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适应新形势 迈入新发展(下册)

其他分类其他2024-03-28
125

(下册)

目录

catalogue

国网重庆经研院:烈日下的坚守

先进典型人物——周媛

五星级党支部开展《以“规划引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党建项目的情况汇报

“精”心导文化 投资“精”管家

和谐一平米
——下沉式电缆综合井促进电力线路与城市景观更和谐

“迁”里之行
——社会责任根植助力交通项目电力线路迁改工程

聚焦到人 落实到事
——国网重庆经研院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多方联动量民生,用活真金增实效”
——社会责任根植服务社会民生新模式

国网重庆经研院:烈日下的坚守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2022年这个无比炎热的夏天,在重庆渝北北部的荒郊野外,有一群热血青年正头顶烈日、披荆斩棘,在崇山峻岭中负重前行。他们是国网重庆经研院输电线路勘测设计团队的技术人员,正在为顺利推进金山-明月山500千伏线路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与高温鏖战。

保重点项目 为“疆电入渝”铺路
金山-明月山500千伏线路工程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重庆电网“双环两射”目标网架落实“疆电入渝”规划的重要举措,可同时解决两江燃机机组可靠并网和500千伏金山变电站第二电源等问题,对优化主网结构、保障两江新区供电可靠性意义重大。

为加快设计进度,为疆电入渝提供末端输出保障,确保本工程按“作战图”计划节点推进,勘测设计队员们精诚团结,攻克了种种技术难题。为解决线路走廊受限问题,他们到全国多地学习走访同塔混压技术,在重庆地区首次研究设计出500千伏/220千伏同塔混压四回路;因杆塔荷载超出同类线路5倍之多,加之高回填不利因素,常规输电线路基础型式已无法保证线路可靠建设,他们苦思冥想,反复论证,终于探索出输电线路领域应用单桩与群桩相结合的技术方案……
  
由于在规划区及建成区段采用了500千伏/220千伏同塔混压四回路铁塔,这也给勘测设计工作增加了难度。铁塔占地面积大,既要避开陡峭地形,又要满足设计线路整体走向需要,队员们扛着测量仪器,从沟谷到山顶,从这个山头爬到那个山头,反复丈量比较,为的是让设计方案最优,工程投资最省。在烈日下的丛林中开展这项工作,考验的不仅仅是队员们的技术水平,更考验着他们的毅力和韧性。

战高温荆棘 钢铁队伍保工期
今年7月至8月的重庆,持续多日出现40℃以上高温天气,创下1961年以来重庆40℃以上持续时间最长纪录,地面温度更是高达六七十度。在野外,勘测设计队员们身穿被汗水浸湿的衣衫,肩背被烈日晒得烫手的设备,穿过被滚烫热风吹得沙沙作响的玉米地,勘测队员们携带着急救包和防蛇设备一路跋山涉水……他们总说:“为了工程顺利推进,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有人问,野外工作如何避暑战高温?勘测员黎杰笑着说:“应对高温天气,我们团队研究了一套特定作息方案——早上五点起床到野外现场,天一亮便开始工作;中午前收工回驻地休息,等下午五点左右,我们再次上山,一直干到天黑。”
由于作息时间特殊,出门开工时,驻地附近的餐馆都还没有营业,团队们只能习以为常的就着水,啃几口干粮就上路。

党旗下宣誓 不负公司重托
8月9日上午,重庆市电力公司为金山-明月山500千伏线路工程临时党支部召开授牌授旗仪式。仪式上,公司领导对经研院的工程创新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

经研院团队的成员们明白,这代表着希望和嘱托。在旧走廊升级改造、500千伏/220千伏混压同塔四回铁塔、500千伏GIL应用等关键技术上,经研院团队迎难而上,创造了西南地区电力建设史上多个技术首创,将把金山-明月山500千伏线路工程打造成技术密集型的“新基建”典范工程。
在共同的目标和信念下,连续多日的高温也不能拖慢经研院勘测设计团队野外勘察设计作业的速度。这支钢铁队伍正排除所有困难,在新技术推广、关键技术攻关和应急抢险工作中寻求一个个突破,兑现他们在党旗下的誓言。

先进典型人物——周媛

周媛同志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能力,在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取得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现任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电力行业“四优”评选和优秀咨询成果评选专家、重庆公司电网建设类高级专家、施工图审查专家、计划审查专家、全国电力质检专业人员。多次作为技术专家对重庆公司基建队伍开展授课培训,并先后与4名新进员工签订“师带徒”培养协议。2021年被评为重庆公司巾帼建功标兵,2019年被评为重庆公司基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近年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1.助推重点工程服务电网建设
自参加工作以来,作为设总、项目负责人及专业主设人完成五马、宝洪、玉带山等50余项工程,近10项工程获得国网公司和行业级优秀设计奖。4次参与国网公司设计竞赛获得优异成绩。2012年担任变电一次专业校核人,2019年担任变电一次专业主管,参与五马、永川、九万线、雨台山、老龙洞、许溪等重大项目的方案评审和图纸校审工作,工程顺利通过各级单位审查,并得到业主的认可和好评。金龙主变扩建、人和主变增容、永川220千伏送出等度夏保供工程按照业主要求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
2.攻坚技术难题引领标准建设
发挥技术带头人作用,解决公司典型技术难题,积极开展设计优化和差异化设计。完成重庆公司专项课题研究10余项,包括《变电改扩建工程典型方案》、《户内GIS布置设计优化研究》、《全户内变电站主变压器与GIS连接方式研究》、《九龙坡净慈110千伏变电站优化设计》、《220千伏变电站主接线分析》、《输变电工程创优方案及造价策划课题研究》、《户内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GIS)扩建方案优化研究》、《不可抗力对重庆500千伏重要输电通道和中心城区枢纽变电站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等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在公司系统中推广应用,提升公司系统设计技术水平。

开展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制定,提升公司技术管理标准化水平。参与国网公司企标2项:《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8部分: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5部分: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参与国网公司技术文件1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5~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应用目录(2022年版)》。主持完成重庆公司标准和制度近10项,包括《通用设计35千伏~750 千伏模块化变电站重庆公司实施方案》、《重庆公司35千伏简易变电站典型设计》、《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评审内容深度要求》、《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设计巡检检查手册》、《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10千伏柜内相控断路器技术规范书》、《重庆公司35千伏~750 千伏输变电工程差异化设计管控要点》、《变电工程全过程风险管控风险点梳理》、《变电站辅助设施电源电缆敷设要求》等。
3.钻研关键技术积极科技创新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获得2015年度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地区35~220千伏模块化变电站通用设计实施方案研究与应用》获得2019年度重庆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户内变电站紧凑型设计方法与应用》获得2020年度重庆公司和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完成重庆公司科技项目《户内变电站并联电抗器振动的电磁与机械影响特性及抑制方法研究》,通过单位内部验收;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重庆公司科技项目《220千伏户内变电站“正反品字”混压布置紧凑型设计方法与关键问题研究》,顺利通过公司验收,研究成果在多项工程中成功应用。
在国际会议及正式期刊上发表10余篇高质量论文,取得1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

