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目录
catalogue
重庆:用“尺度+深度+温度”
拧紧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阀”
“面子”和“里子”内外兼修
重庆老旧小区改造跑出“加速度”
旗帜领航,同心逐梦 开启经研院经济技术支撑新征程
“双碳”目标下为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双碳”目标下为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时指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国网重庆经研院认真贯彻落实市公司2022年“两会”精神,坚持立足“公司智库参谋、专业管理助手、人才培养基地”三个定位,做好公司“三个角色”支撑者、“三优三化”创建者、“六个着力”“六个强化”推动者,全力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一、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匹配转型升级
深入开展新型电力系统专题研究。加强与国网经研院、能源院、电科院等咨询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大课题研究。全力推进特高压交直流目标网架及运行机理研究、碳-电耦合机理与市场协调发展规划等8项课题研究,为重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开展远期饱和负荷预测,藏电、陕电等外电入渝,特高压目标网架等远期电力保障研究,为中远期电力供需保障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撑。
重庆:“党建+数智”撑起百姓“宜居梦”
王金鑫:“大胆”底气缘何来
点亮山城·一路有你
奔跑着的“渝电工匠”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重点项目落地。引导新能源和燃机电站有序接入,科学论证电网配套工程。开通重点项目评审绿色通道,推动项目及时落地。全力支撑丰都清洁能源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点示范项目全过程管控,助推重庆配电网高质量建设。高质量完成金山至明月山500千伏线路工程等重点项目设计,助力公司“双环两射”主网架构建设。
二、聚焦专业支撑能力建设,践行使命担当
当好公司决策参谋。支撑公司智库建设,优化智库运作和管理模式,支撑公司做好十大战略课题的组织实施,提前谋划课题成果发布方式。持续优化“十四五”电网规划,做好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所涉电网项目必要性论证分析,持续优化电网网架,合理规划新能源和后续燃机接入方案及时序,强化特高压过渡期500千伏网架的衔接方案研究。
做好电网管理助手。加强“一区一策”规划路线图刚性执行的监督,推动网架类规划项目有序实施。推广应用红黄绿投资评价体系,结合负荷分布优化,提升电网利用效率。强化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提升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的工程管理水平。推广山区机械化作业、节能导线等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助力降碳减排。修编设计质量重点管控问题清单,总结评审优化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设计评审一体化优势,将金山至明月山线路、永川输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打造为设计精品工程。
三、聚焦改革创新建设,彰显实绩实效
推进数字化转型。迭代升级基建项目评审系统,实现对设计文件自动识别与提取、设计方案关键指标自动计算与对比、智能评审辅助决策等功能。推广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应用,全力做好固定式报表、填报式报表、RPA流程机器人应用,切实做到减负增效。开发“网上电网”典型应用场景,助推配电网规划投资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提升投资的效率效益。构建基建安全监督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平台,多维度评价参建单位安全状态,实现“精准画像”,为公司基建安全管理提供的决策依据。试点利用流程事务管理平台,将关键环节的风险点和管控措施流程化,进一步强化业务风险防控。
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重点领域,结合经研院专业特点做好项目全过程策划,打造特色成果树、专利族。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系统内外部单位,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共同体。落实项目实施部门主体责任,建立“科技指标、人才培养、专业提升”三维贡献度创新评价体系。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干部树立争先进位意识,优化干部考核方式,将业绩指标排名纳入中层领导人员考核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施行“第一年末位预警+第二年末位淘汰”的中干退出机制,促进干部真抓实干,干出业绩。营造员工干事氛围,持续优化绩效体系,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绩效管理,完善组织绩效评价维度和标准,重构多维度评价标准的项目积分制绩效分配体系,发挥绩效管理对工作成效和人才培养的激励作用。
四、聚焦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育培养
加快人才高质量发展。建立专家培育“种子库”,制定地市级-公司级-国网级专家逐级提升目标,建立专家人才管理体系,强化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服务“双碳”目标的高级专家。协助公司完善经研体系建设,加强对区域经研中心电网分析能力等技术帮扶,促进区域中心快速成长。
拓宽内外培养平台。对内建立设计与规划、评审专业人才交叉使用和流动机制,实现专业人才培养高度融合,有效促进技术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对外建立与供电单位、建管单位、国网经研院、西南分部等单位联合培养机制,对专业人才实施外部培养,开阔专业人才视野,拓展专业人才成长空间。
五、聚焦深化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引领
