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10月刊

其他分类其他2021-11-04
434

主办:
承办:

成都市电子行业协会 成都市电子学会

成都恒道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研究院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CONTENTS

目录

IP应用

从建商业楼宇看高价值专利的培育

IP案例

典型案例丨平行无效宣告程序中权利要求修改的影响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知识产权持续发力

标准化

《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解读

要  闻

项目申报

4大类17个方向! 2021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启动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编委会

副主任:李燕平 周渝利

主   任:于    江

《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解读

 一、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
  GB/T 39668—2020《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
  二、标准制定背景
  截至2019年底,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基本实现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总数达5206家,有效推动创新和创业的有机结合,孵化器内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1.7万家,拥有有效知识产权56.3万件;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进一步发挥,在孵企业吸纳人员达294.9万人,吸纳应届毕业大学生26.5万人;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在孵企业总收入达8218.9亿元,R&D经费支出近704.9亿元。当前,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各地推动“双创”工作的基础设施。

  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显著增加的同时,仍存在偏重孵化载体规模,服务供给水平不高,高成长企业培育能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有效解决孵化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国家级孵化器朝着规范化、体系化、专业化方向迈进,亟需出台《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国家标准,从技术层面对孵化器组织机构、服务人员、场地及设施设备、制度建设、服务流程、服务内容、评价与改进等进行规范,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规范建设、运营,保障孵化的服务质量。
  三、标准主要内容
  《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标准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服务保障、通用服务流程、服务提供、评价与改进7个部分,适用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和服务,其它形式的创业孵化机构可参照使用。标准主要内容有:
  一是准确定义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的相关术语。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将“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服务”“在孵企业”“毕业企业”等日常通用的表达方式进行了准确释义和规范,确定了中英文的对照译法。
  二是规定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保障的相关内容。从运营基本条件的角度,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管理机构、服务人员、场地及设施设备,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性要求。如对运营管理机构要求必须具备专业服务队伍,设立承担创业辅导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投融资服务、推广与对接服务、商务服务等职能的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和孵化服务体系,并持续改进。又如对场地及设施设备,要求孵化器应有一定规模的自主支配孵化场地,并根据在孵企业需求提供专用场地、公共服务场地及设施设备。为特定产业技术领域的在孵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专业孵化器,应向在孵企业提供满足其研究开发、产品试制、检验检测、小试中试等需求的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 
    三是规定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的相关要求。根据孵化器的服务实际,给出了企业招募、申请受理、评估筛选、协议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标准化

签订、孵化策划、孵化实施、毕业或劝退、毕业跟踪全过程的通用要求,详述了创业辅导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投融资服务、推广与对接服务、商务服务、物业服务等具体服务的内容和服务流程。
  四是规定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进。此部分对科技部印发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简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有效补充,从投诉处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监督服务的质量。此外,附件中编制了标准化工作表格,推荐各科技企业孵化器参考使用。
四、标准实施意义
  《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依据《办法》基本要求制定,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方向,对规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行为,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身组织、人员与制度建设,提高孵化服务质量,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助力科技创新创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
  一是解决了科技企业孵化服务无标可依的现状。《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作为创业孵化行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将引导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规范孵化服务行为,提高孵化服务质量,做到“规范运营、全程服务、保障质量”;指导新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搭建基本服务构建和组织体系,快速建立标准化的科技创业孵化服务流程。
  二是提高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质量和孵化效率。以标准为抓手,规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行为;以标准为基准,促进孵化服务不断创新;以标准为手册,持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有效地支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逐步搭建“双创”服务的标准体系,为培育我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提供保障,为加强我国科技创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为打造“双创”升级版贡献科技的强大助力。
(来源:标准技术司)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效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顶层设计,部署推动一系列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建立健全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改革,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五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稳步提高,国内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十二五”末的6.3件增加到15.8件,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质量稳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持续提高,交易运营更加活跃,转移转化水平不断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超过11.6%,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39%。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保护能力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到80.05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的知识产权合作扎实推进,形成“四边联动、协调推进”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新局面。总的看,“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效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要  闻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当前,知识产权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开放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为: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不足,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不够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易发多发和侵权易、维权难的现象仍然存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有待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不够充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不足,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等。“十四五”时期,做好知识产权工作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优先。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

