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
都
特
教
2019年刊
我们不是他们的亲生父母
却有着父母般无私的爱
我们不曾看到孩子们的显著成绩
却总会为他们小小的进步激动不已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制
卷首语
融合教育是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不仅仅强调“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强调教育应该主动满足“所有人的学习需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要求: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在“回归主流”、“教育公平”等理念下提出的全纳教育理论,当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教育公平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融合教育成为随班就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
近年来,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开展的省级特殊教育专项课题《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师资素质培养策略》中,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以课题组为引领,立足融合教育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融合教育的发展内涵,对随班就读教学、师资培训、咨询服务、巡回指导、康复训练等进行了不断的研究。通过实践,特校教师逐步掌握了融合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本刊就是特校教师在开展融合教育探索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进行认真反思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新意和参考价值。
坚持融合教育的理念,本着促进残疾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宗旨,以及推动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正是融合教育的精髓,也是本刊体现的理念。
目录/contents
如何做好一名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
浅谈耐心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特殊教育重要意义及对策研究
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特教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培智生的劳动教育
康教结合理念下学前听障儿童教学研究
浅谈低年级自然课中如何使聋生乐学
融合背景下的听力障碍学生数学教学策略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
在随班就读培训中使用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探析随班就读学生融合教育氛围构建
融合教育理念下随班就读质量提升的几点策略
论如何开展随班就读听障碍儿童语文教学
教学案例
浅谈随班就读培智儿童言语训练
山不过来,我过去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课程与教学
理论前沿
贵州省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贵州省特级教师 王杨
……………………………
1
…………………………
5
………………………………
7
………………………
11
…………………
15
………………………
19
…………………………
23
………………………
25
………………
29
…………………………
33
…………………
37
………………………
41
………………………………
43
……………………………………………
45
………………………………
47
…………………
50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革新的深入,在全国各地中学广泛的进行着,并得到了各级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积极支持。体育界许多人士对体育教学模式、内容等领域的研究如火如荼,同时出现了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创意体育等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发展模式。然而体育教学正面临着从来没有过的机遇,作为体育教学重要组成——我们体育教师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一、对特殊学生的热爱之情
爱是对人或事物的最深的情感,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教书育人的前提要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制度、法令、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从实际出发,按具体条件制定各种体育工作的计划。深入钻研教法,认真备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称得上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从组织好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和班级体育锻炼,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搞好课余体育锻炼工作和校内外各项体育竞赛以及其他各项体育活动出发,同时协助校医定期检查学生身体,对学生进行体育卫生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建立学生健康卡片,使体育工作和卫生保健紧密结合。
(一)对特殊体育教育的热爱。
体育教学是一项艰辛的劳动,特殊学校的体育教育更是一项艰辛中的艰辛劳动。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对特殊学生真挚的热爱。
教师要关心热爱残疾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最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
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我曾经读过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作者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残障,七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至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师后,她的人生才得以彻底的改变。沙利文老师用了毕生时间陪伴这可怜的孩子,将她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的伟大的作家。如果不是爱,如何有这么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有爱,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在残缺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正是懂得这一点,我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心灵、成长各个方面都关怀备至。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是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
二、对特殊学生要有宽容之情
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体育教学活动复杂多变,学生又活泼好动,比较难于组织,学生经常违犯纪律,要求体育教师要豁达大度,对学生有宽容之情,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宽容之情能卸去学生的心理负担,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其有勇气纠正错误,教育效果明显。对待学生的错误应采取冷静的态度,不应横加指责,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替他们想一想,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这种豁达大度的宽容之情使学生感到教师富有人情味,对教师产生一种既崇敬又敢于接近,友好相处的心理相容的亲近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行为,唤起学习激情。对学生有宽容之情,不但能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师本身从严要求自己,在教学中根据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充分体谅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对学生怀有宽容之情能驱使自身探索出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实践证明,教师的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情感品质。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在最佳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接受教育。
肖雄 六枝特区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
如何做好一名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
理论前沿—如何做好一名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
【摘要】以特殊教育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并探讨教师如何对特殊学生表现热爱之情、宽容之情,如何体现教师的才与德,提高教师素质等等对策,以推动特殊教育体育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快乐体育、教育事业、闪光点、优势。
理论前沿—如何做好一名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
1
2
三、教师要有才
“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的这首小诗可以说是我教育教学工作最精辟的注解。要做一名好教师,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更新知识。为了使自己具有渊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到书店购书、看书成了我的最大爱好,只要对自己教学有帮助,价钱再贵我也舍得花。我舍得花钱买书,更舍得花时间潜心读书。使得自己在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有满满的“一桶水”,乃至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
四、教师要有德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 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五、原因分析
有的教师喜欢找借口,所教的学生,所教的班级不好,就把责任推给学生。学校的绩效其实是鼓励教师们努力工作,而不是真正以学生的分数跟老师工资挂钩,没觉悟的老师都这样只为了钱,而不管学生死活,学生犯错,成绩低下,害你工资被扣,你就会想办法把学生劝退学,不然你的工资会越来越少。思想都已经扭曲了,怎么去谈教育,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做一名好老师呢?
六、对策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体育教师本职工作,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勤勤恳恳,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立志为体育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思想,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思想、成长和发展负责,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领域,发展学生优势才能,并将其优势智力的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去,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3.对自身工作有强烈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心,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认真辅导学生,做到诲人不倦。
4.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困难的耐挫心理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对知识孜孜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5.主动承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各种比赛和两操,主动组织和指导业余训练队。
6.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人格和独特性,把每一个学生都作为爱护和关注对象,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可发展、可培养的人才,给予每一个学生成功和发展的机会,视每一个学生都为同时具备九种智能而又各具特色和优势特点的人,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优势才能,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的价值。
7.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不把自己的意志甚至知识强加给学生,激发、引导、促进、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长处,进行赏识教学,不讽刺、挖苦、耻笑、埋怨和当众大声批评学生。
七、结语
一个教师仅仅具备德才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在此,我希望广大的教师同行们能做到“三有”——即德、才、爱兼备的好老师。岁月匆匆,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事业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的生命,更无悔于我的选择,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
