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贵港记忆 遇见非遗

电子杂志文化2022-03-16
2976

       “贵港记忆 遇见非遗”大型直播公益行活动由贵港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广体旅局共同指导策划,由贵港日报社牵头组织报社新闻工作者和“贵港日报摄影俱乐部”“贵港日报文学爱好者俱乐部”“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团”深入采访全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体现贵港独特乡愁的景物。每期大型直播宣传形式以贵港日报“新华社现场云”直播为主,配合《贵港日报》、“贵港宣传”微信、“贵港日报”抖音和贵港新闻网专题报道。自2020年3月开展以来,至2021年12月,共开展了16期活动,“非遗”内容涉及传统戏剧、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方方面面,通过贵港日报全媒体矩阵报道传播,浏览量逾300万。

传统舞蹈:龙凤麒麟舞··············· P04 
民间音乐:贵港客家山歌············ P08 
传统技艺:平南竹木芒藤编织技艺······ P12 
传统技艺:东龙彩灯··················· P16 
传统技艺:罗秀米粉制作工艺··········· P20 
民间文学:壮族哭嫁歌················· P24 
传统技艺:平南三利小刀锻制工艺······ P28 
传统民俗:盘王节···················· P32 
传统戏剧:桂平仗头木偶戏··········· P36 
传统戏剧:贵港粤剧·················· P40 
传统戏剧:平南牛歌戏··············· P44 
传统技艺:社坡腐竹制作工艺······ P48 
传统技艺:肖记烧鸭制作工艺······· P52 
传统舞蹈:蝴蝶舞····················· P56 
传统舞蹈:春牛舞····················· P60 
传统技艺:白玉蔗种植技艺·········· P64 

       龙凤麒麟舞原称麒麟舞。据史料记载,清代咸丰年间,木格镇泉索村(今水泉村)的艺人梁栋才在单个麒麟瑞兽的基础上加入了龙和凤,便由此在当地发展成为龙、凤、麒麟三种瑞兽共舞的形式。其表演方式由过去单调、反复的串舞到独舞、二人舞、群舞交叉进行,音乐更加丰富,气氛也更为欢快热烈,并改称为“龙凤麒麟舞”。
        龙凤麒麟舞的以载歌载舞为表演方式。常出现在新春佳节、迎神赛会、新居落成、挂灯等喜庆场合,庆贺丰年,恭祝人们如意吉祥。其唱词内容可因不同场合而改变,多为即兴创作,遵循着民间文学的创作规律。龙凤麒麟舞流传在木格镇水泉村和平悦村一带。已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麒麟舞从明朝就流传到水泉村。根据当地传说,麒麟、龙、凤代表天降三大灵物,象征热闹喜庆,后增加龙、凤形成今天的龙凤麒麟舞。
       从2008年至今,在传承人梁仲斌的努力之下,龙凤麒麟舞得到传承和发展。除了在传统的结婚、祝寿喜庆活动中表演之外,还登上了地方文艺活动表演舞台。还增加了歌颂新时代,展现新面貌等内容,以更加喜庆,更加接地气、更贴近群众生活的艺术表演形式而深受群众喜爱。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客家山歌主要流传于我市客家人聚居的村屯及城镇。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贵港客家山歌最初为口传的形式,后又逐渐发展为客家山歌剧和客家表演唱等形式。客家山歌的演唱时间、场合不固定,想唱就唱,随时随地。然而,最盛行、最传统的演唱场所是在婚礼上和葬礼上,主人请歌手来家里唱歌,表示喜庆或悲伤。在民间传统节日中,客家歌手也唱歌比赛,以增添节日气氛。
       贵港的客家山歌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句比人状物,教育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正确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在继承古典诗歌“赋、比、兴”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关语”和“谐音”的独特表现形式,使诗歌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客家山歌能配以多种曲调,用多种乐器伴奏伴唱,已成为我国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贵港市的客家山歌《剪红带》《不贪不占得民心》等作品先后在全国和全区获奖。

        “鹧鸪啼,百花鲜,歌妹上山聊花园,莫嫌山高路又陡呀,山花好过御花园……”一板一眼皆是戏,很有趣味性和带动性。贵港客家山歌传承人徐金勇是港南区木格镇人,他多演唱七字句客家山歌,既有即兴发挥,又有歌本对照演唱,常常抒情和叙事于一体,唱起来感情浓烈,自然流畅。其中客家山歌歌本《港南梦醒》《飞天鸡遇铁嘴鹞》《妹仔上灯》《木瓜拜寿》《龙凤奇缘》等家喻户晓。  
       客家山歌剧《青青月中草》是广西第十届剧展贵港市选送节目之一,讲述的是一对回乡创业的恋人,在他们的爱情道路上和带领农户脱贫致富的奋斗过程中遭遇了一波三折。经过一番努力,最后他们在事业、爱情上获得双丰收的感人故事。  
        从小对客家山歌耳濡目染,徐金勇越来越喜欢山歌表演,他在务农时不忘挖掘采集民间山歌素材,编写了许多山歌剧本。2013年被港南区委宣传部评为2012年度港南区文化工作先进个人。多次参加贵港市举办的山歌对唱,并获胜出。曾参加贵港市举办的歌王大赛,在民间有“贵港歌王”之称。

