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环保周刊

教育——
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JOURNAL OF EDUCATION

汉师2202班

1156220202              王雨萌

Committed tO  CREATE  A  BETTER  WORLD   

CONTENTS
目录

教育,亘古靡新的话题。
       构成教育的因素很多,影响教育结果的因素也不少,探讨何为良育的话题也不在少数。不可否认,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提升了一个层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也前所未有。择区、择校、择师、择友,伴随孩子和家长的一生。遇一良师,不论是对于一个孩子还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莫大的荣幸。
以幸福之心,育幸福之人。穿林打叶声里吟啸徐行,自可见"山头斜照却相迎"之美景,日海西山之际直挂云帆,也能有"落霞与弧鹜齐飞"之盛况;在百年征程中砥砺奋进,便会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乐事,作为新时代教师,要时常怀有一颗幸福之心,以幸福之笑对人,以幸福之本教育人,从而育出幸福之人。终身学习为幸福,实力追寻梦想成。知识是有保质期的,想要不落后,只有不断地补充知识。
      我们有很多大学教师,很多中学,很多小学教师,却没有很多教育大师,很多好教师,很多好校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先正己,后育人。责任心、忠诚、淡泊、求知、创新、爱……这些都是与教育事业息息相关的名词,希望立志从事教育行业的各位都能在好老师的路上越走越远。

教育本来就是为生命更加美好而存在的

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The Preface
卷首语

03/卷首语

04/创造无限奇迹的可能——教育
05/教育的四重境界
《教师的目光》
06/学校教育制度
课程与教学
07/教育科学研究
教师与学生

08/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德育    

09/教育学上的智育观念
10/美学视域下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
12/新时代体育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13/发达国家劳动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4/教育与人的发展
15/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本来就是为生命更加美好而存在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让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成就人生。真正懂得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完整、生命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帮助每个生命成长一点,就是让世界更完善一点;让一个生命延长一点,就是把世界扩展一点。

人,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接近完美。所以,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有所成就;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更好的自己。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的潜力,你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给你一个精彩。

04

05

创造无限奇迹
   的可能——教育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被赋予了成功的潜能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每个人都应该而且可能做到最优秀、最卓越。这就是古人经常说的“人皆可成尧舜”。世无弃人,只有自弃之人;世无完

教育的四重境界

       教师要能够从日常的、琐碎的、平凡的教育生活中得到满足,能够从自己的成长中得到满足,能够从与孩子的交流中得到满足;教育应该让教师非常愉悦地过好每一天,让教师每天兴奋地、满足地走出教室;教师应该每天都能够通过和学生之间心声的交流、通过专业的成长得到幸福。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的幸福只是来源于学生的一张试卷、一个好的分数,来源于遥远的未来,来源于学生成为人才以后,那教师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享受教育幸福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人。
  其实,教师大致有四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其中最基础的境界,就是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

  岁月里最深挚的,是老师的目光,它望穿千古,洞悉宇宙;
  大地上最宽广的,是老师的目光,它上彻天文,下察地理;
  人世间最无私的,是老师的目光,它惊看鱼跃,喜随鸟飞。
  老师的目光是轻轻的风,轻轻的风是它对幼苗的问候;
  老师的目光是长长的丝,长长的丝是它对学子的牵挂;
  老师的目光是深深的海,深深的海是它对世界的热爱。
                                                  ——节选自散文《教师的目光》

06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是制度化的产物,制度之于学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校的长处全在于制度,它包括了学校发生的一切事。因为制度是一切的灵魂。通过它,一切产生、生长和发展,并达到完善的程度。哪里制度稳定,哪里便一切稳定;哪里制度动摇,哪里便一切动摇;哪里制度松垮,哪里便一切松垮和陷入混乱;而制度恢复之时,一切也就恢复。”准确把握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形成、基本类型以及发展趋势,既是研究学校教育制度的起点,亦是提升学校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亚层次概念,是制度在学校教育关系中的层次化和具体化。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育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就业方向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它包括有关学校性质的制度、招生制度、学位认证制度、专业设置制度、就业制度、考核制度等。学校教育制度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形式 。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主体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课程与教学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的教育内容进程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它可以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课程与教学的内涵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它是教育主体的一种预期,体现了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尽管并非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预设的,但在教学中预设仍然要占有突出的位置。二是这种教育主体的预期蕴含的是一种教育价值。课程与教学的确定实际上是教育主体的一种价值选择。

07

教育科学
          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是指研究者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研究路径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深入地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建构教育理论,进而服务教育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师所开展的教育科学研究,是指教师以改进教育实践为目的,通过科研认识并解决自己或他人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活动。①这是一种由教育实践者实施、在教育实践中开展、以教育实践问题为对象,旨在改进教育实践的科研活动。这种以教育实践为中心的研究是教师的教育科研区别于专业研究者的教育科研的根本之处。