【参与文献】
[1]祝蓓里,《运动心理学原理与应用》,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2.2。
[2]杨磊,《浅议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摘自中学体育网。
[3]潘青海,《对中学生不喜欢体育的调查研究》,中国学校体育2002.2。
[4]《当好一名合格体育老师意义论文》,中华文本库。
[5]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理论前沿—如何做好一名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
理论前沿—如何做好一名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
3
4
何为耐心?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有耐心。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耐心是前提,而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是:智障、听障、视障学生,耐心在教育教学中就更为重要了。
我初任智障高年级的数学教师。开始上课时,我复习提问,有的学生起来回答,结果竟然是答非所问,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所做的作业乱七八糟,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有,时间过去一月,还是如此。后来我仔细地琢磨,要采用何种方法去进行教学呢?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的观察和分析,了解了智障生有反应慢、抽象思维差、记忆差、接受知识慢等特点。再对教材进行分析,教材的编写是按“小步子、多重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编写的,这是根据智障生的身心特点来编写的,这使我深受启发,感悟到,对于智障生的教学不可急,要有耐心。后来我在教学时,按照智障生的特点,将概念、法则重复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课后耐心地进行个别辅导,效果有明显的改变,解答问题大有进步,说明通过耐心去教学,会收到好的效果。
有一次,我在查课时,看到聋二年级的数学教师正在指导学生做题,说来说去,学生还是不懂,此时他急了,就对学生疾言厉色,这时学生楞住了,一堂课搞僵了。面对聋生,如果你所教的内容学生弄不懂,这说明你与学生没有沟通好。聋生首先需要沟通,聋教学从沟通开始。显然学生还不懂老师对他说什么,说明沟通的媒介—手语还未弄清,就必须要耐心地指导学生,让学生将有关这个内容的手语弄懂,方才起效。这位老师缺乏耐心,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一堂聋班的公开课上,内容是教学字母发音,教师很认真地用双语教学,学生在发汉语拼音“p”时,教了一遍又一遍,学生还是发不出来,老师就耐心地引导学生,并将学生的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口前,感受发音器官的振动、发音时气流的变化,然后再让学生试着发音,经过耐心地引导,学生能正确发音了,教学取得了好的效果,这是教师耐心教学的结果。聋教学遇到的困难是相当多的,如聋生的语序混乱,语言表达能力差,沟通困难,不正确理解教师所教的是什么等等。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教师付出百倍的耐心。
有一天,盲班语文老师与我交谈,说班上有位男生看上去比较聪明,但很顽皮,对于盲文摸读总是学不会,怎么办?我对她说:“别着急,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越着急越解决不了问题,你要有耐心。”这位老师还是愁眉不展,我说:“学生不爱学习、顽皮总有原因,你要耐心去寻找原因,找到原因后,你还要去抓住要害,耐心去开导,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他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你还要耐心去加以个别指导。因为摸读盲文对于初入学的盲生来说还是相当难的,你要耐心去寻找行之有效的教法,不能急于求成。”这位老师听后恍然大悟:“是怪我太急于求成了。”从那以后,这位老师经常与那位盲生谈心,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他讲了一个做学问的道理,也就是韩愈先生的《为学》:“世上事有难易乎,为之难者则易;不为之易者则难。”并给盲生说,学习也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明白了事理,再加之老师的耐心辅导,使学生大有长进,成绩自然就上来了,可见耐心在教学中的作用之大。
耐心在德育工作方面也很重要。有位教育局的领导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特教工作者面对的是:智障、听障、视障三类学生,对这些学生要耐心去教育。先教成形;接着教成人;最后才是教成才。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却说明了很深的道理。“三残学生”在走进特殊学校时,良好的行为习惯未形成,需要特殊教育工作者去耐心地教育、引导,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道理品质。如果我们特教工作者没有耐心,就不可能使这些特殊学生形成好的思想品质,更不可能使他们成形、成人、成才,将来走出学校大门就可能去做违法违纪之事,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这说明了耐心教育在特殊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耐心去付出。特别是特殊教育教学工作,单是讲艺术性还不够,缺乏耐心是不可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因此,我们只有在教育教学中耐心地教育学生,才能达到师生共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的作用,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袁熙和 六枝特区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
浅谈耐心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理论前沿—浅谈耐心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耐心去付出。特别是特殊教育教学工作,单是讲艺术性还不够,缺乏耐心是不可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因此,我们只有在教育教学中耐心地教育学生,耐心地辅导学生,才能达到师生共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的作用,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耐心、特殊教育教学、重要性。
理论前沿—浅谈耐心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5
6
智障学生既有教育的需要又有着康复的需要。而课堂是教育目标的达成的主阵地并以学科教学的形式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如何将康复手段与教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整合,成了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下面,我立足教学实践谈谈“康教结合”在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
培智学校中基本上都是智力低下的孩子们进行学习的,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有限,很难进行正常的实践学习活动,很难跟得上我们教师的步伐,像语文更是难与登天,因为我们语文本来是难度相较于别的学科大,抽象性比较强,我们培智学校教师只有从我们的学生日常生活出发才能更好的教授我们特殊儿童。让我们的培智学生对于生活方面的感受到语文等科目的存在,降低学习的困难程度,让他们觉得学习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部分。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语言康复教学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生活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生活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发音是说读的基础,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发音不准、吐词不清是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发展普遍又显著存在的特征。因此,在培智生活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语言的发展。
2.1坚持发音器官、发音方法训练
发音训练能帮助学生学会发音要领,掌握发音技巧、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为学生清楚流利地说出每个字音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每节课的前三分钟我都坚持带学生做唇舌操训练,练习舌的动作:如伸舌等。唇部运动:张口、撅嘴等。发音练:a,o,e,i,u,v,元音开始练起,然后就是b,p,m等辅音训练,最后把元音辅音结合起来发音如:ma,ba等。单独的进行发音训练会使学生觉得枯燥,容易失去训练的兴趣和信心。因此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综合的、形式多样的发音训练。如舔棒棒糖、吹蜡烛、包纽扣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
2.2剖析语言问题的原因并对症提出康复方法
在特殊教育学校没有专业康复技能只靠爱心、耐心是不行的。我们要熟知言语发育的五个过程:呼吸、发声、共鸣、构音、语音。有了这些理论知识作支撑才能够把学生发音不清楚具体原因剖析出来,一一对应,对应治疗,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
2.3创设生活情境,进行语言沟通康复
培智学生生活空间相对封闭,语言贫乏,对事物的理解、表达能力不足,我们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创造沟通机会,使语言沟通得到康复。如学习《毛巾肥皂》一课时,智障学生看到这些物品知道它们的用途,却不会用语言进行叙述,这时候老师故意用脏的手去拿物品,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急于表达。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习使用语言,如“抹上肥皂洗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们要讲卫生,常洗手。”在这样的生活情景中学生的语言与思维,判断能力都得到了康复与发展。
2.4重视动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书写也是沟通交往能力重要的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患有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以及多重残疾的孩子手指力量发展都比较缓慢,书写时会出现不能握笔,或者握笔力量不够导致笔画书写不规范的现象。为此,我设计了一-套手指操,手部力量比较弱的学生,先练握笔,从连点描画,描红仿写入手,然后训练写字的手部控制和手眼的协调能力,课堂中与学生的手部动作协调、手眼协调等精细动作游戏活动相结合,逐步过渡到独立书写。长期坚持,学生手指的力量和灵活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康复。
袁熙和 六枝特区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重要意义及对策研究
理论前沿—特殊教育重要意义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我们对于特殊教育是越来越重视,我们对特殊人群的保障权益越来越全面,我们在对培智家庭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切实保障他们群体的利益,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在对培智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我们的爱,不单纯的体现在针对知识上的教学,这些培智儿童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和正常人群是稍有不同的。所以更加的需要我们身为培智教师多下功夫,投入更多的精力,更为细致的进行我们的教育工作,应注重对其思维上的激发,符合其学习发展的规律,文章根据如何进行更好的培智学校的教育工作展开浅显的分析,希望对相关教师有所借鉴。
【关键词】特殊教育、发展、改善。
理论前沿—特殊教育重要意义及对策研究
7
8
3.注重课堂活动与认知训练结合
培智低年级学生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学前康复教育(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开设培智学前康复训练),加之入学年龄越来越早,有些儿童残疾程度较重,所以中规中矩的课堂教学对他们来说不是理想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年龄偏小、残疾程度偏重、大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能力不足、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情绪波动较大的特点,我着手在“大”上做文章,从疏中求实效,切实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恰到好处的康复训练。重视体能训练以及行为管理,比如个别训练。为满足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缺陷矫正,个别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途径。首先,训练教师应选取班级中缺陷明显,需要个别训练的学生1~2名。其次,根据学生的障碍类型选择相应的评估量表实施功能评估,制订训练计划,开展个别训练活动,定期评估训练效果,适时调整训练方法和内容,并建立学生个别训练档案。个别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模仿、动作、沟通和社会情绪训练等。
结束语
我们身为特殊群体工作者的一员,要为我们特殊学校的儿童的美好未来认真做好基础,我们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不是我们教师学校自己独立完成的,还有我们家长和全社会的关心帮助,我们给与孩子们越多的关心爱护,孩子们的学习动力也就越多。
【参与文献】
[1]罗朝朝. 基于空间利用率的培智学校康复用房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2]何侃,崔蒙蒙.《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解读[J].现代特殊教育,2017(23):23-25.
[3]于港仕.“大生活”教育在培智学校的探索[J].现代教育,2017(11):30-31.
[4]谢正立,邓猛.新课标背景下培智学校课程本位评估的几点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7(18):40-45.