更好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坚持强化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工作,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保护能力,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坚持开放合作。推动知识产权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多边合作,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
坚持系统协同。树立系统观念,健全知识产权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社会共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手段,提高知识产权领域系统治理效能。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权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衔接机制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有效实施,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质量知识产权更多涌现,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更加健全,知识产权流转更加顺畅,知识产权转化效益显著提高,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和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知识产权保护实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有序发展,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取得新突
破。我国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知识产权国际协调更加有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实现新进展,海外知识产权获权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有力推进
高水平对外开放。

三、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四)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体系。
       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开展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研究。统筹推进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加强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领域立法,出台商业秘密保护规定。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推进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完善与国防建设相衔接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全面建立并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损害赔偿力度。研究建立健全符合知识产权审判规律的特别程序法律制度。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法及时推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立改废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注:①“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每万人口本国居民拥有的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2.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3.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4.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5.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
  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是指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
  ③④为2019年值。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完善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健全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建立跨部门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信息共享制度。制定传统文化、民间文艺、传统知识等领域保护办法。建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体育赛事节目、综艺节目、网络直播等领域著作权保护制度。完善红色经

典等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措施。完善服装设计等时尚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健全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完善中医药领域发明专利审查和保护机制。健全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评估制度。

推动建立跨行政区域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机制,充分发挥法院案件指定管辖机制作用,有效打破地方保护。
      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加强司法保护与行政确权、行政执法、调解、仲裁、公证存证等环节的信息沟通和共享,促进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统一,形成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强化民事司法保护,研究制定符合知识产权案件规律的诉讼规范。完善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准确适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移送刑事司法标准和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规范刑罚适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工作人员培养和
选拔,加强技术调查官队伍建设。
(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制。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政策。研究制定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依法管理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完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审查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反垄断、公平竞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规定域外适用。研究建立针对进口贸易的知识产权境内保护制度。完善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五)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
强知识产权司法资源配置,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建设。健全知识产权案件上诉机制,完善专门法院设置。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检察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与审判机制、检察机制相适应的案件管辖制度和协调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司法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开展适应知识产权审判特点的简易程序试点,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探索依当事人申请的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

加强中央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宏观管理、区域协调和涉外事宜统筹等方面事权。加强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建设。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区。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指导制度建设。建立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加强商贸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商品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国家规范,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建设,净化消费市场。

提高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更好发挥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开展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区域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假冒专利、商标侵权、侵犯著作权、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加强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有效遏制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群体侵权。完善专利、商标侵权判断标准。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加强特殊标志、官方标志、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行政裁决队伍人员配备和能力建设,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装备现代化、智能化水平,利用新技术手

段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升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的效率及精准度。依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不断完善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相关制度。
(七)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公证机构。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自律和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调解、仲裁、公证、社会监督等人才的选聘、培养、管理、激励制度。推动完善知识产权纠纷投诉受理处理、诉讼调解对接、调解仲裁对接、行政执法与调解仲裁对接等机制。探索维权援助社会共治模式,鼓励高校、社会组织等开展维权援助工作。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工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鉴定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建立知识产权鉴定技术标准。建立国防领域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处理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推进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模式,积极支持地方开展工作试点。制定覆盖专利、商标、版权等领域的信用信息基础目录。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承诺制建设。规范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标准和程序,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惩戒。推进知识产权信用修复制度建设。推动全国知识产权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八)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
       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健全高质量创造支持政策,加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探测等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在立项和组织实施各环节强化重点项目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布局和质量管理。优化专利资助奖励等激励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形成激励与监管相协调的管理机制。
      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完善适应创新发展需求的知识产权审查管理体系,优化专利、商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标审查协作机制。提升专利商标审查机构能力水平,强化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全流程审查质量管控,提升知识产权授权确权质量。提高专利、商标审查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审查资源配置,加强智能化技术运用,提升审查效能,缩短审查周期。完善专利、商标审查模式,加强审查与产业发展的政策协同和业务联动,满足产业绿色转型和新领域新业态创新发展等社会多样化需求。

强化知识产权申请注册质量监管。完善以质量和价值为导向的知识产权统计指标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质量统计监测和反馈机制。严格规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行为,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代理行为,以及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和代理行为,依法依规对相关行为进行处置。加强信用监管和行业自律,严厉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等违
法违规行为。
四、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支撑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九)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体制机制。
      推进国有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充分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处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置自主权,推动建立权利义务对等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有效落实国有企业知识产权转化奖励和报酬制度。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决策机制。
       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推动在重点产业领域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培育发展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促进知识产权转化。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建设,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能力。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和运行机制。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推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实施。指导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完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和转让许可备案管理制度,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和披露利用。加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状况统计调查。
       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质物处置机制,建设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支持银行创新内部考核管理模式,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用好单列信贷计划和优化不良率考核等监管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鼓励知识产权保险、信用担保等金融产品创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转化的作用。在自由贸易试

