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加油,“零氪范儿”

其他分类其他2022-05-27
754

《零讲堂》居家办公专栏(上)

加油,“零氪范儿”!

——致零氪er的居家小时光

三年前的一个炎炎夏日,在熙熙攘攘的魔都一隅,公司的管理层聚在一起第一次学习和讨论了“VUCA(乌卡)”,彼时我们还未被疫情笼罩,只是在感受到资本对创新市场显得越发谨慎时,大家似乎觉得所处的环境开始变得易变、不确定、复杂且模煳了。

紧接着,2020年,世纪疫情对中国以及全球的经济、社会局势以及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形成了“巨大”不确定性,对此天泽说,“看来之前我们对VUCA的学习和讨论还是有些太客气了”。

参照“非典”的经验,人们认为疫情会在短时间内结束。但从2021年到2022年此刻,局势却并未缓解,反而又“VUUUUUCA”了一波,奥密克戎的反扑,疫情管控的升级,竟迫使中国第一大经济中心按下“暂停键”,这一幕几乎让所有国人目瞪口呆、措手不及。

VUCA环境下,就连“股神”都感到措手不及

而这些之于零氪的影响之一,就是我们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居家办公潮”。

变化太快了,快到VUCA反而成为了一种“新常态”。尽管在2020年我们就已经有过一波应对疫情防控的运营经验。但在当下混乱和快速变化的商业和政策环境中,零氪er又该如何应对?能否更好的应对?执行居家办公要求的小伙伴们,又该如何“支棱起来”?今天,我们就从公司倡导的“摆脱疫情心态”和小伙伴们分享的经验说起。

做业务不妨“倒吃甘蔗”

01

part

倒啖蔗,渐入佳境

务实运营

瞄准业务实质

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甘蔗在生长过程中,会将富余的糖分储存在根部,所以越靠近根部,糖分越多,会越甜。寻常人吃甘蔗,都是先从最甜的地方吃起,感到甜度削减时或吃或弃,影响口感或造成浪费。

但如果转换一下,从不甜的那头开始吃,“倒吃甘蔗”,则越吃越甜,是为“渐入佳境”。

伟大领袖曾在建议秘书林克学习理论知识的信中写道,“慢慢读一点,引起兴趣,如倒啖蔗,渐入佳境,就好了。”

其实我们做业务也是相同的道理,在北京这一轮疫情前召开的公司季度会上,天泽就以“倒吃甘蔗”的比喻,来阐述我们要开始向业务实质靠拢的工作思路

在过去经济环境好的时候,零氪是从最甜的部分选择“正吃甘蔗”,从概念、逻辑出发,到资金规模、业务规模建设,不管好的坏的,有没有能力建设的,想的是一股脑的先把业务拉起来……但事实证明,凡是“倒吃甘蔗”的,起步或许很难,但开始吃的慢,越往后则越甜;而“正吃甘蔗”,开始很甜,但越吃越失了味道,不吃则要被弃置,终归需要吃不甜的部分来补足。所以,要认清我们每一项业务的实质是什么,要将这个业务的实质从甘蔗不甜的那一头吃起,越吃到后面,状态越好。

基于此,2022年我们的经营原则是“务实运营”,以经营者思维,瞄准业务的实质。如在当前的业务线上,当你感到不太舒服的时候,可能是吃过了甘蔗甜的那头几口后,开始吃不甜的部分了;如果是刚刚开展的业务,核心应该是从不甜的那头开始,往后则自然“渐入佳境”。

“弯道”是挑战,也是机会

02

part

自律者得自由

主观能动性

优化和提升自己

每一次大环境的危机,也同时孕育着一些机会,如非典之于淘宝和京东——当然,前提是需要我们做好准备。

自律者得自由

疫情三年,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有孩子上网课的经历。其实,网课就像是⼀个赛车道的弯道,可能会拉大学霸学渣间的差距,也可能会让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实现“弯道超车”。关键在于家庭环境和学生的自律。

其实,陷入这一轮“居家办公潮”的我们也一样,当上海、北京及更多城市都大范围实施“居家办公”时,不只是我们受到影响,其他行业公司也都同处于一个大环境的“弯道”中。这未尝不是机会——如何不被后面的超越,如何超越前方的对手?当前环境下我们还可以尝试做哪些主动出击的业务创新?这既要求我们动力要足、技术要硬、过弯要稳,同时也是对我们工作中自律和专注的考验。

比如此次上海疫情中,在多数线下药房选择闭店的时候,我们上海邻客智慧药房协调多方资源获取资质坚持营业,并免配送费、不设最低起送标准,为有需要的患者及时送上“救命药”。这既是我们主动出击的一个掠影,也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使然。

发挥业务和组织适时转型的“主观能动性”

封控期间,你知道今天北京哪些企业的生意最好吗?
餐饮企业。
点个外卖等了快两个小时,打电话问老板,老板说订单已经爆了,做不过来了,生意比平常要好几倍。
还有聪明人为了提高效率,把菜做成半成品给顾客回去简单加工,生意同样火爆。
但是,你知道今天北京哪些企业的生意最差吗?
也是餐饮企业,没有通过互联网获得订单进行配送的企业,不能堂食,没办法开门做生意,只能闭店看着别人赚钱。

这也提示我们,根据形势的转型运营,可能会获得更多客户资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有小伙伴分享项目拓展医生的经历,因为是被介绍的陌生专家,计划中是要见面沟通的,但因为疫情原因,向医生表达短期无法见面的情况后,利用医院预约和医生进行线上沟通,并在线参与科室会,虽然也会有直接被怼的情况,可能不如面对面沟通效果好,但更多的还是能够获得理想的沟通和进展,如果进一步完善沟通方式和计划并扩展,与目标医生“厚着脸皮”线上沟通,筛选意向高、交流好的医生进行线下拜访,反而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

职场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叠加上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才能让我们携手走得更远。居家,恰恰也是锻炼团队协作的重要场景。不如将这个挑战,视作一次优化自己工作方式的机遇。

在当前的形式中,判定工作任务的优先级,与团队及时沟通,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结合,产出高质量工作成果,如当前线上优于线下的形势,我们可以多从线上机遇、数字营销等方向出发。

把准工作任务的脉搏

注重团队协作沟通,在钉钉、微信积极交流,保证项目正常推进;通讯方式的畅通;有效组织会议,有明确议题,做好准备高效开展;做好日报工作并共享团队。

沟通,沟通,沟通

主动反馈疑难问题,不卡壳,不一个人内耗,与领导和团队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不光可以节省时间,工作还可能事半功倍。

更主动地汇报

“居家办公”的我们可能会遭遇不同困扰和瓶颈,但希望你经历的是“微笑曲线”,找到更好的工作状态和打法,将变革转为机遇,展现自己的能力,不断突破。
感谢小伙伴们观阅~
下一期,我们将分享零氪er在“居家办公”期间,是如何“支棱起来”的,希望大家的经验也能对你有所启发^_^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