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高教信息参考》2022第2期

高教信息参考

2022年第2期
(总第100期)

主办单位:中原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引领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本期刊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的文章《历史性成就格局性变化》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的文章《研究生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敬请关注。
何谓“大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山东大学原校长徐显明认为,大学之“大”首先在大德,其次在“大学问”,再次有“大树”。大学教育研究者程斯辉认为,大学之“大”应包含有时空之“大”、“大楼”之大、规模之“大”、胸怀之“大”、文化之“大”、精神之“大”。本期与各位读者分享他们的观点。
本期图片全部选自我校教职工在不同时期的摄影作品,美图共欣赏,对创作者的无私奉献表示感谢!
封面图片:《启航》

ontents

c

目录

高教成就

高教动态

高教视点

院校动态

  • 历史性成就格局性变化—高等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    P4-P13
  • 研究生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    P14-P17

  • 教育部: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迎来重大调整    P18
  • 我国研究型大学学院设置的未来调整方向  P19-P21

  • 我国大学学院制变迁的制度逻辑    P22-P29
  • 大学何谓“大”“学” ? P30-P31
  • 关于我国大学之“大”的回顾与反思    P32-P33

  • 福建成立高校学科联盟    P34-P35
  • 哈尔滨工程大学:以真刀真枪的科研任务培育创新人才    P36-P37
  • 河南科技大学:“五位一体”建一流创新平台聚一流创新资源   P38-P39
  • 河南理工大学:打好五张特色牌厚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发展新动能   P40-P42
  • 我校召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会议  P43
  • 我校召开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P45
  • 我校发布“十四五”发展规划   P4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
        历史性成就 格局性变化 ————高等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引领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高等教育的规模大起来了,实力强起来了,培养质量高起来了,结构优起来了,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硬起来了。面向新征程,高等教育事业将继续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高教成就

一、高等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0余次到高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20余次给高教领域师生回信,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关心、重视,更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教育事业作出全面系统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办、国办先后印发《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教育部先后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人才培养“连续剧”接续全面展开,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极端重视。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极端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1.高等教育规模大起来了
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2.高等教育实力强起来了
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形成了慕课与在线教育发展的中国范式。先后举办中国慕课大会、世界慕课大会,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理念、技术、标准、方法、评价等在内的慕课发展的中国范式。截至2022年2月底,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25万门,注册用户达3.7亿,已有超过3.3亿人次在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建成“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发起成立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成为主动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变轨超车”战略一招、关键一招。

2022年第2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成就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创新创业教育领跑世界。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3万余门、在线开放课程1.1万余门,聘请17.4万名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专兼职教师,超过1000所高校的139万名大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功举办7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3万个团队、2533万名大学生参赛,大赛累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数75万个,间接提供就业岗位516万个,推动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观和质量观。
高等教育服务国家能力显著提升。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增强,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高校为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参与研制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舟系列等国家利器,支撑引领文化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建设。

3.高等教育培养质量高起来了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深入人心,“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制度硬起来、质量高起来”成为战线普遍共识和努力方向。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牵引,共认定8031个国家级、863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遴选认定首批355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连续三年评选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创新创业英才奖,评选出姚期智、张伯礼、林毅夫等一大批在高校一线作出杰出贡献的“大先生”,有效激励、引导广大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潜心教书育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久久为功推进“四新”建设,从教育思想、发展理念、质量标准、技术方法、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范式进行全方位改革。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教育应答、时代应答、主动应答、中国应答。
深化新工科建设,全面推进组织模式创新、理论研究创新、内容方式创新和实践体系创新,累计实施1457项新工科项目,探索构建产学研用多要素融合、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机制,累计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与近800家企业合作立项3.7万项,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112亿元。以院系组织模式创新为抓手,推进建设28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11个一流网络安全学院、50个现代产业学院、33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推动工程教育深层次变革。
深化新医科建设,定位“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强化医学生培养的道术、仁术、学术、技术和艺术,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医教协同构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国家制度。加快复合型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连续举办10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支持11所高校开展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推动“医学+X”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通过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认定,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深化新农科建设,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构建起新农科建设完整体系,设立首批407个新农科实践项目。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建成36门耕读教育相关国家级一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流课程,打造建设了184个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持续加强种业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支持48所高校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高质量培养种业创新人才,有力支撑引领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建设。
深化新文科建设,明确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总体目标。面向6大选题领域,22个选题方向设立1011项新文科项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新增3000余个文理、文工等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点。布局关键领域人才培养,在29所高校设立70个文科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组织等相关人才培养。全面推出中国政法实务、新闻传播、经济、艺术四大讲堂,打造“中国金课”,推进文科教育与社会实务紧密结合。
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学生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范式”,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梯队网络”,为走好自主人才培养之路,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筑牢基础。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4.高等教育结构优起来了
中国特色的高校学位授予体系、专业目录体系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对接新发展格局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针对解决现实问题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十八大以来,共有265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前目录内专业771种;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7万个,撤销或停招1万个。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深入推进。围绕“四点一线一面”战略布局,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7亿元,实施“一省一校”和“一校一案”,“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每年每校由中央财政支持约1亿元。深化对口支援工作,119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参加支援103所中西部高校,实现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
高校共建工作成效显著。新增共建高校151所。首批“双一流”共建各地政府投入建设资金总计超660亿元,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在“十三五”期间获得经费总计超1000亿元,有效提升共建高校整体办学水平、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能力。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5.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硬起来了
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实,中共中央修订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加强高校党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高教战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加完善,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特别是将持续做好中央巡视整改作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契机,深刻把握学校在新时期的新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思政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牢牢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指示,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研制普通本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培训文理工农医不同学科专业教师67万人。
高校已经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各高校根据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要求”,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行动上,高等学校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三、高等教育新时代发展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战线以高质量为统领,注重由要素发展观转向整体发展观,不断探索建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在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发出了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
面向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一是坚持高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提升高等教育的根本质量;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方向,全力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三是坚持落实“四个服务”,强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全力提升高等教育的服务质量;四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全力打造高等教育中国范式。
(作者:吴岩,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11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总书记明确要求,“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这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

