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的引擎作用,提升基层组织力、资源统筹层次,做强做优乡村产业,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新活力。
      兴县康宁镇花子村位于兴县城南25公里处,全村4.8平方公里,有户籍人口511户1549人。今年,自从市、县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以来,花子村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民主化、法治化和“三治”融合,在高质量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上,实现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和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党建引领 建强战斗堡垒
      花子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9名,曾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市级五星级党支部,2016至2020年又连续五年被评为市级“五个好”村党组织。“两委”班子换届后由7人组成,实现“一肩挑”,新一届班子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大幅提升,更加年轻化,组织力战斗力更强。

兴县花子村:党建引领 田间地头话振兴

兴县

水,从3公里外长水沟引水进村,建设集中供水点14个,2019年又进行了自来水进户工程,彻底解决花子村吃水难的历史难题。
      同年建成2000余平米文化广场一处,小型村内休闲小公园2座,建成农村电商体验站、电商服务中心各一座。完成天然气入户工程,为全村150余户符合条件住户进入天然气,家家户户用上清洁能源,改变过去传统的火炉取暖方式。
       对村内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共硬化沥青路面2.5公里,同时改造污水系统,累计新铺设下水管道5.6公里,村内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目前村内水、电、暖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齐备。 
      花子村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视村容风貌提升,着力改善和提高群众生存环境和质量。同时增设村内保洁员13名,村内环境卫生监察员3名。 
      村小广场、村干道两侧、进村口,针叶树、阔叶林错落布置,西府海棠、金叶榆、山楂树等将村庄打扮得美丽多姿。河道两侧格桑花漫布田野,小公园花团锦簇,农户门前遍布花箱花坛。村巷道墙面彩绘正能量宣传图画、标语,营造浓厚的文明、宜居新农村创建氛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花子村大棚种植基地位于花子村东1.3公里,占地153.1亩,由村党支部组建经济发展合作总社具体运营,共吸纳股民342户1160人,共涉及农户101户,流转土地150余亩,建成果蔬大棚137座,引入了优质樱桃、玉露香型和葡萄等高价值林果种植,共种植樱桃42棚、玉露香梨52棚、葡萄35棚、蔬菜8棚,目前蔬菜大棚年收益10万余元,水果类棚正常挂果后预计年收益4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参加务工、入股分红三个渠道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可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大棚种植基地由党支部带头经营,将大棚种植基地划片,指定支部委员负责一片,管护负责人总体负责全面事宜,对片区年度收益负责,保障种植支出的同时也要保证最低收益,收益情况与年终绩效挂钩。 
      花子村现有0.45MW农光互补发电和大棚种植两大产业,连照种植2157.1亩。2021年底村集体收入达67.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2021年达13559.79元。
设施建设 提质富强新村
     花子村人居环境大幅提升,群众幸福感倍增。花子村地理位置特殊,地下为断层沉积岩,导致历年来缺水严重,多次打深层井取水失败。2017年为改善人畜吃

围。
      樱桃葡萄大棚包,玉露香梨香味飘,“百花园里”收益高。花子村将持续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谋创新时期农村建设新局面。(中共兴县县委组织部)

    “‘户联网’把‘陌生社会’变成‘亲亲社会’,绘制实景图让小区治理一目了然,在村的、不在村的、有手机、没手机的都细化到位,让管理更加精细化、全面化,心中有数,做到不漏掉一个人。”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每到一处都能看到“十户联网”的精细化网格挂在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最显眼的位置。以网格党建不断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精细化,着力让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成为“最畅一公里”。
      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兴县持续深化网格管理机制,以网格建设为支撑点,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布网定责、健全运行机制,把党建引领下的“全科网格”建

吕梁市兴县:聚焦“建管用”一“网”兜全城

兴县

设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体系和工作机制,
     “七个规范”构建治理体系。按照吕梁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的《关于规范基层网格治理的意见》和市委组织部“七个规范”要求,该县在244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共设置一级网格683个,二级网格2407个,三级网格1665个(只在社区设置),分别配备了网格员、网格助理员和网格联络员,在工业园区、商圈市场、学校、医院及企事业单位内部划分了特定的专属网格17个。建立了乡镇党委书记(总网格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网格长)分级负责,网格员具体负责,网格助理员主要配合,网格联络员应急协同的网格组织体系。 
      “我们网格员有严格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坚持以细心、贴心、热心、耐心、贴心的‘五心’服务当好战斗员、宣讲员、信息员、示范员、环保员、督导员、安全员、调解员、帮扶员为主的‘九大员’,着力完善基层治理‘一张网’。”兴县蔚汾镇宝山花园社区书记介绍,利用网格党建这个抓手,完善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实现“一网兜底”,促进精细化治理,营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了贯彻落实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在宝山花园社区报到时提出的“要划小划细网格,逐步形成‘微党建+微网格+微服务’模式,增强网格服务的精准性、快捷性、实效性”要求,加强网格精细化管理,兴县在推动党员干部到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的基础上,以蔚汾镇宝山花园社区为试点,按照“居住相邻、双向自愿、优势互补”的原则,着力推行“十户联网”模式,同时将“五级微信矩阵”嵌入“十户联网”管理模式,使网格管理的执行力大大增强,形成了工作安排“一张网”,工作落实“一盘棋”,构建起了规格一致、名称统一、指挥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网格治理体系。
      “一组加法”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了“党建引领+精细管理+督导检查”三步闭环工作法,着力理顺网格管理机制。将在职党员全部编入网格员队伍,确保每个网格力量充足。网格长、网格员定期对网格进行巡查走访,尤其对网格内“四失”(失独、失业、失意、失常)“五类”(低保、低收入、特困、残疾、疫情受损)人员等特殊人群进行入户走访,并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台账,及时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等问题。县乡根据实际需要加强工作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切实推进基层治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目标。 
      “多重合力”用好网格队伍。有一分

热,发一分光。齐心合力,一“网”情深。各级网格在村(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由网格员、网格助理员作为一线队伍负责网格日常工作;由网格联络员作为二线队伍做好与一线队伍的衔接补充,在应急情况下就地转化为“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等;动员爱心企业、社会力量和各界爱心人士,围绕“身心健康、育儿教育、法律咨询、就业服务、生活关爱”等需求,为网格提供常态化服务保障。
      织密网格,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下一步,兴县将充分利用党建引领“全科网格”这个大平台,建成以网格管理为基础、科技信息为支撑、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联动机制为保障、高效便民为目标的全要素网格治理体系,实现“一张网覆盖、一站式处理、一揽子解决”,着力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共兴县县委组织部)

行动对照检查和整改提升,强力推进乡镇“五小”设施及干部周转房项目建设。
     主动对表,全面摸清底数。兴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梁文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彦文深入15个乡镇逐一调研乡镇办公用房、“五小”设施建设和干部周转房等基础设施“建管用”情况。通过采集基本信息和留存实景照片,实地了解了乡镇干部对办公用房、周转房、“五小”及附属设施的改造建设意见,第一时间组建了工作专班,推动该项工作取得实效。总体来看,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办公用房普遍紧缺,部分“五小”配套设施不达标、不便利,目前还有6个乡镇未达到宿办分离标准。
      严格对标,科学准确测定。邀请专业团队通过调阅建设图纸、实地测绘、航拍等方式,准确绘制了15个乡镇党政机关基础设施现状地形图、示意图,并对办公用房、“五小”设施建设和干部周转房面积进行了精准测定。严格对标省发改委、省住建厅《乡镇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对各乡镇办公用房、服务用房、附属用房面积进行测算,编制《兴县乡镇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

      洁的楼道,洁净的宿舍;食堂内舒适用餐,温馨的环境仿佛置身家中;下班后邀上小伙伴儿到运动室来一场PK,强身健体又增进情感……为优化基层员工生活环境,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文化氛围,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以“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活动室”的“五小”设施建设和干部周转房为抓手,解决乡镇基础设施危旧狭小、保障功能弱化等问题,增强干部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焕发基层干部奋斗新活力。
      “去年五月换届我们新一届党政班子组建时,有效的办公场所就这幢90年代新建的2020平方米办公楼,80余名干部职工工作和住宿集中在50余间办公室,办公楼年久失修,管网严重老化,‘跑冒滴漏’每天都有发生,楼内没有公共卫生间,上厕所只能在院内仅有的一座旱厕内解决,办公场所拥挤,生活环境比较恶劣,尤其是集体食堂狭小,每天吃饭还得轮流解决。”正在建设“五小”设施中的魏家滩镇的温镇长回忆以前的工作环境很是感慨道,今年年初兴县开展基层阵地建设大普查、实施乡村阵地提档升级的基础上,深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

兴县:“五小”建设暖人心关爱基层焕活力

兴县

的变化只是兴县强化乡镇机关“五小”设施建设一个缩影。下一步,兴县将继续把完善“五小”设施和干部周转房建设当成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坚持“方便实用、节约资源、优化功能”的原则,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真正让乡镇干部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中共兴县县委组织部)

准测算表》,测定乡镇应有基本办公用房总面积为3.3万平米,其中包括各级工作人员办公室总面积1.2万平米,服务用房使用总面积0.9万平米,附属用房总面积0.4万平米。乡镇机关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缺口达1.2万平米,测定结果将作为制定规范提升方案的核心依据和标准上限。        
      精准对症,综合研判谋划。兴县召开政府常委会议专题研究规范提升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对照规范提升乡镇基础设施有关要求,在前期摸底排查和精准测算的基础上,逐乡镇分析、定性、定量,确定了3个新建乡镇、4个提升乡镇、6个补齐乡镇和2个不进行提升改造的乡镇,对13个乡镇的14个提升改造方案逐一研判,初步确定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县财政投入1.5亿余元,新建1.26万平米乡镇办公用房,并对腾退的办公用房和原有周转房进行升级改造。
      “现在,十余个窗口单位全部规划到前楼办公,并设置公共洗手间和爱心超市。新建干部职工集体周转房一幢共45间1650平方米,全部设置洗澡间。工作环境干净整洁,全面改扩建集体食堂,改善了餐饮环境,打造一个小公园,在公园内新建公厕一座。”如今的魏家滩镇让乡镇干部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中共兴县县委乔云书记说,魏家滩镇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发展机遇,发展风口产业,推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经济提质提速、阔步前行,2月19日,兴县县委书记乔云带队赴京走访,先后走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首农食品集团和中铝集团,就推进相关合作事宜进行深入对接洽谈。
       在首农食品集团,乔云系统介绍了兴县的红色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区位优势、要素保障、营商环境等,并诚挚邀请首农食品集团来兴考察投资。 

兴县:开展招商引资 打造高端产业

兴县

命,加强前瞻性调研与工作对接,把技术、成果、人才优势与兴县农业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支持兴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共同打造一批乡村振兴样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中铝集团,乔云感谢中铝集团为兴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对于企业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现场指示相关部门加快推动解决。他对企业今后在兴县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企业聚焦全产业链发展,引进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碳的产业链下游企业,推动铝系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一流专家团队合作,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的优质铝产品,积极发展铝产业文化,坚持转型、高端、绿色、创新发展,逐步实现企业发展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各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职尽责,发挥好政府主体责任和地方监管责任,全力扶持企业发展,助力铝加工基地做大做强。要全面落实、加快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提升,切实为企业投资兴业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同时,希望企业积极发挥央企示范引领作用,以工补农,推动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王宝香 郝连爱)

      在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乔云指出,中国农科院历史悠久、人才聚集、资源丰富,诚挚邀请专家们多来兴县考察调研,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尽快签订“院县共建”合作协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乔云表示,要全力打造全国现代杂粮种业基地、全国现代杂粮试验示范产业创新基地、全国杂粮供应基地。要聚焦国际国内科技前沿、产业前沿、市场前沿,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让科研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聚焦杂粮全产业链,紧盯市场需求,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切实做大做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培育优质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做响农业品牌,实现标准化生产,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同时注重将红色文化和杂粮元素创新结合,打造高端、绿色、智慧化杂粮产业。要聚焦杂粮综合体建设,将杂粮产业基地、杂粮小镇、杂粮交易市场、智慧杂粮、杂粮博物馆、杂粮研究院、杂粮培训学校等产业优势项目结合起来,借助农科院科研成果,贯通产供加销,实现一体化发展。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负责人表示,中国农科院将立足农业科研的职责使

兴县:入企进村服务助力现代农业深化改革

兴县

色越擦越亮。
积极推动现代农业体系发展
      春日的阳光照耀在奥家湾乡二十里铺村的红瓦白墙上,房前屋后泛着的点点绿意让人看到了新的希望。近年来,兴县奥家湾乡积极构建“白酒酿造+高粱种植+肉牛饲养+有机肥生产”的现代农业体系。随着产业链条的持续延伸,村里先后办起了养牛场、酒厂、醋厂、酱厂、饲料加工厂。有机旱作农业和特色小杂粮生产规模更加集中,现代农业体系初具规模;在赵家坪乡,通过与新大象集团公司合作经营,形成科学饲养、统一管理与销售的生态养殖新模式,生产有监管、技术有指导、销售有门路,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生态养殖大军中来;蔡家会镇则把“互联网+”引入销售推广环节,在2000亩种植基地建立起网上农业直播系统,实现网上销售与田间地头种植和加工过程实时互动,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今年,兴县加大与涉农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并立项实施了奥家湾现代农业产业园、康宁农业综合示范园、交楼申食用菌产业园区等一系列现代化农业产业园项目。
“今年我们将大力推进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全力打造全国现代杂粮种业基地、试验示范产业创新基地、供应基地以及全省湖羊养殖基地,引领全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说,“目前,已建成现代农(林)业园区11个、村特色产业基地263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9家、农民合作社1191家、农家乐特色村(点)5个。沃野之上,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正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出生机与活力。
加强建设品牌强农的新时代
     “坚持走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高端化道路,持续推进园区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兴县县委经济工作会为该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紧盯这一目标,该县以“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发展一批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和品牌基地。目前,已拥有清泉醋业、山花烂漫、晋绥农林等一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兴县小米”“兴县油枣”“兴县老陈醋”等一批优质区域品牌。目前,市场上“山花烂漫”牌有机小米每公斤最高可卖到80元,清泉牌五年以上老陈醋每公斤卖到60元。在品牌化发展道路上,越来越多农户、企业因此受益。
      品牌靠什么塑造?靠一流的产品质量。该县狠抓产前、产中、产后3个重要

     “ 力实现国家级龙头企业上榜、晋兴板上市、产值上亿元、利润上千万元的‘四上’目标。”“打造特色生态养殖品牌,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之路。”……连日来,随着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入企进村服务活动的开展,一项项农业发展利好政策接踵而至,直达广大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户心头,如和煦春风为田野沃土带来一片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该县紧紧拧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总抓手,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重点打造精品小杂粮、现代设施蔬菜、生态养殖、特色经济林、优质食用菌、高品质中药材六大农业产业基地,同步推进各产业之间融合发展,探索构建“6+1”县域农业产业结构,在兴县大地徐徐铺展开一幅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图景。
绘就现代农业发展多彩画卷
      在兴县山花烂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袋袋谷子经过加工变成了色泽金黄、晶莹饱满的优质小米,经过分包销往全国各地;车间外,公司负责人忙着和农户商量优种采购事宜。立足周边乡镇良好的绿色谷子生长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该公司打造了绿色谷子基地32000亩、有机谷子10000亩,带动周边3000户农户增产增收。
      “前不久,县委书记乔云来我们公司调研,鼓励我们要链条化、融合化、循环化、智慧化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引导基地农户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加大绿色谷子种植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做强深加工,将企业做大做强。”负责人说。
       翻开《兴县2022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和《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规划》,以稳产保供为基础,该县正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原则,结合各乡镇农业产业的地域特征、资源禀赋,打造“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并全力布局六大全产业链基地。
      蔚汾镇的设施蔬菜、康宁镇大象农牧的生猪养殖、蔡家会镇的绿色谷子、固贤乡的红高粱、交楼申乡的食用菌、东会乡的马铃薯、孟家坪乡的红枣核桃……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深化改革,该县特色农业百花齐放,将“多彩农业”底

的变化只是兴县强化乡镇机关“五小”设施建设一个缩影。下一步,兴县将继续把完善“五小”设施和干部周转房建设当成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坚持“方便实用、节约资源、优化功能”的原则,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真正让乡镇干部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中共兴县县委组织部)

环节,从提供优质种苗、做好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监管,到实施标准化生产,再到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全过程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该县还持续加大农业品牌化扶持力度,每创建1个区域公共品牌补助10万元,每认证1个产品奖补20万元,对新增的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市级龙头企业,每户分别奖补20万元、10万元、5万元,用真金白银激励名优农产品品牌的诞生。
      砥砺奋进再出发。今年,为打造晋绥杂粮特色小镇、晋西北杂粮交易市场,该县又开始了新的品牌创建之路。充分利用“旅游+电商”等新渠道新业态,打响“兴县杂粮”品牌,将农产品销售从“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助力更多绿色有机小杂粮走出山沟沟,成为餐桌“座上宾”。
      稳面积、提产量、优品质、创品牌。今年,兴县计划粮食播种面积稳定达到54万亩、生猪出栏累计达到100万头、新建日光节能温室100座、实施干果经济林高接换优示范项目6000亩、新发展食用菌菌棒200万棒、打造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种子基地10000亩……在兴县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现代农业大有可为。(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学习武装头脑,用学习指导实践,用学习推动全县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3月21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首期“兴县大讲堂”开讲了。“兴县大讲堂”的开讲,标志着该县将中共中央办公厅刚刚印发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结合县域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的具体实践。
      众信嘉华(北京)环保有限公司副总裁、国防大学运筹学博士、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博士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智能制造专家顾问胡睿博士应邀作“关于创新生态治理模式,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专题讲座。市政

山西兴县:以讲促学求发展

兴县

协副主席、县委书记乔云主持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梁文壮等县级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
      本次大讲堂围绕生态问题制约发展、现代生态治理的起源、从末端集中治理到源头分布式治理、从生态治理到高质量发展等四个方面,向全县干部深入阐述了困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指明了现代生态治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
      乔云指出,“兴县大讲堂”是结合工作推进需要,有力有效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深化认识、凝聚共识,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推动“三提三转”专项活动落实落细的具体措施,旨在动员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兴县大讲堂”是学习培训新模式,每月举行一次。目的是引导党员干部拓宽眼界、提高眼界、明确差距,变一人之长为众人之长,变一人之技为众人之技,积极学习借鉴新思路新办法,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在创新驱动中激活力、添动力。
      乔云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全
县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今天的学习成果,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推动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点工作。ECO环保厕所试点工作优先在黄河沿线乡镇和旅游区开始,由点到面,逐步在全县范围推广。涉及乡镇要积极参与,主动谋划,农业部门要抓好指导服务,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其他乡镇要提前谋划,做好规划,适度进行试点,为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做好准备。要加强统筹协调。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上下联动,同频共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积极参与到“三提三转”专项活动中来。各乡镇、各单位要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将专项活动和日常工作、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结合起来,做到一体推进、相互促进。特别是要注重标本兼治,将专项活动与长效长治结合起来,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一定范围内推广使用,以点带面,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兴县: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兴县

学、幼儿学校,有效解决了农村孩子入学、住宿等问题,实现免试就近入学。
       当前,兴县正以锐意进取的姿态、求真务实的精神,对标对表、革新治旧、补短强弱,向着人民满意教育强县的目标迈进。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兴县将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文件精神,不忘初心、攻坚克难、积极作为,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全面发展,办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王宝香 郝连爱)

     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主题,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创新教育模式,完善教育评价,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各项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在友兰中学,“三元五步”课改模式贯穿于学生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并得到很好的推进和落实,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更高效,成效更显著。
      “小组合作的这种新型学习模式,相比较之前,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小组讨论以及小组展示的环节,达到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友兰学生表示。
      友兰中学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本形成了一整套切合实际的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出适合县域实际的教学模式,高考成绩连年攀升,教育教学收获满满,成为兴县教育的排头标杆,吕梁山上的县级名校。
      友兰中学通过社团活动,语文节、心理节等主题节日,主题班会等形式,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集体备课,形成适合学生实际的自主学和自主练,并分层教学,学生在学习上都有所提升。通过“全校学习日”、青年教师培训班、班主任论坛、读书会、教科研例会等活动,培养教师干部的专业能力,促其专业成长。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选拔工程,加强对教师工作考核,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提高教师待遇,通过出台一系列行动方案,为兴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提供保障。
      兴县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眼于优化学校布局,增加学位供给,改革办学模式,均衡教育资源,全面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关爱弱势群体,办好特殊教育,科学规划新建了多所小

兴县:深化合作办学 打造教育高地

兴县

     6月13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人民政府与湖北省黄冈中学在黄冈市教育局会议室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开启合作大门,架起友谊桥梁,标志着兴县的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兴县是著名的红色老区、资源富区、发展新区,兴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力推动合作办学签约落成。黄冈教育以“高升学率、高获奖率、高知名度”闻名全国,形成了“体系完整、发展协调、基础厚实、质量优良”的教育格局,建立了基础教育品牌,积累了丰富的合作办学经验。
      当日,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吕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雪宏带队赴黄冈市考察学习教育教学工作。考察团先后深入明珠学校、黄冈中学考察学习,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实地参观、深入课堂等方式,对黄冈市教育改革成果及学校的先进办学经验进行了深入考察学习,并充分交流教育心得和办学理念,对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课程建设、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及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分片分块深度交流。
      在明珠学校,考察团听取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走进校园深入感受明珠学校“明德尚学,逸趣求真”的文化教育价值,并走进课堂参与“逸趣”课程。在黄冈中学,考察团先后参观了校史陈列室、学科功能教室、艺术中心,详细了解黄冈中学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对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对学校的校园文化打造和功能教室阵地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签约仪式上,乔云指出,通过前期相互考察调研和友好洽谈,兴县与湖北黄冈中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这是兴县实施教育强县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开放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黄冈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是著名的“名人故里,教育之乡”,自古就有尊师重教、崇文尚学的优良传统。黄冈教育在综合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优质教育资源输出、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成果丰硕。黄冈中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享誉全国。本次签约,对推动兴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乔云要求,要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三十五条重要措施,通过嫁接名校,借梯登高、借势跨越、借力发展,做大教育蛋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切实提高兴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获得感。
乔云强调,这次合作协议的签订,相关部门要全力以赴,确保合作项目顺利实施。要举双手欢迎与黄冈教育专家团队合作办学,举全县之力支持做好合作办学服务和保障,举黄冈教育品牌引领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黄冈中学团队在兴县的工作生活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确保兴县教育与黄冈中学的全面合作结出丰硕成果。
     赵雪宏代表吕梁市教育局对成功签约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本次签约是兴县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吕梁市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喜事,更是落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希望黄冈市教育团队充分发挥教育理念先进、办学经验丰富、管理方法科学的优势,推动兴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吕梁市教育局将全力支持兴县教育发展,对兴县教育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千方百计为黄冈来吕教育团队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和保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兴县融媒体中心)

      强化农业政策扶持,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兴县于今年3月17日召开了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县种业振兴大会,印发了《兴县2022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和《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制定了建设绿色谷子基地、种业试验基地等一系列农业产业扶持政策。今年,为农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900余万元,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480余万元,为蔬菜基地和绿色谷子基地农户提供蔬菜种苗、晋谷21号种子及肥料补贴3600余万元,累计到户补助资金6200余万元,人均340元,为全面推进种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大资源普查力度,积极推广特色品种。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物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在省里培训的基础上,兴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讲解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整理的社会意义、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方法及相关事宜。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图画、微信平台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大种质资源普查宣传力度,共普查收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36份,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兴县种植的小杂粮品种多样,共有30余个品种,其中山花烂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可以生产“晋谷21号”“大明绿豆”等7种品种优良的杂粮种子。今年,兴县还将继续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征集,进一步摸清家底,把“兴县小米”“大明绿豆”等特色明显的优良品种保护起来、推广开来、传承下去。
      创建种子繁育基地,加快培育制种企业。推动种业振兴,企业是骨干力量。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强弱直接决定了种业的兴衰成败。兴县充分发挥小杂粮领域种业优势,积极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小杂粮企业,聚焦谷子、高粱等杂粮作物,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巩固和强化育种创新能力,持续保持种源竞争优势。积极推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园区等与企业紧密合作,以此促进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企业聚集,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山花烂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委托该公司负责种业基地田间管理,实现种质资源开放共享,促进种业技术成果转化。兴县大力扶持山花烂漫、谷子地种业、晋绥农林等省级龙头企业,

吕梁市兴县:攥紧农业“芯片”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兴县

     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没有强大的种业,中国人就不可能端牢自己的饭碗。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紧紧围绕“特”“优”战略,依托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攥紧农业“芯片”,全面推进种业振兴,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建立了晋谷21号谷子育种基地3000亩,肾形大豆、绿豆、红芸豆、红小豆、豇豆种子基地各1000亩。
      打造种业创新平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今年,兴县与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大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成立晋绥杂粮研究院、杂粮专家工作站等种业创新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担任杂粮研究院顾问,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担任名誉院长,筛选确定一批符合兴县实际的主推品种,开展育种联合攻关。目前,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已在兴县建立谷子、高粱、荞麦和豆类等200亩新品种区域性试验示范基地,开展200余种杂粮品种的展示和筛选工作。目前,豌豆已完成收获,其它杂粮长势良好。
     民以食为天,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下一步,兴县将同步规划建设杂粮研究院、杂粮博物馆、杂粮院士专家工作站、杂粮产业园、杂粮文旅小镇、晋西北杂粮交易市场等杂粮融合体项目,坚持“种养加”与文旅融合,全产业链发展,以园区引领、龙头带动、品牌促动,促进杂粮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真正把小杂粮产业培育成为兴县人民增收致富共同富裕的大产业。(中共兴县县委组织部)

兴县:“小菜苗”开拓大市场

兴县

     年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花大力气推进农区“菜蓝子工程”,把蔬菜高质量发展列入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亚龙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紧抓市场机遇,连年为当地菜农培育优质菜苗,尝到了甜头的菜农们,发展优质蔬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这几天,兴县亚龙农业科技育苗基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十里八村的菜农都赶到这里领取今年的菜苗,有西瓜、甜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菜苗,品种丰富,而且还免费。在现场可以看到,有的菜农三轮车上已经把菜苗装得满满当当,这些菜苗不仅能满足村民自家的菜篮子,更承载着收获的希望。
      菜农孙三明高兴地说:“每年都给我们免费发放菜苗,我去年种植了发放的辣椒苗和西红柿苗,赚了10000元,今年又来领菜苗,增加家庭收入。”

