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定海作家协会嵊州采风作品专辑

期刊/内刊团刊2024-03-07
449

定海作家协会嵊州采风作品专辑

定 海 作 家

《崇仁古镇》(外一首)
戏   文 
崇仁:掩映在光阴里的古镇往事
夜探嵊州小吃
水袖拂动连海隅
走近书圣王羲之及后裔
嵊州掠影
嵊州三步曲
印象嵊州
华堂古村之行
夜逛剡溪品嵊州

(试 刊)

1

卷首语:

关于散文写作的几点交流

       散文其实是散的文吗?根本不是,或者我们想象的散文,大家都说“形散而神不散”,这句话已经很久,我们已经听得太久了,到底儿什么是散文?到底儿怎么样去界定?这么多年来就是,尤其是近年来散文的外延不断扩大,甚至除了小说和诗歌外,其他的用文字表达的,大家都概括到散文这个范畴里面来。甚至还有一些更激烈的争论,散文是不是可以像小说那样写呀,可不可以虚构啊?就是非常的热闹,各种论争在前几年更是热烈,今年呢,又出现了所谓的那种虚构。
       那么不管怎么样讲,我觉得散文第一位的,第一首先要表达真实的感受,就是让你的情感落地,不能说隔着什么。就是说,它区别于小说,区别于戏剧或者是那个什么电影,他首先第一位,我觉得他是以情感行天下。说到情感,我就一下子想起,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著名作家苗莉老师的那个《生命之树》?当时呢,我记得应该是下午四五点钟光景,当时我那个房间刚好会看到阳光那个势头,阳光是那种斜斜地接近夕阳时候的那个阳光。并不是早晨那般刺眼,也不像早晨那些带着清新的那种感觉的那种明亮,他是那种比较温柔又有点儿往下走的那种感觉。

       第二个关键词,我觉得就应该是那种发现这个独特的视角,其实写到这几个关键词的时候,我自己觉得我都没有新意,但是呢,我想了半天怎么去用换一个什么别的词去表达,那么他的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我觉得还是用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词来表述,可能会更好些。
       所谓的发现和独特视角,首先要想清楚,同样一件事儿,就像我刚才说的,写乡情写乡愁,那么很多跟踪制作就是这样的,你不是有一个老父亲吗?我也有一个乡下的老父亲,在乡下也有个低矮的草房,你有我也有,大家都一样,那怎么写出来呢?你怎么样你写出来别人也写出来,你跟人写的

2

一模一样,编辑会很不耐烦的去看,因为我们不是对亲情对乡愁不耐烦,而是文章要提供给读者的是不同的美,不同角度的去描述这些东西,那么你同样的一个东西,所有的东西都一样,就没意思了,但是你如果能在其他内容上加一些装饰,可能会好些。

       往往我们可能也有这种情况,包括我自己也一样有,写了几行就先丢在那儿了,写不下去了,我觉得这个呢,一是没有准备好,你或者说叙述的角度,或者说叙述的进行进过程当中,不知道往哪条岔路上去走,甚至有时候情绪控制不好,可能都会半途而废,把他丢在那儿。那么觉得在写一个文章之前,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的就像建筑物一样,先把你的四平八卦你给他框架先考量好,那么,具体的细节可能会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不断升发,或者像我们说的灵感乍现。
       另外,我觉得在散文写作过程当中,我们前面说过了,就是是否可以虚构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情感是不能虚构的,虽然一些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的,因为你知道对一件事情,那种好恶,或者说怎么你感动了,没感动了你,你在虚构,那么你就是在撒谎,但是如果以人类共通的情感去描述你,比如说这件事情我没有去做,但是别人做了,但是这个情感是一致的,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可以互相借用。
       散文写作的第三个,我觉得要有一个非常开阔的一个视角,一个视角决定一个人的眼界,你比如说你站在一楼,你能看到什么?站在15层楼上的又会看到什么?那么就是说你要写一个文章,不单单是要把你的经历或者说你的感受表达出来,那么在你的感受的同时,要引起大家共通的那种感受,并借此能够让大家去思索一些事情,我觉得这个就是说有一个引领和带动的作用。       

3

目   录

《崇仁古镇》(外一首)…………………………………侯宏琦     4
戏  文 ……………………………………………………… 陈  瑶      5
崇仁:掩映在光阴里的古镇往事…………………………缪佳祎     7
夜探嵊州小吃………………………………………………缪佳祎    11
水袖拂动连海隅……………………………………………庄世维    13
走近书圣王羲之及后裔……………………………………储   慧    18
嵊州掠影  …………………………………………………  姚崎锋    21
嵊州三步曲…………………………………………………颜珊珍    26
印象嵊州……………………………………………………徐永华    30
华堂古村之行………………………………………………陈   斌     34
夜逛剡溪品嵊州……………………………………………应红枫    38

定海作家协会嵊州采风作品专辑

附录1:《散文选刊》刊登定海作家协会散文作品小辑

附录2:《散文百家》刊登定海作家协会散文作品小辑

《崇仁古镇》(外一首)

4

春风已融于江南的草木,你也是。
长巷曲折迂回,我们穿行其间,搅动流年,
把一小段时光挤压在隐秘的空间。
触摸玉山公祠铜锈的门环,便瞬间进入你独守的世界。
镂空的窗雕上,古人不语。旧物深沉,有苦难的影子。
我们无法惊醒并掠取你经历的记忆。
有多少故事就有多少斑驳的伤痕。
譬如过街楼上纸扇掩面的女子终生不嫁。
譬如后门塘边浣洗的妇人还在挥舞用旧的棒槌。
譬如宅院里仰望星河的孩童,正是眼前守祠堂的老人。
用一生来演一场戏,戏未结束,你已非你。
存在过的,总会有一声叹息,留给别人。
从剡溪的流水声中分辨出南腔北调,
我只记住一首唐诗,绵州昌隆县的李白可能来过。

侯宏琦

老戏台

画出月光晕染的老村,画上停在剡溪江畔的古舟,
画上十个女子步入戏台。
淡墨素描轻罗一袭,九尺水袖,芳华舒展。
隔世的余音缠绕。
一台折子戏,以二胡伴奏,用鼓板敲打出情节。
听戏的人在台下哼曲,终了时还拖了个长音。
清茶一壶沉淀昨日光影,恍然若梦间,犹是那个手执书卷的少年。
光阴很深,朽木成泥。二尺镜台前摇曳的灯火已定格。
终是匆匆过客,我往南,你走北,不是别离,就是别离。

5

戏  文

       在江南风味浓郁的浙江嵊州,第一次看到了古戏楼。即便那是一座仿古的戏楼,也满足了我对古代戏楼的遐想。
        嵊州是名闻遐迩的越剧之乡,是女子越剧的诞生地。
       在嵊州越剧小镇的古戏楼里坐下来,咿咿呀呀的越剧唱腔便已经顺势而来了。这场景让我想起早先在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里看到的古戏楼老照片,殊不知,那座“老上海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京剧戏园”,竟是清代舟山人刘维忠所开办的“丹桂茶园”。那时的戏园,叫茶园。茶馆本是交际之地,但喝茶聊天难免单调,若有伶人席前唱戏,那就有趣多了。刘维忠是被誉为“火柴大王”的爱国实业家刘鸿生的祖父,这位早年闯荡上海滩的舟山人,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却足以青史留名。想来,古人的好时光,大都愿意消磨在戏园里,消磨在一切美好的事物里。
       古戏楼,古色古香,整座戏楼雕梁画拱,精巧而雅致,楼内戏台为半圆形布局,戏台边沿有镂空雕花围栏,和老照片中看到的老上海“丹桂茶园”极为相似。
       古代的戏班,有一个很美的名字——梨园。只是在海岛舟山,我们并不这样称呼,而是习惯性叫戏文班子。请戏班到村里做戏,是乡村民间的习俗,戏文唱的也往往是受村民喜爱的越剧。所以,“做戏文”“看戏文”,伴随在我悠长的童年时光里。
       小时候,一听到村里广播传来“今晚做戏文”声音,我和姐姐就异常兴奋,因为我们都是越剧迷。村里请戏班做戏文,一般是感恩、还愿,或是祈福,求四方平安。一般唱三天三夜,也有七天七夜。那时戏台小,场地布置和道具大都粗陋,唱戏时也没有现在的那种音响设备,全靠唱戏人大声的唱腔和动作,配以锣鼓、唢呐、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尽管台下人多嘈杂,但看戏的人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有些上了年纪的阿公阿婆一个字都不认识,但却能听得懂戏里唱的是什么,有时还会落下泪来。
       记得有一年,村里请来了嵊县越剧团。母亲说,嵊县越剧团很有名,越剧唱得好,但也比别的戏班子贵,唱一场要六百元,但也是值得的。于是我和姐姐快速吃完晚饭,赶着去看戏。
       “我先去抢个好位置,晚了靠前的位置都被人家抢占了。”姐姐还没吃几口饭,就搬了家里的长条凳,急急忙忙赶去村礼堂里抢位置了。
       等我赶到大礼堂时,人还不多,只见姐姐的长条凳摆在第三排,第一排已经被人占了,第二排还有中间几个位置没有人,但却被几把小板凳霸占着,看来在乡村痴迷越剧的人还是很多。

陈  瑶

6

       没多时,锣鼓响起,红丝绒的大幕被徐徐拉开。小生、小旦纷纷出场,一声声清丽婉约的唱腔响起,一个个婀娜柔美的身姿碎步而来。台下顿时寂静无声,连小孩子都睁大眼睛,直勾勾地被舞台上的表演吸引住了。我不记得那晚唱的是什么戏,只对台上唱戏人的扮相和戏服感兴趣。
       很多时候,乡下做戏文都是在庙里。因为庙里地方宽敞,庙正中有个大戏台,后台又可摆放戏班子大箱小箱的服装及道具,隔着一层薄薄的布帘,留出一定的空间给演员化妆,换服装,换行头。庙两边简易的厢房,又可以给戏班的演员提供吃饭、住宿的地方。
       我时常会钻到后台,好奇地打量着她们梳装打扮。她们都穿着斜襟贴身白布衫,化着浓妆,纯白的脸,大红的唇,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线条格外鲜明。她们自顾自的闲聊,说着一些我听不懂的方言,似乎早就习惯了像我这样好奇的目光。
       在浙东南地区,女孩子会唱几句越剧都是平常事,我也一样,对不少戏文早已烂熟于心,常常和几个小姐妹自唱自演。用大丝巾当披风,系在脖子上,还把花床单围在腰上,似一条曳地长裙,踩着莲花小碎步,咿咿呀呀唱起来。如果唱词记不起来了,就胡乱编,但却是有越剧腔调的。
       儿时的记忆有些模糊,但却是美好可亲。每次回乡,路过大礼堂门口,我都会探着脑袋往里张望,那个闲置的布满灰尘的戏台上,我仿佛又听见了那圆润、柔糯的越剧唱腔从远处飘来,似时光流水的声音,在耳畔久久回荡。
       村子里再没有戏班子来唱戏了。
       时间就这样不紧不慢,扑面而来,又悄然而去。那一刻,灯光下的戏台,倩影迷离,吴侬软语,柔美缠绵。时光仿若凝固,安静,曼妙,悠远,持久而弥香。

