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广州飞行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星空文艺编辑部
出版:飞行季少儿阅读馆
文学指导:广州市南沙区飞行季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进港大道80号敏捷君御国际2127房
邮编:511466
电话:19839532131 13069561029
投稿邮箱:duanyafang2022@foxmail.com; 3967477068@qq.com
出版日期:2024.08.15
印刷:广州市铭辉印刷有限公司
名誉顾问:孟宪明
主 编:段亚芳
责任编辑:秦 澜
编 委:段亚芳 秦澜 莎莎
世界呈现出繁花灿烂的样子,所以有了艺术,有了审美,有了智慧,有了工作。吃饭是为了应对无所事事,但专门做饭就成了艺术。在活着与艺术之间,已经有很多人跨出了第一步。但仍有很多人不自由,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认为自己身上被束缚了绳索。所以,绳索就真成了绳索。而这种“绳索”就是观念和认识。我们从哪里得到那些启发我们思考和探索、让我们开启智慧的心灵、辨别真伪、不被假象一步步阻碍我们幸福的方法,唯有阅读。阅读是那些富有智慧、经验、勇敢又善良的人在向我们传授。
作家寄语 6
中长篇连载《神奇的蒸蛋师》 7 儿童诗
吉米·亨德里克斯 12
弦动乐心 13
让大自然做孩子的老师 14
法国女画家萨贺芬·路易斯生平介绍 15
空院子 9
浇画 10
U键 10
诗 10
狐狸和葡萄 10
星星 10
长篇连载
有一个小女孩,名字叫丽娜,她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丽娜和爷爷奶奶住在林间小屋里。这是一片不大的杨树林,除了丽娜和爷爷奶奶,没有其他人家住在这里。丽娜很不开心,她只能和树木、花草、小鸟和昆虫玩。
爷爷奶奶老得听不见,为此丽娜每次和他们说话,要用很大很大的声音。以至于丽娜的嗓门变得越来越大。“奶奶我饿了!”“爷爷我渴了!”丽娜说话的时候,小木屋都要晃动,木屋外面,树上的鸟都要飞走。屋檐下的蜘蛛总是被吓得从蛛网上掉下来,还好有蛛丝挂着它。
“好吧,听你的,公鸡和母鸡都可以去。”两只花雀达成一致,他们飞离窗台去找公鸡和母鸡。
这部童话讲述没有父母陪伴的小女孩丽娜,在失去爷爷奶奶后凭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成为山林主人的故事。丽娜是一个被爷爷奶奶宠坏的粗鲁的女孩,在新环境中遭受了很多磨难,但她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以及善良开朗的本性,最终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最后也改正了毛病,成为一位合格的山林主人。故事提醒社会关注儿童的第一生长环境并给予他们公正的眼光。
无论丽娜怎么喊,奶奶都不会起来做饭。只有到了固定的时间,奶奶才会离开木椅,站起来,挪动脚步去为丽娜做饭。爷爷也会站起来,从屋角的篮子里摸摸摸,摸出来一个鸡蛋。爷爷挪着步子把鸡蛋拿到奶奶面前,奶奶接过鸡蛋,把它打进碗里。通常蛋黄蛋清和蛋壳会一起掉进碗里。奶奶为丽娜蒸蛋,那是丽娜唯一的食物。
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跟丽娜住在一起,它们白天去林子里溜达,晚上回来鸡舍里睡觉,按时在鸡舍里下蛋。有时候丽娜和两只鸡一起去林子里溜达,公鸡和母鸡吃虫子,丽娜也会找到一些果子。
夜晚到来时,丽娜喊爷爷奶奶去床上睡觉,可是他们听不见,丽娜只好自己去床上睡。这样的日子真难过,丽娜经常独自躺在床上,望着窗外发呆。
这天清晨,一阵鸟语吵醒了丽娜,她坐起来。两只花雀停在她的窗前说话。丽娜侧耳去听。
“公鸡不用去,母鸡可以去,母鸡可以下蛋。”左边的花雀说。
“公鸡可以去,母鸡可以去,没有公鸡母鸡不下蛋。”右边的花雀说。
丽娜从床上跳下来,顾不上换衣服,直接蹬上鞋子追出门外。站在门口,丽娜看到两只花雀在鸡舍站着,同公鸡母鸡说话。丽娜小心挪身过去听。
“我们可以和丽娜告别吗?”母鸡问。
“不能告别,不能被没有用处的人知道林中秘密,你们必须悄悄走。”一只花雀说。
“可不告别我们于心不忍。”公鸡说。
“如果不去参加林地主人的聚会,你们一年都得不到食物。”花雀威胁公鸡。公鸡只好点头。母鸡说:“也罢,在走之前,我已经多为丽娜下了一枚蛋!”
两只花雀点头,他们举翅飞走了。
丽娜等花雀没入树林,移步来到鸡舍。丽娜把手伸进鸡舍,果然摸到了两枚鸡蛋,她拿了鸡蛋回屋,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
回到房子里,丽娜把鸡蛋放进篮子,她大声喊:“爷爷,奶奶。”像往日一样,爷爷不答应她,奶奶也不答应她。可是,今天让丽娜惊讶的是,爷爷奶奶没有坐在木椅里。他们去哪了?
