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10月月刊

内刊

产业信息动态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2024年10月

20期

主办:《华阳产业信息动态》编辑委员会

主办: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目   录                                         Contents

权威之声

国家能源局: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质增速
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接纳、调配能力
光伏技术迭代升级倒逼计量测试产业发展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能源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提升电力交易含“绿”量
多省区力推独立储能容量租赁机制
上海市“风光同场”海上光伏开发建设方案
人民日报:电力现货市场价格“能涨能降”

07
11
14
18
23
26
31
33
36
39

宏观政策

43
45
46
47
48

广西:全面推进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安徽亳州:打造长三角可再生能源生产引领区
宁夏加严新能源配储能要求
支持新能源企业参与对口地区风、光等项目建设
浙江慈溪市发布2024年分布式补助细则

目   录                                         Contents

行业聚焦

49
50
51
54
55
56
57
58
59
60

关于加快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江苏南通:到2025年光伏装机达到600万千瓦以上
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
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通知
浙江义乌:新建光伏电站按容量配10%*1h储能
河南能监办:明确参与“两个细则”实施范围
聚焦分布式光伏等行业设备
加快构建绿色能源等领域准入政策体系
内蒙古: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
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道路

66
68
71
75
77
79
86

“奥运战车”中国智造
巴黎奥运会,光伏成一大亮点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重大政策变化与分析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人造蓝宝石”
光伏市场政策——变化的机制,不变的初心
用数据说话 BC再亮实证!

目   录                                         Contents

专业评论

2024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新能源“成绩单”
2024金刚石产业相关政策盘点
从一颗EVA粒子看中国新材料创新突破之路
光伏“以大代小”来了!

83
86
88
91

技术前沿

94
98
101106
109
100
101
102
105
108
109
111

煤电技术还有多大提升空间
耐超高温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开辟新方向,复旦大学石墨烯再突破!
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复合材料
光伏发电原理和光伏电池片前沿技术
众钠能源子公司签钠电大单
元素六和日本Orbray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金刚石—碳化硅:导热、硬度优等生的强强联手
金刚石芯片,商用在即
又一年产2.4万吨PAN基碳纤维项目
5万吨!吉林化纤宣布扩产
全球首列!商业碳纤维地铁

116120
123
126
130

【原创】碳纤维应用及市场分析
锌铝镁板在光伏支架上的应用优势及前景展望
油企“副业”风生水起,力拓风光发电“新”版图
解决行业难题,AI赋能光伏智造
中国科学家石墨烯重大突破,奠定基础!

目   录                                         Contents

132
136
139128
130
133
136
140

TOPCon最具长生命周期基因和最优发电量
预计今年新型储能的装机容量会超过抽蓄
遵循“高效率、低成本、高可靠”原则高速发展
TCEO对话:在光伏红海中创造一瞬间的蓝海
60亿资金支持 固态电池产业化“备战”
碳酸锂行情与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与供给的博弈
新型储能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工信部未来材料处:推动发展高性能碳纤维等材料

144

会展信息

会展信息

权威
之声

AUTHORITY
VOICE 

科技体制改革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举措。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和治理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对外部风险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摘选自人民日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调度会

来源:国家能源局

权威之声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调度视频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主持会议。
会议总结了2024年1—8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听取了上次调度会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全国可再生能源重大项目及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进展、风电光伏发电产业链供需发展情况,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可再生能源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发电量稳步增长。1—8月,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8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6.5%,同比增长20.1%;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2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5.7%,同比增长22.2%。同时,新能源接网和消纳、新能源领域改革创新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加快推进相关工作落实。
会议要求,一是加大开发建设力度,进一步落实好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输电通道及电网接入能力等硬任务建设,补齐制约新能源发展面临的短板。二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对新能源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大创新和支持力度,体现新能源绿色价值,满足绿色产品出口需要。三是加大协同协调力度,进一步加强新能源项目与用地用林、生态环保等要素保障,以及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等的协同,加强新能源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特别是与灵活负荷产业的协调发展。四是加大调度督导力度,全面准确了解地方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好推动新能源既大规模开发,又高水平消纳。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能源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18家派出机构,有关电网企业、发电企业,水电总院、电规总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权威之声

强新能源项目与用地用林、生态环保等要素保障,以及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等的协同,加强新能源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特别是与灵活负荷产业的协调发展。四是加大调度督导力度,全面准确了解地方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好推动新能源既大规模开发,又高水平消纳。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能源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18家派出机构,有关电网企业、发电企业,水电总院、电规总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权威之声

来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9月29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为贯彻落实《谱写新征程美丽海南新篇章争当美丽中国示范样板实施方案》《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安全高效清洁能源岛的决策部署和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的工作要求,组织热带建筑科学研究院(海南)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中国电建集团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9家单位编制了《海南省建筑光伏系统建设技术标准》。
内容指出,《海南省建筑光伏系统建设技术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光伏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在既有建筑上增设及改造的建筑光伏系统也应按照执行。
建筑光伏系统设计、安装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时,应合理确定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且不影响该部位的建筑功能;并满足所有相关部位的防水、排水、通风、隔热、隔振、防潮、防雷电、防火、抗强(台)风及抗震等要求。应合理进行场地布局与规划设计,使应用光伏组件的位置适宜,并避免建筑周围的环境景观及建筑自身的投影对光伏组件的遮挡。根据光伏组件类型、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对发电量的影响,规划与建筑设计应为其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空间。
相关内容如下:

海南省印发建筑光伏系统建设技术标准

原文链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海南省建筑光伏系统建设技术标准》

业界:加强钙钛矿协同创新 推动光伏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网

在“双碳”背景下,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钙钛矿材料的出现,更是为光伏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日前,在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的2024中国钙钛矿产业发展大会上,与会嘉宾表示,钙钛矿材料高转换效率、低成本、可柔性制备等性能,在光伏产业技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钙钛矿材料定性不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技术不成熟等难点。能源行业要加快钙钛矿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助力钙钛矿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当前,钙钛矿材料的高转换效率迅速提升,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已超过26%,接近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水平;钙钛矿材料低成本优势,将为光伏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钙钛矿材料可柔性制备特点,为光伏产业应用拓展了新空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史玉波表示,目前,钙钛矿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难点。钙钛矿材料稳定性问题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技术不够成熟,制约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进程,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技术难题,提高产业化水平。此外,钙钛矿光伏产业的发展还需政策支持和引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认为,钙钛矿材料在光照、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降解,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提高钙钛矿材料的稳定性成为当前科研重点任务之一。同时,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技术主要适用于实验室规模,实现大规模生产,需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此外,要建立长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和标准,确保钙钛矿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寿命。
“钙钛矿太阳电池稳定性如果不能解决,在大规模光伏电站方面很难与晶硅太阳电池竞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李永舫表示,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具有轻薄柔优点,其应用领域与晶硅太阳电池互补,是钙钛矿太阳电池实现应用突破口,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电池兼具两者优点,将在分布式电源、高端柔性器件中获得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表示,量子点是未来显示产业关键基础材料,钙钛矿发光量子点是下一代主流显示产业材料。未来,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将引领五大新产业,即千亿先进显示产业、千亿喷墨打印电发光膜产业、万亿硅光伏产业、百亿智能植物工厂产业、百亿健康智能照明产业。
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的先进材料研究院院长陈永华表示,钙钛矿发展至今逐渐步入产业化,需要高效率印刷方式。通过丝网印刷的钙钛矿薄膜策略,通过一点实现对整个面控制,实现高质量钙钛矿薄膜。
“稳定性、大面积是钙钛矿光伏技术产业化的关键。组件寿命是产业化发展主要瓶颈,需要适合钙钛矿技术的评价标准。”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院长李美成介绍,行业要有序推动电站工程落地,挖掘组件应用需求;加快落地集中式、分布式钙钛矿光伏电站的验证及试点工程,推动大中型光伏电站的钙钛矿光伏产品应用;开发钙钛矿产品的智能化、小型化、集成化应用场景,创造并扩大产品商业需求,通过市场推动产业发展。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肖平表示,当前,钙钛矿光伏设备受关注。无论哪种叠层技术,目标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效率和增益,这是现阶段产业化路径的选择。未来,钙钛矿光伏技术发展空间大,与晶硅光伏技术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共存,相互结合、互为补充,预计钙钛矿在某些细分领域中率先实现工程化应用。
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斌表示,截至目前,钙钛矿已完成技术与产业化的爬坡阶段。未来5至6年,钙钛矿叠层电池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以85%以上的年复合增速蓬勃发展。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矿材料稳定性问题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技术不够成熟,制约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进程,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技术难题,提高产业化水平。此外,钙钛矿光伏产业的发展还需政策支持和引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认为,钙钛矿材料在光照、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降解,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提高钙钛矿材料的稳定性成为当前科研重点任务之一。同时,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技术主要适用于实验室规模,实现大规模生产,需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此外,要建立长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和标准,确保钙钛矿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寿命。
“钙钛矿太阳电池稳定性如果不能解决,在大规模光伏电站方面很难与晶硅太阳电池竞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李永舫表示,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具有轻薄柔优点,其应用领域与晶硅太阳电池互补,是钙钛矿太阳电池实现应用突破口,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电池兼具两者优点,将在分布式电源、高端柔性器件中获得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表示,量子点是未来显示产业关键基础材料,钙钛矿发光量子点是下一代主流显示产业材料。未来,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将引领五大新产业,即千亿先进显示产业、千亿喷墨打印电发光膜产业、万亿硅光伏产业、百亿智能植物工厂产业、百亿健康智能照明产业。
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的先进材料研究院院长陈永华表示,钙钛矿发展至今逐渐步入产业化,需要高效率印刷方式。通过丝网印刷的钙钛矿薄膜策略,通过一点实现对整个面控制,实现高质量钙钛矿薄膜。
“稳定性、大面积是钙钛矿光伏技术产业化的关键。组件寿命是产业化发展主要瓶颈,需要适合钙钛矿技术的评价标准。”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院长李美成介绍,行业要有序推动电站工程落地,挖掘组件应用需求;加快落地集中式、分布式钙钛矿光伏电站的验证及试点工程,推动大中型光伏电站的钙钛矿光伏产品应用;开发钙钛矿产品的智能化、小型化、集成化应用场景,创造并扩大产品商业需求,通过市场推动产业发展。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肖平表示,当前,钙钛矿光伏设备受关注。无论哪种叠层技术,目标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效率和增益,这是现阶段产业化路径的选择。未来,钙钛矿光伏技术发展空间大,与晶硅光伏技术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共存,相互结合、互为补充,预计钙钛矿在某些细分领域中率先实现工程化应用。
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斌表示,截至目前,钙钛矿已完成技术与产业化的爬坡阶段。未来5至6年,钙钛矿叠层电池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以85%以上的年复合增速蓬勃发展。

权威之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表示,量子点是未来显示产业关键基础材料,钙钛矿发光量子点是下一代主流显示产业材料。未来,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将引领五大新产业,即千亿先进显示产业、千亿喷墨打印电发光膜产业、万亿硅光伏产业、百亿智能植物工厂产业、百亿健康智能照明产业。
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的先进材料研究院院长陈永华表示,钙钛矿发展至今逐渐步入产业化,需要高效率印刷方式。通过丝网印刷的钙钛矿薄膜策略,通过一点实现对整个面控制,实现高质量钙钛矿薄膜。
“稳定性、大面积是钙钛矿光伏技术产业化的关键。组件寿命是产业化发展主要瓶颈,需要适合钙钛矿技术的评价标准。”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院长李美成介绍,行业要有序推动电站工程落地,挖掘组件应用需求;加快落地集中式、分布式钙钛矿光伏电站的验证及试点工程,推动大中型光伏电站的钙钛矿光伏产品应用;开发钙钛矿产品的智能化、小型化、集成化应用场景,创造并扩大产品商业需求,通过市场推动产业发展。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肖平表示,当前,钙钛矿光伏设备受关注。无论哪种叠层技术,目标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效率和增益,这是现阶段产业化路径的选择。未来,钙钛矿光伏技术发展空间大,与晶硅光伏技术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共存,相互结合、互为补充,预计钙钛矿在某些细分领域中率先实现工程化应用。
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斌表示,截至目前,钙钛矿已完成技术与产业化的爬坡阶段。未来5至6年,钙钛矿叠层电池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以85%以上的年复合增速蓬勃发展。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来源: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我省独立储能电站试行电费补偿机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
文件提到,电费补偿机制适用范围,广东省独立储能电站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可获得电费补偿:一是获得国家或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认定的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二是纳入2023年至2025年的年度计划且在2025年底前进入商业运营的独立储能项目。独立储能项目实行年度建设计划管理。
独立储能电站可获得的电费补偿金额根据补偿标准和月度可用最大容量确定,其中年度补偿标准统一为100元/千瓦(含税),月度补偿标准按年度补偿标准除以12确定,每月补偿电费以元为单位,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详情如下:
为支持我省独立储能电站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结合当前我省实际情况,我委研究起草了《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我省独立储能电站试行电费补偿机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欢迎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于2024年10月18日前通过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等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传 真:020-83134175
电子邮箱:fgw_jgc@gd.gov.cn
邮寄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305号省政府大院5号楼省发展改革委价格处(邮政编码:510031)
附件: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我省独立储能电站试行电费补偿机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2024年10月9日传 真:020-83134175
电子邮箱:fgw_jgc@gd.gov.cn
邮寄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305号省政府大院5号楼省发展改革委价格处(邮政编码:510031)
附件: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我省独立储能电站试行电费补偿机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2024年10月9日
附件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我省独立储能电站试行电费补偿机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局(委),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相关储能企业:
为支持我省独立储能电站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结合当前我省实际情况,决定对我省独立储能电站试行电费补偿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电费补偿机制适用范围。我省独立储能电站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可获得电费补偿:一是获得国家或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认定的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二是纳入2023年至2025年的年度计划且在2025年底前进入商业运营的独立储能项目。独立储能项目实行年度建设计划管理。
二、电费补偿金额的确定。独立储能电站可获得的电费补偿金额根据补偿标准和月度可用最大容量确定,其中年度补偿标准统一为100元/千瓦(含税),月度补偿标准按年度补偿标准除以12确定,每月补偿电费以元为单位,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三、月度可用最大容量认定。独立储能电站自进入商业运营后可向电力调度机构申报次月最大出力,申报的最大出力不得高于电站在并网调度协议中明确的装机容量;根据当月调用测试达到的实际最大出力值确定其月度可用最大容量(不超过申报最大出力),并作为计算电费补偿金额的依据。
四、考核机制。电力调度机构每月对独立储能电站开展一次调用测试(含现货市场优化出清结果达到申报最大出力值的情况),出力达到申报最大出力即认定本月合格。若当月最大出力测试结果未达到申报标准的则扣减当月补偿电费的10%;若连续两个月及以上未达到申报标准,则加重扣减补偿电费,扣减金额为当月补偿电费的10%与连续未达标月份数的乘积。独立储能电站应接受电网调度,对于不服从电网调度安排的,其当月最大出力值认定为0。后续视实际运行情况完善考核机制。
五、电费补偿金额的支付。电网企业按月向独立储能电站支付电费补偿金额,支付资金由我省尖峰加价电费承担。电网企业应将电站名称、最大出力、支付金额等情况以及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我委。
六、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有效期暂定至2025年12月31日。在此期间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国家规定执行。相关内容如下:

广东省:独立储能电站电费补偿100元/千瓦/年!

传 真:020-83134175
电子邮箱:fgw_jgc@gd.gov.cn
邮寄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305号省政府大院5号楼省发展改革委价格处(邮政编码:510031)
附件: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我省独立储能电站试行电费补偿机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2024年10月9日
附件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我省独立储能电站试行电费补偿机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局(委),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相关储能企业:
为支持我省独立储能电站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结合当前我省实际情况,决定对我省独立储能电站试行电费补偿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电费补偿机制适用范围。我省独立储能电站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可获得电费补偿:一是获得国家或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认定的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二是纳入2023年至2025年的年度计划且在2025年底前进入商业运营的独立储能项目。独立储能项目实行年度建设计划管理。
二、电费补偿金额的确定。独立储能电站可获得的电费补偿金额根据补偿标准和月度可用最大容量确定,其中年度补偿标准统一为100元/千瓦(含税),月度补偿标准按年度补偿标准除以12确定,每月补偿电费以元为单位,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三、月度可用最大容量认定。独立储能电站自进入商业运营后可向电力调度机构申报次月最大出力,申报的最大出力不得高于电站在并网调度协议中明确的装机容量;根据当月调用测试达到的实际最大出力值确定其月度可用最大容量(不超过申报最大出力),并作为计算电费补偿金额的依据。
四、考核机制。电力调度机构每月对独立储能电站开展一次调用测试(含现货市场优化出清结果达到申报最大出力值的情况),出力达到申报最大出力即认定本月合格。若当月最大出力测试结果未达到申报标准的则扣减当月补偿电费的10%;若连续两个月及以上未达到申报标准,则加重扣减补偿电费,扣减金额为当月补偿电费的10%与连续未达标月份数的乘积。
独立储能电站应接受电网调度,对于不服从电网调度安排的,其当月最大出力值认定为0。后续视实际运行情况完善考核机制。
五、电费补偿金额的支付。电网企业按月向独立储能电站支付电费补偿金额,支付资金由我省尖峰加价电费承担。电网企业应将电站名称、最大出力、支付金额等情况以及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我委。
六、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有效期暂定至2025年12月31日。在此期间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国家规定执行。

权威之声

作为计算电费补偿金额的依据。
四、考核机制。电力调度机构每月对独立储能电站开展一次调用测试(含现货市场优化出清结果达到申报最大出力值的情况),出力达到申报最大出力即认定本月合格。若当月最大出力测试结果未达到申报标准的则扣减当月补偿电费的10%;若连续两个月及以上未达到申报标准,则加重扣减补偿电费,扣减金额为当月补偿电费的10%与连续未达标月份数的乘积。
独立储能电站应接受电网调度,对于不服从电网调度安排的,其当月最大出力值认定为0。后续视实际运行情况完善考核机制。
五、电费补偿金额的支付。电网企业按月向独立储能电站支付电费补偿金额,支付资金由我省尖峰加价电费承担。电网企业应将电站名称、最大出力、支付金额等情况以及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我委。
六、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有效期暂定至2025年12月31日。在此期间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国家规定执行。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华能加娃光储电站:风“光”入雅砻 绿电出高原

来源:中国能源网

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丰沃的雅砻河谷不仅孕育了风光旖旎的壮丽山河,也铸就了雪域高原上新西藏建设的精神丰碑,在融雪潺潺与藏香氤氲间,山南人将古文明的歌谣谱成了新时代的凯歌。
在西藏山南市的华能加娃一期光储电站项目现场,片片光伏板连片成海、绵延不绝,奔涌向日光照耀下的雪域高山,绿色电力的光芒跃动在崇山峻岭间。
聚光成“海” 高山上流淌的“光伏海”
从拉萨驱车近三个小时,顺雅鲁藏布江而下,沿蜿蜒的山路盘旋向上,来到海拔4500米以上的拉杰雄山。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整齐地排布在高原山地,这片由数万块光伏板铺就的“光伏海”,与远处的皑皑雪山、近处的茵茵绿草相得益彰,构成这片雪域高原的秋日限定色彩,这里就是华能加娃一期光储电站项目的施工现场。
西藏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加快构建以常规水电为支撑、新能源为主体的水风光基地,对保障西藏能源安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华能雅江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徐定辉表示,雅江公司在常规水电基础上,大力发展包括加娃光储电站在内的新能源项目,加快推进雅中清洁能源基地规划建设,服务和推动西藏构建清洁能源“一基地、两示范”发展新格局。

权威之声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沙漠,具有发展光伏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随着西藏电网不断升级换代、覆盖延伸,新能源装机容量也在不断增长,一座座光伏电站在这里拔地而起。
2024年2月,随着第一块光伏组件的铺设,华能加娃850兆瓦光储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雅中水风光储清洁能源基地的先导工程,也是西藏目前已建在建最大的光储电站项目。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其中,即将建成的加娃一期光储电站装机250兆瓦,配置50兆瓦/200兆瓦时的储能系统,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3.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超11万吨,减少碳排放超32.89万吨,有效缓解藏中电量短缺状况。
“缺氧不缺精神” 逐梦追绿的建设者们
初秋九月,华能加娃光储电站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目前,正处于收尾期。
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作业,“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言辛苦、奉献不计得失”,是他们奋战雪域的铿锵口号,也是加娃一期光储电站建设者们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这里高寒、低压、缺氧、昼夜温差大,施工作业人员很多是从内地来的,大部分是第一次在高原施工,高原反应如影随形,睡个好觉几乎都成了奢望,更不用说建设的难度了。”望着眼前一望无垠的似海深蓝,华能雅江公司加娃光储项目经理李勇表示,加娃项目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紫外线强度相当于内地的2~3倍,有时候昼夜温差将近30摄氏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者们打基立桩、立塔架线、建设电站……在高原上打通了一条条华能绿色电力通道。
除了严苛的自然环境之外,项目建设之初,不少当地农牧民对光伏产业知之甚少、对光伏电站建设存在顾虑。为彻底消除当地居民对光伏项目建设破坏原有生态、影响放牧等方面的担忧,华能雅江公司组织曲松县及乡镇村相关负责人、农牧民代表等一行十余人,赴青海共和县对新能源项目进行考察,增强了广大农牧民对光伏项目的认同感。
返程的傍晚,一缕夕阳洒落在熠熠生辉的光伏板上,映刻着建设者们铸梦山南挥洒的汗水,也折射出这片“光电之海”的绿色未来。“现在正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期,为确保项目如期投运,我们积极抢抓施工窗口期,开足马力推进各项工程任务。”李勇介绍道。截至目前,加娃一期光伏板及组件安装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供电出力检测、消缺维护等工作,不久后的将来,华能加娃光储电站的绿色电力将会源源不断送往西藏各地、甚至走出高原。
富民兴藏 山村里的“幸福密码”
板上生绿电,板下牧牛羊。在光伏板之间预留的空地上,随处可以看到绿茵绒绒的丰盈牧草,今后的拉杰雄山将成为绿电涌动的光伏“蓝海”和牧草遍地的致富“绿洲”。
“今后,牛羊吃草和光伏发电将在这里和谐共生。”华能雅江公司加娃光储项目管理工程师达瓦索朗表示,华能加娃光储电站项目按照牧光互补模式建设,通过优化阵列倾角、高度和间距,结合光伏阵列下有效光照分布情况,确保牧草生长和周边草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华能加娃项目还将项目建设的“输血”模式转化为良性循环的“造血”模式。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人,达瓦索朗利用语言优势,在当地组织开展光伏技术专项培训,通过技能传授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工程建设中,为当地农牧民打造技术就业新平台。“通过技术支持、人才培养,不仅提升了当地务工人员的光伏安装技能,同时,以技术带头人为支点,还可以带动更多人参加到其他光伏电站的建设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达瓦索朗表示,据初步统计,开工以来,各标段共吸纳当地农牧民劳务工800余人次参工参建,加上租住当地房屋等方式,预计可增加当地收入约760万元。
今年是对口援藏30周年,也是华能进藏20周年。多年来,华能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援藏工作,用实干实绩书写着建设美丽幸福西藏的华能答卷。“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引领和推动在藏大型水电工程开发和新能源规划建设,为西藏节能降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清洁能源支撑。相信今后,越来越多的标杆性、示范性、带动性的产业项目将绽放在雪域高原。”李勇表示。
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激荡着雅砻大地的沧桑变迁,也勾勒出华能在藏发展的风“光”盛景,接续奋斗的华能人正在日光倾城的世界屋脊收集起光明的温度,汇聚成点亮万家灯火、温暖千家万户的无限能量,一条条电力天路交织出绚丽多彩的能源画卷,通达雪域高原甚至更远的未来。

权威之声

富民兴藏 山村里的“幸福密码”
板上生绿电,板下牧牛羊。在光伏板之间预留的空地上,随处可以看到绿茵绒绒的丰盈牧草,今后的拉杰雄山将成为绿电涌动的光伏“蓝海”和牧草遍地的致富“绿洲”。
“今后,牛羊吃草和光伏发电将在这里和谐共生。”华能雅江公司加娃光储项目管理工程师达瓦索朗表示,华能加娃光储电站项目按照牧光互补模式建设,通过优化阵列倾角、高度和间距,结合光伏阵列下有效光照分布情况,确保牧草生长和周边草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华能加娃项目还将项目建设的“输血”模式转化为良性循环的“造血”模式。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人,达瓦索朗利用语言优势,在当地组织开展光伏技术专项培训,通过技能传授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工程建设中,为当地农牧民打造技术就业新平台。
“通过技术支持、人才培养,不仅提升了当地务工人员的光伏安装技能,同时,以技术带头人为支点,还可以带动更多人参加到其他光伏电站的建设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达瓦索朗表示,据初步统计,开工以来,各标段共吸纳当地农牧民劳务工800余人次参工参建,加上租住当地房屋等方式,预计可增加当地收入约760万元。
今年是对口援藏30周年,也是华能进藏20周年。多年来,华能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援藏工作,用实干实绩书写着建设美丽幸福西藏的华能答卷。“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引领和推动在藏大型水电工程开发和新能源规划建设,为西藏节能降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清洁能源支撑。相信今后,越来越多的标杆性、示范性、带动性的产业项目将绽放在雪域高原。”李勇表示。
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激荡着雅砻大地的沧桑变迁,也勾勒出华能在藏发展的风“光”盛景,接续奋斗的华能人正在日光倾城的世界屋脊收集起光明的温度,汇聚成点亮万家灯火、温暖千家万户的无限能量,一条条电力天路交织出绚丽多彩的能源画卷,通达雪域高原甚至更远的未来。

库存连降数周,碳酸锂基本面有变?

来源:期货日报

权威之声

中国储能网讯:近期,碳酸锂社会库存持续去化。据SMM数据,截至9月27日当周,碳酸锂周度库存为12.46万吨,环比减少2095吨。其中,上游去库5035吨,下游和其他环节累库2939吨。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碳酸锂连续5周呈现去库态势。
市场人士认为,碳酸锂库存持续去化并不意味着碳酸锂基本面拐点已经到来。
对于9月碳酸锂库存持续下降的原因,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张维鑫解释称,一方面是因为碳酸锂的低价对生产端的制约已有所体现,另一方面则是随着旺季来临,碳酸锂需求端环比有较大增长。供减需增的背景下,碳酸锂库存连续下降。
“9月以来,碳酸锂市场供需因素出现了明显变化,尤其是供应方面,矿端连续出现减停产消息,同时连续数月国内锂矿进口和碳酸锂进口环比明显下降,低价显然影响到矿山的生产和发货意愿。需求方面,汽车和电池环节价格战引发的观望心态逐步消退,而低价带来的三大效应(出口扩张、加速替代和收入效应)在增强。7月以来,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好于年初预期与上半年的增速。”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吴江也解释称,尽管环比来看供需出现了明显逆转,但是9月的平衡表呈现阶段性的紧平衡,月均有3000吨左右的需求短缺,因此呈现去库态势。
  谈及去库情况,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此轮去库对基本面的边际改善相对有限。
  “这种去库属于特定情况下的表现,更多属于供给和需求在节奏上的错配。”张维鑫认为,随着“金九银十”结束,环比需求预计会有较大回落,其中包括订单增长放缓、中间环节去库等因素,会带来上游材料需求减少。从供给端来看,随着碳酸锂价格来到一个相对均衡的位置,并维持较窄幅波动,生产端预计会有所恢复,去库状态继续维持的时间并不会太长久。一方面,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有锂资源投产并爬坡,供给端大概率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需求端增长则放缓。因此,在强现实与弱预期的矛盾下,供需关系虽有短期改善,但中长期仍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当下大背景仍然是供大于求,若价格出现明显反弹,解除了对供给的限制,产能出清无法实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会更加严峻,反过来会对价格形成压制。
  “连续5周维持去库态势,反映出碳酸锂的基本面阶段性转好,但实际边际改善力度相对有限。”国信期货分析师顾冯达也认为,从中长期视角来看,供应端目前尚未见到规模化的减停产,同时锂盐新项目计划投产增量仍较为显著,供大于求预计仍然是中长期主基调。
  从终端需求来看,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市场依旧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新能源汽车在旺季的表现成为碳酸锂需求环比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据乘联会数据,9月中国大陆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将达到210万辆,同比增长4.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NEV)的销量预计将达到110万辆,同比增长47.3%。9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占中国大陆乘用车销量的52.4%。
  有行业人士表示,近期政策端的多项利好信号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如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政策的延续、新能源车下乡活动等,均有望激发市场活力。随着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环保政策持续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也有望继续扩大,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更多动力。
  “当下,随着政策发力,股票市场显著回暖,地产市场亦有企稳迹象,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汽车消费有望得到提振。”张维鑫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新能源汽车“金九银十”的销售表现及四季度销量可以适度上调,进而会增加碳酸锂需求,这是政策从基本面对碳酸锂价格产生支撑的路径。最终的改善幅度还要关注政策后续落地情况。
  吴江也认为,尽管当前处于消费旺季,叠加以旧换新和促进消费措施的加持,在国庆假期前后,新能源汽车消费或能有效带动碳酸锂需求阶段性改善,但后市需要关注政策向更广泛领域的落地状态,包括全球范围内可能的再通胀倾向。
  展望后市,当前碳酸锂价格是否已经迎来拐点,市场存在较大分歧。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认为,当前,碳酸锂需求超预期向好,新能源汽车需求向好也带动中间环节库存去化,加之当前宏观情绪向好,或与短周期供需面改善形成共振,后市有望看高一线。顾冯达也认为,虽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格局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但政策利好支撑商品板块整体上行,碳酸锂或将步入阶段性宽幅震荡区间,后续需重点关注供应端情况及客供比例的改变。张维鑫则认为,尽管碳酸锂短期内确实有一些利好,但价格反弹高度不宜过度乐观,10月份大概率会是基本面拐点,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下一轮下跌的起点。

权威之声

出现了明显逆转,但是9月的平衡表呈现阶段性的紧平衡,月均有3000吨左右的需求短缺,因此呈现去库态势。
谈及去库情况,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此轮去库对基本面的边际改善相对有限。
“这种去库属于特定情况下的表现,更多属于供给和需求在节奏上的错配。”张维鑫认为,随着“金九银十”结束,环比需求预计会有较大回落,其中包括订单增长放缓、中间环节去库等因素,会带来上游材料需求减少。从供给端来看,随着碳酸锂价格来到一个相对均衡的位置,并维持较窄幅波动,生产端预计会有所恢复,去库状态继续维持的时间并不会太长久。一方面,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有锂资源投产并爬坡,供给端大概率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需求端增长则放缓。因此,在强现实与弱预期的矛盾下,供需关系虽有短期改善,但中长期仍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当下大背景仍然是供大于求,若价格出现明显反弹,解除了对供给的限制,产能出清无法实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会更加严峻,反过来会对价格形成压制。
  “连续5周维持去库态势,反映出碳酸锂的基本面阶段性转好,但实际边际改善力度相对有限。”国信期货分析师顾冯达也认为,从中长期视角来看,供应端目前尚未见到规模化的减停产,同时锂盐新项目计划投产增量仍较为显著,供大于求预计仍然是中长期主基调。
  从终端需求来看,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市场依旧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新能源汽车在旺季的表现成为碳酸锂需求环比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据乘联会数据,9月中国大陆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将达到210万辆,同比增长4.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NEV)的销量预计将达到110万辆,同比增长47.3%。9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占中国大陆乘用车销量的52.4%。
  有行业人士表示,近期政策端的多项利好信号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如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政策的延续、新能源车下乡活动等,均有望激发市场活力。随着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环保政策持续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也有望继续扩大,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更多动力。
  “当下,随着政策发力,股票市场显著回暖,地产市场亦有企稳迹象,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汽车消费有望得到提振。”张维鑫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新能源汽车“金九银十”的销售表现及四季度销量可以适度上调,进而会增加碳酸锂需求,这是政策从基本面对碳酸锂价格产生支撑的路径。最终的改善幅度还要关注政策后续落地情况。
  吴江也认为,尽管当前处于消费旺季,叠加以旧换新和促进消费措施的加持,在国庆假期前后,新能源汽车消费或能有效带动碳酸锂需求阶段性改善,但后市需要关注政策向更广泛领域的落地状态,包括全球范围内可能的再通胀倾向。
  展望后市,当前碳酸锂价格是否已经迎来拐点,市场存在较大分歧。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认为,当前,碳酸锂需求超预期向好,新能源汽车需求向好也带动中间环节库存去化,加之当前宏观情绪向好,或与短周期供需面改善形成共振,后市有望看高一线。顾冯达也认为,虽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格局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但政策利好支撑商品板块整体上行,碳酸锂或将步入阶段性宽幅震荡区间,后续需重点关注供应端情况及客供比例的改变。张维鑫则认为,尽管碳酸锂短期内确实有一些利好,但价格反弹高度不宜过度乐观,10月份大概率会是基本面拐点,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下一轮下跌的起点。

权威之声

“连续5周维持去库态势,反映出碳酸锂的基本面阶段性转好,但实际边际改善力度相对有限。”国信期货分析师顾冯达也认为,从中长期视角来看,供应端目前尚未见到规模化的减停产,同时锂盐新项目计划投产增量仍较为显著,供大于求预计仍然是中长期主基调。
从终端需求来看,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市场依旧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新能源汽车在旺季的表现成为碳酸锂需求环比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据乘联会数据,9月中国大陆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将达到210万辆,同比增长4.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NEV)的销量预计将达到110万辆,同比增长47.3%。9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占中国大陆乘用车销量的52.4%。
有行业人士表示,近期政策端的多项利好信号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如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政策的延续、新能源车下乡活动等,均有望激发市场活力。随着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环保政策持续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也有望继续扩大,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更多动力。
“当下,随着政策发力,股票市场显著回暖,地产市场亦有企稳迹象,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汽车消费有望得到提振。”张维鑫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新能源汽车“金九银十”的销售表现及四季度销量可以适度上调,进而会增加碳酸锂需求,这是政策从基本面对碳酸锂价格产生支撑的路径。最终的改善幅度还要关注政策后续落地情况。
吴江也认为,尽管当前处于消费旺季,叠加以旧换新和促进消费措施的加持,在国庆假期前后,新能源汽车消费或能有效带动碳酸锂需求阶段性改善,但后市需要关注政策向更广泛领域的落地状态,包括全球范围内可能的再通胀倾向。
展望后市,当前碳酸锂价格是否已经迎来拐点,市场存在较大分歧。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认为,当前,碳酸锂需求超预期向好,新能源汽车需求向好也带动中间环节库存去化,加之当前宏观情绪向好,或与短周期供需面改善形成共振,后市有望看高一线。顾冯达也认为,虽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格局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但政策利好支撑商品板块整体上行,碳酸锂或将步入阶段性宽幅震荡区间,后续需重点关注供应端情况及客供比例的改变。张维鑫则认为,尽管碳酸锂短期内确实有一些利好,但价格反弹高度不宜过度乐观,10月份大概率会是基本面拐点,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下一轮下跌的起点。

权威之声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加快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占比新能源、柔性智能电网、高比例绿电消费方向科技突围。
聚焦高比例新能源主动支撑、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高效运行、多元用户供需互动与能效提升等重点方向,申报“储能与智能电网”、“智能电网2030”、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点位等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优先推动科技示范工程纳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规划。
详情如下:
一、实施重大科技攻坚任务
(一)推动储能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方向科技突围。聚焦绿色甲醇合成、绿氨合成等高效长寿命的储能技术、不受资源约束的非锂电化学储能技术和本质安全的新储能技术、适应高频次快速响应的新储能技术和混合储能技术、新一代基于电化学物理模型的储能安全预警技术等,开展“储能与智能电网”、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点位等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
(二)推动氢能关键装备自主可控、制取效率高和长距离大规模安全储运方向科技突围。大力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燃料电池、水电解槽、氢气压缩机、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管道输送、掺氢天然气内燃机、加氢站用加压加注等技术攻关,建设氢能装备实证验证基地和应用示范工程。系统推进关键产品和重大技术攻关、中试转化、工程化应用。
3.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占比新能源、柔性智能电网、高比例绿电消费方向科技突围。聚焦高比例新能源主动支撑、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高效运行、多元用户供需互动与能效提升等重点方向,申报“储能与智能电网”、“智能电网2030”、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点位等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优先推动科技示范工程纳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规划。
4.推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利用和高效灵活发电方向科技突围。立足煤炭绿色开发利用、灵活智能转型,聚焦生态保护型开发技术与装备、煤矿地质环境精细感知、矿井水保护利用与固废利用、矿区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煤矿瓦斯高效抽采及利用、新一代高效智能采掘技术及装备、煤矿人工智能、超灵活燃煤发电、快速启停煤基发电、多能互补发电和二氧化碳捕集等重点方向,申报“煤炭2030”、“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等国家科技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优先推动科技示范工程纳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规划。
5.建立重大示范项目培育机制。建立能源科技创新培育项目库,项目库采用常年推荐、分批入库、定期发布、动态调整的方式管理。对自治区确定的储能、氢能、新型电力系统、煤炭绿色开发和高效灵活发电等重点方向的入库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帮助项目实施和进行相关成果转化,支持项目成果申报国家、自治区的奖项,进行宣传推广和典型经验交流。
二、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平台
6.鼓励企业牵头建立创新平台。支持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申报国家能源研发中心和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争取进入“挂帅出征”名单和“赛马争先”项目库,加强服务和指导,力争圆满完成考核评价期各项任务。支持企业依托自治区能源领域创新人才机制,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鼓励企业依托创新平台,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牵头承担自治区能源领域战略咨询课题,牵头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点位项目、“揭榜挂帅”示范项目等重大科研任务,实施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科技装备重大项目和首台(套)示范项目。
7.推动建设能源战略科技力量。支持能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合作,成立创新联合体,聚焦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氢能等前沿领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推动重大成果转化落地。支持能源企业与自治区重大创新平台深化合作,围绕各自优势领域集聚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装备系统研发。
三、引育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8.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端智库。建立自治区能源科技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选聘能源领域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担任专家委员,长期牵头承担商定领域的战略咨询和研究工作。鼓励驻区能源央企、区属能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所属重大创新平台,建立学术委员会和技术专家库,选聘一批能够主持关键技术攻关、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担任委员和专家,长期牵头承担重大科研任务。
9.鼓励企业建设“人才飞地”。鼓励重点企业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资源密集地设立“人才飞地”,引进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高端人才,推动“异地研发、本地转化”跨区域闭环发展,带动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本土人才队伍。支持本土人才队伍与国内外优势创新团队合作承担优势专业领域重大创新任务。
10.加强创新平台人才集聚功能。支持能源企业与大青山实验室、鄂尔多斯实验室、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合作,柔性引进国内外能源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探索“团队+项目”集成式引进。
11.培育高水平本土人才和梯队。建立能源科技人才库,强化对人才的精准化服务。鼓励能源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推动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12.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支持企业研发、制造、应用、认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引导企业加强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
13.建立创新应用典型案例推广机制。定期征集发布能源科技装备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强化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推广。支持主要应用单位牵头制定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地区或行业标准,加强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14.推进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企业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资金开展能源设施设备更新,对经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技术装备列为国家、自治区能源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或典型案例,以及申报项目列为国家或自治区重大示范项目等,优先推荐。
15.探索创新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机制。建立能源领域科技成果库和需求库,推动实施标准、信用保障、合同规范、风险管控等机制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快速转化。
五、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16.推进品牌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建立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较强的品牌产品。对标一流,以壮大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集聚地。
17.加强学习交流。鼓励能源领域装备制造业从单纯技术引进向人才引进、对外并购、合作研发转变。定期组织开展能源领域科技装备专题培训,加强学习、交流,促进先进科技装备在我区的推广应用。
18.加强协同配合。在自治区党委科技委员会的领导下,各级能源管理部门要与科技、工信、科协等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19.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能源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国家、自治区及相关部门关于科技创新的各类政策文件宣贯工作,强化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指导和服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各宣传媒体加大对科技创新政策的解读,对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创新案例要广泛宣传,在全区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内蒙古: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占比

权威之声

(二)推动氢能关键装备自主可控、制取效率高和长距离大规模安全储运方向科技突围。大力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燃料电池、水电解槽、氢气压缩机、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管道输送、掺氢天然气内燃机、加氢站用加压加注等技术攻关,建设氢能装备实证验证基地和应用示范工程。系统推进关键产品和重大技术攻关、中试转化、工程化应用。
(三)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占比新能源、柔性智能电网、高比例绿电消费方向科技突围。聚焦高比例新能源主动支撑、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高效运行、多元用户供需互动与能效提升等重点方向,申报“储能与智能电网”、“智能电网2030”、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点位等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优先推动科技示范工程纳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规划。
(四)推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利用和高效灵活发电方向科技突围。立足煤炭绿色开发利用、灵活智能转型,聚焦生态保护型开发技术与装备、煤矿地质环境精细感知、矿井水保护利用与固废利用、矿区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煤矿瓦斯高效抽采及利用、新一代高效智能采掘技术及装备、煤矿人工智能、超灵活燃煤发电、快速启停煤基发电、多能互补发电和二氧化碳捕集等重点方向,申报“煤炭2030”、“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等国家科技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优先推动科技示范工程纳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规划。
(五)建立重大示范项目培育机制。建立能源科技创新培育项目库,项目库采用常年推荐、分批入库、定期发布、动态调整的方式管理。对自治区确定的储能、氢能、新型电力系统、煤炭绿色开发和高效灵活发电等重点方向的入库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帮助项目实施和进行相关成果转化,支持项目成果申报国家、自治区的奖项,进行宣传推广和典型经验交流。
二、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平台
(六)鼓励企业牵头建立创新平台。支持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申报国家能源研发中心和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争取进入“挂帅出征”名单和“赛马争先”项目库,加强服务和指导,力争圆满完成考核评价期各项任务。支持企业依托自治区能源领域创新人才机制,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鼓励企业依托创新平台,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牵头承担自治区能源领域战略咨询课题,牵头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点位项目、“揭榜挂帅”示范项目等重大科研任务,实施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科技装备重大项目和首台(套)示范项目。
(七)推动建设能源战略科技力量。支持能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合作,成立创新联合体,聚焦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氢能等前沿领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推动重大成果转化落地。支持能源企业与自治区重大创新平台深化合作,围绕各自优势领域集聚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装备系统研发。
三、引育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8.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端智库。建立自治区能源科技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选聘能源领域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担任专家委员,长期牵头承担商定领域的战略咨询和研究工作。鼓励驻区能源央企、区属能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所属重大创新平台,建立学术委员会和技术专家库,选聘一批能够主持关键技术攻关、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担任委员和专家,长期牵头承担重大科研任务。
9.鼓励企业建设“人才飞地”。鼓励重点企业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资源密集地设立“人才飞地”,引进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高端人才,推动“异地研发、本地转化”跨区域闭环发展,带动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本土人才队伍。支持本土人才队伍与国内外优势创新团队合作承担优势专业领域重大创新任务。
10.加强创新平台人才集聚功能。支持能源企业与大青山实验室、鄂尔多斯实验室、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合作,柔性引进国内外能源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探索“团队+项目”集成式引进。
11.培育高水平本土人才和梯队。建立能源科技人才库,强化对人才的精准化服务。鼓励能源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推动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12.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支持企业研发、制造、应用、认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引导企业加强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
13.建立创新应用典型案例推广机制。定期征集发布能源科技装备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强化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推广。支持主要应用单位牵头制定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地区或行业标准,加强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14.推进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企业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资金开展能源设施设备更新,对经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技术装备列为国家、自治区能源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或典型案例,以及申报项目列为国家或自治区重大示范项目等,优先推荐。
15.探索创新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机制。建立能源领域科技成果库和需求库,推动实施标准、信用保障、合同规范、风险管控等机制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快速转化。
五、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16.推进品牌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建立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较强的品牌产品。对标一流,以壮大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集聚地。
17.加强学习交流。鼓励能源领域装备制造业从单纯技术引进向人才引进、对外并购、合作研发转变。定期组织开展能源领域科技装备专题培训,加强学习、交流,促进先进科技装备在我区的推广应用。
18.加强协同配合。在自治区党委科技委员会的领导下,各级能源管理部门要与科技、工信、科协等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19.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能源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国家、自治区及相关部门关于科技创新的各类政策文件宣贯工作,强化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指导和服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各宣传媒体加大对科技创新政策的解读,对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创新案例要广泛宣传,在全区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权威之声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点位项目、“揭榜挂帅”示范项目等重大科研任务,实施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科技装备重大项目和首台(套)示范项目。
(七)推动建设能源战略科技力量。支持能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合作,成立创新联合体,聚焦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氢能等前沿领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推动重大成果转化落地。支持能源企业与自治区重大创新平台深化合作,围绕各自优势领域集聚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装备系统研发。
三、引育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八)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端智库。建立自治区能源科技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选聘能源领域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担任专家委员,长期牵头承担商定领域的战略咨询和研究工作。鼓励驻区能源央企、区属能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所属重大创新平台,建立学术委员会和技术专家库,选聘一批能够主持关键技术攻关、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担任委员和专家,长期牵头承担重大科研任务。
(九)鼓励企业建设“人才飞地”。鼓励重点企业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资源密集地设立“人才飞地”,引进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高端人才,推动“异地研发、本地转化”跨区域闭环发展,带动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本土人才队伍。支持本土人才队伍与国内外优势创新团队合作承担优势专业领域重大创新任务。
(十)加强创新平台人才集聚功能。支持能源企业与大青山实验室、鄂尔多斯实验室、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合作,柔性引进国内外能源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探索“团队+项目”集成式引进。
(十一)培育高水平本土人才和梯队。建立能源科技人才库,强化对人才的精准化服务。鼓励能源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推动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十二)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支持企业研发、制造、应用、认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引导企业加强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
(十三)建立创新应用典型案例推广机制。定期征集发布能源科技装备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强化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推广。支持主要应用单位牵头制定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地区或行业标准,加强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14.推进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企业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资金开展能源设施设备更新,对经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技术装备列为国家、自治区能源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或典型案例,以及申报项目列为国家或自治区重大示范项目等,优先推荐。
15.探索创新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机制。建立能源领域科技成果库和需求库,推动实施标准、信用保障、合同规范、风险管控等机制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快速转化。
五、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16.推进品牌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建立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较强的品牌产品。对标一流,以壮大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集聚地。
17.加强学习交流。鼓励能源领域装备制造业从单纯技术引进向人才引进、对外并购、合作研发转变。定期组织开展能源领域科技装备专题培训,加强学习、交流,促进先进科技装备在我区的推广应用。
18.加强协同配合。在自治区党委科技委员会的领导下,各级能源管理部门要与科技、工信、科协等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19.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能源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国家、自治区及相关部门关于科技创新的各类政策文件宣贯工作,强化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指导和服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各宣传媒体加大对科技创新政策的解读,对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创新案例要广泛宣传,在全区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权威之声

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
(十三)建立创新应用典型案例推广机制。定期征集发布能源科技装备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强化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推广。支持主要应用单位牵头制定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地区或行业标准,加强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十四)推进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企业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资金开展能源设施设备更新,对经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技术装备列为国家、自治区能源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或典型案例,以及申报项目列为国家或自治区重大示范项目等,优先推荐。
(十五)探索创新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机制。建立能源领域科技成果库和需求库,推动实施标准、信用保障、合同规范、风险管控等机制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快速转化。
五、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十六)推进品牌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建立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较强的品牌产品。对标一流,以壮大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集聚地。
(十七)加强学习交流。鼓励能源领域装备制造业从单纯技术引进向人才引进、对外并购、合作研发转变。定期组织开展能源领域科技装备专题培训,加强学习、交流,促进先进科技装备在我区的推广应用。
(十八)加强协同配合。在自治区党委科技委员会的领导下,各级能源管理部门要与科技、工信、科协等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能源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国家、自治区及相关部门关于科技创新的各类政策文件宣贯工作,强化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指导和服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通过各宣传媒体加大对科技创新政策的解读,对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创新案例要广泛宣传,在全区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权威之声

来源:贵州省能源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促进贵州省新型储能发展应用,加快构架新型电力系统。
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在借鉴其他省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贵州省能源局组织起草了《贵州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一、制定依据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1号)文件明确,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极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逐步推动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发改办运行〔2022〕475号)文件明确,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鉴于现阶段储能容量相对较小,鼓励独立储能签订顶峰时段和低谷时段市场合约,发挥移峰填谷和顶峰发电作用。
(三)《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国能发科技规〔2024〕26号)文件明确,各地充分考虑新型储能特点,加快推进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有关细则,丰富交易品种,考虑配套政策、电力供需情况,通过灵活有效的市场化手段,促进新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进一步丰富新型储能的市场化商业模式。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24〕119号)文件明确,积极推动各类调节资源参与电力市场。明确源网荷各侧调节资源和风光储联合单元、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主体的独立市场地位。
二、建立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需要。推进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是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是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稳步推进“双碳”目标落地落实,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是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新型储能不仅能够解决新能源消纳和波动性问题,还具有平滑过渡、削峰填谷、调频调压等功能,可大幅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促进新型储能健康发展,亟待建立新型储能商业运行模式,完善符合新型储能特点的电力市场体制机制,推动新型储能逐步进入市场参与交易。
(二)可行性
一是电力交易市场更加完善。我省电力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相关功能已更加完善,具备支持新型储能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平台、技术和人才条件。
二是可营收模式逐渐多元化。目前,我省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已经建立,上下浮动达到60%,储能项目进入市场交易可通过谷段充电,峰段放电和提供调峰服务获取收益,下一步可进入电力现货市场获取收益。
三、《方案》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方案》分为总体要求、交易方式、市场注册、交易品种、组织实施等5部分,具体为: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明确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第二部分:交易方式。共2种:一是直接交易,独立储能以独立经营主体直接参与电力市场,既可作为买电方,也可作为卖电方;二是联合交易,电源侧或用户侧储能与所属电源或用户联合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电力市场,只能作为买电或卖电其中一方。
配建储能通过技术改造满足条件后,可选择转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所属储能,原则上暂不能转为独立储能。
第三部分:市场注册。明确独立储能参与电力交易的注册条件和需要提供的资料信息。
第四部分:交易品种。目前共3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现货电能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
第五部分:组织实施。明确政府部门和电力运营机构职责。

贵州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

权威之声

〔2024〕26号)文件明确,各地充分考虑新型储能特点,加快推进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有关细则,丰富交易品种,考虑配套政策、电力供需情况,通过灵活有效的市场化手段,促进新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进一步丰富新型储能的市场化商业模式。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24〕119号)文件明确,积极推动各类调节资源参与电力市场。明确源网荷各侧调节资源和风光储联合单元、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主体的独立市场地位。
二、建立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需要。推进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是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是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稳步推进“双碳”目标落地落实,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是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新型储能不仅能够解决新能源消纳和波动性问题,还具有平滑过渡、削峰填谷、调频调压等功能,可大幅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促进新型储能健康发展,亟待建立新型储能商业运行模式,完善符合新型储能特点的电力市场体制机制,推动新型储能逐步进入市场参与交易。
(二)可行性
一是电力交易市场更加完善。贵州省电力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相关功能已更加完善,具备支持新型储能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平台、技术和人才条件。
二是可营收模式逐渐多元化。目前,贵州省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已经建立,上下浮动达到60%,储能项目进入市场交易可通过谷段充电,峰段放电和提供调峰服务获取收益,下一步可进入电力现货市场获取收益。
三、《方案》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方案》分为总体要求、交易方式、市场注册、交易品种、组织实施等5部分,具体为: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明确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第二部分:交易方式。共2种:一是直接交易,独立储能以独立经营主体直接参与电力市场,既可作为买电方,也可作为卖电方;二是联合交易,电源侧或用户侧储能与所属电源或用户联合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电力市场,只能作为买电或卖电其中一方。
配建储能通过技术改造满足条件后,可选择转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所属储能,原则上暂不能转为独立储能。
第三部分:市场注册。明确独立储能参与电力交易的注册条件和需要提供的资料信息。
第四部分:交易品种。目前共3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现货电能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
第五部分:组织实施。明确政府部门和电力运营机构职责。

权威之声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明确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第二部分:交易方式。共2种:一是直接交易,独立储能以独立经营主体直接参与电力市场,既可作为买电方,也可作为卖电方;二是联合交易,电源侧或用户侧储能与所属电源或用户联合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电力市场,只能作为买电或卖电其中一方。
配建储能通过技术改造满足条件后,可选择转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所属储能,原则上暂不能转为独立储能。
第三部分:市场注册。明确独立储能参与电力交易的注册条件和需要提供的资料信息。
第四部分:交易品种。目前共3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现货电能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
第五部分:组织实施。明确政府部门和电力运营机构职责。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牢牢把握能源科技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能源技术变革趋势,高度重视能源技术变革的重大作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每次能源转型都伴随着科技进步推动主体能源更替升级、社会生产力跨越提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能否抓住机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对于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构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先发优势至关重要。我国能源科技的一些重要方向、重大工程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部分基础设施还存在受制于人的短板,技术“空心化”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摘选自国家能源之声《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道路》

宏观政策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4年9月份国家及地方共发布储能相关政策44条!其中国家出台政策8条,地方出台政策41条。根据储能政策的具体类型,地方政策中,储能补贴政策5条、储能规划布局的政策4条、新能源配储政策9条、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相关政策10条、储能项目政策4条,其他相关政策9条。
在国家层面一共出台了8项储能相关政策。
9月4日,东北能源监管局印发《东北区域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东北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新版“两个细则”明确了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等新型储能电站的市场主体地位,可通过提供AGC、无功、一次调频和黑启动等辅助服务,获得合理辅助服务收益。细则新增新型储能电站有偿一次调频服务,以一次调频功能的投运率和实际动作合格率作为补偿门槛,根据实际提供的一次调频贡献电量对新能源、新型储能电站进行补偿。有偿一次调频补偿单价,取1万元/MWh。本细则正式执行6个月后开展风电场、光伏电站、新型储能电站一次调频辅助服务补偿。
9月13日,《能源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文件中提到,国家推进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支持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就近开发利用,合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积极发展光热发电。国家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9月24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的通知。
文件明确,本规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经营主体的电力市场注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按照规范执行。其中新型储能企业基本条件:与电网企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接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具备电力、电量数据分时计量与传输条件,数据准确性与可靠性满足结算要求;满足最大充放电功率、最大调节容量及持续充放电时间等对应的技术条件,具体数值以相关标准或国家、地方有关部门规定为准;配建新型储能与所属经营主体视为一体,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接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被电网监控和调度,具有法人资格时可选择转为独立新型储能项目,作为经营主体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2024年9月全国储能政策复盘分析!

宏观政策

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9月24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的通知。文件明确,本规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经营主体的电力市场注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按照规范执行。其中新型储能企业基本条件:与电网企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接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具备电力、电量数据分时计量与传输条件,数据准确性与可靠性满足结算要求;满足最大充放电功率、最大调节容量及持续充放电时间等对应的技术条件,具体数值以相关标准或国家、地方有关部门规定为准;配建新型储能与所属经营主体视为一体,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接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被电网监控和调度,具有法人资格时可选择转为独立新型储能项目,作为经营主体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宏观政策

储能与所属经营主体视为一体,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接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被电网监控和调度,具有法人资格时可选择转为独立新型储能项目,作为经营主体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地方层面,广东、甘肃、河南、吉林、内蒙古、安徽、黑龙江、湖南、青海、山东、上海、浙江、贵州、河北、江苏、辽宁、宁夏、四川、新疆、云南20个省市发布储能相关政策41条,其中:
在储能补贴方面,浙江东阳市提出在东阳建设且通过验收建成投运的用户侧储能、分布式光储、光储充一体化等项目,储能系统容量不低于200千瓦/400千瓦时,按照储能设施装机规模给予50元/千瓦一次性建设补贴,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广东深圳市龙华区对获得市级资助的新型储能示范应用项目,按市级资助金额的50%给予不超过500万元配套资助。对已并网投运且实际投入500万元以上的电化学储能项目,储能配置时长不低于2小时的,按照项目投资额的20%给予不超过300万元奖励。
广东深圳市光明区对经国家级主管部门认定通过的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按获得市级及以上主管部门实际资助金额的50%,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
在储能规划方面,新疆乌鲁木齐市明确到2025年,力争全市用户侧储能示范项目总装机规模达到80MW/160MWh以上,实现用户侧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助力推动首府绿色低碳转型。
甘肃定西市提出“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间,定西市新增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达到730万千瓦,需要配置电源侧储能至少为73万千瓦/146万千瓦时。
甘肃民乐县要求到2025年,全县新型储能装机达到40万千瓦;到2030年,全县新型储能装机达到180万千瓦。
在新能源配储方面,内蒙古提出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按照不超过制氢氨醇项目所需年用电量的1.2倍配置新能源规模;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和风光制氨醇一体化项目,需配置新能源规模15%(4小时)的储能装置。
河南信阳市明确并适度增加一定比例储能,储能项目应通过合理配置储能等调节手段,实现所发电力自发自用,具体配置比例自行确定,不做统一要求。
广东汕头市要求2022年以后新增规划的海上风电项目以及2023年7月1日以后新增并网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和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按照不低于发电装机容量10%,时长1小时配置新型储能。鼓励存量新能源发电项目按照上述原则配置新型储能。
在电价与市场交易方面,安徽省在补偿结算方面,明确独立新型储能在2—6 月、9—11 月,充电电量价格按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的60%结算,放电电量价格执行燃煤发电基准价。据悉,目前安徽省燃煤基准价为0.3844元/千瓦时,即独立储能充放电价差为0.15376元/kWh。
湖南省明确新型储能应具备一次调频、AGC功能、动态无功补偿功能。20MW/20MWh及以上的新型储能实施一次调频性能考核。
吉林省提出降低储能充电成本。用户侧储能设施平时段电价按市场交易价格或者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商业价格执行,低谷时段电价按平时段电价下浮55%。
在储能项目方面,山东省东营津辉795MW/1600MWh集中式储能等73个锂电类项目、山东肥城66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等4个压缩空气类项目、600MW/1800MWh综合储能电站示范(一期300MW/800MWh)等9个新技术类项目为2024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
内蒙古共9个储能项目纳入2025年专项行动项目清单,装机容量达11GW/48GWh。

宏观政策

段,实现所发电力自发自用,具体配置比例自行确定,不做统一要求。
广东汕头市要求2022年以后新增规划的海上风电项目以及2023年7月1日以后新增并网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和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按照不低于发电装机容量10%,时长1小时配置新型储能。鼓励存量新能源发电项目按照上述原则配置新型储能。
在电价与市场交易方面,安徽省在补偿结算方面,明确独立新型储能在2—6 月、9—11 月,充电电量价格按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的60%结算,放电电量价格执行燃煤发电基准价。据悉,目前安徽省燃煤基准价为0.3844元/千瓦时,即独立储能充放电价差为0.15376元/kWh。
湖南省明确新型储能应具备一次调频、AGC功能、动态无功补偿功能。20MW/20MWh及以上的新型储能实施一次调频性能考核。
吉林省提出降低储能充电成本。用户侧储能设施平时段电价按市场交易价格或者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商业价格执行,低谷时段电价按平时段电价下浮55%。
在储能项目方面,山东省东营津辉795MW/1600MWh集中式储能等73个锂电类项目、山东肥城66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等4个压缩空气类项目、600MW/1800MWh综合储能电站示范(一期300MW/800MWh)等9个新技术类项目为2024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
内蒙古共9个储能项目纳入2025年专项行动项目清单,装机容量达11GW/48GWh。

国家能源局:加大新能源开发建设力度

来源:国家能源局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调度视频会。会议总结了2024年1-8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听取了上次调度会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全国可再生能源重大项目及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进展、风电光伏发电产业链供需发展情况,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可再生能源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发电量稳步增长。1—8月,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8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6.5%,同比增长20.1%;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2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5.7%,同比增长22.2%。
会议要求,一是加大开发建设力度,进一步落实好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输电通道及电网接入能力等硬任务建设,补齐制约新能源发展面临的短板。二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对新能源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大创新和支持力度,体现新能源绿色价值,满足绿色产品出口需要。三是加大协同协调力度,进一步加强新能源项目与用地用林、生态环保等要素保障,以及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等的协同,加强新能源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特别是与灵活负荷产业的协调发展。四是加大调度督导力度,全面准确了解地方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好推动新能源既大规模开发,又高水平消纳。

宏观政策

宏观政策

来源:国家能源局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关精神,统一电力市场注册机制,加强和规范电力市场注册工作,维护电力市场秩序和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等文件,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对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注册基本条件、注册申请、信息变更、市场注销等做出规定。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海量经营主体涌入市场,形成了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全国注册经营主体已由2016年的4.2万家增长至目前的74.3万家,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以及智能微电网等经营主体纷纷进入市场。“组织编制《规则》,旨在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注册制度,规范市场注册工作流程,建立‘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实现注册业务‘一站式’办理,推动‘一地注册、信息共享’,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指导电力交易机构做好各类经营主体的注册服务。

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

原文链接:国家能源局《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

宏观政策

《宁波市建筑光伏系统建设技术细则》通知发布

来源: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0月9日,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宁波市建筑光伏系统建设技术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经公开征求意见,并通过专家评审,现批准发布,编号为甬DX/JS 030-2024,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2025年1月1日后出让或者划拨的国有建设用地上房屋建筑按该标准执行。《宁波市建筑屋顶光伏系统建设技术细则》(2019甬DX-10)同时废止。

原文链接:《宁波市建筑光伏系统建设技术细则》

西安大力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

来源:充换电头条

充换电头条获悉,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在充换电方面明确指出:
1、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合理、车桩相宜、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鼓励具备技术优势、创新优势的智能充电科技企业参与充(换)电网络体系建设,建立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智能技术标准体系完善、运管管理机制健全的新型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
2、到2026年,全市公交车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93%以上,出租车(含网约车)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90%。主要城区形成半径不大于2公里的充(换)电服务圈,实现街办(镇)重点区域充(换)电基础设施、高速服务区充(换)电基础设施全覆盖,累计建设公(专)用充电场站2495座、公(专)用充电桩35689个,满足85万辆电动汽车的充(换)电需求。
10月16日,2024充换电产业大会(CCSIF1st)将在北京举行,届时也将探讨当下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建设、未来展望等相关话题。

原文链接:到2026年,建成35689个充电桩!西安大力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

宏观政策

宏观政策

支持高速公路服务区屋顶光伏项目集中打捆备案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9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高速公路服务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到,强化规划用地保障。对服务区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进行物流仓储、光伏发电等国家支持产业设施开发的,可依法依规享受在5年内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过渡期支持政策。过渡期满及涉及转让需办理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手续时,除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保留划拨方式外,其余经批准可以协议方式办理供地手续。协议出让最低价不低于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地(拆迁)补偿费用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应当缴纳的有关税费之和;有基准地价的地方,协议出让最低价不得低于出让地块所在级别基准地价的70%。
支持能源项目建设。支持服务区屋顶光伏项目集中打捆备案,在无可开放容量地方,通过配置储能、承诺优先参与电网调峰可不受开放容量限制。电网企业优化办电流程,与服务区布局规划衔接,统筹规划建设充电、储能、光伏设施。服务区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项目,根据周边电网实际情况,就近接入电网。

原文链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高速公路服务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宏观政策

来源:光伏头条

近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发展和改革局就《柳州市柳江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文件,柳江辖区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包括户用屋顶(墙面,下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商业、公共机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设施农业大棚棚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停车站场棚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
项目选址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满足机场净空保护要求,并与周边建筑物、景观相协调。项目投资方在办理设施农用地建设农业大棚配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时,须按“占一补一”的原则补充耕地面积。
严格控制在柳江主城区住宅小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传统村落、旅游风景区、文物保护区、国省道和城市干道、铁路、高速公路、飞机场等范围内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具体控制范围由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划定。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应降低相邻建筑物的建筑日照,光伏板前后不得超出建筑物及设施投影上空区域0.3米,光伏板两侧不得超出建筑物及设施投影上空区域;建筑物及设施为坡屋面结构时,光伏板应顺坡安装,组件安装不应超过该屋面最高点0.3米。
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当屋顶为平屋顶结构无突出楼梯间时,光伏板顶端不得超过屋面最高点 2.2米(含 2.2米);当屋顶为平屋顶结构有突出楼梯间时,光伏板顶端不得超过楼梯间屋面最高点 1米(含 1米,且最高点应不高于顶层屋面 4米);光伏板下方四周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围合,不得违反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工商业、公共机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当屋顶为平屋顶结构时,不管是否有突出楼梯间,光伏板顶端不得超过平屋顶屋面(非楼梯间屋面)最高点 2.2米(含 2.2米)。
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以安装户用光伏为由,违规转让、倒卖因光伏发电产生的绿电指标、碳汇指标,有违规行为将无偿进行拆除,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区本级公共产权资源资产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实行统筹建设,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实施。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分布式光伏管理

