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劳七伤”?
《素问·宣明五气》中提到:“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意思是说,用眼过度会伤血,在床上躺久会伤气,坐久了伤肉,站久了伤骨,走的时间长了会伤筋。
“七伤”是忧伤心,怒伤肝,寒伤肺,饱伤脾,淫伤肾,恐伤志,风雨寒暑伤形。总的来说,这些均为诸虚百损之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医认为,很多疾病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由于我们长时间的“不注意”而引起的。虽然坐、站、看、行、卧是我们生活中最最常见的人体生命活动,但是久坐、久站、久行等等,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时间久了,慢性病就出来了。
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最易中招的。看看您中了多少?
一、久视伤
久视,就是用眼过度。中医讲,肝主藏血,开窍于两目,肝得血而目能视。如果用眼过度,长久视物(譬如看电脑、看手机、看书、阅报等),就会损伤肝之精血,从而出现视物不清、眩晕等不适。因此,最好看书看报约三十分钟就要适当休息,远眺或按摩眼部可大大缓解眼部的疲劳,也可防止视物模糊、眩晕等症状的出现。
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可适当食用补益精血的食物,如桂圆、黑豆、莴笋、红枣、花生、核桃、枸杞等。
二、久卧伤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久卧伤气”简单说,就是长时间卧床不动,气的运行就会变得缓慢,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相应减慢,可导致一身之气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诸如精神萎靡不振、身倦乏力、气短等气虚症状。其次,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久,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
因此,正常的卧床休息或睡眠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体内气血充盈、精力旺盛。
但是,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长,缺乏适当的外出行走、锻炼,就会使气血衰退,五脏元真之气循环受损,进而造成身体懒散、精力不济的状况。
因而,我们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规律睡眠的习惯。当然,对于久病卧床的人,就应当多吃些补气行气的食物,如人参、太子参等。
气
血
三、久坐伤
久坐伤肉,即经常长时间坐着不运动的人,肢体缺少活动,肌肉缺乏锻炼,容易发生肌纤维萎缩、肌肉力量减弱、时间久了就会损伤人体肌肉的运动功能;
其次,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肌肉,如果久坐而不活动,亦会使脾脏功能受损,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下降,体质虚弱等症状。许多人在久坐后会感觉身体困倦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如果你经常加班在办公室久坐的话,最好多吃一些莲子、山药、薏苡仁等食物;安坐三四十分钟后起来走动走动更好。经常推揉小腹周围穴位或其他相关穴位: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脾俞、胃俞等,都有好处。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肉
四、久立伤
骨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也就是说,骨骼由肾脏主管,长久站立不仅会使骨骼的运动、屈伸功能产生障碍,出现关节疼痛、变形、骨折,还会造成肾脏的损伤。
因此,可适当食用黑色食物如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蚕豆等;或艾灸肾俞、腰阳关、命门、阿是穴等均有好处。
五、久行伤
中医讲,肝主筋,其华在爪。意思是说,筋附于骨节,营养来源于肝脏。由于筋的收缩舒张,全身的肌肉关节活动自如。
《黄帝内经》认为筋与肝关系密切。
其一,同气相求。木曰曲直,而筋主屈伸,人体关节的屈伸、肢体的运动,关键在于筋之弛张而形成的屈伸,类同“木日曲直”之性,故筋之功能与肝有关。
其二,生理方面,筋膜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依赖肝之精气的濡润、温养。
《素问·经脉别论》日:“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故而肝血充足,筋膜得养,关节运动灵活有力。因此有“肝主筋”“肝生筋”“肝藏筋膜之气也”之说。
第三,病理方面,筋膜异常亦常责之于肝。
对于久行引起的疲劳,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按摩,否则酸痛感就会久留不消。一般以按、摩、推、拿四法为主。
可以酸痛点(阿是穴)为主要按摩穴位,辅以按摩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承山穴(小腿腓肠肌的两肌肉之间凹陷处)、委中穴(胭窝正中)、承筋穴(小腿部腨肠肌中央凹陷处)等处缓解不适。
还可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如舒筋活血汤或补筋丸等。泡脚亦是消除下肢疲劳的好办法。
可在38-43摄氏度的水中加入适量当归(补血),首乌藤(通络、祛风),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乌药(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等中药包。浸泡双足20-4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佳,可以养筋骨,缓解疲劳,减轻足跟疼痛。
筋
六、七伤是什么?
“七伤”是指由于某些行为或感情过度,而使人体受到了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损伤。
一曰大饱脾伤,善噫,欲卧,面黄。二曰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少血目暗。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寒饮伤肺,肺伤,少气,咳嗽鼻鸣。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心伤,苦惊,喜忘善怒。六曰风雨寒暑伤形,形伤,发肤枯夭。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志伤,恍惚不乐。
1、大饱伤脾
吃太饱会加重脾胃消化吸收的负担,进而损伤脾胃功能。因此中医讲求饮食有节。
2、大怒伤肝
由于愤怒太过,致使肝气上逆、肝火上炎,使肝阳上亢,甚者发生中风。
3、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
指勉强用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举重,或长时间坐在潮湿的地方,会引起腰酸背痛。中医认为,腰为肾所在部位,腰酸背痛是伤肾的表现。
4、形寒饮冷伤肺
肺主皮毛,如果身体被寒邪所伤,加上饮冷水,就会内外受寒,容易引起咳嗽。
7、恐惧不节伤志
过度恐惧,会动摇人的意志,影响有所作为的决心,甚至精神恍惚、情绪忧郁。
中医将这些总结为五劳七伤。可以看出,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互相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
所以,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这样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5、忧愁思虑伤心
忧愁思虑,会影响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俗称“伤脑筋”。中医学有“心主神志”之说,神志,现代医学看来就是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忧思过度,可引起易恐、忘事、发怒等,这些都是神志不宁的表现。
6、风雨寒暑伤形
风与寒暑湿等,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形体。如感受风寒湿邪可引起关节疼痛,日久发生关节变形等。
七、五劳七伤往后
最后,给大家介绍八段锦中的“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针对五劳和七伤进行保健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核心要领有两个:
一是转头,即“往后瞧”这个动作。眼睛使劲往后看,眼神向后转移,这就锻炼了颈部后面的大椎穴。
大椎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人体几乎所有的阳经都经过大椎穴,比如,督脉、小肠经、三焦经、膀胱经等。
七伤是外界天地自然对我们身体的伤害,这种伤害必先伤人体“阳”的层面。这个动作通过扭动大椎穴,就是靠提升阳气的作用来使身体内产生变化,对抗外界的伤害。
二是旋转手臂。在这个动作里,手掌心先是向后的,随着“往后瞧”,手掌心充分外旋,直到掌心向外(这时小指有麻麻的感觉),然后再内旋回来。在旋转手臂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把腋宣开了。腋部走的是肝经,旋转手臂,使人体的阴经阳经都得到了锻炼。
对于我们的手臂,阴经在前,阳经在后,手臂从里转到外,再从外转到里,其实是把阴经、阳经都打开了。五劳是内伤,阴经主内;七伤是外伤,阳经主外。所以,这个动作在旋转手臂、锻炼阴阳经脉的过程中,可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
瞧
《道德经》是历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2000多年来,它是中华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主峰。看其他书是踏上进步的阶梯,读《道德经》则是直接登上高山之巅,仰可观宇宙之变化,俯可察世事之浮沉。
它谈天地法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它谈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它谈处世原则: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大至天地,小至尘泥,到修身、养生、处世、治国,万象森罗,尽收眼底。
有人在知乎上提问:“《道德经》现在全球都在读,西方很多国家都在用,可是我却读不懂,也就记下来几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最热门的回答是这样的:“《道德经》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悟的,结合生活、工作、经历等等,去猜透它。它就像是一把尺子,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做得好,用它一量,就全知道了。”
《道德经》自问世以来,在历朝历代都拥有一群“铁粉”,他们不仅读,还要为之做注。
据学者统计,自先秦以来,注经解经的至少有数百人。最早的一位大概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他著有《韩非子·解老》。到了两汉魏晋时期,注经的人数大大增多,这其中出现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个是王弼,另一个是河上公。他们两个人走的是不同的路线,王弼的注解深得上层的喜爱,而河上公的注解在民间流传甚广。
读 《道德经》的人,强大到可怕!
懂
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鲁迅说,不读《老子》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宇宙真谛。
毛泽东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马云行商数十载,唯独此书不曾离身。
不仅如此,《道德经》还拥有四位“帝王级”的粉丝,所谓“帝王级”不带有任何修辞上的意义,因为这四个人分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而到了当今社会,《道德经》更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到了大洋彼岸的华尔街。据说,华尔街的金融界人士以及一些企业的高管、创业者们也都很喜欢读。
据教科文组织的统计,《道德经》总共被翻译为四十多种语言,欧美的译本就有三百多种。美国著名女科幻作家厄苏拉·勒奎恩(Ursula K·Le Guin)就曾经与人合译过。
《道德经》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道德经》全文虽只有五千多字,却指明了天地人世的运行发展规律。
它告诉了我们每一个人修身养性、行事为人所应遵循的法则,指导着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世界、周围以及自己。
为人之道:层次低的人复杂,境界高的人简单。
《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颜色太多让人眼花缭乱,声音太多让人耳朵分辨不出,味道太多让人感觉失调,纵情打猎让人身心张扬发狂,稀奇的宝贝,常常让人为了得到而不择手段。
所以圣人只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生活,有选择性地取舍。简单的人,想的事少,对待一件事,一个人更专心,不会搞弯弯绕绕。
简单的人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只会遵从自己的内心。
想得越多,越算计,反而会越为生活所累。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里,学会简单的人才是真正的高境界。
简单的人懂得以简驭繁,反而在复杂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安宁。做最简单的人,吃最简单的饭,过最简单的日子。
真正的好生活都是简单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生活的本意,就在诗酒田园间。
生活的智慧,最重要的就是守住本心、回归本心。
读 《道德经》的人,强大到可怕!
