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城市传播与治理
总20期
2023年1月刊
01
目录
CONTENTS
01
03
04
06
08
11
13
14
20
26
28
31
34
35
苏州:盘点2022,不断提升“江南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
潍坊:打造元宇宙城市新名片
襄阳:逐梦“诗与远方”, 倾力打造“襄阳好风日”城市品牌
青岛:市南区打造中国首个“城市历史街区元宇宙”,
率先实现“一部手机游市南”
聊城:文旅兴市 擦亮“两河之约”文旅品牌
浙江:浙江传播大脑来了,技术“护卫舰”启航
通州:“通州融媒5G消息”正式上线 城市副中心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又有新突破
郑州:省会城市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战略定位和叙事策略
全能网友ChatGPT现象级走红,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全国首个城市元宇宙空间产品——“福元宇宙”在榕发布
双井探索数字化社会治理新路径,打造“元”井未来
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西城展区开幕 四大会场齐展“数字设计之美”
文化科技双向赋能 国家文创实验区打造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样板区”
"2023欢乐春节 畅享京城"开启 推出五大品牌活动八大主题旅游线路
智慧城市与媒体
城市文化传播发展动态
城市治理发展动态
北京城市文化
37
40
41
北京打造“演艺之都”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热议
五位专家预测2023年及以后影响场所品牌建设的趋势
为什么北达科他州将“社区冠军”置于其人才吸引活动的中心?
国际城市文化建设动态
苏州:盘点2022,
不断提升“江南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
持续做好Twitter、Instagram、Facebook、YouTube等境外社交平台苏州文旅官方账号的维护更新。4个国际社交媒体平台拥有120多万粉丝,新增约10万粉丝,账号粉丝数均位于中国同类型旅游目的地前三名。其中,Twitter 官方账号更是以近23万粉丝数蝉联中国同类旅游目的地粉丝排名首位。全年度,共创造超过3.7亿次社交媒体曝光。
线下专题活动精彩纷呈:先后亮相英国伦敦、美国洛杉矶等多个国际大都市,举办3场线下专题活动。参与伦敦IMM媒体盛会,与国际消费者、媒体达人和旅业专家,零距离推广苏州文旅资源与城市形象,相关活动新闻稿获得超过1.1亿次总浏览量,获得超过7000次浏览和260次线上互动。
在洛杉矶流芳园与美国洛杉矶亨廷顿图书馆合作,以苏州园林为灵感,专题推广中秋赏月活动,3000多名美国消费者激情参与,共度苏式中秋佳节。
参加美国明尼苏达购物中心秋季时装秀,现场吸引500多位美国时尚达人、顶流媒体、嘉宾参与,独具一格的“时尚苏州范儿”酷炫全美,网络点击量超过10万。
01 城市文化传播发展动态
2022年,苏州文广旅系统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发展,以落实之效彰显担当作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即日起,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推出“盘点2022”特别栏目,多角度全方位回顾一年以来的工作,串联2022苏州文广旅人的奋斗足迹。
2022年,苏州市文广旅局锚定“高、融、大、上”工作总要求,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影响,瞄准国际新媒体平台,以线上推广为主,按照由近及远原则,突出日本、韩国重点营销方向,以澳门市场推广抓手,深耕旅华市场,扎实推进“江南文化”品牌城市新形象对外宣传推广,持续打响“到中国,游苏州”入境旅游品牌。
国际市场:持续发力、成果丰硕,线上新媒体营销成果丰硕
国际市场拓展:稳步推进、基础扎实,聚焦拓展日本市场
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以线上营销为主,着眼“水岸边的艺术之城”宣传主题,精准广告投放和信息推送;围绕世界遗产之城等5个主题制作专题视频,在Youtube、Facebook等平台发布,全年点击曝光量累计达500万人次;
开展“外国人镜头中的苏州”专题活动,策划制作外国KOL旅行主题视频,组织优秀图片和视频评选,共获得超过15万视频点击量。
联合全球媒体TimeOut组织28位国际KOL参加深度游苏州种草一日行活动,举办“外国人眼中的苏州”照片与视频拍摄挑战,吸引到超过150张参赛摄影作品,收到了超过500位网友的投票。
巩固澳门市场:组团赴澳门参加第十届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苏州文旅专题推介会,展示苏州文创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组织评弹非遗文化艺术表演等。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余份,达成各类意向合作80余项,接待公众超过4800人次,获得各方好评。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在国际精品展中,首次举办中欧油画艺术交流展,汇集41位中国当代名家名作和44幅欧洲国家的油画,以及毕加索、贝聿铭等3位名家的手迹,为中国与欧洲国家文化艺术交流创作搭建平台。
成功启动“2022中意旅游年”主题开馆仪式,开展坦桑尼亚专场推介活动,有效推动运河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文旅领域交流合作。
开展国际友人专题活动:诚邀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的驻华使领馆、文旅机构、文旅企业和中国—东盟中心等28家单位60位嘉宾参加运博会及“水韵江苏”国际友人运河行活动,进一步推动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大运河文旅品牌国际影响力。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多次组团赴境外参加文旅交流推广活动,参加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论坛,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报工作,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做出来积极贡献。赴美国纽约、费城,开展文旅部“欢乐春节”重点活动,与费城交响乐团、纽约林肯中心、美国亚裔表演艺术中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合作2023“iSing!Suzhou唐诗名篇•美国首演音乐会”。(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2023.1.27)
国内市场:精准营销、成效明显,深耕旅华市场
城市文化传播发展动态
02
联合日本最大旅行社HIS和JTB,开发8条特色产品线路;举办“水岸边的艺术之城”苏州(东京)文旅推广周,总曝光量超过300万。
大力开拓韩国市场:与韩国朝鲜日报集团合作,进行主题为“闪耀着艺术光芒的水之城”的线上宣传推广。参加第37届首尔国际观光博览会,举办苏州文旅(韩国)专题推介会,聚焦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展示苏州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和世界遗产之城魅力。
潍坊:打造元宇宙城市新名片
戴上虚拟现实头显设备,坐在“机舱”中,伴随“战机”升空,座椅开始加速转向、颠簸,“机舱”内的“飞行员”不时发出惊呼……在山东省潍坊市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展厅的体验区,众多体验者纷纷前来尝试。
随着元宇宙概念不断升温,虚拟现实正成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风口。歌尔正是潍坊聚力发展元宇宙产业的缩影。近日,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山东省工信厅、潍坊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打造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高峰论坛”上,潍坊提出打造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力争到2026年元宇宙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元宇宙创新高地、应用高地、产业高地、生态高地。
潍坊的宏大愿景,扎根于坚实的产业基础。潍坊市工信局电子信息科科长张丽莹介绍,潍坊长期深耕光电、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是山东省重要的虚拟现实整机与部件研发生产基地,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和生产能力全国领先。如今,潍坊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电声器件、智能穿戴、智能音箱、智能家居、LED照明、半导体激光器等高端产品成为发展元宇宙硬件的良好支撑。
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元宇宙产业发展高地,潍坊制定了《潍坊市打造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行动计划(2022-2026年)》和《潍坊市关于加快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产业技术攻关”“产业链条延伸”“行业应用示范”“产业生态构建”“基础设施提升”五大重点行动,围绕支持元宇宙高端谋划、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人才引育创新等方面,推出了22条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例如,对实际投资2亿元以上的新上元宇宙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对带动性强、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的重点项目,一事一议予以重点扶持;对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分别给予一定奖励。潍坊提出,设立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元宇宙产业基金群,首期规模20亿元的3只基金已成立。
歌尔自2012年开始布局VR,2016年进入AR领域。“我们已与全球主流VR头显品牌达成长期深度合作,并占据全球中高端VR头显80%的市场份额。”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常刚说,通过牵头组建“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虚拟现实交互技术、显示技术、终端技术等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歌尔所在的潍坊高新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是潍坊市发展元宇宙产业的主力军和主阵地。潍坊高新区元宇宙产业发展局局长李涛介绍:“目前,我们规划建设了占地6000亩的元宇宙科创产业园,聚集了上下游105家企业,形成了以硬件制造为引领,软件开发与内容
城市文化传播发展动态
03
制作、应用场景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元宇宙实际上是在虚拟现实中一些显示的呈现,在任何一个虚拟世界,总是需要去看的,而看就需要显示,显示就要用到Micro LED这个技术。”元旭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刘志刚介绍,Micro LED被视作下一代革命性显示技术,他们利用这一技术将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带入现实。如今,投资2亿元的新一代Micro LED集成显示芯片模组项目正在潍坊半导体产业园加速建设。
潍坊高新区元宇宙产业发展局副局长吴海亮表示,他们依托元宇宙未来创新谷、潍坊信息技术产业园、潍坊半导体产业园、歌尔元宇宙智能制造科创园等12个专业园区建设元宇宙科创产业园,打造硬件制造、内容制作、科教示范三大基地,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全球主要的元宇宙产业硬件制造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元宇宙产业内容制作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惟精惟一攻关核心技术,惟新惟实布局创新平台,惟广惟贤聚集创新资源,争攀元宇宙科技‘新高峰’,争当元宇宙产业‘第一城’,争做元宇宙生态‘最优地’。”潍坊市委书记江敦涛说。(经济参考报,2023.1.5)
城市文化传播发展动态
04
襄阳:逐梦“诗与远方”,
倾力打造“襄阳好风日”城市品牌
022年,华侨城奇幻谷、奇趣童年酒店等开放营业,汉江生态城、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关圣古镇、隆中文化园等53个重点文旅项目加快建设,为助推文旅市场经济复苏,襄阳投放3630万元专项消费券,直接带动文旅体消费1.15亿元。
同时,该市还联合十堰、随州、神农架举办2022“襄十随神”文旅发展汇力襄阳活动,形成“北翼齐飞”的强大声势;举办“远亲近邻 惠游湖北”暨“畅享高铁 乐游湖北”活动启动仪式,冠名2组“大美鄂西·襄阳好风日”系列高铁列车,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
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业,抓好33个文旅体产业项目,开展乡村旅游品质提升行动,深入开展“襄阳好风日”城市品牌营销活动……2023年襄阳“两会”透露,该市将倾力打造“襄阳好风日”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投放消费券,带动文旅体消费1.15亿元
在城市营销上,襄阳在十堰、南阳、重庆、南阳、平顶山、北京等机场和高铁站投放广告,实现与主要客源市场的深度对接;在央视CCTV1 和CCTV13黄金时间段推出襄阳城市形象广告片,围绕重大活动、重要时段、重点领域开展营销宣传,“襄阳好风日”频频登上人民日报、央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在全球火“出圈”。
推进“智慧+”,打造文旅经济新增长极
2023年,襄阳将不断引入新项目,丰富新业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携手打造“襄十随神”“南襄盆地”精品线路和产品,推进市场共建共享 ,促进区域文旅产业协作融合。
该市将继续开展文旅体消费券投放活动、全市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乡村旅游品质提升行动和旅游商品开发及旅游购物场所培育活动,培育创建一批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旅游休闲街区、A级景区式村庄、星级农家乐、旅游特色餐厅和高等级民宿、饭店、旅行社,引导市场主体不断创新产品、丰富供给,实现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新的一年,襄阳将加快推进“一部手机游襄阳”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提升文旅场所智能化服务水平;以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为抓手,开展海外文旅交流、宣传推广等活动;加大飞机、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重点客源地城市的广告投放力度,办好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扩大“襄阳好风日”品牌影响力。