7

崇仁:掩映在光阴里的古镇往事

       走进崇仁古镇,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时节。一路,花开似锦,生机盎然。而古镇,像一位静默的老人,深藏于光阴间,遁世于红尘里。当游人深入其中,便悄然打开了一道时空之门,门外是喧嚣,门内是斑驳。

       行前查阅资料,介绍说,位于绍兴嵊州的崇仁古镇历史悠久,始建于1700年前,规模宏大,传统村落风貌保存完整,拥有明清建筑150余座,人文气息浓厚,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小镇。
       弄堂里,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带着一些已知的轮廓和想象的画面,进入古镇。关于一个家族裘氏的荣辱盛衰史,就掩映在这片极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背后。
       这个古镇,其实真正的繁华是从南宋开始。据史料载,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裘氏第二十一世永昂因爱剡水之美而从绍兴迁至居至此,成为在崇仁扎根的的第一世祖。裘氏子孙奉祖宗之法,崇尚仁义为本,故名崇仁。
裘氏家族从此在这片原称“杏花村”的村落生息繁衍,开枝散叶,一代代传承,或为官或经商,贤能辈出,终于成就了崇仁古镇的声望与传奇。

缪佳祎

8

       入口不远的玉山公祠是深入古镇的第一个标志性家族符号,主祭裘氏19世祖玉山公。他是让裘氏得以在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的重要人物。“置田千顷,却勤俭持家,体恤民情。年逾八十好学不倦,拄杖论诗。为教育子孙诗书传家,精心建造了敬承书院。”寥寥数语,却可窥见玉山公留给后人的家风之正、学风之盛。
       墙角几丛修竹,立于高耸的照壁下,随风摇曳;地上圆润的鹅卵石,青苔覆面的石条,精美古拙的木雕……它的苍老,它的静谧,恍如繁华旧梦,恰似庭院深深。老得不能再老的陈褐色木门,隔着时空发出尘世间“咿呀”一声响,惊艳每一个步入的游人。

       据载,玉山公祠的木雕、石雕、砖雕等雕工技艺极为精湛,件数之多,为嵊州宗祠之最,堪称一绝。在这里,你可以仰视无数精美的牛腿上所展示的民俗典故与古风古韵,可以轻抚窗棂间被工匠细琢出的斑驳痕迹,每一幅,每一面,每一道,刻尽了历史的沧桑之美与艺术的繁复之美。
       一座古老的戏台位于四方天井之间,它被保存得如此完好,集建筑的精湛与雕刻的精美于一体,让人叹为观止。仰望蓝天下的古戏台,仿佛看见戏台上有细碎莲步走过、曼妙水袖舞过,耳边依稀能听见那婉转悠扬的越剧唱腔,一遍遍地在这方天地里流转,余音绕梁。
       解放后,玉山公祠古戏台成为嵊州越剧团(时称嵊县越剧团)的主要演出场地之一。1953年冬,越剧名伶袁雪芬、傅全香回故乡省亲,曾在这里演出著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如今,热闹已尽,繁华早褪,唯有三两游人的到来,感慨一句,人生如戏,几度春秋。

       崇仁好像一个台门老屋博物馆,汇集了明清时期的深宅大院,抬头间,都是高大的照壁、马头墙和灰瓦,人行于弄堂小巷间,便是穿行于深深浅浅的历史长廊。
       路口转角处,一块石板端立,上面是古镇的旅游导览图。仔细一看,从玉公祠向外辐射,一座座台门如星遍布,大夫第台门、樵溪台门、文元台门、旗杆台门、云和台门、当典台门、百鹿台门……大大小小,十多座台门。仿佛随时转个弯就能迈过高高的石档,进入另一处院落,青石板台阶,朱红色木门,带着曾经的荣光与繁盛。
       站在高大的屋檐下,目光掠过满是陈旧痕迹却又雕梁画栋的木门、木窗和内里的家什,时时感觉自己像一个误闯隐世之境的外来客,脚步也不由自主地放轻,怕打扰此间的宁静与安然。

9

       当然,在这些院落里,常住的几乎都是中老年居民,多数时候,他们是静止的,坐在光晕里,闭目养神。很难看到一张年轻的脸孔,有的只是陌生人。或者说,这已经是大多数原生态村落的生存现状。老人们享受着当下的安逸,在老宅里静静地守着祖屋的慢时光,像一棵老树,深深地扎在故乡的泥土里,离不开也不想离开。
       阳光斜照的一方天井里,架起一个自制的炉灶,正煮着一大锅笋干黄豆,色泽金黄,香气浓郁。站在锅前的中年妇女热情地招呼着我们这群突然造访的游人,“来来来,尝尝,刚煮好的,那笋可鲜着呢。”她自然地用锅铲舀起一勺,请大家品尝,“多煮点,平时做小吃零食。”转头,一大丛多肉植物在庭院里恣意生长着,被阳光晒出淡淡的红晕,已经变成了老桩。

干。有阿婆和阿嫂坐在堂屋前售卖包装好的笋干,二三十元一袋,也蛮实惠。农家自产自销的土特产,质量不会差。后来听买去的朋友说,买回家烤肉,很是鲜美。
       生活于古镇的人们,如静水深流,自成一个小小的循环系统,容纳着节气的变换、季节的更迭、来往的人流。属于一个家族的荣光,无需他们娓娓道来,已写在历史的书页上,悬挂于祠堂的内厅里。

      进入另一家院落,高墙下,一树火红的槭树映衬着农家庭院。西晋潘岳在《秋兴赋》中有“庭树槭以洒落”之句,说明在西晋(265—317年)以前,槭树已是主要的庭院观赏绿植。天井中,两个圆形大竹匾上晾晒着烧煮后的笋

       在玉山公祠,我看到了墙上展示的近代本地名人录,如张伯歧、王金发、裘庆元、裘治、裘吉生等,多与辛亥革命时期那段历史有关,与当时的光复会、同盟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羁绊。其中,裘吉生在革命后回乡,成为悬壶济世的医生,孙中山也曾造访求医,治愈后亲题“救民疾苦”相赠,这块题匾如今仍高悬于玉山公祠内。
       嵊州是越剧的故乡,崇仁与越剧也有着极深的渊源。当年裘光贤带领“高升舞台”的女子戏班,一路从崇仁走到宁波,最后享誉江浙沪。张茵、贾灵凤、周宝奎、傅全香、筱丹桂等一众越剧子弟,走出小乡村,进入大都市,

成为一代名角。而越剧创始人之一的马潮水创造了越剧史上第一个男科班,于1961年在嵊县创办了“越剧之家”……
       越音袅袅,将崇仁这座古镇浸润出优雅的气蕴与温婉的底色,在这里,据说不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就像一段乡音,隔了几百年的时光,仍在血脉里流淌着。

10

       可惜,我们的脚步有些匆匆,无法沉浸式真正深入地探索这片古韵犹存、风华不改的原生态村落,甚至连与村民攀谈的时间也显得寥落而仓促。兜兜转转间,还是为此行的走马观花式游走感到遗憾。
       恋恋不舍地告别古镇,坐在大巴车上将崇仁印象发到朋友圈。不久,有位朋友留言说,崇仁还是“围棋之乡”呢。是啊,崇仁古镇所拥有的标签不仅仅是越剧,还有围棋这一传统民间娱乐项目。清光绪年间,这里就盛行围棋,几乎家家户户闲时都会坐下来杀几盘玩玩。
       崇仁,像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每翻开一页,阅读它的内核,便会多一分惊喜。原来它拥有如此丰富的人文色彩与深厚底蕴。相较周庄、西塘、乌镇等江南古镇的过度商业化,私以为崇仁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韵味,是极具观赏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宝藏古镇。
       这片古建筑群所代表的精美工艺,这片隐居一隅的裘氏家族聚居地,深藏着朝代更迭的印记,留存下民间文艺的种子。只要走近它,就是打开一扇时光的门,家族往事,前世今生,如烟涌来。
       或许,下一次遇见,能更好地欣赏它。

       小巷深深,台门重重,如越音般曲折环绕,行走其间,心便会安静下来。时见朱门紧锁,门环静默,轻扣一声,似听见远处的回声隐隐传至心头;间或抬头,层叠的马头墙上,几枝横斜而出的绿荫疏叶,与白墙相映成景,现水墨之美。
       转过一个拐角,忽然眼前一方池塘,斜阳远照,池水清幽,而对面一堵写满沧桑的白墙上,“后门塘”三个字尤为醒目。所有人行至此处,都会发出一声“哇”的惊叹声,这场景无疑是江南水乡般的唯美画面。如果有一女子身穿汉服或旗袍,手执轻盈小伞,从斜对面那条小巷慢步而出,此刻的光线与意境,绝对能拍出超有氛围感的大片啊。
       后门塘就像一个水乡生活的缩影,这口建于宋代的池塘,呈方形,鹅卵石垒筑,据说塘水永不枯竭。虽然如今的池水已非往日清澈模样,但仍可想象昔日村民们在此浣衣、提水的情景。属于它的喧嚣时代已过,寂寞而沉静的水,终成为游人们镜头里的前景或背景。

11

夜探嵊州小吃

缪佳祎

        四季流转,春又来。一晃,三年疫情已过,人们蛰伏已久的心也开始勃勃跳动。下一站,去哪儿?浙江省内还有哪些地方没走?
       渴望出门采风踏青的文友们在群里集思广益后,一个地名跳出来——“嵊州”,著名的越剧之乡,也是“千年剡溪唐诗路”上的重要一站。很多人都说没去过,那么不要犹豫,就选它了。
       其实,在确定要去嵊州之后,我百度搜索先想了解的并不是当地有哪些景点,而是寻找“嵊州小吃”攻略。毕竟,除了美名远播的越剧,嵊州还被授予“中国小吃文化名城”和中国美食百佳县市,“嵊州小吃”可是响当当的招牌。这也是我很想去嵊州的原因之一。
       那么,且跟着我开启一段嵊州美食之旅吧。当唇齿留香的味蕾记忆,与那些美景重叠,这段旅程,更添了活色生香的意趣。