懂
01
处世之方:层次低的人强势,境界高的人随和。
老子讲:上善若水。
随和的人就像水一样,虽然柔软,但是却可以包容万物。
《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无尤”,随和的人就像水,看上去柔软,却隐藏着无穷的力量。
做人随和,说话做事给别人留余地。
做人做事随和,不钻牛角尖,别人才会对你有好印象,有好印象自然有好人缘,人缘一好,路就宽了。
中国有句老话“枪打出头鸟”,锋芒太露,容易招致祸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强势的人锋芒太盛,在言行上往往很不注意,很容易伤害他人,而这种伤害也是一种树敌。
杨修因一句话被杀,就是因为其锋芒太过。内敛,会让你成为一个从容、大气的人。
做一个随和的人,守住口,保持低调随和之心。
当然,随和不是无原则的妥协。
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和谐不是静态的和谐,和谐是竞争之中的平衡状态。
原则性的问题就要据理力争,不当墙头草,不能和稀泥。这才是真正的随和。
02
养生之法:层次低的人“养”,层次高的人“顺”。
司马迁说老子: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作为周王室的史官,老子通晓养生之道,有独特的养生智慧。
现在,人们越来越“懂得”养生了:才逾不惑,就开始挑食,蛋黄不吃、动物内脏不吃,每到吃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看了令人失笑。
《道德经》里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在老子的世界观里,养生的关键是养精神。
保持内心的淡然和平和才是最重要的养生法门。现代人为了养生而给自己设置各种雷区,这样的心态本身就输了。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真正的养生,人顺应天道自然,处于常态就可以了。“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适度养生,顺其自然,才是最健康的活法。
03
谋事之术:层次低的人“收”,境界高的人“放”。
想要成就大事,就一定要能聚人。能聚人,就得能管理人。
一个好的领导、好的企业家,甚至一个好的家长都要懂得管理之道。
怎样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衍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
这种“生万物”,是一种本性,自然而然地发展生长,是万物的本性。
无论是国家治理、家庭管理、孩子教育,都要把这种发展的本性释放出来。所以国家、企业的管理治理中,不能压抑这种本性,就是最大的成功。
孩子教育也是如此。
古人讲:教育即生长。好的教育,不能一味收紧,要懂得放松。让孩子找到自己适宜的领域,不要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他的发展,让他顺着自己的天性,自由成长,这才是良好的教育。
弱者抱怨 强者不言 智者改
变
有人曾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站上顶峰的高度,而是跌下谷底的反弹力。”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试金石。
弱者一味抱怨,不断沉沦;强者沉默不言,逆流而上;智者改变思维,另辟蹊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一个人面对困境的能力,就是一个人的层次与高度。
04
曾国藩曾说:“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一个人如果经常抱怨、牢骚,那么人生的路一定很难走。
抱怨老天,老天不答允;抱怨别人,别人不服气。怨天尤人,却从不反思自己,这样的人迟早会迎来失败。
《红楼梦》里,贾政有个侧室叫赵姨娘。
赵姨娘早年是丫鬟出身,被贾政看上,从仆人成了半个奶奶。但她为人刻薄,经常拿奶奶的架势来压人,遇事挑三窝四,搞得家宅不宁。
时间久了,身边的人都不待见她。她不反思自己,反而总是抱怨别人。抱怨儿子不给自己长脸,抱怨闺女不给自己撑腰,抱怨凤姐找自己麻烦。不仅搞僵了母女关系,还搞崩了儿子的心态。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罗振宇说:“不要轻易抱怨,因为一旦抱怨,就等于是给自己贴上了无能的标签。”只有无能的水手才会责怪海风,只有无能的裁缝才会抱怨客户的体型。
弱者抱怨 强者不言 智者改
变
一、弱者抱怨
一个人一旦习惯抱怨,就意味着他永远失去了改正自己的机会。长此以往,只能破罐子破摔,一点点沉沦。
王阳明创立“心学”之后,被很多人污蔑为异端邪说。
他的弟子为此不忿,抱怨道:“他们根本不懂老师的学问,就妄加评论。”王阳明却说:“是我们宣讲得太少了。”到京城之后,王阳明开始组织讲学,宣扬心学观点。慢慢地,追随心学的读书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与理学分庭抗礼的局面。
作家六六说:“把时间花在进步上,而不是抱怨上,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芸芸众生,没有谁活得容易,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抱怨是一剂毒药,不仅拖累自己,还会传染他人。一旦抱怨成为习惯,就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察己。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熨平生活的褶皱,把每一天都过得顺心如意。
北宋范仲淹一岁丧父,母亲被迫改嫁。继父对他不好,家里的其他孩子整日欺负他。长大之后,离家读书。
他每日埋头功课,从不懈怠,甚至五年未曾脱过衣服睡觉。困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吃些凉粥。因为穷,很多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
面对着这样的人生,他却从没叫过苦。反而是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改变自己生活。
从一个贫苦出身的小子,成长为宋代有名的宰相。
尼采曾说:“谁将声震人间,必将深自缄默。”
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做出一番事业的人,都曾经历过一段黑暗的时光。
他们不抱怨,不诉苦,憋着一口气,努力生长。像在地下蛰伏三年的蝉,像庄子笔下三年不飞的鸟。
蝉褪去外壳,终会声震人间。
鸟准备停当,便会一飞冲天。
酸甜苦痛是人生,百般磨难是成长。
人生的所有至暗时刻,都是进阶的前奏。
只要捱过去,就能破茧成蝶,光芒万丈。
作家李笑来有个朋友叫金光。
金光在90年代,去银行贷款做包工头。因为社会经验不足,贷出来的钱很快被骗光了。欠的钱很多,以至于金光每日东奔西走,为还钱忙碌着。
李笑来在朋友那里听说了他遭遇,知道他日子过得很难。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俩人在街上遇到,找地方坐下来聊了半天。奇怪的是,金光对自己的事情只字未提,只聊近来的趣事。李笑来开始不解,后来明白过来。他说了又怎样,逢人诉苦又有何用?别人又帮不上什么忙。
与其增加别人的谈资,还不如放在心里,自己消化,自己承担。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
自己的苦,只能自己品;自己的难,终究是要自己渡。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一书里讲:“我仍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只有弱者才会处处诉说,强者都懂得自己去扛。
二、强者不言
弱者抱怨 强者不言 智者改
变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禅师和孩子们玩抽签争输赢的游戏,谁输了谁就给对方买果子吃。禅师抽到了的签上写着公鸡,孩子的签上写着虫子。禅师伸开手,作势前扑说:“大公鸡要吃虫子,哈哈,我赢了。”儿童却说:“嘻嘻,我变成蝴蝶飞走了。”
禅师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大笑说:“你赢了,走,我给你买果子吃。”
在无法摆脱公鸡的情况下,孩子选择让虫子变成蝴蝶飞走。
这固然是童言无忌,却歪打正着,摆脱了困局。
路随心转,境由心造。
面对人生那些走不通的路,跨不过的坎,切莫“不撞南墙不回头”。
水随形而方圆,人随势而变通。
敢于改变,善于改变,人生才能收获别样风景。
明朝“江南首富”沈万三,曾经跟随商队收购茶叶。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沈万三的货源总是被人截胡。眼看别人赚得盆满钵满,自己却一无所获,沈万三计上心来。
三、智者改变
弱者抱怨 强者不言 智者改
变
他放弃茶叶,转而收购了附近城镇所有的竹筐。商队收购完茶叶之后,需要用竹筐运走,但是却发现附近只有沈万三这里有竹筐。最终不得不用高价去沈万三那里买筐。
虽然没能收购到茶叶,但是沈万三依然赚了个盆满钵满。
有句话说得好:“人的脑袋是一所最坏的监狱。”
人不是被外界环境限制住的,而是被自己头脑里的思维框住的。
思维里没有限制,人生才能不可阻挡。
没有一条河流不拐弯就能流入大海。
墙,推倒了就是门,心,敞开了就是路。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唯有学会改变,才是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的良方。
大作家巴尔扎克说:
“世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
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结果。
面对生活的苦难,不必怨天尤人,不必灰心丧气。从内心去接纳,去承担,从头脑去思考,去改变。
一花凋落,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
熬过了所有的苦难,你想要的人生将不期而至。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因外在环境而影响心境,无法真正做到心中淡然,成熟洒脱。
要知道,生命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绝非偶然。
所以你要相信,无论你走到哪里,那都是你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你该经历的事,遇见你一些该遇见的人。
世间万物,皆系因果,读懂这十句话,渡己喜乐一生。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世界上最通
透
的十句话!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一切的苦乐境界,都是自己的心所造作的。
若心随着万物所动,那么世间万物都是飘摇不定的,若心中自有定数,则外物如何变幻都不会影响到自己。
自己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苦乐悲欢,不外如是,多为自己造福,人生也当更加美好。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如果生活是一杯水,那么痛苦就是掉落杯中的灰尘。
没有谁的生活始终充满幸福快乐,总有一些痛苦会折磨我们的心灵。
我们可以选择让心静下来,慢慢沉淀那些痛苦。如果总是不断地去搅和,痛苦就会充满我们的生活。
所以,唯有不乱于心、不困于情,才能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安好的度过一生。
不如意事常八九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哪能样样顺心。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不和小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社会较真,因为较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价值;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要继续。
因为善良,所以宽容;因为责任,所以承担;因为某种理由,所以愿意妥协。
看轻人生,才能获得快乐;看淡世事,才能收获幸福。
看清一个人又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人又何必去翻脸。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别人看不惯我们。
人的成熟不是年龄,而是懂得了放弃,学会了圆融,知道了不争。
有些苦衷不言痛,不是没感觉,而是知道说与不说都一样;那些暗伤,不是不在乎,而是懂得了慢慢去修复。
懂得放弃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生命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又在别人的泪中结束,这中间的过程就是幸福。
人生没有完满,随心而行,随遇而安,路有长短,事有喜悲,简化生活,让人生的画斑斓,让岁月的书丰盈!
累时歇一歇,随清风漫舞,烦时静一静,与花草凝眸,急时缓一缓,和自己微笑。
随心而行,随遇而安
我选择善良,不是我软弱,因为我明白:因果不空,善恶终有报应。
我选择宽容,不是我怯懦,因为我明白:宽容了他人,就是宽容自己。
我选择糊涂,不是我真糊涂,因为我明白:有些东西争不来,有些不争也会来。
我选择平淡生活,不是我不奢望繁华,因为我明白:
功名利禄皆浮云,耐得住寂寞才能升华自己。
选择平淡生活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这意味着,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
上学的时候你会遇见一帮同学,你们互相陪伴见证了彼此生命中最美好、最无忧无虑的年华。
毕业之后会遇见一帮同事,即使你屡屡更换工作岗位,仍然有同事在等你。来来回回,有很多人经过你的生命,也丰富了你的一生。
但是没有人会一直陪你走下去,生命的每个过程都有新的人,出现在你的身边代替别人,你对于别人也一样。
没有人会一直陪你走下去
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
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
不论好坏,那些事总会给我们一些启示,让我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拥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
唯一会发生的事
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生命是个奇妙的名词,同时它又是鲜活的。
它的奇妙之处在于,无论何时都会有新鲜的事情发生。
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那里,随时准备开始。
对的时刻
已经结束的,就已经结束了。
生命尚且有始有终,事物更是如此。
当你经历了一段爱情,开始美好,结局可能不尽人意,但无论如何,这段爱情已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教会你成长,教会你如何爱人。
这是如此简单。当生命中有些事情结束,它会帮助我们进化。要完整享受已然发生的事,因为那已经结束。
未来还有很多的美好在等着你。所以,我们要学会享受生命中,那些已经结束的事情,坦然放下继续向前!
有始有终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曾国藩
刻薄的人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能看到自己,从不懂得为别人考虑。
别人稍有错误,就开始喋喋不休,讽刺挖苦。
他们看人看事,缺少一份宽容,缺乏一点大度,经常搞得别人下不来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缺点,没必要咄咄逼人。
你不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不会为你着想,刻薄久了,人际关系也就毁了。
曾国藩在晚年告诫自己的儿子:善莫大于恕。
最大的善良,就是懂得宽容、宽恕。
少一点刻薄,多一点宽恕,人生之路才能走得宽阔而稳当。
1.刻薄的人,最容易折福
三件事很是折福,一定要
避
免!
