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1期

CLASS  MAGAZINE OF C2008

2022年03月第1期

岁月失语,为石能言,传统文化呼唤“现代相遇”

你我同行
文化传承

    以为你很远,其实一转身就能看见;以为你很陌生,其实一直都在身边。你是绚烂千年的容颜,你是黑白无声的诗篇,你是大地山川的滋养,你是母亲温柔的爱怜。你赋予我深沉的力量,千山万水,勇往直前。别问我为什么对你如此眷恋,星辰总在闪耀,血脉代代相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息。
——《人民日报》

  说两个“足迹”的故事,算作是给长郡梅溪湖中学C2008班班报《足迹》创刊的寄语:一个是中国盲人旅行家曹晟康的故事,他少年时因意外双目失明,但他的梦想是周游世界,现在他的足迹遍布六大洲35座城市,还曾担任过盲人帆船帆板运动员,挑战过海上运动。此外他还是中国第一个登上“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的盲人,海拔5892米。一个在黑暗中成长的人到山顶能看到什么?能看到用“足迹”成就梦想的光明。另一个故事是现代焰火艺术家蔡国强的故事,中国花炮据说是唐朝湖南人李畋(tián)发明的,但被蔡国强拿去在天上做画于是发扬光大。2008年他在北京的夜空中依次升起了29个巨大的焰火脚印,看上去就象一个隐形的巨人从天安门广场上空一步一个脚印走进了鸟巢,庆祝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胜利开幕。这个惊艳世界的焰火作品叫《历史的足迹》,它联结着历史也照亮了未来,我们做好文化传承,是为了从文化经典的“足迹”中借古开今,创造出我们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现代审美。2008年前后还发生了什么让我们激动人心的事情吗?长郡梅溪湖中学C2008班的同学们陆续呱呱坠地,开始留下自己的人生足迹,我们的世界也因你们的到来而美丽。祝班报《足迹》越办越好,也谢谢戴老师为同学们开辟了这一促进学习交流,记录快乐成长的新天地,愿同学们从《足迹》中汲取团结奋进、勇往直前、梦想成真的力量。

家长寄语:王晴鹤爸爸

长郡梅溪湖中学

C2008班班刊第1期

                                                            
    今天介绍的主人公,1992年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的一个瑶族家庭,父母为她取名的寓意是梦里江南,岁月静好,但命运跟她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在她仅半岁时,因为肺炎误用药物,导致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她练出了读唇本领,通过观察唇语去“听”别人说话。凭借着惊人的毅力,走出瑶族乡镇,走进吉林大学,又继续攻读清华大学的博士。3月3日晚,江梦南入选为“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对她的颁奖词这样写着:“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她从无声的世界里突围,用寂静守得花开。
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
    爱,是力量的源泉。孩子失聪后,父母放弃要二胎的计划,把爱完全集中在失聪的女儿身上,四处寻医,精心呵护,不离不弃。父母成了女儿的耳朵,父母的举手投足成了女儿的信息来源。她在高考作文中用泪水写下了《早》,感恩父母无怨无悔的付出。
     心里不绝望,未来就一定有希望。克服无数困难,江梦南用唇语读完了吉林大学硕士,同时考上了清华博士。上帝给她关上了一扇门,她用力为自己推开了另一扇窗。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只要努力,总是有回报的。命运的手掌里从来都有漏网之鱼,只要你够努力,你一定可以创造属于你的逆袭传奇!
    找到弱点,就是成功的起点。江梦南的弱点就是失聪,失去了获取信息的条件,正因为如此,她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弥补弱点短板上,现在的她能说出多国语言和母语多地方言。事实上,这样的事例不仅仅只有江梦南,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也是一个失聪者,他的伟大作品都是在失聪后完成的。人们最大的弱点是珍惜失去的,忽视得到的。作为健全人,我们的弱点正是“健全”,因而渐渐麻木了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所以,克服“健全”也可能是成功的首选。

