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职工文学
“喜迎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乡村振兴创作专辑
宜昌市职工文学读书协会主办
2022年04期 总第010期
走进界岭采风掠影
4.23
-------------------------------------------------------------------------------
主 办:
宜昌市职工文学读书协会
顾 问:
张泽勇 肖思科
主 编:
张永久
编 审:
冯汉斌
责任编辑:
若 水
编 委 会:
冯汉斌 刘小平
阮仲谋 陈 刚
张明俊 姚正威
彭红卫 熊本旭
校 对:
蒹 葭 刘金祥 高莉玲
地址:
湖北省宜昌市隆康路10号
邮箱:
1410465391@qq.com
001
006
011
016
023
028
034
039
044
051
055
060
065
073
083
089
096
099
界岭黄花 杨黎明
扶贫手记 刘金祥
界岭寻味 高莉玲
圆通禅寺 黄荣玖
探寻界岭古兵寨 虫二
界岭古树自述 荷叶儿
界岭记(三首) 冯汉斌
赞分乡界岭村四宝 杨玲玲
在一处自然景区门前 王延志
扭住目标,战天斗地 羊角岩
——夷陵区分乡镇党委书记赵璐访谈
蜂 王 张泽勇
界岭明星 虹 珊
情系界岭 若水
史思尧的豆腐人生 朱白丹
闻香识豆豉 张天一
界岭猪官谭宏国 陈晓莺
界岭的米 刘 艳
冲里老酒 魏以进
5月28日笔者在夷陵区分乡镇界岭村出席“界岭四宝”推介会及文学笔会时,与分乡镇党委书记赵璐相逢,相聊甚欢,尤其当他谈到对分乡镇的发展思考时,那是一种指点江山、意气风发的感觉。
2020年4月,宜昌市启动了“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40个相关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近百亿元。该试验区涉及宜昌市夷陵、远安、当阳三县市区4镇15个村,核心区域面积314.3平方公里,辐射范围总规划面积769.0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其中涉及夷陵区2镇8个村。该试验区定位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湖北省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和宜昌市小康社会引领区。在这个试验区的核心部位,以“草原风光、天然荒凉”为特色的百里荒风景
01
02
除百里荒风景区外,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遗迹-奥陶纪志留系地质遗迹保护区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授予“金钉子”。南岔湾的石屋民宿是湖北高端民宿。玉龙湾温泉深受游客青睐。
分乡镇从分乡场往西,有两条主要公路交通干线,呈现“人字形”分布。“普百线”(从普溪河到百里荒)有百里荒旅游度假区等七大旅游节点,资源富集。赵璐两句话概括这条线:“旅游资源最丰富,服务功能最齐全。”另一条线“宜保线”(宜昌至保康县)则为农业发展示范带。
从农业来看,水稻和油菜是分乡种植业的两大特色产业。从水稻来看,这次我们参加笔会的界岭村所产的“佛田贡米”传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界岭村内的圆通寺吃了寺里斋饭,对当地大米赞不绝口。分乡镇其他村的水稻品质也是相当不错。昨天推介的“界岭四宝”,除了“佛田贡米”外的其他“三宝”分别是界岭菜籽油、蜂蜜、荞麦老酒。从油菜看,南桠村的“南垭花田”作为百里荒农业公司的万亩粮油基地,曾多次举办乡村游启动仪式和百里荒全国登山挑战赛,是宜昌乡村旅游的网红景点之一。为湖北省“十大花海”。曾多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多次获得市级以上媒体推介。2020年中央电视台《携手奔小康》专题节目就在南垭花田录制的。
分乡镇的农产品,绝对是无污染,无公害的。我之所以敢用“绝对”二字,是因为分乡镇西南接壤的西北口水库,是宜昌二百万城市
扭住目标
区是宜昌城区最近的避暑胜地,享有“中国南方草场”之美誉,便正在夷陵区分乡镇辖区。
——夷陵区分乡镇党委书记赵璐访谈
羊 角 岩
战天斗地
加快建设农旅分乡,建成花园分乡,建设生态康养特色镇、农旅融合示范镇、中医药康养先行镇、乡村振兴样板区是分乡镇近年奋斗方向和目标。建设农旅分乡是建成康养分乡的具体实现路径。分乡是宜昌城区一百多万人口的“后花园”,交通便利,植被丰富,没有污染,空气清新,旅游资源富集,适合休闲康养。还有重要的一点,分乡镇中医药产业较为发达。该镇中药材消耗量约占夷陵区百分之七十。境内知名中医达十二三人。镇卫健部门每个月组织村医开展一次中医药培训。设想,宜昌城里的老年人群来到分乡镇休养,不仅看山看水,呼吸新鲜空气,通过徒步等方式锻炼身体,而且有通过中医药治疗老年病、慢性病的便利,岂不是康养乐园?
03
04
要实现建成“康养分乡”目标,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要进一步提升青年干部的能力水平。分乡镇大力探索实施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为“双代服务”,即民事代办、民诉代求。通过推进“专班联系到村、干部联系到组、村民代表联系到户、积分制管理到人”的工作模式,打通沟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村民代表通过逐户走访、微信电话、开屋场会等多种方式,履行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服务代办员等“四员”职责,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实行代办服务等工作服务到每一个农户家庭。通过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建设,各村(社区)探索适合自身的村民诚信档案积分制管理模式,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如今政府机关青年干部多为八零后独生子女,通过晨练健身、夜学提能、延时提效、联组提质、广播练声、写作提升等六项能力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机关工作人员能力素质,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干事创业氛围。
赵璐介绍说,分乡镇党委政府提炼出分乡精神为“扭住目标,战天斗地”。这里所称的目标,即是建成“康养分乡”。目前这一目标已颇有基础,随着乡村振兴各个项目的建成,假以时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而“战天斗地”这句话,让我们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一代人的精神,是不是落伍了?但笔者却是明白其中含义的。这句话,对于分乡镇人来说,自有其历史渊缘。六七十年代,作为黄柏河流域的分乡镇,曾兴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那个时代没有现代的机械化之便利,而是由数万民工汇集(包括来自宜昌市各地的民工们一起),修建了黄柏河流域中的天福庙、西北口、尚家河等梯级
水电大坝和东风渠等水利设施。分乡镇内也在同一时期修建了四十多个上万立方的大堰。这些设施,至今仍然在发挥着为夷陵区、枝江市、当阳市等农业生产灌溉和宜昌主城区提供饮用水源的功用。虽然那个火热的建设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那种宝贵的精神却是一种重要财富,需要今天这个时代的青年一代作为支柱,得以传承发扬。
人口饮用水源,相关部门对周边农业的面源污染是绝对管控到位了的,所以分乡镇的农产品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食品、放心食品。这是该镇发展农业的一大独特优势。
06
05
关于我们这次参加笔会的主办方界岭村,赵璐说,该村现已纳入了镇里的重点村。对该村发展,赵璐提出了做优精品粮油和做精旅游线路的思路。“界岭四宝”品牌初成,要进一步做精,加强推广宣传,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村内有圆通寺、青龙寨、碧风洞、八个大屋等景观,要打通节点,形成村内闭环旅游线路。谭家畈小集镇很有特色,已有八家农家乐餐饮有一定特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有多家废品收购店,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善。
羊角岩:本名刘小平,宜昌长阳人。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二级编剧,湖北最美读书人。诗集《鄂西倒影》曾荣获首届湖北文学奖等多项大奖,另有大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作品出版和获奖。现为宜昌市艺术研究所编剧,宜昌市职工文学读书会副会长。
蜂 王
张泽勇
2011年春上,对界岭村黄方友来说,是最倒霉的日子。那天,他突然收到一张区法院的传票。他定晴一看,原来是他媳妇以感情破裂为由,要与他离婚。他懵了:与媳妇从来没吵过架,红过脸,哪有什么破裂之说呀?
在他眼里,媳妇是那样可爱。当年,他初中毕业就下学了,学了弹棉花的手艺。2000年,他到四组有松林的一户人家打棉被。在他有节奏弹棉花的时候,一位娇小的姑娘,一双黑葡萄般晶
07
08
可是新婚不久,家里老父亲突然脑溢血,抢救过来后,只能坐在轮椅上。家里有一亩五分的土地,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父母双亲,加上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弟弟,一家五口人,每年有三个月要向邻居借米吃。终于,媳妇受不了家里的清贫,便去广州打工。只去一年,回村后,就住娘家,不肯回家。一连四年,年年如此。
法庭上,他没有请律师,含着眼泪在离婚书上签了字。他明白,媳妇的心被穷困夺走了,即便赢了官司,又能怎样?他拿定主意,今后一门心思养蜜蜂,要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活着。
原来,黄方友来法院之前,接到村支书杨天林的通知,要他前往百里荒参观镇上的蜂蜜展销会。午餐时,他见身边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面前只有酒杯,便给他打饭,时不时还给他夹菜。老者问,你也养蜂吗?黄方友说:我养,可是失败的多。有一年,他发展了十来桶,不知何故,蜜蜂死的死,逃的逃,空桶了。老人说,我看你为人憨厚老实,我就收你这个学徒,教你养蜂。
老者杨自才,高家堰村人,是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有名的养蜂专业户,他一年卖蜂卖蜜收入不少。黄方友所在的界岭距离高家堰有五十里路,那段日子,他每天骑着摩托去见师傅。
亮的大眼,总是注视着他弹着弓的动作,眼神里有一种迷人的光芒。这时候,男人显得格外精神,那弓弹得抑扬顿挫,犹如琴瑟一般;细细的棉絮儿,好似杨花般飞舞。后来。这个姑娘成了他媳妇。
那天,杨自才带着他来到偏屋前的场坝上,参观蜜蜂飞舞的蜂箱。蜂箱旁边,是生长着山姜、太阳花、芍药、萱草、七叶一枝花的植物园,清风拂来,药香扑鼻。他惊奇地发现,这儿的蜂箱不是圆桶状的,而是方形木箱。于是,师傅就从制作方形蜂箱说起:方形蜂箱,等距离装满了蜂板,而每一块蜂板都是可抽动的,随时可查看蜜蜂活动情况。他睁大双眼,压根儿没有想到,养蜂竟有这么多名堂。
他环顾四周,高家堰与界岭差不多,同属山区地带。山上除了珙桐、银杏、红豆杉等珍贵树木外,还遍布着盐肤子、胡枝子、桔梗、紫云英、野桂等树木,春有槐花、油菜、杏花、荔枝、柑橘;夏有枣花、棉花、柿子;秋有南瓜、荞麦、向日葵;冬有芍药、黄芩、梅花等不知名的花草。有了这些可供蜜蜂采撷的蜜源,又有了杨自才这样的名师指导,他第一次对养蜂有了信心。短短半年,他学会了制作蜂箱、相机饲喂、拆分蜂群、培育蜂王、调节温度,防治病虫等关键技术。杨自才说,我教你这么多,最要紧的是培育蜂王。有了蜂王,你可以一生千,千生万。果然,这一年,他的养蜂达到了五十箱,产蜜500斤,收入突破五万元,这个数字他离婚前想都不敢想。
一晃,黄方友养蜂十年了,这个1977年出生的年轻后生,四十岁那年终于建起了两层楼的小洋房。房子的前后,全是树林。这里有高大的松树,五颜六色的花朵,青翠欲滴的小草;房子的两侧,
摆放着蜂箱。蜜蜂整天嘤嘤嗡嗡,穿梭在密林里,飞舞在田野里,每当主人查看蜂板的时候,蜜蜂就围着主人歌唱。
09
10
黄方友从来没有想到,2018年6月,界岭山林里,遭遇松线虫的袭击,仅三十天功夫,被侵袭的松树,起初针叶失绿,接着纷纷枯死。面对五六天就繁殖一代的松线虫,区政府派出直升机灭虫,两个月中,洒药两次,终于制止了松线虫的蔓延。松线虫消灭了,黄方友的蜜蜂也遭遇了厄运。这一年,他五十多个蜂箱,颗粒无收。
一天,村支书杨天林来了,查看了黄方友的蜂箱,说,山上的树枝枯萎了,但树干还在,还会长出新叶, 凭你养蜂的本事,蜂王还会回来的。原本有些伤感的黄方友心头一震,他望了望远山,那里依然是白云缭绕,一片暗绿。第二天,他就找到了师傅。杨自才给他配了好多蜂王。回来的路上,他骑着摩托,停在村民唐天龙家的门口。唐天龙六十岁了,前些年因在晓溪塔家具厂打工,被电锯弄丢了右脚的前掌,走路一跛一跛的。老婆患脑梗,丧失了劳动能力,女儿出嫁了,老俩口生活艰难。听了唐天龙的遭遇,黄方友不自觉地摸了摸胸口,他感到心疼:这个老唐,不就像当年的我么。他说,我俩合作养蜂吧,赚钱养老。唐天龙说,我一无所有,什么也不懂,我不连累你。黄方友说,都是乡里乡亲,我不帮谁帮。我只要有一箱蜂蜜,就要分你一半。
黄方友给唐天龙送去了两个蜂箱,每个箱子里配上蜂王。试养第一年,唐天龙收获两万元,这比他当年在家具厂获得十万元还开
心。他感觉从前的唐天龙又回来了。与唐天龙合作养蜂模式,让黄方友增添了自信。他索性放开手脚,先后与村里32个农户合作养蜂,规模扩至200多箱,一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
2022年夏至时节,我去采访黄方友,结束时他环顾山峦,偷偷地告诉我,他要做界岭村的蜂王。
张泽勇: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高级编辑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湖北日报、长江文艺、芒种、朔方、长江丛刊发表散文、小说、评论作品;散文作品在人民日报、长江文艺获奖;出版《小说之谜》等8部著作。
11
12
界岭明星
果然,在后来的采访中得知,1969年出生的他,在2003年界岭村行政机构整合之前,就历任院庄村的会计、书记(兼主任),整合后,先是担任界岭村(由界岭和院庄、阳岭合并而成)财经委员,至2009年,一举当选为村支书,而且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2021年才卸任。所以,他的确堪称界岭村的代言人,只不过是自我加压、主动锻造、义务服务的“广告”明星。
杨天林的主动,在世人眼里是痴,是傻,是不可理喻。他的父亲曾是镇武装部部长,他的二姑经营着一家规模庞大的磷矿公司,人人都以为,他随便迈出哪一只脚,都必定会踩在金光大道上。
他偏不。他就是要窝着,窝在生他养他的寒山瘦水里。1991年,22岁的杨天林果断放弃商店生意,全心全意加盟村委会,初期每年仅3000元工资,不仅惹得亲朋笑话,妻子更是侧目而视,即便后来收入有所增长,但与在磷矿工作的哥哥妹妹相比,与随便做点什么生意的同龄人相比,与他所有的付出相比,都不过是马尾串豆腐——不值一提。所以在妻子看来,他永远是一个对家庭过于敷衍塞责的男人,永远是窝在界岭村最大的那颗“苕”。
拍卖界岭四宝“佛田贡米、高山菜籽油、笔峰洞蜂蜜、周家冲老酒”,前三宝都由他担纲。
他不矮,但也不是很高,目测约一米七左右,头发浓密,面孔黝黑,笑容可掬,双肩微塌,如果是在界岭村33.82平方公里的任何一处田间地头遇见他,我会以为,他就是我儿时出走的邻家哥换了个耕田种地的地方。
可现在他正站在简易的乡村露天舞台上,白衬衣黑西裤,手执无线话筒,正不停地鼓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用高亢而略带沙哑的声音,用三分普通话和七分界岭村方言拌合而成的语言,对着台下的八方来宾无比流利地高调宣扬那些土特产,而且成绩斐然,仅佛田贡米,就当场成交了17万元。
农民是自感卑微的,邻家哥是腼腆羞涩的,虽然他一再声称自己是界岭村八组的农民杨天林,我却固执地认为他是被专门打造的
界岭村明星级代言人。后来去探访修建于元代的圆通禅寺,去看望距今三百多年的花梨树,去品尝241国道旁的农家美食,他都是一边跑前跑后地忙,一边滔滔不绝地应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好像是,有关界岭村的一切都是藏在他身体里取之不尽的油田,他总是忍不住要抖搂,要炫耀,要把令他傲骄的“宝贝”悉数传输出去。
虹 珊
确实,生存模式决定行为模式,当生存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善,行为模式自然就会随之发生深刻改变。在杨天林的带领下,界岭村同步推行污水源头治理、垃圾分类处理、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爱心超市四大主要举措,并且采用积分奖励,实施量化考核,有理有据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的心平了,气顺了,邻里纠纷与2015年相比,平均每月下降了约七成。