丽娜往里屋看,没有人。她跑出门外,往四下里看,也没有看到爷爷奶奶。丽娜跑到树林里去找,转了一大圈,仍然没找到,她垂头丧气地回家。
回到房子里,丽娜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她又饿又渴。没办法,丽娜走到篮子前,拿出两枚鸡蛋,来到橱柜前,照着爷爷奶奶的样子,自己做蒸蛋。放锅,加水,生火,一一照做。
半个小时过后,丽娜从锅里端出来一碗蒸蛋,她迫不及待地要吃,差点把嘴巴烫烂。还好,又过了两分钟,丽娜吃掉了自己做的蒸蛋。
味道有些奇怪,但是肚子被填饱了。吃饱了的丽娜突然想起公鸡母鸡,爷爷奶奶不见了,绝对不能 再失去公鸡母鸡,想到这里,丽娜急匆匆赶往鸡舍。当她来到鸡舍,却看到公鸡和母鸡走进了林地。
丽娜眼尖脚快,她撩起裙子追进了树林,可是公鸡和母鸡在她眼前活生生的不见了。丽娜不知所措时,她身旁的一棵杨树弯腰说话了。
“你没有接到邀请!”杨树说。
“谁说呢,花雀邀请了我的鸡,也同时邀请了我。”丽娜昂首对杨树说,她的一句话让杨树的叶子哗哗作响,仿佛是起了风。
“你的声音可真大,可只有贡献者才会被邀请,你能做什么呢?”杨树问。
“我,我,我能做蒸蛋,我做的蒸蛋最好吃。”丽娜忽然说。
“原来是一名蒸蛋师,我喜欢蒸蛋。那好,你往前走一步。”杨树抬手邀请丽娜。丽娜抬脚上前,可是她一脚踩空,眼前的一切都消失了。
(作者:段亚芳)
爸爸从院中走过
妈妈从院中走过
隔壁的爷爷奶奶掂着小凳子
从院中走过
狗狗从院中走过
猫咪从院中走过
蝴蝶和花朵飞翔着
从院中走过
云影从院中走过
歌声从院中走过
风扯着阳光和月光一起
从院中走过
院子里
什么也没有留下
作者:孟宪明
长篇连载
儿童诗
桃花在纸上绽放
绿草在纸上生长
向日葵在纸上比赛金黄
用喷壶洒红花
用墨碗浇绿草
用水盆浸泡金黄
桃花胀破了纸
绿草长满了墙
向日葵黄到爆炸 满地上张扬
作者:孟宪明
儿童诗
音乐,作为语言的另一种载体被大家熟知,音乐家们通过音符来表达欢喜、悲伤、愤怒、激昂等各种情绪,人们也从这些音乐中找到情感共鸣。吉他,作为音乐载体的一种,通过独有的音色来表达着这些情感。
在这八年的吉他教学中,从五岁半的儿童到四十岁的成人学生里,我发现大家都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吉他作为世界三大乐器之一,通过众多演奏家以及歌手们的演绎被大家所熟知。吉他的种类可以分为四种:古典吉他,民谣吉他,电吉他,低音吉他(贝斯)在这四种类型里,民谣吉他被大家最为熟知,学习的人群居多。民谣吉他多以弹唱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许多学生都是因为喜欢一首以吉他伴奏为主的歌曲来选择学习民谣吉他弹唱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鼓励是前进的动力。吉他作为弹拨类乐器,对孩子小脑的开发是有很大益处的,孩子用左手手指在指板上按出不同的音符和和弦,用右手弹出不同的节奏,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对孩子协调能力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最令孩子们烦恼的就是指尖的疼痛感,这时候就需要去鼓励孩子,告诉他他能做到,可以克服疼痛,他是最棒的!这一过程也是让孩子知道坚持的重要性,付出才会有回报。要做一个坚持不懈,有始有终的人。著名乐队Beyond的灵魂人物黄家驹就是这样的人,他的邻居在搬家时丢弃了一把破木吉他,黄家驹因为觉得丢了太可惜了就拿来自己练习演奏,后来加入一支乐队但被赶了出来,原因是乐队成员觉得他弹得太烂了。黄家驹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日后努力练习,把吉他化为身后的宝剑写出了许多励志的歌曲,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每一个孩子都有音乐的天赋等待着我们去挖掘与开发,孩子们会通过音乐这门语言去表达喜怒哀乐,也可以通过音乐去结识很多有趣的朋友。
Jimi Hendrix于1942年出生在美国西雅图。很小他就对吉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父亲发现他常常抱着扫帚作弹吉他状,就找出一把夏威夷四弦琴给他弹。Jimi在16岁时他父亲用5美元买来一把二手木吉他,Jimi好像找回了失散的孪生兄弟一样,从早到晚吉他不离手。他不仅仅是练习弹奏技巧,吉他就好象是令人爱不释手的玩具,拿捏在Jimi的手中就象生物要呼吸空气、人要穿衣服一样自然而必需。他经常听B.B.King、Robert Johnson、Chuck Berry、Howling Wolf、Muddy Water等Blues大师的音乐,并跟着一起弹奏。 代表作有《Hey Joe》《Purple Haze》《Red House》等。
在叙述今天的课题之前呢,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稚拙派画家,萨贺芬,1864年,萨贺芬出生于普通牧人家庭,18岁成为清洁钟点女工。身兼数份女佣的工作,只为多攒点钱买绘画的白色颜料。她没有学过一天画画,也买不起昂贵的颜料,于是他便用河边的泥土当媒介,用植物,花朵以及在帮庸的工作中,把雇主不要的动物血液带回家,自己做成颜料,用手来完成他的创作。
萨贺芬的绘画是上天的指引,也是他感受自然的结果,她从来没有接受过一天的绘画教育,但是在当时,她成了炙手可热的艺术家,后来也被誉为女版梵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找(花开花落)这部电影,去了解萨贺芬的一生。
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我想告诉大家的一个理念是,绘画是本能,不是技能。为什么开头会给同学介绍萨贺芬?为什么我们的主题是大自然才是孩子的老师?毕加索曾经说过,我用一生在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画画。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稚拙派的画家们。他们不管是什么样的绘画风格和绘画语言,他们的作品,给大家的感受都是带着一些稚气。
所以,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看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天生自带一种语言,那就是绘画语言。有多少孩子还在教室里一步步的让一个大人去讲解一幅画怎么画?然后像流水线一样,去完成一幅作品?带孩子写生,就是为了让孩子去感受自然,让孩子和自然去对话,看柳树怎么舞蹈,鸟儿怎么唱歌,溪水怎么说话,花怎么微笑。画画,只有先去感受它,真正的去触碰叶子,感受花朵,与自然对话,才能真正的了解自然,体验生命,所以,我认为,带孩子们写生也是让孩子去体验生命的一个过程。当画笔落在画布的那一刻起,每一个孩子都在诠释他所看到的,他所理解到的生命的过程。