城市文化传播发展动态
05
多项配套规划,打响“襄阳好风日”品牌
襄阳“两会”公布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交通建设、生态环保、景区建设等提出新的要求,助力城市文旅发展。
在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襄阳提出,全力服务推动呼南高铁襄荆段建设,加快推进合襄高铁建设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襄阳至宜昌高速公路建设,积极做好襄阳至信阳、襄阳至南阳、老河口至南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抓好207国道、316国道等一批国省干线提档升级和绕城改线工程;积极推进襄阳机场改扩建,为来襄旅游提供便利。
在城市重点功能区开发上,襄阳将推进庞公滨江生态商务区建设,持续推进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加大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力度,加快樊城滨江商务带建设,加快建设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为来襄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体验。
同时,襄阳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推进绿满襄阳再提升行动,加快高星级旅游饭店建设,开展乡村旅游品质提升行动,推出一批“襄十随神”、南襄盆地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升文旅品牌“附加值”,助推“襄阳好风日”城市品牌的传播。(极目新闻,2023.1.6)
城市文化传播发展动态
06
青岛:市南区打造中国首个
“城市历史街区元宇宙”,
率先实现“一部手机游市南”
据市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南区旅游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曹镇介绍,坚持以5A级景区标准打造历史街区,将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作为“一号工程”,原定三年完成的核心区域10万平方米建筑保护修缮、22万平方米协同区域立面整治、12条道路改造提升等工作任务一年全部完成,入选全省城市更新试点名单。百年太平路首次实现封闭管理,栈桥中山路结束多年对望顺利贯通。完成1075户居民征收,1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主体工程已完成,建成山东省首个人防停车网。打造中国首个“城市历史街区元宇宙”,推出8大主题20万平方米招商载体,引进时尚消费、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项目68个,“三江里”拟于近期开街运营。
提速历史城区焕新
中国网新山东1月17日讯 今天上午,“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主题系列发布会举行(第二场)青岛市南区从地理和旅游资源方面进行了发布。 市南区贯彻全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部署,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坚持顶格推进、每周调度,举全区之力推动6大领域122项攻坚任务落地落实,全面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在旅游品质提升方面争当样板。
城市文化传播发展动态
07
全面打造5A级景区标准的历史街区
——做实场景、优化业态,打造更具烟火气息的活力之城。
推进精准招商,引入培育50家特色品牌项目,中山路一号、百盛商厦等地标项目业态全面焕新,打造商文旅多业态融合沉浸体验街区。借力顶级团队,加强与北京798等企业合作,实现投建招营管一体化保护更新。依托海誓山盟广场、银鱼巷等,策划里院文化节、时尚市集等热点活动。今年9月前完整呈现5A级景区标准的“老青岛·上街里”文创旅游产业园区。
——传承文脉,讲好故事,打造更具文化底蕴的人文之城。
构建上街里全要素历史文化研究体系,开展历史城区名街志征编和城市更新一里一册、一楼一册编纂工作。以上街里城市文化IP为依托,建设共智共策共享的“城市记忆艺术会客厅”,打造10个“历史可阅读”示范样板项目,创办《上街里文史专刊》。以“上街里TV”直播平台为主阵地,多维度宣传推介“上街里”城市IP形象,持续形成舆论热度,唤醒老城记忆,展示老城新生。
——科技赋能,暖心服务,打造更具温馨情怀的精致之城。
突出智慧管理,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解决城市治理问题,以智慧化技术助力历史街区运营。完善基础设施,按照一类旅游公厕标准对历史街区公共卫生间进行整体提升改造,突出人性化、智能化、艺术化。精细物业服务,综合应用无线网络、GPS等技术,建立智慧环卫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一体化滨海旅游服务平台,率先实现“一部手机游市南”。
——文旅融合,优化体验,打造更具时尚魅力的欢动之城。
推出主题演艺灯光秀,打造上街里“街头微演艺”等文化品牌,推出上街里系列文创产品及联名文创衍生品,开展非遗进街区、进里院活动,打造沉浸式“里院”系列话剧和音乐艺术节等高端演艺活动。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文博展馆体系,加快王统照、吴郁生故居等8处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推出“对话百年”城市记忆等18条文旅特色线路。(中国网新山东,2023.1.17)
中山路片区入选首批省级老字号集聚区(全省三个,青岛唯一),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全省首批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中山路数字化改造成为全国旅游创新案例。推出安娜公主楼、1907光影俱乐部等12处庭院策划沉浸式演艺,打造独具市南特色的“庭院演艺”项目。加快名人故居对外开放,初步策划推出2条青岛老城与文化名人体验游线路。
城市文化传播发展动态
08
聊城:
文旅兴市 擦亮“两河之约”文旅品牌
聊城生于黄河、兴于运河,是黄河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的“两河明珠”城市。近年来,聊城持续加大对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的深入挖掘、业态培育,坚持把深入挖掘“两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作为文旅产业的主打品牌,推动黄河文化、运河文化(以下简称“两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规划先行,构建整体保护发展大格局。高标准编制《聊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一城两带’发展布局,对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黄河文化公园进行顶层设计。制定《聊城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推进工作方案》和《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助力聊城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从规划体系、遗产保护、艺术创作、项目建设、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等方面明确工作任务。”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江涛表示。
聊城市还不断深入挖掘“两河”文化,一系列反映“两河”精神和时代价值的文艺作品不断被搬上舞台,大型杂技情景剧《强渡黄河》、大型京剧《黄河滩上凤还巢》、戏曲电影《孔繁森》等作品广受好评。此外,聊城市还实施黄河文化研究工程,成立黄河文化研究中心,设立黄河文化重大研究专项课题,不仅让聊城在黄河文化、黄河精神、文物考古、文献古籍等专项研究上取得一批标志性黄河文化研究成果,也让聊城有了走在全省前列的黄河文化研究平台。
2022年7月21日,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启动仪式在聊城举行。活动期间,聊城市向国内外嘉宾展示了以大运河为纽带,以山陕会馆、舍利塔、鳌头矶、运河钞关、运河文化博物馆为主的运河文化风情体验游和运河美食体验游等产品,受到嘉宾们的一致好评。聊城市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国内外运河沿线城市的交流合作,培育城市间联动发展新动能,共同推广大运河旅游品牌。
抢抓时机 深挖文化
明清时,聊城就“因水而兴盛”四百余年,曾有“舟楫如云、帆樯蔽日”的盛况,被誉为“运河古都”。如今,山东省聊城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切实承担起保护、传承、利用运河的责任,不断提升资源品质,将“两河之约”作为激活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城市文化传播发展动态
09
“‘两河’战略对聊城意味着叠加机遇。” 聊城市副市长马卫红说,聊城将乘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东风,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紧抓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发展机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整合资源 打造品牌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些传统文化,每碰到24节气的时候,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特意来现场看一看。”聊城市民肖女士在“跟我二十四变”寻游二十四节气的活动现场表示。作为“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以“24节气”为创作主题,通过民歌、舞蹈、诗词、书画、摄影、餐饮等多种形式,挖掘和展示黄河、运河流域每个节气的文化习俗,让游客充分感受聊城文旅的生活美学与传统节气的有机融合。
2022年,聊城市深度融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战略,推进中华优秀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以打造“两河之约”特色品牌体系建设、融合精品旅游产品营销、探索开展区域文旅合作,以承办文化和旅游部大运河国际文化和旅游推广季活动为总抓手,创意开展了历时一年的“我家门前有条河”系列文化旅游活动。
周江涛介绍:“‘跟我二十四变’寻游24节气新聊城系列活动,立足市民游客体验视角,强调活动的开放性、参与性、互动性,挖掘聊城本地二十四节气对应的不同时令风物、民俗风情、特色美食,通过创意体验式活动、网红打卡、手绘海报和新媒体推广等形式,从二十四节气里寻找‘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新密码,寻找二十四节气中的百‘变’聊城。”
除此之外,聊城还开展了“河和之契”书画名家创作大展、“山东手造聊城有礼”创意设计大赛、“两河之约XIN体验”旅游创新线路产品设计大赛、“大河风华”摄影展、“运河岸边家乡美”文旅短视频大赛等特色活动,通过融合精品旅游线路、文化产品,讲述“两河”文化故事,丰富“两河”文化传播渠道,实现了“我家门前有条河”品牌营销的创新突破。
借助这一活动热度,聊城市围绕观光(运河黄河)游、红色游、自驾游、研学游、康养游、休闲游、非遗游、乡村游等整合聊城文旅资源,以全媒体共振方式加强交互体验,研发推广一系列优质特色线路产品。其中,“千载文脉 行走两河——黄河、京杭大运河四日研学方案”荣获2022第三届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一名,东阿阿胶体验之旅线路被纳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
城市文化传播发展动态
10
2022年9月30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二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聊城宛园景区榜上有名。在随后的国庆假期,宛园也迎来了一波小高潮。来自济南的刘女士在夜游临清宛园后,就被这里的小桥流水和梦幻夜景深深折服,不由得赞叹:“临清有宛园,何必下江南。”
近年来,聊城市不断推动文化旅游深入融合,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而发展夜经济就是其中重要一环。一方面,通过制定《古城区精品文旅项目奖励办法》,聚集商户约200家,形成文化艺术、高端文创、中医康养、酒吧娱乐、“书店+”等多种文化旅游业态,建成博物馆、景点40余家,将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融汇于古城,发挥中华水上古城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打造夜游古城、夜赏文创、夜享演艺等多样化旅游产品,营造浓厚的夜间消费氛围,助力燕塔景区、宛园景区成功创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同时,在“山东手造”品牌引领下,聊城还立足自身优势,推出“山东手造·聊城有礼”品牌,构建“聊城有礼”文创品牌矩阵。通过推动文物、非遗技艺、文博场馆等资源“活化”利用,策划一批具有聊城特点、“两河文化”风格的文创作品和系列IP形象,持续打造“聊城新三宝”特色城市礼物品牌,扩大影响力。联合旅游景区、重点商圈、休闲街区、高速服务区、加油站、便利店等公共服务场所,打造形象统一的聊城礼物专区,提升“聊城有礼”品牌的市场价值。
“目前,我们已培育市级‘非遗工坊’31个,建设水上古城非遗文创园、东阿阿胶城鲁西非遗展馆非遗集聚区。‘东阿阿胶’‘临清贡砖’等4个代表性产品还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获奖名录。”周江涛介绍。
而在聊城各县区,则依托沿黄、沿河的区位优势,深挖“两河”资源,不断推进文旅资源体质升级。临清市依托深厚的运河文化,深挖文旅资源,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城市;东阿县实施东阿阿胶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创新推出“工业+体验”旅游新模式;阳谷县凭借水浒、武松等知名IP,推动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为旅游业发展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通过不断激发文旅发展新动能,让黄河、运河文化风情体验游焕发新生机,文旅发展旧貌换新颜。
周江涛表示,随着“两河之约”文旅IP的叫响,“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文旅名片不断被擦亮,在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聊城正在书写自己的新故事。(大众网,2023.1.5)