学校中存在多种人际关系,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等,但在这诸多的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正如赞科夫所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大量事实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能使师生双方在认知上彼此认同,情感上相互愉悦,行为上目标趋同,从而营造出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师生积极性的发挥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不亲其师,自然也就难信其道。教学相长是民主型师生关系的目标。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取前人留下的知识财富,促进学生道德提升与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师也可以从中收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专业发展。 

课程与教学

教师与学生

08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学校德育体系课程化的空间逻辑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必须系统化。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新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教育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的来说,立德树人要求中小学要贯穿“三全育人”原则,顶层设计、系统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有人指出:“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我国教育应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领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之中,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构建系统化、多维度的内容体系。”这些要求凸显了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观念”需要学校顶层设计与整合实施,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建构良好德育环境。
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与整合实施已初步显现出了空间特性,那就是将学校、社区、家庭视为学校德育的背景与场所。“学校德育体系是学校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综合校内外各种德育要素、活动、环境,构建合理的体制、机制,进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系统。”这就决定了学校德育体系课程化一般都采用全面主义的德育课程组织方式,围绕德育目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将各种道德内容、学生经验、实践活动、环境因素等课程内容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课程结构。这种课程结构的展开就是将德育渗透到各个科目、各种具体活动之中,间接传递道德价值,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实践能力。学校德育体系课程化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一切机会,去养成学生的道德品质,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这意味着学校德育课程已经以学校为边界,渗透到学校全部教学、教育与管理之中。学校空间里的制度生活、课堂教学,学校中的每一件工作,学校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具有德育的价值,都具有德育的价值,都是德育的材料。

09

教育学界对“智育”这个概念的阐释虽然各有侧重,但大同小异。我国教育学界一般认为“智育是担负培养学生智慧能力任务的教育”,主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智育”词条这样界定这个概念:“智育,亦称”智力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知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的技能、培养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要求,以及不断充实科学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践的兴趣和要求“。总之,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观念、科学认识能力等,构成了智育概念的核心内容。尽管相关理论在教授知识之外还增加了发展智力的任务,但这里的“智力”,已经无法涵盖人的整个心智世界,而是专指其中与科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理智认识能力那部分。从此,心智教育的重心从完整的人的精神世界的养成转向知识教学、人格修养这一传统教育任务,从心智教育中分化出来,专门交给了德育。但此时的德育,也逐渐蜕变成关于德育知识的教学。19世纪下半叶以来教育的这种知识转向,使得现代教育再难对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人的片面发展因而也就难以避免了。

教育学上的智育概念

郑富兴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0

11

□来源:赵静 魏荣     北方民族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王国维说的“美育学”是继承了古希腊音乐教育传统的一科,具体是指以审美培养人格的系统学说或理论。在另一处,他用了“审美学”一词,说:“今转而观我孔子之学说,其审美学上之理论虽不可得而知,然其教人也,则始于美育,终于美育。”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以人的本质为切入点,以审美鉴赏、艺术熏陶、技能训练等方式,通过审美体验、情感陶治、心灵美化,形成健康审美观和健全人格品质,最终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美育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美学家席勒的《美育书简》论著中,他认为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人性的完满”。受席勒思想的影响,中国近现代思想家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和丰子恺等人极力倡导和推广美育。王国维是中国倡导现代美育第一人,1906年发表《论教育之宗旨》,提出教育之宗旨是培养精神和身体及知情意协调发展的“完全之人物”。蔡元培进一步认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甚至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说”,并将美育首次列入国民教育方针,为我国现代化美育奠定了基础。朱光潜提出“美育是道德的基础”,可以造就健壮体格、真善美心理都得到满足的“全人”。丰子恺认为,“艺术教育是很重大很广泛的一种人的教育”。这些美学家揭示了美育的本质和内涵。从方式来看,人类通过审美欣赏、艺术熏陶、技能学习等多种艺术形式提升审美思维,运用具体化思维思考、反映和掌握世界。美育过程就是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认知、审美思维和审美能力,使其能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从独特性角度讲,美育与德育、智育不同。美育是“情感教育”,这与席勒观点一致。蔡元培将美育从德育中独立出来,改变了以前美育从属于德育而易被人忽视的状况,并提出“智育、德育、美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从目标来看,美育是“人性的完满”人的教育“培养”完全之人物“全人”使人格完满和谐的教育。因此,美育不是单一的艺术教育,而是以艺术教育为主要载体,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对审美力的培育、情感的陶冶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这就需要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同时促进学生其他素养发展,以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赵静 魏荣
北方民族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12

1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了新时代我国体育教育的观念和思想,提出了体育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标准,确立了体育教育的总体方针和战略目标,为体育教育的深入改革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体育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全面育人中的价值与功能,为学生体质健康保驾护航。
【体育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几代人的奋斗与努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内涵为“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鼓舞着全社会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青年学生承担着国家和历史使命,肩负民族复兴责任,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与中坚力量。新时代体育教育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体育教育培育学生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积极品质,促使学生树立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体育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求实、遵纪守法的态度和精神。新时代学校教育必须重视体育教育,补齐体育教育短板,大力提倡“女排精神”和“北京冬奥精神”,“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新时代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女排精神的鼓舞与引领:扎扎实实、勤学苦练契合了专业技能掌握;无所畏惧、顽强拼搏贴近了创业精神;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反映了团结协作;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彰显了创新精神。新时代体育教育更能够培养学生自信、自尊和自豪感,为新征程努力奋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体育教育是加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新时代体育教育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其一,体育教育能够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丰沛的人才资源;其二,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能够助推体教融合、优势互补,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部分,因此,体育教育要加快推进体育教育改革创新步伐,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体育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要坚决树立和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理念,推动学生教育与体育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体育在五育融合中的基础性作用,在体育教育改革上谱写时代新篇。