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曾国藩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条好汉三个帮。想要成事,就不能小气。
懂得分享自己的胜利果实,才能聚拢人心。
曾国藩在晚年的时候,两京一十三省的督抚大员,都曾受过他的保举。
2.不懂分享,最容易折福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曾国藩
聪明是好事,但是喜欢卖弄聪明、耍小聪明,就是坏事。
朋友曾经和一家出版社合作,出版社为了压缩成本用了劣质纸张。
朋友说,以后再也不找他家合作了。
出版社虽然多赚了钱,却丢了朋友这个伙伴,这就是耍小聪明的下场。
人和人的信任建立不易,打破却很容易。
聪明不如厚道,因为厚道的人相处起来更踏实,更让人放心。
还有一些人喜欢说漂亮话。
无论是什么事,他都能满口应允,但是真到了行动上,就啥也不是了。
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个人话说得越漂亮,越值得警惕。
和这样的人相处,不知道他那句话是真的,那句话是假的,完全没有安全感。
听其言,观其行。
这样的人,时间久了,人们自然就会疏远他,福气自然也就远了。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你的福气,说到底都是你积攒的德行。
一个人待人宽厚,懂得分享,做人厚道,言出行践。
这样的人福气才会越积越厚,人生才会越来越顺。
3.耍小聪明,最容易折福
攻克重镇安庆,曾国藩没有居功,反而把谋划之功让给了胡林翼,把血战之功让给了多隆阿。
很多人愿意跟着曾国藩一起做事,就是因为他从来不吝啬名位,豪爽大方。
另一方面,独享名利,容易招人嫉恨。长此以往,很难长久。
生活中也是这样,一个什么都不愿分享的人是很难交到朋友的。
曾国藩曾言:心存济物。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懂得分享,才是一个人最高明的智慧。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因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无论神通再大,也改变不了这种关系。
生活中有这么几种人,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伤害的,否则会给自身带来报应与恶果。
- 1 - 阴德厚重之人
伤害了这五种人 报应来得最快最
猛
经中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
从前,有位名叫项易的富人,不仅品德优良而且仗义疏财,常做善事,行善举,深受百姓们的爱戴。
一天,他到郊外散步,在路上碰到了一位猎人。那猎人神采飞扬,手里提着一个笼子,里面装着一只受了伤的刺猬。刺猬一直看着他,他觉得这刺猬有灵性,便开口跟猎人买下了这只刺猬。等猎人离开后,他便打开笼子,扯下一点衣衫,简单的为刺猬包扎了一下,然后将刺猬放走了,而刺猬看了项易几眼,随后钻进草丛不见了。
多年后的一天,项府门口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想要讨口饭吃。谁知却被门口的家丁恶言相向,甚至拿出棍棒驱赶乞讨的老者。
这时,恰巧项易准备出门,看到这一幕,他立马上前制止:“住手,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老人家!人家只不过是讨口饭吃而已,你就要棍棒相加!”
家丁还想狡辩,项易却说道:“你不必说了,去账房结了工钱离开项府,我项某人一生积善,岂能容你!”说完,上前扶起老者并吩咐仆人给他换身衣服。而项易没有注意到,家丁转身时那仇恨的眼光。
后来,那位老者为报救命之恩希望留在府中做事,项易想着刚好府中缺护理花草的,于是便留下了他。
老者就这样留在了项府,而从那天开始项易不管是生意还是家庭都顺风顺水,没过几年项易就成为了全国有名的富人。
直到一天,老者突然求见项易,并告知他不出三日,项府必遭横祸,让他明日必须离开,同时通知官府抓人,说完就离开了。
第二天,项易连同官府来了一场瓮中捉鳖,最后抓获贼人十余名,而带头的竟然是当年被他赶出府的那个家丁,因被赶走一直记恨在心中,伺机报复。
等到项易去找老者时,打开房门看到的却是一只刺猬双脚盘坐在床上,已没了气息。原来,这位老者就是当年被项易救下的那只受伤的刺猬,为了报恩进入府中,令项家飞黄腾达,福荫子孙,而因泄露天机,没了性命。
《了凡四训》中说:“阳善享世名,阴德天报之。”
为善被人知,为阳善;为善人不知,为阴德,阴德的能量远远大于阳善。而阴德厚重的人,往往都是乐善好施的大好人,他们一生都在做好事,行善积德。
人存善念,天必佑之。阴德厚重的人自有上天庇佑,我们去伤害他们,就是在自找苦果、自损福德。
所以,遇到阴德厚重的人,我们不要去伤害,而是要多去亲近,多去学习,多种福田,多多积累阴德善业。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生命中,有恩于我们之人,绝不可伤。
从前,有一家豆腐坊,主人做豆腐的手艺很好,和他相依为伴的得力助手是头勤快的驴。有了巧手的主人和勤快的驴子,豆腐坊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后来,被京城的一官家大户耳闻,品过之后觉得味道不错,准备献给皇上作为御膳专供,招豆腐坊主人进京到御膳房听差,并许之高薪。
豆腐坊主人知道不能拒绝,只能关掉豆腐坊,可一直相伴的驴子不能进京,心里很纠结,但一想到以后锦衣玉食的生活,自有更好的牲口拉磨,要驴何用?不如杀之下酒。
拿定注意后,主人先用绳索把驴套住。而驴陪伴主人多年,似乎看出了主人的意图,驴子没有挣扎,却流出了眼泪。
过了一会,主人从磨盘上卸下驴子,把它放倒在地上,然后拿起刀子悠哉地走到驴子面前,拍了拍驴子的头,说:“老伙计,我要去享福了,虽然这一切也有你的功劳,但没办法,现在的你,只能喂饱我的肚子了。”说罢,向驴子举起刀子…….
- 2 - 对你有恩之人
生而为人,不管对你有恩的是动物,还是人,千万不要做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小人。
人在做,天在看。当别人施恩与我们时,冥冥之中我们已欠下了种种恩情。一旦心存歹念、恶念,去伤害曾给予自己恩惠的人,因果报应非同小可。所以,我们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常念人好,常记人恩。
然而没想到的是,驴子因为本能的挣扎,一只蹄子滑落在绳套外,蹄子正中主人的头!主人大叫一声后,昏倒在地。隔壁的邻居听到叫声,赶忙跑了过来,见此情形已明白了一二。
最后,驴子被人们解救下来,而豆腐坊的主人成了植物人,不久便死去。
人可以不识字,但不可以不识人。树高万丈不忘跟,人若辉煌莫忘恩!
- 3 -同甘共苦的有情人
佛说: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
所谓:“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前世千万分的缘,在今生修成了夫妻,这是难能可贵的缘分。
这种缘分用一辈子珍惜都不够,何况肆意伤害,报应自然来的特别快。
以前,有个裁缝,他的妻子善良、勤劳,每天辛辛苦苦的和他一起打理裁缝铺。可是,无论他妻子干什么,裁缝都不满意,总是嘀嘀咕咕,甚至又打又骂。
后来,当地的官府知道了这件事,就传讯了他并把他关进了监狱,希望能让他改过自新。
裁缝在监狱里只能靠馒头和水度日,关了一段时间后,就被放了出来,但是要他发誓从此不再打老婆,要和睦相处,同甘共苦。
开始一阵子还好,好了没多久他还是像之前一样对妻又打又骂。因为他忌惮官府,不敢打,便扯抓妻子的头发,妻子好不容易挣脱了他,逃到外面的院子里,他就拿着剪刀尾追赶,并用剪刀和其他所能拿到的东西朝妻子摔去。砸中妻子时,他就哈哈大笑;没砸中时,他就暴跳如雷,百般诅咒。一直闹到邻居赶来帮他的妻子,他才罢手。
然后,裁缝再次被官府传去,官府叫他想想他曾发过的誓,他却狡辩说:“大人,我并没有打她,而是与她同甘共苦。”
官员说,“这怎么可能?她可是再次控告了你。”
裁缝又说:“我没有打她,只是看见她怪模怪样,想用手去给她理理头发,可她却挣脱了我,恶意地跑开了,于是我就去找她。我把手里东西扔下她,是作为善意的纪念,可我仍和她同甘共苦呀!我每次打她,我高兴,她痛苦;如果没打到她,她就高兴,我就难受。”
官员听到他了话,很是生气,认为他不仅不知悔改,还用这么荒唐的理由狡辩,命人打了他五十大板并再次关进监狱,直到他悔悟。
- 3 -同甘共苦的有情人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
愿意与你同甘共苦的伴侣,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用自己的青春去浇灌你的人生,这种福分是你一辈子都还不清的,更何况去伤害,那就更无力偿还。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千万不要辜负与你同甘共苦的有情人!
- 4 -大奸大恶之人
古人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当我们遇到恶人作恶,甚至伤害到自己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做呢?
两位高僧曾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若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要去招惹和报复,敬而远之,不要自讨苦吃,以免惹祸上身。
世界上最大的功德 是帮别人开
悟
没钱,是痛苦的根源吗?
人生99%的问题可以用钱解决,唯有那1%的问题钱解决不了。
然而,恰恰就是这1%的问题,产生了剩余99%的问题。
也就是说:唯有解决了这1%的的问题,才能解决金钱的问题。
但是,人们总是把很多痛苦直接归结于“没钱”,这两个字真的是背了太多的锅。
“没钱”是一种结果,它往往是价值和认知不足导致的。
大部分人的问题在于:只想直接得到“钱”,却从不想解决自身的障碍,这就陷入到越急于赚钱却又越赚不到钱的恶性循环。
你为什么没有钱?
没钱,是因为你帮的人太少。每帮一个人,就赚一份钱;如果你能帮一万个人,就赚一万份钱。
如何才能帮更多人?
要想帮助更多人,首先得有帮助更多人的能力。
如果你自己不够强大,如何才能帮助更多人?
如何才能让自己强大?
- 5 -心平持戒的修行之人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修行之人远离红尘,心平持戒,潜心修行,因为心无杂念,不谙世事,身上会自动加持一种宁静的气场。
如果伤害这种心怀众生,慈悲度世之人,必然会遭到严重的果报。而且修行之人都是大善之人,他们会用自己的修行成果帮助更多人受益,伤害了一个修行者,就等同于阻碍了更多的人,因为结缘佛法而受益。
你可以不信佛法,但如果遇到修行之人切不可言语不当,行为不敬。
▽
莫道因果无人见,举头三尺有神明。
人心就如薄纸,皱了就再也抹不平。感恩那些对我们好的人,不伤害真心对我们的人。
无论世事如何,心中常怀感恩,才能积累福德。
改变自己,是走向强大的第一步。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想着改变别人,让别人顺从自己,却从不想改变自己。
我们总是以别人的缺点为理由,来逃避自己的成长和改变。
记住下面五句话
1、没钱的时候, 先把勤奋舍出去, 机会就来了,这叫天道酬勤;
2、当机会来了,再把诚信舍出去,钱就来了,这叫诚信为本;
3、当有钱了, 再把慷慨舍出去, 人就来了,这叫财散人聚;
4、当有人了, 再把爱舍出去, 事业就来了,这叫厚德载物;
5、当事业来了, 再把智慧舍出去,幸福就来了,这叫德行天下。
如何才能改变自己?
把别人当镜子,来映射自己的缺点,是发现自己问题的最好办法。
勇于承认自己的问题所在,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美德和智慧。
这就是内观,一个人一旦开始内观了,就离开悟不远了。
开悟有什么用?
钱的背后是产品和服务,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钱自然就来了;
产品和服务的背后是“心性”,做产品其实就是修自己的心性;
心性的背后是“道”,人一旦开悟,看到本质和规律,就会“得道”。因此,开悟之后再去帮人,再去赚钱,就会顺风顺水。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发财?
钱的好处虽然很大,但它的反噬力更大,一个人如果没有很高的德行、贡献、智慧,很难扛得住这种反噬力。
看看我们身边吧,很多人赚到的钱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开始飘了,他们作威作福,奢侈无度,无视规则和伦理,破坏公序良俗。
人一辈子的财富有一个临界值,当一个人的“劣根性”被金钱暴露的那个财富值,就是你财富的极限。
赚钱后去做什么?
