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凉都特教2020年刊

其他分类其他2022-03-03
665

2020年刊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制

目录
CONTENTS

卷首语

2017年,融合教育首次写进《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等文件均提出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各地不断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加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配备专兼职教师,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任希希老师牵头以《融合教育理念下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参与策略研究》为题开展课题研究。
近两年来,课题组成员立足于教学实践,不断拼搏创新,积极探索融合教育的新思路,融合教育模式已得到特殊教育界同仁的认可,课题组成员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后反思,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散发着浓油墨清香的刊物,就是由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实践形成的教学心得、经验和理论性文章编辑而成。它虽然算不上鸿篇巨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显得不够成熟,但它确实凝聚了各位老师辛勤教育、潜心研究的点点心血,映现出他们求真务实、不懈求索、奋进创新的感人风采。当我们阅读了这本刊物后,一种明显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已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的实际意义基本得到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已具体体现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这本刊物,能够使我们感受到老师们的那份自信、深沉和睿智。鲜活的素材、生动地描述、鲜明的见解,源自于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中的认真和执著。论文的形成反映了老师们对事业无限的爱和对学生无限的情,体现了老师们聪明的才智和丰富的经验,经历了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思维火花反复撞击的过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融合教育理念下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参与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继续大兴教研之风,深入教研教改,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力争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面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推动“融合教育”方法、理论落地使用,成为特殊教育的福音,共同推动特殊教育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促进残疾人回归社会主流,共享社会幸福生活!

六盘水市教育局特教专干   杨才政

5

教育信息

1

特殊教育管理

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2

课程与教学

3

融合教育

4

教学案例

生活化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3

6

特殊教育学校精细动作技能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

9

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语文学习现状与对策

12

如何促进低年级聋生主动学习之我见

16

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析随班就读学生转到特殊学校就读原因

浅谈随班就读培智儿童言语训练

论融合教育在欠发达地区的支持环境

脑瘫儿童随班就读精细动作训练案例

听障学生随班就读支持策略

特殊学校教师融合教育实施策略 普特教师共同合作

同伴互助出成果 开启自卑者封闭的心灵

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直播在线
三地教师为您解读什么是融合教育

19

25

29

31

34

36

40

42

44

51

………………………………

………………………………

………………………

………………………………

………………………………

……………………………………

……………………………

……………………………………

………………………………

………………………………

………………………………………

……………………

……………………………

……………………………………

………………………………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天气和气候》

…………………………………

47

03

特殊教育管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1

04

特殊教育管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1

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张明永 水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为提高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实践,对其建设思路与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从而促使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师资建设、专业水平、策略。

引言
特殊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关乎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教师队伍专业化更是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在对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过程,要时刻以教师教育能力发展为研究,不断深入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提出具体建设方案,以此进一步促进特殊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重视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激励,以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特殊教育教学开展过程,教师队伍建设是必要的,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应该重视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实践,以此才能提高特殊教育教学水平。现阶段特殊教育开展过程仍然存在不足,特殊教育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应该重视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塑造人格魅力,吸取他人经验,结合本校特点建立校本各项课程标准。培训方式多方面:外出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体与个人相结合,“新老结合,以新激老,以老带新”;培训内容多维度:特殊课程与普通程相结合,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相结合,课程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科目融合,坚持模仿与创新同步进行。根据课程教师的弱项特征、学历水平以及所任教的学生类型级别,针对性地进行阶梯式培训,成立学校培训小组,避免培训形式化,鼓励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培训,不断充电,使培训真正地达到预期效果。
二、重视对教师教育环境的优化
教师在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主体,为推进教师队伍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应该不断完善并加强教师管理改革。目前一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存在缺乏考核的问题,这导致教师缺乏危机意识,学习动力不强。为此,加强教师管理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系统、高效、

科学的教师管理,有利于加快推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建设的进程。
       在教师管理中,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应该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加强对他们的安全管理、情感关怀。学校应不断为在校教师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与氛围,让他们从心理与行为等层面融入学校,激发其工作热情,积极转变工作态度,增强特殊教育的使命感、成就感,自觉维护学校的利益与发展。学校只有以师为本,为教师的成长搭建更广泛的平台,才能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多的专业化发展机会。还要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困难,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特殊教育事业之中,勤谨地工作,使其成为优秀的特教教师。与此同时,还要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帮助教师缓解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让其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给学生送去“温暖人心”的教育。
       三、加强对特殊学校教师的培训,以促使提高专业能力
       义务阶段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职后培训是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建设的重要保证,学校不断将职后培训的重点转向教师更新自我知识、实现个人专业化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帮助他们拓宽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知识来源,提高专业水平,促进专业

成熟。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建设不仅涵盖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还强调基于学生特殊需要、学校发展等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为此,学校基于整体发展目标加快一线教师专业化水平建设的推进,将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建设作为学校发展与教学改革的潜在资源,加强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互动,激发教师努力实现学校特殊教育目标的动机,建立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建设长效机制,这样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
        针对培训的形式,学校重视统一理论和实践,结合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邀请培训专家在培训中为教师提供实践指导与后续支持,促进培训人员和被培训教师的互动,通过组织形式各异的实验课题、心理辅导等专题培训,提高职后培训的针对性,强化职后培训效果,逐渐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性。还应该把教师送出去参加短期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定期到先进学校进行参观和学习,同时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在市内、省内外各兄弟学校进行深入的交流,做到取长补短,有效扩大影响,一人学习、多人受益。针对培训的内容,学校针对特殊学生的需求与教师发展的需要,选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将特殊教育前沿知识、特殊儿童鉴定评估、特殊儿童感统训练、矫正行为、手语、教法、心理学等

05

特殊教育管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1

06

课程与教学—生活化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

生活化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刘匆 水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相比正常学生在认知感悟以及思考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在对智障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地结合智障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从而促进智障学生将数学知识学好,而且生活即教育,生活化的内容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帮助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致用能力。本文主要分析生活化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智障学生、生活化、运用策略。

内容作为主体,及时地把其渗透到培训之中,做到有的放矢。
结束语:
总之,推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建设是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内涵建设的基础,这是不断发展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有序的执行与推进,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在实践中,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过程,要不断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地位与声望,同时加强教师管理,优化工作环境,增强接受职后培训的动力,不断提高专业能力,通过引领其勇于参与教科研工作,使其不断地提升专业素养,并为提升区域特殊教育事业的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为特殊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提供有效助力。
【参与文献】
[1]黄羽萍.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结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8,39(04):78-80+88.
[2]赵小红.地方特殊教育立法的进展、问题与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8(07):3-8.
[3]陈时强,刘新学.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与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10):59-61.

我们在培养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其数学目的是帮助智障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能够应用于他们的实际生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将生活化的仅仅应用在这种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使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帮助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目标完成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分析在针对智障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生活化内容的融入策略,对于实现智障学生的教学目标,从而帮助智障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高智障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立足于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我们在针队智障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体验感和认知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难度更低。同时鉴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化场景,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因此,将生活化的场景和实力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我们在教智障学生学习认识各种形状相关内容时,教师将生活中智障学生所常见的物体作为教具,在课堂上进行应用,例如智障学生所熟悉的毛巾、钟表、红领巾、

主题党日活动

07

课程与教学—生活化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

08

课程与教学—生活化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

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生学习学习购物相关知识时,结合不同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分层,A成学生在学习之后,应充分的明确购物过程中的物体名称作用以及价格,并结合单价计算总价,要针对交易过程中的花费进行计算,而对于B成大儿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是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在购物的过程中所买的东西,并且手中存在着多少钱。C组儿童在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才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生活化的融入可以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同时结合生活化的情景,还能通过多样化的策略引导智障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学习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小手帕等等,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相应物品的形状特点,然后结合本文所要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在学习相关图形的认识知识以后,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所常见的日常生活中与所学相同性相似的物体标记出来,这样学生会通过不断的思考,将与所学理论知识相关的形状一一表述,大到社会和自然环境物体,小到学校小集体中的正常教学用具,还有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房子餐具厨房等等相关用品,通过这一环节及使学生能够立足于实际,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又帮助智障学生培养的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在实践活动中结合生活化前进进行数学教学
         对于智障学生而言,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只要智障学生亲身体验过的东西,才能够使智障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够使智障学生针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刻的感悟和认知,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果,而我们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生活化教学,就是有效的引导智障学生能够在实际体验

中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应将生活化应用到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全部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将数学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实践生活中模拟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智障学生能够针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得更牢固,例如在校学生学习厘米分米等相关长度单位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在的实际生活进行想象,将日常生活中所能够感悟到的一米长度,一厘米长度等相关物体表达出来,使学生不断地结合实际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深度。
       三、生活化融入到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应重视个体化的差异
        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彼此之间的性格行为,生活环境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才能使学数学知识在智障学生的课堂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在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生活化融入时,需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差异,个体化差异的事实,需要充分的贯彻到低智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全过程,在被后阶段,已因材施教教学策略作为课堂的教学方向,从而针对智障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评估,然后采用因材施教的

       【参与文献】
        [1]朱友涵.转变观念重构面向弱智学生的数学课程,[J]现代特殊教育2013(1)
       [2]高鹏凌.生活化课堂的教学原则及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5(5)
       [3]朴永馨,中度智力残疾教育的几个问题,[J]培智学校教育文萃

包饺子

感受春天

09

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学校精细动作技能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

2

10

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学校精细动作技能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

2

特殊教育学校精细动作技能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

周琴 水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面对着特殊的受教群体,在做好常规的文化教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学生的生理障碍进行康复训练。精细动作训练是保障特殊受教育群体个体适应生存和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儿童学习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面对特殊儿童我们应注重精细动作训练教学内容的开发与研究,创新特殊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精细动作技能训练校本课程,满足教学的需求。本研究将结合特殊教育学校精细动作技能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与策略进行研究,从而为特殊教育学校的精细动作技能训练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指导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精细动作技能训练。

  1.引言
   结合行为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各项领城的研究总结分析,精细动作技能发育与脑认知发育的过程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在认成长的早期阶段开展脑结构和功能的成熟,可以显著提升个体的认知系统得到进步。因此精细动作技能训练对于人的认知能认知功能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对于特殊学校的儿童而言,开展精细动作技能训练,还有利于调节学生在学校的情绪表现。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环境,健康快乐的成长,对于部分复兴情绪较为严重的儿童而言,开展精细动作技能训练,有利于缓解这类儿童的焦虑抑郁等相关负情绪及精细动作技能,得训练有利于提升特殊儿童的生活信心。从而改善儿童的不良情绪状态,综合分析

