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英雄
五一
特刊
2023.05
菁菁土一
土建一院 党群工作部
FRONTLINE HERO
CONTENTS/目录
一线英雄
06
09
12
15
20
24
28
32
36
40
42
45
50
1、姚力轨道创新工作室:平行线的理想
2、站场所汪海龙:百川赴海,笃行铸龙
3、桥梁所黄毅:积硅步 致千里 达跨越
4、南广投标线路团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5、战场所沈犁:以梦为犁,躬耕行远
6、市政景观青年突击队:助力大运 筑梦天府
7、站场所女职工:莫论前途多坎坷,巾帼力量勇攀登
8、轨道所苏乾坤:勤学苦练 韧劲如松
9、绿化景观所周延龙: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10、桥梁所水文人:薪火相传,不忘初心
11、岩土所“雄鹰”突击队:雪域天路,青年工程师们的勇敢征程
12、沪昆高铁北盘江特大桥设计团队:匠人匠心,铸就高铁拱桥
高质量发展典范
13、岩土所徐继明:栉风沐雨三十七载 青春绽放万里铁道
菁
菁
土
一
土建一院五一特刊
一线英雄
菁
菁
土
一
一线英雄
14、公路市政所杨林:以桥为梦 奋勇争先
15、隧道所曾宏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6、新兴交通及景观设计青年突击队:苔花如米小,也学
牡丹开
54
57
60
:
:
:
本期《五一特刊》电子期刊编委会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张 怡
韩国庆
庞 玲
张捷如
姜瑞雪
徐逸飞
杜华杨
郭 蕾
翟 淼
唐正风
胡 颖
钟 正
范胜利
郑雪羽
付 刚
杨文昕
周延龙
肖 杭
何 璐
菁
菁
土
一
1909年,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建成;1952年,新中国第一条设计速度36km/h铁路成渝铁路通车;2015年,西南艰险山区第一条设计速度350km/h高铁线路成渝高铁开通;2027年(预计),世界第一条设计速度400km/h(预留)成渝中线高铁贯通。短短110多年的历史征程中,跳动在时代脉搏一朝一夕的中国速度,闪耀在神州大地上两束平行的钢轨流光,雕刻在中国高铁八纵八横的时代丰碑,无不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主张、铁路人敢于创造的初心及大国工匠们勇于奉献的精神。2004年,遂渝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建设吹响了中国高铁技术冲锋的号角,经过近20年来几十万铁路工作者的艰苦奋斗,至2022年底,中国铁路成功实施了六次大提速,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突破4.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60%以上,不仅缩短了各地区的时空距离,而且还拉近了各民族的情感距离。当我亲自参与浇灌的两根钢轨不停向前生长时,理想在前行,轨迹在轮回,历史在书写……
姚力轨道创新工作室:
平行线的理想
菁
菁
土
一
1986年至1990年杨元胜在勘测队从事野外勘察工作,先后参加了成渝高速公路定测、内蒙古铁路集通线初测及定测、海南西环线铁路初测及定测、南昆线铁路补初测及定测、成昆线铁路电气化改造定测等工作,为我院顺利完成多个代表性项目的设计工作及时提供精准的第一手勘察资料。从1992年至2002年,杨元胜在南昆铁路及内昆铁路建设现场,参加现场施工图设计工作及配合施工工作,而这一干就长达10年之久,为两条国家铁路干线及时提供施工图,及时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疑难技术问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期间他利用自身过硬的专业技术,通过详尽的现场调研,严谨的设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积极的配合施工,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好评。
1998年10月,杨元胜在国内首次发现斜坡软土的内昆线老李段配合施工,该斜坡软土特殊地质现象,填补国内空白,设计、施工难度极大,因此老李段是内昆铁路按时竣工的控制性工程,铁道部每天听取设计、施工进度汇报。他作为主要设计人员之一,和其他同事一样,除在现场积极加班加点参与设计外,还深入施工一线,积极为施工提供技术服务,了解一手资料,在李子沟车站发现施工的抗滑桩软土深度严重大于勘察深度时,他第一时间书面向院内昆指挥部汇报,同时在路基老总的领导下调整设计文件,及时为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图,为抢工期赢得了时间。为此,他受到院指挥部领导的表扬及施工单位的赞许。
常驻一线,久久为功
勇于担当,助力经营开发
从事勘测设计和配合施工工作十多年后,从2004开始至今,杨元胜响应组织号召,打破专业藩篱,毅然转战经营战线。
在经营开发及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中,为让每一个经营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除需要有智有勇外,还需要不辞辛劳长期奔波在祖国的天南地北,对项目进行追踪、经营、合同谈判、收款及设计、施工全过程服务。杨元胜全程参与了六盘水市德宏路二期二标段EPC总承包项目、蒙自市天马路下穿草官支线立交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六盘水市钢城大道下穿沪昆铁路段EPC总承包等项目,为了保证项目的安全、保质、按期地完成建设工作,作为以上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一年中除了春节工地放假停工外,其它时间基本没有节假日,始终坚持奋战在一线工地,监督、督促项目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及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管理,坚持在第一现场及时与业主、施工、监理等单位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督促业主尽量及时支付工程款,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支付民工工资。
在这些年从事的多个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中,杨元胜均得到地方政府及业主的肯定,为中铁二院在当地赢得了信誉,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集团公司从事总承包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如蒙自市天马路下穿草官支线立交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的勘察、设计、项目管理费用达到了建安费的12%;六盘水市钢城大道下穿沪昆铁路段EPC总承包项目勘察、设计、项目管理费用达到建安费的9.2%。.
回顾过往的铁路设计经历和人生奋斗历程,我总是不断地在探求大小中统一,不停地在天地穿梭中积蓄,不时地在量质转换中提升。我三十年如一日地书写着同一个铁路故事,却又绘制着不同的轨道蓝图。我心中的所谓大国工匠之“大”,非竞逐“高大上”之谓也,乃追求“大格局、大情怀、大担当、大奉献”之谓也。作为一名铁路建设者,我有幸见证和参与中国铁路高速发展,让运营规模更大、线路更长、速度更快及乘车体验更舒适,由此多了一股自豪之情。而作为一名轨道工程设计师,为促进钢轨、扣件、轨枕、道砟、道岔等轨道关键部件实现价值的自我提升与和谐共生,我全身心投入去精雕细琢每一米钢轨、刻画入微每一套扣件、千锤百炼每一根轨枕、精筛细选每一颗道砟、细针密缕每一组道岔,甚是多了一份敬畏之心。通过几十年来的潜心耕耘,我熟练地掌握了轨道高精度、高强度、高稳定“三高”本领和无缝线路、无缝道岔、无砟轨道 “三无”核心技术。用心做精做细做完美每一项工作,我想这也是对“国之大者”的理想注脚和对“大国工匠”的精神诠释。
菁
菁
土
一
工作,作为以上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一年中除了春节工地放假停工外,其它时间基本没有节假日,始终坚持奋战在一线工地,监督、督促项目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及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管理,坚持在第一现场及时与业主、施工、监理等单位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督促业主尽量及时支付工程款,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支付民工工资。
在这些年从事的多个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中,杨元胜均得到地方政府及业主的肯定,为中铁二院在当地赢得了信誉,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集团公司从事总承包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如蒙自市天马路下穿草官支线立交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的勘察、设计、项目管理费用达到了建安费的12%;六盘水市钢城大道下穿沪昆铁路段EPC总承包项目勘察、设计、项目管理费用达到建安费的9.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杨元胜同志即将在2022年4月退休,临近60岁的他依旧还坚持奋战在EPC总承包施工现场,工作中没有丝毫松懈,在参加工作35年多的时间里,均工作在生产一线,他请公休假的最长时间仅有一次为5天。每年出差300多天的他,却经常笑着对同事说道:“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2015年六盘水市德宏路EPC项目部被集团公司评为先进项目部,杨元胜也被评为先进个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多次被集团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由于杨元胜从事EPC项目管理工作相对较早,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因此,在每一个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他均要与项目部新成员进行管理交流,如:项目管理流程、管理要点,防范总承包责任风险,监督安全、质量、环保、工期,以及工程款的收付、竣工交验、竣工审计、竣工结算等,通过大家的交流,发挥集体智慧,使更多年轻人在项目管理工作中成长。
2020年年初爆发新冠疫情期间,杨元胜响应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号召,春节期间便赶赴钢城大道EPC总承包项目工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复工复产。该项目是六盘水市复工复产最早的重点工程之一,多次迎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主要领导的检查,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为集团公司在六盘水市增添良好的企业信誉。
平凡孕育高尚,细小昭示博大,杨元胜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进行着不平凡的工作,勇于担当,忠诚企业,35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用踏实言行感染身边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二院人开路先峰的铮铮誓言。
菁
菁
土
一
□ 作者:曾逸民 □ 时间:2022/2/25
线路所薛怀琳:
见证特区发展,实现自我突破
拳拳之情,以城为始
2012年,初出茅庐的薛怀琳走出校门,便投身于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工作中。在多年的工作历程中,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建轨道就是建城市。而他的足迹也遍布各地,有湾区广东-粤剧之乡,五彩云南-米线小镇,还有神秘湘西-凤凰古城。在工作中,他需要面对城市里密密麻麻的轨道线网,错综复杂的道路、管线、建构筑物,处理各种构建资料、图纸、文件,有着开不完的会议、做不完的方案、理不清的数据,走不完的工地……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他先后参与了地铁、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悬浮、高速磁浮、悬挂式单轨以及国家客货运铁路等多种轨道制式的设计工作,经历了投标、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等全阶段的工作,熟知多种、各类规范和设计理念,特别是对城市和轨道的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刻。如今,经手的多个项目已运营通车,在为人民提供便捷交通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体验到轨道交通带来的便利,体悟到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菁
菁
土
一
2020年2月,全国疫情爆发,迷雾笼罩。他却冒着风险,毅然服从安排,勇当“逆行者”,与几位同事前往广东深圳,开启了中铁二院在深圳地区的第一条城际铁路的设计工作。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是大湾区城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面临“工期紧”“协调多”“要求高”等重重困难与挑战,备受各方质疑,与多家设计单位同台竞技显得力不从心。但他们始终团结一致,积极调整适应,特别是在酒店隔离期间,他们一边筹划着日渐繁重的工作任务,一边提防着日益严重的的新冠疫情,期间连续加班达数月,每天直至凌晨。在规划层面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他牵头完成多方案比选研究以及多方协调沟通,最终基本稳定全线线站位方案,为后续定测打下良好基础。尤其他一人承担沟通协调人数就超过了50人,突如其来的工作难度与压力可想而知。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项目历经四次可研审查,两次初步设计审查,以及各种专项研究和专题审查,他和项目组一起熬过了各种的质疑和批评,终于迎来曙光。在2020年6月份,项目组收到了第一封业主表扬信,他也在业主的年度考评中收获了“年度优秀设计人员”称号。在近两年的辛劳付出后,项目组获得了深圳业主们的一致好评,力压各竞争单位。
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的龙头,深夜里的写字楼依旧灯火通明,工地依旧热火朝天,他深感:城市、轨道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迷雾褪散,终迎光明
菁
菁
土
一
2022年,这是他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他迎来了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从一位善做方案、与图纸打交道的设计人员,转变成一个心系城市未来发展、参与轨道交通决策的统筹协调者。在公司领导的引荐下,他去到了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开启为期两年的助勤生涯。
在全新的工作领域、环境和工作方式中,他主要负责协调处理铁路建设阶段的相关事务,包括合同协议、用地报批、征地拆迁、工期进度、安全施工,乃至市民投诉,一切都是为了有序推进工程建设。他转变工作思路,切换到新的工作状态中,参与政府决策,经办协调会议,处理公函请示,缓和各方矛盾。在面对陌生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以及各政府职能部门、参建单位以及普通市民不同的利益需求、诉求和冲突时,依旧勇于承担,敢于挑战,迅速成长。在赣深铁路开通之际,他督办解决了铁路相关的跨境高压电网迁改问题,在保障全市供电安全的情况下,确保赣深铁路按时开通!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当一条条轨道交通开通运营时,当一座座综合体立项落地时,当一批批客流繁忙周转时,当一片片绿植恢复生长时,一座城市才真正得以健康发展,造福每一个人的美好愿景也就得以实现。薛怀琳历经十年磨砺,锋芒初露,他相信,这才是真正的开始,他将继续在这里,亲力亲为。
历经磨练,锋芒初露
菁
菁
土
一
□ 作者:吴新利 □ 时间:2022/3/11
渝昆高铁桥梁专业:
打造西部高铁新典范
土建一院作为渝昆高铁总体设计单位,与中铁二院重庆公司、昆明公司、中铁六院、中铁大桥院共同完成。土建一院承担了从DK86+800至DK550+300段,长度约444公里的勘察设计工作。其中桥梁395座,220.4公里,涵洞336座,框架桥34座。全线地震烈度从Ⅵ度到Ⅸ度,线路穿越川渝低山丘陵地段、云贵高原地段,沿途上百次跨江、跨河,多次穿越断裂带、采空区、环境敏感区等,控制因素多,技术复杂、设计难度大。
桥梁专业秉承中铁二院“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设计愿景,本着“追求卓越,设计未来”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西部高铁新典范,从设计之初就精耕细作,不断反复研究桥式方案,推出了(124+240+124)m索加劲连续刚构桥跨越泸州沱江;梁部分离主墩共建主跨对孔布置的洛泽河特大桥(左线:52+114+180+114+52)m、右线(52+114+180+122+64)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跨越洛泽河谷,最大墩高达150m,该桥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PC梁桥领域跨度和墩高均为世界第一。
王煦作为泸州沱江特大桥主桥的设计负责人,多次与各级总工沟通、汇报设计方案,反复推敲设计细节,从全桥图到主墩、主梁、附属各种图纸共出200余张。丁嘉杰作为洛泽河特大桥设计负责人,从一开始的双线合修,到后来的双线分修,反复修改设计,研究新方案,从方案的安全可行、经济合理、美学等多方面研究,最终确定采用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跨和墩高均为世界第一的方案。
吴新利作为全线桥梁第一设计负责人,牵头全线桥梁总体设计,不仅完成系统性设计原则、细则,深入现场开展勘察设计一体化、签订立交协议、协调相关评估、论证,还协调其它设计单位共同开展全线桥梁设计工作。
魏星、岳强、廖文键作为渝昆线桥梁分项板块的专项负责人,在协议签订、参考图编制、工点设计、方案会审、图纸审查、督促供图进度等工作方面合理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做到了团结有效、紧张有序,确保了渝昆高铁全线桥梁工程设计的顺利开展。
在土建一院的统筹安排下,在各级桥梁老总和全体桥梁设计人员的鼎力支持下,渝昆高铁桥梁专业共计交付图纸500余册,设计图纸近万张。按时、保质、保量交付图纸,为确保建设单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开局、高质量建设”建设理念的落实,把好了工程质量设计关。
渝昆高铁川渝段,于2020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云贵段于202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桥梁人在开工之初就进驻现场,与建设、施工、监理、审核等单位开展施工图现场核对、变更设计、优化设计,解决现场出现的与设计不符的各种问题,截至目前已做优化设计百余项,节省工程投资数百万元,尤其提出的桥墩吊篮焊接改栓接、桥梁栏杆优化方案,避免了现场焊接施工工艺,提高了桥梁附属设施的耐久性,进一步确保后期运维安全,该两项方案优化受到了西昆公司的高度认可。
自开工以来,土建一院桥梁人不忘初心,求实奋进,克服了时间短、工期紧、任务重、技术难等多种问题,孜孜追求,深刻贯彻“服务业主、服务现场”思想,做到“随叫随到、不叫也到、人到方案到”,为快速、顺利推进渝昆高铁工程建设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菁
菁
土
一
渝昆高铁川渝段,于2020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云贵段于202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桥梁人在开工之初就进驻现场,与建设、施工、监理、审核等单位开展施工图现场核对、变更设计、优化设计,解决现场出现的与设计不符的各种问题,截至目前已做优化设计百余项,节省工程投资数百万元,尤其提出的桥墩吊篮焊接改栓接、桥梁栏杆优化方案,避免了现场焊接施工工艺,提高了桥梁附属设施的耐久性,进一步确保后期运维安全,该两项方案优化受到了西昆公司的高度认可。
自开工以来,土建一院桥梁人不忘初心,求实奋进,克服了时间短、工期紧、任务重、技术难等多种问题,孜孜追求,深刻贯彻“服务业主、服务现场”思想,做到“随叫随到、不叫也到、人到方案到”,为快速、顺利推进渝昆高铁工程建设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菁
菁
土
一
渝昆高铁开工至今,现场已经墩柱林立,特殊结构施工稳步推进,部分段落已经开始架梁并开始实施桥面系、附属设施安装。这不仅凝聚了全体桥梁人五百多个日夜的施工图设计心血,更体现了二院人“追求卓越、设计未来”的崇高理想。
桥梁人必将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奉献的桥梁精神,继续为渝昆高铁建设做出贡献,继续为打造中国西部高铁新典范做出贡献!
