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寓教于乐 教学相长_副本

其他分类其他2024-07-31
50

四分之一世纪的师友情谊

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2024年 夏 

纪念册

前     言

年轻的朋友们:
       1999年,20世纪的最后一年,那是一个难忘的年份。从那年秋天起,我在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以教授的身份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和你们认识并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梁彦民和张静是第一届学生。记得有一次我去陕西历史博物馆查资料,彦民给我帮忙,对他的同事介绍我:“这是我的老师”,随后又说了一句话:“我们是亦师亦友。”面露笑容,一副很得意的样子。我也很高兴,因为除了师生关系,我们还有了通常朋友之间最看重的相互平等、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给我们四分之一世纪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说不完的温馨和愉悦。即使我们之间生气、争执,那也是因为我们都将对方放在自己的心上。所以今天我要再一次称呼你们为朋友,当然是年轻的朋友。
       回想25年的往事,心潮澎湃。我从中年走到老年,你们也从青年逐渐走向壮年。过去的25年,是中国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我一生有所作为的阶段,更是你们青春靓丽的阶段。人生大致有3个左右的25年,第一个25年基本上是在学习中渡过的,第二个和第三个25年则学有所成、大显身手。你们中间的大部分同学,还在第二个阶段,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但也有人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甚至跨进退休的门槛。时间过得真快,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改变不了我们对友情深深的怀念。
       我们怀念过去,是因为我们有难忘的记忆。如果你们忘记了具体的时间,我现在可以准确地告诉你们,这25年来我一直在写日记,我要让那遥远的过去,令人感慨不已的往事,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也不会随着光阴的转换而模糊,时时重现在我们的眼前,发出振奋魂魄的力量。为此我们一起编写了这本纪念册。我在撰文时,不断地为我们之间纯真、坦诚、持久的情谊所感动。可以说这本纪念册就是我们四分之一世纪的师友感情的结晶。

       我们怀念过去,是因为我们有出彩的亮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我和你们一起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领域完成一项史无前例的举措:自北宋以来,也就是一千年来第一次对中国古代青铜器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以前的整理和研究,大致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作铭文青铜器的整理和研究,从吕大临的《考古图》到吴镇烽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均属此类,第二种是将精品荟萃,譬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中国青铜器全集》,第三种是对某一地区出土的或者某一单位收藏的青铜器作整理与研究,前者如《殷墟青铜器》,后者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青铜器卷》。这些书籍整理和研究了大量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是我们作进一步整理和研究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将无能为力。但是这些著作的研究对象都有局限性,而我们的贡献就是第一次突破了种种限制,把整理和研究的目光扩展到所有的青铜器。具体而言,我们对鼎、簋、鬲、簠、豆、敦、爵、觯、觚、觥、方彝、尊、卣、壶、盉、斝、罍、瓿、卮、盘、匜等21类青铜器作了整理和研究,同时对应国、曾国的青铜器作了国别整理和研究,对戴家湾、晋南地区的青铜器作了区系研究。诚然,资料的收集还不够多,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对象还没有超出青铜容器的范畴,表述也存在很多问题,讹误和错乱也不少,但无论如何我们毕竟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并且也将在中国青铜器研究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诚然要走出这一步,首先要了解当时中国学术界的意向。可以说1999年是整个计划开始酝酿的一年。这一年《考古》杂志第12期发表了我的论文《西周方座簋研究》,出人意外的是反响特别好。在一次学术会议上,陕西考古界的前辈学者尹盛平先生,还有张天恩博士、王占奎先生都当面表示赞赏,这让我很受感动。我也因此产生了进行青铜器分类别研究的想法。当第一届研究生彦民和张静进校后,在得知他们还没有想出论文题目时,我就建议张静整理青铜甗的资料。可以说一开始共同的教学和事业就把我们的师友情谊紧紧地环抱在一起了。
       从1999年第一届研究生梁彦民、张静进校,到2023年刘树满出站,有24年的时间我和你们在一起度过。我们的师友情谊在教学阶段得到充

分发展。
       一方面,你们收益良多,24年中形成35篇硕士论文,14篇博士论文(其中我指导的博士论文有8篇)和4篇博士后出站报告。总共有35位学生获得了硕士学位证书。获得博士学位证书者有15人:骆有仓(2007年)、梁彦民(2012年)、曹斌(2012年)、岳连建(2014年)、任雪莉(2014年)、王帅(2015年)、裴书研(2015年)、马军霞(2017年)、李树浪(2017年)、黄薇(2018年)、胡嘉麟(2018年)、张翀(2018年)、刘远晴(2020年)、谷朝旭(2021年)、齐耐心(2023年)。博士后出站者有4人:王志友(2014年)、卢昉(2022年)、孙晓鹏(2022年)、刘树满(2023年)。任雪莉则荣获2018年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这说明我们的教学颇有成效,也进一步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师友情谊。
       与一般的师生情谊不同,在你们任职工作后,我和你们的联系不但没有减少乃至中断,反而交流更加频繁,感情更加深厚。如前所言,我们的目标是整理和研究所有的中国古代青铜器,50多篇硕博士论文的完成,只是小试牛刀,完成初步的探索任务,要取得更大的进展,让中国学术界认可,就必须将论文正式出版。早在21世纪初年,我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通常出版学术著作需要花钱,一个办法是申请国家资助。我没有去申请国家项目,因为我明白作为青铜器的基础研究项目,即使申请,成功率也几乎为零,况且申报还要浪费很多时间。由于出版我和张仲立编写的《青铜器论文索引》,认识了线装书局的刘聪建编辑。得到他的帮助,我们没有花钱,2012年出版了张翀的《青铜豆的整理与研究》、张婷与刘斌的《青铜盘的整理与研究》、任雪莉的《宝鸡戴家湾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三卷书出版后,逐渐有了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和历史文化学院遂希望将这套书作为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提供出版经费,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这套书出版顺畅,到今年已出版24卷。作为主编,我可不是一般意义的主编,从标点符号、识字断句、篇章结构到思维观点,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不断地改,每部书稿都看了好几遍,有些地方还和你们讨论甚至发生争论。同时我也将我的学习心得写出19篇文章,作为代序放在19卷书里。我说

这话,不是要你们感谢我,恰恰相反,是我要感谢你们。因为是你们帮我完成了我的理想,否则我的理想只能是一种梦想。也正是因为编写这套书,我们的友情在继续。你们在继续你们的学习,我在继续指导你们。这套书还有6卷需要完成,看来我们之间的师生情谊还要继续下去。
       到了去年,我们的友情终于结出丰硕的成果,迎来了灿烂的阳光。2023年10月《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和研究》(19卷)荣获中国史学奖的最高奖项“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优秀学术成果就三等奖,我和王宏去北京领了奖。这是对我们二十多年的努力和奋斗的回报,也是对我们二十多年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水平的肯定。我们能取得这样的荣誉,是因为我们有坚固而持久的情谊,我们有坚固而持久的情谊,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宏伟目标。
       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很担忧,因为我们的底子并不厚实。包括我在内,我们的作者大部分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没有北大、清华那样的名校毕业生。就专业而言,其中只有6人是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本科毕业。就青铜器研究者需要具备的学术素养而言,我们自知差距很大。我们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这项史无前例的整理和研究工作繁重而且复杂,需要我们之间相互宽容和理解,甚至需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学校给与的经费资助,全部作为出版经费给了科学出版社,你们没有得到一分钱的稿费,我也没有得到一分钱的稿费。这可能为外人所不信,但这就是现实。在实力有限,缺乏经费的情况下,你们也没有一个人有意见,和我一起,辛辛苦苦奋斗了十几年。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很难受,也只能怪我无能,责任全在我身上。好在有我们之间的朋友般的信任和帮助,笔耕不辍,终于结成硕果。
       撰写这些硕博士论文和出版这套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你们来说,博士研究生的录取,副高和正高职称的晋升,有影响单位的入职,多少都与这套书有关。晋升正高职称者有8人,其中晋升教授者有3人:骆有仓(2012年)、卢昉(2020年)、曹斌(2023年),晋升研究员者有5人:岳连建(2006年)、梁彦民(2009年)、张小丽(2016年)、任雪莉(2019年)、胡嘉麟(2021年)。其中曹斌、胡嘉麟的博

士学位分别是在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取得的,还有张翀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曹斌入职中国人民大学,胡嘉麟入职上海博物馆,任雪莉入职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充分说明你们有坚实的学术功底和和影响力。看到这一切,我非常高兴,这昭示你们在不远的将来有跻身中国科学研究前沿的潜力。正如我在十几年前所写的《编写缘起》中所期望的“随着一本本书稿的出版,这一批年轻的作者也正在走向成熟,这或许是比书稿的出版更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我来说,收获同样丰硕。25年里,我发表了201篇学术论文,出版了6本学术论文集,大部分的文章与你们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有关。这应了那句时髦话:合作共赢。可以说我们的师友情谊实现了我们共同的梦想。
       人生就是做两件事,每个人都一样。一件是为了家庭,为父母、伴侣、孩子,这是亲情;一件是为工作,为事业,因此而有了很多朋友,这是友情。友情有时比亲情更宽阔、厚重。正是由于专业研究方向的高度一致,所以在毕业之后,不仅我和你们的交流没有中断,你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很频繁。当遇到每年至少两次的聚会时,我和你们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在我的后半生中,交流最多的就是你们,可以说你们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
       我一直以为自己长相不行,埋怨老天爷不公道,及至看完纪念册上的所有照片,感觉自己的容貌似乎还不是很差吧,要不怎么能与你们合影呢。或许也是老天爷对我的补偿,让我有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和你们在一起,沉浸在你们青春靓丽的氛围中。用青春靓丽这四个字来形容你们,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读着纪念册中的一段段文字,看着一张张照片,一股勃勃生气扑面而来,令人精神矍铄,好像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快乐不已。这或许就是编辑这本纪念册的意义吧。
      
                                                         甲辰年初伏后写于古城长安寓所
                                                                         时年七十有六

       对于考古和博物馆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出外实习考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记得我在上研究生阶段,条件比较好,每年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在北京学习。除了每周两次到李学勤老师家里去听课,李老师还要求我们经常去图书馆。到了北京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才知道中国古代书籍浩如烟海。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如此集中精力翻阅大量书籍,虽然不少金文和青铜器书籍也只能过过眼,但突然觉得眼界一下子开阔了,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在学习期间,我有幸陪李老师在西安参观考古工地和博物馆,李老师观察和研究文物的方法,也让我收益无穷。我的师弟赵瑞民博士也曾给我讲起他的体会。当年李老师在西北大学招了五位研究生,我和高大伦学习古文字,赵瑞民和黄怀信、刘昭瑞学习古文献。由于李老师工作很忙,所以古文献研究生的实习由戴南海老师负责。赵瑞民告诉我戴老师很负责任,曾带领他们参观了华北和东北的很多大图书馆。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到图书馆看线装书籍不容易,尤其是善本书。由于戴老师的努力,他们有幸看到了不少珍贵的善本书,高兴得不得了,收获太大了。我也听戴老师说过,为了能进入这些善本书库,他事先在西安买了一箱西红柿。开始大家很诧异戴老师的举动,没想到戴老师每到一地,就从箱中分出来一袋送人。因为当时东北三省西红柿很少,即使有价钱也贵。西红柿虽然不值多少钱,但对方出钱也不容易买到,而且分量这么重,千里迢迢送来,足见情谊之重,对方自然乐于接受,乐于效力了。我曾经写过《一位与众不同的教授》一文记述这位可敬可爱的戴老师。
       以上的实例很多,可惜很多没有留下记载。我从199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从2000年开始带研究生外出实习考察。由于我记有日记,因此十几次的考察情况多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如今我将记载公布出来,既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也是再学习和思考的方式。除了略有文字修改和增删,基本保持原貌。同时,岳连建、王帅、马军霞、王宏、阴玲玲、裴书研、刘树满、李树浪也写了回忆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介绍。

引     言

目录

02

专    业    考    察

VI brand design works display

01

专    业    考    查

VI brand design works display

03

学    术    考    察

VI brand design works display

05

学    生    记    忆

VI brand design works display

04

工    作    指    导

VI brand design works display

Graduation works

目录

CONTENTS

 >>>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栏目标题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引     言

       记得在一次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结束后,我无意中问起考古与博物馆专业学生:你们去过华山、翠华山吧。没有想到的是,竟有好几位同学没有去过,这让我惊讶,因为他们在西安呆了整整四年,而西安周边的交通又是那样的便利。
       少年时学《论语》,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孔子问大家的志向,子路的抱负是使人民勇敢,懂得礼仪,冉求的目标是让人民得饱暖,公西华则愿意做一个赞礼人,然而只有曾皙的理想得到老师的首肯,那就是礼乐治理下的景象:“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试想,在温馨的春天里,人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沐浴,在微风中起舞,一路唱着歌走回来,该是多么心旷神怡。当时心想:孔老夫子真会玩,可不是一个书呆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古人的理想,现在坐拥书城、环游全国都不是难事。对于考古和博物馆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出外实习考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既获取了知识,又锻炼了情操。记得我在上研究生阶段,条件比较好,每年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在北京学习。除了每周两次到李学勤老师家里去听课,李老师还要求我们经常去图书馆。到了北京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才知道中国古代书籍浩如烟海。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集中时间和精力翻阅大量书籍,虽然不少金文和青铜器书籍也只能过过眼,但突然觉得眼界一下子开阔了,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在学习期间,我有幸多次陪李老师在陕西参观考古工地和博物馆甚至古玩市场,老师观察和研究文物的方法,老师的一言一行让我受益终生。
       我的师弟赵瑞民博士也曾给我讲起他的体会。当年李老师在西北大学招了五位研究生,我和高大伦学习古文字,赵瑞民和黄怀信、刘昭瑞学习古文献。由于李老师工作很忙,所以古文献研究生的实习由戴南海老师负责。赵瑞民告诉我戴老师很负责任,曾带领他们参观了华北和东北的很多大图书馆。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到图书馆看线装书籍不容易,尤其是善本书。由于戴老师的努力,他们有幸看到了不少珍贵的善

本书,高兴得不得了,收获太大了。我也听戴老师说过,为了能进入这些善本书库,他事先在西安买了一箱西红柿。开始大家很诧异戴老师的举动,没想到戴老师每到一地,就从箱中分出来一袋送人。因为当时东北三省西红柿很少,即使有价钱也贵,而且分量这么重,千里迢迢送来,足见情谊之重,对方自然乐于接受,乐于效力了。我曾经写过《一位与众不同的教授》一文记述这位可敬可爱的戴老师。
       以上的实例很多,可惜很多没有留下记载。我从199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从2000年开始带研究生外出实习考察。由于我记有日记,因此十几次的考察情况多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如今我将记载公布出来,既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也是再学习和思考的方式。除了略有文字修改和增删,基本保持原貌。因为是日记,记述比较简单,但一定真实。同时,岳连建、王帅、马军霞、谷朝旭、王宏、胡嘉麟、阴玲玲、裴书研、刘树满、李树浪也写了回忆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介绍。
       那时我几乎每年带领学生到全国各地去考察。有些同学两次甚至三次跟我一块出去考察。考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对学生还是我来说都非常重要。第一次考察是在2000年的秋冬季节,地点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没有到外地去,原因是这一届的研究生有梁彦民。当时我想既然彦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能不能借此条件在馆里实习?这里有专门储藏青铜器的库房,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全国闻名。但是要进库房很难,馆长周天游教授曾笑着对我说:“我是馆长,我也不能进库房”。好在周馆长很大度,批准我们进库房,而且从10月16日到12月7日,让我们三人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几乎每一件青铜器都上了手,重要的青铜器反复观察。考虑到这次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记录下40件青铜容器的腹深、圈足径的数据和底部刻划的纹饰,后来又得到周亚先生的帮助,综合上海博物馆的相关资料,写成《商周青铜容器底部刻划初探》一文,发表在《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引起考古界的关注,去年出版的鸿篇巨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所藏的商周青铜器》一书还多处引用此文。我们这次在陕西博物院库房的考察时间之长是该馆历史上的第一次,恐怕也是唯一的一次。估计这样的学习考察在全国也很罕见。

       还有一次考察很重要,那是2012年,湖北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发掘不久。9月19日我带李树浪、欧阳怡婷、卢闻弦到达湖北随州,第二天考古领队黄凤春先生带我们先后参观叶家山曾国墓地、义地岗墓地、曾侯乙墓地、随州市博物馆及其库房。黄先生苦恼地对我说,他认为叶家山墓地主人即曾国国君是姬姓,但主张姬姓说的学者少,大部分学者反对姬姓说。我说我支持你,我已经写了文章,而且问了李学勤先生,先生一直主张曾国是姬姓。这次参观后,欧阳怡婷为写硕士论文又来到随州,呆了9天。2020年《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和研究·曾国青铜器卷》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们将考察和研究生论文写作结合起来的代表性实例。鉴于当时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发掘在全国学术界引起的轰动,我们的考察与研究又增添了异样的光彩。
       考察中除了学习,生活的花絮也照样令人感怀。还记得2002年9月,我和张小丽、张婷赴河南考察,到达洛阳的第二天,适逢小丽生日,我们三人进一家饭店吃面。虽然事先没有准备,面食也并不特别,但是望着夜色朦胧中的古城墙,仿佛到了飘渺神秘的远古时代,感到心情分外舒坦,这样别致的庆贺生日的情景,以后再也没有遇到过。2010年9月我和齐耐心、刘远晴、李云朋赴山东考察。22日上午十点半我们从济南出发,前往莒县,此日适逢中秋节。为了赶路,我们不得不提前到中午就开始品尝月饼。在莒县吃过晚饭后,我们在宾馆一边吃月饼,一边打扑克。窗外,古城夜色中月光如水,第一次在外地过中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学习考察,不仅仅是专业水平的提高,也是生活情趣的升华,有时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即功夫在身外,因为所谓学识是指学与识,学指学知识,识是识见,指对人与事的判断能力,即使才学兼备者,如果缺乏见识,也会误入歧途。在课堂上很难培养识见,考察中却容易收益,这就是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不同之处。

       梁彦民、张静系1999年入学的研究生,2002年毕业。这也是我作为教授所带的第一届研究生。当时我想既然彦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能不能借此条件在馆里实习?这里有专门储藏青铜器的库房,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全国闻名。但是要进库房很难,馆长周天游教授曾笑着对我说:“我是馆长,我也不能进库房”。好在周馆长很大度,几经联系,终于批准我们可以进青铜器库房,上手观察器物。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从10月9日到12月7日,基本上每周一次,共11次,我们三人断断续续看了快两个月。几乎每一件青铜器都上了手,重要的青铜器反复观察。考虑到这次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记录下40件青铜容器的腹深、圈足径的数据和底部刻划的纹饰,后来又得到周亚先生的帮助,综合上海博物馆的相关资料,写成《商周青铜容器底部刻划初探》一文,发表在

张懋镕2024.01.25记

陕西历史博物馆实践之行

《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引起考古界的关注,20年来一直被学术界所引用。我们这次在陕西博物院库房的考察时间之长可能是该馆历史上的第一次,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心情激动,难以平复。好在有日记见证,历历在目,往事并非如烟。

                            2000年10月9日        星期一        阴天
        从今天开始,我带专业研究生梁彦民、张静在省历史博物馆实习。9点35分进青铜器库。青铜器按类放置,虽不科学,打乱了出土青铜器的组合关系,但对于授课倒也有好处。我们一直看到11点40分,一排架上的器物也未看完,可见数量之多。

       今天主要看青铜簋。一件1974年扶风强家村出土的即簋(《中国文物精华大词典·青铜卷》0373)很有名,口沿两旁有兽首衔环耳,以前看图片,因为双耳紧贴着腹部,挡住了视线,看不清腹部是鼓起还是下垂,这次看实物,将双耳与腹部间隔开来,就很清楚,即簋不是垂腹而是鼓腹,所以它一定是西周中期的器物,不会晚到西周晚期。永寿好畤河村出土的仲枏父簋比较低矮(《精华》0376),有可

能进入西周晚期,原定西周中期,是否合适,需要考虑。1978年武功百里村出土的胡叔胡姬簋的腹部确有所下垂,定在晚期是合适的。(《精华》0406)今天看实物还发现这种簋的双耳很奇特,兽首上的角很长。这种刻意于兽首的做法,还见于芮叔口父簋、邢姜太宰已簋,在周厉王胡簋上达到峰值,年代都比较晚。有两件宝鸡桑园堡出土的西周早期乳钉纹簋(《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四,6-7),铜锈发蓝,可能是氧化钴所致。乳钉下的斜方格纹极细,很有地方的特点。1972年扶风刘家村丰姬墓出土的一件附耳簋很特别(《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三,43),短颈,腹部圆鼓,素面,很少见,与宝鸡茹家庄一号墓出土的儿簋风格相似(《宝鸡鱼国墓地》图版154),二者很可能有关系。有一件陕北清涧出土的直楞纹簋,高26.7厘米,不但个头高,圈足也很高,形制和纹饰都很特殊,虽然不很华丽,但独一无二,可以放到展厅去展出。

                              10月16日        星期一        小雨转阴天
       8点赶到省博,不巧,负责铜器库的贺达炘等人去四平送文物,我遂与保管部主任申秦燕联系,终于说通由姜涛替代开门,我们于9点25分进库。
       有几件方座簋不错。一件高达34厘米,器表布满花纹另两件高低一

       1959年蓝田寺坡村出土的两件弭叔鬲很特别,全器发蓝,上饰直楞纹。直楞纹出现在弭叔、晋侯等高级贵族的器物上,是否别有含义?
       从上次到本次看了很多铜器,无论簋、尊、卣,大部分外底有铸筋,有菱形,也有作网格形。有一件器底大,作大十字纹,把外底分成四份,每一份内再做细筋条,少见。一般来说,器底越大,铸筋越多。有些小型尊的外底小,便无铸筋。铸筋是我们识别真伪的主要手段之一。下次作全面统计,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10月24日        星期二        小雨
       9点到省博,10点半方进库。只有一个小时,主要看鼎。一件圆鼎,腹部突然斜折,甚为罕见。整器表面灰暗,这种器一般靠不住。再看外底,过三足有三条范线,但又有铸筋,呈网格状,不规则。这种铸筋似乎只在簋、尊等器的外底上有,不见于鼎上。此鼎是伪器。
    

样,是一同出土的,但形态有别,一件方座有缺口,一件无,一件底座下有环但失铃,一件无环,纹饰也不同。可能西周早期还没有严格成对的方座簋。丰姬墓出土的青铜器很特别,不仅附耳簋,还有尊也不同凡响。从这里可入手,研究不同族属的青铜器。

丰姬墓  虘簋    引自: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三)
文物出版社,1980年,56页。

       梁其鼎,1940年扶风任家村出土,看照片时给人印象不深,待看到实物,45厘米高,很显赫。看青铜器不能光看质地,还要看高度。如此大鼎,器主的身份一定高。分裆鼎有3件,高度差不多,20多厘米。鼎腹分为三等分,每一等分一个大首面,构图和花纹接近。看来,分裆鼎的构图和纹饰比较单纯,主要是兽面纹和斜方格乳钉纹两种。

                             11月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9点58分进库,11点半出库。
       今天主要看甗,方、圆都有,年代在商末到西周晚期,注意观察铸造痕迹:范线和浇注口。有的三足尖均有痕迹,一个为进口,两个为出口。还有箅的勾环处,在器壁一侧,有的内外留有疤痕,有的内壁有,外壁已经打磨得不清楚了。
       又看了几件簋,双耳内测均不封闭,露出泥芯,这是鉴别青铜簋真伪的办法之一。看到梁其簋,与上周看到的梁其鼎为同人之器,个头也不小,看来梁其此人非一般。
       不少方鼎外底的铸筋为X形,也有体型较大的簋的外底铸筋为X形,由此看来,大一点的平底器的铸筋多为X形。同一套器物的铸筋也有不同的,譬如梁其簋,一种是斜方格纹,一种是正方格纹。觯的外底极少有铸筋,应是面积小的缘故。

       有一件壶,颜色灰暗,形制像东周的壶,但颈部和肩部的纹饰是夔纹,腹部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即便纹饰还算精细,已与形制发生矛盾,是一件伪器。此壶的外底也有铸筋,可见铸筋也能仿造。

                             11月6日        星期一        阴
       下午两点40分进库,因库房负责人要开会,4点零五分出库。
       主要看鼎,从商周到两汉,看足尖的浇口,有两个浇口的。有的鼎底中央有长条形的冒口。有的鼎足(柱足)触地处有一小眼,很圆,不像冒口,可能是泥芯撑留下的痕迹。战国至秦汉的鼎足与器身是分铸的,范线打磨得干净,有的鼎底有一块圆形范。有一件鼎很大很重,从分范看,腹部用了六块范。我和彦民、张静讨论过,开始说可能是假的,不过纹饰、锈色都比较好,还是真器。
       又看了一部分商与西周的青铜爵。
                             11月9日        星期四        阴间小雨
       8点半到省博,9点46分进库,11点半出库。
       今天主要看酒器。最早一件为二里岗期的,杯体分为两段,横截面为椭圆形,三块范(过足包底)线十分清楚。其他爵打磨得比较干净,表面范线不显,但柱帽下的范线在隐蔽处,不打磨,所以清晰。大部分爵的年代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有些墓是西周早期的,当定所出爵也为西周早期,未必,有些要早到商末。

       觯有圆体、扁体两种。最早是商代晚期,最晚是西周中期丰姬墓的觯。底部均无铸筋,大约因为觯太小的原因。只有一件有铸筋,手掂着较重,可能因为重的原因才加铸筋。有两件觯是藏家捐献的,一件口很小,一件口大于腹径,再看外底,都是平底。彦民说有问题。再回头看其他觯,外底是凸起的,可能在古人这样作便于圈足浇注,且受力好。作伪的人不考虑或者想不到这些问题。这或许是区分真伪青铜觯的一个办法,当然还需要看更多的觯。

       而后看觚,绝大部分是商代晚期的。外壁上的范线往往不很清楚,但在器底上有。尽管圈足内壁打磨了,但在圈足与外底相连处还留有一点范线。觯与觚的铭文多在圈足内壁,以觚为多些。有一件觚的铭文是假的,字口无锈,字形也不对,且刀刻的痕迹还能看出。
       有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盘很大,再看外底,有网状铸筋,有意思的是圈足内测与外底相连处等距离有三个三角形铸筋,是因为基于盘大需要进一步加固。

                             11月13日        星期一        阴间多云
       下午两点45分进库,4点35分出库。
       今天主要看兵器和工具。工具中锛与斧很多。眼下往往锛、斧不分。锛为单面刃,斧为双面刃。一般来说锛的范线在一侧,斧的范线在正中。另外锛的刃面稍弯曲。兵器中戈的数量最多,剑也不少,钺较少。至于如何将钺与戚区分,目前还存在问题。

上图:丰姬墓作仲觯;  下图:丰姬墓带盖觯
引自: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三),文物出版社,1980年,54页。

                             11月16日        星期四        多云
       下午两点40分进库,4点半出库。今天主要看汉代的方壶、圆壶、鐎斗、灯台、豆、铺首、饰牌等。绝大部分壶的外底上无铸筋,但能看到范线。个别壶底中央有一短凸棱,是为冒口。有的壶外底有三个凸棱,那是加强筋。豆上看不到范线,但在双环耳内测有,所以要多注意耳内的状况。不少灯有铭文,有一件长杨宫灯,字口刀痕太明显,一种是后刻,一种可能是处理时未剔好,剔过了,字口中一点锈都没有,完全新的一样。
       还看了几件撤展的铜器。一件城固出土的商代早期的盘,很大,估计有铸筋,翻底一看果然有。一件瓿,也是城固出土的,纹饰很精致。范线不是从兽面正中的鼻梁上过,而是从两侧走向,即三等分处。

                             11月23日        星期四        多云
       今天主要是对青铜簋进行量度和称重。从9点40分到11点半,只测了十几件,速度较慢。没有卡尺,器壁的厚度无法测量。另外也注意到,比较大的青铜器,底面积也较大,一般有斜方格凸棱。

左图:盘(城169);  右图:瓿(1990YMAT:1)
引自:城洋青铜器,科学出版社,2006年,图版291、38。

                             11月30日        星期四        多云
       今天继续称量,只计算圈足的直径和腹部的深度,所以速度快,测了几十件。(包括一件觯,还有卣)注意到圈足径在15厘米以内的小型青铜簋没有斜方格凸棱。
       今天9点55分进库,11点半出库。中间彦民被叫出去,告诉我们不能再这样参观库房了。最后说好,再有一次就结束。
                               12月7日         星期四         晴间多云
       下午两点50分进库。先量宝鸡竹园沟4号墓出土的季作盘(M:7),有四个小三角形加强筋,有网状方格阳线纹,圈足内径20厘米。

2024年元月25日

       后记:当时的实习考察活动都是在青铜器库房进行的,那里是不能拍照的,所以我记得好像没有相关的照片。当时在博物馆门口是否拍过,我也记不清了,请彦民和张静帮助找一找。

       今天主要看铜镜。一件明代的福寿双全镜,有仙鹤等图案,直径47.9厘米,极少见。库存不见战国镜,以两汉及唐镜为多。汉镜以规矩镜、四乳镜为多,唐镜以海兽葡萄镜、绶带鸟纹镜为佳。海兽葡萄镜有圆镜也有方镜,中间的纽如同一只蛙,四周有绿锈,犹如池塘春色中的景象。也看了一些仿品,个头一般比较大,十分沉重,大概作器者希望依此卖个好价。这些铜镜既无红斑绿锈,也无光泽,内容有人物画像镜、多宝镜等,与真镜不同。

海兽葡萄镜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16卷
文物出版社,1998年,140页。

                               9月15日       星期日       阴转多云
      上午11点零6分从西安火车站出发,晚上6点40分到达郑州火车站。车站外很拥挤,一小时以后才到郑州大学东门口。郑州大学韩国河教授安排我们住郑州大学宾馆。
       韩国河教授92年前在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任教,和我同事,所以彼此熟悉。92年他调入郑州大学,现在是历史与考古学系副主任、考古教研室主任。闲谈中,知道国河工作很有成效,他积极地奔跑于省市有关部门,争取到一些考古项目,譬如今年带学生在新乡工地实习。

张懋镕 
2024.01.27记

第二次考察河南之行

                           
                     

       张小丽、张婷系2001年入学的研究生,2004年毕业。2002年9月15日至20日,我和张小丽、张婷赴河南学习考察。这是我第一次带领青铜器方向的研究生出省考察青铜器,所以选择了陕西省以外青铜器最多的河南省。

                                9月16日       星期一       晴间多云
      一早去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学系的博物馆,面积不小,但器物不如西北大学多。其中有些属于仿制器,当然作教学可以用。绘图和标本各占一间房,条件比西北大学强多了。
      郑州大学环境优雅,四周都是花坛。听说是曹校长很注意,对文物也极关心。

       出郑州大学北门,去郑州市博物馆。很巧,郑州市近年考古新发现的展览上周开始举办,主要是新开发区及街道拓展中出土的文物。如产业开发区出土的“阝舌”卣(一大一小两件)和“阝舌”尊,由戴冠的夔龙纹