理论前沿—特殊教育重要意义及对策研究
9
10
舞蹈——乌蒙的丰碑
自闭症儿童主要表现为社交障得、交往障碍、兴趣狭隘、刻板重复等行为。一般的自闭症儿童都有语
言缺陷,导致他们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困难重重,这非常不利于自闭症儿童健康的生活与学习。近年来, 我国融合教育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轻度自闭症儿童进人普通学校就读,针对自闭症儿童重复行为和刻板运动的特点,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灵活施教,随机应变,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1.兴趣引入,吸引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
为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语文教师应提前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和方形的词语卡片,查找下载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音乐、启蒙故事或班级活动视频。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艺术性的教学导入可以更好的吸引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心情愉悦,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集中精神认真听课。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语文教学定要吸引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一些有趣的教学视频网上并不能找到,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自己动手做。例如:教师可以抓拍学生在课间活动时留下的精彩瞬间;又或者是录一段体育课上学生一起游戏的视频。通过这些形象的视频,不仅可以让自闭症儿童感受到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乐趣与快乐,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适当刺激,鼓励自闭症儿童参与课堂互动
自闭症儿童存在交往障碍,一般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关注周围世界,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一定不交往、不关注。自闭症儿童在适当刺激下会给出一定反应,一般的刺激可以是他们特别喜欢的积极刺激,也可以是他们特别讨厌的消极刺激。积极的刺激可以强化自团症儿童的正确行为,例如:语文教师以奖励小红花的方式鼓励自己症儿童回答问题,参与课堂师生互动。而恰当的消极刺激也可以强化正确行为。在自闭症儿童一开始入学时,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口以恰当地利用刺激物,不仅可以让自闭症儿童逐渐信任教师,走进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促进自闭症儿童参与语文课堂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自闭症儿重和教师慢慢熟悉,改变之前抵触和冷漠的态度后,就可以逐渐减少刺激,直接取消。
3.同伴互助,引导自闭症儿童开口说话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引导自闭症儿童开口说话,这里的同伴可以是陪读的父母,也可以是他喜欢的同学。在入学之初,自闭症儿童一般是自我封闭状态,对教师和同学的防范心理很强,有时候甚至出现躲避、抵触现象,比较依赖自己的父母。因此,让自闭症儿童和父母以一起学习,一起答问题,教学效果比较好。自闭症儿童和同班同学慢慢熟悉后,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已熟悉的同学为朗读伙伴,在朗读课又文或词时他们会高兴的、自然而然的和同伴一起读。
以同伴互助的形式进行语文识字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词卡游戏,把自闭症儿童分到四个小组中,每个小组先安排一名学生做组长,组长拿着词卡,其他小组成员轮流认读,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谁正确认读词卡的数量最多。游戏过程中,自闭症儿童会感受到其他同学的热情与活力,让自闭发儿童逐渐参与游戏互动,引导他们开口说话,可以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因此,同伴互助不仅可以引导自团症开口说话,培养课堂互动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逐渐意识到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4.赞美肯定,增强自闭症儿童的自信心
赞美的语言可以让人们心情愉悦,美好的行为可以让人们互相感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赞美与肯定,自闭症儿童也不例外。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符合自闭症儿童心理发展的情景,既要严格要求他们又要顾及每位同学的感受。例如,教师要及时肯定和表扬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自闭症儿童,要鼓励不敢回答问题的自闭症儿童勇于举手发言,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其他同学多用些“你真棒”、“加油”、 “非常好”等赞美性言辞鼓励自团症儿童,这样不仅可增强自闭症儿童的自信心,还可以活
李姁 水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程与教学—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我国融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情况越来越普遍。由于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滞后,存在情绪与社交障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基本不参与师生互动,多数时间将自己封闭起来,普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基于对这些的学情调查,制定专门的教育计划,在兼顾全班同学的教学需求下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个性化教学,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交往能力,让他们慢慢融入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语文堂教学效率,是目前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也是普通学校教师日益关注的主题。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程与教学—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1
12
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此外,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自闭症儿童追视和注视的行为特点,让先学会认读词语的同学上台做“小老师”,通过“小老师”的方式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自闭症儿童学习的自信心。
5.优先发言,促进自闭症儿童主动思考
随着自闭症儿童慢慢熟悉学校与班级的周围环境,会向教师和同学问好。由于自闭症儿童有语言障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自闭症儿童很少有机会发言,这对他们学习语文知识非常不利。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让所有同学先思考问题,然后举手回答,这样可以让自闭症儿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应耐心的鼓励他们举手发言,看到他们举手后可以让他们优先回答问题,或者让自闭症儿童试着评价其他同学的答案。因为让自闭症儿童优先发言或评价同学的发言,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6.角色扮演,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语言的运用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育缓慢,语言理解能力差,无法通过语境加工语言信息,这不仅增加他们理解正常社交信息的难度,还使他们在学习语文时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分开。角色扮演可以有效的促进自闭症儿童理解叙事类和对话类课文。针对自闭症儿童无法正确使用对话规则进行交流,不能区分新旧信息,错误使用人称代词的情况,角色扮演前教师应帮助自闭症儿童分析扮演的角色,让他们明确具体的表演任务,并且多多练习。此外,还可以让自闭症儿童观察其他同学的表演,提醒他们角色表演时应注意的事项,从而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扮演角色。将角色扮演活动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让自闭症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训练自己的语言能力,更好的理解语言的运用,还可以在与其他同学的游戏互动中提高自闭症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过,在角色扮演前,教师应精心准备,设定恰当的语言训练目标,活动后及时评价。
结论
综上所述,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使语文课堂氛围富有生机,还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营造师生互动良好学习氛围,并且科学有效的进行因材施教,让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和交往能力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与文献】
[1]李华.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55-56.
[2]孔春燕.自闭症儿童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7(21):64-65.
[3]洪晓敏.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言语重复行为的功能行为评估及干预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课程与教学—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程与教学—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3
14
学生手工作品
我国于1998年12月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的第五条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可见对培智儿童进行劳动技能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特殊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大多数培智儿童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影响,体质比较差,协调能力不好,在生活上,家长多半采取包办和代替,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他们的劳动技能的形成,再加之他们的心理有缺陷,不愿主动劳动,以至于头十岁了还不会洗衣、不会整理床铺、不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就是一种学习,通过劳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培智儿童在学习劳动的过程中,不断摸仿和运动,不断反复练习,身体不仅会慢慢的强壮起来,而且肢体也会协调起来,自理能力也会慢慢得到培养,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我认为对培智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就是对他们进行缺陷补偿教育的重要方面,对他们的身心健全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那么,作为一个特教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培智生的劳动教育呢?下面谈谈这几年来我的一些看法和经验:
一、教师必须端正教育思想,掌握劳动的教育性,发挥好劳动课的教育作用。
现在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每节劳动课上,就安排学生打扫教室,由学生自由完成,“谁做了多少?是怎样做的?”问都不问,最后检查劳动情况就完事了,我认为这是为劳动而劳动,仅仅是一种过程,是把培智儿童作为简单的劳动力应付打扫卫生而已,而劳动的教育作用还未真正发挥出来。
劳动教育应该是包含劳动态度、道德的教育,劳动知识、技能的教育,劳动所需的身体锻炼、卫生保健的教育和劳动审美的教育等。我作为特教教师,在担任培智二年级劳动课时,就先查看了一些书籍,了解有关劳动教育的知识,在劳动课上,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劳动情况,各安排不同程度的劳动,如班级大扫除时,我安排有一定劳动能力而且认真的几位学生搬桌椅、擦玻璃,有肢体残疾的扫地,四肢健全而又马虎的同学拖地,我在旁边进行指导,并不时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劳动结束后,针对该次劳动中学生的表现做一个评价,表现最好的发一颗星。这样几次下来,学生对待劳动的态度得到了改善,积极性明显得到了提高。因此我认为特教教师必须端正教育思想,掌握劳动的教育作用后,才能根据本班的学生情况,安排相应的劳动任务,制定合理的指导方法,发挥好劳动课的教育作用。
二、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大多数培智生由于智力水平低,外表不是很好看,生活自理差,因而受到一些人的歧视,不愿意和他们玩,常嫌他们脏,再加上家庭的包办和代替,使他们养成了不爱劳动、破罐子破摔的不良思想,更无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可言,如果不及时矫正和培养,今后要想让他们正常回归社会主流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自觉地参加劳动,在劳动中感受到劳动带来的乐趣,从而热爱劳动,增强自信,很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
1.教师应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目的和意义,促使他们逐渐形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担任培智生的劳动课,我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目的教育。通过制作动画、创造劳动氛围、举身边的劳动事例、讲爱劳动的故事等形式创设情景,告诉他们劳动的目的和意义,还让他们参与到劳动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乐趣,使其形成自觉劳动的习惯。例如:我制作了课文《讲卫生》的课件,内容是这样的,“小明天天早上起床就刷牙,而小红呢没有刷牙的习惯,但经常喊牙疼…,”在学生看完动画后,我就启发学生想:“为什么小红经常会牙疼?”然后告诉学生,因为不刷牙,牙齿就会长小虫子,小虫子吃牙齿,小红就疼了。然后我教他们怎样刷牙,还让他们体会刷完后嘴巴舒服的感觉。通过刷牙这一劳动意义的教育,学生懂得刷牙就可以保护牙齿,以后要天天刷牙,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知道自我服务劳
张贵叶 六枝特区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
浅谈特教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培智生的劳动教育
课程与教学—浅谈特教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培智生的劳动教育
