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红色先锋队电子报刊第22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3-12-31
648

你骗了我,我仍然相信你,
这就是智慧。
你为我捧场,我为你捧场,
这就是好友。
今天说你笨,明天说你傻,
这是爱你的人。
经常批评你,又肯来帮你,
这是贵人。
帮他百次不记恩,
半次不帮就记恨,
这是小人。
做人有好的心态很重要,
懂得感恩才有一切。
做人,
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人实在了,
骗你的人就多了。
你有用,
找你的人就多了;
你没用了,
远离你的人就多了。
别去试探人心,
它会让你失望。
有些事知道了就好,不必多说。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要直视:
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前者伤眼,后者伤心。
看懂一件事你就长大了,
看清一件事你就开窍了;
看破一件事你就理性了,
看透一件事你就成熟了;
看穿一件事你就到头了,
看淡一件事你就放下了;
看明一件事你就聪明了,
看好一件事你就成功了;
看过一件事你就经历了,
看准一件事你就给力了。
做人,
什么都可以舍弃,
但不可以舍弃内心的真诚;
做人,
什么都可以输掉,
但不可以输掉自己的良心。
掌控不了命运,
却能掌控自己;
不求生命辉煌,
但求人生无悔。
走过的路才知道有短有长,
经过的事才知道有喜有伤。
穷不能欠人钱不还,
难不要说话不算数。
不管碰到任何事,
善良永远不过期。
不管遇到任何人,
真诚才能走进心里。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颁发命令状并向晋衔的军官表示祝贺

■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顽强拼搏、勇毅前行,推动经济恢复发展,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一年来的实践再次证明,“两个确立”对于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31

阅读
指南

【22】期 

2023年12月 星期日
癸卯年农历十一月十九

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精彩语录:

微公益 · 暖天下

中国红色先锋队出品

ZHONG GUO HONG SE XIAN FENG DUI

ZHONG GUO HONG SE XIAN FENG DUI

善言善语

shan  yan  shan  yu

做人,装装傻!

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 

12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红色先锋队专题视频

缅怀伟人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12-25

12月25日,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晋衔仪式。这是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同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合影。

阅读原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强大力量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12-26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中共中央2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李希,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主持座谈会。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祀我国殇,山河无恙!
逝者已矣,生者奋进!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出版发行

重磅纪录片|共享未来

12月24日 | 长津湖战役胜利的日子

习近平瞻仰胡志明陵并敬献花圈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12-13

国事新闻

更多要闻关注学习强国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2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习近平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12-19

习近平听取李家超述职报告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12-18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12-15

习近平:中越关系将进入新阶段
新华社2023-12-12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12-20

第十个国家公祭日|铭记苦难历史 矢志奋斗强军

     来源/强国号发布

2023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10个国家公祭日。缅怀无辜牺牲者,不忘历史,珍惜和平与稳定的来之不易。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

1950年12月24日,长津湖战役胜利,打碎了侵略者“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痴言妄语,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战史奇迹!这一天,是美国刻骨铭心的“灾难夜”,是中国惨烈悲壮的“胜利日”

阅读原文 

     新华社2023-12-08 

简介:
人权,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标志。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十年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一带一路”致力于促进共建国家共同发展,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正在成为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共享未来的人权之路。

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致电(函)习近平主席就我国甘肃积石山地震表示慰问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12-21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同志2013年9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文稿78篇。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开创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为世界提供了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共建国家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成为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实现了共建国家的互利共赢,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习近平同志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指导原则、丰富内涵、目标路径等进行深刻阐述,对于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12-24

《时政微观察》从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振兴的角度为你解读。

时政新闻眼|明年中国经济怎么干?
这场会议释放重要信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作总结讲话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李强作总结讲话,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出要求。

阅读原文 

1.看形势:“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2.定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3.划重点:这些部署事关国家大计

4.暖人心:这些举措彰显民生温度

三年前,在一场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在波涛汹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大船,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
12月11日至12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当前的经济形势怎么看?明年的经济工作怎么干?如何驾驭好中国经济的大船?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政新闻眼》为您解读。

阅读原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12-20

  ■ 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

阅读原文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

时政微观察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三农”工作总抓手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把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

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

体系。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要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帮扶措施,增强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3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习近平:
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

习近平同志勉励彭兆旺再接再厉,特别是要用一帮一、一带十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让乡亲们种香菇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
…………

植根人民 造福人民

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 

人民日报2023-12-07 转载/学习强国

《图片学习》转载/中国志愿2023-12-05

——习近平同志倡导践行“四下基层”闪耀时代光彩

福建宁德,一片高质量发展的热土。光荣与梦想,勤劳与创造,改革与创新,交汇成雄浑的山海交响乐章。
这背后,是35年的践诺、35年的坚持、35年的传承。
1988年,习近平同志一到福建宁德赴任,就深入基层,听民声,察实情。调研开路,实干开局,“四下基层”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那些年,习近平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踏遍闽东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许多感人佳话。
“四下基层”,下去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汇聚磅礴力量,夯实发展根基。35年来,这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创举,在八闽大地全面推广、薪火相传。干群同心、砥砺奋进,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踏上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闽山闽水物华新”的美好人民江山,根在人民。根深叶茂,本固邦宁。
“四下基层”彰显的根本立场、精神内涵、价值追求,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具有超越时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让我们循着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的足迹,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更加坚定自觉地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把心贴近人民
“只有心中装着群众,事事为人民打算,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究竟从哪里入手去解决问题,依靠什么去战胜困难?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谈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

不论在基层、地方还是在中央,习近平同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大力倡导并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牢植根人民,不断造福人民。
今年76岁的舒穗英,时常到宁德霞浦县委党校走走看看,那里珍藏着她的一段特别的回忆。

1988年12月20日,宁德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现场,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这里接访。舒穗英来了,她反映有关部门在她家附近的河道上建房,河道砌小了,造成淤积阻塞,一场暴雨引发的洪水冲进了她家门,她家损失很大。
  “来的时候急匆匆,走的时候心里暖烘烘。”当时的情景,舒穗英记忆犹新,“不久后,有关部门清理了河道并做了赔偿。”
  这次“来访日”活动共计来了102名上访群众,受理各类问题86件,其中有12件当面答复解决。
  当时,素有“老、少、边、岛、贫”之称的闽东,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偏远山村路途颠簸,群众有事找政府,耗时不止一天。当天晚上,习近平同志就在思考:有这么多来访群众,应该形成一个规范化的制度,既让群众满意,也让群众好找。
  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四下基层”最初设立就是为方便群众。习近平同志的话语朴实,感情却很深厚:“与其群众跋山涉水上访,不如我们干部直接下访,几个干部下去,总比那么多群众上来要强一些。”
  在习近平同志心中,人民群众的分量最重。他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写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如今,一排排整齐的光伏菇棚成为宁德古田县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棚顶发电,棚下种菇,劳动成本、安全风险“双降低”,土地利用率、种植收益“两提升”。
  这已是当地的第三代菇棚。问及是如何走上“点草成金”这条致富路的,菇农们总要从35年前说起——
古田县,是习近平同志上任宁德地委书记后闽东九县调研行的第一站,他说“是‘看准了’才来的”。1988年7月,习近平同志走访当地香菇技术员彭兆旺的基地,问了一连串问题:“推广种植,经济效益怎么样?农民收入增加多少?”“这项技术,对农民来说好不好?学习和操作简单不简单,容易学会吗?”