如何才能在相应课程研发的过程中实现认知目标呢?即我们在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为学生设定相应的动作技能进行学习,首先要能够充分表征出相应技能动作之间与技能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保障特殊学生能够有效执行相应的动作技能,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充分理解相应动作语言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教学生执行捡地上的东西,这一动作时。相应的动作技能,能够满足特殊学生的线理解现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执行相应动作,同时在从事相应精细动作时,能够通过思维或语言对当前动作进行思考和描述,能够充分认知相应动作的属性,这样才能使特殊学生在进行相应动作训练的过程中。是心理认知和动手能力得到同步发展与进步。
       2.2情感目标特殊学校的学生相比普通学生而言,不仅存在着基本动作技能方面的不足与障碍,在情感方面相比,与普通学生也更糟糕,有很多特殊学校的学生均表现出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不相关不良情绪,若这些情绪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将会对学生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我们在进行精细动作肖本课程研发的过程中,相应的动作技能训练应充分融入情感目标,使特殊学生在进行动作训练的过程中,其情感与

精神能够得到同步的培养和指导,例如在肖本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所设置的课程应能够使学生学会独立,能够准确地自主地完成相应的精细动作任务,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培养特殊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此外,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能力,进而使学生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养成坚强勇敢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以优异的品质引导特殊学生更健康更阳光的成长。
       3.特殊教育学校精细动作技能,肖本课程开发策略
       3.1充分了解训练对象的基本情况,再进行肖本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所设计的课程也能够充分结合训练对象的基本情况,邮递方式,才能够使所设置的技能动作训练满足教学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之前,需要针对特殊学生的性别年龄就读学校成长经历喜好障碍类型身体技能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情感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进行精细动作技能课程的设置,此外,相应肖本课程的应用效果应进行科技科学的评价,采用科学的评估工具,针对特殊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发展水平进行精准的评分,以科学有效的评估结果作为肖本课程研发与应用的导向灯。
       3.2设计多样化的训练方式研发的精细动作,肖本课程在开展的过

精细动作技能训练对于特殊儿童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注重开展精细动作技能训练,肖本课程的研发其现实意义显著。
        2.特殊教育学校精细动作技能训练,肖本课程开发目标
       2.1认知目标,虽然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精细动作技能训练下本课程的研发,其主要目标为培养特殊学生的动作技能,但是在相应课程的研发与制定过程中,应将特殊学生的动作认知教育融入其中。注重认知目标的导向作用,从而使研发出的课程能够以实现特殊儿童的动作和认知能力改善为主要目标,开展教学,更有效的发挥出相应肖本课程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健康促进作用,

11

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学校精细动作技能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

2

12

课程与教学—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语文学习现状与对策

2

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语文学习现状与对策

刘成敏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很多视障儿童,他们的视力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只能通过听觉和其他感知觉等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近年来,我国提倡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融合,开展随班就读的策略。但在随班就读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对视障儿童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视障儿童其他感知觉补偿等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为了更好地解决视障儿童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从而更好达到视障儿童的随班就读的目的。本文首先对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分析解决策略,旨在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创新,从而对视障儿童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视障儿童、 随班就读、 教学创新。

程中应具有多样化的训练方式,需要时不同的训练方式,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特殊儿童的训练需求,特殊儿童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理解与认知能力本就不足,同时受外界环境情绪等多方面的影响较大,因此会表现出精细动作训练出现障碍,而针对某一特殊儿童设置针对性的组织和训练方式,通过量身定做的训练方法,以有效吸引该儿童的关注。是有效完成相应课程教学,保障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例如在进行训练方式设计时,可设计一对一式训练,累加分分组是同伴教学,是团体,是合作学习等多种训练方式,所研发的肖本课程充分满足特殊儿童的训练需求。
     【参与文献】
       [1]邹红霞,是谈盲校六维肖本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山东省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6(07);14-17。
      [2]张慧,培智学校多元化职业教育肖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节现代特殊教育,2017(23);65-67.
      [3]邹红霞,任晓妮,盲校康复,肖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现代特殊教育2018(05);56-59。

引言: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通常是以视觉和听觉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会不断进行教学创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如写板书、PPT教学等。但是这些方法对于视障儿童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实现视障儿童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将普通教学与特殊教学相融合,不断平衡二者的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多运用语言的形式进行教学讲解,从而提高视障儿童的语文理解能力。
一、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现状
视障儿童指视觉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的儿童。因为视觉敏锐度低或者视野受损,以至于无法达到正常视力,因而影响到了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有的视障儿童视觉感知力

比较差,在看一些书籍时需要借助放大镜来进行观看,更严重的视障儿童是完全看不到外界的东西,只能通过盲文的学习来进行知识的获取。 随班就读指的是视障儿童与健全儿童一同进行学习,但是现阶段视障儿童随班就读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常常会写板书,从而对语文课程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等。视障儿童对于视觉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困难,无法利用视觉来获取知识。健全儿童学习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共同进行学习,而视障儿童只能通过听觉进行学习,很多语文教材中的插图都无法起到教学的作用。教师在讲课时会以班级大多数正常学生为主,不会为了几个视障儿童而降低教学进度,对视障儿童的随班学习造成了很

垒球投掷

跳方格

13

课程与教学—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语文学习现状与对策

2

14

课程与教学—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语文学习现状与对策

2

多困难[1]。
       另外,由于随班就读视障儿童人数较少,教师在备课时更多的是考虑健全儿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视障儿童的针对性教学几乎没有,而且教学中频繁的使用多媒体图像辅助教学,如果老师不用语言加以提示、引导,视障儿童虽然很用心去听,但获得的信息也是片段似的,就如盲人摸象,无法在大脑里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久而久之就挫败了视障儿童学习兴趣,无法建立学习自信心,最终导致视障儿童随班就读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随班就读目的,更不能满足视障儿童的学习需求。
       二、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策略分析
       (一)创设相关教学情境
        在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视障儿童潜能,充分发挥视障儿童的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激发视障儿童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其专注力和积极性,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短片的播放,视障儿童虽然看不到视频的内容,但是通过声音以及视频中的背景音乐等还是能够获取信息,为视障儿童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牛郎织女》时,教师在上课前用多媒体设备放映一段电视剧

《牛郎织女》中被王母娘娘阻拦的感人片段,能够为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冲击,促进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再如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找有关钱塘江涨潮时的视屏创设情境,通过涨潮时声音冲击让视障学生感知钱塘江涨潮时的雄伟、壮观、声势浩大、气势磅礴,从而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教师语言表达精确
       为了达到视障儿童更好地听课效果,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声音不仅要抑扬顿挫,语言表达还要精准,具有幽默感,只有这样视障儿童听起课来才不易产生听觉疲劳,才能达到有效的听课效果,有效激发视障儿童对语文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黄山奇石》时,教师在讲到“仙桃石”时,不能只说这个石头长得像桃子,应该形容其像天上王母娘娘的蟠桃遗落在凡间,这样会让课文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进行此篇文章的学习时,情境教学的引入十分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背景音乐的播放,比如放一些泉水细流的声音,山林鸟叫的声音,并且在此背景音乐下,教师进行课文的朗读,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提高学生们学习课文的乐趣。通过教师带有背景音乐的课文朗读,能够促进视障儿童对课文的全面了解。然后需要教师进行文章的具体讲解,除了前面提到

的仙桃石外,黄山的另一个石头更加有趣,教师应该用精准的语言进行描述,从而可以促进视障儿童的想象。这个石头在黄山的一座山峰的顶端,长得像一只猴子,这只猴子蹲在山头,望着黄山的著名风景奇观——云海,好像孙悟空准备腾云驾雾一般。教师在进行一个长得像猴子的石头进行描述时,加入了孙悟空这一形象的神话角色,精确地刻画了石头的形态,有利于视障儿童的理解。
       (三)适时进行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有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老师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找到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适合视障儿童的辅导方法。既要明确课后辅导的重要性,更要明确课后辅导的目标,正确引导,促进学习。例如,我们班有个全盲学生小轩,对于课后作业,应该根据小轩的特殊性进行调整。如班上练习书写生字、部首与笔画一行,而小轩可以调整为用盲文抄写课后词语,老师还要把词语放到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辅导讲解。
       (四)创设合作学习
       为了能够让视障儿童更好地融入班集体,教师要鼓励视障儿童加入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同时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接纳氛围,对视障儿童进行疏导,在小组内安排合适的任务,安排固

定的助学小伙伴,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主性,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小英雄雨来》时,因为文章细节比较多,视障儿童对文章内容感觉比较乱,缺乏一定的理解。同学们知道这件事后,利用自己课下的时间帮助视障儿童梳理文章内容,帮助同学进步。首先,同学帮助视障儿童梳理文章内容,让其明白课文是以怎样的顺序写成的,并且讲明课文中所描绘的故事。文章中的第一段是对雨来的介绍,他是出生在长着芦苇河边的小村庄中。文章的第二段介绍了雨来和他的朋友们在河里玩游戏,并且讲明雨来的仰浮本领最高,这是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然后在文章中插入了一个小片段,就是雨来的妈妈追着打雨来,雨来钻到河里不见了,后来又在水面把脑袋露出来。这种写作手法叫做侧面描写,进一步证明了雨来的水性是非常好的。后来鬼子来了,雨来为了掩护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而得罪了日本鬼子,日本人想要枪毙雨来,只听到几声枪响,村里人都以为雨来已经死了,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正在这时,雨来从水面上把脑袋露出来,大家才知道雨来没有死,是因为他水性好躲到水里才救了他的性命。同学们不仅帮助视障儿童捋顺文章内容,还将内容进行分析,提高视障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

15

课程与教学—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语文学习现状与对策

2

16

课程与教学—如何促进低年级聋生主动学习之我见

2

如何促进低年级聋生主动学习之我见

杨虹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 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十多年,发现聋生身上有一个普遍现象,大多数聋生学习主动性差,老师不讲不安排,就不会主动去学习;遇到困难就放下,等着老师来告诉答案,究其原因,大多是在低年级段,聋生学习的主动性未得到很好的培养,由此可见,如何促使聋生能主动地学习,低年级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低年级教师该如何做呢?现我就从以下几方面粗略谈谈我的认识: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聋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培养聋生学习主动性。三、帮助聋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聋生学习的主动性。四、教会聋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促进其主动性的提高。五、用爱浇灌,调动聋生学习主动性。另外,教师还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丰富自身的教育理论,以生动的课堂吸引聋生,促进聋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 聋生、 主动学习。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棘手问题,为了能够平衡视障儿童和健全孩子的学习,促进随班就读有效开展,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精确语言表达、进行适时课后辅导以及创设合作学习等办法进行解决,旨在能够更好地帮助视障儿童进行语文学习。
【参与文献】
[1]陆振华,李娟.视障儿童随班就读中的语文教学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2011(7):26-27.
[2]于书召.视障儿童语文课堂注意力问题探析——基于盲校语文《故乡》课堂观察[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2(4):26-31.
[3]华建英.江苏省盲人教育资源中心视障生随班就读现状及问题研究[J].教育管理,2010.
[4]井代泉.视障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探微[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38):0028-0028.

