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网络舆情第九组

2022年第3期

教育期刊

不知则问 不能则学

EDUCATION   MAGAZINE

主办单位:小灵通舆情工作室协办单位:内大文新院

● 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事件
● 陈春花博士文凭事件
● 重庆交大一学生被公告退学
● 小镇做题家
● 2023国考
● 教育小贴士

2022年第3期

出版 | 小灵通舆情工作室
总编 | 刘艳婧
执行编辑 | 王丹 吴磊 李昊宇 霍润铭
地址 |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24号
邮编 | 010066
国际标准刊号 | IMUN  4799—2022
国内统一刊号 | CY3-2022/C7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 23000798813
电话 | (0472)4885688
传真 | (0472)1885689
网       址 | www.888.com.cn
全国邮政局订阅服务电话 | 33366
总发行 | 内蒙古自治区报刊发行局
邮发代号 | 13—22
定价 | 30.00元

2022年第3期

教育舆情

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事件

热点舆情分析

陈春花博士文凭事件

教育热点

教育小贴士

2022年第3期

CONTENTS

  • 四六级考试倒计时
  • 教资笔试查分

2022年第3期

  • 舆情概述
  • 媒体关注
  • 网民评论
  • 舆情点评

  • 舆情综述
  • 舆情演进趋势
  • 传播平台
  • 网站声量
  • 热词分析

教育热点事件

考试信息速递

  • 重庆交大一学生被退学
  • 小镇做题家
  • 2023国考报名

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事件舆情报告

舆情概述

2022年第3期

        2022年9月14日,据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视频报道,今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两百万,报名比例达到68:1,但是对于敦煌考古研究所来说,近几年招聘岗位不减反增却少有人问津,岗位也总是空缺。据悉,今年敦煌研究所只有五六个人报名,无一人应考。 消息一出,“敦煌考古编制无人问津”引发热议与讨论。

2022年第3期

舆情分析师:王丹 吴磊 李昊宇 霍润铭

舆情潜伏期(9.14 10时-14时)

        最先为猛犸新闻进行报道,其后中国日报、中国日报网、南方周末、腾讯新闻等193家媒体进行转发报道。“敦煌考古编制无人问津”话题在微博上阅读次数最高达2亿,讨论次数达3.8万。全网有关这一事件的舆论最高峰出现在9月14日16时,招聘条件过高,福利待遇与预期不匹配等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从整体上看,有关“敦煌考古编制无人问津”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平台(占比98.2%),其次为视频平台以及新闻客户端平台。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舆情潜伏期(9.14 10时-14时)

舆情演进阶段

       猛犸新闻最先报道关于敦煌编制无人问津的新闻,微博相关话题逐渐浮现但并不明显,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较少,仅有三人讨论,一人转发,但总体热度呈现上升趋势。

舆情高涨期(9.14 14时-19时)

       在腾讯新闻,中国日报网等媒体转发报道下,话题讨论达到了热潮。全网有关敦煌考古编制无人问津的舆情最高峰出现在九月十四号十六时,最高热点达到了1215406,话题总共阅读次数达两亿次,讨论次数达3.8万。

舆情波动期(9.14 19时-24时)

       在荔枝新闻,中国日报等媒体转发下,十九时出现一波舆情的小高峰,热度达到了195487,到22时,热度降低为112546。随后热度呈现波折式的降低,对相关话题的讨论也逐渐减少。

舆情消散期(9.15——9.19)

       随着网友对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事件发表完看法,媒体转发报道量减少后,相关讨论逐渐减少,此舆情事件的热度下降,进入舆情消散期。

2022年第3期

「只有把心放宽,人生之路才能畅通无阻」

媒体报道角度分析

       2022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超过212万,最热门编制岗位的报录比甚至达到20813:1。然而,今年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一个事业编制岗位的招聘,报名者仅五六人,最后竟还无一人应试。 
《考古事业编无人应试,敦煌被嫌弃只怪太偏远》     极目新闻记者 张鹏