从无声的世界里突围
涅槃重“声”感动中国

——风云人物·江梦南

风云人物•榜样力量

    每周日上午,科创实验室总会出现一抹帅气的身影。打开电脑,也打开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科技世界。他叫王嘉奕,是一个踏实工作、乐于奉献、团结友爱、认真对待并解决团内事件的班级服务者,是我们班七团的团长,兼电教委员。他不仅能将每天的团工作做得一丝不苟,班里多媒体的疑难杂症他也能“手到病除”。
    生活多姿多彩,科技无处不在。在科技强国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科技创作的队伍。王嘉奕同学喜欢创意智造,因为创意制造可以自己动手,将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在手中塑形做自己的梦想,让路在自己的脚下变得坚实和绵长,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他沉醉。他的诸多作品获得不等的奖项。比如去年的科技节,他的创意智造作品《智能消毒毛巾架》获学校一等奖,市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他知道,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总有达到的一天。
    (《智能消毒毛巾架》设计初衷:许多浴室里阴暗潮湿,通风不佳,将毛巾
挂在浴室里,容易滋生
细菌,并且在流感高发
季节会导致病菌传播。
于是设计了这一款有以
下四个功能的毛巾架:
1.自动湿度检测;2.自
动通风;3.蓝光消毒;
4.强制消毒)

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

——C2008班风云人物王嘉奕

风云人物•榜样力量

长郡梅溪湖中学

C2008班班刊第1期

    “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对。”这是电视节目《笑傲江湖》中的一句经典台词,用来形容我们班的王晴鹤也是极为合适的。她是个工作尽职尽责、待人温和有礼、内心阳光开朗的女生,深受班级同学喜爱。安静的时候,王晴鹤同学喜欢静静地坐着,拿起手里的画笔,用线条与光影勾勒人物山川,用兰心与惠质体味盛世文明。“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心中的绚烂世界在她的笔尖绽放,相信她会一直在繁花绿草间诗意栖居。

掬一抔艺术的泥土
育满园芬芳的奇葩

——C2008班风云人物王晴鹤

风云人物•榜样力量

    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是谁经过剪刀轻灵的裁剪,给家中增添喜气洋洋的期待?——是窗花。
    我去赶年集,总是特意寻找窗花。那手工剪出的红窗花,每一幅都经由一双灵巧的手抚摸过,充满智慧和爱意;剪刀裁出的线条简约而质朴,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幼时乡下的冬日,红彤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着针线筐箩,用小剪刀在红纸上勾画自己的梦。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头白了,耳背了,眼花了,可仍能剪窗花。她说,剪刀有眼睛,心里有图谱。她戴着花镜盘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指尖轻盈地旋转、舞蹈。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绽放:牡丹花团硕大、富贵华美;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袅袅出水,鲤鱼蹦出水面;怀抱大鲤鱼的胖娃娃,肉嘟嘟的脸上带着笑;园圃中,菜花尖上有蝴蝶、蜻蜓生动地伫立……剪着剪着,奶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勾起了她对劳动岁月的记忆,嘴角笑起两朵花儿。她剪出肌

腱有力的农夫扬鞭驱健牛耕田,剪出忙于秋收的老者赶着满载的马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也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场景:戴斗笠的老人垂钓于湖畔,一圈圈细红的曲线就是湖水的涟漪;摇蒲扇的奶奶、纳鞋底的妇人在大树下安详地微笑,用故事拴住一帮穿肚兜的娃娃……
    日头升上来又落下去,窗棂纸暗下去又亮起来。那些盛开在筐箩里的窗花,耐心地等着好日子到来。除夕的日子要重新封窗。棂子窗的木头骨架早被烟火熏染得结实而黝黑,初秋封上去的窗纸已经泛黄。它们被风摩挲过,被寒雨拍打过,被麻雀的嘴啄过,被小孩子的手指尖捅破过,一个个生动的日子都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到年关,女人们刮掉旧窗纸,给窗棂掸去尘埃,贴上崭新的白纸。那雪白的新窗纸,将覆盖过往日子里的辛劳,给平实的生活增添浪漫。