结合“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重点工作深耕“党建+”工程,争创公司五星级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标杆示范作用,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不断提升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水平,充分利用“渝电党建慧”平台建设规范党组织建设业务流程。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将技术支撑业务作为办实事的切入点,在电网规划、评审、设计等专业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办实事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优化“业务监督+”工作体系,巩固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成果,加强重点业务领域和关键岗位风险防控。
旗帜领航,同心逐梦
开启经研院经济技术支撑新征程
2022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成渝地区吹响了双城经济圈建设向深处推进的冲锋号角,对重庆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项工作面临新使命、新要求、新挑战,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和疫情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动能减弱,重庆电网发展、建设压力凸显,伴随新一轮输配电成本监审推进,投资需求刚性增长与盈利能力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前进道路上,应对“三个角色”发展定位,经研院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个重大原则,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筹把握好发展和安全、保供和转型的深刻关系,及时向公司提出政策研究和技术策略支撑。
“旗帜”领航,全面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围绕“一争二创三提升”,以党内创先争优为抓手,创优秀业绩、创先进党委,提升党建内涵、提升支部活力、提升党员能力,树牢“以党建工作促进中心工作、以中心工作考量党建工作”的意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党员能力。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攻关小组”“青年志愿队”“党员突击队”等载体,响应党和国家召唤,服务群众。充分利用党员积分管理,激励党员发扬吃苦精神、开拓精神、实干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党校大讲堂、支部书记培训、支委培训、党员轮训等方式,分层分级对党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党员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始终忠诚党和人民,忠诚电网事业,忠诚本职工作。要高度自觉自律,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强化风险识别和防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提升支部活力。以创五星级党支部为抓手,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全面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结合“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建设,打响打亮“规划引领”“投资精管家”等支部特色品牌,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的内嵌融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党的优势聚焦重点难点任务,深化结对共建,持续开展“举党旗 亮党徽 树先锋”等系列活动,让党支部成为攻坚克难的堡垒。提高学习创新的能力,以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创新“三会一课”等方式,变“念念文件”的被动式学习为“互动性”交流,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提升党员学习的兴趣。用好红色教育基地、历史文物等鲜活教材,开展经常性党性教育。提升党建内涵。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极探
索创新党建工作新途径,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四个自信”,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党建考评工作制度,强化7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规范。加强作风建设,着力党员干部执行力建设,培养良好学风,打造创新型科研企业。
“定位”护航,全力发挥经研支撑作用。围绕“三个定位”,即公司智库参谋、专业管理助手、人才培养基地,发挥经研作用,投身电网建设、供电保障、民生服务等领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发挥智库作用。聚焦重点研究方向,做好“双碳约束”下电网中长期发展路径、新型电力系统电网网架规划、负荷需求预测及需求侧响应潜力等方向相关课题研究,支撑新能源发展。推进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落地。支撑重点示范项目建设,跟踪南川等示范区建设进度,实时提供技术支持。强化过渡期电网专题研究,支撑
“十四五”期间500千伏“双环两射”目标网架雏形落地。发挥助手作用。加快办理川渝特高压重庆段工程可研阶段选址选线相关协议。高质量完成永川许溪等基建项目设计,优质服务金明线、盘龙送出等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充分发挥设计评审一体化优势,将金山至明月山线路等重点项目打造为设计精品工程。发挥基地作用。“做精”人才培养内外循环,完善人才内部流动机制,促进人才优质快速成长,打造“全能型”核心业务技术人才,全方位提升支撑实力,为公司储备一批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供电、建管、设计单位搭建参与大型输变电工程设计评审工作的实训平台,明确专人指导帮扶,为公司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用好公司千人三库等平台,将优秀的专业人才输送到公司专业部门和柔性团队。
