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理论武装微课堂第五十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4-04-18
308

为进一步推动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辖区青年理论武装工作走深、走实、走心,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团委创办《青年理论武装微课堂》电子期刊,推出重要的讲话金句、深刻的理论文章、丰富的知识测试等,让青年理论学习有重点、有载体、有抓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习语金句“悟一悟”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06

习近平会见马英九一行····························································10

习近平: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02

习近平在考察湖南时发表重要讲话···························································04

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全民植树增绿 共建美丽中国····························································08

点击目录
跳转对应页

1

2

目录

3

4

5

二、理论文章“学一学”

三、随堂测试“做一做”

四、心得体会“说一说”

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 ································13

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19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29

学习《习近平: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心得体会·················································30

点击目录
跳转对应页

目录

1

2

1

2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本期“习语金句”整理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参加各项会议、活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的金句,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让我们从一句句金句中学习思想、领悟精神,内化于心、指导实践。

1

习近平: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视频来源:新华社

2

党的二十大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党领导的社会革命迈上新征程,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展现新气象,全面从严治党更要有新的认识、新的作为。

我们必须在重大问题、严峻形势面前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确保全党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步调一致向前进。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担当作为,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要不断探索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举措,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

3

3月18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要牢牢把握自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4

习近平在考察湖南时发表重要讲话

我国有14亿多人口,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5

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貌。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视频来源:新华社

6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7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4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今天我们一起种树,就是要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8

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
强调全民植树增绿 共建美丽中国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要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

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从小要积极参加劳动、植树造林,把绿色的种子种进心里,养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勤奋学习、锻炼身体、茁壮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国家栋梁。

绿化祖国要人人尽责。要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创新尽责形式,发挥好林长制作用,把各方面力量调动起来,推动全民义务植树不断走深走实。

兴绿,就是要注重质量效益,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9

今天我们一起种树,就是要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4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京会见马英九一行。习近平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镌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10

习近平会见马英九一行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荣光。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两岸青年好,两岸未来才会好。两岸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

两岸同胞都盼望家园和平安宁、家人和谐相处,为此就必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关键是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核心是对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事实有共同的认知。

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外部的干涉,阻挡不了家国团圆的历史大势。两岸同胞一路走来,始终一脉相承、心手相连、守望相助。

11

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关键在于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国土不能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理论学习。广大团员青年要在学习理论上有更强自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有更高标准,要自觉主动、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本期选择两篇理论文章,为广大青年提升思想认识提供理论指导。

12

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

来源:《求是》2024/05

科学认识经济形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究竟应该怎么看?国内外广为关注。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穿透层层迷雾,把握发展规律、看清发展大势、得出正确结论,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相结合中科学分析经济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对新时代“经济形势怎么看”这一重大问题作出系统论述,为新时代“经济工作怎么干”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一、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走势中判断我国经济所处的方位、发生的变化,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的重大判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其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为我们正确分析经济形势、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根本依据。
在新阶段,经济形势变化的主要特点就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了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创造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奇迹,1979—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9%。进入新阶段后,增长速度明显回落,2013—202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2%,抗疫三年年均增长率为4.5%。经济增长速度的明显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变化是趋势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这种趋势性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了一个瓶颈,经济循环不畅问题突出,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减缓,这就要求必须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只为短期经济增长实行刺激政策,必然会透支未来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

13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当客观理性加以认识,并以此为依据正确制定政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不是经济发展速度高一点,形势就‘好得很’,也不是经济发展速度下来一点,形势就‘糟得很’”;“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要被短期经济指标的波动所左右”;“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形势时,不应当从可能出发,而应当从现实出发。我们分析经济形势也应当坚持从现实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形势的变化,关键是要抓住主要矛盾。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也不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同时有总量性、周期性、体制性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颇为复杂。正确分析经济形势,必须紧紧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基本特征,着眼于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作出正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就是说,在新阶段,评判经济好不好,不仅要看总量和速度,更要看发展动力是否强劲、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看创新驱动力是否更强了、发展是否更协调了、绿色底色是否更厚重了、开放水平是否更高了、老百姓是否更幸福安康了。归根结底就是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应当看到,在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背后,经过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已经迈上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高质量发展长期向好的大势不可逆转,这是正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点。
  二、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经济形势,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
  风物长宜放眼量。科学分析判断经济形势,说到底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短期看长期,把握经济规律,看清由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就是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准确把握发展大势,不囿于一时的波动,也不困于一时的得失,始终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