窗花舞 

张金凤

奇文共赏

长郡梅溪湖中学

C2008班班刊第1期

    新封的窗太素淡了,像茫茫的雪野,要开些花儿才有生机。过了年,春天就到了,是应该红红火火地开着花迎接它。于是,人们将红彤彤的窗花张贴在雪白的窗纸上。年轻人的新房窗上贴的是鸳鸯戏水、喜鹊登枝、麒麟送子,从晨曦微明到月笼西窗,每一次抬眼看,窗上都流淌着幸福。姑娘们的窗上贴着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百鸟朝凤,这是她们自己剪的,把自己的心气和期盼都张贴在窗上。住着学生娃的屋子,窗子常常是无形的教科书,窗花有闻鸡起舞,有精忠报国。老人居住的窗上则贴着桃园结义、孟母三迁,老故事里的人生哲理,是一辈子的念想。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聚在窗上。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每年春节前,我都抽空剪几幅自己的窗花。如今的窗已经是宽大明亮的玻璃窗,窗花也由方寸宽窄发展到锦绣花团。
    去年我买了一套胶州秧歌人物的窗花,共十二张,有小嫚、扇女、翠花、鼓子等,人物栩栩如生,动作鲜活动感。把它们一一张贴到窗上,屋里登时热闹起来,就像在炕头上演了一场秧歌大戏。新年的阳光里,这些窗花就像活的一样,彩绸飞舞,扇子翻飞,耳畔似乎响起锣鼓唢呐的欢畅曲调。
    不经意抬头往外看,见对面人家的玻璃窗上也贴着这种窗花。小区喇叭里响着热闹的《春节序曲》,屋角的红灯笼在风里晃动着。那一刻,我感觉窗花上的舞者都在舞动,舞得旖旎多姿,舞得虎虎生风。团团祥和的喜气笼罩着家家的春节。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有删减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月光皎洁,银河泻影,错落雅致的书房中,宽大的红木桌上,一幅幅剪纸作品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或青涩,或娴熟,承载着我关于传统文化的独特记忆。
    总角之年,言笑晏晏,无意间惊鸿一瞥,对剪纸艺术萌生了好奇与崇敬。
    小时候,每逢年关将至,未到桌角高的我目不暇接,看着奶奶手中的剪刀上下翻舞、不到片刻,剪纸便新鲜出炉。有福字窗,有五折团花,有八方来财……那疏密有致的造型设计,细致入微的精湛刀工使剪纸栩栩如生,充满意趣。
   “奶奶,我也要学剪纸。”
    “好嘞,等你长大了,奶奶就教你!”
    金钗之年,聪明伶俐,耐心勤学苦练,剪纸已悄然融入我的生活。

赓续文脉,鉴往开来

喻曾颖妍

长郡梅溪湖中学

C2008班班刊第1期

2月     唐昌艺老师接任我班数学教学,班级稳定过渡
        获“活动优秀班级”“成绩优秀班级”
       “常规优秀班级”“校文明班级”称号
        我运动,我健康,校园40分钟锻炼开始,
        晴天室外跑操+跳绳,雨天室内操全身运动
3月     生地会考备战复习正式启动,稳打稳扎
2-3月   连续四周被评为“周文明班级”
3月5日 “分秒必争,寸分不让”主题班队召开
3月16日 校园春意正浓,语文课走出教室,开展校园赏花会
3月18日 跑操比赛获校一等奖,黑板报获校二等奖
3月中旬 C2008班班刊第一期正式与大家见面

    奶奶喜欢剪纸,更喜欢教我剪纸,她说剪纸实在是一个享受的过程,铺一张红纸,画喜欢的花样,用剪刀剪。一花一叶,二眉一眼,沉溺此景,不知岁漫,我开始学着奶奶做那些细密的动作,手是愉悦的,心灵原始而澄静,每当我的细节破损时,奶奶便笑盈盈地说:“剪纸本身就是稚拙的,美在形式,这里虽然剪坏了,贴在窗户上不也很美吗?”渐渐地,我剪出的剪纸越来越多,也日渐完美。
    鲜衣怒马,正值少年,潜心研究探索,将剪纸文化传播给更多人。

