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感恩江淮 为了五十年的回眸

其他分类其他2021-11-29
725

为了五十年的回眸

作者 郝建平

徒工连出版社

草稿

目录

CONTENTS

 >>>

为了五十年的回眸
感恩江淮
后峪沟深深几许
把酒祝东风

04
12
14
28

为了五十年的回眸

      曾经的晋城老县城往东,是巍峨的太行山麓,其间有一条婉延内伸的山沟,我们叫它后峪沟。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我们作为江淮的青工,作为早年的军工,曾经在这里共同工作、学习、生活,挥洒青春,酸甜苦辣,一起成长,共同度过了那个难忘的峥嵘的岁月。
     当年的江淮青工是分着几批被招工入厂的,但最有标志性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71年底那一批,被称之为“徒工连”,如果从1971 年徒工连算起,整整过去了50个春秋了,当年的伙伴们商定在今年8月12号到14号在这里举行“50年再聚首”活动,共同庆祝我们走过的那些难忘的岁月。
     为了给这次聚会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5月12号,我们一行13人(董瑜、杨占山、赵存土、宋建平、丹宝玉、陈晋生、郝建平、李书田'、靳凤英、李雅梅、张晋龙、李进骞、白有良)到我们的老地方去走了一下,为的是取景、踩点……。
     下面是我们的摄影师朋友,席老师和林老师为我们留下的影像中的一部分,以飨老友,先睹为快。

郝建平

这是当年我们住过窑洞平房,仿佛是一个转身,岁月便变成了风景。

这张图里有当年的职工澡堂,有职工医院,还有当年的灯光球场,那里有着我们很多很多的青春的记忆...

草稿

医院球场都看不到

这个图是生活一区和生活二区的局部鸟瞰,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

当年的后峪沟里的江淮人一定能够一眼认出这个地方,这是车队对面的那排房子,看似平房,其实利用了地势落差,还有个上层的二楼,门向北开,开门也是路。

这是当年的子弟学校。江淮子弟们在这里启蒙!

  找到了当年美女们住过的房子!但是,此刻我们的心情,正如古诗中的描述:当年今日此房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草稿

   和两个当年我艳羡的佳人合个影吧,也算补了当年的缺憾!

    宋建平、丹宝玉都是当年的车工,他们在车床面前照相,我也凑到了里面。

我来到了当年的工具车间磨工小组,我工作过的磨床已经不在了,地下堆着一堆零件,唉,我在这里合个影吧!

    难得呀!我们还能在当年的车间里合个影,从左到右是杨占山、丹宝玉、靳凤英、李亚梅、我和李书田。

 靳凤英和李书田夫妇是在后峪沟里相识,相恋,成为白头偕老的幸福夫妻的。

瞧!这对老夫妇在他们当年的洞房门口摆一个pose

草稿

√这是我当年的宿舍,那时宋建平常来我宿舍,在宿舍门口,我们俩合个影吧!

 丹宝玉看到了车间里车床,这可是他最初的人生舞台,青春的时光,历历在目,他很有些激动!

在对面的郭背山上,遥看后峪沟,仍旧是风光限!
"江山依旧在,只是昔阳红“。
一群当年的江淮少年和少女,抚今忆昔,感慨万千,
50年了,历尽千帆,归来仍然是少年!

50年了!怎么仿佛还是昨天?
为了我们青春时的约定,为了50年的回眸,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同行了半个世纪后,就要来一次大聚首了!
让我们共同期待群英荟萃的10月15日!
预祝50年的聚首,圆满成功!

草稿

这里改成了15日

【 感 恩 江 淮 】

郝建平

后峪沟里的那段旧时光是值得珍藏的。
我们的职业生涯,我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江淮不仅有制造大国重器、倚天宝剑的能力,而且有红色的基因,有良好的军工人传统,有各种文化的交融和淳朴的家风,这些都形成了哺育年轻人成长的优良环境,这是我们最初的人生的学校。
在江淮我们幸运地遇上了人生之初最棒的老师们。
在江淮我们学会了很多,我们最初的世界观在这里形成。
那个年代,那条沟里的人文环境,潜移默化中居然影响了我们一生!
江淮教会了我们敬业的态度和职业的精神。
江淮教会了我们群体的善良和忠厚。
江淮教会了我们爱。爱,是为别人做出牺牲的良好意愿,善良、同情、服务、忠诚、宽恕、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身边的人,爱企业,爱事业,

