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纪念专栏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
纪念专栏

北京大学日语系友会

编者按

自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中日两国政府签订恢复邦交的协议之后,中日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五十年来,北京大学日语专业的系友们,为中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倾心竭力,奉献出了各自的力量。在中日关系正常化五十周年到来之际,北大系友会为此举办《纪念专栏》,以展示日语系友们的回忆、纪念文章及诗词、书法。很多系友纷纷发来稿件,甚至不顾年迈和身患重病,令人十分感动。感谢广大系友们的一贯支持!为投稿系友们的精彩作品点赞!
在中日关系面临困难之际,北大系友会将一如既往,不忘两国复交时的初心,为改善中日关系,发挥民间的积极推动作用!

目录

1. 王家柏:东瀛杂忆十四首
2. 林江东:中日合奏汽车畅想曲
3. 汪金熙:在杭州亲历中日友好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编委会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东瀛杂忆十四首

七绝    中禅寺湖

湖作玉盘盛皓月,瀑流银缕溅繁星。
山中一夜无风雨,远客酣眠享静宁。

峡险流湍时笑闹,人船顺水两悠哉。
一篙在手千山退,夹岸迎头万树来。
极目云峰如剑竖,惊心雨幕自天开。
滩前意满迢遥去,何日重游坐钓台。

七律    保津川漂流记

七绝    下町夜游

幽深小巷夜朦胧,淳古下町灯火红。
辗转怀思人不寐,徜徉老店味无穷。

再访岚山春色,重温美梦华年。
且凭小道眺游船,烟柳樱花扑面。
此路至今熟稔,我心依旧安然。
堰川桥下水如天,群起沙鸥旋岸。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西江月    再访岚山

七绝    箱根温泉乡

冷雨无情花满地,温泉有意水湍溪。
竹墙斜影逍遥境,汤屋闲心濯汗泥。

七绝    富士山记游

眼见祥云浮绝顶,圣山宛在瞬时无。
悠游饱览雄奇景,最忆飞舟泛五湖。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七绝    东京天空树

巨塔庞然刺破天,
高楼一众仰山巅。
隔川望树惊奇景,
恍若轻飘已近仙。

七绝    湖中情 

皓羽双鹅深热恋,灵峰富士助翩跹。
不离形影真佳侣,何必天堂慕众仙。

七绝    初冬富士山

枫叶娇鲜雪未消,远观富士一山遥。
人喧水静逢冬日,此景天公擎笔描。

身轻喙曲冠灵动,滴酒无沾颊赤红。
羡煞相邻踪灭国,乐担使者渡瀛东。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七绝    朱鹮

十一

注:日本最后一只原产朱鹮死于2003年,至此朱鹮这种珍稀鸟类在该国灭绝。为促进两国友好,中国自1998年起数次作为国礼向日本赠送朱鹮。

七绝    客机掠过富士山顶(新韵) 

白头富士凌空立,展翅鲲鹏越顶行。
恭俯微身观火口,层云上面耸灵峰。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七律    江之岛电车道口

海阔天空丽日高,
佛园咫尺岛之郊。
寻踪远客留佳影,
踏浪青年逐涌潮。
道口经传名渐盛,
班车就此往频交。
轻言恳劝前来友,
首要安全切记牢。

十四

73级王家柏

十二

七绝    冰雪会津(新韵)

会津宝地享殊名,满目寒光碧玉冰。
雪掩戍楼增亮色,开门盼客把谁迎?

十三

七绝    题赠千鸟渊赏樱友人

心怡恰似湛蓝天,又遇樱开千鸟渊。
争睹云霞绯幻色,遮颜看景史无前。
    

注:疫情关系,千鸟渊赏樱者均佩戴口罩。

中日复交的五十年,是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不断发展的五十年。一九八一年,我从北大亚非研究所毕业,参与了中日间能源、汽车、信息等领域的经济技术交流工作。因篇幅有限,仅回顾一下八十年代中期参与的《中国汽车发展战略》中日合作研究。这项研究聚集了中日两国汽车、经济方面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共同为中国汽车工业腾飞,奏起了一支嘹亮的畅想曲。
一九八六年,我在国家经委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有幸参加了这项中日合作研究。这项软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是由日本国际能源论坛的议长向坂正男先生首先提出的。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合奏汽车畅想曲