    在一次班会上,我向同学们展示了我与奶奶共同创造的剪纸,便收到了一阵欢呼。在那一刻,我明白了,一张张精巧奇特的剪纸,不只是我与奶奶的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更是滋养传统文化血脉的甘泉。
    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在剪纸艺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重新破壁而出,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国潮”,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剪纸,你是民生百味,是曾经辉煌,更是未来可期!

一月快讯

安化擂茶

彭锦铭

    擂茶杵重重擂在擂钵上,发出沉重的响声,一声声都冲击在一旁等待着吃的人们的心上,让人充满按耐不住的期待。他们的手腕、小臂、大臂都在努力地擂打着,疾速地擂打着,大起大落地擂打着,它的香味愈发浓烈,周围的人也愈发迫不期待。擂成糊糊,放入锅中烧开,那一股股不同且绚烂的香气因高温再次被激发,汤水也变成了黄或绿的稠状物。舀一勺,上方不断冒着热气,诱惑着人的胃。
    好一个安化擂茶!
    擂茶,不仅仅是安化人的生活,更是安化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热情。

    安化擂茶,始于汉,扬于明,盛于清,发展至今,仍光辉灿烂。
一双双舞着杵擂着茶的手,他们的身后是一座座茶山,他们亲和得就像那茶树叶。暖而湿的春风吹拂着茶叶,也吹起了他们的衣角。
    他们和蔼且热情,双手紧握着那根擂茶杵。一擂起来,他们就沉浸其中,忘乎所以。雷鸣一样,是重击的擂杵;钢筋一样,是有力的双臂;春风一般,是茶叶的清香。在这片片山川中,还存在着如此美味,让人流连,忘却一切的美食啊——安化擂茶。
    往里加入花生、黄豆,细细研磨,激化出它的香味。往里加入玉米、绿豆,反复擂打,使其中的清新被释放,再加入生姜、胡椒,完全将擂茶中所有的芳香再次激化,整个屋子里到处都飘着擂茶的香气,让人欲罢不能。
    在这碗香浓的擂茶中,没有“死规矩”,只有“活做法”,每家每户都有自家独特的香料配菜,但这依旧不影响香气冲出窗户,溢满整条小巷。

长郡梅溪湖中学

C2008班班刊第1期

    在我的家乡——湘潭,有着各种各样的习俗,如制作龙灯,三月三吃鸡蛋,八月中吃米粉坨,而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火灯”。
坚持·制灯
    快到春节了,家乡的老人开始忙碌了起来,他们拿起斧头去山中寻找上好的竹子,“咔”“沙”砍竹声此起彼伏,竹叶错落摇动,吹响了制灯的号角。回家后,将一排排竹子砍成大约一厘米的竹条,爷爷拿着笔,踩着竹板,测量着数据……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煎熬,几百条纯手工制作的竹条出世。紧接着试做造型,一根竹条,小心翼翼地折出四个直角,六条竹条重复着这道工序,再将一根较粗的竹子插入当中,一个如“甲”字形的灯已经做成。火灯当然还是少不了火的,用三四节小竹条制成的一个笔筒似的竹篓放在中间粗竹旁。火当然来自于一两块的蜡烛,将白胖胖的小伙放入其中,火灯大致做好,接下来是最后一道工序——粘油纸。等造型稳定后,便将一张白油纸盖在其上,晒干,历时两三天,一个灯笼就做好了……
    火灯,记载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团结·举灯人
    火灯制作好了,当然还有个举灯人,一群壮实有力的青年和一群稚嫩的顽童。青年们举着驱邪兽,顽童们举着火灯,他们没有报酬,也不用训练,因为这是他们应该知道的流程,他们团结一致与火灯联结成心。
火灯,记载着团结一致的精神。
热闹·驱邪礼
    春节一到,伴着夜晚耀眼的星星,驱邪礼也随之开启。邪兽们围着主人家四处巡游,外边就敲锣打鼓,大家踩着快乐的音符来到了堂屋中央,火灯与驱邪兽在神台前转来转去。神台上必备鱼,鸡、肉,欢乐而又严肃的气氛点燃了寂静的夜空。
    火灯,记载着热爱生活的精神。
    每个家乡都有属于她的独特风俗,火灯照耀着,保护着整个村庄,希望它永不熄灭,代代传承。