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十多年,发现聋生身上有一个普遍现象,大多数聋生学习主动性差,老师不讲不安排,就不会主动去学习;遇到困难就放下,等着老师来告诉答案,究其原因,大多是在低年级段,聋生学习的主动性未得到很好的培养,由此可见,如何促使聋生能主动地学习,低年级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低年级教师该如何做呢?现我就从以下几方面粗略谈谈我的认识: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聋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低年级聋生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学什么,为何学,导致学习是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长时间下

来,学生养成了依赖、等待,听从的消极态度,从而被动学习,因而老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如思品课上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就要给学生身残志不残、知识改变命运等观念。还可以通过一些身残志不残的成功案例教育聋生,如张海迪的成功、邰丽华的《千手观音》等都可作为教育素材,让学生知道努力读书能学到知识,能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为以后能主动学习打基础。数学课上,老师加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让聋生知道学习的知识很有用,如学习了加法计算之后,老师可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加法在生活

盲生感受自然

17

课程与教学—如何促进低年级聋生主动学习之我见

2

18

课程与教学—如何促进低年级聋生主动学习之我见

2

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培养聋生学习主动性。
       主动性学习的具体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上。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会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因而教师应该采取不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创设教学情景、直观教具的使用、利用小游戏辅助教学、设计趣味兴的练习,使用多媒体课件等方法。18世纪的德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总之一个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帮助聋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聋生学习的主动性。
      长期和聋生接触发现,大多数聋生都有畏难情绪,只要学习中有一点难度,就不愿深入思考,等着老师告诉答案或放弃不学。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在低年级就要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要让他们知道遇到困难,要主动寻找

解决的办法,还可以通过问老师,问同学等方法来解决。教师对遇到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的帮助和处理,还要有耐心和爱心,让学生对学习有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我班有个学生,在学习退位减法时,老是用大的数去减,老师订正后还是出现作业一上来就错的现象,这位学生看到做的作业是错的,干脆就不写作业了,这时我就及时的给这位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通过摆小棒,让他知道其中的算理,然后这位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完成了老师安排的作业,后来就再也没错过。之后我发现,这位同学只要一遇到老错的题就会寻求帮助,要不问老师,要不问同学,爱学习了很多,不再采取放弃的态度,可见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不少。
       四、教会聋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促进其主动性的提高。
      俗话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陶行知先生的精辟见解:“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可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老师进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个人认为低年级聋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是: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课上会听讲、能与同伴交流、能主动思考,课后会复习,并能认真完成作业。聋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他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

顺利完成课上内容。就在这一次次的学习中,不断地得到成功的体验,并从这种体验中获得乐趣,树立“我能学好”的信心,从而爱学,提高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
       五、用爱浇灌,调动聋生学习主动性
       由于聋生先天的缺陷,从小就有自卑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往,长期压抑,这种情绪就会被带到学习中,因而学习中不敢大胆发言,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去浇灌,用爱去浸润,关心、爱护每一位聋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唤起他们的信心和勇气。让聋生真正体会到你的关爱,让他们信任你、喜欢上你;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会把这种喜欢转化为喜欢该老师所教学科的课,同时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从而调动聋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我教学实践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担任聋一年级数学教学这年,有位聋生,有些残余听力,我第一次让她回答问题时,她站起来,不说话,只是胆怯地看着我。之后我就注意观察,这位孩子上课时很安静,但对老师的上课不太注意,学习的新课也只是一知半解。按理说,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学习应该比全聋孩子要容易得多,究其原因,原来这孩子在家里小伙伴嫌她不会说话不

和她玩,家长在外打工,是和爷爷生活,没有好好得到亲情的爱,导致她自我封闭现象严重,对老师不抱希望,不亲近。于是我就经常找时间和她说话;关心她在校的生活,比如纸用完了,买纸送她,衣服脏了,和生活老师联系帮助她换洗;她想家了,我就拉她在旁边用手机和她家长联系,让她知道家里的近况等等,还辅导她完成作业。让她真真切切的感应到我的关心,并把我当成是她的亲人。一段时间过后,这位学生胆子大了,上课时敢和其它聋生那样回答问题,而且表现出和我很亲近的样子,当他家里带吃的来,会想着递给我,最主要的是他觉得不学习,不写作业会很对不起我,可见我的关心爱护已经感化了他。他现在已是三年级学生,自信爱学爱问的样子常常得到老师的赞许。
      另外,教师还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丰富自身的教育理论,以生动的课堂吸引聋生,促进聋生主动学习。
      总之,如何才能使聋生主动地学习,方法很多,需要我们特教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和总结,并长期坚持实施于我们的教育中,使我们的教育实之有效,使学生会学,爱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19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

20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

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孔令刁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本文通过访谈调查随班就读情况,并结合随班就读儿童返回特殊学校就读的情况综合分析,进一步总结了目前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总结了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并提出加强随班就读学校、随班就读教师、随班就读儿童家长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师的师资培训,进一步提高随班就读的教学效果,切实通过随班就读帮助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走进社会,为特殊儿童创造融合的环境,帮助其从实践中学习,从生活中学习,为其平等参与社会打基础。
【关键词】随班就读、 特殊儿童、 培训。

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推进,加之地区特殊教育的容纳量及家长的选择,部分轻度乃至于中度的残障儿童都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这部分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需要家长、教师、学校的相互配合,才能帮助特殊儿童创造融合的环境,切实在学习到与同学相处,能够正常学到知识,切实融入到普通学校,而特殊教育教师特别是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师更需转变角色,从单一的教育者角色转变为兼具“教育者”“合作者”“协调者”和“督导者”的多重角色,积极投身到融合教育的实践工作当中,参与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为随班教师提供教学技能指导,为学生提供康复服务,共同开展融合教育研究工作,最终达到帮助特殊儿童从实践中学习,从生活中学习,为其平

格和融入班级的情况,以A、B两名同学为例,A同学为轻度听力障碍儿童,通过测查,其听力水平适于随班就读,其父母离异,目前由爷爷奶奶抚养,父亲外出务工,相对其他隔代教育家庭而言,对特殊儿童家庭更需要专业的知识和家长更多的投入,但因其爷爷奶奶年龄较大,也不太愿意接受其基本情况,加之几乎无精力教育A同学,A同学表现得比较畏惧,不愿意接触陌生生人,同时他本人有较强的自尊心,特别不希望别人将自己视为异类,性格比较孤僻,与教师和学校的互动几乎没有,特别不敢和他们进行目光直视,因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教师在调查过程中,他本人比较抗拒指导教师到来,无法和其进行交流,指导教师为了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都不敢随班进入课堂听课;相对A同学,B同学却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在融入班级方面较优越,同时个人也有较好的发展,B同学在一岁左右由于持续高烧两天左右,高烧退后,耳膜被烧坏导致听力障碍,但其家长自始至终投入参与到了他成长之中,一方面自主配备了助听器,并对B同学进行过康复训练,另一方面其母亲较重视他的学习,每天都辅导其功课,在家人的支持下,B同学性格较开朗,能够主动积极的回答老师的

问题,能和同学开展各种交流互动,除其在与他人交流中需面对面交流(交流中,B同学需要借助唇语理解交流内容),发音不准、说话不够流畅外,几乎与常人无异,并习得优美的书写能力,学习成绩也在全班前列。通过比较这两名同学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家长的是否直接参与到特殊儿童的学习中,直接影响了特殊儿童融入班级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学生性格等的形成。家长是否参与影响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效果,同时参与的方式方法也影响到随班就读的效果,以C同学为例,C同学是本次调查中,一名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他能适应随班就读,综合能力较强,其家长也就积极的参与到他的学习之中,但是由于家长对他的过分担忧,使用的方法不是十分得当,导致他产生畏惧家长的情绪。C同学能够较好的融入学校班级生活,特别是与学校班级的教师和学生互动较好,他本人能够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能主动承担班级的值日等,也能够同学游戏互动等,指导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其家长由于对他比较不放心,特别是其母亲特别重视对他的教育,由于生活在城区,他的母亲特别当心他从学校到家的路程,为了防止在上下学的过程中发生意外,不断强化他的路线,每天要求他必须按母亲的规定路线上下学,在观察期间,有一次和其他同

等参与社会打基础。但在随班就读过程中,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愈发明显,这需要我们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随班就读存在的情况问题
       通过现随班就读和返回特殊学校就读特殊儿童、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的调查,发现学校家长的参与,教师的态度,学校的重视程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特殊是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师的对随班就读指导能力目前制约着随班就读的效果。
      (一)学生家长的是否参与决定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效果。学生的很多行为,性格等直接家长直接受家长的影响,家长是否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随班就读的效果。家长是否参与到随班就读中,影响到了学生性

21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

22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

理之中,但通过调查,相关学校均未有效的管理方式,或在学校管理层面均未考虑随班就读的特殊性。
       通过调查,大部分学校把随便就读儿童仅仅作为一项行政任务,没有把特殊儿童列为教育教学管理对象。每位指导教师第一次与学校校长、教导处或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联系时,由于告知是通过教育局获得学生相关名单的,学校各级管理机构均表现得比较积极配合,但在随后的交流中,得指导教师是资源中心教师,目标是为了指导配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情况后,各学校均对该项工作的支持明显下降,特殊是在部分学校,当指导教师得知该校还有资源中心未掌握的其他随班就读儿童时,提出想进一步了解的意愿,但是学校立即给予拒接,并明确告诉指导教师必须有教育局或中心校的安排通知,他们才给予配合。
       在学校成绩管理方面,发现绝大部分学校均未将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列入检查对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年学习成绩均未将随班就读排查在外。同时各学校对随班就读的班级和特殊儿童也没有相应的考评机制,均未纳入考核范围,才会导致同一学校不同班级对待随班就读儿童教育方式不一的情况,也没有对不同教育方式的评价、纠正等机制。
      (四)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缺乏专

