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心
02
2022
(总第2期)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当年顾城的这一句诗曾经让多少人内心感到震撼。它触动人的神经不是因为诗意的语言,而是诗句中传达出的执著与信念。
曾经的我,因为对爱情的执著和信念,背井离乡来到了虎门;因为对教育的执著和信念,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耕耘着,从而扎根虎门并收获了诸多荣誉。渐渐地,我满足于既定的拥有,放下了学习,放下了奋斗,只想偏安于一隅,守着班上的孩子,过着平静安逸的日子,看似悠然,实则成了教育的落伍者。偶尔抬起眼睛打量一下窗外的世界,涔涔然发现自己已远远落在了同行者的身后。
是啊!人,不能满足,活着就理应不懈追求。世界是发展的,人类是进步的,教育更需要与时俱进。欧爸正是这样一个不安于现状的智者,他带着我们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潜心钻研,深入探究,勇于创新,为虎门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风雨兼程。
序
文 唐爱卿
捧读《文心》,深切感受到工作室小伙伴们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信念,满腔热情,不懈追求,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再实践,再反思,在思想的撞击中擦出智慧火花,绽放真知卓见。这就是教育者的快乐——有想法就有探索,有探索就有发展,有发展就有未来。
是为序。
2022年1月20日于虎门
(单位:虎门镇大宁小学)
CONTENTS/目录
06
欧爸专业成长故事(一)
07
那些年,那些遇见的人
11
随笔专栏
12
15
18
02
序
02
目录
最初的梦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游清云山记
04
目录
04
序
文心
21
专业成长栏
22
25
28
30
32
36
39
42
46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下一步,我该走向哪里
追求头顶上的星空
思考得“良方”
教育,让沿途更美丽
觅“爱上阅读,恋上文”之法
亲近阅读教学,走进群文阅读
教育从爱开始
《考试脑科学》读书分享
主办:欧爸工作室
发行:欧爸工作室
审核:欧义赐
编辑:李敏琪
文字:欧义赐、唐爱卿、刘舒颖、
沈益然、李彩华、黎彩凤、
刘子靖、周嘉欣、郑琳、
叶春花、郭静
2022年第2期
欧爸
专业成长故事(一)
路是走出来的,执着地走下去,即使未必能达到目的地,但也将收获沿途的风景。
——欧爸
那些年,那些遇见的人
文 | 欧义赐
2002年的一个夏天,带着18岁所独有的稚嫩和成熟,我师范毕业了。作为全国最后一届中师生,我们的毕业也意味着中师教育在师范教育史画上了一个句号,我们也被附上了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师关门弟子。
那三年的师范时光注定是我一生不能磨灭的记忆,也是影响我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奠基阶段。那三年,我们接受了最严格、最专业、最系统的训练。作为普师专业,除了语数英等学科以及专业理论学习以外,美术、书法、舞蹈、声乐、器乐、表演也都是必修课。而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每周星期四晚上的综合性活动,全班同学轮流主持、轮流编排节目,辩论、演讲、“佳人有约”等等,大家各显神通、各施其法。向来性格内敛的我在这种班级活动的磨炼中也逐渐成为了班里的活跃分子,以至于后来被推荐承担校级演出的话剧编导。至今,我还记得编排、导演、参演了《穆斯林葬礼》和《找不到
方向的关门弟子》。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其实也为每个人的成长搭建起了一个个小舞台,历练着每一个人。
如今中师毕业也有二十年了,但有些人始终烙印在你的生命里,并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你,甚至让你在后来的工作中也存有他们的影子。
独臂侠余怀老师,一个只有一只手臂,一个眼睛一瞪就让你脚尖到发梢到发颤的老师,至今还是像神一样封存在每一个饶师学子的心里。他以严苛著称,嘴里总会吐出那些经典的话语--“你们这种精神面貌以后能教好学生吗?”“难道你们想要成为新的族群--耐族?”(耐族在潮汕话里指脸皮厚)。每天天未大亮,独臂侠的哨子声就已经穿透了整栋宿舍楼,大家都像被施了魔法似的,自觉地排好队来到操场晨练。到了上午的课间操训练时间,大家更是屏住呼吸接受独臂侠犀利眼神的检阅,哪个女生鞋跟超过限定的高度,哪个男生的头发盖过耳朵,都会收获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这种严苛的管理像影子一样伴随着我的左右,时刻提醒我是一名师范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书狂”老师,一个你已经忘记他的姓名却永远不会忘却的人。称他“书狂”,一是因为他极其爱书,满屋子都是书,张口都是“书和老婆不能借”“一日不读书人生没价值”。二是因为他有点狂,一个接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老跟我们吹嘘他正在创作一部惊世著作。问他能否给大家看看样稿,他又故作神秘地说:
“天机不可泄露,你们这些小屁孩都回去吧,我还要写稿了”。我们几个小伙伴都嗤之以鼻,心里嘲笑他的狂。直得我们快毕业那一年,他兴高采烈地拿来一大叠厚厚的手稿跟我们说,出版社已经同意出版了,想请我们几个学生在帮忙校对一下。一看题目叫《复台先锋》,讲的是海山镇朱阿尧投奔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这时候,我对眼前这个老头子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人活着,不狂一回就白走一遭了。(后来询问同学,终于想起“书狂“的名字,杨凤腾。他的大作《复台先锋》当当网还有销售。)