这次写生,我带孩子们走进自然,与自然对话,在画画的过程中,我不会干预他们怎么去表达。我只是一个聆听者,去听他们来给我讲故事。可以说,我在教孩子画画的过程中,我其实也是在跟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直观感受,那稚拙的画风,带给我的艺术享受和视觉盛宴。我们成年人都在以像不像来定义绘画的标准,但那只是画画,艺术,没有标准,只有感受,直观的感受和感觉。
每一个孩子都是了不起的艺术家,他们的画是上天的指引。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的保护好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力,让他们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而不是一个生产零件的机器。
桑利斯的萨贺芬(Seraphine de Senlis),原名萨贺芬·路易斯(Séraphine Louis),是法国女画家,稚拙派(又称素朴派, 来自法语naïf)代表画家之一。萨贺芬生于瓦兹省阿尔西一个普通的牧人家庭,她自学画画,创建了风格独特的“花叶画”。
“素朴艺术”意指纯朴天真的艺术,也被称为“现代原始艺术”。是19世纪末法国出现的一种以阐发人的原始本性为宗旨的绘画风格,
强调艺术的天生自然、原始纯真,创作者无师自通、风格独特,不受既有的艺术法则束缚。
通过这几天陪着女儿观察云朵,有很深的感触,我们作为家长真的太匆忙了,忙到没有时间抬头看看天空,看看我们生活当中近在咫尺的美。我们应该慢一慢,慢下来感受生活、感受身边一切的美好;停一停,停下来把这些美好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热爱生活,向往生活。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在孤独的冬日,只有梅与雪的争斗,才为这冬日增添了一丝生机。
雪是“神一般的存在”在寒冷的冬日,雪如同仙女下凡,婀娜多姿的降落人间,她们一个个翩翩起舞,格外引人注目。飘啊飘,有的落在了房顶上,有的飘到了山头,还有的把自己献给了小溪,各自都有心仪的去处。
不一会儿雪下大了,人们飞快的按下了快门,记录下这一美景。夜深了,人们睡觉了,雪仙子们悄悄地给我们准备一份大礼……
第二天醒来,人们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情不自禁的称赞大自然的奇妙!只见五彩缤纷的世界披上了一件鹅毛大衣,虽然只有白色,但白色是纯洁颜色包容万物,让人心神舒畅!
好景不长,天空一点一点的放晴,雪也一点一点的逝去,她们悄无声息的融化并无半分怨言,仍旧大度的留下一片纯净的清水。当然有些雪一直在坚持,可终究是抵不住烈日的烘烤,她们拼尽了全力,由雪结成冰,由冰化成水,这种拼尽全力坚持不懈的精神,着实叫人感动。
雪,她给人们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感受,静腻,舒适。当人们沉下心来观察一下雪的时候,便能感受到别有一派风格。雪没了,冰也没了,唯有雪这种精神化为一股清泉,穿梭在人间!
我是一名中国人,我自豪!
在一次对外国开放的英语交流会时,我昂首挺胸上台演讲,道:“我来自中国!”台下的掌声让我一生难忘;在新闻上看到外国运动员被中国安检测温枪吓得双手抱头;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得知四大文明古国的唯一存在国是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时,我明白,我生于一个强大的国家——中国!
想到这里,我毫不犹豫地前往天安门,因为此刻我知道,这是我离祖国心脏最近的一次。
伴着国歌响亮的奏起,士兵手中的国旗 “唰”的一下子展开,艳丽的一抹红,让人眼前一亮,就是这一刻!我脑海中一道道声音闪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未卑未敢忘忧国”“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这声音气壮山河,响彻云霄,在我耳边回荡。当今新中国,或是“两弹一星”发射成功;或是中国恢复联合国会议话语权时;或是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时,我明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岳高山支撑天地,黄河长江贯穿身躯,山沟海峡构成脉络,此刻,无数缕暖流也随之贯穿身躯……
望着那一抹艳红,在蓝天中奔放的绽开,而中国——我的祖国,科技发达,国泰民安。再也没有狼烟纷飞的沙场,不安全的地方,百姓们也过上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
就在那一刻,国旗绽开的一刻,我生为华夏子孙,我为祖国感到自豪!
我叫李泽锐,今年十岁了。我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就读于洛阳东方外国语学校三年纪;我喜欢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我擅长跆举道、骑自行车.目前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性格比较开郎,也乐于助人。
远离喧嚣,选择一本书 36
东西被人偷了,你会让孩子为他人的错误买单吗 38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技巧 40
父母导读《列那狐的故事》 43
《列那狐的故事》课堂实践 45
当我开始准备这个阅读引导课时,我的心仿佛开启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一个有光的空间,我知道我踏上了新路途,有很多人会因此受益,就像每一个思想领域的贡献者,教育领域的先行者。我可能会孤独和寂寞,但我已经有力量承担。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做好了成功的准备,知识和思想又何尝不是寂寞的,它们只存在于人的内心和精神、能力中。人用肉眼看到的始终是吃着五谷杂粮的身体。一切知识、思想、能力和才华只有像光一样闪耀,才被发现,但决定人幸福感的往往不是物质,而是高于物质层面的这些。让我们快快乐乐地开始吧!