第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铸魂育人走深走实。
十年来,研究生教育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等重点举措,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显著增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得到加强,博士、硕士学位点布局不断优化、数量稳步增加,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由建设初期的9所增加到37所。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全面深化,研究生党建工作不断强化,研究生课程思政全面加强,研究生爱党报国信念更加坚定。
第二,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结构类型更加优化。
十年来,研究生教育紧密服务“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更加完善。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

研究生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坚决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工作主线,先后实施两轮综合改革,加快建成研究生教育大国,整体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稳步迈进,取得历史性成就。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等一批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由1个调整为8个,形成了涵盖14个学科门类、113个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专业目录,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新版目录近期即将发布实施。分类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在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5%增加到2021年的58%,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5.8%增加到9%。重点学科领域不断加强。理工农医类一级学科博士点从2012年的1944个增至2575个;“双一流”建设中,理工农医类学科占比达到78.5%。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持续加强。
        在国家急需领域主动布局人才培养项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主攻方向,2021年超常规布局集成电路、公共卫生等人才培养专项,今年还将继续部署相关培养专项,有目标、有重点、成建制地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采取专门措施加强了党的建设、中共党史、考古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急需学科建设。研究编制了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包括了中华早期文明、国际传播、量子科学与技术、高端装备等数十个急需领域,近期即将印发实施,今后每年更新,持续增强对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响应能力。在交叉学科领域创新机制。新增交叉学科门类,出台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对交叉学科发展作出了制度性安排,200多个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双碳等700多个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交叉学科点。区域布局持续优化。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博士点占全国的27.6%;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政策倾斜支持,促进西部地区博士授权高校占普通本科高校的比例达到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放管相济,更加灵活,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周期由原来的10年缩短为5年,放权32所高水平大学自主设置学科专业,赋予所有学位授予单位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二级学科自主设置权限。十年来,各单位自主设置了近5000个二级学科点,通过动态调整主动撤销了1700多个学位点,约占全国学位点总数的10%,存量结构不断优化,快速响应需求能力显著提升。

        第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培养改革全面深化。
        十年来,研究生教育坚守质量生命线,培养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教育质量整体上显著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切实增强。全面建设高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持续开展学位点合格评估,2014—2021年撤销103个学位授权点,196个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加大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力度,导师和研究生的质量意识不断提升。
        分类培养模式持续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模式更加成熟,坚持开门办研究生教育,强化政产学研协同培养,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水平企业联合培养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导师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导师队伍由2012年的29.8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55.7万人,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
        课程教材建设全面加强,学风建设持续加强,科研贡献更加突出。近年来新增院士和国家科技三大奖第一完成人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均占三分之二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50%为在读研究生,超过30%为在读博士生;嫦娥飞天、蛟龙入海、高铁飞驰、航母入列,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的背后,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第四,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一流大学体系加快构建。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成就

       “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全国超过80%的博士生和近60%的硕士生培养任务,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生力军。“双一流”建设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带动一流大学体系加快构建。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15年的60%增长到2020年的72%。持续提升吸引海外人才能力,引进汇聚了一批国际顶尖学者。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招生选拔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培养模式更加多元,培养了大批基础学科人才和高水平复合型工科人才。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增强。

        高水平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举办硕博层次合作办学机构71个,合作办学项目276个,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生物医学、环境生态等领域组建数十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引领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双一流”建设引领带动各地建设了410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和1387个地方优势特色学科,高质量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正在形成。经过不懈努力,首轮建设总体实现了阶段性目标,若干所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材料科学与工程等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洪大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来源: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 
     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迎来重大调整

 新增1个学科门类,新增多个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
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周期由10年缩短为5年
进一步支撑知识创新、科技服务和产业升级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动态

高教动态

        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中医等一批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由1个调整为8个,形成了涵盖14个学科门类、113个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专业目录,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
        放权32所高水平大学自主设置学科专业,赋予所有单位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二级学科自主设置权限。
        (来源:教育部网站)