     据亚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介绍,今年,从3月1日正式开始育苗,品种可分为七大类,都是从中国农科院引进的最新优质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毒等优势。
       成立于2012年的亚龙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兴县最大的“菜篮子”工程和优质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在蔚汾镇千城村建立有240余亩蔬菜大棚基地,他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以高科技+人工精细化操作育苗,持续探索培育绿色生态、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实施产配销一体化,确保蔬菜种植农户增产增收,让全县市民都能吃上放心菜,从而带动兴县的农业产业发展。        今年公司瞄准农村产业发展需求,提前谋划,购置栽培肥料,精选优质种子,共育苗6大系列14个品种,350万株,全部免费供给兴县菜农。
       据了解,兴县按照以“果”为基,以“菜”为辅,以“旅”增彩的产业发展思路,全程进行一体化服务,确保了各环节紧密衔接,既保证了菜苗质量,又发展了庭院经济和采摘观光农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经济效益,美化了乡村环境。“小菜苗”也成为当地群众种菜致富增收的“金钥匙”,收获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应。(兴县融媒体中心)

兴县:选育良种 振兴种业

兴县

     “天专家组带着新品种到了我们基地上,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种,我们感到受益匪浅,今年我们的产量一定会提高,收入一定会更高。”
      种业是食物之本、农业之基。眼下正是春耕播种时节,2022年3月下旬,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会,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抢抓农时,帮助老百姓选育杂粮新品种,指导种植技术。
      今年以来,兴县充分利用当地特有
的地理、气候环境,深入推进与中国农科院、首农集团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依托大型杂粮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建设谷子、荞麦、高粱等农作物制种基地,着力打造全国杂粮种质种业基地、试验示范创新基地、供应基地和培训实训基地。此次,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们带来了100多个全新杂粮品种,抢抓农时在当地进行推广和试种,建设蔡家会杂粮园区,推动当地农业走特优高效发展之路。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兴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加强合作,积极引进适合该县种植的谷子、荞麦、食用豆、高粱等优质专用型新品种,在蔡家会镇柳林村、固贤乡吴城村建立种质与品种鉴定圃和转化生产基地200亩。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在蔡家会镇柳林村开展了鹰嘴豆、豌豆品种的试种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展示区8个鹰嘴豆和1个豌豆(中秦1号),筛选区86个鹰嘴豆,共播15亩(含全部展示区、全部筛选区和5亩繁种豌豆中秦3号)。谷子、荞麦、高粱等其余新型品种将在气温、湿度、土壤墒情等条件适宜时全面完成播种工作。
      “我手里拿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培育的一个品种,叫作‘中秦三号’。这个品种产量较高、早熟,既可以当蔬菜用,又可以当干籽粒用,所以是一个多用途的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介绍,“别的豆播种期都比较晚,到了四五月份才播种。豌豆要求三月份就播,所以需要跟当地的老百姓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么播,一亩地达到多大的密度才能产量最好。”
      种子虽小,却是粮食的“源头”,一粒小种子承载着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兴县是山西省杂粮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优化种质资源是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引进适宜本地种植的新型品种,通过标准化种植、专业化管理等技术手段达到培育效果,试种成功将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切实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兴县招商引智(北京)推介暨项目签约大会硕果丰

兴县

     速转型争先进位,乘势而上勇开新局。9月7日,2022兴县招商引智(北京)推介暨项目签约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推介暨项目的签约标志着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县委县政府齐心协力、锐意进取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坚定决心。
      原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中国人民对外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兴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加强合作,积极引进适合该县种植的谷子、荞麦、食用豆、高粱等优质专用型新品种,在蔡家会镇柳林村、固贤乡吴城村建立种质与品种鉴定圃和转化生产基地200亩。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在蔡家会镇柳林村开展了鹰嘴豆、豌豆品种的试种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展示区8个鹰嘴豆和1个豌豆(中秦1号),筛选区86个鹰嘴豆,共播15亩(含全部展示区、全部筛选区和5亩繁种豌豆中秦3号)。谷子、荞麦、高粱等其余新型品种将在气温、湿度、土壤墒情等条件适宜时全面完成播种工作。
      “我手里拿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
科学研究所新培育的一个品种,叫作‘中秦三号’。这个品种产量较高、早熟,既可以当蔬菜用,又可以当干籽粒用,所以是一个多用途的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介绍,“别的豆播种期都比较晚,到了四五月份才播种。豌豆要求三月份就播,所以需要跟当地的老百姓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么播,一亩地达到多大的密度才能产量最好。”
      种子虽小,却是粮食的“源头”,一粒小种子承载着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兴县是山西省杂粮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优化种质资源是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引进适宜本地种植的新型品种,通过标准化种植、专业化管理等技术手段达到培育效果,试种成功将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切实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友好协会副秘书长张杨斌,山西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董飚,北京山西企业商会执行会长、秘书长赵文祥等应邀出席了兴县招商引智(北京)推介暨项目签约大会。
      会上,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乔云出席并致辞,县委副书记张子辉(挂职)主持会议。会议还邀请了关心和关注兴县发展的行业协会、嘉宾、驻京相关商会和重点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与兴县相关部门进行深度对接交流,共话发展机遇,寻找合作契机。
      会议以座谈交流、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旨在宣传红色兴县的产业定位、现有产业基础、优惠政策及招商方向,展示项目潜力,吸引国内外企业、技术人才到兴县投资兴业,赋能兴县高质量发展。
      乔云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向前来参加推介签约大会的领导、来宾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兴县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从历史文化、革命传统、资源蕴藏、区位交通、营商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向与会的各界人士介绍了兴县的基本情况。乔云指出,今年以来,兴县以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聚焦产业转型,坚持一二三产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统筹推进,坚持特优农业链条化发展、煤电铝材气一体化集群化发展、农林文旅康养融合化发展。
      一是做大一产,聚焦“特”“优”发展农业产业链。将杂粮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精品小杂粮、现代设施蔬菜、生态养殖、特色经济林、优质食用菌、高品质中药材六大全产业链基地,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约,共同建设全国杂粮生产、供应、培训实训和种子基地,同步推进杂粮研究院、杂粮博物馆、院士专家工作站、杂粮文旅小镇、晋西北杂粮交易市场等杂粮融合体项目,加大杂粮宴和晋绥风味等特色品牌建设力度,积极打造中国杂粮之乡、中国杂粮美食之乡、中国杂粮厨师之乡、中国杂粮好食材基地。
      二是做强二产,聚焦延链集群发展铝镁产业链。充分突出工业支撑地位,立足资源禀赋,围绕产业基地,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建立优势支柱产业,加快打造煤电铝材气一体化低碳循环全产业链,形成百万吨千亿级铝镁产业集群。
      三是做活三产,聚焦农林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链。把做活第三产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商贸流通提升工程,推进县域集聚功能。将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深度挖掘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

化、杂粮文化等特色资源,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目的地、网红打卡地、农林文旅康养融合发展高地,集中力量打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全域旅游体系。
      乔云强调,兴县将以本次签约推介为契机,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兴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热切盼望各界人士关注兴县、走进兴县、宣传兴县、投资兴县,同赏晋绥风光,同谋老区振兴。兴县将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条件和最优质的营商环境,希望各方共同见证、共同推动兴县这片红色热土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签约代表艾姆坦流体控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王丽玲在发言中表示,兴县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越,在兴县投资兴业大有可为,企业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凝聚更多的人才科技力量,与兴县携手共进、共谋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乔云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高海清为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双招双引”联络处揭牌并为联络处顾问、主任、副主任、专员颁发聘书。
      北京山西企业商会副秘书长、北京吕梁企业商会秘书长高乃军被聘为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双招双引”联络处主任。他表示,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介和联络更多企业来兴县投资兴业。
      会上,兴县分别与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丽华夏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艾姆坦流体控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签约,签约项目总投资110余亿元。项目涉及铝工业上下游、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多个行业产业和领域。同时还与北京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和中房冀湖河北产业园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和北京山西企业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兴县融媒体中心:李峰 凤英 晋锋)

兴县:给技能“充电” 让就业“来电”

兴县

     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人社局积极开展“外出务工输送一批、就地就近就业一批、公益岗位援助一批、以工代赈安置一批、自主创业扶持一批、技能培训提升一批”工作,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工作硕果累累,被省人社厅评为“促就业先进县”,获得就业激励资金150万元。
      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各项目标任务已全面超额完成,并且走在各县(市、区)前列。完成各类培训2972人,其中吕梁山护工767人、保洁员82人、护林员843人,创业培训117人、企业培训1163人,完成率105.01%。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2872人,完成率114.88%;失业人员再就业680人,完成率13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0人,完成率187.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6人,完成率133.53%;城镇登记失业率3.4%,低于市要求水平。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活动。以政府为主导,人社局主办,多部门协办,院、校、企业、社会团体组织参与,举办了全县职业技能大赛。共有350名技能选手参加,经过激烈的角逐共为吕梁市第三届职业智能大赛输送优秀选手50人,产生“吕梁技术状元”5名、“吕梁技术能手”12名。
      建设就业服务工作机构。在兴县乔家沟、柳叶沟、南通、太平洋4个500人以上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立就业服务工作站,500人以下集中安置点建立社区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服务队,在15个乡镇(街道)设立了就业服务站。通过划分区域、入户摸底、精细调查、精准对接,做好岗位需求调查、劳务输出签约、就业失业登记、就业跟踪服务等工作。
      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开发兴县劳动力创业就业服务智慧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设置劳动力基本信息、劳务中介和用工市场入驻、培训就业智能对接等功能模块,同步开发手机APP终端服务功能,随时关注、随时发布、

线上匹配,实现劳动力务工就业服务数字化,目前已有近6万人注册使用。依托平台举办5场网上招聘会,连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企业专场招聘会”等主题招聘活动,引导企业吸纳就业,扶持重点群体就业,鼓励群众自主创业,目前已有14家脱贫劳动力实现自主创业,与开发区管委会和省内外189家用工单位密切协作,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3000余个,已帮助1000名劳动者与企业达成用工协议,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兴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6338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为22923人,非贫劳动力为40458人。发挥扶贫车间效能,与“山西丹普科技”(数据标注)公司建立合作,入驻现有云数据扶贫车间,目前在云数据扶贫车间就业人员136人。关注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切实做好实名调查、职业指导、就业推荐等工作。广泛动员兴县高校毕业生参加县内企事业单位见习岗位招聘,目前已在平台登记有就业意向的30多人、企事业单位10家,将其中有意愿上岗的高校毕业生已全部对接企事业单位见习岗位安排见习就业。
      发挥公益性岗位的效能。坚持“控制总量、适度开发”的原则,用好用活公益性岗位兜底政策,利用安置点就业服务工作站统筹开发安置点公益岗位,积极推进就业政策的落实,大力挖掘企、事业单位的空岗信息,针对性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及时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截至目前,科学开发公益岗位500多个,现已安置320人;面向全县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政府机关公益性岗位170个。(兴县融媒体中心)

兴县:锤炼“硬本领” 锻造“硬脊梁”

兴县

     的二十大报告将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部分,指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切
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印发了清理借调、交流轮岗的通知,并严格执行乡村两级干部、社区工作者队伍、网格员的管理办法,着力推动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实践能力,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锤炼为党工作、为民造福的过硬本领。稳步有序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

      抓实日常管理,筑牢担当意识。乡镇每周至少召开2次领导班子例会,传达学习上级精神,统筹安排相关工作;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过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除工作特殊需要外,所有乡镇干部都要包村,每月进村时间不得少于10天,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乡镇党委每月至少组织全体干部进行2次以上的集中学习,科级干部要带头讲党课;乡镇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开展调研,并撰写高质量调研文章;清理了县直单位借调乡镇的29名干部,交流了在关键岗位任职满10年的干部;严格执行《兴县农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考勤、查岗、测评等方式,结合工作实绩加强考核;推行网格员聘用登记备案制度,实行“一年一聘”,并严格“两上两下”管理,推选46名优秀专职网格员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对年度考核不称职、不胜任的16人进行了辞退。
      抓实出勤考勤,筑牢“住读”意识。严格执行“5天4夜”工作要求,乡村两级干部每周一上午至周五下午要在工作地居住,双休日、节假日、突发事件或重大活动期间,由党政正职带班,其他干部轮流值班;党政正职请假或离开县境,需经上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批准并报备,其他干部请假或离开县境需向同级党组织报备;请假的干部按照相应标准执行请假期间工资待遇,旷工的干部视程度给予党政纪处分、调离岗位、免职降职直至辞退等处理;请假累计超过考核年度半年的,不进行考核,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科级干部请病假超过6个月的,免去现职或调整职务。
      抓实激励保障,筑牢争先意识。通过发放乡镇补贴、为乡镇机关工作的事业人员发放交通补贴等措施,切实将“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以上”“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向乡镇倾斜”等要求落实到位;明确规定县直单位提拔交流副科以上领导干部,优先考虑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选拔县直单位正职,优先考虑任职5年以上的乡镇党政正职,选拔县直单位班子成员,优先考虑任职10年以上的乡镇班子成员;加大从村(社区)、驻村帮扶等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力度;以“五小”设施和干部周转房建设为契机,对12个乡镇的办公用房和53个村(社区)阵地进行了提档升级,为干部“住读”创造条件;每年组织乡镇干部、驻村干部、村“两委”主干进行1次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建立了“四位一体”村干部星级化管理考核体系,探索建立发展集体经济成效与村干部报酬挂钩激励长效机制;将专职网格员劳动报酬和兼职网格员工作补贴等纳入同级财

政预算予以保障,网格员待遇拨付由乡镇每月直接拨给个人“一卡通”账户;结合日常工作表现,在各类评先评优评模中优先考虑网格联络员。
      抓实惩戒问责,筑牢纪律意识。对违反考勤制度的干部,视情形予以诫勉谈话、党政纪处分、调离岗位直至免职、降职。连续旷工超过7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15天的干部,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连续旷工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天的,按照程序予以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从事或分管工作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由上级党组织进行约谈;从事或分管工作排名倒数第一的,进行诫勉谈话;从事或分管工作连续2年排名倒数第一的,予以免职。乡镇党委每月对干部进村情况、学习情况、工作日志记录情况等进行检查,县委组织部将协调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不定期对乡村两级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将相关管理考核办法真正落到实处。(中共兴县县委组织部)

强化保障打造兴县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兴县

     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山西省吕梁市兴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和市委工作部署,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强化激励保障力度、提高生活保障水平,着力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和人才队伍,以“最强引擎”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按照吕梁市委组织部“先行先试、尖兵推进”试点工作要求,兴县制定了《乡镇党委主导发展党员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组织机构、预警机制、信息库建设、计划制定、教育管理等制度,并配套制定了附件、模板、流程图,形成了党委主导、上下联动、共同培养、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工作机制。
      严格执行《兴县乡镇干部综合管理办法(试行)》,将干部工作业绩、出勤情况等与选拔任用、工资待遇、评先评优紧密结合;把《兴县科级干部平时考核办法(试行)》落到实处,从“德能勤绩廉学”6方面评价干部日常表现,推动从“事后看结果”向“事中抓落实”转变;印发了清理借调、交流轮岗的通知,清理了县直单位借调乡镇的29名干部,交

流了在关键岗位任职满10年的干部;完善了《兴县农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村干部“四位一体”管理考核体系;出台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选聘标准和程序,确定了“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体系。
强化激励保障力度
      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包括基础积分80分、履职表现积分10分和激励担当积分10分,运用日常工作积分制、争优工作加分制、工作失误减分制等方式进行量化考评。
      加大政策、资金等向基层倾斜的力度,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向乡镇倾斜,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发放了乡镇补贴,乡镇机关事业编制人员已参照乡镇公务员标准发放交通补贴,总体上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以上;严格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按照星级化管理办法,“一肩挑”干部待遇年均4.1万元,村“两委”其他干部为每月800元,社区“两委”其他干部分别为每月2164元和1978元,取得社区工作者资格证的每月补贴不低于100元;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统一管理,按照每月不低于176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每年组织乡镇干部、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主干进行1次健康体检,并为驻村干部统一办理任职期间的人身意外保险。
提高基础保障水平
      为优化基层干部工作生活环境,以“五小”设施和干部周转房建设为契机,对照规范提升乡镇基础设施“五定”要求,坚持统一规划、一乡一策、分步实施,聘请第三方对所有乡镇进行分类设计,充分考虑乡镇中长期区域建设规划和“五办一站两中心”、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需求,按照因地制宜、实用节约、适度超前的原则,逐一研判制定12个乡镇的新建和提升改造方案,将投入1.45亿元,新建2万平方米乡镇办公用房及配套设施,并对腾退的办公用房和原有周转房进行升级改造;对53个村(社区)阵地进行了提档升级;为了让选调生安心在基层工作,村党组织为到村任职选调生提供了基本的食宿、办公条件,不具备单独安排食宿条件的村,由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在乡镇或条件较好的村就近集中安排;由乡镇党委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协调安排好食宿,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整合资源,建设了第一期人才公寓20套,计划新建第二期人才公寓196套。
严明纪律保障底线
      请假的干部按照相应标准执行请假期间工资待遇,请假累计超过考核年度

半年的,不进行考核,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科级干部请病假超过6个月的,免去现职或调整职务。连续旷工超过7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15天的干部,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连续旷工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天的,按照程序予以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从事或分管工作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由上级党组织进行约谈;从事或分管工作排名倒数第一的,进行诫勉谈话;从事或分管工作连续2年排名倒数第一的,予以免职。 (中共兴县县委组织部)

中阳县

山西•吕梁

中阳县马家峪村:“清化收”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中阳县

被中共中阳县委授予“五个好”农村党支部,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被中共吕梁市委授予“五个好”农村党支部。
     “清化收”工作开展以来,枝柯镇马家峪村领导组坚持依法依规、有序推进,坚持集体增收、成员受益,坚持尊重历史、规范管理。分为动员部署、调查摸底、集中处理、总结四个阶段压茬推进。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把工作做细做实,全面规范清理,扎实开展工作,在清理中查出的违反制度、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分别处理。对清理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结合清理中发现的问题,查缺补漏,指导督促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通过合同清底、规范、清欠、增收、盘活,基本解决当前农村合同明显不公平、不合理问题,资产明显流失问题,实现“三资”底数彻底清晰、合同管理规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收入分配合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得到福利、收入增加,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为民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为实现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环境。

      西省吕梁市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工作以来,中阳县以党建为引领推进“清化收”,实现集体资产清“彻”见底,合同化解稳中求进。
      “我们都是班子党员自己带头清理,党员积极应对部分村民对‘清化收’工作存在的疑虑和抵触情绪,请第三方做勘测图并做好指导价,营造了‘人人参与、户户支持’的良好氛围。”中阳县枝柯镇马家峪村党支部按照县委、镇党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总体部署,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以“清化收”专项工作为契机,共梳理合同44份,其中建设用地合同6份,改变用途机动地合同20份,未改变用途机动地合同1份,资产类合同2份,目前专项工作已接近尾声,为村集体清收资金92.6286万元。 
     马家峪村位于枝柯镇东部2公里处,340省道和孝柳铁路穿村而过,全村辖马家峪、麻子山2个自然村,共467户1382人,党员56人,劳动力620人,耕地面积2200亩,村两委班子健全,支部班子5名,村委班子5名,交叉任职2人。2018年被枝柯镇党委授予“脱贫攻坚优异奖”和“先进集体”,2016年至2019年连续五年

斤。2021年,中阳县的菌棒栽植数量达到4749.9万棒,采收干木耳500万斤,实现产值2.25亿元,直接带动1.5万农民年均增收8000元。小小的黑木耳,已经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
      为把全县黑木耳产业发展规划落到实处,中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黑木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陆续出台了《中阳县黑木耳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0年—2025年)》《黑木耳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鼓励企业建设黑木耳大棚的实施意见》《中阳县关于巩固拓展消费扶贫成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为产业各个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并出台菌棒补贴、大棚补贴、种植保险、“木耳贷”等一系列配套惠民政策。为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针对菌棒质量和培育、病虫害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上门服务、科学指导。除此以外、还完成了配套水利工程、配套变电器,助推木耳产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
     小小一项黑木耳种植,因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带动产业发展的效果十分明显,在基地务工的脱贫户,木耳采收期就有三四千块的务工收入。尝到了丰收的甜头,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 
      口袋鼓了,信心足了。如今,在中阳县各乡镇,农民种植黑木耳的积极性更高了。车鸣峪乡脱贫户王应枝说:

原马家峪村党群服务中心空间狭小、功能缺失,服务群众能力水平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马家峪村在原村小学旧址上,投资80余万元,进行了改造升级,建成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新马家峪村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真正起到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要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村党支部书记信心满满地说。(中共中阳县委组织部)

    进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心言科技黑木耳种植智能棚,放眼望去,一列列菌棒整齐地排列,每一个菌棒上都或多或少地有着大小不一的木耳,肉嘟嘟、黑绒绒的像一朵朵小花,似一颗颗超大号黑珍珠,长势十分喜人。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各国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2018年以来,中阳县依托资源、气候、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取得了丰硕成果。2019年,全县黑木耳生产规模达到282万棒,年销售黑木耳近30万

交城县:人大代表联络站 联系群众“直通车”

中阳县

“以前种地收入很有限,现在我们村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家家户户种黑木耳,大家的致富信心更足了。”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聚焦产业提质增效,健全完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和农户增收利益联结机制的‘四化一机制’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中阳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中阳县委书记赵沂旸表示。
      为了进一步增强中阳县黑木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山西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中阳县委、县政府的战略决策,已完成投资4.25亿元,建成黑木耳种植大棚719栋及所需晾晒棚,耳农管理房37个,年产1亿棒的菌棒生产厂和年处理7000万棒的废弃菌棒处理厂具备生产条件……有力的推动了全县黑木耳产业升级迭代,引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把中阳的农业产业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天赋中阳美,地道黑木耳。这句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宣传语,精炼地诠释大自然赋予一方土地的神奇,更寄托着黑木耳产业品牌化发展的希望。下一步,中阳县将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拼搏实干、久久为功,打响“中阳小木耳”品牌,使木耳产业成为中阳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带动更多老区人民走上木耳栽培的致富之路。(中共中阳县委组织部)

“两不愁三保障”,同时也为了最大限度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发展生产,2017年以来,中阳县委、县政府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弓阳村科学布局规划了建筑面积共计80余亩,以农家别墅小区为主风格的移民新村。
      从2017年5月正式动工,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122套特色移民房拔地而起。随着道路、绿化、照明、排水等基础设施的配套,一幢幢尽显古朴优雅的农家小院,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道路,一道道错落有致的沟渠阡陌……令这个小村璀璨夺目地进入大众视野。2018年,当7个自然村的移民户搬入农家小院时,就连城里人都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在基础设施修建上,弓阳村还配有标准的停车场、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广场、凉亭,建有图书室、棋牌室等文体活动场所。夜幕降临,弓阳村华灯初上,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弓阳村的男女老少们相约着聚在一块,广场舞跳起来,秧歌扭起来,和着清新的微风,一天的疲劳一扫而光,别提有多惬意。 
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多年来,弓阳村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直帮扶单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西局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抓实基层党建、推

    澈湛蓝的天空与干净整洁的村落交相辉映,一幢幢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街巷干净美观,一幅幅乡村美景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陶醉不已。走进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暖泉镇弓阳村移民新村,仔细看每一处都是风景。其发展历程可用三句话来概括:昨天,房屋破烂、靠天吃饭;今天,生活富足、幸福平安;明天,全面发展、光辉灿烂。
荒脊山梁变成了绿水青山
      暖泉镇弓阳村位于距中阳县城30公里的棋盘山南麓,地处南川河的源头,毗邻上顶山自然观光风景区,山清水秀,植被覆盖率高达85%以上,平均海拔1500米,由弓阳、石板上等7个自然村组成,全村人口317户848人,中共党员50人。 
     2016年以前,弓阳村还是一个深度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属于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在过去,这7个自然村中的225户609人居住分散,水、电、路、暖的配套十分困难。精准识别中,这些自然村落的150户402人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解决贫困群众的

中阳县弓阳村:移民新村蝶变探秘

中阳县

进乡村振兴这条主线,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稳中求进,对标先进,齐头并进,以品牌化党建推动农村治理提质增效。
      狠抓优势产业,钱袋“鼓”起来。弓阳村积极探索“食用菌+养牛”“光伏+旅游”、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并坚持把黑木耳种植作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2021年,中阳县的菌棒栽植数量为4749.9万棒,采收干木耳500万斤,实现产值2.25亿元,直接带动1.5万农民年均增收8000元。其中,弓阳村的黑木耳种植为574万棒。为支持木耳种植集中连片发展,弓阳村统一指导流转集中连片土地,县水利全力做好深井配套,电力部门配套200KVA变压器3台,基地低压线路全部由村委统一规划投资。黑木耳已然成为了全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大功臣”。村子亦被中阳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村”,被列入山西省首批旅游扶贫示范村、山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山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等。
携手同心齐绘乡村振兴 
     美滋美味木耳,如诗如画弓阳。2022年,弓阳村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区位优势,一手抓乡村旅游、一手抓木耳产业,协同推进上顶山旅游公路建设,开发上顶山原生态休闲旅游区,坚持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定位,继续扩

结合实际“把脉问诊”,注入柔性理念,用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积极争取移民新村提档升级建设项目,美化绿化亮化村庄,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做亮新型生态休闲农业,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再创“筑巢引凤、花开蝶来”新奇迹,俨然已成为一个活力十足的生态产业村,一个乡村振兴的典型村。(中共中阳县委组织部)

大规模,科学化栽植黑木耳700万棒以上。
      按照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总体思路设计布局,弓阳村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移民新村,让游客赏田园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让老百姓的移民房变成“产业房”“致富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吸引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带动区域第三产业发展。
      按照总体规划,将以“休闲康养”为基础,依托上顶山景区开发“木耳狂欢节”,打造大地艺术景观,以“康养+艺术+文娱”为主要打造手法,大力巩固弓阳特色移民新村优势,持续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上顶山旅游公路建设,运营旅游接待中心,推出康养民宿,形成“景中有人、人即是景”的交融风格。将弓阳村打造为集文化体验、艺术休闲、健康养生、亲子娱乐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目前弓阳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已初具规模,以后将实现全民兼农,全民兼商,带动村民持续增收,实现生活富裕,探索出一条符合弓阳村农业、加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乡村可持续发展致富之路。 
      潮平船更稳,风正好扬帆。黑木耳种植让弓阳村有了坚实的经济支撑,村民们亦彻底摆脱了贫困。这个偏远的小村落,