       据说其他城市常见的杭州小笼包,都是源自嵊州。这一点,当地导游在接待我们时便已提及,言语间透着一种自豪。其实,本地人最爱吃、最有特色的还是“豆腐馒头”。虽然叫馒头,但其实它是小笼包,只不过里面包着的不是肉馅,而是嫩豆腐和一点点调味料,味道真心鲜美。听着介

绍,脑海里迅速闪现之前搜索到的“来嵊州,不可错过的美食有哪些”排名,果然豆腐馒头稳坐第一。

       导游推荐的另外一种小吃是“榨面”,类似舟山沈家门的米面,也是细细的米粉,比粉干更有韧性一点,煮或炒均可。“我们当地以前媳妇坐月子时,没有其他好吃的,为了补充营养,基本上每天以榨面为主食,能让你吃到腻那种程度。”导游笑言,偶尔尝尝还是可以的。
       当晚的餐桌上,榨面就做为一道主食被端了上来,远远看去像一锅杂烩羹。起初我并未在意,直到有人提醒,这就是榨面,连忙舀一小碗品尝。这真的是一道大杂烩,混合了豆腐、青菜、年糕、榨面或其他料,加了一点勾芡,很粘稠,但味道确实不错,细软的面条与切成细丝的年糕柔韧交融,别有风味。

12

      走走停停,说说笑笑,不觉时间流逝,一行人到达越秀路时,已是晚上7点多。小吃街两边灯火璀璨, “老马生煎”“余氏豆腐包” “老妈烤年糕”等各种嵊州小吃招牌琳琅满目地一一晃过,每家店里似乎都坐满了人。尤其是美食清单力荐的那家“胖大姐黄泽豆腐馒头”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果然如网上所说

       入住的酒店位于嵊州郊区,离中心城区有些距离。打开导航查看,从酒店步行到越秀路小吃一条街,大概需要40分钟。此刻,天色犹亮,晚风习习,我寻思着,很适合饭后散步消食啊,不如慢慢走过去,顺便欣赏一下嵊州的夜景。于是,一群想要“领市面”的文友欣欣然前往。
       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信步闲走,,感受那些细微的地域特征变化与相似的街景,有种自由放空的愉悦。转过街角,上大桥,视野豁然开朗,一条宽阔的大河横贯于桥下,两岸华灯初上,高楼林立,映着天边还未褪尽的晚霞余光,有种绚烂的美。“下面这条河就是剡溪啦。”有人提醒道。
       嵊州市,为浙江省绍兴市辖县级市。秦汉时建县称“剡”,已有2100多年,北宋始名嵊县。1995年,撤县设嵊州市。其地形四面环山,中为盆地,剡溪横贯其中,可谓为嵊州的母亲河。原来,就是眼前这条经年流淌的长河,孕育并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忍不住驻足,多看几眼。

       听说至少要等二三十分钟才能吃上,大伙儿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转战对面另一家豆腐馒头店。都在一条街上,味道也差不到哪儿去,有时候,吃的不过是个气氛。
       当豆腐馒头分别以蒸和煎两种模式上桌时,迅速吸引了我们的视线。热气腾腾的小屉笼里,躺着8个大小均匀的包子,半透明的皮,隐隐透出里面的馅。用筷子夹起时免不了小心翼翼,生怕弄破了那吹弹可破的皮。蘸点米醋,轻咬一口,鲜美的汤汁瞬间充满口腔,包裹着嫩豆腐迅速融化于舌尖。而煎包子如同煎饺,已与金黄娇嫩的煎蛋完美混搭,在原先鲜美的基础上融入了蛋香与焦脆。两种滋味,各有千秋。
       走出店铺,夜色温柔,美味荡漾,一帮食客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且留些念想期待来日再相逢。

的,常年人满为患。估计大家都是冲着网红店来打卡的。“姐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广告语显示了这家二十年老店的自信与人气。

13

       为探唐诗之路,寻越剧源头,我们从海岛上岸,一路向西。车轮下平坦的高速公路,曾经是千年黄尘古道;车窗外望不见尽头的满眼花树山野,依然是年复一年交替不绝的江南春色。越地的古剡中——嵊州,正是我们此行目的地。
       嵊州既是浙东唐诗之路的中心点,也有王羲之归隐故居,更为难得的是,她同时也是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源地。千年前,盛唐诗人留下的诗作和晋代书法大家王右军的遗迹,加上后世清丽委婉的越剧,在这无比秀美的山光水色里,让这块风水宝地充满了浓厚文化内涵。这里虽然与舟山海岛迢遥相隔,但是古剡中的文化气息,浩浩然无不波及到海岛每个角落。如细考起来,唐代的诗路,竟然也有晚唐的著名诗人罗隐在舟山某岛一块石岩上用墨书写了诗句,号称“书字岩”。 那是唐诗最早传入舟山的见证。是它,带给舟山人民旷古未有的文化启蒙和文明觉醒,使得舟山这块荒蛮的孤岛,有了与大陆文化接壤的机缘和文明的发轫。至于后来越剧的传入,更是普及到每一个乡村、每一位舟山岛民的心底内,成为岛民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一种剧种,让舟山人钟爱得如此迷恋,如此癫狂,简直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我们在嵊州的越剧小镇漫游,在暖融融的春风里,无论走到哪里,耳畔总是回响着清婉悠扬的越剧曲调,温馨而妙曼,令人心广神怡。进入曲径回廊古戏台,欣赏纯正的越剧《梁祝》折子戏“十八相

水袖拂动连海隅

庄世维

送”,了解位居“第二国剧”的前世今生,似乎让人进入永久的传说和虚幻的梦境里,不禁催生无限的回想。

——越剧的滥觞与清音的魅力

       一百七十年之前的清咸丰十二年(1852),穷苦落魄的嵊县西乡马塘村村民金其炳,倚门在当地人家门前吃“开口饭”,以《落地唱书》曲调卖唱,唱

14

的是几句吉利话,以博得户主的欢心,赏得一条年糕或一只粽子充饥度日。这种形式更像是舟山盲人沿门头、沿船头唱蓬蓬《新闻》讨饭相似。不过,让金其炳不曾想到的是,他的这一唱法,经几十个春秋,竟成为名闻遐迩的越剧唱腔的滥觞。

       时光流逝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嵊县“的笃班”(施银花班)上岛来舟山演出越剧,第一次让海岛人民看到了在京剧、绍剧和昆剧以外的另一个唱腔悠长委婉的地方剧种。那是一种清一色由女子扮演的文戏,而且是连台全本戏,从出生演到大团圆,由于嵊县的口音与舟山相近,剧中人物说白大家都听得懂,格外感到亲切。人们乐意看。她的内容在文革中被概括为“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阖家喜欢大团圆”的越剧,海岛人民十分喜爱,很快地接受了这一剧种。自此总是聘请越剧团来舟山上演。以名角挂牌的越剧组团巡演,惊艳了舟山海岛,岛民对文艺久渴的心得到了巨大的满足。

       由倚门唱几句吉利话,之后逐渐演变为唱一段新闻或传奇故事以吸引听众,到半个世纪后的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几个人合伙在空场地上用四只稻桶倒覆,上面铺上门板搭个台子演唱一段戏文的折子,这种折子戏的内容借用其他剧种,如绍兴大班、京剧、徽班等剧目,开始形成越剧雏形。上世纪二十年代起,经过不断优化,原来的嵊州“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嵊州隶属绍兴府)最后定名为“越剧”,于1925年在大上海演出,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迅速流传到各地,特别是浙东一带地区。
       那时候,舟山岛由于孤悬海外,岛民生活艰苦,信息闭塞,文化艺术等精神产物更是被认为奢侈品。所以在越剧引入岛内之前,平时通常以木偶戏(小戏文)、瞎子唱蓬蓬、翁洲走书等靠演员“单打独斗”为娱乐主角,而能够上演大戏则无异是一次狂欢节。那时没有专用的戏剧演出场所,一些古庙如城内的上荣庙、火神庙、城隍庙、都神殿的古戏台,曾都被作为经营性的戏剧演出场地。越剧闻世之前,演出的“大戏”是大陆上的京剧、绍兴大班(绍剧)、昆剧等折子戏。每一次演出,别说定海城内万人空巷,连五海山的岛民也会渡海坐船蜂拥而至来看戏。演出期间,场地的周边摆满了五花八门的摊子,有小吃摊、水果摊、小热昏、耍猴的、变戏法的、剃头的、舞枪弄棒的,甚至牌九摊、掷骰子赌博的,都是借用看戏观众的人气做生意,多花几文钱,便有送茶水的,送瓜子的,递热毛巾供揩面的,那真是一种高级享受。

15

       全国解放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突然有一天,按照中央宣传部要求,有8个国有越剧艺术团体分期分批支援浙东山区和海岛,这个爆炸式的消息无疑让海岛沸腾了。正规剧团,完全不像草台班子。他们需要有正式舞台、要摆布景、要有乐池奏乐,还要有灯光等。可那时候定海连像样的剧院都没有。据说当时上海由70余人组成的荣艺团,在唐月萍带队下海岛的第一站是岱山,岱山人用8顶轿子将主要演员从码头抬回来。舞台是在一个空地上竖放十几个柴油桶,上面铺上木板,然后再搭上帐篷就算完成了。记得当年岱山高亭上演的第一场戏是《秦香莲》,那场演出除岱山当地观众外,从定海乘船过去看戏的观众也成百上千。之后,舟山剧院正式建成,以荣艺、集艺、朝民等越剧团体就轮番在定海上演古装剧目,每座票价两角上下。从此,越剧占据了舟山的主要演出场所。

       国有剧团演出次数和范围毕竟有限,农村老人进城买票看戏也少有。当时有吴榭乡一带的农村村民便跃跃欲试,试图组建越剧草台班子在冬闲时演出,一些活跃的农村青年男女通过观看城里的越剧戏,兴致勃勃地学样自己编导,竟然在农村广泛流行起来。每年春节期间,总有草台班子在各村轮回演出。他们拿出自己家里的绣花被面制作戏袍,戏角的帽子也会借用庙里菩萨的冠帽,他们事先在菩萨面前供上几支香,请求菩萨帮帮忙,暂时借用一下菩萨身上的衣冠用于演戏,演戏结束后一定悉数归还。乐队是农村为丧户人家做水陆道场的一班“念伴”,他们会吹打,会拉琴,是一些现成伴奏人员。一般农村演出会先搭个戏台,夜场演出没有电,租借几盏嘶嘶作响的“汽灯”悬在台前,演到中途还得有人登上木梯在气灯上充气。开演之前先“闹头场”,锣、鼓、钹一齐敲响,以吸引观众,于是,村民们扶老携幼,手提玻璃风灯,肩扛竹椅板凳,从各个村里向戏台围拢,黑鸦鸦的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由于草台班子演员年龄参差不齐,水平有限,唱词无字幕,全凭上台后即兴发挥。乱编一气,时常引得哄堂大笑。记得有个平时能说会道、装狗装猫十分滑稽的小伙子,终于有机会能让他上台扮演一个角色了,谁知道,刚一上台他就目瞪口呆,愣在台上,什么台词全都忘了,旁边演员暗地向他示

