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高教信息参考》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2022年第3期
(总第101期)

主办单位:中原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部发布的《推动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向世界展示了十年来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成效,《河南教育这十年:新增36所高校,高等教育向“普及化”迈进》介绍了十年来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成绩以及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理念的新突破。读者可参考“教育新理念”栏目文章。
此外,本期还着重介绍了四所电子信息类大学的发展概况。
本期图片全部选自我校成胜利老师在不同时期的摄影作品,美图共欣赏,对创作者的无私奉献表示感谢!

ontents

c

目录

高教动态

院校概况

  •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P4-P5
  • 二十大报告首次将科技、教育、人才 三大战略摆在一起   P6
  • 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关于教育的表述   P7-P9

  • 推动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P10-P13
  • 河南教育这十年:新增36所高校,高等教育向“普及化”迈进 P14-P17

  • 院系大调整!40多所“双一流”,有重大变化    P18-P24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P25-P29

  • 电子科技大学简介、院系设置及学位点   P30-P3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介、院系设置及学位点    P33-P36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介、院系设置及学位点  P37-P40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简介、院系设置及学位点 P41-P44

教育理念

教育成就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3期

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来源:新华网,2022年10月16日)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教育理念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教育理念

二十大报告首次将科技、教育、人才
三大战略摆在一起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科技、教育、人才等工作列为专章阐述,对此,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10月24日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解释,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党中央从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将科技、教育、人才放在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
他说,过去党代会的报告中,科技一般安排在经济建设中,教育一般是安排在社会建设中,人才安排在党的建设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系统观念的要求,第一次把三大战略摆在一起,是一个创新,有其深意。“这一新的摆布,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穆虹说,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是党中央提出的需要长期坚持的国家重大战略,也都是事关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年10月24日)

教育理念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教育理念

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关于教育的表述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表述

教育理念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十九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表述

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教育理念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表述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教育理念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教育成就

推动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
走向世界舞台

教育成就

2022年9月20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场合宣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饱含深情给海外学子、留学归国人员、在华外国留学生、外国中小学生回信,为教育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教育对外开放、中外人文交流的指导意见,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
十年来,我们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加注重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召开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议,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推动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具体情况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教育成就

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建设了23个鲁班工坊,启动了海外中国学校建设试点;成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启动“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深化中国—中东欧教育交流合作。

开放总体布局不断优化,教育的“朋友圈”更大了

开放高地建设不断提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更强了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支持长三角地区打造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和国际人文交流汇聚地,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与北京市合作设立“留学人才回国服务示范区”,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引导高校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双一流”建设,依托国家公派留学助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持组建国际高校联盟,参与国际学术组织,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领域、跨国界的科研合作。2018年启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以来,累计吸引70多个国家超过1.4万名专家学者参会,开展部门间和专家“一对一”科研合作2300多项,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4000多人。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教育成就

改革促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内生源动力更足了

以信息化手段支撑全链条留学服务体系,开通“国家留学人才回国就业服务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开展,审批、管理、评估、退出机制不断完善。过去10年,新增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理工农医类占比达65%。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为缓解疫情导致的出国留学受阻发挥了积极作用,累计录取近10000人。2020—2021学年,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学历生占比达76%,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

人文交流格局不断完善,中外“心联通”更紧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外人文交流形成了元首外交引领、领导人高访带动、高级别机制示范、双边多边结合、国内国外统筹、中央地方联动、官方民间并举的多元互动新格局。过去10年,教育部共筹办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37场,签署300多项合作协议,达成近3000项具体合作成果。在人文交流机制框架下,形成了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中俄同类大学联盟、中英中法百校交流、中南(非)职业教育联盟等教育品牌项目,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和暖力量。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不断深化,国际影响力更大了

教育成就

围绕教育减贫、抗击疫情等全球性议题,我国持续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质量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安全返校行动”等项目。全面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成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和举办金砖国家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倡议,主办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议。成功举办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大会,积极筹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搭建全球性高端教育合作平台,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开放合作成为推动新时代教育变革创新的关键要素,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深刻认识到,开放合作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应有之义。面向未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到教育对外开放各领域全过程,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立足中国国情促开放。我们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畅通国内国际教育循环,构建面向全球的教育伙伴关系,全面提升中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我们将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教育外事管理体系,确保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行稳致远。