    “门口的党群服务中心变样了!”近一段时间,中阳县南街社区的群众发现,身边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经“旧貌换新颜”,不仅变得宽敞明亮,而且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多类型、更全方位的服务,成了名副其实的“温馨家园”。
     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基层群众办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今年以来,山西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吕梁市中阳县全面提升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其中,古色古香的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中阳县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接地气暖民心

中阳县

升级改造 优化服务 
      穿过一小节静穆的小道,墙两边社区信息、“四章一约”等展板整齐排列,通道正前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几个大字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再从大门进去便有一处古色古香、历史悠久的别致小院映入眼帘,这里便是中阳县宁乡镇“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看到院子里一派祥和,其乐融融的场景,谁能想到这里原来竟残破不堪。 
      中阳县南街社区地处中阳旧城南部,辖区含原南街、雷家沟、凤尾沟3个自然村,区划总面积4.3平方公里,目前城镇村及工矿占地1080.9亩。 
      南街社区原在老干局家属院居民楼内办公,办公场所面积小、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而且是居民聚居区,办公很不方便。 
      为了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通过整合资源,今驻地为旧南街靳家巷7号(原畜牧兽医站),于2021年12月改造建设投用。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设有社区办公室、社区服务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图书阅览室)、综合治理办公室、社区警务室、社区调解室、村史馆、日间照料中心等,基本满足了社

区居民办事议事、便民利民服务等多种需要。办公大厅内设有“党建、民政、医保社保、退役军人服务、综合服务”等便民服务项目和窗口,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公开,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让群众进一道门办“多家事”。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在岗,实行随到随办,确保群众每天到这里都能办成事。
     本届社区党支部提出开发老南街“民俗文化步行街”项目,打造儒林文化新时代文明社区:让四方来客走进南街社区,可见青石古巷,可寻祠堂老宅,把渐行渐远的中阳人文历史,揽入游人怀抱……
全科网格 能量巨大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随着中阳县经济社会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大量人口集聚到县城,2021年底宁乡镇常住人口达到全县总数的63.9%,基层治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南街社区位于县城中心,人口5537户、17096人。社区“两委”班子共计9人,社区工作人员6名,社区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有党员69名。 
     社区人口集中、密度大、流动性强。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网格化治理工作与社区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网格长+网

格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联络员的四级管理制度,量身定制了适合南街社区的工作体系,主要以制度化推动网格化管理工作。
       “三化”定网格。管理区域网格化,整个社区一张网,按格定岗,18名网格员(8名党员,党员先行,推动党员力量直接沉到基层一线的群众身边),人在格上,事在网中;管理内容标准化,基础信息台账建立、民情日志条理清晰;管理工作责任化,做好“五大员”: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监督员、服务员。
      “三抓”建模块。党委抓支部,社区党委抓支部建设,强化支部成员政治品德,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同时注重后备干部的储备和培养;党支部抓片,打造重点网格党支部,开创六星工作法,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党员抓点,微网格建设,139个微网格内的党员主动为居民服务,搜集社情民意。 
      “三公”促服务。公开党员身份,人员与职务对接;公示党员表现,表彰先进事迹;公布党员承诺,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做合格的网格工作带头人。 
     南街社区全科网格工作正式起步以来,取得初步成效。在新冠疫苗接种、全员核酸采集、各卡点处转运人、网格内居家隔离人员的监管等工作中发挥“大能量”,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让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更敏感,让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更稳固。
暖心服务 邻里和谐
     “带来的方便太多了,也不用做饭了,本来老年人就怕热,在这吃饭一顿饭只需要花5元就可以吃饱,孩子也不用担心了。”每日在社区吃饭的老年人满脸幸福地说道。 
      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贴近居民生活,贴近居民实际,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是宁乡镇南街社区的工作准则。 
     今年4月26日,社区调委会运用情、理、法相结合原则与调理技巧,解决了一例“张武两家”历时八十一年的纠纷。“张武两家”虽为紧邻,但因厕所等占地问题发生的争执,历经三辈人、八十一年之久。八十一年间,“张武两家”多次相互口角、械斗互伤住院,数十次惊动了各级政府、派出所;官司打到县、市、省各级法院,终因案件复杂且两家结怨太深而未果,是中阳县有名的民事难题案件。日前,“张武两家”历经三代人、八十一年的积怨终于在南街社区党支部的一次次春风化雨中握手言和。
      宁乡镇南街党群服务中心的新面貌不仅体现在了硬件设施、内外陈设让,更体现在为民新理念,化怨新方法,聚民新范式的方方面面。

宁乡镇南街党群服务中心,是中阳县乃至吕梁市“党群服务中心”的一个靓丽缩影。她,正默默地告诉广大人民群众,党永远是你们的主心骨,党永远与人民同在。(中共中阳县委组织部)

守、监测等防汛工作。以“险情不除不离岗、救灾不完不休息”的责任担当,全力投入抢险救灾、灾后恢复工作。
干部带头沉一线
      8月13日,市委书记孙大军在中阳县调研指导防汛减灾工作时强调,领导干部都要冲在一线,机关干部都要发动起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阳县委、县政府周密部署,将城区划分为10个区域,县级领导带队、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全员上阵,巡回清扫辖区卫生死角、散落树枝落叶、路面漂浮垃圾,全力保障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各商铺店主、居民也拿起工具,主动融入救灾抢险、灾后恢复工作中。
党员冲锋践初心
      亮身份、见行动、树形象,“我是党员我帮您”,2000余名党员、23支党员突击队迅速集结,奔赴灾情最严重、抗灾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主动发扬“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作风,清路面、排积水、清淤泥、疏管道、开便道,逐项排查解决,比付出、比奉献,坚决践行“到一线”担当作为、“在一线”坚守奉献。
头雁领航显担当

    入盛夏,强降雨来袭,吕梁市中阳县6个乡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1万余名群众不同程度受灾。危难关头,中阳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基层网格员迅速响应、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凝聚起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在抢险救灾、灾后重建一线检验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成效。
组织动员强堡垒
      灾情就是命令,8月11日,中阳县委组织部发出《党旗飘扬抢险救灾,众志成城灾后恢复》倡议书,全县390个党组织立即响应,启动上下联动应急工作机制,深入灾情最严重、抗灾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部位等薄弱环节的风险管控,有序安排全天候蹲点、值

吕梁中阳: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的第一线

中阳县

力提升成效的试金石,中阳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使党旗在防汛救灾中显得更加鲜艳夺目。(中共中阳县委组织部)

      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以雷厉风行的作风,身先士卒、奋战前线,带领“两委”干部对受灾区域进行全面清理,全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帮助群众生产生活步入正轨。作为新生代“领头雁”,到村任职大学生们在灾情发生后迅速来到一线,切实履行职责,主动当好灾情“巡逻员”、知识“宣传员”、隐患“排查员”,用青春且稚嫩的肩膀,扛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
网格力量筑屏障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全科网格治理体系的强大优势,以网格五级微信矩阵为载体,网格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联络员们尽锐出战,在高危路段、边角地带、微信群内,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他们频频闪现,排查隐患险情、发布雨情信息……看得见的是淤泥中穿梭的身影,感受到的是一颗颗心系百姓、为民服务的心。
      随着洪水退去,中阳县各单位人员又迅速响应县委、县政府统一指挥和调配,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理行动,奔赴各区域、各街道清理路面,全力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汗水与雨水交融,职责与使命同行。这一场暴雨,是检验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

方山县

方山县:“清化收”为村集体经济攒家底增后劲

方山县

作为解决农村“三资”管理混乱、乡村债台高筑、基层“无钱办事”等难题的重要抓手,坚持早谋划、早开局、早推进,以“三个聚集”推行“三一三”工作法,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从细处着眼、实处发力,持续传导推动压力,不断总结提炼典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提高站位,强化认识,全面统筹力量确保工作有力推进。从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入手,由各包片领导牵头,人人发言,摆问题、谈认识、表态度。通过边学习、边研讨、边探索,各专班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具体要求,掌握工作方法,拿出有效措施。吸收在村内有威望、肯说话,熟悉村情、为人正派、处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进入村级工作专班中,专门负责提供村情历史、介绍发包背景、调解合同纠纷,为村委进一步研判合同内容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开路,舆论先行,做足做强宣传发动工作。专项工作开展之前,镇党委充分利用各类媒介,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政策,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积极参与到专项工作中来。合同摸底结束后,

      范一张合同治理一方天地。今年,在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工作开展中,吕梁市“清合同、化债务、增收入”的“清化收”工作已全面铺开。方山县注重对标对表学习,挖掘选树典型,梳理特色亮点,总结提炼应用,引领带动全县农村“清化收”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啃硬骨头。清理中发现合同不合规、绝大多数合同未履行民主程序,书面占比少,有些仅一张收据或口头协议。”面对清化收出现的问题,方山县委书记周小云强调,基层组织要在思想上发挥作用,研究问题导向,寻找发力点,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因地制宜判断难点疑点问题,公检法提前介入,打通村级与法制相结合。以“全覆盖、零容忍、无盲区”的决心、态度和要求,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扎实推动各乡镇走出一条具有方山县示范引领的“清化收”发展路子。
积翠镇“清化收”——早谋划、早开局、早推进
      自“清化收”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方山县积翠镇党委将清合同、化债务、增收入

全镇合同查找率达98%,土地面积核对率100%,完成调查率92.5%,清理规范率54.2%,经营性资产增长率83%,清收欠款426205元,抵债或化解村集体债务58184元,新增承包费44565元,收回土地6973.06亩。
峪口村“清化收”——高站位、高规格、高质量
      峪口村是方山县峪口镇镇政府驻地,人口6536人2716户,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29.49亩,林地面积1172亩,2021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开展以来,峪口村坚持高站位、高规格、高质量扎实有序推进“清化收”工作,确保“清化收”工作起好步、开好局、有成效。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广泛组织开展宣传动员,切实提高两委班子成员的政治站位,统一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全村悬挂宣传标语条幅,发放《给党员和群众的一封信》《告知书》《承诺书》、宣传海报及相关政策书籍,同时通过村级大喇叭、微信群大力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在群众中营造起“清三资、化债务、增收入”的浓厚氛围。 
      凝聚工作合力,实行挂图作战。峪口村村情复杂,历史遗留问题众多。村两委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起了“清化收”

由专人讲解“清化收”专项工作主要精神、政策依据、步骤以及目的意义、开展专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让广大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掌握政策的目的导向,理解干部的良苦用心,强化支持配合的主观意愿。
     集中攻坚,试点辐射,全面强化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树标杆、选典型的办法,确定试点村,全力打造精品村、样板村。积极吸纳曾担任过村主干的老同志参与其中,选取群众全程参与监督、参与议事。镇成立了涉纪涉法专案组,聘请律师团队全天侯蹲守,主要领导、包片包村干部亲自参与合同研判会,统一抽调大学生村官,对试点村的所有资料进行归档整理,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确保高质量展现试点村的工作成效。
      压实责任,循序渐进,稳步有序开展专项工作。专项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首先将任务分解到组,责任落实到人,规定6个片区分别由6名专班组长全面负责,专班成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每一项工作都细化完成时限和目标要求。镇政府启动“一日三问效”机制,聚集明责任明。在合同研判处理攻坚阶段,镇党委实行“一定三带头”,聚集硬措施。在调解协商阶段,镇党委采用“一事三告知”的方式,聚焦重实效。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全镇各村化被动为主动,化包袱为财富,化劣势为优势,专项工作得以快速有序推进。截至目前,

工作指挥部,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流程、实现了图斑上墙,实行统一指挥、挂图作战,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联动、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局面。在镇工作专班的牵头下,村两委工作组围绕每一份合同,实地开展地块核实、面积核对,形成书面事实认定报告和调查报告,弄清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
      坚持法纪思维,精准对症下药。为切实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疑难杂症”,镇工作专班坚持法纪思维,及时组织召开研判会议,对于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主动协调县级政策指导和律师服务团队进村开展政策指导和法律服务;对于疑难复杂问题,主动提请提请镇党委、政府,协调县级包联单位检察院、律师、审计等介入,确保按照司法程序依法依规解决处理。目前,累计协调开展政策指导30次,开展法律服务5次。
      适时提级办理,巧借外力破冰。针对当前“清化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村两委适时提级办理,谋求借力破冰。县检察院作为全镇“清化收”工作的包联单位,史永明检察长多次进村开展督导调研,及时掌握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针对不同问题情形,认真分析研判、共同探讨解决。村级专班通过多次做账务往来项目的历史背景,工队与村

集体账务往来,“清化收”政策宣传等基础性工作,镇党委组织由村“两委”班子、施工方、县检察院包联单位共同参与的专题商讨研析会议,通过讲政策、讲法律、讲为人等思想工作,赢得施工方的支持与理解,并积极主动配合,为峪口村“清化收”工作打开了良好的局面。目前,在县农经中心和律师团队精心指导下,峪口村从完善商住楼建设手续、税金优惠政策、工程费用结算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仅此一项村集体可收益近600万元。
     截至目前,全村累计查找合同46份,其中机动地19份、面积260.79亩,四荒地20份、面积1325.88亩,建设用地2份、面积11.1亩,经营性合同5份,全部完成合同认定书和调查报告,累计收回商住房7套,预估市场价650万元;收回建设用地补偿款3万元,机动地7亩。
     “清化收”工作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题、必答题,事关基层政权巩固,事关农村秩序稳定,事关农村经济发展,事关百姓福祉共享,事关乡村振兴大局。积翠镇、峪口村只是方山县举不胜举的一角,体现方山县此次“清化收”便捷、高效、透明,为今后的基层治理、“三资”管理打造了新样板,既维护了村集体利益,又赢得了群众口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

裕筑牢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方山县将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中共方山县委组织部)

多头执法、执法不依等问题,为全县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个主体总统筹
     为切实解决基层治理中“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老大难问题,彻底打通综合行政执法“最后一公里”,激活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积翠镇党委主动扛起基层治理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力量,确保行政执法效率。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党小组,全面强化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明确了执法队长由镇长担任,副队长由2名派出所所长和1名镇班子成员担任,成员由镇机关有执法资格的17名行政人员和5名辅助人员组成。为全面加强协调配合,强化部门联动执法,镇政府成立了“依法治镇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协调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执法队副队长、自然资源所、市场所、供电所、司法所、交警中队等驻镇站所负责人为成员,整合部门职能优势,统筹协调执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执法权限低、执法效果差的问题。 
一支队伍管执法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采取分片执法和分领域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关口前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积翠镇6个片的片长、镇职能部门负责人全部考取了执法资格证,统一吸收为镇执法队

    身蓝色制服,一枚醒目的袖章,一个敬礼的动作……敢打且必胜的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并没有因为高温而停下工作脚步,他们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守护者之一。
      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坚持“抓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奋力推动基层工作落地落实,特别是今年以来,山西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山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夯实。特别是把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深化综合执法队伍改革,大力提升队伍建设,争当新时代综合行政执法践行者,积极打造人民满意的新时代行政执法队伍。打造出了像积翠镇“五个一”创新运行机制的队伍,从源头上解决了执法缺位、

方山县:强化综合行政执法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方山县

任落实、协调联动于一体的运行机制。镇政府出台了《积翠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积翠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暂行办法》《积翠镇综合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积翠镇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工作机制》。为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执法质量,镇政府专门建立了行政执法监督台,制订了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会商制度,按照“有权必有责”的要求,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严格限制自由裁量权,建立权责明晰的监管执法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了文明、规范、公正执法。
一个平台抓监管
      为高效、快速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积翠镇党委、政府充分运用乡村网格力量,全面开展排查和上报工作。镇政府开设了公共服务热线,设立了执法信息指挥中心,由执法队专人处置排查、举报信息,队长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执法队伍。为进一步细化强化网格排查力量,全镇共建立了村级网格18个,组级网格81个,户级网格260个。把各村林田路井、矿产资源、河流沟壑等要素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纳入全镇网格管理范畴,责任到区域,责任到人头。同时,各网格将日常排查巡查任务全部入网管理,形成了一张集服务、监督、巡查、管理于一体的“全科”大网格,实现了“一

成员,通过精准赋权、有效承接、协同一体,统筹协调行政执法的相关工作和任务,提高了执法效能和监管效率,推动了执法职责和力量向一线下沉,确保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置,实现了乡镇权限由管理向治理的有效转变。同时,实行一支队伍对同一执法对象开展“一张清单”和“全科模式”的综合执法检查,减少了执法频次,解决了“执法扰民”问题,大大减轻了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负担。
一张清单管权责
      为进一步明确综合行政执法权限,真正做到“执法必严,执法必依”,积翠镇政府按照县下放的30项执法事项清单,制定了《积翠镇综合行政执法权限工作手册》,将所有权限编号喷图上墙。聘请县司法局有关人员进行专业讲解,要求执法队成员熟记于胸,熟练于行。通过统一培训、集中学习,执法人员掌握了部门与乡镇综合执法各自的管理权限,厘清了双方的职责边界,做到了“一张清单管权责”“清单之外无权力”,镇行政执法工作实现了“于法有据”,既能“看得见”,也能“管得着”,实现了执法无死角、监管无空白。 
一套机制管运行 
       为全面细化加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积翠镇政府建立了一套集实施办法、管理措施、责

网统筹”“一网兜底”。通过网格力量对各类行政违法行为的实时监察、实时收集、实时上报,变被动执法为主动预防,绝大多数违法行为被遏制在萌芽状态,达到了“治未病”效果。
      私挖盗采行为得到查处,形成了震慑效果;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建设养殖场现象受到打击,起到了警示作用;焚烧秸秆污染空气行为得到制止,产生了教育效应等等。积翠镇综合行政执法的创新性运行机制只是方山县规范完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的缩影。方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有力维护了全县市场秩序,保护了国家矿产资源,守护了一方碧水蓝天。(中共方山县委组织部)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抓手,深度挖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治理效能,按照“美丽新积翠、幸福孔家庄”总体思路,孔家庄村大力推行移风易俗新风尚,不断创新治理模式,通过成立“馨心孝善”理事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浓厚氛围,真正实现了在村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创新方法,重塑风化 
      “现在村里,因子女外出打工和上学,留守老人多,导致他们生活、医疗等得不到保障,所以今年在村党总支组织下,专门成立了‘馨心孝善’理事会。”孔家庄村党总支书记薛军指着理事会大厅“亲民、便民、利民”标识下的工作人员介绍着。
     尊老敬老、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孔家庄人的重要品质。但是,在当前外出务工作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形势下,老一辈与年轻一辈总是分居两地、遥遥相望。 
      近年来,村里的独居老人数量不断增加。村党总支部省教育厅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时,把养老问题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突破口提上治理议程。 
    将“如何重新把老一辈与年轻一辈的心意链接?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物质与精

    话说“百善孝为先”。人的一生中,父母为养育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作为晚辈我们理应趁着父母健在时,尽己所能回报养育之恩,不留遗憾。在生活中,让父母物质丰富、精神富足,在厚养中颐养天年,满足他们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的双重诉求。
      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积翠镇孔家庄村党总支按照上级部署,以

方山县孔家庄村:孝德文化引领移风易俗新风

方山县

神生活?如何进一步弘扬孔家庄人向善向上传统美德?”作为亟待解决的议题和重点工作。为此,孔家庄村成立组织成立了“馨心孝善”理事会这个特别机构,专门负责村内65岁以上留守老人赡养管理工作,并通过理事会的示范效应以点带面,做好“移风易俗”的排头兵。
精心部署,落到实处
      “馨心孝善”理事会成立前后,孔家庄村党总支和省教育厅驻村工作队进行了多次讨论与安排部署,以确保其作用的发挥。 
      一是充分动员有赡养能力的子女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孔家庄村村委与村民签订了赡养协议,通过“子女自愿缴纳+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助”的模式,动员有赡养能力的子女,按照每户老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每月将老人赡养费交至村“馨心孝善”理事会,通过理事会统一管理,每半年返还老人一次。 
      二是精心制定各项章程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成立由大学生村官任理事长、班子成员任副理事长的组织机构,明确奖惩机制和资金管理办法。对孝老近亲活动中表现积极的,个人每缴纳100元就奖励村内爱心超市积分20分,村民可凭借积分兑换20元的爱心超市物品,并在村内各项评选以及党员发展工作都优先进行选择。对于不作为的村民,两

年内不得参与村内任何评选活动,不能领取村级发放的任何福利慰问。
      三是加强宣传发动,倡导养老敬老新风气。按照村两委班子带头、党员村民代表跟进、村民、群众逐步推广的思路,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签订赡养承诺书,在村内宣扬“孝老善亲”的典型模范事迹,营造践行孝道美德、共建和谐社会的浓厚社会氛围。目前共有110多户村民共缴纳1万3千多赡养费,孝老爱亲、移风易俗在全村蔚然成风。
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重塑风俗习惯是一个持久漫长的过程,优良风气的持续也需要多方面多重手段的互相配合。按照幸福孔家庄的总体思路,在镇党委的组织协调下,孔家庄村高标准打造了两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通过调查摸底服务对象,建立服务台账,为全村40多口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免费提供一顿午餐,同时摆放了棋牌桌椅、设立了休息室、活动室、真正提供了吃、玩、娱一站式综合性服务。 
     为进一步增加老年人的精神文明活动,村党总支借助端午传统节日之际,开展浓情端午、粽享欢乐主题活动,将全村1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集中到一起包粽子,扭秧歌,有效地拉近了群众之间、邻里之间的距离。 

      孔家庄村党总支还着手每年为老人过一次集体生日、每年组织老人开展一次免费体检、每年对全村符合条件的老人开展一次集中慰问活动、每年组织老人开展一次党的最新政策集体学习会,不断丰富举措、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以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通过村党总支坚持不懈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孔家庄村于2022年被成功评选为吕梁市首批“移风易俗示范村”。
      在全村上下一致推行移风易俗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全体村民人心向上,积极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村风村貌、社会治理均得到全面提升。 
      下一步,孔家庄村党总支将继续引领村民,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馨心孝善”理事会以及爱心超市的规范约束作用,破除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不良习俗,开展理性追思、文明嫁娶活动,引导广大村民自愿摒弃传统陋习。让移风易俗榜样带动更多的村民,践行新风尚,筑牢新观念,让党的温暖照亮每一位老百姓的心间。(中共方山县委组织部) 

    进一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规范完善乡镇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坚持以“党建+管理+服务”一线工作法为抓手,推行网格化管理、动态化管控,以乡村“小网格”助力基层治理“大格局”,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
精心安排部署,绘好“作战图”
      成立北武当镇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及分工。镇主要领导每月亲自安排部署,召开领导会听取网格化管理工作进展情况,村两委主干落实第一责任,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突出抓、重点抓。组织生活网格保障,党员教育网格送课,民生实事网格牵头,决策部署网格落实,格中有事,事中有人,人尽其责,实现乡村治理直接到户、覆盖全员。
严格网格划分,明确“主战场”
      按照“便民、合理、高效”的原则,

“党建+管理+服务”,绘基层治理新画卷的北武当

方山县

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激发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
       下一步,北武当镇将持之以恒强化“网格+”工作模式,紧密结合全镇重点工作,把网格员作用的发挥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走出一条网格化管理服务与乡村振兴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新路径。(中共方山县委组织部)

结合行政管理区域划分,以7个行政村为基础建立网格化治理体系,一级网格以自然村、村民小组设置,网格员由村“两委”班子成员组成。二级网格以20户左右为单元设置,网格联络员由村党员、村民代表等组成。全镇共建立一级网格28个、二级网格101个,实现网格全覆盖、对接无缝隙。
优化网格队伍,抓好“主力军”
      进一步规范网格化工作流程,建立网格员值班制度,明确网格员4项工作要求、8条工作职责,健全完善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实现“任务清单化”。2022年上半年,全镇网格累计上报各类事项841件,其中矛盾纠纷类1件;治安问题类57件;风险隐患类283件;信访诉求类6件;疫情防控类137件;其它类357件。通过转变工作作风,强化规范管理,打造出一支作风优良、勤政为民的网格队伍,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自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以来,各村村容村貌与村风民风显著提升。 
强化督查考核,打好“持久战” 
        镇平安建设办公室对各村风险隐患摸底排查、源头化解、重点管控等工作进行周排查、月通报,建立倒逼机制,对排名靠后的村进行约谈,督促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镇党委将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重点内容,考核打分结果

    人诗云“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此景恰似对如画张家塔村古村落的真实写照。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峪口镇张家塔村有400年历史,全村908人,225户,共36处院落,从低处到高处共有六层窑洞,每层后退一节,每家每户均为四合院。且每户厦檐挡日,但日照充足,冬暖夏凉,青砖窑洞一院接着一院,极为对称。每处四合院的窑洞台阶,院内马棚、柴房、石磨等的布局都成对称图形,屋上楼阁美观大方。其地下甬道(地道)几乎贯通了每一院,即全村院院相通,不出大门能走遍全村各院。全村人大多为赵姓族人。但随着历史变迁,

党建,引领方山县张家塔古村焕新颜

方山县

各种矛盾积怨交织,成了全县出了名的上访村。面对“村支两委”没法选举的情况下,县、镇党委整建制派驻党总支成员,针对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化难题,暧民心”工程。
      今年3月,山西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方山县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张家塔村党总支巧抓机遇,抓队伍、深排查、办实事、谋发展,使古村落焕发新活力,实现了精彩蜕变。
强班子,抓队伍,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多年来,张家塔村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信访问题突出,村党支部于2020年4月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同年6月初,结合省市县关于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县委组织部一次性选派了三名同志整建制到张家塔村分别担任党总支书记和党总支委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扭转了被动局面,在得到全村老百姓认可的同时,也给张家塔村开创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发展局面。
      到任后,为抓好总支班子建设,促进张家塔村更好更快发展,2020年9月,张家塔村积极开展了“共产党员”挂牌活动,通过为常在村的党员统一悬挂“我是党员 我带头”牌子亮身份,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每周一次的党课教