提质升级 激发动能
浙江:浙江传播大脑来了,
技术“护卫舰”启航
02 智慧城市与媒体
数字定义已知的真实,智慧启发时代的回响。1月18日上午, 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四大省属文化集团共同发起的传播大脑科技公司,正式在杭揭牌成立。这是浙江新闻传媒领域回应时代、试水变革的一次破冰探索;是传统主流媒体顺应格局之变、抢占舆论阵地的一次自我逼迫。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寄语:新技术平台要形成浙江媒体独有的核心技术,做到头部互联网平台做不到的事。
新平台新技术新传播传播大脑要建“全省一张网”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具体怎样破题,归根到底就是以数字化赋能传媒发展。浙江正以自我革命的意志和决心,举全省之力打造重大传播平台和重大技术平台,在移动互联网主战场上开出“传媒舰队”,以浙江声音唱响壮大中国声音。传播大脑科技公司围绕省市县媒体技术一体化发展战略,由四大省属文化集团发起,有效整合四大省属文化集团数据、技术、运营等资源,探索智能时代“传媒+科技”的前沿发展战略,建立全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套传播体系。有了自主可控的重大传播平台,就能吸引更多内容生产者到平台上来发声,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以四大省属文化集团合力推这么一件事,在国内尚属首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表示,“传播大脑的启动,可为浙江宣传文化事业插上技术的翅膀、注入智能的基因、提升智慧的传播。”刚刚出生的传播大脑,目标是打造引领媒体变革的技术集成中心、数据交互中台、融合传播中枢,让更多媒体“共享开源技术,共建开放生态”,以移动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赋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据悉,传播大脑将以浙江省内媒体技术统一支撑平台的形式,推进“天目云”和“新蓝云”两云合并,构建省市县媒体融合“一朵云一张网”,同时发力新兴技术的创造性融合,聚焦媒体融合、数字文化等领域,构建省市县上下贯通、内外联动的传播体系和生态,赋能新型重大传播平台,逐步建立省域媒体全场景智能传播能力体系。这一格局下,传播大脑将用新技术改造生产方式、打开传播渠道,使产品得以广泛投射推送,使众多“小声道”汇聚成“大喇叭”,让内容与技术在传播大脑完美结合、充分聚合、深度融合。
智慧城市与媒体
12
未来,公司不仅将对内赋能省市县三级媒体,更对外拓展市场和用户,为我国媒体改革输出技术、提供服务,实现平台效应的外部最大化。十一地市全覆盖媒体也要打破数据孤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改变了中国媒体行业格局,浙江传媒人扬风气之先,推动媒体向互联网转型、向移动端跃迁。传播大脑担负的使命,不仅是一家技术公司,更是放大主流声音的核心平台、核心底座、核心部件。履行这一使命,公司有深厚的技术底蕴。传播大脑公司前身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了省内外上百家各级媒体、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是行业融媒一体化技术方案提供者、宣传文化领域数字化产品建设者、基层智慧治理服务者。先后承接建设了“舆论引导在线”“国际传播在线”“数智文化空间站”“村社传播通”等多个重磅应用,在浙江省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成立大会上,传播大脑科技公司与浙江11个设区市签署地市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将在11市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共同投入资金、技术、团队等资源,形成合力,共建共享,从技术合作、运营共促、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领域,全面推进市级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持续助力全省媒体融合事业和传媒产业发展。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说,新生的传播大脑,不仅给浙江新闻传播体系赋能,更有条件成为浙江乃至更大区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运行的协同平台与枢纽之一。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是重要保证。为此,传播大脑科技公司组成了一支专业过硬的国内一流“人才之师”。一方面,全球重金“抢人”。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认为,传统媒体要扳回一城,关键在抓住现有的技术风口。传播大脑科技公司2022年底以百万年薪面向全球招聘首席技术官(CTO),各路技术“大咖”申请加盟,说明人才看好传播大脑。据悉,CTO将于春节后正式亮相。引进的人才、带来的技术,必将激活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一池春水”。
另一方面,组建强大“智囊团”。大会现场,传播大脑科技公司战略顾问团集体亮相,他们将为传播大脑注入更多智慧,为助推浙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期待传播大脑支撑主流媒体,在新一轮数字化变革中赢得主动,引领业界对智能传播科技的创造性融合应用,有效提升主流传播体系的竞争力。”陆小华说。(传媒评论,2023.1.18)
智慧城市与媒体
13
昨天,通州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推出“通州融媒5G消息”应用,借助5G消息的强触达能力,为公众提供直通重大活动的5G消息服务。
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在全媒体时代积极推进改革创新,邀请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及通信运营商协同研究、联合创新,在通州区“两会”期间正式推出“通州融媒5G消息”这个具备学术前瞻性和技术前沿性的新媒体应用平台。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卢迪教授介绍,当前,媒体融合发展处于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5G构建了高速、移动、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起到了引领与驱动的重要作用。近两年,5G融媒体应用在央媒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州区融媒体中心作为全国首批应用并发布5G消息的区级融媒体中心,在加强技术引领、深化各种媒介资源共享融通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具有一定示范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卫欣表示,此次发布“5G消息”应用,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是城市副中心主流媒体在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的积极探索。卫欣说,全媒体传播体系,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组成的媒体矩阵,而是以现代信息科技为支撑的、全新的传播体系。在2023年区“两会”宣传工作中,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将首次利用5G应用,充分发挥富媒体传播优势,扩大用户链接,促进宣传报道工作开展和创新。未来,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还将积极对接高校重点实验室,探索建立“媒体+科研院所”“媒体+科技公司”等模式,推动优秀项目落地应用,持续做强城市副中心新媒体宣传阵地,全力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大局。
据了解,“通州融媒”首条5G消息,分别为参加区“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送了参会指南,代表、委员通过点击相关链接就可便捷地获悉会议日程安排。
通州区“两会”期间,针对公众,“通州融媒5G消息”将提供“聚焦两会”“一张图读懂两会”“VR看两会”等相关内容,同时提供“融汇副中心App”和“北京通州发布”等其他本地官方宣传媒介的触达方式,为公众提供富媒体式的消息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报,2023.1.3)
通州:“通州融媒5G消息”正式上线
城市副中心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又有新突破
智慧城市与媒体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社会愈发希望通过多样视角探究中国,面对世界从宏观层面了解中国逐步转移到从微观基层了解中国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全球一张网,需要全国一盘棋。”郑州报业集团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主动作为,分别以城市和省会城市媒体为国际传播主体,配合国家主流媒体发声,向世界展示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1.以城市为传播主体塑造城市形象。
中国前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出席首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时指出,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城市可以大有作为。我国幅员辽阔,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独具特色。城市在进行国际传播时可以此为笔,书写具有世界意义的地方故事。
“Where Zhengzhou”是郑州市委宣传部联合郑州报业集团打造的城市外宣品牌。多年来,“Where Zhengzhou”不断深耕外宣全媒体平台内容创作。截至2022年8月,出版纸质刊物65期,发布微信公众平台中英文双语长文872期,包括近360期英文音频作品、130个原创双语视频作品,通过微信、微博、头条、西瓜视频、抖音、蜻蜓FM、喜马拉雅FM等平台进行再次传播,国内覆盖面广,阅读量高。“Where Zhengzhou”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和传播渠道,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TikTok、Reddit等海外社交平台开设账号,根据热点内容实时推送原创高质量高互动率帖文,充分利用自身产品优势和海外社媒优势,让世界感知到响亮的郑州声音、精彩的河南故事和中国的大国形象。
郑州:省会城市媒体
在国际传播中的战略定位和叙事策略
郑州报业集团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站稳国家外宣大局,以地方故事为切入点,以地方形象为支点,“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双管齐下,形成中央媒体和地市级媒体相互配合、协同出海的大合唱协奏曲,共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一、多元化传播主体表达多层次声音:立场共振、角色互补
智慧城市与媒体
15
2.以省会城市媒体为传播主体展现丰富鲜活的中国和河南各级城市形象。
地方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要跳出部分海外网民对我国主流媒体存在偏见的怪圈,以贴近基层的方式将国家政策方针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挖掘凝聚情感共鸣的国际价值共识,勾勒出打动人心的鲜活故事,当好中国国际传播的地方建设者。正观新闻是郑州报业集团全力建设与打造的新型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深耕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TikTok等海外社媒平台以及国内网微端平台。正观新闻海外社媒平台于2021年4月正式上线,与众多中国驻外使节、中国外交官、国外媒体与记者、海外文旅科技达人等互关往来。截至2022年10月,正观新闻海外社媒内容累计传播总量突破4亿次。
作为省会城市媒体的国际传播主体,正观新闻采用“民间力量所展示的形象往往更易于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的传播策略,在重大事件宣传报道时与中央主流媒体形成复调合唱构建对外话语权,同时以互联网为抓手,挖掘中国不同城市国际传播素材,方便海外用户通过对多个具体地方的认知,勾勒出多维立体的中国形象。2021年11月,正观新闻在Twitter发布的河北保定市民手工耿自制钢琴烤肉架帖文,通过情感融通的方式与海外用户建立对话关系,帖文共获得1300万阅读量、230万视频播放量、5千点赞以及2千转发,被欧美钢琴家和音乐家转发,用户留言称赞“中国人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个别西方国家对中国刻板固化的老旧认知。正观新闻在海外社媒平台发布的河南内容,被海外文旅、科技、政界等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和大V转发,将国际传播中的河南声音响亮地传播至不同海外用户群体中。
二、创新书写郑州故事:求同存异、增进共识
郑州报业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充分发挥外国专家和达人主播的作用,从郑州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视角寻找与其他国家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求同存异地讲述郑州故事,增进海外用户与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共识。
1.巧用在郑国际友人为城市代言。
“卖家秀不如买家夸”,郑州报业集团聚拢在郑外籍资源,鼓励他们分享在郑见闻,将单箭头的“郑州故事”升级为双向奔赴的“我们与郑州的故事”,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深度连接,在国际上收获更大范围的理解和赞同。
“Where Zhengzhou”双语短视频栏目“老外带你看郑州”,定位于邀请在郑外国友人体验郑州经济、旅游、文化等,感受郑州城市发展。以中华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为契机,在线上线下举办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对郑州感兴趣的外国粉丝参加。
智慧城市与媒体
16
2022年中秋节期间,“老外带你看郑州”策划制作了《舌尖上的中秋节》《罗马尼亚女孩献礼中秋》《郑州外籍教师用歌声表达热爱》系列短视频,各短视频在海外各平台均获得热烈反响,累计覆盖量突破300万。