——忆中日合作研究《中国汽车发展战略》

向坂先生曾任日本经济企划厅的综合计划局局长,为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编制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九八零年他从政府退休后担任日本能源政策论坛议长。一九八四年,他向谷牧副总理提出了中日合作研究《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的建议。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一九八六年初成立了中日合作研究的课题组。中国方面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发展中心、国家经委技术经济研究所、交通运输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日本方面有以向坂正男为首的日本能源论坛、丰田公司、日产公司的专家参加。
一九八六年二月,以何世耕为团长的课题组第一次访日,来到位于东京富国保险大楼的国际能源论坛。向坂先生站在门口热情地迎接我们。

他身穿笔挺的西服,头发斑白,一一和每个中方人员亲切握手,十分和蔼可亲。据介绍,他幼年时曾在中国东北生活过,对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欢迎宴会上,面对各种精美的菜品,他却说:“最怀念的美食是用豆面摊的煎饼。”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项研究从知己即调查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开始起步。课题组的中日两国成员一起调查了国内著名的几个汽车厂和相关材料厂。我们跨越大江南北,深入到工厂车间,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
一九八六年五月,我们陪同向坂正男一行参观了北京首钢这个北京最庞大的企业。在钢花飞溅的炼钢炉前,观看红彤彤的铁水冷却成型,又从钢锭轧制成为钢板,蔚为壮观。第一次参观大型钢铁厂,我感到十分震撼。

但行家却指出,那时中国钢铁工业与世界差距巨大,小轿车外壳所需薄钢板,尚生产不出来,只能依靠进口。我们还陪同向坂一行参观了位于北京胡同里的千斤顶厂。厂房破旧、狭小,生产效率低下,令我们深感中国当时汽车相关行业的落后。

1986年5月中日专家参观首钢。

1986年5月陪同向坂正男参观北京千斤顶工厂,与厂长交谈。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同年十一月,我们和向坂一行乘坐夜行列车向南方驶去,清晨到达了“十堰”车站。过去从不知“十堰”这个小城的名字,其实它就是“二汽”这个大名鼎鼎的汽车生产集团的所在地。我们参观了其总装厂和几个零部件厂。那时,“二汽”集团占地面积达近百平方公里,厂房林立,职工上万,但生产效率很低,年产量只有二万辆卡车。
通过调查,中方研究人员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经过了三十多年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在八十年代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企业规模虽然庞大,但包罗万象,从各种零部件生产到组装,都在一个企业进行,生产效率低下。一九八零年,中国汽车产量仅为二十二万辆,相当于丰田公司二条生产线的产量。而且生产的汽车大部分是卡车,小轿车所占比重很低,只有长春一汽生产三百辆“红旗牌”小轿车,上海汽车厂生产八千辆“上海牌”轿车。

那时中国汽车产量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后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进口汽车。当时在北京街头跑的汽车中竟有三分之二是进口车,六五期间竟然花了五十亿外汇大量进口汽车。因此,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
同时,课题组还对中国国民消费趋势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有关经济预测,估算了未来汽车需求量。同时,研究了经济发展与汽车普及的关系,它被称为“蓝色逻辑曲线”。即当人均GDP达到一千美元时,小轿车便开始进入国民家庭。此外,还研究了汽车工业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关系。汽车是高度综合性的精密机电产品,汽车工业又是一个高附加价值、高经济效益的产业,其发展可以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相关几十个行业的发展。所以,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把它作为支柱产业推动其发展。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为了借鉴、吸取国外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课题组研究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道路。日本汽车工业从二战的废墟中迅速崛起,五十年代中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一九六七年日本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汽车大国,一九七五年日本国内汽车市场进入成熟期,小轿车普及国民家庭。由于日本生产的小轿车耐用、便宜、省油、性价比高,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一九八零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一千一百万辆,出口汽车六百万辆,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为了学习日本的经验,一九八六年至八七年,课题组中方研究人员千里迢迢三次来到日本。一出机场,我们就看到东京街道上车水马龙,各色小轿车在高速公路或在大街小巷奔流不息。城市、农村都有地上或地下停车场,停满各种品牌的小轿车,日本俨然是一个汽车王国。