语基老师施慧群老师,一个学者味浓郁、和蔼可亲的长者。语言基础知识是比较枯燥的课程,但第一次上语基课,他愣是把一个菜谱读得学生大呼绝妙,掌声雷动。他的声音浑厚有力,听起来很有味道。还有一次上课,他声情并茂朗读起《别了,我爱的中国》,全班同学听得热泪盈眶。后来得知,原来施慧群老师是属于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我心里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萌生了考取省级普通话测试员的念头。一个好老师,一节好的课,有时候真的会影响学生的一辈子。
“菁菁校园,青春飞扬。这里是饶平师范广播站饶师之声,欢迎大家的收听。”每到周五的下午,一股充满青春气息的声音定时从学校广播站传来。正在播报的是被称为饶师学神的詹河东师兄。他颜值出众、才华横溢,是学生会主席、也是文学社社长,更是许多师弟师妹崇拜的偶像。而让我真正佩服的是他那一次义愤填膺的演讲。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
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引发了无数中国人震惊和愤怒,詹河东就该事件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讲,那一句“炸、炸、炸,无论怎么炸都炸不掉中国人民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心”时至今日还仿佛回荡在我耳边,依旧让人愤愤不平。
大冬天的雨天里,一头短发、一双坚毅的眼睛、一个拖着一个五六十斤重轮胎迈着沉重脚步奔跑的身影,构成了一幅永不退色的画面,画面中的这个人物叫李琪芳,一个全能的同学,一个谜一样存在的人。她不仅是学校的优秀运动员,也是学校文学社和广播站的一员,不仅写得一手好书法,还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与这样天赋异禀、后天刻苦的学霸一起,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中师毕业已经二十年了,那些我所遇见的人,有的成为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也有的一直珍藏在心中,他们成了青春最美的记忆,也成为了未来发展的一股推动我前进的力量。感谢中师所遇见的每一个人!
随笔专栏
似乎我们总是容易忽略当下的生活,忽略许多美好的时光,而当所有的时光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
——钱钟书
最初的梦想
文 | 李彩华
油然记得,大学同学小瓜说过,她的理想职业是当一名小镇的语文教师。不知现在成为警察的她还记得否?是的,我们都有过自己的梦想,最初的梦想!从懂事起,尽管很多时候也有过乱七八糟的想法,可有一个梦想却始终没变过——总是那么希望、渴望地想当一名教师,一名人民教师。如今,在挚爱的三尺讲台已默默耕耘十几载,甚是安慰!是的,我没有放弃最初的那个梦想,我仍然快乐幸福地践行着。
小时候,总会组织邻居的几个小朋友,搬着台台凳凳,一列列整齐地排好,然后就开始津津有味地讲
再大点,听了一首《红顶屋》的歌曲,喜欢得不得了,只因里面的MV。而让自己感动的,是它讲述的故事:在一个贫困至极的乡村,很多小孩子因为师资力量不够都上不了学,直到后来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也带来了生机和爱,虽然只能在一个残破不堪的小屋教书,但她毫无怨言,仍然尽心尽责。再到后来,村民为他们重建了一间像模像样的教室,在海边,每天听潮起潮落,因屋顶是红色的,故取名“红顶屋”。虽然只是平凡不过的一个小故事,可对童年的我来说,却震撼很大,至此,当老师的愿望就更强烈了!并且初衷也改了,不再仅仅是当一名平凡的教师,而是到农村去,当一名乡村教师。这个愿望,直到大学前,依然没变过。从不知,自己也有那么执拗,那么坚持的一面。
只是,上了大学,这种坚持却逐渐软弱起来,那么多的声讨,那么多不支持的反对。我逐渐知道,原来我不能那么任性,那么一意孤行,我还要考虑父母的难处,要养活他们,我还答应要帮着缴交弟弟的学费,还要养活自己,我还要……赚钱,却成了唯一的借口,那么堂皇冠冕。在现实的面前,我几乎被粉碎得体无完肤,而简单的愿望,看起来却是那么地遥远!
课,颇有点教师的样子,小朋友高兴,自己也乐在其中,而那时,只是小学三年级。
于是,我微微一笑,最初的梦想,它或许会迟到,但总有一天会到达!
时光一晃,十余年过去了。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肩上的重担似乎更重了,那个愿望,也似乎渐行渐远了。直至后来,知道有一种方式,叫做支教。后来的后来,自己的同事兼好友偶然间踏上支教的道路,心中的星光似乎渐渐闪烁,且越来越亮。
(单位:虎门镇新湾小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文 | 刘子靖
——缅怀我的外公林老先生
老话总说教师工作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同样,此话也能用在我的外公林老先生的身上。
我的外公,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饱经风霜,月牙般的腰板正是他早年辛苦工作的一个缩影。外公他几十年都是公社建筑队工人,他开山凿石、建房子、耕田,样样精通。我的外婆除照顾家庭外,还要去田里劳作,上山砍柴,放牛养猪,从没闲着。外公七十多岁的时候,我家房子装修,他几乎成了主力,别人还以为外公是我家请来装修的老师傅。
早十多年前,从农村搬来城市后,外公也停不下手中的活,做木椅木桌,做水电工,还经常去外头淘一些废旧的物品回家当“宝贝”一样收集起来,以至于我们整理外公收集的杂物都弄了好长时间。
外公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外公家的楼下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园,每年假期,我们都
回外公家,我总是和表哥表妹们跑下楼去公园玩。在公园的入口处有
一个纪功碑,碑上刻着外公的名字。原来,公园刚建起时一棵树都没有,于是外公就牵头筹款买树苗,并亲自把幼苗一棵一棵种下,有些还经过几次的补种才长了起来。当年外公他们种下的榕树,今日已长成参天大树了,能遮风能挡雨的大树下,常常是热闹非凡,树下坐满了打牌的人,也有嬉戏的童孩。
去年年底,大树倒下了。我的母亲没了父亲,我失去了我的外公。
看着外公亲自种下的已长成郁郁葱葱的树,我不禁泪眼婆沙,亲爱的外公,明年的夏天,您会来大树下乘凉吗?您还会到公园里和您的老伙计们玩耍吗?
