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领导参阅2024年第2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4-03-02
381

领 导 参 阅

中共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党校 主办

内部刊物

2024年第2期
总第163期

目录

contents

  4
  6
  7
  9
11
12
14
16
 
18
20
21
23
 
24
26
    

高层声音
大兴“三种作风” 总书记对这件党内大事再部署
七部门发布计划联合培育高技能人才
国家发改委:切实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卡点问题
为煤矿生产戴好法治“安全帽”
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
热点关注
当人工智能模型又一次被高度关注
废旧物品如何更好回收利用
让勤俭节约精神见于行动
煤炭资讯
3月煤市将活络起来
2023年央企煤炭产量达11.3亿吨
今年煤炭怎么干?地方两会释放新信号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发展分析
产业研究
加快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锂电价格暴跌80%
    

目录

contents

我国工业气体仍高度依赖发达国家
观点集萃
“闲”置资产“忙”出圈
善于把正确意见提炼出来
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抓好关键,有“龙”则灵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具有发展潜力
管理纵横
华阳集团财务机器人上岗
引导身边人管身边事,行得通,管得住
    

27
28
30
32
34 
35
37
39
 
 
 
    

领导参阅 高层声音

大兴“三种作风” 总书记对这件党内大事再部署
       一、抓好调查研究 大兴务实之风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环节。       大兴务实之风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长久需求。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又要放眼长远,多献务实之策,多做利长远之事。       二、树立正确权力观 大兴清廉之风       “廉者,政之本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进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       三、力戒奢靡 大兴俭朴之风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一个执政党要长期执政、一个国家要长足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过苦日子”的作风,任何情况下都要增强“过紧日子”的自觉。生活是工作的基础,生活上做不到自觉自律,工作就难以做到清正廉明。养成俭朴之风,关键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日常生活严起,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高层声音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尚俭戒奢”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提出的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契机,时刻带头过紧日子,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才能永久以优良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摘自《共产党员 》2024-02-06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高层声音

七部门发布计划联合培育高技能人才
       为进一步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提升素质水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通知,从2024年到2026年联合组织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带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提出,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求,动员和依托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有关行业重点培育领军人才。       计划提出,针对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实际情况,建立领军人才培育信息库,制定地方性、行业性专项培养计划,依托校企联合培养、重点项目参与等方式,提高领军人才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其适应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       在人才评价、激励等方面,计划提出,支持企业健全“新八级工”技能岗位等级设置,畅通晋升成长通道;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同时,支持优秀领军人才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对优秀领军人才进行表彰,以多种方式稳才、留才,激励支持他们不断成长,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高技能人才整体发展。
——摘自《中国人才》2024年2月18日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高层声音

国家发改委:切实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卡点问题
       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一体推进强市场促公平、强服务增便利、强法治稳预期、强开放提质量、强改革抓创新等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司长孟玮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聚焦经营主体突出关切,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卡点问题,着力做到“五个更好”。       着力破除各类不合理限制,更好维护公平竞争。针对仍然存在的各类“旋转门”“玻璃门”,将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体系,推动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全覆盖,创新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破除地方保护和所有制歧视。       着力完善顶层设计,更好保护合法权益。针对法治化保障不够有力的短板弱项,将重点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出台政策性文件,促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同步发力,解决一批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着力促进跨境投资便利化,更好扩大制度型开放。针对外资企业关注的市场准入、产业合作等议题,将推动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国际产业投资合作,持续提升我国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       着力推动政务服务优化,更好推进利企便民。针对涉企审批等行政效能优化问题,将加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动行政审批及相关中介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投资项目数据共享和应用,进一步拓展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的深度和广度。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高层声音

       着力发挥先进示范作用,更好实现整体提升。针对区域间营商环境建设不均衡问题,将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形成一批营商环境改革范例。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全方位展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进展和成效,讲好中国营商环境故事。
——摘自《光明网》2024年2月5日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高层声音

为煤矿生产戴好法治“安全帽”
 相关部门解读《煤矿安全生产条例》
       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应急管理部、司法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有关负责人对近日公布的《煤矿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解读。       会上,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局长黄锦生介绍,《条例》是煤矿安全生产领域一部基础主干法规,全面总结了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经验,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安全生产工作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立法成果,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影响深远。       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用法规固化下来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煤矿作为传统高危行业,一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煤矿安全生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例如2020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体制进行了改革。为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予以细化落实,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在整合《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两部行政法规的基础上起草了《条例》。  当前,煤矿领域存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总结近年来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用法规固化下来,从完善体制机制的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黄锦生说,一是确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原则,二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三是严格政府部门监管责任。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高层声音