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当屋顶为平屋顶结构无突出楼梯间时,光伏板顶端不得超过屋面最高点 2.2米(含 2.2米);当屋顶为平屋顶结构有突出楼梯间时,光伏板顶端不得超过楼梯间屋面最高点 1米(含 1米,且最高点应不高于顶层屋面 4米);光伏板下方四周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围合,不得违反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工商业、公共机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当屋顶为平屋顶结构时,不管是否有突出楼梯间,光伏板顶端不得超过平屋顶屋面(非楼梯间屋面)最高点 2.2米(含 2.2米)。
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以安装户用光伏为由,违规转让、倒卖因光伏发电产生的绿电指标、碳汇指标,有违规行为将无偿进行拆除,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区本级公共产权资源资产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实行统筹建设,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实施。

原文链接:光伏头条《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分布式光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

宏观政策

宏观政策

宏观政策

福建印发2024年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实施方案

来源:福建发改委

10月18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福建监管办公室印发《福建省2024年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福建省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为23.4%,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为11.5%。

原文链接:福建省2024年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实施方案的通知

02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宏观政策

来源:新华社

如何研判四季度经济走势?一揽子增量政策如何持续发力?还有哪些重大改革举措将要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2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四季度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足够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存量政策有效落实和增量政策加快推出,9月份以来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10月份一些高频数据增势良好,加上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4.8%的增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基础比较扎实。
下一步,政策的支撑效应会加速显现。比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的拉动作用逐步释放,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更好发挥,出口也能保持较强韧性。
随着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四季度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足够的支撑,预计全年能够较好完成目标任务。
近一半增量政策措施已出台实施
围绕一揽子增量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增量政策措施有将近一半已经出台实施。下一步,还将有一批增量政策措施继续出台实施,包括最大限度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适当扩大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明确阶段性涉企政策后续安排,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并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及时研究新的增量政策;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和工作衔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加快重大改革举措落地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出一批可感可及、有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改革举措。
一方面,是着力推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制定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另一方面,着力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尽快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进一步明确各地“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鼓励做什么”。同时,要加快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压减负面清单事项,切实让各类经营主体进得顺畅。
“两个1000亿元”项目清单已下达
一揽子增量政策明确,要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清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抓紧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和各地方,按照符合投向领域、前期工作成熟、具备下达条件的标准,筛选确定了“两个1000亿元”提前批次的项目清单,按程序已经下达。其中,“两重”建设项目121个、带动总投资约88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526个、带动总投资约9300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加快建设,争取在年内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四季度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涉民营经济相关政策加快细化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国家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推动涉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以及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的解决;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发改系统,加强对地方罚没收入情况的监测提醒。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能源、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着力优化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环境,增强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活力;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
进一步释放“两新”政策效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7月份加力支持“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措施出台后,政策效应快速释放,拉动经济、扩大投资、提振消费、加快转型的作用非常明显。
为进一步释放“两新”政策效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做好调度,对进展缓慢的部门和地区进行督促提醒;针对部分领域补贴流程复杂等问题,积极协调商务部等部门,指导地方简化资金拨付流程、提升审核效率,让真金白银的实惠直达消费者;依法严查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先提价后打折”“虚假折扣”等行为;针对群众反映的废旧家电等产品循环利用渠道不畅等问题,组织地方加快完善覆盖县、乡、村的回收网络。
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开展“两新”政策效果评估,提出明年继续支持“两新”工作的总体安排、实施方式、支持标准,进一步推动“两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宏观政策

专项债券投向领域,适当扩大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明确阶段性涉企政策后续安排,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并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及时研究新的增量政策;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和工作衔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加快重大改革举措落地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出一批可感可及、有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改革举措。
一方面,是着力推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制定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另一方面,着力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尽快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进一步明确各地“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鼓励做什么”。同时,要加快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压减负面清单事项,切实让各类经营主体进得顺畅。
“两个1000亿元”项目清单已下达
一揽子增量政策明确,要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清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抓紧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和各地方,按照符合投向领域、前期工作成熟、具备下达条件的标准,筛选确定了“两个1000亿元”提前批次的项目清单,按程序已经下达。其中,“两重”建设项目121个、带动总投资约88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526个、带动总投资约9300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加快建设,争取在年内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四季度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涉民营经济相关政策加快细化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国家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推动涉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以及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的解决;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发改系统,加强对地方罚没收入情况的监测提醒。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能源、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着力优化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环境,增强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活力;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
进一步释放“两新”政策效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7月份加力支持“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措施出台后,政策效应快速释放,拉动经济、扩大投资、提振消费、加快转型的作用非常明显。
为进一步释放“两新”政策效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做好调度,对进展缓慢的部门和地区进行督促提醒;针对部分领域补贴流程复杂等问题,积极协调商务部等部门,指导地方简化资金拨付流程、提升审核效率,让真金白银的实惠直达消费者;依法严查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先提价后打折”“虚假折扣”等行为;针对群众反映的废旧家电等产品循环利用渠道不畅等问题,组织地方加快完善覆盖县、乡、村的回收网络。
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开展“两新”政策效果评估,提出明年继续支持“两新”工作的总体安排、实施方式、支持标准,进一步推动“两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宏观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国家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推动涉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以及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的解决;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发改系统,加强对地方罚没收入情况的监测提醒。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能源、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着力优化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环境,增强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活力;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
进一步释放“两新”政策效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7月份加力支持“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措施出台后,政策效应快速释放,拉动经济、扩大投资、提振消费、加快转型的作用非常明显。
为进一步释放“两新”政策效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做好调度,对进展缓慢的部门和地区进行督促提醒;针对部分领域补贴流程复杂等问题,积极协调商务部等部门,指导地方简化资金拨付流程、提升审核效率,让真金白银的实惠直达消费者;依法严查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先提价后打折”“虚假折扣”等行为;针对群众反映的废旧家电等产品循环利用渠道不畅等问题,组织地方加快完善覆盖县、乡、村的回收网络。
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开展“两新”政策效果评估,提出明年继续支持“两新”工作的总体安排、实施方式、支持标准,进一步推动“两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宏观政策

宏观政策

宏观政策

宏观政策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十年前,国内光伏市场处于欧美实施双反后的规模化发展成长期,我国制定和实施了针对项目开发和投资的稳定的经济政策。“量”主要取决于地域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光伏系统本身技术水平,发出来的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2016年对部分省份和地区制定了以保障项目基本收益为原则的全额保障性收购小时数,有效解决部分地区限电问题。2014年正式实施三类资源区的光伏电站标杆电价政策,对分布式光伏开始实施度电补贴政策,加上追踪成本变化的电价和补贴退坡机制,反映了不同开发地区、不同投资时段光伏发电成本差异性,光伏开发建设不再限于“三北”,全国各地区、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市场全面开花。

——摘选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光伏市场政策——变化的机制,不变的初心》

行业聚焦

来源:国家能源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革命的主攻方向。”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煤、油、气、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供应体系,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
与此同时,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改善,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一降一增”,印证变化:原煤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6.3%降低至2023年的66.6%;清洁能源发电量从1978年的446亿千瓦时增加至2023年的3.2万亿千瓦时,全社会每消费3千瓦时的电就有1千瓦时是绿电。
一块浑身是宝的煤炭——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煤炭产业发展要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走进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塔罐林立、管线纵横,一块块煤炭经过加工变成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不仅可以制成一次性刀叉、塑料袋等生活用品,还能在医用手术缝合线、骨骼支架材料等高端领域大显身手。
“聚乙醇酸做成骨钉植入人体,能够逐渐降解,解决了传统材料需二次手术取出的问题。”榆林化工科研管理工程师杨学超介绍,与生产传统聚烯烃塑料相比,煤基聚乙醇酸吨产品原料煤耗可降低约50%,二氧化碳排放可降低约65%,工业增加值增加2至3倍,但生产成本接近,兼具市场竞争力和环保效益。“乌金”蝶变也在乡村温室大棚上演。“以前用敞口钢铁箱储水,时间久了会长出苔藓,水容易变质,新换上的黑色储水罐很好用。”山西朔州市威远镇康平村大棚种植户马宝说。科环国能新材料公司总经理陈学连介绍,企业以煤基交联聚乙烯为材料生产的储水罐,具备重量轻易搬运、耐高温耐腐蚀、抑制苔藓生长等优点。舒适的氨纶面料,闪点高、无毒无味的厨房新型燃料,零下20多摄氏度仍能正常使用的“极寒柴油”……跳出“挖煤—卖煤”的传统路子,国家能源集团推出更多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让煤实现了“七十二变”。锚定绿色低碳方向,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开采更绿色。保水开采、充填开采、边采边复等绿色开采技术不断拓展,10年来,全国原煤入洗率、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土地复垦率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利用更高效。10年来,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超90%。在一些煤电厂,捕集起来的二氧化碳还能用于焊接加工、食品保鲜等。不只是煤炭。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探索还有很多:涮完火锅、做完炸鸡剩下的餐饮废油,成为国产大飞机的航空燃料;从下水道和污水处理厂收集的污泥,烘干后与煤炭掺烧发电……依托技术创新,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能源供给更加多元化、清洁化。一座治沙增绿的电站——可再生能源替代稳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建设不能光靠传统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中国。”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占地8000亩的光伏电站里,70多万块光伏板有序排列。板上发电,板间种植苜蓿、沙蒿等防沙植物。“光伏板能够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适合植物生长。我们种植了防沙植物和百米宽的防护林,场区植被覆盖率从7%提升至80%左右。”国家电投北京公司磴口光伏电站副站长安迪森介绍,治沙增绿的同时,光伏板蒙尘减少,能够提高发电效率。从2020年开始,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先后引进了10余家光伏企业,光伏装机全部建成后可完成生态治理35万亩,年均新增发电量230亿千瓦时以上。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从海上到陆上,从平原到高原,从建筑屋顶到田间地头,风机迎风转动、光伏板熠熠生辉,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光伏+”新模式持续推广:东南沿海,首个超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场——三峡集团漳浦二期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首次批量应用6台16兆瓦风机,与8兆瓦风机相比可减少用海面积约三成;青藏高原,华电西藏才朋光储电站二期开工建设,海拔达5220余米,刷新全球光储电站高度纪录……截至2023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10年前增长10倍,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2024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实现历史性跨越。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新能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在大幅提升,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更加完备。“物更美”。高效晶体硅、钙钛矿等光伏电池技术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风电的长叶片、高塔架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价更优”。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的贡献。“中国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超大规模市场,实现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一辆用上氢能的重卡——技术创新促进能源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发展高效安全储能和碳捕集技术,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加满氢可以行驶约600公里,续航比电动重卡远,适合跑长途,驾驶体验比较平稳、噪声小。”在中国石化北京安固加氢站,司机尚师傅只用十几分钟,就为载重49吨的重卡充满了氢。今年4月,我国最长的氢能高速——京沪氢能走廊首次完成千里跨区域运输测试。氢燃料电池系统是氢能重卡应用的关键一环。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从2020年前的每千瓦约1.5万元,降低至每千瓦两三千元,助力氢能汽车市场应用普及。氢能技术加快发展的同时,先进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也在持续推进,助力平衡电网供需。走进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储能电池柜整齐排列。这座单一用户侧铅碳储能电站,相当于一个“充电宝”,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利用峰谷价差,每年可帮助企业节约电费约6000万元。“铅碳储能具有大比热容和快速冷却等优点,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电池温度,安全性较高。”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副主任华晓介绍。在广东佛山,南方电网宝塘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站内,聚焦热管理、结构连接、电池性能等三大领域,多条储能技术路线“打擂台”比拼,为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遴选最优方案。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勠力创新,抢抓先机。全面掌握“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大型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玲龙一号”小型压水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智能电网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新时代中国,加快推进能源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能源系统将继续筑牢安全降碳基础、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推动消费侧节能降碳、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新中国成立75年,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行业聚焦

缝合线、骨骼支架材料等高端领域大显身手。
“聚乙醇酸做成骨钉植入人体,能够逐渐降解,解决了传统材料需二次手术取出的问题。”榆林化工科研管理工程师杨学超介绍,与生产传统聚烯烃塑料相比,煤基聚乙醇酸吨产品原料煤耗可降低约50%,二氧化碳排放可降低约65%,工业增加值增加2至3倍,但生产成本接近,兼具市场竞争力和环保效益。
“乌金”蝶变也在乡村温室大棚上演。“以前用敞口钢铁箱储水,时间久了会长出苔藓,水容易变质,新换上的黑色储水罐很好用。”山西朔州市威远镇康平村大棚种植户马宝说。科环国能新材料公司总经理陈学连介绍,企业以煤基交联聚乙烯为材料生产的储水罐,具备重量轻易搬运、耐高温耐腐蚀、抑制苔藓生长等优点。
舒适的氨纶面料,闪点高、无毒无味的厨房新型燃料,零下20多摄氏度仍能正常使用的“极寒柴油”……跳出“挖煤—卖煤”的传统路子,国家能源集团推出更多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让煤实现了“七十二变”。
锚定绿色低碳方向,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开采更绿色。保水开采、充填开采、边采边复等绿色开采技术不断拓展,10年来,全国原煤入洗率、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土地复垦率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利用更高效。10年来,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超90%。在一些煤电厂,捕集起来的二氧化碳还能用于焊接加工、食品保鲜等。
不只是煤炭。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探索还有很多:涮完火锅、做完炸鸡剩下的餐饮废油,成为国产大飞机的航空燃料;从下水道和污水处理厂收集的污泥,烘干后与煤炭掺烧发电……依托技术创新,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能源供给更加多元化、清洁化。
一座治沙增绿的电站——可再生能源替代稳步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建设不能光靠传统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中国。”
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占地8000亩的光伏电站里,70多万块光伏板有序排列。板上发电,板间种植苜蓿、沙蒿等防沙植物。“
光伏板能够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适合植物生长。我们种植了防沙植物和百米宽的防护林,场区植被覆盖率从7%提升至80%左右。”国家电投北京公司磴口光伏电站副站长安迪森介绍,治沙增绿的同时,光伏板蒙尘减少,能够提高发电效率。从2020年开始,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先后引进了10余家光伏企业,光伏装机全部建成后可完成生态治理35万亩,年均新增发电量230亿千瓦时以上。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从海上到陆上,从平原到高原,从建筑屋顶到田间地头,风机迎风转动、光伏板熠熠生辉,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光伏+”新模式持续推广:东南沿海,首个超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场——三峡集团漳浦二期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首次批量应用6台16兆瓦风机,与8兆瓦风机相比可减少用海面积约三成;青藏高原,华电西藏才朋光储电站二期开工建设,海拔达5220余米,刷新全球光储电站高度纪录……截至2023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10年前增长10倍,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2024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实现历史性跨越。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新能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在大幅提升,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更加完备。“物更美”。高效晶体硅、钙钛矿等光伏电池技术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风电的长叶片、高塔架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价更优”。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的贡献。“中国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超大规模市场,实现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一辆用上氢能的重卡——技术创新促进能源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发展高效安全储能和碳捕集技术,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加满氢可以行驶约600公里,续航比电动重卡远,适合跑长途,驾驶体验比较平稳、噪声小。”在中国石化北京安固加氢站,司机尚师傅只用十几分钟,就为载重49吨的重卡充满了氢。今年4月,我国最长的氢能高速——京沪氢能走廊首次完成千里跨区域运输测试。氢燃料电池系统是氢能重卡应用的关键一环。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从2020年前的每千瓦约1.5万元,降低至每千瓦两三千元,助力氢能汽车市场应用普及。氢能技术加快发展的同时,先进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也在持续推进,助力平衡电网供需。走进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储能电池柜整齐排列。这座单一用户侧铅碳储能电站,相当于一个“充电宝”,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利用峰谷价差,每年可帮助企业节约电费约6000万元。“铅碳储能具有大比热容和快速冷却等优点,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电池温度,安全性较高。”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副主任华晓介绍。在广东佛山,南方电网宝塘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站内,聚焦热管理、结构连接、电池性能等三大领域,多条储能技术路线“打擂台”比拼,为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遴选最优方案。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勠力创新,抢抓先机。全面掌握“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大型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玲龙一号”小型压水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智能电网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新时代中国,加快推进能源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能源系统将继续筑牢安全降碳基础、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推动消费侧节能降碳、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行业聚焦

的防护林,场区植被覆盖率从7%提升至80%左右。”国家电投北京公司磴口光伏电站副站长安迪森介绍,治沙增绿的同时,光伏板蒙尘减少,能够提高发电效率。
从2020年开始,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先后引进了10余家光伏企业,光伏装机全部建成后可完成生态治理35万亩,年均新增发电量230亿千瓦时以上。
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从海上到陆上,从平原到高原,从建筑屋顶到田间地头,风机迎风转动、光伏板熠熠生辉,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光伏+”新模式持续推广:东南沿海,首个超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场——三峡集团漳浦二期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首次批量应用6台16兆瓦风机,与8兆瓦风机相比可减少用海面积约三成;青藏高原,华电西藏才朋光储电站二期开工建设,海拔达5220余米,刷新全球光储电站高度纪录……
截至2023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10年前增长10倍,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2024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实现历史性跨越。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新能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在大幅提升,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更加完备。
“物更美”。高效晶体硅、钙钛矿等光伏电池技术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风电的长叶片、高塔架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价更优”。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的贡献。
“中国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超大规模市场,实现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一辆用上氢能的重卡——技术创新促进能源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发展高效安全储能和碳捕集技术,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加满氢可以行驶约600公里,续航比电动重卡远,适合跑长途,驾驶体验比较平稳、噪声小。”在中国石化北京安固加氢站,司机尚师傅只用十几分钟,就为载重49吨的重卡充满了氢。今年4月,我国最长的氢能高速——京沪氢能走廊首次完成千里跨区域运输测试。氢燃料电池系统是氢能重卡应用的关键一环。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从2020年前的每千瓦约1.5万元,降低至每千瓦两三千元,助力氢能汽车市场应用普及。氢能技术加快发展的同时,先进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也在持续推进,助力平衡电网供需。走进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储能电池柜整齐排列。这座单一用户侧铅碳储能电站,相当于一个“充电宝”,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利用峰谷价差,每年可帮助企业节约电费约6000万元。“铅碳储能具有大比热容和快速冷却等优点,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电池温度,安全性较高。”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副主任华晓介绍。在广东佛山,南方电网宝塘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站内,聚焦热管理、结构连接、电池性能等三大领域,多条储能技术路线“打擂台”比拼,为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遴选最优方案。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勠力创新,抢抓先机。全面掌握“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大型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玲龙一号”小型压水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智能电网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新时代中国,加快推进能源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能源系统将继续筑牢安全降碳基础、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推动消费侧节能降碳、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行业聚焦

氢燃料电池系统是氢能重卡应用的关键一环。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从2020年前的每千瓦约1.5万元,降低至每千瓦两三千元,助力氢能汽车市场应用普及。氢能技术加快发展的同时,先进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也在持续推进,助力平衡电网供需。
走进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储能电池柜整齐排列。这座单一用户侧铅碳储能电站,相当于一个“充电宝”,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利用峰谷价差,每年可帮助企业节约电费约6000万元。“铅碳储能具有大比热容和快速冷却等优点,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电池温度,安全性较高。”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副主任华晓介绍。
在广东佛山,南方电网宝塘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站内,聚焦热管理、结构连接、电池性能等三大领域,多条储能技术路线“打擂台”比拼,为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遴选最优方案。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
勠力创新,抢抓先机。全面掌握“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大型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玲龙一号”小型压水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智能电网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新时代中国,加快推进能源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能源系统将继续筑牢安全降碳基础、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推动消费侧节能降碳、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来源:阳泉市能源局

900MW!山西阳泉市开展保障性风、光项目竞配

10月9日,阳泉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竞争性配置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本年度拟申报风电、光伏保障性并网规模90万千瓦。要求风电项目须提供一个完整年度的测风数据,光伏项目须提供土地租赁协议。
此外,该项目实施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因地制宜加快存量项目建设和新项目谋划储备。按照单体项目不低于10万千瓦实施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利用已投产新能源项目升压站及送出修路的扩建项目不受规模限制。
优先支持资源条件好、土地条件成熟、送出条件好、能尽快建成并网的项目。申报项目要求在2026年12月底前全容量并网发电。
鼓励国有企业至少拿出10%的项目股权吸引民营企业参股。优先支持与开发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体化布局的风电、光伏项目,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需要,鼓励头部企业参与风电、光伏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就地转化。
已获得年度开发建设指标的项目,申报单位和运营单位须为同一主体,且在建设期和全容量并网后5年内不得擅自转让。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全文如下:
阳泉市能源局关于做好2024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竞争性配置有关工作的通知
(阳能源发〔2024〕51号)
各县(区)能源局:
为做好我市2024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根据省能源局《关于做好2024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竞争性配置有关工作的通知》(晋能源新能源发〔2024〕26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新能源发展实际情况,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为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本着高效集约开发、市场主体多元、公平竞争优选等原则,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各县区新能源项目建设和开发潜力,综合考虑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外送电量、电网消纳能力等因素,本年度拟申报风电、光伏保障性并网规模90万千瓦。
二、申报条件
(一)企业条件
1.申报企业应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具有连续投资能力和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经验。申报企业应诚信守信,认真履行已批复项目开发建设承诺,在国家和省信用平台上没有未过期的失信记录。
2.申报企业需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签订资源开发协议。
(二)项目条件
1.申报项目须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发展等相关规定。
2.申报项目选址须符合自然资源、环保、水利、林草、文物等国家有关要求。须明确项目用地性质,符合国家对风电、光伏发电用地政策,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基本农田等禁止建设区域。
3.风电项目须提供一个完整年度的测风数据,光伏项目须提供土地租赁协议。
4.申报项目要认真做好项目选址工作,避免与已获得指标、纳入规划或同期申报的新能源及相关项目的坐标重叠,相关情况需要在自然资源部门核查意见中予以明确。
三、组织程序
(一)县区申报
1.根据省、市新能源发展要求,在前期项目储备工作基础上,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申报条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认真审核把关项目申报材料、充分考虑申报企业已有项目开发建设情况,防范各类风险,初选出工作扎实、具备开工条件、能够按时建成并网的项目。
2.各县区按照要求将各企业申报材料于10月14日前报送至市能源局油气与新能源科,逾期不予受理。
(二)市级初评
1.市级层面成立由市能源局牵头,组织发改、规自、生态环境、水利、文物等相关部门、电网企业等组成评审工作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形成初选结果。
2.初选结果经市政府同意后于10月20日前向省能源局报送。
(三)省级评审
由省能源局牵头,组织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草、文物等相关部门,电网企业及行业专家组成评审工作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打分,按分值排名,并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进行淘汰,现场确定项目名单。纪检部门、山西能监办全程参与监督。

行业聚焦

能源及相关项目的坐标重叠,相关情况需要在自然资源部门核查意见中予以明确。
三、组织程序
(一)县区申报
1.根据省、市新能源发展要求,在前期项目储备工作基础上,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申报条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认真审核把关项目申报材料、充分考虑申报企业已有项目开发建设情况,防范各类风险,初选出工作扎实、具备开工条件、能够按时建成并网的项目。
2.各县区按照要求将各企业申报材料于10月14日前报送至市能源局油气与新能源科,逾期不予受理。
(二)市级初评
1.市级层面成立由市能源局牵头,组织发改、规自、生态环境、水利、文物等相关部门、电网企业等组成评审工作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形成初选结果。
2.初选结果经市政府同意后于10月20日前向省能源局报送。
(三)省级评审
由省能源局牵头,组织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草、文物等相关部门,电网企业及行业专家组成评审工作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打分,按分值排名,并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进行淘汰,现场确定项目名单。纪检部门、山西能监办全程参与监督。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竞争性配置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方案、流程、结果,实施项目公平竞争优选配置。规范开发建设程序,不得将产业配套作为项目开发建设的门槛。
2.申报企业按照附件(1)(2)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承诺书,确保材料真实性。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的企业,一经发现取消年度申报资格,两年内不得参加我市新能源项目申报。
3.项目优选过程中将综合考虑企业的申报材料以及申报企业已有风电、光伏项目的建设情况、质量等情况。
(二)统筹高质量开发
1.坚持高效集约开发。各县(区)能源局要深入开展本区域新能源开发潜力研究,实施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因地制宜加快存量项目建设和新项目谋划储备,按照单体项目不低于10万千瓦实施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利用已投产新能源项目升压站及送出修路的扩建项目不受规模限制。优先支持资源条件好、土地条件成熟、送出条件好、能尽快建成并网的项目。申报项目要求在2026年12月底前全容量并网发电。
2.强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各类资本优势,鼓励驻我市央、国企以及在我市投资大型民营企业参与风光资源开发。鼓励国有企业至少拿出10%的项目股权吸引民营企业参股。
3.坚持“两大体系”耦合发展。增强新型能源体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协同性、匹配性,优先支持与开发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体化布局的风电、光伏项目,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需要,鼓励头部企业参与风电、光伏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就地转化。
4.规范项目开发秩序。各县(区)能源局要规范开发秩序,遵守国家相关政策,严格落实国家关于不正当市场干预行为专项整治要求,不得将配套产业等作为本次项目开发建设的门槛。已获得年度开发建设指标的项目,申报单位和运营单位须为同一主体,且在建设期和全容量并网后5年内不得擅自转让。
5.按时上报项目材料。请县(区)能源局按期提供项目申报材料(纸质11份,U盘电子版3份), 其中需提供选址范围带坐标的原始cad/shape/kmz电子文件,于10月14日前报送至市能源局油气与新能源科,逾期不予受理。
(三)完善全流程监管
1.已获得年度开发建设指标的项目,在规定期限内不得擅自转让,一经发现和查实,取消其参与全省范围内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资格。
2.各县(区)能源局要认真梳理已安排项目建设情况,建立健全工作台账,抓好跟踪问效,加强部门协同,分类指导项目单位加快手续办理,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尽早建成达效。
3.列入本年度竞争性配置清单但未按期建成的项目,各县(区)能源局要依照项目开发建设承诺于2027年1月底前提出废止或核减规模的意见,上报至市能源局。
附件:1.风电、光伏开发建设规模报送资料清单
2.风电、光伏开发建设申报企业承诺书
3.风电、光伏开发建设规模分配表
阳泉市能源局
2024年9月30日

行业聚焦

(二)统筹高质量开发
1.坚持高效集约开发。各县(区)能源局要深入开展本区域新能源开发潜力研究,实施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因地制宜加快存量项目建设和新项目谋划储备,按照单体项目不低于10万千瓦实施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利用已投产新能源项目升压站及送出修路的扩建项目不受规模限制。优先支持资源条件好、土地条件成熟、送出条件好、能尽快建成并网的项目。申报项目要求在2026年12月底前全容量并网发电。
2.强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各类资本优势,鼓励驻我市央、国企以及在我市投资大型民营企业参与风光资源开发。鼓励国有企业至少拿出10%的项目股权吸引民营企业参股。
3.坚持“两大体系”耦合发展。增强新型能源体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协同性、匹配性,优先支持与开发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体化布局的风电、光伏项目,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需要,鼓励头部企业参与风电、光伏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就地转化。
4.规范项目开发秩序。各县(区)能源局要规范开发秩序,遵守国家相关政策,严格落实国家关于不正当市场干预行为专项整治要求,不得将配套产业等作为本次项目开发建设的门槛。已获得年度开发建设指标的项目,申报单位和运营单位须为同一主体,且在建设期和全容量并网后5年内不得擅自转让。
5.按时上报项目材料。请县(区)能源局按期提供项目申报材料(纸质11份,U盘电子版3份), 其中需提供选址范围带坐标的原始cad/shape/kmz电子文件,于10月14日前报送至市能源局油气与新能源科,逾期不予受理。
(三)完善全流程监管
1.已获得年度开发建设指标的项目,在规定期限内不得擅自转让,一经发现和查实,取消其参与全省范围内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资格。
2.各县(区)能源局要认真梳理已安排项目建设情况,建立健全工作台账,抓好跟踪问效,加强部门协同,分类指导项目单位加快手续办理,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尽早建成达效。
3.列入本年度竞争性配置清单但未按期建成的项目,各县(区)能源局要依照项目开发建设承诺于2027年1月底前提出废止或核减规模的意见,上报至市能源局。
附件:1.风电、光伏开发建设规模报送资料清单
2.风电、光伏开发建设申报企业承诺书
3.风电、光伏开发建设规模分配表
阳泉市能源局
2024年9月30日

行业聚焦

“新能源+储能”标配模式逐渐松绑?

来源:中国能源报

日前,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关于调整新能源发电项目配置储能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新能源发电项目跨地市配置储能。无独有偶,随后河北省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促进独立储能加快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也发布了类似的条款,独立储能可在同一省级电网区域向新能源项目出租容量,不受市域限制。
从最初的新能源场站开发商自行投建储能电站,到新能源场站可以租赁或购买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再到新能源发电项目跨地市配置储能。“新能源+储能”两者紧密的关系似乎逐渐“松绑”。基于此,应该如何看待“跨地市配储”的现实需求?“新能源+储能”发展模式又将如何演变?
需求客观存在
为了应对新能源规模化、快速发展对电网的冲击,全国已有近30个省市出台了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的政策要求,并将其作为新能源并网或核准的前置条件。这也催热了市场“新能源+储能”这一标配模式。截至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
然而,新能源配置储能并没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收益,反而加重企业成本负担,业界有关叫停新能源电站强制配储的政策呼声不时响起。2021年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鼓励探索建设共享储能,为“新能源+储能”找到一条发展新方向,即允许新能源场站租用或购买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的储能容量,并将租用容量代替自建配储容量。强制配储由独立共享储能替代的苗头逐渐兴起。
允许新能源发电项目跨地市配置储能,可以理解为新能源场站与储能电站之间无论距离远近,只要在同省域或同一省级电网区域,都可以进行容量租赁合作。
“新能源与购买的储能容量完全解耦,租赁给新能源的储能电站的运行运营过程完全以独立经营主体参与市场交易。”华北电力大学教授郑华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我国输配电网输送能力相对比较充裕,仅有极少数省份的局部地区的输送断面存在个别时段的阻塞现象,在没有阻塞地区,对于在哪里部署储能和新能源消纳影响不大。由于建设新能源的地区不一定有建设储能的条件、需求或足够规模,同样建设储能的地区不一定新能源资源充足,因此跨地市配储的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解决新能源与储能之间租赁规模的不匹配问题。
操作细则待完善
业内专家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跨地市配储”是在地市间跨地区送电能力相对充裕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松绑”储能和新能源场站之间的物理位置关系,以解决新能源出力富余与本地及相邻地区消纳能力不足的矛盾,若能够通过跨地市的储能调用做好新能源的合理消纳,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提升储能利用率、合理疏导电站成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有益渠道。
在具体操作层面,郑华指出,新能源与租赁容量的储能在运行运营方面是独立的,不存在关联关系和同步管理问题。只需要新能源场站开发商在并网运行前签订租赁合同,并每年均保障有足够满足配额要求的储能租赁容量即可。
不过,跨地市配置储能的调度运行、管理方式等实施细则有待进一步明确。“当前,新型储能利用率有待提高,跨地市配置储能项目或面临地方协调和公平调度问题,要制定新型储能调度运行规程,确定储能调度范围和运行方式,确保公平调用储能调节资源。”业内人士称。
未来新能源配储在全国范围开展跨省配置有没有必要和可能?在郑华看来,没有必要,当前跨省跨区通道输电能力有限,难以提供相应的调节服务。
“若实施面向全国范围内的跨省配储,势必对各省市之间的政策协调、调用协同提出更高要求。”上述专家进一步指出,各地区应根据未来新能源发展实际,从全局角度出发,对新能源跨省区消纳、新能源就近配/租储能等模式开展较为全面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在考虑系统成本和潜在收益的前提下妥善决策。
整体联动有助于收益最大化
“‘新能源+储能’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成本疏导途径,收益预期普遍不足。”业内人士指出,除了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储能还具有调峰调频、备用电源、黑启动等多重作用,还是要从电力现货市场角度去思考,尽快建立机制,引导配建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发挥配建储能和新能源电站的整体联动作用,实现新能源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国家层面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新型储能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近年来,山东、广东、山西、甘肃等地不断完善适合新型储能入市的交易制度,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现货交易、调峰调频等电力辅助服务,不断尝试多品种交易叠加,提升储能利用率,增加储能收益。
在郑华看来,“新能源+储能”最终会回归到储能为新能源和全系统提供的能量价值、调节价值、容量价值的原本价值定位上。
“以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储能’协同融合发展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述业内专家指出,要着眼长远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在科学确定建设规模、空间布局等前提下,通过竞争性招标等市场化手段确定价格水平、投建主体,辅以调节性能等激励约束指标引导新能源场站等主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特性、消纳形势和系统需求按需配置储能,主动提升储能利用率,更好支撑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

行业聚焦

能源+储能”这一标配模式。截至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
然而,新能源配置储能并没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收益,反而加重企业成本负担,业界有关叫停新能源电站强制配储的政策呼声不时响起。2021年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鼓励探索建设共享储能,为“新能源+储能”找到一条发展新方向,即允许新能源场站租用或购买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的储能容量,并将租用容量代替自建配储容量。强制配储由独立共享储能替代的苗头逐渐兴起。
允许新能源发电项目跨地市配置储能,可以理解为新能源场站与储能电站之间无论距离远近,只要在同省域或同一省级电网区域,都可以进行容量租赁合作。
“新能源与购买的储能容量完全解耦,租赁给新能源的储能电站的运行运营过程完全以独立经营主体参与市场交易。”华北电力大学教授郑华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我国输配电网输送能力相对比较充裕,仅有极少数省份的局部地区的输送断面存在个别时段的阻塞现象,在没有阻塞地区,对于在哪里部署储能和新能源消纳影响不大。由于建设新能源的地区不一定有建设储能的条件、需求或足够规模,同样建设储能的地区不一定新能源资源充足,因此跨地市配储的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解决新能源与储能之间租赁规模的不匹配问题。
操作细则待完善
业内专家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跨地市配储”是在地市间跨地区送电能力相对充裕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松绑”储能和新能源场站之间的物理位置关系,以解决新能源出力富余与本地及相邻地区消纳能力不足的矛盾,若能够通过跨地市的储能调用做好新能源的合理消纳,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提升储能利用率、合理疏导电站成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有益渠道。
在具体操作层面,郑华指出,新能源与租赁容量的储能在运行运营方面是独立的,不存在关联关系和同步管理问题。只需要新能源场站开发商在并网运行前签订租赁合同,并每年均保障有足够满足配额要求的储能租赁容量即可。
不过,跨地市配置储能的调度运行、管理方式等实施细则有待进一步明确。“当前,新型储能利用率有待提高,跨地市配置储能项目或面临地方协调和公平调度问题,要制定新型储能调度运行规程,确定储能调度范围和运行方式,确保公平调用储能调节资源。”业内人士称。
未来新能源配储在全国范围开展跨省配置有没有必要和可能?在郑华看来,没有必要,当前跨省跨区通道输电能力有限,难以提供相应的调节服务。
“若实施面向全国范围内的跨省配储,势必对各省市之间的政策协调、调用协同提出更高要求。”上述专家进一步指出,各地区应根据未来新能源发展实际,从全局角度出发,对新能源跨省区消纳、新能源就近配/租储能等模式开展较为全面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在考虑系统成本和潜在收益的前提下妥善决策。
整体联动有助于收益最大化
“‘新能源+储能’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成本疏导途径,收益预期普遍不足。”业内人士指出,除了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储能还具有调峰调频、备用电源、黑启动等多重作用,还是要从电力现货市场角度去思考,尽快建立机制,引导配建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发挥配建储能和新能源电站的整体联动作用,实现新能源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国家层面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新型储能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近年来,山东、广东、山西、甘肃等地不断完善适合新型储能入市的交易制度,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现货交易、调峰调频等电力辅助服务,不断尝试多品种交易叠加,提升储能利用率,增加储能收益。
在郑华看来,“新能源+储能”最终会回归到储能为新能源和全系统提供的能量价值、调节价值、容量价值的原本价值定位上。
“以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储能’协同融合发展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述业内专家指出,要着眼长远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在科学确定建设规模、空间布局等前提下,通过竞争性招标等市场化手段确定价格水平、投建主体,辅以调节性能等激励约束指标引导新能源场站等主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特性、消纳形势和系统需求按需配置储能,主动提升储能利用率,更好支撑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

行业聚焦

操作细则待完善
业内专家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跨地市配储”是在地市间跨地区送电能力相对充裕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松绑”储能和新能源场站之间的物理位置关系,以解决新能源出力富余与本地及相邻地区消纳能力不足的矛盾,若能够通过跨地市的储能调用做好新能源的合理消纳,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提升储能利用率、合理疏导电站成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有益渠道。
在具体操作层面,郑华指出,新能源与租赁容量的储能在运行运营方面是独立的,不存在关联关系和同步管理问题。只需要新能源场站开发商在并网运行前签订租赁合同,并每年均保障有足够满足配额要求的储能租赁容量即可。
不过,跨地市配置储能的调度运行、管理方式等实施细则有待进一步明确。“当前,新型储能利用率有待提高,跨地市配置储能项目或面临地方协调和公平调度问题,要制定新型储能调度运行规程,确定储能调度范围和运行方式,确保公平调用储能调节资源。”业内人士称。
未来新能源配储在全国范围开展跨省配置有没有必要和可能?在郑华看来,没有必要,当前跨省跨区通道输电能力有限,难以提供相应的调节服务。
“若实施面向全国范围内的跨省配储,势必对各省市之间的政策协调、调用协同提出更高要求。”上述专家进一步指出,各地区应根据未来新能源发展实际,从全局角度出发,对新能源跨省区消纳、新能源就近配/租储能等模式开展较为全面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在考虑系统成本和潜在收益的前提下妥善决策。
整体联动有助于收益最大化
“‘新能源+储能’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成本疏导途径,收益预期普遍不足。”业内人士指出,除了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储能还具有调峰调频、备用电源、黑启动等多重作用,还是要从电力现货市场角度去思考,尽快建立机制,引导配建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发挥配建储能和新能源电站的整体联动作用,实现新能源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国家层面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新型储能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近年来,山东、广东、山西、甘肃等地不断完善适合新型储能入市的交易制度,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现货交易、调峰调频等电力辅助服务,不断尝试多品种交易叠加,提升储能利用率,增加储能收益。
在郑华看来,“新能源+储能”最终会回归到储能为新能源和全系统提供的能量价值、调节价值、容量价值的原本价值定位上。
“以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储能’协同融合发展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述业内专家指出,要着眼长远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在科学确定建设规模、空间布局等前提下,通过竞争性招标等市场化手段确定价格水平、投建主体,辅以调节性能等激励约束指标引导新能源场站等主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特性、消纳形势和系统需求按需配置储能,主动提升储能利用率,更好支撑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

行业聚焦

“若实施面向全国范围内的跨省配储,势必对各省市之间的政策协调、调用协同提出更高要求。”上述专家进一步指出,各地区应根据未来新能源发展实际,从全局角度出发,对新能源跨省区消纳、新能源就近配/租储能等模式开展较为全面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在考虑系统成本和潜在收益的前提下妥善决策。
整体联动有助于收益最大化
“‘新能源+储能’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成本疏导途径,收益预期普遍不足。”业内人士指出,除了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储能还具有调峰调频、备用电源、黑启动等多重作用,还是要从电力现货市场角度去思考,尽快建立机制,引导配建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发挥配建储能和新能源电站的整体联动作用,实现新能源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国家层面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新型储能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近年来,山东、广东、山西、甘肃等地不断完善适合新型储能入市的交易制度,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现货交易、调峰调频等电力辅助服务,不断尝试多品种交易叠加,提升储能利用率,增加储能收益。
在郑华看来,“新能源+储能”最终会回归到储能为新能源和全系统提供的能量价值、调节价值、容量价值的原本价值定位上。
“以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储能’协同融合发展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述业内专家指出,要着眼长远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在科学确定建设规模、空间布局等前提下,通过竞争性招标等市场化手段确定价格水平、投建主体,辅以调节性能等激励约束指标引导新能源场站等主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特性、消纳形势和系统需求按需配置储能,主动提升储能利用率,更好支撑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

行业聚焦

节后市场冷清 各环节面临各自难题

来源:InfoLink

硅料价格
中国国庆长假结束,观察节后市场较为冷清,新订单成交量极为稀少,更多仍是就节前订单执行和履行阶段,买卖双方在节后均表现出较为平静和冷静的态度,对应本期价格反应也与节前的价格水平维持。
国产致密块料价格范围扩大至每公斤 37.5-43 元范围,新单主流价格呈现上移,致密块料均价维持在每公斤 40 元左右,低价水平的下探有所趋缓,虽然高价水平略有上移趋势,但是对于个别头部厂家的坚持,实则仍须观察下游的接受程度,尤其是当前硅片价格持续低迷的走势短期难以逆转。需要强调的是当前仍然有另外部分买家持有相当数量的硅料库存,以及正在执行的前期签订的订单,该部分订单对应前期的价格水平、略低于新签单价格;另外部分用户开工水平维持较低水平,因此对于新签单需求不甚强烈。
市场情况复杂,各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与现金成本水平倒挂的情况,近期市场也已经陆续出现货款支付延期或逾期无法支付的现状,部分企业尝试通过物料抵扣对应货款等特殊方式维持运行,实则已经开始全面挑战个别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情况。四季度来临,面临终端组件拉货需求疲软的挑战,产业链上游环节的价格继续尝试回调的难度不容乐观。
 
硅片价格
本周硅片主流成交价格水位依然平稳,关于厂家报价部分目前一线厂家仍坚守在每片 1.15 元人民币的价格未出货,然而在市场需求萎靡下,持续有二三线厂家提供每片 1.06-1.08 元人民币的报价交付,目前针对 183N 每片 1.15 元人民币的卖方报价仍未观察到大批量成交。
细分价格来看,P 型硅片 M10 和 G12 规格的成交价格分别为每片 1.2-1.25 元和 1.7-1.75 元人民币,其中 182P 型硅片由于市场小众,多数企业停止生产,针对该规格产品部分厂家以低价出清,每片 1.1-1.13 元人民币观察已经存在于市场中;而 N 型硅片部分,这周 183N 硅片主流成交价格落在每片 1.06-1.1 元人民币,每片 1.15 元人民币价格还未获得太多接受度。至于 G12 及 G12R 规格的成交价格约为每片 1.5 元和 1.23-1.25 元人民币,高价部分 G12R 已有每片 1.3 元人民币的成交出现。
展望后势,硅片市场面临着多重压力。由于当前市场上 183N 规格的成交价格未能达到卖方预期,导致部分厂家选择暂缓出货,也导致硅片库存量的持续攀升,据了解当前库存水平约落在 50 亿片附近,在市场需求低迷下,企业持续面临艰难的出货状况。
 
电池片价格
节后市场趋于冷淡,P 型电池片价格皆与上周持平, M10 与 G12 尺寸的价格区间分别落在每瓦 0.26-0.285 与每瓦 0.28-0.29 元人民币,四季度开始后,多数电池厂家预计逐步关停 P 型产能,但后续价格走势仍须观望组件端对 P 型电池需求退坡的速度。
N 型电池片部分,所有尺寸价格同样与上周持平,M10 均价为每瓦 0.27 元人民币,价格范围则为每瓦 0.26-0.28 元人民币,G12R 与 G12 尺寸则皆与上周持平,分别为每瓦 0.27-0.29 元与每瓦 0.285-0.29 元人民币。根据电池厂家反馈,凭借产线优化与持续提效,当前电池片量产平均入库效率已达到 25% 左右,InfoLink 也预计在下周起调整 TOPCon 电池片公示效率档位至 25.1% 以上的水平。
随着十月份厂家加大减产力度,电池环节排产已与组件环节倒挂,在整体供需情况好转的预期下,电池厂家也正积极尝试上调报价,然而,由于组件价格并未止跌,电池片上涨仍然受制于组件端,短期之内,上下游的价格博弈仍会持续。
 
组件价格
国庆节后,市场需求仍旧萎靡、低价影响整体价格仍出现下探,均价已开始向下贴近每瓦 0.7 元人民币。集中项目价格约落在 0.68-0.73 元人民币之间,分布项目价格约 0.67-0.79 元人民币。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67-0.76 元人民币,甚至因产品已成为特规,新签订单部分与 TOPCon 产品价格产生倒挂迹象。HJT 组件价格约在每瓦 0.8-0.88 元人民币之间,大项目价格偏向低价,价格受 TOPCon 组件价格持续下落影响,HJT 产品也难以维持价格,均价也开始贴近 0.85 元人民币。BC 方面,P-IBC 价格与 TOPCon 价差目前维持约 2 分钱左右的差距,N-TBC 的部分,目前报价价差维持 3-7 分人民币。
四季度接单状况不明朗的情势持续加大厂家压力。在此情况我们仍维持预测,短期内组件价格修复回升较有难度,厂家价格竞争策略越来越激进。国内招投标项目价格持续走低也验证厂家仍在积极抢单。部分激进企业以接单为唯一目的,暂时放弃盈利诉求,不排除十月整体价格将下落至 0.7 元人民币以下,甚至贴近 0.65 元人民币的价位。
海外市场价格本周暂时持稳。HJT 价格每瓦 0.12-0.125 美元。PERC 价格执行约每瓦 0.09-0.10 美元。TOPCon 价格区域分化明显,亚太区域价格约 0.1-0.11 美元左右,其中日韩市场价格维持在每瓦 0.10-0.11 美元左右,欧洲及澳洲区域价格仍有分别 0.085-0.11 欧元及 0.105-0.12 美元的执行价位;巴西市场价格约 0.085-0.11 美元,中东市场价格大宗价格约在 0.10-0.12 美元的区间,大项目均价贴近 0.1 美元以内,前期订单也有 0.11-0.12 美元的正在交付,新签执行价格也有落在 0.09-0.10 美元之间的水平,价差分化较大;拉美 0.09-0.11 美元。美国市场价格受政策波动影响,项目拉动减弱,厂家新交付 TOPCon 组件价格执行约在 0.23-0.28 美元,前期签单约在 0.28-0.3 美元左右,PERC 组件与 TOPCon 组件价差约在 0.015-0.03 美元。后续 InfoLink 将视市场情况添加本地制造价格。

行业聚焦

也已经陆续出现货款支付延期或逾期无法支付的现状,部分企业尝试通过物料抵扣对应货款等特殊方式维持运行,实则已经开始全面挑战个别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情况。四季度来临,面临终端组件拉货需求疲软的挑战,产业链上游环节的价格继续尝试回调的难度不容乐观。
硅片价格
本周硅片主流成交价格水位依然平稳,关于厂家报价部分目前一线厂家仍坚守在每片 1.15 元人民币的价格未出货,然而在市场需求萎靡下,持续有二三线厂家提供每片 1.06-1.08 元人民币的报价交付,目前针对 183N 每片 1.15 元人民币的卖方报价仍未观察到大批量成交。
细分价格来看,P 型硅片 M10 和 G12 规格的成交价格分别为每片 1.2-1.25 元和 1.7-1.75 元人民币,其中 182P 型硅片由于市场小众,多数企业停止生产,针对该规格产品部分厂家以低价出清,每片 1.1-1.13 元人民币观察已经存在于市场中;而 N 型硅片部分,这周 183N 硅片主流成交价格落在每片 1.06-1.1 元人民币,每片 1.15 元人民币价格还未获得太多接受度。至于 G12 及 G12R 规格的成交价格约为每片 1.5 元和 1.23-1.25 元人民币,高价部分 G12R 已有每片 1.3 元人民币的成交出现。
展望后势,硅片市场面临着多重压力。由于当前市场上 183N 规格的成交价格未能达到卖方预期,导致部分厂家选择暂缓出货,也导致硅片库存量的持续攀升,据了解当前库存水平约落在 50 亿片附近,在市场需求低迷下,企业持续面临艰难的出货状况。
电池片价格
节后市场趋于冷淡,P 型电池片价格皆与上周持平, M10 与 G12 尺寸的价格区间分别落在每瓦 0.26-0.285 与每瓦 0.28-0.29 元人民币,四季度开始后,多数电池厂家预计逐步关停 P 型产能,但后续价格走势仍须观望组件端对 P 型电池需求退坡的速度。
N 型电池片部分,所有尺寸价格同样与上周持平,M10 均价为每瓦 0.27 元人民币,价格范围则为每瓦 0.26-0.28 元人民币,G12R 与 G12 尺寸则皆与上周持平,分别为每瓦 0.27-0.29 元与每瓦 0.285-0.29 元人民币。根据电池厂家反馈,凭借产线优化与持续提效,当前电池片量产平均入库效率已达到 25% 左右,InfoLink 也预计在下周起调整 TOPCon 电池片公示效率档位至 25.1% 以上的水平。
随着十月份厂家加大减产力度,电池环节排产已与组件环节倒挂,在整体供需情况好转的预期下,电池厂家也正积极尝试上调报价,然而,由于组件价格并未止跌,电池片上涨仍然受制于组件端,短期之内,上下游的价格博弈仍会持续。
组件价格
国庆节后,市场需求仍旧萎靡、低价影响整体价格仍出现下探,均价已开始向下贴近每瓦 0.7 元人民币。集中项目价格约落在 0.68-0.73 元人民币之间,分布项目价格约 0.67-0.79 元人民币。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67-0.76 元人民币,甚至因产品已成为特规,新签订单部分与 TOPCon 产品价格产生倒挂迹象。HJT 组件价格约在每瓦 0.8-0.88 元人民币之间,大项目价格偏向低价,价格受 TOPCon 组件价格持续下落影响,HJT 产品也难以维持价格,均价也开始贴近 0.85 元人民币。BC 方面,P-IBC 价格与 TOPCon 价差目前维持约 2 分钱左右的差距,N-TBC 的部分,目前报价价差维持 3-7 分人民币。
四季度接单状况不明朗的情势持续加大厂家压力。在此情况我们仍维持预测,短期内组件价格修复回升较有难度,厂家价格竞争策略越来越激进。国内招投标项目价格持续走低也验证厂家仍在积极抢单。部分激进企业以接单为唯一目的,暂时放弃盈利诉求,不排除十月整体价格将下落至 0.7 元人民币以下,甚至贴近 0.65 元人民币的价位。
海外市场价格本周暂时持稳。HJT 价格每瓦 0.12-0.125 美元。PERC 价格执行约每瓦 0.09-0.10 美元。TOPCon 价格区域分化明显,亚太区域价格约 0.1-0.11 美元左右,其中日韩市场价格维持在每瓦 0.10-0.11 美元左右,欧洲及澳洲区域价格仍有分别 0.085-0.11 欧元及 0.105-0.12 美元的执行价位;巴西市场价格约 0.085-0.11 美元,中东市场价格大宗价格约在 0.10-0.12 美元的区间,大项目均价贴近 0.1 美元以内,前期订单也有 0.11-0.12 美元的正在交付,新签执行价格也有落在 0.09-0.10 美元之间的水平,价差分化较大;拉美 0.09-0.11 美元。美国市场价格受政策波动影响,项目拉动减弱,厂家新交付 TOPCon 组件价格执行约在 0.23-0.28 美元,前期签单约在 0.28-0.3 美元左右,PERC 组件与 TOPCon 组件价差约在 0.015-0.03 美元。后续 InfoLink 将视市场情况添加本地制造价格。

硅片价格
本周硅片主流成交价格水位依然平稳,关于厂家报价部分目前一线厂家仍坚守在每片 1.15 元人民币的价格未出货,然而在市场需求萎靡下,持续有二三线厂家提供每片 1.06-1.08 元人民币的报价交付,目前针对 183N 每片 1.15 元人民币的卖方报价仍未观察到大批量成交。
细分价格来看,P 型硅片 M10 和 G12 规格的成交价格分别为每片 1.2-1.25 元和 1.7-1.75 元人民币,其中 182P 型硅片由于市场小众,多数企业停止生产,针对该规格产品部分厂家以低价出清,每片 1.1-1.13 元人民币观察已经存在于市场中;而 N 型硅片部分,这周 183N 硅片主流成交价格落在每片 1.06-1.1 元人民币,每片 1.15 元人民币价格还未获得太多接受度。至于 G12 及 G12R 规格的成交价格约为每片 1.5 元和 1.23-1.25 元人民币,高价部分 G12R 已有每片 1.3 元人民币的成交出现。
展望后势,硅片市场面临着多重压力。由于当前市场上 183N 规格的成交价格未能达到卖方预期,导致部分厂家选择暂缓出货,也导致硅片库存量的持续攀升,据了解当前库存水平约落在 50 亿片附近,在市场需求低迷下,企业持续面临艰难的出货状况。
电池片价格
节后市场趋于冷淡,P 型电池片价格皆与上周持平, M10 与 G12 尺寸的价格区间分别落在每瓦 0.26-0.285 与每瓦 0.28-0.29 元人民币,四季度开始后,多数电池厂家预计逐步关停 P 型产能,但后续价格走势仍须观望组件端对 P 型电池需求退坡的速度。
N 型电池片部分,所有尺寸价格同样与上周持平,M10 均价为每瓦 0.27 元人民币,价格范围则为每瓦 0.26-0.28 元人民币,G12R 与 G12 尺寸则皆与上周持平,分别为每瓦 0.27-0.29 元与每瓦 0.285-0.29 元人民币。根据电池厂家反馈,凭借产线优化与持续提效,当前电池片量产平均入库效率已达到 25% 左右,InfoLink 也预计在下周起调整 TOPCon 电池片公示效率档位至 25.1% 以上的水平。
随着十月份厂家加大减产力度,电池环节排产已与组件环节倒挂,在整体供需情况好转的预期下,电池厂家也正积极尝试上调报价,然而,由于组件价格并未止跌,电池片上涨仍然受制于组件端,短期之内,上下游的价格博弈仍会持续。
组件价格
国庆节后,市场需求仍旧萎靡、低价影响整体价格仍出现下探,均价已开始向下贴近每瓦 0.7 元人民币。集中项目价格约落在 0.68-0.73 元人民币之间,分布项目价格约 0.67-0.79 元人民币。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67-0.76 元人民币,甚至因产品已成为特规,新签订单部分与 TOPCon 产品价格产生倒挂迹象。HJT 组件价格约在每瓦 0.8-0.88 元人民币之间,大项目价格偏向低价,价格受 TOPCon 组件价格持续下落影响,HJT 产品也难以维持价格,均价也开始贴近 0.85 元人民币。BC 方面,P-IBC 价格与 TOPCon 价差目前维持约 2 分钱左右的差距,N-TBC 的部分,目前报价价差维持 3-7 分人民币。
四季度接单状况不明朗的情势持续加大厂家压力。在此情况我们仍维持预测,短期内组件价格修复回升较有难度,厂家价格竞争策略越来越激进。国内招投标项目价格持续走低也验证厂家仍在积极抢单。部分激进企业以接单为唯一目的,暂时放弃盈利诉求,不排除十月整体价格将下落至 0.7 元人民币以下,甚至贴近 0.65 元人民币的价位。
海外市场价格本周暂时持稳。HJT 价格每瓦 0.12-0.125 美元。PERC 价格执行约每瓦 0.09-0.10 美元。TOPCon 价格区域分化明显,亚太区域价格约 0.1-0.11 美元左右,其中日韩市场价格维持在每瓦 0.10-0.11 美元左右,欧洲及澳洲区域价格仍有分别 0.085-0.11 欧元及 0.105-0.12 美元的执行价位;巴西市场价格约 0.085-0.11 美元,中东市场价格大宗价格约在 0.10-0.12 美元的区间,大项目均价贴近 0.1 美元以内,前期订单也有 0.11-0.12 美元的正在交付,新签执行价格也有落在 0.09-0.10 美元之间的水平,价差分化较大;拉美 0.09-0.11 美元。美国市场价格受政策波动影响,项目拉动减弱,厂家新交付 TOPCon 组件价格执行约在 0.23-0.28 美元,前期签单约在 0.28-0.3 美元左右,PERC 组件与 TOPCon 组件价差约在 0.015-0.03 美元。后续 InfoLink 将视市场情况添加本地制造价格。

到卖方预期,导致部分厂家选择暂缓出货,也导致硅片库存量的持续攀升,据了解当前库存水平约落在 50 亿片附近,在市场需求低迷下,企业持续面临艰难的出货状况。
电池片价格
节后市场趋于冷淡,P 型电池片价格皆与上周持平, M10 与 G12 尺寸的价格区间分别落在每瓦 0.26-0.285 与每瓦 0.28-0.29 元人民币,四季度开始后,多数电池厂家预计逐步关停 P 型产能,但后续价格走势仍须观望组件端对 P 型电池需求退坡的速度。
N 型电池片部分,所有尺寸价格同样与上周持平,M10 均价为每瓦 0.27 元人民币,价格范围则为每瓦 0.26-0.28 元人民币,G12R 与 G12 尺寸则皆与上周持平,分别为每瓦 0.27-0.29 元与每瓦 0.285-0.29 元人民币。根据电池厂家反馈,凭借产线优化与持续提效,当前电池片量产平均入库效率已达到 25% 左右,InfoLink 也预计在下周起调整 TOPCon 电池片公示效率档位至 25.1% 以上的水平。
随着十月份厂家加大减产力度,电池环节排产已与组件环节倒挂,在整体供需情况好转的预期下,电池厂家也正积极尝试上调报价,然而,由于组件价格并未止跌,电池片上涨仍然受制于组件端,短期之内,上下游的价格博弈仍会持续。
组件价格
国庆节后,市场需求仍旧萎靡、低价影响整体价格仍出现下探,均价已开始向下贴近每瓦 0.7 元人民币。集中项目价格约落在 0.68-0.73 元人民币之间,分布项目价格约 0.67-0.79 元人民币。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67-0.76 元人民币,甚至因产品已成为特规,新签订单部分与 TOPCon 产品价格产生倒挂迹象。HJT 组件价格约在每瓦 0.8-0.88 元人民币之间,大项目价格偏向低价,价格受 TOPCon 组件价格持续下落影响,HJT 产品也难以维持价格,均价也开始贴近 0.85 元人民币。BC 方面,P-IBC 价格与 TOPCon 价差目前维持约 2 分钱左右的差距,N-TBC 的部分,目前报价价差维持 3-7 分人民币。
四季度接单状况不明朗的情势持续加大厂家压力。在此情况我们仍维持预测,短期内组件价格修复回升较有难度,厂家价格竞争策略越来越激进。国内招投标项目价格持续走低也验证厂家仍在积极抢单。部分激进企业以接单为唯一目的,暂时放弃盈利诉求,不排除十月整体价格将下落至 0.7 元人民币以下,甚至贴近 0.65 元人民币的价位。
海外市场价格本周暂时持稳。HJT 价格每瓦 0.12-0.125 美元。PERC 价格执行约每瓦 0.09-0.10 美元。TOPCon 价格区域分化明显,亚太区域价格约 0.1-0.11 美元左右,其中日韩市场价格维持在每瓦 0.10-0.11 美元左右,欧洲及澳洲区域价格仍有分别 0.085-0.11 欧元及 0.105-0.12 美元的执行价位;巴西市场价格约 0.085-0.11 美元,中东市场价格大宗价格约在 0.10-0.12 美元的区间,大项目均价贴近 0.1 美元以内,前期订单也有 0.11-0.12 美元的正在交付,新签执行价格也有落在 0.09-0.10 美元之间的水平,价差分化较大;拉美 0.09-0.11 美元。美国市场价格受政策波动影响,项目拉动减弱,厂家新交付 TOPCon 组件价格执行约在 0.23-0.28 美元,前期签单约在 0.28-0.3 美元左右,PERC 组件与 TOPCon 组件价差约在 0.015-0.03 美元。后续 InfoLink 将视市场情况添加本地制造价格。

电池片价格
节后市场趋于冷淡,P 型电池片价格皆与上周持平, M10 与 G12 尺寸的价格区间分别落在每瓦 0.26-0.285 与每瓦 0.28-0.29 元人民币,四季度开始后,多数电池厂家预计逐步关停 P 型产能,但后续价格走势仍须观望组件端对 P 型电池需求退坡的速度。
N 型电池片部分,所有尺寸价格同样与上周持平,M10 均价为每瓦 0.27 元人民币,价格范围则为每瓦 0.26-0.28 元人民币,G12R 与 G12 尺寸则皆与上周持平,分别为每瓦 0.27-0.29 元与每瓦 0.285-0.29 元人民币。根据电池厂家反馈,凭借产线优化与持续提效,当前电池片量产平均入库效率已达到 25% 左右,InfoLink 也预计在下周起调整 TOPCon 电池片公示效率档位至 25.1% 以上的水平。
随着十月份厂家加大减产力度,电池环节排产已与组件环节倒挂,在整体供需情况好转的预期下,电池厂家也正积极尝试上调报价,然而,由于组件价格并未止跌,电池片上涨仍然受制于组件端,短期之内,上下游的价格博弈仍会持续。
组件价格
国庆节后,市场需求仍旧萎靡、低价影响整体价格仍出现下探,均价已开始向下贴近每瓦 0.7 元人民币。集中项目价格约落在 0.68-0.73 元人民币之间,分布项目价格约 0.67-0.79 元人民币。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67-0.76 元人民币,甚至因产品已成为特规,新签订单部分与 TOPCon 产品价格产生倒挂迹象。HJT 组件价格约在每瓦 0.8-0.88 元人民币之间,大项目价格偏向低价,价格受 TOPCon 组件价格持续下落影响,HJT 产品也难以维持价格,均价也开始贴近 0.85 元人民币。BC 方面,P-IBC 价格与 TOPCon 价差目前维持约 2 分钱左右的差距,N-TBC 的部分,目前报价价差维持 3-7 分人民币。
四季度接单状况不明朗的情势持续加大厂家压力。在此情况我们仍维持预测,短期内组件价格修复回升较有难度,厂家价格竞争策略越来越激进。国内招投标项目价格持续走低也验证厂家仍在积极抢单。部分激进企业以接单为唯一目的,暂时放弃盈利诉求,不排除十月整体价格将下落至 0.7 元人民币以下,甚至贴近 0.65 元人民币的价位。
海外市场价格本周暂时持稳。HJT 价格每瓦 0.12-0.125 美元。PERC 价格执行约每瓦 0.09-0.10 美元。TOPCon 价格区域分化明显,亚太区域价格约 0.1-0.11 美元左右,其中日韩市场价格维持在每瓦 0.10-0.11 美元左右,欧洲及澳洲区域价格仍有分别 0.085-0.11 欧元及 0.105-0.12 美元的执行价位;巴西市场价格约 0.085-0.11 美元,中东市场价格大宗价格约在 0.10-0.12 美元的区间,大项目均价贴近 0.1 美元以内,前期订单也有 0.11-0.12 美元的正在交付,新签执行价格也有落在 0.09-0.10 美元之间的水平,价差分化较大;拉美 0.09-0.11 美元。美国市场价格受政策波动影响,项目拉动减弱,厂家新交付 TOPCon 组件价格执行约在 0.23-0.28 美元,前期签单约在 0.28-0.3 美元左右,PERC 组件与 TOPCon 组件价差约在 0.015-0.03 美元。后续 InfoLink 将视市场情况添加本地制造价格。