怎样开始?进入阅读,就是要进入一个新世界。只有放下手机,放下图书以外其它一切东西,拿起一本书,这时候,心才做好了迎接宁静的准备。如果此刻还不能心归宁静,那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所有和静静读一本书无关的东西,都要捡起来抛掉,甚至深挖我们的头脑,找出它们,找出来抛掉。比如,此刻,还有人在想,给孩子去读一本书,多累呀,多无聊呀,不能让孩子自己读吗?对了,才想起来,孩子还不认字呢,才三岁。不如等他长大一下,自己认字了,再去自行读书。那眼下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呢?让我自己刷一会儿手机,或者做一份美食,或者做点家务,或者多工作一会多赚些钱,或者或者,反正除了给孩子读书以外,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做。究竟要不要开启给孩子读书的旅程呢!如果孩子能懂这个书中的故事和道理,相比之下,给孩子读书比所有其它的事看起来更有意义。如果孩子优秀,明事理,知道靠自己去努力,父母真得会省心很多。
我遇到一个母亲,她送孩子去学英语。孩子不想学,这位妈妈就说,多做一道题吧。孩子仍不愿意。妈妈就说,多读一遍课文。孩子仍不愿意。妈妈说,多读一句。孩子仍不愿意。妈妈说,多读一个单词。孩子仍不愿意。最后直接收场。这样的妈妈看起来很辛苦。孩子看起来也很辛苦。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孩子主动去学习,只有让他或她发现自己喜欢的,想要的,并让他或她知道,得到的唯一方法是自己付出努力,这样,他才会迈出一脚,伸出手去做。
最初给孩子读书,只是拓宽视野,作者用笔开辟的世界,是给孩子摸索、练习和寻找的地方。不经过阅读,孩子只拥有一片现实的世界,这世界是狭小的,这个世界只有父母,亲朋好友,学校或老师,偶尔接触一些陌生人还有被欺骗和伤害的风险。如何给孩子一个大世界,一步步去读书,一个个新世界随之打开。好的书籍里充满了生活的经验和智慧,充满了道德和力量,孩子们需要这些书籍,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从而丰富他们整个世界。不能只等着到学校学,学校里学的大部分是知识。知识不同于思想。读书,是丰富思想的过程。如果父母现在带孩子,可以时时刻刻都寻找时间,陪孩子阅读,帮孩子阅读,为孩子阅读,会辛苦一些,但值得做。越早懂得阅读,孩子越早明白道理,父母反倒越轻松。
一次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位高中生的发帖,说自己在网吧不敢回家,原因是爸爸刚给他买的新自行车被人偷了,自行车价值两千,怕被爸爸打死,所以在网吧里混着。
两千块的自行车,的确是不错的,但不知道这位父亲平日里给孩子说了什么,让孩子误以为丢了一辆自行车就会被父亲打死。也可能是学生用词有些夸张,但是挨打估计是真实的。
看到这里我赶紧给儿子旁敲侧击上了一课。当然不是说你千万不要弄丢东西,弄丢了我也会打你。
我告诉儿子,如果丢了自行车什么的这类东西,你不需要烦恼,本身丢了东西是个损失,人在跟着烦恼损失就更大了。其实在我们上学的时候谁没丢过自行车呀。你爸爸的记录是十辆,我上班后还丢了三辆,那时候自行车很容易丢呀。电动车还丢。有一次我电动车放楼下,头一个晚上丢了电池,第二天没法骑了,还没顾上处理,第二个晚上车又被偷走了。有什么办法呢?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损失。丢了就丢了,不能再跟着烦恼。
这种教育,在后来果真起了作用。儿子上大学第一年,开学一月后,说需要自行车。我说那正好,他的赛车放在阳台上占地方,我找到专
卖店,老板把车子拆开,快递送到广州,再由广州离儿子学校最近的专卖店收货安装,前后花了三百块,那也是值得的。
可是儿子在学校,骑车不到三周,车子就丢了。我问儿子,你怎么看这件事。儿子停了一会,说我爸不是都丢了十辆车子吗?哇塞,拿老爸出来垫背!哈哈,看儿子能这样回答,我的心也放开了。要的就是
这种效果,不要为失去身外之物烦恼,更何况那不是你的错。原本共享单车已经满地都是了,还有人偷自行车,这对我们来说,都是出乎意外的。
反过来,如果不这样教育孩子,有什么后果。曾经有一位母亲这样做。十七岁的儿子在路上和人剐蹭,对方要对赔偿。母亲一脸不赔的样子,嚷道:“讹人呢,反正我就不赔。他是个孩子,没有钱。我也不管。”母亲说完就走了,留下孩子,被对方纠缠。随后发生的事情让这位母亲后悔。她抱着反正孩子没钱,你们讹不到什么。可是,对方是充满了恶意的人,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孩子,孩子更好被吓唬。母亲走后,对方要两万元,孩子不知所措,随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孩子自杀了!可以想象当时他很害怕,却孤立无助,加上在他需要保护的时候,母亲扬长而去,留下他自己面对时的失望,毕竟他 只有十七岁,还不能完全应付社会。
这件事虽然事偶发,养育是一门学问,要用心学习,还要认真做作业,不是随性发挥。
其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并不少,犯了错不敢面对,选择逃避或者进一步犯错,不但丧失了主动解决的机会,还使得事情进一步变糟糕。这是最不可取的。
我经常教育孩子,不要搞事,但事情出来后就不要怕事,积极去解决,抓取有利因素,尽量占领有效资源,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引导。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突发状况,这样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正视,分析、衡量、面对、化解和处理,即便是逃避,也应该正确逃避。
来呀来,全家总动员,亲子教育大作战!咱们携手并肩,让学习变成温馨的家庭游戏,宝贝的成长路上,咱们一起嗨皮加分!
家长和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就像一场无声的拉锯战,你一个微笑,孩子就兴奋地跳起来;孩子一撒娇,家长的心都化成蜜糖;然后,家长一个眼神,孩子瞬间懂了规矩;规矩一出,孩子又琢磨出新招数,这个循环啊,永不停歇,乐趣无穷!
嘿家长们,你们的小宝贝是不是突然间变成了叛逆小超人? 讲大道理像耳边风,脾气一上来,连龙卷风都比不上他们的威力。是不是感觉跟他们沟通成了星际迷航?别急,我们一起探索这神秘的成长黑洞吧!
想和小宝贝顺畅聊天?别忘了,你的小小改变,就能点燃他们世界的大火花哦!只要一个微笑,一个新尝试,孩子们的沟通密码就解锁啦!
