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红色金融摇篮密事及启示

其他分类其他2021-05-14
480

红色金融摇篮密事及启示

冀南银行的传奇故事

感悟红色金融密事

追寻冀南银行足迹

从峥嵘岁月中感悟奉献的精神

从历史叙事中探寻奋斗的足迹

【红色金融摇篮密事及启示】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冀南银行简介

创建背景
发展历程
历史业绩

第三章 

秘密选址

筹备冀南银行行政机构
遭到敌人阻挠破坏
选址宽嶂山
“双总行制”

第四章 

秘密代号

“伦敦工厂”
孔家峧村八路军账单

第五章 

秘密斗争

月光下的银行:多数在夜晚月光下进行工作
随军银行:冀南银行是按战时部队建制
马背银行:冀南银行使用马匹驮运
挎包银行:冀南银行使用挎包背钱

第六章 

秘密藏宝

月夜埋金银
深山藏设备

第七章 

秘密坚守

舍生忘死,帮助转移冀钞
危急时刻,冒险掩护同志
不畏强暴,严守八路军秘密

第八章 

秘密奉献

严重的自然灾害
敌占区人工背粮
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建厂

第九章 

秘密人生

冀南银行的奠基人一高捷成行长
可亲可敬的赖懃行长

西井民兵联防总指挥王士杰同志
七旬老人延五旦

第十章 

秘密往事

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做好红色金融保密工作的重要前提
严明的工作纪律是做好红色金融保密工作的重要核心
有力的动员宣传是做好红色金融保密工作的重要基础
勇敢的责任担当是做好红色金融保密工作的重要使命

第十一章 

启示后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第一章  前言』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前言』

  从历史叙事中探寻奋斗的足迹,从峥嵘岁月中感悟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央银行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融入党的全面建设当中,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开展制度化、常态化红色教育,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精神力量。作为今天的央行人,我们必须了解央行的过去,永远铭记我国红色金融创业之艰难,从而激发忠诚与奉献精神,让红色保密基因在央行事业中代代相传,激励党员、干部学习和传承红色保密文化,时刻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人民银行的事业,坚守如磐初心、勇担时代使命、永葆奋斗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央行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本书从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冀南银行的发展历程中,采集了若干个红色金融密事,让我们共同感受革命前辈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和对事业的无私奉献。

培育抗战经济的摇篮,保护人民利益的堡垒

『第一章  冀南银行简介』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抗日战争时期,在晋东南革命根据地成长并壮大起来的冀南银行,做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人民自己的银行,肩负着“培育抗战经济的摇篮,保护人民利益的堡垒”之重任,冀南银行发行的冀钞是边区独立自主的本位货币。它是打击敌伪币的有力武器,是发展根据地经济的重要措施。历史证明,冀南银行没有辜负边区人民的重托,它为巩固和发展边区经济,支持全民族的抗战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胜利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创建背景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英勇抗敌。我129师挺进晋东南创建根据地,并以太行山为依托,向冀豫平原发展。1938年,129师在冀豫平原开辟出大片根据地后,随即了抗日民主政权——冀南行政主任专署。为发展根据地经济、保证军需民用、支持革命战争,根据毛主席在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报告中所讲的“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伪币及法币的政策作斗争,允许被隔断区域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纸币”的精神,冀南行政主任专署于1939年9月以财字17号通令宣告成立冀南银行并发行冀钞。

『冀南银行简介』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二)发展历程冀南银行自1939年10月15日成立,到1948年8月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组为华北银行(随后又与北海银行、晋西北农民银行、陕甘宁边区银行等合并成立为中国人民银行),共经历了9年时间。