行业聚焦

每瓦 0.7 元人民币。集中项目价格约落在 0.68-0.73 元人民币之间,分布项目价格约 0.67-0.79 元人民币。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67-0.76 元人民币,甚至因产品已成为特规,新签订单部分与 TOPCon 产品价格产生倒挂迹象。HJT 组件价格约在每瓦 0.8-0.88 元人民币之间,大项目价格偏向低价,价格受 TOPCon 组件价格持续下落影响,HJT 产品也难以维持价格,均价也开始贴近 0.85 元人民币。BC 方面,P-IBC 价格与 TOPCon 价差目前维持约 2 分钱左右的差距,N-TBC 的部分,目前报价价差维持 3-7 分人民币。
四季度接单状况不明朗的情势持续加大厂家压力。在此情况我们仍维持预测,短期内组件价格修复回升较有难度,厂家价格竞争策略越来越激进。国内招投标项目价格持续走低也验证厂家仍在积极抢单。部分激进企业以接单为唯一目的,暂时放弃盈利诉求,不排除十月整体价格将下落至 0.7 元人民币以下,甚至贴近 0.65 元人民币的价位。
海外市场价格本周暂时持稳。HJT 价格每瓦 0.12-0.125 美元。PERC 价格执行约每瓦 0.09-0.10 美元。TOPCon 价格区域分化明显,亚太区域价格约 0.1-0.11 美元左右,其中日韩市场价格维持在每瓦 0.10-0.11 美元左右,欧洲及澳洲区域价格仍有分别 0.085-0.11 欧元及 0.105-0.12 美元的执行价位;巴西市场价格约 0.085-0.11 美元,中东市场价格大宗价格约在 0.10-0.12 美元的区间,大项目均价贴近 0.1 美元以内,前期订单也有 0.11-0.12 美元的正在交付,新签执行价格也有落在 0.09-0.10 美元之间的水平,价差分化较大;拉美 0.09-0.11 美元。美国市场价格受政策波动影响,项目拉动减弱,厂家新交付 TOPCon 组件价格执行约在 0.23-0.28 美元,前期签单约在 0.28-0.3 美元左右,PERC 组件与 TOPCon 组件价差约在 0.015-0.03 美元。后续 InfoLink 将视市场情况添加本地制造价格。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来源:碳纤维研习社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简称:山西煤化所)是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山西煤化所是中国最早研究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机构之一,依托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围绕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等领域的重大战略任务与重点工程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建立碳纤维制备工程化技术平台,开展工程化技术研究,研制关键设备,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制备工艺和配套材料并形成成套技术和应用评价体系。目前该所有多个团队围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进行研究。中简科技和山西太钢的碳纤维技术源自该所。团队主要带头人有吕春祥、侯相林等人。
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研究开发部目前拥有六个研究室:高强碳纤维研究室、高模碳纤维研究室、碳纤维工程与技术研究室、先进复合材料研究室、炭纳米及功能材料研究室、先进碳材料研究室。该中心有多个团队围绕碳纤维制备及应用开展研究。团队带头人主要有徐樑华、杨小平等人。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该实验室在碳纤维制备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与工程集成、有机高性能纤维制备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无机高性能纤维的制备技术及其关键科学问题、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2017年和中复神鹰共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带头人主要有陈惠芳、余木火等人。
山东大学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于1995 年,专门从事碳纤维前驱体高性能聚丙烯腈原丝的科技攻关;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及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制开发工作。团队带头人主要有朱波等人。(5)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航空/航天动力、高超声速飞行器、飞机与地面交通刹车、空间环境和核辐照等环境为应用背景,以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瞄准国际前沿,围绕相关基础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在碳碳、碳陶复合材料方面有独到的研究。团队带头人主要有张立同院士、成来飞等人。(6)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实验室针对我国航空航天等领域超常服役条件下的先进复合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及结构开展前瞻性、前沿性以及重大关键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模拟表征与优化设计、复合与组织性能控制技术、性能测试与分析技术。团队带头人主要有韩杰才院士、冷劲松院士等人。(7)中南大学碳/碳复合材料团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航空刹车材料、燃料电池炭纸、航天耐烧蚀材料等,在近年来兴起的光伏用碳碳热场材料方向,中南大学团队做了很多工作,金博股份的技术来源于他们。团队带头人主要有黄伯云院士、黄玉忠、李专等人。(8)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复合材料智能制造与装备团队,该团队致力于低成本复合材料设计、制造技术及装备研发,包括界面改性、结构设计、预成型、成型工艺、连接装配、回收利用、性能评价和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等,从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前沿技术开发,促进产业化,尤其在车用复合材料和热塑性复合材料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方向。团队带头人主要有祝颖丹、张永刚等人。(9)哈玻院、北玻院、南玻院作为国内老牌的复合材料研究机构,近期也从玻纤及复合材料转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方向来。(10)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9月27日,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新型科研组织。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根据江苏的产业特点,以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产业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为重点,以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企业创新为根本,组织开展产业技术研究和集成攻关,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先行先试,建成需求引导、多元共建、统分结合、体系开放、接轨国际、水平一流的新型研发组织,成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发转化的先导中心、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10年来,因为成绩卓著,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和上海市合作,成立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目前江苏和上海加起来了90多个所,其中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中心、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所复合材料事业部等都在开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研究。(1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空用复合材料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特别是复材智能制造装备上有着较为深厚的基础,如单忠德院士、肖军教授等团队。(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而成,1959年学校被国家指定为全国重点高校。多个学院和团队从事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其材料学院的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系在杜善义院士带领下从事先进复合材料工艺与制造技术、纳米碳复合材料及表征、高性能树脂及功能复合材料等研究,主持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团队带头人有张博明、李敏、顾轶卓等人。(13)中科院化学所碳纤维复合材料实验室主要致力于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需求的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础创新及应用基础研究,将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和技术转化工作协调发展,研究方向包括耐高温聚酰亚胺材料、高性能酚醛树脂、聚合物陶瓷前驱体、特种硅橡胶、界面与粘接功能材料、耐热聚合物薄膜及电路封装材料等,高性能树脂基体及其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及船舶工业等国家重要领域。团队带头人主要有赵彤等人。(14)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作为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技术依托单位,联合国内协作单位攻克了系列碳纤维国产化性能问题,研发了高性能环氧、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以及耐高温聚酰亚胺等一系列高性能树脂体系,突破了第一代、第二代先进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铺带自动化成型设备,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整体成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成型、蒙皮骨架式结构复合材料成型以及异型面复合材料成型等多项成型工艺技术,建立了从纤维和树脂关键基础原材料-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研发-构件成型关键工艺设备-构件成型工艺研发与应用的链条,为我国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技术支撑。承担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及战略战术导弹结构复合材料及弹头防热复合材料、透波及多功能复合材料等功能复合材料部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是国防复合材料工艺领域的骨干科研院所之一。团队带头人有李仲平院士等人。(1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要从事飞机、发动机和直升机用先进材料、工艺、检测评价技术研究,具有高性能材料的小批量生产和高难度重要部件的研制与开发能力,承担着大量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军民两用技术研发项目。研究院坚持军民结合,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开发出的700余种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品,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船舶、铁路、汽车、轻工、化工、建材、石油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团队带头人有张国庆等人。(13)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团队,揭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材切削去除机理和损伤形成机制,构建了复材切削理论体系,发出数字化加工工艺与装备,突破了多个重点型号复材关键构件加工的瓶颈难题,并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团队带头人有贾振元院士、高航等人。此外,国内的一些军工航空航天的研究所以及一些企业的研究机构,对专用的树脂及复合材料、工艺和装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国内碳纤维重点研究机构和团队

行业聚焦

问题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2017年和中复神鹰共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带头人主要有陈惠芳、余木火等人。
山东大学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于1995 年,专门从事碳纤维前驱体高性能聚丙烯腈原丝的科技攻关;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及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制开发工作。团队带头人主要有朱波等人。
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航空/航天动力、高超声速飞行器、飞机与地面交通刹车、空间环境和核辐照等环境为应用背景,以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瞄准国际前沿,围绕相关基础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在碳碳、碳陶复合材料方面有独到的研究。团队带头人主要有张立同院士、成来飞等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实验室针对我国航空航天等领域超常服役条件下的先进复合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及结构开展前瞻性、前沿性以及重大关键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模拟表征与优化设计、复合与组织性能控制技术、性能测试与分析技术。团队带头人主要有韩杰才院士、冷劲松院士等人。
中南大学碳/碳复合材料团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航空刹车材料、燃料电池炭纸、航天耐烧蚀材料等,在近年来兴起的光伏用碳碳热场材料方向,中南大学团队做了很多工作,金博股份的技术来源于他们。团队带头人主要有黄伯云院士、黄玉忠、李专等人。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复合材料智能制造与装备团队,该团队致力于低成本复合材料设计、制造技术及装备研发,包括界面改性、结构设计、预成型、成型工艺、连接装配、回收利用、性能评价和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等,从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前沿技术开发,促进产业化,尤其在车用复合材料和热塑性复合材料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方向。团队带头人主要有祝颖丹、张永刚等人。
哈玻院、北玻院、南玻院作为国内老牌的复合材料研究机构,近期也从玻纤及复合材料转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方向来。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9月27日,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新型科研组织。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根据江苏的产业特点,以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产业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为重点,以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企业创新为根本,组织开展产业技术研究和集成攻关,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先行先试,建成需求引导、多元共建、统分结合、体系开放、接轨国际、水平一流的新型研发组织,成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发转化的先导中心、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10年来,因为成绩卓著,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和上海市合作,成立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目前江苏和上海加起来了90多个所,其中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中心、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所复合材料事业部等都在开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研究。(1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空用复合材料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特别是复材智能制造装备上有着较为深厚的基础,如单忠德院士、肖军教授等团队。(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而成,1959年学校被国家指定为全国重点高校。多个学院和团队从事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其材料学院的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系在杜善义院士带领下从事先进复合材料工艺与制造技术、纳米碳复合材料及表征、高性能树脂及功能复合材料等研究,主持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团队带头人有张博明、李敏、顾轶卓等人。(13)中科院化学所碳纤维复合材料实验室主要致力于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需求的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础创新及应用基础研究,将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和技术转化工作协调发展,研究方向包括耐高温聚酰亚胺材料、高性能酚醛树脂、聚合物陶瓷前驱体、特种硅橡胶、界面与粘接功能材料、耐热聚合物薄膜及电路封装材料等,高性能树脂基体及其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及船舶工业等国家重要领域。团队带头人主要有赵彤等人。(14)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作为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技术依托单位,联合国内协作单位攻克了系列碳纤维国产化性能问题,研发了高性能环氧、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以及耐高温聚酰亚胺等一系列高性能树脂体系,突破了第一代、第二代先进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铺带自动化成型设备,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整体成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成型、蒙皮骨架式结构复合材料成型以及异型面复合材料成型等多项成型工艺技术,建立了从纤维和树脂关键基础原材料-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研发-构件成型关键工艺设备-构件成型工艺研发与应用的链条,为我国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技术支撑。承担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及战略战术导弹结构复合材料及弹头防热复合材料、透波及多功能复合材料等功能复合材料部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是国防复合材料工艺领域的骨干科研院所之一。团队带头人有李仲平院士等人。(1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要从事飞机、发动机和直升机用先进材料、工艺、检测评价技术研究,具有高性能材料的小批量生产和高难度重要部件的研制与开发能力,承担着大量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军民两用技术研发项目。研究院坚持军民结合,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开发出的700余种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品,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船舶、铁路、汽车、轻工、化工、建材、石油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团队带头人有张国庆等人。(13)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团队,揭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材切削去除机理和损伤形成机制,构建了复材切削理论体系,发出数字化加工工艺与装备,突破了多个重点型号复材关键构件加工的瓶颈难题,并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团队带头人有贾振元院士、高航等人。此外,国内的一些军工航空航天的研究所以及一些企业的研究机构,对专用的树脂及复合材料、工艺和装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行业聚焦

产业、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产业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为重点,以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企业创新为根本,组织开展产业技术研究和集成攻关,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先行先试,建成需求引导、多元共建、统分结合、体系开放、接轨国际、水平一流的新型研发组织,成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发转化的先导中心、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10年来,因为成绩卓著,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和上海市合作,成立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目前江苏和上海加起来了90多个所,其中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中心、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所复合材料事业部等都在开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空用复合材料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特别是复材智能制造装备上有着较为深厚的基础,如单忠德院士、肖军教授等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而成,1959年学校被国家指定为全国重点高校。多个学院和团队从事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其材料学院的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系在杜善义院士带领下从事先进复合材料工艺与制造技术、纳米碳复合材料及表征、高性能树脂及功能复合材料等研究,主持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团队带头人有张博明、李敏、顾轶卓等人。
中科院化学所碳纤维复合材料实验室主要致力于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需求的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础创新及应用基础研究,将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和技术转化工作协调发展,研究方向包括耐高温聚酰亚胺材料、高性能酚醛树脂、聚合物陶瓷前驱体、特种硅橡胶、界面与粘接功能材料、耐热聚合物薄膜及电路封装材料等,高性能树脂基体及其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及船舶工业等国家重要领域。团队带头人主要有赵彤等人。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作为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技术依托单位,联合国内协作单位攻克了系列碳纤维国产化性能问题,研发了高性能环氧、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以及耐高温聚酰亚胺等一系列高性能树脂体系,突破了第一代、第二代先进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铺带自动化成型设备,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整体成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成型、蒙皮骨架式结构复合材料成型以及异型面复合材料成型等多项成型工艺技术,建立了从纤维和树脂关键基础原材料-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研发-构件成型关键工艺设备-构件成型工艺研发与应用的链条,为我国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技术支撑。承担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及战略战术导弹结构复合材料及弹头防热复合材料、透波及多功能复合材料等功能复合材料部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是国防复合材料工艺领域的骨干科研院所之一。团队带头人有李仲平院士等人。(1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要从事飞机、发动机和直升机用先进材料、工艺、检测评价技术研究,具有高性能材料的小批量生产和高难度重要部件的研制与开发能力,承担着大量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军民两用技术研发项目。研究院坚持军民结合,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开发出的700余种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品,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船舶、铁路、汽车、轻工、化工、建材、石油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团队带头人有张国庆等人。(13)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团队,揭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材切削去除机理和损伤形成机制,构建了复材切削理论体系,发出数字化加工工艺与装备,突破了多个重点型号复材关键构件加工的瓶颈难题,并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团队带头人有贾振元院士、高航等人。此外,国内的一些军工航空航天的研究所以及一些企业的研究机构,对专用的树脂及复合材料、工艺和装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行业聚焦

件整体成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成型、蒙皮骨架式结构复合材料成型以及异型面复合材料成型等多项成型工艺技术,建立了从纤维和树脂关键基础原材料-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研发-构件成型关键工艺设备-构件成型工艺研发与应用的链条,为我国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技术支撑。承担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及战略战术导弹结构复合材料及弹头防热复合材料、透波及多功能复合材料等功能复合材料部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是国防复合材料工艺领域的骨干科研院所之一。团队带头人有李仲平院士等人。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要从事飞机、发动机和直升机用先进材料、工艺、检测评价技术研究,具有高性能材料的小批量生产和高难度重要部件的研制与开发能力,承担着大量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军民两用技术研发项目。研究院坚持军民结合,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开发出的700余种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品,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船舶、铁路、汽车、轻工、化工、建材、石油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团队带头人有张国庆等人。
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团队,揭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材切削去除机理和损伤形成机制,构建了复材切削理论体系,发出数字化加工工艺与装备,突破了多个重点型号复材关键构件加工的瓶颈难题,并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团队带头人有贾振元院士、高航等人。
此外,国内的一些军工航空航天的研究所以及一些企业的研究机构,对专用的树脂及复合材料、工艺和装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行业聚焦

光伏技术再现优劣之争 TOPCon与BC谁将成为主流?

来源:证券时报网

光伏电池技术全面进入N型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从产能规模、市场份额等维度看,TOPCon(隧道氧化物钝化接触电池)均处于主流地位。然而,近期,光伏行业论战再起,TOPCon厂商发布多份实证报告,矛头直指BC(背接触)技术路线,认为其经济性较差,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基础。对此,BC技术厂商针锋相对回应,给出的实证报告结论大相径庭,并指出BC将取代TOPCon技术。
TOPCon与BC技术厂商针锋相对的情况与前两年光伏行业出现的产品尺寸之争颇为类似。原来的182与210阵营最终妥协,183N、210R等中间路线获得普遍共识,BC与TOPCon之争或将走向同样结局——两者共存。
不可否认,TOPCon与BC技术发展现状对比,转换效率、生产成本存在差异。站在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角度,TOPCon在P型向N型切换的时代曾经是先进产能,而目前已经出现过剩苗头,包括BC、HJT(异质结)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协同发展也有助于鼓励技术创新,推动本轮行业周期尽快结束,加速产能出清。
实证结论大相径庭
国家光伏质检中心在位于银川的户外实证基地,对隆基防积灰组件的发电性能和衰减进行了实测。数据显示,隆基BC防积灰组件比常规Hi-MO X6组件月均相对增益2.84%。同时,经过IEC TS 63556测试得知,BC组件的衰减值保持在2.2%以内,远低于其他TOPCon组件。
隆基绿能搭建的实证电站检测结论显示,Hi-MO X6 Max比TOPCon组件单瓦平均发电增益达2.6%,Hi-MO X6 Max如果叠加了防积灰功能,较同等功率的TOPCon发电能力将提高4%左右。
一组来自宁夏电力设计院的低碳楼宇实证数据显示,在84天有效数据期内,爱旭ABC组件累计单千瓦发电量较TOPCon组件高9.55%。在有阴影遮挡的上午和傍晚,爱旭ABC组件功率增益对比TOPCon高达79.01%、54.19%,而在无遮挡的正午,依然保持7.41%的单瓦发电量领先。
上述测试结论来自BC阵营的两家一线厂商,最早押注TOPCon技术路线的晶科能源也在持续推动TOPCon组件与其他厂商BC组件在山东莱州的实证项目。
晶科能源披露的项目信息显示,参与测试的两款组件均标有585W的铭牌功率,测试中共使用了15块晶科能源N型TOPCon组件和15块其他厂商的BC单面组件。今年6月的总平均发电量高出其他厂家BC组件1.71%,在7月整月发电数据高出其他厂家BC组件1.81%。
晶科能源表示,通过对2024年6月23日—7月29日期间的发电情况分析,即使在双面率优势不能充分发挥的户用屋顶安装的场景下,仅凭正面性能,晶科能源TOPCon组件实现了更高的单瓦发电增益,当环境温度升高且温差增大时,单日发电增益最高可达2.20%。
可以看出,上述TOPCon与BC技术阵营厂商的实证结论出现了较大偏差,出现这样结果迥异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哪项结论的可信性更高?
一家TOPCon厂商技术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型地面电站场景,包括平屋顶、双面发电场景,TOPCon的发电能力毫无疑问超过BC,BC电池还有一个问题是低辐照特性,太阳初升或下降的时候,BC的低辐照特性会使其晚工作,而TOPCon会先工作。因此,这些场景BC的单瓦发电能力一定是弱于TOPCon的。”
该技术负责人坦承,在另外一些场景中,BC会略优于TOPCon。针对上述BC组件比TOPCon组件增益高出10%、甚至50%的情况,他认为这是一些刻意制造的阴影场景,是极个别情况。
“阴影遮挡情况下,TOPCon组件背面的旁路二极管开始工作,虽然功率降低,但对其是一种保护。BC组件没有这种机制,短期看似乎功率更高,但对组件本身是一种损害。我们不建议把应用场景设计成阴影遮挡的系统,这种场景比较特殊,它产生的数据也需要辩证对待。”
谁将成为主流?
当然,BC技术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例如正面无栅线、更加美观,因此也更容易获得户用、工商业等高价值客户的青睐,特别是在海外市场,这一优势更加明显。实证测试结果差异背后,实际上是对未来谁是主流的争论。
记者注意到,多家厂商均认为TOPCon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主流地位的观点。针对行业技术多样化的情况,晶澳科技表示,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公司持续在关注不同技术的发展,未来3—5年内TOPCon都有强大的竞争力,而在HJT、BC方面,公司有试验性的小批量产出。天合光能也在接受调研中提到,未来5年,TOPCon在技术上会保持主流地位。
一家TOPCon厂商市场负责人从产能维度向记者分析了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趋势。他提供的数据显示,TOPCon已建、在建产能接近900GW,作为对比,HJT大概是80GW,BC约有60GW。从产能角度看,BC份额约5%,HJT约8%。因此,未来五年,TOPCon将拥有超过80%以上的市场份额,当然,其他技术路线也会在一些差异化场景中获得应用。
上述TOPCon厂商的技术负责人也提到一个观点,即大量的TOPCon产能将产生非常强的集聚创新效益,提效、降本都会非常迅速。“这将挤压其他技术路线的发展,例如前两年很火的HJT;另外,从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二季度,P型PERC产能也会快速退出市场。”
记者注意到,BC技术所能提供的增量价值,也是令相关厂商看重并押注的因素之一。隆基绿能提供的数据显示,若要在同样面积下达到BC电站的投资收益,需要TOPCon再增加15%—20%的装机量,假设电站投资成本3元/瓦,则需要额外再投资0.45—0.6元/瓦。“这是增加的效率带来的价值,也是BC组件在效率提升后客户愿意支付溢价的原因。”
爱旭股份表示,公司N型ABC组件具备同等面积输出功率更高、衰减更低、温度系数更低、高温抑制与阴影遮挡发电优化等综合优势,发电量较TOPCon明显提升,在国内市场能够为客户带来0.15—0.2元/瓦的经济价值,在国外高电价、高安装成本的市场则价值更高。
目前,限制BC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成本,相关厂商也在推动产品降本。根据隆基绿能的表态,随着BC生产经验的积累、生产规模的提升,BC产品降本还有很大空间,未来两年之内和TOPCon会处在相近的水平。爱旭股份则表示,目前ABC整体和TOPCon接近,公司的目标是在三季度末达到同面积的非硅成本同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BC组件首次入选大型央企招标项目,业内也将此视为BC产品打开国内集中式市场的重要开端。隆基方面,公司二代HPBC产品在推出后不到2个月时间已获得超过1GW订单;爱旭股份则表示,在集中式市场上,公司相信通过三、四季度的努力,会有一些重大突破。
新技术有助于产能出清
在这轮TOPCon与BC两大阵营的争论中,关于未来的主流技术方向,给外界的感觉似乎是各说各有理。过去,光伏行业曾经出现一种技术包打天下的格局,例如单晶替代多晶,在P型时代,PERC技术最终一统天下;然而,到了N型时代,光伏技术不是非此即彼,百花齐放似乎更加恰当。
记者注意到,当下的光伏电池技术之争与前两年行业内出现的产品尺寸之争颇为类似。彼时,业内有182与210两大阵营,各自互不相让;但去年以来,矩形产品尺寸成为业内新的共识,两大阵营寻找到了新的共存方式,183N、210R等新的产品尺寸被普遍接受。
事实上,部分TOPCon厂商也在寻求新的技术突破。以钧达股份为例,公司上半年N型电池出货量第一,根据公司披露的情况,公司通过金属复合降低、栅线细线化、0BB技术等多项提效降本措施的探索及导入,持续提升电池转换效率,降低非硅成本。
不过,这并未影响钧达股份对下一代钙钛矿叠层、XBC等技术的研发储备。公司已掌握基于N型电池的BC技术,中试BC电池转换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后续将根据BC电池产品性价比以及市场具体情况,审慎分析决策,适时推出相应产品。
通威股份也选择布局多种技术路线,公司认为,未来几年,光伏行业电池技术的主流技术路线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公司在TOPCon、HJT、XBC、钙钛矿电池及组件新技术等各类研发上均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基于HJT的通威THC同版型组件功率最高已达765.18W。
当下,光伏行业正面临供给过剩的困局,新技术的百花齐放,特别是对于原有技术的替代也有助于行业产能出清。华泰证券指出,“内卷”背景下产业链均希望通过更具性价比的新技术寻找破局之道,与降本增效相关的新技术若成功产业化,有望加速老旧产能出清。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尽管在行业盈利承压背景下,下游企业理论上应该尽量减少资本开支,但由于光伏行业技术迭代特点明显,新技术往往可以带来更高的电池转化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进而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
记者注意到,此前工信部发文,要求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信部的要求是对行业的正向引导,从供给侧看,TOPCon产能已经比较多了,现在工信部希望引导大家采用更好的技术,不要盲目地扩大常规TOPCon产能。

行业聚焦

实证结论大相径庭
国家光伏质检中心在位于银川的户外实证基地,对隆基防积灰组件的发电性能和衰减进行了实测。数据显示,隆基BC防积灰组件比常规Hi-MO X6组件月均相对增益2.84%。同时,经过IEC TS 63556测试得知,BC组件的衰减值保持在2.2%以内,远低于其他TOPCon组件。
隆基绿能搭建的实证电站检测结论显示,Hi-MO X6 Max比TOPCon组件单瓦平均发电增益达2.6%,Hi-MO X6 Max如果叠加了防积灰功能,较同等功率的TOPCon发电能力将提高4%左右。
一组来自宁夏电力设计院的低碳楼宇实证数据显示,在84天有效数据期内,爱旭ABC组件累计单千瓦发电量较TOPCon组件高9.55%。在有阴影遮挡的上午和傍晚,爱旭ABC组件功率增益对比TOPCon高达79.01%、54.19%,而在无遮挡的正午,依然保持7.41%的单瓦发电量领先。
上述测试结论来自BC阵营的两家一线厂商,最早押注TOPCon技术路线的晶科能源也在持续推动TOPCon组件与其他厂商BC组件在山东莱州的实证项目。
晶科能源披露的项目信息显示,参与测试的两款组件均标有585W的铭牌功率,测试中共使用了15块晶科能源N型TOPCon组件和15块其他厂商的BC单面组件。今年6月的总平均发电量高出其他厂家BC组件1.71%,在7月整月发电数据高出其他厂家BC组件1.81%。
晶科能源表示,通过对2024年6月23日—7月29日期间的发电情况分析,即使在双面率优势不能充分发挥的户用屋顶安装的场景下,仅凭正面性能,晶科能源TOPCon组件实现了更高的单瓦发电增益,当环境温度升高且温差增大时,单日发电增益最高可达2.20%。
可以看出,上述TOPCon与BC技术阵营厂商的实证结论出现了较大偏差,出现这样结果迥异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哪项结论的可信性更高?
一家TOPCon厂商技术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型地面电站场景,包括平屋顶、双面发电场景,TOPCon的发电能力毫无疑问超过BC,BC电池还有一个问题是低辐照特性,太阳初升或下降的时候,BC的低辐照特性会使其晚工作,而TOPCon会先工作。因此,这些场景BC的单瓦发电能力一定是弱于TOPCon的。”
该技术负责人坦承,在另外一些场景中,BC会略优于TOPCon。针对上述BC组件比TOPCon组件增益高出10%、甚至50%的情况,他认为这是一些刻意制造的阴影场景,是极个别情况。
“阴影遮挡情况下,TOPCon组件背面的旁路二极管开始工作,虽然功率降低,但对其是一种保护。BC组件没有这种机制,短期看似乎功率更高,但对组件本身是一种损害。我们不建议把应用场景设计成阴影遮挡的系统,这种场景比较特殊,它产生的数据也需要辩证对待。”
谁将成为主流?
当然,BC技术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例如正面无栅线、更加美观,因此也更容易获得户用、工商业等高价值客户的青睐,特别是在海外市场,这一优势更加明显。实证测试结果差异背后,实际上是对未来谁是主流的争论。
记者注意到,多家厂商均认为TOPCon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主流地位的观点。针对行业技术多样化的情况,晶澳科技表示,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公司持续在关注不同技术的发展,未来3—5年内TOPCon都有强大的竞争力,而在HJT、BC方面,公司有试验性的小批量产出。天合光能也在接受调研中提到,未来5年,TOPCon在技术上会保持主流地位。
一家TOPCon厂商市场负责人从产能维度向记者分析了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趋势。他提供的数据显示,TOPCon已建、在建产能接近900GW,作为对比,HJT大概是80GW,BC约有60GW。从产能角度看,BC份额约5%,HJT约8%。因此,未来五年,TOPCon将拥有超过80%以上的市场份额,当然,其他技术路线也会在一些差异化场景中获得应用。
上述TOPCon厂商的技术负责人也提到一个观点,即大量的TOPCon产能将产生非常强的集聚创新效益,提效、降本都会非常迅速。“这将挤压其他技术路线的发展,例如前两年很火的HJT;另外,从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二季度,P型PERC产能也会快速退出市场。”
记者注意到,BC技术所能提供的增量价值,也是令相关厂商看重并押注的因素之一。隆基绿能提供的数据显示,若要在同样面积下达到BC电站的投资收益,需要TOPCon再增加15%—20%的装机量,假设电站投资成本3元/瓦,则需要额外再投资0.45—0.6元/瓦。“这是增加的效率带来的价值,也是BC组件在效率提升后客户愿意支付溢价的原因。”
爱旭股份表示,公司N型ABC组件具备同等面积输出功率更高、衰减更低、温度系数更低、高温抑制与阴影遮挡发电优化等综合优势,发电量较TOPCon明显提升,在国内市场能够为客户带来0.15—0.2元/瓦的经济价值,在国外高电价、高安装成本的市场则价值更高。
目前,限制BC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成本,相关厂商也在推动产品降本。根据隆基绿能的表态,随着BC生产经验的积累、生产规模的提升,BC产品降本还有很大空间,未来两年之内和TOPCon会处在相近的水平。爱旭股份则表示,目前ABC整体和TOPCon接近,公司的目标是在三季度末达到同面积的非硅成本同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BC组件首次入选大型央企招标项目,业内也将此视为BC产品打开国内集中式市场的重要开端。隆基方面,公司二代HPBC产品在推出后不到2个月时间已获得超过1GW订单;爱旭股份则表示,在集中式市场上,公司相信通过三、四季度的努力,会有一些重大突破。
新技术有助于产能出清
在这轮TOPCon与BC两大阵营的争论中,关于未来的主流技术方向,给外界的感觉似乎是各说各有理。过去,光伏行业曾经出现一种技术包打天下的格局,例如单晶替代多晶,在P型时代,PERC技术最终一统天下;然而,到了N型时代,光伏技术不是非此即彼,百花齐放似乎更加恰当。
记者注意到,当下的光伏电池技术之争与前两年行业内出现的产品尺寸之争颇为类似。彼时,业内有182与210两大阵营,各自互不相让;但去年以来,矩形产品尺寸成为业内新的共识,两大阵营寻找到了新的共存方式,183N、210R等新的产品尺寸被普遍接受。
事实上,部分TOPCon厂商也在寻求新的技术突破。以钧达股份为例,公司上半年N型电池出货量第一,根据公司披露的情况,公司通过金属复合降低、栅线细线化、0BB技术等多项提效降本措施的探索及导入,持续提升电池转换效率,降低非硅成本。
不过,这并未影响钧达股份对下一代钙钛矿叠层、XBC等技术的研发储备。公司已掌握基于N型电池的BC技术,中试BC电池转换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后续将根据BC电池产品性价比以及市场具体情况,审慎分析决策,适时推出相应产品。
通威股份也选择布局多种技术路线,公司认为,未来几年,光伏行业电池技术的主流技术路线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公司在TOPCon、HJT、XBC、钙钛矿电池及组件新技术等各类研发上均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基于HJT的通威THC同版型组件功率最高已达765.18W。
当下,光伏行业正面临供给过剩的困局,新技术的百花齐放,特别是对于原有技术的替代也有助于行业产能出清。华泰证券指出,“内卷”背景下产业链均希望通过更具性价比的新技术寻找破局之道,与降本增效相关的新技术若成功产业化,有望加速老旧产能出清。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尽管在行业盈利承压背景下,下游企业理论上应该尽量减少资本开支,但由于光伏行业技术迭代特点明显,新技术往往可以带来更高的电池转化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进而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
记者注意到,此前工信部发文,要求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信部的要求是对行业的正向引导,从供给侧看,TOPCon产能已经比较多了,现在工信部希望引导大家采用更好的技术,不要盲目地扩大常规TOPCon产能。

行业聚焦

晶科能源披露的项目信息显示,参与测试的两款组件均标有585W的铭牌功率,测试中共使用了15块晶科能源N型TOPCon组件和15块其他厂商的BC单面组件。今年6月的总平均发电量高出其他厂家BC组件1.71%,在7月整月发电数据高出其他厂家BC组件1.81%。
晶科能源表示,通过对2024年6月23日—7月29日期间的发电情况分析,即使在双面率优势不能充分发挥的户用屋顶安装的场景下,仅凭正面性能,晶科能源TOPCon组件实现了更高的单瓦发电增益,当环境温度升高且温差增大时,单日发电增益最高可达2.20%。
可以看出,上述TOPCon与BC技术阵营厂商的实证结论出现了较大偏差,出现这样结果迥异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哪项结论的可信性更高?
一家TOPCon厂商技术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型地面电站场景,包括平屋顶、双面发电场景,TOPCon的发电能力毫无疑问超过BC,BC电池还有一个问题是低辐照特性,太阳初升或下降的时候,BC的低辐照特性会使其晚工作,而TOPCon会先工作。因此,这些场景BC的单瓦发电能力一定是弱于TOPCon的。”
该技术负责人坦承,在另外一些场景中,BC会略优于TOPCon。针对上述BC组件比TOPCon组件增益高出10%、甚至50%的情况,他认为这是一些刻意制造的阴影场景,是极个别情况。
“阴影遮挡情况下,TOPCon组件背面的旁路二极管开始工作,虽然功率降低,但对其是一种保护。BC组件没有这种机制,短期看似乎功率更高,但对组件本身是一种损害。我们不建议把应用场景设计成阴影遮挡的系统,这种场景比较特殊,它产生的数据也需要辩证对待。”
谁将成为主流?
当然,BC技术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例如正面无栅线、更加美观,因此也更容易获得户用、工商业等高价值客户的青睐,特别是在海外市场,这一优势更加明显。实证测试结果差异背后,实际上是对未来谁是主流的争论。
记者注意到,多家厂商均认为TOPCon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主流地位的观点。针对行业技术多样化的情况,晶澳科技表示,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公司持续在关注不同技术的发展,未来3—5年内TOPCon都有强大的竞争力,而在HJT、BC方面,公司有试验性的小批量产出。天合光能也在接受调研中提到,未来5年,TOPCon在技术上会保持主流地位。
一家TOPCon厂商市场负责人从产能维度向记者分析了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趋势。他提供的数据显示,TOPCon已建、在建产能接近900GW,作为对比,HJT大概是80GW,BC约有60GW。从产能角度看,BC份额约5%,HJT约8%。因此,未来五年,TOPCon将拥有超过80%以上的市场份额,当然,其他技术路线也会在一些差异化场景中获得应用。
上述TOPCon厂商的技术负责人也提到一个观点,即大量的TOPCon产能将产生非常强的集聚创新效益,提效、降本都会非常迅速。“这将挤压其他技术路线的发展,例如前两年很火的HJT;另外,从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二季度,P型PERC产能也会快速退出市场。”
记者注意到,BC技术所能提供的增量价值,也是令相关厂商看重并押注的因素之一。隆基绿能提供的数据显示,若要在同样面积下达到BC电站的投资收益,需要TOPCon再增加15%—20%的装机量,假设电站投资成本3元/瓦,则需要额外再投资0.45—0.6元/瓦。“这是增加的效率带来的价值,也是BC组件在效率提升后客户愿意支付溢价的原因。”
爱旭股份表示,公司N型ABC组件具备同等面积输出功率更高、衰减更低、温度系数更低、高温抑制与阴影遮挡发电优化等综合优势,发电量较TOPCon明显提升,在国内市场能够为客户带来0.15—0.2元/瓦的经济价值,在国外高电价、高安装成本的市场则价值更高。
目前,限制BC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成本,相关厂商也在推动产品降本。根据隆基绿能的表态,随着BC生产经验的积累、生产规模的提升,BC产品降本还有很大空间,未来两年之内和TOPCon会处在相近的水平。爱旭股份则表示,目前ABC整体和TOPCon接近,公司的目标是在三季度末达到同面积的非硅成本同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BC组件首次入选大型央企招标项目,业内也将此视为BC产品打开国内集中式市场的重要开端。隆基方面,公司二代HPBC产品在推出后不到2个月时间已获得超过1GW订单;爱旭股份则表示,在集中式市场上,公司相信通过三、四季度的努力,会有一些重大突破。
新技术有助于产能出清
在这轮TOPCon与BC两大阵营的争论中,关于未来的主流技术方向,给外界的感觉似乎是各说各有理。过去,光伏行业曾经出现一种技术包打天下的格局,例如单晶替代多晶,在P型时代,PERC技术最终一统天下;然而,到了N型时代,光伏技术不是非此即彼,百花齐放似乎更加恰当。
记者注意到,当下的光伏电池技术之争与前两年行业内出现的产品尺寸之争颇为类似。彼时,业内有182与210两大阵营,各自互不相让;但去年以来,矩形产品尺寸成为业内新的共识,两大阵营寻找到了新的共存方式,183N、210R等新的产品尺寸被普遍接受。
事实上,部分TOPCon厂商也在寻求新的技术突破。以钧达股份为例,公司上半年N型电池出货量第一,根据公司披露的情况,公司通过金属复合降低、栅线细线化、0BB技术等多项提效降本措施的探索及导入,持续提升电池转换效率,降低非硅成本。
不过,这并未影响钧达股份对下一代钙钛矿叠层、XBC等技术的研发储备。公司已掌握基于N型电池的BC技术,中试BC电池转换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后续将根据BC电池产品性价比以及市场具体情况,审慎分析决策,适时推出相应产品。
通威股份也选择布局多种技术路线,公司认为,未来几年,光伏行业电池技术的主流技术路线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公司在TOPCon、HJT、XBC、钙钛矿电池及组件新技术等各类研发上均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基于HJT的通威THC同版型组件功率最高已达765.18W。
当下,光伏行业正面临供给过剩的困局,新技术的百花齐放,特别是对于原有技术的替代也有助于行业产能出清。华泰证券指出,“内卷”背景下产业链均希望通过更具性价比的新技术寻找破局之道,与降本增效相关的新技术若成功产业化,有望加速老旧产能出清。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尽管在行业盈利承压背景下,下游企业理论上应该尽量减少资本开支,但由于光伏行业技术迭代特点明显,新技术往往可以带来更高的电池转化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进而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
记者注意到,此前工信部发文,要求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信部的要求是对行业的正向引导,从供给侧看,TOPCon产能已经比较多了,现在工信部希望引导大家采用更好的技术,不要盲目地扩大常规TOPCon产能。

行业聚焦

“阴影遮挡情况下,TOPCon组件背面的旁路二极管开始工作,虽然功率降低,但对其是一种保护。BC组件没有这种机制,短期看似乎功率更高,但对组件本身是一种损害。我们不建议把应用场景设计成阴影遮挡的系统,这种场景比较特殊,它产生的数据也需要辩证对待。”
谁将成为主流?
当然,BC技术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例如正面无栅线、更加美观,因此也更容易获得户用、工商业等高价值客户的青睐,特别是在海外市场,这一优势更加明显。实证测试结果差异背后,实际上是对未来谁是主流的争论。
记者注意到,多家厂商均认为TOPCon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主流地位的观点。针对行业技术多样化的情况,晶澳科技表示,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公司持续在关注不同技术的发展,未来3—5年内TOPCon都有强大的竞争力,而在HJT、BC方面,公司有试验性的小批量产出。天合光能也在接受调研中提到,未来5年,TOPCon在技术上会保持主流地位。
一家TOPCon厂商市场负责人从产能维度向记者分析了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趋势。他提供的数据显示,TOPCon已建、在建产能接近900GW,作为对比,HJT大概是80GW,BC约有60GW。从产能角度看,BC份额约5%,HJT约8%。因此,未来五年,TOPCon将拥有超过80%以上的市场份额,当然,其他技术路线也会在一些差异化场景中获得应用。
上述TOPCon厂商的技术负责人也提到一个观点,即大量的TOPCon产能将产生非常强的集聚创新效益,提效、降本都会非常迅速。“这将挤压其他技术路线的发展,例如前两年很火的HJT;另外,从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二季度,P型PERC产能也会快速退出市场。”
记者注意到,BC技术所能提供的增量价值,也是令相关厂商看重并押注的因素之一。隆基绿能提供的数据显示,若要在同样面积下达到BC电站的投资收益,需要TOPCon再增加15%—20%的装机量,假设电站投资成本3元/瓦,则需要额外再投资0.45—0.6元/瓦。“这是增加的效率带来的价值,也是BC组件在效率提升后客户愿意支付溢价的原因。”
爱旭股份表示,公司N型ABC组件具备同等面积输出功率更高、衰减更低、温度系数更低、高温抑制与阴影遮挡发电优化等综合优势,发电量较TOPCon明显提升,在国内市场能够为客户带来0.15—0.2元/瓦的经济价值,在国外高电价、高安装成本的市场则价值更高。
目前,限制BC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成本,相关厂商也在推动产品降本。根据隆基绿能的表态,随着BC生产经验的积累、生产规模的提升,BC产品降本还有很大空间,未来两年之内和TOPCon会处在相近的水平。爱旭股份则表示,目前ABC整体和TOPCon接近,公司的目标是在三季度末达到同面积的非硅成本同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BC组件首次入选大型央企招标项目,业内也将此视为BC产品打开国内集中式市场的重要开端。隆基方面,公司二代HPBC产品在推出后不到2个月时间已获得超过1GW订单;爱旭股份则表示,在集中式市场上,公司相信通过三、四季度的努力,会有一些重大突破。
新技术有助于产能出清
在这轮TOPCon与BC两大阵营的争论中,关于未来的主流技术方向,给外界的感觉似乎是各说各有理。过去,光伏行业曾经出现一种技术包打天下的格局,例如单晶替代多晶,在P型时代,PERC技术最终一统天下;然而,到了N型时代,光伏技术不是非此即彼,百花齐放似乎更加恰当。
记者注意到,当下的光伏电池技术之争与前两年行业内出现的产品尺寸之争颇为类似。彼时,业内有182与210两大阵营,各自互不相让;但去年以来,矩形产品尺寸成为业内新的共识,两大阵营寻找到了新的共存方式,183N、210R等新的产品尺寸被普遍接受。
事实上,部分TOPCon厂商也在寻求新的技术突破。以钧达股份为例,公司上半年N型电池出货量第一,根据公司披露的情况,公司通过金属复合降低、栅线细线化、0BB技术等多项提效降本措施的探索及导入,持续提升电池转换效率,降低非硅成本。
不过,这并未影响钧达股份对下一代钙钛矿叠层、XBC等技术的研发储备。公司已掌握基于N型电池的BC技术,中试BC电池转换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后续将根据BC电池产品性价比以及市场具体情况,审慎分析决策,适时推出相应产品。
通威股份也选择布局多种技术路线,公司认为,未来几年,光伏行业电池技术的主流技术路线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公司在TOPCon、HJT、XBC、钙钛矿电池及组件新技术等各类研发上均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基于HJT的通威THC同版型组件功率最高已达765.18W。
当下,光伏行业正面临供给过剩的困局,新技术的百花齐放,特别是对于原有技术的替代也有助于行业产能出清。华泰证券指出,“内卷”背景下产业链均希望通过更具性价比的新技术寻找破局之道,与降本增效相关的新技术若成功产业化,有望加速老旧产能出清。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尽管在行业盈利承压背景下,下游企业理论上应该尽量减少资本开支,但由于光伏行业技术迭代特点明显,新技术往往可以带来更高的电池转化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进而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
记者注意到,此前工信部发文,要求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信部的要求是对行业的正向引导,从供给侧看,TOPCon产能已经比较多了,现在工信部希望引导大家采用更好的技术,不要盲目地扩大常规TOPCon产能。

上述TOPCon厂商的技术负责人也提到一个观点,即大量的TOPCon产能将产生非常强的集聚创新效益,提效、降本都会非常迅速。“这将挤压其他技术路线的发展,例如前两年很火的HJT;另外,从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二季度,P型PERC产能也会快速退出市场。”
记者注意到,BC技术所能提供的增量价值,也是令相关厂商看重并押注的因素之一。隆基绿能提供的数据显示,若要在同样面积下达到BC电站的投资收益,需要TOPCon再增加15%—20%的装机量,假设电站投资成本3元/瓦,则需要额外再投资0.45—0.6元/瓦。“这是增加的效率带来的价值,也是BC组件在效率提升后客户愿意支付溢价的原因。”
爱旭股份表示,公司N型ABC组件具备同等面积输出功率更高、衰减更低、温度系数更低、高温抑制与阴影遮挡发电优化等综合优势,发电量较TOPCon明显提升,在国内市场能够为客户带来0.15—0.2元/瓦的经济价值,在国外高电价、高安装成本的市场则价值更高。
目前,限制BC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成本,相关厂商也在推动产品降本。根据隆基绿能的表态,随着BC生产经验的积累、生产规模的提升,BC产品降本还有很大空间,未来两年之内和TOPCon会处在相近的水平。爱旭股份则表示,目前ABC整体和TOPCon接近,公司的目标是在三季度末达到同面积的非硅成本同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BC组件首次入选大型央企招标项目,业内也将此视为BC产品打开国内集中式市场的重要开端。隆基方面,公司二代HPBC产品在推出后不到2个月时间已获得超过1GW订单;爱旭股份则表示,在集中式市场上,公司相信通过三、四季度的努力,会有一些重大突破。
新技术有助于产能出清
在这轮TOPCon与BC两大阵营的争论中,关于未来的主流技术方向,给外界的感觉似乎是各说各有理。过去,光伏行业曾经出现一种技术包打天下的格局,例如单晶替代多晶,在P型时代,PERC技术最终一统天下;然而,到了N型时代,光伏技术不是非此即彼,百花齐放似乎更加恰当。
记者注意到,当下的光伏电池技术之争与前两年行业内出现的产品尺寸之争颇为类似。彼时,业内有182与210两大阵营,各自互不相让;但去年以来,矩形产品尺寸成为业内新的共识,两大阵营寻找到了新的共存方式,183N、210R等新的产品尺寸被普遍接受。
事实上,部分TOPCon厂商也在寻求新的技术突破。以钧达股份为例,公司上半年N型电池出货量第一,根据公司披露的情况,公司通过金属复合降低、栅线细线化、0BB技术等多项提效降本措施的探索及导入,持续提升电池转换效率,降低非硅成本。
不过,这并未影响钧达股份对下一代钙钛矿叠层、XBC等技术的研发储备。公司已掌握基于N型电池的BC技术,中试BC电池转换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后续将根据BC电池产品性价比以及市场具体情况,审慎分析决策,适时推出相应产品。
通威股份也选择布局多种技术路线,公司认为,未来几年,光伏行业电池技术的主流技术路线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公司在TOPCon、HJT、XBC、钙钛矿电池及组件新技术等各类研发上均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基于HJT的通威THC同版型组件功率最高已达765.18W。
当下,光伏行业正面临供给过剩的困局,新技术的百花齐放,特别是对于原有技术的替代也有助于行业产能出清。华泰证券指出,“内卷”背景下产业链均希望通过更具性价比的新技术寻找破局之道,与降本增效相关的新技术若成功产业化,有望加速老旧产能出清。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尽管在行业盈利承压背景下,下游企业理论上应该尽量减少资本开支,但由于光伏行业技术迭代特点明显,新技术往往可以带来更高的电池转化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进而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
记者注意到,此前工信部发文,要求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信部的要求是对行业的正向引导,从供给侧看,TOPCon产能已经比较多了,现在工信部希望引导大家采用更好的技术,不要盲目地扩大常规TOPCon产能。

行业聚焦

内新的共识,两大阵营寻找到了新的共存方式,183N、210R等新的产品尺寸被普遍接受。
事实上,部分TOPCon厂商也在寻求新的技术突破。以钧达股份为例,公司上半年N型电池出货量第一,根据公司披露的情况,公司通过金属复合降低、栅线细线化、0BB技术等多项提效降本措施的探索及导入,持续提升电池转换效率,降低非硅成本。
不过,这并未影响钧达股份对下一代钙钛矿叠层、XBC等技术的研发储备。公司已掌握基于N型电池的BC技术,中试BC电池转换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后续将根据BC电池产品性价比以及市场具体情况,审慎分析决策,适时推出相应产品。
通威股份也选择布局多种技术路线,公司认为,未来几年,光伏行业电池技术的主流技术路线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公司在TOPCon、HJT、XBC、钙钛矿电池及组件新技术等各类研发上均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基于HJT的通威THC同版型组件功率最高已达765.18W。
当下,光伏行业正面临供给过剩的困局,新技术的百花齐放,特别是对于原有技术的替代也有助于行业产能出清。华泰证券指出,“内卷”背景下产业链均希望通过更具性价比的新技术寻找破局之道,与降本增效相关的新技术若成功产业化,有望加速老旧产能出清。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尽管在行业盈利承压背景下,下游企业理论上应该尽量减少资本开支,但由于光伏行业技术迭代特点明显,新技术往往可以带来更高的电池转化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进而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
记者注意到,此前工信部发文,要求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信部的要求是对行业的正向引导,从供给侧看,TOPCon产能已经比较多了,现在工信部希望引导大家采用更好的技术,不要盲目地扩大常规TOPCon产能。

行业聚焦

来源:光伏咨询

光伏产品设计极致化趋势下,哪些观念应被重塑

当下,伴随新一代光伏电池与组件技术的发展,如何更加科学地测试各类组件的可靠性、衰减特性与发电性能,已成为行业高度关注的话题。10月11日,晶澳科技首席技术官欧阳子博士应邀出席第一届光伏计量与检测技术峰会,期间深度分享了晶澳科技TOPCon产品可靠性研究的进展和趋势,与来自光伏行业主要计量与检测机构、电池组件企业、计量检测设备厂商及光伏电站系统等诸多领域的专家代表,共助光伏计量与检测技术高质量发展。
欧阳子表示,当前光伏行业的研发锚点已经从“瓦”转变为“千瓦时”,意味着以往只关注铭牌功率和效率的研发思路,正在向综合考虑光学利用、电学传输及全场景应用等全新的研发思路转变,并不断追求极致化,以实现更高的客户价值。
以晶澳科技为例,在光学利用方面,晶澳n型Bycium+电池技术历经数次迭代,电池效率持续攀升,今年7月,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马丁·格林教授主导的《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表(64v)》中,晶澳科技凭借量产电池尺寸荣登“量产尺寸TOPCon电池效率类别”榜首,刷新世界纪录。
在电学传输方面,晶澳已成功研发0BB平台技术,并推出相关产品;在全场景应用方面,晶澳围绕沙漠、湿热、高原和极寒等不同气候条件,分别推出了相应的组件解决方案。同时,晶澳还针对不同区域和场景提供定制化产品,如桩基式和漂浮式海上光伏解决方案,单玻与防积灰屋顶光伏解决方案,以及防眩光解决方案等,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行业聚焦

案。同时,晶澳针对不同区域和场景提供定制化产品,如桩基式和漂浮式海上光伏解决方案,单玻与防积灰屋顶光伏解决方案,以及防眩光解决方案等,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在诸多极致化的产品设计之下,评估组件的观念和方法也应随之更新重塑。如在可靠性评估方面,基于IEC 61215/IEC 61730标准,可以更多考虑测试条件、时间或循环次数是否足够,环境因素是否单一,多场景应用条件下户外失效分析是否合适等,尽可能让实验室可靠性评估与真实工况趋同,还原组件真正的客户价值。
当前,晶澳科技正不断探索可靠性评价体系的更优解决方案,在电池耐酸性测试、冷热冲击测试、组串互连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晶澳认为,保障新一代光伏电池与组件技术产品的可靠性,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合,共同完善升级、创新开发测试标准,与时俱进打好计量评估组合拳,才能充分发挥新一代组件的客户价值,助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圆桌对话环节,欧阳子再次强调,当前光伏行业不断推陈出新,业界愈发跳出只关注铭牌功率效率的思维定式,转而开始关注产品的实际发电能力,以及给客户带来的切实回报。这意味着,某些产品参数已经变得和功率效率参数一样重要,如温度系数、角度响应、弱光发电量等,这需要行业建立相关权威的计量检测标准,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行业产品设计理念变化影响深远,晶澳科技将始终秉承“为客户价值而生”的产品观,为市场带来求真务实的高收益光伏产品。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来源: SMM钠电

2024年9月,2024Q3最后一个月,整体钠电的出货和价格都相对平淡,低于之前的市场预期。部分企业的融资停滞不前,影响钠电项目的进展。正极和钠电芯企业活跃,而负极仍然没有较大的动作。重点项目有近二十个,涉及130多亿的投资金额,包括三大主材的正极、负极、电解液,而钠电芯和钠电正极项目占多半。项目分布在全国二几个省份。
一、电芯方面:LFP价格持续低位,钠电芯价格下降明显

电芯和钠电材料价格变化!

行业聚焦

磷酸铁锂电芯价格因市场上价格战火热,价格下行较大。LFP电芯价格更是降至0.3元/Wh左右。在部分市场中,甚至出现了低于0.3元/Wh的成交价。由于钠电芯市场尚未大规模放量,正极、负极等四大主要材料的成本较高。
目前,不同规格钠电芯的价格如下:50Ah的钠电芯为0.57元/Wh,100Ah钠电芯为0.6元/Wh,55Ah方形钠电芯(NFPP)为0.44元/Wh。相较于磷酸铁锂电芯,钠电芯的价格仍然高出50%以上,因此通过价格竞争难以获得良好的市场前景。因此,钠电池需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避免陷入价格战,而是应当提升其能量密度、循环次数和安全性,充分利用其高安全性和宽温域的特点,专注于具有盈利潜力的差异化市场。
二、钠电原料市场情况:基础原料价格高位,短期降本压力仍然较大,企业的原料项目推进延后。
(一)基础原料:核心功能原料电池级碳酸钠成本占比低,一般占正极材料的5%-10%,但价格高位,降本空间在50%左右。目前价格在5000-7000元不等,主要价格在5000元左右。因企业不同工艺的不一样,价格不一。
钠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电池级硫酸镍和电池级硫酸锰的地位相当于三元锂电池的主要原料,占钠电层氧路线的成本比例较大,短时间内其价格难有较大比例的下行。聚阴NFPP路线前驱体磷酸铁的价格较为稳定;尽管电池级碳钠和电池级硫酸亚铁在钠离子电池总成本中占比相对较小,其价格仍处于高位,迫切需要快速降低成本。

行业聚焦

(二)钠电正极价格:缓慢下行。
NNFM 111型正极材料的价格为55104元/吨,镍锰酸钠价格为52354万元/吨。NFPP型正极材料的价格为41847元/吨。NFS型正极材料的价格为27723万元/吨。

钠电负极:市场上用量较多的是储能和小动力硬碳负极,除了进口产品可乐丽的负极价格较高12万/吨,其他国产负极在3-5万之间。9月市场上,出货量较多的是硬碳负极(小动力型)的价格为37198元/吨,硬碳负极(家用储能型)的价格为39714元/吨,钠电硬碳负极(工商储能型)45459元/吨。此外,负极硬碳进口可乐丽的价格较为坚挺,12万元/吨。

行业聚焦

(二)钠电正极价格:缓慢下行。

综合来看,2024年Q4,市场预期有增量、技术有突破、项目有落地。通过目前的市场推进来看,这个增量低于预期,Q4或将有不少企业启动钠电项目,带来些需求。
市场需求增长:储能示范项目推动,钠电市场在下半年的活跃度提升,主要得益于储能示范项目的推动。下半年有不少园区的MWh项目在推动。全年预计将有约1GWh的储能电芯需求量,这表明市场对钠电技术的兴趣和接受度正在增加。动力端的新机会,在动力端,钠电技术正在从小动力二三轮车方面寻找突破口。这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因为二三轮车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使用基础。
正极材料发展趋势:优选工艺路线,在正极材料的三大工艺路线和六个分支线中,市场更倾向于聚阴的NFPP和NFS路线。这主要是因为这两条路线具有成本低、低温性能好和安全性能高的优势。尽管NFPP和NFS路线有诸多优点,但它们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这可能会限制钠电池在某些高能量密度需求场景的应用。
负极与电解液的发展:负极在能量密度提升和成本下降方面仍面临压力。这是钠电技术需要突破的关键领域之一,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电解液目前仍以定制化为主,其中主原料六氟磷酸钠价格居高不下。这可能会影响钠电池的整体成本和生产规模。
商业化进程与市场态势:持续的市场验证,钠电行业的各材料和电芯产品正在不断进行市场送样和验证。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市场要求。商业化尚需时日:尽管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但钠电技术的商业化仍需时日。目前,材料和电芯产品主要以亏损方式缓慢推上市场,整体价格呈现稳中下行的趋势。这表明市场仍处于培育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实现规模化应用。