列那狐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比较通行的是法国作家让娜·勒鲁瓦-阿莱和吉罗夫人的版本。它是由法国中世纪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改编而来的。在这本书中,作者用自己幽默的文笔,展现了一个机灵狡猾、让人既恨又爱的狐狸形象,即大名鼎鼎的列那狐。我们选用吉罗夫人的版本。
这本书适合八、九岁以上的孩子阅读。这样说基于两个出发点。一, 《列那狐的故事》是法国民间故事改编而来的。对比我国的民间故事,朋友们可以发现,通常是比较生猛的,只有经过漫长时间的冲刷,去掉不合适孩子的内容,只留下奇幻和美好的部分,才能成为孩子的阅读物。比如,孩子们喜欢看《西游记》的动画片,但如果你让他们去读原著,是不太合适的。
其次,《列那狐的故事》内容本身是成年人生存的故事,所影射的寓意非常深刻,所以,太小的孩子不能理解。也就是说,我们判断一本图书适合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部分来自图书的内容描述,另一部分来自图书的寓意。列那狐不是一个伟大高尚的角色,相反,他是一个活在现实中的形象。作为一个中间阶层的列那狐,上要面对狮子、狼、狗熊等王权、教会和豪强的压迫,下要为填饱肚子、养育家人不得不对鸡、鸟、兔等弱小者欺凌。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干、勇气和智慧生活,这像极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所以,《列那狐的故事》深受大众喜爱。
强烈的现实性和娱乐性让列那狐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在各国广泛流传。通常一般的童话故事是唯美浪漫的,善良、正义、好人有好报、心想事成这些思想在童话中通行,更利于接受。但列那狐的故事不同,它以童话为众人展示了一个黑暗的、充满欺诈、掠夺和弱肉强食的野蛮世界,而且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无论你是谁,都可能面临危险。
概括介绍
选书方法
重点角色特征
故事的重要价值
特别提醒
在开始亲子阅读前,无论是父母还是阅读指导老师,都需要审视自己的心。阅读的事业是百年树人的事业,也是父母和老师们自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奚其为为政?”。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人问孔子,“你为什么不从政(为官)?”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经父母,友爱兄弟,并施行于政治。’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政,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从政呢?”在这里,孔子明确了对自己推行孝悌思想的价值肯定。古人讲究从政,建功立业,通过为国家效力的方式实现为百姓服务的目的,但一部人把从政的思想狭隘地认定为“当官”,孔子否认了这一点,他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从事小的推广工作,只要孝悌思想深入人心,就能达到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效果,就是为政。孔子对自己推行孝悌思想这件事的认知是极为深刻的。而孔子推行孝悌思想这件事,和家长教导孩子阅读这件事也很相似,指导孩子阅读,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也是父母提高自身修养、妥善管理自己的家庭的重要事,每个家长都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多了,社会就多一些和谐稳定了,家长和老师们正在做的指导孩子阅读的小事,正是安邦定国的大事。所以说,放弃躁动,空出自己的心,给孩子读书。接下来请大家用几分钟思考下面的问题,并回答给自己。用这个过程梳理我们的内心,让自己渐渐平静,渐入一种好的人生状态。
1、你是否给孩子读过书?
2、你是否用心和孩子一起读过书?
3、睡前故事讲过吗?
4、你是否认为父母有必要给孩子读书?
5、作为家长,要不要重视孩子读书这件事?
6、孩子目前的阅读状态:是否喜爱阅读,有没有对图书爱不释手?
7、孩子读过的书或正在阅读的图书你是否满意?
8、您对我们讲座的服务设计和收费标准有哪些建议吗?
朋友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下留言,我会及时回复,还可以加入我们的群,分享大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心得,在以后的伴读过程中,我们会提供更多服务的细节。
这部书非常值得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了生存、才能谈理想、谈追求、谈发展,谈个人价值的实现。列那狐所做的一切无非都是为了生存,而他谋生的手段也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他没有祖宗留下来的遗产,也没有当官的俸禄,也不靠田地中的生产劳动。他靠智慧和计谋来获取食物,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这也是这部童话书最值得父母们为孩子解读的一点。
列那狐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有时候他蔑视权贵,有时候他又欺负弱小。这其中有对有错,所以更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既可以领悟书中的生存智慧,又可以正确认识到一些中层阶级的不良习气,做到恰到好处。故事中的每一个动物角色都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类人。比如狮子是专制昏庸的国王,熊和狼则是残暴贪婪的豪强,狐狸列那是普通市民,其他小动物则是下层人民的象征。这些角色和形象是孩子们认识社会很好的启蒙。
几乎所有的经典童话都是成年人写的。成年人虽然为孩子们写童话,却总有一些内容是超出孩子们理解力的。
《列那狐的故事》虽生动趣味,但因为是一个复杂的童话故事,在为孩子们解读时,父母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第一章节狐狸列那的出生,作者引用了圣经中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就颇为复杂。夏娃不满亚当的絮叨,把上帝赐予亚当用来创造动物的神棒折断,扔进大海,因此创造了狐狸这种狡猾的动物。这一章节充满了喻意,相对复杂。家长们完全可以简单带过。对后面的章节,比如列那狐偷鱼的故事、戏耍雄狼等故事都可以重点来读。
总之,一本好书不能错过,和孩子一起读书是很有价值的事情。那么配合今天阅读课的实践任务,除了大家需要准备这本书以外,留给父母和阅读老师了审视自心的任务。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分为两个视频,详细的实践课内容在下一个视频中。
电影里非常经典的一幕是小木偶一说谎鼻子就会变长,这也是“长鼻子木偶”、“说谎话小心你的鼻子变长”这些典故的由来。