回东莞的路途上,母亲跟我讲起外公的往事,在我的大舅读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男生因为家庭困难吃不上饭,还差点辍学了。后来经过班主任的牵头,这个男生来到了我外公家。就这样一个跟外公无亲无故的可怜娃娃就吃住在外公家,一直到小学毕业。
怪不得,在外公过世的作法仪式上,我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舅舅一看到我的外公便泪流满面,跪拜在地上,纵使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过世也不过如此吧。
外公没读多少书,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可是他却用他的勤劳与坚忍,为家庭培养出了几位老师,我的母亲、大姨和小舅,加上我那就是四位。种下树苗,十年能成材,生儿育女,需百年才成才。外公过世后,把榕树留给了公园,把大
(单位:虎门镇龙眼小学)
树交给了国家。父亲和外公的关系很好,我父亲总说,外公是笑着离开的,辛苦了一辈子,看着儿女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肯定是心满意足了。
一位老爷爷骑着自行车载着孙儿从我面前摇摇晃晃驶过,目送他们离去,我多想再坐一坐外公的自行车后座,去上学,去买菜......
月亮有阴晴圆缺,大树终有枯老一日,珍惜眼前,珍惜眼前人。
游清云山
文 | 沈益然
清云山,东海之胜景也。偏据一方,应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精华,所以蔚然而生秀也。今所谓定光寺者,即此山之体势也。
余与五人径入,见寺中金阙朱栏,碧瓦雕檐。红泥墙壁,深深翠竹间奇花;翠霭楼台,淡淡祥光笼瑞影。两廓画壁,满地花砖。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疏钟摇动,声震九天之龙;香烟徐回,气锁石梁之凤。心乐之,乃环寺而观,所见愈奇。会休假,游者众。或拾级直上,穷庙宇之萦回;或绕廊徐行,游丹青之妙境。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既出,见清云山峭立于前,怪石星罗,茂木争植,不见其巅际。有二道:其一东出,恶木乱杂,怪
石森然,横当其垠;其一稍北而西,木疏势夷,以为可行者。余乃束衣而上,友人从焉。先是平途,行之甚顺。既而始曲,恶木阴翳,怪石错置,堆阜突怒。行之愈深,其上愈难,至于逶邃,竟无可进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遂据虎豹,而思前路。或曰:“今寻之无所得,不如退而归之。”忽闻水声洞然,如鸣佩环。余乃笑曰:“子言无路,水声复何?”乃侧出,果得路,其势稍夷于前,遂环之而上。
已乃凌绝顶,豁然开朗。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群山远接海隅,近临浮云。时有微雨,云阴雾沉。下视之,村舍皆莽苍一体,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浑然不可辨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所来之径,苍苍兮横翠微;清泉下流,渺渺兮玉龙飞。雄鹰击空,北雁南回。苍藤古木,倚绝壁以寄傲;缤纷飞红,虽窈窕而先衰。群山具足下,青冥高如盖。松风泠泠,吹长衣以轻扬;雨声萧萧,落肌骨而觉凉。披草而坐,谈笑间阴云始散;倾壶而歌,相勉际霞光已开。久之,暮色远至,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向余随吾友而归之,是非常之观其得观乎?余乃幸其无随之,而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天下古今莽然成败之林,无所为者实繁,有成就者盖寡,推其本原,怠与志之谓也。怠者不欲修,而志者不弃修。夫天地草木榛榛虎狼披披,而众生从焉。道非一也,且有所疑,奚所咨而行焉?其必就其夷者而从之。待行之愈深,其进亦愈难,至于绝境,无可进者,方知平者不平也,将天试其心莫之顾
邪?然懦者必怯于色,强者必奋于形。怯于色,志短而犹也;奋于形,志大而坚也。是故怯于色者必退而后舍,奋于形者必进而后作,窃以为此成败之辨也。
余观夫古今遵道而行之君子,怠而废弃者不可胜数,惟尽其志者成焉。尽其志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所以远其志也。既远其志,则陵绝险阻,波澜不惊,所以乐其志也。以中有足乐者,故而发强刚毅,的然日成,所以达其志也。暴霜露而斩荆棘,正其心而坚其志,果其言而尽其力,虽百代而不倦,夫安往而不成?况少年心事,自当拿云,孰念幽寒坐呜呃邪?若不成,亦有获焉,可以无悔于其心矣。心诚求之,虽不成,亦不远矣,岂有悔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悲夫!余尝闻王谢登高作赋,亦学英雄泣涕;又闻贾生才高志大,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徒过湘为赋以吊屈原。是二者,余未怜之。遂为斯文,以慰夫志而厄于世者。
(单位:虎门镇赤岗小学)
专业成长栏
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
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刘舒颖
“教育是一场心与心较量,是用教师的爱去融化那颗顽固心灵的修行。”去年教师节我收到一张让我热泪盈眶的贺卡,卡上画着一位女教师拉着一个小男生的手,站在讲台上接受全班学生的表扬,旁边还歪歪斜斜配了几个字。这张特别的贺卡正是来自那个让我牵肠挂肚,号称怀德小学“第一魔王”,一个自闭症加多动症的孩子。
故事还要从五年前说起,五年前的9月,我与大多数毕业生一样,怀着满腔的教育热情踏上一年级的讲台。那时候的我觉得做老师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每天只需要上两三节课,课下可以和一群可爱的孩子玩耍,每天都过得美滋滋。
然而我的美梦就在突如其来的一声尖叫“啊——”中破碎了。刚开学,一年级学生在体育馆参加活动,突然传来一阵投诉声:“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撞我!”。只见我们的混世魔王——燊燊快速地从班级队伍中穿过,撒腿就往5米高的舞台上爬,又说又跳地展示他的风采。惊慌地我立刻把他从舞台上拉下来。不料燊燊直接来一招“横躺地板”,紧接着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狮子吼”,一个尖叫“啊——”响彻整个体育馆,引来全场惊愕的目光。我心想:这才开学没几天呢,我们班就出名了!我该怎么办呀?
