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语合清风(2023年第3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3-04-03
269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纪检新闻月报

语合清风

2023年第3期

新 闻 头 条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分别在会议上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集中公布反腐“成绩单”,五年来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8.8万人,起诉原省部级以上干部104人……有效形成反腐败斗争强大合力。
3月23日至25日,经党中央批准,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北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在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中彰显担当作为。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希在北京出席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动员部署会上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并公布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对象。
3月31日,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定不移推进政府党风廉政建设。

执 纪 审 查

3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高检联合发布5起行贿犯罪典型案例,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行贿犯罪。
 3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3年2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689起。
日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司长王登峰被“双开”。经查,王登峰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贪污、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党的十九大后仍不知敬畏、不知止,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兆才,中国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殷美根,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孙述涛,贵州省政协党组成员、原副主席李再勇,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崔茂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银川市委原书记姜志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原副书记郑洪,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典 型 案 例

段文泉,男,汉族,1972年3月出生,河北涿州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其先后在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省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等职务
2008年,36岁的段文泉已是一名处级干部,担任云南省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但由于在工作中得罪了领导,屡屡受挫,他想到了“制衡之术”。于是段文泉攀附上了时任云南省委书记的白恩培。白恩培的妻子张慧清仅用一个电话,就把段文泉从困境中解救出来,这让他尝到了与“权力”结交的甜头。
2009年,迷信权力的段文泉又通过“政治掮客”苏洪波钻进了秦光荣的“圈子”。2012年,经秦光荣安排,段文泉上位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一把手”。
段文泉还被称为是“芳香型”官油子。注重生活品味的他,不惜挥霍浪费公共财产,在单位办公区域安装使用84部香氛系统,只为保持办公环境的芳香怡人。
2022年9月,检方指控,2004年8月至2021年10月,段文泉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非法收受或通过特定关系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在担任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期间,未认真履行职责,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典 型 案 例

忏悔书节选(张翼林,原重庆市黔江区政协副主席,其信念丧失,三观蜕变,违规收受礼金,违规经商办企业,将公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私营企业主谋取利益,大搞钱权交易)
       在担任黔江中心医院院长期间,我利用手中职权,以权谋私,突破了法纪的底线,从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腐化堕落为人人唾弃的贪官。我为我的行为感到羞耻和悲哀!
  一、信念缺失,错误思想抬头
  我36岁担任黔江中心医院院长,38岁就被提拔为黔江区人大副主任。由于我不重视理论学习,忽视思想层面的改造,在职务不断升迁、权力不断增大的同时,内心却日益虚弱。自己是党外干部,常常以此为借口不参加政治学习,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当医院职工大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时,我坐在主席台上“磨皮擦痒”,思想“开小差”,根本听不进所讲内容。我自认为组织的学习教育与我无关,长期游离于党组织的管理之外,对相关纪律规矩学习不够、遵守不严、执行不力,对法律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对纪律法律缺乏应有的敬畏,肆意妄为,在物欲横流中迷失了自己,没有抵御住“糖衣炮弹”的攻击。

爱廉说 | 清诗美政逐年新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不仅集理学之大成,写的诗同样脍炙人口,“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样的千古名句不乏其例。朱熹写诗并非自娱自乐,亦非追求诗名,而是表达自己的思想。他曾担任泉州同安县主簿、南康知军、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漳州知州、潭州知州等,积累了大量的行政经验,也在实践中磨炼了自己的品性和人格。朱熹的三首廉诗充分反映了他对为官之道的认识和体悟。

爱廉说 | 清诗美政逐年新

“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朱熹这首诗是写给自己女儿的。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11月,刚刚从浙东卸任的朱熹到女儿家探亲。女儿大喜过望——父亲长年公务繁忙,很难来家。到了午饭时间,女儿才发现家中没有好点的食材款待父亲,只能勉强东拼西凑做出一顿“葱汤麦饭”,也就是用小葱熬汤、麦子煮饭。
  家宴如此草草,女儿满脸愧色,生怕让父亲觉得被怠慢了。朱熹却很是欣慰,风卷残云吃完,又索纸笔题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葱汤和麦饭搭配起来挺好的,既能滋补身体又能管饱,也不要嫌弃它没啥滋味,有人连这个也吃不上呢。诗写得浅白通俗,就像一位慈爱正直的父亲与女儿说的家常话,女儿一读也便明白父亲心意,顿感释怀。
  朱熹写这首诗并非大言欺人、惺惺作态,而是吐露自己真实的心声。作为一个曾经负责沿海地区茶叶、食盐专卖工作的官员,他并未利用职务之便大发横财,更没有丧失安贫乐道的儒者本色,而是遵循“明天理、正人心、崇节义、厉廉耻”的准则,终生践行。
  

爱廉说 | 清诗美政逐年新

“度量无私本是公,寸心贪得意何穷。若教老子庄周见,剖斗除衡付一空。”(《题米仓壁》)

       朱熹这首诗是写在囤米的仓库墙壁上的。他长期生活在民间,深知民情,主张“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乾道七年(1171年),闽北地区洪水泛滥,朱熹正闲居崇安县开耀乡五夫里,无官职在身,并没有救灾职责。他却多日奔走,考察灾情。他发现过去官府的义仓覆盖范围有限,救灾不及时,且当地部分官员存在不作为现象。于是,他一边向朝廷上书救灾,一边动员乡绅修建社仓,帮助解决百姓灾年生计问题。
  社仓竣工时,朱熹亲撰《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社仓记》,制订了经营管理办法,即《社仓事目》。后来,宋孝宗将朱熹的《社仓事目》“颁诏行于诸府各州”,俗称“朱子社仓法”,成为通行全国的救荒储粮制度规定,可谓是造福了天下苍生。
  为了警醒主管社仓的“乡官士人”,朱熹还亲自为社仓题了一首诗:“度量无私本是公,寸心贪得意何穷。若教老子庄周见,剖斗除衡付一空”,希望他们能够一心为民、秉公做事,切莫心存贪念,也不要有太多私心,更不能算计、坑害老百姓。
  朱熹经常告诫学生做官一定要恪守一个“公”字,严防一个“私”字。无论是为人,还是做官,都要公私分明、公道正派,不可因私废公,拿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爱廉说 | 清诗美政逐年新