我国研究型大学学院设置的未来调整方向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2022年第2期

1.遵循学科发展逻辑,以一级学科群或学科门类为主设置学院

按照二级学科设置的学院适度合并到以一级学科为基础设置的学院;
按照相近一级学科设置的学院合组为按照一级学科群设置的学院,进而过渡至按照学科门类设置的学院;
对于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言,应当聚焦于将学院设置的学科层级提升到学科门类层次,注重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融合;
对于学科门类相对较少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而言,应将按照一级学科设置的学院按照相关度较高的一级学科群进行重组,以加强同一学科门类内部的沟通协作,减少学院数量,增强学院设置的稳定性;
对于缺乏学科基础或学科基础发育不充分的学院设置方案,则应暂缓设置或先设置为研究中心以作过渡,不宜直接设为二级学院。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高教动态

2.反映社会需求逻辑,鼓励按照学科门类群设置学院

进行学院设置的时候必须结合社会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建立起能够穿透学科边界、打破原有学院结构的组织模式、独立于各学院的新型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以灵活响应社会发展提出的知识创新和新型人才的需求。
建立以学科门类群为基础、创新驱动为导向的综合性学院,以应对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与产业变革。
 为各领域跨越学科门类边界、追求更卓越学术成就和创造新知识的学者提供研究场所,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项目合作,协同攻克高难度、高挑战的重大前沿问题。

灵活调整

积极探索

2022年第2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动态

3.完善大学治理逻辑,逐步向“双轨结构”过渡并加强规范化管理

着力在完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前提下,优化大学的整体学院结构和实现规范化管理;可以尝试从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层次进行学院结构的整体规划,区分学院大类,向“双轨结构”转型;
可以尝试进行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分离,在本科阶段设置综合性的本科生学院或文理学院,进行宽口径的招生与培养,在研究生阶段设置以学科门类和行业为基础的多个专业学院和研究生学院。对于与二级学院平行并置的研究中心、研究院、研究所、实验室等实体单位,研究型大学可考虑将其整合为综合性的跨学科研究院,或者将其并入与所属学科对应的学院之中。
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章程,明确学院治理的性质;要依据大学章程,就学院设置和变动等出台明确的制度性文件,使得整个工作有明确的制度依据和程序要求。要充分考量大学自身独特的学科和学院文化,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已有学科优势,释放学校的办学活力。
(作者:石中英等;摘自《我国C9大学与英美顶尖大学学院设置的比较研究》,来源《高等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视点

2022年第2期

高教视点

我国大学学院制变迁的制度逻辑

【摘要】学院制已成为我国大学内部管理的主要模式。但对于学院制的实施是否遵循了其本来的内涵及规律、学院制实施的效果,学者们莫衷一是。本文运用“多重制度逻辑”对学院制的变迁进行分析,认为大学学院制的制度变迁,受到政府、大学、市场和学术等不同逻辑的相互作用。这些逻辑自身处于变化之中,并且相互作用,影响了大学学院制的变迁过程,导致了学院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大学学院制新的变迁需要行动者的共同努力。

大学推行学院制改革,主要是适应大学本身底部沉重的组织特性,充分发挥作为基层学术组织的学院的办学积极性,激发学院的办学活力,促进学科发展、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中权力下放和权力制衡则是改革的难点和关键点。运用“多重制度逻辑”对学院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学学院制的改革实践并不是大学组织的自发行为,而是政府的逻辑、大学的逻辑、市场的逻辑、学术的逻辑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我国大学学院制变迁的历程
(一)我国大学学院制的初兴:1929—1950年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初具现代意义的大学,如京师大学堂、山西大学堂、清华学堂,学院制开始萌芽。例如,1898年京师大学堂设“师范斋”,1901年京师大学堂重建后设仕学馆和师范馆。同时,教会开始在我国开设书院,后逐渐改为大学。这些学校在建立时主要效仿了西方的模式,西方的大学学院模式也就逐渐在我国落户。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大学令》。《大学令》规定:“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设立时以文,理二科为主;合于下列各款之一,才能称为大学:文理两科并设;文科兼法商二科者;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这就明确了大学的学科组织条件。

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标志着学院制在我国大学的兴起。《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学院”;“凡具备三学院以上者,始得称为大学”。“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各科,得分若干学系。”确认了我国大学“校—院科—系”三级组织结构。大学实行学院制之后,大学内部的组织形式和权力机制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大学组织法》颁布之前,大学的管理主要依赖“科”;《大学组织法》颁布后,大学的管理依赖学院。《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各学院各设院长一人,综理院务,由校长聘任之”;“大学各学系各设主任一人,办理各该系教务,由院长商请校长聘任之”。可见,20世纪20年代末,学院成为管理实体的趋势已经明确。

高教视点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二)我国大学学院制的废止:1951—1977年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通过院系调整,彻底废止了学院制。大学管理由“校—院—系”三级管理改为“校—系”两级管理。1952年,教育部制定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视点