正观新闻以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与融通为出发点,策划双语新闻短视频栏目“当老外遇到郑州文化”,透过外国友人的视角讲述他们如何在与自己国家文化进行多维度比较后,融会贯通地理解蕴藏在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智慧。2022年4月,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举办之际,正观新闻策划制作“当老外遇到郑州文化”之《郑风老外》《拜祖大典背后的故事》等系列视频,在海外全媒体平台发布,被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中国驻苏丹大使馆、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馆副总领事、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领事部主任、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中国驻瑞士大使馆、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事、海外华人大V等在海外社媒平台转发点赞互动,在欧美和东南亚国家的近百个华人群组传播,全网累计传播量达1000万,海外用户称赞“中国文化深厚”“拜祖大典仪式很壮美”“希望可以到郑州亲自观看仪式”等,将寻根拜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灌输到海外用户中。
2.培养具有国际传播力的网红IP进行人际传播。
正观新闻培养人才复合技能、多专多能,打造中英双语国际网红主播,策划“Travelogue In Zhengzhou”栏目,通过人格化规避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冲突,向海外用户传递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2022年6月底,郑渝高铁、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考虑到海外用户对中国高铁的浓厚兴趣,正观新闻策划推出短视频《Travelogue In Zhengzhou: Take A High Speed Train In China》,双语主播乘坐郑濮高铁,以朋友的身份带领海外用户体验便捷舒适的中国高铁。视频在海外社媒平台发布后,被多位中国驻外使节转发点赞。海外用户纷纷留言称,“如果巴西有这样的高铁,它将发展很快”“索马里需要这样的高铁”。
智慧城市与媒体
17
三、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加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客观正向认知
当前,中国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各种国际社会风险交织叠加,“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郑州报业集团以“国家队”的角色参与国家重大事件国际传播,与央媒协同引导国际舆论。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郑州报业集团依据报告在国际传播方面提出的“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指导原则,利用在郑国际友人和网红双语主播的资源优势进行策划,方便全球用户更快更好更深地读懂二十大报告。
“Where Zhengzhou”推出《听老外讲述“我身边的中国共产党员”》,通过采访黄河友谊奖获得者等有影响力的外籍专家讲述自己身边同事和朋友的故事,来展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员的深层认知,呈现他们和党员朋友一起努力创业、建设郑州、缔造幸福生活的历程,展现历经千年沧桑的古都郑州发生的美好蝶变。正观新闻策划《老外故事会·见郑非凡十年》系列专题,从来自不同国家的在郑国际友人的视角出发,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共同富裕”“文化自信自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讲述中国和郑州在过去十年取得的发展成就。同时,正观新闻利用网红双语主播,推出两期《双语主播读二十大报告》系列视频,助力海外用户深刻理解中国二十大报告热词。正观新闻的二十大相关策划在海外社媒平台发布后,与中国驻瑞士大使馆、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中国驻赤道几内亚使馆政务参赞、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兼巴基斯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中国驻伊基克总领事、中国驻苏丹大使馆、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等转发点赞互动。
四、聚拢国际传播资源形成强大传播合力:精准抵达、有效覆盖
郑州报业集团在锤炼“造船出海”本领的同时,积极探索“借船出海”模式,注重海内外合作共享传播,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针对不同内容拓展不同合作传播渠道,对有效覆盖和精准抵达双管齐下。
1.联合中国外交团形成扩声器。时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在2022年7月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座谈会讲话中提到“外交战线需在对外宣介上下功夫”。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国外交团仍需多方国际传播主体的发声援助。郑州报业集团与中国外交团在国际传播中形成友好往来,双向互动形成中国国际传播扩声器。正观新闻在推特上的爆款推文,如“当老外遇到郑州文化”系列策划、《少林功夫的雨中浪漫》、《当〈清明上河图〉活过来》等,
智慧城市与媒体
18
在获得中国驻外使节转发后,短时间内赢得驻在国用户对内容的喜爱,阅读量得到井喷爆发式增长。“Where Zhengzhou”日常发布的郑州美景和“老外带你看郑州”系列策划在获得众多中国驻外使节点赞转发后,为驻在国民众增添了解并喜欢郑州的渠道。
2.深化同境外外语媒体合作。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正观新闻媒体海外社媒账号和“Where Zhengzhou”城市海外社媒账号凭借不同层面和梯度上的内容,与欧美、亚非等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媒体建立引用互动机制,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为面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创造便利条件。
《今日中国》拉美分社Facebook账号使用西班牙语转发引用正观新闻编发的《河南南阳女孩的功夫课间操》短视频,视频获得千万级播放量、18万点赞、6.5万转发和5967次评论,用户正面留言高达98%,他们纷纷称赞“中国孩子很自律”“中国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等。《河南南阳女孩的功夫课间操》短视频国际传播成绩斐然,从一位中国小女孩的学校日常切入,以小见大,成功在国际舆论场上树立了可爱可亲的中国形象。正观新闻发布在海外社媒平台的内容除被境外外语媒体的海外社媒平台引用外,还被他们引用在当地媒体网站中。如捷克当地媒体Aktualne.cz引用正观新闻Twitter账号发布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球》,并称赞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正观新闻这种通过优质内容与境外外语媒体建立国际传播矩阵的模式,为其他地市级媒体的境外合作传播提供了一种探索路径。
3.积极通联海外华文媒体。
郑州报业集团在将本地重大特色文化活动推向国际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积极联系海外华文媒体”的指示,根据内容的不同属性和受众,与境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纸网微端形成机制化合作。2022年4月3日,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中国郑州隆重举行,全球华人“云”集故里,共拜人文始祖,祈福中华。为做到相关内容对全球华人分区块精准投放,郑州报业集团与亚洲、非洲、大洋洲以及欧美地区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在新闻客户端、网站、IPTV、海外社媒平台建立全媒体全平台的合作投放模式,美国《中美邮报》、英国《欧洲侨报》等广泛参与,形成在海外华人群体中传播黄河文化和拜祖大典故事的良好舆论氛围,助推黄帝故里成为“全球华人的拜祖圣地,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凝聚了全球华人的精神力量。
智慧城市与媒体
19
3.积极通联海外华文媒体。
郑州报业集团在将本地重大特色文化活动推向国际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积极联系海外华文媒体”的指示,根据内容的不同属性和受众,与境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纸网微端形成机制化合作。2022年4月3日,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中国郑州隆重举行,全球华人“云”集故里,共拜人文始祖,祈福中华。为做到相关内容对全球华人分区块精准投放,郑州报业集团与亚洲、非洲、大洋洲以及欧美地区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在新闻客户端、网站、IPTV、海外社媒平台建立全媒体全平台的合作投放模式,美国《中美邮报》、英国《欧洲侨报》等广泛参与,形成在海外华人群体中传播黄河文化和拜祖大典故事的良好舆论氛围,助推黄帝故里成为“全球华人的拜祖圣地,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凝聚了全球华人的精神力量。
4.联动中国城市和媒体的海外社媒集体发声。
地市级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单打独斗”难免势单力孤,因此需集结国内对外宣传资源,建立中央、省区、地市级媒体之间的共享合作,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合力。不同地区的国际传播主体利用当地特色,在特定时间段对共同的中国主题进行集中发力的国际传播,让世界听到、听懂中国声音。2022年9月初,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在郑州举办。中国博物馆作为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指示精神,正观新闻在进行“博博会”的海外社媒宣传时,除与中国驻外使节形成18次转发互动外,还联合浙江、甘肃、陕西、安徽等省级媒体及厦门、宁波、杭州、丽江等地市级媒体共25家,在海外社媒平台向全球用户推介35个中国博物馆并挖掘博物馆背后的故事,让海外用户更深入地了解蕴藏在博物馆中的中国智慧。
郑州报业集团以城市和媒体为国际传播主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创新讲好郑州故事、河南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贡献更多地方主流媒体智慧、扛起更多地方党媒担当。(作者系郑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传播,2023.1.28)
智慧城市与媒体
20
先来说说MOSS。今年春节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电影中一个面试环节令人印象深刻。
演员吴京饰演的刘培强面试空间站的航天员以获取让家人进入地下城避难的资格,面试他的不是人而是经过多重迭代、具备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系统MOSS(电影中也称“550W”)。当一个红点摄像头对着刘培强轻轻一扫,他的家庭情况和艰难选择,连同其妻子的生命剩余天数都算得一清二楚,甚至还为刘培强提供了所谓的“最佳选择”。面试中,MOSS冷静且尖锐的提问,理智而迅速的反应,一度让刘培强情绪崩溃,观众也为他捏了一把汗。
而最近火热的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这款AI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易如反掌。
不少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ChatGPT办不成的”。上线仅仅2个月,ChatGPT的活跃用户就突破一亿。
全能网友ChatGPT现象级走红,
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最近,两个人工智能彻底火出了圈,成为众多网友的热议焦点。一个是冷酷无情的“幕后主角”Moss,一个是多才多艺的“全能网友”ChatGPT。
智慧城市与媒体
21
随着ChatGPT带来的算法突破,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敲开了AI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双驱的数字化时代,高新技术不断趋向纵深成熟,城市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
匠工营国成立以来,用全局视野破除传统规划设计的思维定势,以创新思想定向领航,助推并创造传承有序、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城市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我们提倡踏浪而行,敢为时代先,勇做“弄潮儿”。在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召唤下,对于城市数字化建设,张鸿雁教授曾说过:“建设数字化城市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创造某种功能,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创造一种公平,即城市每个市民享用信息社会的功能,创造的是公平和正义......构建文化资本型数字化城市既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优化地域生产力结构的需要。”
张鸿雁教授在其学术专著《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2002年 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中第七章第三节对数字化城市的发展已有过专门研究:
数字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现已出版了很多有关信息城市、数字化城市著作,如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曼纽·卡斯特(有翻译成卡斯泰尔、卡斯提尔等)的《信息化城市》《网络社会的崛起》;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等,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与媒体
22
信息城市社会带给我们的是城市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在这一社会体系中,有如下特征:
(1)“社会关联特征”。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了工业社会的六个相互关联的原则: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同步化、大规模化、中央集权化.