随后我查阅大量有关特殊儿童的教育资料,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都没有奏效。大喊大叫、打人、上课随心所欲冲上讲台扰乱课堂......这些行为都司空见惯。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被他气得眼泪直打转,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我求助于学校的领导,曾校长告诉我:“刘老师,针对特殊的学生,我们需要给予特别的爱。坚持我校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为此,学校专门安排了家长陪读,我也开始把燊燊当做研究对象,观察和记录他的一言一行,感受他的喜怒哀乐。五年时间里,坚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我坚持每天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聊天;坚持每节课给他展示的机会;坚持为他实行特别的奖励制度;坚持营造“偏爱”的氛围让全班同学接纳爱护他。这一坚持就是五年,慢慢的,他变了,不需要妈妈的陪读了,他可以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课,偶尔也会举手发言,还可以和同学们快乐地玩耍。最让我感动的是,去年教师节的时候,他居然还悄悄地给我写了一张贺卡,贺卡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刘老师,谢谢你对我的偏心,教师节快乐!”
那一刻,我的脸颊微热,我觉得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眼泪都是甜的。
(单位:虎门镇怀德小学)
刘舒颖老师从一张贺卡切入故事,向我们回顾了他与燊燊那段充满泪水与欢笑的经历,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教育是一场心与心的较量,是用教师的爱去融化那颗顽固心灵的修行。尤其是年轻老师,当他们刚接手一个棘手的班级的时候,既要与调皮捣蛋的学生斗智斗勇,更要用爱去包容,用爱去感化,用时间去等待。刘舒颖老师用了五年的时间,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感化着这位患有自闭症加多动症的学生,虽然过程是艰辛,但最终所有的付出也终于换来了燊燊的进步,换来了那张凝聚着感恩之心的贺卡。刘舒颖老师的故事向我们生动地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就是爱。向这样的老师致敬!
欧爸点评:
下一步,我该走向哪里
——关于未来三年研修学习的思考
黎彩凤
经过这三个月的共同学习,我真心觉得这种研修方法真的很能锻炼人,并且受益匪浅。这种抱团学习的方式我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我能走上了一条阳光大道,要感恩于政府的决策,要感恩于欧校长的付出与赏识,要感恩于工作室内所有小伙伴的互帮互助。每一次研修都给自己注入满满的能量。自我感觉变化最大的就是我的课堂模式,以前我只知道提醒学生认真听,但是如做的就没有明确要求了。自从听了欧校长的讲座,我要求学生听课时要做到与老师、与说话的人“脸对脸,眼对眼”。这课堂效率明显提升了。在参加研修之前,我上课时常常有“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行,却又无法找到另外出路”的困惑。自从研修学习,我学着思考,学着给自己的课堂做调整,现在我发现我的学生和我都更自然了,都能微微听到拔节生长的声音了。所以,对于我来说,研修学习是我快速度成长的最佳途径。俗话说,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如果要给自己的成长拟个方向的话,我想从“语言运用”这个主题出发。
“语文”既是课程名称,又是教材名称,无论是以”语文“作为课程名称,还是以“语文”作为教材名称,其基本思想似乎都可以明确表述为:“语文”即“语言”,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为“语,书面语言为“文”,文本于语,所以合称“语文”。所以我想,今后要是能在语言文字运用这方面进行研修的话会更有助于我和我的学生、我和我的课堂、我和我的事业发展。
于学生而言,
于教材而言,
于我自己终身发展而言,
我这样想:
于学生而言,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学好语文的根,也是学好语文的外在体现。就算学生离开了校园融入社会,这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及技巧依然可以伴随他们。给学生筑好能力的奠基石,就是语文老师要挑的“大梁”。然而,这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不能一朝一夕就能掌握。要的是老师每天上课的渗透和训练。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于教材而言,语言文字的运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不管是小练笔、词句段运用、习作单元的整体教学,无不体现语文文字运用的主体性。我们要用好教材上好课就离不开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
于我个人而言,能否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就看我对语言文字如何解读,如何教给学生运用的方法。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学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阶段都应该要教会学生的。对于老师的专业发展来说,基底要“专”要“精”,才能发展得更长远。既然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学语文和教语文的根本,我想我得在这方面下点功夫,可对现在我来说,这恰是我的短板。所以,对于我个人而言,未来三年的研修方向我想选:语言文字的运用。
三个研修主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很有帮助,都是着眼于未来的。本文仅仅从我个人的能力及观点来提出个人的看法。不管最终的学习主题是哪个,我都愿意坚定不移地跟着大部队的步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单位:虎门外语学校)
追求头顶上的星空
沈益然