       平南竹木芒藤编织工艺属于典型的手工技艺,其编织工艺历史可追溯到清代,分别以竹、木、藤、芒为主要原料编织物品的一种工艺。这种编织工艺主要分布在平南县的平山、寺面、六陈、思旺、思界等乡镇。  
       平南的竹木芒藤编织工艺用料讲究,编织技艺独特,在编织过程中融入了许多书法绘画等元素,独具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和反映,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编织日常生活所需品和农业劳作的工具。如箩筐、筛箕、火笼等日用品。工艺品深爱消费者青睐,远销国内外。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平南竹木芒藤编织技艺于2016年被列入第六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这项指尖上的“非遗”传承人潘振宾,目前供职于平南县平山镇百思特工艺品有限公司。
       从平南县文化馆提供的传承谱系来看,平南竹木芒藤编织技艺的传承经过了六代人。传统技艺的魅力在于,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创作,有形的编织品你可以带走,可制作的技艺却不能带走,需要有人传承。像潘振宾师傅这样,几十年的绝妙匠心,所做的编织品将自己的生活实践、情感、智慧和对创作的热情融入其中,这是机械生产流水线上永远无法企及的。一件件做工精美、造型别致的编织品,传递的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朴实无华的美,是连接现代、通往未来的光明大道。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彩灯,俗称花灯,属于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盛传于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一带。相传,清朝末年,潘氏家族出于生活所迫,从广东花县逃荒来到今覃塘区东龙镇北街。当时潘氏太公潘育龙,靠着有一手剪纸、雕刻、画花叶画等民间技艺,为别人扎花灯、刻木雕、画壁画等等来赚些小钱补贴家用。之后,扎花灯这一核心技艺就一直在潘氏家族中世代传承。到了潘铁明这辈已是第四代传人了。
        2005年2月,中国文联与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彩灯奖)评奖活动中,潘铁明的作品《七彩花灯》获得了银奖,潘庆权的作品《斗牛彩灯》获得优秀奖。这是广西在此次参展会上仅有的获奖作品。同年2月,潘铁明的作品《双飞彩马》获得“2005中国·沈阳(人民大会堂)国际新春灯会”彩灯单项奖。2006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潘铁明为高级民间工艺艺术师殊荣。

       2006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潘铁明为高级民间工艺艺术师。在东龙彩灯传承人潘铁明的家里,他向记者展示了一盏花灯的制作工艺。已是花甲之年的潘师傅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告诉记者,他是被父亲“逼”着学艺而后得到了真传,是第四代传承人,他的儿子潘闪权是第五代传承人。
       东龙彩灯制作过程包括晾干竹子、刨去粗皮、截取长度、扎架形状、粘糊彩灯、进行彩绘、书写文字、晾干彩灯,经过这几道工序,一盏漂亮的花灯就算完工了。
        晾干竹子。潘铁明告诉记者,晾干竹子。需要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晾干,不能在强光下暴晒,以免影响竹子的柔韧性。之后,刨去粗皮。即把竹子的外皮刨干净,避免毛刺扎手,便于捆扎。潘师傅将晾干的竹子熟练地刨去了外皮。瞧,刨过的竹子表皮多光滑。
        截取长度。潘铁明把竹子外皮刨干净后,视制作花灯的大小,直接把竹子裁剪合适的尺寸。竹子裁剪的长度不用尺子量,全凭工匠的眼力和经验。接下来,就是扎架形状和粘糊彩灯了。一般形状是对称的六边形,将竹子固定好,用绳子扎好,固定。
        上阵父子兵,赞!用于粘贴彩灯的彩纸需要剪出形状,对每一种图形,潘师傅都了然于心。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或布粘上去后,花灯就初具雏形了。为了让彩灯的色彩更丰富、更具有观赏价值,就要在糊好的彩灯上进行彩绘。因上灯是借“灯”庆祝“添丁”,所以文字多以祈福为主,寓意光明、希望、灯火燎原、生生不息。以上步骤全部完成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晾干彩灯。待墨水干后,一盏漂亮的花灯就做好了。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罗秀米粉以条细匀称,外观洁白、油亮,质地柔韧,耐煮,细腻,润滑,食之爽脆而闻名遐迩。罗秀米粉具有悠久的历史,清末民国初期就已成名。罗秀米粉手工制作工艺独特,以其山区特有的水质,配以当地所产的优质白米精制而成。
        罗秀米粉何以跻身“非遗”?在所有技艺里面,有一个关键的技术就是调配熟浆。熟浆的调配,不同季节,不同气温,分量不同,配熟浆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是罗秀米粉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韦瑞员长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秘不外传,只是口传心授,无定式无文字记载。记者不由感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承的不只是技术,更是老一辈传承人的精益求精的匠心。