来源:微言教育公众号

10年来,河南普通高校由120所增加到156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由155.9万人增加到268.64万人,在学研究生由3.2万人增加到7.97万人,河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7.22%增加到53.13%,河南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的历史性跨越,河南学子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得到较好的保障。

一是资源不足有效缓解

二是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一期任务顺利完成并进入第二轮建设序列,郑大还实现部省合建。遴选推进河南农业大学等7所大学11个“双一流”创建学科建设,打造“双一流”后备军;深入实施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重点建设15所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40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251个,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持续增加,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教育成就

河南教育这十年:
新增36所高校,高等教育向“普及化”迈进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三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高校建有9个国家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40多个省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多所高校牵头或参与河南省实验室建设,主导或参与河南省中试基地;布局建设了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行业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工业软件学院等93个新型专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和资金量均达到全省总数的90%以上;新冠肺炎小分子口服药阿兹夫定等一大批高校原创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十年来河南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超过600万人,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河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一些成绩,但受历史条件、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仍然面临大而不强、优质资源偏少等短板问题,与河南千万民众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第一战略,锻长板、补短板,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办好高等教育,努力在中原大地起高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成就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教育成就

一是扩规模,跟上发展步伐。

对标国家教育现代化部署,加快扩充高等教育规模。深入挖掘潜力,引导现有高校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上好大学的机会;扩充做优增量,多措并举增加投资建设新校,整合资源重点建设电子科技、航空航天等新型研究型大学以及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恢复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做强做优理工科大学,办好综合性大学,补齐医学、体音美、外国语等本科教育短板。

二是提质量,优化发展体系。

突出内涵建设,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力争更多高校在各自领域争创一流。打造“双航母”起高峰,全力推动郑大、河大在“双一流”建设中提质晋位,打造高等教育发展龙头;培育“第二梯队”筑高地,强力推进11个“双一流”创建学科建设,力争更多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优化学科专业建高原,加大力度调整优化学科学院和专业结构,构建“学院、学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共同体,建强一流本科专业,提升办学和人才培养整体水平。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三是重创新,提升发展动力。

围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六个维度,聚焦建设重大平台,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支持高校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重大科研基地设施布局河南,推动高校现有科研平台提质升级,构建面向科学前沿和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聚焦引育高端人才,重点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及团队,培育青年领军人才,打造人才聚集高地;聚焦产出标志性成果,在原创性、基础性、应用性领域梳理一批重大课题,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在“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全力攻坚。

四是抓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对标世界、国内同类一流专业,开展高校专业评价,构建以评价为牵引、以课程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专业建设体系。牢固树立为教学科研一线服务的导向,聚焦学生、课程、科研、教师、内部治理等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为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教育成就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高教动态

院系大调整!40多所“双一流”,有重大变化

作为承担着社会人才培养重任的主阵地,高校“破旧立新”的脚步从未停歇。

年9月,历经3年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新高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开学,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该校打破传统高校的院系之分,首次采用“枢纽”和“学域”学术架构,设置了功能、信息、系统和社会四大枢纽,涵盖15个“学域”。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新“枢纽”中可以窥见,目前单一的学科已经无法解决我们遇到的很多挑战,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日益显见。而在传统的架构下,条条框框太多,影响着学科交叉合作的有效性,用“枢纽”和“学域”取代传统的“学院”和“学系”架构,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发展。

从高校普遍施行的“校院系”三级模式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不设院系的新模式,表面上只是“名称”的改变,实际上这一“打破”动作是对高校多年来固定组织结构的改变,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交叉学科进行归纳管理,可谓是学校一小步,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一大步。

从2变为3,体制逐步确立

高校管理体制作为保障一所大学有序运行的体系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式,以及学校的综合发展和人才培养。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经历了从“2”到“3”的几十年改革,一直在探索更适合时代和自身发展需求的路径。