  黄锦生指出,《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全面规范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监管监察职责,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必须配备懂安全生产技术的矿长
  安全生产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据统计,90%以上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直接关系。当前,部分煤矿从业人员特别是安全生产的管理者技术水平不高,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最大短板,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我们在监管监察中发现,有不少煤矿办矿能力和水平不高。煤矿的‘五职’矿长不懂安全、不会技术,只知道出煤,有个别矿井甚至连一个‘明白人’都没有。”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周德昶说。  《条例》明确规定,煤矿企业必须为煤矿配备懂安全生产技术的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要求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续保持安全生产知识、管理能力和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科技保障能力,《条例》规定要求必须配备主要技术负责人,建立健全并落实企业技术管理体系,根据不同灾害类型,比如瓦斯类型、冲击地压类型、水害类型,配备相应组织机构和相应技术管理人员。  《条例》还鼓励支持煤矿安全生产先进技术推广和智能化开采,推动减人提效,降低矿工劳动强度,改善矿工作业环境,提高安全生产高效集约水平。
       《条例》在法规层面强化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条例》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分级分类监管原则明确每一个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主体,确保“矿矿有人管”。      
——摘自《中国经济网》2024年2月5日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高层声音

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职责、内容、主要形式、保障和监督等作出全面规范,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切实履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主体责任,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基本内容、党的历史结论、党的历史经验、伟大建党精神贯通起来,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做好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摘自《中国之声》2024年2月20日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热点关注

当人工智能模型又一次被高度关注
       近来,人工智能领域又迎来重磅产品。OpenAI公司最新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可根据文字生成逼真的AI视频,这些视频精度、仿真度极高,足以“以假乱真”,且兼具艺术性表达。因而,Sora模型的出现,再度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讨论。       在现有公开报道中,关注Sora的企业高管、科技学者不在少数,但地方主官谈论Sora,这样的场景并不多见。在龙年新春首个工作日,杭州市新春第一会——“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推进大会上,杭州地方主官两次提及Sora模型,一次谈的是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时抢抓人工智能机遇的战略意义,一次谈的是杭州要将人工智能时代的算力成本降到最低。       Sora是一款文生视频模型,在Sora模型横空出世后,许多讨论的视角落脚于视频相关的诸多行业。确实,Sora文生视频时长能达到60秒。60秒时长的视频,虽然短期内无法对影视工业等行业造成影响,但已经足以冲击短视频行业、游戏产业乃至新闻行业。人们已经在讨论文生视频模型不断迭代后,又将替代哪些需要人作为主力的传统岗位。数十年来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来不是单一化的,人工智能所能够影响的行业产业极其广泛,因而各行各业都必须保持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足够关注,才能抓住这一机遇运用于现实社会发展中。       正如OpenAI公司对Sora的定义中,并未将其作为单纯的文生视频模型,而是视作“世界模拟器”,以期在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上取得更大突破,这或将意味着Sora模型还能够不断“进化”去理解世界、理解事物因果关系,在未来将能够产生更长时长的视频,以及构建物理世界通用模拟器的能力。我们关注Sora也就不应局限于这一人工智能模型所生成的视频足够“好看”,而可以考虑这些“好看”的视频是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热点关注

否可以“拿来”用在合适的领域,提升生产效率,并进而思考人工智能如何融入当前的移动互联网社会、数字经济生活。地方主官关注并谈及Sora,与具体实际的地方经济工作结合,正是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       人工智能已然成为了发展经济的重要风口产业。或许在未来,人类社会的生活场景,将会像科幻电影中所展示的那样,充满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因为在过去几年,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模型的出现,已经带给人们大量的惊喜,并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当中,给人们提供便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这就需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人工智能实际上被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抓住风口、抓牢风口、乘势而上,让新质生产力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不断凸显。
——摘自《光明网》2024-02-21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热点关注