16

意他也全不理会,突然两眼翻白,“卜通”一声栽倒在台上,口吐白沫昏了过去。大家七手八脚将他扛下台后,老人们说这叫“晕台”,因为他从来没有在台上见过这“万人目光”的场面。解决的办法是可以剪下戏袍一个角,用热水冲汤灌下,会慢慢苏醒过来。

       至于台上“龙套抢戏”“喧宾夺主”“节外生枝”“张冠李戴”“拖泥带水”乃至于“关公战秦琼”的笑话都会发生。好在大家都是农民,水平都不高,平时又是一个村子干活,相互熟悉,出点洋相权当一笑。
       一个草台班子,凭农闲时排练三五个剧目已经不错了,但是农村正月里大家看戏上瘾,几个剧目,两个日夜场就演完了,如何打发得了广大观众的热情?只好临时凑戏,凑戏要有剧本,单有剧本还得排练,这些都来不及了,就连向演员讲解一下整本戏剧的情节都没有时间。因为日场连着夜场,没有半点时间琢磨。怎么办?只好来个应急措施。一般情况下,草台班子戏台上没有布景,只在戏台正中固定摆放一张“画桌”,画桌前有一块绣着龙凤图案和某某戏班名称的围布,导戏的人钻在桌子底下刚好被围布遮住,台下的观众是看不到他的。他用一个手电筒照着本子说戏,说得简单扼要,说的声音还不能太大,只能让台上演戏的人听到,台上演员就照他说的情节即兴自编唱词和动作演出。桌子下面的人说“你可以下场了,叫xx上场”,于是台上演员就下场叫了另一位上来。有时桌子下面也搞不清情节正看本子呢,台上的人就胡编乱造一个劲瞎唱,不管唱什么,反正大家也听不明白,哪里顾得了剧情衔接紧凑还是拖沓,只是整个过程紧张的不得了。

       这种演出还是有剧本可依照,有时找不到剧本,就会派个识字的高小学生到定海城的状元桥边一家“小书摊”看小书找故事。所谓“小书”就是过去孩子们爱看的16开本大小的连环画,看到能够演出情节的故事,就会当作剧本依葫芦画瓢边讲边演。剧情虽然松散拖沓,有时还莫名其妙,下面的观众

照样看的不亦乐乎。这在没有电视、没有正式戏台演员、精神和文化生活极度枯竭的农村一景。

17

       “人民公社化”时,草台班子取消,由公社组建了一个集体性质的“公社文工团”,抽调一批会演戏的社员和一些颜值相对较高的女青年“专业”演戏,结果戏没演几次,经费亏空不说,风流韵事还出了一大筐,不得不解散。十年文革,古装戏被禁。农村草台班子演越剧就止于此。改革开放后,后古装戏逐步开禁,群众对越剧的狂热爱好就像火山迸发,唱片磁带录像风靡一时。先是脍炙人口的越剧电影《红楼梦》(上下集,片长三个多小时)让久违了的戏迷看得如醉如痴。村里有一位越剧迷大娘,竟在定海人民电影院连续观看七场,影片最后有徐玉兰(饰贾宝玉)有一大段余音绕梁、回肠荡气的《宝玉哭灵》唱段,每场都把那婆娘看得泪眼婆娑,神魂颠倒,茶饭不思,稀里哗啦,最后晕倒在影院内……之后,舟山的越剧后继有人,如舟山的小百花越剧团最后让舟山人民重新得到全新的观感享受。舟山越剧的引入、普及,真正是抵达了每一个定海人的心灵深处,那真是嵊州剡溪人的水袖拂过来的。

       我们在剡溪之畔、越剧发源地施家岙的古戏台上,观赏着《梁祝》折子戏“十八相送”。那是一出中国古典的爱情悲剧,也是越剧的经典,多少年以来在民间以这个剧种传唱,上至耄耋翁媪,下至总角稚童,无人不晓,谁人不知。越剧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之路,在她高光时期成为除国剧(京剧)外的第二大地方剧种,在全国乃至全球享有盛誉,让平民百姓得到了唯美的、简直是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尽管如今电视电影普及,真正舞台上演戏剧的观众不会很多,但是,经典毕竟是经典,她的魅力绝对不会轻易消失。

18

       看着“善德泽福”这四个力透纸背,笔酣墨饱的大字,便心生欢喜。这幅墨宝出自书圣王羲之世裔第五十四孙九十叟翁王伯江之手,它也是我此次采风最大的收获之一。
       书法在中国是一门独特的艺术瑰宝,自古耳熟能详的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还有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董其昌等书法大家,他们为世人留下了无数无与伦比的不朽之作。
       本人虽然不擅书法,但阻挡不了对书法的热情。这次有幸和文友们一起前往嵊州的金庭镇,去近距离瞻仰书圣王羲之故居,探寻王氏后人之踪迹,甚感欣喜!

       金庭镇的金庭乡,据说是王羲之晚年度过的地方,也是他的旧居之一。因五世孙王衡曾追随圣祖脚步在此修炼,古称金庭观。故居坐落于幽幽山谷之中,四面环山,静谧苍翠。建筑群有金庭观、书圣殿、右军祠、潺暖阁等,主体金庭观共分山门、天王殿、大殿、后殿四进,里面供奉着王衡和夫人及王羲之的雕像,整个建筑共占地面积约20亩。但因年代久远,真迹已荡然无存。不过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古墓道往里走,碧流婉转处便是王羲之的墓了。
       古墓看起来肃穆、庄严,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了,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巍然、耸立,令肃然起敬。

走近书圣王羲之及后裔

储  慧

19

       宽阔的墓道是用青石铺成,墓道两侧是苍翠的塔柏,墓是用青石板砌成的圆形状,墓前有一座单檐挑角的方形石亭,亭中竖立着一块醒目的青石墓碑,正面刻着“右将军墓“,背面是建造时间:“大明弘治十年三月二十五日吉旦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右参以吴口重立”。此墓非常应合这两句诗的意境:“状洞天之形胜,为福地之灵宗。”
       据传在当地村民中有这样一个说法。金庭有一大景观,下雨时,瀑布山的山涧,日夜飞溅着白色的水花,如果站在半山腰,还能看见龙潭瀑布,那隆隆的瀑布像帘子从龙潭飞流直下,颇为壮观。这让饱览越中山水的王羲之动了真情,于是决定把自己晚年的养生之所寄居在此。
       瀑布对面是五老峰也叫笔挂峰。传说王羲之每次写字时,后庭山上的狐狸精就化成一个个美丽的少女,替“书圣”铺纸、研墨,还把尾巴变成笔帚,让书圣挥毫泼墨,佳作完成后挂于五老峰,故称笔挂峰。当然,传说只是对书圣神话而已。事实上,晚年的王羲之仍然笔耕不辍,常在荷花池洗砚洗笔,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清澈的荷花池改名为“墨池”。
       细细观察,与其他景区截然不同的是,金庭观少了一份利欲熏心的商业气息,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诗情和墨香,而且越往里走这种氛围就越突现。
       比如书画长廊、书法园林、雪溪书院等,书圣王羲之及历代书法家的手稿,让你一饱眼福。如果你愿意为此停留,尽可踽踽独行,无人打扰;如若兴致使然,即可跃跃欲试,因为在雪溪书院内文房四宝齐全,你尽可大显身手,留下属于你的蛛丝马迹。而且,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和弘扬这门独特的文化资源,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一,王羲之诞辰之日,都会举行盛大而隆重的书法朝圣节。这时来自世界各地同宗同源的王氏子孙及书法爱好者,济济一堂,交流切磋书法技艺,以此来祭奠他们共同的圣祖——王羲之,并使之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不远处,就是独立遗世的华堂古村了。它是王羲之世裔第二十六世孙王弘基,八百多年前千里迢迢率族人从北方迁徙聚居到此,后不断繁衍生息。这里的人大多姓王,而且皆擅长书画,所以在华堂古村较早前有“画堂”之说,村民们都喜欢将画好后的墨宝悬挂于其宅的厅堂中央,供人欣赏。解放后易名“华堂”。
       这是一个远离城市繁华与喧嚣,文化底蕴深厚又极具江南特色的古村落。不仅古朴、典雅,而且民风淳朴、自然,如果走近,岁月似乎在这里凝固,只留下一片怡然自得和氤氲墨香。
       刚来到村口,“书圣故里,翰墨飘香”八个大字就映入游人的眼帘,旁边标识牌的两侧有块醒目的石碑,石碑上镌刻着王羲之家喻户晓的行书《兰亭

20

集序》。再抬头望去,一前一后两个用白石砌成的精致又气势的牌坊,上面分别写着“书圣”、“进士”,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人未进村,浓郁的书香味,已涤荡心扉。

       漫步于古村落的角角落落,除了质朴的风土人情外,富有浓厚气息的壁画、彩绘,及寓意深刻的古诗、古训,迎面扑来,或隽永或飘逸或令人遐思。而这些充满艺术特质的作品都出自普通的村民之手,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这里的文脉的昌盛。当然,让我驻足停留的地方,便是王羲之世裔第五十四孙王伯江的祖宅了。

       穿过两座牌坊往里走,你会发现这是一座用石头垒起的古村落。鹅软石铺就的路面,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每家每户的门前;不规则石块垒砌的民居,坚固又别具一格;一条平溪江穿村而过,长满青苔的古石板桥威风凛凛地架于其上,仿佛在倾述着什么;还有古瞭望台、古井、古池塘,古更楼、一个又一个古老精致的台门串联起蜿蜒幽深的巷陌,这些古老的建筑,虽然斑斑驳驳,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旧像一位从容的贵妇,散发出迷人又独一无二的的光芒。
       当然,华堂古村里最古老的建筑莫过于王氏宗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高高飞翘的屋檐,镂空的石窗雕花,以及屋顶的乌龙甩尾,时刻向人昭示着王氏家族曾经的荣耀和气派。令人惊讶的是,在大约10万平方米的故村落内,有一条“九曲水圳”,已历经了五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袭,完好如初,汩汩流淌的活水仍然滋养和呵护着全村人的生活。