菁
菁
土
一
□ 作者:曾宁烨 □ 时间:2022/4/1
2015年5月,刚踏出校门的于贞波正式到土建一院桥梁所报到,之后便加入了中老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的设计工作中,重任在肩,他斗志昂扬,完美的开始了他从学生到桥梁工程师的过渡,2021年12月3日,看着中老铁路全线正式通车,于贞波特别激动,因为那是他参与设计建造并运营的第一条铁路。此后的几年里,他先后参与10余条铁路设计工作,担任了弥蒙铁路、渝昆高铁、滇藏铁路等大线桥梁专业设计负责人,参加了成渝中线400km+高速铁路桥梁科研,参加工作以来,他一步一个脚印,筑牢业务根基,先后取得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等执业资格,获得发明专利3项、适用新型专利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2021年,经过六年积累,他已然成长为集团公司首座千米级大桥——楚景高速公路礼社江大桥(主跨1200m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的设计负责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着新时代二院青年的时代风华!
桥梁所于贞波:
心怀满腔豪杰气,架起桥梁通九州
菁
菁
土
一
元江双线特大桥为主跨249m上承式连续钢桁梁桥,是中老铁路最大跨度桥梁,更以154m墩高荣膺世界最高桥墩铁路钢桁梁桥。刚参加工作的于贞波,面对如此世界级桥梁,内心充满激动,却发现设计难度和工作量之大,完全超乎想象。工作的头一年,他加班加点,边设计、边学习,很快就摸熟了铁路桥梁设计相关规范,掌握了相关设计、计算方法,最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元江双线特大桥设计任务。他用时间和汗水,浇灌着成长的土壤;用困难和挑战,开凿了进步的阶梯。
努力总会有回报。由于他工作认真踏实,技术进步快,工作两年后,就独立负责了中老铁路老挝境内最大跨度桥梁——班那汉湄公河特大桥的设计工作,,之后更是先后参与了重庆东环线明月峡长江大桥(62.5+125+425+175+75)m斜拉桥、川南城际铁路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72.5+203+522+203+72.5)m斜拉桥等重大桥梁的设计或复核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特殊桥梁设计经验。
2018年,于贞波参与了成贵铁路玉京山巨型暗河溶洞处理的桥梁跨越工程的设计工作。该巨型暗河溶洞大厅沿线路方向发育最大宽度约93m,顶部与底部高差约50m~120m,隧道位于溶洞大厅顶部,处理方案采用桥梁跨越溶洞。接到任务后,他数十次往前往现场踏勘,积极与鉴定中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沟通,最终确定了采用108m超短边跨连续梁方案。这是第一次在隧道内建造如此跨度的大桥,空间环境、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作业困难,不确定因素众多,结构设计经1年左右反复调整才最终敲定。大桥建成后,成为了世界首座隧道内建造的跨度超100m、边跨主跨比小于0.352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目前,玉京山巨型暗河溶洞综合整治工程已荣获中铁二院、股份公司、国际隧协等颁发的多项大奖。他扎实的技术功底和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各方的信任。
敢攀高峰无止境,复杂桥上显身手
菁
菁
土
一
2021年初,在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克坚带领下,土建一院和昆明公司合作开展楚雄礼社江大桥设计。楚雄礼社江大桥位于云南哀牢山腹地,以主跨1200m悬索桥跨越礼社江峡谷,是集团公司承担的首座跨径超过千米的大桥,受到集团公司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于贞波被任命为专业设计负责人。大桥跨度的量变带来设计难度的质变,设计者面临新领域、新体系、新规范等诸多全新课题,需要从无到有搭建整体设计框架。面对挑战,他毫不畏惧,在摸索中前进,更以中铁大桥院万田保为师,积极学习大跨度悬索桥设计技术。经过4个多月的奋战,在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关心下,在各级老总带领下,他与设计团队高质量完成了初步设计工作。他作为初步设计审查会设计汇报人,精心制作近200页PPT,以严密的逻辑和清晰流畅的演讲,圆满完成了大桥初步设计汇报,获各方一致好评,有力推进了大桥设计建设进度。
他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昂扬斗志,扎实苦干,练就了一身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硬本领,敢攀技术更高峰,在重大桥设计上崭露头角!
菁
菁
土
一
奋战一线,彰显责任与担当
菁
菁
土
一
于贞波乐于探索,在设计工作中开发了多款实用小程序。针对铁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复杂截面配筋计算繁琐问题,开发了任意截面配筋程序,实现了截面验算批量化、简洁化,在降低使用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精度;在钢管拱桥设计过程中,研究了拱轴线计算方法,编写了变宽度、变高度拱肋拱轴线、拱肋轮廓线计算程序,简洁高效;针对EXCEL和CAD表格转换问题,编写了表格数据和CAD表格的交互导入软件,功能齐全,极大地方便了桥梁工程数量表的绘制。
在积极参加设计工作的同时,他还主动创新,先后参与了成渝中线时速400km+高速铁路桥梁关键设计参数研究,琼州、渤海海峡通道工程前期战略研究,艰难山区铁路高墩大跨钢桁梁桥建造技术研究等课题;完成了铁路导风栏杆参考图。依托相关工程,他组织申报了“一种中跨主梁受拉的斜拉桥”、“一种可简便更换的桥梁支点抗拉装置”、“一种高速铁路连续梁横向移梁用剪力转换构件及转换方法”等三项发明专利,均获得授权。
作为桥梁动力学研究方向的工学硕士,于贞波协助采购了我院首款铁路车线桥耦合振动专用计算分析软件VBC3.0,实现了我院车桥耦合计算的自主化。软件到位后,他主动承担起车桥计算工作,一年时间里,已完成成达万、渝昆、贵南、西渝、沪渝蓉高速铁路宜昌至涪陵段、柳广铁路柳梧枢纽等多条铁路近15座大桥的车桥耦合振动计算,为土建一院节省责任成本超百万。
2021年5月,在集团公司统一部署下,于贞波赴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交流,挂职在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为主跨2300m米悬索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度桥梁。在现场交流期间,他主动参与建设管理工作,积极学习世界级大桥设计经验,加强前瞻性经营,获大桥建设指挥部通报表扬。学有所获后,他积极分享,以精彩的演讲,为二院同事展示了世界最高钢混组合索塔的创新设计。
在集团公司提供的广阔舞台上,他步伐沉稳,毫不懈怠,锐意进取,践行着不负青春韶华的誓言!
锐意进取,不负青春韶华
“我非常庆幸能加入二院大家庭。在这个平台上,有桥梁领域知名专家、老总指导我设计,有大量的桥梁实践机会锻炼我成长,更有大量机遇促进我成才,我会把个人的发展,融入企业和社会的进步,收获人生价值”——这是他发自内心的感触,在从前和往后的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一丝不苟绘蓝图、匠心独运铸精品”,用青春、热血、汗水和智慧,在祖国大地上架起一座座通向祖国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桥梁!
行万里而初心不改
攀绝壁且壮志弥坚
在参与重大桥梁设计的同时,于贞波还勇挑重担,先后参与磨万铁路、成昆线、埃塞俄比亚北部铁路、深圳地铁、川南城际铁路、重庆东环线、成贵高铁、贵南高铁等铁路设计工作。2018年至2019年间,贵南高铁工期紧、任务重,他一人就负责了全线5座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72m~104m)和一座主跨180m拱加劲连续梁(二塘双线特大桥)设计工作,一举成为桥梁所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能手。
2018年,作为青年技术骨干,于贞波进入弥蒙铁路总体组,担任弥蒙铁路桥梁专业设计负责人,负责施工图设计组织、专审和配合施工工作。此后,他先后担任了滇藏铁路、沪渝蓉高速铁路宜昌至涪陵段(预可研)桥梁专业设计负责人。
2019年8月,按集团公司统一安排,他深入西藏,从香格里拉出发,沿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大峡谷,翻越白马雪山、梅里雪山,经德钦、芒康、贡觉、左贡、察雅、昌都、察隅、然乌、波密等地到达林芝,圆满完成了滇藏铁路踏勘工作。在高山峡谷间,他迈着坚毅的步伐,满怀深情地丈量祖国的
大好河山。
2020年他又参与了某运营铁路一座车站桥的抢险工作。该大桥桥址地质复杂,受断层构造夹持以及地形、地貌、降雨和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综合影响,大桥横向位移约36mm,局部墩台竖向沉降达30mm,梁体、墩台等出现局部裂纹。在集团公司各级老总领导下,他作为专业负责人,积极组织方案研究,并协调桥梁、轨道、路基、接触网、地质、测绘、工经等多专业共同开展工作,带领团队克服疫情影响,连续奋战数月,研究制定了一整套可靠、高效、经济且对运营干扰最小的高速铁路梁体变形纠偏技术。工程实施期间他驻守现场,实时优化施工步骤和作业流程,及时处置顶梁移梁中的突发状况,经过10余天白天开会讨论、夜间天窗通宵作业苦战,顺利按计划完成了大桥的现场处置配合工作,他的敬业精神和现场应变能力也征服了参建各方,收获了业主的表扬信。工作中,于贞波同时身兼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多条大线、工点专业负责人,始终奋战铁路建设一线,彰显了新时代年青人的责任与担当!