“文化”续航,营造风清气正和谐企业。经研院作为重庆公司专业支撑单位,面临着内外部发展的种种机遇与挑战,致力于下好文化登高的“先手棋”,让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为公司发展的“硬支撑”至关重要。构建廉洁政治生态。完善合规管理体系,抓好法律合规监督、依法决策保障等工作,加强法治企业建设,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健全以党内监督为引领的大监督体系,加强对“关键少数”的教育监督,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分层分类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全体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和谐企业氛围。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坚决守好意识形态“责任田”,确保正确舆论导向,塑造责任央企的良好形象。深化行为信条打造,开展企业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用文化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精心组织劳动竞赛和职工创新创效活动,营造凝心聚力的干事创业氛围。打造良好企业形象。用好用活信息网络和新媒体新技术,加强月度新闻线索报送,形成常态化会商机制。加强联络内外部媒体资源,做好新闻宣传策划力度,将一线典型人物和正向新闻故事展现出来、宣传起来,提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围绕居配、战略课题、电网建设、民生福祉等内容开展主题宣传,做好社会责任案例总结,增进各方价值认同,为经研院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乘风破浪潮当立,扬帆起航正当时。经研院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一体四翼”发展布局,持之以恒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把党的建设贯穿全过程,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作出更大贡献。
“面子”和“里子”内外兼修
重庆老旧小区改造跑出“加速度”
一根“退役”的老旧电线杆斜靠着铺子的墙壁,从房檐上穿过,下半截身子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小杂货,成了老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无意间总会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
59岁的店铺老板肖本玉在重庆忠县的忠州老街生活了20多年,原本以为这个老城终将慢慢凋零,没想到的是,2020年岁末,这里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不到一年,这座三峡库区重庆境内唯一留存的半淹原貌旧城彻底焕发生机。
“以前的电线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就像空中的‘蜘蛛网’,现在采用电缆下地,街道干净整洁多了。”初夏晌午,旧城逐渐热闹,肖本玉的店铺开始变得忙碌。
政企联动焕新跑出“加速度”
忠州老街位于重庆忠县县城滨江路边,因三峡工程建设,老街大部分被淹没于江水之下,目前留下的老城门、古城墙、大府邸、孙家祠堂等老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国网重庆忠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叶开颜说,和众多老旧小区改造一样,坚持“修旧如旧”,电网升级是“微改造”的重要一环,供电公司在这里下足了“绣花”功夫。
老街沿途漫步,走到汉阙广场,一座15平方米左右的箱式变压器静静坐落在一角。房顶是琉璃瓦,四面墙壁涂鸦彩绘,和古色古香的老街自然融为一体。
“可别小看这个变压器,就为这个,我们当初修改了6次方案。”国网重庆经研院配网工程管理中心项目经理兰倢说,老旧小区改造需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经研院主要承担着重庆全市配电网工程技术和技经两方面重要工作,那段时间,自己没少往工地上跑。
他告诉记者,以前附近是个125千伏安的“柱上变”,影响市容,改造中最开始规划了630千伏安变压器,最后政府要在这里打造忠州展览馆等,政企坐下来一商量,再次调规,决定增容到以前的10倍,达到1250千伏安。
可是这个“大块头”放在哪里最合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本身是个民心工程,不能让居民“被服务”,更不能搞“一刀切”,得充分尊重社情民意。
“去年一年,我自己每月至少要跑几次现场。”忠县经济信息委能源环境和应急管理科程波说,设备首先不能扰民,还要与老城和谐共生,当时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少邀请居民、企业“共谋”规划,最终达成落地现在位置的“共识”。
在有着“江城”美誉的重庆合川区,因三江怀抱,每年防洪防汛压力很大。南津街街道属于“大街道”带“大农村”,人口数量占整个合川主城区三分之一以上。2000年以前修建的老旧小区共有132个,目前已改造36个,正在改造的有45个,剩余的正在计划改造中。
国网重庆合川供电公司辖区内110千伏东津沱变电站供电范围覆盖街道10多万人,变电站以前的出线廊道,要穿过嘉陵江支流五道溪河面,因地势低洼导致该处电力设施通道存在“逢汛必淹”和“逢涨必停”的尴尬,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2021年初,国网重庆合川供电公司抢抓老旧小区改造的难得机遇,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和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申请,依托经研院的技术指导,在这里创新设计了一个高水位的“栈桥式”配电电缆通道。
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临时占用或者永久占用部分耕地,牵涉村民补助,为了抢进度,街道办事处和供电公司以“职责拼图”模式构建起完整的互助互补、多维发力、协同共建联动机制。“牵涉30余户居民诉求,电力公司和街道办,以及社区工作人员走村串户讲政策,谈利好,记不清楚跑了多少个来回。”南津街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彭静说,其间,大家打“亲情牌”和“感情牌”,让赔偿费较预期下降了50%以上,且未发生建设投诉问题。
“施工过程中,区发展改革委和地方街道办事处等勇当‘服务员’,公司各级人员上下一心,让项目快速推进,提前赶在新一轮汛期来临前交付使用。”国网重庆合川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周伟说,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政企携手让老旧小区改造跑出了“加速跑”。
引入活水蓄满改造“资金池”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要改善百姓宜居环境,又不能增加百姓负担。有关老旧小区改造费用从哪里来?这是摆在很多老旧小区面前的棘手问题。
重庆采取“居民合理分摊、社会积极参与、财政加强统筹”的方式,创新投融资模式,不断探索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
在合川区,为了减轻财政压力,真正给改造带来“活水”,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当地供电公司商谈,最终达成出资“共建”共识。
“这座‘栈桥式’电缆通道为重庆首创,整个费用为1634万元,政府财政拨付了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400多万元,其余费用,全部由电力公司自主筹措。”国网重庆经研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康朋说,央企要践行初心和使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但为了最大限度节约开销,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一直精打细算,没有少向创新要效益。