【摘要】本文指出劳动教育在培智生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我在劳动教育中的看法与成功经验:一、教师必须端正教育思想,掌握劳动的教育性,发挥好劳动课的教育作用。
二、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1.教师应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目的和意义,促使他们逐渐形成自觉劳动的习惯。2.教师应经常开展评一评、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劳动的能力。3.教师应重视教给学生劳动方法,使他们掌握劳动的技能,增强自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教师要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四、教师要在劳动教育中渗透美的教育,促进其智力得到发展。 最后,特教教师还应注重课堂内外相结合、学校内外相结合、家庭内外相结合、与各学科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多方位、多渠道地加强培智生的劳动教育。
【关键词】特教教师、培智生、 劳动教育。
课程与教学—浅谈特教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培智生的劳动教育
15
16
动的目的。又如:我班大多数培智生都来自农村,对于父母经常下地干活都是很熟悉的,我就抓住他们身边的这一事例,进行启发引导:“爸爸妈妈到地里去做些什么了?”学生都回答说:“去栽包谷,去栽菜…,”我又接着引导:“栽包谷栽菜可得到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通过引导,使学生知道爸爸妈妈的劳动可收到很多的包谷和菜,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还可以换成钱,明白通过劳动可以创造财富的道理;例外我还常创设一些劳动氛围,和学生一起劳动,一边劳动一边说教。通过这样多次的劳动教育,我发现我班学生已经不那么讨厌劳动了,会讲究个人卫生了,还会主动帮老师打扫办公室呢!一次我班李发刚的妈妈来学校,我问起李发刚在家里的情况时,他妈妈高兴地告诉我,“他现在勤快多了,还经常和我们下地干活呢!”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劳动目的教育,辅之教师生引导,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教师应经常开展评一评、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劳动能力。
在劳动课上,我们经常开展评一评、比一比活动,如:评评谁今天没洗脸,谁穿的衣服最干净最整齐,比一比谁的牙齿最白谁的小手最白等。活动中,我抓住学生偶尔一次的“干净”、偶尔一次的“白”进行表扬和鼓励,还让其它学生拍掌表扬,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感到了劳动的乐趣,在那以后,当看到手脏了、衣服脏了时,还能自觉地洗洗。可见,开展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劳动意识取到了强化作用。通过多次开展这些活动,我班大多数学生在不断重复和巩固中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不洗脸的张刚也知道每天要洗脸刷牙了,不爱洗衣服的刘安林也会主动洗衣了。
3.教师应重视教给学生劳动方法,使他们掌握劳动的技能,增强自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劳动就不可能生活”。因此,培智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是为了使培智生掌握日常生活所需的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长大后能自强自立,能适应社会,为将来回归社会主流打下基础。
在进行劳动实践时,我重视指导学生的劳动方法和教给劳动知识,比如在训练洗衣服时,我先教育学生要爱护个人卫生,然后挑选常洗衣服的学生示范,我在一旁指导,第一步先把衣服泡在冷水中,浸透,第二步放洗衣粉,搅匀,第三步搓洗,要有重点,上衣主要是衣领和袖口,裤子主要是裤腿和坐处,第四步用清水清洗,反复进行,直到水清为止,第五步,拧干,抖散,晾晒。同时我还教给他们注意会脱色的衣服不能和浅色的一起洗。学生在动手练习洗时,我就在一旁不停地指导和矫正,并不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我看到他们的干劲是那么的足,当这些学生洗干净自己的衣服时,得到我了的肯定,他们是那样的兴奋,是那样的自信,就这样,在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培智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得到逐步培养。
当然劳动教育的形式是非常多的,如榜样示范法、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心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结合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科学地对培智生进行劳动教育。
三、教师要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马克思曾强调:劳动不仅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手段,同时也是个性全面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可见,特教教师对培智生的劳动教育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个性品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劳动中的德育因素是很多的,教师应结合当时的实际,根据本班学生的身心情况做及时的教育。如在教完《洗衣服》一课,我布置的课后任务是“帮助培智一年级的小朋友洗一次衣服”;教完《叠被子》一课后的作业是“同学之间互相交换叠一次被子”等等,在这些任务中,都有帮助别人做事的育人思想;例外我还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学雷锋活动等。
四、教师要在劳动教育中渗透美的教育,促进其智力得到发展。
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的审美感受,鉴赏美和创造美都产生于劳动,有些活动往往同科学性、艺术性、实用价值是紧密联系的,如手工、刺绣等,它不仅对工艺本身有技术要求,而且要合理地选择色彩和线条安排。如:学生在勾毛线拖鞋的劳动中,就要考虑色彩图案的搭配等。劳动教育中指导学生美的创作,使学生在参与创造美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从而促使其智力得到发展。
最后,特教教师还应注重课堂内外相结合、学校内外相结合、家庭内外相结合、与各学科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多方位、多渠道地加强培智生的劳动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促进其智力发展,并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和不良思想,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为以后参与社会、贡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与教学—浅谈特教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培智生的劳动教育
课程与教学—浅谈特教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培智生的劳动教育
17
18
引言:通过我国开展的早期听力筛查工作,越来越多的低龄儿童可以采用佩戴助听设备进行听力补偿,或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听力重建等方式进行干预,低龄听障儿童即使不能参与康复机构的康复教学,但是可以由听障儿童家长担当起重任,家长的康复水平对于听障儿童康复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康复教师首要任务是对听障儿童家长进行指导培训,提高家长的康复教育素养。
一、“康教结合”理念概述
顾名思义,康教结合理念指的是康复训练与教育的结合,该理念主要针对于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康教结合理念下,能够使障碍儿童获得保障其未来发展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而促进障碍儿童与社会的融入,保证其能够享受正常生活。
康教结合理念主要围绕康复与教育两条主线展开,学校应该加强对两条主线的把控,在充分迎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遵循“补偿缺陷、挖掘潜能”的教育教学原则,对康教目标、计划、内容进行充分考量,对于听障儿童而言,想要提高其知识能力水平,需要根据不同儿童的障碍情况,从多角度开展教学,同时辅以康复训练加强听障儿童的能力培养。
二、“康教结合”理念下的学前听障儿童教学对策
(一)利用绘本帮助听障儿童发展听觉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听障儿童可以通过佩戴助听设备来学习聆听和语言。3-6岁是幼儿绘本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康复教师可利用绘本帮助听障儿童发展听觉能力。如坐在听障儿童的右耳旁,采用丰富的语调,好听的声音给听障儿童讲述绘本故事,借助《小熊宝宝绘本系列》《噼里啪啦系列》等绘本,让听障儿童听一听绘本中不同人物说话的声音;使用拟声语让听障儿童听一听绘本中大自然的声音等,鼓励听障儿童去想象和模仿这些声音,帮助听障儿童感受声音的时长、响度、频率变化、音节数量等。在听障儿童的听觉逐步提高之后,康复教师还可以将已经阅
读过的绘本,选择其感兴趣的一项或多项关键词,让他们多听一听,在绘本中找出这些关键词,通过听觉记忆的练习,了解他们听觉理解能力发展的状况,对存在的问题在康复训练中加以巩固。
(二)把游戏和教学融合在一起
1.寓教于乐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选择恰当的、符合儿童年龄的游戏活动可以使听障儿童们更好地融入训练环境中,也有助于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兴趣以及他们的需求,从而能够根据所观察到的东西制定出更好的教学游戏活动,更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2.贴近听障儿童的现实生活设计相关的游戏,认真了解和观察孩子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生活中的事物,丰富游戏的内容,让听障儿童们在游戏中就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从而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知识经验的积累,既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生活当中。
(三)开展集体教学
学前听障儿童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对听障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康复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听力语言康复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进行教学,该系统含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涉及健康、艺术、语言、科学、社会等多个领域,是全面康复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听力语言康复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的应用,只需要轻轻点触,便能够展示出各种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教学课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还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作用。通常来讲,听力语言康复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当中包含五方面内容,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集体康复教育,进而实现对听障儿童口语能力的强化,不仅如此,在开展集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听障儿童特有的呼吸、发声、共鸣知识,纠正并指导学生的言语问题,以此提高听障儿童与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听障儿童的交流意识。
通常情况下,集体教学课程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①热身环节。在此环节中,主要开展学生的呼吸训练,并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口部运动训练;②导入环节。该阶段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开展导入工作,通过游戏导入、谜语导入、音乐导入等方式实现康复训练向课程教学的转换;③学习环节。在此环节当中,主要培养听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并适当引入呼吸、共鸣、发生等相关知识内容。例如,儿童在学习《小树叶》时,主要词汇都是以“P”为主,需要儿童在双唇紧闭并送气;④游戏环节。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使听障儿童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掌握。在此环节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游戏的设置,不仅要简单易懂,并且还要与教学内容相关。
黄睿 水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康教结合理念下学前听障儿童教学研究
课程与教学—康教结合理念下学前听障儿童教学研究
【摘要】近年来孩子的家庭康复教育愈发受到大众关注,为了提高听障儿童康复质量,康复教师应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康复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期望值,具备良好的康复态度,积极学习康复知识,掌握科学的康复方法和技能,提高康复教育素质,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教育手段提升听障儿童康复效果。
【关键词】康教结合、学前教育、听障儿童。
课程与教学—康教结合理念下学前听障儿童教学研究
19
20
(四)家长在听障儿童康复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
语言习得与其他知识的学习存在很大不同,其他知识可以通过课堂、多媒体等方式获取,但语言却难以通过这些方式获取,只有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语言的获得与生活息息相关,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也应遵循生活规律,康复机构每天固定的短时间训练,并不能满足听障儿童正常生活的语言需要,以往的成功康复案例也可以直接证明,家长对听障儿童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是最佳选择,在此情况下,家长应勇于做为听障儿童康复路上的陪伴者、康复者及监护者。
结论:综上所述,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家长应牢固掌握康复知识和技能,同时注意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充分发挥家长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科学高效的康复方法,缩短康复周期,提高康复成效,使听障儿童早日回归有声世界,使用语言沟通交流。
【参与文献】
[1]王姗.多元智能理论下多媒体教学对学前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的促进作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8(19):52-53.
[2]周小琦.学前听障儿童区域游戏中语言交往的现状及教学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8(17):56-58.
[3]王金.听障儿童的学前教育创新教学探索及实践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27.