       韦瑞员告诉记者,罗秀米粉是一种百搭食品,不管是有配料还是无配料,配牛腩、五花肉、瘦肉,配鸡肉汁,配鸡蛋,配青菜,都很入味,只要泡制方法得当,一样好吃,回味无穷。
       罗秀镇当地流行的说法是:一煮,二炒,三捞,四淥。煮则鲜,炒则香,干捞则爽,淥则原味。各种吃法,撩人味蕾。煮是最常用最方便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煮米粉,若配狗肉汁,或者鸡肉汁,其味更是妙不可言。炒,即是将米粉丝浸泡,炒时选两双较长的筷子,不停的挑起,散落,使米粉都能受热均匀,味入透心,其色其香最勾人食欲。干捞,就是将水烧滚,米粉下锅,六成左右熟,便以最快速度将米粉捞起,又以最快速度用风扇将米粉挑起吹涼,再将之前制好的黄瓜酸与米粉凉拌,开胃爽口,食量加倍。淥,就是打火锅时,将米粉放在火锅沸汤中至熟捞起入碗再加佐料。这也是很受欢迎的罗秀米粉吃法。罗秀米粉不管用何种烹饪方法,皆得美味,“中国一绝”名副其实。
        好吃!好玩!大家看到,直播现场的罗秀米粉秋千荡了起来,可见罗秀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出的五谷之首大米,传统的手工艺以一位经验丰富的铁匠,将罗秀米粉百炼成钢为绕指柔,经过反复多次锻打,获得良好的韧性与悍性。
       罗秀米粉不仅仅是好吃,还好玩,可以荡秋千,罗秀米粉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韦瑞员师傅说:有人做过试验,将晒好的一张粉皮摺成一卷,选有力气的壮汉用力向墙壁猛掷20次而不碎。用铡切好的粉丝150根(重约200克)挂在横木上,能将70公斤重的大小伙子吊起并在上面荡秋千。口说无凭,现在,就让我们来现场实践一下,罗秀米粉究竟能不能荡秋千!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哭嫁歌广泛流行于我市壮族聚居的大部分村屯,比较集中分布在港北区港城镇14个行政村和65个自然屯。
        壮族哭嫁歌起源于壮族,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一直以来没有手抄本文字记载,只是口头传唱,哭嫁歌是妇女出嫁的婚嫁文化产物。各家有女出嫁必唱哭嫁歌,哭嫁歌自出嫁前姑娘在闺房哭三日三夜并有姐妹陪伴,也有哭七日七夜。哭嫁歌普遍为三字头和四字头,比如:妈呀妈、爹呀爹、大哥爹、大嫂妈、叔公爹、叔婶妈、低年老弟、低年老妹等等,都是以称呼为首句,后三句为七字,每首四句,第二句与第四句押韵脚。第一晚哭唱《日出歌》《苦命歌》《恩怨歌》;第二晚哭唱《离别歌》《嘱咐歌》,第三晚哭唱《月落歌》出嫁時哭唱《出门歌》《拜祖歌》《骂媒歌》《骂郎歌》。歌词的整体寓义为对家庭亲人的依依不舍,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对婚姻不自由的痛苦诉说……反映了劳动妇女在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方面受到的歧视、虐待和压迫,也反映了在封建社会劳动妇女为争取自由而进行的斗争。如港北区港城街道龙井村传统的哭嫁歌《苦命歌》中的歌词:“寒冬腊月雪风起,咁好娇儿做奴婢,鲜花插在牛粪上,仔细想来样伤悲……”。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广大妇女有了婚姻自由权,《哭嫁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作为文化遗产,人们至今还被歌曲所蕴含的历史文化魅力所吸引。