指着脚下的“移动”电缆防火墙,当初参与项目评审的国网重庆经研院配网工程管理中心项目经理李音洁,说话声音分贝都高了几度:“这是合川供电公司与我们一起经过现场反复测试,共同研发的产品,总共安装了8处,全部可以重复使用,仅这一项,就节约了230万元左右,并极大缩小火灾范围。”
“现在的落地方案,与最初设计的电缆廊道和上面途经的高速公路并行方案相比,还少建了100多米廊道距离,30条回线就少3000多米,按照每千米价格80多万元计算,总计又省下约240万元。”国网重庆合川供电公司项目经理蒋永强接过话茬,改造一盘棋,劲往一处使,换来了南津街街道片区10余万用户汛期用电无忧。
据最新的一份成绩单显示:从2020年开始,为重点解决老旧小区居民供电问题、全市居民供电安全隐患问题等,截至目前,重庆市能源局共下达四个批次投资计划,涉及全市884个小区,共11.4亿元。到2021年末,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累计已完成752个小区改造,超额完成2021年重庆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任务目标。
产城融合百姓乐居“笑欢颜”
“面子”有了,更需要“里子”。
要想老旧小区实现从别人“输血”到自我“造血”转变,离不开产业的支撑。2021年3月,重庆发布的《“三峡库心·长江盆景”跨区域发展规划》,给忠州老街改造注入一剂“强心针”。
抢抓机遇,当地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整合利用土地、房屋等存量资源,合理拓展增值服务收益空间,鼓励探索“存房”业务,逐步打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租赁住房通道。
中午时分,不少人穿梭在古朴的忠州老街,不时进出各种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特色门店。“县里引进了一家文化创意公司,在延续老街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统一‘包装’非遗文化馆、民宿、庭院式情景消费、川剧团等项目,盘活资产,确保了老街古而不衰。”一名商铺老板告诉记者。
为了帮忠县老街竖起“文旅牌”,国网重庆忠县供电公司在改造过程中,特意留下了几根老旧电杆,让来这里的游客,想得起过往,看得见乡愁。“整个老街拆除了30多根电杆,现在只留下不到10根。”当初小小的文化创意,现在变成了很多游客的打卡对象,这让国网重庆忠县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刘涵脸上写满了自豪。
老街烟火气息浓了,已经在这里做了15年生意的肖本玉有了自己的“小算盘”。“现在门市租金比以前贵了一些,但人气旺了,周五或者周六,人流量会比平时翻一倍多,生意肯定会比以前好。”如今,肖本玉退了以前的一个商铺,只租赁一个7平方米左右的小门市打发时间,“每月还能比以前多挣300多元钱。”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改造好与坏,让百姓“共评”打分,才能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乐于参与到“共建”中来。
82岁的钱尧益是一名老党员,移民搬迁居住到这里,退休后,平日里帮女婿守着一个40多平方米的副食店。“去年施工改造,要挖近一人深的电缆沟,购物的人少了很多,每月至少要损失1000多元。”但钱大爷一家没有提过一分钱的补偿要求。
“电力工人为了赶工期,又担心晚上施工扰民,深更半夜,只能用人工手推车把事先搅拌好的水泥河沙拉到现场静音施工,劳力成本增加了不少,很不容易。”
“老街的一个街口,刚好有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为了确保这里中考和高考的用电安全,供电公司积极和上级公司申请,由电力公司自掏腰包给学校敷设了‘双回路’,让学校用电有了‘双保险’。”
……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百姓心中有杆秤。采访中,正值小学上课时间,老街一路之隔,滚滚长江东逝水,仿佛要把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声带向远方。(完)
重庆:用“尺度+深度+温度”拧紧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阀”
7月的重庆,骄阳似火。
重庆南岸区骏逸天下小区9栋5楼,不到3平方米的电气竖井内就像一个蒸笼,万力和赵行一前一后侧着身子进去巡查,不到5分钟,两人的工作服均被汗水湿透。
前者是南岸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三科副科长,后者是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两个人是当天巡查小区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的一对“跨界”搭档。
2020年5月,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市能源局联合印发《重庆市居民供电设施改造实施方案》,按照“政府主导、居民自愿、电网实施”的原则,全面升级重庆老旧居民小区供电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居民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
消除居民高层建筑火灾隐患,是《方案》的一个工作重点。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案》出台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形成合力,定时组织“联合巡查队”走进老旧小区“巡诊”,及时为存在火灾隐患的高层建筑“做手术”。
有“尺度”改造和验收都按标准“量”
“高层建筑竖井管道很多,有些长期缺乏维护,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很容易形成‘烟囱效应’,火势蔓延迅速,潜在危险很大。”说起出台改造方案的背景,重庆市能源局电力处负责人直言,重庆是著名的山城,高层建筑众多,电气火灾的预防和高效处置十分重要。
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升级改造前,重庆各区县发展改革委和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分别在全市进行了全面摸排,最后再将各自的数据进行汇总核对,多方评估后,最终再确定改造的具体项目。
重庆高层建筑长期存在的“三疾”很快呈现出来:高低压电缆和通信电缆混放,电缆通道防火封堵不够;居民供电开闭所(配电房)单电源单通道有隐患;居民供电电源通道存在超容量问题。
心中有数,做事不慌。在探索中前行,重庆最终决定按照“轻重缓急”分类,分阶段进行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累计下达投资改造小区1087个,其中,高层建筑有103个。
“作为全市的一个重点民生工程,改造不收取居民任何费用。”重庆市能源局电力处负责人解释,如何将来之不易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今后不出现重复改造的尴尬,这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何破题?