14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那么,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中国经济,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事实是最好的证明。进入新时代,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基础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4万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120.5万亿元,翻了一番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1.27万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增速上,无论是2013—2022年年均6%以上的增速,还是抗疫三年年均4.5%的增速,都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于前列。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经济增长5.2%,贡献了全球1/3的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简而言之,横向比,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纵向看,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都有明显改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迈上新台阶。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这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表现。
进一步说,中国经济的“好”,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质上。比如在经济结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2年的15.5%。在创新能力上,《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位居第12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协调发展上,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了2022年的22.1%、21.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在绿色发展上,10年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超过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开放发展上,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在共享发展上,2012—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万元增至3.92万元,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可以说,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愈益明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愈益强劲,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益稳健。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成就面前,所谓“中国经济见顶论”、“中国经济崩溃论”等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毫无事实依据,只能是不攻自破。
为什么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强大优势,具有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实基础,这些强大优势和坚实基础,又在根本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方面作了系统阐述。2019年6月接受有关采访时,总书记从资源潜力、内生动力、发展活力、调控能力四个方面,深刻指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充足支撑条件。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强调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2023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总书记指出,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正是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人心优势、基础优势、发展优势、需求优势、供给优势、人才优势、机遇优势等综合优势相辅相成、叠加放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常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因为存在各种各样复杂多变的情况;前途是光明的,是因为在复杂多变的情况后面存在着不变的大趋势大逻辑。站在新的起点上,这些有利条件和优势必将以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势能,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再创新奇迹,这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

15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三、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对我国的影响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必须树立国际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经济发展置于全球政治经济大背景下,深入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在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影响中把握发展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是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粮食、能源、债务多重危机同步显现,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二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冲击。三是地缘政治动荡,局部冲突频发,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性问题加剧,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这意味着,我国必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要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这是我们研判经济形势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部需求收缩,冲击我国出口贸易;比如,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筑起“小院高墙”,鼓动“脱钩断链”,影响我国参与全球分工、拓展全球市场;比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本地化、区域化发展趋势,可能削弱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等。面对这些新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确保能够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须有自信自立的精神气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日趋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明显增多的风险挑战,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势头,也没有降低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相反,在急剧变革的世界中,在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度互动中,我国经济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优势进一步突显。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由2012年的11.3%上升到2022年的超过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2012—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制造业规模和多项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从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和主动接轨者,逐步成长为重要参与者;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看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更要看中国为世界作出了什么贡献”。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16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四、坚持“两点论”,既看到困难和挑战,又看到优势和机遇,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科学分析经济形势,要有辩证的观点,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不利的一面,看到困难和挑战;也要看到国内国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看到优势和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其错综复杂,很多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碰到过的,很多困难挑战也是以前没有碰到过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变化了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直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作出一系列重要判断:指出我国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指出我国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等。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对于这些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该怎么看?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坚定而有力,“对困难和挑战、阻力和变数,我们既不能遮掩回避、视而不见,也不能惊慌失措、乱了阵脚”,“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越要沉着勇毅”,“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十分清楚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
坚持底线思维并非消极无为,而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最坏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克服困难,因势利导,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赢得战略主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机遇和挑战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要看到,尽管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然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比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新机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带来的新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加快绿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带来的新机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等等。我们既要增强风险意识,也要增强机遇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牢牢把握发展战略主动,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17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五、增强信心和底气,扎实做好经济工作,推动中国经济大船破浪前行
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科学回答“经济形势怎么看”的问题,目的在于解决“经济工作怎么干”的问题,在科学分析判断经济形势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经济决策,实行有力的政策举措,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征程上,要把我国经济发展蓄积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把集聚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再续中国经济新辉煌,根本上还是要靠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定信心、开拓奋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洞见,是指引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引,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把握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不懈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开创新时代经济工作新局面。
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面对严峻的形势、复杂的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定将推动中国经济大船破浪前行,创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奇迹。

18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03月20日 09 版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深刻把握发展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从我国历史看,宋代诞生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对当时的技术创新和经济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商业银行、现代投资银行和现代创业投资的诞生,为几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了重要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发展科技金融既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技术基础的迫切需要。
有助于以科技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发展科技金融,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金融支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有利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为更好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科技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有助于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战略主动。金融业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有利于更好促进金融资源向先进生产力转化。发展科技金融,从资金链的角度支持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够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以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物质技术基础。

