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兴证期货期市月刊【2020.2】

其他分类其他2020-03-12
612

Futures Monthly

期市月刊

第02期 总12期
专·铸财富  稳·赢未来

群 | 策 | 群 | 力     相 | 融 | 共 | 生

2.29

2020

第02期 总第12期

卷首语 | preface

第02期 总12期

风险管理公司巧用期权“抗疫”

受疫情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相关实体企业经营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对此,多家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工具,为“三农”和实体企业解决价格波动大、原材料采购难、疫情防控等困难,来帮助生产企业共克难关。

卷首语

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均采取了“现场+线上”的运营模式,同时积极改进服务方式,引导投资者尽量选择线上服务方式。在“现场+线上”运营模式下,期货公司投研服务显现出线上化、多样化趋势,网络直播、电话会议等方式的行情研讨会频次逐渐增多。疫情为期货行业提供了一个改变服务方式、提升线上服务能力的契机,期货公司可借此契机筛选好的线上服务模式做精做强。

疫情影响催生期货公司线上服务新契机

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获准参与国债期货

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允许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分批推进参与中金所国债期货交易。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此举将有效维护金融市场体系稳定,在适应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需求下,为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提高国债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

卷首语 | preface

一、监管动态

(一)政策变化

为更好发挥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和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2月1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其中《通知》内容9条措施涉及资本市场,提振市场信心。
来源:期货日报

一、监管动态

(一)政策变化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文件提出,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继续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来源:期货日报

2月15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加大商品和金融期货期权产品供给,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助力解决一些实体企业产品库存高、原材料紧张、价格波动等问题。同时,优化创投基金反向挂钩减持制度,发挥好私募基金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的重要作用。鼓励更多私募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防疫相关的试剂、药品、医疗设备等生产研发企业。
来源:期货日报

为支持货物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自2018年11月30日至2023年11月29日,对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货物期货品种保税交割业务,暂免征收增值税。截至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商品期货品种包括原油、铁矿石、PTA、20号胶。
来源:期货日报

一、监管动态

(一)政策变化

2月14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政府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提及进一步支持丰富债券、利率、外汇、期货期权等上海金融市场的业务和产品,促进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部分中、外资银行开始筹备利率期权、国债期货等相关交易事宜,包括业务规范等相关文件。
来源:第一财经

一、监管动态

(一)政策变化

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发布联合公告,允许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分批推进参与中金所国债期货交易。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来源:期货日报

证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允许银行和保险分批推进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通知,这意味着国债期货投资者结构和参与度将有所改善。按照当前银行和保险持有现券市场体量测算,约有400亿元增量资金会陆续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但初期可能仅有50亿元左右。
来源:证券日报

近期,多部委批准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保险机构终于盼来了管理利率风险更好的工具。平安资产、中再资产、太平洋资产等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行动起来,从投资、交易、风控等多条线展开准备,积极与外部对接。
来源:证券时报

一、监管动态

(二)交易规则变化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2月2日表示,疫情发生后,确有许多期货经营机构反映,当前情形下,继续开展期货夜盘交易,一些机构在人员、运维、保障等方面存在困难,希望暂停夜盘交易。对此,证监会决定自2020年2月3日当晚起暂停期货夜盘交易,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来源:期货日报

一、监管动态

郑商所根据多年来交割实践,通过多方调研、论证,在优质强劲小麦的交割标准中增加了纯度指标要求,并创新性地设置了纯度鉴定小组对交割强麦的品种纯度予以判定。目前郑商所已完成该小组成员的选取。
来源:期货日报

郑商所新上线的交割电子仓单系统首次顺利完成2020年1月合约的交割,共交割6.08万手,交割金额22.89亿元。这意味着郑商所新交割电子仓单系统主要业务全部经过市场验证。
来源:期货日报

为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在疫情时期的套保需求,上期所子公司上期能源在审慎评估市场风险,确保市场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充分了解产业客户的保值需求,提高了对产业客户的套保额度审批效率,便利产业客户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
来源:期货日报