4.排危抢险担当保障电网安全
2018年参加四川公司220千伏安县变电站抢建恢复工程,完成110千伏配电装置、35千伏配电装置、防雷接地和照明部分的施工图设计,为地震灾区快速恢复供电作出了贡献。
2019年参加国网重庆检修公司220千伏人和变电站220千伏 1号主变应急改造工程,完成故障变压器更换,为人和站主变快速恢复供电,保障片区负荷用电作出了贡献。

五星级党支部开展《以“规划引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党建项目的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院党委的具体领导下,规划发展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为目的,实施了《以“规划引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党建项目,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支部堡垒
1.加强支部标准化建设。坚持从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梳理支部各项工作,按月、季、年分解细化工作任务,细化支委分工,固化“三本六盒一证”责任人,安排支委定向负责支部基础资料管理,确保归档资料正确、完整,将党支部工作质量标准化、流程规范化、推进责任化。
2.加强支部结对共建。一是加强与西南分部规划发展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同开展重庆中长期电力保障、成渝双城经济圈电力规划、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规划等项目研究,探索藏电入渝可能性,以解决重庆远期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二是加强与公司发展部党支部信息共享,共同攻关重点课题。开展渝东北新能源大规模

开发下重庆电网适应性分析、重庆特高压目标网架、十年电力供需平衡分析等课题,探索重庆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路径,服务“双碳”目标下电网转型发展。三是加强与区域经研所党支部指导帮扶,将孵化成果试点推广。将配电网差异化规划成果推广应用,将“红黄绿”投资决策助手服务基层实践,帮扶基层单位配电网规划能力提升,提高乡村配电网供电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3.深入开展“党建+规划引领”工程。围绕“党建+”工程,充分发挥决策参谋定位,主动谋划重庆电力保障和目标网架规划,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力发展需求。同时将电网规划与创新相结合,孵化培养管理和科研成果。

(二)细化党员管理,发挥先锋作用
1.完善党员积分管理。以积分管理细则量化党员定性评价,从党性、业绩两个维度,评选月度、季度先锋,引导党员冲锋在前、担当作为;
2.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打造党员“标杆”,突出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身边无违章,要求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从履责担当和遵章守规两个方面,让职工群众学有标杆、行有示范。
3.打造电网规划专家工作室。以刘永超同志为公司高级专家、范璇同志为公司专家为核心引领,成立专家工作室。按照“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打造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原则,构建专家人才“传、帮、带”机制,逐步提升工作室成员个人素质和团队整体素养。
(三)聚焦“三大定位”,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当好统筹推进支撑者。一是着力支撑国网战略重庆公司落地实施方案、公司及电网发展等规划研究,协助公司研究形成新型电力系统顶层设计。二是深化研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目标及路径,细化分解电力系统各环节各层级面临变化和要求,系统分析源网荷储协同逻辑机理,迭代提出近中远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建议项目,为优化完善项目清单提供决策支撑。三是着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后评估等效果效益研究,常态化开展项目“回头看”工作,及时评估项目从规划到运营全过程的效果效益,支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纠偏机制建设。

2.当好示范项目支持者。一是对照公司新型电力系统重点任务清单,结合经研院工作实际,逐条研究,细化形成经研院重点任务清单。二是发挥经研院技术及管理领域优势,助力试点项目落地实施。发挥经研院在能源电力供需研究、主配网规划、新能源接入咨询、源网荷储协调、电网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项目设计和技术经济论证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在示范项目方案论证、规划计划、衔接协调、动态推进和后评估等方面发挥支持作用。
3.当好专项难题攻关者。一是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储能规划,开展电源侧、各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规划方案,为下一步分时电价实施后储能建设提供参考和技术指导。二是开展新型电力系统负荷规划,为政府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提供参考,使传统的负荷分布和增长不可控逐步向可控逐步转变,由传统的源随荷动逐步向荷随源和网互动。三是深化电网特性机理研究,为重庆电力中长期保障方案、目标网架优化、电网形态构建、项目建设清单及时序优化提供运行需求支撑。四是深化电价机制研究,以降低全系统、全社会用能成本为导向,引导用户优化用能,促进源网荷储协同,为储能发展创造盈利电价环境,支撑电力市场建设。

二、特色成效
1.党建引领成效显著,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凸显。以党建引领创实效,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成立以优秀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攻关小组,在急难险重面前,迎难而上。支部紧扣“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重点工作。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激励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创建。
2.党建+业务融合相辅相成,支部品牌弘扬特色。通过支部结对共建形式,加强与西南分部、新疆经研院、渝东北经研所结对共建,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哈渝直流特高压前期规划研究和渝东北新能源消纳分析等专项课题上,充分利用党建引领搭建工作平台,加强经验交流和信息互畅,充分凸显支部“规划引领、决策参谋”的支部特色,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3.优化电网发展规划 助推电力长久保障。在“双碳”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目标指引下,加强当前电力供需紧张形势研判,争取燃机、抽蓄等调峰电源保障,积极推进、巩固川渝特高压和疆电入渝前期工作,并谋划“十五五”引入藏电或西北第二回直流,以保障网内电力供应。“十四五”滚动规划修编成果顺利通过公司专委会、规委会初步评审,为重庆电网发展方向提供决策参考。
4.深入开展新能源消纳测算,科学引导新能源发展。积极参与能源转型、储能产业及重庆电网系统性保供等新电专题研究。一是参与能源转型研究。结合“双碳”目标和能源行业“十四五”规划,分析能源转型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研究提出能源转型路径。二是参与储能产业研究。重点分析电化学储能的优劣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典型应用场景,研究提出重庆电化学储能的典型应用场景和经济技术比较结论。三是参与重庆电网系统性保供研究。重点分析2022年度夏保供情况及未来保供形势,系统研究基于电力保供的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及体制机制协同发展策略,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5.新闻宣传成效明显。今年截至目前,支部紧扣“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重点工作,在各类媒体共撰写发表新闻稿几十余篇,上稿人民日报、学习强国、重庆日报、电网头条、公司网站多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1.支部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距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作为公司管理助手、智库参谋,积极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度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但由于项目涉及面广、侧重点不同,以规划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在项目落地实施,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功夫不够、力度不足。
2.支部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支部成果包装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宣传力度不足。协助公司开展战略研究和重点课题多项,服务“双碳”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目标落地,成果显硕。但在总结创新成果,将成果融入支部工作上存在不足。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加强前沿课题研究成果孵化培育,注重成果转化指导实践,有效指导和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一是针对电网薄弱环节和发展聚焦点,将研究课题细化分类,有效指导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二是提取特色成果,开展示范应用,总结经验并进行推广应用。探索具有渝电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模式。