19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有助于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对金融强国作出深入阐述。发展科技金融,是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举措。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能够激发资本要素活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能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推动科技金融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化了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并强调“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这为我们推动科技金融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而取得的重要成果。其“八个坚持”的基本要义,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是体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才能确保科技金融发展的正确方向。
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领域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必须牢牢把握机遇,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突出重点、分类施策,为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提供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支持补短板、锻长板,助力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浸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要求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五个方面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彰显现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努力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夯实文化之基、铸牢文化之魂。发展科技金融,必须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把这五个方面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20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牢牢把握发展科技金融的着力点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设金融强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金融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要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用好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置效率;将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健全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强化科技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规范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作用,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要处理好风险防控与创新发展的关系,依法将所有科技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切实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作用。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在促进科技金融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要鼓励银行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需求,针对性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推动银行机构提高科技型企业“首贷率”。鼓励银行机构在科技资源集聚的地区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适当下放授信审批和产品创新权限。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对发展科技金融具有重要作用。要尊重资本市场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化融资服务机制,针对科技型企业实行“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通道”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双创”专项债务融资工具。优化创业投资基金营商环境,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有效增强创业投资资本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
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生态。加强科技创新评价标准、知识产权交易、信用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金融动态分析评价,探索开展科技金融统计监测分析,推动各类金融业态标准化、精准化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健全更加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经营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积极支持科技咨询、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为科技型企业的投融资活动提供高效服务支撑。
加强信息技术支撑。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数据归集、共享、分析等,实现大数据赋能科技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增信。以数字化风控体系提升金融风险识别及处置能力,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符合科技型企业特征的风险防控模型,为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撑。

21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22

1.(多选题)要不断探索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举措,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坚持        结合、        并重,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A.严管和厚爱
B.激励和约束
C.法治与德治
D.治标与治本

查看答案

答案:AB

2.(多选题)我们必须常怀                ,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坚定自觉,补钙壮骨、排毒杀菌、祛病疗伤、去腐生肌,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汇聚激浊扬清的强大正能量,使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A.忧患意识
B.纪律意识
C.底线思维
D.红线意识

查看答案

答案:AC

23

3.(单选题)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        为基层减负。
A.官僚主义
B.形式主义
C.奢靡之风
D.不正之风

查看答案

答案:B

4.(单选题)要在以        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A.科学创新
B.技术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查看答案

答案:C

24

5.(多选题)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                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貌。
A.革命精神
B.革命传统
C.爱国主义
D.核心价值观

查看答案

答案:BC

6.(单选题)        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
A.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B.全面从严治党
C.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D.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

查看答案

答案:B

25

7.单选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A.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查看答案

答案:C

8.(多选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的立场不能变,        的宗旨不能忘,        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群众是真正英雄
D.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查看答案

答案:ABC

26

9.(单选题)今天我们一起种树,就是要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为建设        增绿添彩,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A.文化强国
B.法治中国
C.绿色中国
D.美丽中国

查看答案

答案:D

10.(单选题)两岸同胞都盼望家园和平安宁、家人和谐相处,为此就必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关键是坚持体现        原则的“九二共识”。
A.一个中国
B.一个民族
C.一个梦想
D.一个制度

查看答案

答案:A

27

28

思想指引方向,旗帜领航时代。辖区青年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结合工作体会分享青春感悟,展示青春风采。本期分享两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学思践悟新思想的心得体会,展现央行青年立足岗位、奋发进取、成长成才的精神风貌。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苏州市分行
货币信贷管理科
王靓靓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湖南考察时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货币信贷条线的一名央行青年,要深入领会科技创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持续提升。一方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等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持续引导金融机构丰富完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并结合地方特点开展针对性强的创新实践,为科技企业持续输送“金融养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力赋能。

29

学习《习近平: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心得体会

苏州市分行
纪委监察室
单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作为一名基层央行纪检监察干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二十届中央纪委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聚焦职责使命,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工作中要找准着力点、切入点,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按照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思路开展监督工作,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总分行重点工作落地见效。要做细日常监督、紧盯关键节点、坚持风腐同纠、敢于动真碰硬,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动作风建设常治长效。要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坚持原则讲政治,坚持规矩讲程序,坚持实干讲担当,练就敢于善于斗争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努力做遵规守纪的标杆、自我革命的表率。

30

2024年第4期
(总第50期)

本期编辑:石蕴璐   袁洋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