(二)交易规则变化

一、监管动态

(二)交易规则变化

近期,上期所陆续发布公告,批复驰宏锌锗等多家企业增加产品标识的申请,积极助力有色金属企业推进YS/T1209-2018《有色金属冶炼产品编码规则与条码标识》行业标准(下称《编码标准》)的落地实施。
来源:期货日报

一、监管动态

为做好新修订的证券法的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构建更加科学的证券期货法规体系,证监会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废止部分证券期货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决定废止18部证券期货规范性文件。
来源:期货日报

1月份,郑商所共处理异常交易12起,其中自成交6起,频繁报撤单4起,实控组持仓超限2起。当月,郑商所依据规则询问并认定9组共计26个账户为实际控制关系账户。
来源:期货日报

(三)监管处罚

一、监管动态

(三)监管处罚

1月份,大商所处理异常交易行为28起,包括自成交超限20起、频繁报撤单超限8起,并通过会员单位对上述达到异常交易处理标准的客户进行电话提示。
来源:期货日报

一、监管动态

1月份,上期所共处理异常交易行为72起。其中,自成交超限36起,频繁报撤单超限32起,大额报撤单超限3起, 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组合并持仓超限1起。通过会员单位对上述达到异常交易处理标准的客户进行电话提示76次,将7名客户列入重点监管名单,在会员服务系统通报7次。
来源:新浪财经

上期所2月24日通报两起通过对敲手段违规转移资金行为,对相关当事人给予通报批评、暂停开仓交易、警告等处分。
来源:期货日报

又见期货公司接罚单——上海证监局对上海东方期货采取暂停期货经纪新开户业务、暂停核准新业务申请的监管处罚决定。原因系公司迟迟未按章程换届。
来源:财联社

(三)监管处罚

二、同业竞争

(一)运营数据

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2.63亿手,成交额约为20.32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47%和增长4.83%,环比分别下降31.83%和27.08%。1月末全国期货市场总持仓量环比下降10.27%。
来源:期货日报

据中期协最新统计,截至2020年2月3日共有37家期货经营机构以公司或员工名义先后完成捐赠资金及紧缺物资2629.83万元,另有38家期货公司以统一参与所属集团或股东单位捐赠的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中期协联合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4家单位,共同向湖北省重点疫区捐款4000万元。
来源:期货日报

春节假期,证券、期货行业抗击疫情的力度持续加码,越来越多券商和期货公司积极参与其中。在监管机构的倡议引导之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积极改进服务方式,引导投资者尽量选择线上服务方式并保障系统畅通。
来源:中国证券报

(二)竞争态势

二、同业竞争

二、同业竞争

(二)竞争态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节过后,期货公司便以“现场+线上”办公的模式开展工作。如今,伴随着疫情形势的转好,各地纷纷按下“复工键”,当前的运营模式和之前没有太大变化, “现场+线上”的运营服务模式给行业带来了新变化。
来源:期货日报

二、同业竞争

期货市场开市第一天,国内期货公司按照之前的部署,有序开展工作,确保投资者正常交易。
来源:期货日报

国内期货市场已运行将近一个月,其间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均采取了“现场+线上”的运营模式。虽然该办公模式限制了一些业务开展,但整体影响不大,期货资管业务受波及较小,风险管理业务因疫情催生了新的需求。另外2月份的前3个交易周,全国期货和期权市场成交规模均稳中有增。
来源:期货日报

随互联网技术发展,普通大众的很多需求可以在线上实现。近些年期货公司也与时俱进,把部分业务、客户服务等转至线上。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背景下,一些市场人士重提期货公司服务尤其是经纪业务服务,如何提高客户黏性,营业部有无存在必要等。
来源:期货日报