图像引自:郑州市洼刘村西周早期墓葬(ZGW99M1)发掘简报 ,文物,2001年6期

       中午国河请我们吃饭,来宾还有任伟副教授、马利清老师等。任老师研究商周考古,涉及青铜器和铭文,是朱凤瀚教授的学生。马老师原来毕业于西北大学,现在是韩教授的博士生。    
       下午去河南省博物院。比较特殊的青铜器有小双桥出土的青铜建筑构件,上有兽面纹,少见。二里岗遗址出土的灰陶杯,其鋬与后来青铜杯的鋬几乎一致,值得关注。 

组成的饕餮纹很奇特。郑州东西大街的商代祭祀坑出土的口父卣,其双耳上的兽首为犀牛形,很少见。郑州一鼎内底三足凹处补了三块圆饼形的铜板,很有意思,那时也已经意识到鼎内底三足凹处不封闭是不实用的。还看了1995年登封阳城工业区铅厂出土的魯侯方壶、郑伯公子耳鼎,1996年新郑市出土的9鼎8簋9鬲2方壶1圆壶。

妇好墓出土的铜瓿相当好,可以说铜瓿的制作水平在在商代晚期的铜器中已很高,没有太差的,应视为一种重要的器类,值得做系统研究。白家庄2号墓的铜斝高大,纹饰犀利。郾城县拦河潘村出土的扁足鼎、戚家庄269号墓出土的爰方彝,兽面纹很奇特。应事簋的花纹是殷式的,器也别致,值得关注。尤其是郑韩古城出土的战国9鼎8簋,铜质好,制作精细,气势十足,超出商周与秦汉之器。可以说这个时期是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制作技术等方面要比商和西周强,以前这一点表述不够突出,应予以特别强调。还有淅川下寺出土的王孙诰甬钟一套,不仅高大,表面也光洁,十分大气。  
                               9月17日       星期二       晴间多云
       上午8点15分坐上长途汽车,12点30分才到达安阳。住下旅馆后,即去殷墟。
       在安阳工作站见到韩老师介绍的郑州大学毕业的何毓灵。他很热情,首先打开电脑,介绍近年来商城发掘情况。而后带我们去看陈列 室,陈列室分上下两层楼。看到三家庄3号墓出土的陶鬲、觚、爵,

毓灵说那不是鬲而是斝。表面上看,与鬲非常像,但斝有鋬。这要以组合关系来判断,譬如洹北花园庄东10号墓出土斝、觚、爵等器物,两相比较,就知道三家庄3号墓出土的是斝而不是鬲。特别的现象还有:18号墓的陶盆腹深有朱砂,大司空村373号墓的小陶簋里也有朱砂,做什么用的,是研磨器?
       我们边看边聊,谈的很好,所以毓灵又让我们去看去年才发掘的花园庄东54号墓。出土的鼎、甗等器硕大,很特别,至于有“亚长”铭文,不一定与河南鹿邑太清宫出土的长子口器有关。作为殷墟二期墓葬,可能与文武丁卜辞中的长友角有关。这个墓出土武器最多,青铜钺就有7件,还有不少玉钺、玉戈等,墓主显然是一位著名将领。墓室口小底大,比妇好墓还要大一点,是近年来殷墟最重要的发现。这次参观真是大饱眼福。
      临近傍晚,毓灵非要留我们吃饭。一起用餐的还有杨锡璋先生。杨先生已经退休,返聘也已到时。另一位殷墟发掘的知名人士刘一曼先生还在返聘中。如今考古所也是人才欠缺,青黄不接,中坚力量多是40多岁的人,50到60岁的人很少。杨先生是无锡人,无锡和苏州紧挨着,我和他也算老乡了。他与戴彤心老师一起在湖北,后来又在安阳工作,而我又和戴老师在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工作多年,所以和杨先生相谈甚欢。可惜戴老师已谢世多年。
                                9月18日       星期三       晴天
      早上6点50分坐火车,很快,10点到达洛阳。我们先住下,休息、吃饭。下午去王城公园,里面花卉、动物都有,参观的人不少,很热闹。今天适逢小丽生日,她请我和张婷在一家面馆吃面。虽然事先没有准备,面食也并不特别,但是望着夜色朦胧中的古城墙,仿佛到了飘渺神秘的远古时代,感到心情分外舒坦,这样别致的生日情景,以前没有遇到过。

                                9月19日       星期四       晴天
      一早到洛阳博物馆,高西省刚被任命为副馆长,很忙。我们先去看展览。这里出土的父辛爵,以四目组成兽面纹,很少见。看到召伯虎盨很高兴,和其他盨一样,作椭圆形,或者叫椭方形,总之不是方形,与方鼎判然有别。有人说盨来源于方鼎,显然是观察有误。1993年洛阳八一路战国墓出土彩绘蟠龙纹豆,纹饰富于变化,一反以往的对称性,从而增加了观赏价值。西汉统一之后,文化的多样性在消失。
      此时洛阳考古队的朱亮打来电话,说派个车送我们去龙门参观。10点30分出发,11点到达。21年前,我在上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本科时来过,那时这里都是土路、石子路,灰尘满天飞。如今大不相同。去龙门的路平坦宽阔,大道两侧花坛连绵不断,空气清新,满目鲜花,令人为之一爽。尤其是洞窟依山一侧,树木青翠,靠水一侧,水质尚好,未见杂物。参观的路正在山水之间,行走起来,别有情致。即便看不懂石窟,走一走,也是一种享受,不虚此行。龙门石窟虽然没有云岗石窟大,但也有很多精致之处。云岗石窟是北朝文化的代表,龙门石窟是唐朝文化的代表。
      晚上,高西省请我们吃饭。他原本在陕西扶风县博物馆工作,所以我们都彼此熟悉。他很勤奋,写的文章很多,在博物馆系统很突出,将来有前途。
                                9月20日          星期五       阴天转雨
      一早先坐宇通大客车到三门峡市,又转车去博物馆,在10点左右。事先高西省通过他同学贺兰君联系,刘社刚副馆长在门口等我们。馆外露天一面大墙上,用广东出的红石砌成,上面浮雕车战图,很有气势。据他介绍,这几年盗墓很厉害。有禹县人在附近租房,房外堆放化肥,将盗墓挖出的土一袋袋堆放在屋里,掩人耳目。先挖了一个12米深的坑,然后朝着墓地的方向挖了300多米长,盗了三座墓,文物损失惨重。如今已经用围墙把四周圈起来。全馆50多人,保安人员就占了一半。

      馆内展陈分铜器、铁器、玉器三门类,另有梁姬、虢季馆。玉器很多,各种动物形状都有,实在是两周之际玉器大发现。墓葬有高级的如虢季墓,有中小级贵族墓,随葬几件或十几件铜礼器。还有一座墓,无随葬品,只在墓主口内含玉。
      注意看比较有特点的青铜器。譬如2011号墓出土的方壶,作为底纹的斜方格纹,极少见;2099号墓方壶上的大鸟纹分上下两层,垂冠大鸟纹到此时已很少见;2006号墓圆壶上的多层纹饰也少见;2009号墓、2001号墓出土的铜盉的足都为小人,前者墓主为男性,后者为女性,此现象值得重视。2009号墓的铜铙上的纹饰还是传统的殷商兽面纹,2001号墓的铜钲上也是传统的兽面纹,传统器物上装饰传统纹饰,内容与形式相一致,很有意思。
      11点半参观结束,外面雨下得很大,听说市博物馆那边中午也不开馆,看来只能打道回府了。下午两点坐宇通大客车,5点10分到西安城边,但严重堵车,7点才回到家里。  

2024年元月27日

       上一次带研究生考察在河南,跑了郑州、安阳、洛阳、三门峡四地,但前后六天时间有点短,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所以本次考察仍然选择河南,除了郑州,又跑了平顶山、叶县,顺便到湖北武汉一看。从2004年8月10起,到8月17日结束。
       这次带的研究生是王帅、海宁、卢昉。王帅是我2001年到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工作之后,于2002年招的第一批古文字方向的研究生。同时,我还在西北大学招了第二批青铜器方向的研究生即海宁、卢昉、王文娟。王文娟因为身体不适,没有参加本次实习。

张懋镕 
2024.01.28记

第三次考察河南 湖北之行

在西大校园与海宁、王帅等讨论考察行程

                               8月10日        星期二        阴天
       上午11点零1分,坐352次火车,下午6点多到达郑州,晚点了。与前年相比,火车站秩序好了一些。坐出租车到达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所在陇海路北三街的一条小巷里,不好找。潘伟斌在门口等我们。伟斌是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学生,我给他们班上过课,他爱提问,肯钻研,我欣赏。他又约了曹桂岑先生,曹先生也是西北大学老校友,虽然是初次见面,但彼此并不陌生。
       吃饭间,曹先生和善又健谈。谈到西北大学的老师,对戴彤心老师遗稿至今未发表深感惋惜。曹老师以往在淅川下寺等地的发掘整理工作相当出色,如今虽然已退休,但仍兼任楚文化研究方面的一些工作,常来研究所,在所里有一间办公室。我也报告了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近况,大家相谈甚欢。

                               8月11日        星期三        多云
       昨晚所住旅馆虽然离省考古研究所近,往来方便,但条件差,我夜里起来看了两次,越看越觉得不卫生也不安全,即便便宜,每晚一间60元,也不能住。今天一大早我们就搬往郑州大学宾馆,这里一晚两间算250元,贵一些,但心安。
       早饭后,我们又来到省考古研究所,见到孙新民所长,他送我几本书。恰逢曹桂岑先生也来所里,于是带我们一起看青铜器。主要有三部分:平顶山应国墓地青铜器,淅川等地的楚国青铜器,新郑大墓青铜器。年代在西周至春秋时期,有些是标准器,为今后断代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其间又遇上王龙正,前年去三门峡时找他未见,今年真碰巧。他说明天要去平顶山应国墓地,我们约好明早一起走。王龙正也是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与钱跃鹏是一个班。他的考古工作就是从平顶山应国墓地开始,也因应国墓地的重要性而在考古界有了名气。他告诉我墓地出了个应公鼎,上有“武帝日丁”的铭文。他说读过我的文章《周人不用日名说》,我说那是通则,但也有变例,如燕国、应国铜器,并不矛盾。

      中午王龙正请客,曹桂岑、潘伟斌作陪。饭菜有农家风味,花样多,素食多,反而比大鱼大肉好吃。
       下午到省博物院去参观,三位学生还没有去过。要了解中原的青铜器,河南省博物院是很好的去处。

                              8月12日 星期四        晴间多云
       8点之前到达省考古研究所,所里的宋师傅开车,同去的还有会计牛师傅及其女儿,加上龙正和我们共7人。走高速路,开始还顺利,过新密、登封,已望见嵩山。登封县很干净清爽,是个好去处。后来路不好走,又堵车,大约下午一点钟才到达工作站。其间在汝州吃了一顿饺子。会计给工作站发款,又耽误了一段时间,到平顶山已经五点钟了。一路上,卢昉晕车,而海宁自出发就感冒,到了下午厉害了。我们带的药她吃不成,于是找店去买药。一路上宋、牛两人闲谈不断,有关所里的形形色色,我们当然听不懂。
       平顶山饭店很宏大,住宿费比较贵,一晚128元,而且这已经是打了折扣的。晚饭吃自助餐。

 应公鼎及其铭文 引自(《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彩版一)

                              8月13日        星期五        晴间多云转雨
       一早到平顶山文物局,随后去库房看平顶山应国墓地的青铜器。年代从西周早期到晚期都有,其中一套五鼎四簋,四簋的年代稍早,在厉、宣时期,五鼎的鼎足特别肥大,已进入春秋早期,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恐怕要具体器物具体对待,同墓所出的器物也未必是同一个时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以水器为多,尤其是盥缶,不仅量多,而且体型大。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随后去附近的叶县。叶县是个大县,有80万人。去年听李学勤老师说,他看过叶县的器物,非常好。展出的器物在旧县衙,青砖黑瓦,一派老旧的气氛。里面有男女牢房,还有羁押、审讯处等等,保存得相当好。据李局长说,保存这么好的旧县衙全国也只有三个。
       一进展室,两只大鼎赫然在目。形制近似于王子午鼎,但保存情况比王子午鼎好,铜质闪亮,纹饰清晰。纹饰从口沿以下分多层排列,且形态不一。尤其是口沿上也有凸起的羽翅纹,甚为罕见。全器每一部分

图为 平顶山应国墓地

都有纹饰,可谓繁缛之极。鼎上虽无铭文,但同出戈上有铭文:“许公寍之用戈。”可知为许国国君之器。戈也很特别,有点像戟,上面纹饰细密,不是实用器,是仪仗用器。同出的壶、敦等器高大而且精美。据李局长介绍,2002年3月开始发掘,先头王龙正发掘的3号墓和7号墓都被盗了,没什么大件。遗憾的是当时未发掘4号墓,结果也被盗了。李局长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终于获得一批铜器。有些还在保利博物馆或私人手中。有3件器他们花了10万元买了回来,还是值得。李局长是位有心人,他热爱工作,谈起文物来头头是道。

图为 叶县县衙及知府宅

       不久有人拿来一件铜器请鉴定。上有“商丘叔作其旅簠,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此器明明是件匜,铭文却说是簠。从匜的纹饰来看要晚到春秋中期以后,但铭文字形书体显示是春秋早期风格。再说已有商丘叔簠存世,这件器的铭文是仿造的,自然靠不住。

图为 许国束腰铜鼎

图为 许公寍之用戈及其铭文 引自《文物》2007年9期,图三八

       中午李局长请我们吃饭。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必须早点赶到下一站——武汉。于是李局长让司机开着他们的警车,送我们一路风驰电掣奔向漯河。临分别,李局长、王龙正还有宋师傅又和我们说了不少话,颇有点依依不舍。宋师傅的女儿在北京防卫学院鉴定系学瓷器鉴定,我曾经在那里上过好几次课。大概文物考古圈里的人见面都很亲近。
       不到4点警车就到达漯河东站。一看,还有20分钟,到武昌的T79次车就要开了,我们马上买票进站。
       火车在运行,我们望着窗外,想着今天的事情,心潮澎拜,久久不能平复。出了河南,进入湖北境内,一路上风景不同,山更绿了,树更多了,空气也湿润了。渐渐下起雨来,到达武昌时已是大雨滂沱。原先托黄尚明联系的桂圆宾馆,因为北京来了一批演员而住满了,我们只得去住招待所。招待所的房子极其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部电视机。床和桌子极其陈旧,漆都掉完了。外面下着大雨,不可能再找别的宾馆。好在桌凳还干净,学校里面毕竟安全,再说做考古的人适应性强,我们就住下了。晚上11点黄尚明来,他也是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约好明天去湖北省博物馆。

图为 上海博物馆藏商丘簠及其铭文

                              8月14日        星期六        大雨转暴雨
       早上去武汉长江大桥。还未走到黄鹤楼,雨就下起来了。照相时发现火车从黄鹤楼一旁驶过,这么大的震动对楼有危害,看来当时修桥没有注意,应该避开古代建筑。

       过了江,到汉口,徒步前行。走到汉正街上,这是电视上常说的有名的商品街,但比较脏乱。坐了一段出租车,来到海关附近的步行街,这里很干净,现代化程度高。我们找了个地方吃饭,店虽不大,但色香味尚可。

       风愈刮愈大,雨愈下愈大。站在长江大桥上,极目远望,江面开阔,风刮起,一浪一浪奔流向东,雨朦朦中,吟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平添几分怀古情绪。王帅唱起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此时任风劲吹,任雨扑打,在茫茫水天之中,心胸无限开阔。

江汉路步行街及中国海关

       下午两点半赶到省博物馆。本想在附近的东湖散散步,然而大雨瓢泼,只好在馆前廊檐下休息。3点正,黄尚明来了,还带来他的儿子。小家伙不停地问这问那,很有趣。省博物馆正在新建中,所以展览的仅是曾侯乙墓的器物。从青铜器的气派来看,曾国虽然是个不大的诸侯国,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较高的。
       晚上,黄尚明夫妇请我们在华中师范大学餐厅吃饭,饭菜色香味

俱佳,看来武汉的高校比西安的高校讲究。尚明原来准备去西北大学,因为解决不了夫人的工作问题,遂来到华中师范大学。这里挺好,正在办一个文化遗产中心。

辛亥革命博物馆门前合影

                              8月15日        星期日        中雨
       早上,王帅去买下一程车票,我和卢昉、海宁去武汉大学。1966年我来过一次,但这次参观,仍让我心动。武汉大学实在不像学校而像一个大公园,草木蔽日,湖泊时见。古旧建筑成为文物保护对象,见证着历史。出武汉大学北门,眼前一亮,诺大一个湖面就突兀在跟前,波光粼粼,太妙了。我们在湖边散步,十分惬意。偶尔有几个垂钓者,宁静极了。与西湖相比,精致不够,然气势有余,别有一番情趣。

       中午与王帅汇合。坐汉口至襄樊的火车,晚上6点到达。下了车即去买明天的返程票,但已无座位号。在车站附近军供站招待所住,一晚一间60元,卫生间、电话、电视都有,还不错。

图为 襄樊古城

2024年元月28日

                             8月16日        星期一        小雨转阴天
       上午去襄樊市博物馆。坐出租车到了东门口,遇上修路,只好步行,走到护城河边,饱览襄樊古城区、角楼景色。上了角楼,才知此处并非市博物馆,乃王仲宣(粲)立碑之处。打电话方知尚明可能未说清楚,今日市博物馆管库房的人不在,文物不得见,很遗憾。不过顺便逛了古城一条街,也不错。
       下午在住所休息,晚上坐N362回西安。由于没有座位号,我们便早早上车占位子。先占了一个座位,又到6号车厢寻得两个座位,让卢昉、海宁坐,我和王帅轮流坐一个座位。我不瞌睡,我先站。从晚上9点站到凌晨一点多,感觉自己还能坚持,所幸身体还不老朽。而后我睡,王帅站。两点多到洛阳站,有人下车,方才觅得一个座位,我们二人终于可以休息了。第二天一早,卢昉和海宁说她们没敢睡,据说对面有一个小偷。总之这一晚上有点惨,但挺了过来,也是一种考验吧。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二十载春秋。回首2004年的那个夏天,我与张懋镕师及硕士研究生同学海宁、卢昉一同踏上前往河南的列车,开启了一段难忘的专业考察之旅。这是我随老师的首次出省,之后至今虽还有多次,但回想起来,起始的美好总让人更为怀念。
       说起跟老师读研究生的经历,就得先提几句在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读本科的时光。我是1998年考入西大考古专业的,当时考古学远未像今天这般火热,但也能感受到这个神秘而博大的学科是与众不同的存在。对我而言,专业领域充满着无限魅力和激情,同时也意味着茫然无措。

2004年   暑期随老师
赴豫、鄂两省专业考察附记

王帅 
2024.03.31记

       我们那几届学生对商周考古、青铜器及古文字的喜好是有特殊机缘的,这便是“夏商周断代工程”。此项目自1996年启动,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的重点之一。当时在人文社科界,能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交叉结合的科研课题是从未有过的。断代工程设置多个子课题,组织了来自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百余名科学家进行联合攻关。彼时,有关夏商周相关议题在文博学院是绝对的热点,往来的专家学者和各类讲座络绎不绝,对我们这些本科生的吸引力自然是相当大的。

       张老师为我们这届开设了《青铜器鉴定》《古文字学》两门课程。他很注意抓学界前沿,其中很多内容也都是紧紧围绕断代研究去设计的,比如涉及西周王年的有铭青铜器就会在课上特别地精讲。老师上课很吸引人,抑扬顿挫中略带一丝吴语口音,娓娓道来中把青铜器的方方面面介绍的很细致。

       《青铜器鉴定》的授课和考试有让我们很觉新奇的环节。老师会先发一组青铜器照片,每位同学通常分得一张,留出思考时间,根据课上讲过的器形、纹饰、组合等规律和知识点去判断器物的真伪与时代,很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每当有人答对,各自心中都会莫名兴奋一下,既为同学骄傲,也为自己紧张,课堂氛围相当热烈。

       那时在课上受了老师的鼓励和启发,我和上铺的李弢突发奇想,要给远在北京的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学勤先生写一封信。众所周知,李先生也是张老师的恩师。我们信中向李先生请教如何学习古代的历日年表?如何理解西周铭文里那些月相词句?如何学习甲骨文?现在看来这些问题都有些大而不实,很是幼稚和滑稽。其他舍友倒是很积极,你言我语又补充了几个问题。信由李弢代笔,以全班名义寄出。大约两个多月后,李弢兴奋地告诉大家,前段时间写给李先生的信竟有了回复。说着便拿出一枚白色信封,掏出里面的格子信纸,上边李先生的字工整端雅,笔画间颇有些金石古趣。

《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李先生百忙之中对我们的请教给予了认真回复。在信中,他解答了我们在关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建议。他鼓励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回信虽然仅一页多几行,但作为大三学生能得到学界顶级学者的亲笔回复,我们倍感荣幸和激动。这不仅是对西大学子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学术发展的鼓励。前些年先生过世后,我想这封信是先生关爱提携广大莘莘学子的难得例证,曾问过李弢那封信是否还保存着,很遗憾已经找不到了。

       跟老师谈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想法既是一种必然又有些偶然。说必然,那是因为经过大三的田野实习,我对在商周考古和青铜器方向继续深造有了大致规划,当时就下决心找个合适时机跟张老师谈谈自己的想法。说偶然,则是还没等我准备好,一天午后就突然在文博学院二楼的楼梯上偶遇老师。
       那时正值“秋老虎”,室外天气还热,满头大汗的我急匆匆正要上楼去学院办事,恰好遇到老师下楼。不知怎的,我突然心想“要不现在就跟张老师说说考研的事吧?”于是,立即喊了一声“张老师,您好!”老师微笑地站住,问道“你是不是98考古的王帅?”我说是的,其实心里还有些惊讶他竟然认识我。
       接着就简单汇报了考研的打算,小心翼翼地征询是否还有名额?老师却说西大他的名额已经给了我们班保研成功的海宁。我顿时有些失望和灰心,可老师接着又说他2002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也会招生,是历史文献专业史料学,侧重于古文字方向,也涉及商周青铜器。正是这句如沐春风的话,让我欣喜不已,且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也荣幸地成为老师在陕师大招收的首位研究生。

李学勤先生

       回到2004年的这次考察。本次行程实际是老师之前带研究生在河南考察的延续,是早就计划好的。此次赴豫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了解平顶山应国墓地青铜器,以及淅川等地的楚国青铜器。
       在同去考察的硕士生里,海宁、卢昉是来自西大的,我则是陕师大的。海宁是我本科同班同学,四年专业综合成绩排名全班第一,通过保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

与海宁合影

送成为张老师青铜器方向的研究生。我们关系不错,她是回族,住在鼓楼里的回坊。由于我爱吃坊上的清真食品,有段时间常去那里找她。我和海宁在本科阶段曾一同参加了赵丛苍老师在城固宝山的考古发掘,硕士阶段又一起参加过曹玮老师主持的周原地区青铜器整理项目。       
       在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孙新民所长和曹桂岑先生送给我们每人几本考古文物图书。这是我第一次被业内专家送书,心里很感激,这些书籍到现在还放在我书柜显眼的地方。

       由于我们这次考察关注平顶山的铜器,张老师与王龙正老师的接触也是很多的,彼此相谈甚欢。王老师那时很精神,眉眼之间颇有英气。他说的虽是普通话,但又夹有一些河南乡音,显得很和善亲切。他从西大毕业工作后第二年就奋战在平顶山应国墓地,主持发掘的“平顶山应国墓地”还荣获199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我在之前就听闻这位应国墓地发掘者的大名,感觉王老师不同于一般的田野工作者。他的很多文章着力于将考古出土资料与文化交流、传世文献相结合,也经常关注古文字的研究成果,视角独特新颖。能看得出来,老师也很欣赏王老师的研究,而王老师自然亦很尊敬张老师。老师1993年在《历史研究》发表了《周人不用日名说》,1995年又在《考古》发表了《周人不用族徽说》,两篇文章建立了判断商周两系青铜器的一般通则,影响深远。考察中他们两人围绕应国墓地出土铜器聊了不少论文所涉及的重要问题。

图为 曹桂岑先生赠书

       王老师还告诉我们正在筹划多卷本发掘报告《平顶山应国墓地》。平顶山墓地的发掘资料非常丰富,计划分西周、春秋、战国、两汉等多卷本,共数百万字,可见王老师心中有着宏伟的蓝图。谁知天妒英才,与病痛斗争多年后,2019年王老师五十多岁遽然逝世,他原先的心愿和理想并未完成。
       离开河南进入湖北境内后,天阴沉沉的,雨时大时小,到了武汉则干脆转为“瀑布”模式。虽然来之前就做过功课,知道这个季节武汉多雨,但从早下到晚的倾盆暴雨却是出人意料的。

       第二天早上路过长江大桥,身旁江水滔滔奔涌,却也觉得雨中临江更别有一番情致,我不禁高歌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武汉大学读书的一位同学曾给我介绍过所谓“武汉三景”:长江上的日与月,武汉大学的樱花。我们来的时间和季节都不巧,错过了这三景。

王龙正先生

武汉长江大桥

       下午参观湖北省博物馆。这里虽是新馆在建,但在展的曾侯乙编钟足以让我觉得不虚此行。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是一座呈“卜”字形的多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这套编钟由65件青铜钟组成,总重量达2567公斤,即使到了今天,仍是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这些编钟不仅展示着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极高成就,更体现出青铜范铸的精湛技艺。我细看许久,耳畔响起编钟鸣奏的空幽高雅的古曲,竟有些穿越之感,不禁感慨,一眼千年。
       晚上大家一起确认了之后的行程。讨论中大家还有继续考察的想法,或者向南去湖南,或者向东南折去江西。但是无奈赶上雨季,查看天气预报,湖北、湖南、江西等省近期雨水太多,恐怕有洪涝灾害。只能将计划作罢,一致决定从襄樊直接回西安。
       早上,我要买一行人的车票。西大考古专业的教师可能习惯于带队外出,大多会放手让学生自己规划行程及组织日常事务,老师则多一份细心和叮咛。那时没有手机,既不便于随时联络,也不可能线上支付,老师特别在我面前点了两遍票款才给我。他还反复叮咛,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在火车站与陌生人随意搭话。老师跟我父亲年纪差不多,如此也是让我有一种长辈关爱的温馨。来到售票处后,顺利买到去襄樊的车票,偶尔还能看到几个黄牛在附近找寻买家。不敢耽误,赶紧找老师会合,一行人又坐了近4个小时的绿皮车到达襄樊。

在武汉长江大桥留影

在襄樊古城留影

       再日清晨,一行人便出发去博物馆,恰巧周一文物库管不在,无法入库参观学习。老师便带我们来到了襄樊古城。这里既是英雄辈出的地方,也是金庸武侠小说的灵感之源,许多经典故事都在这里上演,让我这个金庸迷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漫步在古城的街巷间,似乎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声。

       虽没能按计划游览博物馆,却游览了古城,来到了心中英雄出处,亦有意外与惊喜。我很喜欢这种中小型城市,人不拥挤,生活又相对便利。在襄樊街头,海宁、卢昉看见有卖红薯干的,说想买一些尝尝。老师笑着说当年下乡插队时在城固农村拼命劳作一整年,吃得最多的却是红薯。我也附和说,我父亲年轻时红薯玉米这些杂粮吃得太多,以至于现在看见这些东西就会不自觉的反胃酸。

       还有一个插曲颇有印象。大家一起吃午饭,老师发现我把碗吃的很干净,便对着其他两位女同学夸赞我:“现在条件好,能把饭碗吃的干净的年轻人不多了。懂得珍惜粮食,心里有敬畏,很好的习惯。”我当然不会浪费粮食,听老师的夸赞却内心惭愧,实际上是我走的有些饿了。

在考古发掘现场工作留影

        晚上登上N362次列车回西安,买的站票,座位只能靠抢了。一路我与张老师轮流坐一个座位。老师让我先坐着休息,我赶忙说我一个大小伙子站着没事,老师却不依,说他不困让我先睡。老师就这样站着,到了凌晨一点多才轮换睡觉。我站在旁边靠着座背,被火车晃得迷迷糊糊,心里想着,这就是考古人,学术精湛,体魄也要健强。
       在途中和老师聊起业余爱好。老师说他年轻时爱读小说,尤其对侦探破案类作品痴迷,每出来一本就赶紧去看,有时候还尝试着写一点东西,他青少年时就曾在上海出版的《少年文艺》发表过小说《足球场内外》。虽然后来未能在文学领域继续发展,但考古历史的研究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破案过程。隐迹于人类过往的一个个未解谜团,也吸引着他

不断探索和创作。忘我研究、日积月累、不断学习是研究的常态,考古学者拨开历史云雾,如同老吏断狱、神探破案。根据文物的器形、纹饰、铭文的流变,再结合各类文献参证,一步步剥丝抽茧,最终探取真相。

在文物整理现场工作留影

       第一次随老师外出考察的时间虽不长,却成为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在这段时月里,我学到了在学校课堂无法了解的许多东西,诸如文物古迹的原状原貌,诸如人情世故的点点滴滴,哪怕是老师耳提面命下的只言片语,都成为初入研究阶段的我最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于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寓所

马军霞 
2024.05.13记

四川考察之吉光片羽

时光如梭匆匆过,转眼间研究生毕业已经快二十年了。至今想起读研期间的实习,还是会莞尔一笑,心生温暖,如春风拂面,似夏季凉风,让人顿时心旷神怡。我是2003年9月入学,在西北大学跟随张老师读研究生,与张翀、卢昉同级。卢昉在2005年的暑假,跟随上一级的张婷、张小丽师姐参加专业考察。张翀、胡嘉麟、曹斌、我,在张老师的带领下,10月23日前往四川进行专业实习。

路途:聊天与关心
从西安到成都,当年还没有高铁,我们乘坐的是一趟绿皮火车。张翀说:“是1开头的,不是K打头的”。我们晚上在西安火车站出发,第二天清晨大概七点多到达目的地。岁月荏苒,时代更替,技术革新,如今在中国铁路12306APP上,已经搜不到这趟车次了。同样是头天晚上西安出发,第二天早上到达成都的仅有一趟车——K385,引镇21:40出发,第二天8:08到达成都西——用时10时28分钟。当年四川考察,张翀负责购买车票,他记得当时比较过这两趟车次,用时差不多。

上车找到座位入座后,我、张翀、胡嘉麟、曹斌四人就在聊天,天南地北地聊。张翀、曹斌、胡嘉麟他们三人,家就在西安;张翀和曹斌本科就在西北大学就读,而我则是读研才到西安,才到西北大学,所以多数都是他们说我听,偶尔也抛出几个问题。一路上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虽说车程要十多个小时,倒也没觉得旅途漫长、困顿。
记得火车从西安出发,往西拐到宝鸡,这让我很纳闷。张翀则围绕着陕西的地理侃侃而谈,解释秦岭如何阻隔了关中与汉中的交通等等。早就听研究生同学说起过他,张翀本科时曾任《望族》主编,在同学眼中就是个“风云人物”,听他解释关中的地理情形,倒也不觉得意外。后来,话题似乎又转移到大学生活,胡嘉麟聊起他的经历。嘉麟本科在北方民族大学就读,研究生是在陕西师范大学读书。所以我们的聊天,似乎又变成了校际交流。嘉麟谈到他大学辅修经济学学士,谈到他们世界史老师讲课,嘉麟讲他们读大学时期的一些趣事,讲得神采奕奕,听得人也津津有味。