火     灯

阳乐儿

婚俗的中国味

    中国的婚约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到现在甜美浪漫的婚礼,已绵延了几千年。
恩意如岳,凤凰于飞
    订亲曾是中国习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在这天,会邀请双方长辈举办一个小酒宴,新郎在这天要为新娘准备四金,分别是耳环、项链、手环、戒指。双方还要在两方父母见证下,写下婚书:一卷婚书,缘定终身,佳偶初成,相敬如宾。但这么一个重要的习俗,却因年轻人工作忙而渐渐被忽视。
琴瑟和鸣,岁月静好
    送席是老家的一个独特的习俗,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挑一个箩筐在上面贴满喜字,喜气洋洋地送去女方家。在这里面放上猪、鸡、鱼、米、礼金、新郎的衣服和红伞,一箩筐都是满满的祝愿,祝愿新郎新娘衣食无忧,携手一生。
喜气盈门,岁月更始
    新郎化好妆,便带着一队婚车,浩浩荡荡地来到女方家中接亲。堵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女方的朋友亲戚都会故意拦截或刁难新郎,让新郎知道娶新娘的不易,婚后便会好好爱护新娘。见到新娘后,要给女方父母敬感恩茶,以表达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去新郎家中,新娘由哥哥背自己上车,途中脚不能碰地,上车后为新娘换上新鞋,意味着新娘将开始一段崭新的人生。
    快要到新郎家时,总少不了捣乱的朋友们,这时朋友们会停下车来,让新娘新郎下车,新娘打起昨天新郎送的红伞,新郎则要被朋友们小小地捣蛋一波。直到家中,队伍后面还有人抱被子,意思是一辈子在一起,被子中还要有红包、桂圆、花生、红枣、瓜子,寓意早生贵子。
    回家之后,新郎会邀请一位双福长辈为他们铺好床,再让活泼可爱的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在床上打几个滚,寄寓开枝散叶,儿女双全的美好祝愿。
    中午一起在酒店庆祝,晚上,亲友们不分辈分,不分长幼,聚于新房中,闹洞房这一热闹的环节浓墨重彩地登场了。这肯定少不了那些爱玩爱闹的朋友们,这个晚上洞房内注定热闹非凡。
    婚礼是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祝每一对新人都能良缘缔结,花好月圆。

毛鸿凯

长郡梅溪湖中学

C2008班班刊第1期

郡园蝶舞情韵长
岁月沉香悦时光

手,似乎只会生长在上了年纪的人身上。尽管如此,张姨还是坚持剪纸并热爱着它。    
    你瞧!张姨从一叠彩纸中拿了张大红的软纸,右手握着一支木色铅笔,头低下来,眼里放空了一切,黑瞳里只有笔尖,一点 点擦出圈圈涟漪。笔尖沙沙,描绘出复杂纷繁的图案。快速拿起大小不一的刻刀,那些令人眼花缭乱、蚕丝一般的线条,她都用手细细捋清,片片细碎从刀尖落下,如花瓣随风飘扬。不一会儿,一张“凤凰牡丹”随着刻刀的停止呈现在大家面前。那张剪纸,传统中透着质朴,流淌着涓涓温情:复杂的花边,是技艺的灵巧;翅膀的细纹,是不苟的态度;绽放的牡丹,是富贵的祝愿;大红的颜色,是喜庆的象征。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观念,它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历史沉淀的产物,它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阿姨相守的,不只是一堆剪纸,还有一片古老又玲珑的匠心。那片匠心,蕴含在山间流水里,芬芳在万千草木里,万千灯火中,还有那些剪纸里。
万千灯火,星辰流转,唯你,独守初心。