标准化,即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所遵循的规范化、统一化规则。
专业化,即劳动分工、操作工序、教育培养目标等专业化。
集中化,即一切事物与活动形成密集区或地点,能源集中、资本集中、劳动集中、人口集中、孩子们集中到学校等等。
同步化,即一切工作、学习、生活都按照同一的节奏和步调进行,同时作息、同时食膳等。
规模化,即一切都在追求规模,大规模生产带来了大规模销售,使市场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中央集权化,即经济和政治的指挥管理形成“金字塔式”的结构。
这六条原则像无形的法令,统辖着工业社会的一切活动,集中反映了工业社会的文明特征。信息社会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不同,它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它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技术特征,以信息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为标志。在信息社会里,社会的主导产业将从一系列传统工业群转向信息产业和智力产业,数字革命的兴起,逐渐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巨变。
综合西方学者对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的特征分析可概括如下:“3I”,主要是指信息(Information)、智能(Intelligence)、集成及综合(Integration),这三个内容是信息社会的基本要素。信息和智能是其主要变量和重要资源,而集成是指对信息和智能及相关系统的整合,并使之发挥优势。
“3C”,指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讯(Communication),这是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是信息采集、开发、重新组合和传播的物质手段。“3A”,指工业自动化(FA,Factory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和家庭自动化(HA,Home Automation)。这是在“3I”和“3C”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三个自动化领域。“3R”,指材料革命(Material Revolution)、能源革命(Energy Revolution)、信息革命(Information Revolution)。在工业社会的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战略资源是信息和资本。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大,传统产业比重减少,产业结构由硬到软。
信息化是生产特征转化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过程。该过程由相对低效益的第一、第二产业向相对高效益的第三、第四产业演进。信息产业将成为发达地区的主导产业,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将涉及90%的劳动力。
智慧城市与媒体
23
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城市特征比较,见下表。
(2)“新型职业和就业特征”。即新的职业、新的行业和新的工作形式,都是前所未有的状态。从事脑力劳动的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员、店员、教员、文秘等白领就业者将成为社会就业者的大多数,蓝领阶层日益衰落,而白领阶层不断壮大,形成白领社会,并确定了专业技术阶层的主导地位。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白领阶层数量就超过了蓝领阶层。在新的职业与就业特征中,工作时间、工作形式、工作内容都产生全新的意义。
(3)“各类社会组织结构扁平化特征”、无论是城市管理、社区管理、企业管理、企业市场网络管理都有扁平化趋向,这既有人的素质提高的因素,更有现代通信手段与技术革命带来的管理要素的简约化和管理通道高速化等因素。很多远距离的企业管理除了依靠现代交通的便捷外,还可以通过现代网络工具实现“远距离的面对面”或“远距离的直接管理”,构建天涯若比邻的管理感觉。
(4)“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回归特征”。私家交通工具普及、公共交通具有可达性与均好性、电子通信技术的家庭化等等,促进新型核心家庭的重建与回归。城市形态在扩张,不同的国家表现不同的郊区形式,但是在自然回归创造人与自然新的和谐层面上,世界具有一致性。美国20世纪后期的别墅区,更像中国古典园林生活区便是一例。
智慧城市与媒体
24
人们的交往半径、交往时空都出现与以往不同的形态。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与自然、与他人交往,休闲与工作的内涵与特征包括工作与休闲消耗的时间比例正在接近。另一种观点是:远程工作将改变社会关系,人们社会活动的范围增大,城市内部各部分彼此联系增加;家庭关系增进,家庭活动增多,但邻里关系弱化。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社会层面,有两种表现共存的现象。
(5)“多文化的互动深化特征”。在一个城市内,多种文化共生共存。世界的,民族的、个体的、群体的和不同宗教间的文化成为共生体,城市正在趋向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容器”,城市正在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大家庭。
(6)“新型远程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特征”。数字化带来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主要表现为互动式教育系统和远程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已经来临。
现实中在网上获得的教育知识与在传统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正在成为两种主要渠道,而这两种主要渠道软轻熟重还在较量之中,现代信息与数字化的发展使传统教育面临全面挑战。
(7)“获取信息方式与应用方式发生变革特征”。家庭电子出版物与电子图书馆出现,使获得信息的方式与总量发生变化,使人的差异性成为更主要的特征。
(8)“信息城市国际同步特征”。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后,由于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产业已成为新的基础经济部门,推动着城市向前发展。
信息城市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信息的生产、加工和分配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主导方面。另一方面,城市对现代网络技术依赖程度增加,在某些方面,城市显得更脆弱。由于计算机和电子通信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成为经济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先决条件,城市的技术依赖一旦失灵,城市就会出现整体瘫痪,信息城市是全球信息网络中的节点,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管理,流通和服务功能,在区域经济中起着中枢或支点作用。
智慧城市与媒体
25
(9)“经济活动远程化特征”。现代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逐渐成为远程活动,表现为远距离的相互作用。各种跨国、跨地区的大公司采用远程工作方式的生产组织形式,金领、白领与灰领阶层是最有可能采用远程工作方式的职业集团,远程工作的劳动力兼业化现象明显,信息劳动力和远程工作劳动力的比重将持续提高。
(10)“产业经济家庭化特征”。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区位决策发生明显变化,以家庭为基础的经营、文化活动迅速增加。“SOHO一族”正在兴起。城市经济活动和人口非中心化、分散化仍是主要趋势。
数字时代会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双重好处,企业投资于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提高了生产力、降低成本并增进为消费者的服务水平;消费者则发现自己选择商品的机会大大地增加了,购物更加方便,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消费者满意成为企业的重要目标和管理目标。
数字时代使劳动者从传统岗位转向信息技能的岗位,作为一种趋势,电子商务要求更多的岗位和技能。派尔乔蒂斯(Pyrgiotis,1991)、孔兹曼和韦格纳(Kunzmannand Wegener,1991)等学者认为,网络化城市体系内会出现一种再城市化现象,经济活动内容也会发生变化,由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这一背景是经济的全球化。在网络化城市体系中,空间流动、极化趋势明显,大都市连绵区将是未来城市的主要存在形态。
城市是有智商、有情商、有幸福感且在时间维度中发展的生命体。但城市的智慧并不是任其发展就可自行得到深化,而是需要我们持续培育。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通过科技赋能助力城市从数字化到智慧化是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与城市建设的不断融合,城市功能优化、产业创新升级、将形成人机协同,生态多元的可感知、会思考、能反映的有机城市系统。(2023.2.10 匠工营国)
全国首个城市元宇宙空间产品
——“福元宇宙”在榕发布
03 城市治理发展动态
1月13日,由福州市规划设计集团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联合华为举办的“华为河图福建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暨城市元宇宙基础设施平台——福元宇宙产品发布仪式”在福州高新区圆满举行。
福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韩宁、福建省数字经济促进会会长段建祥、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董事长高学珑、华为云福建总经理胡锦涛等一众领导及嘉宾出席发布会。
为助力区域元宇宙产业发展、布局创新发展赛道,培育未来数字产业发展生态,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携手华为,共同打造“华为河图福建联合创新中心”。
揭牌仪式上,福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薛博主任以视频方式发来祝辞,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高学珑董事长,华为云福建胡锦涛总经理等领导现场致辞,对华为河图福建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期翼中心为我省元宇宙产业发展、建设数字应用第一省和第一城做出贡献。
华为河图以大场景AR为切入点,依托全天候全场景高精3D地图、厘米级空间计算、AI场景理解、高清3D渲染、数字内容活化等业界领先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包含AR展示、AR导航、AR寻宝、互动答题、AR定制烟花/孔明灯、元宇宙购物等众多虚实融合交互体验。同时结合线上VR全终端展示能力,用户即使无法亲临现场也可沉浸式体验全部功能。华为河图业界领先的虚实融合互动服务,更可远程穿越,与现场用户进行实时互动。未来更可基于华为河图技术,打造融合数字与现实的孪生世界入口,构筑下一代技术平台,呈现全新商业生态。
华为河图福建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将为福建区域河图应用场景创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更加深入地拓展衍伸产品,丰富AR、VR领域应用,为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打造新的驱动力和创新平台,助推全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联合创新中心成立后,双方将针对数字孪生城市、元宇宙数字底座及多元化应用场景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探索市场动向和研发模式,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产品化和产业化,联合推动福建元宇宙产业发展。
城市治理发展动态
27
福元宇宙厉害在哪?