角度一:敦煌考古编制岗位多年零报考(35.76%)

媒体报道角度占比

2022年第3期

新闻媒体关注度分析

       由于此事件事实逻辑清晰,发展脉络平直,引发的社会讨论较为统一。所以基本由专业媒体或意见领袖发表主流观点,其他地方媒体从自身专业角度发表相关报道。专业主流中澎湃新闻共有6篇报道,人民网共3篇,新京报1篇,央视网1篇,中国新闻网2篇。为增加样本,提高分析的专业度与广泛度,将一些地方专业媒体(九派新闻、猛犸新闻、极目新闻、红星新闻等)的报道去重统计后得到了地方媒体的报道数量。

2022年第3期

角度二:探究敦煌考古编制遇冷原因(34.87%)

       不过,现在年轻人选择就业时,对城市地域的考虑可能是首要的,都普遍想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交通便利、收入水平高的地方,不愿意去其他的地方。其次,应聘生对于薪酬的期望和实际有一些出入,虽然有事业的编制,但他们任不愿意去较远的敦煌。考古事业需要人才的不断涌入,更需要给予他们更好的条件。 
《深观察 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人才招聘困局该如何破解?》 南都讯 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吴立坚

角度三:敦煌考古事业人才难引进的解决路径(29.37%)

       敦煌学博大精深,我们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没有理由在敦煌石窟研究方面不走在世界前列。我们要有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还会进一步开阔敦煌青年考古工作者的视野,提高大家的研究能力,培养新一代的敦煌石窟考古专家和学者,使敦煌考古事业做到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敦煌研究院考古所所长张小刚:考古人才难招,我们招聘门槛并不高》 
新京报 记者 刘旻 编辑 胡杰

媒体评论角度分析

专业媒体新闻评论量

专业媒体新闻评论占比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角度一:待遇低、门槛高是招聘遇冷的主要因素(38.47%)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敦煌地处西北,位置偏远,相对许多大城市来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差距。高校毕业后,优中择优的年轻人更加向往大城市发展,也是可以理解的。地理位置偏僻、工作环境艰苦、招聘门槛高,加上较低的薪资待遇,种种因素让专业人才对考古编制这个“铁饭碗”望而却步。 
光明日报《敦煌考古编制岗位“零应聘”,怎么破?》
作者 孙岱 责编 王远方 编辑 孙岱、邢妍妍

角度二: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高校人才培养是破解考古招
人难的重要举措(35.62%)

       要摆脱考古人才短缺困境,给予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足够的支持是必要的前提。 其次,我们要正确看待考古专业毕业生职业选择,以及单位用人选择的双重问题。我们还是希望用人单位可以放低“本科门槛”。即便是研究生时期才选择了考古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人生的重要阶段,选择将兴趣更浓厚的考古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也难能可贵。而多年的研究生训练,同样也使其具备了考古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此外,部分用人单位也更侧重学术型硕士的招聘,大量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求职难度。因此,考古单位如何制定用人标准、吸引考古人才、选择考古人才也是急需思考的一个问题。 
《敦煌考古编制遇冷,人才困局该怎么打开?》 新京报 撰稿/曹斌 编辑/刘昀昀 校对/吴兴发

角度三:考古行业从业者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改善(25.9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最近10年来,国家的考古实力越来越强、投入越来越多,考古学的田野工作条件也越来越好。住宿方面,除了一些地广人稀的地方,工作地点附近没有居民点,需要采取野营的方式解决住宿问题,一般而言都会就着附近的村镇、市区来居住。饮食方面,都是采取野外考察包干制的方式制定经费额度,每天的伙食费都很高。交通方面,现在有专门的交通费,有些考古队还配备越野汽车。此外,过去考古的辛苦还体现在野外风吹日晒,但如今在考古发掘现场会搭工棚,甚至先建成遗址博物馆再开展发掘工作。
 《敦煌考古岗无人问津!!其中有一个被忽略的事实》 编辑/彭晨 审核/陈寒冰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自媒体关注度分析