参观:物与景
24日早晨到达成都。安排好住宿后,第一站去的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迎接我们的是考古所的高大伦老师,中午高大伦老师请我们用餐。用餐开始前,嘉麟走到张老师旁边,低声说了几句就离开了。后来才知道是嘉麟去找其他餐馆用餐了。下午,到成都市考古所看金沙出土的文物。晚上,我们师生五人,走了大概两站路,找到了一家清真餐厅,一起吃饭。我才恍然大悟,嘉麟中午为何悄悄离开。

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张翀接了一个电话。尔后告诉我们,说张老师要从卧铺车厢到硬座车厢来看我们,但是中间人太挤了,只能半途折返。当年的火车票,有有座和无座两种。购买到有座的车票,旅途可以有一个固定的位置;购买到无座的车票,路途只能在车厢的过道里站着或者蹲着。无座的车票集中在硬座车厢。可见张老师从卧铺车厢应该是走了许久。

10月25日,我们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之前,只在书本上看过相关的文章和图片,第一次见到三星堆的神树的震撼,已经随着时光消逝了,只是隐约感觉到这里的文化和中原不一样,至少没有看到学位论文里要写的卣。工作以后,出差间隙也曾数次去参观三星堆博物馆。奇妙的是,每次参观,都能想到二十年前的实习,在三星堆博物馆食堂用餐,在三星堆博物馆前拍照,以及下着蒙蒙细雨,打着伞在遗址公园里散步。

26日参观都江堰,青城山。都江堰体现了古人的奇思妙想,将一条岷江治理成滋养成都平原的水源。十月底的青城山依然郁郁葱葱。爬山的时候,张老师走在最前面,中间是嘉麟和曹斌,我跟着张翀,生怕掉队。每每爬上一段台阶,遇到平缓处想要休息的时候,张老师总会提醒,走路以后不要立马坐着休息,走路以后不要立即喝凉水。当时并不能明白其中深意,只是想要迅速补充体力,担心作为四名学生的唯一女生,千万不要因为爬山掉队而被嫌弃。若干年后,有次和嘉麟聊天。他说,当时实习住宿时,他们三个男生住一间房间,我则一个女生住一间,殊不知那个房门的锁有点不牢固,让人惶惶了一晚上,后来又想到这房间靠里旁边又都是自己人才觉得安心。真是同一件事情,角度不同,观点也有差异啊。后来有次谈起张老师带我们爬山,每次都遥遥领先。梁彦民大师兄总结说道,我们不仅仅是在学术上要向张老师学习,生活方面也应该向张老师学习,要全面学习张老师。
27日参观杜甫草堂,武侯祠,永陵。28日,我们在成都的最后一天。在成都工作、从西北大学毕业的几位学长邀请张老师中午聚餐。其中一位还请张老师去看他工地发掘出土的文物,张老师仔细观察以后,建议这位学长可以围绕这批资料做些课题项目,并提醒道“你这是守着‘金山’呢”。

见闻:公交车上的方言
在成都其间,有一天是自由活动。张翀他们嚷嚷着要去春熙路看美女,问我去不去。听说春熙路是成都最繁华的地方,第一次来,自然应该去看一看,我便跟着他们三位男生一同前往。

上了公交车上,竟然发现报站的声音不是普通话,而是方言,这令我十分震惊。虽说当时走过的城市不多,但开封、郑州、西安的公交上无一不是普通话报站,心里就直纳闷:难道这城市里外来的人员很少吗?工作以后,也曾和同事出差到成都,和他们聊起此事,同事直言“所以把重庆设为直辖市了啊。”
到了春熙路,两边店铺林立,人来人往,我们就在街头走了走,张翀和曹斌应该是拍了一些街景。

余音
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我们需要写一篇与考察有关的课程论文。最开始,我不以为意。刚好那学期选修了黄怀信老师的文献学课程,对文献还有三分钟热度,就提交了一篇关于周礼的文章。过了几天,张老师打来电话,温和地说,张翀和卢昉写的论文都是与实习有关的,我也应该交一篇与实习有关的文章。于是,我就赶紧查阅资料,补交了一篇与三星堆有关的课程论文。后来,偶然的机会看到老师对那篇课程论文的评价,没有因为是补交而受到任何影响,心里也就坦然了。

附记:因为时间久远,实习许多细节都湮没无闻了。写作中也遇到了诸多阻碍,比如不能确定出发的年份、日期和考察的行程,后来和张翀聊天,得知出发的年份,火车车次的参考信息;又和嘉麟确认时间,嘉麟建议查看照片记录的日期,于是有了参观中大体的行程。按照照片日期推算,我们23日从西安出发,24日到成都,28日返回西安。写作过程中,也和曹斌沟通过(目前手头保存的当时实习的照片,大多应该是曹斌拍摄的),曹斌补充了部分细节。尽管如此,留下的却是记忆中比较深刻的部分。工作后,我们也曾带领学生出去考察,角色变换之后,更加理解当年老师带领我们出去考察的辛苦付出与责任担当。习总书记讲到,要将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张老师带领一届一届学生考察实习,何尝不是将书本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在祖国大地上撰写一篇又一篇学术论文?

阴玲玲
2024.05.13记

江  西  之  行

       2006年10月12日,秋天真是个好季节,2005届的博士、硕士们也迎来了他们的实践课程访学,在张懋镕导师的带领下,博士梁彦民、雒有仓,硕士任雪莉、乔美美、阴玲玲开启了他们的江西实践学习之旅。大家乘着当时的绿皮火车,一路欢快地奔赴南昌火车站,前往南昌必打卡地标—滕王阁。

        一路上,大家打着扑克牌,调侃着看谁能熟背王勃的《滕王阁序》。我们的第一站便是观赏滕王阁的夜景,这座闻名于世的名楼在夜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赣江之畔,让人震撼。我们在园中散步,感受江边温柔的微风,古老的建筑在耀眼的灯光下,与现今交相辉映,仿佛诉说着它千百年来的历史与故事。无论是远眺还是近观,都如此迷人与惊艳。今天的晚餐是雒有仓师兄的同学,江西大学生物系的李老师请我们的,让我们一下车就感受到江西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好客,真诚坦率,这种亲切和友好的氛围让我们倍感温馨。

       10月13日上午,我们联系了江西省考古所的王上海和李荣华老师。张老师带领大家首先参观了江西省考古所,并且高待遇地去了他们的库房,张老师现场给我们边展示,边讲解,看了他们挖掘出土的陶瓷器,还隶读了一片甲骨,瞧大家学习的这认真劲,印象特别深刻。

       这一天的行程安排甚是密集,接下来我们去参观了江西省博物馆。在张老师的带领下,重点鉴赏了江西大洋洲出土的精品,如商代活环套链工艺的玉羽人玉佩,大体量的鹿耳青铜甗,双面神人青铜像以及与虎方国有关联的伏鸟双尾青铜虎,雷纹方内青铜钺等,还特别观赏了景德镇出土的元代瓷器四阿顶谷仓以及其他陶瓷器,精美绝伦,流连忘返。
       中午,我们在王上海、李荣华老师的热情安排下,品尝了当地的美食,江西人民热情似火,我们很快就熟络起来,大家其乐融融。

       午饭后,我们参观了南昌起义纪念馆,这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一进入纪念馆,苍松翠柏辉映下的大楼是那么庄严肃穆,让我们浸入历史,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就发生在眼前这个地方。看着一件件展品、一幅幅展图,大家感受着那一段峥嵘岁月,缅怀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烈,增强了弘扬与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感,立足本职工作,让八一精神在当代焕发新的光芒。

       接下来我们登上了雄伟壮丽的滕王阁,细细品味古人的悠然自得。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透露着雅致和韵味,让人沉醉在优美的意境中,在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她美轮美奂,远望如诗,近观如画,在江南烟雨中,我们沿楼梯拾级而上,与历史文化相拥,沉浸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中。

       10月14日,我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本次访学最令人期待的庐山之行。一大早,大家就收拾整齐,统一戴着旅游帽,带着水杯,蓄力出发。今天我们要和雒师兄在山底下汇合,他中间回了老家一趟,在山脚下见到雒师兄,他正带着护颈椎的脖套,爬山养心养肺,一定可以缓解师兄的脖子疼痛。雪莉姐因为感冒了,且需要输液治疗,对没能上山深表遗憾。就这样,我们结伴出发了。一路上,大家都很放松与兴奋,梁师兄遮阳墨镜一戴,被我们调侃,就如大明星周润发一般酷帅,张老师爬山健步如飞,我们一路追赶,都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你追我赶,一路哼着欢乐而自由的调子,大家在庐山脚的龙泉寺汇合了。寺内古木参天,山拥水护,竹木葱茏,同沐佛光。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溪流,以不同的风姿演奏着自然的乐章,我们投入泉的怀抱,以甜泉净手,追逐嬉闹,浪漫休闲,在水一方。

       紧接着我们来到庐山之中的黄龙寺,寺宇景色奇幽,松杉碧绕,居然胜地。继续拾级而上,迎面而来,是一块块天然未琢、朴拙却真实的石头,带给我们一种灵动的宁静,石缝里虫鸟的口哨,鞋子踢踏舞般的声音,潭面鱼儿游动的波纹,仿佛来到室外桃源,令人神往。
       庐山第一奇观三叠泉,更是美不胜收,势如奔马,声若洪钟,各异有趣,立于泉下盘石向上仰观,仿佛万斛明珠,满天飞洒,五光十色,瑰丽夺目,恰似银河九天飞来。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感受到壮观,进而敬畏,胸襟也变得豁然开朗,这大概就是多出去走走,大自然神奇的治愈力量吧,进而我也体会到老师独具一格的教育方法,大道至简,融汇贯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之壮观与秀美,让文人墨客们在此留下佳作,伟人们在此指点江山,改变社稷命运。“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接下来到达仙人洞,山谷云雾缭绕,云海奇石,变幻多姿,路途中大家在毛主席曾经拍照的地方也留影合念,旁边有祈福与结同心锁的打卡地。仙人洞是唐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天泉洞里有清澈的一滴泉,飞岩可栖身,清泉可洗心,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

       秋天的庐山,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在奔赴秋天的浪漫中,秋天的芦林湖波光粼粼,湖水如镜,竟然有人在那里垂钓。我们站在湖边,戴着一路拾花编织的花环,轮流拍照打卡,任凭微风拂过我们的脸颊,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美好,大家团结友爱,一路欢歌笑语,累了就坐在石凳上聊天休息。我们施展着自己并不专业的技艺,给雒师兄做颈椎按摩,但愿没起反作用,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放松是最佳疗愈办法。

       这次出来访学,梁师兄给我指派的任务是管账,虽时间久远,但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我记的第一笔账,江西吃粉,独具特色。
       下午我们又去了庐山会议旧址,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西合璧式石木双层结构,中国共产党在此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这里保存了珍贵的实物、照片和材料,是一处具有重大革命历史意义的纪念地,会议厅主席台依然保持着当年开会的原貌,仿佛把大家带到当年的会场,我们沉浸式体会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今天晚上,江西省考古所的王上海老师给我们安排了夜逛八一广场的行程,并亲自陪同前往,大家一起用餐,品尝了江西的特色美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香辣销魂的鸭掌,让人回味无穷。因为是散步,所以大家少喝了一点小酒,酒过微醺后,我们去了八一广场。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前合影留念,在追忆和怀念区驻足停留,缅怀先烈。后来我们还逛了广场北端的市民休闲区,王老师一路引导,江西人民的情谊太让我们感动了,这火辣辣的热情让人流连忘返。

       10月15日,今天我们的安排是去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即清代书画大师八大山人的故居,这个馆是中国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赣派建筑风格,在懋镕师的带领下,我们认真观赏了八大山人四十余幅真迹,还在张老师别具一格的独特解说下,鉴赏了石涛、徐渭、黄慎、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的作品。雒师兄感受最深,他说张老师在书画造诣方面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给大家讲述的书画鉴赏知识让我们耳目一新。八大山人一气呵成的书画不在于物象之外形,更在于其表达的内在精神,以神写形,寻求内心的清净。

       八大山人生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2006年是其诞辰380周年。八大山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其艺术思想和风格在前承先贤艺术精髓的同时,启迪、开拓了后人的艺术思路,后辈大师如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李苦禅等莫不对其推崇备至而心追手摹。我们这次还幸运邂逅贵馆隆重推出的《纪念八大山人诞辰380周年之中国书画艺术大展》。本次大展邀请了近百名国内著名书画家作品参展,其中包括刘勃舒、刘文西、钱绍武、冯骥才等大家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题材不一,风格多样,但作者们对八大山人艺术的热爱与崇敬之情是相同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这幽静高雅的院子里,在艺术的滋养浸润下,大家仿佛觉得自己都年轻了好几岁,你瞧,这些风华正茂的少年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拍摄的照片都充满了意境与诗意美。我们当时使用的手机还没有拍摄功能,感谢梁师兄与雒师兄提供的家用高级相机,以及一路辛苦地拍摄,让我们这些美好的记忆留存。

       今天两位师兄和张老师一直在打赌,赌约是什么,也不太清楚,反正总在一起窃窃私语,最后的结果是雒师兄赌输了,所以今晚是雒师兄请大家吃大餐,标准是300元人民币。大家也毫不客气,准备好好吃一顿,张老师点餐精准,大家大快朵颐后,经结算,基本是300元整,雒师兄也比较满意,他心里怎么想的,不得而知,对于管账的我来说,这笔费用不用记录了,原谅我背地里不厚道得偷偷笑了。
       再来一段小插曲,张老师与雒师兄同住一屋,今晚,他们为明天的出行在收拾行李,他们俩恰巧都带了同样款式与颜色的一件背心,其实张老师已经穿过了,不小心被雒师兄收拾到自己床上,老师认真地求证说:“你看清楚了再装箱子啊!”雒师兄特别认真地说:“当然是我的背心了,没问题的,难不成变成老师的了。”听着雒师兄后来的复述,我能想到那个画面,老师笑着说:“那就是你的了”,我猜老师当时一定是意味深长的坏笑。所以就这样,老师的背心在雒师兄的行李箱里开启明天的路程。
       10月16日,按照大家之前设计的路线,今天我们就要从南依次往北走了,沿途我们将到达湖北、河南,再回到西安。今天我们启程到湖北,大家依然坐着火车一路欢快地赶到湖北,在路上,大家继续打着扑克牌,聊着各自的学习与生活,充满烟火气息。
       一到达湖北省博物馆,雪莉姐和梁师兄因有博物馆工作证,炫耀式地就早进馆了,在张老师的现场联络下,剩下的人也顺利进馆了。湖北省博物馆藏品之精美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我们不知不觉地陶醉在楚文化的长河里,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最有震撼力的是编钟,雄伟壮阔,精美绝伦。它们是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中最为耀眼的国宝级文物,展厅内还原了墓葬的原始形状,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同出的失蜡法工艺铸造的尊盘重器让人叹为观止,镂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繁缛细密;越王勾践剑,历经两干多年的岁月洗礼,依然寒光熠熠,彰显着王者之风,那种破釜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恢弘气势,那种卧薪尝胆的勇气仿佛扑面而来,

充满了壮美。我们有幸现场聆听了穿越千年的钟声,现场观看了舞蹈表演。当舞台上的灯光渐明,演员们身着古装,用复制的编钟演了一曲曲动人的乐曲。一曲《楚骚》更是将楚人翘袖折腰的舞风演绎得淋漓尽致,五音繁会,这场沉浸式的视听盛宴让人终生难忘。本次参观湖北省博物馆馆长亲自接待,现场陪同,我们很感动,也感受到湖北人民的热情。

       中午,我们在当地找了一家饭馆,治大国若烹小鲜,张老师说:“做学问也一样”,所以除了访学,同样重要的就是寻找美食了。这家菜馆煲得莲菜肉汤特别美味,莲菜也特别新鲜与软糯,这道菜是水乡泽国和莲藕之乡的湖北名菜。在湖北,素有“无汤不成席”的说法,桌上必然要有一罐鲜醇香美的汤。张老师给我们讲,湖北人爱喝汤,也很会做汤,尤其是用被誉为“水中之宝”的蔡甸莲藕做出来的“莲藕排骨汤”,更是极具地域特色,而且还幽默地告诉我们:“吃莲菜可以多长心眼,如果没心眼,就多吃莲菜。”莲菜确实长的眼多,结合莲菜的补气血功能,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哈哈!
       今天晚上,雒师兄终于发现他行李箱里的背心是老师的衣服这回事了,跟张老师说,还您的背心,张老师笑着说:“你不是说是你的嘛”......
       10月17日,我们从湖北来到河南,张老师联系了河南省考古所的所长,带领我们去参观了他们的库房,尤其鉴赏了当时新出土的一批青铜器。然后,我们参观了河南博物院,特别欣赏了其中的镇馆之宝: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贾湖骨笛;商代早期铸造饕餮与乳钉纹、体量大、铸造精美的杜岭方鼎;商代晚期的妇好鸮尊,战神的象征,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玉器,是中国青铜时代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的物质证明;还有将人工冶铁史提前近200年的玉柄铁剑;春秋时期彰显新的时代精神的莲鹤方壶,出土于郑国之墓,纹饰静中有动,格调清新;还有将失蜡法铸造工艺向前推进1100年的云纹铜禁;敦煌外之敦煌的西汉早期四神云气图壁画,保存完整,极其震撼;还有书写着武则天期望的武则天金简;汝窑的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是瓷器中的稀世珍宝。
       整整一上午,大家看得意犹未尽,并与各自的专业方向紧密结合,学感悟用,让这次访学成为行走的课堂。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相长,增强了文化的自信,激发了大家的潜能,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师生情谊。
       感谢这一场别出心裁的教学体验,让我们无论在学习、科研,还是在成长、生活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启迪与收获。 

2007年12月河南之行记事

岳连建
2024.05.13记

       2007年是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为此,河南博物院特举办建院80华诞庆典大会(2007年12月6日)及《国家宝藏—河南博物院八十周年特展》(2007年12月7日-2008年2月26日)等活动。应主办方邀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部的张天恩、岳连建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懋镕教授及任雪莉师妹一行四人,乘坐我院一辆越野车前往河南参会。本次河南之行之所以极具诱惑力,一是借此机会可以顺路参观灵宝铸鼎塬仰韶文化西坡遗址考古新发现;二是可以跟随张懋镕老师在郑州及其附近参观省市文博单位及博物馆所藏青铜器,当面聆听镕师讲解和答疑解惑;三是听说河南博物院举办的本次特展特别给力,可以看到许多从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调集的河南出土国宝级文物,以及其他省份出土的稀世文物;四是可以和老同学王龙正及其他好友会面。

       12月5日上午8时许,我们乘车出发,沿西安至潼关高速一路向东,过华山,出潼关,进豫西,约10时许到达我们此行的第一站灵宝铸鼎塬西坡遗址考古工地。这里地处灵宝市黄河南岸的黄土台塬,是号称中国最大的史前文化遗址聚落群——灵宝铸鼎塬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址聚落群的所在地。因遗址群的年代与黄帝所处的时代大体相当,当地又有许多与黄帝有关的地名和传说故事,所以成了考古界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理想地之一。西坡遗址是该遗址群保存最好的中心聚落之一,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从1999年开始对该遗址进行了六次考古发掘,相继发现了特大房址、壕沟、墓地、大型墓葬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考古成果,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队负责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们,详细讲解了西坡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带领我们参观了大型房址、大型墓葬等重要遗迹,观摩了出土文物。当看到近两年发掘的3座特大型墓葬时,我们都被其硕大的形制、二层台式结构、丰富的随葬器物和特殊的葬俗所震撼。要知道这可是五千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呀,难怪人们要将灵宝铸鼎塬遗址与黄帝时代挂钩。结束灵宝铸鼎塬遗址的参观考察后,我们驱车前往郑州,入住郑州新世纪大厦酒店。

       12月6日上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龙正接待我们参观他们所的文物库房。老同学见面,分外高兴。龙正是著名的应国墓地考古发掘项目主持人,取得的发掘成果令人羡慕。墓地高等级墓葬出土的应侯及其他贵族青铜器数量大,规格等级高,带铭文器物也很多。龙正如数家珍的介绍和镕师不时的点评和解惑,让我们不仅大饱眼福,而且受益良多。

       12月6日晚,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庆典大会暨《国家宝藏》特展开幕式在博物院主展馆大厅隆重举行。来自本省及全国各地的文博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济济一堂,共同庆祝河南博物院80华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和中国博物馆协会会长张文彬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见到了多位考古文博界的老师和朋友,其中有来自台湾、在青铜器研究方面造诣深厚、令我敬仰的陈昭容先生,还有新认识的河南博物院的张锴生等学界朋友。

       庆典仪式结束后,令人翘首以待的《国家宝藏》特展终于拉开了帷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博物院等九家国内知名博物馆和文物收藏单位联合推出的本次特展,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近百件文物,分为两大部分:一、中原文物省亲展。调集了一大批播迁在外的河南文物,如仰韶文化时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瓮、夏代嵌绿松石饕餮纹铜牌饰和长流铜爵、商代铜乳钉纹大方鼎及“作册般”铜鼋、“妇好”铜偶方彝、腰佩宽柄器玉人、青玉簋、“司辛”石牛、玉凤、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铜鉴和楚国王子午铜鼎、王子婴次炉,以及宋代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等其他时代的国宝重器;二、全国各地国宝汇聚展。包括辽宁出土的红山文化玉猪龙和西周燕侯盂、内蒙古蜷体玉龙、四川三星堆突目铜面具、湖南宁乡商代青铜四羊方尊、陕西岐山天亡簋和宝鸡西周虢季子白盘,以及春秋战国、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铜灯、彩绘陶器、兵马俑、陶俑、三彩俑、彩绘石刻等等,真可谓是文物博物馆界的一次饕餮盛宴。我们紧随张老师参观,不放过任何一件青铜器。大家一边仔细观察器物造型、装饰花纹、铸造工艺和时代特征等,一边聆听张老师的讲解和评鉴,度过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夜晚。

12月7日,今天我们一行四人乘车去新郑博物馆参观。新郑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的都城所在地,保存较为完整的郑韩故城内及周边历年来重大考古发现不断。1923年,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了包括九鼎八簋、“青铜蓮鹤方壶”及成套编钟在内的百余件青铜器。新中国成立至今,新郑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中小型墓葬数以百计,车马坑、殉马坑百余座,青铜礼乐器坑十多座,其中郑国祭祀遗址发现的礼器坑内埋九鼎八簋等青铜器,乐器坑内埋成套编钟24件。走进博物馆,就像进入了青铜器的宝库,一字排列的九鼎八簋,整架三组悬挂的编钟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其中的九鼎八簋是周代青铜礼制中天子一级才能享用的礼器组合,这样的铜礼器组合出现在作为东周诸侯国之一的郑国,就是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强势而导致的僭越礼制现象的物证。参观结束后,我们在博物馆院内与新郑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蓮鹤方壶”铜雕塑合影留念。

       12月8日上午,我们驱车前往安阳殷墟遗址参观。殷墟是商代后期都城所在地,因甲骨文的发现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早在西方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之初就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的殷墟遗址,至今已走过近百年的考古历程,已成为中国商代考古的圣地。虽然以前因学习和工作关系来过几次,但这次能跟随导师张老师同来殷墟,确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约10时许到达安阳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何毓灵副研究员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带领参观殷墟遗址及博物馆。殷墟博物馆陈列着新中国成立至今历年来殷墟发掘出土的文物精品,展品以甲骨文、玉器、青铜器为主,特别是殷墟青铜器,不仅数量大,精品多,而且注重青铜器的出土单位,成组或整单位的展出。我因为要写商末周初青铜器研究的博士论文,所以殷墟青铜器的分期和时代特征就成了本次参观考察的重点。幸运的是,有张老师的指导和解答,我对有些青铜器年代的疑惑当场就得以解决。中午,何毓灵招待我们午餐。下午,接续参观安阳工作站,察看近年来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陶器及铸铜遗址出土的陶范等。特别是在学界引起诸多学者关注的那批商末时期的陶范,因其中的疑似周初方座簋底座的范块,被认定为年代已进入周纪年的证据,并认为殷墟最晚一期遗存的年代已跨入周初,因而成了我们重点观察并热烈讨论的对象。参观完文物标本库房后,我们拜访了在工作站整理发掘资料的著名考古学家刘一曼先生并合影留念。下午六时许,我们乘车返回郑州新世纪大厦酒店,与陈昭容先生等台湾学者共进晚餐并在酒店大堂合影。

12月9日上午,我们收拾行囊,辞别老友新朋,乘车踏上归途。下午顺利返回西安,结束了本次令我视野大开、随时聆听镕师教诲、收获满满的河南学术考察之旅。

        2009年3月2日至8日,我带博士生岳连建、任雪莉、王帅赴上海、苏州考察。

张懋镕 
2024.01.29记

沪、苏、豫之行

                                3月2日        星期一        小雨
       早上6点10分,在桃园家属区门口坐上车,与连建、雪莉、王帅一同奔向咸阳飞机场。以往带研究生出外考察都是坐火车,这次则不同,三位研究生都是在职博士生,经济比较宽裕,要求坐飞机,我当然同意。
       东航飞机8点半起飞,两小时后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又坐磁悬浮列车,8分钟到达地铁站。胡嘉麟来接我们,一起坐地铁,于12点之前到达上海博物馆。看来坐飞机确实快,如果坐火车,要花十几个小时。

赴沪航班留影

       中午在馆里的餐厅吃便餐。而后未休息,就参观青铜器展室。一件魯侯尊很惹人瞩目,也有学者称之为魯侯方座簋,究竟是尊还是簋,需要研究。因为没有空到底,所以叫方座簋也说得过去。一件针刻纹椭杯,也是少见之物。这次最大的收获是从周亚电脑上看到一件香港拍卖的筒形卣的照片。器由多层盒子组成,就像现在的筒形饭盒。显然不能装酒之类的液体,而只能装食物,这是青铜器因形制改变而导致功能改变的佳例,也是西周早期开始酒器如何转化为食器的特例,值得今后好好研究。

乘坐上海磁悬浮列车

在上海博物馆门前合影

       晚上嘉麟请我们吃饭,大约7个菜,花了199元,上海菜肴比较贵。我们住24K饭店,在威海路上,人民广场西边,距离上海博物馆很近,走路也方便。一晚188元,性价比也还可以。

在上海博物馆参观交流

                                3月3日 星期二 小雨转阴天
       老天开眼,听说上海持续下了两个礼拜的雨,今天开始不下了。一早起来做香功,然后在旁边的黄陂路口找到一家小吃店,吃包子和豆浆。上海小吃方便,偏僻一点的路上总有卖早点的。
   然后出发去复旦大学。昨天联系,刘钊不在,郭永秉接待,后来施谢捷也来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在新建楼上37层,很是宏伟。  资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料室书很多,我让雪莉他们记下一些新书名。中午,中心请我们在学校的宾馆吃饭,也还丰盛。席间谈起住房还是紧张,裘锡圭

先生有学校提供的大房子,葛兆光就得自己出点血,而施谢捷只能拿到房补10万元、启动经费10万元,郭永秉等老师只能合住一个套间。

个沉重的教训,说明不同地区青铜器的面貌不一样,不能以中原地区的标准来衡量周边地区。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留影

       下午王帅去华东师范大学,我们则原路返回上海博物馆,继续看书。青铜器部的书不少,其中湖北随县安居出土青铜器的图书很有意思,这次科学发掘出土的兽面纹卣竟然与《保利藏金》中的神面卣非常接近,可见以前的怀疑都是不对的。这是一

       晚上,周亚在旋转餐厅请客,马今洪夫妇、嘉麟陪同。饭菜丰盛,还有外国进口的蜗牛。我们一边用餐,一边欣赏上海夜景。看城隍庙等地金光闪动,彰显大都市的繁荣,比白天更有魅力。饭后,嘉麟陪我们逛石库门。现代与往昔交相辉映,游走于历史长河中,令人感慨万千。

夜游上海留影

                                3月4日        星期三        阴天
       上午到上海火车站购买去苏州的车票,因为在宾馆订票点买手续费太贵,一张票26元,手续费30元。又去南京路,给程义的孩子宣儿买点糖果。王帅、雪莉则去上海博物馆查资料。
       简单吃了午饭后即赴苏州。两点半启程,到达才刚过3点。住在临顿路的蓝色快舟城市旅馆,那是我小时候爱去的地方,曾经住着一位疼我爱我的姑婆。

苏州博物馆考察参观

       晚上逛平江一条街,这里没有商业气息,很安静。脚下石条铺路,两侧粉墙黛瓦,沿着一条小河,走过几座小桥,很舒服。程义在“食鱼饭稻”请我们吃苏州菜肴。最好吃的是咸笃鲜,就是将鲜肉和腌过的咸肉煮在一起,放上笋片,极富特色,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菜肴。

苏州食鱼饭稻土菜馆留影

夜游苏州老城区

                                3月5日        星期四        阴天转多云
       一早起来,在邻近的桐芳苑小区做香功。据说这里的房子每平方米在一万元以上。环境干净、安宁。粉墙黛瓦在各种绿色植物的掩映下,别有一种雅致情调。这里的建筑多为三层楼,一层有车库,有的有小院子。住在这里,赛神仙也。
       上午去曲园,那是俞樾的故居,在马医科。原以为很壮观,及至门前,并不起眼。不知道为什么,里面好像住了不少人家。前后花园和厅堂(即展室)还在,古色古香,有点味道。记得小时候常来这里玩,刚进门是一个小花园,地上的鸡冠花、喇叭花开得正盛,屋顶上爬着几个大南瓜。后面有个大花园,红黄蓝绿一片,真好看。有时我父亲在那里画画。我还住过一晚上,睡在曾祖父的书房里,夜里梧桐秋雨,久久不能入睡。50多年过去了,重游故地,只觉得物是人非。

参观俞樾故居留影

参观曲园留影

 参观拙政园留影

       晚上我在“老苏州”请程义,我问大家,想吃什么,雪莉说还吃咸笃鲜。其实这家的咸笃鲜不如昨天在平江一条街吃的,不过大家说不错,咸笃鲜吃上瘾了,我很高兴。

苏州街头留影

                                3月6日        星期五        晴间多云
       天终于晴了。考虑到火车是晚上的,今天有一整天的时间,便决定去周庄。坐康辉旅行社的汽车,因为是淡季,车上才坐了7个人。在周庄,游人不少,可想而知旺季人有多拥挤。诚如程义所言,商业化太厚重,除了一条河,几孔桥,还有陈逸飞画的双桥外,其他就是重复的店面,与在云南丽江看到的差不多。看完,旅游车还把我们拉到第一丝织厂参观,工艺流程老旧,产品还不错,无非希望我们买东西。而后,旅游车送我们到火车站。