行业聚焦

电芯产品主要以亏损方式缓慢推上市场,整体价格呈现稳中下行的趋势。这表明市场仍处于培育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实现规模化应用。
9月钠电事件进展(部分)
【钠电:英钠500L砂磨机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示】2024年9月30日,长兴英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有关500L砂磨机采购项目的中标结果。根据公告,最终由广东派勒智能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2024年8月27日,公布了6列双层辊道炉采购项目的中标结果:苏州科恩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钠公司专注于钠电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如NFPP、NFS等)的研发与生产,预计在2025年1月投产千吨级生产线。
【钠电储能系统:煦达新能源2.5MW/10MWh组串式钠电储能系统发货】2024年9月27日,煦达新能源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则信息。由煦达新能源承建的2.5MW/10MWh组串式钠电储能系统现已正式完工并交付使用。项目中的每个25英尺电池预制舱内,集成了11套1500V高压电池簇、1套液冷系统、1套消防系统以及1台控制柜。经过优化后的系统实际配置电量达到10.7MWh。
【钠电:中钠能源推出雪豹智行钠电池】2024年9月26日,中钠能源公众号信息。中钠能源(CNAE)推出了全新雪豹智行系列,开启了钠电池在轻型动力及电力储能领域的新时代。其中,全耳大圆柱32140钠离子电池具有2000次循环寿命,容量为10-12Ah。此外,雪豹智行系列还包括为二三轮动车设计的30Ah60V电池以及工业动力应用的60Ah48V电池。
【钠电:海四达钠电海外拓展】2024年9月25日,海四达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海四达宣布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T)和Xcel Sodium科技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携手在钠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及其商业化应用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与此同时,海四达还参加了由QUT主办的AMSCA-2024会议。在此次盛会上,海四达与QUT、Xcel Sodium科技公司以及来自全球的研究人员、科学家和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同分享知识,探讨先进材料合成、特性及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
【钠电池:江西东驰抚州乐安钠电项目环评】2024年9月25日,江西东驰钠电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的钠离子产业园项目环评报告已获得抚州市乐安生态环境局的批复。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选址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工业园区厚发工业区,将在新规划用地上建设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达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项目将新建生产车间、办公区以及配套的综合楼设施,预计形成1GWh容量的单体钠离子电池(18650)生产规模。
【钠电正极NFPP:瑞扬10万吨钠离子正极在内蒙古乌海备案】2024年9月25日,内蒙古乌海市发改委正式确认乌海瑞扬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钠离子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的备案。该项目总投资额达35亿元,选址位于乌海市海南区低碳产业园。该项目将建设10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线、厂房及配套设施,并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建设5万吨生产线,二期继续建设另外5万吨生产线。项目的建设周期为2024年10月至2027年12月。总投资额:35亿元人民币。
【钠电电解液:传艺钠电发明“一种电解液生产用转运设备”】2024年9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信息显示,江苏传艺钠电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电解液生产用转运设备”的专利,公开号为CN 11868387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7月。电解液转运设备包括一个防护支架,在防护支架内部设有一个储液桶。储液桶的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一块折型板,其顶端延伸至储液桶内部,中间开设有连接槽。在储液桶内部,并位于折型板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另外,折型板和第一隔板的两侧也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这项设计通过在储液桶内部安装折型板和第一隔板,并在它们之间错位安装多个第二隔板,可以有效阻止电解液在转运过程中产生大幅度晃动。前后的晃动会受到折型板和第一隔板的阻挡,而上下的晃动则会被多个错位的第二隔板抑制,从而提高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钠电:希倍动力展示100C高功率和260Wh/Kg超高比能量等系列钠离子电池及系统】2024年9月24日至25日,希倍动力在2024欧洲绿色城市与移动出行博览会上展示了其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及系统。其100C高功率钠离子电池在正极材料选型、电解液匹配和负极界面优化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希倍动力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的无负极超高比能量钠离子电池系统,其比能量实现了较当前市场产品的显著提升,超过260Wh/Kg。
【钠电:江林时代钠电池生产计划已排至2024年底】2024年9月24日,湖北江林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获钠电池扩产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月产能由原来的100万支提升至200万支,可兼容锂离子电芯生产。截至9月,企业订单接近500万支,生产计划已排至2024年底。江林公司计划2024年10月完成大圆柱电池产品建设设计工作,2025年2月完成4.6AH电芯批量化生产及销售工作。同时,针对电动自行车新安全标准,提前布局电动自行车市场,做好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各项产品认证及第三方检测工作。项目扩产:扩增26700/26650圆柱形锂离子电芯280万支/年,由720万支/年达到1000万支/年,新增32700/4680圆柱形锂离子电芯500万支/年;钠电:新增26700/26650、32700/4680圆柱形钠离子电芯1000万支/年。
【钠电产业园:河南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管委会与国发控股签约固态电池和钠离子新能源产业园项目】2024年9月24日,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管委会与国发控股(河北)集团有限公司在"平等自愿、相互尊重、深化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署了关于建设固态电池和钠离子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出席签约仪式的人员包括国发控股(河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志强、中科宝森(河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康以及万宝森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焦春兰。
【钠电正极:瓦司特钠3.75亿元1万吨钠电正极材料签约盐城滨海】2024年9月24日,浙江瓦司特钠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盐城滨海县滨海港零碳产业园进行了投资3.75亿元1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厂房及研发中心签约仪式。该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10月开始建设。项目中的层氧正极O3相材料和聚阴离子正极NFPP材料将按1:1的比例进行投入,用于优化生产工艺和材料性能。
生产厂房:公司将租赁8095平方米的厂房,专用于年产1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
研发中心:另有1395平方米的场地将被租赁,用于建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
【钠电储能项目:成都双流双流蛟龙工业港充电站的钠电池试点储能项目备案】2024年9月23日,成都市双流区发展和改革局正式备案通过双流蛟龙工业港充电站的钠电池试点储能项目。该项目由成都城投智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并为国有控股项目
【SMM钠电分析:众钠新动作钠电入柜安全加倍  苏州首个钠电换电项目落地投运】9月20日,众钠公众号信息,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与苏州交发佰格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成功开发并投运了苏州市首个钠离子电池两轮车充换电示范项目。
【钠电:惠州小鲁锂电公司正式备案其10GWh32140圆柱形锂钠电池项目】2024年9月20日,小鲁锂电公司正式备案其10GWh 32140圆柱形锂钠电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将落户于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横片区,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计划总建筑面积为7.5万平方米。项目包括建设用于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生产的厂房及配套设施,还将采购涂布机、卷绕机、电池芯装配线、封装机和过程控制设备。建设周期预计从2024年11月1日开始到2025年7月1日完成。项目的建设单位为中北润良新能源(济宁)股份有限公司。
【钠电原料碳酸钠:苏盐井神电池级碳酸钠项目已投产】2024年9月20日晚,苏盐井神(603299)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宣布,公司钠离子电池级纯碱项目已顺利建成并投入生产,产品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公司还指出,尽管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导致钠离子电池相较于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受到一定削弱,但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升级,钠离子电池与锂电池优势互补的发展趋势仍未改变。目前,公司正在积极与多家潜在的电池级纯碱用户开展沟通与互动,力求抓住市场机遇。
【钠电正极:江西恒大成功申报高压实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2024年9月20日,南昌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了2024年南昌市科技重大项目拟立项名单,共包含27个项目。江西恒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的“重大科技攻关 —— 高压实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制及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入选其中。据悉,该项目将专注于开发高压实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相关产业化技术,旨在解决当前储能领域面临的材料成本高、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等核心技术难题。
【钠电:众钠投运营苏州市首个钠离子电池两轮车充换电示范项目】2024年9月中下旬,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交发佰格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合作,开发并投入运营了苏州市首个钠离子电池两轮车充换电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技术,搭配智能充换电柜和AIoT电池运营监测系统,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全链条智能管理。项目为共享电动车、民用换电以及外卖配送等应用场景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充换电服务。基于硫酸铁钠材料的本征安全性,项目在根本上提高了电池安全性,配合系统级安全防护,有效预防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为城市消防安全提供了一道坚实保障。
【钠电池:南都电源正针对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研发20Ah和240Ah钠离子电池】南都电源(300068.SZ)9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正针对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研发20Ah和240Ah钠离子电池。该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循环寿命为3000次,具备空电存储、低温条件下及5C倍率充放电性能,能够满足现有应用需求。
【钠电池采购招标:铁塔天津公司计划采购1728块钠离子电池】2024年9月19日,铁塔能源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发布了“2024年公交候车站台广告牌备电服务电池框架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该项目计划采购1728块钠离子电池,最高投标单价限制为2720元(含税),总预算金额(含税)为470万元。
【钠电项目:汉行1GW钠电正极材料产线预计2024年10月下旬试生产】威海南海新区2024年9月18日消息:山东汉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钠电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其中,最快进展的7号车间已经进入生产线安装焊接阶段。一条生产能力为1GW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预计将在10月下旬进行试生产,并计划在2024年底开始量产。这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超过21亿元,占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两个立体库的钢结构主体已经完工,1至6号车间的桩基和基础建设也已完成。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普鲁士蓝正极材料可达9万吨,电解液年产量可达5万吨。【钠电正极:东能钠新1万吨钠电正极材料预计10月中下旬全面建成并投产】2024年9月15日,东能钠新(甘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新能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的首批大型辊道窑炉设备已顺利运抵现场。预计首条生产线将在9月30日前完成组装,以迎接国内新能源行业重点客户的验厂评估。其他配套输送物料的生产线设备也将陆续到场安装,预计10月中下旬全面建成并投产。该项目位于甘肃临夏自治州东乡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2亿元。项目内容包括两栋四层厂房,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及2条材料生产线。主要设备涵盖窑炉、配料、磨料、干燥、粉碎、混合和包装等自动生产系统。该项目将生产西部地区第一家专业的聚阴离子NFPP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按计划建成投产后,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年上缴税收超过3000万元,并提供120个就业机会。
【钠电正极和钠电池:扬广划生产100吨正极材料和6万只26700钠电池项目进展】2024年9月14日,江苏扬广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钠离子电池及正极材料中试项目公示,项目在江苏省常熟市东南街道银河路128号投资3000万元,主要研发YGN33A镍铁锰酸钠正极材料和26700大圆柱钠离子电池。项目旨在测试和研发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购置先进设备。预计项目年产钠离子正极材料100吨,钠离子电池6万只。本项目的正极材料和电池生产采用批次模式,每年约生产24批次,每批次生产约4.2吨正极材料和2500只电池。单批次生产周期为12天,全年计划生产100吨正极材料和6万只电池。
【钠电储能项目:阿左旗新型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含5MW/20MWh钠离子储能单元项目招标】2024年9月14日,阿左旗阿拉腾敖包变电站将公开招标建设一个100MW/400MWh的新型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总承包形式为EPC。项目包括配置19套5MW/20MWh磷酸铁锂储能单元和1套5MW/20MWh钠离子储能单元。该项目最高投标限价为39500万元,折算下来,投标最高单价为0.9875元/Wh。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实现并网,并预计在2025年6月15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钠电:科翔股份子公司科翔钠能的钠电池尚未量产销售】2024年9月12日,科翔股份(300903)发布公告称,其钠离子电池业务进展顺利,但尚未实现量产和销售。SMM了解到科翔的钠电布局:(1)计划在信丰县投资20亿元建设钠离子电池及材料新能源工业园;(2)广东首个落地的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项目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塘横片区科翔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及相关产品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共建设8条钠离子电池生产线,目前该项目在建设中。
【钠电正极:格林美申报包覆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作专利】2024年9月11日,美钠(无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申报了一项名为“一种包覆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公开号为CN202410723417.4,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先获取P2型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然后与包覆材料混合,并进行烧结处理生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材料由氧化铁和碳酸钙组成,二者的质量比例为(1.5–2.5):(1.5–2.5)。本发明通过在P2型钠电正极材料表面包覆氧化铁和碳酸钙复合材料,形成稳定的包覆层,有效抑制内核材料的相变,减少材料循环中产生的气体,从而提高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解决了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较差以及电压性能衰减的问题。
【钠电正极:格林美硫酸铁钠正极材料专利申请】2024年9月11日消息,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提交了一项名为“一种改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2410836207.6,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1)混合硫酸铁钠正极材料、Na4MP2O9和辅料(碳纤维)以得到混合物,其中,M可以是钛(Ti)或钒(V);(2)使混合物融合并包覆,得到包覆后的正极材料;(3)对包覆后的正极材料进行退火处理。所得的改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在电性能上,特别是循环性能和电导率方面,有显著提升,同时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也得到一定改善。
【钠电:众钠NFS项目大奖】2024年9月10日,众钠能源凭借“高性能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绿色循环技术”项目在2024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获工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此前众钠在8月21日斩获国别赛金奖。
【钠电:博钠黑龙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开工】2024年9月10日,阳光产业园博钠新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黑龙江省呼兰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总投资30亿元,包括5万吨正极和负极材料、10GWh的钠离子电池和储能系统集成产线。项目完全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80亿元,年均纳税3.5亿元,并创造600余个就业机会。本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产线,总投资6.2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约为12亿元,年利税约为0.3亿元。项目达产后,将为东北地区的发电侧、工商业储能、交通工具、后备电源、启动电源、工程机械和小动力等多个应用场景提供全面、优质的解决方案。
【钠电:阜阳经开区就阜阳海钠1GWh钠电池项目环境报告审批】2024年9月10日,阜阳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所发布了《阜阳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GWh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公示。
【钠电负极:浦士达获“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2024年9月9日消息,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21666615U,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专利摘要显示,这种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来生产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的低温热处理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个壳体,壳体内部中心位置处装有一个矩形载台,可以旋转。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一,用于驱动矩形载台旋转。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各装有一个可滑动的加热板,加热板远离矩形载台一侧的壳体内部装有齿轮调距机构,用于驱动加热板升降。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二,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调距机构。齿轮调距机构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连有动力传输机构,两个动力传输机构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一进行动力衔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控制加热温度,还可以精确测量每一时刻硬炭负极材料的温度。
【钠电芯NFPP:金钠再次推出重磅产品200Ah+大圆柱钠电芯】2024年9月8日,深圳金钠首批超大圆柱钠离子电池储能柜正式交付使用,每个单体电芯容量超过200AH(260Ah),采用从珈钠获得的聚阴离子材料(NFPP)。这是行业内首个正式用于终端应用的超大圆柱钠电池储能系统。金钠科技目前正在设计开发单体容量达800AH的超大圆柱储能钠电池,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钠电负极:翔丰华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新专利】2024年9月8日消息,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及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宣布获得一项名为“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专利。该专利的授权公告号为CN114709393B,申请日期为2022年4月。方法仅两步骤——混料和碳化,即可制得高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化的两步法,成功实现了包覆碳化和纯化的一体化制备。该方法在常规制备步骤中引入了纯化工序,显著降低了纯化成本。在碳化过程中,杂质的挥发形成了材料内部的多孔结构,这些孔洞大大促进了钠离子的扩散迁移,有助于提升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表面再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不仅降低了比表面积,还改善了界面结构。结果是,负极材料内部多孔而表面致密,使得石墨负极的容量、首次效率和功率性能显著提升。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易行,所需生产设备较少,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推广应用,并适合大规模生产。
【钠电池:赛维斯1GWh南通启东项目获批】2024年9月6日,江苏赛维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1GWh钠离子电池全产业线(一期)项目获得批准。该项目拟建设于启东高新区海泉路,总投资额为1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54,99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座电芯厂房,以及配套建设的公辅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购置了浆料输送系统、精密间隙涂布机等374台(套)设备,主要生产原料为正负极活性材料、铝箔和电解液等。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50万只电芯的生产能力。目前,该项目已在近海镇政府完成登记备案,项目代码为2406-320660-89-01-654211。
【钠电企业收购:润雅科技收购商丘润雅钠电企业100%股权】天津润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优化资产结构并确保公司持续经营的稳定性,天津润雅科技拟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甘肃润宇能源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将成为天津润雅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钠电:普洱珈钠项目进展顺利】2024年9月4日,据云南普洱宁洱县融媒体中心消息,位于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的普洱珈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钠离子产业链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多个厂房的钢结构已经开始安装,其他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占地170亩,目前已完成4号厂房的主体钢结构柱和钢梁的安装,3号负极厂房钢结构主体安装进度已达80%,1号厂房的地梁承台基础施工也已完成。二期占地225亩,也按计划有序推进。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约400亩,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项目内容包括年产7万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年产3万吨的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及年产2GWh的钠离子电芯和储能(云南)制造中心。预计一期项目将在年底投产,届时将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钠电启停电池:中科海钠与厦门拓宝携手开拓钠电启停电池】2024年9月4日 信息,中科海钠与海沧企业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将利用拓宝科技现有的厂房设施,结合中科海钠在钠电芯生产上的先进技术和拓宝科技在锂电池PACK生产工艺的丰富经验,共同搭建一个专注于钠电材料的汽车启动电池的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购买试验材料以及研发人员的支出等,整个项目周期为18个月(其中12个月用于开发,6个月用于测试)。项目一期:建设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由合作方负责电芯生产,拓宝科技负责PACK生产。二期:在产品市场和工艺条件成熟后,拓宝科技计划与合作方共同投资,在厦门建立1GWh钠电池生产基地,配备自动化PACK生产线,实现钠电池的批量化制造。
【钠电储能示范项目:台安县拟建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辽宁鞍山市发改委成功推动市钠离子储能项目纳入省新型储能规划,获得示范项目建设指标。拟在台安县新开变电站附近规划建设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目前,星空钠电与台安县已进行多次对接磋商,积极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钠电储能示范项目:众钠钠电芯应用于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苏州能源集团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其“光储充检放换”综合能源示范站。这一项目是苏州市首个集成“光储充检放换”六大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同时也是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配置了50KW/98KWh的钠离子储能系统。钠电芯由众钠公司提供。
【钠电正极和负极:德创环保钠电正极锰基氧化物送样阶段、钠电负极首次容量超过320mAh/g】 2024年9月4日,德创环保(603177.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的钠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低成本固相工艺生产的锰基氧化物,正处于向下游客户进行中小批量样品送样并进行深度合作开发的阶段。此外,钠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过三次系统配方改良实验,在保证高循环寿命的前提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容量已从最初的260mAh/g提升至超过32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87%,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水平。
【钠电:利民股份双氟磺酰亚胺钠正从实验室技术研发到推进布局中】2024年9月4日消息,利民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钠电池的电解质盐为双氟磺酰亚胺钠。公司已完成此材料的实验室技术研发,正在推进相关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作为六氟磷酸锂的添加剂,添加量通常在0%~3%之间。部分替代六氟磷酸锂,用量在3%~5%之间。据最新研究,在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中,出于对电池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LiFSI被用作主盐或添加剂。
【钠电正极:万润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2024年9月3日消息,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各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目前,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这些产品具有成本低、循环性能好、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和大倍率充放电能力等多重优点。
【钠电正极和钠电芯:莫钠储能20亿元钠电项目获批】2024年9月3日,莫钠储能(包头)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材料、电芯及储能装备项目正式备案通过。总投资约20亿元,自有资金8亿元、银行贷款6亿元及其他资金6亿元。年产1GWh钠离子电池电芯生产线1条;年产12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12条;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
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1条和年产5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5条。二期投资10亿元,目标为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及年产7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7条。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间建设,工期为10个月。完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将不低于90亿元,年纳税额不低于1.5亿元。
【钠电:盟固利层氧钠电正极通过多家客户测试】2024年9月3日消息,盟固利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开发的LATP型固态电解质已在业内领先的固态电池企业中完成材料认证,正在着手供应商导入工作。同时,公司重点研发的层状氧化物类钠电正极材料以其差异化技术和卓越产品性能,成功通过了国内多家客户的测试与认证。公司指出,固态电解质和钠电材料是重要的前瞻性材料储备和对现有材料的补充,不会对现有产品线构成竞争。此外,目前固态电解质仍处于研发和样品提交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出货。
【钠电:众钠签署4000万元钠电池供货合同】2024年9月3日,众钠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泰州钠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于8月30日与国内某知名轻型动力电池销售企业签署了一份正式供货合同。根据合同条款,钠钠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向该企业供应不少于5万套聚钠1号48V/60V系列电池产品,总合同金额接近4000万元。
【钠电芯:青钠与比凯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2024年9月2日,安徽青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比凯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探索钠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启停电源、驻车电源、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家庭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共享设备、换电以及租赁市场等。青钠科技已开发出多款钠离子电池核心产品,包括P40140AQ-10Ah、S40140RL-15Ah、S40160RL-17.5Ah和S40160NL-20Ah。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40Wh/kg,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充放电性能达到5C,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容量保持率仍超过82%。比凯邦科技有两轮车换电项目。
【钠电储能系统:杭州煦达中标南方电网钠离子储能系统项目】2024年9月2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官方信息,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的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项目已完成中标评选。经评标委员会审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选为中标候选企业,投标报价为7158.888828万元,质量符合要求,工期及交货期也满足项目需求。
【钠电:深圳供电局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24年第十一批创新项目服务专项公开招标将包含7个标的。其中,两个标的是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分别为《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试制》(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技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年运维,预计采购金额:350.0万元)和《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芯研发及储能系统试制》(钠电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套,预计采购金额:160.0万元)。这两项招标项目的预计采购总金额为510万元。计划服务期限均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7年1月30日。
【钠电池:湖南盛电发明一种新型高电压钠电池结构】湖南盛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高电压钠离子电池结构”,其授权公告号为 CN 221766811 U,申请时间为2024年1月。该结构包括电池主体,主体底部设有安装环槽,并固定装配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上装有装配环,与安装环槽稳固连接。底板的环形部分设有牵引环槽,并在其上固定多个安装管。每个安装管一端活动连结有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与安装管内壁活动连接。此外,调节杆的另一端还配有活动环,活动环内壁装有内螺纹。该新型结构通过活动环与内螺纹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现有钠离子电池在串联连接时缺乏固定连接机构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钠离子电池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钠电负极:香港理工大学对石墨基钠电负极的研究进展】2024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的徐正龙教授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调控醚溶剂来调整石墨的亲钠性,并将钠金属引入到亲钠性三元石墨插层化合物(t-GIC)中,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容量和低工作电压(0.18 V)的Na/t-GIC阳极。这一研究为石墨的亲钠化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利用经济高效的石墨材料制备高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钠电原理:北京大学与宁德时代课题组揭开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差的原因】2024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和许贤祺课题组,与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欧阳楚英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3型NaMn1/3Fe1/3Ni1/3O2高空气敏感性起源及处理策略》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系统地探讨了NaMn1/3Fe1/3Ni1/3O2(NMFNO)层状正极材料表面与空气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了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普遍低于锂离子层状氧化物的原因。1. 非活性(003)表面的占比低;2. 强表面吸附性和高表面反应活性;3. 表面钠离子的不稳定性。
【钠电池:海鹏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阜阳经开区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编号:AHZCZB(2024)094,预算金额:5万元,项目主体:安徽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年产10GWh圆柱型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钠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品 。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行业聚焦

区以及配套的综合楼设施,预计形成1GWh容量的单体钠离子电池(18650)生产规模。
【钠电正极NFPP:瑞扬10万吨钠离子正极在内蒙古乌海备案】2024年9月25日,内蒙古乌海市发改委正式确认乌海瑞扬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钠离子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的备案。该项目总投资额达35亿元,选址位于乌海市海南区低碳产业园。该项目将建设10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线、厂房及配套设施,并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建设5万吨生产线,二期继续建设另外5万吨生产线。项目的建设周期为2024年10月至2027年12月。总投资额:35亿元人民币。
【钠电电解液:传艺钠电发明“一种电解液生产用转运设备”】2024年9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信息显示,江苏传艺钠电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电解液生产用转运设备”的专利,公开号为CN 11868387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7月。电解液转运设备包括一个防护支架,在防护支架内部设有一个储液桶。储液桶的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一块折型板,其顶端延伸至储液桶内部,中间开设有连接槽。在储液桶内部,并位于折型板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另外,折型板和第一隔板的两侧也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这项设计通过在储液桶内部安装折型板和第一隔板,并在它们之间错位安装多个第二隔板,可以有效阻止电解液在转运过程中产生大幅度晃动。前后的晃动会受到折型板和第一隔板的阻挡,而上下的晃动则会被多个错位的第二隔板抑制,从而提高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钠电:希倍动力展示100C高功率和260Wh/Kg超高比能量等系列钠离子电池及系统】2024年9月24日至25日,希倍动力在2024欧洲绿色城市与移动出行博览会上展示了其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及系统。其100C高功率钠离子电池在正极材料选型、电解液匹配和负极界面优化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希倍动力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的无负极超高比能量钠离子电池系统,其比能量实现了较当前市场产品的显著提升,超过260Wh/Kg。
【钠电:江林时代钠电池生产计划已排至2024年底】2024年9月24日,湖北江林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获钠电池扩产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月产能由原来的100万支提升至200万支,可兼容锂离子电芯生产。截至9月,企业订单接近500万支,生产计划已排至2024年底。江林公司计划2024年10月完成大圆柱电池产品建设设计工作,2025年2月完成4.6AH电芯批量化生产及销售工作。同时,针对电动自行车新安全标准,提前布局电动自行车市场,做好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各项产品认证及第三方检测工作。项目扩产:扩增26700/26650圆柱形锂离子电芯280万支/年,由720万支/年达到1000万支/年,新增32700/4680圆柱形锂离子电芯500万支/年;钠电:新增26700/26650、32700/4680圆柱形钠离子电芯1000万支/年。
【钠电产业园:河南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管委会与国发控股签约固态电池和钠离子新能源产业园项目】2024年9月24日,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管委会与国发控股(河北)集团有限公司在"平等自愿、相互尊重、深化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署了关于建设固态电池和钠离子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出席签约仪式的人员包括国发控股(河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志强、中科宝森(河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康以及万宝森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焦春兰。
【钠电正极:瓦司特钠3.75亿元1万吨钠电正极材料签约盐城滨海】2024年9月24日,浙江瓦司特钠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盐城滨海县滨海港零碳产业园进行了投资3.75亿元1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厂房及研发中心签约仪式。该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10月开始建设。项目中的层氧正极O3相材料和聚阴离子正极NFPP材料将按1:1的比例进行投入,用于优化生产工艺和材料性能。
生产厂房:公司将租赁8095平方米的厂房,专用于年产1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
研发中心:另有1395平方米的场地将被租赁,用于建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
【钠电储能项目:成都双流双流蛟龙工业港充电站的钠电池试点储能项目备案】2024年9月23日,成都市双流区发展和改革局正式备案通过双流蛟龙工业港充电站的钠电池试点储能项目。该项目由成都城投智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并为国有控股项目
【SMM钠电分析:众钠新动作钠电入柜安全加倍  苏州首个钠电换电项目落地投运】9月20日,众钠公众号信息,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与苏州交发佰格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成功开发并投运了苏州市首个钠离子电池两轮车充换电示范项目。
【钠电:惠州小鲁锂电公司正式备案其10GWh32140圆柱形锂钠电池项目】2024年9月20日,小鲁锂电公司正式备案其10GWh 32140圆柱形锂钠电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将落户于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横片区,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计划总建筑面积为7.5万平方米。项目包括建设用于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生产的厂房及配套设施,还将采购涂布机、卷绕机、电池芯装配线、封装机和过程控制设备。建设周期预计从2024年11月1日开始到2025年7月1日完成。项目的建设单位为中北润良新能源(济宁)股份有限公司。
【钠电原料碳酸钠:苏盐井神电池级碳酸钠项目已投产】2024年9月20日晚,苏盐井神(603299)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宣布,公司钠离子电池级纯碱项目已顺利建成并投入生产,产品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公司还指出,尽管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导致钠离子电池相较于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受到一定削弱,但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升级,钠离子电池与锂电池优势互补的发展趋势仍未改变。目前,公司正在积极与多家潜在的电池级纯碱用户开展沟通与互动,力求抓住市场机遇。
【钠电正极:江西恒大成功申报高压实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2024年9月20日,南昌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了2024年南昌市科技重大项目拟立项名单,共包含27个项目。江西恒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的“重大科技攻关 —— 高压实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制及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入选其中。据悉,该项目将专注于开发高压实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相关产业化技术,旨在解决当前储能领域面临的材料成本高、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等核心技术难题。
【钠电:众钠投运营苏州市首个钠离子电池两轮车充换电示范项目】2024年9月中下旬,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交发佰格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合作,开发并投入运营了苏州市首个钠离子电池两轮车充换电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技术,搭配智能充换电柜和AIoT电池运营监测系统,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全链条智能管理。项目为共享电动车、民用换电以及外卖配送等应用场景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充换电服务。基于硫酸铁钠材料的本征安全性,项目在根本上提高了电池安全性,配合系统级安全防护,有效预防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为城市消防安全提供了一道坚实保障。
【钠电池:南都电源正针对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研发20Ah和240Ah钠离子电池】南都电源(300068.SZ)9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正针对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研发20Ah和240Ah钠离子电池。该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循环寿命为3000次,具备空电存储、低温条件下及5C倍率充放电性能,能够满足现有应用需求。
【钠电池采购招标:铁塔天津公司计划采购1728块钠离子电池】2024年9月19日,铁塔能源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发布了“2024年公交候车站台广告牌备电服务电池框架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该项目计划采购1728块钠离子电池,最高投标单价限制为2720元(含税),总预算金额(含税)为470万元。
【钠电项目:汉行1GW钠电正极材料产线预计2024年10月下旬试生产】威海南海新区2024年9月18日消息:山东汉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钠电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其中,最快进展的7号车间已经进入生产线安装焊接阶段。一条生产能力为1GW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预计将在10月下旬进行试生产,并计划在2024年底开始量产。这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超过21亿元,占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两个立体库的钢结构主体已经完工,1至6号车间的桩基和基础建设也已完成。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普鲁士蓝正极材料可达9万吨,电解液年产量可达5万吨。【钠电正极:东能钠新1万吨钠电正极材料预计10月中下旬全面建成并投产】2024年9月15日,东能钠新(甘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新能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的首批大型辊道窑炉设备已顺利运抵现场。预计首条生产线将在9月30日前完成组装,以迎接国内新能源行业重点客户的验厂评估。其他配套输送物料的生产线设备也将陆续到场安装,预计10月中下旬全面建成并投产。该项目位于甘肃临夏自治州东乡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2亿元。项目内容包括两栋四层厂房,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及2条材料生产线。主要设备涵盖窑炉、配料、磨料、干燥、粉碎、混合和包装等自动生产系统。该项目将生产西部地区第一家专业的聚阴离子NFPP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按计划建成投产后,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年上缴税收超过3000万元,并提供120个就业机会。
【钠电正极和钠电池:扬广划生产100吨正极材料和6万只26700钠电池项目进展】2024年9月14日,江苏扬广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钠离子电池及正极材料中试项目公示,项目在江苏省常熟市东南街道银河路128号投资3000万元,主要研发YGN33A镍铁锰酸钠正极材料和26700大圆柱钠离子电池。项目旨在测试和研发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购置先进设备。预计项目年产钠离子正极材料100吨,钠离子电池6万只。本项目的正极材料和电池生产采用批次模式,每年约生产24批次,每批次生产约4.2吨正极材料和2500只电池。单批次生产周期为12天,全年计划生产100吨正极材料和6万只电池。
【钠电储能项目:阿左旗新型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含5MW/20MWh钠离子储能单元项目招标】2024年9月14日,阿左旗阿拉腾敖包变电站将公开招标建设一个100MW/400MWh的新型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总承包形式为EPC。项目包括配置19套5MW/20MWh磷酸铁锂储能单元和1套5MW/20MWh钠离子储能单元。该项目最高投标限价为39500万元,折算下来,投标最高单价为0.9875元/Wh。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实现并网,并预计在2025年6月15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钠电:科翔股份子公司科翔钠能的钠电池尚未量产销售】2024年9月12日,科翔股份(300903)发布公告称,其钠离子电池业务进展顺利,但尚未实现量产和销售。SMM了解到科翔的钠电布局:(1)计划在信丰县投资20亿元建设钠离子电池及材料新能源工业园;(2)广东首个落地的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项目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塘横片区科翔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及相关产品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共建设8条钠离子电池生产线,目前该项目在建设中。
【钠电正极:格林美申报包覆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作专利】2024年9月11日,美钠(无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申报了一项名为“一种包覆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公开号为CN202410723417.4,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先获取P2型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然后与包覆材料混合,并进行烧结处理生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材料由氧化铁和碳酸钙组成,二者的质量比例为(1.5–2.5):(1.5–2.5)。本发明通过在P2型钠电正极材料表面包覆氧化铁和碳酸钙复合材料,形成稳定的包覆层,有效抑制内核材料的相变,减少材料循环中产生的气体,从而提高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解决了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较差以及电压性能衰减的问题。
【钠电正极:格林美硫酸铁钠正极材料专利申请】2024年9月11日消息,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提交了一项名为“一种改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2410836207.6,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1)混合硫酸铁钠正极材料、Na4MP2O9和辅料(碳纤维)以得到混合物,其中,M可以是钛(Ti)或钒(V);(2)使混合物融合并包覆,得到包覆后的正极材料;(3)对包覆后的正极材料进行退火处理。所得的改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在电性能上,特别是循环性能和电导率方面,有显著提升,同时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也得到一定改善。
【钠电:众钠NFS项目大奖】2024年9月10日,众钠能源凭借“高性能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绿色循环技术”项目在2024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获工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此前众钠在8月21日斩获国别赛金奖。
【钠电:博钠黑龙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开工】2024年9月10日,阳光产业园博钠新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黑龙江省呼兰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总投资30亿元,包括5万吨正极和负极材料、10GWh的钠离子电池和储能系统集成产线。项目完全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80亿元,年均纳税3.5亿元,并创造600余个就业机会。本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产线,总投资6.2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约为12亿元,年利税约为0.3亿元。项目达产后,将为东北地区的发电侧、工商业储能、交通工具、后备电源、启动电源、工程机械和小动力等多个应用场景提供全面、优质的解决方案。
【钠电:阜阳经开区就阜阳海钠1GWh钠电池项目环境报告审批】2024年9月10日,阜阳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所发布了《阜阳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GWh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公示。
【钠电负极:浦士达获“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2024年9月9日消息,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21666615U,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专利摘要显示,这种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来生产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的低温热处理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个壳体,壳体内部中心位置处装有一个矩形载台,可以旋转。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一,用于驱动矩形载台旋转。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各装有一个可滑动的加热板,加热板远离矩形载台一侧的壳体内部装有齿轮调距机构,用于驱动加热板升降。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二,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调距机构。齿轮调距机构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连有动力传输机构,两个动力传输机构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一进行动力衔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控制加热温度,还可以精确测量每一时刻硬炭负极材料的温度。
【钠电芯NFPP:金钠再次推出重磅产品200Ah+大圆柱钠电芯】2024年9月8日,深圳金钠首批超大圆柱钠离子电池储能柜正式交付使用,每个单体电芯容量超过200AH(260Ah),采用从珈钠获得的聚阴离子材料(NFPP)。这是行业内首个正式用于终端应用的超大圆柱钠电池储能系统。金钠科技目前正在设计开发单体容量达800AH的超大圆柱储能钠电池,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钠电负极:翔丰华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新专利】2024年9月8日消息,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及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宣布获得一项名为“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专利。该专利的授权公告号为CN114709393B,申请日期为2022年4月。方法仅两步骤——混料和碳化,即可制得高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化的两步法,成功实现了包覆碳化和纯化的一体化制备。该方法在常规制备步骤中引入了纯化工序,显著降低了纯化成本。在碳化过程中,杂质的挥发形成了材料内部的多孔结构,这些孔洞大大促进了钠离子的扩散迁移,有助于提升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表面再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不仅降低了比表面积,还改善了界面结构。结果是,负极材料内部多孔而表面致密,使得石墨负极的容量、首次效率和功率性能显著提升。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易行,所需生产设备较少,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推广应用,并适合大规模生产。
【钠电池:赛维斯1GWh南通启东项目获批】2024年9月6日,江苏赛维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1GWh钠离子电池全产业线(一期)项目获得批准。该项目拟建设于启东高新区海泉路,总投资额为1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54,99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座电芯厂房,以及配套建设的公辅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购置了浆料输送系统、精密间隙涂布机等374台(套)设备,主要生产原料为正负极活性材料、铝箔和电解液等。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50万只电芯的生产能力。目前,该项目已在近海镇政府完成登记备案,项目代码为2406-320660-89-01-654211。
【钠电企业收购:润雅科技收购商丘润雅钠电企业100%股权】天津润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优化资产结构并确保公司持续经营的稳定性,天津润雅科技拟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甘肃润宇能源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将成为天津润雅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钠电:普洱珈钠项目进展顺利】2024年9月4日,据云南普洱宁洱县融媒体中心消息,位于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的普洱珈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钠离子产业链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多个厂房的钢结构已经开始安装,其他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占地170亩,目前已完成4号厂房的主体钢结构柱和钢梁的安装,3号负极厂房钢结构主体安装进度已达80%,1号厂房的地梁承台基础施工也已完成。二期占地225亩,也按计划有序推进。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约400亩,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项目内容包括年产7万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年产3万吨的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及年产2GWh的钠离子电芯和储能(云南)制造中心。预计一期项目将在年底投产,届时将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钠电启停电池:中科海钠与厦门拓宝携手开拓钠电启停电池】2024年9月4日 信息,中科海钠与海沧企业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将利用拓宝科技现有的厂房设施,结合中科海钠在钠电芯生产上的先进技术和拓宝科技在锂电池PACK生产工艺的丰富经验,共同搭建一个专注于钠电材料的汽车启动电池的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购买试验材料以及研发人员的支出等,整个项目周期为18个月(其中12个月用于开发,6个月用于测试)。项目一期:建设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由合作方负责电芯生产,拓宝科技负责PACK生产。二期:在产品市场和工艺条件成熟后,拓宝科技计划与合作方共同投资,在厦门建立1GWh钠电池生产基地,配备自动化PACK生产线,实现钠电池的批量化制造。
【钠电储能示范项目:台安县拟建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辽宁鞍山市发改委成功推动市钠离子储能项目纳入省新型储能规划,获得示范项目建设指标。拟在台安县新开变电站附近规划建设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目前,星空钠电与台安县已进行多次对接磋商,积极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钠电储能示范项目:众钠钠电芯应用于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苏州能源集团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其“光储充检放换”综合能源示范站。这一项目是苏州市首个集成“光储充检放换”六大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同时也是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配置了50KW/98KWh的钠离子储能系统。钠电芯由众钠公司提供。
【钠电正极和负极:德创环保钠电正极锰基氧化物送样阶段、钠电负极首次容量超过320mAh/g】 2024年9月4日,德创环保(603177.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的钠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低成本固相工艺生产的锰基氧化物,正处于向下游客户进行中小批量样品送样并进行深度合作开发的阶段。此外,钠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过三次系统配方改良实验,在保证高循环寿命的前提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容量已从最初的260mAh/g提升至超过32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87%,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水平。
【钠电:利民股份双氟磺酰亚胺钠正从实验室技术研发到推进布局中】2024年9月4日消息,利民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钠电池的电解质盐为双氟磺酰亚胺钠。公司已完成此材料的实验室技术研发,正在推进相关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作为六氟磷酸锂的添加剂,添加量通常在0%~3%之间。部分替代六氟磷酸锂,用量在3%~5%之间。据最新研究,在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中,出于对电池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LiFSI被用作主盐或添加剂。
【钠电正极:万润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2024年9月3日消息,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各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目前,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这些产品具有成本低、循环性能好、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和大倍率充放电能力等多重优点。
【钠电正极和钠电芯:莫钠储能20亿元钠电项目获批】2024年9月3日,莫钠储能(包头)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材料、电芯及储能装备项目正式备案通过。总投资约20亿元,自有资金8亿元、银行贷款6亿元及其他资金6亿元。年产1GWh钠离子电池电芯生产线1条;年产12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12条;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
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1条和年产5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5条。二期投资10亿元,目标为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及年产7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7条。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间建设,工期为10个月。完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将不低于90亿元,年纳税额不低于1.5亿元。
【钠电:盟固利层氧钠电正极通过多家客户测试】2024年9月3日消息,盟固利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开发的LATP型固态电解质已在业内领先的固态电池企业中完成材料认证,正在着手供应商导入工作。同时,公司重点研发的层状氧化物类钠电正极材料以其差异化技术和卓越产品性能,成功通过了国内多家客户的测试与认证。公司指出,固态电解质和钠电材料是重要的前瞻性材料储备和对现有材料的补充,不会对现有产品线构成竞争。此外,目前固态电解质仍处于研发和样品提交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出货。
【钠电:众钠签署4000万元钠电池供货合同】2024年9月3日,众钠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泰州钠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于8月30日与国内某知名轻型动力电池销售企业签署了一份正式供货合同。根据合同条款,钠钠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向该企业供应不少于5万套聚钠1号48V/60V系列电池产品,总合同金额接近4000万元。
【钠电芯:青钠与比凯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2024年9月2日,安徽青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比凯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探索钠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启停电源、驻车电源、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家庭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共享设备、换电以及租赁市场等。青钠科技已开发出多款钠离子电池核心产品,包括P40140AQ-10Ah、S40140RL-15Ah、S40160RL-17.5Ah和S40160NL-20Ah。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40Wh/kg,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充放电性能达到5C,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容量保持率仍超过82%。比凯邦科技有两轮车换电项目。
【钠电储能系统:杭州煦达中标南方电网钠离子储能系统项目】2024年9月2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官方信息,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的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项目已完成中标评选。经评标委员会审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选为中标候选企业,投标报价为7158.888828万元,质量符合要求,工期及交货期也满足项目需求。
【钠电:深圳供电局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24年第十一批创新项目服务专项公开招标将包含7个标的。其中,两个标的是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分别为《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试制》(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技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年运维,预计采购金额:350.0万元)和《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芯研发及储能系统试制》(钠电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套,预计采购金额:160.0万元)。这两项招标项目的预计采购总金额为510万元。计划服务期限均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7年1月30日。
【钠电池:湖南盛电发明一种新型高电压钠电池结构】湖南盛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高电压钠离子电池结构”,其授权公告号为 CN 221766811 U,申请时间为2024年1月。该结构包括电池主体,主体底部设有安装环槽,并固定装配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上装有装配环,与安装环槽稳固连接。底板的环形部分设有牵引环槽,并在其上固定多个安装管。每个安装管一端活动连结有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与安装管内壁活动连接。此外,调节杆的另一端还配有活动环,活动环内壁装有内螺纹。该新型结构通过活动环与内螺纹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现有钠离子电池在串联连接时缺乏固定连接机构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钠离子电池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钠电负极:香港理工大学对石墨基钠电负极的研究进展】2024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的徐正龙教授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调控醚溶剂来调整石墨的亲钠性,并将钠金属引入到亲钠性三元石墨插层化合物(t-GIC)中,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容量和低工作电压(0.18 V)的Na/t-GIC阳极。这一研究为石墨的亲钠化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利用经济高效的石墨材料制备高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钠电原理:北京大学与宁德时代课题组揭开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差的原因】2024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和许贤祺课题组,与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欧阳楚英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3型NaMn1/3Fe1/3Ni1/3O2高空气敏感性起源及处理策略》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系统地探讨了NaMn1/3Fe1/3Ni1/3O2(NMFNO)层状正极材料表面与空气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了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普遍低于锂离子层状氧化物的原因。1. 非活性(003)表面的占比低;2. 强表面吸附性和高表面反应活性;3. 表面钠离子的不稳定性。
【钠电池:海鹏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阜阳经开区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编号:AHZCZB(2024)094,预算金额:5万元,项目主体:安徽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年产10GWh圆柱型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钠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品 。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行业聚焦

26700/26650圆柱形锂离子电芯280万支/年,由720万支/年达到1000万支/年,新增32700/4680圆柱形锂离子电芯500万支/年;钠电:新增26700/26650、32700/4680圆柱形钠离子电芯1000万支/年。
【钠电产业园:河南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管委会与国发控股签约固态电池和钠离子新能源产业园项目】2024年9月24日,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管委会与国发控股(河北)集团有限公司在"平等自愿、相互尊重、深化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署了关于建设固态电池和钠离子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出席签约仪式的人员包括国发控股(河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志强、中科宝森(河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康以及万宝森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焦春兰。
【钠电正极:瓦司特钠3.75亿元1万吨钠电正极材料签约盐城滨海】2024年9月24日,浙江瓦司特钠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盐城滨海县滨海港零碳产业园进行了投资3.75亿元1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厂房及研发中心签约仪式。该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10月开始建设。项目中的层氧正极O3相材料和聚阴离子正极NFPP材料将按1:1的比例进行投入,用于优化生产工艺和材料性能。
生产厂房:公司将租赁8095平方米的厂房,专用于年产1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
研发中心:另有1395平方米的场地将被租赁,用于建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
【钠电储能项目:成都双流双流蛟龙工业港充电站的钠电池试点储能项目备案】2024年9月23日,成都市双流区发展和改革局正式备案通过双流蛟龙工业港充电站的钠电池试点储能项目。该项目由成都城投智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并为国有控股项目
【SMM钠电分析:众钠新动作钠电入柜安全加倍  苏州首个钠电换电项目落地投运】9月20日,众钠公众号信息,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与苏州交发佰格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成功开发并投运了苏州市首个钠离子电池两轮车充换电示范项目。
【钠电:惠州小鲁锂电公司正式备案其10GWh32140圆柱形锂钠电池项目】2024年9月20日,小鲁锂电公司正式备案其10GWh 32140圆柱形锂钠电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将落户于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横片区,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计划总建筑面积为7.5万平方米。项目包括建设用于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生产的厂房及配套设施,还将采购涂布机、卷绕机、电池芯装配线、封装机和过程控制设备。建设周期预计从2024年11月1日开始到2025年7月1日完成。项目的建设单位为中北润良新能源(济宁)股份有限公司。
【钠电原料碳酸钠:苏盐井神电池级碳酸钠项目已投产】2024年9月20日晚,苏盐井神(603299)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宣布,公司钠离子电池级纯碱项目已顺利建成并投入生产,产品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公司还指出,尽管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导致钠离子电池相较于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受到一定削弱,但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升级,钠离子电池与锂电池优势互补的发展趋势仍未改变。目前,公司正在积极与多家潜在的电池级纯碱用户开展沟通与互动,力求抓住市场机遇。
【钠电正极:江西恒大成功申报高压实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2024年9月20日,南昌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了2024年南昌市科技重大项目拟立项名单,共包含27个项目。江西恒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的“重大科技攻关 —— 高压实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制及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入选其中。据悉,该项目将专注于开发高压实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相关产业化技术,旨在解决当前储能领域面临的材料成本高、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等核心技术难题。
【钠电:众钠投运营苏州市首个钠离子电池两轮车充换电示范项目】2024年9月中下旬,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交发佰格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合作,开发并投入运营了苏州市首个钠离子电池两轮车充换电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技术,搭配智能充换电柜和AIoT电池运营监测系统,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全链条智能管理。项目为共享电动车、民用换电以及外卖配送等应用场景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充换电服务。基于硫酸铁钠材料的本征安全性,项目在根本上提高了电池安全性,配合系统级安全防护,有效预防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为城市消防安全提供了一道坚实保障。
【钠电池:南都电源正针对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研发20Ah和240Ah钠离子电池】南都电源(300068.SZ)9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正针对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研发20Ah和240Ah钠离子电池。该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循环寿命为3000次,具备空电存储、低温条件下及5C倍率充放电性能,能够满足现有应用需求。
【钠电池采购招标:铁塔天津公司计划采购1728块钠离子电池】2024年9月19日,铁塔能源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发布了“2024年公交候车站台广告牌备电服务电池框架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该项目计划采购1728块钠离子电池,最高投标单价限制为2720元(含税),总预算金额(含税)为470万元。
【钠电项目:汉行1GW钠电正极材料产线预计2024年10月下旬试生产】威海南海新区2024年9月18日消息:山东汉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钠电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其中,最快进展的7号车间已经进入生产线安装焊接阶段。一条生产能力为1GW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预计将在10月下旬进行试生产,并计划在2024年底开始量产。这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超过21亿元,占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两个立体库的钢结构主体已经完工,1至6号车间的桩基和基础建设也已完成。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普鲁士蓝正极材料可达9万吨,电解液年产量可达5万吨。【钠电正极:东能钠新1万吨钠电正极材料预计10月中下旬全面建成并投产】2024年9月15日,东能钠新(甘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新能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的首批大型辊道窑炉设备已顺利运抵现场。预计首条生产线将在9月30日前完成组装,以迎接国内新能源行业重点客户的验厂评估。其他配套输送物料的生产线设备也将陆续到场安装,预计10月中下旬全面建成并投产。该项目位于甘肃临夏自治州东乡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2亿元。项目内容包括两栋四层厂房,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及2条材料生产线。主要设备涵盖窑炉、配料、磨料、干燥、粉碎、混合和包装等自动生产系统。该项目将生产西部地区第一家专业的聚阴离子NFPP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按计划建成投产后,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年上缴税收超过3000万元,并提供120个就业机会。
【钠电正极和钠电池:扬广划生产100吨正极材料和6万只26700钠电池项目进展】2024年9月14日,江苏扬广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钠离子电池及正极材料中试项目公示,项目在江苏省常熟市东南街道银河路128号投资3000万元,主要研发YGN33A镍铁锰酸钠正极材料和26700大圆柱钠离子电池。项目旨在测试和研发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购置先进设备。预计项目年产钠离子正极材料100吨,钠离子电池6万只。本项目的正极材料和电池生产采用批次模式,每年约生产24批次,每批次生产约4.2吨正极材料和2500只电池。单批次生产周期为12天,全年计划生产100吨正极材料和6万只电池。
【钠电储能项目:阿左旗新型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含5MW/20MWh钠离子储能单元项目招标】2024年9月14日,阿左旗阿拉腾敖包变电站将公开招标建设一个100MW/400MWh的新型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总承包形式为EPC。项目包括配置19套5MW/20MWh磷酸铁锂储能单元和1套5MW/20MWh钠离子储能单元。该项目最高投标限价为39500万元,折算下来,投标最高单价为0.9875元/Wh。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实现并网,并预计在2025年6月15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钠电:科翔股份子公司科翔钠能的钠电池尚未量产销售】2024年9月12日,科翔股份(300903)发布公告称,其钠离子电池业务进展顺利,但尚未实现量产和销售。SMM了解到科翔的钠电布局:(1)计划在信丰县投资20亿元建设钠离子电池及材料新能源工业园;(2)广东首个落地的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项目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塘横片区科翔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及相关产品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共建设8条钠离子电池生产线,目前该项目在建设中。
【钠电正极:格林美申报包覆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作专利】2024年9月11日,美钠(无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申报了一项名为“一种包覆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公开号为CN202410723417.4,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先获取P2型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然后与包覆材料混合,并进行烧结处理生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材料由氧化铁和碳酸钙组成,二者的质量比例为(1.5–2.5):(1.5–2.5)。本发明通过在P2型钠电正极材料表面包覆氧化铁和碳酸钙复合材料,形成稳定的包覆层,有效抑制内核材料的相变,减少材料循环中产生的气体,从而提高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解决了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较差以及电压性能衰减的问题。
【钠电正极:格林美硫酸铁钠正极材料专利申请】2024年9月11日消息,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提交了一项名为“一种改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2410836207.6,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1)混合硫酸铁钠正极材料、Na4MP2O9和辅料(碳纤维)以得到混合物,其中,M可以是钛(Ti)或钒(V);(2)使混合物融合并包覆,得到包覆后的正极材料;(3)对包覆后的正极材料进行退火处理。所得的改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在电性能上,特别是循环性能和电导率方面,有显著提升,同时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也得到一定改善。
【钠电:众钠NFS项目大奖】2024年9月10日,众钠能源凭借“高性能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绿色循环技术”项目在2024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获工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此前众钠在8月21日斩获国别赛金奖。
【钠电:博钠黑龙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开工】2024年9月10日,阳光产业园博钠新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黑龙江省呼兰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总投资30亿元,包括5万吨正极和负极材料、10GWh的钠离子电池和储能系统集成产线。项目完全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80亿元,年均纳税3.5亿元,并创造600余个就业机会。本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产线,总投资6.2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约为12亿元,年利税约为0.3亿元。项目达产后,将为东北地区的发电侧、工商业储能、交通工具、后备电源、启动电源、工程机械和小动力等多个应用场景提供全面、优质的解决方案。
【钠电:阜阳经开区就阜阳海钠1GWh钠电池项目环境报告审批】2024年9月10日,阜阳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所发布了《阜阳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GWh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公示。
【钠电负极:浦士达获“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2024年9月9日消息,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21666615U,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专利摘要显示,这种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来生产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的低温热处理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个壳体,壳体内部中心位置处装有一个矩形载台,可以旋转。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一,用于驱动矩形载台旋转。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各装有一个可滑动的加热板,加热板远离矩形载台一侧的壳体内部装有齿轮调距机构,用于驱动加热板升降。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二,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调距机构。齿轮调距机构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连有动力传输机构,两个动力传输机构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一进行动力衔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控制加热温度,还可以精确测量每一时刻硬炭负极材料的温度。
【钠电芯NFPP:金钠再次推出重磅产品200Ah+大圆柱钠电芯】2024年9月8日,深圳金钠首批超大圆柱钠离子电池储能柜正式交付使用,每个单体电芯容量超过200AH(260Ah),采用从珈钠获得的聚阴离子材料(NFPP)。这是行业内首个正式用于终端应用的超大圆柱钠电池储能系统。金钠科技目前正在设计开发单体容量达800AH的超大圆柱储能钠电池,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钠电负极:翔丰华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新专利】2024年9月8日消息,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及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宣布获得一项名为“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专利。该专利的授权公告号为CN114709393B,申请日期为2022年4月。方法仅两步骤——混料和碳化,即可制得高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化的两步法,成功实现了包覆碳化和纯化的一体化制备。该方法在常规制备步骤中引入了纯化工序,显著降低了纯化成本。在碳化过程中,杂质的挥发形成了材料内部的多孔结构,这些孔洞大大促进了钠离子的扩散迁移,有助于提升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表面再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不仅降低了比表面积,还改善了界面结构。结果是,负极材料内部多孔而表面致密,使得石墨负极的容量、首次效率和功率性能显著提升。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易行,所需生产设备较少,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推广应用,并适合大规模生产。
【钠电池:赛维斯1GWh南通启东项目获批】2024年9月6日,江苏赛维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1GWh钠离子电池全产业线(一期)项目获得批准。该项目拟建设于启东高新区海泉路,总投资额为1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54,99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座电芯厂房,以及配套建设的公辅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购置了浆料输送系统、精密间隙涂布机等374台(套)设备,主要生产原料为正负极活性材料、铝箔和电解液等。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50万只电芯的生产能力。目前,该项目已在近海镇政府完成登记备案,项目代码为2406-320660-89-01-654211。
【钠电企业收购:润雅科技收购商丘润雅钠电企业100%股权】天津润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优化资产结构并确保公司持续经营的稳定性,天津润雅科技拟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甘肃润宇能源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将成为天津润雅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钠电:普洱珈钠项目进展顺利】2024年9月4日,据云南普洱宁洱县融媒体中心消息,位于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的普洱珈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钠离子产业链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多个厂房的钢结构已经开始安装,其他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占地170亩,目前已完成4号厂房的主体钢结构柱和钢梁的安装,3号负极厂房钢结构主体安装进度已达80%,1号厂房的地梁承台基础施工也已完成。二期占地225亩,也按计划有序推进。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约400亩,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项目内容包括年产7万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年产3万吨的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及年产2GWh的钠离子电芯和储能(云南)制造中心。预计一期项目将在年底投产,届时将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钠电启停电池:中科海钠与厦门拓宝携手开拓钠电启停电池】2024年9月4日 信息,中科海钠与海沧企业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将利用拓宝科技现有的厂房设施,结合中科海钠在钠电芯生产上的先进技术和拓宝科技在锂电池PACK生产工艺的丰富经验,共同搭建一个专注于钠电材料的汽车启动电池的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购买试验材料以及研发人员的支出等,整个项目周期为18个月(其中12个月用于开发,6个月用于测试)。项目一期:建设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由合作方负责电芯生产,拓宝科技负责PACK生产。二期:在产品市场和工艺条件成熟后,拓宝科技计划与合作方共同投资,在厦门建立1GWh钠电池生产基地,配备自动化PACK生产线,实现钠电池的批量化制造。
【钠电储能示范项目:台安县拟建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辽宁鞍山市发改委成功推动市钠离子储能项目纳入省新型储能规划,获得示范项目建设指标。拟在台安县新开变电站附近规划建设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目前,星空钠电与台安县已进行多次对接磋商,积极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钠电储能示范项目:众钠钠电芯应用于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苏州能源集团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其“光储充检放换”综合能源示范站。这一项目是苏州市首个集成“光储充检放换”六大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同时也是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配置了50KW/98KWh的钠离子储能系统。钠电芯由众钠公司提供。
【钠电正极和负极:德创环保钠电正极锰基氧化物送样阶段、钠电负极首次容量超过320mAh/g】 2024年9月4日,德创环保(603177.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的钠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低成本固相工艺生产的锰基氧化物,正处于向下游客户进行中小批量样品送样并进行深度合作开发的阶段。此外,钠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过三次系统配方改良实验,在保证高循环寿命的前提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容量已从最初的260mAh/g提升至超过32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87%,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水平。
【钠电:利民股份双氟磺酰亚胺钠正从实验室技术研发到推进布局中】2024年9月4日消息,利民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钠电池的电解质盐为双氟磺酰亚胺钠。公司已完成此材料的实验室技术研发,正在推进相关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作为六氟磷酸锂的添加剂,添加量通常在0%~3%之间。部分替代六氟磷酸锂,用量在3%~5%之间。据最新研究,在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中,出于对电池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LiFSI被用作主盐或添加剂。
【钠电正极:万润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2024年9月3日消息,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各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目前,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这些产品具有成本低、循环性能好、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和大倍率充放电能力等多重优点。
【钠电正极和钠电芯:莫钠储能20亿元钠电项目获批】2024年9月3日,莫钠储能(包头)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材料、电芯及储能装备项目正式备案通过。总投资约20亿元,自有资金8亿元、银行贷款6亿元及其他资金6亿元。年产1GWh钠离子电池电芯生产线1条;年产12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12条;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
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1条和年产5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5条。二期投资10亿元,目标为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及年产7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7条。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间建设,工期为10个月。完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将不低于90亿元,年纳税额不低于1.5亿元。
【钠电:盟固利层氧钠电正极通过多家客户测试】2024年9月3日消息,盟固利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开发的LATP型固态电解质已在业内领先的固态电池企业中完成材料认证,正在着手供应商导入工作。同时,公司重点研发的层状氧化物类钠电正极材料以其差异化技术和卓越产品性能,成功通过了国内多家客户的测试与认证。公司指出,固态电解质和钠电材料是重要的前瞻性材料储备和对现有材料的补充,不会对现有产品线构成竞争。此外,目前固态电解质仍处于研发和样品提交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出货。
【钠电:众钠签署4000万元钠电池供货合同】2024年9月3日,众钠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泰州钠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于8月30日与国内某知名轻型动力电池销售企业签署了一份正式供货合同。根据合同条款,钠钠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向该企业供应不少于5万套聚钠1号48V/60V系列电池产品,总合同金额接近4000万元。
【钠电芯:青钠与比凯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2024年9月2日,安徽青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比凯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探索钠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启停电源、驻车电源、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家庭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共享设备、换电以及租赁市场等。青钠科技已开发出多款钠离子电池核心产品,包括P40140AQ-10Ah、S40140RL-15Ah、S40160RL-17.5Ah和S40160NL-20Ah。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40Wh/kg,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充放电性能达到5C,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容量保持率仍超过82%。比凯邦科技有两轮车换电项目。
【钠电储能系统:杭州煦达中标南方电网钠离子储能系统项目】2024年9月2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官方信息,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的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项目已完成中标评选。经评标委员会审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选为中标候选企业,投标报价为7158.888828万元,质量符合要求,工期及交货期也满足项目需求。
【钠电:深圳供电局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24年第十一批创新项目服务专项公开招标将包含7个标的。其中,两个标的是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分别为《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试制》(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技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年运维,预计采购金额:350.0万元)和《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芯研发及储能系统试制》(钠电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套,预计采购金额:160.0万元)。这两项招标项目的预计采购总金额为510万元。计划服务期限均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7年1月30日。
【钠电池:湖南盛电发明一种新型高电压钠电池结构】湖南盛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高电压钠离子电池结构”,其授权公告号为 CN 221766811 U,申请时间为2024年1月。该结构包括电池主体,主体底部设有安装环槽,并固定装配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上装有装配环,与安装环槽稳固连接。底板的环形部分设有牵引环槽,并在其上固定多个安装管。每个安装管一端活动连结有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与安装管内壁活动连接。此外,调节杆的另一端还配有活动环,活动环内壁装有内螺纹。该新型结构通过活动环与内螺纹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现有钠离子电池在串联连接时缺乏固定连接机构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钠离子电池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钠电负极:香港理工大学对石墨基钠电负极的研究进展】2024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的徐正龙教授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调控醚溶剂来调整石墨的亲钠性,并将钠金属引入到亲钠性三元石墨插层化合物(t-GIC)中,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容量和低工作电压(0.18 V)的Na/t-GIC阳极。这一研究为石墨的亲钠化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利用经济高效的石墨材料制备高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钠电原理:北京大学与宁德时代课题组揭开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差的原因】2024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和许贤祺课题组,与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欧阳楚英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3型NaMn1/3Fe1/3Ni1/3O2高空气敏感性起源及处理策略》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系统地探讨了NaMn1/3Fe1/3Ni1/3O2(NMFNO)层状正极材料表面与空气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了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普遍低于锂离子层状氧化物的原因。1. 非活性(003)表面的占比低;2. 强表面吸附性和高表面反应活性;3. 表面钠离子的不稳定性。
【钠电池:海鹏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阜阳经开区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编号:AHZCZB(2024)094,预算金额:5万元,项目主体:安徽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年产10GWh圆柱型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钠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品 。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行业聚焦

总建筑面积为7.5万平方米。项目包括建设用于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生产的厂房及配套设施,还将采购涂布机、卷绕机、电池芯装配线、封装机和过程控制设备。建设周期预计从2024年11月1日开始到2025年7月1日完成。项目的建设单位为中北润良新能源(济宁)股份有限公司。
【钠电原料碳酸钠:苏盐井神电池级碳酸钠项目已投产】2024年9月20日晚,苏盐井神(603299)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宣布,公司钠离子电池级纯碱项目已顺利建成并投入生产,产品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公司还指出,尽管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导致钠离子电池相较于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受到一定削弱,但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升级,钠离子电池与锂电池优势互补的发展趋势仍未改变。目前,公司正在积极与多家潜在的电池级纯碱用户开展沟通与互动,力求抓住市场机遇。
【钠电正极:江西恒大成功申报高压实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2024年9月20日,南昌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了2024年南昌市科技重大项目拟立项名单,共包含27个项目。江西恒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的“重大科技攻关 —— 高压实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制及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入选其中。据悉,该项目将专注于开发高压实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相关产业化技术,旨在解决当前储能领域面临的材料成本高、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等核心技术难题。
【钠电:众钠投运营苏州市首个钠离子电池两轮车充换电示范项目】2024年9月中下旬,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交发佰格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合作,开发并投入运营了苏州市首个钠离子电池两轮车充换电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技术,搭配智能充换电柜和AIoT电池运营监测系统,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全链条智能管理。项目为共享电动车、民用换电以及外卖配送等应用场景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充换电服务。基于硫酸铁钠材料的本征安全性,项目在根本上提高了电池安全性,配合系统级安全防护,有效预防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为城市消防安全提供了一道坚实保障。
【钠电池:南都电源正针对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研发20Ah和240Ah钠离子电池】南都电源(300068.SZ)9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正针对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研发20Ah和240Ah钠离子电池。该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循环寿命为3000次,具备空电存储、低温条件下及5C倍率充放电性能,能够满足现有应用需求。
【钠电池采购招标:铁塔天津公司计划采购1728块钠离子电池】2024年9月19日,铁塔能源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发布了“2024年公交候车站台广告牌备电服务电池框架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该项目计划采购1728块钠离子电池,最高投标单价限制为2720元(含税),总预算金额(含税)为470万元。
【钠电项目:汉行1GW钠电正极材料产线预计2024年10月下旬试生产】威海南海新区2024年9月18日消息:山东汉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钠电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其中,最快进展的7号车间已经进入生产线安装焊接阶段。一条生产能力为1GW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预计将在10月下旬进行试生产,并计划在2024年底开始量产。这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超过21亿元,占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两个立体库的钢结构主体已经完工,1至6号车间的桩基和基础建设也已完成。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普鲁士蓝正极材料可达9万吨,电解液年产量可达5万吨。【钠电正极:东能钠新1万吨钠电正极材料预计10月中下旬全面建成并投产】2024年9月15日,东能钠新(甘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新能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的首批大型辊道窑炉设备已顺利运抵现场。预计首条生产线将在9月30日前完成组装,以迎接国内新能源行业重点客户的验厂评估。其他配套输送物料的生产线设备也将陆续到场安装,预计10月中下旬全面建成并投产。该项目位于甘肃临夏自治州东乡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2亿元。项目内容包括两栋四层厂房,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及2条材料生产线。主要设备涵盖窑炉、配料、磨料、干燥、粉碎、混合和包装等自动生产系统。该项目将生产西部地区第一家专业的聚阴离子NFPP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按计划建成投产后,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年上缴税收超过3000万元,并提供120个就业机会。
【钠电正极和钠电池:扬广划生产100吨正极材料和6万只26700钠电池项目进展】2024年9月14日,江苏扬广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钠离子电池及正极材料中试项目公示,项目在江苏省常熟市东南街道银河路128号投资3000万元,主要研发YGN33A镍铁锰酸钠正极材料和26700大圆柱钠离子电池。项目旨在测试和研发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购置先进设备。预计项目年产钠离子正极材料100吨,钠离子电池6万只。本项目的正极材料和电池生产采用批次模式,每年约生产24批次,每批次生产约4.2吨正极材料和2500只电池。单批次生产周期为12天,全年计划生产100吨正极材料和6万只电池。
【钠电储能项目:阿左旗新型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含5MW/20MWh钠离子储能单元项目招标】2024年9月14日,阿左旗阿拉腾敖包变电站将公开招标建设一个100MW/400MWh的新型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总承包形式为EPC。项目包括配置19套5MW/20MWh磷酸铁锂储能单元和1套5MW/20MWh钠离子储能单元。该项目最高投标限价为39500万元,折算下来,投标最高单价为0.9875元/Wh。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实现并网,并预计在2025年6月15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钠电:科翔股份子公司科翔钠能的钠电池尚未量产销售】2024年9月12日,科翔股份(300903)发布公告称,其钠离子电池业务进展顺利,但尚未实现量产和销售。SMM了解到科翔的钠电布局:(1)计划在信丰县投资20亿元建设钠离子电池及材料新能源工业园;(2)广东首个落地的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项目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塘横片区科翔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及相关产品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共建设8条钠离子电池生产线,目前该项目在建设中。
【钠电正极:格林美申报包覆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作专利】2024年9月11日,美钠(无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申报了一项名为“一种包覆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公开号为CN202410723417.4,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先获取P2型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然后与包覆材料混合,并进行烧结处理生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材料由氧化铁和碳酸钙组成,二者的质量比例为(1.5–2.5):(1.5–2.5)。本发明通过在P2型钠电正极材料表面包覆氧化铁和碳酸钙复合材料,形成稳定的包覆层,有效抑制内核材料的相变,减少材料循环中产生的气体,从而提高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解决了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较差以及电压性能衰减的问题。
【钠电正极:格林美硫酸铁钠正极材料专利申请】2024年9月11日消息,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提交了一项名为“一种改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2410836207.6,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1)混合硫酸铁钠正极材料、Na4MP2O9和辅料(碳纤维)以得到混合物,其中,M可以是钛(Ti)或钒(V);(2)使混合物融合并包覆,得到包覆后的正极材料;(3)对包覆后的正极材料进行退火处理。所得的改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在电性能上,特别是循环性能和电导率方面,有显著提升,同时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也得到一定改善。
【钠电:众钠NFS项目大奖】2024年9月10日,众钠能源凭借“高性能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绿色循环技术”项目在2024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获工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此前众钠在8月21日斩获国别赛金奖。
【钠电:博钠黑龙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开工】2024年9月10日,阳光产业园博钠新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黑龙江省呼兰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总投资30亿元,包括5万吨正极和负极材料、10GWh的钠离子电池和储能系统集成产线。项目完全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80亿元,年均纳税3.5亿元,并创造600余个就业机会。本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产线,总投资6.2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约为12亿元,年利税约为0.3亿元。项目达产后,将为东北地区的发电侧、工商业储能、交通工具、后备电源、启动电源、工程机械和小动力等多个应用场景提供全面、优质的解决方案。
【钠电:阜阳经开区就阜阳海钠1GWh钠电池项目环境报告审批】2024年9月10日,阜阳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所发布了《阜阳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GWh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公示。
【钠电负极:浦士达获“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2024年9月9日消息,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21666615U,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专利摘要显示,这种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来生产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的低温热处理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个壳体,壳体内部中心位置处装有一个矩形载台,可以旋转。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一,用于驱动矩形载台旋转。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各装有一个可滑动的加热板,加热板远离矩形载台一侧的壳体内部装有齿轮调距机构,用于驱动加热板升降。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二,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调距机构。齿轮调距机构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连有动力传输机构,两个动力传输机构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一进行动力衔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控制加热温度,还可以精确测量每一时刻硬炭负极材料的温度。
【钠电芯NFPP:金钠再次推出重磅产品200Ah+大圆柱钠电芯】2024年9月8日,深圳金钠首批超大圆柱钠离子电池储能柜正式交付使用,每个单体电芯容量超过200AH(260Ah),采用从珈钠获得的聚阴离子材料(NFPP)。这是行业内首个正式用于终端应用的超大圆柱钠电池储能系统。金钠科技目前正在设计开发单体容量达800AH的超大圆柱储能钠电池,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钠电负极:翔丰华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新专利】2024年9月8日消息,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及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宣布获得一项名为“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专利。该专利的授权公告号为CN114709393B,申请日期为2022年4月。方法仅两步骤——混料和碳化,即可制得高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化的两步法,成功实现了包覆碳化和纯化的一体化制备。该方法在常规制备步骤中引入了纯化工序,显著降低了纯化成本。在碳化过程中,杂质的挥发形成了材料内部的多孔结构,这些孔洞大大促进了钠离子的扩散迁移,有助于提升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表面再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不仅降低了比表面积,还改善了界面结构。结果是,负极材料内部多孔而表面致密,使得石墨负极的容量、首次效率和功率性能显著提升。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易行,所需生产设备较少,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推广应用,并适合大规模生产。
【钠电池:赛维斯1GWh南通启东项目获批】2024年9月6日,江苏赛维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1GWh钠离子电池全产业线(一期)项目获得批准。该项目拟建设于启东高新区海泉路,总投资额为1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54,99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座电芯厂房,以及配套建设的公辅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购置了浆料输送系统、精密间隙涂布机等374台(套)设备,主要生产原料为正负极活性材料、铝箔和电解液等。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50万只电芯的生产能力。目前,该项目已在近海镇政府完成登记备案,项目代码为2406-320660-89-01-654211。
【钠电企业收购:润雅科技收购商丘润雅钠电企业100%股权】天津润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优化资产结构并确保公司持续经营的稳定性,天津润雅科技拟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甘肃润宇能源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将成为天津润雅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钠电:普洱珈钠项目进展顺利】2024年9月4日,据云南普洱宁洱县融媒体中心消息,位于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的普洱珈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钠离子产业链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多个厂房的钢结构已经开始安装,其他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占地170亩,目前已完成4号厂房的主体钢结构柱和钢梁的安装,3号负极厂房钢结构主体安装进度已达80%,1号厂房的地梁承台基础施工也已完成。二期占地225亩,也按计划有序推进。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约400亩,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项目内容包括年产7万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年产3万吨的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及年产2GWh的钠离子电芯和储能(云南)制造中心。预计一期项目将在年底投产,届时将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钠电启停电池:中科海钠与厦门拓宝携手开拓钠电启停电池】2024年9月4日 信息,中科海钠与海沧企业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将利用拓宝科技现有的厂房设施,结合中科海钠在钠电芯生产上的先进技术和拓宝科技在锂电池PACK生产工艺的丰富经验,共同搭建一个专注于钠电材料的汽车启动电池的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购买试验材料以及研发人员的支出等,整个项目周期为18个月(其中12个月用于开发,6个月用于测试)。项目一期:建设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由合作方负责电芯生产,拓宝科技负责PACK生产。二期:在产品市场和工艺条件成熟后,拓宝科技计划与合作方共同投资,在厦门建立1GWh钠电池生产基地,配备自动化PACK生产线,实现钠电池的批量化制造。
【钠电储能示范项目:台安县拟建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辽宁鞍山市发改委成功推动市钠离子储能项目纳入省新型储能规划,获得示范项目建设指标。拟在台安县新开变电站附近规划建设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目前,星空钠电与台安县已进行多次对接磋商,积极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钠电储能示范项目:众钠钠电芯应用于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苏州能源集团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其“光储充检放换”综合能源示范站。这一项目是苏州市首个集成“光储充检放换”六大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同时也是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配置了50KW/98KWh的钠离子储能系统。钠电芯由众钠公司提供。
【钠电正极和负极:德创环保钠电正极锰基氧化物送样阶段、钠电负极首次容量超过320mAh/g】 2024年9月4日,德创环保(603177.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的钠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低成本固相工艺生产的锰基氧化物,正处于向下游客户进行中小批量样品送样并进行深度合作开发的阶段。此外,钠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过三次系统配方改良实验,在保证高循环寿命的前提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容量已从最初的260mAh/g提升至超过32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87%,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水平。
【钠电:利民股份双氟磺酰亚胺钠正从实验室技术研发到推进布局中】2024年9月4日消息,利民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钠电池的电解质盐为双氟磺酰亚胺钠。公司已完成此材料的实验室技术研发,正在推进相关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作为六氟磷酸锂的添加剂,添加量通常在0%~3%之间。部分替代六氟磷酸锂,用量在3%~5%之间。据最新研究,在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中,出于对电池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LiFSI被用作主盐或添加剂。
【钠电正极:万润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2024年9月3日消息,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各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目前,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这些产品具有成本低、循环性能好、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和大倍率充放电能力等多重优点。
【钠电正极和钠电芯:莫钠储能20亿元钠电项目获批】2024年9月3日,莫钠储能(包头)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材料、电芯及储能装备项目正式备案通过。总投资约20亿元,自有资金8亿元、银行贷款6亿元及其他资金6亿元。年产1GWh钠离子电池电芯生产线1条;年产12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12条;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
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1条和年产5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5条。二期投资10亿元,目标为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及年产7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7条。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间建设,工期为10个月。完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将不低于90亿元,年纳税额不低于1.5亿元。
【钠电:盟固利层氧钠电正极通过多家客户测试】2024年9月3日消息,盟固利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开发的LATP型固态电解质已在业内领先的固态电池企业中完成材料认证,正在着手供应商导入工作。同时,公司重点研发的层状氧化物类钠电正极材料以其差异化技术和卓越产品性能,成功通过了国内多家客户的测试与认证。公司指出,固态电解质和钠电材料是重要的前瞻性材料储备和对现有材料的补充,不会对现有产品线构成竞争。此外,目前固态电解质仍处于研发和样品提交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出货。
【钠电:众钠签署4000万元钠电池供货合同】2024年9月3日,众钠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泰州钠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于8月30日与国内某知名轻型动力电池销售企业签署了一份正式供货合同。根据合同条款,钠钠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向该企业供应不少于5万套聚钠1号48V/60V系列电池产品,总合同金额接近4000万元。
【钠电芯:青钠与比凯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2024年9月2日,安徽青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比凯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探索钠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启停电源、驻车电源、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家庭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共享设备、换电以及租赁市场等。青钠科技已开发出多款钠离子电池核心产品,包括P40140AQ-10Ah、S40140RL-15Ah、S40160RL-17.5Ah和S40160NL-20Ah。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40Wh/kg,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充放电性能达到5C,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容量保持率仍超过82%。比凯邦科技有两轮车换电项目。
【钠电储能系统:杭州煦达中标南方电网钠离子储能系统项目】2024年9月2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官方信息,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的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项目已完成中标评选。经评标委员会审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选为中标候选企业,投标报价为7158.888828万元,质量符合要求,工期及交货期也满足项目需求。
【钠电:深圳供电局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24年第十一批创新项目服务专项公开招标将包含7个标的。其中,两个标的是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分别为《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试制》(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技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年运维,预计采购金额:350.0万元)和《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芯研发及储能系统试制》(钠电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套,预计采购金额:160.0万元)。这两项招标项目的预计采购总金额为510万元。计划服务期限均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7年1月30日。
【钠电池:湖南盛电发明一种新型高电压钠电池结构】湖南盛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高电压钠离子电池结构”,其授权公告号为 CN 221766811 U,申请时间为2024年1月。该结构包括电池主体,主体底部设有安装环槽,并固定装配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上装有装配环,与安装环槽稳固连接。底板的环形部分设有牵引环槽,并在其上固定多个安装管。每个安装管一端活动连结有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与安装管内壁活动连接。此外,调节杆的另一端还配有活动环,活动环内壁装有内螺纹。该新型结构通过活动环与内螺纹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现有钠离子电池在串联连接时缺乏固定连接机构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钠离子电池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钠电负极:香港理工大学对石墨基钠电负极的研究进展】2024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的徐正龙教授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调控醚溶剂来调整石墨的亲钠性,并将钠金属引入到亲钠性三元石墨插层化合物(t-GIC)中,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容量和低工作电压(0.18 V)的Na/t-GIC阳极。这一研究为石墨的亲钠化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利用经济高效的石墨材料制备高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钠电原理:北京大学与宁德时代课题组揭开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差的原因】2024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和许贤祺课题组,与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欧阳楚英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3型NaMn1/3Fe1/3Ni1/3O2高空气敏感性起源及处理策略》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系统地探讨了NaMn1/3Fe1/3Ni1/3O2(NMFNO)层状正极材料表面与空气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了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普遍低于锂离子层状氧化物的原因。1. 非活性(003)表面的占比低;2. 强表面吸附性和高表面反应活性;3. 表面钠离子的不稳定性。
【钠电池:海鹏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阜阳经开区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编号:AHZCZB(2024)094,预算金额:5万元,项目主体:安徽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年产10GWh圆柱型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钠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品 。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行业聚焦