课程与教学—康教结合理念下学前听障儿童教学研究
课程与教学—浅谈特教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培智生的劳动教育
21
22
盲生葫芦丝演奏
聋教育自然学科是对聋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低年级自然课的学习活动,主要培养聋生学习自然的兴趣,获得基础的自然知识,提高能力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聋校自然课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低年级聋生的思维有着很强的直观性,语言贫乏,对自然体验得少,再加上不是考试科目,因此对自然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让自然课教师感到头疼,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让学生具有了乐学的品质,就能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作为自然课教师如何使学生乐学呢?我在自然课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激发聋生学习自然的兴趣,使其喜欢学。
兴趣是一种兴奋剂,人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他就不会把学习看成沉重的负担,相反,他将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表现,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愉快的学习中去。在聋生刚接触自然课时,教师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如观察、实验、考察等)指导儿童认识自然事物,并创设条件,让其亲自动手,利用各种感知器官,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知事物特征,使之学习顺利,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七课《水》时,我提供了酒、醋、煤油、糖水、水等液体,让聋生闻一闻,看一看,尝一尝(没有危险性的),通过对这些液体的颜色、气味、味道进行感知比较后,得出水的特征。一个小小的观察活动,使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发现,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掌握得很好,而且他们学习自然的兴趣也提高了很多。
二、努力挖掘自然教学中的愉悦素材使聋生乐学。
自然教科书的编排具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等特点,教师应利用教材这一特点,根据聋生的年龄、生理特征设计自然课的教学活动,并挖掘自然教学中的愉悦素材,使聋生乐学。例如,在教学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课《我们的身体》时,我根据低年级聋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先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找一找人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接着我请一位聋生上台充当人体模形,请别的聋生观察该同学,并回答他的身体有哪些部分,这时候他们开始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地就把人体的几大部分补充完整了,最后在进行课外延伸时,我拿出了很多火柴棍和扣子给同学们摆人体图,比比看,谁摆得最完整,谁摆的姿势多。我发现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人体外部结构有了很深的认识,他们
所摆的人体图,不仅器官完整,而且姿势多样。这是因为教学中挖掘了教材中的乐学因素,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活动的欢乐,激发他们“学”的兴趣,真正以学为乐。
三、用多种方法激活自然课堂教学,使聋生乐学。
作为特教教师,我们要根据聋生的认知特点设计自然教学,不能教死书而形成无效教学,导致聋生在低年级就对自然课厌学,而是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为他们提供多种感知事物的活动,使他们能较顺利地完成自然课上的内容学习和认识。我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有:
1.自然教学与绘画相结合。大多数聋生喜欢画画,我就利用这一特点,设计了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上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一课《常见的鱼》时,为了让聋生能很好地掌握鱼的外部特征,在观察、动手摸实物鱼后,我让他们画出心中的鱼,然后以实物对照,加以修改,这样反复几次,聋生就牢牢地记住了鱼的特征。
2.自然教学与手工相结合。在教学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十三课《风筝》时,我买了些纸和竹条,先让学生分组做好风筝,试放之后,我再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用设问法。教师巧妙地设问,能引起聋生的悬念,使他们对学习研讨的对象产生兴趣,并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达到以趣激学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全日制聋校实验收教材第一册第八课《空气》时,在导入新课时,我用黑色的塑料袋装了满满的一袋空气,把袋口扎紧。我是这样设问的:“我有一大袋东西,你想知道是什么吗?”这时候聋生觉得奇怪了,“明明没有东西,怎么说一大袋东西呢?”看,悬念来了,聋生学习的兴趣被激起来了并积极地投入到对空气的研究中来,这节课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还有实验法、猜谜法、游戏法等,自然课教师可根据课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把课堂教学得生动有趣,使聋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当然,自然课中能使学生乐学的方法是很多的,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教材研究都会有所不同,重要的是我们自然课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使聋生喜欢自然课,爱上自然课,真正以学为乐。
王安芬 六枝特区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
浅谈低年级自然课中如何使聋生乐学
课程与教学—浅谈低年级自然课中如何使聋生乐学
课程与教学—浅谈低年级自然课中如何使聋生乐学
23
24
听力障碍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应当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听力障碍学生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里,小学阶段处于基础性位置,这一阶段对学生往后的学习生涯以及自身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由于其自身生理缺陷的原因,导致他们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不如如同人,因此大多数听力障碍学生在此之前是没有接触过数学教育的,这就要求不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本身必须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障碍,提升自我素质。
一、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原因。
1.自身听力障碍影响。听力障碍学生听力障碍有很多原因,多数是先天性和药物所致。即便学生使用了人工耳蜗、助听器等工具的帮助,或是采取了语言康复训练等措施,但是听力障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还是受到了影响。在言语上,多数听力障碍学生都有聋音,主要表现为发音不清,咬字不准;在认知上,由于接收不到声音来源,理解能力差,对于事物的概念与意义都是模糊的,尤其是比较抽象的数学,上课反应速度慢,理解不深刻;在情绪情感上,很多小学听力障碍学生还处于不懂事的阶段,脾气暴躁,接受不了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一谈到学习问题就逃避;在思维上,直观形象思维较好,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相对于其他学科,学习兴趣不浓厚。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数学学习障碍,提高听力障碍学生的数学能力。
2.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小学阶段,多数听力障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成熟。加上听力障碍学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较好,长期记忆能力偏弱,可能在当时马上记住了,反过来再提问就会出现不懂的现象。在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都欠佳,上课互相说话打闹,学习精力被分散,偶尔还会和老师打小报告。在课后,尤其回家做作业时,没有在学校的质量高,遇到不会的题就放弃或者抄答案。因为数学题之间的关联性特别强,
在课堂、作业环节中没有学好数学,也就影响了数学思维方法的养成。
3.听力障碍带来的心理缺陷。听力障碍学生因为生理缺陷,导致心理产生极大变化。在与人沟通,别人不理解并且歧视的时候,就会产生怨恨的心理,认为世界对他是不公平的,消极的心理在小学这个阶段就滋长了。还有一个特殊心理,表现为自卑。自卑的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觉得即使努力学习了还是不如其他人。长此以往,这种心理状态就会让学生逃避学习,尤其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数学。
4.亲子关系不融洽。听力障碍学生与父母的关系通常都不太和谐。家长的类型有以下几种:放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比较冷漠,不仅在生活上,对学习情况也是不了解,不关心,直到老师与家长沟通时才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严厉型家长处处苛责孩子做得不够好,没有耐心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只要求他们达到想要的结果;温和型的家长比较考虑孩子的感受,对学习的关注度也很高,尤其对于小学数学,为了让孩子数学基础更好,通过做大量习题来巩固强化,并且能够在课下认真辅导,与老师及时沟通。
二、听力障碍学生数学教学策略。
1.直观形象教学法。处于小学阶段的听力障碍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较好,具体的实物展示更容易接受。在几何图形讲解上一定注意利用教具,直观清晰,例如认识三角形,可以用三角形卡片向学生展示,不是老师直接给出答案。在讲应用题时一定要剖析,联系生活实际,例如学生乘车问题,可以举例我校学生坐校车时,核载38人,老师20人,学生25人,问能不能坐下的问题。既涉及计算,又和比较大小有关系。
2.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许多的特殊教育学生对于应当将知识的传授渐渐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变化并未引起重视。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以丰富多彩趣味性强、形象直观的内容,吸引了听力障碍学生的注意,对他们的好奇心进行了很好的激发,能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对数学进行学习。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的发展也跟科技紧密相连。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和单调,而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出现能够让课堂教学的氛围活跃起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多变的动画效果以及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生涩的数学有了学好的动力。例如学习数字《7的认识》,首先可以讲一段《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以故事引入数字7的认识,然后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小兔子吃胡萝卜",先出示7个胡萝卜,再一个一个出示兔子,一个一个数,最后板书写数字7。在涉及"行程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家里坐车到学校门口花了多少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对自己亲身体验的坐车过程进行联想,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提升数学的思维能力。
席康入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融合背景下听力障碍学生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课程与教学—融合背景下听力障碍学生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摘要】听力障碍学生由于自身听力有障碍,导致学生不论是在认知、语言、理解方面,还是在心理、思维和情感情绪等方面,相对于普通儿童而言都有着一定的差距。在对听力障碍学生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多数听力障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偏弱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听力障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地提升。
【关键词】听力障碍学生、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课程与教学—融合背景下听力障碍学生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25
26
3.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学校与家庭之间应当要建立起良性的联合机制,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首先学校要讲求真诚,赢得家长的支持与认同。在学校老师应该认真负责,对听力障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情况实时关注,注意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新的变化一定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学校和教师在对于学生的教育方面需要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在和家长沟通时,老师不能够急于指出孩子缺点,应当首先对于家长提出的正确观点予以肯定,与家长站在同一阵线,在此基础上再慢慢地对家长的错误观点进行一一纠正。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少告状,但是学生需要改正的一定和家长说清楚。而家长也要全力配合,督促和帮助学生在家中完成课后作业、预习和复习工作,注重归纳总结学习方法,进一步促进数学思维的建立与形成。
4.口语手语并用。在特殊教育学校,有的听力障碍学生还有残余听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注意自己发音的准确性,说话的语调要始终,确保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锻炼。对于重度听力障碍的学生,必须用手语,手语要求自然流畅,标准规范。教师要多多练习手语,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教师与学生的手语统一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单一手语不利于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单一口语又不适合听力障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所以二者要有机结合,口语手语协调并用,促进学生对文字、数学符号、数学方法的理解。
5.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听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多地关注,及时适时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现并基于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与健康。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心理健康教学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通和开导,让学生能够以积极健康、向上进去的健康心态学习数学知识,让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依靠家庭教育,使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
结语:总而言之,针对听力障碍学生的教学,应当注重他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把数学教学融入生活中去,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数学问题的存在,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提升,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生活和成长情况给予关注,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帮助听力障碍学生克服自身的缺陷,提高听力障碍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与文献】
[1]汪洋. 浅谈听力障碍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47):268.