家乡的剪纸

 杨涵诒

    清亮的小溪,流过山间的石块和泥土,走走停停;偶然邂逅草木熏染的气息,便欣喜若狂。山间,只留下潮湿的芬芳与岁月划过的沟壑。
    小溪的尽头,便是张姨的剪纸小店,是承载着小溪灵魂的地方。
    剪纸是家乡小村历史悠久的一门民间艺术。它朴实优美,风韵自然,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承载着村民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张姨总是说剪纸是人们追求的载体。
    推开小店的门,一缕纸香总会钻入鼻腔,各色剪纸如万千灯火,点亮我的眼。
    张姨三十多岁,一头长发随意扎起,显得和蔼、娴静。她的手指很粗,右手中指还生着厚厚的茧,手上也有被刀子划过又愈合的痕迹。这样的

长郡梅溪湖中学

C2008班班刊第1期

    旧时的黄泥路早已铺上了混凝土,老时的砖瓦房也换成了一座座崭新的小洋房。可古老的年俗却“桃花依旧笑春风”,鲜活在汨罗的大地上。
    送恭喜,是汨罗乡村延续不变的风俗。大年三十正午一过,约定好似的,孩子们匆匆扒完饭,撂下筷子,抓起一个袋子,便跑到街上,或唤上朋友,或跟着父母,三五成群地走东家,窜西家,送恭喜去。
    孩子们成群结队地穿梭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地敲门,不等主人开门,孩子们便齐声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主人也不恼,笑眯眯地拿着一个小红包或是小零嘴放入他们早已敞开的袋口中,见礼物落入袋中,不曾丢下一句谢谢,孩子们便又齐刷刷地离去,前往下一户人家了。跟着小孩的大人送恭喜时,遇到认识的主人通常会端着一杯热腾腾的豆子芝麻茶,热情地招呼:“吃(tia)豆子芝麻茶不喽?”请他进去坐会。那人即便是想去,感受到一双小手在拉着他时,也只能摆摆手,说着下次再来,一边又被孩子拽往下一家了。

送恭喜

夏昊

    逛完了一个村,若孩子们兴致未尽,通常又会跑向邻村,直到自己的袋子满了,或是黄昏已至,各家飘起菜香,才会恋恋不舍地回家。
这习俗想必已流传了很久,问家里的老人,他们也说不清,只知道这习俗有些年头了。那时他们也跟现在的我们一样,只不过脚下踩的不是柏油路,而是黄土,手中领的不是钱,而是当时稀罕的一些小吃。说到这些,他们本无光的眼睛忽地又亮了起来,这段经历,或许是每个人童年中璨如星河的回忆吧。
    一天过完了,小孩拿到了很多的零花钱,开心;大人虽花了钱,可也迎来了不少恭喜,都有了福气。但愿之后的每个大年三十,都有小孩在街巷中穿梭送着恭喜吧,那样的年才有“味儿”呢!

推荐书名: 《精神明亮的人》
作者:王开岭
出版社:山西出版社
推荐人:戴兰芳
推荐理由:
    在近乎残酷的当代现实里,在忙碌无暇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必
须仰望点什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让疲倦的视线从物面上移开,
从狭窄而琐碎的生存沟槽里昂起,向上,向着高远,看一看精神高
峰的巍峨与矗立,品一品诗意佳酿的纯净与甜美。有时,医治现代
精神病的最好医生就是自己和书本的精神交流。
    “有谁表达过这样的细节?有谁对这样简单的自然情境进行过
精神提纯?王开岭使用最多的是心灵,而不是嗓子。一本书,让我
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
人。这样一个夜晚,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
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吴散人
阅读点拨:
    采取精读方式,并做好情感领悟型、语言赏析型、生活感悟型等批注。