因此,当脱贫攻坚发起总攻的时候,他能退缩吗?决不能!在最吃劲的阶段,他必须继续带头往前冲,哪怕三个至亲全都病倒在床!也许世上的牵挂百千万,但作为界岭村的党支部书记,对贫困户的牵挂永远是他心头最沉最重的那一种。
而要命的是,这种牵挂简直与生俱来。还是在年少时期,每当干完农活,独自躺在旷野的巨大安静之中,看着看着蓝天白云,看着看着花草树木,看着看着蜂飞蝶舞,杨天林就总有流泪的冲动。他亲爱的村庄啊,因为要保障宜昌城近200万城市居民饮用水,因为要保障当阳、枝江150万亩良田灌溉,注定不能大开发,注定不能大开放,可是他同样亲爱的父老乡亲啊,他们一样有权利乘上时代的快车,一样有权利过上幸福的日子!那么有谁,能够让这片坐拥绿水青山却又贫瘠清寒的土地变成美丽富饶的桃源胜境?当然非他杨天林莫属!因为他理解,因为他懂得,因为他爱着,因为他想着。
14
13
特别是在界岭村被列入精准脱贫计划的2017年,他的母亲罹患乳腺癌住院期间,先是父亲跌跤骨折,跟着妻子又因车祸摔伤了胳膊。“宜昌城里别的地方不熟,就两家医院熟得很,那段时间天天两头跑,家里的猪都给换了好几轮饲养员。”杨天林咧嘴笑着,遥望着门外,好像那些事儿不是轻烟就是浮云。
事实却是,他度过了一段异常煎熬的时光,因为跑医院与抓村务,需要他随时随地做出孰轻孰重的抉择,要知道,村里还有145个贫困户在等着他,更何况,为了脱贫出列这一天的到来,他都已经奋斗了26年。26年里,他一头扎在界岭村,和他的团队一起,将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定为必须冲锋的山头,通过制定生态养殖、精品粮油、生态美食、劳务经济四大发展版块,一个山头接一个山头啃,一个山头接一个山头攻。好不容易,村子里90%的泥巴路已经变成了水泥路,100%的村民改喝堰塘水为自来水,就医和上学,因为道路的硬化而变得方便快捷,年人均纯收入也从2015年(界岭村当年被列为省级重点贫困村)的13000元提高到了2021年的23961元。
但杨天林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如果经济的发展没有带来文明的进步,那么他是不可接受的。他的理想,是界岭村既不能因为受西北口水源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约束而躺平在“省级重点贫困村”的政策扶持摇篮里,更不能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而挥霍而自满。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关键在于人们的
思想意识。”对此杨天林有着清晰而笃定的判断。
15
16
因为他被浓浓的乡愁紧紧地攥着,逃不脱,避不过。而他也从未想逃,从未想避,“其实我是个内向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声音很小,几近微弱,不看我,只看白色桌面,泪水慢慢溢出眼眶,他眼角的皱纹随即也变得深刻起来。是的是的,我完全相信,此刻坐在我面前的,一直就是那个踽踽在长山阔水间负壮气的惆怅客……可我还没来得及张口,又有好几个人跑过来,急着呼唤他一起去见某位村民,他应声弹跳而起,几步便到了门外。
一股强劲的风掠过我,似乎一眨眼,他又变成了舞台上那个手捧界岭四宝、光芒烜赫的大明星。
虹珊,湖北宜昌人。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国电力作协会员。2011年,出版散文集《驿路尘花》,获湖北省宜昌市首届西陵文艺奖;2017年,出版长篇小说《局部之美》,获宜昌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作品见于《读者》(原创版)《黄河文学》《朔方》《草原》《芳草》《散文百家》《长江丛刊》等刊物,有多篇作品入选《中国随笔年度佳作2012》《2014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等散文、随笔年度选本,并入选中小学作文高中阅读教材。
走马上任第一天,陈锋便一头扎进了村里偏远荒蔽的笔峰洞。
扒开野蛮生长的荆棘与芭芒,踉踉跄跄穿越沟壑,手脚并用攀援峭壁,沿着清澈的溪涧,寻找密林深处的笔峰洞,历经四个多小时的艰难探索后,陈锋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了。古木蔽日,怪石林立,幽泉飞瀑,洞天秘境。大峡谷在洞口骤然合拢成“一线天”奇观;群山环峙,西北口水库静卧其间,如捧出一盏绿莹莹的美酒。临崖远眺,遗世独立,仙风盈袖,荡胸生云……
界岭村的村民们,看着这个戴眼镜书卷气十足的小伙子,浑身脏污不堪走出笔峰洞,却一脸兴奋的样子,大惑不解。咋不一本正经地开个会读读文件,或者前呼后拥走村串户搞调研,却钻进深山老林,唱得哪一出啊?莫非在机关办公室呆久了,跟那些探险的驴友们一样,贪恋看个山沟沟里的野景致?
情系界岭
若
水
界岭真是好山好水好地方啊!陈锋由衷地感慨。古朴圆通寺,渺远的钟声仿佛还在吟唱兴衰歌谣;沧桑古兵寨,断壁残垣无声诉说着滚滚烽烟里的往事;苍苔斑驳的古树群落,亘古春秋同气连枝,仿佛直击苍穹叩问天地奥义……西北口水库、三溪冰瀑、翡翠潭、笔峰洞、圆通寺、古兵寨、青龙寨、麻姑神石、腊梅谷、八家大门古民居,深山里鲜为人知的小小自然村落,星罗棋布着一个又一个古迹胜景,因为承载着饮用水源的使命,尚未被无序开发,依然保持着天然质朴的原生状貌,这是界岭村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界岭的父老乡亲们,日子渐渐好过起来了。如何实现界岭全面振兴,带领全村村民走上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康庄大道,是摆在市人大和相关帮扶单位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一任又一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队员,想方设法,一点一点为改变村里的面貌而不懈努力。市人大派驻陈锋担任第五任驻村书记,从接到任命的那一刻,陈锋便深感任重道远,同时,也在心里暗自琢磨,界岭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变制约为契机,以农旅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必将为界岭村的发展书写下可圈可点的一页。
接下来的日子,陈锋的足迹几乎遍及村里角角落落。村里的孤寡老人、飞地村民,141户建档立卡的脱贫家庭,9位产业发展能手,8名村小组长,50年以上老党员,绝大多数的村民,他都一一走访。村民们都亲热地将这位实诚能干的小伙子视为界岭自家人。
踏勘6组奇险无比的腊梅谷和溶洞时,村里的脱贫户老吴担任向导,一路悉心照顾陈锋,并郑重承诺:陈书记,你为界岭发展这样操心,如果把开发商找来了,我每年义务在这条旅游线上养护几天,把杂草除尽,让路更亮堂。
陈锋融入了界岭村,走进了乡亲们的内心,却也成为了亲朋好友和同事们心目中的“傻子”。朋友圈里几乎所有人都领教到了陈锋的界岭广告代言。他揣着界岭土特产样品四处拜访游说,到沃尔玛、大润发、桃花岭饭店、长城酒店等处进行推介,研究超市商品的包装和品质,了解销售情况,鼓动商家采购界岭的佛田贡米,菜籽油、蜂蜜和白酒等,并极力倡导开发“小包装、大组合”,打造界岭精品品牌,还美其名曰“界岭四宝”;
他打着幌子变着法子,力邀同事朋友们前往界岭休闲度假,怂恿大家甘之如饴地高于市场价购买界岭四宝和村民们自制的豆豉、麦芽糖等绿色土特产;他放弃在分乡镇为村里的农副产品免费做质量检测报告,坚持花费上千元,把样品送到三峡质检中心
他坐过小组长的摩托车、卖豆腐的三轮车、村干部的老式小汽车、脱贫户的小船……更多的时候,是步行在村里的田间地头,是踏着厚实的土地走进一个又一个农家小院。陈锋将自己变成了界岭地地道道的一份子。大家也认定了,陈锋和驻村队员们是代表党和政府,真正呼应他们的期盼、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贴心人,只要陈锋的身影出现,乡亲们的心里便感觉到安心和踏实。
17
18
检测,让检测报告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他发动联系帮扶单位、相关企业平台、社会个人,采购界岭木姜子、土鸡、菜籽油、大米、腊肉、蜂蜜等农产品,销售额达到38万多元;他多方组织联络,与十八湾电商公司等电商企业合作,实现了界岭村第一次直播带货,首次上扶贫购物网,传统农产品线上销售零突破;他带领合作企业,拜访市总工会主要领导,争取支持,主动对接,界岭村农副产品首次进入官方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创造了产品进入政务采购零突破……陈锋俨然成了界岭村最权威的代言人。在他和驻村队员各种努力下,逐渐拓宽了脱贫户创业增收的渠道,让村民们的荷包鼓了起来。
如何扩大养蜂规模,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熊长权给出了良方:扩大蜜源,多种蜜源植物。市人大常委会出资15万元,支持界岭村在房前屋后种植月季、桃树等蜜源植物,美化环境,增加蜜源,生产小水果,一举三得。同时,陈锋与驻村工作队向夷陵区乡村振兴局争取支持资金25万元,用于界岭村40亩黄花农旅基地建设。夏日炎炎,美丽的俞家河两岸,遍地黄花盛开,蜂飞蝶舞,人面黄花,相映成趣。
2022年5月20日,世界蜂蜜日,夷陵区农业局在河心公园举办了蜂蜜展,陈锋赶赴现场,为黄方友站台吆喝,叫卖界岭蜂蜜。黄方友的蜂蜜获得了夷陵区养蜂协会颁发的二等奖,同时,还现场卖出50来斤蜂蜜,收入近万元。看着黄方友激动的模样,陈锋喜上眉梢,心里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村务工作的方方面面,陈锋都视同己任。他心心念念都在设法争取资源助力界岭发展。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帮助协调区政法委、区大数据以及移动公司,组织界岭村两委班子赴秭归县链子崖村的平安治理平台进行交流学习,争取平安乡村数字项目建设,以科技为村域治理赋能,村里实现了道路交通安全、扫黑除恶、防骗禁毒等宣传村域全覆盖。驻村工作队还参与监督和协调村“爱心超市”发挥作用,进一步规范村民日常行为,增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爱心超市项目获得夷陵区公益服务项目创投大赛二等奖。
加强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对于农村尤其是村干部而言,首先要思想破冰,走出去向先进学习,才能有行动上的突围。陈锋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罗星、杨天林等人,先后登门拜访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国投集团、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工行三峡分行、民进宜昌市委会、夷陵区统计局、三峡烟厂、分乡供电所,请教乡村振兴之策。到点军牛轧坪村、远安数个乡镇、兴山蜜蜂小镇,神农架大九湖和松柏镇,学习村庄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的经验做法。
在兴山、神农架的“甜蜜之旅”途中,看到高阳蜜蜂小镇蜜蜂产业无中生有、从小做大,养蜂村民黄方友眼里放光了!当黄方友看到神农架的蜂蜜卖到280元一斤,不禁怦然心动,当即表态,争取五年实现百万收入。
20
19
坚持文旅融合,打造界岭四宝,是陈锋驻村的心之所系。他想将界岭的农旅文化做起来,不停奔波,为界岭鼓与呼,不仅为界岭作词,撰文,为界岭推介宣传,还千方百计引进开发团队。为了推进笔峰洞片区开发,先后与鄂西圈投公司、山东龙冈集团、宜都心田农业旅游开发公司进行接触,邀请相关经营者现场调研和指导圆通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陈锋的心里,界岭本身就是一个质朴而天然的品牌。
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是界岭发展思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陈锋反复与编制单位沟通,带着编制单位坐柴油船从西北口水库出发,跋山涉水、攀岩越岭,把界岭村的基本农田水域、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红线勘察一遍,摸清界岭村家底,理清规划思路,探索出5大板块发展的空间发展布局,为循序渐进推进美丽村庄建设提供规划基础。经历千辛万苦之后,陈锋淡然一笑:世上没有白走的路,今天的跋山涉水,就是为了界岭村早日走上金光大道。
2022年5月28日,界岭四宝发布会暨宜昌知名作家界岭行活动圆满举办。成功策划该活动的陈锋,意气风发地站在台上,动情地演说。此刻,界岭一草一木就装在他的心里,一山一石仿佛已与他密不可分,界岭的沟沟坎坎,坑坑洼洼,都注满了他的情思。奔波在界岭的山山水水之间,陈锋常常会产生一种错觉,忘记自己在市人大还有另一重工作身份,仿佛已经永远与界岭心魂相牵,血脉相连。
2022年6月1日,陈锋驻村工作结束。这一年的经历,对于漫长的人生旅途而言,虽然短暂却是那样刻骨铭心。他看到,18户村民示范美丽庭院建起来了,村里主干道上的路灯全部亮起来了,村民广场上的休闲座椅、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热闹起来了,谭家畈、猴子岩的污水管网得到了有效改善,马家冲8户人家新架设了1000米低压线路,用电质量瞬间解决……
一年时间太短,那么多美好构想才刚刚开始。陈锋想起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斌的殷殷嘱托:要聚焦农旅融合发展;要聚焦重点项目建设;要聚焦筑堡工程推进,要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带动村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此刻,陈锋多么希望,还能多呆些时间,等到按照王国斌主任的指示,帮助将“农耘蜜园”田园综合体新种植的5000多斤贝贝南瓜销售一空,等到界岭金色田园出产的四宝五宝六宝享誉荆楚,等到他和村民们共同设计的美好蓝图一一实现,等到所有村民的脸上,都永远绽放出舒心的笑容……
任期结束,但是,陈锋心里,对界岭的牵挂永无止境,投身乡村振兴的热忱永远也不会减退。离开那天的日记,陈锋深情地写道:界岭周家冲酒厂老司将土酒商标设计照片传我看了,感觉不错,设计很有特色,简约大方,希望他心想事成;村民李洪愿给我打了三个电话,再三感谢,他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帮他筹集了7000元治疗费,让他感觉到温暖,从此相信了党,相信党果然有好干部……兄弟,你一定要树立信心,重新开始。放心,我们不仅会一直关心你,也会让界岭插上腾飞的翅膀,谱写新的篇章。
22
21
23
24
史思尧的豆腐人生
朱白丹
宜昌市职工文学读书协会和夷陵区文联组织“讲好乡村振兴故事”采风活动,安排我们采访。我的采访对象叫史思尧,在分乡镇界岭村开了一家豆腐店。当界岭村老支书杨天林在村委会将他介绍我认识时,我才发现他走路一瘸一拐,原来他竟是一位残疾人。霎时,我对他靠打豆腐改变人生由生敬意,对他的采访也就从他的致残开始。
史思尧原籍秭归县杨林镇,1981年腊月间来到界岭王家“上门”。四年后的1985年,史思尧和岳父母一家七口人生活在一起。岳父、岳母、岳祖母体弱多病,妻子王翠兰要在家带两个孩子、照顾三个老人,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面对贫困的生活,上门女婿史思尧咬紧牙关,带领全家人艰难前行。
1985年冬,天降大雪,寒冷充斥着这个世界。望着白皑皑的大雪,史思尧想打柴烧炭卖钱以度过寒冬,让家人过个好年。谁知道,他进山烧炭时,临时居住的岩屋失修垮塌,几百斤重的石头压在他的腿上,落下四级伤残。
“这下我感觉天塌了!”史思尧说。这一年多里,岳祖母和岳父、岳母相继去世。他家虽有四五亩山田,但二面阴坡,又缺劳力,收获的果实还没有种子多。治腿又欠下一屁股债,家庭几乎陷入绝境。“当时连死的心都有了。”史思尧说道。
时任夷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联系界岭村的区领导彭明吉听说后,专程去看望史思尧,表示扶助其子女读书,并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史思尧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没别的本事,跟着丈人学会了打豆腐。豆腐卖钱,豆渣用来喂猪,猪粪用来种菜,只有这条路了。”彭明吉当即捐资2000多元,帮他购回了生产设备和建设用砖。史思尧的豆腐店就这样开张了。
界岭村素有夷陵区“北大门”之称,东南西北与远安县旧县镇中南村、分乡镇堂垭村、雾渡河镇西北口村、远安县嫘祖镇荷花村
26
25
史思尧告诉我,开始他靠脚力挑担售卖,自己腿脚不便,特别辛苦。随着收入增加、条件改善,他骑三轮摩托售卖,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他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开始打黄豆,架火烧煮,冷却至七八十度时,加卤水、装箱、压榨,一直忙到夜晚11点左右。第二天天未亮就开始送货,常年如此。周边的顾客们等也要等着买他的豆腐吃,只要听见他的三轮摩托车声响,就一个个从家里拿着家什走出来。当天打的豆腐当天都能卖完,从未剩过,有时还供不应求。“看到顾客爱吃我打的豆腐,我就高兴,就有成就感!”史思尧说到这里,露出一脸笑。
我问:“史师傅,你的豆腐这么走俏有什么秘诀吗?”