最初的“校系二级建制管理模式是在上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后形成的,我国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把大学分为文理大学、单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学院,并在大学中取消学院,全部实行校系二级管理。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和更加综合方向发展。到1992年开始高校合并调整,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学科门类也迅速增多,大多高校在校系之间增加了学院一级,以减小管理压力,形成了“校院系三级建制”。

西安交通大学沿用多年的“校院系”三级组织体制便是在时代改革背景的推动下确立的。1993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着“加强传统学科的改造,大力发展新兴学科”的精神,决定实行系办专业,院管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模式,以成立电气工程学院、调整管理学院内部职能为试点着手改革,以点带面。在1994年,学校建成电气、机械、能动、理学、人文等十个学院。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西安交大与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合并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重组成立经济与金融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口腔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外语部、体育部,同时筹建生命科学学院等,由此基本确立了今天的校院系组织格局。

有大学,必有院系,这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思维定式,西安交通大学的管理体制变迁过程也是国内其他高校的一个小小缩影。目前,国内高校会在学院下设置更多细分专业的学系,对学生来说,院系就成了学习期间形成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重要实体,而在教学和科研上,一般也以院系为单位进行。

在加入学院这一环后完成的“校院系”三级建制,表明了我国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已基本完成了向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战略调整,初步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交叉学科"的新型学科体系,将现有性质相似、方向相同的学科和专业重新优化组合,加速了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及改造更新,有利于优势学科、教育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

高教动态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多途径发力,改革势在必行

然而,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分工逐渐体现出多样性,在传统的院系制度下,要满足交叉学科的需求,最普遍的办法就是新设院系。于是,在一些高校,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等新的学院相继设置,越来越多的新兴学科专业归入到“系”下,系也随之变得庞大。这种设置或许满足了新兴学科的需要,让学科建设不落伍,却也使高校院系日益繁多,相应的行政支持日渐繁重。而且“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将学科、专业分家分设,界限过于明显,反而限制了学科、专业的活跃和发展,因此,近些年,部分高校在三级建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变。

院系大重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曾说:目前,高校的学科壁垒问题非常严重,传统的院系设置带来了学科壁垒和学术资源的碎片化。跨学科会聚在我国高校中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成效还不明显。

今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重磅“出手”,召开了六大学院命名重组大会,对内部院系进行了大调整。在原有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院、哲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基础上,整合之前未进入科教融合学院的14个学系及其所属学科,重新组建国际政治经济学院、社会与民族学院、哲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此次六个学院的重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整合学院、学系力量,打造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各学院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等方面释放出新的巨大动能。

也是在6月,西南财经大学调整优化并新组建了金融学院与中国金融研究院、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与交叉科学创新研究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并对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进行了更名,发力下一轮“双一流”建设。新的融合有效整合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让学科门类更为完整、实力更为强大、资源整合更加高效,让相关学科进一步深度融合,强优势、补短板,目前已经有多所高校对院系进行了调整。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探索学部制

所谓“学部制”,是指将各院系按照学科门类或学科群归类合并,在内部学校和院系两个层次之间增加一级学术性组织或行政管理结构,学部是校院之间的一级学术管理组织,它能够协调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开展学科建设,整合学科资源,形成学科综合优势,学部的定位可以说是“加强版的学术管理枢纽”

北京大学作为最早实施改革的学校,开创了中国大学实行“学部制”的先河。自1999年北京大学组建学部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批学校先后进行了学部制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可以说是在管理体制改革打头阵的一所,在2009年新组建的教育学部,是整合了北师大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院、教育管理学院、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教育部质量监测中心等相关机构,目前学部有6院(学院/研究院)8所(研究所)及10个综合交叉平台。2016年又整合地理学院、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自然资源学院为地理科学学部。

随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成立学部。西南大学、吉林大学等进行了全面的学部制改革,学部已覆盖全校所有学院和学科,如重庆大学人文学部由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博雅学院等整合而成;理学部由物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药学院等整合而成。而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选择局部的学部制改革。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按照“一个一级学科归属一个学部,一个学部重点建设一个一级学科”的原则先期成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网络空间安全学部4个学部,旨在重点加强“3+1”学科的建设。