我在小学就立下了当老师的理想。当时看了很多韩寒的书,所以一心想扑在教育上发光发热。不过经历了四年的教师生涯,我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是那么微不足道。尽管这样,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想多为学生做点事情,让他们有个有益的童年。
前面两年我是在威远小学教,因为是个新手,所以我经常主动留下来加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设立阅读月,每天更新学生看书的数量,一个月统计一次,达标的学生奖励一本新书;为了让学生喜欢写作文,我创办班刊,一个月一期,每
次出班刊的那个周末,我从早到晚都坐在办公室里,就连五一假期也不放过。我还做了公众号,用来记录学生的生活日常和优秀作品。所以家长们对我很感激,到现在还经常跟我联系。
来了赤岗小学,我的初心不改。为了提高自己,我积极参赛,四年里获得了一些奖项。同时我也加入了东莞市小学语文名优教师研修团、虎门镇新锐教师研修团、欧义赐名师工作室。学生在我眼里也不是考试的工具,不是工厂里批量生产的乒乓球。我一直努力想在学生的小学时光里留下一些对他们以后有用的东西。但我毕竟经验很有限,还很稚嫩,所以我很感谢那些指导过我、影响过我的人,他们教会了我很多。我自己下班后,如果不用加班的话,会抽空看书,提高自己。
我也慢慢体会到了付出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他人,也不是社会所决定的,而是由内心的道德法则所决定。就像康德所说:“有两件事物,我越思考越觉得神奇,内心也越敬畏,那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和大家一起努力,去追求头顶上的星空。
(单位:虎门镇赤岗小学)
思考得“良方”
周嘉欣
教育教学工作,总是苦乐相伴。最近,时常回想,自己前几年的管班经历,有一段时间,真的是被一些学生牵着鼻子走,每天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没教育完,那边就要见家长。甚至有的学生问题还需要花费半日去处理,正常的教学任务都受到影响而没有按计划完成。
曾经看过一本书,用书的作者王晓春老师的话说,这样的老师“几乎可以肯定是专业水平比较低的,精力倒挂的”。初出茅庐几载,差不多是在摸索中学习、改进、积累经验方法。开始的我,确实有点力不从心。王老师说,不主张“态度挂帅”。教师的第一反应十分重要,它决定着教师后来行动的方向,我们经常在遇到学生闯祸时,就会说“又是他!”“昨天才保证不犯,今天又来了。”“我真的是无能为力了。”这些时候,老师肯定就要冲学生发脾气或者批评谴责了,而事实,我们真的会如此。教师非但没办法了解清楚事情真相,还激化了和学生的矛盾。
不得不说,我这个还没有多少经验的初丁班主任确实容易把精力放在管理方面而不是教育方面;在管理的时候,容易把重点放在问题生身上,满脑子害怕“老鼠屎”,而忽略了一锅粥;在面对问题生时,常常想都不想,
上手就管,一味跟学生较劲,向家长投诉。现在发现这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次要方面了。而在教育学生方面陷入闭环:学生犯错了,老师讲道理说教,学生认错了,老师就觉得孩子应该改正了,问题解决了,可以一蹴而就。当然,对于轻度问题生来说,他们的心还在学校,而家长对其的掌握也还没失控,这类学生只要把握好他们问题所在,通过个案诊疗和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很容易解决问题的。但对于中度或重度问题生而言,用常规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治疗”后,可能一开始“治标”了,我们就心满意足认为其已经知错改正。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类学生是很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容易“病情反复”。这时,学生再犯,老师和家长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没救”,大跌眼镜、觉得不可思议。
实际上,学生产生问题,教师并不是简单地说教一下就可以了。虽然当前已经制止了他的行为继续发生,或者说他还能保持一天两天,实际上,学生产生问题,而这个问题展开来是一张网来的。作为老师,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头脑复杂起来,而不是采用一般化的习惯性的对策,在做重复低水平劳动。这时候,真的不是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了,而是解决自身理念问题和处理问题思路问题。
到底还是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不然,把问题简单化处理,我们很容易精疲力尽,更觉“黔驴技穷”而“郁郁不得志”。
(单位:虎门镇大宁小学)
教育,让沿途更美丽
——我和孩子的那些事儿
叶春花
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教师乃父母仁心,所以每一个孩子也是老师的天使。在天使的世界里,有欣赏、宽容、激励、赤诚、真爱......拨开尘扰的世界,睁大发现的眼睛,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感动”是我们一路的风景......
班上有个叫梓萱的小女孩,第一天来到班上,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敢直视老师、不敢与同学玩耍、不敢与人交流。与妈妈交谈中,得知孩子一直在老家,属于留守儿童,性格腼腆。更让我头疼的是,2个月下来,单元自我检测一直徘徊在七十分左右,当时我们的平均分可是98分左右呀,这可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孩子也
因此自信缺乏,深受打击,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个现象,我特意开展了一节以“助人为乐、称赞为主”的班会课,让孩子们懂得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夸赞他人。孩子们果然没令我失望,开始纷纷帮助她,主动交好,一次自信成长课主题分享,梓萱不敢上台,就听见孩子们说“不用害怕,你可以的”“加油”......后来两个小女孩主动牵着她的手,说:我们陪你一起!在同学的帮助下,她的勇气战胜了畏惧。依然记得舞蹈考核时,她的动作做不上,全班女生一看她上场,便一起喊着:加油,你可以的!一下场,孩子们纷纷围上去,竖起大拇指对她说:你太棒了!真了不起!在同学们的称赞和帮助下,她日渐开朗,学习也特别努力,现在已经是名列前茅了!