2022年第2期

《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草案)》,提出院系调整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大学行政组织取消院一级,以系为教学行政单位。”通过这次院系调整,学院在大学消失了。大学取消学院制之后,大学的内部组织形式与权力机制发生了相应变化。首先,大学的组织形式从“大学—学院—学系”变为“大学—系”。大学减少了一个组织层级,即学院。其次,系成为大学的管理中心。在院系调整之前,学院是大学的管理中心,院长总揽全院事务;在院系调整之后,系成为大学的管理中心,系主任管理全系事务。
        再次,制约了学术知识的生产。近代以来,学科呈现出分化和整合的趋势。所谓学科的分化,是指在原有的基本学科中细分出一门或几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所谓学科的整合,是指相邻乃至相距甚远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然而,学科的分化与整合需要依赖一定的组织。经验表明,学院有利于学科知识的分化与整合。当学院的建制被取消后,学术知识的生产势必受到不利的影响。

(三)我国大学学院制的复兴: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的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赋予高等学校在招生、专业、科研合作、干部任免、经费使用、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权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开始重新施行学院制,标志着我国大学学院制的再兴。有关资料显示,80年代推行学院制的部(委)属大学有大连理工大学(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1985年)、华中理工大学(1985年)、青岛海洋大学(1988年)。目前,我国大学一般都建立了学院制,恢复了“大学—学院—学系”的组织形式。
        这一时期的学院制改革具有学院构建模式多样化、管理层次多元化、动力与阻力并存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大学施行的学院制改革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自发性。中华民国时期大学设立学院制具有明显的行政色彩。根据《大学组织法》的规定,大学至少需要设置三个学院。《大学规程》还提出,“大学教育注重实用科学之原则,必须包含理学院或农工医各学院之一”。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视点

2022年第2期

与此不同,20世纪80年代大学推行的学院制改革具有自发性。也就是说,大学设置学院是自主行为,既无行政部门的审批,也无法律的强制性约束。第二,渐进性。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国大学探索设置学院制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今天,许多大学仍在探索学院制改革。与此轮改革不同,中华民国时期的学院制改革则比较刚性。根据《大学组织法》的规定,大学只能尽快设置学院并达到三个;否则,必须更名为独立学院。
学院制在大学的复兴,大学内部组织形式和权力机制再次发生变化。首先,大学的组织形式从“大学—系”变为“大学—学院—系”。大学增加了一个组织层级,即学院。其次,学院再次成为大学的管理中心。为了促进学院的发展,大学势必要向学院进行了一定的分权。再次,为学术知识的生产创造了条件。学科知识的分化和整合依赖一定的组织,学院为其创造了条件。

二、大学学院制变迁的多重制度逻辑
(一)政府的逻辑
政府的理念影响着学院制的变迁。综观我国政府的变迁,其基本理念逐渐由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全能政府彰显了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强大力量,而有限政府则意味着政府权力的缩小。以改革开放为转折点,中国政府正在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
20世纪50年代,政府推动了院系调整。1952年的院系调整之后,综合性大学数量减至14所,只剩文科和理科;高等工业院校增至39所,其中多科性高等工业学院15所,设有工科和理科,而单科性高等工业学院24所,仅开设工科;高等师范学院增至31所,主要为教育科。通过院系调整,学院制存在的基础基本消失了。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大学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开始具有一定的权限。学院制改革呈现出自发性、渐进性的特点。
可见,政府的逻辑是影响学院制变迁的重要变量。在有限政府时代,政府通过向大学放权,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逐渐增强,政府对学院制的制约不断缩小。

(二)大学的逻辑
大学的理念影响着学院制的变迁。综观我国大学的百年变迁,大学的基本理念逐渐从“适应社会”为主向“崇尚学术”和“适应社会”并重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大学的基本理念主要是“适应社会”。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大学规程》中提出:“大学教育注重实用科学之原则,必须包含理学院或农工医各学院之一。”在立法过程中,立法者曾对此进行过激烈的辩论。以孙敬亚为代表的反对者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或实用科学,其价值为同等重要”;以马寅初为代表的赞成者则认为“中国与欧美各国科学差距很大,振兴国家,必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且自然科学作为世间一切高深学理的基础,提倡其他高深学问,也应该竭力提倡自然科学”。最终,赞同者占据了上风。
1952年,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中提出,“为了结合国家建设的需要,我们在会前曾和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多次协商……做出了一个全国主要工学院调整方案的草案”。可见,院系调整的目的,主要是服务国家建设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尽管可以看到大学校长的身影,但是实际上他们的身影相当模糊。在《大学组织法》制定的过程

高教视点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中,曾经征求过校长们的意见,但一旦进入立法程序,就由立法委员决定。根据考察,这些立法委员都曾留学国外,具有丰富的从教经历,但未担任过大学校长一职。在院系调整的过程中,教育部参考了其他部门的意见,但并没有重点征求大学校长的意见。
        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的基本理念开始兼顾“崇尚学术”和“适应社会”,大学在“崇尚学术”和“适应社会”之中寻找某种平衡。20世纪80年代学科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由现代知识的特点决定的。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知识间的交叉融合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学科走向了综合化。这就要求大学调整组织结构,为学科的综合化发展创造条件。学院制将相邻、相近或交叉的学科组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科的综合化。总之,大学校长如何选择学院制,主要还是基于学术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双重需要。
        可见,大学的逻辑是影响学院制变迁的重要变量。在“适应社会”的理念下,大学校长对于学院制没有选择权。然而在兼顾“适应社会”与“崇尚学术”的双重理念下,大学校长对于学院制具有更多的选择权。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视点