书海泛舟·好书推荐

疑义相析·脑力激荡

    在第37届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上,性感模特穿着比基尼京剧元素的衣服亮相T台,引来一阵惊叹。比基尼京剧元素服装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引发口水战,有人称之为“糟蹋国粹”,有人称之为大胆创新。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究竟是糟蹋还是创新?颇值得玩味。
1.刘巽达:该守的守,该变的变,不要害怕尝试,不要回避辩论,理清思路后的创新才会走向正道,关键是要考量如何把握其中的艺术创新尺度。
2.王传涛:比基尼不是毒药,京剧更不脆弱
3.东方网:比基尼京剧其实是个伪命题,“京剧扫盲”应该列入文化普及的任务之中
4.张明龙:对待比基尼京剧,我们不妨大度点
5.许薇:“京剧比基尼”:别棒杀也别捧杀
6.苗蛮子:这是浮躁时代下蹩脚的文化“创新”
7.田超:京剧比基尼引争议:弘扬与亵渎仅一步之遥
8.何龙:比基尼“混搭”京剧,色诱了眼球又如何?
9.关东客:京剧混搭比基尼,是一场文化灾难
10.李欣:“比基尼京剧”,性感的国粹你hold得住吗?
聪明的8班同学,你是这么想的呢?

长郡梅溪湖中学

C2008班班刊第1期

午茶时光·活动剪影

长郡梅溪湖中学

C2008班班刊第1期

午茶时光·活动剪影

1
    经过一番潦草的祝福,熬过老戴长达一分钟却根本没人听的开场白,那个被四十多双金光闪闪的眼睛盯着的蛋糕盒终于被打开了。老戴低头忙着切分蛋糕,没工夫管台下的我们。随着一块块蛋糕飞到我们手中,压抑已久的躁动破壳而出。不知是哪个人挑的头,抓起一把奶油往寿星脸上呼了过去——激烈的蛋糕战拉开了序幕!有了领头羊,其他人纷纷效仿,“来而不往非礼也!”只见教室内奶油纷飞,你抹我一脸,我呼你一身。不到几分钟,教室内鸡飞狗跳,教室外一地狼藉,同学们个个成了“白毛女”“花猫脸”“九阴白骨爪”。沸腾的战火还波及了其他班,就连远在千里外的六班也不禁向老戴赞叹道:“多谢您班千里送奶油!”
2
    瞧那胖子是谁?她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的身材如同可乐罐,在唐朝说不定能算半个美女。个子高一点的同学都必须低下头来与她进行一场费劲的对话。她天天顶着个鸟窝儿上班,那满头的羊毛卷着实让人看花了眼。总之,她的外貌好比看文学著作——让人费眼!但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人,让我们另眼相看:在她的课上,同学们时而仰天大笑,时而目不转睛,被她幽默与严肃交杂的风味儿吸引。
平日与我们相处时,不仅有老师们的严肃,还有着母亲般的呵护和顽童般的天真,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3
    这里是一千米竞跑的终点。体质娇弱的夏H正奔跑在一千米的赛道上,挥洒汗水,如同一匹筋疲力尽的汗血宝马,狼狈地折腾在漫长的跑道上。距离终点十米前,他用尽全部的气力,虽然被最后一个人超越,但他依旧大步向前!终于——他呕了!干呕了一声!你瞧他那神情,你听他那呕声,你瞅一眼他呕出的还没来得及消化的菜包子……你就知道,他呕出了自己的不甘,呕出了自己的不服,更呕出了最后一刻还被人超越的悲伤!

轻松一刻·开心校园

长郡梅溪湖中学

C2008班班刊第1期

策划指导:戴兰芳
文字编辑:李沐宜 黄希
美术编辑:宁芷珺
插图拍摄:C2008班全体同学
邮       箱:21699668@qq.com
地       址:长沙市岳麓区踏雪路99号

秋去冬来,银杏叶又黄满了树
日子总是起起落落
愿你做个规律生活的人
有直面困难的勇气
也有心疼自己的温柔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