王柏仪

知名作家    
粉丝数1861.3万

主要观点:所学专业不能决定出路

       工作原因,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员工与老板。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专业没半毛钱关系,见过英语专业的文科生从事工科制造业质量工程师岗位的,见过法语专业从事采购岗位的,见过金融专业从事制造业销售岗位的。而我本人,工科硕士狗一枚,偶然机遇,副业做上了园艺行业,和自己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但多少能给我带来一些收入。 行大于知,先行后知,然后知反作用于行。思维决定出路,而不是专业决定出路。

考古學人

知名历史博主 粉丝数105.3

主要观点:考古行业宁缺毋滥,不能随意降低门槛

       一个需要研究水平的铁饭碗,与其进一些滥竽充数尸位素餐的人,还不如就空着又有何妨?招不到人在以往都是常态,不能因为招不到人就降低门槛,得不偿失。 

顽皮的郭贝勒

微博新知博主 
粉丝数129.9万

主要观点:编制岗位应提高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

       考古编制准入高,但其待遇又很差,人都会趋利避害。考古虽然神秘和伟大,但其工作本身,也很辛苦和枯燥,如果没有信仰和毅力,没有可观的收入和回报,很难长久的坚持下去。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网民观点分析

       通过抓取网民对于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事件的样本评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网民对于敦煌考古编制岗位事件的情绪是复杂的,地域分布是多样的。其中,网民态度主要为积极态度,占比37.57%    网民地域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占比42.12%         

网民评论角度分析

      通过对于转发量评论量较高的媒体微博(猛犸新闻、荔枝新闻)下的网民评论观点进行统计,共得到6152条评论,根据分层抽样原则,本报告共抽取861条微博评论作为样本量。对这些网民观点进行分析发现,网民发表的有关言论主要围绕认为敦煌考古编制岗位门槛过高、对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招聘不知情等,具体分析如下:

观点一:希望提高考古行业待遇减轻
从业者的生活压力(24.82%)

@御博堂:

直说没人报,待遇他敢提一提吗?月薪几千要硕博,一腔热血不要生活了

@用户sjoc362mq9: 

你工资升一升,升到符合年轻人预期,自然就有人去了!

@茉门lm:

把薪资待遇提上去,分分钟一堆人报名

@楊家孩子910909: 

聽說月薪才3000,要求是碩士學位,八大美院......去的人純粹是對文物的愛,不向錢看才能有這奉獻精神吧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观点二:对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招聘不知情(18.09%)

@焦羡林:

这是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我知道就不会这样了

@桔梗谣枝头:

现在报名还来得及吗,我感兴趣

@心动:

还是怪我消息不灵通

网民评论角度占比

观点三:受专业等条件限制想去不能 去(22.58%)

@默意料之中:

我也想去,可惜能力不够

@J_CIN_TA:

很想报,很喜欢敦煌文化,但专业不符合

@春风应识我:

我喜欢呀但专业不对

@繁花觞半夏:

我想去,心心念念再想去条件不够又能如何

观点四:认为敦煌考古编制岗位门槛
高(34.51%)

@萌宝爱芥末:

要求门槛筛掉至少95% 有的人想报报不了

@Miss无色彩:

要求很高的。。需要本硕都相关专业,做考古除了热爱之外,我感觉家里也得有矿才行

@集闲殿叉烧包:

呵呵,要求本硕一致,研究生专业还必须是考古学(冷知识,北大的硕士也不是考古学位的是文博学位的)这谁爱报谁报 还怪“无人问津”??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考公是近年来就业去向的一股热潮,今年国考的报名人数更是突破了两百万,报名的比例达到了68:1,而在人人追求编制的大环境下,敦煌研究院的考古编制岗位却无人问津,应试者全部缺考,这种巨大的反差不免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面对此次编制岗位无人问津事件,网友对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表示望而不及,一方面敦煌研究院表示自己招人难,一方面招人要求对于大多数人又过于苛刻,