风雨砥砺十三载,赶赴星光葆初心。她以坚持不懈为初心,在岗位上深耕,她把敢为人先扛在肩上,把“较真认真”刻进心里;作为一个严于律己的“老党员”、作为大家口中恪尽职守的“勤劳派”、作为同事心中热心耐心的“毛毛姐”,她以对工作的无限热情和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就是土建一院景观所的高级工程师毛静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故事。
□ 作者:陈珊 □ 时间:2022/5/18
景观所毛静远:
宁静致远,用奋斗书写芳华
菁
菁
土
一
“遂宁市凯歌公社1974乡村振兴EPC项目”位于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占地约2.55平方公里,是集农业、大地景观、乡村旅游业态、基础设施、沼气博物馆、干部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项目,是遂宁市为实现盘活周边所打造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毛静远作为该项目的总工程师,她躬身力行落实“匠人精神”,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用她的汗水努力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在承接这个项目之初,毛静远就深切地明白这个项目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凯歌公社项目作为中铁二院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中所承接并落地的项目,无疑是我们在乡村振兴领域的一次重大尝试,也是我们向乡村振兴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迈出的关键一步,不容有失。毛静远深知新领域项目设计建设的重重挑战,以及未来工作中将会面临的重重困难和艰辛,依旧义无反顾、无所畏惧。
为了让设计更接地气,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她不辞辛苦,经常到田间地头、农民家里听取意见,了解村民最需要什么、最想要什么;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方案的落地性和可实施性,她无法顾及家中年幼还需母亲照顾的孩子,毅然决然扑身现场,扎根海龙村4个多月,负责上下协调与资源调配,确保项目在紧张的工期下有序推进。期间,她与工友们同吃同住,作为唯一留守阵地的女设计师,毛静远顶住压力,白天繁忙地开会、各种跑现场,晚上独自加班绘制图纸、编撰文件到深夜,从无怨言。当发现装饰景墙的施工效率较低,驻场的她卷起裤管和袖子做起了示范,和工匠一起拼接材料、涂装上色,边做边教,一项项地落实现场问题。凯歌公社项目开园节点在即,头天凌晨三点,不放心的她依旧坚守现场进行“巡察”,确保所有节点收口收尾完成。她明白,作为乡村振兴项目的设计师不仅需要丰富的设计经验,同样也需要这样参与城乡融合实践、投身乡村事业的强烈愿望和务实创新的精神,才能把任务完成好。对待工作,她始终坚守基层一线,坚持较真认真,她深知乡村振兴需要旺盛的活力,乡村振兴需要接续的奋斗,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项目注入了全身心的力量。
东风送日暖,万物竞芳菲。初具规模的凯歌公社项目,犹如待字闺中的优雅少女,吸引你一点点靠近:一幢幢整齐鲜亮的民居古朴典雅、错落有致,一条条蜿蜒的村道整洁通畅;石木结构的民居上,挂着红椒、玉米、斗笠、蓑衣等农作物和农用物品;墙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字样格外醒目……处处呈现着朴实无华但又温馨安逸的田园风貌。2022年4月29日,凯歌公社项目开园仪式圆满结束,项目建设获得了遂宁市市委的高度认可,并感谢中铁二院一直以来对遂宁以及安居区建设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在逐梦乡村振兴的赛道上,毛静远跑出了“安居速度”,助力二院跳出了漂亮的“腾空翻”。
匠心筑梦 助力乡村振兴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回顾过往岁月,毛静远勇于拼搏、勇于挑战的工作态度就初见端倪。遥想她2009年入职之时,正值土一院景观所成立之初,面对所室发展方向模糊、基础建设薄弱、人员配置不足等诸多问题,毛静远秉承以集体为家、以科室发展为己任的责任心及态度,废寝忘食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作为所室的技术骨干,常年冲刺在设计最前线,先后任安六铁路、沪昆客专、大瑞铁路、渝昆铁路、蒙河铁路、昆明枢纽、厦漳城际环线、宁淮城际、汕尾至漳州城际、滇南中心城市群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凤凰磁浮等十余条轨道交通项目,以及蜀蓉立交桥工程、成洛大道、宜宾公路、泸州二环路、曲靖沾益西河公路、渠县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等十余条市政项目的景观专业设计负责人。多次主持开展了从投标、可行性研究至施工图设计等各阶段的景观勘测设计、咨询及配合施工工作。同时,作为主要设计者参与了南广铁路、柳南铁路、成兰铁路、成昆铁路、湘桂铁路、丽香铁路、云桂铁路、南宁枢纽、磨万铁路等多条铁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工作。
作为多个项目的牵头者,出差不可避免,加班不可或缺,一遇到项目打堆,就意味着连续好几个星期没有周末没有休息,但她依旧毫无怨言。为了提高科室设计效率,她通过渝昆、宁淮等多条线的实践总结,自发编制了铁路绿色通道数量统计的全套程序表格、专册文件模板、投标素材模板等一系列参考标准,并组织完成了景观专业的首个标准图集《一般地区铁路边坡植物防护及绿化通用参考图》。她将这些成果在所室进行全面地宣讲与培训,推广运用后大大节省了所室成员铁路绿色通道设计周期,大幅提高了设计效率。
回顾往昔 勇挑专业重担
毛静远在工作期间积极进取,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一些业内的学术讲座和学术论坛,她坚信人生任何时候追求进步都不晚,只有不断补充新知识,开拓新思路,才能追求全面发展。同时她深知在景观设计中,新技术、新理论、新材质等的应用会为设计带来全新的体验,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自我视界,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她一方面不断扩充学习各领域知识,把知识面由以往单纯的铁路,逐步拓展到公路,市政,站前广场、乡村振兴领域;另一方面不断通过自学BIM软件,提升自己硬实力,同时担负起模范带头作用老带新,带动所里员工学习BIM软件。
虚心好学、努力要求进步的她,为与业内先进理念齐头并进,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高等级前沿性的竞赛项目,先后荣获了多个省部级和国际设计奖项。全面参与的“南广铁路绿色通道设计”获第一届“中水万源杯”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设计大赛一等奖;“沪昆客专(云南段)、云桂铁路(云南段)绿色通道设计”获“艾景奖”(IDEA-KING)第四
拓展未来 追求全面发展
毛静远所任职的土建一院景观所,自2008年发展至今,积极落实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努力开拓第二曲线市场空间,逐步形成了以交通景观为基础,公园绿地、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生态修复等多领域全面发展的格局,业务数量、业务领域逐年攀升,迅速成长为一支涉及范畴广、业务能力强、设计作品优的优秀设计团队。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像毛静远这样以集体为家、以科室发展为己任的优秀员工!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守不退缩、拼搏不放弃的工作态度,他们用对工作的一腔热血与青春,温柔又倔强、美丽而干练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散发着持续永恒且璀璨的光芒!
砥砺前行 不负青春韶华
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年度优秀设计奖; “柳南客专、南黎铁路绿色通道设计”获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南广铁路绿色通道设计” 获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蜀蓉立交桥工程” 获2017年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科研项目《生态敏感区铁路工程综合景观及其协调性研究》,荣获集团公司2018年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作为主创参加“美丽天府杯”第一届创意设计大赛,获得路铭牌类金奖、公交站牌类银奖及路灯类铜奖。
在思想及服务意识上积极主动的她,还被推选为景观所工会委员和景观新交所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在党委和工会工作中,她始终秉承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力求各类文件、通知都能按要求及时报送,努力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高质量完成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工会活动等筹备组织工作。毛静远以坚强的党性、高尚的品行,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展示了新时代下基层党员干部的风采。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赵全超,高级工程师,2010年6月硕士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入职中铁二院土建一院隧道所工作至今,先后参加了沪昆、云桂、成兰、中老等十多条铁路项目的设计、审核、科研及配合施工工作。获得省部级优秀设计奖6项,发明专利1项;多次获云桂铁路公司、昆明局集团公司、云南省总工会“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于2022年获得“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殊荣。
□ 作者:苏开潍 □ 时间:2022/6/1
“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全超:
十年风雨,淬炼成钢
2012年9月,工作刚满两年,赵全超奔赴革命老区广西百色,深耕云桂铁路4年多,直到2016年底通车运营。云桂铁路I级风险隧道多、长大隧道多,地质条件复杂,软岩大变形、岩溶强烈发育,在配合施工期间,他完成现场变更设计4000多份。他深知搞工程设计,不能一味闭门造车,照葫芦画瓢。他从零开始,结合现场施工对照内业设计,不断学习积累、思考摸索,充分借鉴类似工程处理经验,向领导、同事请教,努力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想建设之所想,急施工之所急。2016年云桂铁路全线保开通的关键时刻,铁路总公司相关部门、路局工务部门深度介入,对施工组织、隧道洞口危岩落石、洞内质量缺陷及岩溶整治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他白天上工地核查,夜晚做内业设计,熬更守夜,交付了一批又一批图纸,为云桂铁路静态、动态验收提供了保障,为云桂铁路的顺利开通保驾护航。
初出茅庐,小试牛刀
经过了云桂铁路的历练,赵全超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优秀的设计负责人,4年的在外奔波,来不及稍微歇息,2017年3月,他又开始了新的征程,担任玉磨线隧道专业负责人,主持现场配合施工。
2017年9月14日上午10:25,他突然接到建设指挥部电话通知曼么一号隧道发生关门塌方事故,掌子面附近9名施工人员被困。险情就是命令,他挂断电话后立即赶赴现场,一路上紧张有序地做好了各种抢险安排和汇报。
中午12:10到达事发地点后,结合现场施工人员表述及现场情况,他为救援工作组第一时间绘制完成隧道塌方规模示意图。凌晨0:30,他组织绘制完成了四套救援方案的图纸,同时提供了技术交底书,并向各级领导汇报四套方案的优缺点。救援方案最终确定后,现场立即展开紧张有序的救援工作,9月15日上午11:25,洞内生命通道打通,9月16日10:45洞内救援通道打通,12:40第一名被困人员救出,12:51最后一名被困人员救出,经过近51小时的不懈努力,救援工作圆满完成。
抢险工作完成后,在现场救援总结会上,云南省、中国铁路总公司高度评价本次救援。赵全超以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灵敏高效的反应速度和精湛过硬的技术本领,为成功解救9条鲜活的生命做出了积极贡献。
临危不惧,游刃有余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2020年12月下旬,中老铁路国内段玉溪和磨憨两端的铺轨一天天向最后一座隧道——景寨隧道逼近,然而,景寨隧道还剩余1400多米,成为千里中老铁路的最后一道屏障。赵全超接到国铁集团工管中心领导电话通知,景寨隧道要成立联合工作组,要求他常驻景寨隧道斜井工区现场攻关。
赵全超背起行囊,来到工地,开启了长达9个多月的“蹲点模式”。联合工作组的驻地设在景寨隧道拌合站,距离澜沧江不到200米,距离市区一百多公里,方圆十公里内几乎没有村庄,除了铁路人,可谓人迹罕至。在活动板房里工作和睡觉,每天深夜听着碎石机、搅拌机和罐车轰隆声入眠,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板房上,噼里啪啦如同放鞭炮。
每天上午沿着澜沧江边崎岖不平的山路驱车50余公里进洞核对,冒着洞内四十多度的高温、在一尺多深的泥水里前行,平均每开挖3米就核对一次,观察支护变形,收集第一手资料。路上颠簸2小时,洞内核对2小时,浑身泥浆、满头大汗,下午交班会,大半夜还在研究工作组交办的任务,这就是一天的工作写照。
现场工作条件艰苦,但他不辞劳苦,斗志昂扬,谨记嘱托,把景寨隧道的保通、中老铁路的顺利开通运营当成了自己的荣誉和使命,以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勤勉担当的职业精神,赢得了国铁集团、昆明局领导的高度赞扬,获得2022年度“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21年12月3日,赵全超刚交付了渝昆高铁不良地质处理方案,迫不及待地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中老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的中老昆万铁路通车仪式,这是继云桂铁路后他参与建成通车的第二条铁路。当绿巨人从昆明站始发,一路向南穿越“三山四水”时,在景寨隧道坚守的日日夜夜、工作十余年来的点点滴滴,又再一次浮现在脑海里,他激动不已。
沉甸甸的“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背后,有他自己的勤恳努力,有领导同事的关心支持……成绩属于过去,路途依然漫长,他肩负使命,还将继续奋斗,再立新功。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 作者:张冕轩、翟淼 □ 时间:2022/6/20
每一秒都值得去珍惜,每一天都值得去奋斗。2022年,对胡玉珠来说,又多了一份喜悦,他担任负责人的重庆明月峡长江大桥(国内首座双层四线铁路斜拉桥)和丽香铁路金沙江大桥(世界首座现代铁路专用悬索桥),即将开通运营。梦想照进了现实,这是属于桥梁人的荣耀时刻。
桥梁所胡玉珠:
许以恒心,不负初心
初出茅庐,求真溯源
2008年,胡玉珠接到了参加工作的第一份任务——设计一座(40+56+40)m的连续梁桥。胡玉珠在指导老师的安排下迅速投入设计工作,熟悉规范、 掌握软件、了解原则、拟定尺寸、调整钢束。对照类似跨度连续梁设计资料,善于思考的胡玉珠脑子里闪出了诸多的“为什么”:箱宽为何这么选?板厚为何这么取?钢束为何这么布?每一个问题他都想从根源上搞清楚。几个月的时间,他加班加点去书本和论文中找答案,去向附近办公室的同事求教,记录了厚厚的几大本笔记。最终,不仅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自己踏入工作岗位的首座连续梁设计,还通过深入思考对现有技术说明书模板提出了优化建议,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得益于第一座连续梁扎实的设计过程,他在设计第二、第三座连续梁时,效率有了双倍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迅速成长,逐步积累的经验又在厦深、南广、遂渝二线、湘桂线等多条线路历练和发挥。
时光荏苒,2007年的夏天,胡玉珠坐了40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从上海到成都参加面试,一路的颠簸难掩内心的兴奋,机遇和想象在西南山区崇山峻岭之间、皑皑白云之下若隐若现。当面试的老总问及工作的目标和理想时,胡玉珠恳切的回答:“想参与设计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桥梁工程,为我国从桥梁大国到桥梁强国的转变做一份自己的贡献!”十多年来,这种对专业的热爱和投身桥梁事业的初心不仅从未改变,且愈加清晰。
创新创效,精益求精
2009年,他承担了二院首座转体施工连续梁——南广独屋特大桥的设计工作。桥梁转体系统结构复杂,每个构件涉及的参数众多且参数的选取也很有讲究。在没有完整的设计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胡玉珠要做的是为每一个构件找到合适的计算理论,为每一个参数找到合理的确定方法,编制详细的计算表格,并用有限元实体模型分析去验证计算的可靠性,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转体系统施工对运营线路的影响和防护。通过这个项目,他总结了一套完整的转体施工连续梁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并开展专题讲座,积极进行技术推广。他说:“在具有足够安全系数的前提下,设计一座安全的转体结构是很简单的,但是,我们的目的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同时,优化结构设计,提高设计质量,提升设计效率,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在他的主持下,土建一院已完成转体桥梁设计软件的编制,并成功应用于几十座转体桥梁的设计,转体球铰也成功助推了公司产品产业化的发展。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2010年是胡玉珠参加工作的第三年,鉴于出色的工作表现,他被安排加入云桂铁路南盘江大桥设计项目组,并担任负责人,负责桥梁的总体结构计算工作。南盘江大桥跨度416米,是世界最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之一。大桥要解决合理结构形式、刚度控制、成拱工艺、耐久性控制、养护维修等一系列难题,这其中最难的还属成拱工艺,拱圈施工方法和顺序涉及施工风险、施工工期、施工质量;拱圈应力则会影响方案可行性,这些都需要总体计算去验证。南盘江大桥的计算模型有14000多个单元,240多个施工工序,几十种组合方案,在当时的硬件条件下,计算一个模型需要花费12个小时以上。面对紧迫的工期要求,课题组每一个人都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5+2,白加黑已成为家常便饭。每计算几组方案,大家就会坐在一起研讨规律,总结提高。作为主要结构计算者,胡玉珠感受最深的是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脑子中都是大桥的计算数据,大桥每次加载时的波动,就像放电影一样,一遍一遍不停在脑中闪现,睡着后还会常常梦到与同事讨论设计方案,那段时间,他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回想起来,胡玉珠觉得那个时候特别幸福,领导的支持,同事们共同的努力,对设计细节的考究,都注定南盘江大桥会成为精品工程。2016年底,云桂南盘江大桥建成通车,运营五年状态良好。大桥的研究成果国际领先:首次提出基于曲率半径和梁端转角的横竖向桥面变形控制标准,首创“扣索调整骨架内力+大节段平衡加载”拱圈混凝土施工方法,提出了延迟龄期评定等混凝土拱圈和拱座基础系统防裂技术,关键技术已纳入《川藏铁路拱桥设计指南》,为川藏铁路拱桥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大桥相继获得四川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国家铁路局优秀设计一等奖,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勇挑大梁,实干担当
参与的项目在变,项目中的角色在变,从事的岗位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不忘初心,精益求精的工作信念。2011年~2018年间,胡玉珠先后担任遂渝二线桥梁专业负责人,对接桥梁配合施工工作;担任成兰铁路白龙江特大桥——主跨270m混凝土拱桥设计负责人,完成国内首座铁路悬灌施工拱桥的施工图设计工作;担任成贵铁路云贵段桥梁专业负责人,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担任丽香铁路金沙江大桥设计负责人,负责大桥主塔、基础、抗震设计工作,首次提出陡边坡大直径嵌固基础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解决了悬索桥嵌固基础设计难题,提高了大桥抗震性能,大幅减少了对自然边坡的破坏;担任重庆东环线明月峡长江大桥设计负责人,首次提出四线铁路荷载加载系数、双层铁路疲劳设计方法、钢混结合小箱室压重构造,首次采用M280拉索,取得系列创新;担任国铁集团课题《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 200—450米跨度混凝土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负责人,成果获铁道学会科技一等奖;担任国铁集团课题《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洞口危岩落石防治的桥梁-棚洞一体化技术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研究工作获得国铁集团领导的高度认可。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心中有丘壑,眉目做山河。经过多年努力,胡玉珠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省部级勘察设计一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先后获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铁二院第九届劳动模范,2022年中国中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永不止步
《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洞口危岩落石防治的桥梁-棚洞一体化技术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研究工作获得国铁集团领导的高度认可。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心中有丘壑,眉目做山河。经过多年努力,胡玉珠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省部级勘察设计一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先后获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铁二院第九届劳动模范,2022年中国中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现在,胡玉珠担任土建一院桥梁所副所长,所里的小伙子仍喜欢叫他“玉哥”。胡玉珠喜欢到各个办公室和同事们一起探讨技术难题,谈到热烈时脸上总是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他说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帮助,离不开二院这个包容、开放、文化深厚的集体。工作中自己深受马庭林大师、陈克坚总以及土一院各位领导的影响,他们的人格魅力、工作态度、思维方式是二院文化的缩影,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胡玉珠非常注重团队建设,作为集团公司桥涵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干事,陈克坚创新工作室主要成员,他长期参与专委会及工作室工作策划、活动组织、年度总结等工作,负责多项专业手册、标准化图集及质量控制文件的编写任务。为促进所室技术创新,他组织成立了组合结构桥梁、缆索体系桥梁、软件及BIM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了常规桥梁BIM正向设计软件及批量化连续梁设计软件等智能设计软件。
用钢索筑起一道道彩虹脊梁,在山海之间,江河之上,一次次让遥远的期盼触手可及。一个人一生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福的。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只有置身于历史的波澜壮阔,才能感受到这份事业的厚重,才能体会到我们是多么幸运,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见证时代的伟大,可以用自己的奋斗,去创造伟大的时代。在以后的工作中,胡玉珠将始终秉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初心,以坚持铸成长,以匠心铸精品,以无畏铸梦想,为桥梁技术进步和公司改革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任重道远,砥砺前行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8月,成都市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新增病例持续增加并呈现多点散发态势,9月1日,成都市正式发布通知要求全体居民原则居家!紧迫严峻的疫情形势、突如其来的静态管理让所有人措手不及,为保障生产,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土建一院各生产所立即启动防疫应急预案,所有员工都踊跃参与到了战疫情、保生产的攻坚战中!