       这是一座雅致、安逸,但又有些简陋的晚清时期的双层建筑,迈入狭窄的走廊,挂满了老先生亲自撰写的风格不一的书法,行书飘逸潇洒、草书苍劲有力、楷书严谨优雅,每一幅墨宝运笔娴熟老道、大气婉约、笔走龙蛇,看得我眼花缭乱,心生敬意。鹤发童颜的老主人王伯江安静地端坐在一把发黄的太师椅上,为随时前来求字画的人挥毫泼墨。
       眼前的老先生,仙风道骨,慈眉善目,精神矍铄,隐隐的渗透出几分先人的风范。在古村,还有好几处这样求字画的院落,它们闲适、平和地迎接着每一位到访者……
       回家路上,我一路芬芳,心路远长……

21

嵊州掠影

华堂古村记
       卧龙山脉毓秀山下,金庭镇华堂村(画堂村),平溪江从村口流过,一江两岸阔,杨柳依依。
       这里与王羲之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走过一条横跨的平板木桥,我们便站了村落的入口处,几块大牌坊伫立,上书“书圣”、“进士”、“晋圣遗风” 等。脚下是一个“之”字小广场,《兰亭序》里不同笔法的“之”字在这里展现,你没事就可以跟随自己的脚步一个个去笔划一遍,感受一下大书法家附体的感觉。
       堂前一方正的池塘,中横一条卵石道,塘里有游鱼,几盆睡莲未开。一条河渠沿塘一侧流入村落,流水清洌,有村民在此洗涤。村口水塘边,一位当地的村民围着我们,目光里有内容,欲言又止,我就随口问了一句:请问住在这里的是王氏的第几世孙后代?他便很热情的介绍起来,同时跟着我们向村子的更深处行走,他一直在说文化是需要积淀的。是说给我们听又或者是自语。
      华堂王氏宗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墙门威威,叠三层,建于大明正德七年(1512),是该村最古老的明代建筑之一,位于村东首,共三进。中进孝子殿供奉王氏36世孙王琼及其妻石氏太婆,门额有“慈节”、“纯一不二”(正德七年壬申九月,嵊县知县林诚通)大字。
       永和十一年(355),王羲之入剡,经金庭,以为奇丽幽渺,隔绝尘世,眷恋不能已,遂筑馆居焉。王羲之26世孙王弘基又从金庭观迁居卧猊山麓,南宋初年,29世孙落户华堂村,自此后,王氏家族在这里落地生根。宋、明、元、清朝代的更迭,带给这座古村的是不同的建筑文化。它们在岁月里交融、保留,形成独特的华堂遗风。王氏子孙多擅书画,书画悬于厅堂,供人品赏,故其宅有“画堂”之称,后因其屋舍精丽,山水清妙,“画堂”易名为“华堂”。

       走进了村巷,你会发现,房子周边的一条条沟渠,自东向西曲曲折折流经全村。水纵横着流动着的,奔涌充溢着,并非死水,你才明白村口祠堂边立下的一块碑名“九曲之圳”的来历。据记载,此设计由36世孙王琼之妻石氏太婆倡建,自村东平溪江的归水口导入,沿圳设有许多埠头,每流经一台门,便曲曲折折而入,供村民洗涤,最后注入村西农田。

姚崎锋

22

       在村人的引荐下,我们走进了一个四合院,见过了一位90岁高龄的老者在自家的院子里写书法,墙上挂满了颇见功力的作品,与进出的游客不时得修缘,字幅的价格实在不贵,毕竟这是一位老者笔端的生命力体现,他没有一般生意人的微信扫码,说出一口价,钱是那位村民转现给他的,老者微笑地看着我们,埋头挥笔,仿佛置身度外。
       古村还是安静的,没有我想象中的吵杂,让我们的行走有了些许的沉浸。红灯笼挂着,招牌旗飘着,旧板画随意地摆放在墙头,乡村风土气息的墙绘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古道皆铺卵石,沿着它可以安然地走进每一间古老的房子。沿河民居错落,都是自然成就的成色,房子里的老人们安详地坐着或端坐在低矮的门口打量着外界的人们,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村民们在四合院里用煤炉烤着醇香扑鼻的当地特产:花生笋干。河岸边晒着当地特色梅干菜、笋干花生等,阵阵清香招引着舞动的蜜蜂。

       崇仁六村后门塘是当地的富豪居住地,号称“穿靴戴蒂后门塘”。值得关注的是,在后门塘边朝北台门墙上所绘的壁画 《松鼠拖钱币》 反映的是崇仁过去“小上海”之称的例证。绘画作于清中后期,所绘的内容是一只松鼠在拖钱币,而钱币是几种

崇仁古镇记
       嵊州江南古镇崇仁六村,至今仍保留着庞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繁荣于明清,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古建筑连片成群,具有宋朝遗风、明清特色。以玉山公祠为中心,保存完整的老台门就有百余座,台门之间用跨街楼钩连,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体现了先人“分户合族、聚只一家”的遗风。
       当地原名杏花村,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其地故名为崇仁。自南宋以来,出过不少人才,单裘氏一族,就有4个进士,38名举人,仕宦者几十人。

23

外国纸币,绘画本意是一种积累财富愿望的体现,而绘画透露的是崇仁对外界的开放和接受,说明民国“小上海”之称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下了桥,这里相对是市中心了,也热闹了不少。沿街商铺林立,人流多了起来,路边小广场上,晚练的音乐声此起彼伏。小吃街说长不长,招牌把街道衬得亮堂堂的。特色小吃种类繁多,如各种小笼包,羊骨头,绿豆汤、炒年糕等,路过一家,门前排起了长龙,店家招牌就是“胖大姐黄泽豆

夜行寻味记
       抵达嵊州的当晚,入住惠余酒店,在楼下的华必和餐饮店团餐之后,相约去导游建议的越秀路特色小吃一条街。
       有人说,打的去。有人则建议,走过去,走到那,正好肚子也饿了,再品尝一下特色小吃,味道更足。
       从酒店到夜市一条街,导航下,大概3公里多,估计得走个把小时。一行人趁着朦胧的夜色,一路前行,也算是出镜率挺高的一队人马。二狗用记者敏锐的眼光发现了新事物,我俩便在路边观察起了公交出行工具电瓶车,我发现这种电瓶车简易灵巧,与我在我们当地所见的不太一样,只可惜,好像只够一个人坐,如果想带个心爱的人逛逛这城市也不太方便。转眼间,二狗就骑着电瓶车赶上来了,挥手向我们示意,一副高兴劲,众人纷纷为他在嵊州街头留下了珍贵的画面。
       上了双塔桥,一条江横在我们面前,剡江是也。漫步跨越剡江,江边三五夜钓的人,江风送爽。不远处的廊桥影绰,四周高楼大厦上林立,和悦时代广场各种招牌霓虹闪亮。

       去一个地方旅游,增长人文历史自然是最重要的,否则何必从一个我们呆久的地方去别人呆久的地方呢,回过头想,正因为在我们久居之地见不到这么精湛的传承,所以我们才会不停地去发现发记取,并深深感慨于眼前的所见所识。

24

       我们十几个人,点了一大堆,豆腐小笼包当仁不让。来嵊州不吃小笼包,真不能说来过嵊州。刚刚出笼的小笼包子,豆腐混杂着肉馅,透过薄薄的皮子隐约能看到里面鲜嫩的馅儿,晶莹剔透,夹起来,蘸点醋或是辣椒酱,一口咬下去,皮韧、里软,满口生香。
       其貌不扬的小笼包,光从外表来看,似乎各地小吃店都能做出来,那么,其精髓恐怕就是在皮和馅里了吧?的确,我看到它的皮似乎比常见的要薄,像饺子皮式的透亮色,能隐隐看到馅的成色,而肉馅里加入了嫩豆腐的原由,才将汤汁的真谛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
       羊杂是我一直喜欢的美食,羊骨头30一碗,我也要了一份,除了肉筋的软韧,汤汁尤其醇厚浓郁,下小笼包,于我而言便是至味,舍不得留下一星半点。大家还点了不少的绿豆汤,一冷一热间,直呼过瘾。
       同行者酣畅享用之后,兵分几路,消失于嵊州夜色中。相比于寻找地方特色美食小吃,有人更喜欢寻找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庄老与道长便是其中的两位。他们去了附近的鹿山公园,公园有一座塔,他们便打听来了鹿山的一段历史,还是个很深情的佛家道义传说。在他们眼里,美食,短暂,回味片刻,人文,久远,回味无穷。

腐馒头”,眼尖的美女记者指着招牌兴奋地说,就是这家网红点。如此天天排长队的情形,可能连老板娘自己都有些蒙圈。也不知如此红火有什么独特的秘诀,借用一句时尚的话: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同行者欲跟在队伍后面,想想不知何时才能排到,于是依依不舍地继续前行。

王羲之故居
       有时,总是无端地想,某一个人的名声怎么就会这么大呢,竟然能撑起一个地方,或者一种产业,并能长久下去,这是某个地方的幸运。
       我们所知的书圣王羲之,出生山东,建康成长,成名会稽。晚年隐居卒葬于金庭瀑布山,这里四面环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为道家“第二十七洞天”。王羲之故居便坐落在这幽幽的山谷之中,我们算是进入景区的一大队人马,不知会不会打扰王右军的清静。
       王羲之故居系列建筑有金庭观、书圣殿、右军祠、雪溪书院、潺湲阁,这里还有书圣墓、书法园林、书画长廊、放鹤亭等。景区内汇集了大量墨宝,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书法园林风景线。
       金观庭原为王羲之故宅,其五世孙王衡于此舍宅为观修炼,唐高宗时赐名为金观庭。观前千年古柏、百年古樟茂盛苍翠。观内建筑重修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仍保留了魏晋的建筑风格,尽显古朴典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尽显韵味。