元宇宙作为新兴的产业形态,正值发展风口,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基于华为河图技术平台,打造了全国首个城市元宇宙空间基础设施平台产品——福元宇宙。
福元宇宙将城市元宇宙场景服务、VR能力、华为河图大场景AR能力、应用开发能力、运营能力、创作者平台、应用入口等聚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元宇宙支撑体系。福元宇宙的发布和上线,将为元宇宙产业生态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应用开发者可以基于福元宇宙产品体系快速搭建具备丰富元宇宙能力的应用,在大大降低了开发门槛的同时,也节约了产品开发周期和成本。
福元宇宙产品,拥有“三大技术体系”“一个应用入口”:
云化:将现实世界通过全维度数据采集、加工后,存入云端,作为元宇宙时空基准及承载基础,是未来城市元宇宙建设的空间底座。
云游:提供将现实世界在数字空间进行高精度模拟和重现的虚拟现实能力,支撑展示范围可以从室内扩展至全球,并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多重风格化的虚拟空间展示能力。
云境:为开发者提供大场景增强现实(AR)能力、为城市打造多重增强现实数字空间提供完整能力支撑,同时可与云游融合互动,打造Mix形态的全新元宇宙形态。
福元宇宙App(应用程序):作为城市元宇宙应用的统一入口,福元宇宙App将逐步打造为城市元宇宙应用汇聚中心,让用户可以一个App畅享全城元宇宙体验。截止目前福元宇宙App当前已开放第五届数字中国峰会数字交互演艺RAR秀、三坊七巷AR寻宝、福州市规划设计集团大楼企业元宇宙展厅(VR+AR)等元宇宙场景,后续将会有更多创新场景不断丰富进来。
“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地理信息百强企业,在勘察、测绘地理信息及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为适应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公司确立了转型为智慧城市空间信息服务运营商的发展目标,这都为我们进行元宇宙创新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续,我们将与华为河图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元宇宙领域创新应用研究,让元宇宙更早更快的走进我们的生活。”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说。(中国经济网,2023.1.16)
新品重磅发布:福元宇宙
城市治理发展动态
28
当下,数字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强创新谋发展,数字赋能智慧驱动。双井街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抓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朝阳区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区的双重机遇,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示范街道和元宇宙孪生社区建设成效显著。
朝阳区双井街道出台了北京市首个街道级数字经济工作方案,布局“一街、一园、三圈、多空间”的协同发展新蓝图,探寻元宇宙赋能双井数字经济文化街区城市更新,以数字经济商圈带动朝阳南部崛起的新路径,打造共享、融合、创新、发展的资源平台。
伴随元宇宙赋能数字经济文化艺术街区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展,双井街道深入发掘辖区的清乾隆御题神木谣碑、神木博物馆、黄木厂特色地名等“木”文化历史文脉,将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与美好生活融会贯通,引申出承载人文历史文化以及探索未来数字发展于一身的“双生之树”。
二十二院街“双生之树”景观带长度436米,包含了双生之树、元宇宙森林、流星花园等。各个节点结合双井文脉传承、现代科技,以智慧城市、数字经济为主要设计语言,寓意着蓬勃发展的城市活力、传统文化与智慧融合的地区精神,是数字经济与文化艺术街区结合的重要体现。景观与神木谣碑遥相呼应,寓意文化传承和未来经济发展双向开启、双向奔赴,营造出双井独特的承前启后的数字经济文化艺术新地标。
双井探索数字化社会治理新路径,
打造“元”井未来
城市治理发展动态
29
上承双井文脉,下启数字产业发展。双井街道通过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大力促进产业数字化升级、不断加强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聚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联动发展,培育壮大双井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建立数字化营商服务平台,以数字技术驱动营商环境提升,增进在地企业交流研讨,吸引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入驻,形成品牌联动聚合效应,打造数字经济“营商圈”。
双井街道焕发“新”动力,赋能地区商圈高质量发展。所谓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街区城市更新项目激发了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通过不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带动商圈的发展,促进区域内多个文创园、合生汇、乐成、富力等商圈的互通共赢。提升了消费活力,并以此为支点撬动双井地区乃至朝阳南部地区的经济崛起。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生福祉。双井街道持续探索完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数字赋能,优化政务服务体验,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政务信息化,提升双井数字政务服务水平。通过升级完善街道大数据基础信息数据库,深化双井数字社会治理平台,打造数字化社区“生活圈”,构建各类场景地图,全面实现“线上+线上”社区生活服务新业态打造。
城市治理发展动态
30
更有二十二院街元宇宙孪生CIM平台,作为国内首个基于元宇宙游戏平台的孪生社区,获世界规划教育组织2022年元宇宙设计创新大赛金奖,并组织国内首个在线城市设计成果展和元宇宙工作坊。双井街道将元宇宙理念融入共商共治、公益金、国际化社区建设等工作,探索建设虚拟社区服务站、虚拟社工等,将社区服务从现实社区延伸到虚拟社区平台,拓展元宇宙孪生场景。
双井街道持续深化1·3社区、国际可持续发展社区成果,精心打造“井点”系列全景楼院、“井井有条”众享生活圈、暖心家园、战区制及“四七五”新型执法模式等品牌项目,大力开展无违建街道创建、交通示范社区创建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群众“三感一度”稳居全区前列,带动地区发展品质全面提升。针对制约地区发展、关系群众利益的系列难题,坚持创新思路、定期调度、精准施策、与民实惠,垂杨柳老旧小区、文创园区周边、合生汇等商圈周边等重难点区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成效。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通过布局和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平台,双井街道开展元宇宙相关科技展览、产品展示、消费体验等活动,促进居民消费,同时普及VR、AR等科技产品体验,持续将元宇宙概念向全社会、全领域推广。旨在营造社会广泛参与元宇宙打造的氛围,建设一个疫情之后井井有条、美美与共、欣欣向荣的新未来。(公益热度,2023.1.10)
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西城展区开幕
四大会场齐展“数字设计之美”
04 北京城市文化
1月14日,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以下简称设计周)西城展区开幕式暨“西城礼物”发布仪式在黄城21号数字文化产业园区举办。北京市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陈工、副区长陈朝晖出席并致辞,副区长桑硼飞、北京银行行长助理戴炜出席活动。
北京国际设计周西城展区活动的开展,旨在鼓励设计企业持续推出精品,让更多的原创设计作品产业化,吸引优秀设计企业聚集,推动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设计产业数字化升级,让设计赋能实体产业发展,打造北京“设计之都”的“西城发展样板”。
精彩纷呈 四大会场齐展“数字设计之美”
本次设计周西城展区开幕式活动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办,中文天下文化有限公司黄城21号数字文化产业园承办。活动以“数字设计之美”为主题,整个活动采用“4+6”,“开幕仪式”+“西城礼物发布仪式”+“设计之都青少年创新中心启动仪式”+“设计美展”+“4个分会场+2个遍布北京特色活动”组成。
此次北京国际设计周西城展区四个分会场通过论坛、展览、赛事、沉浸工坊、胡同漫游等创新形式,举办丰富多元的创意设计活动,用设计阐述老城文化,激发老城活力,点亮新时代新需求,持续赋能西城文化创意新品牌。
期间,北京设计之都大厦分会场举办“绘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国际青少年艺术展、SketchUp×Partners中国3D设计峰会等活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增添设计之都的活力;大栅栏分会场围绕更新大栅栏、创享大栅栏、大栅栏时光季、设计社区之旅四大板块展开精彩的设计、创意、体验活动,探索老北京与新北京的互动故事,展现大栅栏数字生活下的文化魅力。
北京城市文化
32
“西城礼物,一见如故,小年送西礼!”开幕当天,正值中国传统的“小年”,活动现场发布了设计精巧、独具匠心的“西城礼物”,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巧妙的设计创意演讲让大家更深入引来不少目光。
“西城礼物”是推进人文北京建设、传承传播西城文化的载体。西城区丰厚独特的名迹、名址、名景和非遗都融入了西城礼物的设计中,成为人人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时时可以感受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的融合。
“西城礼物”让古今辉映、礼乐交融的西城文化更好玩、更时尚。西城区是北京市老字号品牌的主要集聚区,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品牌号召力深入人心,“西城礼物”以西城特色文化要素为内涵,以创新设计精品为载体,打造新场景,提升新体验,促进新消费,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推动西城区成为展示中华文明、首都文化的首要窗口,不仅是西城区的核心文化IP,也将成为代表北京特色的礼品、纪念品首选和首都面向全国与国际、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高质量文化IP。
小年送“西”礼 “西城礼物”首发亮相
政策硬核 西城推出“文化产业十条”
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2022年第四季度,西城区发布了《西城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即“文化产业十条”,这是西城区“十四五”期间出台的首个文化产业支持政策,重点围绕“文化+”、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根据企业、项目、平台、空间等发展情况,择优采取资金奖励、租购房补贴、配套资助、项目补贴、上市奖励等多种资助方式,重点支持符合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各类文化主体,全方位助推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立了特色展览,4个分会场和优秀数字企业悉数亮相。
“文化产业十条”聚焦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西城区金融、文化资源等优势,打出政策措施“组合拳”。在金融赋能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数字产业、文化产业与事业贯通发展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形成西城文化发展政策新优势;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西城区将提供高额度文化产业奖励支持政策,金融活水精准助力市场主体。
北京城市文化
33
培养创新人才 “青创中心” 联合启动
“文化产业十条”还针对文化企业轻资产、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探索文化金融创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培育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生态。聚焦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为纽带,聚焦数字文化产业、产业数字化转型领域,推进文化产业空间提质增效,探索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路径。
记者注意到,“文化产业十条”特别提到“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字设计企业,推动设计产业能级提升”;“鼓励区内设计企业和机构参加国家级、国际性设计展会和设计大赛”;“支持国际设计组织、机构和品牌活动落地西城,打造高能级国际设计要素资源聚合地。”
北京设计之都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艺术与设计》杂志社、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举办了北京“设计之都”核心区青少年创新中心青少年(简称“青创中心”)启动仪式,并发表了题为《青少年,连接未来 创新,改变世界》的演讲。