爱国家,爱我们这个时代。爱的力量无法估量!
江淮给予了我们缘分,率真的朋友,纯洁的友谊,让我们受用终生。
江淮还教给了我们人生的自信,教会了我们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生活,不论富贵还是贫贱,不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能“君子素其位而行”,依道而行,处世坦然,宠辱不惊。
还有江淮教会了我们厚道,教会了我们担当,教会了我们重情重义,教会了我们肯付出肯帮助别人,还有……
江淮人就是这样的,眼里有故事,脸上有风霜,身上有内涵,不羡慕谁,也不嘲笑谁,我们的精神和内心是富有的。
有一句古诗,很适合描述我们这些从江淮熏陶出来人,“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君”。
感谢江淮,感恩江淮,感恩我们的人生的老师们,感恩我们曾经成长过的那个环境,感恩我们徒工连的兄弟姐妹们,感恩那段旧时光,感恩我们所处的那个时代!

草稿

后峪沟深深几许

郝建平

     在山西省晋城市的东面,有一条闻名于世的河叫“丹河”,之所以说它闻名于世,是因为这条河的名字,与一场古战争一一长平之战有关,那场战争的流血染红了整条河,后人就把这条河叫成丹河。那场令人惊悚的战争,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古战场留在了上游的高平,静静的丹河水却依然在逶迤地流着,河水经过水东村旁的“龙门”时,呈奔涌之势。
   
    

 从龙门往东行几余里,有一个小山村叫后峪村,后峪村建在一条山高壑深的大山沟沟口,这条沟被我们叫做后峪沟。 我们年轻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条沟里。
     我们的故事似乎与战争无关,但是却是为了防御现代战争,为了强军强国的梦想。年轻的我们,曾以一片丹心和满腔的青春热血谱写过自己的成长、奉献、友情和爱的篇章。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荒凉沉寂的后峪沟开始热闹了起来,从此,在共和国军工群中独占一席的江淮厂,神奇的传说从这里延伸开来……中国的海军现在已称得上强大了。但是,我们工作在后峪沟的那个年代,我们的海军还很弱小,在中国南海,在钓鱼岛面对侵犯除了抗议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宣示主权,即使对付小国家,打西沙之战的时候,我们的海军战士面对南越的军舰连手榴弹都用上了。
    中国的海军从弱小到强大的历程里,也有着我们平凡的足迹。
    江淮人常自喻为后峪沟人。在那些难忘的岁月里,这条沟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我们的故事,也戏称谓为“后峪演义“。又因当年军品生产的神秘色彩,外面人看到每天川流不息的人流,和一批批遮

装外运的产品,不免好奇,这条沟里隐藏着多深的秘密?那条沟究竟沟深几许?而在此沟中贡献过青春和热血的人,在那个纯真的年代积淀下来的江淮情,随着岁月的远去,愈来愈觉得深厚和沉重。
     上世纪70年代的江淮厂,已初步形成规模。在福利区的正南面有一座松树山,松苍柏翠,气象万千,山顶上视野开阔,天高云淡,对生活和办公区域可以一览无余。年轻气盛的我们,经常会携友爬到顶上向四周眺望。俯瞰江淮,从底层的锅炉房,车队,俱乐部,单身楼,到学校,医院,篮球场、电话站,三个依山势而建的生活区,层次错落有序,蔚为壮观,其间,有我们当年亲自栽下的桐树、毛白杨等树木,这些都永远地定格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在梦里我曾几次次回来过这里。
放眼东望,通往厂生产区内的大门赫然在目…