《木偶奇遇记》想象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作家科洛迪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这部童话故事写于1881年,至今仍像璀璨明珠,照耀着父母和孩子成长的夜空,细心观看,明白其中的诸多暗示,能帮我们有效避开成长的风险。
在父亲快要失去信念时比诺丘一遍遍努力,最终他们逃出了大鲸鱼莫斯特欧的肚子,摆脱了它的攻击和追逐,被海水冲到了岸上,像是摆脱了无尽的苦难和压迫。
历经生活的劫难,比诺丘证明了自己的勇敢、诚实和不自私,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孩子。
作家在设计故事时,木匠杰比托给予小木偶身体,并负责抚育他长大。蓝仙女赋予了小木偶生命,并教导他要成为一个诚实、勇敢和不自私的人。木匠杰比托和蓝仙女有点像是肉体和灵魂、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分工与合作。
像小木偶一样,每个孩子在一开始只有肉体,他们需要成长的目标。或者成为诚实、勇敢的人,或者成为有学问的人。像蟋蟀吉姆尼,如果他没有作为,就只是一个贫穷的流浪汉,蓝仙女给予他使命,做小木偶的良心,吉姆尼一下子变得尊贵无比,从此他一心一意陪伴小木偶比诺丘,和比诺丘一起历经风险,直到比诺丘成为真正的男孩,蟋蟀吉姆尼先生的使命完成。他的身份像是一个老师,或者说一个人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对这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弥补了父母不能到位的地方。狡猾的狐狸是人贩子,却戏剧性地称自己是老实约翰,他和手下吉迪恩最精通于坑蒙拐骗,现实生活中坏人恰恰如此,年幼的孩子根本无法分辨对错。
《木偶奇遇记》
和他的手下吉迪恩骗走,和很多孩子一起卖到欢乐岛。在欢乐岛,坏人们让孩子们吃喝玩乐,尽情享受,把他们养成了蠢驴,成为被奴役者。这是一个暗喻,如果孩子们不学习,长成白痴一样的人,以后都要过牛马一样的
生活,任人奴役和宰割。比诺丘没有逃出厄运,他爱慕虚荣去逃学、贪图享乐被拐卖,最后变成一头驴。好在他的良心蟋蟀吉姆尼先生没有抛弃他,他们俩历尽辛苦逃出欢乐岛,回到家中,可比诺丘仍旧为此受到了报应。
木匠杰比托为了寻找儿子,离家走了。像所有失去心爱孩子的父母一样,用余生去寻找。他被人见人怕、鱼见鱼惊的大鲸鱼莫斯特欧吃掉了。这里的大海就是无尽苦难的生活,鲸鱼莫斯特欧就是邪恶和不可抗拒的现实。丢失孩子的父母像是生活在鱼腹中的杰比托,暗无天日,经历饥饿、贫穷、无助,但却不放弃,守着一点希望的光等待重逢。
电影第三阶段不惧危险的小木偶比诺丘,克服重重困难,在大海中找到鲸鱼莫斯特欧,在鲸鱼进食的时落入它的腹中,意外地与父亲杰比托相逢。
大家好,本期亲子看电影栏目为大家推荐动画电影《木偶奇遇记》。这部电影非常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
为什么说它重要?这部电影制作于 1940年,它讲述的仍是当下我们说得非常多的一个话题——儿童走失,这部电影完整地展现了一个孩子走失的经过。
电影的第一阶段讲善良的木匠杰比托用木头制成了一个男孩,起名比诺丘,它能走能跑能跳。无所不能的蓝仙女赋予了比诺丘生命,但他必须通过勇敢、诚实和不自私的考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孩子。
儿子的到来,让木匠杰比托的生活焕发了光彩,像所有的孩子一样,父亲杰比托送比诺丘去上学。送上书本,递上苹果,电影中的父子亲情非常感人,就差送到学校里了。
可生活中的很多不幸就发生在一个疏忽大意中。比诺丘受到坏人的勾引。
上学路上,狡猾的人贩子发现了与众不同的比诺丘,引诱他逃学去马戏团,骗他说可以挣很多钱,还可以出名。比诺丘被卖给了马戏团老板史壮博利。可怜的比诺丘被关进
鸟笼,即使他的良心蟋蟀吉姆尼先生也没法救他。幸好蓝仙女及时赶到,救了比诺丘,她教育比诺丘要诚实。可逃出马戏团的比诺丘转眼又被狐狸约翰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先行者,用他们的思想和实践,照亮后来者的道理,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发扬。
今天,我们谈论飞行季阅读使用和推行的阅读方法——教育阅读法。这种阅读方法,是以阅读为载体,传递思想的火花与光芒,这其中,包括把强大的教育学思想普及到千家万户,使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有机会受益。接下来我会谈到儿童阅读的目的、儿童阅读的方法选择和教育阅读法这三个话题。
首先我们探讨第一个话题,儿童阅读的目的什么?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意思是它可以有很多种答案,而且这些答案都正确。比如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学会专注、丰富知识、思想启迪、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等等。但我认为,这些都还只是读书的过程,不是读书的目的。在众多的阅读目的中,读书的终极目的是增长见识,提高认知,培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有了自己的三观,就有了是非对错的观念,有了行为的指导,格物致知,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一本书改变一个人的例子很多。革命文学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深受一本书的影响,书名是《牛虻》,那是一本让他“拿起来一读就放不下了”的书。牛虻追求理想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保尔。保尔身受重伤在医院里,在被问到为何受重伤却一声不吭时,他回答:“您读一读《牛虻》就明白了。”
韩剧《我叫金三顺》的女主人公三顺是一名优秀的蛋糕师,她热爱做蛋糕。在回忆她走上蛋糕师的这条路时,提到她在旧书店看到了一本有关法国甜点的书,产生了想成为糕点师的念头,并远走他乡,前往巴黎学习做蛋糕的技艺。
我和丈夫很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在孩子满一岁时,我们静心挑选了很多书,大概有这些,《几何原本》,《数学原理》,《物种起源》,《狭义与广义的相对论简说》,《海陆的起源》,《政府论》,《西方经济学说》,《人口论》,《国富论》,《战争论》,《世界经济学简史》等,我们做好了准备,希望在以后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偶尔有哪一次,偶尔有哪一本书甚至偶尔哪本书的哪一部分内容能触发他天才或智慧的萌发,展现他的天赋,培养他的热爱。现在看来,这些是有效果的。
尽管后来他自己买书时,选择的历史方面的书多一些,但父母买的这些书,也垫定了他读书的基础。图书,是一种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树立和垫定。你的孩子要走向何方?谁能告诉他?一定是触发他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从哪里来,除现实的生活环境外,可能就是书籍。
明确了儿童阅读的目的,我们可以针对这个目的,选择阅读的方法。 同样,这是个开放性话题,可以有很多个不同的下文。不同的阅读目的往往对应不同的阅读方法。不反对我的观点的朋友们,可以一起来了解“教育阅读法”——这是一种以教育为目的的阅读方法,我可以称它为“教育阅读法”或“阅读教育法”。它是一种阅读法,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在这里,我强调一下,教育不是阅读。