赚钱是一种修行,但钱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钱是一座桥,赚钱就是过桥。过了桥去哪里?去人生的彼岸。
《金刚经》里说:世界上最大的功德不是散尽家财去做慈善,而是帮助更多人开悟,帮他们抵达彼岸。开悟之后就去度别人,这种功德比直接给别人施舍钱财要大的多。
记住两句话:
1:世界上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开悟。
2:世界上最大的功德,就是帮别人开悟。
物理学上存在万有引力定律,即自然界任何两个物体,都是存在相互吸引的。
人与人之间,也不例外。
朗达·拜恩在《力量》中写道:
“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磁场环绕,无论你在何处,磁场都会跟着你,而你的磁场也吸引着磁场相同的人和事。”
你有什么样的磁场,就会过什么样的人生。
01
此时,另外有一个带小孩的妈妈走过来,递了一个玩具给小孩,说孩子有了玩具,可能就不哭了。
一位慈祥的老太太也主动靠过来,帮忙逗弄孩子。
随着她俩的加入,气氛在一点一点变缓和,孩子的哭声渐渐消失,刚开始还散发负能量的磁场,也终于慢慢趋于和谐。
在这个转变中,藏着一个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道理: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真的是会传染的。
和负面磁场的人在一起,他们身上堆积的“情绪垃圾”,会汇聚成一个情绪黑洞,相处久了,甚至会吞噬掉我们的正能量。
而和正面磁场的人相处,即便遇到不如意的事,他们也会积极乐观,相处时间长了,我们整个人也会变得自信阳光。
我们身边的磁场能量,会受到人际交往的影响。
和不同的人相处,会影响我们磁场能量的强度,长期和负能量的人交往,磁场能量会衰弱;和正能量的人相处,磁场能量便会增强。
余生,愿你能靠近那些正能量的人。
愿你能成为正能量的人,用你的正面磁场,去吸引、去改变更多需要这种能量的人。
能量场:情绪的正负,决定一生的命数。
美国心理学教授大卫·R·霍金斯,曾通过20多年的临床实验,提出了一个“能量层级”的概念。
能量层级越低的人,越容易用负面情绪感染别人;相反,和能量层级越高的人相处,就会越舒服。
作家水木然,曾讲过他的一次经历:
他在高铁上,遇到一位抱着孩子的妈妈,小孩子刚上车,就在那里哇哇大哭,惊扰了整个车厢。
妈妈一脸焦急,可无论她怎么安慰,孩子的哭声都未曾停歇。
没过几分钟,车上的人也都跟着烦躁起来。
有人戴上耳机,选择了无视;有人面露不满,开始嫌弃;还有的人,甚至公开责骂那位妈妈不会管教孩子。
一时间,空气里都是压抑和埋怨的味道,所有人都被负面情绪感染。
场定律: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磁
惊人的
意念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李健曾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年冬天,周六早上七点多,宿舍里有两个学习特别好的同学,就像往常一样起床了。
另外有个想睡懒觉的同学说了一句:“周六还这么早去自习,不至于吧!”
那两个同学没理会,直接就出门了。
没过一会,那个被吵醒的男生,也起来收拾出门了。
发现没有,优秀的圈子,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在你懒惰懈怠时,会吸引着你前行。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
“一个人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托另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
02
场定律: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磁
惊人的
也许有一天,学生会变成自己老师的老师(这是常常会有的),但人在壮大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求得当时比自己的认识更高明的指教。”
就像我们熟知的“吸引力法则”,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靠近他。
想学英语,就去结交英语好的朋友;
想减肥,就去融入健身自律的圈子;
想长知识,就去加入阅读的群体......
你想要变得更优秀,就去多结交那些优秀的人。
曾国藩曾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一个人的磁场圈子,决定了一个人成败。
与高人同行,你才能成为高人。
03
善恶场:发出爱,才能吸引爱。
罗曼罗兰说:“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纵观人间美好无数,唯有善意和爱不可辜负。
2008年的汶川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那个时候,女孩覃玲刚刚高考结束。
因为地震,她家中房屋被毁,一家人只能寄住邻居家。
父亲残疾,母亲多病,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全部的希望和压力,都压在她的身上。
好心人谭正华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心帮助她。
先是指导她填报了志愿,建议她报了川北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在入学第一年,谭正华还为她筹集了7000元的学费。
你的磁场,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所谓的磁场,其实就是你的吸引力。
我们身边的磁场,会不断向外传递我们的三观和喜好,也会吸引到更多同频的人。
正如《秘密》一书里说的那样,宇宙间有一个强大的吸引力法则,你关注什么,就会将什么吸引进你的生活。
命里的那些磁场虽然无法被看见,但它却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你今天身边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前半生中不知不觉埋下的种子。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所以,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首先你要好好修炼自己。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只要做好你自己,自然就会吸引与你灵魂相似的人。
就让我们在漫长岁月里,将自己打磨成更优秀更独立的人。
大学5年,谭正华一直在帮助她们一家人,不仅给覃玲寄生活费,还资助她的两个妹妹读书。
就在去年的时候,他在开会时突然晕倒,被诊断为脑部动脉瘤,情况危急,若不及时控制,就会有生命危险。
小医院无法提供手术,需要及时转院治疗,而此时,他妻子在外地出差。
在华西医院工作的覃玲得知后,立马协调转院手续。
谭正华转院过去后,她和丈夫,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守护在病床边,一如当初谭正华照顾她们一样。
因为抢救及时,在两个小时的紧急救治后,谭正华手术顺利,成功脱离了生命危险。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从当初谭正华帮助她读书,到最后覃玲救了他的命,当初无意种下的善因,在相隔11年后却得到了善果。
善良,就像是一场轮回,生命中你所付出的善意与爱,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作家冷莹曾说:“你对别人的好和善意,最后成全的都会是你自己。”
世间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吸引力。
如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你付出的善意,也会在你身边汇聚一个磁场,吸引到生活里更多的爱。
与人为善,则福气自来。
04
真正的觉醒:知道、信道、悟道、行道、得道
科学发现:我们认知的物质,仅仅不到这个世界的5%。现代量子力学也已经证实,物质都是能量的“聚合体”,聚则为物,散则为能,只是振动频率不同而已。
面对浩瀚宇宙、人类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这是整个人类无法回避并苦苦思索了上千年的问题,为什么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问这个问题?我想,这是生命意识自我觉醒的一种本能反应。
其实,在探索宇宙真理的路上,也是我们一次次将世界观打破重组的过程,是我们对人类生命的重新认知。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认识自己、了解生命,就显得尤为重要!
觉醒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全新文明时代的到来,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必将终结,而一个人类灵性觉醒的时代必将启动。
人类觉醒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初级觉醒:老百姓所说的学会做人、做个好人,这是最基本的觉醒。
绝大多数有觉悟的人属于这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深度觉醒:明心见性,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
这个阶段,人们应当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做出正确选择,能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夯实信仰、选择正确人生道路,切实行动,并且实现目标。并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法则是:共赢共享、共生共存,生生不息。
第三个阶段终极觉醒:大彻大悟,走向无我,并为万有服务。
也就是说:能够在自我觉醒后,去帮助更多人觉醒。物我两忘,还原真实本来。
简言之:真正的觉醒也就是→知道、信道、悟道、行道、得道。
01.知道
法自然
道
法自然
道
简单说:知道就是明白“道”,体悟“道德”的深层含义。就是让我们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即:“道”是我们这个宇宙的本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元素。道生万物,同时也涵养万物。
当道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时候就表现为“德”。由此看来,“道”具备两种基本属性:一是能。这个能是“纯能”,即无所不能!是化生万物的基本元素;二是信息。也就是“意识”也可以说是思维、思想、灵性、灵魂。
如果只有化生万物的“纯能”,没有意识来支配的话,同样不会生成万物。所以宇宙万物是由能量加信息构成的。
而能量可以决定事物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意识则可以操纵、调动能量,从而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宇宙万物都具备物性和灵性两个方面。
那么,“道”是怎样生成万物的呢?《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佛经》讲:“万物唯心所变,唯识所现”。
“道”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本源,也就是“零”态,表现为虚无、灵空。只是人们看不到、摸不到而已。
道生一。在这里“一”就是“德”,是从道中分离出来的,具有与道完全相同的属性,其合在道中就是“道”,分出来就是“一”。所以“道”和“德”在属性上没有任何区别,我们统称为“道德”。
在“一”这个维层中,浑然一体,没有事物的对立面。也就是没有好坏、善恶、真假、大小、时间、空间等等的分别。
无私无欲无我,是人类理想社会至高境界。生活在这个维层中的应该都是人们所向往的至尊圣人,都是佛菩萨,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
一生二:“二”就是阴阳,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在“二”这个维层中就出现了对立统一的事物,这个时候事物就有了好坏、善恶、真假、大小等等之分了。也就是说在“二、三、万物”的层面,才受对立统一规律的制约。
“一”的维层不受制约,产生“二”是因为有了“我”,说白了就是有了“私心”,那么私心一动矛盾就出现了。
二生三:“三”就是阴阳结合生成的物质。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划分为五大类属性物质。即水、木、火、土、金,也就是五行。五行相生相克,衍生出宇宙万事万物就是“三生万物”。
三生万物:这个层面是地球上最普遍的层级,生命维度演化变迁,从而构成从高级到低级不同密度的生命。当然,在这个层面能够调动能量的能力也是越来越低的。
从“一”→“二”→“三”,“德”会越来越低,原因是离“道”越来越远啦!这就好比是一棵大树,道(零)是树根,深藏于地下我们是看不到的,德(一)是树干,阴阳(二)是大树杈,五行(三)是大树杈上发出的中树杈,再生小树杈,然后枝枝叶叶,离树根越来越远,获取营养的能力越来越弱,甚至背道而驰。所以,离开了道也就意味着走向死亡,成为枯枝败叶了!
我们了解了万物生成的规律,明白了“一、二”两个层面离我们还太远,所以,在这里就先重点学习一下“三”和万物。
因为阴阳学说是咱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学说,像《周易》《黄帝内经》等等巨著都是建立在阴阳规律基础上,研究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宇宙间为什么会有生命,为什么会存在生死现象呢?这个问题,就现在人们所能接触的知识,好像还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呢?天地阴阳二气相合而生万物,可为生命起源之根本。天地阴阳二气相推而演万物,应该就是生命存在生死繁衍现象的原因了吧!
中华阴阳学说的三个基本内容:
①宇宙万物是由阴阳物质构成的,都可以分为阴性物质和阳性物质两大类。这两大类都是物质的,只不过存在的形式不同。
阳性物质是以显性方式存在,我们叫“实存在”,人们通常用肉眼或借助仪器可以看到。其存在的方式是粒子或粒子组合态。
阳性物质其运行速度的最大极值是“光速”,所以爱因斯坦得出了“物质运行速度不会超过光速”的结论。
而有些阳性物质我们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空气、细菌、病毒”等等。它们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我们只有借助仪器才能看到。
阴性物质以隐性方式存在,我们称“虚存在”。这些物质就算借助仪器也是看不到的,它们充满空间,但又不占用空间,其储存方式是“波”。阴性物质其运行速度的最小值是“光速”,所以“光速”是阴阳两大类物质的临界点。
既然“光”是阴阳两种物质的中介物质,那么“光”就应该既具有阳性物质的特性又具有阴性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阴阳物质可以通过“光”这种中介物质相互转化:阴←光→阳。
②阴阳互根: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之间互相包含。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是伴生的。
宇宙中的万物都是阴阳结合而生成的阴阳复性物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大阴阳里面有小阴阳,小阴阳里面有更小的阴阳,层层叠叠,密不可分。
③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之间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一方面是阴阳物质的转化,也就是通过“光”这个中介物质来完成“阴←光→阳”的转化。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原子内部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运转速度,即阳→超光速(科学已经证实:用粒子加速器给粒子加速,就能制造出光)。二是给整体物质加速,比如像宇宙飞船,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方面是阴阳性质的转化。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中午12点达到“阳极”,然后慢慢转阴。夜晚12点达到“阴极”。然后慢慢转阳。
这就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但阴阳始终是共存的,并且在不断地转化,所谓乐极生悲也是同样的道理。
划重点:阴阳学说给现代人类文明的启示:
①人是由阳性的身体和阴性的思想结合而成。
人的思想→“灵性”不是物质,她是从道中分离出来的灵光,但她寄附在阳性物质(身体)上,人如果只有身体没有思想,那就是行尸走肉,无异于植物人。
只有思想没有身体,也就是没有了存在的载体,这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灵魂了吧!人的思想是虚存在的,她以“波”的形式存在。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看看现代医学就明白了,实际上人的各个器官,甚至每个细胞都能发出不同的“波”,诸如心电波、脑电波……都是人的“思想”发出的,人的身体只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才是你真正的主人。换句话说,思想即人的信仰,你的信仰是什么,生命就将走向什么!所以,信仰是链接宇宙所有能量的通道。
②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都是由“能”决定的。现阶段人类意识领域里,地球上存在的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其不同存在形式是由自身的能量决定的。
如水放出热量(能量)变成冰,增加热量(能量)变成气。这样看来,其他物质也是一样的!在阳性物质中,液态比固态能量大,气态比液态能量大,光的能量比阳性物质大,阴性物质比光的能量大。
所以,由“道”化生万物的过程其实就是释放能量的过程。即:“道”释放能量变成阴性物质,阴性物质以“波”的形式存在。
根据波长不同,能量也不同,波长越短,振动频率越高,能量越大。随着能量的释放,超短波变成短波,短波变成中波,中波变成长波,长波变成光。光继续释放能量,就变成阳性物质。阳性物质中:气态能量大于液态,液态大于固态。逆推也是如此:固态→液态→气态→光→波→阴性物质,就回归到生成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源状态,也就是“道”。所以说“无中生有,有归于无”,万物由“道”生,是从“无”中生出来的。宇宙万物的最终归宿,还是要回归大道,也就是“有归于无”。虽然难以理解,道理还是比较明了的,不是吗?