2.充分挖掘战略课题和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将课题培育和专家工作室有效衔接,将党建工作和中心业务深度融合,利用年终课题发布,多方位、多角度发掘和宣传报道实施过程,宣传支部品牌特色,整合支部创新成果。

国网重庆经研院技术经济中心从工作实际出发,发掘出“精”字为主线的技经中心文化建设方法与实践路线,包括党建中心融合、专业整合推进、专业品牌提炼等,多角度、全方位体现了技经中心“培养系统思维、聚焦专业主线,服务系统最优”的工作理念。

(一)精心谋划,塑匠心
(1)登高之心 金字招牌。深化旗帜领航,画好“党建同心圆”实施“旗帜领航”党建工程,一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5次;二是抓好支部标准化建设细分工作计划、细化支委分工,固化“三本六盒一证”责任人;三是深化经研院技术经济党支部“投资精管家”品牌,设立“智慧之源 阳光驿站”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建设党员活动室为企业文化宣传提供平台,形成广泛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发挥文化亮旗、先锋党支部、四星级党支部、基建工作先进集体的党建引领优势;基建工程造价精准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同业对标保持重庆公司第一梯队,年度评审能力评价保持西部第一。
(2)作为之心 先锋示范。技术评审、技经评审、结算主管均为党员,骨干党员同志带团队,普通党员主动承担雨台山等重难点项目;以创建“党员示范岗”为动力,以争当“优秀党员”为目标,积极发挥党员的榜样、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3)自勉之心 积分激励。修改完善《党员积分管理方案》,从党性和业绩两个维度量化党员履职情况以及工作成效,将党建绩效考核和党员积分结果作为党员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开展“三无四当”活动3次,推出季度党员先锋。

“精”心导文化 投资“精”管家

(4)共建之心 支部结对。精心选定结对支部,多样化开展共建活动;协同开展110kV线路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参与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助推“双碳”目标实现;定向帮扶基建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协同开展四眼坪、高兴—白涛绿色通道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二)精炼人才,做匠人
(1)技术培优 能力提升。搭建技术提升锻炼平台,助力队伍能力提升,从15个课题中优中选优,参加公司青创赛活动,荣获重庆公司第六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铜奖。督促先进典型、青年骨干积极参与院“经研讲坛”,引导技术骨干在中心季度例会上讲技术、讲心得、讲经验,展现经研院青年员工在“提质增效”过程中的创新热情、专业精神和责任担当,荣获重庆公司“提质增效 青力青为”青年论坛优秀发布奖。

(2)文化浸润 素养提升。通过“讲、读、传、学”多维度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活动;以关爱员工的热忱,落实在一个个行动上。通过组织文化体育、生日祝福、节日慰问、健康讲座、女性关爱、志愿服务、兴趣协会等活动,搭建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平台,如登山健步行获团体二等奖、羽毛球大赛获团体一等奖等。通过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员工立足岗位,找到成长目标,找准自我定位,找好践行路径,实现自我高质量成长与公司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3)攻坚实战 经验提升。组织开展“文化+项目”活动,建立攻关小组,对急难险重等重点工程开展现场结算和现场评审;组建专项工作攻关团队,解决评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初步建立技术评审“定量”评审。
(4)公益胸怀 格局提升。结合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共产党员服务队采用专项培训方式,送服务上门,定向帮扶公司系统技术经济管理水平不高的供电公司,提升帮扶对象精益化管理水平,为国网企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献力量。

(三)精细控审,践匠行
(1)实施“精耕细作搞技术”行动
以“精准投资助力公司提质增效,经研院投资精管家在行动”为行动口号,以支部业务骨干为主体的党员突击队深入供电公司和项目现场,通过对主城区复杂电缆隧道、地下联建变电站、地质情况恶劣、建设条件复杂、公司重点关注、风电等新能源送出及绿色通道项目和迁改工程积极开展现场查勘工作或采取现场评审方式,同时通过帮扶区域经研所提升能力,确保方案可实施、造价合理匹配,提升评审质量,有效压降工程造价,切实提高公司电网工程投资精准度。
(2)实施“精打细算控造价”行动
以党员服务队开展现场技经评审、现场结算审核及现场政策宣贯作为重要抓手,力争用2-3年的时间走遍重庆公司所有建管单位,通过现场技经评审有效压降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投资精准度;通过现场结算审核提前发现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结算争议,为工程竣工结算扫清障碍,提高结算及时率,提升重庆公司固定资产转资率。

(3)实施“精研细磨做研究”行动
紧扣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双碳”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数字化转型等重点方向开展课题研究,要通过技术课题研究提升工程技术方案合理性,通过造价课题研究为公司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多维立体参考价编制提供支撑依据,全力支撑建设部开展数据分析,为后续开展造价分析提供依据,为公司后续投资提供辅助决策,为公司工程建设提供造价管理建议,进一步提升公司造价精益化管理水平。

(四)精湛提升,促匠艺
(1)部门联动 协同赋能。建立项目评审结算上下游专业责任共同体,针对“两超”问题,建立项目“评审、结算质量责任共同体”运行机制,通过“三条线”协同管理(可研->初设工程量管理、初设<-结算费用管理、初设<-结算计价标准管理),实现“两贯通”(技术技经贯通、评审结算贯通)。
结算审核 标准赋能。完善修编结算初审标准。结合国网公司及重庆公司新要求,修编结算初审标准,增补初审质量评价考核内容,并严格执行初审标准,夯实退回机制;建立结算质量评价体系。多维度评价建管单位结算资料初审质量,并通过收集结算审核过程中问题,对问题较多、管理能力薄弱的建管单位,将评价结果向建设部汇报。

(3)成果转化 应用赋能。技术评审室、技经室两个专业室院依托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室平台,牵头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QC小组活动、技术经济课题研究等创新工作,保持QC、管理创新科研优先优势,发力争取突破创新技术成果,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出,并转化为生产力,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贡献力量。中心城市中心区域下沉式电缆综合工作井开发获QC成果中国质量示范奖、110kV双回路电缆终端站开发获QC成果电力行业一等奖等。