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思想。教育中的知识层面,是属于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知识
不是我们探讨的重点,思想是我们的重点。通过阅读建立孩子们的思想体系,是飞行季阅读馆的目标和理念。基于这一点,我们的阅读素材不需要很多,但方面可以很广,不一定是文学,也可以是科学、地理、历史、音乐、美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动
教育阅读法,不能代表所有的阅读方法,它是众多阅读方法中的一种,它强调以教育为阅读的目的,这再一次说明在选择阅读素材时,我们会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图书,以便有宝贵的思想内容能和孩子碰撞,产生火花。接下来我们会利用这一种阅读法,进行我们的阅读课堂,我们提供一套成年人和孩子共同阅读的方法,家长、老师、阅读推广人、儿童关爱者可以一起来使用,我们也设计包括小学和中学开展阅读课的方法,包括阅读老师的培训方法、工作方法和成长体系,如果您也认可我们的方法,请和我一起前行。希望我们的努力对提升我国儿童成长水平、儿童教育环境和儿童阅读生态亦有帮助。
(作者:段亚芳)
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孟宪明 66
儿童文学作家段亚芳 68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民俗学家,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河南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河南大学兼职教授。著有长篇小说《双筒望远镜》、《大国医》、《念书的孩子》、《花儿与歌声》等文学作品20余部,影视剧本30余部,专著3部。作品数十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多卷本长篇小说《双筒望远镜》荣获中国第三届少儿读物“蒲公英奖”银奖。长篇小说《念书的孩子》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花儿与歌声》获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2017年“中国好书”、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长篇小说《三十六声枪响》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多部作品被译成英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多种外文出版。任编剧的电影五次荣获国际大奖:《新年真好》和《念书的孩子》、《念书的孩子2》分别获得第七届、第九届、第十届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电影”。《大荷花小荷花》获美国洛杉矶第十四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儿童影片奖。《红剪花》获加拿大第五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最佳影片。电影剧本《金钗》荣获中国电影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任编剧的电视剧五次荣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小槐树》《红小豆绿小豆》《红剪花》《双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2》分别获得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七届、第十八届、第二十四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任编剧的36集电视剧《大国医》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二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专著《民间礼俗》、《民间服饰》、《图文老郑州》《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四次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
如果说成人小说是“小说”,儿童小说就是“小说中的小说”。是小中之小。能看见的都是大,看不见的才是小。高居于天上的神看不见,因其高远;深藏于心中的神看不见,因其幽深。人性。兽性。鬼性。魔性。神性。人有五性,唯“神性”不常显。儿童小说多取神性。这并非儿童小说有洁癖。因其太“小”故也。做人的时间太短,兽鬼魔又没有做过,所拥有者,只有先天而来的神性。儿童之神性,既不在高天上,也不在幽微处,自身即是所在。语言与诗同宗。内容与神比邻。好的儿童小说必具有此等品质。故为儿童小说者,多用本名。
三
小说不是写故事。小说的故事只是
“小”攀附的依据。小说是藤。没有可攀附的故事,小说就不好开花。但藤不是树。当然,就其整体而言,故事也是小说的内容。 故事看得见,是大;小说看不见,是小。但小需要找个“大”来显示甚至张扬自己的小。所以,我们常说要写好故事。其实写好故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故事,而是为那个需要显示甚至张扬的“小”。这才是故事的重要性。
儿童小说又有不同。儿童小说尤其需要写故事。因为儿童之“小”太小,小到日常生活中极其少见的“神性”级别。因其少见,故而难张。所以,必须靠神奇的故事予以发扬。不然,神性之小就不会被人感知或者看到。让石头说话。让门搭开花。让硕大无朋的象阵从小如蚁爪的针孔中穿过……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儿童文学是故事文学。
四
小说说小。
小说从小处说。
小说《响亮》,写山野间拇指肚般大小的野菊花响亮盛开的歌吟声。唯愿其幽微的神性艳丽而起,雁鸣般擦亮孩童世界的高远蓝天。
戊戌年冬月卅日十四时于豫州蛟龙窟混沌斋。小寒。雾霾甚重,级别报红。
注:(小说《响亮》是在《十月少年文学》发表时的名字,出版单行本时叫《盛开的远方》)
小说之名,精准至极。小说不是大说。新闻、广播、报纸、讲义……人皆可言,人皆可辩者,皆为大说。大说者,可在大庭广众之下喧哗者也。大说不是小说。小说不敢言“大”。
小说之小谓何?
大众视野之外者。这是就社会的整体而言。
日常话语之外者。这是就生活的意义而言。
意识视野之外者。这是就个体的经验而言。
心灵视野之外者。这是就内心深处的隐秘而言。
概要之,心灵深处的隐秘之地,才是小说常“说”、该“说”的主要内容。因其隐秘,因其路径曲折,幽深晦暗,甚至不敢言说、不能言说。故而用笔名,用隐语,装神弄鬼,曲曲折折。
小说者,不敢为众人道,不敢向众人言之隐秘也。
小说永垂不朽,这是其原动力。
二
儿童小说不同于成人小说。
儿童小说不同于各种冠以年龄标志的小说,譬如青年文学、妇女文学等等。儿童小说是唯一从小说里分离并独立出来的文学形式。
成人小说繁花似锦,以内容论,大概有三:谋权势;谋钱财;谋男女。曲折隐秘,幽深繁茂。人性。兽性。鬼性。魔性。神性。五性杂揉之状,常有不堪之处。故为成人小说者,多用笔名完成。
儿童小说对其“三谋”无一可取。
儿童小说何谋?或者说,儿童小说的“小”指什么?