学共同回家,选取了不同的回家路线,回家后受到了目前的严厉批评,同时在观察交谈中,第二次与他交流时,他首先告诉指导教师,如果不把他说的话告诉他母亲他才说,否则他不说,在交流中,发现当提到“妈妈”等词汇时,其表现得比较紧张,情绪激动时甚至出现发抖的情况。通过C同学的情况,可以发现家长的参与方式如果不正确的话,有的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长期以往会导致特殊儿童对家长设置周围其他的惧怕,最终影响到特殊儿童的成长。
       (二)随班就读的教师态度直接影响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效果。随班就读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态度直接影响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效果,教师的态度不仅仅是对特殊儿童本人,甚至直接决定了班级其他学生对特殊儿童的态度。
        我们选取同一学校不同班级的两名同学E、F做比较,E、F两名学生均为轻度弱智儿童,适合随班就读,在肢体协调方面,均能够较好的完成各项动作,但精细化动作方面E同学明显优于F同学,F同学几乎无法握笔书写,不能按传统方式完成作业,而通过指导教师观察发现,E同学几乎不与教师和班级其他同学交流,各科任教师几乎忽略了他的存在,均不参加学校任何班级活动,相

反F同学和老师相处得较好,各学科教师反映其在课堂上也比较认真,能够完成老师的提问,但书写却又困难,F同学也积极参加班级的课间操、读书活动等等,而每次活动同班同学也愿意帮助他上下楼梯,帮助其打饭等。通过深入的调研和交流,E同学的班主任由于受E同学家长的影响,对他采取忽略的态度,即对其不做任何要求,将其座位安置在教室后面的角落,同时告诉其他同学不要和他玩耍,久而久之,E同学越发孤僻,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其他同学和教师也就渐渐忽略了他,从意识和行动上孤立了他;F同学的班主任却孤立F同学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将其安排在教室中间,平时鼓励其他学生帮助他,也F同学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F同学也成为了班级的一员,表现得比较活泼、开朗,能够融入到班集体之中。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正是两位班主任不同的态度影响了两名同学是否能够融入班集体,这也说明呢,在随班就读过程中,教师的态度能够决定特殊儿童是否能够融入到班级之中,最终影响随班就读是否成功,是否培养特殊儿童的适应能力。
       (三)随班就读学校的管理方式影响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效果。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必然会引起相应学校管理的改变,学校也应该将随班就读的特殊性考虑到学校管

业化的指导,指导效果不明显。随班就读的效果与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息息相关,资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运用专业理念、专业的设备为学习上或行为上存在适应困难的学生进行专业角度的观察、分析与评量,并通过与随班就读教师共同商讨,拟定个别教育计划,提出有针对性教育的方案,使随班就读学生得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最终达到特殊儿童融入普通班级的最佳教育效果,尽可能保证特殊儿童能跟得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程和教师的教学进度,更好的适应普通学校的生活,而目前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缺乏现应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调查总结,大部分成员能完成评估随班就读学生当前的学业成就水平、学习能力及学习方式,但在指导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设计资源教学方案,组织实施资源教学等显得力不从心,特殊受专业知识和普通学科知识的限制。
       家长、教师、学校、资源中心在现有的条件下限制了随班就读的效果,并且这四者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如教师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采取漠视的态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没有有效管理方式和考核机制,如同一学校不同的教师态度,另一方面更是受家长的影响,如上文提到的E同学,教师之所以要求学生不要和他交流,就是因为其父母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教师和学

23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

24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

人康复专业毕业,其他均为特殊教育专业毕业。从前期工作总结调查看,能评估随班就读学生当前的学业成就水平、学习能力及学习方式,但缺乏专业角度的观察、分析与评量,与随班就读教师共同商讨拟定个别教育计划难度系数较大。
        三、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随班就读过程存在的情况和原因,应该充分发挥好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功能作用,切实提高家长、教师、学校和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有效提高随班就读的效果。
        一是利用资源中心指导家长掌握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训练技能。在资源中心培训中,将向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家长纳入培训方位,向家长提供特殊教育相关的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指导培训,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简单的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使家长具有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提供教育与辅导的能力。
        二是做好资源中心教师和管理培训。资源中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做好随班就读教师和随班就读管理的培训,促进随班就读教师教育观念和学校管理观念的更新,同时利用好相关政策支持,在随班就读的学校建设资源教室,条件允许时,配备专业的资源教师为随班就读教师、学校和特殊学生提供支持性的服务,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随班就读

生负责,总是把所有过失推给学校和他人,不依不饶。同时教师的态度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家长和学校的管理,最终很容易导致随班就读的失败,通过返回特殊学校就读儿童调查,学校、教师和同学是随班就读儿童返回特殊学校重要因素。
       二、随班就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随班就读存在的情况,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家长、教师、学校和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技能。
        一是家长缺乏特殊儿童教育的知识。随班就读儿童大多数伴随着家庭问题,很多属于隔代培养,如A同学父母离异,父亲外出务工,由奶奶爷爷抚养,从教育方面来说,其爷爷奶奶几乎无相应的没有照顾特殊儿童的知识,更不用说提供针对性的培育,而C同学的母亲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从而导致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效果的不理想,相对来说B同学母亲陪其做过康复训练,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在他的影响下,B同学的表现较好,而F同学也在我中心接受过抢救性康复训练,父母全程陪同,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在教师鼓励F同学参加班级活动是,家长也比较支持。可见父母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

直接决定了对随班就读儿童的培养态度,决定了是否愿意接受学校教师的安排,最终决定了效果。
        二是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知识。目前普通学校有系统随班就读培训经历的教师几乎没有,加之各地各校师资较紧,大部分普通学校班级人数达到了40人以上,教师精力有限,很多教师在面对正常教学工作量时,已经比较吃力了,再加上特殊儿童的特殊性,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很难对特殊学生给予特殊的教学,更无法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教师也反映,希望能够参加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随班就读的效果。
        三是学校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由于随班就读不仅仅是特殊儿童班级的问题,也是整个学校管理的难题,如何管理,如何管理均是学校面临的问题。各级各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中,也没有具体的指标,学校对随班就读的管理和考核也无前例可依,很多之所以不管,更多的是不知道怎么管,最后只能是不管不问。
        四是资源中心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以某地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指导教师为例,共计12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均为本科学历,其中三人专业与特殊教育无关,也未做过系统的特殊教育业务培训,两名教师有相关鉴定培训经历和学习经历,一

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使教师和学校主动探索提高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促进学校的管理,使随班就读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做好资源中心指导教师的培训。资源中心教师要进一步自我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自我管理、进一步加强自我督察,通过资源中心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资源教室的功能,做到物尽其用,一方面要掌握好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同时更要熟悉普通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进度,更好地为随班就读学生选择、调整或重新设计适合其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的教育内容,切实发挥指导随班就读的重要作用。

25

融合教育—浅析随班就读学生转到特殊学校就读原因

3

26

融合教育—浅析随班就读学生转到特殊学校就读原因

3

浅析随班就读学生转到特殊学校就读原因

任希希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2020年6月17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 足见国家对于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但是在部分欠发达地区,比如我市,随班就读工作的质量迟迟无法提升,部分随读学生因长时间得不到适合的教育,不得已转到特校就读。笔者作为市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每每遇到此类学生,内心百感交集。
【关键词】随班就读、 特殊学校、 原因。

以“随班就读”为主要实施方式的融合教育工作在我国已推行数十年,在一二线城市,融合教育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特校已经在持续的将特校各方面发展较好的学生送到普校就读,如浙江全省推行的“卫星班”。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班就读”仍处在“随班就坐”或者“随班混读”的状态,比如说我市。不仅如此,大部分普校教师对随读学生的态度是不理解和拒绝的,小部分随读学生被“成功”的“劝”转到了特殊学校。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至今,六盘水市内四所特殊教育学校,接收随班就读学生共计27人,学段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三,涵盖三类障碍(听障、视障、培智)。
笔者对部分转到特校的随读学生与家长进行了访谈,总结出,这类学生在普校就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共性问题。
一、环境支持不到位
对于随读学生来说,由于障碍类型和障碍程度的不同,对教

对他们最大的保护和帮助,他们均认为过多的关注就歧视的表现,多看学生一眼都担心他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尽可能的“假装”随读学生和普通学生完全一样,尽量的不展示学生的“障碍”,有听力言语障碍就不让他回答问题,有肢体障碍就不要求他参加体育活动,老师们都努力的创设“不歧视”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下,随读学生几乎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学习上和生活上都需要帮助,却得不到帮助,于是成绩愈发跟不上,心理愈发自卑,慢慢变成班上的“小透明”。宽容的老师就继续带着这个“小透明”走,善良的老师则劝导家长将孩子转到特校去,接收最适合的教育。
       三、家长重视不到位
      据了解,大部分转到特校的随读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都不高,并不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认为养育是家长的责任,而教育则是老师的责任。残疾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老师解决不了,家长更是无能为力。家长没有要用心教育好残疾孩子的意识,也不具备辅导其学习的能力。在普校教师的劝说下,家长会顺从的将孩子带来特殊学校。当特校老师表示,这个孩子更适合在普校就读时,家长一般会回答:我不知道,我不懂,他成绩跟不上,老师要让转到特校来。

四、教师、其他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不支持
主要体现在有严重情绪和行为障碍的随读学生班级,比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障碍儿童等。这类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常常在课堂上大喊大叫,随意活动,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或是在班级里有暴力倾向,危及到其他学生的安全等。比如就读于钟山区某小学一年级的自闭症儿童丁某某,时常在上课时突然跑出教室,或是撕毁别的同学的书本。各科任教师都表示他在课堂上时常情绪失控,影响课堂教学。当画画不满意时就撕毁别人的画作,同学们都纷纷回家向家长反映这些情况,多个家长多次向班主任申请将该生劝出班级。
五、普通学校班级规模过大
目前普校义教阶段的班额均在50人以上,教师教学任务普遍较重。部分有融合教育意识的教师表示,他们也知道随读学生需要更多地关注和帮扶,但是由于班级学生较多,需要关注到的学生也很多,教师很难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对随读学生给予辅导,课后更是没有时间进行课外辅导。
通过笔者深入了解,与同行分析,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重视
2017年,《第二期特殊教育提

学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尤其体现在教室里。听障学生需要离教师近一些,方便听清楚教师的讲授内容。视障学生需要坐在最能看清楚黑板的地方,这样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内容。而脑瘫学生由于肢体不便,需要安置在出行障碍最少的环境里,如一楼,卫生间隔壁,教室门旁边的座位等。据了解,转到特校就读的这部分学生,首先在教学环境上就没有得到支持。比如2019年从某市直高中转入我校的周某,听力损伤四级,其中右耳听力略好。因为个子较高,成绩又跟不上,所以一直被安排坐在教室的最后排,完全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内容,只能靠看板书来汲取少量的知识。
       二、教师认识不到位
       笔者近年来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了解到,普校教师有个普遍的共识——对随读学生的“一视同仁”就是