和谐一平米
——下沉式电缆综合井促进电力线路与城市景观更和谐

一、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简称“国网重庆经研院”)业务范围负责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网规划、智库建设、输变电工程评审、工程项目技经支撑、承接工程勘测设计、配网工程管理等业务,聚焦经营管理、电网建设、政策研究等领域,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提供决策支撑。
国网重庆经研院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立足“公司智库参谋、专业管理助手、人才培养基地”三个定位,落实国网战略重庆落地方案,在各项工作中担当作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勇于奉献,有力支撑重庆公司和电网发展。2021年,国网重庆经研院电力抢险冲锋在前,完成10项电网应急抢险支撑工作;服务民生成效显著,督导752个居民小区供电设施安全改造项目,助力454个乡村振兴配电网项目建成;电网发展支撑有力,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等7项重大策略研究,高质量优化“十四五”电网规划,加快白浙线等特高压项目前期攻坚,保障3项新能源送

出工程如期完成;创新创效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成果获省部级等各级科技进步奖4项,技术创新获电力行业等各级奖项5项,管理创新获中质协、全国行协等各级奖项5项,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二)对标SDG
对标SDG目标:目标11.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
具体目标:11.6 到2030年,减少城市的人均负面环境影响,包括特别关注空气质量,以及城市废物管理等;11.7 到2030年,向所有人,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普遍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
本次行动“和谐一平米——下沉式电缆综合井促进电缆工程与城市景观更和谐”主要是解决电力线路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美化城市形象,减少人均负面环境影响,给人民提供一个更美好、更安全、无障碍的绿色公共空间,从而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行动概要
传统电缆工作井以高于地面的形式存在,在通风、排水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存在着与城市建设不协调的矛盾。解决城市核心区域政府部门、居民对城市形象美观的需要和对交通、休闲公共空间的需求与这占地一平米的电缆工作井附属设施之间的矛盾,就是本次行动的焦点。本行动坚持以“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为行动理念,明确了“促进电缆工程与城市景观更和谐”的行动目标,围绕技术、协调、安全等三个难点问题,提出“技术突破——统一协调——多方受益”行动措施。以技术突破解决电网疑难杂症,以统一协调实现电网项目快速安全落地,以多方受益促进政企合作共赢。通过建立以经研院为总牵头方、以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供电企业、设计单位为联动方的“四方联动”平台,实现政企合作,多方共促,解决了上述技术、协调、安全三个方面的难题,确保了重庆渝中十八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全、快速落地,“和谐一平米”的行动目标得以实现。本行动获得了相关利益相关方的一致好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二、案例主体内容
(一)背景和问题
1.背景
重庆渝中区是重庆的城市中心区域,聚集多个核心商圈,又是核心发展区域,经济与旅游景点项目发展迅速。重庆渝中区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居民往往高度重视人文、城市景观。
但渝中区人口密度大,居住、交通、休闲公共空间需求急需得到改善,而重庆由于其特殊的山城地理位置及地理形态,使得政府对居住、工作、休闲、交通四大城市功能前期用地规划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城市中心区域的电力线路往往是以电缆隧道的形式存在,而电缆隧道的电缆工作井附属设施,往往需要露出地面一定高度,这就得占用居民交通、休闲的公共空间,还造成了与城市美观极不协调的问题。

解决城市核心区域政府部门、居民对城市形象美观的需要和对交通、休闲的公共空间的需求与这占地一平米的电缆工作井附属设施之间的矛盾,就是本次行动的焦点。
2.问题
各利益相关方对突出地面的线路电缆工作井附属设施的诉求各不相同。国网重庆经研院在分析了利益相关的诉求基础上,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三个难点:
表1 关于突出地面的线路电缆工作井附属设施利益相关方诉求表

问题一:技术上的难度。传统的电缆综合工作井就是在建设城市电力电缆隧道时,需要专门针对人员进出、通风、集水、低压控制等多功能区域进行集中设计布置的电缆隧道附属空间。而工作井就是需要与外界空气进行接触,不能封闭,所以《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建议通风口下缘高度不宜小于0.5m,如果需要将通风口设置平齐地面,通风口将面临地面污水倒灌、杂质淤积、行人安全(坠入、崴脚)等问题。

(二)行动方案
1.明确解决思路
国网重庆经研院作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支撑助手,坚持以“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为行动理念,明确了“促进电缆工程与城市景观更和谐”的行动目标,围绕技术、协调、安全等三个难点问题,提出“技术突破——统一协调——多方受益”行动措施。以技术突破解决电网疑难杂症,以统一协调实现电网项目快速安全落地,以多方受益促进政企合作共赢,最终实现本次行动的目标。
2.明确组织保障
国网重庆经研院作为总牵头方,搭建起以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供电企业、设计单位为联动方的“四方联动”平台。利用平台构建组织架构,成立了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专业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负责工程建设相关的部门人员为组员的专项行动小组。专项行动小组以电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为原则,提出实现政企合作的有效沟通机制,多方共促,力求电缆工程安全、快速落地的目标。

3.行动关键措施
措施一:利用“四方联动”平台,给出技术保障。
国网重庆经研院作为“四方联动”平台总牵头方,积极协调政府部门提供技术调研场所,调动设计单位聚焦在技术突破,确保工程落地可靠、可行,技术合理、造价经济。由此展开全方位、多批次、数回合的沟通,工程技术研究由浅入深、由粗转细、由分歧转一致。通过利用水、风重力不同从而分割水、风路径的原理,设置双层通风口,将两个通风腔体与通风横腔相连转换,使空气流动方向与水流方向分离,改变通风路径,达到进风不进水的目的。同时,在电缆工作井中增加防水系统,减少极端条件下的集水外溢风险。最终形成了下沉式电缆综合工作井设计方案,解决了占地一平米的矛盾。设计方案完成后,通过建立实体1:20模型及有限元软件分析验证,从通风、过滤和防水三大方面均能满足设计设想,为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确保了供电企业运维部门对保证电缆隧道工程原有功能不变的要求。
措施二:利用“四方联动”平台,给出协调保障。
通过“四方联动”平台的统一协调,实现供电企业与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沟通零距离,零障碍。首先,明确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电网项目,阐明电网项目对政府招商引资、用电接入、供电保障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给政府部门算清“经济帐”、“效益帐”。其次,对新建工程,协调地方政府、规划、环保等主管部门,对工程方案涉及到的地块调规及其他协议争议问题进行统一规划部署,促进电网发展规划与社会基础建设规划高度契合;对改扩建工程,积极与规划主管