在大多数的时候,教育的过程很少会有惊天动地、荡人心魄的事件,呈现出来的常常是微不足道、平平淡淡的片段或细节,悄然而至、挥手即去,也说不出来其魅力何在。嗓子不适一周了,每天上课靠着与学生一年多来的默契沟通,
第二周开始,我发现我的讲台上每天都有一粒薄荷糖,刚开始我以为是哪个孩子掉的被捡上来的,顺手就扔了,可是一天...两天...一周...我问:“是谁的糖?”全班茫然!再一周
后,那日放学,一个妈妈拿了一盒金嗓子和一杯煮好的胖大海给我,说:“叶老师,孩子说您嗓子哑了,问我吃什么好,我告诉他有一种糖凉凉的,对喉咙好,他是不是就给您拿了薄荷糖...”我已听不进后面的话,因为这个孩子是苦恼
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上,我一直倡导赏识教育,我坚信教育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的: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了我一年多来的“小恶魔”,经常被我训斥。回到教室,看着这些薄荷糖,第一次觉得薄荷糖长得很可爱,味道很甜。
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育奇迹的发生总是源于那些不经意的小事,一个暖心的举动、一个肯定的眼神,都饱含着浓浓的师生情,其实孩子爱我们远胜过我们爱孩子。
(单位:虎门镇智升学校)
觅“爱上阅读,
恋上文字”之法
李彩华
一个人如果重视读书,那么他必将满腹经纶,志存高远;一个家庭如果重视读书,那么小家必将书香缈缈,宁静致远;一个国家如果重视读书,那么家园必将厚德载物,鹏程万里。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遗憾的是,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类先进电子产品不断面世,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它们大张旗鼓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只是,当电脑、手机等已成为生活的左臂右膀时,能对心灵起到净化作用的阅读(本文指狭义的书本阅读)却被束之高阁,学生宁愿坐在电脑前,宁愿手捧手机或平板电脑聊Q、刷抖音、打游戏等,也不再自觉地、乐意地拿起一本书,来静静阅读,细细品味,这无疑是教育的落寞。所以,我,总在尝试,尝试寻求更多的方法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
一、巧用竞赛激兴趣
有的学生读书看似很积极,但很多时候都是囫囵吞枣,读得不精,记得不牢,怎样才能让他们在读书时多用脑,把所看的知识记住记牢,不至于像熊瞎子掰玉米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呢?对此,我尝试用了举行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的方式。结合我校“每月一书”的阅读考级活动,在月底,我总会先让学生在读完整本书之后自己出份题,然后从他们的试题中抽取部分题目,再在班上举行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从而选出“月阅读之星”,并颁发奖品——或文具,或新书,这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到竞赛的乐趣,也能激发孩子看课外书的兴趣,更能提升记忆力,对培养孩子的竞争心和受挫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
二、善用借还促读书
紧张繁忙的教学生活之余,我也喜欢读书。有时忍不住会与学生交谈书中的故事与感悟。交谈间,发现对对方所看的书籍特别感兴趣,于是便会借过来读。而在上课时,有时候一遇到课外阅读拓展,也会情不自禁地跟学生分享某本书的阅读所得,对此,学生似乎也很感兴趣,也嚷嚷着要借来看。是的,“书非借不能读也”,总希望在这一借一还的分享中带动更多的读书爱好者。
三、妙用照片引激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一个喜好读书的人,捧着书本陶醉于书中的人,无疑更是一种纯净的美,仿若吵吵嚷嚷一切与我无关的静谧之美。如果能将这一瞬间“捕获”,定格于镜头中,那将是最美好的时光印记,而这一瞬间,必是爱美之人所希冀能留存的。很多时候,我会利用这一心理,特别留意班上某个爱看书的孩子,接着悄悄地用手机捕捉好一个镜头,然后把照片洗出来,贴出来供大家欣赏,并告之学生,只要他们埋头书中,随时都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模特”——最美的自己,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多看书。而这样队伍也似乎越来越多了。书捧得多了,捧得久了,必然会去多关注书的内容,让学生爱上阅读,恋上文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我喜欢这种“一石二鸟”的效果。
让学生爱上阅读,恋上文字绝非易事,它也不可能马上立竿见影。惟愿日后细细思忖,慢慢摸索,寻觅到更好的促进方法,让阅读成为孩子的自觉习惯。
(单位:虎门镇新湾小学)
亲近阅读教学,走进群文阅读
黎彩凤
提起“群文”这个词,我一个学期都在摸索它,可我突然觉得很陌生,也许是我在“群文阅读”这条道路上走了不少的弯路吧!