27

融合教育—浅析随班就读学生转到特殊学校就读原因

3

28

融合教育—浅析随班就读学生转到特殊学校就读原因

3

融合教育专题培训。培训覆盖面窄,培训内容也很有限。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市开展融合教育专题培训。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培训活动。将全市承担融合教育工作的人员分成四个群体:资源中心及资源教室责任教师、普校校长、随班就读教师、随班就读学生家长,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效果。除了培训之外,还需要为开展融合教育工作的教师们提供平台,以赛促教,如优质课评比活动、融合教育论文、教学设计评比等。
        融合教育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但是在我市仍处于起步阶段,道阻且长,任重道远。好在我们国家的其他先进地区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丰富的经验和做法。只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我们也将轰轰烈烈的在六盘水的大地上掀起融合教育浪潮。

升计划(2017-2020)》颁布,紧接着,《贵州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出台,《六盘水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文件下发,从国家到市级层面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都明确的提出要提高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却没有更进一步更具备的制度出台。今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仍没有具体的随班就读工作相关政策方案出台。没有政策的帮扶和制度的要求,残疾孩子们虽然顺利地走进了普校,但也只是“进入”了,离“融入”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二是考核激励机制未出台
       目前我市普校对于随班就读师生唯一的支持就是,不将随读学生的学业成绩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这样做能减轻随读教师的教学压力,只要学生不对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生造成影响,教师们都愿意接纳。孩子只要在教室里安全的坐着就算是享受了他的受教育权利,学校和老师就完成了应尽的责任。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学校,对学生的学业等方面没有任何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这导致了这些孩子在学习上得不到重视和帮助,长期处于“随班就坐”的状态,致使随班就读教学质量

得不到提高。
       三是随班就读支持系统履职不到位
       目前六盘水市关于随班就读支持体系的现状是:全市市级资源中心一个,县级资源中心三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19个。由于没有行政赋权,各县区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均没有正常地开展巡回指导工作。市资源中心根据钟山区教育局反馈的随班就读花名册,组织骨干教师前往随班就读学校开展工作,大部分学校表示没有接到任何关于随班就读工作的文件,对资源中心的巡回指导工作持抗拒的态度。
       四是师资培训不到位
       由于大部分老师都没有参加过融合教育相关的专题培训活动,大家对于随班就读工作都表示无从下手。资源中心的责任教师基本不知道该如何为资源教室的教师以及随班就读的师生提供指导和服务。大部分的资源教室责任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教室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服务。
       全市大部分学校都有不同障碍类型的残障学生,而大部分的普校校长都不知道“随班就读”为何物,更不要说普通教师。老师们除了努力营造不歧视的环境外,都不知道应该给随读孩子们提供教育帮扶,更不知道该如何帮扶他们。
       截止到目前,我市级资源中心只针对全市特殊教育教师,资源教室教师及部分随读教师开展过一次

29

融合教育—浅谈随班就读培智儿童言语训练

3

30

融合教育—浅谈随班就读培智儿童言语训练

3

浅谈随班就读培智儿童言语训练

阮欣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在普通学校的班级中有着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他们成绩不理想,不主动与人沟通交流,且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和正常的儿童相比,在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想存在这很大的差距。在班级体中总是处于弱势的状态,这就是随班就读儿童。
对于随班就读儿童,除了与普校儿童一起学习普通教育外,还要针对他们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其目的是努力使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做人,求知和创造,能够融入社会生活之中。
以下是通过一个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的唐氏综合征培智学生,对其进行言语训练的个案研究。
一、基本情况介绍
张紫璇是钟山区某普通小学六年级的12岁女孩,从该生的特征来看,表现出特殊面容、耳位低、眼距宽、颈部皮肤厚、肢体畸形等症状,伴有轻度的认知障碍。通过前期的语言能力评估和课堂的观察,发现该生主要存在以下言语问题:
(1)说话随意性强,语言重复。对于场景描述,不安顺序进行,缺乏逻辑性。
(2)吐字不清晰,含糊不清,很多话说出来时,一带而

1.语音训练
存在口齿不清,说话音量小,语调单一现象。
(1)口腔控制训练。利用不同的声母、韵母来调整舌头的位置,锻炼舌头的灵活性。利用口香糖的耐嚼性,让其咀嚼,促进声带大小调节和闭合。
(2)发声练习。发音是舌头的位置不同,选择带有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和卷舌音的儿歌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发音。同时,利用学习动物叫,练习小猫、小狗、小鸡等不同的发音。
2.词语训练
该生基本能说出称谓、食物等名词,但是形容词掌握稍差,在与人交流中,词汇贫乏,无法正确理解词义。
(1)积累词语:通过讲故事,看书等积累词语。
(2)扩充词语:对形容词练习进行强化训练,教师给出词语,学生说出形容词进行描述,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写出完整短语,要求学生反复朗读。
3.语言运用训练
(1)连句成段:次训练通过朗读和交流,教师进行及时纠正,帮助学生理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提高表述条理性。
(2)复述句子:通过教师的朗读,学生对每一句进行复述。
三、个案研究体会

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后,张紫璇的言语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随班就读个案的辅导中,深深的感受到针对随班就读学生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这些儿童,即使他们进入普通学校就读,也要充分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教案教学。从璇璇最初的默不作声,经过一学期有针对性的训练后,慢慢的能与老师进行适当交流,有时还能有一些撒娇的小玩笑,尽管吐字的清晰程度上还需加强,但也能看到学生的点滴变化和成长。
随班就读学生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这种爱能给他们温暖,也能激发他们沟通交流的热情。科学的特殊教育方法,量身定制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案,使他们能像普通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只有符合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规律,才能使随班就读学生学有所获。

过,多数时候靠猜测该生表达的意思。
      (3)在班级中,无论上课下课,均不与本班学生沟通交流,自己默默的靠在课桌上。
      (4)在学校,对于熟悉的班主任依赖性强,随时要看见自己喜欢的老师才能安心,但又无法用语言表达,缺乏安全感。
      二、个案研究
      (一)研究问题
       针对该生的上述问题,对其“表述不清”、“发音不准”等言语症状进行研究。
      (二)问题分析
      (1)该生由于是唐氏综合征儿童,伴有智力障碍,认知水平受限,导致在言语理解和运用上能力很弱,表达时词语不够丰富,与人交流时,回答单一、简短。常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理解上出现偏差。
      (2)在班级中的表现处于一个弱势状态,教师与同学对璇璇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她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不愿与人交流。
      (3)生活极为单调,父母管教严格,上下学一个人,无好友进行交流。
      (三)言语训练

培智课  水果歌

31

融合教育—论融合教育在欠发达地区的支持环境

3

32

融合教育—论融合教育在欠发达地区的支持环境

3

论融合教育在欠发达地区的支持环境

杨家来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当前教育大背景下,融合教育在发达地区与国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管理机制、教学设施设备、技术手段、人员配置的匮乏等原因,它的推行,还处于摸索尝试的初级阶段。由于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暂且不被普通学校教师与学生接纳,很多先进的融合教育理论在这块贫瘠的的土地上难以实施,难以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无法使轻度残疾儿童得到有效的教育康复,降低了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融合教育、地区、支持环境。

融合教育是在“回归主流”“教育公平”等理念下提出的全新教育理论,是有别于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教学模式。既提炼特殊教育的因材施教,又打破普通教育以成绩为准的应试教育目标,它能有效降低特殊教育的教育成本,使普特教育资源得到整合与利用,建立良好的普特学生共同发展的社会关系,使教育机制体制的结构性更加系统化、具体化。
在当前教育大背景下,融合教育在发达地区与国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管理机制、教学设施设备、技术手段、人员配置的匮乏等原因,它的推行,还处于摸索尝试的初级阶段。由于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暂且不被普通学校教师与学生接纳,很多先进的融合教育理论在这块贫瘠的的土地上

与理论研究,个人认为,要想搞好融合教育,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一、融合教育的体制建设
       首先,融合教育的体制是自上而下的。从政府层面到教育管理机构、学习管理,再到执行融合教育的教师、学生本身,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机制、管理者和执行者。
       其次,融合教育的资源配置需要系统化,从政策导向、教育环境、教学资源到教师队伍,都必须与体制建设一体化,且与普通教育整合,不能单独剥离。
       二、融合教育的环境支持
       要想让融合教育具有发展空间,具备操作实践的可持续性,融合软件园需要向普通教育一样的环境支持。那什么样的环境支持呢?
       一是需要人文环境的支持。普通教育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人们的价值观导向早已形成。由于国家建设需要、社会文化需要、个人发展需要、精神追求需要等,从一个人的出生就开始接受了价值观取向的教育。但融合教育对象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人文关怀,变得异化、一样,各方面的支持条件逐渐减少,是融合教育无所适从,且稍有目标范本,难以在社会组成中获得成功体验,实现教育与发展

的双个人价值,甚至觉得融合教育影响了普通教育的发展,备认为的冷落,边缘化。
       二是制度体系环境的支持。如果融合教育也像普通教育一样,甚至在发展中处于优先,那效果肯定不一样。无论是管理者、执行者,还是接受教育者本身,当处于这样的制度体系中,优越感油然而生,使能者愿管、教者肯教、学者想学。
        其实相关制度生成之初,比如法律法规、医疗保障、教育扶贫等,很多指向已经显露要维护残疾人的公平待遇,但放在教育行业里面,残疾人的职业转衔模式就不如普通教育理想。普通教育职业转衔竞争看似激烈,但是体制健全,涉及面广,人们已经适应了若干年,接受并默认了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很少会在竞争中自暴自弃,受人排斥。是人主动去适应社会的过程,就像基因一样遗传了下来。融合教育就不行,感觉就像生长期的婴幼儿,打骂不得,冷落不得;又像未出生胚体,还没有熬过阵痛期,所以需要言语的安慰,制度的支持来体现优越性。
       三是教育环境的支持。教育环境的支持不单是学校,还有社会(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和就业环境。
       学校环境是融合教育的主阵地,提供教育一贯制的服务。从幼