我们首先来到了位于丰田市的汽车组装厂参观。在明亮的厂房里,我们看到一条自动化的汽车组装线,搭载着小轿车的底盘,在有序地移动着。工人站在自己的工位上忙碌地进行着组装,零部件则由机器人自动送到工人身边。几分钟就有一台崭新的汽车下线,其生产效率之高、汽车质量之精,令我们惊叹万分。同时,丰田的“看板管理”和“精益管理”也引起我们的关注,日后成为中国企业学习的样板。
丰田社长丰田章一郎是日本汽车领域领军人物,他对中国的汽车市场十分有兴趣,特意抽出时间会见了我们调查组。课题组长何世耕向丰田社长赠送了一个唐三彩马,说:“祝愿丰田的事业和中日合作,像万马奔腾一般快速发展。”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我们还参观了日产公司追滨、村山等工厂的汽车生产线、研究所及风洞实验现场。日产公司的特点是注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研发经费占全年销售额的百分之四点三,被称为“技术的日产”。追滨工厂的汽车年产量达到四十八万辆,但是只有七十四名工人,焊接、喷漆等工序都是由机械手完成,生产效率之高,令人叹服。

中日双方多次在中国或日本会面,讨论各自研究的成果。经过两年的合作研究,一九八七年五月,课题组完成了“二零零零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

1986年7月课题组参观丰田公司后,中方组长何世耕向丰田章一男社长赠送礼品(唐三彩马)。

1986年7月课题组中方人员参观日产公司村山工厂后与工厂负责人合影。

其主要观点是:根据二零零零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的经济预测,提出:到二零零零年,小轿车将开始进入中国老百姓家庭,到二零一五年,轿车作为消费品将大量进入家庭。因此,中国要大力发展以小轿车为主的汽车工业,将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到二零零零年,汽车生产量将达到二百万辆左右,成为世界第六大汽车生产国;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到二零一五年将普及小轿车,中国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的第四个汽车生产中心。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一九八七年五月,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灯火辉煌的大厅里,中日双方的课题组长郑重地将研究报告提交给国家经委主任吕东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马洪主任。他们高度评价这次合作研究,说:“这是在软科学领域中日间的一次成功合作。”

没有料到,三个月后,向坂先生不幸患癌症住院了。何世耕所长和我在访日期间特意去医院看望他。他面色憔悴地躺在在病榻上,仍微笑着对我们说:“病愈后还想去北京,去天津吃煎饼。”非常遗憾的是,他生命最后阶段的心愿最终没能实现。与向坂先生几年相处,深感他学识渊博,既有高屋建瓴的战略高度,又有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精神。向坂先生把晚年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日友好事业,他把自己比作一片白云,来自天边,归于大地。 

1987年5月课题组正式向国家经委主任吕东提交中日合作研究报告。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很幸运,二十一世纪初我终于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圆梦之时。它从小到大,一路走来,充满艰辛和坎坷,充满拼搏与汗水,也充满旷世传奇。上海、北京、天津、广州、一汽、二汽纷纷与美国、德国、日本合作或合资,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汽车产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飞速发展。丰田、日产公司也在中国市场大展身手,合资或合作生产了其著名品牌的小轿车。
令人欣慰的是,二零零零年,中国汽车生产的总产量已达二百零六万辆,超过了我们当时预测的目标。更令人吃惊的是,二零零九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一千三百九十万辆,超过了日本和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位汽车生产大国。现今,小轿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中国汽车产量已超过二千万辆,汽车工业又向着节能的电动汽车、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方向发展,前景无可限量。

我从北大毕业后一直在杭州工作直至退休,主要从事外贸外事侨务工作。
周总理非常重视和关心中日关系。正常化之前,主要是民间交流,邀请来的日本客人从香港飞北京,有些客人再从北京来杭州,都住在面对西湖的杭州饭店。
正常化后,1978年秋,小平同志访日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此前,国务院李先念,余秋里,谷牧三位副总理签批了我国第一个补偿贸易项目。为此,浙江省派出第一个出访外国的代表团,一行十人在七八年金秋时节访日四十一天。我作为浙江省外贸局的代表,参加了该团,至今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作者:林江东