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鼓励开发智能化知识产权评估工具。
       促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深度合作,引导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专利布局和运用。引导建立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增强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力。推动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构筑产业专利池。促进技术、专利与标准协同发展,研究制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指南,引导创新主体将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技术标准。健全知识产权军民双向转化工作机制。
(十)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益。
      提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效能。推动创新主体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实施创新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推动中央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强企。深化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分级分类开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和建设工作。引导创新主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做好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建立健全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知识产权的声明制度和

监管机制。
      推动知识产权融入产业创新发展。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探索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工作,指导地方制定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目录,健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机制,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监测评价。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驰名商标保护,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实施版权创新发展工程,打造版权产业集群,强化版权发展技术支撑。推动地方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产值统计制度,健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绿色知识产权统计监测,推动绿色专利技术产业化,支撑产业绿色转型。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央地合作会商机制,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建设,面向省、市、县及园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探索支撑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强化区域间合作互助,促进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知识产权工作共同发展。鼓励地方探索构建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推动京津冀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强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高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立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支持香港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加强涉农知识产权运用,助力乡村振兴。

五、构建便民利民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十一)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加快知识产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推进地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专题数据库建设,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所在地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与行业、产业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可及性和普惠性。加强知识产权网络安全建设,健全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持续增强网络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健全公共服务支持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公共服务骨干节点分级分类建设,省级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地市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力争达到50%,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支持开展跨行政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合作。
       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布局,提升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社团、公共图书馆、科技情报机构、产业园区生产力促进机构等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能力。重点支持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有序发展。
      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强知识产权数据标准制定,提高数据质量,维护数据安全,完善知识产权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和服务规范。加强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加大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开放力度,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利用相关规范,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利用研究分析和发布。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数据标准制定,加强国际知识产权数据交换。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创新公共服务形式,丰富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明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和范围,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清单制度。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十二)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培育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引导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运营服务向专业化和高水平发展,拓展知识产权投融资、保险、资产评估等增值服务,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服务业基础标准、支撑标准、产品标准、质量标准。深入实施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审批告知承诺改革。引导国际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依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开展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全国执业专利代理师达到4万人。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制度。支持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组织开展公益代理和维权援助。(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需求,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引导知识产权服务链上下游优势互补、多业态协同发展。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对接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工作机制,重点提供专利导航等高端服务。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规范计划制定、名单抽取、结果公示、数据存档等各项抽查检查工作程序,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长效机制。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完善年度报告、经营异常名录、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开展信用评价并推广应用评价结果。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质量监测机制,利用新技术手段快速精准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线索,提升监管效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加大行业自律惩戒力度。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评价系统,及时公开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评价数据。

六、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
(十三)主动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
       积极参与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体系。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磋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积极参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播组织等方面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积极研究和参与数字领域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
      积极推进与经贸相关的多双边知识产权谈判。妥善应对国际知识产权争端,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知识产权合作磋商。在相关谈判中合理设置知识产权议题。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知识产权谈判。积极推进同其他国家和地区自贸协定知识产权议题谈判。研究推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地理标志协定谈判。
(十四)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巩固和完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合作,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平台,扩大合作项目规模和储备。深度参与金砖国家、中美欧日韩、中日韩、中国—东盟等小多边知识产权合作,加强与各方政策和业务规则交流,支持产业界积极参与相关合作机制。完善跨境司法协作安排,加强防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国际合作。

       优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环境。深化与国际和地区组织、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合作,完善合作布局。加强面向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培训,支持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加强药物及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等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贸易对象国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事务沟通协调机制。
(十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
      便利知识产权海外获权。强化知识产权审查业务合作,拓展“专利审查高速路”国际合作网络,重点推动相关国家共享专利、植物新品种等审查结果。引导创新主体合理利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服务体系等渠道,提高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效率。
       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建立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国际趋势跟踪研究基地,加强对商业秘密保护、互联网企业走出去等重点前沿问题的研究。提升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国外展会知识产权服务站工作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保险业务。积极发挥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作用,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海外服务保障工作。