     如何传承“非遗”?龙井村的陈咖琳和陈苡馨从小开始学习哭嫁歌,让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从小在她们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
     龙井村山歌队的肖礼平告诉记者,在日常生活中,山歌已然融入她们的生活,平时交流中也会用山歌表达情感。壮族哭嫁歌传承人梁丽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越来越多人来关注传统文化,传承非遗。”壮族哭嫁歌接班人陈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会继续努力,跟师父梁丽珍学习,把哭嫁歌发扬光大。”
     港北区港城街道办主任黄益秀说:“我们十分注重保护这一文化遗产,从2002年就安排了专项经费用于开展保护工作,派出专班人马负责到村屯搜集、整理和编辑哭嫁歌,并形成文字材料,拍摄有关视频,制成光碟以便于保存。2008年挖掘完成后,为了使此文化得到进一步保护,我们主动向上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用于开展保护工作。2018年,争取了上级资金200多万元对龙井村委及蓝衣壮民俗文化博物馆进行了升级改造。”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平南三利小刀是平南传统的手工艺制品,其生产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当时平南县上渡雅埠、六凤一带郑氏村民以生产小刀为生,开设了很多生产小刀的家庭作坊。
        二十世纪初,一个叫黄大泡的人从桂平马皮灌水村迁到平南谋生,投靠上渡雅埠打制小刀的亲戚,也以打制小刀为生。由于家境贫寒,他的大儿子黄三利(1906——1945年)自小便辍学在家帮忙。黄三利聪明伶俐,悟性甚高,他在原来的锻打小刀技术基础上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淬火技术。后来他雇请了3名工人在平南镇乌江村以“黄三利”为招牌开了间小作坊。三利小刀的制作要经过选料、剪料、锻打、淬火、精锉等三四十道工序,其独特的淬火技术,使三利小刀刚柔相济、刃口锋利、式样精巧,由于所打制出的小刀工艺精细,物美价廉,并在刀刃处镌刻有“三利”二字,“三利”小刀因而远近闻名。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为发展这一民族手工业,于1956年成立平南小刀厂,专门生产“三利”牌小刀,上世纪八十年代将平南小刀厂更名为平南民族刀具厂,平南三利小刀生产进入鼎盛时期。
       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等多方面原因,小刀的生产呈现下降趋势,平南民族刀具厂也名存实亡。原来在民族刀具厂掌握核心技术的师傅纷纷出来创建私营小刀生产企业,这些私营小刀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渡镇的雅埠、六凤等村。较具规模的企业主要有郑飞小刀厂、中燕刀具厂和吉利刀具厂等。小刀的日产量数十万把,从业人员5000多人,产品畅销国内外,年产值3000多万元。
       平南三利小刀锻制工艺于2008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了解,目前,平南县上渡街道有一定规模的主要有平南华锋刀具厂、郑飞小刀厂、中燕刀具厂、杏利刀具厂等,他们都注册有自己的商标。2009年获批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南三利小刀传承人、上渡街道华锋刀具制品厂厂长郑伟明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已经从事这个项目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从我的师傅手中经过提取到现在论打磨技术正好是二十年,这段时间我都召集农村那些留守的人过来学这些技术,都很有兴趣来传承,留住,是下一代的技艺发展。我经常用,我现在就积攒我下一代的传承计划,这样呢工艺就达到好多层了,差不多有二十几年。我这些刀的行业,这些产品,自产自卖。希望下一代继续发展。”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据说,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王的节日,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瑶族盘王节,也称“做盘王”“ 跳盘王”“祭盘王”“还盘王愿”等。节庆之日杀牛宰猪,隆重祭祀盘王,并抬盘王塑像出游,请道师做法事,同时开展演戏、挞鼓、唱山歌、抢花炮、舞龙舞狮等文体活动。

       今年盘王节的活动主题是“念党情 感党恩 体验瑶族情 相聚十八山”,为庆祝2020年脱贫攻坚全胜年取得圆满成功,庆祝祖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达瑶族人民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以及传承和发展瑶族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全市各族人民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和民族情感。
       云上紫荆,风光无限好。阳光明媚的木山村,瑶族人民盛装出席盘王节。
       高山流水迎客来,现场感受瑶族人民的热情~
现场除了精彩的表演外,还有木山特色风景展,展示的是十八山特色山水画,看这一幅幅的山水画,惟妙惟肖。
       喜迎八方来客,请饮一杯瑶家迎宾酒。
       现场热闹非凡,坐无虚席。首先请欣赏祭祀大典《盘王赐福》,向盘王始祖鞠躬祈祷,愿盘王始祖护佑瑶族儿女财阜年丰、神州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木山村是桂平市唯一瑶族群居行政村,是贵港市深度贫困村,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木山村2019年实现了脱贫摘帽,瑶族同胞生活越过越红火。
       盘王赐福,企盼来年丰收!
       瑶族人民性格开朗、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善于把生活和劳动的结合形成独特的舞蹈。请欣赏舞蹈《盘王舞》。
       盘王节前一天,瑶族同胞都会把珍藏的瑶族服饰拿出来晾晒,俗称“晒衣节”。盘王节当天,大家都会穿上瑶族盛装,欢庆瑶族最隆重的节日。
       晒就是六月六晒,农历六月六晒它没有虫子,基本个个都晒,家家户户每人都有的,都要晒,晒二十分钟这样子就收起来。
       晒衣节除了把衣服放在太阳下暴晒二十分钟之外,还有着向广大的游客展示民族服装特色的寓意。帽子、图案、串珠、银牌等等都是木山村瑶族服饰的代表性标志,并且全部都是由手工制作而成,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和经济价值。
       如今,盘王节已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一段戏,就是一个故事。贵港市桂平杖头木偶戏,是广西桂东南地区桂平市传播广泛的一种地方戏剧,集木偶技巧、戏剧形式和表演技艺于一体,充分显示了贵港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和贵港民间艺人的智慧才艺。2007年,桂平杖头木偶戏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名录。