难以实施,难以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无法使轻度残疾儿童得到有效的教育康复,降低了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对个别县区随班就读学生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随班就读学生所在的学校并无特殊教育资源教室,90%以上随班就读学生虽套用了先进地区的个别教育计划模式,但却没有相应的设施设备辅助教学;40%以上的随班就读学生偶尔进入教室听课;70%以上的随班就读学生没有参加期末检测或升学考试,能长期坚持直到完成义务教育的也寥寥无几。分析对比,导致随班就读学生的原因大概为:一是教育督导力度不够;二是教育执行力不够;三是家庭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四是特殊资源支持不够;五是就业环境影响力不够大;六是人文关怀有所缺乏等。因此,通过实践

33

融合教育—论融合教育在欠发达地区的支持环境

3

34

融合教育—脑瘫儿童随班就读精细动作训练案例

3

脑瘫儿童随班就读精细动作训练案例

汤世飞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儿园到初、高中,再到职业教育的一系列环境,把教学资源适配好,教学文化设计好,管理模式创建好,教育过程执行好,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的过程。
       社会(社区)环境,体现的是配合制度对残疾儿童是否接受或履行了教育权利和义务的监督、康复资源的提供与辅助训练,以及对残疾儿童疾病的诊疗等。
       家庭环境对融合教育非常重要。比如家庭成员的生活适应能力、经济收入水平、文化知识水平、对学生的辅导等,都是支持融合教育的重要表现。家庭成员的生活适应能力是维持家庭关系的基础,缺乏应有的生活适应能力是很多残疾儿童家庭破灭的主要因素,它会影响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成员的经济收入水平决定了教育的投入力度,这和投资是一个道理。如果想发展一下个人爱好,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还有余力和心思去想爱好吗?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是为残疾孩子做好人生规划的前提。当家人的意识很重要,家庭里有什么样的规划,孩子就将有什么样的未来。对学生的辅导则是残疾儿童在家里得到的陪伴最好的体现。当下网络发达,每个人都拿着一个手机低头划拨,却疏忽了家庭之间亲和力,隔离了人际关系,造成了不良的示范影响,都说陪伴是最好的老师,切不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就业环境则是融合教育发展的目

一、脑瘫的定义
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发生的现象。导致脑瘫的原因有很多种,脑瘫之后的表现主要有中枢性运动障碍或者是姿势异常,还有可能出现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甚至癫痫等状况。脑瘫儿童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肢体活动,而且语言也有障碍。
二、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一词最早出现于国家文件中是在1987年,同年的12月,原国家教委提出让大多数轻度的脑瘫儿童在学校随班就读。1988年,国家又把特殊类学生随班就读作为了一项政策,让特殊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随班就读的政策的提出,让轻度智力落后的儿童随班就读的情况得到了改善,适当缓解了我国特殊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但这一政策还很局限,还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特殊教育的普及以及发展的要求。
三、个案基本情况
(一)脑瘫儿童个人情况
A某,性别男,今年15岁,患有轻度脑瘫。从8岁开始,就读于钟山区第二小学,较普通学生上学晚,现就读于六盘水市第十七中学初一年

级。他的认知能力不存在问题,生活能自理,对待学习很认真努力,所以学习成绩能在班里排前十名,生活上很勤快,会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和帮助同学打扫卫生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左手拇指不能活动;性格上比较自卑,对于别人给予的看法很敏感。
       (二)家庭情况
       A某家中有三姐弟,他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家住钟山区,家境条件较为困难,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外打工,主要由爷爷奶奶抚养。A某的弟弟和妹妹是健康儿童,A某对他们很关心,常照顾弟弟妹妹的日常生活。
       四、研究问题
       主要针对该生左手拇指不能活动来进行训练改善。
       五、左手拇指训练
       拇指的功能非常重要,手功能的完成和发挥都需要拇指配合,拇指功能丧失意味着手的大部分功能丧失。
      (一)指腹捏取的训练
       训练最好的方法是用彩色橡皮泥,将患儿五个指头插入橡皮泥中,当其手抽出时自然就会出现手指捏的动作,或用小豆子教患儿捏入盘子中,甚至可在盘子中放几颗葡萄干粒,让他捏起来放到嘴里。必

标。任何教育的方式都是潜在的投资,融合软件园也不例外。融合教育是使一部分具有较强行动能力、自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轻度残疾儿童在教学资源相对集中,教学业务扎实、经验相对丰富的普通学校几首熏陶,感受普通教育又享受特殊教学方式方法的待遇,与健全儿童一起学习、竞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终走向成长成才的道路,具备独立自主的生活适应能力,适应社会。如果不为残疾儿童的成长设立相应的就业环境,只是把融合教育当做任务,单独的体现“公平”,那我们前期的一切工作都会功亏一篑,融合教育的初衷边难以“回归主流”。
       所以,创建相应的残疾人发展体制,健全管理制度,适配教育环境、就业环境是整个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当前融合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声明:原创论文,还未发表,请勿套用或转载。
       参考资料:
      《融合教育实践指南》邓猛.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7第一版
      《随班就读教学手册》杨逢镕/嵇晓婴.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5第一版

35

融合教育—脑瘫儿童随班就读精细动作训练案例

3

36

融合教育—听障学生随班就读支持策略

3

听障学生随班就读支持策略

任希希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听障学生随班就读,由于其功能障碍,在学习上会比健听学生要吃力许多。如果不及时对该类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滞后。作为残障孩子的老师和家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提供帮助的双手十分重要。挖掘学生的“长处”,补齐学生的“短处”,每个“折翼的天使”都能有飞翔的机会。
【关键词】听障学生、 随班就读、 支持策略。

要时,可考虑用弹性绷带将患儿,拇指、食指除外的其余三指约束起来,只用拇指和食指去捏取小东西,反复训练。
       (二)指尖捏取的训练
       训练的最好方法,是让患儿将牙签或大头钉捏起按顺序放到事先准备好带有图案的塑料泡沫板上,或用彩色小塑料块进行拼图游戏。
       五、总结
       脑瘫儿童在普通学校的学习和康复效果要远好于在特殊学校,普通学校由于可以与其他正常儿童接触,对于脑瘫儿童的自信心以及社交能力都有很好的提高,这些因素都将长远的影响脑瘫儿童今后的发展。脑瘫儿童能够得到好的教育和康复需要得到学校和同学的帮助和支持,并且在平等互助的良好氛围中成长。综合对个案的调查和跟踪研究,可以发现,当前随读班的环境并不理想,应该从教育以及引导正常学生的角度入手,提高和优化脑瘫儿童的随读环境,让脑瘫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康复。
     【参考文献】
      [1]胡莹媛.脑性瘫痪定义的历史沿革.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5):257
      [2]王辉.学龄脑瘫儿童障碍特征的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4,(10):6-13
    

一、听觉障碍的概念
听觉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部分或全部丧失,听不到或者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从而难以与健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的障碍类型。听力障碍分为聋和重听两类,四级。一、二级为聋,三、四级为重听。一般情况下,在有听力补偿的情况下,听力能达到三级以上,可随班就读。
二、听障学生的学习特点
健听人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感知事物,听障学生缺失了“听”这一主要感官,依靠视觉、触觉、震动觉、嗅觉等其他感官来代偿听觉缺陷,其中视觉所起到的代偿作用最大。所以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就是“看”。丰富的视觉信息输入能有效提高听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课堂上适当增加图片、视频等视觉性的教学方式,老师在授课时,表情和动作丰富一些,

口型略微夸张一些,都有助于听障学生理解和识记教学内容。
       三、我市听障儿童随班就读现状
       笔者与课题组成员对我市随班就读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随读学生仍处于“随班混读”“随班就坐”的状态。普通学校虽然收下了残疾儿童少年,但是除了极少数不需要特殊教学服务的肢残儿童外,大部分随读学生的教学效果都不容乐观。在班级中学业成绩是之后的,人际关系也多处于边缘化状态。学生大都伴有不同那个程度的自卑心理。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缺乏教学环境的支持。能进入普校就读的听障学生都是有残余听力的,听力程度在三到四级之间,少数听力障碍一级到二级的学生在有听觉补偿的情况下,也能达到三到四级甚至是正常听力。但是哪怕

      [3]王辉.特殊教育学校脑瘫学生学习障碍特征的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8,(3):3-7
      [4]王伟,魏轶兵,陈尚婷.随班就读孤独症儿童语文学习的个案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8,(9):11-15
      [5]曹春京,高晓虹,李润洁.脑瘫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7(22):535-537
      [6]彭虹,许家成,金萍,等.智力残疾人生存质量与自然支持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7):619-62

37

融合教育—听障学生随班就读支持策略

3

38

融合教育—听障学生随班就读支持策略

3

要处在被接纳的环境中,他们很愿意敞开心扉。
       在普通学校为残障儿童创设融洽的教育环境,引导普通学生正确认识残障人士,心理上接纳他们,行动上主动接近他们,在人格上充分尊重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恰当的帮助他们。同时激励听障学生与老师、同学多沟通多交往,引导启发普通学生和听障学生建立彼此友爱、团结互助的情感,师生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2.座位安置和课前准备
       (1)在课堂教学中,听障学生需要听清楚教学用语,看清楚板书和教师的发音口型。根据学生的视听力情况给学生安排最适合的座位是保证学生正常接收教学信息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听力障碍的学生坐得离教师最近越有利于听课。同时,根据学生左右耳的听力情况,更加精准的调整座位。例如,学生左耳听力优于右耳,则应该坐在教室前排的偏右侧,反之亦然。对于配有自动调频系统个体助听器的听障学生,其座位安置基本不受教室内距离的影响,主要考虑其视觉需要即可。
       (2)听障学生的课前准备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课前预习。绝大多数听障学生的语言形成和发展滞后于同龄的普通学生,学习上也相对较为吃力些。通过课前预习,对教材有个大致的印象,对

是戴上助听器能接近正常听力的学生,都需要特殊的环境支持,需要将学生调整到最能够听清教师讲话,看清教师口型和板书的位置。比如双耳重听的学生,需要坐在离教师最近的位置;双耳听力损失不一致的学生,需要将听力较好的一侧靠近教师;佩戴助听器的学生,则需要调整到助听器接受音质最好的位置。在普校,很多学校是按照成绩和身高来调整位置,或者是定期轮换座位,听障学生很难坐到最适合的位置上接受教育。教师不了解学生听力损失情况,没有提供特殊服务,听障学生上课因听不清声音导致学业成绩不理想。比如高二从普校转到我校就读的学生周某,左耳听力四级,右耳听力二级。小学一年级时成绩能达到班级中等水平,由于个子较高被调到教室靠后的位置,上课听不清楚老师讲课,只能通过板书猜测教学内容,成绩逐渐下降。从二年级一直到高二,他都稳定的坐在教室的最后排。
       2.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几乎所有的普校教师,都没有学习过特殊教育相关知识,但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基本都会遇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残疾学生。笔者对12位随读教师进行访谈,发现他们存在共性的认识与困惑。认识是:他们认为把残疾学生与健康学生一视同仁,就

