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秦腔

电子杂志文化2023-03-30
332

秦腔

Qinqiang Opera

秦腔(Qinqiang Opera)

目录

1

历史渊源

04

秦腔分为东西两路
鼎盛时期

2

起源

06

语言,唱腔
音乐,角色
绝活,服饰,装扮,乐器,
道具

3

文化特征

10

4

代表剧目,分布地区

17

5

传承

18

传承保护,价值,现状
传承人物

6

保护措施

20

剧院机构,研究机构,举办节会
对外展示
人才培养

    秦腔(Qinqiang Opera),别称“梆子腔”“陕西梆子” ,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Ⅳ-16。

历史渊源

    秦腔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与厚重的文化背景。在秦腔发展与传播的各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都深深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汉族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

    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乱弹”,词在中国戏曲声腔中的含义很多,过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剧种都叫“乱弹”,也有曾把京剧称为“乱弹”,也有的剧种以乱弹命名,如温州乱弹、河北乱弹,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为先、为主的梆子腔系统的总称上。

起源

秦腔可分为东西两路:

      它的起源,众说不一,大体有形成于秦代(或先秦),形成于唐代,形成于明代三种说法。《钵中莲》是江南无名氏之作,证明已传播到江南。江南远离陕西,传播需要时间,据此,秦腔在明中叶当已形成。另据调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创办的华庆班,曾驰名甘、陕一带。后来,秦腔在陕西省内又发展成东、西、中、南四路。东路即同州梆子,西路即西府秦腔,南路演变为汉调桄桄,中路为西安乱弹,即今通常所称的秦腔。秦腔艺术源远流长。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专门设立了培养演唱子弟的梨园,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本就是陕西民间艺人,他所作的《秦王破阵乐》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这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乐曲。其后秦腔受到宋词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上日臻完美。明朝嘉靖年间,甘、陕一带的秦腔逐渐演变成为梆子戏。清乾隆时,秦腔名角魏长生自蜀入京,以动人的腔调、通俗的词句、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如今京剧的西皮流水唱段就来自于秦腔。

    西路流入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秦腔又名“秦声”“乱弹”“梆子腔”。民间俗称“大戏”,清代中叶以后,北京等地亦称“西秦腔”“山陕梆子”。秦腔在陕西境内,因各地方言、语音的不同而演变形成了四路:流行于关中东府同州(今大荔)地区的,称“同州梆子”(即东路秦腔);流行于中府西安地区的,称“西安乱弹”(即中路秦腔);流行于西府凤翔地区的,称“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称“汉调桄桄”(即南路秦腔)。秦腔流传十分广泛,盛行于陕西的关中、商洛、汉中等地,流行区域西抵陇州,东至潼关,北达榆林,南过宁强,向外曾流行至京、津、冀、鲁、豫、皖、浙、赣、湘、鄂、粤、桂、川、滇、青、宁、新、藏等省区。1949年后还传至台湾,域外远达吉尔吉斯斯坦。

鼎盛时期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一地共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前后出现的张鼎望《秦腔论》,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吴长元《燕兰小谱》、周元鼎《影戏论》,都是较有影响的论述秦腔著作。《秦云撷英小谱》载:“西安乐部著名者凡三十六。”这些班社均为秦腔班社,每个班社均拥有一批有影响的艺人。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秦腔演员魏长生曾三次到北京演出,使京腔六大班几无人过问,不少昆曲、京腔艺人改习秦腔。此后半个多世纪,秦腔几乎一直是北京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同时也是流行全国许多地区的剧种。就清代有关史料统计,当时除山海关以外的东北三省尚未有秦腔的足迹外,其他各省都有流行。在流行过程中,秦腔与其他戏曲形式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渐递变形成各地多种多样的梆子声腔剧种,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遂被代替而渐趋缩小。至清末,又变成流行于西北一带的地方剧种。

文化特征

语言
秦腔作为一种地方文化,所以它一大的特点是所谓的唱、念全都是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基础的,同时也融入了我国汉唐时期的一些诗、词、曲的语言,这些语言特点与音乐特点相融合,共同形成了秦腔艺术独特的声腔风格,即语调高亢激昂、语音生硬、语气硬朗结实等风格。
秦腔的唱词语言节奏也是非常丰富的,唱词结构是永言体,唱词的句子按照表现思想内容的需要有长有短,但其句式基本上可归纳为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散文句等。常见的有十字句和七字句,也就是整出戏词如同一首无韵诗歌一样排列整齐。

唱腔
    秦腔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也就是以一个曲调为基调,通过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等的变化而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板式。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秦腔用假嗓唱出,其中的拖腔必须归人“安”韵,一句听下来饱满酣畅,极富表现力,这也是秦腔与其他地方戏曲不同的地方。