        桂平杖头木偶戏“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它由民间木偶艺人即兴表演:没有现成的剧本,使用桂平土白话演唱,使用本地的木头制作木偶,穿戴的是桂平土布服饰,使用本地惯用的锣鼓,使用桂平原始打击乐。主要反映桂平一带各民族人民以劳动、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为内容的传统戏剧。木偶等道具都是自制的,由单人操作木偶并演唱,对故事进行即兴发挥表演,现已变成剧本化的表演,先打锣鼓后演唱、表演,无特定腔调,可自我发挥或创新,设木偶表演棚作表演戏台,用布幕作背景。
        目前,桂平杖头木偶戏主要传承人有韦芳、梁雁玲、李国权、陈皋荣等20多人,分别在城区、西山、南木、金田、罗播、油麻、木乐、麻垌、蒙圩等乡镇。 被誉为原生态的文化“活化石”、“活态草根”,2007年被自治区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粤剧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贵港粤剧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兴盛走向衰落,甚至日渐式微。但老一辈艺术家初心不改,通过组建民间曲艺社、收徒传艺等方式一直坚持粤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2020年,贵港粤剧被列入贵港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使得该传统艺术得到保护与发展,迎来新生。

       贵港粤剧发展延续数十年,剧团从发展壮大、到分流合并、撤销解散,几经沉浮。尽管今天贵港粤剧团已不复存在,但民间依然存在大批退休粤剧艺人和粤剧爱好者,通过组局排练演出、以老带新收徒学艺等方式让贵港粤剧得到传承发展。在黄新兰、梁桂燕等老师和广大粤剧爱好者的坚持努力之下,涌现了贵港春风曲艺社这样的民间艺术团体,除了不定期举办“戏剧进校园”的等活动,还相继创作了《郁江颂》、《大爱护江城》、《古郡春早》、《百年红船再启程》等一批粤曲作品,让贵港粤剧这颗“南国红豆”在浔郁大地上生生不息,延绵不绝,再展新枝!

贵港粤剧传承人

黄新兰

       平南牛歌戏言语通俗、形象生动、谐趣调皮,是广西东南部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戏剧,是平南人经过几个朝代演唱演绎而形成的牛歌曲调,深受人们的喜爱。

        平南牛歌戏,是广西东南部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 民间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牛歌 戏在发展过程中,精收其他地方戏种的表演和音乐元 素,经过不断地自我完善,形成了其独有的戏剧特征, 音律曲调、舞台形象、艺术风格及表演程式,传延至 今。牛歌戏已成长为在演出套路、康将英灵及表现形 式上独居一格的民间剧种,在我国的艺术大舞台上闪 耀着它独有的光辉。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平南县于2012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歌戏之乡。牛歌戏所在地平南县位于广西东南部,地貌中宁、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的地方,史上文教昌盛、人才辈出,平南牛歌戏就是在这个优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以生存流传。牛歌戏演出的剧目大多都是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平南牛歌戏传统剧目有《圣旨为媒》《明珠皇后》《出师表》等300多个。
       平南牛歌戏通过朴素纯粹的语言、显浅易懂的唱词、轻松活泼的曲调、生动多变的形象、幽默风趣的表演来进行演绎,非常适合当地人们的欣赏习惯,备受民众的热爱和推崇。其所表现的社会伦理、道德、礼仪等,反映出本地民众的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及文化观,体现了文化传统与民族习俗的和谐共融。在我国历史学,民族学及文化艺术上都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平南牛歌戏自发展到现在有过多次演变,也经历过几番辉煌,至今依然在民间有着广泛基础。

桂平社坡腐竹制作工艺

桂平社坡腐竹制作工艺源远流长。
其制作的工艺十分独到,工序粗中带细,
制作工艺较为繁杂。正所谓慢工磨细活,
看似不起眼的黄豆经过一系列的制作工艺流程后,
实现了华丽蜕变——腐竹。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桂平社坡腐竹制作工艺被列入贵港市级“非遗”。据桂平市文化馆的资料显示,社坡腐竹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可真正发展起来是在民国初年。民国初年(1913年左右),桂平中秀里一带发生牛、猪、鸡、鸭等动物瘟疫,猪肉、牛肉、鸡肉等人们都不敢吃,为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社坡镇不少村屯便陆续有小作坊开始用手工生产腐竹,腐竹加工的棚寮作坊随处可见。
       桂平社坡腐竹制作工艺属地地道道的地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有着明显的桂东南地域特点,其工艺十分独特,慢工活又含快节奏,步骤中耐浸、耐磨、耐蒸煮,制作流程较复杂。

桂平社坡腐竹制作工艺

       社坡腐竹在市场 上供不应求。多年来, 一直畅销国内各大市场 及出口美国、日本、东 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 尼西亚、泰国等国家和 台湾地区,目前已被评 为广西出口农产品示范 基地。