25

       庭院两侧是书画长廊,廊内汇集了大量与王羲之有关的墨宝和画作。书圣殿内正面是王羲之夫妇坐像,两旁是他们的八个子女立像。书圣殿旁有个巨大的石台树坛,曾经有王羲之亲手种植的古柏,可惜古树已成枯木(据说某一年被雷电击毁),现静静地横躺在庭院的角落,任凭岁月风吹雨打。金庭观后面是一座书楼,匾额上写“雪溪书院”,为王羲之归隐金庭后所建。
       同行者在书圣墓前留了良久,此处树有日本天溪会敬写的《兰亭序》石碑;也有隋代永欣寺沙门尚杲遵其先师智永大师遗嘱,于大业七年(611年),来到金庭祭扫王羲之墓地并写下的《瀑布山展墓记》,智永大师是书圣后裔,也是位书法大家,创下了大家熟悉的“永”字八法。
       拜谒过王羲之墓,绕道返回时看到又一块碑,碑文是日本僧人静慈园题写的诗:“风信源源继禊亭,笔歌墨舞赋流形。日中书圣千秋业,共此越州山水灵。”       遥想1600多年前,也就是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三月,王羲之称病弃官,携子由无锡徙居绍兴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的热闹高雅场面早已一去不复,心里难免有几分落寞惆怅。

越剧小镇记
       越剧小镇是新的,但内质是一脉相承的,越剧在这里有了商演的舞台,不再是藏在深闺或民间的草台班子,一个唯美的舞台,光影绰约,每隔15分钟演几段经典名目,台下是一些圆桌,摆一些茶点水果,围座着游客,二三层的围廊上还有观看区,好似当年的茶楼布局。有人看热闹,有人看氛围,有人真正听越剧,走进内心。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嵊州位于江南秀丽山水的腹地,群山屏立,大涧中流,民风淳朴,物产丰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人文底蕴,为孕育非遗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土壤。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4项,分别是越剧、嵊州吹打、嵊州竹编、绍兴目连戏。
       越剧小镇开设了非遗街区,一些非遗特色在此设有展馆,有竹编,陶制,根雕等等,传统的技艺在这里得到展示和传承。只是时间有限,我们只能走马观花,未及深入。
       和风送爽,樱花浪漫,纷扬着撒入一条宽阔江水,剡溪显然是嵊州的明星江,有水的地方就有活力。游艇并列着,三两只行于江面,水鸟飞掠,两岸树影婆娑,如果有时间,应该游一游江面,学古人泛舟,吟诵诗句,去往更远处,流淌一江诗意盎然。

26

嵊州三步曲

颜珊珍

        在4月春风的抚慰下,伴着和煦的阳光,我们定海作协一行向越剧之乡嵊州进发,头站是崇仁古镇。
        崇仁古镇位于浙江嵊州以西,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原名杏花村,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名为崇仁。自南宋以来,出过不少人才,单裘氏一族,就有4个进士,38名举人,仕宦者几十人。是一座美丽幽静原生态的江南古镇。
        它保留着庞大的古建筑群,虽经千年但风貌依旧。古建筑连片成群,具有宋朝遗风、明清特色。群内庙宇、祠堂、古戏台、民居、牌坊、药铺、店房、桥梁、池塘、水井一应俱全。以玉山公祠为中心,保存完整的老台门就有100余座,台门之间用跨街楼钩连,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体现了先人“分户合族、聚只一家”的遗风。

       人们往往用雕梁画栋来形容一幢房子装修精美的程度,在崇仁最吸引我的就要数最能体现中国古典建筑中的雕刻艺术的“雀替”。崇仁古镇建筑上的雀替构件尤为醒目,别具一格,极具艺术观赏性。雀替在古玩界俗称“牛腿”,在我国一些北方地区也有“马腿”之称,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上檐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主要起支撑建筑

外挑木、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使外挑的屋檐达到遮风避雨的效果,又能将其重力传到檐柱,使其更加稳固。在江南古民居中较为常见。而在崇仁古镇, “牛腿”的图案组合上一般是以谐音来体现寓意,如用象表示“吉祥如意”,鹿象征着财富,狮则在民间有辟邪镇歪的说法,又有“事事平安”、“师出名门”、“官登太师”等吉祥语之意。
       此外,“福禄寿”“和合二仙”“八仙过海”“渔牧耕读”等民间神话、历史典故、戏曲人物也随处可见。“牛腿”因房主所受文化教育层次的高低,艺术表

27

现手法上区别明显,如一些商贾富绅的住宅木雕表现较为直白,用意开门见山,一目了然。一些“琴棋书画”“梅兰竹菊”“文科殿试”“连中三元”等颇具有文人画风格的木雕“牛腿”多出自当时的秀才、儒商等文人府第,其雕刻内容典雅含蓄,耐人寻味。

       而让我惊喜的发现,崇仁古镇中在一家“牛腿”上竟雕了“孔融让梨”的典故,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我想那家主人肯定崇尚谦逊礼义的美德。
       这里还没有被商业气息所浸染,古建筑古朴典雅,其间还有人居住,我走进了一位老者的书房,书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国画与书法作品挂于墙上,让我联想到影视剧中哪位大户人家老爷的书房。
       我们跟着导游在小弄堂中转弯抹角地穿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里的小巷转弯时竟都抹去了直角,做成了圆弧形,这个成语在这个古镇有了全新的体现。让我感到了古镇对细节的注重与人文的关怀。

       越剧起源于嵊州的田间小调,后在小歌班茶楼茶馆上吟唱,第一次以越剧冠名的是在1925年,也就是中国越剧的诞生时间。央视曾在嵊州的施家岙村,东王村录制过好声音,并将此在中央戏曲频道上全国播放。
       小时候母亲有“戏文蜡烛头”的称号,便是哪里有越剧演出她就追剧到哪里,外公宠溺地让她骑在脖子上观看各种社戏,我从小也受她的基因影响,爱上越剧,小学时看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竟然会连看3遍也不腻,《梁山伯祝英台》,《柳毅传书》报得出名的越剧我基本都看了个遍。初中时甚至还报考过当地的越剧小百花,终因个子矮小而落选。如今,每逢舟山剧院有越剧演出,总会陪老母一起去看戏。
       到了越剧之乡,怎能不看越剧呢?下午2点的那场折子戏是断不能错过的,一点半到那里时,一楼贵宾席已被人占满,一桌桌小圆桌上摆着瓜子之类的小茶点与茶水,我们直接上了二楼,看到正中央有个空位置似乎专为我而留,我便倚栏而坐,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老的舟山剧院看戏看电影时的情景,旁边坐着一对年轻的情侣,似乎是90后的模样。男的见我们来了那么多人,便问我来自哪里?我说来自有普陀山的舟山,在外我通常打着普陀山的名号,因为经常碰到听到舟山一脸茫然的主,但一说普陀山几乎全民皆知。但这对来自绍兴的小情侣却是知道的,并说经常开车去吃海鲜,这让我生为舟山人而颇感到自豪。我问,你们喜欢越剧吗?他笑笑,没有正面回答我,来了嘛?总是要看一下。
       台上都是当地越剧小百花濱员,虽离戏台远,看不太清她们的面容与年龄,但一招一式功底颇为扎实,听了《沙漠王子》等经典折子戏后,最后压

28

轴出场的是由越剧十姐妹范瑞娟和傅全香唱红的《梁山伯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折子戏。我正看得聚精会神,一扭头,旁边的小情侣不知何时已没了踪影。而后面座位的人群也已寥寥无几。我一直等到结束演员谢幕才离开,这是对演员的一种基本的尊重与礼节。

        看完戏出来,满目皆由绿城房地产打造出来的小镇,游乐场全国皆有,大同小异,唯有眼前一览无余的千年剡溪让我感慨万千。我曾经在唐诗中不断浮现的字眼,如今在我眼前呈现了。溪水不言,历史浮沉,我仿佛看到了王羲之这群文人墨客泛舟而行,吟诗作乐的情景。
       剡溪,又有多少唐代诗人为她魂牵梦萦,欣然留下千年诗句。李白的“秋下荆门江树空,布帆无羌挂秋风。此行不为魲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剡中即剡溪。诗人来自名山大川,却特意前往旲越剡中赏山水,可见此山水之丽。李白在《梦游天姥山留别》诗曾写下,“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神往梦至之意跃然纸上。杜甫也有诗为凭,“剡溪蕴异秀,天姥引归帆”。
       此时两岸的樱花,桃花与梨花都脱去冠冕,绿油油的一片生机勃发的样子,四周十分清幽,连绵的青山傍着剡溪水,就有着一种在此溪水边喝茶听古琴或听越剧的念头。绿城老总的眼光不错,选在背靠青山面向剡溪的风水宝地建房,剡溪如一飘带环绕着越剧小镇的建筑群。我想,疫情过后,越剧小镇的春天就如眼前会散发出更迷人的魅力。

29

       王羲之的书法是我一直推崇备至的,儿子从5岁开始便让他练书法,临的贴就是王羲之写的。
       我们要去的第三站便是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墓地,他的墓在一片绿树环绕的地方,柏树夹道,郁郁葱葱,墓碑上写着“晋王右军墓”,左右两边的石柱上刻有一联“一管擎天笔,千秋誓墓文”。
       王羲之的一生虽不长但在中国书法史上留有浓重的一笔,尊为“书圣”实至名归,他写的《兰亭序》虽是在半醉半醒之中一挥而就的,在不经意之中却成就了伟大的作品,赢得古今中外的书法迷们的趋之若鹜,在他的坟墓前,日本友人赠送的七株樱花树便是最好的例证,可惜如今正是“人间四月芳菲尽”之时,樱花已落,空留满树绿叶,樱花象征着日本的国花,樱花国树代表了日本友人对王羲之最高的敬意,他无心而为的兰亭序,让一代帝王唐明皇也痴迷若狂,曾赐重金派人多次探寻他的真迹而不得。
       王羲之的成就是从小苦练而就,鹅池变成墨池便是最好的佐证。时代的更新换代已经鲜有人用毛笔代替写字,不用说用毛笔字,硬笔字当代年轻人鲜少写的规整,有些还错别字连篇,大家都习惯用拼音在电脑和手机上打字,而不会用五笔或者汉字写字。
       在华堂古村的村口我遇见了王羲之的第56代传人,我问他,你现在还写毛笔字吗?他说他早不写了,但是村里头第54代传人有写毛笔字,随后我们就去找王羲之的第54代传人。
       当我要低矮的老式瓦房内见到王羲之第54代传人时,让我油然而生敬意的是,住在这么简陋的老式房子内,90岁高齡的老先生王伯江,还在挥毫传承着书圣的书法,看着他客厅兼书房的四周挂满了大大小小的书法作品,正当我与王先生说话间,我看上的几幅作品均已被同行的几位文友抢购去了。他的厨房间还用着柴火,老旧的灶头,一个老妇人忙着在做中饭,让我联想到当年拜访舟山书法家倪竹青教老生生的时候,踏上吱呀作响的楼梯,小小的书房间也是陈旧不堪。我看到案上放着一本王羲之的小学生字贴,遂问王老:“您还教小孩呀?”王老对我说,只要我还写得动,我会一直写下去教下去。
       这让我看到了希望,自有王羲之的后人接过书圣的笔墨将书法的精髓传承下去。