部门沟通,分析该地区供电瓶颈问题,介绍电网工程建成落地的可行性,强调设计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美观、居民生活的便捷的问题,积极争取各相关部门支持,最终有效推动核心区电缆工程协调调规及办理建设相关协议更快捷高效。
措施三:利用“四方联动”平台,给出安全保障。
国网重庆经研院通过“四方联动”平台,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对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了解工程周边实地情况,摸排建设前期痛难点;组织设计、施工对技术方案进行初步交底,提出技术难点及建设需求;管控建设进度和质量,确保电缆工程建设安全。深入居民生活现场,开展电网技术及环保科普宣传,引导居民科学、正确认识电网,消除其对电网电磁环境的忧虑和误解;施工方面,积极采用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环境友好的绿色施工技术,采取最严格的防尘、降噪、排污等绿色施工管控措施,持续保障周边社区居民的权益;通过政府的引导、经研院及设计单位的技术支撑,对临近周边建构筑物进行持续沉降监控,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安全。
重庆十八梯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紧邻解放碑核心商圈,是重庆建设的重点旅游景点项目。重庆市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十八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所有电力设施均不能露出地面。国网重庆经研院积极运用“四方联动”平台,将下沉式电缆综合工作井设计方案在十八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实践表明,下沉式电缆综合工作井通风口高度平齐地面,排水泵自动启动功能正常,通风功能正常,真正实现了电缆线路工程与城市景观更和谐目标。

(三)多重价值
本行动搭建了“四方联动”平台,促进重庆渝中十八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落地建成,解决了电力设施突出地面与城市中心区域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达成电缆工程与城市景观更和谐的行动目标。给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更美好、更安全、无障碍的绿色公共空间。
1.社会效益
本行动解决了电力设施突出地面与城市中心区域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美化了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在技术上水平布置通风口的设计方案,减小人行道横截面通行影响率72%,提高了人行道的通行量,提升了道路使用者的体验感。行动成果在十八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实践应用,推动该工程顺利建成,满足该片区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需求,获得了渝中区政府、社会公众的高度肯定。

2.环境效益
一平米的下沉式电缆综合工作井给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更美好、更安全、无障碍的绿色公共空间,减少了城市的人均负面环境影响。技术上设置分部排水的设计方案,降低能耗并能保证潜污泵N-2故障时,污水部分可排。

3.经济效益
下沉式电缆综合工作井在十八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应用,有利于重庆渝中区的旅游业的提档升级。2021年,渝中区实现旅游收入418.3亿元,同比增长29.7%,旅游收入位居重庆市第一。在技术上设置滤渣篮设计方案,节约清理时间0.5h/人/次,提高了工作效率;设置双跑楼梯,方便运维检修的同时,保障了检修人员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的能力,为抢修作业预留了时间,单次节约进出隧道时间65%,保障了电网运行安全及时性。本次行动产生了管理创新、社会根植、QC、实用新型专利等项目成果各1项,支撑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项。这些成果分别获得重庆市、电力行业、中国质量协会等相关奖项,后期将持续进行经济利益转化。

(四)各方评价
1.政府部门
本次行动确保了重庆渝中十八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快速、安全、平稳落地,保障了重庆渝中区政府发展战略的落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障了解放碑核心商圈与十八梯旅游景点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得到了政府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电力行业协会、重庆日报、中国质量、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和平台对本次行动相关成果事项进行了专题报道。
2.社会公众
当地社区居民及旅游群众,对本次行动的电网环保科普宣传活动进行了点赞,对重庆渝中十八梯项目的良好环境给出了高度表扬。来重庆旅游的张逸青评价道:“我去过厦门、三亚等一线旅游城市,但还是头一回见到这种藏在地下的通风井,比起传统挡在步行道上的通风井真是既方便又美观。”
三、未来展望
目前,本行动已在重庆渝中十八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落地实践。接下来,将根据电网工程要求,逐步向重庆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等城市核心区域推广本行动。同时,通过行动建立电力线路与城市建设问题库,涉及问题包括地下变电站建设、政府综合管廊建设、线路工程迁改等。在“四方联动”平台下,争取每年解决一项问题库重点问题,并验证问题解决的有效性。

未来,国网重庆经研院将继续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争取更多利益相关方达成价值共识,携手合作,共同解决电力线路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减少人们受负面环境影响,共建一个更美好、更安全、无障碍的绿色公共空间。

“迁”里之行
——社会责任根植助力交通项目电力线路迁改工程

一、项目概况
重庆市是位于西部的一个国家级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交通枢纽。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是重庆市政府“十四五”重大战略任务。“十四五”期间,重庆基础设施领域重点基建项目多达232项。其中,交通项目有着线路长度长,涉及范围广的特点,每个项目的建设红线都会与多条在运线路电力保护走廊存在交叉。根据国家《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相关要求,其建设施工将威胁在运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影响电网可靠运行。
因此,从减少电网运行风险,保障我市重点交通项目推进考虑,实施市级重点交通项目电力线路迁改势在必行。然而现实中电力迁改项目却面临多方面问题。
(一)电力线路迁改需要停电,影响正常电力供应
在线路迁改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对在运线路进行停电。停电后一方面,减少了电力疏散通道,降低电源的送出能力,从而影响负荷中心电力保供;另一方面,存在电网稳定问题,从而影响电网安全性。

(二)电力线路迁改条件不明确,影响设计方案选择
在设计前期,因停电窗口期、停电方式等因素未明确,设计单位只能在假定条件下开展迁改设计,导致在评审时设计方案不能满足电网供电企业调度需要,造成设计方案反复修改。同时,设计单位为缩短设计周期,未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论证,对重要交叉跨越的勘测不精准,设计质量、实用性难以保证,增加评审的难度和工作量。
(三)电力线路迁改评审周期长,影响交通项目推进
电力线路迁改评审申请由迁改方提交,因此计划性不强;而评审单位主要评审项目来自于电网,计划性很强,造成大部分迁改项目当月申报后,次月才有时间安排评审,加上之前所述原因导致评审周期长,从而影响交通项目推进。

二、创新思路
(一)根植责任边界理念,找准症结
引入责任边界管理理念,通过对推动市级重点交通项目电力线路迁改工程尽快落地议题分析,确定了制约评审推进的技术方案、评审流程、停电时间三大核心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和圆桌会议等形式,和利益方进行沟通,识别利益相关方具体诉求;利用社会责任边界管理工具分析出市级重点交通项目迁改电力线路工程不能快速落地的根本原因。
(二)根植透明度理念,增信释疑
引入透明度管理理念,通过政策文件、企业业务、社会诉求三方面的梳理,制定透明度管理策略。通过信息互通、沟通协商、技术宣讲等方式为利益相关方答疑解惑,促进各方建立信任关系,为推动市级重点交通项目迁改电力线路工程尽快落地的各方协作打下互信基础。
(三)根植协作理念,实现共赢
在各方取得互信的基础上,引入外部利益相关方协同管理理念,通过利益相关方诉求与优势分析,建立评审单位搭建,供电企业、迁改方、设计单位参与的迁改管理“四方协同平台”,形成四方联动,共解难题的新局面,达成四方共赢的目标。