育,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1年,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圆满完成了张家塔村支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三名下派干部全部高票当选总支委员,也顺利实现了总支书记与村委主任“一肩挑”。
     “上任后,我们狠抓党员队伍建设,目前已有四名先进青年被推选为入党积极分子。去年七一,与驻村的市财政局联合开展了‘学党史、强信仰、共贺百年华诞’主题党日活动,每年七一,党总支部对全村‘学习强国’积分前十名的党员予以奖励。今年七月,峪口镇举办了‘学政策、促振兴、比赶超、树新风’主题知识竞赛活动,我村代表队荣获第二名。”在村党总支领导下,张家塔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深排查,真化解,切实解决信访矛盾纠纷 
       面对信访矛盾异常突出的不良局面,张家塔村新上任的党总支一班人没有退缩,充分利用全省上下正在大力开展的“三零创建”活动,全力做好“零上访、零案件、零事故村”创建工作,在安排专人深入排查矛盾纠纷的同时,立即着手处理遗留问题。
      一方面向老百姓说明情况,做好他

们的思想解释工作,寻求其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对事情简单、容易处理的问题立即进行处理解决,其他问题在充分了解并调查核实清楚的情况下,逐步处理。
      对村民赵营正反映的村内自来水塔漏水导致其房屋周边冒水隐患和村民集体反映的条壕里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影响村民安全等问题进行了及时解决处理。
      对村民反映集中的土地确权遗留问题,也及时请示峪口镇党委政府和县农经部门进行了化解……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工作,张家塔村由一个矛盾突出、省市有名的信访村转变成了风清气正、民风淳朴的文明村。
真办事,办实事,聚民心,着力解决民计民生问题
      荀子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才能聚民心呢?
      2020年下半年以来,张家塔村党总支一班人,多方筹措资金,先后修筑硬化村级主干道,修筑田间路,配备清洁工、清运工、垃圾箱,改造陈旧自来水管道,危房户集中安置并提质改造,新建村委公共浴室,免费为村民提供洗浴服务,为村民提供理发服务,新安装和更换监控摄像头50余个,覆盖了全村的每一个角落,粉刷外墙、房顶,种植各类树木,彻底美化了村容村貌。

     “村日间照料中心太贴心了,饭菜做得香,每周有食谱,天天变花样,顿顿荤素搭配均匀,味美又营养,比自家做的强多了!”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们自豪地说。
      今年四月份以来,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自愿到村日间照料中心集中免费吃饭,管饱管够。这里有象棋、扑克牌、乐器、书籍……老人们每天都在这里活动,其乐融融。
      万一老人身体不舒服过不来,村日间照料中心主任或村总支成员就把热腾腾的饭菜给老人送家里,使老人们时时感受着党的温暖。
      近两年来,每年的九九重阳节,张家塔村都要邀请村内高龄老人一起座谈,并发放慰问品;春节、元宵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村民们自发组织表演传统秧歌舞……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抓产业,谋发展,全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张家塔村域内,地下资源丰富,煤、铝、铁、高岭土等遍布全村,文化旅游资源更为丰富。村庄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三十六院民居,依山而建、层楼叠院、随形生变、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气势宏大、蔚为壮观,是一处特色鲜明的城堡式民

宅建筑群;地下甬道由南到北,从东到西,宅通院,院通巷,全村贯连。
      2021年,央视二套《是真的吗》栏目组慕名而来,揭秘真相。
      目前,文物本体修复和旅游产品开发正在同步推进,很快就将以全新的姿态对外开放。
     2006年被公布为吕梁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被评为山西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
      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也是山西省首批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
      2021年又被评选为吕梁市2021年度乡村旅游示范村,并成功申报为2022年度省级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
     村党总支整建制下派到任后,于2020年5月,多方筹资20余万元新建了可同时容纳30人左右的采风写生写生基地团。
     2021年配合县有关部门先后编制完成了《方山县张家塔古村落总体规划及重要节点概念设计》《方山县峪口镇张家塔村庄发展概念规划》《张家塔古村落保护规划》等。
      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将张家塔村确定为全县2021年美丽乡村,并纳入了方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整体规划,县财

政整合资金4900万元于2021年7月启动了张家塔古村落开发与保护项目。
      目前污水处理和甬道修复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旅游业态提升正在稳步推进,南门及5个院落文物正在修缮中。
      2022年,在县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省市帮扶单位的共同推动下,张家塔村又争取到了“一事一议”产业帮扶资金1000万元,省级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项目资金800万元,全部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旅游业态提升项目。
      我们有理由相信,古堡张家塔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将旧貌换新颜、古村开新花,人民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幸福。(中共方山县委组织部)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清廉新风”的方山实践

方山县

     “如今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大步迈;陈规陋习是公害,移风易俗不我待。先说婚事要新办,鼓励不搞订婚宴;摒弃啃老旧观念,自创家业才体面。再说丧事要简办,绿色丧葬无隐患……”
     这是“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故里——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在推进移风易俗中编制得脍炙人口的顺口溜。
在这里,人人宣传,个个参与的浓厚氛围,已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是一代廉吏于成龙的故里,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2021年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决策部署,挖掘于氏家风,培育文明新风,以移风易俗新成效赋能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
     来堡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百姓相互攀比、盲目跟风,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屡见不鲜,加重了村民生活负担。
       市、县出台移风易俗的规定后,来

      市之美,美在山清水秀的环境,更美在润物无声的文化和精神文明浸润。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围绕“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通过阵地联动、服务推动、品牌促动,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作用,让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润泽千家万户。
      方山县坚持将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做好移风易俗引导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素质,让广大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意识到铺张浪费的不良后果,培养破除陈规陋习的内生动力。
      同时,方山县还号召村党支部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因村制宜的制定本村的村规民约,用三句半、顺口溜、秧歌剧等多种村民喜闻乐见、好接受的方式,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厚养薄葬”等新风尚深入民心,教育群众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打出了一套“氛围浓、制度强、亮点多”的组合拳,有效遏制不良风气,树立文明新风。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做到润物无声。
      编写《移风易俗顺口溜》,录制成群众喜闻乐见的“三弦”说唱视频广泛推广。成立来堡村农民夜校,把移风易俗作为重要的宣讲内容,让老百姓清楚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利用大喇叭、文化墙、微信群等开展常态化宣传,组建文艺宣传队寓教于乐,让移风易俗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精准切入,精细服务
       来堡村位于城郊结合部位,为方便村民举办宴席,前几年建起了红白理事厅,但由于条件有限,管理跟不上,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多数群众办宴席都到峪口镇或吕梁市区,造成村民开支增大、办事不便。
      针对这一现状,来堡村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推出红白事宴一条龙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村支两委统一购置自助餐用具,红白事宴统一实行自助餐,教育引导村民文明用餐、光盘行动,推动形成节俭办宴的良好风尚。养成节俭习惯。安装电子屏和音响设备,培训婚礼主持人、化妆师和丧事礼仪,免费提供服务,让村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同时,严格落实《来堡村红白理事会章程》规定,建立村民红白事宴申报和“一事一档”制度,让移风易俗走进老百

堡村首先从文化层面入手。
一是大力传承于氏家风家训,做到古为今用。
      于氏家风家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来堡村党支部编发于氏家规家训口袋书,大力宣传以“勤耕读、尚节俭、循法理、孝乡里、廉仕吏、存仁德”为核心内容的良好品行,设立以“传承廉吏精神厚植为民情怀”的主题墙。
      在党群服务中心“六室”打造中每个功能室都添加了“廉”的元素,培训选树了王德成、韩小琴、张改林等于成龙品牌宣讲员,形成了于氏故事人人讲、于氏家风代代传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发广大群众推进移风易俗的内生动力。
二是精心制定村规民约,做到有章可循。
      2021年,村“两委”换届结束后,村党支部发挥能人效应,第一时间找村里有文化的村民,制定村规民约,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上墙。新制定的村规民约,以“三字经”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氏家风家训、移风易俗规定、乡村振兴战略等融为一体,既突出时代性又注重可行性,成为村民自治的基本依据,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今年,他们将“三字经”谱成歌曲,老幼妇孺广为传唱。

姓的日常生活。
      2021年以来,村内涌现出了一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83岁老人王改连,早年在太原安家,热情好客,村里人到太原吃住都在她家里,老人病故后,许多村民为了表达谢意要送花圈,家人按照红白理事会规定,严格控制花圈数量,并且缩减了丧事规模和程序,为推行丧事简办做出了榜样;村支部委员王建军,在老父亲去世后秉着丧事简办的原则,劝导兄妹几人,辞去了多定的乐队和纸扎,简化转村等环节,发挥了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陈规陋习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演化、不断固化的过程,移风易俗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来堡村综合运用民主的、法治的、行政的、舆论的多种手段,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一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确保取得实效。来堡村在广泛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接地气、老百姓容易接受的红白理事方案,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相应的引导教育和管理方式,不搞一刀切。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成效。制定完善“一约七会”配套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将遵守移风易俗规定与村内福利、公益性岗位、光伏收益、文明户指标等内

容挂钩。
      三是擦亮廉吏名片,打造“廉洁小镇”。按照打造“于公故里、清廉方山”的部署,作出建设“廉洁小镇”的规划,安装“廉吏故里,廉政文化”路灯牌52块,正在策划“于公粥菜”清廉饭馆及食物链条产业,设计“于情于理”乡村廉政故事彩绘巷道,开发“于公故里”乡村旅游民宿,崇尚节俭、移风易俗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
      走近于成龙故里,感受一代廉吏正气。
      来堡村的清廉新风仅仅是方山县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
      中共方山县委书记周小云说,方山县将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做为治县理政的长效机制,层层抓、年年抓、月月抓、日日抓。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到全县每一名共产党员的血液中,践行到全县每一位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中共方山县委组织部)

拍手叫好和连连称赞,让大家在欢乐的气氛中深化了对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认识,强化了对树立文明乡风的坚定信心。正如该镇党委书记白玉在倡议发言中所说:“这些活动的举办是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县‘一二四四’战略,全力建设平安、崛起、美丽、效能、幸福‘五个武当’的具体体现;也是我镇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领题试点,勇探新路,的阶段成果展示;更是全镇上下凝聚新力量,展示新作为,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推动武当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再结集、再出发。”
      2021年以来,北武当镇在新一届方山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全县“一二四四”整体发展思路,提出了打造康养小镇,建设“五个武当”的奋斗目标。一年多来,全镇上下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合力攻坚,奋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特别是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效益显现,农旅融合项目(田园综合体)、鸦儿崖革命纪念馆、北武当环线旅游公路等一批新景点应运而生,成为全镇乃至全县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新业态。
      2021年8月,全市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启动后,北武当镇按照市县要求部

    山名人红色走廊,乡风文明共赴小康。道教圣地廉吏故里文明向上,红色新民秀美山庄新风荡漾。近日,山西省风景秀丽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脚下上演了一场浓烈的“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文艺展演暨文明户表彰活动,这是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在全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领题试点,合力攻坚,勇探新路,先行分享的系列活动之一。
      活动中,来自该镇七个行政村的父老乡亲和镇机关的党员干部们,把发生在身边的反映移风易俗的一些真实事例,编写成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搬上舞台,寓教于乐,以文化人。他们的演技虽然不是那么专业,但每一个节目都表达着广大村民对移风易俗的认同和接受。
      小合唱《村规民约三字经》、道情小戏《过生日》、小品《移风易俗树新风》《没商量》、舞蹈《广场大妈乐呵》、三句半《新武当新风尚》等,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节目,赢得现场百姓的

方山县: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

方山县

迈;陈规陋习是公害,移风易俗我不待。喜事新办宜简便,鼓励不搞订婚宴;摒弃啃老旧观念,自创家业才体面。再说丧事要简办,绿色丧葬无隐患;封建迷信不能干,厚养薄葬新风范。祝寿满月十二岁,升学乔迁周年祭;名目繁多人太累,仅限家人和直系……”如今,这些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在北武当镇到处传唱,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文化活动的“必备课”。 
       推进移风易俗没有终点,助力乡村振兴不能歇脚。让文明新风浸染道教圣地,让文明新风萦绕廉吏故里,让文明新风融入红色文化,让文明新风走进百姓家中,让文明新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是北武当镇党委、政府的目标与向往。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让人欣喜的是,该镇来堡村今年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下昔、新民、武当三个村被确定为美丽宜居示范村,乡村振兴的步伐正在廉吏故里的北武当镇快速推进,一幅幅美丽宜居的新农村画面正在北武当镇徐徐展开。(方山县融媒体中心)

署,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总要求,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突出基层治理,有效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稳步开展。特别在村(社区)“两委”班子圆满换届后,该镇确立了“陈规去、新风起”的工作思路,将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村级重点改革事项,作为村支“两委”换届后“开门一件事”来抓,通过党风带动家风、民风同步改善。建立完善“一约四会”,健全修订《村规民约》《红白理事章程》等规章制度,使移风易俗在全镇蔚然成风。
      今年,方山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北武当镇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领题试点,在推进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方面,勇当探路者、先行者、分享者,取得了明显成效,移风易俗工作深入人心,典型带动引领已然成风。目前,全镇7个村都建设了集红白理事厅、文体室、图书阅览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乐器、棋牌、音响等娱乐设施,面向群众开放,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成为群众“想来、爱来、盼来、还来”的活动阵地,对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新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来堡村的特色做法还登上了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获得无数点赞和好评,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流程和办法。
      “而今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大步

方山县峪口镇: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

方山县峪口镇

好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坚持关口前移,多措并举纳贤
      峪口镇牢牢把握镇党委主导发展党员的“初始提名权”,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有效融入干部思维,采取“访、推、审、考、议、谈”的“六字六步法”,破解农村发展党员“无人可选”“有人难选”的难题,把真正优秀的人才吸收进党内。
     “访”即摸排走访,发动各村认真摸排出辖区35周岁以下高学历高素质青年人才286人并建立信息库。峪口镇党委成立工作专班,对超过半年的入党申请人和已确定的积极分子,分别访所在支部党员、访村民代表、访退职主干,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了解他们的从业情况、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以及群众认可满意度。
     “推”即择优推荐,各支部结合党员队伍建设情况以及镇工作专班走访情况,对各自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初步人选。
     “审”即初步审查,由镇纪委牵头派出所、司法所、党群服务中心组成工作

      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在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吕梁市方山县峪口镇按照市县“先行先试、尖兵推进”的工作要求,主动领题,积极谋划推进“乡镇党委主导发展党员”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严格把控发展党员工作。
充分调查研究,周密分析研判
        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加快,农村普遍面临空心化、老龄化的困境。特别是通过对2021年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调研分析,农村党员队伍在人才外流、市场经济等形势的冲击下,呈现出诸如年龄结构普遍老化,思想保守不适应新时代要求;党员频繁外出流动,学习教育及组织生活开展困难;党性觉悟普遍弱化,面对歪风邪气不敢旗帜鲜明发声;思想政治素质下降,不能站在党委政府的角度考虑问题;入党思想动机不纯,把党员身份作为谋取政治经济利益的资本等问题。       乡村要振兴,党建需引领。方山县峪口镇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总要求,从严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持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全面提升发展党员质效,充分发挥

组,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初步人选进行资格全审查,及时将不符合条件的人选剔除。
     “考”即全面考察,由镇工作组进村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针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政治素质、社会关系、思想品德、现实表现进行测评和考察。
    “议”即党委提议,召开镇党委会议,综合考虑发展党员“访、推、审、考”结果,进行逐人分析研判,优中选优,提出入党积极分子建议人选,由村党支部会议确定为发展对象。
     “谈”即专人谈话,镇党委组织专人对各支部推选出的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岗前”“任前”专题谈话,开展思想动员和警示教育,确保其思想觉悟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实行积分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必须坚持“短期集中考察+长期动态考察”,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蓄好源头活水。
      峪口镇在集中开展“访、推、审、考、议、谈”的基础上,采取“1+3”的长效考察机制推进试点工作。以1个实施意见为指导,结合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3个积分制管理办法配套推进。
      积分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分类管

理、量化考评、客观公正、务实管用的原则,根据年龄结构、学历层次、思想觉悟、道德品行、参与集体事务等情况,设置基础分、政治素质分、社会素质分、民主评议分等分值,同时设置负面清单,严把党员入口关,由专门工作组进行考核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入党申请人是否接收为积极分子进行培养,积极分子是否可以确定为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是否可以按期转正。
      6月份以来,峪口镇各村共计摸排青年人才286人,组织工作专班对有入党意向的163人进行了走访了解,各支部择优推荐出入党申请人初步人选93人、入党积极分子初步人选70人,通过初步审查对其中入党申请人初步人选62人、入党积极分子初步人选32人进行了测评考察,经7月29 日镇党委班子会议提出入党申请人建议人选51人、入党积极分子建议人选14人,建议各支部进行了确定。
      峪口镇党委的共识是:在实践中探索,在工作中学习,争取圆满完成试点工作任务,探索形成镇党委主导发展党员工作的完备机制,制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流程、手册、文本等,便于兄弟乡镇学习借鉴、高效推进。(中共方山县委组织部)

水库移民,“搬”出庄上村人的新生活

方山县庄上村

      “,太美了!”一阵惊叹惊起一群飞鸟。
      游人在夏天里来到秋英花下,欢喜雀跃,像个小孩,也许是初到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庄上村,为眼前最美的风景着迷了。
      时下,碧水映蓝天,层峦叠翠的山峦、造型别致的民宿,稀疏人影,徐徐东风,无尘无染。
      可徒步沿公路看每一处景,赏鲜花碧水;可静坐,在石板上沐浴阳光,悟夏韵夏味;可乘车,远眺群山朦胧,享受慢时光……在庄上村,步步是景,处处皆画。
      方山县圪洞镇庄上村是横泉水库移民新村,先后被山西省授予“美丽宜居示范村”,被吕梁市授予“文明和谐村”荣誉称号。2008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庄上村立足实际,实施了水库移民搬迁工程,对移民户住房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修建,当年5月份开工建设,10月份村民就全部搬进了新居。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开展以来,庄上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指导、以促进发展为目标、以服务村民为宗旨,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发展,使全村连续多年保持了班子稳、人心齐、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坚持产业富民,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横泉水库移民以来,土地是村内仅有的资源,在确保村民耕地每人2.5亩的前提下,村集体保留了700多亩集体耕地,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土地流转创收。根据横泉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实际情况,以每亩600—800元的价格,集中流转村内耕地1368亩,共收入98万余元,其中流转集体耕地732亩,年收入可达47万元,用于栽植苹果、梨树、榛子、沙棘等经济林,在壮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同时,为发展旅游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蔬菜大棚增收。帮扶单位争取资金50万元,在集体耕地中修建了春秋大棚24个,免费分配给村内96户村民种植西

红柿、西葫芦等蔬菜,其中贫困户53户。通过聘请农业专家实地指导种植技术,带领种植户外出参观学习,有效提高种植技术和销售收入。通过由4户农户联合经营管理一个大棚,每个大棚年收入可达8000余元,户均收入2000余元。今年为壮大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万元,正在修建大棚16个,建成后将承包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采摘增加集体收入。
      合作社带收。近年来,庄上村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造林专业合作社3个,村集体入股,支持合作社发展,带动农户增加工资性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不竭的内生动力。
聚焦优势特色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1+4”党建工作法。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工作基础。庄上村党支部坚持“美丽乡村在哪里,党建搞到哪里;党建在哪里,美丽乡村建到哪里”的理念,围绕“抓班子、建队伍、严管理”采取“三个一”举措,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新农村,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庄上村党支部按照“外引+内培”的人才战略,通过聚集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新村面貌和配套招才引智政策,不断提升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生态观光采摘园。在脱贫攻坚期间,庄上村根据全县建设“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意见,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横泉水库,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以生态采摘、旅游观光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200亩,打造出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的生态人文景观,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新选择。
      发展特色农家乐。“农家乐”经营户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结合地方特色,突出“乡、野、土”的农家风味,并针对城市快节奏生活,将健康养生、餐饮旅游、民俗文化等相融合,以“品土味”“住土炕”为特色,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消费。
       旅游产业兴旺发达。去年修建两条旅游路,今年村集体正在修建卡丁车游乐场20亩,花海摄影基地58亩,农家乐600多平方米,多季节开花中药材160多亩,将在10月低全部完工,到时村集体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
       经过村党支部的不懈努力,如今庄上村水库移民新村良性循环已悄然形成,全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阔步前行。(中共方山县委组织部)

把脉“清化收”方山律师在行动

方山县

      “化收”专项工作让过去的“一锅粥”变成“一本明白账”,不仅摸清了集体家底,还化解了因“三资”管理混乱引发的矛盾纠纷,理清了集体和农民的财产关系。
      今年,在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工作开展中,吕梁市“清合同、化债务、增收入”的“清化收”工作全面铺开并深入推进。方山县注重对标对表学习,挖掘选树典型,梳理特色亮点,总结提炼应用,引领带动全县农村“清化收”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为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走深走实,确保所涉合同规范有效,方山县乘势而上持续发力,组织法律顾问团队对所涉合同“过筛子”“回头看”,开展合法性审查,全面提升“清化收”工作成色。
高度重视提方法
        明确专班攻坚、科学施策,坚持“出实招”“求实效”的工作导向,对合同再“过筛”,要求镇、村两级在规范合同的基础上,律师团队再次介入,对所涉合同细节等方面深入审查,进一步对合同进行精准规范、补充完善。
立说立行抓落实
        律师团队深入各镇,对各村“清化收”过程中所涉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审查过程中,发现合同中文字、条款不严谨,承包人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及时给予现场指导,并在审查结束后,根据审查情况,一村出具一份法律意见书,对各类合同给出详细的审查意见和整改意见。经审查,对方山县90个行政村共出具90份法律意见书,其中四荒地承包合同提出法律审查意见9672条,机动地承包合同提出法律审查意见23314条,建设用地承包合同提出法律审查意见545条,经营性资产承包合同提出法律审查意见443条,其他类型承包合同提出法律审查意见674条。
规范整改见成效
        各镇、村根据律师团队给出的法律意见书,与承包人说明情况后,对各类合同中存在的问题逐项整改,并进行公示,进一步提高了方山县“清化收”所涉合同的规范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清化收”工作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题、必答题,事关基层政权巩固,事关农村秩序稳定,事关农村经

济发展,事关百姓福祉共享,事关乡村振兴大局。方山县为“清化收”把脉问诊,用法律手段保障各村(社区)“清化收”工作有序推进,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促进村集体增收,确保方山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工作高质高速推进。(中共方山县委组织部)

农旅融合打造“韩庄村”向往的生活

方山县

      方山县城出发,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青山绿水,风光秀丽的美丽乡村呈现在眼前,这就是美丽乡村——北武当镇。北武当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东南部,距离方山县城30公里,全镇有11个行政村,7000多人。
      近年来,北武当镇韩庄村党支部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为工作抓手,积极探索以农促旅、以旅兴田的良性发展格局,建设以生态、农业、旅游深度融合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将生态“红利”变成百姓“福利”,带领村民逐步走出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高颜值”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让村庄“动”起来
        韩庄村是北武当镇人口第一大村,村民过去的生活来源一直以种植和养殖为主,随着农村人口数量和活力下降,众多土地资源处于僵尸化状态,村集体收入薄弱,村容村貌落后,村民难以脱贫致富。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韩庄村党支部立足村情、积极争取、谋划出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规划面积8487亩的田园综合体项目,确定“先盘活土地资源、再推动产业振兴”两步走的实施路径,先输血再造血,把土地流转起来。
      刚开始,有的村民不愿意流转,村党支部书记车奴元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逐家逐户反复去做工作,讲道理、讲愿景,从政策导向、程序办理到合同签订、后续事宜;慢慢地,一户签、两户签……到最后,村民主动找到村委要求流转。现在村子里一天一个变化,在朋友圈、短视频上都可以看到韩庄村的新面貌、新变化,村民们一条心,跟着村“两委”干事创业。
      村党支部在土地盘活过程中以和谐共赢为着力点,以绿色可持续为抓手,充分尊重村民意见,推动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更顺畅、更快速进入韩庄村产业振兴的规划图、施工图。

农旅相遇,让村庄“旺”起来
       “农旅融合,其本在农,特在旅。发展乡村旅游,首要之责当属稳住农业基本盘,其次则为人居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建设,再即是农耕文化的挖掘还原,以及特色景观的塑造。”车奴元认为,村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正是农旅融合的典型范例,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吻合。
       韩庄村引来了田园综合体这只“金凤凰”,但如何让其真正筑巢安家、繁衍子嗣成为了更突出的问题。村党支部以“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为指向,以“能人带头、村企联建”为抓手,积极争取县、镇政府用地保障、人员支持、资金保障、科技支持,同时带动社会资本“上山下乡”,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总投资6亿元的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如火如荼进行的特色农业休闲区中,千亩辣椒种植、大地景观、木屋餐厅、祖母菜园等初步成型,形成集育苗、种植、仓储、销售、体验、观光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特色农业休闲区只是韩庄村田园综合体的一个缩影,根据规划,总体项目包括艺术创意游览区、滨水田园康养度假区、现代农业生产体验区、特色农业休闲区四个片区,重点打造农产品直播基地、中草药花海种植基地、水泥厂彩绘艺术街区、科技互动光影秀等,目标建成投入后将成为以农业景观猎奇为主,观光吸引力、田园童玩产品、亲子度假为辅的休闲度假区,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成为省级田园综合体。
成果共享,让村庄“富”起来
      以农助旅,以旅兴农。农旅深度融合,正成为韩庄村的一把“金钥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城里人来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乡村来说则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让农民有了新的增收渠道,传统的农耕业正在逐渐向新型服务业延伸。
      随着田园综合体投入运营项目日益增多,韩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本村居民离家近、用工灵活等优势,让更多村民在项目中上岗上班。村田园综合体雇佣村内人员摘辣椒,每人一天可收入100元左右;项目工程实施雇佣本村劳动力,每人每天收入180元—300元不等;本村人员还能不定时在田园综合体售卖农产品、水果、小吃等。目前,村旅游从业人数200人,占全村人口的六分之一,村民人均从旅游业中可获年收入1.5万元。