(二)竞争态势

二、同业竞争

(二)竞争态势

2月19日A股开盘后,期货概念板块拉升走强,9点38分南华期货涨停,随后瑞达期货也在9点55分涨停,中国中期、美尔雅等期货概念股跟随拉升。
来源:期货日报

二、同业竞争

永安期货发布期货行业的首份去年业绩快报,公司在2019年实现营收231.3亿元,同比增长45.33%;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3亿元,同比增长12.81%。公司称,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系风险管理子公司现货贸易规模扩大、销售收入增加所致。
来源:证券日报

瑞达期货发布的2019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1亿元,较上年增长101.93%;公司实现的利润总额、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9亿元、1.2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4%、5.3%。
来源:期货日报

创元期货发布关于公司新增股票的发行情况报告书,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为2.4亿股,股票以现金认购方式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46560.00万元,主要用于增加期货风险资本准备金、增加流动资金、以及继续增资投资风险管理子公司,将子公司现有业务进一步增强,并申请做市业务、合作套保牌照等。
来源:证券时报

(二)竞争态势

二、同业竞争

(二)竞争态势

某精深加工为主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永安期货赠送的期权服务,成功对库存进行保值,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在永安期货帮助下,成功设立鸡蛋指定车板交割场所,运用期货衍生品工具提升经营质量的又一次飞跃。
来源:和讯网

二、同业竞争

中期协发布最新《风险管理公司试点业务情况报告》显示,2019年风险管理公司行业累计业务收入1780.04亿元,同比增长57%;累计净利润 4.05 亿元,同比增长130%。
来源:证券时报

进入期货市场年后开市第三周,全国多地现货企业复工逐渐开启。在大家纷纷蛰伏等待的日子里,风险管理公司一直都默默守在阵地不曾松懈,在保障市场的流动性供给、满足企业客户交易需求的同时,采用基差、远期、场外期权等业务模式帮助企业通过疫情的考验。
来源:期货日报

(三)风险管理子公司

二、同业竞争

(三)风险管理子公司

进入期货市场年后开市第三周,全国多地现货企业复工逐渐开启。在大家纷纷蛰伏等待的日子里,风险管理公司一直都默默守在阵地不曾松懈,在保障市场的流动性供给、满足企业客户交易需求的同时,采用基差、远期、场外期权等业务模式帮助企业通过疫情的考验。
来源:期货日报

二、同业竞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风险管理公司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助力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生产的行动仍在继续。国泰君安风险管理公司、兴证风险管理公司、浙期实业为防疫物资及其原料的生产企业免费提供的聚丙烯(PP)价格保险近日先后落地生效。
来源:期货日报

建信期货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建信商贸利用场外期权工具,主动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道恩集团免费提供了一份行权价格为7234.5元/吨的PP2005亚式看涨期权,规模为500吨,相当于保障了4.5亿个一次性外科口罩或1亿个N95口罩的原料成本。若聚丙烯的采购价格超过7234.5元/吨,建信商贸将向道恩集团进行赔付。
来源:期货日报

南华期货为医用手套生产企业疫情期间提供免费价格保险,并携手杭州橡胶同业会共同捐赠医用手套6万副。医用橡胶外科手套的主要原材料是乳胶,其与上期所上市的期货品种天然橡胶价格相关性较强,每吨乳胶可生产约3万只医用橡胶外科手套。
来源:期货日报

(三)风险管理子公司

二、同业竞争

(三)风险管理子公司

日前,瑞达期货发布关于使用自有资金对全资子公司增资的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人民币对瑞达新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后,公司仍持有瑞达新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瑞达新控)100%股权。
来源:证券时报

二、同业竞争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国内证券私募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私募管理人共有37家,其中31家有业绩更新的百亿私募在2019年的平均收益为28.30%,其中15家私募收益超过30%,有10家为股票多头私募。
来源:证券时报

截至2020年1月底,存续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88家,较前一月份存量机构增加17家,环比增长0.07%;管理基金规模13.82万亿元,较前一月增加814.25亿元,环比增长0.59%。同时,存续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规模在100亿元及以上的有265家,管理基金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有287家。
来源:证券日报