2023年12月5日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志愿者,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一起来学习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部分重要论述。

多地开展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弘扬志愿精神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4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形成的重要思想,精确回答了党“为了谁”“依靠谁”“如何正确领导人民”的基本问题。今天,我们纪念毛泽东,就要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新时代坚持和运用好党的群众路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毛泽东与群众路线

“一切依靠最广大群众力量去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

“天天讲群众路线”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丰富和完善了群众路线思想,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1928年,李立三在同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首次使用了“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29年,周恩来在著名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中指出,红军的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
毛泽东在领导红军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了对群众工作的认识和具体开展方法。他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文章、讲话和指示中比较多地阐释和强调了深入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相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关心群众的问题。上井冈山两个月,毛泽东总结攻打茶陵后群众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工农革命军应当担负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1929年12月,毛泽东在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旗帜鲜明地指出:“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这项决议在红军第四军及其他各部红军中先后施行,使得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党的正确的斗争策略是在群众的斗争中产生的,因此必须要“时时进行实际调查”。他大声疾呼:“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并身体力行,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形成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一系列调查报告。
中央革命根据地形成后,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取得人民拥护,动员人民进行战争,战胜蒋介石的“围剿”。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作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这些认识清晰地表明,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在实践中日趋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不断完善和成熟。他提出并系统地阐发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
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明确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强调要用“广泛的热烈的政治动员”,唤醒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在《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中,毛泽东强调:“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在敌后游击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尤其依赖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毛泽东指示“一切依靠最广大群众力量去解决问题”。
根据地的实践探索也为群众路线的成熟提供了养料。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说明了共产党人应当如何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在讨论边区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时,毛泽东提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观点。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逐渐成熟。1943年6月,他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领导方法,即“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并正式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和《愚公移山》闭幕词中着重阐释了群众路线,标志着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专门论述了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他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在于坚持地实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成为一个必须解答的问题。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完善,集中体现在八大通过的党章和邓小平的报告中。八大通过的党章要求,“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邓小平解释说:“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简单地说来,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这个论述用“群众路线”这个总的概念和大的范畴,把党的群众观点和党领导群众工作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统一,使群众路线的内涵更明确、内容更丰富、表述更完整。
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对群众路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创造性地将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统一起来。同时,毛泽东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贪图享乐和铺张浪费等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批评,认为这些现象是严重的脱离群众。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高度概括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那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句话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同时从四个方面分别概括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主要内容。
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949年,他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豪迈地宣布,“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这些认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力量的深刻认识与高度信任,因而党的工作必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并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各项事业前进。
群众路线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明确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段论述实际上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它清晰地说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我们深化认识的必经之路,又是我们正确实践的不二法门。
“一切为了群众”强调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1942年,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指出:“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上进一步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党的七大首次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些论述和规定表明,要实现“一切为了人民”,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依靠群众”强调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实现历史使命。毛泽东指出:“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抗日战争时期,他说:“我们不相信不要广大人民的力量,能够轻轻巧巧地打败日本”,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他指示东北局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时强调,“如果我们紧紧依靠群众,我们就将战胜一切困难,一步一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后,他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一切依靠群众,是党取得成功的经验总结。
“从群众中来”强调党应当倾听群众呼声、汇集群众智慧。1944年,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时讲道:“如果党的领导者真正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工作……那末他们听取群众意见的机会是非常多的。我们十分注意倾听人民的意见。”“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具体结论,以求得必要的工作改进”。群众的呼声,反映了群众的需要和愿望;而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党组织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毛泽东多次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到群众中去”强调党应当如何更好地领导群众。毛泽东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他强调,“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革命的政治家们……他们的任务在于把群众政治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提炼,再使之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从群众中来”的认识、政策和理论,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转化成改变世界的磅礴伟力。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实现“一来一去”的循环,才能使党的领导始终正确。

1948年,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说:“我党二十几年来,天天做群众工作,近十几年来,天天讲群众路线。”他不仅创立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而且终生坚持群众路线。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来源于人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也势必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1941年至1942年间,由于日寇加紧了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加之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边区一度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之中,群众支持边区政府的负担很重。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党中央一方面开展大生产运动,另一方面实行精兵简政,主动精简机构、人员,边区政府内部机构裁并了1/4,直属机关从35个减少至22个,极大地减轻了边区人民群众的负担,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这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因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以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不断在工作中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毛泽东是开展调查研究的一把好手。在学生时代,他曾和同学一起,身无分文地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徒步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等地,对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了广泛了解和深刻体会。他将调查研究形象地比作“解剖麻雀”,指出:“要从个别问题深入,深入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往后调查别处地方或别个问题,你就容易找到门路”。《中国佃农生活举例》是毛泽东留下的最早一篇比较完整的调查报告,采用的就是解剖典型的方法。在这次调查中,他详实地了解了壮年佃农张连初的生产生活情况。通过这些细致周到的调查,毛泽东得出了中国佃农被迫离开土地成为兵匪游民的真正原因。我们在今天开展调查研究,仍然要学习毛泽东的态度和方法,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1938年8月22日,毛泽东到中央党校作了《当学生,当先生,当战争领导者》的演讲,其中谈道,“在实际斗争中,在工作中,尤其要老老实实当学生”,不仅要“向工人学,向农民学,向知识分子学”,还要“向资本家学”,“向土豪劣绅学”,甚至“向日本帝国主义学”,做到知己知彼。共产党员在当学生的同时还要当先生,“从老百姓处学习,造成你们的东西,再去教老百姓,不断地教老百姓”,倘若能够诲人不倦,不断地教育人家,团结干部,则中国人民“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团结起来”。当学生、当先生,目的是当好战争的领导者,使“中国的独立自由到手”。这个演讲实际上反映了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只有当好学生,广泛地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才能提高领导水平;只有当好先生,善于做宣传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团结群众、发动群众,凝聚起群众的力量;只有当好领导者,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才能不负人民重托,不断地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我们学习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归根结底是要将他的这一思想付诸实践、落在实处,从而更好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5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国家宪法日:《请走进它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

宪法怎样影响你的一生?

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今年12月1日至7日,是我国第六个“宪法宣传周”。2023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进一步宣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本期,小编带大家一起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

弘扬宪法精神,一起来学习!