    秦腔的板式和彩腔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明朗的感情。秦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同时又兼备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秦腔的艺术表演形式多样,表演技艺质朴、粗犷、细腻、深刻,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程序严谨。

音乐
    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秦腔的音乐伴奏,向称四大件,以二弦为主奏,人称秦腔之“胆”。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伴奏音乐擅奏老调,音高为“三眼调”,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调(即下把拉法)。秦腔的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所用的乐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喇叭)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

角色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生旦净丑,各有千秋。秦腔的角色体制有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共计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其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演唱时,须生、青衣、老旦、花脸多角重唱,所以也叫“唱乱弹”。民间有“东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这些生角的大板乱弹,长达数十句之多。如《白逼宫》中的汉献帝的器音乱弹,要唱五十多句,讲究唱得潇洒自然,优美动听,民间称为“酥板乱弹”。此外,作为武净的花脸讲究架子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群众称之为“架架二”。

文化特征

文化特征

绝活
    秦腔的表演技艺非常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如演《黄河阵》,要用五种法宝道具,如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长串焰火,金交剪能飞出许多蝴蝶。这些技巧的运用是为了烘托舞台气氛,增强戏剧效果。秦腔的演出是以唱、坐、念、打为中心的综合表演。每个表演手段都必须始终在歌舞化、程式化、戏剧化、节奏化的特性中完成,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加上配乐,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现实的感觉。
秦腔的表演特点还体现在音乐伴奏上。其伴奏乐队俗称“场面”,分文场和武场。伴奏乐队是文场在舞台左侧,武场在舞台右侧。传统的秦腔伴奏以板胡为主奏乐器,人们称之为“秦腔之胆”,发音尖细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板式变化的特点。 

                              服饰
    秦腔的服饰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律性的程式,尺寸的大小、质地的优劣、纹饰的选择。色泽的浓淡以及各种颜色,都有着独特的寓意。服饰的宽、大、长、直代表文、富;短、小、窄、曲,代表武、贫。服饰厚、重、滑代表文、富;轻、薄、软、素代表武、贫。龙、虎、山、石完整寓示刚强;花、鸟、虫、鱼零乱寓示智慧;静物、花草简单寓示善良;狼、狗、鹰、雕复杂、纷乱寓示凶猛;蝴蝶、花卉细小、素洁寓示美丽、窈窕。深、素、暗寓示老、穷;浅、艳、明寓示少、富。白色,寓示公正、纯洁、端庄、正直、少壮。黑色,寓示清廉、凝重、严肃、粗豪、愚蠢、贫寒、愁苦、微贱。红色,寓示伟大、热忱、忠耿、喜庆、可怕、危险。黄色,寓示尊贵、明朗、稳练、衰老、无力。绿色,寓示鲁莽、倔强、乖谬、险诈。粉色,寓示聪明、活泼、风流、浪漫、荒唐、妖艳、淫荡、轻佻。蓝色,寓示青春、敏锐、朝气、正派、义气、轻快。雪青色,寓示优美、秀丽、柔和、舒适。葱绿色,寓示智慧、宁静、沉默、安详。紫色,寓示森严、持重、忍耐、果断。古铜色寓示老迈、慈祥、苍劲、周密。灰色,寓示软弱、不定、两可、冷淡。
观众通过戏中角色所穿服饰的色彩,大致可以了解和判断他们的年龄、身份、贫富、少壮及其基本性格和情感。

装扮
    秦腔脸谱绘制风格古典独特,体系完整,与京剧脸谱、川剧脸谱并称中国三大脸谱系统,且对国粹京剧脸谱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秦腔脸谱,作为秦腔戏曲艺术的固有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一套完整体系,多年来一直保持。

乐器
    秦腔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是板胡,发音尖细清脆,极富节奏感。此外,文场还有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 

道具
    秦腔舞台布置可简可繁,既可以是村中竹木台,两盏煤气灯,也可以是城中大戏院,灯火辉煌。秦腔演出秦腔道具设计巧妙、大气,变幻莫测。一套一桌二椅,或数套一桌二椅,可以变幻无穷无尽的环境支点:既可以裸桌裸椅,代表门窗墙壁,表现陋室寒窑的冷落凄情;反之,也可以装饰得极尽奢靡,创造皇宫的富丽堂皇。一个包袱、一根棍棒、一顶毡帽、一块笏板,可以扎制各种物品和造型,或者一无所有,或者应有尽有。到了现代,则可以用纸扎出满树桃花,惟妙惟肖,或者火车、飞机、大炮一起上。

    秦腔所演的剧目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备受观众喜爱的曲目有《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璧》《惠凤扇》《玉虎坠》《麟骨床》《鸳鸯被》《射九阳》《哭长城》《伐董卓》《白蛇传》《梵王宫》《法门寺》《铁公鸡》《长坂坡》《卖华山》《临潼山》《斩单童》《取洛阳》《三娘教子》《柜中缘》《反延安》《破洪州》《三上殿》《献西川》《王贵与李香香》等。