(一)构建和完善劳动教育的法律体系
一些发达国家劳动教育能顺序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有一定的法律制度作保障。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劳动教育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母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虽然先后进行了三次修订,但从今年最新修订的内容来看,仍没有明确提出劳动教育。近年来,为了加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力度,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些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但目前仍缺少劳动教育在学校中得到有效实施所需的强而有力的法律保证。2018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被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因此,当下的首要任务是构建和完善劳动教育法律体系[2]123,同时加强对学生劳动教育的监督与管理。唯有将劳动教育上升到教育立法的层面,才能让学生、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与价值,学生的劳动教育也才能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二)构建“家-校-社”共育的劳动教育模式
世界发达国家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体不单纯是学校,还包括家庭与社会。我国《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导向:家庭起基础作用,学校起主导作用,社会起支持作用。为了深化中小学劳动教育,可借鉴发达国家劳动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家校社共育的劳动教育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学校劳动教育力求科学、规范,除了开设专门劳动课程外,还要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全程劳动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努力拓展除学校之外的劳动教育主体,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家长要将学生劳动教育贯穿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己洗衣、做饭、打理自己生活。同时,学校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并加强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社会各界、各团体要积极配合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营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实践空间和经验支持。学校要密切联系街道、社区、农村村组,让他们多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场地和机会,做到资源共建共享,让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3]19.努力形成家庭一学校一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架构,以达到学校劳动教育常规化、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的目的,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促进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良好发展。

新时代
体育教育
的价值与功能

发达国家劳动教育
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梁俊 邱小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王洪彪 纪之光 
王丽岩

14

15

教育与          发展

从历史上看,教育家对人的发展的认识要早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从西方教育史来看,最早提出人的发展思想的是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看来,人的发展是一个由身体、情感到理性发展的过程。以此为依据,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人的体育、德育和智育的思想。以后,西方近代教育家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斯宾塞等也先后从体、德、智等方面论述和丰富了这些内容。在他们看来,人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教育应该以对人的自然发展认识为依据,尊重儿童发展的秩序,对儿童进行体、德、智等几方面的教育。西方学者提出的关于人的德、智、体发展及教育的思想提供了现代社会制定教育政策、设计学校制度和进行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般来说,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由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资本主义生产内部的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问题提出来的。这一思想主张,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内部,由于“个人是受分工支配的,分工使他变成片面的人,使他畸形发展,使他受到限制”。在这种分工下个人被固定在某个部门、某种工具和操作上,个体的片面发展不可避免。为了消除个体的片面发展,人们需要变换劳动,变动职能,人员流动,用人的全面发展代替片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人的自由、充分地发展;彻底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施普遍的全面的教育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制度中劳动者的片面发展的原因和弊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设计。总体上看,这是个重视人的平等和尊严,强调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思想。

社会发展取决于综合因素的作用,教育是其中的一个要素。所以,高等教育对社会发生作用首先必须满足社会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状况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内容和方向。换句话说,在社会实现不可预见的发展的时候,高等教育必须通过自身调整和改革予以适应。这是立足于高等教育对能够预见的社会发展采取了超前应对措施,否则高等教育将处于对社会发展的疲于应付的状态。不可预见的社会发展主要体现于一些政策性因素的随机影响,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领域的变革。如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出台,推动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大幅扩大;我国加入WTO之后,高等教育开始对人才培养进行结构性调整等。总体上看,每一次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引来教育体制的大变革,如知识经济的兴起和成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变革。社会上新行业的出现及旧行业比例关系的调节,必然引起人才需求结构、知识结构的变化以及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调整。
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是两者关系的基本形态,这种适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即时性。社会的发展变革在总体上具有规律性,在具体上又具有随机性。高等教育必须随时准备适应社会某些方面的随机变化,不断改革和调整,这种以变应变的过程只能是一种即时的适应。二是相对滞后性,高等教育的适应是在政治经济制度变革和社会具体变化之后,是一种追踪性的反应,所以在时间上已经滞后。另一方面,即使高等教育的反应是迅速的,由于高等教育从改革到见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在采取适应性对策时,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需要经过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所以滞后是必然的。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提高对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尽可能缩短滞后时间。

时间上已经滞后。另一方面,即使高等教育的反应是迅速的,由于高等教育从改革到见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在采取适应性对策时,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需要经过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所以滞后是必然的。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提高对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尽可能缩短滞后时间。

教育与

发展

□来源:郭法齐

□来源:姚成郡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