这是汽车队大门前的那条路,旧貌未变,甚感亲切。当年,这里是交通要道,不说是车水马龙,也是此沟里车流量最大的地方。

这是当年的职工医院。楼前的毛白杨又增添了四十多个年轮,依然挺拔耸立,郁郁葱葱。

这是通往生活二区的青石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让我们一起信步进入当年的厂门去看看吧。 我们有上下两个厂门,主厂门是下面那个,一进厂,先是右手侧的理化室、计量室、再往前是七、八车间合用的厂房,还有环绕在其周围的铆焊组、热处理组、电工组、锻工组等,如果从“新办公楼”前的上厂门进入厂区,可直达电镀车间——六车间,到了四车间的门前,上、下两条路合二为一,再往前,顺着婉转曲折的厂区大道,可以通到分布在沟两侧的各个车间,二车间、五车间、“老太太沟”……,直到沟里的后门岗,象一串珍珠一样,镶嵌着若干个车间,若干个建筑,那两侧耸立的山峰,长满了青草和灌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还有那午后的斜阳和月光下的夜色,这个美丽的地方,见证我们很多很多青春的故事和变迁的历程。
     后来,我们中的很多人走出了那个山沟,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再后来,江淮厂的生活办公区和主厂区搬到了城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各自走过了不同的人生的经历。因为有梦,所以我们选择了出发,但每每想起那里,就仿佛呈现着一幅幽静、神秘、恬淡和美丽的风情画卷。在我们的生命中,在我们飘渺的梦里,这画卷凝结成了我们化解

不开的乡愁。
     我们的职业生涯,我们的人生就是从这条沟里走过来的。
     2016年8月,顶着夏天的骄阳,我们太原的几个兄弟,有薛铁锁、王安乐、王丽达、曲建喜、郝金文和我,一起回了一趟沟里。我们怀近沟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激动心情,又一次踏上这片热土。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我们感到熟悉、亲切,历经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全国的房地产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吞噬了无数的原始生态,所幸,这里一切安好,清新,宁静,绿意盎然,仿佛花开的声音还飘落在流年的深处。 在生活区已经看不到当年的繁华和热闹,很多生活设施和宿舍,也都是人去楼空,二、三区已经不见人迹,然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侧耳聆听,清风吹来,似乎是当年的帅哥靓女们的欢笑声。
     在领导和老友们的安排下,我们也参观了现在的生产区,厂里的环境比当年更美更整洁了,两侧青山上的植物比当年更高大更茂密,道路两旁挂满了果实的果树,走进厂房,机器已非当年之机器,工人已非当年之工人,交响乐一般的机器的轰鸣声,更悦耳,更有磁性了。我庆幸我们江淮厂的事

业,在经历过了岁月的洗礼和改革的阵痛以后,更加繁荣昌盛,蒸蒸日上,即使是保留在沟里的这些车间,每天还在静悄悄地为中国的海军注入着活力。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我们这一群从沟里出来的人,对曾经经历过的后峪沟,充满了愈发浓郁的乡愁,于是,无论在天南地北,无论当年相处得是远近亲疏,只要有点条件,便要找个理由 ,见见面,聚一聚,不为别的,只想见一见老工友老朋友,在那个清纯的年龄里,在那个单纯的时代中,在那个清新的且与外面的世界有些隔离的环境里,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岁月,这结下的友情其真挚其浓厚其纯洁,仿佛是前世的债,这世的情!青春已远逝,记忆却更真切,当年华老去时,每次相见,一口老酒,一声珍重,一句祝福,每每这时,眼睛里总充满了热泪,每每这时,总会把那时的清贫生活,那时有过的忧愁和委曲,以及人生曾有过的其他时段的艰辛和坎坷都渐渐地淡记了。
     有人这样说过,幸福人生的意义,就是和对的人一起看过了对的风景。
  沟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沟里的景色是美丽宜人的,在我们激动兴奋之余,

遐想感慨之余,我们更加怀念当年和兄弟姐妹们共处于这个美丽的山沟里的那段青涩的难忘的时光。真的,时光越是远去,记忆越是清晰,怀念越是强烈。江淮,那是我生命中的一段历程,那是我人生的一份永久的惬意。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所经过的风景,和一起看风景的人。
     当年,在后峪沟里工作生活的江淮厂的职工,可真的是来自五湖四海,大致分为如下几个群体:一是六六年建厂时从江阳淮海厂来的元老级人群;还有从123厂,874厂,884厂陆续调进来的“支援三线厂子”的人员;二是六七六八年分配来厂的六十多名来自全国各名校的大学生和七十余名太原化校生;三是退伍军人。有集体从南海舰队转业来的,大家亲切地称他们“老海”;有从酒泉基地集体安置的参核退役军人,更多的是附近几个县的退伍军人,那时习惯的昵称是“土八路”(形象而又幽默,不带任何岐视,事实上他们是工作中的生力军);第四个群体就是“徒工”,来自招工进厂的“社会待业青年”和“插队知青”,这些“知青”有原籍是北京、天津或附近县份的;五是七四年国家调整空投鱼雷生产线从淮海厂整体搬迁过来的干部工人;六、其他分配或调入的人员。