舆情点评

在当今压力日增的社会,不能只谈奉献和信仰,不谈薪资和待遇。在此次舆情事件中‘‘标签效应’’发挥了相当的影响作用,大部分网民出于对于边远地区的刻板印象,认为敦煌硬件设施短缺,发展空间有限而劝退一大波人,进而导致了这次敦煌编制招人难的事件。在事件发生后,敦煌研究院也积极回应广大网民的关切,表示敦

煌的生活研究环境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也将逐步解决薪资待遇等网民所担忧的问题。与此同时很大一部分网民抱有想去的意愿,但由于专业不对口受到报考限制,甚至还有网友对敦煌研究所招聘毫不知情。因此敦煌研究院前期应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对于应聘者的要求可以适当调整以达到广纳人才的效果。 此次舆情事件暴露出我国文博行业人才供需不平衡的困境,经过此次舆情,相信文博行业会向好发展,激励更多的人为文博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2年第3期

舆情演进趋势

       根据互联网舆情监测控软件蚁坊鹰眼速读网的分析,有关“陈春花 博士文凭事件”的舆情信息,媒体舆情于7月21日达到最高峰,网民舆情于7月11日、21日出现热度峰值。        2022年7月6日上午,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在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一则的辟谣声明,登上各大平台热搜。该声明称:华为与陈春花教授无任何关系,华为不了解她,她也不可能了解华为。       随后,陈春花也回应媒体称:“近期网络上有逾万篇夸大、演绎、虚构我对华为的解读、评论、反复炒作,基本为不实信息,对本人构成极大困扰。

       对此,她正式声明:“这些文章并非本人所写;华为是本人的学术研究案例之一;本人已聘请律师就此类侵权行为追究责任。”就在此之后不到半月,有网友扒出陈春花的个人简历,质疑其博士学位。
       北京大学国发院、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等学校网页中,有关陈春花相关教育背景已经被删除。
       7月21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工作人员回应称,这个事情目前还不是特别了解,正在关注了解。

传播平台

       有关“陈春花 博士文凭事件”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平台,相关舆情量约占总量的73.9%,其次为新闻APP约占13.5%,新闻网站约占6.0%。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情分析

陈春花 博士文凭事件

舆情综述

        近日,曾与华为频频一同登上热搜的知名管理学学者陈春花,其博士学位遭到质疑。受到质疑的是陈春花的教育背景之一的“爱尔兰欧洲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这所查询不到的大学被认为是“野鸡”大学。根据爱尔兰工商查询网站信息显示,“爱尔兰欧洲大学”是私人公司,2010年注销,创始人曾注册多所“学校”行骗。知名学者陈春花学历风波持续发酵。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热词分析

       有关“陈春花 博士文凭事件”的话题提及频次较高的词语有“陈春花”、“华为”、“教授”、“北大”、“华南理工”、“大学”、“造假”、“骗子”、“笑话”、“资本”、“炒作”等。

        有关“陈春花 博士文凭事件”的媒体舆情主要来自“微信公众号”,其次为“今日头条”和“网易新闻”,其他声量较高的媒体网站还有“百家号”

网站声量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蚁坊软件

“一点号”等。有关“陈春花 博士文凭事件”的热门文章中,《陈春花博士文凭被质疑:就读学校是“文凭工厂”?》、《尴尬,号称华为“军师”的陈春花教授,博士学位疑是野鸡大学》等文章引媒体热载。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重庆交大一学生被公告退学

       据报道,重庆交通大学一名学生休学回家照顾生病的单亲父亲,后父亲去世,他申请线上课程却未上课,此后学校多方联系不到他,报案后派出所也未找到人,最终学校发布公告作退学处理。此事引发广泛关注,11月12日,重庆交通大学官博发布情况说明,称该生已主动联系所在学院老师并说明情况,学校将尽最大努力助其完成学业。