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宪法包括哪几部分?
我国现行宪法主要包括5个部分:
01序言
02总纲
03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04国家机构
05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我国现行宪法是哪年通过施行的?
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

谁有权修改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1

2

3

4

5

转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阅读原文 

安阳市龙安区人民检察院2023-12-01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6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习近平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 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普法快板:《打起快板说宪法》

宪法宣传︽守护︾

北京市司法局2023-12-01

动漫说法:伴随一生的宪法

通过动漫这种轻松独特的表现方式,为您科普法律知识。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12-04

阅读原文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加强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要坚定政治制度自信,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坚持宪法实施、宪法解释、宪法监督系统推进,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要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4日会同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在北京举行“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宪法保障”座谈会。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7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梦想从学习开始

先锋课堂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章程》全文视频

(党的二十大部分修改,2022年10月22日通过。)

                 中国红色先锋队电子报刊
                 投稿邮箱:zghsxfdysz@126.com

系列学习(一)

系列学习(二)

系列学习(三)

系列学习(四)

系列学习(五)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

2022年10月16日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

1、五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2、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

3、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12月

学习作业(部分)

4、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5、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

6、实施间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刑事 )责任。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8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梦想从学习开始

先锋课堂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章程》全文视频

(党的二十大部分修改,2022年10月22日通过。)

                 中国红色先锋队电子报刊
                 投稿邮箱:zghsxfdysz@126.com

系列学习(一)

系列学习(二)

系列学习(三)

系列学习(四)

系列学习(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23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6号)现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9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党旗在一线飘扬 榜样在身边         

案列:大豆调研陷阱

一起学习反间谍法

“国家普法教育之反间谍法”宣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简介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战士。哪里最需要、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秉承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鲜红党旗始终在重大斗争主阵地和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梦想从学习开始

先锋课堂

学习党史 知党爱党|首部党章为何专设“纪律”一章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

简介
北京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十六讲系列网络视频公开课,系列讲座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十五个部分以及开篇提出的主题,共设立十六个专题,系统全面呈现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内容。
本期主讲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史春风

【北京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来源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10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读懂二十大︼两个“极不”和“里程碑意义”

认真学习党章 坚守初心使命: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上海学习平台

认真学习党章 坚守初心使命:党员的义务与权利

上海学习平台

上海学习平台

来源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11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微公益

山东淄博:传播红色文化 
赓续红色血脉 弘扬中国精神

本网山东讯(通讯员张静)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日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北旺村委员会、周村区心连心艺术团、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北旺村耀南公园,联合开展“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河北石家庄:党史教育进社区 
红色精神永传承

本网河北讯(通讯员贾玉清)为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宣传爱国主义教育,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2023年11月22日,中共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鲜虞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好运艺术团、庆花艺术团、东长寿夕阳红舞蹈队、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新乐市星河湾小区广场,联合开展“党史教育进社区,红色精神永传承”主题宣传活动。

陕西西安:弘扬延安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共创和谐家园

本网陕西讯(通讯员刘格芳)为响应党的号召,广泛开展传播红色文化,增强广大群众的爱国情怀,2023年11月27日,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红庙坡街道长兴社区党支部、开心长乐艺术合唱团、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长兴社区文化广场,联合开展“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共创和谐家园”主题活动。

本网山东讯(通讯员张萍)为响应国家号召,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国精神,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日前,中共山东省潍坊市正心特训基地总部支部委员会、正心特训基地总部全体师生、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正心特训基地总部活动大厅,联合开展“追寻红色记忆,汲取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共创红色校园”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

四川宜宾:红色文化进乡村  同心厚植爱国情怀

本网四川讯(通讯员王礼玲)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革命精神。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红色文化,2023年11月25日,中共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铜鼓镇柏果村党支部、铜鼓镇老年文体协会、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宜宾市柏果村,开展“红色文化进乡村,同心厚植爱国情怀”宣传教育活动。

河北衡水:红色故事会 丰富活跃文化生活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本网河北讯(通讯员李立敏)为丰富活跃社区文化生活,把红色血脉注入青少年心中,营造浓厚爱国主义教育氛围,2023年12月2日,中共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丽景社区委员会、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桃城区丽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红色故事会”宣传教育活动。丽景社区的孩子家长带着孩子也参与了此次活动。

河北邯郸:爱国主义教育走进曲周县国家电网爱心希望小学

本网河北讯(通讯员钱春雷)为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即将实施之际,2023年12月6日,中共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曲周镇总校部党总支、曲周县国家电网爱心希望小学、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爱心希望小学演艺厅,联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山东潍坊:追寻红色记忆 汲取红色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共创红色校园

暖天下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12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本网山东讯(通讯员赵保忠)为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2023年11月22日,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官桥镇史庄村党支部委员会、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官桥镇文化站、滕州市开心舞蹈队、官桥镇北韩村舞蹈队,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史庄村文化广场,开展“红色文化润心灵,红色经典铸辉煌”红色文化进乡村活动。

山东莱西: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本网山东讯︵通讯员汪华︶为了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区居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日前,中共莱西市水集街道黄海路社区委员会、中共莱西市水集街道长岛中路社区委员会、中共莱西市水集街道水沟头社区委员会、中共莱西市水集街道北庄社区委员会、山东省莱西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琴岛路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山东枣庄:传播红色文化 弘扬革命精神

本网山东讯(通讯员刘文霞)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2023年11月18日,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官桥镇党委、滕州市开心舞蹈队、官桥镇迎贤苑青韵舞蹈队、官桥镇北韩村舞蹈队、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官桥镇百姓大舞台文化广场,联合开展“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创建百姓舞台,绽放时代风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山东临沂:传播红色文化 赓续红色传承

本网山东讯(通讯员晏苏徐)为传播红色文化,宣传爱国主义教育,2023年11月18日,中共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砚台岭社区党支部委员会、新东方艺术团、兰山区小舞荷艺术培训学校的少儿舞蹈队、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兰山区兰山街道砚台岭社区文化广场,共同开展“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传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河北衡水:助文明安全城市建设 红色文化进社区

本网河北讯(通讯员王艳峰)在中共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站前社区支部委员会的全力支持下,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于2023年11月19日在桃城区站前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开展“全民学消防,和谐社会奔小康,助文明安全城市建设,红色文化进社区”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得到衡水中蓝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及配合,参加活动的还有来自衡水市第六中学的学生。

山东枣庄:红色文化润心灵 红色经典铸辉煌

四川宜宾:缅怀民族英雄 重温红色经典

本网四川讯(通讯员王礼玲)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卓越功绩,传承红色革命优良传统,2023年11月24日,中共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柏溪街道崇德社区委员会、崇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叙州区旭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核建中核元件公司、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宜宾市叙州区一曼公园,联合开展“缅怀民族英雄,重温红色经典”活动。