一、把群文阅读上成了主题阅读
群文阅读和主题阅读上都是根据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组合起来,然后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学习。但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群文阅读更注重阅读策略和表达方式的议题,而主题阅读则重于人文主题;群文阅读更多的是采用比较阅读,并多篇并重的,而主题阅读更多是采用链接阅读,一篇为主,其余几篇为辅,通过多篇文章的阅读,对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我在一开始时候,就在这方面开了岔。当时,我是以“复述,让故事更精彩”这个议题来进行选文和设计教学的。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间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所以,我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以《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为主,通过在这篇文章
汲取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然后运用这个方法来复述《东郭先生和狼》、《聪明的阿凡提》、《狼来了》这三个故事,从而达到为群文而群文的教学。
当上完课后就发现了自己没有上出群文阅读的味道来。首先,汲取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就需要将近一节课的时间,复述故事也只能是作为拓展来展开,偏离了群文阅读的主题。其次,这三篇故事有让学生看的时间,和讲故事的时间,可是求什么同?比什么异?好像都不沾边。所以,果断地险崖勒马,重新选题再进行磨课。
我第二次上课时,是上“不同版本的《嫦娥奔月》”这个议题。在上课前,我吸取上节课的教训,先进行一个课前的思考,我想:我需要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从“读懂”一篇文章提升到“读通”一类文章?有了这些思考,我想这节群文阅读则意在引导学生发现故事情节丰俭的秘密,梳理丰富情节的方法,了解不同版本民间故事的奥秘,对民间故事特点有更全面的认识,就可以达成教学目标。
本课共分三个环节:首先,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阅读五个故事,提取故事情节,求同比异发现一个故事出现多个不同
二、原来“群文阅读”是用文章的本身来教表达
单篇文章,学生读了未必能一下子发现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与创作特色,即使发现了,印象也不深刻,于是老师会不断地引、不断地问、不断地导,甚至干脆自己直接讲了。然而,当我们把相似表达特点的文章放在一起,文章本身就能教了。所以,群文阅读就是这样教表达,用文章的本身来教表达,通过对文章的发现而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我无需想得太偏及离得太远。
总之,开展群文阅读是希望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得到提高,能够从“读懂”一篇文章提升到“读懂”一类文章,对一类文章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思行合一。
(单位:虎门外语学校)
版本的原因,发现创造性复述故事的秘密。上完这节课我发现方向对了,老师和学生都学得轻松自然。
教育从爱开始
郭静
不知不觉,做班主任已接近三个年头了,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有喜有忧,但却很充实。闲下来,突然问自己:当老师怎么样?心底传来强烈的声音——我很幸福。其实,这答案挺出乎意料的,平时班上好几位“混世魔王”扰得我心力交瘁,课下接连不断的“举报信”,我以为我内心会是抗拒和厌烦的,但是孩子们温暖的举动和纯真的笑脸,却让我心生愧疚,不住地反问自己:是不是我对他们太严厉了,以成人的角度来要求他们?是不是有些话说的太重,会伤害到他们?是不是有时候忽视了对一些孩子的关注,少了一点沟通……
上个星期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我仿佛经受了一场洗礼,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在处理班级事务时的稚嫩与不足,也让我会想起之前
的一些事。刚毕业那年,就当了四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才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教师兼班主任。新手带班,免不了手忙脚乱,我也不例外。没有老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我一边尝试一边
实践中学习,问题层出不穷,那段时间很难却让我成长了很多。开学后的两周我差不多把班上学生的脾气秉性都摸清楚了,并且选出了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的得力助手——班长。当时让她当班长试试看,没想到成了我口中一直为之骄傲的好班长。这个女生沉默少言,却能在
我不给出任何指导的情况下把班级事务管理的井井有条,很难想象她只是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她能感我所感,怒我所怒,在调皮学生惹我生气后,自己想办法教育他们的一顿。这个班长,我打心底里喜欢她,却没有机会带着她一直到小学毕业,虽然如此,我也时常会向她妈妈来了解她的近况。
有时候,有人会说“铁打的班主任,流水的学生”“你对他们再好,他们也不会感激你”
此类话不在少数,虽然可能是一些老师在愤怒之下说出来的,但是我不敢苟同。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老师对他们好不好,他们都很清楚。你爱他们,他们自然也会亲近你;你天天一幅冷面孔对着他们,师生的感情自然也会疏离。我记得很清楚,在离开上一间学校来到东莞后,原来班上的一位男同学在校级的书信征文中写到了我,他家长也把这封信微信拍照给我看,相隔一年多,孩子还能通过这种形式来怀念我,我内心受到了
触动。这个男生品学兼优,兴趣爱好广泛,惜才
的心理让我一直着重培养他,也让他顺利进入了校级广播站。来到东莞后,他爸爸有一次跟我聊天说到:“博谦在您走后,就退出了广
播室,因为之前您看重他,他因为不想让您伤心就留在了广播室,他其实不爱广
播,他一直没说,因为尊重敬爱您!”听了这番话,我的心颤了一下,原来不仅是老师在成全学生,学生也在用他的方式成全老师。这些看似年纪不大的孩子们,柔软的内心“执拗”地守护着他们的老师。
今年,我带的是一群三年级的小朋友,和那批四年级的学生相比,由于年龄小,他们很难感受到老师的辛劳,所以他们时常惹我生气,我也会劈头盖脸地批评他们,可能从我的潜意识里没有发自内心爱他们。在参加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时,看到了一个教学案例:一个新教师对一群三年级的孩子束手无策,为了阻止这些调皮的孩子相互说话,划分“楚河汉界”,为了管理课堂秩序,她不惜把这些孩子“拒之门外”。案例中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不见效,教师无助又无力。转念想想,自己似乎也正处于这个状态。每个班都会有调皮好动的孩子,但是深挖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作为老师,如果你一直带着有色眼镜看这些“问题”学生他们的任何行为都是
不可接受,甚至是错误的,老师就不会以心换心,共情思考。想想自己平时,对那些爱搞破坏的孩子留下刻板的印象,压制的方式试图矫正孩子的言行举止,不仅激发了孩子逆反的心理,还造成了情感疏离,情况只会愈演愈烈。
作为新手班主任,我清楚地认识到在处理突发事件和班级管理方面仍有不足,在以后的
工作中,我要在实践中总结,在失败中成长,争取有一天能成为心中有爱、脸上有笑、眼里有光的受学生喜欢的班主任老师。
(单位:虎门镇南栅小学)
《考试脑科学》读书分享
郑琳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直未读完的《考试脑科学》在这个元旦假终于读完了。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流之后,每个人都有两种思想。”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考试脑科学》这本书,我将和大家分享以下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记性不好的人就是笨吗?第二偏科居然是优点?