他说:“哪有什么秘诀。”
一旁的老支书杨天林插话说:“老史卖豆腐贵在诚信,不论量大量小,不管路途远近,他都一视同仁。我岳母住在堂垭村石家湾,
聊了一会儿后,史思尧就回家去忙活了。晚餐安排在史思尧家旁边的餐馆,趁还没开饭,我信步走进史思尧豆腐坊,一股豆香扑鼻而来。豆腐坊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史思尧一边忙活,一边对我说:“是党的政策好,才让我爬起来了。这些年,区里镇里村里,以及驻村干部都实打实帮我,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特别是彭明吉主任,他供我孩子读完书,帮我开豆腐店,把我当亲人一样看待,真是我的大恩人。到现在我们每年都还在走动,像亲戚一样。”
史思尧做事麻利,边说话,边忙活,转眼一大锅豆汁就舀到大缸里了。他拿起水瓢,将最上面的一层泡子舀掉。见我不解,他说:“别小看这道工序。我的豆腐之所以口感好,就是清除了这些杂质、泡子。有的豆腐店为了增加利润,往豆汁里添加消泡剂,虽然增加了一点产量,降低了一点成本,却失去了一片人心,得不偿失,这种事我做不来。别以为顾客是苕吃不出来,其实自己才是苕。”说着,史思尧拿起锅铲使力铲下锅巴,装进桶里倒掉。我看着可惜,问他何不用来喂猪?史思尧说:“嗨,现在的猪儿跟人一样,吃好的把嘴吃刁了,不吃这些边角废料了!”
接界,故名“界岭”。打豆腐是农村常见的活路,技术含量不高,本村、邻村会打豆腐的人不少。刚开始豆腐卖不动,每天要剩下不少。但他坚持不懈,下决心提高豆腐品质,确保比别人家的好吃。他认真琢磨,在豆腐的材料、火候、保鲜、运输等方面下功夫,终于打出了独具特色的史家柴火豆腐。凡是吃过的人,都觉得他的豆腐比别人家的好吃。时间一长,就在村民中树立了口碑,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餐馆、农户,乃至远安嫘祖镇的人和一些游客点名要吃史家柴火豆腐。还有人途径界岭或到界岭下乡,顺便购买他的豆腐带回家吃。他的豆腐就这样出了名。
相距界岭7公里,有次给老史打电话说要买两块豆腐。正在吃饭的老史二话不说,放下饭碗就去送,两块豆腐钱还不够油钱。以我对他的了解,哪怕顾客住在天边,只要想吃他打的豆腐,他也会去送。老史在卖豆腐的同时,还免费送豆渣,拉进了与顾客的感情。他甘做别人不做的赔本买卖,顾客至上,何许就是他的秘诀吧。”
饭点到了,我对老史说,你把豆腐脑儿和豆渣分装好,等会儿吃完饭会有文友来买。老史坚持豆渣不要钱,我说超市里鸡肉、鸡爪、鸡翅都是分别卖的,哪有只卖鸡肉,鸡爪、鸡翅不要钱的?豆腐、豆腐脑儿、豆渣也可以分别卖,保证好卖。老史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餐后,文友们果真将老史几十份豆腐脑儿和豆渣抢购一空。
史思尧柴火豆腐店前有一条公路,原叫省道“宜(昌)保(康)公路”,如今提档升级,改为内蒙古呼和浩特通往广西北海的G241国道了,路上的车辆明显较过去多了起来。返程的路上,我在心里祈愿:开车路过界岭的游客在史家柴火豆腐店前踩一脚,买一块史思尧的豆腐或豆渣,那也是对乡村振兴的一种支持。
28
27
闻香识豆豉
张天一
题记:作为“老交通”作者,应邀到美丽的界岭村,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因为这儿的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与交通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仅仅是广义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乡村道路升级改造,而是有交通人参与其中实实在在的一份贡献。市交通二级单位宜昌港航建设维护中心全程参与了驻村工作队,来讲述这儿的故事有份内职责之感。
朱白丹,宜昌夷陵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水利文协理事。作品散见于《文艺报》《芳草》《长江丛刊》《电影文学》等报刊,出版小说集、散文集、电影文学剧本13部近300万字,曾获中国作协征文优秀作品奖、湖北省楚天文艺奖等奖项。
在美丽乡村行活动中,让我体验了一次乘坐摩托车穿行界岭山村的别致感受,将没有任何遮挡的界岭风光尽收眼底。
这是小满节气典型的气候特征,上午还是淅淅沥沥的雨,下午天空放晴,从村委会遥望远方,令人兴奋不已。海拔600米的阳光显示出彩色的光晕,四周山峦连绵起伏,绿水青山一览无余,美丽别致的农舍点缀其间,护拥着241国道蜿蜒向前。
此时杨闵俊先生的摩托载着我似在画廊里穿行,雨后清新湿润的山风拂面而至,身心惬意而舒适,成为人生经历中一次美丽的邂逅。
乘坐摩托是随着界岭村豆豉产销专业户杨闵俊先生去他家感受豆豉生产工艺。别致的豆豉香味似飘散在山村原野上空,我心里突然冒出此行的主题:闻香识豆豉之行。
他生产的豆豉不仅是传统的美味佳肴,还具有网上非常看好的纳豆保健功能,具有溶血栓、抗肿瘤、降血压、抗氧化性、抗菌消毒、调整肠功能等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杨先生家族有多年的豆豉生产经验,于去年投入试生产,一经投放市场,便供不应求。当前正在酝酿扩大规模,进入电商和商场主渠道相关的运作之中。
经过交流,他的豆豉生产却是经过了一番慎重思考后的结果。
从与杨闵俊先生交流中获悉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让人感到这儿的氛围好,吸引了长期在外跑经营的“能人”回
30
29
归故土,发展家乡特色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当地致富的标杆人物,令人刮目相看!
杨先生原本不是界岭人,祖祖辈辈是雾都河镇西北口一带的渔民,在生产力低下的年月,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辛,靠下苦力为生,春夏靠打鱼,秋冬靠烧木炭为生。当年他母亲每天要背100斤木炭到集镇,一次走8公里,一天来回三趟,可谓艰辛之极。由于兴建西北口水库,他们家成为“移民”,于1996年来到了现在的界岭村。
作为移民,没有田地,靠什么生存呢?杨先生天生聪明又吃苦耐劳,善于学习和研究市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他从2002年开始,有过十多年的漂泊打工生涯,加盟过网络公司、开过餐馆、涉足超市等等,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和种种磨难,也练就了独特的求生本领,可谓历经千锤百炼,成为当地敢闯敢试、有勇有谋的一代新型农民,被村里誉为发展当地特色品牌农业的80后创业“达人”。
在选定生产豆豉之前,杨先生在外从事经销业务近十年,洞悉当下市场的一些规律,积累了原始资本。但是杨先生骨子里有着企业家梦想,要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因此他在界岭村开了两家超市,经营各种农家土特产。
他为了确保豆豉生产的质量,坚持用本地原材料生产,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采用老传统工艺的做法,首先将优质黄豆炒至七成熟,接着利用机械退皮,再用柴火煮熟,然后用稻草、黄茎树叶包
32
31
因风味独特,吸引众多宜昌餐饮界订单购买,受到消费者好评。杨闵俊生产的豆豉产品已经逐渐走上成熟,销路正在不断打开。独特的色香味引起了采风作家们极大的兴趣,现场纷纷购买豆豉回家品尝呢……
经了解,界岭村委会计划2023年向上级争取帮扶资金,在界岭村4组新建农产品加工厂,为杨闵俊提供生产厂房和展销橱窗,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并引导做好商标、生产许可证等资质注册,助推界岭农产品行业做大做强。
为了使自己的豆豉在市场具有竞争力,在父母十余年研究的基础上,他进行了不断改进,他深入调查本区域豆豉生产的现状,将别人的豆豉买回来进行比较和研究,在配方上不断改进探索,坚持用本地的黄豆、辣椒和油,使自己的产品优于同行业的独特口味,深受用户好评。
他善于琢磨,研究可持续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他还养了7头黄牛,将做豆豉的渣壳用于养牛,是上好的饲料,牛粪又是最好的农家肥料,生产出的农作物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杨先生家乡情感非常浓烈,外地好几处聘请他去入股生产,提出了种种优惠条件,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一家人都生活在界岭,一家人在一起心里踏实,正值干事业的年龄,一心要为界岭的
裹生物发酵,豆豉包装采用每袋1斤或2斤装,2021年销售量达5000多斤。
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有了富余资金还可以参与社会公益或投资慈善事业。
言谈中深深感受到,他是当前乡村振兴中一个有良知、有担当、有理想、有抱负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标杆人物。
他形象的比喻说,大鱼必须在活水里生长,死水养不了大鱼。他对界岭村的未来充满希望,这些年他研究了许多地方,就夷陵区而言,还是分乡最适宜发展农业。这儿的环境真是太好了,山清水秀,没有污染,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镇村干部们正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村民们邻里和睦相处,对当前的乡村振兴、实现人生价值满怀憧憬和期望。
他非常自信的与我交流下一步的思路,等到豆豉生产实现预期规模之后,他还想在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方面进行探索。按照不同季节采取不同主题形式,如养跑跑鸡、跑跑猪烧烤、垂钓、趣味有奖娱乐活动等,定期宰杀牛羊,让来游玩的人买到正宗放心的绿色肉食,把城市和周边的人们吸引到界岭来,让人们在观看小康乡村的同时,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界岭乡村展示给世界。
他将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扶持和支持,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加快厂房建设,通过食品安全部门检验把关,按照工商部门规范启用注册商标,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实现振兴贡献出力量。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闻香识豆豉,界岭豆豉香飘千家万
34
33
户的局面指日可待,势必为界岭美丽乡村建设发挥出独特作用。我亦为界岭村的美好未来点赞!
张天一:当阳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省书协会员。已出版“岁月之河”三部曲散文随笔集《弯弯的河流》《随波听涛》《静静的港湾》。报告文学“大江东去唱翻坝”获2004年第14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刋作品年赛银奖,散文“弯弯的河流”2009年获中国作协、江苏省委宣传部等主办的长江颂游记散文优秀奖、散文“船缘”收入中国散文2010年度选本、散文“情寄巴彦浩特”获第三届徐霞客游记文学三等奖。现为宜昌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界岭猪官谭宏国
陈晓莺
当谭宏国坐到我面前时,我竟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心里很有点诧异:这是个养猪的?
当然,我这样想并非瞧不起“养猪的”,只是眼前的这个人与想像中农村养猪人的形象差距有点大。他长得有点小帅,或者说还算洋气,怎么会去养猪呢?