③现代量子力学已经证实:物质都是能量的“聚合体”。聚则为物,散则为能,都是波动而已,只是振动频率不同。而互生的物质则是永远纠缠一起。
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首次实现上千公里量子纠缠的消息,进一步证明:一对灵魂伴侣,相互之间无论离得多远,都会产生关联性互动。值得一提的是,宇宙中生命层次的高低,取决于“灵性”能量的高低,存在于哪个密度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阳性物质作载体。
02.信道
“信道”是建立在“知道”的基础上,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才是正信。正信就是“诚信”而不是“迷信”。“诚信”怎样形成?心诚则灵,一念不生谓之诚!没有一点妄想,什么念头都没有,才是真正的诚。
“迷信”:迷就是不明白,不明白就“信”,就是迷信!“信”是前提,唯有做到“信愿行”坚定不移地信,才能自觉地、无怨无悔地去“行”。那么,人类应该信什么?信天人合一、信大道真理!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为什么人是一个小宇宙?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是宇宙运行之道,属于先天。德是道之显,显于人。人相当于宇宙的终端感应器,宇宙运行的道均在人身显现。
所以,看到了人,就相当于看到了宇宙。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道与德即是宇宙与人,自然界(大宇宙,宏观整体)和人(小宇宙,微观个体)是互相感应、互为反应、互为映照的。故天人合一、宇宙与人相合。人体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同宇宙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人体最小的单位是〝细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从文字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天人是相应的,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可见人这个小宇宙是多么的优越生动! 1、信道就是信生命、信自己。道是绝对的,唯一真实存在,是宇宙万物众生的本源。
众生刚从“大道”中分离出来的时候,具足道的特性,后来产生了妄想,德能不断降低,离道越来越远,就形成了不同密度的生命。但本性没有差别,一旦觉醒,找回真我,回复本性,自然也就一律平等了。
2、信道的伟大计划。道的意志决定成功的伟大计划!①道需要元灵成为载道之器,亲自体验宇宙万物的生发过程,体验道的无上至尊和不可思议。元灵需要在体验中积累经验,不断净化,纯化,成长,提升。 ②道是平等地包容一切众生,让众生在黑暗中重返光明→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回归大道。人呢!人类是地球上的四维层生命,具备了生命的至高灵性。“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东土难生”。在漫长的轮回过程中,能到地球上来“得人身”是很难的,而得了人身,能够听闻宇宙人生真相,更是难上加难!而生在中华大地,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而现在我们都具备了,这是我们千万劫修来的福报,抓不准,再不觉醒,失掉这次机会就太可惜了!就看你怎么做了!一念之差,一步之遥,要么天堂,要么地狱!何去何从,命运把握在每一个人手中!
胞〞,而细胞再分解到最小的单位是〝电子、原子、夸子……〞,用微观想象人体的构造,说穿了就像是一个充满〝繁星点点〞的小宇宙的能量体。 邵壅曰:“人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黄帝内经·素问》里面的一段描述也说明了人是宇宙的缩影。“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显而易见,选择什么样的阳性物质为载体,严格来说是有德能来决定的。所以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福报,要修德的原因了吧!明白人不必多说。庄子云:“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人便是这么失道的,背道而驰,终将走向灭亡,反其道而行之,即可以复归于道。所以人类生命意识的自我觉醒很重要!说到这里,前面的问题:我是谁?人类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您应该明白个八九不离十了吧!
但我们只是简单了解了宇宙人生真相的本源,光知道了不行,知道了还应该去悟、去行,然后才能真正得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既然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那么认识自己、了解生命,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其实就是了解自己的生命与未来……
3、信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众生本来一体,最终都要回归大道。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你我他。明白了这个道理,人类现实中的矛盾还有什么化解不了的!还用你争我夺,打打杀杀吗?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还有什么区别?你所谓的仇人,说不定哪一世曾经是父子,今天在大街上撞车的,说不定哪一世是夫妻,不是冤家不聚头,没有缘分哪能撞车!你说不是吗?
4、相信到地球上来是自己的选择。既然是自己的选择,无论男男女女、无论贫穷富贵、多灾多难,都是因为灵魂需要这段经历的体验。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我们都要坦然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如果真的明白了这一点,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5、信人类命运共同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易经》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人为中心。人的地位最重要。天有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之道,在于“成万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共同的信仰、遵循道的法则。人们之所以心理空虚,没有真正的获得感,不敢彻底地去相信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缘分。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你没有信道,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信道是真信,容不得半点虚假的成分,99.999%都不行!
悟有两种:一个叫解悟,一个叫证悟。解悟,就是我们对宇宙人生真相了解了、认识了,不再迷茫,是相当明了、非常清楚了,一点都不含糊。证悟,就是亲证,用身体、用心灵融入宇宙去实悟,就像至尊圣人、佛菩萨。这一点我们目前是做不到的!所以当下悟道重点在解悟,其实这也是在往证的功夫上走,最先寻求的是一种悟道的境界。
1、悟道的最大障碍是“我执”。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是看不清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执着,迷失于自我偏见!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这是最要命的一点。 因为人是自私的,有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亲情,放不下钱财名利,放不下所执着的一切。如果没有随缘的心态,要求事事都随己愿,那么任何环境都不可能满足你。只有放下“我执”端正身心,用智慧化解掉心里的障碍,去除执着偏见、分别和妄想,所有的烦恼才会云开雾散。否则,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净,有我就是在执着个性,有我就失去了整体性,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进入道。
2、悟道的意思就是达到境开的地步,达到和宇宙万物相生相容而相通的来往境界,与自然的感观与心灵的境界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放下人心的贪嗔痴,放下自私的欲望和贪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宇宙的磁场和自然的能量相合,得到能量的补充和磁场的给予。从而通达于万物阴阳和天地阴阳,真正融入与磁场的交流和万物信息的沟通,这才是获取宇宙能量、进入开悟的境界。
3、悟道就是明心见性,达到一悟百悟,一了百了。道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万事万物虽然都是它的显现,但它却无念。
这一切显现都是自然的缘聚缘散。真正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与众物而同光,为万有之根本”,心物一元,物理有形的光,与自性无相的光配合。 到达这个境界,才可以说明心见性谓悟道!“如日普照”,是太阳普照,如同太阳出来一样,整个大地普放光明,是同时的。如果你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那还差远了!你不但见到那个本体,你本身也变成那个本体的功能之一了,方为万有之根本。
03.悟道
4、悟道在于“道法自然”。“大道”尊重每一个众生的自由意志,众生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无论谁都无权干涉。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走,没有理由抱怨。有些人穷其一生,苦苦追寻大道,殊不知这道便在脚下。其实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道,虽然不尽然合天地至理,但这都是自然之道。《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融于自然才能合于道。要期待,不要假想,顺其自然,如果注定,就一定会发生。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如此、安好,人生没有那么多莺莺燕燕!人生百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费多大力气拿起的,就要费多大力气放下。
冥冥中一切皆有定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以善心处于顺境,以静心安于逆境。只有,真正参悟了宇宙人生真相,你才是一个真正的小宇宙,才能融入天地人合一的自然之道。
5、悟道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始终贯串宇宙人生。古语有云:大道三千。谁又能真正的明白其中道理呢?人的一生就是悟道的一生,当我们真正的悟透了,才能融入道中。
所谓人生就是修行,真正的修行是要悟道天地人三界之间的关系和宇宙万物的阴阳之理。因为我们是人的修行,所以必须要在三界之内悟道,才能超越灵感和三维空间的心灵感应。
宇宙人生真相告诉我们:大千世界阴阳主宰天地人三界,天为阳,地为阴,人为中枢。《灵宝毕法》云:“道生万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为物中之灵者,别求人道,人同天地。”
所以我们人类的修行是不可能脱离三界的,此为宇宙人生真理。而宇宙间阴阳的相合是一种天地的能量,互相贯通与宇宙之中。
03.悟道
人体的自然磁场和阴阳贯通的能量融入宇宙,使人体产生自然的阴阳能量和心灵的潜能,从而贯通与天地人三气合一的自然宇宙能量中,以达到悟道的至高境界。大道至简。“道”本来就是现成的,只是我们自己一直都在玩头脑游戏,总在向外求,向知识里面找,被自己所知道的那点可怜的知识,一直障碍在门外了。
古大德云:悟道不难,唯嫌捡择。“捡择”就是分别和取舍,有了分别心,才会去捡择,“道”是平等无分别的。
心里有二、三,才会去捡择,回到“一”就不会再有什么分别和捡择了,因为“一”已经接近了“道”。“悟道得道”本性没有自我,一切都是恒顺众生。
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净,有我就是在执着个性,有我就失去了整体性,有我你就永远不可能从物质信仰的圈圈走进精神信仰的圈圈,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进入“道”。对于宇宙人生,大多数人浑然不知,谁能让不明白宇宙大道的人,逐渐明白了悟?谁能让这污染的世风、人心,由浊而清?谁能让贪图安逸的众生,逐渐觉醒、流动起来,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探索宇宙真理的道上,我们一次次将世界观打破重组,即是我们对人类生命意识觉醒的重新认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人类期待共同觉醒。 我们从知道、信道、悟道三个方面了解了大道的真相,只是这样了解了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重在“行道”然后才能“得道”。古人云:“学道容易奉道难,奉道容易行道难,行道容易得道难。”下面我们从行道与得道两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宇宙人生的真谛。
行道说白了就是证道。前面文章里我们所探讨的知道、信道、悟道只是有了理论,证道才是实践。“道可道,非常道”只有亲自实证、融入大道,做到身心灵合一才能得道。 人们通常讲的性命、命运,实际指的就是性、命、运这三个方面。“性”是人的先天本性,是从宇宙大道本源灵光中分离出来的智慧能量之灵光,性是本体、命是作用,性作用在人身上就是命。 “命”相当于我们今天讲的“遗传基因”,实质是信息密码。
俗话说的“人的命天注定”,其实就是对基因信息密码讲的。
“运”是命的展开,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就是运,也就是命的运行过程。所以,人们通常说的改变命运,其实是改变的“运”,“我运在我不在天”。
那么,如何改变人的“运”呢?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不要合理化自己的过错,将一切不顺己心、不如己意之事怪罪于他人。凡事从自身找原因,是改变命运第一法。一粒种子种下去能否收获一个好的果实?这完全取决于水、肥、阳光、管理等环境因素,实质是取决于营养,也就是能量。那么我们“运”的改变同样也取决于营养能量。人有两套系统:身体系统和精神系统,两套系统都需要营养。人的身体系统靠饮食来提供营养,而精神系统的营养是“德”。
人的命→这个基因信息密码也不是说绝对不能改变,就像电脑硬盘中的信息,一般的操作很难删除(删掉的信息始终残留在硬盘中,用软件就能恢复)要想彻底删除信息,就必须对硬盘进行“格式化”。由此来看,人要改变命运,就要对自我进行彻底的“格式化”(也就是消业障、化禀性,还原本来灵光)。即:通过知道、信道、悟道、行道实现“身心灵合一”。
04.行道
一旦合一,与大道本源灵光融合,就能把万劫形成的病毒信息彻底格式化,重新输入宇宙大道本源信息也就彻底消除了业障,改变了命运!所以,行道的途径方法就是:树立信念→务实信仰→抉择行动→合一。
树立必胜信念。成功不是追求得来的,而是被改变后的自己主动吸引来的。人有了明确目标、树立必胜信念,就会拥有强大的信心、能量和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要握紧自主命运的无上权力,这是属于每个灵魂真正的最高利益!