范冰冰,
1981年9月16日
出生于山东青岛,
华语影视女演员、流行乐歌手。
多年以来,读不懂《荷塘月色》这样的文章。听多位老师讲过,也遇过无数评论,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据说是属于写景抒情散文,而可能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本身我全都不理解。我主观上认为,为什么不有话直说?平日里我们讲究文有所指,词要达意,可是写景散文这种文章,通常一位作者花费了很大的力气,罗列了众多文字,却只是轻描淡写了一些景物。这景物虽可以描写得极致,但毕竟让人不知所云。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就只在开头说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样一句话,而后在尾段说到“就这样想着,猛一回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一千三百多字的文章,中间近一千二百字都是写月下荷塘的景致和偶见的作者的一些遐思,这遐思也是清清淡
淡,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看不出作者要有所倾吐。在我看来,这荷塘景色无论多美妙,也是世间常见的景物,笔法再好,也只是让人如赏花观月而已,而《荷塘月色》作为艺术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高坐于文学艺术的殿堂,这是为何?于是,我断定,我这种人快人快语,断定是欣赏不了写景抒情散文这类的。
直到某年,我在语文课上,自己为学生们讲解这篇文章,才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迟来的恍然大悟,让我一下子爱上了写景抒情散文。原因是在备课的时候,我查阅了很多关于朱自清先生和《荷塘月色》的文字记载。
首先我们看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介绍:朱自清,生于一八九八年,死于一九四八年,原名“自华”,号“秋实”,后自己改名为“自清”。这改名的由来,是汉族人起名字有“男楚辞,女诗经”的习惯。
《 诗经》是现实主义之源,字词“寓意美好”,
《楚辞》是浪漫主义之宗,字词“气质优雅,文化厚重,让人平添敬意。”而“自清”一词出自《楚辞·卜居》,原句为“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这改名的事让我见到了作者试图“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高尚的品德”这种可贵的人格品质!
再来看《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荷塘月色》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正值“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的革命志士被屠杀,作为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分子朱自清先生,面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悲愤不满而又无法理解,只有在苦闷与彷徨之中,孤独与苦闷。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下了《荷塘月色》。
一句话,作者在极度郁闷之下写下了《荷塘月色》。
自古以来,忧愁的人,常常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作者为什么在极度郁闷的情况下写出了极致优美的《荷塘月色》?
于是我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出身背景。据说朱自清先生自幼继承了父辈的家学渊博,受士大夫家庭的影响,养成了“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这“整饬”,是“整齐、端庄”的意思,温和是“多礼”,“庄重”是“不随便,不轻浮”的意思,而“矜持”,是“恪守正道”的意思。也就是说作者之所以能在极度郁闷的情况下,写下极致优美的《荷塘月色》,完全符合他“整饬[ch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性格。
明白了这一点,我基本上明白了《荷塘月色》为什么能成为写景抒情散文的经典。而朱自清先生身上的中国文
人的“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恰恰是我这类人所没有的。我没有“整饬”,所以读不懂先生的“整饬”;我没有“温和”,所以读不懂先生的“温和”;我没有“庄重”,所以读不懂先生的“庄重”;我没有“矜持”,所以读不懂先生的“矜持”。我有的只是受虐时的呼天抢地,悲伤时的痛哭流涕,愤怒时的大呼小叫,还有无可奈何时的随波逐流与轻言放弃!
自己没有,自然不懂他人有的,可谓没有共同语言。现在我有了,自然也就懂了。
《荷塘月色》是现代写景抒情散文的经典,文章借“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表达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却又无法超越现实”的复杂情感。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因此,他们对少儿文学赏析、阅读推广等栏目有特别的关注。
3. 少儿文学作家及爱好者
a. 少儿文学作家:
需求:他们关注少儿文学的创作趋势、市场需求和读者反馈,以便创作出更受欢迎的作品。少儿文学赏析等栏目为他们提供了了解市场和读者的窗口。
b. 少儿文学爱好者:
特点:他们热爱少儿文学,关注少儿文学的最新动态和优秀作品,希望通过阅读、参与等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4. 社会公众
a. 科普爱好者:
特点:他们对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有浓厚的兴趣,关注科普栏目的最新内容,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b. 安全意识高的人群:
特点:他们关注安全问题,特别是与少儿相关的安全问题,通过安全教育栏目了解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
《飞行季少儿杂志》的受众广泛,涵盖少儿及其家长、教育工作者、少儿文学作家及爱好者以及社会公众等多个群体。不同栏目的受众可能有所重叠,但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需求和关注点。
b. 阅读指导老师/绘本讲师:
特定需求:这些教育工作者专门从事阅读指导和绘本教学,他们需要专业的阅读材料、教学方法和案例分享,
1. 少儿及其家长
a. 少儿年龄范围:涵盖了学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三个阶段。
特点:少儿是本杂志的主要接受者,他们通过阅读、观看、参与等活动,获取知识、培养兴趣、提升能力。
b. 家长:
角色:家长在少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选择适合孩子的阅读材料、活动或课程,并陪伴孩子一起参与。
需求:家长需要了解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他们对育儿经验交流、科普知识、安全教育等栏目有较高的关注度。
2. 教育工作者
a. 教师:
角色:教师是少儿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他们负责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需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研究成果,因此他们对少儿文学赏析、科普知识、安全教育等栏目有一定的关注度,以便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之中。
一、杂志简介
《飞行季少儿杂志》是一本专为少年儿童打造的综合性期刊,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杂志涵盖了文学、科学、艺术、亲子生活、阅读教育等多个领域,力求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学习成长的平台。
二、征稿栏目及要求
征稿范围:请参考杂志各栏目说明,有针对性投稿。
投稿邮箱:1617704232@qq.com
注意事项:请附上作品照片及简短的文字介绍(100字以内)。
照片要求:清晰、美观,能充分展现作品特色。
三、投稿须知
投稿方式:请将稿件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至相应邮箱,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栏目+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四、结语
《飞行季少儿杂志》期待小朋友、家长、老师们的精彩来稿,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色彩与梦想的童年世界。赶快拿起笔,记录下你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我们共同分享吧!
飞行季——定制童年书活动
给孩子写一本属于自己的童年书
童年书
时间的礼物
WINGS OF SEASON
JOURNAL FOR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