摁下这个疑问不提,开始正式采访。
谭宏国是界岭村四组人,出生于1979年。1997年高中毕业以后,他和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选择进城打工,暂时离开了界岭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他先是在宜昌市一家保安服务公司当了两年保安,然后自己开店做早点做了一年,又到上海一家汽车工厂,当上了工人。
“等等,你说你在上海是生产汽车的?你干得了吗?”我怀疑自己听错了,打断他的话追问。
“又不是什么很难的技术活,就是组装汽车部件,我是底盘操作工。”谭宏国淡然而答。
或许是谭宏国有保安工作经验,不久,他被调至工厂安全管理岗位。这个岗位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比较多,锻炼了他各方面的能力。四年后,谭宏国被提拔为行政主管兼安全管理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谭宏国似乎有着比较光明的前途。然而,2010年,他却又离开上海,回到了宜昌,因为女儿要上学。凭借着在上海工作的经历和经验,他在宜昌万达广场当上了保安队长。但这份工作收入不高,难以给妻子和女儿较好的生活条件,谭宏国再次辞去保安队长的工作,开了四年矿车,转而又开起了出租车。
“那现在为什么想起要回家乡养猪来了?”我有点不解地问。按说,许多像谭宏国一样的农村青年在城市里闯荡多年,工作、家庭、收入渐渐稳定,他们都会选择继续在城里呆下去,等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再回老家安度晚年。
“现在感觉父母一年比一年老了,我就想着干脆回来吧。回来干什么呢?也没别的可干,就来试着喂猪呗。”谭宏国这样回答我。
我这才知道,所谓的猪官,其实养猪还不到两年时间。
谭宏国养猪的时间虽然不长,经验却已很丰富。他从书本上学会了给猪打疫苗、接种等技术,又拜邻村的章师傅为师,日常遇到一些不懂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他就去找师傅请教。章师傅教的一些小偏方,用起来很管用,这使他的养猪之路走得比较顺利。
“比如母猪下了仔后没有奶吃,章师傅就教了我一个法子:熬鲫鱼汤给母猪喝,里面还加了海带、生姜大蒜,起到去寒通气的作用。”
我可是第一次听说还有熬鲫鱼汤给猪喝的,心想这母猪生了小猪,待遇可就跟女人生小孩坐月子一样了呀。
谭宏国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给猪栏消毒,给猪喟食,检查猪们的身体状况有无异样,比如发烧、拉肚子、不吃东西等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他就得想办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就要赶紧去请师傅或者兽医来诊治。
从去年开始养猪到现在,谭宏国的猪已出栏了160头,目前栏里还有100多头,母猪由3头增加到了6头。虽然喂养顺利,但收益并不高,因为养猪的利润并不大,市场行情又起伏不定,每头猪赚不了几个钱,他去年投入的20多万元也不知几年才能收回。
眼看再没什么话题可聊了,我认为可以结束采访了,但脑子里突然又冒出一个问题,嘴里就不经意地问了出来:
“你有没有想过喂粮食猪?”
36
35
我以为对这个问题,谭宏国会回答说喂粮食猪不划算,成本高,费事,不好卖,那么我们的采访也就真的结束了。但他却随即回答说:“我有这个打算,以后看能不能往喂粮食猪发展。”
我以带点责怪的口吻对他说:“你看你,你有这想法怎么就没听你说起呢?幸亏我问了你。”
他笑笑说:“去年我喂了10头粮食猪,全部卖了,所以在想以后能不能慢慢都改成喂粮食猪。”
谭宏国说,去年的10头粮食猪,卖的价格是毛重12块钱一斤,比饲料猪的价格高出了2.5元。
我脱口而出又提了一个问题:“你大批量喂粮食猪,别人怎么会相信你喂的是粮食猪呢?”
我提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在我的印象里,要喂一头粮食猪很不容易,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平时要不停地打猪草、找菜叶子、磨苞谷面、煮红薯给猪吃,不像喂饲料猪那样简单直接,到了饭点,把猪饲料往猪槽里一倒就行了。很多养猪专业户出售的都是饲料猪,只喂一两头粮食猪留着自家吃。而现代人又很多疑,轻易不敢相信别人的话。你说你养的猪都是粮食猪,谁信啦?
不料,谭宏国回答得成竹在胸:“我装上监控,让人在手机上随时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我喂的都是粮食。”
这个回答真让我有点意外,不过,我马上觉得这是个合理有效的方法。
38
37
谭宏国说,其实喂粮食猪的成本并不比饲料猪的成本高,现在猪饲料不断涨价,一头猪根本赚不了什么钱,而且肉也不好吃。界岭这地方,产稻谷,也产苞谷。稻谷收割后,打了米,谷糠就是猪的粮食了。种的苞谷人也吃不完,多半都是拿来给猪吃了。这些都可以从农户手中买,还可以买些麦麸子、红薯掺着,猪的食物可多着呢。
谭宏国的话并不多,都是我问他答,似乎寡言得很。但整理采访笔记,我又觉得他的思路十分清晰,知道他在表达什么,在做什么。
“毕竟是在外见过世面的人。”采访结束,我心里对谭宏国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而写完这篇稿子,我才想起来,谭宏国还在界岭村担任有职务——村干部助理。
他不仅是个猪官,还是个村官呢。
陈晓莺:宜昌夷陵人,笔名虫二,夷陵区融媒体中心工作。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夷陵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爱好旅行、摄影、读书、写作,创办有个人公众号《风月虫二》,出版有散文集《我的灵魂在路上》。今年拟出版散文集《从故乡到异乡》。
都说分乡的大米好吃,以界岭“佛田贡米”为最。我就在想,我的家乡钟祥是鱼米之乡,印象中水稻都是长于平原,怎的大山深处也能出产水稻,必要见识一番才好。直到我去了界岭,见到界岭群山脚下遍布的一层层绿悠悠的秧田。
界岭村位于夷陵区西北部,地处湖北西塞国森林公园笔锋洞片区,风景奇秀、林木葱郁、山峦叠嶂,有成片的古树群落,五百年以上树龄的不在少数。地域面积仅33平方公里,却是一个神仙似的地方。这里有成片的原始森林,水质自然纯净,土壤肥沃。大山常年庇荫,水冷,但光照充分,适宜水稻生长,且生长期较一般水稻
39
40
界岭的米
刘 艳
长,品质更好。这点已有专业机构充分论证。近年,长江生态大保护,界岭地处宜昌百万人口水源地,水源被保护得极好,周围没有化工厂,据说西北口水库附近居住的村民,养猪都限定了数量,唯恐污染了纯净水域。村里老书记杨天林自豪地说:界岭几乎没有污染。大家不相信。紧接着,他出了一道题,说,只有唯一的污染,让我们猜。大家开动脑筋争相猜测,竟无一答出。还是杨书记揭开谜题:汽车尾气。我们默然。现代社会,不开汽车怎互通有无呢。若从小溪塔城区步行至界岭山里,不知要走几天,况且现代的人们,都不会走路了。这是一个矛盾。
从纯净水土长出的大米不好吃都难。界岭大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佛田贡米。传说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三次下江南,行至东湖县院庄铺,忽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行人顺香追源,来到圆通禅寺,原来是圆通寺的斋饭飘香,仔细一看,米亮如晶,汤鲜若乳,饭白似玉,品尝过后,赞不绝口,举目四望四周青山环抱,云雾缭绕,鸟语花香,好一出佛家清净之地。乾隆皇帝回京之后,颁布圣旨,将东至址培坪,西至大尖山南至南仗垭,北至猴子岩的千顷良田划归圆通寺为佛田,每年向朝廷进贡,“佛田贡米”因此而得名。
既然是佛田贡米,不说清楚这个“佛”字似乎说不过去。皇帝闻到的饭香是从圆通寺飘出来的。圆通寺就坐落在界岭村院庄伏牛山麓,背北面南偏西,三面环山,是现保存较好的一处元代民间建
41
42
米一旦成为贡米,就更不一般。真应了那句古话:藏在山中人未识,一朝成名天下知。感谢遍尝山珍海味的皇帝发现了界岭大米,成就了界岭大米。我在想,成为贡米后的佛田大米,每年到底要送多少到京城,当地百姓还能吃上自己种的香米不。当然,这只是一种臆想,无从考证。
界岭大米的确好。这里有腊水田。腊水田,就是将稻田翻整好,灌上一层薄薄的水,让田里残留的水稻根须、老草自然腐烂成泥,变成肥料,等到第二年春季再种。或是秋季收获后,将田放置一段时间,待下雨时撒上绿肥,到春季将田耕出来,田里肥料也就充足了。界岭,被原始森林包围,稻田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特别到了冬天,气温低,温差大,下雪是少不了的,结冰上令后,田里病虫害都被冻死了,这样的田种出的米只有一个词形容:绿色。
界岭的腊水田现在少些了。现在的界岭多是槽田。槽田,即顺沟田,方便灌溉。界岭似乎不缺水,永远有山泉水滋养。腊水田也好,槽田也好,丝毫不会影响界岭大米的品质。只是,水稻种植慢
筑,距今已700余年。据《东湖县志》载:“院庄寺在院庄铺伏牛山,旧名圆通刹,元建。明洪武(1368-1398)初,乡人谭仲华施有常住田,清康熙(1665)僧笔峰重修。”圆通寺前为山门,后为主殿,目前遗址犹存,依稀可见曾经的鼎盛与繁华。据说圆通寺是有庙产的,且田界广阔,庙后的山林、庙前的稻田,以前都是庙产,称之为佛田,实至名归。
慢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传统插秧,改为抛秧,用育苗盘培育的秧苗,直接用手抛到田里,更省时、省力,还轻快。湖南等地水稻种植面广的地方,已不用人工抛,直接用机器抛,更省事。小时候,我也插过秧。其实也不是真正的插秧。小孩子只能“打记”,即一股绳子在稻田两头绷成一条直线,秧就栽在绳子的一侧,从田的这头,到田的那头,瞬间栽成一条秧线。小孩子打记,大人们栽秧,像变戏法一样,不一会,整块的秧田便被横竖成排的秧苗铺满了,甚是可爱。即使“打记”这样简单的劳动,我的腰似乎也受不得累,一会便感酸疼,直不起来。每每这时,大人们就调侃:小孩子哪有腰。直到一次赤脚在田里,小腿忽然感到异常,一看几条蚂蟥正往皮肤里钻,血流不止,惊吓之余,再不敢栽秧。我的老母亲因栽秧落下腿疾,七十岁了还要下田,每每让我担忧不已,生怕她的腰腿再受到伤害。然老人们怎么闲得住。
界岭村的老人也一样。留守在村里的,几乎都是老人。还会种水稻的,亦是老人。这点似乎不分江南江北。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了。村里年轻一辈,很多户口挂在村里,实际在城里已买了房、安了家。在农村仅靠几亩水田,是不能致富的。扶贫政策好,还是要靠勤劳。勤劳人家怎么样都能过得殷实。界岭二组周维尧、黄文翠两位老人,家有三亩水稻。儿子长年务工在外,一个女儿嫁在村里,是周家冲老酒老板娘,日子过得不错。我们造访时,两老正悠然守护着山脚下绿悠悠的秧田。那秧田,一层层,错落有致,绿意
盎然,与周围的山峦交相辉映,偶尔的微风,拂过的仿佛不是娇嫩的秧苗,而是一片片生命的绿洲,就是画家的笔墨,亦难勾画此景。然,七十多岁的周老还能插秧!说起栽秧,周老有些自豪,说自己身子还算硬朗。好在耕田、收割有机械代劳,不然体力还真跟不上。说年纪大了,田能种一天是一天,荒了可惜,也就是守着家,盼着儿女们平安,过年过节能回来一趟。说周围几户邻居,跟他一样,都是几个老人守在家里,儿女们基本出去打拼了,都不会种田了,有些忧心家里几块田以后谁种,人丁再少,田不能空着。但有一样,儿女们吃的大米一定得是自家种的,纵是百家米香,比不上自家米甜。再说种的不是一般的米,是“佛田贡米”,产量有限啊,想买不一定买得到。
44
43
老人的话题似乎扯远了,还是说贡米吧。贡米到底好不好吃,要尝。中饭时,我们用心品尝了佛田贡米饭,果然米亮、饭香、生津,与传说中一样。
刘 艳:笔名荷叶儿,宜昌夷陵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夷陵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著有散文集《你是最美的》。
冲里老酒
魏 以 进
李白喜酒,总能诗情大发,酒与文化之间,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不善饮酒,就写不出诗。虽孤陋寡闻,却知道界岭有一种粮食酒,叫周家冲老酒。酿酒的是个中年汉子,司学伦,老家西北口的,当年为了支持修水库,移民到了界岭,在这里娶妻生子,
到了夷陵区分乡镇界岭村,谈到喝酒,乡亲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提起二组的周家冲老酒,纯粮食酿造,度数虽高,喝了却没有后遗症,不会打头。这又让我想起李白的七绝《赠汪伦》中的汪伦,一个地道的农民,就因为酿得一手好酒,与李白成了好友。李白一去,必喝得酩酊大醉,临走还不忘揣上一壶。汪伦偏偏是个重情义的人,不但慷慨赠与美酒,而且还亲自到桃花潭边为李白送行。李白心里过意不去,遂赋诗一首,算是回报,没想到汪伦因此而名扬天下,流传至今。人以诗名,靠的是诗人的名气和诗作所蕴含的美学潜在价值。司学伦的酒我只尝过一次,却留下了刻痕一样的印记。老酒刚进口有些冲,通过食道像是用酒精消毒一般,起初那一刹那顿生一种要燃烧的感觉,不过瞬间便恢复平静,一种久违的醇香在心底弥漫开来。此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第一次独立吃饭的味道,还多了一丝挑战,在肠道里回旋,在胃里回味,在脑海中翻腾,在记忆中升华。悄无声息,却重若千钧。我也想让他酒以文名,遗憾的是我没有这个影响力。
司学伦的家在二四一国道的边上,门口挂的牌子是周家冲酒坊,远远的便能闻到一股香气,即使从未喝过酒的,也能感受到一
45
46
扎下了根。初次见面,他很谦虚,说自己没什么文化,只会煮酒。可他的酒却很受人喜欢,尤其是文化人,有的人喝了还想喝,就再去打酒,一来二去,熟悉了,便成了朋友。口碑相传,看似封闭,其实效果很好,远远胜过单纯的广告。
种早已熟识的韵味。进去,可看到储存酒的厢房、堆放粮食的仓库,还有发酵池和煮酒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煮酒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上世纪末,洗脚上田的他,做过小买卖,开车拖过矿,也出去跑过世界,但转来转去,还是觉得自己最适合煮酒,既有父亲身授的手艺,又能就地取材,还能兼顾家庭,而且本钱又不大。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主动出击便是上策,也是制胜的法宝。那时酒好卖,周边共有九个煮酒的,竞争的态势一度进入白热化。可岁月是把无情的筛子,滤去尘埃,留下洁净,另外八家不见了踪影,只有他一家还在,前来打酒的人时常络绎不绝。买酒的人说,不为别的,就冲他这里能买到正宗的粮食酒,他这个人实在,喝他的酒放心。
酿酒的配方虽是机密,煮酒的流程却大同小异。要煮出醇香的酒,购买合格的原材料是前提。他就买五种粮食,包谷(玉米)、红高粱、苦荞、甜荞和糯米,为避免节外生枝,他一般在外地购买,不合格就退货,绝不含糊。粮食买回去之后,就开始了煮酒之旅。先把粮食淘洗干净,捞起来煮熟;接着复蒸,随后摊凉,拌曲,发酵;开箱后进行冷却,再放入酒池发酵;最后开始蒸馏酒,令人期待的时刻到来。就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迎接新生命的神圣与激动,一切都在老酒的香气中氤氲。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的检验检疫后,再放入酒坛三个月,便可开怀畅饮。若要更香,就放入酒窖封藏三年,经空气渗透,再开封,那香气的穿透力绝对非同一