志愿者通过近距离了解赵一曼烈士抵御外辱、视死如归的救国事迹,激发大家“强国有我”的责任与担当;以分享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缅怀抗日民族英雄,重温红色经典,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13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河北衡水:重温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经典

本网河北讯(通讯员王艳峰)为响应党的号召,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2023年11月25日,中共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中心街社区支部委员会、衡水市第六中学、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桃城区河西街道中心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室,联合开展“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经典”主题活动。

河北衡水:传承红色基因 聆听红色故事 感悟红色精神

本网河北讯(通讯员贾会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激发新一代青少年学子的爱国情怀,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实际行动中。2023年11月30日,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共桃城区萃景社区支部委员会、衡水市英才学校学生、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桃城区萃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联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聆听红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北京丰台:
红色传承润心灵 争做强国好少年

本网北京讯(通讯员钱芳)为了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其幼小的心灵根植红色种子,引导他们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图强的理想,2023年12月8日,中共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第一小学党支部、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第一小学一楼多功能厅,开展“红色传承润心灵,争做有为好少年”宣传教育活动。

河北邯郸:
爱国情怀厚植于心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本网河北讯(通讯员姜光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2023年12月6日,中共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大河道乡明德小学党支部、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明德小学会议室,联合开展“爱国情怀厚植于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志愿者站在新时代的前沿,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化生活,更使学生们认识到了传承先辈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们文化自信,希望孩子们以史明志,鉴往知来,树立崇高理想,传承红色基因,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山东枣庄:赓续红色血脉 共建和谐家园

本网山东讯(通讯员殷美)为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共建和谐社会,2023年12月6日,山东省枣庄滕州市官桥镇文化站、中共滕州市官桥镇官桥四村支部委员会、滕州开心舞蹈队、官桥镇迎贤苑青韵舞蹈队、官桥镇北韩村舞蹈队、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官桥镇官桥四村文体广场,举办“赓续红色血脉,共创和谐家园”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14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山东莱西: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立德树人

本网山东讯(通讯员贺静红)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区居民爱党爱国教育,培育家国情怀,2023年12月10日,中共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永兴街社区委员会、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莱西市水集街道振兴建华街社区文化胡同,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立德树人”红色文化宣传活动。
此次活动,现场所有人更深刻地领悟到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了爱国情怀,提高了传播红色文化的责任感,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

陕西西安:传播红色文化 宣传爱国教育 厚植家国情怀

本网陕西讯(通讯员孙淑敏)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文化建设,2023年12月10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新郭庄村党支部、新郭庄村舞蹈队、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大兆街道新郭庄村文化广场,通过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赠送书法作品等形式,为乡村居民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此次活动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纷纷表示,通过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更加了解到学习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经常举办,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新郭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宝平表示,他们将继续开展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为乡村红色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助力乡村红色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东潍坊: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红色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共创红色校园

本网山东讯(通讯员栾瑞雪)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播撒红色的种子,是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不变的追求。2023年12月8日,中共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北孟镇塔耳堡社区支部委员会、昌邑市北孟镇塔耳堡初级中学、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昌邑市北孟镇塔耳堡初级中学教学楼前,联合开展“追寻红色记忆,汲取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共创红色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河南南阳:追忆革命圣地彰新寨
传承红色精神颂党恩

本网河南讯(通讯员闫玉来)为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情怀,将革命事业薪火相传,2023年12月7日,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彰新寨社区党支部委员会、社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社旗县滨河之声合唱团联合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彰新寨社区,开展“追忆革命圣地彰新寨,传承红色精神颂党恩”红色文化宣传活动。

四川广元:铭记历史寄哀思
勿忘国耻当自强

本网四川讯(通讯员吴春雨)86年前的中国南京惨遭日本帝国主义践踏,六朝古都的精美建筑被炸成废墟,30余万民众惨遭荼毒……。因此国家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回望历史,义愤填膺,日寇的残暴没有吓倒英勇无畏的中华儿女。2023年12月13日,寒风萧萧松涛悲鸣。中共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古堰社区党支部、中共四川省广元市烈士陵园党支部、广元市川北幼专师生和中国红色先锋队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在广元市烈士陵园,开展“铭记历史寄哀思,勿忘国耻当自强”暨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15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习近平论学习榜样

你们在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上建立的卓越功勋,对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习近平2019年2月20日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履行党员义 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入党誓词

微公益●暖天下

红色故事

五首红色歌曲

餐前感恩仪式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
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感恩老师辛勤教导。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饭食之德》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自奉行必须简约,
宴客切勿流连。
饮食约而精,
园蔬愈珍馐,
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萝卜白菜保平安人生。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16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来源:学习强国