课程与教学—融合背景下听力障碍学生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课程与教学—融合背景下听力障碍学生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27
28
学生礼仪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得远程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优质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在特殊教育中,应用好互联网,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能够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功能发挥得更好,特别是相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而言,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随班就读学校管理者、随班就读教师、随班就读儿童、家长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师的师资培训,通过远程教师的相互协作,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随班就读的教学效果,切实通过随班就读帮助特殊儿童完成学业,本文从目前我市随班就读培训需求情况,随班就读培训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随班就读培训信息化的可行性分析入手,提出了在随班就读师资、学生、家长等培训中应用信息化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市随班就读的质量,切实落实好教育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的目标。
一、目前我市随班就读存在的培训问题
通过我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师对钟山区随班就读班级、学校、家长、学生的走访,以及结合返回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学生的情况分析,总结出目前制约我市随班就读发展和随班就读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教师、学校和巡回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学生也缺失相应的专业指导。
一是家长缺乏特殊儿童教育的知识,急需相应的专业知识指导。在随班就读儿童中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父母离异等造成了隔代培养。祖辈对育儿知识的缺乏或者育儿知识的落后,导致了对随帮就读儿童的指导跟不上学生的需求;除隔代教育缺乏相应知识以外,父母如果缺少相应的教育知识,也容易导致特殊儿童教育的失败,父母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直接影响了随班就读儿童的效果,在随班就读过程中,应该将家长培训纳入其中。
二是教师缺乏专业的特殊教育知识,应当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目前普通学校有系统随班就读培训经历的教师几乎没有,加之各地各校师资较紧,很多教师在面对正常教学工作量时,基本上能满足学生和教学的需求,但随班就读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掌握教学技能和学科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在目前我市教师中,既能够掌握教学技能和学科知识,又同时能够掌握特殊教育知识的教师可以说凤毛麟角,这就造成了在教学中,即便是想教好特殊儿童,也无从着
手。长此以往教师和特殊需要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甚至出现部分教师将随班就读儿童视为负担的情况,更无从谈起做好个性化教学。通过调研交流,许多教师也反映,希望能够参加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随班就读的效果。
三是学校缺乏专业的管理,急需相应的管理培训。随班就读不仅仅是所在班级的管理问题,更是整个学校管理的问题。如何管理,特别是在班级考核和教师考核过程中,如何制定科学的随班就读质量评价体系成为多数学校所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市随班就读的学校对随班就读的儿童的管理方式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一种是采取不纳入教学管理的方式,即只要学生安全在班上即可,在各项测试评价过程中,不作为测评对象,甚至是不参与测评;另外一种没有区别对待这部分随班就读儿童的特殊性,将其完全按普通学生的要求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最终导致随读生所在班级、教师考核偏后。在与随班就读学校管理者沟通中,透露出对特殊儿童管理、考核等缺乏专业指导,他们也希望通过系统而有效的培训,提高学校管理和考核的水平。
四是资源中心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急需加大培训力度。以我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参与随帮就读教师培训研究的教师为例,从学历结构上看均为本科学历,其中三人专业与特殊教育无关,也未做过系统的特殊教育业务培训,两名教师有过相关鉴定培训经历和学习经历,一人康复专业毕业,其他均为特殊教育专业毕业。从前期工作总结调查看,能评估随班就读学生当前的学业成就水平、学习能力及学习方式,但缺乏专业角度的观察、分析与评量,与随班就读教师共同商讨拟定个别教育计划难度系数较大,急需通过培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二、随班就读培训信息化的必要性
综合分析我市随班就读的现状,要提高我市随班就读的质量,目前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培训提高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认同归属感,随班就读儿童家长的教育培养水平,随班就读教师的个别化教学水平,随班就读学校管理、考核水平,资源中心指导教师的业务指导能力。而如何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无疑成为了相关部门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重要任务,在培训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点,是相当有必要的。
一是随班就读儿童分布广泛,涉及学校人员多,集中培训难度大。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的原则,各随班就读儿童人员分布广泛,涉及学校多,同一学校多分布于不同班级,以钟山区为例,目前由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指导的随班就读儿童共16人,分布于12所学校,涉及13个班级,从全市范围看,涉及的学校更广,相关需要培训的教师更多,而单纯的集中培训是无法满足相关需求的。以近三年以来我市四个县区针对
孔令刁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在随班就读培训中使用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在随班就读培训中使用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9
30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在随班就读培训中使用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班就读教师和学校按县区开展的6次教师集中培训情况来看,在集中培训中表现出培训人员多,培训教师覆盖面不高,集中培训制约着培训效果。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随班就读涉及人员开展培训,可以扩大培训面,相关参训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接受培训,参训人员不受所在区域的影响,同时也不需要大规模的人员集中,可提升参训人数。随班就读培训具有长期性,集中培训相关人员及时获得相关知识培训,而通过培训平台,参训人员可通过回看等手段,针对自己的需求接受培训,因而在随班就读培训中应用信息化是有必要的。
二是参训人员需求不一,集中培训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随班就读的培训对象涉及随班就读的学生、教师、家长和资源中心的教师,各相关参训人员的需求不一,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总结目前我市随班就读教师培训情况,从培训效果来看,参训人员有学校的管理者、班级一线教师、还有少部分有特殊教育学习经历,目前在普通学校任教的人员,各自的需求不一,面对相同的培训内容,相关培训内容无法同时满足管理者和教师的需求;同时目前培训只面向教师,没有开展针对随班就读的儿童和家长的培训,而随班就读的效果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而大多数家长缺乏相关的特殊教育技能和知识,需要有专业的指导;随班就读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急需专业指导和帮助,每个学生的需求也不一,将学生集中指导的难度大,有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但受空间的影响不可能完全第一时间完成面对学生指导。通过信息化培训手段,可将家长纳入培训范围,帮助家长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资源中心专业教师及时为随班就读师生提供帮助,可见在随班就读中引入信息化是有必要的。
三、随班就读培训信息化的可行性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促使教师培训网络化、信息化技术日益成熟,培训信息化具备可行性,一方面随着4G、5G手机网络,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电视等的普及,信息的传递有了保障,同时随着操作的简单化、日常化,使得参训人员通过电脑和智能设备参训具备必要的条件,特别是教师通过“国培”、专业技术人员网上开展“停学不停课”活动中也基本掌握了网络学习的技能和使用方法,使得随班就读培训信息化具备了可行性;另一方面目前开放的平台较多,技术比较成熟,使得随班就读培训信息化具备可行性,如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广泛使用的“钉钉”,在抗击新型肺炎过程中,通过培训,大部分教师均掌握了操作方法,能够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直播,除“钉钉”以外,抖音、企业微信等都有相关的功能,可通过这些软件进行培训。
总之,在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过程中,目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随班就读的教师、学校管理者、家长等都急需专业知识的培训,而目前集中培训也存在人员多、范围广、培训时效性差等情况,信息化手段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可能,同时信息化培训在技术和应用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得随班就读培训信息化成为可能,在未来,信息化在随班就读培训中必然发挥更大的作用。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在随班就读培训中使用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在随班就读培训中使用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32
随着随班就读的政策推行,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得以进入普通学校进行学习和生活,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公平,促进了特殊儿童群体的健康发展[1]。但是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需要被特别关心,如何使特殊儿童快速融入普通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加快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氛围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对随班就读儿童的教育,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
1. 创建良好的校园融合氛围
1.1建立规范的随班就读制度
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接纳工作,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将随班就读政策落实到学校教育中来。建立系统科学的随班就读制度,对随班就读的学生进行招收和管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安全和卫生方面也应该建立相关的制度,使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和普通学生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照顾有所依据,规范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相处。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班主任职责和任课老师职责做出相应的规定,并肯定随班就读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付出,从任课津贴和评优评先方面给予教育工作者肯定,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和积极性[2]。
1.2开设专题讲座
学校应当将随班就读政策落实到教育中来,首先应该将随班就读政策的相关内容对教育工作者进行普及,使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理念,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和对待随班就读学生[3]。学校可以请相关的专家到学校来进行专题讲座的讲解,对全体教职员工及家庭委员会成员进行随班就读政策的讲解,从法律层面将随
班就读政策进行普及,再从区域政策方面让大家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认清接纳随班就读学生的必要性,最后将全体教职员工集中进培训,使全体教职员工掌握对待随班就读学生的正确方法和正确态度,在全体教师员工的内心植入正确的融合教育理念。
1.3为相关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
普通学校的教师往往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知识的培训,对于班级里随班就读的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经常感觉力不从心,不能获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对于随班就读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融合也不能很好地促进。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就要为教育工作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支持教育工作者外出培训,培养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学校的融合教育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1.4在班级开设生命体验主题活动
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的了解很少,如果班级里有一位或几位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普通学生有可能会因为特殊学生的不同而对他们进行歧视和欺凌。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应该在班级里开设相关的生命体验主题活动,邀请志愿者进入班级对学生讲解生命的多样性,体验生命的不同,通过资料展示或游戏体验等方式让普通学生理解到特殊学生也是一种平常的存在,接纳生命的多样性,学会平等对待他人和尊重他人。