       近日,小镇做题家成为网络热词,受到网民及舆论关注。       起因是易烊千玺、罗一舟、胡先煦等人报考国家话剧院没有参加笔试就破格录取,被网友质疑。随后,中国新闻网出了一篇报道,其中一段话“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也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在网络中引发强烈反响。小镇做题家,目前学术界尚无明确定义,综合网络上的各类观点,大致可以将其理解为:出身于农村或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高考进入一流高校,但缺乏一定视野和社会资源的贫寒学子。

小镇做题家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2023国考

        国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自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00万,此后10余年,国考报名人数都在百万以上。从近两年数据上看,2021年度国考共有157.6万人过审,2022年度国考共有212.3万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核。
       2023年度国考是近十年来招录人数最多的一年,同时也是近十年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2023年度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相比2022年度扩招18.7%。截至11月3日17时30分,2023年度国考报名总人数达2504933人,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近48万人,增幅23.8%,首次突破250万人。
       数据显示,2023年国考“最热门”的岗位是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此岗位仅招录1人,报名人数高达6764人,其中5872人过审,竞争比达5872:1。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分别于2022年11月3日18:00和11月5日18:00结束,共有259.77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70:1。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蚁坊软件

教育小贴士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四六级考试倒计时

  • 做好考试准备工作:按时打印准考证、准备好证件证明、规范携带考试用品、合理安排行程
  • 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开展个人健康监测,做好个人防护
  • 遵守纪律,诚信考试:诚信守纪考试、严禁考试作弊
  • 提高警惕,谨防上当:注意甄别诈骗,坚决不参与“助考”犯罪活动

       2022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笔试)将于12月10日进行,小编在此给广大考生一些小建议:

过过过!教资笔试12月9日查分

        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消息,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将于12月9日上午8:00公布。考生可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和中国教育考试网微信小程序进行查询。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3期

/02/ 路在脚下,心致远方

路虽是需要一直往前走,但走过一段时间,偶尔还是要回头看看,在回头的那一刻,你会发现这一路走来,脚下的每一个足迹,都见证着你的成长;也才会通过这些足迹,从中发现自己曾走过的冤枉路,也会从中发现很多我们一直在求索的东西。
路是需要不断行走的,但你也许会问,路究竟在何方。其实,路一直就在我们的脚下,我们脚下的每一步,都是在书写着自己的历史,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而心,在这行走的过程中,亦是需要怀揣着憧憬与希望,这样,即便前途黯淡无光,只要凭借着内心的光亮一直往前走,任凭夜再黑再暗,路再长再远,也不会因此而迷失方向。
世事无常,人生难料。有时候你觉得前途黯淡无光时,峰回路转过后,却又重见光明;有时候你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却又忽然发现前面是悬崖峭壁。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时,只有把心放宽,人生之路才能畅通无阻。
不要太留恋于过往,因为太深的留恋就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所以,又何不选择继续出发,继续前进。

/03/ 路在脚下,心致远方

有的人,一直在行走,因此一路上活得充实而快乐,虽是有得也是失,但看过的风景,遇见过的人,错过的缘分,却也是最为宝贵的回忆。而有的人,一直停留在原地,始终不曾迈出一步路,又怎会领略到旅途的美景?
路就在我们的脚下,心则向往着远方,只有从容地走错生命的磨砺,眼前才是一片新的天地。只有不断地行走,才能遇见更多的人,遇见更美丽的风景。凡曾到达过的地方,都属于曾经。
因此,不断地行走,才会让你收获更多。但也不要忘了时常回头自省,别忘了时常回头看看,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起点。
我也曾言,心之所向,步履所往,心之所愿,行将所至。只愿这世间的每个人,都能够步履从容,砥砺前行,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而行走,都希望你能够好好珍惜,这沿途的每一道风景,以及所曾留下的每一个足迹。

国际标准刊号 | IMUN 4799—2022 国内统一刊号 | CY3-2022/C7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 23000798813

邮编 | 010066电话 | (0472)4885688网 址 | www.888.com.cn

2022年第3期

路在脚下,心致远方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