2022年第2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视点

2022年第2期

(三)市场的逻辑
市场的理念影响着学院制的变迁。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市场因素开始介入大学。1929年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教育宗旨实施方针第四条就明确规定:“大学的专门教育,必须注重实用科学,充实学科内容,养成专门智识技能,并切实陶融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学院”;“凡具备三学院以上者,始得称为大学”。新中国,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市场还没有介入大学,大学也无须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那时,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大学完全缺乏办学自主权。政府掌握大学的招生计划权、专业设置权、教师聘用权等权力,大学完全成为政府的附庸。至于大学增减系级机构,也须经过政府部门的批准。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学实际上是面对政府办学。政府通过院系调整,在大学取消了学院制。究其原因,政府希望大学为国家培养亟需的工业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大学拥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它必须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一方面,大学只能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的教育资源还比较缺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教育经费支出都没有达到GDP的4%,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教育内部,国家秉承优先保障基础教育资源供给的原则。在“大学—系”的组织架构中,系的数量较多,这就意味着大学必须设置数量庞大的行政机构。相反,“大学—学院—学系”的组织架构减少了系级组织的数量,相应地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大学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在“大学—系”的组织架构中,大学的专业口径过细,学生无法得到综合能力的训练。在“大学—学院—系”的组织架构中,大学的专业口径被拓宽,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将帮助学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增加职业发展的后劲。
可见,市场的理念是影响大学学院制变迁的重要变量。在市场没有介入大学时,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主要面对政府办学;在市场介入大学后,大学具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主要面对市场办学。总的来看,市场主要是通过竞争来影响大学的资源配置。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视点

2022年第2期

(四)学术的逻辑
从本质上说,大学是一个学术组织,应遵循学术自由的基本原则,促进学术事务的发展。学术自由是大学最古老的信念之一。所谓学术自由,就是学者或大学在追求学术的过程中对各种限制的突破和超越,是学术创新的重要前提。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行政化是大学缺乏学术自由的集中体现。我国大学行政化,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大学与生俱来就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从现实的角度看,我国大学已经高度复杂化。改变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局面,不仅需要重构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也需要重构大学与学院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推行学院制,有利于突破大学行政化的难题。大学推行学院制的实质,就是要对大学与学院的权力进行重新划分。这就要求我们将大学看作学术组织,大学将一定的权力下放给学院,使大学真正成为“底部沉重”的组织。同时,学院需要明确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通过建构一定的机制,使得教师能够充分参与学院的学术事务。在这样的条件下,学者们将有动力推动学院制的变革,促进大学的学术发展。
可见,学术的逻辑是学院制变迁的重要变量。一方面,大学应该秉承学术自由的基本原则,充分地向学院赋权,扭转改变学院权力过少的局面;另一方面,学院应该明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使得教师能够充分参与学术事务。在这样的条件下,学者们将行动起来,推动学院制的变革。
三、结论与讨论
在大学学院制变迁的过程中,大学、市场、学者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大学以“适应社会”为基本理念时,大学对于学院制没有选择权。然而在兼顾“适应社会”与“崇尚学术”的双重理念下,大学对于学院制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市场主要是通过竞争来影响大学的资源配置。在市场没有介入大学时,大学主要面对政府办学,无权设置学院;在市场介入大学后,大学主要面对市场办学,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学院。对于学者而言,学院具有权力并向其充分赋权时,他们才会有动力推动学院制的变革。总之,制度逻辑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大学学院制的变迁,大学学院制新的变迁需要行动者的共同努力。
(作者:张晓霞;来源:《江苏高教》2017年第10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视点

2022年第2期

高教视点

大学何谓“大”“学”?

大学之“大”首先在大德,一个大学有大德,才受人尊重,主要表现在大学里面要有大爱,要能够承担国家和民族的责任,要对物质利益有最正确的态度。
其次大学之“大”在于“大学问”。 社会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在大学里获得答案,这个大学问里还包含有大思想, 大学是产生学问和思想的地方,大学的魅力即在于它是学术渊薮,是学术摇篮。 把大德和大学问集在一起的人,才叫做“大师”。 
大学之“大”还要有“大树”。 这不是指植物,而是指学校的优良传统,也可以称作大学的学统。 一所大学一定要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并且要守护住它。 

大学的“学”怎么理解? 首先是学府。大学不是政府,不是食府,更不是企业。 政府内的最高权威始终是上级,命令与服从是基本行为模式;企业的价值以利益为导向,利益决定一切。而学府的特征是以学术为导向,谁是最高权威?那应该是学人,即一部分是学者,另一部分是学生。学人、学者、学生所从事的活动都叫学术,而学术的最终标志是形成为学科,这就是大学的“学”字。我们讲学术本位、学术立校,就是要用学术的标准和尺度,使学人、学者、学术受到尊重,使学科立于中心地位。
(作者:徐显明,山东大学校长,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7期)

高教视点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关于我国大学之“大”的回顾与反思

从办大学所需的物质物理条件与文化精神条件来看,大学之“大”应包含以下六种特性:

一是大学要有时空之“大”。指办大学要为学生提供必备的活动空间,大学生受教育空间不以学校范围为限,同时学生学习的时间不要给予限制,要由学习时间固定制转向学习时间的弹性制。
二是大学要有“大楼”之大。指办大学要有充足的教学、实习、实验、实践的物质条件,尤其是要有高新的仪器设备,以供教学、学术研究之用。
三是大学要有规模之“大”。指大学要有一定的学生规模,小规模的办学存在着资源的浪费,只有规模适中才能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办学效益。当然,大学的规模之“大”是有限制的,不是没有限制的“大”。
四是大学要有胸怀之“大”。有两层含义:一是大学的办学者如校长、管理者要有大海一样的胸襟,要有大家风范,能网罗不同类型的人才,容纳不同的学派与学术观点,并尊重、信任他们,允许他们自由思考。二是大学的教育者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能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包容同行的不足与缺陷,而不文人相轻,能包容不同个性的学生,包容并欣赏学生的创新观点。
五是大学要有文化之“大”。内含之一是指大学要能包存各种不同的文化,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无论是高雅文化还是世俗文化,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世界文化,无论是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等等,大学应是各种文化总汇之处。内含之二是指大学要创造和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校风、学风、教风,形成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育人氛围。
六是大学要有精神之“大”。就是前辈所倡导的独立自由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探索创新精神、牺牲奉献精神。大学有了这种精神,才会真正成为社会的良心所在,才会真正成为社会的理想所在,才会真正赢得其神圣的地位,才会真正成为社会之光。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视点

2022年第2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教视点

2022年第2期

从举办大学的基本要素来看,大学之“大”可以作如下理解:

一是大学培养目标要“大”。大学不能把培养人才简单定位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能就业的人才上,要把培养能够改造社会行大道、践大义、履大节、堪大受的“大丈夫”作为培养目标。这种人不仅能够自存、自省、自律、自强,而且还能影响他人、帮助他人、教化民众、改造社会,他们是社会的栋梁,民族的栋梁。
二是大学之师要“大”。大学教师应是明师、大师,是学术上有精深造诣、富有创造性的人,在教书育人上是接近或达到“圣化”之境、让学生如沐春风的人,在道德品行上是人格高尚足以为模范的人。
三是大学之教育内容要“大”。大学教育内容之“大”是指大学所学习的内容是博大精深的,大学生能够广博地学习,在广博学习的基础上去探究更深奥的道理与规律,了解和把握关于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大道理‚即学习前人所谓的大道、大德、大义、大典。
四是大学培养的学生要有大境界、大气魄。在大目标的导引下,通过大师传播和探究“大道理”,使学生具有大雅、大度、大方的气概与品质,能够识大体、有大观、有大智,能把握大势,创造大业。具体而言,通过大学教育,要使学生进一步脱俗,变得文雅;要使学生摆脱私利私欲的束缚,不吝啬、不拘束、不俗气,变得宽宏大量,要使学生心思真善美、憎恨假丑恶,目光远大,能够把握自然变化的规律,把握社会变化的规律,把握人生变化的规律,不被暂时的、一己的、功利的东西所蒙蔽、诱惑、困惑,成为一个具有高境界、高品味、高素质、高本领的人。
(作者:程斯辉;摘自:《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58卷第1期,2005年1月)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动态

2022年第2期

院校动态

福建成立高校学科联盟

6月30日,福建省高校学科联盟成立大会召开,大会为11个学科联盟进行了授牌。
先前,福建印发《福建省高校学科联盟建设方案》提出,要打破校际壁垒,强化高校间人才、教学、科研等要素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组织地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联盟,协同构建高水平学科,打造学科高地,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支撑。
福建建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种业、基础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等7个高校基础学科联盟和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等4个高校应用学科联盟。

基础学科联盟方面,厦门大学牵头建设数学、物理学学科联盟,福州大学牵头建设化学学科联盟,福建师范大学牵头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联盟,福建农林大学牵头建设生物种业学科联盟,福建医科大学牵头建设基础医学学科联盟。应用学科联盟方面,福州大学牵头建设数字经济学科联盟,厦门大学牵头建设海洋经济学科联盟,福建农林大学牵头建设绿色经济学科联盟,福建师范大学牵头建设文旅经济学科联盟。
福建明确,学科联盟建设,以提升培养能力为重点,推动高校学科联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发展相互融合。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健指出,要准确把握学科联盟建设的重点任务。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上下功夫,在协同推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下功夫,在协同推进联盟融合开放上下功夫。要在改革发展上通过打破传统学科发展壁垒,协同创新学科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引导各高校深化内涵发展。
(作者:陈梅燕;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2年第2期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动态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动态