夯实信仰。人类存在的意义源自生命最初的信仰!我们好像不是为了享受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肯定需要活得有意义、有境界,才不枉呱呱落地一回的人生。要知道,行道的杀手锏是信仰之精神立于不败之地。不要让物欲世界成为心中羁绊,我们不能做声色货利的奴隶。因为,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信仰的一生,信仰改变命运,信仰塑造品格。人一旦拥有了信仰,就拥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就体现为永不放弃的行动一直走到成功。
抉择行动、知言行合一:就是知道的、说的、做的合一,也就是我们思想言行都要合于道,遵循道的法则,符合道的规范,修正自己的错误思想行为。首先要消除恐惧心理。其次要遵循自然规律,快乐生活,自由生活。遵循道的规律就是“积德”,违背道的规律就是“缺德”。人的心情决定其振动频率,保持快乐心情就能处在较高的振动频率上,与宇宙中高频率同频共振,就能增加能量(积德)。其实,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看不开,放不下”,只要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相,自然就看的开了!
人之所以烦恼是因为不知足,只要是个健全的人就已经具备了最宝贵的财富,即使是讨饭吃!所以,快乐的秘诀就是放下然后无私的去帮助别人!“自由”是道的法则之一,还自己一个自由,我的事情我做主。
抉择行动、身心灵合一:就是融入光,融入道,融入全宇宙。做宁静祥和,高频共振的神圣光子!“身心灵合一”就是身体,大道,灵魂合一,也就是我们的身体,灵魂融入大道,与道合为一体。如何身心灵合一? 《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根,归根曰静,是为复命。”只有修炼到至虚极和“复归婴儿”的入定状态,才可达到“身心灵合一”的最高境界。
所以无念还不是道,无心要能够起用才好!以无心为心,以万物之用为用,以万物之心为心,真正达到同体大悲,心物同用,才能做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怎样做呢?入静、打坐。用意识主导实相、肉身,每一细胞彻底光化并完全和宇宙熔融整合。
科学发现,当人在紧张或变动的环境中所测出的脑电波是14至26赫兹的β波,而当人在物我两忘的静态中打坐时,测出的脑电波则是8至13赫兹的α波。
根据诸多物理学家测定得知,空间电脑层与地球共振的休曼波是8至14赫兹,与人体入静时的脑电波完全相近,故会发生人天共振。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许多科学家、作家、发明家等名人的脑电波,大部分时间处于α波。这些人头脑敏捷,容易产生灵感,这也是天人合一的最好见证。
在这里,知言行三合一是入世法!身心灵三合一是出世法!一入一出,便是行道!再将这二者合一,便是天人合一!→唯有如此!
04.行道
行道要顺势而动,顺势而为,顺道而行。因为道的必然因果规律,一系列的因果关系要处理完结,并从中反复淬炼,直至与道合一,方可得到。一心想成就,一心“为自己”,那是背道而驰,怎么与道合一?不合一哪来的“正果”?
永远不要在自己的觉知上,判断一切。“我认为”就是不觉醒!“无我”的真谛就是彻底放下念想里对“我”的执着。要永远做到无私无我,为人类以及众生服务才是唯一选择。
人的意识具有两面性:即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意识是后天意识,是习性,是后天形成的,特点是为了满足私欲,自私自利!潜意识是先天意识,是本性,特点是:仁慈,博爱,大公无私。先天和后天是阴阳关系,先天越强,后天越弱,反之先天越弱,后天越强!
人生价值就在于:不断的削弱后天而增长先天。如果先天完全显现,完全没有了后天,达到至阳,就是见本性,合道,就是至尊圣人。反之达到至阴,就是恶贯满盈,就是饿鬼地狱!
所以人在遇到问题时,往往出现两个解决方案供你选择:一个是自私的,为了满足私欲;另一个是无私的,就是人们常说的“良心”。就看你怎么把握了!
《道德经》讲:“无不为而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而无为”就是“有为而无为”。在“有为”的过程中,在做事的过程中,达到“无为”,进入“无我”状态。
“无为而无不为”就是“无为而有为”。在“无我”的状态中做事,这就是行道的真谛!保持这种“无我”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全部行道的真谛,实质,本质!
具体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把握当下,做好该做的事:过去的已经过去,无论你怎么想,都无法改变,未来的还没有到来,始终处于“变数”之中,想也没用!
04.行道
水具有净化作用,它对所有事物都是公平对待,好人、坏人用它都是一样,没有分别心。所以人也要一样,不但能净化自己,还能净化他人。
首先要净化自己:净化知言行,净化身心灵,净化自我磁场(化性)。自身越纯净,能量越高。水只要静下来,杂质就会沉淀,清水就会分出来。污染再严重的水,通过气化还原,也会得到纯净的水。
人也一样,人的元灵从大道中分离出来时,清纯质朴,一尘不染,所以无所不能。随着“私心”出现,能量不断降低,不断受到污染,本身具有的能力完全丧失。如果能清静下来,把所有的问题全部放下,心灵就会不断纯化,纯化到一定程度,一无所有,万物皆空,完全融入大道中,与道合一,就是和合。
③不变性:坦然接受一切染着不改真实本色。无论怎样污浊污染,水的真实本色不会改变。污染只是暂时现象,表面现象,是假象。人也一样无论受“贪嗔痴慢”的污染有多重,人的真我,本性是不变的,一旦觉醒就会恢复本性。
④谦下:承载,予受,消灭。水具有谦下的美德。无色、无味、无形,随圆就圆,随方就方,为万物服务无私奉献。给予生物生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违背规律要受到惩罚)。
水最柔,但又能克制最坚硬的东西,“以柔克刚”。所谓“上善若水”我们按照水的品质做人还能不接近道吗? 得道是在无私无我的状态中,自觉的为众生服务的必然结果。如果人们以为得道是成什么的话,就已经背道而驰了!这样的念头一出,私心就动了。凡心动,道心退,必然不能得道。所以,要得道必行道!行道实质是“积德”的过程。
德能越高,振动频率越高,生命层次就越高,所处的密度也越高,逐渐升级,直至合道。而提高德能,提升振动频率,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慢的,甚至有时难以完成。自古以来“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就是这个原因。
05.得道
得道是为了还元→还自己初始本来之一切根本。老子曰:返璞归真就是这个道理。得道:就是合道,与道合一。要与道融合,人的思想,行为就要和道的特性相同相近。
但是大道无形,道的特性难以把握!那怎么办呢?很简单,“大道似水”,水的特性非常接近于道,水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我们可以学习水的美德,这样就可以去接近道的特性了。
在这里就啰嗦一点,简单总结一下水的美德:
①涵养:生养,融容,海纳。
②转化:固态,液态,气态。固态相当于一、二、三、四维,液态相当于五、六维,气态相当于七、八维,九维以上就虚化了,无形,无相。
只有当下才是真正把握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妄念自然就少了,然后“跟着感觉走”去做事,自然而然进入无为状态。
要想找到“无我”,先把“私心”去掉!“心底无私天地宽”。所以“私心一动前功尽弃”,舍弃自私的小我,才能见到本性的大我,才能得道,合道。
这就是“舍小我为大我,舍大我为无我,无我方为永恒我。”大道至简,至简至易的方法,舍此求彼如何得到呢?
所以,要想真正得道,必须团结一致,同频共振,凝聚一条心,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升级,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得道的捷径。
人生有两条路:一条需要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需要用脚走,叫做现实。心走得太快,脚会迷路。脚走得太快,心会摔倒。
人生觉醒的精彩,是心走得好,脚步也刚好。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没人帮助的岁月,而这段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关键阶段。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坚持住,咬牙撑过去,你定会遇见最好的自己。
“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将到何处去?”大多宗教都诠释了“九九归一”“万法归一”之理,道法却进一步力证宣演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一归何处”之妙。
我们相信: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科学发展到什么时代,道总等候科学在什么时代。 所以,人类必须遵循道的指导,学习道,领悟道,才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获得自我拯救的机会,完成人类生命意识的真正自我觉醒。
05.得道
语
18句最养人的古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 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读]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解读]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5、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解读] 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解读] 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
语
18句最养人的古
6、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解读] 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解读]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解读]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9、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解读]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备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备贪得无厌。
1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解读] 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
11、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解读] 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
12、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解读]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1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解读]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解读] 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解读] 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
1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解读] 时间像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能空留悲伤、后悔。拼搏要趁早!
16、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解读]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17、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解读] 宝玉藏在山中,连山上的草木也显得滋润;珍珠产在深渊里,连涯岸也显得不干枯。
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捕。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做。
没有猎物我们就去寻找猎物,发现猎物我们就去追逐猎物。寻找、发现、追求、获得——这就是狼的生活要素。
尽管面对上万只的黄羊,面对凶猛的老虎,我们都毫不退缩。但是面对人类的枪口,适当的转移是明智的。我们不缺乏成功的信念,但是我们绝不是痴心妄想只会送死的傻瓜。
追逐猎物仅仅靠猛跑是不够的,尤其在对付大群猎物的时候,必要的准备和步骤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而谋划是实现这一切的唯一保障。
我们绝对不会花费任何多余的时间和体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因为我们的眼睛永远只盯着猎物。
自然是神圣伟大的,生活在这万能自然之神的庇护下本身就需要很强的能力,如果不能改变自然。就只有适应自然。
如果注定要承受痛苦,那么就把痛苦当作是一种磨练,既然一切不可避免,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要想能做大事,就必须要能屈能伸,只要能达到最终目的,过程可以有很多选择。
燃烧人生并不是一味地透支,即使是再强壮的身体也有疲劳的时候,劳逸结合是一种生存的策略。身体是生存的本钱,休息是狂奔的前奏。
狼的生存哲学
家乡固然值得眷恋,但是危险降临,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会选择离开。离开家乡不是逃避,是为了寻找更美好的明天。
在草原上,即使我们什么都没有了。至少我,还有勇气。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有了勇气就可以得到一切。
在狼的眼睛里,永远看不到失败的气馁,因为它们知道,不管经历过多少次失败,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它们的。所以狼永远是草原上的王者。
有时候,靠单纯的判断并不能确定成功的几率,与其在等待中浪费青春,不如在追求中燃烧生命。
没有固定的规则就是永恒的规则,自然界变化无常,人世间瞬息万变,只有不拘泥于过去,才能活得更好。
只看看猎物永远不会填饱肚子,天上只会下冷雨,掉馅饼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出现,只想获得猎物,唯一的方法就是靠自己的努力。
成功就是不懈的努力加上一点点机会,努力是加法,机会是乘法,两者兼备才会得到最优的结果。
毫不费力就到嘴的食物,不是毒药,就是诱饵。
伤痛不会让我消沉,只能激发我更强的斗志!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要想获得食物,就必须一直寻找,只有这样,才有机会。不要气馁,就算找不到肥羊,至少能找到一只兔子。
斗勇更斗智,请用脑子来游戏。两点间的曲线有时候比直线更短!如果“不战而全胜”是你的战略目标,那么“避实击虚”就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通过集中你的资源来攻击对手的致命弱处,你就会获得成功。
无自由,毋宁死!