为了做到改造有“标尺”,结合全市实际,2020年8月,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重庆市能源局联合制定了《重庆市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配置指导意见(试行)》,出台具体的改造标准和验收标准,在配变容量、电力线路路径、配电系统、电缆及通道、电气竖井及防雷接地等方面提出明确改造要求。
紧跟其后,2020年10月,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设备部旋即出台《关于印发高层建筑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典型措施(试行)的通知》,对电气竖井、电缆通道、低压配电设备、配电站房四个重点领域的改造防火措施都作了清单式规定。
“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大家得加班加点工作。”国网重庆经研院副院长康朋告诉记者,作为整个项目的技术和技经把关单位,经研院在负责具体审核工作和监督工作中,就像一个“管家婆”,既要管得宽,更要管得严,才能全力确保资金用在实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深度”政企搭台合奏“安全曲”
“我们公司仅用90天时间,就完成了这个小区内12栋高层防火专项整治。”赵行道,这样的加速度,得益于重庆搭建起的多种政企合作平台,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
2021年3月,南岸区消防救援支队和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达成合作共识,聚焦高层建筑电气消防安全,通过“信息数据共建、风险防控共建、宣传统筹共建、培训协同共建、作战联勤共建”,共同发力实现火灾防控、应急响应和群众宣传教育的快速行动。
骏逸天下小区的电气竖井内,新安装的两个灭火弹十分醒目。“一旦发生火灾,灭火弹就会自动喷射干粉灭火剂。”指着各种新产品,赵行脸上难掩自豪。
安全事故面前,往往是一损俱损。为此,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还用防火隔板、防火涂料对通信电缆这些弱电企业,在竖井内随意开凿的钻孔进行了义务处置。
骏逸天下小区于2002年建成,随着入住人口的增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在双方的联合检查中,各种隐患被揪了出来。“为防止火灾发生后蔓延至相邻设备、空间,造成更大火灾危害,我们对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等的出入口,都用防火泥和防火纳雾喷剂进行了专业封堵。”
术业有专攻。谈起和消防的合作,赵行向万力竖起了大拇指,“有了消防的意见、建议,改造的相关技术标准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个小区配电升级改造花费了42万元左右。”赵行心里有一本清楚的台账,“能消除1230户用户的火灾隐患,这个钱花得值。”
因为是“电”与“火”的组合,双方一合计,给这起合作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火线行动”。而这,只是重庆居民高层建筑火灾隐患治理过程中合作共赢的一个缩影。
记者在一些高层建筑老旧小区调研走访中看到,因为垃圾分类的缘故,以往各楼层设计用于扔垃圾的闲置通道,都“变废为宝”成了新型电缆通道。
至今,天龙城市广场居民供电设施改造过程中的很多画面,在电力员工脑海中还历历在目。开发商当时怎么都不同意将库房改为配电房,为此,重庆市能源局组织南岸区发展改革委与开发商多次洽谈,“政企联合”做思想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听取各方意见,并及时优化调整建设方案,这才最终让开发商点头同意。
“我们甚至还参考政府投资项目流程实施改造。”重庆市能源局电力处负责人以审批流程为例道,为了高效解决问题,重庆采用滚动实施方式统筹安排改造项目所在区县(自治县)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可研批复;市能源局再根据项目可研批复向项目所在区县(自治县)发展改革部门和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下达投资计划。
有“温度”“绿色通道”助力加速跑
竹园小区位于大渡口区建胜镇新雨社区,建于2010年,二单元曾发生过电缆盗窃事件,导致楼道里多处低压电缆被剪断,当时物业仅对被盗电缆简单接续,并未对线路采取相关防火阻燃措施,整栋楼的业主为此提心吊胆了多年。
“该楼栋共有32层,且住户多为中老年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说起这次改造,新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宏很为感慨,“去年顺利完成升级改造,让居民总算吃上了‘定心丸’。”
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运检部项目经理郭英执告诉记者,当时该小区并未在计划下达的整改小区清单中,走访中获悉这个特殊情况后,公司运检部一边提交该小区一事一议材料,一边向重庆市能源局说明其特殊情况,同时紧急组织设计人员和运行人员多次实地查勘,制定供电设施改造方案,向国网重庆经研院申请设计评审。
特事特办,2021年7月,该项目成功通过政府立项。“我们开通了快速绿色评审通道,抽调专家人员严把改造方案各项细节,明确老旧低压电力电缆拆除及更换范围、低压配电箱加装数量、楼层电井和电缆桥架防火措施等细节,确保安全隐患全面消除,居民用电更放心。”随行的国网重庆经研院项目经理杨义回忆,项目从当年7月下达至当年10月底完工,有力压减供电改造工期至3个月,确保了居民生活用电度冬高峰的平安稳定。
新敷设的电缆都下地了,但地面上的变化,居民都能够清楚地看在眼里,并牢牢记在心底。“就为这一栋楼,电力公司为小区新增了3个配电箱。”小区居民郎帮红听说有记者来采访,热情地邀请大家去现场看个究竟,“我们百姓是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造带来的福利,这事一定要给党和政府点个赞。”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今年是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来自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重庆全年完成2445处居民高层建筑电气火灾隐患治理,超额完成民生实事目标任务;2022年全年预计会完成4100处电气火灾隐患治理。
重庆:“党建+数智”撑起百姓“宜居梦”
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推进的过程中,今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为全市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热潮再添“一把火”。
按照《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重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将达到1亿平方米,实现生态宜居水平显著提升。
如何走出一条重庆特色的城市更新提升道路?最近两日,记者在山城多地走访,看到了别开生面的“重庆行动”。
“你们把箱式变电站安置在这个位置,我们不同意!”
