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2年,对于中国科技行业而言是艰辛而破局的一年。受国际环境影响,技术受限愈演愈烈;全球消费市场持续低位运行,信心不足;疫情变化反复,充满不确定性。
但是,我们坚信在寒冬中依然矗立的必定是强者,在黎明前依旧笃定前行的必定是勇者,在风雨中静心修炼内功的必定是智者,中国科技行业必将秉持科技兴邦初心,砥砺前行。
展望2023年,在科技行业的不断努力下,数字及其衍生技术将全面赋能千行百业,务实推动各行业进一步运营精益智慧、创新普惠利民。
(注:本篇内容摘取自《2023年度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2023信息技术、高科技与互联网行业趋势
从智能设备到先进装备、从个人云盘到民生政务云,技术的应用早已不再局限于视频、游戏、外卖等提升个体用户体验的范畴,未来将充分赋能各类传统行业,从而实现千行百业的全面数字化革新。
这一趋势的核心动因建立在两个成熟条件基础之上。其一,过往互联网、通信、云等技术产业的发展已实现了大规模的数字化技术与基础设施积累。
其二,各行业存在的切实业务痛点也有望通过技术赋能得到根本解决。无论是医疗行业的医械、医师资源分配问题,还是制造行业的精益制造、智能制造诉求均可通过技术加持得以解决,也为技术赋能行业这一理念提供了沃土。
从实现方式的角度而言,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本质上存在0到1,以及1到N两种模式。
趋势一:数字技术将充分赋能千行百业
首先,所谓0到1的模式即技术可以帮助行业解决有或无、是或否、安与危的底线型问题。其次,1到N的模式即帮助行业解决效率问题。以医药行业为例,业界一直有着“双10”的说法,即新药的开需要10年的时间和1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然而通过在靶点筛选、药物挖掘、药物优化等环节引入AI技术,有望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总体成本。
展望未来,企业需要在此趋势来临前夕做好充足准备。其一,作为技术方案提供方需要在特性中寻找共性,在共性中承载特性。其二,行业技术解决方案需要依托生态实现,无论是方案集成、应用开发、算力平台、通信网络,最终都将影响行业客户的体验,因
此生态构建仍将是主旋律之一。
科技行业是受全球供应链风险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本质是源于科技产业链条分工精细、讲求上下游协同共创的行业属性所致。
以云计算为例,无论是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虚拟平台工具、应用软件任一环节的缺失,都将导致整个技术堆栈方案的停摆,进而导致社会各行各业应用停滞。
而所谓的供应链韧性,即是要在各种内外部风险下,做到全体系供应链感知打击、承受打击、应对打击的能力。供应链韧性的核心意义在于应对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局势、公共事件等对科技企业正常运转所带来的冲击风险。因此,建立供应链韧性的核心要点在于以下三点:
趋势二:供应链韧性提升行业竞争力
1)构建供应链可视全局,及时发现及时止损。从区域、流程环节、物料品类、技术品类、服务品类等视角切入,建立完整的供应链全局视图,从而在发生供应链断流风险时及时发现甚至预知,从而为应对留出充足时间。
2)建立断链应对计划,最大程度强化抗打击能力。通过优先权采购关系、供应商备援调整、建立库存冗余、及时且透明的客户沟通等多种手段,建立供应链断链下的应急备案,从而最小化影响。
3)持续保持供应链布局演进,强健供应链体系。即针对过往或可能出现的断链场景,在产地、品类、技术、服务等多领域做出冗余规划,从而持续保持供应链强健安稳且具有韧性。
元宇宙即以虚拟现实为核心交互方式、WEB 3.0为核心技术基底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伴随着其商业模式的逐步成型,将加速走入成熟期。
在商业模式层面,预计整个产业在未来将形成内容驱动及设备驱动两种商业模式,从而实现产业的正向循环。内容驱动即以低廉的硬件成本降低用户入局门槛,以游戏、视频、直播、软件工具等作为核心收益来源的竞争策略,更多出现在2C市场中。而硬件驱动即是以硬件收入作为主要收益来源,赋予设备更高的应用价值,从而拉高设备溢价。
然而,商业模式的逐步成型将对技术和内容本身提出更高的演进要求,预计未来在元宇宙领域的核心零部件、设备、内容各领域仍有大量技术创新空间。
趋势三:核心部件/设备/内容皆为潜在增长赛道
首先在核心零部件领域,未来如Pancake型的光学透镜结构方案、结构件材料及工业设计、多维动捕算法、电池模组等仍是继续演进的重点。
其次,在设备领域将出现低门槛与旗舰级设备的分化现象,千元价位的低门槛主机将在结构组件一体化、算力辅助等方面寻求突破进而继续拉低生态进入门槛,而万元级的旗舰主机不仅将融入VR+AR的虚拟透视解决方案,更将考虑到工业、医疗、教育等2B开放式应用场景的特性需求,进一步提升跨场景应用能力。
最后,内容领域目前仍处在移植时代,未来原生内容的逐步面世亦是必然。2C领域的游戏、虚拟直播、虚拟社区等娱乐性内容,以及2B领域的数字孪生、远程辅助等生产力工具都将有望逐步适配。
放眼未来,精益型的组织至少需要满足决策灵敏、执行高效两大特征。决策灵敏决定了企业战略方向的正确性和自我纠偏的能力,其依赖于敏锐的市场感知及敏捷的决策体系。敏锐的市场感知取决于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及时传递。执行高效依托的是高质量人才,未来科技企业的重点将落在对外网罗高端人才,对内注重挖潜培育。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技术积淀与产品实力才是未来竞争的基础,因此未来的外部人才获取将聚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自然基础学科等领域,以此实现自我充实与积累。同时,对内的人才挖掘需从现实性向发展性转变,不止评估当前岗位工作能力、资历经验等显性特征,更应评估心智模式、自驱动因、价值观等隐形标签,从而评估其潜力。
趋势四:精益型组织将成为未来企业标配
践行ESG理念是我国在经历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后追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共进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对于科技企业而言,ESG背后不仅代表着更高的社会责任要求,也意味着全新的商业拓展机遇。在责任要求层面,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互联网、软件应用、半导体等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因自身体量规模大、社会影响广等特点,是ESG责任落实的核心主体目标。
未来,科技企业需在看清、止盈、替换三方面发力,从而实现双碳进程目标。看清即识别清楚自身产业在多Scope 范围下的排放源及排放量级;止盈即利用业务流程优化、工程设计优化等进一步提升效率,减缓碳排放提升坡度;替换即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可再生材料等根本性技术,将碳排放可能性从产业链中剔除。
趋势五:ESG 将成为未来企业竞争的新铭牌
与此同时,科技企业本身所掌握的技术能力,也在帮助各行各业实现自身的ESG目标,从而为科技企业自身创造了新的业务增长赛道。
以数字孪生技术为例,其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可帮助各类企业大幅减少自身资源消耗:在制造业,其通过最优化温度模拟减少电镀等产线的额外能源消耗;在新能源行业,其利用自然风况模拟帮助电力运营商确定适合的风力电厂厂址;在楼宇控制领域,其利用智能工况学习模拟出不同时段的最优化电气控制策略,无不体现了技术在实现双碳、实现ESG理念过程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