桂平非遗社坡腐竹

       大安烧鸭制作技艺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传承,是岭 南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色金黄、酸甜可口、 皮脆肉鲜,已成为大安镇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色香 味俱全的名菜。2020年,大安肖记烧鸭制作技艺被 列入第七批贵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大安镇人肖逸,作为大安烧鸭制 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自幼跟随 其父亲肖林学习肖记烧鸭的制作 技艺,经过学习,熟知整套操作 流程,他说会在前人的基础上优 化制作工艺、制作工具及蘸料, 使大安烧鸭的味道更具特色,并 把技艺传承给各乡镇慕名而来的 人员,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大安镇有着许多传统的老字号美食,大安肖记烧鸭便是其中之一。大安肖记烧鸭,是选用本地米糠养的土鸭,经过调料腌制,再用烤炉烤制,配以特制的蘸料食用的传统美食。
       大安烧鸭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清朝末,粤商将广东的烧鸭制作技艺带到大安。其中肖记烧鸭第一代传承人肖木荣虚心学习,熟练掌握了烧鸭制作技艺,并在广东烧鸭制作上加入了当地人更喜欢的食材,相关制作技艺也在不断地与当地民众口味磨合中得到了发展。

       桂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龙镇民俗 春牛舞,也叫舞春牛,是桂平市西区石 龙镇群乐村壮族民间的一种表演唱舞蹈, 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春牛舞主要流传在桂平石龙镇群乐村三江屯。春牛舞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当地村屯便盛行特色的壮族春牛舞。
       石龙壮族春牛舞第三代传承人黄桂森虽然已是八旬老人,但是精神面貌很好,身体硬朗,让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黄桂森生于1936年,是石龙壮族春牛舞第三代传承人之一。1954年10月—1958年2月他在广西军区服役。1958年退伍后,黄桂森参加桂平县石龙公社群乐大队、生产队的文艺队,经常组织队员排练表演春牛舞。多年来,他积极带领文艺队舞友用春牛舞参加每年的重大传统节庆活动表演,特别是在春节以及春耕时节的“三月三”,文艺队都会组织春牛舞表演。

聚焦桂平石龙蝴蝶舞

桂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龙镇民俗平安蝴蝶舞,也叫舞蝴蝶。
 是桂平市西区石龙镇安旺村流传下来庆丰收、
祝升平的一种富有壮族特色的模具舞蹈。
 平安蝴蝶舞,鼓以动之,锣以润之,花以引之,歌以悦之。
传承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平安蝴蝶舞

一/场/色/彩/斑/斓/的/乡/村/狂/欢 

       参与平安蝴蝶舞表演的所有演员都是当地村民,他们自编、自演,展现最原生态的风情面貌。雄蝶由一个人表演,雌蝶由另一个人表演,数名担着鲜花花篮的演员在两侧引着蝴蝶飞舞,锣鼓声声响起,两只蝴蝶也随之翩翩起舞。一名演员唱着歌谣,蝴蝶追逐着鲜花舞蹈。
        当地村民说,平安蝴蝶舞,寄以大家美好的愿望:平平安安、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生活富有、人人向善、民族融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青年男女皆有缘寻觅到意中人。
       逢年过节,或是谁家有喜事,当地都会表演蝴蝶舞,村民们每次都会围坐在一起,欣赏蝴蝶舞表演,拉拉家常,联络感情。

       梁鑫说:“平安蝴蝶舞起源于明朝的天启 年间,内容是取材于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的故 事。由祖先在300年之前带着组员一起创建的。 至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在我看来平安蝴蝶舞 有三个作用,第一是增进我们各个村之间的文 化的交流,以此来增进我们之间的友谊。第二 是能够为相邻村庄的青年男女提供一个择偶的 条件,通过搭建这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交流。 第三,平安蝴蝶舞寄托着我们美好的愿望,我 们希望能够夫妻和睦,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村民话传承

       港南区木格镇是贵港白玉蔗生产基地。根资料记载,清朝后期已有相当规模种植。目前,白玉蔗种植技艺已被贵港市政府列入第四批贵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木格白玉蔗属于顶级果蔗,糖分充足且容易被人体吸收,更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有着“补血果”的美称,特别适合秋冬季节食用。木格白玉蔗清甜爽口,入喉有淡淡的清香。

(点击或扫码观看更多内容)

       木格镇位于贵港市港南区西南部,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属于亚热带风气候区,年均气温21.5℃,建制于五代时期,素有“贵县四大名圩”和“桂东南商贸重镇”之称,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更是全国唯一的木格白玉蔗生产基地。
       种植白玉蔗农民采用的是传统而独特“扎束种植”方式,精耕细作,精心护理,一年只得一熟,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之精华尽凝结在九尺白玉蔗中。这种独特的种植方式有效避免了蔗身遭受阳光暴晒和雨水冲刷,减少了病虫危害,因而蔗皮显得特别白嫩、肉质特别鲜美脆甜。

