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02
希望我校师生都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主编
孙 广
王 闯编辑
薛迎春
审核
白巴图
唐晓军
总监
高顺平
编委会
主办:查干花镇蒙古族小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校长寄语
三年级
目录
目录
文房四宝……………………5
《千字文》…………………………23
书法文化……………………7
清明节………………………11
重阳节………………………12
四大名著……………………13
《西游记》…………………14
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传统文学
国学经典
/04
/03
《悯农(一)》《悯农(二)》《江 雪》《寻隐者不遇》…………………29
诗词积累
《山行》《清明》《江南春》《蜂》…30
《江山渔者》《泊船瓜洲》《元日》…31
《书湖阴先生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32
《惠崇春江晓景》《题西林壁》……33
《三衢道中》《示儿》《夏日绝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4
国画…………………………9
民间艺术
剪纸………………………19
泥人………………………21
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笔、墨、纸、砚”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作为文房四宝的故乡的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文房四宝
/06
/05
/08
/07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著名的书法家有:颜真卿、王羲之、柳公权、欧阳询等,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书法文化
/09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国 画
/10
/11
传统节日
重阳节,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12
/13
传统文学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先后顺序)这四部巨著。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14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16
/15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精彩片段欣赏
这天,师徒四人走到深山。唐僧饿了,悟空便跳上云端一望,“南山一片鲜红,想必是成熟的山桃,待我摘些来与师父充饥。” 悟空走时用金箍棒画了个圆圈,嘱咐师父、师弟:“深山里会有妖怪,你们千万不可走出圈子!”
这山里果然有个白骨精,她想着:“听说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呢。”趁悟空离开,她便要扑下去抓唐僧,却被圆圈发出的金光刺得头昏眼花。白骨精便变作一个美貌女子,只说给和尚送饭,想要接近唐僧。那八戒见到女人骨头都酥了,哪里还识得妖精。这时悟空回来了,他那火眼金睛却难蒙骗,举铁棒便朝妖精打去。那妖使个“解尸法”,扔下假尸首,真身逃走了。
眼看那女子死在地上,唐僧责怪悟空 又伤人命。悟空就让师父看 那送饭罐子,里面全是些蛆
精彩片段欣赏
虫、 癞蛤蟆。唐僧刚有几分相信,八戒又来挑唆:“这是师兄的障眼法!”唐僧便要赶走悟空。悟空再三哀求,才得饶恕。
白骨精不死心,又变成老婆婆,一路喊着:“女儿啊,你在哪里?”八戒说:“师父,这下麻烦大啦。”老婆婆看见地上的假尸首,一把揪住唐僧,“我女儿怎么死的?我要你偿命来!”却又被悟空识破,劈头一棒,那妖精还用解尸法脱身走了。
唐僧大惊,“你怎么连伤二命!”便把紧箍咒连念二十遍,把个猴头勒成个葫芦,疼得悟空满地打滚。唐僧说:“你是无心向善,有意作恶,我断然不能留你了!”悟空说:“师父真不要我,就请念念‘松箍咒’,把这箍子退下来,我好回家。”唐僧为难道:“我可是只会紧,不会松。”“既然这箍子没法离开我,”悟空说,“我也就没法离开师父了。”唐僧见悟空这样说,只好再饶他一次。
/18
/17
精彩片段欣赏
那妖精两次没得手,心想:“再往西四十里,就不是我的地盘了。要是唐僧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就太可惜了。”于是她第三次变作一个老翁,一路叫着:“女儿呀!老婆呀!”再来算计唐僧。八戒说:“师父呀,人家找来了!你该偿命,我该充军,沙和尚做苦工,那猴子却溜得快!”悟空叫来山神、土地暗中照应,再不让妖精逃脱。只见手起棒落,老翁倒下。
悟空说:“师父,你看!”地上躺着一堆骷髅。“这是白骨成精。”唐僧已经相信了,又听八戒说:“师兄是怕你念咒,故意变成这样。”唐僧便下定决心,找出纸笔,写了一张贬书给悟空,“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去吧!”悟空很伤心,他嘱咐沙和尚要照顾好师父,“遇见妖怪就说老孙是你的大师兄,他们就不敢乱来了。”悟空要最后拜别师父,但师父不要他拜,他只得变几个替身团团围住, 使唐僧勉强受了一拜。
精彩片段欣赏
赶走悟空后,唐僧又在碗子山波月洞的黄袍怪手下遭难。沙和尚被擒,八戒逃出,没奈何,这呆子只得厚厚脸皮去花果山讨救兵。
欲知后事如何,同学们找来这本书读一读吧……
民间艺术
剪 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20
/19
泥土,是天地间最平凡、最常见的所在。可以滋养植物泽被苍生、也可以构筑房舍庇护生民、还可以烧制陶瓷点亮文明之光。与此同时,泥土还激发了艺术家的丰富的创作灵感,诞生了泥塑艺术。泥人作为泥塑艺术最常见的展现形态,造型或憨态可掬、或逼真传神;色彩或浓重华丽,或古朴天然,是中国人生活中最常见的艺术品之一。
在中国古人的眼里,万物有灵,卑微如泥土,也蕴藏着生命的力量。在中国的创世神话女娲补天当中,创世女神女娲就是用泥土比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泥人艺术就是将原本蕴藏在泥土中的生命重现出来。
2006年,泥人成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泥人早已不单纯是可供把玩的寻常玩具,它早已发展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
泥 人
/22
/21
/24
/23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是梁武帝时期周兴嗣所作。隋唐以来,《千字文》大为流行,背诵《千字文》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它不是简单的单字堆积,而是条理分明,通顺可诵,咏物咏事的韵文,其内容又涉及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便于识读。
国学经典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千字文
/26
/25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义密勿,多士实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诚。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旁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28
/27
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纨扇圆洁,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嫡后嗣续,祭祀烝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布射僚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释纷利俗,并皆佳妙。
诗词积累
悯农(一)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30
/29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32
/31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三衢道中
(南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34
/33