     那个时候,交通不便,通讯不便,许多外乡人远离故土和亲人,长年封闭在这沟里,不免思念亲人,对家乡寄于深深的乡愁。那时的家书,以及朋友间情侣间的书信往来,是我们沟里人精神生活的重大寄托,收到和寄出的每一封书信,在亲人和朋友之间都价值千金,有极大的份量,这是现在的孩子们所无法体会到的。不过,那时的我们,还是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的。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更没有微信,偶尔打个固定电话都是一件奢侈和兴奋的事情,也许正因为如此,那个年代的沟里人,格外单纯、朴实、纯粹、敦厚、向往、憧憬、执着,吃苦耐劳、积极向上。
      后来,我们那一代江淮人都老去了,我们都散居在了祖国的四面八方,昔年风物成追忆,故友何时共登临?老去的那一代江淮人,那颗清澈的初心,仍然不老!即使两鬓染上了白  
     总是当年携手处,后峪沟深深几许?
     江淮的真情还在,昨日的画面依然盛开着。我们怀念那条明月照耀下的小山沟----后峪沟。
     花开是诗,花落是情。后峪沟,江淮,那是我们的诗和情。

  我当年工作过的车间,如今更加整洁而繁忙。

  我参观军品的总装车间前,需换上白大褂。

这是办公楼前的停车广场,我们那时可没有私家车。

现在生活在祖国各地的江淮后峪沟人,总是用各种方式怀念和纪念那段难忘的时光。这是太原人的一次聚会后的合影。

把酒祝东风

郝建平

2019-03-01

     借用宋代大词人欧阳修的《浪淘沙》,改了一个字,把原词中“洛城东”,改成了“晋城东”,就能很准确地表达我们这群在40多年前,在江淮的后峪沟里一起工作和生活过的兄弟姐妹们把酒聚会,回首往事,怀念那些岁月的心情。当年在江淮厂的沟沟里,杨桐绿荫,山坡阡陌,芳草林间,不都留过我们携手同游时的足迹吗?
    2019年春节的正月初七,我回晋城走了一趟,晋城是我从小就生活和成长的地方,至今,我的姐姐和三个弟弟以及他们的家庭都还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我对晋城一直以来都有着深深的眷恋 。本来,双亲已去世多年,回去省亲已经不再是春节的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晋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必要行程,况且大约二十天之前,我夫妇在去郑州路过晋城时,刚刚与姐弟们见面聚过歺,但是,今年就是想回去想得不行,后来,明白了过来,这是在潜意识的深处渴望和江淮的兄弟姐妹们见见面 ,可事有不巧,适逢下雪,行程耽误,想到已与太原的老工友们相约将择机集体到晋城访友探旧,并议论着到沟里去旧地重游,于是一度有了要取消了这次的聚会的念头,但经不住赵存土、靳凤英们的严厉的责备和执着真诚的挽留,江淮人的聚会如期举行,尽管我没有按原设想把白晓华夫妇和薛铁锁夫妇一起相约而来,但晋城的人把我当成了太原的代表,聚首的气氛隆重而热烈。
     在这次聚会中,董瑜会长率夫人李芝兰女士及部分在晋城的兄弟姐妹:丹宝玉、宁淑萍夫妇、李书田、靳凤英夫妇、杨占山、赵存土、雷午生、宋建平、白有亮、李进骞盛情招待了我们夫妇,在过年的气氛里,大家把酒言欢,畅叙别情,阔论人生,同时也为我未能约太原其他工友携手同来而略感遗憾,不过,其场面之热烈,情感之真诚,让我不禁潸然动容,同时感受到了极大的人生享受。江淮的兄弟姐妹们相识相知几十年了,而且,从容地回头