木格白玉蔗种植技艺

果蔗珍品

清 / 脆 / 爽 / 口 / 清 / 甜 / 多 / 汁 

        木格白玉蔗外形美观,色泽诱人, 略略的金黄色,如白玉般清透润丽,故 得其美名“白玉蔗”。蔗身粗壮,节间 长,皮薄,腮白,肉脆嫩,纤维细而少, 清甜多汁,嚼之甜而清脆爽口,隐隐有 清香入喉,食后生津止渴、清心润肺, 清凉不上火,亦具解酒之功效,是果蔗 中稀见的珍品。

——以“贵港记忆 遇见非遗”大型直播公益行活动为例

□谢静翔 
(广西,《贵港日报》)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及生生不息的民族活力,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困境。文章以“贵港记忆 遇见非遗”大型直播公益行活动为例,通过探索形式多样的传播模式,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系列公益活动,有声有色地使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在传承中绽放出光彩和魅力。
     【关键词】融媒体;非遗;创新;公益行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保存和孕育了丰富多彩、历史积淀厚重而又光辉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它们是过往生活的凭证,有历史、地理、民俗、宗教、人文、社会、心理、经济、政治等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和价值,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融媒体背景下,如何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关注非遗,加入保护和爱护非遗的行列,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播,是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
        贵港日报社自2020年3月开始,精心组织、策划、开展“贵港记忆 遇见非遗”大型直播公益行活动,用融媒体的视角,对非遗传播的方式积极探索、大胆的创新实践,勇于打破以往单纯的图文传播模式,以政府合作、企业搭台、社会广泛参与、媒体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全面盘活非遗传播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贵港日报》全媒体矩阵非遗传播的各个平台流量叠加,浏览量逾250万,传播效果可圈可点。
         一、贵港非遗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贵港市是一个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郡新城,主要居住着壮、汉、瑶3个世居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共有3500多条,涉及10个类别。
        2008年以来,贵港市规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系统,截至2020年12月,全市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68项,其中,国家级1项,自治区21项,市级25项,县级2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4名,其中,自治区级16名,市级8名;建立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平台15个。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着改变,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大大压缩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使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困境。
       当前,大多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如不能及时把优秀传承人掌握的技术、技艺、技能或“绝活”用各种方式留存下来,后继乏人,甚至出现“人在艺在,艺随人走”的窘境,有可能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弥补的损失。近年来,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有关部门在各个媒体平台制作了许多非遗主题作品,但是由于作品时长过长,或者以传统纪录片的方式传播,人们受快节奏的阅读习惯影响,很少有人能够花几个小时去完整地观看完一部作品,而且传播渠道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使传播到达青年群体,导致优秀的非遗主题作品被人遗忘。
        二、贵港非遗传播的创新实践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简而言之,“融媒体”就是把可视化、平面、平台等多个媒体融合在一起,变单一媒体的竞争力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有着可视化、可量化、可优化等多功能进行整合和利用的平台,呈现的报道形态更多样化、更新鲜、更吸引受众【2】。
        贵港日报社开展“贵港记忆 遇见非遗”大型直播公益行活动后,从刚开始的创新实践和探索,到现在探索出了“四创新、四提升”的成熟运营模式。
      (一)创新“政府+”活动载体,提升非遗影响力
       在组织开展活动中,贵港日报社直播团队借助属地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进一步优化活动内容和借助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平山镇,作为非遗手工技艺代表之一的平南竹木芒藤编织就颇具代表性,竹木芒藤编织遍地开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个编织能手。在平山镇人民政府的推动下,平山镇现有编织企业50多家,其中14家达到一定规模,17家有自营出口权。摄制组在直播前,需要与各个拍摄对象进行沟通,这个前期的沟通工作得到了平山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一家编织工厂,记者顺利地拍摄了平南竹木芒藤纺织技艺传承人潘振宾现场展现精湛的技艺。通过当地政府的协调,记者还采访了平南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平南县平山镇党委书记、工艺大师等,请他们就非遗平南竹木芒藤编织技艺的传承谈做法、谈经验、谈传承价值。