     2021年韩庄村共接待旅游人次95000人,全年旅游总收入达55万元;2022年“五一”期间,自驾游玩的游客日均约3000余人次,给当地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
      此外,村党支部还注重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认知程度”和“进行适当创新,提升竞争优势”上下功夫。通过全方位媒介创建舆论导向作用,传播田园综合体生态游、乡村游、休闲游、文化体验游等多种业态活字招牌。将原本单一的产业链拉长,以本村现有农家小院为试点,鼓励更多村民积极发展农家小院和农家旅社、开展不同活动项目,将城市的现代化与乡村的朴实感巧妙地结合起来,以点带面、以面带片,形成与其他旅游景点的比较优势。
      未来,有体验感和沉浸式的“韩庄文旅圈”将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首选。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韩庄村党支部将持续坚持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形成“农业为基础、旅游业为引擎、服务业为支撑”的三产融合生动局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

厚植人才“沃土” 群英汇聚方山

方山县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坚持“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育力度,持续拓宽人才成长成才途径,不断完善落实配套政策和服务保障,以“政策引才、产业用才、服务留才”的新理念,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贯通,相互带动,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储备和竞争态势,为方山县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栽好“梧桐树”,倾心“引才”
        为吸引集聚更多高端“游子”回乡创新创业、建设家乡,方山县实行了更加积极开放灵活的人才政策,采取了“一事一议”办法精准支持人才发展,柔性引进吉林农业大学在读博士生秦亚,为方山县宏康牧业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提升肉牛养殖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引进其爱人李金坤到方山县肉牛产业发展中心工作。“方山不仅有暖心的人才政策、

包容的创新氛围和优良的营商环境,还有各级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里为我提供读博期间的学费和每年1.5万元生活补贴,博士毕业后我将回乡工作,把家乡养殖业打造成人人都可以赚钱的事业,牛肉产品成为人们安全放心的牛肉食品。”秦亚在谈起回乡发展的2年多历程时说道。
      在秦亚看来,家是爱的归宿,奋斗是青春的注脚。有人相守,有梦可追,人生的精彩不一定在华灯璀璨处,在温暖的家乡田园牧歌,用知识点亮故土的万家灯火,也是一种选择。
      在引进人才中,方山县提前做好人才需求专项调研,有选择性地引进人才,积极开展各类招才引智行动,把干部队伍、教育卫生、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汇聚起来,更好地满足发展的需要。实施“教育兴市”专项引才,共招聘特岗教师97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7名,面向社会回引16名教育方面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具有全国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的江阴教育教学管理团队和名优教师42人,持续推动教育振兴。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连续两年分三批招聘94名大学生担任村(社区)“两委”办公室主任(报账员),实现了全县94个村(社区)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实施青年人才储备计划,招录公务员、选调生55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56人,为全县各项事业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建好“墩苗田”,精心“育才”
        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方山县以培育人才为重点,立足岗位和人才本身的实际情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育教育管理,真正做到人岗相适。连续举办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三期,对新招聘的81名高层次人才进行国情研修暨初任培训,让高层次人才上好政治理论课、廉政教育课、红色教育课、政务实用课,提升综合素质,练好机关工作必备“内功”。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定期邀请江阴名师来方山培训讲座、名师送教,定期选派方山骨干教师赴江阴名校跟岗学习,全方位提升全县学校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政治引领,在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名,筑牢高层次人才的思想根基,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注重培育乡土人才、实用人才,开展乡村振兴培训班,培训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70名;深入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养“法律明白人”650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4户;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完成护工护理培训1019人,积极组织13人参加吕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

立好“风向标”,悉心“用才”
      科学用才,才能实现人才效应最大化。方山县立足县域实际,分类建立了人才数据库,努力为人才施展才华、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人才能做事、做成事、常做事。
      郝芃钫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孝义人。2016年,他通过人才引进在方山县农业农村局工作。2021年乡镇换届时,他被提拔重用,任乡镇专武部长。郝芃钫感慨地说:“方山山好水好人更好,这样的政治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真是很难遇到。方山县的求贤心情之切、用情之真、待才之诚,体现在方方面面。”方山县坚持重用优秀人才,去年换届以来共提拔重用各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学历17名,持续建强全县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人尽其才,全县党政、医疗卫生、教育、社工等各界人才,积极发挥自身专业、岗位和特长优势,在各条战线上默默奉献,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深化省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方山县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签订了共建“方山县肉牛产业发展研究院”合作协议,让方山县畜牧人才有平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助力全县肉牛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打造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让合作高校的大学生展现自身风采,共建“四宜方山”。
造好“磁力场”,真心“爱才”
      基层关注重点人群多、解决纠纷多、重点工作多、任务重,如何加大对基层的政策倾斜,如何为基层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这一直是方山县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真的没想到政策这么好,除了每年给我安家费,还在其他方面给予好多帮助,政策真是太好了!”2022年引进的人才的郭雅诗说。近年来,方山县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创优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真正留得住、沉得下。持续推进人才公寓建设,目前已建成集聚休闲、运动、会议、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人才公共服务区域,为引进的42名人才提供住房,让人才安心在方山发展。积极落实人才补贴,为引进的C类人才落实每人3万元生活补贴和1.5万元住房补贴,D类高层次人才落实每人1.5万元的住房补贴。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县委领导联系服务专家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联系专家服务机制,县处级领导以面谈交流、实地走访的形式深度了解专家人才多方面状况,为各类人才送去关怀。选树典型营造氛围,8名优秀人才被评“方山榜样”,引进的北理工支教团队和江阴教师管理团队被评为“特别致敬团队”。
      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下一步,方山县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做好人才引、育、

用、留全链条工作,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打造优秀人才生态,进一步吸引集聚广大有才之士到方山创新创业,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人才集聚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中共方山县委组织部)

开足马力续写方山扶贫搬迁“安居篇”

方山县

      地扶贫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坚持党建引领贯穿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工作全过程,构建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统筹抓好服务、就业、管理等工作,持续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团结带领全县易地搬迁群众奔向共同富裕之路。
强化组织有保障 有序安置“搬得出”
        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顺利推进。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在7个安置点均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就近纳入迁入地村(社区)党组织管理,高标准、严要求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同时根据各小区实际划分网格党小组,构建起“村(社区)党组织—安置点党支部(党小组)—网格党小组”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安置点的组织领导。在党支部领导下推选产生业主委员会,挂靠迁入地村(居)民委员会,解决了安置点自治组织未注册登记、无法人代表、无独立账户等问题,形成了“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的治理格局。
        在搬迁安置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领、宣传、教育作用,通过入户宣传、集中宣讲等方式,动员组织群众主动、有序、安全搬迁,有效保障全县搬迁安置工作顺利推进。选派7名第一书记和7支工作队常态化开展驻点帮扶,协同党支部摸清搬迁户底数,建立信息台账,分类施策,保证搬迁户高质量安全入住。出台《方山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明确搬迁群众继续享受“五个不变”政策,彻底打消搬迁群众顾虑,确保群众“搬得出”。

完善服务筑体系 强健基础“稳得住”
        参照方山县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标准,将安置点后续管理服务工作经费按照11.3万元/年/个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安置点组织办公、党组织活动和党员教育培训以及服务群众等工作正常开展。完善升级安置点配套设施,为6个100人以上的安置点配套建设了文化活动室、物业管理室、车棚、充电桩、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将100人以下的开府安置点和分散安置户纳入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子女就学、就医服务等日常生活需要。
      同步优化党群服务阵地,为搬迁群众提供户籍、社保、就医、就学、就业等“一站式”便民利民、信息咨询服务,提高公共服务办事效率。把安置孤寡老人的生活作为易地搬迁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配套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休闲娱乐、膳食供应、个人照顾等服务,并平均安排8万元运行经费,专项用于修缮设施、添置设备、服务开展、缴纳水电气费用、支付劳动报酬等各项为老服务运营支出,保证搬迁孤寡老人能够得到照顾。同时,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搬迁群众制度,115名党员联系1150户搬迁群众,及时解决入住后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迁出对象“稳得住”。
畅通就业宽渠道 动态拓展“能致富”
      采取“公益岗位安排一批、发展产业安置一批、帮扶车间就业一批”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搬迁群众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站,联合驻点工作队每季度组织摸排移民劳动力基本信息和就业意愿,动态建立搬迁劳动力信息台账,开展“131”服务(提供1次职业指导、3个适宜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定期组织订单式、菜单式、项目制技能培训,举办了“春风行动”“民营招聘月”“乡村振兴专场”等招聘会,7个安置点3829名搬迁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3601人。设立物业管理、保洁员、护林员、治安巡逻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搬迁劳动力214人。配套建设总面积5434亩的4个种植园区,在农业农村局指导下,选种玉米、大豆、中药材等适应本地气候、经济效益良好的种植品种,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跟踪服务,确保种植园区运行顺畅,收益分红联结全县所有搬迁群众。
      因地制宜配套帮扶车间,5个500人以上安置点实现了帮扶车间全覆盖,吸纳搬迁劳动力393人,人社部门主动送政策上门,及时兑现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鼓励承载企业吸收安置点劳动力就业;帮扶车间采取以老带新、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务工人员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镇党委积极招商引资帮助增加订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搬迁劳动力工资性收入,确保群众“能致富”。

创新管理提质量 安享服务“快融入”
      为使搬迁群众快速适应、融入到新的生活、工作环境中,安置点推广“党建+物业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引导搬迁群众自主选择物业管理模式,增强对小区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让搬迁群众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成立锣鼓队、秧歌队、合唱队、广场舞队等文艺宣传队定期开展文体展示活动,组织开展伞头秧歌、三弦弹唱、小品相声等文艺演出,丰富居民业余生活,拓宽移民交际范围,拉近搬迁群众之间的距离,培育对安置点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充分利用“爱心超市”,鼓励搬迁群众通过参与小区志愿服务获取积分兑换所需的米、面等生活用品,树立自
助互助的小区共同体意识。
      修订完善居民自治公约、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及健康、法律、维权等知识的普及,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敬老家庭等评选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宣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引导搬迁群众规范日常行为、转变生活习惯,逐步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披荆斩棘开新途,栉风沐雨续新篇。方山县“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工作解决了人民翘首以盼的问题,以党建引领带动基建,书写好易地搬迁群众致富篇章,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中共方山县委组织部)

交口县

山西•吕梁

振兴”为引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发展多种特色品牌。
     香菇品牌名扬三晋。西交子村党支部在引领山西恒益晟公司持续巩固“野干泉”“恒益晟”两个品牌的干香菇、香菇面粉生产销售的同埋,村党支部与山西农科院形成全方位合作,继续开发香菇挂面等特色产品,“ 野干泉”“恒益晟”名扬省内外。
     茶叶品牌誉满华夏。西交子村发动全体党员力促招商引资,引进山西鹏雅康公司冻绿叶茶项目落地。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产运营,并打开了南方市场。同时,将以委托生产的方式,逐步推出冻绿叶面膜及系列化妆品,并适时召开冻绿叶茶买摘节与茶叶功效研讨会,打造茶叶品牌。 
     沙棘系列产品网销旺。2021年以来,由西交子村支委委员领办的山西汇野公司沙棘产业种植加工项目已正式投产,并在网上热销。下一步,将逐步形成沙棘果树种植、果业采收,饮料、果油、 保健品、化妆品等深加工的一条龙产业体系。 
     林下经济齐发展。在村党支部积极带动下,该村持续发展以柴胡、赤芍等

      层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力量。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按照省委、市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总体安排,领题“探索乡村振兴中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先行一步,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抓手,围绕党组织融合、农村资源整合、集体经济发展等目标,有效实现了以联合党支部统领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
桃红坡镇西交子村---“党建+公司+农户”力促农业增收
      交口县桃红坡镇西交子村党支部依托特有的森林资源禀赋,积极创新思路、筑巢引凤,实施推广了香菇食用菌、冻绿叶茶、沙棘系列、林下经济(中药材)、山核桃加工、生物质燃料、椴木木耳、根雕工艺、湖羊养殖、生态休闲旅游等十大主导产业,在全县先行先试探索走出了一条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产业、生态振兴互促共进的发展新路。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西交子村党支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要求,按照县委“三优两区”战略部署,以实施优美乡村为重点,以“五大

交口县:党建引领 多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交口县

合作社,带动交口县贫困户526户1120人,农户225户432人,收益户均3000元以上。
      合作社主要经营食药用菌种植,包括(茯苓、瓜蒌、竹苏、金耳、吊带木耳、羊肚菌)等,产品深加工茯苓酒、茯苓面、茯苓片、茯苓丁等种植项目,目前,合作社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初步形成集“发菌、制棒、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新格局。
      佳兴源种养殖合作社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高家条村及周边村贫困户,推广“两投三包”种植模式,带动贫困户一起种植茯苓。“农闲的时候出来打打工,一天能挣80元钱,又不误家里的种地,这个活也不苦重,又能增加收入,还不误家里的事,挺好的。”桃红坡镇高家条村党支部书记刘俊平高兴地说。 
      经过四年多的茯苓种植,合作社经验、技术、管理水平已具雏形,合作社立足当下,发展未来,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将打造万亩茯苓基地,进一步把茯苓产业做大做强,不仅要让贫困户有钱赚,更要让村民家家能致富。通过发挥党委坚强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一条增强基层组织力、持续拉动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的发展新路。 
      目前,“党建+产业”模式已在交口县各乡镇村全面铺开,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共交口县委组织部)

中药材种植和椴木木耳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1000亩;建设湖羊养殖基地1处,规模达到500只;山核桃、根雕加工:依托丰富的山核桃资源,嫁接改良野生山核桃20余亩,并以此为原料发展山核桃工艺品深加工项目;利用当地森林资源,发展以根雕艺术为主的工艺品加工。
      休闲旅游惠民生。西交子村充分利用依托古橡树公园这一特有资源,党支部积极发展以生态休闲、民居民宿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业,规划建设登山步道1.2公里,试点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民宿2处,着力形成食宿游为一体的休闲旅游产业。
     仓储平台鼓腰包。该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服务中心,实施推进农产品销售仓储平台建设,可打通全村乃至全镇农副产品销路(西交子特色沙棘膏、山核桃及加工品、羊肚菌、土鸡蛋、茯苓制品、根雕工艺品等产品),开拓新的增收渠道,形成产供销一体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桃红坡镇高家条村---“党建+光伏+食用菌”解发展难题 
      桃红坡镇高家条村坚持“党建引领、光伏为基、多元发展”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抢抓政策机遇、深挖潜力优势,形成了以佳兴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头的产业

度》,每季度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围绕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村民发展食用菌产业、利益分配等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决议。通过支部联建,有效拓宽了各村党支部书记视野,他们共同研究推动党建工作,互相交流先进经验,创新开展组织生活,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在基层的领导力、组织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更为各村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村示范添动力
      为推进村级均衡发展,实现弱村全面转型升级,联合党总支打破村与村之间各自为阵、封闭运行的工作模式,推动强村与弱村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下蒿城村党支部共有成员5人,党务工作经验比较丰富,推进党建工作的优势比较明显,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工作模式,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优势,主动与周边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支部结成工作帮扶对,通过党建资源共享、组织活动互联、工作成果互评等形式,带动薄弱村党支部实现晋位升级,切实提高了村级组织战斗力。强村带弱村搭建经济发展共同体,实施发展思路

      “是下蒿城村党支部书记,也是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公司的老板是我的发小,我跟他沟通以后他也特别愿意为家乡贡献力量。”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看着村级产业发展壮大的美好蓝图,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石口镇下蒿城村党支部书记任德喜激动地说。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今年3月,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交口县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始终。石口镇以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为重点,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基本模式,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抓手,围绕党组织融合、农村资源整合、集体经济发展等目标,以下蒿城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川口、王家庄等14个村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总支,有效实现了以联合党支部统领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
支部联建聚合力
      聚焦“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以组织振兴牵引乡村振兴全面起势。下蒿城村党支部联合周边张家川、川口、孔家庄、阳春堡、庄上等14个村的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总支,制定出台《联合党总支议事制

交口县石口镇:支部联建按下强村富民“加速键”

交口县

共享、人才技术共享、市场营销共享,通过强村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帮助弱村寻找发展门路,培育集体产业。
      下蒿城村与孔家庄村、阳春堡村打造利益“共同体”,对公益项目、民生项目等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共同管理维护,两村由原来村集体无收入来源、经济基础极其薄弱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企业带动强支撑
     联合党总支成立以来,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下蒿城的龙头企业,为联合党总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村企支部联建,有效推动了村村、村企之间的土地、劳力、技术、资金等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破除了独村发展力量薄弱的局限性,产生了1+1>2的放大效应,使党在基层的领导力、组织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韦禾企业坚持把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作为工作重点,免费为农户提供菇棚,农户入驻园区“零风险”开展香菇种植,生产的香菇由企业按质定价、统一收购,带动228户农户参与生产;在制菌制棒、香菇种植、运输销售等环节优先安排联体内农户务工,累计吸纳就业300人;通过“银行+公司+项目承包负责人+农户”模式带动“三类户”稳定增收不返贫,或由农户申请金融扶贫“蘑菇贷”等小额扶贫贷款购买菌棒寄养企业,带动875户农户增收;成立交口县省级现代农业产

业园众创空间,通过打造“双创”平台,推动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促进各类企业协同创新,解决就业85余人,培育创业人才10余人,比上年增长20%。八种模式共辐射带动60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
联村党建促发展
     下蒿城党支部通过“联村党建”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以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提升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联村党总支,坚持组织引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调动,激发各村委的动力和活力。 
      联体党总支委员、孔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有银牵头创办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在韦禾出菇基地承包15个菇棚,带动26户农户种菇。任计龙、孔耀伟等同志通过接种、发菌、出菇等岗位锻炼,成长为“土专家”,并为香菇种植户义务提供技术指导,有效强化了联体党总支的服务功能。 
      下蒿城村党小组长李俊民同志研究香菇种植技术,通过自己成功试验后,带领本村党员干部率先开始示范种植,全村掀起种植食用菌的高潮,培养出了从制棒到养棒再到接种、出菇等各个环节熟练掌握的技术人员30余人,在示范带动下,全村自发成食用菌种植合作社11个。

         联合党总支采取“纵横到边,覆盖全域”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坚守筑牢疫情防控最严密防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疫情网格化防控组织体系,实现无盲区全覆盖。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显,党组织的战斗
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发展好联合党支部统领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将这条强村富民好路子走对走实走好。”任德喜信心满满地说。(中共交口县委组织部)

    回大地,生机勃发。3月17日,“吕粮山猪”20万头生猪出口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举行。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出席,并宣布项目正式开工。
      生猪产业是吕梁市农业八大特色产业之一。推动生猪产业快速发展、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是吕梁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快全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村群众稳定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以来,吕梁市紧抓生猪产业发展机遇,抢占市场、打造品牌,打出生猪稳产保供“组合拳”,生猪出栏产能达4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超20万头,生猪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吕粮山猪”是吕梁市生猪产业的优质名片,也是全省首家直供港澳的生猪品牌。当日开工的“吕粮山猪”20万头生猪出口基地项目,规划总占地360亩,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建成投运。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出栏生猪20万头,将对全市生猪产业的规模集约和绿色循环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开工仪式上,张广勇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项目的开工建设表示祝贺。他说,该项目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更是逆势抢占市场、做大生猪产业的重要抓手,必将助力吕梁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生猪产业基地,加快推动吕梁市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吕粮山猪”是吕梁市重点扶持的特优产业。近年来,“吕粮山猪”品牌蜚声海内外,极大提升了交口的对外形象。2021年以来,交口县按照全市生猪产业

吕梁市:打造“吕粮山猪”为乡村振兴产业“王牌”

交口县

集群化发展战略布局,立足打造百万头生猪产业集群目标,全县生猪出栏达35万头,规模养殖基地达40余户,产值突破8亿元。
      张广勇强调,交口县委、县政府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持续推进生猪产业发展,做大规模、做亮品牌、做强龙头,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希望相关企业能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断提高品牌化、智能化、生态化水平,为全市生猪产业发展树立新标杆、作出新贡献。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生猪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异军突起、集群发展、抱团前进、问鼎中原,真正打造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的产业“王牌”。(山西区域融媒 郝连爱)

石楼县

部队伍整体素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用活用好各类学习教育平台,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弘扬传统文化,锤炼村干部党性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创新内容形式,从关键少数层面提升文明新风指数,辐射带动广大群众树立新观念开启新生活。
坚持敬老传统,在优化服务上加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高龄独居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乡村治理当中的突出问题。在县乡两级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永由村“两委”干部聚焦如何破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持多条腿走路、多渠道筹集资金,采用“村里筹一点、老人交一点、社会捐一点、光伏收益补一点、自力更生赚一点”的“五五资金筹措机制”,于2021年正式启用了日间照料中心。 
     走进永由村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欢乐的笑声萦绕耳旁。宽敞的房间里,老人们有的在打麻将,有的在下象棋,有的在唠家常,还有的在使用健身器材锻炼,丰富多彩的活动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帮助极大,这里俨然成为了他们的“第二个家”。老人们白天在照料室里享受生活,晚上回家休息。“下一步,我

      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景区不一定是多元素的,也不一定要科技感十足,哪怕只有单一的一种景色,只要有足够的底蕴以及文化寓意就一定会让人去了想再去。在山西就有这样一处景点,一棵4000多年的大槐树巍然屹立,这里就是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永由村。
     永由村位于吕梁市石楼县裴沟乡西南3公里处。近年来,裴沟乡党委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在山西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之际,永由村以推动移风易俗、提升文明乡风水平、丰富村民物质精神生活为目标,通过建设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等具体举措,走出一条具有永由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坚持党建引领,在凝聚人心上发力
      永由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始终突出村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聚焦主责、扛起主业。
      裴沟乡党委抢抓村组换届、行政村合并等机遇,按照市、县、乡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加强规范化建设,健全自治机制,增强组织动员能力,优化服务格局,不断促进永由村党支部提升村干

石楼县永由村:强化党建引领 促振兴暖人心

石楼县

坚持文明示范,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上使力
     按照县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永由村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向导”作为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的根本原则,建成落地、挂牌运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站长,村副主任任副站长,其他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领导机构,组织了一支由驻村工作队、村内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站作用,加大农民教育引导,通过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农村家庭把精力用到勤劳致富增加收入上,有效提升了村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制观念,让守德光荣、勤劳致富、践行新风良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行为准则,文明乡风建设的基础得到有效夯实。 
坚持产业富民,在强化基础上聚力
      永由村历史悠久,村内有永由古槐、普济寺等名木古树和历史古迹,特别是永由古槐最具象征意义。这棵槐树为国槐豆科槐树,属一级古树名木。树高12米,胸(地)围10.45米,冠幅平均11米(东西14米,南北8米),树身有四处先后曾现群枝新发,留有“枝苔”,民间有“古树千年一枝花”,一苔可见证一千年历史的说法,因此人们常说永由古槐有四千年仙寿。 
      近年来,永由村抢抓脱贫攻坚的历史机遇,依托永由古槐,在精细保护的

们计划整合资源,让老人们统一住,建成一个类似养老院的模式,解决老人行动不便的问题。”裴沟乡韦利军书记说道。
      村日间照料中心真正担负起了“替儿女尽孝、为社会分忧”的社会职责,为留守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膳食供应、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医疗检查等优质高效服务,成功搭建了亲情化、人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平台,在运行的一年里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蹚出了一条养老服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引树新风,在移风易俗上用力
      自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永由村严格贯彻落实县乡移风易俗各项工作要求,把动员号召全村百姓“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作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头戏”,根据村情实际,制定村规民约,破旧俗,立新规,进一步树立文明乡风,不断助推乡村振兴。以挂牌表彰吕梁市移风易俗示范村为契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先进村集体和个人评选工作,挖掘先进典型事迹并大力宣传报道,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 
      同时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特别是一些政治素质过硬、思想觉悟高的老党员、老干部,通过给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等及时正确引导,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逐渐形成移风易俗良好新风尚。 

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8年,永由村委被确定为石楼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县委、县政府聘请浙江大学长江学者领衔的专家团队,在对立地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村情民情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高标准完成了永由村发展规划。尤其是立足乡村旅游及石楼“槐花节”的举办,对古槐广场进行了全方位高标准规划,为后续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永由村将继续按照石楼县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布局,着力打造特色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体系,将资源禀赋转变为发展优势,将永由建成以赏槐、观庙、采摘、民俗生活体验为主的田园综合体旅游美丽乡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共建共治共享乡风文明新家园。(中共石楼县委组织部)

    走在田野间,放眼望去,吕梁市石楼县灵泉镇车家坡村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石楼的发展年轮上,谱写出一曲乡村振兴的新华章。
     车家坡村位于石楼县城以南13公里处,全村国土面积39000余亩,辖3个自然村,耕地10611亩,人均、户均耕地居全县第一。近年来全村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稳步提高,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连续被评为 “五个好农村党支部”“人居环境示范村”“脱贫攻坚先进村”“三零创建示范村”等。目前,被列为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是团中央支持建设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党建根基 
      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在村党支部引领下,车家坡村不断发挥党建带动作用,连续五年被评为“五好党支部”。 
     “有需要找党员、有困难找支部”。党员和村干部民情联络站积极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队,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抓好支部学习、党员发展和管理、

党建引领下的车家坡村乡村振兴范式

石楼县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村民监督等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化水平有效提升。
      石楼县是团中央确定的基层团组织改革试点县,车家坡用足用好派驻单位优势,积极创建团建、群建示范村。
      在共青团及青年工作中先行先试,与县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突击队、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等结对共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群团和青年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作用逐步显现。 
调整产业结构 赋能乡村振兴 
      2021年以来,车家坡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总抓手,坚持产业强村发展理念,持续在打造有机谷子上下功夫,对村里7800余亩小型梯田进行了集中改造,把村里零零散散的农田集中起来,让高标准农田改造为乡村产业发展添动力、激活力、赋效能。 
      与此同时,车家坡村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全村种植户拥有专业化农业机械45台,其他各类农业生产机械110余台,为开展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产品种植全过程“0”污染化生产,确保达到国家有机品质食品安全要求,获得国家权威机构有机生产、有机加工认证证书。可年生产有机小米30万斤。同时,建设有机蔬菜种植基地300余亩,建成的标准化西红柿酱加工厂可年产20万斤,农业