废旧物品如何更好回收利用
       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于提高家电家具以旧换新便利性,畅通更新消费循环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旧家具、旧家电、旧衣物等,让不少人有些犯难。       旧电器——建立环保的回收体系       目前,手机、电脑等回收已经形成了较为规模化的产业链,然而压价回收、旧机翻新、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也屡屡出现。有电器拆解厂工作人员说,废旧电器在拆解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会产生一部分危险废弃物,比如电视机里的荧光粉含汞、锥玻璃含铅,老旧电冰箱的氟利昂可能会泄漏等。处理这些废弃物必须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里危险废物转移处置的要求进行。       读者、网友呼吁,应建立专业、高效、环保的废弃电器回收体系。       同时,各地纷纷出台细则,进一步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为解决回收中出现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要求回收废旧手机、电脑等涉及个人隐私的电子产品时,回收经营者应当面清理用户个人信息,维护客户隐私权,且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客户相关信息。       旧家具——化“固废负担”为“减碳法宝”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每年都会因为搬迁、置换等淘汰大量废旧家具。这些家具中,只有一小部分被回收,比如金属家具、高档实木家具等,其余废旧家具则鲜有人问津。因找不到回收渠道,处理废旧家具的方式也“五花八门”:有的夜里将废旧家具偷偷扔在楼下,有的将废旧家具放在楼梯间,有的将废旧家具拆分后分批扔掉,还有的将废旧家具拉到野外丢弃。       对此,有专家表示,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废旧家具中包含多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热点关注

种材料,如木材、金属、纤维等。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绍晴说,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废旧家具回收涉及收集、拆解、加工等环节,叠加再利用再回收的资源配置,建立回收产业链将有助于绿色经济发展。       旧衣物——让回收市场规范发展       散布在社区的旧衣回收箱便利了居民,但也出现一些问题。近两年,随着旧衣物回收市场迅速发展,旧衣物的回收价格也出现下跌。       目前,很多小区的旧衣回收箱由城管部门委托第三方运营。2022年3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打通回收箱进社区、进机关、进商场、进校园的壁垒,提高回收箱体覆盖率,鼓励引导回收企业向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下沉布局”。业内人士认为,旧衣回收只要规范经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我国高度重视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规范回收处理站点;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集中规范的车辆、家电、手机、家具、服装等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和交易专区等。
——摘自《人民日报》2024-02-19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热点关注

让勤俭节约精神见于行动
——在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节约工作,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并以身作则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新风尚。在福建古田,同基层代表共进午餐,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到陕北梁家河,和乡亲们一起吃的是荞麦饸饹、油馍馍、麻汤饭……习近平总书记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在杜绝铺张浪费、抓好粮食节约上率先垂范。如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崇尚勤俭、不尚浮华的风尚广泛传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面对粮食和其他各类食物,我们不仅要食其滋味,更要念其根源、知其不易。生活越来越好,但节俭好习惯不能丢,低碳生活新风尚要弘扬。“舌尖上的节约”,尊重的是劳动果实,折射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彰显的是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和文明风尚。全社会要继续营造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每个人都应争当文明风尚的践行者、推动者,从“要我节约”变为“我要节约”,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人人崇清尚俭,节俭就会蔚然成风。这一过程,离不开方式创新、机制创新。不少地方和单位创新探索,在反浪费、重节约上有方法、有力度、有成效。比如,有单位推出手机提前预约订餐,食堂接到预约单按需准备,有效减少了餐饮浪费;有机构推出“光盘打卡”小程序,参与者就餐后上传空盘照片,就能获得积分、兑换商品。创新方式方法,提供有力抓手,有助于克服懈怠情绪,防止抓而不紧、抓而不实。       风尚的力量,靠行动显现,也靠时间累积。倡导粮食节约、遏制粮食浪费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我们心中要始终算清粮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热点关注

食安全的“大账”,用不弃微末的努力去守护。进一步加强粮食节约工作,弘扬节俭的社会风尚,既需要全面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压实管理责任;也需要重点关注外卖浪费、“吃播”浪费、主食浪费等新动向新表现,用全链条、全领域治理绷紧节粮护粮之弦;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让粮食行业的节粮减损更主动,让餐饮企业的餐品供给更合理,让餐桌“光盘行动”得到更广泛的响应和践行。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营造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对于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富足具有积极意义。对粮食安全,需要各方面都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倡导俭朴、力戒奢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让爱粮节粮意识融入血脉,让勤俭节约精神见于行动,每个人都可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
——摘自《人民日报》2024-02-23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煤炭资讯