受屈而不怨尤
1842年8月11日,时年58岁的林则徐自西安出发赴戍伊犁。临行前,他向家人口占两首志别,其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成为激励人心的不朽名言。过了十天,林则徐行抵甘肃平凉白水驿,收到家中寄来的喜信,得知自己有了孙子。给夫人郑淑卿、长子林汝舟回信时,他说:“计两三年来,惟此一事令人开颜耳。”此时东南战事激变,镇江失陷等消息相继传来。林则徐在家书中不忘国忧:“看来逆夷竟不歇手,不止据有江以南而已。究竟扬州、清江等夷情如何?如有的确信息,可即寄来。”滞留西安期间,林则徐曾向当地官员转送在扬州刊刻的《炮书》,希望能如法制造新式大炮,以有效抵御外敌入侵。“日来陕省铸炮之举有无头绪?”因有此牵挂,他嘱托家人“可查访及之”。
崆峒山危崖耸立,如缥缈仙境,为当地最著名之处。林则徐触景生情,又想起杜甫“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那句诗,决定给孙子取名“贺峒”,寓“并祝军务作速平定”之意。广州禁烟被贬后,林则徐将搜集到的外文资料赠送魏源,寄望“师夷而制夷”;开封治水半年,累得鼻出血;赶往西安中途,又因疟疾发作,痛苦不堪……“在逆境之中,爱国之心依然不改。”从事地方史研究的福建学者官桂铨认为,这种高贵的品格在林则徐身上格外突出。
上世纪60年代,台湾出了一本《林则徐传》,被称为“确立新传记的典范”。作者林崇墉是传主的玄孙,以其切身感受,赞许文忠公“一生任事而不牟利,尽瘁而不热中,临难而不退避,受屈而不怨尤”。福建社科院研究员许维勤评论这一精辟的概括,实际上也包含了对其家风的一种肯定。
发配期间,时人“窃为不平”,林则徐却能“受屈而不怨尤”,一如既往地关注口岸防务和边疆开发,在任何位置上都闪亮发光。许维勤认为,这既反映出林则徐以国家、民生为念,不计个人荣辱的崇高境界,也是他坦荡、淡泊的性格体现。
言传还需身教
因夫人体弱多病,林则徐原以为“此后断难望其握管”,不想却收到“太太所写笺纸楷字信三张,工工整整”。1844年初在伊犁戍所,喜出望外的他写了回信,不厌其烦地教夫人养目之法:挑眼镜,“白煮海参,每日食两条”。
现存的林则徐家书多数写得较长,几乎每封都花很大篇幅讲述他的住地见闻、与人交往等情况。“这多少有点奇怪。按常理,这些事情似乎不必对家人细说。”许维勤注意到这一细节,细品之后,又体味出林公的良苦用心:他在效法父亲林宾日的身体力行,用自己待人处事接物的态度,影响下一代。
作为一名私塾先生,林宾日教导儿子的学习方法是“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林则徐还忆其儿时,看到母亲通宵忙于手工活以补家用,想“代执劳苦”,母亲陈帙反而正色地说:“男儿务为大者、远者,岂以是琐琐为孝耶?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这些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林则徐。
福建省图书馆藏一封手迹原件,记录了父子间的一次学问切磋。其时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任上,林汝舟准备科举应试。如何得心应手写文章?“吾家藏书最多,一意在于是,三年当可观也。”林则徐在信中说:始能读,次能记,次能用……故口诵目览手抄,则下笔汩汩然来,自有汁浆也。强调“用意用笔,忌与人雷同,寻常意、习见语勿用”。
有趣的是,他指导儿子大考之前“不为事累”,要到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因为“山水与吟咏,尤相触发也”。由此又扯到“江东行舟最险”,“非顺风平水,不可乘船,或徒步或肩舆为妥”,这番“唠叨”足见舐犊情深。
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一封家书中,林则徐饶有兴致地和家人探讨“传奇”的阅读体验。他说“看《桃花扇》甚好”,因为“可发忠义之气”,又问:“何不再买《琵琶记》与家中诸人同看?”认为“此是教孝文字,可宝,可宝”。
留钱又有何用
每年清明节,林记会跟家族成员先到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集中,然后同往林则徐墓地祭扫。小时候,姑婆林子东,这位早年投身新闻战线的老革命,会给晚辈讲一些文忠公的故事。
除夕之夜,林家后人的家宴还必上“素炒豆腐”这道菜。林则徐幼时家境贫寒,破屋三椽,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女红于斯。据说只有到了大年三十,全家才能吃上一顿素炒豆腐,油灯才有两根灯芯。
相传林宾日给林则徐留下一副对联:“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尔曹任之。”承此家风,林则徐也给后人留下“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那副名联,去世时除了田屋产业,没有多少现银分给儿子。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985年,他的五世孙凌青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递交收回香港主权的《中英联合声明》。据凌青生前回顾,刚进外交部工作时,周总理对他说:“林则徐的后代搞外交就更要爱国了。”
“国家”在英语词汇中有三个单词能代表,对应汉语的故土、民族国家、政治性国家体制之意,俱与“家”无涉。而在有宗法制传统的中国,人们难分“国”与“家”。拜读林公家书,会发现这种家国情怀跃然纸上——
风雨飘摇之中,林则徐被排挤戍边,难免会有牢骚。一接夫人家书,念及“老婢与老兵恰是偕老,其如天各一方何”,不免黯然神伤。回信说自己除了“今于无聊之中,只以摄病为首务”,便是修拾废园、疏池通水,日就其中种花种蔬观弈,慨叹“如此混过日子,深觉时光可惜,春景可伤”。即便如此,在给夫人寄来的诗稿润色时,林则徐略易数字豪言:“金瓯若缺凭谁补,宝剑虽藏尚有神”,流露出英雄本色不改。
正因如此,林则徐家书及家训中的种种告诫,不但于家有利,亦有补于世。今天的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展示着林公“十无益”家训,提醒驻足的游人“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
馆长陈继勇说,这个传世家训虽然只有短短十句话,却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的寓意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文明、和谐、诚信、友善”十分契合。

从家书看林则徐的家国情怀

作者:谢海潮

文化名片
林则徐︵1785年—185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清末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其领导的“虎门销烟”震惊中外。其一生从政四十年,“历官十四省”,与家人书信往来频繁。这些家书内容广博,涉及政事、军务、家教诸方面。字里行间,拳拳报国之心,殷殷爱子之意,读来令人动容。综观林氏一生,为官有道,教子有方,堪称一代人臣典范。
福州市澳门路有片红墙环绕的临街建筑,牌楼形墙的门额横书“林文忠公祠堂”。林则徐逝世55年后,即1905年,门生和乡人为祭祀他建了这座专祠,现为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馆藏一封家书原件,文中一段训子“首以戒懒为要”,事因林则徐发现三子所寄文稿均由别人代抄,想起“我从前所读文章,每夜常背录三五篇”,故有“年轻之人写字岂是难事”之叹。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17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每日鉴赏|中国画《更喜岷山千里雪》

傅抱石 中国画《更喜岷山千里雪》 纸本设色 纵62.7厘米 横107.5厘米

来源:学习强国

《更喜岷山千里雪》是傅抱石依据毛泽东同志《长征》一诗而创作的作品。画面绝大部分为皑皑白雪,几株枯树伫立在山下坡谷,红军战士及战马低头在凛冽的寒风中前行。全幅着墨不多,仅仅勾勒出峰峦外在轮廓,淡墨仅略作渲染即止。近处主峰大笔浓墨皴擦,交代出阴阳向背,笔墨浓重,与远处强烈的白色雪山形象相比,更增添了苦寒、冷冽的氛围。
该作品借鉴了我国传统山水画“寒林图”“春夏秋冬四季山水”图式中的“雪山图”的构图方式和笔墨语汇,同时将毛泽东同志《长征》律诗中激昂、浪漫、雄迈、壮阔的审美意象融汇进来,凸显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意境象,为这一类型的雪景山水画注入了新的审美意象和现代精神。