图为位于山西黎城太行群山中的小寨村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1939年6月,冀南银行的筹建工作在山西省黎城县东崖底基本就绪,9月16日,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以财字17号通令宣告成立冀南银行并发行货币(史称冀钞),10月15日,冀南银行在晋东南黎城县小寨村正式宣告成立,总行内部设有营业、总务、发行三个部门,其主要任务是:管理边区货币金融,排挤和肃清敌伪货币,调剂农村经济,扶植生产,发展贸易,繁荣市场,支援抗战,保障军需民用。冀南银行成立时设有董事会,杨立三、周文龙任正副董事长,高捷成任行长,政委熊光炳,政治部主任陈希愈。1943年5月高捷成同志牺牲后,赖懃继任行长,陈希愈、胡景沄为副行长。
冀南银行从筹建时期就明确了作为晋冀豫区地方银行的基本定位。之所以称为“冀南银行”是因为当时根据地尚无统一的政权,便以冀南行政公署之名开始创办银行,所以叫冀南银行。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至1947年,冀南银行共辖4个区行、26个分行、173个县支行,拥有近2000人的干部职工队伍,形成边区比较完整的金融组织体系。冀南银行从1939年10月15日成立到1948年10月1日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9年的峥嵘岁月。9年期间,冀南银行在与敌伪货币斗争中求生存,冀南银行先后印制与发行了56种各种面额的铜元券、纸钞和本票。冀钞的信誉由弱到强,流通区域由小到大,使用范围由分散到统一,同法币、伪联银券、假币等进行了无数次的较量,最终统一了全边区的货币,确立了冀钞的本位币地位,建立了统一的货币市场,成为晋冀鲁豫边区乃至整个华北几个解放区的本位币,为后来人民币的发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冀南银行从成立到抗战胜利前夕已发展成为敌后各根据地最大的银行,解放战争时期,业务区域进一步扩展,成为解放区经济建设和刘邓大军中原逐鹿的重要后盾。1948年10月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12月,华北银行又与西北农民银行和北海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三)历史业绩
作为边区财经重要组成部分的冀南银行,在历史的长河中,只存在了9年时间,但它却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1、拥有较为完备的银行组织体系。在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成立华北银行之前,冀南银行的机构遍及西至黄河、东达津浦线、北至正太线、南达陇海线,包括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的广大地区,辖区人口2000余万,已成为实力最雄厚的也是最大的解放区银行。并在冀南银行的领导组织下,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广大农村普遍建立了农村信用社。而且,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进展,冀南银行还在邯郸创办了股份制商行——瑞华银行,并在邢台、长治、济宁、晋城、荷泽等城市开设了分行。
2、发行冀钞,确立本位货币,统一了边区货币市场。
抗战之初,边区各地流通的货币十分混乱,除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外,山西、河北、山东等省银行一些商业银行,甚至各县政府地方银号、商号、当铺发行有五花八门的钞票和流通券。这些纷杂货币,信用极低,既损害人民利益,影响根据地经济建设,又不利于对敌开展经济斗争。
冀南银行发行冀钞,并通过工商贸易部门配合支持,采取边区税收和公物出售均以冀钞为法定货币计价收授及发放农工商贷款、实行对敌统制贸易、保护法币等措施,有力地提高了冀钞的信用度,使冀钞逐步占领了市场,成为边区统一的法定本位币。这样为发展生产,保证军需民用,支持革命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3、正确掌握货币发行方针,稳定了币值和物价。
世界各国在战争中没有一个国家不发生严重通货膨胀,而我们在穷困的农村中,支持了军队,支持了革命战争,且又未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个奇迹。我们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执行了“限制发行额,大批地贷给人民和投入生产事业”、“坚持奋斗,自力更生,积极进行各项经济建设”的货币发行方针,从而保持了货币币值的相对稳定,取得了人民的高度信任,使根据地内物价稳定,人心安定,各项建设事业和对敌斗争能够顺利进行。冀钞在应对战争和自然灾害冲击中保持了币值的稳定,与根据地的其它银行相比,冀钞的币值是最稳定的,冀钞流通区域的物价是最稳定的,并随着抗战胜利后部分部队进军东北和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流通到了东北和华中。1947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各解放区货币兑换比价文件规定:冀钞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边币为1:10,与北海银行发行的北海币为1:1,与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西农币为1:20。当年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成立华北银行后,晋察冀边区银行的边币只流通而不再发行,冀钞则继续发行,逐步成为华北地区的本位币。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4、开展对敌货币与贸易斗争。
战争期间,敌我双方不仅军事、政治斗争十分激烈,而且经济斗争和货币斗争也十分尖锐。1941年日军速亡中国的阴谋失败后,便采取“以战养战”的方针,除军事力量掠夺根据地物资外,还通过发行敌币索取我物资财富,扰乱我边区金融。冀南银行根据邓小平关于“我们要不断地对敌战区进行政治攻势以适时地利用物资给予伪钞相当的打击”的指示,通过对敌贸易斗争的形式,抓住阵地斗争、比价斗争和反假票斗争三个环节,有力地开展对敌货币斗争。各级银行积极配合贸易部门或自己直接组织货栈严格掌握出口物资;适时地调控外汇价格,平衡出入口贸易;宣传教育群众,坚壁清野,反对资敌;在重要边境出口岸设置银行、工商管理机构和公共商店,灵活地兑收兑出。同时加强查稽,严厉打击使用、贩运、制造假票的不法分子,从而不仅有效地巩固了冀钞的市场,并且从敌占区购置回大量的军工生产、生活物资,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战争。
5、发放农业贷款,促进了边区农业生产发展。
冀南银行在开展对敌货币斗争、保障军队供给的同时,积极支持农业生产,适时适量地发放农业贷款。9年中,共发放农业贷款22亿元之多,有力地支持了贫苦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开发水利资源,发展油坊、纺织等副业生产。这样也从经济基础上削弱了地主富农对农民的高利贷剥削。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6、开展了农村信用合作工作。
冀南银行在办理农村信贷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推动农村信用合作工作,发动农民成立农村生产信用合作社,吸收股金,组织游金,扩大农工副各项生产贷款额,更加有效地支援根据地的各项经济建设。据不完全统计,1946年底,太行区5个分区和邢台市共计34个县市,设立信用合作社613个,拥有资金6亿元。银行还对其中379个信用社扶持贷款6300万元。