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依程序设置知识产权一级学科点,支持有关单位依程序设置知识产权二级学科点,研究设置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推动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开发一批知识产权精品课程。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理工科高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和课程。设立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做好知识产权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工作,完善知识产权人才评价体系。
      提升知识产权人才能力水平。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分类培训体系,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完善知识产权研究管理机制,强化智库建设,鼓励地方开展政策研究。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行政裁决人员培养,分层次分区域持续开展轮训。加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建设理论与实务联训基地。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培训体系,提高服务业人才专业能力。大力培养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
      (十七)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构建知识产权大宣传格局。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用好融媒体,健全知识产权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健全政府活动宣传、媒体传播报道、学界文章影响、国际文化交流相互促进的知识产权传播大矩阵。持续做好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知识产权年会等品牌宣传活动。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展示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七、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和文化建设,夯实事业发展基础
(十六)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
设。
       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推进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支持学位

厚植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推动知识产权文化与法治文化、传统文化、创新文化、诚信文化深度融

合。大力宣传锐意创新和诚信经营的典型企业,引导企业自觉履行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责任。开展贴近时代、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知识产权文化惠民活动。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云博物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投入。开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理论和学术研究,以文化为媒,提升文化软实力。
八、实施保障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密切协调配合,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好本规划部署的各项任务措施。国家知识产权局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加强宣传解读,制定年度推进计划,确保规划有序推进。相关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参与规划实施,主动作为,发挥作用。
(十九)鼓励探索创新。
        各地要发扬基层首创精神,针对规划实施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主动作为、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积累务实管用、科学精准的具体举措,不断丰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要营造有利环境,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
(二十)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推进规划重大工程项目落地,促进规划有效实施。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和资源支持。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创新投入模式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十一)狠抓工作落实。
       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通过第三方评估等形式开展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发现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任务落实,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知识产权持续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正是这样的关键所在,需要从宏观和全局的高度加以理解。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大平衡的基本逻辑。知识产权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将专利、版权、品牌等对生产和消费的引领作用,传导到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2020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就超过11.6%,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39%。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对畅通国内国际循环至关重要。构建强大国内市场,需要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破除制约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激发出社会的创新热情,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从源头上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是吸引外商投资、加强技术人才交流、促

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据统计,2020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已经接近3200亿元,并呈现出出口进口同步增长的趋势。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对统筹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大国角力的重要筹码,知识产权领域安全在当前复杂环境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三分之一的篇章都是知识产权相关内容,美国《特别301报告》、欧盟《第三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情况报告》对我国知识产权状况的密切关注无处不在,我国已经成为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国和最大受害国,许多制造业企业因知识产权问题在国际市场上举步维艰。因此,无论是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保护、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还是反垄断、公平竞争,都要求有效防范和管控风险,这也是维护我国发展利益、增强发
展可持续性的紧迫需要。
      《规划》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领域顶层设计紧密衔接,部署了一系列重要目标和任务,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需要从大格局、全链条的角度加以把握。
       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完善现代产权制度,要协同推进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规划》明确的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提升司法保护能力、提高行政保护效能等任务,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水平,持续推动创新市场的规范透明,为创新型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还将对消费市场起到不断净化的作用,使消费者权益切实得到维护。《规划》提出以信用为基础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也有利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提升全社会信用水平。
       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着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在发展创新型经济、品牌经济、特色经济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持措施,提出要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这是我国产业发展路径的重要创新。《规划》强调促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通过引导建立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构筑产业专利池、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将有效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发展模式;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将有力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专门提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体现了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在商标品牌方面的战略部署,也有利于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实现品牌引领下的质量提升。
       为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基本确立。《规划》提出的京津冀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高地打造等任务,与中央对这些区域的功能定位完全贴合,充分体现了知识产权工作和区域发展需求的对接,是落实区域重大战略、打造创新增长极的有效抓手。《规划》强调地理标志保护,提出了地理标志兴农的具体路径,将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为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数字中国建设进行了全面谋划。《规划》着重把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提上日程,是富有前瞻性的部署。把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程作为专项任务予以部署,对于推动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合理流动、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知识产权如何在数据开发利用、数据产权交易、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作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十四五”期间在相关方面进行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为推进制度型开放提供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重中之重是稳步拓展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规划》就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如何强化推进国际合作、服务营商环境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有力度的开放举

措,是宣示中国持续深化开放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体系的内容中,强调在新领域新业态参与规则和标准制定,这有利于拓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渠道。《规划》还对“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海外维权等进行了系统部署,如引导跨境电商平台防范进出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等,都是符合新形势下开放需要的重要举措。
(来源:经济日报)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IP案例