3月煤市将活络起来
       一、工业用电需求逐步恢复,非电行业补库需求预期增加  3月份,随着元宵节后务工人员加速到岗,下游各行业开工率将逐步提升。2月20日人民银行公布2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以上LPR下调25个基点,此举将加快房地产市场复苏进程,此外,3月份召开的两会或将释放提振经济政策,有利于工业用电需求恢复。同时,进入“金三银四”,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补库需求也将增加。  二、民用电需求季节性转弱  进入3月份,供暖季接近尾声,用煤旺季将结束。另据国家气候中心预计,3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民用电需求预计转弱。  三、产地煤炭供应前低后高,但或难以恢复至春节前水平  元宵节后,产地民营煤矿将陆续复工复产,预计3月份,产地煤炭供应水平将稳步恢复。具体来看,3月上旬,“两会”召开,届时,国家及地方对于保安全、护稳定的要求会更高,产地煤矿环保、安监或将保持高压态势,煤炭供应将阶段性受限;3月中、下旬,两会结束后,产地煤炭供应水平将逐步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2月份,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山西省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煤矿“三超”和隐蔽工作面专项整治的通知》,据市场消息,山西部分集团煤矿已经开始下发相应减产要求,倘若减产措施落实到位,那么2024年山西地区市场煤供应将减少,3月份产地煤炭供应或难以恢复至春节前水平。  四、3月产地、港口市场走势展望
  产地方面来看,3月上旬,重要会议召开期间,产地煤炭供应或将阶段性收缩,煤价将有支撑;3月中、下旬,产地煤炭供应水平将逐步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煤炭资讯

恢复,但山西地区煤矿“三超”整治或将限制煤炭供应增量空间,内陆动力煤终端用户由于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其采购市场煤的积极性一般,产地煤价将稳中偏弱运行。       港口方面来看,3月份,随着产地煤炭供应水平逐步提升,发往港口的煤炭资源将增多,港口库存将得到补充,而下游电企将维持刚需采购,“金三银四”期间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补库需求预期增加,综合来看,3月份,港口市场供需均将增强,煤价或震荡运行,向上、向下的空间均不大。
——摘自《中国煤炭市场网》2024年2月23日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煤炭资讯

2023年央企煤炭产量达11.3亿吨
       2023年中央煤炭企业在安全合规前提下,加大煤炭开采力度,最大限度保障电煤供应,全年累计产煤11.3亿吨,日均产量308.3万吨,同比增长4.5%,再创历史新高。  2023年,中央企业主动作为,切实发挥能源电力保供主力军作用。  中央发电企业加强电煤库存管理,电煤库存始终处于高位水平,2023年累计发电5.35万亿千瓦时,以占全国52%的装机规模贡献了占全国63%的发电量。中央电网企业加大余缺互济力度,全年累计组织跨区跨省电力支援4761次。中央石油石化企业深挖潜力,全年累计销售天然气3543.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       据了解,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督促指导中央煤炭、发电、电网、石油石化天然气企业按照统一部署抓实、抓细、抓好各项能源电力保供工作,优先保障民生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过节。
——摘自《中国经济网》2024年2月14日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煤炭资讯

今年煤炭怎么干?地方两会释放新信号
       日前,各地两会陆续闭幕。随着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出炉,主要产煤省份的煤炭产业发展路径也清晰明了。       聚焦能源安全 夯实煤炭家底       2023年,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煤炭主产区交出硬核保供答卷。进入2024年,山西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合规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全力稳定煤炭产量;推动10座煤矿开工、8座煤矿进入联合试运转;新建智能化煤矿150座,力争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       内蒙古将积极发展铜、铁、煤等主要进口产品精深加工,支持阿拉善进口煤炭储配交易基地建设。       陕西将坚持稳煤、扩油、增气并举,夯实能源基本盘,煤炭、原油、天然气产量将分别达7.8亿吨、2470万吨、350亿立方米以上。       新疆提出,加快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进一步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加大准东、哈密、吐鲁番、准南等地煤炭勘探开发,着力打造 国家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和煤制油气战略基地。       宁夏将有效实施资源能源增产扩能计划,加快实施域内6个新矿开工、域外“疆煤进宁”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宁东大型煤炭集散中心,尽快实现全自治区煤炭总产能超过1.4亿吨的目标。       贵州将做强现代能源产业,建成投产35处煤矿,原煤产量达1.65亿吨以上。
       甘肃将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争取核准建设12处煤矿,新增煤炭产能3540万吨,抓好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聚焦转型升级 降碳减污扩绿       除了能源保供外,各主要产煤省份政府工作报告还聚焦传统能源提质升级,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煤炭资讯