“抚摩凋瘵为心切,摹写风烟著语亲。只愿从今更无倦,清诗美政逐年新。”(《谨次县大夫见属之韵》)

       朱熹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县大夫”也就是县令的,充满了对这位县令的期许勉励,希望他关注民生、不辞辛苦。诗中的“只愿从今更无倦”也是朱熹平生自况。他常常说“大抵守官且以廉勤爱民为先”,也就是做官特别是担任地方主官,要廉洁、勤政、爱民。勤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当时南宋官场有一些陋习,冗官庸官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朱熹对此非常痛恨,“今世士大夫惟以苟且逐旋挨去为事,挨得过时且过。”对这些得过且过、苟且混日的官僚嗤之以鼻。
  他不仅如此说,更是身体力行。早在青年时代初入仕途、担任同安主簿时,便“莅职勤敏,纤悉必亲”“苟利于民,虽劳无惮”,做了很多官员懒得去做、不愿去管的事务和工作,“县中许多簿书皆当管,许多赋税出入之簿,逐日点对佥押,以免吏人作弊”。正是因为他在基层时期便立志于勤政,所以积累了大量的行政经验,能够对相关事务心中有数,不至于被轻易蒙蔽。  
  《宋史》记载,宋孝宗在得知朱熹的事迹之后,忍不住称赞道:“朱熹政事却有可观!”朱熹的确不是只在书斋中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而是在广阔世界中践行自己的理想和思想。他的言传身教,也深刻影响了弟子和后学,后世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道德操守、清正廉洁的官员。

廉政图书丨《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

贪腐是人类政治绕不过的共同话题 (节选)
——驳 “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论”

       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反腐败斗争不仅不影响经济发展,相反,更有助于经济体制的完善,有助于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的形成,是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把腐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其成本必将是以民心向背和执政基础为代价。就我们国家目前发展阶段而言,强力反腐不仅有助于执政党的自我完善,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正义,而且更有助于完善市场机制和改善经济结构并因此释放出最大的改革红利。
       反腐败是国之大事,但不能为国家的所有问题负责。一个国家不合理的问题,也不能一概装入腐败这个箩筐。腐败不应该是一个情绪化的宣泄,而应是一个有着明确界定的科学概念。滥用公权力为私人谋取私利,这才是腐败的本质特征。不是所有的社会不公都与腐败有着直接关联,社会转轨时期的制度空白、财富分配规则的不合理、个体道德的下降导致食品药品安全、历史造成的城乡和区域生活差距、技术不达标或操作不规范带来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廉政图书丨《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

       这些问题背后可能有腐败问题,但并不一定都与腐败相关。社会公众往往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以一种情绪化的方式将一切话题指向同一个话题——腐败,但这仅仅是一种情绪而已。作为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者,万不可被这种情绪左右。       
       进而言之,反腐败也不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腐败问题发生在我们身边,引起人们最强烈的不满,这种不满可能会掩盖其他社会问题。反腐败斗争最终的胜利,也不会带来一个万事大吉的升平世界,即使腐败被遏制到最低限度,社会也不得不面对其他的问题:环境污染、利益冲突、城乡差距、结构调整、通胀压力、金融危机、经济泡沫、就业难与用工荒……这些问题存在和激化程度,并不直接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清廉程度,这是任何社会都必须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反腐败不会让我们一夜之间从穷小子变成富翁,从房奴变成房叔房姐,在短时期内可能会付出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这一点全社会应当具有清醒的认知,而不应该盲目地陷入反腐败的狂欢当中,或者将这种对现实的失望解读为反腐败的不力,否则容易造成一种压力、情绪和矛盾的转移。事实上,无论对个人还是执政者而言,反腐败都是无可逃遁的必然抉择,却不一定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如果我们是为了某种别的目的和利益去反腐败,反腐败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和价值。

廉政图书丨《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

       这同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对法国民众心中的“自由”进行批评的原理是一样的,在反腐败的时候总惦记着那些与反腐败无关的利益,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反腐败。
        惟其如此,我们反腐败才具有非功利的、绝对意义上的价值。清廉与腐败是一对永远存在的矛盾,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清廉。民族的希望在于自强、创造与改革,而反腐败可为其保驾护航。反腐败之路并不平坦而是布满艰辛,不能一劳永逸而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腐败必将与中华民族的复兴过程始终相随,速胜论、悲观论、西化论犯的是同一个错误。腐败要反,问题要解决,生活要继续。巨石不断滚落又不断推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西西弗斯命运,这就是反腐败的真谛。

清风茶馆丨第一集《美好的喜事》

党员干部的子女结婚能办酒席吗?        
        党员干部的子女结婚是生活中的一件喜事,办一场热闹而又简朴的婚礼,摆几桌酒席,请一些亲朋好友到场祝贺,是人之常情,也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但是作为党员干部,要明白党的纪律有要求,办酒席不能逾越了纪律和规矩,防止喜事变丑事。要秉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不能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不能借机敛财,不能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不能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不能接受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

监督保障执行☆
   ☆促进完善发展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请联系纪检室孙艾芃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