图为位于山西黎城小寨村的冀南银行总行旧址,正上方的“冀南银行”牌匾为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7、开展了工商信贷和代理金库等工作。
冀南银行在扶持农副业生产的同时,还重视对公私营的造纸、农具、熬盐、卷烟、小煤矿等作坊的信贷扶持,以促进根据地的物资交流,推动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到解放战争时期,银行进入城市后,逐步加大了对城市工商业的信贷,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资助工商业、开展城市金融管理工作的经验。
冀南银行从创建之初,就担负起代理各级政府金库工作。在如何代管好政府现金、吸收存款、组织调剂资金等方面也实践总结出一套有益的办法。冀南银行不仅仅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而且是财政的前身、是税务的前身,是国库的前身、是供销社的前身等等。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8、实践出一套完整的银行财务管理制度及办法,培养了一批新中国的金融人才。冀南银行在9年的工作中,逐步实践出一套完整的会计、出纳、审计等财务管理制度及办法,从帐册、报表、会计科目、传票格式到会计核算、财务审计都做到程序合理、系统严密。同时也在实践中培养出了一大批金融人才,为建国后的金融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冀南银行有一套最强大、最有效的银行政治工作管理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理论强、思想觉悟高、金融业务精的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并在发行货币、存贷业务、资金汇兑、管理外汇、代理金库、收兑金银、成本核算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最严密、最完整、最成熟的金融管理体制,在应对敌、伪、顽、特的扫荡破坏活动中保持了业务正常开展和账款安全。更有甚者,冀南银行还创办了建业会计学校,设计创作了行徽、行歌,办有《银行月刊》和《会计》杂志,其所属太行区行三分行还于1947年6月创办了《信用合作》报,可以说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行者,许多管理工作在今天看来都足以令我们肃然起敬。
邓小平同志在《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中指出“太行区之所以能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斗争胜利,一个不可忽视的条件,便是经济战线的胜利斗争。”这便是对冀南银行的高度评价。冀南银行的历史功绩与太行山共存,与日月同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第三章  秘密选址』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秘密选址』