       2024年,山西将继续加快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地热能、生物质能,力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7%。陕西将推动陕煤15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国能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两个千亿级项目开工。同时,以减排、减煤、减卡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调整,力争煤炭主产区铁路运输比例达到90%。       新疆将优化能耗“双控”管理,推动工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支持煤炭、油气、矿产等重点产业高端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山东将着力强化节能降碳,提速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河南将开展传统产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200个以上,基本完成水泥、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安徽将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减量替代,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50万千瓦以上。       河北将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风电光伏项目和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       辽宁提出,加快采煤沉陷区和抚顺西露天矿、阜新海州露天矿等矿坑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废弃矿山复绿行动。       四川提出,推进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和省级园区循环化低碳化改造试点示范,建设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
       云南将增煤电、扩光伏、优水电、配储能、强电网,力争供应电煤3500万吨以上,开工和投产新能源项目各1600万千瓦。推动“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全国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摘自《中国煤炭报》2024-02-26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煤炭资讯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发展分析
       本文以 38 家煤炭上市公司为对象,在引用行业价值乘数模型基础上得到预测的煤炭行业平均市净率PB,再与实际煤炭行业平均市净率进行比对,发现当前环境中一直上涨的煤炭行业其价值仍处于被低估状态,结合煤炭行业现阶段发展情况,认为煤炭行业在未来长期内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关于煤炭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评估方法普遍认可的主流方法为市净率。从供需关系角度上看,在煤炭的需求方面,一方面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迫使企业停工停产,工业用电需求量短时间内急剧下降,随后疫情得以控制,复工复产、经济逐渐复苏,导致之前积压的需求扩张;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发展、能源需求的扩张,中长期内均需要得到传统能源支持,因此煤炭需求在接下来时期都会比较旺盛。而从煤炭的供给上看:“双碳”背景下,工业与能源加大节能减排措施力度,加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均会牵制煤炭行业产能,使其不会大幅增长,而长期处于低水平甚至会有下降趋势。因此,综合来看,中长期内国内煤炭需求量将持续大幅超过产量,国内煤炭价格则将持续上升。       在“双碳”背景下,综合分析得出煤炭行业的供需关系于中长期内会持续维持“供不应求”的局面,而这种潜在持续的紧张局面将会使煤炭行业在中长期内继续处于景气周期;同时,短期内的供求缺口、政策方向以及其它不可抗力会让煤炭行业在市场中处于“敏感期”,导致其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增加了波动风险。因此,综合两个视角来看,均认为煤炭行业在中长期内具有潜在市场前景和投资价值,而从煤炭行业长久未来上考虑,则需积极推进煤炭行业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开采技术、探索清洁高效安全的发展路径,加快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之路。
                                                                            ——摘自【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07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产业研究

加快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当前,能源行业面临保障安全可靠供应、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必然选择。  构筑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培育新模式新业态,都需要更强的算力支撑。比如,随着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尖峰负荷特征日益凸显,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新的挑战。以电力算力深度融合为技术路径的智能电网,可以实现源网荷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一些地方建设“虚拟电厂”,将分布式电源、电力用户、储能、电动汽车等碎片化资源聚合,进行协调优化,既提高电网运行灵活性,也保障系统稳定性。在一些省份,这些碎片化资源可以在30秒内完成调度,响应能力基本接近实体电厂。在全球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加快建设能源算力应用中心,更好支撑能源智能生产调度体系,才能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
  能源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深挖数据资源“富矿”,可实现碳排放计量、绿电交易等多样化增值服务。在浙江,电网企业打造的“电能碳一张图”数字化应用,实现了从电厂到用户层层追踪碳排放,为电力降碳的测算分析、决策优化等提供支持。一些地方利用数字技术,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与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能楼宇等用能场景深度耦合,提升了服务的绿色低碳效益。合理配置优质算力资源,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能源行业全链条和各环节的应用,不仅能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还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字经济时代,能源和算力正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新态势。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算力产业将消耗更多能源。发展壮大算力产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产业研究

业,要与清洁能源协同布局。在新能源丰富的地方,部署相应的算力基础设施,既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也能推动算力产业绿色发展,进一步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持续优化算力资源布局,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就能做好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这篇大文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摘自《中国煤炭市场网》2024年2月4日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产业研究

锂电价格暴跌80%
       锂价2023年全年持续下行。截至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由前期近60万元/吨的历史高位跌至10万元/吨,跌价超80%。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正以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使锂电池价格不超过0.4元/Wh。此举或会导致2024年电动汽车大幅降价,冲击整个汽车市场。       从狂飙突进到平稳增长,锂电行业不再简单粗暴地比拼规模,逐步进入成本、资源、优质产能的综合实力PK阶段。历经2023年的大浪淘沙,企业分化已初露端倪。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原材料价格降幅巨大,短期大概率呈震荡走势,单纯靠向上游压低成本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降本需求,更多企业开始向制造端、技术端寻求降本空间。
——摘自《证劵日报》 2024年2月1日A003版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产业研究