望望我们同行走过的路,大家都是一路“今年花胜去年红”。今天,大家又聚首,“幸得一瓢酒,足以慰风尘”,此时,我是应该逞强喝几杯酒的,只是,我那天因开车不能喝酒,我心里只恨自已辜负了大家的热情,也辜负了太原人的威名,甚至也似乎辜负了那久远的后峪沟里的江淮岁月。
     那一个晚上,可以用两句诗来描述:欲将后峪赊月色,酣歌一夜话江淮。
     席间,我们反复地谈到当年的后峪沟,谈到当年发生在那里的一桩桩往事,徒工连的故事,“雷排长”的故事、七车间的故事、篮球队的故事,山沟里的明月……,丹宝玉说,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这次在晋城相见的大都应属于“徒工”类的。雷午生是太原徒工里“提拔”最早的,他是我们的“雷排长”,赵存土从当徒工到当队长、处长,一辈子在江淮工作,经见的各届领导和职工最多,人脉最广,故事也最多。白有亮、董瑜和我都是那一批里的“晋城徒工”,当时统管“徒工连”的首长是冯跃博,冯连长。谈议间,董瑜还拨通了“冯连长”的电话,退休在石家庄的“冯老”,在家里与我们通电话时,情绪激动,声音哽咽,把我们带入了对江淮如烟往事激

情的回忆之中……
     这次聚会更激发了我对后峪沟深情的思念,浓浓的乡愁积郁在心头,急切地想写出点文字来,借以表达对那个岁月和那个年代里同行过的人们深厚的感情和深深的敬意。
  是的,走的路多了,遇见过好多好多的人,不经意地在久别重逢,“把酒话东风”的时候,才品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在后峪沟里,在江淮的岁月交下的朋友,是最值得留恋的,最值得珍惜的。
  从晋城回来不几天,正月十三,又参加了在太原的部分江淮人的聚会,这次是白晓华和她的丈夫宋宝林(退休前为省安全厅的技侦处长)召集的,太原人近些年来聚会的频率算比较高的,隔三五个月就有人主动地向“秘书长”薛铁锁“申请”要求作东,请来大家见一见,叙一叙,有时候范围大一些,有时小一些,有时是当年的大学生和“化校生”老同志聚,有时是“徒工连”的聚,有的时候是“老中青”一起聚,按说聚会太多了,容易产生“感情疲劳”,落入俗套,还好我们没有,叙旧而不酗酒,调侃而不庸俗,互致问候,互道别情,要么把酒言欢,要么高歌起舞,有时还有诗歌朗诵,乐器伴奏,完全像一

个从后峪沟里搬出来的俱乐部。进入2019年才50天的时间,太原的江淮人已经聚会了两次,趁着新年新春,这次与上次聚会相距较近,一个月前的元月13日,刘曰让刚刚在他的地盘上一一太铁体育馆,举办过规模宏大的盛宴,这不,春节刚过,我们又聚到了一起,仍然是喜气洋洋的气氛,仍然是新美如画的情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有欢声,有笑语,有祝福,有酒杯声,还有歌声、琴声,置身于其中 ,你没法不感到生活的美好,没法不感谢和怀念后峪沟里的岁月。有21人参加了白晓华的发起的这次聚会 ,其中有10对夫妇,只有祁建国未带夫人。这10对夫妇是徐亚东、沈慧云夫妇;高保庆、厐爱仙夫妇;刘曰让及其夫人;卢生金、郭素珍夫妇;薛铁锁、王小平夫妇;董建华、刘爱英夫妇;王丽达、马丽娜夫妇;李建民、李莲芳夫妇;白晓华和她老公宋宝林处长;再下来就是我和夫人薛新玲。在上述的十对夫妇中有七对是江淮厂的双职工,他(她)们是在江淮后峪沟的时光相识相恋之后继而又白头携老的。还有,更有意味的是,在此7天前,正月初七在晋城那次聚会中的全部到场人员杨占山大哥;董瑜、李芝兰夫妇;李进骞、张琳

娜夫妇;李书田、靳凤英去妇;丹宝玉、宁淑萍夫妇;白有良、于萍夫妇、赵存土及其夫人、雷午生、王静茹夫妇、宋建平、张军夫妇也是在江淮的沟沟里找到爱情结为伉俪的。那个美丽的山沟给了他们事业,给了他们众多的朋友 ,也给了他们美好的姻缘。我听说,幸福的人生有三大精神支柱:有一份称心的工作、有美满的婚姻和有一帮“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的好哥们。他们全占了!而且,都可以追溯到那个吉祥的山沟。
  那个山沟,不仅是我们当年学习、工作、建立友情甚至谈情说爱的地方,而且是初入职场,学习做人做事的地方,就象一个家风良好的大家庭,在家教的培养和熏陶下,我们都健康地成长了,学会了感恩、善良、勤奋、进取、忠贞和付出等等美好的人性品质。
  在这些经常聚会的江淮兄弟姐妹中,有些是我当年就熟悉的,有些虽然不太熟但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比如董瑜、丹宝玉、李进骞、靳凤英、宋建平、薛铁锁、王小平、王丽达、白有良、董建华、刘爱英、李建民等等 ,是一起玩大的,他们虽然出身于“徒工”,但人人都有闪光发亮的长处:

     靳凤英、李书田两口子,我总是想赞许他们的做人,他们的乐观豪爽、热情宽厚、诚恳待人,让我们总想到“江淮人”这个字眼;
     董瑜,江淮厂的名人,当年的厂团委副书记,无论他在编还是不在编的时候 ,他都是江淮的主角人物,江淮厂的各个时期的故事他都记在脑子里,他的记忆力与他对那个山沟的热爱一样深沉厚重。       杨占山,厂篮球队的主力,刘曰让教练的高徒,兵工世家,至少三代人献身于兵工事业,在晋城聚会的那个晚上,他是“老大”;
     王丽达,学历不高,但智商高得惊人,博闻强记,口齿伶俐,公关能力极强,在江淮工作期间,当过车工,进而转为司机,入了党,娶了美女马丽娜,还当了部级劳模。
     董建华,一个多才多艺,吹拉弹唱给我们带来过很多欢乐气氛的人,配上李建民以及各位美女们的歌喉,使我们的聚会避免了单调和枯燥。
     白有亮,和我非常有缘分,1971年的那个冬天,我们同一天到县城里报到,又乘同一辆卡车,从晋城县城到江淮厂上班,后来一别三十多年,再相逢时,已经要刮目相看了,他先娶了美女名人于

萍,之后调工作 ,再后提拔为晋煤集团某单位的车队队长 ,听说他在婚姻、事业和财富几个方面都是人生的成功者。
     李进骞,在七车间车工组找对象娶了我们熟悉的气度不凡的张琳娜后,进了城,办了工厂,多少年来他把企业搞得红红火火,老板当得越来越大了。       宋建平,是我的密友,四十年前我们一起参加过高考,是一个水静流深很有城俯很有胸怀的人,兢兢业业,勤学善思,坦诚忠厚却有人生大智慧的人,他给我的友情,一直珍藏在心灵的深处。
     雷午生,徒工连的雷排长,当少年来到江淮厂,一干就是四十多年直到退休,把一生的工作足迹都留到了这里,堪称太原徒工里的“功勋建设者”。
  然而,在常常相聚的江淮人中,其实有许多人我当年并不熟悉,由于同为江淮人的那份亲近感,使我有机会在不经意品读了他们的那些深藏于内心的静美。
     徐亚东老师和沈慧云老师,有着令人仰慕的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他们这对珠联壁合的夫妻,从江淮厂调入省城的文化事业单位后,正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历史年代,他

们有资历有能力也有资源,可以取得更高的擢升,但他们坚守了自已内心的那份宁静和淡泊,哪怕你物欲横流,哪怕你官场争斗,他们既不追逐名利,也不计较锱铢,在淡定中彰显着在后峪沟里就已显现了的初心,爱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平静地贯穿于几十年的岁月里。
     刘曰让教练有他非常洒脱的人生经历,他和夫人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十几岁,从来都乐观豁达,为人仗义,活得潇洒!打球、下棋、做人,至少在这三个方面,他都是高手!我只知道在后峪沟里的时候,他在篮球场上如何训练有方,指挥若定,叱咤风云,这些年的交往使我更多地了解了他的练达和智慧 ,他的厚道和他显赫的家族;
     高保庆高总和他的爱人庞爱仙老师为人谦和低调,热情慷慨 ,宽厚而乐观,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高总在事业上辉煌、腾达,以及在为人处世,教育子女,家庭和睦方面都堪称完美,这在省国防科工委的机关里是很有名气的。
     卢生金和郭素珍这对伉俪,也是出身名牌大学的“童男玉女”二位是在晋城走完他们的职业生涯的,是晋城的知名专家。江淮的老人们都知道他们的受