□ 作者:郭蕾 □ 时间:2022/9/16
勠力同心战疫情
攻坚克难勇担当
土建一院迅速响应,发布了《土建一院关于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的通知》,要求居家办公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协调工作事宜,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紧接着,由党委书记主持,各部门领导共计42人参加的生产工作会,对9月工作进行了梳理,并详细落实至个人。
坚定信心抗疫情 吹响居家集结号
渝西高铁施工图,宜涪高铁可研修编,磨万铁路48项IIA类变更设计,高黎贡山隧道、贵南高铁、成昆铁路、成兰铁路等技术攻关和变更设计,漳汕铁路、柳梧铁路、厦漳泉R1线……即便没有疫情,也是非常艰难的任务。
隧道专业接到居家办公的第一时间,立即召开了工作布置会,从疫情防控、安全管理、工作布置、人员安排到办公电脑、资料拷贝、信息报送等做了详细的安排,全体员工认真贯彻土建一院的要求,充分做好居家办公、确保生产经营顺利推进的准备,很多同事为了提高办公效率,把台式机都扛回了家。9月4日,根据疫情管控的相关安排,所领导团队又及时开会对各项生产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安排,再次召开了渝西高铁施工图“线上”动员大会,把生产任务细化分解到个人,把时间节点精确到半天,任务链、时间链环环相扣,极为紧张,但也有条不紊。经过努力,目前,磨万铁路48项变更,完成35项,正对剩余工作发起冲锋;宜涪高铁设计团队,在计划的两天之内,快速完成了方案研究,交付了工程数量;而大瑞、贵南、成昆、成兰等项目,也全部要紧牙关,扛起重任,为决战渝西高铁隧道施工图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今,隧道所已经集中力量,做好派兵布阵,全员上阵,全力攻坚渝西高铁施工图。
桥梁专业化整为零,在居家办公期间采用线上会议、共享表格等方式展开全员协作,目前沪渝蓉高铁宜涪段已经按时将可研修编工程数量提交工经专业,计划在20日完成所有审查图纸的绘制,并为可研修编审查做好准备。成达万高铁成遂段居家以来已完成22座桥梁咨询图交付,9月15日将交付完成,提前完成建设单位9月20日交图的任务。通过多种线上高效办公方式,保证了经营、生产及产品产业化任务的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岩土专业充分利用电话、中铁e通、微信、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等线上平台,提前策划,统筹工作部署和处理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盯防”,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不误、两促进”。沪渝蓉高铁项目组顺利完成为期三天的国铁集团可研修编审查,完成20多公里路基修编设计图。西渝高铁项目组,通过视频会议,组织院副总工、所总工进行连续三天的方案会审,逐条咨询意见研究,推敲审定方案,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咨询意见的确认与闭合。随后统筹安排十余个设计骨干,对设计文件开展地质修改后的补充设计和咨询意见的修改完善工作,进度满足施工图总体要求,为最终文件交付打下坚实基础。
闻令而动冲在前 凝心聚力保生产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近期自揽项目投标任务集中,多个项目均定于本月底开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切实保障自揽项目投标任务的有序推进及土建一院经营工作的持续开展,经营开发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协同相关部门、生产所倒排投标工期,落实责任、统筹协调、加强后勤保障。同时,各片区负责人主动出击,通过移动电话、网络通信、视频会议等形式持续加强内、外部对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内业人员积极通过远程办公等形式,做好后勤保障,及时落实签章用印等各项投标流程。目前各项投标任务、经营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
尽锐出战持发力 全力以赴攻经营
土建一院各所部充分利用居家办公时间,积极组织职工开展线上培训、技术交流及质量安全卡控等活动,以达到保证工作状态、提升工作效率、增强质量安全意识等目的,已开展的活动有:轨道BIM正向设计与应用、铁道车辆-轮轨接触关系、轨道设计复核质量卡控等。
静态管理不静待,线上培训练内功
居家期间的疫情防控依然严峻,而非常态化办公的工作模式,也容易陷入浑浑噩噩的消极状态,需要找到“宅与动”“家与业”之间的平衡点,在严肃且活泼的氛围中度过这段非常时光。党群行政部严格落实集团公司防疫要求,每日对近500名员工进行疫情梳理,做好人员信息统计。组织多名党员下沉社区,助力抗击疫情志愿服务,践行责任担当。创新工作形式,开展云劳动竞赛,推选”居家标兵“,树立榜样先进。定期发布居家微课堂——“EAP 线上课程”,为员工注入”心动力“。居家办公期间,院工会通过阳光福利汇发放中秋慰问;中秋节当天在线开展“菁菁土一,以文汇友”成语接龙活动,上百名员工及家属积极参与其中;及时补充“防疫爱心包”、线上或电话慰问项目部驻守员工、因疫情隔离员工、生病住院员工及家属等,在特殊时期送上工会娘家人的关心和温暖。
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但没有打乱土建一院生产经营工作的节奏,没有打乱现场施工的设计保障和服务,没有打乱全体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热情。封控不封闭、静默不沉默,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一如既往的履职尽责、勤勉工作,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为高质量完成本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而奋力拼搏!
营造氛围重关怀,工作生活“出精彩”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时间进入九月初,土建一院隧道所面临着四件大事,一是西渝高铁施工图,二是宜涪高铁可研修编,三是磨万铁路48项ⅡA类变更设计,四是高黎贡山隧道、贵南高铁、成昆铁路、成兰铁路等技术攻关和变更设计,即便没有疫情,也是非常艰难的任务。
□ 作者:张磊 □ 时间:2022/9/20
隧道所战疫情共克时艰
“超时空”不辱使命
9月1日,接到居家办公通知的第一时间,隧道所立即召开了工作布置会,从疫情防控、安全管理、工作布置、人员安排到办公电脑、资料拷贝、信息报送等做了详细的安排。全体员工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和土建一院相关要求,充分做好居家办公、确保生产经营顺利推进的准备,10多个员工为了提高办公效率,把台式机都扛回了家。
9月4日,根据疫情管控的相关安排,隧道所及时召开会议对各项生产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安排,再次召开了西渝高铁施工图动员大会,把生产任务细化分解到个人,把时间节点精确到半天,任务链、时间链环环相扣,极为紧张,但也有条不紊。
西渝高铁攻坚组
西渝高铁全长538km,新建隧道91座,隧长354km,隧线比达到66%,沿线分布大巴山、旗杆山、华蓥山、四方山、铁峰山等众多越岭隧道,地质地形条件极为复杂。在接到9月20日工管中心审查的通知后,以9月5日地质专业提供的第二版资料为基础,隧道所组织设计负责人再次梳理了施工图的相关工作,从现场审查准备、工程数量计算、重点工程会审三个方面制定目标、分解任务、狠抓落实。在受新冠疫情影响隔离在家期间,集团公司与土建一院技术领导带头把握重大技术方案,各设计人员通过快捷、高效的远程会议及共享文件系统,尽最大努力推进各项工作。整个团队分工明确,团结一心,力争在这个9月内顺利完成工管中心施工图的审查任务,稳定招标数量及图纸,为实现西渝高铁年内开工的目标努力奋斗。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沪渝蓉高铁宜昌至涪陵段于9月5日至7日进行了可研鉴修中期审查,根据审查会议要求,本项目需在9月24日前完成可研修编工作,并将于9月26日至30日进行项目可研修编正式审查。
宜涪高铁可研修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隧道共55座、合计187公里,本次修编新增4座长大隧道,其中一座长达13.5km。根据项目计划安排,需在地质开放资料3天内完成重点隧道设计初稿、并提交全线隧道的工程数量,面对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隧道所领导的精心组织,立即抽调十余名经验丰富的员工投入这场攻坚战,在短短3天时间里,大家分工协作,保证了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设计人员、负责人及所技术负责人居家加班加点沟通设计方案和数量计算原则,目前已经按时将可研修编工程数量提交工经专业,计划在20日完成所有审查图纸的绘制,并为可研修编审查做好准备。
宜涪高铁攻坚组
8月31日,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启动了磨万线隧道工程措施调整Ⅱa变更设计工作,要求48项Ⅱa变更设计在20天内全部完成,由于磨万铁路是一带一路重点工程,相关工作具有独特的政治意义,面对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隧道所领导高度重视,统筹策划,安排精兵强将投入到这场大型会战中;同时在工作思路上积极创新,把变更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逐步分解,使工作流程清单化,编制工作模板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过连续两周的连续奋战,各项工作均按计划要求稳步快速推进。
磨万铁路设计组
成兰设计组在这个9月面临着阿坝州、成都双地疫情管控,防疫形势严峻,各项工作受限。面对22.9km德胜隧道攻坚现场两处大变形地段的挑顶施工、救援站地段下穿施工、平行烟道上跨正洞施工以及3个正洞严重大变形掌子面等极高风险地段的施工,隧道、地质等专业人员第一时间沟通建设各方,明确现场施工要点并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利用疫情期集中办公,加班加点对工作进行突击,十余天时间完成了方案研究4项,Ⅱa类变更报审4项,修编6项,报批文件2项,同时还完成了3项变更及3项现场设计方案的审查。
成兰设计组
“每周五半小时”讲座是隧道所坚持了近40期的技术交流特色节目,秉承“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的理念,让全所同事利用零碎时间,分享经验,交流心得,提升技术。在本次全城居家办公的三个周五,隧道所依旧于8:30准时举办了“隧道接口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大瑞铁路大保段隧道设计经验教训交流”、“渝昆高铁昭通隧道2号横洞工区煤层防突揭煤研究分享”三期讲座。全所员工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在排队做核酸的过程、在家人温暖的骚扰中,坚持参加了讲座学习。
疫情打乱了一切,但没有打乱施工图的节奏,没有打乱“雷打不动”的每周五半小时讲座,没有打乱现场施工的设计保障和服务。隧道所来不及观望、来不及彷徨,更来不及抱怨,他们就像行驶在蜿蜒屈曲的山道上,尽管颠簸不已,但一直在昂首挺进。
“每周五半小时”讲座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 作者:曾宁烨 □ 时间:2022/9/29
2016年7月,严佳宏带着激情与憧憬加入了中铁二院土建一院桥梁所这个大家庭,6年时间,他踏踏实实,虚心求教,始终坚守在一线生产岗位上,先后参与了莫喀高铁、磨万铁路、贵南线、成昆复线、都江堰有轨电车、弥蒙客专、成兰线、自宜线、渝昆线、凤凰磁浮、西渝线、柳梧铁路等近20个国内外项目的设计及复核工作,作为负责人参与了蒙文铁路、竹海石海休闲度假旅游专线、粤东城际铁路等项目的投标、可研工作,更值得一提的是,90后的他以扎实的业务能力成为了川藏铁路东芒段落桥梁专业负责人,工作以来他从一个涵洞的设计到一般普通桥梁再到特殊大跨桥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得到了同事及领导的认可,2022年被中国中铁授予“中国中铁劳动模范”、“2021川藏铁路建设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桥梁所严佳宏:
汗水挥洒雪域青春驻扎高原
汗水挥洒雪域青春驻扎高原
川藏铁路从构想蓝图到如今的全线开工、稳步推进,这个跨越了两个世纪的梦想,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期盼,一点点走进现实。“能够有幸参与川藏铁路这一世纪工程,我感到无上光荣。”严佳宏说。川藏线时间紧、任务重,在接到任务后,严佳宏主动请缨,担任该项目东达山至芒康山段落桥梁专业负责人。该段落为全线最艰险段落之一,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为了更好的完成前期工作,严佳宏克服空气稀薄带来的身体不适、克服现场地质环境恶劣可能带来的威胁,长期奔波于海拔4000m以上的无人区。为了顺利交付图纸,他不厌其烦、反复推敲、披星戴月。为了不耽误工期,他卸下家庭的重担毅然决然踏上零下十几度的雪域,踏踏实实、无怨无悔地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2021年10月昌都项目部成立后,他又作为首批进驻高原的二院人,坚守现场配合施工。他扎根高原,与雪域签了一份无怨无悔的契约,只为让一座座飞虹联通山川之美,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得到了业主的肯定和好评,严佳宏被川藏公司评为“联创共建先进个人”。
持续用力提业绩久久为功显才华
在做好生产工作的同时,严佳宏积极投身其它业务建设,先后参与了框架涵部参、框架桥设计软件等工作。他参与的“铁路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通用参考图”获2020年度四川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工作上的日益精进并没有妨碍严佳宏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大学时代,严佳宏就对摄影和视频制作感兴趣,那时的他便经常带着自己的相机和无人机记录祖国的壮丽河山。工作后,他用自己的特长服务工作,承担了许多土一院、桥梁所与之相关的工作,先后为中铁二院制作了数十张宣传海报,为桥梁专业制作了精美的“桥梁画册”,作为“陈克坚创新工作室”的一员,他积极投身团队建设中,联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制作的“成都市小学生课外实践推荐桥梁名录”受到广大师生好评。
在各类活动现场以及重大工点的施工现场,都可以看到他熟练操纵无人机的身影。2019年严佳宏负责制作的《扭转乾坤-带你领略桥梁转体的魅力》微课视频,荣获中铁二院首届“交子杯”微课大赛二等奖。
他的青春年华,在山河湖泊之间跨过,枯燥但充实!他的金色年华,在桥梁图纸里跳跃,单调但出彩!耕作在群山和图纸之间,勤勉于计算和思索之中,也许会错过许多阳光和沙滩,但他没有错过与优秀作伴、与卓越相随、与成长同行。回想起过去的经历和收获,他说,“是单位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和成长的平台,在架桥铺路这座浩瀚的象牙塔里,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唯有不断学习、虚心求教、努力工作,才无愧单位的培养和重托。”
甘以年华铺康庄 愿为山海做桥梁
菁
菁
土
一
在土建一院景观所隐藏着这样一位颜带稚气却又身经百炼、技压群芳的项目负责人。他身兼数职,不畏劳苦,在对外项目上解决多方疑难杂症,在所内生活上料理同事饮食起居。他不仅是多个项目的策划设计者,还是记录团建活动的摄影师;他不仅是引入lumion、adobe AE等设计软件技术的主导带头人,还是专业软件及设备的维护师。他的名字叫魏子皓,未来可期的“魏”,赤子之心的“子”,皓月当空的“皓”。
□ 作者:孟露 □ 时间:2022/10/13
景观所魏子皓:
深钻细研强本领,跑出项目“加速度”
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结硕果
疫情期间,作为“中国光谷数字经济园”周边景观方案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从年初开始魏子皓就一直坚守岗位,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全程跟踪项目进度。从项目整体规划到重点节点方案深化,方案创意到专业协调,进行全过程把控。由于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了按时按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他24小时手机沟通在线,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工作,即便是在家里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在职责需要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工作中始终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确保后续工作能如期进行。