1938年1月,八路军129师从晋东南根据地进入冀南平原,在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于2月召开了冀南军政代表大会,积极筹备冀南银行的行政机构。1938年8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成立,内设冀南经济委员会,其首要的任务是制定冀南抗日游击区的经济政策。当时制订的冀南游击区经济建设初步大纲中规定:“成立冀南银行并设立县区的兑换所与分所”,“发行冀南本位币”。随后,河北省邢台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中共党员胡震就准备筹备根据地自己的银行事宜,到晋东南辽县一二九师向邓小平作了汇报,邓小平曾口头指示:“你们先尽可能地收集工人、筹集机器、纸张、油墨和钱版,我们正想发行自己的边区票子,就是缺乏这些条件。不过目前筹备工作还要保密”。
冀南银行筹建初期,曾遭到蒋介石等国民党反动顽固派的阻挠破坏。蒋介石数次去电,令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停止发行冀南票,并发出布告:“凡使用冀南票者枪决”。由于国民党的阻挠,敌伪的疯狂扫荡,冀南环境十分恶劣。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鉴于此种情况,筹建冀南银行的工作人员改由一二九师供给部徐林领导,于1938年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由河北南宫出发,路经山东、河南境内的馆陶、冠县、莘县、南乐、濮阳、汤阴、林县等地,跨越4省18县,穿过敌人占领的平汉铁路,夜晚行军,白天隐蔽,行军一月余,将筹备班子和器材运到晋东南根据地黎城县西井镇一带,继续进行筹建工作。

图为冀南银行宽嶂山印钞厂进山通道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1938年冬季朱德、彭德怀、左权等领导来到山西黎城实地考察,在黎城北部的太行群山中有一个名叫宽嶂山的地方,引起了八路军领导的注意。宽嶂山里有个宽嶂村,宽嶂村不是确指,而是宽嶂山沟中24个自然村的总称,这24个自然村分布在宽嶂山大大小小的22条大山沟中。宽嶂山的地形非常封闭,四面大山,中间只有一条位于峡谷间窄窄的河床作为出山的路,雨季时峡谷内河水泛滥,村民们出不了山,就是旱季河床没水时,出山的路也崎岖难行。所以,外面的人很少进去,里面的老百姓也很少下山。
在抗日战争时期,宽嶂山小寨村占据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西南十公里左右是八路军的兵工厂——黄崖洞;北二十公里左右便是一二九师总部——麻田;西二十公里左右是八路军总部王家峪;东南是八路军的造纸厂;北南还有八路军的后方医院和被服厂等。
整个宽嶂山地区的地形和地势也如八路军兵工厂---黄崖洞一样自然天堑,易守难攻。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群众基础,相对安全的环境。经过八路军领导的考察,最终决定将冀南银行总行设在小寨村,最终将印刷一队选在青茶,印刷二队选在磨石村,印刷三队和鉴定科选在石泉。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1939年10月15日,冀南银行在山西省黎城县小寨村和河北省南宫县后索泸村同时成立。为了保密和迷惑敌人,实行双总行制,即对外均称“总行”,形成了独特的“双总行制”,山西黎城小寨的“路西行”是实际上的总行,形成了事实上的“灾难备份”机制。冀南银行虽然设立在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山西黎城北部山区,远离冀南地区,但冀南银行的名称始终未变,敌人只知道有个冀南银行,一直认为在冀南地区,但是从没想到冀南银行真正的地址在山西黎城北部的太行群山之中,这样的秘密选址适应了对敌斗争的需要,进一步迷惑了敌人,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冀南银行的安全。