塔能源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发布了“2024年公交候车站台广告牌备电服务电池框架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该项目计划采购1728块钠离子电池,最高投标单价限制为2720元(含税),总预算金额(含税)为470万元。
【钠电项目:汉行1GW钠电正极材料产线预计2024年10月下旬试生产】威海南海新区2024年9月18日消息:山东汉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钠电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其中,最快进展的7号车间已经进入生产线安装焊接阶段。一条生产能力为1GW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预计将在10月下旬进行试生产,并计划在2024年底开始量产。这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超过21亿元,占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两个立体库的钢结构主体已经完工,1至6号车间的桩基和基础建设也已完成。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普鲁士蓝正极材料可达9万吨,电解液年产量可达5万吨。【钠电正极:东能钠新1万吨钠电正极材料预计10月中下旬全面建成并投产】2024年9月15日,东能钠新(甘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新能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的首批大型辊道窑炉设备已顺利运抵现场。预计首条生产线将在9月30日前完成组装,以迎接国内新能源行业重点客户的验厂评估。其他配套输送物料的生产线设备也将陆续到场安装,预计10月中下旬全面建成并投产。该项目位于甘肃临夏自治州东乡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2亿元。项目内容包括两栋四层厂房,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及2条材料生产线。主要设备涵盖窑炉、配料、磨料、干燥、粉碎、混合和包装等自动生产系统。该项目将生产西部地区第一家专业的聚阴离子NFPP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按计划建成投产后,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年上缴税收超过3000万元,并提供120个就业机会。
【钠电正极和钠电池:扬广划生产100吨正极材料和6万只26700钠电池项目进展】2024年9月14日,江苏扬广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钠离子电池及正极材料中试项目公示,项目在江苏省常熟市东南街道银河路128号投资3000万元,主要研发YGN33A镍铁锰酸钠正极材料和26700大圆柱钠离子电池。项目旨在测试和研发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购置先进设备。预计项目年产钠离子正极材料100吨,钠离子电池6万只。本项目的正极材料和电池生产采用批次模式,每年约生产24批次,每批次生产约4.2吨正极材料和2500只电池。单批次生产周期为12天,全年计划生产100吨正极材料和6万只电池。
【钠电储能项目:阿左旗新型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含5MW/20MWh钠离子储能单元项目招标】2024年9月14日,阿左旗阿拉腾敖包变电站将公开招标建设一个100MW/400MWh的新型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总承包形式为EPC。项目包括配置19套5MW/20MWh磷酸铁锂储能单元和1套5MW/20MWh钠离子储能单元。该项目最高投标限价为39500万元,折算下来,投标最高单价为0.9875元/Wh。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实现并网,并预计在2025年6月15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钠电:科翔股份子公司科翔钠能的钠电池尚未量产销售】2024年9月12日,科翔股份(300903)发布公告称,其钠离子电池业务进展顺利,但尚未实现量产和销售。SMM了解到科翔的钠电布局:(1)计划在信丰县投资20亿元建设钠离子电池及材料新能源工业园;(2)广东首个落地的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项目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塘横片区科翔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及相关产品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共建设8条钠离子电池生产线,目前该项目在建设中。
【钠电正极:格林美申报包覆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作专利】2024年9月11日,美钠(无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申报了一项名为“一种包覆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公开号为CN202410723417.4,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先获取P2型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然后与包覆材料混合,并进行烧结处理生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材料由氧化铁和碳酸钙组成,二者的质量比例为(1.5–2.5):(1.5–2.5)。本发明通过在P2型钠电正极材料表面包覆氧化铁和碳酸钙复合材料,形成稳定的包覆层,有效抑制内核材料的相变,减少材料循环中产生的气体,从而提高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解决了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较差以及电压性能衰减的问题。
【钠电正极:格林美硫酸铁钠正极材料专利申请】2024年9月11日消息,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提交了一项名为“一种改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2410836207.6,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1)混合硫酸铁钠正极材料、Na4MP2O9和辅料(碳纤维)以得到混合物,其中,M可以是钛(Ti)或钒(V);(2)使混合物融合并包覆,得到包覆后的正极材料;(3)对包覆后的正极材料进行退火处理。所得的改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在电性能上,特别是循环性能和电导率方面,有显著提升,同时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也得到一定改善。
【钠电:众钠NFS项目大奖】2024年9月10日,众钠能源凭借“高性能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绿色循环技术”项目在2024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获工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此前众钠在8月21日斩获国别赛金奖。
【钠电:博钠黑龙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开工】2024年9月10日,阳光产业园博钠新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黑龙江省呼兰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总投资30亿元,包括5万吨正极和负极材料、10GWh的钠离子电池和储能系统集成产线。项目完全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80亿元,年均纳税3.5亿元,并创造600余个就业机会。本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产线,总投资6.2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约为12亿元,年利税约为0.3亿元。项目达产后,将为东北地区的发电侧、工商业储能、交通工具、后备电源、启动电源、工程机械和小动力等多个应用场景提供全面、优质的解决方案。
【钠电:阜阳经开区就阜阳海钠1GWh钠电池项目环境报告审批】2024年9月10日,阜阳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所发布了《阜阳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GWh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公示。
【钠电负极:浦士达获“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2024年9月9日消息,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21666615U,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专利摘要显示,这种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来生产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的低温热处理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个壳体,壳体内部中心位置处装有一个矩形载台,可以旋转。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一,用于驱动矩形载台旋转。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各装有一个可滑动的加热板,加热板远离矩形载台一侧的壳体内部装有齿轮调距机构,用于驱动加热板升降。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二,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调距机构。齿轮调距机构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连有动力传输机构,两个动力传输机构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一进行动力衔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控制加热温度,还可以精确测量每一时刻硬炭负极材料的温度。
【钠电芯NFPP:金钠再次推出重磅产品200Ah+大圆柱钠电芯】2024年9月8日,深圳金钠首批超大圆柱钠离子电池储能柜正式交付使用,每个单体电芯容量超过200AH(260Ah),采用从珈钠获得的聚阴离子材料(NFPP)。这是行业内首个正式用于终端应用的超大圆柱钠电池储能系统。金钠科技目前正在设计开发单体容量达800AH的超大圆柱储能钠电池,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钠电负极:翔丰华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新专利】2024年9月8日消息,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及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宣布获得一项名为“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专利。该专利的授权公告号为CN114709393B,申请日期为2022年4月。方法仅两步骤——混料和碳化,即可制得高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化的两步法,成功实现了包覆碳化和纯化的一体化制备。该方法在常规制备步骤中引入了纯化工序,显著降低了纯化成本。在碳化过程中,杂质的挥发形成了材料内部的多孔结构,这些孔洞大大促进了钠离子的扩散迁移,有助于提升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表面再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不仅降低了比表面积,还改善了界面结构。结果是,负极材料内部多孔而表面致密,使得石墨负极的容量、首次效率和功率性能显著提升。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易行,所需生产设备较少,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推广应用,并适合大规模生产。
【钠电池:赛维斯1GWh南通启东项目获批】2024年9月6日,江苏赛维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1GWh钠离子电池全产业线(一期)项目获得批准。该项目拟建设于启东高新区海泉路,总投资额为1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54,99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座电芯厂房,以及配套建设的公辅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购置了浆料输送系统、精密间隙涂布机等374台(套)设备,主要生产原料为正负极活性材料、铝箔和电解液等。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50万只电芯的生产能力。目前,该项目已在近海镇政府完成登记备案,项目代码为2406-320660-89-01-654211。
【钠电企业收购:润雅科技收购商丘润雅钠电企业100%股权】天津润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优化资产结构并确保公司持续经营的稳定性,天津润雅科技拟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甘肃润宇能源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将成为天津润雅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钠电:普洱珈钠项目进展顺利】2024年9月4日,据云南普洱宁洱县融媒体中心消息,位于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的普洱珈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钠离子产业链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多个厂房的钢结构已经开始安装,其他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占地170亩,目前已完成4号厂房的主体钢结构柱和钢梁的安装,3号负极厂房钢结构主体安装进度已达80%,1号厂房的地梁承台基础施工也已完成。二期占地225亩,也按计划有序推进。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约400亩,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项目内容包括年产7万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年产3万吨的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及年产2GWh的钠离子电芯和储能(云南)制造中心。预计一期项目将在年底投产,届时将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钠电启停电池:中科海钠与厦门拓宝携手开拓钠电启停电池】2024年9月4日 信息,中科海钠与海沧企业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将利用拓宝科技现有的厂房设施,结合中科海钠在钠电芯生产上的先进技术和拓宝科技在锂电池PACK生产工艺的丰富经验,共同搭建一个专注于钠电材料的汽车启动电池的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购买试验材料以及研发人员的支出等,整个项目周期为18个月(其中12个月用于开发,6个月用于测试)。项目一期:建设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由合作方负责电芯生产,拓宝科技负责PACK生产。二期:在产品市场和工艺条件成熟后,拓宝科技计划与合作方共同投资,在厦门建立1GWh钠电池生产基地,配备自动化PACK生产线,实现钠电池的批量化制造。
【钠电储能示范项目:台安县拟建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辽宁鞍山市发改委成功推动市钠离子储能项目纳入省新型储能规划,获得示范项目建设指标。拟在台安县新开变电站附近规划建设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目前,星空钠电与台安县已进行多次对接磋商,积极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钠电储能示范项目:众钠钠电芯应用于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苏州能源集团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其“光储充检放换”综合能源示范站。这一项目是苏州市首个集成“光储充检放换”六大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同时也是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配置了50KW/98KWh的钠离子储能系统。钠电芯由众钠公司提供。
【钠电正极和负极:德创环保钠电正极锰基氧化物送样阶段、钠电负极首次容量超过320mAh/g】 2024年9月4日,德创环保(603177.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的钠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低成本固相工艺生产的锰基氧化物,正处于向下游客户进行中小批量样品送样并进行深度合作开发的阶段。此外,钠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过三次系统配方改良实验,在保证高循环寿命的前提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容量已从最初的260mAh/g提升至超过32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87%,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水平。
【钠电:利民股份双氟磺酰亚胺钠正从实验室技术研发到推进布局中】2024年9月4日消息,利民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钠电池的电解质盐为双氟磺酰亚胺钠。公司已完成此材料的实验室技术研发,正在推进相关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作为六氟磷酸锂的添加剂,添加量通常在0%~3%之间。部分替代六氟磷酸锂,用量在3%~5%之间。据最新研究,在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中,出于对电池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LiFSI被用作主盐或添加剂。
【钠电正极:万润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2024年9月3日消息,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各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目前,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这些产品具有成本低、循环性能好、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和大倍率充放电能力等多重优点。
【钠电正极和钠电芯:莫钠储能20亿元钠电项目获批】2024年9月3日,莫钠储能(包头)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材料、电芯及储能装备项目正式备案通过。总投资约20亿元,自有资金8亿元、银行贷款6亿元及其他资金6亿元。年产1GWh钠离子电池电芯生产线1条;年产12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12条;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
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1条和年产5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5条。二期投资10亿元,目标为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及年产7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7条。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间建设,工期为10个月。完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将不低于90亿元,年纳税额不低于1.5亿元。
【钠电:盟固利层氧钠电正极通过多家客户测试】2024年9月3日消息,盟固利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开发的LATP型固态电解质已在业内领先的固态电池企业中完成材料认证,正在着手供应商导入工作。同时,公司重点研发的层状氧化物类钠电正极材料以其差异化技术和卓越产品性能,成功通过了国内多家客户的测试与认证。公司指出,固态电解质和钠电材料是重要的前瞻性材料储备和对现有材料的补充,不会对现有产品线构成竞争。此外,目前固态电解质仍处于研发和样品提交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出货。
【钠电:众钠签署4000万元钠电池供货合同】2024年9月3日,众钠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泰州钠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于8月30日与国内某知名轻型动力电池销售企业签署了一份正式供货合同。根据合同条款,钠钠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向该企业供应不少于5万套聚钠1号48V/60V系列电池产品,总合同金额接近4000万元。
【钠电芯:青钠与比凯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2024年9月2日,安徽青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比凯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探索钠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启停电源、驻车电源、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家庭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共享设备、换电以及租赁市场等。青钠科技已开发出多款钠离子电池核心产品,包括P40140AQ-10Ah、S40140RL-15Ah、S40160RL-17.5Ah和S40160NL-20Ah。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40Wh/kg,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充放电性能达到5C,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容量保持率仍超过82%。比凯邦科技有两轮车换电项目。
【钠电储能系统:杭州煦达中标南方电网钠离子储能系统项目】2024年9月2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官方信息,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的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项目已完成中标评选。经评标委员会审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选为中标候选企业,投标报价为7158.888828万元,质量符合要求,工期及交货期也满足项目需求。
【钠电:深圳供电局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24年第十一批创新项目服务专项公开招标将包含7个标的。其中,两个标的是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分别为《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试制》(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技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年运维,预计采购金额:350.0万元)和《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芯研发及储能系统试制》(钠电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套,预计采购金额:160.0万元)。这两项招标项目的预计采购总金额为510万元。计划服务期限均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7年1月30日。
【钠电池:湖南盛电发明一种新型高电压钠电池结构】湖南盛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高电压钠离子电池结构”,其授权公告号为 CN 221766811 U,申请时间为2024年1月。该结构包括电池主体,主体底部设有安装环槽,并固定装配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上装有装配环,与安装环槽稳固连接。底板的环形部分设有牵引环槽,并在其上固定多个安装管。每个安装管一端活动连结有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与安装管内壁活动连接。此外,调节杆的另一端还配有活动环,活动环内壁装有内螺纹。该新型结构通过活动环与内螺纹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现有钠离子电池在串联连接时缺乏固定连接机构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钠离子电池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钠电负极:香港理工大学对石墨基钠电负极的研究进展】2024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的徐正龙教授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调控醚溶剂来调整石墨的亲钠性,并将钠金属引入到亲钠性三元石墨插层化合物(t-GIC)中,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容量和低工作电压(0.18 V)的Na/t-GIC阳极。这一研究为石墨的亲钠化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利用经济高效的石墨材料制备高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钠电原理:北京大学与宁德时代课题组揭开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差的原因】2024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和许贤祺课题组,与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欧阳楚英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3型NaMn1/3Fe1/3Ni1/3O2高空气敏感性起源及处理策略》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系统地探讨了NaMn1/3Fe1/3Ni1/3O2(NMFNO)层状正极材料表面与空气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了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普遍低于锂离子层状氧化物的原因。1. 非活性(003)表面的占比低;2. 强表面吸附性和高表面反应活性;3. 表面钠离子的不稳定性。
【钠电池:海鹏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阜阳经开区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编号:AHZCZB(2024)094,预算金额:5万元,项目主体:安徽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年产10GWh圆柱型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钠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品 。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行业聚焦

100MW/400MWh的新型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总承包形式为EPC。项目包括配置19套5MW/20MWh磷酸铁锂储能单元和1套5MW/20MWh钠离子储能单元。该项目最高投标限价为39500万元,折算下来,投标最高单价为0.9875元/Wh。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实现并网,并预计在2025年6月15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钠电:科翔股份子公司科翔钠能的钠电池尚未量产销售】2024年9月12日,科翔股份(300903)发布公告称,其钠离子电池业务进展顺利,但尚未实现量产和销售。SMM了解到科翔的钠电布局:(1)计划在信丰县投资20亿元建设钠离子电池及材料新能源工业园;(2)广东首个落地的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项目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塘横片区科翔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及相关产品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共建设8条钠离子电池生产线,目前该项目在建设中。
【钠电正极:格林美申报包覆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作专利】2024年9月11日,美钠(无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申报了一项名为“一种包覆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公开号为CN202410723417.4,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先获取P2型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然后与包覆材料混合,并进行烧结处理生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材料由氧化铁和碳酸钙组成,二者的质量比例为(1.5–2.5):(1.5–2.5)。本发明通过在P2型钠电正极材料表面包覆氧化铁和碳酸钙复合材料,形成稳定的包覆层,有效抑制内核材料的相变,减少材料循环中产生的气体,从而提高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解决了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较差以及电压性能衰减的问题。
【钠电正极:格林美硫酸铁钠正极材料专利申请】2024年9月11日消息,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提交了一项名为“一种改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2410836207.6,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1)混合硫酸铁钠正极材料、Na4MP2O9和辅料(碳纤维)以得到混合物,其中,M可以是钛(Ti)或钒(V);(2)使混合物融合并包覆,得到包覆后的正极材料;(3)对包覆后的正极材料进行退火处理。所得的改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在电性能上,特别是循环性能和电导率方面,有显著提升,同时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也得到一定改善。
【钠电:众钠NFS项目大奖】2024年9月10日,众钠能源凭借“高性能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绿色循环技术”项目在2024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获工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此前众钠在8月21日斩获国别赛金奖。
【钠电:博钠黑龙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开工】2024年9月10日,阳光产业园博钠新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黑龙江省呼兰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总投资30亿元,包括5万吨正极和负极材料、10GWh的钠离子电池和储能系统集成产线。项目完全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80亿元,年均纳税3.5亿元,并创造600余个就业机会。本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产线,总投资6.2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约为12亿元,年利税约为0.3亿元。项目达产后,将为东北地区的发电侧、工商业储能、交通工具、后备电源、启动电源、工程机械和小动力等多个应用场景提供全面、优质的解决方案。
【钠电:阜阳经开区就阜阳海钠1GWh钠电池项目环境报告审批】2024年9月10日,阜阳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所发布了《阜阳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GWh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公示。
【钠电负极:浦士达获“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2024年9月9日消息,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21666615U,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专利摘要显示,这种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来生产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的低温热处理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个壳体,壳体内部中心位置处装有一个矩形载台,可以旋转。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一,用于驱动矩形载台旋转。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各装有一个可滑动的加热板,加热板远离矩形载台一侧的壳体内部装有齿轮调距机构,用于驱动加热板升降。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二,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调距机构。齿轮调距机构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连有动力传输机构,两个动力传输机构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一进行动力衔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控制加热温度,还可以精确测量每一时刻硬炭负极材料的温度。
【钠电芯NFPP:金钠再次推出重磅产品200Ah+大圆柱钠电芯】2024年9月8日,深圳金钠首批超大圆柱钠离子电池储能柜正式交付使用,每个单体电芯容量超过200AH(260Ah),采用从珈钠获得的聚阴离子材料(NFPP)。这是行业内首个正式用于终端应用的超大圆柱钠电池储能系统。金钠科技目前正在设计开发单体容量达800AH的超大圆柱储能钠电池,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钠电负极:翔丰华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新专利】2024年9月8日消息,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及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宣布获得一项名为“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专利。该专利的授权公告号为CN114709393B,申请日期为2022年4月。方法仅两步骤——混料和碳化,即可制得高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化的两步法,成功实现了包覆碳化和纯化的一体化制备。该方法在常规制备步骤中引入了纯化工序,显著降低了纯化成本。在碳化过程中,杂质的挥发形成了材料内部的多孔结构,这些孔洞大大促进了钠离子的扩散迁移,有助于提升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表面再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不仅降低了比表面积,还改善了界面结构。结果是,负极材料内部多孔而表面致密,使得石墨负极的容量、首次效率和功率性能显著提升。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易行,所需生产设备较少,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推广应用,并适合大规模生产。
【钠电池:赛维斯1GWh南通启东项目获批】2024年9月6日,江苏赛维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1GWh钠离子电池全产业线(一期)项目获得批准。该项目拟建设于启东高新区海泉路,总投资额为1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54,99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座电芯厂房,以及配套建设的公辅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购置了浆料输送系统、精密间隙涂布机等374台(套)设备,主要生产原料为正负极活性材料、铝箔和电解液等。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50万只电芯的生产能力。目前,该项目已在近海镇政府完成登记备案,项目代码为2406-320660-89-01-654211。
【钠电企业收购:润雅科技收购商丘润雅钠电企业100%股权】天津润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优化资产结构并确保公司持续经营的稳定性,天津润雅科技拟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甘肃润宇能源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将成为天津润雅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钠电:普洱珈钠项目进展顺利】2024年9月4日,据云南普洱宁洱县融媒体中心消息,位于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的普洱珈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钠离子产业链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多个厂房的钢结构已经开始安装,其他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占地170亩,目前已完成4号厂房的主体钢结构柱和钢梁的安装,3号负极厂房钢结构主体安装进度已达80%,1号厂房的地梁承台基础施工也已完成。二期占地225亩,也按计划有序推进。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约400亩,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项目内容包括年产7万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年产3万吨的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及年产2GWh的钠离子电芯和储能(云南)制造中心。预计一期项目将在年底投产,届时将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钠电启停电池:中科海钠与厦门拓宝携手开拓钠电启停电池】2024年9月4日 信息,中科海钠与海沧企业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将利用拓宝科技现有的厂房设施,结合中科海钠在钠电芯生产上的先进技术和拓宝科技在锂电池PACK生产工艺的丰富经验,共同搭建一个专注于钠电材料的汽车启动电池的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购买试验材料以及研发人员的支出等,整个项目周期为18个月(其中12个月用于开发,6个月用于测试)。项目一期:建设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由合作方负责电芯生产,拓宝科技负责PACK生产。二期:在产品市场和工艺条件成熟后,拓宝科技计划与合作方共同投资,在厦门建立1GWh钠电池生产基地,配备自动化PACK生产线,实现钠电池的批量化制造。
【钠电储能示范项目:台安县拟建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辽宁鞍山市发改委成功推动市钠离子储能项目纳入省新型储能规划,获得示范项目建设指标。拟在台安县新开变电站附近规划建设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目前,星空钠电与台安县已进行多次对接磋商,积极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钠电储能示范项目:众钠钠电芯应用于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苏州能源集团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其“光储充检放换”综合能源示范站。这一项目是苏州市首个集成“光储充检放换”六大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同时也是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配置了50KW/98KWh的钠离子储能系统。钠电芯由众钠公司提供。
【钠电正极和负极:德创环保钠电正极锰基氧化物送样阶段、钠电负极首次容量超过320mAh/g】 2024年9月4日,德创环保(603177.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的钠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低成本固相工艺生产的锰基氧化物,正处于向下游客户进行中小批量样品送样并进行深度合作开发的阶段。此外,钠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过三次系统配方改良实验,在保证高循环寿命的前提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容量已从最初的260mAh/g提升至超过32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87%,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水平。
【钠电:利民股份双氟磺酰亚胺钠正从实验室技术研发到推进布局中】2024年9月4日消息,利民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钠电池的电解质盐为双氟磺酰亚胺钠。公司已完成此材料的实验室技术研发,正在推进相关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作为六氟磷酸锂的添加剂,添加量通常在0%~3%之间。部分替代六氟磷酸锂,用量在3%~5%之间。据最新研究,在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中,出于对电池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LiFSI被用作主盐或添加剂。
【钠电正极:万润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2024年9月3日消息,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各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目前,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这些产品具有成本低、循环性能好、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和大倍率充放电能力等多重优点。
【钠电正极和钠电芯:莫钠储能20亿元钠电项目获批】2024年9月3日,莫钠储能(包头)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材料、电芯及储能装备项目正式备案通过。总投资约20亿元,自有资金8亿元、银行贷款6亿元及其他资金6亿元。年产1GWh钠离子电池电芯生产线1条;年产12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12条;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
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1条和年产5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5条。二期投资10亿元,目标为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及年产7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7条。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间建设,工期为10个月。完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将不低于90亿元,年纳税额不低于1.5亿元。
【钠电:盟固利层氧钠电正极通过多家客户测试】2024年9月3日消息,盟固利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开发的LATP型固态电解质已在业内领先的固态电池企业中完成材料认证,正在着手供应商导入工作。同时,公司重点研发的层状氧化物类钠电正极材料以其差异化技术和卓越产品性能,成功通过了国内多家客户的测试与认证。公司指出,固态电解质和钠电材料是重要的前瞻性材料储备和对现有材料的补充,不会对现有产品线构成竞争。此外,目前固态电解质仍处于研发和样品提交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出货。
【钠电:众钠签署4000万元钠电池供货合同】2024年9月3日,众钠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泰州钠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于8月30日与国内某知名轻型动力电池销售企业签署了一份正式供货合同。根据合同条款,钠钠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向该企业供应不少于5万套聚钠1号48V/60V系列电池产品,总合同金额接近4000万元。
【钠电芯:青钠与比凯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2024年9月2日,安徽青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比凯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探索钠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启停电源、驻车电源、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家庭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共享设备、换电以及租赁市场等。青钠科技已开发出多款钠离子电池核心产品,包括P40140AQ-10Ah、S40140RL-15Ah、S40160RL-17.5Ah和S40160NL-20Ah。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40Wh/kg,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充放电性能达到5C,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容量保持率仍超过82%。比凯邦科技有两轮车换电项目。
【钠电储能系统:杭州煦达中标南方电网钠离子储能系统项目】2024年9月2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官方信息,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的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项目已完成中标评选。经评标委员会审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选为中标候选企业,投标报价为7158.888828万元,质量符合要求,工期及交货期也满足项目需求。
【钠电:深圳供电局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24年第十一批创新项目服务专项公开招标将包含7个标的。其中,两个标的是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分别为《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试制》(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技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年运维,预计采购金额:350.0万元)和《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芯研发及储能系统试制》(钠电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套,预计采购金额:160.0万元)。这两项招标项目的预计采购总金额为510万元。计划服务期限均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7年1月30日。
【钠电池:湖南盛电发明一种新型高电压钠电池结构】湖南盛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高电压钠离子电池结构”,其授权公告号为 CN 221766811 U,申请时间为2024年1月。该结构包括电池主体,主体底部设有安装环槽,并固定装配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上装有装配环,与安装环槽稳固连接。底板的环形部分设有牵引环槽,并在其上固定多个安装管。每个安装管一端活动连结有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与安装管内壁活动连接。此外,调节杆的另一端还配有活动环,活动环内壁装有内螺纹。该新型结构通过活动环与内螺纹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现有钠离子电池在串联连接时缺乏固定连接机构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钠离子电池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钠电负极:香港理工大学对石墨基钠电负极的研究进展】2024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的徐正龙教授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调控醚溶剂来调整石墨的亲钠性,并将钠金属引入到亲钠性三元石墨插层化合物(t-GIC)中,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容量和低工作电压(0.18 V)的Na/t-GIC阳极。这一研究为石墨的亲钠化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利用经济高效的石墨材料制备高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钠电原理:北京大学与宁德时代课题组揭开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差的原因】2024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和许贤祺课题组,与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欧阳楚英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3型NaMn1/3Fe1/3Ni1/3O2高空气敏感性起源及处理策略》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系统地探讨了NaMn1/3Fe1/3Ni1/3O2(NMFNO)层状正极材料表面与空气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了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普遍低于锂离子层状氧化物的原因。1. 非活性(003)表面的占比低;2. 强表面吸附性和高表面反应活性;3. 表面钠离子的不稳定性。
【钠电池:海鹏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阜阳经开区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编号:AHZCZB(2024)094,预算金额:5万元,项目主体:安徽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年产10GWh圆柱型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钠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品 。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行业聚焦

【钠电:博钠黑龙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开工】2024年9月10日,阳光产业园博钠新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黑龙江省呼兰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总投资30亿元,包括5万吨正极和负极材料、10GWh的钠离子电池和储能系统集成产线。项目完全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80亿元,年均纳税3.5亿元,并创造600余个就业机会。本期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产线,总投资6.2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约为12亿元,年利税约为0.3亿元。项目达产后,将为东北地区的发电侧、工商业储能、交通工具、后备电源、启动电源、工程机械和小动力等多个应用场景提供全面、优质的解决方案。
【钠电:阜阳经开区就阜阳海钠1GWh钠电池项目环境报告审批】2024年9月10日,阜阳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所发布了《阜阳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GWh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公示。
【钠电负极:浦士达获“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2024年9月9日消息,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制备用低温热处理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21666615U,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专利摘要显示,这种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来生产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的低温热处理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个壳体,壳体内部中心位置处装有一个矩形载台,可以旋转。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一,用于驱动矩形载台旋转。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各装有一个可滑动的加热板,加热板远离矩形载台一侧的壳体内部装有齿轮调距机构,用于驱动加热板升降。壳体外壁一侧装有减速电机二,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调距机构。齿轮调距机构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连有动力传输机构,两个动力传输机构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一进行动力衔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控制加热温度,还可以精确测量每一时刻硬炭负极材料的温度。
【钠电芯NFPP:金钠再次推出重磅产品200Ah+大圆柱钠电芯】2024年9月8日,深圳金钠首批超大圆柱钠离子电池储能柜正式交付使用,每个单体电芯容量超过200AH(260Ah),采用从珈钠获得的聚阴离子材料(NFPP)。这是行业内首个正式用于终端应用的超大圆柱钠电池储能系统。金钠科技目前正在设计开发单体容量达800AH的超大圆柱储能钠电池,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钠电负极:翔丰华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新专利】2024年9月8日消息,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及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宣布获得一项名为“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专利。该专利的授权公告号为CN114709393B,申请日期为2022年4月。方法仅两步骤——混料和碳化,即可制得高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化的两步法,成功实现了包覆碳化和纯化的一体化制备。该方法在常规制备步骤中引入了纯化工序,显著降低了纯化成本。在碳化过程中,杂质的挥发形成了材料内部的多孔结构,这些孔洞大大促进了钠离子的扩散迁移,有助于提升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表面再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不仅降低了比表面积,还改善了界面结构。结果是,负极材料内部多孔而表面致密,使得石墨负极的容量、首次效率和功率性能显著提升。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易行,所需生产设备较少,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推广应用,并适合大规模生产。
【钠电池:赛维斯1GWh南通启东项目获批】2024年9月6日,江苏赛维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1GWh钠离子电池全产业线(一期)项目获得批准。该项目拟建设于启东高新区海泉路,总投资额为1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54,99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座电芯厂房,以及配套建设的公辅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购置了浆料输送系统、精密间隙涂布机等374台(套)设备,主要生产原料为正负极活性材料、铝箔和电解液等。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50万只电芯的生产能力。目前,该项目已在近海镇政府完成登记备案,项目代码为2406-320660-89-01-654211。
【钠电企业收购:润雅科技收购商丘润雅钠电企业100%股权】天津润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优化资产结构并确保公司持续经营的稳定性,天津润雅科技拟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甘肃润宇能源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将成为天津润雅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钠电:普洱珈钠项目进展顺利】2024年9月4日,据云南普洱宁洱县融媒体中心消息,位于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的普洱珈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钠离子产业链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多个厂房的钢结构已经开始安装,其他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占地170亩,目前已完成4号厂房的主体钢结构柱和钢梁的安装,3号负极厂房钢结构主体安装进度已达80%,1号厂房的地梁承台基础施工也已完成。二期占地225亩,也按计划有序推进。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约400亩,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项目内容包括年产7万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年产3万吨的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及年产2GWh的钠离子电芯和储能(云南)制造中心。预计一期项目将在年底投产,届时将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钠电启停电池:中科海钠与厦门拓宝携手开拓钠电启停电池】2024年9月4日 信息,中科海钠与海沧企业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将利用拓宝科技现有的厂房设施,结合中科海钠在钠电芯生产上的先进技术和拓宝科技在锂电池PACK生产工艺的丰富经验,共同搭建一个专注于钠电材料的汽车启动电池的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购买试验材料以及研发人员的支出等,整个项目周期为18个月(其中12个月用于开发,6个月用于测试)。项目一期:建设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由合作方负责电芯生产,拓宝科技负责PACK生产。二期:在产品市场和工艺条件成熟后,拓宝科技计划与合作方共同投资,在厦门建立1GWh钠电池生产基地,配备自动化PACK生产线,实现钠电池的批量化制造。
【钠电储能示范项目:台安县拟建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辽宁鞍山市发改委成功推动市钠离子储能项目纳入省新型储能规划,获得示范项目建设指标。拟在台安县新开变电站附近规划建设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目前,星空钠电与台安县已进行多次对接磋商,积极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钠电储能示范项目:众钠钠电芯应用于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苏州能源集团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其“光储充检放换”综合能源示范站。这一项目是苏州市首个集成“光储充检放换”六大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同时也是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配置了50KW/98KWh的钠离子储能系统。钠电芯由众钠公司提供。
【钠电正极和负极:德创环保钠电正极锰基氧化物送样阶段、钠电负极首次容量超过320mAh/g】 2024年9月4日,德创环保(603177.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的钠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低成本固相工艺生产的锰基氧化物,正处于向下游客户进行中小批量样品送样并进行深度合作开发的阶段。此外,钠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过三次系统配方改良实验,在保证高循环寿命的前提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容量已从最初的260mAh/g提升至超过32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87%,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水平。
【钠电:利民股份双氟磺酰亚胺钠正从实验室技术研发到推进布局中】2024年9月4日消息,利民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钠电池的电解质盐为双氟磺酰亚胺钠。公司已完成此材料的实验室技术研发,正在推进相关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作为六氟磷酸锂的添加剂,添加量通常在0%~3%之间。部分替代六氟磷酸锂,用量在3%~5%之间。据最新研究,在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中,出于对电池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LiFSI被用作主盐或添加剂。
【钠电正极:万润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2024年9月3日消息,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各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目前,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这些产品具有成本低、循环性能好、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和大倍率充放电能力等多重优点。
【钠电正极和钠电芯:莫钠储能20亿元钠电项目获批】2024年9月3日,莫钠储能(包头)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材料、电芯及储能装备项目正式备案通过。总投资约20亿元,自有资金8亿元、银行贷款6亿元及其他资金6亿元。年产1GWh钠离子电池电芯生产线1条;年产12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12条;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
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1条和年产5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5条。二期投资10亿元,目标为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及年产7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7条。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间建设,工期为10个月。完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将不低于90亿元,年纳税额不低于1.5亿元。
【钠电:盟固利层氧钠电正极通过多家客户测试】2024年9月3日消息,盟固利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开发的LATP型固态电解质已在业内领先的固态电池企业中完成材料认证,正在着手供应商导入工作。同时,公司重点研发的层状氧化物类钠电正极材料以其差异化技术和卓越产品性能,成功通过了国内多家客户的测试与认证。公司指出,固态电解质和钠电材料是重要的前瞻性材料储备和对现有材料的补充,不会对现有产品线构成竞争。此外,目前固态电解质仍处于研发和样品提交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出货。
【钠电:众钠签署4000万元钠电池供货合同】2024年9月3日,众钠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泰州钠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于8月30日与国内某知名轻型动力电池销售企业签署了一份正式供货合同。根据合同条款,钠钠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向该企业供应不少于5万套聚钠1号48V/60V系列电池产品,总合同金额接近4000万元。
【钠电芯:青钠与比凯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2024年9月2日,安徽青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比凯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探索钠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启停电源、驻车电源、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家庭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共享设备、换电以及租赁市场等。青钠科技已开发出多款钠离子电池核心产品,包括P40140AQ-10Ah、S40140RL-15Ah、S40160RL-17.5Ah和S40160NL-20Ah。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40Wh/kg,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充放电性能达到5C,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容量保持率仍超过82%。比凯邦科技有两轮车换电项目。
【钠电储能系统:杭州煦达中标南方电网钠离子储能系统项目】2024年9月2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官方信息,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的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项目已完成中标评选。经评标委员会审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选为中标候选企业,投标报价为7158.888828万元,质量符合要求,工期及交货期也满足项目需求。
【钠电:深圳供电局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24年第十一批创新项目服务专项公开招标将包含7个标的。其中,两个标的是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分别为《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试制》(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技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年运维,预计采购金额:350.0万元)和《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芯研发及储能系统试制》(钠电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套,预计采购金额:160.0万元)。这两项招标项目的预计采购总金额为510万元。计划服务期限均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7年1月30日。
【钠电池:湖南盛电发明一种新型高电压钠电池结构】湖南盛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高电压钠离子电池结构”,其授权公告号为 CN 221766811 U,申请时间为2024年1月。该结构包括电池主体,主体底部设有安装环槽,并固定装配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上装有装配环,与安装环槽稳固连接。底板的环形部分设有牵引环槽,并在其上固定多个安装管。每个安装管一端活动连结有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与安装管内壁活动连接。此外,调节杆的另一端还配有活动环,活动环内壁装有内螺纹。该新型结构通过活动环与内螺纹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现有钠离子电池在串联连接时缺乏固定连接机构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钠离子电池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钠电负极:香港理工大学对石墨基钠电负极的研究进展】2024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的徐正龙教授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调控醚溶剂来调整石墨的亲钠性,并将钠金属引入到亲钠性三元石墨插层化合物(t-GIC)中,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容量和低工作电压(0.18 V)的Na/t-GIC阳极。这一研究为石墨的亲钠化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利用经济高效的石墨材料制备高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钠电原理:北京大学与宁德时代课题组揭开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差的原因】2024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和许贤祺课题组,与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欧阳楚英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3型NaMn1/3Fe1/3Ni1/3O2高空气敏感性起源及处理策略》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系统地探讨了NaMn1/3Fe1/3Ni1/3O2(NMFNO)层状正极材料表面与空气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了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普遍低于锂离子层状氧化物的原因。1. 非活性(003)表面的占比低;2. 强表面吸附性和高表面反应活性;3. 表面钠离子的不稳定性。
【钠电池:海鹏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阜阳经开区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编号:AHZCZB(2024)094,预算金额:5万元,项目主体:安徽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年产10GWh圆柱型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钠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品 。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行业聚焦

权公告号为CN114709393B,申请日期为2022年4月。方法仅两步骤——混料和碳化,即可制得高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化的两步法,成功实现了包覆碳化和纯化的一体化制备。该方法在常规制备步骤中引入了纯化工序,显著降低了纯化成本。在碳化过程中,杂质的挥发形成了材料内部的多孔结构,这些孔洞大大促进了钠离子的扩散迁移,有助于提升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表面再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不仅降低了比表面积,还改善了界面结构。结果是,负极材料内部多孔而表面致密,使得石墨负极的容量、首次效率和功率性能显著提升。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易行,所需生产设备较少,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推广应用,并适合大规模生产。
【钠电池:赛维斯1GWh南通启东项目获批】2024年9月6日,江苏赛维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1GWh钠离子电池全产业线(一期)项目获得批准。该项目拟建设于启东高新区海泉路,总投资额为1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54,99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座电芯厂房,以及配套建设的公辅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购置了浆料输送系统、精密间隙涂布机等374台(套)设备,主要生产原料为正负极活性材料、铝箔和电解液等。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50万只电芯的生产能力。目前,该项目已在近海镇政府完成登记备案,项目代码为2406-320660-89-01-654211。
【钠电企业收购:润雅科技收购商丘润雅钠电企业100%股权】天津润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优化资产结构并确保公司持续经营的稳定性,天津润雅科技拟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甘肃润宇能源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商丘润雅钠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将成为天津润雅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钠电:普洱珈钠项目进展顺利】2024年9月4日,据云南普洱宁洱县融媒体中心消息,位于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的普洱珈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钠离子产业链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多个厂房的钢结构已经开始安装,其他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占地170亩,目前已完成4号厂房的主体钢结构柱和钢梁的安装,3号负极厂房钢结构主体安装进度已达80%,1号厂房的地梁承台基础施工也已完成。二期占地225亩,也按计划有序推进。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约400亩,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项目内容包括年产7万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年产3万吨的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及年产2GWh的钠离子电芯和储能(云南)制造中心。预计一期项目将在年底投产,届时将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钠电启停电池:中科海钠与厦门拓宝携手开拓钠电启停电池】2024年9月4日 信息,中科海钠与海沧企业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将利用拓宝科技现有的厂房设施,结合中科海钠在钠电芯生产上的先进技术和拓宝科技在锂电池PACK生产工艺的丰富经验,共同搭建一个专注于钠电材料的汽车启动电池的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购买试验材料以及研发人员的支出等,整个项目周期为18个月(其中12个月用于开发,6个月用于测试)。项目一期:建设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由合作方负责电芯生产,拓宝科技负责PACK生产。二期:在产品市场和工艺条件成熟后,拓宝科技计划与合作方共同投资,在厦门建立1GWh钠电池生产基地,配备自动化PACK生产线,实现钠电池的批量化制造。
【钠电储能示范项目:台安县拟建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辽宁鞍山市发改委成功推动市钠离子储能项目纳入省新型储能规划,获得示范项目建设指标。拟在台安县新开变电站附近规划建设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目前,星空钠电与台安县已进行多次对接磋商,积极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钠电储能示范项目:众钠钠电芯应用于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苏州能源集团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其“光储充检放换”综合能源示范站。这一项目是苏州市首个集成“光储充检放换”六大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同时也是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配置了50KW/98KWh的钠离子储能系统。钠电芯由众钠公司提供。
【钠电正极和负极:德创环保钠电正极锰基氧化物送样阶段、钠电负极首次容量超过320mAh/g】 2024年9月4日,德创环保(603177.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的钠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低成本固相工艺生产的锰基氧化物,正处于向下游客户进行中小批量样品送样并进行深度合作开发的阶段。此外,钠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过三次系统配方改良实验,在保证高循环寿命的前提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容量已从最初的260mAh/g提升至超过32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87%,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水平。
【钠电:利民股份双氟磺酰亚胺钠正从实验室技术研发到推进布局中】2024年9月4日消息,利民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钠电池的电解质盐为双氟磺酰亚胺钠。公司已完成此材料的实验室技术研发,正在推进相关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作为六氟磷酸锂的添加剂,添加量通常在0%~3%之间。部分替代六氟磷酸锂,用量在3%~5%之间。据最新研究,在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中,出于对电池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LiFSI被用作主盐或添加剂。
【钠电正极:万润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2024年9月3日消息,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各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目前,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这些产品具有成本低、循环性能好、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和大倍率充放电能力等多重优点。
【钠电正极和钠电芯:莫钠储能20亿元钠电项目获批】2024年9月3日,莫钠储能(包头)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材料、电芯及储能装备项目正式备案通过。总投资约20亿元,自有资金8亿元、银行贷款6亿元及其他资金6亿元。年产1GWh钠离子电池电芯生产线1条;年产12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12条;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
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1条和年产5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5条。二期投资10亿元,目标为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及年产7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7条。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间建设,工期为10个月。完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将不低于90亿元,年纳税额不低于1.5亿元。
【钠电:盟固利层氧钠电正极通过多家客户测试】2024年9月3日消息,盟固利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开发的LATP型固态电解质已在业内领先的固态电池企业中完成材料认证,正在着手供应商导入工作。同时,公司重点研发的层状氧化物类钠电正极材料以其差异化技术和卓越产品性能,成功通过了国内多家客户的测试与认证。公司指出,固态电解质和钠电材料是重要的前瞻性材料储备和对现有材料的补充,不会对现有产品线构成竞争。此外,目前固态电解质仍处于研发和样品提交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出货。
【钠电:众钠签署4000万元钠电池供货合同】2024年9月3日,众钠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泰州钠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于8月30日与国内某知名轻型动力电池销售企业签署了一份正式供货合同。根据合同条款,钠钠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向该企业供应不少于5万套聚钠1号48V/60V系列电池产品,总合同金额接近4000万元。
【钠电芯:青钠与比凯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2024年9月2日,安徽青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比凯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探索钠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启停电源、驻车电源、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家庭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共享设备、换电以及租赁市场等。青钠科技已开发出多款钠离子电池核心产品,包括P40140AQ-10Ah、S40140RL-15Ah、S40160RL-17.5Ah和S40160NL-20Ah。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40Wh/kg,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充放电性能达到5C,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容量保持率仍超过82%。比凯邦科技有两轮车换电项目。
【钠电储能系统:杭州煦达中标南方电网钠离子储能系统项目】2024年9月2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官方信息,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的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项目已完成中标评选。经评标委员会审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选为中标候选企业,投标报价为7158.888828万元,质量符合要求,工期及交货期也满足项目需求。
【钠电:深圳供电局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24年第十一批创新项目服务专项公开招标将包含7个标的。其中,两个标的是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分别为《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试制》(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技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年运维,预计采购金额:350.0万元)和《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芯研发及储能系统试制》(钠电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套,预计采购金额:160.0万元)。这两项招标项目的预计采购总金额为510万元。计划服务期限均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7年1月30日。
【钠电池:湖南盛电发明一种新型高电压钠电池结构】湖南盛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高电压钠离子电池结构”,其授权公告号为 CN 221766811 U,申请时间为2024年1月。该结构包括电池主体,主体底部设有安装环槽,并固定装配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上装有装配环,与安装环槽稳固连接。底板的环形部分设有牵引环槽,并在其上固定多个安装管。每个安装管一端活动连结有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与安装管内壁活动连接。此外,调节杆的另一端还配有活动环,活动环内壁装有内螺纹。该新型结构通过活动环与内螺纹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现有钠离子电池在串联连接时缺乏固定连接机构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钠离子电池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钠电负极:香港理工大学对石墨基钠电负极的研究进展】2024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的徐正龙教授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调控醚溶剂来调整石墨的亲钠性,并将钠金属引入到亲钠性三元石墨插层化合物(t-GIC)中,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容量和低工作电压(0.18 V)的Na/t-GIC阳极。这一研究为石墨的亲钠化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利用经济高效的石墨材料制备高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钠电原理:北京大学与宁德时代课题组揭开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差的原因】2024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和许贤祺课题组,与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欧阳楚英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3型NaMn1/3Fe1/3Ni1/3O2高空气敏感性起源及处理策略》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系统地探讨了NaMn1/3Fe1/3Ni1/3O2(NMFNO)层状正极材料表面与空气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了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普遍低于锂离子层状氧化物的原因。1. 非活性(003)表面的占比低;2. 强表面吸附性和高表面反应活性;3. 表面钠离子的不稳定性。
【钠电池:海鹏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阜阳经开区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编号:AHZCZB(2024)094,预算金额:5万元,项目主体:安徽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年产10GWh圆柱型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钠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品 。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行业聚焦

【钠电启停电池:中科海钠与厦门拓宝携手开拓钠电启停电池】2024年9月4日 信息,中科海钠与海沧企业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将利用拓宝科技现有的厂房设施,结合中科海钠在钠电芯生产上的先进技术和拓宝科技在锂电池PACK生产工艺的丰富经验,共同搭建一个专注于钠电材料的汽车启动电池的研发中心及实验室。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购买试验材料以及研发人员的支出等,整个项目周期为18个月(其中12个月用于开发,6个月用于测试)。项目一期:建设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由合作方负责电芯生产,拓宝科技负责PACK生产。二期:在产品市场和工艺条件成熟后,拓宝科技计划与合作方共同投资,在厦门建立1GWh钠电池生产基地,配备自动化PACK生产线,实现钠电池的批量化制造。
【钠电储能示范项目:台安县拟建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辽宁鞍山市发改委成功推动市钠离子储能项目纳入省新型储能规划,获得示范项目建设指标。拟在台安县新开变电站附近规划建设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目前,星空钠电与台安县已进行多次对接磋商,积极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
【钠电储能示范项目:众钠钠电芯应用于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2024年9月4日,苏州能源集团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其“光储充检放换”综合能源示范站。这一项目是苏州市首个集成“光储充检放换”六大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同时也是苏州市首个应用钠离子电池的示范项目,配置了50KW/98KWh的钠离子储能系统。钠电芯由众钠公司提供。
【钠电正极和负极:德创环保钠电正极锰基氧化物送样阶段、钠电负极首次容量超过320mAh/g】 2024年9月4日,德创环保(603177.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的钠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低成本固相工艺生产的锰基氧化物,正处于向下游客户进行中小批量样品送样并进行深度合作开发的阶段。此外,钠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过三次系统配方改良实验,在保证高循环寿命的前提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容量已从最初的260mAh/g提升至超过32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87%,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水平。
【钠电:利民股份双氟磺酰亚胺钠正从实验室技术研发到推进布局中】2024年9月4日消息,利民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钠电池的电解质盐为双氟磺酰亚胺钠。公司已完成此材料的实验室技术研发,正在推进相关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作为六氟磷酸锂的添加剂,添加量通常在0%~3%之间。部分替代六氟磷酸锂,用量在3%~5%之间。据最新研究,在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中,出于对电池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LiFSI被用作主盐或添加剂。
【钠电正极:万润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2024年9月3日消息,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各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目前,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这些产品具有成本低、循环性能好、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和大倍率充放电能力等多重优点。
【钠电正极和钠电芯:莫钠储能20亿元钠电项目获批】2024年9月3日,莫钠储能(包头)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材料、电芯及储能装备项目正式备案通过。总投资约20亿元,自有资金8亿元、银行贷款6亿元及其他资金6亿元。年产1GWh钠离子电池电芯生产线1条;年产12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12条;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
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1条和年产5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5条。二期投资10亿元,目标为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及年产7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7条。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间建设,工期为10个月。完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将不低于90亿元,年纳税额不低于1.5亿元。
【钠电:盟固利层氧钠电正极通过多家客户测试】2024年9月3日消息,盟固利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开发的LATP型固态电解质已在业内领先的固态电池企业中完成材料认证,正在着手供应商导入工作。同时,公司重点研发的层状氧化物类钠电正极材料以其差异化技术和卓越产品性能,成功通过了国内多家客户的测试与认证。公司指出,固态电解质和钠电材料是重要的前瞻性材料储备和对现有材料的补充,不会对现有产品线构成竞争。此外,目前固态电解质仍处于研发和样品提交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出货。
【钠电:众钠签署4000万元钠电池供货合同】2024年9月3日,众钠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泰州钠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于8月30日与国内某知名轻型动力电池销售企业签署了一份正式供货合同。根据合同条款,钠钠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向该企业供应不少于5万套聚钠1号48V/60V系列电池产品,总合同金额接近4000万元。
【钠电芯:青钠与比凯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2024年9月2日,安徽青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比凯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探索钠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启停电源、驻车电源、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家庭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共享设备、换电以及租赁市场等。青钠科技已开发出多款钠离子电池核心产品,包括P40140AQ-10Ah、S40140RL-15Ah、S40160RL-17.5Ah和S40160NL-20Ah。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40Wh/kg,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充放电性能达到5C,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容量保持率仍超过82%。比凯邦科技有两轮车换电项目。
【钠电储能系统:杭州煦达中标南方电网钠离子储能系统项目】2024年9月2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官方信息,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的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项目已完成中标评选。经评标委员会审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选为中标候选企业,投标报价为7158.888828万元,质量符合要求,工期及交货期也满足项目需求。
【钠电:深圳供电局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24年第十一批创新项目服务专项公开招标将包含7个标的。其中,两个标的是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分别为《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试制》(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技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年运维,预计采购金额:350.0万元)和《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芯研发及储能系统试制》(钠电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套,预计采购金额:160.0万元)。这两项招标项目的预计采购总金额为510万元。计划服务期限均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7年1月30日。
【钠电池:湖南盛电发明一种新型高电压钠电池结构】湖南盛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高电压钠离子电池结构”,其授权公告号为 CN 221766811 U,申请时间为2024年1月。该结构包括电池主体,主体底部设有安装环槽,并固定装配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上装有装配环,与安装环槽稳固连接。底板的环形部分设有牵引环槽,并在其上固定多个安装管。每个安装管一端活动连结有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与安装管内壁活动连接。此外,调节杆的另一端还配有活动环,活动环内壁装有内螺纹。该新型结构通过活动环与内螺纹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现有钠离子电池在串联连接时缺乏固定连接机构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钠离子电池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钠电负极:香港理工大学对石墨基钠电负极的研究进展】2024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的徐正龙教授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调控醚溶剂来调整石墨的亲钠性,并将钠金属引入到亲钠性三元石墨插层化合物(t-GIC)中,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容量和低工作电压(0.18 V)的Na/t-GIC阳极。这一研究为石墨的亲钠化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利用经济高效的石墨材料制备高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钠电原理:北京大学与宁德时代课题组揭开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差的原因】2024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和许贤祺课题组,与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欧阳楚英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3型NaMn1/3Fe1/3Ni1/3O2高空气敏感性起源及处理策略》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系统地探讨了NaMn1/3Fe1/3Ni1/3O2(NMFNO)层状正极材料表面与空气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了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普遍低于锂离子层状氧化物的原因。1. 非活性(003)表面的占比低;2. 强表面吸附性和高表面反应活性;3. 表面钠离子的不稳定性。
【钠电池:海鹏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阜阳经开区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编号:AHZCZB(2024)094,预算金额:5万元,项目主体:安徽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年产10GWh圆柱型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钠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品 。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最新研究,在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中,出于对电池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LiFSI被用作主盐或添加剂。
【钠电正极:万润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2024年9月3日消息,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各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目前,部分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并发货。这些产品具有成本低、循环性能好、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和大倍率充放电能力等多重优点。
【钠电正极和钠电芯:莫钠储能20亿元钠电项目获批】2024年9月3日,莫钠储能(包头)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材料、电芯及储能装备项目正式备案通过。总投资约20亿元,自有资金8亿元、银行贷款6亿元及其他资金6亿元。年产1GWh钠离子电池电芯生产线1条;年产12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12条;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1条和年产5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5条。二期投资10亿元,目标为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4条及年产7GWh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生产线7条。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间建设,工期为10个月。完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将不低于90亿元,年纳税额不低于1.5亿元。
【钠电:盟固利层氧钠电正极通过多家客户测试】2024年9月3日消息,盟固利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开发的LATP型固态电解质已在业内领先的固态电池企业中完成材料认证,正在着手供应商导入工作。同时,公司重点研发的层状氧化物类钠电正极材料以其差异化技术和卓越产品性能,成功通过了国内多家客户的测试与认证。公司指出,固态电解质和钠电材料是重要的前瞻性材料储备和对现有材料的补充,不会对现有产品线构成竞争。此外,目前固态电解质仍处于研发和样品提交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出货。
【钠电:众钠签署4000万元钠电池供货合同】2024年9月3日,众钠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泰州钠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于8月30日与国内某知名轻型动力电池销售企业签署了一份正式供货合同。根据合同条款,钠钠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向该企业供应不少于5万套聚钠1号48V/60V系列电池产品,总合同金额接近4000万元。
【钠电芯:青钠与比凯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2024年9月2日,安徽青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比凯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探索钠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启停电源、驻车电源、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家庭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共享设备、换电以及租赁市场等。青钠科技已开发出多款钠离子电池核心产品,包括P40140AQ-10Ah、S40140RL-15Ah、S40160RL-17.5Ah和S40160NL-20Ah。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40Wh/kg,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充放电性能达到5C,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容量保持率仍超过82%。比凯邦科技有两轮车换电项目。
【钠电储能系统:杭州煦达中标南方电网钠离子储能系统项目】2024年9月2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官方信息,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的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项目已完成中标评选。经评标委员会审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选为中标候选企业,投标报价为7158.888828万元,质量符合要求,工期及交货期也满足项目需求。
【钠电:深圳供电局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24年第十一批创新项目服务专项公开招标将包含7个标的。其中,两个标的是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分别为《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试制》(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技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年运维,预计采购金额:350.0万元)和《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芯研发及储能系统试制》(钠电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套,预计采购金额:160.0万元)。这两项招标项目的预计采购总金额为510万元。计划服务期限均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7年1月30日。
【钠电池:湖南盛电发明一种新型高电压钠电池结构】湖南盛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高电压钠离子电池结构”,其授权公告号为 CN 221766811 U,申请时间为2024年1月。该结构包括电池主体,主体底部设有安装环槽,并固定装配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上装有装配环,与安装环槽稳固连接。底板的环形部分设有牵引环槽,并在其上固定多个安装管。每个安装管一端活动连结有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与安装管内壁活动连接。此外,调节杆的另一端还配有活动环,活动环内壁装有内螺纹。该新型结构通过活动环与内螺纹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现有钠离子电池在串联连接时缺乏固定连接机构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钠离子电池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钠电负极:香港理工大学对石墨基钠电负极的研究进展】2024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的徐正龙教授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调控醚溶剂来调整石墨的亲钠性,并将钠金属引入到亲钠性三元石墨插层化合物(t-GIC)中,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容量和低工作电压(0.18 V)的Na/t-GIC阳极。这一研究为石墨的亲钠化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利用经济高效的石墨材料制备高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钠电原理:北京大学与宁德时代课题组揭开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差的原因】2024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和许贤祺课题组,与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欧阳楚英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3型NaMn1/3Fe1/3Ni1/3O2高空气敏感性起源及处理策略》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系统地探讨了NaMn1/3Fe1/3Ni1/3O2(NMFNO)层状正极材料表面与空气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了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普遍低于锂离子层状氧化物的原因。1. 非活性(003)表面的占比低;2. 强表面吸附性和高表面反应活性;3. 表面钠离子的不稳定性。
【钠电池:海鹏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阜阳经开区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编号:AHZCZB(2024)094,预算金额:5万元,项目主体:安徽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年产10GWh圆柱型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钠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品 。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行业聚焦