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状况。白晓华也是女篮的名花,干部家庭出身,调回太原公安局后,被她的同事,后来是她的领导的宋宝林娶做骄妻,两口子同在官场三、四十年,同为警察退休,但他们的淳朴、本分、厚道更象是从后峪沟里出来的人。
     在太原,经常见面叙旧的还有我的恩师赵达金,我的老乡邵玉兰大姐和她的夫君张志勇 ,此外还有王安乐、高秀兰、郝金文、曲建喜、祁建国等等,不一一赘述。
  从沟里走出来的人们,特别是我这些年来频频接触过的人们,似乎是把一颗颗纯洁、仁厚、正直的初心定格在了一幅靓丽明净的山水画中,从他们身上你总感到温暖的向上的友善的力量 ,让你在感悟人生,体悟人性方面有如沐春风的熏陶。

照片中间的是李芝兰(董瑜夫人),右面的是宋建平,这是我们仨在已亥春节正月初七聚会上的合照。李芝兰是个很了不起的女性,她看上去温和平静,言语不多,但了解她的人说,她的宽厚忍耐、勤劳善良、吃苦执着、为人慷慨,可能很多男人也不能与之相比的,很多年来,她把保险公司的兼职当作事业,干得风声水起,粉丝成众。

靳凤英和宁淑萍,她们以及她们的老公都是我们群里的骨干成员

刘爱英、王小平、李莲芳和李建民在宴会上献歌

     这张旧照里左侧的是卢中雁,一个来自东北葫芦岛的江淮徒工,我的好朋友,喜酒,豪爽,在为我送行的那一次,我还不沾酒,他为此恼怒得把他敬我的酒,泼在了我脸上。后来,听说他回了东北,断了联系。真想和他再相逢相聚,我给他补喝几杯酒……

2019.2.17,在太原市“聚宝盆家宴”聚会

这是2019年1月13日在太铁体育馆的聚会,系刘曰让作东的盛宴

这是丹宝玉与我合照
丹宝玉是晋城的秘书长兼首席摄影师,正象太原薛铁锁的角色一样。他们都是群里的核心人物。

赵存土处长与美女们碰杯

白有亮和杨占山大哥

刘爱英、王小平和马丽娜

去年,在山西饭店,薛铁锁(右)秘书长的美女们在席间,薛铁锁还兼着太原江淮人的首席摄影师,所以他的照片很少出现

江淮厂现在的后峪沟里的厂门

      我参加过一次江淮人的特殊聚会,事过后我仔细品味,内心很震撼,事过三年了,我依然喟然难忘,感慨不已,想在此讲出来,有不吐不快的感动,也许这件事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着江淮人的人性。那是2016年的一天,刘曰让教练邀请大家在山西饭店吃了一顿饭,席间,刘教练告诉我们,他受陈边疆的委托答谢大家,为什么答谢?因为之前大概在两个月前,陈边疆因晚期胃癌,在山医三院做手术时,太原的部分江淮人去医院看望过他,说起来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无须远程委托他人宴请答谢,即使答谢了,也本不致于让人感慨唏嘘的,而让我们不得不心里酸楚动容的是 ,事过不久,就传来了陈边疆的噩耗,原来,他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委托他的教练宴请大家,感谢给过他一点关爱和情谊的江淮人!人之将死还不忘厚道善终,这映射了来自于后峪沟里形成的重情义、知感恩的人性的光辉!
毋庸讳言,人生就是这样,过去了的日子越来越多,未来的时光越来越少,人生不过百年,最终要归于尘土的,不是有些故朋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吗?提到这个沉重的话题,是希望我们加倍地珍惜,珍惜健康,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的友情,让我们都多多保重吧!
     我庆幸我的人生曾经在后峪沟里走过,并由此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还有一起结伴而行的江淮的兄弟姐妹们,人生因此而增添了很多的光彩!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400-888888888  66666666
| 公司邮箱|
123456@163.com
| 联系地址|
北京市XXX区XX路XX号
| 公司网址|
https://flbook.com.cn

H5动态3D仿真翻页电子杂志
在线制作与发布平台
支持PDF一键上传转换、图片一键上传转换 
支持空白页自由排版,无需下载软件,在线创建精美作品 
支持添加链接、音视频、动画、事件、密码、表单、留言等 
支持自定义工具栏、外观、背景、logo等 
支持创建个性化书架/书橱、书房、主页,集中展示和阅读
网址:flbook.com.cn

点击查看更多模板

【关注我们】

草稿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