是对残疾学生最大的帮助,任何一点多于或者有别于其他学生的关注和帮助,都可能引起残疾学生自卑心理。共性的困惑是:他们不了解特殊学生的需求,不知道残疾学生需要特殊的教育服务,更不知道该如何给予学生最适合的教育服务。
       3.缺乏行政支持。虽然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融合教育,国家第一、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都将融合教育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对随班就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在市级及以下层面并没有对相关工作出台政策支持和考核要求。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推进,起于“零拒绝”,止于“零拒绝”。
       四、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策略
       1.创设和谐友爱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反映着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际间的情感关系、教育关系以及所需物质条件的优劣。“环境育人”就是指环境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由于听障学生在与健听人口语交流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他们多数羞于主动与人交流,部分听障学生因此表现得十分内向和自卑,导致在普通学校逐渐被边缘化。但是当他们转到特殊学校之后,又会很快的变得开朗起来。这就说明,他们并不是天生内向,只

教学重难点有提前了解,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质量。二是检查助听器。学生虽然佩戴助听器,但是他本人有时难以发现助听器存在问题,在学生进校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家长或者教师帮助检测一下,保证学生的助听器在正常工作,学生能听到声音。三是助学伙伴的准备。在随读班级中,给听障学生安排一个有爱心负责的助学伙伴,引导助学伙伴在听障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的提供适当的帮助,比如在没有听清教师教学语言时及时的提示等。在学习之外多与之沟通交流,不仅有助提高听障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助于促进其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消除其因听力障碍而带来的自卑感,使其更好的融入班级,融入学校。
       3.在教学中注重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
       (1)缺陷补偿。学生由于听力障碍,各学科的学习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加强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与基础技能训练。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语文、数学、英语是基础学科,听障学生在这些学科的学习中有特殊需求,教师应有意识地给予特别关注。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听障学生因为伴有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羞于开口朗读和回答问题,教师可在课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课上引导全班同学鼓励学生勇敢开口,课

39

融合教育—听障学生随班就读支持策略

3

40

融合教育—特殊学校教师融合教育实施策略  普特教师共同合作

3

特殊学校教师融合教育实施策略  普特教师共同合作

杨霞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上多发言,课下多于同学沟通交流。听障学生普遍作文问题较多,常常出现语句不通顺,表达不清楚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指导方面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潜能开发。潜能就是潜在的能力,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事情。听障学生虽然听力有障碍,但是会因为功能补偿,在视觉等其他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质不一定显现出来,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发现和挖掘。教师可有通过日常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喜好等,分析出他们的优势潜能,然后把优势潜能开发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很多听障学生在普通学生中总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发掘学生的优质潜能,并鼓励引导其发展潜能,能够有效的减少学生的自卑感,帮助他树立自信。例如,对于擅长绘画的听障学生,老师可以在班级里表扬他的优点,并让他出黑板报,或者鼓励他参加各种绘画比赛等,让学生尝试到成就感,产生自我认同感,从而提升对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4.家庭支持
       学生的发展,家庭教育与支持应该放在第一位。首先家长应该正确的认识和接受孩子的差异,虽然存在听力障碍,孩子在正确的培养下,仍有无限的可能。其次是给予孩子适当的爱。大部分家庭对于残障子女的关爱会有别于其他健康子女,或忽视或溺爱,这些都不利于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我国特殊教育努力实现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启动现代化新纪元、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开局之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吹响了进军教育现代化的新号角,为新时代我国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一关键节点,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办好特殊教育”的更高要求,以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和必胜的信心,更加务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地投入特殊教育现代化各项事业中去,全面夺取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和全面实现小康的最后胜利。
2017年1月11日国务院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要求“提高残疾人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将融合教育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普通学校教师是融合教育的重要践行者,在融合的理念下,只要班级中有特殊学生,老师就必须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其实融合的理念很容易了解。
融合教育﹝Inclusion﹞,是继“回归主流”教育理念后的全新特殊教育理论,但是,它

的教育方式是以经过特别设计的环境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特质小孩的学习,所以我们可以看见融合班的教室和一般小学教室的摆设不一样,不是排排坐的对着黑板、看着老师,而是分小组上课,很少写黑板却有许多辅助教具,针对孩子不同的特质设定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合作学习、合作小组及同辈间的学习、合作以达到完全包含的策略和目的,最终目的是将特殊孩子包含在教育、物理环境及社会生活的主流内。所以不管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小孩都因其不同特质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分数不是唯一的指针,而是适才适能的快乐学习 ,可是融合教育在执行上仍需要很多相关要件的配合,其中,普通学校教师与特殊学校教师共同合作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教育的本质乃在于激发学生灵魂深处的潜在能力。希望通过普通班教师与特教教师协同合作,激荡出教育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灵魂的深处潜在能力,使协同合作成效一加一大于二。为了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普通学校教师与特殊学校教师的共同合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同理感受,支持接

孩子的身心发展。第三是配合好学校,做好生活上的沟通,学习上的辅导。很多家长认为自己不会手语,难以与孩子沟通,于是便放弃了沟通,这种做法是欠妥的。家长在家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和看口语的能力,比如跟孩子说话说说慢一点,口型明显一些,同时辅以书面语,如此有效训练不仅能拉进与孩子的距离,双方更好的理解彼此,更可提升孩子的沟通交往能力,培养其乐观开朗的性格。所以一定要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学习上每天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听障孩子随班就读很容易出现听不懂课导致学习滞后的情况,这就需要家长给予适当的辅导,才能帮助孩子跟上进度。第四是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固然重要,但身教效果更好,听障孩子由于听力障碍,在视觉方面会有补偿,所以他们都十分擅长观察,通过观察来学习。父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塑造好自己的形象,时时处处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自然而然会变得更好。
       上帝关上一扇门,必定会打开一扇窗。作为残障孩子的老师和家长,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提供帮助的双手十分重要。挖掘学生“长处”,补齐学生“短处”,每个“折翼的天使”都能有飞翔的机会。

41

融合教育—特殊学校教师融合教育实施策略 普特教师共同合作

3

42

教学案例—同伴互助出成果  开启自卑者封闭的心灵

4

熊伟是从普通学校六年级转到我们聋七年级来的一个男同学。他来到我们班以后,总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既不说话,也不和同学一起玩,整天呆呆地坐着。对于一点手语基础都没有的熊伟来说,想听懂老师讲课简直是天方夜谭,常常曲解老师表达的意思,为此还闹出了许多笑话,一次语文公开课上,我让学生关上书准备听写,熊伟却把课本打开,用刺耳的声音读课文,而且所读的内容让人无法听懂,此举使同学们忍不住笑了起来。所有听课教师的目光都转向了我,当时我哭笑不得,而他自己也很无奈,面对他无奈的眼神,我心里非常着急。寻思着怎样解决与他进行沟通、交流的问题。
要想和他进行沟通、交流,就只有先教他学会手语。然而学习手语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算学会了手语,如何看懂别人的手语也是个问题,怎么办呢?我只能从最简单的手指语开始教起,可是任凭我怎么教,他总是不肯把手伸出来跟我学,只是表情怪异的看着我。几次想放弃,任其发展,然而老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在轻轻的呼唤着我——不能放弃,教师职业的崇高就在于拯救了那些普遍认为没有希望的学生,学生的进步就是最大的

纳对方
       在普通学校融合班教师直接面临的压力除了课程的进度外,还有班级经营、亲师沟通的难处。因为很多家长都有自己的想法,亲师之间容易因为自我防卫,造成沟通不良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教师教学与班级经营都面临严峻挑战。而班上有特殊儿童对教师更是无形的压力,所以当普通班教师在诉说情绪时,特教教师要先同理感受,支持接纳对方。 近几年来,在回归主流的教育理念下,融合教育成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对融合班级内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应由融合班教师、特教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结合不同教学专长,共同讨论设计课程,协同合作,以让特殊学生就读融合班,一般学生与特殊学生皆蒙其利。
       (二)同一阵线,建立伙伴关系
       特教教师与融合班教师建立良好关系,要先肯定融合班教师的辛苦及对孩子的付出,其次要表达特教教师所扮演角色是支持服务及资源教学。在能力范围内特教教师全力配合,彼此是平等关系,没有谁比较专业问题,只是立场角色不同而已。正如维基百科定义,所谓“协同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知识工作过程中,彼此朝着一个共同目标,进行知识加值、相互学

习。协同合作是一种典型的创新,彼此不一定需要领导,藉由权力下放与平等主义,甚至可以带来更好的结果 ,因此特教教师要让融合班教师感受到大家是同一阵线,是教育的共同伙伴。
       (三)专业团队,建立支持系统
        融合教育中,要将特教服务带进普通教室中,共同达成适性教学目标,给予学生量身制订个别化教学,包括同侪间辅导、合作学习、多元课程、弹性评量及专业团队合作等。因此,普通班教师应做行政角色调整,例如利用多重评量、参加特殊儿童鉴定会议、参与撰写个别化教育计划、与家长或监护人沟通、与专业人员合作等;教学角色调整,例如安排技巧类化机会、教学技巧运用、随机教学等;协助角色调整,例如提供具体经验、练习机会、较长作业时间、调整作业难度等。而特教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教学咨询者、个案管理者、团队促进者,所以特教教师要促进专业团队合作,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
        普特教师共同合作合作教学是满足班就读学生特殊需要的一种有效形式,我们的合作深入到评估和整合教学对象、制订个别化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教学研讨等各层面。教育本质乃在于激发学生灵魂深处潜在能力。希望通过普通班教师与特教教师协同合作,激荡出教育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潜在能力,使合作成效一加一大于二。

幸福和乐趣,想到这些,我重拾信心。于是我到他家家访,他妈妈告诉我,熊伟在九岁(读三年级)时生了一场病,由于医生用药不当使他变聋了,突如其来的厄运对他的打击太大,他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在学校,同学们不能和他随意沟通,时常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从此,他就变得很自卑,不愿与别人说话了。
       了解情况之后,我分析:他九岁时双耳才失聪,语言发展虽然有一定基础,但他听力受损程度较重,与人交流有一定困难。因为交流受到阻碍,长时间感知不到有声语言,就感觉自己与他人有很大区别,内心自卑,不愿和别人进行语言交流。久而久之,导致发音器官衰退,语言表达能力下降,说话吐字不清,语调不准,让人难以辨别他说话的内容。转学到特殊学校后,面对陌生的环境,一群靠手舞足蹈来表情达意的聋哑学生,内心产生抵触,不愿和他们同属一类,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所以就不愿学习手语,不愿和同学们交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在我的大脑里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要想打开熊伟的心灵之门,要想帮助熊伟走出自我封闭的个人狭隘内心世界,情感关爱是基础,语言交流是