参观周庄留影

参观苏州第一丝织厂

                                3月7日        星期六        晴间多云
       早上7点多到达郑州,在郑州大学桃源旅馆(在郑大南门),遇到等候的朱君孝,他也是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我们先去省考古研究所,由王龙正陪同,主要看了上蔡出土的一批楚国青铜器,鼎有80多公分高,很是宏伟,壶、编钟、豆也不错,尤其是豆很华丽,值得关注。
       下午先去省博物馆,又去市博物馆,看的时间有限,但总算都看了,再温习一遍,仍有收获。河南的商周青铜器,由于水土关系,多数外表模糊,如殷墟的铜器,不像陕西那样清明亮丽。郑国的铜器不错,很大气。这里的楚国铜器也很好,个头较大,大多精细,超过中原。
       晚上,君孝来访。他现在郑州大学考古系工作,已经好多年了,但夫人不愿意来,因为生活不习惯。这确实是个问题,君孝有可能调回西安工作。

                                3月8日        星期日        晴间多云
       上午,连建去看黄河,王龙正陪同,他俩是大学本科同学。王帅去取钱。我和雪莉去古玩城。在收藏家王趁意的店里看到几面唐镜,很好。还有一面规矩镜,属于最晚的形制,颇有价值。他不仅收藏,还研究,发表了不少文章。他认为规矩镜是大概念,其中包括博局镜,这观点很好。
       中午在江南风味饭店吃饭,一汤二菜,才48元,碰巧今天是妇女节,打八折,很不错。
       下午一点15分的火车,一路上休息聊天,8点50分回到西安家中。

2024年元月29日

       2008年底老师就规划好了在来年开春带博士研究生前往上海、苏州一带专业考察。同行的研究生共有三位,除了我以外,一位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岳连建,另一位则是当时还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任雪莉。 
       因为这次是博士生的专业考察,与2004年硕士阶段的考察相比,手头经费更为充裕,老师也给了我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最后大家综合考虑,提出从西安直飞上海。三人中我年龄最小,在这之前从没坐过飞机。抵达机场后,对登机流程完全不懂,也不知登机牌为何物,心情有些忐忑。同行的另两位同门则有过多次飞行经验,雪莉姐看出我的紧张,还安抚我说在机上一吃一喝很快就到了。

王  帅 
2024.03.29记

2009年初春随老师
赴沪、苏、豫专业考察附记

赴沪航班留影

       其实我的心事重重还另有原因,那段时间母亲因为胆结石而持续疼痛,我自然很是牵挂。完全想不到的是,母亲为了让我更安心地进行专业考察,竟悄悄预约了当日的手术,就在我们航班起飞之时,她却已经被推进手术室。这段往事回忆起来,一直让我内心充满愧疚。
       到了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部主任周亚老师及马今洪老师、胡嘉麟师弟等一起接待我们。2004年底我曾代老师去上海给周亚老师送过书,因此他是认识我的,我便很轻松地主动过去向周老师问好。周老师跟张老师非常熟络,两人在很多专业问题上常有交流。周老师对学界后辈也十分和善,在制度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吝于分享他们所藏青铜器的相关资料。这种胸襟和态度让我对心目中本应是高高在上又秘不示人的上博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好的印象。

乘坐上海磁悬浮列车

       第二天一早,按计划拜访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心在复旦的邯郸校区光华楼西主楼27层,由裘锡圭先生于2005年率团队成立。1978年,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当时的“科研典型”理科是数学界的陈景润先生,文科就是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领域的裘锡圭先生。中心环境典雅安静,往来师生也不算多,但每间办公室和自习室总亮着灯光,老师和学生都在伏案工作,每有人声响起,往往就是在讨论交流某个疑难古字。有别于大众对“冷门绝学”的刻板印象,古文字学在这里似乎是一门有生机、有温度的“新兴学科”。
       老师带我们拜访中心时,裘先生视力已有些衰退,虽不见得每天来中心上课,但仍坚持各类学术研究和指导工作,笔耕不缀,常有创见。刘钊教授担任中心负责人,那几天出差不在中心。刘老师本科就读于吉

在上海博物馆参观

林大学77级考古专业,曾参与夏家店文化的新石器遗址发掘,但他考研时报考了古文字专业,师从姚孝遂先生,而姚先生的老师则是于省吾先生,于老也是中国考释出甲骨文最多的学者。

裘锡圭先生

       听中心接待我们的几位老师说,裘先生是团队的“学术核心”和“精神领袖”,他扎实求真的学风一直勉励着后继学人。正是短短的半日访问,让我萌生了有朝一日赴中心进修的向往。我虽在2005年就留校任教,但因为必须要兼任2005级本科辅导员,整整四年间学生工作事无巨细,相当繁重,直到2009年卸任才能专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这时我当然渴望能够有机会多多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大约六个月后,机缘巧合之下

陕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国内访学基金资助前往复旦大学,很荣幸以刘钊教授为合作导师,在中心进修了半年课程。

与刘钊教授合影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资料室留影

       这半年里,承蒙中心各位专家学者的慷慨指教,我完整旁听了几门主干课程,搜集了不少宝贵的学习资料。我还与当时在读的几乎所有研究生频繁交流,其中很多人至今都在给予我学术上的帮助。这段经历于我而言,说获益良多都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满足之感,中心那种团结激励、比学赶超的集体研究氛围更是让人震撼又羡慕。所有这一切的源头,都得益于张老师带领我们的这次专业考察。

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留影

       离开上海就到了老师的家乡苏州,在这里也终于见到阔别许久的程义师兄。他是西北大学王维坤教授的研究生,曾协助张老师一起创办陕师大的文博专业,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去苏州博物馆工作,并在那里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务。程师兄为人豪爽洒脱,业务能力强,但在西大读书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酷爱打乒乓球。

程师兄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故人相见,彼此都相当激动,聊天时又很放松,这大抵就是老朋友重逢所谓的真情流露吧!他在平江路的“鱼食饭稻土灶馆”请大家品尝了地道的苏州本帮菜,咸笃鲜、莼菜银鱼羹、猪油拌饭,那都叫一个香!席间他还帮忙联系好了之后拙政园、曲园及虎丘的参观。晚餐结束,返回酒店的路上还听老师说起,有机会应该去现场听听苏州评弹和南戏昆曲。

在苏州鱼食饭稻土灶馆留影

参观拙政园留影

参观苏州虎丘及云岩寺塔

      在苏州的最后一日是去周庄旅游。在高速上,从大巴的窗户看出去,春日的江南有了草长莺飞的意趣,一行人来到周庄后,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即便是淡季,周庄的游客仍旧不算少。因为明朝巨富沈万三的传奇人生,因为作家三毛来到周庄后的热泪滚滚,因为余秋雨《文化苦旅》中描写周庄的文人情愫,也因为陈逸飞先生所画的那幅名扬海外的《故乡的回忆》。周庄因陈逸飞而出名,我亲眼看到了陈逸飞名画中的双桥,却又听街边一处书店的老板说,陈逸飞取像的原型是江苏昆山县的周庄,并非此处。不知是否真的如此?

在周庄留影

       大家逛着,到了午饭时间。我早就听闻有一道“万三肘子”是当地名肴,起源于江南首富沈万三家,是用来招待贵宾的必备菜品。于是,就张罗着自己买了一份拿来与大家分享。雪莉姐与岳师兄只浅尝一口,他们觉得这类江浙口味偏甜腻。我和老师却觉得甚是可口,肘子皮润肉酥,汤色酱红醇厚,确实挺下饭。餐后离开周庄,一行人也像游客一样来到苏州第一丝织厂参观购物,产品样式到不少,仍采用传统工艺织做,不过价格也是不低,我也就仅是游览观赏。

参观苏州第一丝织厂

       在旅行的途中,断断续续与老师有过多次深入交流。老师讲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想要做好学问,特别是古文字与青铜器,必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多跑、多想、多写。

       “多跑”首先是指不能蜷缩在书斋里只顾埋头看书,必须要多出去看看,不仅是考古田野工地,还包括各地的博物馆和文物资料室。最好是能够进入库房近距离观察文物的各个方面,比如很多青铜器的底部和内侧,即使是看照片也容易忽略掉不少有用的细节。“多跑”还指要多参加各类专业会议,这非常有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术界最新的研究动态,让我们知道自己该向何处着力。此外,“多跑”也势必会和社会上各色人等交流来往,本身也对我们实践能力的提高及眼界视野的拓宽大有裨益。

在博物馆库房、考古发掘现场实习考察

       “多想”是指学习和研究不仅仅是看你每天多么勤奋地翻了多少页书,每学期听课记了多少笔记,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不仅是思考具体的每一个专业问题,更是指要不断优化你的思维逻辑,也就是你习惯通过什么样的角度和路径去解决问题,且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否科学合适,这是比死板的学习更重要的一点。

       “多写”最关键!当看到自己手写的字变为铅字,对自己本身就是个很大的鼓励。你的内心很愉悦,当然就会自我鼓励能够继续做下去,写下去。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指的是对传承古代文化的态度,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只看不写,只说话不做事,或者照本宣科。老师说他大二时时就在课后撰写了一篇论文《释“东”及与“东”有关之字》,投稿过程虽有波折,但当时被系主任张岂之先生推荐给了李学勤先生,终于在大三时发表在《人文杂志》,从此也正式开始了他自己的研究之路。

       “多写”还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电子版的论文书籍很多,这些都是便于检索之用,但有些经典著作必须要经过细读详读,在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有时候甚至需要抄写!尤其对古文字而言,更是需要通过不断摹写,以形成对字形书体的肌肉记忆。老师回忆他刚工作时,因为书价昂贵及不易买到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就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每天坐在西大图书馆将其全部抄写,最后反倒有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大系》每件器物的信息和郭老的研究思路都烙印在了他脑海之中。
       如今,我取得博士学位已有多年,老师也退休数载,然而考察途中的谆谆教诲、所思所想却丝毫不敢忘怀,我甚至把这些当做人生财富又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和子女。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

于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寓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知识当然很重要,需要不断去积累,但是更重要的可能是将知识和经验相结合的能力。学考古、文博和历史的学生,其实是需要一定社会阅历的,也就是生活的经验。无论古代和当代,我们都是人类社会,这其中肯定有很多一般规律的。真真切切的多进行考察实践,肯定也会对深入探索古代社会有更为清晰深入的认识。

张老师与吾儿泽堂合影

       谷朝旭、王宏是我在陕西师范大学招收的第五批硕士研究生,2007年进校,2010年毕业。任雪莉是我在陕西师范大学招收的第三批博士生。从2009年10月17日到25日,我们在郑州、北京、天津实习考察。

张懋镕 
2024.01.28记

郑州、北京、天津之行

                            10月17日        星期六        晴天
       我早上8点到达西安火车站,雪莉、朝旭、王宏已经到了。我与雪莉坐硬卧(中铺),他俩坐硬席。这种车比较好,硬席也不错。中午还在铺上睡了一会,比较有精神。K84次车,8点35分开,下午快4点到达郑州车站。小刘来接车,他是朝旭前几年在郑州工作的朋友,虽然是徐州人,但很有河南人的热情。我们住长城商务酒店,在经三路和丰产路交叉口。住下之后,我们去吃烩面,菜也很多。朝旭见了朋友,要了白酒,免不了豪饮了起来,结果出去吐了几次。
       晚上9点多,铜镜收藏家王趁意来,打开电脑让我们看他收藏的铜镜。精品很多,尤其是有些铜镜从未见过,真是大开眼界。
                            10月18日          星期日        晴转多云
       一早小刘就来拉我们去吃胡辣汤,在郑州最有名的一家。排队人不少,可见生意很好。与陕西不同,这里的胡辣汤颜色深,尤其是很麻辣,吃得人直冒汗。
       而后我们去河南博物院参观,与几年前不同,直接凭工作证或身份证领票,不必找熟人,倒也方便。下午去市博物院参观。他们三人看得还算仔细,也注意听我讲,大有进步。在看与讲的过程中,我也有灵感

出现,尽管已经看过多遍,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虚心使人进步,这是永远的真理。

与谷朝旭、王宏参观河南博物院留影

在河南博物院门前合影

       晚上,朱君孝夫妇在郑州大学附近的一个江浙风味的饭店请我们吃饭。

                            10月19日        星期一        多云
       由王趁意介绍,上午去未来铜镜馆参观。这是做期货生意第一人的李经谋先生主持开办的。他收藏了4千面镜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三分之一是好镜,三分之一是一般,还有三分之一是垃圾。展出的一千面铜镜,从先秦、两汉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阶段均有大量铜镜,已成系列,且品相不错,叫“铜镜博物馆”是名副其实。以往认为宋元明清的铜镜很差,今天一看,不仅数量多,且上品味,可见宋元镜也不错,不可一概而论。有一面蹴鞠(踢球)的宋镜,与青铜器全集上的那一面几乎一致,很珍贵。唐镜中有方形的,还有八棱形的,十分罕见。参观中,省考古研究所的所长郝本性先生也来了,他先前看过,此次一同看。郝先生说,李学勤先生也来过,有照片。据趁意说,李经谋先生是昨天从南京赶回来的,本来还要去其他地方,因为听说我来了,改变了计划。

未来铜镜艺术馆

       中午,李经谋先生设宴款待我们。席间,李经谋说他正在整理这些铜镜资料,准备写成书出版,我表示赞赏。
       饭后,郝本性先生带我们去南水北调考古工程指挥部看出土文物。郝先生原先在淅川下寺等楚文化墓地做过发掘,这次墓地又出了不少青铜器。由于墓葬所处地势低下,受水浸泡等原因,不少青铜礼容器成了一地碎片。很多工人在做修复工作。经过修复,青铜鼎等器物甚是伟岸。

参观未来铜镜艺术馆

       而后,我们又一起去王趁意家看铜镜。趁意拿出不少镜子,其夫人蔡女士也受影响,能说出镜子的名称来。有几面绍兴出土的黑漆古镜,黑亮黑亮,棱角分明,像是刚铸造出来的。上午看到铜镜博物馆有一面双鱼镜,品相极好,趁意说那是雕母镜,有可能。由于天色已晚,我们还要上火车,只看了一部分镜子。

王趁意著《中原藏镜聚英》

       车票不好买,是朝旭托他郑州的朋友订的。K180次车,11点上车。买的是软卧两张,硬席两张。

                            10月20日         星期二         多云间晴天
       早上6点20分到北京,王宏来接车。这位王宏是我北京的朋友,在总参工作。我们住北京卫戍区招待所(寿松饭店),一晚168元,在地铁一号线上,交通方便。王宏请我们吃过早饭后上班去了,我们一算时间,去首都博物馆来得及,马上与祁庆国联系。他托人把我们带进去,就去开会了。

       中午祁庆国请我们吃饭。1996年,我俩在日本奈良橿原考古研究所进修,一起呆过半年多时间,很熟悉。他如今是首都博物馆的中层干部。
       下午,我去看望北京的朋友。

在首都博物馆合影

                            10月21日         星期三         晴天间多云
        早上忘了坐地铁,打的又堵车,过了9点才到故宫,张翀也来了。丁孟来接我们,人很热情,先领我们到库房,拿出几件青铜器让我们看。有一件簋,内底有“子口父乙”字样,雪莉说这一件可能是宝鸡戴家湾出土的,还有一件鼎未对上。又看了几件盉,一件盉上的铭文是后刻的,因为器的年代晚,而铭文“父辛”的年代早。

       丁孟又陪我们看展览。展线上有一件田告方鼎,看到实物方知其器很小,亦是戴家湾出品。还有一件小鼎,上次已看过。

       中午,丁孟在御膳房请我们用餐。想想在皇帝住的地方吃和皇帝一样的饭菜,很有意思。不过,说实在所谓御膳并不怎么好吃。

故宫博物院藏田告方鼎及其铭文

在故宫博物院御膳房合影

       出了故宫,我与雪莉、张翀去李老师家。我给老师带了点西安特产腊牛羊肉。老师精神似乎比以前要好些。因为忙于清华简的整理与研究,电话也很多,后天还要出差去华中师范大学陈伟处。老师告诉我要做十年的整理工作。师母在一旁抱怨:又不缺钱,干嘛这么累。我们都笑了。我向老师汇报了近年所见的青铜器,并把西安唐苑铜盉馆收藏的一百多件青铜盉的影像资料交给老师。我们还一起拍了照,这是很少有的三代师生合影。快5点了,我们准备告辞,师母说什么也不准,请我们在附近的三晋风味饭店吃饭,雪莉因事先走了。

三代师生合影(此为2008年带领张翀、任雪莉拜访李先生)

                            10月22日         星期四         晴天间多云
       早上去保利博物馆。大厅大门大窗大玻璃,十分现代化。保利这几年由于霸道,已经收不上铜器了,所以并无新品,大抵是旧藏。毕竟收藏的青铜器仅次于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可能比首都博物馆还要好些。像西周中期的免尊等器物,值得一看。11点,王文娟来了,我又带她看了一会儿,她也没有来过。

       中午,在附近聚餐。有张翀、文娟、朝旭、王宏,还有雪莉夫妇,小杨千里寻妻,昨夜赶到北京来了,这下热闹得很。
       午后与雪莉夫妇、王宏、朝旭去潘家园古玩城。这里多是一些杂件,普通器物。雪莉买了几本书。

保利艺术博物馆

潘家园旧货市场

                            10月23日        星期五        晴天间多云
       早上9点去北京南站,买了9点55分的车票,10点20分就到天津,可谓快矣。贾洪波老师派他的研究生马若楠等二人来接,然后一起去天津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系由天津艺术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合并而成,一派现代化气息。在大厅遇上卢永绣,她在西安培训班学习,我去讲过课。

向天津博物馆借取。展柜上有一件文物引人注目,那就是宝鸡戴家湾出土的青铜禁。禁面上有三个与酒器圈足相套合的榫口,榫口的下边均有南北和东西向的两条加强筋。

展陈以书画为上,有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以及扬州八怪的作品。听程义说过,作为吴门画派的策源地,苏州博物馆收藏的作品有限,竟还要

天津博物馆(2009年旧馆)

天津博物馆藏夔纹铜禁

                            10月24日        星期六        多云间晴天
       早上去雍和宫看书市。前几年来过一次,但今天恰逢周六,人格外多。还有卖小吃的,像是在逛庙会。我们看了半天,也没有很合适的书,看来还得到专业书店去。
       中午刘聪建、刘青在他们单位(线装书局)附近请我们吃涮锅,主要商谈将我们的硕博士论文整理出书的事情。
       下午休息。晚上坐火车回西安。

      下午本想看看库房,但贾洪波的同学不在,办公室的李主任又非专业,听说库房的管理人员有意见,不愿意多拿。我们问与铜禁有关的其他青铜器,他们说底账上只有铜禁,其他器物不清楚。看来只好以后再说了。

铜禁细节

甘  青  之  行

张懋镕
2024.01.28记

        李娟利、刘远晴、刘莹莹系2008年入学的研究生,2011年毕业。李松系2009年入学的研究生,2012年毕业。2010年6月21日至28日,我和他们四位学生赴甘肃和青海学习考察。同行的还有我的台湾朋友、中研院史语所的陈昭容研究员。

6月21日 星期一 晴天
我和学生五人于上午10点到达西安火车站。之所以买白天的火车票,是便于沿线观察地形地貌。10点56分火车启动。开始火车行驶在关中平川上,没有特别的感觉。一出宝鸡,地形大变。在1点55分到2点15分时,两侧崇山峻岭扑面而来,不停地穿越隧道,其落差之大,近乎一千米,十分惊人。可以说当年秦人正是因为越过了这道天然防线,来到开阔的平原上,才会拥有日后的辉煌。到了拓石,就好一点,在流水旁边,间或有人家。2点30分以后,山势稍微低了点,隧道也开始减少,山也由纯粹的石头山到开始有土山。3点时,山越来越小,土也多起来,此时快到天水了。过了天水,山不高了,但绿树少了,土坯房也多了。靠近兰州时,草木增多,庄稼也茂盛了。在车上与对面下铺的一位乘客聊天,而后几位学生也不时过来说话,不觉得寂寞。3点多就接到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的电话,说晚上请我们吃饭,汤惠生也在,太好了。而后,王辉派人来车站接我们。晚上的菜肴又多又好。惠生带了两个硕博士研究生,王辉带了他办公室的两位助理,加上我们五人,很有气氛。惠生也是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比我低一级,彼此熟悉。他长期在青海考古研究所工作,对甘青地区的考古很了解,王辉是甘肃考古界的一把手,自然熟谙,我这次带学生来兰州,也是要认识甘青地区的情况,所以这一晚上我们聊的时间很长。晚上住中核404招待所,一晚130元,也不算很便宜。

6月22 星期二 晴天
早饭是马军霞请我们吃羊肉烩面,有四碟小菜,配置得好。军霞在2003年跟我读研究生,06年毕业后到西北师范大学任教,她爱人陈国科在省考古研究所工作。她俩是在礼县考古工地认识的,也有一段佳话。上午9点过后,贾志城来了,他是我小学的同学,自西安邮电技校毕业后来兰州工作,这是我俩第一次在兰州见面。他陪我去逛滨河路。路在黄河南岸,两排绿树,十分清爽。从小西湖桥往东,走过中山桥,这是座铁桥,桥对面是白塔山公园。记得40年前的1967年曾与几位朋友来过,当时印象黄河河道较窄。我们逛到马忠华手抓羊肉馆,碰到一位姓刘的部长,是志城的赏石朋友,一起吃羊肉。马忠华是出了名的,这里的羊肉很嫩。志城选了一种吃法,我第一次见识,就是将羊排放进冰箱冻几分钟,拿出来再吃,夏天吃很爽口。

饭后逛城隍庙,这里的玉串饰很多,我也买了一些。而后去志城家。嫂子在家,我送她一盒茶叶。志城带我看他收藏的黄河石,放满了柜子。他最心爱的是收集到三块石头组成的“九州石”,前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这需要眼力和耐力,也需要运气。在电脑上看到他的几本准备出版的著作,其中赏石是专门的一本。还有五言、七律诗,散文等,很丰富。他很有才。我送他我的第二本论文集。4点后我告辞,赴中川机场接陈昭容老师。一路上看到山上的植被不好,现在用铺设管子喷淋的办法,有所成效。飞机晚点,但总算平安接到陈老师。晚上马军霞请客,在菜根香,离友谊宾馆近。陈老师就住在这里。原来说一晚220元,经我一位朋友介绍,说是协作单位,变成168元,比我们住的招待所还好。

6月23日 星期三 多云
早上到友谊宾馆附近做香功,这里环境好。与陈老师共进早餐,是自助餐,花样丰富,很合胃口。上午去省考古研究所,先在王辉的办公室弄到一批考古发掘报告。而后参观库房,看文物修复组的师生们的工作。这里也有不少青铜器,当然如鼎那样的大件青铜器多是秦国的东西。饭后继续在库房看。下午主要看小件青铜饰件、兵器以及玉器、陶器。尤其是小件青铜饰件,与中原地区不同,很有特点,以前看得少,这次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晚上,碰巧王辉也在马忠华手抓羊肉馆请我们。由于人多,干脆在院子里摆了几张桌,倒也畅快。因为有课,我先走了。军霞陪我到西北师范大学,两位李主任在讲演厅前迎接我。讲了快两个小时,又回答同学们的问题。我演讲时,同学们认真听,很安静,提问时,大家又很踊跃,看着这些求知若渴的孩子,我真舍不得离开他们,这种感觉我已经好多年没有了。

6月24日 星期四 多云转阴天
原本今天省博物馆应开馆,但省馆因端午节未放假,决定今明两天闭馆,出乎意料,真是要命。多亏陈老师联系宁夏的罗丰馆长,罗馆长与这边关系好,总算答应我们可以看一层的展厅。到11点40分,参观了近两个小时。甘肃出土的最具规模的一批青铜器来自灵台百草坡墓地。尊和卣一组,鼎和簋一组,各不相同,看来当时对酒器、食器确有区别对待的意思。早期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是彩陶,形制和纹饰都很有艺术性,可见那时的甘肃走在全国的前头。中午,廖北远请客,他也是西北大学79级考古专业毕业,与汤惠生同班,如今是甘肃省文物局局长。他们班出人才,田旭东、李峰也是他们班的。因为是同学,我也就不客气了,见面就提出要书。上午在省博物馆旁边的书店参观时,陈老师看到几本书很好,就想买,但这些图录书很贵,我劝她先不要买。果然我说了之后,下午梁建宏(西北大学98级考古专业学生,我教过,如今是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干部)就送来了一捆书。下午去市博物馆,没想到又不开馆,说是周四下午例行开会。只好给梁建宏打电话,终于放我们进馆。陈列室很小,展出的主要是彩陶。有一件青铜盉,鋬内有铭文,限于摆放位置和灯光影响,看不清楚,只认识“作祖癸”三字。而后去青海首府西宁,买了5点55分的火车票,在兰州西站上车。这个车站之小,真令人惊讶。里里外外挤满了人,很不舒服。等了好长时间,幸亏有个年轻人给我让了个座位。马军霞、吴伟跑前跑后,送我们上车。没想到车开了,他俩下不来,只好在下一站下车,真是很抱歉。后来从短信知道他们10点半才回到家。记得年轻时在城固县插队当知青,一次送朋友上火车,聊得高兴,竟忘了下车,此时火车已经开动,我赶快顺着火车行驶的方向就跳了下来。想起这事,真有点后怕。问题是那时如果我不跳下来,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当时天快黑了,夜里怎么办,一天只有一趟车,况且自己也没有钱。8点半以后,到达西宁火车站。肖永明在站外举着写有我名字的牌子,好在我从照片上已经认识他,他是西北大学94级考古专业学生。打了两辆出租车,送我们到华金宾馆。晚上,青海考古研究所许新国所长请我们吃饭。主要喝青稞酒,原以为这酒一般,待看到说明有40度,浓度不低,没敢多喝。许所长很热情,又爱聊天,这顿饭吃到快12点了。

6月25日 星期五 晴天
早上永明带我们去吃早点。省考古研究所在一条小街上,街口就有小吃店。店里有油条、包子、稀饭和各种小菜,和内地的小吃店一样,刘莹莹与刘远晴喜欢。李娟利住在她同事家,没有过来。我就问陈老师,想吃什么,当她知道附近有一家水盆羊肉店,就说吃水盆羊肉,我很赞赏。我就和陈老师一起吃水盆羊肉,就像去年10月我们一起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吃羊肉泡馍一样。到什么地方就吃那个地方的特色菜肴,是了解这块土地的风俗人情的好手段,陈老师深谙此道,不能不佩服她。
旁边有马步芳的公馆,我们顺便看了看。曾几何时,杀人军阀也成了观瞻对象,历史真是不堪回首。不过说实在的,他的毛笔字还写的不错,以前没有见过。
上午看省考古研究所的库房,主要是小件的青铜兵器和饰件。由于近距离观察,对这些甘青地区的青铜器渐渐有了亲切的感受。管库房的崔女士,多年前曾与我有过联系。那时我在西安的《收藏》杂志做兼职编辑,看过她寄来的文稿。
中午简单吃个饭,饭后即去省博物馆。馆是新建的,十分现代化。展品很多,尤其是彩陶,表面光洁,纹饰精美,可称之为极品,不亚于任何其他质地的艺术品。给我们讲解的孙女士,漂亮有风韵,应是这地方的代表,可见青海地区也有出色的美人。
6月26日 星期六 晴天
由于居住的宾馆马桶下水不利,洗澡时地下排水口堵,地上墙上有爬虫,决定搬家,到不远处的三和饭店居住。钱不贵,房子又好,只是洗澡一次不能超过20分钟,否则就没水了。
由于搬家,所以出行晚了,11点多才走出市区。司机祁师傅不错,开了几十年车,有经验,一路上讲故事,还会唱歌。今天去青海湖,到下午8点才回来。印象深刻有三点。第一,在湖畔不远处遇上活佛讲座,集中了很多藏族人。第一次近距离细看,除了黑一点,其实长得不丑,有些人眼睛很大,眼角细长,明显的双眼皮,很好看。第二,在湖畔有牵着马或者骑着马的年轻小伙,如果你想骑马在湖边溜溜,他可以提供服务。开始还没有多少感觉,待骑了一圈马下来,发现这些小伙十分英俊,待人又非常温和,以前很少见这样的年轻人。第三,湖畔长满野草,主要是一种名叫狼毒花的草,开着红、黄、兰色的花,那么鲜艳茂盛,也是出人意表。据说狼也害怕它,所以没有谁敢破坏,保持着天然韵味。蓝天、黄沙、绿水,一片阳光照耀,显得空灵而明媚。我们在草地上坐了很长时间,不想离开。
回到西宁已7点多了,我请大家吃羊脖子。

6月27日 星期日 多云间阴天有小雨
上午去湟中县博物馆,在兰州市南面,行程不到一个小时。陈列陈旧,但对于一个县级博物馆来说,还算可以。开头有一张分布图,说明本县的很多文物在全省县级居于首位,很有意思。展陈的主要是陶器,其中马家窑彩陶最多。
而后去塔尔寺。寺庙规模很大,但要买门票,方能一间一间地细看。我们没有时间看,就围绕外圈转悠。远晴她们很热衷于拍有喇嘛的镜头,喇嘛也开车,打手机,一派现代景象。陈老师她们买了一些首饰玉器,十几元一条,还不算贵,送人也可以。有人拿900元的玉坠,结果陈老师花了150元就买到了,特高兴。市场价格很混乱,也许还买贵了。
中午在途中吃了一盆面条,就去乐都柳湾遗址。如同昨天在来的火车上所见一样,这一带川道较宽,树木也多,适宜居住,怪不得这里盛产彩陶,终于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关联,看来实地考察太重要了。
柳湾博物馆的馆长听汤惠生说起过我们,所以对我们很热情。他写诗,具有诗人的气质,讲解时阴阳顿挫,极富感染力。或许正因为如此,他的很多研究里猜想的成分多了一点。陈列的有刻画符号的陶器较少,有点美中不足。由于房子有限,文物柜少,陶器挤在一起,不安全。灯也坏了不少,看不清楚。
而后,我要求去看柳湾墓地,开始馆里不同意,说路不好走。好不容易来了,我们一定要去。终于馆里工作人员带我们上了墓地。墓地以沟为界,分为三块,中间一块大,为马厂遗址,两旁分别为齐家和半山遗址,都小一点,半山最小。这种排列方式很有特点,值得思考。近几年墓地经常被盗,上面有很多盗洞,似乎没人来管。这片墓地在村北第二台阶上,而且比较平缓,不像对面的山坡那么陡,这应是墓地处在北部的一个重要因素。走着走着,天又下起雨来。
晚上整理东西,算清账目。