的应用,包括启停电源、驻车电源、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家庭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共享设备、换电以及租赁市场等。青钠科技已开发出多款钠离子电池核心产品,包括P40140AQ-10Ah、S40140RL-15Ah、S40160RL-17.5Ah和S40160NL-20Ah。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40Wh/kg,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充放电性能达到5C,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容量保持率仍超过82%。比凯邦科技有两轮车换电项目。
【钠电储能系统:杭州煦达中标南方电网钠离子储能系统项目】2024年9月2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官方信息,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的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项目已完成中标评选。经评标委员会审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选为中标候选企业,投标报价为7158.888828万元,质量符合要求,工期及交货期也满足项目需求。
【钠电:深圳供电局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24年第十一批创新项目服务专项公开招标将包含7个标的。其中,两个标的是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招标项目:分别为《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试制》(钠离子电池储能云边协同边缘终端技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年运维,预计采购金额:350.0万元)和《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芯研发及储能系统试制》(钠电芯、不小于100k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套,预计采购金额:160.0万元)。这两项招标项目的预计采购总金额为510万元。计划服务期限均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7年1月30日。
【钠电池:湖南盛电发明一种新型高电压钠电池结构】湖南盛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高电压钠离子电池结构”,其授权公告号为 CN 221766811 U,申请时间为2024年1月。该结构包括电池主体,主体底部设有安装环槽,并固定装配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上装有装配环,与安装环槽稳固连接。底板的环形部分设有牵引环槽,并在其上固定多个安装管。每个安装管一端活动连结有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与安装管内壁活动连接。此外,调节杆的另一端还配有活动环,活动环内壁装有内螺纹。该新型结构通过活动环与内螺纹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现有钠离子电池在串联连接时缺乏固定连接机构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钠离子电池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钠电负极:香港理工大学对石墨基钠电负极的研究进展】2024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的徐正龙教授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调控醚溶剂来调整石墨的亲钠性,并将钠金属引入到亲钠性三元石墨插层化合物(t-GIC)中,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容量和低工作电压(0.18 V)的Na/t-GIC阳极。这一研究为石墨的亲钠化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利用经济高效的石墨材料制备高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钠电原理:北京大学与宁德时代课题组揭开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差的原因】2024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和许贤祺课题组,与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欧阳楚英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3型NaMn1/3Fe1/3Ni1/3O2高空气敏感性起源及处理策略》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系统地探讨了NaMn1/3Fe1/3Ni1/3O2(NMFNO)层状正极材料表面与空气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了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普遍低于锂离子层状氧化物的原因。1. 非活性(003)表面的占比低;2. 强表面吸附性和高表面反应活性;3. 表面钠离子的不稳定性。
【钠电池:海鹏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阜阳经开区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编号:AHZCZB(2024)094,预算金额:5万元,项目主体:安徽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年产10GWh圆柱型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钠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品 。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行业聚焦

石墨材料制备高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钠电原理:北京大学与宁德时代课题组揭开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空气稳定性差的原因】2024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和许贤祺课题组,与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欧阳楚英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O3型NaMn1/3Fe1/3Ni1/3O2高空气敏感性起源及处理策略》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系统地探讨了NaMn1/3Fe1/3Ni1/3O2(NMFNO)层状正极材料表面与空气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揭示了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普遍低于锂离子层状氧化物的原因。1. 非活性(003)表面的占比低;2. 强表面吸附性和高表面反应活性;3. 表面钠离子的不稳定性。
【钠电池:海鹏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阜阳经开区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地坪施工审计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编号:AHZCZB(2024)094,预算金额:5万元,项目主体:安徽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年产10GWh圆柱型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钠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品 。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网  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分院

“以铝节铜是保障国家战略资源所需,正当其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在扩大铝应用会议上明确指出。
铝资源的自然禀赋要远远好于铜资源。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而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是地壳中含量较少的稀缺金属之一。对于我国而言,铜资源短缺更加严重,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且铜价很大程度上被海外跨国公司控制,给我国铜工业安全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所以,当前,在我国推进以铝节铜有利于维护我国铜资源安全,符合国家战略要求。
为铜分忧,以铝节铜,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更好地满足工业和生活所需做出的最优解决方案,亦是中国铝工业的时代使命。
近年来,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倡议和全体行业同仁的努力下,以铝节铜工作在交通、建筑、电力、“新三样”等领域取得了多方面进展。
因为铝和铜都具备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而铝的密度更小且质量更轻,价格也更便宜,所以在电力高压线缆等领域被大量应用。
目前,铜铝复合材料在作高频导线、大电流导电排等用途时,其导电性能几乎与纯铜导体相同。与铜排相比,使用铜铝复合电力扁排可节约用铜量65%-80%,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同样,在家电行业也掀起了以铝节铜的热潮。在2010—2020年间,冰箱换热器经历了全铜到全铝的转变,以铝节铜量大幅提高。在空调行业,以铝节铜的技术也已逐步趋向成熟,如铝制换热器的耐腐蚀、铝合金钎焊工艺、铝制换热器换热效率保障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在交通运输和建筑领域,以铝节铜也受到消费者青睐。即使是在航空业也已经开始使用以铝节铜作为电线的主要材料。据悉,由欧洲空客公司制造的世界上最大的客机Airbus 380上的所有导线都使用铝材料制作。
今年,在铜价不断飙升的形势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也大幅减少了对铜线的采购,同时加码买进性价比更高的铝线。
据悉,为保障境外线缆成品生产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我国大型线缆企业河北华通线缆集团已在安哥拉开始投建铝项目。
可见,目前以铝节铜已经得到了下游行业用户的普遍认可,但以铝节铜工作想要做得更好,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铝节铜工作的推动需要铝价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做支撑。成本因素是下游市场选择材料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在产品性能相差不大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更低的材料往往是用户的优先选择。而以铝节铜市场正是在铜和铝的导电性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且在铜铝价格相差悬殊的市场成本压力下形成的。如若铝价太高就会失去替代优势,甚至还会面临被其他材料替代的风险,所以要引导铝价在合理区间运行,确保铝材料更具市场竞争力,以铝节铜才能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和推广。
二是以铝节铜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目前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虽然以铝节铜技术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技术创新和性能研发仍然是推动这一技术进步的关键。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可以进一步提高铝材料的性能,使其在导电性、耐腐蚀性等方面更加接近甚至超越铜材料,从而扩大铝材料的应用范围。
三是以铝节铜工作要久久为功。目前,以铝节铜工作,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下,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以铝节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目前,推动以铝节铜工作,在行业认识、政策和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在准入标准、技术支持、配套产业、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转变,所以说以铝节铜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久久为功。
总之,以铝节铜工作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当前我国铜铝产业发展现状,当前,加大力度推动以铝节铜工作正当其时。相信,在铝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铝工业必能完成以铝节铜的使命。未来,以铝节铜工作也必将有更大的作为。

以铝节铜 使命必达

导体相同。与铜排相比,使用铜铝复合电力扁排可节约用铜量65%-80%,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同样,在家电行业也掀起了以铝节铜的热潮。在2010—2020年间,冰箱换热器经历了全铜到全铝的转变,以铝节铜量大幅提高。在空调行业,以铝节铜的技术也已逐步趋向成熟,如铝制换热器的耐腐蚀、铝合金钎焊工艺、铝制换热器换热效率保障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在交通运输和建筑领域,以铝节铜也受到消费者青睐。即使是在航空业也已经开始使用以铝节铜作为电线的主要材料。据悉,由欧洲空客公司制造的世界上最大的客机Airbus 380上的所有导线都使用铝材料制作。
今年,在铜价不断飙升的形势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也大幅减少了对铜线的采购,同时加码买进性价比更高的铝线。据悉,为保障境外线缆成品生产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我国大型线缆企业河北华通线缆集团已在安哥拉开始投建铝项目。可见,目前以铝节铜已经得到了下游行业用户的普遍认可,但以铝节铜工作想要做得更好,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铝节铜工作的推动需要铝价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做支撑。成本因素是下游市场选择材料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在产品性能相差不大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更低的材料往往是用户的优先选择。而以铝节铜市场正是在铜和铝的导电性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且在铜铝价格相差悬殊的市场成本压力下形成的。如若铝价太高就会失去替代优势,甚至还会面临被其他材料替代的风险,所以要引导铝价在合理区间运行,确保铝材料更具市场竞争力,以铝节铜才能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和推广。二是以铝节铜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目前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虽然以铝节铜技术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技术创新和性能研发仍然是推动这一技术进步的关键。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可以进一步提高铝材料的性能,使其在导电性、耐腐蚀性等方面更加接近甚至超越铜材料,从而扩大铝材料的应用范围。三是以铝节铜工作要久久为功。目前,以铝节铜工作,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下,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以铝节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目前,推动以铝节铜工作,在行业认识、政策和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在准入标准、技术支持、配套产业、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转变,所以说以铝节铜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久久为功。
总之,以铝节铜工作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当前我国铜铝产业发展现状,当前,加大力度推动以铝节铜工作正当其时。相信,在铝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铝工业必能完成以铝节铜的使命。未来,以铝节铜工作也必将有更大的作为。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来源: 材料研究那些事儿

引言
静电纺丝技术起源于20 世纪30年代,并在近20 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该技术制造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可快速获得纤维直径分布从几纳米到几微米且品种繁多的超细纤维,因而被公认为是最具有批量制造纳米纤维材料潜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结构的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不但具备纳米颗粒尺寸微小、比表面积大等特性,同时它还有力学稳定性好、纤维膜孔径小、孔隙率高、纤维连续性好等优点,因而可以作为纳米科学和技术的基本构筑基元,广泛应用于信息、能源、环境、生物医学、国家安全等领域。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都先后投入巨资制定了中长期的静电纺纳米纤维发展的国家战略。
纳米科学研究尺寸在0.1~100nm 范围内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主要功能,它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电子等学科的前沿交叉学科,包括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等内容。纳米技术是一种以纳米科学为理论基础,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操纵)的特性和相互作用的技术。纳米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尺度概念,而且代表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有人预言,纳米技术将成为21 世纪的主导技术,它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不仅在高科技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传统产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与之同来的将是一大批产业革命,其结果将不亚于20 世纪后半叶电子学引起的变革。

纳米纤维及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行业聚焦

生机和活力,与之同来的将是一大批产业革命,其结果将不亚于20 世纪后半叶电子学引起的变革。纳米材料广义的定义为: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纳米相材料)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结构材料(纳米结构材料),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可分为三类:零维、一维和二维。零维指该材料在空间三个维度上尺寸均为纳米尺度,如纳米颗粒和原子团簇;一维指该材料在空间二个维度上尺寸均为纳米尺度,如纳米棒、纳米管和纳米纤维;二维指该材料只在空间一个维度上尺寸为纳米尺度,如纳米片、超薄膜、多层膜以及超晶格等。
自从 1991 年日本饭岛等发现碳纳米管以来,一维纳米材料逐渐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已成为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一维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具有通常纳米材料所具有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小尺寸效应等,还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电子和光子传输性、光学性质和光电导性能等,使其可以作为材料的基本构筑基元,在纳米电学及光学器件、传感器、纳米生物技术等方面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基于不同的原理,构筑一维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有气——固生长法、气——液——固生长法、液——液——固生长法、水热合成法、模板法等。一维纳米材料的开发研究虽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人们发现这些材料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材料的纯度、均匀度、直径、产量等的难以调控,从而影响材料性能及应用。因此,如何获得尺寸均匀可控、高纯度和高产量一维纳米材料也就成为研究者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纳米纤维
纤维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人类自从知道穿衣遮体取暖开始,便关注如何加工和使用纤维了,最初主要通过植物、动物获取棉、麻、毛和丝绸等天然纤维。随着化学工业和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合成纤维被按照人类的意愿制造出来,不仅满足了人们穿衣取暖、文明时尚的需求,而且被广泛应用到环境、能源、光电、生物医学、军事和建筑等领域。因此,纤维的制造技术一直是纺织工业及相关产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作为纤维有两个明显的几何特征:第一是纤维有较大的长径比a(a>1000),如蚕丝和化学纤维长丝都可认为α趋于无穷大;第二是纤维的直径较小,这是出现一定柔韧性所必需的。在纤维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中,纤维超细化是一个重要方向。普通纤维的直径多在5~50μm 的范用内。在常用于纺织的纤维中,蚕丝是较细的,直径为4~5μm;最新开发的超细纤维直径可达0.4~4μm。由此可见,超细纤维也仅是与蚕丝直径相当或稍细的纤维,其直径只能达微米或亚微米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纳米纤维。

行业聚焦

纳米纤维的尺寸定义较广,目前尚没有较为标准的定义。狭义上讲,纳米纤维是指直径在1~100nm 范围内的纤维,广义上讲,1μm以下的纤维均可称作纳米纤维。此外,从纺丝技术、成本和实用等角度上看,一般可将包含有纳米结构而又赋予了新的物性的纤维也划入纳米纤维的范畴。纳米纤维尺寸效应十分显著,在光、热、磁、电等方面表现出许多新奇特性,因此受到了研究者的髙度关注,有望应用于服装、食品、医药、能源、电子、造纸、航空等领域。纳米纤维的潜在应用价值,为其制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传统的加工方法如熔融纺丝、溶液纺丝、液晶纺丝和胶体纺丝等得到的纤维直径范围一般在5~500μm,无法获得直径小于100nm 的纤维。
静电纺丝技术
近年来涌现出了多种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如拉伸法、模板合成法、相分离法、自组装法等。但若综合考虑设备复杂性、工艺可控性、适纺范围、成本、产率以及纤维尺度可控性等方面的要求,这些方法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下表)。与此同时,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能够直接、连续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方法。当直径从微米缩小至亚微米或纳米时,聚合物纤维与相应的材料相比,会表现出多种惊人的特性。静电纺纤维和传统的粗纤维相比,直径小了2~3个数量级。
静电纺丝过程
静电纺丝过程中,高压静电场使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带电并产生形变,在喷头末端处形成悬垂的锥状液滴。当液滴表面的电荷斥力超过其表面张力时,在液滴表面就会高速喷射出聚合物微小液体流,简称“射流”。这些射流在一个较短的距离内经过电场力的高速拉伸、溶剂挥发与固化,最终沉积在接收极板上,形成聚合物纤维。静电纺丝装置主要由高压电源、喷头及液体供给装置、纤维接收装置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高压电源一般使用能够产生几千到几万伏特的直流电源,用以产生高压电场,使液体带电被极化,最终形成射流。液体供给装置是一端带有毛细管的容器(如注射器等),其中盛有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另外,随着对实验要求的提高,液体流量控制系统也被渐渐采用,这样可以将液体的流速控制得更准确。纤维接收装置是在喷头相对端设置的金属接收板,可以是旋转的滚筒或者是金属板类平面上铺一层铝箔。接收装置用导线接地,作为负极,并与高压电源负极相连。
静电纺丝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静电纺丝”一词来源于“electrospinning”或更早一些的“electrostatic spinning”,国内一般简称为“静电纺”、“电纺”等。1934 年,福马斯(Formhals)发明了用静电力制备聚合物纤维的实验装置并申请了专利,其专利公布了聚合物溶液如何在电极间形成射流。这是首次详细描述利用高压静电来制备纤维装置的专利,被公认为是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的开端。但是,从科学基础来看,这一发明可视为静电雾化(electrostatic atomization)或电喷(electrospray)的一种特例,其概念可以追溯到 1745 年。静电纺丝就是高分子流体静电雾化的特殊形式,此时雾化分裂出的物质不是微小液滴,而是聚合物微小射流,可以运行相当长的距离,最终固化成纤维。静电雾化与静电纺丝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者采用的工作介质不同,静电雾化采用的是低黏度的牛顿流体,而静电纺丝采用的是较高黏度的非牛顿流体。这样,静电雾化技术的研究也为静电纺丝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对静电纺丝过程的深人研究,涉及静电学、电流体力学、流变学、空气动力学等领域。

行业聚焦

实验装置并申请了专利,其专利公布了聚合物溶液如何在电极间形成射流。这是首次详细描述利用高压静电来制备纤维装置的专利,被公认为是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的开端。但是,从科学基础来看,这一发明可视为静电雾化(electrostatic atomization)或电喷(electrospray)的一种特例,其概念可以追溯到 1745 年。静电纺丝就是高分子流体静电雾化的特殊形式,此时雾化分裂出的物质不是微小液滴,而是聚合物微小射流,可以运行相当长的距离,最终固化成纤维。静电雾化与静电纺丝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者采用的工作介质不同,静电雾化采用的是低黏度的牛顿流体,而静电纺丝采用的是较高黏度的非牛顿流体。这样,静电雾化技术的研究也为静电纺丝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对静电纺丝过程的深人研究,涉及静电学、电流体力学、流变学、空气动力学等领域。20 世纪 30 年代到80年代期间,静电纺丝技术发展较为缓慢,科研人员大多集中在静电纺丝装置的研究上,发布了一系列的专利,但是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进人 90年代,美国阿克降大学瑞内克(Reneker)研究小组对静电纺丝工艺和应用展开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静电纺丝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科研界和工业界都对此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此段时期,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研究不同聚合物的可纺性、纺丝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及性能的影响以及工艺参数的优化等:第二阶段主要研究静电纺纳米纤维成分的多样化及结构的精细调控:第三个阶段主要研究静电纺纤维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光电等领域的应用;第四阶段主要研究静电纺纤维的批量化制造问题。上述四个阶段相互交融,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材料是近十几年来世界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重要的学术与技术活动之一。静电纺丝并以其制造装置简单、纺丝成本低廉、可纺物质种类繁多、工艺可控等优点,已成为有效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静电纺丝技术已经制备了种类丰富的纳米纤维,包括有机、有机/无机复合和无机纳米纤维。然而,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还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在制备有机纳米纤维方面,用于静电纺丝的天然高分子品种还十分有限,对所得产品结构和性能的研究不够完善,最终产品的应用大都只处于实验阶段,尤其是这些产品的产业化生产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其次,静电纺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的性能不仅与无机纳米粒子的结构有关,还与纳米粒子的聚集方式和协同性能、聚合物基体的结构性能、粒子与基体的界面结构性能及加工复合工艺等有关。如何制备出适合需要的、高性能多功能的复合纳米纤维是研究的关键。此外,静电纺无机纳米纤维的研究基本处于起始阶段,无机纳米纤维在高温过滤、高效催化、生物组织工程、光电器件、航天器材等多个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但是,静电纺无机纳米纤维较大的脆性限制了其应用性能和范围,因此,开发具有柔韧性、连续性的无机纤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行业聚焦

应用性能和范围,因此,开发具有柔韧性、连续性的无机纤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静电纺丝技术在构筑一维纳米结构材料领域已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静电纺丝技术已经成功的制备出了结构多样的纳米纤维材料。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如改变喷头结构、控制实验条件等,可以获得实心、空心、核——壳结构的超细纤维或是蜘蛛网状结构的二维纤维膜;通过设计不同的接收装置,可以获得单根纤维、纤维束、高度取向纤维或无规取向纤维膜等。静电纺丝技术在纤维结构调控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要想实现静电纺纤维的产业化应用,就必须获得类似于短纤维或者连续的纳米纤维束,取向纤维的制备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是距离目标还有不少差距,今后的工作就要设法通过改良喷头、接收装置以及添加辅助电极等使纤维尽可能伸直并取向排列,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取向纤维阵列。
其次,作为静电纺纳米纤维全新的研究领域--纳米蛛网研究还在初期阶段,纳米蛛网形成过程的理论分析和模型建立尚需深入研究。
此外,要想提高静电纺纤维膜在超精细过滤领域的应用性能,就必须降低纤维的直径,如何将纤维平均直径降低到 20nm 以下是静电纺丝技术面临的一个挑战;要想提高纤维在传感器、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性能,通过制备具有多孔或中空结构的纳米纤维来提高纤维的比表面积是一种有效方法,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静电纺丝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可生产纳米纤维的新型加工技术,将在生物医用材料、过滤、防护、催化、能源、光电、食品工程及化妆品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当静电纺纳米纤维被成功地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时,静电纺纤维制造效率较低的缺点也随之凸显出来,因此,新的静电纺丝装置和方法不断涌现。目前,静电纺丝批量化生产技术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面对的难题。提高静电纺纤维产量的关键在于能稳定、精确地增加在喷头处因静电场力拉伸而产生的聚合物微小射流的数量。
因此,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喷头多射流法和多喷头多射流法上,研究者已开发出了诸如磁致喷射技术、仿生喷气式射流技术、无尖端喷头多射流技术、组合式多喷头纺丝技术等。虽然在静电纺丝这一科学与技术领域,各国研究人员已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涉足了材料、化学、物理、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当前纳米纤维的研究水平与实际应用尚存一定的距离,这需要研究者继续开展更为深人地研究工作。

行业聚焦

来源: 钠电派

日前,苏州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企业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交发佰格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合作,成功开发并投运了苏州市首个钠离子电池两轮车用充换电示范项目。
据悉,该项目位于苏高新软件园南门,采用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技术、智能充换电柜以及AIoT电池运营监测系统,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链条智能化管理,为共享电动车、民用换电及外卖配送等多种应用场景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充换电服务。
尤为重要的是,基于硫酸铁钠材料体系的本征安全,项目从根本上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结合系统级安全防护体系,有效预防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为城市消防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此外,在前不久举办的2024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众钠能源凭借“高性能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绿色循环技术”项目荣膺工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成为绿色低碳赛道近500个参赛项目中唯一登顶的项目,并获得权威评委的积极评价与高度认可。
众钠能源是2021年在苏州高新区成立的一家新兴的钠离子电池研发及生产型企业,也是全球首家推动硫酸铁钠体系产业化的电池企业,成功将传统大化工产业副产物硫酸钠与硫酸亚铁转化为高纯度的电池正极材料,性能极为优异。

苏州首个钠电换电项目落成投用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戴比尔斯旗下人造金刚石公司Element Six(元素六)和日本知名人造金刚石公司Orbray(奥比睿株式会社)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生产“全球品质最高的单晶金刚石晶圆”。据了解,此次战略合作的重点目标并不是晶圆的尺寸,而是电子级的质量,因此在媒体报道中才会多次强调“品质”一词。

——摘选自钻石观察《元素六和日本Orbray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技术前沿

碳材料,北航再发Nature!

来源:Carbontech

随着二维材料的快速发展,氮掺杂的碳材料(N-doped carbon materials)因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广泛的应用潜力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其中,氮掺杂非晶碳(NAMC)作为一种新型的碳材料,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使其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N掺杂碳材料在合成过程中面临着如何有效控制氮的化学状态及其与碳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难题,尤其是在提升材料的稳定性和导电性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周武、中国科学院大学裘晓辉、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利民、清华大学谷林等人携手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Nitrogen-doped amorphous monolayer carbon”的最新论文。研究者们通过在可移动层状双氢氧化物模板的密闭层间空腔内聚合吡咯,制备出具有五元、六元和七元混合环(5-6-7元环)的独立氮掺杂无定形单层碳。这种限域聚合的方法不仅为氮掺杂碳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深入探讨氮的化学状态与碳纳米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平台。通过对不同异质原子的掺杂和两维非晶单层的合成,研究者们展示了该方法的广泛适用性。    
/ 研究亮点 /
1. 实验首次通过空间限制聚合法合成了氮掺杂无定形碳(NAMC),这为氮掺杂石墨烯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替代材料。
                  
2. 实验通过层状NiAl-LDH作为可去除模板,在273K下进行聚合,成功地实现了氮掺杂碳材料的合成,且该材料展示出可调的化学状态和优异的性能。
                  
3. 初步结果表明,该合成策略可扩展至合成含有多种杂原子的二维无定形单层材料,如PTH和PCZ,显示出良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4. 进一步的表征结果(如拉曼光谱、XPS等)证实了所合成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展现了其在新材料研究中的重要性。
/ 图文解读 /
图1. NAMC的结构表征。
   
图2. 从吡咯分子形成具有5、6、7元环的NAMC的过程。
                  
图3. 通过EFM和光谱法对SiO2基底上NAMC的电性表征。  
/ 总结展望 /
本文的研究成果展示了通过限域聚合合成氮掺杂无定形碳(NAMC)的策略,为氮掺杂石墨烯的替代品提供了有价值的选择。通过精确调控氮的化学状态,研究人员可以深入探讨其对碳纳米材料特性的影响。这一方法还为合成多种异质原子的二维无定形单层奠定了基础,如初步探索的PTH和PCZ。结合先进的表征技术,如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研究亮点 
实验首次通过空间限制聚合法合成了氮掺杂无定形碳(NAMC),这为氮掺杂石墨烯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替代材料。
实验通过层状NiAl-LDH作为可去除模板,在273K下进行聚合,成功地实现了氮掺杂碳材料的合成,且该材料展示出可调的化学状态和优异的性能。
初步结果表明,该合成策略可扩展至合成含有多种杂原子的二维无定形单层材料,如PTH和PCZ,显示出良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进一步的表征结果(如拉曼光谱、XPS等)证实了所合成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展现了其在新材料研究中的重要性。
总结展望
本文的研究成果展示了通过限域聚合合成氮掺杂无定形碳(NAMC)的策略,为氮掺杂石墨烯的替代品提供了有价值的选择。通过精确调控氮的化学状态,研究人员可以深入探讨其对碳纳米材料特性的影响。这一方法还为合成多种异质原子的二维无定形单层奠定了基础,如初步探索的PTH和PCZ。结合先进的表征技术,如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技术前沿

新型光伏涂料技术未来可期

来源:中国能源报

随着低碳转型加速,清洁能源发展愈发向好,技术原创性突破和更新迭代也随之进入下半场。在此背景下,小众且边缘化的涂料技术似乎成为新的突破口,光伏涂料、风电涂料、船舶涂料、新能源汽车涂料等都广受关注。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公告显示,一项有关“白色无氟光伏涂料制备及应用”的专利提交了申请,该专利涉及有机硅涂料制备技术领域,与光伏基材的粘接性及附着力好,高硬度,耐磨性好。越来越多的材料制造商开始涉足光伏涂料领域,包括通过与现有产能共用产线的方式研发此类技术。
助力电池板提升效率
多年来,涂料技术主要以保护和装饰为发力点,在太阳能行业应用同样如此,其附着在光伏电池板上起到保护作用并增强补光效率。比如,德国材料制造商科思创推出的双面涂覆型光伏背板涂料方案,其透光率可达93%,帮助双面组件减重20%,发电增益1.29%,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可保证组件25年以上使用寿命。
据科思创涂料与胶粘剂事业部亚太区高级副总裁高阿南(Anand Khot)介绍:“在光伏组件生产环节,通过提高组件应用效能与使用替代性原材料,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光伏组件生产环节整体效率。”
随着应用需求不断变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性能优异、低碳环保、降本增效的涂料技术成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的新发展方向。
据了解,科思创在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研发的涂料技术都围绕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使用替代性原材料减少碳足迹、提升工艺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为主,目标是通过替代性原材料和更可持续的生产工艺,为太阳能产业链创造更高附加值、更低碳的产品。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随着应用需求不断变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性能优异、低碳环保、降本增效的涂料技术成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的新发展方向。
据了解,科思创在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研发的涂料技术都围绕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使用替代性原材料减少碳足迹、提升工艺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为主,目标是通过替代性原材料和更可持续的生产工艺,为太阳能产业链创造更高附加值、更低碳的产品。
有望替代光伏电池板
随着技术更新迭代,光伏涂料技术正在“跳出”附着于光伏电池板的框框,甚至有望替代光伏电池板,仅附着于建筑物屋顶或表面就可以实现发电。
太阳能行动联盟指出,这种由数十亿光敏颗粒混合在一起的“涂料”,与普通涂料一样,可以涂在物体表面将其变成一个隐形的光伏电池板,阳光照射到该物体表面就会发电。
目前,相关研发在全球范围内相继展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研发出一种用于光伏涂料的光敏材料;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发了一种喷涂物质,可以制作类似“太阳能壁纸”的东西;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则研发出一种由氧化钛与合成硫化钼制成的光伏涂料,可以吸收太阳能和水蒸气,进而使涂料具备发电能力,为建筑提供电力。
这种类似“油漆”或“壁纸”的新型光伏涂料技术,已经成为太阳能行业最具创新的技术研发之一。这种材料相当于混合了电池技术和液体技术,不仅可以涂到屋顶和墙面,还可以涂在风力涡轮机上,无风的时候变成光伏发电,甚至可以涂到新能源汽车车身上,提供辅助充电和供电服务。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指出:“想象一下,如果将这种喷涂物质和玻璃窗结合起来,可以捕捉每一点可能的阳光,足以把一栋房子变成一个发电机,而且不会产生污染和排放。”
“我期待有一天,屋顶上喷一喷涂料,屋里就有电可用了。”多伦多大学该喷涂物质研究团队成员伊兰·克莱默感叹。
太阳能发电方式的变革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新型光伏涂料技术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将彻底改变太阳能发电方式。相较于光伏电池板,光伏涂料成本更低、灵活性更大、应用更广泛、操作更容易。传统光伏电池板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来安装,既耗时又昂贵,但光伏涂料几乎只需要具备涂装技术即可,普通人也很容易上手操作。
同时,相较于光伏电池板,新型光伏涂料技术对生态环境更有益。目前,粗放式、高污染、高能耗的光伏组件回收技术仍占市场主导,现有拆解工艺耗费大量能源的同时,还造成废水、气、液排放等环境污染,对拆解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此外,与必须安装在平面上的刚性光伏电池板不同,光伏涂料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表面,包括弯曲或不规则形状的表面。这为建筑物、桥梁、道路甚至车辆都提供了一条使用太阳能的新路径。光伏涂料还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现有结构中,使其成为改造具有可再生能源能力的旧建筑的理想解决方案。
不过,新型光伏涂料技术目前尚处早期阶段,在成为传统光伏电池板的可行替代品之前,还有诸多挑战亟待克服,其中效率是实现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业内评估称,至少需要达到10%的转换效率,新型光伏涂料技术才可能具备商业价值,目前性能最好的配方效率只有8%。一块典型的光伏电池板效率约20%,相当于大约20%的阳光可以转化为电能。

技术前沿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新型光伏涂料技术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将彻底改变太阳能发电方式。相较于光伏电池板,光伏涂料成本更低、灵活性更大、应用更广泛、操作更容易。传统光伏电池板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来安装,既耗时又昂贵,但光伏涂料几乎只需要具备涂装技术即可,普通人也很容易上手操作。
同时,相较于光伏电池板,新型光伏涂料技术对生态环境更有益。目前,粗放式、高污染、高能耗的光伏组件回收技术仍占市场主导,现有拆解工艺耗费大量能源的同时,还造成废水、气、液排放等环境污染,对拆解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此外,与必须安装在平面上的刚性光伏电池板不同,光伏涂料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表面,包括弯曲或不规则形状的表面。这为建筑物、桥梁、道路甚至车辆都提供了一条使用太阳能的新路径。光伏涂料还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现有结构中,使其成为改造具有可再生能源能力的旧建筑的理想解决方案。
不过,新型光伏涂料技术目前尚处早期阶段,在成为传统光伏电池板的可行替代品之前,还有诸多挑战亟待克服,其中效率是实现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业内评估称,至少需要达到10%的转换效率,新型光伏涂料技术才可能具备商业价值,目前性能最好的配方效率只有8%。一块典型的光伏电池板效率约20%,相当于大约20%的阳光可以转化为电能。

技术前沿

来源:钠电材料

钠离子电池分级O3/P2异质结构正极材料

O3层状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价格低等优点,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充放电过程中严重的相变以及电化学腐蚀使其容量衰减迅速。为解决改问题,韩国汉阳大学Yang-Kook Sun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由P2-Na2/3MnO2涂层O3-NaNi0.5Mn0.5O2组成的异质结结构正极材料,该材料的内核部分具有高容量的优点,而外壳部分具有结构稳定的优点,这种正极材料结合了这两种优点,提升电池的性能。
亮点
制备了一种设计合理的O3/P2异质结正极。
保护层改善了结构完整性并促进了电荷转移。
优化后的正极具有良好的速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结论
采用优化的异质结正极材料在0.1C时容量可高达141.4 mA h g−1,并且其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均十分优异,在1C电流密度下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5.3%,15C超大电流密度下容量仍可达103.7 mA h g−1。
2)P2-Na2/3MnO2保护层不仅提高了正极材料结构可逆性和空气/热稳定性,同时改善了电池的电极动力学,降低了材料的电荷转移阻抗。【文章数据】

技术前沿

P2-Na2/3MnO2保护层不仅提高了正极材料结构可逆性和空气/热稳定性,同时改善了电池的电极动力学,降低了材料的电荷转移阻抗。
数据

图1. 材料形貌以及表面表征

图2. 材料结构表征

技术前沿

图3. 材料电化学性能(半电池)

图4. 材料电化学性能(全电池)

技术前沿

图5. 循环过程中钠离子扩散机理研究

图6. 材料化学以及热稳定性探究

技术前沿

北航,石墨烯,Nature!

来源:Carbontech

石墨烯和无定形单层碳等单原子层状碳材料因其前所未有的物理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激发了大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迄今为止,这类材料主要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与溶液相合成法相比,化学气相沉积法通常需要严格的反应条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教授、周武教授、国科大裘晓辉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利民教授、以及清华大学谷林教授展示了通过在可移动层状双氢氧化物模板的密闭层间空腔内聚合吡咯,溶液制备出具有五元、六元和七元混合环(5-6-7元环)的独立氮掺杂无定形单层碳。结构表征和第一原理计算表明,掺氮无定形单层碳是通过吡咯在α、β和N位点上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的,反应空间受到限制,从而使键通过Stone-Wales转化发生重排。空间限制抑制了聚合过程中的C-C键旋转和链缠结,从而形成了原子厚的连续无定形层,并具有面内π共轭电子结构。利用固体模板和离子交换策略进行的空间限制自由基聚合显示了作为一种通用合成方法获得二维共价网络的潜力,聚噻吩和聚咔唑单层的成功合成就是例证。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Nitrogen-doped amorphous monolayer carbon”发表在最新一期《Nature》上。北航为本文第一单位。

技术前沿

图1.NAMC的结构特征

技术前沿

 氮掺杂非晶单层碳NAMC
作者使用空间限制溶液相合成方法制备氮掺杂非晶单层碳(NAMC)。他们使用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纳米片作为可移动模板,并使用含氮分子作为前体(图1a),通过采用过硫酸盐(S2O82−)作为引发剂,并通过与CO32−的阴离子交换插入LDH夹层。去除LDH模板后,所制备的样品表现出均匀的形态,平均横向尺寸超过1 μm,如图1b中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所示。在NAMC样品的选定区域电子衍射图中可以看到扩散光晕,表明其具有非晶态性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进一步表明,分散在云母上的NAMC表现出约0.7 nm的厚度(图1c)。该值与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相当,表明NAMC样品的单原子厚度。环形暗场(ADF)图像揭示了一个单原子厚的二维网络,由扭曲的5-6-7元环和偶尔的8元环组成(图1d,e),模仿高度缺陷的石墨烯晶格。基于STEM-ADF成像的原子序数(Z)对比度,作者还可以识别出二维网络中对比度相对较亮的原子是N原子(图1e中突出显示),这也得到了原子序数(Z)对比度的证实。通过STEM-EELS光谱成像进行分辨率元素映射(图1f)。根据空间平均EELS光谱定量,NAMC样品中的N含量约为9at%(图1g)。请注意,STEM-ADF图像(图1d)中更亮的原子主要是TEM样品制备过程中引入的Si污染物。N K 边 NEXAFS 光谱(图 1i)显示了石墨 N 的主要共振(在 401.2 eV 处),在 398.3 eV 附近有一个弱峰(归因于吡啶 N),在 399.6 eV 处有一个弱肩(归因于吡咯烷 N)。

技术前沿

 形成机理
作者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探索了吡咯分子交联形成5-6-7元环的形成机制,如图2所示。吡咯单体优先在Cα位点聚合(图2a、b),形成线性低聚物,如图2c、d所示。在LDH的限制下,相邻两条低聚物链的Cβ和N位点通过链间交联进一步聚合(图2e,f),这与以Cα位点间的连接为主的传统PPy聚合明显不同。Cβ和N之间的键强度比α位点耦合弱约0.48 eV;因此,空间限制促进了交联反应。这一过程在两个维度上进行,最终生成NAMC(图2g、h)。最初形成的5-6-8元环可以通过Stone-Wales过程转化为5-6-7元环,如图2h,i所示。对于具有额外质子的四聚体,在LDH约束下斯通-威尔士变换的计算能垒约为1.12 eV(图2j,k)。

 图2.拟定的由毗格分子形成5-6-7元环NAMC的过程
电特性 
作者使用静电力显微镜(EFM)来表征NAMC π共轭框架的电特性,如图3a所示。图 3b-g展示了旋铸在具有 90 nm 厚的 SiO2 层的退化掺杂 Si 基板上的 NAMC 薄片的形貌和同时获得的 EFM-2ω 图像。约 0.6 nm 的高度轮廓证实了 NAMC 薄片是单层。EFM-2ω 图像(图 3c-g)测量了介电响应,反映了样品的电荷载流子动力学。NAMC 薄片和 SiO2 基板之间的对比度随施加的尖端电压(Vd.c.)而变化。从映射模式中提取的 EFM-2ω 光谱和信号(图 3h)清楚地表明,NAMC 薄膜在 -4 V 时相对于 SiO2 基底的 EFM-2ω(图 3c)高于在 -2、0、2 或 4 V 时。NAMC 薄片中的移动电荷载流子受到偏置尖端的横向不均匀电场的影响来理解这种行为。因此,制备好的 NAMC 单层应该是 p 型半导体:当尖端电压为负时,NAMC 薄膜中的空穴通过静电吸引局部集中在尖端下方,产生相对于绝缘 SiO2 增强的 EFM-2ω 信号(图 3c)。随着尖端偏压从 -4 变为 0 V,尖端下方的空穴浓度降低,导致 EFM-2ω 信号减弱(图 3d,e)。原始 NAMC 薄膜中的空穴浓度应该非常有限;因此,当尖端电压为零和尖端偏压为正时,单层薄片似乎与 SiO₂ 基底一样绝缘(图 3f、g)。与需要外部掺杂剂来实现导电性的传统 PPy 相比,NAMC 中 5 元和 7 元环的存在破坏了六边形晶格的对称性,并破坏了原始石墨网络的长程周期性,导致随机分布的局部状态之间发生可变范围的跳跃,就像在无定形碳中一样。

技术前沿

像(图 3c-g)测量了介电响应,反映了样品的电荷载流子动力学。NAMC 薄片和 SiO2 基板之间的对比度随施加的尖端电压(Vd.c.)而变化。从映射模式中提取的 EFM-2ω 光谱和信号(图 3h)清楚地表明,NAMC 薄膜在 -4 V 时相对于 SiO2 基底的 EFM-2ω(图 3c)高于在 -2、0、2 或 4 V 时。NAMC 薄片中的移动电荷载流子受到偏置尖端的横向不均匀电场的影响来理解这种行为。因此,制备好的 NAMC 单层应该是 p 型半导体:当尖端电压为负时,NAMC 薄膜中的空穴通过静电吸引局部集中在尖端下方,产生相对于绝缘 SiO2 增强的 EFM-2ω 信号(图 3c)。随着尖端偏压从 -4 变为 0 V,尖端下方的空穴浓度降低,导致 EFM-2ω 信号减弱(图 3d,e)。原始 NAMC 薄膜中的空穴浓度应该非常有限;因此,当尖端电压为零和尖端偏压为正时,单层薄片似乎与 SiO₂ 基底一样绝缘(图 3f、g)。与需要外部掺杂剂来实现导电性的传统 PPy 相比,NAMC 中 5 元和 7 元环的存在破坏了六边形晶格的对称性,并破坏了原始石墨网络的长程周期性,导致随机分布的局部状态之间发生可变范围的跳跃,就像在无定形碳中一样。

图3.通过EFM和光潜法对Si02基板上的NAMC进行电学表征

新方法快速制备高纯度碳纳米管,大幅降低成本

来源:Carbontech

碳纳米管(CNT)作为纳米技术中极具潜力的材料之一,独一无二的物理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了科研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光纤结构,分为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特别是单壁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导热性、机械强度等特性。根据碳原子的排列,碳纳米管又可分为“半导体型”和“金属型”,两者在物理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使得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不同的优势。
半导体型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子和热电性质,在透明柔性晶体管、废热发电等领域开辟出可靠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的金属型碳纳米管相比,半导体型碳纳米管能够实现对电子流的精确调节,使其成为高效晶体管材料的理想选择。此外,半导体纳米管的热电碳性能优异,可以将废热高效转化为电能,为能源恢复和发电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尽管半导体型碳纳米管有诸多优点,但其分离和提纯过程一直是阻碍其大规模应用的瓶颈。传统的纳米碳管制备方法通常会产生混合型材料,其中包含半导体型和金属型两种。由于金属型碳纳米管的导电性极高,若未能将其有效发挥,将会对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的电子性能产生干扰,从而影响其在电子器件中的性能。因此,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半导体碳纳米管分离和提取,是推动其广泛应用的关键。
针对半导体碳纳米管的分离难题,日本京都工业大学、奈良科学技术大学和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联合团队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天然纤维素(烷基化)纤维素进行选择性分离的技术,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提取纯度高达98%的半导体型碳纳米管。这一创新技术的提出,不仅解决了现有分离技术中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也为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的大规模工业应用铺平了道路。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针对半导体碳纳米管的分离难题,日本京都工业大学、奈良科学技术大学和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联合团队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天然纤维素(烷基化)纤维素进行选择性分离的技术,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提取纯度高达98%的半导体型碳纳米管。这一创新技术的提出,不仅解决了现有分离技术中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也为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的大规模工业应用铺平了道路。
在该研究中,科研团队通过系统研究不同烷基类型、取代度、极化等对比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发现极化取代的己基纤维素在极化分离半导体型碳纳米管方面表现最佳。这种新型技术不仅在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而且极大地节省了分离时间。在实验中,研究团队可以在数小时内制备出分离最高的半导体碳纳米管薄膜,比传统方法的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
这项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它对半导体碳纳米管热电性能的提升上。研究表明,用己基纤维素提取的半导体碳纳米管薄膜所表现出的热电动势是无需分离的混合型碳纳米管的四倍左右,而其发电因数采用传统导电载体提取方法制成的半导体碳纳米管薄膜的三倍左右。也就是说,利用该技术提取的半导体碳纳米管薄膜在热电发电中的能量转化效率显著提高,使得废热发电成为越来越商业价值的应用。

用HC(己基纤维素)提取的半导体CNT薄膜的功率因数约为使用传统导电聚合物提取方法(PFO-BPy)提取的半导体CNT薄膜的三倍

透明发展柔性电子设备作为未来科技的重要方向,具有轻薄、可弯曲、透明等优点之一,被广泛评价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柔性显示屏等领域。晶体管作为电子设备中的核心元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整个设备的功能和效率。相比传统的硅基晶体管,半导体型纳米碳管在透明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半导体型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出色的电子调节高效能力,能够在透明晶体管中承载的导电路径。同时,碳纳米管的柔性和透明性在未来设置通过将高低压的半导体型纳米管提升柔性晶体管,可以大幅提升设备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同时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
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开始将这种技术柔性柔性电子器件的开发中,未来有望实现更、更环保的智能设备。例如,柔性柔性电子器件将能够在各种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而可穿戴设备也将变得更加接近、功能更加强大。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推动了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也为未来的智能化生活带来更多可能。
热电材料是一类能够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材料,广泛评估废热恢复、温差发电等领域。由于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如何恢复工业生产中的废热,已经成为能源领域的一大挑战传统的热电材料如铋碲化合物虽然具有较高的热电转化效率,但由于其成本高、资源稀缺等原因,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继承了优异的热电性能,成为废热发电技术的理想候选材料。废热发电作为未来能源回收的重要技术,正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得到应用。通过使用半导体型碳纳米管,废热发电设备可以更加直观、灵活,并具备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为工业生产中的能量恢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半导体型碳纳米管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已经成为可能。此次开发的高效率分离技术,为半导体型碳纳米管在多个高端领域的应用铺平了道路。未来,半导体型碳纳米管有望全面完成透明柔性晶体管、废发电热、传感器、能源存储等多个领域,成为推动下一代技术革新的重要动力。
总的来说,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的研究与应用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本的逐步降低,半导体型碳纳米管将在未来的科技革命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碳纳米管技术的进一步商业化,为全球科技和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来源:材料研究进展

合成高性能Na3V2(PO4)3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开发新型、高效的能源存储系统变得尤为重要。钠离子电池(SIBs)因其低成本、资源丰富和环境友好性,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有力替代者。在钠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Na3V2(PO4)3(NVP)作为一种典型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因其开放的三维框架结构、高理论比容量(117 mAh·g−1)和稳定的电压平台而备受关注。然而,NVP材料的制备通常依赖于溶胶-凝胶法,但目前对于溶胶-凝胶过程中结构演变的理解不足,限制了NVP材料的定制化制备。
成果简介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揭示了在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中,最初形成的钒酸盐柠檬酸盐通过分子间氢键交联形成大分子。通过调整溶液的pH值,可以控制前驱体的晶粒尺寸,从而影响最终Na3V2(PO4)3的晶粒尺寸。优化后的NVP-7材料在50 C的电流密度下展现出59.8 mAh g−1的比放电容量,并在1 C的电流密度下经过500个循环后,仍能保持82.9%的初始容量。这一成果不仅提高了NVP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还为通过溶胶-凝胶法可控制备NVP材料提供了新的策略。

技术前沿

图文导读

图1  展示了柠檬酸单水合物、钒酸盐柠檬酸盐和干凝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谱。图1b显示了不同pH值下干凝胶的FTIR光谱,表明随着pH值的降低,O−H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这是由于氢键的存在导致的红移。图1c为钒酸盐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2  展示了不同pH值下制备的干凝胶的XPS光谱,包括V 2p、P 2p和C 1s的光谱。图2d展示了通过添加氨水改变干凝胶结构的变化,图2e为随pH值变化溶液颜色的变化。

技术前沿

图3 展示了三组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以及NVP-7样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像,以及NVP-7样品的能谱(EDS)映射图像。

图4  展示了NVP-6、NVP-7和NVP-9的比表面积(BET)数据图、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RD)图谱、三组样品的晶粒尺寸和粒径分布图。

技术前沿

图5  展示了Na||NVP-6、Na||NVP-7和Na||NVP-9半电池的倍率性能、恒流充放电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低频区域Z”与ω−1/2的关系、循环伏安(CV)曲线以及NVP-6、NVP-7和NVP-9样品的循环性能。

小结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Na3V2(PO4)3(NVP)正极材料的过程中,结构演变的机制,并实现了对NVP材料的定制化合成。通过调整溶胶中pH值,研究者们控制了前驱体的晶粒尺寸,进而影响了最终NVP材料的形貌和性能。优化后的NVP-7材料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包括在50 C的电流密度下59.8 mAh g−1的高比放电容量,以及在1 C的电流密度下经过500个循环后82.9%的高容量保持率。这些发现不仅为通过溶胶-凝胶法可控制备NVP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钠离子电池的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策略。随着对NVP材料结构-性能关系的进一步研究,预计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将得到显著提升,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能源存储系统提供了可能。

行业聚焦

新华社发布!光伏技术重大突破

来源:新华社

新一代光伏技术取得突破
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高温工作条件下运行稳定性差这一领域难题,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袁明鉴教授带领课题组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成功制备出兼具高能量转换效率与高运行稳定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标志着新一代光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9月30日晚,《自然》杂志以“兼具高效热稳定性的甲脒铯组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题,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钙钛矿是一类具有独特晶体结构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新型太阳能电池等半导体器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光伏技术,其独特的柔性兼容性与大面积制备潜力,为光伏、物联网、新能源汽车乃至航天航空等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可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一直是限制其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关键因素。钙钛矿材料作为电池的吸光层,其稳定性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显著。目前,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制备过程中往往需要依赖易挥发的有机胺盐添加剂来稳定物相并调控结晶。然而,这种添加剂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分解,引发钙钛矿薄膜化学组分失衡,进而显著降低电池在高温工况下的运行稳定性。
针对这一难题,袁明鉴带领研究团队结合理论预测,发展了一种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合金钙钛矿制备策略,该策略彻底解决甲脒铯组分钙钛矿薄膜组分不均一的问题。利用该策略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展现出世界一流的能量转换效率与高温工况稳定性。
研究团队协同探究材料关键难题。(受访者提供)
“此项研究不仅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为光伏技术的进一步实用化和商业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对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具有深远意义。”袁明鉴说。
袁明鉴表示,目前研究团队正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推进符合产业化需求的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研发,力求尽快推动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与产业化落地。

技术前沿

依赖易挥发的有机胺盐添加剂来稳定物相并调控结晶。然而,这种添加剂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分解,引发钙钛矿薄膜化学组分失衡,进而显著降低电池在高温工况下的运行稳定性。
结晶路径转变策略实现高效率高温工况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受访者供图)
针对这一难题,袁明鉴带领研究团队结合理论预测,发展了一种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合金钙钛矿制备策略,该策略彻底解决甲脒铯组分钙钛矿薄膜组分不均一的问题。利用该策略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展现出世界一流的能量转换效率与高温工况稳定性。
研究团队协同探究材料关键难题。(受访者提供)
“此项研究不仅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为光伏技术的进一步实用化和商业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对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具有深远意义。”袁明鉴说。
袁明鉴表示,目前研究团队正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推进符合产业化需求的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研发,力求尽快推动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与产业化落地。

结晶路径转变策略实现高效率高温工况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受访者供图)
针对这一难题,袁明鉴带领研究团队结合理论预测,发展了一种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合金钙钛矿制备策略,该策略彻底解决甲脒铯组分钙钛矿薄膜组分不均一的问题。利用该策略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展现出世界一流的能量转换效率与高温工况稳定性。
“此项研究不仅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为光伏技术的进一步实用化和商业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对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具有深远意义。”袁明鉴说。
袁明鉴表示,目前研究团队正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推进符合产业化需求的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研发,力求尽快推动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与产业化落地。

技术前沿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目前的碳纤维应用领域内,中国优势应用行业是体育休闲、碳碳复材(包含耐火保温毡)、建筑、电子电气;航空航天军工及压力容器迅猛发展,大幅度缩小了与国际的差距,但主力需求的商用航空应用刚起步;风电(中国总需求17,000吨中,扣除国外用户,只统计国内风电厂家的用量)与国际依然有巨大差距; 汽车及混配模成型会因为中国新能源车的高速发展而应用潜力巨大。

——摘选自产业技术研究总院新材料分院《碳纤维应用及市场分析》

技术前沿

彭练矛院士团队,碳纳米管晶体管,创纪录!

来源:Carbontech

随着传统硅基晶体管接近其物理极限,特别是在实现 5 纳米以下节点微缩方面,出现了新的挑战,例如漏电流增加和短沟道效应。这些问题阻碍了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促使人们寻找替代材料和创新架构。定向碳纳米管 (A-CNT) 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解决方案,它具有原子级厚度、高载流子迁移率和强大的静电栅极控制等卓越特性,使其成为未来晶体管技术的理想候选者。此外,CNT 的弹道传输特性通过实现更快的切换速度和更低的功耗进一步增强了它们的潜力。
在此研究中,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团队强调了使用双栅极 (DG) 架构来增强基于A-CNT的晶体管性能的好处。与传统的单栅极场效应晶体管 (SG-FET) 相比,双栅极器件对晶体管通道的控制更出色,解决了短通道器件面临的许多问题。通过优化栅极材料和介电配置,双栅极结构显著改善了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特性,从而提高了整体性能。这项研究特别侧重于开发和改进这种双栅极设计以用于A-CNT。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在选择合适的栅极金属和介电材料方面遇到了关键挑战。顶部和底部栅极金属之间的功函数差异会显著降低晶体管的性能。通过大量测试,钯(Pd)被确定为最适合顶部和底部栅极的栅极金属,可提供稳定的性能和适当的功函数。此外,介电层的厚度在提高器件性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在两个栅极上使用 4 纳米氧化铪(HfO2)介电层,研究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漏电流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栅极控制效率,从而提高了晶体管的功能。
实验展示了几个关键性能指标的显著改进。导通电流密度 (Ion)高达 1.47 mA/μm,而峰值跨导 (Gm)达到 2 mS/μm。此外,亚阈值斜率 (SS)低至 83 mV/decade,接近晶体管性能的理论极限。开关效率的关键指标开/关比达到 106,反映了强大的开关行为。这些结果超越了之前关于基于 CNT 的晶体管的报告,展示了使用 A-CNT 的双栅极 FET 在未来高性能、低功耗集成电路中的潜力。
此外,该研究的重点还有对栅极金属选择的探索。作者系统地评估了各种金属,包括铂 (Pt)、钯 (Pd)、金 (Au)、钛 (Ti) 和铝 (Al),以确定最有效的顶栅材料。研究发现,功函数较高的金属,如 Pt 和 Pd,可产生更好的开关特性,而功函数较低的金属,如 Ti 和 Al,则性能较差。此外,还优化了介电层厚度,从20 nm减小到4 nm,从而显著提高性能。最薄的介电层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磁滞(低至 10 mV),提高了器件的开关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晶体管的整体效率。
使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 (TCAD) 模拟的理论分析提供了对顶部和底部栅极之间功函数差异的影响的更深入见解。模拟证实,最小化这些差异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栅极效率,从而实现卓越的晶体管性能。这一理论验证支持了实验结果,并强调了材料选择和配置在优化双栅极 FET 性能方面的重要性。
作者还将其双栅极 CNT 晶体管与其他现有晶体管技术(包括传统的硅基晶体管和其他基于 CNT 的设计)进行了对比。A -CNT DG-FET表现出卓越的性能,特别是在电流密度、跨导和功率效率方面,使其成为未来 1 纳米以下节点器件的有力候选者。这些晶体管在速度、功耗和可扩展性方面有潜力超越硅基晶体管,使其成为电子设备持续扩展的可行解决方案。
然而,挑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互补 n 型晶体管的开发方面。大部分研究集中在 p 型 A-CNT 晶体管上,虽然这些晶体管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但具有类似特性的互补 n 型器件对于实际逻辑电路实现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将这些实验室结果扩展到工业过程需要进一步改进制造技术,特别是在实现更好的 CNT 排列和减少材料杂质方面。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优化的 DG-FET 对未来的 1 纳米以下集成电路具有重大前景,为继续缩小电子设备尺寸提供了途径,同时克服了传统硅基晶体管面临的局限性。这些进展为碳纳米管基晶体管在高性能电子产品中的进一步探索和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
研究表明,基于 A-CNT 的双栅极架构为下一代半导体器件提供了关键优势。通过精心优化栅极金属和电介质配置,研究团队实现了创纪录的晶体管性能,证明了 A-CNT DG-FET 作为传统技术的潜在替代品的可行性。这一突破不仅有助于开发更高效、高性能的电子产品,还为未来研究基于碳纳米管的器件及其与商业半导体工艺的集成奠定了基础。

技术前沿

部和底部栅极金属之间的功函数差异会显著降低晶体管的性能。通过大量测试,钯(Pd)被确定为最适合顶部和底部栅极的栅极金属,可提供稳定的性能和适当的功函数。此外,介电层的厚度在提高器件性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在两个栅极上使用 4 纳米氧化铪(HfO2)介电层,研究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漏电流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栅极控制效率,从而提高了晶体管的功能。
实验展示了几个关键性能指标的显著改进。导通电流密度 (Ion)高达 1.47 mA/μm,而峰值跨导 (Gm)达到 2 mS/μm。此外,亚阈值斜率 (SS)低至 83 mV/decade,接近晶体管性能的理论极限。开关效率的关键指标开/关比达到 106,反映了强大的开关行为。这些结果超越了之前关于基于 CNT 的晶体管的报告,展示了使用 A-CNT 的双栅极 FET 在未来高性能、低功耗集成电路中的潜力。
此外,该研究的重点还有对栅极金属选择的探索。作者系统地评估了各种金属,包括铂 (Pt)、钯 (Pd)、金 (Au)、钛 (Ti) 和铝 (Al),以确定最有效的顶栅材料。研究发现,功函数较高的金属,如 Pt 和 Pd,可产生更好的开关特性,而功函数较低的金属,如 Ti 和 Al,则性能较差。此外,还优化了介电层厚度,从20 nm减小到4 nm,从而显著提高性能。最薄的介电层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磁滞(低至 10 mV),提高了器件的开关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晶体管的整体效率。
使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 (TCAD) 模拟的理论分析提供了对顶部和底部栅极之间功函数差异的影响的更深入见解。模拟证实,最小化这些差异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栅极效率,从而实现卓越的晶体管性能。这一理论验证支持了实验结果,并强调了材料选择和配置在优化双栅极 FET 性能方面的重要性。
作者还将其双栅极 CNT 晶体管与其他现有晶体管技术(包括传统的硅基晶体管和其他基于 CNT 的设计)进行了对比。A -CNT DG-FET表现出卓越的性能,特别是在电流密度、跨导和功率效率方面,使其成为未来 1 纳米以下节点器件的有力候选者。这些晶体管在速度、功耗和可扩展性方面有潜力超越硅基晶体管,使其成为电子设备持续扩展的可行解决方案。
然而,挑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互补 n 型晶体管的开发方面。大部分研究集中在 p 型 A-CNT 晶体管上,虽然这些晶体管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但具有类似特性的互补 n 型器件对于实际逻辑电路实现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将这些实验室结果扩展到工业过程需要进一步改进制造技术,特别是在实现更好的 CNT 排列和减少材料杂质方面。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优化的 DG-FET 对未来的 1 纳米以下集成电路具有重大前景,为继续缩小电子设备尺寸提供了途径,同时克服了传统硅基晶体管面临的局限性。这些进展为碳纳米管基晶体管在高性能电子产品中的进一步探索和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
研究表明,基于 A-CNT 的双栅极架构为下一代半导体器件提供了关键优势。通过精心优化栅极金属和电介质配置,研究团队实现了创纪录的晶体管性能,证明了 A-CNT DG-FET 作为传统技术的潜在替代品的可行性。这一突破不仅有助于开发更高效、高性能的电子产品,还为未来研究基于碳纳米管的器件及其与商业半导体工艺的集成奠定了基础。

技术前沿

使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 (TCAD) 模拟的理论分析提供了对顶部和底部栅极之间功函数差异的影响的更深入见解。模拟证实,最小化这些差异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栅极效率,从而实现卓越的晶体管性能。这一理论验证支持了实验结果,并强调了材料选择和配置在优化双栅极 FET 性能方面的重要性。
作者还将其双栅极 CNT 晶体管与其他现有晶体管技术(包括传统的硅基晶体管和其他基于 CNT 的设计)进行了对比。A -CNT DG-FET表现出卓越的性能,特别是在电流密度、跨导和功率效率方面,使其成为未来 1 纳米以下节点器件的有力候选者。这些晶体管在速度、功耗和可扩展性方面有潜力超越硅基晶体管,使其成为电子设备持续扩展的可行解决方案。
然而,挑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互补 n 型晶体管的开发方面。大部分研究集中在 p 型 A-CNT 晶体管上,虽然这些晶体管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但具有类似特性的互补 n 型器件对于实际逻辑电路实现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将这些实验室结果扩展到工业过程需要进一步改进制造技术,特别是在实现更好的 CNT 排列和减少材料杂质方面。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优化的 DG-FET 对未来的 1 纳米以下集成电路具有重大前景,为继续缩小电子设备尺寸提供了途径,同时克服了传统硅基晶体管面临的局限性。这些进展为碳纳米管基晶体管在高性能电子产品中的进一步探索和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
研究表明,基于 A-CNT 的双栅极架构为下一代半导体器件提供了关键优势。通过精心优化栅极金属和电介质配置,研究团队实现了创纪录的晶体管性能,证明了 A-CNT DG-FET 作为传统技术的潜在替代品的可行性。这一突破不仅有助于开发更高效、高性能的电子产品,还为未来研究基于碳纳米管的器件及其与商业半导体工艺的集成奠定了基础。

技术前沿

来源:材料研究进展

高强韧聚电解质人造蛛丝

兼具优异力学性能和驱动性能的多功能纤维材料在能量耗散、冲击缓冲吸收、软体机器人、柔性电子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和驱动性能是发展功能纤维的重要方向,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一般来说材料强度的提高通常伴随着材料延展性和做功能力的降低,例如增加交联密度可以提高材料机械强度,但通常会造成驱动行程和做功能力的降低。
蜘蛛丝展现了优异的机械性能、超收缩性能、光传输能力、导热能力以及高阻尼能力,这些优异的性能主要来自于蜘蛛独特的纺丝过程以及蜘蛛丝的多级结构,包括 β-折叠晶区交联结构、螺旋纳米纤维结构以及刚柔并济的核壳结构。通过模仿蜘蛛纺丝过程以及蜘蛛丝的多级结构,在高强韧纤维以及人工肌肉等领域已经开发了很多性能优异的人造功能纤维材料,如具有捻曲—核壳结构的人造蛛丝,强度可达0.9 GPa, 韧性可达370 MJ m-3(Nat. Commun.2019, 10, 5293);表层带有类皮肤褶皱结构的人造蛛丝,强度可达1.6 GPa, 韧性可达466 MJ m-3(Adv. Mater. 2023, 35, 2212),能量密度可达1.89 kJ kg-1;黏附型人造蛛丝,粘附强度可高达9.17 MPa(Adv. Mater. 2023, 35, 2300)。虽然对纤维多级结构的调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是对纳米级结构的调控,导致人造纤维的强度、韧性以及驱动做功能力与天然蛛丝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蜘蛛丝中,由多肽链自组装形成的高度取向的纳米纤维结构被认为是蛛丝具有超高机械性能的重要原因,也是蜘蛛丝在超收缩过程中产生高能量密度和高驱动应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纤维中构筑类蛛丝的多级结构并精细调控纳米纤维结构,是制备高强韧纤维和高性能人工肌肉的有效方案。
  近日,南开大学刘遵峰、中国药科大学周湘、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合作团队报道了一种具有超细纳米纤维结构的高强韧聚电解质人造蛛丝,并构建了高性能的热驱动人工肌肉。纳米纤维由聚合物链在外部应力作用下经溶剂蒸发自组装形成,通过调控聚合物链解离度来调控聚合物链柔性,以优化聚合物链自组装过程,最终在在聚电解质纤维中构建了超细纳米纤维结构,获得了广泛可调的力学性能。

技术前沿

缩过程中产生高能量密度和高驱动应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纤维中构筑类蛛丝的多级结构并精细调控纳米纤维结构,是制备高强韧纤维和高性能人工肌肉的有效方案。
近日,南开大学刘遵峰、中国药科大学周湘、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合作团队报道了一种具有超细纳米纤维结构的高强韧聚电解质人造蛛丝,并构建了高性能的热驱动人工肌肉。
纳米纤维由聚合物链在外部应力作用下经溶剂蒸发自组装形成,通过调控聚合物链解离度来调控聚合物链柔性,以优化聚合物链自组装过程,最终在在聚电解质纤维中构建了超细纳米纤维结构,获得了广泛可调的力学性能。
蜘蛛丝以其卓越的高强度和韧性组合而闻名,这源于纺丝过程中由蛋白质肽链组装成的层级结构。在本研究中,通过优化聚合物链的柔韧性,建立了超细纳米纤维,从而在聚电解质人工蜘蛛丝中展现了介于1.83 GPa和238 MJ m-3到0.53 GPa和700 MJ m-3之间的断裂强度和韧性的组合。
这是通过引入离子来控制聚合物链的解离,并在外部应力下的蒸发诱导自组装实现的。此外,人工蜘蛛丝具有热驱动的超收缩能力。本研究为设计高性能纤维材料提供了灵感。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揭示出当解离度为1.1%时,聚丙烯酸纤维的断裂强度和韧性分别达到0.87 GPa和272 MJ m-3,进一步优化拉伸速度,可以使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1.83 GPa, 韧性达到238 MJ m-3;当解离度为4.75%时,纤维的断裂能可以达到1.65 MJ m-2
采用POM、AFM、SEM、2D WAXS以及2D WAXS表征了纳米纤维在不同解离度下的结构演变,随着解离度的增加,纳米纤维径向直径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在解离度4.75%的聚丙烯酸薄膜中发现了尺寸为5.2 nm的纳米相结构,接近于天然蛛丝的纳米晶区尺寸(~4 nm)。另外,纳米纤维的排列取向度随着解离度的增加呈现出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与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热能可以使聚丙烯酸分子链之间的氢键断开,增加聚丙烯酸链的运动能力,结合熵增原理,熵驱动高度取向排列的分子链向低能量构型转变。因此,聚丙烯酸纤维在热刺激下展现出了一种类蜘蛛丝般的超收缩行为。由于本研究制备的聚丙烯酸纤维具有高度取向的纳米纤维结构,储存了大量的能量密度,在热致收缩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大量能量,从而产生了高的能量密度(2.77 J/g)。

技术前沿

具有较高解离度的聚丙烯酸纤维对水分子的亲和性增加,展现了较高的分子链柔性,促进分子链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向丙烯酸溶液中加入酸或者碱调控聚丙烯酸链的解离度,获得了一系列不同解离度的聚丙烯酸纤维。理论模拟揭示出了聚丙烯酸纤维在不同解离度下的团簇构型。
图文导读

图1:通过调节聚合物链的解离程度来建立聚电解质人工蜘蛛丝的超细纳米纤维。通过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随着解离程度α的增加,聚合物链簇从多分支形状转变为高度解离的状态。