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目前正在进行78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基本实现全村土地机耕机种机收全覆盖,种植效率大幅提升。
劲吹文明乡风 绘就文明底色 
      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成立“一约四会”并张贴各类宣传标语、横幅、倡议书、宣传画等,组织党员先锋队和志愿者服务队进村入户上门宣传,营造宣传舆论氛围。
      选树白事简办、喜事新办、余事不办典型进行选树表彰,形成示范带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弘扬文明乡风;出台新村规民约,结合文明户评选、五星农户评选,树立村内模范,培育和谐、稳定的村风、民风。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形成小问题不出组,大问题村支部集体研讨解决,将不利于稳定发展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推进农村议事规则程序化、权力运行公开化,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逐步建立起车家坡基层治理模式,实现7年“零上访、零案件、零事故”。
壮大集体经济 提质增收致富 
      大力发展有机产业的同时,线上线下销售同步推进,积极开展农业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村生产要素活起来。制定“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业合作社+农

户”的改革模式,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1万元左右。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村农户纯收入由原先的人均不到3000元/年,到现在突破人均13978元/年,在全县名列前茅,位居“第一梯队。随着农业产业发展,车家坡村村民收入将继续稳步提高,为推进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多措并举 谱写美丽乡村新画卷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被列为人居环境示范村。在村内改造清水河300余米,栽植树木、花木3000余株,村主干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20余个,建设进村道路4公里,修建15座过水桥,建设文化广场、配套停车场等1800余平方米,修建产业路72公里,硬化水泥路12公里,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为村子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垃圾整治及回收系统完善,建垃圾池15个,配备垃圾分类专业垃圾桶5套,垃圾清理车1辆,完成农村厕所、垃圾池的改造,成立环境卫生督查小队,评选“美丽庭院”、文明户等进行授牌,逐步形成“天蓝、水清、地绿、人和”的优美生态环境。
      郡县治则天下安。近年来,车家坡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父老乡亲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强抓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契机,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让“乡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变为现实。(中共石楼县委组织部)

    山傍水,云窗月户,雨后潮润的空气中,山环水绕的小镇多了几分江南韵味,又带着几分黄土地的气息,这副景象的小镇居民楼是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的移民小区石楼小镇。
      自山西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吕梁市石楼县聚焦“移民社区规范化建设”,主动“领题”、巧妙“破题”、全面“答题”,石楼小镇小区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多方参与、典型示范”为抓手,通过“党支部+”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扎实推进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扎实抓好党员队伍管理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区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移民社区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党支部+服务”,建起服务平台 
     以党建为引领,成立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物业、网格员、土地托管、警务为一体的服务化体系,26个功能区由专人专班负责;对各项服务进行清单化、台账化、集成式管理,通过24小时

石楼小镇:党建引领下的黄河流域特色小镇

石楼县

次(养老认证、图书借阅、清理家庭卫生等)。大力推广“枫桥经验”和乡贤治理,广泛动员各个方面的人力、物力以及社会力量、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实现搬迁群众社区德治、法治和自治的有机统一。
“党支部+团委青年志愿者”,建好青年阵地
       设立社区团工委,打造青少年社区活动空间团属阵地,常态化开展留守儿童“六点半课堂”“集体生日”“主题团队日”等活动,引导教育小区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为加强规范化建设,推进落实好各项工作,组织成立10个专项工作专班,组长分别由两委人员担任,由组织部驻点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任组长,支部副书记任副组长;成立小镇社区党总支,由包联单位和社区党员共同组建9个党支部;聘请11名包联单位党员为社区党支部兼职委员,负责联系包联单位;组建8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分别由支部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担任队长。
“党支部+移风易俗”,健全文明风尚
      党支部统领,以网格长、楼长为主体,逐楼逐户宣传引导移风易俗理念观念,倡导婚事新办,鼓励丧事简办,推行余事不办,让搬迁户树立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亲情孝道文化,联合小镇小学、

便民服务热线,为搬迁群众提供了一站式服务。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实施网格化管理,使党建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实现党群共治与居民自治高度融合。划分8个一级网格,29个二级网格,153个三级网格;由包联单位和社区党员共同组建8个网格党支部,加强网格区域内党的领导。
“党支部+物业”,建立长效机制
       通过支部引领,吸收搬迁群众入职物业公司参与小区物业服务,使搬迁群众住得安心、舒心、放心。成立物业工作专班,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社区支部委员在物业党支部任挂职副书记,负责指导物业党建工作,物业支部书记挂职社区支部副书记,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组织体系。物业党员参加社区工作会议,形成党建联建机制。推行社区工作人员“导师帮带制”,书记帮带2人,两委成员帮带1人,工作队长帮带队员,从思想、工作、生活等全方面进行帮带。
“党支部+矛排”,建成和谐社区
      通过党员干部进门入户,建立起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的情感纽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居民完成微心愿,为群众办实事。7月14日为小镇居民开展免费理发活动,共计服务居民30人次,后期将每月定期为居民理发一次。服务居民,联合包联单位完成居民微心愿200余

星火社工开展“礼赞父亲,孝行天下”系列活动。新组建一支队伍“小镇社区新时代思想文化宣传队”,下设六支队伍:小镇社区思想文化宣讲团、小镇社区炫彩秧歌队、小镇社区民俗文化宣传队、小镇社区居民合唱团、小镇社区民间手工艺文创队、“喜迎二十大歌颂新生活”宣讲队,进一步加强移民户的融合和融入,文创和文化产品正在逐步呈现。
      积极开展文明户创评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发动,经过“追星、认星、评星、定星、亮星、挂星”6个程序,评选出8户文明户。组建道德银行机构及人员配置,并制定积分评定规则和积分兑换制度,制作道德银行储蓄卡为居民存储道德积分,丰富活跃文化生活。
      把典型变亮点,把先行变先锋,石楼小镇将以打造“黄河流域特色文旅小镇”为目标,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上,以文化建设和社会融入为突破,构成五位一体统筹发展,全力打造“美丽、平安、特色、幸福、安暖”文旅小镇,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石楼县委组织部)

    业连着就业,是群众稳定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克服疫情冲击和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多措并举稳产业、促就业、稳增收,让老百姓端牢“饭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香菇种植托起农民致富梦 
     石楼县丰盛农牧公司以项目落地促就业增收,投资1200万元,在石楼小镇和龙山水岸移民小区附近兴建大棚香菇种植基地,通过“合作社+企业+移民户”的模式,形成集养菌、制棒、种菇、蔬果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种植体系。投资建设以来,公司95栋出菇大棚不停地生产香菇,帮助2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走进香菇种植大棚,一个个菌棒整齐排列,朵朵香菇争先绽放。村民们正忙着拆解菌棒、采摘香菇。
      居住于龙山水岸易地搬迁社区的张大伯属于二级肢体残疾,经历多次碰壁

石楼:稳产业促就业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石楼县

后,最近在大棚里成功找到了工作。“因为腿脚不太灵便,近两年都没有外出打工。不成想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这要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这些特殊人群提供了就业机会。”提起现在的工作,张大伯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该公司现有养菌棚21栋,可供养菌棒110万棒,出菇大棚95栋,可满足65万棒香菇种植条件,同时,配套建设了大型菌棒加工车间,安装了日产可达25000菌棒的生产流水线。一年下来,工人工资平均可达两万余元。
数字经济带来新就业机会
       数字经济的发展,诞生了外卖骑士这一社会职业群体。36岁的石楼县罗村镇小伙王延保,两年来通过在“石楼微商城”做一名外卖骑士实现稳定收入。“上班灵活,收入稳定,平均每月5000多元,负担孩子的学费、生活费、老人的医药费不成问题。”王延保说。
      算法派单,线上接单,线下干活……以骑手为代表的新经济职业形态,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增长的韧性。截至目前,石楼微商城外卖电商平台累计营业额达800万元,帮助20余名劳动力成为平台骑士实现就业增收。
      近年来,丰富多样的就业形态和新职业在石楼这个小县城不断涌现,诸如美团外卖、石楼微商城这样的数字经济平台,

不仅承载着拉动消费经济增长的使命,也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再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业孵化基地为企业提供场地 
       创业带动就业。石楼县田尖“互联网+农业”创业孵化基地自创办以来累计入驻119家企业,2022年新增13户。该基地通过为企业免费提供经营场地(场地内水、电、网络、物业费用全部免费)、创业指导、事务代理、工商登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初创企业的加盟入驻。
      中鼎(山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入驻企业,该企业主销家用电器、家庭用品、厨房大小家电、电子产品等,营销渠道涵盖线上线下一体。企业总经理韩鹏辉作为一名90后创业者表示:“创业孵化基地为他们这种初创公司提供了很好的经营平台,现在公司订单流水不断,40多名员工每天干劲满满。”
      创业孵化基地董事长刘艳红介绍,今年下半年还将引进更多高、精、尖企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据了解,孵化基地入驻企业涉及家政公司、传媒公司、代理记账、网络直播公司等多个经营种类,丰富的岗位设置、充足的岗位数量,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保证了移民搬迁户和周边群众的

就近上岗和稳定增收,目前能带动全县300-400人实现稳定就业,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能达到1800-2500元左右。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住产业才能稳住就业,才能促进群众增收。长期以来,石楼县遵循产业发展客观规律,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落细各项就业帮扶措施,让人民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石楼县政府新闻办)

    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山西省吕梁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石楼县按照市委“先行先试、尖兵推进”试点工作要求,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固本工程,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优先方向,牵引推动全局的工作主轴,明确了健全“三大体系”、落细“四个清单”、突出“两个重点”、开展“九大行动”的总体思路,全党动员,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基本治理更加有力。
强筋壮骨 夯实基层队伍 

扎实推进基层治理的石楼实践

石楼县

      建强乡镇领导班子。全县9个乡镇领导班子成员86人,充实乡镇工作力量,完成乡镇关键岗位轮岗交流。配强社区干部力量。7个社区党支部书记全部按事业副科级配置到位。按照社区工作人员配备标准,公开招聘49名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大学生担任社区工作者。
      加强网格队伍力量。人的要素是第一要素,特别是在网格长的配置方面,真正巩固基层执政地位,真正同基层形成战斗堡垒,真正做到第一线的屏障。支部书记在基层治理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其首要任务就是必须统一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并将基层工作当成终身事业来做,通过设置各种考核指标来配置工资,强化支部书记的责任感,调动他们的内生动力。
      坚持全员集训与专题培训、靶向培训与专题培训、线上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精心设计培训课程,精准选调培训对象,确保基层领导干部与上级党委步调一致。
并网共治 健全城乡网格
      贯彻落实“多网合一、多员合一”“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等要求,构建了基层网格治理体系。
      三级网格强社区。一级网格按300-500户左右设置60个,设网格员;二级网格按50-100户左右设置212个,设网

和规范化建设,其中2022年计划完成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或改造,其中小镇社区已改造完成、龙山社区正在建设,益智社区正在规划。
      三是抓治理。完善“多网合一、多员合一”机制,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建立了社区网络党小组,开展了“千名党员进万户”活动,由机关到社区报到,党员担任社区网格联络员,全面提升“党建引领+网格全科治理”。
      四是抓就业。落实就业帮扶“六个一批”政策,扶持香菇园区、扶贫车间等一批实体提供就业岗位,帮助有意愿的移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五是抓服务。围绕“一老一小”和妇女等群体,发挥“五社联动”合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开展棋牌比赛、戏迷排练、广场文化、困难户慰问等系列活动,打造“安暖石楼”社区品牌。
积极推进 乡镇综合执法强队伍
       立足“一支队伍管执法”目标,9个乡镇全部挂牌综合执法队牌子,由乡镇长担任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乡镇综合执法人员共146人,其中有执法资格证的88人,执法辅助员58人。
       印发了乡镇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工作职责得到明确。
      投入300余万元,将为乡镇配备执法车辆,购置电脑、执法记录仪、打印

格助理员;三级网格按10-20户左右设置1113个,设网格联络员在全县开展“千名党员联万户活动”,由机关单位报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
      二级网格护农村。一级网格以村民小组为主阵地,设置507个。二级网格按10-20户左右划分,设置1998个。
      特定领域专属化。在学校、医院等单位根据实际试点单独划定50个专属网格,建立了网格党组织,完善了网格工作机制,明确了网格员职责,制定了管理机制。
     乡镇负责村(社区)网格员(助理员、联络员)队伍的选聘、使用等日常管理,对网格员的工作考核遵循政法委和组织部联合制定的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由乡镇组织考核。
      县委政法委依托县乡综治机构,对村(社区)各级网格和网格员(助理员、联络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
提档升级 移民社区规范化
       石楼县领题试点任务移民社区规范化,在工作中重点做到了“五抓”。
      一是抓队伍。目前已选派7名事业副科级干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并以劳务派遣方式公开招聘49名大学生担任社区工作者,全面加强社区工作力量。
      二是抓阵地。对社区进行标准化改造

机、服装等设施设备,将190万元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开展了10期“行政执法大讲堂”活动,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各乡镇不等不靠,积极行动,累计开展环境污染、封山禁牧等行政检查107件、行政处罚34件,行政强制1件。
深入推进 清化收增集体经济
      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凝聚各方力量,以敢啃硬骨头精神,敢于斗争的精神,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的大起底。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明确总目标,列出时间表,挂图作战,定期通报,“清化收”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截至目前,第一阶段的自查、普查、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县累计完成调查登记村集体建设用地0.21万亩,机动地7.94万亩,“四荒地”78.1万亩,经营性资产265处;涉及各类合同18050份,其中规范合同3117份,不规范合同14933份。已清理规范合同11471份,涉及面积5.42万亩,清理规范率76.82%。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26.84万元。
     为扎实巩固“清化收”阶段成果,于7月7日铺开第一阶段“回头看”工作,确保清查摸底工作底清数明。同时,聘请了专业的评估机构对全县各类土地价格进行了分类评估定价,有效杜绝土地承包“白菜价”。

铸魂赋能 党员干部促提升 
      采取“1+9+N”的培训方式,“1”为县级集中动员暨培训,“9”为 9个乡镇集中动员培训,“N”为以村(社区)为单位,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重要内容,推行“领导干部上讲台”,县委书记亲自带头,其他县级领导参与,乡镇书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带头讲课,同时邀请乡镇相关领导、县直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及专班骨干、先进典型,对科级领导干部,各乡镇班子成员、站所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参与专项行动的工作人员,村(社区)“两委”主干、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等重点人员,分级分批进行培训。
      目前全县已累计培训干部6000余人次,其中举办3期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基层干部342人次。
久久为功 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石楼县将移风易俗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作为革除歪风陋习、减轻群众负担、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狠抓监督检查,推进制度建设,全县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县委先后5次召开常委(扩大)会

议,专题研究移风易俗。组织召开移风易俗推进大会,出台了《石楼县移风易俗行动方案》《石楼县推进移风易俗十条措施》,修订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范本,村(社区)积极跟进,组建“四会组织”,形成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
       组建了移风易俗宣讲小分队,开设“移风易俗我先行”等专栏,刊播新闻290条、微视频56条、公益广告20条,编创了小品《老俩口罢宴》、戏剧《移风易俗新事新办》、微电影《牛儿上坟》等一批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广泛宣传移风易俗。
       分层级确定了灵泉镇马村、义牒镇石家坪村9个县级示范村,其中有2个村、1个社区被市委宣传部授予“移风易俗示范村(社区)”。
      将移风易俗作为“星级文明户”评选的重要内容,选树县级“移风易俗星”文明户74个,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以《石楼县党员、公职人员移风易俗有关规定》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为标杆,对全县党员、公职人员,居民群众婚丧宴席统一标准、统一场所、统一报备,县城32家宴会厅全部安装摄像头,将农村移动宴会棚纳入乡镇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了婚丧事宜不超标、不走样。
      不论在乡村、县城举办婚丧宴席,均

须事前报备。通过社会监督共制止婚丧事宜大操大办14起、余事办理4起。梳理发现问题6类14条,已全部整改完成。
      石楼立足全县大局、坚持人民至上,及时解决群众所盼、反映群众呼声,按照“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进步”要求,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重点,不断完善社情民意采集、处理、报送工作机制。力争用三年时间,确保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用足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查阅利用大厅、档案数字化室、党史陈列厅、宋彬档案陈列厅等展厅。各层分布有序,展室布置井然,设施布局合理,美观大气。
      从2020年10月12日档案馆新馆启动以后,每天都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干部群众前来参展。在中国共产党石楼县历史陈列厅,从石楼县第一名党员干部、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到如今的石楼县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参展群众在这里都能通过各种文献资料得到深入了解。如今,红色档案也成为了党员干部、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了解石楼党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到目前为止,该馆已接待石楼县内外各机关、团体、社会各界186余批次近5000人次,已成为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和石楼宣传推介的重要窗口。
      石楼档案馆的建立,也弥补了该县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五类重点人群”中公务员队伍培训的不足,实现了科协组织延长手臂提高覆盖率的有利实践。“如今石楼档案馆已经全面完成了馆藏档案的全文数字化工作,实现了全流程在线查档,我们愿意随时为社会公众提

      案馆、红枣科普馆、中小学生科技馆、龙交文化园中医药馆……提起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众多科普教育基地,在石楼县可谓老少皆知。近年来,石楼县科协坚持以满足社会公众科普需求为目的,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力量,不断增强科普阵地的建设升级,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如今在石楼,科普教育基地的社会覆盖面正在逐步上升,社会影响逐步显现,日渐成为推进石楼科普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
打造唯一的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在石楼县延安街,有一座庄重大气的红色新地标——新建的石楼档案馆。远远望去,整个建筑典雅厚重、简洁明快。走进展馆,建筑面积2257平米的展馆被分为爱国主义教育展区、对外利用服务区、办公区、档案库房区、业务技术区五个区域。这里不仅陈列了大量档案文献、照片和实物等,更涵盖着丰富的科普知识,让参展观众耳目一新。
      石楼县档案馆是中西部地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投资重点项目,被省科协授予“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是山西省档案系统唯一一家受此殊荣的档案馆。该馆设有

石楼县:打造科普新高地 奉献教育新力量

石楼县

院、专家教授开展红枣产业学术探讨交流、项目开展提供了完整的实训基地。
在科普馆内,各种类别的干鲜红枣标本,精致美观的各种枣木实物制品,每一件展品都用自己的方式让大家对这一传统产业有了更新的定位和更深刻的认识。
科技创新,普及为要。在做好红枣文化科普的同时,科普馆还不定期组织周边村民开展红枣防裂果培训、红枣病虫害防治、枣树的修剪整形等培训,为周边农户做强做大红枣产业提供了可依托的智库资源。
打造省内一流中小学生科技馆
       “没想到这个科技馆有这么多科普仪器,既好玩儿又长知识。”前不久,石楼县第七小学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石楼县中小学生科技馆感到意外又惊喜。石楼县中小学生科技馆为2019年申请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展馆资源落地建成,如今成为了石楼县中小学生参加科普活动的好去处。
      青少年的科学意识强,国家的创新能力才强。从娃娃抓起,大力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长大后投身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是科学普及的重中之重。
      占地约600平方米的科普馆内有科普设施44套,科普版面17块。配备的“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数学魅力”“健康生活”“安全生活”“数字生

供及时、有效、周到的科普服务。”石楼县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全省第一个红枣科普馆
      走进小蒜镇孙家庄村,路边的一座小院在宁静的村庄里显得尤为醒目,这里就是印象红枣——石楼县红枣科普示范基地。这个坐落在“石楼红枣第一镇”的主题科普馆于2019年12月26日挂牌,是山西省首个“兼科普红枣知识,挖掘枣区文化,研发枣木制品助力脱贫攻坚”的主题科普阵地,被吕梁市科协挂牌授予“吕梁市科普教育基地”,是石楼县唯一的市级科普教育基地。
      在石楼,似乎所有的故事都和红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生长在黄河沿岸27万亩的红枣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枣乡人,也繁衍出特有的红枣文化。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石楼红枣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有的枣农忍痛割爱砍伐枣树,改栽其他经济林。
      “如何才能给红枣产业找到新出路,让产业焕发新生?唯一的出路就是插上科学的翅膀。我们结合县域产业发展定位,依托精品有机红枣林与小蒜镇联合建设了红枣科普馆。”石楼县科协主席介绍,红枣科普馆是全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唯一一个由科协自主打造的科普场馆,不仅为破解红枣学术研究瓶颈、延伸产业发展搭建了专家学术交流平台,也为省内外各大研究

活”七个主题展区的互动设施与科学表演、科学实验及科普影视相结合,通过让孩子们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了解物理、电子、材料等基本知识,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闭馆期间,中小学科技馆采取“走进校园”形式开展活动,在全县城区所有小学校开设“机器人编程公益课堂”和“无人机发展历程公益课堂”,实现了城区小学校全覆盖,参与人数达18000余人次,获得中国科协“2020年度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如今,中小学生科技馆已成为石楼 青少年逐梦科学的起点。
      弘扬尊重科学、尊重科学人才的社会正能量。面向未来,石楼县科协将以服务“五新石楼”建设为己任,不断探索科协工作的新机制、新载体、新方法,为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而不懈奋斗。(石楼县融媒体中心)

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的裴沟实践

石楼县

      党建促基层治理,关于根本、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裴沟乡党委坚持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作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因地制宜、创新载体、丰富形式,积极探索“12345”乡村治理新模式,最大限度凝聚发展合力,不断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裴沟乡位于石楼县城西北30公里处,全乡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0.9公顷,下辖7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总人口10114人,随着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已扬帆起航,新时代新阶段对乡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加之受疫情影响,乡村社会治理的难度愈发凸显。裴沟乡瞄准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高点站位、加强领导、干群齐心、全力推进,确保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取得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一个核心
      裴沟乡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突出党建引领,把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推进到一线,努力让党的基层执政根基坚如磐石。始终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任务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队伍优势转化为工作动能、发展势能、治理效能。

      紧紧围绕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成效检验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效果,实现裴沟乡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稳步前进。
实现“两个突破”
      在农村网格治理上求突破。结合地域、历史人文等因素,重新划分网格,搭建二级网格构架,实现了全域网格治理一张图。
      全乡7个村委共划分一级网格44个,二级网格197个。7个村网格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44名网格员从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中审核选配,其中党员占比达54%。建立网格党小组44个,吸收党员132人;以10-20户为单位确定网格联络员197名,网格联络员均由党员中心户、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在村较有能力、有凝聚力的村民担任,完成二级网格设置。
      同时明确全科网格员职责清单,将农村林田路井、矿产资源、河流沟壑等风险隐患点纳入网格管理,完善网格员管理考核制度,开展网格员专题培训,真正做到让网格员知责履职,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上求突破。组建了乡长任执法队长,派出所长任副队长,武装、公安、林业、土地、水利等骨干力量为队员的10人乡镇执法队,配齐配强执法车、执法记录仪等装备。
      高标准完善了执法办公室、询问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建设,相关制度机制上墙,办公设施齐全,有效夯实综合执法阵地。
      结合县级专题培训,乡镇集中学习等方式强化执法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升全乡综合执法能力。执法队组建以来,重点在安全生产、水污染防治、禁牧等方面进行了多轮次行政执法,收效明显。
抓好“三支队伍”
      抓好乡级干部队伍。带好乡党委、政府班子队伍,管好机关干部队伍,按照“五办一站两中心”机构设置,结合干部实际,合理划分工作岗位,力争做到人岗相适,出台13项管理制度,规范干部日常行为。同时,实行党政班子包村负责制,明确包村目标、责任、任务,点对点督促指导,在基层一线锤炼干部。
      抓好村级党员干部队伍。全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编制村干部岗位职责清单、任务清单、负面清单,不断优化考核方式,把工作实绩与资金分配、薪酬待遇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凝聚力和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亮”活动,采取佩戴党员徽章、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等方式让党员亮身份。实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组织农村党员参加技能培训,提升党员能力素质。
      抓好驻村队和第一书记队伍。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及招聘到村大学生力量,加强与派出单位沟通,赢得支持,加强考核管理,出台《管理办法》,确保工作、责任、政策落实落细。加强关怀,关心第一书记、工作队生活,为其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充分发挥好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作用。
瞄准“四项重点”工作
      扎实开展“清化收”工作。成立书记、乡长任双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乡副科级干部任组长的9个乡级工作专班,全员上阵,分兵把口,狠抓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工作落实、绩效考核,在“三查”的基础上,围绕农村集体经营合同清理、村级债务化解、新增资源收费等重点内容,着力从不规范合同中挖潜力,在陈年旧账中淘金子,向新增地源要效益,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清障铺路。截至目前,清查摸底阶段已全面完成,清理规范阶段正在大力推进,土地清底率、资产清底率均达到100%,合同清理规范率为84.98%;收入增长率为213.90%。同时,以此为契机,建立资产资源台帐,建立健全资金往来、合同签订及“三重一大”“三务公开”等各种管理制度。
      加强乡村阵地建设。依托乡、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合理划分功能。硬件上,积极争取县委、政府支持,改扩建部分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购置办公用品,力求达到“六有”标准。软件上,结合新职责定位,实现制度版面等规范上墙,资料规范入档,实现乡村阵地提档升级。

活动,采取佩戴党员徽章、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等方式让党员亮身份。实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组织农村党员参加技能培训,提升党员能力素质。
      抓好驻村队和第一书记队伍。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及招聘到村大学生力量,加强与派出单位沟通,赢得支持,加强考核管理,出台《管理办法》,确保工作、责任、政策落实落细。加强关怀,关心第一书记、工作队生活,为其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充分发挥好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作用。
瞄准“四项重点”工作
      扎实开展“清化收”工作。成立书记、乡长任双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乡副科级干部任组长的9个乡级工作专班,全员上阵,分兵把口,狠抓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工作落实、绩效考核,在“三查”的基础上,围绕农村集体经营合同清理、村级债务化解、新增资源收费等重点内容,着力从不规范合同中挖潜力,在陈年旧账中淘金子,向新增地源要效益,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清障铺路。截至目前,清查摸底阶段已全面完成,清理规范阶段正在大力推进,土地清底率、资产清底率均达到100%,合同清理规范率为84.98%;收入增长率为213.90%。同时,以此为契机,建立资产资源台帐,建立健全资金往来、合同签订及“三重一大”“三务公开”等各种管理制度。
      加强乡村阵地建设。依托乡、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合理划分功能。硬件上,积极争取县委、政府支持,改扩建部分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购置办公用品,力求达到“六有”标准。软件上,结合新职责定位,实现制度版面等规范上墙,资料规范入档,实现乡村阵地提档升级。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组织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加大宣传力度,选树典型,并给予一定奖励和爱心超市积分等,加大对违反移风易俗相关规定人员的惩罚,党员干部不得评模评优,所在村支部书记不得评优,普通群众不得评为文明家庭,取消爱心超市积分资格等。同时,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切切实实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推动行政村融合。融合的好坏直接关系全乡治理能力的高低,特别是全乡合并行政村人口数占到乡总人口的55%,因此合并后行政村的深度融合对推动全乡综合治理提档升级意义重大,一定要在融合上下功夫、作文章。要聚焦头雁领航、班子建设、组织牵引、规划引领、产业驱动、资源集聚、机制完善等重点内容,抓村级带头人能力提