传统工艺煮酒的过程虽有些慢,但酿酒的原材料全是粮食,没有任何添加,自动发酵也就是固态发酵后放出来的酒没有不合格的。煮酒二十多年来,还没发生过一起因酒的质量而扯皮的事,司学伦一口酒下肚,自信地笑一笑,有些动情地说,到他那里买酒的有市、区的朋友,有镇、村的干部,更多的是十里八乡的群众。有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司学伦越发有了信心,每到出酒的关口,他都要亲自守在旁边,一刻也不敢懈怠。原本是他一家人在煮酒,后来儿子成家有了孩子,为了下一代的教育,他支持儿子媳妇在小溪塔城区买了房子,老伴随儿子媳妇去带孙子,他就请了一个煮酒的师傅,司学伦就在界岭老家继续他的酿酒生涯。只有看到酒,司学伦的心里才是踏实的,那是农民的一种淳朴,一种不变的情怀。
喝酒其实是一种精神需求。几杯酒下肚,血液循环加快,思维变得敏捷,表达的欲望被快速激发起来,压在心底的情绪不由自主地飘起来。人生的快意和爱恨情仇像连轴画卷一样,一幅幅打开。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便成了情感的媒介和润滑剂。闲暇时,司学伦便炒几个菜,和请的师傅一起喝上几杯。喝了这么多酒,包括上千元一瓶的白酒,毫不夸张地说,他还是喜欢自己煮的粮食酒,司学伦举高杯子,一边看一边说,喝进去绵软、醇香,像母亲做的米酒。煮酒的师傅跟着点头,笑容在写满沧桑的脸上荡漾开去。
48
47
般。斟上一杯,与好友一起,觥筹交错,往事会像清泉一样沁人心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可司学伦有点怪,他从不让人送酒,也不把他的酒放在商店、超市代卖。他怕中间环节出现纰漏,斜刺里杀出个程咬金,就会坏了名声,砸了自己的招牌,生意也就走入了死胡同。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在家门口卖酒,绝不派人送酒。他知道,农民有时是很固执,但他更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若他煮的酒没了品质,即使倒贴也没人会要。另外那八家关了门的酒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不能因一时生意好就忘了根本,变得轻飘飘的,结果因小失大,葬送了自己。司学伦是种田出身,他知道,酿酒就像种地,只有善待土地,土地才会真心回馈庄稼人。
喝酒的人都知道,高度酒才有喝头。司学伦酿的粮食酒已超过了五十二度,入口时是有灼烧感,但很快就被醇香所取代,而且回味无穷,愈品愈有回归和穿越的感觉。酒越煮越有香味,可司学伦却越来越焦虑。现在赶上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期,镇里和村里都很重视他的传统酿酒工艺,有意扶持他做大。可他遇到了技术瓶颈,老酒新酿始终难于突破。五至七月温度高,发酵时间短,可酒的产量却低,若赶上需求量增长,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窘况,辜负了顾客的信任。有人建议,何不灵活一些,现在的人文环境这么宽松。可司学伦不为所动,他只认死理,宁可少出一点酒,也要绝对保证质量。这是一个农民的本分,也是一个靠传统手艺煮酒的新农人的信念与追求。他相信,事在人为,只要用心去做,困难和挫折都将成为过去。年逾天命的他,一直在探索,想在六十岁之前把酒坊扩
二0二一年,司学伦的周家冲老酒产值超过了二十万,在偏远的界岭村,已是很可观的了。可他认为与理想中的境界还差得远。他想扩大规模,光大他的传统酿酒工艺。可到目前为止,他的商标注册还在批复等待中,就像一个准新郎准备揭开新娘子的红盖头,喜悦中带着焦急。司学伦表示,只要商标注册一成功,他就再买一块地,盖新的作坊,再请几个人,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等孙子上学后,他就要老伴马上回界岭,负责后勤服务,好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盯在煮酒的环节上。那是核心,不能有任何闪失。年逾天命的他,也想放慢节奏歇一歇,可喝惯了他的粮食酒口味的老友,一到过年过节,就会不停地给他打电话,要买他煮的酒。每年的腊月是司学伦最忙的时候,酒的需求量也是最大的时候,那一个月里,他觉也睡不好,酒也没时间喝,忙得像条狗。可他心里高兴,有这么多人需要他,有这么多人喜欢他煮的粮食酒,这份情怀真的是难以割舍。只要还能动,就要一直做下去,司学伦对笔者表示,目前他的身体还硬朗,农民有吃苦的潜力,心中有个念想,步履就不会蹒跚。从开始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展翅欲飞,司学伦感受到了酒文化的巨大张力。传统也不是一无是处,就像老酒,封藏的时间越长,越香。
大升格为酒厂和股份公司,吸收资本注入,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带动当地村域经济的发展,安排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也算是为第二故乡界岭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49
50
界岭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是夷陵区和远安县的交界处,那里冷水田出产的稻米比较出名,口感好,与高山菜籽油、土蜂蜜和司学伦的粮食酒,被誉为当地的四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有的气候、土壤和人文传统,塑造了那里的人勤劳、朴实的性格,老酒不老也就顺理成章。不过,要喝,最好是喝苦荞酒,司学伦说,因为苦荞酒中的甲醇含量比包谷、红高粱和糯米酒中的甲醇含量要低,喝久了对人的身体更好一些。他自己就只喝苦荞酒。当然,另外四种粮食酒中的甲醇含量并不超标,只是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而已。
去了界岭,要想喝酒,就去找司学伦,不仅仅因为他是酿酒的,还因为他已踏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把冲外的信息带进来,把冲里老酒的醇香传出去。
魏以进:夷陵区实验小学教师,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有百余篇散文于UN《New China》、香港《文汇报》和《湖北日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创办小荷文学社,培育文学幼苗,指导学生所写千余篇习作发表于各级各类报刊。
界岭,一个通常出现在某地边界的地名。我们所到的界岭村,是夷陵区与远安县相邻的村子,沿着一条黑带似的241国道,看到“界岭村”的石碑后,一个急弯开始上山,以为是要进山区了,哪知刚过一个几十米高的小山岗,眼前却豁然展现一个上千亩地的平地,四周点缀些错落有致的小丘陵,倒是远处的高山成了对比明显的背景。
导航显示我们已经进了村里,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微风带着枝叶不经意的做着欢迎来客的摇摆,满目青山绿水和播种有序泛着绿色的田地,路旁排列有序的农家私房前停着不少汽车,门前还点缀着些许花花草草,一幅生机勃勃的小康图画。难怪早年间就有圆通寺修建在这风水宝地了。
界岭黄花
杨黎明
午后,村支书沉着有序地安排笔会采访,一群大多在50岁左右本村各产业的带头人信心满满地开始接受采访,他们如数家珍的说着种了几十亩油菜、养了多少头猪、年收入多少、有什么心得,笔会现场顿时一番热闹。他们是给这个地方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农村各产业领头人。笔会给我安排采访村里的新产业——黄花菜规模种植—加工—农家乐一体化项目,是村里新推的第五宝。我赶紧补课,查了下黄花菜的功效,能消食、健脾益胃、清热解毒,还含有较多的卵磷脂、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可促进皮肤细胞代谢健脑、预防衰老、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可以说好处多多。确切的网传中,2010年时任甘肃省卫生厅长的刘维忠,在舟曲泥石流灾害时,许多人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患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他调来两吨黄花菜,用12口大锅熬黄花菜,人均1.4元,所有抑郁症都没了呢。黄花菜还有多种食用方法,新鲜黄花菜可以配上多种菜肴炒着吃,还可凉拌,也是百姓家里经常食用的干货,又为的采摘和农家乐留足了开发空间。
不一会儿,村书记给我带来一位颇有些精气神的壮实男子——卜明生,一问,他今年60岁,早年在村里当过书记,后在城区带着一支近百人的务工队,近年全家人都在城区安居乐业。当村里今年为发展黄花菜产业请他回来牵头时,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回村里着手这个项目。
看我对农村陌生的样子,他如数家珍的介绍就格外详细。
52
51
卜明生微笑中透着自信地继续说道,他还开车到湖南进行实地考查呢,给我看他考查时的当地种植黄花菜种植和加工的照片。随后他下定决心做这个项目,立即开始了准备工作,今年初投入40多万元,在交给他的40亩流转地上下了番功夫,加固堡坎、维修道路、整理土地、清理水沟,同时考查引进新的种苗和技术,今年春上就种上了黄花菜苗子。
百闻不如一见,我说想去现场看看,他就兴冲冲地开车带我到现场。现场距离村委会不远,就在与远安县界碑旁边的一条山冲中,241国道路边就看到数百米长的整条山冲已经长着绿油油的苗子了,车顺着新加宽的道路,往左一拐弯,到居中的位置停车一看,真让我有些震撼,整个山凹里明显经过了有心人的打理,不规则的梯田里全是齐刷刷的像是麦苗似的黄花菜,拓宽的道路足够方便采摘和运输,清理过的山间小溪也透着自然和利索,对这个汉子的新事业有了真切的感受。他指着小河中间,这里还要架个桥,我们身后要修个停车场,加工场所也要准备中,一番胸有成竹、指点山河的实干气势。
53
54
经常出现在我们食谱中的黄花菜,也叫金针菜,在界岭村一直有民间种植习惯的,大多是家前屋后一兜兜种着,丰富自家的菜碗,多了送点亲朋好友。
村里看到其他地方黄花菜规模种植的经济效益好、本地有种植基础,村里又有部分撂荒地,就把这些土地集中流转到村里,实施黄花菜产业化开发。
走到田间,他边说边习惯性地弯腰撸去杂草。黄花菜耐寒,适合宜昌气候,一次种植收获期有八年,前两年是生长期,收获少点,第三至七年是收获旺盛期。黄花菜每年有三个月的收获期,摘了又长,多次采摘,这一亩地旺季一年就有一万元的毛收入。全过程不用农药和除草剂,种出安全放心的有机农产品。平时清理杂草、施肥等用工,就请村里人做,也增加了村民在家门口的收入。产品可鲜食可加工,销路也是多多,还准备做游人自助采摘项目,开发黄花菜特色菜肴,带动当地的农家乐。
我有些担心他这么大的投入,两三年后才有回报,他说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好,他这个项目验收就可以获得国家政策补贴25万元,他的项目建设现场已经具备验收条件,村里还催着他早点验收,好快点落实补贴政策呢。这样一粗算,也就难怪他这么有决心做这个新产业咧。
我们加上微信好友,约好过两年再来看看。
杨黎明:上海浦东人。西陵区人大机关工作。热爱读书写作。
夷陵区分乡镇界岭村位于夷陵区的西北部,处在湖北西塞国森林公园笔锋洞片区,南与分乡镇堂垭村接界,北与远安县嫘祖镇荷花村相邻,东与远安县旧县镇中南村接壤,西与雾渡河镇西北口村毗邻,素有夷陵区的“北大门”之称。然而令人苦涩的是,交通便利,风景优美,地理位置特殊的界岭村,却是省级重点贫困村之一。
界岭村是出了名的大村,面积33.82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大约2600多人,留守在村里的多为老幼病残,青壮年基本上外出打工或者离开家乡了,一年到头很少回来。当然,也有部分有本事的,在城里面站稳脚跟的,把自己的亲人都接走了,导致村里的人口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其实是中西部山区的一个缩影。
老谭,60多岁,是界岭村土生土长的老村民,在贫困户中算是一个特例,没有通水、通路,危房也没有改造。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做了不少工作,仍然没有效果,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就是界岭村的老顽固派。
2017年,我作为帮扶单位的结对扶贫干部第一次去看望他时,
他接完水,径直走到屋前。看起来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有点驼背,皮肤黝黑,脸上长满了皱纹,白色的胡须稀稀拉拉地分布在下巴上。身上披着一件褪了色的旧布衫,破破烂烂的,浸满了岁月的痕迹。我对他说:“我是政府派来的扶贫干部,专门对口的是您家,以后您这边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讲,我来帮你解决。”他用眼睛瞟了一下我,然后“哦”了一声,嘴巴里一直重复着一句蹩脚又蹩口的普通话,不过我还是听懂了,“感谢政府的帮助”。
门口站着聊了许久,老谭才把我请到屋子里。两间低矮破旧的土屋,土坯堆起来的墙体闪电似的撕开许多条裂缝,台阶周围长满了青苔和杂草,院子的角落里简单地搭了个猪圈,院子的积水、猪的粪便顺着沟渠流向屋前的水田里面。屋子里面堆满了杂物,上面很多积灰,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床被丢弃在角落里面,除此之外,好像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看着这一贫如洗的小土屋,我心里禁不住泛起一阵寒凉,让人心疼。
随后的两年,为了能够真正的帮助老谭,每次单位组织下乡扶
55
56
扶贫手记
刘金祥
他趴在屋前的水渠里,压低身子,双手使劲地伸向水渠里接水,腰杆拉得很长,隔老远看,就像一头老黄牛在水渠里喝水。他看到我来时,冲着我讲了一句地地道道的宜昌方言,我这个外乡人完全听不懂他说的话,好在略懂些人情世故,大概能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让我先等一下或者坐一下。
后面我才了解到,老谭的父母亲离开得早,因为贫穷,妻子跟着别人跑了,家里只剩下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常年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来也挣不到几个钱,索性不怎么回来,自己也落下一身疾病,靠着政府的救济艰难过日子。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说起吃水的事,村里原来没有统一规划的自来水,家庭条件好一点的早已经接到了自来水,剩下的就靠自己挖水井解决吃水问题,老谭家也是自己挖的水井,吃饭喝水都去水井里打,后面水井遭到自然破坏,水质被污染,吃水成了天大的难事。为了尽快解决这件事,我跟驻村扶贫工作队反映了情况,他们立马安排专人来推进这个事情,不到一个星期,老谭接上了自来水。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接上自来水后,我们趁热打铁,立马着手修路,又是政府拿钱,把门前的一条泥巴路硬是造出一条车宽的沙石路。至此,堵在老谭心里的两件大事给彻底解决了。