技术前沿

图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展示了不同解离程度α值下PAF表面微带的演变,以及PAFα的断裂应力、断裂应变和韧性的比较。

  图3: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相位图像和偏振光显微镜(POM)图像展示了PAFα的不同α值下的纳米纤维结构和分子链的取向度,以及通过二维小角X射线散射(2D SAXS)和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2D WAXS)对纳米纤维的取向度进行量化。

技术前沿

 图4:展示了PAFα基人工蜘蛛丝的驱动性能,包括在不同α值下加热前后的形态变化、驱动应变、工作能力和分子链取向度的依赖性。

总结展望
本研究通过精确控制分子链在纳米结构中的自组装,成功制备了具有超细纳米纤维的聚电解质人工蜘蛛丝。
通过调节聚合物链的解离程度,实现了从1.83 GPa和238 MJ m-3到0.53 GPa和700 MJ m-3的优异的可调力学性能。此外,所制备的人工蜘蛛丝展现出了热驱动的超收缩行为,这为其在软机器人、柔性电子和智能设备中作为高性能、智能纤维的应用提供了设计策略。
研究还发现,适当的解离程度范围有利于形成精细的纳米纤维,从而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这项工作不仅为高性能纤维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为3D打印、仿生智能材料和层级结构材料的设计可能性提供了启发。
文献信息
标题:Establishing superfine nanofibrils for robust polyelectrolyte artificial spider silk and powerful artificial muscles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s41467-024-47796-2

专业评论

来源:  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分院     王建民

无碳铝冶炼工艺技术从铝电解槽的阳极材料、阴极材料和电解槽结构入手,着重优化材料性能,消除抗腐蚀性与电导率间的矛盾,优化铝电解槽结构,以实现惰性阳极、惰性阴极的稳定应用,并完成工业性试验。
一、研究背景
近两年,国家密集发布了一系列“双碳”政策与文件,并针对铝电解行业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与改造。2022年8月18日,九部门发布《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开发惰性阳极技术铝电解新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
开发惰性阳极技术的关键在于寻找到合适的阳极材料。阳极必须同时具有高电导率、高强度、耐高温、高抗腐蚀性、难溶于电解质等特性。因此,研究惰性电解技术及制造惰性阳极电解槽是一件极为繁重的复杂工作。
(一)传统电解工艺存在的弊端:
1.消耗了优质的碳素材料,吨铝理论炭阳极消耗量为333kg,而实际的吨铝炭阳极净耗量超过400kg。
2.每天要更换阳极,导致阳极正常工作时间仅约有8小时,处于“亚连续”生产状态。
3.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CO2、少量CO及CF4、C2F6等)。
(二)采用惰性阳极的优势:
1.彻底消除了温室气体。
2.阳极长期稳定服役。
3.长期收益更高。
二、研究进展
2019年,美国铝业和力拓成立的合资企业Elysis公司生产出世界上首批零碳排放的原铝。随后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和海德鲁铝业公司也分别生产出零碳排放铝。截至目前,世界铝工业已研发成功3种零碳排放的惰性阳极铝电解技术:美国Elysis公司的ElysisTM技术、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的惰性阳极工艺、挪威海德鲁铝业公司的近零铝排放的Halzero工艺。
我国对惰性阳极铝电解技术的研发也很重视。东北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自2008年以来针对惰性阳极材料及其特性进行了10多年的研发。科技部批准设立国家“863”项目新材料技术领域的重大专项之一—“新一代铝电解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技术”项目,以及随后的“973”项目都把惰性阳极的研发作为重点。我国铝业集团郑州研究院联合中南大学等单位,于2005—2006年成功地进行了惰性阳极和可湿润阴极组合的4kA级新型结构电解槽的生产试验。此外,东北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均开展过相关实验室研究,但大型化方面未见相关报道。
(一)惰性阳极材料的研究
铝电解过程是发生于温度高达940—970℃的Na3AlF6 -Al2O3熔体中的电化学反应,因而对惰性阳极性能提出了以下严格的要求:
(1)抗高温熔盐氟化能力;
(2)满足工况下抗氧化能力;
(3)析氧反应的电位较低;
(4)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制备;
(5)可实现与金属导杆的高温耐蚀电连接;
(6)良好的热震性能,能承受电解过程的各种热冲击;
(7)阳极年腐蚀率小于20mm。
1.合金阳极
除铂等贵金属外,单质金属难于抵制铝电解条件下的电化学腐蚀,合金化成为金属惰性阳极开发的必然选择。合金阳极具有强度高、抗热震性能强、导电性好,且易于加工制作、易于金属导杆连接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关于金属/合金惰性阳极的研究较多。
2.氧化物陶瓷阳极
SnO2陶瓷在冰晶石熔体中溶解度小,电化学稳定性好,是本世纪初较为关注的惰性阳极材料体系之一。但氧化物陶瓷也存在导电能力不足、抗热震性差、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不佳等问题。
3.金属陶瓷惰性阳极
金属陶瓷阳极一般将氧化物陶瓷作为连续相,形成抗腐蚀、抗氧化网络,金属相分散其中以起到改善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作用。而此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高温熔体的侵蚀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中,研究较多的尖晶石型氧化物有NiFe2O4、CoFe2O4、NiAl2O4、ZnFe2O4、FeAl2O4等。
(二)存在的问题
惰性阳极技术虽然取得初步成果和较大的进展,也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攻克的瓶颈难题,主要包括:
1.阴极积碱问题:无碳铝电解过程中,阴极表面可能会积聚碳酸盐,这会对电解质的效果造成影响。
2.技术成熟度不高:目前无碳铝电解技术尚处在探索阶段,相关技术的成熟度还不高,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1)惰性阳极材料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合金阳极腐蚀速率高,实验室与工程化电解实验的原铝杂质偏高;金属陶瓷阳极抗热震性能、电连接及导杆的腐蚀防护技术尚不能满足工程化试验要求。
(2)低温铝电解工艺体系尚未明确。已开发的低温电解质存在导电性能低、氧化铝溶解能力不足的问题,不利于惰性阳极的长期铝电解服役。
(3)新型铝电解槽结构(如立式槽、竖式槽)设计与运行数据有待积累,与惰性阳极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尚存在争议,与之对应的铝电解工艺技术还需要进行补充与完善。
三、集团公司对于无碳铝冶炼工艺技术的尝试
2022年,浙江睿曦绿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学杨建宏团队)在集团公司兆丰铝电电解铝分公司开展过240KA的无碳电解实验。该团队使用合金系惰性阳极,对个别电解槽进行了改造,前后启动过两次,因预焙过程中存在严重偏流的原因未获成功,出于对安全的考虑终止了实验。
四、结论
无碳铝冶炼工艺技术目前在国内尚处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过渡阶段,相关技术的成熟度还不高,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尚未有在国内产业化的相关报道。后续建议跟进该项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业化进程,为集团公司铝电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思路。

【原创】无碳铝冶炼工艺技术发展概述

2.每天要更换阳极,导致阳极正常工作时间仅约有8小时,处于“亚连续”生产状态。
3.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CO2、少量CO及CF4、C2F6等)。
(二)采用惰性阳极的优势:
1.彻底消除了温室气体。
2.阳极长期稳定服役。
3.长期收益更高。
二、研究进展
2019年,美国铝业和力拓成立的合资企业Elysis公司生产出世界上首批零碳排放的原铝。随后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和海德鲁铝业公司也分别生产出零碳排放铝。截至目前,世界铝工业已研发成功3种零碳排放的惰性阳极铝电解技术:美国Elysis公司的ElysisTM技术、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的惰性阳极工艺、挪威海德鲁铝业公司的近零铝排放的Halzero工艺。
我国对惰性阳极铝电解技术的研发也很重视。东北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自2008年以来针对惰性阳极材料及其特性进行了10多年的研发。科技部批准设立国家“863”项目新材料技术领域的重大专项之一—“新一代铝电解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技术”项目,以及随后的“973”项目都把惰性阳极的研发作为重点。我国铝业集团郑州研究院联合中南大学等单位,于2005—2006年成功地进行了惰性阳极和可湿润阴极组合的4kA级新型结构电解槽的生产试验。此外,东北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均开展过相关实验室研究,但大型化方面未见相关报道。
(一)惰性阳极材料的研究
铝电解过程是发生于温度高达940—970℃的Na3AlF6 -Al2O3熔体中的电化学反应,因而对惰性阳极性能提出了以下严格的要求:抗高温熔盐氟化能力;满足工况下抗氧化能力;析氧反应的电位较低;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制备;可实现与金属导杆的高温耐蚀电连接;良好的热震性能,能承受电解过程的各种热冲击;阳极年腐蚀率小于20mm。
1.合金阳极
除铂等贵金属外,单质金属难于抵制铝电解条件下的电化学腐蚀,合金化成为金属惰性阳极开发的必然选择。合金阳极具有强度高、抗热震性能强、导电性好,且易于加工制作、易于金属导杆连接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关于金属/合金惰性阳极的研究较多。
2.氧化物陶瓷阳极
SnO2陶瓷在冰晶石熔体中溶解度小,电化学稳定性好,是本世纪初较为关注的惰性阳极材料体系之一。但氧化物陶瓷也存在导电能力不足、抗热震性差、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不佳等问题。
3.金属陶瓷惰性阳极
金属陶瓷阳极一般将氧化物陶瓷作为连续相,形成抗腐蚀、抗氧化网络,金属相分散其中以起到改善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作用。而此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高温熔体的侵蚀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中,研究较多的尖晶石型氧化物有NiFe2O4、CoFe2O4、NiAl2O4、ZnFe2O4、FeAl2O4等。
(二)存在的问题
惰性阳极技术虽然取得初步成果和较大的进展,也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攻克的瓶颈难题,主要包括:
1.阴极积碱问题:无碳铝电解过程中,阴极表面可能会积聚碳酸盐,这会对电解质的效果造成影响。
2.技术成熟度不高:目前无碳铝电解技术尚处在探索阶段,相关技术的成熟度还不高,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1)惰性阳极材料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合金阳极腐蚀速率高,实验室与工程化电解实验的原铝杂质偏高;金属陶瓷阳极抗热震性能、电连接及导杆的腐蚀防护技术尚不能满足工程化试验要求。
(2)低温铝电解工艺体系尚未明确。已开发的低温电解质存在导电性能低、氧化铝溶解能力不足的问题,不利于惰性阳极的长期铝电解服役。
(3)新型铝电解槽结构(如立式槽、竖式槽)设计与运行数据有待积累,与惰性阳极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尚存在争议,与之对应的铝电解工艺技术还需要进行补充与完善。
三、集团公司对于无碳铝冶炼工艺技术的尝试
2022年,浙江睿曦绿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学杨建宏团队)在集团公司兆丰铝电电解铝分公司开展过240KA的无碳电解实验。该团队使用合金系惰性阳极,对个别电解槽进行了改造,前后启动过两次,因预焙过程中存在严重偏流的原因未获成功,出于对安全的考虑终止了实验。
四、结论
无碳铝冶炼工艺技术目前在国内尚处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过渡阶段,相关技术的成熟度还不高,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尚未有在国内产业化的相关报道。后续建议跟进该项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业化进程,为集团公司铝电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思路。

除铂等贵金属外,单质金属难于抵制铝电解条件下的电化学腐蚀,合金化成为金属惰性阳极开发的必然选择。合金阳极具有强度高、抗热震性能强、导电性好,且易于加工制作、易于金属导杆连接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关于金属/合金惰性阳极的研究较多。
2.氧化物陶瓷阳极
SnO2陶瓷在冰晶石熔体中溶解度小,电化学稳定性好,是本世纪初较为关注的惰性阳极材料体系之一。但氧化物陶瓷也存在导电能力不足、抗热震性差、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不佳等问题。
3.金属陶瓷惰性阳极
金属陶瓷阳极一般将氧化物陶瓷作为连续相,形成抗腐蚀、抗氧化网络,金属相分散其中以起到改善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作用。而此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高温熔体的侵蚀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中,研究较多的尖晶石型氧化物有NiFe2O4、CoFe2O4、NiAl2O4、ZnFe2O4、FeAl2O4等。
(二)存在的问题
惰性阳极技术虽然取得初步成果和较大的进展,也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攻克的瓶颈难题,主要包括:
1.阴极积碱问题:无碳铝电解过程中,阴极表面可能会积聚碳酸盐,这会对电解质的效果造成影响。
2.技术成熟度不高:目前无碳铝电解技术尚处在探索阶段,相关技术的成熟度还不高,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1)惰性阳极材料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合金阳极腐蚀速率高,实验室与工程化电解实验的原铝杂质偏高;金属陶瓷阳极抗热震性能、电连接及导杆的腐蚀防护技术尚不能满足工程化试验要求。
(2)低温铝电解工艺体系尚未明确。已开发的低温电解质存在导电性能低、氧化铝溶解能力不足的问题,不利于惰性阳极的长期铝电解服役。
(3)新型铝电解槽结构(如立式槽、竖式槽)设计与运行数据有待积累,与惰性阳极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尚存在争议,与之对应的铝电解工艺技术还需要进行补充与完善。
三、集团公司对于无碳铝冶炼工艺技术的尝试
2022年,浙江睿曦绿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学杨建宏团队)在集团公司兆丰铝电电解铝分公司开展过240KA的无碳电解实验。该团队使用合金系惰性阳极,对个别电解槽进行了改造,前后启动过两次,因预焙过程中存在严重偏流的原因未获成功,出于对安全的考虑终止了实验。
四、结论
无碳铝冶炼工艺技术目前在国内尚处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过渡阶段,相关技术的成熟度还不高,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尚未有在国内产业化的相关报道。后续建议跟进该项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业化进程,为集团公司铝电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思路。

(3)新型铝电解槽结构(如立式槽、竖式槽)设计与运行数据有待积累,与惰性阳极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尚存在争议,与之对应的铝电解工艺技术还需要进行补充与完善。
三、集团公司对于无碳铝冶炼工艺技术的尝试
2022年,浙江睿曦绿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学杨建宏团队)在集团公司兆丰铝电电解铝分公司开展过240KA的无碳电解实验。该团队使用合金系惰性阳极,对个别电解槽进行了改造,前后启动过两次,因预焙过程中存在严重偏流的原因未获成功,出于对安全的考虑终止了实验。
四、结论
无碳铝冶炼工艺技术目前在国内尚处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过渡阶段,相关技术的成熟度还不高,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尚未有在国内产业化的相关报道。后续建议跟进该项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业化进程,为集团公司铝电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思路。

专业评论

来源:国际能源网

近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能源网主办,苏州市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能源署(IEA)、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商学院、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CHINA OIL & GAS(《中国油气》)、江苏能源研究会等单位支持,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能网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未来能源大会(FEC2024)”在江苏省苏州市顺利召开。
大会以“未来能源 新质发展”为主题,通过政策解读、技术赋能、经验分享、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面向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等打造承载信息、创造机遇、赋能行业的交流平台,探讨分享从“传统能源”向“未来能源”跨越下的智慧成果和国际视角下全球能源转型的启示与经验。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海东,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席、第六届未来能源大会执行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中国能源网董事长冯丽雯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力科学院名誉院长周孝信,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高翔,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云来,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原副司长、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史立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王仲颖,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国际能源转型论坛会长孙贤胜,国际燃气联盟主席李雅兰,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苏州市能源集团董事长王晨,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部部长王晓明出席会议。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主持,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翘楚在内的150余名专家和600余位企业代表参会。
作为我国较早聚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行业盛会,未来能源大会自2018年起,便在国内国际,行业内外各界的支持下,持续创新,稳步提升。
当前,全球能源模式加速变革,能源市场加速演进,能源安全时刻面临复杂挑战,特别是新能源的保障供应直接影响着人类技术创新与突破、经济与能源转型平衡、市场机制建立与完善、国际间合作与协调、社会生产力接受度、资金投入与成本、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等。在此背景下,未来能源大会通过打造开放、共享、共赢的合作平台,汇聚各方智慧,促进信息交流,推动技术创新,为行业提供能源转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资源,助力各方共创新质生产力,共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未来。

未来能源 新质发展

专业评论

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云来,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原副司长、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史立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王仲颖,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国际能源转型论坛会长孙贤胜,国际燃气联盟主席李雅兰,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苏州市能源集团董事长王晨,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部部长王晓明出席会议。
       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主持,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翘楚在内的150余名专家和600余位企业代表参会。
作为我国较早聚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行业盛会,未来能源大会自2018年起,便在国内国际,行业内外各界的支持下,持续创新,稳步提升。
当前,全球能源模式加速变革,能源市场加速演进,能源安全时刻面临复杂挑战,特别是新能源的保障供应直接影响着人类技术创新与突破、经济与能源转型平衡、市场机制建立与完善、国际间合作与协调、社会生产力接受度、资金投入与成本、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等。
在此背景下,未来能源大会通过打造开放、共享、共赢的合作平台,汇聚各方智慧,促进信息交流,推动技术创新,为行业提供能源转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资源,助力各方共创新质生产力,共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未来。

在致辞环节,史玉波表示,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基石,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旺盛。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人类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难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唯有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真正实现能源革命,在构建未来能源新生态过程中,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每一种能源中探索其高效利用方式。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管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深度变革;通过国际间合作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推动全球能源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方式。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管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深度变革;通过国际间合作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推动全球能源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专业评论

朱共山指出,在中国新能源、清洁能源的产业版图上,江苏是重要的一极。江苏拥有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研制基地,主要光伏产品产量和产能连续 10 多年保持全国乃至全球第一。目前,协鑫集团的吉瓦级钙钛矿项目正加速迈向投产,同时拉动钙钛矿装备制造与钙钛矿全产业链集聚苏州,推动苏州成为全球钙钛矿技术策源地和研发制造高地。去年至今,新能源产业受经济周期、技术周期、产业周期三期叠加困扰,暂时驶入“减速带”,但长期向好势头不改。产业在经历深度的结构性调整之后,必将会更加平稳、有序和高质量发展。未来,希望行业继续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科技弹性,洞见创新本质,携手穿越周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希望未来能源大会能永久落户苏州,持续深化能源领域国际国内和区域交流合作。

入“减速带”,但长期向好势头不改。产业在经历深度的结构性调整之后,必将会更加平稳、有序和高质量发展。未来,希望行业继续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科技弹性,洞见创新本质,携手穿越周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希望未来能源大会能永久落户苏州,持续深化能源领域国际国内和区域交流合作。

顾海东介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近年来,苏州市明确提出将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为万亿级产业,致力于打造能源变革典范城市,加快布局光伏、储能及动力电池、风电、智能电网、氢能、绿色低碳加新能源汽车的“6+1”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并在本次苏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布了《苏州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及光伏、储能专项发展规划,签约了一批产业类、基金类、银企类、示范应用类项目。未来,苏州市将牢牢抓住新机遇,加快推动能源变革与发展,共同开创绿色低碳的美好未来。

类、示范应用类项目。未来,苏州市将牢牢抓住新机遇,加快推动能源变革与发展,共同开创绿色低碳的美好未来。

冯丽雯认为,未来能源不仅是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更是生产关系的重塑。未来能源的发展将呈现终端化、分布化趋势,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多元化、更高品质的用能需求,激发大家对未来的信心和展望。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驱动,尤其是新质生产力的培养和提升,要深入探讨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产业进步、助力未来产业演进。未来的能源不应该限于具体的能源形式,而是涵盖能源生产、分配和使用方式的系统性变革。未来能源大会的办会风格也要适时主张不同形态能源的协同发展,传递前瞻性、绿色与可持续、协同与合作、未来展望与信心以及社会责任与使命,构建未来能源的全新生态。

专业评论

性变革。未来能源大会的办会风格也要适时主张不同形态能源的协同发展,传递前瞻性、绿色与可持续、协同与合作、未来展望与信心以及社会责任与使命,构建未来能源的全新生态。
本次大会是苏州三场新能源重量级同期活动之一,三场活动分别从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产业交流方面,营造行业活力涌现的良好氛围,擘画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蓝图。
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面积8000平方米,标准展位80个、特装展位20个,按照“1馆5区”划分,通过“会+展”的深度融合模式,邀请100余家国内外知名能源企业参展,全面展示新能源行业的最新技术和产品,搭建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流合作平台。
大会以“汇聚全球资源,打造万亿级新能源产业”为主题,全面展示苏州市新能源产业的配套能力、市场活力、创新动力和投资潜力。大会包括了苏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推介,新能源领军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主题发言,举行揭牌、授牌和项目签约仪式,全面展示苏州市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成就和合作机会。

水上与沙漠光伏:未来发展的潜力与应用前景

来源:InfoLink Consulting

在数年来光伏安装量快速提升后,今年光伏系统安装量将超过 450 GW,市场必须开始寻找更多的光伏应用场景来应对合适的土地资源逐渐减少的问题。今年全球最大光伏展会SNEC中更可看到,许多组件厂纷纷展出不同应用场景下适配的组件,其中水上和沙漠环境中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并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商业契机。
这些应用场景不仅能有效解决土地资源限制的问题,还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互结合,以达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互惠互利。本文将深入探讨水上光伏和沙漠光伏技术的应用场景、技术特性及其未来发展潜力,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这两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
水上光伏应用场景应用与特性
水上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兴且具潜力的技术,透过在水面装置光伏组件以进行发电功能,其具有环保、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多重优势。在安装方面,除了可采用环保材料以保护生态环境之外,还能通过简便快速的建设方式降低施工成本,同时避免陆地光伏开发所遇到的土地产权问题。目前而言,水上光伏又分为两种,分别为海上项目和陆域水体项目,其中陆域水体项目又包括湖泊、水库、废弃矿场建置、人工湖和埤塘等不同应用场景。
在组件选用方面,双玻组件在水上光伏的场景下能更佳有效解决水气透过率的问题,相较于地面型光伏可再提高 5-10% 的发电量。应用设计方面,水深小于 3 米的水域通常采用桩基固定式,而水深超过 3 米的水域则多采用漂浮式(浮管式、浮箱式)。由于水上的施工方案相较于陆地更为简便快速,这也促使不少开发商意识到此商机,开始朝向水上案场发展,也另外为组件制造商带来差异化的市场,如本次 SNEC 展会中,许多厂家也开始纷纷展出各种应用于水面场景的光伏组件,反映出水面光伏的发展潜力。
随着水上光伏应用逐步被重视,今年中国的海上光伏开工项目预计有 2-3 GW 的规模,且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等沿海地区,目前部分项目将计划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陆续建设,并于四季度开始拉货,其中阳光水面光伏公司又作为目前市占率最高的企业,也是目前唯一能在百米深的水域建设光伏案场的公司。除了大型海上光伏的应用之外,现今中国的陆域水体的应用上也有许多待开发地区,其开发项目又区分为集中式与分布式,前者的陆域水体项目大多来自于采煤沉陷区,其规模约落在 50-200 MW 之间,后者则多为埤塘水面项目,单个案场容量则一般在 5-30 MW,综上累积,陆域水体项目极具潜力 。整体而言,InfoLink 预期中国地区的水上光伏在今年有望突破 5 GW 的累积安装量、全球累积安装量则有望达到 7-8 GW 的水平。
尽管水上光伏将有助于光伏安装量的持续增长,然而目前在开发过程中仍有不少难题,除了建造与后续运维的难度高以外,市场对于水质、水域生态的疑虑也有待更多案例供验证。厂家们近年来也开始为这些意见提供解决方案,例如,阳光水面光伏公司在新加坡的 60 MW 水库项目中,为确保水质不受影响,在水上光伏项目中使用食品级材料,并通过严格检验与质量把控,藉此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以消除民众对水质影响的疑虑。随着更多企业引入创新技术和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成功案例数的提升,水上光伏的社会接受度逐渐提高,有望在环保和利益相关者之间能更再达成更多的共识以实现永续发展。
沙漠光伏应用场景应用与特性
沙漠光伏发电是透过强烈的日照、广阔的大型案场等进而实现高效且经济的发电效益,在全球沙漠光伏计划中,中国是极具代表性的国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即新疆和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的国家大基地「沙戈荒」计划,又作为首批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大型风光基地计划,目前第一期 1 GW 已成功并网发电,第二期与第三期则陆续开工建设当中。由于近期集中式计划多受到土地合规审查与生态保育等政策影响,加上沙漠用地取得相对容易,开发商逐渐深入内陆沙漠地区寻地;此外,在沙漠地区兴建光伏案场也可提升治沙成效,使光伏治沙工程也逐渐受到重视。
在组件的选用方面,沙漠环境对光伏组件的技术要求极高,考虑到沙漠地区存在高温、日夜温差大、高紫外线以及沙尘暴等因素,对组件的耐高温与抗风沙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目前部分组件厂亦在技术方面加紧突破,例如增加组件玻璃厚度以抗风沙、导入防尘沙技术、提高组件耐高温能力等测试条件。在沙漠的应用场景方面,部分地区亦有特殊规范,如内蒙古地区对治沙计划有相关规定,要求案场项目须在当地设置电池与组件产能,并要求发电调峰稳定、搭配储能自发自用,故厂家在该地建设案场时仍须考虑到以上要点,加上目前西北地区治沙计划仍因馈线输电问题导致开发受限,电力无法大量输送至其他省份,促使部分厂家对于沙漠光伏项目的关注度相对其他应用场境更为冷淡,故今年治沙项目需求预计相对有限。
水上光伏和沙漠光伏技术皆预示着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特殊方向,为了最大化利用水上光伏和沙漠光伏的经济效益,部分水上光伏项目则藉由渔业养殖、休闲观光等多功能开发,形成「渔光互补」的综合利用模式,而沙漠光伏方面,目前亦有项目是透过光伏发电、农业种植、生态修复作为理念,进而打造多功能的沙漠园区。尽管现阶段两者在全球的应用上仍为小众市场,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上的持续支持,未来仍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同时有望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双赢。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所遇到的土地产权问题。目前而言,水上光伏又分为两种,分别为海上项目和陆域水体项目,其中陆域水体项目又包括湖泊、水库、废弃矿场建置、人工湖和埤塘等不同应用场景。
在组件选用方面,双玻组件在水上光伏的场景下能更佳有效解决水气透过率的问题,相较于地面型光伏可再提高 5-10% 的发电量。应用设计方面,水深小于 3 米的水域通常采用桩基固定式,而水深超过 3 米的水域则多采用漂浮式(浮管式、浮箱式)。由于水上的施工方案相较于陆地更为简便快速,这也促使不少开发商意识到此商机,开始朝向水上案场发展,也另外为组件制造商带来差异化的市场,如本次 SNEC 展会中,许多厂家也开始纷纷展出各种应用于水面场景的光伏组件,反映出水面光伏的发展潜力。
随着水上光伏应用逐步被重视,今年中国的海上光伏开工项目预计有 2-3 GW 的规模,且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等沿海地区,目前部分项目将计划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陆续建设,并于四季度开始拉货,其中阳光水面光伏公司又作为目前市占率最高的企业,也是目前唯一能在百米深的水域建设光伏案场的公司。除了大型海上光伏的应用之外,现今中国的陆域水体的应用上也有许多待开发地区,其开发项目又区分为集中式与分布式,前者的陆域水体项目大多来自于采煤沉陷区,其规模约落在 50-200 MW 之间,后者则多为埤塘水面项目,单个案场容量则一般在 5-30 MW,综上累积,陆域水体项目极具潜力 。整体而言,InfoLink 预期中国地区的水上光伏在今年有望突破 5 GW 的累积安装量、全球累积安装量则有望达到 7-8 GW 的水平。
尽管水上光伏将有助于光伏安装量的持续增长,然而目前在开发过程中仍有不少难题,除了建造与后续运维的难度高以外,市场对于水质、水域生态的疑虑也有待更多案例供验证。厂家们近年来也开始为这些意见提供解决方案,例如,阳光水面光伏公司在新加坡的 60 MW 水库项目中,为确保水质不受影响,在水上光伏项目中使用食品级材料,并通过严格检验与质量把控,藉此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以消除民众对水质影响的疑虑。随着更多企业引入创新技术和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成功案例数的提升,水上光伏的社会接受度逐渐提高,有望在环保和利益相关者之间能更再达成更多的共识以实现永续发展。
沙漠光伏应用场景应用与特性
沙漠光伏发电是透过强烈的日照、广阔的大型案场等进而实现高效且经济的发电效益,在全球沙漠光伏计划中,中国是极具代表性的国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即新疆和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的国家大基地「沙戈荒」计划,又作为首批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大型风光基地计划,目前第一期 1 GW 已成功并网发电,第二期与第三期则陆续开工建设当中。由于近期集中式计划多受到土地合规审查与生态保育等政策影响,加上沙漠用地取得相对容易,开发商逐渐深入内陆沙漠地区寻地;此外,在沙漠地区兴建光伏案场也可提升治沙成效,使光伏治沙工程也逐渐受到重视。
在组件的选用方面,沙漠环境对光伏组件的技术要求极高,考虑到沙漠地区存在高温、日夜温差大、高紫外线以及沙尘暴等因素,对组件的耐高温与抗风沙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目前部分组件厂亦在技术方面加紧突破,例如增加组件玻璃厚度以抗风沙、导入防尘沙技术、提高组件耐高温能力等测试条件。在沙漠的应用场景方面,部分地区亦有特殊规范,如内蒙古地区对治沙计划有相关规定,要求案场项目须在当地设置电池与组件产能,并要求发电调峰稳定、搭配储能自发自用,故厂家在该地建设案场时仍须考虑到以上要点,加上目前西北地区治沙计划仍因馈线输电问题导致开发受限,电力无法大量输送至其他省份,促使部分厂家对于沙漠光伏项目的关注度相对其他应用场境更为冷淡,故今年治沙项目需求预计相对有限。
水上光伏和沙漠光伏技术皆预示着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特殊方向,为了最大化利用水上光伏和沙漠光伏的经济效益,部分水上光伏项目则藉由渔业养殖、休闲观光等多功能开发,形成「渔光互补」的综合利用模式,而沙漠光伏方面,目前亦有项目是透过光伏发电、农业种植、生态修复作为理念,进而打造多功能的沙漠园区。尽管现阶段两者在全球的应用上仍为小众市场,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上的持续支持,未来仍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同时有望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双赢。

专业评论

尽管水上光伏将有助于光伏安装量的持续增长,然而目前在开发过程中仍有不少难题,除了建造与后续运维的难度高以外,市场对于水质、水域生态的疑虑也有待更多案例供验证。厂家们近年来也开始为这些意见提供解决方案,例如,阳光水面光伏公司在新加坡的 60 MW 水库项目中,为确保水质不受影响,在水上光伏项目中使用食品级材料,并通过严格检验与质量把控,藉此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以消除民众对水质影响的疑虑。随着更多企业引入创新技术和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成功案例数的提升,水上光伏的社会接受度逐渐提高,有望在环保和利益相关者之间能更再达成更多的共识以实现永续发展。
沙漠光伏应用场景应用与特性
沙漠光伏发电是透过强烈的日照、广阔的大型案场等进而实现高效且经济的发电效益,在全球沙漠光伏计划中,中国是极具代表性的国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即新疆和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的国家大基地「沙戈荒」计划,又作为首批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大型风光基地计划,目前第一期 1 GW 已成功并网发电,第二期与第三期则陆续开工建设当中。由于近期集中式计划多受到土地合规审查与生态保育等政策影响,加上沙漠用地取得相对容易,开发商逐渐深入内陆沙漠地区寻地;此外,在沙漠地区兴建光伏案场也可提升治沙成效,使光伏治沙工程也逐渐受到重视。
在组件的选用方面,沙漠环境对光伏组件的技术要求极高,考虑到沙漠地区存在高温、日夜温差大、高紫外线以及沙尘暴等因素,对组件的耐高温与抗风沙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目前部分组件厂亦在技术方面加紧突破,例如增加组件玻璃厚度以抗风沙、导入防尘沙技术、提高组件耐高温能力等测试条件。在沙漠的应用场景方面,部分地区亦有特殊规范,如内蒙古地区对治沙计划有相关规定,要求案场项目须在当地设置电池与组件产能,并要求发电调峰稳定、搭配储能自发自用,故厂家在该地建设案场时仍须考虑到以上要点,加上目前西北地区治沙计划仍因馈线输电问题导致开发受限,电力无法大量输送至其他省份,促使部分厂家对于沙漠光伏项目的关注度相对其他应用场境更为冷淡,故今年治沙项目需求预计相对有限。
水上光伏和沙漠光伏技术皆预示着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特殊方向,为了最大化利用水上光伏和沙漠光伏的经济效益,部分水上光伏项目则藉由渔业养殖、休闲观光等多功能开发,形成「渔光互补」的综合利用模式,而沙漠光伏方面,目前亦有项目是透过光伏发电、农业种植、生态修复作为理念,进而打造多功能的沙漠园区。尽管现阶段两者在全球的应用上仍为小众市场,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上的持续支持,未来仍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同时有望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双赢。

专业评论

在组件的选用方面,沙漠环境对光伏组件的技术要求极高,考虑到沙漠地区存在高温、日夜温差大、高紫外线以及沙尘暴等因素,对组件的耐高温与抗风沙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目前部分组件厂亦在技术方面加紧突破,例如增加组件玻璃厚度以抗风沙、导入防尘沙技术、提高组件耐高温能力等测试条件。在沙漠的应用场景方面,部分地区亦有特殊规范,如内蒙古地区对治沙计划有相关规定,要求案场项目须在当地设置电池与组件产能,并要求发电调峰稳定、搭配储能自发自用,故厂家在该地建设案场时仍须考虑到以上要点,加上目前西北地区治沙计划仍因馈线输电问题导致开发受限,电力无法大量输送至其他省份,促使部分厂家对于沙漠光伏项目的关注度相对其他应用场境更为冷淡,故今年治沙项目需求预计相对有限。
水上光伏和沙漠光伏技术皆预示着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特殊方向,为了最大化利用水上光伏和沙漠光伏的经济效益,部分水上光伏项目则藉由渔业养殖、休闲观光等多功能开发,形成「渔光互补」的综合利用模式,而沙漠光伏方面,目前亦有项目是透过光伏发电、农业种植、生态修复作为理念,进而打造多功能的沙漠园区。尽管现阶段两者在全球的应用上仍为小众市场,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上的持续支持,未来仍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同时有望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双赢。

9月光伏产业链价格汇总

来源:光伏那些事

9月份,经历了惨淡的半年报业绩披露期后,光伏硅料全线反弹,硅片底部持稳,电池片也酝酿涨价。但是,与终端需求直接挂钩的组件价格却还在下跌,未见回暖迹象。
硅料:龙头挺价,支撑全线小幅回升
硅料环节,Q1价格领涨产业链,Q2大幅下降,Q3则率先趋稳回升,自8月部分产品回升后,9月迎来全品类价格反弹。
根据硅业分会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N型棒状硅成交价格为3.9-4.4万元/吨,Q3至今反弹了4.3%,年内跌幅收窄至38.5%;N型颗粒硅成交价在3.65-3.75万元/吨,Q3反弹幅度为2.2%,年内价格跌幅则收窄至36.8%;复投料成交价格为3.5-4万元/吨,Q3总体亦反弹0.8%,较年初水平下跌39.6%;P型致密料成交价格在3.3-3.6万元/吨之间,全年至今跌幅仍高达40.6%;P型菜花料降幅最大,目前成交价格在3-3.3万元/吨之间,今年至今下跌42.5%。
硅业分会表示,9月硅料上涨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硅料企业经过8月份集中检修后,供应水平达年度最低,9月部分企业复工提产,供需压力最小的阶段,硅料企业挺价意愿相对充足;二是由于近期硅片端价格上涨,因此对于硅料小幅涨价有一定接受度。

专业评论

硅片:价格持稳,反弹后几乎整月横盘
今年以来,硅片一度是受产能过剩影响最大、价格降幅最快的环节,也是率先大幅减产控价的环节,此前隆基、TCL中环两大寡头提价、中小厂商跟进让行业看到了“价格反击战”的希望,9月价格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由于供需持续优化,行业对后续价格走势相对乐观。
根据硅业分会的统计,截至9月底,P型M10单晶硅片成交价格区间集中在1.1-1.25元/片,Q3总体仍下跌了6.5%,较年初水平则降低了39.5%;P型G12单晶硅片是9月唯一实现价格上涨的环节,目前成交价格为1.7-1.75元/片,Q3实现1.7%的涨幅,全年至今的跌幅则收窄至41.7%;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价格为1.1-1.15元/片,Q3微跌0.9%,但该环节涨价较早,目前价格相较6月水平仍有所提升,Q3基本持稳,全年至今跌47.1%;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价格近一个半月以来始终在1.5元/片,Q3至今有9.1%的跌幅。
目前来看,硅片环节持续减产后供需情况确实有明显改观,而价格横盘并未继续向上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上下游的激烈博弈。
不过,海外需求看涨、国庆后电池接受上游涨价预期的增强,也让行业普遍对硅片环节接下来的价格反弹较有信心。
电池片:跌势未止,但涨价已在酝酿之中
电池片是四大主材的中间环节,供需、价格博弈一直较为激烈,9月该环节虽然多数品类价格仍在下探,但也体现出了后续有望反弹的迹象。
根据InfoLink方面的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单晶PERC(182 mm)成交价格在0.26-0.285元/W之间,Q3跌幅为6.7%,全年至今价格下降了22.2%;P型的另一品类单晶PERC(210mm)成交价格在0.28-0.29元/W,Q3整体下降了5%,全年至今则下跌23%;N型电池方面,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价格也加速走低,主流TOPCon电池目前成交价格区间已降至0.26-0.28元/W,目前也已低于P型电池,从整个Q3来看,TOPCon电池全年至今则已下跌42.6%。
9月份电池片价格的继续走低,主要还是受终端需求偏弱和下游组件降价影响,在上游涨价需求不断向下传递之际,该环节目前也在积极酝酿调涨报价。而且,从供需情况来说,在持续调整后,电池厂的库存情况有所改善,目前披露的十月排产情况较9月继续下降,行业对十一国庆假期后电池价格回升,并支撑硅片、硅料反弹的预期较强,不过最终是否能成功提升价格还未有定论。
组件
需求不振,P型、N型价格均降至6毛区间
虽然上游诸多环节有价格企稳回升迹象,但与终端需求直接挂钩的组件始终在下跌,9月该环节价格再破最低记录。
根据InfoLink方面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单晶PERC组件(182mm,双面双玻)成交价格为0.65-0.79元/W,Q3整体跌幅达到8.6%,全年至今跌幅扩大到23.2%;单晶PERC(210mm,双面双玻)成交价格降至0.68-0.8元/W,Q3下降9.8%,全年至今下跌24.5%;N型组件的降幅更大,截至9月底,TOPCon的成交价格区间集中在0.65-0.79元/W,最低单价已跌至7毛以下,最高成交价也降至0.8元/W线以下,Q3跌幅达到12.9%,全年至今跌幅26%;价格相对较高的HJT也在降价,目前成交价格在0.8-0.88元/W,最高价继上个月降至1元/W以下后,本月全面降至9毛以下,Q3下跌16.2%,全年至今降幅28.5%。
对于后续走势,虽然四季度国内终端项目需求有望迎来一波安装热潮,但目前终端观望心态较强,叠加组件厂商尤其是头部一体化组件企业为完成年度出货任务而加大生产,届时该环节恐怕还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价格也可能继续走弱。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降,行业对十一国庆假期后电池价格回升,并支撑硅片、硅料反弹的预期较强,不过最终是否能成功提升价格还未有定论。
组件:需求不振,P型、N型价格均降至6毛区间
虽然上游诸多环节有价格企稳回升迹象,但与终端需求直接挂钩的组件始终在下跌,9月该环节价格再破最低记录。
根据InfoLink方面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单晶PERC组件(182mm,双面双玻)成交价格为0.65-0.79元/W,Q3整体跌幅达到8.6%,全年至今跌幅扩大到23.2%;单晶PERC(210mm,双面双玻)成交价格降至0.68-0.8元/W,Q3下降9.8%,全年至今下跌24.5%;N型组件的降幅更大,截至9月底,TOPCon的成交价格区间集中在0.65-0.79元/W,最低单价已跌至7毛以下,最高成交价也降至0.8元/W线以下,Q3跌幅达到12.9%,全年至今跌幅26%;价格相对较高的HJT也在降价,目前成交价格在0.8-0.88元/W,最高价继上个月降至1元/W以下后,本月全面降至9毛以下,Q3下跌16.2%,全年至今降幅28.5%。
对于后续走势,虽然四季度国内终端项目需求有望迎来一波安装热潮,但目前终端观望心态较强,叠加组件厂商尤其是头部一体化组件企业为完成年度出货任务而加大生产,届时该环节恐怕还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价格也可能继续走弱。 

做好储能精细化调用,提升顶峰保障能力

来源:中国储能网

中国储能网讯: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介绍保障能源稳定供应措施时表示,在刚刚过去的夏季,受极端高温等影响,全国最大用电负荷和日最大用电量分别创下14.51亿千瓦和325亿千瓦时的历史新高,较2023年峰值分别高出了1.06亿千瓦和24亿千瓦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平稳有序。
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1.3亿千瓦,在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一半、电力供应不确定性增加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智能化调度和提升跨省跨区互济水平,能够实现电力稳定可靠供应。
关于如何做好今冬能源供应保障的相关问题,李春临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压实各方责任,全力保障能源稳定供应。
  一是增加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生产供应,推动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促进新能源高效消纳。
  二是着力增加电煤、天然气储备,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做好储能精细化调用,提升顶峰保障能力。
  三是优先保障民生用能,最大程度减少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以下为发布会部分内容摘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
  一、关于当前经济形势  
  我们认为,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实际,要做到全面客观冷静,看宏观全局、看发展态势,既要看当下,也要看未来。  
  从宏观全局看,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民生保障不断加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取得新的积极进展,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我们可以用“稳”和“进”两个关键词来简要概括。“稳”主要体现在经济大盘上。生产供给方面,农业生产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工业增长较快,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带动性强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31.3%、26.6%;服务业增势平稳,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4.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9%和7.7%。市场需求方面,投资消费持续增长,事关长远、支撑可持续发展、有利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投资增长9.1%,比整体投资高5.7个百分点,“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成效明显,近期汽车、家电产品销量回升较快,预计9月份主要厂商乘用车零售量比上月增长10%。前8个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6.9%。就业物价方面,就业形势稳定,前8个月城镇新增就业944万人,同比多增2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2%,其中8月份上涨0.6%。“进”主要体现在结构优化上。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前8个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7.6%,三大需求结构更趋优化,一些重点领域也在不断优化、不断突破,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经济大省有效发挥挑大梁作用。  
  在看到经济发展的成效、成绩、亮点的同时,我们也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2%,低于去年。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弱、债务负担重,近期普遍实施降息,国际市场波动明显,全球贸易保护加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这些都会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渠道对我国产生不利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三季度以来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波动,有些行业“内卷式”竞争,有些企业还不适应优化升级或转型发展变化,有的增产不增收不增利,有的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大。  
  综合分析,从发展态势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随着各项存量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特别是增量政策出台实施,近期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较快,股票市场回暖上涨,“十一”假期市场消费旺盛。我们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二、关于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工作考虑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我们既重视发力解决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更关注、更重视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揽子增量政策体现了三个“更加注重”,就是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和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更加注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这些政策的谋划制定,也体现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目标导向,锚定全年目标任务,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努力激发更大发展潜能。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营主体和社会关切,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三是坚持系统施策,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股市、就业、民生等各领域政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合力。四是坚持长短结合,统筹做好今明两年政策的衔接,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顺利收官。  
  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是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要提高针对性和精准性,增强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具体来说有五个“针对”。一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二是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三是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四是针对楼市持续偏弱,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五是针对前期股市震荡下行等问题,出台有力有效系列举措,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和各部门、各地区一起,全面贯彻、加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打通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也为明年“十四五”顺利收官乃至“十五五”良好的开局打好基础。
  李春临副主任:
  国庆长假刚过,已近深秋,北方地区将陆续进入供暖季。
  关于能源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有关方面提早进行了一系列安排,总体看来能源供应保障具有较好基础。煤炭方面,全国煤炭生产持续保持稳定,统调电厂存煤在2亿吨以上,平均可用天数超过30天,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东北地区备冬储煤较为充足。电力分析,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1.3亿千瓦,在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一半、电力供应不确定性增加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智能化调度和提升跨省跨区互济水平,能够实现电力稳定可靠供应。天然气方面,资源供应较为充足,调峰储气能力较去年增加了80亿立方米,入冬前实现应储尽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压实各方责任,全力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一是增加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生产供应,推动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促进新能源高效消纳。二是着力增加电煤、天然气储备,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做好储能精细化调用,提升顶峰保障能力。三是优先保障民生用能,最大程度减少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刚刚过去的夏季,受极端高温等影响,全国最大用电负荷和日最大用电量分别创下14.51亿千瓦和325亿千瓦时的历史新高,较2023年峰值分别高出了1.06亿千瓦和24亿千瓦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即便是受台风和洪涝灾害影响,造成部分地区短时停电,也在第一时间组织抢修,及时恢复供电。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冬供暖季能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关于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当前,全国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夏粮实现增产,秋粮丰收在望;生猪产能处于合理水平,蛋鸡等存栏量保持高位;蔬菜在田面积增加;同时,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可满足15天以上消费,猪肉储备调节能力不断增强,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持续健全,保供稳价具备坚实物质基础。近期,针对国庆假期消费增加的情况,不少地方启动了惠民平价销售,加大平价菜等商品投放力度,保障市场量足价稳。
  下一步,我委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结合冬季及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形势特点,会同有关方面提前采取措施,抓好秋冬农业生产,压实地方储备责任,加强产销衔接,畅通物流运输,及时投放货源,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应急预案,切实保障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为增量政策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环境。
  赵辰昕副主任:
  用能保障对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策部署,加强要素配置保障,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明确了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的具体举措。 
  一是有效拓展增量用能空间。“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已经明确不再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纳入能耗调控。大家知道,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这项政策可拓展的用能空间规模在逐步扩大。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用好用足这项政策,还有不少需要加力的地方。为此,在这次增量政策中进一步明确,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时,要严格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予以扣除,以此引导地方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增量用能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无序上马,有效抑制不合理新增用能需求,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  
  二是深入挖掘存量节能潜力。目前,我国全社会存量用能规模约为“十四五”新增用能空间的10倍,深入挖掘存量节能潜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巨大的用能空间。我们将统筹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结合深入实施“两新”等工作,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以存量挖潜积极保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  
  三是加力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研究将一批符合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能耗单列范围,相关项目的能耗将不再计入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范畴,强化对国家布局重大项目的用能保障。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抓好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为抓手,有力有效加强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为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能支撑。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一是增加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生产供应,推动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促进新能源高效消纳。
二是着力增加电煤、天然气储备,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做好储能精细化调用,提升顶峰保障能力。
三是优先保障民生用能,最大程度减少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以下为发布会部分内容摘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
一、关于当前经济形势  
我们认为,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实际,要做到全面客观冷静,看宏观全局、看发展态势,既要看当下,也要看未来。  
从宏观全局看,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民生保障不断加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取得新的积极进展,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我们可以用“稳”和“进”两个关键词来简要概括。“稳”主要体现在经济大盘上。生产供给方面,农业生产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工业增长较快,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带动性强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31.3%、26.6%;服务业增势平稳,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4.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9%和7.7%。市场需求方面,投资消费持续增长,事关长远、支撑可持续发展、有利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投资增长9.1%,比整体投资高5.7个百分点,“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成效明显,近期汽车、家电产品销量回升较快,预计9月份主要厂商乘用车零售量比上月增长10%。前8个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6.9%。就业物价方面,就业形势稳定,前8个月城镇新增就业944万人,同比多增2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2%,其中8月份上涨0.6%。“进”主要体现在结构优化上。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前8个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7.6%,三大需求结构更趋优化,一些重点领域也在不断优化、不断突破,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经济大省有效发挥挑大梁作用。  
  在看到经济发展的成效、成绩、亮点的同时,我们也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2%,低于去年。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弱、债务负担重,近期普遍实施降息,国际市场波动明显,全球贸易保护加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这些都会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渠道对我国产生不利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三季度以来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波动,有些行业“内卷式”竞争,有些企业还不适应优化升级或转型发展变化,有的增产不增收不增利,有的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大。  
  综合分析,从发展态势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随着各项存量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特别是增量政策出台实施,近期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较快,股票市场回暖上涨,“十一”假期市场消费旺盛。我们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二、关于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工作考虑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我们既重视发力解决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更关注、更重视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揽子增量政策体现了三个“更加注重”,就是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和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更加注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这些政策的谋划制定,也体现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目标导向,锚定全年目标任务,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努力激发更大发展潜能。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营主体和社会关切,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三是坚持系统施策,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股市、就业、民生等各领域政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合力。四是坚持长短结合,统筹做好今明两年政策的衔接,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顺利收官。  
  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是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要提高针对性和精准性,增强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具体来说有五个“针对”。一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二是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三是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四是针对楼市持续偏弱,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五是针对前期股市震荡下行等问题,出台有力有效系列举措,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和各部门、各地区一起,全面贯彻、加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打通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也为明年“十四五”顺利收官乃至“十五五”良好的开局打好基础。
  李春临副主任:
  国庆长假刚过,已近深秋,北方地区将陆续进入供暖季。
  关于能源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有关方面提早进行了一系列安排,总体看来能源供应保障具有较好基础。煤炭方面,全国煤炭生产持续保持稳定,统调电厂存煤在2亿吨以上,平均可用天数超过30天,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东北地区备冬储煤较为充足。电力分析,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1.3亿千瓦,在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一半、电力供应不确定性增加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智能化调度和提升跨省跨区互济水平,能够实现电力稳定可靠供应。天然气方面,资源供应较为充足,调峰储气能力较去年增加了80亿立方米,入冬前实现应储尽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压实各方责任,全力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一是增加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生产供应,推动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促进新能源高效消纳。二是着力增加电煤、天然气储备,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做好储能精细化调用,提升顶峰保障能力。三是优先保障民生用能,最大程度减少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刚刚过去的夏季,受极端高温等影响,全国最大用电负荷和日最大用电量分别创下14.51亿千瓦和325亿千瓦时的历史新高,较2023年峰值分别高出了1.06亿千瓦和24亿千瓦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即便是受台风和洪涝灾害影响,造成部分地区短时停电,也在第一时间组织抢修,及时恢复供电。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冬供暖季能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关于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当前,全国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夏粮实现增产,秋粮丰收在望;生猪产能处于合理水平,蛋鸡等存栏量保持高位;蔬菜在田面积增加;同时,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可满足15天以上消费,猪肉储备调节能力不断增强,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持续健全,保供稳价具备坚实物质基础。近期,针对国庆假期消费增加的情况,不少地方启动了惠民平价销售,加大平价菜等商品投放力度,保障市场量足价稳。
  下一步,我委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结合冬季及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形势特点,会同有关方面提前采取措施,抓好秋冬农业生产,压实地方储备责任,加强产销衔接,畅通物流运输,及时投放货源,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应急预案,切实保障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为增量政策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环境。
  赵辰昕副主任:
  用能保障对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策部署,加强要素配置保障,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明确了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的具体举措。 
  一是有效拓展增量用能空间。“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已经明确不再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纳入能耗调控。大家知道,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这项政策可拓展的用能空间规模在逐步扩大。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用好用足这项政策,还有不少需要加力的地方。为此,在这次增量政策中进一步明确,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时,要严格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予以扣除,以此引导地方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增量用能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无序上马,有效抑制不合理新增用能需求,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  
  二是深入挖掘存量节能潜力。目前,我国全社会存量用能规模约为“十四五”新增用能空间的10倍,深入挖掘存量节能潜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巨大的用能空间。我们将统筹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结合深入实施“两新”等工作,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以存量挖潜积极保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  
  三是加力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研究将一批符合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能耗单列范围,相关项目的能耗将不再计入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范畴,强化对国家布局重大项目的用能保障。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抓好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为抓手,有力有效加强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为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能支撑。

专业评论

在看到经济发展的成效、成绩、亮点的同时,我们也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2%,低于去年。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弱、债务负担重,近期普遍实施降息,国际市场波动明显,全球贸易保护加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这些都会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渠道对我国产生不利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三季度以来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波动,有些行业“内卷式”竞争,有些企业还不适应优化升级或转型发展变化,有的增产不增收不增利,有的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大。  
综合分析,从发展态势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随着各项存量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特别是增量政策出台实施,近期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较快,股票市场回暖上涨,“十一”假期市场消费旺盛。我们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二、关于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工作考虑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我们既重视发力解决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更关注、更重视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揽子增量政策体现了三个“更加注重”,就是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和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更加注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这些政策的谋划制定,也体现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目标导向,锚定全年目标任务,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努力激发更大发展潜能。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营主体和社会关切,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三是坚持系统施策,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股市、就业、民生等各领域政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合力。四是坚持长短结合,统筹做好今明两年政策的衔接,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顺利收官。  
  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是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要提高针对性和精准性,增强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具体来说有五个“针对”。一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二是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三是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四是针对楼市持续偏弱,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五是针对前期股市震荡下行等问题,出台有力有效系列举措,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和各部门、各地区一起,全面贯彻、加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打通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也为明年“十四五”顺利收官乃至“十五五”良好的开局打好基础。
  李春临副主任:
  国庆长假刚过,已近深秋,北方地区将陆续进入供暖季。
  关于能源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有关方面提早进行了一系列安排,总体看来能源供应保障具有较好基础。煤炭方面,全国煤炭生产持续保持稳定,统调电厂存煤在2亿吨以上,平均可用天数超过30天,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东北地区备冬储煤较为充足。电力分析,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1.3亿千瓦,在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一半、电力供应不确定性增加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智能化调度和提升跨省跨区互济水平,能够实现电力稳定可靠供应。天然气方面,资源供应较为充足,调峰储气能力较去年增加了80亿立方米,入冬前实现应储尽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压实各方责任,全力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一是增加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生产供应,推动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促进新能源高效消纳。二是着力增加电煤、天然气储备,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做好储能精细化调用,提升顶峰保障能力。三是优先保障民生用能,最大程度减少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刚刚过去的夏季,受极端高温等影响,全国最大用电负荷和日最大用电量分别创下14.51亿千瓦和325亿千瓦时的历史新高,较2023年峰值分别高出了1.06亿千瓦和24亿千瓦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即便是受台风和洪涝灾害影响,造成部分地区短时停电,也在第一时间组织抢修,及时恢复供电。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冬供暖季能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关于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当前,全国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夏粮实现增产,秋粮丰收在望;生猪产能处于合理水平,蛋鸡等存栏量保持高位;蔬菜在田面积增加;同时,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可满足15天以上消费,猪肉储备调节能力不断增强,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持续健全,保供稳价具备坚实物质基础。近期,针对国庆假期消费增加的情况,不少地方启动了惠民平价销售,加大平价菜等商品投放力度,保障市场量足价稳。
  下一步,我委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结合冬季及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形势特点,会同有关方面提前采取措施,抓好秋冬农业生产,压实地方储备责任,加强产销衔接,畅通物流运输,及时投放货源,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应急预案,切实保障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为增量政策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环境。
  赵辰昕副主任:
  用能保障对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策部署,加强要素配置保障,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明确了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的具体举措。 
  一是有效拓展增量用能空间。“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已经明确不再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纳入能耗调控。大家知道,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这项政策可拓展的用能空间规模在逐步扩大。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用好用足这项政策,还有不少需要加力的地方。为此,在这次增量政策中进一步明确,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时,要严格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予以扣除,以此引导地方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增量用能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无序上马,有效抑制不合理新增用能需求,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  
  二是深入挖掘存量节能潜力。目前,我国全社会存量用能规模约为“十四五”新增用能空间的10倍,深入挖掘存量节能潜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巨大的用能空间。我们将统筹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结合深入实施“两新”等工作,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以存量挖潜积极保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  
  三是加力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研究将一批符合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能耗单列范围,相关项目的能耗将不再计入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范畴,强化对国家布局重大项目的用能保障。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抓好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为抓手,有力有效加强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为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能支撑。

专业评论

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是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要提高针对性和精准性,增强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具体来说有五个“针对”。一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二是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三是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四是针对楼市持续偏弱,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五是针对前期股市震荡下行等问题,出台有力有效系列举措,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和各部门、各地区一起,全面贯彻、加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打通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也为明年“十四五”顺利收官乃至“十五五”良好的开局打好基础。
李春临副主任:
国庆长假刚过,已近深秋,北方地区将陆续进入供暖季。
关于能源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有关方面提早进行了一系列安排,总体看来能源供应保障具有较好基础。煤炭方面,全国煤炭生产持续保持稳定,统调电厂存煤在2亿吨以上,平均可用天数超过30天,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东北地区备冬储煤较为充足。电力分析,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1.3亿千瓦,在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一半、电力供应不确定性增加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智能化调度和提升跨省跨区互济水平,能够实现电力稳定可靠供应。天然气方面,资源供应较为充足,调峰储气能力较去年增加了80亿立方米,入冬前实现应储尽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压实各方责任,全力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一是增加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生产供应,推动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促进新能源高效消纳。二是着力增加电煤、天然气储备,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做好储能精细化调用,提升顶峰保障能力。三是优先保障民生用能,最大程度减少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刚刚过去的夏季,受极端高温等影响,全国最大用电负荷和日最大用电量分别创下14.51亿千瓦和325亿千瓦时的历史新高,较2023年峰值分别高出了1.06亿千瓦和24亿千瓦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即便是受台风和洪涝灾害影响,造成部分地区短时停电,也在第一时间组织抢修,及时恢复供电。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冬供暖季能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关于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当前,全国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夏粮实现增产,秋粮丰收在望;生猪产能处于合理水平,蛋鸡等存栏量保持高位;蔬菜在田面积增加;同时,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可满足15天以上消费,猪肉储备调节能力不断增强,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持续健全,保供稳价具备坚实物质基础。近期,针对国庆假期消费增加的情况,不少地方启动了惠民平价销售,加大平价菜等商品投放力度,保障市场量足价稳。
  下一步,我委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结合冬季及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形势特点,会同有关方面提前采取措施,抓好秋冬农业生产,压实地方储备责任,加强产销衔接,畅通物流运输,及时投放货源,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应急预案,切实保障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为增量政策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环境。
  赵辰昕副主任:
  用能保障对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策部署,加强要素配置保障,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明确了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的具体举措。 
  一是有效拓展增量用能空间。“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已经明确不再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纳入能耗调控。大家知道,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这项政策可拓展的用能空间规模在逐步扩大。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用好用足这项政策,还有不少需要加力的地方。为此,在这次增量政策中进一步明确,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时,要严格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予以扣除,以此引导地方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增量用能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无序上马,有效抑制不合理新增用能需求,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  
  二是深入挖掘存量节能潜力。目前,我国全社会存量用能规模约为“十四五”新增用能空间的10倍,深入挖掘存量节能潜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巨大的用能空间。我们将统筹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结合深入实施“两新”等工作,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以存量挖潜积极保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  
  三是加力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研究将一批符合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能耗单列范围,相关项目的能耗将不再计入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范畴,强化对国家布局重大项目的用能保障。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抓好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为抓手,有力有效加强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为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能支撑。

害影响,造成部分地区短时停电,也在第一时间组织抢修,及时恢复供电。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冬供暖季能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关于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当前,全国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夏粮实现增产,秋粮丰收在望;生猪产能处于合理水平,蛋鸡等存栏量保持高位;蔬菜在田面积增加;同时,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可满足15天以上消费,猪肉储备调节能力不断增强,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持续健全,保供稳价具备坚实物质基础。近期,针对国庆假期消费增加的情况,不少地方启动了惠民平价销售,加大平价菜等商品投放力度,保障市场量足价稳。
下一步,我委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结合冬季及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形势特点,会同有关方面提前采取措施,抓好秋冬农业生产,压实地方储备责任,加强产销衔接,畅通物流运输,及时投放货源,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应急预案,切实保障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为增量政策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环境。
赵辰昕副主任:
用能保障对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策部署,加强要素配置保障,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明确了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的具体举措。 
一是有效拓展增量用能空间。“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已经明确不再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纳入能耗调控。大家知道,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这项政策可拓展的用能空间规模在逐步扩大。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用好用足这项政策,还有不少需要加力的地方。为此,在这次增量政策中进一步明确,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时,要严格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予以扣除,以此引导地方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增量用能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无序上马,有效抑制不合理新增用能需求,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  
二是深入挖掘存量节能潜力。目前,我国全社会存量用能规模约为“十四五”新增用能空间的10倍,深入挖掘存量节能潜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巨大的用能空间。我们将统筹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结合深入实施“两新”等工作,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以存量挖潜积极保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  
  三是加力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研究将一批符合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能耗单列范围,相关项目的能耗将不再计入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范畴,强化对国家布局重大项目的用能保障。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抓好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为抓手,有力有效加强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为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能支撑。

专业评论

间的10倍,深入挖掘存量节能潜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巨大的用能空间。我们将统筹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结合深入实施“两新”等工作,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以存量挖潜积极保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  
三是加力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研究将一批符合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能耗单列范围,相关项目的能耗将不再计入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范畴,强化对国家布局重大项目的用能保障。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抓好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为抓手,有力有效加强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为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能支撑。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来源:能源与法

国家能源局在官网公布的有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相关问题的问答,主要涉及风电光伏项目的绿电交易、补贴、分布式光伏建设、电力业务资质等问题,现汇总如下。
问题1:根据发改体改2023年75号文和发改能源2023年1044号文来说的话,想确认一下带补贴的风电项目参与绿证交易时,如果度电绿证收益低于补贴电价的话,在绿证收益冲减补贴后,那对应电量的补贴缺口是否还会发放?
答复1:对应的差额还会发放。
问题2:户用光伏发电站申请绿证交易要什么手续什么时候下发绿证怎么参与碳交易?
答复2:户用分布式光伏需在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上完成项目建档立卡,对上网部分电量申请绿证,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审核通过后,按月核发,自发自用部分电量的绿证核发政策正在研究中。用户可选择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北京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广州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进行绿证交易。参与碳交易相关事项,建议转生态环境部等相关政策制定单位咨询。
问题3:可再生发电项目,已完成建档立卡,且完成绿证核发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是否可以参与绿电交易。

绿电怎么交易?项目补贴和绿证收益的关系?

专业评论

答复3: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规定,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按照电网企业、电力交易中心推送的项目结算电量,经审核校验后,核发相应数量绿证,取得对应电量的环境价值收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分别于2021年8月和2024年2月,批复同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三家电网公司分别依托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和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作为绿电交易平台,开展绿电交易业务。
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可以选择直接参与绿电交易,出售可再生能源电量并同步转让对应绿证的环境价值收益。对已取得绿证的发电企业,在完成电力交易的同时,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将对应电量的绿证划转至买方绿证账户。
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也可选择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同步将项目结算电量对应的绿证进行绿证交易,单独出售绿证。
参与绿电交易或单独进行绿证交易的项目范围和具体规则,应按照买卖双方自主选择的上述绿电绿证交易平台规定执行。
问题4:用能单位购买补贴项目的绿证是否影响抵消,补贴绿证和无补贴绿证用来抵消作用是否一样的?
答复4: 补贴项目绿证与无补贴项目绿证的主要区别一是绿证证书(或交易凭证)标注。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取得绿证后,通过扫描证书左下方二维码,可查看《绿证基本信息表》;已交易绿证的买方,通过扫描交易凭证左下方二维码,可查看《交易凭证信息明细表》,均对该发电项目作出“补贴/无补贴”标注。二是绿证收益归属。一方面,对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的项目(包括平价/低价项目、自愿放弃中央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已到期项目以及2023年1月1日及以后新投产的完全市场化常规水电项目),绿证收益归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所有,交易方式不限。另一方面,对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的项目,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属于国家保障性收购的,绿证收益等额冲抵中央财政补贴或归国家所有;属于市场化交易的,绿证收益在中央财政补贴发放时等额扣减。
 补贴项目绿证的应用场景国家能源局核发的绿证,具有权威性、唯一性和通用性,无论是补贴项目绿证,还是无补贴项目绿证,其通用性均体现在支撑绿色电力交易、认证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以及衔接碳市场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两类绿证在应用方面是一样的。同时,绿证购买用户购买补贴项目绿证或无补贴项目绿证应用在不同领域时,应按照主管部门发布实施的具体政策执行。国家能源局将根据绿证管理工作实际,做好相关政策机制衔接,对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用户给予正向引导,培育绿证市场良性发展。

专业评论

论是补贴项目绿证,还是无补贴项目绿证,其通用性均体现在支撑绿色电力交易、认证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以及衔接碳市场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两类绿证在应用方面是一样的。同时,绿证购买用户购买补贴项目绿证或无补贴项目绿证应用在不同领域时,应按照主管部门发布实施的具体政策执行。国家能源局将根据绿证管理工作实际,做好相关政策机制衔接,对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用户给予正向引导,培育绿证市场良性发展。
问题5:我公司是一家光伏电站投资公司,近期与山西省一家大型冶金企业签订光伏电站投资合作协议,拟在该企业厂区场地建设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我公司在当地成立“项目公司”作为该光伏电站的投资与经营主体。这家冶金企业是用电大户,具有很强的消纳能力,所以要求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当地能源局同意用项目公司作为备案主体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但是,我们在与当地供电公司沟通过程中,当地供电公司认为以“项目公司”作为备案主体不能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并网,须采用“全额上网”模式并网;以“冶金企业(用电主体)”作为备案主体,才能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项目公司花钱投资的光伏电站,备案在冶金企业(用电主体)名下,总感觉不放心,应该备案在自己的名下。请问:当地供电公司否定当地能源局的备案模式,拒绝项目公司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并网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是否违背了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建设“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相关政策?
答复5:《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第三条明确: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第七条明确:开放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支持和鼓励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安装、使用光伏发电系统。鼓励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合作,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为用户供电的光伏发电及相关设施。《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国能综新能〔2013〕274号)第一条提出:光伏发电项目可由电力用户自建,也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3〕433号)第一章第三条提出: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投资企业、专业化合同能源服务公司、个人等作为项目单位,投资建设和经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问题6:请问,户用光伏、工商业分布光伏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是否归能源局监管?装机6MW以下的大棚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的安全生产是否归能源监管?装机6MW以下的地面林光互补、草光互补、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安全生产是否归能源局监管?