2022年第2期

哈尔滨工程大学:
以真刀真枪的科研任务培育创新人才

近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发射。此次为发射船进行结构动态监测的团队,是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哈工程)船海结构物安全与舒适性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在读大学生。
据悉,哈工程通过创新育人模式,以最新科研成果培育创新人才,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深入到工程实践应用中,去接触真问题、解决大问题。
今年3月,哈工程船海结构物安全与舒适性团队接到了协助完成“一箭五星”海上火箭发射测试任务。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助力海上发射,2年前,这个年轻的团队就圆满完成了国内首次海上发射全过程的冲击响应数据采集任务。
团队指导教师、哈工程教授庞福振介绍:“科技创新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更需要将这些创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高校要以具体的工程实践涵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真刀真枪的科研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
庞福振会让学生参与其正在进行的科研攻关项目,大到国家级项目,小到一个小课题,每个学生都能从鲜活的前沿科研任务中提炼学术问题,最终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和主攻方向。
实船测试是该团队以科研育人的重要手段。一直在实验室做理论研究,难以将科研成果与实际工程应用有效融合。通过实船测试,同学们可以将书本所学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实践融合,并在试验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动态

2022年第2期

实船测试时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庞福振表示,协调试验现场的测试工作,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和试验测试原理,还要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即使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也要顶住压力按时完成测试工作,这锤炼了学生在科研工作中的耐受力与抗压能力,帮他们树立起攻坚克难的科研品质和协作包容的合作精神。
哈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作为国家学科评估A+的专业,涉及力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培养跨学科的高层次、交叉型人才,团队从理论学习、实践能力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制定培养计划。学生在进入团队时,都被明确要把“7个1”作为自己不同阶段的努力目标,即把好1方向、干好1科研、发好1篇文、申好1专利、写好1个本、谋好1件事、带好1个队。
目前,团队中90%以上的学生都有参与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及重大创新专项等课题的经历;约一半的学生不但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能力,还能独立带领团队合作攻关。同学们进入工作岗位后,能迅速接手科研任务,实现学习、工作“零差距”“无缝对接”。
(作者:李丽云,金声,朱虹;来源:科技日报2022年6月16日)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动态

2022年第2期

河南科技大学:
“五位一体”建一流创新平台 聚一流创新资源

一、科技创新平台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河南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和有序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先后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规模效应初显。截至目前,学校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85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重点实验室10个、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8个,涵盖了理、工、农、医四大学科门类,全面覆盖轴承、齿轮、金属材料、装备制造、农业机械、汽车与新能源、电子信息、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医疗健康等优势特色领域,成为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重要载体。
二、科研平台建设主要措施
依托现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优势特色学科省部级平台,按学校二级单位模式设置科研机构,将相关科研平台纳入独立科研机构中,以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等大平台为目标,围绕国家战略、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以及区域产业创新需求,推进与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构建“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产业”五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多技术集成、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的多元化科研组织模式,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紧抓机遇主动对接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深度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与中信重工(矿山重型装备重点实验室)、中国一拖(拖拉机动力系统重点实验室)、洛阳LYC(航空精密轴承重点实验室)、郑机所(绿色钎焊重点实验室)等大型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力争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中全部跻身入列。

院校动态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深化学校和企业科研院所产学研用合作,推进科研平台与行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支撑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目前学校已经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智能制造装备现代产业学院,正推进与360集团、洛阳LYC等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一批面向产业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共建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安全创新研究院,助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共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培养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适应的高级专门人才;共建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洛阳分中心;共建高端轴承创新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轴承产业联盟等。
牵头组建河南省实验室。目前,学校牵头组建的“新材料与智能装备”龙门实验室揭牌运行。龙门实验室按照“立足中原、智造中国、装备世界”的总站位,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主攻方向,重点攻克装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关键技术,面向矿山、农机、掘进、电力、航空五大装备,贯通智能装备先进材料、关键基础件、智能系统、成套装备一体化科技创新链条,建设一流创新平台,汇聚一流创新资源,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创新高地。
“十四五”是学校创建“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学校将锚定“双一流”创建目标,聚焦提升源头创新供给能力,推进科技创新五大工程,构建“五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两大学科高峰,为有效支撑河南“两个确保”和“十大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网站)

院校动态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河南理工大学:  
 打好五张特色牌
厚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河南理工大学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秉承“人才团队—重大项目—一流成果—创新平台”四位一体融合发展思路,以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和研究方向为突破口,着力强化服务决策能力,主动打破观念围墙、校园围墙、体制围墙,积极探索社科科研范式改革,打造“能源经济牌”“应急管理牌”“太极文化牌”“乡村振兴牌”“生态文明牌”等“五张特色牌”,走出了一条极具理工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道路。

瞄准绿色发展“双碳”目标,打好“能源经济牌”。作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国家煤炭工业重要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基地,近年来,学校围绕河南省“双碳”政策体系、能源结构调整、能源绿色开发、绿色低碳消费等,以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等平台为依托,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居民绿色消费的监管体系研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30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同时,积极围绕地方和企业现实需求,开展精准咨询和应用对策服务,承担了“中原城市群2030碳达峰方案研究”“‘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绿色发展规划与实施路径”等21项政府和企业委托课题,“企业节能对标管理研究”“装备制造企业能源效率提升研究”等10余项成果和决策建议被有关政府和国内大中型企业采纳。