我国工业气体仍高度依赖发达国家
       工业气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它是指在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气体,可以作为生产原料、燃料、保护气、输送气、驱动气、换热介质等。在高精尖领域中,氧气和氢气可作为火箭的燃料,氦气是医院核磁共振仪的超导体冷却剂,氖气是芯片光刻机光源的工作气体。工业气体的种类非常丰富,对工业制造有重要作用。工业气体渗透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工业气体究竟有多重要?以半导体行业为例,芯片的制造会用到光刻机,光刻是用特定波长的激光让光刻胶发生化学反应,通过曝光和显影将设计在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硅片上的过程。特定的波长是在常用的深紫外DUV光刻机中通过准分子激光器产生的,这种激光器内充填了97%的氖气。全球70%的氖气由乌克兰供应,但乌克兰危机导致氖气停产,供应短缺,价格暴涨。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气体主要依赖德国、美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以生产集成电路所需的特种气体为例,国产率只有20%。       面对我国工业血液的“贫血”问题,我们该如何走出困境?
       未来,我们工业气体要面向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找准“卡脖子”“掉链子”的薄弱环节,补短板、锻长板,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产业创新向原始创新和创新引领转变,在新征程中顺好工业这口“气”,进而扬眉吐气。
——摘自《学习时报》 2024年2月7日A3版 科技前沿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观点集萃

“闲”置资产“忙”出圈
       城市的“伤疤” 历史的痕迹       从地铁天拖站下车步行仅几分钟,便走到砖红色建筑风格的天拖创意生活园。其前身是天津拖拉机厂。伴随国有企业改革和新一轮产业升级,天津很多工业企业开始从中心城区向滨海新区转移,此后部分老厂区闲置起来。       此外近年来,因为资金链断裂或市场不景气等原因,烂尾楼又成为城市新“伤疤”。一些楼宇的空置率有所上升,带来“新闲置”。“近年来,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放缓,产出贡献下降,支撑作用减弱,面临产业空心化等突出问题,亟须在产业定位、功能承载、空间布局、政策引导等方面深入谋划、创新破局。”天津市相关部门一位负责人说。       为何闲置几十年?       记者走访十几处闲置资产发现,虽然闲置资产所处地段普遍不错,但命运千差万别。有的办公楼小院闲置两三年后迎来新生,但也有闲置了20余年仍无人理睬。为何闲置多年?       首先,房屋产权遗留问题盘根错节。拆迁投入太大,没人愿意接手”。       其次,土地性质影响运营成本。闲置厂房大多是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开发成本较工业用地高出近一倍。       此外,盘活的经济账不划算。以每平方米至少1000元的改造费用计算,改造一家中型老厂房动辄几千万元,而租赁厂房很难向银行贷款,巨额资金投入让投资企业有心无力。       “看得见的手”拉一把“看不见的手”       盘活如此复杂的资产并非易事。产权问题和土地性质是两块“硬骨头”。对此,天津市河东区委经过多轮商讨,以会议纪要形式允许企业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观点集萃

利用现有厂房进行改造,无需拆掉重建。       同时,天津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发文提出,以5年为过渡期,允许工业用地进行商业开发。       除了一系列政策突破,真金白银地投入也必不可少。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2023年公开数据显示,全市审定城市更新项目达到16个,总投资1473亿元。       “我们将以项目为抓手,做好商务楼宇、闲置老旧厂房、小洋楼等闲置低效资源利用类更新,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侯学钢说。
——摘自《经济参考报》2024年2月2日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观点集萃

善于把正确意见提炼出来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要善于正确集中,把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意见提炼出来,作出科学决策。这番谆谆教诲语重心长、意味深长,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善于把正确意见提炼出来,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工作必须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向前推进。问题从哪来?从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中来。对于反映上来或听取收集到的意见,一要善于分析和识别,二要善于提炼和归纳。       为什么提出并强调这个问题呢?因为现实中,面对各种意见,有两种态度值得注意。一种是不想、不愿和不敢听,有的人平时工作中就是不爱、不愿和不敢听意见,特别是听批评或反对意见,本能地有一种抵触情绪,自觉不自觉地把各种意见屏蔽掉;一种是不善听意见,习惯于选择性地听,特别是分不清意见的正确与否,对正确的意见不善提炼归纳,对“打捞”到的意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轻重缓急,抓不住重点和要害,结果正确的意见往往得不到及时地反映、重视和对待,有时正确的意见甚至被淹没掉、荒废掉。       正确的意见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基本遵循,它对于推动工作、对于个人进步都是极有好处的。毛泽东曾指出:“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这种对不同意见加以分析,就是要把正确的意见提炼出来,这些正确意见好比清醒剂,让你警醒,也好比导航仪,让你朝着正确的方向走。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意见呢?说到底就是那些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意见。凡是着眼于解决反复出现的问题,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观点集萃