“大家有啥疑问欢迎提出来。”
“这东西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车辆停放及公共环境……”
因为不满意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箱式变电站的安置点,不久前,重庆市北碚区新房子社区部分居民和有关部门产生不小的意见分歧。
“以前社区很多地方,十来根电线、网线等捆绑在一起,有的把遮雨棚都压坏了,甚至还有的线路悬吊在半空中,车辆过不去,大家只能找来木棍将‘蜘蛛网’撑起来。”新房子社区居民委员会党委副书记王立里说,“电力是宜居和发展的重要能源保障,提升配网能级势在必行。”
百姓的事,还得百姓当家做主。按照社区发展需要,仅居民供电设施改造板块,新房子片区设计了1台环网柜,10台箱式变电站。确定共11个点位后,国网北碚供电公司向社区居民公开,并向当地小区居委会征求意见,居民最终反馈:有5个箱式变电站位置不妥。
作为技术指导单位,为了让改造方案真正能落地、稳落地,国网重庆经研院让党员干部勇当先锋,围绕新房子社区居民供电设施改造项目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充分发挥配网项目经理制优势,组织党员突击小组成员杨思楠、张勇下基层送服务,在项目需求及可研阶段解疑难强指导,贡献经研之声。
“我们协调区住建委、社区及小区居民,先后3次邀请相关单位召开现场协调会,经过5次修改方案,最终确定了小区供电‘手术’方案。”随行的“90后”党员杨思楠回忆说,整个片区电网升级改造总投资1370.5万元,全由财政承担,百姓不用掏一分钱腰包,完成升级改造后,会让1123户居民受益。
“如何做好民生工作?就是要‘听民声’‘顺民意’,才能真正‘解民忧’。”国网重庆经研院党委书记刘英建道,有了百姓的理解、支持,大家工作底气也就足了,“之后项目的设计、申报、审核等,几乎是一气呵成,在今年9月19日顺利通过重庆市北碚区发展改革委的可研批复。”
出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策,是重庆城市焕新的另一“赛道”。获悉有财政补贴后,新房子社区70多岁的居民申泽珍劲头十足,主动和邻居对接搜集相关资料,义务当起了“跑腿”;一名90多岁的老婆婆家住二楼,出门不方便,女儿和女婿一商量,自家主动申请分摊3万多元的电梯加装费,成了目前社区二楼居民中唯一申请安装电梯的住户……在这里,老旧小区焕新真正构筑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新格局。
荣昌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黄金联结点”,是川渝合作的“桥头堡城市”。依靠党建引领促发展,今年6月30日,国网永川供电公司荣昌区供电分公司、重庆渝荣水务有限公司、重庆市众友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成立了红岩荣昌能源共产党员服务队,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立足客户用能需求,拓展综合能源服务,着力为群众、企业“水电气”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
“尽管刚成立不久,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荣昌区经济信息委能源管理科科长陈玉龙表示,这项创新举措打破了以往水电气等企业“九龙治水”的局面,目前,全区正在推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水电气联办模式,解决客户多头申报、多头申请的问题。
“水电气三方现场勘查人员收到同步报装申请后,先内部沟通并对接客户,组织联合勘查,确定最优方案,协调同步施工,避免重复开挖等问题,提升水电气接入便捷度,极大推动了老旧小区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国网永川供电公司配网工程专责谭独唯以记者走访的绿园小区改造项目为例道,“这里的改造项目先后有11家施工企业参与建设,工程涉及市政、占绿等,以前各自办理手续,需要近两个月时间,现在供电公司可以统一办理,时间一下缩短到20天左右。”
党建引领,“数智”赋能。在居民供电设施升级过程中,国网重庆经研院配网中心探索以“数智配网全能小管家”品牌开展申报工作,发挥支部党建引领优势、专业支撑优势、人才队伍优势、服务社会民生优势等4个优势,组织多家单位召开线上讨论会,开展大数据统计、分析等,实现了“党建+数智”双轮驱动创新发展。
轰鸣的机器声中,绿园小区路边,几个工人正沿着画好的线路,用机器切割水泥地面在前面“开路”,后方的工人则用铁铲忙碌着深挖电缆沟。
荣昌折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岁的金洪流作为重庆市级传承人,在绿园小区生活了20余年,房屋背后至今是杂乱无章、纵横交错的电线、网线和天然气管道。以“加工作坊”为家的他,看着工人忙碌的身影满是感慨,“今年底,供电隐患都会得到治理,再也不用担心用电安全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绿园小区以前属于城乡结合部,因为历史原因很多住户采用了合表用电方式,要是停电了,连个报修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几家临时找电工前来维护,费时又费力。”陈玉龙道,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政府和电力公司经过协商,顺利将以前无人管的电力设施产权,统一打包给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进行维护,“从‘粗放’走向‘细管’,现在居民遇到问题,手机一键拨通电力公司服务热线,就会有‘正规军’及时上门服务。”
有了盼头,来了劲头。记者和金洪流道别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的提升让他重拾信心:“折扇市场这些年正在日益萎缩,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我得加倍努力,不能让这个传承在我们这代就断了!”