30

       四月,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我们一行人从舟山出发,在经历了2个多小时的高速路程后,在一处农庄简单地用了中餐,就来到了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嵊州崇仁古镇。
       走进崇仁古镇给人的印象是静谧和慢时光,与南浔和乌镇那种 “粉墙黛瓦、浆声舟影”的江南水乡古镇风景不同。有的是那一个又一个“庭院深深”的老台门,斑驳的灰墙,高高的马头墙,长着厚厚青苔的瓦当,随处可见的木雕、石雕、砖雕,都在向游客展示着崇仁古镇久远的历史。
       据史记载,崇仁镇始建于唐代(公元618—896年)、兴起于宋庆历年间(公元1011—1048年),繁荣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原名杏花村,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名此地为崇仁。
       到崇仁古镇必到的是玉山公祠。玉山公祠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崇仁古镇规模最庞大、建筑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宗祠建筑。玉山公祠分为前厅、戏台、正厅、后厅,照壁嵌结构各异的砖雕人物、花草图案,两边设门,前厅五间。天井内有四方缸,承接檐头水,在古时,既方便平时的生活用水,也能在遇到火灾时可用于救火。
       在玉山公祠的廊檐及门窗等随处可见雕刻有花鸟虫鱼、人物山水、传奇故事、神话仙迹等。院内古戏台四个台桩上方的牛腿,各种人物雕刻栩栩如生,戏台木构件上雕刻有精美的龙凤浮雕,寓意龙凤呈祥,让人感叹古代匠人们精湛的雕刻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国时期,玉山公祠戏台曾冲破几千年来女子不得登台演戏的封建禁锢,上演了由傅全香主演的《夜半钟声》,推动了女子越剧在民间的发展。
       在崇仁古镇中穿梭游走,不时会遇到在老宅中居住的村民。在一处院子里,一位大嫂正在把切成片的春笋与黄豆,加上各种佐料放大锅里面用炉子煮,看到我们这些游客,她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我尝了一点,有种酱香浓郁口味。问这位大嫂,这煮的笋片黄豆做什么用?回答说,晾晒成干作为零食,有需要的游客也会卖。

印象嵊州

徐永华

31

       结束崇仁古镇的游览,回到车上,同行一位文友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张石门楣刻“佳气絪灵”四个阳文,让我们猜“絪”读什么。我用手机查后读“yin”,古同“氤”,有承上启下的意思。
       这次刚到嵊州,就从导游处得知嵊州(县)别称“剡溪”,此前对“剡”(shan)字自己读不出准确的发音。至于“剡溪”为何改为“嵊县”,查询后才得知在公元1120年,北宋徽宗赵佶宣和二年,剡县裘日新率众响应方腊起义,攻克县城,童贯率军南下镇压,认为“剡字两火一刀,有兵火象”,因此奏请更改县名。公元1121年,宋徽宗诏改剡县为嵊县,“嵊”字是地名专用字,意指山多,四面秀峰环抱,四山为嵊,定名为嵊县。
       旅行中可以认识一些平时接触少的生僻字,并了解其中的含义,这也许就是对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最好的诠释吧。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施家岙村。越剧小镇四周青山屏列,剡溪江水如练。小镇建有古戏台、非遗体验馆、越剧博物馆和古戏楼。据说古戏楼为仿故宫畅音阁而建,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是戏迷们心中最好的越剧金色大厅。
       在越剧博物馆内,我们观看旧时演员们用过的道具和化妆用品,代替胭脂的是普通大红纸,代替眉笔的是煤油灯芯上的煤渣。
       越剧有源于嵊州盛于上海之说。博物馆内阵列有“越剧十姐妹”事迹。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越剧名角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其十人举行联合义演,同台演出,轰动上海,“十姐妹”因此得名。
       “越剧十姐妹”中大多数人都有苦难的童年。她们都是小小年纪就进了科班,跟着穷苦艺人,挑着戏箱,爬山路、宿破庙,艰苦生活。
       参观完越剧博物馆后,我们来到了被誉为东方金色大厅的古戏楼,观看越剧折子戏。一楼大厅属于最佳观看位置,还提供茶水和瓜子点心,需要专门另外要加购票,二楼则不需要另外购票,是大众观看的地方。
       我到二楼找一处位置等候观看折子戏,前面两段折子戏我没什么感觉,《十八相送》在两位年轻越剧演员的精彩演绎下一下就吸引了我。
       扮演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两位越剧演员水袖勾连、眉目传情,情意绵绵地诉说着三年同窗之情的美好和天长地久。折子戏表演结束后,我依然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32

       走出古戏楼,外面古戏台上有身穿越剧服饰的女子正在演唱,整个越剧小镇处处都洋溢着越剧元素。蓝天之下,山水之间,隐隐回荡着吴侬软语,越音绵软的越剧演唱。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剡溪,可见剡溪的魅力所在。走上剡溪江吊桥,眺望这座钟灵毓秀、文脉悠久的小镇,青山依旧在,剡溪水长流,一代又一代越剧演员们顺水泛舟,前往上海,唱红十里洋场的情景似在眼前一幕幕再现。

       到一座城市,品尝当地的美食小吃是件非常的愉悦事。吃过晚餐,大地沐浴在夕阳余辉的彩霞中,我们10多个“吃货”决定步行到嵊州市区看看,一路迎着夕阳,一路欣赏城市风景,经过40多分钟的步行,在夜幕降临时分,我们来到嵊州市区越秀路的小吃街。
       看到一家名为“胖大姐黄泽豆腐馒头”的店门口排起长队,看来这是家网红店,不然怎么有这么多人排队。看这阵仗,我们选择继续往前走,找到一处“嵊州小吃”的小吃店,看看不用排队,问店员当地有哪些有名的小吃,在推荐下,我们点了羊骨头和各4笼蒸豆腐包和煎豆腐包。
       不一会儿,蒸豆腐包和羊骨头就端上来了,我们迫不及待品尝着刚刚出笼的豆腐包,有的啃起羊骨头。轻咬包子皮,里面的汤汁满满,味道鲜美,再品尝淋有鸡蛋液煎的豆腐包,味道香脆,感觉比蒸的豆腐包更好吃一些。
       怀着为什么“胖大姐黄泽豆腐馒头”生意特别好的疑问,我用手机查了一下,原来“胖大姐”叫周善花,做了20多年的小笼包,常来光顾的食客,习惯喊她一声“胖大姐”。 周善花曾先后去过甘肃、兰州、新疆、宁夏、北京等地。2002年,回到家乡,在市区越秀路开了一家“胖大姐黄泽豆腐馒头”,尽管营业时间从早点一直持续到夜宵,但每天顾客络绎不绝。

       第二天,我们来到距离嵊州市区东25公里的金庭镇王羲之故居。金庭观、书圣殿、右军祠、雪溪书院、潺湲阁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这些建筑精致古雅,大门雕刻着玲珑剔透的石狮,显得格外威武庄重,进入院内,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鼻而来。庭院绿树成荫,花丛密布,木雕和石雕也点缀其中,别有一番风味。清新的空气更是让人心旷神怡,果然是一处研习书法,修身养性的绝佳幽静之地。

33

       我们沿着瀑布山石道来到王羲之墓。墓顶圆形,墓围石砌茔堂,宽敞整洁,有墓道、墓碑、飨亭,墓前右侧有明弘治年间“晋王右军墓”碑。1997年8月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兰亭集序》还专门刻成了大石碑文。每年都有不少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寻根的王氏子孙以及书法大家来拜见书圣。

       同行的导游说,瀑布山对面有座五老峰,当地人称笔挂峰。传说王羲之每次写字,山上有一只狐仙化成一个美丽的少女,替“书圣”铺纸、研墨,还把尾巴变成笔帚,让“书圣”挥毫着墨,王羲之作完书画,就把笔挂在五老峰上,五老峰就成了笔挂山。
       我印象最深的是王羲之给《兰亭集》作序的故事。相传,王羲之作序时酒意正浓,有感而发,提笔在纸上肆意挥毫,一气呵成,写成了闻名天下的《兰亭集序》。次日,王羲之酒醒之后意犹未尽,挥笔墨想在纸上将《兰亭集序》重书一次,却自感得不到其中精妙。一连几遍,仍犹如此。此时,他才明白,这《兰亭集序》已然是他一生中的巅峰所作。
        拜谒完王羲之故居后,我们驱车1.5公里来到此行的最后一站嵊州金庭镇华堂村。华堂村现有古村面积10万平方米,除了祠堂、庵堂、民宅、牌坊、店铺、池塘、水井之外,还有55座老台门、3200米鹅卵石街巷、458米九曲水甽,历史上曾有“十庙十庵十祠堂”之称。
       华堂村至今依然是嵊州市第一大行政村,有2100多户,5800多人口,是东晋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后裔的最大聚居地,全村90%的人是王羲之的后代。
       走在华堂村的小巷中,清澈的溪水在村中屋舍旁流淌,这是华堂村有名的“九曲水圳”,相传是500年前王羲之第36世孙王琼的妻子石氏太婆留给华堂人的宝贵遗产。在明初时,华堂村常遭水患,石氏太婆变卖自己的首饰和嫁妆请人从平溪江引进活水,从此平息了水患,如今,清澈的平溪江水依然流淌在许多人的家门口,流动的溪水涵养了一座村庄。
       行走在华堂村,常能看到有长者在泼墨书写,还有儿童在学习书法,整个村庄充满浓浓的书香气息。同行的好友看中墙上挂的一幅书法作品,花了60元就买了自己心仪的书法作品,也算不虚此行了。
       和所有的村庄一样,华堂村的年轻人大多在城里上班,村里住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他们或聊天,或晒太阳;村里的狗狗们在这慢时光里悠闲地追逐嬉戏。
       这次两天不到的嵊州之行,我们走进静谧的崇仁古镇、品嵊州美食小吃、感受越剧魅力、参观文墨飘香的书圣王羲之故居和华堂村。一路上走走停停,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四月的春光,感悟民风民俗和人文景观,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旅行是最美好的时光,也是生活中最惬意的时刻。

34

       初春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浙江嵊州的一个古村落——华堂古村。还未进入古村,就被一条清澈见底的长溪吸引了过去。伸手一探,感受到了这条小溪凉爽的清泉,凉意从手上传来,沁人心脾。远处传来悠扬的鸟鸣声,空气中弥漫着山野的清香。这条小溪是古村的心脏,流淌着历史和文化的源泉,映照着古村被岁月沉淀的韵味。
       走进华堂古村,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古老的时代。在这里,似乎一切都远离了尘嚣,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书香味。石牌坊沉稳庄重,显现出华堂人的威武气势。正面的“书圣”两个大字,耀眼夺目,宣扬着王羲之在书法领域的独步天下。背面的“晋圣遗风”,更加凸显出华堂人家族的高贵名望,也表达出华堂古村廉明、正直的家风。