青创中心以“培养建立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青少年的创新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构建青少年创新教育体系、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实训培养基地、发起青少年版权保护创新助力计划、推动国内外青少年创新交流与探索,致力于促进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互动与互补,努力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引领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改善,培养未来一代的创新人才。
记者了解到,青创中心将基于北京设计之都版权运营中心,专门针对儿童艺术作品,开发儿童创意柔性智造平台,通过AI智能设计引擎及柔性制造技术,实现设计版权批量对接行业产品创新,积极探索儿童艺术作品产品化、市场化应用,并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版权教育,树立青少年版权意识、原创意识、品牌观念。(人民网-北京频道,2023.1.15)
北京城市文化
34
记者从2023朝阳区“两会”获悉,截至2022年10月底,国家文创实验区共有文化企业5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397家,占全区的55.5%,占全市的24.5%。
2022年1-10月,实验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1271.8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文化新业态实现收入430.3亿元,同比增长10.8%,拉动作用明显。通过工业厂房改造利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等3种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实验区累计培育51家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其中市级园区19家,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优质充足的空间承载。
作为全国唯一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田”,自成立以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抢抓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紧跟技术应用场景演变进程,深入实施“文化+”战略,推动文化、科技双向赋能,形成了一套可复制、能推广的发展经验,打造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风向标”和“样板区”。
“展望未来,国家文创实验区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聚焦文化科技融合,加快培育提升新兴业态发展竞争力,着力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新动能主导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打造全国数字文化产业重要承载区。”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文创实验区抢抓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深入实施“文化+”战略,积极构建以文化传媒、数字内容、创意设计等为支撑的高端产业体系,促进5G、超高清直播、融媒体互动、AI数据算法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培育壮大网络新视听、互动娱乐、数字出版等文化新业态,推动文化传媒、创意设计、广告会展、文化贸易、休闲娱乐等传统优势行业数字化升级发展,引领新业态市场主体加快聚集,涌现出一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突出的园区与企业。
“近年来,我们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抢抓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紧跟技术应用场景演变进程,坚持实施‘文化+’战略,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培育文化创新业态,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推动文化科技融合上取得新成效。”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文创实验区制定和发布了全市首个《文化创意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南》,目前实验区内文化企业取得国家高新技术认定数量近1500家,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文化科技双向赋能,国家文创实验区
打造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样板区”
北京城市文化
35
在“文化+科技”新引擎的驱动下,实验区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各项指标不断攀升。2022年1-10月,文创实验区规模以上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实现收入430.3亿元,同比增长10.8%。截至10月末,文化新业态收入规模占文创实验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比重为33.8%,较2021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拉动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上涨3.6个百分点,对文化产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1%,较2021年进一步提高了2.2个百分点,数字文化企业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国家文创实验区还频频出台利好政策与务实措施,持续优化营商营文环境,全面提升文化创新活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文创实验区积极引入“源头活水”,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政策服务模式,精准浇灌、定向服务,打造了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目前已与12家银行、9家担保机构、6家创投机构和5家信用评级达成战略合作,累计为1904家文化企业提供贷款融资264.37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三分之一。
“接下来,我们将以推进精准服务为保障,持续优化营商营文环境,积极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深化落实‘服务包’‘服务管家’制度,探索设立‘双服务管家’机制,设立国家文创实验区企业服务中心,开展政务服务帮办代办业务,完善国家文创实验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为文化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民网-北京频道,2023.1.4)
"2023欢乐春节 畅享京城"开启
推出五大品牌活动八大主题旅游线路
农历小年(1月14日)至正月十五(2月5日),北京将举办“2023欢乐春节 畅享京城”主题系列活动。系列活动聚焦公共文化、演出和旅游三大类服务,将推出一系列年味十足、特色鲜明、品类丰富的文化旅游活动和产品,为市民游客精心“烹调”假日文旅大餐,度过快乐、祥和、安全、健康的春节。
系列活动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各区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策划推出。其中五大品牌活动最亮眼,包括公共文化品牌活动“欢欢喜喜过大年 张灯结彩闹新春——2023年春节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非遗伴您过大年”,演出品牌活动“大戏看北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剧目展演季”,旅游品牌活动“北京微度假 心动中国年”“我带家人打卡网红地”。
北京城市文化
36
农历小年至正月十五期间,全市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将开展994项、2067场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春节庙会、灯会花会、百姓春晚、图书馆里过大年、送春联送福、公益电影放映等,与市民游客共同闹新春。非遗传承人和老字号企业将举办重点活动46场次,包括传统民俗庙会、传统舞蹈非遗展演、非遗互动体验展、老字号年货节、国潮手工市集等,既有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体验的精神文化食粮,又有群众餐桌上的老字号非遗美食年夜饭。
演出方面,全市将在104个演出场馆举办244台剧目1687场演出。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将推出迎新春经典剧目展演。近千场话剧、儿童剧、脱口秀等也将在各类演出空间上演,为传统佳节营造喜庆祥和的艺术氛围。此外,全市还将举办美术展览43场。
全市各网红打卡地将推出长城脚下过大年、民俗迎新春、兔年市集等82项主题活动,吸引市民游客打卡游玩,体验文旅新消费。全市首批推出的6个微度假目的地将举办52项系列活动,并邀请“北京微度假体验官”带领市民游客线上线下同游。
文旅商融合集聚区系列促消费活动也将于小年至正月十五集中开展。以前门大街、环球度假区、三里屯太古里、751园区、古北水镇等为代表的文旅商融合集聚区将推出国潮闹春节、元宵喜乐会、冰雪嘉年华等近30项文旅体验活动。
全市重点景区将举办70余场新春活动,如故宫的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天坛公园的宫廷音乐陪您过大年,颐和园的“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迎春文化展等,丰富市民游客游园体验。
针对在京外国人及海外受众的节日宣传活动也将在线上线下开展。市文化和旅游局将邀请在京外交机构、外国商会和留学生代表观看“京·粹”中外名曲新春音乐会,参观2023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邀请展。在市文化和旅游局脸书账号“北京文旅”(Visit Beijing)对古北水镇“长城庙会过大年”活动进行直播。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芬兰、希腊、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举办海外“欢乐春节”活动,海内外共庆新春佳节。
“2023欢乐春节 畅享京城”还将重点推介八大主题旅游线路,包含工业旅游线路(8条)、红色之旅线路(13条)、冬季冰雪之旅线路(10条)、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8条)、“品读建筑 发现北京之美”建筑主题游线路(25条)、冬奥文化主题旅游线路(8条)、京津冀冬季游线路(5条)以及16家北京市文化旅游体验基地探访线路。以丰富的节日产品供给,活跃假日文旅市场,促进文旅消费。
活动期间,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联合高德地图推出千万元级别的专属出行补贴。市民游客可在全市文旅场所使用“2023欢乐春节 畅享京城”打车补贴券包,收获更多喜悦。(北京日报,2023.1.14)
北京城市文化
37
一出出叫好又叫座的原创大戏精彩上演,“会馆有戏”唤醒沉寂已久的老会馆,新剧场如雨后春笋般亮相……着力打造“演艺之都”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北京打造“演艺之都” 首次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热议
北京坐拥得天独厚的演艺资源,以首都剧场为代表的话剧演出重镇,以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为代表的顶尖戏曲舞台,以中央歌剧院剧场为代表的歌剧殿堂,以鼓楼西剧场、繁星戏剧村等为代表的小剧场圣地星罗棋布。近年来,北京的剧场建设按下了加速键,拥有百年历史的吉祥大戏院重张,中央歌剧院剧场开门迎客,大华电影院转型为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也精彩启幕,让市民有了更多看大戏的好去处。
最高水平的演出团体、最完整的戏剧产业链条,为北京文艺生产出大戏、出精品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以2022年为例,民族歌剧《山海情》、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音乐剧《亦梦亦真》、京剧《石评梅》、评剧《蒲柳人家》、昆曲《曹雪芹》、儿童剧《花猫三丫上房了》、木偶剧《大象来了》等新作佳作迭出,为观众奉上一年四季不落幕的戏剧盛宴。
会馆承载多样地域文化,是历史留给北京独特的文化遗产。2021年下半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提出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湖广会馆、颜料会馆、临汾会馆、台湾会馆、福州新馆、正乙祠等一批会馆先行先试,将京昆梆子等折子戏,变脸、猴戏、魔术等沉浸式民间艺术表演引入会馆,持续擦亮“会馆有戏”文化品牌。
一系列品牌活动的推出,让观众能够在家门口尽享全国好戏。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邀请了40部精品剧目,其中既有中央文艺院团和市属文艺院团作品,又有来自上海、天津、河北、河南、浙江等多个省市的文艺院团和部分民营演出机构的作品,生动诠释了“大戏看北京”的丰富内涵。此外,第六届老舍戏剧节、第十三届北京青年相声节、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北京影偶艺术周、“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校园戏剧展演等一系列活动,持续为京内外优秀剧目搭建展示平台。
北京持续打造多个文化品牌
北京城市文化
38