笔尚法度 格物求真——试论宋徽宗与宣和画院的审美取向

(作者系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北宋宣和年间,宫廷画院的发展臻于顶峰,其创作成就与徽宗皇帝直接相关。赵佶在绘画题材上主要关注皇宫内院之物,正如宋代邓椿所著《画继》言其“独于翎毛,尤为注意”,而观《宣和画谱》所收花鸟画为各科之冠,“其自形自色,虽造物未尝庸心,而粉饰大化,文明天下,亦所以观众目、协和气焉”,从中不难看出赵佶对于花鸟画的青睐程度。纵观徽宗时期的画院创作,花鸟画可谓熠熠生辉,赵佶的艺术观念也充分体现在这一画科上。抛开皇帝尝以古人诗句为试题选拔画家的逸闻佳话,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赵佶在画院创作中提倡形似与崇尚法度的事实,以及其在绘画中强调写实的严谨态度。
这一创作态度被贯彻于画院之中,造就了《画继》中所谓的“宣和体”。对形似与法度的追求必然以写生为前提,在这一点上赵佶传承了崔白、吴元瑜一派的艺术观念。如《芙蓉锦鸡图》用笔工细、设色艳丽,对锦鸡的刻画极为生动,显现出高超的写实技巧。画中锦鸡与蝴蝶相互呼应,别有生趣。由此可见,在师造化的基础上,赵佶对祖宗之法的变革并非彻底推翻先前精致富丽的画风,而是一改缺乏生趣的刻板描摹,使画面尽显鲜活、灵动之感。再观《梅花绣眼图》,画中梅枝瘦劲,疏花点点,玉蕊轻吐,一只绣眼鸟俏立枝头,顾盼四周,与清丽的梅花相映成趣。该作画面简洁却处处精致,画中所绘梅花为宫梅,精细纤巧且富贵高雅,代表了北宋宫廷的审美旨趣。
至徽宗朝,宋画在理论与实践上彻底摆脱对隋唐五代时期的体制沿袭,而其全面自立则是借助于文人画的发展。徽宗时期,画院对写实风格极度追求,在对物象的细微观察上与文同等人在“格物穷理”的层面上颇为一致。从绘画本体语言及技巧发展上看,在赵佶对于具象写实的严苛要求下,宣和画院众工的创作达到了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极高水平。但如蔡绦所言:“独丹青以上皇自擅其神逸,故凡名手,多入内供奉,代御染写,是以无闻焉尔。”虽宣和年间供职于画院者甚众,但几无一人有作品传世,我们只能从那些或为画工代笔的画作中窥见“宣和体”之面貌。如《腊梅山禽图》显现出画家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写实程度之高可为院体工笔之典型。画面中线条工细、色调秀雅,用墨笔勾勒,再以水墨渲染,透溢出几分文人意韵。另外,北宋宫廷绘画在以妙笔刻画自然界动植物的同时,往往强调其灵性的凸显,以此展现自然的和谐之美。如《红蓼白鹅图》中的红蓼与白鹅对比鲜明,红蓼于水岸斜出,其后一只白鹅扭首曲颈梳理羽毛,神情灵动,逼真自然,与岸边花草互为衬托。该画在技法上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兼施,色彩既朴素雅致又不失皇家贵气。其中红蓼的笔法相较略粗,设色有浓淡变化,表现了植物茎干的质感与色泽;白鹅的描绘极为精细,以白粉勾描翎羽,以浅黄填染鹅喙与蹼趾,造型精准;坡岸则以墨笔横扫,再随手点出杂草,富有简率之趣。
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认为:“现存的具名赵佶的画,面目很多,基本上可以分为比较粗简拙朴和极为精细工丽的两种。”他以为赵佶的亲笔画“应属非院体的、比较简朴生拙一些的风格”。如《柳鸦图》以水墨为主,略施淡色,笔法古劲,风格特异,鸟身黝黑如漆,微露青光,极为稀见。此外,《竹禽图》中禽鸟以刻画精细而见功,正如《画继》记其绘珍禽时“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众史莫能也”,但画中崖石却用写意画法处理,用笔拙朴凝重,同《柳鸦图》极为相似。
由此观之,彼时的宫廷绘画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而赵佶的创作清晰地显现出这种两面性。审美取向的双重标准并未造成宫廷绘画的内部冲突,徽宗在此发挥了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北宋皇室的文化基因决定了赵佶能够在水墨领域有所抒发,如《池塘晚秋图》纯以水墨为之,虽笔法写意但造型写实,符合徽宗风格。只是这种墨戏仅限于宗室间的自娱,从装点宫室这一实际需求出发,赵佶其实并不允许放逸之气浸染画院,正如《画继》所言,“至徽宗皇帝,专尚法度,乃以神、逸、妙、能为次”。
北宋画院在徽宗的全面主持下,其创作规模与制作水平堪称极盛。不得不说,北宋宗室文人化的成功使其走上了纵情书画的道路,宗室画家的文人思致及其对文人画观点的认同,使得北宋后期的宗室绘画与文人画的创作发展几乎是并行的。北宋后期,皇室对于画作的玩味逐渐发展到极致,虽然画院创作与后起之文人画理念存在差异,但这种情况在徽宗朝却不是一种矛盾的存在。
随着宋室南迁,由宣和画院入绍兴画院者不在少数。南宋临安绘画中心地位的确立与北人的徙入息息相关,而徽宗皇帝与宣和画院的审美取向亦在相当程度上左右了南宋宫廷绘画的发展。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阅读原文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18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志愿者作品欣赏

作者:赵瑞生/书法作品: 【精气神】【知足常乐】

大  雪
大雪未见雪,
狂风尘沙旋。
独对茶一盏,
静心品过往。

劝  学
父母常见儿学厌,
卷题查阅实难办。
呕心沥血下一代,
唯愿少年莫懈怠。

红色先锋
无论春夏与秋冬,
践行公益在心中。
红歌故事皆备齐,
众人称赞心欢喜。

浅  知
未有不烂之舌,
唯有笔锋吐墨。
远离繁华闹市,
愿喜低处静思。

寒  忧
风起尘叶扬,
气温骤变凉。
惦念家老娘,
出门别着凉。

瑞  雪 
最喜寒冬降瑞雪,
天地同色玉世界。
欢乐还是看儿童,
不怕寒冷不怕跌。

雪  兆
潇潇洒洒来人间,
银装素裹兆丰年。
待到暖阳晴好日,
人入尘埃亦悠然。

失  眠
天亮车马喧,
夜深便孤单。
眠少恨夜长,
心冷怨冬寒。

瑞  雪
喜迎瑞雪到我家,
农伯希望乐开花。
大家省得去灌溉,
省心省力省钱花。

暴风雪 
狂风刮一夜,
暴雪不停歇。
万物雪铺盖,
滴水成冰块。

言  行
言行要得当,
处处要礼让。
为人要换位,
没人给作对。

寒  路
下雪不冷化雪寒,
一路溜冰出身汗。
行车速距要稳远,
一车老少保平安。

冬  至
冬至大如年,
相聚又团圆。
美食共用宴,
全家笑开颜。

作者:于记伟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19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在人民军队某旅集合训练的现场,当点到“王杰”的名字时,全体士兵齐声喊:“到!”在这里这是传统,因为王杰是他们的老班长,更是人民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丰碑。
王杰,中共党员,1942年出生在山东省金乡县,1961年应征入伍。“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当兵是为党、为人民、为祖国而来的,党指到哪里就冲到哪里,就是献上青春也没有怨言。”这些话出自王杰生前所写的日记。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1965年7月,王杰奉命到驻地训练民兵,当炸药发生意外爆炸的危险时刻,王杰张开双臂扑向了炸点,用身体掩护了12名民兵和武装部干部,献出了23岁年轻的生命。一个人死后能让人记多久?习总书记讲:“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英雄铸就的“两不怕”精神已穿越时空,鼓舞着无数官兵为保卫人民奋勇向前!
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震中茂县通讯中断、道路阻绝,灾区人民的生死安危牵动着无数官兵的心,为了快速展开救援工作,空降兵部队临危受命,15名官兵写下了遗书,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飞机……
“妈:倘若不幸牺牲,您要相信,在您看不到的地方,我一直为您守护,就像您守护我长大!爸:我首先是一名军人,其次才是你们的儿子。生为军人,死为军魂!我只有一个请求,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要太过悲伤,请你们为我骄傲!”