被抓不可怕,挨饿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了骨气,成了一条摇尾乞怜的狗。
生命如果跟时代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上天给了我们强壮的肉体,给了我们坚强的灵魂,给了我们生存的环境,给了我们空气、水、食物,给了我们一切。对此,在一生当中我们都怀着最深厚的敬意。
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今天就准备好明天的事情就永远不会饿死。
要想顺利地生存下去,不仅要有无惧危险的勇气,更要有发现危险的能力,如果你嗅不到明天的危险,那么明天也许就是你的死期。
王者与强者的区别就在于,强者只拥有强大的力量,而王者则兼具力量与智慧,凡事都准备充分,强大的力量不如万全的准备。
一根最细小的鱼刺也可以扎破喉咙。一只麻雀大小的肉也可能挽救一条脆弱的生命。生存无小事,珍惜每一口食物,把它当作救命的一口。
同一个陷阱永远不可能抓住两只狼,犯一次错误可以原谅,但是连续犯两次错误就只能是不可救药的愚蠢。
夜莺声音好听换不来饭吃,与其有时间嚎叫,不如去磨爪子,嚎叫如果能得到食物,那么驴一定比狼还厉害。
威严,绝对的威严,是管好这个团队的必须手段。一个没有威严、没有统治手腕的头狼,很快就会被别的狼取代。
个体是群体的一部分,只有尊重个体,才能保障群体的利益。学会体贴下属,那么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就会为你、为整个群体效命。
狼的生存哲学
狼王是狼群的领袖,更是群体交流的纽带,一个和群体之间没有任何隔阂的狼王是永远不会失败的。
公平不是单一的平均分配,也不是残忍的弱肉强食。既能让强壮者分到最多的食物,又不能让弱小者忍饥挨饿,这就是公平。
一只狼可以捕获一只羊,一百只狼却可以屠杀一万只羊。双拳难敌四手,恶虎敌不过群狼。
追求让人充实,分享让人快乐。
没有失去就没有获得,所以,在需要我们付出的时候,我们从不犹豫。
一时的忍耐是为了更广阔的自由,一时的纪律约束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一个狼群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部队,统一行动,绝对服从,协同作战,这就是狼的纪律。
短暂的争吵是为了再次握手,一时的争斗是为了永远的和平。分歧是一种个性存在的必然,但是绝对不是消极的借口。
最强壮的狼也有它脆弱的地方,要想做到最好,仅仅靠自己是不行的。只有不断地取长补短,才会不断地进步。
我的对手只有自己,要想爬得更高,只应该自己往上走,而不应该把别人往下压。
我们残忍,但是我们从不苛求;我们贪婪,但是我们从来都懂得宽容!
对于没有到手的猎物,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它抓住,至于口味如何,能不能吃,那是抓住以后的事情。只要有利的,绝不放过;只要无用的,坚决舍弃。
没有利益的战斗我绝不参与,没有任何好处的朋友我绝不结交,只要对生存有利,哪怕是敌人,也可以成为暂时的朋友。
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
狼捕猎的高效率来源于命令下达后的立即执行,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只总是找借口的狼,否则它们早就饿死了。
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毕竟这个世界还是社会主宰每一个人。
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本分”是一个带贬义的形容词,是说人有点笨、不够聪明的意思。
社会复杂多变,“本分”的人好像很容易吃亏,他们不愿“变通”,要么吃一些哑巴亏,要么错失占便宜的机会。
尤其是看到那些聪明机变的人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有人难免会有些小郁闷:自己所坚持的本分、善良、诚实……这些东西,有必要吗?
岁月如梭,人生眨眼间就进入了中年,慢慢才体会到,“本分”其实不是笨和迟钝,而是一种悄无声息的远见!
坚持本心,绝不妥协!
对一个真正本分的人来说,从来都是遵从自己的本心做人、行事。
虽然总是因为善良让自己吃亏,内心也明白诚实并不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品质,但还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意愿。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
“本分”,是一种远
见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妥协的。生活在这个烟火人间,谁也不比谁更清高,很多人都有过变通、妥协的尝试。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有些人来说,在走了一些弯路后,终究会回归自己的路。就像你可以骗过所有人,唯独骗不了自己的心。
不争一时之短,须争一世之长!
“本分”的人目光向来长远,他们可以坚定自己的内心,拒绝诱惑和机会主义,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下去。
张同事和李同事都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一次张同事因为出国,不得不需要将自己的客户移交给李同事负责。张同事心想:“哎,这月的奖金又泡汤了。”
李同事尽心尽责的与客户沟通,终于完成了这单业绩,不料却将奖金挂在了张同事的名下,这让所有人都很吃惊。
李同事因此受到了领导的赏识,有意将一些大单子给他,很快李同事就升了经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时的得意并不能代表什么,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清代《围炉夜话》一书中写道:“本分人,即是快活人”
“本分”,常常看起来是一种“傻”,其实却是一种悄无声息的远见。
看似不争,却深刻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懂得放长线钓大鱼,从来不为蝇头小利迷惑自己的阵脚。
不争的是一时之短,争的是一世之长!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肉有五花三层,人分三六九等。弱者一味合群,不断沉沦;强者相处舒服,忠于内心;智者善于独处,强大自己。人生迥异,总会有千差万别,一个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就是一个人的层次与高度。
︻弱者合群,强者交际,智者独行︼
从此,师兄弟逃课出去玩,他也跟着去玩,师兄弟偷懒睡觉,他也跟着呼呼大睡。不管师兄弟做什么,他都参与其中。哪怕是觉得逃课去玩很无聊,但为了不让大家觉得自己不合群,还是强迫自己积极与大家打成一片。
可是,长期的玩物丧志,让本来学习优异的弟弟,成绩一落千丈。后来,更是失去了斗志,辍学在家,整日碌碌无为。
这就是合群之人的可悲之处,越是合群的人,越会失去自己的思想与斗志,而这,正是摧毁你的基石,终究会害了你,令你一败涂地。
古语云:“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你以为是在合群,其实,只是在被平庸所同化。不如将心思放在提升自己上,维持关系的最好方式便是让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强。
富商的大儿子便是如此,周围的师兄弟都去玩耍,他便一个人苦读诗书,常常学习到深夜。师兄弟睡懒觉逃课,他依旧早起晨读,跟着先生努力学习。三年后,哥哥考取了功名,步入仕途,光宗耀祖。
古人说:“夫唯大雅,卓尔不群。”世间万物,芸芸众生,真正聪明的人,专注于自己的成长,不会强迫自己合群,更不会随波逐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便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为了合群而合群,一味的迎合与讨好,浪费了时间,花费了精力,损失了前途,可谓是得不偿失。人生苦短,何必强迫自己合群,更不要让自己成为只知合群的弱者。
《道德经·第十三章》中讲:“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世人总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于是便百般迎合,强行合群,从而迷失自我,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有一富商,家中有两个儿子,都到了上学堂的年纪,富商便将兄弟二人送到镇上最好的学堂去学习。刚入学堂,二人学习十分刻苦,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其他同门师兄弟整日只知道逃课玩耍,从不将学习放在心上。
一日深夜,兄弟二人正在学堂读书,同门师弟经过,见状便说道:“这两人就知道读书,真是格格不入,怪不得无人愿意与你们相交。“次日,哥哥依旧心无旁骛的认真读书,而弟弟却与其他师兄弟混在一起谈天说地。
1.弱者合群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之间的交际像水一样平淡,舒服,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样的交往才会长久。正如强者一般,不刻意迎合取悦,更不随意疏远,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彼此舒服的相处。
当年,张之洞担任湖北总督时,抚军谭继洵大摆设宴为其接风祝贺,前来赴宴的都是身份尊贵的官员,场面十分盛大。饮酒之余,张之洞与谭继洵就长江到底有多宽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谭继洵说:“长江宽五里三。”张之洞否定道:“七里三。”二人争的面红耳赤,难分胜负,便命江夏知县陈树屏来回答。陈树屏不敢推辞,思考片刻说道:“水涨七里三,水落五里三,二位大人说的都对!”张之洞与谭继洵听后,相视而笑,对陈树屏更是赞不绝口。
宴席结束后,张之洞便与谭继洵说道:“与陈树屏相处多年,还是像从前那般让人舒服。“陈树屏的几句话,不仅挽救了场面,还泰然自若地保护了二位大人的颜面。真正的强者擅长交际的强者,说话让人舒心,做事让人舒服。若是出于迎合,偏向任何一方,都是在得罪于人,给自己制造祸端。
强者的交际不用讨好,无需取悦,甚至连刻意维持都不需要。
这样的关系,真诚,舒服,相处不累,也令人安心。
亲而有间,疏而有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这正是强者交际的最高境界。人生很贵,不要将时间与精力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上,与其迎合别人,不如尊崇内心,与舒服的人,一起做舒服的事。
2.强者交际
战国时期,楚王想让庄子出任相国,便命人去请。使者找到庄子,发现他正在湖边悠闲的钓鱼。使者向庄子说明来由,庄子却给使者讲了一个故事。庄子说道:“据说,楚国有一只已经三千岁的神龟,它死后,尸体被人们放在神堂上祭拜。你说,对于它来说,是死后受人祭拜好呢?还是活着自由自在的好呢?”使者回答道:“当然是活着自由自在的好啊。”庄子笑着说道:“你回去吧,我也喜欢自由自在。”使者无奈,只能独自回去交差。从此,庄子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一个人的独处,并没有让庄子感到无聊与沮丧。他用这些时间潜心研究着自己的思想,后来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猛兽总独行,牛羊才成群。独行不是高冷孤傲,更不是狂妄自大,而是在这繁杂的人世间,保留一份清醒。热闹的合群中,总会迷失自己,失去本心,用别人的意志来做事,只能变得更加平庸。而只有在独行时,才能不被外界的喧嚣禁锢自己的身体和思想。从而真正的听从自己的内心,坚定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就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别害怕独行,学会享受独行,独行的时光,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刻。
《庄子·天下》中讲:“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人只有在独行时,才能拨开迷雾,看清人生的真相,便能成为真正厉害之人。可人世繁杂,不同的人,不同的交际方式,便有不同的结果。弱者强行合群,失去自我,将自己堕入深渊;强者善于交际,相处舒服,让人心安;智者喜欢独行,丰盈自己,成就人生。
与其努力合群,与人同化,不如学会独行,积蓄能量,大放光彩。
3.智者独行
《庄子·在宥》中讲:“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庄子认为,独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更是智慧的象征,会让人变得出众,变得强大。享受独处,丰富内心,更能成就自己。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有言:“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心底敬佩道德高尚的人,只能算作明白事理,而真正做到道德高尚的人,才是真正的圣人。
圣人在任何时候行事都遵守做人之道,那何为做人之道呢?