6月28日 星期一 小雨转多云
一早起来,下了点雨,蛮凉爽。肖永明和李娟利的亲戚来送我们。9点的火车,倒也不急。
真是老天爷开眼。陈老师要坐软卧,我买的是硬卧,因为比软卧看窗外风景更好些。但是说话不方便,我们就调到一个车厢,我用下铺换他人的中铺。换过之后,下铺一直没人来,我还是坐在下铺,可以仔细和陈老师讨论我们的研究项目:戴家湾青铜器图录的基本体例和做法。
我俩一边讨论一边注意窗外风景。兰州以东至定西,情况一般,山上树木花草少,不如乐都柳湾那边好。两点40分到达陇西,过了武山,两岸山坡变缓,川道也宽了,有水,可种庄稼,房子半边盖,与陕西关中地区相同。进入甘谷更好一些,川道更宽,地也平缓,树也多。接近天水,出现高山,但不很多。后来山越来越多,隧道也越来越长。当然与来时比较,可能不大一样,有差别。但无论如何,秦人经营甘谷、天水、礼县一带是有经济上的考量的。
晚上7点过后,陈老师在宝鸡下车,雪莉夫妇来接送。我和学生则继续坐车,晚上10点到达西安,分别坐出租车回家。
后记:李松和我们刚到兰州不久,他所在的西安理工大学就打来电话,催他回去,所以李松没有和我们一起进行考察,丧失了一次机会,很遗憾。

张懋镕 
2024.01.28记

山 东 之 行

       李云朋、齐耐心、刘远晴系2008年入学的研究生,2011年毕业。2010年9月19日至27日,我和李云朋、齐耐心、刘远晴赴山东学习考察。先到济南,而后是莒县、临沂、枣庄和滕州。

                             9月21日         星期二        阴转雨
       上午9点到达山东省博物馆。这是刚刚建成的新馆,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承蒙山东大学方辉教授介绍,省博物馆丁秋伟主任安排,我们很幸运,得以先睹为快。新馆高大宏伟,空间十分敞亮,共有13个分馆,非常有气派,远超河南、陕西的博物馆,接近欧美的大博物馆。限于时间关系,我们主要看第8-10号馆,即史前至汉唐的展品。几乎没有其他人,只有一位很高很帅气的讲解员一直陪着我们。
       在史前展品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大量出土的甗、鬶、杯、豆,这里可能是后来青铜甗、觚(与杯有关)、盉(与鬶有关)、豆的起源地,或者至少可以说给予重要影响之地。有一种流与口分隔的鬶就与封顶盉相近。眼下云朋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是研究青铜盉,正好用上。

引自 刘静;吕金泉.原始社会陶礼器的造物设计——以海岱地区陶鬶为例.中国陶瓷,2022(10)

                               9月22日        星期三        多云
       22号上午10点半从济南出发,坐长途汽车,前往莒县。一路看风景,很爽。开始途径雪野、沂源一带,山比较多,当然不是高山,属于浅山、丘陵地带。联想到抗战时期,这里倒是收拾敌方的好去处。到了沂水地势就开阔了,很少见山。这里进入莒文化区域,一直到莒县,基本如此。可见古代的莒国有一片开阔的平原,怪不得莒国虽然不大,但在春秋历史上也重重地涂抹了一笔。
       下午三点左右到达莒县,先住在昌泰旅馆。因为我们在车上吃了几块月饼,倒也不饿。我们逛街,但是因为过节,好多店家不开门。这倒不要紧,因为我们发现了好看的东西,那就是莒县的城墙。好久没有见到这样满目沧桑的古老城墙了,我们来回走了好几遍。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御寒”的记载,遥想2500年前的莒县中秋节暖和吗?晚饭在小吃城,吃粥和烧鹅,北方地区饭店的晚饭很少能见到粥,烧鹅也不多,这里有点像我老家江苏的吃法了。
       我们回到旅馆,刚好四个人,围坐在床上,一边打牌,一边分吃剩下的月饼。窗外月光朦胧,屋里温馨祥和。第一次在外过中秋节,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9月23日        星期四        晴天
       早饭后,莒县博物馆的刘云涛馆长开车来接我们。他个子高大,为人热情,曾经在《先秦史专刊》工作过,我们有过交际。
       新馆离城较远,是去年下半年建成开馆的,陈列的文物比老馆多,看来我们此行真是幸运得很。今天几乎看了一整天,中午吃过饭没有休息又返回来看。或许是最有收获的一天,因为看到了一件年代可能最早的卮,出自莒县西大庄墓地。以前看发掘简报,器物图像不清楚,关键是卮上的铸造痕迹。痕迹在卮的短径上,从一侧口沿下开始,经过鋬,到对应的另一侧口沿。图片上看不清,以为是范线,因为范线也在这个位置,但是看实物,可以判断那不是范线,范线是直的,而这条线像绳子,应是飞针走线留下的针脚痕迹。从而证明了我们以前的一个推测:青铜卮仿自皮囊。而且这件卮体量小,符合从小到大发展的轨迹。另一件卮稍高,与后来的左关卮形态接近。这两种卮究竟是否为一类,看法不一,现在看来很可能是一类器,而后分道扬镳。
       这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上述两件卮都在展柜里,隔着玻璃毕竟看不清楚。当刘馆长知道我们想上手看这两件青铜卮,马上将其他观众劝退,吩咐手下打开柜子,取出青铜卮。这真让人感动万分。耐心看得很仔细,特别将卮的合缝处拍了好几张照片。她很高兴,终于找到了青铜卮仿自皮囊的好证据,她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是研究青铜卮。我也很高兴,体验了一次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除了青铜盉与卮,山东出土的史前青铜器也不少,虽然展线上不多,但在刘馆长赠送我们的书里有不少,看到这些,准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史前青铜器的远晴也高兴起来。
       在参观时,我也讲了不少自己的看法,馆里也很高兴,我们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交往。
       下午,李副馆长陪我们去看莒县新城。眼前河水被拦挡起来,大桥飞架,水面清澈,岸边草木茂盛,真是个休闲的好去处。

                               9月24日        星期五        多云间阴天
       9点从莒县出发,大约10半就到了临沂。原来准备去日照,因为云朋说他未见过大海,当然日照也有不少青铜器值得一看。今天他们三人又说不去日照了,去临沂。临沂事先未联系,只有走着瞧了。
       原以为临沂与莒县差不多,一到市区,傻眼了。这个地方很大,高楼大厦林立,马路又宽又平坦,两旁花草茂盛鲜艳,一派大城市的景象。我们住在银座佳鑫饭店,不很大,但布置与一般饭店不同,多用黄、兰色调,有点年轻人的浪漫。中午在附件一家餐馆吃套餐,三素一荤,7块钱,吃得舒服还便宜。
       下午去博物馆,但并不开放,不知何故。而后决定去三河交汇口,三河是指祊河、滨河、沂水。三河交汇,气势浩荡,水阔天空,令人心旷神怡。走着走着,沙滩有水,我们四人干脆赤脚,沿着河边,边吃、边聊、边照相。人生难得有如此闲暇,在凉爽秋风中踱步。

                               9月25日        星期六        多云间阴天
       8点从临沂出发,大约10点半到达枣庄。住在如家快捷酒店。我们在附近餐馆吃饺子,奇怪的是给的不是面汤而是一碗热粥,也不错,有点南北文化交融的感觉。
       凭着刘云涛馆长的联系,下午两点在枣庄博物馆见到李光雨馆长,他说他已退休三个月了。枣庄博物馆目前只有两个展室,一个是通史,一个是小邾国的。小邾国的青铜器很有意思,以前看图片感觉偏小,如今看实物则不同,鼎不小而且有气派,壶上的纹饰深峻而有棱角,艺术水平很高,由此可见小邾国的社会发展情况不错。还看了库房,李馆长介绍近来清理一座墓葬,出土了宋公青铜器多件,有鼎、簠、敦、豆等,铭文也不错,可惜大部分成了碎片,工作人员正在修复。李学勤先生曾派陈颖飞博士来看过,足见这批青铜器的重要性。

                              9月26日        星期日        晴天
       早上6点15分就起床了,7点坐上出租车,8点15分到达滕州。先在附近用了早餐,9点进博物馆。事先李光雨馆长帮我们做了联系,所以一切很顺利。博物馆在一座办公楼上,原本办公楼作其他用途,虽然气派但不实用。我们主要看二、三楼的四个展室。主要是青铜器,包括前掌大的。前掌大墓地出了那么多青铜器,更新了大家对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山东出土青铜器的认识,值得今后好好去研究。
     今天能到滕州,比原计划多看了一个博物馆,非常高兴。让我们感动的是张东峰馆长,虽然第一次见面,但他十分热情,我们几次告退要回西安,张馆长则一再挽留。中午宴请我们,最后上来一道蝎子菜,看着前伸的爪子、长长的尾巴,我们有点懵了。没想到云朋和耐心作为两个山东人却不敢伸筷子,后来才知道他俩也没吃过。好在我小时候在老家苏州吃过蝉蛹,大学本科实习时在关中农村吃过毛蛋,做考古的人应该什么都能吃,于是我第一次吃了蝎子。随后,耐心也动了筷子,张馆长看着我们也笑了。饭后,张馆长又派司机送我们到长途汽车站,走上回家的路。

张懋镕 
2024.01.28记

江苏之行

       裴书研、李倩、杨麟、闫婷婷系2009年入学的研究生,2012年毕业。任雪莉系2008年入学的博士生,黄薇系2010年入学的博士生。2011年4月14日至23日,我和他们6位研究生赴江苏的南京、苏州、上海学习考察。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晴间多云
       考虑到傍晚时分交通堵塞,书研他们4点半就从学校出发了,结果6点过后才到西安火车站。我不到5点就出发,坐出租车从城外走很顺利,二十分钟就到车站。火车晚点十几分钟,8点过后才开。我和黄薇、雪莉坐卧铺,聊聊天,时间倒也过得很快。

                            4月15日         星期五        晴天
       早上8点多到达南京。下了车,书研就去买后天去镇江的车票,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不耽误时间。按书研事先看好的路线,坐公交车到7

天连锁旅馆。因为房间还没有腾出来,我们先去吃饭。看上去小店虽然很旧,但顾客很多,拥挤得只能坐在店门外的一点空地上。吃的是鸭血粉丝汤和包子。南京就是鸭子好吃,也算尝个鲜。

       饭后即去南京博物院,似乎还是前几年我来时的老样子,旁边一座建筑还未盖好,只有一座建筑有展览,分上下两层开放。这次考察的目的是看吴国青铜器,馆里很多,看实物比照片好多了。《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一书的照片发绿,而实物则灰暗一些。特别是范线、垫片,看实物就很清楚。在青铜器馆里看了一个多小时,其余的则走马观花看了看。

       5点左右出博物院,即去夫子庙。夫子庙一带人山人海,拥挤得不行,我唯恐人丢失,所以没有敢多呆。主要看看秦淮河,看看仿古建筑。商店和摊贩一个接一个,太现代化了,冲淡了古旧的氛围。
       我们在附近一条相对僻静的街道,找到一家饭店,要了十来个菜,虽然不是地道的南京菜肴,但吃得比较舒服。听当地人讲,南京就没有什么特色菜。这或许与南京的位置有关,地处南北文化交流的漩涡中。

                             4月16日        星期六        晴天
       今天的安排是,我去看我的朋友何兆吉,雪莉去看她的朋友,其余的人在黄薇带领下去中山陵等处。

       何兆吉所在南京理工大学离我们住的7天连锁店很近,在一条公交线上,他在站上接我。几年未见,他也没有什么变化。他搬了新家,在一座六层的楼房上,没有电梯,可能不方便。谈起学校,他说正在改革津贴。处长、副处长拿6到6.5万,科长4万,教授可能也只有4万多,怪不得教授要去争副处长的名额。南京理工大学很有特点,多数楼房很老旧,而且没有几座高楼,大概环境气氛和民国时期差不多。中午在他学校的餐厅用饭。饭后我们一起逛街,而后去了阅江楼。据说它与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江南四大名楼。楼在山上,走路要上下山,花费两个多小时,值得一看。
       我回到住所不久,学生们也回来了。黄薇他们不但去了中山陵,还去了总统府,雪莉除了看朋友,还去了大屠杀纪念馆,看来还是年轻人跑得快。

                              4月17日        星期日        晴天
       南京离镇江很近,半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镇江。镇江博物馆不好找,它在一条僻静的小巷里,很有几分古旧色彩。据说附近还有旧时的使馆建筑。馆里的青铜器不少,正好和南京博物院的青铜器互补。可以说,看了这两处的青铜器,对吴国的青铜器便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馆里还有书画等展览,足以体现这个小地方文化色彩之丰富。

       中午在附近一家小餐馆吃饭,吃的是镇江有名的锅盖面。宽汤味浓,别有滋味,大家都说便宜还好吃。

 出对方,可谓心有灵犀。他是西北大学考古专业88级的学生。安排好住宿,他在一家大酒店请客,让我们领略无锡菜的特色与美味。譬如有名的三白:白鱼、白虾、银鱼。不过我还是比较钟情于笋烧猪肉。饭后,宝山带我们逛街。无锡不同于镇江,高楼很多,也不同于南京,新的建筑不少。无锡原本比苏州差多了,不过近几年发展很迅速。

      从镇江到无锡,坐车也不过一小时。下午5点到,刘宝山来车站接。好多年没有见面了,但还是在第一时间相互认

                             4月18日        星期一        晴天
       早餐吃粢饭,这是在南方常见的一种早点,用糯米包裹,里面是油条、芝麻等作馅,好吃还顶饥。

       中午我们在附近找了一家肯德基店随便吃了一点。书研要找饭店,我说来不及,果然我们还没有吃完,司机已来了。这次宝保山派了部大一点的车,我们7人都能坐上去。一个多小时到达鸿山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主要是青瓷,数量也不太多,我们也看的快。后来馆长也来了,我们一起合影。

       上午去看无锡博物馆。无锡馆很大,颇具现代化,上下电梯方便。馆里也有吴国青铜器展品,所以多看了一些,加深印象。当然总量没有镇江多。另外,书画和其他艺术品的展览也很有味。

       因为还有点时间,我们又一起去了另一处名胜——惠山。这里有石板铺的街,有老店铺,也有小桥流水,情景与苏州山塘街近,但没有后者热闹,与平江路仿佛,只是5点以后就关门了。街在山脚下,倒也显得别致。几位学生很高兴,因为在小铺里有不少泥人饰件,样式好看,价钱也不贵,可以买来送人。

                             4月19日        星期二        晴天
       今天为了看无锡著名景点——鼋头渚,起了个大早,7点刚过就出发,8点半到达景区。目的是游太湖,因为到苏州可能没时间去太湖了。我们每人花了一百元买门票,结果发现划得来,因为必须坐船才能

到湖心岛。船有上下两层,我们坐在上层。任凭太阳晒着,风儿吹着,望着水波粼粼的湖面,心情很兴奋,不停地拍照。在岛上呆了一个小时,又是爬山,又买东西。我在老君殿像前扔钱币,正好投在手掌的小拇指缝中,可惜杨麟他们没投中。

       下午3点多就到了苏州火车站,火车行程时间只需15分钟,还没有等车的时间长。在苏州博物馆入口处见到程义。在馆里,见到陈书记、张馆长,我常来,他们也去过西安,彼此熟悉,免不了聊一阵。张馆长有应酬,让程义代表他请我们在博物馆附近的风俗馆吃饭。这个餐馆很特

       饭后,天晚了,不过大家兴致很高,于是我又带他们去山塘街。前年带学生来苏州考察时没有来,没想到这次我们的住所离山塘街很近,走路也不过20分钟。山塘街的夜景最好看。这里的小河长,小桥多,两岸店铺多,人也多,很有气氛。李倩、杨麟、闫婷婷来自内蒙,从未见过水乡泽国,不停地拍照。他们也买了不少小饰件。我听到小楼上传来温软的说白和清脆的琵琶声,那是曾经十分熟悉的评弹,又唤起我儿时的记忆。大约10点钟才回到住所,雪莉因疲劳未去山塘街。

别,建筑古色古香,厅外绿竹掩映,花园点缀假山,十分有情调。菜肴更是丰盛味佳,如刚上市的青蚕豆,嫩笋做的腌笃鲜,还有不起眼的小虾,却胜过以往吃的任何大虾。从南京开始,越吃越好,这是最好吃的一顿菜肴。

                              4月20日        星期三        多云
       早上到附近一处街心花园做香功,黄薇也一块儿去了,她说今后也要学习香功。早饭后,一起去观前街购物。雪莉、婷婷买了不少丝绸衣服给长辈,一件不到100元,还可以。我则带他们买点心,苏州的点心样式很多,味道甜美。中午在观前街吃小吃,馄饨、包子等等。下午3点多赶到上海,去博物馆参观已晚,就让大家休息。而后我和书研在宾馆看电子邮件,其他人出去逛街。

                             4月21日        星期四        多云

       上午去上海博物馆,见到周亚,他说先看新买的小臣系方卣。此卣为日本某私人收藏,近来拍卖,上海博物馆花了1200万美元买下,也是迄今最贵的青铜器了。今日得见,十分幸运。卣高49厘米,这样高大的卣很少。器表布满兽面纹、鸟纹等,没有底纹,是商代末年的器物。器表坑坑洼洼的,是因为藏家将有害锈挖去后并未补上,卖相不太好。
       而后去修复中心参观,这是黄薇的提议,很好。而后又去看青铜器的常设展,每次来我们都要看。

       4点过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来人接我。5点多达到,很高兴见到裘锡圭先生。他身体还好,血压、血糖、血脂三不高,就是青光眼,见他时他正在看资料,离得很近。我很敬佩他,将创新和严谨如此完美地结合一起。
       而后吃晚饭,和裘先生还有刘钊、施谢捷、周波、郭永秉、刘娇坐一桌。饭后即去7204室演讲,有三十几人来听,主要是研究生。从7点半开始,我讲了一个多小时,又回答了一些问题,9点20分结束。与大家合影,和裘先生道别。

                             4月22日        星期五        阴天
       早饭后,和黄薇、雪莉一同逛菜市场。说是市场,不过是在僻静的小巷两侧有些摊位,这是圉于上海空间的窄小。我买了两斤青蚕豆,还有竹笋,比较嫩。我的一位老师戴南海教授曾经告诫我,每到一地,要去菜市场看看,有什么菜,价格是多少。
       上午又去上海博物馆,从9点20分看到11点半,这次主要看铸造痕迹:垫片,还有范线。这里的青铜器形体大,所以铸造痕迹看得很清楚。
       3点50分上火车。我与黄薇、雪莉、书研四人打扑克红桃4,一直打到7点。因为白天劳累,8点半就睡了。
                            4月23日        星期六        晴天
       早上出了西安火车站,书研的父母来接我们,劳烦他们,不好意思。裴先生夫妇与我同车,送我到西北大学桃园家属区,书研开另一车,送他们到陕西师范大学南校区。

记我的东线考察
       成长与回忆

裴书研
 2024.02.07记

在我读研究生,跟随张懋镕先生学习的第二年,老师带我们2009级的同学,开展了这次专业考察,这是我人生记忆最深刻的专业活动之一。

       站在考古及博物馆学研究生的视角参观考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了解江南一带出土文物的情况,青铜器的形态,博物馆与文物事业单位布局,文化事业发展的趋势等。同时,和老师更加亲近了几分,并与同门的任雪莉、黄薇师姐、同级的杨麟、李倩、閆婷婷三位同学,更加的了解。为毕业后我成为教师,开展专业考察等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从我个人的感受和视角出发,对本次东线考察的记忆,可分为专业学习和考察当中发生的趣事,每一个考察点都有获益的认知,同行考察的每一位师友,都有令我记忆深刻的独特的点。
       先说一件印象非常深刻的事,作为本次考察活动的计划执行人,我负责大家的线路安排与执行,自然要时刻提醒大家注意事项,并且在考察过程中接受大家的建议随时调整。在出发前,便提醒大家切记带好随身物品,特别是身份证,坐火车高铁、住酒店、买门票等都会用到。出发当日老师强调要早去,以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我们就早早到达西安火车站,大概聊了有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可爱的杨麟同学,突然发现自己身份证忘在了宿舍,这个炸雷的事情得以确认后,不仅他汗如雨下,我更是脊背发凉。但看时间尚早,此时让人从陕师大长安校区出发送来,貌似还可以赶得上,因此我即淡定地告诉杨麟,不要声张,如果到进站的最后一刻还没有送来,那时我们再告诉老师原由和补救措施,你可以坐下一趟车与我们会合,相信不会影响整体的行程与安排。事情

的结果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离奇,到点进站时,身份证确实还没有送来,但不幸又可幸的是,去往南京的火车晚点了一个小时,本次考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在这无声无息中得到了化解。考察结束后我们常以幸运的杨麟和他说笑,只到今天回忆起来依然十分的欢乐。

       到达南京后接近中午,抵达酒店后,遇到了第二个棘手的问题,前台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注册七天酒店的会员,将我们7人搁置在不大的7天酒店前台,后来在再三的理论下,终于肯给我们开先办理入住,再注册会员。从乘坐公交车司机的态度到办理入住前台的手段我才发现,南京的服务业远比不上古城西安。
       下午我们参观南京博物院时,在青铜器陈列馆中看到了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的铜器,刚刚接触青铜器研究一年的我,整体的感受是与中原地区有较大差异,不仅在器形上有奇怪的创新,纹饰上更像是殷墟和西周的效仿,却又失去了神韵。印象深刻的有一件巨大的饕餮纹鼎,时代为商代,折沿立耳,柱足,口下饰有兽面状纹饰带一周,器足同样饰兽面纹,锈蚀较为严重,范线清晰。站在实物面前,老师的讲评和细致观摩,令我对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建立了新的认识,面对一件青铜器通过持续的观察思考,使原有学习的报告、图录中的文物“活”了起来。另一件

战国时期的立鸟镶嵌几何纹青铜壶,体型巨大,保留了西周时期壶盖顶立鸟的形态,颈部两侧兽首环耳上衔环,通身镶嵌绿松石,鼓腹,圈足,足下有三鸟,1965年涟水县三里墩出土。此时的我不禁感叹古人制作重器不易,但对于青铜壶器型的演变,铺首衔环的出现与发展等日后研究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

      离开南京博物院时,我们在博物馆物华天宝匾额下合影留念。之后径直去往南京夫子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前的一颗发财大树,上面挂满了各种祈福红绸。紧接着就是成片的江南小船,在跨桥时江南风景的优美,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在此拍照。此时大家与老师的距离由敬重严肃,变为了和蔼亲切,争相与老师合影留念,时隔多年当时抢照的情景回想起来仿佛昨天一般历历在目。

       第二天我们去往镇江,在镇江博物馆门前,又是一波各种组合的合影,搞得老师欢心不已。馆内藏品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件西周青铜双耳鸟盖壶,一件青铜兽面纹簋,均出土于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墓,当时只觉得这件青铜壶造型特殊,不曾多见,但在我日后的研究中,这件独特形制的青铜壶仅此一件。而这两件器身满花,所饰兽面而非兽面的纹饰,可见只仿其形不明其理的文化传播状态。对于此问题的认识日后也未曾深入,貌似还停留于当时观察后的感受,也有些许遗憾。

       离开镇江博物馆后发生了一件趣事,当时手机导航已全面上线,通过导航我看到长江离我们所在的位置很近,便提议步行前往观江,结果这一走就是2公里多,到达江边后壮观中满含荒芜,加上暖阳下的冷风,实在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而后乘车前往金山寺的途中,便和司机畅聊,司机是镇江本地人,戏称自己为刁民,渊源竟是乾隆下江南时对镇江人的称呼,不知真假,只当一乐。然而到达金山寺后,却因修塔而无法进入。因此早早的去往了车站,准备乘车前往无锡市。

       刚到无锡,就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有种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来的感觉。上到七十下到十几岁脸上都洋溢着对这座城市的幸福与满足感,对比南京的人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第三天,下午我们参观了中国吴文化博物馆、无锡红山遗址博物馆,我初次建立了对于遗址分布和保护规划的认识,了解到密集分布区,重要遗存分布区,遗存一般分布和规划范围的关系,以及政府开发遗址公园对于遗址保护的重要性。还包括覆土保护、限制扰土、震动监测、排水分洪、河道治理、池塘整治、搬迁建筑物、建设控制区、环境控制区等复杂性问题的处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对于馆内的礼器出土现场,悬铃,全息投影玉璧等展示印象深刻。 

       参观结束后在市区游逛,盱眙龙虾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老师逗着问我们“于台”二字怎么读,我当时也不认识,于是沉默不语,有人便大胆地说出“于台龙虾”,惹得大家都在笑,虽然我不认识,但也知道他肯定读错了,而后我们便品尝了无锡的盱眙龙虾。后来我多次拿来逗朋友,然而他们大多也都不认识,这个梗被我玩了十几年,直到今天,想想原创是我的老师,这种快乐始终贯穿我的生活中。

       第四天,我们便来到了著名风景区鼋头渚,说他著名是因为整个城市到处都是它的广告,而我起初并没有做充分的了解,只想着观太湖,便在风景区附近找了一个可以看到太湖的点,想着远远看去,拍几张照片即可。结果却闹了很大的笑话,相信现在提起这段经历,任师姐等同行师友还会说笑此举。
       进入景区后乘船登岛游览太湖,自然风景优美,游览方式独特,景区给人的感觉真的十分震撼。

       当晚还有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因为第二天便要离开无锡,当晚我带着杨麟在入住的宾馆附近酒吧里小酌。他第一次来到酒吧开始十分拘束,我想拉他去舞台中央人群里蹦跳他始终拒绝,后来半打酒喝完,我再想从蹦跳的人群中将他拉走,却又十分的困难。这件事,我现在想来都十分的有趣,应该是我读研期间与同学玩得最嗨的一次。

       第五天,启程来到上海,中午大家吃了海鲜粥。由于行程中整体伙食偏素,以肉食为主的同志们,有些受不了了,之后便有了大鱼大肉,幸福感从此拉满。有了好的伙食,我们参观上海博物馆整整七个小时,直到闭馆一刻,大家也不觉得累。

       上海博物馆藏品的丰富程度不多赘述,仅青铜器展就包含了全国的珍品,早至夏代时期的束腰爵,镶嵌十字纹方钺,管流爵,连珠纹斝,晚至战国shi氏壶,虎纹钟,西汉八牛贮贝器,五牛枕等,令人应接不暇,只叹时光匆匆,无法观其全貌,究其细节。此外,更是深入工作区,参观了拓片的制作,青铜器修复,新征集藏品,令人叹为观止。充分感受到了国内顶尖博物馆对于文物的重视,和各位工作人员幕后的辛苦付出。

       第六天上午,我们再次来到了上海博物馆,将未观看完的其他展厅,和昨日未观察细致的青铜器,又进行了一次学习观摩,直到离开上海返回西安的一刻,都还留有些许的遗憾,后悔应该在上海多待两天。

       这次考察距今已有14年之久,却是我人生中最欢乐的时刻,和老师的朝夕相处,不仅使我的专业认知有了飞速的提升,更使得我明确了日后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我的硕士、博士论文研究青铜器的选题,与之密切相关,老师传递给我的研究方法,在我的学术生涯中常常用到。直到今天在我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依然使用了老师言传身教的实物观摩讲评的方式,我同样希望有更多的莘莘学子能够以此获益,为中国的青铜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张懋镕
 2024.02.09记

刘远晴系2008年入学的研究生,2011年毕业。孙妙华系2009年入学的研究生,2012年毕业。我于2011年8月25日至9月1日带领她俩赴北京、石家庄、安阳学习考察。

北京石家庄
      安阳之行

我是21号就到北京了,给国家文物局信息中心举办的文物鉴定班讲青铜器,学员来自省市一级的博物馆。24号下午才讲完,准备25号开始和刘远晴、孙妙华一起学习考察。
8月25日 星期四 多云间晴天
早上坐我的北京朋友裴先生的车,到罗马阳光旅馆找远晴、妙华。发现此店在一处小区中,是会所改造而成的,条件很差,又暗又脏,决定马上换地方。由于事先没有预定,我们找了半天,终于在和平里大酒店落脚。价钱贵了一点,290元,因为时间关系,只能先住下。
而后我们一起去国家博物馆。新馆很现代化,空间开阔,十分敞亮。子龙鼎是第一次展陈,与司母戊方鼎靠近放置,前者是圆鼎中的老大,后者是方鼎中的老大,两个老大站在一处,更显气派。除了专题展外,通史展中也有不少青铜器。这里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各个发展阶段的青铜器都有,是教学的好课堂。下午我们又看了一段时间。
8月26日 星期五 雨转阴天
早上,裴先生送我们去保利博物馆。与蒋迎春馆长联系,他正在开会,让我们直接上9层去看。两年前来看过,再看仍有收获。可惜遂公盨不在,听说送到山东胶南县,为房地产开发作展览去了。还有一件年代较早的伯敢盨,外底有X形铸筋,很少见。那么遂公盨外底有没有X形铸筋呢?我很想知道,就给在场的两位女馆员留了联系方法,请她们日后有消息告诉我。
中午,在健翔桥东南角的外国专家大厦,见到广西自治区博物馆的黄启善副馆长,快十年没有见面了,见了很高兴。陪同的有馆里的潘汁先生,还有科学出版社的李茜编辑,她比海宁晚一年来。因为聊得时间长,下午来不及再去博物馆,就在宾馆休息、洗衣服。
8月27日 星期六 晴间多云
鉴于和平里大酒店价钱贵,远晴她们去联系,调到附近的如家快捷酒店。裴先生又来帮我们搬家,并在附近售票点买好明天去石家庄的火车票。
上午我们去首都博物馆参观,看到12点多才出来。由于不好挡出租车,又要走路坐汽车、乘地铁,耽搁了时间,快一点钟了才到烤肉苑。来者有胡嘉麟、张翀、王文娟、曹斌。和两年前的聚会有点相似,都有张翀、王文娟在场。嘉麟和张翀到底工作了,说话也多了。熟人相见,说不完的话,很热闹。只是文娟所在的学校(那里有文物鉴定专业,我去上过课)体制有变化,她们在上访告状,所以情绪不高。
而后,我与嘉麟坐出租车到清华大学。在李学勤老师家,我告诉老师此行的目的,还有新发现的宫公诸器的铭文,请老师指点。说到我师弟孙福喜英年早逝,大家都很难过。可能是忙于清华简,老师瘦了一些。我请师母去西安,明年我有时间陪伴。最后我们和老师、师母合了影。

8月28日 星期日 多云
去石家庄的动车是8点45分开,我们10点55分就到了车站。两个小时就达到石家庄,真快。我们在网上定了燕春饭店,离车站不远。安顿好,发现此店陈设老旧。中午我们三人在街对面的小吃城用餐,有菜有汤,价钱便宜,口味还不错。
下午坐公交车三四站,到达河北省博物馆。因为新馆正在建设,老馆在收拾整顿,所以展陈多为图片,只有南水北调工程发掘出来的一些实物。
晚上仍在小吃城用餐,吃点稀饭很舒服。饭后我们三人散步,走累了就坐在公园广场的座椅上聊天。8月底的夏天,已经不太热了,有点微风吹着,很惬意。
8月29日 星期一 晴天
早上9点钟,胡金华、段宏振、张翠莲三人来旅馆接我们。他们三人是同班同学,1983年考入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本科,1985年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是他们班的辅导员,所以彼此很熟。如今胡金华是省考古研究所保管部的负责人,段宏振是副所长,张翠莲是河北师范大学考古专业教授,宏振和翠莲还是一对夫妻。
我们到了省考古研究所,先见了所长,而后看标本室。最令人惊奇的是中山王鼎就在这里,469字的铭文,东周铭文最长的青铜器,刻的真好。现在仿刻中山王鼎的很多,差距很大,均不得要领。此时裴先生也赶到所里,他喜欢看玉器。
中午所里请客,办公室魏主任陪同。席间谈到师生关系,很是感慨。
下午继续看库房的器物。有一件管状青铜器,最令人难忘。上面错金、错银,而且镶嵌绿松石。图案有猛虎、奔马、大象,还有开屏的孔雀,极其细致,不禁叹为观止。仅这一件器物,就刷新了我们对东周青铜器的认识。金华告诉我,这件器物只有在举办重要展览的时候才拿出去展陈,或者有重要客人莅临时,才拿出来展现。确实类似的青铜器大多没见过,让人别开眼界。
裴先生告诉我,听远晴说妙华身体不舒服,昨晚就去医院看了。当机立断,请裴先生订机票,远晴送她到机场。裴先生昨夜三点才睡,今天一早又赶来,太累,让他也先回北京了。