1921——2023

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精神:
我们扛着王杰的枪

2008年5月14日上午,五千米的高空上云雾翻滚,飞机紧贴着山边飞行,没有地面标识物,没有准确的气象资料,环境十分恶劣,这在从前的训练中从来没有出现过!15名勇士心里清楚,这一跳十有八九将是和亲人们的永别。生死危急的关头,勇士们微笑着竖起大拇指,毅然决然地喊出了:“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灾情就是命令!”勇士们用自己的行动, 践行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第一时间报道了当地的灾情,为展开救灾提供了准确的情报。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这首雄壮的歌曲五十多年传唱至今,歌声越来越洪亮,内涵越来越丰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个响亮的口号,一种永恒的精神,正激励着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新时代的征途上阔步前行!

整理:陈凯旋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20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3.7秒

当代军人楷模
王庆平

的生死抉择

整理:陈凯旋

1921——2023

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在讲故事之前,想问问大家,3.7秒大家能做些什么?吃一口饭,喝一口水,还是看一眼手机?3.7秒对于普通人来说太平凡,但是对于王庆平烈士来说,3.7秒则是生与死之间的选择。

那是2005年2月的一天,也是农历元宵佳节的前一天,地处东海之滨的上海警备区某综合训练场上,曾多次组织过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的王庆平,紧张而有序地组织四连官兵,进行实弹投掷训练。战士小吴进入了投掷区,按规定动作顺利地投出了第一枚手榴弹,可就在他投出第二枚手榴弹时,谁也没有料到,意外发生了:手榴弹不慎脱手,落在小吴身后右侧仅一米的地方,拉着环的手榴弹“滋滋”地冒着青烟,小吴被这猝不及防的险情吓懵了,下意识地蹲下抱紧了脑袋,也不记得之前的危急处置预案,也听不到站在自己左侧的王庆平大喊“快跳!”的声音。说时迟,那时快,王庆平冲上前去,用双手拽住小吴,想把他拖向隐蔽壕,可小吴重心太低,他没能拉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庆平做出了一个伟大的选择,他朝右侧跨出了一大步,飞身扑向小吴,并且把他往隐蔽壕的方向用力地推去!“轰”的一声,手榴弹爆炸了,战友得救了!而年仅35岁的王庆平,却被无情的弹片夺去了生命,永远地倒下了!
手榴弹从拉环到爆炸的时间,只有短短的3.7秒,这短短的3.7秒啊,生死危机一瞬间,当时,隐蔽壕就在王庆平的身旁,他只要往左跨上一步,就能安然无恙。可就是在这短短的3.7秒里,王庆平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他朝右侧跨出了一步,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这短短的3.7秒,富有军事经验的王庆平非常清楚,手榴弹爆炸所产生的杀伤力半径就有7米,而产生的弹片约有270多枚!当手榴弹在身边“滋滋”作响时,他却依然地扑上前去,自己选择了死亡。
王庆平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爱事业,也爱家庭,他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孩子眼中的好父亲,父母眼中的好儿子。就在王庆平牺牲的前一天晚上,刚跟6岁的儿子乐乐打过这样一个电话:“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你什么时候将那两枚弹壳带回来啊?”“乐乐,爸爸答应你,一定把弹壳交到你的手中,我还要给你讲故事呢。”合上手机的王庆平笑着对身边的战友说:“我儿子从小啊就是一个军事迷。”可王庆平重伤之后送到医院,医生从他迷彩服的口袋里掏出两枚带血的弹壳,可他再也无法亲手将弹壳送到孩子的手中了……
王庆平的事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军营到社会、从浦江两岸到江淮大地,作为家乡人的骄傲,合肥市第七中学特此成立了“王庆平班”,瑶海区也命名了“庆平希望小学”。2005年7月,王庆平烈士的铜像,在安徽省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园落成。
英雄和英烈的故事人们讲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每一次讲述到他们的故事的时候,大家就像第一次听到他们的故事那样感动。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人们会用最朴实的语言让更多的人听到他们的故事,因为这就是大家的选择,同样也是大家的责任!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21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袁隆平:“90后”追梦人

整理:田雪芹

1921——2023

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我有个梦想,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粒儿像花生那么大,而我躺在稻穗里休息;我还有一个梦想,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被称为当代神农的袁隆平院士毕生为之奋斗的梦想。
1953年,刚毕业的袁隆平选择去了偏远的安江农校,没想到没多久就碰上了困难时期。袁隆平回忆说:“我当时想,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上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想要让全中国人吃饱饭,那可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啊。而在安江农场,袁隆平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路,从此泡稻田、寻良种成了他大半辈子的工作。泡稻田最能体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感觉。夏天,被烈日晒褪好几层皮;冬天,双脚扎在冷水里,刺骨寒心。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在成千上万株稻穗里寻找雄性不育株,如同大海捞针。
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从三系法、两系法,再到亩产超1000公斤的超级稻,杂交稻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他的第二个梦想就是让杂交稻覆盖全球,不只是中国人,全世界都可以吃饱饭。倘若全球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4~5亿人口。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他们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成功训练14,000多名技术人员,在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杂交种植,在10多个国家实现大面积种植。2018年,海水稻在迪拜沙漠地区测产成功,2019年在非洲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规模化种植。中国“魔稻”搭乘着“一带一路”的列车,奔向更广阔的世界田野,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
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毫无争议地获得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共和国勋章。记者问他:“颁奖时,习总书记跟你说了什么?”老爷子回答:“总书记问我有什么新进展?我跟他说,超级稻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呢!”
从300公斤到1200公斤,整整半个世纪,他追求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永远年轻的“90后”这样说:“今后啊,我可更没有时间变老了,我希望自己能够在2021年实现每公顷20吨的目标,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22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1921——2023