老谭家的危房改造是早已经列入计划的,却迟迟没有落到实处。第一批危房改造,他自己不想瞎折腾就错过了。后面我来了之后,看到老谭家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每逢下雨,房子感觉东倒西歪的。我又向驻村扶贫工作队进行了反映,通过多次的争取,终于取得了大家的一致意见,一定得把这个老谭家的问题给解决了,不然村里无法脱贫摘帽。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帮扶下,政府从专项资金里拿钱,他家老房子经历了一番梳妆,旧貌换新颜,干干净净,满堂生辉,倒有了几分新房的味道。
危房改造后,我明显看到老谭也跟着年轻了几岁。我询问老谭今后有什么打算,他说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年龄也大了,就养养猪、种种田什么的,特别是最近几年猪肉价格翻着跟头往上涨,说不定还可以挣点钱。我立马又跑到驻村扶贫工作队,让他们多帮衬一下。在村里的帮助下,老谭购买了几条品质上佳的猪仔,养了大半年,卖了个好价钱,一年下来,他的钱袋子鼓胀了数万元。
村支书说,如果精准扶贫的关键之一是让大家脱贫,那么另一个关键则是医疗上的投入。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村委给全村的贫困户出钱购买了农村合作医疗,极大改善了村民们没钱治病的现状。老谭一次务农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腿,住了院,经过报销后,基本上没有花多少钱。
水、电、房子、路等一系列问题全部解决了,我长长地出了一口大气。后面我还跟同事打趣地说:“老谭的事情让我一直吃不下
57
58
贫,我都会第一时间主动报名,虽然一路颠簸两三个小时,却满怀欣喜。到了之后,可以给老谭干一些农活,收拾一下家里,也可以拉拉家常唠唠嗑,几次下来,我完全能够听懂老谭的宜式普通话了,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不容易。在城市里面生活太久,看惯了车水马龙,习惯了人来人往,每天忙碌的生活,总有些怅然若失,来到了这里,却给人一种心安踏实的感觉。
饭,睡不着觉,好在终于没有拖后腿了。”2019年初,界岭村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和全体村民们的努力下,顺利通过国家和省级考核,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从此奔向了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年前,我最后一次去老谭家,对着老谭说:“界岭村已经脱贫了,我们的结对帮扶工作也完成了,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来了,如果今后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记得找政府,政府会帮你解决的。”说完之后,老谭走过来使劲地攥紧我的手,眼角留下了泪水,我能够感受到他的不舍。我走的时候,把兜里面仅有的200块钱塞到了老谭的手里,让他给他买点吃的用的,钱不多,算是一点小小的心意吧,希望他能够健康的活下去。
返城的途中,车身颠簸缓慢前行,我回望了一眼山色苍茫而寂静无声的界岭村,忽然发觉到界岭村扶贫是我人生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虽然我自己的家庭都没有脱贫,但是看着身边的父老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心里面一下子知足了。
59
60
刘金祥:甘肃定西人。湖北省作协会员。编辑出版《幽月诗雨》,出版合集《果园压枝低》,出版作品集《缝纫机上的母亲》。现为宜昌市职工文学读书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宜昌市西陵区作协常务副主席。
界岭,以山为界,岭为屏。守卫着分乡镇的西北门户、邻着雾渡河镇、挨着远安县嫘祖镇。
界岭有田地、山林,也就有了以山林田地为生的农夫、山民,这儿自然就有了一份烟火气。
这烟火气息,在岁月中凝练成一份味道记忆。
来到界岭,沿着省道两旁,有很多家小饭馆,每家小店烟囱里飘出的味道都不一样,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美味密码,香味儿在风中四下弥散、飘远。这便是界岭味道。
旺哥酒家,公路旁一间不起眼的小饭店。坊间传闻,这个店的干锅兔味道实在是销魂, 我就是奔着这分乡镇十大名菜之一的名头而来的,传说这道菜味道实在香、也实在是费酒,还实在费汽油和时间,很多老饕都是开着车,从城里赶过来,只为一尝这鲜香兔肉。
界岭寻味
高 莉 玲
后厨里,老板娘亲自上阵,在灶上忙活着。猛火灶上的大铁锅里,肉香味儿、辣椒花椒的辛辣香味儿,用热油猛火激发出来,直冲我的口唇。老板娘边干活边和我说,这只是半成品,还要加上她的独家香料这道菜才能出彩,我知道,是时候离开她的阵地了,留一份悬念到品尝美味时刻,也是一种美好的期许。
过道间,才从土里面起出来的新鲜土豆上,还沾着一层红土,小白菜叶子上挂着水珠,愈发鲜嫩,寻常的菜蔬都是自家种的。酒店后门外一畦菜园里,辣椒叶青青绿绿,几朵小白花藏在叶子中间,含羞带怯。豆角、黄瓜的藤尖,顺着竹笘子向上攀爬,淡淡的小花米儿刚冒出头来,风中轻摇。乡间菜园最寻常时蔬,让界岭人家的餐桌上四季有鲜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有青山也有绿水,还有大片森林,这地形特点,滋润着这方水土,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对食材的选择上有了更多优越的条件。
黄柏河,也叫西河。是宜昌市城区重要的水源地,生活在附近水域的鱼,也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西河鱼。清澈水质、偏低的温度,让这里的鱼肉紧实、细嫩。只需简单地调料烹煮,洁白的鱼肉在汤水间轻轻颤动,舀上一小碗鱼汤,醇厚中不失鲜香本味,自是难忘。
水有鱼鲜,山有珍味。繁茂的森林,蕴养着界岭又一种鲜味。新挖的竹笋,劈成细丝,清水漂煮过后,和切成薄片的腊肉,在猛
61
62
准备开饭了,菜已经满满摆上一桌。撒上熟芝麻、香菜叶、香葱段的干锅兔还冒着热气,紧实的兔肉被油润的发亮,咬上一小口,鲜香浓厚,微辣、微麻,各种味道一层层递进,相互融合,再吃上干锅里搭配的土豆条、洋葱块,粉糯、绵厚,分毫不输兔肉的香醇。
麻辣泥鳅,长在稻田里,吃的是稻花、喝的是秧田水,困了就钻进泥里小憩,纯天然的环境,让这里的土泥鳅肉质格外细腻,身量不大,鲜味十足。清水吐养,旺火热油、麻辣提味、姜蒜增香,骨酥肉嫰,滋味十足。腊蹄子火锅瘦肉筋道、肥肉丰腴,配上新鲜土豆、红辣椒皮,汤醇肉香。新鲜山胡椒和新鲜大蒜相遇、激发出另一种辛香味道。苞谷粑清香、腌藠头脆爽、土菜籽油炕的新鲜洋芋焦黄油亮,一层薄薄的锅巴油润咸酥。
在界岭,每一家小店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她们凭着自己的特色菜品,拴住食客的心,也培养了自家的忠实顾客。
前些年,这里的小饭店主要靠在路边招揽来往矿车司机,没有在菜品上多下功夫,客人也大多是流水客,很难留住常客。生意不好做、司机不敢吃。
分乡镇政府与村两委针对这种经营现状,为经营户找症结、想办法。先从改造界岭村的环境开始,原有的公路改造、刷黑。美化
火热锅中激情相遇。醇厚与清香、烟火气与山林气息,在此刻缠绵悱恻、相融相渗……
64
63
村居,家家门口种花植树,四季有绿、月月有花,整个乡村,联通成一条彩色长廊。
再便是用心为界岭的旅游做推介,藏在深山的笔峰洞、古兵寨、圆通寺、古树群走进人们的视线,这儿,不再只是国道上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有游客从城里专门而来,寻山访悠、小憩休闲,也为餐饮经营主带来远道而来的客人。
打好山水牌、打造好口碑。绿水青山,是界岭的生态优势。这里背靠西北口水库,保护水源地,这里的产业布局是严格控制的,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生态的耕种方式,也打造出佛田贡米、农家土菜油和绿色蔬菜。这些优质食材,为界岭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帮助餐饮经营者练好内功,镇、村政府定期举行厨艺培训和美食大赛,提高厨师的技能水平,也为她们做美食推荐。评选出的分乡镇十大名菜中,旺哥酒家的香辣干锅兔榜上有名。
有好山好水、绿色食材,界岭村的媳妇们,把日常的茶饭手艺精进成足以养家糊口的营生,在家中开小店,照顾了家人,也有了收益。
在旺哥酒家,忙碌着的一家人,老板娘上灶主厨,老人家打下手,男主人打理菜地,在镇上读初中的小孩子,看到家里有客人,帮忙端菜打杂,这是界岭村普通的一家人,她们用心生活,努力做事。
在界岭,有很多像旺哥酒家这样的小店,女主人便是美厨娘,她们生活在这小村庄里,用心地打理着自己的生活,家富了、村美了、日子也更幸福了,她们脸上,满是自信和阳光的笑容。
界岭味道里,有时光的温度、生活的热度。这是寻常人家的烟火气息,不浓烈却绵长、这样的味道,无论你从何处而来,都会被吸引、感动。如一杯陈酒佳酿,看似平淡、醉而不觉。
界岭,傍晚。路旁的蜀葵、格桑花,还有叫不上名儿的花艳艳地开着,界岭村的标志牌静静立在斜阳之下,不远处的山脚边,一缕炊烟袅袅而起,弥散开去……
高莉玲:宜昌夷陵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作家协会理事。有散文《寻梦龙泉湖》发表于《三峡文学》,《最忆是青州》发表于《潍坊日报》等。2021年作品《柳韵》获得湖北省委宣传部“书香农家,全面小康”喜迎建党100周年读书征文活动一等奖。
圆通禅寺
圆通禅寺离我老家很近,近得如同邻居。可我却很少去,也未写一字。近日几个文友相邀,又去了趟圆通禅寺,便有了想写点文字的冲动。
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寺庙或其他遗迹能长久地保存,除非躺在地下,躺在坟里,躺在不为常人注意的深处。大凡至今能轰轰烈烈、红红火火传播于当下的历史胜迹,不会是纯粹的遗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
圆通禅寺属于前者。
圆通禅寺,坐落在城北郊界岭村的伏牛山麓。三面环山,山峦如画。距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城五十公里。遗存留给今人的是一座早已失去了昔日鼎盛香火的几幢建筑遗存和僧人古墓群。
蜿蜒的公路似乎与圆通寺周边的绿一样,没有尽头。古树的沉稳、古兵寨的隐秘,游人的现代感,似乎是黄柏河的两岸,我站在岸边,看流水逝去,观两岸的律动。喧嚣与静寂,如同白天与夜晚,我站在黎明的窗口,任凭明亮与黑暗行走在我的肉身,簇拥我的灵魂。我祈愿坐在如此空灵的时光之上,做梦般期盼某些年之后,可以常来这儿。
我试图把圆通禅寺的前世今生弄个明白,但碎片化的史料让我的思绪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我斜靠在圆通寺外那颗大树上发了好一阵子呆。想到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等遗迹。想到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想到国外的遗存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而中国的遗迹与国外不同,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长城,就是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紧紧对应,想到此,便想对寺外到寺内的遗迹做个简约盘存。
从圆通禅寺的外在建筑形态来讲,整体上显得小巧雅致,外在上没有张扬的气势,内在上有江南的柔和与恬淡。而在位置上,它虽高踞于众多民居的高地之上,但遗世独立于红尘之上。它的前面
65
66
黄 荣 玖
是一条通衢大路,四周是星星点点的万家人烟,与红尘一步之遥,所以,它虽有修道境域的静谧和自持,但它在意识上更接近人间烟火。久之,便有了无法剥离世俗的许多特性。
67
68
殿堂正中明间供奉着释伽牟尼佛像,背面供奉的观音;东次间前面置“风调雨顺”等浮雕大铁钟,后面供奉十八罗汉;西次间前面置牛皮大鼓,供十罗汉;明间通面装置落地格扇门。
圆通禅寺建筑风格虽属鄂西腹地民间手法,但也有浓厚的古代皇家建筑印迹。如柱础,穿插枋,驼峰以及门扇屏风等。梁柱既有元朝的遗物特征,也有明代结构和做法,又有大量清代的雕刻和绘画。元、明、清三朝的建筑文化糅合一体。
在寺院东面,还有八大僧人的砖塔墓、石塔墓。有明万历二年(1574)“觉灵”墓,崇祯十五年(1642)“月天”墓,还有惠远墓、智光墓等早已辩不清字迹的碑文。寺院后山坡上有200多座和尚墓葬群。因此,圆通禅寺于二OO八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寺外,回望寺院大门门楣上“圆通禅寺”四个粗黑大字,经过七百多年来的风吹雨打,日晒夜露,仍光辉如初。他,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始终不渝地坚守在那里。在圆通寺门右的台地上向南远眺,是青峰山和问安寺。俯瞰寺前,是遮天盖地、劲松翠柏的满目青山,只见一缕缕阳光投射到昔日人集如织的七月七日交易庙会。
从2012年9月14日出版的三峡晚报《三峡地理》栏目中看到:“在民间的记忆里,圆通寺曾香火旺盛,每到七月七日这天,有前来圆通禅寺烧香的,还愿的,求子的,问功名的;有算吉凶的;有策
站在圆通禅寺门前,迎面墙为广红土颜色,“人”字形屋面,盖小青瓦。主体建筑前为大门,也叫山门,后为主殿。左右呈回字形廊院式布局。门柱、托楔都是用花岗岩打磨而成,刻有“龙凤盘柱”“二龙戏珠”图案,柱础配有两面石鼓和鸟兽花纹。门楣上有民国田园诗人钱敬存书写的“圆通禅寺”四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清晰可见。这样的布局在夷陵民间建筑中少有。
走进寺内,是三开大间,左右毗邻设有东房和西房。据当地老人讲,左侧有一大鼎三脚香炉,右侧是僧侣、杂役的用室。正中,是一尊金色释伽牟尼塑像。寺院中间有丹池,从丹池登上三步台阶便踏入主殿走廊。仰视殿门,眉楣上悬挂“大雄宝殿”四个金色楷体匾额。大雄宝殿门口两侧矗立一座石质经幢,上刻“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阿弥陀佛”等经文。
大雄宝殿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却只有约340米方米。山墙及后檐墙斗砌封檐,檐口绘三色吉祥图案和山花。后墀头绘有“龙头鱼身”、“鲤鱼跃龙门”图案,殿内明间立八根圆木大柱,直径达八十厘米,柱间用不同规格的穿插枋将八根立柱连接,上下穿插枋置“工”字形驼峰,造型美观粗犷;八根石柱础有不加雕饰的素面,有雕功细腻的兽鸟圆鼓,也有方鼓。所有石柱础均重叠
在立柱之下,似乎有用石柱作底础代替磉礅之用。
马而来的,也有坐轿来的,更多的是徒步而来的。寺门前的那条大道可谓车水马龙。山门前那几棵遮天盖日的参天大树下,挤满了各种叫卖的。这些信徒大多来自四川、重庆、宜昌、远安、当阳、兴山、保康等地”。
69
70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中国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务院公布少林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少林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寺住院面积达五万千六百平方米。而从圆通禅寺雍正三年(1726)祥和墓碑记载的情况看:“圆通寺乃古迹一寺,有常驻田地,众人顶种,其田界东抵龙王庙庵场,西抵婆湾,南余家坪庙万萌岭上,北抵羊角尖岭,津至抵界明白,福地永垂”。可见,历