院校动态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

致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好“太极文化牌”。河南理工大学位于太极拳发源地焦作,多年来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围绕太极拳文化内涵阐释、太极文化产业开发路径、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问题,深耕不辍,建成河南省第一个专业聚焦太极文化研究的体育类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太极文化研究中心。坚持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同频共振,深度融入地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地方太极产业与体教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太极文化对外推广传播,与白俄罗斯、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太极拳文化教育合作交流;连续15年承办6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打造出国内外太极拳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论坛。培训社会各界太极拳师资超千人,有效促进了太极拳文化在国内外发扬光大。

聚焦时代命题先行先试,打好“应急管理牌”。学校作为我国应急管理高等教育办学的先行者和探路者,早在2005年9月就开始招收“公共安全管理”本科生;2010年3月,在全国较早成立应急管理学院。近年来,学校围绕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府际应急协同治理机制、食品安全治理的三维模型、过度应急形成机理与防控机制等学术前沿问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积极推进以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为核心和特色的学科建设。深度融入地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参与修订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国家标准,起草河南省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主持广东省政府避难场所规划和应急管理示范区指标体系设计工作;承担了河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以及省内外多个省辖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创立“应急知识中原行”品牌,为新疆哈密、江苏南京、广东梅州等地和河南省18个省辖市开展应急管理业务培训,有力支撑了国家和区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需求。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动态

2022年第2期

凝聚四股力量专业赋能,打好“乡村振兴牌”。与焦作市人民政府、中国农业银行河南分行合作共建中原乡村振兴学院,依托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等专业力量,积极参与焦作多个村庄旅游发展策划,编制舞钢市尹集镇“颐养特色小镇”规划及实施方案,以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河南省首批高校新型品牌智库建设单位“太行发展研究院”,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围绕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村庄建设规划,为温县(黄河街道)单位等提供常态化陪伴式咨询服务。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力量,积极参与市县乡(镇)空间规划研究与服务,在鹤壁、三门峡、周口、武安、延川等地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用性村庄规划100多项。以“草帽教授”陈兴义为代表的教授博士乡村服务团队,深入传统村落,发挥设计专业优势,为乡村“塑形”“铸魂”,将十二会、北西尚、九渡、寨卜昌等昔日的贫困村,打造成如今的红色教育基地和网红村。学校发起的“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高层论坛”成为聚焦黄河中下游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现实问题的重要学术交流阵地。

发挥特色优势精准聚焦,打好“生态文明牌”。学校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测绘科学与技术“双一流”创建学科的引领作用,协同地理学、土地管理等学科,精准聚焦“国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利用粗放”等突出问题,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培育建成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流域耕地保护与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和“矿山时空信息与生态修复”自然资源部首批重点实验室。先后参与河南省土地生态状况监测评估、空间规划编制试点、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全域土地整治、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网站)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动态

2022年第2期

我校召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会议

6月16日,我校在龙湖校区召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会议。全体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研究生培养学院(研究院)书记、院长、副书记、分管研究生教育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培养学院(研究院)其他中层干部、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任课教师在分会场以线上方式参会。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曹克舜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校长瞿博阳主持。
曹克舜对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我校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校长刘国际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全面系统总结“十三五”以来学校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出了新时代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党委书记贾少鑫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全面贯彻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入落实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编制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绘就了蓝图,为打造高质量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吹响了集结号。
会议还安排了大会交流发言和分组学习讨论。纺织学院院长杨红英、机电学院院长崔陆军、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朱永胜、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志泉、计算机学院院长张书钦作大会交流发言,导师代表吴聪以“师生从游,教学相长”为题分享指导研究生经验。参会人员就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刘国际校长报告、《中原工学院关于全面提升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原工学院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原工学院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文件汇编(征求意见稿)》等深入开展学习研讨,积极为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建言献策。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必将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更名大学博士授权”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讯员:张雪松,来源:中原工学院网站)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动态

2022年第2期

我校召开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6月23日,我校召开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本科教育工作。全体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教学单位中层干部,基层教学组织全体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各级教学名师,教学督导专家代表以及教师代表共460余人参会。河南省教育厅一级调研员、高教处处长张水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校长唐多毅主持。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落实举措,强化了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指明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前进方向。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使命、务实重干、激发动力、挖掘潜能,为学校全力开创本科教育工作新局面,奋力谱写本科教育工作新篇章,早日实现“更名大学、博士授权”的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赵尧敏 吴箐;摄影:张倩涵;来源:中原工学院网站)

高教信息参考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院校动态

2022年第2期

我校发布“十四五”发展规划

近日,《中原工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经学校第九届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校长办公会审议、校党委会审定,正式发布实施。
“十四五”规划是学校在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也是学校坚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前瞻布局、科学设计,实现“更名大学、博士授权”阶段目标的重要指南。“十四五”规划指明学校高质量发展战略方向、擘画高质量发展战略蓝图、明确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确立高质量发展新坐标、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惟有笃行。“十四五”时期,全校上下要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更名大学”阶段性目标,切实抓好学校“十四五”规划的组织实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勇担使命、不负韶华,按照“十四五”规划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砥砺前行,奋力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共同谱写学校各项事业辉煌发展的新篇章。
(发展规划处供稿)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