答复6:依据《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1号)第三条“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本办法,对电力企业的电力运行安全(不包括核安全)、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电力应急、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和电力可靠性工作等方面实施监督管理”的规定,集中式光伏电站是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象,户用光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不属于上述范围。对于农光互补、林光互补、草光互补等,需根据具体项目是否为集中式光伏电站进行区分。
问题7:某单位做风电项目改造,项目投资备案核准文件里,写了“改造原送出线路”。这种情况,线路部分是纳入风电项目整体在专业站质监,还是单独在属地站质监呢?
答复7:您咨询的“改造原送出线路”属于新能源发电工程配套送出工程,质监范围属于电网工程。按照《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名录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2〕48号)规定,应由工程所在地负责电网建设工程质监的质监机构进行质监。
问题8:A公司具备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但不具备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能否承揽10万千瓦风电项目中集电线路建筑安装工程(含风机、箱变、进场道路、集电线路、升压站建筑工程)?
答复8:根据《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20年第36号)有关规定,承揽发电项目涉网工程(升压站、外送线路等)的施工单位需要取得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
问题9:根据《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36号)第四项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是指对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的规定, 具体咨询以下问题:
从事海缆本体破损及是否漏油的检测与维修,是否需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从事海缆路由地形地貌检测和海缆路由埋深检测、充油海缆的油泵检测维修是否需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从事海缆终端头(含备用海缆终端)检查维护与检修是否需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
答复9:根据《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20年第36号)有关规定,对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应取得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包括发电(含陆上海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涉网工程(例如升压站、外送线路等)。风电场的升压站(变电站)中的一次、二次电气设备安装、维修、试验活动都属于涉网工程,需要取得相应等级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

专业评论

(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包括发电(含陆上海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涉网工程(例如升压站、外送线路等)。风电场的升压站(变电站)中的一次、二次电气设备安装、维修、试验活动都属于涉网工程,需要取得相应等级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
问题10:想咨询一下储能电站需要申请电力业务许可证吗?
答复10:目前,除抽水蓄能外的其他新型储能项目暂未纳入电力业务许可管理,暂不需要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
问题11:根据《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36号)第四条第二项“本办法所称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是指对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的规定,具体咨询以下问题:
对于纯电力埋管工程(不包含电缆敷设、配电箱等),是否需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对于非纯电力埋管工程(包含电缆敷设、配电箱等),是否需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配电工程中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具体怎么适用(是否需要设,怎么设)?
答复11:依据《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20年第36号)有关规定,从事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范围内的电缆敷设、配电箱等配电工程中的电力设施安装、维修、试验的单位,应取得相应等级和类别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纯电力埋管工程(不含电缆敷设、配电箱等)不需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
问题12:我现在在从事F级燃气机组工程建设,业主想取得房产证,有当地住建部门的质量监督,我想知道电力工程中国家能源局与住建委对工程质量监督的范围划分。
答复12:对于《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能发安全规〔2023〕43号)规定的电力建设工程,由电力质监机构依据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实施质监。您咨询的燃气机组工程是依据《火力发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开展质监,与电力生产直接相关的房屋建筑工程,电力质监机构需进行质监。其他房屋建筑工程,按地方相关规定执行。对于住建委的质监范围,请咨询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问题13:我是一个安全评价机构的市场营销人员,关于国家能源局监管范围内的电力企业、电力项目、能源项目等安全评价相关的法规依据都有哪些?要全面,刚刚看到能源局公布了决定废止《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风力发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规范的通知》(办安全〔2011〕79号)等6件行政规范性文件。所以想了解一下,希望能够得到全面、精准的答复,包括安全评价的各种类型,比如并网发电安全评价法规依据及条文、新建国家能源局管辖范围内项目安全三同时的规定和法规条文依据。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企业、电力项目、能源项目等安全评价相关的法规依据都有哪些?要全面,刚刚看到能源局公布了决定废止《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风力发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规范的通知》(办安全〔2011〕79号)等6件行政规范性文件。所以想了解一下,希望能够得到全面、精准的答复,包括安全评价的各种类型,比如并网发电安全评价法规依据及条文、新建国家能源局管辖范围内项目安全三同时的规定和法规条文依据。
答复13:安全评价是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安全管理体系运转情况、发现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堵塞漏洞,实现电力安全水平持续提升。电力行业主要是把安全评价应用于安全管理之中,使之成为安全管理的一种手段,包括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等都是安全评价理论在电力行业的具体应用,为提升我国电力安全管理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加强电力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行为,保障发电机组安全可靠并网运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根据《电力监管条例》、《电网运行规则(试行)》等,我局曾出台《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要求派出机构组织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报告评审并下达审核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50号),该行政审批事项已取消,《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已停止执行。目前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属于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范畴,由企业自主实施。后续我局将主要通过加强日常安全监管、安全专项监管和完善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相关行业标准等手段督促电力企业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新建项目均应按上述要求执行。

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依法维权

来源:天合光能

10月12日晚上21:30,CCTV2《对话》栏目播出,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与众位光伏行业企业家齐聚央视演播厅,直面产业现状,直击产业痛点,共话光伏行业新未来。当下行业面临无序内卷、低价竞争、技术迭代过快、供需失衡等挑战,高纪凡等在内的企业家在现场提出,光伏破内卷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高纪凡表示,过去,技术研发基本上还是各自研究。同时由于这个行业里面的很多企业,对这些研发领先的企业挖技术人员,很多企业一年投50到70个亿的研发投入,部分企业挖走一些人员就可以投入生产。在这个情况下,知识产权就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导致了跨界跨行企业纷纷入局,天合光能正在联合产业链的企业,共同构建协同创新的新平台,“我们创建了群创光伏技术有限公司,就是整个产业链的领先的企业,在一起群体创新,同时共享知识产权,包括从装备材料,到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一起,构建护城河,来保护我们共创的知识产权,同时能够推动技术、产品走向更高的高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新华社等众多主流媒体此前也发文呼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贯彻中央精神、强化依法维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安全,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有效保护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由此可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央的重要指示,也是行业的强烈呼声。以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协鑫能源、TCL中环等为代表的国内光伏企业均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对创新、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作用。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节目现场表示,这20年,做的设计大家都是一样的,同质化,产品同质化,模式同质化,制造同质化,知识产权不受保护,竞争门槛比较低。
面对《财经》杂志记者的提问,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表示,知识产权和产业发展这个关系的问题,在几乎所有制造业都是存在的。就光伏这个产业而言,专利知识产权壁垒比较高的,是在电池的环节,还有在拉晶的,做晶体芯片的环节,还有做硅料的环节。每一个企业为自身的这种技术升级,它投入是很大的,这个技术升级创新的实现,是对产业发展注入动力。但是如果这个知识产权不被很好、合理地保护的话,对创新投入的企业是不公平的。
一直以来,天合光能高度重视创新引领和知识产权保护。依托由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形成的“一室两中心”,天合光能长期保持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天合光能联合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成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创新共同体,推进下一代电池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在技术领先的主流TOPCon技术方面,天合光能首创式提出i-TOPCon结构及技术路线,荣获光伏行业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实现中国首个TOPCon电池世界纪录和首个“超级领跑者”项目。
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先后26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天合光能专利申请数量领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行业前列,专利5次以上的被引用量位居行业第一。天合光能累计申请专利数超过5600件,授权专利超3000件。从专利引用量来看,天合光能专利5次以上的被引用量位居行业第一,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前列,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行业前列。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家安全,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有效保护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由此可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央的重要指示,也是行业的强烈呼声。以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协鑫能源、TCL中环等为代表的国内光伏企业均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对创新、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作用。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节目现场表示,这20年,做的设计大家都是一样的,同质化,产品同质化,模式同质化,制造同质化,知识产权不受保护,竞争门槛比较低。
面对《财经》杂志记者的提问,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表示,知识产权和产业发展这个关系的问题,在几乎所有制造业都是存在的。就光伏这个产业而言,专利知识产权壁垒比较高的,是在电池的环节,还有在拉晶的,做晶体芯片的环节,还有做硅料的环节。每一个企业为自身的这种技术升级,它投入是很大的,这个技术升级创新的实现,是对产业发展注入动力。但是如果这个知识产权不被很好、合理地保护的话,对创新投入的企业是不公平的。
一直以来,天合光能高度重视创新引领和知识产权保护。依托由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形成的“一室两中心”,天合光能长期保持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天合光能联合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成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创新共同体,推进下一代电池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在技术领先的主流TOPCon技术方面,天合光能首创式提出i-TOPCon结构及技术路线,荣获光伏行业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实现中国首个TOPCon电池世界纪录和首个“超级领跑者”项目。
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先后26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天合光能专利申请数量领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行业前列,专利5次以上的被引用量位居行业第一。天合光能累计申请专利数超过5600件,授权专利超3000件。从专利引用量来看,天合光能专利5次以上的被引用量位居行业第一,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前列,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行业前列。
面向未来,天合光能将致力于共同构建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协作的新格局,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引领的行业新生态、链主企业与链条企业之间构建新生态协同协作。

专业评论

一直以来,天合光能高度重视创新引领和知识产权保护。依托由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形成的“一室两中心”,天合光能长期保持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天合光能联合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成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创新共同体,推进下一代电池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在技术领先的主流TOPCon技术方面,天合光能首创式提出i-TOPCon结构及技术路线,荣获光伏行业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实现中国首个TOPCon电池世界纪录和首个“超级领跑者”项目。
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先后26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天合光能专利申请数量领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行业前列,专利5次以上的被引用量位居行业第一。天合光能累计申请专利数超过5600件,授权专利超3000件。从专利引用量来看,天合光能专利5次以上的被引用量位居行业第一,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前列,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行业前列。
面向未来,天合光能将致力于共同构建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协作的新格局,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引领的行业新生态、链主企业与链条企业之间构建新生态协同协作。

内卷时代 场景为王

来源:储能网

论工商储的卷是和所有储能从业者建立交流的经典话题,无论是指点江山的行业大佬还是意气风发的销售精英只要谈及这一话题多少有些心酸故事可以分享。
从耗尽心力的技术竞技到跌破眼镜的低价角逐,还有在其间游走的各类靠谱不靠谱的居间人。“大家也不想抱怨,但现实是实在难熬。”某储能企业工作人员坦言。
身不由己的内卷游戏
的确,自2023年国内工商业储能迎来爆发式增长以来,各类资本持续涌入,跨界大佬应势而来。有数据统计,当下近600家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商正在这一赛道上开疆拓土,跑马圈地。
其中,最主要的开拓手段就是价格战争,2023 年头部厂商的工商业储能柜报价为 1.5 元/Wh 左右,到2024年初价格迅速降至 0.88 元/Wh。9 月,科陆电子推出的 Aqua-E 系列工商储能产品,采用 A 类电芯的价格仅为 0.598 元/Wh;沃橙新能源随后报出 0.58 元/Wh 的价格,同时推出“0 元体验,账期半年”的“放血式优惠”。
虽然优惠已经打到“骨折”,但是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增速仍然不够,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各类居间人开始活跃。可实际订单成交率并没有变得更加理想。
某储能企业销售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居间人’的群体鱼龙混杂,骗吃骗喝还是小事。有的会拿同一个项目信息‘撒网钓鱼’,虽然订单能成,但是最后一核算,利润空间极低,集成商们只能继续压成本。但除了占据供应链优势的头部企业,大部分中部企业只能在成本和质量中间艰难权衡。”
各种权衡过后,在质量层面出现松动让步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可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样的趋势肯定是不利于行业整体发展的。
本着谁痛苦谁改变的原则,工商储企业主动开始了提质升级的转型摸索。
首先是应用方式,除了峰谷套利,需求响应、紧急备电、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市场需求得到满足。加入AI又实现了远程监控、智能诊断以及自动升级的智慧能源管理,在降低运维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可靠性。此外,构网型储能技术也成为工商储系统的布局重点。

专业评论

某储能企业销售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居间人’的群体鱼龙混杂,骗吃骗喝还是小事。有的会拿同一个项目信息‘撒网钓鱼’,虽然订单能成,但是最后一核算,利润空间极低,集成商们只能继续压成本。但除了占据供应链优势的头部企业,大部分中部企业只能在成本和质量中间艰难权衡。”
各种权衡过后,在质量层面出现松动让步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可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样的趋势肯定是不利于行业整体发展的。
本着谁痛苦谁改变的原则,工商储企业主动开始了提质升级的转型摸索。
首先是应用方式,除了峰谷套利,需求响应、紧急备电、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市场需求得到满足。加入AI又实现了远程监控、智能诊断以及自动升级的智慧能源管理,在降低运维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可靠性。此外,构网型储能技术也成为工商储系统的布局重点。
大工业成为“爆款”标签
随着不同背景的企业单位成为工商储的目标客户群,细分化的应用场景成为了系统集成企业单点突破的目标,而近期头部企业最为关注、也最看好的莫过于在大工业场景下工商储系统的应用前景。
近日,阳光电源发布了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PowerStack 800CS。据悉该款系统不仅搭载了314Ah电芯,适用所有10kV/20kV大工业场景,而且将slogan定为:专为大工业而生。
在经过数年的市场探索后,阳光电源意识到,大工业场景储能其实是工商业领域最大的市场需求。那么一款专为此场景而生的储能产品,将更有针对性,也更匹配业主的需求。PowerStack 800CS方案系统成本更低、容量不浪费。从场景需求出发,阳光电源PowerStack 800CS还可适配多种电压等级和容量的MVS柜,全面覆盖10/20kV大工业场景。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也推出了376kW/752kWh的TENER Flex储能产品。据工作人员介绍,TENER Flex是一款紧凑型解决方案,将容量缩小到376 kW/752 kWh,同时保持了原始TENER产品的安全性、寿命和能量密度。宁德时代表示,这是为了应对不同地区的不同运输要求以及英国和欧洲商业电池储能在地理空间上的挑战而开发的。
TENER Flex的设计允许以节省空间的背靠背撬装式配置进行部署。该系统可与600 V到1500 V的功率转换系统(PCS)集成,满足大规模工业和分布式发电应用的多样化需求。
两家头部企业先后“点名”,让大工业场景这个“爆款标签”进入众人视野。大工业指的是规模较大的工业,涉及到钢铁、石油、电力、化工、航天等行业,其需要大量的电能来运行生产设备。

专业评论

TENER Flex的设计允许以节省空间的背靠背撬装式配置进行部署。该系统可与600 V到1500 V的功率转换系统(PCS)集成,满足大规模工业和分布式发电应用的多样化需求。
两家头部企业先后“点名”,让大工业场景这个“爆款标签”进入众人视野。大工业指的是规模较大的工业,涉及到钢铁、石油、电力、化工、航天等行业,其需要大量的电能来运行生产设备。
更贴近用户的细分市场
此前,工商业储能产品的应用场景粗放化的设置在工商业的大范围概念中,但不同的工商业门类对于储能的需求也存在具体的差异。
商业楼宇由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属性,对储能系统的安全性有着更加全面严谨的要求。此外,商业楼宇的用电需求也更加复杂多样,需要工商业储能系统能够实现灵活配置与精准调度。
充电厂站需要储能系统来平衡电网负荷,确保在充电高峰期能够满足大量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提升充电效率。
数据中心电力的稳定性要求极高,任何突发情况都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设备损坏,此前的阿里云新加坡机房起火就造成了公司服务中断。
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基站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通信畅通至关重要。所以在通信基站部署储能系统,要在提供稳定电力供应基础上兼顾用电的智能化管理与优化调度。
工业微电网中的储能系统需要实现对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有效储存调度、应急供电以及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纺织、小商品等轻工业类型厂家更多的是奔着保障连续生产、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选择安装储能系统。
重载且高耗能的大工业园区大型设备集中于早晚启动,压力极大,需要超大电流支撑、对于储能系统的稳定性也有更高要求。
上文不完全盘点了各类具有代表性的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极其需求特点,相信未来还有更多更加细化的场景被挖掘。

专业评论

被寄予厚望的全场景方案
虽然也有观点认为工商业储能产品的整体架构与底层逻辑极其明晰,针对单一场景的宣传更多的是企业的一种营销策略。
但某家安装了储能系统的水泥企业负责人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庞大的工商业储能市场产品数不胜数,作为用户我们在选择适配的产品阶段就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商家主动细化场景的确便利了大家的选择。”
所以,当用户开始主动寻找更加适配自身场景的工商业储能系统时,拥有标准线之上产品水准,同时积极开拓更多应用场景的企业便会率先得到青睐,而派能科技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家。
此前派能科技相关负责人就分享了公司研发的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从他介绍可以了解到,目前派能科技的工商储产品已经覆盖30kWh至400kWh的多个标准型号,能灵活满足多场景项目的广泛需求。
细分化场景在利好用户的同时也助力厂商逐步摆脱低价内卷的“泥潭”。某系统集成企业工作人员也分享:“细分场景下用户可能对某部分设备具有特定需求,也许是PCS、BMS、电芯、消防又或者是箱体,这样的趋势可以助力部件企业主动贴近用户,优化产品,进而实现系统整体的进化升级。同时,场景端的用户主动选择安装工商储产品时,会更加注重商品的整体性能,并不会刻意的压低价格,高一些的利润空间也为厂商预留了更多的表现机会。”

专业评论

侯金龙: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华为数字能源

今天,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发表了“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题演讲。侯金龙表示:“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全球电力系统进入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阶段,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挑战,成为全球新能源发展难题。构网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已经成为各国电力系统科技创新的技术高地。华为数字能源在新能源并网、电网友好技术领域持续积累,不断推动并网友好性技术从‘跟随电网’、‘支撑电网’走向‘增强电网’,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力量。”
近年来,光伏、风电产业快速发展,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按照COP28的规划,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要达到2022年的3倍,超过1.1万GW。但新能源快速消耗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资源,其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使电力系统平衡和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构网技术是提升新能源主动支撑能力的关键技术,各国正从技术标准、政策等方面大力推动发展以及在商业项目应用。
华为持续投入新能源并网的安全稳定性研究,助力产业发展
从2011年起,华为一直压强式投入新能源并网的安全稳定性研究,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并在国内外多个场景和项目进行了应用。在中东,沙特红海新城首期400MW光伏和1.3GWh储能系统,全部采用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解决方案,从2023年9月全部投入运营,提供了超过10亿度绿色电力,是全球首个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城市微网。该项目已安全稳定运行一年,从1000台PCS同步构网、分钟级电力恢复、抗100%变压器投切冲击、离网零电压故障穿越等方面对关键构网技术进行了充分验证。在红海新城项目上积累的构网技术,正在向矿山、岛屿等微网场景推广应用。采用光风储融合构网技术来构建矿山微网,不仅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还可降低用电成本50%以上。当前,在非洲、拉美等地已完成交付10多个矿山、岛屿微网。未来,构网型微网技术将应用到全球更多地方,助力当地消除电力鸿沟。
联合电网、发电企业共同推进构网型储能实证
在国内,华为联合电网、发电企业共同推进构网型储能项目实证,已在青海等地的5个项目上,开展了多场景、多工况的构网型储能实证测试,在项目测试的全面性、规模、测试的性能指标等方面均取得满意成果。在单元级、电站级、区域电网仿真、离网等全场景开展了全面测试,针对构网技术关键指标完成超过2300多个测试项。在哈密的华润电力风电站,处于直流特高压线路送端,建设了百MWh风电站构网型储能项目,并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构网技术测试。在青海格尔木中国绿发的多能互补百MWh构网型储能电站,一次性通过了35kV、110kV人工短路试验,结果显示600台PCS零脱网,10ms内快速输出3倍视在电流和2.8倍不对称电流,有效支撑电网电压。在阿里藏开投光伏电站,高海拔、极弱电网环境下,建设了24MWh构网型储能电站,一次性通过35kV人工短路试验,实现PCS零脱网,10ms内快速输出3倍视在电流,支撑功率平滑无波动,无恢复过电压。
通过从多场站级自同步幅频调制技术、宽频自稳和致稳控制技术、新型智能组串式储能双级变换架构、构网型储能功率模组和控制芯片等四个方面,对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技术进行了系统测试,从而验证了高比例新能源多场景下对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2024年7月,在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适用于高比例新能源多场景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鉴定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多位资深院士、国家电网等单位的十几位专家组成的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申请技术鉴定的项目针对高比例新能源背景下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水平与新能源并网消纳的需求,实现了工程应用。项目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构网技术的多场景推广价值以及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构网技术作为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和数字化的创新技术,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具备多场景推广价值:
● 在发电侧,针对清洁能源基地,弱电网区域新能源集中接入场景,可以大大提升新能源场站主动支撑能力,实现更高比例新能源并网。
● 在电网侧,针对特高压线路受端,负荷中心电源空心化区域等场景,可以增强系统的灵活调节、可靠运行能力。
● 在用电侧,针对电网末端源网荷储、微电网供电区域,以及高原、矿山、岛屿,可以实现100%新能源区域电网以及并离网供电。
最后,为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创新要素发挥更大的产业促进作用,侯金龙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包括逐步扩大构网型储能应用规模,在应用中成熟和完善;建立构网型储能高质量标准体系;形成有利于构网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机制。展望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持续融合Bit(数字化技术)、Watt(电力电子技术)、Heat(热管理技术)、Battery(储能管理技术)等4T技术,提供高质量、高安全、高可靠的关键装备,携手客户、伙伴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华为力量!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华为持续投入新能源并网的安全稳定性研究,助力产业发展
从2011年起,华为一直压强式投入新能源并网的安全稳定性研究,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并在国内外多个场景和项目进行了应用。在中东,沙特红海新城首期400MW光伏和1.3GWh储能系统,全部采用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解决方案,从2023年9月全部投入运营,提供了超过10亿度绿色电力,是全球首个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城市微网。该项目已安全稳定运行一年,从1000台PCS同步构网、分钟级电力恢复、抗100%变压器投切冲击、离网零电压故障穿越等方面对关键构网技术进行了充分验证。在红海新城项目上积累的构网技术,正在向矿山、岛屿等微网场景推广应用。采用光风储融合构网技术来构建矿山微网,不仅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还可降低用电成本50%以上。当前,在非洲、拉美等地已完成交付10多个矿山、岛屿微网。未来,构网型微网技术将应用到全球更多地方,助力当地消除电力鸿沟。
联合电网、发电企业共同推进构网型储能实证
在国内,华为联合电网、发电企业共同推进构网型储能项目实证,已在青海等地的5个项目上,开展了多场景、多工况的构网型储能实证测试,在项目测试的全面性、规模、测试的性能指标等方面均取得满意成果。在单元级、电站级、区域电网仿真、离网等全场景开展了全面测试,针对构网技术关键指标完成超过2300多个测试项。在哈密的华润电力风电站,处于直流特高压线路送端,建设了百MWh风电站构网型储能项目,并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构网技术测试。在青海格尔木中国绿发的多能互补百MWh构网型储能电站,一次性通过了35kV、110kV人工短路试验,结果显示600台PCS零脱网,10ms内快速输出3倍视在电流和2.8倍不对称电流,有效支撑电网电压。在阿里藏开投光伏电站,高海拔、极弱电网环境下,建设了24MWh构网型储能电站,一次性通过35kV人工短路试验,实现PCS零脱网,10ms内快速输出3倍视在电流,支撑功率平滑无波动,无恢复过电压。
通过从多场站级自同步幅频调制技术、宽频自稳和致稳控制技术、新型智能组串式储能双级变换架构、构网型储能功率模组和控制芯片等四个方面,对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技术进行了系统测试,从而验证了高比例新能源多场景下对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2024年7月,在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适用于高比例新能源多场景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鉴定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多位资深院士、国家电网等单位的十几位专家组成的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申请技术鉴定的项目针对高比例新能源背景下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水平与新能源并网消纳的需求,实现了工程应用。项目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构网技术的多场景推广价值以及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构网技术作为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和数字化的创新技术,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具备多场景推广价值:
● 在发电侧,针对清洁能源基地,弱电网区域新能源集中接入场景,可以大大提升新能源场站主动支撑能力,实现更高比例新能源并网。
● 在电网侧,针对特高压线路受端,负荷中心电源空心化区域等场景,可以增强系统的灵活调节、可靠运行能力。
● 在用电侧,针对电网末端源网荷储、微电网供电区域,以及高原、矿山、岛屿,可以实现100%新能源区域电网以及并离网供电。
最后,为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创新要素发挥更大的产业促进作用,侯金龙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包括逐步扩大构网型储能应用规模,在应用中成熟和完善;建立构网型储能高质量标准体系;形成有利于构网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机制。展望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持续融合Bit(数字化技术)、Watt(电力电子技术)、Heat(热管理技术)、Battery(储能管理技术)等4T技术,提供高质量、高安全、高可靠的关键装备,携手客户、伙伴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华为力量!

专业评论

试的性能指标等方面均取得满意成果。在单元级、电站级、区域电网仿真、离网等全场景开展了全面测试,针对构网技术关键指标完成超过2300多个测试项。在哈密的华润电力风电站,处于直流特高压线路送端,建设了百MWh风电站构网型储能项目,并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构网技术测试。在青海格尔木中国绿发的多能互补百MWh构网型储能电站,一次性通过了35kV、110kV人工短路试验,结果显示600台PCS零脱网,10ms内快速输出3倍视在电流和2.8倍不对称电流,有效支撑电网电压。在阿里藏开投光伏电站,高海拔、极弱电网环境下,建设了24MWh构网型储能电站,一次性通过35kV人工短路试验,实现PCS零脱网,10ms内快速输出3倍视在电流,支撑功率平滑无波动,无恢复过电压。
通过从多场站级自同步幅频调制技术、宽频自稳和致稳控制技术、新型智能组串式储能双级变换架构、构网型储能功率模组和控制芯片等四个方面,对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技术进行了系统测试,从而验证了高比例新能源多场景下对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2024年7月,在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适用于高比例新能源多场景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鉴定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多位资深院士、国家电网等单位的十几位专家组成的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申请技术鉴定的项目针对高比例新能源背景下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水平与新能源并网消纳的需求,实现了工程应用。项目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构网技术的多场景推广价值以及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构网技术作为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和数字化的创新技术,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具备多场景推广价值:
● 在发电侧,针对清洁能源基地,弱电网区域新能源集中接入场景,可以大大提升新能源场站主动支撑能力,实现更高比例新能源并网。
● 在电网侧,针对特高压线路受端,负荷中心电源空心化区域等场景,可以增强系统的灵活调节、可靠运行能力。
● 在用电侧,针对电网末端源网荷储、微电网供电区域,以及高原、矿山、岛屿,可以实现100%新能源区域电网以及并离网供电。
最后,为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创新要素发挥更大的产业促进作用,侯金龙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包括逐步扩大构网型储能应用规模,在应用中成熟和完善;建立构网型储能高质量标准体系;形成有利于构网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机制。展望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持续融合Bit(数字化技术)、Watt(电力电子技术)、Heat(热管理技术)、Battery(储能管理技术)等4T技术,提供高质量、高安全、高可靠的关键装备,携手客户、伙伴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华为力量!

专业评论

构网技术的多场景推广价值以及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构网技术作为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和数字化的创新技术,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具备多场景推广价值:
● 在发电侧,针对清洁能源基地,弱电网区域新能源集中接入场景,可以大大提升新能源场站主动支撑能力,实现更高比例新能源并网。
● 在电网侧,针对特高压线路受端,负荷中心电源空心化区域等场景,可以增强系统的灵活调节、可靠运行能力。
● 在用电侧,针对电网末端源网荷储、微电网供电区域,以及高原、矿山、岛屿,可以实现100%新能源区域电网以及并离网供电。
最后,为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创新要素发挥更大的产业促进作用,侯金龙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包括逐步扩大构网型储能应用规模,在应用中成熟和完善;建立构网型储能高质量标准体系;形成有利于构网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机制。展望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持续融合Bit(数字化技术)、Watt(电力电子技术)、Heat(热管理技术)、Battery(储能管理技术)等4T技术,提供高质量、高安全、高可靠的关键装备,携手客户、伙伴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华为力量!

专业评论

来源:中国复材

一、引言碳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以其卓越的力学性能、低密度和耐腐蚀性等特点,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碳纤维预浸料作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中间产品,其制备工艺的优化和产品应用的拓展对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碳纤维预浸料制备工艺
(一)原料准备
1.碳纤维
碳纤维是预浸料的主要增强材料,其质量直接决定了预浸料的性能。目前,常用的碳纤维有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等。PAN 基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碳纤维类型。在选择碳纤维时,需要考虑其强度、模量、伸长率、纤维直径、表面处理等因素,以确保与树脂的良好结合和预浸料的性能要求。
2.树脂
树脂是预浸料的基体材料,其作用是将碳纤维粘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复合材料。常用的树脂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不同的树脂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阻燃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强度;聚酰亚胺树脂具有极高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在选择树脂时,需要考虑其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工艺性能等因素,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

剖析碳纤维预浸料:从制备工艺到多领域应用

专业评论

的复合材料。常用的树脂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不同的树脂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阻燃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强度;聚酰亚胺树脂具有极高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在选择树脂时,需要考虑其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工艺性能等因素,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
3.固化剂
固化剂是用于使树脂固化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是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使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坚硬的三维网状结构。常用的固化剂有胺类固化剂、酸酐类固化剂、咪唑类固化剂等。不同的固化剂具有不同的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固化性能,在选择固化剂时,需要考虑其与树脂的相容性、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固化性能等因素,以确保预浸料的固化质量。
(二)预浸料制备浸渍工艺浸渍工艺是将碳纤维与树脂混合,使树脂充分浸润碳纤维的过程。常用的浸渍工艺有溶液浸渍法、热熔浸渍法和粉末浸渍法等。
1.溶液浸渍法
溶液浸渍法是将碳纤维浸入树脂溶液中,通过搅拌、超声波等方式使树脂充分浸润碳纤维,然后将浸渍后的碳纤维烘干,去除溶剂,得到预浸料。溶液浸渍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缺点是溶剂的去除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且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热熔浸渍法
热熔浸渍法是将树脂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将碳纤维通过熔融的树脂,使树脂充分浸润碳纤维,最后将浸渍后的碳纤维冷却,得到预浸料。热熔浸渍法的优点是无溶剂污染、生产效率高,适用于高性能预浸料的生产;缺点是设备投资大、工艺控制难度高。
3.粉末浸渍法
粉末浸渍法是将树脂粉末与碳纤维混合,通过加热、加压等方式使树脂粉末熔化,浸润碳纤维,得到预浸料。粉末浸渍法的优点是无溶剂污染、工艺简单,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缺点是树脂粉末的分散性较差,可能会影响预浸料的性能。
滚压工艺
滚压工艺是将浸渍后的碳纤维通过一系列的滚压设备,使树脂均匀分布在碳纤维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均匀性的预浸料。滚压工艺的参数包括滚压压力、滚压速度、滚压温度等,这些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碳纤维和树脂的性能、预浸料的厚度和均匀性要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专业评论

滚压工艺
滚压工艺是将浸渍后的碳纤维通过一系列的滚压设备,使树脂均匀分布在碳纤维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均匀性的预浸料。滚压工艺的参数包括滚压压力、滚压速度、滚压温度等,这些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碳纤维和树脂的性能、预浸料的厚度和均匀性要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三)预浸料固化
固化原理
预浸料的固化是指树脂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坚硬的三维网状结构的过程。固化反应的类型主要有加成聚合反应、缩合聚合反应和开环聚合反应等。不同的树脂具有不同的固化反应类型和固化机理,在选择固化工艺时,需要根据树脂的性能特点进行调整。
固化工艺
预浸料的固化工艺主要有热固化、辐射固化和微波固化等。
1.热压罐固化
热固化是最常用的固化工艺,其原理是将预浸料加热至一定的温度,使树脂发生固化反应。热固化的设备主要有烘箱、热压罐等。热固化的工艺参数包括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升温速率等,这些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树脂的性能特点、预浸料的厚度和形状等因素进行调整。
2.辐射固化
辐射固化是利用紫外线、电子束等辐射源对预浸料进行固化的工艺。辐射固化的优点是固化速度快、无溶剂污染、能源消耗低,适用于快速固化和小尺寸制品的生产;缺点是设备投资大、辐射源的安全性要求高。
3.微波固化
微波固化是利用微波对预浸料进行固化的工艺。微波是指频率为0.3~300GHz的电磁波。材料在微波作用下会产生升温、熔融等物理现象,同时还会发生化学反应。微波固化的优点是固化速度快、能源消耗低、均匀性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复杂形状制品的生产;缺点是设备投资大、微波的安全性要求高。
(四)后处理

专业评论

的优点是固化速度快、能源消耗低、均匀性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复杂形状制品的生产;缺点是设备投资大、微波的安全性要求高。
(四)后处理
切割
固化后的预浸料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进行切割,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切割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切割、激光切割和水切割等。机械切割是最常用的切割方法,其优点是成本低、效率高;缺点是切割精度较低、容易产生毛刺。激光切割和水切割的优点是切割精度高、无毛刺;缺点是设备投资大、成本高。
磨平
切割后的预浸料表面可能会存在不平整的现象,需要进行磨平处理,以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磨平的方法主要有机械磨平和手工磨平两种。机械磨平的效率高、精度高,但可能会对产品的力学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手工磨平的精度较低,但可以更好地保护产品的力学性能。
三、碳纤维预浸料产品应用
(一)航空航天领域
飞机结构件
碳纤维预浸料在飞机结构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机翼、机身、尾翼等部件。由于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等特点,能够有效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和飞行性能。同时,碳纤维预浸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能够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
导弹防弹板
碳纤维预浸料在导弹防弹板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特点,提高导弹的抗打击能力。碳纤维预浸料制成的防弹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防弹性能好等优点,能够有效保护导弹内部的关键部件,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
(二)汽车制造领域车身结构件

专业评论

碳纤维预浸料在汽车车身结构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车身面板、车顶、车门等部件。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预浸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同时,碳纤维预浸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能够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底盘部件
碳纤维预浸料在汽车底盘部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部件。由于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等特点,能够有效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和燃油效率。同时,碳纤维预浸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能够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三)体育器材领域
羽毛球拍
碳纤维预浸料在羽毛球拍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轻质、高强度的特点,提高羽毛球拍的性能。碳纤维预浸料制成的羽毛球拍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弹性好等优点,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击球速度和力量,同时也能够减少运动员的疲劳感。
网球拍
碳纤维预浸料在网球拍中的应用与羽毛球拍类似,也是利用其轻质、高强度的特点,提高网球拍的性能。碳纤维预浸料制成的网球拍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弹性好等优点,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击球速度和力量,同时也能够减少运动员的疲劳感。
(四)其他领域
医疗器械领域
碳纤维预浸料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假肢、矫形器、手术器械等部件。由于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建筑领域
碳纤维预浸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加固混凝土结构、修复桥梁等。由于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四、结论
碳纤维预浸料作为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其制备工艺和产品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优化原料准备、浸渍工艺、固化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等环节,可以提高碳纤维预浸料的性能和质量。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碳纤维预浸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医疗器械、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碳纤维预浸料制备工艺和产品应用的研究和开发,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专业评论

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四、结论
碳纤维预浸料作为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其制备工艺和产品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优化原料准备、浸渍工艺、固化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等环节,可以提高碳纤维预浸料的性能和质量。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碳纤维预浸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医疗器械、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碳纤维预浸料制备工艺和产品应用的研究和开发,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市场份额逆转,培育钻石强势崛起

来源:Carbontech

据近日外媒报道,全球钻石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天然钻石价格下跌,1克拉天然钻商品过去一年跌价超过20%。这背后是人工合成的培育钻石迅速走俏,蚕食天然钻石的市场份额。
“天然钻石一半的市场需求将被培育钻石拿下。”知名钻石数据服务商拉帕波特集团在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如此警告。报告预测,2024年,培育钻石在婚戒市场的占比将突破50%。
拉帕波特集团称,今年8月份,商用1克拉天然钻石的RapNet钻石指数环比下跌1.1%,2024年以来跌幅达18.3%,较去年同期跌幅超过20%。RapNet钻石指数是全球珠宝采购商定价的重要参考指数。
报道称,这背后是培育钻石的崛起。培育钻石在工厂由石墨粉等原材料合成,与天然钻具有同样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物理和光学特性,并且在外观上两者也难以区分。培育钻石大部分由发展中国家制造,一般价格比天然钻石便宜30%至90%。
       德国Statista数据平台预测,2024年,在全球珠宝市场,培育钻石销售额将达到大约180亿美元,占比突破20%。还有行业报告称,美国珠宝市场裸钻品类中,按销售数量统计,培育钻石在2020年市场份额中占比仅15%,但在2023年扩大了50%以上。
       报道指出,培育钻石生产不存在天然钻开采面临的社会问题。所以,在注重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的消费者群体中,培育钻石越来越受到追捧。
       意大利时尚奢侈品牌普拉达2023年秋季发布首款使用培育钻石的珠宝产品。路易威登旗下品牌“斐登”也在2023年发售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并用的珠宝。丹麦珠宝巨头潘多拉2024年上半年培育钻石业务盈利同比增长90%。
       不过,珠宝最为关键的是稀缺性,而这只有天然钻石才具备。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培育钻石的人气将会回落,2025年开始消费者或将重新回归天然钻石。
       全球钻石行业巨头戴比尔斯钻石公司已经宣布停产珠宝用途的培育钻石。该公司称,培育钻石价格暴跌导致利润率恶化,今后将致力于销售天然钻石和制造工业用人工钻石。
       戴比尔斯还在和印度珠宝巨头合作,试图扩大天然钻石的需求。有日本业内人士预测,培育钻石今后也有可能充当廉价时尚饰品的原材料。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德国Statista数据平台预测,2024年,在全球珠宝市场,培育钻石销售额将达到大约180亿美元,占比突破20%。还有行业报告称,美国珠宝市场裸钻品类中,按销售数量统计,培育钻石在2020年市场份额中占比仅15%,但在2023年扩大了50%以上。
报道指出,培育钻石生产不存在天然钻开采面临的社会问题。所以,在注重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的消费者群体中,培育钻石越来越受到追捧。
意大利时尚奢侈品牌普拉达2023年秋季发布首款使用培育钻石的珠宝产品。路易威登旗下品牌“斐登”也在2023年发售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并用的珠宝。丹麦珠宝巨头潘多拉2024年上半年培育钻石业务盈利同比增长90%。
不过,珠宝最为关键的是稀缺性,而这只有天然钻石才具备。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培育钻石的人气将会回落,2025年开始消费者或将重新回归天然钻石。
全球钻石行业巨头戴比尔斯钻石公司已经宣布停产珠宝用途的培育钻石。该公司称,培育钻石价格暴跌导致利润率恶化,今后将致力于销售天然钻石和制造工业用人工钻石。
戴比尔斯还在和印度珠宝巨头合作,试图扩大天然钻石的需求。有日本业内人士预测,培育钻石今后也有可能充当廉价时尚饰品的原材料。

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中国储能网讯: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作为兼具新能源消纳、负荷波动平抑和延缓输电线路扩容功能的新型充电设施,光储充一体化的停车充电站逐渐崭露头角,全国多地陆续投放运营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由于能够满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光储充一体化电站有望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未来或将成为充电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光储充一体化提供绿色充电解决方案
光储充一体化即光伏+储能+充电模式,其核心是由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元素通过电力电子技术集成一体、互相协调支撑形成的新型“源网荷储”电力系统。
其中,光伏系统,利用充电站、雨棚等屋顶或建筑物空地安装光伏阵列,为电站和车主提供清洁电力。当光伏发电功率高于充电桩使用功率时,余电存储于储能电池。当电池达到储能容量上限而光伏发电仍有冗余时,光伏系统限功率或停止运行。储能系统利用夜间低谷电价进行储能,在充电高峰时段和市电一起对充电站供电,满足高峰期用电需求,实现峰谷套利。车辆充电时,将优先使用储能电池的电量,以实现能源的价值最大化。同时参与电网的频率调节,维持电网的稳定性。并可作为备用电源参与应急供电,确保电站的基本运行和安全。充电桩则是在新能源车进站时进行快速充电。
  光储充的结合,可以弱化充电高峰的影响,弱化车主充电习惯的影响,通过智能控制,实现即插即用,在降低能源使用成本的同时,有效减少充电站的负荷峰谷差,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二、光储充一体化利好政策频出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服务市场的发展,国家及地方支持政策频出,各级主管部门明确支持或鼓励光储充一体化建设。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不仅涉及光储充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在国家层面,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鼓励“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行。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研究,持续优化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性能。多个部门也相继出台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相关政策。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间低谷电价进行储能,在充电高峰时段和市电一起对充电站供电,满足高峰期用电需求,实现峰谷套利。车辆充电时,将优先使用储能电池的电量,以实现能源的价值最大化。同时参与电网的频率调节,维持电网的稳定性。并可作为备用电源参与应急供电,确保电站的基本运行和安全。充电桩则是在新能源车进站时进行快速充电。
光储充的结合,可以弱化充电高峰的影响,弱化车主充电习惯的影响,通过智能控制,实现即插即用,在降低能源使用成本的同时,有效减少充电站的负荷峰谷差,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二、光储充一体化利好政策频出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服务市场的发展,国家及地方支持政策频出,各级主管部门明确支持或鼓励光储充一体化建设。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不仅涉及光储充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在国家层面,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鼓励“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行。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研究,持续优化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性能。多个部门也相继出台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相关政策。

       三、光储充一体化主要应用场景持续落地
  政策赋能之下,光储充一体化建设提质加速,光储充一体化电站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践中,城市充电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工业园区等主要应用场景持续落地。此外,光储充一体化项目还有港口、民航、工业器械等其他多个应用场景。
  01.城市充电站
  城市充电站,主要是指建设在公共停车场、商业楼宇和住宅小区的充电站。其中,在城市的停车场,主要是公共停车场或大型商业综合体停车场,可以安装光伏车棚,集光伏发电、储能和电动汽车充电于一体,不仅有遮阳避雨的功能,还能为停靠的电动汽车提供绿色能源充电服务。对于住宅区和商业建筑,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可以为业主的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满足业主的出行需求,减少对电网的依赖,有助于推动住宅社区和商业楼宇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些地方建设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满足城市私家车和营运、货运等车辆的充电需求,相当于一个城市里面的加油站,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捷。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公共场所都开始引入这种综合性的充电设施,一些城市也在积极推动住宅区的光储充一体化建设,多个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或投入运营。如江苏省常州市最大、金坛区首个“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占地约5000平方米,共有89个停车位(包含64个充电车位),全年可利用太阳能发电近40万千瓦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6吨,节约标准煤超120吨。为了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示范区”,今年1—6月,金坛区共完成投用“光储充”站充电车位64个。今年5月,武汉首座“光储充检”一体化智能超充综合示范站在东湖高新区佛祖岭社区公园正式投入运营。6月,重庆市两江新区首座“光储充放检”一体化超充示范站——充美超级充电站(明月湖站)正式投入运营,将普通的地面停车场成功升级为集成光伏、储能、超级充电、V2G和电池检测五大功能于一体的能源交互“枢纽”,为周边市民游客提供智慧便捷、功能齐全的“超充+”服务。9月,国内首座“光储充服”一体化卡子门公交充能驿站在南京投入使用,智能充电区设置了8个充电桩,可以同时为11辆新能源汽车充电,方便有充电需求的车主和途经此处的市民、游客享受便捷出行服务。
  02.高速公路服务区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长途旅行者和货车司机的重要休息站和加油站,每日会有大量车辆停留休整。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场空间开阔,顶部的空间非常适合安装太阳能光伏车棚,光伏车棚的设计和布置可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降低停车场内温度,提高停车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随着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需求不断增长,高速公路服务区成为重要的充电场所,通过充电桩和光伏车棚结合的方式,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公路沿线的充电基础设施,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停车和休息设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高速服务区主要是满足长途旅行的需求,通常需要大功率充电桩完成快速充电。
  光储充一体化需求日益明确,吸引了具备地方国资背景的交投集团/高速集团的目光。他们拥有充换电场站运营资质,是潜在的优质项目业主单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余家地方交通/高速集团进入这一市场。今年以来,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相继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建高速服务区充换电网络,合力打造中短途“绿色走廊”,共同构建绿色交通能源补给新生态。广东交通集团已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陆续投运60余个充电站(含扩建)。2024年3月,由湖北交投集团子公司楚天公司与蔚来合作共建的首座高速“光储充放”一体换电站在G50沪渝高速枝江西服务区正式投入运营;2024年5月,湖北省内首个“光储充”交旅融合服务区在孝感西服务区建设落成。河南交投集团则表示,今年将以连霍、京港澳、郑州绕城、大广高速等骨干路网为重点,建设光伏、储能、充换电等源网荷储充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00兆瓦以上、储能30兆瓦以上、充电车位3000个以上。
  03.工业园区
  园区级别用户通常具有占地面积广、用电量大、通勤方式多样等特点。随着地区新能源发电政策推进及电动汽车规模扩大,园区级用户对清洁能源利用及充电桩系统的需求量增大。此外,工业园区对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切合园区级用户特点,利用存量资产,依托园区可用空地建设,采用“绿色充电”的运行理念,建设光伏+储能+充电桩的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一方面能实现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电存储,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另一方面能利用峰谷电价,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用能成本。通过新能源、储能、充电的互相协调支撑,在提升用户用能品质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当前,各类工业企业、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平台,是能源消耗活动的聚集地,也是光储充场景融合主战场。近年来,国内园区低碳化进程在加速推进,光储充一体化已经进入更多园区。据了解,华为数字能源联合合作伙伴加速推进工商业园区“光储充”,聚焦东莞,并已在长安硅翔绿色低碳园区、樟木头安众绿色低碳园区、樟木头海悟绿色低碳园区、石碣五株绿色低碳园区、寮步鸿蒙智行绿色低碳园区五大样板点成功应用。在今年7月东莞绿色低碳发展“光储充”一体化建设峰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深圳恒通源环保节能、广东稳拓新能源、杭州品联科技、深圳市伊西思电子、神州数码(深圳)、中广投能源、广东坤通科技、广东易隆新能源、广东东江新能源共同发起“东莞千企万园绿色低碳计划”。该计划将推动光储充融合的低碳园区解决方案快速普及,让千企万园降低用能成本、保障用电安全,让千行百业实现低碳化转型,让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
  四、光储充一体化是充电站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一)能够满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应用空间广阔
  近年来,以光伏、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09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5亿千瓦,占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40%以上。截至2023年底,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火电装机容量近7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5094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势较好,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2024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0.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3.9%,连续两个月突破50%。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光储充一体化技术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有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光储充市场将超万亿元规模。
  (二)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广价值较高
  充电桩的数量和充电功率会影响到配电网的负荷峰谷差,未来充电桩特别是大功率充电桩数量的增加对电网的影响将更加显著。一方面,充电站用电峰谷波动与居民日常用电峰谷波动高度重合,容易加剧电网端配电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快充的逐渐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电网的负担。面对不断走高的充电需求对电网的挑战,在光伏、储能等设施逐渐完善的发展趋势之下,光伏+储能系统的应用可缓解充电时大电流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充电同时还能实现电力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功能,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等问题,有效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对配置有10个120千瓦直流充电桩的光储充电站进行测算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后,可有效实现削峰填谷并兼顾电池寿命损耗。因此,光储充一体化能够为减轻电网压力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光储充一体化可以实现高效运维,提升用户体验度。
  (三)能够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潜力巨大
  光储充一体化产业涉及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储能系统制造、充电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光伏发电效率提高、储能系统稳定性和寿命延长,超充和V2G等技术逐渐成熟,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进而推动光储充一体化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光储充一体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网络等环节的协同配合,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等数智化技术,实现三者的和谐共存与融合发展。AI、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充电站建设进入智能融合时代,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协同。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光伏、储能、电网和其他关键设备,实时监测并采集光伏发电量、电池充放电状态、负荷需求等能源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预测光伏发电量、峰谷负荷、能源消耗模式等情况,为系统运行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智能调度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式,以实现最优的能源调配和利用效率。此外,产业链协同发展反过来又将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业评论

 停留休整。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场空间开阔,顶部的空间非常适合安装太阳能光伏车棚,光伏车棚的设计和布置可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降低停车场内温度,提高停车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随着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需求不断增长,高速公路服务区成为重要的充电场所,通过充电桩和光伏车棚结合的方式,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公路沿线的充电基础设施,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停车和休息设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高速服务区主要是满足长途旅行的需求,通常需要大功率充电桩完成快速充电。
  光储充一体化需求日益明确,吸引了具备地方国资背景的交投集团/高速集团的目光。他们拥有充换电场站运营资质,是潜在的优质项目业主单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余家地方交通/高速集团进入这一市场。今年以来,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相继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建高速服务区充换电网络,合力打造中短途“绿色走廊”,共同构建绿色交通能源补给新生态。广东交通集团已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陆续投运60余个充电站(含扩建)。2024年3月,由湖北交投集团子公司楚天公司与蔚来合作共建的首座高速“光储充放”一体换电站在G50沪渝高速枝江西服务区正式投入运营;2024年5月,湖北省内首个“光储充”交旅融合服务区在孝感西服务区建设落成。河南交投集团则表示,今年将以连霍、京港澳、郑州绕城、大广高速等骨干路网为重点,建设光伏、储能、充换电等源网荷储充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00兆瓦以上、储能30兆瓦以上、充电车位3000个以上。
  03.工业园区
  园区级别用户通常具有占地面积广、用电量大、通勤方式多样等特点。随着地区新能源发电政策推进及电动汽车规模扩大,园区级用户对清洁能源利用及充电桩系统的需求量增大。此外,工业园区对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切合园区级用户特点,利用存量资产,依托园区可用空地建设,采用“绿色充电”的运行理念,建设光伏+储能+充电桩的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一方面能实现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电存储,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另一方面能利用峰谷电价,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用能成本。通过新能源、储能、充电的互相协调支撑,在提升用户用能品质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当前,各类工业企业、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平台,是能源消耗活动的聚集地,也是光储充场景融合主战场。近年来,国内园区低碳化进程在加速推进,光储充一体化已经进入更多园区。据了解,华为数字能源联合合作伙伴加速推进工商业园区“光储充”,聚焦东莞,并已在长安硅翔绿色低碳园区、樟木头安众绿色低碳园区、樟木头海悟绿色低碳园区、石碣五株绿色低碳园区、寮步鸿蒙智行绿色低碳园区五大样板点成功应用。在今年7月东莞绿色低碳发展“光储充”一体化建设峰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深圳恒通源环保节能、广东稳拓新能源、杭州品联科技、深圳市伊西思电子、神州数码(深圳)、中广投能源、广东坤通科技、广东易隆新能源、广东东江新能源共同发起“东莞千企万园绿色低碳计划”。该计划将推动光储充融合的低碳园区解决方案快速普及,让千企万园降低用能成本、保障用电安全,让千行百业实现低碳化转型,让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
  四、光储充一体化是充电站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一)能够满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应用空间广阔
  近年来,以光伏、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09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5亿千瓦,占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40%以上。截至2023年底,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火电装机容量近7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5094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势较好,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2024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0.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3.9%,连续两个月突破50%。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光储充一体化技术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有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光储充市场将超万亿元规模。
  (二)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广价值较高
  充电桩的数量和充电功率会影响到配电网的负荷峰谷差,未来充电桩特别是大功率充电桩数量的增加对电网的影响将更加显著。一方面,充电站用电峰谷波动与居民日常用电峰谷波动高度重合,容易加剧电网端配电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快充的逐渐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电网的负担。面对不断走高的充电需求对电网的挑战,在光伏、储能等设施逐渐完善的发展趋势之下,光伏+储能系统的应用可缓解充电时大电流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充电同时还能实现电力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功能,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等问题,有效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对配置有10个120千瓦直流充电桩的光储充电站进行测算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后,可有效实现削峰填谷并兼顾电池寿命损耗。因此,光储充一体化能够为减轻电网压力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光储充一体化可以实现高效运维,提升用户体验度。
  (三)能够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潜力巨大
  光储充一体化产业涉及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储能系统制造、充电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光伏发电效率提高、储能系统稳定性和寿命延长,超充和V2G等技术逐渐成熟,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进而推动光储充一体化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光储充一体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网络等环节的协同配合,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等数智化技术,实现三者的和谐共存与融合发展。AI、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充电站建设进入智能融合时代,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协同。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光伏、储能、电网和其他关键设备,实时监测并采集光伏发电量、电池充放电状态、负荷需求等能源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预测光伏发电量、峰谷负荷、能源消耗模式等情况,为系统运行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智能调度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式,以实现最优的能源调配和利用效率。此外,产业链协同发展反过来又将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业评论

化已经进入更多园区。据了解,华为数字能源联合合作伙伴加速推进工商业园区“光储充”,聚焦东莞,并已在长安硅翔绿色低碳园区、樟木头安众绿色低碳园区、樟木头海悟绿色低碳园区、石碣五株绿色低碳园区、寮步鸿蒙智行绿色低碳园区五大样板点成功应用。在今年7月东莞绿色低碳发展“光储充”一体化建设峰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深圳恒通源环保节能、广东稳拓新能源、杭州品联科技、深圳市伊西思电子、神州数码(深圳)、中广投能源、广东坤通科技、广东易隆新能源、广东东江新能源共同发起“东莞千企万园绿色低碳计划”。该计划将推动光储充融合的低碳园区解决方案快速普及,让千企万园降低用能成本、保障用电安全,让千行百业实现低碳化转型,让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
  四、光储充一体化是充电站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一)能够满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应用空间广阔
  近年来,以光伏、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09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5亿千瓦,占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40%以上。截至2023年底,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火电装机容量近7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5094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势较好,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2024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0.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3.9%,连续两个月突破50%。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光储充一体化技术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有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光储充市场将超万亿元规模。
  (二)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广价值较高
  充电桩的数量和充电功率会影响到配电网的负荷峰谷差,未来充电桩特别是大功率充电桩数量的增加对电网的影响将更加显著。一方面,充电站用电峰谷波动与居民日常用电峰谷波动高度重合,容易加剧电网端配电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快充的逐渐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电网的负担。面对不断走高的充电需求对电网的挑战,在光伏、储能等设施逐渐完善的发展趋势之下,光伏+储能系统的应用可缓解充电时大电流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充电同时还能实现电力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功能,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等问题,有效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对配置有10个120千瓦直流充电桩的光储充电站进行测算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后,可有效实现削峰填谷并兼顾电池寿命损耗。因此,光储充一体化能够为减轻电网压力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光储充一体化可以实现高效运维,提升用户体验度。
  (三)能够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潜力巨大
  光储充一体化产业涉及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储能系统制造、充电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光伏发电效率提高、储能系统稳定性和寿命延长,超充和V2G等技术逐渐成熟,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进而推动光储充一体化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光储充一体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网络等环节的协同配合,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等数智化技术,实现三者的和谐共存与融合发展。AI、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充电站建设进入智能融合时代,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协同。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光伏、储能、电网和其他关键设备,实时监测并采集光伏发电量、电池充放电状态、负荷需求等能源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预测光伏发电量、峰谷负荷、能源消耗模式等情况,为系统运行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智能调度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式,以实现最优的能源调配和利用效率。此外,产业链协同发展反过来又将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业评论

题,有效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对配置有10个120千瓦直流充电桩的光储充电站进行测算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后,可有效实现削峰填谷并兼顾电池寿命损耗。因此,光储充一体化能够为减轻电网压力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光储充一体化可以实现高效运维,提升用户体验度。
  (三)能够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潜力巨大
  光储充一体化产业涉及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储能系统制造、充电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光伏发电效率提高、储能系统稳定性和寿命延长,超充和V2G等技术逐渐成熟,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进而推动光储充一体化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光储充一体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网络等环节的协同配合,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等数智化技术,实现三者的和谐共存与融合发展。AI、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充电站建设进入智能融合时代,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协同。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光伏、储能、电网和其他关键设备,实时监测并采集光伏发电量、电池充放电状态、负荷需求等能源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预测光伏发电量、峰谷负荷、能源消耗模式等情况,为系统运行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智能调度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式,以实现最优的能源调配和利用效率。此外,产业链协同发展反过来又将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来源:新浪财经

国联证券发表研报称,美国新能源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于较高的项目经济性吸引私营部门投资涌入,美国两党或均需要利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以实现制造业复苏、就业提升、降低能源成本、经济增长的目的;美国市场需求大,盈利能力强,进入壁垒高,仍是新能源出海优质市场。2024年10月以来,特朗普的胜选预期大幅提升,市场部分观点担忧若特朗普重新执政,可能通过废除 IRA 法案等手段阻挠新能源发展。但由于共和党内对于鼓励新能源发展的IRA 法案的观点存在分歧、特朗普本轮竞选中金主的能源立场趋于多样化、IRA 的资金分配已较充分难以追回等原因,IRA 法案或难以废除或大幅缩水,美国仍是新能源出海的优质市场。
美国大选特朗普胜选预期提升
2024年10月以来,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内华达等关键摇摆州的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支持率领先,使得特朗普的胜选预期大幅提升。美国总统影响能源行业的能力常被高估,拜登政府在执政初期曾签署行政命令减少油气开发,但在地方受到较多反对,最终其任期内美国油气产量仍持续增长;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美国大型风电及光伏项目装机仍然同比增长约56%。
IRA法案对共和党选区的经济贡献或引起党内分歧
总统行政手段对新能源未来装机的影响或有限,但可能联合国会废除支持新能源建设的IRA法案。不过废除IRA在共和党内部或存在分歧,2024年8月,18名众议院共和党议员致信众议院议长,称过早废除IRA能源税收抵免“将损害私人投资,并阻碍已经在进行的项目开发”。据E2统计,IRA相关项目在南方各州以及共和党领导的地区的增长较为显著,已宣布的投资项目中,近60%位于共和党的国会选区,约占全部项目投资额的85%。
特朗普竞选金主中存在较强支持新能源的力量
特朗普的竞选同样依赖于外部政治捐献,幕后金主对其影响或在提升。据OpenSecrets统计,特朗普仅在2016年第一次竞选期间,自筹6614万美元用于竞选活动,自筹资金仅约占当年竞选筹资总额的15%。马斯克在本轮大选中对共和党阵营捐助的资金达7500万美元,或为第二大金主;虽然特朗普竞选金主中仍不乏传统化石能源企业,但金主在能源领域的多样化立场或驱使特朗普的态度转变。
新能源的发展和特朗普当前政策主张并不冲突
特朗普在能源领域的立场主要基于经济性考量。特朗普不希望以气候变化和环保的理由对能源行业施加限制,因此始终坚持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希望扩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以加大出口量;对于发电燃料似乎并无偏好,核心诉求在于降低能源成本和提升能源安全;口头支持煤炭但鲜有实际举措,此前执政期间煤炭产量进一步下降。美国光伏+储能的度电成本已较传统能源具备竞争力,国联证券认为特朗普对新能源的发展敌意或有所减弱。

国联证券:大选后的美国仍是新能源出海优质市场

专业评论

总统行政手段对新能源未来装机的影响或有限,但可能联合国会废除支持新能源建设的IRA法案。不过废除IRA在共和党内部或存在分歧,2024年8月,18名众议院共和党议员致信众议院议长,称过早废除IRA能源税收抵免“将损害私人投资,并阻碍已经在进行的项目开发”。
据E2统计,IRA相关项目在南方各州以及共和党领导的地区的增长较为显著,已宣布的投资项目中,近60%位于共和党的国会选区,约占全部项目投资额的85%。
特朗普竞选金主中存在较强支持新能源的力量
特朗普的竞选同样依赖于外部政治捐献,幕后金主对其影响或在提升。据OpenSecrets统计,特朗普仅在2016年第一次竞选期间,自筹6614万美元用于竞选活动,自筹资金仅约占当年竞选筹资总额的15%。
马斯克在本轮大选中对共和党阵营捐助的资金达7500万美元,或为第二大金主;虽然特朗普竞选金主中仍不乏传统化石能源企业,但金主在能源领域的多样化立场或驱使特朗普的态度转变。
新能源的发展和特朗普当前政策主张并不冲突
特朗普在能源领域的立场主要基于经济性考量。特朗普不希望以气候变化和环保的理由对能源行业施加限制,因此始终坚持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希望扩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以加大出口量;对于发电燃料似乎并无偏好,核心诉求在于降低能源成本和提升能源安全;口头支持煤炭但鲜有实际举措,此前执政期间煤炭产量进一步下降。
美国光伏+储能的度电成本已较传统能源具备竞争力,国联证券认为特朗普对新能源的发展敌意或有所减弱。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注】点击标题可直达会议详细介绍

会展信息

第九届中国光伏产业大会暨好光伏品牌盛典

会议时间:2024年10月14日---16日
会议地点:北京
主办单位:国能能源研究院 光伏头条 储能头条 氢能汇 

第三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暨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

会议时间:2024年9月11日-13日
会议地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能源研究会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2024年第三届光伏材料论坛

会议时间:2024年9月20日
会议地点:无锡富力喜来登酒店
主办单位:艾邦高分子

2024第九届中国先进材料产业博览会

会议时间:2024年10月11日---2024年10月13日
会议地点:青岛世界博览城 
主办单位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山东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会展信息

2024石家庄国际珠宝玉石展暨艺博会

会议时间:2024年10月18日---2024年10月21日
会议地点: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青岛雅雄会展有限公司

第五届中国(合肥)固态电池技术研讨

会议时间:2024年10月16日---18日
会议地点:安徽.合肥
主办单位:锂电前沿

(CSEIE)中国半导体装备与材料创新展

会议时间:2024年10月17日---18日
会议地点:安徽 合肥
主办单位先进半导体产业集群

中国(江苏)新能源 · 新材料创新应用博览会

会议时间:2024年10月18日---2024年10月20日
会议地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河西) 
主办单位: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

会展信息

2024第13届中国国际过滤与分离工业展览会

会议时间:2024年12月11日---13日
会议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上海希达科技有限公司(CNTA) 

2024亚太新材料创新应用博览会

会议时间:2024年11月5日---7日
会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中心区福华三路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24中部新型电力系统与新能源展览会

会议时间:2024年11月1日---3日
会议地点:中原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河南省电工行业协会 许昌市电气行业协会 

2024中国(宁波)智慧能源产业博览会

会议时间:2024年12月2日---4日
会议地点: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机电产品流通协会

会展信息

2025CIES第15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

会议时间:2025年3月23日---26日
会议地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主办:《华阳产业信息动态》编辑委员会

主办:《华阳产业信息动态》编辑委员会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张    静       

刘景利       

段昕永

李淑敏       

张利武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马晓璐       刘志平

校对审核

高   杰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