从建商业楼宇看高价值专利的培育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更好的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首次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明确到2025年达到每万人拥有12件高价值专利的预期目标。
      何谓高价值专利呢?简单来讲就是能够为专利权人带来高额收益和竞争优势的专利。高价值专利与高质量专利有共同的评价指标,但也有所不同,首先我们应区别看待。
      高价值专利应该具有高技术含量、高文本质量、高经济属性和高发展前景。高价值专利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与众多因素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将高价值专利培育类比于建设商业楼宇,从商业楼宇的建设来简单的理解高价值专利该如何进行培育。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选址:商业楼宇选址应该尽量处在繁华或即将繁华地带
      明显的,繁华地带的商业楼宇能够更轻易的为所有人带来更高的收益。同样的,专利的技术方案在原始开发研究时,应该有充分的调研、检索分析,找准研发的起点、重点和方向,避免低水平研究和创新资源的浪费。开发研究的方案应该是热门的或国家重点支持的,或即将成为热门的或被重点支持的领域,以便后期专利的实施运用,促进专利价值的提升,这是培育高价值专利的源头。

原材料:商业楼宇的建设应该有扎实的原材料
      要有高强度的钢筋、高标号的水泥等,这样楼才更坚固。对于专利而言,其技术方案本身应该具有高技术含量,即技术方案具有高创新度和显著效果。只有技术方案具有高技术含量,才能为后续专利布局占领知识产权领地,以及构建稳定的专利保护权利提供保障。这是培育高价值专利的基础。
结构、面积 :商业楼宇应该具有稳固的结构和合适的面积
      只有10平米的地面面积,具有再

好的设计、再好的原材料、再好的施工人员也不能建出1万平米建筑面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应该根据现有条件,建成具有尽量宽的、合适建筑面积的、稳固结构的商业楼宇。对于专利而言,说明书应该有完整的技术方案、清楚的逻辑推理,详尽的实施方式、足够的实施例子等,以便充分的支持权利要求需要保护的内容。权利要求应该能够清楚表达所要保护的范围,这个范围应该是尽量宽的和合适的,应该是层层递进的,有充分依据的。说明书是地基的话,权利要求就是建筑面积。另外,具有高稳定性的专利除了高撰写质量外,还应该经过严格的实质审查,甚至无效、诉讼的考验,就像商业楼宇在建成后除经过鉴定外还需要经过风吹雨打,甚至地震检验一样。专利保护范围宽,价值相对更大;专利稳固,这种高价值才更高更长久。

附属建筑 :商业楼宇旁边是否还可以建副楼或裙楼
      一栋楼的作用可能有限,但是一群楼就可以形成商业圈,不仅可以占领更宽的领地,还可以构成更加稳固的商业系统。专利同理,单个的专利虽然也可以得到较宽的保护范围,但始终容易出现一些空隙让竞争对手打“擦边球”,这时专利布局就很重要了,布局专利集群一方面能够扩大保护范围,另一方面可以使核心保护范围密不透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专利技术,提升专利价值。另外,不断布局延续性专利、专利标准化等运作方式都可以最大幅度的提升专利价值。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宣传、运作 :商业楼宇该如何宣传和运作
      商业楼宇与其形成的商业圈要获得更高的价值回报,宣传和后期的运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寻求合作伙伴时,不同的合作伙伴可能会使这种楼产生的效益差别巨大。对于专利而言,也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一项具有高质量、高创新价值的专利而言,除了自己可以实施产生价值外,还应该做好宣传,让公众、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知晓自己具有稳定宽泛的、高质量、高价值的专利,大众的认可也是专利价值的体现。寻求好的合作伙伴,让专利充分的实施市场化,