王金鑫:“大胆”底气缘何来
一块重达3吨的巨石从山上滚落,砸在一座高压线路的铁塔上。铁塔主材弯曲,已丧失部分承载能力。山坡上还有大量渣石,电网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威胁。
——这是2016年1月,发生在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山区的一幕。
临近年关,保供电任务十分重要。而现场山高路险,事故处理起来非常复杂。怎么办?
“必须断电换铁塔,另外架设线路。”
“那样周期太长、成本太高,附近几个区县长时间用不上电,影响太大!”
赶到现场的多路专家意见不一。
一线出真知,现场见真功。王金鑫一方面将现场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带回来研究琢磨,一方面将自己钻研出的新技术、新方法用于现场施工抢险。他的“大胆”,正是基于底气和实力的“敢作敢当”。
2020年7月,特大暴雨导致重庆武隆一处山体大面积滑坡,附近一座高压铁塔受到威胁。
王金鑫带领专家组火速赶赴现场。眼前的景象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洪水浸泡过的山坡上时不时冲下一股股泥石流,大片的树木和庄稼已被滑坡面掩埋;山脚的柏油公路被滚落的山石砸出一串巨大的深坑,一些地段连路基也被冲了……经勘测,滑坡超过了200万方,最近处离高压铁塔不到10米。
这时,一位皮肤黝黑的年轻人,经过现场紧张的徒手推演后,提出一个大胆的抢险方案:“采用四方拉线稳固铁塔,三组抱杆支撑加固受损主材,带电作业,悬空更换铁塔主材!”
这个方案一提出便遭到质疑:“带电换塔,从没尝试过,安全系数有多高?万一更换过程中铁塔翻覆了怎么办?”
年轻人拿着厚厚一沓写满计算分析过程的稿纸,耐心解释起来。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方案终于获得通过。
5年多过去了,按这一方案施工修复的铁塔,至今仍支撑着电网安全平稳运行。这个“大胆”的年轻人,就是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设计中心输电结构专业主管王金鑫。
2009年,王金鑫从重庆大学硕士毕业来到研究院。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土木工程,刚参加工作时还是输电方面的“门外汉”。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王金鑫一边跑工地,一边见缝插针地学习。家里房间小,他就将三四平方米的阳台改成“书房”,每天学到晚上12点以后。坐公交上下班时,也总是捧着“大部头”如饥似渴地看。
遇上这样的险情,以往的常规做法是换地方重新安装铁塔。这样做投资大,拉电断网可能要超过1个月,但最稳妥也最保险。能不能保留原塔,不断电抢修?这样能节省一大笔资金,工期短,沿线用电也不受影响。但是万一铁塔最后被滑坡冲垮了,谁能承担责任?
专家组讨论到深夜,两种意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王金鑫通过现场多轮测算,判断大规模的滑坡已经结束,即使暴雨不停最多也只会发生溜滑。于是,他又“大胆”地提出“在杆塔周围架设多边形装板挡墙”的抢险方案。
真的可行吗?这可是处理类似险情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方案啊!王金鑫见大家心里仍然在打鼓,就一边绘图一边推算:3米溜滑会怎样、8米溜滑会怎样、最大程度溜滑会怎样……
最终,抢险队用这个影响最小、投资最少的方案,圆满完成了排险抢修任务。
今年39岁的王金鑫,已经是业内公认的输电结构专家。他拿到了好几个号称业内“最难考”的执业资格证书,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9项实用新型专利,参加了80多个重点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多次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杰出青年专家”“国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专家”和“重庆市优秀青年设计师”等荣誉。
“五一”前的一个周六,笔者终于在办公室“截”住了王金鑫。他几乎整个身子都埋在桌子上小山一样的书堆里,桌脚一双登山鞋,被厚厚的泥土包裹得严严实实。
“刚从现场回来,还没来得及洗。”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一聊及施工抢险,他马上又兴奋起来:“每次任务完成后,看看千家万户亮着的灯,听听附近工厂机器的轰鸣,作为一个电力人,真的很自豪!”
点亮山城·一路有你
奔跑着的“渝电工匠”
“这个方案,有一定风险!”
“时间太紧,执行难度比较大!”