具有规律性认识和普遍性意义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凡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立场上说话,为老百姓鼓与呼、呐与喊,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思想、看法和主张,都是正确的意见,都应该得到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吸纳。       正确意见是需要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去提炼的。怎么去提炼?就是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去虚求实。纷繁复杂的各种各样意见,总会有对错好坏之别,也有高低粗精之分,还有轻重缓急之界,这不但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和甄别,更需要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取和赢得;这不但是一种能力和方法,更是一种作风和品格。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提炼正确意见最为宝贵的优良品质。多到基层一线去,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听真话、看真相、求真知、取真经,才能为做到实事求是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为提炼正确意见打下扎实基础。       问题是意见的源头,意见是问题的反映。意见提炼的目的全在于解决问题。把正确意见提炼出来的目的,就是在奔着问题去,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上下功夫、见实效。唯有这样,提意见才有意义,把意见提炼出来才达到目的。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24年2月5日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观点集萃

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补齐转型发展短板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多元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改造棚户区近18亿平方米,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再到“十四五”以来新改扩建医疗机构床位2.3万张、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约200万亩,这些数据和成绩照见资源型地区近年来转型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也要看到,我国资源型地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可以说,各资源型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发展条件各异,决定了转型发展的路径不能千篇一律,更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久久为功推动资源型地区焕发新活力,在既有成绩和基础之上,需要继续在因地制宜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上下功夫,分类施策。做好“精准”文章,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蹚出新路子、实现华丽转身的必然要求。       比如,黑龙江大庆坚持“油头化尾”发展方向,打通石油精深加工产业链,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又如,山西吕梁近年来在做大做强做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推进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改变“一煤独大”的格局。再如,福建龙岩永定区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在煤矸石清运后的土地上因地制宜种树或修复成耕地,推动矿山复绿、点绿成金。实践证明,只有全面、充分考虑各资源型地区的发展水平、条件和要素禀赋,注重盘活、用好现有资源,放大优势、转化劣势,扬长避短、破立结合,转型发展才能少走弯路、减少阵痛、蹄疾步稳。       转型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针对部分资源型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服务缺失,需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观点集萃

服务配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水平和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资源保障有力、经济充满活力、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康幸福的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如此展望到2035年的发展图景。破解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要探索不止、步履不停,锚定目标、勇毅前行。
——摘自《人民网》2024年2月1日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观点集萃

抓好关键,有“龙”则灵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动物,常被赋予兴云布雨、纵横捭阖之伟力。古代文人借此抒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更点明事物的价值往往  不在于外,而在于其内蕴的精神品格。       时至今日,“有龙则灵”不仅是一种自我抒怀,也适用于一个行业、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龙,好比那些最重要的事情。“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意味着做事不必贪多求全,只要抓好关键。       抓住关键节点精准发力,便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满盘活”的效果。经济学中有一条帕累托法则,也称80/20法则,即在许多情境下,约有80%的效果都是由20%的原因产生的。从企业管理到社会治理,帕累托法则时刻发挥着作用,提醒我们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重点带动全局。       有人说,“有龙则灵”说来容易,但要找到“龙”殊为不易。的确,“潜龙在渊”,许多问题的关键节点、主要矛盾并不外显,它们常常隐匿于复杂表象之下,并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化。倘若刻舟求剑、鱼龙不分,就会白白贻误光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无法回头。       然而,关键问题、裉节问题看似“矫若游龙”、难觅其踪,实则就指向那些最基础、最本真的答案。比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发现潜在治疗靶点就是关键环节、攻坚重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就是关键小事、国之大者;在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时刻,改革开放就是关键一招、必由之路……
       过去,我们曾一次次找准创新发展关键所在,把一项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有信心,未来也一定能“有龙则灵”,让那些最重要的事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莽莽苍苍,任其遨游。
—— 摘自《解放日报》2024年2月14日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观点集萃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具有发展潜力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核心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养老保障。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消费者对养老保障问题的关注,多一份可靠的“养老钱”日渐成为共识。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其中提到,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养老保险市场潜在需求增加,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作为长期储蓄和养老保障的产品,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为稳步推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2023年10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促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相关业务要求,进一步扩大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机构范围。       《通知》对保险公司经营条件提出了较高要求,明确所有者权益不低于50亿元且不低于公司股本(实收资本)的75%,偿付能力充足率、责任准备金覆盖率等也应满足标准。此外,《通知》规定,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当定期确认相关指标是否符合规定,并相应进行业务调整。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资金长期锁定,专门用于个人养老保障的保险产品,具有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等特点,为人民群众长期积攒‘养老钱’提供了新的选择。经营这项业务的保险公司应当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能够较为长期稳健地开展养老资金和风险管理。”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业内普遍认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由试点转为常态化业务,将使更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观点集萃