晚上三位学生请我,所长也来了。晚餐后,所长走了,我们四人又去喝咖啡。翠莲谈到她1987年本科毕业考研究生的事情,很激动。当时她报考北京大学李伯谦老师,我很赞赏她的胆量。不久,她沮丧地告诉我,她的成绩过了,但是李老师不要她。我问为什么,她说李老师说了不招女学生。我一听坐不住了,立马给李老师写了一封信。几天以后,翠莲告诉我,李老师看了我的信,表示愿意招她了,她要谢谢我。我说我只是举手之劳,主要还是她表现出色。当然也得益于李老师大度,能听取不同意见。前几年,翠莲就当上了教授,可见她的实力。而后,我们又说到班上谁热心助人,谁性格耿直,谁和谁相恋同一人。有的事他们不知原委,我作了解释,更多的事我不知道,听他们讲。大家畅所欲言,相谈甚欢。这是一个难忘的夜晚,一直聊到10点多,仿佛回到了二十几年前。
我一直到12点才睡,等着孙妙华到西安的消息。
8月30日 星期二 多云
早上终于得知妙华已回到西安,身体也好多了。
10点多张翠莲来送行。车是12点19分开,我们11点就到了。我让翠莲回去,她不回,我们就接着昨天的话题继续聊天。在异乡有个熟人说话,感觉真好。
下午两点零5分,到达安阳站。何毓灵开车来接,我们已有四年未见面了。毓灵带我们先看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而后他去上班,我与远晴看殷墟博物馆展陈的青铜器。虽然几年前来过,还是有一些没有见过的青铜器引人注目。1999年刘家庄1046号墓出土的一件铜甗里装着一个人头,这种现象十分罕见,这是俘获的敌方首领的人头吗?为什么放在甗里面?还有制范用的青铜工具,也很少见。有一件觚的内外范很大,保存很好,是教课的好标本。
看到5点多出来,和毓灵、小申(西北大学校友)共进晚餐。
8月31日 星期二 晴天
早上去真源广场练香功,在这里锻炼身体的人很多,看来安阳人很会生活。
而后打的到中国文字博物馆,一路上经过天宁寺,塔是上面大而下面略小,很少见。馆长李擘在门口等我们。先看展览,主要看铜器,包含国家文物局调拨的原属程潜的8件器。
在北京时李学勤老师说过,去安阳一定要去看看安阳市博物馆。经联系,中午饭后直接去市博。没想到这里的青铜器很不错,有一件三耳簋,极其少见。有巳铙3件,铙很少,有3件一组的铙更少。而且青铜器很多,涉及鼎、簋、觚、爵、觯、卣、壶,还有兵器。安阳市博物馆确实值得一看。

9月1日 星期四 多云
早早到了安阳车站,人少,有位子坐。11点零2分上车,下午1点半到郑州。车站乱哄哄的,我和远晴就在附近一家馆子吃饭,顺便休息。而后坐4点50分的火车,不到7点就到了西安。王锋钧来接我们,8点顺利到家。

                              7月23日        星期一        晴天
       早上坐D1002次车,8点15分开,3小时到达郑州。一路上很舒服,顺便与树满讨论山西翼城县大河口墓地出土的青铜器。
       在郑州住格林豪泰酒店(纬一路和经六路交界处),是欧阳怡婷订的,99元一晚,便宜多了,否则要花一百七八十元。

张懋镕 
2024.02.09记

山 西 之 行

       欧阳怡婷、卢闻弦 、李树浪、刘树满 系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2013年毕业。2012年7月23日至28日,我和他们四人赴山西学习考察。
       他们是我带的最后一届硕士研究生,考虑到以前带的10届硕士研究生已将青铜容器的各个器类基本整理研究告一段落,故本届研究生做地区和国别的青铜器研究。鉴于卢闻弦和刘树满研究晋国和晋东南的小国,所以本次考察的重点在山西省。

       吃饭休息后,去郑州市博物馆参观,先熟悉一下中原的青铜器。大家看得很仔细,到5点闭馆才出来。而后在到肖记三鲜烩面美食城(纬五路店)吃烩面,还可以。

郑州博物馆门口

                              7月24日        星期二        晴天

       而后去省考古研究所,先看伟斌发掘的曹操墓。第一次看到曹操后宫的头盖骨,有点惊奇。有字的器物不少,主要是在石片上刻的物账单。其中有“竹翣”一词,是棺椁的饰件,有意思。有些字好,很深峻,有些字差,不排除有后来混入的可能。
       而后王龙正来了,我们跟他去库房看青铜器。几乎每次来郑州,都会见到他,看看他们发掘的青铜器,很有收获。聊天时才知道他2006年因肾癌切掉一部分,后又扩散到骨头,还去西安的西京医院看过病。这几年他有病也不说,大家也不知道。看来他身体很弱。他说他后来信了基督教,这几年好了些,所以现在笃信教义。
       中午伟斌请我们吃饭,龙正因事先走了。龙正说应国铜器要出3卷,下月出第一卷。我们听了很高兴,因为树浪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是整理和研究应国青铜器。他又说,还有两卷要到后年才能出,由于身体的原因,他已将一些工作交给朱凤瀚先生的学生来作了。我们期望他身体早日好转。在餐桌上,伟斌讲到发掘曹操墓前后,他如何以攻为守,将三杯酒干了,镇住了工地周围的不法分子,保证发掘工作正常进行。

       早上,潘伟斌来,我们就坐他的车去方中山吃胡辣汤,几年前来郑州时也在这里吃过。很有名,吃的人很多。因为太辣太咸了,和我们在西安吃胡辣汤不同,所以大家都没有吃完。

品尝方中山胡辣汤

       下午,我们去看省博物馆,直看到闭馆。

       考虑到晚上去长治的普快1552是12点40分开,我们在火车站附近订了钟点房。我们先吃饭,稀饭和煎包,而后我回房休息,他们去逛街,最后一起去车站。夜里坐车可以省出时间来。
                             7月25日         星期三         多云
        一觉睡到5点多,很好。早上6点多到长治站,卫崇文带了两辆车来接我们。崇文是长治学院社科系主任,我在陕西师范大学教过他。长治市给人印象很好,道路很宽,又干净安宁,是个休养的好地方。
        原本计划去长治市博物馆,没想到在修整,怪我考虑不周。于是马上调整方案,与我的同门山西大学教授赵瑞民联系,同时崇文也帮着联系,决定先去黎城县。在库房看到2006年黎城县西关村8号墓出土墓葬出土的楷侯壶,还有鼎、盘等器物。以前有人说这里的黎侯就是西周青铜器上的楷侯,楷国铜器出自黎城县,当时我还不大相信。现在来看,我是过于拘谨了。

河南省博物院大厅

       我提议去墓地看看。墓地在两个水库之间,地势较高,看来墓地设在这里是很恰当的。墓地被盗严重,而县上没有钱,所以至今缺乏保护措施。如果不继续发掘,还会有人来盗掘,后果就更惨了。县上有钱在另一处靠近大路的地方修建了黎侯陵,我们也去看了,但花了钱,却远离墓地,真是本末倒置。我让崇文给县上提议一下。
       下午我们去长治市考古工作站和屯留县工作站,都是陶器。青铜器与陶器关系密切,研究青铜器也要看看陶器。

黎城楷侯墓地遗址前合影

长治出土陶器

       晚上,崇文改变了主意,要跟我一起上太原。我们坐的是快速K904,晚上12点51分开车,6点10分到太原。和上次从郑州到长治坐夜班车一样,也是省时间。
                           7月26日         星期四          阴有小雨
       早上8点到金桔QQ客栈,在附近吃了点稀饭和饼,9点赶到省博物馆,其时孙岩已在门口等候。她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现在是美国盖茨堡学院教授,研究多涉及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一会儿,瑞民也来了,他是研究晋系青铜器的专家,出版过《晋系青铜器:类型学与文化因素分析》一书。

       由博物馆研究部的负责人渠川福带领,我们走进地下库房。库房开阔深邃,容量之大据说再过十几年也不会装满,颇有庄严肃穆的感觉。我们一行8人,签字后进去。今天要看的是翼城县大河口墓地的青铜器,原本要正式展陈,但延迟到8月底,这反而给了我们一个不需要隔着玻璃近距离观察的好机会。大河口的青铜器很多,主要看1号墓和1017号墓出土的青铜器。有一件霸伯豆,非常好,器表布满纹饰,尤其是豆柄上装饰兽面纹,很少见,可以说是西周最华丽的一件青铜豆。霸伯盂也很

与孙岩(中)在山西博物院门口合影

特别,器形为盂,却有三条象头卷鼻形足,而且上有铭文117字,铭文之长,仅次于永盂。还有一件燕侯旨卣,是燕国的器物,它是怎么跑到山西来的,值得研究。这些青铜器保存也好,锈色深绿,有的有点兰,很好看。我们能在正式展出之前就看到这么多精彩绝伦的青铜器,真是三生有幸。

霸伯盂及铭文

霸伯豆

燕侯旨卣

       中午在馆里的餐厅吃饭,菜肴不错。瑞民记性好,说起大约十多年前参加夏商周断代工程会议时,我和渠川福有交往。而后瑞民又说起他在西北大学读书的往事,大家很感慨。饭后,一起去壁画库看北朝壁画,这些壁画原在墓室里,是整体揭回来的,很不容易。而后又去二楼看“晋国霸业”部分的青铜器。这个展览我以前看过,青铜器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出乎我的想象。看到这里,就明白了晋国为什么是春秋时期最有实力的诸侯国。

                             7月27日        星期五        阴转多云
       早上9点继续在省博物馆二楼看晋国的青铜器,孙岩近来的研究也涉及晋国青铜器,所以我们一边看,一边交换意见,大家都有收获。下午看一楼新疆出土的文物,还有三楼、四楼的书画和佛像。

与赵瑞民(中)、渠川福(右)在山西省博物院餐厅

       晚上在太原站坐特快T7,23点49分开车。
                             7月28日        星期六        晴天
       火车晚点,早上快9点才到达西安。怡婷她们打牌打到5点,几乎没睡。这次考察,买票、订旅馆等事情都是怡婷在张罗,她很勤快。
       后记:后来在网上看到消息,如今墓地附近立了一块碑,上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黎侯墓群,国务院2013年3月5日公布,山西省人民政府立。”立碑的时间在我们考察之后7个月,或许我们当时的建议发挥了作用。

在晋国博物馆参观

       业师张懋镕先生有一种教学传统,就是亲自带领每一届研究生外出考察古代青铜器,并且跟学生的毕业论文课题紧密结合起来。我、刘树满、欧阳怡婷、卢闻弦、余奕、王新平6个人,是他所带的最后一届硕士研究生。2012年读研期间,自己非常有幸跟随张老师三次外出考察。第一次外出考察地点是河南郑州、山西长治和太原,第二次外出考察地点是江苏苏州、浙江杭州、上海,第三次外出考察地点是湖北武汉、随州、襄阳。
                                       一、考察前传
       第一次跟随张老师外出考察,是2012年7月23日—7月28日期间的河南、山西之行,转眼之间已经过去将近12年,现在凭着日渐模糊的记忆,先略说一下考察前传。本次出发前大约一两个月,张老师找我商谈要外出考察的地方,并且提出了几个线路设想。我对此没有太多个人建议,想着只要老师决定了,我听从安排即可,现在想起来,未免觉得自己有点贪图省事。张老师不止一次表示,我们这一届学生多,一起出去恐有不便,准备在暑假甚至连同下一学期,分批次带两三名学生出去,确保我们6名学生都有出去考察的机会。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有一天晚上在长安校区乒乓球场对面的假山下路边,张老师把准备考察的地点和路线安排向我述说了一遍,他怕我记不清楚,还把想法写在一张纸上交给我,这张纸我至今还保存着。

2012年7月河南
山西考察回忆录

 李树浪 

       临近暑假,有一次白天在校园里,张老师明确跟我说第一次考察的地方是河南与山西,先去河南郑州,然后去山西太原等地,最后返回西安,带上我、刘树满、卢闻弦三人出去。为什么这次准备带上我们的三名学生呢,因为这跟我们的论文选题有很大关系,我的论文是关于河南的应国青铜器研究,刘树满的论文是关于山西的倗国和霸国青铜器,卢闻弦的论文是关于山西的晋国青铜器,研究对象都主要分布在这两个省。张老师几次找我商议外出考察的事,我心里也明白老师的意思,除了考察过程中必要的知识学习与积累外,我还要负责吃、宿、行等基本后勤工作,任务艰巨。
       此次沟通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第一次考察果真就这样安排,那么这个小型考察团中只有卢闻弦一名女生,每天住宿她都要独自使用一个房间。如果住标间,这意味着她住的房间每天都要空出一个床位,岂不有点浪费?我觉得这次出行还可以增加一名女性成员,然后不假思索地想到了欧阳怡婷,然后一个劲儿“鼓动”张老师把她也带去,最后老师同意了。后来事实证明,这个不假思索的决定是帮了我大忙的,因为负责后勤的重任基本上就推给了更有经验的欧阳怡婷。如果是我亲自来负责后勤,将面临很多难题和不便。比如说每到一个城市,住宿和乘车路线怎么安排,我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恐怕只得采用老式办法,诸如查看纸质地图、交通标识、咨询当地人等,行事效率在智能手机面前难以想象。当然,这个不假思索的决定也存在负面作用,那就是我得罪了其他两名女同学,这事当时不知道该怎么跟她们两个解释,只好瞒着直到她们发现为止。时隔多年,不知她俩现在对这件事心里释然没有。
                                     二、河南郑州之行
       2012年7月23日上午,我们从西安北站出发。这是我第一次乘坐动车,感觉开得又快又平稳。不久抵达郑州后,大家住在河南省委机关附近的格林豪泰酒店。午饭在一家当地餐馆吃的,有的菜是郑州当季特色菜。其中有一道菜是凉拌柳叶尖,7月下旬的郑州正值柳叶繁茂之时,我们赶上了这道时令蔬菜。由于没吃过,大家很新奇,菜端上桌子以后请张老师先品尝,看着老师面露苦涩,我们估摸着大概也不合自己的口味。等到自己亲自品尝,确实感觉到口中有一股苦涩难耐的味道。

吃完饭后,大家去郑州市博物馆(现在是嵩山路那边的老馆)参观,馆内展出的青铜器特别丰富,以商代早中期的居多,让人眼花缭乱。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二里岗文化青铜爵,十几或二十几件纵横排列摆放在一起,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我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词“爵阵”,用以形容这种场景。时隔多年,我已经明白,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展陈方式,现在去郑州市博物馆新馆参观,再也看不到这一“盛况”了。大家一直看到闭馆时间才出来,其实还有很多器物没来得及看。
       晚上,张老师先休息了,我们4名学生去郑州市最繁华的商圈二七广场溜达了一圈。这里有名的二七塔好像关闭了,我们只在旁边仰望。
7月24日早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潘伟斌老师来接我们去当地有名的方中山吃胡辣汤。先前读本科的时候,班上郑航新同学向我推荐了这道美食,当时感觉还行。不过,参加工作后,我的味觉细胞对这种食物产生排斥,里面胡椒粉放得太多,有一股苦味,实在不习惯。我到郑州工作四年多,也就吃了两次,每一次都没吃完。
       早上吃完饭后,我们一行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在已经升格为“院”),潘老师把曹操墓发掘出土的一些文物拿给我们看,我现在还记得的只剩下刻有隶书文字的石牌。不过,刻有“魏武帝”三字的石牌不是科学发掘所出,故曹操墓真假问题当时也闹得沸沸扬扬。我不记得是潘老师还是后来才过来的王龙正老师,又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件楚系青铜䀇,饰有精美繁缛的蟠虺纹,说这是某一收藏家的,请张老师鉴别一下它的真伪。
       王龙正老师过来后,他带我们去库房参观青铜器,架子上摆放的应国墓地青铜器并不多,西周时期的更少。这个墓地的青铜器现在基本上分藏在三家单位,除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有河南省博物院和平顶山博物馆。后来,主持应国墓地发掘工作的王龙正先生因病去世,这一突发情况相当于给应国墓地考古发掘报告第二卷、第三卷的编撰和出版判了死刑,至少也是死缓,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非常扼腕叹息的事情。省考古研究所参观结束后,王龙正先生送了一本《应国墓地发现与研究》和《古应国访问记》给张老师。说到《古应国访问记》,虽然是王先生撰写的一本通俗读物,但里面透露的应国墓地春秋早期墓葬与青

铜器信息,对于我在硕士毕业论文和《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应国青铜器卷》整理与研究应国青铜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午,潘老师请大家吃饭,王龙正老师也去了,我跟他乘坐同一辆车。他跟别人提到他必须去,否则就是无礼。时隔多年,我对他这一态度的看法是,那时候王先生因为癌症做了手术(此事是5月中旬听曹玮老师说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他的身体比较虚弱,像这类饭局,他能躲就躲,减少精力消耗,这是可以理解的。吃饭期间,潘老师绘声绘色讲述曹操墓发掘故事,我们几名学生听得很入神。张老师向王龙正先生询问应国墓地考古资料情况,王先生提到应国墓地发掘报告第一卷即将发行,但西周早中期的青铜器资料不多。他还提到一件有趣的现象,春秋早期应国遭遇灭国,后来又复国了。我当时对此不是很理解,后来认真读了他在《平顶山应国墓地Ⅰ》和《古应国访问记》里的分析,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我又接触到李学勤先生的一篇文章,他不相信春秋晚期楚国境内存在一股以前被灭诸侯国又重新复立的政治事件。当然,我自己比较相信考古资料揭示的情况。
       吃完午饭,我们一行参观河南省博物院。中原大地,物华天宝,馆里的文物琳琅满目,我们最关注的三代青铜器也是非常丰富的。参观的时候,我没有带着特别的问题和目标,看着精美的铜器就尽量拍照。如果说有目标,那就是感受实物,较之以前看图片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
        深夜,我们乘火车前往山西长治,结束了郑州之行。其实,在此之前我们商讨了去长治的交通方式,也曾考虑过白天乘坐大巴。张老师比较坚持乘火车,也许老师感觉火车比汽车稳定安全吧,无论晚上还是白天。
                                    三、山西长治、太原之行
       25日天刚亮,我们抵达长治,长治学院的卫崇文老师安排了两台车亲自来火车站接我们。话说“西部大讲堂”召开期间,有一次讲座结束后,张老师与我们几个商议到了山西长治怎样安排交通路线,这时前来听讲座的卫崇文老师从旁边走过恰好听见,然后他说他来安排,如此我们省去了很多麻烦。卫老师接到我们后,我们很快得知长治市博物馆正在整修,无法参观,感到有点遗憾。

      

       在去楷侯墓地的车上,余奕突然打来电话,问我这几天我们这些人在西安还是跟张老师在外面,我顿感仓促,不知说什么好,只好如实相告。她也没发火,只是表达我建议张老师带上欧阳怡婷出行而不跟她和王新平说一下,这对她们有所不公。后来王新平也打电话过来问这件事,表达了跟余奕一样的意见。这的确如此,没啥可以辩驳解释的,多年后我仍然理解他们两人当时的心情。如果再自我调侃一下,当时保密工作也没做好,每到一个地方,对所看的所吃的充满新奇,抑制不住兴奋之情,喜欢拍下来,还传到QQ空间、校内网上,不泄露行踪才怪。在不破坏伦理道德底线的某些事情上,需要一直保密才能让一些人感到心安或幸福,假如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这种“保密”可以叫做善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而引起他人的情绪内耗,这可以叫做不善吧。

(楷侯壶与铭文图片摘引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黎城西关墓地M7、M8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20年第4期,图版一〇)

       后来行程改变,我们先去邻近的黎城县城隍庙(?)储藏文物的库房,观摩了2006年黎城县西关村8号墓出土的楷侯壶等青铜礼器,当时我的古文字水平还比较差,上面的字能认识得不多。接待我们参观的工作人员很开明,允许我们拍照。参观完库房,大家接着去出土这些青铜器的楷侯墓地,墓地在一片高地上,周围的玉米正茁壮生长。

       中午大家好像是回到长治学院附近一起吃饭,然后卫老师他们又开车带我们去长治市考古工作站和屯留县工作站。下午所看到的几乎是陶器,其中有一件上面绘有星象图,可能是北斗。这两处地点参观结束后,太阳也快落山了,卫老师邀请我们参观长治学院文物陈列室。陈列室里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器,其中不乏私人捐赠的,真伪尚未辨别。张老师在众人面前亲自示范怎样鉴定,我最有印象的一幕是老师凑近去闻器体上散发的气味。通过气味辨别真伪,我感觉这一方式挺奇特的,老师也给我们解释其中的道理。今人作假,有的使用化学药物,残留特定的气味,通过闻可以增加推断真假的依据。陈列室参观结束,里面的所谓商周青铜器大部分都有问题,卫老师他们脸上不免流露出一点失落。夜里,大家乘车前往太原,卫老师与我们同行。
        26日早上抵达太原,我们在金桔QQ客栈落脚。吃完早餐便赶往山西省博物馆。在博物馆门外广场上,我们几个学生可能都是第一次见到孙岩老师,她不仅对张老师,对我们几个学生也很客气,一一握手。不久,山西大学赵瑞民老师也到了,我们学生也是第一次认识他。进入博物馆,有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进入库房参观,入库前严格履行签字手续。

       博物馆库房很大,架子上摆满了翼城大河口霸国墓地出土文物,其中精美的青铜器也非常多。除了霸国墓地出土器物,我印象中似乎也有绛县横水倗国墓地的器物。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件体型较大

的青铜盂和一件鸟形盉,上面有长篇铭文。因为不准拍照,我们进库房时带上笔记本,把自己感觉重要的几件青铜器做好笔记,还把外形轮廓画出来。我几乎没有素描功底,器形描绘走形太远,博物馆有一位工作人员却说我们几个学生很专业认真。数年后再来回味这句话,我把它视为对自己的鞭策吧。河南地区的商周青铜器,绿锈之中散布红斑,山西地区的商周青铜器绿锈斑驳,不时还覆盖蓝锈,这是埋藏土壤环境不同造成的吗?张老师和孙岩老师面对架上的某一堆青铜礼器,其中好像有尊、卣,孙老师说年代大约在昭王时期,张老师表示赞同。当时我还没有这种判断能力,只在一旁看着。现在回想起来,这堆青铜器可能是霸国墓地M1出土的。

(霸伯盂和鸟形盉图片摘引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倗金集萃: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第391、475页)

      在库房看到的霸国和倗国青铜礼乐器,绝大部分已经印象模糊了。直到最近三四年,这两个诸侯国墓地的青铜礼乐器才陆续刊出,我的博士论文修订在研究对象数量上也增加了将近三分之一,这是后话了。
        中午在博物馆的餐厅吃饭,中途孙岩老师讲到她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事。她的一位好友此次一同前来,其爱好是喜欢攀岩,以前我只在电视上见过这种体育运动,现在该运动的一名主角就在旁边。午饭过后,大家一起去壁画库参观北朝壁画,这些壁画是从墓室里整体揭回来的,很是壮观。其中有几幅似乎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齐娄睿墓壁画。看完壁画,然后就去二楼参观部分青铜器,时间不多,所看的主要是商代器物,比如石楼县桃花庄出土的很有特色的角形觥。

        晚上,我们一行和卫老师在外面吃饭,选了一家晋菜餐馆,这次是我们做东请卫老师。饭菜味道不错,我最有印象的是小碗蒸煮的小黄糯米,我特别喜欢。
       7月27日上午,我们继续在省博物馆二楼看晋系青铜器,孙岩老师也一起来了。下午在一楼观看关于新疆出土文物的临时展览,还有三楼、四楼的书画、佛像,不像在二楼看得那么仔细,都是涉猎而过。二楼青铜器馆有很多小小志愿者讲解员,声音稚嫩,非常专注可爱。
       晚上因为火车发车时间比较晚,大家在太原火车站附近订了钟点房休息。在房间里,张老师向我们问到余奕、王新平两名同学现在是否已经知道我们4名同学这次外出考察。我们只得如实回答,包括他们二人当时的反应,老师开玩笑叫我去摆平他们两人。我想,这次如果只有我、刘树满、卢闻弦三人跟老师出去,由于毕业论文研究对象就分布在这些地区,师出有名,另外三人都不会说什么。而且,等到下一次外出考察,可能就轮不到我们三个了。这次考察如果把另外三个都叫上,那会给张老师增添很多麻烦,考察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背离考察初衷,所以不现实。如果只增添一个人,勉强可以,但无论我向老师推荐谁,肯定会得罪另外两人。当然,我也想不出有效的办法安抚他们,所以处事不公这个“恶名”是该我来承担的。当然,这并不是什么严重得不得了的事,就好比童年时期玩伴之间偶有争执,多年后回想起来,甚至成了一段颇有趣味的记忆。
       深夜11点多,我们登上火车开始返回西安。张老师在卧铺车厢,我们四个学生在硬座车厢,一边打牌一边喝了一点儿啤酒,列车员担心我们几个喝麻了会闹事,其实没那么严重。后来不知几点钟,太困了,小睡了一会儿。

                                8月8日        星期三        晴间多云
       下午4点半,我们陆续来到西安火车站。坐Z94次车,5点12分发车。学生给我买的是软卧,据说没有硬卧了。第一天订票怎么就没有硬卧了,真是奇怪。进了包厢,里面已有一家3口人,原来是苏州教育局的干部。一家人都坐软卧,苏州的经济状况可见一斑。这次能碰上老乡,自然说话就多,时间也打发得快。

张懋镕 
2024.02.09记

苏、杭、沪之行

        欧阳怡婷、卢闻弦 、李树浪、刘树满、余奕、王新平系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2013年毕业。2012年8月8日至16日,我和他们6人赴苏州、杭州、上海学习考察,并在上海参加学术会议。上个月,欧阳怡婷、卢闻弦 、李树浪、刘树满刚去过郑州和山西的长治、太原,他们很幸运。

                                8月9日        星期四        多云转雨
       早上7点多到苏州,住百事快捷酒店,在平江区桃花坞大街(唐寅住处)85号,离苏州标志性古建白寺塔只有几百米,文化氛围浓郁。
       在街口对面的小店吃生煎包,学生们不会吃,将包子里的汤弄到勺子里喝,汤和包子皮及肉馅分离,这样不好吃。当然也不能大咬一口,会烫伤嘴。应该先咬一小口,待热气排出,慢慢地吮吸汤,同时吃包子皮及肉馅,这样才有味。

       9点半到达苏州博物馆,学生们去参观,我和张欣馆长聊天,相互交换一些器物的照片,他看了很有兴趣,说8月底会来西安看看。中午馆里请我们在附近民俗博物馆旁吃具有特色的银鱼炒蛋等,颇为丰盛。

苏州博物馆合影

拙政园入口合影

                               8月10日        星期五        晴间多云有小雨
       今天学生们坐一日游,去虎丘、寒山寺、北寺塔等景点,每人80元,不贵。我上午和老家的几位亲戚聊天,下午在房里休息。
       晚上,大家一起去观前街。走着走着下起雨来,家乡的天气就是这样雨水多。我们一边在店铺里躲雨,一边买点心吃。先吃梅花糕,松软、香甜,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糕点。吃完梅花糕,又吃桃花膏。大家都说苏州的点心好吃。我们在采芝斋大买东西,我主要买笋干,同学们买点心和糖果。4位女生买的最多,一人一大包。最后在名牌老店朱鸿兴吃面,好大一碗,比西安的面碗还要大,可见南方并非只有小碗,4个女生都没有吃完。回到酒店已快10点。

                               8月11日        星期六        晴间多云

       下午我们一起逛拙政园。突然下起雨来,而后下下停停,家乡的天气就是这样,并不碍事,雨中观景,别有情趣。逛到4点多,考虑到大家昨夜在火车上没睡好,于是回酒店休息。6点半出门,一起逛平江街。街的一旁是一条小河及住家户,另一旁有一些商店,但不多,还算保持了一点昔日的模样。走到去年4月程义带我们来吃饭的“土灶馆”(又名“鱼食饭稻”),人很多,等了一刻钟。点了些面筋之类的菜肴,可惜没有咸笃鲜了。大家吃得很高兴,饭菜一扫而光。

       早上坐D5661次车,10点12分到达杭州。住瑞尚假日酒店。坐车先去西湖。原本想在湖滨的外婆家用餐,但人特别多,为节省时间,我建议大家买几块饼,带上边吃边逛西湖。

匆忙的早餐

       走过白堤,来到浙江省博物馆。本想在此好好了解浙江省的考古与文物,很遗憾,主体馆在调正物品,只能看看瓷器和书画。还有常书鸿纪念馆,他是杭州人。参观结束时已经5点了。
       晚上在住所附近一家杭邦菜馆吃饭,有笋片等菜肴,味道还不错。

                               8月12日       星期日       晴天
       早饭后去参观良渚博物馆。博物馆的墙用大块石条砌成,像一睹城墙,高大很有气派。参观后才知道,这里是中华第一古城,比石家河还要大。出土玉器之多,令人惊讶。其礼乐文明已达很高水平,说它已显现中华文明之光是可以肯定的。看来我们是不虚此行。

       下午坐G7320次车,4点开车,4点49分就到了上海火车站。大家把我送到会场住地:新锦江大酒店。学生住汇江假日酒店,离上海博物馆很近。因为我们要参加在上海博物馆召开的“陕西韩城出土芮国文物暨周代封国考古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良渚博物院外墙下

       报到后,见到张长寿(他家在上海)和王世民先生,张先生已是耄耋老人,王先生也早已过了古稀之年,他们也来参加,可见这个会议的重要性。还见到刘云辉、曹玮、赵丛苍等陕西学者,自然要来为陕西出土重要文物呐喊助威。

                               8月13日         星期一         阴间多云
       上午先是开幕式,而后照相,而后大会发言。张长寿先生也上台发言,而且越讲越精神,超过了规定的时间,主持人请他暂时结束,他还不大愿意。下午有我的发言,所以未外出。学生们也来听讲,见见著名的前辈学者,了解当前学术研究新动态。
       晚上是招待晚宴,菜肴丰盛。饭后,在茶室聊天,聊到10点多,有周亚等人。