……
一块3吨重的巨石从山上下滑砸落,造成铁塔主材严重屈曲,失稳情况严重,危及到整个渝东南主电网的正常运行,面对复杂的局面,赶赴现场的各技术专家一时间均不敢轻易“开处方”。
“哒哒”,见解决方案一时僵持不下,王金鑫打开电脑十指如飞,全神贯注地来回进行着各种周密计算,果断提出在铁塔带电运行情况下,悬空作业更换塔材的方案,获得一致认可后,他亲自上阵主持现场抢修作业,一举避免了停电过长和投资增加。
这是国网重庆经研院五级职员、输电结构专业主管王金鑫的一个抢险现场。而他的这个方案,目前正在别的类似抢修中广泛推广应用。
敢表态、敢定论,这样的勇气来自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多年来,为了能够在热爱的设计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王金鑫在工作中不断地锤炼、雕琢技能,努力提升设计成品质量,在关键时刻勇于冲锋,敢于拍板,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词。
小书房内练就一身“内功”
在王金鑫家里阳台,有一个几平米的小书房,除了一张桌子和自己安装的两架棚顶小风扇外,就是一摞摞、一沓沓的书籍、规范、文件。
他“充电”的地方虽是陋室,但给人的感觉却异常充实。
作为一名学生时代就入党的中共党员,2009年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毕业参加工作以来,王金鑫主要从事架空输电线路结构和电缆隧道岩土的设计和技术支撑工作。
向来敢拼、敢追的他,为了用知识武装自己,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平日工作繁忙,他总会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躲进小书房,像海绵一样不断地从书本上汲取专业知识。
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多年来,王金鑫先后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4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另有2项发明专利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共12项。
由于能力出众,他先后参与和负责国网公司《35kV-750kV线路杆塔通用设计优化》中5个模块共64基杆塔的设计优化工作;将现行国网110千伏杆塔通用设计平腿改良为高低腿,以适应陡峭复杂的重庆实际地形地貌;主导重庆地区暗挖电缆隧道综合型竖井标准化设计,改变了现有竖井内管线混杂、作业风险大、运行维护不便、火灾逃生概率低等工程实践中的诸多弊端;积极推广机械化施工,提出架空输电线路应用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和电缆隧道工程中应用单臂掘进机进行隧道开挖的合理化建议,以极大缓解劳动力稀缺、人力费用增高的现状;提倡“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岩土工程建设管理新理念,使工程结构更加安全、经济。
“这当中涉及的很多设计技术规定,他都有参与编制、撰写和审查。”在同事眼中,王金鑫是当之无愧的能人,通过努力先后获得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和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这两个我国建设领域的权威和重量级证书,其专著《环境艺术设计材料》正在出版中。
知行合一成行业“尖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多年来,王金鑫敢啃“硬骨头”,主持或重点参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重点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任务35项,攻克多项技术难关:500千伏金山至明月山线路,率先应用钢骨-钢管混凝土重载柱;500千伏万盘三线路,率先尝试环保型岩石锚杆基础;220千伏宝洪线,率先提出并应用重载型多桩承台基础;龙溪220千伏电缆隧道,首次采用带盾构TBM掘进法;渝黔铁路重庆西220千伏电缆隧道,首次应用曲线机械顶管工艺;利用大坪220千伏电缆隧道,在系统内普及暗挖隧道新奥法;新桥110千伏电缆隧道,完美实现浅埋暗挖法。
“他的多项创新已形成标准化设计成果,在公司内推广应用。”国网重庆经研院党委书记刘英建评价,“这些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的设计方案,有不少开创了重庆电力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的先河。”
据统计,截至目前,王金鑫累计参与500千伏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结构设计52项、110千伏及以上电缆隧道岩土设计28项,长度总计近1900公里。
业绩突出,褒奖不断。他本人先后获评“国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专家”“国网公司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成员”“重庆市电力公司渝电工匠”“中国电规协会电力行业杰出青年专家”“重庆市优秀青年设计师”众多荣誉。
坚守初心的一线“战士”
“老婆,这次的事情很紧急,我明天就要出发。”
“工作要紧,放心去,家里有我,娃儿你别担心。”妻子说完,停下手里的事情,转身便开始帮王金鑫收拾行李。
没有了后顾之忧,夜色里,他静静地思考,需要携带的物品:计算器、笔记本电脑、计算手册、图集……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遭遇强降雨,城市内涝严重,配电设施损毁严重。7月23日,作为国网重庆经研院援豫抢险救援队队长的王金鑫告别妻儿,和4名技术人员、3名驾驶员紧急驰援河南一线。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救援现场,来自重庆的“经研院力量”不让事等人,在救灾保电攻坚战中,前方的队伍一旦人困马乏,他们就立马顶上去。期间,王金鑫不顾40个小时抢修只睡3个半小时的疲惫,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环境恶劣、天气炎热、装备有限、灾后疫情防控压力大等困难,有效地提出现场抢险方案,负责提报物料、协调和调配生产物资,协助公司后勤管理,圆满地完成四个小区约8300户的抢险复电任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根标杆。王金鑫作为输电结构、电缆隧道岩土方面的专家,在面临突发情况时,经常面临的是常人难以抉择的难题。
2019年2月,重庆一条电缆隧道抢修,按照常规方案,需进行3个月的稳定性监测,再重新敷设电缆后,才能恢复送电,而该条线路关系到沙坪坝区7万多户居民,一旦3个月无电可用,难免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王金鑫根据丰富的经验,大胆提出快速抢修方案,将3个月的时间缩短到10天。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敢于逆行、2020年重庆特大暴雨中激流勇进……在电力事业中挥洒青春,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超越,王金鑫凭着热爱、执着与赤诚,用每一天的不懈坚持、加倍努力,唱响着一首首奋斗、敬业与奉献的电力赞歌。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