为什么会在这里建这样一所圆通禅寺,“圆通”二字,按佛家解释,“圆”不偏不倚;“通”无所障碍。其含义是觉慧周圆通人性,得无疑惑,就是明白、开窍的意思。同时,圆通,又是三十二法号之一、佛教称观音菩萨为“圆通大士”。
据相关史料记载,分乡圆通寺建于1295年,屈指算来,距今已有720多年的历史。相传,元太祖铁木真当初是不信佛教的,他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是比较原始的宗教,他们用跳大神的方式向天地祈祷,既充当天神的代言人,又代表人们向天神许愿。这种原始宗教没有创教的祖师和教主,没有完整的伦理和哲学体系,也没有固定的寺院和活动场所。由于萨满教太过于原始,不能发挥“以道护国”的作用,所以铁木真喟叹道:“萨满和天神的距离比常人还远”。他在征伐金、西夏过程中发现道教在宋、金统治的地区盛行,便委派近臣持诏接触道教真人丘处机,丘处机应召北上,十八位弟子一路饮风餐露,眠冰卧雪,经过长途跋涉,会到已被封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时,他竭力劝阻成吉思汗减少杀戮,恤民保众,深得成吉思汗欢心。丘处机被封为“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三子窝阔台即位后,对道教保持了应有的尊重,同时也与佛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藏传佛教有过广泛的接触。当忽必烈继位,整个国家已从分裂走向统一,正式改制成元朝,各教派有了空前发展,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的地位十分显赫。铁木耳继位后,他一上位就想干预过多的教派,强制人们只信奉道教或佛教。有人向他告发,他的堂兄弟阿难答信奉伊斯兰教,并且将统率下的军人也都成了伊斯兰信徒。铁穆耳对此非常生气,就派人向阿难答传达命令,要阿难答停止斋戒,立即到寺庙中去烧香拜佛。阿难答拒绝执行命令,铁穆耳大为恼怒,下令把阿难答囚禁起来,而阿难答仍不悔改。铁穆耳的母亲白蓝也怯赤劝告说:“阿难答有很多军队,他统辖的军民都是虔诚的伊斯兰信徒,如若他们叛乱,那就不得了,你还是让阿难答自己选择信仰吧!”这番话打动了铁木耳,他就释放了阿难答,并对他加以抚慰,待之以礼,派他回去继续统管军队。从此,铁穆耳就不再限制国人的宗教信仰,也就是从那时起,各类宗教异军突起,佛教也出现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遍布大江南北。
新中国诞生后,释伽牟尼被请下神坛,寺院内38尊观音菩萨也迈开迁𨺗的步伐,离开了圆通禅寺。这里便改成了院庄小学。寺院前厅后堂都成了教室,北边还改扩建了一个很大的操场。
居住在圆通禅寺一带的界岭村人崇尚读书。据分乡镇志记载,一个叫李惟贵的人,从清康照年间迁入圆通寺附近,起初以西北口舟渔为生,赚了些钱财便使开始开店,办豆腐坊。李氏家族日渐兴旺发达,原来的房子不够住,便在老屋两边逐步扩建了七个大门,连同老屋共八个大门。整房子房内设有通道,平常独门独居,凡遇红、白事,打通通道。八个大门迄今还有两个大门基本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李氏家族的发迹,除了勤劳,更主要的是重视读书。这里有“诗书门第”的美称。今年86岁的李传胜,是一名退休老师。在谈到李氏家族时,他眼里放着光芒,口里如数家:自曾祖父李厚发获得“诗书门第”美称后,李氏家族一代胜过一代。祖父李正坤为远近闻名的中医。父亲李学忠是名气非常大的律师。从他往下延伸,更是人才辈出。儿子李永红1994年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博士毕业,之后
又在美国科学院罗马研究所博士后毕业。李露丝于2011年毕业于美国北德州大学,还有正在美国深造的李玲玲等。
史上的圆通禅寺常驻田之广,占地面积不亚于嵩山少林寺。到了民国二十五年,几经战乱的圆通寺也受到重伤,仅剩下“田九十亩,荒地千亩。”从留下的遗迹可以看出,圆通寺也经历了由穷到富,由盛而衰的过程。每当夕阳西下,这座矗立在界岭伏牛山上的圆通禅寺显得有些悲凉起来。
71
72
从圆通寺小学走出去的人群中,远不止李氏家族,还有在京城、在省城和全国各地或为官或学界或经商,方方面面的人才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大显身手。
千百年来,不管佛也好,道也罢,总在追求空中的天空。但事实证明,神并不能给人以天堂。倒是人们靠向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神话般的伟大文明。
我再次站在圆通寺的门前远眺,对面山峦蔽空,背后翠屏接日,山下层层梯田绕山而去。这时,阳光给古寺周边农家小院琉璃瓦上镀了层层鎏金,村庄在这密林幽谷中放着异彩。
黄荣玖:宜昌夷陵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这条河流》,诗集《月光之上》。专著曾获宜昌市第六届屈原文学奖、第五届欧阳修文学奖。现为三峡大学客座教授,宜昌市夷陵区作协主席。
探寻界岭古兵寨
虫 二
自古以来,夷陵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故,夷陵大地现存有不少古兵寨。听说,分乡镇的界岭村亦有一处疑似古兵寨的遗迹,我们几个文友即相约前往一探。
车行驶在蜿蜒的乡村公路上,路两旁山林葱茏,田野泛绿。打开车窗,虽是夏日,日光热烈,却也凉风习习。一种熟悉而又久远的乡野气息陪伴着我们,很快就来到了一户农舍旁。
将车停在农舍场边,我们从侧边一条似有似无的小路进山。过几畦菜园后,田地渐无,大小石块、高低树木渐显,日光渐阴,空气渐湿。十来分钟后,即到达了古兵寨前。
74
73
抬眼而望,一座石拱门赫然入目,石门两侧各有一道弧形石墙似手臂环抱,伸展开去。
难道这兵寨乃圆形不成?若果真是圆形,又岂能断定其为兵寨?若非兵寨,难不成是城堡?
人还未进入兵寨,心中已升起诸多疑问。
我举头望向天空,按太阳的方位来看,大门应位于东面。这一面正是我们上山来时的方向,坡度不大,比较平缓。几株如少女腰肢一样粗细的树木长于石门前,分列于两侧,真像是门前站岗的卫士。几级长满青苔的石阶直通往石门。
我们并不急于去向石门,而是细细打量起这几棵树来。界岭村支书告诉我们,这几棵树是花栗木,也就是农村所说的橡子树。我本出生于农村,对花栗木并不陌生,小时候家里烧的柴火基本上都是花栗木,春天的时候,还常跟母亲到后山上打花栗木的嫩树叶,回来剁碎晒干,以作猪们过冬时之食物。但是眼前这几棵花栗木,却让我难辨其身了,它们不仅树型笔直粗壮,高达数十米,直耸云天,枝叶遮天蔽日,而且它们的树皮都似百岁老人的皮肤一样粗糙、苍老了,尤其正对石门的两棵,它们并列而长,相距不过十多厘米,高矮粗细皆惊人一致,似人之双胞胎。它们的皮,并不像真的树皮,竟似用水泥浇筑的一层假皮,黑中泛白,白中掺灰,坑坑洼洼,皴裂开口处颇多,形成一道道沟壑,真不像是树的皮,倒似沟壑纵横的苍茫大地了。
我暗自惊叹,这几棵花栗木,只怕得数十上百年的时间,方得长成如此这般罢!而它们守卫的,又是一处什么样的所在呢?
穿过花栗木,踏上青石台阶,来到石门前。所谓石门,其实已只见门框而不见门了。门框底座以一整块石头雕凿而成,两侧的下部石柱亦为整石雕凿,上部以七块大小相等的石块砌成半圆形,雕刻之痕迹皆很明显。此门呈拱形,厚度达一米多,门宽1.5米,门高则达2.5米,石块垒砌整齐、结实、美观。如此看来,此门决非仓促之间随意砌成,而是精细之作,是兵寨的大门。
穿门而入进到里面,展眼四望,苍凉之感不由顿生。但见那石墙已然坍塌了不少,滚落而下的石块堆积各处,齐腰深的杂草掩没着它们。然而,更有大段大段的石墙还顽强挺立着,最高处可达四、五米,连绵成一道稳固、厚实的防线,屹立于这片深山丛林之中。
我脑海中冒出拷问我们灵魂的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我们人类都无法圆满回答的三个终极问题,此时面对这片石建筑,我也想问出这样的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也许难以得到准确答案,但它们值得我们如此发问。
循着石墙慢慢边走边看,发现它果然呈圆形,直径约有百米,在与大门相对处又有一门,亦为石头砌成,方形,比大门略小。按方位来看,此门应位居于西边。从此门探身往外看,墙外陡峭、险峻,巨石林立,并无路径可通达出去。
75
76
这座圆形石寨,东西各开一门,均以石块砌墙相连,石墙厚度达一米有余。细看,那些石墙上的石块大小不一,厚薄不匀,形状各异,并不规则。有的甚至直接码砌于悬崖峭壁上,看起来就格外险峻。显然,这是就地取材,依山就势而建成的。印象中,分乡辖地本多石少土,故而石头建筑颇多。
因是圆形,我蓦地想道:莫非,这不是兵寨,而是城堡?但随即被同行人否定,继而自己也推翻了这一推断。
因为在石墙上每隔一两米处就开有一个近一米宽的垛口,而且在垛口下面,还砌有石梯石阶。这说明,这些垛口是用于瞭望放哨的。另外,沿围墙走了一圈,我们发现,圈内这么宽泛的面积里,竟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而无泥土,显然不具备生活的条件。
那么,这就只能是兵寨了。那么,这个兵寨,是何人所建?建于何时?要防御谁呢?
走出这个圆形的兵寨,我浮想联翩,在脑海里构筑关于兵寨的一些臆想。
臆想之一:
界岭古兵寨乃小峰古兵寨之一部分,亦即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战的产物。
众所周知,多年前,在夷陵区黄花镇小峰一带就已发现有大规模古兵寨,它们散落于距小峰方圆几十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兵寨内关卡、寨门、战壕、兵居、箭垛、烽火台、瞭望孔一应俱全,结构厚重而精巧,形成一条蔚为壮观而威武挺拔的兵寨长城。经各方
探究考证,这些古兵寨为春秋战国时期巴、楚两国相争而留下来的战争遗址。如此一来,中华大地上北有万里长城,南有三峡古兵寨,古长城与古兵寨南北对峙又互相映衬,成为两道奇特的风景。
据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附属国庸国叛楚,应楚国之请,秦国和巴国出兵相助击败庸国,庸国领土遂被秦、巴、楚三国瓜分,巴国从此打开了通往长江三峡西端的门户——夔门,此后几百年间,巴国凭据长江三峡之天险,屡次与楚国展开恶战,将战场推出了长江三峡,巴国领地迅速扩张,占据了整个长江三峡及东部的宜昌、长阳等地,达到了巴国的鼎盛时期。公元前377年,楚国打败巴国,巴人从长江南沿清江退入大本营川东、三峡一带,顽强固守。及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惠王所灭,巴人依然守居于长江三峡一带,留下了众多巴文化遗存,小峰古兵寨群便是其军事遗址。
分乡界岭位于黄花小峰以北,二者相距不过二、三十公里。我想,如果把小峰一带看作当时的前方战场,那界岭可以说是驻军屯粮的大后方。如此一想,我就觉得界岭的兵寨很可能是用来屯兵粮之用。无论何朝何代打仗,粮草和军士一样重要,充足的粮草储备,有时甚至是赢得战争的关键法宝。
细看界岭兵寨,它面积约5000平方米,地面上都是天然巨型石块,无人能撼动,也无须刻意平整地基,正是堆放粮草的天然仓库。战争起,人们将粮草从四面八方运载而来,堆进兵寨,派兵把守,前方战场需要时,再分发给各处。而敌人想要来侵夺,则只能
77
78
只是不知这方兵寨的粮草,是供给了巴人还是楚兵?
臆想之二:
界岭兵寨乃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的屯兵场。
界岭者,边界、峰岭之意。既是边界,又有峰岭,足见其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之特殊。穿过界岭往北紧邻着的,便是远安县嫘祖镇(以前的荷花镇)荷花店村,再往北去,有一个名叫打鼓牌的地方。联想到众所周知的地名如夷陵区的交战垭、背马山、汉马岗,远安的回马坡,当阳的长阪坡等,无不与三国故事有关。于是,有人分析,位于界岭的这座圆形兵寨,是否也会与三国有关呢?
据传,蜀国大将关羽行军至现夷陵区黄花镇背马山时,因下雨路滑,关羽的座骑赤兔马无法上山,关羽惜马如爱子,便将赤兔马背上了山,此地便被后人称为“背马山”。
又据传,当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行至远安临沮章乡,被在此设伏的吴兵所获,并将关羽及其子关平杀害于此。后人为纪念一代忠义名将关羽,将章乡改名为“回马坡”,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无论是夷陵的背马山,还是远安的回马坡,都与关羽有关。位于背马山和回马坡之间的界岭,也就很有可能是当年关羽所涉足过的地方。
当关羽的军队走到界岭时,崇山峻岭之中,路窄坡陡,行军极
是痴心妄想。
间小道,穿插于深山密林之中,行踪不定,来无影去无踪,让官兵很难摸透。但王聪儿的队伍却能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因为她的队伍是替老百姓申冤,代表百姓反抗朝廷的腐败和残暴。
臆想之三:
界岭兵寨乃白莲教起义军的兵寨。
自唐、宋以来,一种民间秘密宗教结社就开始盛行,后称为“白莲教”。在历朝历代,白莲教的遭遇不同,有被朝廷认可接受的,也有被朝廷镇压打击的,但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时局如何动荡,白莲教一直犹如一颗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蜇伏在土壤里,蓄势发芽。
清朝乾隆年间,湖北襄阳爆发了白莲教起义,起义领袖王聪儿是一个聪明貌美,德行高尚,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子。她擅长骑马作战,率众十余万纵横驰骋于鄂、川、陕、豫四省,英勇战斗了两年多,最终因起义失败而自杀,但其所领导的起义军沉重打击了满清统治,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话说王聪儿不仅人长得美,武艺高强,还颇有智慧。她带兵打仗从不硬拼蛮闯,她知道官兵人多势众,且有地方武装相助,若与其硬碰硬,可谓以卵击石,占不得丝毫便宜。她的军队常常只走乡
79
80
为困难,且魏军吴兵围追堵截,对关羽的军队极其不利,一时前行不得,后退不能,陷入困境。当地民众知是关羽军到,因对关羽的崇拜和喜爱,遂自发组织起来,凿石筑城,很快就为关羽军建起了一座圆形兵寨,让关羽屯兵于此,休养生息,蓄精养锐,他日再战敌军。怎奈据于此也不是长久之计,关羽只能稍事休整后继续北上,岂料行至章乡,竟遭吴军毒计而被害。
1798年,王聪儿挥师进军四川,准备与那里的起义军汇合。她一路上与官兵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杀死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开仓放粮,救济贫困百姓,深得民心。行至宜昌分乡界岭,王聪儿见这里深林密布,山大人稀,且民风朴实,是藏兵的好地方,决定在此休整军队,屯粮练兵,以壮大起义队伍。当地民众听说王聪儿的起义军要在此停留,纷纷投奔,并详细给她介绍当地情况。
由老百姓引路,王聪儿率部来到一处高山脚下台地上,但见此处三面环山,山势陡峭,怪石林立,真是一个好去处!
“还有一个更好的去处呢!”一老者告诉王聪儿,这里地处大巴山的余脉,因形似一头卧伏之牛,故名曰“伏牛山”。五百米外有一寺庙,名圆通禅寺,修于明代,因战乱不休,民不聊生,如今寺庙香火难续,此处空余一座大寺庙,正好可利用之。
在老者的引领下,王聪儿一行来到圆通禅寺,见果然是一好去处,寺庙庄严宏伟,布局阔大,空旷寂静,偶有信徒来烧香拜佛。
王聪儿虽不是佛教信徒,但白莲教与佛教同为民间宗教,亦算得上互有渊源,现如今圆通禅寺既已人去寺空,当地民众又有意入我白莲教,何不据此发展教义,聚集贤人,与他官府一决高低!