在杭州亲历中日友好

当时中日友好的气氛非常浓厚,到各地知事、市长都会见、宴请,披红戴花,敲锣打鼓,受到热烈欢迎。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回国时浙江省负责人也是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陈安羽同志在机场迎接,并带团长、副团长、秘书长和我去见在北京招待所下塌的浙江省委第一书记铁瑛同志。在这之前,浙江省的对外贸易是组织货源,由上海进出口贸易公司出口。从这次访日后,浙江省真正开始对外贸易,作为外国第一个是面向日本。开始主要是粮油食品,当时主要是水产品、鳗鱼苗、西湖莼菜、竹笋、速冻蔬菜等。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八十年代初,时任杭州市委第一书记写信给浙江省外贸局长,将我调至杭州市外办。为促进杭州和岐阜的友好往来我做了有益的工作。与歧阜市在经济、文化、体育、青少年交流等多个领域交流十分广泛密切。

我多次陪同杭州市委书记、市长访日,并成功在日本举办杭州市物产会及杭州市青少年杂技团的演出,引起轰动,留下佳话,并促成经济合作。比如杭州的中日友好饭店系我国第一家合资饭店,并翻译出版了《饭店管理手册》,为培养最早的涉外饭店人才起到了作用。杭州市代表团每次访问友好城市时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每天回到宾馆来访的客人不断,每天都忙到半夜以后。有一次在歧阜由于太累摔在浴缸上,开始不当回事,照样按照安排好的日程访问,后来痛得厉害,歧阜市役所一定要陪我去医院看,一检查是肋骨骨折,绑上绑带继续访问,直至回国,成了纪念。

我还参加了中日青年交流工作。我去北京把来杭州的日本青年接到杭州,气氛非常热烈。分别时很多日本青年热泪盈眶,围成一圈,把我抛向天空,再接住,留下了中日友好美好的记忆。

1985年, 我作为北京、重庆、杭州、福卅、大连、成都市市长代表团秘书长,出席了在广岛、长崎召开的世界和平市长会议。会后,在东京期间,驻日大使宋之光和二位参赞将林净因的后裔介绍给杭州市长和我。林净因系宋代人,1349年赴日,制作了豆沙馒头献给日本天皇。从此,近七百年来,其子孙将此技术和美味传承至今,成为日本和式点心的始祖。在奈良有林神社,足利义政书写的招牌“日本第一番本馒头所林氏盐濑”,至今悬挂在该公司的玄关。为了表彰林净因对中日友好和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经杭州市报浙江省批准,我代表杭州市对外友协与川岛英子签订协议,在杭州西湖边建碑。从此,川岛英子每年率团来杭州访问。在碑前,我们举行记念活动,与子孙一起促进中日友好,直至疫情前从未间断。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现川岛英子年近百岁,一直想着疫情后再访问杭州。为了表彰其对中日友好的贡献,杭州市长发给她表彰状,我也曾作为杭州市海外交流协会会长发给她感谢状。

2005年汪金熙作为杭州市海外交流协会会长给川岛英子女士颁发感谢状。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1988年,由杭州、福井两市市长做担保人,我作为杭州市政府公派的第一个出国留学生留学福井大学,并在福井市国际交流课进修。翌年,杭州市与福井市缔结为友好城市。留学回国后任杭州侨办副主任、主任。此期间为中日友好做了大量的工作。
退休前曾任过杭州市海外交流协会会长,直至第二届理事会换届,退休后仍然积极促进中日友好。川岛英子一行每年来杭州都是由我安排并主持纪念仪式等。
在杭州柳浪闻莺公园内,有一块“日中不再战纪念碑”,是在周总理亲自关心下建立起来的。我曾与日本代表团在碑前植樱花树,并常和日本友人、日资企业总经理等在碑前合影留念。

川岛英子会长,川岛一世社长,川岛一浩常务
祖孙三代在其公司最新的合照。
上方的书法是赵朴初为川岛英子会长亲笔题词。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专栏 

第五期

杭芝机电是东芝公司与浙江省杭州市的重点合作项目之一。我是可行性研究小组的成员,并陪杭州市市长,副市长访问过东芝。东芝是做照明起家的。杭州G20前夕,我与杭芝机电总经理一起开发西湖风景区用的LED,为西湖夜景和杭州G20增光添彩。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是搬不走的邻居。中日友好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祝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作者:汪金熙

2015年10月,汪金熙积极提议并推动杭州市举办中日友好座谈会,照片是会后中日与会人员在“日中不再战”碑前合影。

《中日邦交正常化纪念专栏》第五期
编委会
顾问:李孙华、张可喜
组长:林江东
副组长:张泉、王利
成员:姜占国、李凡荣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