三、实施举措
(一)走访分析找症结
国网重庆经研院作为评审单位,利用评审会、现场查看等契机,主动了解各方诉求,通过发放问卷16份,组织座谈3次,访谈7次,识别合理诉求10项。各方诉求如图2所示:

根据社会责任边界管理工具,围绕技术方案、评审流程、停电时间三大核心问题,进一步分析影响电力迁改落地因素,找到根本原因,为精准实施举措提供了方向。

(二)恳谈释疑获信任
1.加大宣传答疑,解除迁改方疑虑
通过对影响电力线路迁改落地因素分析,发现因迁改方对电力企业的刻板印象,并且不了解电力技术知识,无法正确估计迁改费用,主观认为迁改费用会增加,迁改项目造价偏高,从而不认可迁改方案。
国网重庆经研院依托“党建+投资精管家”特色品牌,组织党员评审专家,开展结对共建、党员示范岗、经研讲坛等活动,普及电网运行调度知识,宣传国家电网“六精四化”建设管理目标,倾听迁改方诉求,树立服务意识,并通过技术方案优化尽量满足迁改方诉求,建立信任关系,改变迁改方对国家电网“电老虎”的刻板印象,争取迁改方的理解和支持。

2.开展技经分析,促进设计方案优化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具有线路短、体量小、方案活的特点,和普通输变电工程设计有差异。目前,国网公司暂没有相应的设计、评审深度要求,一直参照大中型基建的设计深度要求和评审技术要点执行。但在可研阶段,设计单位设计深度较浅,测量范围较小,无法满足项目优化的需求。
国网重庆经研院通过调研会和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和重庆主流设计单位进行多次调研和沟通。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发现,加大测量范围虽然增加一次性投入,但由于体量小,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只有微量增加。相比方案评审出现颠覆后反复测量的二次投入来说,设计单位更愿意加大一次测量范围,做好方案优化。同时,国网重庆经研院根据分析结果,编写《国网重庆电力线路迁改技术和技经相关评审要点》,规范设计单位设计深度与质量,避免因为设计方案不优化造成得迁改方、供电企业和评审方技术方案不能达成一致的问题。
(三)需求定制提速度
1.开通评审计划绿色通道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评审管理方法》,国网重庆经研院采用上月制定次月的评审计划。但因迁改工程计划性不强,评审任务饱和,迁改方评审申请报送后,当月没有评审窗口,通常只能将评审会时间安排在下月,待审时间平均在10个工作日以上。国网重庆经研院在遵守《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评审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开通绿色通道,预留每周四下午为迁改评审计划的专用时间,基本满足随到随审的要求。

2.建立远程评审制度
自2020年来,国内新冠疫情进入散点多发阶段,在疫情影响下,部分评审专家、迁改方和设计单位无法参加审查会。为了不影响评审进度,顺利推动交通项目实施,国网重庆经研院组织编写了《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迁改项目远程会议评审管理办法》,对评审流程主要步骤、评审质量把控、资料保密性等事项做了重点要求和说明,确保线上评审质量和效率并重,沟通和保密具备的评审新模式。
(四)四方平台促合作
针对影响电力迁改落地因素分析和对利益相关方诉求与优势识别,整合资源,搭建电力迁改工程四方协同平台,建立“一前一后”的平台运营机制,落实相关方角色与责任,共同促进市级重点交通项目迁改电力线路工程尽快落地。
1.明确利益相关方分工
根据对利益相关方诉求与优势识别,通过协商,确定各利益相关方分工。

2.建立“关口前移”平台运营机制
“关口前移”指的是按“提前勘查、确定边界、大小共优”的原则,将迁改方、供电企业、设计单位、经研院等四方协同提前到评审之前的平台运行机制。
在迁改方案报送前,由迁改方发起,国网重庆经研院牵头,平台各方参与,以现场勘察结果为依据,一方面开展停电方案讨论,遵循“先转负,后临供”的原则,一事一议,尽量优化停电方案,尽早确定设计边界条件,满足设计单位诉求;另一方面利用迁改方提供的市级基建重点项目设计资料,将市级基建重点项目(大项目)与电力线路迁改工程(小项目)结合考虑,综合最优,满足迁改方方案最优的诉求。
3.设置“评审后延”平台反馈机制
“评审后延”指的是评审意见出具后,平台各方按照分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外部边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其中一方或几方向平台进行反馈;平台各方共同就发生变化的条件进行判断,解决变化条件对迁改工程是否有利,是否需要更改迁改工程设计方案,怎样更改迁改方案等问题。
“评审后延”平台反馈机制一方面保证了迁改过程信息的透明,增加了迁改各方的互信;另一方面,汇聚信息量更大,加大对后续设计的优化空间。

四、项目成效
(一)加快项目推进,助力城市发展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推广,迁改工程评审流程耗时大大缩短,由原来的平均59.2天,缩短至11.2天,缩短率高达80%,加快了迁改项目实施,有效保障重庆市重点交通项目顺利推进,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其中,通过开通评审计划绿色通道,每周预留专用的迁改项目评审时间,迁改项目从申报到召开评审会时间由原来平均17.2天缩短到3.8天,缩短率高达78%。
通过建立“一前一后”的平台运营机制,经平台整合资源,原来现场勘察由少数单位分别进行变多个单位联合一次勘察,评审由会后落实、修改方案后收口变为现场修改收口,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评审时间大幅下降。据统计,迁改项目从召开评审会到出具收口评审意见时间由原来平均41天缩短到7.4天,缩短率高达82%。

(二)缩短停电时间,保证供电质量
项目实施前,设计单位近三成设计方案未提供临时供电方案,在未得到供电企业调度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均采用停电施工,停电时间在30-45天不等。
项目实施后,通过四方平台,整合资源,停电方案由单方给定变为多方共同科学编制,配合迁改方施工工期,预测负荷,选择在负荷需求较小期间停电并转供负荷,不能满足负荷专供的线路增加临时供电方案,减少停电时间,一方面保证了电源的送出能力和负荷中心电力保供;另一方面,减少电网不稳定因素,确保电网安全性。据统计,项目停电时间从原来的平均11.6天缩短到7.2天,缩短率高达38%。