       走过石牌坊,古村的石板路蜿蜒而来,从远处便能看到一排排斑驳的青石房屋,仿佛蒙着一层时光的灰烬。古色古香的木窗、木门,以及静谧的巷道,都彰显着华堂古村的历史和文化。
       相传,华堂古村始建于唐朝,至今已经有了千年历史。而在这千年的历史中,王氏家族一直居于古村的核心地位。根据史料记载,王羲之是华堂人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以书法成就了自己的一生。在“书圣遗风”的影响下,整个王氏家族都以廉明、正直著称。家风正派,规矩森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华堂文化。

华堂古村之行

陈  斌

35

       如今,华堂古村依然保持着这种文化传承和发展。游人依次走过石板路和小巷,穿过一条条古老的街道,似乎能够感受到这里沉淀着的历史和文化。奇石,古祠,古井,古墓...一切古老的遗迹都是那么的厚重、而又深沉。在这里,一切都显得静谧而亲切,仿佛坐在这里就能安心下来,寻找内心的平静之所。一排排古老的房屋代表了华堂古村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沉淀了许多岁月的印记。不难看出,这里不仅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想要真正感受到这里的人文之美,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慢脚步,一步一步地去发掘。

       当我在古村漫步时,偶尔抬头便能发现高高耸立在江畔的一座灰色建筑,酷似一座碉楼。这座碉楼的高度和厚实的墙体,为古村增添了一道标志性的风景线,并勾起了我对这里历史和文化的好奇心。下面的记载里,我得知这座碉楼,建于2005年,是对老碉楼的重建。老碉楼自发由村民组织建起,记录了华堂历史上的枪炮岁月。虽然老碉楼已经因年久失修而坍塌,但它所代表的保卫精神却历久弥新。华堂古村历史上曾经拥有十六座城门,城门均由整根木头制成,足以抵御一时难以攻破的土匪。如今,这些城门已经不存在,但是村民们对祖辈传下来的守护家园的勇气和信念却不曾消失。现如今,由村中的党员和青壮年组成的“护村队”,在村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继承了祖辈的传统,坚决守卫着华堂古村。这里的碉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保护着华堂古村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象征。在这里,我深深体验到了村民们对古村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
       在华堂古村,书法文化也是极其发达的,古村里到处都弥漫着书法的气息,这里的民间书法家和艺术家们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风格,坚持着用笔墨记录着华堂古村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尤其是那些古朴的窗楣、门扇、屏风、

       走在古村的石板路上,能够感受到这里的静谧与舒适,似乎时光在这里凝固了。古村里的居民大多是老年人,他们使用书本消遣,沐浴着晨光,仿佛时光在这里变得慢了下来。而在古村的小巷子里,随处可见各种手工艺制品和特色美食,这些都是华堂古村独有的魅力。

36

桌椅、案几等,上面除了青砖墙之外,还刻有书法艺术家的作品,或许是临摹自由、或许是创作自编,不管哪种形式,都显示着古村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传承。走到了一个古香古色的书法馆,书法家正在一旁潜心创作。走进去,书法家向我热情地介绍起书法的历史和文化,耐心解答我的一些疑问。我被书法复杂而华丽的笔触以及墨香所吸引,心中对书法的热爱再次被激发。

       走近水渠边,只见滑润的石面映照着缓缓流淌的清流,一汪清澈见底的水儿涟漪荡漾着,让人不由地沉浸在这美好的景象中。水流不断地告诉人们,这里一直是一个守正执信、追求卓越的地方。
       “九曲水圳”的流水清凉而且沙明,堪比人工过滤的饮用水。这托庇于华堂人家规家训的精神力量和管水条例。按照条例,水渠不能被污染,任何人都不能往水里乱扔垃圾或洗脏衣服,否则就会受到族规的制裁。这种强调规矩和环保的守序精神,被可爱的华堂人一代代传承,成为了他们永久的家训。在华堂古村,古老而充满生气的“九曲水圳”,不仅是古村的韵致,更是华堂文化的一个缩影,一个生动的肖像。正是因为华堂人从不断开疆拓土的王羲之,到几百年后的水圳建设者石氏,再到现在华堂人执事有恪的守正精神,让华堂古村成为了一个美丽而根深的文化瑰宝。
       踏上鹅卵石路,沿着石阶一步步走向村庄中央。那里是古村的心脏,也是此行的目的地——戏台。戏台,是古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见证

       在华堂古村,有一条令人惊艳的人工水渠——“九曲水圳”。流淌了500多年的它,是王氏家族中36世孙王琼之妻石氏所建。据说,当年石氏为了建造这条水渠,甚至不惜变卖个人首饰和部分嫁妆。可见其对村民的爱心之深厚。这条总长2公里多的水圳,用光滑坚硬的卵石砌筑,通往村西1000多亩稻田,也绕过村庄,让村民们方便地取水、洗涤。它已经成为华堂古村文化的一道特色风景线。

37

了民间文艺的繁荣,承载了人们的欢声笑语,沉淀了历史文化的精华。走近戏台,石板台阶上刻满了历史的印记。在青石台阶与门楣之间,寓意深远的古诗词随处可见,漆黑神秘的戏台更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感。
       当年,这座戏台见证了华堂古村最辉煌的时刻。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戏台上会演出各种精彩纷呈的戏曲和杂技表演,每次演出都会吸引千百人前来观看。听到了这些,我不由地想,过去的人们是如何感受到戏曲表演的美妙呢?仰望戏台,沉浸在它的历史气息中,我想到了当年华堂古村的盛景。曾经,这里热闹非凡,每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人来到这里。有市井的小贩,有敬重戏曲的书生,还有忘年恋的小夫妻,他们在这里谱写了自己的故事。我仿佛听到了当年戏台上欢快的音乐声和人声喧哗。那时的戏曲演员拥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在戏台上表演出极其精彩的节目。他们所熟悉的剧本,让观众们如痴如醉;他们所展现出的表演,更是令人大饱眼福,让人们为之赞叹。

       在这里,村民们寻找到了自我、寻求未来,在他们的努力下,华堂古村不仅守住了历史,更成就了当今的美丽。这里的人们,相信着未来,努力奔跑着,是他们的坚持与努力,谱写了华堂古村那动人的篇章。

       古村的每一个建筑都是一份历史的艺术品,在这里仿佛听着女子唱起的古曲,或者是阅读一本故老的读本,已经融入这座古村的历史里了。在古村中,我不仅领略了浓厚的历史文化,还感受到了人文生态之美。我想,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还会再来这里,坐在溪畔,欣赏书画、听鸟语、看倾泻而下的阳光和影影绰绰的古香古色,体会一下文化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恩赐。贴近历史,让我们懂得了它的价值所在,也因它而渐渐成熟。现在我们只需安静地欣赏它的美,感受着它的历史,那份美好的感受,早就感染了我们的心。

38

       一泓清流水平如镜,在两岸的喧闹声中它依然波澜不惊;长长的灯影倒映在江面,使整条剡溪如梦似幻。久负盛名的剡溪令我神往已久,终于挑选一个周末,约上几位好友,特地去走访了一趟。
       剡溪位于绍兴市嵊州,是曹娥江流入上虞前的干流,由南来的澄潭江和西来的长乐江汇流而成,为嵊州境内主要河流,流经嵊州一段称剡溪,也称剡江。剡溪沿途有禹溪、仙岩、鼋头渚等景点,依傍剡溪的嵊州小城、古村、民居,以及色泽浓酽的烟火美食,隐隐绰绰的文化底蕴,点点滴滴的历史记载,源远流长的越剧唱腔,使剡溪承载了满满的吴越之风。
       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墨客为风景秀美的剡溪留下了众多的诗画作品,为剡溪平添了异彩。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此去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杜甫有诗曰:“剡溪蕴异秀,天姥引归帆。”“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唐代诗人崔颢的《舟行入剡》也写到:“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众多文人墨客为剡溪留下的名诗佳作,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唐诗之路,更为剡溪增添了无限的江南意趣。

       除了品味剡溪的人文韵味,初到嵊州,自然也要品尝和剡溪同样蕴含诗意的嵊州烟火美食——豆腐包。我们来到距剡溪不过十几分钟路程的越秀路,看好多人在越秀路一家小吃店门口排队,于是抱着从众的心理也跟在了队伍后面。 
       等了一笼又一笼,都排了大半个小时,前面密密麻麻的队伍没见缩短多少,而且排队的客人,说话南腔北调,啥人都有,于是询问排在我们前面的几位:“你们不是本地的吧?”一位散步路过的老者说:“我们本地人吃豆腐包都是早晨来买,不会在晚上这个时候出来吃豆腐包的。”也对啊!前面几位外地游客说,他们都是在网上查找到这家豆腐包网红店,所以才慕名连夜赶来打卡的,顿时让我不得不佩服网络营销的力量了。

应红枫

夜逛剡溪品嵊州

39

       黄泽豆腐包是嵊州小笼包中的特色。包豆腐包的豆腐是当地产的内酯豆腐,擀面薄皮,除嫩豆腐外,辅以些许肉沫葱花提鲜、微辣提味,外加料酒、子母酱油、甜面酱、小磨香油等各种调料一起搅拌均匀而成。各家制作工艺有所不同,还有一些是秘不外传的独家秘方,因此嵊州小笼包的好吃,拥有多种独特的口味。

       一笼小笼包一般8到10个,排列整齐,装笼、上蒸笼,蒸上个十几分钟,热气腾腾的嵊州小笼豆腐包就可以上桌了。那刚刚出笼的小笼豆腐包,白白胖胖的一团和气,晶莹剔透十分诱人。透过薄薄的皮子,隐约可以看到里面鲜嫩的馅儿。夹起来,蘸点醋或是辣椒酱,一口咬下去,皮韧,里软,满口生香。不知不觉中,一笼小笼包已然下了肚。
       月光滋润了剡溪的风景,味蕾锁定了越秀路的小吃,使它们成为了嵊州旅游经济一张靓丽的名片,吸引

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夜访剡溪,它优美的景致,以及她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底蕴,让我读懂了剡溪的魅力,也让我领悟了这条唐诗之路,果然名不虚传。

附录:定海作家协会散文作品小辑 1

附录:定海作家协会散文作品小辑 2

Copyright © 2025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