2. 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能促进特殊学生快速融入班级,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5]。学校应该根据班级里的特殊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针对性教育方案,要求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各个管理方面进行配合,促进特殊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在班级教育中应该给予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关心和照顾,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特殊学生地发展,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班级里的普通学生可以成立专门的爱心互助小组,轮流照顾随班就读学生,使得随班就读学生也能够感受到同学之情,能够平等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体验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和班级各类文体活动。班级里的同学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照顾一方面能够促进教育公平,使特殊学生也能够融入普通的学习生活,学会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普通学生建立爱心,学会帮助他人,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的重要机会。
3. 尽量争取社会资源的帮助
社会中有很多特殊儿童帮扶公益机构,在学校接纳随班就读学生时,往往缺乏经验和设备,可以尽量争取这些机构的帮助,完善学校的随班就读学生所需要的设备,吸收公益机构的相关经验,拓宽教育工作者学习和进步的渠道,从而促进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健康发展[6]。
彭也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探析随班就读学生融合教育氛围构建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探析随班就读学生融合教育氛围构建
【摘要】教育使国家发展的根本,在教育行业发展越来越好的大环境下,融合教育形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融合教育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能够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于残疾儿童来讲,能够获得和普通儿童一样的教育,是一种教育进步的体现。但是在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的相处中,在教育工作者对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改进,如何使这些特殊儿童在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后不受到同学的歧视和欺凌,快速融入普通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是目前教师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如何融入普通学校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随班就读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随班就读、融合教育、教育氛围、特殊儿童。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探析随班就读学生融合教育氛围构建
33
34
4. 家长和社区的帮助
随班就读学生的安置并不是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还应该加强学校与家长、社区之间的合作,完善随班就读学生的管理,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健康发展。
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时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人,在长时间的照顾中,家长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有着很好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学校里随班就读的学生生活和学习,家长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在对孩子长时间的照顾中,已经有了很好的经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孩子发展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教育工作者短时间的接触所不能掌握的,可以让家长参与到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中来,将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与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制定出适合随班就读学生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地计划,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健康发展。还能让家长到资源教室,分享自己的经验,为学校同类学生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参考,促进学校其他同类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构建学校整体的教育氛围[7]。
随班就读政策的目的就是让特殊学生不再特殊,让他们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获得平等的教育,提高特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能好地在社会立足。因此,随班就读学生就不能够仅仅在学校和家庭中学习和生活,必须要走入社会,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这就离不开社区地帮助。社区可以设置适合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鼓励随班就读学生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感受社会的人情冷暖,丰富课余生活,建立立足社会的信心。学校应该主动加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对社区的活动进行详细了解,带领班级的学生共同参加,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关心和帮助随班就读学生,为随班就读学生建立适合的发展氛围,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参与责任感。
5 .总结
随班就读政策是教育公平的体现,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这项政策落实到实际教育中来,但是教育过程中,如何使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融合到普通学校中来,还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帮助。随班就读学生融合教育氛围的构建并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完成的事情,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树立普通学生对随班就读特殊学生的正确对待观念,加强学校与社会、家长的合作,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与文献】
[1]李从军.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学生同伴关系教育工作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9(S1):82-83.
[2]郭文君.普通校园随班就读学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1):117-118.
[3]郭文君.浅析随班就读学生融合教育氛围构建[J].才智,2019(32):20.
[4]李建花.融合教育理念下有效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9(19):40.
[5]陈超.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J].甘肃教育,2019(18):108.
[6]梁大林.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J].贵州教育,2019(16):8-10.
[7]彭伟.随班就读学生的问题行为指导策略[J].中国教师,2019(S1):171.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探析随班就读学生融合教育氛围构建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探析随班就读学生融合教育氛围构建
35
36
笔者作为市级资源中心教师,在一年的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中发现,大多数特殊需要儿童处于肢体性随班就读(仅是肢体在普通班级里,并未融入班级参与教学活动)或社会性随班就读(与普通儿童一起活动,有接纳和交往,但未得到需要的教育)的状态,离融入主流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培养目标仍有极大的距离。如何缩短甚至消除这段距离,随班就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是关键。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特殊教育实践经验,根据随班就读现状,着力提升融合教育质量,整理出的几点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教育安置方式灵活化
教育安置应根据儿童的障碍程度、教学现状、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如在特殊学校就读的学生,经评估可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使学生身心顺利过渡,可以设计个性化课程:第一阶段上午在特校上课,下午到普校上课;第二阶段上午在普校上午,下午在特校上课;待学生基本适应普校教学节奏和教学环境后,调至第三阶段,全天在普校就读。又如在普校随班就读不适的学生,可根据其障碍类型,请资源教师安排个别教学课程对学生进行缺陷补偿或者心理辅导,帮助其融合融入班级教学活动。
二、创设最少限制教学环境与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最少限制教学环境
无论是在普通学校还是特殊学校,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尽量满足特殊需要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需求。不同障碍类型和障碍程度的学生对学校的环境和班级的环境往往还有不同的要求。在校园环境中,应设有盲道、轮椅通道、振动提示器、无障碍卫生间等公共设施。在班级中,在给特殊需要学生安排座位时,一定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功能障碍,把他们安排在既有利于自我调节,又能兼顾他们学习方便,同时还能方便与教师交往的座位上。
(二)和谐的社交氛围
在笔者指导过的随班就读个案中,有两个对立的案例。
A同学是中度脑瘫,智力落后于同龄人岁左右,能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握笔不稳,能独立行走,但不能奔跑。班主任将该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最角落的位置,独立成排,并叮嘱班上同学不要与该生交往,否则出了事情自己负责,然而了解下来该生并没有攻击性行为。具备参加部分大课间活动的运动能力,但是被安排不参加所有课外活动。不参加所有考试。
B同学为中重度脑瘫,智力正常,基本不具备语言能力,握笔不稳,勉强能独立行走,但时常摔倒。班主任将该生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离教室门最近的位置,安排同学轮流帮他打饭和如厕。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大课间活动。虽然他难以用语言表达,但是大家都知道他能听懂多数的课程,数学最好,喜欢读小说。
A同学在班级里如同空气般的存在,常常不来学校,在校时基本不与同学交流,表现出极度的内向和自卑。鲜有老师关注到他,班主任表示只要他在课堂上安静,在学校里安全即可。这是典型的“肢体性随班就读”。B同学十分爱笑,与师生相处融洽,大家都学会了与他“眼神交流”,并且喜欢与他交流。虽然握笔困难无法参加考试,但是老师能判断出他是否有效的参与学习。从这两个案例不难看出,社交氛围对于随班就读学生身心的影响之大,和谐友善的氛围能促进特殊需要儿童更好的融入班级,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反之则像把特殊需要儿童推向更深的深渊。而在和谐环境的创设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是关键。
三、缺陷补偿,潜能开发的教学原则
在特殊教育的教学理念中,笔者认为“缺陷补偿、潜能开发”应放在第一位。给不同障碍类型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缺陷补偿,以降低他们因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学习和生活困难,更好的融入社会。如听障学生进行听力语言训练,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治疗等,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其无限接近常人的生活状态是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四、弹性作业布置与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一)弹性作业
作业必须要完成,但是可以有弹性的空间。对于残障学生,因为需要针对障碍进行一些教育训练,所以尽可能的将作业与教育训练结合起来。另外,可以增加实践性作业,以提高这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视障学生需要更多的口头作业,智障学生需要更多的操作作业。
任希希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融合教育理念下随班就读质量提升的几点策略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融合教育理念下随班就读质量提升的几点策略
【摘要】融合教育虽然已有了近40年的实践历程,但是在很多较为偏远的地区,融合教育的教学质量一直不甚理想,多数随班就读学生只能算作是“肢体性随班”或“社会性随班”,并没有真正融合到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到主流社会中。
【关键词】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融合教育理念下随班就读质量提升的几点策略
37
38
(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对于特殊需要儿童来说,简单的用考试成绩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来评估教学效果是不科学的。固然需要考察学业成绩,但是在要求上可以根据学生障碍程度进行适当的降低。同时还应该评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智力障碍儿童,可评估其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
每一个特殊需要儿童都像是一条被冲到岸上浅水洼里的小鱼,太阳升起,水被晒干,小鱼就会被干死,这样的小鱼有千千万万条。而我们教师就像是这岸上行走的人,你每扬一次手臂,就能救起一个小小的生命,或许你不在意这些渺小的生命,但是这条小鱼在乎啊!
【参与文献】
[1]陈雅娟.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幼儿随班就读策略探究[J].才智,2019(13):180.
[2]欧阳叶.论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融合教育及实施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20(1):9-13.