张长寿、陈公柔、李零三位先生

                               8月14日         星期二         晴间多云
       上午听大会发言,下午我主持分组会议。
中午,学生们和我一起在上海博物馆餐厅用自助餐。
       晚上,嘉麟在云南中路清真馆请客,来客还有付建夫妇,宁波博物馆的李少(西北大学05级学生),李学勤老师的学生陈颖飞,她也在宁波工作过。我们谈起李老师的成就,都很感叹。
       9点多回到饭店,又与孙岩见面,帮她看几个铭文的释读,徐少华也在场。
                               8月15日         星期三         晴间多云
       从早上到下午,我们一直在参观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陈颖飞也在一旁和我们讨论问题。参加会议的张昌平、刘洋等人也在拍照。大约人出来得多,影响会议,周亚一度来叫人去开会。
       下午5点半,我们在上海火车站附近吃鸭血汤和包子。6点15分进站,6点55分开车。有点困,8点以后就睡了。
                               8月16日         星期四         晴间多云
       火车晚点,早上10点到达西安火车站,终于安全回家。

2012年8月苏杭沪考察回忆录

 李树浪  /  2024.04.15记

       2012年8月8日-16日苏杭沪之行,是张老师带我们2010级学生第二次外出研学考察。这一次,我们6名同学都去了,这可能是张老师带学生外出研学考察人数最多的一次。
                                            一、苏州之行
       8月8日下午,我们几个学生或从学校或从家里出发,到西安火车站跟张老师汇合。下午5点多,大家登上火车。因为路程遥远,考虑到老师上了年纪,先前订车票时,我们给老师订了卧铺,学生都是硬座。不过,我们几个学生的座位没有连在一起,分散到两个车厢,故一大晚上没有那么多奇闻八卦可聊,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9日早上抵达苏州,然后在平江区桃花坞大街的一家百时快捷酒店落脚,附近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寺塔,人文风景不错。这次出行也主要是欧阳怡婷负责后勤工作,住宿地点选得不错。在酒店简单收拾一下后,大家到街口对面的早餐店吃生煎包。我第一次吃这种内含滚烫热汤的小包子,一咬下去,为了避免烫伤嘴,又立即松开,包子的汤立刻流了出来,其他几名同学好像也这样。张老师见我们几个学生都不太会吃这种汤包,于是开始教我们。想起之前的吃法,觉得有点儿暴殄天物了,同时也感觉江南人在饮食上真会享受。
       上午9点多,我们到达苏州博物馆,张老师有事没跟我们一起参观。在馆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南方青铜器实物。不过,苏博展览的青铜器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零零散散的,没有在河南省博物院、郑州市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参观时那种给人应接不暇、厚重沉稳的感受。时隔11年多,馆里展出的青铜器只有两件还相对清晰地留存在自己的脑海里,其一是一把越王剑,其二是一件体型比较大的春秋青铜盉。关于前者,张老师似乎在当天还是更早之前跟我们讲到真伪鉴定问题。苏州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业内人士对其褒贬不一。不过,参观的时候,我没有感觉到哪儿特别好或哪儿不好,也许我在这方面缺乏敏感度。

时间他工作繁忙吧,我们在苏博没有见到他。
       下午大家一起参观苏博附近的拙政园。当时,听说这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充满着文人气息的人工园林,因为以前从来没参观过类似的园林,故进去之前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这个园子很大,里面有奇形怪状的山山石石,有点像墨水在宣纸上自由跑动浸染后形成的形状,我欣赏不来。不过,这里面绿树成荫,翠竹成林,红花绿草团团簇拥,鸭鹅、小鸟、蜜蜂、蝴蝶等在里面嬉笑打闹,真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我在重庆大足乡村长大,这里人工打造的景观,跟我小时候生长相伴的地方颇为

       上午参观完苏博,馆内一位工作人员代表苏博在附近一家餐馆招待我们中午饭,菜品丰盛,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团团的红烧狮子头。在陕师大读大一时,程义老师教我们文物学概论课,后来他调去苏博工作。也许那段

相似,不禁让我对这个园子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好感与喜欢。参观途中更是来了一场及时雨,虽然弄得大家有点儿措手不及,但也让我们目睹到了园中雨后美景。

       晚上,张老师带我们夜游平江街。狭长的街道与一条小河相邻,干净整洁。街道旁是一排排当地特色的木构建筑(可能也有仿木的水泥建筑),顺着河流从上往下走,时不时出现一座拱桥,在橘黄的灯光下显得别有一种情调。这种生活环境,跟我老家一些乡镇的老街颇有几分相似,比如我小时候所见的珠溪镇、三驱镇老街,都是临河而建的,街旁既有商店也有住户。晚上吃饭是在街上一家名为“土灶馆”的地方,菜品我已经不记得了,印象中吃得很多,肯定是美味食物。
       10日白天,我们几个学生在苏州市内自行游玩,大家订了当地一个旅游团,观光的主要景点有寒山寺、北寺塔,中途还乘坐游船观景。至于著名的虎丘,旅游团安排我们在大巴上“远眺”,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晚上,我们和张老师一起逛观前街,这条街繁华热闹,大家路上一边走一边买一些点心吃。晚饭主食选择在老店朱鸿兴吃面。江南的面有特色,鲜香清淡。

                                           二、杭州之行
       11日上午,大家乘坐动车去往杭州,抵达后办理了酒店住宿后就去游西湖。虽然天气炎热潮湿,但来此游玩的人很多。张老师还给我们几个学生介绍了湖面的经典景观,跟着游人队伍,大家走了有名的西湖白堤,也乘游船体验了一把泛舟湖上领略美景的过程。

       因为浙江省博物馆老馆正在西湖边上,大家正好就近参观。这个馆的三代青铜器少,没有在我脑海中刻下特别印象的。馆里有不少书画,我印象之中有一幅水墨画龙图,观赏之时,张老师向我们提到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画家陈容,他画的龙出神入化,最负盛名。多年

       西湖之游结束后,大家就近在一家素不知晓的餐馆吃饭。原先计划在西湖旁边外婆家用餐,但由于人多排队很长,我们没去。我们用餐的旁边是一个酒吧,时值天气炎热,一个小伙还身着紧身牛仔裤,头戴西

后我接触到陈容《九龙图》高清电子文本,虽然自己不懂绘画,但看到画面内容时,还是会忍不住将其放大,再细细观赏,揣摩作者怎样布局和运笔,内心不免升起一股莫名的佩服。

       12日一早,大家乘公交去良渚博物馆。这是一个遗址博物馆,位置略偏远,坐车时间比较长。从外面看,这座博物馆建得宏伟气派,矗立在一片平原水网之上,给人强烈的视觉反差感受,仿佛这儿就是古代良渚社会的政治权力中枢。馆里展出的良渚文化玉器,要么宏伟高大,要么小巧玲珑,但做工都非常精美。虽然以前我在书上见过一些良渚文化遗物图片,但看到实物时仍然让人足够震撼。我心里嘀咕,古人当时到底用了什么工具,能在玉器上刻出如此纤细流畅的纹饰,我想不通。玉器上的各种纹饰虽说反映了良渚古人的精神信仰世界,但在当时指代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呢,怎样解读才是科学合理的呢,我也想不通。馆里展出的个别良渚文化陶器上带有刻画符号,大家无法识读。

                                            三、上海之行
       上午参观完良渚博物馆后,杭州研学考察也就告一段落。下午,大家乘坐高铁前往上海。张老师要参加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陕西韩城出土芮国文物暨周代封国考古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抵达上海后,我们几个学生先陪同张老师前往锦江大酒店办理签到入住,进入酒店时偶遇赵丛

苍老师。酒店前台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当地男工作人员,他问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回答从陕西来,对方立即提到陕西出土文物多又精美。我想,这儿一位酒店普通工作人员也能知道我们这个偏冷专业的一些知识,换作其他城市,很难见到吧,确实让人刮目相看。我们几个学生住在黄浦区云南路美食街27号上海汇江假日酒店,距离上海博物馆很近,方便接下来两天旁听研讨会。
       13日,上午在上海博物馆里观看研讨会开幕式。接下来是研讨会时间,至今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张长寿先生在台上发言后和另一位先生就墓葬年代问题争执起来,众人在座位席上都看笑了。争而不破,我想这是学术研讨会应有的一种交流氛围。白天研讨会茶歇时间,我们遇见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龙正先生。
       中午,大家在上海博物馆餐厅用自助餐,菜品丰富。晚上用餐,我们几个学生在外面自己解决,吃完饭后夜游南京路和外滩,来此游客潮流涌动。被这种氛围激发和提振,大家找一些标志性建筑打卡是少不了的事。这是我第一次来上海,无论在这里吃什么看什么,内心充满着新奇,也不免感慨世间繁华就在这里。这让我想起读高中的时候,教我们政治课的任老师有一次在班上跟大家说,咱们重庆落后上海二十年。那时候随着初中升高中,我从乡下直接跨入主城中心生活,已经领略了城乡社会经济差距所带来的内心震撼,无法想象主城区再发展二十年会是什么样子。这一次来上海,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繁华。与之相伴的,还有这里开阔的眼界,高效的行事,先进的服务理念与实践。以前听别人说,在上海人眼里,全国其他地方都是乡下,确实有点道理。
       14日,白天继续旁听研讨会,中午仍然在上海博物馆餐厅用自助餐。用餐途中,遇见了王晖老师和他的一名博士。晚上,胡嘉麟师兄做东,在云南中路清真馆宴请大家。除了张老师和我们2010级6名同学外,还有陕师大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付建学长,清华大学的陈颖飞老师。关于胡师兄,早听张老师和曹玮老师口中提起,这次却是第一次见,我当时有点儿社交恐惧,没专门到他跟前介绍自己,想来于礼不符。

部牛仔帽,站在门口牵着一匹壮硕的马,我想此时他一定很难受吧。吃完饭后,张老师先回去休息了。我们几名学生一边往回走一边逛街,我在一家店里买了一双新的运动鞋,余奕开玩笑说我这一次出行就换了一身新装备。

       吃完饭后我们6个人回去,因为时间尚早,大家安排不同。王新平和余奕好像去商场买东西了,剩下四个人就在住的酒店打算玩一会儿扑克牌。不过,兴致上来后,买了两瓶绍兴黄酒和些许下酒菜,我们定的规矩是打输的罚酒。绍兴黄酒度数不高,喝一两口没事,喝多了还是要醉的,尤其对平常不饮酒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说来这天晚上我打牌的运气奇差,十输八九,头一瓶酒至少一半输到我胃里了。两瓶罚下去,大家似乎有点上头了,又到外面买了两瓶,结果我还是输多赢少。后面两瓶还没罚完,我已头晕目眩,所幸没吐出来,但是撑不住了只好先回去休息。他们后来继续玩纸牌有多久,有没有再去买酒,我就不知道了。
       15日早上,张老师事先已经跟我们说好上午要在上博一楼青铜器展厅给我们讲解。我还是按时起来,刚开始有点头疼,一个小时后才逐渐正常。我们到展厅时,张老师已经在那里了,随同的还有清华大学陈颖飞老师。张老师给我们讲解的细节,我现在几乎都想不起来了。究其原因,是没有带着问题去观察这些青铜器。当时看到玻璃柜里的实物,每
      

一件都觉得新鲜,每一件都想记住,拍了不少照片,想以后再拿出来看。结果却是内容太多,没有重点,最后都变成模糊的印象,什么都没记住。至于拍摄的照片,后来几乎没翻出来重新看。对于专业知识积累而言,这种方式是很低效的,多年后我才悟出这点儿道理,有点晚了。  
       下午研讨会继续进行,但我们对汇报题目无多大兴趣了,继续到展厅跟着张老师观看青铜器。参会的其他很多学界大咖也到展厅里来观看,我认得出来的有张昌平老师、罗森夫人等。另外,还有一个人就是王子初先生,之前我读过他的文章,会议期间他上台汇报,我坐在远处第一次目睹真容。下午,他也到展厅里观看,手里拿着相机,跟我们的队伍擦肩而过。因为大家素不相识,这本来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没想到冥冥之中缘分已经铸就,7年后他成为我到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最关键的人。
       下午研讨会结束,这次上海之行也便结束了。自己旁听研讨会,观看各路大咖轮番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考,算是见了世面。关于芮国墓地考古发现,来上海之前我没有特别思考,没有带着问题旁听,专家们的演说也就左耳进右耳出,忘得差不多了,多年后更是如此。我们乘车到上海火车站,吃到了有地域特色的鸭血汤。然后,大家进站登上开往西安的火车。

                              9月17日         星期一         晴天
       坐T266次车,原本9点40分开车,晚点到10点半。上车就睡觉。我们4人买的都是卧铺票,主要考虑到明天有不少活动。

                              9月18日         星期二        晴天
       几乎一觉睡到天亮。原本8点零5分到,结果晚至9点多。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的小康来接我们。住在离省博物馆不太远的格林豪泰酒店。上午和下午都在看省博物馆,器物很多,只看了一部分。尤其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器物,其体型之硕大,纹饰之奇特,足以体现曾国的强大,令人惊讶。
       中午省文化厅黄处长请客。上了一大盘螃蟹,听说刚上市,一只50元。来客有博物馆、文物局、考古所的负责人。因为聊天,这顿饭吃了快两小时。
       晚上陈飞、李艳利夫妇在小吃城请客,小康作陪。陈飞是西北大学考古专业97级学生,做事干练,现在是省文物局的干部,听说即将升迁。听陈飞介绍,方知在这里的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还不少。

张懋镕 
2024.02.09记

湖 北 之 行

       鉴于近来湖北随州的叶家山曾国墓地出土不少青铜器,引发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同时考虑到欧阳怡婷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整理和研究曾国青铜器,于是我于2012年9月17日至23日,带领欧阳怡婷、卢闻弦 、李树浪3人赴湖北武汉、随州、襄樊学习考察。

                              9月19日         星期三         晴天
       早上在附近吃特色的汽水煎包。
       9点20分出发,打出租车到武汉大学。10点开始,在历史文化学院演讲,徐少华教授主持。讲宝鸡石鼓山新出的青铜器。近年来西周青铜器的发现,南方以湖北随州叶家山最出名,北方以陕西宝鸡石鼓山青铜器为翘楚。有几位教师和研究生提问。
    

       中午在武汉大学食堂用餐,少不了鱼,还有特大的麻团。徐少华、余西云、李洋、胡保华等师生陪同。饭后到少华家小坐。他十分勤奋,在历史地理、楚文化以及湖北地区的青铜文化研究方面很有成就。
       上午学生们继续在省博物馆参观。
       下午,我先到省博物馆,而后与学生一起打出租车到武汉火车站,坐T246次车,4点48分开,6点58分到随州。车上我们4人打牌斗地主,以往树浪总是赢得多,今天没有赢一次。一路上间或回望窗外,窗外一马平川,看来两千年前的曾国是选对了地方。

       晚上下榻舜井大道262号水晶宫酒店,这里靠近老火车站,路面不好,卫生比较差。我们来到附近一条小巷,在一家小店吃木桶饭,茄子、豇豆都做得有味道。以前听说过,要想好吃的,就要到这样潮湿污浊的地方来,有点道理。
                             9月20日        星期四        多云
       早上8点半赶到随州博物馆,有近乎省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很宽敞。省考古队借了这里的房间办公和存放文物。郭长江在门口迎接我们,他是西北大学考古专业07级学生。我们在办公室见到队长黄凤春。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由于刘彬徽先生打过招呼,他很热情。
       如今他具体负责叶家山的考古发掘,而西周早期曾国墓葬和青铜器的发现又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黄队长应该很高兴,但面见时他却有点愁苦。我问起原因,他说他认为叶家山墓地的主人即曾国国君是姬姓,但多数学者认为不是姬姓。我马上说我支持你,并将写好的论文给了他一份。我还告诉他,我去北京问了李学勤先生,先生表示他以前一直主张曾国是姬姓,现在也没有改变。交谈中,大家都很高兴。
      黄队长先向我们介绍大概情况,而后我们一起去叶家山墓地。
      墓地在一片土岗上,比四周的田地稍高,视野开阔,看来当时的选址不错。这里的墓坑长和宽之比大致4比3,接近正方形。由于土质松散,正在发掘的墓坑中有很深的水,四壁开裂,虽用钢架支撑,但钢架已变形弯曲,黄队长说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墓室都在七、八米以下,很深。他说最大的28号墓还未发掘,有一条墓道。本来这几天要发掘,由于义地岗那边也要发掘,所以这里暂时停下来了。
  而后又去义地岗,这里与叶家山、曾侯乙墓形成一个三角形。义地岗是春秋晚期的曾国墓地,因为有人盗掘,如今已围了起来。墓也不小,有七八米的,也有十来米长的。从现场可以清楚看到墓室,墓坑的土是浅黄色的,四周则为深黄色。形状与叶家山墓地大致相仿。

       中午,黄队长请我们吃饭,菜肴丰盛,酒更多。给树浪倒满一盅酒,有二两。我看他不行,就给我和闻弦、怡婷匀了一部分。为此,郭长江怼了树浪好几次。听小郭说他刚来时就是因为酒喝的还好,工作顺利,与当地农民谈判,不喝不行啊。现在喝得少了,毕竟身体出毛病了。
      下午1点半去看库房,叶家山发掘出土的青铜器几乎都在这里,包括还没有发表的。场面宏大,令人惊喜不已。其中50号墓出土的两件乳钉纹无耳簋与宝鸡石鼓山出土的簋一样,很有趣。又看了义地岗的几件春秋晚期的青铜器。黄队长很爽快,什么器物都让我们看。
      4点半我们又去看了曾侯乙墓,只有棺椁是真的,其他为图片。
      晚上黄队长又要请我们吃饭,我们婉拒了,在附近的饭馆点了几个素菜,喝了汤和稀饭。

                              9月21日       星期五       多云
      上午看随州博物馆。羊子山出土的鄂国铜器引人注目,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很值得深入研究。一件鼎与大盂鼎近,其余的多无底纹,可能为一特点。展陈说明中将方罍写成方彝,是明显错误。有几件借展出去了,没看到,有点遗憾。

      中午,黄队长又请我们吃饭,这次改为喝啤酒。感谢黄队长和小郭的款待,我送论文集给小郭。郭长江前途远大,这次叶家山和义地岗考古发掘,将让他收益巨大。
      下午两点多出发,坐K8064,6点零3分到襄樊。在火车上照例打牌,这次闻弦手气很好,赢了。
      陈飞给襄阳博物馆的王先福馆长打了招呼,馆里的办公室主任来车站接我们。知道我们住宿订在樊城后,王主任改定为襄城,在小井巷9号易多时尚旅店,因为这里离考古所很近。

      晚上,王主任请客,王馆长因为要应酬财政局来晚了。他是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和陈飞一样很能干。他们准备建一个新馆,占地300亩,目前正在计划中。

                              9月22日       星期六       多云
      早上8点半,王馆长来,非要陪我们一起吃早饭,吃有地方特色的牛肉面和黄酒。先到一家百年小吃店,虽然店面极小,但生意兴隆,食客们都是端着碗在店门外的街道旁吃。我们等待了一会儿,感到还是不方便,只好另找了一家大一点的面馆。牛肉很多,汤也不错,只是放酱油多,味道偏咸。这里的黄酒近似北方的米酒,有点甜,大家也能接受。
      饭后即去看博物馆,主要是曾国、邓国等诸侯国的青铜器,在其他地方很难看到,而且作的图表也很实用,看来王先福是个很有心计的馆长。后来又去看考古所的库房,主要是陶器,也有不少铜器。有两件有铭文的青铜器,释读不一,我拍了几张照片回去看。
      下午逛街。在肯德基喝茶,稍事休息。据说有肯德基的城市是现代化水平高的标志,再看看这里的高楼大厦,诚如是也。
      而后坐K628次车,晚上7点半出发。

                              9月23日       星期日       多云
      早上7点零6分平安到达西安。

西藏因其虔诚的地域文化、绝美的风景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向往之地。2015年8月,我们共11人驾乘3辆车驶向了这片雪域高原,历时14天,完成了难忘的天路考察之旅。

2015年西藏考察

谷朝旭
2024.02.09记

准备——充分而扎实
此次考察行程,发轫于时年已67岁的张懋镕教授的长期所愿,酝酿于15年上半年,经过两次筹备会讨论后,最终确定了人员和行程。考察采用自驾形式,共3辆车,行程为8月1日出发,川进青出,计划用15天完成。
出发前制定了详细的考察方案,包括车辆保养、应急设备和物资、个人证件及必备的生活用品、行程路线及停留的主要节点等,并进行了明确分工。其中欧阳安老师负责路途车辆指挥及日常车辆安全检查;谷朝旭负责三菱劲炫车的驾驶及预收款的保管和支取(欧阳老师协助);姚卫军负责道奇酷威车的驾驶(岳连建协助);姚赪负责奔腾X80车的驾驶(王黎琳协助);任雪莉、柯卓英、欧阳红负责沿途各项费用的支付及酒店预订,并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旅途——欢声伴笑语
8月1日上午6时40分,3车共11人在西北大学桃园小区汇合,6时58分鸣炮开路后,正式开启天路之旅。第一天经成都、雅安,于凌晨一点左右入住汉源县城内大渡河畔酒店。2日经石棉县到达泸定县海螺沟景区,因开放时间原因不能入内,后入住附近磨西古镇哈姆青年旅社,晚饭后在古镇游玩。3日上午在海螺沟冰川公园游玩,下午驱车穿行泸定县红石公园、翻越折多山后到达康定市新都桥镇,入住高原红青年旅社。4日经雅江县、理塘县,连续翻越高尔寺山、卡子拉山、海子山(姊妹湖)后,入住巴塘县城酒店。5日翻越宗拉山,跨过金沙江,正式离开川西进入西藏境内。经芒康县、如美镇,连续翻越宗拉山、拉乌山、东达山后,入住左贡县城酒店。6日经邦达镇、八宿镇、然乌湖,连续翻越叶拉山、安久拉山,穿行怒江河谷(七十二拐)后,入住波密县城酒店。7日过通麦天险、鲁朗小镇,翻越色季拉山后入住林芝市内酒店。8日经工布江达县、墨竹工卡县,翻越米拉山后,抵达拉萨市,入住藏地故事主题客栈。9日参观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赏布达拉宫夜景。10日参观大昭寺、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布达拉宫,游八廓街。11日考察团分离,一路继续在拉萨周边游玩(岳连建、柯卓英),一路前往定日县(欧阳安、姚赪、欧阳红、姚奕辰、王黎琳),一路返程(张懋镕、谷朝旭、姚卫军、任雪莉)。返程一行当日走青藏公路经当雄县、那曲县,入住安多县。12日翻越唐古拉山口,经可可西里抵达格尔木市。13日经茶卡盐湖、青海湖,入住西宁市。14日经兰州、定西、天水、分别返回宝鸡和西安。
    在总行程近6000公里的线路上,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变化,聊着古往今来、是是非非的闲天,体味着别样的景致和人文,在难得的放松与宁静中思考着某些值得思考的事情。在金沙江边、然乌湖畔,在折多山顶、叶拉山巅,在红石河谷、海螺冰川,留下了太多的欢声和笑语;在大昭寺、八廓街、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以及灯光映射或蓝天白云下伟岸的布达拉,收获了太多的西藏历史,感受了以虔诚和信仰为代表的人文。

队伍——团结又有力
考察队伍分工明确又团结互助。8月1日原本计划赶到石棉县住宿,因雅西高速堵车2个多小时,预计到达石棉县就近凌晨1点,商议后果断决定在前一站汉源县入住。决定作出后,整个后勤保障组全员行动,搜索房源信息、网上预定、电话咨询、商谈价格,忙的不亦乐乎。结果因暑期旅游高峰,加之很多人和我们一样的想法,也选择在汉源入住,最终没有预定成功。零点下高速后,整个考察团3辆车,兵分三路,分别沿三个方向沿途挨家询问是否有房间,终于在凌晨近1点钟找到可入住的宾馆。
8月3日,张懋镕教授坚持步行上下海拔较高的海螺冰川,让一直陪伴左右、自认为是潜在客源的抬滑竿的当地工作人员最终“无功而返”。晚间到达新都桥入住后,先生身体出现心慌等不适反应,与我们商议想自己返回,让我们继续考察。大家一致表示共进退,要么集体返回,要么集体前进。最终,在先生身体略有好转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继续前行,先生的身体也恢复如常。
8月4日,在翻越高尔寺山时,因路遇长长的军车车队,延缓了行进速度,到达不了计划的午餐地点,就找了高尔寺山垭口下的一个路边饭店准备用餐。饭店老板兼厨师看我们人多,说一个人忙不过来,等的时间可能比较长。结果,又冷又饿的考察团全体成员齐上阵,摘菜、洗菜、炒菜一条龙,还熬了一锅新鲜、美味的松茸汤。在高山之巅,大家辛苦忙碌后围坐在一张大条桌上用餐,真叫一个美。
8月7日在排队通过通麦天险时,因考虑到地上裸露的石块高低不平,怕磕伤底盘,头车三菱劲炫在上坡时没有选择冲坡,加上地面湿滑,结果导致上不去坡,后来全车人都下来在小雨中一起推车,经过几番努力,最终将车成功送上坡顶。当晚,为庆祝顺利通过通麦天险,我们在林芝市旁的尼洋河畔摆下庆功宴,有家乡的长安老窖酒、有西藏本地特产牦牛掌,好不惬意。
8月11日考察团自拉萨分离后,天天互发信息、互报平安。在大家都返回西安各自忙碌后,还经常互致问候,并重聚了一次,建立了长期的友谊。
经历——惊险伴好运
在整个考察行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8月5日午后,在跨过金沙江,经芒康县向左贡县行驶途中。作为当时头车的三菱劲炫车驾驶员谷朝旭发现前方路面中央有落石拦路,随即放缓车速,观察后准备停车将路面上的拦路石挪开。还未下车时,突然右侧山体上方又有小石块滚下,坐在副驾驶位置负责沿途指挥调度的欧阳安老师立即让倒车,退到后方有铁丝网防护的安全区内,随后倒车,后边跟着的两辆同行车辆也相继倒车,均退到安全区内。仅过了不到1分钟,就有几块落石滚下,最大的一块约有篮球大小,好不惊险。在又等待约5分钟,无新增落石的情况下,我们才小心的从落石旁边驶离。

青藏公路因处于高原冻土地带,又常年被大车碾压,路面暗坑及起伏较多,且很难发现。加之车辆相对较少,车速普遍较高,路面也相对较窄,给驾驶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8月12日上午约8点,在从安多县前往格尔木市的青藏公路上,三菱劲炫车驾驶员谷朝旭在一段直道上准备超越前方的一辆重型货车,在预留出1米多的安全距离加速超车时,不料路面连续出现大的起伏,导致车辆在腾空与落地间的高速行进中方向发生偏离,与右侧的大货车司机楼脚踏板进行了“亲密接触”。事故发生后,立即靠边停车检查,发现右侧翼子板破损,观后镜脱落,右前门变形。但仪表一切正常,不影响安全驾驶。对方的驾驶员是一名青海的冶姓中年汉子,人很好,提醒说他们常年在这条路上跑车,路面看似平坦,实际上很危险,一定注意安全。并表示如果车不能开,就用他的货车给拉到格尔木去。在给保险公司打电话并按照要求拍照提供现场资料后,继续向格尔木进发。
以上路途上的两件事,一旦发生,后果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后怕,真是惊险。我们不想经历这样的险事,但毕竟遇到了,幸运的是并没有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在感叹惊险之余,不能不说我们的运气也很好。这可能就是好人有好报吧。

附:2015年西藏考察团成员
张懋镕(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欧阳安(西北大学教师),岳连建(张懋镕教授的博士、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柯卓英(西安石油大学教授)夫妇,姚卫军(宝鸡市公安局民警)、任雪莉(张懋镕教授的硕士、博士,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夫妇,姚赪(就职于咸阳机场西部建设集团)、欧阳红(就职于平安保险公司)、姚奕辰(时为高三毕业生)一家,王黎琳(大雁塔街道办公务员)及谷朝旭(张懋镕教授的硕士、博士,陕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英伦寻金记
——2018年与张懋镕师考察英国博物馆

胡嘉麟
2024.04.13记

       2017年我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国藏中国夏商周青铜器整理与研究》获得立项。2018年着手准备课题研究时,就计划先去英国博物馆考察中国古代青铜器收藏的情况。正好镕师受到伦敦邦瀚斯拍卖行的邀请,要在11月6日“亚洲艺术节”上作讲座。遂与镕师相约一起考察英国各地的博物馆。从2018年10月28日至11月16日,共二十天时间我们走访了英国十座城市的11家公私博物馆。

乘坐海南航空到苏兰格首府爱丁堡。航班先飞到爱尔兰的都柏林稍作停留后,再抵达爱丁堡,下了飞机已经是早晨。长途飞行了十六个小时镕师依然精神矍铄。据镕师讲,他坐长途航班从来不睡觉,看十几部电影也就到了。我们预定的旅店离爱丁堡市区不远,由于要倒时差,放下行李我们就乘坐公交车先去市区游玩。首先到了市中心的皇家大道,在皇家大道上有亚当·斯密的铜雕像。沿着皇家大道往上走,就到了爱丁堡城堡。它是苏格

       这次考察线路我们计划从北往南走,先去苏格兰,再到英格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巴勒珍藏馆的钟瑜平得知我们要来考察,就召集了一个小型研讨会邀请我们参加。所以,10月28日我们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

兰皇家博物馆。途中看到一座小红房子,门口有很多人驻足观看,招牌上写着“大象咖啡馆”(the elephant house)。镕师看到后,突然说:“就是这里,一定要照一张像。”原来这家小咖啡馆就是JK罗琳写第一本《哈利·波特》的地方。
       苏格兰皇家博物馆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之一。由于中国厅的基本陈列正在改建,所有的文物都在郊外的库房。所以,我们与苏格兰皇家博物馆的曹芹商量,计划第二天下午去他们

库房看青铜器。国外的博物馆通常都是将生物、文物、科学技术放在一个场馆内展示。苏格兰皇家博物馆是苏格兰地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真是包罗万象。镕师最感兴趣的是有一个展厅里陈列了一只羊的动物标本,这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下午逛完我们就回去休息倒时差。晚上我又独自去了2011年曾经去过的一些地方。那是我第一次到爱丁堡穷游。深夜从火车站出来后就拿着地图找旅馆,在爱丁堡的老城内上上下下,终于找到预定的旅馆。我的房间在最高的阁楼,可能是因为价格

便宜,不足5平米的空间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头顶就是能打开玻璃的天窗。晚上躺在床上仰望天空的星星,那一刻我想起了中学时读《雾都孤儿》的场景。这么多年过去,仍是记忆尤深。

       10月29日早晨阳光明媚,十月的苏格兰高地已是寒意凌人,路边的花草都结了一层冰霜。我们踏着朝阳去了附近的一处古代城堡。这座中世纪的城堡已经废弃了,现在是作为苏格兰文化景观的重要遗址点。虽然局部有残损,整体保存的还比较好。参观人不多,也没有商业化。镕师看得非常仔细,城堡里里外外拍了不少照片。