文化特征

代表剧目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和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称为南路秦腔;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
甘肃秦腔主要流传在甘肃全境及周边宁夏、青海、新疆,酒泉地区秦腔分布在肃州、金塔、瓜州、玉门、敦煌等五个县市区。

分布地区

传承

传承人物

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有限公司、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猛进秦剧团获得“秦腔”保护单位资格。
传承价值
秦腔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之产物,可以说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诸族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支奇葩。 
秦腔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戏曲音乐文化发展的根基,它深刻诠释了汉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 
秦腔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为研究汉族文化、追踪古老艺术形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秦腔承载着广大西部地区人民的精神寄托,是人们互相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充分体现了它的历史性和现实功能。 
传承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秦腔受到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专业演出团体生存艰难,优秀演艺人才缺乏,传统表演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马友仙:女,汉族,1944年4月生,祖籍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成长于陕西省咸阳市。2009年6月,马友仙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申报。马友仙为秦腔艺术流派“马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艺术专家”证书。 
贠宗翰:男,汉族,1940年1月生,陕西省咸阳市人2009年6月,贠宗翰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申报。贠宗翰为国家一级演员。 
李爱琴:女,汉族,1939年4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2009年6月,李爱琴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申报。李爱琴为国家一级演员。 
肖玉玲:女,汉族,1939年12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2009年6月,肖玉玲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申报。肖玉玲为秦腔“肖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 
康少易:男,汉族,1941年5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2009年6月,康少易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申报。康少易为秦腔武生唯一传人,国家一级演员。 
吕明发:男,汉族,1923年3月生,陕西省宝鸡市人。2009年6月,吕明发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申报。吕明发主工须生戏,为国家一级演员。 
余巧云:原名余葆贞、余宝珍,女,满族,1932年3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2009年6月,余巧云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申报。余巧云为秦腔艺术流派“余”派的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

剧院机构
    就整个西北地区而言,甘肃省秦剧团、宁夏银川市秦剧团、新疆猛进秦剧团、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天水市秦剧团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西安市五一剧团合并为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市则将原来的兰州市秦剧团、兰州市豫剧团合并为兰州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保护措施

研究机构
    2007年10月8日,宝鸡·天水“西秦腔”研究会在宝鸡成立,由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办,宝鸡市剧协与天水市剧协协办的“西秦腔”研讨会,旨在更好地传承戏曲传统文化,抢教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西秦腔”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丰富现代中国秦腔文化宝库。 
2018年1月6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西安交通大学秦腔项目入选。

举办节会
20世纪80年代初,陕西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振兴秦腔”的口号,并成立了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从而使得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振兴秦腔的活动相继举办,达到了“出人出戏、传承发展”的目的。为此,陕西在近年推出了全省中青年演员演唱大赛、传承人交流传习展演、首届陕西“文华奖”秦腔电视大赛、“陕西文化周”等活动。2014年9月和10月,陕西又举办了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涌现出了一批艺术作品,同时一批优秀艺术人才脱颖而出。

对外展示
    2007年8月23日,兰州筹建秦腔博物馆,兰州是秦腔的沃土,2005年兰州市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秦腔是甘肃戏剧的主流文化,目前兰州现存历代秦腔剧本3000多本,其中很多都是绝版。兰州独有的耿家脸谱更是备受秦腔界瞩目。兰州秦腔博物馆,将以“秦腔文化,博大精深”为基本主题,通过12个部分的基本陈设,向观众展示秦腔文化的内涵。这12个部分包括中国戏曲与秦腔、秦腔的音乐和艺术特点、秦腔的传承及教育机构、班社与剧团、秦腔的剧目、从戏楼戏园到现代化剧场、秦腔名人、秦腔在发展中的鼎盛时期、西秦腔、秦腔木偶戏、秦腔皮影戏,以及各种演出交流和汇演秦腔艺术节活动等。
2009年9月26日,陕西秦腔博物馆在西安交通大学正式开馆。馆内陈列的500多件展品,分概述、演出剧目等13个板块进行介绍,使秦腔这一古老的艺术全方位展示在世人面前。

人才培养
    2012年4月8日,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纪念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联合开办的“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在研究院挂牌,这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到来。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将以戏曲专业的艺校生、预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剧目创作、表演、导演、作曲、演奏、灯光、舞美设计制作、戏剧研究等全方位的专门人才,把“秦腔学府”打造成秦腔发展的“超级航母”,为戏剧事业的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

保护措施

21级网络与新媒体班王莹莹制作
指导教师:王瑜
课程:网络新媒体编辑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