『 生活变故』

母亲去世时,她死过一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抹无边无尽的黑色成了时尚界的新宠,与那些色彩艳丽的服饰相比,黑色赋予了它们神秘和经久不衰的资本。当诸多的色彩凋落在时代的浪潮中,唯有黑色,能够屹立不倒,始终如一。
黑色,它是如此的包容可以覆盖住纸张上的杂乱,也可以遮掩住衣服上的脏痕,然而黑色,也会带给人漫无边际的孤寂与失落的痛苦。
对于童年时候的可可·香奈儿而言,生活就是一片黑色,望不见前方光亮的坦途,也摸不到希望之门。想要寻找到一个释放自己的出口,可是眼前的一切都在打压着她幼小的心灵。
骨子里,她有着香奈儿家族的执着,或者说这不是执着,而是执拗。
尽管可可·香奈儿已经有了自己的墓地王国,可是她还是想找寻到一个没有痛苦、任自己释放的地方。小小的可可·香奈儿太缺少爱了,她需要父亲的爱,需要母亲的关怀,需要安稳的生活,需要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许这些她都需要,或者她也都不需要,只要她自己,她需要用自己的强大与坚强来支撑自己继续走下去。童年的可可·香奈儿充满了神秘,让人好奇,也让人猜不透。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想要读懂她的童年时光,却依旧是在觉得接近正确答案的时候,又给予了自己否定。因为人们觉得,她是灵魂不羁的女子,不该这般的平庸。
灵魂不羁,可可·香奈儿在生活的路上踽踽独行,苦苦挣扎。日子依旧如此,母亲珍妮也依旧如此,几年如一日地荒芜着自己的青春,只为了那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不谙世事的少女,如果能够占卜到未来的命运,就会知道,她选择的这个男人日后会成为她的魔影,将她一步步推向死亡的悬崖。
而对于这段男人滥情、女人卑微的爱情,我们充满了叹惋与怜惜。该怎么形容这样的爱情呢?是可怜,还是可悲,抑或是可恨?为什么这样一个根本不值得付出的男人会让珍妮如此痴迷?为什么明明已经儿女成群却依旧唤不回浪子的那颗心?是珍妮不够好?还是阿尔伯特的心太过于冷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就在于此,只要我们不是爱情里的男女,就无法体会这样的心境该有多么的噬人心骨。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珍妮都没有见到过阿尔伯特。这样的爱情与生活在我们看来似乎有些不正常,但珍妮却依旧坚守着。很快,一年过去了,久久不见丈夫归来的珍妮开始按捺不住,坐立不安。各种各样不安的想法开始涌上心头:他是不是已经忘记了自己和这个家?他在外面是不是又有了别的女人?那个女人是不是比自己还要漂亮?心里受着相思的折磨,人也就如同秋日的花朵,日渐衰败。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贫穷的年代,家里面每多一张吃饭的嘴,对于底层劳动人民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这一次,珍妮的亲戚们不再愿意帮助她照顾年幼的孩子了。不得已,珍妮只好带上两对儿女,与她一同穿越半个法兰西共和国,去寻觅阿尔伯特的身影。
 此时的珍妮,对那个男人还充满着幻想。因为阿尔伯特在写给她的信中,为她勾勒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自己与兄弟共同经营着一个小小的酒馆,如同香奈儿的曾祖父一样。他有了自己的事业,虽然不算大,赚钱也不算多,但是安稳。能够安稳,对于珍妮而言,就是最好的未来。
 然而当现实摆在眼前,一切的美好幻想如同镜子碎裂一般,支离破碎,满是伤痕。珍妮不得不承认,阿尔伯特在对自己说谎,而且那谎言荒谬至极,因为他只是小酒馆里一个打杂帮忙的小工,一个跑堂的伙计,何谈经营酒馆,何谈改变窘迫的生活!