[3]许萍.两位随班就读"问题学生"的融合教育策略研究[J].教师,2019(6).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融合教育理念下随班就读质量提升的几点策略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融合教育理念下随班就读质量提升的几点策略
39
40
融合教育课堂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提出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主张,“要在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同时,有计划地在一部分普通小学附设特殊教育班或吸收能够跟班学习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听障儿童是残疾儿童的重要组成部分,听障儿童随班就读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听障儿童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普校就读过程中与普通学生的差距显而易见,其中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面对随班就读的听障儿童,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听障儿童的语言学习特点。
听障儿童语言学习特点有:
第一,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是先学习口语,后学习书面语,但是听障儿童却是口语和书面语一起学习。大多数听障儿童未经过早期的语言训练,所以他们在入学时口语普遍是缺失的,面临着口语和书面语同步学习的繁重任务。
第二,听障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看话。视觉作为听障儿童听觉缺陷的补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听障儿童要通过看对方的唇语来进行语言的学习。
第三,听障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要使用手语。随班就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使用自然手势更易于听障儿童学习。
第四,听障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学过程中一些直观形象的图画利于听障儿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
对听障儿童的语言学习特点进行了解后,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随班就读听觉障碍儿童语文教学,满足听障儿童的特殊需要。
一、汉语拼音教学是基础
从听障儿童一年级入学开始,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学习好拼音,因为今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发音和拼读的帮助,根据学生听力状况,具体做法如下:
(一)听力保留较好的重听儿童
由于重听儿童的残余听力保留较好,在教学中只需留心检查重听儿童的发音并及时纠正,课上没达到预期效果的,可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二)听力损失严重的聋童
教师教拼音时应处于听力损失严重的聋童容易看到的位置,便于他们看清教师的发音口型,并要求他们进行模仿发音和拼读,模仿发音与拼读时,教师可把听障儿童的手分别放在自己的脖子发音部位和嘴前,让他们感受气流和发音,然后再让他们感受自身发音时的气流,进行自我调整,直到发出正确音时教师给
予强化,若课上没有达到目的,课后教师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家长也要配合教育。
二、字词到句子的过渡学习是关键
我们知道,听障儿童经过反复练习后写词语是没有问题的,但听障儿童书写的句子却语序混乱、颠三倒四,不明其意,听障儿童自身局限性导致他们缺乏大量的听觉语言实践,所以很难把握句子的语法和结构,教师可以让听障儿童造句以造句的方式,帮助听障儿童把握准确的句型结构,教师的引导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便于他们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句子,能做到“脱笔而出”。
三、加强读写训练是保障
教师应根据听障儿童实际情况,每天安排阅读与书写任务,让学生达到“以读助听”“以写助说”的目的。
(一)定期对听障儿童已学过的课文中的造句、背诵默写部分进行检查,对他们进行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提升。
(二)要求听障学生每天写日记。
写日记可让写作时有素材充实,达到言之有物的目的。
(三)要求学生抄写背诵名篇佳句
指导学生买一本作文书,要求学生对里面的名篇佳句进行抄写背诵,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应面对面给予指导,以达到让听障儿童最终会写作文并写好作文的目的。
综上所述,听障儿童随班就读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空间、也有挑战,听障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任重而道远。
汤世飞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论如何开展随班就读听障碍儿童语文教学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论如何开展随班就读听障碍儿童语文教学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论如何开展随班就读听障碍儿童语文教学
41
42
融合教育课堂
在普通学校的班级中有着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他们成绩不理想,不主动与人沟通交流,且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和正常的儿童相比,在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班级体中总是处于弱势的状态,这就是随班就读儿童。
对于随班就读儿童,除了与普校儿童一起学习普通教育外,还要针对他们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其目的是努力使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做人,求知和创造,能够融入社会生活之中。
以下是通过一个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的唐氏综合征培智学生,对其进行言语训练的个案研究。
一、基本情况介绍
张紫璇是钟山区某普通小学六年级的12岁女孩,从该生的特征来看,表现出特殊面容、耳位低、眼距宽、颈部皮肤厚、肢体畸形等症状,伴有轻度的认知障碍。通过前期的语言能力评估和课堂的观察,发现该生主要存在以下言语问题:
(一)说话随意性强,语言重复。对于场景描述,不安顺序进行,缺乏逻辑性。
(二)吐字不清晰,含糊不清,很多话说出来时,一带而过,多数时候靠猜测该生表达的意思。
(三)在班级中,无论上课下课,均不与本班学生沟通交流,自己默默的靠在课桌上。
(四)在学校,对于熟悉的班主任依赖性强,随时要看见自己喜欢的老师才能安心,但又无法用语言表达,缺乏安全感。
二、个案研究
(一)研究问题
针对该生的上述问题,对其“表述不清”、“发音不准”等言语症状进行研究。
(二)问题分析
(1)该生由于是唐氏综合征儿童,伴有智力障碍,认知水平受限,导致在言语理解和运用上能力很弱,表达时词语不够丰富,与人交流时,回答单一、简短。常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理解上出现偏差。
(2)在班级中的表现处于一个弱势状态,教师与同学对璇璇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她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不愿与人交流。
(3)生活极为单调,父母管教严格,上下学一个人,无好友进行交流。
(三)言语训练
1.语音训练
存在口齿不清,说话音量小,语调单一现象。
(1)口腔控制训练。利用不同的声母、韵母来调整舌头的位置,锻炼舌头的灵活性。利用口香糖的耐嚼性,让其咀嚼,促进声带大小调节和闭合。
(2)发声练习。发音是舌头的位置不同,选择带有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和卷舌音的儿歌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发音。同时,利用学习动物叫,练习小猫、小狗、小鸡等不同的发音。
2.词语训练
该生基本能说出称谓、食物等名词,但是形容词掌握稍差,在与人交流中,词汇贫乏,无法正确理解词义。
(1)积累词语:通过讲故事,看书等积累词语。
(2)扩充词语:对形容词练习进行强化训练,教师给出词语,学生说出形容词进行描述,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写出完整短语,要求学生反复朗读。
3.语言运用训练
(1)连句成段:次训练通过朗读和交流,教师进行及时纠正,帮助学生理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提高表述条理性。
(2)复述句子:通过教师的朗读,学生对每一句进行复述。
三、个案研究体会
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后,张紫璇的言语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随班就读个案的辅导中,深深的感受到针对随班就读学生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这些儿童,即使他们进入普通学校就读,也要充分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教案教学。从璇璇最初的默不作声,经过一学期有针对性的训练后,慢慢的能与老师进行适当交流,有时还能有一些撒娇的小玩笑,尽管吐字的清晰程度上还需加强,但也能看到学生的点滴变化和成长。
随班就读学生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这种爱能给他们温暖,也能激发他们沟通交流的热情。科学的特殊教育方法,量身定制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案,使他们能像普通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只有符合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规律,才能使随班就读学生学有所获。
阮欣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浅谈随班就读培智儿童言语训练
教学案例—浅谈随班就读培智儿童言语训练
教学案例—浅谈随班就读培智儿童言语训练
43
44
一次随班就读巡回指导观课,教学内容是“球与圆”的认识。教师通过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圆”与“球”的图片、实物,让学生直观认识球与圆的形状,并通过“说一说”“画一画”“连线”等教学环节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认知。对普通学生而言,这节课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效果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直观认识“圆”和“球”,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但通过课堂观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很关注随班就读学生,共3次指名完成教学任务,分别为“你说一说圆和球有什么不同”“你能画一个圆吗”“请你来连一连,哪些是圆,哪些是球”。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按照指令参与,但反馈效果不佳。
通过观察,我认为本节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是教学目标未体现个别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很关注随班就读学生,但通过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针对学生提出的几个问题,明显反映了教师对该学生的目标趋同于其他普通学生,在教学目标上并未个别化。
二是教学方法未体现个别化。通过观察,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并未考虑到该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尤其在让学生“画一画”上,通过观察该生握笔的姿势发现,该生手指捏合协调能力不佳,画“圆”非常有难度。
三是过早放弃。3次提问,学生均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此时,教师并未针对该生就教学内容、目标、方法作相应调整,而是按部就班完成其他教学环节,对该生的课堂表现并未再采取措施,任其存在。在与教师的交流告知“课堂上已经很关注他了,就是学会不会”。
课后,就以上问题与授课教师进行了交流并提出改进意见。在这节课中,很显然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不适于该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定重叠教学目标的形式,将普通学生的教学目标与该生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设定,在教学方法上可通过让该生“摸一摸”的环节让学生具体化的体验中感知,如果学生仍对知识目标(认识圆和球)不能达成,不能放任不管,还需及时调整,可以跨领域,将教学内容整合重组,使学生达成一定的目标。在该教学活动中,可利用橡皮泥,让学生揉捏成“球”,将知识目标及时调整为补偿训练,训练该生的眼手协调、捏合的能力。
总之,“以生为本”是个别化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山不过来,我过去”,站在学生本位,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在学生在每一个节课中都得到发展、有所收获,而不是随班“混”读。
孔孟丽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山不过来,我过去
教学案例—山不过来,我过去
教学案例—山不过来,我过去
45
46
王波 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教学案例—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教学案例—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47
48
王波 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教学案例—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49
50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王长江 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
王长江 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51
52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王长江 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
王长江 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53
54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王长江 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
王长江 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55
56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王长江 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
三尺讲台,
我们用优美的手语,
传授着知识
三尺讲台,
我们用圣洁的爱心
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单位: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招生电话:0858-6806657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明湖路松坪南路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