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弘扬党的伟大精神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第三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2-05-31
563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开展好“弘扬党的伟大精神 走好新时达赶考路”活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现分期专题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的重要论述、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安徽省红色资源等,展示交流安徽省人民银行系统开展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旨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伟大精神的深刻内涵,用党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坚定不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行党委工作要求,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期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12个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选编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西迁精神等,供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抗美援朝精神

第二章

两弹一星”精神

第三章

红旗渠精神

第四章

西迁精神

抗美援朝

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和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概述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人民无比渴望和平安宁。但是,中国人民的这个愿望却受到了粗暴挑战,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争强加在了中国人民头上。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大会前,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入场。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邱少云烈士纪念碑

志愿军老战士郑起的军号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视频:不畏强敌 永续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两弹一星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两弹一星”精神概述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那火热的建设年代,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茫茫戈壁,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孕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视频:闪亮的名字

“航天放飞中国梦”航天科普展

“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发射现场

“两弹一星”纪念馆

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概述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源匮乏状况,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红旗渠的建成,形成了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团结协作 无私奉献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2011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当年林县的县委书记杨贵(前右)回到林州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欢迎(2001年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分水闸

红旗渠总干渠从秀丽祥和的村庄穿过

西迁

视频:绝壁上的“人工天河”

胸怀大局  无私奉献
弘扬传统  艰苦创业

西迁精神概述

上世纪50年代,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高等教育分布不合理的状况,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作出了将创立于上海的交通大学迁往西安的决定。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激扬“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豪情,义无反顾登上西行列车,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

2020年4月3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援鄂医疗队队员返回医院时受到热烈欢迎。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视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西安交通大学举行2018年毕业典礼

上世纪60年代初拍摄的西安交通大学校门

俯瞰西安交通大学校园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