(四)资管业务/产品动态

二、同业竞争

(四)资管业务/产品动态

今年以来已有6只私募基金因违规打新科创板而被列入“黑名单”,半年内不得参与网下新股打新,监管层规范科创板打新行为仍保持较严态势
来源:证券日报

二、同业竞争

不少私募机构为防控疫情,仍选择轮岗制、线上办公等方式,让员工居家工作,但也带来交易不顺畅、研究效率下降、意向客户难以转化等问题。除交易外,私募产品发售也受到居家办公的影响。
来源:期货日报

2月14日,全球知名投资机构罗素投资旗下子公司——罗素投资管理(上海)在中基协完成备案,成为第24家在境内备案的外资证券私募管理人。自2016年8月15日首家外资私募瑞银资产完成登记备案已经过去三年多,目前已经有24家外资私募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共计发行产品69只。
来源:期货日报

假期延长,火了在线教育、生鲜电商、在线办公等行业和板块。如何把握“宅经济”的投资机会?多家私募表示,这些行业短期业绩爆发,但还要观察后续能否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现阶段参与的性价比并不高,但仍可通过多个指标筛选具备核心优势的龙头公司。
来源:中国基金报

(四)资管业务/产品动态

二、同业竞争

(四)资管业务/产品动态

众多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后,发行的产品均以固定收益产品为主,目前固收类产品已在加速布局权益类资产,初期多以私募股权、FOF、MOM等形式为主,在投资策略上采用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未来资产端向权益类倾斜会是大趋势。
来源:证券日报

二、同业竞争

2020年1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产品备案月报显示,今年1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585只产品,设立规模706.28亿元。其中,期货公司及子公司备案31只,设立规模14.3亿元。从管理人资管规模分布看,截至1月底,期货公司及子公司资管业务规模仍主要集中在5亿元以下,有一家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规模超过200亿元,是国内首家资管规模超过200亿元的期货公司。
来源:期货日报

中基协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规模1467亿元,较2019年年底增长39亿元,还出现了资管新规落地后首家资管业务规模超过200亿元的期货公司。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年底,期货公司资管规模较2018年同期增长了152亿元,今年1月份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反映出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规模稳步回升,转型已初见成效。
来源:期货日报

(四)资管业务/产品动态

三、热点品种

时隔五年,股指期货集体跌停,上证50、沪深300八合约封上跌停板,避险情绪在2月3日得到了充分宣泄。截至3日收盘,上证50收跌7%、沪深300收跌7.88%、中证500收跌8.6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三、热点品种

2月4日,节后首个交易日的跌势没有在A股和股指期货市场继续。昨日,前一日的恐慌情绪没有继续发酵,A股放量低开高走,三大股指期货则高开高走,市场情绪明显转好。
来源:期货日报

2月10日09:50:11,股指期货IC2006疑似出现“乌龙指”,149笔空单直接以当日涨停价5639.6点成交。粗略估计,这笔交易或直接导致某机构接近1500万元的亏损。
来源:期货日报

2月3日,受A股市场大幅下调影响,在期权行情中获利的主要是在节前便建仓买入认沽期权的投资者, “特殊背景下,期权对股票投资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三、热点品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油市场遭遇冲击。春节后,境内原油期货持仓规模呈现快速放大趋势,截至2月17日收盘,持仓量甚至创原油期货上市以来历史新高,达6.4万手。
来源:期货日报

三、热点品种

全球首个天然橡胶期权在上期所上市交易已满一周年。一年来,天胶期权市场运行基本平稳,成交、持仓初具规模,多方参与的投资者结构初步形成,场内场外结合度日益提高。
来源:期货日报

黄金ETF品种又有新突破。记者获悉,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建信基金和中银基金上报的上海金ETF及其联接基金已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复。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

互联网投教基地

专·铸财富  稳·赢未来

公司官网:http://www.xzfutures.com
客服热线:95562-5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柳路36号-兴业证券大厦8层
   福州市-鼓楼区-湖东路268号-兴业证券大厦6层

兴证期货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