不外乎这三点:不忘恩情,不失诚信,不伤人心。
做人的底线 不忘恩情
不失诚信 不伤人心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有言:“无道无亲,长与善人。”
人活一世,要懂得常与人为善,且心怀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用心感受他人的善意以及生活的美好。
从前,有个少年人,父母双亡,家中贫困。
他读书习武十分刻苦,却无以为生,只得来到家附近的水边垂钓,用钓来的鱼换口饭吃,却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水边上有位老人家,为人家漂洗纱絮为生,被唤为“漂母”,看着他可怜,便每日将自己的吃食分与他,日日如此,从不间断,少年人特别感激她。
后来,少年人凭借着自己的才能,被封了侯,始终记着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打探漂母的下落,以千金相赠报恩与漂母。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别人帮你是人情,不帮你是本分。
这世间本没有什么理所应当,哪怕是父母,亲人,兄弟姐妹。
而当今社会,有一些年轻人,好吃,懒做,不知感恩,不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只会一味地向父母索取,让人避而远之。
做人,要时刻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在不能偿还的情况下,也要铭记于心。
这样才不至于寒了人心,失了根本,再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获得他人的帮助与温暖。
不忘恩情,是做人的根本
不失诚信,是做人的原则
《道德经第十七章》有言:“信不足,有不信。”
人一旦丧失了诚信,就很难再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
而不守信的名声也会伴随一生。
从前,有个商人带着一批货物在水中航行,忽然,下起了大雨,一股大浪袭来将商人卷入水中。
商人大喊救命,这时附近的渔夫赶到,商人赶紧道:“快救救我,我给你一百两作为报答。”
渔夫把商人救了起来,可商人却只拿出了十两银子,说:“这是你的报酬。”
渔夫不接,说道:“你许诺的可是一百两,并不是十两。”
商人却说道:“你怎如此不知足呢?一下子得了十两还嫌不够?”
待酒足饭饱后,刘姥姥却不好意思张口,凤姐儿何等的心思,便主动说,这些年第一次见孩子,要过冬了,拿二十两给孩子做件冬衣。
凤姐儿看破不说破,而是以无形之中帮助了刘姥姥,也保全了刘姥姥的颜面,也为自己日后带来了福报。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有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聪明人不开口,亦能将事情处理得当,而愚蠢的人口无遮拦,恶语重伤他人亦不自知。
不伤人心,是做人基本的修养,人伤了,伤口还能治愈,而心伤了,却是再也无法愈合。
言语刻薄的人是最令人厌恶的,毫无顾忌口出恶言,无时无刻不在伤害着别人,招到他人的嫉恨,不经意间为自己埋下祸根,终会以悲剧的方式结尾。
做人要口上留德,说话前换位思考,不伤人心,不失人心,才能收获他人的喜爱与善意,方能与他人相处的更融洽,使自己的生活工作更和谐。
《道德经第十六章》有言:“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做事情要顺应上天的道德规律,做人亦要有底线和原则,才能长久地生存发展下去,于人于己都不会带来灾祸。
不忘恩情,才能获得他人更多的帮助;
不失诚信,才能在社会中立稳脚跟;
不伤人心,方能在无形中埋下福报。
渔夫说:“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你许诺给我一百两,就该兑现诺言。”
商人摇了摇头,不再搭理渔夫。
过了一段日子,商人的船又触礁翻了,那位渔夫也恰巧经过,商人喊道:“救救我,这次给你三百两银子。”
渔夫划过,头也不回地说:“喊相信你的人来救你吧。”
最终商人被淹死了。
《道德经第八章》有言:“与善仁,言善信。”
与人相处应真诚相待,说话应恪守信用,说到做到,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商人便是因不守承诺,最终丢掉了性命。
不守诚信是违背道德的行为,不止会遭受道德的谴责,还会产生信任危机。
不伤人心,是做人的修养
人活一世,一朝失了诚信,就会沦为孤雁,无人再愿与之交往。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做人唯有诚实守信,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获得他人的信任,处处受到他人的欢迎,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有言:“善言无暇谪。”
会说话的人,说出的话既不伤人,又能以柔和的方式解决他人的困难和尴尬。
《红楼梦》中,刘姥姥因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不得已拉下老脸去找王夫人“打秋风”,以解燃眉之急。
王夫人委托王熙凤去接待这位穷亲戚,听说还未吃饭,便让人送饭来,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愿世间的人都能做个不忘恩情,不失诚信,不伤人心之人,使自己在逆境中有人搀扶,在顺境中有人共行,在困境中有人默默扶持。
如果跟一个磁场比较干净的人在一起,他散发出的磁场能把我们的磁场给予净化。
打开心量 与万物融为一体
我们经常说手机打多了,手机频率的辐射会干扰我们。实际上心灵的磁场一样可以干扰手机的频率,只是我们没有觉察到。
就像人与人之间坐在一起,如果你说的话,我反抗,或者我说话,你反抗,敏感的人可以感觉到对方散发出的磁场和氛围很强烈。
那么,有些人的思维很敏捷,但是,在某些人面前,他的思维会突然错乱或停顿,主要是因为他的磁场被另外一个磁场包裹了,他磁场的功力没有对方的大,所以对方的磁场可以穿透他,干扰他,甚至把他的磁场全部覆蓋了,把他的意识锁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导致他的思维停顿或错乱。
01 心灵磁场会相互干扰
一个人,如果他能够把他的磁场放大,对方就无法把他的磁场锁定或覆蓋掉。所以要把自己的身心都空掉。你身心一空掉,就等于我对面没有你这个靶子了,我的磁场辐射过去,就没有办法把你的磁场给揽括了,因为空的范围是最大的。
我们之所以有时候身体不舒服,也是因为个人的意识太强烈了,自我的靶子、目标竖得显了,它容易收集这个星球上,乃至我们生活周遭的人发出的信息。
如果你状态比较好,整个身心都空掉了,周围的人发过来的信息就没有办法穿透你。
02 放空身心,不让其它心灵磁场干扰
对方发过来的信息有好的、有不好的,在他的心目,你就像一个靶子一样,他的意识里面想到你,就等于他心灵意识的磁场辐射到你的身上,辐射到你这个人的形象上,甚至可以穿透你。状态好,可能顶得住;状态不好,就承受不起。
03 心灵磁场会相互污染或净化
有一种人,他的五官长得很圆润,很圆满,可是,为什么他做什么事都不顺利,一直不得志呢?
在相学里有一句话,上等的看相不是看五官,而是看神韵。一般的批八字才看五官。
有一种人,虽然他的五官长得不是很好,但他散发出来的磁场和氛围非常清静,清透,没有浊气(这要用心灵去感应),这种人的运气一样会很好。
相反,如果他的五官长得很好,但磁场比较污浊,被一种浊气笼罩着,那么他做任何事情都不会顺利,也不会得志。
每一个人的磁场都有一种释放和吸收的功能,如果经常和磁场比较污浊的人接触,他也会把我们的磁场给染污了。如果跟一个磁场比较干净的人在一起,他散发出的磁场也能把我们的磁场给净化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如平时和朋友、同事在一起,为什么有些人你跟他在一起容易放松,感觉很舒服呢?就是因为他散发出来的磁场不一样。
而有些人你跟他坐在一起,就会莫名其妙地烦躁,没有办法放松。这也是因为他心灵散发出来的磁场影响了你。有时候他的头脑也很想努力地改变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但是,由于那是他初始就带来的信息,因而没有办法那么快速度地净化自己的心灵。要学会净化自己的身体。
04 内在的磁场需要净化
凡是多年帮人治病的大夫、专家,在工作的时候没有一个好脸色。为什么?因为他每天接触的都是病人,病人的磁场跑到他身上,他的磁场跑到病人身上,病人释放出来的病气和磁场都让他给循环代谢了。
所以医生长期给患者,尤其是心灵不干净的病人治病,他们的磁场肯定会进行对换。
但是,对换之后,你要学会净化自己的身体。如果你不会净化,不良的信息累积多了,你就倒下了,你的运气就不好,你的脸上就会有一种像銹斑一样的东西,有一种浊气会笼罩在你身上。
05 磁场是灵魂散发出来的力量
如果你比较敏感,内心比较纯净的话,就能感受到浊气的力量。有的人长得很黑,但是非常可爱。有的人长得很白,但你往他旁边一站,就会感觉到他身上散发出一种浊气,这就是我们说的业力。
有的人穿得可干净了,可是我们就觉得这个人很脏。而有的人穿的衣服还带着泥巴,我们却觉得这个人很清爽。这就是一种磁场。
我们说这个人很有魅力,很有气质,指的就是他的灵魂散发出来的力量。人与人之间有没有缘,也是从灵魂里面散发出来的。
一个人的灵魂比较纯净,散发出来的磁场就好,就能够净化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就会觉得很舒服,就说跟他有缘。如果一个人身心不干净,散发出来的氛围很不好,旁边的人是可以感受到的。
如果你的手一伸,不能感受到旁边的花散发出来的磁场,说明你的身心还没有打开。如果你的身心打开,任何人往你旁边一站,你就能够感受到他扩散出来的磁场,他不用开口,你就知道他身上哪里有病,最近他的身体有什么状况。
06 修行是释放自己的身心
在纷杂的世间,人人都要学习「净心」。
修行是释放自己的身心,让身心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整个宇宙都在你的心中。比如你往这里一静坐,一闭眼睛,就感觉到你心灵的磁场一下子打开,和宇宙融为一体,你的身心和宇宙成为一个正比。是从内心向外散发。
一切都在我的手里面。我的手打开,不是有个东西出去了,而是把万物包容进来了。也就是说我用意念,用心意识把宇宙全部包容进来?
如果说用意识,你就容易理解成用头脑了。刚开始确实和头脑有关系,但到最后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不需要经过头脑。比如我说:「你母亲」,你母亲的形象马上就在你脑海里面浮现出来,你说你有没有经过头脑?
刚开始你肯定有经过头脑,但是现在已经不需要经过头脑,不需要用任何方法去想了,连一秒钟、半秒钟都不需要,一谈到你母亲,你脑袋里面马上就出现了,就是超越头脑,无意识。
07 静心可以净化磁场
一个修行人可以通过修行的频率震动,把记忆中所做过的不好的事情清洗掉。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静心!
当你的频率处在一个低层次的时候,你就会被干扰;当你的频率提高时,你在这个低层次所做的一切就和你脱离了。
08 打开心量,与万物融为一体
以修行人首先要把心量打开,这样你才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存在,自然界各种力量的存在。我们人之所以开不了悟,就是因为心灵没有打开,所以没有办法和「道」接通。
你一个人坐在这个屋子里,你能不能感受到身边每一个人的起心动念?不要说每一个人吧,能不能感受到一半人的起心动念?你能不能感受到这个磁场、这个氛围?能不能感受到不只是你一个人坐在这个地方,而是有很多场?
这时候你内在的力量已经张开,把周围的人包围进去了。这时候不是大家进来了,而是你把大家包容进来了,所以你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磁场,周边的万物。
如果你内在的力量是合在一起的,你就会感觉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下棋,当你走一步棋,就牵扯到整个棋盘里的棋,这才叫做真正的活在当下,也就是和万物融为一体了。
今天你出去见那些不好的人,他们散发出来的不好的氛围、磁场被你吸收了,你晚上回到家,一闭眼,一静坐,五分钟就把他们的磁场给净化掉了,这时候说明你可以出去工作了;如果你白天接触那些不好的氛围和磁场,回去修了好几天还没有净化掉,那你最好少出去。
感恩感谢观看收听......
未完待续
声明:【善缘善言善语】电子杂志整理中视频,图片和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32
善缘善言善语 第二期
善缘善言善语 第二期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