同伴互助出成果
    ——开启自卑者封闭的心灵

罗丽 六枝特区特殊教育学校

43

教学案例—同伴互助出成果 开启自卑者封闭的心灵

4

44

教学案例—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4

一、案例介绍   
徐某飞是钟山区某小学六年级的一位男同学,他面容姣好,眼睛有神,害羞内向,智力障碍。言语障碍?从不主动来校上课,更别说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老师叫他去和同学玩,他仍坐着不动,叫同学主动来邀他玩,也不太愿意。在家里基本不做家务,懒惰,卫生条件较差,很少到校,很少到亲戚家作客。   
二、案例分析   
徐某飞的自卑心理是我在无意间发现的,这种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但徐某的自卑,我认为是以下因素导致的。 
1.家庭因素    
徐某飞在家虽是独生子女,但这却不是什么好消息。因其祖母也有类似病史,导致其父言语障碍。徐某飞出生后就有智力障碍和言语障碍,其母不甘于家庭繁重的负担,离家出走便音信全无。她的祖父虽然智力正常,但逐渐年迈后丧失劳动能力,又要照顾徐某飞的祖

工具,同伴互助是保障。
       弄清他不愿学习手语,不愿和同学们交流的原因后,我召集班上的同学开了个会,把熊伟的情况给大家作了详细介绍。之后,让他们讨论如何帮助熊伟,使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孤独、自卑,大家都非常愿意帮助他。接着我给同学们安排了任务,不管在教室,还是在操场、食堂,无论开展什么活动、做什么事都要叫上熊伟,尽量和他交流,帮助他熟悉环境。就算他暂时没有什么回应也不要灰心,只要他跟着行动就行了。我们要用真诚和友谊去感动他、温暖他,让他尽快的融入到我们的班级活动中来。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发现熊伟成了班里的“热点人物”。课余时间,同学们就围着他,用手语对他说:“熊伟,你有字典吗?借我用一下。”“这是我的漫画书,借给你看。”“这是我妈妈从海南带来的椰子,给你吃。”“你会电脑吗?我教你玩游戏。”见熊伟疑惑不解的样子,他们又改变了方法,找来纸笔,把所说的内容写给他看,并指着写的内容一遍遍的对他打着手语。同学们就这样“追”着他回答各种问题,还教他用手语来表达。一段时间后,学生告诉我,熊伟开始主动和大家一起玩了,偶尔还做一些看不懂的手势。同学们打篮球、做游戏,他也主动参与了。在课堂上,熊伟也能看懂一些简单的手语了,我总是在他做出一点点反应时就不失时机的表扬他、鼓励他。终于对一些简单的问题,他能看懂,并能用一些简单的手势回应我了。尽管他的手语不是很规范,只要他肯动手,就是很大的进步了。为了让他学会更多

的手语,跟上我的教学进度,我每次上完课,总是抽出时间来给他补课,教他用双语(手语和口语)反复地朗读课文,并纠正不规范的手势和发音,让他在学习手语的同时提高口语水平。在他掌握了一定的手语基础之后,我又借给他几本手语书,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让他回家多多练习。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上课能主动积极地发言了。现在,他不但能用手语交流,还能对老师的语言进行唇读。这个巨大的进步,让我欣慰地看到,在学生中开展同伴互助辅助教学,效果明显。
       上学期期末测试,作文题目是写一封信,熊伟在给爸爸的信中写到:“我现在的成绩比以前好多了,我的数学从来没有少过90分,我的语文在半期测试时得了第一名。爸爸,我在学校和同学们的友情很好,他们经常帮助我,教我手语。这里的同学比小学的同学好多了,他们从不打架,不骂人。我们的老师也很有学问,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你一定会说我这学期的进步和收获很大吧!”开家长会那天,我把这篇作文给他妈妈看,他妈妈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熊伟的改变,不仅让同学们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更使我进一步增强了面对特殊群体、干好特教事业的信心和决心,用这种铁的事实,改变了传统“朽木不可雕”的观点。只要有爱心、耐心、信心,只要有方法、技巧、毅力,在“朽木”上照样可以“雕龙刻凤”。

母,又要教导徐某飞的父亲,肩负重担。家庭过重的压力导致徐某飞未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生活自理能力未能得到锻炼,使学生终日污秽不堪,形成自卑心理,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父亲虽然成过家,但在另一半离家出走后更显无能为力,无计可施,在撑起一个家的同时面对父母老去,偶尔在相关学校的督促下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也指望不上,平时对待孩子的方式就十分粗暴,很少能教导孩子学习自立的技能,哪怕是洗一件衣服。      2.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和谈话,我发现徐某飞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愿与人接触,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即使在别人的表扬中也没能表现出成功与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特殊教育不了解,对随班就读学生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很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

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杨家来  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45

教学案例—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4

46

教学案例—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4

慢来,赏识孩子的进步,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为自卑的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可以让他为客人搬椅子、端茶水、递香烟、剥糖果等。同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比如打水、洗菜、扫地、收盘碗、炒菜、洗衣服等,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经常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4.进行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给他设立了成长档案,把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徐某飞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为了调动他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他以正确的评价,把徐某飞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通报表扬。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5.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我们慢慢地去关心他帮助他,他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徐某飞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得到引导,班主任在随班就读学生辅导上有了新的认识,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能正常交流、与同学玩耍。生活中能自己洗一些小件衣物。    四、结论    
       会自卑,往往是因为缺少了自信,或对于自己的某个地方不满意

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偏下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的片面地认识以及对优等生的偏爱,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4.社会因素
       由于家庭贫穷,又是精准扶贫户,包保领导的扶贫力度与辅助毕竟是有限的,爱心人士的捐助也只是一时的。智力障碍人士在残疾人的就业和生活环境里目前还是大难题,我们西部落后地区的处置方式,很多案例都没有解决办法,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接近于放任自流。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徐某飞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是因为他的心理有一定问题。如何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  
       三、辅导策略   
      随班辅导以来,我建议班主任在班级里进行了“扶贫你我他,温暖靠大家”的互帮互助活动,因为徐某飞家是精准扶贫户,家庭情况很不好,大家能伸出援助之手的,能帮一点是一点,哪怕仅仅捐助一件旧衣服,或者和他玩一下游戏。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徐某飞同学的情况有所好转,他在班级活动的影响下,愿意与人交流,有些消除了自卑心理,树立起了“我也可以”的良好状态。对于他的点滴变化,我可谓是感受良多:
      1.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第一次谈话,胆小的徐某飞被问到为什么不来学校读书,变着方式委婉地问了很多次,他支支吾吾的说:“我没有新衣服,我穿的都是脏衣服……”当时,他的父亲也在场,我意识到孩子并非有意不来学校,只是碍于自己身上衣服脏,我就暗示他父亲:“你看,小飞都会害羞了,你作为父亲,来上学应该给他找一件新衣服或干净的衣服嘛!”我又对徐某飞说:“你爸爸每天事情很多,你已经是男子汉了,在家也要学会帮助大人做做家务,减轻大人的负担,比如洗衣服啊这些哦”事后,我建议班主任发动班上的同学,大家多在各个方面帮助他,成绩是次要的,先把卫生习惯养成,树立自信心,才有来校的勇气和动力。   
       2.激励教育,唤起求知欲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徐某飞的畏怯心理,我在课余去巡回指导时找徐某飞闲谈,讲故事给他听,建议班主任叫他抱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多对他提问简单的问题,发现他有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徐某飞同学今天穿新衣服了。”“我们的徐某飞今天表现进步真大!”“我们的徐某飞同学回答真好”“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形成一个整体,徐某飞不再是不合群的同学。
       3.家庭重视,提高能力  
       徐某飞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对他的父亲及班主任详细地分析了徐某飞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慢

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有自卑的人,我们要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 
       面对徐某飞,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徐某飞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忧虑,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解他之所困,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慢慢地放松对周围人和事物的警惕心理,接纳他人,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温暖,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

47

教学案例—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天气和气候》

4

48

教学案例—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天气和气候》

4

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天气和气候》

谭隆浩 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

49

教学案例—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天气和气候》

4

50

教学案例—融合教育教学设计 《天气和气候》

4

51

教学信息—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直播在线,三地教师为您解读什么是融合教育

5

61314六盘水市教育局主办、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承办的“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线上培训在钉钉平台上如期举行。此次培训包括县区特殊教育专干、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全市 19 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责任教师以及部分随班就读负责教师180余人在线收看。

52

教学信息—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直播在线,三地教师为您解读什么是融合教育

5

培训授课教师邀请到来自广州市启聪学校教师郭加成都市双流区特教资源中心教师张春花,和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任希希。郭加张春花老师13先后为在线学员作《拥抱差异 和而不同》和《行政赋权下的区域特教资源中心巡回指导实施策略》专题培训。

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直播在线
三地教师为您解读什么是融合教育

53

教学信息—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直播在线,三地教师为您解读什么是融合教育

5

54

教学信息—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直播在线,三地教师为您解读什么是融合教育

5

张春花老师则从“行政”到“专业”一线服务体的建设为我们展示该区成熟的融合教育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政策、制度、教师、教学等一系列完备条件的支持保障,细致入微的为我们介绍了融合教育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使我们理解并正确面对当下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面临的困境。

郭加老师的讲座为我们列举了听力障碍学生在普校融合班的学习发展涉及的特殊需要,以及融合班教师根据融合学生的需要作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调整,这些都需要特校教师和普校教师携手合作,共商共育。

55

教学信息—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直播在线,三地教师为您解读什么是融合教育

5

56

教学信息—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直播在线,三地教师为您解读什么是融合教育

5

在三位老师的讲座中,都以不同的方式提到了融合教育体系建设和融合教育教学实践,既为我们借鉴了融合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模式,也为我们介绍了融合教育的实践操作方法。通过培训调查,全市特校教师、随班就读负责教师对随班就读、融合教育等概念从陌生到明了,从排斥到接受,从无计可施到指明方向。

614日,任希希老师为大家作《融合教育背景下差异教学策略专题培训。任老师的差异教学体系建设,需从差异学生的需求分析,依据不同课程标准、不同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做好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深度、适应程度等多方面的调整,灵活融合学生的教育安置方式,为他们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单位: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招生电话:0858-6806657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明湖路松坪南路5号

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
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
       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