多人身保险公司可以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有利于增加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产品供给,更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领取还可衔接养老、护理等服务,这将打通保险公司从为客户“赚取养老金”到“运用养老金”的长期财富管理规划。       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4%。       在徐昱琛看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国家层面开始高度重视银发经济的发展,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的问题,增进老年人的民生福祉。从个人角度来看,个人的储蓄或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属于第三支柱的养老金范畴。如今,国家层面正在引导个人提前进行储蓄或积累,以提高自身的退休待遇水平。预计在未来5到10年内,个人养老保险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产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这一背景下,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摘自《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2期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管理纵横

华阳集团财务机器人上岗
       使用财务机器人自动报销,是怎样的经历?在华阳集团财务共享中心,你可以亲身体验一下。       “执行初审、审批人员、组织机构、操作说明、审批结果……”华阳集团财务共享自助门户系统内,轻点任一报销申请,审批信息就会条分缕析地显示出来。       “15时07分资金提交,15时13分资金审核,15时40分报销到账……”在财务共享中心,笔者通过填写相关报销表格,体验到了数智财会带来的便利。       安全、高效、快捷的缘由,是华阳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运用智能采集、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推进财务自动化,推广使用OCR字符识别系统和RPA财务机器人系统。       华阳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成本业务室主任刘晓明介绍,字符识别系统通过电子设备检查纸张上的印刷体字符,财务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软件来解决财务管理问题。       拿最常见的差旅报销来说,当费用报销进入凭证报销阶段后,字符识别系统就像一双敏锐的“慧眼”,会对票据的真假进行自动识别,对二次报销、多头报销、不合格不规范的票据等自动报警。随后,财务机器人会自动执行审核差旅标准、挂账、支付等指令,确保即时到账,既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规避了财务风险,还能24小时无间歇工作,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样的标准化、程序化报销业务,人工操作需要5人至6人,一天的工作量非常大。使用字符识别系统和财务机器人之后,只要设定好处理程序,十几分钟就能操作完毕,还能达到100%的准确率。”刘晓明说,“现在财务机器人已经在对私报销挂账凭证、对私付款凭证、对公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管理纵横

报销挂账凭证3个业务场景中上线应用,每日可完成500单凭证处置。”       2023年以来,华阳集团财务系统持续推动会计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财务共享中心积极与基层对接,大力拓展系统集成,推动可视化综合查询、财务机器人、智能投递箱等系统的使用,全面推进数智赋能,努力形成“感知洞察、智能可控、协同共享、互联创新”的数据生态,更好地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摘自《中国煤炭报》2024-02-23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管理纵横

引导身边人管身边事,行得通,管得住!
       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重大隐患需要职工这个“身边人”主动关注。例如,2023年7月25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辽宁局根据群众举报查实了某煤矿7月11日白班某工作面超定员作业的重大事故隐患,并依法依规责令该矿停产整顿,对该矿和主要负责人予以罚款。该局工作人员表示,受各种因素影响,超定员作业等重大事故隐患隐蔽性极强,不易被发现,正需要靠群众积极举报。       《应急管理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举报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鼓励引导生产经营单位学习借鉴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经验,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内部隐患排查奖励制度,激励从业人员向生产经营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发现的隐患、提出整改隐患的合理化建议。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在职工中培养“安全吹哨人”。例如,山东舜晟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养了200多名能够挑起隐患排查的重担“第一响应人”,其他员工作为“安全吹哨人”,一旦发现隐患,随时向身边的“第一响应人”反映,形成了管理闭环。       对企业来说,在内部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处处都是安全岗”的浓厚氛围,能从根本上推动持续改善安全环境,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有效落实主体责任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笔者认为,无论是社会还是生产经营单位,都应采取措施增强个体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引导其树立“做自身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进而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局面。距离隐患最近的人查治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自然就会进一步压缩隐患的生存空间,从而让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安全。
——摘自《中国应急管理报》 2024-01-18

返回目录

领导参阅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编委主任:     
编委副主任:
主     编:              
责任编辑:     
编审人员:     
通讯员:       

陈文锋
周伟田    王志刚
樊学未
李月霞
王   军    付巧如  
张林峰    孙荣良    王志勇    申学武
韩梅竹    郝玲娣    朱莹莹    张   芳
宋   涛    范永杰    吴   刚    任   倩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