学部制的尝试,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搭建了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创新平台,使得原有学科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优化了学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科领域,发挥出“1+1>2”的功效,进一步增强了学科的竞争力。

“校办院”到“院办校”

除了在学科整合交融上发力外,还有一些学校从“简政放权”的角度入手,将财务、人事、教学、科研和其他事务管理自主权由校级最大限度地下放到学院,通过二级管理激发学校的活力,以此剥离“行政化”对于学术的负担。

复旦大学从2015年开始,各个院系将不再等待学校分配资源,它们将自己拿出人力资源、学科发展等规划“凭本事吃饭”,让事关学术发展和人才引进以及培养的决策权,从学校下沉到院系,甚至由那些在科研和教学一线的教授来决定,这种管理方式似乎更符合大学这个“学术共同体”的本性。

四川大学也在2018年大会上,针对全面深化以院为主体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做出积极动作。通过构建形成“1+4”制度体系,确定10个学院在2018年试点先行。通过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调动了各学院人才引育的积极性,2018年以来新增“国字号”人才99人次。推进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扩大学院自主设置和调整二级学科的权限,已有2个学院试点自主设置二级学科,诊断评估108个学位授权点,撤销6个学位授权点,学院还可根据学科特点、优势及社会发展趋势,自主定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这一系列的动作,给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也给原本被紧紧“捆绑”在行政体制下的学科更多发展的空间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吴景深说:“如同航空枢纽集结世界各大航空公司一样,学术枢纽面向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把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集结起来,在学术、业界导师的指导下,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基于国家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自身发展,高校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从未停止。

无论是学部制、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还是不设院系,都是以更好地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为目标,期待各层组织能够发挥作用、相互配合,释放更多活力,真正实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来源:软科,2022年9月19日)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高教动态

学科建设非凡十年

过去十年,是学校学科建设全面提升的十年,是学校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的十年,更是学科建设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十年。

过去十年,学校围绕“电子信息材料—设计与制造—器件—仪器与系统—信息传输及安全”等电子信息学科链布局学科体系,在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排名、一流学科、学科门类等学科建设方面实现了突破:实现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历史性突破,新增了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表1),获批了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表2),3个学科进入了基本科学指标(ESI)全球前1%排名(表3),获得了5个首轮和6个(2个A类和4个B类)新一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表4),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了20个(表5),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达到了12个(含6个工程类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MBA工商管理硕士),覆盖了工、理、管、法、经、艺、文等7大学科门类,构建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互相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这一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学科建设实现突破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获得“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招生计划单列”独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资格,2009年学校获批广西壮族自治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实施博士学位授予建设规划。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2013年,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3个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校成为博士点授权单位,取得了学科建设工作的历史性和突破性进展;2018年、2021年分别获批网络空间安全、光学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13年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3个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过去十年,学校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获批,使学校的学科层次得以跨越式提升。
学科体系逐步完善
     2012年,学校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和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试办权,涵盖了工、管、理、法、经等5个学科门类。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截至2022年,学校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增至20个,原工程硕士调整到5个专业学位类别,专业学位类别增至12个。过去十年,学校硕士学位点数量翻了一番,设计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的获批实现了艺术学和文学学科门类的突破。至此,学校学科覆盖了工、管、理、法、经、艺、文等7大门类,学科门类覆盖面不断扩大,学科体系逐步完善。
学科特色不断强化
    近十年,特别是国家实施“双一流”重大战略以来,自治区实施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学校电子信息特色优势学科分别获批5个首轮和6个新一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充分发挥了学科建设龙头作用,引领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201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首次立项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学校获批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5个广西一流学科(含1个培育)共获得6700万/年的经费支持。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十年以来,学校学科整体水平提升明显,学校电子信息特色学科内涵进一步强化。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参与评估的5个学科除信息与通信工程为B档外,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均评价为B档以下。2017年,教育部发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校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入B-档(前40%),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C档(前60%),相较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水平实现了升档。在刚刚公布的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校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9个学科上榜,其中仪器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第15位,位居前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居前30%,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排名也实现了升档进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该榜单中广西第一。2018年9月,工程学学科首次突破ESI全球前1%排名,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2个学科于2020年1月和2021年5月相继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截至目前,3个学科均继续保持ESI全球排名前1%,其潜力值稳步提升。
学校在加强电子信息特色学科建设的同时,大力支持理学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协调、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的学科发展格局。
“十四五”期间,学校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子信息行业需求,进一步围绕“电子信息材料—设计与制造—器件—仪器与系统—信息传输及安全”等电子信息学科链开展博士点学科布局,形成电子信息学科高原。按照“服务人才培养、集中优势、加强特色、引领示范、全面提升、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实施学科非均衡发展战略,统筹学科建设资源,分类分层次推进学科建设,实现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点突破,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实现升档,引领带动其他学科发展,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争取早日把我校建成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
(来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