升,抓村“两委”干部队伍建强,抓村级党建工作推进,抓村级发展规划落实,抓产业发展布局优化,抓资源资产规范运行,抓机制体制健全完善,有力有效推动组织、班子、产业、党员、群众等各方面工作逐步融合,向着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不断迈进,从而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的提级提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切实保障。
落实“五项制度”保障
      实施风险隐患清零机制。即乡政府领导,派出所、司法所指导,各村村委支书、主任协调,各村级调解员、全科网格员落实,切实做到隐患有人找、有人报、有人管,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
      建立定期分析研判机制。总结运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护林防火等经验,针对防范应对自然灾害、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私挖滥采、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等风险隐患,定期分析研判,做到问题隐患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整合行政村、派出所等人员力量成立应急队伍,设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定期组织开展防火、防汛等综合性应急演练。
      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对各村基层党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环境卫生、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各类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比,将评比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并强化结果运用,与主干绩效、转移支付等挂钩。
      建立监督执纪问责机制。加大对源头、过程、结果的监督,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从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进行监督,对落实不力的追究相关责任,从责任的倒逼推动工作的落实。
      下一步,裴沟乡将以省、市、县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部署要求为指导,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石楼县委组织部)  

吕梁市教育局:岁末寒冬送温暖 倾心促乡村振兴

石楼县

      “谢领导跑这么远来看我们,这几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家已经脱贫。今天,又给我们送来了白面和慰问金,连过年的对联和灯笼都送来了,感谢党和政府心里装着我们老百姓。”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小蒜镇小蒜村脱贫户周万曹紧紧地拉着吕梁市教育局赵雪宏局长的手激动地说。
      春节将至,岁寒情深,冷空气来袭,挡不住关怀的脚步。1月12日,吕梁市教育局赵雪宏局长一行赴石楼县小蒜镇小蒜村开展“送温暖促振兴”慰问活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并向他们致以新春的祝福。吕梁市教育局领导要求全体帮扶人员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及时解决好群众的困难问题,让每户脱贫户过上一个温暖幸福的春节。
      小蒜村是吕梁市教育局的乡村振兴驻点村。近年来,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显著,全村正阔步迈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活动现场,慰问物资摆放整齐,喜
庆的春联、“福”字挂满村委大院,民进吕梁市委的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书写着新春祝福,市教育局领导亲自上阵,将一袋袋白面、一副副春联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现场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在随后的走访中,赵雪宏等先后走进脱贫户高兵应、曹薛花、周万曹家中,将白面、对联、“福”字和慰问金亲手交到他们手中,并与大家亲切交谈、拉起家常,了解大家的身体状况、家庭收支情况及帮扶政策落实等情况,并嘱咐驻村工作队要及时了解困难群众生活困难,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用心用情用力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这次慰问活动,吕梁市教育局给困难群众送去慰问品白面670袋、春联700多副、灯笼32个。同时,还深入村民家中宣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了党的好政策,帮助村民谋划增加家庭收入的途径和办法,增强村民振兴乡村的信心,受到了小蒜村全村群众的欢迎。(王婷婷)

交城县

山西•吕梁

按下“思想化解”快捷键
      化解矛盾重在理顺思想。交城县北关社区坚持培育德廉思想,创建以德廉文化走廊、议事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核心的北关社区“清廉驿站”,让崇德尚廉意识深入民心;北关社区还积极开展清廉家庭评选活动,定期开展传统文化宣讲活动,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同时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新风正气在提升社区精神面貌中焕发勃勃生机。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如今,党群一心、治理民主、村风文明、欣欣向荣的北关社区浴火重生,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步履铿锵,再谱新篇。(交城融媒 郭超勇)

夯基固本 治在基层

交城县

      “三个一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牵头推进北关社区督办化解矛盾促基层治理工作,对2021年以来涉及北关社区的41件信访案件进行全部清零。天宁镇党委、北关社区“两委”对症下药、综合施策,以“一引领三化解”为治标之法、治本之道,不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基础。
立好“党建引领”铁招牌
       欲筑室者,必先治其基。交城北关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拘一格任用人才;高标准搭建党组织体系,提档升级党员活动室、志愿者之家、便民服务中心、心理疏导室等党建阵地;从严规范组织生活,强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的执行力,通过交心谈心、专题党课、理论培训、座谈讨论等形式,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不断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跑出“集中化解”加速度
      交城北关社区精心打造“评理说事室”,遵循“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按照“以法劝人、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情暖人”的基本原则,坚持“专职专人、群众参评、律师述法、公开听证”的实施办法,从事理、法理、情理三个维度解心结、化纠纷、调矛盾,着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信访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已调解矛盾纠纷5件,调解率达100%,实现了“小事不出片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综合效果。
下好“综合化解”一盘棋
      在矛盾化解中,交城县纪委监委、天宁镇党委、北关社区“两委”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合力攻坚,下好“综合化解”一盘棋。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债务遗留问题进行审计大起底,厘清债权债务关系,逐步规范化解;积极协调县人民法院,解冻社区集体账户,“两委”日常工作需求与居民切身利益得以保障;扎实推进沙河东街拆迁改建工程,沟通协调自然资源、住建、发改等职能部门,有力推动工作落实;群众反映的巷路破损、路灯损毁、祭拜困难、停车难、停车乱等民生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山西交城北关社区督办化解矛盾促基层治理工作纪实

交城:党建引领筑牢疫情防控网

交城县

      有号召,我有行动。连日来,交城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组建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总队,积极开展“山西场所码扫码核验督查宣传”活动,以“红色力量”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屏障。
      场所码是精准防控的“电子哨兵”,可在自动核验健康码信息的基础上,对进入场所人员信息进行自动登记。场所码的使用,可对人员流动复杂场所进行疫情精准防控。
      “通过定人定岗,包街包户,张贴温馨提示,促进商户的场所码覆盖率、扫码率,督促全员积极使用场所码。”交城县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李杰亮说。
      “作为我们商户来说,我们应该全力
积极地配合县里的各项防疫工作安排,希望我们上下能够团结一心,让疫情早日散去,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商户李嘉对此项工作表示十分支持。
      汇聚红色力量,共筑防疫屏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交城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广泛发动,择优招募了280余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彰显城市先锋力量。
     “我们党员志愿者在党组织的号召下,积极投身社会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大家一道为交城疫情防控尽自己的力量。”交城县党员志愿服务队第二突击队队长李鹏伟表示。(交城融媒 梁赟)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全口径对接、全要素保障、统筹力量、系统集成、条抓块统,组建12个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重点项目专班,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目前,移风易俗工作专班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要求,深度挖掘、创新创优、探索实践,形成“345”有效机制和做法,全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走细。
“三项举措” “移”出新风尚
      大力推广“四员四书”。村级组建监督员、宣传员、劝导员、评议员“四员”,签订、发出党员红白事承诺书、移风易俗倡议书、村“两委”红白事告知书、移风易俗评议书“四书”,健全完善村内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内控机制。每月召开主题党日活动时,上月办过事宴的党员要作出说明,计划下月筹办的党员要做出承诺。凡是有办事宴的家庭,必须提前向村“两委”报告,由村红白理事会监督,让喜事形式新、有意义,丧事不操心、少花钱。
      深入落实“一匾一榜”。依托“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大力评选表彰移风易俗文明户,在全县弘扬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新风尚。通过村级大喇叭、悬挂标语、举办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让群众广泛知晓、支持参与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向表现良好、家风纯正的家庭发放“星级文明户”“移风易俗文明户”牌匾,引导群众树立文明风,争当文明户;通过道德评议会,每半年评议,村“两委”出具评议书,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上墙宣传,张贴光荣榜,典型引领,示范带动。
      创新融合“党员积分”。以“党员积分制”为抓手,将落实移风易俗要求纳入党员积分重点项目,明确积分标准,建立考评机制,教育引导党员带头示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项机制” 奏响和谐曲
      专题调度机制。县级层面坚持“一季一调度”机制,乡镇层面坚持“一月一研判”机制,对表要求问措施、问成效,对照实际查问题、明措施。县级层面已先后召开5次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现场点评指导,对乡村操作实施提出要求。
      常态督导机制。组建4个专项检查组,分别对各单位、八乡镇移风易俗工

交城县:“345”机制助推移风易俗润民心

交城县

作情况开展2轮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即行即改。
      文明实践机制。加强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推进110个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同时以“一约四会”为核心,积极打造移风易俗承载平台。
      部门联动机制。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配合,一体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五大成效” 绽放文明花
      彰显了党组织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完善了“一约四会”,建起了有力有效的红白理事会,要求群众做到的,村(社区)“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做到,起到了“党员做给群众看、党员带着群众干”作用。天宁镇磁窑村、西营镇大营村被评为市级移风易俗示范村,8户市级文明户中有5户被评为移风易俗文明户。
      形成了文明生活新风。移风易俗既为百姓家庭节省了经费、减轻了负担,又在社会上形成了积极影响,扩大了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移风易俗“软任务”变成“硬约束”。西营镇大营村在承担移风易俗试点工作中,积极探索,结合村情民情,将移风易俗要求编成72字“三字经”顺口溜,悬挂于村口显眼位置,简洁上口、好记易懂,已成为全村的一种行为规范。
      促进了基层治理效能。结合移风易俗工作,大力开展法治、德治等方面的宣传发动,进一步提升群众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意识,强化了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和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了正能量,有效革除了不良陋习和陈旧观念,为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奠定了基础。洪相镇成村举行家风促村风助乡村治理培训会,发出移风易俗倡议书,村干部带头执行,成为移风易俗示范村。
      注入了乡村振兴力量。各村通过修订村规民约、组建“一约四会”等方式,在移风易俗方面定规矩、立良俗、破陋习、扶正气,越来越多的群众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新观念入耳、入脑、入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明的力量。夏家营镇义望村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婚丧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行为,力争打造全县红白理事会样板。东坡底乡东坡底村党支部书记贺建强讲道:“以前,没钱的群众为了跟大流,不让别人笑话,借钱负债办事宴,现在规矩定出后,攀比问题得到明显遏制。”
      凝聚了党心和民心。移风易俗是顺应民意、合乎民心的大好事,不仅全县

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纷纷响应,而且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连连称赞。天宁镇磁窑村作为全县移风易俗示范村样板,累计投入30余万元升级红白理事厅设施设备,让村民的婚丧嫁娶事宜足不出村就可解决,切实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中共交城县委宣传部 白凌文)

交城县:“评理说事室”发挥基层治理大作用

交城县

     全力推进“三个一批”治理整治工作,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天宁镇、洪相镇成村先后成立了“评理说事室”,通过“以法劝人、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情暖人”的方式,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效缓解了各领域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间小小说事室,“说”出一方乡土大和谐。土地,是农村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纠纷在乡镇众多矛盾纠纷隐患中占据前列。6月16日,天宁镇村民闫某与王某某双方因多年前承包土地问题发生纠纷,来到了评理说事室要求调解。因该矛盾纠纷年代久远,两方各有说辞,难以判断,为此,工作人员做了大量调查走访,掌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了公平、公正的解决方案。通过对闫某、王某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两家达成和解,双方积累多年的土地纠纷得以化解。
      “洪相镇成村‘评理说事室’的成立,不仅是落实基层治理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更是解决基层矛盾、化解风险隐患、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动实践。我们不仅要建好‘评理说事室’,更要用好‘评理说事室’,坚持专职专人、群众参评、律师述法、公开听证,真正把‘评理说事室’打造成服务群众的主窗口、主平台、主渠道,维护好群众合法利益。”交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洪相镇党委书记说道。
      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有效解决矛盾纠纷,“评理说事室”真正成为了社情民意的汇聚点、矛盾纠纷的调处点、法律援助的代办点、法治建设的推进点。“评理说事室”用有温度的举措,暖民心的行动,解决了民生小事,成就了基层治理大事,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交城县融媒体中心 冀美丽)

交城县:不负农时不负春全力以赴保春耕

交城县

     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耕种好时节。在交城县夏家营镇段村,村“两委”紧抓春耕春播的关键时期,以基层党建引领春耕生产,从农资保供、引水灌溉、机械化耕种等方面进一步保障村民的春种需求,全力确保春耕春播工作顺利进行。
      春日的夏家营镇段村,清风徐徐,举目望去,几台旋耕机、玉米播种机在田间地头来往穿梭,农民们抢抓农时,施肥下种,忙忙碌碌,呈现出一派春耕春播、生机盎然的景象。
      一直以来,段村就是交城县的粮食主产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达6000余亩,以玉米种植为主,辅以薯类、豆类及其它经济作物。
      今年以来,段村“两委”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狠抓党建工作,夯实发展根基,主动作为,提前部署,以基层党建引领春耕生产,切实把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担子放在心头,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为克服疫情影响,全力保障春耕生产,村“两委”全力协调解决引水灌溉问题,并带领村民代表、种植能手积极主动“走出去”,帮村民对接优质种子、化肥、机械,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
       “眼下正是春耕春播的关键时候,村两委早就把浇地、旋地、春播谋划上了,又协调给农民买种子。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两天虽然苦点累点,可是老百姓心里真的高兴,因为种子、化肥都准备好了,咱就放心种,从内心感谢村两委。”村民任建国高兴地说。
      一年好景在春耕,爱心企业惠三农。为保障村民及时用上质优价廉的好化肥,交城县红星化工有限公司勇担社会责任,坚持利民惠农政策,为段村村民送来了一袋袋质优价廉的肥料,以实际行动反哺三农,积极助力春耕春播。
     “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支援三农经济,我们用质优价低的肥料支援农民朋友,保证春耕春播能及时地把底肥上好,同时也表达我们红星化工厂对农民朋友的一点爱心。”交城县红星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路宝奎表示。
      春种万颗籽,秋收一仓粮。在春耕春播工作当中,段村“两委”尽心,爱心企业暖心,农民朋友安心,共同奏响了乡村振兴“最强音”。(交城融媒 范英哲 苏艳红)

    前,交城县将积极推进“清化收”工作作为积蓄村集体经济硬实力的有效举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压茬推进,质量为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活农村发展潜力奠定坚实基础。
      在3月9日召开的交城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刘旋就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根据统一安排,交城县及时成立以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并组建乡村两级工作专班,配强力量,严格按照县委实施方案,狠抓任务落实,把年初安排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整治并入“清化收”专项工作,坚持“县统筹、乡主抓、村主体”工作机制,采取“三查、两处、提级办理”方式,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
      为了更好地拓展思路、寻求对策,交城县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观摩团赴文水县就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进行专项观摩学习。
     在马西乡神堂村、孝义镇东夏祠村,观摩团一行认真听取镇村干部详细讲解,现场查看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政策文件、合同模板、告知公示等资料,学习借鉴清理不规范合同案例的做法经验,明方向,理思路,寻对策,便于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在凤城镇私评村,大家认真学习文水县“清什么、怎么清”经验做法,观看农村合同清理专题片《守护好“一亩三分地”》,详细了解文水县运用“三查两处、提级办理”的办法。
     一路上,观摩团成员边看边思边想,并结合各自实际,形成了各自的思路打算。
     “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能,与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乡村两级共同推动此项工作落实落细、取得实效,全面规范村级资产管理,不断开拓乡村振兴新路径。”交城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乔小儿说。
    “自觉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推动、顶层设计等职责,认真学习文水县经验做法,将其融入到交城县实际工作,真正规范村级‘小微权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交城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曹志刚说。

交城县:高位推动“清化收” 积蓄村集体经济硬实力

交城县

     “明确总目标,列出时间表,挂图作战,每周总统筹,结果晒在阳光下,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凝聚创业民心合力,提高政府公信力,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打下坚实基础。”交城县夏家营镇党委书记李润花说。
       高位引领“铺路子”,试点学习“搭梯子”,基层落实“压担子”。为确保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落地落实,将观摩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各乡镇迅速行动,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
      “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对于加强基础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对于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农民利益不受损,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天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继国说,天宁镇将在县委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三查”为重点,组建三十一个工作专班,开展摸底调查,做到底清数明,对排查出的问题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动真碰硬、分类整治,既快速行动,又确保质量,坚决打赢打胜“清化收”专项行动攻坚战。
      交城县西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文辉表示,将全面落实好“乡主导、村主体”的工作制度和“三查、两处、提级办理”具体工作安排,制定清单和流程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成立工作专班,压实工作责任,量化目标任务,细化时间步骤,建立健全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多措并举,确保高质量完成“清化收”工作任务。(交城融媒 冀美丽)

交城县:人大代表联络站 联系群众“直通车”

交城县

      “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人大以民为本,依托代表联络站全覆盖,充分发挥“连心桥”作用,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交城县这种能及时帮助群众解难题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已经织成了一张全面覆盖基层、联系全体代表和群众的大网,成为交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平台,交城县西营镇、洪相镇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广覆盖,联络站就在群众身边
       近年来,交城县西营镇、洪相镇持续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标准化、特色化

常态化建设,紧紧围绕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创新联络站的运行机制。联络站在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聚焦转型、助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根据省、市、县有关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建设的要求。西营镇党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坚持“建管用”原则,着力提升和完善人大代表联络站服务功能。2021年,西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进行了重新改造装修。目前,联络站总面积近60平方米。并设置一名站长,一名副站长和三名联络员。为了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成民意直通车,西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截至2021年5月,洪相镇已完成全镇“一站六点”的阵地建设,并进行统一挂牌,镇联络站设站长1名,联络员2名,6个联络点各设主任1名,联络员2-3名。今年上半年,由镇人大主席团成员牵头,对各联络站点进行了规范化提升,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实现了制度上墙、组织机构上墙、坐班安排表上墙。通过把握工作重点、归纳功能定位、整合人力资源,依托全科网格建设进一步优化代表联络点职能和履职模式,使全镇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参与到全镇各项重点工作中。
全天候,24小时在线收集民意
      “人大代表联络站不仅要反映所需,更要有所应,要把选民反映的问题解决好,架起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人大代表联络站+N’的工作模式,有效地整合了行政资源,达到了一站式服务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为民办事的效率,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西营镇党委书记孙建刚说。
       西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将84名四级人大代表结合个人工作、生活及专业特长全部编组,每组2人,全天候轮流进站开展接待活动。同时,西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还创新性地对群众诉求实行群众诉求单、交办承办单、办理报告单的三单工作法,确保件件有反馈。
      西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想,逐步摸索出“人大代表联络站+N”的工作模式,即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核心,带动党群服务、便民服务、退役军人保障、综合治理、人民调解、信访接待、经济发展、综合维稳等工作齐头并进,并采取主动代办、委托代办和指定代办三种形式,对群众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诉求,按照职责管理权限,交转相关部门进行办理,这种“人大代表联络站+N”的工作模式也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洪相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立足自身功

能定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保障代表有效履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工作职责,创新性运用“代表+”工作模式,即:代表+社会治理、代表+乡村振兴、代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代表+村级事务、代表+平安建设、代表+民生工程,强化代表履职实效,助推全镇重点工作高效顺利开展,为县委“转型引领蹚出新路、挺进全省第一方阵”贡献出代表力量。
重实效,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同样一件民情反映,以往仅限于口头上的受理与反馈,现在按照西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相关制度设计,不但社情民意要登记在册,而且承办部门的最终办理意见也要记录在案,还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向群众进行反馈,这种登记制度,时刻提醒着人大代表们群众反映的问题、难题一定要关注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说一百句,不如为群众做一件事情。为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西营镇按照网格划分了34个网格区域,并在原有的七个人大联络点的基础上,将84名代表的基本信息、服务范围制成牌匾,在全镇人口聚集地进行公示,这不仅使人大代表有自己的责任田,同时也让老百姓能够更便捷、更高效地反映各类问题。
      为进一步强化代表履职能力,增强代表履职意识,洪相镇人大主席团指导各联络点对代表学习、接待选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履职登记、述职评议等制度进行了再细化和再规范,实现了代表履职制度化,档案管理规范化,为基层人大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加技能培训和观摩视察重点工程项目,夯实代表履职基础,提升代表履职水平。
      百姓有诉求,代表帮忙办。为了促进问题的有效快速解决。西营镇各级人大代表在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会第一时间电话告知西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值班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在做好台账登记后会及时分流给责任站、所。在此过程中,人大代表可以随时监督检查,督促事务办理进度,确保百姓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洪相镇各代表联络站点代表采取定时接待来访选民和不定时走访群众的方式,通过分类梳理意见建议,“四个一批”工作模式逐步成熟,即代表自行引导解决一批、代表集中议事会协商解决一批、联动协调部门合力解决一批、未能解决的形成意见建议转交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解决一批。
      “我觉得咱们这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确实是为群众办实事,心里面想着咱们群

众,大家都非常满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西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建立了网格微信群、村级微信群。并积极宣传引导群众有事在微信群与代表进行沟通,通过智慧手段进一步提升联络站的工作水平。
       身心沉下去,问题带上来。办好群众心中事,给予群众幸福感,是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立身之本。西营镇、洪相镇经过多年的实践运行,倾听百姓呼声,了解百姓诉求,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这只是交城县“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缩影。交城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进站、认真履职,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自2019年以来,各级人大代表进站点709人次,接待群众1017人次,协调解决问题662件。代表联络站(点)真正成为了联系群众“主阵地”、社情民意“直通车”、解决问题“好途径”。人大代表联络站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为“我们的家”。(中共交城县委组织部)

交城县代家庄村: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交城县

     绵的青山脚下,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一栋栋不同风格的民宿拔地而起,慢摇秋千、庭院采摘、品尝特色美食……看着新型项目“隐庐民宿”规划图,未来山西省交城县代家庄村的样貌已在眼前浮现。
       一直以来,交城县庞泉沟镇就依托独特的自然山水风光,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成为了交城县的“康养胜地”。而代家庄村作为该镇的发展试点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主动求新、思变、谋发展,积极发挥生态旅游优势,努力提升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的综合质量,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之基,走出了具有代家庄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代家庄村地处交城县庞泉沟镇东部,距县城70公里,省道祁方线傍村而过,整个村庄背山临水,绿植遍野,空气清新,风景宜人。走进代家庄村,街道巷口宽阔干净,两侧房屋错落有致,文明牌匾跃然墙上,农家庭院窗明几净,村民闲话自在怡然,

处处是一派简朴醇厚的乡村气息。
      近年来,代家庄村积极开拓思路,以“旅游兴村”为抓手,创新发展产业,依托香约薰衣草庄园、青禾谷种植旅游基地和百亩采摘园三大生态旅游为主体,构建“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紧抓旅游红利,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线路。同时,充分利用村庄闲置区域,打造新型项目“隐庐民宿”和日间照料中心,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力求通过项目带动,将代家庄村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代家庄村紧紧围绕“抓党建促提升,求真务实谋发展”的奋斗目标,将党建引领融入社会治理各领域和全过程。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主题党日为学习载体,以解决问题发挥作用为基本目标,推动各项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整理出25条巩固清单,5条问题清单,并加大力度落实巩固措施和整改措施。持续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展党员严把关,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规范党费收缴,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担当作为,英勇奋斗,让党旗在护林防火、抗汛救灾、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其实,代家庄村的乡村振兴实践只是庞泉沟镇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庞泉沟镇按照市县部署要求,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作为乡村发展契机,进一步强化乡村治理“小网格”,将基层服务网覆盖到了村民的田间户头,逐步完善“职能到岗、责任到人”,不断巩固发展成果,探索发展新路,持续推动全镇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庞泉沟镇以代家庄村为试点,在该村原有基础上,挖掘鲜花文化和植物文化,探索具有代家庄特色的“旅游+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下一步,庞泉沟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干部齐上阵,共谋划,在深入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庞泉酒文化、山水文化等传统特色文化,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努力打造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全域旅游示范镇,蹚出具有庞泉沟特色的转型发展新路。(中共交城县委组织部)

交城县东坡底乡:党建引领小产业 乡村振兴大发展

交城县

     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策略。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东坡底乡聚焦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素质能力提升,全面建立党员包联网格化管理,将强化党建工作贯穿产业发展的始终,把党组织的力量延伸到乡村的一线田间,以基层工作实践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强化党建,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东坡底乡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吊袋木耳”致富路。
      在东坡底乡东坡底村,一排排吊袋木耳大棚整齐划一,大棚里,乡镇干部正与工作人员一同给菌棒上架。
      据了解,目前,东坡底乡共有燕家庄、大塔村、东坡底村三个吊袋木耳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仅东坡底村就有20个种植大棚,占地20余亩,一棚一年可产出1200余斤吊袋木耳,可获得36000元左右的收入。而在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该村的大棚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如何盘活“吊袋木耳”大棚,成为了东坡底村干部群众的心头大事。
      今年以来,东坡底乡党委政府积极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借助“清化收”专项工作的大环境,认真落实属地责任,下大力气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盘活20个闲置大棚,每棚1000元向外承包,每年增加合作社收入2万元,白木耳大棚产业运营过程中10余万元的日常用工开支可辐射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务工增收1500余元,小木耳大产业在原有基础上迎来可喜的发展。
      随着吊袋木耳大棚产业的盘活与发展,使得该村集体经济有了质的增长,也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不少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也更加坚定了“齐心跟党走”的信念。
      交城县东坡底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尧文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夯实基层组织堡垒,深挖本地特色,高位谋划全乡产业发展,继续做好“大棚经济”文章,把“吊袋木耳”产业这块蛋糕做大,真正让大棚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阳光大道,赋能全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全面发展。(交城融媒 范英哲)

交城县杜家庄村:“清化收”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清水”