一个人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无论是好是坏。珍妮不顾家人的劝说,与阿尔伯特厮守终身,也不顾家人的劝说,一次又一次地原谅阿尔伯特,一次又一次地追寻着他。这是珍妮自己做出的选择,而现在,眼前和自己经历的一切早已经说明当初的这个选择是多么的错误,多么的可笑!可事已至此,珍妮也只能将苦水咽下去,她没有颜面回到家乡投靠亲戚,只能继续着往日奔波忙碌的日子,为的只是能解决温饱。毕竟,生活再怎么不幸,还是要活下去。
如果人生不幸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人们总是祈祷着自己能够起死回生。珍妮也是如此,在希望与幻想中过着这难熬的日子。然而这一次她似乎是伤得太重,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人难免会对生活失去希望。
长久的心力交瘁使得珍妮比同龄的女人显得苍老许多,岁月在她心里留下的伤疤已经逐渐显示出它的力量,额角开始悄无声息地爬上了皱纹,一双手粗糙不已,那没有营养滋润的头发也显得如此枯燥无光泽,而最可悲的是珍妮的双眼,一双明眸没有了少女的清纯和简单,取而代之的是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无奈,令人徒增哀怜。
生活如此不堪,倘若能够得到心爱人的关心与体贴,或许珍妮的日子还能够好过一些,至少她的心里会得到一丝的安慰。但命运似乎在刻意折磨着这个不幸的女人。憔悴让珍妮彻彻底底失去了阿尔伯特对她的注意与吸引。如果说从前的珍妮没有得到过阿尔伯特的爱,但至少对于这个女人,阿尔伯特还是有些感觉的。而现在,没有了亮丽的容貌,没有了健康的身体,阿尔伯特开始厌倦珍妮了。没有了感情作为基础,冷漠的阿尔伯特对珍妮的身体健康状况不闻不问,甚至对她拳脚相加,丝毫不念往日的情分,也不在意她为自己传宗接代,为香奈儿家族诞下了一群儿女。
生活的艰苦与身体的每况愈下,再加上阿尔伯特的暴行,一切的一切让珍妮开始承受不住了,时常被疾病折磨的她开始大病小病接连不断。不久之后,珍妮已经不能如正常人一样生活了,只能卧床休养。1894年的严冬,珍妮更是患上了支气管炎,连续几天高烧不退。没有条件就医,也没有条件增加营养,珍妮就这样奄奄一息,等待着死神的来临。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摆脱这个自然规律。就算是拥有无尽财富的人也不能改变,纵是拥有一切也终有绝尘而去的那一天。世间俗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在世,能够拥有的只有活着的这个过程。
人世间,唯有疾病与衰老一直伴随着人的一生,摆脱不了,因为这是最常态的生命。美好易逝,只有衰老和病痛喜欢与人为伍,自然界的规律向来如此,令人无限感伤。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从孤僻女孩到时尚教主的逆袭传奇

『第十章  后记』

输入传记的标题

009

值得庆幸的是,可可·香奈儿事业上的成功弥补了她爱情的缺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得有失,才会看透生活的意义。
如今,几十年过去,可可·香奈儿的美貌与风流韵事让她依旧被人们铭记,但更多的还是她一手打造的香奈儿时尚帝国。没有哪个女人像她一样自由勇敢随性,也没有哪个女设计师像她一样,将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100年来具影响力的20位艺术家,可可?香奈儿排在第二位。
法国前文化部长马尔罗说:“这个世纪法国将有三个名字永存:戴高乐、毕加索和可可?香奈儿。”
香奈儿,这个名字和她创立的品牌一样,也已成为一个永恒的传奇。
从孤僻女孩到时尚教主,她完成了人生的华丽逆袭。
本书以感性之笔、理性之思,揭开可可·香奈儿这位才华非凡又备受争议的时尚教主的神秘面纱。
朵雅,一个理性和感性兼备的女子,自由、独立和爱是她的人生观,并始终努力用心活出生活的精彩,用笔抒写生命的华章。

上架建议:外国文学

定价:59.00元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