院校概况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
学校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签约共同推进我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成长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 
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永宁四个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139万余平方米,拥有馆藏丰富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和一批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四季树木葱茏、湖水碧波荡漾、建筑典雅厚重,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佳境。
学校设有23个学院(部),65个本科专业,其中13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在读本、硕、博学生40000余人。本科生国内外深造率超过2/3,其中出国(境)深造率超过1/5。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超过半数的研究生赴国家重点单位就业。

学校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5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
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业创新中心1个,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个,省部级科研机构5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个。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十一五”以来,学校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35项、部省级奖励365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教师2500余人,教授660余人。截至目前,我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
学校已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协议。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建立了海外高端学术培育基地和教学培训基地。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系列等世界名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境内学习环节和境外学习环节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40%的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长短期留学目的地覆盖近50个国家和地区。现有1000余名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留学生在校学习。建立了3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若干个国际联合科研平台。积极实施“一流伙伴计划”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格拉斯哥大学、麦吉尔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建立了本硕博层次的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官网)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现设置学院(部)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 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54个。
院系设置(23个)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与能源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自动化工程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 医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格拉斯哥学院 英才实验学院 体育部 成都学院(独立学院) 中山学院(独立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数学 物理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
应用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金融学 数量经济学 法学 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心理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数学 物理学 生物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54个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院系设置及学位点