(三)优化设计方案,节约投资成本
项目实施前,迁改方案和临时供电方案由设计单位报送。由于设计单位了解信息有限,只能局限在本工程的条件下开展设计。四方平台建立之后,将市级基建重点项目与电力线路迁改工程结合考虑,综合最优,相应节约迁改工程和临时供电方案的投资。据统计,2022年涉及市级交通重点项目的电力线路迁改送审总投资为8683.2万元,评审收口后投资为7984万元,优化投资8.1%。

“多方联动量民生,用活真金增实效”
——社会责任根植服务社会民生新模式

一、项目概况
为提升全市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居民小区居住环境,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能源局协调安排政府统筹资金,重点用于老旧小区居民供配电设施改造和全市居民供电安全隐患治理。
2020年启动改造工作以来,市能源局已下达5个批次投资计划,惠及1087个小区。截止2022年6月,已改造完成811个小区,惠及居民25万。

根据渝发改能源﹝2020﹞712号文件要求:“改造的供电设施由国网市电力公司属地供电企业组织验收”,没有提及是否需要市能源局组织验收。市能源局对于资金使用情况、使用效率、居民小区电力改造现场的施工质量及工艺等情况掌握有参与的需求性,市能源局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于如何评估也没有具体的操作细节,国网重庆经研院也迫切需要外部“第三方”视觉检视配网工程管理成果。
为了持续提高政府统筹资金使用效率,有序推进政府民生工程合规,不断提升现场施工工艺和质量,国网重庆经研院组织院内技术专家力量,会同市能源局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编制《2021年度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竣工现场评估工作方案》(暂定名),明确投资计划下达流程、资金使用流程、工程建设流程、现场工艺标准等情况。从而为市能源局在提高政府统筹资金使用效率和参与改造验收环节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实地开展评估工作提供了可落地的操作细节,也为国网重庆经研院更好的全过程管控居民供配电设施改造工程,提高电网精益化管控水平,督导好后续的居民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抓好市委、市政府政府重点民生实事,更好的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思路创新
国网重庆经研院将以按期完成政府交办的民生事实任务为己任,联动市能源局和第三方评估机构,调研利益相关方的相关诉求,以居民供电设施改造评估工作“三赢”为目标,会同市能源局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编制《2021年度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竣工现场评估工作方案》,明确投资计划下达流程、资金使用流程、工程建设流程、现场工艺标准等情况,从而解决市能源局、第三方评估机构、国网重庆经研院利益相关方的迫切痛点,实现该项民生实事评估工作三方“共赢”。
(一)会同各方定标准
利用利益相关方诉求调研的社会责任理念工具,调研市能源局、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国网重庆经研院自身管理水平,国网重庆经研院会同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征询市能源局意见的基础上,就评估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达成一致意见,编制易操作、易落地、易理解的《2021年度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竣工现场评估工作方案》,明确投资计划下达流程、资金使用流程、工程建设流程、现场工艺标准等情况,为后续现场评估奠定理论基础。
(二)会同各方齐评估
利用责任边界管理的社会责任理念工具,在属地供电企业完成居民供电设施改造内部验收后,由市能源局牵头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主要依据《2021年度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竣工现场评估工作方案》负责开展现场具体评估,国网重庆经研院会同属地供电企业负荷配合评估,共同推进现场评估工作顺利开展。

(三)会同各方齐反馈
按照有问题要反馈,要整改的闭环管理思路,第三方评估机构完成现场具体评估工作后,出具评估工作报告,并征得市能源局同意后,向国网重庆公司设备部、国网重庆经研院、属地供电企业共同反馈评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市能源局就自身问题自己完成分析整改,就国网重庆公司问题对重庆公司设备部、国网重庆经研院提出具体整改要求。
(四)会同各方齐督导
国网重庆经研院会对评估出来的问题、建议和意见进行充分的分类、论证和讨论,在公司设备部的统一指导下,对问题单位进行针对性的督导,对评估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后“销项”,举一反三,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更好的指导接下来的居民供电设施改造工作,提升改造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支撑公司电网提质增效,做到真正的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真金用在民生上”。

三、实施举措
国网重庆经研院密切联系市能源局与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专人专项、渠道多样”等举措实现居民供电设施改造评估的服务新模式。
(一)编制完成《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供区2021年度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竣工现场评估工作方案》
9月,在公司设备部的指导下,经研院完成编制《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供区2021年度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竣工现场评估工作方案》(初稿),并提交市能源局。经研院充分参考以往国家农网升级改造项目评估的形式与方案,编制适用于我市居民供配电设施改造的评估方案,工作方案分为评估范围、评估工作程序、评估组成员、评估依据、评估内容等大致内容。下一步,市能源局将该方案转交第三方评估机构细化完善,并邀请经研院参与,形成可落地、可执行的评估方案。
(二)居民供配电设施改造沟通汇报工作有条不紊
7月,经研院起草《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关于2020年-2022年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以市公司名义,向市能源局汇报居民供配电设施改造的总体推进情况,包括前五批项目的完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汇报了项目实施后的具体成效,也阐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及建议措施。

9月,经研院连续起草《2022年居民供电设施改造工作汇报》、《国网重庆电力高层住宅单电源居民小区排查情况》,向市能源局汇报了截止9月的项目改造推进情况,以及拟新纳入改造的高层住宅单电源居民小区排查情况,提出了将其中1026个小区满足条件的单电源高层住宅小区优先纳入居民改造项目第五批改造计划的建议。
经研院的汇报工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及时了解居民供电设施项目改造的进度、问题、困难提供了很好的窗口,也为后续政策的出台,提供了有效的建议措施。
(三)居民供电设施现场走访验收工作有条不紊
10月,经过精心策划,经研院联合第三方评估机构,一起对巫溪公司老城区居民供电设施改造现场进行了现场评估与查看,对照《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供区2021年度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竣工现场评估工作方案》对老城区项目进行一一验收,做到了“现场有实物、验收有抓手”。

四、项目成效(项目成效应和“问题”及“采取的措施”构成逻辑对应关系)
(一)多方联动,发挥智慧,形成评估方案
重庆市是国内率先统筹协调政府资金进行居民供电设施改造的地区,国网重庆公司也是率先承接居民供电设施改造具体实施的省级电力公司,市能源局怎么总体统筹和管控资金使用,对于怎么验收评估,没有先例。由国网重庆经研院会同第三方评估机构编制的《2021年度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竣工现场评估工作方案》,具有先行的示范作用,可为后来的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竣工现场评估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评估方案,大大减少了后续工作走弯路的可能性。
(二)市能源局统筹协调,主动担当,消除管理短板
在作为相关利益方的参与过程中,市能源局作为政府统筹资金和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的统筹方、责任方,在管理履责、程序完整合规、过程参与上,消除了管理短板,在提高政府统筹资金使用效率和参与改造验收环节提供了可行的路径,确保了居民供电设施改造符合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和政策,也为后续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的健康有序实施,政府统筹资金的顺利审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第三方评估机构积极参与,主抓评估,拓展专业业务面
在作为相关利益方的参与过程中,第三方评估机构作为市能源局的独立委托咨询单位,一是通过此次与市