        由此可见,通过“创新+”活动载体,以及融媒体方式的全方位、多角度传播,政府不仅应承担非遗“拯救”的工作,更应该成为整个非遗产业化的服务者,通过相关配套政策和“走出去+请进来”,优先吸引非遗产业化资源聚集。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对接市场,促进有市场竞争力的非遗项目产业化、品牌化。如此一来,才能让非遗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竞争力,从而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创新“企业+”内容管理,提升非遗企业美誉度
          非遗资源以动态的方式流传于世,被人们称为“活化石”【3】。其不仅仅具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还具备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具有不可复制性、唯一性、稀缺性,这些优势使非遗经济价值的挖掘潜力十分巨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并通过企业运作和包装,对非遗产业如文创衍生品生产链等的资金支持,打造非遗品牌IP,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贵港日报社在策划、开展非遗活动的同时,根植于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密切合作,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助力提升非遗企业美誉度。如在直播平南竹木芒藤编织技艺、平南三利小刀锻制工艺、桂平罗秀米粉手工技艺的过程中,活动同时设置有奖互动、观看直播评论、分时间段抽取幸运观众送小礼品等形式,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评论区网友讨论热烈,迅速在朋友圈扩散,圈粉无数。
        贵港日报社同时还运用新华社“现场云”直播平台、《贵港日报》抖音、快手号等平台,原汁原味地直播技艺展示的全过程。抖音抓细节,以细节打动人心,引起大家共鸣,直播中不断滚动发抖音,满满的干货,形成密集传播攻势,在线吸引大量用户关注,引起较大反响,进一步扩大了非遗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三)创新“社会+”宣传模式,提升非遗传播效果
       贵港日报社为提升非遗传播的效果,把非遗放在全社会的大环境下,策划推出能与群众产生共鸣的互动体验,使非遗不再是“单兵作战”“单打独斗”。
       据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贵港记忆 遇见非遗”大型直播公益行活动共开展10期,《贵港日报》直播团队足迹遍布贵港三区两县(市),摄制组与当地政府、企业密切合作,分别聚焦报道了贵港客家山歌、龙凤麒麟舞、平南竹木芒藤编织技艺、三利小刀锻制工艺、贵港师公戏、覃塘东龙彩灯、桂平罗秀米粉制作工艺和杖头木偶戏、壮族哭嫁歌等非遗项目。
        当非遗遇到了融媒体,传播便有了生命。活动中,记者考虑到龙凤麒麟舞和贵港客家山歌传承人都在港南区木格镇,便邀请村民们在港南区木格镇水泉村委大舞台表演技艺,然后以短视频、图文、直播的形式展开实时直播。直播前期利用抖音预热活动,活动中设计了主持人与传承人对话、观众观看的模式,让直播内容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在创新“社会+”宣传模式上,记者还把镜头对准港南区木格镇中心小学的非遗展示厅。贵港客家山歌传承人徐金勇以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为己任,从娃娃抓起,组建了木格镇客家山歌队,把山歌唱进社区、校园。直播使陈列馆的一件件非遗物件有了生命,让非遗技艺以接地气、贴近地方群众生活的艺术表演形式呈现出来,实现非遗“再生”。港南区木格镇木格小学被列入贵港客家山歌传承基地,为非遗传承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四)创新“媒体+”全效传播,提升非遗可持续发展后劲
        融媒体传播是一种全渠道、全覆盖、全过程、全时空的传效传播,贵港日报社运用“线上直播+线下活动”的形式,通过全平台立体宣传,加大了对民间音乐、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戏剧等非遗曝光力度,大量融媒体产品被网友转载转发,提升了非遗传播的效果。
        记者不仅聚焦非遗在政府、企业、社会等方面的角色作用,更把焦点对准非遗传承人,以专题片、纪录片、手绘等融媒体方式再现非遗。据不完全统计,贵港日报社10期非遗大型直播公益行活动共发布短视频100多条,通过“以数量换可见度”的方式,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关注。仅壮族哭嫁歌,通过抖音预热、直播、视频号、学习强国等的多平台推送,浏览量逾100万次。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记者还善于发挥网络、摄影大咖等的作用,通过开展“网眼看贵港”,组织网友、大伽、大V们走进非遗的乡镇,如到港南区木格镇,一睹龙凤麒麟舞的风采;到港北区港城街道,领略壮族哭嫁歌的魅力;到桂平市罗秀镇,观看能够荡秋千的米粉。现场探秘罗秀米粉传统手工技艺,挑战令人惊叹的米粉荡秋千,让不到现场的广大网友也能感受不一般舌尖上的非遗传承。
       三、结语
        融媒体视角下,媒体除了要勇于探索非遗传播的创新模式,还要配备一支专业的直播团队。《贵港日报》直播团队的采编人员不仅能采、能编、能拍、能出镜、会直播,这为非遗项目的持续执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非遗报道的呈现方式和手法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说教和报道。贵港日报社通过创新传播方式,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对非遗项目进行实地调查、梳理、分析和推动,开展系列线上线下公益活动,不仅给非遗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也使非遗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使贵港的非遗在日新月异的当下仍然焕发出时代的价值和光彩。

参考文献:
       【1】苑焕乔,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京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2】伍丹,融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播研究,[J].新媒体研究订阅,2019(21)
      【3】于海广,张伟.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J].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8
作者:谢静翔 贵港日报社融媒体技术部主任
责任编辑:黄佳君

策划:庞泽涛   徐 强     
记者:谢静翔     
拍摄:陆兴艺     
技术:韦广金     
编辑:郑瑞福 闭悦明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