市人大代表、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说,北京打造演艺之都基础深厚,前景可期。“北京聚集了全国顶尖的艺术院团、院校和艺术家,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剧目资源,这些都是建设演艺之都的不可或缺、无可比拟的条件。”在巴图看来,建设“演艺之都”首先应当把作品打造好,有相当一批经典剧目得到梳理和动态演出。同时应打通院团和院校,尤其是顶尖院团和顶尖院校,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让院校的学术探索与院团的艺术生产结合,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目前,北京的演艺新空间多集中在市中心地带,还需要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厘清演艺新空间的标准。对此,民建北京市委建议,应及时制定出台《北京市演艺新空间运营标准》,对演艺新空间的概念、标准与分类、演艺新空间中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进行清晰界定,明确各类场所和活动审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并在北京市演出协会下成立演艺新空间专委会,对接统筹全市优质的演艺机构资源,促进内容产出与转化。在传播和消费环节,建设统一演出服务平台,公布演艺和票务信息。
市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王剑男建议,在硬件建设方面,应注重小剧场建设;同时在政策考核上建立一定的扶持标准,减少经营方的成长压力。在软件建设方面,多引进经典作品,对于已经开放版权的剧目,可利用舞台演出实录等方式多进行公益性展播,并加强对青年演艺作品的扶持和孵化。此外,在内容产出上,鼓励原创、鼓励多元化,避免雷同、不赶热潮,尽量打磨出一批精巧的、可以流传下来的剧目。
“会馆是北京特有的空间,让这里成为新型演艺空间,可以让传统戏曲‘活’起来,与观众走得更近,让市民沉浸式感受都市生活中的传统艺术。”市政协委员、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魏春荣建议,开发“会馆有戏”的思路可以更发散,要与剧场上演的剧目区别开来,“比如《牡丹亭》,可以在剧场演,也可以在会馆演,但具体表演的形式可以不一样,如何让它的呈现更精巧,需要深入研究。”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青联常委徐春妮表示,要加大“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线上开发力度,丰富线上数字产品,在内容创造、生产、展览展示方式、传播渠道等多个方面提升创新空间。“线上演出前可以进行导赏,对剧目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拓宽演出的信息量,让观众在观演前对剧目有更深的了解,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线下,引导观众对艺术的理解,丰富观众的观演体验。”
创造经典还需“软硬兼施”
北京城市文化
39
“报告专门提出要打造‘演艺之都’,作为文艺院团的一分子,我觉得特别振奋。这也是继202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大戏看北京’之后,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又一个闪光的名片。”市人大代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党组书记王文光说,这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当然更是一种鞭策,激励我们有更好、更大的作为。”
去年是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剧院以此为契机,在线上线下举办了丰富的活动。首次采用5G+8K技术高清直播《茶馆》,吸引5000多万人次观看。北京人艺全新创排的京味大戏《正红旗下》不久前开票,9场演出门票在10分钟内全部售罄。“我们希望拿出最好的节目来带动艺术生产,带动全北京文化演出市场的复苏,在演艺之都建设过程中发挥龙头作用。人艺在后续的生产规划方面也做了安排,一方面继续创排展现北京风格、国家水准的新剧目,另一方面也会以更开阔的视角去吸收国外的经典剧目,为首都文化建设赋予更新的时代色彩。我们也将努力将北京人艺的五个剧场,打造成首都话剧的新高地。”王文光说道。
市人大代表、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说,东城区制定了《进一步焕发会馆活力的若干措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会馆进行了抢救性修缮,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一批量身定做的“小而美”“小而雅”演出节目入驻会馆,大受市民青睐。“我们正在征集会馆合作项目,要把会馆打造成历史博物馆、文化会客厅。”
“我们正在做一个课题:为古建等演艺空间定制作品。”市人大代表、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导演王炳燃说道,“比如在报国寺,我们正探索在三个大殿中移动式演出。这个探索的过程让我们很兴奋,同时也很艰难。”王炳燃说,这样的探索很有意义,因为它让全息式的、全方位的体验成为可能。“新型演艺空间参与性、娱乐性更强,延展产品的开发空间极大,比如吃的、玩的、服装、集市等都可以引入,消费时间也更具弹性。”
一批崭新的剧场也即将亮相。市人大代表、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介绍,两年以后,在北方昆曲剧院老院址原地改建的北昆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将落成,届时剧院将拥有1个大剧场、4个小剧场。“我们会针对这些剧场确定不同的定位、不同的特色,引入多样的剧种,让首都演艺舞台更加多姿多彩。”市人大代表、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李志祥也表示:“今年秋天,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北京艺术中心将建成亮相,希望随着这座剧院的建成,能够吸引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团体。届时,市民在城市副中心,可以欣赏到和在国家大剧院本院一样高水平的演出。(北京日报,2023.1.17)
建设“演艺之都”前景可期
2023年及以后
区域品牌营销变化趋势预测
05 国际城市文化建设动态
现在是2023年,我们期待着新的一年,有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解决。但是,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哪些趋势将对地方品牌和地方营销战略产生最大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到数据,再到管理减少的支出预算,我们帮助你在进入2023年时把握住脉搏。
发展目的和价值导向的地方
可持续性——环境、社会和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地人们的关键考虑因素。首先,地方将需要通过行动而不是空谈来证明其绿色环保性。其次,人们越来越期待在平等、多样性和包容性方面采取真正的行动--地方应该以身作则。最后,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在为生计而挣扎,决策应该以审慎的消费方式和可负担的服务为指导。
拥抱和欢迎“数字游民”
自2019年以来,为应对大流行,远程工作者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明年,我们预计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将在保持现有职业的同时迁移到不同的城市和国家。
数字游民正在迅速引起冰岛、克罗地亚和德国等国家的关注,这些国家的政府已经推出了签证计划和其他激励措施,以吸引他们在当地停留更长时间并支持当地经济。主要的连锁酒店也抓住了这一趋势,像IHG和万豪这样的名字提供了面向远程工作者的套餐。这将带来一个转变,即工人旅行时减少行李,在当地寻求更多商品和服务。
这为酒店和目的地营销组织(DMO)提供了一个从这个蓬勃发展的旅行领域获取新收入的重要机会。获得全面的商业情报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预订趋势,以及他们的市场和竞争环境的表现。有了这些信息,他们就可以部署量身定做的数字媒体活动和促销活动,以推动旅游需求。
2023年的趋势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公共空间成为不同社区的安全港,他们渴望创造新的记忆。所有的信息和活动都将倾向于将人们实际带入特定的空间。
在思考公共空间时要大胆创新
国际城市文化建设动态
41
休闲的公共空间成为社区的目的地。人们希望通过独特的体验来获得惊喜和兴奋。技术、互动性、艺术和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组成部分。转向更积极的编程,人们可以触摸和感受。这将是一个探索的一年。
每季度刷新和定义市场细分——而不是每一年或两年——对任何地方都很重要。接着,针对市场细分的价值、人口统计学和地理的数字营销战略也是至关重要的。针对特定细分市场的网络战略和网络存在的个性化也很重要--旅行者正在寻找一个从品牌认知到考虑再到转换的旅程,这个旅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个性化,更加适合他们的需求。
采用更智能的数据策略来锁定特定受众
我认为,由于经济形势严峻,消费者将寻求物有所值。因此,旅游目的地将需要向游客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价值主张,"奖励 "他们的居民,并帮助推动和提供商业季节的人流。我们的 "大日子 "活动就是为了帮助旅游目的地实现所有这些方面。. 它涉及到当地景点在特定时间段内向当地居民投票赠送免费门票。该活动的主要优点是,社区可以重新接触到他们家门口的奇妙景点(免费),而且企业告诉我们,他们通常会确保重复访问、收入和接触新观众的机会。
(City Nation Place, 2023.1.4)
寻求最佳性价比
吸引人才是目前的全球挑战。随着大流行病后新的行业焦点的出现,与技术相关的工作角色的指数级增长,以及传统的朝九晚五的办公时间的不稳定,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国家正在重新审视他们的战略,以确保他们尽可能地保持竞争力。随着有才干的人越来越有能力进行远程工作,了解你的生活质量主张对有效促进你的地方至关重要。北达科他州商务部劳动力司司长凯蒂-拉尔斯顿-豪(Katie Ralston Howe)加入了我们,探讨他们如何让社区参与到吸引新居民到该州的战略中来。
为什么北达科他州将“社区冠军”
置于其人才吸引活动的中心?
国际城市文化建设动态
42
目前全球人才短缺,
但为什么吸引人才是北达科他州的一个优先事项?
在大流行之前,北达科他州有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没有人可以填补这些工作。尽管在过去十年中人口不断增长,我们知道,如果每一个失业的人,每一个离开刑事司法系统的涉案人员,以及每一个从我们的中学后教育系统毕业的人今天都能找到工作,我们的州仍然会有成千上万的工作机会。由于缺乏劳动力是影响本州经济增长的头号挑战,我们正专注于帮助全国各地的人们发现北达科他州和这里的生活质量。
我们听到很多关于城市和地区正在把一个新的重点放在促进他们的生活质量上--但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难以量化的东西。你们是如何努力向受众传达北达科他州的社区精神和归属感的?
我们商务部的旅游和营销团队是巨大的合作伙伴,帮助我们展示该州所有地区的生活质量。他们知道如何推销北达科他州,我们正在利用我们的人才吸引计划,在北达科他州寻找美好生活。除了强调休闲、活动和娱乐机会、优秀的学校和温馨的社区之外,分享社区精神的最佳方式是与那些渴望分享我们州如此特别之处的北达科他人合作。我们已经启动了一个由70名志愿者组成的小组,即“社区冠军”,他们来自该州各地,正在与求职者联系,以了解他们正在寻求的生活质量,并分享他们正在探索的社区所提供的信息。
这些”社区冠军”是你们 "搬迁服务台 "倡议的一部分,对吗?
我发现 "搬迁服务台 "的有趣之处在于,
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你们实际上是在投入一个
支持框架来帮助人们搬迁。你能告诉我们更多关于这一点吗?
是的,我们的搬迁服务台是第一个帮助人们搬迁的机构。我们的搬迁服务台是与北达科他州人的第一次联系,他们随时准备帮助求职者或家庭找到他们在本州的道路。一旦求职者在我们的搬迁服务台填写了表格,我们就会着手确定我们应该把他们与哪个“社区冠军”联系起来。然后,我们向”社区冠军”发送求职者的信息,其中通常包括他们的联系信息、职业或行业偏好、生活质量兴趣,有时,他们甚至分享他们的简历,这有助于我们的冠军与符合他们专业背景的雇主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随着求职者与冠军的接触,与雇主的联系和对社区的探索,我们能够跟踪他们的进展,直到他们接受工作并把ND作为家。
你是否有更多的战略在筹备之中?
我们正在使用的工具之一是为我们的“社区冠军”提供关于如何最好地支持求职者及其家人的特别培训。我们不仅帮助他们制定有关天气、农村生活、社区设施、主要产业等常见问题的谈话要点,而且还为他们配备了有关为居民提供各种援助的国家资源和计划的信息。我们还看到一些社区利用商务部的拨款计划,建立了 "寻找美好生活 "的地方延伸。我们对当地对这一倡议的支持感到鼓舞,因为由社区领导的努力在战略上是为了补充我们在州一级所做的工作,在我们未来发展 "寻找美好生活 "时,这将是互惠互利的。
你们正在使用什么工具来帮助社区支持该战略?
北达科他州州长Doug Burgum在他本两年期的行政预算中包括2500万美元用于吸引人才。我们对他提议的投资感到鼓舞,我们努力帮助人们了解北达科他州,并激励他们将我们的州作为家园。我们的旅游和营销总监萨拉-奥特-科尔曼(Sara Otte Coleman)与我分享说:"由于我们没有花很多钱来营销我们的州,大多数人对北达科他州知之甚少。我们希望额外的资源将资助更广泛的活动,这些活动将使用数据来定位潜在的新居民,他们正在寻找与我们提供的生活方式和职业机会。我们的战略将包括更广泛的渠道,专注于我们的五个关键人物:年轻家庭、潮人、新毕业生、退伍军人和远程工人。" 总的来说,我们的未来战略包括扩大营销努力,加强我们的管道基础设施,支持雇主从其他州招聘工人,以及更多。(City Nation Place, 2023.1.24)
国际城市文化建设动态
43
城市传播与治理研究动态
Editor-in-Chief
主 编:刘新鑫
Responsible Editor
责 编:张依莼 戴佳玥
Compositor
排版:朱伟榕 戴佳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