王聪儿视察了圆通禅寺周围地势地形,想起之前所到的那一处
台地,心中马上有了规划。她号令部下,四处找寻、搬运石头,集于台地之上,又与当地老者相商,征集当地能工巧匠,建造一座兵寨。此兵寨乃部队的前沿哨所,而圆通禅寺则为起义军的帅营。
不多日,一座圆形兵寨巍然耸立。兵寨全部以坚硬的石块垒成,墙厚一米有余,墙高达5米,上有箭剁几十个。前后各开一石门,前门呈拱形,宽阔高大气派。后门稍小,方形,从此门可通往后山圆通禅寺。
从此,王聪儿的部队在界岭驻扎下来。平时,王聪儿与各路首领在圆通禅寺商议军情,布兵排阵。大量军士则守候于兵寨,操练、防守,一有敌情,即通过后门迅速报于王聪儿等首领。
后来,王聪儿挥师西进入川,在郧西被官兵围困,跳崖自尽。
圆通禅寺和兵寨亦渐荒芜。
其实,臆想终归是臆想,未必真实,也未必合理。但兵寨实实在在存在于此,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它们沉默不语,只以顽强的身姿告诉后人:我,在这里。
无论我的臆想真实与否、合理与否,历史总是抹不去的,尽管逝去的历史只能以石头的面目呈现给我们,然而,正是这些残存的石头,它们才能以清晰的声音对我们说:历史中无论发生过多少辉煌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它们,终究是苦难的、动荡的、民不聊生的记忆,记住它们,留住它们,正是为了看见我们的现在——无战争、无分裂、无霸权、无欺凌、无苛捐杂税的太平盛世。
82
81
这算不算回答了我前面提出的灵魂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同时,我想借唐太宗李世民的话结束本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虫二:宜昌夷陵人,本名陈晓莺,夷陵区融媒体中心工作。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夷陵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爱好旅行、摄影、读书、写作,创办有个人公众号《风月虫二》,出版有散文集《我的灵魂在路上》。今年拟出版散文集《从故乡到异乡》。
84
83
时间过得真快。我甚至记不清自己的年龄了。可我的村民说我已经超过了五百岁。我是一棵树。我的学名叫栓皮栎。我还有另一个名字:花栗树,我的村民世世代代都这么叫我。我还有一个编号:0191,是政府林业站给我的专属号码,这个号码意味着:我被保护。
我很幸福。我出生于一个美丽的村庄——夷陵区分乡镇界岭村,处湖北西塞国森林公园笔锋洞片区。这里风景秀美、山峦叠嶂,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到处都是林木,极适宜我的生长。我所需要的湿润土壤和充足阳光,这个地方都能给我。我的同类,侧柏、马尾松、皂荚、桂花,都长在这里,好多和我一样,超过了五百年。但他们比我更幸运。他们大多生活在村庄山峦的两个群落:杨家湾古树群落、大尖山古树群落。一个群落就是一个家庭。家里大人孩子能在一起相互照顾。风起的时候,他们的枝叶、花粉会彼此触摸。偶尔的干旱,他们的根能相互润泽抗击干涸。甚至有那么
界岭古树自述
荷 叶 儿
几对恋人,公开谈起了恋爱,孕育了不少后代。人类也好,我们树木也好,都需要繁衍。据人类考究,地球大陆形成后,大约在古生代,我们树木就繁盛起来了,几亿年后,直到新生代,才慢慢有了人类。所谓沧海桑田。
我现在落单了。周围没有同伴。一个人孤零零伫立在一条公路边上,遥望对面不远处山上我的同伴,每每思念他们。然我又不孤单,我的周围都是人类。人类是我的好朋友。我的正对面就住着一户殷实人家,两层楼房。他家的饭庄就以我的名字命名:大花栗树农家乐。这让我感到很自豪。人类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虽落单,然五百年的岁月光阴在我的眼前流逝,让我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我的眼里都是故事。我想讲给你听。
我刚出生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几年后,我就记事了。记得当时是公元1500年,还是明朝,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孝宗从小吃了不少苦,差点没存活,后来当了皇帝,励精图治,任贤使能,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经济一片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我还注意到,这个年份,世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逝世,这位航海家曾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尔湾。还有一件,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名画。这两件事的背后代表了两件改变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大事:大航海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从此,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欧洲人的足迹开始遍布全世界。而我大明帝国,却慢慢走下坡路
和平来之不易。战争后人们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唯有富裕和强大,才不会再受他人的欺辱。于是,我的村庄焕发了极大的热情。人口多起来了,大家都卯足了劲发展生产。我周围的森林树木,我的兄弟姐妹,好多遭受了砍伐,顺着黄柏河,大批的木材被放排。几棵与我作伴的小树灌木也离我而去。我的面前要修路,要建房屋,树是留不住的。幸亏我是一棵“神树”,村人敬畏我,对我有感情,我才得以保全。其实我没有那么“神”,我只是喜欢安静、怕吵闹,人一多,我就烦躁了,就像人类老了喜欢安静一样。一烦躁,我的免疫力就会下降,就会生病,树枝就掉下来了。我身体的养分不足以养活我这么多的枝垭。
我的养分不足,不是因为阳光。阳光还是一如既往地充足,可我脚下的土壤板结了。我的身旁都是人类,没有兄弟姐妹为我储备水分,若是雨量足,我的水分还是够用的,长时间不下雨,我的营养就不足啦。和人类一样,人老了,身体功能下降了,病自然找来了。
我不能改变历史车轮行进的方向,只有跟随我的村庄,继续承受历史带给村民的安乐、苦难。我看到,明朝的皇帝不理政了,百姓多困苦,没多久,明朝就被清朝代替,所谓改朝换代,不过百年。每一个朝代兴亡更替的背后都是战争,是千千万万百姓的生命。清朝统治是满人,经开国几朝皇帝艰辛努力,满汉渐渐融合,疆土不断扩大,国治趋于稳定,大清帝国似乎越来越强盛。然西方亦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富庶,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开始掠夺中国的财富,从此,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倍受西方列强欺凌。这时的我,已经三百多岁。即使我见多识广,也只能站在生我养我的一小块土地上,独自神伤。
我村民的生活再次受到影响。鸦片战争后,历时百年,我脚下的土地一直处于战乱中。战争中的百姓哪有好日子过。村民世世代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被战争打破了规律。战争重新让脚下的土地满目疮痍。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只因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看到,不屈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勇敢与外敌抗争。终于,到了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看到遍山的红旗,红遍了全中国。这一年,我四百多岁。
我预感到,我的好日子来了。然而,和人类一样,我开始掉
85
86
了。严厉的海禁,让保守与封闭逐渐深入人心。1500年于世界,似乎是一个分水岭,一个走向开放与发展,一个走向封闭与保守。要知道,在这之前,一直是中国东方文明在影响着西方世界。
“头发”。其实,我是没有头发的,我只有树枝。我长得似乎越来越强壮。我的胸怀已能让三个成年人类合抱。我的树干高耸,直入云宵,充分吸收着阳光。我的树枝繁茂,树下的荫凉能容几十人同时纳凉。最为神奇的是,我每掉下一根树枝,树枝所指方向不久后必定有一个人不正常死亡。一时间,我被传为“神树”,被村人顶礼膜拜。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病了。
正在我心情郁闷时,我发现树木砍伐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了。生态环境大保护,连我都被保护起来。山上林木重新旺盛。我的周围兴修了西北口水库和棠垭水库两座水库,修建了杨岭岗、郭家湾等108口堰塘,还有安三溪、水灵河、佛溪沟三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溪水中有小虾、土鱼、螃蟹、林蛙。夏天,梯子口峡谷、腊梅峡峡谷溪水涓涓,凉爽宜人,鸟儿在头顶树枝上跳跃欢唱,鱼虾在浅滩中自由自在的游弋,不时传来几声猕猴欢叫,恍若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玛莎料飞瀑在岩石上溅起的千万水珠,形成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如玛莎料编织的彩虹。冬季时,三溪瀑布的水珠结成冰柱悬挂在岩石上,一排排,一层层,形成冰瀑,引得无数游人前来观赏。城里人来到村庄,留恋忘返,以为到了天堂。我村庄的村民富裕起来了,房屋依山势而建,村民依水而居,呼吸的空气是甜的,饮用的水是甜的,连说话的语言都是甜蜜的。村庄的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水稻是好吃的冷水米,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佛田贡米”。村里盛产的是高山菜籽油、天然土蜂蜜。村民吃的是绿色天然食品,呼吸的是自然纯净的空气,喝的是周家冲的老酒。村庄到处是欢声笑语。
村民的心情影响了我。我重新变得愉悦。然而,我毕竟已经五百多岁了。几位作家人类来看我,说我皲裂皮肤的颜色,是古朴倔强的灰,一块块附在身上,似乎在诉说岁月的沧桑。是的,我有点累了。见过了离合,见过了生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时间,永远
我感到了孤独。人老了总会感到孤独。我的身体被虫蚁侵蚀了。现在已是新世纪。新世纪的景象让我有些无所适从。车辆每每从我面前经过,发动机的声音、汽车尾气穿过我的身体,让我感到不安。身旁水泥硬化的村级公路,让我感到焦虑。人类社会进步太快了。而我,脚下的土壤已不能充分蓄足水分。我是喜欢湿润的。得不到滋养的我,免疫力又下降了。我身体的空隙越来越大。可我是“神”树,我必须保持我威武的形象。
其实,我好想有个家。人类有家,我也想回到古树群落我的家。
87
88
是留不住的,但生活,是可以创造的。我喜欢人类宁静和平富足的生活。然而,我生来就应该是群居的,我需要和同类在一起。
荷叶儿:本名刘艳,宜昌夷陵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夷陵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著有散文集《你是最美的》。
界 岭 记
(三首)
89
90
在界岭
界岭,养在深闺的丽人
绿色是它的裙摆
有着梯子口瀑布一样
妖娆的现世
而劳动是它的腰带
像麻姑神石一样坚实
勒住生活最重的部分
在界岭,蝴蝶可以是花的
它惯于以梦为马
轻盈地飞,以一双亮翅
在每朵花的深处歌唱
但我今天,只想站在圆通寺前
想象今夕何夕,或者今世何世
为什么,界岭那么小
小得如一粒米里的夏天
界岭又那么大,大得
整个世界 都在大尖山上
那朵云里
袁学虎
猿声梦里长,袁学虎却属猴
从郭家坝到分乡
二十岁的一次逆行 让他的生活
虎虎有了生气
从此,他成了界岭的儿子
从此,界岭成了他的至亲
他们朝夕晤对
而袁学虎像一粒种子
在内部生长
冯汉斌
91
92
种下去,一双儿女有了
再种下去,稻花开遍了田野
还有那动人的菜花
他的每一个动作
收获的,都是生活的光亮
有一天,世界豁然洞开
他脸上的汗珠,也开出了花
他像屈原老乡那样
驱使着太阳、月亮和星星
在每一块田里写下诗行
雕刻大地的秘密
他像羲和一样驾车
在界岭的每条道上
追赶着日出、月落
轧下一道道劳动的辙印
装满丰收的美学
此刻,一串枇杷
把我引向他的家
咬一口,竟尝出了
乡愁的味道
乡村生活
1
一朵云推开另一朵云
一座山礼让另一座山
一条河穿过另一条河
一种温柔制造另一种温柔
2
在油菜花和老榨房之间
时间被酿造出
多情的汁液
3
大片的油菜等待收割
古老的栎树向上成长
它们,都在偷看云的心情
4
我曾迷过无数路
但总有一条小路
将我带往界岭
5
每个古兵寨里
传出的鸟鸣声
都会让一个女人
在月亮下陷落
6
语言,隐喻,暗示
这个世界已经何其繁复
是界岭的苞谷酒
让我重新变得简单
变得直接
7
我要和星星一起
加入这个黑夜
我要和苞谷酒一起
把夜晚灌醉
醒来,和月亮一起
对影成三人
93
94
8
对界岭,我不比
那棵山毛榉树上的鸫鸟
了解更多
但我从鸫鸟的眼睛里
读懂了少女的爱情
9
是时候了,你说
土豆在地里暴动
让千米之外的芫花怒放
冲天香阵,熏醉了
蝴蝶的腰肢
10
我到过界岭
然后,我离开了它
是诗歌,又让我
重新抵达
像找回昨夜的梦
96
95
冯汉斌:男, 祖籍湖北广济(今武穴市)。现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晚报副刊主编、高级编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宜昌市楹联协会副主席、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历史遗存文化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十大读书推广人、中国新闻奖获得者。著有诗集《与词语对舞》和散文集《归州十八拍》等,主编各类文学选集多种。
赞分乡界岭村四宝
杨玲玲
联赞界岭村四宝拍卖会
拍卖会中,价位递增追四宝;
招商台上,举锤敲定得三和。
一 忆江南·佛田贡米
农家乐,粥饭漫浓香。
方看炊烟升袅袅,渐随朝日散茫茫。
国宝是民粮。
云山稻,好水灌原浆。
玉粒丰甘滋脏腑,琼珠松软补阴阳。
海内赞优良!
98
97
二 忆江南·高山菜籽油
春三月,界岭菜花黄。
夺目流金辉野域,招媒采蜜闹花房。
饱熟喜登场。
迎开榨,热炒快翻忙。
殷满原油酬本主,清纯尚品发他方。
华夏爱分乡!
三 忆江南·笔峰洞蜂蜜
蜂群动,振翅出巢箱。
早觅迎春花尚嫩,继追油菜蜜期长。
盈满蜡封房。
珍天物,纯净益身康。
极品倾情招远客,精装简约利游商。
一饮便难忘!
四 忆江南·周家冲老酒
三巡过,老酒暖柔肠。
众友开怀频畅饮,盛筵隔席乐飞觞。
好汉莫扶墙。
周家店,把盏比豪强。
领略夷陵形胜美,品尝村落醴醪香。
醉了又何妨!
杨玲玲:女,籍贯咸宁,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楹联作品获宜昌市楹联赛事金奖。诗词著作有《岁月沉香》《颂屈原诗词集》《杨玲玲诗钟选》。现任宜昌市屈原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宜昌市楹联协会主席。
在一处自然景区门前
自然与非自然,并非不能融合
只是欲望比想象疯狂
一如栈道铺排、亭榭斜逸
刷黑的资本正疯狂地向自然延伸
以致于,最原始的领地
也难以抵御
外来生物的入侵
何况,这人类的雅兴与贪婪
空灵与寂静,沿着山峦蜿蜒
一些野生犹自野生
鸟鸣声里,峡谷徒步的地理坐标
依旧与绿荫葱茏
丛林更深处,小溪潺潺
那些伸向天空的身体
那些透明、娇柔
以及未经修饰的裸露、深幽、残存
似乎正在无可奈何地变异
100
99
莫 燅 珠
莫燅珠,本名王延志。居湖北宜昌,凤凰诗社执行社长,中诗网论坛主任编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凝聚文学力量 弘扬工匠精神
ningjuWENXUEliliang hongyangzhigongwenhua
文中所用图片,部分相关人员提供,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争议,请联系编辑删除。
敬请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