上学的时候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觉:一遍两遍等于没学,三遍四遍有点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答案就在《考试脑科学》中。《考试脑科学》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池谷裕二,在学完《考试脑科学》以后,我发现长久以来我都理解错了一句话,这句话就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让我们一直认为学习就应该是“勤与苦”的,再加上还有一句:“学习没有捷径”,更是让无数人踏上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痛苦征程。的确,学习没有捷径,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学习是有方法的,这个方法叫科学。而《考试脑科学》这本书——提倡不违背人性、顺应规律、利用本能来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我与大家分享一些书中有趣的点。第一部分想跟大家分享的观点是“记性不好的人就是笨吗?”,这个观点应该戳中了很多人内心的痛处。很多人上学的时候记完就忘,让人绝望。但是我们也发现自己在其他的事情上,又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举个例子,我高中有个同学,所有的文科都极好,上英语课看小说也不影响她考140分,可是把她所有的理科分数加起来可能也没有140分……
所以说小伙伴们,放宽心——我们谁都不笨。甚至我们谁的记性都没问题,我们之所以有些东西记得住,有些东西记不住,是因为大脑的本质就是“遗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得先从大脑的构造开始说起。长期记忆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好记性”,是过了很久还不忘记的记忆。而负责判断记忆“是作为长期保存还是短期的随时抛弃的负责人就是海马体”。而海马体判断记忆有用没用的标准,就一个——“是否攸关生死”。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碰了暖气片被烫伤了,她这辈子都忘不掉;就算成年了,看到暖气片,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也不敢碰。
脑结构说完了,咱们来了解一下“记得住和记不住的奥秘”。与“生死攸关”相比,英语单词?中国历史?鲁迅?三角函数?是不是完全入不了海马体的眼?可能大家又要说——“人这一生,攸关生死的时候能有几回啊!可是很多事情,我们不还是记住了吗?”对,尽管海马体对记忆的偏好是“生死攸关”但
是我们是可以通过对海马体进行欺骗,来获得长期记忆。
科学家在对大脑研究的时候发现,海马体只有出现LTP时(LTP:长时程增强效应),人类才会有记忆,如果剥夺了LTP,人类的记忆就会消失。也就是说,想记得牢,就必须使海马体产生LTP。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反复刺激海马体,可以产生LTP。
估计看到这里有人就会想:“这不就是重复吗?一遍不会,两遍再不会,四遍八遍甚至十遍二十遍肯定就会了”但是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岂不人人都成记忆专家了?人类的大脑还有个叫“超限效应”的状态,你会发现一个字你写六到八遍,就不认识了。这就是超限效应。所以简单的反复,并不能绝对增强记忆。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记不住的奥秘”,所以我们先从“什么样的情况会使记忆消失?”开始说。雷区一:压力会使LTP消失。比如创伤性失忆、考试时过于紧张导致大脑一片空白、孩子越吼越笨……原因:海马体惧怕压力。雷区二:过量新内容。比如你要做某件事的时候,被别人一打岔给忘了。原因:短期记忆区容量有限,新记忆会覆盖旧记忆。雷区三:单一无聊的刺激。比如死记硬背、重复抄写……原因:超限效应。这些雷区都是记不住的主要原因。所以,想要记得牢,就要避免记忆雷区。同时,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
记忆的方法,可以去再读读这本书。第二部分想跟大家分享的观点是“偏科居然是优点?”在我的求学生涯和教学生涯中,听到过无数次:“偏科,怎么办啊?”那哀怨的口气,让人感觉偏科简直就是人生悲剧,十恶不赦。连我自己,也被偏科问题困扰过。但是《考试脑科学》的作者告诉我们:“偏科不是缺点而是优点。”大家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了解过《考试脑科学》里的“好奇心”和“偏好效应”,也就是说,好奇心和偏好效应一下子将学习效率提高90%。这样高的学习效率怎么会是坏事呢?
偏科不是坏事,真正糟糕的是对不喜欢的科目持放弃的态度。一个学生,智力正常,课堂愿意听一点儿,作业也愿意写,考试的时候考个五六十分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有很多学生连十几二十分都考不到,这就是一种放弃态度。这是学习导向甚至三观出了问题。
正如一旦孩子发现自己怎么努力也无法考上理想的大学的时候,支柱就崩塌了。如果我们能够接纳孩子偏科,允许他有短板,就可以利用“偏好效应”去带动弱势学科的学习。因为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学习能力也是可以迁移的。比如我们会发现一个孩子喜欢恐龙,那么多的恐龙种类和名称他都能如数家珍,甚至记住复杂的名字怎么写,如果家长全力支持孩子的爱好,接下来孩子会了解恐龙生活的时代、恐龙的食性、那个时间
还有哪些动植物,进而去了解化石、古生物学……他会为了阅读去认字、会为了满足好奇心去查资料……所以孩子出现偏科的时候,对于他喜欢的科目,我们不用费心。作为教师的我们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心平气和的接纳孩子有弱项的事实,并且不要急于去补,除非孩子愿意。人们对于某一方面的偏好,才是出类拔萃的原因。
最后,我想说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认识大脑,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和教学。希望各位小伙伴在以后的阅读和教学中学无止境,保持热爱,继续探索。
(单位:虎门镇捷胜学校)
恭贺新禧•欢度虎年
欧爸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