在负责江油北站站前广场规划设计总承包项目期间,魏子皓面对数之不尽的设计问题、繁琐不堪的专业协调以及责任艰巨、工期紧张、修改反复等实际情况,迎难而上,任劳任怨,灵活处理,理顺与各个专业之间的接口,积极主动与业主单位对接,确保设计工作不打折扣, 最终得到了总体和业主的认可。
菁
菁
土
一
深钻细研,勇挑重担解难题
除了任劳任怨外,魏子皓还喜欢深入思考问题,他把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杂症进行全面复盘,不断探索“新良方”。
在负责渝昆高铁南溪站站前广场及连接线项目期间,魏子皓广泛听取和收集了各业主单位、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各级主管领导意见,对项目进行了多轮汇报和方案比选,反复优化设计工作内容,有条不紊地推进项目的发展。作为项目总体牵头人之一,他主动承担了大部分方案设计和优化调整的内容,尽可能规划好设计流程,在整体规划布局稳定后再协调各专业开展工作,不浪费每一人每一刻的工作成效。尽管为了满足不同业主提出的不同需求,进行了多方案的比选和多轮方案的优化设计,但由于他精妙的设计流程和深度把控,既减轻了相关配套专业设计人员工作内容和降低了项目时间成本,又按时按质的满足了业主的需求。把大事落细,把小事做精,把难事干成。即使是在质量和工期并重的硬指标下,他仍然从容以对。也正是因为他的“从容以对”,让团队收获了一次又一次来自业主单位的表扬肯定,为二院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口碑。
全面开花,科研经营小能手
虽然工作繁忙,但闲暇之余他主动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及多套标准图的编制工作,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了《生态敏感区铁路工程综合景观及其协调性研究》,并获得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成果奖三等奖荣誉。他深知在景观设计中,新技术、新理论、新材质等的应用会为设计带来全新的体验,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自我视界,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不断通过自学BIM软件,提升自己硬实力,同时担负起模范带头作用,组织所里员工学习BIM软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综合性人才和大家眼里公认的“技术达人”。
菁
菁
土
一
魏子皓所任职的土建一院景观所,以交通景观为基础,形成了公园绿地、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生态修复等多领域全面发展的格局,业务数量、业务领域逐年攀升,迅速成长为一支涉及范畴广、业务能力强、设计作品优的优秀设计团。正是因为有像魏子皓这样的技术领跑人,所室才会取得的这些优异成果。每当谈及以上成绩,魏子皓总是莞尔一笑,不露锋芒。如今魏子皓依然忙碌于各个项目中,他将秉持着自己对景观专业和铁路交通设计行业的热爱,发扬二院精益求精、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工匠精神,为二院的发展前行升温加速,领衔带跑,贡献出自己强而有力的“加速度”。
怀揣梦想 砥砺前行向未来
菁
菁
土
一
□ 作者:韩国庆 □ 时间:2022/10/15
“十一”前夕,由中铁二院编写完成的《俄罗斯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桥梁设计》由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出版发行,这是集团公司和陈列“一带一路”高铁创新工作室在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俄罗斯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桥梁设计》
编写组:勤于笔耕,笃行不辍
菁
菁
土
一
2015年6月18日,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表中俄勘察设计联合体与俄罗斯铁路公司签署了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合同,被誉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是北京至莫斯科亚欧高速运输走廊的一部分,是“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建设的先导性工程,也是中俄两国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典范。
自2015年开始,中铁二院桥梁设计团队,在执行“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建设的先导性工程——俄罗斯莫喀高铁项目过程中,结合俄罗斯国情,运用好中国丰富的高铁桥梁设计、建设和运维经验,实现中国高铁技术标准国际化,中国先进装备制造本地化,并得到共同参与设计的俄罗斯合作伙伴认可,先后通过法国Systra公司、Ernst & Young咨询公司、圣彼得堡交通大学、莫斯科交通大学技术咨询审查,俄罗斯快速干线公司完工审查,俄罗斯铁路公司鉴定委员会审查和俄罗斯国家鉴定委员会审查。多年来,莫喀高铁项目部领导陈列、胡京涛和桥梁专业设计负责人郭建勋、韩国庆带领的设计团队在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设计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和专题研究,提升了设计品质,有力助推了勘设工作的开展。
桥梁团队从铁路桥梁调研、标准图设计、(跨河)特殊桥梁设计到景观设计、动力分析,到科研策划和成果总结,立足自身、注重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始于莫喀高铁
菁
菁
土
一
积极依托项目开展技术总结,是桥梁团队的优秀传统。早在2018年,中铁二院莫喀桥梁设计团队和俄罗斯国家桥梁设计研究院团队数易其稿,共同编写《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桥涵设计》一书,这是中铁二院历史上首次编写出版的汉俄双语技术专著。《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桥涵设计》不仅介绍了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概况、中国中铁二院和俄罗斯国家桥梁设计研究院在项目中的作用、世界高速铁路概况、中国高铁桥梁标准梁设计和施工经验、莫喀高铁项目桥梁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还收录了项目执行期间中俄铁路工作者们的现场踏勘、会议交流的大量照片。图书成为中俄桥梁团队联合攻关的一千多个日夜的历史记忆。
图书出版后,在中俄同行间受到好评,经过打磨的图书不仅可以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审视和了解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桥梁设计的成果,还能从时间和情感坐标来感受多年来中俄铁路工作者们友好合作、深入交流、艰苦工作的历程。
合编出版《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桥涵设计》一书意义重大,为同行和后人展示了中俄合作完成的俄罗斯高速铁路桥梁技术,使60多年前中铁二院与俄罗斯铁路工作者之间友好合作历史和深厚友谊得以延续和加深。
该书装帧精美,在莫斯科出版,面向中俄特定读者,印数有限。如何在国内传播“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影响力,助力基础设施联通的重要一环,如何面向国内广大读者传递俄罗斯铁路和高速铁路的设计思路、理念摆在了设计团队面前。
承于中俄合著
菁
菁
土
一
中俄双语专著《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桥涵设计》出版前后,团队经过讨论,产生了编写中文版图书的想法。时任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的陈列谋划全书的编写,当时兼任莫喀项目部副经理的土建一院院长胡京涛多次与编写组探讨写作思路,由于新书的编写思路与中俄双语专著完全不同,他要求各篇章的内容均要摒弃原先写法,按照中文技术专著的套路开始擘画。具体工作由土建一院副总工程师郭建勋牵头各篇章的起草工作。
编写组在梳理俄罗斯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历史脉络、现状发展和规律特点基础上,以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为主线,系统论述对俄罗斯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背景、理念、方法、特点的理解,展现了对中国高铁“走出去”中的设计理念和具体做法。在边撰写边思考的过程中,编写组找到了全书的主轴,那就是“融合”。
经过前后3年左右的编写、调整、修改,全书共由九章组成,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无处不在。第一章通过对俄罗斯高速铁路发展、规划和项目推进的介绍和解析,可以让读者对俄罗斯铁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甚至可得出自己的一些评判或疑问。第二章简要论述了俄罗斯工程领域和铁路系统复杂、严密和较为完善的管理和法律、标准体系,对作为俄罗斯高速铁路设计标准的《特殊技术条款》的桥梁章节作了简要介绍,并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目的是便于读者理解。第三章介绍了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沿线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地域特征,以及俄罗斯桥梁设计惯例和拟在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开行的高速列车等,作为衔接,可便于读者对后续章节的理解。第四章从创造优质环境、景观设计入手,论述了如何立足俄罗斯国情,将俄罗斯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和风格,与现代铁路桥梁技术需求相融合,在为人们提供快捷安全运输的同时,也留下一条具有广泛认同感和时代特色的风景线。第五章系统论述了基于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和装备,以提高工程质量、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建设进度、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采用工厂化制造、机械化运输、装配化施工的俄罗斯高速铁路桥梁标准化设计。第六章论述了俄罗斯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原则,以及典型桥梁和特殊桥梁的设计方法、方案选择和工程措施等。设计方案和细节,充分体现了中俄技术的融合和表现特点。第七章论述了基于设计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和俄罗斯规范中列车活载图式的标准跨度简支梁的动力响应和变形限值分析,以及简支梁和连续梁车-桥耦合动力仿真分析。体现了中国高铁“走出去”中的特点,以及在桥梁动力特性等方面所做的基础性分析和反思,可为我国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运行速度提供借鉴和参考。第八章论述了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特别是与中国相同和相异的内容要求、工程机具和表达形式,可供中国施工企业参与俄罗斯高铁建设参考。第九章针对俄罗斯特殊严寒的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调研,论述了桥面防水体系和梁体、墩台的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研究。
在全书架构中,除了融入了基于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和一系列技术攻关、专题研究成果外,还尝试通过插入一些中俄两国铁路工程师现场共同工作的照片,以碎片的形式展示新时代中俄铁路工程师友好合作的一段历史。
建于相互融合
菁
菁
土
一
早在2019年,编写组就与人民交通出版社开展接洽,就图书的编写、风格、出版事宜进行深入细致讨论,站在“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角度联合开展策划研究。
随着素材积累的逐渐成型,一册近30万字的书稿基本定稿,最终定名为《俄罗斯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桥梁设计》。由于莫喀高铁项目和中俄高铁合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加之图书选材新颖、内容丰富,《俄罗斯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列入丛书“‘一带一路’交通运输国际工程建设与管理丛书”,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之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出版规划。该系列丛书集中了俄罗斯莫喀高铁、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以色列红线地铁、斯里兰卡港口等工程在内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多项标志性工程。
基于丛书系列的定位,图书在后期出版过
成于精益求精
程中,编写组与出版社编辑秉持“精益求精抓质量 用心用情出好书”的理念,数轮沟通,反复校核,对插图、释义、标注、标点等逐一核对,在先后完成五次拉通校核后,才达到出版条件,成为本套丛书的第一部达到出版条件的著作,对丛书的后续编写和出版具有引导示范作用。
由于目前世界上尚未建成时速400公里的高速铁路,与我国具有丰富建设和运营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相比,更高速度的列车商业运营条件下固定设施、移动装备的安全性、匹配性和适用性尚待系统验证,从勘察设计、制造、施工到运营的技术标准尚待建立,一些基础理论也尚待深化研究。图书的出版是对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建设的有益探索,对设计建设好以成渝中线为代表的更高速度的高速铁路做了技术储备,努力以高超的行业技术引领向集团公司建院70周年献礼。
菁
菁
土
一
新交所伍磊:
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
风雨兼程七十载,砥砺奋进谱华章。悠悠岁月,潮起潮落,作为全国首批获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的企业,中铁二院见证着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助力着中华儿女的复兴之梦,创造出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而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二院人一双双勤劳的手、一张张坚毅的面庞。伍磊便是其中之一,在二院的这片土地上,他挥洒着青春的热血,也收获了喜悦和成长。
今年是伍磊入职以来的第十五个春秋,砥砺奋进十五载,让他从一名懵懂的助理工程师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在这十五年中,伍磊致力于各类新制式轨道交通的一线研究工作,筑梦新制式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用奋斗谱写着绚丽的青春华章。
好风借力,顺势蓄力
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在全世界的瞩目下精彩亮相,年末全国拥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也达到了775公里,同年也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在土建一院线路所办理入职后便迎来了第一个项目——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地铁项目由于其勘察设计的特殊性,需设计人员常驻项目所在地,开展现场设计,除了要面临线路技术方案的磨炼,还要协调对接各类单位,同时还需参加各种不同层次的汇报工作,这对于一个刚入职的新人来说可谓“压力山大”。新人入职,需要上的第一课往往是学会“抗压”。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下,他很快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并通过虚心地请教和认真地学习,快速进入了状态并顺利完成了相应的设计工作。迈过这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关口后,他又陆续参加了成兰铁路的全阶段设计、长泉铁路等铁路项目投标、渠县三汇公路等公路市政项目、埃塞北部铁路等海外项目的设计工作。