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命运,在1977改变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820万,1976年这个数字是14.9万,再看,恢复高考前北京11所大学,学生的文化水平是初中以上百分之二十、初中百分之六十、小学文化百分之二十。这能算高等教育吗?当今世界,国力竞争本就是人才的竞争。40年来,如果我们一直维持的是这样的教育水平,还能有今天的发展吗?改变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让我们将时间拉回到1977年,这一年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主动请缨分管科教,招生靠推荐,教材不规范,教师无尊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怎么办?一场富有传奇色彩的科教座谈会召开了,邓小平特意邀请了33 位敢说话、有才学的著名学者参加。会议刚开始,小平就说:“这些年,大家都受苦了,我代表党中央向你们道歉。”
所有人都愣住了,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你们对科研和教育有什么意见?”然而刚刚还很热烈的气氛立刻冷了下去,全场一片沉默,他们中很多人正在经受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很多话想说,不敢。
这种情况让邓小平的心情十分沉重:“我知道你们还有顾虑,但是同志们啊,国家现在的局面太危急了,我们落后别的国家太多,如果再不奋起直追,亡党亡国也不是不可能啊!”终于有几位老同志开始带头发言了,会议的焦点也渐渐地集中到了高校招生制度上来。
武大的查全性教授疾呼:“大学招生,得考!”听到这儿,邓小平看向了教育部长刘西尧。
“刘部长,今年就恢复高考还来得及吗?”“推迟的话还来得及。”
“既然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不要等了。”
5 天的座谈会,73岁的邓小平一场不落(la),他以超乎寻常的魄力和担当,做出了一个影响民族命运的关键决策一一恢复高考,并且摒弃了一直沿用的十六字招生标准,改为自愿报考、严格考试、择优录取。这个消息如一声惊雷!一时间一个个急切的声音在问:
“恢复高考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我成分不好,能考吗?”
“单位不同意,能考吗?”
“我快三十了,能考吗?”
那一年,全国有570万考生走进考场,抖落一身风尘,拿起久违的钢笔,书写“知识改变命运”的华章。
随着他们人生轨迹的改变,国家的前途也被重新照亮!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那一段勇敢前行的岁月,仍然会热泪盈眶。
“1977”那是无数人命运的拐点,让我们永远铭记“1977”!

整理:田雪芹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23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1921——2023

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勋章

整理:陈凯旋

无论走多远,翻开那些厚重的史册,就知道今日的中国,是如何从艰难困苦、积贫积弱,一步步走向复兴之路。这一路隐藏了太多故事,而几枚历经岁月洗礼的勋章,却随着时间逐渐清晰,为人们勾画了一幅共和国英雄画卷。
“我”是一枚勋章,1950年,是“我”第一次见到张富清,那时的他因为在惨烈的永丰战役中,作为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只身炸掉敌人两座碉堡,为大部队打通了前进的道路。而后,他又随部队转战西北、新疆等地,在解放战争期间立下赫赫战功。他两次荣获战斗英雄,1次特等功,3次一等功。而这也是“我”这枚勋章,出现在他胸前的原因。
1955年,张富清转业那天,他精心地擦拭“我们”,将“我”和其他勋章以及立功文件放进一只旧皮箱。“我们”本以为这应是归家途中的暂居之地,一定还会出来发光发亮。但未曾想,“我”在这皮箱中一呆就是64年。
转业时,张富清响应党的号召,来到条件非常艰苦的湖北来凤县。他曾在三湖区、县建行等单位工作,这些工作环境一次比一次艰苦,但这些苦难没有压垮一个上过战场的军人,他毅然选择去了海拔更高,位置更偏,十分贫苦的高洞村。
那一年,张富清已经五十一岁,当时的高洞村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电,进出只靠两只脚板,物资流通只靠肩挑背扛。进不去出不来的高洞,就像当年碉堡封锁的永丰城。必须炸出一条路来!张富清亲自披挂,领着村民炸山修路。他说:“我们光当指挥官不行,还要当战斗员,和贫困斗,和困难斗!”每天早上,工地上准时出现张富清的身影。他满面灰土和村民汗洒一处。寒来暑往,一条悬挂在崖壁上的路终于慢慢延伸到高洞。孩子们睁大眼睛,第一次见证拖拉机开进高洞,第一次享受坐着马车去镇里上学。小孩子们走出去,新希望迎进来,这只是张富清工作数十年的一个小片段。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转眼60多年过去了。我再见到张富清已是2018年,他已从当年那个将“我们”别于胸前微笑留念的年轻人变为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皱纹交错在他的面庞,眼中的一丝坚定却仍像当年意气风发一般。而“我”也从一枚崭新的勋章被染上岁月蹉跎的痕迹,“我”终于问出那个存了多年的疑问。到底为什么,让“我们”在皮箱里藏了这么久?张大爷说:“有几多战友,都不在了,我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这一刻,“我”好像懂了, 懂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默默奉献的诺言。
在共和国前进的道路上,无数的无名英雄奋斗牺牲,才铸成了今天这个国富民强伟大复兴的中国。张富清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这些为国家、为人民默默奋斗的人们,国家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更没有忘记他们!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95岁的张富清老人接过了一枚崭新的勋章,它就是“共和国勋章”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24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1921——2023

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整理:陈凯旋

声明:中国红色先锋队宣教视频,图片和文字等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女排

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力克东道主日本队,以七战全胜的战绩第一次夺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战,打出了中国女排辉煌时代的到来,也激发了中国人心中积蓄已久的激情。
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用“五连冠”的战绩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沸腾了一代人的热血。中国女排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为了胜利,队长孙晋芳打着封闭坚持上场,赛后就疼得站不起来;曹慧英膝盖骨断裂,她忍着剧痛打完了全程;陈招娣小臂骨断裂,她缠着绷带独臂上阵。2013年,“独臂将军”陈招娣英年早逝,在她的骨灰中发现了几颗伴随着她大半辈子的钢钉。这是她征战赛上留下的纪念,更是女排精神最有力的见证。
中国女排传递的是一种信仰,一种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信仰。在当时的世界排坛,中国女排论高度不如美国,论速度不如日本,论弹跳不如古巴,训练条件更是异常艰苦。但要想在高手林立的国际赛场中脱颖而出,只有千百万次不断重复的超常训练;但这样的训练也给女排姑娘们留下了各种伤痛。主攻手郎平由于长期扣杀、拦网,膝盖严重受损,仅左膝关节就先后做了七次手术。当她25岁退役时,她的膝盖已经老化到70岁的程度。郎平说:“女儿小时候向我跑来时,我都不敢抱她,我怕抱不动她。”尽管牺牲如此之大,女排姑娘们依然怀揣为国争光的信仰坚定前行。正因为这样的信仰,一次又一次升起的国旗下,女排姑娘们含泪的笑脸成为了那个时代永恒的记忆。
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历久弥新。第13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战绩第五次夺得世界杯冠军,第十次登上世界之巅,为新中国70华诞献上了最美的祝福。中国女排再次振奋全国,把“升国旗,奏国歌”的豪情壮志传遍中华大地,激励亿万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拼搏奋斗!

新闻·公益·文艺·故事·课堂

25

2022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红色先锋队抖音号

电子报刊第22期

中国红色先锋队视频号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