也能够提升其价值,在专利运营中取得利益最大化。积极的打击侵犯专利权的行为,维护自身权益不仅能使专利更稳固,对价值提升作用巨大。

      综上所述 ,高价值专利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本文通过以商业楼宇建设为例浅析高价值专利的培育。总之,企业应通过长时间的、多维度的考虑提升专利价值。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盖组织公司的诉讼请求。
       盖组织公司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主张在涉及本专利的两个无效决定均未生效的情况下,本专利的另一无效决定并未导致本案被诉决定的审查基础发生变化,仍应对本案被诉决定作实质审理。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3日撤销一审判决和被诉决定,驳回盖组织公司的其他上诉请求。
【裁判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在涉及同一专利权的多个无效宣告请求审查程序中,专利权人在其中一个程序中对权利要求进行了修改,且该修改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应当视为专利权人对原权利要求的放弃。
       专利权人对其权利的处分,必然会对其他尚未完成的、涉及同一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审查行政程序及后续的行政诉讼程序产生实质性影响。
       在另案无效决定涉及的无效宣告请求程序中,盖组织公司作为专利权人修改了权利要求书且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接受,修改方式为删除权利要求1、4、9,将权利要求1、4、9合并为新的权利要求1,并相应修改其余权利要求的编号和引用关系。
       上述修改构成对其修改前的权利要求的放弃,必然会对同时正在进行中的无效宣告请求程序,即本案涉及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程序产生实质性影响。
       在此情况下,本案的无效请求审查程序不应再基于本专利授权公告时的权利要求书即修改前的权利要求继续审查并作出决定。
       另案无效决定于2016年10月18日作出,宣告本专利权全部无效,而国家知识产权局又基于授权公告时即修改前的权利要求于同月19日作出本案被诉决定宣告本专利全部无效。本案被诉决定作出时,其审查基础实质上已不复存在而无继续审查之必要,故应对已作出的被诉决定予以撤销,且国家知识产权局也无需重新作出决定。
       一审判决关于被诉决定的审理基础已经发生变化,针对被诉决定的审理已不具有实质意义的认定正确,但未对本案被诉决定作出处理,予以纠正。

典型案例丨平行无效宣告程序中权利要求修改的影响

【裁判要旨】
       同一专利权的多个无效宣告请求审查程序中,专利权人在其中一个程序中修改了权利要求且该修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接受的,以修改前的权利要求为审查基础的在后被诉决定引发的专利确权行政案件,因审查基础已不复存在而无继续审理之必要。
       此时,人民法院应当撤销有关在后被诉决定,但无需判令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作出决定。
【关键词】
       实用新型专利 无效宣告程序 修改权利要求 审查基础
【基本案情】
       上诉人盖组织管理及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盖组织公司)与被上诉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第三人深圳纳斯威电子有限公司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中,涉及申请号为201390000237.9、名称为“头发矫直刷”的实用新型专利(以下简称本专利)。
专利权人为盖组织公司。纳斯威公司请求宣告本专利无效。
       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第30338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宣告本专利无效。盖组织公司不服被诉决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撤销被诉决定并责令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作出决定。
       一审法院认为,被诉决定审理基础为本专利授权公告时的权利要求,而盖组织公司在针对本专利的另一无效程序中修改了前述权利要求且该修改后的权利要求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接受,因此被诉决定的审理已不具有实质意义,判决驳回

IP案例

4大类17个方向! 2021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启动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决定组织开展2021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推荐工作,并就有关事项发出通知。
申报方向
      围绕网络集成创新、平台集成创新、安全集成创新、园区集成创新4大类17个方向,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具体见《2021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
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主体包括工业企业、基础电信企业、信息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工业园区运营管理机构等。
申报主体应在川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技术研发和融合创新能力。其中,本试点示范所涉及的园区是指地理范围清晰、产业相对集中、地市及以上级别管理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
      (二)推荐工作应遵循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原则。优先支持符合以下一项或多项条件的工业互联网项目:一是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中的项目;二是完成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验收的项目;三是革命老区的项目;四是在绿色低碳、安全生产、国际合作、军民融合等方面有显著成效的项目;五是列入全省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库的项目。
      (三)已列入前期试点示范项目

且仍在示范期的项目(2年有效期)不可重复申报,未验收或验收未通过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不可申报,未建或在建项目不可申报。
      (四)每个申报主体只能申报一个项目,每个申报项目所涉及的试点示范方向不超过1个。申报主体须对单位资质、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且必须提供项目相关视频证明材料(5-10分钟),否则视为无效申报材料。
申报程序
      (一)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将推荐项目的申报书纸质版(一式六份)、附含有视频证明材料的光盘1张和推荐项目汇总表(见附件3)于2021年11月11日前报送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电子版统一发送至联系人电子邮箱。
      (二)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将对推荐项目进行遴选,发布省级试点示范项目,并择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申报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试点示范申报书及视频材料进行评审,遴选认定符合要求的项目开展试点示范,试点示范期为2年。
其他要求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安排,请相关市(州)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梳理本地2019、2020年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具体情况包括企业简介、项目情况、工作进展、推广成效等,于11月5日前报送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电子版统一发送至联系人电子邮箱。
联系方式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大数据与信息化处,魏鹏程
联系方式:028-86264036
电子邮箱:879603923@qq.com
     (来源:四川科技服务)

项目申报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10月刊

电子产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简报

成都恒道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研究院

支持单位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成都九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