院校概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与信息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目前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945.33亩,校舍建筑面积142.33万平方米。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脉。建校后先后于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获鹿、河北张家口等地办学,1958年迁址陕西西安,1960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西军电”),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三次为学校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开辟了我国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先河,是国内最早建立雷达、信息论、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学校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组建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2017年、2022年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是全国首批9所设有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2所设有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首批7所设有一流网络安全学院、首批33所设有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是全国8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所设有国家级密码科研实验平台的高校之一,建有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
学校聚力电子与信息领域,着力打造“根基牢、实力强、后劲足、特色鲜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明”的一流学科体系,设二级教学科研机构26个,建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7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5个本科专业。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3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为A+、信息与通信工程为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A-,信息类学科实力国内领先。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159人,其中本科生22438人,硕士生11736人,博士生2518人;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获批国家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全国“区块链+教育”应用试点高校、工信部“5G+教育”应用试点高校、全国首个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开放基地、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国家级特色人才培养平台。近年来,学生获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6000余项,学科竞赛成绩稳居全国前列,在7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中共获17金,连续4度摘取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最高奖,5获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3次捧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最高奖“英特尔杯”。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99%左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多次入选全国高校“就业最佳典范奖”“年度就业最受欢迎奖”。
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国家输送了32万余名优秀人才,毕业生到国家急需重点行业领域就业超过70%,锻造了以“院士校友多、将军校友多、航天总师多、所长总工多、创业英雄多”著称的人才培养“西电现象”,以行业领军人才、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创业先锋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00余人、硕士生导师1500余人。现有两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双聘院士17人;聘有2位院士担任学院院长,4位院士担任学院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名誉院长。汇聚了一大批国家级杰出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其中“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5位,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科技部重点创新团队5个。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基础前沿和核心关键技术汇聚,致力打造支撑国家电子与信息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体系。学校历史上曾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领域多项第一,包括第一部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多套新体制雷达。现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以及5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近年来,在通信、雷达、微波天线、电子对抗、计算机、电子机械、微电子、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空间技术等国家急需领域形成明显科研优势,牵头承担了一批重大重点项目,产出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广泛应用于北斗、天眼、嫦娥、天问、天和、羲和、奋斗者号等国家重大工程。2016年以来,共获国家科技奖16项(其中牵头10项,包括一等奖1项)、陕西最高科学技术奖2项。
学校落实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要求,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3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与35个国家的166所知名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交流协议,与海外知名高校、跨国公司等建立67个联合实验室。学校与德国法兰克福高等研究院成立“西电-法兰克福高等研究院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并纳入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成果。学校在德国、多米尼克建有2所孔院(课堂),与美国、英国、法国著名大学合作运行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2013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6年通过全国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设置学院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本科专业65个。
院系设置(17个)
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人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微电子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
数学 物理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料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军队指挥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
哲学 应用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体育学 外国语言文学 数学 物理学 统计学 力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软件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军队指挥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专业61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院系设置及学位点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院校概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现设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下设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000余人,教职员工2400余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45个本科招生专业,2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设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6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专任教师1800余人,正高职称36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00余人。其中院士3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专家8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青年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设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学校2021年实到科研经费突破 5.2亿元,稳居省属高校第2。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其中,2021年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1年主持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13项。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21年获批“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拥有国家级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拥有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工业和信息化部视听认知健康与智能影像分析评价实验室等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4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3个浙江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以培养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为主的工程训练中心。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墨西哥、奥地利、塞浦路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3个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大力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充分发挥信息类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境外联合办学,在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建有7个境外办学机构。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生国别丰富,教育层次覆盖学历生教育和非学历生教育,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生招生奖学金专项”,来华留学生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学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设立60余个实质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每年都聘请大量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驻校任教,选派千余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名校留学或长短期学习,选派近百名教师赴国(境)外高校进修学习。学校2018、2019、2020连续三年国际化总体水平位列浙江省属硕博高校第1。
    当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
(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网)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院系设置及学位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设置学院(部)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本科专业61个。
院系设置(20个)
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浙江保密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法学院(合署)、马克思主义学院、卓越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圣光机联合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独立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
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物理学、软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空间安全、电气工程
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55个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院校概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并为学校亲笔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学校蝉联“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分别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北海市银海区,校园总面积4153亩。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219万余册,电子图书282万余种,数据库90余个,中外文期刊(含纸质、电子)39000余种。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和智慧校园平台。
学科专业 学校开设有本科专业7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6个(含住建部行业认证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7门。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种。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高校。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工程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教师队伍中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广西八桂学者11人、广西特聘专家8人、广西优秀专家8人、广西“十百千”第二层次人选18人、广西八桂青年学者3人、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广西教学名师10人、广西卓越学者6人、广西高校“百人计划”23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物和卓越人才3人;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广西人才小高地3个、广西高校创新团队6个。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3000余人。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学校是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生培养单位。现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支持单位1个;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1个。
学校是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拥有全国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学校被评为“2012-2014年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曾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和“TI杯”。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六轮总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44名。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科学研究 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近五年,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327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5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6项。
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9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获批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国际交流 学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与非洲的80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访学或学习深造、并长期招收国际学生。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和“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现有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中外合作本科办学项目一个和中英、中爱等校际交流项目。学校与柬埔寨马德望大学现有共建孔子学院一所。
今天,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正德厚学、笃行致新”校训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桂电精神的引领下,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着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朝着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来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官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院系设置及学位点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现设置学院(部)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本科专业74个。
院系设置(18个)
机电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 商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法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学院 教学实践部 体育部 人工智能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
机械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
理论经济学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数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管理科学与工程 设计学
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 65个

2022年第3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概况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