通过接触多种类型的项目,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新兴交通领域。伴随着大量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建设热潮的兴起,他顺势通过大量不同类型项目的设计历练,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为后来他提高思想站位、强化整体把控项目勘察设计推进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作者:杨文昕 □ 时间:2022/11/16
菁
菁
土
一
厚积薄发,借势而进
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通知中对于地铁和轻轨项目建设的要求愈加严格。面对着国家政策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矛盾,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呈井喷之势在全国增长。中铁二院作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勘察设计行业的领军者必然也将全面进入有轨电车领域。刚从埃塞俄比亚归来的他立即接到新的设计任务——前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展有轨电车的现场设计工作。
由于当时现代有轨电车在国内兴起时间不久,缺乏国家及行业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均以地方标准为主,而地方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局限性,边摸索边实践就成为滇南中心城市群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在勘察设计阶段的常态。项目之初,部分设计人员总是抱着地铁的高标准高要求的设计标准直接加以执行,而建设单位则是要求降低项目投资,两者的矛盾不言而喻。作为项目常务副总体的他明白,只有快速转换思维,以全新的面貌和心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深研各个专业的技术方案,并且佐以不断的沟通交流,才能做好这件事。确定工作方向后,他快速投入到相应工作中,加班加点地与各专业讨论商议,逐一确定了各专业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又可以节省项目投资的技术方案。后来,他在回顾这段工作时,简单地用五个字作了总结——“痛并快乐着”。“痛”是因为专业需要沟通协调的内容多,工作强度太大,往往白天都用来不停地接打电话,日均接打电话五六十通,只有晚上,他才能安静下来,完成自己的工作,梳理下一步工作计划,这样的日子是疲劳的,甚至是痛苦的,但令他感到“快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系统地学习到了各个专业的知识,这些知识像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搭建起他内心的轨道世界,让他真正成长为了一名“大总体”。
菁
菁
土
一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于其勘察设计的特殊性,建设单位往往对现场人员配置要求较高,但对于设计院而言,这样的要求无疑伴随着成本的攀升。面对这样的市场现状,他主动作为,在担任滇南轨道交通项目部副经理的期间,与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在满足项目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现场设计人员的配置,大幅度降低了项目成本。
在此期间他还直接参与了弥勒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一期)和个旧市轨道交通金湖~大屯线建设项目,间接参与了文山州有轨电车4号线(含支线)一期工程项目、丽江城市综合轨道交通项目一期工程(一号线),大量实际工程的建设经历使他更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设计思维,而是学会从项目宏观角度来推进勘察设计工作,这样既精准确定了设计方案、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项目孵化落地的概率。
2019年1月,首届“世界旅游轨道大会”在西安召开,主题为“开创旅游轨道新时代,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旅游轨道交通发展开始受到各方关注。同年的4月1日,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可研专家评审会在凤凰县召开。与传统铁路项目不同的是,该项目除了系统制式采用了非轮轨系统制式(即中低速磁浮制式)外,其立项是通过旅游发展规划进行的批复。凤凰磁浮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该项目并非传统意义的公共交通属性的轨道交通项目,除了具备交通功能,更多地需要承载旅游开发的任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项目设计初始就要认清定位,调整设计理念。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他在项目伊始,便与业主进行了多轮方案讨论,面对我方所提供的方案被业主一次次无情推翻的境况,敏锐的他发现了症结所在——项目缺失沿线旅游商业开发及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方案。于是他顺着这个思路,查阅大量资料,自学相关知识并向相关专业请教,在工作方向明晰后,通过与业主沟通,引导业主逐步稳定了项目沿线开发的框架方案,以此稳定并确定了磁浮线站位的设计方案。
通过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的历练,他对于旅游轨道交通类项目又有了新的认识。旅游轨道交通不仅是旅游交通的重要载体,更是“旅游”本身。在为旅行者提供绿色、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同时,特色设计也让旅游轨道交通本身成为了旅途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和旅游开发者的“财富密码”,抓住这个核心,就能从旅游的点、线、面依次逐步拓展,推动旅游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热爱旅游和阅读的他充分把自己的爱好嫁接到自身的轨道交通设计工作中,依托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从旅游轨道交通的角度分别为昭通市大山包国家公园轨道交通项目、米易县颛顼文化旅游度假区旅游观光线、张家界空轨旅游观光项目K1线等项目造势,耐心孵化着一个个潜力非凡的旅游轨道交通项目。
主动作为,造势新域
菁
菁
土
一
2020年4月,尚在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现场配合施工的他又被赋予了一项新的艰巨任务——长沙磁浮东延线接入T3航站楼设计总体总包项目的投标工作。
在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下,他带领着投标团队日夜兼程,在极短时间内充分吸收消化了前期设计资料后,针对投标的重难点进行了深度分析,最终以优异的投标文件征服了评标评委,成功中标该项目。2020年5月正式中标,7月提交初设总体文件,8月开展初设评审,11月获得初设批复,一次次的“二院速度”不断刷新着长沙业主对中铁二院的认知,也使他带领的设计团队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认可。 长沙磁浮东延线工程的重难点多。隧道方面,不仅有世界首例盾构磁浮隧道,还下穿机场航油管线、T2航站楼指廊、跑道下滑台敏感区等多项风险源;桥梁方面,属于世界首例在中低速磁浮运营线上增设道岔并采用带道岔顶推;轨道方面,采用了世界首创的侧向通过速度45公里/小时的中低速磁浮道岔……作为大总体的他深入研究方案,消化吸收各专业的最新科研成果,在重难点的把控上指导后续工点设计单位开展设计,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
2022年3月,集团公司乘势成功中标由长沙磁浮东延线业主委托招标的S1线工程前期研究项目,又增加了二院在长沙轨道交通方面的份额,站稳并巩固了长沙市场。未来的他也势将在集团公司的带领下,通过更多的项目锻炼,乘势而上,为二院抢占国内外更多的新制式轨道交通项目市场份额作出自己的贡献。
水到渠成,乘势而上
蓦然回首,我院已然屹立七十周年,这发展奋进的七十载像阳光一样洒在每个二院儿女的脸上、照进每个二院儿女的心里。勇于跨越,追求卓越,始终不改为民族复兴筑路的初心是我们一辈又一辈二院人不变的传承,在这传承的路上,你我都是“伍磊”。
结 语
菁
菁
土
一
土建一院线路所是一个年轻的团队。线路人在各项目中充分发挥龙头专业的责任与担当,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只争朝夕,确保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在积极配合单位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面对投标任务,线路人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坚持线路责任担当,任劳任怨,加强各专业沟通与协作,专注于细节把控,牵头承担文山至靖西铁路、援尼泊尔中尼跨境铁路等项目的投标工作。
线路所投标组: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
□ 作者:宋茜 □ 时间:2022/11/23
菁
菁
土
一
文山至靖西铁路投标组
文山至靖西铁路位于滇东南与桂西南的中越边境区域,是西南沿边通道的重要构成。本项目地形起伏剧烈、工程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需要统筹做好主要研究比选。本次投标由土一院牵头,昆明院及其它生产单位大力参与,历时两个月。土一院克服了人手紧张的困难,派出了精兵强将,其它各生产院也是竭尽所能、积极参与,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投标团队。面对未知和困难,投标总体组没有丝毫懈怠和退缩,每个人都全力以赴。整个投标组在副总工程师张可军的指导下,在土一院副总工程师林晓龙的带领下,从9月投标任务下达后就开始集中办公,对文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如期高质量完成技术标书。
林晓龙是土建一院的副总工程师,有着丰富的勘察设计和投标经验。自投标工作开始,他就在东三楼对投标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耐心地指导大家,并做好把关。线路所副所长任志伟每天都最早到东三楼,带着大家研究方案,将自己的技术、知识、经验传授给青年员工。线路所的青年员工陈进、屈超广、宋茜,是上进、勤奋的新兴力量,在投标中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顽强拼搏,诠释了年轻一辈的担当。投标小组都在发挥着全部的能量,在吸收以往大量详实准确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保各个环节无遗漏,无差错,始终将最优化的概念融入设计工作中。大家一起协作,集思广益,对线路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入、客观的综合比选论证。
援尼泊尔中尼跨境铁路
(境外段)投标组
中尼跨境铁路(境外段)位于尼泊尔中北部,自喜马拉雅南麓中尼边境拉比引出,向南翻山越岭抵达加德满都谷地,是“一带一路”铁路项目的交通纽带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投标是一场硬仗,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土建一院作为投标牵头单位,“干”字当头,总工程师曾榜荣亲自挂帅出征,带领投标总体组齐心协力携手投入到投标一线。本项目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普遍地形艰险,地质复杂多样,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跃,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面临高地温、高地应力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等。整个投标组在集团公司领导张雪才、副总工程师张可军的指导下,在土建一院总工程师曾榜荣、院副总工程师王维的带领下,将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减灾选线理念应用于本项目线路方案中来,对文件内容高标准、严要求,力求按时高质量完成技术标书。
项目总体曾榜荣是土建一院总工程师,线路专业出身的他具有丰富的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减灾选线、勘察设计和投标经验,集中办公期间对投标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围绕建设方案、主要技术标准、工程条件等方面与总体组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其中,曾总对线路专业提出高要求,选出具有二院特色的线路方案,即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工期最短、综合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线路专业负责人刁飞、唐爽、单海东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分析总结了相关铁路勘察设计的经验教训并制
菁
菁
土
一
定了针对性措施,将减灾选线理念应用于选线并优化线路方案,研究了最大限制坡度24‰、30‰坡度条件下高桥长隧、低桥短隧、沿公路经比德尔、国内段展线等方案,高效优质地完成线路专业任务。线路专业的年轻一代刁飞、唐爽、单海东在投标过程中展现出线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奋勇争先,彰显“龙头专业”的责任与担当,向成为线路专业中流砥柱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菁
菁
土
一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总书记在二十大中说道。中铁二院土建一院就有这么一位青年能手,他于2015年5月毕业后一直从事轨道工程设计工作,从一名设计者成长为专业设计负责人,从地铁、有轨电车到国铁,一路踏实苦干,奋勇前进,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磨练出扎实的专业技术,多次获得项目部、土建一院、集团公司劳动竞赛等先进个人荣誉。
□ 作者:曾维富 □ 时间:2022/12/30
轨道所杜华杨: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菁
菁
土
一
入职时正值成都地铁7号线施工图设计,7号线作为成都首条环形地铁,也是集团公司首次承担的环线地铁工程,线路主要沿成都市中环行进,沿线为典型的成熟复杂城市中心区域。刚毕业时的他对现场专业技术一窍不通,还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而一上手就是项目最紧迫的施工图,倍感压力,他选择迎难而上,不畏困难,从熟悉初设文件、熟悉规范下手,一条一条学习、一点一点嚼透图纸,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前辈,白天现场开会配合施工、电话不断,忙碌于施工现场,晚上夜深人静时加班一张一张啃下40余册图纸,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历经两年时间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项目正式开通,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该项目获2021年度四川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正是有了这样的历练让他迅速成长为所里的干活能手,为后续项目奠定了基础。
随着7号线开通运营,还未休整的他又马不停蹄投入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项目中。作为18号线的轨道专业设计负责人,该线是国内首条设计时速140km及以上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也是集团公司首次承担的市域快轨项目。他在面对无现成规范可依、无运营经验借鉴、专家质疑设计方案的重重困难下,积极组织开展了相应专题研究及科研,在初步设计、施工图阶段十余次与轨道集团进行技术交流协调,实现了国内首次时速160km钢弹簧浮置板轨道设计、首次现浇被动式低频减振轨道设计、首次C4型弹条分开式扣件系统设计、大型复杂国际机场和中科院光电研究所综合减振设计。轨道铺轨施工开始后,他在单位、家、工地三点间穿梭,只要现场有问题就火速前往,积极解决问题,统筹协调接口专业,现场远至天府国际新机场,从单位过去单程需要3个小时,地铁1号线科学城站经常是他与施工单位接头的地方,回家的路上累了就在地铁上眯一会,经常到家时已是黑夜,而这样的日日夜夜一直从铺轨施工开始持续到开通运营。18号线开通运营后吸引了来自上海、南京、青岛、广州、漳州及俄罗斯代表团等地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前来观摩学习,树立了集团公司在市域快速轨道交通领域的轨道设计标杆,轨道系统设计也获得2021年度股份公司优秀设计一等奖。