交城县

     值七月份,虽然天气微燥,但走进交城县杜家庄,一股蓬勃向上的发展气息扑面而来。村级组织活动广场上,村党支部书记赵文明正忙着与“两委”干部一起商讨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得益于“清化收”专项工作,村“两委”可以轻装上阵,正谋划着甩开膀子,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道路上大干一场。用他们的话说,“家底摸清了,债权债务理顺了,村集体发展有了方向,村民也越来越拥护咱。”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交城县杜家庄村紧抓政策东风,坚持把“清化收”专项工作作为破局蹚路的突破口,勇担试点重任,争做行动先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一池清水”被逐步激活。
       清理合同,澄清“家底”。杜家庄村“清化收”工作专班通过摸排走访、实地测量、绘制图斑,“以地找人”“以人找地”,抽丝剥茧,全面清查摸底。针对存在纠纷、长期争议不休的问题,村“两委”班子成员实地走访老支书、老会计,核实核对当时的占地、债务,亲自上门谈心谈话,解开群众心结,消除积怨,
圆满重新签订协议。
      依法依规,稳妥推进。为更好分类各类合同、化解各类债权债务、解决新增资源收费问题,杜家庄村坚持“依法依规”贯穿始终,邀请专业律师为“清化收”工作保驾护航,并严格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结合周边村和自身实际,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了集体土地租赁价格,为规范清理打牢了基础。
      规范清理,化解债务。杜家庄村按照全县统一的合同标准格式与承包方逐一签订一式三份的正式合同,在让承包方安心、放心的同时也让干群关系更加清朗亲密。截至6月底,杜家庄村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完成合同签订129份,无一例提级处理合同,增加集体收入32.35万元,化解债务22.52万元,理顺了债权债务,化解了问题矛盾,甩掉了“历史包袱”,实现了“轻装上阵”。
     “我们村好长时间都没有公开发包过机动地了,发包程序都是透明的,哪怕多交点钱,正式的合同拿在手里,心里就踏实了。”村民老王对此深有感触。

      通过“清化收”,杜家庄村“两委”用真招实措“清”出了秩序规范,“化”出了发展活力,“收”获了群众满意,提振了集体收入,用真心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点亮了杜家庄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交城融媒 王晓将)

交城县洪相镇:强思想 建网格 重担当 打造坚强有力战“疫”堡垒

交城县

     情当前,交城县洪相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严谨的全科网格组织架构,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坚决守好疫情防控阵地,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建引领,靠前站位。洪相镇先后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10次,第一时间传达省市县疫情防控会议精神,紧盯疫情防控重要环节,成立综合协调组、卡口检查组等12个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动态政策每日分析研判防疫措施,研究部署当前工作,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积极发挥镇党委书记“一线总指挥”的主体责任,深入各村督促居家隔离人员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班子成员坐镇一线、靠前指挥,织密防疫防线。
     梳网清格,凝心抗疫。洪相镇着
力于建强基层组织,打造疫情防控“主阵地”,把“梳网清格抓支部、靶向攻坚强堡垒”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设项目”,全面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创建“党支部+网格员”管理模式,值班卡点高高悬挂党旗,让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推动党支部成为从严从紧完成疫情防控任务的压舱石、定盘星。当前,洪相镇已形成683个网格、选出135个网格长,共建立镇村级微信群9个,成立临时党支部12个,实现网格管理全覆盖。
     哨响集结,全员上阵。为全面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守护交城“西大门”,洪相镇抽调52名机关干部、12名村工作人员,与县直单位协同联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成立广兴村国道转盘卡口疫情防控工作组。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制,负责对来往的人员、车辆开展查控,做到“逢

车必查,逢人必检”,严守进出口关卡,应防应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格局迅速形成。
     打赢疫情防控战,既要“致广大”,更要“尽精微”。下一步,洪相镇将继续发挥网格优势,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形成“党群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着力以抗疫行动为契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交城融媒 冀美丽 冯宇)

交城县积极探索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新路径

交城县

     家和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薄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交城县牢牢把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机遇,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务实创新,扎实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要求。
     推出利好政策,提供基本服务保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兼顾、扶持引导作用,出台《交城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养老服务改革任务部署。着力构建交城居家和社区养老“两重两强”新格局,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按照“重综合、强辐射”要求,重点满足老年人日托需要;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则按照“重特色、强覆盖”要求,推进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兼具日间照料、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服务、社会工作和心理疏导服务等。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对办理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登记的,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开办环节、缩减申请材料。已登记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区域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三是建立巡视探访制度。由各乡镇提供老年人巡视探访服务,重点对80岁及以上独居老年人、无子女或子女不在本县及计生特殊家庭的留守老

年人等开展巡视探访。同时,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者开展对农村老年人的关爱保护、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交城县成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试点项目,在天宁镇、夏家营镇、洪相镇、西营镇设立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以此为依托开展了多次探访活动。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居家养老。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全面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幸福小院)建设,大力推动村级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一是因地制宜建“家园”。以财政投入经费为主,主要依托村委会运营,初步形成以农村老人日间照料为主体、幸福小院为补充、保留原自然村养老服务设施为基本点、吸收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相对集中的用餐、娱乐、康复、照料等服务,以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居家养老群体中 70 岁以上空巢和高龄老人的实际困难。二是多措并举助“家乐”。引导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关爱、公益、文体娱乐等活动,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形成农村老年人以老助老、助人自助、结对帮扶、抱团养老等互助养老新模式。三是精细服务保“家安”。为空巢、留守老人提供亲情关爱、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健康保健、法律援助、文体健身、应急救助等志愿服务,坚持入“家”自愿、退出自由。挑选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理事会,倡导自主、互助管理。截至目前,已建成48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3个幸福小院,服务老年人对象1241人。
      丰富服务供给,创新城市社区养老。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民生工程,以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整洁、人际友善和谐、社区机构健全5个方面为标准持续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创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启动城市养老幸福工程。2021年率先在天元小区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试点,以该小区为中心,辐射周边0.5公里范围内小区,服务对象为60岁以上老年人,主要提供助餐、助康以及生活娱乐、精神慰藉服务,目前已试运营。同时,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二是实施民办公助养老模式。天元小区社区养老服务试点采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力量参与的“政府+社会+居民”资金合理共担模式,社会力量负责房屋租赁费用,政府承担装修及设备等设施建设,居民自身承担部分费用,多方力量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人性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探索医养结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与居家和社

区养老服务相结合,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真正实现医养结合。目前交城县4所养老服务机构共入住281名老人,其中92名特困供养人员,全部与医院签约。县福利医院坚持以医为主、医养结合,3名特困供养人员入住,享受养老医疗服务。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与县人民医院签约,是吕梁市首家专业化“住、养、医、护、康、乐”一条龙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县温馨养老院、会立乡中心敬老院与县福利医院签约,全部实现医养结合。(中共交城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张彩峰)

交城县举行基层宣传文化员培训会

交城县

     加强交城县农村基层宣传文化员(意识形态网格员)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1月21日下午,交城县举行基层宣传文化员培训会。
     会上,交城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围绕“明白宣传文化员的重要性”“明白宣传文化员干什么”“明白宣传文化员怎么干”“明白宣传文化员的工作要求”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精彩生动的讲解,课程内容丰富,紧贴宣传文化员的工作需要,对于提升宣传文化员综合素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会议强调,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需要每一位宣传文化员不断学习,增强自身能力。
     会议要求,基层宣传文化员要以
此次培训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培训内容,并贯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创新方法,攻坚克难,积极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开展好文化活动,为建设美丽交城聚集力量。
     本次培训为全县基层宣传文化员提供了集中学习、互动交流的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为今后扎实做好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下一步,交城县委宣传部将继续围绕提升基层宣传文化队伍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能,促进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成长,引导村民迈向健康向上的新生活,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交城县融媒体中心 冀美丽 交城县委宣传部 崔斌)

     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交城县基层党组织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抓住关键处,找准突破口,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辖区所属天宁镇践行交城县委安排,通过“党建+”模式,涌现出许多可学习推广的生动实践、典型案例。
“党建+文化阵地”,打造党群服务基石
      党员群众办事大厅、图书角、电子阅读机、评理说事室、休闲运动区……如今,交城县天宁镇建立起了集党员阵地、理论教育、文明实践、议事会商、便民服务、文化引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阵地集群。打造成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和联系服务群众的“红色堡垒”,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从“门可罗雀”向“门庭若市”转变。
       天宁镇党群服务中心于2022年5月
30日正式运行使用,中心大楼共6层,总面积约3553.26平方米。大厅共设置了6个服务窗口,涵盖18项服务内容,整合了民政、农业、林业、畜牧、城建、水利、农经、卫生监督、乡村振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为确保服务高质效,便民大厅专设首问接待岗,实行科级领导干部轮流带班制度,实现了群众“微心愿”点单,党员“微服务”接单,事项一站式办理。今年天宁镇结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量身设计、创新打造的“天宁镇评理说事室”,已圆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6件。党群服务中心行政办公区域集中在二楼、三楼、四楼,严格按照“5办1站两中心”机构设置进行办公规划。自党群服务中心运行以来,累计接待群众12000余人次,受理业务共12000余项。
      “以前要办事总是不知道找谁办、在哪办,现在有什么问题来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一问便知,我们反馈的问题,干部也能及时帮我们解决,太方便了!”天宁镇党群服务中心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人气不断攀升,成为党员群众“愿意进来、留得下来、还想再来”的温馨家

交城县天宁镇:“党建+”助力乡村振兴

交城县

园。
“党建+组织建设”,建强村党组织堡垒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天宁镇下辖磁窑村,紧邻工业发展区,2016以来党支部连续被吕梁市委评为“五个好”党支部,2019年度被评为“全省标杆村党支部”,2020年被山西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已被列为省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
      在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规范提升上,磁窑村于2021年10月6日和11月16日,按人事方案顺利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工作开展以来,磁窑村对标省定指标体系,根据县乡要求和村实际情况,对村党组织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20项指标逐项进行梳理,确定达标巩固清单和问题整改清单,进一步明确差距不足、抓好落实整改。
      在党员积分制管理上,磁窑村党支部是天宁镇镇党委确定的党员积分制管理试点,将村内党员根据工作、年龄、身体状况等情况,划分为骨干类、普通类、流动类和不赋分类4种类型。对方案中积分的基础项、任务项及加扣分项对全体党员做了详细说明,确定专人统计党员得分情况。党员积分制工作开展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带头捐款1000元,党员看干部、群众看党员,大家纷纷踊跃参与,为改善村内环境大家捐款购买了一辆“党员先锋号”洒水和消毒两用车,村两委班子带头在村内主要街道进行了义务劳动,村内3条主要道路面貌焕然一新,干群关系也更加融洽。
“党建+产业谋划”,因地制宜提质增效
      在产业项目发展上,磁窑村已累计投入达1000多万元,先后恢复建设“大槐树景区”、雪野黄河人家、2000平米文化活动广场前期工程、5处传统民居小院,修复古村原生态街道的石头墙26处、村庄水渠300余米、“磁窑村公所”旧址景区、交城窑陶瓷博物馆等。今年,磁窑村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程序,决定投资50万元新建磁窑村草莓采摘园,项目占地总面积3400平方米,其中规划新建高标准种植草莓设施温室大棚1个,面积1425平方米,三面标准红砖加厚保温外墙,高质量加厚钢结构框架,配套相关先进自动化附属设施,目前已开工建设。通过草莓采摘园工程,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村集体收入,更好地解决村民就业的问题。
      在“清化收”工作上,磁窑村通过聘用地质队作为第三方进行实地测量,邀请长期在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自制图斑,在摸清家底提高精度;主要领导亲自带领“两委”干部上门与企业家谈

心,两委干部带头清理,充分考虑磁窑村涵盖平川、山区的特殊性,确定价格,确保规范合同合法合规合理。目前“清化收”工作已全部完成,通过专项工作,企业个人租赁土地面积由690增加到852.89亩,村集体经济收入由74.9万元增加到165.6万元,增收90.7万元,企业个人历年欠缴土地租赁费59.8万元已收回 53.5万元,三资管理更加规范,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感更加增强。
“党建+治理”,用心用情解民忧
      在人居环境整治和为民服务上,磁窑村投资230余万元,建设全村全覆盖集体供暖工程,供暖面积25000平方米,供村民免费使用;连续5年给村民缴纳新农合参保费用、交有线电视费;每年春节发放粮油福利、老年人补贴;开展社区照料,通过村日间照料中心为贫困五保户3户3人、贫困低保户36户54人提供免费午餐、免费理发、免费洗澡、减免部分电费,并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午餐。今年以来,针对村内污水排放的问题,目前正在实施污水排放建设管网项目,工程将对全村大街巷道铺设管网,连接入户冲孔、预制检查井进行建设,此工程项目实施后,可实现村民户户改成水冲厕所,改善乡村环境,建造宜居乡村。
      天宁镇的变化只是交城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下一步,交城县天宁镇将继续盘活用好村庄各类资源,切实打通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中共交城县委组织部)

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以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以“市场主体倍增”为抓手,聚力拼搏,创新发展,以党建引领作为保障、以产业项目为支撑、以村民增收为目标,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强镇、生态宜居美镇、文明和谐新镇、平安建设示范镇”,力争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用实干之笔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整体谋划,盘活产业一盘棋。西营镇党委、政府以“金融活水,打好产业布局牌”的思路,紧扣独特资源与区位优势,深入谋划,组织7个小组50余人深入各村,对700余户企业、商店通过进村入企、实地走访、精准调研的方式,逐步厘清镇域发展脉络。
      当前,企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全镇农村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逐步成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但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缺乏龙头企业的拉动,产业化进程缓慢;二是整体发展水平不足,龙头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对企业产业化的认识存在偏差,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企业产业化加以重视起来;四是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帮助企业贷款以及促进发展的优惠措施不明显。西营镇针对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的实际难题,深入思考,先后10余次专题研究,逐步确立了“党建+金融”助
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
      结对共建,携手同创促发展。西营镇聚焦推动基层党建和金融赋能融合、精准对接、一体推进,主动对接农商行党委,建立“西营镇党委和农商银行党委”党建共建共创机制,积极引导各村党组织与农商行各基层党支部、村级党员与农商行党员结对,依托191个“全科”微网格,建立191个有群众参与的网格互助小组,着力优化农村金融供给,把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打通金融惠农助企“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金融服务,实现共建共创模式的规范化、常态化。
      以诚立身,共创信用示范镇。西营镇以打造“信用乡镇”为目标,大力推进信用村建设,镇村先后8次开展以“信用镇、信用村建设”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依托主题党日活动载体,评选“十佳信用企业”20个、“十佳信用村民”80个,当先锋、树模范,并纳入星级文明户、        党员积分制管理体系,逐步培育诚信环境,夯

交城县西营镇:“金融活水”助力党政银企共赢

交城县

     “过‘党建+金融’将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人的建设纳入到乡村振兴来,并且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到一起,如今7个村内已有4个村注入资金2000万以上,相当于引入1亿元。”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部分农业经营主体资金短缺、抵押难、贷款贵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西营镇探索创建了“党建+金融”的纯信用贷款模式,引金融活水,添企业活力。2022年,交城县西营镇在交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

实镇村信用基础。依托村级集市,先后30余次组织开展“金融大讲堂”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经济金融、评级授信、人民币反假、防金融诈骗、防非法集资等知识,全面提高群众金融素养,逐步形成信用共识,促进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产业田。西营镇党委紧扣地域特色产业,联合农商行党委,精准扶持产业发展,聚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产业”,深入470余户企业开展“两进两服务”,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作用在一线发挥、形象在一线树立,切实做到“面对面”解决基层难题,“点对点”部署服务版图。
      在实地走访、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西营村、大营村和石侯村3次先后组织举行“党建+金融+企业+商户”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座谈会,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全力推动“小升规”,持续推动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普惠金融等纾困惠企政策落地,为50余户企业提交了4800余万元的授信申请,助推石侯村废旧金属回收产业良性发展;强化中小企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作用,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落实落地稳增长有关政策措施,优化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政策,为50余户企业提交了5000余万元的授信申请,助力大营村钢材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围绕西营日杂、餐饮、民宿等方面,上门服务、降低融资门槛、提高办贷效率、提升信用贷款力度,布局商贸链条,竭力为西营村商务物流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通过“搭平台、创载体,强要素、保支撑,建机制、优服务”,培育孵化一批、扶持壮大一批市场主体,融资1亿余元推动120余户个体工商户“铺天盖地”、中小微企业“枝繁叶茂”、大型企业“顶天立地”,以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助推西营产业发展,实现金融“活水”激活发展动能。
       企业是基石、金融是命脉、政府是保障。西营镇将继续守初心、担使命、勇作为,破困局、谋变局、开新局,让乡镇“活”起来、产业发展起来、村庄兴旺起来,真正做到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实现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用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交城县委组织部)

山西交城:首家村级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交城县

     7月27日,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首家“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在该县洪相镇成村正式揭牌成立。这既是交城县扎实推进“三个一批”治理整治工作取得的新成果,又是交城县为推进农村产业长远和村民稳定就业开辟的新路径,对于全面推动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夯实基层基础、建立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洪相镇成村“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是该村在“三个一批”治理整治工作中继评理说事室后打造的又一个全新服务平台,该中心以“聚力产业发展、聚焦民生事务、实现乡村振兴”为服务宗旨,设立有人才库、项目库和岗位库,通过这些信息库的储备,可以向企业推介人才,满足各类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时也可以拓展村民的就业渠道,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实现企业发展与村民增收的双赢。中心的成立,对于夯实基层党建、服务广大村民积极创业就业、实现全村人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三个一批’治理整治的有力推动下,县纪委监委的具体指导下,洪相镇成村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这一中心的成立,对促进我村产业发展、创业就业、实现增收致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洪相镇人大主席、成村党委书记张伟表示,下一步,该村将努力与县域职能部门对接,主动开展创业就业服务,抓实产业发展,注重发展实效,为全村产业发展、就业服务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交城融媒 范英哲)

山西交城:送奖到基层致敬最美的“她”

交城县

     值“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山西交城县妇联开展了送奖下基层活动,向获得“优秀妇联干部”“巾帼文明岗”“先进基层妇联组织”和“最美家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颁奖授牌,把妇联娘家人的温暖送到了广大妇女同志的心头。
      活动中,交城县妇联组织有关人员先后来到县融媒体中心、“最美家庭”孟艳霞刘富刚家、县疾控中心、天宁镇等地,将“优秀妇干”“最美家庭”“巾帼文明岗”“先进妇联组织”等荣誉证书和牌匾送到了她们手中,向她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和问候。并希望广大妇女同志要不忘初心,立足本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姿态,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巾帼力量。
      据了解,此次表彰活动经过前期广泛宣传和发动,全县各乡镇、系统基层妇联组织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广大妇女同志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感人故事,共评选出“优秀妇干”“最美巾帼奋斗者”55名,“先进妇联组织”“巾帼文明岗”40个和“最美家庭”10户,另有18名女性获得了“最美巾帼奋斗者”提名奖。
      此次活动通过表彰交城县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妇女集体和个人,充分展示了交城县各行各业妇女同志的业绩与风采,激励广大妇女学习先进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在全县上下树立新时代妇女新典范,推动全县妇女工作再上新台阶。(交城融媒 范英哲)

山西交城:抓住“八个全面” 构建“五大体系” 清廉交城建设全面铺开

交城县

     日,山西交城县召开全面建设清廉交城动员会,印发《关于全面建设清廉交城的行动方案》,制定八大工作要点,组建工作专班,以打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文化清和、社会清朗”为目标,全面铺开清廉交城建设。县委书记刘旋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高元胜主持会

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义祥等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会议。
      根据行动方案和工作要点,交城县将抓住“八个全面”,构建“五大体系”,即: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引领清廉交城方向;全面创优市场营商环境,推进权力规范运行;全面从严干部教育管理,锻造清廉干部队伍;全面深化以案促改成效,提升腐败治理效能;全面促进监督提质增效,加强重点领域监督;全面深入正风肃纪反腐,开创清廉交城新气象;全面铺开清廉单元创建,培育清和社会风气;全面挖掘清廉文化元素,营造清廉文化氛围。全力构建“管党治党责任体系、权力运行制约体系、干部管理监督体系、廉洁文化培育体系、清廉单元创建体系”五大体系,把各种清廉要素融入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努力取得更多成果和更大成效。
      为切实强化对清廉交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交城县组建了全面建设清廉交城工作专班,具体工作由县纪委监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组织推动、督导落实。各成员单位按照责任分工,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工作,并定期向县委工作专班办公室报告任务落实情况。同时,强化执纪问责,把推进清廉交城建设情况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述责述廉内容,作为评判各级党组织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依据。
     “建设清廉交城,是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是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具体行动,更是实现交城‘转型引领蹚出新路、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目标的坚强保障。”刘旋在动员会上提出明确指出。他要求,交城县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把清廉交城建设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载体,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明确目标,扎实推进,为全方位推动交城高质量发展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交城融媒 文\安豪 图\褚泰杰)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市场主体发展壮大,近日,交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帮办代办工作人员深入部分乡镇,为群众提供企业开办“全代办”服务,积极推动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东坡底乡地处交城县西北部山区,距离县城约70公里,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极具潜力。为切实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十余名帮办代办工作人员走进乡村,为群众现场服务。
      “今天我们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工作人员深入到东坡底乡,为这里的群众提供企业开办‘全代办’服务,主要包含信息采集、网上申报、受理审核、出证等业务办理。通过这次服务,为山区群众企业开办提供便利,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助推东坡底乡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交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场准入股负责人张晶晶说。
      在现场,前来开办企业的群众络绎不绝,他们都满怀着致富的希望,有的
正填写申请表,有的已经在进行网上审核认证。敲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公司名称后,不少群众走出了开办企业的第一步。
     “今天审批局来到我们乡,全程免费帮办养殖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他们的办事效率非常高,服务态度好,为我们山区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解决了实际问题,非常感谢他们的服务。”村民李雪高兴地说。
       同样,在西营镇大营村,7名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帮办代办人员也正深入群众身边,通过开通绿色服务通道、上门服务、网上核准等流程开展企业登记注册,“零距离”服务群众,助力市场主体倍增跑出“加速度”。
      办理现场,前来开办企业的群众纷纷拿着身份证,向代办人员咨询着适合自己的经营范围、注册资金、后续事项等业务流程,代办人员或解答群众咨询,或办理业务,依次填写企业开办帮办申请表、信息采集记录表,并网上审核完成了企业开办信息登记。
      代办人员主动上门服务群众,进行

山西交城县:企业开办便利快捷 三级联动服务到家

交城县

全程跟踪帮办,手把手精准指导,变群众跑腿为代办员跑腿,大大缩短了企业办结时限,整体提升了审批服务效能。
     “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准服务,投入到市场主体倍增零距离全代办服务活动中去,深入群众,靠前服务,用好用活各项政策,用我们的满腔热忱,暖心服务,助推全县市场主体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献礼。”交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工作人员樊石羽表示。
     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是一项发展社会经济、保障民生稳定的重大惠民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加速产业聚集和经济倍增具有积极的作用。今年以来,交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工作,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摆在突出位置。在此项工作中,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积极深入各乡镇,开展“全代办”服务,做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宣传员”、企业开办的“勤务员”、效能提升的“监督员”,企业政府之间的“联络员”,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同频共振,着力推动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全力以赴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城融媒 范英哲)

     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交城县聚焦薄弱、破题攻坚,针对乡村党建工作档案意识不够强、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印发《全县农村党建档案规范化建设方案》,细化量化18类177项参考目录,创建“五分五化五提”新模式,推动党建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五分”明要求,探究档案管理新模式。分村建档。以村(社区)为单位,确立“规范建档、严格管档、务实用档”工作目标,一体部署,一并推进,确保规范化、标准化建档;分类整理。按照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两委”班子运行等18方面分类整理;分级负责。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由乡镇党委统筹负责,村(社区)具体实施,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档案管理体系;分层管理。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社区),设置专门档案室,确定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集中统一规范管理;基础条件一般的村(社区),配备档案专柜,确定兼职档案管理人员,集中保管各种档案;分册归档。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规定的档案目录清单,逐本逐份按照“收集材料—排序编号—形成目录—装订成册—按规保管”的流程整理归档,确保各类档案内容齐全、信息准确、分类装订,做到有档可归、及时归档。

山西交城:“五分五化五提” 创建农村党建档案管理新模式

交城县

员,集中统一规范管理;基础条件一般的村(社区),配备档案专柜,确定兼职档案管理人员,集中保管各种档案;分册归档。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规定的档案目录清单,逐本逐份按照“收集材料—排序编号—形成目录—装订成册—按规保管”的流程整理归档,确保各类档案内容齐全、信息准确、分类装订,做到有档可归、及时归档。
      “五化”寻路径,实现档案管理新突破。制度化管档。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印发《全县农村党建档案规范化建设方案》,明确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范围、档案管理职责分工、档案保管规范等内容,为统筹做好全县村(社区)党建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指导;规范化存档。规范存档程序,明确18类177项档案参考目录,对档案进行收集、审核、整理、编号、入盒、进柜等作出指导,“清单化”存档、“项目化”分类,健全档案动态管理制度,确保档案材料查漏补缺及时、数据更新及时;标准化整档。规范档案盒标签、档案编号格式和内页目录样式,实现样式统一、条目统一、标准统一,同步建立档案管理台账,确保“卷卷有身份、卷卷可定位、卷卷能追踪”;阵地化建设。标准化建立档案室,档案统一存放,配齐硬件设备,满足档案存放和管理需求,落实档案管理“八防”要求,打造“安全家园”;专项化检查。乡镇党委加强指导,组织专人定期深入村(社区)开展督导检查,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五提”见实效,打造档案管理新格局。明确职责提自觉。树立档案意识,明确职责任务,让档案建设成为村(社区)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一种习惯和自觉;教育培训提能力。层层召开档案建设会议,详解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全县农村党建档案规范化建设方案》,练好内功,增强本领;密切配合提互动。档案涉及人员多、内容广,村(社区)普遍建立协同机制,分类分时建档,集中统一整档,密切配合、攥指成拳;信息建设提便捷。村(社区)健全完善查阅、调阅制度,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社区),同步对重要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一站式管理;担当负责提效能。村(社区)干部、档案管理人员认真负责开展档案工作,严格按要求收集、归档、建档,让档案实起来、活起来。(交城融媒 李冠敏 冀美丽) 

迎接二十大   扬帆向未来

Welcome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Strive for a new journey

此次“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提升”行动中期调研,吕梁市委组织部秉承“试点先行、尖兵推进”总体思路,安排在七个总体工作靠前的县(市、区)开展,旨在起到“优必先推,后进奋追”之效。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