       下午我们去了苏格兰皇家博物馆位于郊外的库房。钟瑜平也想看这里的青铜器,于是她就从格拉斯哥过来跟我们一起进了库房。曹芹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将他们那里收藏的青铜器全部拿了出来。我与曹芹相识于2011年,那时我在大英博物馆做访问学者,她在牛津大学读罗森夫人的博士。当时还有很多小伙伴,我们一起听讲座、去考察,成为了很好

       曹芹告诉我们,阿伯丁大学国王博物馆也收藏有青铜器。我们就临时更改行程。10月30日与曹芹一起到阿伯丁大学国王博物馆考察,她来帮我们联系对方。阿伯丁在苏格兰东北部,濒临北海,是苏格兰的第三大

城市。早上我们乘火车到达阿伯丁,先游览了阿伯丁大学。博物馆没有对外开放,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我们在库房看青铜器。镕师

的朋友。这些小伙伴毕业后大多留在了欧洲的博物馆,我的课题能够顺利完成与他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苏格兰皇家博物馆的收藏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也不乏有少数精品。每一件器物镕师都拿起来仔细地看,还帮我量尺寸、称重量。镕师对青铜器的重量尤为重视,认为前人的著录中缺乏青铜器重量是不利于研究的。其中还有一件簋的纹饰很精美,内底还有长篇铭文,经镕师鉴定是一篇伪铭。辨伪是国外博物馆整理青铜器的一项难点,镕师的到访正好为他们提供宝贵的意见。等我们看完所有青铜器,拍好照片,做好拓片,走出库房天都已经黑了。

对青铜器做了详细的记录。他们的收藏非常丰富,还有不少民族学相关的物品。晚上我们到海边看海,这里的风很大。在暮色中,镕师拍着波澜壮阔的海岸线,对面就是挪威和丹麦,想想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后来我们就乘火车回到了爱丁堡。

       10月31日我们乘火车从爱丁堡抵达格拉斯哥。格拉斯哥是苏格兰第二大城市,这里经常能听到汉语,也许是跟当地的孔子学院有关。这次预定的旅店跟我2011年来的时候是同一家,真是无意中的机缘巧合。旅店离格拉斯哥大学很近,隔着河就能看到对面的大学。格拉斯哥博物馆没有收藏中国文物。这里却有一个收藏东方艺术的重要博物馆——巴勒珍藏馆。巴勒爵士一生醉心东方文化,在他去世后将其毕生收藏捐赠给了格拉斯哥市。记得2011年8月我在北京青铜器鉴定班培训时,镕师被聘请到鉴定班讲课。结束后,我陪镕师到太老师李学勤先生家看望李先生。李先生就提到格拉斯哥的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特别多,他都去看过。我就暗暗记在心里,之前到英国的时候就专门来看过一次,当时只是看了展厅,这次则是看了巴勒爵士收藏的全部青铜器。由于巴勒珍藏馆在维修,钟瑜平就带我们到库房。在五米的长桌上,把从商周到明清的所有青铜器都摆到桌子上,还有落地的放大镜供我们使用。我与镕师一件一件仔细过手,发现了之前他们没发现的铭文。他们将镕师提出的年代和真伪的鉴定意见做了记录,对他们将来改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们在库房里看了三天,才勉强看完。11月2日在格拉斯哥博物馆举办的小型研讨会,除了主办方和我们,还有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慕尼黑大学、苏格兰皇家博物馆和比利时博物馆的学者参加。报告都很精彩,镕师作了题为《金文的世界:典雅

与隽永》的报告,我作了题为《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粹赏》的报告。晚上,博物馆馆长詹姆斯先生盛情款待了我们。由于要照顾我的饮食习惯,地点选在一家非常棒的土耳其餐厅。晚餐后,钟瑜平还请我们去酒吧一起喝酒聊天。我跟瑜平虽然相识时间不是很长,却是一位对待学术很认真的人。

       11月3日我们离开格拉斯哥南下,首站到了英格兰北部城市杜伦。我们住在离杜伦大学不远的一处旅馆,旅馆内的布置很有特点。此行的目的地是要考察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这里收藏的青铜器不多。我上次来还是李晓欣接待了我,那时她刚从莱斯特大学毕业不久。这时已经得知她入职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想到几天后就能见到她真是高

兴。杜伦大学旁边有一条河的景色特别好。时值深秋,绿色、黄色、红色的树叶交相辉映。我与镕师沿着河边徒步游览,走到一处规模很大的教堂,看着也有好几百年历史,非常地古朴。这里没有战争破坏,到处都是历史古迹。

       11月4日我们抵达伦敦,晚上我们游览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大本钟,沿着泰晤士河看到了伦敦眼和伦敦塔。11月5日早上我们去了大英博物馆。我记得2011年来的时候大英博物馆还没有安检机,可以随便进

入。这次来发现跟国内也差不多了,每个人都要安检。大英博物馆的陈谊接待了我们,我跟她不认识,后来得知她也是罗森夫人的学生。自从

萨沙离开大英博物馆,我跟这边的联系也就少了。陈谊只拿了六件青铜器让我们看,说其他的都在展厅。好在大英博物馆的青铜器我以前几乎都上手看过,所以也就将一些有问题的器物向镕师请教。中国

厅关闭了很久才开放,陈谊是负责这个展厅的改建。新改陈的中国厅依旧延续了大英博物馆最有特点的密集型陈列,很多展板文字都是罗森夫人的观点。对于罗森夫人的“西来说”,我是不感冒的。我跟镕师在中国厅仔细地看了一遍,放置器物的老柜子很难打光,看得我们颇为吃力。就这样,我们在大英博物馆整整看了一天,镕师看到不少古代近东地区的器物还有很多意犹未尽之处。

       11月6日早上我们去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库房,这个库房在伦敦郊外的一个大楼里,这个大楼也是个历史建筑。李晓欣带我们到库房,让我们自己挑,想看什么随便取。她告诉我,这批青铜器以前

也没有好好整理过。这次因为要搬库房需要整理,正好我们来考察,就趁这个机会让我们给她点意见。后来我才知道,这天早上故宫博物院的张荣要来这里看漆木器,让李晓欣给推掉了专门来陪我们。下午六点,镕师在邦瀚斯拍卖行作讲座。邦瀚斯是在伦敦仅次于佳士得、苏富比的第三大拍卖行。今年的

“亚洲艺术节”,邦瀚斯举办了一个青铜器专场拍卖欧宗易收藏的中国青铜器。镕师的报告《欧宗易收藏的中国早期青铜器》为这个拍卖预展增色不少,很多收藏界的大咖,例如青铜女王吉赛尔,还有大学和博物馆的专家都来听讲座,会后还有很多交流。

       11月7号和8号我们分别去了牛津阿什莫利博物馆和剑桥菲兹威廉博物馆,晚上还是回到伦敦住。牛津阿什莫利博物馆的马熙乐接待了我们,拿了几件让我们看,大部分器物都还在展厅里。以前认识的陈莘已经不在这里,他们在博物馆工作的流行性很大,经常会换地方。剑桥菲兹威廉博物馆的林政升先生这次很遗憾没能见到,林先生对我的帮助很

大,经常会换地方。剑桥菲兹威廉博物馆的林政升先生这次很遗憾没能见到,林先生对我的帮助很大。这次得知我们要来,专门从展厅里撤下最著名的守宫觥和守宫盘让我们过手。我与镕师对铭文进行了细致的研读,镕师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到牛津和剑桥自然要去这里的大学校园里看看,可是校园对外开放的很少,外人很难进去。还好我以前去过剑桥很多次,把他们的小路摸得很清楚。这次带镕师走小路穿过康河的桥进入校园,我们把圣约翰学院、三一学院和国王学院都游览了。

       11月9日我们去康普顿维尼庄园,这是一座私人博物馆。从伦敦租车开过去要2个多小时,交通极不方便。这个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很多是从欧美的拍卖行购买的,藏品之精美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

伯特博物馆。博物馆的负责人非常热情,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藏品的情况。但是很遗憾,由于是开馆日不能把藏品拿出来给我们看。

       11月10日白天我们看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他们收藏的大多数器物都在展厅里。晚上,我和镕师参加了“亚洲艺术节”的各种预展活动。用萨沙的话来说,“亚洲艺术节”就是一个大派对,走街串户,喝喝香槟,看看文物,聊聊学术。2011年他带着我一晚上走了十几家拍卖行和古董店看预展,第二天晚上又走了十几家。有的古董店只经营伊斯兰艺术或喜马拉雅艺术,有的只经营现当代书画或乐器。门类

体系非常多,各具特色,可见当时英国人对亚洲艺术的热爱。我与镕师先去看了苏富比的预展,又看了佳士得的预展,都是以瓷器为主。后来,我们还去了著名的“埃斯肯纳齐”古董店,小小的店铺人很多,这里真不亏为中国艺术的宝地,预展的件件文物都是精品。

       11月11日我们抵达巴斯。第二天早上我们去了巴斯著名的景观——新月广场,下午去了东亚艺术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的蒋得庄接待了我们,将他们所收藏的青铜器都拿出来给我们看。11月13日我们去了布里斯托尔博物馆,布里斯托尔博物馆的凯特也是很多年没见的老朋友。我们是在“亚洲艺术节”的酒会上经萨沙介绍认识,我还跟萨沙到这里看过一次青铜器。当她得知我正在进行研究的课题,就把他们馆藏的资料和高清照片赠与我。看完布里斯托尔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我们还在布里斯托尔市内游览,参观了一些景点。

       11月15日我们就收拾行囊准备回国。这次与镕师一起考察英国博物馆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镕师观察器物非常仔细,经常能联系到其他器物提出一些非常重要的新观点。在这次旅行中,镕师在治学上,在为人处事上都给我了很多教导,使我受益良多,终身都将铭记镕师的教诲。

随  镕  师  学  篆  刻

张 翀

2024.02.06

       二十年前,有幸投考在张懋镕老师门下,跟随他学习青铜器金文。大家知道的,张老师是李学勤先生在西北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大家所不知道的是,我也算是随张老师学过篆刻。
       我们这些学生是晓得老师善治印的,我有幸也拜观过老师在2000年前后的篆艺,像“年年有鱼”“吉利”“大吉大利”“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等,但我们都不敢贸然求印。向老师提出“学篆刻”也自然是种奢望,唯恐打扰老师,占用他的研究时间。所以说“随”是种大言不惭的说法。自小习字的我,上手篆刻的时间要晚得多。这点要远远逊色张老师。其实,大学本科的时候,周晓陆老师就开过一门篆刻课。只是我那时忙于学生会俗务,没有时间选修那门课,也算是不务正业了。到了研究生的时候,还是家父看我要学习青铜器金文,就建议不妨学学刻章子,也算是一种实践。于是,就买来五块钱的练习石,捉刀来刻。

       我仍然记得当时笨手笨脚的样子。那又怎样向张老师学习的呢。当时,我们住在西北大学的桃园校区,张老师也住在前面的家属区。每天傍晚饭后,老师便电话约在校园中散步,聊天问学。我亦随身带几枚印花,求镕师指点。现在想来,那时的印花也都滑稽可笑,老师多以鼓励为主,偶有几句指点。比如用刀干脆一些,边角要敲圆一点。记得同行的马军霞笑我,有心眼。可当时学习资料不如现在方便易得,我又是初学,与老师散步的时间就显得更为弥足珍贵。虽然之前失去上周老师篆刻课的机会,但现在能得到另一位会篆刻老师的指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就这样,每天深夜,我就在宿舍,读几页《春秋左氏传》,临一纸碑帖,再刻一方章。当时研究生宿舍晚上不熄灯,有一些便利条件。后来,我那些上过周老师篆刻课的同学让我刻印,我说你们不也学过么。他们说,都没像你一直在刻。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张老师确实是把我带进篆刻之门的。虽然没有手把手,但实际上已经是孔子所说的“不悱不启”了。后与老师成都实习之行,在回来的列车上,张老师动员我去现在的单位,其中一句对我最有吸引力,这个单位有练字刻章的时间。十几年过去,洵非虚言,也说明了镕师对我的篆刻有塑造之力。
       其实,像张老师他们那辈人,尤其是做古文字的,多少都会刻几刀。据我所知,宋镇豪先生、吴振武先生都有曾操刀的经历。但张老师的篆刻一直没有间断,更有家学。以前,我大约是知道这个情况的。后来读到张老师怀念他父亲的文章《自在·自娱·自得》,才了解得更为详细。张范九先生的篆艺学自周梅谷、孙小匏,可谓是师从名家。周梅谷,跟随吴昌硕、赵古泥学印。赵古泥初学吴昌硕,吴平曾说,“后变其法,易圆为方,以刚劲胜。吾师邓散木粪翁先生学契于翁,尽得其法”

(见《赵古泥先生印谱》吴平跋)。这个评说又牵出邓散木来。记得一次去张老师家中请教,老师忽然提到张范九先生,说范九先生因为萧退庵的关系,向邓散木问艺。而孙小匏不仅能治印,也能刻竹,对陈鸿寿专研颇深。陈鸿寿作为西泠八家之一,运刀犹如霹雳万钧,苍茫浑厚(方去疾《明清篆刻流派印谱》),更创制紫砂壶式样,所谓“曼生十八式”。

       这有点扯远了,但艺文交游就是这样地牵丝游线,丝毫的点拨都能让人受益匪浅。我同镕师学篆就是这样的情况。张老师另外一篇散文《最后的孤傲——写在黄永年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之际》提到,黄先生和张范九先生是西安终南印社的发起人。在《黄永年印存》中,收入“张畴”“范九”(方形)“范九”(椭圆形)“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四印,足见二老情谊。在这样的氛围下,镕师的篆艺岂能说不好。老师另一篇散文《雕虫小技》(题目是他自谦),记载了很多篆刻趣谈。其中谈到,1995年他在日本橿原考古学研究所访学一年,以篆刻答谢日本友人。之前,也听老师讲过。我也依稀见过老师刻的“大庭脩”“古贺登”“茂博木雅”“西岛定生”等印蛻。可见,学术与篆刻的关联,也不仅仅是雕虫小技。前面提到的吴平,曾经担任台北故宫书画处处长,推动中日篆刻交流,青山杉雨亦多用其印。日本青铜金文大家松丸道雄的父亲松丸东鱼也是一位书法篆刻家。2019年底,我有幸去日本开会,有短暂的神保町之游。其他文史书并没有买,只抱回了青山杉雨、松丸东鱼的作品集。
       多年前,西北大学因为专业评审关系,学校亦请老师治印作为礼物。这事我依稀听老师说过,后来现在学校工作的同窗也让我看过其中一些的印蛻,记得有给钱乘旦先生刻的。真是师承有续,前段时间,研究所同仁访问埃及等国,所领导以让我用甲骨文写了个书法小作品作为礼物。学人纵然不临池挥毫,但姓名印、藏书章总是可以用到的。《中

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出了若干卷后,老师请王子今先生写书评,我居中联络。事后,老师刻了一个“子今读史”的朱文印以示谢意。同事曾磊是子老的高足,赠我大著《门阙、轴线与道路:秦汉政治理想的空间表达》。我当时想来想去,就想到可以仿效镕师,刻了一枚“曾磊读史”,以表回谢。
       2018年,镕师七十华诞,我刻了枚“金石寿”献芹上寿。前几天,拿出印蛻再看,显然是用刀稚嫩。当时却是毕恭毕敬,敬意满满。为的是张老师不仅带我走上了学术之路,也指引我了篆刻之路。有着金文等文字基础,又有一定的用刀技艺,再辅以文史知识,能够破除时下的工整匠气,又能规模所谓写意的野乱;正所谓印外求印。可以说,能够跟随

这样的老师治学治印,是我的福气。而今,我也要带研究生了,打算给他们开门玺印的课,其中一两节可以教他们动手刻章。不会刻,不会真懂印章。张老师写印章的文章虽不多,《试论西安北郊出土封泥的年代与意义》《试论秦代封泥与汉封泥的区分》已是微言大义。我最近脱稿的小文《“皇帝信玺”为汉封泥刍论》亦是得自曹溪法乳吧。

草于2024年2月6日凌晨
2024年小暑修改

金石趣與師生情

任雪莉

       在我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幅篆字,笔法苍劲,挥洒自如。每每抬眼看到,内心总是腾起一股暖意,笑容也会紧接着攀上脸庞,让我不由自主想起我们师生间的一次互动。

        那是2022年6月7日,老师发信息说要给我的同事万晓老师写字,也给我写,问我想要什么?当时一个恶趣味的想法就冒了出来。我不假思索跟老师说,我要个斗方,写上“日进斗金”四个字。怕老师误会,还特意解释因为学青铜器的缘故,希望每日都能有所收获。老师欣然应允,还表示这幅字写好会很有意思。

       说来也是惭愧,我自幼学习楷书,还曾正式拜师。老师是宝鸡有名的书法家容克家先生。作为容老的关门弟子,这个门显然没有关好。这也是我每每想来最愧疚和后悔的事情。我至今都能回忆起,每隔一段时间,老师都会检查我临帖练字的情况,我总是各种搪塞和推诿。吭哧半天拿出来的字都不忍直视。老先生也不发火,还耐心的从一堆东倒西歪的字里圈出几个尚能看的过眼的字出来,告诫我临帖要用心体会,不能当成作业来敷衍。也不知道是幼年叛逆还是玩心太重,抑或真的愚不可及,后来的字是越写越差,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跟老师学习青铜器后,关于铭文部分,内心总有些许的排斥,大概也隐隐与童年的这段经历有关。

       果不其然,真的很有意思。
       “日进斗金”是生意场上的吉祥话,多悬挂于商铺柜台。如果进书斋,不免让铜臭玷污了书香。老师以古朴内敛的小篆破局,俗语雅文,这种矛盾的拉扯,让整幅字瞬间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老师还在“日”的旁边又加盖了一枚“金石益寿”的闲章,消弭了文字内容的肤浅与张扬。

       学习青铜器又怎么能绕过铭文呢?我的青铜器研究的方向又在哪里呢?机缘巧合下,2010年我申请了中华发展基金,赴台湾台南艺术大学访问学习,师从黄翠梅先生,修习艺术史与器物研究。在台学习期间,我和张老师屡有书信往来,老师也很关心我在台湾学习的情况。他曾给我写信说:“关于你今后十年、二十年的研究工作,不知你想过没有?我曾经想过,青铜器毕竟是个大的领域,对你来说,究竟研究其中哪一部分,或者说从哪一个角度去研究它,用何种手段去研究,需要仔细斟酌。现在我有了一点的想法,你正好利于这次难得的机会,在艺术与艺术史方面好好补一下课,将艺术与青铜器结合起来,今后在青铜艺术方面有所发展。”张老师还以王国维、郭沫若、容庚、陈梦家等诸位先生为例,说他们不仅是文学艺术修养很高的青铜器专家,甚至就是著名的诗人、书画家。张老师还以自己为例,谈及自幼学习书画篆刻,这种艺术的熏陶,令人受益匪浅。老师最后语重心长的说:“学习艺术,不仅仅是对艺术的了解,它对一个人的见识和眼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一辈子的。”
       从台湾学习回来,我的学术视野仿佛一下子拓展了很多,在青铜簋的整理与研究过程中,还曾尝试用艺术史风格分析的方法探讨青铜簋耳的母题流变和年代判定等情况,也算是一种创新。

       直到今天,写字、认字依然是我的软肋,是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又想学,又害怕。老师家访,教我们写字。我在老师身旁认真画起了大虾,老师笑着调侃,这是被福岛核电站污染的虾,我们笑作一团,其乐融融。老师也会时常发些印章,让我们认字。遇到不熟悉者,赶紧查字典、搜百度,手忙脚乱。认对了,一阵窃喜;认错了,面红耳赤;实在认不出来,就索性装死耍赖。最后,老师都会言简意赅的总结,解释印文的字形结构与章法布局。识字变成了游戏,令人欲罢不能。我想,肯定有一天我能重新拾起少时扔掉的毛笔,认认真真开始写字。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一幅何绍基的行书长联,据专家说可能是伪作,但这一点都不影响长联的内容。“行路有何难,我曾从天柱、九嶷、三涂、太室、紫阁、终南,直到上京王者地;得师真不易,所愿与高堂、二戴、安国、子长、相如、正则,同依东鲁圣人家。”我很庆幸得遇良师,还有一群志同道合,互助友善的同门。我的回忆里总是充满了师徒情,金石趣,书墨香,怎能不令人感动。

记张懋镕先生授业解惑二三事

       倏忽之间,张懋镕先生和我结下师生之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回顾过往,总是有暖意伴随着追忆涌上心头。
       我成长在鲁中的一个小村庄,自小学习虽然比较刻苦,但都是学课本、应付考试,课外阅读也只是作文选、连环画一类。少年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律师,多次幻想过戴着假发与对方在法庭上唇枪舌剑,高考之后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南京大学的法学专业,无奈名落孙山,后经调剂,被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学专业录取。  入校后,才知道我们是本专业的首届学生,教课的多是历史学专业的老师,培养方案中历史学类课程占的比重也很大,考古学专业背景的老师在我们入校后才陆续来师大工作。 2004年秋季学期,张老师开设

吴  伟
2024.03.30

 了《青铜器鉴定》,先生上课总会携带很多青铜器照片,边讲边展示,不时还会抛出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讨论,有一次,围绕着“太伯奔吴”,班里展开了激烈争论,我也积极参与其中,站起来两三次阐述自己的看法,虽然很幼稚,但也得到了张老师的鼓励。2005年春季学期,张老师又开设了《金文选读》,这次老师换了教学方法,让我们自选一篇铭文,课下查资料准备,课上轮流讲授,同学们选的铭文都不长,我选的是九年卫鼎,精心准备之后顺利讲了下来,张老师也给予了认可,今天依旧能记得当时激动而高兴的心情。2005年九、十月间,经过张老师和周晓薇老师的共同面试,我被确定了保送研究生资格,成为了张老师的入室弟子。2007年春,研究生一年级的下学期,张老师开设了《青铜器研究》,师生共同研读《西周铜器断代》,逐件器物进行讨论,一学期下来,大家学业都有了进步,马强、曹芳还将一次讨论整理成文并公开发表。就这样,张老师循循善诱,把我引入青铜器研究的学术大门。
       张老师对于学生的学术训练总是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强调持之以恒,老师的很多教诲,我更多是在工作后才深有体会,因此会常常回味、反思,并在实践中运用,又传给了自己的学生。老师常说“每天都要做一点”,这说的是要在恒字上下功夫,不论是写作、读书,做课题,每天都坚持读一些、写一些、思考一些,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每当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张老师总是我最信赖的长者,总期待着得到他的指点。毕业之际,找工作还算顺利,有两家单位发来邀约,一家是保定市文物局,妻子当时在保定外国语学校任教,另一家是西北民族大学,老师分析了我的性格、在两家单位未来的前景等各方面的因素,建议我还是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我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妻子后来考取了兰州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也到了西北民族大学工作,结果是皆大欢喜的。有一段时间,我心绪不佳,既想读博士,又担心家庭、工作等方面难以兼顾,大年初一给老师打电话拜年,老师询问近况、打算,我无意中提到自己的纠结,没想到,到了下午,老师为此又专门打来电话,花了一个多小时帮我分析利弊,使我茅塞顿开,心绪也恢复了平定。
       二十多年来,张老师的建议总使我受益,老师的惦念总让我温暖,我很珍惜这份师生之情。

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回忆跟随张懋镕老师学习的日子

齐耐心
2024.03.30

我和导师张懋镕先生的缘分要从吃饭说起

2004

       我本科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学专业。出身于小县城的我在备战高考时只知埋头读书,那时候觉得考上大学似乎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从未思考过升入大学后的学业规划,就连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也是懵懂的,最终我被调剂到了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学专业。博物馆学专业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通过慢慢地学习,我逐渐了解到,博物馆学包罗万象,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涉及到博物馆管理、展陈、教育、藏品等各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能细化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分支。
       大学的学业不同于高中的繁重和压抑,氛围轻松,学生活动很多,专业课程的设置也非常广泛,除了基本的古代历史之外,就是与博物馆学相关的内容,有博物馆学基础、考古学、文物学、青铜器、瓷器、玉器等等。记忆里张懋镕先生给我们上的有文物学和青铜器两门课程。第一次见张老师是在文物学的课堂上,那时的老师有一些南方口音,站在讲台上笑眯眯的给我们介绍文物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老师讲话的速度不快,娓娓道来,让人感觉和蔼可亲。张老师给我们带的第二门课是青铜器,这是老师的专长,也是我后来读研的专业方向。
       记得老师第一次请吃饭的缘由就与青铜器这门课程有关。老师在课上布置了一次随堂作业,并承诺作业完成出色的同学会得到奖励。虽然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奖励,但听到有奖励,对待作业的态度就会格外认真。遗憾的是,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作业的题目了。过了一段时间,老师的奖励果然来了,那就是请大家去吃饭。吃饭的地点是小寨十字的小肥羊火锅店,现在那里早已换了门头,但那顿晚饭的记忆仍然萦绕心间。
       本科学习期间,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次实践教学。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雁塔区小寨东路,馆藏文物丰富,其中青铜器约有3900多件,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不乏精品,如史料价值高的日己觥、多友鼎、梁其壶等;造型独特的汉彩绘雁鱼灯、四足鬲等;具有断代意义的先周凤柱

       本科时期,受到张老师的影响较大,我对青铜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做本科毕业论文时,我选择跟随张老师做青铜器。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也如愿以偿地拜入张老师门下。

斝、西周牛尊、它盉、战国鸟盖瓠壶等等。张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加直观的领会青铜器的相关知识,便带领全班同学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我们来到陕历博通史展厅中青铜器最多的商周部分,张老师针对每一件青铜器的特点开始讲解。我们全班共有31名同学,30多个人聚集在博物馆狭长的展厅内,只能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成圈,圈子外围的同学就不能清楚地看到老师讲解时所指出的特殊部位。很快张老师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将我们分成两组,每一组分别讲解一遍。老师讲解的非常详细,不仅包括青铜器的器物类别、组合、纹饰风格,还涉及青铜器的铸造痕迹,如范线、垫片等等。就这样,张老师将陕历博展厅中的青铜器详细地讲了整整两遍。张老师讲解时为了方便指导我们仔细观察,有时站立、有时下蹲,我们只是跟着听讲就感到非常辛苦,张老师还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两遍。这是一顿让我印象深刻的精神食粮。

会请我们吃饭,慰劳我们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这些聚餐既能凝聚师门之间的感情,也是师生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饭后,我们也会和老师散步,就最近学习上的困惑、生活中的烦恼讲一讲,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会让我理还乱的思绪豁然开朗。记得作硕士论文时,对青铜卮的功能问题无法定论,看了很多文章,学者们对此也是各持己见,有人主张水器说、有人主张酒器说。老师提醒我,除了学者们列举的器物组合等证据外,尺寸也是衡量器物功能的指标之一。于是顺着这个思路,我整理了青铜卮尺寸的发展脉络,对它的功能判断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证据,也算是论文写作中的一个创新点。

考察是有针对性的。我硕士毕业论文写的是青铜卮,经过前期搜集资料发现,山东是青铜卮时代最早、出土数量最多的地区。因此,老师选定了山东作为我们考察的地点,我们一行四人,除了老师和我,还有另外两位同门——刘远晴、李云朋。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张老师在指导学生时秉持了这一理念。他带领每一届学生做一次为期一周左右的学术考察,而且这种学术

       读研究生期间,张老师会时不时地请我们吃饭,吃饭的缘由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已经毕业在外地工作的师姐师兄回西安造访老师,老师就会把我们在校生叫上一起吃饭;另一个是寒暑假放假前,老师也

       第三站是莒县,我们参观了莒县博物馆,莒县博物馆新馆当时已经投入使用,非常气派,一个县级博物馆如此规模实属不错,这可能与当地考古遗址的等级高和出土文物价值高有关。莒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是山东东南部地区的文化中心和代表。当地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陵阳河遗址出土有刻画符号的陶器在博物馆有专门的陈列,东周时期莒国遗址、墓葬内出土的文物也有展出。

       在莒县博物馆收获最大的就是我近距离的观摩了莒县西大庄墓地出土的一件青铜卮,这件铜器在我看来非常重要,它的形态最早,能够揭示青铜卮的起源问题。馆长与张老师是旧识,对我们非常热情,得知我们来寻找论文写作资料时,竟然让人打开展柜将文物取出让

我能够仔细地观察这件展品。当时拍了很多器物的细部照片,收获颇丰,为毕业论文写作积攒了素材。

       我们从西安出发,第一站是郑州,在郑州我们参观了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的陈列室,在陈列室里,我见到了两件青铜卮,时代皆为春秋中晚期。通过前期对青铜卮资料的收集,现在见到实物基本能够判断大致年代,也算有所长进。
       第二站是济南,在那里我们参观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藏文物。山东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展出了山东多处遗址的出土文物,在那里我们参观时间很长,对感兴趣的器物做了拍照记录。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收藏的青铜器数量也很可观。

       第四站是临沂,我们原本计划参观临沂博物馆,不巧的是他们休馆,无法进入参观。
       第五站是枣庄,我们参观了枣庄博物馆。枣庄博物馆位于市区,规

模要小一些,馆内展出了当时枣庄小邾国出土的文物。馆长还带我们去了博物馆的库房,给我们展示了最近出土的一些青铜器。
       第六站也是最后一站滕州,滕州博物馆也位于市区。这个博物馆也展出了一些青铜器,但限于展馆规模,陈列文物并不多。因为急于返程,我们并未做过多停留。据悉,2020年滕州博物馆已经乔迁新馆,展陈非常丰富,希望后面能有机会再去参观。
       外出考察的日子是充实而愉快的。我们每天都在路上,转战在各个博物馆中,观察不同的器物。在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车上,老师还会指导我们查看地形地貌,注意地理环境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张老师有作香功的习惯,因此,在考察期间,每天早晨我们还没醒来,老师就已经出门了。他在外面做完香功,然后将周围的环境熟悉一遍,为我们找好早餐店,然后回来叫我们起床去吃早饭。老师对待学问秉持了科学精神,对待学生则充满了人文关怀。
       毕业后,我在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从事行政工作。工作后也时常会与老师聚餐吃饭。虽然我已经工作挣钱了,但每次聚餐,还是老师请客。有时我尝试悄悄付钱,但事后老师还是会把饭钱还给我,还会责怪我一番,他总是说我挣得比你们多,你们年轻人挣得少,用钱的地方也多,吃饭还是我来请客。老师总是像家里的长辈一样替学生考虑。
       老师在吃饭聊天时会照顾到每个人。同门中有人科研能力强,成果多,有的同门工作后因为工作内容等原因,成果并不突出。但是在聚会吃饭时,每个人都不会有心理负担,因为老师会引导话题到在场所有人擅长的领域,工作、生活、家庭等等,每个人都能够畅所欲言。在老师心里,不管在那个领域有成绩都值得骄傲。我记得当时我刚生完孩子,老师交代的书稿没有完成,面临窘况。老师并没有批评,反而告诉我:生育小孩、培养孩子就是你最大的成绩啊!每次聚会,和老师吃吃饭聊聊天,获取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经验,会感到很满足。

寓教于乐  教学相长
Mr Zhang and his Children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