深耕城轨交通的“拓荒牛”
从“三昆铁路到三藏铁路”,“敢于牺牲、敢于奉献、敢于跨越”的成昆精神酝酿成为中铁二院文化丰厚的精神底蕴。2016年接棒成昆铁路永广段和峨米段施工配合任务,“能够负责成昆铁路,自己感到很荣幸,自己一定发扬老一辈二院人的成昆精神。”杜华杨说。面对国铁项目这一全新领域,有了之前地铁项目的现场基础,他在配合施工中游刃有余,积极主动服务业主,对潜在风险提前研判,对于技术标准更新质量红线不让步,与业主多次沟通拉锯战,最终业主同意对无砟轨道技术标准进行变更。在国铁项目中,对各个数据来源刨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他在峨米段无砟轨道专项
建设铁路干线的“老黄牛”
菁
菁
土
一
一个人势单力薄,融入团队就能立于不败,一滴水很快挥发,汇入大海就成波涛澎湃。紧密团结是无敌的勇士,勤奋刻苦顽强拼搏缔造最后的赢家,个人的发展需建立在团队的整体提升之路上,而杜华杨就是这样做的。他总是将自己所干项目平时积累的经验教训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所内新入职青年员工。作为集团公司首条时速160km市域快速轨道交通项目专业负责人,积极指导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19号线、资阳线项目开展设计。轨道所内部就轨道交通项目在中铁e通上成立了一个5人“技术攻关组”,如果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杜华杨总是带头及时提醒其它项目负责人提前规避,总能引发大家热烈讨论。对于国铁项目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他主动搜集大量资料,对弹性支承块在专项技术交底文件中对施工问题逐一说明,目前该文件已作为后续项目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交底标准化文件。
如今杜华杨还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着都江堰M-TR旅游客运专线、柳州枢纽扩能改造、柳梧铁路引入柳州枢纽、南衡客专、铁道学会标准《铁路减振道床隔振元件》等。
恰逢二院建院七十周年,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踏歌寒暑、七十载拼搏奉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担当。作为二院青年设计人中的一员,与二院风雨同舟共成长,就像中国中铁司歌“逢山开路越天堑,遇水架桥绘彩虹”一样,他将像广大中铁二院青年们一样不畏艰险、接续奋斗、砥砺前行,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为中铁二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二院的事业传奇和动人华章。
提升团队作战的“孺子牛”
技术交底时细致到位,连业主听后都说到这是他参加过专业技术交底中说得最详细、最全面、最具针对性的。正是有了他这种求真务实、工作严谨的态度,确保了永广段和冕米段高质量开通运营,而成昆复线全线于2022年12月26日顺利贯通运营,极大方便沿线群众,对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巩固乡村振兴成果、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菁
菁
土
一
西渝高铁是近年来桥梁所承担的任务最重、工期最紧、难度最大的项目。全线桥梁共计229座,其中特殊结构桥梁78座,特桥占比34%,全线特殊结构梁部更超130余联。车站桥是整个桥梁板块的控制性工程,其设计工作量、设计难度堪称历史之最,实属最难啃的“硬骨头”。
车站桥攻坚组中女职工占比接近70%,在极端紧张的工期压力下,她们勇挑重担,无论是在昼夜攻关的办公室还是因疫情而隔离的居家办公,都活跃着攻坚组职工们拼搏奋斗的身姿。她们严谨细致,她们精益求精,她们凝心聚力,用毅力和汗水为车站桥梁勾勒出了一幅幅壮阔的车站桥设计蓝图。
□ 作者:付小红 □ 时间:2023/2/23
西渝车站桥梁设计女职工攻坚组:
铁路前沿的巾帼力量,西渝线上的飒爽英姿
菁
菁
土
一
发扬拼搏精神,展现巾帼风采
车站桥数量多,全线大型车站桥梁14座,且桥梁规模大、方案复杂、接口繁琐、特殊设计计算和出图工作量巨大。车站桥需兼顾车站内众多线路、道岔、站台及雨棚柱、站房及其结构柱等因素,桥梁横向总宽度超过100米。所有桥梁结构均为特殊设计,设计难度几何式增长,相当耗时耗力。攻坚组同志们与时间赛跑,全身心投入紧张的工作中,连续多个月舍弃了每一个与家人陪伴的夜晚和节假日,就连加班至凌晨也是常态。在高强度埋头苦干地同时,他们不忘随时保持对内对外的沟通协作,尽最大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一切为了交付图纸的目标而奋力拼搏。
披荆斩棘迎挑战,乘风破浪新跨越
山区高铁站位受限,高墩大跨车站桥设计迎来新挑战。西渝樊哙车站桥在车站咽喉区三次跨越前河(河宽超过150m),桥高接近40m,桥梁结构选型受行洪影响控制极大,而高速道岔对连续梁温度联长和桥墩刚度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桥梁设计首次面临大跨、高墩与高速道岔的组合。为满足高速道岔对桥梁结构的各项指标要求,攻坚组同志们刻苦钻研、大胆创新,通过和轨道专业
创推桥梁新结构,共筑城市新地标
环评新要求创推桥梁新结构。城口车站特大桥主桥桥高约140m,且根据环评批复,要求该桥主桥设全封闭声屏障。传统形式全封闭声屏障使用寿命短、维养工作量大、费用高、有高空脱落风险。主桥采用(80+164+156+156+84)m索加劲桥屏一体连续刚构,列车行驶于箱梁内部,为桥梁—声屏障一体化结构,由于不需额外设施声屏障设施,易于维护、无声屏障部件脱落风险。本桥为国内首座桥屏一体化结构桥梁工程,其研究和建设开创了业界先河,形成了成套关键技术,助推了国内桥梁的技术进步。
的数次沟通对接,对桥梁结构形式的多次综合研究和会审,对桥梁刚度和强度进行反复的检算、设计优化和研究比选,最终实现了高速道岔在高墩大跨桥梁上的完美结合,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积累了大量设计经验,为山区车站桥设计迈出了全新的一步,为今后山区复杂车站桥梁设计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
菁
菁
土
一
西渝站城一体化的要求,让高铁车站桥综合性再上新台阶。车站桥设计要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市政道路和地铁、车站下多层停车场布局等因素。因此,车站桥在原本已极为受限的情况下又增加了全新的难度。攻坚组同志数次深入现场与各方对接,综合考虑各方要求,多次优化调整方案。在不懈的努力下,桥梁设计与车站需求、地方规划需求积极融合,力求经济适用、和谐美观,为城市建设增添亮丽的风景线。
巾帼不让须眉
站城一体化再上新台阶
菁
菁
土
一
2022年11月29日,西渝高铁迎来全线开工建设,车站桥攻坚组最终圆满完成了14座车站桥近百余册施工图,受到建设单位的高度赞赏。
“柔肩扛重任,巾帼绽芳华”,她们美丽与智慧并存,她们怀揣梦想,肩负使命,以满腔热忱
投身于桥梁建设。为了身上的责任与心中的梦想,她们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在奋斗中展现“女子也有凌云志”的别样风采,在奔跑中书写“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华章,用柔弱而坚韧的肩膀扛起了西渝桥梁设计的“半边天”。
菁
菁
土
一
2023年新春满格奋斗
生产经营在一线延伸
面对土建一院复杂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在2023年开年第一个月里就以“开年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工作状态,以众所瞩目的漳汕高铁为切入点,带动全院工作,以经营促生产,以生产带经营,走出了新年新风貌、新春新状态的步伐。
精密组织,送走虎年
随着漳汕高铁可行性研究年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建设开始提速,各项工作加码推进。从国家到地方,各级部门和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福建省发改委在1月17日召开漳汕高铁专题会,并提出明确要求,吹响了2023年的冲锋号,自此漳汕高铁福建段全面提速。在新年的第一个月就掀起一个小高潮。
1月19日(腊月二十八),分管华南市场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伟东主持召开漳汕高铁第一次设计工作专题会,会上明确要求提高站位,各项设计工作要超前开展,具体问题要详细梳理形成清单。会后,土建一院生产项目部负责梳理前置专题和相关协议具体清单,并统筹安排各专业及各业务院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在虎年的最后几天,土建一院院长杨平、副院长郑伟及分管副总工、项目总体牵头,面对工期紧、任务重、人力资源短缺等困难,逐条梳理工作内容,明确细化任务分工,及时补充设计人员,春节前便从各在建项目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突击队,项目总体组各专业以完成初设修编工作以备审查为第一目标开展工作,同时梳理施工图开展所需互提资料,为虎年收尾做好充分准备。
□ 作者:韩国庆 □ 时间:2023/2/9
菁
菁
土
一
满血再战,迎来兔年
春节期间,漳汕高铁项目的各个设计小组牺牲休息、陪伴家人、合家团圆的时间,多次组织“线上+线下”方案会审,全力完成既定节点任务目标。
漳汕高铁全线占比最大的站前工程是桥梁,全长约110km,并存在深厚软土、跨海长桥、高烈度地震等诸多设计难点,更涉及用海预审、通航、防洪评价、高速公路安评和立交协议等大量前置要件工作。桥梁专业负责人杨剑宇和设计人员大年初三便陆续返岗开始工作,日夜兼程,多线作战。线路、桥梁、隧道、站场、岩土所领导靠前指挥,技术老总悉心指导,组织多次方案会审以稳定改线段方案并完成设计;对先开段车站施工图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在按时完成初步设计鉴定中心送审文件的同时,开展了施工图设计准备工作。为加快初步设计修编文件的鉴定中心审查通过和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春节假期最开始的一周时间里,在多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初步设计鉴修文件及后续设计工作。1月26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伟东主持召开漳汕高铁第二次专题会,会上对于春节的相关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鼓励大家再努一把力,乘胜而战,把后续工作做好。
开局小胜,且行向远
由于目前初步设计修编及审查、初设前置专题、初设相关协议、后续设计策划要在2月份同步交叉进行,土建一院各生产所根据这种多线作战的实际,结合工作任务和工期计划合理安排人员,由各专业第一负责人总牵头负责,上述4个板块的工作分别确定不同牵头人来负责,便于工作同步推进。
漳汕高铁弃土场共27个,涉及的区县广、部门多,协议签订存在很大的困难,
为了如期完成漳汕铁路初设修编各节点前置要件及设计任务,1月28日,由岩土所副所长沈均带队,路基专业负责人苏维、环水保专业负责人郭挺,前往福建省、广东省进行取(弃)土场的协议签订工作,历时一周时间,基本完成了全线弃渣场协议的签署工作,并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了弃土场设计工作。
菁
菁
土
一
直至1月31日,总体组按期保质完成了初设修编文件并发送国铁集团,前置要件和相关协议全力推进,并提前开始后续设计工作。
2月1日,项目业主东南沿海铁路福建公司组织召开节后漳汕专题会,会上项目总体唐浚哲向业主汇报了设计单位在春节期间完成的工作和后续计划安排,业主予以肯定,并希望二院继续积极提前开展施工图,力争2023年尽快实现开工目标。
“一年之际在于春”,漳汕高铁是集团公司今年重点保开工项目,也是土建一院的重中之重项目,新春伊始便是漳汕高铁开年决战之际,土建一院必须要把漳汕高铁的工作抓细抓好,确保今年顺利开工。
菁
菁
土
一
超前谋划,经营先行
1月29日(大年初八),土建一院院长杨平组织召开漳汕高铁、宜涪高铁沿线经营开发专题会,会上详细梳理了漳汕高铁和宜涪高铁沿线重点开发及跟踪项目,强调要高度重视大铁项目延伸开发,以线带点,形成以分管院领导+(副)总体+片区经理上下联动的经营机制,深度挖掘延伸开发潜力。
1月31日(大年初十),土建一院召开2023年经营工作会。会上,总结了2022年经营工作完成情况,科学分析和研判了2023年经营工作,并作了具体安排。与会人员就当前经营形势、经营思路及布局、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会议强调要统一思想,承压前行,并就经营理念、核心模式、前点经营、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和具体的要求。
接连两天的专项经营会和全院经营工作大会不仅是收心会,更是动员会,也是全年各项工作的起点会,在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吹响了“起步即冲刺,实干开新局”的冲锋号角。会后,各所立即行动起来,传达会议精神,达到全员覆盖,真正入脑、入心。“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院领导班子、经营开发部和各生产所、前点经营人员纷纷行动起来,奔赴各地,积极开展各项经营活动。
新春风劲,只争朝夕
1月26日,岩土所抽调数十名精兵强将投入JR四项目施工图设计。岩土所作为场道总体,积极协调建筑、给排水、电力等专业,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同时利用初步设计成果,充分论证、细化设计,按刚性工期要求稳步推进项目。
1月30日,长沙磁浮S1线总体组线路、桥梁、车辆段专业奔赴现场,向业主汇报桥梁梁型比选、车辆基地选址等事宜,并就可研审查等相关事情与业主单位对接。
1月31日,顺利交付泸州东站站前广场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版。泸州东站站前广场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项目在年前确定调整方案,总体组全体人员牺牲春节假期,顺利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版,得到了业主单位的认可。
1月31日,顺利完成河池市南丹物流园项目深化初步设计任务。南丹物流园为本年度重点跟踪项目,总体组圆满完成南丹物流园项目深化初步设计任务,为后续项目的招标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月1日,西渝高铁隧道设计团队全面梳理施工图对接事项、经营开发及产品产业化、配合施工基础资料准备、配合施工现场推进等4方面工作,为有序开展新一年全面配合施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2月2日,中越通道铁路物流及河口口岸城市建设现场调研。土建一院与西南指、规划院、昆明公司陪同红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梁凌云一行对河口进行现场调研,并就中越通道铁路物流及河口口岸城市建设进行讨论。
2月6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海波带队,参加福建省发改委召集的泉厦漳城际R1线前期工作推进会,土建一院和规划院等单位对R1线建设规划调整和下步工作进行汇报。会后,建规和工可两个项目总体组便马不停蹄的与三市开展密集对接、现场踏勘等工作。
2月6日,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勘察设计项目召开前期沟通会。自年初中标以来,由经营开发部牵头、景观所主持召开了本项目的前期沟通会,相关专业技术团队参会,初步确定了推进本项目的方案思路,将尽快与地方政府及业主就上位规划、现场实际情况需求等问题进行沟通。
2月6日,站场所前往贺州市招商局对贺州市物流规划和现代物流园建设立项申报进行商务洽谈。并于7日和西南指一同前往南宁铁路局相关部门走访调研,收集南宁南站改扩建工程相关资料,为下一步投标工作提前准备。
2月7日,G246高县绕城公路召开初步设计现场评审会,评审会后,项目总体组陪同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及高县交通局相关领导赴现场进行核对踏勘,助推项目实质性落地,把这一2023年宜宾重点项目做好。
2月8日,漳州市常务副市长廖卓文调研漳汕高铁、泉厦漳城际R1线,华南指挥部、土建一院、规划院和两个项目总体组陪同调研并汇报相关工作。
2月9日,成达万高铁遂宁站站区配套工程方案研究项目于遂宁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议。总体组就站前开发区域设计方案向各领导做详细汇报,并根据相关意见和指示完善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内容。