能源局的深度业务合作,了解了政府在居民供电设施改造工作中动员机制如何运转,专项工作如何开展与协调,为出色的完成此次及后续咨询服务埋下了厚厚的“家底”。二是通过与国网重庆经研院共同参与编制工作方案,提供了其自身可落地的操作细节,也学习到了电网管理技术、工程施工、工程验收技术等专业知识,为将来拓展业务面承接范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国网重庆经研院积极配合,主抓督导,提升工程管控水平
在作为相关利益方的参与过程中,国网重庆经研院作为居民供电设施改造具体实施的技术支撑单位,一是通过会同第三方评估机构编制工作方案,协助市能源局、第三方评估机构共同完成此次评估工作,体现出了国网重庆经研院的技术水平;二是通过评估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举一反三,可使其更好的对居民供电设施改造工程进行全过程管控,提高电网精益化管控水平,督导好后续的居民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工作顺利开展,抓好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更好的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宣传工作全面落地开花
经研院加大了居民供电设施改造工作的宣传力度,联合中国新闻网完成《用“尺度+深度+温度”拧紧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阀”》,单篇阅览量30万+,掀起了居民供电设施改造宣传的小高潮。在宣传中,突出了市能源局在牵头主抓该项民生实事中的顶层设计、总揽全局的作用。

另外,经研院自制宣传MV《每一步都值得》,宣传经研院在居民供电设施改造中,从前期现场勘查、项目评审、过程管控等方面,彰显电力公司红岩服务队的责任担当与无私奉献。目前该MV已制作完成,待伺机发布。

聚焦到人 落实到事
——国网重庆经研院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相信我,这个方案一定行!”6月15日,国网重庆经研院设计中心召开技术攻坚讨论会,针对一个技术方案的讨论,输电结构专家王金鑫坚定的说。在过去几年里,他的身影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各类工程抢险现场,他从一名普通职工逐渐成长为了输电结构专业主管、享誉重庆电网的“渝电工匠”、收入达到中层领导水平的技术专家。从他身上,能看到经研院三项制度改革的缩影。
自2018年“经研”、“设计”融合以来,国网重庆经研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改革“指挥棒”作用,将三项制度改革聚焦到“人”,落实到“事”。
畅通“人”的发展路径,多渠道职业晋升
7月11日,国网重庆经研院发布了设计中心变电一次专业主管公开竞聘公告,面向全院公开选聘1名专业主管,这是两年来公开选聘的第6名专业主管,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础上,经研院创造各种机会给员工舞台展示自我,给员工平台干事创业。
2021年,为进一步加强公司配网支撑工作,完善配电支撑体系,经研院优化机构调整职责,成立了配网

工程管理中心。技经中心的彭搏就是通过公开竞聘成为了配网工程管理中心综合项目评审专业主管,竞聘成功时,他说“很幸运我能有这个机会,能够在自己热爱的专业领域深耕细作”。近年来,经研院不断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在干部、职员、专家三个方面为广大员工开拓晋升通道。对内按照“新进人员以设计为基础培养专业,成熟骨干输出到规划、评审、工程管理”的路径培养员工;对外通过挂职、跟班学习、柔性培养等方式,与国网经研院、重庆公司基层单位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拓展人才培养空间。

经研院持续强化对中层领导人员的选聘和管理,对中层领导人员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全视野考核评价体系,优化民主测评四维度权重,引入业绩指标排名,业绩考核占比达50%,施行“预警+淘汰”机制,对年度考评后2名者进行警示谈话,对年度考评不称职的中层领导人员,免去现任职务,降级使用。

激发“人”的进位争先,多维度价值实现
7月1日,国网重庆公司下发了高级专家名单,经研院3名专业骨干受聘为公司高级专家,设计中心的周媛就是其中之一。能够被评为公司高级专家,是因为她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出众的专业素养,每当遇到技术难题时,她总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解析,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
受聘的经研院高级专家们都有这个特点,他们是各自专业的带头人,在学好专业基础上,真正用好了专业技术。能有这样的成效,要归功于经研院严格的专家选聘流程和“理论+实践”的培养体系,充分激发了员工进位争先的勇气,让员工通晓理论能干事,也让员工见过世面敢干事。
为引导员工在专业工作上发光发热,经研院花大力气夯实“两级”专家选拔工作流程,严格落实公司高级专家人才推荐方案,细化地市公司级优秀专家人才选拔工作办法,在院层面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优秀人才选拔组织机构和各专业推荐、选拔工作组,以公平公开、宁缺毋滥的原则,做实做细专家选拔工作,受到广泛认可,充分激励了广大干部员工锤炼专业技能、练就过硬本领的干事热情。经研院还通过“一次性奖励+月度津贴”激励员工参加各类注册师考试,提升理论基础,近年来累计新增注册电气师、结构师、建筑师等执业资格36人次,有效充实了专业人才储备。理论扎实的各专业员工在“重点工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研究”、“十四五电网规划”、“特高压入渝”、“精益化投资”等领域充分展示了专业技能,实现了自我价值。

激励“人”的干事创业,全方位制度保障
“工资又涨了,好开心!”6月15日,经研院财务资产部员工刘诗涵收到了自己的绩效工资,近几个月她的绩效工资比之前多了近1000元,让她加班熬夜的疲惫一扫而空。这是因为经研院在绩效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为每个部门设置了人员系数,根据每月部门在岗人员数量进行计算核定,人变少系数就升高,人变多系数就降低,真正做到了“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这段时间,财务部有2名员工休产假,部门人员系数提高,她的绩效也就水涨船高。
除此之外,经研院根据各专业工作特点进行绩效评价,设计中心王杨作为系统专业主管,每月绩效金额已接近中层领导人员,加上注册师“一次性奖励+月度津贴”,他的收入超过多数中层领导人员,充分兑现了干事创业的获得感、幸福感。

经研院让广大员工看得见“收获”,拿得到“幸福”。通过“工作写实+项目积分”制度体系统一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考评标准,在兼顾专业间差异的同时鼓励内部拉差,让每位员工的劳动获得应有的激励,实现公平。通过“计划-实施-评价”三个阶段形成闭环管理,每个阶段都由部门员工提供相关工作信息来推进,给予员工充分的参与感、知情权,实现公开。从“重要性”、“完成质量”、“工作饱和度”三个维度将管理工作量化,切实做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实现公正。

(下册)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