菁
菁
土
一
梁凌云一行对河口进行现场调研,并就中越通道铁路物流及河口口岸城市建设进行讨论。
2月6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海波带队,参加福建省发改委召集的泉厦漳城际R1线前期工作推进会,土建一院和规划院等单位对R1线建设规划调整和下步工作进行汇报。会后,建规和工可两个项目总体组便马不停蹄的与三市开展密集对接、现场踏勘等工作。
2月6日,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勘察设计项目召开前期沟通会。自年初中标以来,由经营开发部牵头、景观所主持召开了本项目的前期沟通会,相关专业技术团队参会,初步确定了推进本项目的方案思路,将尽快与地方政府及业主就上位规划、现场实际情况需求等问题进行沟通。
2月6日,站场所前往贺州市招商局对贺州市物流规划和现代物流园建设立项申报进行商务洽谈。并于7日和西南指一同前往南宁铁路局相关部门走访调研,收集南宁南站改扩建工程相关资料,为下一步投标工作提前准备。
2月7日,G246高县绕城公路召开初步设计现场评审会,评审会后,项目总体组陪同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及高县交通局相关领导赴现场进行核对踏勘,助推项目实质性落地,把这一2023年宜宾重点项目做好。
2月8日,漳州市常务副市长廖卓文调研漳汕高铁、泉厦漳城际R1线,华南指挥部、土建一院、规划院和两个项目总体组陪同调研并汇报相关工作。
2月9日,成达万高铁遂宁站站区配套工程方案研究项目于遂宁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议。总体组就站前开发区域设计方案向各领导做详细汇报,并根据相关意见和指示完善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内容。
菁
菁
土
一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奋进在各条战线的土一人正以“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满格状态,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全力扎实推动全院各项工作。
菁
菁
土
一
□ 作者:宋茜 □ 时间:2023/4/3
文山至靖西铁路位于滇东南与桂西南的中越边境区域,连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线路全长约260公里。本次投标由土建一院牵头,昆明院及其它生产单位积极参与,历时约两个月。为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投标任务,线路人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充分发挥龙头专业的责任与担当,加强各专业沟通与协作,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任劳任怨,以决战决胜的姿态面对挑战。
文靖投标线路团队:
同心协力,砥砺前行
菁
菁
土
一
勇于担当,大将之风
土建一院副总工程师林晓龙,是一位懂技术、善管理的线路专家。从大学毕业到中铁二院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多年,凭着对线路专业的热爱、对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对项目管理的探索,他将自己的热血青春都献给了铁路事业。他继承并发扬二院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品质,将自己的所学应用于祖国各地的铁路建设当中,善始善终的做好每一个项目,在多个项目勘察设计中担任总体或副总体,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
他多次获得集团公司“优秀海外职工”荣誉称号、股份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获得了由俄罗斯铁路公司第一副总裁米沙林先生亲自颁发的“优秀铁路工作者”证书。
从2022年9月投标任务下达后林晓龙就带领整个投标组在东三楼开始集中办公。他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带领新兵老将昼夜鏖战,协调各专业通力配合,在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线路方案比选、枢纽引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论证。他不厌其烦地检查细节,核验数据。在他的带动下,总体组同心协力、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为高质量完成投标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立足技术,爱岗敬业
在接到投标任务后,线路所领导高度重视,作为总体牵头专业,践行大局意识,坚决落实集团公司与土建一院的投标任务安排。文靖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剧烈,区域路网构成复杂,环境敏感区数量众多,稳边固疆意义重大,有众多的比较方案,任务较为繁重,设计中对细节和整体的把控、与各方的沟通难度都因此而增加。
作为土建一院线路所副所长,任志伟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每天都最早到东三楼,他的自律使其成为团队的坚韧担当。他带着大家研究方案,将自己的技术、知识、经验传授给团队,给予青年员工以最真实的表率。还在担任渝昆线负责人的他,将时间都献给了工作,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精心研究,综合论证。他带领陈进、屈超广、宋茜等线路青年员工,经历60余个日夜的呕心沥血,研究了北、中、南三大走向系列方案,充分运用“减灾选线、地质选线、工程选线”综合选线技术,最终选出了有二院特色的线路方案,即综合经济效益佳、工程地质条件好、工期短、绿色低碳,满足国防运输需求和国防安全要求,最有利的方案,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充分展现了二院在西南山区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卓越的勘察设计实力。
菁
菁
土
一
中铁二院正在涌现出这样的一群年轻人,发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二院精神,在铁路事业上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勇者无畏,青年员工陈进是方案设计的骨干担当。无数个凌晨,他挑灯夜战画着方案。此外,他还悉心的辅导帮助团队入职只有一年的新人屈超广、宋茜,耐心总结做事的要领。大家团结一心,集思广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线路走向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与比选。各人员之间紧密协作,分工明确,互相交流,紧张高速而又有条不紊。每天都加班加点,晚上十一点下班已成为常态,常忙到两三点。从晨光熹微到万家灯火,从周一至周日,无人退缩。
经过两个月的连续奋战,投标组成员按期完成了投标文件,技术方案得到了高度认可,实现了集团公司的预期目标,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力克众多强劲对手一举夺魁,取得竞标第一名。精于心,匠于形,文靖投标线路团队不辱使命,奋勇争先,砥砺前行。线路所也将继续凝心聚力,展现出线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彰显“龙头专业”的责任与担当。
青春无畏,勠力同心
菁
菁
土
一
在中铁二院,有这样一个“小”专业,表面上看似简单如“两根钢轨”,而实际上突破了“土木工程”边界而不断向前延伸;有这样一群年轻人,长期围绕着铁路运营的安全性、稳定性、平顺性、耐久性和确保车轮碾压后留下那一抹整齐靓丽的钢轨“光带”而不懈奋斗;有这样一位工匠,把脉中国铁路高速发展,服务地铁与城市和谐共生;有这样一位70后老师,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地为80后、90后们传道受业解惑。正是对轨道专业的这份挚爱,他参加工作三十余年如一日地书写着同一个轨道故事,却又绘制着不同的轨道蓝图。现在请跟随一群年轻的轨道工程师们一起走近土建一院副总工程师姚力,走进他和轨道的这些年:
□ 作者:庞玲 □ 时间:2023/4/17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姚力:
我和轨道这些年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柏云、邓存宥、刘伟、巫江、苏乾坤等“记者”问:中国铁路经历了六次大提速,您作为中国铁路发展奇迹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轨道技术是如何实现从设计速度120km/h到350km/h跨越的?
姚力:从1997年第一次大提速至今,列车设计速度从120km/h提高至350km/h,不仅运营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而且乘车体验也发生了质变。记得90年代初,那时我刚上班,有次乘坐火车前往广州出差,“哐当哐当”之声一路响彻山间河谷,白天成为陪伴我勇往直前的激昂“歌声”,而夜间则切换为让人辗转反侧的慢悠“噪声”,一路从起点颠簸至终点,长途乘坐时颇有度日如年之感。后来我请教老刘(桢和)工才知道,这“铁路之音”是因车轮循环碾压有缝线路接缝处钢轨低头下塌造成的。那时,“我们能为轨道做点什么,轨道能让我们乘坐不颠不噪么”成为我最初最单纯的梦想。俗话说“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其实高速铁路还需“轨道不缺钙”。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轨道也开启了它的“补钙”蜕变历程,开始了它从“有”到“无”演化进程,从“有缝线路”到“无缝线路”、从“有缝道岔”到“无缝道岔”、从“有砟轨道”到“无砟轨道”。2004年9月,遂渝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吹响了中国高铁技术冲锋的号角,通过福厦、成贵、贵广、武广、长昆及郑万等高铁线路的不断探索和大胆实践,最终练就了轨道高精度、高强度、高稳定的“三高”本领。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突破,我们两三代人才有幸成为轨道“三无”核心技术发展历程的记录者。
姚力:中铁二院在地铁设计领域绝对算得上国内第一方阵。记得二十八年前,我跟随老万(今仪)工“下海”去广州参加地铁1号线的设计,面对“新鲜”的地铁,心中满怀激动和不安。然而随着设计的推进,发现当时的地铁轨道设计在国内无明确规范可参考,无成熟经验可借鉴,无专业图纸可临摹。后来项目组通过找“人情”、托“关系”寻来一些香港和国外地铁的照片和零星的外文资料,被我们视若珍宝,设计团队把前期从照片里反复地挖线索、找思路、想方案,手算了几套设计方案,手绘了几册设计图纸;中期经过“乱”比划、“瞎”折腾、“炒”回锅肉,开展了轨道部件试制试验工作;最后单趾弹簧扣件、科隆蛋减振扣件、橡胶浮置板减振系统等轨道新技术成功得到了试车验证和运营检验。通过广州地铁系列项目的锤炼,中铁二院先后参与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杭州、合肥、昆明、贵阳、青岛、东莞等三十余个城市的地铁设计。同时,我们还将高铁轨道先进的思路和技术融入到地铁设计中去,不仅提升了设计质量还提高了运营效率,比如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成为我国首条设计速度120km/h地铁快线,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成为我国首条设计速度160km/h市域快轨。此外,我们还相继开发了静音钢轨、DZⅢ型系列扣件、刚度均匀化道岔及全频域减振轨道结构等新产品,创造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经过三十余年的技术沉淀,希望年轻一代持续做一个老一辈轨道人优良作风的继承者。
江万红、翟淼、杜华杨、王根平、邓希等“继者”问:近些年来,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在全国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 “生长”,您作为地铁设计的先行者和领航者,轨道技术发展又取得了哪些突破?
菁
菁
土
一
菁
菁
土
一
庞玲、易佳俊、郝远行、董远、曾维富等“技者”问: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如何破茧成蝶的?
姚力:二十一世纪初,在中国高铁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从国外引进高铁无砟轨道技术,并在二院设计的遂渝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上开展相关研究、试验和验证工作,但在后期运营过程中仍发现存在一些对中国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水土不服”的技术难题。那时,二院轨道人便深知只有创新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无砟轨道系统才能更好地适应于中国国情路情,才能避免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被人“卡脖子”。身为复杂地质、艰险山区铁路设计开拓者的二院人,长期以来坚持以“勇于跨越,追求卓越”为使命、“设计未来、创造历史”为己任、“不畏艰险、勇于创新”成昆精神为驱动力,在2008年下半年,“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成灌铁路快马加鞭启动,此时尽早建成“小震不动,中震可修,大震可换”中国自主高铁无砟轨道系统的梦想被强烈唤醒。当时在公司领导大力支持下,颜(华)总和我等一帮轨道人充分学习消化国外高铁无砟轨道设计原理,研究吸收BÖgl板和Rheda2000等各类无砟轨道优点,创新性地提出了“板层(调整层)合一,快建速换”无砟轨道系统设计理念,试制、试验和验证了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可行性。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由中铁二院人独立研发的具有中国高铁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在成灌铁路上顺利建成通车,奇迹般地创造了500天突破成套高难度轨道建造技术和建设一条高标准铁路的“高速神话”,并一举打破了国外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技术壁垒,填补了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高铁无砟轨道的技术空白。该系统通过十多年来不断优化,当前已站在了铁路建设的技术前沿,引领世界高铁无砟轨道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已相继在成绵乐、武汉城际圈、盘营、沈丹、郑徐、成贵及京沈等二十余个高铁项目上安全运营,铺设里程达上万公里;同时还沿着“一带一路”圈粉了俄罗斯莫喀高铁和印尼雅万高铁等海外项目。实践证明,我们中国铁路设计师完全有经验和实力做一名敢于与国外先进轨道技术同场打擂的竞技者。
姚力:人类对速度的追求是“贪婪”的,相应我们对轮轨关系的研究也是永无止境的。虽然我们高铁运营速度已高达350km/h,但尚不及动物界享有“战斗机”美誉的游隼,它最高速度可达389km/h,因此我们还需继续追赶,力争在成渝中线上实现400 km/h的自我超越。另外,中国高铁通过十多年的奋起直追,已经实现了从观跑、跟跑到并跑、领跑角色转换,但速度的发展总会有天花板,或许换个赛道再起跑又会发现新大陆。随着高铁建设和运营里程不断增多,设计和施工手段仍较传统,运营后轨道部件持续老化,也许我们的发展方向可以从BIM信息化设计,无砟轨道自动化建造,运营养护智能化监测检测中找到些答案。当前数字化风吹得正劲,希望年轻的设计师们积极投身于轨道监测检测“千里眼”和“顺风耳”事业中去,致力于做一员乘风破浪的乘骥者。
刘大园、李忠继、卢野、王育恒、何宁等“骥者”问:您对轨道未来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工作三十年,弹指一挥间,青丝变白发,问心亦欣然。“姚力们”的三十年是二院飞速发展的三十年,他们见证了二院的壮大,二院见证了他们的成长。过去的故事固然精彩,美好的续篇则需要更多的设计者们用青春去书写。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二院轨道人将党的二十大视为新起点、建党第二个一百年作为新征程,不忘“正直如钢轨、坚韧如扣件、担当如轨枕、团结如道砟、坚定如无砟、灵动如道岔”之做人初心,牢记“更优、更稳、更快、更低碳、更安全”之做事倾心,用心“设计好、建设好、守护好”每一毫米轨道之做学问匠心,沿着前辈们70年的奋斗足迹接续书写新的传奇,推动轨道高品质设计,助力二院高质量发展。
一线英雄
一起向未来
The weatherman reports it'll be sunny tomo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